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约翰·爱德华·格雷

指数 约翰·爱德华·格雷

约翰·爱德华·格雷 FRS(John Edward Gray,),英国动物学家,1833年和他人一起創立英国皇家昆虫学会。1840年至1874年聖誕節任大英博物馆动物学部门负责人,之後倫敦博物館的自然歷史藏品轉入了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他是藥理學家及植物學家塞繆爾·弗雷德里克·格雷的兒子,喬治·羅伯特·格雷的長兄。.

190 关系: 加氏袋狸加拉帕戈斯象龜基眼類原尾蜥虎偽地圖龜卡羅萊納箱龜印度小頭鱉叉角羚墨头鱼属壁虎科夏尔·吕西安·波拿巴大眼海豹大麝香龜屬婆羅洲金貓嬰猴科安岛海狗寶螺總科小塔螺科小塔螺總科小麝香龜屬小虎鯨尖爪叢猴屬屋頂麝香龜左錐螺科巨松鼠屬已灭绝动物列表 (近现代)中腹足目主扭舌目布歇特和洛克羅伊的腹足類分類 (2005年)布歇特等人的腹足類分類 (2017年)平原斑馬亚马孙林豪猪亞馬遜河豚亞洲野貓人亞族人族二列鰓屬伊豚属侏食蚁兽侧鳃科後生腹足下綱土豚科北海狗刺豚鼠科喙頭蜥傘蜥蜴動胸龜屬四爪陸龜犰狳科短吻鳄科...短角羚短角鹿属石龍子环口螺总科玉黍螺目灵猫科獰貓珍珠鱉籽鹬科粗頸龜屬紅面澳龜红纹螺属纹袋貂属细带螺科细针豪猪翼舌類真有肺總目眼鏡猴眼斑龜屬猿頭蛤科烟管蜗牛科環口螺科異鰓類異腹足目異旋目狍屬狐猴科狨亞科狭纹虎鲨盤鱉屬白海豚属芒蛤科蚓蜥莲花青螺科菊頭蝠科非洲林狸属非洲椰子猫領狐猴屬领獴袋狸科食蟹海豹飾貝科飛旋海豚褐啸鹟西方狍马达加斯加残趾虎驴羚高角羚象科負鼠目貂獴屬鳞侧石鳖属贼鸥属鹪鹛属鹮属鹳科麝科麝香龜亞科麝鹿麗吻彩龜麗紋蛇屬麗松鼠屬麂眼螺總科車輪螺科黑白海豚属黑领蓝头鹊黑龜屬黑耳鸢黑海豚黄缘盒龟鼠狐猴科鼠袋鼠科鼬獾鼬狐猴屬鼴形鼠亞科錦彩龜錦石鱉屬露脊鲸科背楯亞目阿鲁啸鹟阿根廷狐蘋果螺科蘋果螺總科赫氏海豚薩氏麝香龜藏狼肺螺類铲齿喙鲸锦龟金熊猴金熊猴屬長尾攀鼠屬長鬚鯨长鼻浣熊蛞蝓雪鸡属雲豹屬耳螺科虎貓屬J. E. GrayJ.E.GrayValvatoidea果子狸果蝠屬恆河豚条纹袋貂属树蹄兔属梳齿鼠属梅氏獴森蚺棕胁阔嘴鸟棕櫚貍亞科棉尾兔属横纹长鬣蜥毒蜥屬毛足飛鼠沙鼠法螺科滑鱉屬潮龜屬指猴星雀属海獅科海神鰓科海狗新西兰海狮新海獅屬方格螺属斑紋動胸龜斑纹海豚属斑鳖旁得和林德伯格的腹足類分類 (1997年)日行守宫属懒猴科普度鹿属1800年 扩展索引 (140 更多) »

加氏袋狸

加氏袋狸(学名:Perameles gunnii)是袋狸科袋狸屬的一种,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塔斯马尼亚州和维多利亚州,是一种小型有袋类动物,身体修长,头部狭长,耳朵突出。毛皮柔软,呈棕褐色,身体后半部有苍白色的条纹,腹部、腿部和尾部为白色,腿短尾小。嗅觉灵敏,主要以土壤中的无脊椎动物为食。.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加氏袋狸 · 查看更多 »

加拉帕戈斯象龜

加拉帕戈斯象龜(學名:Chelonoidis nigra)是現存體型最大的陸龜之一。為厄瓜多爾加拉帕戈斯群島特有。成年象龜身長1.5 米(4.9呎),平均体重达到175公斤,最高纪录为400公斤(880磅),在爬虫类中列第13位。野外寿命超过100年。2006年6月23日在澳洲動物園因心臟衰竭病逝的大象龜哈麗,估計享年約175歲,病逝前為世上最長壽的存活動物。 由於加拉帕戈斯群島中不同島上的生態環境有明顯的差異,故不同亞種的象龜形態都不同。在湿润的高地岛,象龟更大,有半球形的壳和短脖子,在干燥的低地岛,象龟更小,有马鞍形的壳和长脖子。这啟發出達爾文對“进化论”的思考。 16世纪加拉帕戈斯象龜的數量大約有25萬隻,1970年代只剩下3000只,主要原因是人的捕猎以获取肉和油,栖息地被农业生产占用和物种入侵,如羊和猪。原有的15个亚种还剩十个亚种在野外生存,第十一个亚种只剩一只名为「孤独乔治」的雄龟,于2012年6月死亡。20世纪初开始的动物保护活动使象龟现有的数量回复到1.9万只。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名录中属于易危物种。.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加拉帕戈斯象龜 · 查看更多 »

基眼類

基眼類(學名:Basommatophora),舊稱基眼目,原是腹足纲肺螺亚纲(有肺類)之下三個目級分類之一(另外兩個是柄眼類和收眼類),生活在淡水中。基眼類後來被證實為並系群,所以改為非正式群組;而其地位為泛有肺類所取代。2017年12月的新分類,本分類原來的分類單元都被分到喜濕螺總目和耳螺目之下。.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基眼類 · 查看更多 »

原尾蜥虎

原尾蜥虎(学名:Hemidactylus bowringii、oriental leaf-toed gecko)为壁虎科蜥虎属的爬行动物,俗名纵斑蜥虎、檐蛇、盐蛇。分布于印度、缅甸、日本、台湾以及中国的四川、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多栖息于热带及南亚热带地区以及匿居于墙缝、屋檐、树洞、石隙等处。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广东广州。.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原尾蜥虎 · 查看更多 »

偽地圖龜

偽地圖龜(學名:Graptemys pseudogeographica)是地圖龜屬下的一種龜。原産於美國。是常見的寵物。其指名亞種為Graptemys pseudogeographica pseudogeographica。.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偽地圖龜 · 查看更多 »

卡羅萊納箱龜

卡羅萊納箱龜(學名:Terrapene carolina)是箱龜屬的模式種,有6個亞種,從美國東部到加拿大及墨西哥都有分佈,其最典型的特徵就是它“箱子”狀的殼。 卡羅萊納箱龜基本是陸生的,食性很雜,極其長壽。由於人類活動導致的破壞,其數量在不斷下降。同時它也是美國三個州的州爬行動物。.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卡羅萊納箱龜 · 查看更多 »

印度小頭鱉

印度小頭鱉(學名:Chitra indica) 是小頭鱉屬下的一種鱉,分佈于巴基斯坦和印度。.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印度小頭鱉 · 查看更多 »

叉角羚

叉角羚(Antilocapra americana)又名“美国羚羊”,仅有一科一属一种。分布于北美洲西部的开阔地带,北起加拿大南部,南到墨西哥北部。叉角羚奔跑速度极快(速度接近猎豹,耐久力远胜于猎豹),以高速耐力奔跑而闻名,长时间高速奔跑,一次跳跃可达6米。出生4天的羊羔就能比人跑得快。其最高速度可达每小时97公里,而且有着惊人的耐力,被誉为地球上最善于耐力奔跑的动物。善游泳。夏季组成小群活动,冬季则集结成上百只的大群。为寻找食物和水源,一年中常进行几次迁移。性机警,视觉敏锐,能看到数千米外的物体。遇险时,臀部的白色毛能立起,这是向同伴告警的一种特殊信号。叉角羚科动物曾经是史前北美食肉类动物北美猎豹、短面熊和恐狼、美洲拟狮、獵豹等动物的主要捕食对象。在美国洛杉矶著名的拉布雷沥青坑(Rancho La Brea)中发现了大量的叉角羚科动物化石。.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叉角羚 · 查看更多 »

墨头鱼属

墨頭魚屬(学名:Garra)为輻鰭魚綱鯉形目鲤科野鲮亚科(Labeoninae)的一個屬,常用於水族缸內以清除缸內生長的藍藻。儘管本屬物種的絕大部份(超過100個物種)原生於亞洲,當中有五分之一物種分佈於非洲(但只限於東中及西非,不包括北非及南非洲),當中以埃塞俄比亞的物種多樣性最高。 本屬由蘇格蘭自然學家弗朗西斯·布坎南-汉密尔顿(Francis Buchanan-Hamilton)於1822年建立,作為鯉屬之下的一個亞屬,未有指定模式屬。.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墨头鱼属 · 查看更多 »

壁虎科

壁虎,又稱守宮、簷蛇、蠍虎子、蝎勒虎子(可能特指蝎虎)、四腳爬爬(粵)或四腳蛇,是中小型的蜥蜴,4cm到40cm左右,在溫暖的地區、叢林、沙漠都有分布,以至全世界的熱帶和亞熱帶國家地區的各家各戶有簷篷小洞的地方都可以發現其踪跡,但由於壁虎是季節性動物,溫度於攝氏11度或以下的環境下仍然活動的話就會死去,所以一般在亞熱帶地區生活的壁虎,每逢冬季就會躲起來冬眠,故此壁虎比較少見於溫帶和寒帶等寒冷地區。大部分壁虎(约75%)是黄昏或夜行性的。 其身体的颜色和垂直型瞳孔于此习性适应,瞳孔收縮時形成四邊形的小孔。一次產1-2個卵,卵殼脆弱。有些紐西蘭的種為卵胎生。壁虎的腳趾有將近10億枝的微小特殊細毛。有些細毛很靠近平面,使壁虎可以依靠凡得瓦力吸附在物體表面,不掉下來:范德瓦耳斯力,壁虎能夠在牆及各種表面上行走,便是因為腳上極細緻的匙突(spatulae)和接觸面產生的凡得瓦力所致。。牠們在地球上生活了超过五千万年,并且遍布全球。因为它有着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在很多环境下生存,如沙漠和热带地区。在这些地方壁虎呈现出物種的多样性。.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壁虎科 · 查看更多 »

夏尔·吕西安·波拿巴

夏尔·吕西安·儒勒·劳伦·波拿巴,第二代卡尼诺和穆西格纳诺亲王(Charles Lucien (Carlo) Jules Laurent Bonaparte, 2nd Prince of Canino and Musignano,)是一位法国博物学家和鸟类学家。他是吕西安·波拿巴和Alexandrine de Bleschamp的儿子,也是拿破仑一世的侄子。 波拿巴在意大利长大,而在1822年6月29日与他的堂姐成婚后,他们旅居美国。在离开意大利前他发现了莺科中的新物种须苇莺(Acrocephalus melanopogon),在航海中他收集到新物种黄蹼洋海燕(Oceanites oceanicus)的标本。一到美国他就写了关于这种鸟的一篇论文,并以亚历山大·威尔逊(Alexander Wilson)的名字命名。 之后波拿巴开始更新威尔逊的《American Ornithology》,修订版在1825年和1833年间发行。在1824年他设法使费城自然科学协会接收当时并不知名的约翰·詹姆斯·奥杜邦,但是这遭到鸟类学家乔治·沃德(George Ord)的反对。 在1826年底波拿巴举家回到欧洲。他访问了德国,遇到了菲利浦·雅格布·克莱茨迈(Philipp Jakob Cretzschmar)。访问英格兰时,在大英博物馆遇到了约翰·爱德华·格雷,并再次结识奥杜邦。在1828年他全家迁往罗马。在1832年和1841年间波拿巴发表了他关于意大利动物的作品《Iconografia della Fauna Italica》。 在1849年他被选入罗马议会,参与创建了罗马共和国。按照Jasper Ridley所说,当议会第一次召开时:“当維泰博人卡洛·波拿巴被点到名时,他这样回应:‘共和国万岁!’(Viva la Repubblica!)”他参加了保卫罗马的战争,对抗由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派遣的4万法国人组成的部队。在1849年7月共和军被打败后,他离开罗马,然后去了马赛,但是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命令他离开。 後来他旅居英格兰,出席了伯明翰英国科学促进会的会议,之后他访问了居住在苏格兰南部的威廉·查顿。他后来准备系统分类世界上的所有鸟类,访问了全欧洲的博物馆去研究其中的藏品。在这段时间中他被允许返回法国,将巴黎作为他度过余生的地点。在他去世之前,他发表了《Conspectus Generum Avium》的第一卷,而第二卷是由赫尔曼·施勒格尔(Hermann Schlegel)校订的。.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夏尔·吕西安·波拿巴 · 查看更多 »

大眼海豹

大眼海豹(学名:Ommatophoca rossii),是分布于南极大陆附近海域的一种海豹,因眼睛比较大(眼径达7厘米),故名,又因英国南极探险家詹姆斯·克拉克·罗斯于1841年首次描述,故又称罗氏海豹、罗斯海豹。 大眼海豹头部较宽,吻较短,触须长仅10~40毫米。颈部短粗,头能缩进去。身体表面光滑,背部褐灰色或黑色,腹部银白色。成年雄性大眼海豹体长1.68~2.08米,重129~216公斤;雌性1.96~2.36米,重195~204公斤。以头足类、磷虾和鱼为食。一般独栖,喜栖于冰丛上,能发鸟叫似的声音。 大眼海豹是大眼海豹属下唯一的一种,其属名(Ommatophoca)来自希腊语,“Ommato”意为“眼”,“phoca”意为“海豹”。种名(rossii)源自詹姆斯·克拉克·罗斯的姓氏。.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大眼海豹 · 查看更多 »

大麝香龜屬

大麝香龜屬(Staurotypus),亦稱噴鼻龜屬,是麝香龜亞科下的一個屬。其下有兩個種,發現於中美洲,都是食肉動物。.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大麝香龜屬 · 查看更多 »

婆羅洲金貓

婆罗洲金貓(学名Catopuma badia) 又叫栗猫,是仅见于婆罗洲的珍稀动物。.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婆羅洲金貓 · 查看更多 »

嬰猴科

嬰猴科(学名Galagidae),也叫丛猴科,哺乳綱靈長目的一科,产于非洲大陆,有时也被包括在懒猴科内作为一个亚科。.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嬰猴科 · 查看更多 »

安岛海狗

安岛海狗(学名:Arctocephalus tropicalis),又名幅北毛皮海狮或亚南极海狗。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南部。最早在1872年由Gray命名,模式标本产于澳大利亚南部,因此学名种名为“tropicalis”(热带)。.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安岛海狗 · 查看更多 »

寶螺總科

寶螺總科(學名:Cypraeoidea)是玉黍螺目海螺之下的一個海洋腹足綱軟體動物總科。.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寶螺總科 · 查看更多 »

小塔螺科

小塔螺科(學名:Pyramidellidae),亦作尖塔螺科或簡單只叫塔螺科,是軟體動物門腹足綱下的一個科。舊屬腸紐目,成員主要是營寄生生活的小型海螺。 小塔螺科的物種分佈於整個世界,有超過六千個不同的物種,合組成超過350個屬與亞屬。由於本科物種皆屬於微小貝,相關研究少,物種間並不十分清楚,大眾對於各物種的歸屬也沒有共識。舉例說:單單是 Schander (1999) 就列出了超過300個屬級以上的分類單元命名,並將這些分類單元整理。由於近年本科在世界各地各個屬的分類未再有可一般化的修訂,這個科內各個分類單元仍然保持是多系群,也就是說這些分類的混亂還有一段時間。然而,從整個科來看仍然是個單系群。.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小塔螺科 · 查看更多 »

小塔螺總科

小塔螺總科(學名:Pyramidelloidea)是一類主要是非常細小的海螺,在Jörger (2010)的分類中屬於泛有肺類的海洋腹足綱軟體動物。2017年12月刊行的《布歇特等人的腹足類分類》將原來的泛有肺類瓜分,本總科被劃歸Tectipleura群的Pylopulmonata總目。 本總科的分類單元數量龐大:在超過4000個物種;而物種以上層級共有接近400個分類單元。 本分類單元同時有化石種及現生種。這些微小貝或會在雙殻綱物種或多毛纲物種裡以外寄生蟲形式棲息:牠們沒有齒舌,而是保留了其口吸盤前端邊緣尖銳和有穿透力的。.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小塔螺總科 · 查看更多 »

小麝香龜屬

小麝香龜屬(Sternotherus)是動胸龜科下的一種龜,原産於北美洲,該屬的動物與動胸龜屬極為相似。Ernst, C.H., R.W. Barbour, and J.E. Lovich.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小麝香龜屬 · 查看更多 »

小虎鯨

小虎鯨(拉丁语学名:Feresa attenuata)是鲸目海豚科中一种體型比较小、海上也比较少见的动物,属于小虎鲸属(Feresa),是该属内唯一的一种。其名字来源是因骨骼外形与虎鲸类似,但是体形比虎鲸小。小虎鲸攻擊性強,在夏威夷和南非被圈养的两群小虎鲸甚至有攻擊人員和其他海豚的紀錄,但是在日本被驯养的小虎鲸群没有发生这个现象。在鯨豚擱淺復健的救援中,小虎鯨往往也是需要特別注意人員安全的種類。 到 1950 年代内人类对小虎鲸的了解仅有两具大英博物馆中的颅骨。最早对牠们的描写来自于 1874 年约翰·爱德华·格雷。1954 年一名日本鲸学家报道了 1952 年本州捕鲸人描写的“罕见的海豚”,他写到他考察的个体颅骨与博物馆中的一样,而其体型类似虎鲸,由此产生了小虎鲸这个名称。 小虎鲸学名中的 attentuata 是拉丁语“楔”的意思,指的是从头部到尾部身躯逐渐变细的样子。.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小虎鯨 · 查看更多 »

尖爪叢猴屬

尖爪叢猴屬(學名Euoticus),嬰猴科的一屬,包括北方尖爪叢猴和南方尖爪叢猴两種。 Category:嬰猴科.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尖爪叢猴屬 · 查看更多 »

屋頂麝香龜

屋頂麝香龜(学名:Kinosternon carinatus)又名剃刀麝香龜、刀背麝香龜、刀背蛋龜、稜背泥龜,为動胸龜科小麝香龜屬下的一个种。.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屋頂麝香龜 · 查看更多 »

左錐螺科

左錐螺科(学名:Triphoridae),又名錐折螺科及三孔螺科,是新進腹足類支序腹足綱軟體動物之下翼舌類非正式群組一個海螺的科。本科物種的體積皆非常小,幾乎全部都可歸類為微小貝,而且幾乎所有貝殼的手性皆為左旋。在較舊的分類,本科是異腹足目的成員。.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左錐螺科 · 查看更多 »

巨松鼠屬

巨松鼠屬(巨松鼠),哺乳綱、囓齒目、松鼠科的一屬,而與巨松鼠屬(巨松鼠)同科的動物尚有婆羅洲地鼠屬(婆羅洲地鼠)、鼩吻松鼠屬(鼩吻松鼠)、非洲巨松鼠屬(非洲巨松鼠)、西裏伯斯松鼠屬(西裏伯斯松鼠)等之數種哺乳動物。 Category:巨松鼠屬.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巨松鼠屬 · 查看更多 »

已灭绝动物列表 (近现代)

已灭绝动物列表列出16世纪以后的已记录的已灭绝动物(包括亚种和变种)以及其名称(中文名称和拉丁学名)、命名者与命名年代、已确认的该物种最后一次观察记录时间和该物种分布地。 注:表格中标有*中的物种为是否为有效物种存疑物种.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已灭绝动物列表 (近现代) · 查看更多 »

中腹足目

中腹足目(學名:Mesogastropoda),又名紐舌目或带舌目(學名:Taeniglossa),原為軟體動物門腹足綱的一個目,包括約三萬個物種。.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中腹足目 · 查看更多 »

主扭舌目

主扭舌目(學名:Architaenioglossa),亦作古舌類、古扭舌目或古纽舌总科,是分類學上腹足綱軟體動物之下的新進腹足類支序之下的一個分類單元。根據2005年的分類,本目原是一個非正式群組;2017年的分類改回目級分類。.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主扭舌目 · 查看更多 »

布歇特和洛克羅伊的腹足類分類 (2005年)

布歇特和洛克羅伊的腹足類分類 (2005年)(Taxonomy of the Gastropoda (Bouchet & Rocroi, 2005))是一個由巴黎自然史博物館的菲利普·布歇特(Philippe Bouchet)和讓-皮埃爾·洛克羅伊(Jean-Pierre Rocroi)於2005年編輯及出版的腹足類軟體動物生物分類系統,以取代過時的腹足纲分类表 (1997年)。所謂腹足類,就是指各種水生或陸生的蝸牛、淡水螺、海螺與蛞蝓。本分類系統刊登於《Malacologia》期刊,包含所有已知的蝸牛與蛞蝓的科,以及腹足類的化石。它亦包括古生代地位未定軟體動物,因為這些物種未能分辨到底是腹足綱還是單板綱。本分類系統實際上是由布歇特及一個五人專家組共同編寫;洛克羅伊並沒有參與編寫,而是與布歇特編寫分類的文獻檢索和編輯。 整個分類分為兩部份:第一部份是按照ICZN第四版的命名規則而為各個科-族層級分類的統一命名;而第二部份則是各個分類按其位置而組合的分類樹。整個分類編輯時間歷時二十年。.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布歇特和洛克羅伊的腹足類分類 (2005年) · 查看更多 »

布歇特等人的腹足類分類 (2017年)

布歇特等人的腹足類分類 (2017年)由菲利普·布歇特及另外八位其他作者於2017年12月時刊行的新版本腹足綱軟體動物的生物分類法修訂。 這份出版以〈Revised Classification, Nomenclator and Typification of Gastropod and Monoplacophoran Families〉(即「腹足綱與單板綱的分類、命名及典型化」)為名稱於《Malacologia》期刊出版。本分類取代了已經使用了十多年的2005年分類。 根據,本分類與上一個分類不同之處有三點:.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布歇特等人的腹足類分類 (2017年) · 查看更多 »

平原斑馬

平原斑馬(學名:Equus quagga)又名普通斑马,是东非和南非大草原上分布最廣的一種斑馬。其分布范围从埃塞俄比亚南部直到非洲东部,往南至安哥拉和南非东部。平原斑马在动物保护区中仍十分普遍,但受人类活动如狩猎等威胁,其以往的栖息地亦被侵犯。.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平原斑馬 · 查看更多 »

亚马孙林豪猪

亚马孙林豪猪(学名:Echinoprocta rufescens)是啮齿目美洲豪猪科的一种,分布于哥伦比亚海拔800~2000米海拔的山区,在厄瓜多尔也有少量分布。.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亚马孙林豪猪 · 查看更多 »

亞馬遜河豚

亞馬遜河豚(又作亞馬遜淡水豚、亞馬遜江豚或粉紅河豚、粉紅淡水豚,英文俗稱boto,學名Inia geoffrensis)是亞馬遜河及奥里諾科河流域特有的物種,是體形最大的淡水豚。 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名錄中又以Amazon Dolphin, Boto Vermelho, Boto Cor-de-Rosa, Bouto, Bufeo, Dauphin de l'Amazone, Inia, Pink Dolphin, Pink Freshwater Dolphin, Pink Porpoise, and Tonina等別名來指稱該物種。.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亞馬遜河豚 · 查看更多 »

亞洲野貓

亞洲野貓(Felis lybica ornata)是非洲野貓的一個亞種,分佈于裡海附近至中國西部和印度西部的廣大地區Nowell, K., Jackson, P. (1996).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亞洲野貓 · 查看更多 »

人亞族

人亞族(Hominina)是人亞科(Homininae)人族(Hominini)之下的一個亞族,現時有七個屬,當中只有人屬(Homo)尚未滅絕,其中包含了現代人類。其他已滅絕的六個屬分別如下:.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人亞族 · 查看更多 »

人族

人族(学名:Hominini)是灵长目人科的一族,属于人亞科,其中只有人屬(Homo)以及黑猩猩屬(Pan)存活至今,包含了現代人類。.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人族 · 查看更多 »

二列鰓屬

二列鰓屬(學名:Bornella)是海蛞蝓的一個属,皆為裸鰓類枝背海牛總科二列鰓海牛科的物種。 由於本屬物種較少獲研究,所以其生物學特徵大多數都不清楚,只知道這些物種都以水螅纲物種為食。.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二列鰓屬 · 查看更多 »

伊豚属

伊豚属(学名:Orcaella)是鯨目海豚科的一属,分布于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海域,包含2种:.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伊豚属 · 查看更多 »

侏食蚁兽

侏食蟻獸(學名:Cyclopes didactylus),貧齒總目披毛目侏食蟻獸科的單科種,分佈于中美洲和南美洲從墨西哥最南端到巴西、巴拉圭的廣大地區。 侏食蟻獸是4種食蟻獸中體型最小的一種,體長只有36-45釐米,體重小於400克。體毛軟密,呈金褐色,口鼻部較短,尾能捲曲,前爪上有兩個大爪。 食物以蚂蚁或腐烂的水果等。.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侏食蚁兽 · 查看更多 »

侧鳃科

侧鳃科(學名:Pleurobranchidae),亦作側鰓海牛科,是分類學上海蛞蝓的一個科、海洋腹足綱軟體動物側鰓類支序的成員。過往是背楯目之下的一個科,現時是裸側類支序的成員。 Species in the family Pleurobranchidae have a prominent mantle and an internal shell that becomes reduced or is lost completely in adults.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侧鳃科 · 查看更多 »

後生腹足下綱

後生腹足下綱(學名:Apogastropoda)是過往一個海洋腹足綱軟體動物的主要分類,其成員皆為海螺。這些海螺包括有海洋的笠螺跟有的海螺,合共至少兩萬個物種,大致可分為兩個總目:新進腹足總目及異鰓總目http://www.britannica.com/EBchecked/topic/29828/Apogastropoda。這個分類目前已不再使用。.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後生腹足下綱 · 查看更多 »

土豚科

土豚科(学名:Orycteropodidae)是管齿目(Tubulidentata)的唯一科,史前有若干属,现存仅1种,即土豚(Orycteropus afer)。仅分布于非洲。无蹄有锋利的爪,且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食。.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土豚科 · 查看更多 »

北海狗

北方海狗(学名:Callorhinus ursinus),是海狮科的一种,生活在太平洋北部、白令海峡,是体型最大的海狗。.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北海狗 · 查看更多 »

刺豚鼠科

刺豚鼠科(学名:Dasyproctidae)是啮齿目豪猪亚目的一科,是一种较大型的啮齿类动物,分布于拉丁美洲,现存两属:.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刺豚鼠科 · 查看更多 »

喙頭蜥

喙頭蜥是楔齒蜥屬(学名:Sphenodon)动物的通称,因牙齒構造也稱為楔齒蜥。其他名稱也有鱷蜥或紐西蘭鱷蜥,亦可稱為刺背鱷蜥,僅分佈於紐西蘭科克海峽中的數個小島上,是喙頭目僅存的成員,只有1科1屬2種。由於鼬類與老鼠的引進,已瀕臨絕種。額頭有(又译作“顶眼”,俗稱“第三隻眼”)的痕跡,是非常原始的蜥蜴,被認為是活化石。.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喙頭蜥 · 查看更多 »

傘蜥蜴

傘蜥蜴(學名Chlamydosaurus kingii),又名斗篷蜥,是分布於澳大利亞西、北部和新幾內亞南部的一種蜥蜴。受威脅時頸部的傘狀薄膜會張開、口部張大以嚇走敵人。平常以四足行走,逃跑時用後足。.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傘蜥蜴 · 查看更多 »

動胸龜屬

動胸龜屬(Kinosternon)是龜鱉目下動胸龜科的一個屬。.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動胸龜屬 · 查看更多 »

四爪陸龜

四爪陸龜又叫俄羅斯陸龜、草原龜、四指陸龜,產地以哈薩克斯坦南部荒漠地區和天山山前地帶為多,印度、巴基斯坦、伊朗等地也有分佈。海拔范围为600至1100米。在中國僅分佈於新疆霍城縣境內,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牠們由於只有四隻腳趾,因而被命名為四爪陸龜。.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四爪陸龜 · 查看更多 »

犰狳科

狳(,學名:Cingulata)是有壳的哺乳动物,生活在中南美洲和美国南部地区。它们的壳分三部分,前后两部分有整块不能伸缩的骨质鳞甲覆盖,中段的鳞甲成带状,与肌肉连在一起,可以自由伸缩。尾巴和腿上也有鳞片,鳞片之间还长着毛,腹部无鳞片只有毛。虽然犰狳科动物口中牙齿数量很多,但都很细小。 犰狳科是異關節總目(又稱貧齒總目)有甲目下的一科。有甲目內包括三科,但現存僅餘下犰狳科一科。犰狳共有9屬21种(有1屬1種已滅絕),根据其中段鳞甲带的多少来区分它们的种类,如有三条鳞甲带的叫三带犰狳,有九条鳞甲带的叫九带犰狳等等。.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犰狳科 · 查看更多 »

短吻鳄科

短吻鳄科(学名:Alligatoridae)也称鼍科,为爬行纲鳄目的一科,因吻部短而宽,故名。现仅存4属8种。.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短吻鳄科 · 查看更多 »

短角羚

短角羚(學名Pelea capreolus)是羚羊的一种,为南非、莱索托和斯威士兰的特有物种。 生活在山区草原,有着厚厚的、灰色的毛皮去保暖(尽管非洲比较炎热,但南非的山区有时候会比较冷)。仅雄性有角,角短而直。在交配季节时短角羚会变得非常好斗。 Category:短角羚亚科.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短角羚 · 查看更多 »

短角鹿属

短角鹿属(学名:Mazama)也称墨西哥鹿属,是偶蹄目牛科空齿鹿亚科的一属,分布于美洲,包括10种:.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短角鹿属 · 查看更多 »

石龍子

石龍子泛指石龍子科(Scincidae)的蜥蜴。石龍子共有1300多種,是僅次壁虎的蜥蜴。 石龍子和蜥蜴科大致相似,但大多數物種沒有明顯的頸部,且它們的腿相對較小。通常情況下,石龍子的運動方式類似於蛇的滑行。 石龍子一般食肉,主要是吃昆蟲,包括蟋蟀、蝗蟲、甲蟲、和毛蟲。它們也吃蚯蚓、千足蟲、蝸牛、蛞蝓等足類動物。.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石龍子 · 查看更多 »

环口螺总科

环口螺总科(學名:Cyclophoroidea),又名山蜗牛总科,是分類學上主扭舌目的一個總科級的腹足綱軟體動物分類單元。.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环口螺总科 · 查看更多 »

玉黍螺目

玉黍螺類(学名:Littorinimorpha),原屬中腹足目,2005年的分類改屬新進腹足類高腹足類支序,到2017年的分類再改為直屬新進腹足類,而且層級也改為目級分類單元。本支序主要包括了海螺及少量淡水螺與蝸牛,當中部分物種體型在其他螺類來講算是巨無霸級的,而且物種多樣性也很豐富。.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玉黍螺目 · 查看更多 »

灵猫科

灵猫科(学名Viverridae)是食肉目下的一个科,包括大灵猫、小灵猫、熊狸等。.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灵猫科 · 查看更多 »

獰貓

貓(學名:Caracal caracal、caracal)是一種領域性非常強的貓科動物,牠們的體型中等,但是被歸於小型貓科,也是所有小型貓科(注意不屬於貓屬)中最重、奔跑速度最快的一種。雄性的獰貓一般的體重為13-18公斤(28-40磅),而雌性則較輕一些;体长66-76厘米,尾长20-25厘米。独居,夜间活动,每窝产仔1-4只。獰貓的外表和猞猁很像,所以有很長的一段時間,牠被認為是猞猁的近親。但是,現今的基因研究顯示,獰貓完全不是猞猁的近親,反而和藪貓的關係比較近。.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獰貓 · 查看更多 »

珍珠鱉

珍珠鱉(学名:Apalone ferox,Florida softshell turtle)亦稱佛羅里達鱉,为鱉科滑鱉屬下的一个种。.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珍珠鱉 · 查看更多 »

籽鹬科

籽鹬科(学名:Thinocoridae)为鸻形目的一科,现仅存2属4种,为南美洲的特有种。体型比麻雀大,但比鹬小。喙短小尖锐,腿短。生活在草原和半荒漠地带,以植物的种子为食。.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籽鹬科 · 查看更多 »

粗頸龜屬

粗頸龜屬(Siebenrockiella)是地龜科下的一個屬。1869年由約翰·愛德華·格雷以Bellia為名首次建立,以紀念托馬斯·貝爾, 但因為該名稱與1848年建立的甲殼綱的一個屬衝突而被廢棄。 新名Siebenrockiella建立於1929年。.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粗頸龜屬 · 查看更多 »

紅面澳龜

紅面澳龜(英語:red-faced turtle,學名:Emydura victoriae)是澳龜屬下的一種龜,生活在澳大利亞北部。.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紅面澳龜 · 查看更多 »

红纹螺属

红纹螺属 (學名:Bullina)是一個海洋泡螺的屬,是红纹螺科之下的一個海洋腹足綱軟體動物的分類單元。.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红纹螺属 · 查看更多 »

纹袋貂属

紋袋貂屬是屬於袋鼯科的有袋類動物,包含如下物種:.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纹袋貂属 · 查看更多 »

细带螺科

细带螺科(学名:Fasciolariidae),又名旋螺科,是腹足綱軟體動物的一個科。曾屬狹舌目,今屬新腹足目峨螺總科。.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细带螺科 · 查看更多 »

细针豪猪

细针豪猪(学名:Chaetomys subspinosus)是啮齿目美洲豪猪科中的一种,主要分布于巴西的巴伊亚州和圣埃斯皮里图州的雨林中,夜行,树栖,以植物的叶子为食。.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细针豪猪 · 查看更多 »

翼舌類

翼舌類(學名:Ptenoglossa)是腹足纲新進腹足類之下的一個海螺的非正式群組。.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翼舌類 · 查看更多 »

真有肺總目

真有肺類(學名:Eupulmonata),舊作真肺亞目,是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的一個演化支,皆為呼吸空氣的蝸牛和螺。當中大部分為在陸地生活的蝸牛和蛞蝓,但亦有在海中生活的螺。2017年的分類,本分類被劃為總目級分類單元,除新成立的耳螺目及跳過了泛有肺類支序以外,其他分類大體跟過往相去不遠。.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真有肺總目 · 查看更多 »

眼鏡猴

鏡猴科(Tarsiidae),也叫跗猴,是哺乳纲靈長目的一科,也是跗猴型下目目前仍生存的唯一科,其下共有3属约13种现存眼鏡猴。在欧亚非大陆都有本科的化石记录,但目前现存物种的分布范围仅限于东南亚的马来群岛上。.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眼鏡猴 · 查看更多 »

眼斑龜屬

斑龜屬(Sacalia)是地龜科下的一個屬。.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眼斑龜屬 · 查看更多 »

猿是灵长目人猿总科动物的通称,包括两个科。虽然人们常把猿猴并称,有時候將猴也称为猿,而猿有時也會稱做是猴,不過他們在生物學上是不同的動物。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猴有尾巴,而猿没有。在分類學上,人是灵长目的一种。.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猿 · 查看更多 »

猿頭蛤科

猿頭蛤科(學名:Lasaeidae)是双壳纲帘蛤目鼬眼蛤總科之下的一個科。.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猿頭蛤科 · 查看更多 »

烟管蜗牛科

烟管蜗牛科(學名:Clausiliidae),亦作烟管螺科或密封蝸科,是烟管蜗牛总科之下的一種小型和非常長的科級分類。本科物種主要都是左旋物種的陸生蝸牛、會呼吸空氣的有肺類腹足綱軟體動物。 本科舊屬柄眼目中尿道亞目(Mesurethra)及泛有肺類真有肺類柄眼類非正式群組弯尿道類。 ,本科連同現生種及化石種合共有1300個物種,是陸生蝸牛當中其生物多樣性最高的分類單元(參照Orthalicidae,在整個腹足綱來說也只是僅次於海生的小塔螺科)。 本科物種在台灣的名稱叫作「烟管--蝸牛科」,這是得名於其殻口的獨特「烟管」解剖結構,叫作「腔襞」,讓牠們可以將牠們的變得可以像一扇趟門那樣把殻口關閉起來。.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烟管蜗牛科 · 查看更多 »

環口螺科

口螺科(學名:Cyclophoridae),又名山蝸牛科或旋風蝸牛科,是一個小型到大型的熱帶陸地蝸牛的系統分類科,而且牠們都有。根據2005年的《布歇特和洛克羅伊的腹足類分類》,牠們都屬於新進腹足類主扭舌類非正式群組的腹足綱軟體動物;在2017年的《布歇特等人的腹足類分類》,牠們的分類層級不變。 這個包含很多物種的高度多樣性分類單元,現時只包括舊世界和新世界熱帶及亞熱帶的物種。 本科的化石物種歷史最早可以追遡至古近纪,正常腹足綱物種爆發時期。.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環口螺科 · 查看更多 »

異鰓類

鰓類(學名:Heterobranchia;意義為「有不同鰓的蝸牛」),為分類學腹足綱軟體動物中的一個分類,包括有蝸牛、蛞蝓、淡水螺、海螺及海蛞蝓。本分類曾經只是一個總目,在WoRMS定為亞綱級。一般分類都視作一個直屬腹足綱的支序。異鰓類是腹足綱軟體動物的一個主要分支。按Bouchet et al.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異鰓類 · 查看更多 »

異腹足目

腹足目(學名:Heterogastropoda),亦作異足目(學名:Heteropoda),原是腹足綱之下的一個,但現已不再使用。根據 Climo (1975)的研究,本目物種最初都被歸入後鰓目,到了1997年《旁得和林德伯格的腹足類分類》時被歸到異腹足目。而這些原屬異腹足目的物種,現時仍是異鰓類支序的成員。.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異腹足目 · 查看更多 »

異旋目

旋目(Heterostropha)原是分類學上海螺一個基於其形態的目級腹足綱軟體動物分類,在1997年的腹足綱分類表屬於異鰓總目,與後鰓目(Opisthobranchia)及有肺目並列。但在目前最常見的分類學分類《​布歇特和洛克羅伊的腹足類分類 (2005年)》中,這些物種大多數屬於「下異鰓類」非正式群組的「總科地位未定」分類。隨著支序親緣學的發展,多個原屬本目的物種都已被重新分類到泛有肺類支序及直神經類支序 ;餘下的科大多數都成為獨自一個總科。 本目所屬的軟體動物擁有異旋殼(heterostrophic,亦作conispiral),意思就是這些物種的胎殼(protoconch,最高點的螺層)的旋轉方向跟整個螺殼成長時的旋轉方向相反。 異旋目的科在過往曾被分類為後鰓目。.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異旋目 · 查看更多 »

狍,即中国狍、中國東北狍,又称野狍、狍子、麅子、狍鹿、羊鹿、野羊、矮鹿,在生物分类学上是偶蹄目反刍亚目鹿科狍亚科狍属的一种动物。是東方狍之下的亞種。 狍属中型鹿类,无獠牙,雄性有角,耳、眼较大,颈长,后肢略长于前肢,尾短,白色。.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狍 · 查看更多 »

狍屬

狍屬(Capreolus)指的是屬於哺乳綱偶蹄目鹿科空齒鹿亞科的一個屬,目前有兩個種,分別是東方狍(Capreolus pygargus, 矮鹿)與西方狍(Capreolus capreolus)。.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狍屬 · 查看更多 »

狐猴科

科是灵长目中的一个科,是树栖动物,主要分布于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狐猴的鼻子短,耳朵大而尖,眼睛大;尾巴很长且呈弧形,外觀類似浣熊的尾巴。.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狐猴科 · 查看更多 »

狨亞科

亚科(学名 Callitrichinae),过去也被单独列为狨科(Callitrichinae),属于靈長目卷尾猴科,为新世界猴。.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狨亞科 · 查看更多 »

狭纹虎鲨

狭纹虎鲨(學名Heterodontus zebra),又名斑紋異齒鮫,俗名角鯊、虎沙,是軟骨魚綱虎鯊目虎鯊科虎鲨属下的一个种。.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狭纹虎鲨 · 查看更多 »

盤鱉屬

鱉屬(Cyclanorbis)是鱉科下的一個屬。.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盤鱉屬 · 查看更多 »

白海豚属

白海豚属(学名:Sotalia)也称侏儒白海豚属,是鲸目海豚科的一属,分布于南美洲,现存2种:.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白海豚属 · 查看更多 »

芒蛤科

芒蛤科(学名:Solemyidae),又名蛏螂科,是雙殼綱原鳃亚纲芒蛤目之下的一個科,其物種皆為海洋蛤蜊類動物。.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芒蛤科 · 查看更多 »

蚓蜥

蚓蜥,又名蠕蜥,是蚓蜥亚目(学名:Amphisbaenia)动物的总称,与有鱗目中的蛇和蜥蜴是近缘物种。蚓蜥亚目中有很多种蚓蜥拥有深红色身体,且外表看起来非常像蚯蚓和蚓螈。蚓蜥主要分布于非洲和南美洲,还有小部分种分布在西亚、伊比利亚半岛、中美洲、加勒比地区、佛罗里达半岛、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和墨西哥中部。 人们对蚓蜥的了解很少,因为它们是穴居动物而且比较少见。人们除了解剖它们外对它们一无所知,而解剖本身也很困难,因为它们的解剖结构实在太小了。蚓蜥亚目中有很多种的体长小于150 mm。.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蚓蜥 · 查看更多 »

莲花青螺科

蓮花青螺科(Lottiidae),又名蓮花笠螺科,是笠形腹足類支序之下的一個海螺的科。根據,本科屬於蓮花青螺總科,是一種腹足綱软体动物。 中野智之及小澤智生 (2007)曾經基於分子分類學的研究基礎,認為蓮花青螺科與青螺科其實是同種異名,因而合併這兩個科,但其後他們發現實驗樣本可能受到污染,令實驗得出錯誤結論,因此恢復了這兩個科的獨立地位。然而,不少文獻都未來得及恢復這兩個科,仍然保持這兩個科物種合併。.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莲花青螺科 · 查看更多 »

菊頭蝠科

菊頭蝠科(Rhinolophidae)属哺乳綱翼手目小蝙蝠亚目下的一科,这一科下的蝙蝠被称为菊头蝠。.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菊頭蝠科 · 查看更多 »

非洲林狸属

非洲林狸属(学名:Poiana)是食肉目灵猫科的一属,分布于非洲,现存2种:.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非洲林狸属 · 查看更多 »

非洲椰子猫

非洲椰子猫(学名:Nandinia binotata)又称双斑狸,是分布于非洲的一种小型哺乳动物,为双斑狸科(Nandiniidae)中唯一的一种,有的资料划归为灵猫科的一个亚科——双斑狸亚科(Nandiniinae)。主要以植物的果实为食,也吃昆虫等小动物。.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非洲椰子猫 · 查看更多 »

領狐猴屬

屬(學名 Varecia)包括马达加斯加岛上热带森林中的两种狐猴。.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領狐猴屬 · 查看更多 »

领獴

领獴(学名:Herpestes semitorquatus)是食肉目獴科的一种,分布于东南亚的婆罗洲,曾被认为与短尾獴(Herpestes brachyurus)为同种。.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领獴 · 查看更多 »

袋狸科

袋狸科(学名:Peramelidae)是袋狸目的一科,现存4属10种:.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袋狸科 · 查看更多 »

食蟹海豹

食蟹海豹(学名:Lobodon carcinophagus),也称锯齿海豹,是分布于南极大陆附近海域的一种海豹。 成年雄性食蟹海豹体长2.16~2.41米;雌性2.03~2.41米,重200~300公斤。嘴脸甚长。颊齿复杂,上、下颌各有5枚颊齿,各齿的主尖头前有1个、后有3个齿冠尖头,适于过滤食物。主要以南极磷虾为食。喜独栖,在冰上行动迅速。 食蟹海豹是食蟹海豹属下唯一的一种,其属名(Lobodon)来自希腊语,意为“锯齿状牙齿”。种名(carcinophagus)意为“食蟹的”,曾错误的认为蟹是其食物。.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食蟹海豹 · 查看更多 »

飾貝科

飾貝科(學名:Dreissenidae)是一個小型的淡水貽貝的科,是一種淡水雙殼綱軟體動物。牠們透過其足絲(byssus)固定於石塊或其他堅硬表面之上。 根據Catalogue of Life,本科是飾貝總科之下唯一的一科。牠們過往是簾蛤目的成員,現時改屬海螂目,儘管其外型與貽貝很相似。.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飾貝科 · 查看更多 »

飛旋海豚

长吻飞旋海豚(學名:Stenella longirostris),又称长吻原海豚,飞旋原海豚、長細吻海豚或飛旋海豚,隶属于鲸目,齿鲸亚目,海豚科,原海豚属。.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飛旋海豚 · 查看更多 »

褐啸鹟

褐啸鹟(学名:Pachycephala griseonota;英文名:Drab Whistler),是啸鹟科啸鹟属的一种,为印度尼西亚的特有种。该物种的保护状况被评为无危。 褐啸鹟的平均体重约为23.0克。栖息地包括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低地林、亚热带或热带的旱林、亚热带或热带的(低地)湿润疏灌丛和耕地。.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褐啸鹟 · 查看更多 »

西方狍

西方狍(western roe deer,學名:Capreolus capreolus),又稱歐洲狍(European roe deer),是分布于欧洲、小亚细亚和里海附近的鹿。此狍遍布欧洲各地,除斯堪的纳维亚极冷的最北部的一些岛屿,如冰岛和爱尔兰岛。在地中海沿岸地区,西方狍主要生活在山地,在平原或岛屿中很少见到。 此鹿与东方狍(Capreolus pygargus)同為狍屬,為不同物種,居住在不同地区。东方狍分布于乌拉尔山东边,直到西伯利亚和中国。这两个物种的分布区在高加索山脉碰头,西方狍分布在山脉南边,东方狍分布在山脉北边。.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西方狍 · 查看更多 »

马达加斯加残趾虎

达加斯加残趾虎(学名:Phelsuma madagascariensis)是日行守宫属的一种壁虎。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塞舌尔群岛。.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马达加斯加残趾虎 · 查看更多 »

驴羚

羚(學名Kobus leche),又譯列羚,是一種生活在博茨瓦納奧卡萬戈三角洲、贊比亞喀輔埃濕原及班韋烏盧沼澤及剛果民主共和國東南方的羚羊。 驴羚肩高90至100厘米及體重70至120公斤。牠們有著金褐色的毛皮,白色的腹部及黑色的腳部。雄性的顏色較深。角呈豎琴形,只有雄性才有角。後腳比其他羚羊較長,這是為方便牠們從沼澤泥土中奔馳。 驢羚出沒於沼澤地區,因牠們以水中植物為糧食。牠們亦會以及膝的水作為保護,免受獵食者的侵襲。牠們的腳有著抗水物質包裹,容許牠們在這種環境下快速奔馳。 驢羚是白天生活的動物。牠們聚集成群的數量可達多千頭。族群一般都是同性別,但在交配季節則會兩性混雜。在班韋烏盧沼澤生活的族群毛色較深,是驢羚的一個亞種,故稱為黑驢羚(學名Kobus leche smithemani)。生活在喀輔埃濕原的另一個亞種是喀輔埃河驢羚(學名是Kobus leche kafue),而其他地區的則稱為赤驢羚(學名Kobus leche leche)。.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驴羚 · 查看更多 »

高角羚

角羚(学名:Aepyceros melampus),别名黑斑羚、飞羚,是一种中等体型的羚羊,分布于非洲东部和南部。高角羚由德国动物学家于1812年命名,是高角羚属的唯一物种,下有高角羚亚种和黑面高角羚亚种。高角羚肩高约70-92厘米,体重约40-76千克,体表覆盖着光滑而略带红棕色的毛。雄性高角羚的角可长达45-92厘米。 高角羚主要在昼间活动,根据地理位置和气候不同,可能表现出群居性,也可能表现出领地意识。存在三种不同的社会群体:有领地意识的雄性,待交配的雄性群体,雌性群体。高角羚善以跳跃来躲避捕食者,并以其特有的两种跳跃方式著称。高角羚的食谱包括各种草、嫩叶和果实。每年雨季结束前,通常是在五月,高角羚会有为期三周左右的繁殖季节。发情的雄性会为了而争斗,获胜者会向雌性求爱。雌性怀孕期为六至七个月,通常为单胎。幼崽接受哺乳四至六个月,之后年轻的雄性会被赶出群体,加入待交配的雄性群体;年轻的雌性则可以继续留在本群体中。 高角羚通常在疏林或者疏林和热带草原间的活动,栖息地靠近水源。高角羚亚种分布较为广泛,黑面高角羚亚种的分布则限于较小的区域中。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将高角羚亚种归于无危物种,将黑面高角羚亚种归于易危物种。截至2008年,野生的黑面高角羚仅有1000余只。.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高角羚 · 查看更多 »

象科

象科(学名:Elephantidae)是哺乳动物长鼻目中的一科,包括象及已滅絕的猛犸象。象科是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其特點為其圆筒状长鼻及象牙。象科中大部份的属和物种皆已絕滅,現存的只有二個属:非洲象屬及象属(亞洲象)。.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象科 · 查看更多 »

豹(学名:Panthera pardus)是貓科豹屬下的一種動物。广泛分布于非洲和亚洲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环境适应能力强,行踪隐秘,总体生存状况好于它的猫科亲戚狮和虎,但是有些豹亚种的现状并不容乐观。 不同亚种的豹毛色有浅黄,金黄,黄褐等不同。因为其浑身布满圆形斑纹,所以又名金钱豹或花豹。花豹有時會有黑化現象,即為黑豹,皮膚及毛髮上出現大量黑色素,但還是可隱約見到斑點。.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豹 · 查看更多 »

負鼠目

負鼠是生活在美洲的有袋動物,現今共有67個物種,分佈幾乎遍及南美洲各地,其中有一種即北美負鼠進入了北美洲,在美國和加拿大分佈亦極其廣泛。.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負鼠目 · 查看更多 »

貂獴屬

貂獴屬(学名 Galerella),是食肉目獴科下的一个屬,产在非洲。.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貂獴屬 · 查看更多 »

貉(注音:ㄏㄜˊ,拼音:hé),又称貉子(注音:ㄏㄠˊㄗ˙,拼音:háozi)、狸,犬科动物,棕灰色毛,耳朵短小,嘴尖,两颊长有长毛。生活在山林中,昼伏夜出,以鱼虾和鼠兔为食。是一种珍贵的毛皮兽,现在已开始大规模圈养。在中國,商业上习惯把貉分为南貉和北貉,即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南为南貉,长江以北为北貉。 野生貉对环境适应性较强,除荒漠地带外,由亚寒带到亚热带地区的平原,丘陵及部分山地,均可生活。多栖息于河谷、草原和靠近河流、溪谷、湖泊的草原地带和丛林中。常利用树漏、石缝或其它洞穴进行穴居,有时也自行营巢穴居。貉屬雜食動物,消化系統的特點功能介於肉食動物和草食動物之間。.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貉 · 查看更多 »

鳞侧石鳖属

鳞侧石鳖屬(学名:Leptochiton),是多板纲新石鳖亞綱鳞侧石鳖目鳞侧石鳖科的一個屬。本屬物種有部份在上新世時已經滅絕,但現在仍然有現生種。.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鳞侧石鳖属 · 查看更多 »

贼鸥属

贼鸥属(学名Stercorarius)是鸻形目贼鸥科的唯一一属。包括7种。生活在温带和極地地区,在地面筑巢,属于长途候鸟,主要以鱼类和腐肉为食,并会偷取其他海鸟捕捉的食物,因此得名。它们还會攻擊啄食剛出生或落單的小企鵝。.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贼鸥属 · 查看更多 »

鹪鹛属

鹪鹛属(学名:Napothera),是画眉科的一属。 属下物种有:.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鹪鹛属 · 查看更多 »

鹮属

鹮属是鹳形目鹮科的一属,主要分布于亚洲南部、澳洲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 Category:朱鷺亞科 Category:鹮属.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鹮属 · 查看更多 »

鹳科

鹳科在鸟类传统分类系统中是鸟纲鹳形目中的一个科,又俗稱送子鳥。.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鹳科 · 查看更多 »

麝科

麝,俗稱香獐,在有角下目是现存最原始的科,种类少,无角,雄性有发达獠牙。下设一属麝屬,有七個種,包括原麝、林麝、黑麝、喜马拉雅麝、安徽麝(原被认为是林麝的亚种)、白腹麝(也常被称为喜玛拉雅麝)和克什米尔麝。;另外马麝是喜马拉雅麝的亞種或同物異名。.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麝科 · 查看更多 »

麝香龜亞科

麝香龜亞科(Staurotypinae)是動胸龜科下的一個亞科,其下生物物包括大麝香龜屬(Staurotypus)和匣龜屬(Claudius).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麝香龜亞科 · 查看更多 »

麝鹿

麝,俗稱香獐,在有角下目是现存最原始的科,种类少,无角,雄性有发达獠牙。麝屬中有七個種,包括原麝、林麝、黑麝、喜马拉雅麝、安徽麝(原被认为是林麝的亚种)。、白腹麝(也常被称为喜玛拉雅麝)和克什米尔麝。;另外马麝是喜马拉雅麝的亞種或同物異名。.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麝鹿 · 查看更多 »

麗吻彩龜

麗吻彩龜(學名:Trachemys callirostris) 是彩龜屬下的一種龜。發現於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麗吻彩龜 · 查看更多 »

麗紋蛇屬

麗紋蛇屬(學名:Calliophis)是蛇亞目眼鏡蛇科下的一個有毒蛇屬,主要包括分布於亞洲的所有珊瑚蛇,目前共有10個物種已被確認。.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麗紋蛇屬 · 查看更多 »

麗松鼠屬

麗松鼠(Callosciurus)是一類生活於東南亞的松鼠,為松鼠科中的一屬,其中有多種生活於小島上,並發展出許多不同亞種。目前已知的物種大約有14種,而亞種或變種則多達300種。有些其他屬的松鼠,有時也會被歸類為麗松鼠屬。.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麗松鼠屬 · 查看更多 »

麂眼螺總科

麂眼螺總科(學名:Rissooidea,舊作Rissoacea)是一個腹足綱軟體動物的微細海螺分類。舊屬中腹足目及後生腹足下綱,今屬玉黍螺類支序。.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麂眼螺總科 · 查看更多 »

車輪螺科

車輪螺科(學名:Architectonicidae)是異鰓類支序的下異鰓類非正式群組成員的海棲腹足綱軟體動物的科。.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車輪螺科 · 查看更多 »

黑白海豚属

黑白海豚属(学名:Cephalorhynchus)也称喙头海豚属、矮海豚属,是鯨目海豚科的一属,现存4种:.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黑白海豚属 · 查看更多 »

黑领蓝头鹊

黑领蓝头鹊(学名:Cyanolyca armillata),是鸦科蓝头鹊属的一种,分布于厄瓜多尔、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全球活动范围约为96,600平方千米。该物种的保护状况被评为无危。 黑领蓝头鹊的平均体重约为200.0克。栖息地为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山地林。.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黑领蓝头鹊 · 查看更多 »

黑龜屬

黑龜屬(Melanochelys)是地龜科下的一個屬。發現於印度、緬甸、孟加拉國、斯里蘭卡和尼泊爾。.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黑龜屬 · 查看更多 »

黑耳鸢

黑耳鸢又称老鹰、老雕、黑耳鹰、老鸢、鸡屎鹰、麻鹰。.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黑耳鸢 · 查看更多 »

黑海豚

黑海豚(學名:Cephalorhynchus eutropia),或稱智利矮海豚,是黑白海豚属下的一種海豚,生活在南美洲智利沿海,在當地常被稱為“tonina” 。它是一種小型海豚,其皮膚為黑色,因而得名。其種群數量未知,一般見於淺海地區。.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黑海豚 · 查看更多 »

黄缘盒龟

食蛇龜(Cuora flavomarginata),又名黃緣箱龜、黃緣閉殻龜、食蛇龜和金头龟、中國盒龜等,为潮龟科闭壳龟属的爬行动物。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臺灣淡水。.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黄缘盒龟 · 查看更多 »

鼠狐猴科

科(学名Cheirogaleidae),靈長目的一科,以前常归为狐猴科的一个亚科,包括体型较小的鼠狐猴和倭狐猴,只产于马达加斯加,共分五属。.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鼠狐猴科 · 查看更多 »

鼠袋鼠科

袋鼠科(学名:Potoroidae)为有袋类动物的一科,为一类小型有袋类动物,与袋鼠科相似,后肢强健有力,善于跳跃,前肢比后肢小,尾巴有一定的抓握能力。分布于澳大利亚。.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鼠袋鼠科 · 查看更多 »

鼬獾

(學名:Melogale moschata),是鼬獾屬四種動物的一種,俗名:撥田豬、小豚貓、田螺狗、鰗鰍貓,台語稱「臭羶--」(tshàu-hiàn-bâ)。.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鼬獾 · 查看更多 »

鼬狐猴屬

屬(学名 sportive lemurs),靈長目鼬狐猴科(嬉猴科)现存的唯一一屬。与其他狐猴一样,它们也生活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上。共有20多种。 鼬狐猴体毛为灰褐色或红褐色,腹部为乳白色。它们的头较短,耳朵大而圆。体长通常为30-35厘米(尾长相当),体重可达0.9公斤。 鼬狐猴只在晚上活动,栖息在树林中,通过强壮的后腿在林间跳跃。在地面上,它们像袋鼠一样跳跃。白天,鼬狐猴躲藏在树荫处或树洞中,一般为独居。 鼬狐猴的食物以树叶为主。 雌鼬狐猴在每年的九月至十二月产仔,怀孕期为120-150天。每胎一仔,一般产在树洞的巢穴中。断奶期为四个月,18个月后完全成熟。寿命约为八年。 Category:鼬狐猴科 Category:食叶动物.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鼬狐猴屬 · 查看更多 »

鼴形鼠亞科

形鼠亞科(Spalacinae),哺乳綱、囓齒目、鼴形鼠科的一亞科,而與鼴形鼠亞科(白小鼴形鼠)同科的動物尚有鼴形鼠屬(大鼴形鼠)、鱗尾松鼠科、莖鼠屬(短尾莖鼠)等之數種哺乳動物。.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鼴形鼠亞科 · 查看更多 »

錦彩龜

錦彩龜(學名:Trachemys ornata)是彩龜屬下的一種龜,發現於墨西哥西部的格雷羅州、哈利斯科州、錫那羅亞州和納亞里特州。.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錦彩龜 · 查看更多 »

錦石鱉屬

錦石鱉屬(学名:Onithochiton)是多板綱新石鳖亞綱石鳖目石鳖科的一個屬,分佈於澳大利亞、紐西蘭及南非。.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錦石鱉屬 · 查看更多 »

露脊鲸科

露脊鲸科(学名:Balaenidae)Mead, James G. and Robert L. Brownell, Jr (2005年11月16日).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露脊鲸科 · 查看更多 »

背楯亞目

背楯亞目(學名:Notaspidea),原作背楯目,是海蛞蝓的一個人工分類群組,現時已經被分成兩個互不相關的群組:及側鰓目(Pleurobranchmorpha)。從2018年起,本分類被認為是裸側類支序之下的側鰓目(Pleurobranchida)的異名。.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背楯亞目 · 查看更多 »

阿鲁啸鹟

阿鲁啸鹟(学名:Pachycephala monacha),是啸鹟科啸鹟属的一种,分布于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该物种的保护状况被评为无危。 阿鲁啸鹟的栖息地包括种植园、亚热带或热带严重退化的前森林、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低地林和乡村花园。.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阿鲁啸鹟 · 查看更多 »

阿根廷狐

阿根廷狐(学名 Pseudalopex griseus),别名巴塔哥尼亚狐,犬科动物伪狐属的一种。.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阿根廷狐 · 查看更多 »

蘋果螺科

蘋果螺科(学名:Ampullariidae),又名福壽螺科及瓶螺科,是一個大型的淡水螺物種的科,有鰓和口蓋,是一種淡水生的蘋果螺科腹足綱软体动物。蘋果螺科舊屬中腹足目,今屬新進腹足類。本科也是蘋果螺總科的模式科。 本科物種當中最臭名遠播的首推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物種存續委員會的入侵物種專家小組(ISSG)列為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的福壽螺。 本科物種獨特之處在於牠們同時擁有鰓和肺。本科物種的外套膜腔有分隔,使兩個類型的呼吸結構分隔開來。這種構造使本科物種成為了一種兩棲物種。.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蘋果螺科 · 查看更多 »

蘋果螺總科

蘋果螺總科(學名:Ampullarioidea),又名福壽螺總科或瓶螺总科,是分類學上的一個腹足綱軟體動物的總科,所有現生種都是淡水螺,屬於新進腹足類主扭舌非正式群組。.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蘋果螺總科 · 查看更多 »

赫氏海豚

赫氏海豚(學名:Cephalorhynchus heavisidii),又名海氏矮海豚,是黑白海豚属下的一種海豚,生活在納米比亞到南非西海岸沿海地區。.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赫氏海豚 · 查看更多 »

薩氏麝香龜

薩氏麝香龜(學名:Staurotypus salvinii)是大麝香龜屬下的一種龜。原生於中美洲,分佈於伯利茲、薩爾瓦多、危地馬拉和墨西哥的恰帕斯州、瓦哈卡州。.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薩氏麝香龜 · 查看更多 »

藏狼

藏狼(学名:Canis lupus chanco)也称中国狼,是狼的一个亚种,分布于中亚、蒙古、中国北部、朝鲜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地区等地。曾经与蒙古狼被认定为同一种。体长1.5~1.7米,高68~76厘米,重20~30千克。腿短。毛发浓密,颜色随季节变化。部分科学家认为藏狼可能为家犬的祖先。 File:Canis lupus chanco1.jpg|天王寺動物園 File:Korean wolves mating (cropped).jpg|交配 File:Bundesarchiv Bild 135-S-03-20-37, Tibetexpedition, Erlegter Wolf.jpg|1938年.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藏狼 · 查看更多 »

肺螺類

肺螺類(學名:Pulmonata),亦作有肺類,舊作有肺目、肺螺目或肺螺亚纲,是腹足綱異鰓類支序之下的一個非正式群組。這個群組包括有螺和蛞蝓,均可以透過其外套膜肺(pallial lung)而不是鰓來呼吸空氣。本群組除了包括有蝸牛和淡水螺,還包括多個海螺的科。 傳統上定義的肺螺類分類元物種在Jörger et al. (2010)被發現原來是個多系群。肺螺類已知從石炭纪開始就已經開始出現,直到現在。 肺螺類物種有一個心室和一個腎臟,還有一個相互連接、左右對稱的神經系統。外套膜腔位於身體的右側,而且沒有鰓,而是演變成一個佈滿血管的肺。大多數物種都有殼,但沒有口蓋,而且本分類元還包括有幾種沒有外殼的蛞蝓。肺類類物種都雌雄間性,部份群組​還擁有用作交配的戀矢(love darts).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肺螺類 · 查看更多 »

铲齿喙鲸

铲齿喙鲸(学名:Mesoplodon traversii),又称铲齿中喙鲸,是喙鲸科中最为罕见也是人类了解最少的物种。它最早由在新西兰皮特岛于1872年发现的部分下颚骨骼而得名,詹姆斯·赫克托于1873年报告并说明了这种生物,第二年约翰·爱德华·格雷描述了这种生物,并以收集者亨利·哈默斯利·斯格特命名。 2010年兩隻鏟齒喙鯨(母鯨和幼鯨)擱淺在紐西蘭北部的豐盛灣,後來死去。起初相關單位以為牠們是格氏中喙鯨,直至2012年DNA和組織鑑定結果出爐證實為鏟齒喙鯨,這也是全世界首次記錄到活體的鏟齒喙鯨。這種鯨魚也是目前人類所知最少的現存大型哺乳動物。.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铲齿喙鲸 · 查看更多 »

锦龟

锦龟(学名:Chrysemys picta)是泽龟科锦龟属的唯一种,也可稱為油彩龜,生活在流速慢的淡水中,分布范围从加拿大南部到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和墨西哥北部,另外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也有分布。化石表明锦龟早在1500万年前就已存在,由以区域划分的四个亚种(东部、中部、南部和西部锦龟)在末次冰期期间进化而来。成年雌性锦龟体长约10至25厘米(4至10英寸),重约300至500克(11至18盎司),而雄龟体型则相对较小。龟壳平滑,椭圆形、平底。皮肤呈橄榄色至黑色,四肢和头部有红、橙、黄条纹。 锦龟以水生植被、水藻和其他小型水生物(如昆虫、甲壳类和鱼类动物)为食。虽然锦龟经常在孵化时或孵化后不久被啮齿目、犬科、蛇亚目动物吃掉,但成年龟的硬壳能抵御大部分的食肉动物,除了短吻鳄和浣熊。 锦龟依赖来自周围环境的热量,所以只在日间活动,形式主要是晒太阳。锦龟在冬季进入冬眠,地点通常在有泥的河底。锦龟在春季和秋季交配,在晚春至盛夏期间雌锦龟就会在地上挖巢并产卵;孵出的锦龟到性成熟一般要2至9年,而雌龟则要6至16年。野生锦龟可以活超过55年。 锦龟在阿尔冈琴部落的传说中扮演骗子的角色。尽管动物诱捕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但锦龟还是美国第二受欢迎的宠物龟。虽然栖息地破坏和公路致死导致锦龟的数量减少,但它能适应人为干扰的环境,使它成为北美数量最多的龟种。目前锦龟只在美国俄勒冈州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两个地区处于分布区被侵蚀的危险。美国有四个州将锦龟列为它们的代表性爬行动物。.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锦龟 · 查看更多 »

金熊猴

金熊猴(学名:Arctocebus calabarensis)是灵长目懒猴科中的一个物种。.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金熊猴 · 查看更多 »

金熊猴屬

金熊猴屬(学名:Arctocebus),靈長目懶猴科的一屬,包括两種,产于热带非洲地区。体长在22-30厘米之间,几乎没有尾巴。体重最多仅500克。毛发为黄褐或金色。 独居,白天活动,树栖。金熊猴一般生活在矮灌木以及森林的低地。大多数时间都躲在树叶丛中。和所有懒猴一样,它们行动非常缓慢。 食性以昆虫为主,偶尔也吃水果。 孕期130天,每胎产一仔。幼仔出生初期主要抱在母亲的腹部,断奶期为三到四个月,六个月后离开母亲生活,八到十个月完全成熟。平均寿命约为13年。 Category:懒猴科.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金熊猴屬 · 查看更多 »

長尾攀鼠屬

長尾攀鼠屬(Vandeleuria),哺乳綱、囓齒目、鼠科的一屬,而與長尾攀鼠屬(長尾攀鼠)同科的動物尚有雲南攀鼠屬(雲南攀鼠)、擬林鼠屬(擬林鼠)、大裸尾鼠屬(孔武大裸尾鼠)、白腹蓬毛鼠屬(白腹蓬毛鼠)等之數種哺乳動物。.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長尾攀鼠屬 · 查看更多 »

長鬚鯨

長鬚鯨(學名:Balaenoptera physalus)又稱脊鰭鯨、真鬚鯨、剃刀鲸、鯡鯨或鰭鯨,是鬚鯨亞目中的一種水生哺乳動物。牠們是全球第二大的鯨,也是現存第二大的動物,僅次於藍鯨。 長鬚鯨的身軀長而苗條,全身大多呈棕灰色,下腹部的顏色較淺。現時所知,長鬚鯨最少有兩個現存的亞種:北大西洋的北長鬚鯨,以及另一較大的亞種——南冰洋的南極長鬚鯨。在極地到熱帶地區的大型海洋中均可找到長鬚鯨,只是北極和南極附近的地區,以及大型海域附近的小水域找不到牠們。所有密度最高的長鬚鯨族群均分佈於溫帶地區及水較冷的地帶。 牠們的食物有小型的魚類、烏賊及甲殼動物(這包括糠蝦和磷蝦)。 跟其他所有大型的鯨類一樣,長鬚鯨在20世紀期間曾被大量捕撈,現時仍屬瀕危物種。國際捕鯨委員會(International Whaling Commission,簡稱IWC)後來全面禁止所有對長鬚鯨商業性捕撈的行為,但冰島和日本仍然宣佈其捕撈行動將會繼續進行。此外,人類在水上的活動亦對長鬚鯨構成很大的威脅,更甚的是,據有關的記錄,每年長鬚鯨與船隻相撞的次數極多,且往往都導致了該鯨的死亡。.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長鬚鯨 · 查看更多 »

长鼻浣熊

长鼻浣熊(学名:Nasuella olivacea)也称山豿,是浣熊科浣熊亚科的一种,分布于南美洲北部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委内瑞拉境内海拔1800~4260米的安第斯山地区。树栖,杂食性。.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长鼻浣熊 · 查看更多 »

蛞蝓

蛞蝓,又稱水蜒蚰,中国南方某些地区称(不是蚰蜒),俗稱鼻涕蟲,是一種軟體動物,与部分蝸牛组成有肺目,雌雄同體,外表看起來像無殼蝸牛,體表溼潤有黏液,對農作物有害,對人體無害,惟有人因活吞而感染血線蟲。在野外草地中有時會被誤認為水蛭。而蛞蝓會吃糞便中的纖維和水份。蛞蝓是萬年青屬植物的花粉傳授者,故在萬年青上常可見蛞蝓出沒。.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蛞蝓 · 查看更多 »

雪鸡属

雪鸡属(学名Tetraogallus),鸡形目雉科的一个属,外形像鹌鹑,但个体较大,是鹑类中最大的,全球共5种,中国有3种分布:藏雪鸡、阿尔泰雪鸡和暗腹雪鸡。 雪鸡是世界上分布最高的鸡类,一般分布3000~6000米,直至雪线以上。在中国西部高山地带常见,当地称为西藏雪鸡或喜马拉雅雪鸡。 雪鸡以植物的茎、根、叶、芽等为食,有时兼吃昆虫和小型无脊椎动物。 category:雉亞科 Category:雪雞屬 Category: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雪鸡属 · 查看更多 »

雲豹屬

雲豹屬(學名:Neofelis)包含兩個物種,雲豹(N.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雲豹屬 · 查看更多 »

耳螺科

耳螺科(学名:Ellobiidae),亦作耳蝸牛科,是腹足綱耳螺總科(学名:Ellobioidea)之下的一個科。耳螺科物種體型細小,皆可呼吸空氣。舊屬原始有肺目或基眼目的松螺總科,今屬耳螺目。.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耳螺科 · 查看更多 »

虎貓屬

虎貓屬是由生長於北美和南美的小型花紋貓科動物所組成的屬。其部分成員有.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虎貓屬 · 查看更多 »

J. E. Gray

#重定向 约翰·爱德华·格雷 Gray.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J. E. Gray · 查看更多 »

J.E.Gray

#重定向 约翰·爱德华·格雷 Category:植物命名人缩写重定向.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J.E.Gray · 查看更多 »

Valvatoidea

Valvatoidea是一種微小的異鰓類下異鰓類支序的腹足綱軟體動物總科,包括有淡水螺和海螺。.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Valvatoidea · 查看更多 »

果子狸

果子狸(學名:Paguma larvata)又名花面狸、白鼻心、果子--(kué-tsí-bâ),一种灵猫科的哺乳动物。.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果子狸 · 查看更多 »

果蝠屬

果蝠屬(学名:Rousettus),哺乳綱翼手目狐蝠科的一屬,而與果蝠屬(棕果蝠)同科的動物尚有灰果蝠屬(灰果蝠)、毬果蝠屬(布氏毬果蝠)、狐蝠屬(遊狐蝠)、錐齒狐蝠屬(錐齒狐蝠)等之數種哺乳動物。.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果蝠屬 · 查看更多 »

恆河豚

恆河豚是生活於印度、孟加拉、尼泊爾與巴基斯坦的淡水豚,分成兩種亞種:印度河亞種(Platanista gangetica minor)與恆河亞種(Platanista gangetica gangetica)。恆河亞種生活在恆河與布拉馬普特拉河及它們位於印度、孟加拉與尼泊爾境內的支流中,而印度河亞種則只棲息在巴基斯坦的印度河中。從1970年代直到1998年為止,牠們被當成是兩個不同的種。不過在1998年,棲息於恆河與印度河的恆河豚族群被重新分類為恆河豚的兩個亞種。.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恆河豚 · 查看更多 »

条纹袋貂属

條紋袋貂屬(学名:Strigocuscus)是屬於袋貂科的有袋類哺乳動物,包含如下物種:.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条纹袋貂属 · 查看更多 »

树蹄兔属

树蹄兔属 动物共有三种:.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树蹄兔属 · 查看更多 »

梳齿鼠属

梳齿鼠属(学名:Ctenodactylus)是啮齿目梳齿鼠科下的一属,现存2种:.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梳齿鼠属 · 查看更多 »

梅氏獴

梅氏獴(学名 Rhynchogale melleri)是一种獴科动物,分别于刚果民主共和国,马拉维,莫桑比克,南非,斯威士兰,坦桑尼亚,赞比亚和津巴布韦。.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梅氏獴 · 查看更多 »

森蚺

森蚺(學名:Eunectes murinus)是一種體型巨大的無毒蛇,主要棲息於南美洲,為蚺科體型最大的成員,同時也是世上最大的蛇之一。.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森蚺 · 查看更多 »

棕胁阔嘴鸟

棕胁阔嘴鸟(学名:Smithornis rufolateralis),是阔嘴鸟科非洲阔嘴鸟属的一种,分布于几内亚、乌干达、加蓬、科特迪瓦、安哥拉、加纳、中非共和国、多哥、尼日利亚、赤道几内亚、利比里亚、苏丹、贝宁、塞拉利昂、卢旺达、布隆迪、刚果民主共和国、喀麦隆和刚果。全球活动范围约为842,000平方千米。该物种的保护状况被评为无危。 棕胁阔嘴鸟的平均体重约为19.1克。栖息地包括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低地林、亚热带或热带严重退化的前森林和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山地林。.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棕胁阔嘴鸟 · 查看更多 »

棕櫚貍亞科

棕櫚貍亞科(Paradoxurinae)是靈貓科的一個亞科,1864年由約翰·愛德華·格雷首次描述。Gray, J. E. (1864).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棕櫚貍亞科 · 查看更多 »

棉尾兔属

棉尾兔属(学名:Sylvilagus)也称林兔属,是兔科下的一属,分布于美洲,现存以下几种:.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棉尾兔属 · 查看更多 »

横纹长鬣蜥

横纹长鬣蜥(學名:Physignathus lesueurii)俗称澳洲水龙,是飞蜥科的一种蜥蜴。分布在澳大利亚东部,范围从维多利亚州北部到昆士兰州,在南澳大利亚州的东南海岸亦有小种群分布。下有兩個亞種,分別是Physignathus lesueurii lesueurii及 P. l. howitti。.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横纹长鬣蜥 · 查看更多 »

毒蜥屬

毒蜥屬(Heloderma)是毒蜥科下的唯一屬,包含了分佈在美國西南部、墨西哥及南至瓜地馬拉有毒的蜥蜴。其下有2個物種及6個亞種。牠們的近親是蛇蜥科。.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毒蜥屬 · 查看更多 »

毛足飛鼠

毛足飛鼠(學名:Belomys pearsoni、英語名:hairy-footed flying squirrel)是一種飛鼠,毛足飛鼠屬(Belomys)下唯一物種,生活於海拔1500到2400公尺的地區。 毛足飛鼠可見於喜馬拉雅東部山區、東南亞,以及中國大陸南部和台灣。由於親緣關係與複齒鼯鼠(Trogopterus xanthipes)相當接近,因此有些分類學家將其歸類為複齒鼯鼠屬(Trogopterus)。 Category:毛足飛鼠屬.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毛足飛鼠 · 查看更多 »

沙鼠

沙鼠(学名:Gerbillinae)是一個包含約110個物種的亞科,生存於非洲、印度以及其他亞洲地區。.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沙鼠 · 查看更多 »

法螺科

法螺科(学名:Ranellidae)是一種海洋腹足綱軟體動物的科。本科物種體型差異較大,從小型到非常大型的都有,但皆為捕食者。舊屬异足目及新紐舌目(Neotaenioglossa),今屬玉黍螺類支序。.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法螺科 · 查看更多 »

滑鱉屬

滑鱉屬(Apalone,softshell turtle)是鱉科下的一個屬,分佈於北美洲。.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滑鱉屬 · 查看更多 »

潮龜屬

潮龜屬(Batagur)是地龜科下的一個屬。.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潮龜屬 · 查看更多 »

指猴

指猴(学名:Daubentonia madagascariensis)是马达加斯加特产的一种原猴,是指猴科指猴属的唯一現存物种。目前已经濒危。.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指猴 · 查看更多 »

星雀属

星雀属(学名:Neochmia),是梅花雀科的一属。属下共有4种鸟类。 属下物种有:.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星雀属 · 查看更多 »

海獅科

海狮科(拉丁语学名:Otariidae)是食肉目动物中的一个科,是长有外耳的鳍足动物,总共有14种。而那些长有内耳的鳍足动物则被称为真海豹,即海豹科(Phocidae)。 海狮科包括体形比较大的鳍足动物,如在世界各大洋多岩礁的海岸组成很大群的海狗和海狮。与海豹科的动物相比海狮科的动物还保留着比较好的、适应陆上生活的特征。 在生物分类学中这个科是1825年英国动物学家约翰·爱德华·格雷建立的,其拉丁语学名来自于原型标本南美海獅。.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海獅科 · 查看更多 »

海神鰓科

海神鰓科(學名:Glaucidae)是蓑海牛总科下的一個科。.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海神鰓科 · 查看更多 »

海狗

海狗(学名:Arctocephalinae),又名“毛皮海狮”或“毛皮海豹”,食肉目鳍足亚目海狮科的一个亚科。 海狗遍布世界各地。除了生活在白令海中的北海狗外,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南非及南极洲等地的水域中也都有海狗的踪影。 Category:海獅科 Category:海狗亞科.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海狗 · 查看更多 »

新西兰海狮

新西兰海狮(学名:Phocarctos hookeri),也称胡氏海狮,是分布于新西兰亚南极群岛附近海域的一种海狮。成年雄性体长2.3~2.7米,重320~450公斤;雌性长1.8~2米,重90~165公斤;刚出生的小海狮长约0.7~1米,重8~10公斤。.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新西兰海狮 · 查看更多 »

新海獅屬

新海獅屬(Neophoca),又名澳洲海獅屬,是海獅科海獅亞科的一個屬,一些學者將之劃入紐西蘭海獅屬(Phocarctos),該屬共兩個種,其中一個已滅絕:.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新海獅屬 · 查看更多 »

方格螺属

方格螺屬(學名:Liotia),又名缪梯螺属,是一種非常細小的海螺的屬,是方格螺科之下的海洋腹足綱軟體動物的分類單元。本屬亦是方格螺科的模式屬。.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方格螺属 · 查看更多 »

斑紋動胸龜

斑紋動胸龜又名斑紋泥龜(學名:Kinosternon acutum)為動胸龜屬下的一種龜。發現於伯利茲、危地馬拉和墨西哥。.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斑紋動胸龜 · 查看更多 »

斑纹海豚属

斑纹海豚属(学名:Lagenorhynchus)也称瓶喙海豚属,是鯨目海豚科的一属,现存6种:.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斑纹海豚属 · 查看更多 »

斑鳖

斑鳖(学名:Rafetus swinhoei),是一种产于长江流域和红河流域的淡水鳖,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龟类之一,已存活2億7千萬年,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目前仅存极少数(少於4隻)个体,其中已確認的1隻雄性及1隻雌性在中國蘇州動物園。 在古代,班鳖曾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下游和太湖地区。古人称之为癞头鼋。由于肆意捕杀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自1972年以来,未发现任何野生个体。目前,可确认的尚存活的个体仅有两只。苏州动物园有一只雄性;长沙动物园有一只雌性,目前已迁至苏州动物园实施人工繁殖。另外,苏州西园寺放生池内有一雌一雄两只,雄性(名为方方)已于2007年8月死亡,雌性并未实际观测到;上海动物园和北京动物园的两只个体分别于2006年底和2005年死亡。另外有消息说美国研究人员在越南北部观察到一只野生斑鳖。越南河内还剑湖中尚存一只,传说曾背负顺天剑送给越南后黎朝黎太祖,助其夺取天下,但也有学者认为该鳖是单独物种,称其为「还剑鳖」()。当地时间2016年1月19日,还剑湖中的斑鳖被宣布死亡。 虽然早在1873年便已命名,但长期以来斑鳖一直被误认为是鼋或中华鳖,直到2002年后才被确认为有效种。.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斑鳖 · 查看更多 »

旁得和林德伯格的腹足類分類 (1997年)

腹足纲分类表 (1997年)是腹足纲物種在過往曾經採用過的分類準則,由和发表于1997年,采用的是旧的林奈分类法。 该分类表把腹足綱的物種指派到分類的各個層級,最细到亚目和科,但不包括更明细的属和种。主要依据的是外壳和形态特征,而没有采用DNA和RNA分析数据。 注:符号“†”表示化石。.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旁得和林德伯格的腹足類分類 (1997年) · 查看更多 »

日行守宫属

日行守宫属(學名:Phelsuma),原产于马达加斯加与周边岛屿,也被分为了很多种和亚种。大小界乎于12到28cm(有些30cm),格外的艳丽。种的不同,花纹也很不一样。有深有浅的绿色为底色,上面有红色,蓝色甚至金黄色的圆点,斑和线条。 马达加斯加上大型的日行守宫"Phelsuma madagascariensis grandis"孔武有力,是当地的特产,生活在树上,墙壁。后来被人类当作宠物在家里饲养。跟在热带里一样,人们很喜欢在家里就养它,因为它能使居室免受昆虫的困扰。 正如上述,它是岛上最大型的守宫。30cm的体型,除了昆虫外,它也能捕食小型蜥蜴和巢里的幼鼠。 它绚丽的花纹由闪光的祖母绿色底色,有深有浅的红色斑点,甚至是横纹组成。但很多时候上面却什么都没有。面部常有一V型角,但有时也会缺失。只有从鼻孔到眼睛一条红色条纹是永不缺失的。雌雄的区别在于后者体型更强壮,宽阔的头部和有着更大的从泄殖腔开口延腿部内侧行走的鳞片线(Präanofemoralporen)。.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日行守宫属 · 查看更多 »

懒猴科

懒猴科(学名 Lorisidae)是灵长目的一个科。懒猴外表很象狐猴,但是其夜间的活动习惯不一样。 懒猴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南撒哈拉地区以及南亚。.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懒猴科 · 查看更多 »

普度鹿属

普度鹿属(学名:Pudu)是偶蹄目牛科空齿鹿亚科的一属,分布于南美洲,包括2种:.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普度鹿属 · 查看更多 »

1800年

没有描述。

新!!: 约翰·爱德华·格雷和1800年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John Edward Gray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