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约翰·迪林杰

指数 约翰·迪林杰

约翰·赫伯特·迪林杰(John Herbert Dillinger,),是大萧条時期中活跃于美国中西部的一名银行抢匪和美國黑幫。出生於美國印地安那州印第安納波利斯的他,可說是一个十分危险的罪犯,曾被指控与数名的警官死亡有關,但都沒有定罪。他與一群名叫的人合作,計劃过針对至少24家银行和4家警察局的抢劫,並曾两度越狱。在這一系列的犯罪中,至少有超過10人因此喪生或輕重傷,包括監獄管理人員、警察、調查局探員、其他組織的黑幫以及一般民眾。儘管受到警方等人的厭惡,甚至被當時美國调查局(後來改組為联邦调查局)冠上「頭號--公敵」(「Public Enemy No.1」)的稱號,但是当时人们却仍对他尊崇有加,认为他是现代罗宾汉, 而其发迹和成名也离不开当时美國大萧条和禁酒令的社会背景。 在1934年,包括邦妮和克莱德、凯特·巴克(人称“巴克妈妈”)、「娃娃臉」尼爾森、「漂亮男孩」弗洛伊德以及約翰·迪林傑等罪犯都受到了媒体的关注,媒體大規模地報導并渲染其作案事件。面對这些罪犯的猖獗活动,約翰·埃德加·胡佛开始推动聯邦調查局的发展与完善,以便打擊這些組織犯罪。 隨著聯邦調查局密切地追查,約翰·迪林傑在其最後一年內不斷跨洲逃亡。並曾在逃跑時負傷,前往其父親的家中靜養。1934年7月22日,由於警察和聯邦調查局探員自手中得知有關約翰·迪林傑的重要情報,由所帶領的警察和探員們包圍了芝加哥的传奇剧院門口,企圖在電影散場時逮捕迪林傑。迪林傑發現了埋伏,很快持槍逃到了附近的小巷中,但最後仍遭击毙。但由于其震惊世人的犯罪行为,他在死后仍不时被人提及,尤其是他的越狱和抢劫事迹,已经成为了都会传奇之一。.

15 关系: 印第安纳州大盜狄林傑 (1991年電影)娃娃脸尼尔森俠友約翰·埃德加·胡佛約翰·狄林傑约翰·汉密尔顿美國黑幫博物館白朗寧Auto-5半自動霰彈槍Dillinger联邦调查局頭號公敵比沃格拉夫劇院汤普森冲锋枪7月22日

印第安纳州

印第安纳州(State of Indiana)是美国的一个州,它的首府是印第安纳波利斯。印第安纳原意是印第安人的土地的意思。它的缩写是IN。在美国,一个来自印第安纳州的人不被称为印第安纳州人(Indianer),而被称为胡希尔人(Hoosier),在中文裡,这个词一般被译为印第安纳州人。美国海军有多艘战舰以印第安纳州命名。印第安纳州是美国50个州中按面积第38大,按人口第15大的州。印第安纳州也是美国本土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面积最小的州。印第安纳州的州府和最大城市是印第安纳波利斯,它是美国第二大州府和密西西比河以东最大的州府。 在印第安纳领地建制之前,不同文化的原住民已经在印第安纳这片土地上生活了数千年。是美国保存最好的古代土木工程之一,位于印第安纳州西南埃文斯維爾附近。印第安纳州的居民称为胡希尔人(The Hoosier)。该词来源有争议,但主流看法是该词来源于美国南方高山地区,是一不敬的俚语“土包子”的意思。该看法也为印第安纳州历史局和印第安纳州历史协会认可。 印第安纳州的州名意为印第安人的土地。此名称最早可以追溯到1760年代,当1800年印第安纳领地从西北领地中分离出来单独建制的时候,第一次在美国国会使用。自从印第安纳领地的建制,居民来源就反映出美国东部的地区文化格局。州北部的居民主要来自新英格兰和纽约州,州中部的居民主要来自中大西洋各州和毗邻的俄亥俄州,而南部居民则主要来自南部诸州,主要是肯塔基州和田纳西州。 印第安纳州有非常多元化的经济,2005年州内生产总值为2140亿美元。印第安纳州有数个人口在10万以上的都会区和许多较小的工业城镇。美国2012年人口估算显示,该州总人口数为653.7万。印第安纳州有数个体育球队和体育赛事,包括国家橄榄球联盟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小马队,国家篮球联盟的印第安纳步行者队,国家女子篮球联盟的印第安纳热度队,和印第安納波利斯500赛车,Brickyard 400赛车。印第安纳州有数个大学入选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最好大学2011年排行榜。普渡大学、印第安纳大学和圣母大学为全美前50名的大学,而巴特勒大學、瓦爾帕萊索大學和伊凡斯維爾大學为美国中西部地区大学前10名的大学。.

新!!: 约翰·迪林杰和印第安纳州 · 查看更多 »

大盜狄林傑 (1991年電影)

《大盜狄林傑》(Dillinger)是一部1991年電視電影,由執導,馬克·漢蒙飾演約翰·狄林傑。本片於1991年1月6日以播映。.

新!!: 约翰·迪林杰和大盜狄林傑 (1991年電影) · 查看更多 »

娃娃脸尼尔森

娃娃脸尼尔森(Baby Face Nelson,),本名莱斯特·約瑟夫·吉利斯(Lester Joseph Gillis),別名為喬治·尼爾森(George Nelson),是一名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人,美国1930年代的著名银行抢匪。在约翰·迪林杰、「漂亮男孩」弗洛伊德被击毙后尼尔森成为了新的「全民公敌」(Public Enemy Number 1)。.

新!!: 约翰·迪林杰和娃娃脸尼尔森 · 查看更多 »

俠友

是一部1934年美國犯罪電影,由美高梅公司製作,執導,主演有奇勒·基寶、威廉·鮑威爾和瑪娜·洛伊。本片也給予米基·魯尼其中一個早期電影角色,他飾演基寶角色的小孩時期。本片是基於的故事而成,他憑此獲得。這是瑪娜·洛伊和威廉·鮑威爾十四次銀幕合作的第一次。 聲名狼藉的罪犯約翰·迪林傑曾於1934年7月22日在芝加哥的比沃格拉夫劇院出席本片的放映。在離開劇院後,他被聯邦探員槍殺身亡。瑪娜·洛伊對製片廠樂意利用這個事件來獲得電影的財政利益而表示反感。2009年電影《大犯罪家》中也有描述《俠友》,以及迪林傑之死的鏡頭。.

新!!: 约翰·迪林杰和俠友 · 查看更多 »

約翰·埃德加·胡佛

約翰·埃德加·胡佛(John Edgar Hoover,),美國聯邦調查局(The 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簡稱FBI)由調查局改制之後的第1任局長,任職長達48年,直到1972年逝世為止。 胡佛生前在美国民众中声望很高,但是死后有关他的争议却越来越激烈。许多批评者认为,他的行为已经超出了联邦调查局的职责范围。他利用联邦调查局騷扰政治异见者和政治活动分子,收集整理政治领袖的秘密档案,还使用非法手段收集证据Documented in and elsewhere.

新!!: 约翰·迪林杰和約翰·埃德加·胡佛 · 查看更多 »

約翰·狄林傑

#重定向 约翰·迪林杰.

新!!: 约翰·迪林杰和約翰·狄林傑 · 查看更多 »

约翰·汉密尔顿

約翰·漢密爾頓是加拿大藉的匪徒及銀行刧犯,活躍於20世紀初經濟大蕭條時期,為人熟識因為其犯罪同伴約翰·迪林傑,以及其揮之不去的死亡最具傳奇色彩。美國作家史蒂芬·金將其死亡故事改編成短篇小說傑克·漢彌頓之死,收錄在2002年出版的小說集史蒂芬金的14張牌內。 Category:美國罪犯 Category:加拿大罪犯.

新!!: 约翰·迪林杰和约翰·汉密尔顿 · 查看更多 »

美國黑幫博物館

美國黑幫博物館(Museum of the American Gangster)是一個兩室博物館,位於紐約市曼哈頓東村的聖馬可坊80號。在2010年開幕,它位於艾爾·卡彭、查理·盧西安諾和約翰·高蒂常去的前地下酒吧的樓上。這個美國黑幫展覽是「為了保護來自禁酒時期的報紙、照片和其他原始文件」。博物館收藏的美國有組織犯罪的紀念性物品包括約翰·迪林傑的死亡面具、情人節大屠殺調查研究的子彈,以及槍擊的子彈。該前地下酒吧有自己的歷史,這建築物是Walter Scheib的前住宅。該展覽目前是開放。這裏也可以參觀舊的地下酒吧。 2010年7月24日是電影《盜亦有道》上映的二十週年。這一里程碑在美國黑幫博物館內慶祝,由亨利·希爾為一群選定的受邀者主持私人放映。.

新!!: 约翰·迪林杰和美國黑幫博物館 · 查看更多 »

白朗寧Auto-5半自動霰彈槍

白朗寧Auto-5(,簡稱:Auto-5、A-5,意為:白朗寧自動五發式霰彈槍)是一枝由美国著名輕兵器设计家约翰·勃朗宁所研製、後座作用操作的半自動霰彈槍,可發射12鉛徑霰彈、16鉛徑霰彈或20鉛徑霰彈。這也是全球第一枝設計獲得成功的自動裝填霰彈槍,甚至直到1998年仍然在生產。而「Automatic 5」之名來自這枝自動裝填霰彈槍的5發霰彈藥筒裝彈量,其中4發霰彈藥筒就在管式彈倉內,另外1發就在膛室之內。 為了便捷起見,以下本文將以Auto-5之作為文章中的簡稱。.

新!!: 约翰·迪林杰和白朗寧Auto-5半自動霰彈槍 · 查看更多 »

Dillinger

#重定向 约翰·迪林杰.

新!!: 约翰·迪林杰和Dillinger · 查看更多 »

联邦调查局

聯邦調查局(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简称聯調局(FBI),前身是調查局(Bureau of Investigation,簡稱BOI),是美国司法部的主要執法及调查單位,也是美国联邦政府最大的反间谍机构。根据《美国法典》第28条533款,授权司法部长“委任官员侦测反美国的罪行”,另外其它联邦的法令给予FBI权力和职责调查特定的罪行。FBI现有的调查司法权已经超过200种联邦罪行。十大通缉要犯清单从1930年起公布于众。 联邦调查局的任务是调查违反联邦犯罪法,支持法律。保护美国调查来自于外国的情报和恐怖活动,在领导阶层和法律执行方面对联邦、州、当地和国际机构提供帮助,同时在响应公众需要和忠实于美国宪法前提下履行职责。 联邦调查局在每次调查的情报资料后,递交适当的美国律师或者美国司法部官员,由他们决定是否批准起诉或其它行动。其中五大影响社会的方面享有最高优先权:反暴行、毒品/组织犯罪、外国反间谍活动、暴力犯罪和白领阶层犯罪。 联邦调查局曾经有不纯的历史,既支持法律,有时候又破坏它。专门特务的人员每年都在增长,现在超过11,000名成员。大多数专门特务驻在外国,作为大使法律随员在美国駐外使馆工作,FBI自称为:“LEGATS”。.

新!!: 约翰·迪林杰和联邦调查局 · 查看更多 »

頭號公敵

是2009年的美國傳記黑幫電影,由米高·曼執導。故事改編自的暢銷書《民眾公敵:美國最大犯罪潮及聯邦調查局的誕生1933-1934年》(Public Enemies: America's Greatest Crime Wave and the Birth of the FBI, 1933–34),設定在經濟大蕭條時期,記述著名銀行大盜約翰·迪林傑(John Dillinger)的最後幾年,被聯邦調查局(FBI)探員追捕的真實事件。 Burrough最初打算做一部有關美國大蕭條時期的犯罪浪潮的電視迷你劇,但卻決定寫一本關於這個主題的書。曼開發了這個項目,雖然這部電影不完全是符合史實,但一些在電影中的拍攝場景位置卻是曾發生過確實事件的。.

新!!: 约翰·迪林杰和頭號公敵 · 查看更多 »

比沃格拉夫劇院

比沃格拉夫劇院(Biograph Theater,又譯傳奇劇院)位於伊利諾州芝加哥的北2433號,靠近。起初是一間電影院,但現在成為現場表演劇場。這裏也是個著名的地方,1934年7月22日,銀行搶匪約翰·迪林傑在本院觀看完一部黑幫電影後被聯邦調查局(FBI)探員擊斃。本院被列入國家史蹟名錄、以及於2001年3月28日被指定為。.

新!!: 约翰·迪林杰和比沃格拉夫劇院 · 查看更多 »

汤普森冲锋枪

湯普森衝鋒槍(Thompson Submachine Gun),是美軍在二戰中最著名的衝鋒槍,由(John T. Thompson)在1910年代末期設計,並由美國的(Auto-Ordnance Company)生產。除了在戰爭中使用外,湯普森衝鋒槍也是當時美國警察與罪犯非常愛用的武器款式。在禁酒令時代以芝加哥黑幫為主的犯罪集團曾利用這款衝鋒槍造成許多傷亡,而使得它獲得湯米衝鋒槍(Tommy Gun)、芝加哥打字機(Chicago Typewriter)、芝加哥小提琴(Chicago Violin)或芝加哥鋼琴(Chicago Piano)等渾名。.

新!!: 约翰·迪林杰和汤普森冲锋枪 · 查看更多 »

7月22日

7月22日是阳历年的第203天(闰年是204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62天。.

新!!: 约翰·迪林杰和7月22日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John DillingerJohn Herbert Dillinger約翰·赫伯特·迪林傑約翰·迪林傑约翰·赫伯特·迪林杰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