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约瑟夫·康拉德

指数 约瑟夫·康拉德

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1857年12月3日─1924年8月3日),原名約瑟夫·泰奧多爾·康拉德·納文奇·科热日尼奥夫斯基(Józef Teodor Konrad Nałęcz Korzeniowski),生于俄羅斯帝國基輔州別爾基切夫附近(現烏克蘭境內)的波兰裔英国小说家,是少數以非母語寫作而成名的作家之一,被譽為現代主義的先驅。年輕時當海員,中年才改行寫作。一生共写作13部长篇小说和28部短篇小说,主要作品包括《黑暗之心》(1899年)、《吉姆爷》(1900年)、《密探》(1907年)等。.

61 关系: 厄革里亚叢林古墓丽影:源起之战大卫·利恩大卫·米切尔 (作家)大眾文化裡的梅菲斯特失落之城Z:亞馬遜的世紀探險之謎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奇努阿·阿切贝威廉·福克納亚历山大·格林 (作家)亨利·莫頓·史丹利亨特·斯托克顿·汤普森弗朗西斯·科波拉哲学与文学哈维尔·马里亚斯国际笔会现代启示录现代主义文学福特·馬多克斯·福特等待野蛮人索尔·贝洛约翰·高尔斯华绥约翰·戈达德 (探险家)美好年代翻译爱德华·萨义德爱德华时代荒凉山庄萊佛士酒店裘小龙马埃尔·勒努阿尔詹姆斯·布魯克骆驼祥子贵族民主制黑暗的心黄爱 (翻译家)阿基尔,上帝的愤怒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歷史阿尔瓦罗·穆蒂斯英国英国作家列表英語文學雙桅橫帆船Product Red抑郁症患者列表揚·馬特爾杨静远格雷厄姆·格林...梁遇春欧文·约翰逊波蘭人波蘭立陶宛波蘭選王制望加錫托马斯·品钦時代封面人物列表 (1920年代)12月3日1899年哲學20世紀百大英文小說 扩展索引 (11 更多) »

厄革里亚

厄革里亚或埃吉利亚(Ēgeria)同名泉水的自然女神,一位罗马早期历史中的传奇角色,罗马第二位萨宾人国王-努马·蓬皮利乌斯(Numa Pompilius)的神圣配偶和指导者,她帮助建立和制定了古罗马的宗教机构及法律法规和礼仪。她的名字后来作为了女顾问或女辅导的代名词。.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厄革里亚 · 查看更多 »

叢林

叢林通常指熱帶地區中的茂密森林,技術上形容為有很大的生物多樣性和植物(例如:樹、蔓生植物、草和蘆葦)茂密的森林biome。若叢林被形容為森林的biome,則叢林分佈於赤道和熱帶氣候的地區。而叢林亦和雨林的穩定生長的前階段有聯繫。 “水泥叢林”或“石屎森林”(英文:concrete jungle)亦指都市中大廈密集的地區。.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叢林 · 查看更多 »

古墓丽影:源起之战

《古墓丽影:源起之战》(Tomb Raider)是一部2018年美國動作冒險電影,由羅爾·烏索格执导,吉妮瓦·罗伯森-多瑞编剧,主演艾莉西亞·薇坎德、華頓·哥金斯、吳彥祖、多米尼克·韦斯特。電影為古墓奇兵電影系列的重啟版本,改编自晶体動力開發的2013年同名遊戲《古墓奇兵》,參考遊戲的部分元素。電影由華納兄弟定于2018年3月16日發行。.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古墓丽影:源起之战 · 查看更多 »

大卫·利恩

没有描述。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大卫·利恩 · 查看更多 »

大卫·米切尔 (作家)

大卫·米切尔(David Stephen Mitchell,1969年1月12日-)是一位英格兰小说家。他已经发表了五本小说,其中有两本入围布克奖。他曾居住在意大利、日本和爱尔兰。.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大卫·米切尔 (作家) · 查看更多 »

大眾文化裡的梅菲斯特

這份列表是有關於與梅菲斯特這個在《浮士德》出場過的虛構惡魔大眾文化作品。在這些作品裡登場的梅菲斯特大多已沒有原作的影子,彷彿是一般的惡魔人物一樣。 另外由於梅菲斯特有各種的拼法,故會在譯名後的括號保留其英文原名以分辨之。至於中文譯名則基本上統一使用「梅菲斯特」而不使用較長的「梅菲斯特費利斯」。.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大眾文化裡的梅菲斯特 · 查看更多 »

失落之城Z:亞馬遜的世紀探險之謎

《失落之城Z:亞馬遜的世紀探險之謎》(The Lost City of Z: A Tale of Deadly Obsession in the Amazon)是在2009年書籍,敘述英國探險家珀西·佛斯特深入亞馬遜雨林企圖尋找古文明Z的故事。.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失落之城Z:亞馬遜的世紀探險之謎 · 查看更多 »

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

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Academy Award for Best Adapted Screenplay)是奧斯卡金像獎的其中一個獎項,每年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頒發給該年度寫出最傑出改編劇本的編劇。 因續集一定是根據前一集而寫的,所以所有續集的劇本都會自動被歸類為改編劇本。 此獎起初時是叫「最佳寫作,改編」(Best Writing, Adapatation)。第2及第3屆奧斯卡金像獎只頒發了一個名為「寫作成就」(Writing Achievement)的獎項,並沒有分原創或改編。1930/31年度的寫作獎項再次細分,此獎回復原名「最佳寫作,改編」。1935年,此獎被改名為「最佳寫作,劇本」(Best Writing, Screenplay)。2002年起,此獎被改名為「改編劇本」。.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 · 查看更多 »

奇努阿·阿切贝

奇努阿·阿切贝(Chinua Achebe,,),本名阿尔伯特·奇努阿卢莫古·阿切贝(Albert Chinụalụmọgụ Achebe),尼日利亚著名Ezenwa-Ohaeto, p. 6.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奇努阿·阿切贝 · 查看更多 »

威廉·福克納

威廉·卡斯伯特·福克纳(William Cuthbert Faulkner,),美国小说家、诗人和剧作家,為美国文学歷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意识流文学在美国的代表人物。在其4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写作了19部长篇小说、125篇短篇小说、20部电影剧本、一部戏剧,约克纳帕塔法系列小说是其中的代表。1950年,他因为“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而获得1949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 福克納出生于密西西比州新奥尔巴尼一个没落的庄园主家庭,5岁时随家人迁至牛津,一生的大部分时光都在这个小镇度过。他从小爱好阅读,但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只在密西西比大学待了一年多。青年时参加过皇家空军,但未正式参战,之后短暂游历过欧洲。1920年代末期开始以写作为业,30年代曾为好莱坞写电影剧本解决经济问题。他的作品起先在国内影响不大,经常销售不出去,而在欧洲却得到一些青年作家的注意。1946年,马尔科姆·考利编选的19卷本《袖珍本福克纳选集》出版,福克纳得到了评论界的广泛承认。 福克纳的作品风格多变,常常不按照时空顺序来组织情节,让人与人、事物与事物、过去与现在进行对照,产生出意义的无限可能。内心独白和意识流的手法在其小说中也有广泛使用。另外,他还常常有意识的把自己的作品同宗教和神话对应起来,并大量使用象征和隐喻。这些作品既具有现实性,又有丰富的想象,既有悲观主义情绪,也包含了英雄主义的激情。他在描写美国南方历史的同时,表现了现代人的异化和孤独,主张宽容、理解和同情,最终达到人类的平等。.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威廉·福克納 · 查看更多 »

亚历山大·格林 (作家)

亚历山大·格林 (Александр Грин, 1880年8月23日 – 1932年7月8日)俄罗斯作家,原名亚历山大·斯杰潘诺维奇·格林涅夫斯基(Александр Стефанович Гриневский)。他的多部长篇小说和短篇故事多以海洋,冒险和爱情为主题,描绘为了爱情的冒险中的种种奇遇,带有强烈的浪漫风格和神秘色彩。.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亚历山大·格林 (作家) · 查看更多 »

亨利·莫頓·史丹利

亨利·莫顿·史丹利爵士,GCB(,姓又譯--,外号破岩者;),原名约翰·罗兰兹(),英裔美国记者、探险家。他曾远征中非,寻找英国传教士戴维·利文斯通。此外,他也曾探索、开发过刚果地区。.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亨利·莫頓·史丹利 · 查看更多 »

亨特·斯托克顿·汤普森

亨特·斯托克顿·汤普森(Hunter Stockton Thompson,)出生于美国肯塔基州路易维尔,是一位美国记者、散文集、小说家。.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亨特·斯托克顿·汤普森 · 查看更多 »

弗朗西斯·科波拉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美国的电影导演,家族為義大利移民。其最著名的作品是《教父》(The Godfather)三部曲、《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 Now)和《吸血惊情四百年》(Dracula)。 柯波拉曾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习电影,那时他已经拍摄了多部短片,其中还包括了色情电影。在1960年代后期,开始他的职业生涯,与罗杰·考曼(Roger Corman)一起制作低成本电影,并撰写剧本。1969年,他与乔治·卢卡斯一起创建了,期望在倍受压迫的好莱坞工作室制度外为电影制作者们创造一个能够自由发挥的环境。 他为《巴顿将军》(Patton)写的剧本,赢得了奥斯卡奖。但是,他以电影制片的名衔所获得的成功,是在1970年代的《教父》和《教父2》里担任共同编剧和导演,两部影片都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后者更成为首部获奖的续篇电影。1974年继《教父》成功后,他的另外一部电影《對話》获得了坎城电影节的金棕榈奖以及奥斯卡的最佳攝影和最佳原创剧本两个奖项。 继它们的成功之后,他着手把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的小说《黑暗之心》(Heart of Darkness)拍摄为电影,把影片中的时间背景设定在越战期间,电影取名为《现代启示录》。拍摄期间遇到各种问题困扰,包括:台风、滥用药物和精神崩溃。因为受到如此多的耽误,电影还被取了个绰号“不知何时启示录”。当电影最终上映时,受到影评人褒貶不一的評價,差点使柯波拉刚成立的破产。1991年的记录片《黑暗之心:制片人的启示录》(Hearts of Darkness: A Filmmaker's Apocalypse),由艾琳诺·柯波拉(Eleanor Coppola,柯波拉的妻子)、福克斯·巴尔(Fax Bahr)和乔治·希根路柏(George Hickenlooper)执导,片中记载了制作《现代启示录》中的困难和全体的工作人员,还有艾琳诺拍摄的幕后花絮。 在经过对冗长的裁员,柯波拉带着一些商业和关键的成功回来执导《教父3》。它是教父传奇的第三部,在1990年上映。 他在为1974年重拍的《大亨小传》(The Great Gatsby)写剧本的同时,为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的突破性电影《美国风情画》(American Graffiti)做制片。 柯波拉与乔治·卢卡斯一起为迪士尼主题公园导演了由-zh-hans:迈克尔·杰克逊;zh-hk:米高·積遜;zh-tw:麥可·傑克遜;-(Michael Jackson)主演的影片《伊奥船长》(Captain EO),创下了(每分钟算)最昂贵的电影记录。 柯波拉的女儿-zh-hans:索菲亚·科波拉;zh-hk:蘇菲亞·哥普拉;zh-tw:蘇菲亞·柯波拉;-也是一个影片制作人(参见《鎖不住的青春》,The Virgin Suicides和《-zh-hans:迷失东京;zh-hk:迷失東京;zh-tw:愛情,不用翻譯;-》,Lost In Translation)。他的侄子-zh-hans:尼古拉斯·凯奇;zh-hk:尼古拉斯·基治;zh-tw:尼可拉斯·凱吉;-(Nicholas Cage, 原名:尼古拉斯·金·科波拉)则凭自己的实力,成为倍受称赞的演员。.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弗朗西斯·科波拉 · 查看更多 »

哲学与文学

哲学和文学包括哲学家和哲学主题的文学处理(哲学的文学),和文学提出的问题的哲学处理(文学的哲学)。.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哲学与文学 · 查看更多 »

哈维尔·马里亚斯

哈维尔·马里亚斯(1951年9月20日生于马德里)是一位西班牙小说家。他还是翻译家及专栏作家。1997年,他的小说《Corazón tan blanco》(1992)获国际IMPAC都柏林文学奖,1994年其小说《Mañana en la batalla piensa en mí》获罗慕洛·加列戈斯奖。.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哈维尔·马里亚斯 · 查看更多 »

国际笔会

国际笔会(PEN International,International PEN)是一个世界性的非政治、非政府作家组织,。其旨在促进世界各国作家间的友谊与智力合作,无论其政治或观点如何;为言论自由而奋斗,并积极保护作家免受政治的压迫。 一切有资格的作家,不论其国籍、语言、种族、肤色或信仰,都可成为笔会分会会员。每个会员需签字同意笔会章程,以此遵守它的各项规定。 国际笔会是凯瑟琳·艾米·道森·斯科特夫人于1921年在伦敦创立的。首任会长为约翰·高尔斯华绥,早期成员中有约瑟夫·康拉德、萧伯纳和H·G·威尔斯,以后成员中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及世界各地的著名作家。 国际笔会有四个常设委员会:女作家委员会,狱中作家委员会,翻译和语言权利委员会,以及和平委员会。女作家委员会现任会长是伊丽莎白·诺德格伦(Elisabeth Nordgren)。 笔会(PEN)的名字取自“诗人”(poets)、“剧作家”(playwrights)、“编辑”(editor)、“散文家”(essayists)、“小說家”(novelists)的首字母缩写 国际笔会目前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里成立了149个分会,估计约有25,000名会员。 国际笔会下属的独立中文笔会(亚太地区)和维吾尔笔会(东欧和中亚)都是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的赞助对象。 国际笔会下属的国外藏文作家笔会也曾是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的赞助对象。 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美国国会。 2007年,国际笔会二〇〇七年亚太地区会议在香港举行,但有超過一半中国作家不获准或被官方规劝不要到港参加會議,当中包括章诒和、刘晓波、赵达功。 2017年9月国际笔会在乌克兰的利沃夫举行第83届年会。国际笔会会长詹妮弗·克莱门特()和南非笔会名誉会长兼理事玛吉·奥福德()发布了。.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国际笔会 · 查看更多 »

现代启示录

《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 Now)是一部1979年的電影,由美国導演弗朗西斯·科波拉執導,根据波蘭裔英国作家约瑟夫·康拉德的中篇小说《黑暗之心》改编,但背景設置在越戰時期的越南。內容讲述戰爭期间,一名美军特种部队军官奉命去刺杀另外一名叛逃並據地為王的美軍上校。通过他在途中的种种经历,深刻地揭露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和人性最深層的恐懼,並反映原始叢林文化和美軍的戰爭行為,對文明是否真有進步做出質疑。 片中第1騎兵師搭乘UH-1直升機,進行空中機動作戰的片段,導演法蘭西斯·柯波拉匠心獨具地配上了華格納歌劇配樂「女武神的飛行」,展現出了軍事行動的磅礡氣勢,卻又同時襯托出了畫面上戰爭進行的殘酷血腥,這也成了影史上的經典片段。 影片獲得坎城影展金棕櫚獎等獎項。2001年推出了该片的加长版《现代启示录重生版》(Apocalypse Now Redux),全长202分钟。.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现代启示录 · 查看更多 »

现代主义文学

subst:subst/leftUnreferenced/auto 自动产生。 --> 现代主义文学,又称现代派文学或现代文学,是1890年-1950年间流行于欧美各国的一个国际文学思潮。在纵向上,前承古典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后接后现代主义文学。在横向上,包括象征主义文学、表现主义文学、未来主义文学、意识流文学、意象主义文学和超现实主义文学六个分支流派。.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现代主义文学 · 查看更多 »

福特·馬多克斯·福特

福特·馬多克斯·福特(Ford Madox Ford,)是一位英國小說家、詩人、評論家、編輯。《The English Review》、《The Transatlantic Review》有助於20世紀早期英國文學發展。 福特·馬多克斯·福特最著名的著作是《》(1915)、《隊列之末》四部曲(1924年至1928年)、《》三部曲(1906至08年)。《好兵》是20世紀最偉大的文學作品之一 。.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福特·馬多克斯·福特 · 查看更多 »

等待野蛮人

《等待野蛮人》(Waiting for the Barbarians),荷兰裔南非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的政治恐怖题材的长篇小说。该长篇小说荣获“费柏纪念奖”、“布莱克纪念奖”。.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等待野蛮人 · 查看更多 »

索尔·贝洛

索尔·贝洛(Saul Bellow, ),美国作家,也是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普利策奖获得者。索尔·贝洛的代表作為《洪堡的礼物》。.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索尔·贝洛 · 查看更多 »

约翰·高尔斯华绥

约翰·高尔斯华绥,OM(英语:John Galsworthy,),英国小说家、剧作家,193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高尔斯华绥在英格兰萨里郡泰晤士河畔金斯頓的一个富裕家庭出生,曾在哈罗公学和牛津大学新学院学习法律,1890年成为讼务律师。但他取得律师资格后并没有执业,而是出国帮助打理家族生意,旅程中认识了作家约瑟夫·康拉德。高尔斯华绥在1895年开始写作,1897年的短篇故事集《天涯海角》(From the Four Winds)是他出版的第一部作品。 他发表的第一份剧本《银盒》(The Silver Box,1906年)以及随后的长篇小说《有产业者》(The Man of Property,1906年)都获得成功。他和其他一些同期作家(例如萧伯纳)的作品都涉及社会的阶级系统和其他问题,剧本《斗争》(Strife,1909年)就是这样的作品。高尔斯华绥凭作品《福尔赛世家》三部曲(《骑虎》、《出租》与《有产业的人》)获诺贝尔文学奖。 1933年,高尔斯华绥因脑癌在伦敦的家中逝世。.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约翰·高尔斯华绥 · 查看更多 »

约翰·戈达德 (探险家)

约翰·戈达德(John Goddard,)是一位美国探险家。15岁时,戈达德曾写下自己要立志完成,还将其告诉了《生活》(LIFE)杂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戈达德曾在美国陆军航空军中服役,之后他便开始实现一个个自己列下的目标。到了2013年5月7日约翰·戈达德在南加州逝世时,他已实现大部分儿时的目标。.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约翰·戈达德 (探险家) · 查看更多 »

美好年代

美好年代(法語:Belle Époque)是歐洲社會史上的一段時期,從19世紀末開始,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而結束。美好年代是後人對此一時代的回顧,這個時期被上流階級認為是一個「黃金時代」,此時的歐洲處於一個相對和平的時期,隨著資本主義及工業革命的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歐洲的文化、藝術及生活方式等都在這個時期發展日臻成熟。此時期約與英國的維多利亞時代後期及愛德華時代相互重疊。.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美好年代 · 查看更多 »

翻译

翻译,是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活动。 这个过程从逻辑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必须从源语言中译码含义,然后把信息重新编码成目标语言。所有的这两步都要求对语言语义学的知识以及对语言使用者文化的了解。除了要保留原有的意思外,一个好的翻译,对于目标语言的使用者来说,應該要能像是以母語使用者说或写得那般流畅,並要符合譯入语的习惯(除非是在特殊情况下,演说者并不打算像一个本语言使用者那样说话,例如在戏剧中)。 翻譯分为口譯、筆譯和手語。口譯又稱為「傳譯」,顧名思義,是指譯員以口語的方式,將譯入語轉換為譯出語。由於語言必定早於文字出現,因此口譯的出現也必定早於筆譯。.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翻译 · 查看更多 »

爱德华·萨义德

爱德华·瓦迪厄·萨义德(إدوارد سعيد,Edward Wadie Said,),国际著名文学理论家与批评家,后殖民理论的创始人,也是巴勒斯坦建國运动的活跃分子,由此也成为了美国最具争议的学院派学者之一。同时他也是一位乐评家、歌剧学者和钢琴家 。.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爱德华·萨义德 · 查看更多 »

爱德华时代

爱德华时代(Edwardian era或Edwardian period)指1901年至1910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在位的时期。愛德華時代和維多利亞時代中後期被認為是大英帝國的黃金時代。 维多利亚女王1901年1月驾崩,王储爱德华继位标志着维多利亚时代结束。和甚少在公众场合出现的维多利亚不同,爱德华是潮流精英的领袖,喜好旅游,建立了一套受欧洲大陆艺术和潮流影响的时尚。这一时期的标志是政治出现重要变化,以往排除在政治之外的劳工和女性,政治参与程度越来越深。Hattersley, Roy (2004).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爱德华时代 · 查看更多 »

荒凉山庄

《荒涼山莊》(Bleak House),或譯為《蕭齋》,英國作家狄更斯所著小說,發表於1852年至1853年之間,是狄更斯最長的作品之一。.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荒凉山庄 · 查看更多 »

萊佛士酒店

莱佛士酒店(Raffles Hotel)位於新加坡,是一個富有殖民時期特色的旅館。建於1887年,而酒店是以萊佛士爵士之名命名。目前酒店是由新加坡商萊佛士國際酒店集團經營。這是一個以豪華套房、高級餐廳及歷史出名的旅館。酒店中有一個熱帶花園、博物館和維多利亞風格的劇院。萊佛士酒店之於新加坡就像半島酒店之於香港。.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萊佛士酒店 · 查看更多 »

裘小龙

裘小龙()(汉语拼音:Qiu Xiaolong,威妥玛拼音:Ch'iu Hsiao-lung),以英文创作的著名华裔小说家,诗人,前中国作协会员。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80年代末访美,起初是为撰写有关T.S.艾略特的书搜集素材,1989年六四事件后毅然决定携妻移居美国。当时有报道称,他因替学运筹款而被迫流亡美国,以免遭到中共当局的迫害。现与妻女定居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 80年代曾以中文创作诗歌、撰写评论及从事翻译。90年代曾出版反映中国巨大变迁的惊悚侦探小说。赴美留学期间,用英语开始小说创作。2000年发表处女作长篇英文推理小说《红英之死》(Death of a Red Heroine),相继入围由美国推理作家协会创办的爱伦·坡推理小说大奖和白芮推理小说奖,翌年荣获安东尼处女小说佳作奖(the Anthony Award for best first novel),即第三十二届世界推理小说大奖。之后陆续推出以刑侦队长陈操探案为题材的系列小说,其作品已在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典、丹麦、挪威、中国、日本等国翻译出版。但中译本的真实地名均遭变更,如上海市更名为H市,涉及政治的用词及内容亦被删减。.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裘小龙 · 查看更多 »

马埃尔·勒努阿尔

埃尔·勒努阿尔(Maël Renouard,)是一位法国哲学家、作家和翻译家。 马埃尔·勒努阿尔持有哲学教师资格证书,曾翻译出版了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和约瑟夫·康拉德的《进步的前哨》。2009~2012年间曾为法国总理菲永负责文字工作。之后创作出版了《京剧改革》(La Réforme de l'opéra de Pékin)一书,凭此书获得了法国第15届“十二月”文学奖(Prix Décembre)。.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马埃尔·勒努阿尔 · 查看更多 »

詹姆斯·布魯克

詹姆斯·布鲁克爵士,KCB(Sir James Brooke,),英国探险家,将砂拉越发展为以自己为拉者的殖民地。.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詹姆斯·布魯克 · 查看更多 »

骆驼祥子

《駱駝祥子》,中國現代長篇小說,作者老舍,1936至1937年在雜誌上連載,1939年首次出版單行本。故事講述1920年代北京一個年輕人力車夫的掙扎和不幸,命途坎坷的祥子一心希望擁有自己的洋車,卻一再得而復失,最後抵不過社會環境的重重打擊,自甘墮落。《駱駝祥子》內容寫實,呈現北京城風貌,流露對低下階層的深切同情和關懷,對個人主義的奮鬥不表贊同,也譏諷政治上的集體行動主張。技巧方面,小說結構嚴謹緊湊,運用北京方言,文字生動傳神,善用象徵與反諷手法,深入描寫人物的心理和情感。《駱駝祥子》是中國新文學中讀者最多、最為知名的作品之一,被譽為代表老舍文學事業的巔峰和抗戰以前最出色的中國現代小說,也是寫實主義文學的里程碑之作。.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骆驼祥子 · 查看更多 »

贵族民主制

贵族民主制(Aurea Libertas;Złota Wolność),有时翻译为黄金自由制,贵族自由制或贵族联盟(Szlachecka或Złota Wolność,áurea libertas)为一种在波兰王国和卢布林联合后的波兰立陶宛联邦所采用的独一无二的贵族制政体。在这个政体中,所有拥有直接财产的贵族(施拉赤塔)的权力相当,并掌控强大的权利和特权。贵族控制立法机关(瑟姆—波兰议会)和联邦的获选君王。.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贵族民主制 · 查看更多 »

黑暗的心

《黑暗的心》或譯《黑暗之心》(Heart of Darkness)是约瑟夫·康拉德的一部中篇小说, 讲述了船员马洛的故事。马洛在行程中,被象牙貿易公司業務員库尔兹的事蹟所吸引。这本书探索了人潜在的、固有的黑暗面,涉及了殖民主义、种族主义、野蛮、文明等多个主题。 这本书在出版后,不斷再以各種形式出版(包括合集版、平装版、带注解研究版),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黑暗之心在1998年的现代图书馆百大英文小说排行榜中,位居編輯小組名單第67名。这本书还是西方文學正典之一。1979年法蘭西斯·柯波拉根据小说拍摄了一部越战背景电影《现代启示录》。.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黑暗的心 · 查看更多 »

黄爱 (翻译家)

爱笔名黄雨石,湖北人,毕业于清华大学英语系,中国作家协会成员、中国大陆翻译家。.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黄爱 (翻译家) · 查看更多 »

阿基尔,上帝的愤怒

《阿基尔,上帝的愤怒》(Aguirre, der Zorn Gottes,又译《天谴》、《三侠屠龙》、《阿基里:神谴》)是一部1972年德国的独立电影,由沃尔纳·赫尔佐格编剧及导演、克劳斯·金斯基主演。电影原声由一个德国前卫摇滚乐队Popol Vuh制作。影片于1977年在美国艺术院线广泛上映,并成为其导演最著名的电影之一。 故事随西班牙军人洛普·德·阿基尔的旅程展开,他带领一群西班牙征服者延南美奥里诺科河寻找传说中的黄金城。这部电影以极简主义的故事和对白,创造了一种疯狂而荒诞的影像,与茂盛但无情的亚马逊丛林形成鲜明对比。虽然故事情节是模糊的基于阿基尔的历史形象,但在电影发行后许多年赫尔佐格承认其剧情是虚构的。一些人物和情节是从较早的亚马逊探险队的加斯帕·德·卡瓦哈尔所写日记中得到灵感,尽管卡瓦哈尔与影片中所讲的那次历史上的航行并无关系。 《阿基尔》是赫尔佐格与极具爆发性的金斯基合作的五部电影中的首部。赫尔佐格明白金斯基是出演疯狂的阿基尔的完美选择,但是他与这个演员在如何诠释这个角色上有不同观点,而且在拍片过程中常发生冲突。金斯基招牌式的发怒吓怕了全体工作人员和帮忙拍片的当地土著。影片完全在外景地拍摄,当中遇到了许许多多非比寻常的困难。摄制在秘鲁亚马逊河流域进行,历时五周,在乌卡亚利河的支流地区完成了拍摄。演员及工作人员翻越大山,穿越荆棘以打开通往各丛林外景地的道路,并用土著人制成的木筏在险恶的激流中漂流。 《阿基尔》在评论界赢得了广泛赞誉,并很快受到世界邪典电影迷的追捧。一些评论家声称这部电影是一部不朽杰作,它被《时代周刊》选入“有史以来最优秀的100部电影”。《阿基尔》的视觉风格和叙事手法强烈影响了弗朗西斯·科波拉1979年的电影《现代启示录》。.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阿基尔,上帝的愤怒 · 查看更多 »

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Amsterdam),有時也稱其為荷京,是荷兰首都及最大城市,位于该国西部省份北荷兰省。根据2008年1月的统计数据,这座城市人口达747,290人;而该城市所处的兰斯台德都市圈,大约有670万人口,是欧洲第6大都市圈。 其名称源于Amstel dam,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Eleventh Edition, Vol 1, p896-898.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阿姆斯特丹 · 查看更多 »

阿姆斯特丹歷史

阿姆斯特丹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3世紀時,當時人們在附近阿姆斯特爾河上建築水壩,而阿姆斯特丹就得名於此。目前已知有關於阿姆斯特爾水壩最早的紀錄可以追溯至1,204年。.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阿姆斯特丹歷史 · 查看更多 »

阿尔瓦罗·穆蒂斯

阿尔瓦罗·穆蒂斯·哈拉米约(Álvaro Mutis Jaramillo,),哥伦比亚诗人、小说家、散文家。著有小说集《瞭望员马克洛尔的道路和遭遇》等。穆蒂斯的作品風格及寫作技巧,沒有受到魔幻寫實主義這股風潮的影響。對於魔幻寫實主義,他反而如此評價:「我懷疑它是否真的存在過,這是典型的由歐洲生造出來解釋拉美現象的套路。」穆蒂斯的文學成就備受國內外肯定,獲獎紀錄輝煌。1974年獲哥倫比亞國家文學獎,1983年獲哥倫比亞國家詩歌獎,1988年獲墨西哥薩維爾‧比亞烏魯蒂亞獎,1989年獲法國麥迪西文學獎,1997年獲西班牙阿斯圖里亞斯王子文學獎,1997年獲西班牙蘇菲亞王后伊比利美洲詩歌獎,1997年獲義大利格林尚內卡渥文學獎。2001年获塞万提斯奖,2002年获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阿尔瓦罗·穆蒂斯 · 查看更多 »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英国 · 查看更多 »

英国作家列表

没有描述。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英国作家列表 · 查看更多 »

英語文學

英語文學(English literature)指英語寫成的文學作品,作者不一定是來自英格蘭。如约瑟夫·康拉德是波蘭人,羅伯特·伯恩斯是蘇格蘭人。詹姆斯·喬伊斯來自愛爾蘭,愛倫·坡來自美國,薩爾曼·魯西迪來自印度等。在學術界,“英語文學”經常都在致力於“英語研究”的部門或項目中進行分析與批評。原因在於英格蘭的前殖民地都發展出了自己的英語文學,這些地方所使用的英語互相也有區別。所以英語文學隨著英語在世界上的變化而發展出了形形色色的分支。 美國文學中的英語作品可以算作英語文學的一部分,但通常是按一個獨立的重要學科處理;愛爾蘭文學也是如此(但本文涉及在英國活躍的愛爾蘭文學家)。而英國文學和英語文學雖然重複的部分很多,但包括來自大不列顛其他地區和語言的文學,所以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英語文學 · 查看更多 »

雙桅橫帆船

双桅横帆船(brig)是有两根桅杆,帆装为横帆的帆船。在风帆时代,双桅横帆船因其航速快、机动性强的特点被广泛用作战舰和商用船。特别在18及19世纪早期达到鼎盛,之后随着蒸汽船的出现逐渐淡出。 双桅横帆船的特征是两根桅杆上均挂横帆,与之相比,前桅横帆双桅船(brigantine)仅前桅挂横帆,主桅是纵帆;而全帆装船(full-rigged ship),比如巡防舰(frigate)等都有三根或更多桅杆。.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雙桅橫帆船 · 查看更多 »

Product Red

Product Red(樣式為(PRODUCT)RED™)是一個曾授權予如美國運通、蘋果公司、匡威、摩托羅拉、蓋普與喬治·阿瑪尼等合作夥伴公司的營利性品牌,由U2的主唱波諾與Debt AIDS Trade in Africa (DATA)的Bobby Shriver著手創立以為全球防治愛滋病、結核病和瘧疾基金籌款。現已宣佈Bobby Shrive為Product Red的CEO,而波諾為該品牌現時的公眾代言人。 每間合作公司會製作包含Product Red商標的產品,作為經由銷售Product Red產品而增加收入的回報,利潤的其中一個百分比會捐贈給全球基金Global Business Coalition (2006年1月27日).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Product Red · 查看更多 »

抑郁症患者列表

很多的名人都曾患上过抑郁症,遭受其中的痛苦。在历史上,患上抑郁症曾被认为是一件可耻的事,在70年代后,人们才开始关注并公开讨论抑郁症。.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抑郁症患者列表 · 查看更多 »

揚·馬特爾

楊·馬泰爾(Yann Martel,)是一位加拿大作家。他出生於西班牙薩拉曼卡,以《少年Pi的奇幻漂流》獲得2002年的布克獎及亞洲/太平洋美洲文學獎。馬特爾現在住在薩斯卡通 。.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揚·馬特爾 · 查看更多 »

杨静远

杨静远笔名苑青,籍贯江苏省苏州市,湖南人,毕业于武汉大学、密歇根大学,中国大陆女性翻译家,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是中国作家协会成员。.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杨静远 · 查看更多 »

格雷厄姆·格林

亨利·格雷厄姆·格林,OM,CH(Henry Graham Greene,又譯格雷安·葛林,),英国小说家、剧作家、评论家,1991年卒於瑞士沃韋。他的小说混合了侦探、间谍和心理等多种元素。.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格雷厄姆·格林 · 查看更多 »

梁遇春

梁遇春(1906年-1932年),福建闽侯人,中国現代作家。 1924年进入北京大学英文系学习。1928年秋毕业后曾到上海暨南大学任教。翌年返回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后因染急性猩红热,猝然去世。.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梁遇春 · 查看更多 »

欧文·约翰逊

欧文·麦克卢尔·约翰逊(Irving McClure Johnson,)是一位美国作家、演讲家、冒险家和航海培训先驱。.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欧文·约翰逊 · 查看更多 »

波蘭人

波蘭人(Polacy ;單數為Polak)具有多個涵義,是指廣泛概念上之稱呼,在各種場合或立場上都有不同的界定。平常來說是一種住在波蘭的人或在波蘭出生的人簡稱波蘭人。 以下並非要明確界定一个人是否為波蘭人,但可作為考虑的因素,除了以下因素以外,还有其本人和其他人的认同(价值观因素)也非常重要。.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波蘭人 · 查看更多 »

波蘭立陶宛

波蘭立陶宛(Rzeczpospolita),又稱波蘭立陶宛聯邦(Rzeczpospolita Obojga Narodów),是16至17世紀位於歐洲東部的共主邦聯,由波兰王国与立陶宛大公国在1569年结为联邦後成立,為當時歐洲面積較大、人口多的国家之一.于2006年查阅:“在波兰立陶宛联邦的鼎盛时期,它拥有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来自不同种族的1.1亿人口居住在这里。”若查看人口比较情况,请查阅这些地图:,.。它的许多特点体现出它在当时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国家:整個聯邦的政治制度被称为波蘭選王制或金权自由制,法律与由眾議院贵族(音譯為施拉赤塔,原文為Szlachta,意思為眾議院的公民)控制的议会(音譯為瑟慕,原文為Sejm,意思為飲食)限制君主的权利,這種制度是现代民主制Maciej Janowski, Polish Liberal Thought, Central European University Press, 2001年, ISBN 978-963-9241-18-3, Google Print:, 、君主立宪制Paul W. Schroeder, The Transformation of European Politics 1763–1848,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页, ISBN 978-0-19-820654-5, Rett R. Ludwikowski, Constitution-Mzaking in the Region of Former Soviet Dominance,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7年, ISBN 978-0-8223-1802-6, George Sanford, Democratic Government in Poland: Constitutional Politics Since 1989, Palgrave, 2002年, ISBN 978-0-333-77475-5,, 及联邦制 Aleksander Gella, Development of Class Structure in Eastern Europe: Poland and Her Southern Neighbors, SUNY Press, 1998年, ISBN 978-0-88706-833-1, 的先驱。该联邦的两个主体国家在原则上是平等的,而波兰王国是事实上的统治主体“原则上,波兰和立陶宛是截然不同的,同为联邦的组成部分……但是波兰占领了立陶宛的土地,但是波兰在议会上有更多的议席并且成为了统治主体。”。该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且呈现出一种宗教多样化,並以在当时欧洲少有的宗教自由而闻名Halina Stephan, Living in Translation: Polish Writers in America, Rodopi, 2003年, ISBN 978-90-420-1016-1,.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波蘭立陶宛 · 查看更多 »

波蘭選王制

波蘭選王制(wolna elekcja) 是一種不採用世襲制度的君主選舉形式,由波蘭立陶宛的貴族以全民動員的方式前往選舉場地,在代表各省的眾議員見證下,按省份投票,再由眾議員將選票帶至參議院。選舉結果由參議院議長宣布,因此參議員在選舉結果的最終認定上扮演關鍵角色;國王的任命則由主教長行之。 統治者由波蘭或者波蘭立陶宛的眾議院貴族(sejm) 選出,其權力也受制于這些眾議院貴族。統治者也並不一定是本國人,因為只是一個象徵,所以眾議院貴族們經常選擇一位外國的王子來擔任,這樣既能夠和王子的出生國形成聯盟關係、也不會破壞波蘭和波蘭立陶宛內部的權力平衡。 波蘭選王制的首次執行為雅蓋隆王朝末代國王 齊格蒙特・奧古斯特(無嗣)逝世後一年,也就是1573年。一直到瓦薩王朝統治時期,原本的選舉制方演變為世襲選舉。.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波蘭選王制 · 查看更多 »

望加錫

望加锡(印尼语:Makassar,有时也拼作Macassar、Mangkasara,布吉-:ᨆᨀᨔᨑ)汉名锡江,音同马卡萨,是印度尼西亚南苏拉威西省的首府。从人口上看,望加锡是苏拉威西岛的最大城市、印度尼西亚第五大城市位列雅加达、泗水、万隆和棉兰之后排名未包含身为雅加达卫星城的勿加泗,若包括,则望加锡是印度尼西亚第六大城市和印度尼西亚第四大广域都会区位列雅加达、泗水和苏拉卡尔塔之后。1971到1999年间,城市以前殖民时期的一个城堡为名,称作乌戎潘当(Ujung Pandang),望加锡和乌戎潘当这两个名字经常互换使用。城市坐落在苏拉威西岛南半岛西南海岸,面朝望加锡海峡。 望加锡市面积,2015年人口约165万。建成区2010年人口为1,976,168,覆盖整个望加锡市和邻县的15个区。官方名为(Mamminasata),包括47个区,覆盖相邻的塔卡拉尔县、戈瓦县和马罗斯县马米纳萨塔广域都会区包括塔卡拉尔县的9个区、戈瓦县的11个区、马罗斯县的12个区,广域都会区面积,2010年普查人口约223万。.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望加錫 · 查看更多 »

托马斯·品钦

小托马斯·鲁格斯·品钦(英语:Thomas Ruggles Pynchon, Jr,)()是一名生于纽约的美国作家,以写晦涩复杂的後現代主義小说著称。品钦来自长岛,曾于美国海军服役两年,并在康奈尔大学获得了英语学位。在于1950年代末期和1960年代早期发表了几篇短篇小说后,他开始创作他赖以成名的长篇小说:《V.》(1963年),《叫卖第49组》(1966年),《万有引力之虹》(1973年),《葡萄园》(1990年),《梅森和迪克逊》(1997年)和《抵抗白昼》(2006年)。最新作品《放血尖端》于2013年9月17日出版。 品钦被许多读者和批评家视作当代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他是麦克阿瑟奖和布克奖获得者,并几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他的小说和非小说作品都包含着丰富的意旨、风格和主题,涉及到(但不仅仅限于)历史、自然科学和数学等不同领域。品钦也因对公开个人信息的排拒而知名:没有多少他的照片曾被公布,自1960年代开始流传着种种关于他住所和身份的传闻。.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托马斯·品钦 · 查看更多 »

時代封面人物列表 (1920年代)

这是1920年代的《時代雜誌》封面人物列表:.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時代封面人物列表 (1920年代) · 查看更多 »

12月3日

12月3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37天(闰年第338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8天。.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12月3日 · 查看更多 »

1899年哲學

1899年哲學事件.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1899年哲學 · 查看更多 »

20世紀百大英文小說

20世紀百大英文小說(Modern Library 100 Best Novels),是指於1998年7月,由美國(Modern Library)所選出的20世紀一百大英文長篇小說,評選小組由紐約公共圖書館《世紀之書》以及蘭登書屋《當代文庫》的編輯組成。 一百本長篇小說中,喬伊斯(James Joyce)的《尤利西斯》(Ulysses)位居第一名;波兰裔英國作家康拉德(Joseph Conrad)一人入選了4本,是最大的贏家。 除了由編輯所選出的名單之外,現代圖書公司也進行了一次讀者的20世紀百大英文小說票選,並於1999年發布,總計有超過20萬的票數。其中,艾茵·蘭德(Ayn Rand)的《阿特拉斯聳聳肩》(Atlas Shrugged)位居第一名。.

新!!: 约瑟夫·康拉德和20世紀百大英文小說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Joseph ConradJózef Teodor Nalecz Korzeniowski Konrad康拉德康拉德,J.康拉得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