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尚豐王
尚豐(;)是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的第八代國王。1621年至1640年在位。神號天喜也末按司添()。他是大金武王子尚久的第四子(尚久是第五代國王尚元王的第三子),是尚賢王和尚質王的父親。 1616年,尚豐作為人質前往薩摩藩,同年冬被釋歸國,任尚寧王朝廷的攝政;同時因尚寧王無子,且尚寧王原先指定的王位繼承人尚熙(島添大里王子朝長)在薩摩入侵琉球之後失勢,尚豐的長子尚恭(浦添王子朝良)遂被過繼給尚寧王,並立為世子。1619年領中城間切封地,稱中城王子朝昌。1621年尚寧王逝世,因尚恭年幼,群臣遂在三司官毛鳳朝(讀谷山親方盛韶)的提議下擁立尚豐繼位。 1632年(崇禎五年),琉球在被薩摩藩佔領的島嶼建立館舍,從此以後琉球淪為薩摩藩的傀儡政權。 1636年(崇禎九年),琉球王的稱號被薩摩藩剝奪,改稱琉球國司。.
查看 毛鳳朝和尚豐王
尚恭
尚恭(浦添王子朝良,)是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王族。他是尚豐王的長子,尚梅岩(我謝上森按司加那志)所生。童名真三良金。 據《球陽》記載,1620年(萬曆四十八年),尚寧王無子,群臣商議立尚恭為世子。同年尚寧王病逝。因世子尚恭年僅九歲,不能臨朝治國,三司官毛鳳朝(讀谷山親方盛韶)提議先擁立尚恭之父尚豐(中城王子朝昌)為王。於是尚豐王即位,立尚恭為世子。 1631年,尚恭未即位而卒,年僅20歲。葬之於玉陵,祀於天界寺。尚豐王哀痛不已,於是封尚恭的女兒思乙金為浦添按司加那志,是為向姓高嶺家之祖。.
查看 毛鳳朝和尚恭
琉球三司官列表
三司官又稱法司,是琉球國朝廷的最高執政官員,分為丑日番、巳日番、酉日番三名。 以下是琉球三司官列表。.
查看 毛鳳朝和琉球三司官列表
琉球国
琉球国(),又稱琉球王國,是琉球历史上第一尚氏王朝和第二尚氏王朝两个朝代的统称和共有国号,也包括早期三山时代的山南、中山、山北三个王国(作为其共同的对外自称)。 琉球国的地理位置在臺灣和九州之间,曾经向中国的明、清两代朝贡,遭日本薩摩藩入侵後也向萨摩藩、江户幕府朝贡。琉球国多次遭受諸島外部勢力的入侵,特別是1609年(明万历三十七年,日本庆长十四年)萨摩藩的入侵以後,萨摩藩控制并干涉了琉球国的內政。琉球国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东北亚和东南亚贸易的中转站著称,贸易发达,号称“万国津梁”。 1871年,日本在全國實施廢藩置縣,琉球國被當作令制國編入鹿兒島縣。1872年,琉球國被改設為琉球藩。1879年3月11日,日本兼併琉球,廢除琉球藩,編入鹿兒島縣;同年,以琉球之地設置沖繩縣。.
查看 毛鳳朝和琉球国
馬良弼
良弼(;)號汝舟,和名名護親方良豐(),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時期大臣。童名太良金。他是馬世榮(名護親方良員)之子,馬良詮(名護親方良意)之孫。 1551年生於首里城。1579年,為進貢及謝冊封尚永王之恩事,以王舅的身份,與長史鄭迵(謝名親雲上利山)一起出使明朝。在北京期間,蕭崇業、謝-杰-贈送給馬良弼「國佐元勲」四字匾額。歸國後,因功升三司官座敷。 1592年,其父馬世榮退隱。因兄長馬良輔(伊計親方良眞)早卒,馬良弼遂以次子的身份繼承家督之位。同年就任三司官,領名護間切總地頭。 當時日本逐漸強大,島津義弘致書琉球,聲稱日本要出兵朝鮮,要求琉球提供糧草支援。馬良弼與翁寄松(城間親方盛久)都認為琉球弱小、日本強大,主張對日本和好,同主戰派的鄭迵、向里瑞(浦添親方朝師)意見相對。1605年,翁寄松在與鄭迵的政治鬥爭中失勢,尚寧王轉而傾向對日強硬的態度。 1606年,冊封使夏子陽、王士楨到達琉球,贈送給馬良弼「世承天寵」四字匾額。 1609年,薩摩藩派遣樺山久高、平田增宗率兵入侵琉球。尚寧王得知消息後,派馬良弼、毛鳳朝、菊隱、喜安等人前往北山。馬良弼在此期間的行為,各史料是矛盾的。一說馬良弼率一千名首里親軍前往北山防禦,但中薩軍伏兵之計,兵敗被俘;馬良弼仰天痛哭而不投降,因此受到薩軍的尊敬。而另一種說法是馬良弼前往北山的運天港,至薩摩軍中請罪,並留在薩摩軍中作人質,引導薩摩軍開入那霸港。 薩摩軍包圍首里城後,尚寧王向薩摩投降,並先至馬良弼府邸暫時居住。尚寧王等人被擄至鹿兒島時,馬良弼同毛繼祖(豐見城親方盛續)被留下,一同管理首里城。 1611年尚寧王歸國後,馬良弼繼續擔任三司官之職。1612年(萬曆四十一年),再以謝恩王舅的身份出使明朝,並就進貢之事同明朝交涉。翌年歸國。 馬良弼於1614年致仕,由毛繼祖繼任其職。1615年,尚寧王向明廷報稱馬良弼因交涉進貢一事失敗而遭到處決;事實上,根據《中山世譜》的記載,馬良弼並未遭處死,翌年出使薩摩藩,告知赴明謝恩完竣之事。 1617年逝世。.
查看 毛鳳朝和馬良弼
讀谷山盛韶
#重定向 毛鳳朝.
查看 毛鳳朝和讀谷山盛韶
鄭迵
鄭迵(;)和名謝名親方利山(),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的政治、軍事人物。 鄭迵是福建長樂移民鄭肇祚的後裔。1540年出生於琉球國久米村的鄭氏湖城殿內家族裡,其父鄭祿任通事一職。16歲作為官生前往明朝,入學國子監達六年之久,歸國後任職於琉球國朝廷,負責管理向明朝朝貢的事務,領浦添間切謝名村地頭。1579年隨馬良弼赴明朝朝貢。親明派官生出身的鄭迵,在思想上與精通日本文化的三司官翁寄松(城間親方盛久)互相對立。1605年,翁寄松因為鄭迵的讒言被貶為地頭職。翌年,57歲的鄭迵被任命為新的三司官,成為琉球歷史上第一位擁有中國血統的三司官。 鄭迵在《喜安日記》里以「若那」的名字登場。根據喜安的描述,鄭迵是一位「身高六尺、膚色黝黑」的健壯男子。他是琉球王府中親明派的代表人物。 1591年,薩摩藩島津義弘致書尚寧王,指出豐臣秀吉欲出兵朝鮮,命令琉球在明年二月前,將7500人十個月的糧食運至薩摩藩的坊津,然後設法運往朝鮮。鄭迵認為這是十分無理的要求,主張強硬的拒絕這一要求;並且遣使向明朝報告,稱日本欲從朝鮮入侵中國。1598年,琉球的進貢船遇風漂至日本仙台,德川家康遣返了船隻,要求琉球遣使向日本謝恩,又遭鄭迵拒絕並厲聲斥責。 1609年,薩摩藩遣樺山久高入侵琉球。薩軍進犯那霸港時,鄭迵與毛繼祖(豐見城親方盛續)奉命防禦,分別據守那霸港附近的三重城和屋良座森城二城都是那霸港的衛城,建於公元1554年奮力抵抗,但最終那霸港被攻陷,鄭迵被俘。首里城被攻破後,鄭迵同尚寧王等貴族被虜至鹿兒島。此後鄭迵被囚禁。島津忠恆遣人勸降鄭迵,但他拒不投降。 1611年,島津忠恆企圖強迫尚寧王等人簽署《掟十五條》(掟十五ヶ条),臣服於江戶幕府並接受薩摩藩的支配,遭鄭迵的嚴詞拒絕和厲聲斥罵。憤怒的島津忠恆下令殺死鄭迵。其死因,共有兩種說法:一說被斬首,柯喬治《沖繩:一個島國的人民及歷史》(Okinawa, the history of an island people),Tuttle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165頁一說被烹刑處死。http://nccui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4595/10/59503210.pdf 鄭迵在臨刑前,尚寧王擔心無人可以委託朝貢之事。鄭迵向尚寧王推薦蔡堅(喜友名親雲上)有外交官的才能,因此在鄭迵死後,尚寧王任命蔡堅為總理唐榮司。 此外,相傳鄭迵精通唐手拳。薩摩藩欲將他殺死,因武藝高強,未能成功。後來數名武士合力上前,方才將他殺死。 鄭迵死後,其府第遭薩摩武士焚燬。其弟鄭週也遭薩摩通緝。謝名一族從此以後開始衰落。鄭週秘密出奔北中城隱居,今日的鄭氏島袋家即為鄭週的後代。.
查看 毛鳳朝和鄭迵
慶長琉球之役
慶長琉球之役,又稱薩摩侵入、島津侵入、琉球征伐、琉日戰爭、己酉倭亂、己酉薩摩之亂等,指的是1609年日本薩摩藩入侵琉球國的事件。這次戰役使琉球成為薩摩藩的附庸國,直到1879年琉球國被日本吞併為止。.
查看 毛鳳朝和慶長琉球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