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泰德·邦迪

指数 泰德·邦迪

西奥多·罗伯特·“泰德”·邦迪(Theodore Robert "Ted" Bundy,),原名西奥多·罗伯特·考维尔(Theodore Robert Cowell),是美国一个活跃于1973年至1978年的连环杀手。 泰德邦迪高中畢業後進入幾間大學念書,後來在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念中文系,與女同學戀愛後輟學做幾份低薪工作,並參與共和黨參議員洛克斐勒的競選當義工,但在女友抱怨他缺乏上进心並與他分手後,泰德邦迪又重回大學並在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心理系以優異成績畢業,期間曾在自殺防治中心任職。 之後他幫忙助選華盛頓州共和黨主席的州長競選活動,並獲得推薦進入法學院就讀,但與前女友舊情復燃又悔婚後就未再回法學院就讀。 在其于1978年2月最后一次被捕之前,他曾两度从县监狱中越狱成功。 被捕后,他完全否认自己的罪行,直到十多年后,才承认自己犯下了超过30起谋杀。 不过真正的被害人数量仍属未知,据估计为26至100人不等,一般估计为35人。通常,邦迪会棒击受害人,而后再将其勒死。 他还曾有过强奸与恋尸行为。最终,他于1989年在佛罗里达州因其最后一次谋杀而在电椅上执行死刑。.

目录

  1. 8 关系: 反社会人格障碍罪犯側寫特德·邦迪謀殺連環殺手情緒商數11月24日1月24日

反社会人格障碍

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縮寫為ASPD) 是人格障碍的一種,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中歸類於第二軸發育障礙/人格異常類別B,必須超過18歲才能夠被診斷為反社會人格《4%的人毫無良知,我該怎麼辦?》 瑪莎·史圖特著 陳雅汝譯 ISBN 978-985-124-802-8 。 自心理醫學發現此病態人格,近百年來便有不同醫學名詞出現,大致為:無罪感(Guiltlessness)、精神病態性人格卑劣(Psychopathic inferiority)、(Moral insanity)、悖德痴愚(Moral imbecility)。現代則多為用(Sociopathy)等醫學名詞。 反社會人格患者在初識時,往往予人理性、高EQ、善良、隨和、低調、謙和、無害的印象,但實際上他們不但內心冷漠、無情,更會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盡其所能地算計、利用、掠奪或侵佔身邊的人的擁有物,包括他人的金錢財產、思想創作、人脈、專利、智慧財產權或可遭侵奪、竊佔或毀壞的他人資產和權利。他們的社會化不足,因此缺乏對人、社會、團體的認同與忠誠。 精神病態(Psychopathy)和反社會人格在行為上相似,但兩者並不是同義詞,被關押的罪犯中,診斷為反社會人格者的比例約為診斷為精神病態者的兩到三倍。多數在(Hare Psychopathy Checklist,簡寫為PCL-R)得高分的亦通過反社會人格的診斷標準,而許多反社會人格的診斷標準的在PCL-R上並未得高分Patrick, Christopher J (Editor).

查看 泰德·邦迪和反社会人格障碍

罪犯側寫

罪犯側寫(offender profiling)是一種行為調查方法,用以協助調查人員側繪未知犯罪對象或罪犯。罪犯側寫亦可被稱為「罪犯性格側寫」、「犯罪學側寫」、「行為側寫」或是「犯罪調查分析」;(Geographical profiling)也是罪犯側寫的方法之一。.

查看 泰德·邦迪和罪犯側寫

特德·邦迪

#重定向 泰德·邦迪.

查看 泰德·邦迪和特德·邦迪

謀殺

謀殺是一項普通法罪行,是蓄意以任何方法結束生命,或使他人受嚴重傷害後死亡。基於生命權是行使一切權利的基礎、且一旦喪失無法回復,謀殺在所有普通法國家中都是最嚴重的刑事罪行之一,謀殺罪(或殺人罪)的法定刑通常即為該國刑法所允許的最高刑罰(例如死刑、終身監禁或法定最高監禁年期)。.

查看 泰德·邦迪和謀殺

連環殺手

連環殺手,又稱連續殺人犯,是一個或多個殺手把受害者一個又一個地殺害,多數是謀殺。在現代城市中,也可能是精神疾病發作,或對目標人性物化,愛操縱目標人物的生命,視目標人物如螻蟻,可能有性慾,或道德觀極端化而自命為判官,「替天行道」,有犧牲自己以達成夢想的心態。 一般的人總認為連環殺手外觀必定像瘋子或狂人一般,品德低劣,事實上未必,連環殺手外表多半與一般人無異,甚至很迷人,並且有高尚的情操或嚴格的道德感,甚至不乏高學歷者,(著名的連環殺手泰德·邦迪即是最好例子),也給人他們很容易親近的錯覺。簡單的說就是絕大部分連環殺手在被捕之前幾乎都不會讓人把他們跟他們的行為聯想在一起,當然,本來就有嚴重精神疾病,或是非常孤僻,生活幾近與世隔絕的連環殺手也並非沒有。造成連環殺人心理的成因眾說紛紜,部份連環殺手曾被確認為幼年受虐導致,另外有些科學家經過腦部掃瞄發現部分連環殺手的腦結構有與常人相異之處,提出連續殺人犯可能可以早期篩選出來的假設,引起更大爭議。 連環殺手最大的特徵,就是「固定」,殺人動機、殺人模式以及殺害對象都不輕易改變,這是因為連環殺手的殺人行為是為了要滿足心目中一個固定的理想目標的緣故。這個目標的內容可能與一個或多個人的性以及權利,甚至生存有關,也可能純粹是一些道德文化觀念,但內容扭曲、和現實脫節,連環殺手如同一般的罪犯,他們也千方百計為自己的行為解釋,而且每隔一段時間就必須要再重現一次心中的目標,殺人模式也幾乎都固定,不易改變。 根據學者海倫摩里森(Helen Morrison)的研究,證實並沒有任何連環殺手皆共通的心理背景,一個人發展成連環殺手,重要關鍵可能是文化教育、社會、家庭、經濟、宗教信仰等背景,也可能是基於人類情感發展的障礙導致認知與現實脫節,並且浸醉於夢想而不能自控。 美國聯調局(FBI)對連環殺手(serial killers)的定義是:謀殺至少3個人,並在作案期間存在「冷卻期」,與短時間內,在同一地點展開大屠殺的大規模殺手(mass murderers),又或四處逞兇殺人的瘋狂殺手(spree killers)有別。所謂「冷卻期」,就是指兩宗謀殺間隔的那段時間,連環殺手這段喘息的時間長短不一,短的可為1、2天甚至是幾個小時的,長的有1個月甚至數月,通常連環殺手通過一次「謀殺體驗」使自己興奮情緒達至一個高峰後,需要一段時間平靜下來,回味並總結這段亢奮經歷,改良行兇方法。 已查明的連環殺手大部分都是有組織型和反社會型的,他們通常智商很高,從外表根本無法判斷他們是殺人狂。連環殺手一般都是單獨行動,殺害的都是陌生人,且多是在無人知曉的情况下殺人。他們作案並不是一時興起,動機也不是出於嫉妒或貪婪。 根據基於作案動機將殺手分類的霍姆斯類型學(Holmes typology),連環殺手可分為殺人過程迅速的「著重行為型」和殺人過程很慢的「著重過程型」。對前者來說,殺人只是一個行為,後者殺人則是因為他們認為除掉某一特定群體是自己的使命。連環殺手通常具有3種行為,包括「麥克唐納症狀」(MacDonald triad)——尿床、喜歡縱火和虐待動物;他們很可能來自破碎家庭、曾被虐待或被忽視;有些殺手很害羞、內向,有些雖然表面活躍外向,但實際上卻感到孤立。很多理論家認為,連環殺手動盪不安的童年可能是造成他們殺人的一個原因。.

查看 泰德·邦迪和連環殺手

情緒商數

情绪商數(Emotional Intelligence或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缩写为EI或EQ,简称情商),是一種自我情绪控制能力的指数,由美国心理学家彼德·薩洛維於1991年创立,屬於发展心理学範疇。情商是一种认识、了解、控制情绪的能力。但也有人质疑情商是否是一种智力能力的扩展表现。 丹尼爾·高爾曼和其他几个研究者,揭露了情緒商數的概念并声称它至少像更传统的智商(IQ)一样重要。 多元智能理论的支持者们通常认为,对g因素的测量是对学业能力的最佳测量方法。他们认为其他种类的智能在学校教育之外会同等重要。 作为回应,g因素的研究者认为,在进行实际测量的时候(hunt2001)多元智能理论还没有诞生。他们还指出,g因素对个人行为有根本性的影响,个人的工作表现也不例外。(坎贝尔,Campbell, 1991) 跟智商不一樣,情緒商數可以經過指導而有改善。.

查看 泰德·邦迪和情緒商數

11月24日

11月24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28天(闰年第329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37天。.

查看 泰德·邦迪和11月24日

1月24日

1月24日是阳历年的第24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41天(闰年是342天)。.

查看 泰德·邦迪和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