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林格·斯塔

指数 林格·斯塔

林戈·斯塔尔爵士(Sir Ringo Starr,)原名--·斯塔基(Richard Starkey),出生于英國利物浦,以林戈·斯塔尔(Ringo Starr)為藝名,斯塔尔是一名非常出色的英國音樂人、歌手、作曲人及演員,音乐生涯當中以1962年8月16日到1970年作為披头士鼓手最爲人知。当1960年披头士组建时,斯塔尔是另外一只利物浦乐队(Rory Storm and the Hurricanes)的鼓手,他于1962年8月加入披头士,取代皮特·贝斯特成为鼓手,除了作为鼓手以外,他还是一些成功的披头士歌曲的演唱者,例如《With a Little Help from My Friends》、《Yellow Submarine》、披头士翻唱版本的《Act Naturally》等,林戈还是《What Goes on》等歌曲的合作词曲作者,以及《Don't Pass Me By》、《Octopus's Garden》的独创词曲作者。 林戈作为披头士鼓手取得的成就广受赞扬,他称自己为“非同寻常的并风趣十足的鼓手”,鼓手史蒂夫·史密斯评价说林戈的广受欢迎“树立了一个新的榜样”并“使得我们把鼓手看做乐队中的一个同等重要的创作者”。在2011年,林戈被《滚石》的读者评选为历史上最伟大的鼓手第五名。 林戈·斯塔尔是披头士成员中最受称赞的演员,在披头士的电影中担任主角,并在披头士时期和后披头士时期出演大量其他电影,在1970年披头士解散后,林戈也凭借一些单曲和专辑获得成功,在此同时,他也和其他三位同样名利双收的前披头士成员合作录音。他也出现在一些电视纪录片中,还主持了一些电视节目,并为前两部火車頭日記配音。从1989年开始,林戈组建巡演,此后,乐队阵容经历了12次变化。.

87 关系: A Day in the LifeAll My LovingAll You Need Is LoveAnna (Go to Him)Ask Me Why埃里克·克莱普顿塑胶小野乐队左轮手枪 (披头士专辑)上帝 (约翰·列侬歌曲)万物必将消逝乔治·马丁庞凤仪保罗·麦卡特尼傑樂米·希拉里·波布前披头士成员间的合作創作歌手Because (披頭四歌曲)Carry That WeightCome Together皮特·贝斯特皇后學院第56届格莱美奖素食主义者莉萨约翰·列侬约翰·列侬之死Eleanor Rigby飆馬野郎香港小姐競選马丁·斯科塞斯詹姆斯·紐頓·霍華黄色潜水艇黄色潜水艇 (电影)辛普森一家特邀明星列表艾比路Golden Slumbers (披頭四歌曲)Help! (歌曲)Helter SkelterHere Comes the SunHey BulldogHey JudeI Want to Hold Your HandI Want You (She's So Heavy)In My LifeLet It BeLet It Be... NakedLove Me DoMaxwell's Silver HammerMean Mr. MustardMiseryNowhere Man...Octopus's GardenOh! DarlingOnly You (And You Alone)Please Please Me (單曲)Polythene PamRingo StarrShe Came In Through the Bathroom WindowSomethingSun King (披頭四歌曲)The Beatles (专辑)The End (披頭四歌曲)Ticket to Ride (歌曲)Twist and ShoutWhen I'm Sixty-Four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Yellow Submarine (歌曲)Yesterday and TodayYou Never Give Me Your Money披头士屋顶演唱会披头士广场披頭四樂隊搖滾名人堂成員列表格莱美奖最佳新人椎名林檎橡皮靈魂比伯軍曹寂寞芳心俱樂部比耶稣更受欢迎汤姆·费尔顿湯瑪士小火車濱田岳朱利安·列侬想要變得溫柔托德·朗德格伦1 (披头士专辑)1960年代2008年世界音樂獎7月7日 扩展索引 (37 更多) »

A Day in the Life

《A Day in the Life》(译名:生命中的一天)是披頭四专辑《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的最后一首歌曲。这首歌署名为藍儂-麥卡尼,由約翰·藍儂和保羅·麥卡尼单独创作的部分组成,另加上管弦乐段落。藍儂的歌词受当时报纸文章的启发,而麥卡尼是在怀旧他的青年时代。把歌的各个部分由管弦乐滑音连接,以及用持续的钢琴和音结束全曲的决定是在歌曲录制完成后作出的。 歌词“I'd love to turn you on”一句被认为指涉毒品,因此这首歌一开始被BBC禁止在广播上播出,禁播令最後在1972年3月13日才解除。这首歌在随专辑首发后,被作为单曲B面发行,也被收入各个精選集中。它被很多其他艺人翻唱,包括史汀、巴比·达林、、、、尼爾·楊、多莉·艾莫絲、傑夫·貝克、比吉斯、、克里斯·康奈爾、Phish乐队,以及2008年后保羅·麥卡尼在现场的演出。这首歌在《滚石杂志》的“500首史上最伟大的歌曲”榜单上排行第28位。该杂志也把该曲列为披頭士最好的歌曲。.

新!!: 林格·斯塔和A Day in the Life · 查看更多 »

All My Loving

《All My Loving》是一首披头士乐队的歌曲,收录于1963年专辑《With the Beatles》中。该曲由保罗·麦卡特尼创作,署名为列侬-麦卡特尼。它在加拿大以单曲形式发行,登顶该国排行榜。尽管这首歌在英美两国都没有发行单曲,但它在广播上非常流行,促使百代唱片以它为标题曲发行了迷你專輯。1964年2月9日,该曲是披头士第一次在美国埃德·沙利文秀上登场时唱的第一首歌。 关于本歌的创作,麦卡特尼说道:“这首歌是我第一次先写歌词再谱曲。……自那以后我也几乎再没那样做过。”书信体歌词与前作《P.S. I Love You》类似。列侬在1980年《花花公子》杂志的采访中表达了他对该曲的喜爱:“这是首极好的作品。……但我弹的吉他不怎么样。”.

新!!: 林格·斯塔和All My Loving · 查看更多 »

All You Need Is Love

《All You Need Is Love》為英國樂隊披頭四的一首單曲,由約翰·藍儂創作。當時英國廣播公司邀請樂隊為英國寫一首曲,樂隊在1967年6月25日的直播節目Our World中首次唱此曲,當時估計有26個國家4億人收看。歌曲也被收錄在專輯《奇幻之旅》及在電影《黃色潛水艇》中。.

新!!: 林格·斯塔和All You Need Is Love · 查看更多 »

Anna (Go to Him)

《Anna (Go to Him)》,或简称《Anna》,是一首美国歌手的原创歌曲。他的版本于1962年9月17日由Dot Records作为单曲发行。披头士乐队的翻唱版本被收录于他们1963年的处女专辑《Please Please Me》中。.

新!!: 林格·斯塔和Anna (Go to Him) · 查看更多 »

Ask Me Why

《Ask Me Why》是一首披头士乐队的歌曲,原先作为打榜单曲《Please Please Me》的B面在英国发行。该曲也被收录于他们在英国的首张专辑《Please Please Me》中。.

新!!: 林格·斯塔和Ask Me Why · 查看更多 »

埃里克·克莱普顿

艾瑞克·帕特里克·克莱普顿(Eric Patrick Clapton,),英國音樂家、歌手及詞曲作家。他曾經獲得過18座葛莱美獎,是20世纪最成功的音樂家之一,目前唯一獲得三個摇滚名人堂成就的藝人,一次為個人獨唱,另外二次在雛鳥樂隊和奶油樂隊 。他是有史以来最偉大的吉他手之一,《滾石杂志》评选的史上一百大吉他手在2003年評選列為史上的第4名 ,2011年滾石雜誌一百大吉他手評選列為史上的第2名,滾石雜誌發表的百大摇滚艺术家里面排名53位。《吉普森吉他》的“所有時間的50名吉他手”排名第4。他在2009年時代雜誌的“十佳電吉他演奏員”中名列第5。全英音樂獎1987年傑出貢獻獎,2004年被英國皇室授予白金漢宮CBE勳章,2017年法國授予藝術與文學勳章。1998年創立安提瓜島十字路口中心,慈善機構用來安置酒精中毒和吸毒者的治療。 雖然克莱普顿的曲風多變,但是他的大部分作品还是基于藍調根源的風格。他是一个音乐的改革者,他的主要贡献,包括對於藍調的堅持而離開漸漸趨向流行樂的雛鳥樂隊,他是藍調摇滚的先驅,在離開雛鳥樂團後,加入以英國藍調音樂為主的期间,以及後來以藍調為基調的迷幻摇滚在奶油樂隊時期,再到盲目信仰乐團。他成功地從三角洲藍調先驅羅伯·強生代表作歌曲十字路口藍調在奶油樂隊時期發行專輯,到後來收錄在專輯《我和羅伯·強生先生》。音乐风格後來也多種嘗試變化從藍調到藍調搖滾再到流行摇滚。 代表作歌曲有〈〉和〈〉,專輯有《》和《》及雷鬼樂代表作在1974年專輯《》,得到重大的成功,銷售量有黃金認證,其中重新詮釋雷鬼樂之父巴布·馬利的我射殺警長也得到告示牌熱門單曲第一,幫助雷鬼音樂進入到大眾市場, 克萊普頓詮釋此曲在2003年被入選葛萊美名人堂。.

新!!: 林格·斯塔和埃里克·克莱普顿 · 查看更多 »

塑胶小野乐队

塑胶小野乐队(Plastic Ono Band)是约翰·列侬和小野洋子宣告的乐队概念,在1969年披头士乐队解散前成立。 1968年,列侬和小野开始了恋爱和艺术合作关系,合作发行了实验专辑《Unfinished Music No.1: Two Virgins》。在1969年春季发行专辑《Unfinished Music No.2: Life with the Lions》后,他们决定未来的作品都会归于“塑胶小野乐队”名下。关于这个名字,小野说:“和约翰在一起前,我受邀在柏林演出。我想要用四个里面装有录音机的塑料支架作为我的乐队。我把这个故事告诉了约翰,他立即想出了‘塑胶小野乐队’这个新词。” 随后,乐队吸引了很多音乐家的合作,其中包括,Yes乐队的鼓手和艾瑞克·克莱普顿,在录音室中乐队也与包括乔治·哈里森、菲尔·斯佩克特、比利·普莱斯顿、谁人乐队的鼓手凯斯·穆恩等音乐家进行合作录音。 这一乐队概念随1975年约翰·列侬的隐退而解散。在2009年,肖恩·列侬、小野洋子、Yuka Honda、Cornelius重新组建成乐队,并先后和金·戈登、、贝蒂·蜜勒、保罗·西蒙、Lady Gaga等艺人合作。.

新!!: 林格·斯塔和塑胶小野乐队 · 查看更多 »

左轮手枪 (披头士专辑)

《左轮手枪》(Revolver)是英國搖滾樂團披头士的第七張录音室專輯,音樂製作人乔治·马丁。該專輯由EMI旗下Parlophone唱片於1966年8月5日在英国发行,三天之後於美國发行。這張專輯標誌著樂團從1965年的《Rubber Soul》專輯更進一步,更專注於录音室音樂的創新與製作,一年後於《比伯軍曹寂寞芳心俱樂部》專輯達到頂峰。.

新!!: 林格·斯塔和左轮手枪 (披头士专辑) · 查看更多 »

上帝 (约翰·列侬歌曲)

《God》是约翰·列侬在披头士解散后发行的第一张个人专辑《John Lennon/Plastic Ono Band》中的一首歌。这张专辑于1970年12月11日在美国和英国出版。 这首歌由于它的宗教主题在发行后受到了争议。.

新!!: 林格·斯塔和上帝 (约翰·列侬歌曲) · 查看更多 »

万物必将消逝

《万物必将消逝》(英语:All Things Must Pass)是英國歌手乔治·哈里森发行的第一張英語专辑。 专辑一共由三张唱片组成,两张是录音室录制的摇滚作品,第三张命名为《Apple Jam》,是专辑录制过程中即兴作品。该专辑是1970年代最杰出的作品之一,被认为是摇滚音乐最佳专辑之一,也是哈里森最好的专辑之一。.

新!!: 林格·斯塔和万物必将消逝 · 查看更多 »

乔治·马丁

乔治·亨利·马丁爵士,CBE(Sir George Henry Martin,)是一位英国唱片制作人、编曲人、作曲人、指挥、音訊工程師及乐手。他广泛参与了披头士乐队每张原版专辑的方方面面,因此有时被称为“”尽管菲尔·斯佩克特是专辑《Let It Be》的制作人,马丁监管了专辑的录音期。。马丁被认为是史上最伟大的唱片制作人之一,在英国拥有30首冠军歌曲,在美国拥有23首。 马丁受到了多个音乐风格的影响,包括科尔·波特和的风格。1947年至1950年,他在市政廳音樂及戲劇學院学习钢琴和双簧管。毕业后,他到BBC的古典音乐部门工作,随后于1950年加入百代唱片。1950年代早期,马丁与彼得·塞勒斯和等人合作,制作喜剧和。 在长达近六十年的职业生涯中,马丁活跃在音乐、电影、电视和现场表演等领域。他也在数个媒体公司担任高级行政人员,参与了多个慈善活动。1996年,为表彰他对音乐产业和流行文化的贡献,马丁获授爵士勋位。.

新!!: 林格·斯塔和乔治·马丁 · 查看更多 »

庞凤仪

庞凤仪(英语:May Fung Yee Pang,),生于美国纽约,籍贯中国山东省,美籍华人,披头士乐队已故灵魂约翰·列侬的私人助理、产品经理、前女友。 庞凤仪在1970年成为了约翰·列侬的私人助理,并在其“失去的周末”时期成为了小野洋子“所批准的情人”。庞与约翰·列侬的关系并不为人所知,在一些研究者看来,原因是慑于列侬妻子小野洋子的压力,列侬的朋友和同事刻意把她完全排除在列侬的圈子之外,甚至想把她从历史的记忆中抹去。庞对此不公不满,出版了一本文字传记以及一本影--集,表明自己与列侬曾经的关系。目前庞凤仪在经营一家珠宝店。.

新!!: 林格·斯塔和庞凤仪 · 查看更多 »

保罗·麦卡特尼

占士·保羅·麥卡尼爵士,,(Sir James Paul McCartney,)是一名英國搖滾音樂家、創作歌手、多樂器演奏者以及作曲家,前披頭四(1960-70年)及羽翼合唱团(1971-81年)樂隊隊員。《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記載保羅·麥卡尼為流行音樂史上最成功的作曲家。 作為前披頭四的成員,保羅·麥卡尼與約翰·藍儂、佐治·夏里遜和靈高·史達一起取得世界性的知名度,特別是他與藍儂形成了非常成功而且影響力深遠的創作組合,兩人攜手寫出好些搖滾樂界最受歡迎的歌曲,例如《Hey Jude》、《Let It Be》等都經常被視為流行樂界的金曲,而《Helter Skelter》被認為是歷史上第一首重金屬音樂,《Yesterday》是史上被翻唱次數最多的一首歌曲,已知目前已經被2,200位以上的歌手翻唱過,並於美國的電視及電台播放多達七百萬次。麥卡特尼的事業在披頭四時期完結後依然順遂,他與首任妻子和組成Wings樂隊,期間有30首歌打入英國或美國十大歌曲榜,包括《Maybe I'm Amazed》、《Live and Let Die》,《Pipes of Peace》以及與Stevie Wonder合唱的歌曲《Ebony and Ivory》。1977年的《Mull of Kintyre》甚至成為英國史上首支銷量達到二百萬張的單曲,至今仍然保持英國最高銷量(非慈善目的)單曲的記錄。 保羅·麥卡特尼的團體與獨唱生涯裏,已經創作了一共60張金唱片及50張冠軍單曲,唱片總銷量超過4億張,其中有四分之一來自英國本土。他的作品佔據英國銷量榜第一位有99個星期之多,24首奪冠單曲亦使他無愧地當上英國單曲榜之王;在美國方面,除了憑個人身份進入搖滾名人堂之外,權威的公告牌百強單曲榜同樣有32次把麥卡特尼或唱或作的歌曲推上第一名,美國唱片業協會確認在本國售出超過1,550萬張麥卡特尼的唱片專輯。這一系列驚人的數字使健力士世界紀錄於2009年把保羅·麥卡特尼列作「流行音樂歷史上最成功的音樂家與作曲家」,而BBC新聞網讀者也選出麥卡特尼為「二千禧年最偉大作曲家」。 音樂以外,保羅·麥卡特尼也參與過電影製作、嘗試過繪畫,並極力支持一些國際慈善機構的計劃。他在生活中提倡維護動物權益、推廣素食主義、普及音樂教育,同時更熱烈地投身於對抗戰後地雷、捕殺海豹以及的社會運動之中。麥卡特尼還是一名標準足球迷,家鄉球隊利物浦和-zh-cn:埃弗顿; zh-hk:愛華頓-他都同樣支持。另一方面,其親自經營的擁有超過3,000首歌曲的版權,包括傳奇人物巴迪·霍利畢生的作品及部份百老匯舞台劇,包括《紅男綠女》和《歌舞線上》的版權。他是英國國內最富有的人之一,2013年最新的報告估計其財產總值超過6.8億英鎊。.

新!!: 林格·斯塔和保罗·麦卡特尼 · 查看更多 »

傑樂米·希拉里·波布

傑樂米·希拉里·波布(Jeremy Hillary Boob Ph.D.),是1968年的奇幻電影黃色潛水艇中的動畫角色,由Dick Emery配音。.

新!!: 林格·斯塔和傑樂米·希拉里·波布 · 查看更多 »

前披头士成员间的合作

自披头士乐队于1970年解散后,乐队中的成员参与了许多种类的合作,包括录制专辑与单曲与现场演出。.

新!!: 林格·斯塔和前披头士成员间的合作 · 查看更多 »

創作歌手

創作歌手(英文:Singer-songwriter),现又称唱作人,指的是同时创作自己的歌词和音乐的歌手。和当代流行音乐歌手不同,这一词汇时常用于描述一类与民谣-原音乐紧密相关的艺术形式。創作歌手时常使用吉他或钢琴为整首曲目提供伴奏,创作曲目或改编曲目主要的作用是用来承载具有主题性的题材,主题可以涉及政治、自省、情感问题。 創作歌手的歌曲时常不仅仅限于娱乐,还是表达政治性抗争的工具,典例包括皮特·西格、杰克逊·布朗和伍迪·盖瑟瑞。.

新!!: 林格·斯塔和創作歌手 · 查看更多 »

Because (披頭四歌曲)

《Because》是由英國搖滾樂團披頭四成員約翰·藍儂創作、收錄於專輯《艾比路》的1969年歌曲。(作品上是以藍儂-麥卡尼「Lennon–McCartney」的名義發表).

新!!: 林格·斯塔和Because (披頭四歌曲) · 查看更多 »

Carry That Weight

《Carry That Weight》是由英國搖滾樂團披頭四成員保羅·麥卡尼創作、收錄於專輯《艾比路》的1969年歌曲。(作品上是以藍儂-麥卡尼「Lennon–McCartney」的名義發表).

新!!: 林格·斯塔和Carry That Weight · 查看更多 »

Come Together

《Come Together》是由英國搖滾樂團披頭四成員約翰·藍儂創作、收錄於專輯《艾比路》的1969年歌曲。(作品上是以藍儂-麥卡尼「Lennon–McCartney」的名義發表) 並曾在1969年10月6日,另與披頭四歌曲《Something》合併為雙A面單曲作品發行。.

新!!: 林格·斯塔和Come Together · 查看更多 »

皮特·贝斯特

兰多夫·彼得·"皮特"·贝斯特(Randolph Peter "Pete" Best,)是一名英国音乐家,主要是因为他是披头士最初确定下来的鼓手。他出生于英属印度金奈市。1945年随其母莫娜·贝斯特(1924—1988)移居利物浦。披头士(当时的the Quarrymen)在他母亲开的咖啡馆中举办了他们最初的几场演唱会。贝斯特当时和披头士以及他的第一个乐队黑色杰克(the Black Jacks)一起演出。 披头士于1960年8月12日到汉堡首次演出之前邀请贝斯特加入。但是他最终于1962年8月16日被林格·斯塔取代,当时,披头士刚刚在阿比路录音室首次录音完,而披头士的经理布莱恩·爱普斯坦在约翰·列侬、保罗·麦卡特尼、乔治·哈里森的指令下解雇了贝斯特。几个月后,披头士在英国取得了空前成功。后来,由于音乐事业上的不成功,贝斯特成为了一名公务员,一干就是20年,在这之后,贝斯特组建皮特·贝斯特乐队。在1963年,他与妻子凯西结婚,两人婚姻生活幸福,在超过50年的婚姻中,育两女,并成为了四个孩子的祖父母。.

新!!: 林格·斯塔和皮特·贝斯特 · 查看更多 »

皇后學院

纽约市立大学皇后学院,又譯紐約市皇后大學,位于美國紐約州紐約市皇后區,為紐約市立大學最主要的四年制高等學院之一。.

新!!: 林格·斯塔和皇后學院 · 查看更多 »

第56届格莱美奖

56届格莱美奖于2014年1月26日在美国洛杉矶斯台普斯中心举办。颁奖典礼由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现场直播。本届颁奖典礼为避免与二月举办的俄罗斯索契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收视竞争而将时间改至一月。本届格莱美奖提名资格有效期为2012年10月1日到2013年9月30日。最终提名于2013年12月6日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现场直播的提名演唱会上公布。Jay Z获得9项提名,是本届格莱美奖提名最多的艺人。贾斯汀·汀布莱克、肯卓克·拉玛、麦可莫与莱恩·路易斯,以及法瑞尔·威廉姆斯各获得7项提名紧随其后。其中法瑞尔·威廉姆斯同时获得和两大通类奖项提名。录音师获得5项提名,成为获得提名最多的非表演艺术家。麦可莫与莱恩·路易斯以及法瑞尔·威廉姆斯和傻朋克各获得4项大奖,成为当晚获奖最多的艺人。在麦可莫与莱恩·路易斯表演歌曲《Same Love》时,颁奖典礼现场迎来33对不同肤色、不同性取向的新人,这33对新人在拉蒂法女皇的现场主持下举行婚礼,成为本届颁奖典礼上最引人注目的时刻之一。 于格莱美颁奖前两天的1月24日颁发给卡洛尔·金,这项奖项作为“格莱美周”的一部分,与格莱美奖同样由颁发。 2013年6月4日,录音学院批准了由奖项提名委员会提出的下列奖项变化:在美国民间音乐领域增设“最佳美国民间音乐歌曲”奖项,颁发给优秀的美国民间音乐词曲作者,涵盖美国民间音乐的各种风格,包括、蓝草音乐、蓝调、民俗音乐以及地区性民间音乐;“最佳硬摇滚/金属乐表演”更名为“最佳金属乐表演”,作为一个独立的金属乐奖项颁发,而硬摇滚部分则合并入“最佳摇滚表演”奖项颁发;音乐录影带领域奖项扩大为音乐录影带/音乐电影领域,其下属两个奖项“最佳短篇音乐录影带”和“最佳长篇音乐录影带”将分别更名为“最佳音乐录影带”和“最佳音乐电影”。本届格莱美奖的奖项总数也因此变为82项。.

新!!: 林格·斯塔和第56届格莱美奖 · 查看更多 »

素食主义者莉萨

《素食主义者莉萨》(Lisa the Vegetarian)是美国动画情景喜剧《辛普森一家》第七季的第五集,也是全剧的第133集,于1995年10月15日通过福克斯电视网在美国首播。在这一集里,莉萨对爱畜动物园的一只小羊羔产生感情,决定不再吃肉食。家人和同学对此都在取笑他,但借着阿普、保罗和琳达·麦卡特尼的帮助,莉萨最终成为素食主义者。 《素食主义者莉萨》由马克·柯克兰执导,是大卫·X·科恩首次为完整片长的《辛普森一家》剧集编剧。剧集统筹大卫·米尔金就是素食主义者,所以他支持制作本集。前披头士乐队成员保罗·麦卡特尼和夫人琳达在节目中客串出镜,他还提出条件,要求莉萨在之后所有《辛普森一家》剧集中都坚持素食主义立场。《素食主义者莉萨》包含多处有关麦卡特尼音乐生涯的指涉,片尾字幕时还伴有他的歌曲《也许我很惊讶》。 本集首播期间共有1460万观众收看,在1995年10月9至15日这周所有的美国电视节目里排第47位,尼尔森收视率为9.0,在福克斯电视网这周的节目里排第四。节目获得电视评论员的普遍好评,并因强调环境和动物权利议题而获得环境传媒大奖和创世纪奖。.

新!!: 林格·斯塔和素食主义者莉萨 · 查看更多 »

约翰·列侬

约翰·温斯顿·小野·列侬,MBE(John Winston Ono Lennon,出生名为John Winston Lennon;)是一位英国歌手和词曲作者,作为披头士乐队的创始成员闻名全球,该乐队是流行音乐史上在商业上最成功的团体。他与乐队成员保罗·麦卡特尼组成了著名的藍儂–麥卡尼创作组合。 列侬在利物浦出生长大,在青少年时期参与了噪音爵士乐热潮;他的第一支乐队采石工人(the Quarrymen)在1960年转变为披头士樂團。披头士于1970年解散后,他开始了自己的个人职业生涯,发行了受好评的专辑《John Lennon/Plastic Ono Band》和《Imagine》,以及标志性的歌曲如《Give Peace a Chance》、《Working Class Hero》和《Imagine》。在1969年与小野洋子结婚后,他把名字改为约翰·小野·列侬。1975年,列侬从乐坛隐退,在家照顾年幼的儿子西恩。1980年,他和小野携新专辑《Double Fantasy》复出,在专辑发行三周后遇害。 列侬在他的音乐、写作、绘画、影片和采访中展现了他反叛的天性和尖酸的幽默。他因参与政治及和平运动而受到争议。1971年,他搬家到纽约市曼哈顿。在那里,列侬对越战的批评使理查德·尼克松政府长期试图把他驱逐出境。而他的一些歌曲被反战运动和60年代反文化运动视为圣歌。 截至2012年,列侬的个人专辑在美国的销量超过了1400万。作为创作者或演唱者,他参与了25首公告牌百强单曲榜冠军单曲。2002年,他在BBC的“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榜单中被民众票选为第8位。2008年,《滚石》杂志把他选为“史上最伟大的歌手”第5位。他在去世后于1987年进入词曲作者名人堂(Songwriters Hall of Fame),还两次进入摇滚名人堂,分别是在1988年以披头士一员身份和在1994年以个人身份入选。.

新!!: 林格·斯塔和约翰·列侬 · 查看更多 »

约翰·列侬之死

约翰·列侬是一位英国音乐人,他作为披头士乐队成员的经历、随后的单飞生涯,以及他的政治行动主义与和平主义使他取得了全球范围的知名度。1980年12月8日星期一,他在纽约市的住处达科他公寓的拱廊中遭到马克·大卫·查普曼枪击。当时,列侬与妻子小野洋子刚从回来。 宣告列侬到院前死亡。他得年40岁。医院表示人在受那样的创伤后最多只能存活几分钟。当地新闻机构报道了列侬的死讯后,人群很快聚集到医院里和达科他公寓门前。列侬的遗体于1981年10月10日在芬克里夫墓園火化,骨灰被交予小野,她选择不举行葬礼。在ABC电视台《》节目中的通告是关于该事件的面向美国全国观众的首次媒体报道。.

新!!: 林格·斯塔和约翰·列侬之死 · 查看更多 »

Eleanor Rigby

Eleanor Rigby是英國樂隊The Beatles1966年發行的單曲及Revolver專輯曲目之一,由Paul所寫。歌曲中包含了抒發生活沉悶的歌詞,以及弦樂八重奏(四部小提琴、兩部中提琴和大提琴)的伴奏。此歌是E小調,並於旋律中運用,升高C音。.

新!!: 林格·斯塔和Eleanor Rigby · 查看更多 »

飆馬野郎

JOJO的奇妙冒險 第七部 飆馬野郎(ジョジョの奇妙な冒険 Part7 スティール・ボール・ラン)為荒木飛呂彥所著的日本漫畫《JoJo的奇妙冒險》的第七部,通稱SBR。單行本共24集,為系列作的第81至104集。.

新!!: 林格·斯塔和飆馬野郎 · 查看更多 »

香港小姐競選

香港小姐競選(Miss Hong Kong Pageant,簡稱港姐)是香港大型的選美活動,於1946年6月23日首次舉行,由「香港中華業餘泳團」和「英國空軍俱樂部」主辦,但實際上的主辦者則是後來成立的香港麗池花園夜總會的老闆李裁法,在北角麗池游泳場(之後改建成麗池花園夜總會)舉辦。首三屆的「香港小姐」分別由李蘭、吳丹鳳及司馬音勝出,並於勝出後成為粵語片的明星;而1952年「香港小姐」的冠軍但茱迪,更代表香港參選「環球小姐」,成為首個參與「環球小姐」的華人,更獲得殿軍。直至1973年,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開始舉辦每年一度的香港小姐選舉。而在1973年的過渡期更出現兩位香港小姐,分別是「香港東方之珠選美會」選出的狄波拉和無綫電視選出的孫泳恩。.

新!!: 林格·斯塔和香港小姐競選 · 查看更多 »

马丁·斯科塞斯

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原名马丁·查尔斯·斯科塞斯(Martin Charles Scorsese),美國電影導演、監製、編劇、演員和電影歷史學家,生涯持續超過50年。史高西斯的作品主題針對西西里裔美國人身份、羅馬天主教的內疚和救贖概念、大男子主義、現代犯罪及幫派衝突。他的電影也以暴力描寫和大量粗口而著名。 在美國新荷里活電影浪潮中,他是電影史上其中一個被普遍視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電影製作人。1990年,他創立了,一個專注於的非營利組織。2007年,他創立了。他是AFI終身成就獎的得主,也曾獲得奧斯卡金像獎、金棕櫚獎、康城影展最佳導演獎、銀獅獎、格萊美獎、艾美獎、金球獎、英國電影學院獎和美國導演工會獎。 他曾執導過多部里程碑電影,例如犯罪片《窮街陋巷》(1973年)、驚悚片《的士司機》(1976年)、傳記運動片《狂牛》(1980年)、黑色喜劇《喜劇之王》、犯罪片《盜亦有道》(1990年)和《賭城風雲》(1995年),他與演員及好友羅拔·迪尼路在這些電影中合作。史高西斯也與演員里安納度·狄卡比奧合作過五部電影,由《紐約風雲》(2002年)至最近的《華爾街狼人》(2013年)。 史高西斯另外的電影包括音樂會電影《》(1978年)、黑色喜劇《三更半夜》(1985年)、《基督的最後誘惑》(1988年)、心理驚悚片《海角驚魂》(1991年)和《不赦島》(2010年)、傳記片《娛樂大亨》(2004年)、歷史冒險片《雨果的巴黎奇幻歷險》(2011年)以及史詩宗教片《沉默》(2016年)。他的作品也包括HBO電視劇《酒私風雲》和《黑膠時代》的試播集。他憑著犯罪電影《無間道風雲》(2006年)獲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

新!!: 林格·斯塔和马丁·斯科塞斯 · 查看更多 »

詹姆斯·紐頓·霍華

詹姆斯·紐頓·霍華(James Newton Howard ,),出生於洛杉磯的奧斯卡提名電影配樂作曲家。.

新!!: 林格·斯塔和詹姆斯·紐頓·霍華 · 查看更多 »

黄色潜水艇

色潜水艇(Yellow Submarine)是英国乐队披头士的第十张录音室专辑。由苹果唱片在1969年1月17日于英国发行,此专辑作为同名电影黄色潜水艇原声带发行,电影在专辑发行前7个月在英国首映。.

新!!: 林格·斯塔和黄色潜水艇 · 查看更多 »

黄色潜水艇 (电影)

《黃色潛水艇》是1968年以 The Beatles 歌曲為主題的一套動畫奇幻電影。此戲受到大眾和影評人歡迎,時代雜誌描述它為「它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受到青少年和唯美主義者喜愛」。 最初關於此戲的報導指出 The Beatles 成員會為自己的角色配音,但後來這工作交由他人製造,他們則只出現在電影尾聲部分。.

新!!: 林格·斯塔和黄色潜水艇 (电影) · 查看更多 »

辛普森一家特邀明星列表

辛普森一家特邀明星列表是列舉出《辛普森一家》所出現特邀明星的列表。 其中兩名特邀明星,瑞吉・葛文和塞斯·羅根,該集都獲編劇獎。格拉默、梅森和兩次客串出演的安妮·海瑟薇都贏得了艾美獎獎傑出配音嘉賓角色配音。在2010年曾榮獲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最多數特邀明星的電視影集。至2014年5月24日,已經有644特邀明星,《辛普森一家大电影》也包括在內的話,是649。.

新!!: 林格·斯塔和辛普森一家特邀明星列表 · 查看更多 »

艾比路

《艾比路》(Abbey Road)是英国摇滚乐队披头士的第11张专辑,由苹果唱片发行于1969年9月26日,是乐队成员全体参与录制的最后一张专辑。尽管《顺其自然》是披头士1970年4月解散前发行的最后一张专辑,但那张专辑的绝大多数的录音是在本张专辑开始录制前完成的。从本张专辑中产生的双A面单曲《莫名/一起来》发行于同年10月,并登顶公告牌百强单曲榜。 《艾比路》是一张结合了布鲁斯、流行乐及前卫摇滚等等风格的摇滚专辑,其中很多地方用到了以及。专辑的第二面中有一套由多首歌曲前后串连而成的混合曲。作为第二面重头戏的这支长达16分钟的混合曲最终以一句“而最后,你所得到的爱正是你所付出的”("and in the end, the love you take is equal to the love you make".)收尾。 乐队在录制这张专辑期间的气氛要比同年较早时录制《回到原来/顺其自然》愉快得多,但成员间仍时有龃龉,尤以录制保罗·麦卡特尼写的《马克斯韦尔的银锤》时为甚。约翰·列侬在专辑发行前就已私下离队,麦卡特尼则在第二年公开宣布退出乐队。 尽管《艾比路》迅速收获了商业成绩上的成功并在英美两国的榜单双双登顶,但乐评界一开始却对其毁誉参半。一些乐评人认为其中的音乐不真实,并对种种刻意雕琢的痕迹感到哀伤。不过,这张专辑现在被乐评界一致视为披头士最好的一张专辑,甚至是史上最佳专辑之一。而乔治·哈里森写的《莫名》与《阳光照来》则被认为他为乐队写的最好的歌。专辑的封面是走过艾比路录音室外斑马线的乐队四位成员的侧面照,是流行音乐史上最有名也是受到模仿最多的封面之一。.

新!!: 林格·斯塔和艾比路 · 查看更多 »

Golden Slumbers (披頭四歌曲)

《Golden Slumbers》是由英國搖滾樂團披頭四成員保羅·麥卡尼創作、收錄於專輯《艾比路》的1969年歌曲。(作品上是以藍儂-麥卡尼「Lennon–McCartney」的名義發表).

新!!: 林格·斯塔和Golden Slumbers (披頭四歌曲) · 查看更多 »

Help! (歌曲)

《Help!》是一首披头士乐队的歌曲,为同名专辑《Help!》和同名电影《Help!》的标题歌。它也作为单曲发行,在英国和美国两地的排行榜上位居第一长达三周。 这首歌由约翰·列侬创作,但署名为列侬-麦卡特尼。在1980年《花花公子》的采访中,列侬说:“当时整个披头士的事情超出了理解范围。我是潜意识地在呼喊求救。”.

新!!: 林格·斯塔和Help! (歌曲) · 查看更多 »

Helter Skelter

《Helter Skelter》是一首披头士乐队的歌曲,由保罗·麦卡特尼所作,署名为列侬-麦卡特尼,被收录于乐队同名专辑《The Beatles (The White Album)》中(俗称“白色专辑”)。这首歌源起于麦卡特尼想创作出尽可能嘈杂脏乱的声音,知名于其“原型重金屬搖滾的吼叫”和“独特的织体”,被音乐历史学家认为对早期重金属音乐的发展有关键影响。 这首歌《滚石杂志》的“100首最好的披头士歌曲”榜单上位列第52位。.

新!!: 林格·斯塔和Helter Skelter · 查看更多 »

Here Comes the Sun

《Here Comes the Sun》是由英國搖滾樂團披頭四成員喬治·哈里森創作、收錄於專輯《艾比路》的1969年歌曲。.

新!!: 林格·斯塔和Here Comes the Sun · 查看更多 »

Hey Bulldog

Hey Bulldog 是英國樂團 The Beatles 的歌曲,首次出現是在1968年黃色潛水艇電影和1969年的同名專輯。它最初由 John 創作,後來與 Paul 共同錄製。這歌是在拍攝樂團另一首歌曲 Lady Madonna 的宣傳片時錄製的;而兩者一樣是樂隊少數加入鋼琴即興重複段的歌曲。此外,這歌亦被不同樂手和樂隊翻唱,如艾維斯·卡斯提洛和辛蒂·羅波等。.

新!!: 林格·斯塔和Hey Bulldog · 查看更多 »

Hey Jude

“Hey Jude”是一首披頭四樂隊的歌曲,由保罗·麦卡特尼创作,署名为列侬-麦卡特尼。该谣曲原名为“Hey Jules”,是麦卡特尼为安慰约翰·列侬之子朱利安在他父母离婚期间所作。“Hey Jude”开始于由麦卡特尼人声和钢琴组成的主歌-过门结构,之后其他乐器陆续加入。第四段主歌过后,该歌曲在一段长度超过4分钟的尾聲段中淡出。 “Hey Jude”于1968年8月作为单曲发行(B面为列侬的“Revolution”),是披头士在苹果唱片旗下发行的第一首单曲。这首歌长达7分多钟,是当时在英国排行榜登顶过的单曲中有史以来最长的。它也在美国排行榜第一的位置上停留了9个星期,是所有披头士冠军歌曲中占据第一时间最长的,并打平了排行榜第一占据时长的记录,该记录在1977年被的“You Light Up My Life”打破。这首歌已售出近八百万张,经常出现在专业乐评人的史上最伟大歌曲名单中。歌手孙燕姿曾翻唱过此歌曲。.

新!!: 林格·斯塔和Hey Jude · 查看更多 »

I Want to Hold Your Hand

《I Want to Hold Your Hand》(参考译名《我想握住你的手》)是一首英国摇滚乐队披头士乐队的歌曲。它是第一首的披头士歌曲,由约翰·列侬和保罗·麦卡特尼创作,录制于1963年10月。这首歌在被发行前已有超过一百万张的预购,使它本可以在发行当天(1963年11月29日)就直接登顶英国排行榜。然而,第一名的位置被披头士的前一首英国单曲《She Loves You》占据,该曲是乐队的第一首销量百万的单曲,当时在媒体的重点宣传下重新大热。《I Want to Hold Your Hand》用了两周达到英国排行榜第一,并保持了五周,在前五十总共停留了二十一周 。 这首歌也是披头士的第一首美国冠军单曲,于1964年1月18日以第45名进入“告示牌百强单曲榜”,开启了对美国音乐产业的英國入侵。它到2月1日登顶榜首,在该位置停留了七周,直到被《She Loves You》取代,和在英国发生的情况正好相反。它在美国榜单上一共停留了十五周。《I Want to Hold Your Hand》成为了披头士全球最畅销的单曲。2013年,《告示牌》杂志把它列为史上最热的单曲第44位。.

新!!: 林格·斯塔和I Want to Hold Your Hand · 查看更多 »

I Want You (She's So Heavy)

《I Want You (She's So Heavy)》是由英國搖滾樂團披頭四成員約翰·藍儂創作、收錄於專輯《艾比路》的1969年歌曲。(作品上是以藍儂-麥卡尼「Lennon–McCartney」的名義發表).

新!!: 林格·斯塔和I Want You (She's So Heavy) · 查看更多 »

In My Life

《In My Life》是英国披头士乐队1965年的一首歌曲,收录于专辑《Rubber Soul》中。该曲由约翰·列侬与保罗·麦卡特尼共同创作。列侬最先完成了这首歌曲的初始版本,但麦卡特尼促成了这首歌曲的最终版本。这首歌在滚石杂志的“滚石杂志五百大歌曲”排行榜中被列为第23名,魔力杂志在2000年把这首歌评为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好的歌曲 。.

新!!: 林格·斯塔和In My Life · 查看更多 »

Let It Be

《順其自然》(英語:Let It Be)又稱為《讓它去》,是英國搖滾樂團披头士發布的第十二张专辑,亦是最後一張录音室专辑,由制作人菲尔·斯佩克特監製。1970年5月8日,在樂團拆夥的一個月後,苹果唱片於英国发行,十天之後於美国发行這專輯。大部份的歌曲灌錄於1969年1月,在《Abbey Road》專輯的錄製和發布之前,基於這個原因,一些歌迷和評論家認為:《Abbey Road》才是樂團的最後一張專輯,《Let It Be》應該是倒數第二。.

新!!: 林格·斯塔和Let It Be · 查看更多 »

Let It Be... Naked

《Let It Be...

新!!: 林格·斯塔和Let It Be... Naked · 查看更多 »

Love Me Do

《Love Me Do》是披头士乐队的第一首单曲,以《P.S. I Love You》作为B面。这首单曲于1962年10月5日在英国发行后,在排行榜上冲到第17位;1982年,该曲被重新宣传(没有重新发行,保留了同样的编号),达到第4位。这首歌于1964年在美国登顶。2012年,这首歌在欧洲进入公有领域,现在有法律提议把版权再延长20年。.

新!!: 林格·斯塔和Love Me Do · 查看更多 »

Maxwell's Silver Hammer

《Maxwell's Silver Hammer》是由英國搖滾樂團披頭四成員保羅·麥卡尼創作、收錄於專輯《艾比路》的1969年歌曲。(作品上是以藍儂-麥卡尼「Lennon–McCartney」的名義發表).

新!!: 林格·斯塔和Maxwell's Silver Hammer · 查看更多 »

Mean Mr. Mustard

《Mean Mr.

新!!: 林格·斯塔和Mean Mr. Mustard · 查看更多 »

Misery

《Misery》是一首披头士乐队的歌曲,收录于首张专辑《Please Please Me》中,由约翰·列侬和保罗·麦卡特尼共同创作。据列侬说:“这首歌相较于一首保罗歌,更像是一首列侬歌,但这是我们一起写的。”麦卡特尼说:“我不认为我们俩中的一个支配了那首,只是合作的结果。” 在1963年翻唱了这首歌并发行了单曲,使《Misery》成为了披头士第一首被其他音乐人翻唱的歌。.

新!!: 林格·斯塔和Misery · 查看更多 »

Nowhere Man

Nowhere Man是英國樂團The Beatles1965年12月3日發行的專輯Rubber Soul中的一首歌,及後以單曲形式在1966年2月21日發行。它在澳洲和加拿大排名第一,在告示牌百強單曲榜中排名第三。此歌由John所寫,歌中表達了其哲學觀念,它是樂團最早期的非情歌作品之一。 此歌亦出現在電影黃色潛水艇中,樂團成員在 Sea of Nothing 上對着 Jeremy 唱這首歌。.

新!!: 林格·斯塔和Nowhere Man · 查看更多 »

Octopus's Garden

《Octopus's Garden》是由英國搖滾樂團披頭四成員林哥·史達創作、收錄於專輯《艾比路》的1969年歌曲。(作品上是以林哥·史達的本名理查·史塔基「Richard Starkey」的名義發表).

新!!: 林格·斯塔和Octopus's Garden · 查看更多 »

Oh! Darling

《Oh! Darling》是由英國搖滾樂團披頭四成員保羅·麥卡尼創作、收錄於專輯《艾比路》的1969年歌曲。(作品上是以藍儂-麥卡尼「Lennon–McCartney」的名義發表).

新!!: 林格·斯塔和Oh! Darling · 查看更多 »

Only You (And You Alone)

〈Only You (And You Alone)〉,常简称为〈Only You〉,是著名黑人乐队派特斯于1955年唱红的一首经典流行歌曲。该曲的作者是巴克·兰姆和安迪·兰德。 派特斯首次演唱该曲并不成功,但是在1955年7月3日再次推出此曲后,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该曲在全美R&B榜单中连续7个星期位居榜首。包括约翰·列侬和林格·斯塔在内的多位歌手曾经翻唱过此曲。该曲也出现在许多好莱坞电影中,作为背景音乐;也有一些廣告、網路背景音樂喜歡用該首歌。.

新!!: 林格·斯塔和Only You (And You Alone) · 查看更多 »

Please Please Me (單曲)

《Please Please Me》是搖滾樂團The Beatles在英國所發行的第二支單曲,亦是在美國發行的第一支。由於此曲受到廣大歡迎,它收錄於不久後發行的第一張專輯《請取悅我》中。此曲原由約翰·列儂所作,後來喬治·馬丁的意見使此曲受到修改。 在1963年1月11日英國發行後,此曲在2月22日佔據新音樂快遞及Melody Maker的排行榜榜首兩星期。但它在英國單曲排行榜排行第二,最後未有收錄於《1》中。 此單曲原本以《Ask Me Why》作B面,因它未能在美國引起令人滿意的回響,因此在第二次發行中它以《From Me to You》為B面,並在Hot 100中登上第三。 此曲在滾石雜誌五百大歌曲排行184位,在樂隊上榜的樂曲中排第15位。.

新!!: 林格·斯塔和Please Please Me (單曲) · 查看更多 »

Polythene Pam

《Polythene Pam》是由英國搖滾樂團披頭四成員約翰·藍儂創作、收錄於專輯《艾比路》的1969年歌曲。(專輯上是以藍儂-麥卡尼「Lennon–McCartney」的名義發表).

新!!: 林格·斯塔和Polythene Pam · 查看更多 »

Ringo Starr

#重定向 林格·斯塔.

新!!: 林格·斯塔和Ringo Starr · 查看更多 »

She Came In Through the Bathroom Window

《She Came In Through the Bathroom Window》是由英國搖滾樂團披頭四成員保羅·麥卡尼創作、收錄於專輯《艾比路》的1969年歌曲。(作品上是以藍儂-麥卡尼「Lennon–McCartney」的名義發表).

新!!: 林格·斯塔和She Came In Through the Bathroom Window · 查看更多 »

Something

《Something》是由英國搖滾樂團披頭四成員喬治·哈里森創作,收錄於1969年專輯《艾比路》中的歌曲。並在同年10月與另一歌曲《Come Together》合併成雙A面單曲發行。 此曲亦為在披頭四發表的單曲作品中,首張非由約翰·藍儂或保羅·麥卡尼所創作的A面歌曲。.

新!!: 林格·斯塔和Something · 查看更多 »

Sun King (披頭四歌曲)

《Sun King》是由英國搖滾樂團披頭四成員約翰·藍儂創作、收錄於專輯《艾比路》的1969年歌曲。(專輯上是以藍儂-麥卡尼「Lennon–McCartney」的名義發表).

新!!: 林格·斯塔和Sun King (披頭四歌曲) · 查看更多 »

The Beatles (专辑)

《The Beatles》是英国摇滚乐队披頭四,於英國發布的第九張錄音室專輯,也被稱為「白色專輯」(英語:White Album)。1968年11月22日以雙唱片形式發行,其純白色的封套沒有圖形或文字,只有樂隊名稱的壓花(早期的版本會有一個序號)。1968年11月25日於美國發行,隨即登上排行榜冠軍位置。.

新!!: 林格·斯塔和The Beatles (专辑) · 查看更多 »

The End (披頭四歌曲)

《The End》是由英國搖滾樂團披頭四成員保羅·麥卡尼創作、收錄於專輯《艾比路》的1969年歌曲。(作品上是以藍儂-麥卡尼「Lennon–McCartney」的名義發表).

新!!: 林格·斯塔和The End (披頭四歌曲) · 查看更多 »

Ticket to Ride (歌曲)

《Ticket to Ride》是披头士乐队的一首歌曲,收录于1965年的专辑《Help!》中。这首歌于1965年2月15日录制并在两个月后发行。它也出现在披头士的第二部电影《Help!》里 ,收录于原声带中。.

新!!: 林格·斯塔和Ticket to Ride (歌曲) · 查看更多 »

Twist and Shout

《Twist and Shout》是一首1961年由和创作的歌曲(署名为“伯特·罗塞尔”)。这首歌原来被命名为《Shake It Up, Baby》,由 Top Notes乐队录制。它被翻唱后成为一首打榜歌曲,之后被披头士乐队翻唱并收录于他们的首张专辑《Please Please Me》中。这首歌也在1967年被媽媽與爸爸合唱團在专辑《Deliver》中以谣曲风格翻唱,以及被奇里夫·李察在电影原声带中翻唱,还被乐队翻唱。1994年1月,乐队的版本在英国排行榜上登顶第一。谁人乐队(The Who)在整个职业生涯中经常在现场表演该曲。布鲁斯·斯普林斯廷自1973年起在现场演出该曲超过350次,通常在演唱会的结尾演唱。.

新!!: 林格·斯塔和Twist and Shout · 查看更多 »

When I'm Sixty-Four

《When I'm Sixty-Four》是一首英國樂隊披頭四的歌曲,由保羅·麥卡尼所寫,並在1967年收錄於《佩珀中士的孤獨之心俱樂部樂團》專輯中。它亦出現於1968年電影《黃色潛水艇》中。.

新!!: 林格·斯塔和When I'm Sixty-Four · 查看更多 »

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

《当我的吉他轻轻地哭泣》(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是一首披头士乐队的歌曲,由乔治·哈里森所作,被收录于1968年的专辑《The Beatles》(俗称为“白色专辑”)中。这首歌的主音吉他独奏是由埃里克·克莱普顿演奏,尽管在专辑中没有正式署他的名字。.

新!!: 林格·斯塔和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 · 查看更多 »

Yellow Submarine (歌曲)

Yellow Submarine(黃色潛水艇)是英國樂團 The Beatles 於1966年發行的的歌曲,由 Paul 創作及由 Ringo 主唱。它被收錄在 Revolver 中和以單曲發行。 此曲受到樂迷歡迎,單曲維持於英國排行榜榜首4星期,留在榜上達13星期。它以1966年英國最暢銷的單曲以獲得艾弗·諾韋洛獎。 它在1969年再收錄於黃色潛水艇中,並成為同名電影的主打歌曲。.

新!!: 林格·斯塔和Yellow Submarine (歌曲) · 查看更多 »

Yesterday and Today

《Yesterday and Today》(可译作《昨天和今天》)是英国摇滚乐队披头士由Capitol唱片发行的第九张录音室专辑。在60年代,它只在美国,加拿大发行,但在70年代,它在日本有过发行。这张专辑的原始封面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在原始封面上,披头士乐队的成员身穿白色工作服,四周与身体上布满了断头娃娃和肉快。这张专辑的名字来源于歌曲《Yesterday》(可译作“昨天”)。在专辑的早期封面上,单词“昨天”被加上了引号。.

新!!: 林格·斯塔和Yesterday and Today · 查看更多 »

You Never Give Me Your Money

《You Never Give Me Your Money》是由英國搖滾樂團披頭四成員保羅·麥卡尼創作、收錄於專輯《艾比路》的1969年歌曲。(作品上是以藍儂-麥卡尼「Lennon–McCartney」的名義發表).

新!!: 林格·斯塔和You Never Give Me Your Money · 查看更多 »

披头士屋顶演唱会

披头士屋顶演唱会(The Beatles' rooftop concert)是英格兰摇滚乐队披头士乐队的最后一次公开演唱。1969年1月30日,披头士以及客座键盘手在苹果公司总部的楼顶上举办了一场即兴演唱会,惊讶了伦敦中心商业区。在42分钟里,披头士演唱了5首(共9遍)歌曲,直到倫敦警察廳前来让他们停下。该演唱会的影像日后被用在1970年的纪录片《Let It Be》中。专辑《Let It Be》中也包括部分的錄音。.

新!!: 林格·斯塔和披头士屋顶演唱会 · 查看更多 »

披头士广场

披头士广场 (Beatles-Platz)是德国汉堡的一个圆形广场,位于圣保利区的绳索街与大自由街的十字路口,直径29米。路面铺成黑色,使其看起来像黑胶唱片。周围有五个雕像,代表披头士乐队:约翰·列侬、 保罗·麦卡特尼、斯图尔特·萨克利夫、乔治·哈里森、皮特·贝斯特和林戈·斯塔尔。 建立这个广场是为了纪念汉堡在披头士历史上的重要性。该项目的造价约为50万欧元,由Dohse&Stich建筑事务所设计于2005年12月-2006年5月。2008年5月29日开始施工,施工持续了大约三个月,2008年9月11日由第一市长主持开幕仪式。披头士纪念碑包括乐队成员的金属雕像以及成功歌曲的名称。.

新!!: 林格·斯塔和披头士广场 · 查看更多 »

披頭四樂隊

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是1960年在利物浦组建的一支英国摇滚乐队,在华语地区亦称为“甲壳虫乐队”、根據香港華人文化才是正確統稱為披頭四,由於香港1997年前深受英國文化教育才統稱為“--”、“--”等。乐队成員為约翰·列侬、保羅·麥卡尼、喬治·哈里森和林戈·斯塔尔。他们被广泛地承认为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摇滚乐队。根植于噪音爵士乐和50年代摇滚,披头士探索了各种音乐类型,从流行谣曲到迷幻搖滾,经常创新地运用经典元素。1960年代早期,他们的极度流行产生了披头士狂热现象。随着日后创作的成熟,他们被视为当时反文化运动理想的化身。 从1960年起的之后三年间,披头士在利物浦和汉堡的俱乐部中演出,逐渐积累了声望。乐队经理人布萊恩·愛普斯坦把他们打磨成职业乐队,制作人乔治·马丁激发了他们音乐上的潜能。在1962年末发行第一首打榜歌《Love Me Do》后,披头士走红英国。后一年,随着披头士狂热在英国的蔓延,他们取得了“Fab Four”的昵称。到1964年初,披头士已征服美国流行乐市场,成为国际巨星,引领了英國入侵潮流。1965年后,披头士制作了一系列革新的、影响深远的专辑,包括《Rubber Soul》(1965)、《Revolver》(1966)、《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1967)、《The Beatles (White Album)》(1968)以及《Abbey Road》(1969)。乐评界认为它们是披头士最好的作品。1970年披头士解散,之后乐队成员都有各自成功的单飞生涯。列侬于1980年12月遭枪击遇害,哈里森于2001年11月因肺癌病逝。剩余的成员麦卡特尼和斯塔尔如今依旧活跃在乐坛。 根据美國唱片業協會统计,披头士是美国史上销售量最高的乐队,共售出1.77亿张唱片。他们是英国排行榜上冠军专辑最多,也是英国单曲销量第一的乐队。2008年,披头士在《公告牌》的“史上最成功音乐人Hot 100”榜单上登顶;2014年,他们以20首冠军单曲在《公告牌》“最多冠军单曲”榜单上排名第一。他们拥有10座格萊美獎,1座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奖以及15座艾弗·诺韦洛奖。乐队作为一个整体入选了《时代》杂志的“时代100人:本世纪最重要的人物”名单。披头士是史上最畅销的乐队,全球总销售量估算为6亿到10亿间。2004年,《滾石雜誌》把披头士列歷史上最伟大的艺人。.

新!!: 林格·斯塔和披頭四樂隊 · 查看更多 »

搖滾名人堂成員列表

本條目為搖滾名人堂成員的列表。搖滾名人堂成立於1986年,坐落於美國俄亥俄州克里夫蘭,專建以紀錄那些最為著名且價值巨大的音樂家、樂團、製作人,及其他對音樂產業有重大影響的人的歷史,特別是搖滾樂領域。.

新!!: 林格·斯塔和搖滾名人堂成員列表 · 查看更多 »

格莱美奖最佳新人

格莱美奖最佳新人(The Grammy Award for Best New Artist)是格莱美奖中颁发给前一年内获得突出成就的乐坛新人的奖项,于1959年第2届格莱美奖开始设立,除1967年外每年颁发。格莱美奖是美国音乐界的最大奖项,由负责颁发,奖项由学院的专业人士投票评选。“最佳新人”与“年度制作”、“年度歌曲”、“年度专辑”一同被视为格莱美奖四个最重要的“一般类”奖项,格莱美奖对最佳新人的评选要求是:“艺人在有效资格期内发行作品,并凭此首次获得公众的认可。”而对于“新人”的具体标准则有复杂的规则。 自奖项创立开始至2015年已有54位艺人或团体获此殊荣,其中包括24位独唱女歌手,11位独唱男歌手和19个团体或组合。1997年至2003年的7年间,获奖艺人全部是独唱女歌手,而自1992年获奖之后连续14年未有独唱男歌手获奖,直至2006年约翰传奇获奖才结束这一趋势。历史上全部的获奖者中有11位艺人来自美国之外的国家,1984年更是首次出现所有提名艺人均来自美国以外的国家(、和来自英格兰,来自苏格兰,而来自加拿大)。.

新!!: 林格·斯塔和格莱美奖最佳新人 · 查看更多 »

椎名林檎

椎名林檎()是日本音樂家、新宿系自作自演家及樂團東京事變的主唱,所屬經紀公司為自己開設的黑貓堂,唱片則由日本環球音樂/Virgin Music代理發行。椎名林檎於1998年以單曲《幸福論》出道,2004年到2012年間主要以擔任樂團東京事變為事業重心。椎名林檎代表作品包括歌曲「在這裡接吻」、「本能」、「石膏」、「NIPPON」及「長短祭」等,並於2009年獲得「日本藝術選獎」文部科學大臣新人獎的殊榮。 日本歌手是她哥哥,而日本知名插畫家和裝幀家則是她的叔叔椎名林檎2003年「實演LIVE 雙六高潮」在日本武道館公演的海報就是由辰巳四郎製作。。.

新!!: 林格·斯塔和椎名林檎 · 查看更多 »

橡皮靈魂

《橡皮靈魂》(英語:Rubber Soul)是英國搖滾樂隊披頭四的第六张錄音室专辑。它在短短四個星期內灌錄完成,以迎合聖誕節市場,並於1965年12月3日發行,音樂監製是喬治·馬丁。以往樂隊在巡迴演出的日子,或其他項目之間的休息時間錄製專輯;但《Rubber Soul》跟之前的五張專輯不同,它是在一個時段內連續灌錄。從此以後,披頭四樂隊的專輯不會在其他承諾下製作,除了拍攝宣傳短片之外。.

新!!: 林格·斯塔和橡皮靈魂 · 查看更多 »

比伯軍曹寂寞芳心俱樂部

《佩珀中士的寂寞之心俱乐部乐队》(Sgt.,以下简称《佩珀中士》)是英国摇滚乐队披头士的第8张录音室专辑,1967年5月26日在英国发行,6月2日在美国发行。该专辑发行后迅速获得巨大的商业成功,在英美两国分别夺得27周和15周的周榜冠军。同时这张专辑也因富于启发意义的创编、制作和插图设计,在流行音乐与严肃音乐之间的桥梁作用,以及从音乐角度对于婴儿潮一代和60年代反文化的集中反映而获得乐评界广泛好评。这张专辑在1968年揽获四项格莱美奖,其中包括年度专辑奖。《佩珀中士》是首张获此殊荣的摇滚专辑。 1966年8月,披头士乐队宣布永久终止巡回演出并开始了3个月的休假。该年的11月,在返回伦敦的航班途中,保罗·麦卡特尼突发奇想。他打算写一首有关爱德华时代军乐队的歌。这最终促成了本张专辑的概念。专辑的制作11月24日在阿比路二号录音室拉开序幕。乐队一开始录制了两首受他们童年经历启发而创作的歌,《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以及《Penny Lane》。不过由于唱片公司方面的要求,这两首歌后来以双A面单曲形式发行,并没有收录入专辑中。 1967年2月,在录制完《Sgt.

新!!: 林格·斯塔和比伯軍曹寂寞芳心俱樂部 · 查看更多 »

比耶稣更受欢迎

“比耶稣更受欢迎”(More popular than Jesus)或“比耶稣更伟大”(Bigger than Jesus)是披头士乐队成员约翰·列侬在1966年发表的极具争议的言论。列侬说,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新教的基督宗教)已经日渐式微,披头士乐队已经比耶稣基督更加流行,更得人心。这番点评起初在英国发表时并没有引起争议,但是在五个月后,列侬的言论在美国引起了基督教团体憤怒的反應。 在1966年3月,约翰·列侬在接受伦敦晚报(London Evening Standard)的记者Maureen Cleave采访时首次发出了这样的评论,但是当时公众并没有多大的反应。在5个月以后,美国一份青年杂志Datebook引用了列侬的话,引起了美国南部大规模的抗议。一些电台停止播放披头士乐队的歌曲,人们公开焚烧他们的专辑,原本安排好的新闻发布会也被取消,披头士乐队成员也受到了恐吓和威胁。这次争议事件正好发生在披头士乐队1966年的美国巡演期间,列侬和乐队经纪人布莱恩·爱普斯坦试图利用一系列的新闻发布会来平息这一事件。乐队的几场巡回演出受到了恐吓,不得不中断,三K党也参与其中,举行了针对列侬言论的抗议。这一事件直接导致了披头士乐队在日后不再进行公开的现场演出,只在录音室制作音乐,美国巡演成为绝唱。.

新!!: 林格·斯塔和比耶稣更受欢迎 · 查看更多 »

汤姆·费尔顿

湯瑪斯·安德魯·費頓(Thomas Andrew Felton,)是一名英國演員及音樂家。費頓從8歲起就開始拍廣告,並於1997年出演了他的電影處女作《》。接著,費爾頓在《安娜與國王》(1999年)中出演。14歲時,費爾頓獲選在根據J·K·羅琳小說改編的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飾演跩哥·馬份。其中,費爾頓在《哈利波特:混血王子的背叛》(2010年)及《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Ⅰ》(2011年)中的演出讓他連獲兩年MTV影視大獎最佳反派獎。費爾頓因出演哈利波特系列電影而逐漸打響了知名度。 在拍完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後,費爾頓參演了人猿星球的重啟之作《猩球崛起》(2011年),飾演道奇·蘭登(Dodge Landon)一角。接著,費爾頓陸續出演了多部電影,如恐怖片《》(2012年)、愛情片《》(2013年)、愛情片《》(2013年)、冒險片《》(2014年)、傳記片《》(2016年)、愛情片《聯合王國》(2016年)、《梅根·李維》(2017年)及《》(2017年)等。 電視劇方面,費爾頓曾出演過《》、《》及《》等。2015年,費爾頓執導了他的導演處女作《湯姆·費爾頓與死忠粉絲相見歡》(Tom Felton Meets The Superfans)。2016年至2017年間,他在電視劇《閃電俠》中飾演。費爾頓還出過多張迷你專輯(EP)及多首單曲,同時也是唱片公司Six String Productions的創始人之一。.

新!!: 林格·斯塔和汤姆·费尔顿 · 查看更多 »

湯瑪士小火車

《湯瑪士小火車》(,2003年之前為Thomas the Tank Engine & Friends )是一個英國的兒童電視節目系列,於1984年在英國的ITV網絡上首次播出。該節目源自牧師艾屈萊()與其子Christopher Awdry共同創作的《鐵路系列》書籍。 該系列書籍講述了一群住在虛構島嶼「索多島」的人性化火車及陸路運輸工具的冒險經歷。這些作品源自於艾屈萊為他當時正從痲疹中復原的兒子Christopher所說的故事。前四個系列中的許多故事都是基於艾屈萊的親身經歷。.

新!!: 林格·斯塔和湯瑪士小火車 · 查看更多 »

濱田岳

濱田岳(),日本男演員,東京都出身,所屬經紀公司是星塵傳播。.

新!!: 林格·斯塔和濱田岳 · 查看更多 »

朱利安·列侬

约翰·查尔斯·朱利安·列侬(Julian Lennon,)是英國男歌手,生于英国利物浦,為英国披头士乐团灵魂核心约翰·列侬的长子。 他是三首披头士作品的灵感来源: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Hey Jude和Good Night。他热心慈善,创建了自己的慈善基金会——白色羽毛基金(White Feather Foundation)以及梦鲸者组织(Whaledreamers Organization),两组织都以环境保护与物种和谐为宗旨。.

新!!: 林格·斯塔和朱利安·列侬 · 查看更多 »

想要變得溫柔

《想要變得溫柔》(やさしくなりたい),是日本男歌手齊藤和義(斉藤和義)的第39張單曲,於2011年11月2日由SPEEDSTAR RECORDS發行。同名A面曲《想要變得溫柔》是2011年收視率最高的日本電視劇《家政婦女王》的主題曲。.

新!!: 林格·斯塔和想要變得溫柔 · 查看更多 »

托德·朗德格伦

托德·朗德格伦(英语:Todd Rundgren,)是美国最出色的流行乐和摇滚乐的歌手、词曲作者、乐器演奏家、吉他手、音乐制作人和录音工程师之一。 朗德格伦出生于美国费城。他最初于1968年至1970年间在纳兹乐队()效力,1970年离开乐队后开始个人音乐生涯并且发行了一系列堪称摇滚经典的专辑。如Runt: The Ballad of Todd Rundgren、Something/Anything?、A Wizard, a True Star等等。此外他还组建了艺术摇滚风格的乌托邦乐队(Utopia (American band))。 1970年代末,他开始为其他著名乐手、乐队制作专辑,成为世界顶级的音乐制作人。并在期间先后加入Ringo Starr、小汽车(The Cars)乐队后身新汽车(The New Cars)、金发女郎(Blondie)等乐队。.

新!!: 林格·斯塔和托德·朗德格伦 · 查看更多 »

1 (披头士专辑)

《1》是英国摇滚乐队披头士的一张音乐精选辑,于2000年11月13日发行。专辑收录了1962年至1970年期间,披头士在英国和美国登上排行榜冠军的共27首单曲(其中的17首在英国,20首在美国获得冠军)。.

新!!: 林格·斯塔和1 (披头士专辑) · 查看更多 »

1960年代

没有描述。

新!!: 林格·斯塔和1960年代 · 查看更多 »

2008年世界音樂獎

20屆世界音樂獎在2008年11月9日於摩納哥舉行。獎項頒發是以該年度全球銷售量決定。典禮主持人為演員傑西·麥特卡爾菲與歌手蜜雪兒·威廉絲(Michelle Williams)。.

新!!: 林格·斯塔和2008年世界音樂獎 · 查看更多 »

7月7日

7月7日是公曆年的第188天(閏年的第189天),離一年的結束還有177天。.

新!!: 林格·斯塔和7月7日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林哥·史塔林哥·史達林戈·斯塔尔靈高·史達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