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约翰·弗里德里希·朱利叶斯·施密特

指数 约翰·弗里德里希·朱利叶斯·施密特

位于的奥伊廷的约翰·弗里德里希·朱利叶斯·施密特诞生之所 月球上的林奈陨石坑 约翰·弗里德里希·朱利叶斯·施密特(Johann Friedrich Julius Schmidt)是一位德国天文学家暨地球物理学家, 1825年10月25日出生于德国奥伊廷,1884年2月7日在希腊雅典去世。.

目录

  1. 10 关系: 埃爾吉耶斯山 (月球)奥佩尔特陨石坑威廉·戈特黑尔夫·罗尔曼约翰·海因里希·冯·马德勒林奈陨石坑波希多尼环形山月球瞬变现象月球環形山列表 (R-S)月面学施密特陨石坑

埃爾吉耶斯山 (月球)

阿尔加山(靠近中间)及周边,上左是澄海、底部为静海. 阿尔加山(Mons Argaeus)是月球上一座楔入在澄海和澄海东侧边界之间的山脉,其中心月面坐标为北纬19.33、东经29.01,底部尺寸为65×30公里,峰顶高出周围月海2.3-2.7公里,但较月面绝对高度为-0.29公里For altimetric satellite data Lunar Reconnaissance Orbiter, obtained through the program。.

查看 约翰·弗里德里希·朱利叶斯·施密特和埃爾吉耶斯山 (月球)

奥佩尔特陨石坑

奥佩尔特陨石坑(Opelt)是月球正面位于云海北部的一座大撞击坑残迹,其名称取自二位德国天文学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奥佩尔特(Benjamin Apthorp Gould,1794年-1863年)和奥托·莫里兹·奥佩尔特(Otto Moritz Opelt,1829年-1912年),1935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查看 约翰·弗里德里希·朱利叶斯·施密特和奥佩尔特陨石坑

威廉·戈特黑尔夫·罗尔曼

威廉·戈特黑尔夫·罗尔曼(Wilhelm Gotthelf Lohrmann)是一位萨克森制图师、天文学家、气象学家暨科学研究赞助人。 1796年1月31日,他出生在德累斯顿,是一位砖匠的儿子。1810年就读于阿罗·施密特要塞学校(Pfeilschmidtschen Garnisonsschule),后来主修建筑学。1812年和1817年他的母亲和父亲相继去世,1819年他与第一任妻子克里斯蒂亚娜·艾米丽(Christiane Amalie)结婚,生育了6个孩子,在1827年克里斯蒂亚娜·艾米丽去世后,1828年威廉又娶了第二任妻子亨丽埃特(Henriette)。 1821年他在对月球进行观察时,萌生了制作一幅月面图(Mondkärtchen)的想法,1824年进一步发展为《月球可见表面地貌图》(Topographie der sichtbaren Mondoberfläche),现在其四个部分被作为古本保存在德累斯顿工业大学。他的这一月面图于1836完成,但生前并没有发表。1878年约翰·弗里德里希·朱利叶斯·施密特以《25幅月球图》之名修订并出版该月图的所有25个部分。1963年被再版。这些地图使用了在月球摄动时所看到的表面正射投影。 1828年5月1日他曾负责组建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并且是该校的第一任校长。1840年2月20日他在德累斯顿去世,享年44岁。 威廉的仪器后来被约翰·弗里德里希·朱利叶斯·施密特用于观察太阳和太阳黑子。小行星4680 罗尔曼以及月球上的罗尔曼陨石坑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查看 约翰·弗里德里希·朱利叶斯·施密特和威廉·戈特黑尔夫·罗尔曼

约翰·海因里希·冯·马德勒

约翰·海因里希·冯·马德勒(Johann Heinrich Mädler)是一位德国天文学家,1794年5月29日生于柏林,11874年3月14日在汉诺威去世。.

查看 约翰·弗里德里希·朱利叶斯·施密特和约翰·海因里希·冯·马德勒

林奈陨石坑

林奈陨石坑(Linné)是位于月球正面澄海西部一座相当年轻的小撞击坑,约形成于哥白尼纪,其名称取自瑞典著名科学家及医生,瑞典科学院创始人之一,卡尔·冯·林奈(1707年-1778年),1935年被国际天文联合会批准接受。.

查看 约翰·弗里德里希·朱利叶斯·施密特和林奈陨石坑

波希多尼环形山

波希多尼环形山(Posidonius)是月球正面位于金牛山脉下澄湖东南边沿的一座古老撞击坑,约形成于38-32亿年前的晚雨海世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其名称取自古希腊斯多葛哲学家、史学家、地理学家暨天文学家"波希多尼"(公元前135年-公元前51年),1935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查看 约翰·弗里德里希·朱利叶斯·施密特和波希多尼环形山

月球瞬变现象

月球瞬变现象(transient lunar phenomenon (TLP) 或 lunar transient phenomenon (LTP))是月球表面亮度、色泽或外观上的短暂变化。 有关月球瞬变现象的说法至少可追溯至1000年前,一些目击者或有声望的科学家曾独立地观察到这一现象。但大多数报道的月球瞬变现象都无法再现,令它不足以用作区分假说或解释起源的对照实验。 大多数月球科学家都承认瞬态事件,如月球地质史中所发生的释气和撞击事件,但问题的焦点在於此类事件发生的频率。 1968年帕特里克·穆尔在他参与合编的美国宇航局 R-277 技术报告《月球事件报导年鉴》中,创建了“月球瞬变现象”这一术语。.

查看 约翰·弗里德里希·朱利叶斯·施密特和月球瞬变现象

月球環形山列表 (R-S)

这是月球环形山列表的一部份,此表列举出英文名称以字母R及S开头的环形山。.

查看 约翰·弗里德里希·朱利叶斯·施密特和月球環形山列表 (R-S)

月面学

月面学是专门研究月球表面及物理特征的学科。从历史上看,最主要涉及对月球月海、环形山、山脉及其他各种特征的测绘和命名。早期太空时代通过轨道航天器已基本完成了正背面高分辨率图像的拍摄。然而,月球上还有一些地区的图像(特别是在极区附近)及许多特征(如陨坑深度)的精确位置仍不确定。今天,月面学是月球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它自身经常被简称为“月球科学”。“月面”一词来自希腊月亮女神塞勒涅(Σελήνη)。.

查看 约翰·弗里德里希·朱利叶斯·施密特和月面学

施密特陨石坑

施密特陨石坑(Schmidt)是月球正面位于静海西南边沿附近的一座小撞击坑,其名称取自德国天文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约翰·弗里德里希·朱利叶斯·施密特(1825年-1884年)和德国光学设计家伯恩哈德·施密特(1879年-1935年)以及前苏联天文学家、地球物理学家、数学家奥托·尤利耶维奇·施密特(1891年-1956年),1935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查看 约翰·弗里德里希·朱利叶斯·施密特和施密特陨石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