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4 关系: 埃伯斯瓦爾德撞擊坑,堅忍撞擊坑,大瑟提斯高原,奧林帕斯山 (火星),好奇號,尼羅瑟提斯桌山群,布魯斯·賈科斯基,亞馬遜平原 (火星),火星地理,火星分界,火星隕石,火星氣候,火星水文,科柏洛斯槽溝,行星地質學,行星科学,西奇坑 (火星隕石坑),諾亞高地,阿卡迪亞平原,阿拉伯台地 (火星),阿拉伯方格区,赫卡特斯山,赫斯珀利亞高原,梅杜莎槽溝層。
埃伯斯瓦爾德撞擊坑
埃伯斯瓦爾德撞擊坑(Eberswalde,舊稱Holden NE)是火星珍珠高原上一個被半覆蓋的撞擊坑,位在可能曾經是湖泊的霍頓撞擊坑北方。該撞擊坑直徑 65.3公里,中心位置 24°S, 33°W ,以德國布蘭登堡的城市埃伯斯瓦爾德命名(根據國際天文聯會,火星較小的撞擊坑以地球上人口少於十萬的城市命名。);並曾經是火星科學實驗室的候選登陸地點。 該撞擊坑內的地形是火星表面曾有流動液態水的強力證據。.
堅忍撞擊坑
堅忍撞擊坑(Endurance)是一個機會號火星車曾於2004年5月到12月間探測過的火星撞擊坑。該撞擊坑是以欧内斯特·沙克尔顿組織的大英帝国穿越南极探险中前往南極洲的帆船堅忍號命名。 機會號於任務中第135個火星日(2004年6月15日)進入該撞擊坑中,並於第315個火星日(2004年12月14日)離開。在這段期間機會號穿過了各種障礙、陡坡,並克服了經過細砂地時車輪打滑的狀態。.
查看 火星地質和堅忍撞擊坑
大瑟提斯高原
大瑟提斯高原(Syrtis Major Planum),更常見的名稱是大流沙,是火星上一個明顯的暗區(大瑟提斯,Syrtis Major),坐落於北方低原和南方高地之間,中央位於北緯8.4度,東經69.5度。是一座低緩的盾狀火山,曾被認為是平原。它呈現黑色是因為玄武岩未被沙子覆蓋。.
查看 火星地質和大瑟提斯高原
奧林帕斯山 (火星)
奧林帕斯山(Olympus Mons)是火星上的盾狀火山,亦為太陽系中已知最高的山,高於基準面21,229公尺,將近地球珠穆朗玛峰的兩倍多,但更貼切的比喻是地球冒納羅亞火山從海底算起高度(9公里多)的兩倍多,因為同樣是盾狀火山,且山頂都有破火山口。火山寬約600公里,約等於夏威夷群島的寬度(夏威夷島至可愛島)。位於北緯18.4度,東經226度。 在太空船確認它是一座山之前,地面望遠鏡中的奧林帕斯山是一明亮的亮點,被19世紀後期天文學家命名為「奧林帕斯山之雪」(Nix Olympica)。Patrick Moore (1977), Guide to Mars, London (UK), Cutterworth Press,前者為p.96,後者為p.120.
好奇號
好奇號(Curiosity)是一輛美國太空總署火星科學實驗室轄下的火星探測車,主要任務是探索火星的蓋爾撞擊坑,為美國太空總署火星科學實驗室計劃的一部份。 好奇號在2011年11月26日北美東部標準時間10:02於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進入火星科學實驗室太空船,並成功在2012年8月6日協調世界時05:17於伊奧利亞沼著陸。好奇號經過56,300萬公里的旅程,著陸時離預定著陸點只相差2.4公里。 好奇號的任務包括:探測火星氣候及地質,探測蓋爾撞擊坑內的環境是否曾經能够支持生命,探測火星上的水,及研究日後人類探索的可行性。 好奇號的設計將是計畫中的火星2020探測車任務設計基礎。2012年12月,好奇號原本執行2年的探測任務被無限期延長。 2014年6月24日,好奇號在發現火星上曾經有適合微生物生存的環境之後執行滿一個火星年的探測任務。.
查看 火星地質和好奇號
尼羅瑟提斯桌山群
尼羅瑟提斯桌山群(Nilosyrtis Mensae)是一個位於火星卡西乌斯区的區域,中心座標36.87°N,67.9°E。該區域的西緣和東緣經度分別是51.1°E和74.4°E。而它的北緣和南緣緯度則分別為36.87°N和29.61°N。尼羅瑟提斯桌山群位於普羅敦尼勒斯桌山群正東方,且兩者都位於火星南北分界線上。這個橫跨705公里的區域於1973年以火星古典反照率特徵命名。.
布魯斯·賈科斯基
布魯斯·馬丁·賈科斯基(Bruce Martin Jakosky,)是一位美國行星科學家。曾經參與海盗号、、克萊門汀號、火星觀察者號、火星全球探勘者號、2001火星奧德賽號、火星科学实验室和MAVEN等太空任務,並且投入多個未來太空任務的規劃。.
亞馬遜平原 (火星)
亞馬遜平原(拉丁語:Amazonis Planitia)是火星上一個極為平坦的平原,位於塔爾西斯和埃律西昂火山區之間,中心位於北緯24.74度,東經196度。名字來自早期天文學家命名的反照率特徵「Amazons」,希臘神話中一個全由女性戰士組成的種族。.
火星地理
火星地理(Geography of Mars,或Areography)為火星的自然地理。.
查看 火星地質和火星地理
火星分界
火星南北半球之間的分界(Martian dichotomy)是火星最明顯的地理特徵,該分界線是崎嶇的南半球隕擊高原和平坦的北半球盆地分界線。兩個半球間的高程差約 1 至 3 公里。而火星地殼平均厚度是 45 公里;而南半球地殼厚度約 58 公里,北半球則是 32 公里。.
查看 火星地質和火星分界
火星隕石
火星隕石是在行星火星上形成,但因為被小行星或彗星撞擊而從火星拋射出並墬落到地球上的岩石。截至2014年3月3日,在地球上發現的隕石已經超過6萬顆,但被確認是來自火星的僅有132顆。這些隕石被認為來自火星,是因為它們有與太空船在火星上分析的岩石和氣體有著相似的元素和同位素組成。在2013年10月17日,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提出報告說,基於好奇號對火星大氣層的氬氣所做的分析,在地球上發現的一些火星隕石已被確認確實是來自火星。 這一個條目不是在火星上發現的隕石,例如隔熱罩岩。 在2013年1月3日,NASA報告說,2011年在撒哈拉沙漠發現,被命名為NWA 7034(暱稱為"黑美人")的隕石,被確認是來自火星,並發現含有的水量十倍於在地球上其他地區發現的火星隕石。測量這顆隕石形成的年代是21億年前,相當於火星上的亞馬遜地質時期。.
查看 火星地質和火星隕石
火星氣候
火星氣候是數個世紀的科學家感興趣的課題,因為火星是唯一可從地球觀測其表面細節的類地行星。 雖然火星質量只有地球的11%,距離太陽比地球遠50%,兩顆行星的氣候仍有明顯相似之處,例如極冠、季節變化和可觀測的天氣模式,因此吸引了行星科學家和氣候學家持續的研究。雖然火星的氣候類似地球,包括季節和週期性的冰河期,也有重要的差異,如沒有液態水(雖然存在水冰)和低得多的熱慣性。火星大氣層的大氣標高大約是11公里,比地球高60%。氣候和生命現在或過去是否曾經存在於火星上有很大的關聯性,並且因為 NASA 的量測指出火星南極冰蓋的昇華增加,以致一些新聞媒體推測火星正經歷全球暖化的新聞而受到越來越多人感興趣。 早在17世紀早期人類就已使用地球表面的設備研究火星,但直到1960年代中期火星探測才開始對火星近距離觀測。飛掠和環繞探測器在火星大氣層之上觀測,並有數個登陸艇和火星車直接量測取得資料。先進的地球軌道望遠鏡今日仍持續提供一些有用的廣視野觀測以了解大範圍的氣象現象。 第一個火星飛掠任務是1965年的水手4號。快速的二日飛掠任務(1965年7月14至15日)提供了火星氣候有限而粗略的模式。之後的水手6號和水手7號提供了缺少的氣候基本訊息。之後真正取得火星氣候資料是開始於1975年的海盜號計畫和之後計畫,例如極為成功的火星全球探勘者號。 這些觀測工作已經有稱為火星大氣環流模式(Mars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MGCM)的電腦模擬計算輔助。幾個不同的迭代模式增進了火星氣候模式有限度的了解。氣候模式在顯示大氣物理和小於影像解析度的尺度上是受到限制的。它們也可能基於火星大氣機制和受到火星觀測資料品質以及時間和空間密度限制造成的不準確或不切實際假設。.
查看 火星地質和火星氣候
火星水文
火星水文是研究火星表面水的狀態。相較於地球,液態水在火星表面幾乎不存在。火星的水大多鎖在永久凍土和極冠等冰凍圈(Cryosphere),所以在火星表面沒有足夠的液態水可以形成水圈。只有極少量的水蒸氣存在於火星大氣層。 現在火星表面環境因為大氣壓力和溫度過低,會讓液態水蒸發或凝固而無法存在。因此研究人員研究古代火星的水文遺跡,重建。但仍無法解答液態水消失的原因。 目前已有許多直接和間接證據證明火星表面有液態水間歇性存在於表面或地表下;例如河床Harrison, K and R.
查看 火星地質和火星水文
科柏洛斯槽溝
科柏洛斯槽溝(Cerberus Fossae)是火星上數條狹長的裂隙,寬數百公尺,總長超過一千公里,位於埃律西昂山東南方,曾發生多次大規模的熔岩噴發與洪水釋出,年代屬於年輕的晚亞馬遜紀。 火星有兩座巨大的火山高原--埃律西昂與塔爾西斯,其巨大的重量使地殼產生眾多放射狀裂隙,科柏洛斯槽溝即是一例。在受壓的狀態下曾多次使地下水釋出爆發洪水,形成河谷,如北段的格瑞奧陶谷(Grjótá Valles)、西南的阿薩巴斯卡谷(Athabasca Valles),還有東方的瑞威谷(Rahway Valles)、馬爾提谷(Marte Vallis)。根據撞擊坑計數,阿薩巴斯卡峽谷年齡約2百萬至3千萬年,可說是火星上最年輕的外流水道(outflow channel,指洪水刻畫出的乾河谷)。.
查看 火星地質和科柏洛斯槽溝
行星地質學
行星地質學(Planetary Geology),亦稱為天體地質學(Astrogeology)、天文地質學(Exogeology),是行星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學科,研究的範圍是行星、衛星、小行星、彗星以及隕石等天體的地質。雖然geo-(地理)前綴通常表示地球或與地球相關的主題,但由於歷史和便利的原因,行星地質學被命名為: 將地質科學應用於其他行星體。 由於涉及類型的調查,它也與地球地質學密切相關。 行星地質學包括確定类地行星的內部結構等主題,並且還考察了行星火山活動和表面過程,如撞击坑,河流和風蝕過程。 還研究了巨型行星及其衛星的結構,以及諸如小行星,柯伊伯带和彗星的太陽系的小天體組織。.
查看 火星地質和行星地質學
行星科学
行星科學(Planetary science,很少用planetology)是研究行星(包括地球)、衛星,和行星系(特別是太陽系),以及它們形成過程的科學。它研究對象的尺度從小至微流星體到大至氣態巨行星,目的在確定其組成、動力學、形成、相互的關係和歷史。它是高度科技整合的學科,最初成長於天文學和地球科學,但現在包含許多學科,包括行星地質學(結合地球化學和地球物理學)、大氣科學、海洋學、水文學、理論行星科學、冰川學、和系外行星 。類似的學科包括關心太陽對太陽系內天體影響的太空物理學和天文生物學。 還有相關於行星科學的觀測和理論分支與關聯性。觀測的研究涉及與太空探索的結合,主要是與使用遙測技術的機器人的太空船任務,和在地面實驗室所做的工作比較。理論部分涉及大量的電腦模擬和數學建模。 雖然全世界有好幾個純粹的行星科學研究所,但行星學家一般都在大學或研究中心的天文學和物理學或地球科學部門。他們每年都有幾個重要的會議,和範圍廣泛的等同綜述論的期刊。.
查看 火星地質和行星科学
西奇坑 (火星隕石坑)
西奇是在火星赫拉斯方格的撞擊坑,位於南緯58.3°,西經258.1°。它的直徑是234公里,以義大利天文學家安吉洛·西奇(1818年–1878年)命名。 附近顯著的撞擊坑包括在東南方小的、南方的和西南西方的。 Image:Hellas quantangle.JPG|赫拉斯方格圖顯示兩個向左傾斜,朝向撞擊坑的底部的大河谷。請注意赫拉斯撞擊坑非常巨大,這張圖只顯示東部的一面。 Image:Secchi Crater Floor.JPG|高解析度成像科學設備觀察到的西奇坑底部。點擊圖片可以看見美麗的塵捲風痕跡和一個撞擊坑的底部。.
諾亞高地
諾亞高地(拉丁語:Noachis Terra,諾亞的土地)或譯為諾亞地,是火星南半球一個廣大的陸塊(terra在拉丁語中是指廣大的地塊)。諾亞高原位在巨大的希臘平原西方,大約橫跨了南緯20°至南緯80°度和西經30°度到東經30°,中心在。 火星地質年代中的諾亞紀(Noachian epoch)就以此區域命名。.
查看 火星地質和諾亞高地
阿卡迪亞平原
阿卡迪亞平原(Arcadia Planitia),火星上一個在地質年代亞馬遜紀火山活動後由平坦熔岩流形成的平原。1882年喬凡尼·斯基亞帕雷利以古希臘的阿卡迪亞命名。.
查看 火星地質和阿卡迪亞平原
阿拉伯台地 (火星)
阿拉伯台地是火星北部的大片乾燥地區,大部分位於阿拉伯方格区內,但有一小部分在阿基達利亞海區。它有密集的坑穴,並且被嚴重的侵蝕。這個飽受摧殘的地區顯然有古老的歲月,阿拉伯台地是這顆行星上最古老的地區之一。它的長邊涵蓋達,中心大約在,它的東南區比西北區高了約。除了有許多坑穴,通過阿拉伯台地的谷風進入這顆行星毗鄰阿拉伯台地邊緣的大片北方低地。.
阿拉伯方格区
阿拉伯方格區(Arabia quadrangle)是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在太空地質研究計畫(Astrogeology Research Program)對火星表面畫分的30個火星地圖方格之一,編號為MC-12。 這個方格包含大部分火星傳統的阿拉伯土,它也包含一部分的Terra Sabaea和小部分的子午線高原。它位於年輕的北方平原邊界和古老的南方高地之間。方格涵蓋的區域從西經315°至360°,和北緯0°至30°。.
查看 火星地質和阿拉伯方格区
赫卡特斯山
赫卡特斯山(Hecates Tholus)是火星上的火山,根據歐洲太空總署的火星快車號觀察的結果,三億五千萬年前赫卡特斯山曾經有巨大的火山爆發。這次的噴發創造了直徑10公里的破火山口,並且冰川的沉積物稍後充填了部分的破火山口和相鄰的窪地。火山口的計數顯示這是發生在500萬至2000萬年前的事,但是氣候模是顯示目前在赫卡特斯山的冰並不穩定,因為氣候變化指出冰川仍在活動中。這也顯示出冰川的年齡對應於火星自轉軸傾角增加的時期。 這座火山在埃律西昂平原上,位於火星北緯32.1度,東經150.2度,直徑183公里。它是埃律西昂火山群中最北邊的,其它的是埃律西昂山和歐伯山。 在行星命名中,"tholus"是用來描述一個小小的圓頂的山或小山。 Image:MOLA hecates tholus.jpg|赫卡特斯山的地勢圖。 Image:Hecates Tholus Ridges.JPG|HiRISE所見的赫卡特斯山脈,山脊是西北的走向。.
查看 火星地質和赫卡特斯山
赫斯珀利亞高原
赫斯珀利亞高原(Hesperia Planum)是位在火星南半球廣大的熔岩平原。該高原以數量較周圍地區少的撞擊坑和大量的皺脊為醒目特徵,該地區也是古老火山泰瑞納山所在地。火星地質年代中的赫斯珀利亞紀名稱即由來自此高原 Scott, D.H.; Carr, M.H.
查看 火星地質和赫斯珀利亞高原
梅杜莎槽溝層
梅杜莎槽溝層(Medusae Fossae Formation,MFF)是火星赤道上綿延約5500公里的獨特沉積構造,成因至今仍未明瞭。位於埃律西昂平原和亞馬遜平原南方,火星南北地形差異的分界線上。層(Formation)是岩層學(Lithostratigraphy)中岩層的基本單位。此地層以位於其中、的梅杜莎槽溝(Medusae Fossae)命名。.
查看 火星地質和梅杜莎槽溝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