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9 关系: 历代帝王庙,坂上颱風,天保異聞 妖奇士,女城主 直虎,宇文善 (許國公),封神演義角色列表,余清芳,信長之野望Online,忽必烈,分靈,元鸾,祖先,筊杯,牌位,鎮安大君,遊魂 -Kiss on my Deity-,飛鳥時代,蔣緯國,金童玉女,長濱豐彥,林投姐,李佐 (北魏),李玙 (北朝),李陵容,朝鮮端宗,朝鲜历史,戴季陶,春申君,擲筊。
历代帝王庙
历代帝王庙,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31号,是中国明朝、清朝皇家祭祀三皇五帝和历代帝王的场所。.
查看 神主和历代帝王庙
坂上颱風
《坂上颱風》(さかあがりハリケーン ~LET'S PILE UP OUR SCHOOL!~)是戲畫原預定於2008年9月26日發售日本成人遊戲,後延期至同年11月28日發售。ねこにゃん負責人物設計,木緒なち、陸奥龍介負責劇本。日語「さかあがりハリケーン」的意思是「上坡的颱風」。 2011年7月28日由Alchemist發行PlayStation Portable版和2016年10月27日由ENTERGRAM發售PlayStation Vita版《さかあがりハリケーンPortable》。在日本美少女遊戲銷售網站Getchu.com的2008年排名第15名。.
查看 神主和坂上颱風
天保異聞 妖奇士
《天保異聞 妖奇士》為BONES及每日放送所製作的日本電視動畫作品,以及由此改編而成的日本漫畫。.
查看 神主和天保異聞 妖奇士
女城主 直虎
《女城主 直虎》,2017年1月8日起,于日本时间每週日晚間八點在NHK電視台播出的第56部大河劇,由柴咲幸主演。.
查看 神主和女城主 直虎
宇文善 (許國公)
宇文善(),他的祖先是昌黎大棘人,後來遷居夏州(今陝西省靖邊縣東北)《周書·卷十九·列傳第十一》:宇文貴字永貴,其先昌黎大棘人也。徙居夏州。……子善嗣。,南北朝北周及隋朝政治人物。 宇文善的父親宇文貴官至太保;他精通武藝,襲封父親的許國公爵位,曾得授開府儀同三司,任大將軍和洛州刺史《周書·卷十九·列傳第十一》:(宇文善)歷位開府儀同三司、大將軍、柱國、洛州刺史。以罪免,尋復本官,除大宗伯。大象末,進位上柱國。《隋書·卷四十·列傳第五》:(宇文)善紘厚有武藝。大象末位上柱國,封許國公。隋文帝受禪,遇之甚厚,拜其子穎上儀同。及善弟忻誅,並廢於家。善未幾卒。。天和六年(571年)五月,他和唐國公李昞、中山公宇文訓、杞國公宇文亮、上庸公陸騰、安義公宇文丘、北平公寇紹、犍為公高琳、鄭國公達奚震、隴東公楊纂和常山公-于-翼一同獲封柱國,但在建德三年(574年)就因犯罪免官。 後來宇文善恢復官位,在大象元年(579年)擔任大宗伯;周靜帝繼位後隨即在次年(580年)和神武公竇毅、修武公侯莫陳瓊、大安公閻慶進封上柱國。 隋朝建立後,他曾兼任太保,和兼太尉李詢代表隋文帝到同州的皇考桓王廟追封楊忠和呂苦桃為武元皇帝和元明皇后,同以將他們的神主遷移到京師。隋文帝待宇文善很好,封他的兒子宇文穎為上儀同大將軍,後來在開皇六年(586年)因為弟弟杞國公宇文忻謀反被連坐,廢為庶人,不久去世。.
查看 神主和宇文善 (許國公)
封神演義角色列表
本列表記載由中國古典神魔小說《封神演義》中登場的角色。《封神演義》的故事由商朝紂王題詩調戲女媧、蘇妲己進宮魅惑紂王開端,以姜子牙輔佐周武王伐紂的中國歷史為背景,描寫了商朝與周營的對抗,以及闡教、截教諸仙鬥智鬥法、破陣封神的故事。包括主角姜子牙在內,《封神演義》中出現大量基於史實的人物,但書中對這些角色的描述與史實不盡相符。.
查看 神主和封神演義角色列表
余清芳
余清芳()又名清風、青芳,字滄浪,號春清、春芳。化名邱九、徐清風。臺灣臺南廳長治二圖里大湖區後鄉庄(今高雄市路竹區)人,1915年西來庵事件領袖,該事件為臺灣日治時期最大規模的反日民變。.
查看 神主和余清芳
信長之野望Online
《信長之野望Online》,由日本遊戲公司KOEI所開發的MMORPG。此遊戲起始日2005年7月15日(開放 BETA 版)開始至今。.
忽必烈
元世祖忽必烈(;),清代乾隆晚期乾隆帝命改譯为呼必赉,今日學界已無人使用。孛儿只斤氏,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父拖雷的第四子,母唆鲁禾帖尼的第二子,蒙古帝国大汗,元王朝的建立者。 1260年5月5日在自己的弟弟旭烈兀的支持和封地属臣的拥立下,自立为大蒙古国大汗,称大蒙古国皇帝。1271年12月18日,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建立元朝,成为元朝首任皇帝。忽必烈于1260年5月5日至1276年2月4日自立为汗期间实际统治中国北方及蒙古高原地区属于蒙古大汗的直辖领地,于1271年12月18日至1294年2月18日作为元朝皇帝统治中国,前后在位34年,作为全中国皇帝在位18年。 1276年2月4日,元军攻入南宋行都临安,宋恭帝奉上传国玉玺和降表,元朝成为全国性政权,但南宋遗臣建立小朝廷继续抗元。1279年3月19日,南宋海上政权残余的最后一支抵抗力量被消灭,元朝统一全中国。 1276年2月4日,宋恭帝在降表中为忽必烈上尊号大元仁明神武皇帝。1284年1月24日,群臣为忽必烈上尊号宪天述道仁文义武大光孝皇帝。 去世后,获諡號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廟號世祖,蒙古語尊號薛禪皇帝()《元史》卷十七(世祖本紀十四):“五月戊午,遣攝太尉臣兀都帶奉冊上尊諡曰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廟號世祖,國語尊稱曰薛禪皇帝。”。.
查看 神主和忽必烈
分靈
分靈,又稱分香。在東亞傳統宗教中,指在某座寺廟求取神佛的香火,回去供奉的行為。而臺灣民間信仰,分靈的神像每逢一段時間,就需要回到原廟宇(俗謂祖廟)參加祭典,以增添神明的法力,號稱謁祖。 分靈係指地方新建廟宇,或者信徒欲在自宅供奉某一尊神明時,先到歷史悠久、神蹟靈驗的大廟去求取神明的靈力。經過特殊的儀式之後,新塑的神像被視為祖廟神明的分身,具有相近的靈力,但是每年必須重新回到祖廟來進香、刈火,方能保持靈力不衰。信徒也普遍相信,越是接近首座祭祀該神明的廟宇,層級越高,其神力也較強,如湄洲天后宮被各地媽祖廟奉為祖廟。 在華人的信仰中,神明是非常繁忙的,多在天庭或者原鄉,偶爾才來廟裏視察。所以分靈的神像,並不是該神祇本人,而是該神的部屬,或者該神挑選之當地有功德的先人。如臺中萬和宮媽祖廟奉祀的「老二媽」神像,就是當地的一位廖姓少女的魂魄。 就算是同一座廟宇裏,每一尊神像中都是不同的靈體,亦多是神祇的部屬。舉例而言,一座媽祖廟奉祀的神像,會分成鎮殿媽祖、湄洲媽祖、開基媽祖、巡遊媽祖、大媽、二媽、三媽等,或精醫藥,或通堪輿,或善驅魔,或祐航海,各司其職。又有如艋舺祖師廟與淡水祖師廟兩廟,為了一尊曾在西仔反戰鬥中顯靈的清水祖師佛像爭執。 有些大家族在兄弟分家產,離鄉奮鬥以後,因為返鄉祭祖不便,也會求取原本祖先神主香爐的香灰,立一個新的神主牌,在新家祭祀,亦稱為分香。.
查看 神主和分靈
元鸾
元鸾(),字宣明,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追尊魏景穆帝拓跋晃之孙,城阳康王拓跋长寿第二子,北魏宗室、官员。.
查看 神主和元鸾
祖先
先是與後代相反的概念。然而,很多時候所指的祖先,通常都是最少隔幾代,年代久遠的則稱為遠祖。在很多父系社會,狭义的祖先一词只代指父親那邊的祖先。 如果兩個人有共同的祖先,即是代表他們有血緣關係。在演化論上,幾個物種有同一演化祖先,它們便是該祖先物種的後代。 中国古代尊称去世祖先为“皇”,如皇考(对亡父的尊称)、皇姑(对丈夫亡母的尊称)、皇祖(远祖,称高祖以上的祖先)、皇舅(女子称丈夫的亡父)等。 很多文化均有敬仰祖先的傳統,不論死活也要表現恭敬。有些民族還有祖先拜祭的習俗(如清明掃墓、祭拜神主),以維繫整個家族及社會秩序。.
查看 神主和祖先
筊杯
杯(shouew、 bēi ㄒㄧㄠˊ ㄅㄟˉ 亦可讀作 jião bēi ㄐㄧㄠˇ ㄅㄟ)或洨杯,是中國民間信仰的一種尋求神靈指示的工具。筊杯在遠古民間傳統中,世人認為可以與神靈溝通的工具。原用蚌殼投擲於地,視其俯仰情形,斷其吉凶。後改用竹子或木片,做成蚌殼狀替代。名稱有時會倒過來稱之為「杯筊」,或作「杯珓」﹑「杯洨」﹑「杯教」﹑「碑珓」﹑「珓杯」﹑「珓兒」﹑「跋杯」。關於「杯珓」兩字的字源,宋代學者程大昌推論:因蚌殼可如杯子般盛水,是為「杯」;珓的發音和「敎」的發音類似,代表借用杯珓的仰俯來傳達神佛的意志以敎示人們,於是使用「珓」一字。.
查看 神主和筊杯
牌位
位在東亞傳統禮儀和習俗中,是用以祭奠列代神明、聖賢、祖先及亡者的木牌, 上面書寫及雕刻神靈、先人或亡者的名諱,以及寫上一些吉祥話,象徵祂的神靈附着於此受人崇拜。可是,現代的牌位已經不侷限採用傳統的檀木、檜木、沉香木等木材製作,亦有以仿玉、玻璃鋼、壓克力等合成材料製作的產品。 牌位在日、韓語中稱爲「位牌」,在中國一般亦稱爲「神座」、「神牌」、「神主」、「神位」、「祿位」、「香位」、「靈位」、「蓮位」或「木主」 、福州民系稱為「牌套」(pe2-tʰɔ5);神位裝置於小闈閣內時稱爲「神龕」,供奉祖宗牌位的闈閣通常也稱為「祖龕」。.
查看 神主和牌位
鎮安大君
李芳雨(),本贯全州,朝鲜王朝开国之君李成桂长子,母节妃韩氏。.
查看 神主和鎮安大君
遊魂 -Kiss on my Deity-
《遊魂 -Kiss on my Deity-》(タユタマ -Kiss on my Deity-)是Lump of Sugar於2008年7月11日發售的成人遊戲。2009年11月5日由5pb.代理發售Xbox 360版。2009年5月29日Lump of Sugar發售Fan disc《遊魂 -It's happy days-》(タユタマ -It's happy days-)。2016年9月23日發售續作《遊魂2 -you're the only one-》(タユタマ2 -you're the only one-)。標題「タユタマ」是「」之略、「deity」是「神、女神」之意。.
飛鳥時代
飛鳥時代基本上是指7世紀的日本,具體而言乃是從592年到710年之間的時期,也有人認為其開始階段可更早至538年,和前一時期的古墳時代後期相重合。飛鳥時代以其根據遺址所在地奈良城南方25公里處的飛鳥(明日香村─あすかむら,あすか漢字也寫作「飛鳥」)命名。大和王權在飛鳥時代開始發生巨大的變革,大化改新後中央集權的天皇體制正式成形,取代昔日地方豪族各自半獨立的局面。從政治事件方面來說,飛鳥時代可以比較狹義的指592年推古天皇即位,593年聖德太子攝政推行改革,至694年持统天皇從飛鳥浄御原宮遷都藤原京为止的102年,或至710年元明天皇從藤原京遷都平城京(今奈良市)為止的116年。 飛鳥時代同時也是日本歷史上重要的文化、社會和政治交流發展時期,其起點為古墳時代的末期,在從中國傳入的佛教影響下有長足的發展。佛教的引入是日本社會結構改變的重要標誌,也以興建寺廟代替興建巨大古墳的風氣,因此大型古墳迅速自飛鳥時代中消失。飛鳥時代的另一個重要表現是日本國的稱呼,從倭(わ、やまと、ワ、ヰ)變為了日本(にほん)。 在藝術史上,飛鳥時代還可以分為兩個時期:6世紀的「飛鳥文化」(狹義,指到大化改新為止,早期佛教文化傳入並受到北魏和百濟的影響)和7世紀的「白鳳(はくほう)文化」(參見子條目命名之說明,指大化改新後的時期,受到更多隋朝和唐朝文化的影響)。.
查看 神主和飛鳥時代
蔣緯國
蔣緯國(),幼名建鎬,號念堂,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裝甲兵科,生於日本東京,籍貫浙江省奉化縣,養父蔣中正,養母姚冶誠,兄蒋经国。生母是日本人重松金子,生父是戴傳賢(戴季陶)。曾任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國防部聯合作戰訓練部主任、聯勤總司令、三軍大學校長。.
查看 神主和蔣緯國
金童玉女
金童玉女為道教對得道之真人居處的仙童與仙女侍從之稱呼。 觀音大士身旁有善才尊者與龍女尊者隨侍,民間亦敬稱兩尊者為「金童玉女」。 此外,民間信仰吸納了佛教與道教的說法,在死者靈位前以紙紮竹造,製作童男與童女之像並稱為「金童玉女」,一來希望能如善才與龍女一般接引死者,到極樂世界的觀音寶殿。二來也把死者地位提昇,認為死者物化歸真,必然有仙童、仙女以為差遣之使用人。.
查看 神主和金童玉女
長濱豐彥
長濱豐彥()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投降之後,居住在鹿兒島縣鹿兒島郡三島村硫磺島(鬼界島)的一位自稱天皇的人物,自稱是安德天皇第34代孫。媒體稱之為長濱天皇。 長濱豐彥大約在1950年左右成為媒體的話題。他在小學畢業之後,參加了大日本帝國海軍,成為志願兵,進三等兵曹。退伍之後回到硫磺島供奉島上熊野神社的神主安德天皇。他依靠半農半漁的生活以及軍隊的退伍金為生,同時擔任該島選舉管理委員會委員長的職務。 長濱豐彥作為自稱天皇之一,既沒有像三浦天皇等人的威嚴的皇居,也沒有熊澤天皇那樣與昭和天皇對抗的意識。長濱豐彥不喜歡前來採訪的記者。長濱豐彥由於性格和善而受到了島民的尊敬。當地居民尊稱他為「天皇君」(天皇さん)。.
查看 神主和長濱豐彥
林投姐
《林投姐》是台灣台南流傳甚廣的民間故事,與《陳守娘顯聖》、《呂祖廟燒金》合稱「清代府城三大奇案」,若加上台北的傳說《周成過臺灣》則稱「清末臺灣四大奇案」,若再加上1950年代發生的《瘋女十八年》,則稱「台灣五大奇案」。林投姐跟臺北的傳奇故事《周成過臺灣》,情節相當相似,有「南林北周」之稱。 《林投姐》故事的起源有兩種說法,台灣史地學家林衡道在其著作中曾主張林投姐的故事是來自中國的「望夫傳說」系列,而另一種說法則認為林投姐的故事是發生在台灣拓墾時,道光、咸豐年間臺南鹽水到嘉義布袋一帶的民間故事。而林投姐的身份和故事結局在不同的版本也有所差別。但故事主軸均是架構在女主角被騙財騙色後上吊於林投樹林,死後冤魂不散而得其名。.
查看 神主和林投姐
李佐 (北魏)
李佐(),字季翼,陇西郡狄道县(今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人,北魏镇北将军、敦煌宣公李宝第四子,北魏官员。.
查看 神主和李佐 (北魏)
李玙 (北朝)
李玙(),字道璠,陇西郡狄道县(今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人,出自陇西李氏姑臧房,北魏散骑常侍、定州刺史、骠骑大将军、安城文恭伯李韶长子,北魏、东魏官员。.
查看 神主和李玙 (北朝)
李陵容
李陵容,东晋简文帝司马昱的妃子,晋孝武帝的母亲。出身微贱,身体强壮,容貌丑陋,初在会稽王府里做低等婢女。 开始晋简文帝司马昱为会稽王,有三子,都夭折。自世子司马道生在永和四年(348年)被废黜,临川献王司马郁早逝,其后诸姬绝孕将近十年。司马昱令卜者扈谦占筮,回答:“后房中有一女,当育二贵男,其一终盛晋室。”当时宠妾徐氏生新安公主,因美丽有德被宠爱。司马昱很希望她有身孕,但过了一年还是无子。道士许迈,当时朝臣都说他得道。帝从容而问,回答:“迈是好山水人,本无道术,斯事岂所能判!但殿下德厚庆深,宜隆奕世之绪,当从扈谦之言,以存广接之道。”司马昱同意,更加采纳。又数年还是无子,令善相面的人看他的爱妾,相面者说都不能给王爷生儿子,于是又派诸婢媵给他看。当时李陵容为宫人,在织坊中,个高皮肤黑,宫人都说她是昆仑人(黑人或棕色人种)。李陵容到了,相面者大惊:“就是这个人。”司马昱为了大局,召她侍寝。李陵容几次梦到两龙枕膝,日月入怀,以为这是吉祥,遂在362年生孝武帝司马曜、364年生司马道子(会稽文孝王)及鄱阳长公主。 司马昱在371年被桓温拥立为帝,在位仅八个月既去世,期間不曾給予李陵容任何封號。她的儿子孝武帝即位后,尊封李陵容为淑妃。太元三年(378年),进为贵人,九年,进为夫人。十二年,加为皇太妃,仪服与太后相同。十九年,会稽王司马道子上奏:“母以子贵,庆厚礼崇。伏惟皇太妃纯德光大,休祐攸钟,启嘉祚于圣明,嗣徽音于上列。虽幽显同谋,而称谓未尽,非所以仰述圣心,允答天人。宜崇正名号,详案旧典。”八月辛巳,孝武帝临轩,遣兼太保刘耽尊李陵容为皇太后,称崇训宫。 晋安帝即位,尊为太皇太后。隆安四年(400年),李陵容在含章殿驾崩,上尊谥文皇太后,葬于修平陵,神主祔于她婆婆宣太后鄭阿春庙。.
查看 神主和李陵容
朝鮮端宗
朝鮮端宗(;),諱李弘暐(),是李氏朝鮮的第6代君主,1452年至1455年在位。廟號端宗,諡號恭懿溫文純定安莊景順敦孝大王(),葬於江原道宁越郡的莊陵。.
查看 神主和朝鮮端宗
朝鲜历史
朝鲜历史指的是整個朝鮮半島的歷史。 根据考古所得,早在远古时期朝鲜半岛之上就已有人类居住。其旧石器时代始于公元前50万年,公元前5千年进入新石器时代,公元前10世纪开始进入青铜器时代。公元前4世纪进入鐵器时代。 韓國信史大約在公元前194年燕人卫满推翻古朝鲜准王建立卫满朝鲜时建立。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中国汉武帝东征朝鲜,设立四郡,統治朝鮮半島北部四百多年。但到公元4世纪以后,中原勢力漸衰,高句丽在鸭绿江流域兴起,兼并北部的各部落国家及汉四郡。在南部,百济消灭马韩54国。辰韩也由12国合并为新罗。朝鮮半島形成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鼎立时期,史称“三国时代”。 今日韓國人所稱的統一是在公元7世纪新罗统一朝--鮮半岛,朝鮮因為政治因素對此則有不同見解,不過無論如何,等到中古時代的高麗國(高麗也是韓國英文名Korea的來源)出現之後,韓民族國家的概念基本已經確立。904年,新罗僧人弓裔建立“后高句丽”。918年,后高句丽大将王建以弓裔行为不轨和滥用权力而推翻其统治,改国号为“高丽”,后更滅新羅正式統一朝鮮半島。高丽王朝是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家。高丽在朝鲜半岛维持近500年的历史,直到1392年,高丽大将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又維持500餘年,並在世宗時並創制朝鮮文字-諺文,在此同時儒教也大力發展並取代佛教的主導地位。後來於1592年與日本爆發戰爭而鎖國,西方勢力入侵日本後,日本也內部革新而成為殖民國家,甲午一役後在列強的操縱下朝鲜高宗改革建立大韓帝國正式脫離朝貢體系。但很快的於1910年“日韩合并”就遭滅亡。 1945年2月,根据雅爾達會議的安排,朝鲜半岛由美苏2国共同托管。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朝鮮半島被美苏分為南北兩塊分别占領,并分别建政,北部蘇聯勢力範圍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以及南部處於美國勢力範圍內的「大韓民國」。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在苏联缺席下,当时美国主导的联合国安理会通过联合国安理会84号决议,成立联合国军支援南韩。1953年,联合国军支援的南韩同由中国入朝参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及北朝鲜最终签署停火协议,朝鲜半岛沿三八线非军事区划分为两个国家政權,分裂至今。.
查看 神主和朝鲜历史
戴季陶
戴季陶(),原名良弼,字選堂,號天仇,后改名傳賢、字季陶,通稱戴季陶,中华民國政治家、中國國民黨元老之一,中华民国国旗歌的作詞者,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早的研究者之一。他在訓政時期任第一任考試院院長長達20年,也是歷史上最年輕的五院院長(就任時年僅37歲)。.
查看 神主和戴季陶
春申君
春申君(),名黄歇,中国战国时代楚国人(今河南省潢川人)。楚考烈王时期官至楚国令尹,是战国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平原君赵胜、孟尝君田文、信陵君魏无忌合称为“战国四公子”。.
查看 神主和春申君
擲筊
擲筊是一種道教信仰問卜的儀式;又稱擲筶、擲杯、博杯,普遍流傳於華人民間傳統社會。「筊杯」是一種占卜工具,是世俗之人所用以與神明指示的工具。「筊杯」有時會倒過來稱之為「杯筊」。多用竹、木等材質做成,兩個為一對,呈立體的新月形狀,每一個稱為一「支」,並分有正反面,凸起部份稱為「陰面」(也就是反面),平面的部份則稱為「陽面」(也就是正面)。儀式內容是將兩個約掌大的半月形,一面平坦、一面圓弧凸出之筊杯擲出,以探測神鬼之意。 筊杯的大小一般以手掌能合住為原則,但也有特別製作的大型筊杯,在民間信仰中,特殊尺寸的筊杯也必須請示神明是否合意。大型筊杯一般是放在紙錢上,雙手握好紙錢,再將筊杯甩落,這是用在廟方人員求問重要事務時,如慶典日期、作醮事宜等。 在臺灣,凡是道教廟宇,在神像前幾乎都有一到數對筊杯,佛教伽藍也大多有之。臺灣民間信仰中,凡是求籤,均需要向神明擲筊確認。「筊杯」簡稱「杯」,故臺語「擲筊」又名「博杯」。然而筊杯並非僅在廟中使用,家中有供祖先神主者,往往也會備有一對筊杯,如果是向新逝的死者神位求問問題,不能使用「筊杯」,只能用兩枚硬幣。 今日,有許多廟宇也採用了塑膠製的筊杯。筊杯有時被宗教神棍用做騙財工具,方式是在筊杯中灌鉛或汞,以控制其正反面的呈現。.
查看 神主和擲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