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巴奈,A.
#重定向 爾敏·巴奈.
查看 爾敏·巴奈和巴奈,A.
巴勒 (電影)
《巴勒》(Pareh,解作「稻米」),對外發行時稱為《稻米之歌》(Pareh, Song of the Rice),是一部1936年的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電影,由荷蘭人和執導,由、蘇卡西(Soekarsih)等業餘演員主演。故事講述漁夫與農家女不顧禁忌,繼續交往。 巴林克在1934年開始與合作,籌備拍攝工作。他們籌募的製作經費總值75,000,比同期的本土電影高出幾倍,還邀請弗蘭根從荷蘭來到東印度群島,幫助他們攝製這套影片。這部電影由弗蘭根和王氏兄弟在東印度群島拍攝,在荷蘭進行後期工作。結果本片成功從歐洲觀眾身上獲利,得到他們的好評,卻無法得到土著的欣賞;製片人也無法藉着電影的收益擺脫宣告破產的命運。 《巴勒》的面世改變了荷屬東印度電影業的生態,本土電影不再像此前數年那樣以華人為對象,製片商也開始着力吸引土著觀眾觀看本土電影。後來巴林克攝製電影《》,成功獲利。美國視覺人類學家認為,《巴勒》和《月圓》是1930年代荷屬東印度最重要的兩部電影作品。.
薩努西·巴奈
薩努西·巴奈(Sanusi Pane,),已故印度尼西亞(印尼)作家、記者、史學家;生前活躍於文壇,參加過多份雜誌的編務,被譽為獨立革命之前東印度群島最重要的劇作家。.
查看 爾敏·巴奈和薩努西·巴奈
H·B·耶辛
H·B·耶辛(HB Jassin,),原名漢斯·巴格·耶辛(Hans Bague Jassin),印度尼西亞(印尼)文學評論家、文獻學家、教授。他在哥倫打洛市出生,父親在石油公司工作,喜歡看書;他自己則在就讀小學期間養成閱讀習慣,還在高中畢業之前開始撰寫文學評論。他在畢業之後曾經在助理駐紮官府工作過一陣子,然後又接受邀請前往巴達維亞(今雅加達),在國營出版社圖書編譯局工作。他在1950年代先後入讀印度尼西亚大学和耶鲁大学;回國後除了擔任教職,他還參加過《文學》、《地平線》雜誌的編務。他在主編《文學》雜誌期間,刊登了一篇運用擬人法描寫安拉的短篇小說,卻拒絕公開化名作者的身分,因此法庭裁定這篇小說褻瀆宗教,判處耶辛監禁一年,緩刑兩年。 耶辛在刑期屆滿之後成立耶辛文学文献中心,負責記錄印尼文學。他在晚年六度中風,並於2000年逝世,遺體在卡利巴達英雄陵園安葬。他被稱為「印度尼西亞文學教皇」,除了在工作方面獲得好評,還獲得多項獎項。.
查看 爾敏·巴奈和H·B·耶辛
新作家
《新作家》(Poedjangga Baroe,IPA讀音:,:Pujangga Baru,曾拼作Pudjangga Baru)是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一份由爾敏·巴奈、阿米尔·哈姆扎和蘇丹·達迪爾·阿里夏巴納創辦,在1933年7月至1942年2月期間發行,作風前衛的文學雜誌。 荷屬東印度土著的民族主義意識自20世紀以來便開始變得更強大,這可以從當地幾份民族主義刊物的創立看得出來。爾敏、哈姆扎和阿里夏巴納這三位來自蘇門答臘的作家在1932年9月為這份雜誌奠下基礎,並在其後向40名《圖書旗幟》雜誌文學專欄的撰稿人寄信徵稿,以及向當地10個蘇丹國君主寄信請他們訂閱雜誌。創辦人和荷蘭人擁有的考爾夫出版社所訂下的協議最終告吹,因此創辦人便同意自行負責雜誌的印刷。因而產生的《新作家》雜誌在1933年出版創刊號;雜誌在出版期間曾經擴大收錄的內容範圍,以及接納更多政界人物參與雜誌的編務。該雜誌在1942年日本佔領東印度群島停止發行,不過之後阿里夏巴納曾經在1948年至1954年期間出版另一份名為《新作家》的雜誌。 在意識形態上,《新作家》支持東印度群島成為一個以印尼語為共同語的現代統一國家。不過,由於作家的文化、政治觀點各異,所以雜誌在文化、政治上的傾向並不明確。為了保持政治中立,雜誌曾經刊登過關於各派政治思想的文章。雜誌對文化的討論包括幾次針鋒相對的論戰,主題是西方文化和傳統在國家建設過程中的輕重應該如何。 第一份《新作家》雜誌歷時9年,合共出版了90期,曾經刊登過超過300首詩歌、五部劇本、三部詩集、一篇小說,多篇散文和數篇短篇故事。這份付費訂閱者人數從未超過150人的雜誌所獲得的評價是毀譽參半的:年輕作家讚揚這本雜誌能夠表現出當代的面貌,不過馬來傳統主義者卻認為雜誌令馬來文受到污染,並對此加以責難。雖然《新作家》刊載的大部分文學作品如今都已經為人淡忘,不過在1933年至1942年期間突出的題材和寫作風格卻令評論家把這段時期稱為印度尼西亞文學史上的「《新作家》時期」。.
查看 爾敏·巴奈和新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