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熱帶低氣壓WP012016

指数 熱帶低氣壓WP012016

熱帶低氣壓WP012016(Tropical Depression WP012016,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012016)為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個生成的熱帶氣旋,並帶來港澳地區該年首次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以及廣東西部年內首次颱風預警信號。日本氣象廳、中國國家氣象中心、臺灣中央氣象局、香港天文台和澳門氣象局均視此系統為一熱帶低氣壓,但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卻未有即時升格,事後才把該系統補升為熱帶低氣壓,並給予編號01W。該熱帶低氣壓由一道季風槽發展而成,因此擁有明顯的「季風低壓」特徵,外圍風力較接近中心處更強勁。這次風暴期間,澳門較香港更接近該系統,而澳門普遍風力亦錄得強風程度,但只有香港天文台卻需發出更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目录

  1. 4 关系: 熱帶低氣壓 (2016年5月)熱帶低氣壓01W (2016年)2016年5月熱帶低氣壓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

熱帶低氣壓 (2016年5月)

#重定向 熱帶低氣壓WP012016.

查看 熱帶低氣壓WP012016和熱帶低氣壓 (2016年5月)

熱帶低氣壓01W (2016年)

#重定向 熱帶低氣壓WP012016.

查看 熱帶低氣壓WP012016和熱帶低氣壓01W (2016年)

2016年5月熱帶低氣壓

#重定向 熱帶低氣壓WP012016.

查看 熱帶低氣壓WP012016和2016年5月熱帶低氣壓

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

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泛指於2016年全年內的任何時間,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水域,以及南中國海所產生的熱帶氣旋。雖然有關方面並沒有設下本颱風季的指定期限,但是大部份於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通常皆會於5月至12月期間形成。 本條目的範圍僅局限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及南海的水域。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東的太平洋水域產生的風暴則被稱為颶風,並被列入2016年太平洋颶風季。於西北太平洋產生的熱帶風暴是由日本氣象廳所命名(即國際名稱),國際編號為16xx,而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JTWC)則將於該地區的熱帶低氣壓之編號以W字母作結。凡進入或產生於菲律賓風暴責任範圍以內的熱帶低氣壓,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PAGASA)均會給予當地名稱,作當地警報用途,因此可能會有兩個不同的英文名稱(官方以國際名稱為準);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與中華民國採用的中文譯名可能不同。以下各熱帶氣旋資訊以熱帶氣旋存在期間的巔峰形態為準。 2016年西北太平洋風季開始時間明顯偏遲,第一個系統於5月26日形成,令本年風季成為紀錄史上第5遲開始的風季,亦是21世紀至今最遲開始的風季,只比1973、1983、1984及1998此四年早;但該系統卻成為港澳地區有紀錄以來於厄爾尼諾現象影響下,最早吹襲當地的熱帶氣旋。而第一個獲命名風暴則於7月3日形成,只比1998年的7月8日為早5日;亦是颱風茉莉於2015年12月17日消散後,相隔198日後才再有命名風暴形成,打破西北太平洋最長沒有命名熱帶氣旋的「空窗期」。受熱帶氣旋頻繁吹襲的菲律賓也在茉莉後大半年沒有風暴來襲,直至2016年颱風妮妲在7月31日登陸呂宋北部,才再有熱帶氣旋登陸菲律賓,情況實屬罕見。不過到8月卻受到巨大「季候風渦旋」影響,熱帶氣旋活動變得異常頻繁,短短兩星期內湧現6個命名熱帶氣旋,與該年前6個月的寂靜形成強烈對比。.

查看 熱帶低氣壓WP012016和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