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窣堵坡

指数 窣堵坡

窣堵坡(窣,音「素」),又称卒塔婆,音译自梵文的स्तूप(stūpa),巴利文稱Thupa,譯為塔婆,因為通常是置放高僧舍利子所用,漢文譯為舍利塔。是源于印度的塔的一种形式,在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南亚国家及泰國、緬甸等东南亚国家比较普遍。.

57 关系: 健馱邏國卒塔婆古塔列表塔刹大颠祖师塔外来语奔哈·亚妙应寺婆羅浮屠孟东宝箧印式塔中國發明中国传统建筑帕喜善佩寺乌栋仰光大金寺佛教藝術德島市制多部喜马拉雅山脉四大发明噶丹松赞林王舍城結集碧云寺 (北京市)禪那第三次结集米南德一世真觉寺莫尔寺遗址道行般若经药叉女西藏寺庙馬鳴覆钵式塔香提佛塔高加索的亞歷山卓迪克沙布米舍利塔阿育王阿波羅多特斯一世蒙古国宗教Google街景服務覆蓋範圍板塔婆桑吉桑吉二号佛塔比普羅瓦泰國宗教法藏部朱罗王朝...最高建築及結構物浮圖海会寺 (北京木樨园)无缝式塔摩亨佐-达罗托拉纳拘尸那羅結集 扩展索引 (7 更多) »

健馱邏國

健馱邏(गन्धार),又译“犍陀羅”(犍:漢語拼音qián;注音符號ㄑ|ㄢˊ)、“乾陀羅”、“香风国”等。有的学者认为健馱邏是今日阿富汗坎大哈的前身。.

新!!: 窣堵坡和健馱邏國 · 查看更多 »

卒塔婆

#重定向 窣堵坡.

新!!: 窣堵坡和卒塔婆 · 查看更多 »

古塔列表

本列表主要集中了中文维基百科收录的古塔,塔的相关形制请参见条目。中国的古塔定义为民国以前修建的塔,有部分民国后重修的塔,但条目中有塔建历史信息的,以“现代重修”列入本列表。.

新!!: 窣堵坡和古塔列表 · 查看更多 »

塔,又稱八角塔,是一种常见的东方传统建筑。 東亞最早形式的塔是中国的重楼,往後逐步演變成了楼阁式塔、密檐式塔、亭阁式塔、覆钵式塔、金刚宝座式塔、宝箧印式塔、五轮塔、多宝塔、无缝式塔等多种形态的塔,建筑平面从早期的正方形逐渐演变成了六边形、八边形乃至圆形,其间塔的建筑技术也不断进步结构日趋合理,所使用的材质也从传统的夯土、木材扩展到了砖石、陶瓷、琉璃、金属等材料。在建筑学层面,塔其体量高大用料多样,在不同的地区地质条件不同,建塔技术也不同,对塔的建筑学研究涉及了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壤学、地质学等诸多方面。在东方文化中,塔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建筑学层面。塔承载了东方的历史、宗教、美学、哲学等诸多文化元素,是探索和了解东方文明的重要媒介。 而在古印度佛教、藏傳佛教、漢傳佛教也有類似的建筑形式,稱作舍利塔,是佛教僧侶用作埋骨之用,在英語世界很多時也被歸類成塔的一種,但其功能則與東亞傳統的塔截然不同。.

新!!: 窣堵坡和塔 · 查看更多 »

塔刹

塔刹位于塔的最高处,是“观表全塔”和塔上最为显著的标记。“刹”来源于梵文,意思为“土田”和“国”,佛教的引申义为“佛国”。各种式样的塔都有塔刹,所谓是“无塔不刹”。印度的窣堵坡传入后,与中国传统建筑相的结合演化中,塔刹成为塔顶攒尖收尾的重要部分。 塔刹作为塔显著的标志,一般用金属或砖石制成,一般塔刹本身也如一座小覆钵塔,分为刹座、刹身、刹顶三部分构成。 Category:塔 Category:建築構件.

新!!: 窣堵坡和塔刹 · 查看更多 »

大颠祖师塔

大颠祖师塔又名舌镜塔、瘞舌冢,位于中国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铜盂镇灵山寺后。创建于唐长庆四年(824年),是一座天竺窣堵坡形式的石造塔,为时该寺主持僧大颠的归葬之处。.

新!!: 窣堵坡和大颠祖师塔 · 查看更多 »

外来语

外來語,又稱爲外來詞或借詞(loanword),是一種語言從別的語言借來的辭彙。.

新!!: 窣堵坡和外来语 · 查看更多 »

奔哈·亚

奔哈·亚(;),又名Barom Reachea二世(),高棉帝国吴哥王朝最后一位国王。 奔哈·亚是Srei Soriyovong妹妹之子,1393年继位。1431年,暹罗人入侵高棉,占领并洗劫了吴哥。奔哈·亚迁都于Tuol Basan(今磅湛省斯雷桑多),后因洪水泛滥,又迁都于竹里木(意思是四面之城,今金边的一部分)。奔哈·亚下令在竹里木建立宫殿以及防洪堤。在位期间,还建立了六座佛寺。 奔哈·亚的遗骨葬于金边塔山寺后面的一个窣堵坡裏。死后,其长子Nareayana Reachea、次子Srei Reachea先后继位。 Category:柬埔寨君主.

新!!: 窣堵坡和奔哈·亚 · 查看更多 »

妙应寺

妙应寺,俗称白塔寺,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71号,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现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该寺始建于元朝,初名“大圣寿万安寺”,寺内建于元朝的白塔是中国境内现存年代最早、体积最大的藏式佛塔。1961年,“妙应寺白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新!!: 窣堵坡和妙应寺 · 查看更多 »

婆羅浮屠

婆羅浮屠是一座位於印度尼西亞中爪哇省的一座大乘佛教佛塔遺跡,距離日惹市西北40公里,是9世紀當時世上最大型的佛教建築物。2012年6月底,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确认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佛寺。 婆羅浮屠大約於公元842年間,由當時統治爪哇島的夏连特拉王朝統治者興建。「婆羅浮屠」這個名字的意思很可能來自梵語「Vihara Buddha Ur」,意思就是「山頂的佛寺」。後來因為火山爆發,使這佛塔群下沉、並隱蓋於茂密的熱帶叢林中近千年,直到19世紀初才被清理出來,与中国的万里长城、印度的泰姬陵和柬埔寨的吴哥窟并稱為「古代東方四大奇蹟」。.

新!!: 窣堵坡和婆羅浮屠 · 查看更多 »

孟东

孟东(မိုင်းတုံမြို့,Mong Ton),又称勐栋,是缅甸掸邦孟萨县的镇治,靠近与泰国的边界。镇上有一座孟东机场。该镇地处,位于掸邦的南边,薩爾溫江以东。该镇也位于45号国道线上,通过该镇东北部的49号国道线与孟萨相连。.

新!!: 窣堵坡和孟东 · 查看更多 »

宝箧印式塔

宝箧印式塔也叫金涂塔、阿育王塔,是一类实心塔。佛经中宝箧印全名“宝箧印陀罗尼”,崇祀它的塔就是宝箧印塔。宝箧印式塔造型平面四方,由塔基、塔身、塔檐与塔刹四部分组成,其中塔檐多在塔身上四角向上翻挑,形象地被称为“山花蕉叶”。这种形制是由古印度的“窣堵坡”发展而来,由印度人传入尼泊尔再传入中国,并--在东亚、东南亚也有所发展。宝箧印式塔的用途最早是用来埋葬佛舍利的,逐渐成为一种纪念性的结构。造型小者可供与佛龛前,大者则作为寺庙的一个部分。 在中国,宝箧印式塔在三国时代就开始建造,北魏云冈石窟、隋唐时南响山石窟、敦煌是壁画中,都有这种塔的造型。五代时期,因吴越国王钱弘俶仿阿育王造塔八万四千,使宝箧印式塔有了广泛的发展,也保存下大量遗迹,有的甚至在那时就流传到了日本。以后宋、元、明、清各代也建造了大量的宝箧印式塔。在中国分布在长江以南,北方很少见。.

新!!: 窣堵坡和宝箧印式塔 · 查看更多 »

中國發明

中国是世界上部分重要发明的发源地,包括古代中国四大发明:造纸、指南针、火药、印刷(包括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下表包括四大发明以及其他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发明。中国人独创的发明涉及机械学、水力学、数学,这些学问应用在计时、冶金、天文、农业、工程、乐理、工艺、导航、以及军事上。时至战国时期(前403年至前221年),中国已拥有先进的冶金技术,包括高炉和熔铁炉,而工匠至汉朝(前202年至220年)才掌握百炼钢与铣铁重熔的技巧。后来在宋朝(960年至1279年),复杂经济制度的崛起促使了如纸币的发明。中国人至少在10世纪之前发明的火药引发了一系列独一无二的发明的诞生,如火枪、地雷、水雷、手铳、爆炸炮弹、多节火箭、以及带气动翼及爆炸酬载物的火箭弹。中国古航海家靠著十一世纪发明的指南针及一世纪发明的尾舵等的帮助,让船隻得以穿越远洋到达非洲东部和埃及。至于水力钟表机构,古代中国人自8世纪起已使用擒纵机械,而自11世纪起使用环状传动链条。中国亦建造了由水车舵轮驱动的大型木偶剧院,以及由明轮所驱动的侍酒机器人。 于约前7000年形成的裴李岗文化及彭头山文化代表了最古老的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Bellwood (2006), 106.

新!!: 窣堵坡和中國發明 · 查看更多 »

中国传统建筑

中国建筑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由于幅员辽阔,各处的气候,人文,地质等条件各不相同,而形成了中国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尤其民居形式更为丰富多彩。如南方的干阑式建筑、西北的窑洞建筑、游牧民族的毡包建筑、北方的四合院建筑等等。传统中國建築更加塑造了整個東亞的建築體系,朝鮮、越南、蒙古、西藏、琉球、日本等地區均受中國傳影響。.

新!!: 窣堵坡和中国传统建筑 · 查看更多 »

帕喜善佩寺

帕喜善佩寺(วัดพระศรีสรรเพชญ์,中文翻译为“神圣庄严的寺庙”)曾是古泰国大城王国的皇宫,1448年大城王国迁都之后,帕喜善佩寺正式成为一座寺庙。帕喜善佩寺的辉煌程度在1767年缅甸入侵之前达到鼎盛,但随后毁于战争。帕喜善佩寺是泰国曼谷玉佛寺的原型。.

新!!: 窣堵坡和帕喜善佩寺 · 查看更多 »

乌栋

乌栋(),是柬埔寨的一个历史名镇,位于磅士卑省東北。它位于金边西北40公里处的乌栋山的山脚下。乌栋一词来源于梵语“उत्तुङ्ग”(IAST:),意思是“至高无上的”。 乌栋在1618年至1866年期间曾长期作为柬埔寨的首都。1866年,国王诺罗敦才将首都迁往金边。1977年,乌栋古城遭到当政的红色高棉的大肆破坏。 1992年9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乌栋古城列入世界遗产的暂定名录中。 Category:柬埔寨城市.

新!!: 窣堵坡和乌栋 · 查看更多 »

仰光大金寺

仰光大金寺或雪德宮大金塔(英語:Shwedagon Pagoda;緬甸語:;拉丁化拼音:hrwe ti.

新!!: 窣堵坡和仰光大金寺 · 查看更多 »

佛教藝術

佛教藝術泛指與佛教相關的藝術,特別是雕塑、建築、繪畫等有較多歷史遺存,而文學與音樂方面作品相對較少。在2500年前,其意象和象徵意義還未發展成複雜與多樣化的體系時,佛教藝術已經開始發展。佛教藝術发源于公元前6至前5世纪左右,歷史上的釋迦牟尼佛陀涅槃之後的印度次大陆。之后,随着向亚洲其它地區和世界传播过程中与其它文化的接触,佛教艺术也隨之不断演变。 早期的佛教艺术,在本質上是遵從印度無佛像傳統的,即避免直接用人像來表現佛陀的形象,稱為無佛像時代。约在公元1世纪前後,将佛陀以人像呈現的佛像时代开始,并持续至今。随着佛教信仰的传播,佛教艺术也朝着地方化、多樣化的方向演变,以適應各國的需要。往北,它通过中亚,渗入东亚形成了佛教艺术北部的分支;往东,它一直扩张到东南亚而形成了佛教艺术南部的分支。在印度,繁荣的佛教艺术对印度教艺术发展的影响持续到公元10世纪,但随着伊斯蘭教和印度教的迅猛扩展以及其他的一些原因,佛教在印度几乎消声匿迹。.

新!!: 窣堵坡和佛教藝術 · 查看更多 »

德島市

德島市()是日本四國地方德島縣東北部的一個城市,位於吉野川河口,臨紀淡海峽,為德島縣的縣廳所在地。德島市在江戶時代是德島藩的城下町,在幕末時期因蓼藍產業的發展而是日本人口第10多的城市。德島市是德島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雖然屬于四國地方,但自古以來一直與近畿地方往來密切。現在德島市亦可通過神戶淡路鳴門自動車道直接往來關西,並可接收到關西的電視和廣播訊號,人員經濟往來頻繁。每年8月12日至15日舉辦的「德島市阿波舞」祭典為日本著名的傳統盆舞慶典,四天的時間約可吸引一百三十萬的觀光客。.

新!!: 窣堵坡和德島市 · 查看更多 »

制多部

制多部(),又稱制多山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此明大天所居。唯因住處以立名也。制多者。即先云支提。訛也。此云靈廟。即安置聖靈廟之處也。此山多有諸制多故。因此立名。」 部,《十八部論》譯為支提加部,《部執異論》譯為支提()山部,大眾部的分支之一。北傳佛教傳說其為大天比丘所創,因而也稱為摩訶提婆部。此部派流傳於南印度安達羅國 《大唐西域記》:「至馱那羯磔迦國(亦謂大安達邏國。南印度境)。馱那羯磔迦國。周六千餘里。國大都城周四十餘里。土地膏腴稼穡殷盛。荒野多邑居少。氣序溫暑人貌釐黑。性猛烈好學藝。伽藍鱗次荒蕪已甚。存者二十餘所。僧徒千餘人。並多習學大眾部法。天祠百餘所。異道寔多。城東據山有弗婆勢羅(唐言東山)僧伽藍。城西據山有阿伐羅勢羅(唐言西山)僧伽藍。此國先王為佛建焉。奠川通徑疏崖峙閣。長廊步簷枕巖接岫。靈神警衛聖賢遊息。」 ,故而南傳佛教又稱此派及其支派為案達羅派。.

新!!: 窣堵坡和制多部 · 查看更多 »

喜马拉雅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हिमालय IAST:hīmalaya,“雪域”之意;;हिमालय)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位于亚洲的中国西藏自治区与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边境上。东西长2400多公里,南北宽200—300公里。分布于青藏高原南缘,西起克什米尔的南迦-帕尔巴特峰(北纬35°14'21",东经74°35'24",海拔8125米),东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北纬29°37'51",东经95°03'31",海拔7756米),总面积约594,400平方公里。 中国与尼泊尔边界上的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喜马拉雅山脉中還有一百多座高度超過7200米的山峰,而喜马拉雅山脉以外的最高峰是世界第二高峰、位於喀喇昆仑山脉的喬戈里峰,高度8611米。喜马拉雅山脉對南亞文化有許多的影響,許多山脈中的高山是佛教及印度教的聖地。 喜马拉雅山脉也有一些較低而走勢平行的山麓,第一山麓在最南邊,高約一千米,稱為西瓦利克山脈,再往北即是高二千到三千米的。 喜马拉雅山脉橫跨了五個國家:印度、尼泊尔、不丹、中国及巴基斯坦,喜马拉雅山脉主要是在前三個國家的國境內。喜马拉雅山脉的西北方是興都庫什山脈和喀喇昆仑山脉,北邊是西藏高原,南邊則是印度河-恆河平原。 世界上的主要河川中,印度河、恆河及雅魯藏布江(下游是布拉馬普特拉河)-都是發源自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河和雅魯藏布江發源自岡仁波齊峰附近,而恆河發源自印度的北阿坎德邦。這些河的流域中居住了約六億人。.

新!!: 窣堵坡和喜马拉雅山脉 · 查看更多 »

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是關於中國科學技術史的一種观点,是指古代中国的四种发明,一般是指造纸术Al-Bakhit, M. A., Bazin, L., Cissoko, S. M., Asimov, M. S., Gieysztor, A., "History of Humanity-Scientif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From the Seventh to the Sixteenth Century (Vol 4)" p.443-5, Unesco (May 2000).

新!!: 窣堵坡和四大发明 · 查看更多 »

噶丹松赞林

噶丹松贊林,汉名“归化寺”,位于中国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建塘鎮以北约5公里处,海拔3380米,于1683年建成,为云南省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属格鲁派。号称“小布达拉宫”。原建築物於1966年文化大革命時期被摧毀,1982年開始在廢墟原址重建。.

新!!: 窣堵坡和噶丹松赞林 · 查看更多 »

王舍城結集

五百结集,也通稱為王舍城结集、第一次结集,“結集”或“集結”是指僧伽集會合誦經典。佛陀釋迦牟尼涅槃荼毘八王分舍利後,大迦葉尊者率五百阿羅漢至王舍城坐雨安居,于阿闍世王在王舍城毘婆羅山側七叶窟前興建的講堂,僧團舉行了第一次結集活動,為佛教經律的起源。 佛教各部派經典都記載了此次結集活動,但是其敍述多少有出入,也沒有考古或佛教之外的文獻加以佐證。.

新!!: 窣堵坡和王舍城結集 · 查看更多 »

碧云寺 (北京市)

碧云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公园内北部,是一座汉传佛教寺院。.

新!!: 窣堵坡和碧云寺 (北京市) · 查看更多 »

禪那

禅那(ध्यान,,झान,),又譯為馱那演那,佛教術語,意譯為思惟修或静慮,在佛教經論中,專指四種色界定。修行進入四種禪那的方法,為奢摩他與毘鉢舍那即止觀。.

新!!: 窣堵坡和禪那 · 查看更多 »

第三次结集

三次结集又称華氏城結集,佛教術語,“結集”或“集結”是指僧伽集會合誦經典。在大約佛陀入滅235年前後,由阿育王召集在華氏城举行。當時有大量外道為了供養混入佛教,比丘僧伽不同他們一起舉行布薩會和自恣會,因此阿育王園寺(雞園寺)七年沒有舉行布薩會,阿育王請回目犍连子帝须尊者平息諍論舉行布薩會。在阿育王遣散所有外道之後,帝須尊者舉行布薩會,此後選取了一千位通達三藏的阿羅漢進行合誦,合誦歷時九個月完成。 由于這次结集仅保存在南传佛教文献中,而无其他资料佐证,有许多佛学家对这次集结持怀疑态度。北傳佛教有大眾部、正量部和說一切有部所傳的發生在阿育王時代的第三次結集。.

新!!: 窣堵坡和第三次结集 · 查看更多 »

米南德一世

米南德一世(救主)(希臘語: Μένανδρος ο Σωτήρ),或譯彌蘭王,為印度-希臘王國國王。約在公元前155年到公元前130年間統治印度-希臘王國Bopearachchi (1991),他統治下的印度-希臘王國國勢來到最高峰,他也是最為重要的印度-希臘國王,任內佛教蓬勃發展,可能改信佛教。 米南德出生於高加索的亞歷山卓,他成為國王後掌握了印度旁遮普地區全境,他的王國從東邊的喀布爾河谷至西邊拉維河流域。古印度的作家記載了米南德一世曾發起遠征拉賈斯坦邦,向東遠攻至恆河流域巴特那華氏城。古希臘地理學家斯特拉波記載了米南德征服的印度部族比亞歷山大大帝降伏的還多。 由於大量出土米南德的錢幣,可以推測他的王國商業繁榮且在位長久。另外他也是佛教的資助者,佛教經典《彌蘭陀王問經》又譯《那先比丘經》,就是記錄米南德一世與那先(Nāgasena)比丘有關佛教教義的問答集。米南德約在前130年逝世,佛教經典認為他晚年皈依佛門,並把王國交給兒子後出家,但西方作家普魯塔克卻說米南德是在征途中於軍營中辭世,因為米南德受人愛載,王國境內的城市均分他的骨灰,分別各建紀念塔安置,很可能類似窣堵坡(佛塔)。.

新!!: 窣堵坡和米南德一世 · 查看更多 »

真觉寺

真觉寺又稱五塔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白石桥东侧的高粱河(长河)北岸。以其金剛寶座塔聞名,是中国最早的金刚宝座塔。现在真覺寺被辟為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为北京市文物局直属单位。.

新!!: 窣堵坡和真觉寺 · 查看更多 »

莫尔寺遗址

莫爾寺遺址位於中國新疆喀什市伯什克然木乡莫尔村。寺廟附近有汗諾依古城,距古城幾公里處的胡瑪塔勒山上有一巨大的窣堵坡佛塔,周圍還有寺院的遺址。 莫爾佛塔由兩座佛塔組成,一座在東南方向,方座、圓腰、覆缽頂,底座長寬均為12.3米,高12.5米:另一座寺塔為倒鬥形,周長25米,寬23.6米,頂部殘長14.20米,寬12.5米,塔高7米,是寺院的中心建築,塔身正面及兩側有佛龕遺跡。 從形制和材料的判斷,莫爾寺屬於地位較髙的佛寺,學術界認為其修建的年代應是唐代。到了公元960年,喀什一帶開始信奉伊斯蘭教,佛塔才終其使命。莫爾佛寺於2001年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Category:新疆佛寺 Category:喀什文物保护单位 Category:喀什宗教建筑 Category:喀什市.

新!!: 窣堵坡和莫尔寺遗址 · 查看更多 »

道行般若经

《道行般若經》,又名《道行般若波羅蜜經》、《摩訶般若波羅蜜道行經》、《般若道行品經》,為大乘佛教早期流傳的般若經。由後漢支娄迦谶译出,共三十品十卷(或八卷),收录于《大正新修大藏经·般若部》。 该经为现存最早譯為漢語的般若類經典,与支謙譯《大明度無極經》、《摩訶般若鈔經》、鳩摩羅什譯《小品般若波羅蜜經》、玄奘译《大般若经》第四分(《八千頌般若經》,Aṣṭasāhasrikā Prajñāpāramitā Sūtra)為同本異譯。经中主要讲述各种般若波羅蜜教法,提倡「般若波羅蜜」來取代只對「窣堵坡﹙佛塔﹚」作形式崇拜的供養,此外叙述受持不同方法的功德。.

新!!: 窣堵坡和道行般若经 · 查看更多 »

药叉女

药叉女(याक्षिणि,在巴利文也称为 yaksinis 或yaksis 或yakkhini),又譯夜叉女、母夜叉,為女性的夜叉,相貌美艷,身段婀娜,是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神话的人物。.

新!!: 窣堵坡和药叉女 · 查看更多 »

西藏寺庙

西藏寺庙指的是西藏地区在佛教背景下建造的寺庙。西藏地区地广人稀,但有人居住的地方就会有寺庙,寺庙是人们聚集、祈祷、修定的中心。这一地区的寺庙的建筑和装饰风格都独具特色,有着很浓厚的藏传佛教特点。现在大部分寺庙都可供旅游者参观,有不少已被类入世界文化遗产。.

新!!: 窣堵坡和西藏寺庙 · 查看更多 »

馬鳴

菩薩(अश्वघोष,,),音譯阿濕縛窶沙,大約生活在西元二世紀或更早,佛教僧侶,在說一切有部出家,經常被歸為譬喻師一派。為古印度佛教宗師、詩人、劇作家。 對漢傳佛教有深遠影響的《大乘起信论》,隋朝時開始托名為馬鳴所作;在雜密中,他以乘白馬之白衣大士形象成為密教本尊;在天台宗、禅宗及華嚴宗等,他被推崇為佛教第十二代祖师。.

新!!: 窣堵坡和馬鳴 · 查看更多 »

覆钵式塔

覆钵式塔又称喇嘛塔,是藏传佛教的塔,主要流传于南亚的印度、尼泊尔,中国的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区,直接来源于印度的卒塔婆。.

新!!: 窣堵坡和覆钵式塔 · 查看更多 »

香提佛塔

香提佛塔(Shanti Stupa)是一个佛教白色圆顶窣堵坡,位于印度北部查谟和克什米尔邦拉达克列城区Chandspa村的一个山顶上,由日本僧人兴建于1983年-1991年,以促进世界和平和繁荣,以及纪念佛教2500年它被认为日本人民和拉达克之间联系的标志。 香提佛塔的设想由藤井日達在1914年提出,要在世界各地建造和平佛塔和寺庙,并尝试在印度复兴佛教。 香提佛塔建设始于1983年4月,第十四世达赖喇嘛于1991年8月为香提佛塔揭幕。 香提佛塔的基座有释加牟尼的遗物。佛塔为两层建筑,第一层中央为浮雕法轮,两侧为鹿。第二层的浮雕描绘佛的诞生、圆寂和击败魔鬼。 自建成以来,香提佛塔已成为受欢迎的旅游景点。《印度教徒报》称它是列城周围“最著名的旅游胜地”,虽然它的建筑风格不同于拉达克风格。 香提佛塔海拔高度3609米,距离拉达克的前首都列城5公里 - 面对列城王宫的陡峭的山上香提佛塔的位置,使之可以看到列城和周围山脉的全景。 从香提佛塔可以看到极美的日出和日落。佛塔从上午5点到下午9:00向游客开放。在晚上用灯光照亮。 通向佛塔的公路系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在1984年批准建造。步行攀登500级陡峭的台阶也可以到山顶。.

新!!: 窣堵坡和香提佛塔 · 查看更多 »

高加索的亞歷山卓

加索的亞歷山卓是亞歷山大大帝在帕羅帕米薩達地區,興都庫什山脈南方小丘的重要的要道所建立的殖民都市,並命名為亞歷山卓 ,中世紀時稱作迦畢試,今日的貝格拉姆。古代馬其頓人稱作興都庫什山脈為高加索山脈。.

新!!: 窣堵坡和高加索的亞歷山卓 · 查看更多 »

迪克沙布米

迪克沙布米(दीक्षाभूमि,Deekshabhoomi),位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那格浦尔,是一座佛教窣堵坡,为纪念1956年阿姆倍伽尔率众在此皈依佛教而建。.

新!!: 窣堵坡和迪克沙布米 · 查看更多 »

舍利塔

舍利塔可以指:.

新!!: 窣堵坡和舍利塔 · 查看更多 »

阿育王

阿輸柯·孔雀(,IAST:,约),常被簡稱為阿育王(अशोक,,音译阿输迦,意译无忧,故又称无忧王)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是频头娑罗王之子。他是一位佛教徒,也帶來佛教的繁榮,后世稱为佛教护法。 阿育王是印度偉大的國王之一。在100次的戰爭之後,阿育王在西元前269年至232年的期間統治了印度次大陸大部份的土地。王朝的版图擴張到現在的阿富汗及今天的孟加拉,也可能達到伊朗的東部,東邊則到印度的阿萨姆邦,南方則到喀拉拉邦及安得拉邦的北部。王國的首都是塔克西拉、鄔闍衍那及巴連弗邑。.

新!!: 窣堵坡和阿育王 · 查看更多 »

阿波羅多特斯一世

阿波羅多特斯一世(救主)(希臘語: Απολλόδοτος ο Σωτήρ),印度-希臘王國國王。統治印度-希臘王國西部和南部,範圍從旁遮普的塔克西拉到信德,甚至可能到巴利加薩。.

新!!: 窣堵坡和阿波羅多特斯一世 · 查看更多 »

蒙古国宗教

蒙古歷史上主要信奉藏傳佛教和薩滿教,在蒙古帝國時期,基督信仰(景教和天主教)和伊斯蘭教也影響了蒙古的信仰,雖然這兩種宗教從未成為蒙古的主要信仰。在蒙古人民共和國時期 (1924 - 1992年),所有的宗教都受到壓迫了,1990年代至今,宗教信仰又普遍復興。根據2010年蒙古全國人口普查,蒙古人口中有53%為佛教徒,38.6%無宗教,3%為穆斯林(主要為哈薩克族),2.9%為薩滿教徒,2.1%為基督徒, 0.4%信仰其他宗教。.

新!!: 窣堵坡和蒙古国宗教 · 查看更多 »

Google街景服務覆蓋範圍

下方列出Google街景自2007年5月25日引入美國後所覆蓋的範圍。.

新!!: 窣堵坡和Google街景服務覆蓋範圍 · 查看更多 »

板塔婆

係日本一種佛教化供具,用於日本祭祖、祭亡、布施餓鬼或莊嚴道場之用。.

新!!: 窣堵坡和板塔婆 · 查看更多 »

桑吉

桑吉是一个位于印度中央邦博帕尔的村,英國考古學家亞歷山大·卡宁厄姆自19世紀始依照玄奘的描述找到的。该村以众多佛教古迹闻名于世。这些佛教古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桑吉的佛教古迹”之名列入世界遗产。.

新!!: 窣堵坡和桑吉 · 查看更多 »

桑吉二号佛塔

2号桑吉佛塔,也称为 桑吉二,是印度最古老的一个佛教佛塔,属于桑吉的佛塔群。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它拥有印度已知最早的而且最重要的装饰浮雕,这些浮雕可能是比菩提伽耶的 摩诃菩提寺浮雕或Bharhut的浮雕更早。Didactic Narration: Jataka Iconography in Dunhuang with a Catalogue of Jataka Representations in China, Alexander Peter Bell, LIT Verlag Münster, 2000  这些浮雕也被称为"最古老,最广泛的佛塔装饰"。"The railing of Sanchi Stupa No.2, which represents the oldest extensive stupa decoration in existence, (and) dates from about the second century B.C.E" Constituting Communities: Theravada Buddhism and the Religious Cultures of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 John Clifford Holt, Jacob N. Kinnard, Jonathan S. Walters, SUNY Press, 2012  因此第2号桑吉佛塔被认为是本生插图的发源地。.

新!!: 窣堵坡和桑吉二号佛塔 · 查看更多 »

比普羅瓦

比普羅瓦(Piprahwa),印度鄉鎮,位於北方邦錫達特那加爾縣,以生產火山黑鹽,卡拉那瑪克(Kala Namak)而聞名。 古代相傳釋迦牟尼死後,遺骨舍利分至八個窣堵坡,分別奉祠,此地為其中之一。 1897年,英國人佩普(William Claxton Peppé)在此地發現了古代窣堵坡遺址,一时有“发现佛陀骨灰”的报告,但是因伪造佛教遗址而在恶名远播的德国人类学家(Alois Anton Führer)作为佩普的顾问导致这一事件成为人类学历史上的一桩丑闻。 Category:佛教史地 Category:佛教圣地 Category:北方邦.

新!!: 窣堵坡和比普羅瓦 · 查看更多 »

泰國宗教

泰國憲法未規定泰國國教,而且保障所有泰國公民的宗教自由——但是國王一定要是佛教徒。2000年的調查結果顯示,94.6%的泰國人是信仰上座部佛教的佛教徒。穆斯林是泰國第二大宗教群體,占泰國人口的4.6%。 泰國最南端的府份——北大年府、惹拉府、陶公府以及宋卡府及春蓬府的部份地區——有著大量穆斯林人口,其中既有泰族也有馬來族。泰國南端主要是馬來人。基督徒(主要是天主教)占泰國人口的0.7%。錫克教徒和印度教徒人數較少,但也有一定影響力,他們居住在城市裡,主要從事零售業。 17世紀後,泰國有少量的猶太人。由2011年開始,穆斯林活動人士——泰國政府稱之為恐怖分子或分裂主義者——因腐敗及種族歧視與中央政府對抗。隸屬於文化部的泰國宗教局(Thailand's Department of Religion)負責該國宗教團體的註冊。它與泰國移民署的警察一起負責監管外國傳教士的傳教。.

新!!: 窣堵坡和泰國宗教 · 查看更多 »

法藏部

法藏部(梵語:),又稱曇無德部、法護部、法密部,是早期部派佛教的部派之一。公元前1世紀時十分興盛。法藏部的戒律四分律對漢傳佛教有重要影響。.

新!!: 窣堵坡和法藏部 · 查看更多 »

朱罗王朝

朱羅王朝(泰米尔语:சோழர் குலம், )),又名注輦,是1世紀至13世紀时印度半岛古国,其地在今泰米爾納德邦。朱羅王朝最早起源于高韦里河(Kaveri)流域,以欧赖宇尔(Urayur)为国都。朱羅王朝的統治者們曾經征服印度半島南部,吞併斯里蘭卡,并佔領了馬爾代夫,甚至還成功地入侵馬來群島的王國。在公元1010年至1200年期間,領土南到馬爾代夫群島,最北到安得拉邦的達戈達瓦里河沿岸。朱羅王朝在13世紀進入衰退,隨著潘地亞王朝的崛起而最終滅亡。.

新!!: 窣堵坡和朱罗王朝 · 查看更多 »

最高建築及結構物

最高建築及結構物列表包括人類歷史上已完成、興建中、興建時停工但仍未完成以及已摧毀的建築物與非建築結構物。位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境內的哈里發塔高度為829.84公尺,為當前世界上最高的人造結構物。.

新!!: 窣堵坡和最高建築及結構物 · 查看更多 »

浮圖

浮圖,是佛家語,也是汉语外來語,即「佛」(बुद्ध;IAST:Buddha;Buddho)的音譯。这个字是动词“ budh” (觉)加上语尾“ta”构成的过去分词,意为「已经觉悟」,即覺者。 现代多译为“佛”,但中國史上有种种不同的译名:佛陀、佛圖、佛徒、浮陀、浮圖、浮屠、等,都是音譯。“佛”最早來自於吐火羅文譯過来的佛經中,以後才漸漸傳播開来,并取代“浮圖”等譯名。 浮圖有時指「供佛之塔」,又稱窣堵坡,梵文之英譯為Stupa。.

新!!: 窣堵坡和浮圖 · 查看更多 »

海会寺 (北京木樨园)

海会寺,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木樨园以南,是一座汉传佛教寺院,为北京外八刹之一。现已无存。.

新!!: 窣堵坡和海会寺 (北京木樨园) · 查看更多 »

无缝式塔

无缝式塔也称为“中国窣屠婆式塔”,因基本形象是在基座上安放一个圆形的塔体,塔体无缝,所以在有些地方被形象的称为“蛋塔”或“印塔”。这种塔的特点是没有塔刹和塔脖子(十三天),与窣堵坡、覆钵式塔等有本质的区别,自成一个体系。 这种塔始建的年代无从查找,目前最早的是唐代天宝年间(746年)建造的大姚白塔,因其式样而被当地人成为“罄锤塔”,也是现存最大的一座。以后各个时期都有所建造,如河南少林寺塔林、北京潭柘寺塔林中都有这种样式的塔。 category:无缝式塔.

新!!: 窣堵坡和无缝式塔 · 查看更多 »

摩亨佐-达罗

摩亨佐-達羅(公元前2600年-前1800年),又稱「死丘」或「死亡之丘」(Mound of the Dead),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的重要城市,大约于公元前2600年建成,位于今天巴基斯坦的信德省。摩亨佐-達羅是世界上其中一個早期古代城市,有「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大都會」之稱,該段時期的其他古文明包括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及克里特文明。學者多认为它是在雅利安人入侵之前由古印度的达罗毗荼人所締造的都市文明。 摩亨佐-達羅的考古遺址被列入世界遺產, 与哈拉帕文明并称为古印度文明的代表。.

新!!: 窣堵坡和摩亨佐-达罗 · 查看更多 »

托拉纳

托拉纳(Torana)是一种门,在印度次大陆的印度教及佛教建筑中常见。.

新!!: 窣堵坡和托拉纳 · 查看更多 »

拘尸那羅結集

拘--那羅結集是隋朝費長房《歷代三寶紀》錄為西晉白法祖譯兩卷《佛般泥洹經》和唐朝錄為東晉失譯兩卷《般泥洹經》記載的極少被人提及的一則傳說,佛陀涅槃荼毘後八王分舍利,九十天後由拘-尸-那羅國王護持,於拘-尸-那羅城外修建的窣堵波旁邊的精舍,舉行了首次四阿含經結集。《佛般泥洹經》: 這則傳說沒有提及王舍城、五百阿羅漢雨安居、阿難證阿羅漢果、優波離誦戒,最獨特之處是記載當時就在佛荼毘處將四阿含寫為文字。《般泥洹經》:.

新!!: 窣堵坡和拘尸那羅結集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窣堵波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