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法国大革命

指数 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Révolution française, 1789年-1799年)是法國的一段社會激進與政治動盪的時期,對於法國歷史以及全歐洲都留下深刻廣泛影響。法国政治体制在大革命期间发生了众多转变: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绝对君主制與封建制度在三年内土崩瓦解,过去的封建、贵族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左翼政治團體、平民和鄉村農民的冲击,传统君主制的階層觀念、貴族以及天主教會統治制度被自由、平等、博愛等新原則推翻。整個歐洲的皇室因而心生恐懼,因此在1814年發起反法討伐,並成功恢復君主制,但很多重大改革已成永久。革命導致各界對立,特別是共和派和保皇派在往後長達二百年的政治對立。 面對財政危機,越來越多的法國平民被國王路易十六強加稅賦,以及教士貴族之輩的壓榨激怒。這種不滿與蓬勃發展的啟蒙思想所結合,助長激進的情緒,終於使得法國大革命在1789年5月的三級會議中爆發。革命的第一年,第三等级的民眾在6月发表网球場宣言,7月14日發生攻佔巴士底監狱事件,於8月進行的凡尔赛妇女运动迫使法国王室在10月从凡尔赛返回巴黎。接下來的幾年則由不同的立法會議及跟右翼的君主制擁護者鬥爭主導。 1792年9月22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路易十六在次年被推上斷頭台。不断出现的外部压力在法国革命中成為主导,法国大革命战争从1792年开始,这次战役為過去一个世纪以来法国首次胜利,并使法国间接控制意大利半岛和莱茵河以西的土地。在国内,派系斗争及民众情绪的日益高涨导致1793年至1794年恐怖统治的产生。罗伯斯庇尔和雅各宾派覆亡以後,热月党人建立督政府,于1795年掌权,直至1799年拿破仑執政後結束。 法国革命中拉开现代社会的帷幕,共和国的成长、自由民主思想的传播、现代思想的发展以及各国之间大规模战争都成為革命的标志。作为近代伟大民主革命而受到赞扬的同时,法国大革命也因期间一些暴力专政行为而为人诟病。革命随后导致拿破崙戰爭、两次君主制复辟以及两次法国革命。从法国大革命开始(1789年)直至1870年,法国在先后兩次共和国政府、君主立宪制及帝国政權下交替管治。 历史学家《旧制度与大革命》的作者托克维尔认为,1789年法国革命是迄今为止最伟大、最激烈的革命,代表法国的“青春、热情、自豪、慷慨、真诚的年代”。它是一场社会政治革命,符合当时欧洲的需要,其作用是废除若干世纪以来统治欧洲和法国的封建制度。它不仅要改变旧政權,更要废除旧的社会形式,因此需要同时改變所有既存的权力机构,毁灭所有公认的影响,祛除种种传统,更新风尚与习惯。和等西方学者认为,法国大革命受到激进主义思潮影响。.

1025 关系: 加冕皇冠加爾都西會加斯帕尔·蒙日加拿大政治基督教历史埃夫勒埃德蒙·伯克埃马纽埃尔-约瑟夫·西哀士埃贝尔派假髮博物馆十二月党人起义十進時协和广场占星术卡尔十四世·约翰卡尔·威廉·斐迪南 (不伦瑞克-沃尔芬比特尔)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卡利亚里卡米尔·德穆兰卡爾·弗里德里希·申克爾卡洛·哥尔多尼卡洛斯四世卢塞恩卢瓦尔-大西洋省卢瓦尔河地区大区卢森堡君主列表卢森堡公国卢浮堂卢浮宫危險關係千克千禧年前论南特南特交易所南锡圣若瑟修院反動的修辭反革命反革命罪反法同盟反消費主義古今風雲人物古弗尼尔·莫里斯古典主义音乐古典保守主义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古典自由主义古典时代古斯塔夫三世右派...叶卡捷琳娜二世司汤达双城记受教育权参谋部叛國否决权启蒙文学吸血鬼紀事同志偶像吉伦特派吉斯 (埃纳省)君主專制君主主義君主立宪制君權神授說坎布爾修道院堅尼 (英國貨幣)塞南克修道院塞納河畔弗林斯塞纳-马恩省塞纳河畔讷伊塞舌尔塞舌尔历史塞普丁修拉共和国墨西哥独立战争墨西哥LGBT權益多拉德圣母圣殿夏尔·弗朗索瓦·迪穆里埃夏尔·德·博蒙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夏尔·格拉维耶夏绿蒂·科黛夏爾·亨利·桑松夏洛特·罗伯斯庇尔夏朗德省大学校 (法国)大帝大仲马大国大国崛起大聖瑪爾定教堂大革命大衛星大恐慌 (法國)天主教穆蘭教區天主教盧森堡總教區天主教蒙彼利埃總教區天主教會天才眼镜狗外交奥古斯丁·罗伯斯庇尔奥古斯丁·蒂埃里城市学院奥地利皇帝奥兰普·德古热奥诺雷·米拉波奥斯曼主义奧古斯汀博物館奧地利帝國奧恩省奧拉托利會小堂女傭女皇帝女神圆柱女權辯護女性參政權奇尔德斯号事件委員會制威士忌暴乱威廉·馮·洪堡威廉一世 (尼德兰)威廉五世 (奥兰治)威利在哪里?威斯康星州行政区划嫌疑犯法令學院藝術孔多塞侯爵孔代亲王孔明棋宣言官方民族理論宗教史宗教年表宗教自由安德尔-卢瓦尔省安德尔省安德烈-馬里·安培安德烈·舍尼埃安省 (法國)安瓿安道尔历史安貧小姊妹會安茹的玛格丽特安東萬·路易·德·聖茹斯特安托万-让·格罗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安托万·巴纳夫安托萬·波美对基督教的批评富瓦西尚贝里主教座堂小威廉·皮特小宫博物馆 (阿维尼翁)尤里·奥西波维奇·马尔托夫尼古劳斯·卢克纳尼古拉·卡诺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卡拉姆津尼古拉一世 (俄国)尼永射手街山岳党左膠左派左派和右派巴士底广场巴士底站巴士底狱巴士底日巴士的報巴伊环形山巴伐利亚选侯国巴侯府邸巴特尔·托瓦尔森巴登選侯國巴達維亞共和國巴黎巴黎古监狱巴黎名媛舞会巴黎大学巴黎地鐵12號線巴黎地鐵4號線巴黎地鐵5號線巴黎地鐵7號線巴黎地鐵9號線巴黎國立高等音樂舞蹈學院巴黎公社 (法国大革命)巴黎第七區巴黎第五区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巴黎聖母院巴黎軍事博物館巴黎造幣廠巴黎條約 (1814年)巴黎條約 (1815年)巴黎歷史巴黎改造巴斯克人巴斯克地區上盧瓦爾省上莱茵省上法蘭西大區上流社會不宣誓教士不列颠东印度公司帝国自由城市中世纪的法国中国国歌中苏交恶丹东 (消歧义)主權丽芙城堡希腊历史希腊独立战争希望钻石布吕赫市政厅布宜諾斯艾利斯布列塔尼半岛布列塔尼大區布列塔尼人布列塔尼语布莉歐七月王朝布拉班人之歌布拉班特公爵世界博覽會世界史年表 (16世纪-19世纪)世界最大教堂列表世界最高教堂列表市镇 (法国)三一教堂 (盧森堡市)三级会议 (法兰西)三角帽三院制下瓦爾登州九三年九月屠杀乔治·华盛顿乔治·卡杜达尔乔治·库东乔治·雅克·丹敦乔治·懿律亚历山大·佩蒂翁亚历山达罗·孟佐尼亚当·耶日·恰尔托雷斯基亚琛亚眠圣若望修道院亞維農亞瑟·楊格交通通行方向亨利·德·土魯斯-羅特列克亨利·贝塞麦亨利·本篤·斯圖亞特亨利四世 (法兰西)亨利四世中学康布雷主教座堂康拉德·马尔特·布戎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人权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人權運動人民運動聯盟人民意志五三宪法廚師廢奴主義伊夫-約瑟夫·德·凱爾蓋朗-特雷馬克伊丽莎白·斯凯勒·汉密尔顿伊特鲁里亚王国伊莎贝拉二世伊莉莎白·維傑·勒布倫伊格纳奇·加温斯基伊格纳兹·普莱耶尔伊泽尔省伊曼努尔·康德伏爾泰张芝联伯納斯特·塔爾頓強制委任伽特赫梅赫·德·甘西弗吉尼亚权利法案弗勒里修道院弗里吉亚弗里吉亚无边便帽弗里德里希·席勒弗里德里克·布里翁弗雷于斯弗雷德里克王子 (约克和奥尔巴尼公爵)弗朗索瓦-勒内·德·夏多布里昂弗朗索瓦-约瑟夫·戈塞克弗朗索瓦·福雷弗朗茨二世 (神圣罗马帝国)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佳士得彼得卢屠杀德塞夫勒省德國殖民地德国德国历史德国总参谋部德茜蕾·克拉里德意志之歌德意志邦聯徵兵制保加利亚历史保守主义保罗一世 (俄罗斯)保羅·巴拉斯修道院啤酒土倫港之役土瓦茲圣劳莫修道院圣多纳廷主教座堂圣女日南斐法圣安德肋堂 (鲁昂)圣安托万郊区街圣亚纳堂 (第戎)圣亚纳堂 (阿尔勒)圣伯南达济圣但尼街圣但尼郊区街圣德尼街圣保禄圣路易教堂圣儒利亚纳堂 (阿尔勒)圣凯撒略堂圣克卢圣勒弥爵堂 (亚眠)圣玛尔定德埃纳圣殿圣瑟法斯圣殿圣马力诺历史圣马提亚修道院圣阿葛勒修道院圣雅各广场 (梅斯)圣桑福里安堂 (阿维尼翁)圣欧平修院 (昂热)圣母得胜圣殿 (巴黎)圣母圣殿主教座堂 (瓜德罗普)圣母领报教堂 (巴黎)圣洛圣本笃堂 (费拉拉)圣斐理伯堂 (第戎)圣方济各修院圣文生堂 (布卢瓦)圣日耳曼奥塞尔教堂圣日耳曼昂莱圣撒多宁堂地理大发现医院骑士团匈牙利国旗圖盧茲北爱尔兰问题北部-加来海峡圓舞曲國民議會 (法國大革命)國民軍國民陣線 (法國)僭主利奥波德二世 (神圣罗马帝国)利摩日刺客教條系列刺客教條:大革命列強分析评论嘉布遣街喬治-歐仁·奧斯曼喬治·坎寧喬治三世命運之矛傲慢與偏見 (2005年電影)哈布斯堡-洛林皇朝内战凡尔赛妇女大游行凡尔赛宫凡尔赛圣母堂凡尔赛条约 (1768年)凡爾賽玫瑰啟蒙時代全球華人大遊行全面限价法令八月十日事件八月法令公共安全委员会公共意志共产主义运动共和历三年师范学校共和八年宪法共和黨 (法國)共济会先贤祠光照派克劳德·贝托莱克勞德·昂列·聖西門克罗地亚克莱贝尔号列车克萊門斯·梅特涅克洛德·约瑟夫·鲁日·德·李尔創造論勞恩男爵安·羅伯特·雅克·杜爾哥勝利號戰艦勃利夫人勃艮第的约娜勒内·尼古拉·夏尔·奥古斯坦·德·莫普勒皮主教座堂勒沙普里安法動員国家社会主义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 (法国)国家法西斯党国家无神论国王饼国际单位制国际标准舞国民制宪议会国民公会国民立法议会国民自卫军国旗图尔钟楼图赖讷Code Geass世界觀設定及專有名詞列表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皮埃尔·约瑟夫·雷杜德皮埃尔·里尔·德·伯农维尔皮埃爾·韋鳩尼昂·韋尼奧皮埃蒙特大区皮卡第皮尔尼茨皮尔尼茨宣言犯罪學皇堡皇帝王室情婦玛丽安娜玛丽·安托瓦内特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玛丽一世 (苏格兰)玛丽亚一世 (葡萄牙)玛利·弗朗索瓦·萨迪·卡诺玛利亚·比阿特丽斯 (萨伏伊)玛黑区新教教堂灰衣忏悔者小堂現代史現代性理性崇拜督政府破壞砖瓦之日社会变迁社会契约论社会学社会主义社会静力学社会进步社團主義神圣罗马帝国祖国处于危难之中禁書列表科布倫茨科德利埃修道院科德利埃俱乐部科隆科龙贝双教堂競爭法立陶宛国旗第3號交響曲 (貝多芬)第三世界第三代波特蘭公爵威廉·卡文迪許-本廷克第三等级第三波民主化第一代威靈頓公爵阿瑟·韋爾斯利第一代康沃利斯侯爵查爾斯·康沃利斯第一代纳尔逊子爵霍雷肖·纳尔逊第一代格伦维尔男爵威廉·格伦维尔第一次反法同盟第一次巴巴里战争第二代格雷伯爵查爾斯·格雷第二次瓜分波兰第二次百年战争第戎主教座堂米 (单位)米利特米制米制公约米提莫里米歇尔·内伊米歇尔·欧仁·谢弗勒尔米拉博站米拉波号战列舰紹萊約翰·達爾伯格-阿克頓,第一代阿克頓男爵約翰·戈特利布·費希特約瑟·布蘭特約書亞·雷諾茲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一世網球場緬因貓红旗约翰·弥尔顿约翰·洛克约翰·昆西·亚当斯约瑟夫·富歇约瑟夫·弗纳特街约瑟夫·德·迈斯特约瑟夫·路易·盖-吕萨克约瑟夫·迪克勒约瑟夫·毕苏斯基约泽夫·波尼亚托夫斯基纳瓦拉君主列表维也纳会议维德孔·吉斯林维克多·雨果维特尔斯巴赫王朝维济耶集会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三世缪斯罗什舒阿尔罗伯特王朝罗兰夫人罗讷河口省罗杰·沃特斯罗歇·迪科网球厅宣誓美國例外論美國國民警衛隊美國獨立宣言美國革命美國LGBT權益美因茨美国宪法群众社会群眾專政羅伊·羅森茨維格羅伊·羅森茨維格歷史與新媒體中心羅伯特·伯恩斯羅蘭 (消歧義)翁布里亚大区翻案法院省 (行政區劃)省 (法国)烏得勒支和約热尔省热月政变烈士爱丽舍宫爱弥儿瑞士近卫队瑞米耶日修道院瑪莉·哈瑞爾瑪麗-泰瑞絲瓦兹省瓦爾密戰役瓦特格城堡瓜分波蘭無套褲漢無玷聖母獻主會無政府共產主義畢德麥雅牧月22日法令特魯瓦主教座堂特里尔大学牛津大学牙齒矯正器盧福瓦侯爵相似国旗列表白衣忏悔者小堂白色白色恐怖白旗百多祿芬兰历史花窗玻璃韦尼奥号战列舰韦尔涅 (日内瓦州)莫里斯·杜坡莱莱兰修道院莉薇娅·奥古斯塔神庙遊戲牌聯合愛爾蘭人會聯邦黨聖女日南斐法修道院聖但尼 (塞納-聖但尼省)聖心聖殿 (巴黎)聖喬治宮聖米歇爾山聖衣會修女對話錄聖日耳曼伯爵道路通行方向道明會荷兰省督荷蘭 (地區)荷蘭共和國荷蘭歷史荷拉斯兄弟之誓菊苣菲多岛菲利普-安托万·麦尔兰·德·杜艾萨宾人萨克森的玛丽·约瑟芬 (1731年–1767年)鐵面人非洲殖民地革命革命和叛亂列表革命输出革命法庭領域等級行省 (法国)行政法行政机构食盐飢餓的瑪莉餐馆西班牙西班牙帝國西班牙歷史西班牙波旁王朝西瓦冈修道院西餐廳西方文化馬塞林·尚巴納馬丁·萊恩斯馬丁主義馬他倫馬利亞馬賽曲馬拉之死香槟酒香港歷史年表設計史言論自由马尔穆蒂耶修道院马伊-内斯勒宅邸马克西米利安一世 (巴伐利亚国王)马克西米连·罗伯斯庇尔马赛皂马里-夏尔·西奥多德·达穆瓦索詹姆斯·史密森詹姆斯·麦迪逊詹金斯的耳朵戰爭諾斯特拉達姆士高跟鞋高文浩魁北克文学魏玛的古典主义警察国家让-夏尔·皮什格鲁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让-安东尼·乌敦让-巴蒂斯·热鲁兹让-巴普蒂斯特·柯尔贝尔让-弗雷德里克·菲利波 (莫尔帕伯爵)让-保尔·马拉让-雅克·卢梭让-雅克·雷吉斯·德·冈巴塞雷斯让·维克多·莫罗让·西尔万·巴伊让·路易斯·玛丽·波伊列让维列议会广场 (波尔多)讓-安多許·朱諾讓-尼古拉·帕什讓·史蒂芬·加皮耐特讓·喀爾文诸神渴了鲁昂主宫医院鲍里斯·弗拉迪米罗维奇·阿萨菲耶夫貝里 (法國)貨幣貴婦與公爵費耶特縣 (印地安納州)費耶特縣 (伊利諾伊州)費耶特縣 (德克薩斯州)費耶特縣 (俄亥俄州)費耶特縣 (喬治亞州)費耶特縣 (田納西州)費耶特縣 (西維吉尼亞州)費耶特縣 (阿拉巴馬州)費耶特縣 (肯塔基州)費耶特縣 (愛阿華州)鳩山友紀夫贝尔纳多特王朝贝聿铭贡比涅城堡费迪南多一世 (两西西里)费耶特县 (宾夕法尼亚州)贾科莫·卡萨诺瓦越轨社会学足尖鞋路德维希·范·贝多芬路易-尼古拉·沃克蘭路易-菲利普一世路易-菲利普二世 (奧爾良公爵)路易十七路易十五路易十八路易十六路易十六的出逃路易十四路易吉·凱魯比尼路易大帝中学路易·奥古斯特·勒通内利耶·德·布勒特伊路易·马克·安托万·德·诺阿耶路易九世 (法兰西)鹽業麗莎·喬宮多黎東方軍事事務變革默伦黑爵士黑衣忏悔者小堂黑衛士兵團黑森傭兵黑橡树剧院达夫妮·杜穆里埃违宪审查迈尔·阿姆谢尔·罗斯柴尔德迈索尔王国近世近代史霞慕尼勃朗峰范妮·伊姆利舍農索城堡阮福映阮朝阿尔弗雷德·索维阿尔勒多明我会教堂阿尔勒医院骑士团修道院阿尔萨斯阿德里安-马里·勒让德阿列省阿讷西阿讷西主教座堂阿拉斯阿拉斯主教座堂阅兵赫爾維蒂共和國薩伏依薩德侯爵葡萄牙王國钢铁雄心II:决战钻石项链事件邦·阿德里安·让诺·德·蒙塞邱 (英國)蔡元培野史自由自由主义自由之竿自由、平等、博愛自由街 (第戎)自我否定条例里尔里昂里昂歷史腓特烈·威廉二世腓特烈·李德塞腓特烈二世 (普鲁士)艾克斯门艾瑪·奧希茲艾萨克·谢尔比艾蒂安·夏尔·德·洛梅尼·德布里安若弗鲁瓦二世 (布列塔尼)若阿尚·缪拉英國皇家海軍英國社會結構英国首相列表英格蘭王室對法國王位的主張雷加米埃夫人雅各宾专政雅各賓俱樂部雅克-路易·大卫雅克·德·弗莱塞勒雅克·内克尔雅克·皮埃爾·布里索雅克·R·埃贝尔蛋白杏仁餅雙角帽通宵骚乱老成都逻辑学 (哲学全书)逻辑学 (黑格尔独立著作)Fate/Grand OrderLGBT历史年表The Big OXYZ事件抗議投票制度查尔斯·亚历山大·德·卡洛讷查理十世 (法兰西)查爾斯·詹姆士·福克斯查爾斯·斯坦厄普,第三代斯坦厄普伯爵柯斯丘什科起义柑橘园枫丹白露宫果月18日政变恐怖主义恐怖統治揚·科克·布洛霍夫杜巴利伯爵夫人杜伊勒里宫杜莎夫人杜莎夫人蠟像館杜樂麗花園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格拉克斯·巴貝夫桑斯主教座堂梧玖莊園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的夏洛特梅杜薩之筏極左派檢察官欧也妮·葛朗台欧洲欧洲历史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货币欽察汗國歐陸風雲III歐陸風雲IV歐洲協調歐洲黑暗時代歐洲LGBT權益死刑存廢問題死神來了歌剧殖民地比利时历史比利時獨立比利時法語毛里求斯毛里求斯历史民主民主史民主化民主制度分类民族民族主義民族國家民族自決池田理代子沙特尔沙龍 (聚會)波蘭國旗波旁 (行省)波旁复辟波拿巴皇朝法律法國七月革命法國二月革命法國共和曆法國鹽稅法國LGBT權益法國榮譽軍團勳章法國歷史法國本土法國政府法國憲法法兰西堡法兰西学术院法兰西岛 (行省)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法兰西银行法国法国-波斯同盟法国君主列表法国大区法国大革命年表法国大革命的起因法国大革命战争法国东印度公司法国人的皇帝法国人的政治流亡 (1789-1815)法国国旗法国王冠珠宝法国科学院法国行政区划法国护照法国法郎法国海军陆战队法国旗帜列表法语文学法郎法蘭西亞德法蘭西王國法蘭西王國 (1791–1792)法蘭西第二帝國法蘭西殖民帝國洛什城堡洛特河畔新城湯瑪斯·坎貝爾滨海夏朗德省漢斯-赫爾曼·霍普挪威宪法本地治里指券最后一课戰神廣場 (巴黎)戴安娜與阿克泰翁 (提香)战前状态昂古莱姆昂坦圣路易堂昂热-伊利沙白-路易-安托万·博尼埃昂热-弗朗索瓦·法里奥·德·圣昂热昂蒂布主教座堂流亡分子流亡政府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文学浴场圣伯尔纳铎堂海地历史海地人海军海因里希·弗里德里希·卡尔·冯·施泰因帝国男爵海王星環斐扬俱乐部斬首斯坦尼斯瓦夫·奥古斯特斯坦尼斯拉斯广场斯特拉斯堡大学新古典主義新世界秩序新凱旋門新闻自由新橋 (巴黎)新文化运动斷頭台方法論百科全書施林根战役施派尔主教座堂施洗者圣约翰堂区 (路易斯安那州)文化演化无神论无神论的历史无政府主义日记旧制度旧制度与大革命早期浪漫派美學时钟广场 (阿维尼翁)时报 (上海)旺代戰爭摩泽尔省悲惨世界悲慘世界 少女珂賽特攻占巴士底狱政党政治政治委員政治傾向測試政治哲学意大利意大利統一愛爾蘭語教士的公民组织法教宗列表教皇国托马斯·潘恩所羅門七十二柱魔神拿破崙戰爭拿破仑一世拿破仑时代拿破仑时代年表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拉罗歇尔拉特拉普圣母修道院拉菲特街拉菲酒庄拉法叶堂区 (路易斯安那州)拉法葉縣拉法葉縣 (威斯康辛州)拉法葉縣 (密西西比州)拉法葉縣 (密蘇里州)拉法葉縣 (佛羅里達州)拉法葉縣 (阿肯色州)拉法耶特侯爵拉法耶特银元曼恩-卢瓦尔省替换式密码性悖軌法普利孟特瑞會普罗旺斯普遍選舉普魯士普法尔茨10月16日10月26日10月5日11月2日11月3日11月8日12月14日1785年1788年1789年1789年法国三级会议1789社1791年1792年1792年6月20日示威遊行1793年1793年5月31日-6月2日的暴動1801年教務專約1824年美国总统选举1830年革命1848年革命1889年世界博覽會18世纪1958年伊拉克革命1989年19世纪哲学2010年12月2千纪5月8日6月20日7月13日7月14日7月17日7月28日8月10日8月13日8月25日8月26日9月13日9月21日9月2日 扩展索引 (975 更多) »

加冕皇冠

加冕皇冠是當君王在加冕典禮上所戴的皇冠。在一些王國當中,君王有時候不是只有一頂皇冠,有時候是在不同場合戴不一樣的皇冠,例如:加冕典禮上戴加冕皇冠,而在其他正式的場合,則戴帝冠。.

新!!: 法国大革命和加冕皇冠 · 查看更多 »

加爾都西會

加爾都西會(Ordre des Chartreux),又名嘉都西會,是一個封閉的天主教教會,由科隆的布魯諾創立於1084年,兼收男女。該教會是一個群居的隱修會,很少與外界接觸,也並不派遣任何傳教士。其名取自查爾特勒山脈,圣布魯諾正是在這裡創建了第一所加爾都西會隱修院。在宗教改革時一度遭禁,加上後來的法國大革命等動蕩,其人數大幅下降。.

新!!: 法国大革命和加爾都西會 · 查看更多 »

加斯帕尔·蒙日

加斯帕·蒙日,佩吕斯伯爵(Gaspard Monge,),法国数学家,画法几何创始人,(画法几何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制图当中),微分几何之父。在法国大革命期间,他曾担当海军部长一职,同时他也积极参与法国的教育系统变革(曾参与École Polytechnique的创办)。.

新!!: 法国大革命和加斯帕尔·蒙日 · 查看更多 »

加拿大政治

加拿大的政治體系是根據議會民主制以及聯邦制所設立的框架之内運作,具有深厚的民主傳統。加拿大奉行君主立憲制,加拿大君主为國家元首。加拿大是個多黨制國家,當中不少立法程序源自英國國會定下的先例和不成文慣例。然而,經過歷年演變後加拿大的議會政治亦衍生了一些特色,如黨内紀律就較英國政黨嚴格,而議會表決的議題中具備信任動議地位的也比英國為多。這些特色令沒有内閣職務的議員在議會中扮演較次要的角色,但執政黨議員中的非内閣成員以及在野黨較為低調或資歷較淺的議員(亦即「後座議員」)亦可透過參與公共預算委員會或國防委員會等議會委員會來發揮影響力。 加拿大聯邦於1867年成立後,聯邦政治一直由加拿大保守黨和加拿大自由黨(或該兩政黨的前身)主導,但2011年聯邦大選後傾向社會民主主義的加拿大新民主黨取代自由黨成為國内第二大黨。國會下議院内其他政黨則包括支持魁北克主權運動的魁人政團,以及關注環保議題的加拿大綠黨。.

新!!: 法国大革命和加拿大政治 · 查看更多 »

基督教历史

基督宗教历史,指基督宗教、基督教世界及各宗派教会的历史,從公元一世紀耶稣及其门徒的时代开始,直到现代。 基督宗教于公元一世纪中葉发源于罗马帝国统治的黎凡特地區。起先是被压迫的宗教,但很快從耶路撒冷傳播到整個近東,包括亞蘭,亞述,美索不達米亞,腓尼基,小亞細亞,約旦和埃及等地。在301年成為亞美尼亞國教,319年成為喬治亞國教,325年成為阿克蘇姆帝國國教,380年成為羅馬帝國國教。公元431年以弗所公會議後,聶斯脫利派分離,形成東方亞述教會。之後451年迦克墩公會議,教會又分裂為東方正統教會和迦克敦教會。1054年東西教會大分裂使得迦克墩教會再分裂為羅馬天主教會和希臘東正教會。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運動又從天主教會分離、創造出新的基督教社群-新教,並演變出許多教派。 羅馬天主教與希臘東正教在中世紀散佈到全歐洲,文藝復興時代又進一步散布到全世界,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宗教,擁有約20億信徒。現今最具規模的三大教派為罗马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新教(如路德宗等)。.

新!!: 法国大革命和基督教历史 · 查看更多 »

埃夫勒

埃夫勒(Évreux),法國北部城市,厄爾省省會,人口50,777(2008年)。.

新!!: 法国大革命和埃夫勒 · 查看更多 »

埃德蒙·伯克

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愛爾蘭裔的英國的政治家、作家、演說家、政治理論家、和哲學家,他曾在英國下議院擔任了數年輝格黨的議員。他最為後人所知的事蹟包括了他反對英王喬治三世和英國政府、支持美國殖民地以及後來的美國革命的立場,以及他後來對於法國大革命的批判。對法國大革命的反思使他成為輝格黨裡的保守主義主要人物(他還以「老輝格」自稱),反制黨內提倡革命的「新輝格」。伯克也出版了許多與美學有關的著作,並且創立了一份名為Annual Register的政治期刊。他經常被視為是英美保守主義的奠基者。.

新!!: 法国大革命和埃德蒙·伯克 · 查看更多 »

埃马纽埃尔-约瑟夫·西哀士

埃馬紐埃爾-約瑟夫·西哀士(Emmanuel-Joseph Sieyès,),法蘭西天主教會神父,法蘭西大革命、法蘭西執政府和法蘭西第一帝國的主要理論家之一,法蘭西督政府督政官、法蘭西執政府執政官。西哀士的成為了事實上的大革命的宣言並促使三級會議轉而成為1789年6月的國民議會。1799年,西哀士煽動霧月政變 (11月9日),協助拿破崙·波拿巴得到權力。 他還新創了一個未發表的" 社會學"中的手稿”,並對新生的社會科學 理論作出顯著貢獻。 Jean-Claude Guilhaumou (2006).

新!!: 法国大革命和埃马纽埃尔-约瑟夫·西哀士 · 查看更多 »

埃贝尔派

埃貝爾派,是法蘭西大革命時期與民粹主義新聞記者雅克·勒內·埃貝爾相關聯的激進的革命政治團體。他們在恐怖統治期間得到權力並在法蘭西大革命期間扮演了顯著的角色。 埃貝爾派的,也是對實施恐怖統治極端措施,包括1793年9月17日頒布的嫌疑犯法令的熱情支持者。 他們贊成政府直接干預經濟的事務,以保證商品的充足供應,主張國家徵用酒和糧食。Schama, 806 1794年3月24日,埃貝爾派領導被送上斷頭台。.

新!!: 法国大革命和埃贝尔派 · 查看更多 »

假髮

假髮,古漢語稱鬄、髢()、髲鬄(),指非由人自然生長出來的人造仿真頭髮,因應不同用途而佩戴。「鬄」是假髮的總稱,「髲」則專指人髮造的假髮。 在亞洲,中國很早就出現假髮,《詩經》中就多次提及。到了春秋時期(西元前770年—前476年),假髮開始在中國盛行。日本傳統髮型也經常加上假髮梳成。朝鮮半島在高麗王朝(西元918年-1392年)開始盛行戴假髻。而非洲的古埃及人在四千多年前就開始用假髮,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假髮的民族,並將假髮傳到歐洲。 假髮出現在多種形式的表演藝術中,如中國的戲曲、日本的能劇和歌舞伎、以及西方的歌劇。在英國和大部份英聯邦國家,假髮是大律師和法官的法庭服飾之一。.

新!!: 法国大革命和假髮 · 查看更多 »

博物馆

博物館(拉丁语、德语、英语、荷兰语: Museum)又稱博物院,是安置一套文物典藏的建築物或機構。 博物館蒐藏並維護具有科學、藝術或歷史重要性的物件,並透過展示(常設展或特展),使公眾得以觀看這些物件。大多數的大型博物館位於世界各地的重要城市,更具地方性質的博物館位於較小城市、城鎮甚至鄉村。一般人歸納出博物館所富有之功能為:典藏、研究、展示、教育四大項。 在古代的博物館,例如亞歷山卓的繆斯,其地位相當於現代的研究所。近代早期的博物館始於富裕的個人、家庭或藝術的私人蒐藏,而且是珍罕或奇特的自然物件與文物展示給中上階級。現在博物館遍佈世界各地,類型也非常多,對大眾有償或無償開放。.

新!!: 法国大革命和博物馆 · 查看更多 »

十二月党人起义

十二月黨人起義 (Восстание декабристов)是一場在1825年12月26日(儒略曆12月14日)發生,由俄國軍官率領3,000士兵針對帝俄政府的起義。由於這場革命發生於12月,因此有關的起義者都被稱為「十二月黨人」(Декабристы),而這次革命發生在聖彼得堡的元老院廣場。在1925年,蘇俄為了紀念這場革命發生一百週年,元老院廣場改名為「十二月黨人廣場」(Площадь Декабристов)。.

新!!: 法国大革命和十二月党人起义 · 查看更多 »

十進時

十進時,又稱十進時制或十進時法,是指以十進制來計算時間。最著名的十進時為法國大革命時推行的法國大革命時制,將每天分成10個小時,每個小時分成100分鐘,每個分鐘分成100秒。.

新!!: 法国大革命和十進時 · 查看更多 »

协和广场

协和广场(法文:Place de la Concorde),法国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右岸的一个大广场,面积约8.4万平方米。.

新!!: 法国大革命和协和广场 · 查看更多 »

占星术

医学占星用的人体解剖-占星关系图. 占星術(Astrology),亦稱占星学、星象學,是用天体的运动和相对位置来占卜人事及地表事件的一种理論。占星术可至少上溯至公元前2000年,植根于系统预测季节性变化和将天体周期解释为神圣传意迹象的传统。许多文明都曾有将重要事件附会于天文事件的传统,而像印度、中国和玛雅等古文明甚至还发展出了复杂的系统,通过天文观测来预测地表事件。可追溯至公元前19-17世纪的美索不达米亚,并由此传播至古希腊、罗马、阿拉伯世界,并最终传至中西欧地区。当代西方占星术通常与天宫图系统相联系,标榜其能基于天体位置来解释不同人格并预测人生中的重大事件;多数专业的占星家均依赖于这一系统。 纵观其历史,占星术长期被视为学术传统并普遍存在于学术界中,与天文学、炼金术、气象学和医学关系密切。占星术亦曾流行于政治界;从但丁与乔叟到莎士比亚、洛佩·德·维加和卡尔德隆·德·拉·巴尔卡,他们的多部文学作品中都曾提到过占星术。 然而,科学革命开始后,占星术已受到广泛质疑;它在理论.

新!!: 法国大革命和占星术 · 查看更多 »

卡尔十四世·约翰

让-巴蒂斯特·贝尔纳多特(Jean-Baptiste Bernadotte,),生于法国波城,1804年晋封法国元帅,1810年被选为瑞典王储,1818年分別以卡尔十四世·约翰(Karl XIV Johan)和卡爾三世·約翰(Karl III Johan)的名号加冕为瑞典国王与挪威国王,在位至1844年去世。.

新!!: 法国大革命和卡尔十四世·约翰 · 查看更多 »

卡尔·威廉·斐迪南 (不伦瑞克-沃尔芬比特尔)

卡尔·威廉·斐迪南,不伦瑞克-吕讷堡公爵,不伦瑞克-沃尔芬比特尔-贝芬亲王(Charles II William Ferdinand, Duke of Brunswick-Lüneburg, Prince of Brunswick-Wolfenbuettel-Bevern,Karl II.)(),普鲁士陆军元帅,不伦瑞克-吕讷堡公爵。18世纪中期现代战争中他是一个公认的大师,也是一個有知識教養且仁厚的開明專制君主,接近腓特烈大帝那樣的模範君主。他也是數學家卡尔·高斯的主要贊助人。.

新!!: 法国大革命和卡尔·威廉·斐迪南 (不伦瑞克-沃尔芬比特尔) · 查看更多 »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Carl Von Clausewitz,1781年7月1日-1831年11月16日),普鲁士将军,军事理论家。.

新!!: 法国大革命和卡尔·冯·克劳塞维茨 · 查看更多 »

卡利亚里

卡利亚里(義大利语:Cagliari),是撒丁岛的首府,是義大利内的一个自治区。 卡利亚里在萨丁尼亚语是称为Casteddu(照字面地是指「城堡」),位處薩丁尼亞島南部,屬海港都市。它大约有170,000人口,如包括城市边缘(大都市地区)则有大约300,000人口。.

新!!: 法国大革命和卡利亚里 · 查看更多 »

卡米尔·德穆兰

露西·森普利斯·卡米爾·伯努瓦·德穆蘭(Lucie Simplice Camille Benoist Desmoulins,),法蘭西記者、政治家,在法國大革命 期間扮演重要角色。 他與馬克西米連·羅伯斯庇爾是兒時的朋友並與喬治·雅克·丹敦是親密的朋友和政治盟友,他們都是法國大革命期間有影響力的人物。當公共安全委員會對丹敦反對派做出反擊,德穆蘭連同丹敦一起被審判並處決。.

新!!: 法国大革命和卡米尔·德穆兰 · 查看更多 »

卡爾·弗里德里希·申克爾

卡爾·弗里德里希·申克爾(Karl Friedrich Schinkel,)生於布蘭登堡,逝世於柏林,名字亦可寫成Carl,成立申克爾學校。普魯士建築師,都市規劃師與畫家,被譽為普魯士古典主義者。.

新!!: 法国大革命和卡爾·弗里德里希·申克爾 · 查看更多 »

卡洛·哥尔多尼

卡罗·奥斯瓦尔多·哥尔多尼(Carlo Osvaldo Goldoni,)是出生于威尼斯共和国的意大利剧作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剧本,以《一仆二主》、《女店主》和《老顽固们》为代表的一批喜剧作品如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歌颂了中下层人民的勤劳机智,讽刺了贵族阶级的愚蠢与自大。他在剧作中大量使用贴近民间的威尼斯方言,以个性鲜活的人物和富含矛盾冲突的结构取代了即兴喜剧中的假面人物和按部就班的结构。其剧本已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至今仍在世界各地上演。.

新!!: 法国大革命和卡洛·哥尔多尼 · 查看更多 »

卡洛斯四世

卡洛斯四世(Carlos IV,全名:卡洛斯·安东尼奥·帕斯夸尔·弗朗西斯科·哈维尔·胡安·内博姆森诺·何塞·罕努阿里奥·塞拉芬·蒂亚戈·德·波旁-萨克森,Carlos Antonio Pascual Francisco Javier Juan Nepomuceno José Januario Serafin Diego de Borbón y Saxony,),波旁王朝的西班牙国王(1788年-1808年在位)。目光短浅、听信佞臣的庸人。由于他的一系列错误决策,使西班牙遭到巨大危机。.

新!!: 法国大革命和卡洛斯四世 · 查看更多 »

卢塞恩

琉森(Luzern),是瑞士中部卢塞恩州的首府,位于卢塞恩湖(Lake Lucerne)畔,在瑞士的德语区内。.

新!!: 法国大革命和卢塞恩 · 查看更多 »

卢瓦尔-大西洋省

卢瓦尔-大西洋省(法语:Loire Atlantique)是法国西海岸的一个省,以卢瓦尔河和大西洋命名,1956年被划入卢瓦尔河地区,但是从历史上的角度,该省属于布列塔尼。许多布列塔尼人提出,应该把这个省从卢瓦尔河地区取出来,并划入布列塔尼地区。.

新!!: 法国大革命和卢瓦尔-大西洋省 · 查看更多 »

卢瓦尔河地区大区

卢瓦尔河地区(Pays-de-la-Loire)是法国西部一個大區的名稱,西鄰大西洋,处于卢瓦尔河下游和及河口地区,法国大革命时期曾是保皇派叛乱的重要区域。它是1950年代创建的大区之一,作为其首府的影响区,南特是少数所谓的“平衡大都会”(métropolesd'équilibre)之一。面积32,082平方公里,人口3,222,061。下轄大西洋盧瓦爾省(44)、曼恩-盧瓦爾省(49)、馬耶訥省(53)、薩爾特省(72)、旺代省(85)。 其首府是南特。.

新!!: 法国大革命和卢瓦尔河地区大区 · 查看更多 »

卢森堡君主列表

这是一份卢森堡伯国伯爵、卢森堡公国公爵、卢森堡大公国大公的列表。卢森堡在中世纪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片封建领地,先后成为伯国和公国。直到1815年成为一个主权国家,现代的卢森堡国家是卢森堡大公国。.

新!!: 法国大革命和卢森堡君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卢森堡公国

卢森堡公国(Lëtzebuerg;Luxemburg)是神圣罗马帝国成员国之一,亦为卢森堡王朝的发源地。卢森堡王朝于14世纪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政治力量之一,同哈布斯堡王朝在中欧争夺霸权。王朝亦为波希米亚王国继承人,继承了匈牙利王国,贡献了四位神圣罗马皇帝,直至其男性谱系绝嗣,根据1364年的布隆协定,其部分领土为哈布斯堡王朝所获。.

新!!: 法国大革命和卢森堡公国 · 查看更多 »

卢浮堂

卢浮堂(Temple Protestant de l'Oratoire du Louvre或Eglise Réformée de l'Oratoire du Louvre)是法国巴黎一座古老的新教教堂,位于巴黎第一区圣奥诺雷街145号、里沃利街160号,卢浮宫街对面。 该堂由皮埃尔·德·貝呂尔(Pierre de Bérulle)创建于1611年,作为司鐸祈禱會(Oratory of Saint Philip Neri)的法国分会。1623年12月23日,路易十三将其作为卢浮宫的皇家礼拜堂,路易和黎塞留枢机的葬礼都在此举行。建堂工程于1625年停止,1740年恢复,于1745年完成。 该堂在1792年法国大革命期间被取缔、洗劫。1811年,拿破仑将该堂交给新教的卢浮圣路易堂,后者因为卢浮宫扩建而被拆除。1889年,里沃利街一侧树立了16世纪胡格諾派领袖加斯帕尔·德科利尼将军雕像。该堂仍是巴黎最重要的归正会教堂之一,以自由派神学著称。 最近的地铁站是卢浮-里沃利站。 File:Temple protestant de l'Oratoire du Louvre nef.jpg| File:Oratoire du Louvre, intérieur.jpg| File:Paris Oratoire du Louvre 60446.JPG|第一次世界大战阵亡教友纪念碑 File:Temple protestant de l'Oratoire du Louvre 2.jpg|上层,巴黎美国教堂和苏格兰教堂曾设此 File:Paris Oratoire du Louvre 60447.JPG|法国大革命幸存的装饰 File:Temple protestant de l'Oratoire du Louvre.JPG|圣奥诺雷街立面 File:P1040511 Paris Ier rue du Louvre Oratoire du Louvre rwk.JPG|从里沃利街看教堂 File:GASPARD COLIGNY-PARIS-Dr.

新!!: 法国大革命和卢浮堂 · 查看更多 »

卢浮宫

羅浮宮(Musée du Louvre)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边,原是法国的王宮,现在是卢浮宫博物馆,常年展出的展品数量达3.5万件,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腊罗马等7个门类,主要收藏1860年以前的艺术作品与考古文物。.

新!!: 法国大革命和卢浮宫 · 查看更多 »

危險關係

《危險關係》(法語:Les Liaisons dangereuses)是一本著名的法文書信體小說,最初於1782年發表,皮埃尔·肖代洛·德拉克洛(Pierre Choderlos de Laclos)原著。這個故事描述了在法國大革命前短暫的貴族政治,被視為是一部講述舊時代墮落的作品。在19世紀時,這本書被列為禁書;直到20世紀中葉前,仍然不被文學界所青睞。 由於故事的內容影射當時社會上的人士,加以故事中黑暗的情節有違時代社會道德,作者因而被捕下獄。然而小說中精采的情節,隨著時間的考驗,變成一部經典的故事,被多次改編成不同版本的電影、影集、舞台劇。.

新!!: 法国大革命和危險關係 · 查看更多 »

千克

--( → ,,單位符号kg),又称--,国际单位制中質量的基本單位。在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单位中,千克是唯一一個带有词头的基本單位。 目前,千克是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中唯一仍使用实物进行定义的单位,即被定义为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2011年国际度量衡大会(CGPM)会议原则性同意以普朗克常数重新定义千克,并计划于2018年会议上做出最终决定。.

新!!: 法国大革命和千克 · 查看更多 »

千禧年前论

千禧年前论(英語: Premillennialism)是終末論的理論之一,相信耶穌的肉身将要再临地上,开始祂千年国的统治(基督复临安息日会解释为在天堂统治)。被称为"千禧年前论",是因为它认为耶穌再临将会发生在千年国开始之前。与千禧年后论(postmillennialism)或无千禧年论(amillennialism)等其他終末論不同,前者认为耶穌再临将会发生在千年国开始之后,而后者认为千禧年只是象征性的。 千禧年前论主要基于对新约启示录 20:1-6 的字面解释,該段描述耶穌再临地上,在大灾难末期开始千年国的统治。千禧年前論者认为這是從舊約以來,将要应验给予神子民的应许。其他解釋如東正教則聲稱,啟示錄這段是描述基督統治天堂的現在,這樣的解釋認為啟示錄的象徵是指一個屬靈的爭戰,而不是在地上的物理戰鬥。无千禧年论者解釋千禧年為一段象徵性的時期,例如認為千禧年代表神對祂的創造或教會的統治,這與啟示錄本身啟示體裁的高象徵性一致。 神学术语“千禧年前论”直到19世纪中叶才被广泛使用,这时千禧年前论得到复兴,“几乎整个英国和美国新教徒事业都受到这一信念的促进:法国大革命和美国革命(特别是法国革命)应验了但以理书和启示录中的预言”。千禧年前論常被用來專指那些堅信將有基督在俗世千年統治的人們,包括認為千禧年前信徒會先被提(時代論),或認為千禧年前的大災難後信徒才被提。例如千禧年後論,同意千禧年前論將有基督在地上的統治,但不同意千禧年前信徒被提和開始大災難的概念。千禧年後論者認為耶穌再臨將在千禧年後發生。.

新!!: 法国大革命和千禧年前论 · 查看更多 »

南特

南特(Nantes,布列塔尼語:Naoned)是法國西北部大西洋沿岸重要城市,城市主體坐落于盧瓦爾河下游北岸,距入海口(盧瓦爾河匯入比斯開灣)約50公里。南特是法蘭西第6大城市,作為法國第八大城市共同體,其人口為897,73人(2012)。2013年南特城市人口統計為292,718人,佔法國第六位。由於與聖納澤爾市郊聯合擁有盧瓦爾河入海口新港,南特成為法國西部最重要的大都市。 南特大部分歷史是與布列塔尼相關的。自原始時代起這裡便已經是一個重要的港口,也成為高盧羅馬Namnètes城邦的首府,也是公元五世紀主教管轄區所在地,之後成為法蘭克半傳奇性羅蘭伯爵領地首府。南特在851年被布列塔尼人諾米諾埃王攻克,布列塔尼崛起,從此開啟布列塔尼城市历史,包括南特城堡,成为十五世纪公爵主要府邸,那个时代南特已成为布列塔尼公國真正的首府,同时开始兴建至今仍存的主教堂。十六世紀初,由於布列塔尼歸屬法蘭西王國,南特漸漸失去其政治中心優勢讓位於雷恩。接下來的三個世紀,南特在國際貿易舞台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大部分是黑奴販賣生意,於十八世紀達到頂峰,為城容建設提供了巨大的財富。 同時是盧瓦爾河地區與大西洋盧瓦爾省的首府,無論在布列塔尼地區歷史還是文化上都是最重要的城市。南特這個名稱源自Namnètes,這是一個羅馬帝國攻占高盧之前定居於此的一個部落。 時代雜誌在2004年時將南特選為歐洲最適合居住的城市 Time Europe, 22 August 2004.於2007年8月4日查閱。.

新!!: 法国大革命和南特 · 查看更多 »

南特交易所

南特交易所(Palais de la Bourse)位于法国南特市中心的商业广场(place du Commerce),毗邻菲多岛。它始建于1790年7月1日法国大革命初期,随着1794年废除奴隶制,恐怖统治,港口被封锁,南特经济受到冲击,1808年停工。1812年拿破仑颁布法令,于1815年完成。20世纪末修复。 建筑师Mathurin Crucy,还设计了皇家广场上的格拉斯兰剧院。 1947年1月24日,南特交易所被列为法国历史古迹。 Category:南特建築物.

新!!: 法国大革命和南特交易所 · 查看更多 »

南锡圣若瑟修院

南锡圣若瑟修院(Abbaye Saint-Joseph de Nancy)是法国洛林默尔特-摩泽尔省南锡一个古老的普利孟特瑞会修道院,创立于1635年,1759年建成,位于安德烈马奇诺广场(place André-Maginot)。自1807年,修道院归属新教,称为南锡新教教堂(temple protestant de Nancy)或圣约翰堂(temple Saint-Jean)。 法国大革命期间,修道院关闭,1807年教堂分配给新教,名为圣约翰堂,得名于古老的圣约翰门(porte Saint-Jean)。 1919年8月28日,该堂列为法国历史古迹。.

新!!: 法国大革命和南锡圣若瑟修院 · 查看更多 »

反動的修辭

《反動的修辭》(The Rhetoric of Reaction: Perversity, Futility, Jeopardy)為德裔美國經濟學家阿爾伯特·赫緒曼於1991年出版的政治學論著。他將反對社會改革的保守主義修辭分類成三種敍事公式:「悖謬論(適得其反)、無效論(徒勞無功)、危害論(顧此失彼)」,並論證這三種敍事公式不但過度簡化、充滿邏輯缺陷,並不當中斷應有的辯論。赫緒曼以法國大革命和19世紀和20世紀的史例來闡述其論點,並提出應對的進步主義敍事及涵包進步主義及保守主義的思考架構。.

新!!: 法国大革命和反動的修辭 · 查看更多 »

反革命

反革命的原意是指一切反对革命,与革命政权对立,进行破坏活动,企图推翻革命政权的行为属于「反革命」。最早出現在法國大革命,雅各賓派認為旺代省的保皇黨、天主教皇家部隊、大不列顛王国援軍等為反革命,是有帶貶意的。 原本「反革命」与「革命」一样同属于中性词,但在共產國家革命發展的過程中,反革命被視為嚴重的負面行為,成为政治犯的罪名。 「反革命」通常被用来对政敌的攻击。1924年前後,在中國國民黨聯俄容共時期的政治宣傳與演講中,這個詞彙本身已經轉向一種帶有嫌惡意涵的負面評述,在國共分途後,雙方互執過去齊心打造的「反革命」互相攻訐;最明顯的如国共内战期间,国共双方互指对方为“反革命”。1950年代,毛泽东發起「镇压反革命运动」,處決「反革命分子」,雖然在時空背景與政治條件殊異狀況之下,比對1930年代對反革命分子的審理,有某方面巧妙的相似。文化大革命期间,也有红卫兵派系宣称自己拥护毛主席而指责敌对派系为「反革命」。中共九届二中全会期间,林彪与毛泽东因是否重设国家主席问题上爆发冲突,毛泽东强调自己不当国家主席,将“设国家主席”定性为“反革命纲领”。1989年,北京市发生六四天安門事件,官方称北京市发生严重的「反革命暴乱」,因此戒严部队果断以武力开进天安门广场血腥鎮壓。 「反革命事件」的說法並非中國獨有,前蘇聯及其他國家的共產黨也使用:如1917年俄國革命後,一批批的帝俄貴族,多以反革命名目,執行死刑。.

新!!: 法国大革命和反革命 · 查看更多 »

反革命罪

反革命罪是中国和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法律中的一项罪名。.

新!!: 法国大革命和反革命罪 · 查看更多 »

反法同盟

反法同盟是1792年到1815年间欧洲各国为了对抗發生革命的法国而结成的同盟。 第一和第二次反法同盟是为了对抗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其后的五次同盟则是为了对抗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 反法同盟和法国进行了长达25年的战争。 第一和第二次反法同盟和法兰西共和国之间的战争称为法国大革命战争,后五次同盟与法兰西帝国之间的战争称为拿破仑战争。 头五次反法同盟都以失败告终,拿破仑統治的法国也因此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盛极一时。 第六次反法同盟则取得了胜利,推翻了法兰西第一帝国,而拿破仑则被流放到埃尔巴,并使得法国历史上已经灭亡的波旁王朝复辟。 第七次反法同盟则彻底击败了东山再起的拿破仑。.

新!!: 法国大革命和反法同盟 · 查看更多 »

反消費主義

反消費主義指以社會或政治運動反對消費主義的一切行为,反消費主義者反對過份地將個人的幸福等同與購買所得來的物質財富,觀點與消費主義所認為的花錢消費是人生享受愉快之源對立。.

新!!: 法国大革命和反消費主義 · 查看更多 »

古今風雲人物

《古今風雲人物》,是一個香港電台的廣播節目,於2010年開始播出,介紹古今中外人物的歷史。繼《神州五十年》後於香港電台播放,播放時間為一輯半小時(三十分鐘),由香港電台文教組製作,於香港電台第一台播放。除此之外,香港電台網站亦設有專屬網頁,供聽眾聆聽。 該節目由《中華五千年》的撰稿人張偉國博士,以及與張偉國共同主持《神州五十年》的麥勁生教授、亦有曾與張偉國共同於公開大學共事的曾卓然,在樹仁大學共事的羅永生博士主持,本節目主要以講述及兩位主持人(每集只有兩位主持人)的對談為主。 除了討論人物的生平事跡以外,亦有講述當時的時代背景,供聽眾了解該時代的時空背景。.

新!!: 法国大革命和古今風雲人物 · 查看更多 »

古弗尼尔·莫里斯

古弗尼尔·莫里斯(Gouverneur Morris,),是一名美国政治家、美国开国元勋和外交官(美国驻法大使)。他代表宾夕法尼亚出席1787年的美国制宪会议。他也是美国《联邦条款》的签署人之一。莫里斯也参与到美国宪法的大多数条款的起草工作中,并成为宪法签署者之一。他被广泛认为是宪法序言作者,并被称为“宪法的书法家”。在那个时代,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自己是各自州的公民,而莫里斯则率先希望成为一名联盟州的公民。 他的名字来自他母亲的娘家姓是莎拉·古弗尼尔(Sarah Gouverneur),是从一个胡格诺派教徒家庭,搬到荷兰后迁居新阿姆斯特丹。1764年,神童莫里斯在12岁即考入国王学院,即现在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1768年毕业,1771年获得硕士学位。.

新!!: 法国大革命和古弗尼尔·莫里斯 · 查看更多 »

古典主义音乐

古典主义音乐指的是1750至1820年时期的欧洲主流音乐。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由于他们都在维也纳度过自己的创作成熟时期,因而也称作“维也纳古典乐派”。.

新!!: 法国大革命和古典主义音乐 · 查看更多 »

古典保守主义

古典保守主义(Classical conservatism),完整的哲學體系起源於伯克對於法國大革命提出的批判。 伯克认为自由主义使人类理性有了太多的自信,而人们其实只是部分理性,他们同样具有广泛的非理性激情。为了控制人类的非理性,社会长年累月推衍及发展出来传统、制度及道德标准。因此现存的制度和传统不可能全是糟糕的,它们是千百年来屡次尝试的结果,人们已经习惯於此,最好是予以维持和保留,他們雖然不完美但是有用。但並非事情應當永遠不變,必須為了保存而改革,不過只能是漸變,讓人民有一段適應空間。 伯克也認為制度和生物體一樣,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成長及調適。他看到革命易於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因為社會無法在瞬間按照人類的理性命令予以重建。.

新!!: 法国大革命和古典保守主义 · 查看更多 »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这是一个古典音乐作曲家的列表,按照作曲家出生的年份先后顺序,划分为六个部分.

新!!: 法国大革命和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 查看更多 »

古典自由主义

古典自由主义在中文被混乱了,可以有兩種涵義:.

新!!: 法国大革命和古典自由主义 · 查看更多 »

古典时代

古典时代(或称为古典时期、古典古代、古风时期,Classical antiquity)是对(以地中海为中心,包括古希腊和古罗马等一系列文明)的长期文化史的一个广义称谓。在这个时期中,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十分繁荣,对欧洲、北非、中东等地施加巨大的影响。 通常认为古典时代起始于古希腊最早的文字记录,即公元前8-7世纪荷马史诗,一直延伸至以及罗马帝国的衰落。古典时代的结束伴随着古典时代晚期(公元300-600年)古典文化的崩溃,欧洲历史随后进入中世纪前期(公元600-1000年)。这段历史时期涵盖广袤的领土、多种不同的文化与历史分期。后世爱伦·坡的一句诗很好的诠释“古典时代”一词的含义:“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 受到古代东方文明影响的古希腊文化,以其艺术、哲学、社会、教育思想,一直影响着整个古典时代。这些思想被古罗马人继承和效仿。这些来自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底蕴对现代社会的语言、政治、教育系统、哲学、科学、艺术、建筑有巨大的影响:从当时现存的古典时代残片中,一场巨大的复兴运动在14世纪的欧洲逐渐成形,这场运动后来被称作文艺复兴,各种领域的新古典主义风潮也在18-19世纪兴起。.

新!!: 法国大革命和古典时代 · 查看更多 »

古斯塔夫三世

古斯塔夫三世(Gustav III,),是1771至1792年間的瑞典國王。他是瑞典國王阿道夫·弗雷德里克之子、卡爾十三世之兄、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的外甥,也是俄羅斯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之表弟。 他利用派系鬥爭加強王權,終結了瑞典史上的「自由時代」,並進行財政、司法和行政改革;另一方面,他熱心發展瑞典藝術和文化,成立了瑞典學院和瑞典王家歌劇院。 1792年,他被瑞典貴族刺殺死亡。.

新!!: 法国大革命和古斯塔夫三世 · 查看更多 »

右派

右派,又称右翼,是和左派相對,一般是指保守派或溫和保守派。右派政治家一般會采取各種保守的政治立場,並且傾向于維護現存的統治。右派在不同國家與不同時期以不同的形態出現。左派與右派都是相對而言,在不同背景下兩者主張的具體內容不會相同,不能以靜態的「主義」或「階級」劃分。 在西方世界的傳统印象中,右派通常是指支持民族主義、捍衛傳統家庭和宗教(猶太-基督教文化傳統),且反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和國際主義的政黨,認為某些社會分層及社會不平等的現象是正常、自然且不可避免的一派。部分人則用「右派」來稱呼自由放任資本主義的支持者。不過雖說自由放任,卻不包含移民的自由移動,此外,右派對於宗教衝突比較保守,因而對於種族問題也較為謹慎乃至於排斥。.

新!!: 法国大革命和右派 · 查看更多 »

叶卡捷琳娜二世

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Екатерина Алексеевна,),亦称叶卡捷琳娜大帝(Екатерина II Великая),有些中文依照英文(Catherine II)而稱呼她為凱薩琳二世,俄罗斯帝国史上在位时间最长(1762年至1796年在位),也可能是最知名的女皇。叶卡捷琳娜生于普鲁士波美拉尼亚斯德丁,出生名为索非亚·弗雷德里卡·奥古斯塔·冯·安哈尔特-采尔布斯特-多恩堡(Sophie Friederike Auguste von Anhalt-Zerbst-Dornburg),通过政变废黜并刺杀其夫彼得三世,即位为俄罗斯女皇。在其治下俄罗斯经历复兴,达到其历史顶峰并成为欧洲列强之一。 叶卡捷琳娜即位和在位时均时常依靠其宠幸贵族的协助,如和波将金。在苏沃洛夫、鲁缅采夫和乌沙科夫等将领支持之下,叶卡捷琳娜治下的俄罗斯帝国通过军事及外交迅速扩张。在南方,俄罗斯通过俄土战争击败奥斯曼帝国并击溃克里米亚汗国,对黑海及亚速海的广阔区域进行了殖民(即新俄罗斯);在西方,叶卡捷琳娜前情人斯坦尼斯瓦夫·奥古斯特统治的波兰-立陶宛联邦被瓜分,俄罗斯获得了最大面积的领土;在东部,俄罗斯开始对阿拉斯加进行殖民,俄属北美由此建立。 叶卡捷琳娜改革行政区划,诸多新城镇在其令下建立起来。她跟随其所景仰的彼得大帝的步伐,继续根据西欧模式对俄罗斯进行现代化革新,但征兵制及经济仍旧以为基础,国家及地主的需求越来越依赖于农奴,由此导致了多次叛乱,农民及哥萨克的普加乔夫起义即为一例。 叶卡捷琳娜统治时期被称为“叶卡捷琳娜时代”,通常被认为是俄罗斯帝国及俄罗斯贵族的黄金时代。彼得三世在位时颁布,由叶卡捷琳娜确认延续的《贵族自由宣言》将贵族由强制兵役和国家公务中解放出来。叶卡捷琳娜推动诸多古典主义贵族建筑的建设,改变了俄国的面貌。她热心支持启蒙时代理念,由此获得开明专制君主一称。叶卡捷琳娜亦支持艺术事业,推动了的发展。这一时期所建立斯莫尔尼宫是欧洲首家由国家资助的女性高等教育机构。.

新!!: 法国大革命和叶卡捷琳娜二世 · 查看更多 »

司汤达

利-亨利·贝尔(Marie-Henri Beyle,),笔名司汤达(Stendhal, 或 ,一译斯丹达尔、斯湯達爾),是一位19世纪的法国作家。他以准确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练的笔法而闻名。他被认为是最重要和最早的现实主义的实践者之一。最有名的作品是《红与黑》(1830)和《帕尔马修道院》(1839)。.

新!!: 法国大革命和司汤达 · 查看更多 »

双城记

《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所著的一部以法國大革命为背景所写成的长篇历史小说,情節感人肺腑,是世界文學經典名著之一,故事中將巴黎、倫敦兩個大城市連結起來,围绕着曼奈特医生一家和以德法奇夫妇为首的圣安东尼区展开故事。小说里描写了贵族如何败坏、如何残害百姓,人民心中积压对贵族的刻骨仇恨,导致了不可避免的法国大革命,以及随后革命党人对前贵族采取的残暴行为。本书的主要思想是为了爱而自我牺牲,書名中的「雙城」指的是巴黎與倫敦。.

新!!: 法国大革命和双城记 · 查看更多 »

受教育权

受教育权被认为是一种人类权利并被理解为一种自由的权利,明确了对儿童进行初级教育、对所有儿童推广中等教育的义务、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以及对未接受过完整初级教育的个体进行基础教育的义务。除了这些规定个体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之外,受教育权内容还包括消除各级教育系统内的歧视、建立最低标准以及提高教育质量。 受教育权规定在《世界人权宣言》中的第26条以及《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中的第14条中, 在1960年教科文组织的反教育歧视公约中、欧洲人权公约第1号议定书以及1981年的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中得到重申。 受教育权在《欧洲人权公约 第1號議定書第2條 - 受教育之權利》以及很多国家的宪法中都有相关规定,例如:比利时宪法(原第17条,现第24条)以及荷兰宪法(第23条).

新!!: 法国大革命和受教育权 · 查看更多 »

参谋部

總參謀部或稱參謀本部,為現代軍隊中提供人事、軍事情報、軍事訓練、後勤、政戰與計畫的組織機構。 十八世纪晚期以前,上述功能全部由军队统帅管理,但法国大革命后出现征兵制,大量军队的管理使统帅的职责十分沉重。在1795年,路易斯·亚历山大·贝爾蒂埃将军率先创立了参谋系统。一年后,拿破仑接管改制军队。从此以后,总参谋部成为法军的正式组织,并随拿破仑战争走遍欧洲。.

新!!: 法国大革命和参谋部 · 查看更多 »

叛國

叛國,在法律上,指一個人對其所屬於的國家不忠誠;違背其效忠宣言或與其國家的敵人合作的人會被稱為叛徒。《法律詞典》(Oran's Dictionary of the Law)(1983年版)對叛國的定義是:「一個公民協助外國政府推翻或嚴重侵害他所屬的國家,或慫恿外國對他所屬的國家宣戰。」 站在本国执政者(尤屬長期執政的獨裁者)的立场上来看,叛國的相似詞是革命,因為革命幾乎會利用國內外一切可用勢力來從事推翻原政府政權的行為,叛國與革命的認定則由觀點立場的不同而有差異,進行革命的人通常會被原始政府視為叛國或密謀顛覆等,被捕後通常會以前述之罪名予以處決、監禁或是驅逐出境(有外國勢力介入者的可能性較大)。但是也有观点认为二者可从受支持的普遍程度上来划分。 在一些奉行民族主義的獨裁國家,「叛國」經常被用作消弭改革派或異見分子的藉口,被指控叛國的人未必會被提上法庭上,根據客觀的案情證據接受公平審議。這些國家會將不同程度的異見人士動輒標籤為叛國、「賣國賊」,而被國家秘密警察私下緝拿,或動用輿論壓力以達至政治迫害、噤聲等鞏固政權的效果。.

新!!: 法国大革命和叛國 · 查看更多 »

否决权

否决权(Veto),指政治上一種片面否定決策或決議的权力,尤其是立法。.

新!!: 法国大革命和否决权 · 查看更多 »

启蒙文学

启蒙文学是指盛行于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启蒙文学”并不是如浪漫主义文学或自然主义文学一样的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流派,而是席卷整个欧洲的启蒙思想在文学上的延伸和体现。启蒙文学并没有独立的纲领,在文学史上对这一流派的界定也存在很多争议,但通常认为奥古斯都时期的英国文学、大革命之前的法国文学以及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都可以算作启蒙文学范畴。 从纵向上看,启蒙文学选择性继承了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某些特性,但是却已经具备了近代文学的诸多元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尽管没有形成统一的纲领,各国发展的状况也存在差距,但仍取得了相当辉煌的成就。欧洲诸国中以法国成就最高,英国和德国次之,在俄国和意大利等国也有相应的 发展。.

新!!: 法国大革命和启蒙文学 · 查看更多 »

吸血鬼紀事

《吸血鬼紀事》,又稱《吸血鬼年鑑》或《吸血鬼歷代紀》(英語:The Vampire Chronicles)是美國作家安·萊絲所著的一系列吸血鬼小說的總稱,小說故事始於並圍繞着一名虛構的18世紀法國貴族轉化為吸血鬼之後展開。此套系列小說敍事的時空背景也以18世紀末的紐奧良為原點,再上下挪移,縱跨世紀末巴黎的衣香鬢影、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失序世界、中世紀的陰沈動盪、古羅馬的狂歡饗宴,直逼古埃及王朝的殘酷壯麗全景,編織出一幅上至遠古,下達20世紀末的群魔繡帷;而吸血族版圖也自歐洲橫跨至美洲新大陸,展現超自然世界的慾望、絕望與狂夢。 萊絲在2008年的一次採訪中說她筆下的吸血鬼是「迷失靈魂的隱喩」,而《吸血鬼紀事》裡隱含的傾向也是有豐富的文獻紀錄。截止到2008年11月,此系列小說在世界範圍內售出8千萬冊。 《吸血鬼紀事》系列的第一部《夜訪吸血鬼》於1994年被改編成同名電影,由湯姆·克魯斯、布萊德·彼特、安東尼奧·班德拉斯、克利斯汀·史萊特和克絲汀·鄧斯特等主演。第三部《天譴者的女王》於2002年改編為電影《-zh-tw:魔咒女王; zh-hk:屍纏妖后; zh-cn:吸血鬼女王-》,由艾莉亞、史都華·唐森和文森·培瑞茲等主演,此片加入了部份來自第二部小說《吸血鬼黎斯特》的情節。2014年8月,環球影業和 Imagine Entertainment 收購了全系列小說的影視版權。2016年11月,萊絲在臉書公佈自己著作的戲院版權回歸她手中。.

新!!: 法国大革命和吸血鬼紀事 · 查看更多 »

同志偶像

同志偶像()是指被很多女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雙性戀者、跨性別者(LGBT)群體支持的公眾人物。 一些主要的同志偶像的特質通常包括魅力、華麗、堅強面對逆境、以及雙性性格的呈現。同志偶像可以是任何性取向或性別的人;如果同志偶像是LGBT,他們可以是已經或是沒有出櫃的。雖然大多數同志偶像給予對LGBT權利運動的支持,但也有一些是表示反對的,並提倡反對所謂的「同性戀議程」。 歷史上,同志偶像因為他們的性取向是歷史學家一直討論的話題而被一貫地抬升到一定的地位。現代的同志偶像主要是演藝生涯中一般擁有大量LGBT群體支持者的女性藝人。大多數同志偶像被劃分成兩類:他們或是悲慘的,有時包括殉教人物,或是流行文化偶像。.

新!!: 法国大革命和同志偶像 · 查看更多 »

吉伦特派

吉倫特派或吉倫特黨人,是指在法國大革命從1791年到1795年期間,源自於吉倫特省的一個政治派別。有時也稱“布里索派”(Brissotins)或“長棍麵包派”(Baguettes)。吉倫特派由國民立法議會和國民公會的議員組成,代表為當時信奉自由主義的法國工商業資產階級。它由一群有着私人友谊的人们組成的沙龙一般的鬆散團體,而不是一個有組織的政黨。“吉伦特派”在國民立法議會中第一次非正式的出现,用于描述來自法國西南部吉倫特省代表們提出的独树一帜的觀點得支持者们。在1847年阿爾方斯·德·拉馬丁的出版之後就成為广为接受的名稱。。 吉倫特派的大部分成員都參加了雅各賓俱樂部,同时也是雅各賓社會運動支持者。但隨後他們和雅各賓俱樂部抱持激進主張的山嶽派发生衝突,从而最終導致1793年5月31日-6月2日的暴動吉倫特派的成員們被集體處決从而导致其覆滅,同时这也象征着雅各宾派恐怖統治的开始。 吉倫特領導人雅克·皮埃爾·布里索曾提出一個雄心勃勃的軍事計劃,以输出革命---後被拿破崙實現。他呼籲國民公會在1795年----通过征服德國西部萊茵河兩岸的土地,和支持波蘭和荷蘭的独立來控制西歐,并建立支持共和主义的英國,西班牙和義大利并将其纳入共和國势力范围。由此看出,在1792年至1793年期間吉倫特派是积极的主戰派。吉倫特派其他著名的人物包括和他的妻子羅蘭夫人。他們的盟友是英裔美国激进民主主义派思想家湯瑪斯·潘恩。布里索和羅蘭夫人被處決,然后逃亡的讓羅蘭,也因得知自己行被蹤洩漏而自殺。之后潘恩被捕,并險遭處決。名作馬拉之死中的讓-保爾·馬拉,也正是被吉倫特派支持者夏綠蒂·科黛刺殺的,但隨後夏綠蒂·科黛也被處決。.

新!!: 法国大革命和吉伦特派 · 查看更多 »

吉斯 (埃纳省)

吉斯(Guise)是法国埃纳省的一个市镇级别的小行政地区。它是法国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吉斯家族的封地。.

新!!: 法国大革命和吉斯 (埃纳省) · 查看更多 »

君主專制

君主專制(absolute monarchy;absolute Monarchie),是西方政治學概念中定義的一種政體,又譯為君主專政、絕對君主制、絕對君主专制、絕對主義王權、絕對王權等;支持君主專制的思想被歸類為專制主義(早期曾譯為“絕對主義”,系根據歐洲啓蒙運動時期enlightened absolutism等詞彙的片面直譯;而現代西方政治學多以despotism進行表述)。早期埃及、希臘、羅馬至歐洲中古時代,其君主作為世人與神之間的神聖角色,不仅是世俗的首领,也是宗教的首领;中世紀歐洲則由於天主教的盛行,教宗的教權大大高於君權,君權很大程度上受到諸侯的限制,在英國甚至產生了大憲章這樣限制君權的法律傳統;16至18世紀歐洲各國紛紛加強君權,國家教會的建立使君主專制受到強化、甚至出現了政教合一的君主制國家,但從17世紀英國及其他國家開始,君權受到立憲化規範,規定其權力從人民而來。 作為一種專制制度,君主專制以君主為國家主權的唯一代表,君主對他的臣民與領土有無限制的權力,其治權不受到任何其他司法、立法、宗教、經濟或選舉的制衡或約束,像法國國王路易十四說的「朕即國家。」(L'état, c'est moi) 。文藝復興後期思想家對此有兩種看法。一種看法在一定程度上為君主專制提供了合理性依據,如馬基雅維利主義和霍布斯早期的思想,都從客觀上論述了身為國家元首與政府首腦的君主應該擁有絕對的政治權力,以便於更好地保護整個國家的利益、應對各種階層勢力之間的角力,以及君主應處於超脫各階層利益的存在。因為君權不受到國家法律的制約,“君主專制”又被稱為無限君主制,和後來發展出的有限君主制的代表君主立憲大相徑庭。 在歷史上,君權大多數情況下受制於封建制度和封建法律、貴族階層的政治權力、圣职者的宗教權力與資產階級的經濟權力,如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以前的君權;而文藝復興時期以後,天主教教權的衰落和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使得歐洲各國國王有機會收攏權力,加強專制。作為一種專制政體,與獨裁政體相區別,“君主專制”政體下的君主仍需平衡各個諸侯、各社會階層、各個友邦或敵國的關係,并往往需要依靠一個高效運行的政府來實施其政令,其政府雖然在君主的強力領導之下、受君主個人意志影響,卻仍然遵循一系列法律運行,而並不單一聽命于君主的個人意志,也不存在“家族獨裁”傾向,此類專制政體在18世紀啓蒙運動時期的歐洲被特別稱為“開明專制”政體并加以推崇;某些當代政治學中文教材中提到的“封建君主專制獨裁政體”,其實更接近于君主領導下的貴族寡頭統治,例如中國古代史上的宋朝,其皇位繼承人是通過“朝議”來決定的、幾乎近似有限的民主選舉,而前現代的中國直到元明清三朝才形成了“君主專制”政體,卻也遠遠達不到“獨裁”的標準,而是被歐洲啓蒙運動思想家作為開明專制的典範。 在西方歷史中,主張採用君主專制的代表人物有法國國王路易十四與俄國沙皇彼得大帝。中國在明朝以後,皇帝加強中央集權,不僅親理國政,又可以直接判處大臣死刑,歷史學家錢穆認為其已經成為了君主專制政體,例如明朝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層廢除宰相集政務處理大權於一身,到了明成祖以後才重新設置內閣大學士、內閣首輔以使宰相職能;清朝皇帝進一步加強了君主專制,設立軍機處作為皇帝的秘書官,所有政令皆由皇帝直接發佈。在19世紀後,受民主思潮的衝擊,採用絕對君主制的國家逐漸減少,目前仍然採行絕對君主制的國家如下:文萊、沙特阿拉伯、阿曼、梵蒂岡、卡塔爾、阿聯酋和斯威士蘭。.

新!!: 法国大革命和君主專制 · 查看更多 »

君主主義

君主主義(Monarchism)指主張恢復君主制(在仍然實施君主制的國家,則保衛現有的君主制,又或是君主立憲制的支持者)的一種政治運動、思想,護君主政體或奉行君主原則的政治信念。君主主義者(Monarchist)則指這種運動的參與者,與保皇黨不同。.

新!!: 法国大革命和君主主義 · 查看更多 »

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憲制(Constitutional monarchy),亦即有限君主制,是相對於君主專制的一種國家體制。君主立憲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過立憲,樹立人民主權、限制君主權力、實現事務上的共和主義理想。可分為二元制君主立憲制、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雖然是國家的元首,但君主的权利與產生的方式,會依各個國家的制度而不同;縱使是同一個國家,往往在不同時期,君主的產生方式與權利範圍也各不相同。.

新!!: 法国大革命和君主立宪制 · 查看更多 »

君權神授說

君權神授說,或作天授君權說(Divine right of kings),是古代以宗教來主導政治時期君主為了鞏固自己的权力而提倡的一種法。即指自己是天命派遣,於凡間管治世人,是神在人間的代表,作為人民只可遵從君主的指示去做,不能反抗。這個說法在世界各地都曾出現過,但在啟蒙時代後,人們思想開始由宗教指導中釋放出來,使這個說法的相信者變得越來越少,在現代社會這個說法早已為不可信及無稽。.

新!!: 法国大革命和君權神授說 · 查看更多 »

坎布爾修道院

坎布爾修道院(Abbaye de La Cambre, Abdij Ter Kameren)是位於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一個熙篤會修道院。修道院始建於1196年。法國大革命期間修道院曾被關閉。現在的建築修建於18世紀。 Category:布魯塞爾建築物 Category:天主教修道院.

新!!: 法国大革命和坎布爾修道院 · 查看更多 »

堅尼 (英國貨幣)

堅尼(Guinea)是英格蘭王國以及後來的大英帝國及聯合王國在1663年至1813年所發行的貨幣。它是英國首款以機器鑄造的金幣,原先等值1英鎊,亦等於20先令,金價上漲亦使堅尼價值上升,在1717至1816年期間價值等於21先令。 堅尼的名稱來自西非地區的畿內亞,有不少黃金在當地的金礦開採。雖然堅尼現今不再流通,但在某些情況下仍被使用,例如是賽馬以及是拍賣家羊,1堅尼仍等值於1磅1先令(21先令或十進制的1磅5便士)。堅尼亦曾在埃及鎊地区使用( الجنيه el-Gineih)。.

新!!: 法国大革命和堅尼 (英國貨幣) · 查看更多 »

塞南克修道院

塞南克修道院(法语: Abbaye Notre-Dame de Sénanque)是一个熙笃会修道院,位于法国普罗旺斯沃克吕兹省村庄戈尔代附近。.

新!!: 法国大革命和塞南克修道院 · 查看更多 »

塞納河畔弗林斯

塞納河畔弗林斯(Flins-sur-Seine)是法國中北部市鎮,位於巴黎東部,隸屬於法蘭西島伊夫林省,由芒特拉若利區負責管轄。該市亦是法國雷諾汽車的汽車工廠中心之一,該市也是伊夫林省重要的購物重鎮,也是國家利益運作範圍內51個市鎮之一。.

新!!: 法国大革命和塞納河畔弗林斯 · 查看更多 »

塞纳-马恩省

塞纳-马恩省(Seine-et-Marne)是法國法兰西岛大區所轄的省份。該省編號為77。.

新!!: 法国大革命和塞纳-马恩省 · 查看更多 »

塞纳河畔讷伊

塞納河畔讷伊(Neuilly-sur-Seine),是法國巴黎西北郊的市镇,属于巴黎以西的上塞纳省。納伊條約的簽署地。.

新!!: 法国大革命和塞纳河畔讷伊 · 查看更多 »

塞舌尔

塞舌爾共和國(塞舌尔克里奥尔语:Repiblik Sesel;République des Seychelles;Republic of Seychelles)是位於非洲大陸東南方,印度洋中西部一個群岛国家。大英國協成員國之一。首都維多利亞。.

新!!: 法国大革命和塞舌尔 · 查看更多 »

塞舌尔历史

塞舌尔是印度洋上的一个群岛国家,其文字历史可追溯到17世纪。.

新!!: 法国大革命和塞舌尔历史 · 查看更多 »

塞普丁修拉共和国

塞普丁修拉共和国(希腊语:Επτάνησος Πολιτεία),又译为七岛共和国,为1800年至1807年间由爱奥尼亚群岛中7个主要岛屿组成的一个希腊人自治国家,名义上隶属于奥斯曼帝国,实际为俄罗斯控制。 自17世纪以来,爱奥尼亚群岛一直属于威尼斯共和国。1797年,根据法国将领拿破仑·波拿巴和奥地利签订的《坎波福尔米奥条约》,威尼斯共和国被两国瓜分,爱奥尼亚群岛从而归属于法国统治下。受到法国大革命的鼓舞,当地人民热烈欢迎法国军队的到来,并宣布接受1795年法国宪法,希望能以此推翻外来贵族的压迫。但是,岛民们很快发现法国占领当局对他们课以重税,而且法军士兵屡次在当地发生不轨行为,于是他们开始反抗法国占领者。 1798年,共同参加第二次反法同盟的俄国和奥斯曼帝国联军利用岛民的反抗心理,开始进攻爱奥尼亚群岛。在岛民的帮助下,联军于1799年3月消灭了法国驻军,完全占领群岛。1800年,奥斯曼帝国批准了岛民自拟的宪法,塞普丁修拉共和国作为奥斯曼帝国的附庸国正式成立。俄国军队实际上成为了群岛的保护者,由于他们和岛民一样信奉东正教,得到了岛民的拥护。 1807年,法国和俄国签订《提尔西特和约》,根据该条约,俄国放弃对塞普丁修拉共和国的保护,法国重占该群岛,塞普丁修拉共和国宣告灭亡。1809年后,英国开始进攻该群岛,1814年完全占领之,建立了一个英国的保护国——爱奥尼亚群岛合众国。1865年,爱奥尼亚最终并入希腊。 Category:已不存在的歐洲國家 Category:希腊历史.

新!!: 法国大革命和塞普丁修拉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墨西哥独立战争

墨西哥独立战争(1810-1821)是指墨西哥人民与西班牙殖民当局之间爆发的一系列武装冲突,开始于1810年9月16日。它以理想主义的农民对殖民地领主的反抗为开端,却以自由派与保守派达成同盟而告终。.

新!!: 法国大革命和墨西哥独立战争 · 查看更多 »

墨西哥LGBT權益

墨西哥的女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雙性戀者與跨性別者(LGBT)權益近年來也隨著世界法律潮流逐步發展。墨西哥的LGBT歷史可大致分為三個時期:前哥倫布時代、總督時代和獨立時代,無論在時間和空間上,皆和墨西哥的三大歷史時代相呼應。 前哥倫布時代人民和殖民早期所留下的文獻資料稀少且難以理解。筆者普遍著筆於他們驚訝或反對的印第安習俗,但企圖站在譴責或致歉的立場,致使無法區分現實和宣傳層面。總體而言,除了阿茲特克人似乎和西班牙人一樣恐同,其他原住民則對「伯達奇」(Berdache)-一種雙靈的薩滿-較為寬容。 受法國大革命和短暫的法國武裝干涉墨西哥(1862年至1867年)啟蒙,拿破崙刑法典頒布,在1871年除罪化同性性行為。然而,官方仍可以藉由禁止公然猥褻的法律懲處。墨西哥的同意年齡是18歲,無論性傾向。 2015年6月3日,发布“司法论断”,将同性伴侣加入了婚姻的定义中。原条文将婚姻局限于男女之间的关系被法院认为违宪。但判决并不能直接修改各州的现有婚姻法。法律允许那些在所在州没有结婚权利的同性恋伴侣向地区法官寻求禁制令,地区法官现在有义务给他们签发命令。 墨西哥的左翼政党民主革命党、劳动党、和革命制度党都积极参与推动了同性婚姻合法化。目前,同性婚姻在墨西哥城、、、、、、、、与全境合法,在、克雷塔羅州和普埃布拉州部分市镇合法。.

新!!: 法国大革命和墨西哥LGBT權益 · 查看更多 »

多拉德圣母圣殿

多拉德圣母圣殿(Notre-Dame de la Daurade)是一座罗马天主教的宗座圣殿,位于法国西南部城市图卢兹的加隆河畔。它始建于410年,当时的西罗马帝国皇帝弗拉维乌斯·奥古斯都·霍诺留允许将异教庙宇改为基督教堂。多拉德圣母圣殿最早的建筑原来是一座供奉阿波罗的神庙。 6世纪,一座教堂兴建起来,装饰有金色的马赛克,今天的名称就来自于古代名称“Deaurata”(aura,金色)。9世纪,这里成为一座本笃会修道院。15世纪这座教堂开始衰败,1761年被毁。后来新建了一座教堂,但是修道院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关闭,改为一座烟草工厂。 目前的建筑建于19世纪。 多拉德圣母圣殿被法国文化部列为国家历史古迹,其管风琴也被列入。.

新!!: 法国大革命和多拉德圣母圣殿 · 查看更多 »

夏尔·弗朗索瓦·迪穆里埃

查爾斯-弗朗索瓦·杜·佩里埃·呂穆矣(Charles-François du Périer Dumouriez;)法蘭西大革命戰爭期間的將軍。1792年9月20日,他與弗朗索瓦·克里斯多夫·凱勒曼將軍共同參與瓦爾密戰役獲致革命初期鼓舞人心的首次勝利,但後來拋棄了法蘭西革命軍,在拿破崙統治時期成為一個保皇黨陰謀家,作為大不列顛政府的顧問。 呂穆矣是第3列。.

新!!: 法国大革命和夏尔·弗朗索瓦·迪穆里埃 · 查看更多 »

夏尔·德·博蒙

夏尔·德·博蒙(Charles de Beaumont,),全名夏尔-热纳维耶芙-路易-奥古斯特-安德烈-蒂莫泰·德翁·德·博蒙(Charles-Geneviève-Louis-Auguste-André-Timothée d'Éon de Beaumont),又被称作“德翁骑士”(Chevalier d'Eon),法国外交官、间谍、士兵和共济会成员,以其传奇的间谍身份和富有争议的性别著名。 在其生涯中,前49年是男性身份,而后33年则以女性身份生活。.

新!!: 法国大革命和夏尔·德·博蒙 · 查看更多 »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

夏爾·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爾 (Charles Maurice de Talleyrand-Périgord,),出身於古老的貴族家庭。起初封號是比尼窩王子 (prince de Bénévent) ,然後成為塔列朗王子。法國主教、政治家和外交家。由於腿部殘疾,不能如家族期望的那樣進行軍事生涯,轉而學習神學。1780 年,他成為一般代理神職人員並成為法國王室的教會代表。 他曾歷經數屆法國政府擔任高等職務,通常是外交部長或一些其他外交要職。他的職業生涯跨越路易十六 、法國大革命、拿破崙帝國、波旁復辟和奧爾良王朝時期。塔列朗的上級通常都不信任他,但是拿破侖本人認為塔列朗是個十分能幹的外交官。「塔列朗式」已經成為一種玩世不恭、狡猾的外交態度之代名詞。 他是拿破崙年代的首席外交官,當時法國的軍事勝利將法國塑造為一個強大、橫跨歐洲的大一統帝國。 然而大多數的時候,塔列朗的任務是為法國尋求和平,以此鞏固法蘭西的國際利益。1801年,他成功地與奧地利簽訂呂內維爾條約,並在1802年與英格蘭達成亞眠和約獲得和平。但是他並沒能阻止1803年戰爭的重啟。在1805年,他反對他的皇帝再度與奧地利、普魯士和俄國開戰,因此他於1807年八月辭去外長官銜,但拿破崙依然倚靠他。塔列朗隱秘勾搭俄國沙皇亞歷山大和奧地利首相梅特涅暗中破壞皇帝的計劃。 塔列朗尋求通過談判實現和平,意圖延續法國革命所獲得的成果。拿破崙拒絕和平,當他在1814年垮臺後,塔列朗基於正統性原則擔負起波旁王朝復辟的任務。1814年至1815年,當拿破崙的征服失敗後,塔列朗在維也納會議扮演重要角色,他在那裡談判獲得有利於法國的解決方案。 學術界對塔列朗的評價是高度兩極分化的。有人認為他是歐洲歷史上最多才多藝,熟練的和有影響力的外交官之一;另一部分人則認為他是叛徒,依次背叛了舊制度、法國大革命、拿破崙和波旁復辟。.

新!!: 法国大革命和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 · 查看更多 »

夏尔·格拉维耶

韦尔热讷伯爵夏尔·格拉维耶(法文:Charles Gravier, comte de Vergennes,1717年12月20日 – 1787年2月13日)是法国政治家和外交家。路易十六统治时期的1774年担任外交大臣,策划与北美洲殖民地居民结成同盟,帮助他们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摆脱英国的统治,同时他还成功的在欧洲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力量均势。.

新!!: 法国大革命和夏尔·格拉维耶 · 查看更多 »

夏绿蒂·科黛

夏绿蒂·科黛(Charlotte Corday,),是法国大革命恐怖统治时期的重要人物。出身破落贵族家庭。她是温和共和派支持者,反对罗伯斯比尔的激进派独裁专政。后策划并刺杀了激进派领导人马拉,被逮捕并处决。.

新!!: 法国大革命和夏绿蒂·科黛 · 查看更多 »

夏爾·亨利·桑松

夏爾·亨利·桑松(Charles-Henri Sanson,)是法國史上著名的劊子手,活躍於法國大革命時期。夏爾·亨利·桑松來自劊子手的世家「桑松家族」,1688至1847年傳承六代,而夏爾·亨利·桑松為第四代,曾先後為法國波旁王朝和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效力。在夏爾·亨利·桑松領職40年期間處決了大約3,000人,其中包括法王路易十六。.

新!!: 法国大革命和夏爾·亨利·桑松 · 查看更多 »

夏洛特·罗伯斯庇尔

夏洛特·罗伯斯庇尔(Charlotte de Robespierre,1760年2月5日-1834年8月1日)出生于法国北部小城阿拉斯,是律师弗朗索瓦·罗伯斯庇尔的女儿,法国大革命领袖马克西米连·罗伯斯庇尔的妹妹,奥古斯丁·罗伯斯庇尔的姐姐。他们兄妹四人因母亲早亡,父亲失踪,度过了不幸的童年。夏洛特·罗伯斯庇尔的两位兄弟是法国大革命期间的风云人物,最后都死在断头台下。夏洛特·罗伯斯庇尔得以善终,活到74岁,最后在巴黎去世。她以撰写法国大革命期间她的两位兄弟的回忆录而著称。.

新!!: 法国大革命和夏洛特·罗伯斯庇尔 · 查看更多 »

夏朗德省

夏朗德省(Charente)是法國阿基坦-利木森-普瓦圖-夏朗特大區所轄的省份。該省編號為16。.

新!!: 法国大革命和夏朗德省 · 查看更多 »

大学校 (法国)

大学校(grande école,),中文有時也譯為“专业學院”、“高等專業學院”,是法国的一类高等教育体系,通常独立于公立综合性大学体系之外。多数大学校要求入学者具有本科文凭。另外,完成两年大学校预科班的毕业生(BAC+2)在通过淘汰率很高的入学考试后,亦可进入大学校学习。被录取的考生在大学校里通常学习3到4年。相对于综合性大学而言,其专业性更强,更重视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以培养社会各界人才而出名。在法国就业市场上得到了较高认可,被称为法国的精英教育。 大学校按领域可分为以下几类:工程师学院(École d'ingénieurs)、高等商学院(École de commerce)、高等师范学院(École normale)及其它领域的高等学院。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国立凡尔赛高等景观学院、巴黎政治學院、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国立巴黎高等矿业学校、中央理工-高等电力学院(由巴黎中央理工学院与高等电力学院合并)、国立巴黎高等化学学院、国立桥路学校、HEC商学院、ESSEC商学院、ESCP欧洲商学院等就是这类学院中的皎皎者。.

新!!: 法国大革命和大学校 (法国) · 查看更多 »

大帝

大帝一詞起源有:.

新!!: 法国大革命和大帝 · 查看更多 »

大仲马

亚历山大·仲马(Alexandre Dumas,, 原名Dumas Davy de la Pailleterie, ,),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豪,世界文学名著《基度山恩仇記》的作者。 大仲马自学成才,主要以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最著名的作品除了《基度山恩仇記》之外,還包括《三剑客》、《二十年后》和《布拉热洛纳子爵》,即达尔达尼央浪漫三部曲。他一生創作甚多,著有150多部小說,90多個劇本等,其實大多數是他為了還債,聘用其他文人所寫,掛名「大仲馬著」以便行銷,因此被攻擊為「小說製造工廠的廠長」。 「仲马」的译名,是清末翻译家林纾依福州話的語音所译。其子「小仲馬」也是法国著名文学家、《茶花女》的作者。为区分兩人,遂稱其子為小仲馬,称之为大仲马(Dumas, père)。.

新!!: 法国大革命和大仲马 · 查看更多 »

大国

大國(Great power),又稱強權、強國,是指在國際體系中,在權力資源上擁有較高優勢的國家及被認為具有施加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的能力和專長。大國特有的具有軍事和經濟實力,以及外交和軟實力的影響力,這可能導致中或小的國家採取自己的行動之前考慮大國的意見。「綜合國力」,包括一國對他國施加影響所必備的物質性權力,如軍事能力、經濟實力;以及非物質性權力,如目前廣泛使用的概念——「軟國力」所包含的文化、價值觀、制度、生活方式的吸引力。 大國(強權)也可以分成幾種,常見的分類有二:「主要大國」(major great power)及「超級大國」(superpower),超級大國指「主要大國」中具有同時擊敗兩個以上其他同級強權實力者。另有地域大國(Regional power)的用法,指在某個洲或地區中,權力資源最具優勢的國家,但這些國家未必是整個國際體系的「主要大國」,例如阿根廷、伊朗。.

新!!: 法国大革命和大国 · 查看更多 »

大国崛起

《大国崛起》是2006年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CCTV-2)首播的一部12集电视纪录片,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九个世界級大国相继崛起的过程,并总结大国崛起的规律。该电视片在2006年11月13日—24日(CCTV-2)黄金时间21:30首播,每集大约50分钟。 本片播出后,中国中央电视台与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合作推出了本片的一套八册同名系列图书,内容有了大规模扩充;并于2007年5月1日黄金时间20:55起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再次播出。 该电视片采访的名人有《大国的兴衰》一书的作者保罗·肯尼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尤金·斯蒂格利茨、耶鲁法学院教授布鲁斯·阿克曼、法国前总统德斯坦、马来西亚前首相馬哈迪等。 由于片中涉及诸多政治敏感内容,《大国崛起》在首播后引起巨大轰动,并在中国中央电视台创造了一个月内重播两次的纪录。韓國教育放送公社和香港無綫電視翡翠台亦于2007年引进和播出该片。,天下杂志.

新!!: 法国大革命和大国崛起 · 查看更多 »

大聖瑪爾定教堂

座落於德國科隆的大聖瑪爾定教堂,是羅馬天主教的教堂,為萊茵河重要的地景之一,從紀錄推測為西元一世紀,總主教Bruno起建教堂,其中經歷改建,至十五世紀中葉方有今日所見之雛形。 建築物分為幾個部分,主體建築,聖Brigida教堂與北面建築群,十八世紀前經歷過自然災害,老舊毀損與法國大革命,除了主體建築大致完好以外,其他部分幾乎損毀。十九世紀經歷了全面的修復,並有專業人員參與,此次修復以主體建築為主,從內到外作全面的更新,室內重新裝潢,彩繪,巴洛克元素抽離。外觀將象徵羅馬式建築的塔帽再度建起,建築物北面的原來的迴廊與南面損毀的聖Brigida教堂,以主體建築物的南北牆面呈現舊建築的遺跡。 已損毀部分不全部復原,如在法國大革命損毀之聖Brigida教堂便不再修復,而北面建築群只修復更衣寄放聖物空間小部分。 世界大戰讓大聖瑪爾定教堂受到了極大的創傷,建築物本體屋頂全毀,此為十九世紀後第二次整體重建,修復的觀念也改變了,除了建築物外觀依十九世紀的樣式復原外,建築物內部的裝潢保留其斑駁灰褪的樣貌。 值得一提的是,大聖瑪爾定教堂的地下墓室,座落著西元一世紀至二世紀羅馬時期建築考古遺址,顯示不同建築時期的文化層。 從大聖瑪爾定教堂修復(護)的歷史中,可以看到修復(護)的觀念改變,看到德國人如何面對歷史,面對歷史建築的態度。 Category:德國天主教堂 Category:科隆教堂.

新!!: 法国大革命和大聖瑪爾定教堂 · 查看更多 »

大革命

大革命可以指:.

新!!: 法国大革命和大革命 · 查看更多 »

大衛星

大卫星(英文:Star of David,מגן דוד)又称六芒星、大卫之星、所羅門之星、所罗门封印、希伯來之星、犹太星等,又或者直接称為六角星),是犹太教和犹太文化的标志。以色列建国后将大卫星放在以色列国旗上,因此大卫星也成为了以色列的象征。 在Unicode中,大卫星的代码为U+2721()。它的施萊夫利符號是。.

新!!: 法国大革命和大衛星 · 查看更多 »

大恐慌 (法國)

大恐慌(法语:la Grande Peur)在法国指的是法国大革命早期,在法国国内尤其是农村地区的社会动荡局面。除了农民们焚烧地契等的实际活动,这时候社会谣言四起,动荡不安。.

新!!: 法国大革命和大恐慌 (法國)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穆蘭教區

天主教穆蘭教區(Dioecesis Molinensis、Diocèse de Moulins)是法國一個羅馬天主教教區,屬克萊蒙總教區。 教廷於1788年決定成立本教區,但由於法國大革命的影響,組建工作受阻。1790至1801年間另外建立了阿列教區。1817年7月27日穆蘭教區恢復。 教區位於阿列省,2004年有教友293,012人(佔轄區總人口85.0%)、五十九個堂區、108名司鐸。現任教區主教為老楞佐·佩瑟魯。 M Category:阿列省.

新!!: 法国大革命和天主教穆蘭教區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盧森堡總教區

天主教盧森堡總教區(Archidioecesis Luxemburgensi)是羅馬天主教在盧森堡大公國的一個總教區,包括盧森堡全國,並無下轄教區。2006年有教友393,800人,佔全國人口86.5%。另有228堂區、司鐸275人。現任總主教若望-克勞德·霍勒利希是一個耶穌會士。 法國大革命前,盧森堡南部屬天主教特里爾教區,而北部屬天主教列日教區。維也納會議後,盧森堡成為與荷蘭身合的大公國,教宗庇護七世把大公國的天主教會轉移至天主教那慕爾教區之下。 1833年12月25日設監牧區,1840年6月2日升為代牧區。1870年12月27日成為不受教省管轄的教區。1988年4月23日升為總教區。 Category:盧森堡 L cs:Římskokatolická církev v Lucembursku de:Römisch-katholische Kirche in Luxemburg it:Chiesa cattolica in Lussemburgo nl:Katholieke Kerk in Luxemburg.

新!!: 法国大革命和天主教盧森堡總教區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蒙彼利埃總教區

天主教蒙彼利埃總教區(Archidioecesis Montis Pessulani (-Lotevensis-Biterrensis-Agathensis-Sancti Pontii Thomeriarum)、Archidiocèse de Montpellier)是羅馬天主教以法國南部城市蒙彼利埃為中心的一個總教區,下轄四個教區。 2004年有教友670,000人,佔轄區總人口67.0%。教區下轄166個堂區,有348名司鐸。現任教區總主教為皮耶爾·瑪麗·卡瑞。 第一位主教參加了589年地區主教的會議,1536年3月27日教座遷至蒙彼利埃。法國大革命期間教區主教流亡英國。1801年教務得以恢復。2002年9月16日升為總教區。 M.

新!!: 法国大革命和天主教蒙彼利埃總教區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會

天主教會(Ecclesia Catholica;καθολικην εκκλησίαν;意為“大公教会”)是基督教各教派中人數最多的教會,其以羅馬主教(即教宗)為領袖,故又称羅馬天主教、羅馬天主教會、羅馬公教會或羅馬大公教會,對西方文明有重大的影響。在沒有歧義的情況下,天主教會可等同於天主教,後者為基督教三大宗派之一。 根據《宗座年鑑》的統計,全球天主教會約有12.54億信徒,約佔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

新!!: 法国大革命和天主教會 · 查看更多 »

天才眼镜狗

《皮巴弟先生與薛曼的時光冒險》(Mr.)是一部2014年美国3D电脑动画冒险电影,根据1960年代的动画电视剧 The Rocky and Bullwinkle Show 中的 Peabody's Improbable History 中的一些角色改编而来。梦工厂动画制作,二十世纪福斯发行,罗伯·明可夫担任导演,Alex Schwartz 与 Denise Nolan Cascino 为制片人。Ty Burrell、Max Charles、Stephen Colbert、Leslie Mann、Ariel Winter、Allison Janney和Stephen Tobolowsky为主要配音员。英国和美国分别于2014年2月7日、3月7日上映。.

新!!: 法国大革命和天才眼镜狗 · 查看更多 »

外交

外交是一個國家、城市或組織等在國際關係上的活動,其目的在於建立能夠滿足彼此需求的關係。如互派使節、進行談判、會談。一般來說外交是國家之間通過外交官就和平、文化、經濟、貿易或戰爭等問題進行協商的過程體系。一般來說國際條約首先是由外交官協商而成,然後由國家的政治家批准簽署生效的。國家、國際間的外交為邦交或國交,城市、城際間的外交為友好城市。.

新!!: 法国大革命和外交 · 查看更多 »

奥古斯丁·罗伯斯庇尔

奥古斯丁·罗伯斯庇尔(Augustin Bon Joseph de Robespierre,1763年1月21日--1794年7月28日) 是法国大革命领袖马克西米连·罗伯斯庇尔的弟弟。.

新!!: 法国大革命和奥古斯丁·罗伯斯庇尔 · 查看更多 »

奥古斯丁·蒂埃里城市学院

奥古斯丁·蒂埃里城市学院(Cité scolaire Augustin-Thierry)是一个地方公共教育机构,位于法国卢瓦尔-谢尔省布卢瓦,属于奥尔良-图尔学区。它包括了学院(collège)、中学(lycée)和职业学校。2012年有1600名学生和300名教职工。 它是亨利三世于1587年创建的皇家学院的继承者。1622-1764年由耶稣会管理。1793年法国大革命期间关闭,1804年重建。目前Châteaudun大街13号的校园占地14公顷。 Image:AugustinThierry.jpg| Image:Détail du plafond de la salle Chabert-Péan.JPG| Image:Parc de la cité scolaire Augustin-Thierry.JPG| Image:Internat du lycée Augustin-Thierry.JPG|thumb| Image:Salle de lecture du CDI Augustin-Thierry.JPG|.

新!!: 法国大革命和奥古斯丁·蒂埃里城市学院 · 查看更多 »

奥地利皇帝

奥地利皇帝(德语:Kaiser von Österreich),中文简称奥皇,是奥地利的世袭皇帝头衔,于1804年由哈布斯堡家族的神圣罗马帝国末代皇帝、奥地利大公弗朗茨二世所创(称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一世),为历代奥地利帝国和奥匈帝国的君主们所使用,直到1918年哈布斯堡-洛林皇朝被推翻,成立奥地利共和国。.

新!!: 法国大革命和奥地利皇帝 · 查看更多 »

奥兰普·德古热

奥兰普·德古热(法語:Olympe de Gouges,),原名玛丽·古兹(Marie Gouze),法国女权主义者、剧作家、政治活动家,其有关女权主义和废奴主义的作品拥有大量受众。 作为民主的拥护者,德古热一直寻求法国女性与男性的权利平等。在其作品《女性与女性公民权宣言》中,德古热向男性权力和男女不平等的观念发出挑战。 她是法國革命期間少數為婦女爭取權利的人士,革命期間她也出版了許多社會問題論述和若干劇本。 在法国大革命恐怖统治中,德古热因攻击马克西米利安·罗伯斯庇尔政权且与吉伦特派关系密切而被送上断头台。 Category:法國婦女參政運動者 Category:法國女性作家 Category:法國記者 Category:女性主義哲學家 Category:女性主義作家 Category:法國大革命期間被處決者 Category:被處決的法國人 Category:被處决的作家 Category:被處決的哲學家 Category:18世紀哲學家 Category:塔恩-加龍省人.

新!!: 法国大革命和奥兰普·德古热 · 查看更多 »

奥诺雷·米拉波

奥诺雷·加百列·里克蒂,米拉波伯爵(Honoré Gabriel Riqueti, comte de Mirabeau,),法国革命家、作家、政治記者暨外交官,共济会會员。他是法国大革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演说家。在法国大革命初期统治国家的国民议会中,他是温和派人士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以融合到革命中。.

新!!: 法国大革命和奥诺雷·米拉波 · 查看更多 »

奥斯曼主义

奥斯曼主义,奥斯曼帝国后期兴起的一种民族主义思潮,起源于坦志麦特時期,其支持者認為它可以解決的帝國面臨的社會問題(巴爾幹臣民的民族主義)。 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強烈影嚮鄂圖曼主义者,它促進了米利特之間的平等。簡單地說,鄂圖曼主义指出所有臣民不論宗教在法律前權利義務一律平等。米利特仍存在,但世俗方面如教育,徵兵(非穆斯林習惯交錢免役),吉兹亞和兵役被應用到非穆斯林和穆斯林。 1856年的改革上諭臣民承諾不分宗教完全平等,創造了一個共同的鄂圖曼帝國公民,但幾乎被所有臣民拒斥。 鄂圖曼主义在俄土战争 (1877年-1878年)戰败,巴爾幹臣民獨立後放棄,直至青年土耳其黨人復行1876年憲法恢復議會後復興。在第一次巴爾幹戰爭被完全放棄,由泛突厥主義和泛伊斯蘭主義取代。 Category:奥斯曼帝国.

新!!: 法国大革命和奥斯曼主义 · 查看更多 »

奧古斯汀博物館

奧古斯汀博物館 奧古斯汀博物館(Musée des Augustins de Toulouse)是法國的一座博物館,位於圖盧茲。.

新!!: 法国大革命和奧古斯汀博物館 · 查看更多 »

奧地利帝國

奧地利帝國(Kaisertum Österreich)是當時歐洲列強之一,而且為歐洲面積第三大國、人口第二大國和外交第一大國。中文中所說的奧國、奧帝國等就是指奧地利歷史上的帝國時期。該國是1804-1867年間,地跨中欧、南歐和東歐的一個強國。領土包括現在的奧地利、捷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亞、斯洛伐克、克羅地亞、北意大利、羅馬尼亞的特蘭西瓦尼亞和波蘭的加利西亚等廣大地區,首都位於今奧地利皇室轄地內的維也納。 因為奧地利皇帝直接繼承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所以在德意志地區有著絕對支配權;在國際地位上一直代表著整個德意志地區、其在國際事務的影響力遠遠凌駕於德意志第二強國普魯士之上,直到普奧戰爭被普魯士打敗後才永遠與德國分離。奧地利帝國為神聖同盟的積極推動者、發起者和最主要的成員國,在神聖羅馬帝國還沒解體的七年戰爭中、和神聖羅馬帝國解體後的拿破崙戰爭中代表著舊歐洲的封建勢力和至高無上的皇權,並身兼德意志邦聯的永久主席國,為現代奧地利共和國的前身。奧地利帝國這個名稱亦是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的奧地利和其他領地的統稱,在1867年後,奧地利帝國成為奧匈帝國的主體。 因為都是由哈布斯堡家族統治、地域遼闊的大國,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和西班牙殖民帝國三者合起來又通稱為哈布斯堡帝國。.

新!!: 法国大革命和奧地利帝國 · 查看更多 »

奧恩省

奧恩省(Orne)是法國西北部下诺曼底大區所轄的省份。奥恩省得名于奥恩河。奥恩省面积6,103平方公里,总人口292,609 (2007)。省会位于阿朗松。.

新!!: 法国大革命和奧恩省 · 查看更多 »

奧拉托利會小堂

奧拉托利會小堂(Chapelle de l'Oratoire)是阿维尼翁的一座罗马天主教教堂,位于约瑟夫·弗纳特街,建于18世纪。1912年被法国文化部列为历史古迹。 该教堂的建筑师是圣伯多禄堂的约翰伦纳德(1690-1749),他出生于马赛,灵感来自于家乡的老济贫院Joseph Girard, p. 221.

新!!: 法国大革命和奧拉托利會小堂 · 查看更多 »

女傭

女傭是職業的一種,主要職務為雇主打理家務。因應不同時代也有不同的稱呼,然而基本的工作性質是一致的,舊時中國稱為婢女。.

新!!: 法国大革命和女傭 · 查看更多 »

女皇帝

女皇帝,即女性的皇帝,是君主为皇帝的君主制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为女性时的称号,一般简称女皇,在中国和日本也可简称为女帝。开创日本飞鸟时代的女天皇推古天皇(西元592年登基)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這個存在一定爭議,因为根据确切的记载,日本自天武天皇才開始改稱天皇,在此之前,其正式稱號應為大王),若不把天武天皇之前的日本天皇列入計算,则日本持統天皇才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而整个世界历史上被普遍承认的只有19位女皇帝(包括天武天皇之前的两位女天皇),远远少于男性皇帝,且女天皇必須仍為父系子女,这与父系社会确立以来全世界普遍存在的男尊女卑思想有直接关系。.

新!!: 法国大革命和女皇帝 · 查看更多 »

女神圆柱

女神圆柱是法国里尔市民对1792年围城纪念柱的俗称。该纪念柱位于里尔大广场中心,自1990年周围环绕喷泉。 虽然1792年9月围城只是法国大革命期间的众多战役之一,但却是里尔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当时,一支2万人的奥地利军队围攻里尔城九个日夜,但是市長François André率領城市进行抵抗。奥地利人摧毁了该市的许多房屋,以及位于大广场(今天的戴高乐将军广场)上的主要教堂圣斯德望堂(Saint-Etienne)。 里尔大广场的主教堂没有重建,成为少数既没有教堂又没有钟楼的中心广场之一。50年后,1842年9月,开始修建纪念围城的纪念柱,1845年建成。建筑师Charles Benvignat,柱顶雕塑则出自Théophile Bra之手。.

新!!: 法国大革命和女神圆柱 · 查看更多 »

女權辯護

《女权辩护:关于政治和道德问题的批评》(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 with Strictures on Political and Moral Subjects,下文简称《女权》),是18世纪英国女权主义者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于1792年出版的著作,是女权主义哲学最早的一批作品之一。在这本书中,沃斯通克拉夫特对18世纪的那些试图否认女性教育的教育和政治理论家进行回击。她认为女性的教育程度应当相称于她们的社会地位。她主张国家必须要有女性,因为女性教育了她们的子女,且因为她们能够成为丈夫们的“伴侣”,而不仅仅是妻子。沃斯通克拉夫特还主张:作为人类的女性应当享有与男性相同的基本权利,而不应被视作是社会的装饰品或是婚姻交易中的财产。 1791年,法国政治家塔列朗在法国制宪议会发表了一篇报告,认为女性只应接受家庭式的教育,这促使了沃斯通克拉夫特开始写作《女权辩护》一书;她--对这一特定事件的评论来展开她对性别双重标准的广泛批判,并谴责了男性鼓励女性纵容过度情感的行为。为了直接回驳当时的一些事件,沃斯通克拉夫特在仓促之中写成了《女权》一书;沃斯通克拉夫特后来还打算写出更有深度的续作,但她在完成第二卷以前便不幸辞世。 尽管沃斯通克拉夫特的确呼吁了特别是在生活领域,譬如道德上的性别平等,但她并没有明确地指出男女是平等的。因此,她在性别平等上的这种暧昧态度让后人很难将她归入现代女权主义者的行列,尤其是当她在书中提到的文字与观点对她来说是遥不可及之时。尽管现今通常都以为《女权》一书在当时并不受到欢迎,但这是现代人的一种误解,其建基于的是这样的一种观点:认为沃斯通克拉夫特的一生都受尽谩骂,这些谩骂直到1798年戈德温出版《》后才逐渐停止。而实际上,《女权》在1792年发行第一版时已十分畅销,有一位现代传记学家还认为“也许是(沃斯通克拉夫特)那个世纪最有新意的一本书”。.

新!!: 法国大革命和女權辯護 · 查看更多 »

女性參政權

女性參政權(Women's suffrage,Woman suffrage),又稱婦女參政權,意指在民主社會中,允許女性擁有平等參與選舉投票以及擔任候選人的政治權利。在人類歷史的多數時期中,女性大多都不被允許參與政治。在法國大革命之後,伴隨民主理念與女權主義理念的興起,歐洲開始有人推動讓女性擁有同等的投票權,被認為是婦女權利的一部份。19世紀開始,隨著兩性教育平等的推廣,更多女性懂得投入推動女性參政權的運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推廣到全世界。.

新!!: 法国大革命和女性參政權 · 查看更多 »

奇尔德斯号事件

1793年1月2日的奇尔德斯号事件打响了法国大革命战争中英法两国交锋的第一枪,亦宣告了两国长达23年的战争第一阶段的开始。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大不列颠王国与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关系逐步恶化。法国陷入政治与社会动荡,法国海军大西洋首要基地布雷斯特为共和派活动的最主要温床之一;1790年此地爆发了大规模的兵变。 1月2日,英國皇家海軍中校受命指挥一艘小型英军舰艇——14门炮双桅横帆船驶入,对法国舰队战备状况进行侦察。奇尔德斯号进入时,挂三色旗的法军炮台对其进行了炮击。巴洛明确表示其所驶舰船为中立方船只,但法军仍旧持续炮击,直至舰船撤退。一枚炮弹击中奇尔德斯号,但其船员安然无恙。本次事件意义无关紧要,双方损失有限且均无人员伤亡,但仍旧为英法关系发展过程中的一重要里程碑。1793年2月1日,两国正式开战。.

新!!: 法国大革命和奇尔德斯号事件 · 查看更多 »

委員會制

委員會制亦稱為委員制、合議制,是共和制的一种。在委員會制的運作下,行政組織的決策權及管理權,並不是由單一的領袖所擁有,而是平均由一定數目委員所組成的委員會共同行使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首長的職務與政治權力。委員會的決策,通常會按協商達致一致的原則來進行。.

新!!: 法国大革命和委員會制 · 查看更多 »

威士忌暴乱

威士忌暴乱(Whiskey Rebellion),又叫威士忌起义(Whiskey Insurrection),是一场在1791年-1794年间发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西部的抗税运动。美国联邦政府的首任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尤其是为了清偿独立战争中欠下的债务,由国会通过了一项税法。西部农民成了这项税法的最大受害者。他们通过将谷物酿成威士忌解决谷物运输和储存的问题,作为家庭收入的一部分。同时由于西部边疆地区缺乏现金,威士忌酒通常还被用作交换媒介。对威士忌酒征收消费税引起了西部农民的不满。他们开始抵制纳税,并采取了一些抗议措施。 抗议运动在1794年达到了高潮。这年,汉密尔顿派遣执法官戴维·伦诺克斯到宾夕法尼亚州西部给拒绝纳税的酿酒商发传票,要他们到法庭候审。从而导致大量武装民兵袭击了税官约翰·内维尔将军的住宅。华盛顿总统随后派遣了特使前往西部与暴乱者谈判,同时征调军队准备镇压。1794年10月,华盛顿总统亲率大约15000名来自新泽西州、马里兰州、弗吉尼亚州和宾夕法尼亚州东部的士兵前往镇压暴乱。暴乱分子在军队到来前就已四处逃散,因而军队没有遭到任何抵抗。最后有20名嫌疑人被捕受审,其中只有2人被判刑,总统随后便赦免了他们。暴乱被镇压以后,威士忌酒消费税依旧征收的不顺利。托马斯·杰斐逊在1801年就任总统后,就和国会一起迅速将该税取消了。.

新!!: 法国大革命和威士忌暴乱 · 查看更多 »

威廉·馮·洪堡

弗里德里希·威廉·克里斯蒂安·卡尔·费迪南·冯·洪堡(Friedrich Wilhelm Christian Carl Ferdinand von Humboldt,),是一位德国学者、政治家和柏林洪堡大學的創始者。 威廉·馮·洪堡是德国文化史上影响最深刻和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與弟弟亞歷山大都有广博的学识,并对当时的时代有着历史上少见的巨大影响。亚历山大主要研究的是自然科学,而威廉的研究对象是文化科学,如教育学、国家理论、对语言、文学和文化的分析。他是普鲁士的教育改革的推动者,同时也是普鲁士的外交官。.

新!!: 法国大革命和威廉·馮·洪堡 · 查看更多 »

威廉一世 (尼德兰)

威廉一世(William I,全名威廉·弗雷德里克,William Frederik,1772年8月24日-1843年12月12日),是第一任尼德蘭国王和卢森堡大公。威廉一世藉由維也納會議中歐洲列強的支持,在1815年成立了包含比利時在內的尼德蘭王國,大力推行南工業、北商貿的發展政策以振興經濟。他在經濟上雖成果斐然而被稱為「商人國王」(別稱「銅幣王」),但是開明專制的風格及推行喀爾文教、荷蘭語的國策,卻在天主教和法語優越的南方比利時地區激起強大的反對聲浪,終於在歐洲1830年革命時爆發了比利時革命。 當比利時在英、法兩強的支持下獨立建國後,威廉一世仍拒絕承認比利時獨立並持續奮鬥著,直至1839年他終於被迫在《倫敦條約》上簽字並放棄比利時。荷蘭政府為了鎮壓比利時獨立所造成的鉅額軍費及國庫赤字,打擊了威廉一世原本在荷蘭人中的高人氣與民意支持度,比利時最終獨立也使他沮喪不已,於是在比利時獨立的隔年──1840年,他就藉著自己的婚姻問題而宣布退位,將王位傳給更懂順應時勢的兒子威廉二世。三年後威廉一世病逝。.

新!!: 法国大革命和威廉一世 (尼德兰) · 查看更多 »

威廉五世 (奥兰治)

威廉五世(奥兰治)()是最后一个联省共和国执政,1795年和1806年之间,他声称联省共和国在伦敦的政府,应由他的儿子威廉一世继承。.

新!!: 法国大革命和威廉五世 (奥兰治) · 查看更多 »

威利在哪里?

《威利在哪里?》(Where's Wally?,在美国称Where's Waldo?),也译《威力在哪里?》、《大家一起找沃里?》、《聪明的沃里?》,是一套由英国插画家Martin Handford创作的儿童书籍。这个书的目标就是在一张人山人海的图片中找出一个特定的人物——威利。威利穿着红白条纹的衬衫并戴着一个绒球帽,手上拿着木制的,还戴着一副眼镜。他总是会弄丢东西,如书本、野营设备甚至是他的鞋子,而读者也要帮他在图中找出这些东西来。 这套书是一系列复杂的全页绘图册,图中有上百个人在做各种不同的事情。读者的目标就是从这些人中找出威利,但威利总是躲在很隐蔽的地方。例如,在“威利在哪里3:梦幻之旅”中有一张特别困难的任务,这张图里有上百个不同的威利,而读者只能通过他丢失的鞋子来找出哪一个才是真的威利。.

新!!: 法国大革命和威利在哪里? · 查看更多 »

威斯康星州行政区划

截至2012年,美国威斯康星州一共有72个县。1783年签订的《巴黎條約》中由英国移交给美国的土地最终成为了威斯康辛州。这里曾是西北地区一个无人管理的地区,直到1802年,所有从圣路易斯北部到加拿大边境的土地被组建成为聖克萊爾縣。当伊利诺伊州于1818年加入联邦,威斯康星州成为密歇根领地的一部分,并分为两个县:东北部沿密歇根湖的布朗縣和在西南部沿密西西比河的克勞福德縣。1829年,克劳福德县在南部的土地成立为愛阿華縣。布朗县的南部的部分地区在1834年被用于成立密尔沃基县。1848年5月29日,的28个县成立了威斯康辛州。 威斯康星州的县均受县议会管理,受议长领导。县人口若超过50万,还必须有一个县的。规模较小的县,可有一个县长或者是县管理员。截至2011年,有13个县已选举产生县长:布朗縣、契皮瓦縣、戴恩县、豐迪拉克縣、基諾沙縣、馬尼托沃克縣、密尔沃基县、奥塔加米县、波蒂奇縣、拉辛縣、索耶縣、沃基肖縣以及溫納貝戈縣。23个县有指定的县级管理员,34个县有被委任的行政协调员,两个县既没有县长,也没有县级管理员。沃基肖县同时拥有县长和管理员Wisconsin Legislative Reference Bureau., p. 732.

新!!: 法国大革命和威斯康星州行政区划 · 查看更多 »

嫌疑犯法令

嫌疑犯法令(Loi des suspects)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恐怖統治的状态下,在1793年9月17日发布的一项法令。它明显弱化个人自由,并引发全国性的“革命猜疑”(即革命者之间对他人的怀疑)。 这项法令下令逮捕针对法国大革命已定罪及疑似的敌人,包括贵族、与流亡分子有关系的人、已下台的官员、涉嫌叛国以及囤积货物的人。到了第二年,它的针对目标得到扩展并更为严厉。执法及逮捕的工作被委托给监视委员,而非法律审判。它也引入“对象必须证实自己无罪”的准则,这个准则后来被牧月22日法令延伸。.

新!!: 法国大革命和嫌疑犯法令 · 查看更多 »

學院藝術

學院藝術(英文:academic art)是一種在歐洲藝術學院和大學的影響下所產生的繪畫和雕塑的流派。 學院藝術專指那些在新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運動中,受法兰西艺术院訂立的標準所影響的畫家和藝術品,以及跟隨着這兩種運動並試圖融合兩者作為風格的藝術,最具代表性的如威廉·阿道夫·布格罗、湯瑪斯·庫圖爾、漢斯·馬卡特(Hans Makart)。他們通常也常被稱為“學院派”(academism)、“華麗藝術”(art pompier)、“折衷主義”(eclecticism),有時也被人與歷史主義(Historicism)與融合主義(Syncretism)相提並論。 一般來說,被學院所影響的藝術都稱為「學院藝術」,例如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的作品。在這個背景下,學院藝術不斷吸收新的風格,所以一些曾被視為對抗學院藝術的藝術風格,後來也被人稱為學院藝術。.

新!!: 法国大革命和學院藝術 · 查看更多 »

孔多塞侯爵

利·讓·安托萬·尼古拉·德·卡里塔,孔多塞侯爵(Marie Jean Antoine Nicolas de Caritat, marquis de Condorcet,)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之一,同时也是一位数学家和哲学家。1782年当选法兰西科学院院士。 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他是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重要奠基人,并起草了吉伦特宪法。他也是法国革命领导人中为数不多的几个公开主张女性应该拥有与男子相同的财产权、投票权、工作权以及接受公共教育权的人之一。1793年7月,执政的雅各宾派于1793年7月以“反对统一和不可分割的共和国的密谋者”为罪名追捕孔多塞,9个月后遭逮捕,於1794年3月在狱中死亡。 而在9个月的逃亡生涯中,孔多塞在最后朝不保夕的时刻,完成了自己的思想绝唱,即《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他所表述的进步史观,不仅成为了法国启蒙运动的重要遗产,并对后来的思想家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恩格斯将其与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并列,成为“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

新!!: 法国大革命和孔多塞侯爵 · 查看更多 »

孔代亲王

孔代亲王(法语:prince de Condé)法国波旁王朝时期的贵族称号。这一称号最初为孔代家族所专有。血缘上,孔代家族是波旁家族的旁系,因為第一代親王路易一世是波旁王朝创建者國王亨利四世的叔叔,於1557年受封,而親王就由路易一世的直系子孫世襲。事實上,亨利四世的假定繼承人有十餘年一直是他的堂姪亨利二世·德·波旁,直到路易十三在1601年誕生。 孔代家族有一個分支被封為孔蒂親王,不過孔蒂家族先於長房在1814年絕嗣。路易六世·亨利是路易一世的九世孫,於1830年死亡,孔代家族至此绝嗣。路易六世的財產被族侄所繼承;爾後,路易-菲利普一世封孫子路易·德·奧爾良為孔代親王。 相較於先前有相同頭銜的大孔代(le grand Condé),當時年輕的路易親王被暱稱為「小孔代」(le petit Condé)。 隨著奧爾良王朝在1848年的法國二月革命中被推翻、路易在1866年過世,孔代親王的頭銜正式絕封。.

新!!: 法国大革命和孔代亲王 · 查看更多 »

孔明棋

孔明棋(英語:Peg solitaire)亦稱单身贵族及独立钻石棋。.

新!!: 法国大革命和孔明棋 · 查看更多 »

宣言

宣言是指国家、政府、团体、组织或个人为表明己方的意愿、主旨、主张而向公共发布的书面声明。它往往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但畢竟是口頭上的共識,並非像條約有如此強大的明確性,所以只要不被眾多人/國所認同時就沒用了,而有时也会用于表明个体的人生观。另外宗教信仰中的宣言,则通常会被称为信经。.

新!!: 法国大革命和宣言 · 查看更多 »

官方民族理論

官方民族理論,是俄羅斯帝國皇帝尼古拉一世統治時期國家指定的意識形態,由教育部長謝爾蓋·烏瓦羅夫在1833年一份給皇帝的奏折中提出。 後來這個思想被簡稱為「專制,東正教,民族特性」。用於針對法國大革命的「自由,平等,博愛」座右銘。 根據烏瓦羅夫這一理論,俄羅斯人虔誠,東正教信仰和專制構成俄羅斯存在不可或缺的條件,民族特性被理解為,要堅持自己的傳統和拒絕外來的影響,有必要打擊西方的思想自由,個人主義,理性主義。 這也是後來俄羅斯斯拉夫主義思想起源。 category:意識形態 category:俄羅斯文化 category:斯拉夫文化.

新!!: 法国大革命和官方民族理論 · 查看更多 »

宗教史

宗教史(history of religion)是指對人類宗教經驗和思想的文字記錄。宗教的歷史時期約在5,200年前(公元前3,200年)與文字的發明一同開始。史前的宗教涉及文字記載出現之前的宗教信仰研究。 今天西方意義下的“宗教”(religion)一詞,在西方之外的非歐洲語言中沒有明顯的前殖民詞彙可以對應。 人類學家寫道:“西方和宗教史後來在『宗教』這一概念的客觀化是非常獨特的,它可能只合適於自己和自己的歷史。” 其他文化在宗教範疇互動的歷史,因此是他們與這個在基督教文化影響下的歐洲才首次發展出的觀念的互動。.

新!!: 法国大革命和宗教史 · 查看更多 »

宗教年表

宗教年表是按年代学排列的从史前时代到近现代重要的宗教事件纲要。此文广泛涉及史前时代,由于大量的人类宗教经历没有被归入信史,信史只有将近5000年(文字出现的时间),缺乏真实的书面记录,大多数对原始宗教的认知来自于考古学发现和其他间接来源还有推测,许多原始宗教一直受到持续争论。.

新!!: 法国大革命和宗教年表 · 查看更多 »

宗教自由

宗教自由是指一个人可以在一个社会中自由选择其宗教信仰和在这个社会中公开参加这个宗教信仰的仪式和传统,或者选择不信仰任何宗教,而不必担心受社会的迫害或歧视。 宗教自由也包括根据自己的判断放弃或改变自己的宗教信仰的自由。宗教自由的范围更广,还包含獨自或與他人一道、公開或私下敬拜的權利,以及參加宗教儀式、宗教活動和宗教傳道而無需擔心遭受政府或社會其他團體迫害的權利。.

新!!: 法国大革命和宗教自由 · 查看更多 »

安德尔-卢瓦尔省

安德尔-卢瓦尔省(法文:Indre-et-Loire)是法國中央大區所轄的省份。該省編號為37。它是以安德尔河和卢瓦尔河这两条河流命名的。它位于法国中部,它包括法国历史上的图尔地区。.

新!!: 法国大革命和安德尔-卢瓦尔省 · 查看更多 »

安德尔省

安德尔省(法文:Indre)是法國中央大區所轄的省份。該省編號為36。由安德尔河而得名。.

新!!: 法国大革命和安德尔省 · 查看更多 »

安德烈-馬里·安培

安德烈-馬里·安培(André-Marie Ampère,FRS,)是法国物理学家、数学家,经典电磁学的创始人之一。为了纪念他的贡献,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安培”以他的姓氏命名。.

新!!: 法国大革命和安德烈-馬里·安培 · 查看更多 »

安德烈·舍尼埃

安德烈·舍尼埃(André Chénier,)是一位法国诗人。.

新!!: 法国大革命和安德烈·舍尼埃 · 查看更多 »

安省 (法國)

安(法语:Ain)是法國的一個省(編號01),與薩瓦省(Savoie)、上薩瓦省(Haute-Savoie)、羅訥省(Rhône)相鄰,同瑞士毗連。安省擁有良好的交通網絡(法國高速列車、高速公路),鄰近里昂及日內瓦兩大國際機場。 安省下分四個地區:布雷斯(Bresse)、東布(Dombes)、比熱(Bugey)、熱克斯(Gex)。這四個各有特色的地區造就了安省的多樣性及充滿活力的經濟發展。布雷斯主要是以穀物種植、牲畜飼養、奶類及乳酪生產和家禽養殖等農業與農產加工業為主。東布的漁業養殖與比熱的葡萄栽培分別是當地的重要經濟活動。本省產業的高度多樣性是伴隨著奧約奈克斯(Oyonnax)地區的塑膠產業(有「塑膠谷」之稱)。 由於當地中小企業的工業性質與緊密的網狀組織,安省躋身全法國經濟成長最快速的省分之一。當地失業率遠低於全國及大區。除了出口導向型中小企業,一些在全國或國際上擁有領導地位的大型企業也設立於此。 不過,安省依然十分重視其歷史及文化遺產,像是美食(沃納斯的Georges Blanc餐廳)、布雷斯的年度家禽競賽和旅遊業(346座古蹟、14座博物館、生態旅遊與滑雪)。.

新!!: 法国大革命和安省 (法國) · 查看更多 »

安瓿

安瓿(ampoule/ampule)是用于盛装药液小型玻璃容器。容量一般为1~25ml。近似保齡球瓶的玻璃瓶。一般這種瓶子較薄,容量小但密封性較好。頂部用高溫處理使玻璃熔融密封。在其瓶頸處常有劃痕,打開時用硬物在外痕處敲擊即可打開。常用于注射用药液,也用于口服液的包装,但因对消费者而言开启困难及容易产生事故,现已不流行。.

新!!: 法国大革命和安瓿 · 查看更多 »

安道尔历史

安道尔是欧洲比利牛斯山脉中的一个袖珍国家。 安道尔地区自古以来便是巴斯克人聚居地区。8世纪初,阿拉伯帝国占领当地,引起巴斯克人反抗。805年,当地的一支反抗军小部队为法兰克王国查理大帝的军队作向导,使其顺利越过比利牛斯山脉,夺取今北加泰罗尼亚部地区。为表感谢,查理曼允许当地独立,并以圣经地名“隐多尔”为其命名,后该名演变为安道尔。 819年,查理曼的继承者路易正式颁布敕令,赐予安道尔独立,并封乌格尔伯爵为当地领主。后乌格尔伯爵将安道尔赠与乌格尔教区主教。11世纪,乌格尔主教又将安道尔转封与卡波家族。之后,由于家族间的联姻,安道尔又陆续归属卡斯特利波家族和法国富瓦伯爵。 1278年,在阿拉贡王国调解下,乌格尔主教和富瓦伯爵达成协议,分享对安道尔的宗主权,安道尔每年需向双方缴纳贡品。15世纪后,富瓦伯爵领地被并入波旁家族,此后由于波旁家族的亨利四世夺取了法国王位,安道尔于1607年被正式归入法国王室领地。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法国于1793年放弃对安道尔的宗主权。1806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一世为进军西班牙,重新确认了与安道尔的关系。 1868年,安道尔制定宪法,规定法国国家元首和加泰罗尼亚乌格尔主教为该国国家元首,由各自任命的常设代表行使象征性的主权,实际权力由普选产生的安道尔总委员会行使。 1934年,俄国冒险家斯科瑟廖夫曾在西班牙境内自称安道尔公爵鲍里斯一世,后被捕下狱。俄国方面的网站伪称,他治理安道尔至1941年时,为维希政府驱逐为止。 1993年,安道尔进行全民公投,制定新宪法,允许政党出现。.

新!!: 法国大革命和安道尔历史 · 查看更多 »

安貧小姊妹會

安貧小姊妹會(Petites sœurs des pauvres;Little Sisters of the Poor)是一個天主教的女修會,於1839年由聖余剛貞修女(St.Jeanne Jugan)在法國聖佩爾恩創立,專門照顧貧困、無依無靠和有需要的長者。 安貧小姊妹會的修女通常會於姓名後加上後綴PSP(法語地區)或LSP(英語地區)。.

新!!: 法国大革命和安貧小姊妹會 · 查看更多 »

安茹的玛格丽特

安茹的玛格丽特(法语:Marguerite d'Anjou)()是英格兰国王亨利六世的妻子,於1445年 - 1461年和1470年 - 1471年为英格兰王后。瑪格麗特是那不勒斯国王和安茹公爵勒内一世与洛林女公爵伊莎贝拉的次女,於1430年3月23日出生于隶属法国瓦卢瓦-安茹家族洛林公国的穆松。 玛格丽特是玫瑰战争中蘭開斯特派的主要人物之一。由于亨利六世经常精神病发作,玛格丽特時常代替他统治王国。1455年5月,她召集排除以約克公爵理查为首的約克派的大国会,这成为历时30年的内战的导火索,十分之九的旧贵族和数千人丧命,其中也包括她的儿子,在1471年的蒂克斯伯里战役中阵亡的威尔士亲王威斯敏斯特的爱德华。 兰开斯特军于1471年5月在蒂克斯伯里战败后,玛格丽特被获胜的约克军所俘,1475年被表兄法国国王路易十一赎回,作为其穷亲戚在法国度过余生,享年52岁。.

新!!: 法国大革命和安茹的玛格丽特 · 查看更多 »

安東萬·路易·德·聖茹斯特

安東萬·路易·德·聖茹斯特(Antoine Louis de Saint-Just,),是法國大革命的雅各賓專政時期的軍事和政治領袖之一,1792年當選為最年輕的國民公會代表,他的地位迅速上升,成為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政府的主要領導。他帶頭推動處決國王路易十六的運動,後來起草激進人民價值觀的。 他成為馬克西米連·羅伯斯庇爾的親密朋友,和他一起擔任有權力的公共安全委員會的委員。作為特派員在法蘭西大革命戰爭困難重重的初期派往軍隊,聖茹斯特設定嚴厲的紀律,很多人讚譽他對隨後前線軍隊的復活的功勞。回到巴黎,他經由無情而血腥的程序管理羅伯斯庇爾權力的鞏固。在歷史舞臺上他的時期相對地短暫,他成為公眾認知恐怖統治永久的公共面貌,被後來的作家被稱為“死亡天使”。聖茹斯特多次經手策劃革命時期對最有名望人物的逮捕和起訴。 聖茹斯特在暴力熱月政變事件被逮捕, 第二天與羅伯斯庇爾和他們的盟友一起被處決。在許多,他們在斷頭台的死亡標誌著恐怖統治的結束。.

新!!: 法国大革命和安東萬·路易·德·聖茹斯特 · 查看更多 »

安托万-让·格罗

安托万-让·格罗(Antoine-Jean Gros,),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

新!!: 法国大革命和安托万-让·格罗 · 查看更多 »

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

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Antoine-Laurent de Lavoisier,),法国貴族,著名化学家、生物学家 ,被後世尊稱為“近代化學之父”。他使化学从定性转为定量,給出了氧與氫的命名,並且預測了硅的存在。他幫助建立了公制。拉瓦锡提出了「元素」的定義,按照這定義,於1789年發表第一個現代化學元素列表,列出33種元素,其中包括光與熱和一些當時被認為是元素的化合物。拉瓦锡的貢獻促使18世紀的化學更加物理及數學化。他提出规范的化学命名法,撰写了第一部真正現代化学教科书《化學基本論述》(Traité Élémentaire de Chimie)。他倡导并改进定量分析方法并用其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他創立氧化说以解释燃烧等实验现象,指出动物的呼吸实质上是缓慢氧化。这些划时代贡献使得他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化学家之一。 拉瓦锡曾任税务官,因此他有充足的资金进行科学研究。不幸在法国大革命中被送上断头台而死。.

新!!: 法国大革命和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 · 查看更多 »

安托万·巴纳夫

安托萬·皮埃爾·約瑟夫·瑪麗·巴納夫(Antoine Pierre Joseph Marie Barnave,)是法蘭西的政治家,在法國大革命早期連同奧諾雷·米拉波是最有影響力的一個演說家。他最引人注目的是與瑪麗·安托瓦內特通信試圖建立一個君主立憲制,並且是斐揚俱樂部創始成員之一。.

新!!: 法国大革命和安托万·巴纳夫 · 查看更多 »

安托萬·波美

安托萬·波美(Antoine Baumé,)是一位法國化學家。 他出生於法國瓦茲省的桑利斯(:en:Senlis)。曾在化學家克勞德·約瑟夫·日夫魯瓦底下見習,於1752年成為藥學院(École de Pharmacie)的成員,擔任化學教授。他在巴黎經營化學藥品店所賺的錢讓他能在1780年時退休,以專注在應用化學上,但法國大革命毀了一切,令他不得不回去經商。 他設計了許多技術工序上的改良,例如在漂白牛奶、染色、鍍金、提煉硝酸鉀等方面上。但他最廣為人知的成就是波美度比重計的發明。 在他所寫的眾多書籍與論文中,最重要的是《藥學的元素實踐與理論》(Éléments de pharmacie théorique et pratique,1762年–1818年,九個版本)。在1772年時,他成為法國科學院的一員,並在1796年成為法蘭西學會的準會員。他於1804年10月15日在巴黎去世。.

新!!: 法国大革命和安托萬·波美 · 查看更多 »

对基督教的批评

对基督教的批评,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基督教产生初期的罗马帝国时期。批评人士批评了基督教的信仰、教义和基督教行动,其批评的方面包括从十字军到现代的恐怖主义。知识分子反对基督教的观点一般抱着这样的假设:基督教是一种暴力、腐败、迷信、多神论和带有偏见的信仰。 在基督教早期,新柏拉图主义哲学家波斐利(Porphyry)成为批评基督教的主要批评家之一,他写了一部《反对基督教》的作品。波斐利认为基督教是建立在尚未实现的假预言上。继罗马帝国接纳了基督教后,政府和教会当局逐渐压制了不同的宗教声音。一千年后,新教改革导致了欧洲基督教的根本分裂,重新唤起了基督教信仰内部和外部的批评声音。随着科学革命与启蒙时代的到来,基督教经历了诸如伏尔泰、大卫·休谟、托马斯·潘恩和保爾·霍爾巴赫等主要思想家和哲学家的进一步攻击。Martin, Michael The Case Against Christianity, p. 4这些批评的中心主题否定了基督教圣经的历史准确性,着重抨击基督教宗教当局的明显贪污腐败。其他思想家,如康德发起了对基督教神学的第一次有系统而全面的攻击,试图驳斥有神论的观点。 在现代,基督教面临着一系列政治运动和意识形态的批评。在十八世纪晚期法国大革命中,无数政治家和哲学家批评传统基督教教义,引发了一系列的世俗主义浪潮,其中数以百计的教会倒闭,成千上万的牧师被驱逐出境。在法国大革命之后,有名的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哲学家,如约翰·斯图尔特·密尔和马克思批评了基督教教义,认为它是保守的和反民主的。弗里德里希·尼采说,基督教培养了一种压制人类意愿所包含欲望的奴隶道德。俄国革命,中国革命和其他几次近现代革命运动也带来了对基督教思想的批评。 对这些批评作出正式回应的基督徒被称为基督教护教者。圣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等神学家是基督教信仰最重要的护教士之一。.

新!!: 法国大革命和对基督教的批评 · 查看更多 »

富瓦西

富瓦西(Foissy)是法国科多尔省的一个市镇,位于该省西南部,属于博讷区。该市镇总面积15.12平方公里,2015年时的人口为164人。.

新!!: 法国大革命和富瓦西 · 查看更多 »

尚贝里主教座堂

尚贝里圣方济各沙雷氏主教座堂(Cathédrale Saint-François-de-Sales de Chambéry)是天主教尚贝里总教区的主教座堂,位于法国尚贝里,被列为法国国家古迹。 该堂为15世纪建筑,原为方济各会小堂,修建在一片泥泞的沼泽地,建筑由3000根柱子支撑。1779年教区成立时成为主教座堂,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该堂遭到破坏,内部在19世纪初修复。 法国大革命期间它被广泛地污损大教堂,内部在19世纪初修复。1817年升格为总主教座堂。 堂内拥有欧洲最大的错视画(近6000平方米),以及35米长的迷路園(1860-70)。 毗邻的当地历史博物馆,原为方济各会修道院。.

新!!: 法国大革命和尚贝里主教座堂 · 查看更多 »

小威廉·皮特

小威廉·皮特(William Pitt the Younger,),活跃在18世纪晚期、19世纪早期的英国政治家。1783年,他获任首相,时年24歲,时至今日,仍然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1801年,他辞去首相一职,但在1804年,他再次出任首相,却在1806年任内去世。担任首相期间,他同时兼任财政大臣。民间为了把他和他的父亲,老威廉·皮特区分开来,通常会在他的名字后面加上“小”(the Younger)。1766年,因父亲获封伯爵,他获得了“The Hon”的前序。 小皮特首相任内,欧洲风起云涌,先后爆发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一般认为,皮特是一个托利党人(或称新托利党人)。然而,皮特自称“独立的辉格党人”,反对英国发展出过于严密的政党政治系统。 因领导英国对抗法国,皮特声名大噪。他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效率极高,推行改革,培养出一代优秀的政治家。为筹备对法战争军费,皮特提高税率,又打压国内的激进派。为应对法国支持的爱尔兰叛乱,他提出1800年联合法令,又试图解放天主教(Catholic Emancipation,未获成功)。皮特创出了“新托利主义”(new Toryism),奠定了托利党在他去世后继续执政二十多年的基础。历史学家查尔斯·佩特里(Charles Petrie)认为他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首相之一,“国家和平地过渡到新阶段……他了解新英国。”Charles Petrie, "The Bicentenary of the Younger Pitt", Quarterly Review, 1959, Vol.

新!!: 法国大革命和小威廉·皮特 · 查看更多 »

小宫博物馆 (阿维尼翁)

小宫博物馆(Musée du Petit Palais)是阿维尼翁的一个博物馆和美术馆,开放于1976年,收藏许多阿维尼翁学派以及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如桑德罗·波提切利等人的作品)。 小宫博物馆设于宫殿广场北侧教皇宫对面一座14世纪建筑内,小宫如此命名是为了与教皇宫相区分。它建于天主教會大分裂之前的1318-1320年。天主教會大分裂期间曾遭战争破坏,15世纪下半叶,两位主教进行修复工作,其中第二位主教朱利安诺·德拉·罗韦雷,即后来的儒略二世。法国大革命期间,小宫被收归国有并出售,19世纪成为一所天主教中学(从1904年到1976年),后来成为专业技术学校。.

新!!: 法国大革命和小宫博物馆 (阿维尼翁) · 查看更多 »

尤里·奥西波维奇·马尔托夫

尤里·奥西波维奇·马尔托夫(Ю́лий О́сипович Ма́ртов;),笔名列夫·马尔托夫(Лев Мартов),俄罗斯共产主义革命家,孟什维克的领导人。.

新!!: 法国大革命和尤里·奥西波维奇·马尔托夫 · 查看更多 »

尼古劳斯·卢克纳

尼古劳斯·卢克纳(德语:Nikolaus Luckner,),服役于法国军队的德国人、法国元帅。 卢克纳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州卡姆,在帕绍接受了早期教育。在进入法军之前,卢克纳曾效力于巴伐利亚、荷兰和汉诺威的军队。在七年战争中,卢克纳作为轻骑兵指挥参与了对法作战。1763年,卢克纳加入法军,中将军衔。1784年,卢克纳成为丹麦伯爵。 卢克纳是法国大革命的支持者,1791年成为元帅。1792年,卢克纳担任莱茵军司令,其间克洛德·约瑟夫·鲁日·德·李尔谱写了献给卢克纳的《莱茵军战歌(Chant de Guerre pour l'Armée du Rhin)》,即法国国歌《马赛曲》的前身。 作为北方军的司令,卢克纳率军占领了比利时梅嫩和科特赖克,但随后又撤退至里尔。在被授予大元帅称号后,卢克纳受命在沙隆昂香槟附近组建后备军。然而,国民公会并不满意卢克纳的计划,皮埃尔·肖代洛·德拉克洛受命取而代之。此时的卢克纳已年届70岁,随后被要求退役并前往巴黎。 在巴黎,卢克纳被大革命法庭逮捕并判处死刑。1794年,卢克纳被送上断头台。 如今德国卡姆市政厅的钟琴每天中午12时05分都会演奏《马赛曲》,以纪念其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卢克纳。 同時,卢克纳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創下「8個月內擊沉14艘敵船、俘獲462名敵人、僅1名敵員戰死、己方無一傷亡」之傳奇戰蹟、綽號為「海上幽靈」(Der Seeteufel)的德国海军军官费利克斯·冯·卢克纳的曾祖父。 Category:法国大革命 Category:被處決的德國人.

新!!: 法国大革命和尼古劳斯·卢克纳 · 查看更多 »

尼古拉·卡诺

尼古拉·莱昂纳尔·萨迪·卡诺(Nicolas Léonard Sadi Carnot,),法国物理学家、工程师,常被形容為“熱力學之父”。尼古拉·卡诺在1824年6月12日发表了他唯一的出版著作《论火的动力》(《Reflections on the Motive Power of Fire》)。卡诺在这部著作中提出了卡诺热机和卡诺循环概念及“卡诺原理”(现在称为卡诺定理)。在卡诺的一生中,他的研究不曾引起外界关注。卡诺生前的好友罗贝林(Robelin)在法国《百科评论》杂志上曾经这样写道:“卡诺孤独地生活、凄凉地死去,他的著作无人阅读,无人承认。”不过後來他的理论被鲁道夫·克劳修斯和威廉·汤姆森重新陳述,是建立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正式定義熵的概念的重要基础。《论火的动力》这部著作也成为热力学成为现代科学的标志。1832年,他染上了流行性霍乱,在同年8月24日被夺去了生命,病逝于巴黎,年仅36岁。.

新!!: 法国大革命和尼古拉·卡诺 · 查看更多 »

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卡拉姆津

尼古拉·米哈伊诺维奇·卡拉姆津(Никола́й Миха́йлович Карамзи́н,),俄国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和文学评论家,其《可怜的丽莎》等作品开创了俄国感伤主义文学的潮流,他在历史学上的代表作是十二卷的《俄罗斯国家史》。.

新!!: 法国大革命和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卡拉姆津 · 查看更多 »

尼古拉一世 (俄国)

尼古拉一世·巴甫洛维奇(Николай I Павлович,1)(),是俄罗斯帝国皇帝(1825年—1855年在位)。保羅一世第三子。其兄亚历山大一世死后无男嗣,次兄康斯坦丁大公放弃皇位继承权,因此被立为俄国皇帝。在尼古拉一世統治時期,農奴獲得了從事商業,和從一個地主的屬地遷徙到另一個地主屬地的自由。農奴比例降到了35%。到了亞歷山大二世時期,因為農奴制已經不再適應社會的發展,於是在1861年被徹底廢除。.

新!!: 法国大革命和尼古拉一世 (俄国) · 查看更多 »

尼永

尼永(Nyon,又譯尼翁、尼庸)是瑞士西部沃州的一座城市,属于法语区。至2014年底人口爲19738。 尼永位於莱芒湖的西北岸,是歐洲足聯的總部所在地。.

新!!: 法国大革命和尼永 · 查看更多 »

射手街

射手街(Rue des Archers)是法国里昂的一条街道,位于里昂第二区科德利埃区,靠近白莱果广场。从赫里欧街到策肋定广场。最近的地铁站是A线的白莱果站。.

新!!: 法国大革命和射手街 · 查看更多 »

山岳党

山岳党(La Montagne)是法国大革命时期一个激進派政黨。由罗伯斯庇尔與丹敦为首除去政敵吉伦特派。因為山岳黨的成員都坐在議廳最左側的高台上所以才得到這個名字。而我們現在形容激進人士為左派也是由此開始的。 Category:法国大革命.

新!!: 法国大革命和山岳党 · 查看更多 »

左膠

左膠(Leftard) 是2010年後出現於香港媒體及網路社群的政治術語,常泛指不現實的左翼分子或只講理想的左翼分子,而不是指傳統親中共的香港親共人士。他們主張和平、理性、非暴力和非粗口(簡稱「和理非非」)。有批評者說,左膠思想被指理想崇高,有時會因追求平等大愛而放棄社會公義,不考慮現實世界的不完美,被指抱著不切實際的思想。左膠亦可應用於西方國家的左翼及自由派,類似詞彙有中國大陸的「白左」、英式英語的「香檳社會主義者」(Champagne socialist)等。 左膠一詞也套用於世界各地的左派,特別是西方右派民粹主義崛起後,左翼成為了右翼及保守派攻擊、嘲諷及批判的對象,「左膠」引起了共鳴,例如,2015年歐洲移民危機急劇惡化後,一些西方國家的左翼及自由派政治人物和民間社會運動人士無任歡迎難民或移民湧入自己國家定居,且無視國民安全(尤其是婦女安全)、國家安全和身份認同受到威脅,被香港媒體及網絡形容為「左膠」。此詞目前在台灣網路社群也非常流行,用以譴责左派中为理想而要求大眾犧牲者,也可以用來嘲笑一些左派推動逆向淘汰。 在詞源方面,「膠」源自香港網絡術語「硬膠」,帶有愚蠢、思維僵化之意,而「硬膠」是廣東粗口「戇鳩」的諧音,故該詞帶有貶義。另外,左膠非絕對性詞彙,而是相對性詞彙,具主觀性。左膠一詞已被用作囊括不少主流泛民主派政黨及傳媒,因此學者認為此詞語已被濫用以貶低異見者,「左膠」背後的意義可任人解說,更有污名化、標籤性成份,只要彼此意見不同,就容易被人視作「左膠」抗命時代的日常 - 何式凝 P.136,因此難有一個確實的定義。而香港的「左膠」與西方國家的「左膠」相比,立場及行為相對比較溫和,且政治環境不同。.

新!!: 法国大革命和左膠 · 查看更多 »

左派

左派,又稱左翼,左派支持平等原則和平等主義,也就是親社會主義,和右派以階級和秩序相對,也就是親保守主義。左派是指激進主義,甚至是革命黨,是和反动和独裁政府持相反政治取向的人。 「左派」這名詞是來自法國大革命時期,在法國國民議會中坐在左側,反對當時法國的君主制,支持共和制、反教權和世俗化的派別便稱為左派,而議會右側是保王黨議員,代表保王派、天主教会、贵族及后期包含资產階級的政治力量。在資本主義國家,會稱反資本主義的激進社會主義政黨是左派。在二十世紀初的俄國共產主义革命時代,反對及要推翻俄國沙皇皇室的共產主義革命政黨,又被稱為「左派」。.

新!!: 法国大革命和左派 · 查看更多 »

左派和右派

左派和右派兩詞通常被用來對政治立場、意識形態和政黨進行分類。左派和右派通常用來表達完全對立的看法,儘管某個團體或個人可能對某些事物采取左派的立場、卻對另一些事物采取右派的立場。 傳統來說,左派通常主张積極改革,主张把旧的意识形态和制度革除,从而建立新的意识形态和制度,反對派一般自认为左派;右派一般较为保守,主张稳妥、秩序、渐进、緩慢的改革方式,强调維護舊有傳統,保皇黨一般自认为右派。左派与右派都是相对而言,在不同背景下两者主张的具体内容不会相同,不能以静态的“主义”或“阶级”划分。兩詞是相當廣泛的形容用詞,用以作為一種廣泛的辩证法解釋方式,可以用作形容或區分一種政治立場、一種政治意識形態、或是一個政治黨派。除非是將其套用至多維的政治光譜上,否則這兩詞通常是用以描述兩種完全相對的立場。 在西方國家的歷史印象中,會認為左派指支持社會平等、反對階級統治;而右派認為社會分層有其自然性和不可避免性。J.

新!!: 法国大革命和左派和右派 · 查看更多 »

巴士底广场

巴士底广场(Place de la Bastille)是法国首都巴黎的一个广场,是法國大革命的重要紀念地方。 过去是巴士底狱所在地,直到攻占巴士底狱,随后在法国革命期间的1789年7月14日到1790年7月14日之间,被彻底破坏,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这个广场跨巴黎市的3个区:第四区、第十一区和第十二区。这个广场和周边地区简称为“巴士底”。 立于广场中心的七月圆柱由路易-菲利普一世兴建于1833年到1840年,是为了纪念1830年的七月革命。其他显著的特征包括巴士底歌剧院、巴士底地铁站以及一段圣马丁运河。在1984年以前,歌剧院所在的地方,曾经是巴士底火车站。 这个广场经常举办音乐会或类似活动。巴士底的东北部拥有许多咖啡馆、酒吧、夜总会和音乐厅,夜生活颇为热闹。 由于这个广场具有相当的历史意义,也经常用于政治示威,包括大规模的2006年3月28日法国劳工抗议。 在巴士底广场交汇的道路有圣安托万路、圣安托万市郊路、亨利四世大道、里昂路、勒努瓦大道、博马舍大道等。.

新!!: 法国大革命和巴士底广场 · 查看更多 »

巴士底站

巴士底站(Bastille)是法国巴黎地铁1号线、5号线和8号线共用的一个车站,位于巴黎四區、十一區與十二區的邊界,1號線月台於1900年7月19日启用,5號線月台於1906年12月17日啟用,8號線月台於1931年5月5日啟用。 5號線與8號線月台位於巴士底廣場之下,1號線月台位於聖馬丁運河之上。此處原是巴士底監獄,原是法國王室囚禁政治犯之處,於1789年7月14日被人民攻陷,此事件也被視為法國大革命的開端。監獄的原址現為巴士底廣場,廣場上有1830年建立的七月柱,巴士底歌劇院在此站附近。 本站5號線月台上有巴士底獄的遺跡與界線標記;1號線月台於1989年(法國大革命兩百週年)時於牆壁裝飾上革命相關藝術作品。.

新!!: 法国大革命和巴士底站 · 查看更多 »

巴士底狱

巴士底狱(Bastille)是一座曾經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堅固監獄,高30米,圍牆很厚,共有8個塔樓,上面放有大炮,監獄內設一軍火庫。“巴士底”(Bastille)在法语中即“监狱、堡垒”之意,原名圣安托万监狱(Bastille Saint-Antoine),因其历史意义后来直称其为“巴士底”。現址為巴士底廣場。.

新!!: 法国大革命和巴士底狱 · 查看更多 »

巴士底日

巴士底日,又稱法国国庆日(Fête nationale française),定於每年的7月14日,以纪念在1789年7月14日巴黎群众攻克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从而揭开法国大革命序幕。.

新!!: 法国大革命和巴士底日 · 查看更多 »

巴士的報

《巴士的報》(Bastille Post)是香港的一個網上媒體,立場為建制派,於2013年成立,由星島新聞集團和前行政總裁盧永雄成立的互聯網及流動媒體,是一份網上報紙,政治立場傾向親建制派。取名「巴士的」是借用法國大革命起點的巴士的監獄﹐意圖打破自身局限,投身傳播革命。設新聞、趣聞欄目並有博客專欄。 根據星島新聞集團2017年半年報,集團董事盧永雄佔巴士的報70%有投票權股本。.

新!!: 法国大革命和巴士的報 · 查看更多 »

巴伊环形山

巴伊环形山(Bailly)是月球正面南极高地区一座位于西南边沿上的巨大撞击坑,是月球正面最大的陨石坑,其规模堪比一座小型月海。该陨坑约形成于酒海纪时期,其名称取自法国大革命早期领导人及天文学家让·西尔万·巴伊(1736年-1793年),1935年被国际天文联合会批准接受。.

新!!: 法国大革命和巴伊环形山 · 查看更多 »

巴伐利亚选侯国

巴伐利亚选侯国()是神圣罗马帝国内部一个独立的世袭选帝侯国,国祚从1623年持续到1806年,并在其后被提升为巴伐利亚王国。 选侯国最早是由维特尔斯巴赫王朝的幼系分支所统治的巴伐利亚公国,该支系在1777年还继承了家族长系分支的普法尔茨选侯国。长系分支的族长,即普法尔茨行宫伯爵,是神圣罗马帝国内根据1356年金玺诏书确立的七大选帝侯之一,但是幼系分支的族长即巴伐利亚公爵则不是。1621年,普法尔茨选帝侯腓特烈五世被处以帝国制裁令,以惩罚他参与了波西米亚人叛乱,该叛乱旨在反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帝国制裁令剥夺了腓特烈五世的选帝侯地位,将其权利,与对上普法尔茨的统治权,一并交与对皇帝保持忠诚的幼系分支族长,即巴伐利亚选帝侯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尽管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最终恢复了腓特烈五世的儿子的普法尔茨选帝侯地位,但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及他的的后裔能继续保有已继承的选帝侯地位,直到1777年幼系分支绝嗣。幼系绝嗣后,维特尔斯巴赫王朝的长幼两系终于重新统一,巴伐利亚与普法尔茨两个选侯国也形成了共主邦联,直到神圣罗马帝国解散。1805年签署的普雷斯堡和约将原先的选帝侯马克西米利安升格为巴伐利亚国王,称巴伐利亚国王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而神圣罗马帝国则在第二年宣布解散。.

新!!: 法国大革命和巴伐利亚选侯国 · 查看更多 »

巴侯府邸

thumb 巴侯府邸(Logis Barrault)是法国曼恩-卢瓦尔省昂热的一座历史建筑,位于昂热历史中心的古代和中世纪遗址,圣埃洛伊广场(Place Saint-Éloi),这里汇集了建成数百年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群,现在是昂热美术馆(Musée des beaux-arts d'Angers)所在地。.

新!!: 法国大革命和巴侯府邸 · 查看更多 »

巴特尔·托瓦尔森

阿尔伯特·巴特尔·托瓦尔森(Bertel Thorvaldsen,)是一位丹麦雕塑家。.

新!!: 法国大革命和巴特尔·托瓦尔森 · 查看更多 »

巴登選侯國

巴登選侯國是1803年至1806年之間存在的神聖羅馬帝國邦國,1803年根據《帝國代表重要決議》巴登獲升為選侯國,當時的巴登藩侯卡爾·弗里德里希升為選帝侯。.

新!!: 法国大革命和巴登選侯國 · 查看更多 »

巴達維亞共和國

巴達維亞共和國(荷蘭語:Bataafse Republiek、法語:République batave)是1795年到1806年期間,在現在的荷蘭的領土上建立的一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傀儡國,其前身是荷蘭共和國。1806年,改制為荷蘭王國,拿破仑的弟弟路易·波拿巴任国王。但是四年之后,荷兰王国被并入法兰西帝国。1813年,随着拿破仑在莫斯科战役和莱比锡战役的失败,荷兰人民开展抗法戰爭。1813年11月,奧蘭治親王威廉六世在斯赫弗寧恩登陆,1815年3月16日,荷兰联合王国宣布成立,威廉六世登基為第一任国王威廉一世。.

新!!: 法国大革命和巴達維亞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巴黎

巴黎(Paris)是法國的首都及最大都市,同時是法蘭西島大區首府,為法國的政治與文化中心,隸屬法蘭西島大區之下的巴黎省(編號第75省;僅轄有1個同名市鎮)。目前的巴黎市轄區範圍大致為舊巴黎城牆內(環城大道內側),依照發展歷史共分成20個區,自從1860年代開始就沒有重大變化。截至2011年為止,巴黎市内人口超過225萬,的人口則逾1,229萬,是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 巴黎在近1,000年的時間内是西方最大的城市,也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16世紀至19世紀期间)。目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在教育、娛樂、時尚、科學、媒體、藝術、金融、政治等方面皆有重大影響力,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大都会之一.

新!!: 法国大革命和巴黎 · 查看更多 »

巴黎古监狱

巴黎古监狱(法语:La Conciergerie)是巴黎昔日的王宫和监狱之一,位于巴黎市政厅以西,靠近巴黎圣母院。它是大型建筑群司法宫(Palais de Justice)的一部分。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许多囚犯从这里送往巴黎各处上断头台。 西岱岛的西部曾是墨洛温王朝王宫的所在地;从10世纪到14世纪是中世纪法国国王的王宫。在路易九世(圣路易,1226-1270)和腓力四世(1284–1314)统治时期,墨洛温王朝的王宫得到了扩建,加强了防御功能。 路易九世增建了皇家礼拜堂圣礼拜堂,而腓力四世增建了河边带塔楼的立面和一个大厅("Grande-Salle")。它们都是法国宗教和世俗建筑的精彩实例。大厅是当时欧洲最大的之一,其底层"La salle des gens"保存了下来:长64米,宽27米,高9米。它用作餐厅 在1358年王室放弃了这座宫殿,迁移到对岸的卢浮宫。这座宫殿继续行使行政功能,包括总理和法国议会。1391年,这座建筑改为监狱,关押普通罪犯和政治犯。 古监狱保存了3座中世纪的塔楼:凯撒塔,得名于古罗马皇帝;银塔,用作皇家珠宝店; 在法国大革命最血腥的阶段恐怖统治时期,该监狱享有“断头台前厅”的国际声誉。此处设有革命法庭,关押着多达1200名男女囚犯。1793年4月2日到1795年5月31日之间,设在大厅的法庭将大约2600名囚犯送上了断头台。它的规则很简单。只有两种结果-宣布无罪或判处死刑-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选择后者。最有名的囚犯(和受害者)包括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诗人安德烈·舍尼埃、夏绿蒂·科黛、夫人伊丽莎白公主、杜巴利伯爵夫人,被乔治·雅克·丹敦控诉的吉伦特派,然后是被罗伯斯庇尔控诉的乔治·雅克·丹敦,最后是罗伯斯庇尔自己受到控诉和处死。死刑犯前往囚车要穿过圣路易室,获得“注定室”(Salle des Perdus)的绰号。 19世纪波旁王朝复辟以后,此处继续用作关押重要囚犯的监狱 — 最著名的是日后的拿破仑三世。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囚室改建为供奉她的礼拜堂。古监狱和司法宫在19世纪中叶进行了重建。虽然这座建筑看来像中世纪堡垒,其实主要完成于1858年。 该监狱在1914年退役,作为国家历史遗迹向公众开放。今天这里是一个热门景点,但是只有一小部分向游客开放-大部分仍用于巴黎法院。.

新!!: 法国大革命和巴黎古监狱 · 查看更多 »

巴黎名媛舞会

巴黎名媛舞会(法語:le Bal des Débutantes in Paris),是一场汇集了25位年轻名媛的盛大社交晚会,这些16岁到22岁不等的女孩来自十多个国家。自2005年起,福布斯定义其为世界10大顶尖奢华晚会之一,每年秋季感恩节的週末,它都會在法国巴黎舉行。 1992年由奥菲莉·雷努阿创建,舞会象征着都市年轻女孩踏入高级时尚和媒体世界:年轻女孩们会穿上高级定制晚礼服,并佩戴珍贵珠宝。对于她们中的大多数,这都是第一次的亲身体验 。尽管舞会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同样秉承了传统“名媛舞会”的特色。绝大多数受邀女孩身出名门,还要求她们本人必须具有独特气质:女孩们因为她们优秀的言行举止和对未来事业的规划受邀这一活动。尽管年纪轻轻,其中部分女孩正是因为她们已取得的成就而受到瞩目,并受邀参加舞会。 世界上还存在着其它各种形式的名媛舞会,但巴黎名媛舞会声誉最盛,挑选最严格,並且限制人数,是唯一只能凭借官方发出的请柬入场的晚会。财富不是参加的标志:哪怕坐拥金山,也无法购买请柬并参与到晚会活动中。 由于来自不同国家显赫名人的参与,使得舞会每年都成为全世界杂志、报刊和电视的头条报道新闻,也让法式生活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发光。譬如,2014年舞会上,名媛艾米丽-马德丽加尔成为菲律宾《Tatler》杂志封面女孩;来自香港的名媛雷正殷(Alexandra Louey)身穿礼服和林心儿(Eleanor Lam)身穿迪奥高级定制禮服,成为中国《Vogue》雜誌的报道对象,中国《南方周末》副刊《唯物》也对舞会全程追踪,做了长篇封面报道。.

新!!: 法国大革命和巴黎名媛舞会 · 查看更多 »

巴黎大学

巴黎大學(Université de Paris),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其授课历史可以追溯到12世纪中叶。大学分别在1200年和1215年获得法王腓力二世和教宗英诺森三世的官方认可。1257年,大学的第一个学院机构索邦學院成立,索邦成为大学的代称。1793年,在法国大革命的高潮中,巴黎大学遭到解散。1896年重建。1968年後,被拆分成13所獨立大學。.

新!!: 法国大革命和巴黎大学 · 查看更多 »

巴黎地鐵12號線

巴黎地铁12号线(Ligne 12 du métro de Paris)为巴黎地铁路网之一,于1910年通车。本线自巴黎市北边的奥贝维埃起,向南曲折的穿越巴黎市区中西部,经蒙马特高地,穿越塞纳河,最终到达巴黎西南郊的伊西穆里诺镇。.

新!!: 法国大革命和巴黎地鐵12號線 · 查看更多 »

巴黎地鐵4號線

巴黎地鐵4號線(Ligne 4 du métro de Paris)是巴黎地鐵次繁忙的路線, 於1908年通車。本線呈南北走向,自巴黎北部起,经巴黎北站、巴黎东站和蒙帕纳斯车站三大火车站、市中心商业区,至南部近郊的蒙鲁日镇,是巴黎地铁中首条利用河底隧道穿越塞纳河的线路。4号线全線為地下路線。.

新!!: 法国大革命和巴黎地鐵4號線 · 查看更多 »

巴黎地鐵5號線

巴黎地鐵5號線(Ligne 5 du métro de Paris)為巴黎地鐵路網之一,於1906年通車。本線略呈"--"字型,自巴黎東北方的博比尼起,向西南经巴黎北站、巴黎东站後轉南,经共和广场和巴士底,穿越塞纳河,最终訖於5、6、7三條地铁線交會的意大利广场。.

新!!: 法国大革命和巴黎地鐵5號線 · 查看更多 »

巴黎地鐵7號線

巴黎地鐵7號線(Ligne 7 du métro de Paris)為巴黎地鐵路網之一,於1910年通車。本線自巴黎北部新庭起,往南至巴黎东站后改往西行至巴黎歌剧院,之后再折向东南沿塞纳河前行,最后过河南行至白楼站後分為兩个分支,一条往南至犹太城,一条往东南至伊夫里。.

新!!: 法国大革命和巴黎地鐵7號線 · 查看更多 »

巴黎地鐵9號線

巴黎地铁9号线(Ligne 9 du métro de Paris)为巴黎地铁路网之一,于1922年通车。本线自巴黎右岸西南近郊的塞夫尔桥起,往东北穿过巴黎右岸西部十六区后转往东边,经过市中心前往共和广场后转往东南,最终讫于东郊的蒙特勒伊镇。.

新!!: 法国大革命和巴黎地鐵9號線 · 查看更多 »

巴黎國立高等音樂舞蹈學院

國立巴黎高等音樂暨舞蹈學院(Conservatoire national supérieur de musique et de danse de Paris)簡稱CNSMDP,是法國巴黎一所音樂及舞蹈學院,位在巴黎十九區的尚·饒勒斯街(Avenue Jeans-Jauré),學院於1795年8月3日成立,1991年12月7日成為科学文化公施設法人(法語: établissement public à caractère administratif)。巴黎國立高等音樂舞蹈學院傳授音樂和舞蹈專業訓練以及和聲學,被視為世上最好的藝術教育學院之一。現代的西洋音樂史中,巴黎音樂院輩出許許多多的電子音樂家、作曲家、演奏家、音樂教育家,此外,巴黎高等音樂舞蹈學院也是芭蕾以及舞蹈的專研養成機關。为巴黎文理研究大学(PSL)的成员之一。.

新!!: 法国大革命和巴黎國立高等音樂舞蹈學院 · 查看更多 »

巴黎公社 (法国大革命)

巴黎公社是法国大革命中1789年至1795年巴黎的管治机构。它在攻陷巴士底狱后建立于巴黎市政厅。在1792年夏天,公社成为了反抗者,从本质上对抗中央政府的命令。 巴黎公社的首任长官是让·西尔万·巴伊,他在1791年因练兵场惨案中不恰当地指派国民自卫军驱散暴动民众,受到反对而被杰罗姆·佩蒂翁·德·维伦纽夫取代。 1792年,公社被雅各宾派主导,雅各宾派当时因自我否定条例不在国民立法议会内。 1792年8月9日夜,一个由乔治·雅克·丹敦、卡米尔·德穆兰、雅克·R·埃贝尔领导的新的革命公社占领巴黎市政厅,次日叛乱者袭击杜伊勒里宫,当时国王一家正住在那里。在接下来的立宪危机中,行将崩溃的国民立法议会需要依靠公社的力量来确保其作为立法机构继续存在。获得权力的公社要求监管国王一家,将他们关押在圣殿塔。巴黎公社制作了一份反革命分子名单,出城的城门被关闭,8月28日市民遭到入屋搜查,表明理由是搜查各家的火枪。8月31日晚,巴黎的每个监狱都塞满了囚犯,9月2日九月屠杀开始。 Category:法国大革命.

新!!: 法国大革命和巴黎公社 (法国大革命) · 查看更多 »

巴黎第七區

巴黎第七區(7e arrondissement de Paris)是法国首都巴黎市的20個區之一。該區位於巴黎左岸。巴黎第七區擁有許多國家機關,包括法國國民議會與政府部門。.

新!!: 法国大革命和巴黎第七區 · 查看更多 »

巴黎第五区

巴黎第五区(5e arrondissement de Paris)是法国首都巴黎市的20个区之一。它是巴黎最古老的街区,包含了由古罗马人建立的拉丁区的一大部分。 五区位于塞纳河左岸。它北临塞纳河,与四区相接,西临六区,南接十三区和十四区。 根据法国领土法典,五区又名“先贤祠区”,但这个称呼在日常生活中和很少用。.

新!!: 法国大革命和巴黎第五区 · 查看更多 »

巴黎综合理工学院

综合理工学院(École Polytechnique,别称“X”),1794年法国创立工程师大学校,创立时校名为“中央公共工程学院”。它是一所公立的教学、科研机构,隶属于法国国防部,是法国最顶尖且最富盛名的工程师大学,在法国各类院校中常年排名第一,被誉为法国精英教育模式的巅峰。 在法国,“'综合理工学院”是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名字。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备受拿破仑的推崇和呵护,学校的校旗和校训则为拿破仑所赠。为了彰显该校地位,法国法律甚至规定每年7月14日的法国国庆游行,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学生必须走在所有队伍的最前面并为共和国总统护卫。 两百多年来,综合理工学院的毕业生中著名人物无数,可以说巴黎综合理工大学校史与法国大革命以来的法国历史交织并行。 法语中专门有「綜合理工人(polytechnicien)」一词,特指巴黎综合理工大学毕业生。能进入巴黎综合理工大学是每一个法国青年的梦想。 2007年起,综合理工学院成为了法国高等教育和科研的核心之一——巴黎高科集团的一个创立成员。 综合理工学院每届仅招收500名工程师学生。这些学生一部分是通过入学竞考的预科班学生,另一部分是从普通大学平行进入的大学生。综合理工学院的入学竞考同高等师范学校的一样,是历史最久、难度最大的竞考。 1937年以来,学校向经过三年学习合格的学生颁发名为“综合理工大学毕业的工程师”的文凭。学校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从2004年起,综合理工大学的学制为四年。学习四年后毕业的学生将获得第二个文凭,名为“综合理工大学毕业文凭”。除了培养“综合理工人”。 “综合理工人”以培养领导人才著名,毕业生大多进入法国或者国际上的私有企业,还有20%的毕业排名优秀的学生选择进入国家高级机关职团 ,第36頁。在其校友中有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一名菲亚特奖得主,三位法国总统,以及近半数以上的法国企业的首席执行官CEO。 综合理工大学在法国高等教育界享有很高的威望,她的名字通常意味着严格的选拔和杰出的学术。 她在法国工程师大学校的排名中经常位居榜首:在《快车》周刊、《大学生》月刊、《新经济学人》週刊和《挑战》週刊的排名中位居第一; 法國工程師學院排行榜。麻省理工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认为它是法国最负盛名的工程师大学校。在各式世界大学排行中,《泰晤士报》將巴黎综合理工排在第34位;在上海交大的排名中位居第201位;而巴黎矿业学校的「國際高等教育機構專業排名」則將之排在第14位。在2017年“QS Graduate Employability Rankings 2017:Top 10”世界排名第6,欧洲国家仅次于英国剑桥(排名第5)。.

新!!: 法国大革命和巴黎综合理工学院 · 查看更多 »

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正式名稱為巴黎聖母主教座堂(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Paris),是位於法國巴黎西堤島的天主教教堂,也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約建造於1163年到1250年間,屬於哥特式建筑形式,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特式教堂群裡面,非常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 聖母院是巴黎最有代表性的歷史古蹟、觀光名勝與宗教場所。而在聖母院門口外的聖母院廣場中,有個原點(Point Zéro)紀念物,是法國丈量全國各地里程時所使用的起測點,使得聖母院被視為法國文化中心點的象徵意義,又更加強烈了一點。聖母院法文原名中的「Notre Dame」原意為「我們的女士」,這位女士正是指耶穌的母親聖母瑪利亞,這種敬稱也廣泛於西方國家的語言使用。.

新!!: 法国大革命和巴黎聖母院 · 查看更多 »

巴黎軍事博物館

巴黎軍事博物館(Musée de l'Armée)是位於法國首都巴黎第七區的一座國立軍事博物館。博物館的主體建築就是榮軍院。博物館創建於1905年,由兩座博物館合併而成。博物館分為七個展示區,展品橫跨自上古時期至20世紀。 法兰西军事博物馆位于荣军院内,由法国国防部管辖。荣军院内中的圣路易教堂、圆顶教堂及拿破仑一世陵墓均为法兰西军事物馆的一部分。军事博物馆馆藏 涵盖中世纪至当代的历史,藏品包括历代法国国王的盔甲和武器、宝剑、战炮、军服、画作、摄影作品以及法国重要历史人物的个人物品,如法王费朗索瓦一世、路易十四、戴高乐将军等。 法兰西军事博物馆虽然名为“军事”博物馆,但实则上是一座法国乃至欧洲历史及艺术博物馆。博物馆馆藏逾 50 万件 ,但许多馆藏与战争并无直接关联,主要是过往皇室贵族的收藏和赏玩之物,或外交赠礼。 作为历史博物馆,博物馆的两次世界大战展厅、戴高乐将军纪念馆,是法国中小学生学习两战历史的地方。 2015年,博物馆26 % 的参观者为法国中小学生,博物馆因而开设多条教育路线及体验工作坊给青少年观众。.

新!!: 法国大革命和巴黎軍事博物館 · 查看更多 »

巴黎造幣廠

巴黎造幣廠(Hôtel des Monnaies, Paris)是位於法國首都巴黎第六區的一座建築。巴黎造幣廠於1771年開始施工,在1775年竣工,是法國大革命之前法國新古典主義建築的典範。現在巴黎造幣廠也是巴黎錢幣博物館的所在地。 Category:巴黎建筑物.

新!!: 法国大革命和巴黎造幣廠 · 查看更多 »

巴黎條約 (1814年)

1814年巴黎和約(Traité de Paris)是在1814年5月30日法國與第六次反法同盟所簽訂的的和約。.

新!!: 法国大革命和巴黎條約 (1814年) · 查看更多 »

巴黎條約 (1815年)

1815年巴黎和約(Traité de Paris)是在1815年11月20日拿破仑在滑鐵盧戰役戰敗後法國與第七次反法同盟所簽訂的的和約。.

新!!: 法国大革命和巴黎條約 (1815年) · 查看更多 »

巴黎歷史

巴黎歷史超過10,000年,在這段期間巴黎從一個高盧地區的小型聚落,發展成為法國的首都及世界上主要的全球城市。.

新!!: 法国大革命和巴黎歷史 · 查看更多 »

巴黎改造

巴黎改造或奥斯曼工程(Second Empire或travaux haussmanniens)是指19世紀时期法国塞纳省省长喬治-歐仁·奧斯曼和拿破仑三世在位时所規劃的法國規模最大的都市規劃事業。主要進行於1850年代至1870年代,包括了拆除拥挤的脏乱的中世纪街区、修建宽敞的街道、林荫道、大的公园和广场、新的下水道,喷泉和建设水渠以及向巴黎周围郊区拓展等涵盖了巴黎各方面的巨大工程。這場改造使得巴黎被認為是現代都市的模範,也極大的改變巴黎的城市格局。 虽然奥斯曼的改造工程遭到激烈的反对,他本人也在1870年被拿破仑三世撤职,但是他所计划的工程建设一直持续到了1927年。现在巴黎的街道规划和在市中心呈现的特色很大程度上还是归功于奥斯曼的整修。.

新!!: 法国大革命和巴黎改造 · 查看更多 »

巴斯克人

巴斯克人(巴斯克语:euskaldun)是一个居住于西班牙中北部以及法国西南部的民族。.

新!!: 法国大革命和巴斯克人 · 查看更多 »

巴斯克地區

巴斯克地區(巴斯克語:Euskal Herria)位於西歐庇里牛斯山西端的法國、西班牙的邊境一帶,包括位於西班牙境內的巴斯克自治區、納瓦拉,以及位於法國境內的北巴斯克。該地區為巴斯克人聚居地,通行巴斯克語。 這個區域也是除了加泰隆尼亞之外,西班牙分離主義較高的地方。.

新!!: 法国大革命和巴斯克地區 · 查看更多 »

上盧瓦爾省

上盧瓦爾省(法文:Haute-Loire)是法國奧文尼-隆-阿爾卑斯大區所轄的省份。該省編號為43。.

新!!: 法国大革命和上盧瓦爾省 · 查看更多 »

上莱茵省

上莱茵省(Haut-Rhin)是法国的第68省。 上莱茵省是法国大革命期间,根据1789年12月22日的法律和1790年1月8日的条例,于1790年3月4日建立的。它北与下莱茵省,西与孚日省,以及西南与贝尔福地区交界。同时,它的东侧沿莱茵河与德国,南侧与瑞士接壤。历史上,阿尔萨斯大部分地区曾经于1871年根据法兰克福条约被划归德国,留在法国的部分形成了贝尔福地区;1919年凡尔赛条约将其重新划归法国,但仍与贝尔福地区分离。 该省是法国最富裕的省份之一,失业率很低。它的工业、商业、教育活动集中于经济中心米卢斯(Mulhouse,人口270 000)周边,比如标致汽车的一个生产基地位于米卢斯。米卢斯,盖布维莱尔(Guebwiller)和唐(Thann)所形成的三角地带构成了经济最活跃的地区,特别是其北端,商业网点的建立带动了就业机会的增加以及商业区的扩张。许多当地居民在瑞士境内工作,特别是服务于巴塞尔的化学工业,同时享受本地相对低廉的物价。 当地的方言为阿尔萨斯语。 Category:法国省份 H.

新!!: 法国大革命和上莱茵省 · 查看更多 »

上法蘭西大區

上法蘭西大區(Hauts-de-France)為法國大區,是根據2014年大區重劃,合併北部-加來海峽、皮卡第等兩個大區,2016年1月1日起生效。.

新!!: 法国大革命和上法蘭西大區 · 查看更多 »

上流社會

上層階級(英文:Upper Class),又稱上流社會、權貴、豪門大戶等。是社會上掌握政治權力及社會資源及自然資源分配權的已得利益者。「上層階級」通常根據財富多寡劃分,有別於上流社會以社會地位劃分。 在社會主義國家,上流社會是指擁有特權的黨的高官,有「紅色貴族」、新階級之稱(英文:New Class;日文:共産貴族;俄文:партийной номенклатуры」)。 在資本主義社會,上流社會包括掌有最大額資本的財團企業家。在封建社會,上流社會包括有貴族爵位的知名家族成員。在動盪的年代,上流社會的人物不是永遠固定的幾位,例如法國大革命前後的路易十六,在1790年6月以後,他不再是上流社會的代表,參考以上的定義。在公平的社會,人民可以有適當的途徑,通過奮鬥,努力由低層社會階級躋身上流社會。 上流社會是不少文學著作的題材,如《茶花女》、《遠大前程》、《追憶似水年華》和《大亨小傳》等皆為代表作。上流社會人士如戴安娜王妃、芭黎絲·希爾頓等,也是時下秘聞雜誌狗仔隊追訪的對象。.

新!!: 法国大革命和上流社會 · 查看更多 »

不宣誓教士

不宣誓教士又译反抗派教士、拒宣誓派教士(insermentés / clergé réfractaire / prêtres réfractaires)指在法国大革命中拒绝按照1790年法国《教士的公民组织法》宣誓效忠国家而不是教皇的教士。这些教士在《嫌疑犯法令》的判断下被认为是叛国者,一部分被杀害或被迫流亡或被驱逐出境,另一部分则选择留下并在转入地下的教会中活动,以完成他们的卫道使命。.

新!!: 法国大革命和不宣誓教士 · 查看更多 »

不列颠东印度公司

不列颠东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縮寫:(EIC),通稱英國東印度公司,又稱「可敬的东印度公司」(The Honourable East India Company,縮寫:(HEIC),綽號為「约翰公司」(John Company),是一个股份公司。西元1600年12月31日,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授予该公司皇家特許狀,给予它在印度贸易的特权而組成。实际上此特许狀给予「可敬的东印度公司」於东印度贸易的垄断权21年。随时间的变迁,东印度公司从一个商业贸易企业变成印度的实际主宰者。在1858年被解除行政權力为止,它还获得了协助统治和军事职能。.

新!!: 法国大革命和不列颠东印度公司 · 查看更多 »

帝国自由城市

帝国自由城市是神圣罗马帝国中的一种特别的城市,被称为帝国自由城市的城市不属于任何一个帝国贵族管辖,而直辖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帝国自由城市直接处于皇帝之下的地位给于他们许多自由和特权。向内它们基本上自主,拥有自己的低级和高级司法权,尤其它们的(在神圣罗马帝国高级司法权是允许判处死刑的权力,因此高级司法权在神圣罗马帝国也被称为血司法权,一般只有帝国贵族和他们授权的代表才有这样的权力)使得他们拥有与高级贵族同样的地位,这也是它们与其它隶属于任何领主的城市的区别。 这些城市还有权和有义务直接派代表参加帝国议会。同时他们对皇帝也有一定的义务,比如他们必须向皇帝交税,假如皇帝命令他们必须派兵。.

新!!: 法国大革命和帝国自由城市 · 查看更多 »

中世纪的法国

中世纪的法国是指从公元843年法兰克帝国的分裂至1453年百年战争结束期间的法国,而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法兰西的民族认同感最终形成。.

新!!: 法国大革命和中世纪的法国 · 查看更多 »

中国国歌

中國國歌,指中國的國家象徵歌曲,1911年,清朝政府定《鞏金甌》为国歌,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首官方法定國歌。中華民國成立后,出现了许多官方或非官方的国歌,1928年國民政府北伐成功以後,《黃埔軍校訓詞》被訂為中華民國國歌。而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以《义勇军进行曲》為國歌。.

新!!: 法国大革命和中国国歌 · 查看更多 »

中苏交恶

中苏交恶或称中苏分裂(Советско-китайский раскол)是指冷战期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发生的外交、军事关系上的疏远甚至對峙衝突。其分歧同时覆盖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層面。有鑑於兩者的軍事地理及歷史關係複雜,双方的矛盾本身就基本不可避免,开始于1950年代末,在1969年达到顶峰,其后续一直持续到1980年代中後蘇聯改革始有轉變,到1989年六四事件前关系才正常化,期间三十年的冷战時期幾乎都是分裂狀態,中蘇與其所屬社会主义陣營國家關係的改變也對世界政經局勢造成相當大的影響。.

新!!: 法国大革命和中苏交恶 · 查看更多 »

丹东 (消歧义)

丹東可以指:.

新!!: 法国大革命和丹东 (消歧义) · 查看更多 »

主權

主權(sovereignty)是一個國家對其管轄區域所擁有的至高無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權力。簡言之,即為「自主自決」的最高權威。是對內立法、司法、行政的權力來源,也是對外交往保持獨立自主的一種力量和意志。主權的法律形式對內常規定於憲法或基本法中,對外則是國際的相互承認。因此它也是国家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国家主权的丧失往往意味着国家的解体或灭亡。 當今主權的概念正因為其至高無上的排他性,外交官不斷援引之;跨國組織及企業設法規避之;諸如政治學家、憲法、國際法學家仍爭論之,討論全球化及國際及區域組織對主權概念的影响。.

新!!: 法国大革命和主權 · 查看更多 »

丽芙城堡

丽芙城堡,是法国的一座十五世纪古城堡,位置在罗亚尔河河谷正中,距離希农约十公里。其拥有十二个美丽的主题花园,每个都被法国文化局命名为「重点花园」。丽芙城堡的开放日期是每年四月到十一月。.

新!!: 法国大革命和丽芙城堡 · 查看更多 »

希腊历史

希腊历史传统上包括对于希腊人民,对于他们统治的地域,以及今天希腊国土内地区的历史研究。這是由於古希臘史的信史和野史嚴重不足,也難以和實地發掘交相印證。另一方面,是與古希臘相關的事物以雅典為最多,而對其他城邦幾乎一無所知,經濟和社會方面的史料更是匱乏中的匱乏。另外,希腊人的居住范围在历史上有很大的变动,因此希腊历史所牽涉的地域具有相当弹性,每一个时期都有自己的地域范围。 公元前3000年,希臘地區發展出高度的愛琴文明,前1500年,古希腊人的其中一支多利安人入侵希臘,進而吸收邁錫尼文明,前1200年,多利安人將其摧毀,原居克里特島的希臘人為了躲避多利安人的侵襲,分別遷往阿提加半島、小亞細亞等地,這段戰亂紛起的時代被稱為黑暗時期,造就希臘城邦政治的發展的基礎,波希戰爭後,古希臘政治、經濟與文化發展達到巔峰,但也由於諸邦林立,彼此互相攻伐,導致希臘城邦普遍衰敗的景況,馬其頓趁勢崛起,希臘便在馬其頓的統治之下。亞歷山大南征北討,領土曾擴張到歐亞非三洲。希臘文明傳播至埃及和兴都库什等地區。之后,大量的希腊族裔散落在这片廣大的土地上,包括土耳其、意大利、利比亚、黎凡特等。 亞歷山大去世後,帝國分裂成三大王國,古羅馬共和國則先後吞併三大王國,希臘也被羅馬併吞。自此古希臘滅亡成為羅馬的一部分。後來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以拜占庭為中心,孕育出東方色彩的希臘文化。1453年,奧斯曼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滅亡拜占庭帝國,之後,希臘進入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統治時期。直到1832年,希臘才正式宣布獨立。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希臘與同盟國交戰,獲得愛琴海地區的部分領土。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意兩國輪番侵略,希臘雖有反擊,終究抵擋不住德軍的攻勢,曾一度遭到德軍佔領。二戰後,希臘則開始國家的新建設,1967年,則發生政變,實權落入軍人手中,1974年,希臘政治又做了一次大變革,軍人政府改為民選政府,召開國民會議,廢除君主制,成立新的共和政體。 希腊移民已经广泛融入全球各种不同的社会。不过,今天大多数希腊人还是居住在现代的希臘共和國(独立于1821年)以及塞浦路斯(独立于1960年)。.

新!!: 法国大革命和希腊历史 · 查看更多 »

希腊独立战争

希腊独立战争(Elliniki Epanastasi;Yunan İsyanı),或可之称为希腊革命、希腊起义,是由希腊革命者于1821年至1832年间发起的成功反抗奥斯曼帝国的独立战争。希腊人后来得到俄罗斯帝国、英国、法国和其他几个欧洲国家的援助,而奥斯曼人则向到他们的附庸——埃及省、阿尔及利亚省、的黎波里塔尼亚省及求援。 早在奥斯曼帝国于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之前几十年,希腊大部就已处于奥斯曼统治之下。 在这一时期里,以求独立。 1814年,一个名为友谊社的秘密组织成立,目标是解放希腊。 友谊社计划在伯罗奔尼撒、多瑙河公国和君士坦丁堡及其周边地区发动起义。最初的反抗于1821年3月6日在多瑙河公国发起,但很快便被奥斯曼人镇压。北方的失败促使希腊人在伯罗奔尼撒采取行动,1821年3月17日,向奥斯曼帝国宣战。该宣言是其他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的民族发动的一系列革命的滥觞。 3月底,伯罗奔尼撒人开始公开反抗土耳其人,到1821年10月,希腊人在的领导下攻陷了的黎波里塔尼亚省。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起兵之后,克里特、马其顿和希腊中部的反抗很快便被镇压。同时,临时组成的希腊海军在爱琴海取得了对奥斯曼海军的胜利,阻止了奥斯曼从海上增援的计划。 希腊起义者中不同派系之间的局势很快变得紧张起来,接连导致两次内战。与此同时,奥斯曼苏丹与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谈判,他同意派遣其子易卜拉欣帕夏率兵到希腊镇压起义,以换取领土利益。易卜拉欣在1825年2月登陆伯罗奔尼撒,并立即取得成功:到1825年年底,伯罗奔尼撒大部已处于埃及控制下,经过,迈索隆吉翁也于1826年4月投降。虽然易卜拉欣在马尼被击败,但他却成功地镇压了伯罗奔尼撒的大多数反抗,且重新占领了雅典。 经过多年的谈判,三大列强 - 俄国、英国和法国 - 决定干预冲突,并各派一支海军舰队驰援希腊。接到奥斯曼将进攻希腊的伊兹拉岛的情报后,联军舰队在纳瓦林对奥斯曼 - 埃及舰队进行拦截。战斗于长达一周的紧张对峙后开始,并以土-埃舰队的溃败告终。到1828年,埃及军队在的压力下退出战争,伯罗奔尼撒的奥斯曼驻军也随后投降,希腊人则前往奥斯曼控制的希腊中部地区。作为多年谈判的结果,希腊终于1832年5月根据《》被确认为独立国家。 现代希腊国家将发动起义的3月25日作为国庆日。.

新!!: 法国大革命和希腊独立战争 · 查看更多 »

希望钻石

希望钻石(Hope Diamond)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一颗蓝色钻石,重45.52克拉。目前,该钻石藏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史密森尼博物院的美国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在传说之中,这是一颗受诅咒的宝石,会为拥有者带来厄运。.

新!!: 法国大革命和希望钻石 · 查看更多 »

布吕赫市政厅

布吕赫市政厅(Stadhuis van Brugge)是比利时西佛兰德布吕赫的市政厅。这是低地国家最古老的市政厅之一。 布吕赫市政厅位于城堡广场,始建于1376年,1421年完成。晚期哥特式风格,长方形平面,带有角楼。令人印象深刻的丰富的设计,反映了14世纪布吕赫的经济繁荣。 墙壁上和佛兰德伯爵的坟墓上,都是圣经和历史人物图画。但是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许多原来的雕像被摧毁,然后用当时的雕像取代,引发了很多讨论。 一楼是哥特式大厅,包括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木穹顶天花板和历史壁画。历史室有许多有关布吕赫历史的档案以及绘画。 File:Gothic Hall - western wall.jpg File:Gothic Hall – eastern wall.jpg File:Gothic Hall - southern wall.jpg File:Gothic Hall - northern wall.jpg.

新!!: 法国大革命和布吕赫市政厅 · 查看更多 »

布宜諾斯艾利斯

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意为“好空氣”),当地華人常略稱為布宜諾市或布市。是阿根廷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拉普拉塔河(Río de la Plata,直譯:銀之河)南岸、南美洲东南岸、對岸為烏拉圭(東方);2014年,在大布宜诺斯艾利斯地区(Gran Buenos Aires)有常住人口17,180,000,是拉丁美洲第二大都会区,仅次于大圣保罗地区(2012年19,956,590人)。布宜諾斯艾利斯為拉丁美洲最歐洲化的城市。七月九日大道(La Avenida 9 de Julio)是世界最寬的馬路,有約130公尺寬(超過16车道)。有名的阿根廷探戈的发源地就在布市的博卡区(La Boca)。 2007年布宜諾斯艾利斯被评为全球第三最美的城市。.

新!!: 法国大革命和布宜諾斯艾利斯 · 查看更多 »

布列塔尼半岛

布列塔尼半岛(Bretagne,;Breizh,;加洛語:Bertaèyn)是法国西北部历史上的一個半岛,文化及行政上的一個地區名稱。布列塔尼半岛的北部面向英倫海峽,南部對着比斯開灣,古城阿摩里卡,范围包括塞纳河和罗亚尔河之间的沿海地区。整個半島的面積有34,023 km²。 凯尔特人是布列塔尼半岛最早的居民,而布列塔尼亦是昔日的六個凱爾特邦國之一。後來布列塔尼半岛被凯撒征服,成为罗马的鲁格顿西斯行省。5世纪时,不列颠人入侵,所以这块西北端地区被称作布列塔尼,外號小不列顛(與大不列顛相對)。 布列塔尼半岛由克洛维一世征服,但无论是墨洛温王朝还是加洛林王朝都未能完全統治此地域。13世纪法国提出领土要求,但一直到15世纪,这里还是独立的邦国。1532年,布列塔尼與法蘭西王國聯合,失去其公國的地位,布列塔尼半岛被併为法国的一个省,其省級地位一直持续到法国大革命时期。.

新!!: 法国大革命和布列塔尼半岛 · 查看更多 »

布列塔尼大區

布列塔尼大區(Breizh,Bretagne)是位于法国西北部的布列塔尼半岛、英吉利海峡和比斯开湾之间的一个大区,首府是雷恩。.

新!!: 法国大革命和布列塔尼大區 · 查看更多 »

布列塔尼人

布列塔尼人(英文:Bretons,布列塔尼語:Breizh)是法國西北部布列塔尼半島上的民族。使用布列塔尼語,屬於印歐語系凱爾特語族不列顛語支。.

新!!: 法国大革命和布列塔尼人 · 查看更多 »

布列塔尼语

布列塔尼语(Brezhoneg,法文叫Breton)是法国西部布列塔尼的少数民族语言,属于印欧语系的凯尔特语族(希腊文Keltoi 凯尔特人)。布列塔尼语最接近康沃尔语和威尔士语。 布列塔尼语的最古老的词典为 Jehan Lagadec 编写的布列塔尼语-法语/拉丁文三语对照词典(Catholicon),1499年出版。这也是在法国土地发表的第一本词典。.

新!!: 法国大革命和布列塔尼语 · 查看更多 »

布莉歐

布莉歐(Brioche)為法國的甜點(或麵包,亦有稱「甜點包」者)。其質外酥內軟、由豐富的高、中筋麵粉、糖、奶油、雞蛋與牛奶製作烘培而成;其味甜而不膩,不但可爲茶點,亦可與鵝肝、香腸一同品嘗。常見的布莉歐略分兩種:第一種為麵包型(Pain Brioche,亦稱Brioche Nanterre),外型為吐司狀,雞蛋、麵粉比例較高,口感扎實,有時可加入葡萄乾(後者稱Brioche aux raisins或Panettone)。第二種為尖型(Brioche à tête),上有一尖頭(tête),奶油比例較高,口感綿密。.

新!!: 法国大革命和布莉歐 · 查看更多 »

七月王朝

七月王朝(Monarchie de Juillet;July Monarchy),又称奥尔良王朝,始于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至1848年法国革命(法國二月革命)后被第二共和国取代。 1830年代初,资产阶级和自由主义者在两院中均取得优势,1830年, 议会试图通过不信任投票罢免保守派内阁。而身为保守主义者的国王查理十世因而试图发动政变保护保守派政权。因此自由派发动七月革命,法国国王查理十世流亡英国。查理十世指定香波堡伯爵亨利(1820年—1883年)為繼承人,然而亨利并未继位。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利浦(大革命时期的改革派贵族,路易·平等之子)依靠资产阶级的支持登上王位,史称奥尔良王朝。.

新!!: 法国大革命和七月王朝 · 查看更多 »

布拉班人之歌

《布拉班人之歌》是比利时的国歌,有比利时三种官方语言的版本,即法语、弗拉芒语和德语。 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将比利时划归荷兰,归于荷兰国王兼卢森堡大公的奥兰治家族威廉一世治下。1830年8月25日,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比利时发生了布鲁塞尔起义,当时来自巴黎的诗人亚历克山德拉·德什在金鹰咖啡馆的依次聚会上写下这首诗,并署笔名戎内瓦。当时布鲁塞尔属于布拉班特省,因而这首诗也题为《布拉班人之歌》。后来作曲家弗朗索瓦·冯·康本欧为诗谱曲。而在9月27日布鲁塞尔巷战中,比利时人取得决定性胜利后,戎内瓦也将词中原来的一句“如果荷兰允许比利时的自由树结出自由果,比利时人愿意效忠荷兰”改为“打下自由树上的黄橙”(黄橙音为奥兰治);不久,他在安特卫普的巷战中牺牲。 1830年底,比利时独立,这首歌成为了国歌,比利时人还建立起布拉班人纪念碑,将歌词刻在碑上。 1860年,比利时正式确定它的国歌地位,首相罗日耶亲自将歌词中攻击奥兰治亲王的部分改掉。.

新!!: 法国大革命和布拉班人之歌 · 查看更多 »

布拉班特公爵

布拉班特公爵(法语:duc de Brabant)是布拉班特公国历代领主的称号,也是現在比利時爵位之一,慣例上由比利時王儲擁有稱號。 布拉班特是位于今比利时境内的一个公国。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于1184年将布拉班特领地封给鲁汶伯爵亨利,并授予后者公爵头衔,这是布拉班特公国历史的开端(此前该地领主的头衔为伯爵)。在中世纪,布拉班特只在名义上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而在实际上与法国关系密切。15世纪初,法国的勃艮第公爵家族获得了对布拉班特的统治权。而随着勃艮第家族在与法国王室的斗争中逐渐衰落并最终绝嗣,布拉班特又作为所谓勃艮第遗产的一部分通过联姻转入哈布斯堡家族手中(先属于西班牙分支,后又转给奥地利分支)。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爆發结束了布拉班特公国的存在。其後稱號由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所擁有。時至今日,此稱號習慣上由比利時國王最年長的子女擁有,現任布拉班特公爵為王儲伊莉莎白公主,於2013年7月21日隨着祖父阿爾貝二世退位予其父親菲利普國王而獲得稱號,成為史上首位布拉班特女公爵。.

新!!: 法国大革命和布拉班特公爵 · 查看更多 »

世界博覽會

世界博覽會(Universal Exposition或World's Fair),又稱國際博覽會及--,簡稱世博會、世博、--,是一個具國際規模的集會。參展者向世界各國展示當代的文化、科技和產業上正面影響各種生活範疇的成果。.

新!!: 法国大革命和世界博覽會 · 查看更多 »

世界史年表 (16世纪-19世纪)

*1501年:西班牙人首次抵達巴拿馬,直布羅陀併入西班牙版圖。.

新!!: 法国大革命和世界史年表 (16世纪-19世纪) · 查看更多 »

世界最大教堂列表

以下是世界最大教堂列表。.

新!!: 法国大革命和世界最大教堂列表 · 查看更多 »

世界最高教堂列表

起自中世纪开始,直到现今的摩天大楼时代为止,基督宗教教堂常常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从1311年林肯座堂的尖顶超过吉萨大金字塔的高度开始,到1884年华盛顿纪念碑建成,期间有一连串的基督宗教教堂享有世界最高建筑的头衔。巴塞罗那的圣家堂全部完成后,将是世界最高教堂,高达170米。 本列表不包含除基督宗教以外其他宗教的建筑,例如卡萨布兰卡哈桑二世清真寺的尖塔高210米而未被收录在此,本列表也不包括不是教堂的教会建筑,例如芝加哥的。.

新!!: 法国大革命和世界最高教堂列表 · 查看更多 »

市镇 (法国)

市镇(commune)是法国最基层的行政区划,一个市镇一般对应于一个村或镇。它们的面积,特别是人口有时相差悬殊(人口最多的巴黎拥有两百万以上的居民,而最少的只有一人)。目前法国共有36783个市镇(其中214个位于海外),它们覆盖了全部法国国土(除了瓦利斯及富圖納群島,以及少数幾個没有常住居民的领土之外)。.

新!!: 法国大革命和市镇 (法国) · 查看更多 »

三一教堂 (盧森堡市)

三一教堂(Dräifaltegkeetskierch),又稱新教教堂,是一座位於盧森堡首都盧森堡市的教堂。自1817年開始,該教堂開始被用作新教教堂。在法國大革命期間,該教堂曾被用作飼料店和戲院。.

新!!: 法国大革命和三一教堂 (盧森堡市) · 查看更多 »

三级会议 (法兰西)

在法国旧制度中,三级会议(États généraux)指的是法国全国人民的代表应国王的召集而举行的会议。参加者共分成三級:第一級為神職人員、第二級為贵族、第三級為除前兩個級別以外的其他所有人,即平民。会议通常是在国家遇到困难时,国王为寻求援助而召开,因此是不定期的。1302年,腓力四世因向教会增税而与教皇博尼法斯八世(Boniface VIII)冲突。为了与教廷对抗,腓力四世于1302年5月10日召开了第一次三级会议,除了教会和贵族的代表之外,还第一次召集每个城市的两名市民代表参加会议。后来各省也模仿全国的三级会议,召开自己的三级会议。在此后的487年中,三级会议还召开过21次,每次都是在国家遇到财政或政治上的困难时召开的特殊会议,目的是在重大问题上询问民众的看法,或通过某些重大决议。三级会议的代表自首次召开时就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教士、贵族以及平民。百年战争时期,为了抵抗外敌,三级会议有权监督政府。16至17世纪初,专制王权加强,三级会议的权力被削弱。从1614年到路易十六统治时期,三级会议中断了175年。1789年,路易十六召开了最后一次三级会议,这次会议导致了法国大革命。大革命后,三级会议随着旧制度一道被废除,不复存在。.

新!!: 法国大革命和三级会议 (法兰西) · 查看更多 »

三角帽

三角帽(Tricorne)是西洋服飾中的一種男用帽子,又被稱為海盜帽,由頂部俯視呈三角形而得名。三角帽發源於歐洲,自17世紀後期盛行至18世紀,在極盛期時不但是一般男性知識份子的標準行頭,也是軍人戎裝的標準配件之一。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後為雙角帽所取代。 三角帽的配戴方法是主尖角在前。 Category:帽子.

新!!: 法国大革命和三角帽 · 查看更多 »

三院制

三院制(英文:Tricameralism),即是指由三個議院組成的議會,與現時常見的一院制與兩院制相比,三院制與四院制均十分罕見。.

新!!: 法国大革命和三院制 · 查看更多 »

下瓦爾登州

下瓦爾登州(德語:Nidwalden;法語:Nidwald;意大利語:Nidwaldo;羅曼語:Sutsilvania)位於瑞士中部。人口39,866,首府設於施坦斯(Stans)。為傳統上的「半州」。.

新!!: 法国大革命和下瓦爾登州 · 查看更多 »

九三年

《九三年》是法國作家雨果生平的最後一部小說。该书出版于巴黎公社之后的1874年,反映了作者对法国革命的思考。 《九三年》是指1793年,這一年是法國大革命之後,1792年9月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隔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保皇黨的軍隊(白军)與共和国军(蓝军)在旺代省展開一場戰爭。白軍指揮官是布列塔尼親王朗特納克侯爵,藍軍指揮官是其叔侄孫郭文子爵,監軍是郭文的恩師西穆爾登神父。儘管雙方首領有親戚關係,但都各自忠於自己的理想,誓言將對方送上斷頭台。 在郭文的妙計下,白軍節節敗退,退守圖爾格堡壘。經過一番頑抗,白軍放火燒城堡,朗特納克帶領手下從密道逃出。就在這時,他聽到一位母親的呼救聲,原來她的三個孩子還困在塔樓內。朗特納克經過一番考慮,毅然自暗道返回城堡,救出了那三個孩子,卻也遭到敵人逮捕。戰爭後,郭文與西穆爾登就朗特纳克的處置問題發生了爭執,西穆爾登是堅定的共和派,冷酷固執,深信流血對革命是必要的,主張將朗特納克處死;郭文卻認為人倫和家庭凌駕於一切,同時被朗特納克的義舉感動,希望饒他不死。最後,郭文獨自進入牢中,與朗特納克交換服裝,留在牢房裡代替犯人。由於當時巴黎曾頒布一項法令,嚴令「釋放戰俘者處死」,西穆爾登忍痛將郭文送上斷頭台。就在郭文的頭顱落地的一刻,他也朝自己的胸膛開了一槍。 1862年,雨果開始蒐集《九三年》的史料,1874年出版。艾茵·蘭德很贊揚本書,稱本書是《源泉》的寫作動機。 1921年林紓與毛文鐘合譯《雙雄義死錄》,即雨果的《九三年》,但僅是一部薄薄刪節本。.

新!!: 法国大革命和九三年 · 查看更多 »

九月屠杀

九月屠殺,是法國大革命期間在1792年夏季末(1792年9月2日-7日)巴黎及全國各處城市持續五日的殺戮風潮。人們擔心,外國反法盟軍和保皇黨軍隊會襲擊巴黎,然後這個城市監獄的囚犯們將被釋放,並加入他們的行列。激進分子呼籲採取先發制人的行動,特別是新聞記者讓-保爾·馬拉,他號召應徵入伍者出發保衛國家前要把囚犯先殺掉,他們才能無牽掛。 由國民自衛軍和一些 的 暴徒們實施該行動; 市政府, 巴黎公社,縱容並呼籲其他城市效仿跟進。 到9月6日,巴黎監獄已有一半的犯人被處決:大約1200至1400名囚犯。 這之中有233名拒絕宣誓服從教士的公民組織法的天主教教士。 然而,大多數遇害者都是普通罪犯。 許多其他法國城市也效仿進行了大屠殺。 這場殺戮沒有人被起訴,但政治影響第一受傷的是吉倫特派(他們似乎過於溫和)及後來的雅各賓派(他們似乎太嗜血)。.

新!!: 法国大革命和九月屠杀 · 查看更多 »

乔治·华盛顿

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美国国父,1775年至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時的殖民地軍總司令,1789年成為美國第一任总统(其同時也成為全世界第一位以“總統”為稱號的國家元首),在接連兩次選舉中都獲得全體選舉團無異議支持,一直擔任總統直到1797年。他也是一名共濟會成員。 華盛頓早年在法國印第安人戰爭中曾擔任支持大英帝國一方的殖民軍軍官。之後在美國獨立戰爭中率領大陸軍團贏得美國獨立,他拒絕一些同僚希望他領導軍事政權的提議,在1783年回到他在維農山的莊園恢復平民生活。 1787年,华盛顿主持制憲會議。会议制定現在的美國憲法。1789年,他經過全體選舉團無異議的支持而成為美國第一任總統。他在兩屆的任期中設立許多持續到今天的政策和傳統。在兩屆任期結束後,他自願放棄權力不再谋求續任。 由於他扮演美國獨立戰爭和建國中最重要的角色,華盛頓通常被稱為美國國父。作为大奴隶主,华盛顿同样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曾蓄黑奴316人)。故有人对其评价为“一个不完美的神”。 在美國在線于2005年舉辦的票選活動《最偉大的美國人》中,華盛頓被選為美國最偉大的人物第4位。.

新!!: 法国大革命和乔治·华盛顿 · 查看更多 »

乔治·卡杜达尔

乔治·卡杜达尔(Georges Cadoudal;)法国政治家、法国大革命期间人的首领。 卡杜达尔出生在布列塔尼的莫尔比昂省,其名字在布列塔尼语里面意思是“战场归来的战士”。在他毕业之后,法国大革命已爆发,但他仍旧保留着保王党和罗马天主教徒的身份。1793年起,他在莫尔比昂省组织了一场反对第一共和国国民公会的叛乱。这场叛乱迅速被镇压,随后,卡杜达尔于同年12月加入了旺代的保王党叛军,在勒芒和萨沃奈作战。 回到莫尔比昂之后,卡杜达尔被捕,并被投入监狱。然而他成功越狱,并继续与共和国抗争。他曾多次被击败,并被迫数度流亡英国,但却从没有放弃将波旁王室成员普罗旺斯伯爵(即后来的路易十八)拥上王位的尝试。他拒绝与共和国政府达成和解。拿破仑·波拿巴钦佩他的才能与充沛的精力,希望以丰厚的待遇拉拢他,但却被他拒绝了。 1800年以后,拿破仑的政权已经稳固,卡杜达尔认为已不再适合发动战争,于是将主要精力转到策划阴谋之上。12月,他间接参与了暗杀拿破仑的,失败后逃往英国。 1803年8月23日夜,卡杜达尔与让-夏尔·皮什格鲁及数名朱安党人秘密返回法国,在比维尔登陆。他们策划了另一起针对拿破仑的暗杀。他避开警察的监视和追踪达六个月之久,最后被捕,与其同党十一人被判处死刑,在巴黎送上断头台斩首。他在行刑高呼:“现在,让巴黎人都看看基督徒、保王党和布列塔尼人是如何死的。” 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之后,卡杜达尔被路易十八追授为法国元帅。.

新!!: 法国大革命和乔治·卡杜达尔 · 查看更多 »

乔治·库东

喬治·奧古斯特·庫東(1755年12月22日- 1794年7月28日)是法蘭西政治家和律師,他在法蘭西大革命時期作為國民立法議會的代表而聞名。1793年5月30日,庫東當選為公共安全委員會成員,與他的朋友馬克西米連·羅伯斯庇爾和聖茹斯特在恐怖統治時期緊密結合共事,直到他的1794年被處決。 庫東在牧月22日法令的制定中扮演重要角色,這個法令使得被指控為反革命而遭處決的人數急劇上升。.

新!!: 法国大革命和乔治·库东 · 查看更多 »

乔治·雅克·丹敦

喬治·雅克·丹敦(Georges Jacques Danton, ,又譯作丹東)是法國大革命初期的領導人物和第一任公共安全委員會主席。 在革命爆發時丹敦的角色一直有爭議; 很多歷史學家形容他在“推翻君主制和建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過程中是主導的力量。” 他對雅各賓派有調節的作用,因为主張恐怖統治的擁護者指控他受賄并且憐憫革命的敵人,被送上斷頭台。.

新!!: 法国大革命和乔治·雅克·丹敦 · 查看更多 »

乔治·懿律

海軍上將乔治·懿律爵士,,(Admiral Sir George Elliot,),英国贵族,是一名参加过干涉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英国海军军官,巴斯勋章获得者。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担任英国全权代表和英军总司令,是查理·义律的堂兄。 懿律出身于一个声名显赫的家族,家族中诞生过多名有影响力的政治家和外交官。他很早就参加了海军,参与过法国大革命时期多场具决定性的战斗,曾在热那亚、耶尔、圣维森特角等地作战。并曾跟随纳尔逊入侵尼罗河和哥本哈根。拿破仑战争开始时他已是战舰的指挥官,纳尔逊称他是海军中最优秀的军官之一,此后他曾在地中海和东印度地区服役,参与过入侵爪哇的行动,功勋卓著。与法国的战争结束后,懿律没有在军中担任要职,在克拉伦斯公爵和政府中亲戚的支持下,他转行投向政治事业,为英国的海军政策做出了许多贡献。 懿律曾短暂地作为罗克斯巴勒郡(Roxburghshire)的代表进入议会,并出任海军部秘书(Secretary to the Admiralty),之后成为一名海军大臣。后来他又短暂地重返现役,升为将军,负责指挥英国好望角舰队。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懿律被派往中国指挥战斗,未能取得决定性的战果。返回英国后,他发现由于党派政治的原因,他和他的家族在政府中的影响力已大大减弱。此后他只在海军中担任次要职位,没有再次从政,后因资历升为海军上将,1863年去世。子孙中很多都曾担任高级军官。.

新!!: 法国大革命和乔治·懿律 · 查看更多 »

亚历山大·佩蒂翁

亚历山大·萨贝·佩蒂翁(Alexandre Sabès Pétion,),海地革命領導人,海地開國元勳之一,海地南部共和國的總統(1807~1818)。 佩蒂翁出生於海地西部太子港的一個混血種人家庭,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黑人。1788年他被派往法国巴黎军事学院就读,法國大革命前在法國殖民軍中服役。1791年在海地南部參加混血種人起義軍,反對法國殖民統治,後來先後參加杜桑-卢维图尔(Toussaint-Louverture)和安德烈·里戈(Andre Rigaud)將軍領導的革命軍,1801年與北部黑人領袖杜桑-卢维图尔領導的黑人起義軍發生衝突(利刀之戰),在杜桑擊敗里戈後,逃往法國。1802年跟隨重占殖民地的法軍回到海地,但後來成為最早反叛法國的海地軍官之一。同年10月和黑人領袖让-雅克·德萨林一起,領導穆拉托人和黑人起義軍反對法國遠征軍,贏得海地獨立。 1807年海地南、北分裂。3月11日,佩蒂翁擔任海地南部共和國總統。1811年再度當選,1816年被宣布為終身總統。1816年佩蒂翁身患重病,遂提名让-皮埃尔·布瓦耶為自己的繼承人。1818年3月29日因黄熱病在太子港病故。.

新!!: 法国大革命和亚历山大·佩蒂翁 · 查看更多 »

亚历山达罗·孟佐尼

孟佐尼(Alessandro Manzoni,1785年-1873年)意大利作家。 早年创作诗《自由的胜利》歌颂了法国大革命,反对教会和君主。后受到天主教思想的影响,写作多首《圣歌》。 《约婚夫妇》为他的代表作,写了17世纪意大利在异族统治和国内专制势力压迫下的中下层人民困苦的生活,反映了19世纪30年代意大利要求民族统一和独立的愿望;悲剧《卡马诺拉公爵》、《阿达尔齐》对意大利浪漫主义有很大影响。 Category:意大利作家 Category:意大利罗马天主教徒.

新!!: 法国大革命和亚历山达罗·孟佐尼 · 查看更多 »

亚当·耶日·恰尔托雷斯基

亚当·耶日·恰尔托雷斯基亲王(Adam Jerzy Czartoryski,)是波兰贵族、軍人、政治人物和作家。他是亚当·卡齐米日·恰尔托雷斯基和伊莎贝拉·恰尔托雷斯基之子(虽然有传言称,他是伊莎贝拉和俄罗斯驻波兰大使尼古拉·莱普宁的私生子)。 恰尔托雷斯基在俄罗斯因其俄罗斯帝国外交部长的身份而知名,有传言称,他是亚历山大一世的皇后——巴登的露易丝的情夫。 恰尔托雷斯基曾先后担任两个国家政府的首脑,並且都發揮出重大貢獻。他是“实际上的”俄罗斯帝国大臣会议主席和反抗俄罗斯帝国的十一月起义的波兰議會王國总统。.

新!!: 法国大革命和亚当·耶日·恰尔托雷斯基 · 查看更多 »

亚琛

本文為亞琛市。關於本條目名稱之其它概念,請參見「亞琛 (消歧義)」。 亞琛(Aachen,Aken,Aix-la-Chapelle)是位於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的一個城市,靠近比利時與荷蘭邊境,是德國最西部的城市。 亞琛以溫泉(歐洲中部最熱的溫泉)著名,從西元1世紀起这里就是療養地。這個城市是一個重要的鐵路匯集點,也是工業與集會中心。經濟以食品工業為主,主要生產杏仁糖、巧克力、Printen餅。 此外亦有機械、鐵路設備及紡織業。此外,德國約20%的毛織品在亚琛生產。.

新!!: 法国大革命和亚琛 · 查看更多 »

亚眠圣若望修道院

thumb 亚眠圣若望修道院(Abbaye Saint-Jean-des-Prémontrés d'Amiens)是法国北部城市亚眠的一个普利孟特瑞会咏祷司铎班修道院。.

新!!: 法国大革命和亚眠圣若望修道院 · 查看更多 »

亞維農

阿维尼翁(法语:Avignon; 加斯科:Avinhon)是位於法國南部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沃克吕兹省,隆河左岸的一座城市。阿维尼翁始建于羅馬時期。现今是法国南部的旅游胜地之一。阿维尼翁城区住户在2011年初为90194人,其中有大约12000人仍居住在古城墙内,已被划为观光区域的老城区(intra-muros)。如算上四周郊区和附属村镇,阿维尼翁地区的人口超过50万,是法国排名第16位的城市聚落。 在1309到1377年之間,天主教教廷從羅馬梵締岡遷移至此,前后一共有七位教宗在阿维尼翁教廷生活,直到格利高里十一世遷都羅馬。後來更出現兩地各立教宗的情形(史稱「大分裂」)。这段时期也被后世称为亞維儂分裂时期。阿维尼翁城原是乔万娜一世的属地,在1348年售予教廷。教廷对阿维尼翁的统治一直延续到1791年法国大革命之时,其后阿维尼翁成为法国的一部分。阿维尼翁是沃克吕兹省的省会,也是法国少见的保留了城墙的城市。城墙内有为教宗修筑的教皇宫。此外著名古迹还有阿维尼翁圣母大教堂、圣贝内泽桥等。1995年以亞維農歷史城區之名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新!!: 法国大革命和亞維農 · 查看更多 »

亞瑟·楊格

亞瑟•楊格(Arthur Young,1741-1820)是 英格蘭 在農業 、 經濟學 、社會統計學 等有关方面的作家,也是爭取農民權利的鬥士。 1767年起考察英國、法國等地的農村,根據當地的農業狀況寫出了一系列的遊記,如《愛爾蘭遊記》(1780)、《法蘭西旅遊》(1792)等。1784年創辦《農業年刊》,並為主要撰稿人。1793年任英國政府農業局的首任局長,直到逝世。他是英國農業革命的先驅,對農業的研究涉及許多方面:他提倡條播、馬拉犁;認為英國薩福克郡的輪種制是合理的,利用種植塊根作物可減少土地休閒;認為生產手段的合理配合是農業經營中重要的原則,由此提出大經營勝於小經營的理論。.

新!!: 法国大革命和亞瑟·楊格 · 查看更多 »

交通通行方向

交通通行方向是交通中一种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则,用以约束人和各种交通工具在道路上的通行方位,即靠左行走或靠右行走。.

新!!: 法国大革命和交通通行方向 · 查看更多 »

亨利·德·土魯斯-羅特列克

亨利·瑪麗·雷蒙·德·土魯斯-羅特列克-蒙法(Henri Marie Raymond de Toulouse-Lautrec-Monfa,),簡稱亨利·德·土魯斯-羅特列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法國貴族、後印象派畫家、近代海報設計與石版畫藝術先驅,為人稱作「蒙馬特之魂」。羅特列克承襲印象派畫家奧斯卡-克勞德·莫內、卡米耶·畢沙羅等人畫風,以及日本浮世繪之影響,開拓出新的繪畫寫實技巧。他擅長人物畫,對象多為巴黎蒙馬特一帶的舞者、女伶、妓女等中下階層人物。其寫實、深刻的繪畫不但深具針砭現實的意涵,也影響日後巴勃罗·毕加索等畫家的人物畫風格。 在繪畫上的成就以外,羅特列克以新概念創作之彩色海報帶動了海報設計的創新;他使用當時少用的石版畫技術,捨棄傳統西方繪畫的透視法,轉以浮世繪中深刻的線條表現觀賞者眼中的主觀空間,搭配巧妙的標題文字,成功吸引觀賞者的目光,並與-zh-hans:皮埃尔·勃纳尔; zh-hant:皮爾·波那爾;-同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海報設計者。當時有海報設計之父之稱。 此外,羅特列克也是名美食家,曾與好友-zh-hans:莫里斯·茹瓦扬; zh-hant:莫里斯·喬懷安;-(Maurice Joyant)研究食物,並整理出版一本記載一百九十多道菜餚的食譜。.

新!!: 法国大革命和亨利·德·土魯斯-羅特列克 · 查看更多 »

亨利·贝塞麦

亨利·贝塞麦(Henry Bessemer,),又譯為柏塞麥、俾色麥,英国工程师和发明家,他的名声主要来源于SOHAI贝塞麦转炉炼钢法。.

新!!: 法国大革命和亨利·贝塞麦 · 查看更多 »

亨利·本篤·斯圖亞特

亨利·本篤·托马斯·爱德华·玛利亚·克莱门特·弗朗西斯·哈维尔·斯图亚特,枢机主教约克公爵()出身斯圖亞特家族,是一位罗马天主教会樞機主教,也是詹姆斯党的第四任和最后一任英格兰、苏格兰、法兰西和爱尔兰王位觊觎者。和父亲詹姆斯和兄长查理不同的是,亨利从未采取任何措施谋求王位。查理于1788年1月去世后,教宗国不承认亨利为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的合法统治者,而是称他为“樞機主教约克公爵”。 他在教皇国生活,长期在罗马公教会擔任神父,直至領枢机长和奥斯蒂亚和韦勒特里枢机主教職為止。他一生为罗马公教会工作直到過世,是侍奉时间最长的樞機主教之一。 亨利年轻时,他的父亲詹姆斯根据詹姆斯党贵族制度封他为“约克公爵”,这也成为他后来最主要的头衔。1788年亨利的兄长查理死后,詹姆斯党乃至亨利的随从人员称他为“英格兰和爱尔兰国王亨利九世、苏格兰国王亨利一世”,而亨利在公众场合仍自称“樞機主教约克公爵”。.

新!!: 法国大革命和亨利·本篤·斯圖亞特 · 查看更多 »

亨利四世 (法兰西)

(偉大的、賢明的)亨利四世(Henri IV,),本名“亨利·德·波旁”(“一说‘亨利·德·纳瓦尔’”),纳瓦拉国王(恩里克三世·德·纳瓦尔1572年-1610年),继而成为法国国王(1589-1610),也是法国波旁王朝的创建者。亨利四世原为雨格诺派信徒,为了继承法国王位,改信天主教。1610年在巴黎被刺身亡,人民普遍同情哀悼這位把法國從廢墟中重建的國王,讚譽為「賢明王亨利」(Bon roi Henri,或譯「賢君亨利」、「好王亨利」),並追稱為「亨利大帝」。.

新!!: 法国大革命和亨利四世 (法兰西) · 查看更多 »

亨利四世中学

亨利四世中学是法国中、高等教育学校,位于巴黎市中心第五行政区里的拉丁区。其现任校长为 Patrice Corre.

新!!: 法国大革命和亨利四世中学 · 查看更多 »

康布雷主教座堂

康布雷宠爱之母主教座堂(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Grâce de Cambrai)是天主教康布雷总教区的主教座堂,位于法国北部康布雷,被列为法国国家古迹。 该堂建于1696-1703年,原为St-Sulpice修道院教堂。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旧主教座堂被毁,而修道院教堂因改为“理性圣殿”而得以幸存。1802年重建教区时由总教区降格为教区,主教座堂选择在幸存的修道院教堂。1841年康布雷教区重新恢复为总教区。 该堂在1859年火灾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严重受损。 堂内安葬了弗朗索瓦·芬乃伦总主教(1696-1715),一个小堂内有著名的意大利-拜占庭圣像“康布雷圣母”(1340),同一个小堂内还有Hilaire Belloc所立的纪念碑,纪念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被杀的儿子。.

新!!: 法国大革命和康布雷主教座堂 · 查看更多 »

康拉德·马尔特·布戎

康拉德·马尔特·布戎(Conrad Malte-Brun,)是一位法国丹麦裔地理学家。原名马尔特·康拉德·布戎(Malthe Conrad Bruun)。在哥本哈根大学读书时因支持法国大革命,倡导新闻自由而被驱逐出丹麦。来到法国巴黎后改变了自己名字的顺序。他在自己的普通地理学的著作中提出了纯粹的描述是研究自然地理学唯一有用的方法,否认了人类特征受到气候制约的观点,还讨论了陆半球的概念。马尔特·布戎也是第一个支持在澳大利亚饲养骆驼的人。.

新!!: 法国大革命和康拉德·马尔特·布戎 · 查看更多 »

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

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英文:Sketch for a Historical Picture of the Progress of the Human Mind )是法国启蒙运动时期数学家和哲学家马奎斯·孔多塞的一部著作,这部著作是他在法国大革命期间逃亡生涯间完成的,写于1794年,去世后出版。.

新!!: 法国大革命和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 · 查看更多 »

人权宣言

人权宣言可以指:.

新!!: 法国大革命和人权宣言 · 查看更多 »

人权和公民权宣言

《人权和公民权宣言》(Déclaration des Droits de l'Homme et du Citoyen,简称《人权宣言》,1789年8月26日颁布)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

新!!: 法国大革命和人权和公民权宣言 · 查看更多 »

人權運動

人權運動是爭取人權的行為與過程。爭取人權的發動者可以是個人或團體,不分屬性行業。所以人權運動也就包括個人權、團體或族群或性別權等等。.

新!!: 法国大革命和人權運動 · 查看更多 »

人民運動聯盟

人民运动联盟(Union pour un mouvement populaire,简称UMP)是法国過往的主要中間偏右政党,於2002年由雅克·希拉克所领导的保卫共和联盟、及法兰西民主联盟的大部分合併而成,並在1995年-2012年成為法國的執政黨,下野後成為法国主要反对党和议会第二大党。2015年5月30日,更名為共和黨。.

新!!: 法国大革命和人民運動聯盟 · 查看更多 »

人民意志

民意党(Наро́дная во́ля,也译作人民意志)是沙俄时期的一個左翼恐怖组织,以其成功刺杀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而知名。该派于1879年由民粹派秘密组织“土地与自由社”分裂出来的激进派所组成,他們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主张推翻帝制并通过社会主义的旗号建立农村公社,當時获得大众支持。民意党依靠其执行委员会运作,委员会包括:亚历山大·米哈伊洛夫、索菲娅·彼得罗夫斯卡娅、安德烈·热里雅鲍夫、亚历山大·克维亚科夫斯基、薇拉·费利波娃、尼古拉·莫洛佐夫、米哈伊尔·弗罗连科、列夫·季霍米罗夫、亚历山大·巴拉尼科夫、安娜·雅基莫娃、玛利亚·奥莎尼娜等。弗拉基米尔·列宁的哥哥亚历山大·乌里扬诺夫也是该党成员,并领导企图刺杀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但未遂)的小组。 党的执行委员会控制着一个由工人、学生和军人组成的小组网络。在1879-83年间,民意党渗透进了近50个城市,特别是在乌克兰和伏尔加河地区。尽管成员数从未超过500,但民意党拥有相当的支持者和同情者。.

新!!: 法国大革命和人民意志 · 查看更多 »

五三宪法

五三宪法(Konstytucja Trzeciego Maja;Gegužės trečiosios konstitucija),是波兰立陶宛联邦在1788年編寫、1791年通過的國家憲法。五三憲法被普遍认为是欧洲第一部,世界第二部成文国家宪法,编纂时间仅次于1788年正式通過的美国宪法。说现代国家宪法的到来是民主史上的里程碑,并说“第一个参照美国例子的欧洲国家是1791年的波兰。”John Markoff, Waves of Democracy, 1996年, ISBN 0-8039-9019-7, p.121.

新!!: 法国大革命和五三宪法 · 查看更多 »

廚師

廚師是一種為他人提供專業烹飪服務的人。通常意義上,廚師是指對烹飪已經高度熟練掌握的人,他們熟悉食物製作的各個方面。现代社会中,多数厨师就职于公开服务的饭馆、饭店等场所。也有少数服务于特定的顾客(例如私人厨师、家廚)。現代的厨师一般需要先在烹饪学校学习并通过考试,以保证具备足够的业务标准和食品安全知识。.

新!!: 法国大革命和廚師 · 查看更多 »

廢奴主義

廢奴主義(),又稱廢除主義、奴隸廢除論,是一場以廢除奴隸制度及其奴隸貿易而展开的政治運動,其運動開始於啟蒙時代,並在19世紀推至高峰,也在很多地方得到了大致上的成功。.

新!!: 法国大革命和廢奴主義 · 查看更多 »

伊夫-約瑟夫·德·凱爾蓋朗-特雷馬克

伊夫-約瑟夫·德·凱爾蓋朗-特雷馬克(Yves-Joseph de Kerguelen-Trémarec,)是布列塔尼探險家及法國海軍官員。.

新!!: 法国大革命和伊夫-約瑟夫·德·凱爾蓋朗-特雷馬克 · 查看更多 »

伊丽莎白·斯凯勒·汉密尔顿

伊丽莎白·汉密尔顿(Elizabeth Hamilton,),婚前原姓斯凯勒(Schuyler),是一位美国慈善家,纽约市第一间私立孤儿院的创办人之一。她是美国国父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妻子,被称作美国“国母”之一。.

新!!: 法国大革命和伊丽莎白·斯凯勒·汉密尔顿 · 查看更多 »

伊特鲁里亚王国

伊特鲁里亚王国 (,Regno di Etruria)是1801年至1807年在现意大利共和国托斯卡纳大区大部分地区建立的一个王国。其国名取自古罗马时期伊特鲁里亚文明存在时该地区的地名伊特鲁里亚。.

新!!: 法国大革命和伊特鲁里亚王国 · 查看更多 »

伊莎贝拉二世

伊莎贝拉二世(Isabel II de Borbón,全名:Maria Isabel Luisa de Borbón y Borbón-Dos Sicilias,玛丽亚·伊莎贝拉·路易莎·德·波旁—波旁-两西西里,)波旁王朝的西班牙女王(1833年~1868年在位)。.

新!!: 法国大革命和伊莎贝拉二世 · 查看更多 »

伊莉莎白·維傑·勒布倫

伊莉莎白·維傑·勒布倫(Élisabeth Vigée Le Brun,),又譯薇姬·勒布倫,法国女画家。因给皇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绘画肖像而出名,法国大革命后离开法国在欧洲各国作画,一生作有约600幅肖像画及200幅风景画。 Category:法國畫家.

新!!: 法国大革命和伊莉莎白·維傑·勒布倫 · 查看更多 »

伊格纳奇·加温斯基

伊格纳奇·埃拉兹姆·加温斯基(1754年-1797年)是一位奥贡奇克纹章下的波兰贵族(施拉赤塔)和军官,他因参与1794年的华沙起义而闻名。 他于1754年生于波兹南附近的科纳热夫,是卡利什省省长奥古斯蒂恩·拉多梅茨基和他妻子安娜的儿子。在被他父亲抛弃后,他由他继父,立陶宛大元帅瓦迪斯瓦夫·古托夫斯基抚养。在于波兹南的耶稣会学校和华沙的诺比琉姆学院受教后,与贝乌斯克的西班牙人与在沃文拥有很多土地的地主之女什恰斯娜·沃罗尼丘夫娜于1784年结婚。 他于1780年加入波兰军队,衔位为骑兵上尉。在1788年他从亚历山大·梅切尔斯基将军那里买到将军衔,并指挥第十步兵团。那个被称为“拉曾斯基团”(属于完全继承人拉曾斯卡)的军团在他的领导下改称“加温斯基团”。他是著名的维尔基瑟姆的议员,与扬·基灵斯基一齐成为支持国王斯坦尼斯瓦夫·奥古斯特·波尼亚托夫斯基、五三宪法,主张强化军队,解放平民,并与革命法国结盟的“中间派”主要领导人之一。翌年与他的军团参与后来失败的1792年波俄战争(主要参与斯维斯沃齐战役、7月4日的泽尔瓦战役、7月5日的伊扎贝林战役、皮亚斯基战役、格兰尼战役和克热梅尼战役)。 他与他的军团在科希丘什科起义早期的1794年华沙起义(4月17日至19日)中发挥重要作用。后来他参与比亚瓦战役、5月3日的新米亚斯托战役、6月8日的赫乌姆战役;库鲁夫战役、7月9日的戈乌库夫战役、7月27日与8月28日的华沙-沃拉战役和10月10日的马切约维茨战役。 H他自1793年就在准备起义,并通过在沃文组织反抗运动抵抗俄罗斯的入侵和瓜分波兰,直到在1794年被逮捕,并被流放至西伯利亚的贝雷佐沃。 他是互济会成员。被授予白鹰勋章(1791年)和圣斯坦尼斯瓦夫勋章。.

新!!: 法国大革命和伊格纳奇·加温斯基 · 查看更多 »

伊格纳兹·普莱耶尔

伊格纳兹·约瑟夫·普莱耶尔(Ignaz Josef Pleyel,Ignace Joseph Pleyel,),法籍奥地利作曲家,商人。.

新!!: 法国大革命和伊格纳兹·普莱耶尔 · 查看更多 »

伊泽尔省

伊泽尔省(法文:Isère)是法國奥弗涅-罗讷-阿尔卑斯大区所轄的省份。該省編號為38。 位于奥弗涅-罗讷-阿尔卑斯大区东部,该省是本大区中面积最大的一个省份,而人口也在本大区排名第二。.

新!!: 法国大革命和伊泽尔省 · 查看更多 »

伊曼努尔·康德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為啟蒙時代著名德意志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學說深深影響近代西方哲學,並開啟了德國唯心主義和康德義務主義等諸多流派。 康德是啟蒙運動時期最後一位主要哲學家,是德國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他調和了勒內·笛卡兒的理性主義與法蘭西斯·培根的經驗主義,被认为是繼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後,西方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 康德有其自成一派的思想系統,並且有為數不少的著作,其中核心的三大著作被合稱為「三大批判」,即《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這三部作品有系統地分別闡述他的知識學、倫理學和美學思想。《純粹理性批判》尤其得到學術界重視,標誌著哲學研究的主要方向由本體論轉向認識論,是西方哲學史上劃時代的巨著。此外,康德在宗教哲學、法律哲學和歷史哲學方面也有重要論著。 康德哲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认为将经验转化为知识的理性(即“范畴”)是人与生俱来的,没有先天的范畴我们就无法理解世界。他的这个理论结合了英国经验主义与欧陆的理性主义,对德国唯心主义与浪漫主义影响深远。康德的道德哲学理论也十分著名。此外他还曾针对太阳系的形成提出第一个现代的理论解释,即康德-拉普拉斯假设。.

新!!: 法国大革命和伊曼努尔·康德 · 查看更多 »

伏爾泰

伏尔泰(Voltaire,,),原名弗朗索瓦-瑪利‧阿鲁埃(François-Marie Arouet,,法国启蒙時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启蒙运动公认的领袖和导师。被称为“法兰西思想之父”。與盧梭、孟德斯鳩合稱「法蘭西啟蒙運動三劍俠」。他不仅在哲学上有卓越成就,也以捍卫公民自由,特别是信仰自由和司法公正而闻名。尽管在他所处的时代审查制度十分严厉,伏尔泰仍然公开支持社会改革。他的论说以讽刺见长,常常抨击天主教教會的教条和当时的法国教育制度。伏尔泰的著作和思想与托马斯·霍布斯及约翰·洛克一道,对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主要思想家都有影响。.

新!!: 法国大革命和伏爾泰 · 查看更多 »

张芝联

张芝联(1918年~2008年),中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作家、国际问题专家,尤精法国历史。浙江鄞县人。.

新!!: 法国大革命和张芝联 · 查看更多 »

伯納斯特·塔爾頓

軍上將伯納斯特·塔爾頓爵士,Bt,GCB(General Sir Banastre Tarleton,),英國陸軍將領及政治家,1775年至1781年期間參與美國獨立戰爭,返國後於1790年至1806年及1807年至1812年兩度擔任下議院利物浦選區議員。 塔爾頓的家族祖居蘭開郡,後來移居利物浦,頗有名望。1775年,美國獨立戰爭爆發,他旋即應募跟隨英軍軍官康沃利斯勳爵前往北美洲對抗當地革命軍,期間表現突出而獲英軍倚重,但卻為當地革命份子所痛恨。後世對塔爾頓的評價不一,不少美國學者指他手段殘忍,其中在1780年的「沃克斯華屠殺」中被指大肆屠殺示意投降的革命軍,因而在後世取得「血腥塔爾頓」(Bloody Tarleton)及「卡羅萊納屠夫」(The Butcher of the Carolinas)等負面稱號;但支持他的人則形容他驍勇善戰,當時不少英國民眾亦視他為戰爭英雄,使他同時在後世擁有「青龍」(The Green Dragoon)的美譽。隨著英軍在1781年的「約克鎮圍城戰役」戰敗,標誌著美國獨立戰爭的告終,塔爾頓隨大隊投降後,終在1782年1月安全返回英國。 塔爾頓在英國成為了輝格黨的支持者,並在1790年起代表家鄉利物浦出任下議院議員,前後近22年之久,但他在參政後期轉投托利黨。在下院,塔爾頓主張反對與法國開戰,同時反對廢除奴隸貿易,頗受注目。此外,塔爾頓在1787年發行回憶錄講述美國獨立戰爭,書中將英方戰敗原因歸咎於康沃利斯勳爵,兩人因而交惡。塔爾頓退出下院後淡出政壇,在什羅普郡過著平靜的退休生活,晚年分別在1818年及1820年獲英廷冊封從男爵和頒授GCB勳銜,以肯定他的戰績。.

新!!: 法国大革命和伯納斯特·塔爾頓 · 查看更多 »

強制委任

強制委任(Imperatives Mandat/Mandat impératif)或稱命令委任、委任代表制、法定委任,是指選出代表反映原選區意見,於議會內其言論及表決、須遵從其命令與訓令,否則原選區選民得罷免之。.

新!!: 法国大革命和強制委任 · 查看更多 »

伽特赫梅赫·德·甘西

安托万-克里索斯东·伽特赫梅赫·德·甘西(Antoine-Chrysostome Quatremère de Quincy), 1755年10月21日 – 1849年12月28日 )是一位法国考古学界的代表人物,同时还是一位建筑学理论家、共济会会员,以及艺术写作中一位影响深远的作家。.

新!!: 法国大革命和伽特赫梅赫·德·甘西 · 查看更多 »

弗吉尼亚权利法案

弗吉尼亚权利法案(Virginia Declaration of Rights)是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一项宪法法案。由乔治·梅森起草,并于1776年6月12日由弗吉尼亚议会通过。 弗吉尼亚权利法案是一个在美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文献,并对国外产生广泛的影响。它宣扬了天赋人权这一思想,如人民有反抗“不胜任”政府的权利。该法案在弗吉尼亚议会一致通过,并被作为独立于1776年6月29日通过的弗吉尼亚宪法之外的文献。 后来作了少量的改动,并入弗吉尼亚宪法的第一部分,从而具有法律效力并沿用至今。该法案对后来的许多文献产生影响,如美国独立宣言(1776),美国权利法案(1789),以及法国大革命的人权宣言(1789)。 乔治·梅森约在1776年5月20-26日期间开始起草该法案,后来该法案由托马斯·卢德维尔·李和议会修订,增加了第十四段的人民有权享有统一政府这一权利。梅森在早期关于公民权利的文献的基础之上起草他的法案,如英国权利法案(1689)。该法案可视为北美第一个保护公民的宪法,它反对特定政治阶层的享有的特权,以及如英国权利法案中的下议院和上议院的政府部门世袭制度。 该法案由十六段组成,全篇主旨为“属于弗吉尼亚的人民”的权利,并以此作为政府设立的基础。除确定固有的自然权利如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之外,法案还阐述了政府服务人民的观点,列举了一些对政府权力的限制。.

新!!: 法国大革命和弗吉尼亚权利法案 · 查看更多 »

弗勒里修道院

弗勒里修道院(Abbaye de Fleury;Abbaye de Saint-Benoît-sur-Loire)位于法国卢瓦尔河畔圣邦瓦 (卢瓦雷省),卢瓦尔河河岸,奥尔良东南约35公里。它建于约640年,是西欧最有名的本笃会修道院之一,拥有圣本笃的圣髑。自罗马时代以来一直是文化中心,该修院目前有40多名修士。 该修院从一开始就拥有两座教堂,分别供奉圣伯多禄和圣母。圣伯多禄堂毁于18世纪,圣母堂则在修院成立以前就已存在。加洛林风格的教堂长三百英尺。教堂的唱经楼有法国君主腓力一世(1108年)的墓。 法国大革命期间,该修院也被关闭遣散。1944年,修道院得以恢复。英国温彻斯特座堂每天的晚祷都会纪念这座修道院。.

新!!: 法国大革命和弗勒里修道院 · 查看更多 »

弗里吉亚

弗里吉亚(希腊语:Φρυγία)安纳托利亚历史上的一个地区,位于今土耳其中西部。.

新!!: 法国大革命和弗里吉亚 · 查看更多 »

弗里吉亚无边便帽

弗里吉亚无边便帽(Phrygian cap)又称自由之帽,本為古代小亚细亚的弗里吉亚人所戴,是一種与头部紧密贴合的软帽,其帽尖向前弯曲,典型的颜色是红色。 古希臘、古羅馬文化中,弗里吉亚帽是东方的象征。在18世纪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中,弗里吉亚帽成为自由和解放的标志而广为传播;例如在名画《自由引导人民》(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中,自由女神就佩戴着弗里吉亚帽。法兰西共和国的象征玛丽安娜也戴着弗里吉亚帽。弗里吉亚帽还出现在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哥伦比亚、巴拉圭、古巴等国的国徽上。卡通画中的《-zh-tw:藍色小精靈;zh-hans:蓝精灵-》(Schtroumpf)也戴着弗里吉亚帽。.

新!!: 法国大革命和弗里吉亚无边便帽 · 查看更多 »

弗里德里希·席勒

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通常被称为弗里德里希·席勒,神聖羅馬帝國18世纪著名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德國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席勒是德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也被公认为德意志文学史上地位仅次于歌德的伟大作家。.

新!!: 法国大革命和弗里德里希·席勒 · 查看更多 »

弗里德里克·布里翁

弗里德里克·布丽翁(Frédérique Brion,可能于1752年4月19日出生于法国阿尔萨斯(Elsass)地区;1813年4月3日卒于德国拉尔地区的迈森海姆),是阿尔萨斯地区一个牧师的女儿,她曾经与歌德产生过一次短暂却热烈的爱情。.

新!!: 法国大革命和弗里德里克·布里翁 · 查看更多 »

弗雷于斯

弗雷于斯(法语:Fréjus)是位於法国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瓦尔省的一个镇。在歷史上是法國宗教戰爭的戰場。城市的東西都是山區。氣候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暖濕潤。弗雷瑞斯的意思是凱撒的市場。弗雷瑞斯也是座海濱度假都市。.

新!!: 法国大革命和弗雷于斯 · 查看更多 »

弗雷德里克王子 (约克和奥尔巴尼公爵)

弗雷德里克王子(The Prince Frederick,),全名弗雷德里克·奥古斯塔斯(Frederick Augustus),约克和奥尔巴尼公爵(Duke of York and Albany),英国皇室成员,國王乔治三世與妻子夏洛蒂王后的次子。1820年,父親喬治三世逝世後,他的哥哥乔治四世继承王位,弗雷德里克王子成為英国王位的推定继承人,直至1827年他逝世為止。.

新!!: 法国大革命和弗雷德里克王子 (约克和奥尔巴尼公爵) · 查看更多 »

弗朗索瓦-勒内·德·夏多布里昂

弗朗索瓦-勒内·德·夏多布里昂(法语:François-René de Chateaubriand,)是法国十八至十九世纪的作家,政治家,外交家,法兰西学院院士。出生于法国布列塔尼伊勒-维莱讷省的圣马洛市。拿破仑时期曾任驻罗马使馆秘书,波旁王朝复辟后成为贵族院议员,先后担任驻瑞典和德国的外交官,及驻英国大使,并于1823年出任外交大臣。著有小说《阿拉达》、《勒内》、《基督教真谛》,长篇自传《墓畔回忆录》等,是法国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

新!!: 法国大革命和弗朗索瓦-勒内·德·夏多布里昂 · 查看更多 »

弗朗索瓦-约瑟夫·戈塞克

弗朗索瓦-约瑟夫·戈塞克(François Joseph Gossec,),在法国工作的比利时作曲家。 生于比利时贫苦家庭,17岁时移居巴黎,并开始写作歌剧和宗教音乐,后组织了业余爱好者的音乐会并为其谱写交响曲;1784年创办皇家歌唱学校,1795年改名为巴黎音乐学院,他任学监兼作曲教授;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他积极参与,1792年被派到比利时宣传,1795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816年波旁王朝复辟,他被逐出巴黎音乐界,移居城郊直到去世。 戈塞克的作品气势宏伟,色彩丰富,喜好采用较大的编制,对柏辽兹的创作有一定影响。他在大革命期间创作的许多作品现在已基本不上演,唯有一首小品《加沃特舞曲》(Gavotte)一直被听众所喜爱。.

新!!: 法国大革命和弗朗索瓦-约瑟夫·戈塞克 · 查看更多 »

弗朗索瓦·福雷

弗朗索瓦·福雷,又译孚雷、弗雷、弗莱、傅勒(François Furet,),20世纪法国历史学家,以对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历史研究著称。1997年成为法兰西学术院院士,占据一号座椅。同年7月去世。孚雷致力于法国大革命以及相关的政治思想史研究,开创了有别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将法国大革命作为政治革命和历史进程(procès historique)加以研究的治史思路。.

新!!: 法国大革命和弗朗索瓦·福雷 · 查看更多 »

弗朗茨二世 (神圣罗马帝国)

弗朗茨二世(德语:Franz II,),神圣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1792年—1806年在位),奥地利帝国的第一位皇帝(1804年—1835年在位,称弗朗茨一世,德语:Franz I)。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奧波德二世与皇后西班牙的玛利亚·路易莎之子。 弗郎茨二世就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時,德意志城邦割據的情況已經十分嚴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早已失去實權。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的崛起加劇了德意志諸城邦的分化,帝國的前景並不樂觀。第二次反法同盟結束後,神聖羅馬帝國喪失了全部意大利領地,瑞士更成立赫爾維蒂共和國,掠奪了奧地利大公國在阿爾卑斯山中部的領地。第三次反法同盟後,弗郎茨二世在奧斯特里茲戰役慘敗,神聖羅馬帝國首都維也納被法軍三次攻陷,奧地利軍被全殲,雙方簽訂普雷斯堡和約,萊茵邦聯創立,弗郎茨二世保留皇帝頭銜。在拿破崙稱“法国人的皇帝”三個月後,弗朗茨亦自稱奧地利皇帝以回應拿破崙,成立奧地利帝國。但再度被迫臣從於拿破崙和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的提爾西特同盟中。不可干涉第七次俄土戰爭。 弗郎茨二世發起了四次反拿破仑的神聖同盟,都被拿破崙打敗,而且大大削弱了奧地利的國力,間接導致日後普魯士的崛起。1806年,拿破仑強行解散了神圣罗马帝国,歷八百年的神圣罗马帝国滅亡,奧地利成為萊茵邦聯的一部分。弗郎茨二世被迫以和亲的方式,把女儿瑪麗·路易莎嫁给拿破仑。從此哈布斯堡王朝的勢力大幅度衰落,無法恢復對全歐洲的影響力。 弗郎茨二世在1814年拿破崙倒台後,立即主持召開了維也納會議,在首相梅特涅領導下成立維也納體系和神聖同盟,企圖恢復歐洲的舊「秩序」,以抵消自由主義的影響,但被迫制定憲法,承認部分改革。在1848年革命後,維也納體系被推翻,弗郎茨二世用盡一生精力維繫的奧地利帝國崩潰,匈牙利、波希米亞、巴爾幹各國民族主義紛起。 法国大革命中被断头的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是弗郎茨二世的姑姑。.

新!!: 法国大革命和弗朗茨二世 (神圣罗马帝国) · 查看更多 »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p;),通稱列寧(a),是俄羅斯共產主義革命家、政治家和政治哲學理論家,曾擔任俄羅斯共和國(1917年-1918年)、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18年-1924年)及蘇聯(1922年-1924年)人民委員會主席(總理)。在他治理下,俄羅斯和往後的蘇聯成為接受布爾什維克(後來的蘇聯共產黨)統治的一黨制社會主義國家。列寧的思想體系根基於馬克思主義,而其發展的政治理論則稱為「列寧主義」。 列寧出身於富裕的辛比爾斯克中產階級,在兄長亞歷山大·烏里揚諾夫於1887年遭到處決後,他決定接受革命社會主義的政治立場。由於參與反對俄羅斯帝國沙皇專制制度的抗議活動,導致他遭喀山國立大學除名,他在隨後幾年則專注於法律學位上。1893年,他搬到聖彼得堡,成為俄國社會民主工黨高級幹部,主張馬克思主義。1897年,他因為而遭逮捕,至度過長達3年的流放生涯,期間迎娶娜傑日達·克魯普斯卡婭為妻。他在流放結束後搬往西歐,透過出版而成為著名的政黨理論家。1903年,他在俄國社會民主工黨意識形態分裂中扮演著關鍵角色,領導布爾什維克對抗尤里·馬爾托夫的孟什維克。他鼓舞了1905年俄國革命的爆發,爾後則發起活動,以讓第一次世界大戰轉為整個歐洲的無產階級革命;作為馬克思主義者,他相信這將推翻、且由社會主義社會替代。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並建立俄國臨時政府,列寧則返回俄羅斯。之後他領導發動十月革命,使布爾什維克推翻新政權。 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組成人民委員會(最高行政機關),部分權力則由民選的全俄羅斯蘇維埃代表大會擁有。新政府曾為俄國立憲會議進行選舉,但隨後遭到廢除。在與同盟國簽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後,俄羅斯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並在俄羅斯控制下,承認非俄羅斯民族國家獨立。然而契卡也組織暴力行動以鎮壓反對者,造成數萬人死亡、或關押至古拉格的集中營,史稱「紅色恐怖」。右派和左派團體共組反對布爾什維克的軍隊,但在1917年至1922年的俄國內戰中戰敗。儘管俄羅斯政府決定重新分配農民、國家銀行與大型工業的土地,不過為了應對戰爭破壞、與民眾暴動,列寧在1921年推行混合經濟體系的新經濟政策,以促進經濟成長。為了設法推進世界革命,列寧政府創辦第三國際,期間發動波蘇戰爭。1922年,俄羅斯和鄰近國家簽署《蘇聯成立條約》,宣告蘇聯成立。隨著健康越來越惡化,列寧對於其繼任者新當選總書記的約瑟夫·史達林權力不斷增長表示反對,最後他於逝世。 列寧被廣泛視為20世紀最重要且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也是評價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

新!!: 法国大革命和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 查看更多 »

佳士得

佳士得(Christie's)是一家擁有250年歷史的英國艺术品及奢侈品拍卖行。 佳士得於 1766 年由所創立,在全球藝術市場中位處領導地位, 2015年的成交總額高達48億英鎊/74億美元。是拍卖行苏富比的重要竞争对手。.

新!!: 法国大革命和佳士得 · 查看更多 »

彼得卢屠杀

彼得卢屠杀或彼得卢之役(Peterloo Massacre、Battle of Peterloo),指发生在1819年8月16日的英格兰曼彻斯特的镇压示威事件。事件中,一队骑兵冲进人数最高达60,000人的、要求改革议会的人群,造成18死、700伤。 法國大革命理念傳播,1815年结束的拿破仑战争造成饥荒,失业。谷物法的通过加剧了上述问题。工人運動與廢奴運動遍地抗爭,資本家要求政治體制改革,男女工人要求投票權呼聲漸漸高漲。1819年初,工人阶层、中产阶级加入了政治激进主义阵型。政治家亨利·肯特(Henry Hunt)组织了曼彻斯特爱国联盟(Manchester Patriotic Union),在圣彼得广场聚集和平示威,向议会施压,要求改革。 不久,地方治安官拘捕了肯特和一些支持他的人,还驱散了人群。士兵马刀向前,策马衝入人群,造成18死、超过700人严重受伤。屠杀被名为彼得卢,以讽刺四年前的滑铁卢战役。 历史学家罗伯特·波尔(Robert Poole)认为,这是当时最有影响力的事件之一。当时全国舆论都为此事感到不安,曼彻斯特卫报(The Manchester Guardian)也因此诞生,政府则停止了改革进程,通过了六条法令(Six Acts)。屠杀被人评为英国历史中最应当补上缺失的专门纪念碑的事件中第二重要的事件,仅次于Puntney Debates。最近,纪念牌被替换,新的牌对事件的死伤人数和影响描述更准确。.

新!!: 法国大革命和彼得卢屠杀 · 查看更多 »

德塞夫勒省

德塞夫勒省(Deux-Sèvres)是法國新阿基坦大区所轄的省份。該省編號為79。省会为尼奥尔。 省名的意思是「兩塞夫爾」,指的是兩條名為塞夫爾的河流:塞夫爾楠特河和塞夫爾尼奧爾河。兩條河皆發源於本省。.

新!!: 法国大革命和德塞夫勒省 · 查看更多 »

德國殖民地

德意志帝国殖民地(Deutsche Kolonien 或 Deutsches Kolonialreich)由霍亨索伦王朝的德意志帝国在19世纪后期建立。德国统一之前,一些德意志政权也曾经短暂建立过殖民地。.

新!!: 法国大革命和德國殖民地 · 查看更多 »

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Deutschland),是位於中西歐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组成,首都与最大城市为柏林。其国土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南北距离为876公里,东西相距640公里,从北部的北海与波罗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气候温和,季节分明。德国人口约8,180万,为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仅次于美国。 在50万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日德國的北部地區。公元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在公元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徙期,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自公元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在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萊茵邦聯和日耳曼邦聯先後建立,1871年,在普魯士王國主導之下,多數德意志邦國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1933年納粹黨獲取政權並建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德國分裂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国家元首为联邦总统,政府首脑則为联邦总理。 德國是世界大國之一,其國内生產總值以國際匯率計居世界第四,以購買力評價計居世界第五。其諸多工業工程和科技部門位居世界前列,例如全球馳名的德國車廠、精密部件等,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德國為發達國家,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德國人也以熱愛大自然聞名,都市綠化率極高,也是歐洲再生能源大國,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樣板,除了強調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態保育,在人為飼養活體的態度十分嚴謹,不但獲得大量外匯和資訊優勢,其動物保護法律管束、生命教育水準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高等教育方面並提供免費大學教育,並具備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體系,催生出拜爾等大藥廠。 德国为1993年欧洲联盟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为申根区一部分,并于1999年推动欧元区的建立。德国亦为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八国集团、20国集团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其军事开支总额居世界第九。 德語是歐盟境内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和美術、音樂、哲學以及電影等等。德國的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另外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有上百處。.

新!!: 法国大革命和德国 · 查看更多 »

德国历史

德意志(Deutsch)这个词大约见于公元8世纪時期教宗哈德良一世的一份文獻中的Theodiscus一詞,意思是「方言」或「人民的」,开始仅指在法兰克王国东部地区使用的一种不同於羅曼語和凱爾特語的方言。卡尔大帝(德语:Karl der Große,即法语的查理曼:Charlemagne)死后,帝国分裂,其中东法兰克和西法兰克的界限大约相当于罗曼语族和日尔曼语族的界限。东部帝国的居民后来才逐渐产生休戚相关的感觉,Deutschland一詞源於中古高地德語中的der diutschin lant,diutisc在古高地德語中的意思是"人民的",最后才用以称呼它们居住的地区——德意志兰(Deutschland)。公元920年后,日尔曼人的东法兰克王国依然称为东法兰克王国,但称呼国王为非加洛林家族的东法兰克国王,對內自称为條頓人國王(拉丁文: Regnum Teutonicum)。.

新!!: 法国大革命和德国历史 · 查看更多 »

德国总参谋部

德国总参谋部(Großer Generalstab)是德国军队中对战争进行规划和决策的高级军事机构,由原普鲁士军队总参谋部发展而来,是现当代绝大多数军队总参谋部的样板。总参谋部的崛起和发展是德军与其对手相比最大的优势,是德军两个多世纪来最令人生畏的部分,也是近两个世纪以来军事史上最出色的参谋机构之一。 在狭义上,总参谋部是德军(及其前身普鲁士军队)的中枢,负责对战争各方面的研究,制定部队机动方案及战役实施方案,拟定作战和动员计划。总参谋部于1806年成立,但此时尚无官方称呼,奠基人为普鲁士将军格哈德·冯·沙恩霍斯特和奧古斯特·馮·格奈森瑙。1821年首任总参谋长卡尔·冯·米夫林男爵上任,这也标志着总参谋部的正式成立。 在广义上,总参谋部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军事理念、虽然当时的欧洲列强都先后设立总参谋部,但德军总参谋部因其完备严格的培训机制和靠实际表现而非出身门第作为奖惩标准而声名卓著。总参谋部的培训机制并不只为了培养出合格的参谋人员,更为了培养出具有具有丰富知识、广阔视野和献身精神的战争机器的一部分。正式的参谋人员为终身制,在一线部队和参谋部之间轮换工作。参谋人员的军裤侧面有加宽的深红色带以区别于其他军官。德国的传统社会舆论和政治力量决定了军队组织框架的首长由贵族甚至是皇室担任,在欧洲其余国家也是普遍现象,但实际上由于总参谋部的特殊作用,参谋长在其专业领域和组织框架内拥有对作战方案和命令的否决权,只有少数极其顽固的部队首长敢于挑战这种否决权,如德皇威廉二世和希特勒,正因如此,每一次胜利后最大功臣一般都被认为是参谋系统的人员而非部队首长,这种情况又进一步加强了总参谋部的地位。 总参谋部在当时拥有较少受政治势力控制的特权,并于1871年德国宪法颁布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固定下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认为总参谋部是德国军国主义的发源地并依照《凡尔赛和约》解散了总参谋部。此后总参谋部以“统帅部部队局”的形式生存下。1935年原部队局局长贝克被任命为陆军总参谋部总参谋长,宣告了总参谋部的恢复,但在纳粹德国的体制下,总参谋部再未回到和以前一样的显赫地位。纳粹德国向同盟国投降后总参谋部再次解散。纽伦堡审判中总参谋部因战争罪被起诉,后被宣判无罪。.

新!!: 法国大革命和德国总参谋部 · 查看更多 »

德茜蕾·克拉里

德茜蕾·克拉里(Désirée Clary,)是瑞典及挪威王后,在瑞典取名德茜德蕾亞(Desideria),丈夫是瑞典及挪威國王卡爾十四世(三世)·約翰。她出生於法國平民家庭,曾一度與拿破崙·波拿巴訂婚。.

新!!: 法国大革命和德茜蕾·克拉里 · 查看更多 »

德意志之歌

《德意志之歌》(Das Deutschlandlied)或《德意志人之歌》(Das Lied der Deutschen)是德國的現行國歌。 曲譜為著名古典音樂家海頓於1797年所做,後正式定為奥地利帝國國歌(《帝皇頌》)。德國版歌詞為自由主義詩人奥古斯特·海因利希·霍夫曼·冯·法勒斯雷本教授(Prof.

新!!: 法国大革命和德意志之歌 · 查看更多 »

德意志邦聯

德意志邦联(;1815年6月8日—1866年8月23日)是在1815年根据维也纳会议而成立的一个松散组织,目的是团结在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被废除后余下的德意志邦国。.

新!!: 法国大革命和德意志邦聯 · 查看更多 »

徵兵制

徵兵制,是一種國家徵募軍人的制度,亦稱為義務役、常備役、充員兵役等,意指全體國民,如符合一定條件(通常是年滿法定年齡,且身體健康、無殘疾的男性),均須強制性加入軍隊服役一段時期(通常由半年至三年不等,視乎國家及軍種而定)。與募兵制(亦稱為志願役)為相對用詞。由於義務役成員是強制性、非自願及非終生性,因此實施徵兵制的國家通常會同時實施募兵制,容許自願選擇以軍人為長期職業的人士,在義務役期完畢後,繼續在軍隊服役。一般士兵由徵兵而來,士官幹部、軍官幹部則主要採志願方式招募,除非志願方式招募不足者,如中華民國每年都會舉辦預官預士考試,招考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義務役青年,使之在服役期間晉升為下士士官或者少尉軍官。 中華民國及大韓民國的義務役制度,近年來常發生棒球球員、藝人的兵役問題。雖然兩個地方法律明文規定男性有服兵役的義務,但仍有一定的轉圜空間;有部分的棒球球員與藝人在國際上有知名度,但因為兵役問題可能導致事業中斷,兵役機關會採取彈性的方式使被徵召入伍的藝人與棒球球員擔任為期十二天的「補充兵」。此外,臺灣和韓國的資訊產業發達,為求有效利用資訊產業人才,兵役機關會彈性實施「研發替代役」制度。.

新!!: 法国大革命和徵兵制 · 查看更多 »

保加利亚历史

保加利亞歷史,是指現時保加利亞共和國之前身之國家歷史,與大保加利亞和伏尔加保加利亚有分別。保加尔人自在高加索山脈和現時俄罗斯南部和乌克兰地區西北移動后,在7世紀起陸陸續續到達巴尔干半岛。保加爾人之來源依然不甚清楚,現時理論有二:其一認爲保加爾人與匈人有關,與突厥人則有較疏遠关系。其二而較新之觀點認爲他們是雅利安人種和源於帕米爾高原。 保加爾人受世襲可汗和Boyar貴族(分大小两种)所管理。宗教上,他們是一神論者。在10世紀起很多伏爾加保加爾人改信伊斯兰教。他們是好戰的,大部分時間在馬上到處遊掠和遷居。 在6世紀和7世紀間,保加爾人在黑海北岸與北高加索生活。建立汗國,汗國創立人庫弗拉特汗(kuvrat)死後。由於受到東方之可薩人的侵擾,保加爾人之Kutriguri部在阿斯帕魯克率領下於6世紀遷居到現時是羅馬尼亞的地區。681年,這批保加爾人渡過多瑙河進入現時保加利亞地區。保加爾Utiguri部在巴顏率領下於伏爾加河流域定居下來,並改信伊斯蘭教和保持獨立直至十三世紀。.

新!!: 法国大革命和保加利亚历史 · 查看更多 »

保守主义

保守主义(conservatism)在不同的语境下,或者不同的历史阶段,拥有不同的含义,但它们都有類似的本質:是一種強調既有價值或現狀的政治哲学。保守主义一般是相对激进而言的,而不是相对进步而言的。保守主义并不反对进步,只是反对激进的进步和徹底的顛覆,宁愿采取比较稳妥的方式。其特色為重視已建立之體制並加以維護或者小修小補,並且尊重傳統為不同時代所累積智慧結晶而非累贅。 保守主義者隨著在地區、時代等性質的不同,彼此抱持的觀點或關注的議題可能不同或甚至對立。如英美現今保守主義政黨通常傾向於小政府、自由市場的經濟架構,以及在政治意識形態上對抗社會主義以及共產主義(或僅僅只是大政府的左派價值觀),甚至是反全球化,例如退出不必要的國際組織等。英美的部分進步保守主義者可能相對的支持有限度市場管控和社會福利政策,改以法律約束公平競爭的型態;現在歐洲國家的保守派跟大洋洲國家的保守派在對待外來移民的議題方面,比北美洲國家的保守派採取更為開放的態度所以相對而言對於外來文化上是可能比較開放,雖然他們也會關心商業活動的發展,不過他們也較少反對或有限度支持福利國家政策的相關目標。.

新!!: 法国大革命和保守主义 · 查看更多 »

保罗一世 (俄罗斯)

保罗一世·彼得罗维奇(),1796年—1801年在位,是俄罗斯帝国皇帝,稱號保羅一世,他42歲登基,僅在位5年。保羅一世的父親是彼得三世,母親是叶卡捷琳娜二世。有傳聞稱其為1752年9月-1755年春成為葉卡捷琳娜情夫的俄羅斯族禁衛軍長官謝爾蓋.薩爾特科夫的兒子,但保罗·彼得罗维奇性格简直是其父彼得三世·费奥多罗维奇的翻版。.

新!!: 法国大革命和保罗一世 (俄罗斯) · 查看更多 »

保羅·巴拉斯

保羅·弗朗索瓦·讓·尼古拉,子爵 (1755年6月30日至1829年1月29日),俗稱保羅·巴拉斯,是一位 法蘭西大革命時期政治家及1795年至1799年法蘭西督政府的主要執行領導者。.

新!!: 法国大革命和保羅·巴拉斯 · 查看更多 »

修道院啤酒

比利時的修道院僧侶早於西元五世紀就開始釀造啤酒,以支持修道院基本開支並用以推動地方慈善事業 。 Trappist beer與Abbey beer雖皆被稱為修道院啤酒,但此兩者並不相同。Trappist beer為國際特拉普會聯盟()內的修道院成員所生產的啤酒,然而 Abbey beer 生產者不在此聯盟裡。 。有些修道院啤酒其實與修道院無歷史關係,只是被歸為具"修道院啤酒風格" 。.

新!!: 法国大革命和修道院啤酒 · 查看更多 »

土倫港之役

土倫港之役(法語:Siège de Toulon)是法國大革命戰爭中一場重要戰役,不僅讓使法國革命軍開始轉敗為勝,也是拿破崙平步青雲的開始。 1793年7月,土倫和幾個南方城市一起宣布反對雅各賓黨專政,叛軍還邀請英國和西班牙艦隊駛入土倫港,讓他們守住土倫。由於英國和西班牙兩國軍艦和大砲的堅強防禦,讓法國政府無法攻下這座城市。在這種情勢下,拿破崙被奉派來到駐守土倫西北的部隊。經過詳細的觀察與分析,他擬定了土倫港的作戰計畫,於12月16日夜裡用大砲一舉攻陷土倫的叛軍,並且擊潰了英國與西班牙艦隊。.

新!!: 法国大革命和土倫港之役 · 查看更多 »

土瓦茲

土瓦茲或圖瓦茲(toise)是法國大革命前的一種長度, 面積 和 容積計量單位。早期北美法蘭西建立的新法蘭西, 法屬路易斯安那和魁北克殖民地也使用這個計量單位。 葡萄牙,巴西 和 葡萄牙帝國也使用相關聯的toesa 計量單位。.

新!!: 法国大革命和土瓦茲 · 查看更多 »

圣劳莫修道院

原圣劳莫修道院(Abbaye Saint-Laumer)或原布卢瓦主宫医院(hôtel-Dieu de Blois)位于法国中部布卢瓦,现为省装备局(Direction départementale de l'Équipement)。.

新!!: 法国大革命和圣劳莫修道院 · 查看更多 »

圣多纳廷主教座堂

圣多纳廷主教座堂(Sint-Donaaskathedraal)曾是一座罗马天主教主教座堂,位于比利时布鲁日的主要广场城堡广场Dunford and Lee, p.174.

新!!: 法国大革命和圣多纳廷主教座堂 · 查看更多 »

圣女日南斐法

圣女熱納維耶芙(法语:Sainte Geneviève,约422年—约502年),是法国巴黎的主保圣人,她约于422年生于法国的巴黎西郊的南戴尔,约502年卒于巴黎。 圣女熱納維耶芙还是个小女孩时就已经决定终身过贞节的生活,而且把时间都用到祈祷和沉思上。在其父母过世后,圣女熱納維耶芙来到巴黎,照顾贫穷及生病的人们。传说她从15岁开始一直到50岁每周只进食和喝水两次。 传说她阻止了匈奴国王阿提拉对巴黎的入侵。在阿提拉逼近巴黎时,圣女熱納維耶芙动员巴黎的女人们都来祈祷;男人们都来保卫城市。男人们不相信她,想用石头砸死她;而女人们则真的和她一起进行祈祷,结果阿提拉果真撤了兵。 传说她还对当时的法兰西国王克洛维一世(约466-511)皈依基督教做出了贡献。这位国王是欧洲的第一位接受基督教洗礼的国王,从而使法兰克帝国得以基督教化,这对整个欧洲历史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圣女熱納維耶芙在逝世后被安葬在巴黎的使徒教堂(法语:Abbaye Sainte-Geneviève de Paris),这座教堂在12世纪时被重修,并从此改名为圣女熱納維耶芙教堂。由于圣女熱納維耶芙把基督教教理传授给了法兰西国王,形成了和法国皇室的特殊关系,这座教堂又于18世纪,在法兰西国王路易十五的赦令下又一次得以大规模新建。在法国大革命后,教堂被改名为先贤祠,成为安葬并纪念法国著名人物的祠堂。 很不幸的是,1793年,圣女熱納維耶芙的遗骸在法国大革命中被公开烧毁了。她的圣骨匣安放在巴黎圣女熱納維耶芙广场上的圣斯德望堂中。 在天主教中,圣女熱納維耶芙的纪念日是每年的1月3日,她在艺术作品中的的标志象征是蜡烛、天使和魔鬼、圣杯以及巴黎城的钥匙。.

新!!: 法国大革命和圣女日南斐法 · 查看更多 »

圣安德肋堂 (鲁昂)

圣安德肋堂(Église Saint-André-de-la-Ville)是法国鲁昂一座已损毁的哥特式教堂,仅钟楼保存了下来。 1958年,原圣安德肋堂钟楼被列为法国历史古迹。.

新!!: 法国大革命和圣安德肋堂 (鲁昂) · 查看更多 »

圣安托万郊区街

圣安托万郊区街(Rue du Faubourg-Saint-Antoine)是法国巴黎一条古老的街道,巴黎十一区和巴黎十二区的分界线。它西起巴士底广场,东到民族广场,全长1810米,宽17-30米。它得名于中世纪的圣安多尼修道院,毁于十八世纪后期。 圣安托万郊区街与圣安托万路以巴士底广场为界。 沿街有四个地铁站:巴士底站、勒杜-罗兰站、菲得比-沙利尼站和民族广场站。 圣安托万郊区街在rue de Charonne及蒙特勒伊街(rue de Montreuil)转角设有喷泉。.

新!!: 法国大革命和圣安托万郊区街 · 查看更多 »

圣亚纳堂 (第戎)

thumb 圣亚纳堂(Église Sainte-Anne de Dijon)原是一座罗马天主教教堂,现在是第戎宗教艺术博物馆(musée d'art sacré de Dijon),位于法国勃艮第第戎,建于18世纪,巴洛克风格。.

新!!: 法国大革命和圣亚纳堂 (第戎) · 查看更多 »

圣亚纳堂 (阿尔勒)

230px 圣亚纳堂(Église Saint-Anne)是法国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罗讷河口省阿尔勒市中心的一座哥特式教堂,1630年建成,原属罗马天主教。法国大革命后废弃,改为宝石博物馆。1875年列为法国历史古迹,现在用于临时展览。 这座教堂位于阿尔勒共和国广场,阿尔勒市政厅西北。 File:P1050657 Arles église Sainte-Anne MH rwk.JPG| File:Eglise Ste Anne d'Arles, intérieur04.jpg| File:Eglise Ste Anne d'Arles, intérieur05.jpg| File:Eglise Ste Anne d'Arles, intérieur08.jpg| File:Eglise Ste Anne d'Arles, intérieur11.jpg| File:Eglise Sainte-Anne,porte latérale,impasse Balze.JPG|.

新!!: 法国大革命和圣亚纳堂 (阿尔勒) · 查看更多 »

圣伯南达济

圣伯南达济(Saint-Benin-d'Azy)是法国涅夫勒省的一个市镇,位于该省中部偏西南,属于讷韦尔区。该市镇总面积35.8平方公里,2009年时的人口为1275人。.

新!!: 法国大革命和圣伯南达济 · 查看更多 »

圣但尼街

圣但尼街(Rue Saint-Denis)是巴黎最古老的街道之一,南起巴黎第一区的胜利大街(Avenue Victoria),经里沃利街,北到巴黎第二区的圣但尼大道(Boulevard Saint-Denis)。并与塞瓦斯托波尔大道平行。.

新!!: 法国大革命和圣但尼街 · 查看更多 »

圣但尼郊区街

圣但尼市郊路(Rue du Faubourg-Saint-Denis)是巴黎第十区的一条街道,从北向南纵贯该区,连接圣但尼门(Porte Saint-Denis)和夏贝尔地铁站(La Chapelle),并经过巴黎北站。.

新!!: 法国大革命和圣但尼郊区街 · 查看更多 »

圣德尼街

圣德尼街(Rue Saint-Denis)是巴黎最古老的街道之一,早在公元1世纪就由罗马人开辟,在中世纪又向北延伸。从中世纪到现在,这条街成为声名狼藉的卖淫区域。它得名于通往圣但尼的古道。 这条街南到巴黎第一区的里沃利街,北到巴黎第二区的圣德尼大道(boulevard Saint-Denis),平行于塞瓦斯托波尔大道。.

新!!: 法国大革命和圣德尼街 · 查看更多 »

圣保禄圣路易教堂

圣保禄圣路易教堂(Église Saint-Paul - Saint-Louis)是巴黎玛莱区的一座教堂,17世纪路易十三下令建造。建筑师是耶稣会会士Étienne Martellange和François Derand。教堂面临圣安托万路,毗邻同样由耶稣会士建立的查理曼中学(lycée Charlemagne)。.

新!!: 法国大革命和圣保禄圣路易教堂 · 查看更多 »

圣儒利亚纳堂 (阿尔勒)

圣儒利亚纳堂(église Saint-Julien)是法国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罗讷河口省阿尔勒的一座12世纪教堂,1622年重建为古典-哥特式风格。1941年8月7日,该建筑被列为法国历史古迹.

新!!: 法国大革命和圣儒利亚纳堂 (阿尔勒) · 查看更多 »

圣凯撒略堂

圣凯撒略堂(Église Saint Césaire d'Arles)是法国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罗讷河口省阿尔勒拉罗盖特区目前唯一的天主教堂,哥特式风格,该堂原属奥斯定会修道院,建于1450年,法国大革命期间被没收并出售,之后赎回。2014年3月19日被列为历史古迹。 教堂的两侧有若干小堂,包括圣若瑟小堂、圣德肋撒德小堂、圣心小堂、圣伯多禄小堂、圣母小堂、圣安多尼小堂、圣亚纳小堂、炼灵小堂等。 File:Arles,St Césaire03,côté nord1.jpg| File:Arles,St Césaire02,nef.jpg| File:Arles,St Césaire22a,choeur2a,fresque arc triomphal.jpg| File:Arles,St Césaire06,chaire1.jpg| File:Arles,St Césaire04,côté sud0.jpg| File:Arles,St Césaire53,épitaphes1.jpg| File:Arles,St Césaire54,épitaphes2.jpg| File:Arles,St Césaire55,épitaphes3.jpg| File:Arles,St Césaire12,chapelle du Sacré-Coeur1.jpg| File:Arles,St Césaire21,choeur1.jpg| File:Arles,St Césaire26,choeur6,martyre de St Laurent par Trophime Bigot1638.jpg| File:Arles,St Césaire45,orgue Mader1.jpg|.

新!!: 法国大革命和圣凯撒略堂 · 查看更多 »

圣克卢

圣克卢(Saint-Cloud )是法国巴黎的郊區之一,屬於法兰西岛大区上塞纳省的布洛涅-比扬古区圣克卢县。该市镇年时的人口为人。.

新!!: 法国大革命和圣克卢 · 查看更多 »

圣勒弥爵堂 (亚眠)

圣勒弥爵堂(Église Saint-Rémi)是法国北部城市亚眠市中心的一座教堂。 该堂由方济各会创建于1233年。旧堂已毁于法国大革命。目前的教堂建于1889-1891年,新哥特式风格,由Paul Delefortrie设计。 2001年8月17日,该堂登记为法国历史古迹。 天主教亚眠教区将该堂分配给 波兰语天主教徒。.

新!!: 法国大革命和圣勒弥爵堂 (亚眠) · 查看更多 »

圣玛尔定德埃纳圣殿

圣玛尔定德埃纳圣殿(Basilique Saint-Martin d'Ainay)是法国里昂的一座罗马天主教宗座圣殿,罗曼式建筑,位于该市的历史中心半岛区埃纳社区(Ainay)。.

新!!: 法国大革命和圣玛尔定德埃纳圣殿 · 查看更多 »

圣瑟法斯圣殿

圣瑟法斯圣殿(Basilica Saint Servatius,荷兰语名Sint Servaasbasiliek)是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的著名教堂,建于圣瑟法斯墓上。.

新!!: 法国大革命和圣瑟法斯圣殿 · 查看更多 »

圣马力诺历史

最神圣的圣马力诺共和国(意大利语:la Serenissima Repubblica di San Marino)位于意大利中部的里米尼地区附近,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之一。其早期历史不见于史籍。在公元3世纪下半叶,一个以采石为生的年轻基督教徒马力诺(Marinus)驾船离开其故乡——达尔马提亚的阿尔贝岛(今克罗地亚的拉布岛),在意大利的里米尼上岸,从此开始了有文字记载的圣马力诺历史。.

新!!: 法国大革命和圣马力诺历史 · 查看更多 »

圣马提亚修道院

本笃修会圣马提亚修道院(Benediktinerabtei St.),是本笃会在特里尔的一座修道院。 教堂是一座罗曼式的巴西利卡建筑。它是马提亚兄弟会的一个重要朝圣地。公元12世纪成为使徒马提亚的墓地,也因此被命名为圣马提亚修道院。最初这里是因为特里尔的第一任大主教圣尤里卡乌斯(Eucharius)而出名,他的石棺被安放在教堂地下室。圣马提亚修道院是德意志土地上以及阿尔卑斯山以北唯一一座耶稣使徒墓。从1920年起这座教堂被教会指定为乙级宗座圣殿(Minor Basilica)。(参见巴西利卡).

新!!: 法国大革命和圣马提亚修道院 · 查看更多 »

圣阿葛勒修道院

thumb 前圣阿葛勒修道院(Abbaye de Saint-Acheul)是法国亚眠的一座奥斯定会修道院,建于1124年。1790年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关闭。在1814年这些建筑物被委托给耶稣会的一所大学接管。现在这里是私立中学。1969年列为法国历史古迹。.

新!!: 法国大革命和圣阿葛勒修道院 · 查看更多 »

圣雅各广场 (梅斯)

圣雅各广场(Place Saint-Jacques)是梅斯市中心的一个广场,位于古罗马时期主要十字路口附近,靠近梅斯主教座堂。 圣雅各广场得名于曾经位于此处的圣雅各堂(1574年拆除)。历史上,该广场曾频繁更名,与法国大革命、普法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历史事件有关。 年的8月15日的圣母升天瞻礼,广场上会举行传统的宗教游行。.

新!!: 法国大革命和圣雅各广场 (梅斯) · 查看更多 »

圣桑福里安堂 (阿维尼翁)

圣桑福里安堂(église Saint-Symphorien-les-Carmes)是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阿维尼翁的一座罗马天主教教堂,哥特式风格,原属加尔默罗会修道院,位于加尔默罗广场。 1928年该堂列为法国历史古迹。 该堂建于1267年-14世纪。法国大革命期间修道院关闭。19世纪该堂作为普通堂区教堂开放。 堂内有多达17个小堂。 SSynArrestation.jpg| SSynEn prison.jpg| SSynJugement.jpg| SSynSupplice.jpg| SSynApotheose.jpg|.

新!!: 法国大革命和圣桑福里安堂 (阿维尼翁) · 查看更多 »

圣欧平修院 (昂热)

圣欧平修院(Abbaye Saint-Aubin d'Angers)是法国昂热的一座历史建筑,原为罗马天主教本笃会修道院,始建于6-7世纪,建于12-18世纪,罗马式和古典主义风格,法国大革命期间解散。.

新!!: 法国大革命和圣欧平修院 (昂热) · 查看更多 »

圣母得胜圣殿 (巴黎)

圣母得胜圣殿(Basilique Notre-Dame-des-Victoires)是法国巴黎的一座罗马天主教教堂,位于巴黎第二区圣母得胜街6号。它是法国法兰西岛地区10座乙级宗座圣殿之一。 距其最近的地铁站是Bourse站。.

新!!: 法国大革命和圣母得胜圣殿 (巴黎) · 查看更多 »

圣母圣殿主教座堂 (瓜德罗普)

德罗普圣母圣殿主教座堂(Basse-Terre 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Guadeloupe)是法国海外省瓜德罗普首府巴斯特尔的天主教宗座圣殿。其供奉的是在加勒比海地区享有盛名的瓜达露佩圣母。.

新!!: 法国大革命和圣母圣殿主教座堂 (瓜德罗普) · 查看更多 »

圣母领报教堂 (巴黎)

圣母领报教堂(Église Notre-Dame-de-Bonne-Nouvelle)是法国巴黎的一座罗马天主教本堂区圣堂,位于巴黎第二区月亮路(Rue de la Lune)25号,建于1823年到1830年。博纳努韦勒大道(Boulevard de Bonne-Nouvelle)和佳音(Bonne Nouvelle)地铁站都得名于这座教堂。 圣母领报教堂始建于1551年,1591年未来的亨利四世围困巴黎期间,被天主教联盟摧毁。1628年,王后奥地利的安妮为新教堂奠基。由于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受到破坏变得不安全,教堂于1823年拆卸,只有钟楼保存,与目前建筑一体化(可能是16世纪的)。17世纪的教堂朝向西,面临圣母领报路(Rue Notre-Dame de Bonne-Nouvelle)。当时在教堂东面,到圣但尼门的斜坡,是一个墓地。目前教堂为新古典主义风格,由建筑师Étienne-Hippolyte Godde建于1823年到1829年。它的入口向北,面临月亮路,内部朴素,立面采用托斯卡纳柱式。.

新!!: 法国大革命和圣母领报教堂 (巴黎) · 查看更多 »

圣洛

圣洛(法语:Saint-Lô)位于法国下诺曼底大区,是芒什省的首府。.

新!!: 法国大革命和圣洛 · 查看更多 »

圣本笃堂 (费拉拉)

圣本笃堂(Chiesa di San Benedetto)是意大利费拉拉的一个罗马天主教教堂,位于圣本笃广场(piazza San Benedetto)。 该堂原属本笃会,建于1496-1553年,1563年祝圣,钟楼建于1621年。1612年阿里奥斯托葬于此处。。 法国大革命期间,该堂曾用作兵营和马厩,1812年重新开放。1912年该堂分配给鲍思高慈幼会。1944年该堂遭英国轰炸,大部被毁。1954年按原设计重建,由费拉拉主教鲁格罗·博夫利祝圣。 2007年6月15日,该堂发生大火,损失严重。目前正在进行修复。.

新!!: 法国大革命和圣本笃堂 (费拉拉) · 查看更多 »

圣斐理伯堂 (第戎)

圣斐理伯堂(Église Saint-Philibert de Dijon)原是一个罗马天主教教堂,位于法国勃艮第第戎米什莱街(rue Michelet),邻近第戎主教座堂。目前的教堂建于12世纪,是第戎唯一的罗马式宗教建筑。其门廊和钟楼建于16世纪。 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教堂被遗弃; 1795年分配给驻军。在1862年和1913年8月20日,该建筑被列为法国历史古迹。 1920年,军队将该堂交给第戎市,次年分配给考古博物馆,并开始修复。2015年作为“勃艮第葡萄园”的一部分列为世界遗产。 File:Medaillon1-StPhilibert-Dijon.jpg| File:Medaillon2-StPhilibert-Dijon.jpg| File:Medaillon3-StPhilibert-Dijon.jpg| File:PortailSud-StPhilibert-Dijon.jpg|.

新!!: 法国大革命和圣斐理伯堂 (第戎) · 查看更多 »

圣方济各修院

圣方济各修院(Couvent Saint-François)是法国蓝色海岸尼斯的一个天主教方济各会修院,位于尼斯老城,塔街和圣方济各广场(rue de la Tour et place Saint-François)。今天只剩遗迹。.

新!!: 法国大革命和圣方济各修院 · 查看更多 »

圣文生堂 (布卢瓦)

thumb 圣文生堂(Église Saint-Vincent-de-Paul)是法国布卢瓦的一座天主教教堂,原为布卢瓦耶稣会学院(collège jésuite de Blois)教堂,建于1625-1660年。.

新!!: 法国大革命和圣文生堂 (布卢瓦) · 查看更多 »

圣日耳曼奥塞尔教堂

圣日耳曼奥塞尔教堂(Saint-Germain-l'Auxerrois)位于巴黎卢浮宫广场2号,最近的地铁站是卢浮宫-里沃利。 位于巴黎市中心,邻近塞纳河及卢浮宫,曾是法国国王的堂区,通常被视为是卢浮宫的教堂。它创建于7世纪,数百年来重建许多次,混合了几种风格,罗曼式,哥特式,文艺复兴。最引人注目的外观特点是门廊,由Jean Gaussel (1435年至1439年),玫瑰窗,和环绕整个教堂上方的栏杆。堂内保存的珍宝有15世纪的木制的圣日耳曼雕像、同一时期雕刻的萨拉戈萨的味增爵石雕、弗兰德斯祭台木雕、著名的重要人士的座位,1683年由弗朗索瓦乐·梅谢尔根据查尔斯·莱布兰的图纸制作。 在法国宗教战争期间,它的钟称为“玛丽”,在1572年8月23日晚上敲响,标志着圣巴托洛缪大屠杀的开始,数千名来到巴黎参加皇家婚礼的雨格诺派教徒被暴民杀死。 灿烂的花窗玻璃一直存在,除了动荡的法国大革命期间。 1840至1851年,Alexandre Boëly担任教堂的管风琴乐师。 在1860年增建了北塔,正对第一区的玛丽(1859)。 Category:巴黎教堂.

新!!: 法国大革命和圣日耳曼奥塞尔教堂 · 查看更多 »

圣日耳曼昂莱

圣日耳曼昂莱(Saint-Germain-en-Laye)是法国巴黎西部的一座城市,它位于法兰西岛地区的伊夫林省。1999年该市有四万左右居民,面积48.27平方公里。.

新!!: 法国大革命和圣日耳曼昂莱 · 查看更多 »

圣撒多宁堂

right 圣撒多宁堂(Église Saint-Saturnin)是法国中部布卢瓦的一座罗马天主教教堂。它坐落在卢瓦尔河左岸,是原维也纳(Vienne)郊区的堂区教堂。供奉图卢兹的圣撒多宁。教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加洛林时期。哥特式风格。 圣撒多宁堂是重要的朝圣教堂。历史上,卢瓦尔河的船夫常进堂向圣母像祈祷。1429年4月25日,圣女贞德在布卢瓦期间,也来此祈祷。 15-16世纪,该建筑几乎完全重建。然而16世纪宗教战争亦波及该堂。法国大革命期间圣母像被毁,1803年建立新雕像。 1942年,该堂列为法国历史古迹.

新!!: 法国大革命和圣撒多宁堂 · 查看更多 »

地理大发现

歐洲歷史的地理大发现(Age of Discovery;又名探索时代、海權時代或大航海時代)指从15世纪到17世纪时期。该时期内,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在这些远洋探索中,欧洲人发现了许多当时在欧洲不为人知的国家与地区。与此同时,欧洲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航海家,其中有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瓦斯科·达伽马、佩德罗·阿尔瓦雷斯·卡布拉尔、胡安·德拉科萨、巴尔托洛梅乌·迪亚士、乔瓦尼·卡波托、胡安·庞塞·德莱昂、斐迪南·麦哲伦与胡安·塞瓦斯蒂安·埃尔卡诺等。 在当时,远洋航行意味着冒险:他们无法准确测量经度在几个世纪中,这一情况都是数学家和航海者们面临的难题,亦为当时的帝国崛起制造了障碍。经度测定已成为了当务之急:远洋航行缺乏精确测量工具的支持,从而无法准确测定航船的位置。直接导致了时间和负重量上的浪费,以及频繁发生的船只失事事故。这一问题直到18世纪英国钟表匠约翰·哈里森发明后才得以解决。自那以后,在任何时刻离港的任何船只,都可通过比较航船的当地时间与本初子午线的时间,直接计算出航船所在的经度。,木制船壳无法抵抗船蛆的侵蚀,储备的食物不适于长期航行导致坏血病在船员间的传播。,船上的卫生与生活条件也十分糟糕。然而,受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的双重驱使,这些人所进行的探索极大地扩展了已知世界的范围。张箭,31-32页.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开始大量增加,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也开始出现。欧洲这个时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其超过亚洲繁荣的基础。新航路的发现,对世界各大洲在数百年後的发展也产生了久远的影响。对除欧洲以外的国家和民族而言,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影响则是复杂而矛盾的,除了物資交流外,因帶給原生居民的常是死亡和佔領,可說是一部大侵略史。.

新!!: 法国大革命和地理大发现 · 查看更多 »

医院骑士团

医院骑士团(Knights Hospitaller),亦名罗得骑士团或圣约翰骑士团,最後演變成马耳他骑士团,成為聯合國觀察員的「準國家」組織持續至今,是最为古老的天主教修道骑士会之一,為歷史上著名的三大騎士團之一。 成立于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之后,本为本笃会在耶路撒冷为保护其医护设施而设立的军事组织,後來演变成为天主教在圣地的主要军事力量之一,其影响一直持续至今日。医院骑士团的口号為「守卫信仰,援助苦难!(Defence of the faith and assistance to the suffering).

新!!: 法国大革命和医院骑士团 · 查看更多 »

匈牙利国旗

匈牙利国旗(Magyarország zászlója)是红白绿横排三色旗。1848年匈牙利革命时起有此国旗样式,目前的样式于1957年10月1日正式启用。.

新!!: 法国大革命和匈牙利国旗 · 查看更多 »

圖盧茲

圖盧茲(法语:Toulouse)位於法國西南部加龍河畔,大致处于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間的中点,为上加龍省、欧西坦尼亚大区首府,距巴黎590公里(366英里)。截至2013年1月1日,图卢兹大市拥有1,291,517居民,是法國第四大城市,仅次于巴黎(1210万),里昂 (210万),和马赛(170万)。 圖盧茲是欧洲航天产业的基地,空中巴士、伽利略定位系統、SPOT卫星的總部,法國國家太空研究中心的图卢兹航天中心(CST),欧洲最大的航天中心都位于这里。欧洲最大卫星制造商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和EADS公司的子公司EADS Astrium Satellites也是图卢兹的重要存在。著名的图卢兹大学创办于1229年,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有超过97,000的学生,与里尔并列法国第三大大学校园,仅次于巴黎大学和里昂大学。, Consulté le 11/09/2007 图卢兹是前朗格多克省的首府(省级区划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被取消)。现在它是南-比利牛斯大区的首府,该区是法国本土最大的地区。它也是上加龙二级行政区的首府。.

新!!: 法国大革命和圖盧茲 · 查看更多 »

北爱尔兰问题

北爱尔兰问题(The Troubles,Na Trioblóidí)简称为北爱问题,是指由1960年代末至1990年代末在北爱尔兰的长期暴力活动,是持续不断在爱尔兰发生的周期性暴力冲突,该冲突在由英国和爱尔兰政府于1998年4月10日签订北爱和平协议后中止。 对北爱问题的观点繁杂不一,称其是一场多方冲突、游击战或低強度戰爭,甚至是一场内战。参与者包括共和派与保皇派的准军事组织、、英国陆军及其他人员,超过3,500人因为冲突而丧生。 這場暴力衝突始於一場抗議歧視天主教愛國者的新教政府的社會運動Dominic Bryan.

新!!: 法国大革命和北爱尔兰问题 · 查看更多 »

北部-加来海峡

北部-加来海峡(Nord-Pas-de-Calais)是法国北部一個已不存在的大區,北與比利時接壤。面积12,413km²。下轄諾爾省(59)、加來海峽省(62)。其首府是里尔。北部-加来海峡位在皮卡第的北邊,其北邊和東邊和比利時相連,北邊是英吉利海峽,西北邊是北海。北部-加来海峡區域的大部份曾是低地国家中南尼德蘭的一部份,在神圣罗马帝国中勃艮第公國的統治下,後來先後被西班牙及奧地利統治。在1477年至1678年之間漸漸的成為法國的一部份,尤其是在路易十四在位的時期。歷史上在北部-加来海峡出現前,這個地區的行省為阿圖瓦、法國佛蘭德斯地區及,也有一部份屬於皮卡第,當時的居民仍常常使用這些以前的名稱。 北部-加来海峡的面積為12,414 km2,但其人口密度相當高,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330.8人,總人口410萬人,約佔法國人口的7%,是全法國人口第四多的地區,其中有83%住在城市中。其行政中心和最大城市是里尔,第二大城市是加來,是歐陸重要的經濟及交通中心,離英吉利海峽另一側,英國的多佛尔只有,在晴天時還可看到多佛白色懸崖,其他的主要市鎮有瓦朗謝訥、朗斯、杜埃、贝蒂讷、敦克爾克、莫伯日、濱海布洛涅、阿拉斯、康布雷及圣奥梅尔。.

新!!: 法国大革命和北部-加来海峡 · 查看更多 »

圓舞曲

圓舞曲(Walzer,音譯「華爾茲/滋」)有別於貝多芬、舒伯特、布拉姆斯等維也納作曲家的嚴肅作品,它和「輕歌劇」(operette)可說是19世紀民主化社會中,為適應一般群眾較通俗品味而形成的「輕音樂」;它們在維也納的誕生、興盛與衰竭,正好與整個19世紀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榮枯息息相關,了解其社會背景有助於對維也納輕音樂的認知。.

新!!: 法国大革命和圓舞曲 · 查看更多 »

國民議會 (法國大革命)

國民議會(National Assembly、Assemblée nationale),是在法國大革命時期,由1789年6月13日,到1789年7月9日,是由1789年法國三級會議的第三等級代表(老百姓)組成的革命性的集會;以後它被稱為國民制憲議會,一直1791年9月30日被國民立法議會取替,然而,群眾性較簡略的形式被保留下來。.

新!!: 法国大革命和國民議會 (法國大革命) · 查看更多 »

國民軍

國民軍可以指:.

新!!: 法国大革命和國民軍 · 查看更多 »

國民陣線 (法國)

--(Front national,簡稱FN)是法國的一个極右民粹主義政黨,由讓-馬里·勒龐在1972年成立。民族陣線宣稱有75000名黨員,據該黨財務主管、讓-馬里·勒龐前律師 Wallerand de Saint-Just 所述,黨員約為16000至18000名。該黨在只有1500名正式黨員的情況下於1986年國會選舉贏得勝利,到了1998年12月的分裂之前達到了42000名黨員的頂點。2002年法國總統選舉,勒龐在初選中以第二高票成功進入第二輪選舉。2002年以後,民族陣線成為法國第三大黨,僅次於人民運動聯盟與社會黨。2012年法国总统选举中,其候选人玛丽娜·勒庞获得17.9%的支持率,排名第三;2012年法国立法选举则获得两席,重回国民议会。在2014年歐洲議會選舉中,民族陣線成為法国第一大黨,首次戰勝社會黨和人民運動聯盟。2015年大區選舉第一輪投票得票率第一,但第二輪投票並無獲得席次。 該黨自稱為民族主义、民粹主義組織,但觀察家則歸類為极右翼。讓-馬里·勒龐曾因替戰犯與危害人類罪辯解及否認猶太人大屠殺事實而遭受批評,在2015年時再提出類似言論被逐出政黨。玛丽娜·勒庞接任后,把党的路線略為轉移,以反移民,反歐盟及反伊斯蘭為基調。 該政黨以聖女貞德做為精神號召,在出版物上都有她的畫像,而且還以燃燒的三色旗作為殉教的象徵。不過這個政黨的反對者往往諷刺這種盜用貞德形象的做法。.

新!!: 法国大革命和國民陣線 (法國) · 查看更多 »

僭主

僭主(τύραννος|tyrannos;tyrant),又译為暴君,政治學術語,是一種君主制的變體。希腊时代認為,不通过世袭、傳統或是合法民主选举程序,憑藉個人的聲望與影響力,获得权力,來統治城邦的統治者,這樣的統治者被稱為僭主。 很多国家政权形式,一开始并非为僭主设计,但却很容易转变为僭主,因为没有能力阻止僭主的转变。譬如專政、社團主義、精英政治、神權政治等。.

新!!: 法国大革命和僭主 · 查看更多 »

利奥波德二世 (神圣罗马帝国)

利奥波德二世(Leopold II,)哈布斯堡-洛林王朝的神圣罗马帝国倒數第二任皇帝(1790年—1792年在位),匈牙利和波希米亚国王。他也是奥地利统治下的意大利的托斯卡纳大公(称利奥波多一世,1765年起)。.

新!!: 法国大革命和利奥波德二世 (神圣罗马帝国) · 查看更多 »

利摩日

里蒙 (法语:Limoges,奧克語:Limòtges)是法國南部上维埃纳省Haute-Vienne的一個城市。也是利穆赞(Limousin)的首府,又譯做里蒙日、利摩日。該市離巴黎409公里,人口約有13萬7千人,18世紀以後成為法國陶瓷器等的工藝精品製造中心。今日依然以從中古世紀保留下來的陶瓷與琺瑯的技藝而聞名歐洲。可稱之為法國的景德鎮。設有法國國立陶瓷博物館(Musée National Adrien-Dubouché)。.

新!!: 法国大革命和利摩日 · 查看更多 »

刺客教條系列

是由育碧軟體發行的歷史隱蔽類遊戲系列(潛伏遊戲),包括有許多續作和其他作品。主要的單人遊戲由育碧蒙特婁進行開發,並且由育碧安纳西進行多人遊戲的開發。該系列產品受到了大部分評論家的好評。2016年9月,系列售出超過一亿份,並成為育碧軟件最暢銷的遊戲。系列靈感來自弗拉基米爾·巴托爾的小說《Alamut》,被認為是《波斯王子系列》的精神續作。 《刺客教條系列》截至2017年已有十款主要遊戲和額外續作及周邊作品,遊戲已經在PlayStation 3 、PlayStation 4 、Xbox 360 、Xbox One 、Microsoft Windows 、Mac OS X 、Nintendo DS 、PlayStation Portable 、PlayStation Vita 、iOS 、HP webOS 、Android 、Nokia 、Symbian 及Windows Phone 等平台上發行。.

新!!: 法国大革命和刺客教條系列 · 查看更多 »

刺客教條:大革命

是育碧公司開發的一部動作冒險隱蔽類遊戲。本作是《刺客教條系列》的第八部作品,登陸PlayStation 4、Xbox One 和Microsoft Windows 平台。.

新!!: 法国大革命和刺客教條:大革命 · 查看更多 »

列強

列強,又稱一流大國、一流強權,是指在國際社會體系中,在權力資源上擁有顯著優勢的國家。權力資源,也稱「綜合國力」,包括一國對他國施加影響所必備的物質性權力,如軍事能力、經濟實力;以及非物質性權力,如目前廣泛使用的概念—「軟國力」所包含的文化、價值觀、制度、生活方式的吸引力。 軍事力量的強弱常常是西方理論家判定国家强弱的標準,现今经济力量也成为判定国家强弱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即便如此,各種提出的定義(如与意识形态相关等)仍不免主觀而受批評。.

新!!: 法国大革命和列強 · 查看更多 »

分析评论

《分析评论》是由英国出版商和作家联合发行的英文期刊,1788年至1798年发行于伦敦。该刊是十八世纪末的批判性出版物,属于公共信件的一部分,旨在为读者提供各类新出版物的即时评论和分析平台。 《分析评论》为激进的政治和宗教的观点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虽然该刊宗旨是公正性,但其文章大多是对英国政府的批判和对法国大革命的支持。虽然杂志在当时的流通量较低,它仍然影响着大众意见,且为保守政府的小威廉·皮特所担忧。1797年后期,自称为《分析评论》的克星的《反雅各宾评论》创立,创立者是一群政府和其他保守主义者的支持者;它批评了《分析》的激进的政治立场并监测不爱国的和非宗教的情绪。 《分析评论》由独立的部门组成,每个部门有其自己的主编,分别撰写关于政治、哲学、自然历史和文学的文章。为了提高读者兴趣,杂志允许作者匿名评论,另外还征聘了一些著名的作家,诸如诗人威廉·古柏,道学家威廉·恩菲尔德,医生约翰·艾金和辩论家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 克里斯蒂和沃斯通克拉夫特分别于1796年和1797年去世后《分析评论》于1798年停刊。约翰逊在这一年被判定犯有煽动罪,其他编者同时退休。.

新!!: 法国大革命和分析评论 · 查看更多 »

嘉布遣街

嘉布遣街(Rue des Capucins)是法國里昂第一区的一条街道,介于红十字山山坡和沃土广场之间。它开始于嘉布遣广场,结束于十字-帕凯广场。其所在区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沿街建筑多为四五层楼房,立面简单,没有多余的装饰,但有美丽的门,有时会有拱门。这条街上有警察局、精品店、晚宴剧场、同性恋组织和山达基教会。 今嘉布遣街6号处,原有一个嘉布遣会修道院,建于1622年。法国大革命期间被赶走。。 这条街有许多的串廊。.

新!!: 法国大革命和嘉布遣街 · 查看更多 »

喬治-歐仁·奧斯曼

乔治-欧仁·奥斯曼男爵(法语:Baron Georges-Eugène Haussmann,),法国城市规划师,因獲拿破崙三世重用,主持了1852年至1870年的巴黎城市規劃而闻名。當今巴黎的輻射狀街道網絡的型態即是其代表作。.

新!!: 法国大革命和喬治-歐仁·奧斯曼 · 查看更多 »

喬治·坎寧

喬治·坎寧(George Canning,又譯甘寧,),英國政治家,外相,曾短暫出任英國首相。.

新!!: 法国大革命和喬治·坎寧 · 查看更多 »

喬治三世

喬治三世(George III,),全名喬治·威廉·腓特烈(George William Frederick),1760年10月25日登基為大不列顛國王及愛爾蘭國王,至1801年1月1日後因大不列顛及爱尔兰組成聯合王國而成為聯合王國國王,直到1820年駕崩為止。喬治三世同時為不倫瑞克公爵,因此在1814年10月12日成為漢諾威國王以前,也是神圣罗马帝国漢諾威的選帝侯。喬治三世為漢諾威王朝的第三位不列顛君主,是首位以英语為母語的漢諾威王朝君主,而事實上,喬治三世從未到訪過德意志地區。 喬治三世漫長的統治,見證了其王國與大片歐洲大陸進行的一連串軍事衝突。在他的統治初期,大不列顛在七年战争中擊敗法国,並使大不列顛壓倒歐洲各國、成功支配著北美洲及印度地區。不過,隨著大不列顛在美國獨立戰爭的戰敗,喬治三世在美洲失去了大量殖民地,這些殖民地的獨立最終促成美國立國。此後,喬治三世參與了一連串的反法戰爭,反抗拿破崙及革命後的法國,這些戰爭最後以拿破崙在1815年被擊敗而作結。 喬治三世晚年的管治倍受精神問題困擾,其精神病最初僅反覆出現,但後來卻演變成永久性的精神失常。喬治三世的病情曾令當時的醫學界大惑不解,但現今學者一般相信他所患的是噗瑳症(Porphyria)。噗瑳症是血液病的一種,能夠透過服用毒藥砒霜而引發,而根據近世研究,亦的確發現喬治三世留存後世的頭髮樣本中,存有高含量的砒霜。喬治三世在1810年最後一次病發後,其太子威爾斯親王喬治以攝政王身份代為統治。喬治三世在1820年駕崩後,威爾斯親王繼位,是為喬治四世。歷史學界對喬治三世的生平研究往往猶如「萬花筒般觀點多變」(kaleidoscope of changing views),這很大程度是因為受到歷來傳記作者的個人偏見所局限,以及受有限的歷史史料所影響的。.

新!!: 法国大革命和喬治三世 · 查看更多 »

命運之矛

聖槍(Holy lance)又稱作是命運之矛(Spear of Destiny)、聖矛(Holy Spear)、隆基努斯之槍或朗基努斯槍(Lance of Longinus),相傳是耶稣在受十字架刑後,羅馬士兵為確認耶穌是否真的已經因刑而死,因此用一個長矛戳刺耶穌的側腹位置,此一長矛即成為命運之矛。他和聖杯、真十字架同是基督教著名的聖物。 當耶穌和另外兩個偷竊者一起被釘上十字架的時候,羅馬士兵把兩名偷竊者的腳骨打斷,以加速其死亡,而耶穌此時已然斷氣,一名羅馬士兵朗基努斯以長矛刺穿其側腹,此時血和水噴濺出來,證明耶穌已死。.

新!!: 法国大革命和命運之矛 · 查看更多 »

傲慢與偏見 (2005年電影)

《傲慢与偏见》(Pride & Prejudice)是一部2005年的英国爱情电影,由乔·怀特执导,根据简·奥斯汀1813年出版的同名小说改编。影片围绕一个英国乡绅家庭的五姐妹展开,讲述了她们对婚姻、道德问题的处理和误解。凯拉·奈特莉扮演女主角伊丽莎白·班内特,马修·麦克费登饰演达西先生。影片由Working Title Films和StudioCanal联合制作,于2005年9月16日在英国和爱尔兰上映,11月11日再在美国发行。 剧作家黛博拉·莫盖茨起初希望自己创作的剧本尽可能忠实于原著,从伊丽莎白一角的视角出发并保留了书中的许多对白。乔·怀特还是第一次担任长片电影的导演,他鼓励编剧在文本上作出大范围更改。怀特和莫盖特将影片的时代背景提前,希望强调出法国大革命对英国的影响,避免将时代背景定型为“理想的摄政世界”,并把地理背景设定为乡土气息更浓郁的地区。影片完全是在英格兰取景拍摄,耗时15个星期。导演发现各种因素给演员的选择带来了困难,他必须在自己认为最适合演出的演员和制片人所希望的大明星之间取得平衡。当时奈特莉已因出演《加勒比海盗》系列电影名扬天下,而麦克费登当时几乎没有任何国际性的知名度。 电影的主题强调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家庭。其宣传主要面向年轻的主流电影观众,首先表明影片的制片人之前制作了2001年的浪漫喜剧《BJ单身日记》,然后再补充说明这是奥斯汀小说的改编作品。《傲慢与偏见》的全球票房约为1.21亿美元,在商业上获得了成功。烂蕃茄上收集的评论文章中对影片的好评率为85%,也属于较为正面的评价。影片在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角逐中获得了包括女主角奖在内的四项提名,但其文化上的影响与1995年的同名电视剧相比还有所不及。奥斯汀学者指出,本片以“面向年轻人的电影制作手法”将遗产电影的多种传统特征混合,创造出了新的混合型电影类别。.

新!!: 法国大革命和傲慢與偏見 (2005年電影) · 查看更多 »

哈布斯堡-洛林皇朝

哈布斯堡-洛林皇朝是统治奥地利大公国,匈牙利,波希米亚和意大利部分公国和1804年至1918年间统治奥地利帝国和后期奥匈帝国的家族。 他的前身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1918年后帝国被肢解,奥地利成为共和国,王室被迫举家流亡海外。.

新!!: 法国大革命和哈布斯堡-洛林皇朝 · 查看更多 »

内战

内战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爆发的战争James Fearon, in Foreign Affairs, March/April 2007.

新!!: 法国大革命和内战 · 查看更多 »

凡尔赛妇女大游行

凡尔赛妇女大游行(Journées révolutionnaires des 5 et 6 octobre 1789,直译为1789年10月5日及6日革命日),有时候又称十月游行、 十月事件或凡尔赛游行,是法国大革命最早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1789年10月5日,游行从巴黎集贸市场的妇女中开始,她们已经不堪忍受高企的物价及面包的短缺。她们的集会很快演变成寻求自由主义政治改革及法国君主立宪制的革命活动。市场妇女与她们的各种同盟人数增长到数以千计,在革命鼓吹者的鼓励下,她们洗劫了城市军械库,并向位于凡尔赛的皇宫游行。群众包围了王宫,通过一系列戏剧性的暴力对抗,她们成功的将要求推到国王路易十六面前。第二天,她们迫使国王、国家的家庭及国民制宪议会同她们一起返回巴黎。 这个事件有力的终结了国王的独立权威。游行标志着一种新的力量均衡形成,法国贵族享有特权的传统遭到破坏,被称为第三等级的普通国民则受惠于此。凡尔赛游行是法国大革命各种事件中汇聚人数最多的,证明了这是革命的决定性时刻。.

新!!: 法国大革命和凡尔赛妇女大游行 · 查看更多 »

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Château de Versailles)位于法国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省会凡尔赛镇。1682年至1789年是法国的王宫及政治中心。197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新!!: 法国大革命和凡尔赛宫 · 查看更多 »

凡尔赛圣母堂

凡尔赛圣母堂(Église Notre-Dame de Versailles)是法国伊夫林省凡尔赛镇的一座本堂区圣堂,位于本堂区街(Rue de la Paroisse)。.

新!!: 法国大革命和凡尔赛圣母堂 · 查看更多 »

凡尔赛条约 (1768年)

凡爾賽條約簽訂於1768年5月15日,由熱那亞共和國與法國簽訂。熱那亞出售科西嘉島給法國。 自1284年起,科西嘉一直由熱那亞共和國統治。十八世紀,科西嘉人開始尋求獨立。 1736年,德國冒險家,特奧多爾·馮·諾伊霍夫(Theodor von Neuhoff)曾在英國與荷蘭的支持下,短暫地成為科西嘉國王。 1755年,巴斯夸·帕歐里建立科西嘉共和國,促使熱那亞共和國於1764年尋求法國的軍事支援。 條約中,熱那亞出售科西嘉島予法國。 1768年9月,法軍入侵科西嘉,並在1769年的Ponte Novu之戰,完全佔領科西嘉島,將島嶼納入法國國王治下,直到法國大革命。 Category:科西嘉大区 Category:法兰西王国 Category:热那亚共和国.

新!!: 法国大革命和凡尔赛条约 (1768年) · 查看更多 »

凡爾賽玫瑰

《凡爾賽玫瑰》(日文原名:ベルサイユのばら)是日本漫畫家池田理代子的少女漫畫作品,自1972年至1973年於Margaret連載。香港版譯名最早為《凡爾賽的玫瑰》,後來改成為《女強人奧斯卡》,台灣版漫畫由大然出版社譯為《玉女英豪》,後因該作品被法國導演雅克·德米拍攝成電影,在台灣上映時片商譯為凡爾賽玫瑰,後來動畫版同樣譯為凡爾賽玫瑰,接手版權的東立因之。.

新!!: 法国大革命和凡爾賽玫瑰 · 查看更多 »

啟蒙時代

啟蒙運動(Enlightenment,Aufklärung),又稱啟蒙時代(Siècle des Lumières;Age of Enlightenment)與理性時代(Age of Reason),指在17世紀及18世紀歐洲地區發生的一場哲學及文化運動,該運動相信理性發展知識可以解決的基本問題。人類歷史從此展開在思潮、知識及媒體上的“启蒙”,開啟现代化和现代性的發展歴程。德意志哲學家康德以「Sapere aude」(拉丁語,意為Dare to know,敢於求知)的启蒙精神來闡述人类的理性担当。他認為啟蒙運動是人類的最終解放時代,將人類意識從不成熟的無知和錯誤狀態中解放。 啟蒙時代不同於過往以基督教神學權威為主作為知識權威與傳統教條,而是相信理性並,認為科學和藝術的知識的理性發展可以改進人類生活。承接17世紀的科學宇宙觀及以理性尋找知識的方法,啟蒙運動相信普世原則及普世價值可以在理性的基礎上建立,對傳統存有的社會習俗和政治體制以理性方法檢驗並改進,產生出啟蒙時代包含自由與平等概念的世界觀。 啟蒙時代後期,約18世紀末前後,浪漫主義接續並取代啟蒙運動思維成為19世紀的主流。不同於啟蒙運動相信知識及理性進步觀,有鑑於法國大革命及工業革命的部份負面後果,浪漫主義思維主張啟蒙運動的理性主義過了頭:藝術及科學等知識的發展並未帶給人類福祉,人類有了知識改變了自然反而使人類變得更墮落、社會不公並且忽略了心之真誠。.

新!!: 法国大革命和啟蒙時代 · 查看更多 »

全球華人大遊行

全球華人大遊行,又稱五二八大遊行,是一場於1989年5月28日(星期日)舉行的全球性遊行活動,接續前一天周六在香港舉行的民主歌聲獻中華,以聲援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絕食抗議的學生。北京的學生為紀念200年前的法國大革命,呼籲全球華人在當日串連遊行。 在香港,當日共有150萬人上街遊行,不論遊行人數還是全民參與率都是空前的。同日,在北京有大約10萬人遊行,上海和澳門有大約5萬人。此外,在台北、高雄、大阪、三藩市、洛杉磯、墨爾本、悉尼、多倫多、巴黎、柏林、倫敦、羅馬等世界各地的大城市也都有大量華人在當地遊行。.

新!!: 法国大革命和全球華人大遊行 · 查看更多 »

全面限价法令

《全面限价法令》(Loi du maximum général),是在法国大革命期间作为《嫌疑犯法令》的一个补充条款于1793年9月29日制订。它是对1793年5月4日的《限价法令》(Loi du maximum)的补充,并与其有着相同的目的:设定价格限制,判定价格欺诈,并保证法国人民的食品流通保持正常。.

新!!: 法国大革命和全面限价法令 · 查看更多 »

八月十日事件

1792年8月10日暴動是法國大革命歷史的里程碑事件之一。 8月10日,經由暴動的巴黎公社及來自馬賽和布列塔尼革命的組成的國民自衛軍,攻入杜樂麗宮後,導致了法國君主制的崩解。 國王路易十六和王室受到國民立法議會的庇護,立法的功能暫停。 六週後,新國民公會組成,正式的結束了君主制度的運作。 這暴動及其導致的成果革命歷史學家最常用的簡稱為“ 8月10日事件 ”; 或者稱為“ 二次革命 ”。.

新!!: 法国大革命和八月十日事件 · 查看更多 »

八月法令

八月法令是1789年8月由法国大革命中的法国国民制宪议会决议的包含19条法令的一系列法律条文。该法令实际上从法律层面上废除了法国的封建制度,被视为“旧制度的死亡证书”。.

新!!: 法国大革命和八月法令 · 查看更多 »

公共安全委员会

1793年4月,國民公會創建公共安全委員會(Comité de salut public),然後1793年7月重組, 在法蘭西大革命發展階段,1793年至1794年,形成法蘭西恐怖統治期間政府的事實上執行機構。 公共安全委員會繼承先前1793年1月成立的一般防衛委員會,並承擔保護新成立的共和國抵抗外來的攻擊和鎮壓內部的叛亂。作為戰時措施,委員會—由起初的九個,後來擴增到十二個成員—被廣泛賦予了軍事,司法和立法工作的監管權力。 它組成作為一個行政機構,負責監督並推動國民公會任命政府部長們執行機構的工作。由於委員會試圖應付歐洲國家第一次反法同盟和 國內反革命勢力的危機,它的權力變得越來越大。 1793年7月,國民公會溫和派的共和黨人或“吉倫特派 ”殞落後,著名激進的雅各賓俱樂部領導人-馬克西米連·羅伯斯庇爾和安東萬·路易·德·聖茹斯特都加入委員會。 在1793年8月到1794年7月期間,在羅伯斯庇爾的領導下,委員會的權力達到最高峰。1793年12月,國民公會被迫正式授予委員會的行政權力,並建立了羅伯斯庇爾虛擬的獨裁專政實施恐怖統治。 1794年7月,羅伯斯庇爾被處決,意味著一個反對公共安全委員會的保守時期。 因為羅伯斯庇爾的下臺發生在法蘭西共和曆的熱月,這就是所謂的熱月政變。 委員會的影響力逐步減弱,並且在1795年被解散。.

新!!: 法国大革命和公共安全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公共意志

在政治哲学中,公共意志(volonté générale)是人们作为一个整体时的意志。18世纪的法国哲学家让-雅克·卢梭让这个概念闻名于世。.

新!!: 法国大革命和公共意志 · 查看更多 »

共产主义运动

共产主义运动起源于十九世纪西欧的工人运动,以德国学者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所著《共产党宣言》为理论基础,以各国共产党或类似名称的共产主义政党为组织基础,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国家内部贫穷阶层以暴力反抗不合理政治秩序的社会运动的主流,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社会在20世纪的内部冲突、动荡以及大范围的社会秩序重建。 共产主义运动是全世界范围内的无产阶级通过暴力来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并建立一种新式的“国家”形式为初级目标,以共产主义为终极结果的世界工人运动。共产主义运动同时也可以说是为了全人类最终解放的运动。它以工人阶级为主体。其主要是因为工人阶级的组织性是最强的,此外 ,工人阶级是没有任何生产资料的无产者。所以,它是社会最底层的,要求也是最多的,因此满足了无产阶级的要求,就等于是满足了全社会的要求,无产阶级的解放也就可以说是全社会的解放。这种解放,首先是通过剥夺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粉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来达到的。这种革命胜利以后,将立即建立起无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并使用无产阶级专政来推行无产阶级的要求。这与斯大林主义的一国社会主义以及与斯大林主义的官僚独裁是截然不同的。.

新!!: 法国大革命和共产主义运动 · 查看更多 »

共和历三年师范学校

共和历三年师范学校是法兰西共和历三年由国民公会设立,旨在为法国培养教师、普及教育的一系列课程。这些课程从共和历三年雨月1日(公元1795年1月20日)至花月30日(公元1975年5月19日),共持续了4个月。 共和历三年师范学校被视为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以及法国师范大学校的前身。.

新!!: 法国大革命和共和历三年师范学校 · 查看更多 »

共和八年宪法

共和八年宪法(Constitution de l'an VIII)是法国在1799年12月24日,即法国共和历八年颁布的一部宪法。依据宪法,法国政府为执政府。此前的雾月政变已经有效地将权力全部移交给了拿破仑·波拿巴,且在一些人的眼里,政变已经结束了法国大革命。 政变后,为了使拿破仑及其盟友的地位合法化,政变者们开始起草"短小晦涩的共和八年宪法" 。 宪法特别设立了第一执政这个职位来授予拿破仑大部分的权力。这份宪法亦是1789年革命后第一部没有权利宣言的宪法。 三名执政名义上共同掌握执政权,但事实上所有的权力都被第一执政,即拿破仑掌握。这与激进的国民公会和寡头政府式的督政府都不相同。其实,这种政府组织形式更像是奥古斯都的元首制,实质不过是一个名义上的保守共和国,但这又时时刻刻使法国人想起和平,稳定和秩序。为了强调这点,宪法的作者使用了许多古罗马的词语,比如执政官(Consul),元老(Senator)以及护民官(Tribune)。 宪法创立了一个三院制立法机构:一个成员为八十名四十岁以上男子的,一个有一百名成员的以及一个有三百名议员的 。 第一执政,护民院以及立法院有权各自提名一个元老院候选人,然后元老院从这三人中选择一个候选人进入元老院。 宪法也用到了"显贵"这个词语。"显贵"是君主时期广泛使用的一个词语,指那些重要的,"高贵"的人 — 地主,商人,学者,职业人员,神职人员和官员。通过公投,这些人中的一部分会被选入"显贵"的候选人名单。随后,元老院就会从这份"显贵"的候选人名单中挑选人员,由此来任命护民院和立法院的成员、翻案法院的法官以及各种行政长官。 拿破仑在1800年2月7日进行了有关宪法的全民公决。投票并没有绑架选民,但它的结果还是允许拿破仑去维持一种民主的表象。吕西安·波拿巴宣布关于新宪法的投票结果为赞成票3,011,007张,反对票1,562张。但真实的结果大概是155万票赞成,几千票反对。 宪法首次被修正后成为了共和十年宪法,这部宪法使得拿破仑成为终身第一执政。 当宪法被大幅度修改后,所得到的共和十二年宪法建立了波拿巴皇朝,拿破仑为法兰西皇帝。1814年第一次波旁复辟用废除了拿破仑的宪法体系,但拿破仑在百日皇朝中恢复了这个体系,并实际上用所谓的取代它。百日皇朝结束后,路易十八在1815年7月回到法国,最终完全废除了拿破仑宪法体系。.

新!!: 法国大革命和共和八年宪法 · 查看更多 »

共和黨 (法國)

共和党(Les Républicains,縮寫為LR)是法國的主要政黨之一,是與其對手社會黨相對的法國兩大政黨之一。共和党成立於2015年5月30日,繼承自人民運動聯盟,由前法國總統尼古拉·薩科齊領導。共和黨是一個戴高樂主義、保守主義及基督教民主主義的親歐盟政黨,主要獲天主教徒、東北部農民及中產階級的支持。.

新!!: 法国大革命和共和黨 (法國) · 查看更多 »

共济会

共濟會(Freemasonry),亦稱美生會,出现于18世纪西欧,自从1717年成立英格兰第一个总会所,至今其已经遍布全球。会员包括眾多著名人士和政治家,有些要求申请者必须是有神论者,有些則接受無神論者申请。 共济会是一种非宗教性質的兄弟會,基本宗旨为倡导博爱、自由、慈善,追求提升个人精神内在美德以促进人类社会完善。陰謀論者認為,共济会是富人和权贵的阴谋组织,其有着不为人知的统治世界秘密计划,比如「新世界秩序」。.

新!!: 法国大革命和共济会 · 查看更多 »

先贤祠

先贤祠(Panthéon;Pantheon)位于法国巴黎的拉丁區,最初是法王路易十五兴建的圣日内维耶大教堂,历经数次变迁以后现在成为法国最著名的文化名人安葬地。先贤祠是新古典主义建筑的早期典范,其正面仿照罗马万神殿(Pantheon in Rome),拱顶为布拉曼特风格。.

新!!: 法国大革命和先贤祠 · 查看更多 »

光照派

光明會(Illuminati),又譯為光照派,是1776年5月1日啟蒙運動时成立于巴伐利亚的一个秘密组织。他們經常被指控合謀控制世界事務,透過策劃事件(如法國大革命、滑鐵盧戰役和美國總統甘迺迪遇刺案),並安插政府和企業中的代理人,以獲得政治權力和影響力,最終建立一個「新世界秩序」。.

新!!: 法国大革命和光照派 · 查看更多 »

克劳德·贝托莱

克劳德·路易·贝托莱(Claude Louis Berthollet,),法国化学家。贝托莱生于萨伏依公国的Talloires(现属法国上萨瓦省,在省会阿讷西附近)。1768年在都灵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776年发表论酒石酸的文章。1778年确定了氨气的化学组成。1780年进入法兰西科学院。1784年担任Gobelin地区政府染料厂的主管,次年发现氯气的漂白作用。这一发现使得染料厂摆脱了传统的通过暴晒进行漂白的办法,大大提高的生产效率。他也对含氯化合物进行了研究,氯酸钾就被称为贝托莱盐。 贝托莱是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的研究伙伴和支持者之一。他率先支持拉瓦锡的化学理论,于1787年和拉瓦锡一起共同制定了沿用至今的化学命名法。但他对盐酸的研究说明拉瓦锡关于所有的酸都含有氧的看法是错误的。1789年面对法国大革命的形势变幻,贝托莱离开了法国,但不久又被政府请回讲授火药制造等课程。贝托莱曾跟随拿破仑远征埃及,注意到了在盐湖中的石灰石会析出碱的反应,最早提出了可逆反应的概念。 贝托莱和约瑟夫·普鲁斯特曾为化合物的组成是否可变发生过持续八年的论战,普鲁斯特认为对于一种化合物而言,其元素的比例是一定的;而贝托莱认为对于一种化合物而言,其元素的比例可在一個較小範圍內變動。普鲁斯特通过大量的精密测量证实了自己的想法,并最终由贝采利乌斯(Jöns Jacob Berzelius)确定为定比定律。但后来逐渐发现有些化合物的组成的确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动的,这些化合物就被称为非整比化合物(也稱「非化學計量化合物」或「貝多萊體(berthollides)」)。 1789年,贝托莱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801年成为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822年成为美国艺术和科学科学院的外籍荣誉院士。.

新!!: 法国大革命和克劳德·贝托莱 · 查看更多 »

克勞德·昂列·聖西門

克劳德·昂列·圣西门(Claude Henri de Rouvroy, comte de Saint-Simon,常簡稱為Henri de Saint-Simon ,1760年10月17日 - 1825年5月19日)是法国哲学家、经济学家、空想社会主义者。與實證主義創始人奧古斯特·孔德相熟,曾聘其為秘書。 圣西门出身贵族,曾参加法国大革命,还参加过北美独立战争。他抨击资本主义社会,致力于设计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并花掉了他的全部家产。在他所设想的社会中,人人劳动,没有不劳而获,没有剥削、没有压迫。.

新!!: 法国大革命和克勞德·昂列·聖西門 · 查看更多 »

克罗地亚

克羅埃西亞共和國(listen,一般通稱「克羅埃西亞」)是一個位於中歐、地中海和巴爾幹半島交會處的單一議會共和制國家,首都與最大城市為萨格勒布。克國將行政區劃分為20個縣與一個直轄市兼首都的札格瑞布,其領土面積為56,594平方公里。克羅埃西亞氣候多樣,同時具備大陸性與地中海型氣候,並於亞得里亞海沿岸擁有。2017年克羅埃西亞人口約為415萬人,多數為克羅埃西亞人,自從克羅埃西亞由南斯拉夫獨立後至今該國如同大部分巴爾幹半島國家一樣人口持續減少。 克羅埃西亞民族自西元7世紀遷移到現在的克國領土生活,他們於9世紀時建立了兩個公國,後於925年由將其立為,並成了第一位國王。克羅埃西亞王國維持著近兩個世紀的國家主權,並在與時期發展到鼎盛。1102年,克羅埃西亞以共主邦聯的身份併入了匈牙利中。1463年,鄂圖曼帝國征服了波士尼亞,對克羅埃西亞構成相當的威脅,隨後前者又繼續擴張,克羅埃西亞於是與鄂圖曼帝國展開。面對帝國的威脅,1527年,克國議會推選哈布斯堡王朝的奧地利國王——斐迪南一世為克羅埃西亞國王,隨後約四百年裡,克羅埃西亞的統治權在匈牙利與奧地利之間多次易手。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奧匈帝國解體,獨立出了包括克羅埃西亞領土在內的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国,這個短命的政權後來成為南斯拉夫王國。1941年4月,南斯拉夫王國被軸心國入侵,王國被支解,納粹德國於當地扶持了傀儡政權——克羅埃西亞獨立國。戰後,克羅埃西亞獨立國滅亡,克人成立共和國加盟「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成為社會主義國家。1991年6月,克羅埃西亞宣佈自南斯拉夫聯邦,其宣言於同年10月8日開始生效。隨後爆發與反對國家分裂的聯邦軍之間的戰爭,經過長達四年的戰事,克國取得了勝利,成為主權國家。 克羅埃西亞至今已是個高人類發展指數的國家,國民擁有和免費的,國家也積極透過企業和公家機關推展文化、媒體與出版產業。克國經濟以服務業為主,其次為工業和農業,國家也掌控了部份的經濟結構,並給予大量的財政支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該國列為新興發展中的經濟體,而世界銀行也將其評作高收入國家。克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為歐盟,也因此自2000年起,克國政府開始大量投資基礎設施,特別是一帶的交通線。克國同時也為聯合國、欧洲委员会、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世界貿易組織、中歐自由貿易協定和地中海聯盟的成員國,2013年7月1日還加入了歐盟,成為其第28個成員國。克羅埃西亞也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部隊事務,同北約駐軍於阿富汗,亦於2008至2009年擔任聯合國安理會的非常任理事國。.

新!!: 法国大革命和克罗地亚 · 查看更多 »

克莱贝尔号列车

克莱贝尔号(Kléber)是曾经运行于法国首都巴黎至该国东部城市斯特拉斯堡间一班长途列车所使用的名称,由法国国家铁路在1971年至1988年间开行。其命名源自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军事将领,后者即出生于斯特拉斯堡。列车自开行以来一直作为全欧快车类别运营,直至1988年停运。.

新!!: 法国大革命和克莱贝尔号列车 · 查看更多 »

克萊門斯·梅特涅

克萊門斯·文策爾·馮·梅特涅(Klemens Wenzel von Metternich,)德意志出生的奥地利政治家,亦是所在时代最重要的外交家之一。梅特涅生於科布伦茨的贵族家庭。父亲也是外交家。梅特涅曾就讀斯特拉斯堡大学和美因茨大学,见证过1790年利奥波德二世和1792年弗朗西斯二世的加冕礼。在英格蘭短暂游歷後,他被任命為尼德蘭公使,然就任第二年尼德蘭即被法國占领。   1795年與第一任妻子爱麗諾·馮·考尼特斯结婚,這段婚姻助他躍入维也纳社交圈。1825年原配夫人過世,1827年與男爵夫人安托瓦内特·来卡姆(Antoinette Leykam)结婚,她於1829年逝世;後又與伯爵夫人梅兰妮·西奇·费拉里(Melanie Zichy-Ferraris)於1831年结婚,她先梅特涅5年過世。1801年任奥地利驻萨克森公使,1803年任驻普鲁士公使,1806年改任驻巴黎公使。1809年任奥地利帝国外交大臣。   梅特涅之子理查德·冯·梅特涅也是出色外交家。他十二個婚生和非婚生的孩子多數沒他活得長。他是保守主义者,热衷维护大国均衡策略,尤其反对俄国对中欧的领土扩张,并力图削弱奥斯曼帝国。他讨厌自由主义并致力防止帝国崩溃,例如他强行镇压在北意大利和德意志的民族主义叛乱;在国内他也推行相同的政策,他建立大范围的间谍网络和检查制度来维續动荡的局面。类似政策在他的策划下在德意志各邦得以推行,此即著名的卡尔斯巴德法令。   1809年任奥地利帝国外交大臣直至1848年革命被迫下野為止,他任内首要工作是缓和奥地利與法國的關係。他促成奥地利公主,女公爵瑪麗·路易莎與拿破倫的婚姻。然不久後,作為外相他推動奥地利加入第六次反法同盟,代表奥地利签署了枫丹白露条约,流放拿破倫。他是後拿破倫時代欧洲列强组成的维也纳会议(1814年9月-1815年6月)之主席。帝国在1813年10月授予他親王頭銜。“梅特涅体系”維繫着奥地利、俄国、普鲁士联盟十数年之久。这是梅特涅在奥地利外交上的最高峰。此後,梅特涅逐渐被國际外交邊缘化。 1821年他擔任首相,歷經兩朝(弗朗西斯二世和他兒子费迪南一世)直到1848年费迪南一世遜位。此後,他经歷伦敦到布莱顿再到布鲁塞爾的短暂流亡生涯,1851年他再一次回到维也纳宫廷,成为费迪南一世的继任者——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顾问。1859年梅特涅逝世,享年86岁,乃同时代知名政治家之最。   歷史上對梅特涅政策褒贬不一,支持者认为他引领的“梅特涅时代”避免了欧洲大战,其外交才能有目共睹,他使得欧洲列强難以察覺奥地利军事、经济外强中乾的事實。他反对沙俄帝国野心的决策也被视为政绩。他因召開維也納會議重整歐洲秩序,撲滅歐洲革命之火,被封上「消防隊長」的稱號。反对者認为,他坚持病态的保守主义政策仅仅是出于他的虚荣心和不犯错主义,他们认为梅特涅本可以为奥地利做得更多,而不是在1817年通过行政改革来镇压德意志的民族主义思想,这使得最终德國在普魯士而非奧地利主導下統一。另有史学家指出,梅特涅事实上并没有多大实权,真正的权力都在哈布斯堡君主手里。 1812年12月拿破仑在侵俄战争中失败后,梅特涅在1815年积极参加建立神圣同盟,他是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的核心人物,是复辟势力总代表,积极主张镇压欧洲各国革命。1821年5月,他任奥地利首相。1848年3月,奥地利爆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要求实行宪政。梅特涅被迫辞职,亡命英国,1849年迁居比利时,1851年返回奥地利,任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的顾问。 伯克的保守主义思想很大程度地影响了梅特涅。他的整个政治生涯,都是在对国家制度的亲切关怀和对传统权威的适度尊重中,寻找政治生活一切崇高而美好的事物的源泉。梅特涅对于欧洲的眼光也同样朝这个方向推进。梅特涅眷恋着旧秩序,殚精竭力地在各国之间玩弄权术,见风使舵,以期达到他渴望的一成不变。而事实上,他的大国均势政策,在他手中行之有效,以致落后的奥地利能一度跻身于欧洲强国。维也纳体系在旧秩序的气味中摇摆而至于平衡。.

新!!: 法国大革命和克萊門斯·梅特涅 · 查看更多 »

克洛德·约瑟夫·鲁日·德·李尔

克洛德·约瑟夫·鲁日·德·李尔(法语:Claude Joseph Rouget de Lisle,1760年5月10日隆勒索涅 - 1836年6月26日舒瓦西勒鲁瓦),法国作曲家,代表作为法国国歌《马赛曲》。 鲁日·德·李尔以工程师的身份加入军队并获得上尉军衔。1792年4月,法国大革命期间,鲁日·德·李尔在进驻斯特拉斯堡时创作了著名的《马赛曲》,词来自鲁日·德·李尔,曲则是意大利作曲家乔瓦尼·巴蒂斯塔·维奥蒂于1784年创作。作品最初名为《莱茵军战歌》,夏尔·让·马里·巴尔巴鲁率领马赛志愿军向巴黎进军,一路高唱此歌,因此被称为《马赛曲》。 鲁日·德·李尔是一名温和的共和主义者,1793年被开除军职并投入监狱,但随后被释放。1836年,鲁日·德·李尔在穷困中去世。1915年7月14日,其骨灰被移放到荣军院。 R R R.

新!!: 法国大革命和克洛德·约瑟夫·鲁日·德·李尔 · 查看更多 »

創造論

創造論或称創世論、神創論(Creationism),常見於古代人類紀錄與「外來」智慧對話的典籍記載。創造論者普遍相信人類、生物、地球及宇宙是由超自然力量或超自然的生物創造,通常為神、上帝或造物主,亦有關於外星人的創世論。另有說法認為,只要是時間或空間上的連續實體即具有創造的可能。不同宗教典籍及民族都各有創造論的敘述。.

新!!: 法国大革命和創造論 · 查看更多 »

勞恩男爵安·羅伯特·雅克·杜爾哥

安内-罗贝尔-雅克·杜尔哥,劳内男爵(Anne-Robert-Jacques Turgot, Baron de Laune,)。他是法國在18世紀中後期古典經濟學家,也是經濟學上重農學派的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今天他被視作經濟自由主義的早期倡導者之一。.

新!!: 法国大革命和勞恩男爵安·羅伯特·雅克·杜爾哥 · 查看更多 »

勝利號戰艦

皇家海軍勝利號战舰(HMS Victory)是一艘英國皇家海軍的一級风帆战列舰。在1778年美國獨立戰爭爆發時參與 ,並於1797年法國大革命時,參與聖文生角之役,大勝西班牙海軍。此後又在1805年參與特拉法加之役,其間因作為副海軍上將納爾遜的旗艦并且大破法國與西班牙聯合艦隊而聞名於世。 勝利號戰艦也是現存最古老的戰艦。現在停放於英國樸次茅斯海軍基地的乾塢,作為一所浮動博物館使用。.

新!!: 法国大革命和勝利號戰艦 · 查看更多 »

勃利夫人

波利內公爵夫人(Comtesse de Polignac),本名是約蘭德·瑪婷·嘉布麗葉兒·德·波拉斯壯,波利內公爵夫人,Yolande Martine Gabrielle de Polastron, duchesse de Polignac)是出生於法國巴黎的貴族。她相當瑪麗·安托瓦內特重用,之後還成為王后子女的家庭教師。而波利內家族仗著瑪麗王后對其的寵幸得到許多榮華富貴。但當法國大革命爆發之後,該家族卻拋下瑪麗王后逃往奧地利避難,公爵夫人不久後即去世。 Category:法国公爵夫人 P Category:巴黎人.

新!!: 法国大革命和勃利夫人 · 查看更多 »

勃艮第的约娜

勃艮第的约娜(,),亦被稱為“跛子约娜”,法國王后,瓦盧瓦王朝國王腓力六世的第一任妻子。勃艮第的约娜來自卡佩王朝勃艮第的直支,父親為勃艮第公爵羅貝爾二世,母親是法國公主勃艮地公爵夫人艾格妮絲(路易九世的幼女)。她的姊姊也是法國王后,前任國王路易十世的第一任妻子勃艮第的瑪格麗特Elizabeth Hallam, Capetian France: 987-1328, (Longman, 1980), 282.

新!!: 法国大革命和勃艮第的约娜 · 查看更多 »

勒内·尼古拉·夏尔·奥古斯坦·德·莫普

勒内·尼古拉·夏尔·奥古斯坦·德·莫普(René Nicolas Charles Augustin de Maupeou,) 法国政治家,大法官。曾一度剥夺法国高等法院的政治权力(1771年—1774年)。然而路易十六即位后取消了他的措施,使他失去了可能防止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基本制度的改革。.

新!!: 法国大革命和勒内·尼古拉·夏尔·奥古斯坦·德·莫普 · 查看更多 »

勒皮主教座堂

勒皮主教座堂(Cathédrale Notre-Dame du Puy)是天主教勒皮教区的主教座堂,位于法国奥弗涅大区上卢瓦尔省的省会勒皮。它在查理曼大帝时代之前已经是朝圣中心,是前往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朝圣之路的组成部分。它是法国的国家历史文物,1998年作为通往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之路的一部分列为世界遗产。 主教座堂位于城市的最高点,包括从5世纪到15世纪的各种建筑风格,但是大部分建筑始于12世纪上半叶。 其正立面用白色砂岩和黑色火山角砾岩形成条纹,需要攀登60级台阶,3条高大的拱形走道通往门廊,再通往教堂正厅的第一个分隔下方;上方是3个中央窗户,照亮正厅;再上方是3面山形墙。南侧翼门道设有精美的罗曼式门廊。唱诗班席位后面竖立着单独的7层罗曼式钟楼。教堂正厅分隔的上方是八角形的塔楼,唱诗班席位和十字形翼部在筒形穹窿下面。色彩斑驳的走廊连接13世纪要塞的遗址,要塞将主教座堂区域与城市其余部分隔开。在主教座堂附近,11世纪的圣若望洗礼堂修建于罗马地基上。.

新!!: 法国大革命和勒皮主教座堂 · 查看更多 »

勒沙普里安法

勒沙普里安法(Loi Le Chapelier)是国民议会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于1791年6月14日通过的一部法律。该法禁止了同业公会和手工业行会,并收回了工人罢工的权力。法律同时也将自由企业视为典范。该法由提出并起草。法律的颁布激怒了无套裤汉,他们要求终结国民制宪议会,但尽管如此制宪议会还是一直延续到9月30日。法律最终在1864年5月25日被废除,取代它的是(由提议,并被拿破仑三世采纳),此法恢复了工人联合以及罢工的权力。.

新!!: 法国大革命和勒沙普里安法 · 查看更多 »

動員

動員是召集軍隊及物資的行動,為戰爭作準備。自從徵兵、電報及鐵路等科技革新在十九世紀興起,令徵集大量士兵變得更容易。動員由法國大革命時開始制度化,然而大規模的動員卻發生在第一次及第二次世界大戰。.

新!!: 法国大革命和動員 · 查看更多 »

国家社会主义

国家社会主义(Nationaler Sozialismus)起源於十九世紀末葉的歐洲(1890年代),是主要在二十世紀上半葉於德國境內流行的政治思潮與運動,其意识形态融合了国家主义與社會主義。 国家社会主义是主张国家至上的社会主义,这与主张民主至上的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互为对抗。 国家社会主义在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實現形式是由德國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纳粹党)推行的納粹主義。不過,納粹主義是否等同于國家社會主義,目前仍有争议。.

新!!: 法国大革命和国家社会主义 · 查看更多 »

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 (法国)

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Muséum national d'histoire naturelle)位于法国巴黎。其前身为皇家药用植物园。19世纪其在科学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

新!!: 法国大革命和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 (法国) · 查看更多 »

国家法西斯党

国家法西斯党(Partito Nazionale Fascista;简称PNF)为一前意大利政党,由贝尼托·墨索里尼创建以通过政治形式表达法西斯主义。该政党于1922年“向罗马进军”,夺取政权,成为执政党,统治意大利直至1943年墨索里尼为法西斯大议会罢黜。 在建立国家法西斯党前,墨索里尼所创的首个政党名为“法西斯革命党”(Partito Fascista Rivoluzionario;简称PFR),据其称创立于1915年。在1919年11月选举惨败后,法西斯革命党于1921年更名为国家法西斯党。 国家法西斯党的思想基础为及收复和扩张意大利领土的欲望。法西斯主义者认为意大利必须通过这一举措以树立其国家地位,避免陷入衰败Aristotle A. Kallis.

新!!: 法国大革命和国家法西斯党 · 查看更多 »

国家无神论

国家无神论(英語:State atheism),是一个相对于国家宗教的概念,即由政府所推行的无神论,通常会伴随着对宗教自由的压制, David Kowalewski, Russian Review, Vol.

新!!: 法国大革命和国家无神论 · 查看更多 »

国王饼

国王饼(galette des Rois),又称“国王派”,是法国人在每年1月6日天主教主显节前后食用的一种圆形饼状蛋糕,由千层酥加上杏仁奶油内馅烤制而成,名义上为了纪念基督教《圣经》记载的东方三博士朝见襁褓中的耶稣的事件。 国王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的农神节,当时罗马人在节庆的宴会上在糕点中放置蚕豆,分给奴隶,吃到蚕豆者成为“一日国王”,享受一天的特权。基督教统治欧洲之后,教会将这一传统与东方三博士联系起来,并将蚕豆换成幼年耶稣的瓷制小像,但在法语中仍称为“蚕豆”(fève)。如今的国王饼中往往藏有小瓷像,题材不一,并通常与硬纸王冠一起售卖。尽管宗教色彩已经淡化,大部分法国人在1月初的亲朋聚会中仍会分食国王饼,吃到“蚕豆”者成为幸运儿,得到他人的祝福。 国王饼在其他西方国家也有不少变种,统称国王蛋糕。.

新!!: 法国大革命和国王饼 · 查看更多 »

国际单位制

國際單位制(Système International d'Unités,簡稱SI),-->源於公制(又稱米制),是世界上最普遍採用的標準度量系統。國際單位制以七個基本單位為基礎,由此建立起一系列相互換算關係明確的「一致單位」。另有二十個基於十進制的詞頭,當加在單位名稱或符號前的時候,可用於表達該單位的倍數或分數。 國際單位制源於法國大革命期間所採用的十進制單位系統──公制;現行制度從1948年開始建立,於1960年正式公佈。它的基礎是米-千克-秒制(MKS),而非任何形式的厘米-克-秒制(CGS)。國際單位制的設計意圖是,先定義詞頭和單位名稱,但單位本身的定義則會隨著度量科技的進步、精準度的提高,根據國際協議來演變。例如,分別於2011年、2014年舉辦的第24、25屆國際度量衡大會討論了有關重新定義公斤的提案。 隨著科學的發展,厘米-克-秒制中出現了不少新的單位,而各學科之間在單位使用的問題上也沒有良好的協調。因此在1875年,多個國際組織協定《米制公約》,創立了國際度量衡大會,目的是訂下新度量衡系統的定義,並在國際上建立一套書寫和表達計量的標準。 國際單位制已受大部分發達國家所採納,但在英語國家當中,國際單位制並沒有受到全面的使用。.

新!!: 法国大革命和国际单位制 · 查看更多 »

国际标准舞

体育舞蹈,或稱運動舞蹈(dancesport),是在社交舞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競技性舞蹈比賽。競技舞蹈分為兩類,即國際標準舞(International Standard)和國際拉丁舞(International Latin),合稱為國際風格(International Style),而每種類別又各五項舞蹈組成。世界大多數國家的舞蹈比賽主要是國家標準舞和國際拉丁舞。在美國,除了國際舞之外,還有美式舞,分別稱作美式流暢舞(American Smooth)和美式節奏舞(American Rhythm),稱為美式風格(American Style)。 標準舞(Ballroom Dance,或称舞厅舞)包括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探戈、狐步和快步舞。 拉丁舞(Latin Dance)包括伦巴、恰恰、桑巴、捷舞和鬥牛舞。 在美國,流暢舞和節奏舞由以下幾種舞組成:.

新!!: 法国大革命和国际标准舞 · 查看更多 »

国民制宪议会

国民制宪议会(Assemblée nationale constituante)成立于法国大革命第一阶段的1789年7月9日,其前身是法国国民议会。国民制宪议会于1791年9月30日解散,其继承者为国民立法议会。.

新!!: 法国大革命和国民制宪议会 · 查看更多 »

国民公会

國民公會(Convention nationale)存在於1792年9月20日至1795年10月26日,是法蘭西大革命時期的單一國會。 1792年八月十日事件後,國民立法議會頒布發令暫停國王路易十六的職務,並由未逃跑代表召開臨時國民公會起草新憲法選出新的國民工會代表。 新憲法規定所有國民公會代表必須經由年滿25歲以上,居住一年以上並依靠起勞力生活的法蘭西人民,選舉產生。 因此,1792年 9月20日開幕的國民公會是第一個沒有階級區分的法國議會,由男性普選產生的代表組成。 國民公會由749名議員組成,其中吉倫特派為右翼,約160人,山嶽派(因議員坐在議會廳較高位置而得名)為左翼,約140人,而人數最多的為中間派,也稱或沼澤派(因議員坐在議會廳較低位置得名)。 1795年10月26日,國民公會解散,其立法權力由和五百人院 繼承,其行政權力由督政府繼承。.

新!!: 法国大革命和国民公会 · 查看更多 »

国民立法议会

國民立法議會(Assemblée législative)是法蘭西王國 (1791–1792) ,1791年10月1日至1792年9月,法蘭西大革命期間的立法機構。其前承接國民制憲議會,其後繼聯國民公會。.

新!!: 法国大革命和国民立法议会 · 查看更多 »

国民自卫军

国民自卫军(法文:Garde Nationale)指的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各城市效仿巴黎的国民自卫军组建的民兵组织。这是一支区别于正规军的独立军事力量,最初由拉法耶特侯爵指挥,然后短暂地归Mandat侯爵指挥。直到1792年的夏天它还与资产阶级有密切联系,并支持君主立宪制。国民自卫军对革命有一定影响,但后来被拿破仑解除武装,仅在1809年和1814年被召回用以保卫法兰西。在皇帝被流放后,国民自卫军重建并继续在19世纪的每一次革命中扮演重要角色。.

新!!: 法国大革命和国民自卫军 · 查看更多 »

国旗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与标志,悬挂着的国旗就代表了国家的主权。国旗经常被政府机构悬挂,但通常也可被本国的公民使用。不同的国旗有着不同的样式,包括不同的长宽比例,甚至不同的形状。 公用和私人建筑物(例如政府、企业、学校和法院)经常悬挂国旗。在某些国家,国旗在民用建筑上只在几个规定的国旗悬挂日悬挂。国旗通常分为陆上用旗和海上用旗两种,各有三种类型,但大多数国家在这几种类型上采用相同的设计。.

新!!: 法国大革命和国旗 · 查看更多 »

图尔钟楼

钟楼(Tour de l'Horloge)原名账房塔(Tour du Trésor),是法国图尔的一座历史建筑,位于城市的历史中心,原为历史上一座供奉都爾的聖瑪爾定的宗座圣殿的一部分。建于11世纪,罗马式风格。1840年列为法国历史古迹。 现在的名称命名于法国大革命以后。.

新!!: 法国大革命和图尔钟楼 · 查看更多 »

图赖讷

图赖讷(法语:Touraine),是法国历史上的一个行省(行省这一行政区划已于1789年被取消),首府为图尔。1790年在法国大革命进行的过程中建立了省这一新的行政单位,原图赖讷行省被分为3个省:安德尔-卢瓦尔省、卢瓦尔-谢尔省和安德尔省。.

新!!: 法国大革命和图赖讷 · 查看更多 »

Code Geass世界觀設定及專有名詞列表

本条目记录《Code Geass 反叛的鲁路修》、《Code Geass 亡國的AKITO》和《Code Geass 双貌的奥兹》中的世界观设定及专有名词。.

新!!: 法国大革命和Code Geass世界觀設定及專有名詞列表 · 查看更多 »

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

埃尔-夏尔-让-巴普蒂斯-西尔维斯特·德·维尔纳夫(Pierre-Charles-Jean-Baptiste-Silvestre de Villeneuve,1763年12月31日–1806年4月22日),拿破仑战争期间的法国海军将领,在特拉法加海战中指挥法国和西班牙舰队同霍雷肖·纳尔逊作战。.

新!!: 法国大革命和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 · 查看更多 »

皮埃尔·约瑟夫·雷杜德

埃尔-约瑟夫·雷杜德(英文名:Pierre-Joseph Redouté,1759年7月10日生于比利时圣胡伯特---1840年6月19日于巴黎逝世,是一位比利时画家和植物学家,以玫瑰、百合及石竹类花卉等绘画闻名于世,并被誉为“花之拉斐尔”。他是玛丽·安托瓦内特(法国路易十六的王后)的专职画师,法国大革命及恐怖统治时期(又称雅各宾专政)仍坚持作画。雷杜德得以在政治动荡骚乱中幸存下来,获得国际认可,皆源于精湛的绘画表现技艺,这类技艺在21世纪初仍鲜于人世。 著名油彩植物对开出版物《植物学图谱》,正值雷杜德的创作巅峰期(1798年-1837年),当时的巴黎是欧洲文化和科学中心。一腔热忱的绘画精神,使他成为弗兰德和荷兰传统花卉画家布鲁盖尔(Brueghel)、理查德·乐伊斯(Ruysch)、海以森( van Huysum )、德·黑姆( de Heem)的学生兼助手。雷杜德毕生创作植物绘本逾2,100幅,涵盖1,800余种不同的品种,大部分在雷杜德之前均未曾以绘画的艺术形式呈现出来。.

新!!: 法国大革命和皮埃尔·约瑟夫·雷杜德 · 查看更多 »

皮埃尔·里尔·德·伯农维尔

埃尔·里埃尔,伯农维尔侯爵(Pierre Riel, marquis de Beurnonville) 法国革命战争期间的法国将领,后被授予法国元帅。.

新!!: 法国大革命和皮埃尔·里尔·德·伯农维尔 · 查看更多 »

皮埃爾·韋鳩尼昂·韋尼奧

埃爾·韋鳩尼昂·韋尼奧(Pierre Victurnien Vergniaud;),是法蘭西律師和政治家、國民立法議會波爾多代表,在法國大革命活躍。韋尼奧是一位雄辯的演說家,也是雅克·皮埃爾·布里索和吉倫特派的支持者。.

新!!: 法国大革命和皮埃爾·韋鳩尼昂·韋尼奧 · 查看更多 »

皮埃蒙特大区

埃蒙特 (Piemonte, )是意大利西北的一个大区。大区面积有25,399 平方公里及大约四百三十万人口。大区首府是都灵。 皮埃蒙特三面被阿尔卑斯山山脉包围,包括波河的起源维素山脉,及罗莎山脉。大区与法国、瑞士、及意大利伦巴第、利古里亚、艾米利亚-罗马涅及瓦莱达奥斯塔大区相邻。 皮埃蒙特的低地是一块农产丰足的地区,盛产小麦、稻米、玉蜀黍及葡萄。该区也是主要的工业中心,特别是都灵,是菲亚特车厂的总部所在地。 2006年2月,都灵成功主办2006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皮爾蒙特王國以前的首都位於義大利旁的海上的一個小島嶼.

新!!: 法国大革命和皮埃蒙特大区 · 查看更多 »

皮卡第

卡第(Picardie)是法国的一个已不存在的大区,它下属三个省:埃纳省 Aisne(02)、瓦兹省 Oise(60)和索姆省 Somme(80)。.

新!!: 法国大革命和皮卡第 · 查看更多 »

皮尔尼茨

皮尔尼茨本来是德国德累斯顿附近的一个镇,1950年被并入德累斯顿,成为其一个市区。今天皮尔尼茨依然保持着它过去乡村的结构,它属于萨克森的葡萄酒出产地之一,离德累斯顿市中心约15千米。一些周边的村庄今天也属于皮尔尼茨。 皮尔尼茨尤其以其英国式的公园和皮尔尼茨宫著称,该宫是德累斯顿旅游点之一。此外位于葡萄山中的优雅的葡萄山教堂也是一个特别的旅游点。 1791年8月27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普鲁士国王、后来的法国国王查理十世和萨克森选帝侯在皮尔尼茨发表了皮尔尼茨宣言,这个宣言被看作是对法国大革命的宣战书。 P.

新!!: 法国大革命和皮尔尼茨 · 查看更多 »

皮尔尼茨宣言

《皮尔尼茨宣言》于1791年8月27日在今德国萨克森州皮尔尼茨发布,签署人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二世和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 宣言号召欧洲列强支持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警告法国大革命的革命者不要进一步侵犯路易十六的权力并将权力交还路易十六。宣言促使了法国大革命战争的爆发。 宣言表明只要歐洲其他列強對法國開戰,奧地利將會加入抗法戰爭之中。利奧波德認定英國首相小威廉·皮特並不支持對法戰爭,所以他巧妙運用詞句使奧地利未來不必捲入戰火中。利奧波德之所以發表此宣言,實為滿足流亡奧地利的法國僑民的要求,因他們號召外國勢力干預法國的情況。 然而即使利奧波德不欲開戰,國民制憲議會卻理解此宣言為奧地利即將開戰。激進的法國人如吉倫特派雅克·皮埃爾·布里索(Jacques Pierre Brissot)號召戰爭,以此作為機會擴大個人影響力。在1792年4月20日,法國大革命戰爭爆發。 Category:法国大革命 Category:神圣罗马帝国政治 Category:普鲁士王国外交 Category:萨克森州历史 Category:政府间宣言 Category:1790年代欧洲政治 Category:1791年.

新!!: 法国大革命和皮尔尼茨宣言 · 查看更多 »

犯罪學

犯罪學(Criminology)是一門社會科學,主題是尋找犯罪行為的現象與規律,尋找犯罪發生的原因,藉此尋找方法以減輕犯罪對社會的影響(最後這項於今日已被更精緻地分科為刑事政策,而與犯罪學同屬刑事學的分支學門)。除了針對犯罪人以外,犯罪學研究也會調查社會與政府對犯罪的認定標準和反應,以及研究如何改善被害人的處境。 在研究方法上,當世的犯罪學特別著重於應用社會學、心理學和經濟學的理論及研究方法來觀察和瞭解犯罪現象、成因。此外,隨著大腦神經科學和基因的研究興盛,這兩種領域的觀點也越來越受犯罪學的歡迎。.

新!!: 法国大革命和犯罪學 · 查看更多 »

皇堡

皇堡(Bourg-le-Roi)是法国萨尔特省的一个市镇,位于该省北部。.

新!!: 法国大革命和皇堡 · 查看更多 »

皇帝

皇帝是君主制國家元首的頭銜之一,意指帝國的最高統治者,通常做為最高位階的君主頭銜,凌駕在王與封爵之上。如皇帝職位由女性擔任,則稱「女皇」或「女帝」。.

新!!: 法国大革命和皇帝 · 查看更多 »

王室情婦

王室情婦是古代歐洲王室成員所包養的情婦。古代歐洲的婚姻制度受到基督教的牽制,提倡一夫一妻制,歐洲皇室和貴族離婚受嚴格的條件限制,而且必須由基督教最大教派天主教的罗马大公教会同意。此外,貴族婚姻多半都具有政治上的考量,因此歐洲各國貴族以包養情婦的方式彌補愛情方面的需要。而在一夫多妻制国家中,君主通常会拥有龐大的妾室,情妇較為少見,但仍有一些被君主寵幸的宮女為無妻妾名份的姬侍,亦有少數以民女、臣妻或貴族女性為情婦,但未成制度。.

新!!: 法国大革命和王室情婦 · 查看更多 »

玛丽安娜

玛丽安娜(法语:Marianne),是法兰西共和国的国家象征。就其外延意义而言,她还是自由与理性的拟人表现。与代表法兰西民族及其历史、国土与文化的“高卢雄鸡”相对,玛丽安娜代表了作为一个政治意义上的国家(state)的法国以及她的价值观念。她的形象遍布法国各地,还常常被放置在市政厅或法院显著位置。她的形象被雕刻成了一座铜像,矗立在巴黎的共和国广场(Place de la République)上,以象征“共和的胜利”。她的形象不仅在国家政府机关的印章以及法国的邮票上出现,还被刻在了法國的歐元硬幣上,在已经退出流通的法郎上也有她的身影。玛丽安娜是法兰西共和国最为著名的象征之一。 关于玛丽安娜形象的起源,至今说法不一。说法之一认为玛丽安娜源自艺术家奥诺雷·杜米埃在1848年创作的抚育罗穆卢斯和瑞摩斯的母亲形象。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她的形象来自于雕塑家弗朗索瓦·吕德在七月王朝时期创作的凯旋门的浮雕上高唱《马赛曲》、愤怒的女武士。无论如何,玛丽安娜都已然成为了法国的象征。作为共和制度的人格象征,她的形象常常被用来指代共和派,也屡屡遭到反对共和的人士的讽刺和侮辱。尽管玛丽安娜与高卢雄鸡都是常见的法国象征,但他们都未能享受官方地位:根据法国宪法(Constitution française)第二条的规定,法国的唯一官方象征是法国国旗。.

新!!: 法国大革命和玛丽安娜 · 查看更多 »

玛丽·安托瓦内特

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 Antoinette,或;; 原名瑪麗亞·安東尼亞·約瑟法·約翰娜,Maria Antonia Josepha Johanna;),早年為,後爲法國王后。她是神聖羅馬皇帝弗朗茨一世與皇后玛丽亚·特蕾西亚的第十五個子女,在所有子女中排行倒數第二。1785年项链事件公諸于世后,安托瓦内特的民望滑入谷底。大革命發生後,她被称为“赤字夫人”(Madame Déficit)。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王室出逃未成,1792年9月21日,路易十六被废,法国宣布废除君主制。王室遭拘于圣殿塔内。安托瓦内特被控犯有叛国罪,路易十六处决九个月后,即1793年10月16日,被交付给革命法庭审判,判处死刑,魂断断头台,享年38岁。.

新!!: 法国大革命和玛丽·安托瓦内特 · 查看更多 »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是一位18世纪的英国作家、哲学家和女权主义者。在她短暂的写作生涯中,她写就了多篇小说和论文、一本旅行书简、一本法国大革命史、一本以及一本童书。《女权辩护》(1792年)是沃斯通克拉夫特最知名的作品;在这本书裡,她提出:女性并非天生地低贱于男性,只有当她们缺乏足够的教育时才会显露出这一点。她认为男性和女性都应被视为有理性的生命,并还继而设想了建立基于理性之上的社会秩序。 对普通大众——特别是女权主义者而言,沃斯通克拉夫特的一生要比她的作品更吸引人们的注意,这主要是由于她另类的生活方式。在与无政府主义运动的先驱者威廉·戈德温结婚之前,沃斯通克拉夫特还曾与两个男人有过两段不幸的爱情:其一是画家亨利希·菲斯利,其二是商人吉爾伯特·伊姆利。沃斯通克拉夫特与戈德温有一个女儿,即是《弗兰肯斯坦》的作者玛丽·雪莱。38岁时,沃斯通克拉夫特死于产后并发症,并遗留下几部未完成的手稿。 在沃斯通克拉夫特死後,戈德温出版了《》(1798年),其中透露了她另类的生活方式。本为纪念妻子的戈德温,却在无意之间将她的名誉破坏长达一个世纪之久。但是,随着20世纪初女权主义运动的兴起,沃斯通克拉夫特对性别平等的提倡以及对传统女性特质的批评开始变得日益重要。在现今,沃斯通克拉夫特被视作是的鼻祖之一,而女权主义者们也经常会提到她的生活与作品。.

新!!: 法国大革命和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 · 查看更多 »

玛丽一世 (苏格兰)

玛丽一世(英语:Mary I;1542年12月8日—1587年2月8日),亦称玛丽·斯图亚特(Mary Stuart)或苏格兰人的女王玛丽(Mary, Queen of Scots),于1542年12月14日至1567年7月24日统治苏格兰。 玛丽是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五世唯一幸存的婚生子女,父亲去世后,仅有六天大的玛丽继承了王位。她童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法兰西度过的,而苏格兰则由摄政统治。1558年,她嫁给了法兰西海豚弗朗索瓦。1559年,弗朗索瓦登上法兰西王位,是为弗朗索瓦二世,玛丽也一度成为法兰西王后,直至丈夫在1560年12月去世。玛丽在寡居后返回苏格兰,于1561年8月19日抵达利斯。四年后,她嫁给了她的大表弟达恩利勋爵亨利·斯图亚特,但两人婚姻并不美满。1567年2月,一场爆炸摧毁了达恩利的住所,而死于谋杀的达恩利则在花园里被发现。 第四代博思韦尔伯爵詹姆斯·赫本被通常认为精心策划了达恩利的死,但他于1567年4月获判无罪,并在翌月迎娶玛丽。反对这对夫妇的起义爆发之后,玛丽被囚禁在列文湖城堡。1567年7月24日,她被迫逊位给她与达恩利所生的一岁儿子詹姆斯六世。玛丽意欲夺回王位,失败后逃往南方,向其大表姑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寻求保护。玛丽一度声称伊丽莎白的王位应属于自己,包括称为北方崛起的反抗者在内的许多英格兰天主教徒视玛丽为英格兰合法君主。伊丽莎白视她为威胁,把她囚禁在英格兰内陆的各种城堡和庄园里。经过十八年半的监禁,玛丽被判在1568年密谋暗杀伊丽莎白,并于翌年被斩首。.

新!!: 法国大革命和玛丽一世 (苏格兰) · 查看更多 »

玛丽亚一世 (葡萄牙)

虔誠的女人瑪麗亞一世(),1777年至1816年担任葡萄牙布拉-干-薩王朝女王。.

新!!: 法国大革命和玛丽亚一世 (葡萄牙) · 查看更多 »

玛利·弗朗索瓦·萨迪·卡诺

玛利·弗朗索瓦·萨迪·卡诺(Marie François Sadi Carnot,),法國工程师出身的政治家,法国大革命时期著名的“胜利的组织者”拉扎尔·卡诺之孫,左派議員伊波利特·卡諾(Hippolyte Carnot)之子。1887年當選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第四任總統。1894年6月24日被義大利無政府主義者桑特·格罗尼莫·卡塞里奥(Sante Geronimo Caserio)刺殺。玛利·弗朗索瓦·萨迪·卡诺於午夜過後(即6月25日)死亡。.

新!!: 法国大革命和玛利·弗朗索瓦·萨迪·卡诺 · 查看更多 »

玛利亚·比阿特丽斯 (萨伏伊)

玛丽亚·比阿特丽斯(玛丽亚·比阿特丽斯·维多利亚·久塞皮娜)(),萨伏伊公主和摩德纳公爵夫人。.

新!!: 法国大革命和玛利亚·比阿特丽斯 (萨伏伊) · 查看更多 »

玛黑区新教教堂

玛黑区新教教堂(Temple du Marais)是一座新教教堂,位于巴黎第四区玛黑区圣安托万路17号。 该堂原为天神之后堂(Église Sainte-Marie-des-Anges),属于天主教圣母访亲女修会的女修道院,由安讷西的圣方济加·尚达尔创立于1619年。该修道院在1790年法国大革命期间被洗劫并没收,修女被驱逐,1796年出售修道院,除小堂外的建筑均被拆除。18092年,拿破仑下诏将该堂交给新教教会。 File:Paris TempleduMarais Portail101.JPG| File:Temple Sainte-Marie.jpg| File:Temple du Marais Nuit Blanche 2010.jpg|.

新!!: 法国大革命和玛黑区新教教堂 · 查看更多 »

灰衣忏悔者小堂

阿维尼翁的灰衣忏悔者小堂(Chapelle des Pénitents Gris)据说是由法国国王路易八世创立于1226年9月14日。在阿维尼翁之围末期,在索格河河岸不断有赎罪游行,赤着脚,裹着袋子,跪在圣十字小堂。 实际上更可能是法国国王呼吁阿维尼翁主教伯多禄三世采取的行动,教友们跟着他,赤着脚,裹着袋子,作为赎罪的标志。他们被称为“灰衣忏悔者。”Jean-Paul Clébert,p.

新!!: 法国大革命和灰衣忏悔者小堂 · 查看更多 »

現代史

代史(Modern history),又譯為近代史,指現代(又譯近代,modern period,modern era)這個歷史時期的歷史。在西方,現代普遍被定義為中世紀之後的歷史時期,約開始於16世紀。現代可以被進一步區分為近世(Early modern period)與現代晚期(late modern period),這兩個時期以法國大革命及工業革命作為分界。在現代史之中,與現在時間緊密相關的歷史,稱為當代史(Contemporary history)。 近代和現代合稱近現代,即以近代為現代之前的一個時期;但有時近代和現代沒有截然的含義區別,視為同義,相互替代使用。.

新!!: 法国大革命和現代史 · 查看更多 »

現代性

代性(英语:modernity)是指現代社會的性質或特徵。.

新!!: 法国大革命和現代性 · 查看更多 »

理性崇拜

性崇拜(Culte de la Raison)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出现的一种基于无神论的信仰。该信仰由雅克·埃贝尔,皮埃尔·加斯帕德·肖梅特和他们的支持者创立,其目标在于取代基督教。理性崇拜学说的对立面之一,是创始人为羅伯斯庇爾的至上崇拜。这两个信仰都是大革命时期和恐怖统治时期法国去天主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 法国大革命和理性崇拜 · 查看更多 »

督政府

督政府(Directoire exécutif),是法国大革命中于1795年11月2日至1799年10月25日期间掌握法国最高政权的政府,前承国民公会,后启执政府。 1795年8月,热月党控制的国民公会颁布了新的共和三年宪法,规定新立法机构分为上下两院,上院称元老院,由250人组成,下院称五百人院,由500人组成。宪法规定现政府代表必须在新立法机构中占据三分之二以上的席位。根据五百人院的提名,元老院选举出5名督政官组成督政府,每年改选其中1人。督政府成员以3个月为期,每人轮流担任主席。 这一宪法遭到了广泛的反对。10月2日,反对派在法兰西剧院集会反对新宪法,并于10月3日发动暴动,是为“葡月暴动”。同日,国民公会任命保罗·巴拉斯为军事领导人,但实际上的军事行动是在拿破仑·波拿巴的指挥下进行的。在波拿巴炮兵的轰击下,葡月暴动在10月5日被镇压。 根据新宪法,国民公会在10月26日解散,新的立法机构于次日开会选举出督政府,首任五人是保罗·巴拉斯、艾蒂安-弗朗索瓦·勒图尔纳、路易·玛丽·德·拉·拉勒维里、让·弗朗索瓦·勒贝尔和拉扎雷·卡尔诺。.

新!!: 法国大革命和督政府 · 查看更多 »

破壞

壞是對一個結構或象徵的明顯塗損或毀損。這種行為可能是為了表達辱蔑、創意、或兩者均有。西方語言中,「破壞」一詞的來源,是日爾曼的汪达尔人,據信他們在445年無情地劫掠了羅馬。此詞首次使用,是1794年1月在法國大革命時期,布盧瓦(Blois)地方constitutional bishop亨利·格來瓜爾(Henri Grégoire)給Republican Convention(共和國會議)遞交的報告,其中使用了Vandalisme這個詞來描述共和國軍隊的一些作為。 破坏是“蓄意毁坏或损坏公共或私人财产的行为”。破坏包括刑事损害,如针对公共财物的塗鴉和污损。.

新!!: 法国大革命和破壞 · 查看更多 »

砖瓦之日

之日 (Journée des Tuiles)是1788年6月7日发生在法国东南部城市格勒诺布尔的事件。这是法国大革命前夕的首次抗争,部分历史学家把它作为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新!!: 法国大革命和砖瓦之日 · 查看更多 »

社会变迁

广义的社会变迁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是从个人以至人类整体各个层次上社会现象的改变。”狭义的社会变迁则指社会结构的变化,例如人际交往由一种模式转向另一种模式,或者社会基本价值的变化。社会变迁的研究对象既包括社会变化的过程,也包括社会变化的结果。社会变迁是一个不断发生的现象集合,它在现代社会表现得越发强烈。正是对社会变迁的好奇与探索促进了现代社会学的发展。 1789年,法國發生法國大革命,使得當代人類首次出現以自由、平等、博愛的理念。同時造成當時社會巨大動盪。社會學也是在同樣的背景下由孔德首創誕生的學科,因此古典社會學相當看重社會變遷的由來或原因。.

新!!: 法国大革命和社会变迁 · 查看更多 »

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Du contrat social ou Principes du droit politique,又译为《民約論》,全名《社会契约论或政治权利原理》)是瑞士裔法国思想家让-雅克·卢梭于1762年写成的一本书。 《社会契约论》中主权在民的思想,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深刻地影响了逐步废除欧洲君主绝对权力的运动,以及18世纪末北美殖民地摆脱英帝国统治、建立民主制度的斗争。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及两国的宪法均体现了《社会契约论》的民主思想。.

新!!: 法国大革命和社会契约论 · 查看更多 »

社会学

會學(sociology)起源於19世紀末期,是一門研究社會的學科。社會學使用各種研究方法進行實證調查和批判分析,以發展及完善一套有關人類社會結構及活動的知識體系,並會以運用這些知識去尋求或改善社會福利為目標。社會學的研究範圍廣泛,包括了由微觀層級的社會行動(agency)或人際互動,至宏觀層級的社會系統或結構,社會學的本體有社會中的個人、社會結構、社會變遷、社會問題、和社會控制,因此社會學通常跟經濟學、政治學、人類學、心理學等學科並列於社會科學領域之下。 社會學在研究題材上或研究法則上均有相當的廣泛性,其傳統研究對象包括了社會分層、社會階級、社會流動、社會宗教、社會法律、越軌行為等,而採取的模式則包括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由於人類活動的所有領域都是由社會結構、個體機構的影響下塑造而成,所以隨著社會發展,社會學進一步擴大其研究重點至其他相關科目,例如醫療、護理、軍事或刑事制度、網際網路等,甚至是例如科學知識發展在社會活動中的作用一類的課題。另一方面,社會科學方法(social scientific methods)的範圍也越來越廣泛。在20世紀中葉以來多樣化的語言、文化轉變也同時產生了更多更具詮釋性、哲學性的社會研究模式。然而,自20世紀末起的科技浪潮,也為社會學帶來了嶄新的數學化計算分析技術,例如個體為本模型和社交網路。 因其興起的歷史背景,社會學研究的重心很大一部份放在現代性社會中的各種生活實態,或是當代社會如何形成演進以至今日的過程,不但注重描述現況,也不忽略社會變遷。社會學的研究對象範圍廣泛,小到幾個人面對面的日常互動,大到全球化的社會趨勢及潮流。家庭、各式各樣的組織、企業工廠等經濟體、城市、市場、政黨、國家、文化、媒體等都是社會學研究的對象,而這些研究對象的共通點是一些具有社會性的社會事實。雖然「社會性」的定義在不同學派之間仍有爭執,但社會事實外在於個人,且對個人的行為跟認知有影響,這一點是大致上為社會學者所共同接受的。.

新!!: 法国大革命和社会学 · 查看更多 »

社会主义

會主義(Socialism)是一系列经济体系,,其特点为、民主控制的生产资料(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这个词也指代与这类体系相关的政治理论。"2.

新!!: 法国大革命和社会主义 · 查看更多 »

社会静力学

会静力学是孔德的实证社会学的两个主要部分之一。孔德为社会学规定的研究内容是“秩序与进步”,相应地,其社会学思想分为动力学与静力学两部分。静力学的主题就是社会秩序或社会协调,即社会各个构成部分之间平衡、和谐与稳定的关系。在现实背景上,秩序是在法国大革命后思想与静神的无政府状态以及政治、道德的危机下的社会所急需的。它的学术背景则是解剖学对于实证社会学的借鉴作用,社会秩序的研究原点,是类似于器官的各种组织如何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类似于生命有机体的统一的社会整体。对静态的社会共性规律的发现是对社会发展进化进行研究的基础。孔德如此阐述静力学的学术地位与需要:“根据一个假定的抽象概念,应当把人类秩序作为一个不变的东西首先加以研究。这样我们就能对各个时期和各个地方必然相通的各种基本规律作出估价。这种系统的基础工作有助于我们以后对逐步进化作出全面的解释。” 孔德的静力学的主要内容是以人性结构与社会性质结构为单位实现对于社会各个不同部分的结构关系,以及彼此间持久不断的相互作用和反作用的研究,也就是研究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几个不同层次的结构和相互关系的各个方面。社会的基本要素包括家庭、宗教、经济合作与政治管理,但这些要素最终是由包括情感、活动与智力三种属性的人性所作出根本性解释的,所以人性正是形成与改变社会的基本力量。 曾研究过孔德的斯宾塞沿用了社会静力学这个概念并于1851年出版了《社会静力学》一书,在书中依据其成形的社会进化论陈述了人类自由发展与个体自由的正当性。.

新!!: 法国大革命和社会静力学 · 查看更多 »

社会进步

会进步(Social progress)是指从一个社会在其成员的一般观点中,社会取得进步而逐步改良的过程。社会进步的概念产生于十九世纪的社会学理论,特别是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奥古斯特·孔德和赫伯特·斯宾塞的著作中。 这一思想形成后,一度非常激进,原因是:在此之前的时代,一般观念中社会秩序是不变的,或者说是天定的。换句话说,至高无上的神创造了人们生活的社会系统,这个系统永恒不变,如四季更替一般循环,社会在本质上没有变化,侧重的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一面;对社会的看法非常保守,认为即使有变化发生,也仅仅是表层的。.

新!!: 法国大革命和社会进步 · 查看更多 »

社團主義

團主義(corporatism或corporativism,又译統合主義,協調主義,協同主義,協調組合主義及協同組合主義)在歷史上是一種政治体制,在這樣的體制裡,立法的權力交給了由產業、農業和職業團體所派遣的代表。與多元論相較,多元制度裡眾多團體必須經過民主競爭的過程才能取得權力,但在社團主義制度裡,許多未經過選舉的組織實體掌控了決策的過程。這些社團主義的代表團與一般的商業公司或法人組織並不相同,而是构成了社團主義國家的中心思想——精英政治。 「社團主義」一詞來自拉丁语的corpus(軀體)。這一詞的意思原本與特定的商業公司概念無關,而是用作稱呼任何經聚集而成的組織。原本這一詞的用法代表中世紀歐洲對於整個社會的概念,認為社會是由各種不同的部分所組成,就如同人體是由各種不同功能的器官組成一般。依據許多理論家的說法,社團主義是一種封建主義的「現代」版本,結合了「社團」與國家的利益。 政治學家也會用社團主義一詞來描述獨裁主義的國家,藉由管理許可執照、由官方法人控制社會、信仰、經濟、或群眾組織等過程,由於國家成為這些組織唯一的合法性來源,國家將能有效地指派這些組織的領導人,或限制其挑戰國家權威的能力。這種用法尤其在东亚和拉丁美洲的研究領域上相當常見,有時候也被稱為「國家社團主義」。 在義大利法西斯主義裡,透過這種未經選舉就由國家將所有利益「官方化」由國家管制的形式,宣稱能比民主投票的決策過程更能避免忽略單方利益的情況。這可以視為是「合併」了每種不同的利益由國家管理的制度,也因此而被他們稱為極權主義,以描述他們並非一種運用強迫力量的制度,如同1932年法西斯學者乔瓦尼·秦梯利所寫的《法西斯主義的教條》所言: 義大利法西斯主義的這種理論還宣稱他們是喬治·索列爾的無政府工團主義的正統繼承人。每個利益都各自依據他們的標準形成一個自己的實體—唯一的限制就是必須依附於義大利法西斯主義的社團框架內,而每個利益實體都能經由中央集權架構的組織和援助能力加以結合。這是他們認為達成某些目標的唯一可能方式,例如解決某個國家的無能政府。 當代對於這一詞的用法則較為貶意,尤其是Corporatism(corporativism通常指的只是義大利的架構—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組織),突顯商業公司控制了政府決策過程而犧牲公共利益的情況。商業公司對於政府的影響力通常是透過遊說和其他管道來提升他們的利益,而這些行徑通常被視為是對公眾有害的。從這個角度來看,社團主義也常被稱為公司政治。如果社團主義還與軍事企業有所牽連,也常會被稱為軍國主義或軍工企業複合體。 一些當代的政治學家和社會學家會使用新社團主義一詞來描述一些處於勞工、資本、和政府之間的協議過程(尤其是在歐洲),以區別他們的研究與一般貶抑用法的差異,並突顯社團主義一詞原先的理論。.

新!!: 法国大革命和社團主義 · 查看更多 »

神圣罗马帝国

圣罗马帝国,亦被稱為德意志第一帝國,1512年以后的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是962年至1806年在西欧和中欧的一个封建君主制帝国。帝国的版图以德意志地区为核心,包括一些周边地区,在巅峰时期包括了意大利王国和勃艮第王国。在帝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它由数百个更小的附属单位组成,其中有侯国、公国、郡县,帝国自由城市和其他区域。神圣罗马帝国早期是由擁有實際權力的皇帝統治的封建君主制国,中世纪時演变成承认皇帝為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帝国自由城市的政治联合体。.

新!!: 法国大革命和神圣罗马帝国 · 查看更多 »

祖国处于危难之中

国处于危难之中(La patrie en danger)是法国国民议会于1792年7月11日发布的一篇宣言。这篇宣言是对普鲁士与哈布斯堡君主国联手反对法国的行为的回复。次年,法国开始了。全民动员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发展出来的“人民战争”概念的一部分,目的是“不仅要调集人力来充当常备军,也要鼓舞普通人为自己战斗”。 宣言原文如下.

新!!: 法国大革命和祖国处于危难之中 · 查看更多 »

禁書列表

没有描述。

新!!: 法国大革命和禁書列表 · 查看更多 »

科布倫茨

科布倫茨,依粵語又譯高本斯(Koblenz,源於拉丁語Confluentes,匯流的意思)。臺灣議會之父林獻堂於二十世紀初造訪此地時,曾在所著《環球遊記》一書中,將此城名譯為科不林士,是德國重要的觀光都市。位於德國莱茵兰-普法尔茨州,摩泽尔河與萊茵河交匯處。兩河匯流之處,稱德意志角,為當地名勝。人口 113.000 (2017),是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第四大城市,排在美茵茲、路德維希港,以及特里爾之後。科布倫茨所在的萊茵河谷於2002年被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新!!: 法国大革命和科布倫茨 · 查看更多 »

科德利埃修道院

科德利埃修道院(Couvent des Cordeliers)是法国巴黎的一座古老的中世纪修道院。由路易九世创立。位于巴黎第六区的圣米歇尔大道、拉辛街(rue Racine0和rue de l'École-de-Médecine之间。 法国大革命期间,科德利埃俱乐部在此举行了第一次会议,因而得名。 “科德利埃”是在法国对方济各会Observantist派的称呼。 现在入驻这座建筑的是医学院的迪皮特朗博物馆(Musée Dupuytren,解剖学)。 Category:巴黎第六区.

新!!: 法国大革命和科德利埃修道院 · 查看更多 »

科德利埃俱乐部

科德利埃,又称“科德利埃俱乐部”,正式名称为“人权与民权之友会”,是法国大革命时期一个民粹主義的政治组织。.

新!!: 法国大革命和科德利埃俱乐部 · 查看更多 »

科隆

科隆(Köln, ;1919年前德语也拼写为Cöln),是德國第四大城市,是北威州最大的城市,亦是德國內陸最重要的港口之一,莱茵地区的经济文化和历史中心。它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德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中世纪科隆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教会中心和艺术知识中心。科隆在二战期间遭到严重破坏。今天它以其文化和建筑遗产以及许多重要的国际性活动而闻名。 1850年科隆的人口超过十万,在德国算作大城市。加上其第二住址在科隆的人其居民数今天超过一百万。 科隆也有天主教大主教,是天主教科隆大主教座堂所在地。哥特式教堂科隆大教堂1996年被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它是科隆的主要标志,非官方象征。 43%居民信奉罗马天主教,18%信奉新教,39%信奉其他宗教。直到二战从东德涌来的大量难民,罗马天主教徒一直占科隆居民的大多数。2005年,科隆见证最大的天主教青年盛会。第二十届世界青年日从8月15日星期一到8月21日星期日在科隆举办。 科隆位于欧洲一条重要的东西交通要道与莱茵河的交叉口上。莱茵河是欧洲南北交通的一条重要水道。科隆今天是德国铁路交通最繁忙的枢纽。它的内河港口是欧洲最重要的内河港口之一。 它还是一个文化中心,尤其是创造艺术的一个中心。它的狂欢节非常有名,此外它还是许多协会的驻地。在20世纪的后半叶科隆从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城市演变为一个以服务业为主的工业。今天科隆是一个媒体中心,市内还建造了许多新的办公楼。科隆的保险业也有跨地区性的意义。 科隆还以当地的“科隆啤酒”(Kölsch)闻名,Kölsch也是科隆方言,一句笑话说Kölsch是世界上唯一能喝的语言。科隆也是科隆香水或古龙水的发源地。 科隆是德国最大的大学城之一,市内共有85,183名入册的大学生,占市民总数的8.5%。科隆的外国人数量也很高,2004年底市内有175,515名外国籍居民,占市民总数的17.2%,尤其土耳其人社群是德国最大的之一。科隆因此有很长的多文化熔炉的传统。科隆人素来以开放、自由和宽容著称。 柏林和科隆是两个以接受同性恋文化闻名的城市。科隆在这方面历史悠长,很长时间以来科隆是德国同性恋运动的重要阵地。即使有些事情柏林都有些收敛,科隆却以此为荣,并以德国最大的同性恋群体(著名的例如克里斯多佛大街日)自豪。每年七月间,同性恋们都要举行一次盛大的游行(每年吸引超过1百万游客),这里已经成为多个不同同性恋组织(LGBT)和他们活动的基地。.

新!!: 法国大革命和科隆 · 查看更多 »

科龙贝双教堂

科龙贝双教堂(Colombey-les-Deux-Églises)是法国上马恩省的一个市镇,位于该省西部偏北,属于肖蒙区。该市镇总面积73.63平方公里,2009年时的人口为676人。.

新!!: 法国大革命和科龙贝双教堂 · 查看更多 »

競爭法

爭法(Competition Law)是一種法律,透過規範企業的反競爭行為,以達成促進或維持市場競爭之目標http://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

新!!: 法国大革命和競爭法 · 查看更多 »

立陶宛国旗

立陶宛国旗是一面黃、綠、紅橫向三色旗幟,由立陶宛於1989年3月20日從前蘇聯獨立時採納為國旗。之前,於1918年至1940年期間,這面旗幟亦是當時仍然保持獨立國家地位的立陶宛國旗。1940年被蘇聯吞併,直至1989年為止。蘇聯佔領期間,立陶宛採用另一面旗幟,为紅底左上角有黃色五角星及鐮刀、鐵錘圖案的泛蘇聯旗幟,之後旗幟下方加上白色窄條和綠色寬條。立陶宛现国旗的長寬比例本來是1:2,2004年改为3:5。.

新!!: 法国大革命和立陶宛国旗 · 查看更多 »

第3號交響曲 (貝多芬)

《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英雄”》,Op. 55,是路德維希·范·貝多芬于1803年至1804年間創作的四樂章交響曲。該作品是交響曲歷史上的里程碑式作品,規模宏大、充沛有力、情感豐富、結合了詩意和力量,極具獨創性,在當時不受觀衆接受和歡迎;但卻是貝多芬最爲鍾愛的作品之一。現在它被看作是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並時常被認爲是浪漫樂派的創始作品。原本貝多芬將該作品題獻給他所欽佩的拿破崙,但因後者稱帝,憤而改爲“紀念一位英雄人物”。“英雄交響曲”(意大利文:Eroica)之名亦由此得來。.

新!!: 法国大革命和第3號交響曲 (貝多芬) · 查看更多 »

第三世界

圖中三種不同顏色分別表示屬於冷战时期「三個不同世界」的國家。 '''藍色''':第一世界國家,'''紅色''':第二世界國家,'''綠色''':'''第三世界'''國家 第三世界通常指亞洲、非洲、中南美洲的發展中國家;其所指涉的國家和區域,雖然沒有絕對明確的界定,但一般指一些在政治、经济、社会現代化進程中比较落後的國家和地區。大眾文化中,因對三種世界定義缺乏認識,而任意泛用第三世界一詞,去指稱世界上發展落後、甚至是蠻荒狀態(如傳染病肆虐、巫覡與私刑氾濫)的地區,帶有強烈的貶意。 傳統觀點是將世界諸國區分為第一世界:資本主義陣營的西方國家、第二世界:共產主義陣營的東方國家,以及第三世界:發展中的南方國家。.

新!!: 法国大革命和第三世界 · 查看更多 »

第三代波特蘭公爵威廉·卡文迪許-本廷克

三代波特蘭公爵威廉·亨利·卡文迪許-本廷克,KG,PC,FRS(William Henry Cavendish-Bentinck, 3rd Duke of Portland,),1738年至1762年稱為蒂奇菲爾德侯爵(Marquess of Titchfield)英國政治家,1783年4月至12月及1807年3月至1809年10月兩度出任首相,但兩次都沒有掌握任何實權,僅屬有名無實。波特蘭公爵原屬輝格黨,早年曾追隨黨內羅金漢侯爵一派,後來因為福克斯-諾斯聯盟的建立而首次獲邀出任首相,但大權卻分別落在牽頭成立聯盟的查爾斯·詹姆士·福克斯及諾斯勳爵兩人手中。 然而,福克斯-諾斯聯盟紛爭不斷,波特蘭公爵出任首相僅約八個月便被迫下野。自此以後,波特蘭在議會內一度處於反對派的陣營,但隨著法國大革命於1789年爆發,他的立場亦愈益保守,與立場激進的福克斯等人出現分歧,並開始轉投由小皮特領導的托利黨。自1794年至1801年,波特蘭公爵更獲皮特委到內閣擔任內政大臣,此後一直在內閣供職至皮特於1806年逝世為止。在內政大臣任內,波特蘭公爵協助政府引入多項高壓性的戰時法令,另外又對1798年愛爾蘭叛亂進行鎮壓;至於在他的參與下,大不列顛王國與愛爾蘭王國更在1801年合二為一,成為一個統一的「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 隨著「賢能內閣」於1807年垮台,波特蘭公爵在晚年獲邀請重返政壇,再一次出任首相。但這時的波特蘭已經年事已高,體弱多病,根本無法打理內閣,結果大權由內閣閣揆喬治·坎寧及卡蘇里勳爵等人所掌握。波特蘭的第二段首相任期見證了半島戰爭的進行,後來由於內閣對軍隊調動問題上出現紛爭,最終引致坎寧及卡蘇里在1809年9月進行決鬥。有關的決鬥除引起公眾嘩然外,也對波特蘭構成很大打擊,最終促使他在1809年10月初辭職,並旋於辭職後數星期病逝。 在個人方面,雖然曾經陷入過財政困難,但事實上波特蘭公爵的家世相當顯赫,他的外祖母亨麗埃塔·霍利斯女爵曾經是英倫最富有的女性,在全國擁有大片田產, 至於波特蘭自己身為公爵,亦同時擁有侯爵、伯爵、子爵及男爵爵位。此外,波特蘭公爵也是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的其中一位外太高祖,故與英國皇室有血緣關係。.

新!!: 法国大革命和第三代波特蘭公爵威廉·卡文迪許-本廷克 · 查看更多 »

第三等级

在法国旧制度中,第三等级(Tiers état)指的是当时法国社会中除了教士阶级、贵族阶级之外的其他公民组成的阶级。第三等级不像前两个等级一般拥有封建特权,并且担负纳税和其它封建义务。“第三等级”一词的来源是从中世纪留传下来的三级会议中的分级制度。.

新!!: 法国大革命和第三等级 · 查看更多 »

第三波民主化

在政治学上,第三波这个词专门用于指称1970年代以来席卷全球的民主化浪潮,由塞缪尔·菲利普斯·亨廷顿在《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中阐述了这个概念。.

新!!: 法国大革命和第三波民主化 · 查看更多 »

第一代威靈頓公爵阿瑟·韋爾斯利

一代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KG,GCB,GCH,PC,FRS(Arthur Wellesley,1st Duke of Wellington,),英國军事家、政治家,19世纪军事、政治领导人物之一。他是歷代威灵顿公爵之始祖,所以日常提及「威灵顿公爵」一般都指他。 1787年,威灵顿通过捐官的方式,购得少尉军衔,加入英国陆军。在爱尔兰服役时,他先后为两位爱尔兰总督的副官,还被选为代表爱尔兰的英國下议院议员。 1793年,威灵顿参与了弗兰德斯战役,三年后获提拔为中尉。升为中尉后,他随即前往印度,参与了第四次英迈战争(Fourth Anglo-Mysore War)。1799年,威灵顿被任命为塞林伽巴丹(Seringapatam)与迈索尔的总督。 在半岛战争中,威灵顿获晋升为将军。在1813年的维多利亚战役中,他领导联军成功击败法军,获提拔为陆军元帅。1814年,拿破仑被流放厄尔巴岛后,威灵顿出任驻法大使,获册封为公爵。在1815年的滑铁卢战役中,他联同布吕歇尔击败拿破仑。威灵顿一生总共参与了60场战役。 从政后,他加入托利党,曾两次出任首相(1828年-1830年、1834年),成為托利党時代最後一位首相。纵使他阻止不了1832年改革法令获得通过,但是,在他退出政坛前,他在皮爾內閣中任職,而他仍是上议院的领导人物之一。他终生担任英国陆军总司令。.

新!!: 法国大革命和第一代威靈頓公爵阿瑟·韋爾斯利 · 查看更多 »

第一代康沃利斯侯爵查爾斯·康沃利斯

一代康沃利斯侯爵查爾斯·康沃利斯,KG,PC(Charles Cornwallis, 1st Marquess Cornwallis,),又譯康華里和康華利等,英國軍人、殖民地官員及政治家,美國獨立戰爭期間於1778年至1781年出任北美英軍副總司令,任內於1781年10月約克鎮圍城戰役大敗後率大軍投降。戰後他於1786年至1793年出任印度總督、1798年至1801年任愛爾蘭總督、1805年再任印度總督,但同年因病客死當地。 康沃利斯生於貴族之家,早年曾參與七年戰爭,1760年至1762年一度擔任下議院議員。1775年美國獨立戰爭爆發後,他前往北美作戰,1778年起出任北美英軍副總司令,1780年參與攻陷革命軍在南卡羅來納的據點查爾斯頓,其後又奉北美英軍總司令亨利·克林頓爵士之命留守當地,並於同年8月的卡姆登戰役擊潰查爾斯頓的革命軍餘部。然而,他後來在1781年決定率兵轉攻維珍尼亞,結果於同年10月約克鎮圍城戰役大敗後率大軍投降,標誌着英軍在美國獨立戰爭中大勢已去。康沃利斯與克林頓爵士戰後互相將戰敗原因歸咎於對方,使兩人不和關係公開,康沃利斯批評克林頓不發兵救援,而克林頓則反指康沃利斯未經批准擅離南卡羅來納,兩方就此始終爭論不休。 儘管如此,康沃利斯在美國獨立戰爭後繼續獲得政府重用,在第一次出任印度總督任內,他於第三次英邁戰爭期間出兵邁索爾王國,1792年戰勝後與蒂普蘇丹媾和,增強英國在印度地區的影響力,另外他又在1793年頒布《康沃利斯法規》及其中的《永久協議》,當中《協議》試圖釐清孟加拉地區的土地業權問題。卸任返國後,康沃利斯在1795年以軍械總局局長身份加入內閣,1798年獲任命為愛爾蘭總督,前往當地平息大規模暴亂,其後確保大不列顛王國和愛爾蘭王國平穩地依據《1800年聯合法令》,在1801年1月1日聯結為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卸任愛爾蘭總督後,康沃利斯在1802年代表英國與法國的拿破崙簽訂《亞眠和約》。1805年,他再度獲委任為印度總督,但在同年抵達加爾各答後身體因病不適,未幾病逝印度,遺體於當地安葬。.

新!!: 法国大革命和第一代康沃利斯侯爵查爾斯·康沃利斯 · 查看更多 »

第一代纳尔逊子爵霍雷肖·纳尔逊

海軍中將第一代納爾遜子爵霍雷肖·納爾遜,KB(Vice Admiral Horatio Nelson, 1st Viscount Nelson,),英國18世紀末及19世紀初的著名海軍將領及軍事家,在1798年尼羅河戰役及1801年哥本哈根戰役等重大戰役中帶領皇家海軍勝出,他在1805年的特拉法加戰役擊潰法國及西班牙組成的聯合艦隊,但自己在戰事進行期間中彈陣亡。 納爾遜生於諾福克郡一個小康之家,1771年倚靠舅父的關係加入海軍,很快在軍中備受賞識,屢獲擢升,1779年首次擔任軍艦艦長。不過他在美國獨立戰爭完結後一度在西印度群島惹上官非,返國後又賦閒在家,至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後,英、法日益交惡,他才在1793年獲重新重用,被派往地中海一帶服役。納爾遜在土倫附近一帶參與過幾場小型戰事,有份協助英方攻下科西嘉島,但期間失去右眼。後來在1797年的聖文生戰役中,他率兵先後登上兩艘敵方戰艦展開惡鬥,因而聲名大噪。 聖文生戰役後不久,納爾遜在加那利群島的聖克魯斯-德特內里費進行另一次軍事行動時,失去右臂,被迫返回英國休養。他在翌年1798年復出,帶領英軍在尼羅河戰役重挫法國海軍,此後繼續留守地中海,協助那不勒斯對抗法國入侵,但後於1800年被召回國。在1801年,納爾遜再獲起用,前往波羅的海,在哥本哈根戰役中擊敗丹麥海軍。此後,他再被派往地中海阻止土倫的法國艦隊駛離地中海,但不成功,雙方於大西洋及加勒比海展開追截,最終法國艦隊成功逃逸。納爾遜返國稍作休息後,在1805年9月再度出擊堵截位於加的斯的法、西聯合艦隊,並在10月21日爆發特拉法加戰役,納爾遜在戰事中取得英國海軍史上其中一次最重大的勝利,但他自己卻中彈陣亡,身後遺體運返英國,落葬於聖保羅大教堂。 雖然納爾遜與漢彌爾頓爵士夫人艾瑪的風流生活在他生前一度招來不少閒言蜚語,成為輿論的焦點。不過自去世以後,納爾遜被國人普遍視為偉大的軍事人物,他的英雄色彩在19世紀中葉開始得到加以宣揚,令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成為大英帝國與英帝國海上霸權的象徵之一。即使到現代,納爾遜在不少英國人心目中仍享有崇高地位,現今位於倫敦西敏的特拉法加廣場,即為紀念納爾遜而在1843年建成的。.

新!!: 法国大革命和第一代纳尔逊子爵霍雷肖·纳尔逊 · 查看更多 »

第一代格伦维尔男爵威廉·格伦维尔

威廉·温德汉姆·格伦维尔,第一代格伦维尔男爵,PC(William Wyndham Grenville, 1st Baron Grenville,),英国辉格党政治家,在小威廉·皮特逝世后继任为首相,但是,由他組織而成的政府最后因为内部出现意见分歧而倒台,所以,他任相不足一年半。他执政期间,未能成功结束对法战争,也未能成功为天主教徒争取权利,不过,他在这段时间里,引入了1807年奴隸貿易法令(Slave Trade Act 1807),廢除了奴隸貿易。.

新!!: 法国大革命和第一代格伦维尔男爵威廉·格伦维尔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反法同盟

一次反法同盟戰爭(1792年至1797年)是歐洲的君主制王朝第一次嘗試打敗法蘭西第一共和國。1792年4月20日法蘭西對 哈布斯堡君主國的奧地利 宣戰,隨後幾個星期普魯士王國加入了奧地利參戰。 這些武力由陸地和海上入侵法蘭西,奧地利從奧地利尼德蘭進攻,普魯士由萊茵河攻擊,而大不列顛王國支持法蘭西各省級的反叛並在地中海圍攻南邊的土倫港。1793年3月18日,法蘭西在遭到挫敗以及內部旺代地區叛亂的紛爭,只能以嚴厲戰爭法的措施回應。 1793年4月6日組建公共安全委員會構成以及1793年8月的 徵招所有18至25歲身強力壯的男子。 新的法蘭西軍隊反擊,擊退侵略者並進擊超越法蘭西邊境。 1795年5月,法蘭西建立了巴達維亞共和國作為並以獲得普魯士的萊茵蘭。隨著坎波福爾米奧條約的神聖羅馬帝國割讓奧地利尼德蘭給法蘭西,意大利北部建立了幾個法蘭西。與西班牙單獨簽訂的第二個,隨後的督政府實施征服更多 神聖羅馬帝國 (日耳曼和奧地利)的計劃。 1796年,在阿爾卑斯山北部卡爾大公扭轉局勢,但1796年4月12日剛上任的拿破崙在獲勝,全面進攻皮埃蒙特大區,接續在許多戰役獲勝,最終在1797年1月15日的里沃利會戰的決定性勝利,最終簽訂在1797年4月18日 和1797年10月的坎波福爾米奧條約。第一次的反法聯盟聯合崩解了,只剩大不列顛對法蘭西作戰。.

新!!: 法国大革命和第一次反法同盟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巴巴里战争

一次巴巴里战争(1801-1805年),也称的黎波里战争或巴巴里--海岸战争,是美国与西北非的巴巴里穆斯林州(统称为北非国家)之间爆发的两次战役中的一次。这些巴巴里穆斯林州中的阿尔及利亚和的黎波里(利比亚首都),名义上是隶属于奥斯曼帝国的半独立国家,实际上是独立的伊斯兰君主领地。.

新!!: 法国大革命和第一次巴巴里战争 · 查看更多 »

第二代格雷伯爵查爾斯·格雷

二代格雷伯爵查爾斯·格雷,KG,PC(Charles Grey, 2nd Earl Grey,),英國輝格黨政治家,曾任英國首相。他於1806年至1807年期間以霍威克子爵(Viscount Howick)為稱呼。.

新!!: 法国大革命和第二代格雷伯爵查爾斯·格雷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瓜分波兰

二次瓜分波兰(或称为第二次瓜分波兰立陶宛联邦)发生於1793年,这次瓜分发生於1793年至1795年,导致波兰立陶宛联邦灭亡。1792年的波俄战争和塔戈维查联盟,造成了俄罗斯帝国和普鲁士王国对波兰的第二次瓜分。1793年的波兰议会承认第二次瓜分。.

新!!: 法国大革命和第二次瓜分波兰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百年战争

二次百年战争(the Second Hundred Years' War,1689年-1815年)是一些历史学家使用的历史分期术语,用以描述从约1689年至1815年间英国(起先为英格兰王国,后为大不列颠王国和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与法国(先后为法兰西王国、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法兰西第一帝国)之间的一系列军事冲突。这个名词由在他的著作《英格兰的扩张:两场讲座》(The Expansion of England: Two Courses of Lectures,1883年)中首次创造。 和“第一次百年战争”一样,第二次百年战争并不是一场单一而连贯的战争,而是由两个主要交战国之间的一系列断断续续的战争组成。这个名词也用来指代英法两个世界强国之间的竞争状态,而不仅是直接军事冲突。这是一场决定这两个殖民帝国未来的较量,而英國在1815年的最終勝利,確立其日不落帝國的霸主地位。 英法在18世纪的一系列战争,通常将其他欧洲国家作为一个更大同盟的一员卷入其中。除了在四国同盟战争中两国曾携手合作之外,在所有的欧洲的大规模冲突中,英法两国总是互相敌对。而其中的部分战争,如七年战争,有时会被视作“世界大战”——双方将战火烧到了印度、美洲等殖民地地区以及全球各大洋的航路上。.

新!!: 法国大革命和第二次百年战争 · 查看更多 »

第戎主教座堂

戎主教座堂(Cathédrale Saint-Bénigne de Dijon)的主保圣人是圣贝尼涅,位于法国勃艮第首府第戎,是罗马天主教的主教座堂, 法国国家历史文物。 这座教堂原是圣贝尼涅修道院,法国大革命期间成立第戎教区,2002年升格为总教区。 目前的哥特式建筑修建于1280到1325年,1393年4月9日祝圣。.

新!!: 法国大革命和第戎主教座堂 · 查看更多 »

米 (单位)

-- --( → metre,),中國大陸和香港音譯為「--」(亦稱「公--尺」),台灣作「--」(口語偶稱「--」),舊譯「邁當」、「--達」。它是国际单位制基本长度单位,符号为m。1米的长度最初定义为通过巴黎的經線上从地球赤道到北极点的距离的千万分之一。其后随着人们对度量衡学的认识加深,米的长度的定义几经修改。从1983年至今,米的长度已经被定义为“光在真空中于1/299792458秒内行进的距离”。.

新!!: 法国大革命和米 (单位) · 查看更多 »

米利特

米利特(土耳其語:Millet)是指奧斯曼帝國內的宗教團體,這術語來自奧斯曼土耳其語。在十九世紀,奧斯曼帝國進行坦志麥特改革,米利特一詞便引申到除了具領導地位的遜尼派外的宗教族群。奧斯曼帝國沙里亞法規內的米利特--度是近世宗教多元主義的一個例子。.

新!!: 法国大革命和米利特 · 查看更多 »

米制

--或稱--(metric system)是一個國際化的-zh-hk:十進制;zh-cn:十进制;zh-tw:十進位;-量度系統。法國在1799年開始使用米制,是第一個使用米制的國家。源自米制的國際單位制已成為國際大多數國家的主要量度系統。美國是现今工業化國家中唯一未將國際單位制定義為官方量度系統的國家,不過自從1866年起也已開始在科研、医疗和军事领域使用國際單位制。英國政府已承諾將許多量測單位改為米制系統,但民间還沒有普遍使用,一般常用的單位仍是英制單位。 設置米制系統的原意是制訂一個所有人都可以使用的系統,但為了政府或標準管理機構管理的需要,米制系統設置過程中仍然有對應標準單位(如長度一米或質量一千克)的米制系統原器。在1875年以前,米制系統原器是由法國政府所保管,在1875年後已交由國際度量衡大會(CGPM),最後一項仍在使用的米制系統原器是國際千克原器,若國際單位制採用新的定義,也就不再使用國際千克原器作為質量單位千克的標準。 米制系統的一個主要特徵就是有一套互相關連的基本單位標準以及一套十的次幂的標準單位詞頭。利用基本單位及詞頭的組合可以用來產生較大或較小的衍生單位,取代以往使用的非標準化的單位。米制系統一開始為著商業需求而制訂,但其的單位也適合科學及工程方面的應用。 在19世紀時,不同的科學或工程定律使用的米制系統不一定相同,造成各米制系統會使用不同的基本單位,即使不同的定義都是基於公尺及千克的定義,但不同米制系統仍造成許多使用上的不便及混亂。在20世紀時科學家們針對不同的米制系統,重新整理一套國際通用的單位系統,1960年時國際度量衡大會訂定了國際單位制(Système international d'unités,簡稱SI),隨後也成為國際標準的米制系統。.

新!!: 法国大革命和米制 · 查看更多 »

米制公约

《米制公约》(Convention du Mètre,Metre Convention),為法、俄、德等17个国家于1875年5月20日签署的一项国际公约。依该公约成立了旨在协调国际计量和协调米制发展的国际计量组织,同时也设立了监督该组织运行的机构体系。最初,米制仅涉及质量和长度单位,但1921年的第6届国际计量大会对其进行了修订,将任务扩展到所有物理量的测量。在1960年的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更新了米制公约框架下旧有的单位制体系,改为“国际单位制”(SI)。 依米制公约,国际计量组织包含3个层次的机构设置:.

新!!: 法国大革命和米制公约 · 查看更多 »

米提莫里

米提莫里(Mitry-Mory)是法国中北部法蘭西島大區塞纳-马恩省的市镇。距離巴黎24.4公里。米提莫里是由1839年的米提(Mitry)和莫里(Mory)市鎮合併的。市政廳位於米提。這邊的教會有一個在法國大革命中保存至今的管風琴。 巴黎夏尔·戴高乐机场 (CDG)約有1/6的跑到在米提莫里的土地上。.

新!!: 法国大革命和米提莫里 · 查看更多 »

米歇尔·内伊

米歇尔·内伊(Michel Ney,),埃尔欣根公爵,莫斯科瓦亲王,被称为Le Rougeaud(“red faced”或“ruddy” 红脸子)和le Brave des Braves(“the bravest of the brave”勇士中的勇士),法国军人,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期间的军事指挥官,拿破仑一世手下18名法国元帅之一。.

新!!: 法国大革命和米歇尔·内伊 · 查看更多 »

米歇尔·欧仁·谢弗勒尔

米歇尔·欧仁·谢弗勒尔(Michel Eugène Chevreul,),法国化学家,对动物脂肪的组成和皂化反应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多种脂肪里提纯了硬脂酸、油酸和十九酸等脂肪酸。他对染料的研究使他提出了色彩的同时对比概念,影响了后世的艺术品创作。1857年他因对动物脂肪和色彩对比的研究获得了科普利奖章。.

新!!: 法国大革命和米歇尔·欧仁·谢弗勒尔 · 查看更多 »

米拉博站

米拉博站(Mirabeau)是法国巴黎地铁10号线的一个车站,位于巴黎十六区。8号线车站于1913年9月30日启用,于1937年7月27日随8号线部分路段一同转为10号线。 车站的名称来自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政治家奥诺雷·米拉博。.

新!!: 法国大革命和米拉博站 · 查看更多 »

米拉波号战列舰

米拉波号战列舰(Mirabeau)是6艘丹东级战列舰中第5艘建造的軍艦。本艦於1908年5月4日在放置龍骨,並在1911年8月1日於法國海軍服役,艦名來自於法國法國大革命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奧諾雷·加百列·里克蒂,米拉波伯爵。艦上的主要武器為4門,這些主砲配置於2座雙聯裝砲塔內。其推進系統由4組蒸汽渦輪發動機與26台貝爾維爾燃煤式鍋爐組成,航速可達左右。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米拉波号多數時間花在封鎖奧特朗托海峽與達達尼爾海峽等任務上,阻止德國海軍、奧匈帝國海軍、鄂圖曼帝國海軍突破地中海防線。為了確保希臘王國能默許協約國部隊在馬其頓的軍事行動,米拉波號於1916年11月參與,並向雅典發射數枚砲彈,支援聯協約國部隊進軍雅典。 當鄂圖曼帝國於1918年10月30日與協約國簽署穆德洛斯停戰協定後,米拉波號短暫地參與11月12日至12月12日間佔領君士坦丁堡行動。法國海軍隨後指派米拉波號前往黑海,協助在塞瓦斯托波爾的俄國白軍,然而在1919年2月18日的一場暴風雪中,本艦擱淺在克里米亞沿岸。在移除前甲板的主砲塔與炮座,以及艦體前裝甲帶後,本艦才得以。返回法國本土後,米拉波號很快地轉為兵營船。1921年,米拉波號轉為廢船;法國海軍在1928年將艦體賣給拆船廠拆解。.

新!!: 法国大革命和米拉波号战列舰 · 查看更多 »

紹萊

紹萊(Cholet)是位於法國西部的城市。屬曼恩-盧瓦爾省。紹萊是法國大革命后旺代叛亂的中心。距南特東南50公里。有紡織博物館等景點。 绍莱站每天开行前往南特和昂热方向的旅客列车。.

新!!: 法国大革命和紹萊 · 查看更多 »

約翰·達爾伯格-阿克頓,第一代阿克頓男爵

約翰·愛默里克·愛德華·達爾伯格-阿克頓,第一代阿克頓男爵,KCVO(John Emerich Edward Dalberg-Acton, 1st Baron Acton,),英國歷史學家、自由主義者,英文常簡稱「Lord Acton」(阿克頓勳爵)。.

新!!: 法国大革命和約翰·達爾伯格-阿克頓,第一代阿克頓男爵 · 查看更多 »

約翰·戈特利布·費希特

約翰·戈特利布·費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德国哲学家。尽管他是自康德的著作发展开来的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但他在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性往往被轻视了。费希特往往被认为是连接康德和黑格尔两人哲学间的过渡人物。近些年来,由于学者们注意到他对自我意识的深刻理解而重新认识到他的地位。和在他之前的笛卡尔和康德一样,对于主观性和意识的问题激发了他的许多哲学思考。费希特也涉及政治哲学,他被一些人认为是德国国家主义之父。.

新!!: 法国大革命和約翰·戈特利布·費希特 · 查看更多 »

約瑟·布蘭特

約瑟·布蘭特(Joseph Brant,1743年3月-1807年11月24日),族名泰因德尼加(Thayendanegea),莫霍克人戰士及酋長,英國譯官。他是美國獨立戰爭時期莫霍克人的重要領袖,支持英國作戰。他曾經兩次出訪英國,一生周旋於北美原住民、英國及美國等各方勢力。 布蘭特的父母是英國國教會信徒,母親帶有莫霍克血統。布蘭特憑著家人與英國印第安事務總監的關係,投身法國印第安戰爭,並接受英式教育。他隨後擔任英國與莫霍克人之間的中介及翻譯。美國獨立戰爭期間,布蘭特協助英軍作戰,贏得英國多名政要及將軍的尊敬。當易洛魁聯盟因為獨立戰爭而陷入內戰時,布蘭特繼續協助英軍,持續侵擾紐約州及俄亥俄谷地,在部族中逐漸樹立權威,更令到後世稱他為「魔鬼布蘭特」(Monster Brant)。 英國與美國議和後,布蘭特與美國及英屬北美政府展開多次談判,為破損的易洛魁聯盟爭取居留地。今日加拿大的即由此而來。他的姐姐和兒子,都是莫霍克人在18世紀未及19世紀初的重要領袖。.

新!!: 法国大革命和約瑟·布蘭特 · 查看更多 »

約書亞·雷諾茲

約書亞·雷諾茲爵士 (英語:Sir Joshua Reynolds,1723年7月16日-1792年2月23日)是一位18世紀英國著名畫家,皇家學會及皇家文藝學會成員,皇家藝術學院創始人之一及第一任院長。以其肖像畫和“雄偉風格”藝術聞名,英王喬治三世很欣賞他,並在1769年封他為爵士。.

新!!: 法国大革命和約書亞·雷諾茲 · 查看更多 »

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一世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一世(Vittorio Emanuele I,),萨伏伊公爵和撒丁尼亚國王(1802-1821)。1819年成为詹姆斯党王位继承人。.

新!!: 法国大革命和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一世 · 查看更多 »

網球場

網球場是用來打網球的場地,长方形,中間有高约一米的網分隔雙方陣地。单打和双打比赛使用同样的场地,但单打使用的区域要窄一些。網球場地主要分4種:草地球場、硬地球場、泥地球場和地毯球場。.

新!!: 法国大革命和網球場 · 查看更多 »

緬因貓

緬因貓是北美洲自然產生的最早的長毛貓品種,原產于美國東岸緬因州附近。緬因貓是美國貓種當中數量最多的種群,除了其聰穎與活潑廣為人知以外,其獨一無二巨大的體型也令人過目難忘。緬因貓種起源於新英格蘭,並且是北美洲最老的天然貓種,同時使得它成為美國第一個本土展示貓。一般來自緬因州的品種都被視為最純正。(事實上官方認定緬因貓是出產自緬因州)1895年在紐約舉行的貓展上,牠成為美國第一種本土展示貓。緬因貓还有個迷人的稱號,「溫柔的巨人」。.

新!!: 法国大革命和緬因貓 · 查看更多 »

红旗

紅旗(■)意即紅色的旗帜,通常是警告、戒严的信號或革命以及左翼政治的標誌。 红旗通常在政治上是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象征,或在广义上代表左翼。其与左翼政治的联系是从法国大革命开始的。在1848年革命中社会主义者们将红旗定为他们的标志,随着1871年巴黎公社中的使用,红旗逐渐成为了共产主义的象征。一些共产主义国家,例如苏联、中国和越南的国旗亦受到红旗的影响。红旗也成为了一些民主社会主义和社會民主主義的标志。 一些国家曾使用纯红色旗帜作为国旗,如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巴林(1820年以前)、摩洛哥(1600至1915年)、桑给巴尔(1896年8月27日到1963年12月10日)、也门穆塔瓦基利亚王国等。.

新!!: 法国大革命和红旗 · 查看更多 »

约翰·弥尔顿

约翰·弥尔顿(英语:John Milton,),英国诗人,思想家。英格蘭共和国时期曾出任公务员。因其史诗《失乐园》和反对书报审查制的《论出版自由》而闻名于后世。.

新!!: 法国大革命和约翰·弥尔顿 · 查看更多 »

约翰·洛克

約翰·洛克(John Locke,)是英國的哲學家。在知識論上,洛克與喬治·貝克萊、大衛·休謨三人被列為英國經驗主義的代表人物,但他也在社會契約理論上做出重要貢獻。他發展出了一套與托馬斯·霍布斯的自然狀態不同的理論,主張政府只有在取得被統治者的同意,並且保障人民擁有生命、自由、和財產的自然權利時,其統治才有正當性。洛克相信只有在取得被統治者的同意時,社會契約才會成立,如果缺乏了這種同意,那麼人民便有推翻政府的權利。约翰·洛克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并主张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分立,行政权与对外权的统一;立法权是国家最高权力。 洛克的思想對於後代政治哲學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並且被廣泛視為是啟蒙時代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和自由主義者。他的著作也大為影響了伏爾泰和盧梭,以及許多蘇格蘭啟蒙運動的思想家和美國開國元勳。他的理論被反映在美國的獨立宣言上。 洛克的精神哲學理論通常被視為是現代主義中「本體」以及自我理論的奠基者,也影響了後來大衛·休謨、讓·雅各·盧梭、與伊曼努爾·康德等人的著作。洛克是第一個以連續的「意識」來定義自我概念的哲學家,他也提出了心靈是一块“白板”的假設。與笛卡爾或基督教哲學不同的是,洛克認為人生下來是不帶有任何記憶和思想的。.

新!!: 法国大革命和约翰·洛克 · 查看更多 »

约翰·昆西·亚当斯

约翰·昆西·亚当斯(John Quincy Adams,),美国政治家,美国第六任总统(1825年-1829年),他还担任过外交官,参议员和众议院议员。他是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及第一夫人爱比盖尔·亚当斯的长子。 從小隨著當時前往法國處理外交事務的父親约翰·亚当斯,並在國外一待待了七年。其間在巴黎外郊帕舍學院(the Passy Academy)接受正式教育,十三歲就進入荷蘭萊登大學(Leiden University)學習古典語文,1781年由於熟練的法語而被選為美國外交官佛蘭西斯·德奈的秘書,前往俄國希望說服當時的女皇凱瑟琳二世承認美國的獨立但未果,在1783年隨父和班傑明·富蘭克林前往法國和英國簽訂巴黎條約,結束美國獨立戰爭。 在進入政治領域之前,他曾擔任過老師、律師,由於時常在報紙上發表意見支持喬治·華盛頓的政策而受後者注意,於1794年被其任命為駐荷公使,主要任務為監督對荷借款的的還清與關注法國大革命中美國僑民的安全。後調任出使葡萄牙,隨即又改調到德國。 1803年代表麻州成為參議員,因多次支持傑佛遜政府的政策(如路易斯安那購地)而被迫辭職,1809年詹姆斯·麥迪遜接任總統,任命其為駐俄大使,其間與俄皇亞歷山大一世交好,並為美爭取了在波羅的海的沿岸經商權,且透過俄施壓使被丹麥扣押的美船得以釋放,在1812年的英美戰爭結束後與英簽署合約,歸還彼此佔領的土地。 在詹姆斯·门罗時期擔任美國国务卿,並发展“门罗主义”,包括和英訂約確保美在加拿大的東岸有捕魚權、1819年與西班牙簽約取得佛羅里達並確保對俄勒岡的主權。 1824年美國總統選舉,他並無贏得普選票和選舉人票,但經國會眾議院投票後當選,成為美國唯一一位由國會眾議院選出的总统,他也成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继其父亲之后成为总统的总统,1825年提出要建設鐵路和運河串聯的運輸動線、建設更多公立大學,並成立一座天文台以研究外太空。 1828年提出要對進口製造品收取高額關稅,然而由於進口原料是否收稅的問題而造成人民反感,並導致其在1828年美國總統選舉中競選連任失敗。 約翰·昆西·亞當斯在競選總統連任失敗之後,於1830年代表麻州當選國會眾議員,是唯一一位当选美国众议员的卸任总统。1841年,他與年輕律師包德溫(Roger Sherman Baldwin)在Amistad運奴船叛亂案審判時,在大法官面前重新闡述美國開國先賢人道主義,民主精神,他一一拍著殿堂中美國立國時歷任「祖靈們」雕像後,因此約翰昆西亞當斯所提起美國立國的價值被重新呼喊出來,最後大法官宣判運奴船「La Amistad」黑人們勝訴。為廢除奴隸制踏出第一步。.

新!!: 法国大革命和约翰·昆西·亚当斯 · 查看更多 »

约瑟夫·富歇

約瑟夫·富歇,第一任(1759 年5月21日–1820年12月25日)是法蘭西政治家和拿破崙一世時期的。 在1793年法蘭西大革命期間,他特別以兇暴鎮壓而出名, 而後在 督政府,執政府和法蘭西第一帝國時期當任警政部長。.

新!!: 法国大革命和约瑟夫·富歇 · 查看更多 »

约瑟夫·弗纳特街

约瑟夫·弗纳特街(Rue Joseph-Vernet)位于阿维尼翁第12-13世纪的城墙的旧址,17世纪铺成街道,仍保持了曲线的形状。两侧兴建不少贵族豪宅府邸。称为“约瑟夫·弗纳特郊区”Joseph Girard,p.

新!!: 法国大革命和约瑟夫·弗纳特街 · 查看更多 »

约瑟夫·德·迈斯特

约瑟夫·德·迈斯特伯爵(Le comte Joseph de Maistre,),是薩伏依的哲學家、作家、律師及外交官。在法國大革命之後的那段期間,他挺身為階級社會與君主制辯護。迈斯特是薩丁尼亞-皮埃蒙特國王的臣民,他曾任薩伏依參議會議員(1787年-1792年)、駐俄羅斯大使(1803年-1817年)以及在首都都灵擔任首相(1817年-1821年)。.

新!!: 法国大革命和约瑟夫·德·迈斯特 · 查看更多 »

约瑟夫·路易·盖-吕萨克

约瑟夫·路易·盖-吕萨克(Joseph Louis Gay-Lussac,),法国化学家和物理学家,以对气体之研究而知名。他也在毒品方面做出许多发现。.

新!!: 法国大革命和约瑟夫·路易·盖-吕萨克 · 查看更多 »

约瑟夫·迪克勒

约瑟夫·迪克勒(Joseph, Baron Ducreux,),法国肖像画家、粉彩画家、微雕家和雕刻师,他在法国路易十六的宫廷是一个成功的肖像画家,法国大革命后继续他的职业生涯。他的不太正式的肖像画比官方肖像画表现出更多的面部表情。.

新!!: 法国大革命和约瑟夫·迪克勒 · 查看更多 »

约瑟夫·毕苏斯基

约瑟夫·克莱门斯·毕苏斯基(Józef Klemens Piłsudski,)是波兰政治家,曾任波兰第二共和国国家元首(1918年-1922年)、“第一元帅”(1920年起)、和独裁者(1926年-1935年),他还是波兰第二共和国的领袖。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期起,他成为了波兰政治中的主要力量和欧洲政局的重要人物。Plach 2006, 第14页.

新!!: 法国大革命和约瑟夫·毕苏斯基 · 查看更多 »

约泽夫·波尼亚托夫斯基

约泽夫·安东尼·波尼亚托夫斯基亲王(Józef Antoni Poniatowski,1763年5月7日-1813年10月19日)是一位波兰领导人,将军,战争部长及军队首领,被赐予帝国元帅头衔。.

新!!: 法国大革命和约泽夫·波尼亚托夫斯基 · 查看更多 »

纳瓦拉君主列表

纳瓦拉君主是指歷來納瓦拉的王位繼承人。.

新!!: 法国大革命和纳瓦拉君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维也纳会议

维也纳会议(Le congrès de Vienne)是从1814年9月18日到1815年6月9日之间在奥地利维也纳的外交会议。本次会议由奥地利政治家克莱门斯·文策尔·冯·梅特涅主持,其目的在于解决由法国大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导致的一系列关键问题,保证欧洲的长久和平。会议的目标不仅包括恢复战前国界,还包括重新调节各列强的权力,使他们能够相互平衡并保持和平。参会者主要是保守派,反对共和主义和革命。法国失去了在前一段时间征服的所有领土,而普鲁士、奥地利和俄罗斯则获得了大量的领土——普鲁士吞并了西部的一些德意志小国,并获得了40%的萨克森王国的领土;奥地利获得了威尼斯和北意大利的大部;俄罗斯则获得了波兰的一部分。在数月之前,荷兰王国被建立起来,并包括了部分过去的奥地利领土,这一部分领土于1830年成为比利时。 历史学家保罗·施罗德认为,旧的“权力平衡”体系事实上是相当不稳定和具有掠夺性质的,而维也纳会议则刻意回避了这一体系,并建立了一套全新的规则,达成了更为稳定和温和的平衡。维也纳会议是这一时期一系列国际会议的开始,而这些会议最终构成了欧洲协调,试图在欧洲建立一套和平的权力平衡体系,并成为了日后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样板。 会议的直接背景是拿破仑帝国于1814年战败和投降,结束了长达二十五年的持续战争。拿破仑在会议期间重回法国,于1815年3月至7月重建百日王朝并导致新战事的爆发,但会议仍然继续进行,决议于拿破仑在滑铁卢战败之前的九天便已经签署。 从技术上来说,“维也纳会议”并不能算是一个会议,因为实际上全体成员参加的大会并没有召开,大多数的讨论都是由奥地利、英国、法国、俄罗斯和普鲁士等列强间的非正式会晤中进行的,其他代表的参与基本上十分有限。而在另一方面,维也纳会议也是历史上第一次由各国代表共同参与订立条约的洲际性会议,而非简单地在各国首都之间传递信息。维也纳会议的决议在日后虽有一定修改,但仍然奠定了欧洲政治的框架,一直延续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新!!: 法国大革命和维也纳会议 · 查看更多 »

维德孔·吉斯林

维德孔·亚伯拉罕·劳里茨·容松·吉斯林(Vidkun Abraham Lauritz Jonssøn Quisling,),挪威军官和政治人物,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占领挪威时期名义政府首脑。 1921年期间,吉斯林和弗里乔夫·南森共同于组织人道主义援助活动,获得国际声誉。此后吉斯林担任挪威驻苏联外交人员,亦代表英国行使在苏外交职责。1929年他返回挪威,并于日后出任(1931年–1932年)及(1932年–1933年)所领导的农业党政府。 1933年吉斯林退出农业党,组建新法西斯政党。他对挪威左派发起攻击,由此获得一定支持,但仍不足以获取任何挪威议会议席。1940年时的国民联盟仍仅为一边缘政党。1940年4月9日,德国入侵挪威,吉斯林发动世界史上首次广播电台政变,试图夺取政权,但德方拒绝支持他领导的政府,政变就此失败。 1942年至1945年,吉斯林担任挪威首相,同平民(非军事)领导人共同领导挪威政权。其领导的亲纳粹傀儡政府主要由国民联盟人士组成,参与通敌活动,并协助了纳粹德国最终解决方案的执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吉斯林被捕并送上法庭,所控侵吞公款、谋杀及叛国罪名成立,判处死刑。1945年10月24日,吉斯林于奥斯陆阿克斯胡斯城堡受行刑队枪决。吉斯林所作所为在生前和逝后均不受好评,“吉斯林”(quisling)就此在欧洲多国语言中成为通敌者或卖国贼的代名词。.

新!!: 法国大革命和维德孔·吉斯林 · 查看更多 »

维克多·雨果

维克多·马里·雨果(Victor Marie Hugo,,)是一名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他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的代表人物和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作家。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所有重大事变。一生创作了众多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惨世界》等。在法国,雨果主要以诗集纪念,如《静观集》和《历代传说》。他创作了4000多幅画,积极参与許多社会运动,如废除死刑。 年轻时,雨果倾向保皇主义,但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成为共和主义的积极推动者;他的作品触及时政、社会和艺术潮流。雨果被葬于巴黎先贤祠。他的遗产被各种方式纪念,包括法国钞票上的肖像。.

新!!: 法国大革命和维克多·雨果 · 查看更多 »

维特尔斯巴赫王朝

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德语:Wittelsbacher)是一个德意志的王公世家,曾经在德意志境内的数个公国和其它一些欧洲国家建立过长期的、连续的统治。自1996年开始,该家族首脑是巴伐利亚的弗朗茨。.

新!!: 法国大革命和维特尔斯巴赫王朝 · 查看更多 »

维济耶集会

维济耶集会 是不同政治力量代表在格勒诺布尔召开的会议。它召开于1788年7月21日。会议的目的是为了讨论砖瓦之日这一事件。它是法国大革命前夕的一次政治抗争。.

新!!: 法国大革命和维济耶集会 · 查看更多 »

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三世

維托里奧·阿梅迪奧三世(Vittorio Amadeo Maria,),撒丁尼亞國王(1773~1796)。薩伏伊王朝第三任國王。是薩伏伊王朝的始創者維克托·阿瑪迪斯二世之孫、第二任國王卡洛·埃曼努埃萊三世及其第二任妻子的長子。繼後的三任國王卡洛·艾曼努爾四世、維托里奧·艾曼努爾一世及卡洛·腓力切皆是其兒子。 1773年繼位後,維托里奧·阿梅迪奧三世致力整頓官僚及軍事兩方面。法國大革命爆發後,與法軍對抗了四年,終於在1796年被拿破崙帶領的法軍接連在、及蒙多維戰役中打敗。撒丁尼亞王國被迫簽署巴黎條約及退出第一次反法同盟。巴黎條約亦令撒丁尼亞王國失去在意大利西北的薩伏依公國及尼斯。 同年維托里奧·阿梅迪奧三世因病逝世,由長子卡洛·艾曼努爾四世繼承王位。 A.

新!!: 法国大革命和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三世 · 查看更多 »

缪斯

繆思(Μουσαι、Muses)是希臘神話主司藝術與科學的九位古老文艺女神的總稱。她們代表了通過傳統的音樂和舞蹈、即時代流傳下來的詩歌所表達出來的神話傳說。她們原本是守護赫利孔山泉水的水仙,屬於寧芙的範疇。後來人們將奧林匹斯神系的阿波羅設立為她們的首領。繆思女神常常出现在众神或英雄们的聚会,轻歌曼舞,一展风采,为聚会带来不少的愉悦与欢乐。 在荷馬史詩,繆思有時一个,有時數个,均未提及个人名字,只說她們喜愛歌手,給予他們鼓勵和靈感。赫西俄德在其《神譜》說,她們是眾神之王宙斯和提坦女神的記憶女神謨涅摩敘涅所生育的9个髮束金帶的女兒。阿爾克曼則認為她們要比宙斯古老,是烏拉諾斯和蓋亞的3个女兒。.

新!!: 法国大革命和缪斯 · 查看更多 »

罗什舒阿尔

罗什舒阿尔(Rochechouart)是法国新阿基坦大区上维埃纳省的一个市镇,位于该省西部,也是该省的一个副省会,下辖罗什舒阿尔区。该市镇年时的人口为人。.

新!!: 法国大革命和罗什舒阿尔 · 查看更多 »

罗伯特王朝

罗贝尔(罗伯特)王朝,或罗贝尔家族,是统治法兰西的家族的前身。早在公元八世纪,这个家族就在法兰克古王国奥斯特拉西亚的地域里突出—所辖区域与现比利时相近—之后迁到西法蘭克王國。家族成员系卡佩王朝先祖。通过向加洛林家族的效忠(有时伴随着仇恨),他们在加洛林帝国的全部时期掌控了西法兰克王国。罗伯特王朝最后的王国延续到987年,直到他们自己的世系卡佩家族继承了王位。 家族经常给他们的后代起名罗贝尔,包括埃斯拜的罗贝尔,沃尔姆斯的罗贝尔三世,强者罗贝尔,法兰西的罗贝尔一世。他们通过联姻成为加洛林贵族重要的一部分。罗贝尔家族自身也诞生了几位法兰克国王,例如奥都兄弟,罗贝尔一世,以及于格·卡佩,卡佩王朝的第一位国王。 虽然腓力二世是最后一位法兰克人的国王,法兰西的第一位国王,但在历史编纂学中,是于格·卡佩制造了这种区别。他创立了卡佩王朝,而卡佩王朝及其支系的统治一直延续到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建立——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之间的权力空位期存活。这个家族的旁系在如今的欧洲依旧势力强劲;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和亨利 (卢森堡大公)出自卡佩王朝的旁系波旁王朝。.

新!!: 法国大革命和罗伯特王朝 · 查看更多 »

罗兰夫人

罗兰夫人(Madame Roland,),全名为玛莉-简·罗兰(Marie-Jeanne Roland de la Platiere),父姓菲力普(Phlipon)。法国大革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吉伦特党领导人之一。她的丈夫让-马利·罗兰(Jean-Marie Roland, vicomte de la Platière)也是吉伦特党的领导人之一。 她被控为保皇派的同情者并被不公正地判处死刑,事实上,她是因罗伯斯庇尔对吉伦特派的大清洗而在1793年11月8日被雅各宾派送上断头台。临刑前,她在断头台上向着革命广场(la Place de la Revolution)上的自由雕像鞠躬并留下了一句为后人所广为传诵的名言: 两天后,其夫在鲁昂郊外的一处简陋住所自杀。.

新!!: 法国大革命和罗兰夫人 · 查看更多 »

罗讷河口省

罗讷河口省(法文:Bouches-du-Rhône)是法國南部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區所轄的省份。該省編號為13,首府為馬賽。.

新!!: 法国大革命和罗讷河口省 · 查看更多 »

罗杰·沃特斯

乔治·罗杰·沃特斯(George Roger Waters;1943年9月6日出生)是一个英国词曲作者、歌手、贝斯手和作曲家。1965年他与鼓手尼克·梅森、键盘手理查德·赖特和兼任吉他手、歌手和词曲作者的西德·巴雷特共同组成了前卫摇滚乐队平克·弗洛伊德。沃特斯最初担任贝斯手,但1968年西德·巴雷特离开后,沃特斯也成为了他们的作词者、共同主唱和概念领袖。 平克·弗洛伊德凭借概念专辑《月之暗面》、《愿你在此》、《动物》和《迷墙》获得了国际性成功。到20世纪80年代初,他们已经成为流行音乐中最受好评和商业成功的团体之一;到2013年,他们已经在全世界取得了超过2.5亿的专辑销量。由于乐队成员之间创作理念的差异,沃特斯于1985年离开乐队并与其余乐队成员在歌曲版权和乐队名称的使用权产生了纠纷。纠纷于1987年以个人形式解决。 沃特斯的个人作品包括录音室专辑《The Pros and Cons of Hitch Hiking》(1984年)、《Radio K.A.O.S.》(1987年)、《欢愉至死》(1992年)和《这是我们真正想要的生活吗?》(2017年)。在2005年,他发行了一部歌剧,翻译自Étienne和Nadine Roda-Gil关于法国大革命的歌剧剧本。 在1990年,沃特斯举办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摇滚音乐会之一的《迷墙 - 柏林现场》,演出参加人数达45万人。作为平克·弗洛伊德的成员之一,他分别在1996年和2005年被选入美国摇滚名人堂和英国音乐名人堂。2005年晚些时候,他与平克·弗洛伊德成员梅森、赖特和吉尔摩在现场八方全球意识活动中重新团聚,这是自1981年以来乐队首次和沃特斯一起出现。1999年以来,他进行了广泛的单人表演;他在2006-2008世界巡演中完整地演出了《月之暗面》,并在2010年开始了迷墙现场巡演,这是史上最畅销的个人现场演出。.

新!!: 法国大革命和罗杰·沃特斯 · 查看更多 »

罗歇·迪科

埃尔·罗歇·迪科()是法国大革命以及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的一位政治人物,是国民公会以及督政府的一员。.

新!!: 法国大革命和罗歇·迪科 · 查看更多 »

网球厅宣誓

网球厅宣誓(Serment du Jeu de paume;或譯網球場宣言)是一份由576名法国三级会议第三等级代表和少数第一等级代表於1789年6月20日签署的誓言。它是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之前,法王路易十六反对将三级会议改为国民议会,不允许第三等级的代表进入三级会议的会场,因此后者决定在附近的室内王家网球馆开会(当时已开始下雨)。在那里,第三等级的代表们发誓将继续开会,不制定法国宪法决不解散。除一名代表拒绝签字外,其余576名代表都在誓言上签字。这是一次革命性的行动,它向世人表明,政治权利属于人民及其代表而非君主。 网球厅宣誓通常被人们认为是法国大革命诞生的标志。 Category:法国大革命 Category:宣言.

新!!: 法国大革命和网球厅宣誓 · 查看更多 »

美國例外論

美國例外論(American Exceptionalism),又譯美國卓異主義、美國例外主義、美式例外主義,一種理論與意識形態,認為美利堅合眾國是個獨特的國家,與其他國家完全不同。为亞歷西斯·托克維里於1831年所杜撰之詞句。有观点认为,美國例外論實質上已經成爲美國淩駕于國際法之上,推行全球霸權主義和極端利己主義,干涉其他國家内政的藉口和思想根源。 美國例外論的概念為,美利堅合眾國與美國人在世界上地位獨特,是世界上第一個、也是獨一無二,以自由、個人主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由放任資本主義等思想為建國基礎的國家;人民特別富裕幸福,國家特別穩定強盛,並在世界上領導與保衛自由潮流,因此獨特優越,具有其他國家無可比擬之處;因其為人類提供機會與希望,由注重於人身與經濟自由的憲政理想所治理,衍生出獨一無二的公私利益平衡。美利堅合眾國有多項特徵在政治學上獨一無二,如反專制反獨裁的傳統、個人主義、各社會主義政黨不成氣候、美洲大陸與世界其他地區在地理上的區隔、受到宗教——尤其是基督教——大力影響。這些特徵和開發程度相近的西歐與斯堪的那維亞半島(北歐)國家、共產國家或影響拉丁美洲的馬克思主義國家完全不同。.

新!!: 法国大革命和美國例外論 · 查看更多 »

美國國民警衛隊

美國國民衛隊(United States National Guard),常簡稱為國民兵,是美國軍隊一支預備役軍事部隊,並非警察,因美國各州其實是國家的編制,只是主權與聯邦政府共享,所以州政府可設軍隊。不論有否轉為現役,均受聯邦政府認可。士兵皆為民兵,平常從事各行各業 Definitions (National Guard),旗下一分為二,有陆军国民卫队及空军国民卫队,分別是陸軍和空軍的預備隊。 國民衛隊由美國法典第十篇及創立,身為美國首層防線。它散駐各州和其他國土,聽命於州長或。遇有緊急狀態及災害如風災、洪水或地震,州長或民兵指揮官可下令召集國民衛隊,越戰時國民衛隊不需到國外服役,只需防守美國國內,越戰後美國實際上不實施徵兵制,軍隊全部改募兵制,進行海外戰爭時軍力不足,因此又修法讓國民衛隊出兵參與海外戰爭。 負責管理軍隊事務,並與國防部緊密溝通: 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 for Fiscal Year 2008: 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 for Fiscal Year 2008 full text,以使上令下達。軍局專門擬定具體訓練政策和要求、提供州陸,空軍國民衛隊訓練經費 Functions of National Guard Bureau: charter from Secretaries of the Army and Air Force﹑分配聯邦經費予軍隊,以及總理美國法典第十篇規定的一切行政事宜。軍局受領導,軍階位居四星陸軍或空軍上將。 美國陸軍多次裁減後,一些陸軍師轉為陸軍國民衛隊。所以有的國民衛隊師實際是小型的正規部隊而不是民兵,例如韓戰表現不佳的第24師就被降編為國民衛隊。.

新!!: 法国大革命和美國國民警衛隊 · 查看更多 »

美國獨立宣言

《美國獨立宣言》(United States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為北美洲十三個英屬殖民地宣告自大不列顛王國獨立,並宣明此舉正當性之文告。1776年7月4日,本宣言由第二次大陸會議於費城批准,當日之後成為美國獨立紀念日。宣言之原件由大陸會議出席代表共同簽署,並永久展示於美國華盛頓特區之美國國家檔案館。此宣言為美國最重要的立國文書之一。.

新!!: 法国大革命和美國獨立宣言 · 查看更多 »

美國革命

美國革命(American Revolution)泛指北美十三殖民地脫離大英帝國,並創建美利堅合眾國的一連串事件與思潮。歷史學界普遍視1760年代的抗稅運動為美國革命的源頭,經歷美國獨立戰爭(1775-1783年),最後以美國制憲會議(1787年)結束。 美國革命的內涵有多種解讀方式,各個範疇的時間斷代也略有不同。比如美國革命的諸多主張,就受到歐洲17世紀的自由主義、啟蒙運動和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革命在落實共和主義和聯邦主義上也經歷了相當長的過渡時期,通常以第四任總統詹姆斯·麥迪遜(1809-1817任內)和1812年戰爭為下限。革命也促進了社會經濟劇變,特別體現在各州之間的陸路聯繫大幅改善,出版傳播盛行,人口高速增長,西部擴張,以及南方農業和北方工業的躍進發展。 美國革命對後世影響深遠,其推崇的個人自由及共和主義思想,直接影響了法國大革命和拉丁美洲獨立戰爭,也時常被後來的殖民地獨立運動援引參考。至於革命主張的生而平等及自然權利也觸及奴隸制和美國種族主義矛盾,與之相關的爭議一直影響美國政治至今。.

新!!: 法国大革命和美國革命 · 查看更多 »

美國LGBT權益

美國對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與跨性別者權益的保障隨著時代發展愈趨成熟。根據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勞倫斯訴德克薩斯州案判決,同性戀自2003年起已為全國合法;而有關詳細規定則依州而有所不同。 美國的同志歷史悠遠,但直到二十世紀以前,同志都必須隱匿性傾向以躲避法律迫害和社會歧視。由於早期社會的保守民風,流傳至今的同性戀歷史資料十分匱乏,造成現代研究困難重重;美國社會也因此發展出「衣櫃」一詞,用來描繪個人對性傾向的保密。長期對同志族群的邊緣化,使得同志在二十世紀初期逐漸形成一種次文化。 同志族群在美國的發展史如同多數國家,從最早被定義為罪惡、違法犯罪和疾病,最終除罪化為自然事實。由於美國各聯邦州有獨立的法律系統,同性戀合法化的歷程較為緩慢。1962年,伊利諾斯州首先廢除性悖軌法。在某些州別,直到2003年全國立法修正以前,同性戀一直是屬違法行為。 美國對同志立法的轉變,與傳統性別文化的自由化過程大致符合。隨著文化發展成熟,以及20世紀以後性別文化的傳統束縛逐漸衰弱、個人性自由學說的出現,美國社會開始重視同志權益。美國的同性戀解放運動興起於二次大戰期間,重要里程碑包括:金賽博士對性行為的研究(1948年);馬太辛協會的創立(1950年);民權運動(1955年1968年),其中部分支持者後來成為同志權利運動家;石牆事件(1969年);同性戀解放陣線成立(1969年);排除同性戀於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的疾病名單外(1973年);愛滋危機的同志再教育運動(1981年起);同志族群納入跨性別者(19世紀起);以及21世紀的同性婚姻合法化運動。 同性婚姻在美國受到聯邦政府承認,同時根據最高法院在奧貝格費爾訴霍奇斯案的判決,各州亦須給予承認,並且不得拒絕發放結婚證書給予同性伴侶。最高法院判決,對同性配偶拒絕發放結婚證書,違反美國憲法正當法律程序和第十四修正案的平等保護條款。奧貝格費爾訴霍奇斯案的判決,也保障了同性伴侶能共同收養子女的權利。 美國已有20個州別和1個特別行政區立法禁止有關性傾向之歧視,12個州別和1個特別行政區並訂定法律禁止性別認同和性別氣質的相關歧視。根據2009年馬修·謝巴德法案所制定的聯邦法,性傾向和性別認同相關的仇恨罪也已懲處有據。 2016年6月,美國軍方取消了對跨性別軍人的禁令,准許他們公開在該國武裝部隊服役。這將保證沒有人因為性別身份而被「開除或不能重新入伍」。這項新規定,讓跨性別者可以在一年後入伍,只要他們在認同的性別中「穩定」了18個月。.

新!!: 法国大革命和美國LGBT權益 · 查看更多 »

美因茨

美因茨(Mainz)是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的首府和最大城市,位于萊茵河左岸,正对美茵河注入萊茵河的入口处。美因茨是政教古都,在神聖羅馬帝國時代,美因茨大主教身兼帝國七大選帝侯之一,駐蹕在此,政治與宗教勢力權傾一時。美因茨擁有一所古老的大學,以活字印刷術的發明人古騰堡為大學命名。目前有多个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的总部設立在此。美因茨也是萊茵河流域的狂欢节重鎮之一,每年二月,美因茨、科隆與杜塞道夫的狂歡節最為盛大。鄰近美因茨的重要城市尚有威斯巴登、达姆施塔特和法兰克福等等。 美因茨与隔岸而对的黑森州首府威斯巴登共同形成「双子城」(雙聯市),是萊茵-美茵-法蘭克福都會區的西端入口。.

新!!: 法国大革命和美因茨 · 查看更多 »

美国宪法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简称美国宪法,是美国的根本大法,奠定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该宪法于1787年9月17日在费城召开的制宪会议上获得代表的批准,并在此后不久为当时美国拥有的13个州的特别会议所批准。根据这部宪法,美国成为一个由各个拥有主权的州所组成的联邦国家,同时也有个联邦政府来为联邦的运作而服务。从此联邦体制取代了基于邦联条例而存在较为松散的邦联体制。1789年,美国宪法正式生效。美国宪法是世界上首部成文宪法,该宪法为日后许多国家成文宪法的制定提供了成功的典范。.

新!!: 法国大革命和美国宪法 · 查看更多 »

群众社会

大众社会(群众社会)是拥有和大规模的、非人格的社会制度的现代社会。大众社会是一个“发达的官僚制削弱了传统社会关系的社会”。在19世纪,以“大众”作为描述社会的形式,指的是工业革命时期的流行趋势,即对传统的、贵族的价值观的破坏。 在19世纪初的政治学家如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的著作中,这一术语被用于精英们所关注的自法国大革命后西方世界所宣称的政治实体的转变。这种精英的关切很大程度上集中在“多数人的暴政”,或暴徒统治。 19世纪末期,在爱米尔·涂尔干的著作中,这个词与社会相关联,是一群未分化的、原子式的个体。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如法兰克福学派)看来,大众社会是由一群相互疏远的个人被服务于资本主义利益的文化产业相联系而组成的社会。 20世纪的保守主义从不同的角度批评了大众社会。例如,何塞·奧特嘉·伊·加塞特对大众社会中高雅文化的式微表示感慨。.

新!!: 法国大革命和群众社会 · 查看更多 »

群眾專政

群眾專政,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大革命時期一種政治迫害反革命政治犯的手段,最早于1966年出現,與法國大革命时期羅伯斯比爾專政的雅各賓黨的做法以及苏联时期斯大林的大清洗行动类似。其实质是:群众组织可以将任何人以一个捏造的罪名抓起来,关入私设的监狱,滥施刑罚,审讯定罪,是一种公共暴力。 群众专政通常适用于被认为有严重政治问题、但并未重大到需要动用公安六條來處理的人士。革命委員會拥有施行的权力,可以要求战斗队监督“被开除出群众队伍”的人士进行劳动改造,对被指犯有反革命罪的人士采取噴氣式、坐老虎凳等刑罚。革委会领导者于早晨安排受罚者当天的劳动改造任务,工作结束后受罚者要寫檢討以表示对自己罪行的愧悔;在革委会领导者认为受罚者已经悔改时,则停止对此人施行的群众专政。由于不需要经过法律程序审批和监督,这种手段被施行时通常由施行者任意决定是否施行和施行的方式,造成大批幹部被送上批鬥會,許多受罚者不忍受辱而自殺。受辱而自殺的著名受罚者有老舍等。 1988年7月24日,作家李敖說,「群众大会是最欠理性的,是独裁国家的煽情法宝,本来就容易对民主构成伤害」。.

新!!: 法国大革命和群眾專政 · 查看更多 »

羅伊·羅森茨維格

羅伊·愛倫·羅森茨维(Roy Alan Rosenzweig;),任職於美國維吉尼亞州喬治梅森大學的歷史學者。羅森茨维格是喬治梅森大學歷史與新媒體中心的創建人,以及自1994年創建以來的領導人,直到其於2007年因肺癌逝世。.

新!!: 法国大革命和羅伊·羅森茨維格 · 查看更多 »

羅伊·羅森茨維格歷史與新媒體中心

羅伊·羅森茨維格歷史與新媒體中心(英語:Roy Rosenzweig Center for History and New Media, CHNM) ,是位於美國維吉尼亞州的喬治梅森大學的研究機構。中心由羅伊·羅森茨維格於1994年建立,工作包括數位媒體的研究、利用,以及資訊科技在歷史研究、教育上的應用、數位工具及資源、數位典藏、推廣等等。.

新!!: 法国大革命和羅伊·羅森茨維格歷史與新媒體中心 · 查看更多 »

羅伯特·伯恩斯

羅伯特·伯恩斯(Robert Burns,)是一位著名苏格兰詩人。 羅伯特·伯恩斯从小熟悉苏格兰民谣和古老传说,并曾搜集、整理民歌,主要用苏格兰语写作,所作诗歌受民歌影响,通俗流畅,便于吟唱,在民间广为流传,被認為是蘇格蘭的民族詩人。 羅伯特·伯恩斯被視為浪漫主義運動的先驅,在死後成為自由主義和社會主義的靈感來源,也是蘇格蘭和散居在世界各地蘇格蘭人的一個文化偶像。慶祝羅伯特·伯恩斯的活動在19世紀和20世紀幾乎風靡全蘇格蘭,他對蘇格蘭文學影響深遠。2009年,羅伯特·伯恩斯被蘇格蘭電視台STV選為歷史上最偉大的蘇格蘭人。.

新!!: 法国大革命和羅伯特·伯恩斯 · 查看更多 »

羅蘭 (消歧義)

羅蘭可以指:.

新!!: 法国大革命和羅蘭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翁布里亚大区

翁布利亚(意大利语:Umbria ),位于意大利中心,首府佩鲁贾。面积8,456平方公里——其中佩鲁贾省(Perugia)6,334平方公里;特尔尼省(Terni)2,122平方公里——是意大利--积第五小的大区,也是意大利唯一不临海也不与外国接壤的大区。与马尔凯、托斯卡纳和拉齐奥大区毗邻。人口834,210(2003年统计)。其他城市有阿西西(Assisi)、卡斯泰洛城(Città di Castello)、福利尼奥(Foligno)、古比奥(Gubbio)、诺尔恰(Norcia)、奥尔维耶托(Orvieto)、斯波莱托(Spoleto)、托迪(Todi)等。 翁布利亚一词原指于公元前6世纪时迁徙至此的翁布利人,使用翁布利语(与拉丁语有语源关系)。现在所指的翁布里亚不同于古罗马时期同一名称所指区域,后者包含今马尔凯北部,直至拉维娜;但不含台伯河西岸、佩鲁贾地区(属埃特鲁利亚人)和诺尔恰地区(属萨宾人)。.

新!!: 法国大革命和翁布里亚大区 · 查看更多 »

翻案法院

翻案法院(Cour de cassation)为法国的最高法院,担当法国的最后诉诸对象的司法法院。法院坐落於巴黎的司法厅。 法国翻案法院是民事和刑事的最终上诉法院。作为司法法院,它不听取包括针对政府的索赔在内的案件,这类案件通常属于行政法院的范围,国务委员会担当最高上诉法院。法院在法国大革命期间于1790年在翻案法庭(Tribunal de cassation)的名下被建立,它的初始宗旨是有低级地方特权法院的修正司法权的复审法院。.

新!!: 法国大革命和翻案法院 · 查看更多 »

省 (行政區劃)

省,是中文語境中第一级行政区划的名称。此外,在其他語言中行政区划「province」或相同語源的區劃單位名,在中文中也常被翻译为“省”。.

新!!: 法国大革命和省 (行政區劃) · 查看更多 »

省 (法国)

法国行政区划中,直属“第一级地方行政单位”大区(法語:région)的“第二级地方行政单位”,法语为“département”,汉语将其翻译为“省”或「府」,这类行政单位英语将其与“county”(郡)看作类似,截止2011年3月共计101个,其中5个位于法国海外省或「海外自治領」。.

新!!: 法国大革命和省 (法国) · 查看更多 »

烏得勒支和約

《烏得勒支和約》是1713年4月至5月由欧洲多国于荷兰烏得勒支簽署的和約,旨在結束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该和约不是单一的文件,而是一系列和平条约的总称。 1700年卡洛斯二世去世,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绝嗣,卡洛斯于生前指定的继承人为法国波旁王朝的安茹公爵腓力,其为卡洛斯同父异母的姐姐西班牙的玛丽-泰蕾兹与法王路易十四之孙,因此腓力亦有法国王位的继承权,但同时欧洲其他列强不容许法国与西班牙如此强大的联盟存在,所以从实质上来讲,该和约允许腓力继承西班牙王位,但其亦须放弃法国王位的继承权,并作出其他相应必要的保证,以确保法国和西班牙不会结盟,最终达到维持欧洲各国力量均衡的目的。 该系列和约的签订国包括西班牙帝国、大不列顛王國、法蘭西王國、葡萄牙王國、萨伏依公国与荷蘭共和國,和约签署人一方为路易十四与其孙腓力的代表,另一方为英国女王安妮,萨伏依公爵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二世,葡萄牙国王若昂五世与荷蘭共和國的代表。和约的签订标志着法王路易十四称霸欧洲的野心落空,并在此基础上维持了欧洲体系的權力平衡。.

新!!: 法国大革命和烏得勒支和約 · 查看更多 »

热尔省

热尔省(法文:Gers)是法國奥克西塔尼大区所轄的省份。該省編號為32。.

新!!: 法国大革命和热尔省 · 查看更多 »

热月政变

熱月政變()是法国大革命期间反對雅各賓俱樂部領導人主導公共安全委員會的一個政變。隨後,國民公會投票同意處決馬克西米連·羅伯斯庇爾,安東萬·路易·德·聖茹斯特,和革命政府的其他幾位領導成員。這次政變結束了法國大革命的最激進的恐怖統治。.

新!!: 法国大革命和热月政变 · 查看更多 »

烈士

士,是一种对为正义事业牺牲生命或捨身取義者的荣誉称号。 在中華民國方面,一開始乃指稱參與推翻清朝統治而犧牲的革命家,如陸皓東、史堅如、秋瑾、林覺民、鄒容等。後來擴及北伐、抗日戰爭、國共戰爭等役的犧牲人士,如張自忠、高志航、薩師俊、戴安瀾、張靈甫、黃百韜、梁敦厚、熊其佬、邱清泉、吉星文、喻英奇等將領。 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1980年6月4日國務院發布的《革命烈士褒揚條例》,“革命烈士”称号由人民政府授予在“革命斗争、保卫祖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壮烈牺牲”的人;获得革命烈士称号的,由民政部向其家属颁发《革命烈士证明书》。2011年7月20日,國務院第164次常務會議通過,《烈士褒揚條例》自2011年8月1日起施行;2011年8月1日,《烈士褒扬条例》施行,《革命烈士褒揚條例》同時廢止,革命烈士称号改為“烈士”。201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施行。 比照中華民國政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革命烈士的敬奉除了互相敵對立場的差異之外(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追认的朱瑞、葉挺,中華民國政府認其為亂黨),在對於中國抗日戰爭的犧牲人員中,敬奉的對象是一樣的,如張自忠、戴安瀾、趙登禹等軍事將領。 不僅中國,世界各國(尤其以軍事鬥爭勝利而執政的政權)都有對建國先烈的尊稱,例如:法國會針對法國大革命時期推翻王政的人物而敬奉;大韓民國會紀念在抗日與韓戰中戰死的人士;美國則是尊奉獨立戰爭為對抗英軍而戰死的軍人、與南北戰爭中聯邦軍方面的犧牲軍事人物。.

新!!: 法国大革命和烈士 · 查看更多 »

爱丽舍宫

爱丽舍宫(Palais de l'Élysée,亦譯艾麗榭宮)是法国总统的官邸與辦公室所在地,位于巴黎八区聖奧諾雷市郊路55號,鄰近香榭丽舍大街。其名稱「Élysée」來自希腊神话中的至福樂土。 爱丽舍宫原為艾威爾伯爵於1718年兴建、1722年竣工的宮殿Hôtel d'Évreux,拿破仑一世的皇后約瑟芬亦曾在此宮殿居住,1873年起至今作為法国总统官邸,並供接待重要外賓,除特定日(如欧洲文化遗产日)外,並不對外開放參觀。.

新!!: 法国大革命和爱丽舍宫 · 查看更多 »

爱弥儿

《爱弥儿:论教育》(Émile: ou De l'éducation),亦有译名作《爱弥尔:论教育》,是让-雅克·卢梭自认为是“我的所有作品中最好、最重要的一部”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篇关于人类天性的哲学论文,致力于探讨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政治和哲学问题;特别是个人如何在不可避免趋于堕落的社会中保持天性中的善良。在《爱弥儿》中,卢梭试图描绘一个教育体系,使他在《社会契约论》(1762年)中的“自然人”能在不可避免趋于堕落的社会中生活。卢梭描写爱弥儿和他的家庭教师的故事,以说明如何教育出一个理想的公民。爱弥儿不是一本详细的育儿指南,不过在其中的确有一些教育子女特别的忠告。这是西方第一个完整的教育哲学、第一部教育小说。康德称赞《爱弥儿》的出版是跟法国大革命相提并论的大事件。因此其書注重在身體養護及拒絕誘惑。.

新!!: 法国大革命和爱弥儿 · 查看更多 »

瑞士近卫队

宗座瑞士近衛隊(Pontificia Cohors Helvetica;Päpstliche Schweizergarde;Guardia Svizzera Pontificia;Pontifical Swiss Guard),於1506年由教宗儒略二世建立。瑞士近衛隊是。 瑞士近衛隊的制服包含藍色、紅色、橙色和黃色,具有明顯的文藝復興時期外觀。現代瑞士近衛隊的性質,就如同教宗的保鏢一樣。瑞士近衛隊配備的武器包含了傳統的斧槍以及多項現代武器。由於在1981年曾經發生,瑞士近衛隊的重點任務也增加了保護非儀式人員,而在其訓練過程,也可明顯看到對於和輕兵器的大幅增加。 瑞士近衛隊的招募條件,包含了他必須是未婚瑞士籍天主教男子,年齡介在19至30歲之間,且已經完成了瑞士軍事部隊的基礎訓練。 Official Vatican web page, Roman Curia, Swiss Guards, retrieved 7 August 2006 瑞士近衛隊是保護天主教會、聖座、羅馬教廷和教宗本人的雇傭兵組織,隊員原本為受雇於保護君主的傭兵,而漸漸轉變為專屬於梵蒂岡城國的近衛隊性質的雇傭兵組織,服務年限差不多介於2年和25年之間。.

新!!: 法国大革命和瑞士近卫队 · 查看更多 »

瑞米耶日修道院

米耶日修道院(Jumièges Abbey)是一个本笃会修道院,位于法国诺曼底地区滨海塞纳省小镇瑞米耶日。 瑞米耶日修道院毁于法国大革命期间,只留下规模宏大的双塔和立面。.

新!!: 法国大革命和瑞米耶日修道院 · 查看更多 »

瑪莉·哈瑞爾

莉·哈瑞爾(Marie Harel,)是十八世紀至十九世紀期間於法國的女性乾酪製作家,並且是卡芒貝爾乾酪的開發者。.

新!!: 法国大革命和瑪莉·哈瑞爾 · 查看更多 »

瑪麗-泰瑞絲

麗-泰瑞絲-夏綠蒂(本名:Marie-Thérèse-Charlotte de France,在歷史上以Marie-Thérèse之名更為人所知;),昂古列姆公爵夫人,出生時為法國長公主(Madame Royale),她是路易十六和王后玛丽·安托瓦內特的長女,也是他們唯一在法國大革命中生存下來的孩子。她的丈夫是堂兄路易十九,两个人没有孩子。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路易·若瑟夫·赛维尔·弗朗索瓦即诺曼底公爵路易(生于1781年)和路易-查理(路易十七)(Louis XVII de France,Louis-Charles,1785.3.27-1795.6.8?),苏菲·贝亚特丽克丝(生于1786年,只活了11个月)。 在路易十六一家出逃未遂被押进监狱后,瑪麗-泰瑞絲被逼作伪证,指控她母亲与弟弟的乱伦关系。她在獄中生活非常孤獨與沉悶,身上唯一的兩本書都已讀過無數遍而厭倦,對看守要求借閱新書也被全部否決;而她弟弟傳來的痛哭聲與被毆打的嚎叫聲,都是她常常經歷的心靈折磨。傳言(出自1795年西班牙王宮的一封信)說她在大革命監禁時曾被革命的暴徒強姦並懷孕,但她本人終生否認這些傳聞,因此真相無法釐清,不過大革命後不少法國人相信此事而對公主滿懷同情。 革命结束后,她侥幸逃过一死,並在1795年12月18日獲得自由(那是她17歲生日前夕),隔年初到達維也納。後來在叔叔們安排下,1799年她嫁給大三歲的堂哥─路易十九(查理十世的兒子),但未有子女。1815年在她的叔叔路易十八重新登基后,她被邀请回到王宫,但非常蔑视贱民和革命者,并聪明地认清了他们伪善而奴态的玩弄政治权术的嘴脸,他们只是利用革命和自由为借口,来满足他们自己的利益,她常常公开扬言表示对共和派和雅各宾派的憎恨,她的仇恨激起了许多正直的贵族的同情和义愤,他们写了很多东西来颂扬公主的高贵,并痛叱那些无耻的玩弄权术的贱人,其中包括维克多·雨果(雨果早年是保王派支持者)和他的夫人,《悲惨世界》和《雨果回忆录》就多次表达了他们的政治观点。茨威格也很爱她,曾专门写过《幕后政治家》和《玛丽女王》。 但她也被狡猾的大臣利用,他们利用她搞垮了贵族宫廷里最后的贱民阶级的富歇,把她流放到奥地利,后来她自己提出去林咨安度晚年。.

新!!: 法国大革命和瑪麗-泰瑞絲 · 查看更多 »

瓦兹省

瓦兹省(Oise)是法國皮卡迪大區所轄的省份。該省編號為60。得名于瓦兹河。法国大革命时,1790年3月4日由旧省份法兰西岛和皮卡第中的各一部分组成。 O O O.

新!!: 法国大革命和瓦兹省 · 查看更多 »

瓦爾密戰役

密戰役,也被稱為砲擊瓦爾密,是個戰術上非決定性的砲兵行動,但戰略上確保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此外,儘管戰役規模小,卻仍成為歷史上的決定性戰役之一,同時也是第一支由老兵和義勇兵所組成的雜牌軍,成功地擊敗了具有極高聲譽的奧軍與訓練有素的普軍。 戰役於1792年9月20日爆發於法國北部瓦爾密的附近,為第一次反法同盟的戰役之一(也是法國大革命戰爭的一部份)。查理·杜莫里茲指揮的法國北部軍團和弗朗索瓦·克理斯多佛·凱勒曼指揮的法國中部軍團共同阻止了由不倫瑞克公爵指揮的普魯士軍隊向巴黎推進。 儘管傷亡很小(總共未達500人)且戰術上未有決定性的結果,瓦爾密之役仍被認為是法國大革命戰爭中,最壯麗的戰役之一,因為它在面對訓練有素的普魯士軍隊時拯救了法國的新式軍隊,並開啟了法國近四分之一世紀以來軍事力量的更新。.

新!!: 法国大革命和瓦爾密戰役 · 查看更多 »

瓦特格城堡

特格城堡(Schloss Wartegg)是瑞士圣加仑州罗尔沙赫贝格的一座城堡,坐落在博登湖东南岸。城堡建于16世纪,现为三星级酒店,并列入瑞士国家重要文化财产名录。.

新!!: 法国大革命和瓦特格城堡 · 查看更多 »

瓜分波蘭

分波蘭(Rozbiory Polski)是指近代一系列列強瓜分波蘭的事件。从17世纪开始,當時做為波蘭統治主體的波蘭立陶宛聯邦开始走向衰落,而在18世纪时,波兰的领土开始遭到普鲁士、奥地利帝國(当时为哈布斯堡帝國時期)和俄罗斯帝国三个邻近国家的瓜分,此分割一共分成三个阶段进行,而第三阶段的进行导致了波兰的灭亡,详细分割疆域请参照右边的图示:.

新!!: 法国大革命和瓜分波蘭 · 查看更多 »

無套褲漢

無套褲漢(sans-culotte,),字面意思是“沒有裙褲”)又稱長褲漢,是下階層的老百姓,在舊制度下生活品質極差的群眾成為響應法國大革命激進和好戰的廣大參與者。.

新!!: 法国大革命和無套褲漢 · 查看更多 »

無玷聖母獻主會

無玷聖母獻主會(Missionary Oblates of Mary Immaculate (OMI))為天主教修道會。於1816年1月25日由馬善樂教士(Saint Eugene de Mazenod)創立。教宗良十二世(Pope Leo XII)於1826年2月17日第一次確認。法國大革命後各教會開始復興,現在在世界各地都有為貧者、受忽略者和被遺棄者服務。1938年,教宗庇護十一世(Pope Pius XI)稱為「艱難使命的專家」。其中較著名的成員有芝加哥大主教Francis Cardinal George。.

新!!: 法国大革命和無玷聖母獻主會 · 查看更多 »

無政府共產主義

无政府共产主义(Anarchist communism)是一种结合了无政府主义与共产主义的政治观念,结合了共产主义式经济与政治。克鲁泡特金是世界上第一个无政府共产主义者。.

新!!: 法国大革命和無政府共產主義 · 查看更多 »

畢德麥雅

德麥雅時期(Biedermeier)是指德意志邦聯諸國在1815年(維也納公約簽訂)至1848年(資產階級革命開始)的歷史時期,現則多用指文化史上的中產階級藝術時期。 在政治背景方面,十八世紀末歷經法國大革命、美國革命和拿破崙戰爭後帝國的瓦解,行保守主義的復辟政權當道。執政者為避免自由思想再度盛行,鼓勵人民縱情聲樂。然而,同一時期,另一波相對立的政治運動也醞釀已久。這場「革命性變革」以作家格奧爾格·畢希納、海因里希·海涅等人為代表,史稱前三月時期。 在畢德麥雅時期,中產階級發展出他們的文化和藝術品味,如家庭音樂會、室內設計及時裝。在文學方面,以「襲舊」和「保守」為特色;文學家普遍遁入田園詩,或投入私人書寫。重要詩人有讓·保羅、歌德和約翰·彼得·艾克曼等。.

新!!: 法国大革命和畢德麥雅 · 查看更多 »

牧月22日法令

牧月22日法令(英语 Law of 22 Prairial,法语常称 loi de la Grande Terreur即“大恐怖法”),又名牧月法令,是在1794年6月10日(法國共和曆牧月22日)于法国大革命恐怖统治时期,法国政府制定的法令。该法令由乔治·库东提出并得到罗伯斯庇尔的支持。它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通过的法令之一,通过这个法令,公共安全委员会将司法过程简化至起诉与检举之中。它延伸了革命法庭的管辖范围,且限制了被指控者的辩护能力。它将更多人归入革命审判的范围内,革命法庭对所有控告只有死刑一种刑罚。 它通过以下条款内容让整个法国社会产生道德怀疑的风气: 国民议会中的不少人反对此法令,包括部分公共安全委员会成员,他们担忧权力的过度集中会无可避免地导致独裁以及损害共和国的发展。2个月后的热月政变中,罗伯斯庇尔及山岳党下台,督政府开始执政。牧月22日法令于1794年8月1日被废除,法国大革命在督政府的限制性投票中开始变得温和。.

新!!: 法国大革命和牧月22日法令 · 查看更多 »

特魯瓦主教座堂

特魯瓦主教座堂 (Cathédrale Saint-Pierre-et-Saint-Paul de Troyes)是天主教特魯瓦教区的主教座堂、法国国家古迹,位于法国香槟大区特魯瓦。.

新!!: 法国大革命和特魯瓦主教座堂 · 查看更多 »

特里尔大学

特里尔大学(Universität Trier)位于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的特里尔,為一以人文科學見長之公立綜合大學。由於該城市為卡爾·馬克思的出生地,特里爾大學亦曾被稱為為特里爾卡爾·馬克思大學。該校创始于1473年,至1798年因遭法國大革命軍隊佔領而被下令關閉,新大学于1970年重建。.

新!!: 法国大革命和特里尔大学 · 查看更多 »

牛津大学

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非正式:Oxford University,或:Oxford;勳銜簡稱:Oxon)位於英格蘭牛津市。是一所世界聞名的公立研究型書院聯邦制大學。它是英語世界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也是世上現存第二古老持續辦學的高等教育機構。雖然大學的實際創立日期難以考證,但授課紀錄最晚可上溯到1096年。 牛津大學的師生人數自1167年亨利二世禁止英國學生前往巴黎大學就學後就開始迅速上升。1209年,牛津師生與鎮民的衝突使一些牛津學者另闢蹊徑,他們遷離至東北方的劍橋鎮並成立後來的劍橋大學。這兩所古老的大學在辦學模式、管理架構等各方面都非常相似,兩校同時展開相當悠久的競爭歲月,故常被合稱為「牛劍」。 牛津大學由38所獨立書院及4所學術學院組成。 各個書院為獨立的行政機構並隸屬於大學。它們有自己的管理架構、收生以及學生活動安排;而學術學院則負責安排教職員講課及指導研究項目,另負責編制課程及給予學術指引。牛津大學並沒有獨立於城鎮的主校區,大樓和設施散見整個牛津鎮。 大學的本科教育包括書院的每週輔導課程,以及由學術學院提供的學科課程。上課地點除了書院外,還包括由校方提供的講堂、課室及實驗室。牛津大學同時為兩個著名獎學金計劃的舉辦地:一為於2001年設立的克拉倫登獎學金;另一為羅德獎學金。牛津同時擁有全球最具規模的大學出版社,及全英最大型的大學圖書館系統。牛津大學培養眾多社會名人,當中包括26位英國首相、29位諾貝爾獎得主(只計算學生;連教職員計算則達69位)、6位图灵奖得主及多國領袖與政治要員。。牛津大学在数学、物理、医学、法学、商学、文學等多个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及广泛的影响力,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

新!!: 法国大革命和牛津大学 · 查看更多 »

牙齒矯正器

牙齒矯正器,又稱齒列矯正器或俗稱的牙套、牙箍,是齒列矯正所使用的一種裝置,用來矯正牙齒至適當的咬合位置。矯正器通常被用來改善的咬合不良,包括戽斗、暴牙、前後牙錯咬、開咬、牙齒不整齊或其他各式各樣的齒列方面的缺陷等等,其目的亦不論是美容或是結構上的調整。矯正器通常會配合其他齒列矯正的裝置,可能用來拉開上顎或下顎,製造牙齒間的空間;或是改變齒顎的弧形,也因牽涉到改變臉型,故視為是為整形的一種。大部分的齒列矯正患者是兒童或是青少年,然而,最近的趨勢是有愈來愈多的成人開始尋求齒列矯正的治療。.

新!!: 法国大革命和牙齒矯正器 · 查看更多 »

盧福瓦侯爵

弗朗索瓦-米歇爾·勒泰利埃(François Michel Le Tellier,)是法國政治家。他担任陸軍國務大臣,改革法國軍隊,將法軍增加至400,000士兵,這支法國軍隊在1667年至1713年的四場戰爭中使法國成就了太陽王的光輝歲月。盧福瓦侯爵是路易十四時代法國最著名的偉大人物之一,人們普遍稱呼他為"盧福瓦"。他和法國大革命期間的拉札爾·卡諾並列為法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軍備組織天才。.

新!!: 法国大革命和盧福瓦侯爵 · 查看更多 »

相似国旗列表

本列表包括世界各国(联合国会员国和未被普遍承认的国家)及政治实体的国旗,共计200个。并按其相似度和类型进行分门别类。.

新!!: 法国大革命和相似国旗列表 · 查看更多 »

白衣忏悔者小堂

白衣忏悔者小堂(Chapelle des Pénitents blancs,église Notre-Dame-la-Principale)是一个天主教建筑,罗马式风格,位于法国阿维尼翁place Principale广场。 该建筑建于13世纪,16-17世纪由让-巴蒂斯特·秘鲁改建。法国大革命期间关闭。白衣忏悔者成立于1527年。.

新!!: 法国大革命和白衣忏悔者小堂 · 查看更多 »

白色

白色是一种包含光谱中所有颜色光的颜色,其明度最高,就如電腦程式設計領域就依照白色科學的定義而將參數值常定義成所有色彩的最大值,如白色=RGB(255,255,255)或#FFFFFF最大值(而不是將白色定義成像水H2O的無色=透明色或無色=null值)。可以将光谱中三原色的光:红色、蓝色和绿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得到白光。光谱中所有可见光的混合也是白光。.

新!!: 法国大革命和白色 · 查看更多 »

白色恐怖

白色恐怖(White Terror)一詞起源於法國大革命時期,當時進行大規模鎮壓、槍殺革命黨與革命份子的恐怖統治時期稱之為「白色恐怖」。另一說則是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政府軍與巴黎公社政權對抗時,公社以紅色為代表色;政府軍以白色為代表色。法國政府軍以鎮壓與懲治行動公社,是為「白色恐怖」。.

新!!: 法国大革命和白色恐怖 · 查看更多 »

白旗

白旗於歷史上的記載、不同的地方及不同的層面,均有不同的意義。.

新!!: 法国大革命和白旗 · 查看更多 »

百多祿

多祿(,),部分越南文獻亦作伯多祿,是一位活躍於印度支那地區的一位法國天主教傳教士,屬巴黎外方傳教會。百多祿是其在越南時使用的名字,其真實法文名字是皮埃爾·約瑟夫·喬治·皮諾(Pierre Joseph Georges Pigneau),常以皮諾·德·貝爾內(Pigneau de Béhaine)或皮埃爾·皮諾(Pierre Pigneaux)的名字出現在西方文獻中。而其「百多祿」的名字則取自葡萄牙語「Pedro」的越南語音譯。 百多祿在阮福映擊敗西山朝軍隊、奪取越南皇位的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新!!: 法国大革命和百多祿 · 查看更多 »

芬兰历史

芬兰历史开始于1万多年前人类在现芬兰地域的定居,这种原始公社制度在芬兰一直持续到12世纪。经历了瑞典发动的一系列扩张活动后,芬兰开始被瑞典统治,直到19世纪初。1809年,俄罗斯帝国击败瑞典,芬兰成为沙皇统治下的一个大公国。随着俄国爆发十月革命,芬兰于1917年12月6日宣布独立。1918年的芬兰内战使俄国布尔什维克势力退出芬兰国土。在短暂的王国政体倒台后,芬兰共和国于1919年成立。1939年,苏联发动了苏芬战争,芬兰被迫割地,此后,芬兰在1941年加入德国阵营参加了对俄战争。二战结束后,芬兰成为战败国,主权和外交长期受制于苏联,没有接受美国的马歇尔计划。苏联解体后,芬兰逐渐摆脱了苏联的影响,并于1995年加入欧盟。.

新!!: 法国大革命和芬兰历史 · 查看更多 »

花窗玻璃

花窗玻璃(stained glass),為西方建築裝飾品,常見於教堂,裝置於建物牆面上。在伊斯蘭教的清真寺,花窗玻璃藝術也很常見。其作用原理是,當日光照射玻璃時,可以造成燦爛奪目的效果。而在電燈時代,夜間從教會內放射出的彩光,更是氣象萬千。早期花窗玻璃多以聖經故事為內容,以光線配合圖案的效果感動信徒。而一些教會所在地本地的傳說和神話,也會進入其主題之中。近代以來,花窗玻璃不僅出現在教堂,也在許多一般建築中獲得應用。.

新!!: 法国大革命和花窗玻璃 · 查看更多 »

韦尼奥号战列舰

韦尼奥号战列舰(Vergniaud)是6艘丹东级战列舰中第6艘建造的軍艦。本艦於1908年7月在放置龍骨,並在1911年12月18日於法國海軍服役,艦名來自於法國法國大革命時期著名的演說家皮埃爾·韋鳩尼昂·韋尼奧。艦上的主要武器為4門,這些主砲配置於2座雙聯裝砲塔內。其推進系統由4組蒸汽渦輪發動機與26台式鍋爐組成,航速可達左右。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時,韋尼奧號曾試圖阻止德國海軍與布雷斯勞號小巡洋艦從西側突破地中海防線,以及護衛往返於法國本土與北非之間的運輸艦隊。幾個月後,韋尼奧號隨英法聯軍艦隊航往亞得里亞海,並在中,協助聯軍擊沉奧匈帝國海軍的。隨後,韋尼奧號在奧特朗托海峽與達達尼爾海峽執行巡航任務,防止同盟國艦隊突破地中海防線。 在鄂圖曼帝國於1918年10月30日與協約國簽署穆德洛斯停戰協定後,韋尼奧號曾短暫地參與佔領君士坦丁堡行動。法國海軍接下來指派韋尼奧號與米拉波號前往黑海,協助在塞瓦斯托波爾的俄國白軍。然而在這期間,艦上的船員因厭戰情緒而爆發叛亂,並且在示威中有一名船員因血腥鎮壓而遭到射殺,導致本艦不得不返回法國本土。返國後的韋尼奧號,被法國海軍轉調至東地中海。後來因性能越來越不符需求,法國海軍遂於1921年將本艦轉為廢船,並在1926年前用作,最終在1928年拆解。.

新!!: 法国大革命和韦尼奥号战列舰 · 查看更多 »

韦尔涅 (日内瓦州)

韦尔涅(Vernier)是瑞士日内瓦州的一座城市,位于罗纳河右岸,东与日内瓦邻接。.

新!!: 法国大革命和韦尔涅 (日内瓦州) · 查看更多 »

莫里斯·杜坡莱

莫里斯·杜坡莱(Maurice Duplay,1738年12月22日,法国圣迪迪耶昂韦莱 - 1820年6月30日,法国巴黎)是一名法国木工承包商,法国大革命中的革命者,以及马克西米连·罗伯斯庇尔的房东。 杜坡莱于1767年结婚Jean Baptiste Louis Joseph Billecocq, Nicole Felkay, Hervé Favier, Souvenirs de J.-B. Billecocq (1765-1829) en prison sous la Terreur, Société des études robespierristes, 1981, 115 pages, p. 52,十年间育有5名子女,在巴黎拥有三处房产。他位于圣奥诺雷街398号的住所,是马克西米连·罗伯斯庇尔在巴黎数年的安身之处(从1791年7月17日到1794年7月28日)。1791年练兵场惨案后,拥护雅各宾派的杜坡莱将罗伯斯庇尔接到家中一同居住,直到其死去。 莫里斯·杜坡莱本人也担任革命法庭的陪审员。在1794年热月政变中,杜坡莱全家人被逮捕,其妻子在热月11日吊死在地牢里。共和三年雪月18日,他与16岁的的儿子雅克·莫里斯转送卢森堡监狱。共和三年花月17日宣告释放。共和四年,高等法院宣告他们父子无罪。他在1820年6月30日去世,安葬于拉雪兹神父公墓。 他有三名子女都在历史上留下了名字:伊丽莎白·杜坡莱,嫁给了罗伯斯庇尔的朋友、国民公会代表菲利普·弗朗索瓦·约瑟夫·勒·巴斯;埃莉诺·杜坡莱;雅克·莫里斯·杜坡莱(1777年至1847年),在共和11年葡月创办报纸l’Indiscret,并是巴黎公民医院行政委员会委员。.

新!!: 法国大革命和莫里斯·杜坡莱 · 查看更多 »

莱兰修道院

莱兰修道院(Lérins Abbey)是一个熙笃会修道院,位于法国蓝色海岸莱兰群岛圣托诺拉岛。修道院成立于公元410年前后,至今仍很活跃。目前的建筑物建于11-14世纪。修士们种植葡萄园,酿造葡萄酒。 法国大革命期间,该岛被国家没收,出售给富裕的女演员,Mademoiselle de Sainval。1859年,该岛被主教买下。十年后,熙笃会重建了修道院,并一直存在至今。.

新!!: 法国大革命和莱兰修道院 · 查看更多 »

莉薇娅·奥古斯塔神庙

thumb 莉薇娅·奥古斯塔神庙(Temple d'Auguste et de Livie)是一座公元1世纪的罗马神庙,以华丽的科林斯柱著称,位于今天法国伊泽尔省的维埃纳。 该神庙供奉罗马皇帝奥古斯都的妻子莉薇娅。高卢地区基督教化后,该建筑改为教堂,名为圣母堂(Sainte-Marie-la-Vieille)。1792年法国大革命期间,教堂改为“理性神殿”(temple de la Raison)。 连同尼姆的方形神殿,该建筑为高卢地区仅有保存完好的罗马神庙。1840年列为法国历史古迹。 File:Augustus Bevilacqua Glyptothek Munich 317.jpg| File:Composition architecturale du Temple d'Auguste et de Livie.jpg| File:Les deux états du temple.jpg| File:Vienne - Temple d'Auguste et de Livie -1.jpg| Temple of Augustus Vienne.jpg| Ornament on column of Temple of Augustus and Livia in Vienne.jpg| Vienne römischer Tempel 2012 091.JPG|.

新!!: 法国大革命和莉薇娅·奥古斯塔神庙 · 查看更多 »

遊戲牌

遊戲牌(playing cards),是指以厚紙片、塑膠片等類似材質作的卡片,通常標有符號、數字,以多張組成呈現序數排列的牌組,作為卡片遊戲使用,也有用於占卜。.

新!!: 法国大革命和遊戲牌 · 查看更多 »

聯合愛爾蘭人會

聯合愛爾蘭人會(Society of United Irishmen)是一個成立於18世紀的政治組織。最初這是一個自由主義組織,尋求英國國會的改革。不過由於受到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的影響,該組織很快變為一個愛爾蘭共和主義的組織。聯合愛爾蘭人會發起了1798年愛爾蘭革命,主張結束英國君主對愛爾蘭的統治,建立一個獨立的愛爾蘭共和國。.

新!!: 法国大革命和聯合愛爾蘭人會 · 查看更多 »

聯邦黨

聯邦黨(英语:Federalist Party),又叫聯邦同盟黨,美國開國政黨,1789年至1824年存在。由美國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亞歷山大·漢密爾頓所共同成立。 聯邦黨執政時主張增強聯邦政府的權力,反對參與歐洲戰爭。主要的支持者來自新英格蘭和一些南方較有錢的農民。其競爭對手為民主共和黨,民主共和黨支持與法國結盟,對英國開戰。聯邦黨在美國和英國1812年戰爭後失勢。 虽然沒有直接继承的後繼政黨,但聯邦黨可以说是後來的國民共和黨、輝格黨和共和黨的前身,為美國後來兩黨制打下基礎。.

新!!: 法国大革命和聯邦黨 · 查看更多 »

聖女日南斐法修道院

聖女日南斐法修道院 (Abbaye Sainte-Geneviève de Paris)是位於法國首都巴黎的一座天主教的修道院,在法國大革命期間幾乎全部被 毀。現在修道院的部分建築是亨利四世高等學校的校舍。修道院始建於502年。857年之後一度荒廢。12世紀初期重建。法國大革命之後,修道院的建築幾乎完全被毀。.

新!!: 法国大革命和聖女日南斐法修道院 · 查看更多 »

聖但尼 (塞納-聖但尼省)

圣但尼(Saint-Denis)是法国法兰西岛大区塞納-聖但尼省的一个镇,位于巴黎郊区,面积12.36平方公里,人口108274人(2012年)。在1793年至1800年法国大革命時期曾經被更名為法蘭西亞德,直到拿破崙主政執政府時期才被改回原名。.

新!!: 法国大革命和聖但尼 (塞納-聖但尼省) · 查看更多 »

聖心聖殿 (巴黎)

聖心聖殿(Basilique du Sacré-Cœur),簡稱聖心堂(Sacré-Cœur),是位於法國巴黎的天主教宗座圣殿,以耶穌聖心為主保而得名。坐落於巴黎北部的蒙馬特高地上,由設計,為兼具羅馬及拜占庭風格折衷主義建築。1875年動工、1919年祝聖啟用、1923年正式完工。由於位於巴黎市區的高處,加上有別於市區其他建築的設計風格,使其成為巴黎著名的地標之一。.

新!!: 法国大革命和聖心聖殿 (巴黎) · 查看更多 »

聖喬治宮

聖喬治宮(Palais Saint-Georges)是位於法國城市雷恩的一座歷史建築。這座建築曾經是一座古修道院,在1670年改為現在的修道院建築。在法國大革命之後,修道院被迫關閉。1930年之後,聖喬治宮被列為法國的歷史紀念建築。 前 Category:法国前天主教建筑物 Category:布列塔尼大区建筑物 Category:布列塔尼大区宗教史.

新!!: 法国大革命和聖喬治宮 · 查看更多 »

聖米歇爾山

聖米歇爾山(Mont-Saint-Michel,天主教中文稱“聖彌額爾山”)是法国诺曼底附近,距海岸约1公里的岩石小岛,為法國旅遊勝地,也是天主教徒的朝聖地,山頂建有著名的聖彌額爾山隱修院。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于197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遗产。.

新!!: 法国大革命和聖米歇爾山 · 查看更多 »

聖衣會修女對話錄

《聖衣會修女對話錄》(Dialogues des Carmélites)是一部法國歌劇,分為十二個場景,由弦樂間隔,弗朗西斯·普朗克於1956年完成。《聖衣會修女對話錄》內容講述聖衣會修女在1794年法國大革命期間恐怖統治,因拒絕放棄信仰在巴黎被處死。 1957年1月26日,《聖衣會修女對話錄》在米蘭斯卡拉大劇院世界首演(義大利語)。法語版本首映於1957年6月21日在巴黎舉行。美國首演於1957年9月在舊金山舉行。.

新!!: 法国大革命和聖衣會修女對話錄 · 查看更多 »

聖日耳曼伯爵

聖日爾曼伯爵(The Count of St Germain,)是個神祕人物。有人形容他是廷臣、冒險者、發明家、業餘科學家、畫家、鋼琴家、小提琴手以及業餘作曲家,還有人說他曾展示過煉金術。根據幾個消息來源,他的名字並不代表家族領地或頭銜,而是自己取的;是拉丁文Sanctus Germanus的法文版本,意為Holy Brother。他同時還有一些其他的名字,諸如孟菲拉侯爵(Marquis de Montferrat)、Bellamarre或Aymar伯爵(Comte Bellamarre or Aymar)、騎士修寧(Chevalier Schoening)、騎士韋爾頓(Chevalier Weldon〔Welldone〕)、Comte Soltikoff、Graf Tzarogy和Prinz Ragoczy。.

新!!: 法国大革命和聖日耳曼伯爵 · 查看更多 »

道路通行方向

道路通行方向是世界各国交通规则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规定了车辆在道路上的行驶方位,避免出现混乱和事故。 道路通行方向可分为车辆靠道路左侧行驶和靠道路右侧行驶两类。34%的国家靠左行驶,66%的国家靠右行驶。如果按道路里程计算,全世界28%的可通行道路是靠左行驶的,72%靠右行驶。值得留意的是,除日本、泰國、澳門、印尼、東帝汶、尼泊爾、美屬處女群島和蘇里南外,靠左行駛的國家或地區,過去都是英國的殖民地,脫離英國或獨立後仍然維持靠左行駛。.

新!!: 法国大革命和道路通行方向 · 查看更多 »

道明會

道明會(Ordo Dominicanorum),又譯為多明我会,多米尼克修会正式名稱為“宣道兄弟会”(Ordo Praedicatorum,簡稱O.P.)是天主教托钵修会的主要派别之一。会士均披黑色斗篷,因此被称为“黑衣修士”,以区别于方济会的“灰衣修士”和聖衣會的“白衣修士”。道明会強調圣母玛利亚亲授之《玫瑰经》,并加以推广,現今已是天主教徒最普遍传诵之经文。.

新!!: 法国大革命和道明會 · 查看更多 »

荷兰省督

荷兰省督(荷兰语:stadhouder ),又譯為「執政」、「執政官」、“事务长”或“代理官”,直译为“持地者”、“持有某人之地”,可能转借自德语“Statthalte'”、法语“lieutenant”,或中古拉丁语“locum tenens”。 是中世纪时期荷兰(以及当时属于荷兰的比利时)的一个行政职务,为荷兰共和国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省长)。而在18世纪期间,由于荷兰伯国(中文也可叫做“荷兰省”)在尼德兰七省中的中央地位,这一职位则发展为了整个荷兰共和国实际上的世袭国家元首,与国王已无异。在历史上,荷兰省督的位置因为各种原因曾经出现过空缺,此时则由荷兰大议长担任行政一职。 荷兰省督可以与法国头衔“Lieutenant”(“持地者”,“有一定地位的人”,“在上级不在场时拥有一定职务的人”)以及英格兰的十六世纪的“Lord Lieutenant”(“皇家代理官大人”)相比较。此外,这个职位在早期的荷兰共和国被分派来维持和平与省份的治安。.

新!!: 法国大革命和荷兰省督 · 查看更多 »

荷蘭 (地區)

荷蘭(Holland)是位于荷兰王国本土西岸的一个地区和前省份。“荷兰”一词也经常被以部分代整体地用来描述整个荷兰王国;这一用法广泛受到接受,但有一部分人,尤其是来自荷兰王国其他地区的人对这一用法并无好感。 从公元10世纪至16世纪,荷蘭地區在政治上是统一的,是神圣罗马帝国中的一个领,為荷蘭伯爵所统治。至17世纪,荷兰成为了海上和经济上的强大力量,在新近独立的荷兰共和国中为实力最突出的一个省份。 1840年,荷兰省分成北荷兰省和南荷蘭省,其中包括首都阿姆斯特丹、中央政府所在地海牙以及坐拥欧洲最大港口的鹿特丹。.

新!!: 法国大革命和荷蘭 (地區) · 查看更多 »

荷蘭共和國

尼德蘭七省共和國(De Republiek der Zeven Verenigde Nederlanden),又稱聯省共和國,中文俗稱荷蘭共和國,是1581年-1795年期間,在現在的荷蘭及比利時北部地區(弗兰德地區)所存在的一個國家,這段期間也是著名的荷兰黄金时代。其前身是1579年成立的烏得勒支同盟。1794年9月,法國軍隊開始入侵荷蘭,荷蘭共和國滅亡。1795年1月,法國在荷蘭共和國的領土上建立了一個名為巴達維亞共和國的傀儡國家。 尼德蘭七省共和國是當時除了威尼斯共和國唯二有共和國之名的國家,七省在脫離西班牙王國獨立後仍維持自治傳統,並由奧蘭治家族作為名義上的執政統治者,領導階層為貴族與各地商會所組成的聯省議會統治,開明的商業風氣、司法制度、對宗教的寬容--都為當時其他歐洲各國無法比擬的先進。.

新!!: 法国大革命和荷蘭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荷蘭歷史

羅馬帝國時期,荷蘭歸屬高盧行省以及下日耳曼行省,當時這塊地區有廣義的日耳曼部落,而南部有高盧人,高盧人後來佔領這塊地區並建立墨洛溫王朝。 中世紀時期,這些沿著北海的低地國家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領地,之後伴隨哈布士堡家族的勢力興起,這個地區又轉為他們的勢力範圍,隨著查理五世的兒子菲利浦二世在1581年7月26日出任西班牙國王,哈布士堡也一分為二,同時荷蘭爆發武裝起義「八十年戰爭」(1568年-1648年),在荷蘭在脫離西班牙哈布士堡王朝而獨立後也開始荷兰黄金时代。 1795年荷蘭被法國入侵而亡國,直到1815年滑鐵盧戰爭之後,諸國召開維也納會議,其中確立荷蘭由奧倫治家族統治,並確立荷蘭王國的建立,然而在這個時期自由主義的興起,王族的統治受到挑戰,在1840年-1848年間荷蘭逐步建立議會民主的體制,與此同時南尼德蘭爆發革命宣布獨立。 近代荷蘭王國在貿易上仍是巨大的殖民帝國,殖民統治維持荷蘭穩健的經濟,在二次大戰後荷蘭逐步邁入現代國家的歷程。.

新!!: 法国大革命和荷蘭歷史 · 查看更多 »

荷拉斯兄弟之誓

《荷拉斯兄弟之誓》(法語:Le Serment des Horaces)是法國畫家雅克-路易·大衛於1784年之作品。這是新古典主義的作品,亦是大衛的成名之作。 (檢索日期2009年5月6日).

新!!: 法国大革命和荷拉斯兄弟之誓 · 查看更多 »

菊苣

菊苣,又稱苦苣、苦菜,(學名:Cichorium intybus),是一種灌木叢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長出藍色或薰衣草色的小花。原生於歐洲,但現時已自然生長於北美等地而成為路邊物種。經烘焙及磨碎後的根部廣泛用作咖啡代用品起源於地中海,但現在在全球,特別是美國南部的新奧爾良地區、印度及東南亞也廣受歡迎。與此同時,它也是製作红眼肉汁的主要材料。 常見的菊苣有多個名稱,包括blue sailors、succory、coffeeweed等。中文的稱謂繁多,包括野生苔苣、法國苦苣、比利時苦苣等,但其實它們並不指同一品種。.

新!!: 法国大革命和菊苣 · 查看更多 »

菲多岛

菲多岛(Île Feydeau)曾经是法国南特卢瓦尔河中心的一个岛屿,自1721年开始使用目前的名称,得名于公爵的管家。1930年因卢瓦尔河支流淤塞,已不再是一个岛屿。 菲多岛的北面与南特城之间,由富兰克林罗斯福林荫道隔开;南面与凉亭岛(l'île Gloriette)之间,由菲利克斯-埃布埃街、蒂雷纳林荫道和奥诺雷·德斯蒂安·多尔韦(Honoré d'Estienne-d'Orves)林荫道隔开。旧日的滨河路,今日已成为南部的蒂雷纳林荫道,以及北部的Duguay-Trouin林荫道。直到1730年代,它通过鱼桥(pont de la Poissonnerie)连接城市,通过百丽十字桥(pont de Belle Croix)连接凉亭岛。 1721年之前,岛屿尚不稳定,是一个贫穷的郊区。只有一座建于1443年的圣母小堂和鱼市场。自1721年开始城市化,一年后南特市收购土地。由于地基不稳定和洪水的原因,工程一直持续到革命前夕。到1750年,还只建成了四座建筑。1755年以后建设速度加快,建筑师皮埃尔·卢梭仿效荷兰,在地基打下木筏。此后许多南特商人竞相在此兴建豪宅 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岛上曾有两个重要公共设施:西端的小荷兰室内市场和东端的鱼市场。这两座建筑物分别在1932年和1940年被拆除。 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故居,位于奥利维·德·克里松林荫道和Kervégan街转角。.

新!!: 法国大革命和菲多岛 · 查看更多 »

菲利普-安托万·麦尔兰·德·杜艾

菲力浦-安托万·默林·德·杜埃(Philippe-Antoine Merlin de Douai)()是一名法国政治家和律师,他生活在法国大革命时期。.

新!!: 法国大革命和菲利普-安托万·麦尔兰·德·杜艾 · 查看更多 »

萨宾人

萨宾人是生活在亚平宁半岛拉丁平原附近的一个部族,和拉丁人一起同为古罗马文明的创立者,罗马最早的三百名元老中即有一百名来自萨宾。 罗马人和萨宾人之间曾冲突不断,相传有次罗马人劫掠了大批萨宾妇女为妻,萨宾人于是进攻罗马进行报复,已为人妻人母的萨宾妇女苦劝丈夫与父兄和好,最终促成两个部族融合。法国大革命时期画家大卫的画作《萨宾妇女》反映的即是这个主题。.

新!!: 法国大革命和萨宾人 · 查看更多 »

萨克森的玛丽·约瑟芬 (1731年–1767年)

萨克森的玛丽·约瑟芬(Marie-Josèphe de Saxe )萨克森女公爵、法国王太子妃。 15岁的时,玛丽·约瑟芬与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儿子太子路易结婚,成为法国王太子妃,是他的第二任妻子。路易未能继承王位即逝世,玛丽·约瑟芬在两年后逝世。玛丽·约瑟芬是三位法国国王的母亲:法国大革命时丧命于断头台的路易十六、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她最小的女儿伊丽莎白公主也在法国大革命时被砍头。 Category:欧洲储妃 Category:女公爵 Category:法国王室 Category:韦廷王朝 Category:德累斯顿人.

新!!: 法国大革命和萨克森的玛丽·约瑟芬 (1731年–1767年) · 查看更多 »

鐵面人

鐵面人(法語:L'Homme au Masque de Fer,,下葬时稱作“馬奇歐利”(Marchioly),是在法國路易十四當政期間的神秘囚犯,曾先後被關押於皮內羅要塞(今義大利都靈省皮內羅洛)、巴士底監獄等監獄。由於此人的臉一直戴著一個由絨布製成的黑色面具,沒有人見過他的面容,因此他的真實身份曾受到許多著名學者的關注和研究,並成為許多書籍的題材。 在1771年出版的《百科全書上的疑問》(Questions sur l'Encyclopédie)中,伏爾泰宣稱鐵面人是路易十四的長兄、先王的私生子。1840年代末期,大仲馬在其《三劍客》系列冒險故事的最後一章,闡述了鐵面人的身份是路易十四的孿生兄弟。 關於鐵面人的事蹟,人們主要是從監獄看守和在巴黎的上司之間的信件中得知的。.

新!!: 法国大革命和鐵面人 · 查看更多 »

非洲殖民地

列強於非洲的殖民始於1415年,葡萄牙帝國佔領休達,至現今仍由西班牙管三台(歐洲國家仍控制非洲一些小島作為海外自治领土,例如法國的留尼汪島)。列強殖民非洲的高峰期約於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約有95%非洲領土被列強侵佔,只有埃塞俄比亞、賴比瑞亞仍然獨立。非洲殖民地於1947年開始陸續獨立,而非洲獨立年(1960年),多數非洲国家脫離欧洲列強統治,象徵欧洲对非洲殖民時代的結束。.

新!!: 法国大革命和非洲殖民地 · 查看更多 »

革命

革命,指權力或組織結構的根本性改變,這些改變是在相對短暫的時間中發生。人們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會中所進行之重大變革。 人們改造自然的重大變革,有技術革命、產業革命等;人們改造社會之重大變革,即社會革命。一般而言,是指由下而上對當前制度進行根本上的變革。社會革命是歷史發展之火車頭;它最深刻之根源是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之矛盾。相對於改革,則是由上而下的變革。例如在政治層面上,由下而上以暴力推翻君主專制,建立民主共和制,稱之為革命,但也有和平革命。當現存之生產關係成為生產力繼續發展之嚴重障礙時,就要求通過革命,改變舊生產關係以及維護這種舊生產關係之舊上層建築,即改變社會制度,解放被束縛之生產力,推動社會進一步向前發展。相反,由上而下從帝制推行君主立憲制,成立民主議會,稱之為改革。通常革命較激進劇烈,改革則較保守溫和。在階級社會裡,社會革命是階級鬥爭之必然趨勢和集中表現,通常要使用暴力。 在工業層面上的重大革新,稱之為工業革命。通常是指對當前工業或生產模式進行變革,即以新的機器例如蒸汽機取代舊有的人力,提升生產效率。 一般而言,“革命”這個詞表示一個政治制度的改變。Jack Goldstone, "Theories of Revolutions: The Third Generation, World Politics 32, 1980:425-53John Foran, "Theories of Revolution Revisited: Toward a Fourth Generation", Sociological Theory 11, 1993:1-20Clifton B. Kroeber, Theory and History of Revolution, Journal of World History 7.1, 1996: 21-40 而在許多社會科學,特別是社會學,政治學和歷史學方面,社會經濟革命和政治革命受同等程度的研究。.

新!!: 法国大革命和革命 · 查看更多 »

革命和叛亂列表

這是一個歷史上世界各地革命和叛亂的列表。.

新!!: 法国大革命和革命和叛亂列表 · 查看更多 »

革命输出

革命输出或输出革命是一种政治术语。指在本国革命胜利后,帮助其他国家进行与本国革命性质相同的革命。也特指社会主义国家帮助周边的其它国家通过暴力等手段建立无产阶级专政"Revolution and World Politics", by Fred Halliday (1999) ISBN 0-8223-2464-4, 。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东南亚、拉丁美洲共产党及社会主义政权的支援(1960年代至1979年),不過這樣的國策自鄧小平上台及實行改革開放,中國與西方國家外交關係正常化,已被正式放棄,不再支援其他國家的共产党及社会主义政权。.

新!!: 法国大革命和革命输出 · 查看更多 »

革命法庭

革命法庭(Revolutionary Tribunal),於法國大革命期間,國民公會為了審判政治犯而在巴黎成立的法庭,為實行恐怖統治的強力機構。由一個陪審團、一個檢察長和兩個代檢察長組成,均由國民公會任命,其判決定案後則不得再上訴。.

新!!: 法国大革命和革命法庭 · 查看更多 »

領域等級

域等級是指由中世紀到 社會等級制度的廣泛階級。不同的系統,為了劃分社會成員因隨著時間的演變形成的等級。 最著名的系統是法蘭西的舊制度,三等級制度,一直持續存在到1789年-1799年的 法蘭西大革命。三等級制度由第一等級的神職人員,第二等級的貴族,和第三等級的平民組成。 有些地區,特別是斯堪地那維亞和基輔羅斯,再區分和農村平民成為單獨的等級,創建四等級制度,農村平民是排名最低的第四等級。 在英國,演化出二等級制度,貴族和主教合併為”地主等級”("lordly estate")和“民眾”("commons")作為第二等級。這系統產生兩個 國會大廈,下議院和上議院。 在德國南部,三等級制度包括貴族(王子和高級神職人員), 和自治市的居民。 今天,所謂“ 第四權 ”,通常是指已建立的權力結構的外部力量,是對中世紀三等級系統回憶,最常提到對應獨立的新聞或媒體。從歷史上看,在北歐和東歐,第四等級意味著農村平民。.

新!!: 法国大革命和領域等級 · 查看更多 »

行省 (法国)

行省(Province)是法国君主制时期的行政区划,为第一级地方行政单位,于1789年为大区所代替至今。 然而那些旧行省的名字一直为地理学家使用,来指称自然形成的区域。不少大区仍然沿用了历史上的名字。.

新!!: 法国大革命和行省 (法国) · 查看更多 »

行政法

行政法是法律中,有關國家行政權運作的國內公法總稱。行政法涉及到行政機關執行職務時所適用之各項法律,在各法律部門中相較於民法、刑法、甚至於憲法,行政法的發展是較晚進的一門學科。雖然行政法並無具體的法典,但是德國法學家曾說「憲法消逝,行政法長存」(Verfassungsrecht vergeht, Verwaltungsrecht besteht),表達對行政法的重視與肯定。.

新!!: 法国大革命和行政法 · 查看更多 »

行政机构

行政机构也称执法机构、行政機關 ,其工作是对组织進行日常的管理并施行法律政策等相关活动,是三權分立中的其中一部份。广义上,行政被定义为负责国家政策的执行的政府机构。狭义上,则专指内阁等行政决策机构,而只从事事务性执行工作的人员和机构则归为官僚机构。但是这种区分也存在争议,例如法国大革命前以及欧洲的许多君主立宪政体,占据行政机构顶端的部长职位的也是行政管理者。.

新!!: 法国大革命和行政机构 · 查看更多 »

食盐

食鹽是一種調味劑,能产生人类能感知的鹹味,常在烹飪和享用食物時用作調味。常見的餐桌鹽是一種含有97至99%的氯化钠的精製鹽.

新!!: 法国大革命和食盐 · 查看更多 »

飢餓的瑪莉

《飢餓的瑪莉》 (腹ペコのマリー) 是由日本漫畫家田村隆平於《週刊少年Jump》2017年13號46號連載的漫畫。台灣方面《寶島少年》新連載第三彈於2017年第19期開始連載。作品已出版全4冊,已完結。.

新!!: 法国大革命和飢餓的瑪莉 · 查看更多 »

裙,俗稱裙子,為覆蓋腰身以下,筒形或圓錐形的衣服。與褲不同,襯裙並不開叉,雙腿不用分別穿套(然而,有人把在胯下分開的馬褲套進裙子)。在許多文化中,基於線條搭配審美觀念,以至後來普遍男性認為穿裙對于行動和工作不甚方便,裙因此常被視為女性的衣著,但也有例外。例如蘇格蘭裙(kilt)被視為蘇格蘭的傳統男性衣著,並逐漸成為世界各地的時尚。.

新!!: 法国大革命和裙 · 查看更多 »

餐馆

,又叫餐廳、菜馆、酒家、酒樓、饭馆、飯店、饭庄、食堂、馆子、食肆或食店,是讓顧客購買及享用烹調好的食物及飲料的地方。餐館一詞涵蓋了處於不同地點及提供不同烹調風格的飲食場所。 餐館很多時附屬於另一場所,例如酒店,方便住客用餐,也開放予非住客光顧,讓酒店增加收入來源。.

新!!: 法国大革命和餐馆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

西班牙王国(Reino de España),通稱西班牙(España),古籍譯為日斯巴尼亞或以西巴尼亞,《聖經》曾譯為「士班雅」,是位於欧洲西南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与葡萄牙同处於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与法国、安道尔接壤,國土面積則佔伊比利亚半岛的五分之四。其领土还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岛、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以及在非洲北部的休达和梅利利亚。首都兼最大都市為馬德里。 由於位處歐洲與非洲的交界,西班牙自史前时代以来就一直受许多外来影响,中世紀時有多國並立,至15世纪始建立單一國家,在近代史上是影响其他地区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全球帝国兴盛时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是,現今全球有5億人口使用西班牙语,使西班牙语成为世界上总使用人数第三多,母語人數第二多的语言。.

新!!: 法国大革命和西班牙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帝國

西班牙帝國(Imperio Español)或西班牙殖民帝国(Imperio colonial español)是世界上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帝国和殖民帝国之一,也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帝国之一(1790年其面积约2000万平方千米),被认为是領先於大英帝國的第一代日不落帝国(1402年-1975年)。 整個15世纪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歐洲環球探險、大航海時代、和殖民擴張的先驅。因為西班牙在各大海洋開拓貿易路線,使得貿易繁榮,路線從歐洲橫跨大西洋到美洲,從墨西哥橫跨太平洋,經菲律宾到东亚。一時之間,憑著其經驗充足的海軍,西班牙帝國稱霸海洋;由於有了在殖民地源源不絕的金錢支援,西班牙在歐洲憑著其造價昂貴、訓練有素的大方陣主宰欧洲戰場。著名法國歷史學家皮埃爾·維拉爾稱之為「演繹出人類歷史最非凡的史詩」。與此同時,西班牙征服者也殘忍的摧毀并屠殺了阿茲特克、印加帝國和玛雅等美洲原住民文明,並對南北美洲大片領土宣稱殖民;這些西班牙殖民的影響導致了現在除了巴西以外所有拉丁美洲國家都使用西班牙語和信仰天主教。 16世紀開始,和奧地利同門同宗的哈布斯堡家族取代了原本的皇室,入主西班牙。西班牙哈布斯堡利用美洲採礦所得的金銀取得更多軍費,以應付在歐洲和北非的長期戰爭。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的西班牙從1580年兼併葡萄牙帝国、南意大利,在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則掌控了神聖羅馬帝國和匈牙利,使得西班牙除了在海外一直能維持著世上最大的殖民帝國以外、在歐洲也成為擁有最多的領土國家;版圖除了西班牙本土、還包括葡萄牙、比利時、荷蘭、南意大利。最後,因為都是同樣都是由哈布斯堡家族統治、也都是地域遼闊的大國,所以西班牙帝國和300年後的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三者合起來又通稱為哈布斯堡帝國。西班牙在16至17世紀間經歷其黃金年代,以新教舊教的三十年戰爭為分界點,之前不斷強盛、之後由盛轉衰。 17世紀中葉(1640年代開始),因為西班牙與敵對國家持續鬥爭,引起領土、貿易和宗教衝突。在地中海,她與土耳其的奥斯曼帝国戰事頻繁;在歐洲大陸,法国的陸軍逐漸變得強大;在海外,西班牙首先與葡萄牙競爭,在葡萄牙衰弱后,後來的還要面對荷蘭獨立的80年戰爭、和新崛起的海軍強國英格兰;但是這些衝突中西班牙勝多敗少,基本能維持其海軍和陸軍在歐洲的頂尖地位。另外,因為正處於黃金時代,所以西班牙思想家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百花齊放,在自然法、主權、国际法、战争和经济建構了一些最早的現代思想,其有關思想學派統稱為薩拉曼卡學派,有些提倡民主和人權思想的激進者甚至懷疑西班牙帝国主义和君主制的合理性。但是,這個運動沒能和文藝復興、工業革命、啟蒙運動等其他歐洲國家的先進思想一樣,在身為發源地的西班牙傳播開來,這使得西班牙在知識思維層面開始有下滑的跡象,而西歐國家的英法則後來居上。 18世紀,因為西班牙常年在其領土過度動用軍力、政府貪污漸趨嚴重、沒有進行農業改良導致經濟停滯、以及把在美洲掠奪的金錢都用在修建教堂和擴充軍隊上,對其文化、藝術、商業上的投資自幾乎為零,最終導致西班牙的國力開始明顯衰落。1713年的烏得勒支和約使西班牙失去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改由法國的波旁王朝入駐西班牙,從此西班牙在歐洲大陸上不斷要聽從于法國的擺佈。而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因為失去了對西班牙王位,法國為了補償奧地利以及和奧地利大成友好關係,割讓了原本西班牙控制的南意大利和比利時給奧地利作為平衡。加上荷蘭和葡萄牙早脫離西班牙已獨立,西班牙在歐洲的領土只剩下西班牙本土而已,結束了其在歐洲霸主的歷史,其歐陸地位被法國和奧地利兩國瓜分。18世紀(1700年後),西班牙在歐洲大陸的政治地位一直只能充當法、奧之後的二流國家,但其實力依然有和英國、荷蘭相抗衡的能力,也因為本錢雄厚還是能遠遠超過葡萄牙、丹麥王國、瑞典帝國、俄羅斯帝國、波蘭-立陶宛等當時的歐洲中型國家。 19世紀,西班牙雖然在18世紀的歐陸屢戰屢敗,然而在殖民地的面積方面依然是英法荷葡這四個有殖民地國家的總和,并維持並擴張其殖民帝國,西班牙雖然已經衰敗、但依然靠著其廣闊的殖民地挺過了英·法·荷三國支持海上搶劫和內部貪污腐敗造成的危機。然而好景不長,到了19世紀末期用因為宣揚自由平等博愛思想的法國大革命的衝擊,西班牙內亂不止。法蘭西第一帝國的拿破崙入侵西班牙引發半島戰爭,但更可怕的是民主主義思想在殖民地中產生了連鎖反應、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風起雲湧的引爆了了南美独立战争,這場殖民地對西班牙宗主國的集體叛變、导致幾乎所有西班牙在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宣佈獨立(1808年—1833年)。儘管如此,西班牙帝國由於之前的殖民地地夠多,所以依然在加勒比海(西屬古巴和西屬波多黎各)、亚洲()和大洋洲(西屬关岛、西屬密克罗尼西亚、西屬帛琉及西屬北馬里亞納群島)還保留相當多領土。1898年,原本就是從英國的殖民地獨立出來的美國,代表新興的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在美西战争中給予西班牙殖民帝國最後一擊,讓西班牙喪失了古巴和菲律賓以及所有在太平洋島嶼上的殖民地,這些太平洋島嶼的殖民地日後成為了美軍基地。此時,西班牙地位已經完全沒落,不僅不如英法荷奧這些老對手,還輸給了新崛起的美國、普魯士、俄羅斯帝國,西班牙被認為是歐洲最落後國家之一。 20世紀,西班牙瓜分非洲所得甚少,相較於傳統殖民地大國英法、和如日中天的德國·比利時,西班牙在瓜分非洲中只擁有包括西屬摩洛哥、西屬幾內亞和西屬撒哈拉少量領土,這也是西班牙最後一次殖民擴張。這些面積狹小的非洲殖民地也同樣在20世紀(1956年、1968年和、1975年),趁著“全世界殖民地從英法的殖民體系中獨立”的大熱潮,也從西班牙獨立成功。 21世紀,今日西班牙唯一僅存的殖民地,是位於北非摩洛哥沿岸的主權地(Plaza de soberanía),因為這塊土地原本的擁有者是摩洛哥、是西班牙根據戰爭而獲得的領土,但因為西班牙現在屬於富裕的歐盟、所以此殖民地人民並不想回歸摩洛哥,導致西班牙至今依然和摩洛哥有領土爭端。.

新!!: 法国大革命和西班牙帝國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歷史

西班牙历史开始于伊比利亚的史前時期,其间经历第二个全球性帝国——西班牙帝国的崛起和衰落,及至現今作为一個主權獨立的君主立憲制國家,及欧盟成员国的现状。 现代人类在大约三万五千年前即已经进入伊比利亚半岛。在其后数千年里,又有数波入侵者和殖民者纷至沓来,其中包括凯尔特人、腓尼基人、希腊人、迦太基人、罗马人和-zh-hant:西哥德人; zh-hans:西哥特人-。公元711年,柏柏尔人和阿拉伯人的军队(西班牙人统称他們为摩尔人)入侵,并几乎征服整个伊比利亚半岛。在接下来七百五十年里,独立的穆斯林国家相继建立,而穆斯林控制的区域被称为阿尔-安达卢斯。同时,北方弱小的基督教国家在宗教势力支持下展开對半岛漫长的收复运动,史称收复失地运动。随着1492年格拉纳达的陷落,该运动宣告落幕。收复失地运动的結果,使伊比利半島形成眾多基督教王國,為首的是卡斯提爾王國、阿拉貢王國、納瓦爾王國、葡萄牙王國。除上述四國外,還有卡斯提爾國王兼任君主的萊昂王國、加里西亞王國、托雷多王國、穆爾西亞王國、科爾多瓦王國、哈恩王國、塞維利亞王國、格拉納達王國、阿斯圖里亞斯親王國、阿拉瓦侯國、比斯開莊園、莫利納莊園(以上諸國與卡斯提爾王國形成卡斯提爾王冠);阿拉貢國王兼任君主的巴塞隆那伯國、瓦倫西亞王國、馬略卡王國(以上諸國與阿拉貢王國形成阿拉貢王冠)。 1469年,卡斯提爾公主伊莎貝拉與阿拉貢王子費迪南聯姻,1474年,伊莎貝拉即位為卡斯提爾女王伊莎貝拉一世,1479年,費迪南即位阿拉貢國王費迪南二世,兩人的聯姻使兩人得以共同統治絕大部分西班牙領土,兩人的後裔於1512年成為納瓦爾國王後,成為西班牙全境唯一的君主,從而使西班牙全境政治達成統一,然而在1833年之前,西班牙境內的眾多基督教王國,並未正式形成為單一且長期持續的西班牙王國。 1492年,格拉纳达的陷落的同一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首次扬帆出海寻找新大陆,揭开西班牙殖民帝国興盛的序幕。著名的异端裁判所也在这时建立,大批不愿改宗天主教的犹太人和穆斯林被驱逐出国。 在接下来三个世纪裡,西班牙諸國成为全球最重要殖民勢力。它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同时也是16世纪和17世纪大部分时间裡最重要的全球力量。西班牙文学和艺术、各种学术研究和哲学,都在这时繁盛起来。西班牙諸國在美洲建立幅员广阔的帝国,从加利福尼亚延伸至巴塔哥尼亚,此外还包括西太平洋上多个殖民地。在殖民地源源不断的财富支持下,西班牙諸國卷入欧洲多次宗教战争和政治阴谋中,在这期间,它取得但是最后又失去廣濶的领土,包括:部分尼德兰、意大利、法国和德意志,并先後与法国、英国和瑞典爆发战争。值得一提的是,它还在地中海、北非和土耳其帝国进行数场战争。西班牙諸國的欧洲战争換来经济上的重大损失;在17世纪的下半叶,哈布斯堡皇室腐敗的统治最终导致帝国的衰落,以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为标志,这场战争最终使西班牙从欧洲的领导地位上滑落,但西班牙仍然是個占据优势的殖民国家。 18世纪,西班牙諸國新的王朝——波旁王朝建立,由於大部分的阿拉貢王冠諸國貴族於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反對波旁王朝出身的費利佩五世,因此費利佩五世繼承西班牙諸國的王位後頒布新基本法令,1707年至1716年間相繼取消阿拉貢、加泰隆尼亞、瓦倫西亞、馬略卡等國的議會與自治立法權,使上述諸國納入卡斯提爾王冠的管轄,阿拉貢王冠消滅。波旁王朝的统治者曾努力的复兴该国家,并取得一些成功,这种成功在对美国独立战争的介入中达到顶峰。但在18世纪末,局势又开始逆转。18世纪和19世纪之交的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在全欧洲引起混乱,1808年,半島戰爭爆發,法蘭西皇帝拿破崙一世的兄長約瑟夫·波拿巴(即何塞一世)成為西班牙諸國國王,頒布巴約訥規約,使西班牙第一次成為這個國家的正式稱呼,但戰爭的失敗使這個新生政權迅速覆滅。1812年,效忠波旁王朝的加地斯議會所通過的西班牙憲法亦沿用西班牙諸國作為國號,然而1813年12月,波旁王朝復辟後,費迪南七世卻廢除1812年西班牙憲法。 半島戰爭使得西班牙本土對於美洲殖民地的控制力減弱,使得西班牙諸國於美洲的殖民地使以相继独立。1836年憲法使得伊莎貝拉二世成為西班牙諸國女王,此後西班牙一直是正式國號,未再變動,1869年憲法使得阿馬德奧一世成為西班牙國王,西班牙諸國到西班牙的轉變,象徵這個國家進一步的統一。然而半島战争之后,西班牙在代表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和其他派别的政党的相互纠缠中变得软弱不堪,各政党都没有足够的力量组成长期的政权以有效的解决国内的问题。民族主义运动在老帝国最后的殖民地(古巴和菲律宾)中出现,导致西班牙和美国发生美西战争,结果在19世纪末,西班牙失去其最后几块殖民地。 20世纪初,西班牙的政局越来越动荡,1931年,君主制被廢除,社會主義者建立西班牙共和國,然而1936年爆发血腥的内战。内战最后以弗朗西斯科·佛朗哥领导的民族主义独裁登台,西班牙共和國被廢除而告终结,他控制着西班牙政府到1975年。西班牙在二战中是中立国,不过许多西班牙志愿者都出现在战争双方的阵营当中。战后时期国内局势相对稳定(但仍发生注目的巴斯克民族解放運動),在60年代和70年代经历经济的快速增长。1975年,佛朗哥去世,由胡安·卡洛斯王子带领的波旁王室回到国内。尽管国内的紧张局势仍然存在(如穆斯林移民问题和巴斯克地区问题),但是现代西班牙显示在受欢迎的胡安·卡洛斯国王领导下、作为君主立宪制国家的健康、现代、民主的发展趋向,是欧洲生活水平提高快速的地区。現今西班牙是欧盟成员国之一,并举办1982年FIFA世界杯及1992年夏季奥运会。.

新!!: 法国大革命和西班牙歷史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波旁王朝

西班牙波旁王朝()是西班牙現今的王室,源於法國的波旁家族,自1700年至今斷續地統治西班牙。其家族分支還統治過那不勒斯、西西里等位於今日意大利境內的領地。自1964年至今統治盧森堡的波旁-帕爾瑪家族亦為其分支。.

新!!: 法国大革命和西班牙波旁王朝 · 查看更多 »

西瓦冈修道院

西瓦冈修道院(Abbaye de Silvacane)是一座原熙笃会修道院,位于法国普罗旺斯罗讷河口省拉罗克当泰龙一个偏远的位置。它大约成立于1144年,在12世纪末达到极盛,1358年,该修院遭军队掠夺,此后日益受财务问题困扰,到1443年修士们被迫解散修道院,教堂则改为拉罗克当泰龙的堂区教堂。在法国大革命期间修道院被拍卖,改为私人农场。1846年法国政府收购了教堂,宣布为历史古迹,并启动修复工作。1949年政府又收购了剩余的建筑物。这是普罗旺斯的三座熙笃会修道院之一,与塞南克修道院和多宏内修道院合称为“普罗旺斯三姐妹”。.

新!!: 法国大革命和西瓦冈修道院 · 查看更多 »

西餐廳

西餐廳是供應西餐為主的餐館,因為歐洲不同地方的菜系不同,又分為法式、英式、意式、俄式、德式、西班牙式等幾種,,香港也有很多意式(以意粉和比薩餅為號召)的。 在西方,雖然旅館和酒館古已有之,但主要針對旅客,本地人絕少光顧。到了18世紀,專為客人烹調食物的餐館才出現。根據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西班牙馬德里的 Sobrino de Botin 是現存最古老的西餐館,開立於1725年。第一間現代模式的餐廳(即客人各於不同餐桌坐下、從餐牌選菜、有指定營業時間)是開業於1782年的 Grand Taverne de Londres。 1789年法國大革命後,法国飲食業同業公會解散,貴族逃亡,留下大批擅於烹調的佣人,加上大批從法國不同省份湧到巴黎的人有膳食需求,於是餐館在巴黎如雨後春筍般開業,漸漸形成了法國人外出用膳的傳統,并使得法国烹饪如此受欢迎和高级化。 餐館之後在世界各地迅速發展,美國首家餐館Jullien's Restarator於1794年在波士頓開業。.

新!!: 法国大革命和西餐廳 · 查看更多 »

西方文化

西方文化指的是最初形成於南欧、北歐;盛行於西歐、北歐、北美,澳洲,纽西蘭等國家的文化,包括世界中共同的标准、价值观、风俗等。在欧美,与西方这个词相对应的是东正教、伊斯兰、亚洲国家,或者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

新!!: 法国大革命和西方文化 · 查看更多 »

馬塞林·尚巴納

|1.

新!!: 法国大革命和馬塞林·尚巴納 · 查看更多 »

馬丁·萊恩斯

丁·萊恩斯(英語:Martyn Lyons,1946年-),圖書歷史專家,生於倫敦,就讀牛津大學,現任澳洲雪梨新南威爾斯大學歷史與哲學學院教授。專長為法國革命和拿破崙史,近年來鑽研圖書、閱讀和書寫的歷史,著有《十九世紀法國的閱讀人口與社會:勞工、婦女與人民》、《散文與個人故事:歐洲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初的書寫實踐》、《西方的閱讀與書寫史》、《十九世紀法國的閱讀文化和書寫》、《澳洲書籍史》、《書的演化史:六千年來人類知識載體大變遷》等書。.

新!!: 法国大革命和馬丁·萊恩斯 · 查看更多 »

馬丁主義

丁主義(法語:Martinisme;英語:Martinism;德語:Martinismus;西班牙語:Martinismo;俄語:Мартинизм),由於並無固定中文譯名,以至稱謂眾多:馬丁教派、馬汀尼教派、馬丁主義教派、馬丁教派門徒會(法:Ordre Martiniste;英:Martinist Order;德:Martinistenorden;西:Orden Martinista);追隨者或門徒稱為馬丁主義者、馬丁教派門徒或馬丁尼教派者(英:Martinists)。馬丁教派是一種基督教神祕主義或曰密傳基督教教派。其思想體系著重於原人的墮落,意即此原人喪失了他的神性之源,以及他回歸神性的歷程,這種回歸被稱為「重返」(Reintegration)或「啟發」(Illumination)。 作為一種神祕主義傳統,其首先流傳於一個1740年左右在法國由建立的高階美生會,然後再經由他的兩名學生與發展成兩種不同的形式。 馬丁主義可以指由上述而來的這種特殊教義或理論,也可指1886年由和 (其以帕浦斯 'Papus' 這個昵稱聞名) 重組的馬丁教派門徒會的教導,但後者並未延續其18世紀初創時的傳承。而且馬丁主義一詞還被交替使用來指稱路易·克勞德·聖-馬丁和馬丁尼斯·德·帕斯夸利兩人的教導,前者的教導往往被歸因於後者,凡此種種歧義早在18世紀末期就已經成了一個令人困惑的難題。.

新!!: 法国大革命和馬丁主義 · 查看更多 »

馬他倫

他倫爵士,KCB(Frederick Lewis Maitland;)英國皇家海軍少將,曾參與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以1815年7月15日在貝列羅凡號接受拿破崙·波拿巴投降著名。1837年任東印度及中國艦隊司令,1838年來華。.

新!!: 法国大革命和馬他倫 · 查看更多 »

馬利亞

麗亞、瑪利亞、瑪莉亞、馬利亞是一個在歐美常見的女性名字。它是新约圣经中“Μαριαμ”的拉丁转写。马利亚這名字的可能來源于古埃及語「Mery」(心愛的)或希伯来语“מרר”(苦涩)或“מרי”(反叛)。 由於瑪麗亞是耶稣的母親的名字,信奉基督宗教的國家喜歡给孩子取這個名字,在南非語、保加利亞語、加泰蘭語、英語、德語、希臘語、義大利語、馬其頓語、挪威語、波蘭語、葡萄牙語、俄語、羅馬尼亞語和西班牙語中都有此名字,另外現代日本因西方文化影響,也有女性取這個名。.

新!!: 法国大革命和馬利亞 · 查看更多 »

馬賽曲

《馬賽曲》(La Marseillaise)是法國國歌,又譯名《馬賽進行曲》。詞曲皆由克洛德·約瑟夫·魯日·德·李爾在1792年4月25日創作,當時正值法國大革命期間,法國向奧地利宣戰,他在該日晚間於當時斯特拉斯堡市長德特--希家中創作該曲,並題名為《萊茵軍團戰歌》(Chant de guerre de l'Armée du Rhin);同年8月10日,來自馬賽的前赴巴黎支援杜樂麗起義時高唱此歌而得現名,亦因此風行全法。1795年7月14日,國民公會宣布定此曲為國歌。 馬賽曲在拿破崙帝國時期失去了國歌地位,之後路易十八的波旁復辟時期更是被禁止。1830年七月革命再次為人傳唱,並由著名音樂家-zh-hans:柏辽兹;zh-hant:白遼士-進行管弦樂編曲,此成為後來官方指定的管弦樂版本。之後於拿破仑三世時期此曲又失去了國歌的地位,至1879年才由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重新定為國歌。此后的1946年以及1958年通過的法國憲法,皆定明馬賽曲為國歌。1871年存在的巴黎公社的国歌《公社马赛曲》与原曲曲调相同,但使用了不同的歌词。 此外,馬賽曲另有俄語詞譜版本,名為《工人馬賽曲》,曾在1917年俄羅斯二月革命後由俄國臨時政府定為俄國國歌,但隨即在十月革命後被《國際歌》取代。 清帝国改良派思想家、政论家王韬1871年在香港出版的《普法战纪》中第一次将馬賽曲翻译成中文,名为《麥須兒詩》。.

新!!: 法国大革命和馬賽曲 · 查看更多 »

馬拉之死

《馬拉之死》(La Mort de Marat或者Marat Assassiné)是雅克-路易·大卫繪製的一幅油畫作品,是法國大革命時代最著名的畫作之一。此畫描繪的是法國革命家、記者让-保尔·马拉被夏绿蒂·科黛刺殺、死在浴缸之中的場景。.

新!!: 法国大革命和馬拉之死 · 查看更多 »

香槟酒

香槟酒(vin de Champagne,或Champagne)是產於法國香槟地区(不同于干邑地区的大小香槟区)按照严格的法律规定酿造的的一種葡萄气泡酒。香槟酒需要在葡萄酒瓶中进行二次发酵,产生二氧化碳,从而产生气泡。 根据法律,只有在法国香槟区,选用指定的葡萄品种,根据指定的生产方法流程所酿造的气泡酒,才可标注为香槟。在美国,由于历史原因,部分当地产的气泡酒仍在酒标上使用“香槟”一词;中国大陆则对香槟实行保护。.

新!!: 法国大革命和香槟酒 · 查看更多 »

香港歷史年表

本條目記錄了從有紀錄歷史開端至今的香港、中國、英國和世界大事。.

新!!: 法国大革命和香港歷史年表 · 查看更多 »

設計史

设计史是对设计的历史的研究。“设计”这个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纯粹观念的角度,认为设计是一种改造客观世界的构思和想法,二是从学科发展演变的角度出发,认为设计是一种行业性的称呼。 按照第一种观点,设计的历史可以追述至人类产生之初,甚至可以说设计的出现是人类产生的标志。按照第二种说法,则设计只能是指工业革命之后围绕机器化生产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这只是一段很短的历史。在這一系列設計史的探討中,我們採納了第一種觀點,它能比較全面的涵蓋設計的歷史演進。.

新!!: 法国大革命和設計史 · 查看更多 »

言論自由

言論自由(Freedom of speech),一種基本人權,指一國公民,可以按照个人意願表達意見和想法的法定政治權利,這些意見表達不用受政府「事前」的審查及限制,也無需擔心受到政府報復。有時也被稱為意涵更廣泛的表達自由van Mill, David,,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inter 2012 Edition), Edward N. Zalta(ed.)。它通常被理解為充分表達意見的自由,當中包括以任何方式尋找、接收及發放傳遞資訊或者思想的行為。言論自由的權利在任何國家通常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例如發表誹謗中傷、猥褻、威脅傷人、煽動仇恨或者侵犯版權等言論或者資訊的一系列涉嫌侵犯他人人权的行為都被禁止,而表達意見時也需要注意時間、地點和禮儀。 一些可能存在违法行为的国家政权对言论自由的限制程度甚至逾越了人权法案的红线。 《世界人權宣言》第19條及《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明言保障言論自由的權利,確認言論自由的基石重要性,也一方面突顯其脆弱需受保障的面向。《世界人權宣言》第19條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的《國際人權法》中亦確認言論自由為一項人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9條指“人人有權在不受干涉下持有意見及主張”及“每個人都有權利自由發表主張和意見,此項權利包括尋找,接收和傳遞資訊和思想的自由,而不分任何媒介和國界。”第19條亦指出,這些權利附有特別責任及義務,行使時必須尊重他人權利或名譽,確保國家安全及公共秩序不受影響。.

新!!: 法国大革命和言論自由 · 查看更多 »

马尔穆蒂耶修道院

尔穆蒂耶修道院(Abbaye de Marmoutier)是法国图尔城外的一座历史建筑,在中世纪曾是一座有影响的本笃会修道院。 该修道院创建于公元4世纪,位于卢瓦尔河对岸数里以外。853年修道院被诺曼人摧毁,100名修士被杀。公元1000年后,修道院成长为欧洲最富有的修道院之一。1096年教皇乌尔班二世祝圣了新教堂,鼓吹十字军东征。13世纪修道院重建。1562年法国宗教战争期间新教徒洗劫了修道院。 1799年法国大革命期间修道院关闭,大部分建筑拆除,仅存少数遗址。目前此处开设一所私立学校。.

新!!: 法国大革命和马尔穆蒂耶修道院 · 查看更多 »

马伊-内斯勒宅邸

伊-内斯勒宅邸(Hôtel de Mailly-Nesle)是法国巴黎的一所贵族宅邸,建于17世纪,位于巴黎第七区伏尔泰堤岸29号及博讷街2-4号。.

新!!: 法国大革命和马伊-内斯勒宅邸 · 查看更多 »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 (巴伐利亚国王)

克西米利安一世(Maximilian I,),亦稱作馬克西米利安約瑟夫(Maximilian Joseph,1756年5月27日至1825年10月13日),是1775年至1799年的茨魏布吕肯公爵及巴伐利亞選帝侯(以 Maximilian IV Joseph之名,1799年至1805年),亦是巴伐利亞國王(以Maximilian I 之名,1806年到1825年 )。他是維特爾斯巴赫王朝統治家族之一普法爾茨 - 比肯費爾德家族的成員。.

新!!: 法国大革命和马克西米利安一世 (巴伐利亚国王) · 查看更多 »

马克西米连·罗伯斯庇尔

克西米连·弗朗索瓦·马里·伊西多·德·罗伯斯庇尔(Maximilien François Marie Isidore de Robespierre;),法国大革命时期政治家,雅各賓專政时期的实际最高领导人。 他曾是1789年法國三級會議、國民議會代表和雅各賓俱樂部的成員,主張及對常見食品實施價格管制,並於1794年成功的在法國殖民地廢除奴隸制。受到18世紀啟蒙時代知識分子盧梭和孟德斯鳩等人的影響,羅伯斯比走左派資產階級路線,反對。他堅定地遵守和捍衛他的主張,在當時一度贏得了「不可腐蚀者」的綽號(l'Incorruptible)。法國歷史學家在20世紀20年代把羅伯斯比的名聲推至頂點,將他塑造成窮人和被壓迫者的辯護人、保皇黨和腐敗政客的敵人、法蘭西共和國的守護者。 但實際上羅伯斯比是一個毀譽參半的人物。在他被政治盟友喬治·丹敦提命為握有重權的公共安全委員會委員後,他在1793年3月鎮壓了左翼的埃貝爾派。主張處決國王路易十六的也是他。連走溫和路線的喬治·丹敦也被他指控腐敗,導致丹敦在1794年4月5日遭處決。同年7月27日熱月政變發生,次日羅伯斯比被逮捕處決,反雅各賓派政客掌權,視羅伯斯比為恐怖統治的元兇。至今羅伯斯比的地位仍然是研究法國大革命的歷史學家們激烈辯論的議題。.

新!!: 法国大革命和马克西米连·罗伯斯庇尔 · 查看更多 »

马赛皂

赛皂(Savon de Marseille)是一种清洁能力很强,用于身体保湿的香皂。它是通过精炼植物油以及氢氧化钠进行皂化反应得出的产品。这种产品可以通过工业流水线或者手工制作完成。传统马赛皂的一项必要指标就是其必须含有仅从橄榄油中制得的72%的脂肪酸。 在十七世纪,法国的路易十四规定了这种香皂的制作标准。到了十九世纪,马赛地区拥有90家制皂厂,这个兴盛的产业处于化学领域的前列。1913年其产量达到18万吨,攀上巅峰。1950年以后,主流清洁剂的迅猛发展则加速了马赛皂的衰败。.

新!!: 法国大革命和马赛皂 · 查看更多 »

马里-夏尔·西奥多德·达穆瓦索

里-夏尔·西奥多德·达穆瓦索·德·蒙特福特(Marie-Charles-Théodore de Damoiseau de Montfort)男爵是一位法国天文学家。1768年4月6日生于贝桑松,1846年8月6日在伊西雷穆利诺去世。达穆瓦索原本是一名炮兵军官,1792年法国大革命时离开法国,在1807年回法国前,曾任里斯本天文台台长助理。 1825年,他入选法国科学院院士,他曾是法国经度局(Bureau des Longitudes)成员之一,最著名的是他于1824年-1828年所发表的月球星历表。.

新!!: 法国大革命和马里-夏尔·西奥多德·达穆瓦索 · 查看更多 »

詹姆斯·史密森

詹姆斯·史密森(James Smithson,1765年-1829年)是一位英国化学家和矿物学家,牛津大学及都柏林大学文学硕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史密森尼学会创始捐赠者。 史密森是第一代诺森伯兰公爵的私生子,秘密生于巴黎,具体出生日不详(大约在1765年),可能出生在彭特蒙特修道院(Pentemont Abbey),取名“雅克-路易·梅茜”(后改为詹姆斯·路易斯)。后定居英国并进入牛津大学彭布罗克学院攻读化学和矿物学。22岁时,他将姓氏由“梅西”变更为他父亲的婚前姓“史密森”。史密森曾遍游欧洲各地,并在报纸上发表他的一些发现,他被认为是该方面的业余天才。史密森获得了他母亲及其他亲戚的继承权。 史密森从未结过婚,也没有孩子,因此,他在遗嘱中写道,他的财产将留给他的侄子,如果侄子死于他之前,则财产全部给侄子的家人;但如果他的侄子死后无继承人,史密森规定,他的遗产将被用于以史密森的名义,在华盛顿建立一个旨在增进和传播人类知识的学会。1835年,他的侄子死后,由于没有继承人,因此,史密森成为华盛顿特区史密森尼学会的赞助人,尽管他一生从未踏足美国。.

新!!: 法国大革命和詹姆斯·史密森 · 查看更多 »

詹姆斯·麦迪逊

詹姆士·麥迪遜(James Madison Jr.,), 是位美國政治家、開國元勛、第四任總統 (1809年-1817年)。因在起草和力薦《美國憲法》和《權利法案》中的關鍵作用被譽為“憲法之父”。 麥迪遜出生於弗吉尼亞州富裕的種植園家庭,於獨立戰爭期間任大陸會議和弗吉尼亞下議院成員。在1780年代末期,他協助組織制憲會議,制定新憲法來替換失靈的邦聯條例。會後,麥迪遜成為修憲運動的領袖之一。他與約翰·傑伊及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共同編寫《聯邦黨人文集》,力挺憲法。 1788年憲法通過之後,麥迪遜選入眾議院。期間,他成為喬治·華盛頓總統親密的顧問,是第一屆國會最突出的成員之一,協助通過法案,建立新政府。因起草前十條憲法修正案,麥迪遜也被譽為“權利法案之父”。雖然新憲法建立了強有力的聯邦政府,但在華盛頓任期內,麥迪遜反對財務部長亞歷山大·漢密爾頓主張的中央集權。為了反對漢密爾頓,托馬斯·傑佛遜和漢密爾頓成立了民主共和黨,與漢密爾頓的聯邦黨抗衡,成為國家第一對主要政黨。在傑佛遜1800年勝選後,麥迪遜被任命為國務卿(1801-1809年)。在任內,麥迪遜主持購買路易斯安那,將國土面積翻倍。 麥迪遜在1808年勝選接任,並於1812年連任。因外交抗爭和貿易禁運失敗,美國與英國卷入1812年戰爭。由於美國軍力財力不強,戰爭打得一塌糊塗。麥迪遜不得不違心支持強大的國家政府和軍隊,以及國家銀行。史學家常視麥迪遜為優秀總統。.

新!!: 法国大革命和詹姆斯·麦迪逊 · 查看更多 »

詹金斯的耳朵戰爭

詹金斯的耳朵戰爭(英語:War of Jenkins' Ear;Guerra del Asiento)是大不列顛與西班牙一場發生自1739年至1748年的軍事衝突。後來自1742年起,有關戰爭成為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的一部分。.

新!!: 法国大革命和詹金斯的耳朵戰爭 · 查看更多 »

諾斯特拉達姆士

諾斯特拉達姆士,另稱諾斯德拉達姆斯或諾斯特拉達穆斯(拉丁語名:Nostradamus,),香港譯諾齊擔瑪士,原名米歇爾·德·諾特雷達姆(法語:Michel de Nostredame),法國籍猶太裔預言家,精通希伯來文和希臘文,留下以四行體詩寫成的預言集《百詩集》(Les Propheties,1555年初版,《諸世紀》為誤譯有關預言家諾斯特拉達穆:謬誤與補充 《歷史月刊》2002年二月號(169期) )一部。有研究者從這些短詩中「看到」對不少歷史事件(如法國大革命、希特勒之崛起)及重要發明(如飛機、原子彈)的預言《諸世紀》 諾斯特拉達姆士 諾斯特拉達姆士 。 因諾斯特拉達姆士的預言,無論他在生前还是死後,都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崇拜者。《百詩集》出版後,直到現在依然非常暢銷。許多熱心者,將他的預言與世界主要事件分析,並找到應驗的地方。 相比之下,大多學者認為諾斯特拉達姆士四行詩體預言模糊不清,預言的「應驗」是它的描寫太廣泛,沒有證據證明預言詩的真確性,也沒有證據證明預言詩確實描述某一件事《神秘的諾斯特拉達姆士》 彼德·利米舒亞著。 然而,這部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的知名作品仍倍受重視,特別是在現今的媒體和流行文化中,經常同《聖經密碼》等出名的預言作品相比較。.

新!!: 法国大革命和諾斯特拉達姆士 · 查看更多 »

高跟鞋

跟鞋是指鞋跟特別高的鞋,會使穿此鞋的人的腳跟明顯高於腳趾以及身高上的錯覺。高跟鞋有許多種不同的款式,尤其是在鞋跟的變化上更是非常多,如細跟、粗跟、楔型跟、釘型跟、槌型跟、刀型跟等。 西方的高跟鞋最初出現時是男性的穿著,最初的高跟鞋据说是骑士用于勾挂马镫方便所用。現在則幾乎是專指女性專用之各式鞋類,用以配襯或增強女性體態的線條美。通常鞋跟要超過6.35公分/2.5英吋以上的才稱作高跟鞋,以2.54-6.35公分/1-2.5英吋的通常稱為中跟鞋,而低於2.54公分/1英吋的稱為低跟鞋或平底鞋。另外若是腳跟與腳趾都有大幅墊高到相同或相若的高度,則稱為厚底鞋而不稱之為高跟鞋。 现在逐渐开始也有男士穿着設別設計的紳士高跟鞋(通常为高于12cm的鞋跟高度),人们视这为一种流行时尚的品味。.

新!!: 法国大革命和高跟鞋 · 查看更多 »

高文浩

--(Michael Andrew Gove, ),英國保守黨政治家,2010年至2014年任教育大臣、2014年至2015年任政府黨鞭長、2015年至2016年任司法大臣兼大法官、2017年起出任環境食物及鄉郊事務大臣。他也是《泰晤士报》的专栏作家。 他出生在爱丁堡,在阿伯丁长大,后入读牛津大学玛格丽特夫人学堂,之后他开始了记者的职业生涯。2005年,他在保守党的安全选区薩里希思当选为下议院议员。他于2007年被戴维·卡梅伦提拔进影子内阁,担任影子儿童、学校和家庭大臣。 2010年英國大選和联合政府成立后,戈夫被任命为教育大臣。他试图扩大采用前工党政府的学院计划。在2013年的会议上,戈夫被批评,他们的成员谴责戈夫担任教育大臣期间创造的“欺凌、恐惧和恐吓的气氛”,并对他的政策表示不信任。全国教师联合会,教师和讲师协会,全国校长和女教师联合会都通过了不信任投票。 在2014年的内阁改组中,戈夫被调任政府党鞭长。.

新!!: 法国大革命和高文浩 · 查看更多 »

魁北克文学

魁北克文学指的是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文学。.

新!!: 法国大革命和魁北克文学 · 查看更多 »

魏玛的古典主义

魏瑪的古典主義在德國文學中指的是1786年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第一次意大利旅行之後的階段,魏玛的古典主义大约延续到1810年。有时,魏玛的古典主义也被用来指称有着亲密友谊的作家歌德与席勒共同的创作时期,这段时期始于1794年,终于1805年。.

新!!: 法国大革命和魏玛的古典主义 · 查看更多 »

警察国家

警察国家(又譯警察社會;Police state),為政治學及社會學術語,描述一种政府自称為人民的監護者及擁有法定權力,在缺乏法律程序的前提下以行政力量控制人民及違反人民意願,指導人民如何生活的社會。.

新!!: 法国大革命和警察国家 · 查看更多 »

让-夏尔·皮什格鲁

让-夏尔·皮什格鲁(Jean-Charles Pichegru;)是法国大革命战争期间法国一位有争议性的将领。他曾率法国军团占领比利时与荷兰。.

新!!: 法国大革命和让-夏尔·皮什格鲁 · 查看更多 »

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

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Jean-Honoré Fragonard,1732年4月5日-1806年8月22日),法国罗可可时代最後一位重要代表画家。 弗拉戈纳尔出生于法国东南部滨海-阿尔卑斯省的格拉斯,他父亲是一个贩卖手套的商人,由于做投机买卖失败,将弗拉戈纳尔送到巴黎给一位公证人在徒弟。但他年轻时即显露出艺术才能,18岁时被人介绍给弗朗索瓦·布歇,布歇很欣赏他的才能,但没有时间去教一位初级入门的人,就将他送到讓·巴蒂斯·西美翁·夏爾丹那里。弗拉戈纳尔在夏尔丹的工作室学习了6个月,然后回到布歇那里,很快得到布歇的信任,让他为布歇的作品画复制品。 1752年,布歇推荐他去参加竞争去罗马留学的奖学金,送到路易十五世宫廷画家那里,弗拉戈纳尔虽然还不是学院的学生,仍然依靠他的作品《耶罗波安崇拜伊都里斯》获得了奖金。1756年9月17日,他动身去罗马的法兰西学院。 罗马的风景,对他有很大的影响,促使他形成今后的一种梦幻般的画风,同时在他访问威尼斯时,受到意大利画家提埃坡羅的影响。1761年,他回到巴黎,1765年由于他的作品被狄德罗大加赞赏,国王买下,所以他被学院接纳。 1762年,法戈納陰錯陽差地展現了他的繪畫才華。聖朱利安請求他的同事朵揚,繪置一幅年輕女孩盪鞦韆為主題的圖畫。這位業餘的藝術愛好者,希望畫中女孩可以由一位主教為她梳妝,而他本人,可以因為鞦韆一窺女孩的裙襬春光。這個請求被朵揚以敗壞社會道德的理由婉拒,不過朵揚因此向聖朱利安推薦法戈納。在主人翁以及意境上的稍作修改,法戈納於同年完成了《鞦韆春光》(Les hasards heureux de l'escarpolette),成為他洛可可風格的著名作品之一。 1778年,法戈納完成了《》(Le Verrou),於畫中的每個人物與物件,加入大量的暗示,精心布局;並使用昏暗的光線,為情慾更添神秘色彩。不過,以對角線方式的構圖,在畫面平衡感上,留給後人不小的爭議性。 以前弗拉戈纳尔的画都是以宗教、古典故事为主题,但此后国王路易十五成为他主要顾主,要满足国王对享乐的追求,他的画基本以奢侈、享乐、情欲为主题,这成为他今后一生画作的主要题材。他使用的颜色非常华丽,笔触轻快,有时用椭圆装饰将主题包括,如同透过钥孔看密室的情景。 法国大革命发生后,王室被推翻,弗拉戈纳尔失去了靠山,1793年他逃回家乡,在朋友家避难。这时他画了一系列被称为“年轻爱人的浪漫”的装饰画。19世纪初,他回到巴黎,1806年默默无闻地死去。 以后几乎在半个世纪内,他都没有被人记起,1873年舍施克夫的《艺术史》中都没有提到他。但在19世纪后30年中,他又重新得到大师的声望,1905年他的一幅草图作品,价值19万美元。 他的作品现在分散在法国、美国各大博物馆中。.

新!!: 法国大革命和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 · 查看更多 »

让-安东尼·乌敦

让-安东尼·乌敦 是法国新古典主義的雕塑家。.

新!!: 法国大革命和让-安东尼·乌敦 · 查看更多 »

让-巴蒂斯·热鲁兹

让-巴蒂斯·热鲁兹(Jean-Baptiste Greuze,),法国肖像画家。.

新!!: 法国大革命和让-巴蒂斯·热鲁兹 · 查看更多 »

让-巴普蒂斯特·柯尔贝尔

让-巴普蒂斯特·柯尔贝尔(Jean-Baptiste Colbert,)是法国政治家、国务活动家。他长期担任财政大臣和海军国务大臣,是路易十四时代法国最著名的偉大人物之一。.

新!!: 法国大革命和让-巴普蒂斯特·柯尔贝尔 · 查看更多 »

让-弗雷德里克·菲利波 (莫尔帕伯爵)

让-弗雷德里克·菲利波,莫尔帕伯爵(Jean-Frédéric Phélypeaux, comte de Maurepas) (1701年7月9日 – 1781年11月21日) 法国国王路易十五时代的大臣,路易十六在位头7年的国王首席顾问。1718年任宫廷大臣,掌管宗教事务和巴黎市政。由于劝阻路易十六实行经济与行政改革,他对最后导致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政府危机负有一定的责任。.

新!!: 法国大革命和让-弗雷德里克·菲利波 (莫尔帕伯爵) · 查看更多 »

让-保尔·马拉

让-保尔·马拉(Jean-Paul Marat,),法国大革命时期著名的活动家和政论家。 马拉原本是一名医生,1774年发表《奴隶制枷锁》一书,抨击英国的君主制。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他積極投身革命,创办《人民之友》报,批评《人权宣言》只是富人安慰穷人的诱惑物。 1790年参加科尔得利俱乐部並成为领袖之一。1792年9月,马拉当选国民議会代表。1793年5月参与起义推翻吉伦特派统治,建立雅各宾专政。 马拉經常攻擊在巴黎國民制憲議會中最具影響力的當權派,为躲避追捕,长期躲在巴黎的下水道,加劇了他的慢性皮膚疾病(可能是皰疹樣皮炎)。为了减轻病痛而不影响工作,他每天泡在带有药液的浴缸中工作。1793年7月13日马拉被吉伦特派的女刺客夏绿蒂·科黛刺杀身亡,终年50岁。馬拉死後被國民公會授以烈士葬禮,遺體被送進先賢祠。1794年7月27日热月政变結束了羅伯斯庇爾的恐怖統治,1795年年初民粹熱情消退,馬拉在人們的漸被淡忘,1795年2月由先賢祠遷出。.

新!!: 法国大革命和让-保尔·马拉 · 查看更多 »

让-雅克·卢梭

讓-雅克·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是啟蒙時代的瑞士裔法國思想家、哲学家、政治理論家和作曲家,與伏爾泰、孟德斯鳩合稱「法蘭西啟蒙運動三劍俠」。 盧梭所著的論文《科學和藝術的進步對改良風俗是否有益》及《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與基礎》對哲學的發展極其重要;其《社會契約論》中所論述的人民主權及民主政治哲学思想的深遠影響可見於近代的啟蒙運動、法国大革命以至现代的政治、哲学還有教育思想。他認為不論是傳統和現代的公民社會,都一樣始於私人財產。 盧梭的小說作品《愛彌兒》(Émile)是一篇關於全人公民教育的哲學論文,其言情小說《新爱洛伊斯》對前浪漫主義(pre-romanticism)及浪漫主義時期的小說發展十分重要。盧騷的的自傳體作品《懺悔錄》是現代自傳的開端,而其文章《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也說明了十八世紀的一個「感性時代」(Age of Sensibility)運動,其特徵是更加注重主體性及自我反省,對現代寫作也有所影響。 盧梭同時亦精通作曲和樂理,作有七部歌劇以及若干其他形式的作品。其風格與克里斯托夫·維利巴爾德·格魯克及卡爾·飛利浦·愛馬努埃爾·巴哈屬於同一時期,融合了後巴洛克及古典時期的特徵。其著名作品有單幕歌劇《乡村中的占卜师》,其中一首為後來被貝多芬改編為獨立曲目的《Non, Colette n'est point trompeuse》。 在法國大革命時期,盧梭是雅各賓俱樂部中最受歡迎的哲學家,他在死後十六年(1794年)獲以國家英雄身份葬於巴黎先賢祠。.

新!!: 法国大革命和让-雅克·卢梭 · 查看更多 »

让-雅克·雷吉斯·德·冈巴塞雷斯

讓-雅克·雷吉斯·德·岡巴塞雷斯(Jean-Jacques-Régis de Cambacérès;),第一代帕爾馬公爵,是法國大革命與法蘭西第一帝國期間的政治家和律師,也是著名的拿破崙法典的編輯者,它至今仍是法蘭西和許多大陸法系國家的民法基礎。.

新!!: 法国大革命和让-雅克·雷吉斯·德·冈巴塞雷斯 · 查看更多 »

让·维克多·莫罗

让·维克多·马里·莫罗(Jean Victor Marie Moreau;)法国大革命战争中的主要将领,曾帮助拿破仑·波拿巴上台,后为拿破仑政权的坚决反对者,被放逐到美国。 莫罗出生于布列塔尼的Morlaix,是一个律师的儿子。他曾在雷恩大学学习法律,倾向自由。1788年,領導該地的學生運動,反對國王路易十六限制巴黎高等法院權限的企圖。 法國大革命爆發後,莫羅立即在雷恩組織一支國民自衛軍。1791年當選為伊勒-维莱讷自衛軍中校營長,由夏尔·弗朗索瓦·迪穆里埃指挥。1793年晋升为准将。翌年法國與奧地利和普魯士開戰,卡诺将军晋升他为少将,并让他在佛兰德的让-夏尔·皮什格鲁右翼军队麾下作战。图尔宽战役中,莫罗一战成名。1795年他被授予指挥莱茵和摩泽尔军团,而他跨越莱茵河先进入德国。最初他赢得了一些胜利,但在奥地利大公查理的反击下,最后不得不撤退。.

新!!: 法国大革命和让·维克多·莫罗 · 查看更多 »

让·西尔万·巴伊

让·西尔万·巴伊(Jean Sylvain Bailly,),法国天文学家及演说家,共济会成员,法国大革命的早期领袖人物之一。 於1789~1791年任巴黎市長,由於處理群眾示威失當而引發練兵場慘案,因此被免職,最終在恐怖統治时期被推上了断头台。.

新!!: 法国大革命和让·西尔万·巴伊 · 查看更多 »

让·路易斯·玛丽·波伊列

让·路易斯·玛丽·波伊列(Jean Louis Marie Poiret,)为法国牧师,植物学家和探险家。 1785年至1786年,他被路易十六派往阿尔及利亚研究植物。法国大革命后,他成为了埃纳省大学校的博物学教授。.

新!!: 法国大革命和让·路易斯·玛丽·波伊列 · 查看更多 »

让维列

让维列(法语:Gennevilliers),又译"让讷维列"或"热讷维耶",是法国法兰西岛大区上塞纳省的一个市镇,位于该省北部,巴黎市区的西北方,塞纳河左岸,是大巴黎地区最重要的内河港口区。.

新!!: 法国大革命和让维列 · 查看更多 »

议会广场 (波尔多)

议会广场(place du Parlement)是法国城市波尔多市中心的一个意大利式广场,邻近交易所广场和圣皮埃尔广场。1952年4月17日列为法国历史古迹.

新!!: 法国大革命和议会广场 (波尔多) · 查看更多 »

讓-安多許·朱諾

讓-安多許·朱諾,第一代阿布蘭特什公爵 (Jean-Andoche Junot;1771年9月24日 – 1813年7月29日) 是位活躍於法國大革命戰爭及拿破崙戰爭的法國將領。.

新!!: 法国大革命和讓-安多許·朱諾 · 查看更多 »

讓-尼古拉·帕什

讓-尼古拉·帕什(Jean-Nicolas Pache; ),法國政治人物,1793年至1794年擔任 。.

新!!: 法国大革命和讓-尼古拉·帕什 · 查看更多 »

讓·史蒂芬·加皮耐特

让·艾蒂安·瓦谢尔,又称尚皮奥内(Jean Étienne Vachier, called Championnet,),法国将军,在早期应征加入军队,曾参加直布罗陀包围战。 尚皮奥内出生于德龍省阿利克桑(Alixan),母亲玛德琳·瓦谢尔,由于不知生父身份,便自称尚皮奥内。他的军事生涯开始于皇家军队,曾参加1782年的直布罗陀围城战。1789年他成为瓦朗斯国民警卫队的一名掷弹兵,不到一年后擢升为中尉。法国大革命爆发时,他参加革命运动,1792年9月他被选拔为德龙省的第六志愿军营部中校,不久之后他的部队与摩泽尔军团会合,在让·夏尔·皮舍格吕将军的莱茵军团中担任旅长。1794年2月他升为准将,3月他取代塔波尼耶指挥哈特里(Hatry)将军麾下左翼的一个师,6月晋升为少将,参加了弗勒吕斯战役(Fleurus),在他的顽强的战斗下,让-巴普蒂斯·儒尔当将军最终取得胜利。 1797年1月底尚皮奥内出任摩泽尔军团临时司令官,之后统率军团右翼,5月担任第4师师长,12月他转任美因兹军团第3师师长,1798年成为英格兰军团右翼的指定司令官。1798年10月被任命为罗马方面军总司令,以替换洛朗·古维翁-圣西尔,但直到11月才得到指挥权。他保护初生的罗马共和国,抵抗那不勒斯法院和英国舰队。 1799年尚皮奥内被迫率军撤出罗马,展示了自己的灵巧谋略。他几乎没费时间就赢得奇维塔·卡斯泰拉纳战役并重新进入罗马,然后占领加普亚和那不勒斯。在战领那不勒斯后,他被任命为那不勒斯军团总司令,由于他嗜好抢劫和没有遏制他军队的暴行,引起当地平民的极大反抗,在2月时他辞去职务,3月遭到拘捕。他受到不服从政府命令和染指那不勒斯公款的指控,但这有可能是他包括麦克唐纳将军在内的敌人们对他采取的政治行动。7月份特别军事法庭宣布针对他的指控被判不成立。随后他出任阿尔卑斯军团总司令,受巴泰勒米·卡特林·儒贝尔将军指挥。 1799年8月15日儒贝尔在诺维阵亡,尚皮奥内成为意大利方面军司令,在9月接管军团左翼。他率军占领苏泽(Suze),抵达热那亚后从莫罗手中接过军队指挥权。11月他在格诺拉(Genola)失利,12月时他感到自己病入膏肓,于是在30日辞去指挥权。随着瘟病席卷军队,他自己也在第二年1月9日死于昂蒂布(Antibes)。他是如此穷困潦倒,以至于无钱安葬。他的部下们只得共同集资,给他举办了一场朴素的葬礼。1848年在瓦朗斯为赞扬他的榮譽塑了一尊他的雕像。.

新!!: 法国大革命和讓·史蒂芬·加皮耐特 · 查看更多 »

讓·喀爾文

-zh-cn:約翰·加尔文; zh-tw:約翰·喀爾文; zh-hk:約翰·加爾文;-(Jean Calvin;),又譯-zh-cn:約翰·喀尔文; zh-tw:約翰·加爾文; zh-hk:約翰·喀爾文;-、約翰·克爾文,是法国著名的牧師、宗教改革神學家,新教的重要派别──改革宗(或称歸正宗、加尔文派)的创始人。.

新!!: 法国大革命和讓·喀爾文 · 查看更多 »

诸神渴了

《诸神渴了》(法語:Les dieux ont soif)是法国小说家法郎士的代表作,1912年出版。背景设定在法国大革命时期。.

新!!: 法国大革命和诸神渴了 · 查看更多 »

鲁昂主宫医院

right 鲁昂主宫医院(Hôtel-Dieu de la Madeleine)是法国鲁昂老城中心的一处历史建筑,现在用作滨海塞纳省省政府和诺曼底大区政府。 原属主宫医院的圣玛达肋纳堂于1910年3月21日列为法国历史古迹,主宫医院则于1932年3月11日列为法国历史古迹。 法国大革命期间,主宫医院改为国立医院。直到1970年修女们才返回。教堂则在1790年改为堂区教堂,随后在恐怖时期关闭,1802年重新开放。.

新!!: 法国大革命和鲁昂主宫医院 · 查看更多 »

鲍里斯·弗拉迪米罗维奇·阿萨菲耶夫

鲍里斯·弗拉迪米罗维奇·阿萨菲耶夫(Бори́с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Аса́фьев,),俄国-苏联作曲家、音乐理论家。 1908年毕业于彼得堡大学文史系,1910年毕业于彼得堡音乐学院作曲系,最初在马林斯基剧院舞剧团担任音乐指导,后来在苏联科学院艺术史研究所和列宁格勒音乐学院等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1948年担任苏联作曲家协会主席。 他早期研究形式主义美学,20年代后期推崇欧洲现代派音乐,30年代中期后,研究俄罗斯古典、民间音乐。 写有很多歌剧和芭蕾,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巴黎的火焰》,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他的音乐理论著作在苏联的音乐生活中也很有影响力。.

新!!: 法国大革命和鲍里斯·弗拉迪米罗维奇·阿萨菲耶夫 · 查看更多 »

貝里 (法國)

贝里(Berry),法国旧制下行省,首府是布尔日(Bourges)。 在卡洛林王朝时期贝里是一个独立的伯爵领,其后为阿基坦公爵和安茹公爵及布卢瓦公爵分有。法国的国王们于十一世纪起开始攫取这个省份,在长达两个世纪的时间内将它完全纳入国王领地。 1360年,贝里由国王约翰二世立为公爵领,作为他儿子“贝里的约翰一世”(1340年—1416年)之采邑。贝里公爵领于1434年,在奥弗涅女公爵玛丽一世(1375年—1434年)和她的第三任丈夫波旁公爵让一世(1381年—1434年)死后被重新划归国王领地,而非“正常地”继承给她的子嗣。作为采邑,贝里应当在其受封者的所有男性后代灭绝后还归国王领地,因此玛丽一世理应受到特殊待遇。 贝里公爵领于1498年再次被转让给让娜·德·法兰西(1464年—1505年),路易十一之女。贝里公爵的头衔之后断断续续地转给数个王子,比如查理十世的二儿子。 法国大革命后,贝里在行政上被划分入谢尔省、安德尔省以及卢瓦雷省的最西部分。 Berry.

新!!: 法国大革命和貝里 (法國) · 查看更多 »

貨幣

貨幣,稱錢財,是人们为提高交易效益,对一种媒介达成的共识。货币形式有贝壳粮食等自然物、金属纸张等加工品、银行卡信用卡等磁条卡、以及移动支付加密货币等APP。货币属性因某种经济体系兴衰而演变,礼物经济的兴起衍生出实物货币;商品经济的兴起衍生出金属货币;金权经济的兴起衍生出金属代用货币和信用货币;共享经济的兴起衍生出超主权货币。货币价值决定于在经济活动中的交易效率,目前,全球还处于金权经济为主的市场体系,信用货币效率最高。Campbell-Kelly, page 21 由于人们在不同经济环境中,能用不同的媒介能达成各种共识,例如,战国时期楚国的泥质金饼,现在美国监狱里的香烟货币,令学术界对货币的定义争论不休。有人提出两种定义方法,归纳法:根据货币的显著特征下定义;实证法:通过实证方法来研究各种金融资产的流动性,进而规定不同层次的货币。商品经济中,货币是主权国家或者同一经济体内衡量物资与服务价值(物价)的指标,也是償還債務的特殊商品。 貨幣还是用作交易媒介、儲藏價值和記帳單位的一種工具T.H. Greco.

新!!: 法国大革命和貨幣 · 查看更多 »

貴婦與公爵

《貴婦與公爵》(L'Anglaise et le Duc),是埃里克·侯麥於2001年拍成的電影,用了DV技術的影像合成的特點,將在攝影棚拍攝的劇情人物,以及大量十八世紀的法國風景畫合成在一起。 長近兩小時的貴婦與公爵是受《Ma vie sous la révolution》一書所啟發;由Lucy Russell, Jean-Claude Dreyfus, François Mathouret等人演出。此片受部份法國影評家批評,過份專注於法國大革命時期的暴力。.

新!!: 法国大革命和貴婦與公爵 · 查看更多 »

費耶特縣 (印地安納州)

費耶特縣(Fayette County, Indiana)是美國印地安納州東部的一個縣。面積557平方公里。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局2000年統計,共有人口25,588人。縣治康納斯維爾 (Connersville)。 成立於1819年,縣名是紀念美國獨立戰爭英雄、法國大革命領導者,拉法葉侯爵。 F.

新!!: 法国大革命和費耶特縣 (印地安納州) · 查看更多 »

費耶特縣 (伊利諾伊州)

費耶特縣(Fayette County, Illinois)是位於美國伊利諾伊州中南部的一個縣。面積1,879 平方公里。根據美國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21,802人。縣治萬達利亞 (Vandalia)。 成立於1821年2月14日。縣名是紀念美國獨立戰爭英雄、法國大革命領導者,拉法葉侯爵。 F.

新!!: 法国大革命和費耶特縣 (伊利諾伊州) · 查看更多 »

費耶特縣 (德克薩斯州)

費耶特縣(Fayette County, Texas)是美國德克薩斯州東南部的一個縣。面積2,486平方公里。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局2000年統計,共有人口21,804人。縣治拉格蘭治(La Grange)。 成立於1837年12月14日,縣名是紀念美國獨立戰爭英雄、法國大革命領導者,拉法葉侯爵。 F.

新!!: 法国大革命和費耶特縣 (德克薩斯州) · 查看更多 »

費耶特縣 (俄亥俄州)

費耶特縣(Fayette County, Ohio)是美國俄亥俄州西南部的一個縣。面積1,054平方公里。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局2000年統計,共有人口28,433人。縣治華盛頓科特豪斯 (Washington Court House)。 成立於1810年3月1日,縣名是紀念美國獨立戰爭英雄、法國大革命領導者,拉法葉侯爵。 F.

新!!: 法国大革命和費耶特縣 (俄亥俄州) · 查看更多 »

費耶特縣 (喬治亞州)

費耶特縣(Fayette County, Georgia)是美國喬治亞州西北部的一個縣。面積516平方公里。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局2000年統計,費耶特縣人口共有91,263人,其中白人占83.87%、非裔美國人占11.47%。縣治為 (Fayetteville)。 費耶特縣成立於1821年5月15日,而縣名是紀念美國獨立戰爭英雄、法國大革命領導者,拉法葉侯爵。 F.

新!!: 法国大革命和費耶特縣 (喬治亞州) · 查看更多 »

費耶特縣 (田納西州)

費耶特縣(Fayette County, Tennessee)是位於美國田納西州西南部的一個縣,南鄰密西西比州。面積1,829平方公里。根據美國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28,806人。縣治索麥維 (Somerville)。 成立於1824年9月29日。縣名是紀念美國獨立戰爭英雄、法國大革命領導者,拉法葉侯爵。 F.

新!!: 法国大革命和費耶特縣 (田納西州) · 查看更多 »

費耶特縣 (西維吉尼亞州)

費耶特縣(Fayette County, West Virginia)是美國西維吉尼亞州中南部的一個縣。面積1,731平方公里。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局2000年統計,共有人口47,579人。縣治費頁特維(Fayetteville)。 成立於1831年2月28日,縣名是紀念美國獨立戰爭英雄、法國大革命領導者,拉法葉侯爵。 F Category:1831年建立 Category:阿巴拉契亚地区的县.

新!!: 法国大革命和費耶特縣 (西維吉尼亞州) · 查看更多 »

費耶特縣 (阿拉巴馬州)

費耶特縣(Fayette County, Alabama)是美國亞拉巴馬州西北部的一個縣。面積1,630平方公里。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局2000年統計,共有人口18,495,其中白人占86.92%、非裔美國人占11.93%。縣治費耶特。 成立於1824年12月20日,縣名是紀念美國獨立戰爭英雄、法國大革命領導者,拉法葉侯爵。本縣是一個禁酒的縣。 F Category:阿巴拉契亚地区的县.

新!!: 法国大革命和費耶特縣 (阿拉巴馬州) · 查看更多 »

費耶特縣 (肯塔基州)

費耶特縣(Fayette County, Kentucky)是美國肯塔基州藍草地區的一個縣。面積739.5平方公里。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局2000年統計,共有人口260,512人。縣治勒星頓 (Lexington)。 成立於1780年5月1日,是該州最早成立的三個縣之一。縣名是紀念美國獨立戰爭英雄、法國大革命領導者,拉法葉侯爵。1974年1月1日縣政府與勒星頓市政府合併。 F.

新!!: 法国大革命和費耶特縣 (肯塔基州) · 查看更多 »

費耶特縣 (愛阿華州)

没有描述。

新!!: 法国大革命和費耶特縣 (愛阿華州) · 查看更多 »

鳩山友紀夫

鳩山由紀夫(,),日本政治人物。東京都出身,歷任第93屆內閣總理大臣(首相)、前日本民主黨常任幹事會代表(黨首)等職,並曾8次當選眾議院議員。鳩山為東京大學工學部畢業,後到斯坦福大學攻讀工業工程學,取得博士學位。上任首相8個月後的2010年6月2日,在美軍沖繩普天間基地遷移問題在爭議聲中定案後請辭。.

新!!: 法国大革命和鳩山友紀夫 · 查看更多 »

贝尔纳多特王朝

贝尔纳多特王朝(瑞典語:Ätten Bernadotte),是自1818年開始統治瑞典至今的王朝,在1818至1905年間更同時統治挪威。.

新!!: 法国大革命和贝尔纳多特王朝 · 查看更多 »

贝聿铭

贝聿铭(Ieoh Ming Pei;署名:I.,),華裔美籍建筑师,1983年普利茲克獎得主,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the last master of high modernist architecture)。 貝聿銘為蘇州望族之後,出生於民初中國廣東省廣州市,父親貝祖貽曾任中華民國中央銀行總裁,也是中國銀行創始人之一,生母姓莊,清廷國子監祭酒之後,於貝氏13歲時罹癌過世,繼母蔣士雲,為中華民國駐外使節蔣履福之女。貝氏有一個姐姐,兩個弟弟、兩個妹妹,妻子盧淑華(Eileen Loo)為中國留美學生,他們育有3儿1女(貝定中/貝建中/貝禮中),其中貝建中(Chien Chung (Didi/弟弟) Pei)與貝禮中(Li Chung (L.C.) (Sandi/三弟) Pei)皆是美國著名建築師。 貝聿銘作品以公共建築、文教建築為主,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築,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代表作品有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東廂、法國巴黎羅浮宮擴建工程、香港中國銀行大廈、1970年日本萬國博覽會中華民國館、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與陳其寬共同設計,由陳其寬執行),近期作品有卡塔尔多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和中国驻美国大使馆。.

新!!: 法国大革命和贝聿铭 · 查看更多 »

贡比涅城堡

贡比涅城堡(或譯康白尼城堡,Château de Compiègne)是一座法国城堡,由路易十五兴建、拿破仑重建的宫殿。贡比涅为朝廷的三个驻地之一,另外两个是凡尔赛宫和枫丹白露宫。它位于瓦兹省贡比涅,对公众开放。 在此城堡修筑之前,贡比涅就是法国君主的夏季行宫所在地,主要用于去贡比涅森林打猎使用。最早的皇家住所由查理五世建于1374年。此后历任君主常来此。路易十四住在贡比涅75次。路易十五也许甚至更多。狩猎是他主要的兴趣...

新!!: 法国大革命和贡比涅城堡 · 查看更多 »

费迪南多一世 (两西西里)

费迪南多一世(意大利语:Ferdinando I,西西里语:Firdinannu I,),全名费迪南多·安东尼奥·帕斯夸莱·乔瓦尼·奈坡姆切诺·塞拉菲诺·真纳罗·本内迪托·迪·波旁(Ferdinando Antonio Pasquale Giovanni Nepomuceno Serafino Gennaro Benedetto di Borbone),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的国王,1816年起为兩西西里王國的第一任国王。.

新!!: 法国大革命和费迪南多一世 (两西西里) · 查看更多 »

费耶特县 (宾夕法尼亚州)

费耶特县(Fayette County)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西南部的一个县,县治尤宁敦。面積2,067平方公里。根据美国人口调查局2000年统计,共有人口148,644,其中白人占95.3%、非裔美国人占3.51%。 成立於1783年9月26日,縣名是紀念美國獨立戰爭英雄、法國大革命領導者,拉法葉侯爵。 F Category:阿巴拉契亚地区的县.

新!!: 法国大革命和费耶特县 (宾夕法尼亚州) · 查看更多 »

贾科莫·卡萨诺瓦

贾科莫·卡萨诺瓦(Giacomo Girolamo Casanova,),极富传奇色彩的意大利冒险家、作家、「追寻女色的风流才子」。18世纪享誉欧洲的大情圣。生于意大利威尼斯,卒於波希米亚的达克斯(现捷克杜赫佐夫)。 有关于卡萨诺瓦许多人都会将其与拜伦的小说/歌剧《唐璜》(Don Juan)相提并论,因为他们同样在一生中有着不计其数的伴侣。然而卡萨诺瓦终究不同于虚构的故事,唐璜只是一个传说,而卡萨诺瓦则是真真切切的历史。与唐璜中更加不同的是,卡萨诺瓦深爱着他所有的女人,并与她们长期保持着友好的关系。风流韵事也只不过是卡萨诺瓦丰富多彩的人生中某个章节。 卡萨诺瓦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作品当属其穷尽晚年精力的创作《我的一生》(Histoire de ma vie),这部法语写成的自传式小说讲述了卡萨诺瓦一生中的故事。选择法语撰寫只因为方便流传的原因(中世纪法语是欧洲最广为流传的语种)因此卡萨诺瓦在自传的序言中也写道:J'ai écrit en français, et non pas en italien parce que la langue française est plus répandue que la mienne(我用法语写自傳而不用意大利语,是因为法语比我自己的語言流传得更廣。)。由此可见卡萨诺瓦预想到或试图令自己的这部自传经久流传,为了方便以后未知的读者群而选择了一种更为普及的语言。此前另一位威尼斯的知名人物——剧作家卡罗·哥尔多尼(Carlo Goldoni)亦同样选择用法语书写自己的自传,或许亦对卡萨诺瓦产生了一定影响。虽然卡萨诺瓦撰寫的一些其他作品使用的都是意大利语,或许这位大情圣预知到了那些作品不会成为历史的纪念碑,然而自传就另当别论。.

新!!: 法国大革命和贾科莫·卡萨诺瓦 · 查看更多 »

越轨社会学

偏差社会学(Sociology of deviance)是社會學的分支之一,以人類各种违反社会规范的越軌行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包括违反既定规则的行为(例如犯罪),或对社会规范的非正式侵犯(例如拒绝接受某地区、民族的风俗)。对社会学、心理学、精神病学、以及犯罪学来说,通过人类的越轨行为也可以研究社会规范是如何形成、如何改变和如何实行。.

新!!: 法国大革命和越轨社会学 · 查看更多 »

足尖鞋

足尖鞋是一种由芭蕾舞演员在进行舞台表演时穿着的鞋履。足尖鞋是应要表现出芭蕾舞演员轻盈体态的要求而产生的,它也能使芭蕾舞演员能用脚尖表演更长时间的芭蕾舞蹈。足尖鞋一般由芭蕾舞女穿着,男性舞者可能在扮演特殊角色时穿着足尖鞋,如《灰姑娘》中的丑姊姊,《仲夏夜之梦》中的驴头人Bottom抑或在一些芭蕾舞团中扮演女性的男性舞者。足尖鞋由多种材料制成,通常在鞋面涂以淡粉色。.

新!!: 法国大革命和足尖鞋 · 查看更多 »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路德維希·范·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是集古典主義大成的德國作曲家,也是鋼琴演奏家。貝多芬對後世影響深遠。一生共創作了9首編號交響曲、36首鋼琴奏鳴曲(其中32首带有编号,1首未完成)、10部小提琴奏鳴曲、16首弦樂四重奏、1部歌劇及2部彌撒曲等等。這些作品對音樂發展有著深遠影響,貝多芬因此被尊稱為「樂聖」。.

新!!: 法国大革命和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 查看更多 »

路易-尼古拉·沃克蘭

路易-尼古拉·沃克蘭(Louis-Nicolas Vauquelin,),生於法國諾曼地聖昂德雷代貝爾托(Saint-André-d'Hébertot),藥劑師及化學家,為化學元素鉻及鈹的發現者。.

新!!: 法国大革命和路易-尼古拉·沃克蘭 · 查看更多 »

路易-菲利普一世

路易-菲利普一世(Louis-Philippe Ier,),法国国王(1830-1848年)。又稱「路易腓力」。.

新!!: 法国大革命和路易-菲利普一世 · 查看更多 »

路易-菲利普二世 (奧爾良公爵)

奧爾良公爵路易-菲利普二世(Louis Philippe II;),全名奧爾良的路易·菲利普·約瑟夫(Louis Philippe Joseph d'Orléans),别名菲利普-平等(Philippe Égalité);是法国波旁王朝奥尔良公爵与后来的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一世的父亲。他以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支持革命而著名并在对路易十六的死刑判决中投下赞成票。但他自己仍然在雅各宾专政时期被处决。 路易-菲利普二世是路易十六的表兄。他在1752年继承沙尔特雷公爵的头衔,之后又在1785年成为奥尔良公爵。由于与皇后玛丽·安托瓦内特不睦,路易-菲利普二世并未居住在凡尔赛宫。 在1787年,随着路易十六与贵族在财政问题上的冲突,路易-菲利普二世因在高等法院挑战国王的权威而被放逐。随着1789年三级会议的筹备,路易-菲利普二世被选为贵族阶级的代表。他对第三等级的要求表示支持并于6月25日率领一小批贵族加入国民议会。这一举动使得路易-菲利普二世获得巨大声望。之后路易-菲利普二世在1790年被选为国民议会代表。当王室出逃时,路易-菲利普二世宣布放弃自己的头衔并改名菲利普-平等。然而在1793年他仍然由于自己儿子与法军指挥官夏尔·弗朗索瓦·迪穆里埃的叛逃而于1793年11月6日被斩首。.

新!!: 法国大革命和路易-菲利普二世 (奧爾良公爵) · 查看更多 »

路易十七

路易十七,路易·夏爾(Louis XVII of France,Louis-Charles,),出生于凡尔赛,逝世于巴黎,是路易十六和他的王后瑪麗·安東娃妮特的第二个儿子。他出生后被封为诺曼底公爵。1789年,在其兄路易·約瑟夫·赛维尔·弗朗索瓦死后成为王太子,但他从未成为法国的真正统治者。.

新!!: 法国大革命和路易十七 · 查看更多 »

路易十五

路易十五(),被称作被喜爱者(法语:le Bien-Aimé),作为法国国王在1715年至1774年期间执政。他神奇地延续着整个濒死的家庭,他执政的早期受到法国人民的拥戴。但是,他无力改革法国君主制和他在欧洲的绥靖政策,使他大失民心。导致他死后成为了法国最不得人心的国王之一。 路易十五是太阳王路易十四的曾孙,他的父亲是路易十四的长孙勃艮地公爵路易。1712年,猩红热夺去了他父母和哥哥的性命,路易十五也遭感染,幸好女家庭教师文塔杜瓦公爵夫人(Madame de Ventadour)挽救了他的生命。路易十五很敬仰他的曾祖父路易十四,称他为“我亲爱的国王爸爸”。太阳王去世前召见了他且给予其最后的忠告,即少战事,要做一个关心人民疾苦的温和国王,这令他非常感动。 和他的曾祖父一样,路易十五5岁便登基,当时的摄政王是堂叔公奥尔良公爵菲利浦二世。1725年9月5日,15岁的他与21岁的前波兰公主玛丽·蕾捷斯卡结婚,他们共育有2男8女。从1726年到1743年,是他执政期间最繁荣太平的时期。1734年,他有了第一个情妇德·玛奕郡主,之后还有庞巴度夫人、杜巴莉夫人等。 路易十五执政后期,宫廷生活糜烂,路易十四时期遗留的经济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虽然幼年时期大难不死逃过一劫,但他最终还是没能逃过疾病的折磨,于1774年死于天花。 路易十五是法国历史上最具矛盾性格的国王。尽管受到史学家很多的诬蔑,现代研究表示,他实际上对统治欧洲最大王国的任务是非常聪明和具有热忱的。可惜他的优柔寡断,加上他了解他所面对问题的复杂性和他的内心的胆怯,都掩藏在一张专横国王的面具之后,导致在他统治期间造成了不良的结果。用许多方面来看,路易十五预见到19世纪中产阶级和浪漫主义的统治:虽然他以曾祖父路易十四为榜样,尽职地充当国王的角色,实际上对于路易十五没有什么能比得上远离盛典和仪式的私人生活。当他还是婴儿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所以他总渴望母性的存在。他设法获取妇女的亲密陪伴。这让他备受诋毁,即使在过世后也没有停歇。.

新!!: 法国大革命和路易十五 · 查看更多 »

路易十八

路易十八(),法國國王,是路易十六的弟弟,封普羅旺斯伯爵。其姪路易十七在狱中被保王党奉为国王。1795年,路易十七死于狱中,路易十八被奉为继承人。但由1795年至1824年在位期間,他有一大段時間並未居住在法國國內,實際在位約十年(1814-1824年),當中約三個月短暫流亡。.

新!!: 法国大革命和路易十八 · 查看更多 »

路易十六

路易十六(Louis XVI;),原名路易-奥古斯特(Louis-Auguste),亦名路易-卡佩(Louis Capet),法国国王,1774年即位,1791年后正式头衔更改为法国人的国王,1792年被废黜,并于次年1月21日被送上断头台。其父法兰西太子路易为路易十五之子及继承人,但于1765年早逝;1774年,路易继承其祖父王位。 路易在其统治前期试图根据启蒙运动理念对法国进行改革。这些举措包括试图废除农奴制和,并对非天主教徒实行宗教宽容政策。反对改革,并成功抑止了这些措施的推行。路易亦在其自由派大臣杜尔哥支持下放松了对粮食市场的管制,但这一措施导致了面包价格的上升,加之这一时期粮食歉收,食物短缺最终引发民众暴动。1776年起路易十六开始积极支持北美殖民者的反英独立斗争,最终通过《巴黎条约》得以实现。 债务和财政危机导致旧制度愈发不得人心,最终促成了1789年法国三级会议的召开。法国中层阶级和下层阶级对法国贵族及法国君主专制愈发不满,路易十六及其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则成为了这一制度的代表人物。1789年,巴黎发生动乱,巴士底狱被冲击,法国大革命就此开始。 路易本性优柔寡断且具一定保守倾向,由此法国民众视其为旧制度暴政的象征,其受欢迎程度快速下滑。1791年6月的瓦雷内出逃(君主立宪制建立四个月前)使民众愈发认为其希望借助外国入侵以保其政治地位,君主制的废除和共和制的建立愈显可能。 在内战与外战交织之下,路易十六在1792年八月十日事件中被逮捕,一个月后(9月21日)君主立宪制被废除,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国民公会对其进行审判,认定其犯叛国罪,并于1793年1月21日将是时的“公民路易-卡佩”(取至卡佩王朝创立者于格·卡佩;革命者认为卡佩当为路易的姓氏)送上断头台。路易十六为法国历史上唯一被处决的君主,其死亡宣告了延续近千年法国君主制的终结。.

新!!: 法国大革命和路易十六 · 查看更多 »

路易十六的出逃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出逃(1791年6月20-21日)或譯為瓦雷纳出逃是法国大革命中最具戏剧化的事件之一,对大革命的发展和法国王室的命运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 法国大革命和路易十六的出逃 · 查看更多 »

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法語:Louis XIV,),全名路易·迪厄多內·波旁(Louis-Dieudonne),自號太陽王(法語:le Roi Soleil),1680年更接受巴黎市政會獻上的「大帝」(le Grand,路易大帝)尊號。他是波旁王朝的法國國王和納瓦拉國王,從1643年至1715年在位,長達72年110天,是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也是有确切记录在世界历史中在位最久的独立主权君主。 路易十四是法王路易十三的长子,出生于法国圣日耳曼昂莱,王弟奥尔良公爵菲利普則於1640年出生。登基之初,由他的母亲奥地利的安娜攝政,直到1661年法國宰相红衣主教马萨林死后他才真正开始亲政。 在红衣主教阿尔芒·让·德·普莱西·李希留和马萨林的外交成果的支持下,路易十四在法国建立了一个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王国。他把大貴族集中在凡爾賽宮居住,将整个法国的官僚机构集中于他的周围,以此強化法国国王的军事、财政和机构的決策權。他建立起的這一絕對君主制一直持續到法國大革命時期。 在他親政期間(1661-1715年),法國發動了三次重大的戰爭:法荷戰爭、大同盟戰爭、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和兩次小規模的衝突——遗产战争和重盟战争。法荷戰爭和兩次小衝突讓他建立霸權,使他在1680年開始成為至高無上的歐洲霸主;後兩場大戰對上荷-英-奧的三強聯盟,大同盟戰爭因雙方厭戰而和解,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最後由法國王孫繼承王位,但戰爭負擔也使國庫日漸空虛,使法國國力在他死後日漸下滑。.

新!!: 法国大革命和路易十四 · 查看更多 »

路易吉·凱魯比尼

里亚·路易吉·卡洛·泽诺比奥·萨尔瓦多·凯鲁比尼(Maria Luigi Carlo Zenobio Salvatore Cherubini,) 是一位出生於意大利、在法國渡過其大部分創作生涯的作曲家,以創作歌劇和基督宗教聖樂著名,曾任杜伊勒里宫皇家劇院音樂總監,法國王室音樂總監,還有巴黎音樂學院院長。貝多芬認為凱魯比尼是自己同輩當中最偉大的作曲家。.

新!!: 法国大革命和路易吉·凱魯比尼 · 查看更多 »

路易大帝中学

路易大帝中学(Lycée Louis le Grand(简称:LLG))位于巴黎五区圣雅克路123号,在拉丁区中心。()它设在原十六世纪耶稣会执掌的克莱蒙中学的建筑物内。 路易大帝中学周围环绕着法兰西学院、索邦大学、先贤祠等著名建筑物。同邻校亨利四世中学一样,这所高中以其出色的教学质量和优秀的学生而闻名,这其中包括中学教育(99%的高考毕业率)和文、理、商三科的预科。预科班中,学生考入如巴黎综合理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巴黎高等商業研究学院等著名的大学校的比例很高。 路易大帝中学的学生被称为“magnoludoviciens”(源于路易十四的拉丁文名:Ludovico Magno) 学校旁有地铁站“克鲁尼-索邦站”。.

新!!: 法国大革命和路易大帝中学 · 查看更多 »

路易·奥古斯特·勒通内利耶·德·布勒特伊

路易·夏尔·奥古斯特·勒通内利耶·德·布勒特伊,布勒特伊男爵,普卢利男爵(Louis Charles Auguste le Tonnelier, baron de Breteuil, baron de Preuilly,)法国贵族、外交官和政治家。他是法国大革命前波旁王朝最后一个首相,在攻占巴士底狱1百小时前由路易十六国王任命。.

新!!: 法国大革命和路易·奥古斯特·勒通内利耶·德·布勒特伊 · 查看更多 »

路易·马克·安托万·德·诺阿耶

路易·马克·安托万·德·诺阿耶,诺阿耶子爵(Louis Marc Antoine de Noailles, vicomte de Noailles,)),法國諾阿耶家族的顯赫成員。穆希公爵菲利普·德·诺阿耶的次子。军人和政治家。 他居留美國時曾在连襟拉法耶特(Gilbert du Motier, marquis de La Fayette)手下出色地服役,1781年他是结束约克镇围城战役,并接受英军投降的官员。1789年当选三级会议(Estates-General)的代表,在1789年8月4日在法国大革命其间,他开始著名的"狂欢纵欲orgy", 当米拉波中止时,当所有特权被废除,1790年6月他和Aiguilion公爵推荐废除头衔和制服。 随后他移居到美国,成为费城宾厄姆银行的合伙人,他很成功,可能生活得很好,他没接受在圣多明戈罗尚博伯爵的命令反对英国。他发了出名的圣尼古拉Môle St Nicholas辩护,逃脱警卫部队到古巴。 但在途中他的船遭遇英国护卫舰,在长时间交战后他受严重地伤,由于他的创伤1804年1月9日在哈瓦那去世。 Category:法國貴族 Category:法國軍事人物 Category:法國政治人物.

新!!: 法国大革命和路易·马克·安托万·德·诺阿耶 · 查看更多 »

路易九世 (法兰西)

路易九世(Louis IX;),绰号贤人(le Prudhomme),俗称圣路易(Saint Louis),自1226年至去世为卡佩王朝法兰西国王,在位超过43年。天主教會1297年封他为圣人。路易九世是法王雄狮路易八世和王后卡斯蒂利亚的布朗什的次子,幼年接受了严格且宗教性强的教育。他是父母幸存孩子中的长子,在父亲死后继承王位,时年12岁。1226年11月29日他在兰斯主教座堂加冕,但他的母后根据路易八世的遗嘱对他进行“监护”,直到他长大成人。 成年后,路易结束了卡佩王朝和金雀花王朝间的冲突,将包括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博凯尔、卡尔卡松地区及布卢瓦、沙特尔、沙托丹和桑塞尔等伯爵领地并入王家领地,并加强了对诺曼底、安茹、图赖讷、曼恩和普瓦圖的控制。 路易九世是一名大刀阔斧的改革者,试图在他的王国内实现公平。他发布“国王四十日”,将執達吏和軍事糾察引入国内,導入无罪推定原则,减少使用酷刑,禁止神意裁判和私斗,建立被告对原告的第二次答辩。路易的行动和声望超越国界,他是欧洲不同君主間的仲裁人和争端平息者。他还建立了王国单一货币,以及最高法院和审计法院的前身机构。另一方面,路易非常虔诚,建立很多教堂、修道院和收容所以扶贫济弱,努力使蒙古大汗皈依基督教,提供基金支持建立索邦學院,于1242年建造圣礼拜堂以崇敬圣物。 路易根据他病笃时的心愿,在奇迹般病愈后再度起誓,在弟弟阿图瓦的罗贝尔、普瓦捷的阿尔封斯以及安茹的夏尔的陪同下组织第七次十字军东征埃及。回国后,路易将十字军失败的原因归因为神的惩罚,因此加强王权,重建基督教道德秩序。他决定惩治褻瀆、赌博、放贷和卖淫;他也试图让犹太人自愿或强制改宗。为此,他对犹太人施以各种手段,包括焚毁塔木德等,他在统治末期,迫使犹太人在胸前和后背佩戴黄色或红色的圆形标志,同时保护他们免受攻击。最后他在组织第八次十字军东征突尼斯期间,可能因痢疾于1270年去世。 路易九世于1297年8月11日由教宗波尼法爵八世尊崇为法兰西的圣路易(saint Louis de France)。他的庆节日固定在他去世之日8月25日。身为君主,当今人们认为他促进了法国经济、知识和艺术复苏,并把处于祖父菲利普·奥古斯特和孙子美男子菲利普之间的他视为卡佩王朝直系三大君主之一。.

新!!: 法国大革命和路易九世 (法兰西) · 查看更多 »

鹽業

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約公元前6000年。當時在現羅馬尼亞一帶生活的人們會把溫泉泉水煮沸以提取鹽份;而中國在大約同一時期也已有鹽業存在。在古代,鹽巴對於希伯來、希臘、羅馬、拜占庭、赫梯和埃及等人來說皆是珍品。食鹽是一种重要的商品,當時的人們會把食鹽經地中海船運,運經特地為食鹽而建的道路,再以穿過撒哈拉。由於食鹽稀少、而且人們對鹽有廣泛需求,有些國家之間為了食鹽而動起干戈,也有國家開徵鹽稅,以提高稅收。 目前,世界上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盐,总产量超过2亿吨。十个主要产盐国为美国、中国、俄罗斯、德国、加拿大、英国、印度、法国、墨西哥、澳大利亚。日本虽然本国盐产量不大,但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盐进口国和消费大国;而荷兰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跨国制盐公司和先进制盐技术。这12个国家是对世界制盐工业产生重要影响的国家。.

新!!: 法国大革命和鹽業 · 查看更多 »

麗莎·喬宮多

丽莎·焦孔多(Lisa del Giocondo;,或1551年左右),闺名丽莎·格拉迪尼(Gherardini;),又名丽莎·迪安东尼奥·玛丽娅(Lisa di Antonio Maria)、丽莎·迪安东玛里亚(Lisa di Antonmaria)、格拉迪尼(Gherardini)和蒙娜丽莎(Mona Lisa),是意大利佛罗伦萨和托斯卡纳的格拉迪尼家族成员。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她的丈夫聘请列奥纳多·达·芬奇为夫人绘制肖像,这张画就以她的一个名字命名:《蒙娜丽莎》。 后人对丽莎的一生所知甚少。她生于佛罗伦萨,十几岁时就嫁给了布料和丝稠商人,丈夫之后还当上地方官员。丽莎生有5个孩子,现代研究大多认为她生活舒适,属普通中产阶层的一员。丽莎的丈夫比她年长很多,去世也比她早。 丽莎去世数世纪后,《蒙娜丽莎》成为世界上最富盛名的画作。众多学者和爱好者的推测令这件艺术品成为全球嘱目的标志和商品化对象。2005年,学界确认丽莎正是《蒙娜丽莎》的人物原型。.

新!!: 法国大革命和麗莎·喬宮多 · 查看更多 »

黎東方

黎東方(),原名智廉,法文名Orient Lee。祖籍河南,汝寧府正阳县皮店人。.

新!!: 法国大革命和黎東方 · 查看更多 »

軍事事務變革

軍事事務變革(Revolution in Military Affairs,缩写:RMA)亦譯「新軍事革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也称為「有中國特色的軍事變革」、「軍事變革」、「軍事上的革命」、「軍事革命」、「戰爭革命」、「軍事轉型」、「新軍事變革」等,並不是中文使用者常指的「革命」,而是專指對未來軍事技術等要件發生重要轉型的概念,如同工業革命的語意一樣。 中華民國國軍的《國軍軍語釋要》中,將其解釋為:「係指透過先進的技術和武器系統,與創新的軍事學說和部隊的編制,構成及時、正確地結合在一起,從而使軍隊作戰效能得以成級數地提高。」;而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其解釋為:「是指由科學技術進步而推動武器裝備的演進,進而引起軍隊編成、作戰方式、軍事理論等方面逐步發生根本性變化,最終導致整個軍事形態發生質變的特殊社會現象。.

新!!: 法国大革命和軍事事務變革 · 查看更多 »

默伦

伦(法语:Melun)是法国法兰西岛大区的一个镇,也是塞纳-马恩省的省会,人口约3.78万(2007年)。.

新!!: 法国大革命和默伦 · 查看更多 »

黑爵士

《黑爵士》(Blackadder)是四部著名的英国历史情景喜剧的共用名,1983年到1989年中由BBC1播出。罗温·阿特金森饰演男主角埃德蒙德·黑爵士(Edmund Blackadder),托尼·罗宾逊饰演黑爵士的跟班鲍德里克(Baldrick)。四部《黑爵士》分别讲述了不同历史时代的故事,因此四部作品中的埃德蒙德和鲍德里克事实上是四组不同的角色。每季由两个主角和若干不同的配角构成。当然,有些配角除本季外,在其他季里也会重复出现。比如梅琪(史蒂芬·弗莱饰)和飞行侠(里克·马尧饰)。 第一季《黑爵士》由理查德·柯蒂斯和罗温·阿特金森撰写,后续的剧集则由柯蒂斯和本·埃尔顿撰写。部分剧集由约翰·劳埃德出品。2000年,《黑爵士》系列剧的第四部《黑爵士向前进》被英国电影协会评选为“英国100部最佳电视节目”排行榜的第16位。2004年,《黑爵士》系列被公众票选为“英国电视史上最佳情景喜剧”第二名。该据还名列《帝国杂志》20部最好的电视剧。.

新!!: 法国大革命和黑爵士 · 查看更多 »

黑衣忏悔者小堂

黑衣忏悔者小堂(Chapelle des Pénitents Noirs)位于阿维尼翁Banasterie街,为该城一系列忏悔者小堂之一。“灰衣忏悔者”是其中最早的一个,随后是1488年由佛罗伦萨贵族成立的“黑衣忏悔者”(Pénitents Noirs)Jean-Paul Clébert, Guide de la Provence mystérieuse, Éd.

新!!: 法国大革命和黑衣忏悔者小堂 · 查看更多 »

黑衛士兵團

黑衛士兵團(Black Watch,或簡稱為黑衛士),是英國陸軍的一支步兵部隊。 黑衛士的歷史可追溯至18世紀初。1725年,英國漢諾威王室於蘇格蘭高地徵召警衛民兵,用以維持高地治安及鎮壓詹姆斯黨。當時民兵已經有「黑衛士」之別稱,並很可能與民兵穿著深色的花呢格紋制服有關。後來英國在1739年為準備與西班牙的戰爭,而將黑衛士改編為正規步兵。此後黑衛士參與了英國在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初的多場重要戰事,包括詹金斯的耳朵戰爭、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法國印第安戰爭、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戰爭及拿破崙戰爭,亦曾調到愛爾蘭警衛當地,聞名於英國及海外地區。 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黑衛士多次部署到海外作戰,包括克里米亞戰爭、第三次英國-阿散蒂戰爭、鎮壓印度反英起義、英埃戰爭、馬赫迪戰爭及第二次波耳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黑衛士主要部署到歐洲西方戰線的戰壕,但也有一營部隊派到美索不達米亞作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黑衛士的部隊主要派到歐洲、中東及非洲戰區,並投入敦刻爾克大撤退、英屬索馬里蘭戰事、北非戰場、西西里島戰役、入侵意大利及諾曼第戰役,但也有一營部隊被派往東南亞,編入緬甸遠征軍特種部隊。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黑衛士曾經以聯合國軍身份參與韓戰,並協助英國鎮壓茅茅起義及處理北愛爾蘭衝突。除此以外,黑衛士也是最後一批離開巴基斯坦及香港殖民地的英國部隊。踏入21世紀,黑衛士曾在科索沃戰爭中以北約維持和平部隊名義到當地執勤,後來又隨北約參與伊拉克戰爭及阿富汗戰爭。2006年,黑衛士根據英國國防部的軍事改制,而縮減為營級部隊,編屬於的第三營。.

新!!: 法国大革命和黑衛士兵團 · 查看更多 »

黑森傭兵

黑森傭兵(英語:Hessian、Hessian soldiers,德語:Soldatenhandel unter Landgraf Friedrich II.

新!!: 法国大革命和黑森傭兵 · 查看更多 »

黑橡树剧院

黑橡树剧院(Théâtre du Chêne noir)是法国阿维尼翁的一个剧院,由导演杰勒德·格拉斯(Gérard Gelas)创建于1971年。 黑橡树剧院开设在历史建筑圣加大肋纳修道院(Abbaye Sainte-Catherine d'Avignon),位于圣加大肋纳街,教宗宫背后。这座修道院原属熙笃会,法国大革命期间废弃,当时有数十名修女因不愿发誓而在1794年被处死.

新!!: 法国大革命和黑橡树剧院 · 查看更多 »

达夫妮·杜穆里埃

达夫妮·杜穆里埃女爵士,布朗宁爵士夫人,DBE(Dame Daphne du Maurier, Lady Browning,),一译达夫妮·杜莫里哀,英国小说家、剧作家。 杜穆里埃的小说多以故乡康沃尔郡的海岸为地点,情节曲折,扣人心弦,代表作品有《蝴蝶梦》和《牙买加客栈》。她的多部作品都被改编为电影,当中包括《蝴蝶梦》、《牙买加客栈》两部小说和《鸟》、《威尼斯癡魂》两个短篇故事。前三部电影都由亞弗列·希治閣执导,而最后一部电影则由尼古拉斯·罗伊格执导。.

新!!: 法国大革命和达夫妮·杜穆里埃 · 查看更多 »

违宪审查

違憲審查(Constitutional review),或稱合憲性審查,是指基於權力制衡原則,由釋憲機關判斷命令、法律或者规章制度是否符合憲法。对于个人行为的司法审查属于传统司法权,而违宪审查则起源于美国,在20世纪後,普遍发展為維護宪法机制的司法權力,是司法獨立的象徵。.

新!!: 法国大革命和违宪审查 · 查看更多 »

迈尔·阿姆谢尔·罗斯柴尔德

迈尔·阿姆谢尔·罗斯柴尔德(Mayer Amschel Rothschild,),国际银行业王朝、历史上最成功的商业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之父。在2005年福布斯的排名榜,“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二十位商人”,他名列第七,被誉为“国际金融业之父”。.

新!!: 法国大革命和迈尔·阿姆谢尔·罗斯柴尔德 · 查看更多 »

迈索尔王国

迈索尔王国(卡纳达语:ಮೈಸೂರು ಸಾಮ್ರಾಜ್ಯ)是存在于1399年-1947年间,位于印度次大陆西南部,今印度卡纳塔克邦一带,以今迈索尔城为中心的一个王国。迈索尔王国历史上的大部分时期皆由世袭的统治,统治者称。印度西南部重要城市迈索尔之名便来源于迈索尔王国。该国最初是一个小王国,在1565年独立,进行了一系列领土扩张,成为南印强国。1760年,穆斯林夺得实权。1799年,王位又落到瓦迪亚家族手中,同时迈索尔王国成为了东印度公司(后为英属印度)下辖的一个印度土邦。1947年,迈索尔王国被并入印度联邦。.

新!!: 法国大革命和迈索尔王国 · 查看更多 »

近世

近世(early modern period),又譯近代早期,歷史學上的一種分期法,指中世紀之後,現代(modern,又譯近代)之前這個時期。起源於歐洲歷史學界,將人類歷史分為四階段(古代,中世紀,近世,近代)的習慣分期法。這個概念盛行於歐洲史與日本史,但在中國史部份,其定義與適用則有所不同。 early modern period有時也被譯為近代;但是Modern也可能被譯為近代。這些譯名並不統一,需要視上下文及歷史學傳統才能確定其意義。.

新!!: 法国大革命和近世 · 查看更多 »

近代史

近代,指接近當今的一個歷史時代,對應到Modern,為歐洲歷史學界常見的三階段(古代,中世紀,近代)分期法中的一段時期,指中世紀文藝復興之後至今這段時間。歐洲歷史學界另一個常見的四階段分期法(古代,中世紀,近世與近代)中,近代為近世(Early modern)之後,意指18世紀法國大革命與工業革命之後至今這段時間。 但在中國史中,近代與現代又有不同定義。近代可以是現代之前的一個時期,相當於近世;而近代又可以被譯為現代(Modern)。於中文語法中,近代和現代又可以合稱近現代,有時近代和現代沒有截然的含義區別,視為同義,相互替代使用。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學界,在1990年代後將近代對應到近世(Early modern),而近代之後為現代(Modern)。在台灣學界,主要遵循民國傳統,將現代(Modern)定義為近代,而近代之前為近世(Early modern)。.

新!!: 法国大革命和近代史 · 查看更多 »

霞慕尼勃朗峰

霞慕尼勃朗峰(Chamonix-Mont-Blanc)是法国東南方接近瑞士與意大利國界的一個山中小鎮,处于罗纳-阿尔卑斯大区上萨瓦省的勃朗峰山脚下,常住居民約9830人,是法国人口第865名的城镇INSEE - ,由16个村庄组成。 1091年日内瓦的伯爵把周边的谷地赠送给位于皮埃蒙特的一座本笃会修道院,这是首次提到阿尔沃河右岸的一些小建筑,即霞慕尼的前身。它后来属于薩伏依,后来随之被合并入萨丁王国。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后它被并入法国。1860年3月24日按照都灵条约(32页)萨伏依公国正式合并入法国,由此霞慕尼也于1860年4月4日正式成为法国一镇,1921年11月21日它更名为今天的名字。 霞慕尼是法国高度最高的镇之一,欧洲最高的高峰勃朗峰(海拔4810米)位于其境内,因此它是歐洲知名滑雪勝地,一般遊客和体育登山攀登勃朗峰起點,因此是一座旅游业很兴旺的镇,这使得这座镇显得非常世界主义。霞慕尼的面积为245.46平方公里,是法国面积第四大的镇。 在1924年,第一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曾在这个城市举行。.

新!!: 法国大革命和霞慕尼勃朗峰 · 查看更多 »

范妮·伊姆利

弗朗西丝·“范妮”·伊姆利(Frances "Fanny" Imlay,),法定姓名为范妮·沃斯通克拉夫特(Fanny Wollstonecraft),亦被称为范妮·戈德温(Fanny Godwin),是英国女权主义者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与美国商人吉尔伯特·伊姆利的私生女。 尽管在范妮出生的前后,她的父母吉尔伯特·伊姆利与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曾有过一段短暂而快乐的生活;但在不久后,伊姆利便将沃斯通克拉夫特抛弃在了法国大革命日趋混乱的局势之中。为了挽救他们之间的关系,沃斯通克拉夫特带上了一岁的女儿范妮,前往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替伊姆利进行生意谈判,但这并没能挽回伊姆利的心。在经历了这次失意的爱情后,沃斯通克拉夫特与哲学家威廉·戈德温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并最终与他结婚。1797年,沃斯通克拉夫特死于产后并发症,将三岁的范妮与新生的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戈德温(即是《弗兰肯斯坦》的作者)留给了戈德温一人抚育。 四年后,戈德温与第二任妻子玛丽·简·克莱尔蒙特(Mary Jane Clairmont)结婚,克莱尔蒙特带来了她自己的子女,其女儿克萊爾·克萊爾蒙特在后来深受范妮·伊姆利与玛丽·戈德温的观点的影响。姐妹俩都不喜欢新的戈德温太太,并为她对自己子女的特殊照顾感到愤怒。随着紧张气氛的加剧与债务的增长,戈德温家庭的火药气味越来越浓。1814年,年少的玛丽与克莱尔一同离家出走,并与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前往了欧洲大陆。独自留下的范妮成了戈德温的出气筒,并日益为自己的家庭所孤立。1816年,范妮服毒自杀,时年22岁。.

新!!: 法国大革命和范妮·伊姆利 · 查看更多 »

舍農索城堡

舍農索城堡(法:Château de Chenonceau),又稱雪儂梭城堡或女人城堡,位於法國安德爾-羅亞爾省的羅亞爾河流域,靠近舍農索小村落,建立在羅亞爾河的支流謝爾河上,11世紀時初見於歷史記錄。現在的城堡是由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師菲利貝爾·德洛姆所設計的。.

新!!: 法国大革命和舍農索城堡 · 查看更多 »

阮福映

阮福映(,),又作阮映、阮福--,是越南最後一個傳統王朝阮朝的开国君主,1802年至1820年在位,死後廟號阮世祖()。因其年號嘉隆,故而被稱作嘉隆帝()。 阮福映出身廣南阮主家,是武王阮福濶的孫子。1775年春季北方鄭氏軍隊攻陷富春(今順化),阮福映隨其叔定王阮福淳南逃至嘉定(今胡志明市一帶)。1777年定王及新政王阮福暘為西山軍所殺,阮福映被推為大元帥,並於1780年稱王,据嘉定(今胡志明市一帶)與西山軍對抗,1782年被西山軍擊敗,流亡富國島,旋即逃入暹羅求援。1784年与暹羅联军共抗西山朝,但再次為西山軍所敗,被迫再度流亡暹羅。此後希望藉助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传教士百多禄的關係來获得法国援助。1787年,百多禄攜阮福映的長子阮福景出使法國,並代表阮福映同法国政府签订《法越凡尔赛条约》,规定法国派兵援助阮福映,越南割讓沱㶞港(今岘港)和昆仑岛給法國。但是由於法國大革命的爆發,法國最终並沒有實質上幫助阮福映,因此阮福映也拒絕履行他在與法國所簽訂條約中的諾言。1789年乘西山朝內部分裂之機回國,奪取嘉定,之後逐漸平定全安南国境。 1802年改富春為順化,改元嘉隆,建立阮朝。初訂新國號為「南越」;12月,遣使向中国清朝請求冊封。1803年6月,嘉慶帝封阮福映為「越南國王」,確定新國號「越南」,但有時仍舊使用原國號「大越」。1806年,阮福映舉行登基大典稱帝,正式登基。在位期間進行軍事、行政、經濟、文教等方面的改革,大興土木修建城市、官道等建築。1815年參照中國的《大清律》,頒行《嘉隆律書》(當時稱為《皇朝律例》)。 1820年逝世,在位18年,終年58歲。其子明命帝繼位。.

新!!: 法国大革命和阮福映 · 查看更多 »

阮朝

阮朝()是越南历史上最后的朝代,1802年至1804年使用南越国号(阮世祖朝贡之时自称“南越国长”),1804年至1839年使用国号越南()、大越南(),1839年,明命帝阮福晈将国号改为大南()。 阮朝前身為郑阮纷争时的阮氏广南国,存在於1558年至1777年,而後於1802年,滅西山朝正式建國统一越南,直至1945年最後一位皇帝保大帝退位,王朝正式结束。阮朝的历史是越南历史上较动荡的一段时期,此时期的历史与中国清朝的衰落和法国在中南半島的崛起紧密相关。 阮朝的历史可被分为两段时期,独立时期与殖民时期。独立时期(1802年-1883年),阮朝对越南有着绝对的统治权,但是法国在印度支那的势力逐渐崛起,威胁到了阮朝的统治,在独立时期末,阮朝被划分为三个部分,即交趾支那(南圻)、东京(北圻)和安南(中圻),其中交趾成为法国殖民地、安南和东京则成为法国的保护国,阮朝朝廷的权力随之减弱。殖民时期(1883年-1945年),法国殖民势力逐渐取得越南的统治权,阮朝朝廷名存实亡,取而代之的是法属印度支那政府。在这段时期的越南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其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越南一度被日本占领。.

新!!: 法国大革命和阮朝 · 查看更多 »

阿尔弗雷德·索维

阿尔弗雷德·索维(Alfred Sauvy,)是法国人口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 第三世界(Tiers Monde)这个说法,最初由索维在1952年8月14日的法国杂志《新觀察家》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出,借用了法国大革命时期西哀士关于第三阶级的名句,来描述欠发达国家。在文章末尾索维说: 1898年,索维出生在东比利牛斯省的Villeneuve-de-la-Raho,就读于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毕业后,他就职于法国国家统计局(INSEE)直到1937年。他参加了X-Crise 集团。1938年,保罗·雷诺叫他处理经济问题,直到1939年战争来到。纳粹占领时期索维帮助出版未批准小册子Bulletin Rouge-Brique。战后,戴高乐希望任命他为家庭和人口部长,但是索维决定投身人口统计。他成为(国家人口研究所(INED)所长,同时在联合国统计和人口委员会代表法国。他也为《世界报》写稿,直到1990年10月去世。.

新!!: 法国大革命和阿尔弗雷德·索维 · 查看更多 »

阿尔勒多明我会教堂

阿尔勒多明我会教堂(法语:Église des Dominicains d'Arles)是法国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罗讷河口省阿尔勒的一座古老教堂,哥特式风格,建于15世纪,现已废弃。1921年列为法国历史古迹。.

新!!: 法国大革命和阿尔勒多明我会教堂 · 查看更多 »

阿尔勒医院骑士团修道院

阿尔勒医院骑士团修道院(prieuré hospitalier d'Arles)是医院骑士团的修道院,位于阿尔勒的罗纳河畔。它建于1562年法国宗教战争期间。 医院骑士团建筑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被没收并出售。现在此处开辟为瑞图博物馆,以阿尔勒画家雅克·瑞图命名。 P1290278 Arles musee Reattu rwk.jpg| P1290277 Arles musee Reattu rwk.jpg P1290279 Arles musee Reattu rwk.jpg| P1290281 Arles musee Reattu blason rwk.jpg| File:Honoré Quiqueran de Beaujeu Musée Réattu Arles.jpg|.

新!!: 法国大革命和阿尔勒医院骑士团修道院 · 查看更多 »

阿尔萨斯

阿尔萨斯(Région Alsace;Elsass)是法国东部地区,以莱茵河南北分开成两个部份:北部的下莱茵省和南部的上莱茵省。古代是法兰克王国的一部分,作为哈布斯堡家族的发源地,在17世纪以前归属神圣罗马帝国,三十年战争后根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割让给法国(首府斯特拉斯堡到路易十四时代完全被法国吞并)。它和洛林都在普法战争后割让給普鲁士,一战结束后重新被法国吞并,二战初期又被纳粹德国占领,至二战结束再次被法国吞并,阿尔萨斯和洛林都是白葡萄酒的著名产地。 2016年1月1日起,阿爾薩斯、香檳-阿登和洛林等三個大區合併成大東部大區。.

新!!: 法国大革命和阿尔萨斯 · 查看更多 »

阿德里安-马里·勒让德

阿德里安-馬里·勒讓德(Adrien-Marie Legendre,),法國數學家。他的主要貢獻在統計學、數論、抽象代數與數學分析上。勒让德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分析学(尤其是椭圆积分理论)、数论、初等几何与天体力学,取得了许多成果,导致了一系列重要理论的诞生。勒让德是椭圆积分理论奠基人之一。勒让德对数论的主要贡献是二次互反律,这是同余式论中的一条基本定理。他还是解析数论的先驱者之一,归纳出了素数分布律,促使许多数学家研究这个问题。其他贡献包括:椭圆函数论、最小二乘法、测地线理论等。.

新!!: 法国大革命和阿德里安-马里·勒让德 · 查看更多 »

阿列省

阿列(法文:Allier)是法國的一個省(編號03),位於法國中央。属于奧文尼大区。阿列省的名字来自于横贯该省的阿列河。 阿列省包括波旁王朝的老家,过去的行省波旁。.

新!!: 法国大革命和阿列省 · 查看更多 »

阿讷西

安錫(法语:Annecy, 台湾译作安錫,中国大陸译为阿讷西或安讷西)是法国罗讷-阿尔卑斯大区上萨瓦省的首府,面积13.75平方公里,人口52,100人(1999年)。.

新!!: 法国大革命和阿讷西 · 查看更多 »

阿讷西主教座堂

阿讷西圣伯多禄主教座堂(Cathédrale Saint-Pierre d'Annecy)是一座罗马天主教的主教座堂,法国国家历史古迹之一,位于阿讷西。 主教座堂由Jacques Rossel兴建于16世纪初,作为方济各会修道院的小堂。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这座教堂被改为至上崇拜的庙宇。1822年从天主教尚贝里教区分出天主教阿讷西教区时升格为主教座堂。.

新!!: 法国大革命和阿讷西主教座堂 · 查看更多 »

阿拉斯

阿拉斯(法语:Arras,法语音更接近“阿哈hà斯”),法国北部-加来海峡大区加来海峡省的市镇,加来海峡省的省会,历史上阿图瓦地区的中心。当地的方言叫皮卡尔语,与法语相近,最显著的区别,只在大部份词尾的s:法語不发音,皮卡尔语发音。.

新!!: 法国大革命和阿拉斯 · 查看更多 »

阿拉斯主教座堂

阿拉斯圣母圣加斯东主教座堂 (Cathédrale Notre-Dame-et-Saint-Vaast d'Arras)是一座罗马天主教乙级宗座圣殿、天主教阿拉斯教区的主教座堂,位于法国北部城市阿拉斯,兴建于1030年—1396年。 旧堂是法国北部最美的哥特式建筑之一,但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被毁。1834年重建。 1917年一战期间再度被毁,战后重建。.

新!!: 法国大革命和阿拉斯主教座堂 · 查看更多 »

阅兵

阅兵,是指对武装部隊进行检阅的仪式。通常在国家重大节日、迎送国宾和军队出征、凯旋、校阅、授旗、授奖、大型军事演习时举行。用以庆祝、致敬,同时展现本国的軍事建设成就,并可壮观瞻,提振军威,鼓舞士气。.

新!!: 法国大革命和阅兵 · 查看更多 »

赫爾維蒂共和國

赫爾維蒂共和國(法语:République helvétique,德语:Helvetische Republik,意大利语:Repubblica elvetica)是通过法国大革命在瑞士邦聯的领域上建立的一个自治共和国。1798年4月12日赫尔维第共和国成立,1803年3月10日解散。在瑞士历史中这段时间瑞士被称为赫尔维第。这个名称来源于欧洲古代的赫爾維蒂人。.

新!!: 法国大革命和赫爾維蒂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薩伏依

薩沃依(義大利語:Savoia,法語:Savoie,英語:Savoy),法國東南部和義大利西北部歷史地區。統治該地的薩伏伊王朝在1946年義大利共和國建立前一直是統治義大利的王室。 萨伏依公国(Duché de Savoie、Ducato di Savoia)是1416年至1713年间曾经存在于西欧的独立公国,由萨伏依家族统治,领土包括今日意大利西北部和法国的东南部的部分地区。.

新!!: 法国大革命和薩伏依 · 查看更多 »

薩德侯爵

唐纳蒂安·阿尔丰斯·弗朗索瓦·德·萨德,薩德侯爵(Donatien Alphonse François Sade, Marquis de Sade,)是一位法国贵族和一系列色情和哲学书籍的作者,以色情描写及由此引发的社会丑闻而出名。以其姓氏命名的「萨德主义(Sadism)」成为性虐恋在西方语言中的通称。.

新!!: 法国大革命和薩德侯爵 · 查看更多 »

葡萄牙王國

葡萄牙王國(葡萄牙語:Reino de Portugal)為歐洲伊比利亞半島的一個君主制國家,存在時間為1139年至1910年。這個王國在15世紀以後通常被稱為“葡萄牙帝國”,但這個名稱只是指其殖民帝國。這個王國經歷了五個王朝,分別是勃艮第王朝(Borgonha)、阿維什王朝(Avis)、哈布斯堡王朝(Habsburgo)、布拉干薩王朝(Bragança)及布拉干薩-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Bragança-Saxe-Coburgo-Gota)。.

新!!: 法国大革命和葡萄牙王國 · 查看更多 »

钢铁雄心II:决战

《鋼鐵雄心II:最終決戰》(Hearts of Iron II: Armageddon)是接續《钢铁雄心2:末日战役》的資料片,於2007年4月發布。內含《鋼鐵雄心II》的主程式,並且包括一些新增內容。.

新!!: 法国大革命和钢铁雄心II:决战 · 查看更多 »

钻石项链事件

钻石项链事件,有时又称项链事件,是1780年代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治下发生在宫廷的一起神秘事件,此事将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卷入。本来就受到各种小道消息玷污的王后的声誉,在这次事件中被彻底摧毁。有人暗示王后参与了欺诈王室珠宝匠一款非常昂贵的钻石项链的犯罪。这个事件是众多导致法国民众对君主制好感幻灭的历史事件之一。与其他的原由一起,对君主制的不满在法国大革命中达到顶峰。.

新!!: 法国大革命和钻石项链事件 · 查看更多 »

邦·阿德里安·让诺·德·蒙塞

邦-阿德里安·让诺·德·蒙塞(Bon-Adrien Jeannot de Moncey,),科内利阿诺公爵,法国元帅,是一位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中的著名将领。.

新!!: 法国大革命和邦·阿德里安·让诺·德·蒙塞 · 查看更多 »

邱 (英國)

邱(Kew ),或譯基尤,是英國倫敦泰晤士河畔列治文區下屬一區,是倫敦的郊區之一,位于查令十字西南處。邱園位于此地。法國大革命發生時有很多難民搬來,但現在已經是倫敦的富人區之一,此地沒有摩天大樓,綠化良好。.

新!!: 法国大革命和邱 (英國) · 查看更多 »

蔡元培

蔡元培(),字仲申,又字鶴卿、民友、孑民,號寉庼,小名宜哥,小字意可,乳名阿培,並曾化名蔡振、周子餘,浙江绍兴山陰縣(今浙江紹興)人,原籍浙江诸暨,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中国近代民族学研究的先驱。 蔡元培是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23年后他本人便不在北大,只是名义上的校长,革新北大,開「學術」與「自由」之風;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北伐時期,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他主持教育行政委員會、籌設中華民國大學院及中央研究院,主導教育及學術體制改革。1928年至1940年專任中央研究院院長,貫徹對學術研究的主張。 蔡元培為人寬厚、惻隱為懷,對中國社會及陋俗有透徹觀察;兩度遊學歐洲、親炙文藝復興人文主義精神及法國大革命後的思潮。他把中國文化教育「從封建專制時代擺渡到民主自由時代」梁容若,〈蔡元培先生的生平〉,載梁容若、齊鐵恨、方師鐸、何容編《古今文選註》第十五期,台北,國語日報社,1951年12月31日。。手定教育方針,創立現代教育制度。把北京大學學術化,奠定中央研究院之基礎。提倡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公民道德及人生觀、世界觀、美學教育。倡导自由思想、民權與女權,致力革除「讀書為官」之舊俗,開科學性研究風氣。.

新!!: 法国大革命和蔡元培 · 查看更多 »

野史

野史又稱稗史,是指正史上無紀錄,或者正史上紀錄為「傳聞」的史事,多是民間的街谈巷说及遗闻佚事。惟野史不一定虛假,《汉书·艺文志》引如淳之言,“细米为稗,街谈巷说,甚细碎之言也。王者欲知里巷风俗,故立稗官,使称说之”。余嘉錫《小說家出於稗官說》認爲“稗官者天子之士也”。周楞伽《稗官考》反對稗官是“天子之士”說。 相對於中國歷朝正史數千年皆儒家士大夫集團把持編修,勝者為王,須符合儒學意識形態單一標準取捨,多有曲筆或偏袒隱瞞,造成紂王“天下之惡皆歸焉 ”,因此正史也不一定就是真相,如苻堅涉嫌改史,唐太宗因玄武門之變而亦涉嫌改史。野史在研究中國歷史挖掘真相上,頗具參考價值及貢獻,不宜輕忽。.

新!!: 法国大革命和野史 · 查看更多 »

自由

自由(和製漢語:,Freedom, Liberty)是一个政治哲学中的概念,在此条件下人类可以自我支配,凭借自由意志而行动,并为自身的行为负责。 学术上存在对自由概念的不同见解,在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上有所不同。自由包括各国宪法规定的言论信息自由和新闻自由,當然還有諸多的自由意志例如思想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但因學術上對於自由之概念多有不同,且自由與胡作非為僅一線之隔,因此在法律概念上則以憲法來保障人的自由權,並同時賦予其國民守護享有各該憲法保障之各種自由權利之義務。 自由在民主政治中又体现为一种精神,自由,就是对什么是正确不那么确定,但是會守護那有選擇之自由的精神。.

新!!: 法国大革命和自由 · 查看更多 »

自由主义

自由主義(liberalism)是一種意識形態、哲学,以自由作為主要政治價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其特色為追求發展、相信人類善良本性、以及擁護個人自治權,此外亦主張放寬及免除政權對個人的控制。更廣泛地,自由主義追求保護個人思想自由的社會、以法律限制政府對權力的運用、保障自由貿易的觀念、支持私人企業的市場經濟、透明的政治体制以保障每一個公民的權利。 在現代社會,自由主義者支持以民主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為架構的自由民主制,有著開放而公平的選舉制度,使所有公民都有相等的參政權。自由主義反對許多早期的主流政治架構,例如君權神授說、世襲制度和國教制度等。自由主義的基本人權主張包括生命權、自由權、財產權等。在許多國家,部分持有不同观点的自由主义者從原本的保守自由主義裡脫離出來,主張政府應該藉由抽取富裕階層更多稅賦以提供人們更多的福利,創造更為平等和公平均富的社會,这被称为“社会自由主义”,亦被称作“进步自由主义”、“福利自由主义”或“改良自由主义”。 自由主義在啟蒙時代生根;到了現在,「自由主義」一詞已經包含了許多不同的政治思想,以中间派为主体,從左派至右派,支持者的政治光譜分布相當廣泛,主要流派爲中間偏左的社會自由主義和中間偏右的保守自由主義和強調個人自由的自由意志主義。.

新!!: 法国大革命和自由主义 · 查看更多 »

自由之竿

自由之竿是在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一种象征自由和解放的标志,其形态是一根直立于地面的很高的木杆,竿的顶端悬挂着旗帜或自由帽。自由之竿常竖立在城镇的广场上。当竿上的旗帜(通常是红色)升起来后,被称为自由之子的公民聚集在自由之竿下,发表政见。自由之竿作为一种符号,象征着自由、解放和独立。 Category:政治符号 Category:自由符号 Category:法国大革命 Category:美國革命 Category:法国象征.

新!!: 法国大革命和自由之竿 · 查看更多 »

自由、平等、博愛

自由、平等、博愛(Liberté, Égalité, Fraternité,),又譯為「自由、平等、友愛」、「自由、平等、兄弟」、「自由、平等、團結」,是法國的國家格言。 此格言首先出現於法國大革命,並在1946年第四共和、1958年第五共和被寫進法國憲法中,現在已成為法國精神的代表。.

新!!: 法国大革命和自由、平等、博愛 · 查看更多 »

自由街 (第戎)

自由街(Rue de la Liberté)是法国城市第戎历史中心的主要街道,连接达西广场与自由广场。这条繁忙的步行购物街道两旁建筑物大多可追溯到15世纪到18世纪,被列为历史古迹。.

新!!: 法国大革命和自由街 (第戎) · 查看更多 »

自我否定条例

自我否定条例,或称忘我条例(英文:Self-denying ordinance)是一种条例,限制先前的法律或规则创建者在稍后的执法机构中续存,以维护法律规则在执行过程中的独立性与公正性。在英国内战及法国大革命中,此条例曾数次出现。其后在美国等国家,作为一种立法原则而存在。.

新!!: 法国大革命和自我否定条例 · 查看更多 »

里尔

里爾(法語:Lille,荷蘭語:Rijsel)是法國北部最大的城市,也是北部-加萊海峽大區(法語:Nord-Pas-de-Calais)首府和諾爾省的省會。里爾是法國北部的經濟、文化、教育與交通中心。 里爾在古法語中稱為(L'Isle),佛萊明語稱之為(Ryssel),現代荷蘭語稱之為(Rijsel),都是「渡漁樂河」上的一個島嶼的意思。 里爾擁有225,784位居民(2008年),里爾也是里爾都會區的主要城市。這個都會區擁有上百萬的人口,並包括附近一些規模較小的城市,例如魯貝、圖爾寬和阿斯克新城。里爾也屬於一個延伸到比利時的巨大城市群,稱為里爾-科爾特賴克歐洲區(Eurodistrict),其中包括有城市科爾特賴克、圖爾奈、穆斯克龍(Mouscron)、伊佩爾和梅嫩,一共包含了1,905,000位居民。 里爾和它的周邊地區歷史上屬於古羅馬法蘭德斯地區,即原法蘭德斯伯爵的領地,但它並不屬於佛來芒語區,和敦克爾克相反。因此和廣泛流傳的說法相反,里爾從來不是一個講佛萊明語的城市,而講的是羅馬帝國的方言。法國家喻戶曉的故事2008年影片《歡迎來北方》(Bienvenue chez les Ch'tis)生動詼諧、惟妙惟肖地展現了里爾附近貝爾格(Bergues)市的地方方言與法國南方是多麼的不同。.

新!!: 法国大革命和里尔 · 查看更多 »

里昂

里昂(Lyon,读音:),法国第三大城市,法国东南部罗讷-阿尔卑斯大区和罗讷省的首府。位于罗纳河和索恩河交汇处。包括郊区和卫星城,里昂是仅次于巴黎的法国第二大都市区。里昂是著名的国际都市,历史悠久,部分历史和建筑地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里昂丝绸和纺织业源远流长,被誉为“欧洲丝绸之都”。从20世纪末期开始,里昂食品业兴起,也使得里昂有着“美食之都”的称号。里昂也是电影的诞生地,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曾在此拍摄下世界第一部电影《工厂大门》。里昂还是国际刑警组织国际总部所在地。在2015年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评选中,里昂是位居法国第2、全球39位的最宜居城市。 里昂银行业、化学、生物医药等产业实力雄厚,是法国第二大经济中心。该市教育事业发达,里昂大学是法国第二大高等教育和研究中心,里昂商学院为欧洲十强商学院和法国商学院最高学府。著名的里昂足球俱乐部也位于里昂。.

新!!: 法国大革命和里昂 · 查看更多 »

里昂歷史

里昂歷史相當久遠,這個地區在史前時代(至少九千年前)已經有人居住。里昂建城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羅馬帝國時代,當時因為它位於兩條河流交匯處的緣故,所以迅速成为高卢的主要城市。.

新!!: 法国大革命和里昂歷史 · 查看更多 »

腓特烈·威廉二世

(胖威廉)腓特烈·威廉二世(Friedrich Wilhelm II,)霍亨索伦王朝的普鲁士国王和布蘭登堡選帝侯(1786年8月17日—1797年11月16日在位)。 有別於前任國王實施25年的謹慎外交,他在任內推行強權政治,獲得前所未有的領土增長率。這讓普魯士成為德意志人與波蘭人混合的「雙民族國家」,並從實際上的次強,晉升為名副其實的列強(great power)。但是,因為他疏於軍備改革,普魯士的戰力逐漸下降,無法因應法國大革命之後新局勢的挑戰。他的宗教文化政策是以振興新教傳統來對抗理性啟蒙;此外,他大力贊助文藝建設,使得普魯士的文化軟實力大幅上升,包括1788年在柏林建造著名的勃蘭登堡門。.

新!!: 法国大革命和腓特烈·威廉二世 · 查看更多 »

腓特烈·李德塞

艾森巴赫男爵腓特烈·阿道夫·李德塞(Friedrich Adolf Riedesel, Freiherr zu Eisenbach,),在英語中有時簡稱為腓特烈·李德塞(Friedrich Riedesel),或誤稱為腓特烈·馮·李德塞(Friedrich von Riedesel)。德意志裔軍人,效命於,美國獨立戰爭時期英國黑森僱傭兵將軍。.

新!!: 法国大革命和腓特烈·李德塞 · 查看更多 »

腓特烈二世 (普鲁士)

腓特烈二世(Friedrich II von Preußen, der Große,),史稱腓特烈大帝。普魯士國王(1740年5月31日-1786年8月17日在位),军事家,政治家,作家及作曲家。統治時期普魯士軍力大規模發展,領土大举擴張,文化藝術得到贊助和支持,“德意志启蒙运动”得以开展。其使普魯士在欧洲大陆取得大国地位,并在德意志内部取得霸权,向以普鲁士为中心武力统一德意志的道路迈出第一步。腓特烈二世是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名將之一,也是欧洲“开明专制”君主的代表人物,并且为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化名人,在政治、經濟、哲學、法律、音樂等諸多方面都頗有建樹,为启蒙运动一大重要人物。.

新!!: 法国大革命和腓特烈二世 (普鲁士) · 查看更多 »

艾克斯门

艾克斯门(Porte d'Aix)是法国南部城市马赛的一个凯旋门,标志过去来自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的道路进城的入口。其古典主义设计受到罗马帝国凯旋门的启发。艾克斯门最初设想于1784年,以尊荣路易十四,并纪念结束美国独立战争的巴黎和约(1783年)。1814年至1815年波旁复辟后,该项目在1823年恢复,现在为了纪念法国远征西班牙的胜利,特别是在1823年8月31日特罗卡德罗战役中。它最终完成于1839年, 采用一个更普遍的主题:胜利。.

新!!: 法国大革命和艾克斯门 · 查看更多 »

艾瑪·奧希茲

艾瑪·瑪德蓮娜·羅莎麗亞·瑪莉亞·約瑟法·巴巴拉·奧希茲·「艾瑪絲姬」·德·奧奇女男爵(Baroness Emma Magdolna Rozália Mária Jozefa Borbála "Emmuska" Orczy de Orci),),通稱奧希茲女男爵或艾瑪·奧希茲,是一位匈牙利裔英國作家、劇作家和藝術家。她最大的成就是寫下了知名的系列小說《紅花俠》(The Scarlet Pimpernel),她部份的畫作在倫敦皇家學院裡展示。.

新!!: 法国大革命和艾瑪·奧希茲 · 查看更多 »

艾萨克·谢尔比

艾萨克·谢尔比(Isaac Shelby,)是美国肯塔基州的第一和第五任州长,并且担任过弗吉尼亚州和北卡罗莱纳州的州议员。他还曾参与邓莫尔勋爵之战、独立战争和1812年战争。担任州长期间,他在泰晤士河战役中亲自带领肯塔基州民兵,并因此获得国会金质奖章。全国多个州的共计9个县,以及众多城市和军事基地,都以谢尔比命名来纪念他。他对约翰·迪金森所创《自由之歌》的钟爱也被认为是肯塔基把“团结则存,分裂则亡”作为州格言的重要原因。 谢尔比的军族生涯在波因特普莱森特战役中拉开帷幕,这也是邓莫尔勋爵之战中唯一的大型战役,谢尔比在这场战斗中担任父亲的副手。他成为专业的樵夫和测量员,并在独立战争早期为大陆军获取补给。之后,他和约翰·塞维尔带领部队翻越阿巴拉契亚山脉与北卡罗莱纳州的英军对抗,还在殖民地军队取胜的王山之战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此“老国王的山”这一绰号将伴随谢尔比终身,北卡罗莱纳州议会还通过决议正式表示感谢,并赠送他手枪和礼仪剑。 战争结束后,谢尔比迁居肯塔基州,到自己通过服役而获得的土地上定居,并参与了肯塔基州从弗吉尼亚州的县发展成独立州的历史进程。他的英雄气概使他深受新州居民爱戴,选举人于1792年以全体一致的投票结果选举他担任该州首任州长。他巩固了肯塔基州的防御,对抗美洲原住民的袭击,并且组建了第一届政府。他还利用热内事件说服华盛顿政府同西班牙达成协议,允许通过密西西比河进行自由贸易。 首个州长任期结束后,谢尔比离开了公众视野,但又因1812年战争即将爆发而回到政坛。肯塔基人期望谢尔比再度参选州长,并在预期的冲突中领导大家。他在选举中轻取对手,然后在威廉·亨利·哈里森将军的请求下带领肯塔基州部队投身泰晤士河战役。战争结束后,他谢绝了詹姆斯·门罗总统让他出任战争部长的邀请。之后,他又与安德鲁·杰克逊一起作为特派代表与奇克索印第安人部落展开谈判,完成杰克逊购地,这也是谢尔比最后一次为国家服务。1826年7月18日,艾萨克·谢尔比在肯塔基州林肯县的家中去世,享年75岁。.

新!!: 法国大革命和艾萨克·谢尔比 · 查看更多 »

艾蒂安·夏尔·德·洛梅尼·德布里安

艾蒂安·夏尔·德·洛梅尼·德布里安(Étienne Charles de Loménie de Brienne) 法国大革命前夕的神职人员和路易十六的财政大臣。.

新!!: 法国大革命和艾蒂安·夏尔·德·洛梅尼·德布里安 · 查看更多 »

若弗鲁瓦二世 (布列塔尼)

布列塔尼公爵及里奇蒙伯爵若弗鲁瓦二世(Geoffrey II, Duke of Brittany and Earl of Richmond,),因娶了布列塔尼的女继承人康斯坦丝而于1181-1186年间成为布列塔尼公爵和第三代里奇蒙伯爵,英王亨利二世和王后埃莉诺的五个儿子中的第四子。.

新!!: 法国大革命和若弗鲁瓦二世 (布列塔尼) · 查看更多 »

若阿尚·缪拉

若阿尚·缪拉(Joachim Murat,),法兰西第一帝国军事家、元帅(1804年起)。曾任贝尔格和克莱沃公爵(1806年起),后成为那不勒斯国王(1808年~1815年在位)。他以杰出的骑兵指挥官和勇武绝伦的战士而著称。.

新!!: 法国大革命和若阿尚·缪拉 · 查看更多 »

英國皇家海軍

皇家海军(Royal Navy,縮寫为 RN),亦称英国皇家海军或英国海军,是英国的首要海上作战部队。9世纪时阿尔弗雷德大帝首先开始使用海上军队,而自14世纪初起英格兰海军开始参与海战。现代皇家海军可追溯至16世纪初,为英国三军中最为古老的军种。正是如此,皇家海軍是三軍中地位最崇高的,其尊稱為「高級軍種」(Senior Service)。 自17世纪中期起至18世纪,皇家海军同荷兰皇家海军和法国海军对制海权展开争夺。自18世纪中期起其为全球最为强大的海军力量,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美国海军所超越。皇家海军于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大英帝国崛起成为超级大国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由于其历史地位显赫,人们(包括英国人)时常略去“英国”部分,直称其为“皇家海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皇家海军规模大幅度缩减,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其仍为全球规模最大。至战争结束时美国海军已发展成为世界最大。在冷战期间,皇家海军转变角色为反潜力量,主要于GIUK缺口搜索苏联潜艇。苏联解体之后,皇家海军重新成为远征作战部队,活跃于全球范围,并仍旧是世界最为强大的蓝水海军之一。 皇家海军拥有诸多科技先进的舰船和潜艇,包括一艘航空母艦、一艘、两艘、四艘弹道导弹潜艇(维持英国的)、七艘核动力舰队潜艇、六艘、13艘巡防舰、15艘反水雷舰船及22艘巡逻舰船。截至2017年12月26日,皇家海军共有78艘现役舰艇(包括潜艇),9艘(RFA)舰艇、以及5艘根据合同可为辅助舰队使用的舰艇。辅助舰队对皇家海军进行海上补给,通过其三艘船提升皇家海军的两栖作战能力,并取代过去巡防舰的职责,同皇家海军一同进行巡逻任务。皇家海军的总排水量达到近400,000吨(包括辅助舰队和皇家海军陆战队则达676,000吨)。 皇家海军與皇家海军陆战队共同組成。海军的軍種指揮官为第一海務大臣兼海軍參謀長(1SL/CNS),上将军衔,亦为成员。国防委员会将海军管理职责下放至海軍部委員會,由国防大臣领衔。皇家海军目前于英国境内拥有三个海军基地:朴次茅斯、和,其中第三者为西欧最大的海军基地。.

新!!: 法国大革命和英國皇家海軍 · 查看更多 »

英國社會結構

英國社會結構在历史上深受社会階級的觀念影響。即使是到了21世紀初的今天,这个觀念對英國社會的影響仍然存在。社會階級的劃分方法既多样又富有争议性,但是衡量標准总是离不开财富、职业和教育。時至今日,英國國會仍以階級劃分上下兩院:上院所代表的是世襲的上流社會,而下院所代表的則是廣大民眾。立於社會最顶层的是英國君主。 英國社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這些變化包括: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擁有房產的人增加,經濟形式(Economic form)向服務主導型(Services-dominated)轉變,大量移民入境,女性角色改變,文化變得更富個人主義色彩,這些變化對社會景觀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然而,提出「英國社會變成了一個沒有階級的社會」的人,往往會遭到其他人的質疑。研究顯示社会阶级和社会地位在英国是两样相互影响又各有不同的事物。 时至今日,英國进行过的最大型階級研究是英國階級大型調查(Great British Class Survey)。.

新!!: 法国大革命和英國社會結構 · 查看更多 »

英国首相列表

英国首相,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通称英国)的政治领导人及政府首脑。其主要职责是领导执政党和主持内阁会议,从而掌握立法权和行政权。根据英国首相的意见,英国君主还会行使其法定权力及特权,包括任命英國政府高级官员、司法人员和英国国教会的相关人员,以及颁授勋衔等。 英国首相这一职位是3百年来慢慢演化而成的,并非由君主突然下令而设立。现代历史学家普遍认为辉格党领袖罗伯特·沃波尔爵士是英国第一任首相。他在1721年被国王乔治一世任命为内阁领班,1742年辞职退仕,在位长达21年,是历史上最长任的英国首相。不过,在当时,该职位的正式名称并非首相,而是“第一财政大臣”Clarke (1993), p. 266。.

新!!: 法国大革命和英国首相列表 · 查看更多 »

英格蘭王室對法國王位的主張

英格蘭王室對法國王位的主張是始於1340年,歷任英王自稱擁有法國王位繼承權的歷史事件,而該主張直至1801年才告落幕。除了1360至1369年和1420至1422年間,歷任英格蘭君主,包括《1707年联合法案》通過後的大不列顛王國君主,都宣稱自己擁有「法蘭西國王」或「法蘭西女王」的稱號。.

新!!: 法国大革命和英格蘭王室對法國王位的主張 · 查看更多 »

雷加米埃夫人

雷加米埃夫人,珍妮·弗朗索瓦丝·朱莉·阿德莱德·雷加米埃(Jeanne-Françoise Julie Adélaïde Récamier,Madame Recamier;)是继乔芙兰夫人传统沙龙模式的又一位法国著名沙龙主办人,托克维尔就曾是她沙龙里的座上宾。她的一生经历了法国大革命,目睹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兴起和覆灭,又亲历了波旁王朝的复辟和七月王朝的建立,最后在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建立的第二年死去。.

新!!: 法国大革命和雷加米埃夫人 · 查看更多 »

雅各宾专政

雅各賓專政,即恐怖統治(la Terreur,1793年9月5日-1794年7月28日)時期, 是法國大革命一段充滿暴力的時期,兩個對立的吉倫特派與雅各賓派政治派系之間煽動衝突後形成的。 當羅伯斯庇爾領導的雅各賓派取得之政權統治法蘭西時,內戰及第一次反法同盟的入侵壓力,以革命手段大規模處決“革命的敵人”救亡圖存。 死亡統計,法蘭西全國有16,594人送上斷頭台,巴黎有2,639人,另外法蘭西各地就地處決的約有25,000人。Greer, Donald.

新!!: 法国大革命和雅各宾专政 · 查看更多 »

雅各賓俱樂部

憲法之友協會(Société des amis de la Constitution),在1792後重新改命為雅各賓派,自由和平等之友協會(Société des Jacobins, amis de la liberté et de l'égalité),俗稱雅各賓俱樂部或只稱呼這個團體為雅各賓派,是法國大革命發展期間在政治上最有名的和最有影響力的俱樂部。最初是由來自布列塔尼反保皇黨代表創立,俱樂部成長為一個全國性的共和運動,估計有五十萬以上的會員。雅各賓俱樂部是多元政治主張團體組合建構的,包括18世紀90年代早期的兩個突出的議會派系,激進的山嶽派和更溫和的吉倫特派。 1792年3月,吉倫特派(由雅克·皮埃爾·布里索和包括托馬斯·潘恩領導)主導雅各賓俱樂部,並領導國政。因為相信革命後的法國不會被周圍的鄰國所接受,他們訴諸積極的外交政策,並啟動對奧地利的戰爭。 當雅各賓派推翻帝制,並建立了共和國時期,吉倫特派是佔主導地位的派別。 當共和國未能兌現被期待的不現實利益,他們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吉倫特派力圖遏制狂熱的革命暴力,因此被山嶽派指責成為保皇派同情者。 最終國民自衛軍不再支持吉倫特派,導致山嶽派發動政變。 1793年5月,山嶽派領導人 馬克西米連·羅伯斯比爾,成功的將吉倫特派邊緣化並控制政府的運作,直到1794年七月。政府在他們掌控期間的特點是激進的立法及實施非常強烈的政治暴力。1793年六月,他們批准了規範了人類文明歷史上首次普遍性男性選舉權。1793年九月,吉倫特派21位主要領導人被送上斷頭台,開始實施雅各賓專政恐怖統治。十月,恐怖期間,在最有資格選民缺席的請況下,新憲法獲得公投通過。第一次反法同盟戰爭期間,山嶽派表面上是為了抑制旺代暴亂和聯邦主義的暴亂,並防止任何其他的暴亂,在全國處決了數以萬計的敵對者。 1794年7月27日,發生歷史稱之為熱月政變的事件,馬克西米連·羅伯斯比爾被拘捕並失去了權力。第二天包括共有包括羅伯斯庇爾在内的22位領導人被處決,雅各賓俱樂部被關閉。 今天,雅各賓和雅各賓主義都被使用表達不同的意涵。在英國,術語“雅各賓”已經主要是和山嶽派相連結,尤其是當它表現出教條主義和暴力鎮壓,它被用作代表激進主義,左派革命政治。在法國,“雅各賓“現在一般指對中央強而有力集權共和政府的支持者或對政府擁有廣泛干預改造社會權力的支持者。這也有用於其他相關的意義,表明支持一個國家教育體系應大力推動和灌輸公民價值,建立強大的民族國家能夠抵抗外國各方面的干擾。.

新!!: 法国大革命和雅各賓俱樂部 · 查看更多 »

雅克-路易·大卫

雅克-路易·大衛(Jacques-Louis David ,),又譯達維特,法國畫家,新古典主義畫派的奠基人和傑出代表,他在1780年代繪成的一系列歷史畫標誌著當代藝術由洛可可風格向古典主義的轉變。 他是當代最著名的藝術家之一,有大量的學生。 除去在藝術領域的建樹之外,他還是羅伯斯庇爾的朋友、雅各賓派的一員,活躍于法國大革命之中。羅伯斯庇爾失勢之後,又投靠拿破侖。拿破侖失勢之後就自我流放到布魯塞爾,並終老于此。.

新!!: 法国大革命和雅克-路易·大卫 · 查看更多 »

雅克·德·弗莱塞勒

雅克·德·弗莱塞勒(Jacques de Flesselles)(),法国官员,法国大革命的最早牺牲者之一。 在1768年至1784年的任期届满后,雅克从里昂被调职到巴黎商会任职,其职务级别相当于市长。在攻陷巴士底狱当天下午他被市民带到巴黎市政厅接受起诉,当他正打算辩护时被其中的一个民众开枪打死。当天有多个法国官员被处决。.

新!!: 法国大革命和雅克·德·弗莱塞勒 · 查看更多 »

雅克·内克尔

雅克·内克尔(Jacques Necker,)是法国路易十六的财政总监(1777年至1781年、1788年至1789年和1789年至1790年)与银行家。.

新!!: 法国大革命和雅克·内克尔 · 查看更多 »

雅克·皮埃爾·布里索

雅克•皮埃爾•布里索(Jacques Pierre Brissot,),他自行採用了德•窩里勒(de Warville)名字,是法國大革命過程中吉倫特派的領導成員。一些來源稱呼他的姓名為讓•皮埃爾•布里索。.

新!!: 法国大革命和雅克·皮埃爾·布里索 · 查看更多 »

雅克·R·埃贝尔

雅克·勒內·埃貝爾()是法蘭西大革命時期的一名記者,創辦並編輯極端激進的《》。 他的追隨者通常被稱為埃貝爾派,他自己有時也以他的報紙為名,自稱為「杜薛斯涅神父」。.

新!!: 法国大革命和雅克·R·埃贝尔 · 查看更多 »

蛋白杏仁餅

蛋白杏仁餅(Macaroon),是一種無酵餅,由花生、杏仁、椰子和蛋白制成。 蛋白杏仁餅與逾越節聯繫在一起,因為猶太人在節日期間不吃任何由麵粉制成的食物(除無酵膳食之外)。間中,蛋白杏仁餅會加入薯蓉增加營養。 蛋白杏仁餅於1792年在義大利中的修道院發明。英文名字從義大利詞Maccarone獲得(意為杏仁醬)。在法國大革命期間,二位加爾默羅修會的修女掩藏南锡鎮中,烘烤和售賣蛋白杏仁餅來賺生活費用。因而出名,人稱“蛋白杏仁餅姐妹”。蛋白杏仁餅食譜傳到歐洲的阿什肯納茲猶太人,成為逾越節膳食。 杏仁奶油餅是由擊碎的蛋白杏仁餅制成。 在蘇格蘭,蛋白杏仁餅是一種甜食類型。.

新!!: 法国大革命和蛋白杏仁餅 · 查看更多 »

雙角帽

雙角帽(Bicorne),又稱二角帽,是西洋服飾中的一種男用帽子,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後取代三角帽成為流行樣式,廣泛被歐洲與美國的海、陸軍所採用,在許多拿破崙的肖像畫中也可以看到身著戎裝、頭戴雙角帽的拿破崙。隨著拿破崙襲捲歐陸,此形象也深植人心,因此雙角帽也被稱為「拿破崙帽」。 拿破崙失敗後,雙角帽仍一直沿用到20世紀初期,積極西化的日本也有採用,是高階將領的帽子。 Category:帽子.

新!!: 法国大革命和雙角帽 · 查看更多 »

通宵骚乱

通宵骚乱 发生于1789年4月26日至29日在巴黎的圣安东尼区发生。骚乱起源于该区一家生产豪华壁纸的工厂。工厂为简-巴普迪斯特·勒维烈(jean-Baptiste réveillon)拥有。通宵骚乱这一名称即来源于首先发生骚乱的工厂的厂主姓勒维烈(在法语中,勒维烈意为通宵)整座工厂雇有约300名劳工。通宵骚乱是法国大革命中的第一次暴力抗争。这座骚乱发生的工厂在革命前的法国很不寻常。因为在一个行会控制质量标准的时代,这座工厂竟是无行会的。 骚乱发生于一个谣言传开之时。该谣言声称:在许多工人都是优秀技工的情况下,厂主要削减工厂工人的工资。于是,壁纸也要跟着降价。工人们在1788年的严冬后已经受够了食物的短缺、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和低廉的工资。然而勒维烈以他对穷人的善行著称。而且也的确提议把面包价格降低到这些人可以付得起的程度(每天15个苏以下)。然而由于工资下降,他的提议被曲解了。他于4月21日发表这一提议,正当圣玛格丽特区集会讨论关于人民不满的报告。他们所有的代表都在为三级会议的召开做准备。 随着对面包需求的增长,骚乱扩散到法国的其他地区,例如佛兰德斯和诺曼底。面包价格持续上涨,在七月达到了最高点。这次骚乱原本是经济性质的,但是有些骚乱者喊出了政治口号以表达他们的政治诉求。 谣言导致爆发了骚乱,那时正值三级会议召开前夕。骚乱者没有成功摧毁由大约五十名军人把守的勒维烈的工厂(即首个爆发骚乱的工厂)。一座为硝石加工厂厂商昂里奥(Henriot)拥有的工厂在他提出了相同建议之后被摧毁了。 尽管骚乱爆发的那所工厂安然无恙,然而勒维烈过去作为家的工厂却未能幸免于难。 尽管伤亡数字常常被夸大,但仍可肯定这次骚乱中有25人死亡伤者人数与此相当。法军在这一次事件中服从命令,但在攻克巴士底狱时,他们选择了拒绝。.

新!!: 法国大革命和通宵骚乱 · 查看更多 »

老成都

老成都,用於老一輩成都人的口語中,多指解放前的成都城區,保留有明清時期建築群及獨特的蜀文化。現亦代稱成都皇城文化,多用於文化概念。.

新!!: 法国大革命和老成都 · 查看更多 »

逻辑学 (哲学全书)

黑格尔的“小逻辑”是他《哲学全书》系列中三个重要部分之一,另两部分分别是“自然哲学”与“精神哲学”。 “小逻辑”原本是黑格尔给学生上课的讲义,所以写作风格简练紧凑,文章以小段的说明为主,但在其去世后他的学生们在里面又加上了自己的笔记作为附释,最终使作品不失原意的同时,可以根据附释内容辅助理解。 与黑格尔之前发表的《逻辑学》(俗称“大逻辑”)相比,小逻辑在内容上有一定程度的补充和发挥,在结构上有很大的变动和优化。因为其形成较晚,所以代表了黑格尔比较成熟的哲学思想。但是两书中关于逻辑学的分类,并没有变动。.

新!!: 法国大革命和逻辑学 (哲学全书) · 查看更多 »

逻辑学 (黑格尔独立著作)

黑格尔的《逻辑学》,通称《大逻辑》,以区别于《哲学全书》中的第一部分“逻辑学”,即通称的《小逻辑》。本书共分为“有论”“本质论”“概念论”三部分,前两部分合称客观逻辑,分别出版于1812年和1813年,第三部分称主观逻辑,出版于1816年。 黑格尔著作共有三种全集本,即米希勒本,格罗克纳本和拉松本。中文译本(商务印书馆,杨一之译)中译本依拉松本的编例,以“有论”为上卷,“本质论”和“概念论”为下卷。译文亦以拉松本为主要依据,并参考了格罗克纳本。.

新!!: 法国大革命和逻辑学 (黑格尔独立著作) · 查看更多 »

Fate/Grand Order

《Fate/Grand Order》(中文:命運/冠位指定),簡稱《Fate/GO》、《FGO》,是TYPE-MOON推出的一款智慧手機專用的角色扮演社交网络游戏,是TYPE-MOON為紀念《Fate/stay night》十周年而進行的企劃。《Fate/Grand Order》繼承Fate系列的設定和世界觀,亦有Fate系列其他作品(如《Fate/Zero》和《Fate/EXTRA》)的角色全部登場。.

新!!: 法国大革命和Fate/Grand Order · 查看更多 »

LGBT历史年表

以下内容为女同性恋者,男同性恋者,双性恋者,与跨性别者(LGBT) 的历史年表。.

新!!: 法国大革命和LGBT历史年表 · 查看更多 »

The Big O

《THE Big O》(ザ ビッグオー)是1999年10月13日到2000年1月19日在WOWOW放映的機器人動畫。另外作為原作,由有賀等以SF漫画形式在月刊MagazineZ上連載.

新!!: 法国大革命和The Big O · 查看更多 »

XYZ事件

XYZ事件是1797年发生在美国与法国之间的外交事件,法国外交部长塔列朗的三位代理人(在最初公布的保密外交文件中被分别称为X、Y和Z)向前来进行和平谈判的美国总统约翰·亚当斯的外交使节索取巨额贿赂,作为继续谈判的条件。这一事件被披露后引发了美国的反法浪潮,进一步恶化了美国与法国的关系,并导致了1798年美国对法国的不宣而战。.

新!!: 法国大革命和XYZ事件 · 查看更多 »

抗議

抗議是一種對事件或情況強烈反應的表達。這個詞語通常意味著對某事反對的反應,而以前亦可以表示是為了某事的反應。抗議者可能通過公開、有力的方式組織抗議,使其意見被聽取,來試圖影響大眾輿論或者政府政策,也可能採取直接行動,來試圖直接制定它們想要的改變。 自我表現在理論、實踐或外觀上可能被政府的政策,經濟環境,宗教規範,社會結構或媒體壟斷所限制。當該等限制發生時,反對可能會蔓延到其他領域,如文化,街道或移民。 抗議自身有时可能是緣由反抗議。這種情況下,反抗議者會就原抗議,對其支持的人,政策,行動等進行示威。.

新!!: 法国大革命和抗議 · 查看更多 »

投票制度

投票制度,指根據投票人的選擇以選出結果的方法。從最基本看,所謂選舉制度,就是把選舉中選民所投之選票轉換成政黨和候選人贏得之議席。最常見的投票莫過於選出公職的選舉。其中之關鍵變量包括:選舉公式(使用何種計算公式分配議席)、選舉結構(選民是投票給候選人還是政黨,是做出一個選擇還是表達一系列偏好)以及選區規模(每個選區產生多少名代表進入立法機關)。投票其他用途包括授獎、選出行動計畫、或由電腦程式決定複雜問題的解決方案。與投票相對的是共识决策法。與選舉相關之行政事務(比如票站分佈、候選人提名、選民登記、選舉組織者等等)都非常重要,如不對它們保持相當關注,任何選舉制度之優點都會被削弱。 投票制度規定了選民表達意見的方式和把這些民意轉化成結果的方法。選舉制度設計還會影響選舉法之其他領域:選擇何種選舉制度對選區劃分、選民登記、選票設計、計票方式以及選舉過程中之許多問題都會產生影響。研究投票制度的學問被稱為「投票理論」,始於18世紀,對各種投票制度提出嚴謹定義和改良建議,屬於政治學、經濟學、和數學的子學科。政治制度會塑造民主實踐之遊戲規則,而選舉制度被認為是所有政治制度中最早發揮作用之制度,無論好壞。 大部分投票制度以少數服從多數的理念為基礎,通常是某一方案若獲逾半數選民支持則會通過。在把選票轉化為立法機關議席之過程中,選擇何種選舉制度可以有效決定誰能當選以及哪個政黨能獲得權力。然而,當可供選擇的方案多於兩個,按照一般的投票制度可能沒有一個選項獲過半數支持;這時候,採用不同的投票制度便會產生不同的結果,足見投票制度對選舉結果的影響。國家政治架構之許多方面都在憲法中加以規定,因此很難進行修改,但要改變選舉制度,往往只需要進行新之一般立法就可以。 選舉制度是一國之政府架構和權力規則此有機整體之組成部分。.

新!!: 法国大革命和投票制度 · 查看更多 »

查尔斯·亚历山大·德·卡洛讷

夏尔·亚历山大·德·卡洛讷,卡洛納子爵(Charles Alexandre, vicomte de Calonne ,),法国国务活动家、财政总监(1783年11月-1787年4月)。他对财政和行政的改革加速导致了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政府危机。.

新!!: 法国大革命和查尔斯·亚历山大·德·卡洛讷 · 查看更多 »

查理十世 (法兰西)

查理十世(法语:Charles X;),本名查理-菲利普(法语:Charles-Philippe),是法国波旁復辟后的第二个法兰西及纳瓦尔国王(1824年8月16日–1830年8月2日在位)。他是路易十五的孙儿、路易十六的弟弟,歷經路易十六、路易十七、路易十八三位短暫的法国波旁復辟王之後,67歲(1824年)時才继承王位。由于他对天主教的强烈热情和贵族政治的厌恶,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引發1830年七月革命,查理被迫逊位,流亡英國。.

新!!: 法国大革命和查理十世 (法兰西) · 查看更多 »

查爾斯·詹姆士·福克斯

查爾斯·詹姆士·福克斯(Charles James Fox,),英國輝格黨資深政治家,自18世紀後期至19世紀初年任下議院議員長達38年之久,是皮特擔任首相期間的主要對手。父親同為輝格黨員的福克斯,年僅19歲的時候就已經打破議會規例晉身下院。他的早期言論及主張雖然傾向保守,但很快就隨著美國獨立戰爭的爆發,以及受埃德蒙·伯克的影響而愈趨激進,其激進程度在當時的英國議會中可謂無人可及。 福克斯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曾大力譴責策劃派兵鎮壓革命的首相諾斯勳爵及英皇喬治三世;至於在法國大革命及隨後的日子,他亦對革命予以支持和肯定,並極力反對英國政府對法國作戰,以及對國民實施的一系列戰時高壓政策。相反,他的黨友伯克在法國大革命爆發後卻變得保守,兩人出現分歧,最終更以割席收場。另一方面,福克斯在議會中積極提倡政治改革、宗教容忍,此外又努力捍衛自由和少數異見人士的權益,到晚年還推動廢除奴隸貿易,頗受稱譽,對當時的政治發展具啟發性影響。 然而,由於意見相左,再加上生活相當不檢,福克斯長年被喬治三世敵視,兩人關係陷於惡劣,而喬治三世還認定其長子威爾斯親王喬治因福克斯的影響而變得奢侈放縱,結果多次堅拒及阻止福克斯出仕政府。福克斯從政40年,僅曾三次短暫地在內閣供職。在1782年3月,福克斯首次被委任到羅金漢侯爵內閣,出任英國歷史上首任外務大臣,但在任僅約四個月就因為首相換人而辭職。到1783年4月,福克斯成功與政敵諾斯勳爵合組「福克斯-諾斯聯盟」,再次出任外務大臣一職,但政府到同年12月被喬治三世強行解散而下野。歷經約23年後,福克斯才於1806年被委任到「賢能內閣」供職,並第三度任外相。他作為重要政治人物,卻長年處於在野狀態,實屬罕見。可是,他的第三段外相任期亦不長久,在任約七個月就因病死於任內。福克斯死時甚受國民愛戴,身後因此獲葬於倫敦西敏寺。.

新!!: 法国大革命和查爾斯·詹姆士·福克斯 · 查看更多 »

查爾斯·斯坦厄普,第三代斯坦厄普伯爵

查爾斯·斯坦厄普,第三代斯坦厄普伯爵,FRS(Charles Stanhope, 3rd Earl Stanhope,),英國政治家及發明家,發明斯坦厄普印刷機,該印刷機是生鐵製造,比當時流行的木製印機更耐用。 斯坦厄普曾在伊頓公學及日內瓦大學受教,後任下院議員,復繼承父親爵位而晉升上院。他曾任革命協會主席,政見主張議會改革,同情法國革命,反對英國針對當年的法國革命政權。.

新!!: 法国大革命和查爾斯·斯坦厄普,第三代斯坦厄普伯爵 · 查看更多 »

柯斯丘什科起义

柯斯丘什科起义是由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在波兰与立陶宛于1794年针对俄罗斯帝国和普鲁士王国发动的起义。它未能在第二次瓜分波兰(1793年),塔戈维查联盟的建立之后让波兰立陶宛联邦摆脱俄罗斯的影响。.

新!!: 法国大革命和柯斯丘什科起义 · 查看更多 »

柑橘园

柑橘园(Parc de l'Orangerie)是法国斯特拉斯堡市主要的公园之一,位于欧洲委员会对面,面积26公顷。.

新!!: 法国大革命和柑橘园 · 查看更多 »

枫丹白露宫

枫丹白露宫(Château de Fontainebleau)是法国最大的王宫之一,在法国北部法兰西岛地区塞纳-马恩省的枫丹白露镇,从12世纪起用作法国国王狩猎的行宫。「枫丹白露」的法文原义为美丽的泉水。枫丹白露风景绮丽,森林茂盛,古迹众多,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新!!: 法国大革命和枫丹白露宫 · 查看更多 »

果月18日政变

共和历五年果月18日政变,是督政府成员于1797年9月4日从日益强大的保皇党人手中夺权的政变。宾厄姆顿大学教授霍华德·G·布朗表示:“从此督政府转向独裁,自由民主逐渐消亡。”.

新!!: 法国大革命和果月18日政变 · 查看更多 »

恐怖主义

賓拉登,蓋達組織的首領。 恐怖主義是指一种会造成其所有者做出,为了达成宗教,政治或其他意识形态上的目的而故意攻击非战斗人员(平民)或将他们的安危置之不理,有意制造恐慌的暴力行为之思想。各國在刑事法律上對恐怖主義的定義都不一致。 有些定義還將非法的暴力和戰爭包括在內。一般來說,犯罪組織以相似的手段來勒索保護費或執行沉默守則並不被視為恐怖主義,不過如果由具有政治動機的組織來實施這些行動也有可能被視為恐怖主義。 「恐怖主義」一詞帶有政治及情感上的含意Inside Terrorism,第32頁,其精確的定義便更難以辨識,從學術研究上可以找到上百個恐怖主義的定義。恐怖主義的概念具備爭論性,因為國家當局可用以將政敵或其他對手非法化,從而使國家武裝部隊可理直氣壯地打擊敵人(這種武力行為可能會被敵國描述為恐怖活動)。 恐怖主義由廣域的政治組織實行以達成他們的目的,這些政治組織包括左翼及右翼政黨、民族主義團體、宗教團體、革命分子及當權的政府。他們之間的共同點是他們會不惜肆意向非戰鬥人員使用暴力來為團體、思想或個人爭取注意。.

新!!: 法国大革命和恐怖主义 · 查看更多 »

恐怖統治

恐怖統治,又稱恐怖政治,本意是指当权者利用国家机器将统治对象置于恐怖之中,進而达到压制异己的目的。其可以指:.

新!!: 法国大革命和恐怖統治 · 查看更多 »

揚·科克·布洛霍夫

揚·科克·布洛霍夫(1779年8月5日-1853年10月13日,荷蘭語:Jan Cock Blomhoff,日語:ヤン・コック・ブロンホフ,當時漢字寫作「歩陸無忽桴」),男性,曾在江戶時代擔任日本出島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商館館長,也是日本第一個編纂英語字典的人。他曾教導過的通譯有吉雄權之助、吉雄忠次郎、本木正左衛門、馬場為八郎等人。.

新!!: 法国大革命和揚·科克·布洛霍夫 · 查看更多 »

杜巴利伯爵夫人

让娜·贝库,杜巴利伯爵夫人(Jeanne Bécu, Comtesse du Barry) (玛丽-让娜,杜巴利伯爵夫人Marie-Jeanne, Comtesse du Barry,)法国情妇,她是法王路易十五的情妇,也是恐怖統治時期中最知名的受害者之一。.

新!!: 法国大革命和杜巴利伯爵夫人 · 查看更多 »

杜伊勒里宫

杜伊勒里宫(Palais des Tuileries)曾是法国的王宫,位于巴黎塞纳河右岸,於1871年被焚毁。.

新!!: 法国大革命和杜伊勒里宫 · 查看更多 »

杜莎夫人

杜莎夫人(Madame Tussaud,),原名安娜·瑪麗亞·格勞舒茲,杜莎夫人蠟像館創辦人。.

新!!: 法国大革命和杜莎夫人 · 查看更多 »

杜莎夫人蠟像館

杜莎夫人蠟像館(Madame Tussauds),是位於英國倫敦的一間蠟像館,在全球各地有眾多分館。.

新!!: 法国大革命和杜莎夫人蠟像館 · 查看更多 »

杜樂麗花園

杜樂麗花園(Jardin des Tuileries)是法國巴黎一座對外開放的庭園,位於羅浮宮與協和廣場之間。杜樂麗花園是由王后凯瑟琳·德·美第奇於1564年時為了興建杜樂麗宮所設計的。杜樂麗花園於1667年首次對外開放,並在法國大革命後成為公園。從19世紀開始,杜樂麗花園成為巴黎人民休閒、散步及放鬆心情的場所。.

新!!: 法国大革命和杜樂麗花園 · 查看更多 »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格奧爾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常缩写为G.;)是一名德國哲學家。其時代晚於康德,是德国19世紀观念论哲學的代表人物之一。黑格爾出生于今天德国西南部巴登-符腾堡首府斯图加特;卒於柏林,去世时是柏林大學(今日的柏林洪堡大學)的校長。 许多人认为,黑格尔的思想,标志着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对后世哲学流派,如存在主义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有甚者,由于黑格尔的政治思想兼具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两者之要义,因此,对于那些因看到自由主义在承认个人需求、体现人的基本价值方面的无能为力,而觉得自由主义正面临挑战的人来说,他的哲学无疑是为自由主义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

新!!: 法国大革命和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 查看更多 »

格拉克斯·巴貝夫

格拉克斯·貝巴夫(Gracchus Babeuf,),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政治活动者和记者。 貝巴夫出身新教徒家庭。貝巴夫原本在法院中做簿記員,適逢法國大革命,在法庭中看到許多勞工階級的人民繳不出欠款,憤而燒毀帳冊,改而從事新聞活動,開始他對社會體制之抗爭─宣揚政治和經濟的平等。 他引用盧梭的話『人膽敢擷取比自己所需還多的東西,而別人卻餓得快死,這真是可惡至極』(1758)、馬布利(Abbé Gabriel de Mably)的『我們的罪惡中,最大者莫過於財富之不均等』、狄德羅對個人利益及財產觀念的批評、還有耶穌基督的平等觀念來支持他財貨為共同持有的主張。由於其激進的思想使他被法國當局多次逮捕,最終遭到了處決。 貝巴夫的思想曾在十九世紀上半葉巴黎的工人階級之間再度流行起來,流亡於巴黎的德國裁縫師組織的「正義同盟」就和貝巴夫有所關聯。 在法國追隨貝巴夫的平等主義之人包括布朗基、二月革命後在巴黎成立的聯合政府中的路易·布朗。 Category:被處決的法國人 Category:法国革命家 Category:空想社会主义者 Category:法国社会主义者.

新!!: 法国大革命和格拉克斯·巴貝夫 · 查看更多 »

桑斯主教座堂

桑斯主教座堂(Cathédrale Saint-Étienne de Sens)是天主教桑斯总教区的主教座堂,位于勃艮第大区的桑斯,是法国最早的哥特式建筑之一,始建于1140年,完成于16世纪初。 这座教堂的坚固胜过美丽的装饰。1234年,路易九世在此与普罗旺斯的玛格丽特举行婚礼。路易十五之子路易皇太子(1729-1765)夫妇曾安葬于此,但坟墓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被毁坏。 桑斯主教座堂的宝物有查理曼赠送的真十字架残片,和托马斯·贝克特的圣衣,均收藏在博物馆内。.

新!!: 法国大革命和桑斯主教座堂 · 查看更多 »

梧玖莊園

梧玖莊園(Clos de Vougeot)是法國的一處葡萄酒產地,位於勃艮第地區的夜丘產區,也是夜丘產區規模最大的葡萄園。.

新!!: 法国大革命和梧玖莊園 · 查看更多 »

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的夏洛特

夏洛特王后,全名索菲亚·夏洛特(Sophie Charlotte,),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王后。她是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公爵卡尔·路德维希·弗里德里希与其夫人伊丽莎白·阿尔贝汀公主的幼女--第五个女儿(第二個未夭折的女兒)。同时,她也有三個哥哥两个弟弟(其中大弟夭折),二哥是公爵卡爾二世。她是维多利亚女王的祖母。 她是当时较出名的一位艺术赞助人,此外也是业余的植物学家,曾扩建过邱园。乔治三世和她共有过15个孩子,其中13个活到了成年,包括后来成为喬治四世的长子。.

新!!: 法国大革命和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的夏洛特 · 查看更多 »

梅杜薩之筏

美杜莎之筏(Le Radeau de La Méduse;The Raft of the Medusa)是法國浪漫主義畫家西奥多·杰利柯(1791─1824)在1818年─1819年間畫的油畫。这幅畫是在他27歲時畫的,之後成为法國浪漫主義的標誌。这幅畫的尺寸是491厘米×716厘米。这幅畫描绘了法國海軍的巡防艦沉没之后生還者的求生場面。这場海難發生于1816年7月5日毛里塔尼亞附近的海域,海難當時至少有147人生還,起先是在一隻自製的木筏上面漂流,但是13日后被救起时仅有15人倖存,期間他们缺少食物和饮水,甚至有人吃尸体来维持生命。導致这場海難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美杜莎号的船長失職無能,而这位船長是法國復辟王朝任命的,因此这一事件後來變成國際醜聞。不過實際上,任命貴族做船長是法國海軍內部的慣例,當時的路易十八無權任命船長,也並無直接參與入这一事件。 在選題上,畫家之所以选择这個發生了没有几年的著名悲劇,是想引发大眾輿論關注,來發展他的绘画事業。在正式成画前,他做了大量對这次海難的調查,同時在绘畫前亦畫了多次草稿。他採訪了其中兩個倖存者,复制了木筏的精細模型,前往醫院、太平間,去觀察死屍的色澤、紋理同埋人死時的樣子。正如畫家所料,这幅畫在1819年在巴黎展覽第一次展出時,就引起了很大關注,褒贬不一。尽管如此,这幅畫仍搏得國際名聲,今日被认为是法國绘画史上早期浪漫主義的開路先鋒。 雖然《美杜莎之筏》有傳統歷史畫的元素,不過其選題引人關注、畫風戲劇,这都打破了當時新古典主義的教條約束。这幅畫在第一次亮相後幾乎立即爲畫家贏得廣泛注意,之後这幅畫在倫敦展出。其影響可以在之後的欧仁·德拉克罗瓦、约瑟夫·玛罗德·威廉·特纳、居斯塔夫·库尔贝、爱德华·马奈等的畫作中明顯見到。在畫家32歲死后,这幅画成为卢浮宫的收藏品。.

新!!: 法国大革命和梅杜薩之筏 · 查看更多 »

極左派

極左派(Far-left politics),又称极左翼,是描述團體或個人政治立場在政治光譜中的位置極左。「極左」和「極右」也常意味著極端主義(Extremism)。有些極左團體不希望在現有制度架構下執政,這可能是與其他左傾團體不同之處。在某些國家,極左派是指共產主義、社會無政府主義、無政府共產主義、左翼共產主義、無政府工團主義等,而女權主義和環境保護主義的一些分支也包含於極左派中。 「極左」和「極右」的名稱一直存在著爭議,因為這稱呼是依照其政治立場來界定政治光譜上所在的位置。然而這是主觀的判斷,而且人們常常假設,比中間派還要激進的觀點就是極端或錯誤的。.

新!!: 法国大革命和極左派 · 查看更多 »

檢察官

檢察官,又名控方律師(prosecutor)是一種法律工作者。無論在歐陸法系或英美法系,檢察官均是進行刑事追訴的主導者,在一些法制中,檢察官也是公眾利益、國家利益的代表人。.

新!!: 法国大革命和檢察官 · 查看更多 »

欧也妮·葛朗台

《歐也妮·葛朗台》(Eugénie Grandet),創作於1833年,作者是法國現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是巨著《人間喜劇》小說集中的一部代表作品,獲譽為「最出色的人物描寫之一」。在巴尔扎克的作品中,像《欧叶妮·格朗台》這樣结构简洁、主题完整的作品,並不多見。.

新!!: 法国大革命和欧也妮·葛朗台 · 查看更多 »

欧洲

欧罗巴洲(Ευρώπη),简称欧洲,字源於希臘神话的「欧罗巴」(Ευρώπης),是世界第六大洲,面积,人口742,452,000(2013年),是世界人口第三多的洲,僅次於亚洲和非洲,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70人,共有50個已獨立的主權國家。 欧洲东以烏拉山脈、烏拉河,东南以裏海、高加索山脉和黑海與亞洲為界,西、西北隔大西洋、格陵兰海、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北接北極海,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 歐陸最北端是挪威的北角,最南端是西班牙的马罗基角,欧洲是世界上第二小的洲、大陆,僅比大洋洲大一些,其與亞洲合稱為亚欧大陆,而與亞洲、非洲合稱為歐亞非大陸。 通常,根据政治、经济、文化或实际考虑,欧洲的边界线并不总是一样的。这就使得人们产生了几个不同“欧洲”的观念。.

新!!: 法国大革命和欧洲 · 查看更多 »

欧洲历史

欧洲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万5千年(甚至是一百萬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经有人类居住遗迹。 前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出现了定居点、农耕技术和驯养家畜。从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到前1200年文明暂时倒退消失的时期称为青铜时代,铜是当时制作工具和武器的主要金属材料。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称为欧洲的史前时期。 欧洲古典时期从前700年古希腊文字再次出现开始。罗马共和国于前509年建立。罗马人将疆域拓展至整个意大利,随后是整个地中海周边和西欧。罗马帝国的领土于公元117年到达最大。313年,基督教在君士坦丁大帝治下合法化。只是几个世代后,基督教就成为帝国的国教。羅馬帝國的衰落,標誌著古典時代的終結和歐洲中世紀的開始。395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随即蛮族部落开始入侵西罗马帝国。西哥特人是首先向南与向西越过罗马国境线进入前罗马帝国领土的部落之一,并于5世纪初,三度围攻罗马。418年,在原罗马帝国境内建立西哥特王国。476年,最后一个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被废黜,欧洲进入中世纪时期。 东南欧和地中海地区仍由东罗马帝国控制,首都为君士坦丁堡。6世纪晚期开始被日耳曼人侵蚀。7世纪开始,中东和北非地区被阿拉伯帝国占领,并伊斯兰化。在西欧,很多新国家仍保留了罗马的习俗,使用拉丁语作为书面语言,并普遍信仰基督教。800年查理曼被教皇加冕为“罗马皇帝”。欧洲受到斯堪的纳维亚的維京人、北非的穆斯林和匈牙利的马扎尔人的入侵。到10世纪中期,穆斯林和马扎尔人对西欧的威胁消除了,但是維京人仍然是侵犯和威胁不列颠群岛最久的。1054年东西教会分裂加剧,随后十字軍東征开始削弱拜占庭帝国,教皇的权力此时也在西班牙、法国南部、立陶宛与其他的异教地区稳固下来。复杂的封建等级制度发展起来,新国家的大多数贵族由于通婚互相是近亲。封建社会在蒙古入侵后开始解体。中世纪后期欧洲爆发了大饥荒和黑死病。 15世纪,欧洲从中世纪苏醒过来。1492年西班牙的收复失地运动和哥伦布发现美洲,同时终结了十字军东征,知识获得尊重,开始挑战传统的科学和神学教条。新教改革开始,德国神父馬丁·路德挑战教皇的权威。同时亨利八世使英国教会脱离教皇管制,也让英格兰在随之而来的德意志和西班牙之间的宗教战争中得以采取更灵活的结盟政策。但是,宗教战争一直持续到三十年战争,这场战争结束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光荣革命确认这个协议。 18世纪后期,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机器时代,大英帝国在美洲的殖民地独立,而欧洲大陆也爆发了法国大革命,直到拿破仑發動霧月政變。1848年,歐洲各國爆發一系列武裝革命。最后的农奴制残余在1848年的奥匈帝国被废除。俄国农奴制在1861年被废除。巴尔干国家开始从奥斯曼帝国重获独立。1870年普法戰爭后,意大利和德国完成统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7年俄国革命,1918年同盟国战败,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统治崩溃。1933年纳粹上台,之后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与轴心国战败。战后美苏为首的两大战胜国集团在欧洲与全世界范围内展开冷战。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后,欧洲签订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至2016年为止,欧盟包括28个欧洲国家,超过5亿人口。北约也扩大到包括俄罗斯的邻国——这是欧洲自从一世纪罗马帝国以来一体化最显著与最具军事优势的时期。.

新!!: 法国大革命和欧洲历史 · 查看更多 »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货币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货币,是指从公元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到公元19世纪欧洲各国中央银行普遍发行流通纸币为止。这一时期,欧洲各国的经济贸易紧密,并且殖民开拓了全世界市场,但这一时期的货币还是以金银铸币为主。.

新!!: 法国大革命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货币 · 查看更多 »

欽察汗國

欽察汗國(英語:Golden Horde,蒙古文:,西里尔蒙古文:Алтан Ордын улс,拉丁轉寫:;土耳其语:Altın Orda;鞑靼语:Altın Urda)(1242年-1502年)又稱金帳汗國,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建立于蒙古帝國西北部、后来突厥化的汗国,位于今天哈薩克咸海和里海北部,佔有東歐和中歐地區(至多瑙河),由拔都及其後裔管理。至1359年前算是统一。.

新!!: 法国大革命和欽察汗國 · 查看更多 »

歐陸風雲III

《歐陸風雲III》(Europa Universalis III)是Paradox Interactive所研發的大型戰略遊戲。 隨著遊戲後續的開發,其遊戲也相容於Mac OS X作業系統。遊戲年代始於1453年,以君士坦丁堡淪陷為第一個時間點。其後續直到1789年,法國大革命剛發生時為第二個時間點。而玩家將帶領遊戲內所選擇的國家,在這兩段漫長的歷史時間中,處理宣戰、外交和經貿等等相關國家事務。 因《歐陸風雲III》其遊戲畫面設計採用3D引擎,所以系統配置對顯示卡的要求須支援Pixel Shader 2.0。 《歐陸風雲III》遊戲地圖由1700個陸地省份與海洋區塊,組成250個歷史上著名的國家。遊戲也大量套用像是《維多利亞》、《鋼鐵雄心》、《十字軍之王》等等Paradox Interactive所研發遊戲的特色。 目前的資料片神風,是為最終確定版。歐陸風雲系列遊戲最大的問題为不斷的民眾叛亂,任何政治清明的舉動都無法避免莫名其妙的內戰,遊戲進行越到晚期越會產生毫無道理的大規模叛亂,減損了該遊戲的娛樂性與合理性。.

新!!: 法国大革命和歐陸風雲III · 查看更多 »

歐陸風雲IV

《歐陸風雲IV》(Europa Universalis IV)是由開發的即時戰略遊戲,在2013年8月13日由Paradox Interactive發行,是《歐陸風雲III》的后续版本,以1444年到1821年,歷經大航海時代、文藝復興、西歐殖民時代、至法國大革命未知的歐洲關鍵時代為背景的歷史戰略遊戲。玩家可以扮演這段時期“全球任何一個國家”;東起日本、西至美洲新大陸,這些國家的未來,端看玩家是順應局勢變為商業霸主、或通過穷兵黩武成為軍事帝國。.

新!!: 法国大革命和歐陸風雲IV · 查看更多 »

歐洲協調

歐洲協調(Concert of Europe),又稱為會議制度(Congress System),是1815年至1900年左右出現在歐洲的勢力均衡,保護各王國既得利益對抗民族主義和革命浪潮。其創建成員為英國、奧地利、俄羅斯、普魯士,她們均屬摧毀了拿破崙帝國的四國同盟的成員。稍後法國亦加入成為協調的第五個成員。最初,歐洲協調的領導人物為英國外交大臣卡蘇里子爵、奧地利首相梅特涅及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 在19世紀時,歐洲協調的理念其實是藉由不同政治協定及外交經驗的累積,逐步建立及發展起來的,其中最重要的首推維也納會議及其相關的協定。廣義的維也納協定更包括儲蒙條約、1814年巴黎和約、1815年巴黎和約、維也納協定、神聖同盟、四國同盟。協調中曾經召開的會議,包括1814-15年在維也納、1818年在愛斯拉沙伯、1819年在卡斯巴德、1820年在特拉波、1821年在萊巴赫、1822年在凡羅拿、1830年、1832年和1838、1839年在倫敦。歐洲協調至克里米亞戰爭時開始瓦解。1878年柏林會議為最後之歐洲協調。由於各強國之間的衝突連連,致令協調難以達成,最終會議制度於一次大戰爆發時即告完全消失。.

新!!: 法国大革命和歐洲協調 · 查看更多 »

歐洲黑暗時代

欧洲黑暗時代(英语:Dark Ages或Dark Age)在编史工作上是指在西欧历史上,从罗马帝国的灭亡到文艺复兴开始,一段文化层次下降或者社会崩溃的时期。.

新!!: 法国大革命和歐洲黑暗時代 · 查看更多 »

歐洲LGBT權益

女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雙性戀者與跨性別者(LGBT)在歐洲的權益受到歐洲聯盟與多國法律的保障。全球23個承認同性婚姻的國家中,有14個在歐洲,同時英國的英格蘭、威爾斯、蘇格蘭與丹麥屬地格陵蘭也已經先後通過同性婚姻法,另有12個歐洲國家已承認民事結合或透過其它形式承認同性結合。儘管歐洲自羅馬帝國後期開始有一段很長的同性戀迫害歷史,但自20世紀中葉以來,歐洲各國陸續保障LGBT權益,是各大洲中對LGBT人士最友善的一洲。 但即便是對待LGBT人士相對友善的一洲,不少歐洲地區對於同性戀的看法依舊很保守,包括東歐、巴爾幹部分國家;教廷、俄羅斯和一些從前蘇聯獨立出來的共和國等地無法像西歐或北歐民眾那樣相對開放的對待同性戀人士,捷克、匈牙利、克羅埃西亞、愛沙尼亞、賽普勒斯、斯洛維尼亞和希臘是少數有制定法律保障同性戀權利的巴爾幹和東歐國家,不過除希臘外,東歐國家不少是在共產党统治時期立法,而在共產党统治结束后,新的民主政府趨向保守,東歐各國對於同性戀權利並不如西歐或北歐那般重視,同時近年來部分東歐國家對於LGBT的權益出現了衰退的現象,匈牙利和克羅埃西亞近期都通過修憲不承認同性婚姻,波蘭、俄羅斯和立陶宛也通過法律禁止向未成年人宣導有關同性戀的任何訊息等同壓縮該國LGBT的權益。但也有例外,阿爾巴尼亞昔日共產時期進行、捍衛各種同性戀行為是屬於違法且需要監禁,不過民主化後新政府逐漸為LGBT權利制定多項法律保障,而現任阿爾巴尼亞總理埃迪·拉馬更表示支持LGBT權利,該國的年青人較其他年齡層為接納同性戀者。另一方面,在歐洲各國人數日漸眾多的穆斯林及移民社群也幾乎非常排斥同性戀人士,成為另一問題。.

新!!: 法国大革命和歐洲LGBT權益 · 查看更多 »

死刑存廢問題

死刑存廢問題是關於死刑存與廢的争议性讨论。死刑為剝奪生命的刑罰,乃國家基於法律所被賦予的權力。Chapter 9, Death Penalty in China 死刑的存廢政策各地不同,歐洲國家主要都廢除死刑,如歐盟及其成員國歐洲聯盟基本權利憲章第二條明定禁止執行死刑。在美國,聯邦政府、32个州和及美军保留死刑,其余州和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已廢除死刑。.

新!!: 法国大革命和死刑存廢問題 · 查看更多 »

死神來了

《絕命終結站》(Final Destination)是2000年上映的超自然恐怖電影,由華裔導演黃毅瑜執導。電影作為的首部作品,劇情由黃毅瑜、和合作編寫,由戴文·沙瓦、艾麗·拉特、科爾·史密斯、西恩·威廉·史考特等演員主演。電影故事關於一名高中生預感到即將起飛的飛機會在空中爆炸,他的預知導致一部分人跟著下機,但沒過多久這架飛機真的發生爆炸,但幕後安排這一切的死神便開始一個一個帶走所有逃脫飛機爆炸厄運的倖存者。 劇本最初出自傑佛瑞·雷迪克所編寫,原作為知名美國電視劇《X檔案》的待售劇本,其後被X檔案編劇搭檔之一的黃毅瑜和葛倫·摩根改編,最後以長篇電影的形式推出。這部電影由新線電影公司所發行,在紐約市、溫哥華、多倫多、和舊金山進行取景拍攝,也曾於拿騷縣拍攝。電影於2000年3月17日在美國全線上映,最後獲得超過預算的1.12億美元之優異票房成績。而DVD版本則於2000年9月26日發行,當中附有電影評論、刪減片段、以及紀錄片。 這部電影上映後獲得中等評價,部分評論家稱讚電影“產生相當數量的懸念”以及劇情方面“讓觀眾充滿活力並無法推測接下來的事情”,當中沙瓦的演出獲贊。其後因為這部電影的成功,新線影業在2003年推出續集《絕命終結站2》等其他三部續集,也衍生出一系列小說和迷你漫畫《絕命終結站:死神永不休假》,講述小說中的主角們到坎昆旅遊時的怪事。.

新!!: 法国大革命和死神來了 · 查看更多 »

歌剧

歌剧(opera,opere為複數形)是一门西方舞台表演艺术,簡單而言就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乐來交代和表達劇情的戏剧(是唱出来而不是说出来的戲劇)。 歌劇在17世紀,即1600年前后才出现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它源自古希臘戲劇的劇場音樂。歌劇的演出和戏剧的所需一樣,都要凭借剧场的典型元素,如背景、戏服以及表演等。一般而言,较之其他戲劇不同的是,歌剧演出更看重歌唱和歌手的傳統聲樂技巧等音乐元素。歌手和合唱團常有一隊樂器手負責伴奏,有的歌劇只需一隊小樂隊,有的則需要一團完整的管弦樂團。有些歌劇中都會穿插有舞蹈表演,如不少法語歌劇都有一場芭蕾舞表演。歌劇被視為西方古典音樂傳統的一部分,因此和經典音樂一樣,流行程度不及當代流行音樂,而近代的音樂劇被視為歌劇的現代版本。 歌劇最早出現在17世紀的意大利,既而傳播到歐洲各國,而德國的海因里希·許茨、法國的让-巴普蒂斯特·吕利和英格蘭的亨利·珀賽爾分別在他們自己的國家,開創了17世紀歌劇的先河。一直到18世紀,意大利歌劇依然是歐洲的主流,縱然巴黎吸引了不少外國作曲家到法國謀生,而韓德爾最終落腳英倫。 而意大利歌劇的主流一直是正歌劇,直至格魯克在1760年代推出的「革新歌劇」,以對抗正歌劇的矯揉造作。而今天依然著名的18世紀歌劇巨匠,顯然是莫札特。莫札特少年時先以正歌劇起家,既而以意大利語喜歌劇,風行各地,尤以《費加羅的婚禮》、《唐·喬望尼》和《女人皆如此》為人稱頌。而莫氏倒數第二部歌劇《魔笛》(最後一部為狄多王的仁慈),更是德語歌劇的指標性作品。 19世紀初期是美聲(bel canto)風格歌劇的高峰期,風行當時的羅西尼、多尼采蒂和貝利尼等人的歌劇,時至今日,依然常見於舞台。與此同時,賈科莫·梅耶貝尔的歌劇作品則成為了法式大歌劇(Grand Opera)的典範,並風行全法。 19世紀中後葉則被譽為歌劇的「黃金時期」,其中理查德·瓦格纳和朱塞佩·威尔第在德國和義大利各領風騷。而黃金時期過後的20世紀初,西歐歌劇繼續演變出不同風格,如義大利的寫實主義(verismo)和法國的當代歌劇,和及後贾科莫·普契尼和理查德·施特劳斯的作品。而在整個19世紀,在中東歐地區,尤其是俄羅斯和波希米亞,國民樂派的崛起造就了當地和西歐平行發展的歌劇作品。 整個20世紀,現代風格元素常被嘗試混入歌劇當中,如阿诺德·勋伯格和阿尔班·贝尔格的無調性手法和十二音階作曲法,以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為代表的新古典主義音樂和菲利普·格拉斯和約翰·亞當斯的簡約音樂。隨著錄音技術的改善,像恩里科·卡鲁索等歌手成為歌劇圈外人士所知的名字。隨著20世紀科技的進步,歌劇也會在電台和電視上播放,也出現了為廣播媒體而寫的歌劇。.

新!!: 法国大革命和歌剧 · 查看更多 »

殖民地

殖民地(旧称植民地)是指由宗主国统治,没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的独立权力,完全受宗主国控制的非宗主國本土的地区。广义的殖民地还包括虽然拥有行政机关、军队等国家机构,但经济、军事、外交等一方面或多方面被别国控制的「半殖民地国家」、卫星国和保护国,以及委任统治地、托管地,以及殖民主义国家在这些地区设置的“海外领地”、“附属地”、“海外省”等。 殖民地的特色是宗主國的文化、經濟等綜合實力皆優於被殖民地的地區;宗主國通過向殖民地輸出文化、資本、技術,進行建設,控制殖民地区。因此宗主國不会把首都迁入殖民地内,亦不会為了統治被殖民地区更改宗主國的制度。而是針對殖民地區打造合適的管理制度,為宗主國獲取資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大多数远离宗主国本土的海外殖民地都获得独立,旧有的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不复存在。 从殖民地的性质上来说,大致可分为拓殖型殖民地、资源掠夺型殖民地和商业殖民地三种主要类型,这三种殖民地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而顺次出现的。.

新!!: 法国大革命和殖民地 · 查看更多 »

比利时历史

无论是地理上还是文化上,比利时都处于欧洲的十字路口,在过去的2000年内,其见证了各种种族与文化的兴盛与衰败。也正因为这样,比利时是欧洲真正的种族熔炉,凯尔特人、罗马人、德意志人、法国人、荷兰人、西班牙人和奥地利人在此都留下了文化的痕迹。.

新!!: 法国大革命和比利时历史 · 查看更多 »

比利時獨立

比利時革命(Belgische Revolutie;Révolution belge;或稱作比利時獨立)是比利時人受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的鼓勵,反抗在1815年維也納會議上強行合併荷蘭及比利時兩國的決定,爭取比利時獨立及成立自由主義政府的革命,成功地讓比利時在列強同意下獨立,影響了當時歐洲其他地區的革命爆發。.

新!!: 法国大革命和比利時獨立 · 查看更多 »

比利時法語

比利时法语(français de Belgique)是主要在法裔比利时人中使用的法语变体,相关的少数民族方言有瓦隆语、皮卡底语、香槟语和洛林语。刚果民主共和国、卢旺达和布隆迪等前比利时殖民地所用的法语也可看作是比利时法语的分支。比利时法语和法国北部的法语几乎完全相同,但仍有语音和词汇上的差别。.

新!!: 法国大革命和比利時法語 · 查看更多 »

毛里求斯

毛里求斯共和国(Republic of Mauritius;République de Maurice;毛里求斯克里奥尔语:Repiblik Moris)位于印度洋的西南方,於非洲第一大岛马达加斯加以东约900公里,距非洲大陆2,200公里。除毛里求斯本岛外,其国土还包括卡加多斯-卡拉若斯群岛、罗德里格斯岛以及阿加莱加群岛。毛里求斯岛和罗德里格斯岛以及毛里求斯岛西南方200公里的法属留尼汪岛共同组成了马斯克林群岛。毛里求斯总面积2040平方公里,首都是路易港。 英国人在拿破仑战争期间夺取了毛里求斯的统治权,统治直到1968年毛里求斯独立为止。独立后的毛里求斯以议会共和制立国,是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非洲联盟、法语圈国际组织、英联邦等国际组织成员。 毛里求斯没有原住民,现在的人口由多样种族组成:印度裔、非洲裔、亞裔以及法裔。毛里求斯的主要语言是毛里求斯克里奥尔语、法语和英语。英语是法定官方语言,但流通的主要是毛里求斯克里奥尔语和法语。报纸和电视节目也主要使用法语。此外,亚洲语言也在亚裔人群中通行。 毛里求斯岛曾经是世界上仅有的渡渡鸟栖息地,但在欧洲殖民者来到毛里求斯后不到80年,就因为殖民者的捕猎而灭绝。.

新!!: 法国大革命和毛里求斯 · 查看更多 »

毛里求斯历史

已知的毛里求斯历史开始于16世纪的欧洲航海发现。随后毛里求斯相继被荷兰,法国,英国殖民。1968年获得独立。.

新!!: 法国大革命和毛里求斯历史 · 查看更多 »

民主

民主(dìmokratía),其本义是“人民的统治”,即“主权在民”,是一种现代的国家制度,国家权力由公民直接或间接行使。民主有时被称为“多数的统治”,与極權統治、独裁统治或寡头政治相对立。狭义的民主一词经常被使用于描述国家的政治,民主的原则也适用于其他有着统治行为存在的领域。平常所说的民主作风、民主原则、言論自由等民主权利,都从民主之含义派生而来。广义的民主应该是人民当家做主,既在一个完整的民主的社会里人们从一出生就平等,人们对社会负有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建立起社会的法律法规以及对政权控制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等等。 拉里·戴蒙德(Larry Diamond)指出,民主包括四个关键要素:(1)通过自由和公正的选举产生政府; (2)作为公民积极参与政治和公民生活; (3)保护所有公民的人权;(4)法律和程序同样适用于所有公民。.

新!!: 法国大革命和民主 · 查看更多 »

民主史

民主的歷史要追溯至史前的時期,以及民主在17世紀的重新出現,並不斷發展直至今日。.

新!!: 法国大革命和民主史 · 查看更多 »

民主化

民主化的字源來自民主,通常指的是政權由獨裁體制轉變成民主體制的過程。不少人主張民主化可以被視為一種長期而且連續的歷史過程,而且可以發生在各種社會領域,例如經濟民主化、家庭民主化等等,,近來也有學者討論全球化的民主治理議題。但是在一般人與大多數社會科學家的理解中,民主化通常是指從威權主義或極權主義等其他各種政治體制轉變成自由民主制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政治權威的組織方式可能會出現本質上的改變。民主化的社會生態會產生很大改變。.

新!!: 法国大革命和民主化 · 查看更多 »

民主制度分类

民主制度是指实现民主的相关政治制度,有多种分类方式。.

新!!: 法国大革命和民主制度分类 · 查看更多 »

民族

民族,又称人,简称民、族。 在漢語中,民族一詞具有十分豐富而复杂的內涵,可以表达多种近似而不同的概念。词汇本身歧义较多,概念和用法受到政治的较大影响,这些义项之间容易相互混淆。在不同的學科中,對於民族的範疇與用法也有許多歧異。在学术上,族群比民族的概念更宽泛。而在汉语实际使用中,民族可以被表示为包括族群、国族在内的多种含义。民族一词在中英翻译时也十分容易混淆。Ethnic group和Nation经常被翻译为民族,然而更精确地应分别译为译为族群和国族。 在汉语的实际表达中,其中一种解释是,民族是血缘和文化的共同体。在中国大陆,官方一般认为民族是文化概念而不是血缘概念。然而,中华民族中的民族却较为偏向国族概念。辛亥革命之前,革命党人试图以长城为界建立一个汉民族国家,此时的中华和汉族的意义等同,为族群概念。而提出五族共和后,中华民族被升格为表示全中国内的所有族群,成为国族概念。.

新!!: 法国大革命和民族 · 查看更多 »

民族主義

民族主義(Nationalism),亦稱國族主義或國民主義,為包含民族、人種與國家三種認同在內的意識形態,民族主義者(Nationalist)主張在(各民族和人种)意識形態相互認同前提条件下以拥有相同国籍的民族共同體為人類群體生活之「基本單位」,以作為形塑特定文化與政治主張之理念基礎。具體的說,其主張為:民族為「國家存續之唯一合法基礎」,以及「各民族有自決建國之權」。過去民族主義大多強調民族共同體,而最近則著重於由國家或政府陳述的文化或政治共同體。 民族主義亦特指民族獨立運動之意識型態,即以民族之名義作出文化與政治主張,如今通常用以敘述英格蘭;民族主義也同時被稱為凝聚民族共同體的學說。民族主義的兩種度量標準(與相異的方法論)為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之《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以及之《民族主義:現代化五途》(Nationalism: Five Roads to Modernity)。 民族主義者以明確的準則為基礎界定民族,以自其他民族區別,並據以判定「孰為民族之一員」。其準則可包含共同的語言、文化以及價值取向。民族之「認同」與以上兩者以及族群上之「歸屬感」皆有相關。民族主義者視民族性為排他且非自主,也就是不像其他自主性團體般可自由加入。 在十九世紀之前人們有鄉土性、區域性、文化價值或宗教性的效忠,但無現代國家觀念;直到以民族主義的國家概念興起後,徹底改變了現代國家的結構主流。 十九世紀後,因民族國家已成為國家結構的主流,民族主義對世界歷史和地緣政治影響巨大。世界上绝大多數人口都生活在──至少是名義上的──民族國家之中,民族國家之目的在確保民族存續,保持身份認同,並提供民族文化與社會性格可支配的地域。民族國家大多訴諸文化與歷史神話以自證其存續與「合法性」(legitimacy)。 民族主義者認可「非民族國家」的存在,其實,早期的民族主義運動往往是針對帝國,諸如奧匈帝國之類。梵蒂岡是為了天主教会的領導權,而非民族,所存在的主權國家;而伊斯蘭教徒尋求於全球各地所建立的哈里發為另一個非民族國家的例子。 具民族認同,並以民族國家為合法性基礎的任何人皆可稱之為「民族主義者」。依此理念,大多數成年人皆為「消極性的民族主義者」。然而,如今所謂之「民族主義」一詞涉及以政治活動(或涉及軍事)支持民族主義者的主張,其中或包含分離主義、民族統一主義以及軍國主義,在極端的情況下甚至包含「種族清洗」。政治學上(以及媒體)傾向注意這些極端類型的民族主義。.

新!!: 法国大革命和民族主義 · 查看更多 »

民族國家

民族国家(Nation state),一種國家的形式與意識型態,不只是一個政治及地理的單一實體,在文化與族群上也是一個完整共同體。乃歐洲在20世紀主導的現代性民族自决和自治概念及實踐。與歐洲在18及19世紀傳統帝國或王國不同,民族国家成員效忠的對象乃有共同認同感的「同胞」及其共同形成的體制,認同感的來源可以是傳統的历史、文化、语言或新創的政體。因此,從一個民族構成政體,或者由數個民族經同一共享的政體構成的國族,都是民族國家的可能结合型式。 民族国家是政體的一种形式;民族则是共同體的認同概念,其來源可以是共享的體制、文化、或族群。民族国家这个概念應此包括以公民民族主義及種族民族主義等不同的思維,主要取決於認同概念的形成要素。所謂的單一民族国家,所有公民共享同一价值、歷史、文化、或语言;不論是繼承前帝國/王國的統治範圍或者是當代全球化的移民現實來說,少有国家符合此類型。因此,當代民族国家常為多民族國家,而今日多元文化主義常用來形塑及爭取對體制的認同,而非民族,但按國家族群比例的多寡,一國對於外來移民的包容程度也會不同。.

新!!: 法国大革命和民族國家 · 查看更多 »

民族自決

民族自决是指,根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在没有外部压迫或干扰的情况下,人民可以自由决定他们的政治地位,并自由谋求他们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自決的權利稱為民族自決權,而其所依据的原则,称为民族自决原则;但其并没有说明自决权的实现方式,或者自决后应该是什么样的结果:从原国家独立、与原国家组建联邦、成为保护国、某种程度上的自治亦或者与原国家完全同化。也没有说明,民族之间的界限是什么,什么条件下才可以组成一个民族。事实上,关于哪些种群有合法的权利实行自决权,现在的法律条文和定义仍然有着太多的矛盾。Betty Miller Unterberger,, 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2002.

新!!: 法国大革命和民族自決 · 查看更多 »

池田理代子

池田理代子是日本大阪市阿倍野區出身,千葉縣柏市育的日本女性漫画家、劇画家、声乐家。最著名的代表作品是《凡爾賽玫瑰》,深受众多女性读者与少女们的喜爱,成为了漫画界70年代最大的热门话题之一。.

新!!: 法国大革命和池田理代子 · 查看更多 »

沙特尔

沙特尔(Chartres)是法国中北部的一座城市,也是厄尔-卢瓦省的首府。城市位于奥尔良内地区,坐落于厄尔河附近。总面积16.85平方公里,2009年时的人口为39122人。.

新!!: 法国大革命和沙特尔 · 查看更多 »

沙龍 (聚會)

沙龍是由一個主人邀請其他客人參加,增加他們彼此交流的機會,或者得以愉悅自身及提升修養的聚會。沙龍最早出現於16世紀的意大利,在17至18世紀的法國中亦極為流行,直到現代仍然存在。.

新!!: 法国大革命和沙龍 (聚會) · 查看更多 »

波蘭國旗

波兰国旗(下文国旗皆指波兰国旗,除非特别指明)由上白下红两条同宽的水平色条构成。波兰宪法将这红白两色规定为国家代表色。在白条中央嵌了国徽的国旗变体在法律上保留给官方于国外或海上使用。波兰人使用与变体旗类似、带燕尾旗的衍生版被作为海军旗。 波兰官方在1831年采用白色和红色为国家代表色。这两种颜色有着纹章学的血统并延伸自波兰立陶宛联邦两个政体国徽上的颜色(即波兰红底白鹰和立陶宛红底白马白骑士(Vytis、Pogoń)上的红和白)。在1831年之前,波兰士兵配戴各种颜色的帽徽。国旗在1919年被正式采用。自2004年起,每年5月2日定为波兰的国旗日。 国旗每天都要悬挂于议会和总统府之类的最高国家机构。很多波兰人和其他机构会在国定假日与其他具有重大意义的日子悬挂国旗。现行波兰法律规定只要不对国旗不敬,国旗的使用不会受到限制。 由于红白双色横条身为相当普遍的一种设计,许多旗帜与之类似但与它毫无关系,最著名的是捷克的波希米亚旗;有两种国旗——印度尼西亚国旗和摩纳哥国旗都将红条放在白条上面。在波兰,很多旗帜是根据国旗设计的,用色也以国家代表色为主。.

新!!: 法国大革命和波蘭國旗 · 查看更多 »

波旁 (行省)

波旁是古代法国中部的一个行省,位于卢瓦尔河的左岸,其省会是穆兰,基本上相当于今天的阿列省及部分謝爾省,共有约8000平方公里面积。1327年波旁被提升为一个公爵领地。从这个领地诞生了后来占据法国、西班牙和卡斯蒂利亚王位的波旁王朝。这个公爵领地在法国大革命后被取消。 Category:法国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法国行省.

新!!: 法国大革命和波旁 (行省) · 查看更多 »

波旁复辟

波旁復辟(Bourbon Restoration),史稱復辟王朝。是指在(1814年-1830年)期間,波旁王室在法國復辟,重建統治的時期。這段時期中間穿插了拿破崙一世的百日政權。波旁復辟為法國帶來一個立憲政府,而非以往的君主專制統治。這段時期代表著一場劇烈的保守主義反擊,以及羅馬天主教會試圖在法國政治重建影響的努力。 第六次反法同盟軍隊戰勝拿破崙後,在1814年4月將波旁王室的路易十八扶植為法國國王。隨即起草一部憲法,稱為《1814年憲章》(Charter of 1814)。憲章雖表明所有法國人在法律面前平等,但仍然為國王保留大量特權。國王仍然是國家的最高領導者,有權指揮陸海軍、宣戰、締結條約、委任所有公共行政的職位,以及有權為法律執行和國家安全而制訂必須的法例。不過整個波旁復辟統治時,路易十八遠較其繼承者查理十世更自由,而路易亦傾向於較中庸的內閣。 路易十八在1824年9月逝世,由其弟弟查理十世繼任法國國王。查理十世一改路易十八的中庸統治作風,追求更進一步的保守統治。他的極端保守法例,如1825年的《反褻瀆法》(Anti-Sacrilege Act),使他受到國民的反對。查理十世及其官員後來推行《七月法令》(July Ordinances),試圖操控1830年的大選結果,結果卻反而觸發了七月革命出現。在8月2日,查理十世逃離巴黎,並且退位,由亨利五世名義上繼位。亨利五世的虛名維持至8月9日,當日法國眾議院(Chamber of Deputies)宣佈當時攝政的路易-菲利普一世為法國人民的國王(King of the French),至此法國踏入七月王朝的統治。.

新!!: 法国大革命和波旁复辟 · 查看更多 »

波拿巴皇朝

波拿巴皇朝(Bonaparte, 1804-1814年, 1815年, 1852-1870年)是歐洲法國一個皇朝,1804年由來自科西嘉島的拿破崙·波拿巴建立。 拿破崙一世在1799年11月9日發動軍事政變取得政權,結束法國大革命。他其後經法國人民投票先後成為終身執政及皇帝,把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改制成法蘭西第一帝國,其後經過一連串戰爭控制歐洲大陸大部份土地(英國除外)。他把家族成員安插在所有傀儡國中,開創波拿巴皇朝。1815年他於滑鐵盧戰役戰敗後,波拿巴皇朝隨之衰亡。 1848年革命後,拿破崙三世成為法蘭西第二共和國唯一一位總統;三年後發動政變,把總統任期延長至十年;翌年稱帝,建立法蘭西第二帝國。第二帝國維持十八年。總計拿破崙一世和拿破崙三世時期,連同發動軍事政變取得政權的法國共和時期,波拿巴皇朝統治法國達三十七年,影響法國政治近一個世紀。 波拿巴皇朝衍生一個名詞:波拿巴主義。依列寧的定義,波拿巴主義是「依靠軍閥的國家政權在勢均力敵的兩個敵對階級之間看風使舵」。.

新!!: 法国大革命和波拿巴皇朝 · 查看更多 »

法律

法律(Law) 是一種由規則組成的體系,經由社會組織來施與強制力量,規範個人行為。法律是一系列的規則,通常需要經由一套制度來落實。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體系會以不同的方式來闡述人們的法律權利與義務。其中一種區分的方式便是分為歐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兩種。有些國家則會以他們的宗教法條為其法律的基礎。 學者們從許多不同的角度來研究法律,包括從法制史和哲學,或從如經濟學與社會學等社會科學的方面來探討。法律的研究來自於對何為平等、公正和正義等問題的訊問,這並不都總是簡單的。法国作家阿納托爾·法郎士於1894年說:「在其崇高的平等之下,法律同時禁止富人和窮人睡在橋下、在街上乞討和偷一塊麵包。」 在一個典型的三權分立國家中,創造和解釋法律的核心機構為政府的三大部門:公正不倚的司法、民主的立法和負責的行政。而官僚、軍事和警力則是執行法律,並且讓法律為人民服務時相當重要的部分。除此之外,若要支持整個法律系統的運作,同時帶動法律的進步,則獨立自主的法律專業人員和充滿生氣的公民社會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於西元前350年寫道:「法治比任何一個人的統治來得更好。.

新!!: 法国大革命和法律 · 查看更多 »

法國七月革命

法國七月革命(Révolution de Juillet;July Revolution),是1830年歐洲的革命浪潮的序曲,因為波旁王室的專制統治令經歷過法國大革命的法國人民難以忍受,以致法人群起反抗當時法國國王查理十世的統治。这次革命的成功是維也納會議後首次革命運動得以在歐洲成功,鼓勵了1830年及1831年歐洲各地的革命運動,標誌了維也納會議後由奧地利帝國首相梅特涅組織的保守力量未能抑制法國大革命後日益上揚的民族主義及自由主義浪潮。.

新!!: 法国大革命和法國七月革命 · 查看更多 »

法國二月革命

法國二月革命(;)是1848年歐洲的革命浪潮的重要部分之一,法國人民面對七月王朝的失政,成功推翻當時的法國國王路易腓力,鼓勵歐洲其他地區的革命運動,令十九世紀時由奧地利帝國首相梅特涅組織的機制受到進一步打擊。.

新!!: 法国大革命和法國二月革命 · 查看更多 »

法國共和曆

法国共和曆(法语:calendrier républicain“共和曆”)或称法国大革命曆法(calendrier révolutionnaire français),是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时期的革命历法,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所采用,由数学家约瑟夫·拉格朗日、加斯帕·蒙日和诗人法布尔·代格朗汀(Fabre d'Églantine)协助制定。目的在于割断历法与宗教的联系,排除天主教在群众生活中的影响,为同时增加劳动时间。虽然已经废弃不用,但当时的法国歷史事件都是用这种曆法记载的,如热月政变等。.

新!!: 法国大革命和法國共和曆 · 查看更多 »

法國鹽稅

加貝爾(Gabelle du sel,)是一項曾於法國開徵的鹽稅,在法國人心中長期被視為典型的苛捐雜稅,可謂臭名昭彰、無人不曉。從14世紀中葉起至1946年,歷屆法國政府幾乎都有徵收該稅項,而且鮮少修改稅則。「加貝爾」一詞是從意大利文的「稅」(gabella) 衍變的,而該意大利文詞語則來自阿拉伯語的(qabala)(接收)。加貝爾最初是對農業和工業商品(如床單、小麥、香料和酒)開徵的間接稅,至14世紀中葉開始成為法蘭西王室開徵的鹽稅的專稱。由於加貝爾影響所有法國公民(鹽在烹調、保存食品,製作奶酪和飼養家畜均有廣泛應用),並導致法國各地的鹽價差距擴大,因此它被視為法國政府最招致人民厭惡及不平等的稅項之一。 該稅收曾於1790年的法國大革命時期由國民議會廢除,但拿破崙·波拿巴在1806年恢復徵收之。之後,法蘭西第二共和國政府亦曾短暫地停收該稅。加貝爾最終在法國從納粹德國佔領之中解放後被永久廢除。.

新!!: 法国大革命和法國鹽稅 · 查看更多 »

法國LGBT權益

法國對於女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雙性戀者與跨性別者(LGBT)權益傳統上便採取社會自由主義,在國家的立法上也有所對應。.

新!!: 法国大革命和法國LGBT權益 · 查看更多 »

法國榮譽軍團勳章

法國榮譽軍團勳章(Légion d'honneur,英文譯作 Legion of Honour,又譯為法國榮譽勳位勳章),全名為法國國家榮譽軍團勳位(Ordre national de la Légion d'honneur),是法國政府頒授的最高榮譽勳位勳章,以表彰對法國做出特殊貢獻的軍人和其他各界人士。1802年由拿破崙設立,勳章绶带為紅色,分六個等級。.

新!!: 法国大革命和法國榮譽軍團勳章 · 查看更多 »

法國歷史

根据考古發现,法国曾誕生过舊石器時代的阿布维利文化,而巴士克人有可能為這些遠古居民的後裔。 最早記載關於高盧地區(即今法國)的人民的文獻資料是用希臘語寫成的。但這些修昔底德所寫,關於腓尼基殖民者在前600年左右建立馬薩利亞(Massalia,今马赛)的資料也只限於粗略的介紹,而沒有指出更明確的地理位置。 亚里士多德(蘇格拉底及柏拉圖的弟子,前384年-前332年)在他的作品中有提到「凱爾特人」的風俗,他們是來自隆河和阿爾卑斯山之間的凯尔特居民(κέλτοι)。亞里斯多德如同其他在羅馬人入侵以前的大多數古典時代史家,一再強調塞爾特人好戰的價值觀以及蠻族之風俗。他執筆的年代,正值塞爾特人大肆擴張,散佈直到多瑙河河口以及高卢最深處角落的每一片土地,這些間接的材料針對未來法國的部份非常少。.

新!!: 法国大革命和法國歷史 · 查看更多 »

法國本土

法國本土(法語:France métropolitaine),或者国际法上称法国欧洲领土(Territoire européen de la France),是指法兰西共和国位于欧洲的部分。其包括了欧洲大陆部分以及如科西嘉岛的位于大西洋、地中海、英吉利海峡的岛屿,总面積达543,965平方公里。法國本土語言為法語,文字為法文,前三大城市分別為位居北部的首都巴黎、南部的馬賽、以及東部的里昂。地區最高點為勃朗峰(4817米),而最長河流為羅瓦爾河,長1020公里。.

新!!: 法国大革命和法國本土 · 查看更多 »

法國政府

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政府是由第五共和國的法國憲法確定的半總統制政府。國家自稱为「不可分割的、世俗的、民主的和社會的共和國」。憲法規定政府分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分支,并聲稱法國是「由1789年宣言明確的人權和國家主權原則的連接體」。 國會包括國民議會和參議院,它负责制定并通过法規,并可就預算案做表决批准。国会可通過对政府正式質詢,并成立調查委員會来控制行政機構的行為。法規的合憲性由憲法委員會檢查,委員會成員由共和國總統、國民議會議長和參議院議長任命。 總統和由他任命的總理分享行政權。包括總理在内的整個內閣,可被國民議會(國會下議院)通過「不信任案」弹劾。 獨立的司法基於從拿破崙法典演變來的民法系統。它被分為司法分支(處理民事法律和刑事法律)和行政分支(處理對行政決定的申訴),每個分支都擁有自己的獨立的最高上訴法院:針對司法法院的翻案法院和針對行政法院的國務委员会。法國政府包括各種檢查權力濫用的機構和獨立機構。 法國是單一制國家。然而,各種法定區劃——大區、省和市鎮——有各種不同的來源,並且國家政府被禁止干擾它們的正常立法活動。 法國是歐洲煤鋼共同體,後來的歐洲聯盟的創建成員。因此,法國把它的部份主權移交給歐盟,如同由它的憲法所提供。法國政府因而必須遵守歐洲的條約、指令和規章。.

新!!: 法国大革命和法國政府 · 查看更多 »

法國憲法

法国宪法 是以宪章和宪法等名义颁布并优先于其它任何层次法律(参考 法国法律中的标准层次 法语:)的用以组织法国历代及当代国家机关的一系列不同法律文本 。法国宪法不是纯粹的“实体法”或者“习惯法”,其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制度性实践,并且有时会有超越其自身法律文本的做法——例如,法国1875年宪法虽然赋予了法国总统极大的权力但在后来的法律实践中总统其实是一个虚职。.

新!!: 法国大革命和法國憲法 · 查看更多 »

法兰西堡

法兰西堡(法语:Fort-de-France),是法国海外地区马提尼克的首府,是当地重要的行政、军事和文化中心,同时也是小安的列斯群岛重要的商业城市和港口,2009年人口为88,440人。根据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关于城镇单元的定义,2009年该城总人口130,822人。此外,以法兰西堡为中心,其城市圈还包括一些邻近市镇,如马提尼克-亚米-凯萨国际机场所在地勒拉芒坦(Lamentin),法属西印度群岛及圭亚那大学(Université des Antilles et de la Guyane)马提尼克校区所在地舍尔谢(Schœlcher),以及圣约瑟夫(Saint-Joseph)和Case-Pilote。都市圈的总人口达170,000人。 法兰西堡港内有法国海军基地。.

新!!: 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堡 · 查看更多 »

法兰西学术院

法兰西学术院(Académie française)是法國的一所學術機構,是法兰西学会(Institut de France)下属的五个学术院之一,是五个学术院中历史最悠久、名气最大的学术权威机构,當選法蘭西學院院士是極高的榮譽。.

新!!: 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学术院 · 查看更多 »

法兰西岛 (行省)

法兰西岛省(法语:Province de l'Île-de-France),法国旧制度下的国王领地,是自公元十世纪起由卡佩王朝的国王们建立的。它的界限历史上一直在变动,其向西和(特别是)向北比今天的法兰西岛延伸更远,而东面和南面则相反。它提供了各巴黎商人组织以一个经济特区,而后者也助其确定了界限。 法国大革命后,它被拆分成了三个省:塞纳省(已废)、塞纳-瓦兹省(已废)和塞纳-马恩省。 Category:法国行省.

新!!: 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岛 (行省) · 查看更多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语:La Troisième République)是在1870年至1940年统治法國的政权,是首个穩固建立的共和政府。共和國採用議會制民主模式並在1870年9月4日成立,在第二帝國因普法战争的失败而倒台、巴黎公社被成功鎮壓后而建立。一直到1940年时,因为纳粹德国入侵法国而滅亡。第三共和虽然从未被认为能长期执政,但它正是法国经历八十多年的政权更替及动乱后,第一个长久而稳定的共和政权,并赢得法国人对共和政体的支持。.

新!!: 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République française)是法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歷經以下階段.

新!!: 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法兰西银行

法兰西银行(又稱法國中央銀行,法文:Banque de France)是法国的中央银行。 法兰西银行于1800年1月18日由时任第一执政的拿破仑·波拿巴建立,其最初成立的目的是负责纸币的发行,帮助法国经济摆脱法国大革命带来的萧条。 自1806年起,法兰西银行的总部设在巴黎1区弗里利埃路(rue de la Vrillière)原图卢兹伯爵官邸内。 法兰西银行是欧洲中央银行系统(ESCB)的成员,参与欧洲统一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新!!: 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银行 · 查看更多 »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République française ),簡稱法国(France ),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盟最大跟歐洲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5个位于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但卻為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之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前51年又由罗马帝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末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发达国家,其GDP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

新!!: 法国大革命和法国 · 查看更多 »

法国-波斯同盟

法波同盟是1807年至1809年間由法蘭西帝國拿破崙一世與波斯帝國法特赫-阿里沙·卡扎爾締結的短期同盟,以對抗俄羅斯和英國。這個同盟是拿破崙計劃橫越中東入侵英屬印度的一部分。後來法國將注意力集中在歐洲的戰事上,與俄羅斯締結同盟,法波同盟遭到摒棄。.

新!!: 法国大革命和法国-波斯同盟 · 查看更多 »

法国君主列表

法国君主列表从第一位法兰克人之王法拉蒙德开始列起。法兰西君主(monarque de France)自中世纪开始统治法兰西,其正式头衔起先是“王”(Roi),拿破仑一世增加了“皇帝”(Empereur)的称号,一直到1870年法兰西的君主制被彻底推翻,法兰西歷代君主的统治才告终结。Sullivan, William.

新!!: 法国大革命和法国君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法国大区

大区(région),是法国行政区划的第一级单位,下分为省。法国共有18个大区,其中13个位于法国本土(其中科西嘉地位较特殊,称为“地方行政区域”collectivité territoriale),其余5个则位于海外。 一些法语系国家,如马里,一级行政区也称作大区(région)。.

新!!: 法国大革命和法国大区 · 查看更多 »

法国大革命年表

这是法国大革命的年表.

新!!: 法国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年表 · 查看更多 »

法国大革命的起因

1789年至1799年法国大革命的起因眾多且複雜,為往後其他不同國家的政權起了前車可鑑的作用,一般視政治為最重要的因素。當時法國政府專制、腐敗,具有眾多被推翻政權的共同點。無論如何,其他因素亦在推動革命上起了重大的作用。.

新!!: 法国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起因 · 查看更多 »

法国大革命战争

法国大革命战争()指的是1792年到1802年间新建立的法兰西共和国和反法同盟之间的一系列戰爭。法國大革命战争在军事史上有重大意义,是历史上的第一场“现代战争”。在民族主义激励下的法国公民组成的軍隊打败了歐洲各国的职业军人,显示了民族主義和徵兵制相结合的巨大威力。法國軍队开创了以普遍征兵制,就地补给制和多兵种合成编制为核心的现代军事体制,成为现代军事体制的先导。新兴的民族主义和军事制度,随着拿破仑战争传遍了欧洲,彻底改变了人类战争的形态,使得席卷全民的残酷的世界大战成为可能。.

新!!: 法国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战争 · 查看更多 »

法国东印度公司

法国东印度公司(法语:La Compagnie française des Indes orientales or Compagnie française pour le commerce des Indes orientales)是一个商业组织,成立于1664年,目的是为了与英国与荷兰争夺在印度殖民地的利益。 该公司由让-巴普蒂斯特·柯尔贝尔(Jean-Baptiste Colbert,1619年8月29日-1683年9月6日)筹建,路易十四许可,旨在促进在东半球的贸易。它由三个早先成立的公司整合而成,它们是1660年成立的中国公司、东方公司、马达加斯加公司。 公司在1670年代法荷戰爭的激烈競爭中損失頗大,於是在1680年代初大幅縮小規模後,倖存了下來。1690年代與1700年代的大部分時間裡,公司因為英荷海船的大肆搜捕,營易額持續低落,特別是169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海陸軍占領其東方大本營──印度的本地治里之後,貿易從此一路蕭條,一直到1713年烏得勒支和約簽定後,因為法荷戰爭結束以及本地治里的歸還,公司才重新恢復生機,並在1715-1723年的奧爾良公爵主政法國的時期,獲得迅猛的發展與開創,足以跟印度的荷蘭人及英國人對抗。 公司在1769年,被法國官方接收管理;1785年重組後,又因為法國大革命的打擊,終於在1794年破產。.

新!!: 法国大革命和法国东印度公司 · 查看更多 »

法国人的皇帝

法国人的皇帝(Empereur des Français)为波拿巴皇朝所使用的称号。1804年5月14日,法国参议院授予拿破仑·波拿巴皇帝头衔。他于1804年12月2日在巴黎圣母院。 “法国人的皇帝”一称强调皇帝所统领的是“法国人民”而非法国这一共和国。原先的“法兰西国王”头衔体现法国为国王的私有领域,而新的头衔则表明这一国家为君主立宪制,其创立在表面上保全了法兰西共和国,并表明在法国大革命后封建制度被废除,新的民族国家建立,人民权利平等,共同为皇帝的子民(1809年1月1日后该国正式被称为法兰西帝国)。这一头衔的寓意是拿破仑的加冕并不代表君主制的复辟,而是全新的政治体制“法国人的帝国”(Empire des Français)的建立。拿破仑的统治一直持续至1815年6月22日滑铁卢战役战败后,他本人也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并于1821年5月5日逝世。其统治于1814年曾有一次中断,是年波旁复辟,拿破仑被流放到厄尔巴岛,而在一年内他便逃离并重建帝国,统治94日直至其最终战败。 后法国国民议会被解散,而其后不到一年,拿破仑的侄子,民选总统路易·拿破仑·波拿巴通过1852年11月7日的公民投票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转变为法兰西第二帝国,自己也正式于1852年12月2日加冕为法国人的皇帝拿破仑三世。 他的统治一直持续至1870年9月4日。在普法战争色当会战中他被俘,并被流放至英格兰,于1873年1月9日逝世。 自其独子路易·拿破仑于1879年早逝之后,波拿巴皇朝有数人仍然宣称拥有法国皇位。现任伪君为拿破仑亲王夏尔,于1997年5月3日成为皇朝继承人,但其子拿破仑亲王让-克里斯托夫对此提出异议;根据其祖父的遗嘱,他才应为拿破仑家族的继承人。.

新!!: 法国大革命和法国人的皇帝 · 查看更多 »

法国人的政治流亡 (1789-1815)

流亡分子(émigré,又译流亡者、亡命者),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中指代流亡国外的法国人,他们一般是保王党,绝大多数为贵族和高级教士。流亡分子分别聚集在王弟普罗旺斯伯爵和孔代亲王路易五世·约瑟夫·德·波旁的领导下进行反大革命的活动,谋求王朝复辟。1791年立法议会命令流亡分子限于1792年1月1日前回国,否则以叛国罪论处,1792年2月正式通过没收流亡分子财产的法令。据立法议会核实的名单,当时流亡分子约有3.2万人。在大革命中又有一批立宪派、吉伦特派和热月党人成为流亡分子,但他们与贵族和教士们的流亡性质不同。到拿破仑·波拿巴执政时,流亡分子已达15万。拿破仑执政后开始放宽对流亡分子的政策,1800年5月宣布除了自称路易十八的普罗旺斯伯爵之外的一切流亡分子都可回国,于是流亡分子开始大批返回法国。波旁王朝复辟之后,所有流亡分子都返回了法国。.

新!!: 法国大革命和法国人的政治流亡 (1789-1815) · 查看更多 »

法国国旗

法国国旗是一面从左至右蓝、白、红色垂直排列的三色旗。法国人称之为:.

新!!: 法国大革命和法国国旗 · 查看更多 »

法国王冠珠宝

法国王冠珠宝是法国的国王和王后曾经佩戴过的各式各样的象征皇权的王冠,珠宝球,头冠和首饰。这一系列的珠宝最终被分散,大部分都在1885年被当时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卖出。剩下来的法国王冠珠宝主要是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并且用玻璃装饰的王冠。它们现在在法国最高级的博物馆,也是以前的王宫,卢浮宫,展出。.

新!!: 法国大革命和法国王冠珠宝 · 查看更多 »

法国科学院

法国科学院(Académie des sciences)是法兰西学会下属的五个学院之一。它集中了最出色的法国科学家和与法国有联系的外国科学家。与中国科学院不同,法国科学院不设研究机构。.

新!!: 法国大革命和法国科学院 · 查看更多 »

法国行政区划

法国行政区划是指法国的行政和机构的划分。.

新!!: 法国大革命和法国行政区划 · 查看更多 »

法国护照

法国护照(Passeport français)是法國政府签发给法国公民用于国际旅行之用,只作为国籍的标志(按照法国法律,只作为国籍的推定,而非证明文件),在大使馆及领事馆用于验证法国国国民身份,当持照者在法国国外时以获得帮助。.

新!!: 法国大革命和法国护照 · 查看更多 »

法国法郎

法國法郎(符号:₣,简写为FF或F),曾是法国以及摩纳哥和安道尔的流通货币。现在,这些国家也都已经转用欧元。因為法語的讀法,書寫時法郎的符號習慣放置在數字之後(如22F96)。.

新!!: 法国大革命和法国法郎 · 查看更多 »

法国海军陆战队

法国海军陆战队(Troupes de marine,或較正式的 Troupes coloniales)是法国陆军一支部隊,為過去殖民時代留下的一個傳統兵種,並致力于海外勤務。 自从1958年起,他们除了头衔之外,都属于陆军。 法国海军陆战队的士兵比其他法国士兵,多半有為期更長的海外服役,尤其是到非洲服役。陸戰隊的成員包括步兵(包括轻坦克和空中部隊)和砲兵。法國海軍陸戰隊成立于1622年(正式名称 compagnies ordinaires de la mer),为一支屬於海军的陆地武力,因在法属加拿大的军事行动而闻名。法国海军陆战队于1900年移交给陆军并成为的一部分。昵称「la Coloniale」或「la Colo」指的就是這支部隊。 在1940年的全盛時期,法國殖民地軍包括九个師和多个負責操作馬奇諾防線上的機槍據點的。 隨著法國失去其海外殖民地,在1958年12月1日,法國殖民地軍的名稱又改回原本的法國海軍陸戰隊,並成為了法軍干預隊(d'Intervention)主要的組成部隊。.

新!!: 法国大革命和法国海军陆战队 · 查看更多 »

法国旗帜列表

這是法國及相關地區所使用的旗幟列表:.

新!!: 法国大革命和法国旗帜列表 · 查看更多 »

法语文学

法语文学(Littérature française)是指用法语写成的文学,有时特指法国人用法语写成的文学,也可以指法國文學。.

新!!: 法国大革命和法语文学 · 查看更多 »

法郎

法郎(Franc,簡寫:)是貨幣的一種。可以指以下貨幣:.

新!!: 法国大革命和法郎 · 查看更多 »

法蘭西亞德

法蘭西亞德(Franciade)是一個週期,在法國共和曆裡,它是每四年為一期,在第四年結束時要增加一日用來對齊回归年。它在1793年国民公会發布的命令《國民公會令:設立共和曆》條文第十條有明確的定義。在之後增加的一日被稱為。聖但尼在1793年至1800年法国大革命時期曾經被更名為法蘭西亞德,在1793年至1795年曾經是巴黎省的八個城鎮之一,直到拿破崙主政執政府時期才被改回原名。.

新!!: 法国大革命和法蘭西亞德 · 查看更多 »

法蘭西王國

法蘭西王國(Royaume de France)為西歐的一個君主制國家,存在時間為987年至1792年,並在1814年至1815年及1815年至1848年間復辟。 987年,法蘭西公爵雨果·卡佩被貴族推舉為法蘭克人的國王,建立卡佩王朝,歷史學家視之為法蘭西王國的開端,但是自雨果.卡佩至路易七世諸王仍然稱自己是法蘭克人的國王,腓力.奧古斯都是第一個使用法蘭西國王頭銜的君主。直至1789年,法國爆發大革命,1792年國王路易十六被處死,進入恐怖時代及拿破崙的第一帝國時代。1814年,法蘭西的王權復辟,直至1848年,由拿破崙三世建立的第二共和推翻王室統治,法蘭西的王政時代才宣告結束。整個王國共經歷了四個王朝,分別是卡佩王朝(Capétiens)、瓦盧瓦王朝(Valois)、波旁王朝(Bourbon)及奧爾良王朝(Orléans)。法蘭西王國是歐洲最早發展封建制度的國家。.

新!!: 法国大革命和法蘭西王國 · 查看更多 »

法蘭西王國 (1791–1792)

法蘭西王國(Royaume de France或Royaume des Français)是一個短暫的君主立憲王國,自1791年9月3日法王路易十六簽署至1792年9月21日廢除君主制為止。理論上,舊的君主專制王國在立憲後正式結束。在此之前,法國是實行君主專制。1792年8月10日發生八月十日事件後,法國境內開始出現要求廢除君主、實行共和的聲浪。同年9月,成年男子普選的國民公會成立,並於9月21日正式決議廢除君主,改建共和,1793年1月以叛國罪名將路易十六處死,波旁王朝滅亡。波旁復辟後,由路易十八繼承王位,一直到七月革命爆發查理十世退位為止。.

新!!: 法国大革命和法蘭西王國 (1791–1792) · 查看更多 »

法蘭西第二帝國

法兰西第二帝国又简称为第二帝国(法语:Second Empire),是波拿巴家族的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在法国建立的君主制政权(1852-1870年),后于法兰西第二共和国而先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新!!: 法国大革命和法蘭西第二帝國 · 查看更多 »

法蘭西殖民帝國

法蘭西殖民帝國是指法國在17世紀至1960年代控制的諸多殖民地。在19至20世紀初,它成為了僅次大英帝國的第二大殖民帝國。在1919至1939年这个巅峰时期,它横跨了1234.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如果把法国本土也计算在内的话,它的面积就达到1289.8万平方公里,占世界土地总面积的8.6%。這些殖民地在20世紀陸續獨立後,到了今天只保留了分佈在北大西洋、加勒比海、印度洋、南太平洋及北太平洋中百多個不同的島嶼及群島,以及法属南方和南极洲领地,總面積只有12.315万平方公里,只是1939年所擁有土地面積的1%,其總人口只有154,300人。.

新!!: 法国大革命和法蘭西殖民帝國 · 查看更多 »

洛什城堡

洛什城堡(法语:Château de Loches)位于法国安德尔-卢瓦尔省卢瓦尔河流域的洛什。.

新!!: 法国大革命和洛什城堡 · 查看更多 »

洛特河畔新城

洛特河畔新城(法语:Villeneuve-sur-Lot;奥克语:Vilanuèva d'Òlt)是法国西南部新阿基坦大区所属的洛特-加龙省的一个市镇,是该省第二大城市和副省会,位于省会阿让东北30公里处。历史上曾被称作阿让新城,1875年起改用现名,名字来源于流经城中的洛特河。.

新!!: 法国大革命和洛特河畔新城 · 查看更多 »

湯瑪斯·坎貝爾

湯瑪斯·坎貝爾(1777年7月27日 – 1844年6月15日)是一位蘇格蘭詩人。他是的創辦人之一,也是提議成立倫敦大學的其中一位知名人士。 他的代表作是撰寫於1799年的《希望之樂》(The Pleasures of Hope)。它是一首以英雄雙行體寫成的說教式詩歌。此外,他亦創作了多首愛國戰爭歌曲,包括《你的英國水手》(Ye Mariners of England)、《戰士之夢》(The Soldier's Dream)、《霍亨林登》(Hohenlinden) ,以及於1801年寫成的《瘋狂的土耳其王子之戰》(The Battle of Mad and Strange Turkish Princes)。.

新!!: 法国大革命和湯瑪斯·坎貝爾 · 查看更多 »

滨海夏朗德省

滨海夏朗德省 (17) (法语:Charente-Maritime)是法国的一个省。.

新!!: 法国大革命和滨海夏朗德省 · 查看更多 »

漢斯-赫爾曼·霍普

漢斯-赫爾曼·霍普(Hans-Hermann Hoppe,)是奧地利經濟學派經濟學家,自由意志主義哲学家,以及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的教授。他被許多人認為是目前在世的最知名而又最重要的無政府資本主義哲學家。.

新!!: 法国大革命和漢斯-赫爾曼·霍普 · 查看更多 »

挪威宪法

挪威王国宪法(Kongeriket Norges Grunnlov)是挪威现行的根本大法。该宪法于1814年5月16日,在位于当时的挪威首都克里斯蒂安尼亚(Christiania,即现在的奥斯陆)以北的小镇埃兹伏尔(Eidsvoll)召开的、带有制宪性质的挪威国民大会(Riksforsamlingen)上获得通过,并于5月17日签署生效。这部宪法被视为当时世界上立场最激进的民主宪法之一。而宪法的签署日期5月17日也成为了现在挪威的国庆日。.

新!!: 法国大革命和挪威宪法 · 查看更多 »

本地治里

本地治里(泰米尔语:பாண்டிச்சேரி,印地语:पॉंडिचेरी,法语:Pondichéry,英文:Pondicherry,泰米尔语拉丁字母转译为作Puduchery),又譯為朋迪榭里,其名於泰米爾語中意為「新村」。本地治里既是印度的一個聯邦屬地的名稱,亦是該聯邦屬地轄下其中一個地區的名稱。為免混淆,前者可標明為本地治里聯邦屬地,後者可稱為本地治里市。.

新!!: 法国大革命和本地治里 · 查看更多 »

指券

指券(或稱交付券)(英文:Assignat)曾經使用于多个国家的流通货币名称,特別指向於法国大革命及法国革命战争期间,法国政府发行的货币券。.

新!!: 法国大革命和指券 · 查看更多 »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法文:La Dernière Classe)是法国小说家阿尔丰斯·都德於1873年发表的一篇名作,並翻译成多国语言,和《柏林之围》一样,是一部全世界爱国主义教育的典--小说。.

新!!: 法国大革命和最后一课 · 查看更多 »

戰神廣場 (巴黎)

戰神廣場(Champ-de-Mars)是一個座落於法國巴黎七區的廣大帶狀公園,介於位在其西北方的艾菲爾鐵塔,以及在其東南方的巴黎軍校(École militaire)之间。.

新!!: 法国大革命和戰神廣場 (巴黎) · 查看更多 »

戴安娜與阿克泰翁 (提香)

《戴安娜與阿克泰翁》是意大利文藝復興巨匠提香的繪畫作品,完成于1556–1559年間,是提香著名作品之一。描繪的是戴安娜和阿克特翁相遇的場景。2009年售出五千萬英鎊的高價。.

新!!: 法国大革命和戴安娜與阿克泰翁 (提香) · 查看更多 »

战前状态

战前状态(status quo ante bellum 或简写为status quo ante)是国际法中的一个术语,指一场战争发生前交战各方的势力状态。该术语经常被用在停战协议的制定上,即交战各方分别退回至战争开始前的位置并重新建立战争前的体系,保证没有一方因战争在政治和经济上得利或受损。 与之相对的还有国际法中的“保持佔有”原则,主张交战各方分别保有各自在战争结束时的局面,则一方可能会因此得利,而另一方受到损失。.

新!!: 法国大革命和战前状态 · 查看更多 »

昂古莱姆

昂古莱姆(Angoulême),又譯為安古蘭,是法国西南部城市,新阿基坦大区夏朗德省的省府。位于夏朗德河南岸的高台地上。城市在羅馬時代之前就已經存在。.

新!!: 法国大革命和昂古莱姆 · 查看更多 »

昂坦圣路易堂

昂坦圣路易堂(Église Saint-Louis d'Antin)是一座罗马天主教教堂,位于巴黎第九区 Caumartin街63号,属于天主教巴黎总教区。.

新!!: 法国大革命和昂坦圣路易堂 · 查看更多 »

昂热-伊利沙白-路易-安托万·博尼埃

昂热-伊利沙白-路易-安托万·博尼埃(Ange-Élisabeth-Louis-Antoine Bonnier,),出生于蒙彼利埃,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一名法国外交家、议员。 身为国民立法议会以及国民公会的埃罗省议员,博尼埃投票时通常随大流。博尼埃也投票同意处死路易十六。他是的朋友,因此瑞贝勒对他的信任给予了他许多外交任务,包括在1797年10月前往里尔和协商,在1799年前往拉施塔特与德意志协商。这次协商进程缓慢,随着第二次反法同盟的开始,博尼埃在内的法国全权代表们接到二十四小时内回国的命令,他们马上服从,取得通行证后启程。然而在4月28日代表团离开之时,匈牙利轻骑兵攻击了他们,大概是为了抢夺他们的文件。博尼埃和当场死亡,受重伤后死亡.

新!!: 法国大革命和昂热-伊利沙白-路易-安托万·博尼埃 · 查看更多 »

昂热-弗朗索瓦·法里奥·德·圣昂热

昂热-弗朗索瓦·法里奥·德·圣昂热(Ange-François Fariau de Saint-Ange,),18世纪法国诗人、翻译家。法兰西学术院院士。 法里奥生于布卢瓦,父亲是国王顾问。法国大革命后,在巴黎任教。1810年当选法兰西学术院院士,但三个月后即因不慎跌倒而离世。.

新!!: 法国大革命和昂热-弗朗索瓦·法里奥·德·圣昂热 · 查看更多 »

昂蒂布主教座堂

昂蒂布主教座堂(Cathédrale Notre-Dame-de-la-Platea d'Antibes)是一座罗马天主教主教座堂、法国国家文物,位于法国里维埃拉市镇昂蒂布。主教座堂起源于5世纪或6世纪,兴建在异教庙宇遗址上,其痕迹尚可在圣神小堂见到。据传公元63年,保禄在前往西班牙途中,在此被捕。 该堂在1124年遭蛮族摧毁,13世纪初重建。此后该堂历史上又经历多次改建。目前的立面为意大利风格,1747年重建。内部拥有若干文艺复兴以来的杰作:唱经楼15世纪中叶的十架苦像,16世纪的玫瑰圣母小堂。 该堂曾为昂蒂布主教驻地,后来又曾为格拉斯主教驻地。但是在法国大革命之后没有恢复,1801年并入天主教尼斯教区。.

新!!: 法国大革命和昂蒂布主教座堂 · 查看更多 »

流亡分子

流亡分子(émigré,又译流亡者、亡命者),这个词来源于法语émigrer(意为“移民”行为)一词,这个词原意為移民者,但實際上常指那些因為社會及政治因素而離開本土的人。 今天,此词语可用于指代:.

新!!: 法国大革命和流亡分子 · 查看更多 »

流亡政府

流亡政府是主張為某國家的合法政府,但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執行法律權力,而駐在其他國家或地區的临时性政治組織。.

新!!: 法国大革命和流亡政府 · 查看更多 »

浪漫主义

浪漫主義(Romantik;Romantisme;Romanticism)是開始於18世紀德國的藝術、文學及文化運動,發生於1790年工業革命開始的前後。浪漫主義注重以強烈的情感作為美學經驗的來源,並且開始強調如不安及驚恐等情緒,以及人在遭遇到大自然的壯麗時所表現出的敬畏。浪漫主義是對於啟蒙時代以來的貴族和專制政治文化的顛覆,以藝術和文學反抗對於自然的人為理性化。浪漫主義重視民間藝術、自然以及傳統,主張一個根基於自然的知識論,以自然的環境來解釋人類的活動,包括了語言、傳統、習俗。浪漫主義受到了啟蒙運動的理念影響,也吸收了中世紀文化復古的藝術成分。 法國大革命和工業革命裡發生的事件和其背後的意識形態也影響了浪漫主義運動。浪漫主義致力於宣揚那些在他們看來被忽略了的英雄個人所達成的成就,它正當化了個人的藝術想像力,並將其作為最重要的美學權威之一,突破了對於藝術的傳統定義。浪漫主義對於歷史和自然題材的強烈訴諸,便是形成這種理念的基礎。.

新!!: 法国大革命和浪漫主义 · 查看更多 »

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在19世纪上半叶达到繁荣时期,是西方近代文学最重要的思潮之一。在纵向上,浪漫主义文学是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理念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僵化的法国古典主义的有力反拨;在横向上,浪漫主义文学和随后出现的现实主义共同构成西方近代文学的两大体系,造就19世纪西方文学盛极一时的繁荣局面,对后来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 法国大革命和浪漫主义文学 · 查看更多 »

浴场圣伯尔纳铎堂

浴场圣伯尔纳铎堂(San Bernardo alle Terme)是罗马的一座宗座圣殿。也是一間司鐸級樞機領銜教堂。 这座教堂建于1598年,最初属于法国熙笃会的Feuillants。法国大革命期间,这座建筑及所附的寺院改属圣伯尔纳铎堂会。 德国画家约翰·弗里德利希·奥韦尔贝克,拿撒勒运动的创始人,埋葬在这里。 浴场圣伯尔纳铎堂的结构类似于万神庙,是一个圆柱形,直径22米,有一个圆顶。内部有八尊圣人雕像,是卡米洛·马里亚尼的作品,是所谓国际风格主义很好的例子。.

新!!: 法国大革命和浴场圣伯尔纳铎堂 · 查看更多 »

海地历史

海地原为印第安人部落阿拉瓦克人居住地。1492年,哥伦布航行至此,将该岛命名为伊斯帕尼奥拉岛(意即“西班牙的岛”),开始有文字记载的海地历史。.

新!!: 法国大革命和海地历史 · 查看更多 »

海地人

海地人(Haitian)是伊斯帕尼奧拉島西部的一支民族,是中南美洲中唯一說法語的民族,另還有別具特色的海地克里奧爾語。其多數為非洲黑人的後裔,也有與法國人、西班牙人等等民族混血的穆拉託人。.

新!!: 法国大革命和海地人 · 查看更多 »

海军

海軍或水軍是一國軍隊當中的主要構成部分之一,為在海洋、河流、湖泊等水體上作戰的軍種,一般來說以錨作為標誌。海軍使用的武器主要為各式水上的軍艦、以及在海底航行的潛艇;操控艦艇的海軍為海軍艦艇兵,除了在水上及海底作戰的海軍艦艇兵之外,海軍還可衍生出空中戰鬥的海軍航空兵、以及能在水上戰鬥與陸上戰鬥的海軍陸戰隊。 海軍是人類史上最古老的軍種之一,在漢字中稱為「水軍」或「水師」,可以追溯到古代人類航海貿易、海上掠奪與自衛的發展,如西元前1400年的腓尼基人為保護於敘利亞沿岸穿越地中海建立殖民地和貿易活動,建造和使用了三列槳座戰船於海上與敵人戰鬥。隨著造船技術和工業革命的進步,海軍船艦從人力划槳、風力推動的帆船到了輪機動力,航程大為增加;海軍的武力也因為火砲的發明從水兵間的登艦近距離戰鬥演變到遠距開火射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海軍戰鬥模式丕變,巨砲厚甲的戰艦逐漸退出世界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潛艇和航空母艦空中武力的活躍,同時也在該時期爆發了史上最大規模的海上戰役—雷伊泰灣海戰《雷伊泰灣爭奪戰》(The Battle for Leyte Gulf),C.

新!!: 法国大革命和海军 · 查看更多 »

海因里希·弗里德里希·卡尔·冯·施泰因帝国男爵

海因里希·弗里德里希·卡尔·冯·施泰因帝国男爵(Heinrich Friedrich Karl Reichsfreiherr vom und zum Stein,),通称施泰因男爵(Baron vom und zum Stein),普鲁士王国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政治家、改革者。.

新!!: 法国大革命和海因里希·弗里德里希·卡尔·冯·施泰因帝国男爵 · 查看更多 »

海王星環

海王星环總共包含5個主要的行星環,且它們最早是由天文學家帕特里斯·布歇、萊因霍爾德·哈夫納和讓·曼弗雷德於1984年在智利拉西拉天文台發現的。而這些環的第一張照片則是於1989年由旅行者2号飞船拍攝的。十分微弱,由尘土构成,很像木星环或天王星环,但要比木星环纖細得多。這5個環後來分別以對發現海王星作出重大貢獻的5個人命名。他們分別是约翰·格弗里恩·伽勒、奥本·勒维耶、威廉·拉塞尔、弗朗索瓦·阿拉戈和约翰·柯西·亚当斯。 海王星环的组成物质非常黑暗,類似於天王星環。环裡的灰塵比例較高,且其光学深度較低,小于0.1。亚当斯环分为五个環弧,又逆時針方向分別被命名为博爱,平等1和平等2,自由,和勇气。弧占据范围狭窄,轨道经度非常稳定。环弧如何保持稳定仍在进行辩论。.

新!!: 法国大革命和海王星環 · 查看更多 »

斐扬俱乐部

斐揚俱樂部(法语:Club des Feuillants)是法國大革命前期出現一個保守派政治俱樂部,其成員坐在1791年的國民立法議會的右邊。 戰神廣場屠殺發生後,1791年7月17日 雅各賓俱樂部分裂為溫和派(斐揚派)和激進派(雅各賓派) 。 君主主義者和保守派,出走在巴黎杜樂麗宮附近的前斐揚修道院集會,以此為命組成斐揚俱樂部,主張保留均國王計畫在國民立法議會推動君主立憲制。 左翼份子成為雅各賓俱樂部主要領導者,努力推動直接民權民主張採取行動推翻路易十六。 1791年7月16日,當雅各賓俱樂部激進派分派小冊子號召民眾示威反對路易十六,斐揚俱樂部代表公開抗議、反對、出走,雅各賓俱樂部正式分裂。 最初,斐揚俱樂部成員擁有264名前雅各賓派代表,包括大多數聯繫委員會的成員。 這群人就改在巴黎聖奧諾雷路的集會,後來就被稱呼為斐揚俱樂部。 這組織主要由安托萬·巴納夫,和領導。.

新!!: 法国大革命和斐扬俱乐部 · 查看更多 »

斬首

斬首,亦稱砍頭、殺頭或開刀問斬,是死刑的一種,即將人的頭部砍去。.

新!!: 法国大革命和斬首 · 查看更多 »

斯坦尼斯瓦夫·奥古斯特

斯坦尼斯瓦夫·奥古斯特(;),波兰立陶宛联邦末代国王与大公(1764年-1795年)。他是克拉科夫城主斯坦尼斯瓦夫·波尼亚托夫斯基和康斯坦西雅·尼·加托里斯卡的儿子 ;米哈乌·耶日·波尼亚托夫斯基(于1784年-1794年任波兰枢机主教,波兰大主教)的哥哥,王子约瑟夫·波尼亚托夫斯基的叔叔(1763年-1813年)。.

新!!: 法国大革命和斯坦尼斯瓦夫·奥古斯特 · 查看更多 »

斯坦尼斯拉斯广场

斯坦尼斯拉斯广场(Place Stanislas)是法国洛林大区城市南锡的一个大型的行人广场。1983年,斯坦尼斯拉斯广场及其轴线的延伸- 卡里耶尔广场和阿利扬斯广场,被列为世界遗产。.

新!!: 法国大革命和斯坦尼斯拉斯广场 · 查看更多 »

斯特拉斯堡大学

斯特拉斯堡大学(,,简称:Unistra或UDS)坐落于法国阿尔萨斯大区首府斯特拉斯堡。斯特拉斯堡大学最早成立于1538年,前身为德意志,后者于1566年升为学术院,1621年改建为大学。1681年,随着斯特拉斯堡市的主权由神圣罗马帝国移交给法兰西王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开始由法兰西管辖。在法国大革命、普法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斯特拉斯堡大学的管辖权曾多次变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斯特拉斯堡大学管辖权被重新交还给法兰西共和国。受1968年“五月风暴”运动影响,斯特拉斯堡大学在1971年拆分为斯特拉斯堡第一大学、斯特拉斯堡第二大学、斯特拉斯堡第三大学等三所大学。2009年1月1日,三所大学重新合并为斯特拉斯堡大学。 斯特拉斯堡大学是一所多学科综合性公立大学:在校学生约48011人(其中20%为留学生),教师和研究人员2727人,下设36个部门机构(学院、培训研究单位、学校、研究院)以及72个研究单位。斯特拉斯堡大学是法国第一批自治大学之一,也是法国最先设立基金会的大学之一。斯特拉斯堡大学是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LERU)成员,也是历史悠久的欧洲学院联盟的创始学校之一。 斯特拉斯堡大学的校友和教师中,有1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位菲尔兹数学奖获得者,1位法兰西学院院士,12名法兰西科学院院士,4名法兰西文学院院士。另外,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3位、17位、铜奖37位。 在2016年路透社《全球最具创新力大学Top100》排名中,斯特拉斯堡大学全球排名98位。在2013-2015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斯特拉斯堡大学连续3年进入全球前100名。.

新!!: 法国大革命和斯特拉斯堡大学 · 查看更多 »

新古典主義

新古典主義(英語:Neoclassicism),是一種新的復古運動。興起於18世紀的羅馬,並迅速在西方世界擴展的藝術運動,影响了装饰艺术、建筑、绘画、文学、戏剧和音乐等众多领域。新古典主義,一方面起於對巴洛克(Baroque)和洛可可(Rococo)藝術的反動,另一方面則是希望以重振古希臘、古羅馬的藝術為信念(亦即反對華麗的裝飾,儘量以儉樸的風格為主)。新古典主義的藝術家刻意從風格與題材模仿古代藝術,並且知曉所模仿的內容為何。.

新!!: 法国大革命和新古典主義 · 查看更多 »

新世界秩序

新世界秩序(New World Order,有時寫作NWO)是一項關於極權主義世界政府的陰謀論。此理論認為,世上有少數權力菁英階級組成的秘密集團、影子政府與其密謀的全球主義議程在幕後操控世界,其最終目的是建立一個威權主義的世界政府,取代現今的主權國家或民族國家體制來統治世界,這項邪惡計畫稱之為「新世界秩序」。藉由一個包羅萬象的政治宣傳來建立新的意識形態,讓人類相信成立新世界秩序政府才是歷史的進步。因此,許多有影響力的歷史和當代人物,被該理論認為是透過許多掩護機構來操縱重要的政治和金融事件,並使全球的金融體系發生系統風險,作為逐步實現統治世界的陰謀。 在1990年代以前,「新世界秩序」陰謀論僅限於兩個美國的反殖民主義:「愛國者運動」與基督教基要主義運動中關於世界末日和敵基督的理論。諸如和般的懷疑論者都觀察到,右派民粹主義主張的反「新世界秩序」、反菁英主義、拒絕現有的政治共識等政治哲學,不僅有許多知識分子接受,而且滲透到流行文化中。在20世紀末,全球壟罩在千禧年主義、人們積極的準備面臨世界末日的預期心理下,這項理論更加盛行於民間。2013年,根據公共政策民調基金會所做的電話調查顯示,有接近三分之一的美國民眾相信有一個隱密的權力菁英團體正在推動一項全球性議程,以及「新世界秩序」陰謀論的真實性。.

新!!: 法国大革命和新世界秩序 · 查看更多 »

新凱旋門

新凱旋門(Grande Arche,意為「大拱門」),全名拉德芳斯新凱旋門(La Grande Arche de la Défense,Arche de la Défense),是法國首都巴黎西部拉德芳斯商業區的一個地標建築,位於巴黎著名的歷史軸線西側末端,與埃菲爾鐵塔成為法國最具有影響力的現代建築之一。.

新!!: 法国大革命和新凱旋門 · 查看更多 »

新闻自由

新闻自由,或稱新聞自由權,通常指政府通过宪法或相关法律条文保障本国公民言论、结社以及新闻出版界采访、报道、出版、发行等的自由權利。这一概念也可以延伸至保障新闻界采集和发布信息,并提供给公众的充分自由。(各国新闻自由度排名请参见新闻自由指数词条) 至于官方的信息,政府则有责任和义务根据信息的相关程度和重要性对其进行详细的分类,以决定哪些信息可以向公众公开,哪些信息涉及到了国家的机密而必须受到保护,以此来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许多政府服从所谓的《阳光法案》或《信息合法化自由公约》来定义国家利益的概念范围。 新聞自由源起於歐美等國對於出版自由的爭取,隨著社會演進,新聞自由理論基礎從傳統到新穎,新聞與出版的自由在漫長的演進過程中逐漸發展出完整的權利體系。目前許多民主國家均承認新聞自由的重要性,許多非政府組織(如無國界記者)每年針對世界各國作出新聞自由程度評鑑。隨著科技進步,新聞媒體逐漸突破來自政府的壓力,但也有更多大企業給予新聞業帶來新的挑戰。 在现代的集权国家裏,新闻自由是一个被高度质疑的争议性概念。这些政权将新闻自由视为对政府权威以及社会安全的威胁。因此,大多数集权制国家都会设立全国性的宣传机构,用来维持集权政府的统治,对所谓任何试图挑战政权权威性的媒体或记者的活动进行压制。有的时候,这种对言论的镇压达到了野蛮的程度,甚至会动用警察和军队等具有武力的單位。在这些国家裏,新闻从业人员往往需要在新闻理念和意识形态之间寻求某种平衡,否则就会受到专制政权的威胁。威胁的方式包括解雇、被列入黑名单、人身攻击、绑架、刑讯,甚至暗杀。.

新!!: 法国大革命和新闻自由 · 查看更多 »

新橋 (巴黎)

新橋(法語:Pont Neuf)是法國巴黎塞納河上最古老的橋,「新橋」這個名稱是為了從許多連結兩岸的橋梁中區別出來而取的。 新橋位於西堤島(位於塞納河的中心,也是巴黎歷史的核心)的西邊,連結巴黎的左岸(巴黎的南部)與右岸。新橋長278公尺(912英尺),寬28公尺(大約92英呎),可以分成兩個部分,西堤島與左岸之間的部分有5個拱,與右岸連接的部分則有7個拱。.

新!!: 法国大革命和新橋 (巴黎) · 查看更多 »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運動(五四文化運動),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蔡元培等一些受過西方教育(當時稱為新式教育)的人發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儒家、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運動,涵蓋了民初在北京發生的一場深刻的文化政治示威運動五四运动。新文化運動標誌著中國知識分子顛覆中國中心主義,否認自身的文化價值,認同西方文化以及民主共和制,走向了歐洲中心主義。1915年,陳獨秀在其主編的《新青年》刊載文章,提倡民主與科學(“德先生”與“賽先生”),批判傳統純正的中國文化,並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一方面,以胡適為代表的溫和派,則反對馬克思主義,支持白話文運動,主張以實用主義代替儒家學說,即為新文化運動濫觴。中国共产党根据毛主席语录坚称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文化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也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文化。 近代马列史學家把這一階段的文化運動稱為五四文化運動。1924年4月19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局委員長陳獨秀、秘書毛澤東聯名發出通告,第一次要求各地黨和團的組織開展“五一”、“五四”、“五五”、“五七”紀念和宣傳活動,強調恢復國權運動、新文化運動,紀念五五(馬克思誕辰),目的在於傳播馬克思主義。 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觀都肯定五四文化運動,但是各自的表述有所不同。「新文化運動」和與之相對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在中國現代歷史上均產生了大影響。.

新!!: 法国大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 查看更多 »

斷頭台

斷頭台(Guillotine)是一種執行死刑的器具,用以將犯人的頭斬去。斷頭台由一個高的直立架和一塊刀片組成,而刀片則用繩索懸掛在頂部,當執行死刑時,刀片垂直墜落,頭從身體截斷。根據歷史記載,斷頭台起源於法國並且是該國執行死刑的最主要方法,特別是在法國大革命期間。在法國大革命之後,包括法國在內的多個國家也在使用斷頭台。在1981年法國廢除死刑前,以斷頭台斬首是該國執行死刑的唯一合法方式。.

新!!: 法国大革命和斷頭台 · 查看更多 »

方法論百科全書

《方法論百科全書》是法國出版商查理·約瑟夫·潘寇克和他的女兒特蕾莎·夏洛特·雅加斯在1782年和1832年之間所出版的百科全書。全套共有206冊。它是一個根據事情排序的,重新修訂的擴展版本。原著是由德尼·狄德罗根據字母來排列的。方法論百科全書的法文全名為L'Encyclopédie méthodique ou par ordre de matières par une société de gens de lettres, de savants et d'artistes; précédée d'un Vocabulaire universel, servant de Table pour tout l'Ouvrage, ornée des Portraits de MM.。.

新!!: 法国大革命和方法論百科全書 · 查看更多 »

施林根战役

在施林根战役中,由让·维克多·莫罗指挥的法国莱茵摩泽尔方面军和由奥地利卡尔大公指挥的奥地利军队交火,双方均宣称获得胜利。施林根村位于今天靠近德国的巴登-符腾堡、法国的上莱茵省和瑞士的巴塞爾城市州边境的罗拉赫县。 在法国大革命战争中,施林根对法兰西共和国和哈布斯堡奥地利双方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战略点。此地的控制权关系到西南德意志诸邦和莱茵河口的安危。10月20日莫雷从弗莱堡撤退,并将军队驻扎在山脊上。险要的地势可以防止卡尔大公从法军右翼发动侧袭。而法军左翼紧靠莱茵河以防止被包抄,法军中部位于一个直径7英里(11公里)的半圆形高地上,可以居高临下指挥,防守无懈可击。因此,卡尔大公决定直接全力攻击法军侧翼,使得双方都伤亡惨重。 尽管法军和奥军都同时宣称获胜,军事历史学家总的来说认为奥军取得了战略优势。但是,法军秩序井然地撤退,几天以后又在于南盖渡过莱茵河。維也納在政治上和外交上陷入混乱,浪费了卡尔大公已取得的战略优势,并让哈布斯堡王朝的军队陷入莱茵河畔的两场围城战中,未能增援此时亟需兵力的北意大利。战役结束后,维也纳为此建了一座纪念碑,巴黎凯旋门也记下了此战。.

新!!: 法国大革命和施林根战役 · 查看更多 »

施派尔主教座堂

施派尔主教座堂(Speyerer Dom),正式名称为圣母升天圣斯蒂芬圣殿皇帝主教座堂(Imperial Cathedral Basilica of the Assumption and St Stephen)(拉丁文:Domus sanctae Mariae Spirae。德文:Dom zu Unserer lieben Frau in Speyer)即“施派尔皇帝教堂”(Kaiserdom zu Speyer),位于德國莱茵兰-普法尔茨州莱茵河畔的城市施派尔,是天主教施派尔教区的主教座堂,罗马天主教会宗座圣殿,用红色砂岩建造,是施派尔市的著名标志。在法國的克吕尼隐修院損毀之後,施派尔主教座堂成为目前世界上存留最大的羅馬式教堂建築,在1981年入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

新!!: 法国大革命和施派尔主教座堂 · 查看更多 »

施洗者圣约翰堂区 (路易斯安那州)

施洗者聖約翰縣(St.)是位於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東部的一個縣。面積901平方公里。根據美國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43,044人。縣治埃德加德(Edgard)。 成立於1807年3月31日。縣名來自施洗者聖約翰堂區 (以施洗者聖約翰命名)。1811年1月8日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奴隶起义从这里开始。这个起义虽然很快就失败了,但是当时有200多名奴隶在河边的庄园里聚集,游行经过施洗者聖約翰縣走向新奥尔良寻求自由。 县内有三座国家级的19世纪庄园建筑范例。.

新!!: 法国大革命和施洗者圣约翰堂区 (路易斯安那州) · 查看更多 »

文化演化

文化演化(英語:Cultural Evolution)是用演化論的概念來描述人類(及其他動物)的文化和社會的歷史演變及地區差異。主要的概念是文化可以透過學習而傳播(類似基因遺傳),而且不同的文化在生存或傳播上會有所不同,這就造成有些文化特徵比其他文化特徵更廣泛存在於族群中。相較於「社會發展」或「文化進步」描述社會和文化的複雜度如何隨時間增長,文化演化不作此預設,將不改變複雜度以及簡化都包含在內。文化演化和演化生物學、經濟學、心理學、語言學、人類學以及組織理論都有重疊。 早在達爾文的演化論研究中就有探索人類文化的演變,自19世紀起,人類學家以此為基礎發展文化演化。最初的研究認為文化是建立在生物學基礎之上,所有的文化演變都是源自更底層的生物演化,但現在的主流看法是文化的演變來自社會、(非適應性的)演化以及生物學基礎。 文化演化由眾多不同的學科背景中建立了許多不同的概念框架,包括雙重遺傳理論、文化社會演化、模因學、文化選擇等等,這些方法對文化演化和生物演化之間的對應有不同的看法和假設,而發展出不同的研究方法,近年來這些不同框架逐漸合流。2017年,文化演化學會在德國耶拿創會並舉行了第一屆文化演化學術研討會。.

新!!: 法国大革命和文化演化 · 查看更多 »

无神论

无神论(Atheism),在廣義上,是指一種不相信神存在的觀念Most dictionaries (see the OneLook query for) first list one of the more narrow definitions.

新!!: 法国大革命和无神论 · 查看更多 »

无神论的历史

尽管无神论一词出现在16世纪—源于古希腊词汇ἄθεος“‘不信神的’,‘與神斷絕關係’或‘否認神的存在’ ”—且现代对无神论更为广泛地接受也不早于18世纪;但是无神论的概念与信仰,以及它的政治影响力,却有着深远的历史。.

新!!: 法国大革命和无神论的历史 · 查看更多 »

无政府主义

无政府主义(Anarchism),又译作安那其主义,是一系列政治哲学思想。其目的在於提升個人自由及廢除政府當局與所有的政府管理機構。英语中的无政府主义“Anarchism”源于希腊语单词“αναρχία”,意思是没有统治者。所以被翻译成中文时,根据这一最基本的特征译成“无政府主义”,也有文献音译为“安那其主义”。無政府主義包含了众多哲学体系和社会运动实践。它的基本立场是反对包括政府在内的一切统治和权威,提倡个体之间的自助关系,关注个体的自由和平等;其政治诉求是消除政府以及社会上或经济上的任何独裁统治关系。對大多數無政府主義者而言,「無政府」一詞並不代表混亂無政府狀態、虛無、或道德淪喪的狀態,而是一種由自由的個體自願結合,以建立互助、自治、反獨裁主義的和諧社會。有人认为莊子是最早的无政府主义者Murray Rothbard.

新!!: 法国大革命和无政府主义 · 查看更多 »

日,一般指地球日,时间单位。.

新!!: 法国大革命和日 · 查看更多 »

日记

日记是以日期为排列顺序的笔记。一开始的日记来人们用日记来记录天气、事件一直到个人的心理感受、思想深处。日记可以是记录将要做的事情的,也可以记录已经发生的事情和心情。 中国的日记源远流长(亦称日誌):经学家俞樾认为日记起源于东汉(如马笃伯《封禅仪记》,就已逐日记叙登泰山之事),两宋成了日记的繁兴期(如南宋陆游和范成大的日记,日本、美国分别有译注本或研究论著出版),清代李慈铭日记逾百万字,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1890年)、梁启超访美《新大陆游记》(1903年)对近代中国产生过巨大影响。.

新!!: 法国大革命和日记 · 查看更多 »

旧制度

法国的旧制度(Ancien Régime)是法國歷史15到18世纪这段时期,从文艺复兴末期开始,直到法国大革命为止。旧制度标志着法蘭西王國的衰落,其结束代表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开始。这一时期也是現代史的发端。后期兴起的启蒙主义反映了資產階級的兴起。 旧制度指的是法国由瓦盧瓦王朝到波旁王朝建立的影响法國政治及社会形态的贵族制系统,这套系统在法国大革命中瓦解。这套系统建立在三极之上:王权、教士和贵族。在这套系统裡,社会被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天主教教士、第二等级貴族以及其它人组成的第三等级。.

新!!: 法国大革命和旧制度 · 查看更多 »

旧制度与大革命

《旧制度与大革命》(法语:L'Ancien Régime et la Révolution),是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的作品,是一部描述法国大革命之前法国社会的历史著作,作品分析了产生法国大革命的起因与社会力量,原著出版于1856年。 这本书分析了大革命之前的法国社会——所谓的“旧制度”——并研究了促成大革命的力量,是研究法国大革命的主要早期历史作品之一。在这本书里,托克维尔发展了他关于法国大革命的主要理论——连续性理论——虽然法国人民试图使自己摆脱过去和独裁的旧制度,但最终他们还是回到了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之中。.

新!!: 法国大革命和旧制度与大革命 · 查看更多 »

早期浪漫派美學

早期浪漫派美學始於18世紀後半 浪漫主義作為法國大革命的反動。主要傾向是同啟蒙運動斷然決裂,鼓吹文藝表現自我的主體萬能論,無事任何規則,要求打破各種藝術體裁之間的界限,鼓吹生活的詩化,把生活和藝術對立起來,認為藝術創作不憑理性,而憑神祕的直覺,主張非理性,把自我當作一切事物的主宰,接脫一切束縛,對一切都抱著滑稽態度,只顧在自我欣賞的福境中生活,實際上是一種病態的心靈美,和精神上的饑渴病,是主體虛空和無力自拔的表現。.

新!!: 法国大革命和早期浪漫派美學 · 查看更多 »

时钟广场 (阿维尼翁)

时钟广场(Place de l'Horloge)是阿维尼翁的一个广场。 考古发掘表明,这里在古罗马时期就是阿维尼翁的集市广场。在整个中世纪,此处仍是古城的中心。广场上有一座古老的本笃会圣老楞佐修道院。1471年,市政厅安装了时钟。 在恐怖统治时期,1793年10月7日到1794年2月3日,广场上安装了断头台。 File:Avignon - horloge mairie.JPG|市政厅钟楼 File:Avignon Theatre Municipal.jpg|阿维尼翁歌剧院 File:Banque de France, Place de l'Horloge par JM Rosier.JPG|法兰西银行 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被废弃的圣老楞佐修道院,在1823年被夷为平地,1825年10月30日成立了市立剧院。.

新!!: 法国大革命和时钟广场 (阿维尼翁) · 查看更多 »

时报 (上海)

《时报》,是清朝末年至民國時期的一份中文報紙。于1904年6月12日创刊于上海,是保皇改良派在戊戌政变后创办的第一份报纸,也是中國近代史颇有影响力的全国性日报,以锐意进行报刊业务革新见称。名义上请日人宗方小太郎担任发行人,实际主持创办人是狄楚青。创刊初期,康有为弟子罗孝高担任总主笔,报纸成为康、梁在国内重要喉舌。 时报对报刊业务的改革有重要影响,开辟《时评》栏,紧密配合当天要闻发表短评,此属《时报》首创。在版式和版面上,《时报》打破以往书本式报刊的惯例,首创今天这种“对开报纸、分为四版、两面印刷”的现代型版式。.

新!!: 法国大革命和时报 (上海) · 查看更多 »

旺代戰爭

旺代戰爭(Guerre de Vendée)是法國大革命期間發生的保王黨反革命叛亂。也稱作旺代叛亂(Rébellion Vendéenne)。 旺代位於法國西部沿海,羅亞爾河以南。 1793年3月,反對30萬人徵兵令的農民蜂起,以法國西部旺代為中心逐漸擴大。但卻被巴黎的共和國政府視為反革命和保王黨起事,使在法國大革命戰爭期間苦戰的國民公會陷入危機。如同朱安黨人(Chouannerie)一般,由自封的天主教和皇家軍隊領導起事於盧瓦爾河北方,。 在獲得了他們的報酬後,旺代軍隊的缺陷變得更加明顯。從4月起,由於缺乏統一的戰略(或軍隊)展開防禦作戰,軍隊失去了凝聚力和其優勢。成功持續僅一段時間,五月初的及6月的,分別在Châtillon和Vihiers兩地取得勝利。在這一輪勝利之後,旺代轉向長期圍困南特,因缺乏足夠準備,功勢受到阻礙,反而給巴黎政府足夠的時間派遣更多的部隊和具經驗的將領。 共和國軍隊屠殺成千上萬的平民、共和國戰俘和同情革命者,但多數史家認為仍未達種族滅絕的程度。歷史學家François Furet評論,在旺代進行的綏靖,不僅展現前所未有的大規模屠殺和破壞,而且還顯示出熱情是如此暴力,賦予當地大部分的地方特性......戰爭恰恰代表宗教傳統和民主革命的基礎之間,彼此存在深度衝突。 但是,1793年12月,保王黨在薩佛奈之戰敗北,有組織的抵抗就此結束。.

新!!: 法国大革命和旺代戰爭 · 查看更多 »

摩泽尔省

摩泽尔省(Moselle)是法國阿爾薩斯-香檳-阿登-洛林大區所轄的省份(编号57),以穿过此省的一条河流命名,北鄰盧森堡、德國。该省是法国老牌的工业重镇,有煤,铁等天然资源。.

新!!: 法国大革命和摩泽尔省 · 查看更多 »

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Les Misérables,國際音標:,另有中文譯名《孤星淚》,原意为“悲惨的人们”、“可怜的人们”),是法国作家維克多·雨果(Victor-Marie Hugo)于1862年所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是19世纪最著名的小说之一。小说描绘19世纪初20年间几个法国人物的生活背景,涵盖拿破仑战争和1832年巴黎共和黨人起義等政治現象敘述。 故事的主线围绕主人公获释罪犯尚萬強试图赎罪的历程。小说试图检视他的赎罪行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的所造成的影响。这部宏大的小说,融进法国的历史,以及巴黎的建筑、政治、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检视善、恶和法律的本质,同样还有爱情与亲情的种类和本质。 雨果的创作灵感来自一位真实的罪犯和警察,他把这个真实人物的性格分成故事中的两个人物。悲惨世界通过它不计其数的舞台和銀幕的改编作品被世人所了解。最著名的改编作品是同名音乐剧。.

新!!: 法国大革命和悲惨世界 · 查看更多 »

悲慘世界 少女珂賽特

《悲慘世界 少女珂賽特》,為日本動畫公司製作的「世界名作劇場」系列第24部的動畫作品。改編自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的小說《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自2007年1月7日播至同年12月30日,全52集。.

新!!: 法国大革命和悲慘世界 少女珂賽特 · 查看更多 »

攻占巴士底狱

攻占巴士底監獄(法语:Prise de la Bastille)發生於1789年7月14日,巴士底狱被巴黎市民攻下和佔領。此監獄是巴黎的一座中世纪城堡和监狱,被认为是法国封建專制统治的象征。 攻占巴士底狱被认为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象征,因此7月14日也被定为法国的国庆日。.

新!!: 法国大革命和攻占巴士底狱 · 查看更多 »

政党

政黨是以執政或促進和保障特定政治思想、政治利益為目標的團體。在代议制民主政體裡,政黨爭取執政一般以參加選舉為手段,並有時結成政治聯盟,在必要時聯合執政。政黨通常有特定的政治目标和意識形態,针对国家和社会議题有各自的主张,定立政綱展示願景。 共同的利益、情感、民族、种族等都是结成政党的因素。不同的政治学家对政党有着不同的定义:有人认为政党是选举工具;有人认为政党是一种权力组织;有人认为政党是谋求公职的工具;有人认为政党是人民控制政府的团体;有人认为政党是人民利益的表达渠道。 老牌民主國家和新興民主國家之經驗表明,要在長期內保持民主鞏固,即意味着一個民主國家在多大程度上能遠離國內各種對政治秩序穩定之挑戰,就要促進強而有力之政黨之發展;因此,選舉制度要鼓勵此一發展,而不是加強和推進政黨分化。若在英國、美國,多數民眾無不隸屬於政黨,故多數黨執政,即為代表國民多數之意見;諸黨聯合,即為代表民眾全體之合作。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實行競爭性政黨體制,但實行較為成熟的國家主要是西歐、北美、日本及若干受美英殖民影響的國家,如印度。中國則不然,黨人之比數僅占國民全數一小部分,即使全國各黨各派聯合團結,論其數量,依然占國民全數很小一部分,这是特有之癥結。選舉制度還可以就排除那些只有少數人支持之政黨參選進行特殊設計,還可以推動或拖延政黨成為黨內領導人個人之競選工具。.

新!!: 法国大革命和政党 · 查看更多 »

政治

政治是由各种团體进行集体决策的一个过程,也是各种团體或个人为了各自的領域所结成的特定关系,尤指對於社會群體的統治,例如統治一個國家,亦指對於一國內外事務之監督與管制。一般来说,这个词多用来指政府、政党等治理国家的行为。然而社会学家也用来指涉包括各种利益机构、学校、宗教机构在内的相互之间的关系。 从人类社会学来讲,政治是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现象,它影响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个社会现象非常复杂,因而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以及从不同学科角度,不同的学者对他的论述也不相同。而且政治内涵的本身也在不断的变化,因此对政治的阐释也充满了争议,始终没有一个确切公认的定义。孙关宏等 《政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p1-13 ISBN 978-7-309-03661-9 政治学是专门以政治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社会科学,研究政治行为的理论和考察权力的获得与行使。.

新!!: 法国大革命和政治 · 查看更多 »

政治委員

政治委員,簡稱政委,在部分國家,尤其是社會主義国家由於以「黨指揮槍」為治軍綱領,通常在營、團、旅、師、獨立支隊及相當機關設立政治委員,政治委員主要負責處理執政黨(共產黨)的主要工作及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職位,目的是確保軍隊接受共產黨的領導。 政治委員與同級的司令員或指揮員同為同級首長,實行的是雙首長制(如同中國一級行政區的首長與黨委書記)。所以,政治委員與军事指揮員或司令員擁有相同的權力,政治委員與指揮員等互相制衡。政治委員是共產黨在軍隊的代表。 历史上,政委(commissaire politique)首先出现在法国大革命,以帮助它对抗反革命思想和行为,确保共和党人(the Republican)的胜利。.

新!!: 法国大革命和政治委員 · 查看更多 »

政治傾向測試

政治傾向測試或政治取向圖是一個有關政治光譜的模型,透過不同的層面,用以標示及整理不同的政治思想。這可以作為從法國大革命開始沿用了200多年的左右翼分野制度的代替品。.

新!!: 法国大革命和政治傾向測試 · 查看更多 »

政治哲学

政治哲学是研究价值取向的一门学科。它提出了“应然”(ought to be),重點在于提供一种应然的构想,对现实的政治进行理性的指引。政治哲學研究的是關於政体、正义、自由、財產、法律、和執法等权威的合法性基本問題如:這些概念是什麼?为什么需要他们?什么使一個政府具有合法性?政府缘何保護何种自由和權利?政府缘何而生、採取何种形式?何謂法律?公民需要負起何種義務?何时可以合法地推翻一個政權? 政治哲學有兩個重要的方面: 定義了所有权和管制資本運作的政治經濟學,以及由真相和證據决定法律判决的制度。各种司法理论至少部分来源于上述观点。.

新!!: 法国大革命和政治哲学 · 查看更多 »

意大利

意大利共和国(Repubblica Italiana),通稱意大利(Italia),是一個歐洲主权國家,主要由位於南歐的靴型亞平寧半岛及两个地中海岛嶼西西里岛和撒丁岛所组成,國際代碼為IT。意大利北方的阿尔卑斯山地区与法国、瑞士、奥地利以及斯洛文尼亚接壤,其领土包围着两个微型国家——圣马力诺和梵蒂冈,而在瑞士擁有座落於盧加諾湖湖畔的意大利坎波內這個境外領土。全国行政上划分为20个大区(其中5个為自治区)、110个省與8,100个城市。首都為罗马,意大利王国在1870年將首都設置在此,而都灵(1861年-1865年)及-zh-hans:佛罗伦萨;zh-tw:佛羅倫斯;-(1865年-1870年)也曾是意大利王國的首都。根据2014年统计,意大利人口大约为6,079.5萬,領土面積約為301,33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每平方公里201.7人,屬於溫帶氣候。意大利是歐洲人口第5多的國家,人口在世界上排名第23位。意大利因其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为数众多的人类文化遗产(世界遺產數目排名全球第一)而被称为美丽的国度(Belpaese)。 現今的意大利地區是以前歐洲民族及文化的搖籃,曾孕育出羅馬文化及伊特拉斯坎文明,而意大利的首都羅馬,幾個世紀以來都是西方世界的政治中心,也曾經是羅馬帝國的首都。當羅馬帝國殞落後,意大利遭受了多次外族入侵,包括倫巴底人、東哥德人等日耳曼民族,之後還有諾曼人等。东罗马帝国曾一度重新占领意大利地区。在14世紀後,意大利轉而成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 ,而文藝復興對歐洲影響深遠,讓歐洲思想前進了一大步。義大利過去分裂為許多王國與城邦,但是最終在1861年完成統一。其巅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刚开始之前,義大利變成一個殖民帝國,把勢力範圍延伸到利比亞、厄利垂亞、-zh-hans:意属索马里兰;zh-hk:意屬索馬利蘭;zh-tw:義屬索馬利蘭;-、衣索比亞、阿爾巴尼亞、羅德島與十二群島,而且擁有中國天津的租界。 意大利也在政治、文化、科學、醫療衛生、教育、體育、藝術、時尚、宗教、料理、電影、建築、經濟及音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響力。米蘭是意大利的經濟及工業中心,根據2009年全球語言監察組織(Global Language Monitor)的資料,它也是世界時尚之都。在2007年造訪意大利的遊客人數位居世界第5位,總共超過4,370萬人次的國際遊客造訪,而羅馬則是歐盟國家中第3多遊客造訪的城市,也被認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十大古城之一。威尼斯則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紐約時報》形容它「無疑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造城市」。 意大利共和国是一個議會制民主共和國,是一個已開發國家,世界七大工業國之一,生活質量指數則在世界排名第8名, Economist, 2005。意大利在2014年人類發展指數列表中則名列第26位,並擁有高度人均國內生產總額。根據國內生產總額與購買力平價國內生產總值的數據,意大利分別是世界第8大與第10大經濟體。意大利的政府預算金額則是位居世界第5位。意大利是北大西洋公約和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也是八大工業國集團、20國集團和歐洲四大經濟體成員之一。意大利也参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世界貿易組織、歐洲議會、西歐聯盟及歐洲創新中心(Central European Initiative)。意大利也參加申根協議,也是世界世界國防預算金額第9高的國家且分享北約的核武器。 意大利在歐洲及全球的軍事、文化和外交事務扮演重要的角色,首都羅馬則是世界上對於政治及文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城市,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機構,例如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International Fund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全球在地論壇(Glocal Forum)、世界糧食計劃署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總部都設在羅馬。意大利也擁有较高的教育指數、勞動力人口及慈善捐助金額。人均預期壽命排名世界第11位。醫療保健系統在2000年被世界衛生組織評比為世界第2。意大利也是一個全球化的國家。意大利的國家品牌價值在2009年名列世界第6位。意大利在藝術、科學和技術上擁有悠久的傳統,且至2017年共有53处世界遺產,是擁有最多世界遺產的西方國家。.

新!!: 法国大革命和意大利 · 查看更多 »

意大利統一

意大利统一运动(Risorgimento,意为“复兴”,故中文文亦有譯为“复兴运动”)是19世紀至20世紀初期間,將意大利半島內各個國家統一為意大利的政治及社會過程。1861年3月17號薩丁尼亞議會在都靈正式宣布義大利王國成立。 意大利統一開始和結束的確實日期已不可考,但大多數學者都同意統一是隨著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及拿破崙政權的結束而開始,亦隨著1871年的普法戰爭而結束,儘管最後一批收復的失地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聖日耳曼條約生效才加入意大利王國。.

新!!: 法国大革命和意大利統一 · 查看更多 »

愛爾蘭語

愛爾蘭語(Gaeilge na hÉireann),在英語中也稱為Irish、Gaelic、Irish Gaelic或Erse(此語彙係借用自蘇格蘭語),因此在漢語中愛爾蘭語也有「蓋德爾語」、「蓋爾語」、或「愛爾蘭蓋爾語」等其他譯名。愛爾蘭語在語言分類上屬於印歐語系的凱爾特語族,和同屬該語族的布列塔尼語、威爾斯語、以及蘇格蘭蓋爾語有相當密切的關係。 雖然愛爾蘭語是愛爾蘭共和國的官方語言,同時也是北愛爾蘭官方承認的區域語言,而英語為第二官方語言,但是英語卻為絕大多數愛爾蘭人的母語,愛爾蘭語作為主要語言的通行範圍限於西海岸的一些地區。 在語言學者關於母語運動的討論中,最常提到的兩個語言是希伯來語和愛爾蘭語。不過,前者因為以色列建國,以希伯來語作為官方語言,通常被視為是少數成功的母語運動之一,而後者的母語運動,則被不少學者認為是一個失敗的例子。.

新!!: 法国大革命和愛爾蘭語 · 查看更多 »

教士的公民组织法

教士的公民组织法(Constitution civile du clergé)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通过的一项针对法国教士尤其是天主教教士的法案。它在1790年7月12日通过,根据此法,法国国内的所有罗马天主教教堂都隶属于法国政府。 通常这部法律被视为将教会土地充公或禁止修会圣愿,尽管这个工作实际上在之前的立法中已经完成。.

新!!: 法国大革命和教士的公民组织法 · 查看更多 »

教宗列表

本表为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教宗列表,参照《宗座年鉴》中的“罗马最高主教”章节,不包括对立教宗。《宗座年鉴》每年由罗马教廷出版,但未注明任数,称由于在一些年代正统继承顺序有争议而无法断定(如利奥八世、本笃五世和一些11世纪教宗。2001年版本对自伯多禄至若望·保禄二世的教宗传记进行了近200处修订,内容包括日期(主要集中于前两个世纪)、出生地及一名教宗的姓氏。 天主教教宗根据传统使用诸多头衔,包括大祭司、最高祭司及神最低下的奴仆等。这些头衔来源于历史事件,和其他教宗特权不同,无法进行修改。 据传为首位对教宗进行排序的史学家,其列表终于1049年,最后一位教宗利奥九世排列第154。20世纪列表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在很长时间内被认为正统。当选教宗斯德望曾为斯德望二世,但在1961年后被去除。这些修改如今已无争议,但一些列表仍旧将“斯德望二世”包括在内,可能由于其来源自1913年版本的《天主教百科全书》。 许多教宗被封为圣人,包括前50位教宗中的48位,亦有一些教宗正处于封圣过程中。前31位教宗(除则斐琳)均为殉教者。.

新!!: 法国大革命和教宗列表 · 查看更多 »

教皇国

教宗国(Civitas Ecclesiae;Stato Pontificio、Stato della Chiesa;又譯為教皇國、教皇領)是南欧一个已经不存在的国家,為教宗统治的世俗领地,建立於8世紀,位于亚平宁半岛中部,以罗马為中心。1861年,教宗国的绝大部分领土被并入領導意大利統一進程的撒丁王国,即后来的意大利王国;至1870年,羅馬城也被并入意大利王国,教宗国领土退缩至僅剩梵蒂冈城,等同名存實亡。教宗庇护十一世时期,時任義大利首相墨索里尼在1929年与教廷國務卿签订《拉特兰条约》,教宗国正式灭亡,由新成立的梵蒂岡城国取而代之。.

新!!: 法国大革命和教皇国 · 查看更多 »

托马斯·潘恩

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英裔美国思想家、作家、政治活动家、理论家、革命家、激进民主主义者。生于英国诺福克郡,曾继承父业做过裁缝,后来做过教师、税务官员,后来投身欧美革命运动。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名称(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也出自潘恩,也被广泛视为美国开国元勋之一。37岁前在英国度过,之后移居英属北美殖民地,之后参加了美国独立运动。在此期间他撰写了铿锵有力并广为流传的小册子《常识》(1776)极大地鼓舞了北美民众的独立情绪,并在战争期间完成了系列小册子《》(1776—1783)。 后来受到法国大革命影响,潘恩撰写了《》,成为启蒙运动的指导作品之一。尽管不会讲法语,他依然于1792年被选入法国国民公会。由于吉伦特派视其为盟友,山岳党人,尤其是罗伯斯庇尔则将其视为敌人。1793年12月,潘恩被逮捕并投入监狱,1794年被释放。由于主张自然神论,在1793—1794年间他创作了《理性时代》一文,文中反对基督教教条,主张理性和自由思考;此文一出就被美国人所不齿,强大的反对之声使得潘恩变得恶名昭著。 拿破仑上台后,潘恩依然没有离去,但他却谴责拿破仑的独裁,称其为“前所未有的江湖骗子”。1802年在杰弗逊总统的邀请下,潘恩返回美国。 1809年6月8日,潘恩在纽约格林尼治村林苑路59号去世,享年72岁。由于忌惮他的宗教观点,只有6个人出席了他的葬礼。他被葬于1802年重归美国后的居住地,位于今天的新罗谢尔,也就是后来的。然而他的遗体却被一位名叫的仰慕者掘出,这位仰慕者期望将其骸骨重归英国故里荣誉下葬,但后来却不知所终。潘恩最后下葬地也因此成为了未解之谜。.

新!!: 法国大革命和托马斯·潘恩 · 查看更多 »

所羅門七十二柱魔神

所羅門七十二柱魔神,是神秘學書籍《所羅門的小鑰匙》的第一部份「Ars Goetia」中所記載的七十二位惡魔,他们擁有各自的職位(統領、公爵、侯爵、伯爵等等),同時管理各自的惡魔軍團和本身的封印(又即是柱)。又據說他们可以給予召喚者能力、協助或者知識。七十二位惡魔的外貌有些像動物(烏鴉、狼等),也有些比較奇形怪狀(例如生物混合體)。.

新!!: 法国大革命和所羅門七十二柱魔神 · 查看更多 »

拿破崙戰爭

拿破崙戰爭是指拿破崙稱帝統治法國期間(1803年—1815年)爆發的各場戰爭,這些戰事可說是自1789年法國大革命所引發的戰爭的延續。它促使了歐洲的軍隊和火炮發生重大變革,特別是軍事制度。因為實施全民徵兵制,使得戰爭規模龐大、史無前例。法國國勢迅速崛起,雄霸歐洲;但是在侵俄戰役慘敗後,國勢一落千丈。拿破崙建立的帝國最終戰敗,讓波旁王朝得於1814年和1815年兩度復辟。 拿破崙戰爭實是從何時開始,到了今天還沒有共識。主要的有以下三種說法:.

新!!: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 · 查看更多 »

拿破仑一世

拿破崙·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Napoleone Buonaparte;),法國軍事家、政治家與法學家,在法国大革命末期和法国大革命战争中达到权力巅峰。 作为拿破崙一世(Napoléon Ier),他在1804至1815年间在位,称“法国人的皇帝”,也是历史上自胖子查理(881年-887年在位)后第二位享有此名号的法国皇帝。他推动司法改革,颁布《拿破仑法典》,而这一法典也对世界范围内的民法制订产生重要的影响。拿破仑最为人所知的功绩是带领法国对抗一系列的反法同盟,即所谓的拿破仑战争。他在欧洲大陆建立霸权,传播法国大革命的理念,同时创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过去旧制度中的一些体制。拿破仑在他所参加的这些战争中屡获胜利,以少胜多的案例屡见不鲜,由此他也被认为是世界军事史上最優秀的军事家之一,他的战略也为全球的军事学院所研究和学习。 拿破仑生于科西嘉岛的阿雅克肖。他的家庭是意大利的贵族,自16世纪便定居于科西嘉岛。科西嘉岛割讓,他家族也變成法國國籍,他在法国本土接受炮兵训练,并在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时期成名,先后领军挫败第一次和第二次反法同盟,同时成功入侵意大利半岛。 1799年拿破仑策划并发动雾月政变,成为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五年后经过,官方公佈的數據為99.93%的同意票,他被参议院拥戴,因而稱帝。在1800年代,拿破仑领导的法兰西第一帝国与欧洲反法同盟对抗,史称拿破仑战争,将所有欧洲列强都卷入其中。在取得一系列的胜利之后,法国在欧洲大陆取得主导地位,拿破仑也通过缔结联盟和安排亲友统治附庸来维持法国的势力范围。 半岛战争和1812年对俄国的入侵成为拿破仑运势的转折点,他的大军在與俄羅斯帝國的战争中损失惨重,并再也没能恢复元气。1813年,第六次反法同盟在莱比锡中击败拿破仑,并于次年攻入法国,迫使拿破仑退位并将他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此后不满一年,拿破仑逃离地中海的厄尔巴岛后卷土重来,但在1815年6月的滑铁卢战役中再次兵败,被流放到位於西非沿岸的圣赫勒拿岛,在英国的软禁之下度过生命的最后六年。尸检报告表明他死于胃癌,但对他的真正死因存在一些质疑,其中一些学者认为他也許死于砷中毒(砒霜)。被懷疑為當時的英國政府所為。.

新!!: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一世 · 查看更多 »

拿破仑时代

拿破仑时代是欧洲和法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大体涵盖了法国大革命的第四和最后一个阶段(法国大革命的第一阶段是国民大会时期,第二阶段是国民立法议会时期,第三阶段是督政府时期)。其大致始于拿破仑·波拿巴雾月政变,推翻督政府,建立法国执政府,终于百日王朝期间的滑铁卢战役。此后维也纳会议即召开,欧洲版图又恢复到大革命之前。拿破仑带领法国走出革命和战争的焦土,重新实现了政治稳定;其与罗马天主教廷达成和解,废除了国民公会制定的许多激进宗教政策,并在1804年颁布了《民法典》——这部法典确认所有男性成年公民的政治和法律地位平等,并且建立起个人不再依靠出身而是更多依靠自身教育、职业的努力来取得成功的一个唯才是举的社会。民法典还承认了国民大会的许多温和的政策,撤回了由过度激进的国民公会通过的政策。但法典也承认了家长制,这使得妇女和儿童都成为其男性家长的从属。 拿破仑在积极整顿国内事务的同时,也试图在整个欧洲范围建立起自己的权威:他的军队征服了意大利和西班牙,占领了许多岛屿,并且迫使奥地利、普鲁士和俄罗斯与法国结盟,后者也被迫接受了法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但英国从始至终反对法国的霸权,未曾屈服于拿破仑。 拿破仑的法兰西第一帝国解体于1812年,当时拿破仑决意入侵俄国,但却低估了其部队可能遭遇的挑战。拿破仑确信沙皇正在与英国密谋,因此亲自率领 60 万大军远征莫斯科,并在莫斯科近郊的博罗季诺击败了俄军。但沙皇早已撤离并烧毁了莫斯科,这使得拿破仑的庞大军队既得不到充分的补给,也没有躲避寒冬的营地。拿破仑只得下令撤退,但俄罗斯的严冬和俄军无休止的骚扰击垮了他的军队,最后只有3万人的部队成功回到法国。各国重新结成反法同盟,终于在1814年攻克巴黎迫使拿破仑退位。1815年拿破仑复辟,反法同盟旋即重新成立,拿破仑又在滑铁卢被以英国为首的联军部队最终击败。.

新!!: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代 · 查看更多 »

拿破仑时代年表

拿破仑时代年表 (1799–1815)。拿破仑时代始于1799年的雾月政变,这次政变推翻了督政府并建立执政府,终结于1815年百日王朝期间滑铁卢战役的失败或几天后的二次退位。.

新!!: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代年表 · 查看更多 »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Guerras de independencia hispanoamericanas)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在拉丁美洲发生的一系列西属美洲对西班牙帝国的战争。当西班牙被法国入侵,众多人民主权和独立力量在南美出现。这些殖民地和西班牙之间的冲突最终导致在十多年后,南到阿根廷和智利,北到墨西哥,出现了一系列独立国家。费尔南多七世国王去世后,1833年,只有古巴和波多黎各仍在西班牙治下。直到1898年西班牙在美西战争中战败之前,西班牙都控制着这些国家。 这些冲突的特点是内战和民族解放战争,而大多数战士是西班牙裔的美洲人。他们的目标是在美洲的西班牙殖民地的独立。在海地和巴西也有其他的战争。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是在一系列革命的大环境下出现的,受到了美国革命和法国的影响。西属美洲独立战争的一个更直接的原因是西班牙王国在此期间的独特发展和法国入侵西班牙的战争。.

新!!: 法国大革命和拉丁美洲独立战争 · 查看更多 »

拉罗歇尔

拉罗谢尔(La Rochelle),法国西部比斯开湾东岸港口,滨海夏朗德省省会,著名游览胜地,人口78000人(2004年)。 拉罗谢尔邻近雷岛,两者之间有桥梁相连,拉罗谢尔港即位于雷岛与大陆之间的海峡中。 高卢人是拉罗谢尔最早的主人,其后在古罗马的统治下,该地成为葡萄酒和食盐的著名产地。拉罗谢尔正式建城于10世纪,1137年阿基坦公爵授予其独立市镇待遇。12世纪时,拉罗谢尔已经成为法国西部主要商业港口,拥有独立铸造硬币和免交部分王家税收的权力。在15世纪之前,拉罗谢尔一直是法国葡萄酒和食盐的主要输出港。百年战争中,一支法国和卡斯蒂利亚海军联军于1372年6月22日在拉罗谢尔海战中击败英格兰海军,从而一度夺取了法国近海的制海权。 宗教改革运动兴起后,拉罗谢尔皈依了新教。1568年,拉罗谢尔成为了胡格诺派(法国新教教派)的中心之一,是胡格诺派获得英格兰等新教国家支援的主要的港口。在胡格诺战争中,拉罗谢尔曾经于1572年和1627年两度被围(参见拉罗谢尔之围),最终被黎塞留率军攻占。 路易十四废除《南特敕令》后,拉罗谢尔的新教徒遭到残酷镇压,大批新教商人被迫迁居海外。部分迁居到北美洲的拉罗谢尔移民于1689年在纽约州建立了新罗歇尔。 此后,拉罗谢尔通过积极参与非洲-西欧-美洲之间的三角贸易而保持了一段时间的繁荣,当时,这里是奴隶(来自非洲)、朗姆酒(来自加勒比海)、毛皮(来自加拿大)等商品的集散地。但是,随着法国的海外领地和贸易据点在七年战争、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等战事中损失殆尽,拉罗谢尔最终无可避免地衰落下去。现在,拉罗谢尔主要是一个旅游业发达的海滨小城。.

新!!: 法国大革命和拉罗歇尔 · 查看更多 »

拉特拉普圣母修道院

拉特拉普圣母修道院(Abbaye Notre-Dame de la Trappe),一般称作拉特拉普修道院(Abbaye de La Trappe),是法国奥恩省索利尼拉特拉普的一座修道院。为严规熙笃隐修会的发源地及命名地。.

新!!: 法国大革命和拉特拉普圣母修道院 · 查看更多 »

拉菲特街

拉菲特街(Rue Laffitte)是巴黎第九区的一条街道,附近的地铁站为黎塞留-杜罗站和洛雷特圣母院站。 这条街开辟于1771年,介于意大利大道和普罗旺斯街之间。它的原名是阿图瓦街(Rue d'Artois),得名于阿图瓦伯爵,国王路易十六的弟弟, 即后来的法国国王查理十世。但是在1792年,在法国大革命期间,伯爵移居到法国之外,街道更名为赛鲁迪街(Rue Cerutti)。朱塞佩赛鲁迪是一位意大利作家,住在这条街与意大利大道交界的一座房屋内。他原是一名耶稣会会士,后来成为共和党人,并当选为法国国民议会议员。他为米拉波写的悼词。他死于同一年(1791年),这条街又以他重新命名。 拿破仑三世于1808年4月20日出生在该街15号。 波旁复辟以后,这条街的名字被改回阿图瓦街。1826年,这条街延伸到洛雷特圣母院街(Rue Notre-Dame-de-Lorette)。法国金融家和政治家雅克·拉菲特 (1767年至1844年)在27号拥有公馆。1830年7月30日,他和阿道夫·梯也尔和拉法耶特侯爵参加了法国七月革命:他们将路易-菲利普一世推上王位。由于国王查理十世允许士兵射击平民,因为他们担心,共和将导致混乱和对外战争。1830年十二月,拉菲特出任法国总理,这条街遂以他命名。拉菲特与雨果都曾住在以本人命名的街上。 在这条街的起点,与意大利大道或奥斯曼大道的交界处,有圣心圣殿的一个有趣的景观:似乎是在洛雷特圣母院教堂顶部.

新!!: 法国大革命和拉菲特街 · 查看更多 »

拉菲酒庄

拉菲·罗斯柴尔德酒庄(法语:Château Lafite Rothschild)是位于法国的一座葡萄酒庄园,自19世纪起由罗斯柴尔德家族所有。“拉菲(法语:Lafite)”一名来源于加斯科方言 "la hite" ,意为“小山丘”。在1855年的甄选中,最初只有四家波尔多酒庄获得了一级酒庄(英语:First Growth)的称号,拉菲便是其中之一。.

新!!: 法国大革命和拉菲酒庄 · 查看更多 »

拉法叶堂区 (路易斯安那州)

拉法葉縣(Lafayette Parish, Louisiana)是美國路易斯安那州中南部的一個縣。面積700平方公里。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局2000年統計,共有人口190,503。縣治拉法葉 (Lafayette)。 成立於1823年1月17日,縣名是紀念美國獨立戰爭英雄、法國大革命領導者,拉法葉侯爵。 L.

新!!: 法国大革命和拉法叶堂区 (路易斯安那州) · 查看更多 »

拉法葉縣

拉法葉縣可以指美國六個州縣的其中一個,以紀念美國獨立戰爭英雄、法國大革命領導者拉法葉侯爵:.

新!!: 法国大革命和拉法葉縣 · 查看更多 »

拉法葉縣 (威斯康辛州)

拉法葉縣(Lafayette County, Wisconsin)是美國威斯康辛州南部的一個縣,南鄰伊利諾伊州。面積1,644平方公里。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局2000年統計,共有人口16,137。縣治達令敦市 (Darlington)。 成立於1847年,縣名是紀念美國獨立戰爭英雄、法國大革命領導者,拉法葉侯爵。 L.

新!!: 法国大革命和拉法葉縣 (威斯康辛州) · 查看更多 »

拉法葉縣 (密西西比州)

拉法葉縣(Lafayette County, Mississippi)是美國密西西比州北部的一個縣。面積1,759平方公里。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局2000年統計,共有人口38,744。縣治牛津 (Oxford)。 成立於1836年2月9日,縣名是紀念美國獨立戰爭英雄、法國大革命領導者,拉法葉侯爵。 L.

新!!: 法国大革命和拉法葉縣 (密西西比州) · 查看更多 »

拉法葉縣 (密蘇里州)

拉法葉縣(Lafayette County, Missouri)是美國密蘇里州西部的一個縣,北界密蘇里河。面積1,655平方公里。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局2000年統計,共有人口32,960。縣治勒星頓 (Lexington)。 成立於1820年11月16日,縣名是紀念美國獨立戰爭英雄、法國大革命領導者,拉法葉侯爵。 L.

新!!: 法国大革命和拉法葉縣 (密蘇里州) · 查看更多 »

拉法葉縣 (佛羅里達州)

拉斐特縣(Lafayette County, Florida)是位於美國佛羅里達州北部的一個縣。面積1,419平方公里。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局2000年統計,共有人口7,022人,是該州人口第二少的縣,且比最少的利柏提縣多一人。縣治梅歐(Mayo)。 成立於1856年。縣名紀念紀念美國獨立戰爭英雄、法國大革命領導者,拉法葉侯爵。本縣為一禁酒的縣。 L.

新!!: 法国大革命和拉法葉縣 (佛羅里達州) · 查看更多 »

拉法葉縣 (阿肯色州)

拉斐特縣(Lafayette County, Arkansas)是美國密蘇里州西南部的一個縣,南界路易斯安那州,面積1,412平方公里。根據2010年人口普查統計,本縣共有人口7,645人。本縣縣治為路厄斯維(Lewisville)。 本縣於1827年10月15日成立,縣名是紀念美國獨立戰爭英雄、法國大革命領導者,拉法葉侯爵(Marquis de Lafayette)。本縣為一禁酒的縣。.

新!!: 法国大革命和拉法葉縣 (阿肯色州) · 查看更多 »

拉法耶特侯爵

吉爾伯特·杜·莫提耶,拉法耶特侯爵(Gilbert du Motier, Marquis de La Fayette,),又譯拉法葉,法国将军、政治家,同時參與過美國革命與法國革命,被譽為「兩個世界的英雄」。他一生致力於各國的自由與民族奮鬥事業,晚年還成為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的要角,親手把大革命的三色旗披在新國王路易腓力身上。.

新!!: 法国大革命和拉法耶特侯爵 · 查看更多 »

拉法耶特银元

拉法耶特银元(Lafayette dollar)是美国为了参加1900年巴黎世博会而发行的一种银质1美元硬币,由美国铸币局首席雕刻师查尔斯·爱德华·巴伯设计,是1983年以前发行的唯一一种1美元面额银质纪念币,也是首枚刻有美国公民形象的美国硬币,这位公民正是乔治·华盛顿。 1898年,多位美国名流开始提议,在巴黎为来自法国的美国独立战争英雄拉法耶特侯爵竖立纪念碑。总统威廉·麦金莱选择芝加哥商人费迪南德·佩克担任巴黎世博会的美国负责专员。佩克也支持为拉法耶特竖立纪念碑,为此他组建拉法耶特纪念委员会为纪念碑筹资。1899年3月3日,国会通过法案授权发行5万枚1美元纪念币,由委员会加价向公众销售来筹资。 硬币正面是华盛顿和拉法耶特的头像。巴伯根据让-安东尼·乌敦制作的华盛顿雕像和弗朗索瓦-奥古斯丁·卡诺斯制作的拉法耶特奖章设计两人头像。硬币背面则是根据保罗·巴特利特所制作雕像的早期草图设计,巴特利特的姓氏还出现在背面的雕像台座上。硬币面世后销量欠佳,有1万4000枚之后被财政部熔毁。现今,拉法耶特银元视成色而定,价值从数百到数万美元不等。.

新!!: 法国大革命和拉法耶特银元 · 查看更多 »

曼恩-卢瓦尔省

曼恩与卢瓦尔省(省编号49,法语:Maine-et-Loire)地处法国中西部著名的卢瓦尔河流域,是前安茹所在地,历史上和英国有紧密联系。现省会昂热(Angers),约有20万人口。.

新!!: 法国大革命和曼恩-卢瓦尔省 · 查看更多 »

替换式密码

替換式密碼,又名取代加密法,是密碼學中按規律將文字加密的一種方式。替換式密碼中可以用不同字母數為一單元,例如每一個或兩個字母為一單元,然後再作加密。密文接收者解密時需用原加密方式解碼才可取得原文本。由於拼音文字中字的組成為有限的字母,以英語為例只有26個字母,組成可能的單元數較少,因此使用替換式密碼相對較為容易,而且亦可使用簡單機械進行加密;相反,非拼音文字如中文則因單元數非常大難以使用一般加密方式,必需建立密碼本,然後逐字替換。更何況某些非拼音文字中字字皆由不同大小的字根來組字,較難轉換,因此使用替換式密碼的示例比較少。 當以替換式密碼與(或稱轉位式密碼或移轉式密碼)相比較時,可以發現轉位式密碼只是改變明文中單元的位置,而單元本身沒有轉變;相反,替換式密碼只是轉換單元,但密文中單元的位置沒有改變。 替換式密碼亦有許多不同類型。如果每一個字母為一單元(或稱元素)進行加密操作,就可以稱之為“簡易替換密碼”(simple substitution cipher)或“單表加密”(monoalphabetic cipher),另又稱為單字母替換加密;以數個字母為一單元則稱為“多表加密”(polyalphabetic cipher)或“表格式加密”(polygraphic)。單表加密只可在一個單元中使用同一種替換加密,而多表加密則可在一個單元使用不同的加密方式,明文單元映射到密文上可以有好幾種可能性,反之亦然。.

新!!: 法国大革命和替换式密码 · 查看更多 »

性悖軌法

性悖軌法(Sodomy law)是一种把特定性行为定位為性犯罪的法律,通常指肛交。有时其定义会被扩大到不能生殖的性行為,如口交、自慰等等。根据威廉·布莱克斯通的《对英国法律的注解》(Commentaries on the Laws of English),性悖軌法被限定为“違抗自然法的可惡罪行”(abominable and detestable crime against nature)或一些类似的描述性用词。这种模糊不清的用語定义,使各種特定行为都能以這種名目納入懲處範圍之中。一些中世紀基督教神學家把男上女下位以外的性交姿勢,基督徒和猶太人、穆斯林的性交行為,都視之為sodomy。 就其用词的定义而言,虽然这些法律的对象普遍适用于同性恋或异性恋,但是它往往被用来针对同性恋者。在美国的一些州里,这些法律所描述的行为被具体化和并在法律中注以严格的定义,并只用来禁止同性间的行为。在美国很多地方,女同性恋也在性悖軌法的范围内,但是一般性悖軌法仍然是用来针对男同性恋。 虽然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性悖軌法,或曾经有针对同性恋或其他性行为的法律,但是一般而言,性悖軌法是指美国法律中的Sodomy law。最好在使用这个词时注明其使用的具体范围,特别是因为通常性悖軌法被误解为只针对同性恋,但是它有时也会适用于对异性恋的性行为。.

新!!: 法国大革命和性悖軌法 · 查看更多 »

普利孟特瑞會

普利孟特瑞會(chanoines réguliers de Prémontré,或稱Prémontrés和Norbertinsso;Candidus et Canonicus Ordo Praemonstratensis)是羅馬天主教律修會的一個修道會,由聖諾伯特于1120年成立於法國拉昂。 諾伯特與聖伯爾納鐸是至交,因此也被後者崇信的熙篤會理念影響。同熙篤會一樣,普利孟特瑞會會員不是僧侶,而屬於修道士,他們常在所生活的修道院周邊地區為當地教區的人民講道。.

新!!: 法国大革命和普利孟特瑞會 · 查看更多 »

普罗旺斯

普罗旺斯(Provence),法国东南部的一个地区,古代时是古罗马的一个行省,毗邻地中海,和意大利接壤。从阿尔卑斯山经里昂南流的罗纳河,在普罗旺斯附近分为两大支流,然后注入地中海。 历史上的普罗旺斯地域范围变化很大,古罗马时期普罗旺斯行省北至阿尔卑斯山,南抵比利牛斯山脉,包括整个法国南部。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普罗旺斯成为5个行政省份之一。到了1960年代,法国被重新划分为22个大区,普罗旺斯属于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 普罗旺斯境内有艾克斯、马赛等名城,并出产优质葡萄酒。此地区物产丰饶、阳光明媚、风景优美,从古希腊、古罗马时代起就吸引着无数游人,至今依然是旅游胜地。普罗旺斯的薰衣草花田更是难得的美景。.

新!!: 法国大革命和普罗旺斯 · 查看更多 »

普遍選舉

普遍選舉(universal suffrage,universal adult suffrage,general suffrage,或common suffrage),又稱普通選舉權、普選、普及選舉、普通選舉、普遍选举权,在民主政體中,將选举权延伸至任何一個成年公民,稱為普通選舉,但是這個權利通常不包括未成年人,以及未擁有國籍的非公民與特定人士。擁有普選權,也代表,在這個國家中,无论性别、年龄、种族、信仰、社会状况,只要是成年公民,都有选举投票。.

新!!: 法国大革命和普遍選舉 · 查看更多 »

普魯士

普鲁士(Preußen;普鲁士语:Prūsa;Prusy;Prūsai;Borussia或Prutenia)乃中世紀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存在於中北部歐洲的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歷史上是德意志统一以及德意志帝國立國的主要力量。此名稱之涵義在不同時期有變遷。.

新!!: 法国大革命和普魯士 · 查看更多 »

普法尔茨

普法尔茨(Pfalz;Palatinate)是德国历史上一种特殊领地的名字。这种领地的领主称为普法尔茨伯爵(德语:Pfalzgraf;英语:Count palatine),这个头衔的意思是“王权伯爵”(或译为“行宫伯爵”),来自于罗马的帕拉蒂尼山。在普法尔茨领地内,普法尔茨伯爵拥有行使王权的能力。 普法尔茨伯爵作为一种职位的出现最早是为了作为君主(罗马人民的国王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该地的直接代表。但是后来这种职位变成世袭的了。 德国历史上出现过的普法尔茨领地主要有洛林-普法尔茨伯國、莱茵-普法尔茨伯國和最为著名的普法尔茨选侯国(Kurpfalz)。同时也存在着其它普法尔茨领地。 需要注意的是,历史上的普法尔茨选侯国比位于莱茵河左岸的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大得多,领土范围涵盖莱茵兰-普法尔茨州和法国北部的阿尔萨斯部分区域。普法尔茨选侯国原来的领土还包括位于莱茵河东岸的海德堡和曼海姆。.

新!!: 法国大革命和普法尔茨 · 查看更多 »

10月16日

10月16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289天(闰年第290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76天。.

新!!: 法国大革命和10月16日 · 查看更多 »

10月26日

10月26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299天(闰年第300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66天。.

新!!: 法国大革命和10月26日 · 查看更多 »

10月5日

10月5日是阳历年的第278天(闰年是279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87天。.

新!!: 法国大革命和10月5日 · 查看更多 »

11月2日

11月2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306天(闰年第307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59天。.

新!!: 法国大革命和11月2日 · 查看更多 »

11月3日

11月3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307天(闰年第308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58天。.

新!!: 法国大革命和11月3日 · 查看更多 »

11月8日

11月8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12天(闰年第313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53天。.

新!!: 法国大革命和11月8日 · 查看更多 »

12月14日

12月14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48天(闰年第349天),离全年结束还有17天。.

新!!: 法国大革命和12月14日 · 查看更多 »

1785年

没有描述。

新!!: 法国大革命和1785年 · 查看更多 »

1788年

没有描述。

新!!: 法国大革命和1788年 · 查看更多 »

1789年

没有描述。

新!!: 法国大革命和1789年 · 查看更多 »

1789年法国三级会议

1789年三级会议,是法国自1614年之后第一次举办的三级会议,也是法国历史上最后一次。三级会议由三个阶级的代表全体国民的构成:第一阶级(教会)、第二阶级(贵族)和第三阶级(资产阶级、城市平民、农民等)。会议由国王路易十六召开,主要目的是为了尽快提出解决政府经济危机的方案。1789年5至6月间,会议进行了数周,但终因第三等级对自己的代表力有异议而解散。这次会议促使一般民众自行组织國民議會,并最终引发了法国大革命。.

新!!: 法国大革命和1789年法国三级会议 · 查看更多 »

1789社

1789社或1789爱国社 (法语: Club de 1789或Société patriotique de 1789), 是法国大革命期间的一个政治俱乐部。此社于1790年5月在巴黎皇家宫殿的一场节日宴会上成立,创始人多为布雷顿俱乐部的温和派, Timothy Tackett,.

新!!: 法国大革命和1789社 · 查看更多 »

1791年

没有描述。

新!!: 法国大革命和1791年 · 查看更多 »

1792年

没有描述。

新!!: 法国大革命和1792年 · 查看更多 »

1792年6月20日示威遊行

1792年6月20日示威遊行(Journée du 20 juin 1792) 是法國大革命期間,巴黎人民所做出最後的和平努力,试图說服法蘭西國王路易十六放棄他目前的政策,並遵循他們認為具有同理心的執政方法。 示威游行的目標是說服政府強制執行國民立法議會的裁決,保衛法國對抗外來的侵略,維護的精神。示威者希望國王收回他先前對議會通過發案的否決,並召回被他罷黜的吉倫特派部長。 這場示威遊行沒有成功,也是法蘭西尝试建立君主立憲制的最後階段。 在1792年8月10日暴動後,君主立憲制崩解了。.

新!!: 法国大革命和1792年6月20日示威遊行 · 查看更多 »

1793年

没有描述。

新!!: 法国大革命和1793年 · 查看更多 »

1793年5月31日-6月2日的暴動

1793年5月31日- 6月2日的暴動,標誌著法國大革命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5月31日-6月2日三天的暴動,導致吉倫特派在巴黎包括無套褲漢,雅各賓俱樂部以及國民公會中山嶽派的勢力的壓力下殞落。由於它的影響和重要性,三日暴動被列为法國大革命中的三大民眾起義之一。另两个分别是1789年7月14日的攻占巴士底獄和1792年的八月十日事件。.

新!!: 法国大革命和1793年5月31日-6月2日的暴動 · 查看更多 »

1801年教務專約

1801年教務專約(Régime concordataire français)簽訂者為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執政拿破崙與羅馬天主教会教宗庇護七世,簽定時間為1801年7月15日。於巴黎和羅馬兩地分別簽訂的該條約,恢復法國大革命之前的教廷地位,並加入優惠天主教於法國發展的法律。1905年,法國政府以政教分離為由,廢除該專約。.

新!!: 法国大革命和1801年教務專約 · 查看更多 »

1824年美国总统选举

1824年美国总统选举在1824年10月26日到1824年12月2日期间举行。约翰·昆西·亚当斯在1825年2月9日最终当选为第六任美国总统,但亚当斯并不是当时得票最多的总统候选人,当时安德鲁·杰克逊得票最多但没有当选,因为根据美国宪法第十二修正案,只有竞选人赢得絕對多数的选举人团票才可以当选,但当时四位候选人没有一人票数过半,所以最终交付众议院裁决,由代表24個州多數黨的24名眾議員,針對選舉人票最多的三名候選人舉行應變投票,亞當斯獲13票,超前傑克遜的7票、庫勞福德的4票,當選總統。1824年美国总统选举成为在美国宪法第十二修正案通过以后唯一一个总统由众议院投票产生的选举。.

新!!: 法国大革命和1824年美国总统选举 · 查看更多 »

1830年革命

1830年革命是指1830年代初期歐洲革命力量與貴族間的對抗。實際發生時間為1830年-1832年。該活動源自1830年7月26日,法國國王查理十世頒布一連串壓制自由主義與民族主義的法律。此擴充貴族勢力並限制公民權利的法案,導致街頭罷工與武力革命。響應者則有波蘭、比利時、義大利、德意志、希臘等地區。此革命活動成功者有法國、比利時與希臘。其中,法國廢除了君主專制,成功成立一個君主立憲制的政府,比利時與希臘獨立。不過波蘭、德意志和義大利則均被俄羅斯帝國和奧地利帝國的君主專制政府鎮壓。其中,波蘭更被俄國沙皇政權併吞。.

新!!: 法国大革命和1830年革命 · 查看更多 »

1848年革命

1848年革命,也称民族之春(英语:Spring of Nations)或人民之春(英语:Springtime of the Peoples),是在1848年欧洲各国爆发的一系列武裝革命。这一系列革命波及范围之广,影响国家之大,可以说是欧洲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革命运动。第一场革命于1848年1月在意大利西西里爆发。随后的法国二月革命更是将革命浪潮波及到几乎全欧洲。但是这一系列革命大多都迅速以失败告终。尽管如此,1848年革命还是造成了各国君主与贵族体制动荡,并间接导致了德国统一及意大利统一运动。.

新!!: 法国大革命和1848年革命 · 查看更多 »

1889年世界博覽會

1889年世界博覽會在法國首都巴黎舉行,自5月6日至10月31日,為期共150天,目的是紀念法國大革命起點——巴士底監獄暴動——百週年,在這場世界博覽會,艾菲爾鐵塔成為最耀眼的代表,於1889年建立完成,並且以它作為展覽會場的入口。 這場博覽會有三十五個國家參展,佔地0.96平方公里(九十六公頃),包括戰神廣場(Champs de Mars)、the Trocadéro、奧塞碼頭(quai d'Orsay)、一部份的塞納河和 the Invalides esplanade。總計花費:41,500,000法郎,回收金額49,500,000法郎,人次:32,250,297人。 Category:1889年 Category:巴黎歷史 Category:世界博览会.

新!!: 法国大革命和1889年世界博覽會 · 查看更多 »

18世纪

1701年1月1日至18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18世纪。這個世紀注重的是“穩定”與“和諧”,卻也是人們對自然探索的萌芽期。民主思潮逐渐燃起,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政治上,歐洲各國開始與中國、印度和土耳其進行小規模的通商貿易,並持續在東南亞與大洋州建立殖民據點。此時多數的君主制國家(如大清帝国、蒙兀兒帝國、法蘭西帝國、奥斯曼帝国、奧地利帝國、俄羅斯帝國)正處於全盛時期,但民主思潮卻逐漸燃起,並以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影響最深。 學術上,在西歐興起的啟蒙運動開始挑戰基督教教會的思想體系,使科學的成果感染到社會的各個層面,而歐洲以外的地區也透過傳教與貿易的方式接觸這思潮,進而產生小規模的學術復興運動。 另外,由於商業上的需要,部分技術孕育而生,成為工業革命之濫觴。而在技術外,生產與管理方式在西歐逐漸發生改變:傳統世襲的學徒制逐漸被破壞,分工與工廠生產方式開始抬頭。 藝術與文化上,追尋希臘與古羅馬風格的新古典主義盛行西方世界,並影響印度與中國的宮廷藝術。但同樣的,中國和大洋洲的文化物品流入歐洲,使西方世界的上流社會吹起十分表面的異國風。.

新!!: 法国大革命和18世纪 · 查看更多 »

1958年伊拉克革命

1958年伊拉克革命发生于1958年7月14日的伊拉克王国,又称“1958年伊拉克政变”、“7月14日革命”。阿卜杜勒-卡里姆·卡塞姆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国王费萨尔二世的政权,建立伊拉克共和国。 从1958年7月14日至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虽然历经多次政变,伊拉克始终是奉行阿拉伯民族主义的一党制阿拉伯國家。.

新!!: 法国大革命和1958年伊拉克革命 · 查看更多 »

1989年

没有描述。

新!!: 法国大革命和1989年 · 查看更多 »

19世纪哲学

19世纪哲学从哲学史的观点考察,始于笛卡尔和培根的近代哲学以德国唯心主义形式走向顶峰。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功利主义、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实用主义各种思潮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现代哲学的起点。此外,以“回到康德那里去”为口号的新康德主义也成为哲学一大流派。 这一时期从社会背景上来看,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哲学家们的思想开始迅速传播,康德、卢梭等巨匠划时代的著作对新一代的思想家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所引发的工业革命、民主思潮的影响普及开来,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帝国主义的扩张之间所产生的矛盾(贫困、殖民地支配、共同体崩溃等等)导致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随着社会变迁而诞生的诸多变革,使得人们开始对诸多传统进行理性的批判。其中对基督教、牛顿力学和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反思使人类在诸多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新!!: 法国大革命和19世纪哲学 · 查看更多 »

2010年12月

没有描述。

新!!: 法国大革命和2010年12月 · 查看更多 »

2千纪

2千纪,或称第2个千年,是指从1001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的1000年,包括了中世紀中期(High Middle Ages)、文艺复兴、早近代(Early Modern Age)、殖民主义时代、工业化时代、民族国家和民主的兴起,并于20世纪伴随着科学的影响、教育的推广、医疗和疫苗的普及达到鼎盛而结束。 中世纪(middle ages)指的是罗马帝国被倾覆的黑暗時期到文艺复兴之前的这段时间,这个时期孕育发展了封建社会。 尽管近几个世纪来,战争的规模空前巨大,十字軍東征、匈人的再崛起、突厥人與蒙古人的入侵、两次世界大战、乃至於高科技武器如原子弹等纷纷投入使用。但令人欣慰的有由全世界有志之政治人物的共同維護與發展、告诫暴力的宗教活动,再加上跨国界治疗伤病的医生和医护人员,以及象征和平与友谊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進一步展現各國的民族國力。 新的技术不断从各国政府、個人、企業、学术机构進一步研发。活字、收音机、电视,以及全球因特网的发展,使信息得以在分秒之间,以声音、图像以及印刷品等形式,来教育、娱乐及警示万千人类。 中國歷史自本千紀初的北宋以及周邊的遼、西夏、歷經南宋(周邊的金、西夏和蒙古)、元、明、清各朝代交替,直至本千紀最後推翻前清帝制、建立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1949年,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大陸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从16世纪开始,亚洲、欧洲、非洲等许多人开始新世界,开始了日益进展的全球化进程。全球貿易產生許多集團等跨国公司的产生,同时在多个国家拥有办公室,甚至武裝力量。 世界人口在这千年的头七个世纪中增加了一倍,从公元1000年的2.888亿人增加到公元1100年的3.105亿,公元1200年的4.04亿,公元1300年的3.968亿,公元1400年的3.62亿,公元1500年的4.757亿,公元1600年的6亿人;在最后4个世纪中,世界人口增加了10倍,在公元2000年时已超过60亿。.

新!!: 法国大革命和2千纪 · 查看更多 »

5月8日

5月8日是阳历年的第128天(闰年是129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237天。.

新!!: 法国大革命和5月8日 · 查看更多 »

6月20日

6月20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71天(闰年第172天),离全年结束还有194天。.

新!!: 法国大革命和6月20日 · 查看更多 »

7月13日

7月13日是阳历年的第194天(闰年是195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71天。.

新!!: 法国大革命和7月13日 · 查看更多 »

7月14日

7月14日是阳历年的第195天(闰年是196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70天。.

新!!: 法国大革命和7月14日 · 查看更多 »

7月17日

7月17日是阳历年的第198天(闰年是199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67天。.

新!!: 法国大革命和7月17日 · 查看更多 »

7月28日

7月28日是阳历年的第209天(闰年是210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56天。.

新!!: 法国大革命和7月28日 · 查看更多 »

8月10日

8月10日是阳历年的第222天(闰年是223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43天。.

新!!: 法国大革命和8月10日 · 查看更多 »

8月13日

8月13日是阳历年的第225天(闰年是226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40天。.

新!!: 法国大革命和8月13日 · 查看更多 »

8月25日

8月25日是阳历年的第237天(闰年是238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28天。.

新!!: 法国大革命和8月25日 · 查看更多 »

8月26日

8月26日是阳历年的第238天(闰年是239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27天。.

新!!: 法国大革命和8月26日 · 查看更多 »

9月13日

9月13日是阳历年的第256天(闰年是257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09天。 在英國和北美十三州,因1752年將曆法從儒略曆轉換至格里曆,故該年沒有9月13日。.

新!!: 法国大革命和9月13日 · 查看更多 »

9月21日

9月21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264天(闰年第265天),离全年结束还有101天。.

新!!: 法国大革命和9月21日 · 查看更多 »

9月2日

9月2日是阳历年的第245天(闰年是246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20天。 在大多數天主教國家以及英國和北美十三州,因1752年將曆法從儒略曆轉換至格里曆,故該年9月2日的下一天為9月14日。.

新!!: 法国大革命和9月2日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法國大革命法國革命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