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板块构造论

指数 板块构造论

板块构造论(又稱板块构造假说、板块构造学说或板块构造学,總稱「板塊飄移」)是为了解释大陆漂移现象而发展出的一种地质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地球的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现今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1968年法国勒皮雄划分),海洋和陆地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根据这种理论,地球内部构造的最外层分为两部分:外层的岩石圈和内层的软流圈。这种理论基于两种独立的地质观测结果:海底擴張和大陆漂移。 岩石圈可以分為大板塊及小板塊,兩板塊相接觸的部份則可依其相對運動來分為分離板塊邊緣、聚合板塊邊緣及轉形斷層。在板塊邊緣常會出現地震、火山、造山運動及海沟。现今每年的相對運動距離約在0至150 mm不等。 板塊可以分為海洋板塊及較厚的陸地板塊,兩者都有各自的地殼。在聚合板塊邊緣會有隱沒帶,會將板塊沉降至地幔,使岩石圈質量減少,而分離板塊邊緣因海底擴張形成的新地殼,這種對板塊的預測稱為輸送帶原理。較早期的理論認為地球會漸漸膨脹或是漸漸收縮,也都還有一些人支持。 板塊可以移動的原因是因為岩石圈的強度比下方的軟流圈要大,地幔密度的變化造成了。一般認為板塊運動是由海底遠離擴張脊的運動(因為地形及地殼的變化,造成地球引力的差異)、阻力及隱沒帶向下的吸力等影響組合而成。另一種解釋則是考慮地球旋轉的受力差異,以及太陽及月亮的潮汐力。這些因素之間的相對重要性及其關係還不清楚,目前也還有許多爭議。.

237 关系: 加勒比板块加洛林板塊加拉帕戈斯板塊努比亚板块基伏湖华南板块印度-澳洲板塊印度尼西亞火山列表印度板块印度次大陸印度洋印支构造期南俾斯麥板塊南美洲板块南极洲南極洲板塊南欧台灣地理墨西哥湾夏威夷-天皇海山链大型火成岩区域大型逆衝區地震大地电流大西洋洋中脊大陆岛大陆漂移学说天地觀天體震動太平洋板塊太阳系太阳系的形成与演化姆大陆安那托利亞板塊富圖納板塊對流尹赞勋山崩山脉岩石圈巨神海巴基斯坦地理巴爾莫勒爾礁板塊巴拿馬板塊中南大学中国皇帝 (火山)中美 (政治地理学)中美洲火山弧中生代中龙目...中洋脊丹·麥克肯澤 (地球物理學家)东南亚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世界洋三叉汇接区九州 (日本)平庸原理亲扬子构造域康威礁板塊争论伊邪那岐板块伊朗板塊弗里德堡隕石坑异域物种形成地体地球地球的未來地球科学地球構造地球歷史地球殊異假說地熱能地质学地质作用地震地震学地震學研究機構聯合會地震帶地震儀地殼均衡地殼變動北安地斯板塊北俾斯麥板塊北美洲板塊列奥纳多·达·芬奇分離板塊邊緣喜马拉雅山脉哥倫比亞大陸哈里·哈蒙德·赫斯冰岛热点凱諾蘭大陸克卜勒419c克馬德克板塊克拉通前陸盆地图尔卡纳湖四川构造期环太平洋火山带玛丽·萨普火山火山帶火成岩火星火星分界班達海板塊珲春-汪清深震区理論磷循环科学史科学理论科科斯板块科羅拉多大峽谷第四紀紐阿福歐板塊索马里板块緬甸板塊约翰·图佐·威尔逊纳斯卡板块罗希海底山群島瓦巴拉大陸熱點 (地質學)特提斯洋盆地韦岛莎湖陆棚聚合板塊邊緣遙遠未來的時間線荒漠菲律宾海板块菲律宾海沟萨维尔·勒·皮雄鐵行星非洲板块行星適居性裏海裂缝喷发口西域构造域馬努斯板塊馬尼拉海溝馬里亞納板塊馬榮火山香港地理設得蘭板塊马里亚纳海沟马来群岛高校艦隊谷地鳥首板塊超大陸超大陆旋回超級適居行星鹿野斷層麥哲倫號金星探測器黃石國家公園黄岩岛软流圈轉形斷層震源胡安·德富卡胡安·德富卡板块胡安·德富卡海岭胡安·斐南迪茲板塊胡戈·班尼奧夫郭令智背斜阿姆奇特卡島阿尔卑斯带阿尔卑斯造山运动阿尔弗雷德·魏格纳阿穆尔板块阿爾蒂普拉諾板塊阿貝湖阿拉伯板块赫斯珀利亞高原薩瑞南高地鄂霍次克板块膨脹地球說重庆万开云板块自然自然地理學金星金星地質雪姑娘平原雷姆利亞大陸造山運動陆地IERS參考子午線Plate tectonicePlate tectonics探险家板块构造地质学恐龙東亞島弧板块构造论板塊列表板塊邊緣歐亞大陸歐亞大陸板塊死海斷層毛克板塊池上鄉汤加海沟汶川大地震沃爾特·阿爾瓦雷茨波多黎各海沟深海钻探计划演化的證據演化論澳洲板塊木百靈板塊月球地質月球陨石坑戈尔达板块浩克 (漫畫)海底平頂山海底熱泉海底扩张学说海洋学海洋地質學海洋地殼斯科舍板块新赫布里底板块斷層日本日本地理时空轮回撞击坑撞击盆地愛琴海板塊拗拉槽2010年海地地震2017年2018年1月臺灣2018年臺灣 扩展索引 (187 更多) »

加勒比板块

加勒比板块是一个大部分为大洋地壳的板块,位于中美洲和南美洲北岸以外的加勒比海。在1968年勒皮雄首次提出的六大板块中,它是美洲板块的一部分。 加勒比板块的面积大约是320万平方千米,它与北美洲板块、南美洲板块和科科斯板块接界。这些边界都是地震活动密集区,频繁发生地震,偶然还会发生海啸;在边界上还有火山喷发。.

新!!: 板块构造论和加勒比板块 · 查看更多 »

加洛林板塊

加洛林板塊是新畿內亞以北的小型板塊,與西面的鳥首板塊和南面的木百靈板塊邊界形成隱沒帶,北面與太平洋板塊相接形成轉形斷層,而與菲律賓板塊之間形成聚合板塊邊緣。.

新!!: 板块构造论和加洛林板塊 · 查看更多 »

加拉帕戈斯板塊

加拉帕戈斯板塊(Galapagos Microplate)是南美洲西岸海域的小型板塊,位於加拉帕戈斯群島附近,在納斯卡板塊、科科斯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三個大型板塊間以順時針方向轉動,北面的更小型板塊北加拉帕戈斯板塊(Northern Galapagos Microplate)以逆時針方向轉動。.

新!!: 板块构造论和加拉帕戈斯板塊 · 查看更多 »

努比亚板块

努比亚板块(Nubian Plate或Nubia Plate)是正在形成中的一个板块,因努比亚地区位于其上而得名。它是非洲板块的一部分,因为裂谷作用,正在相对其东边的板块向西移动。由这一裂谷作用形成的东非大裂谷即是努比亚板块和它东边非洲板块的另一部分索马里板块的分界,沿裂谷形成了许多湖泊和火山,在火山中最著名的就是乞力马扎罗山。由于它占有非洲板块的大部分面积,因此有的学者在把它与索马里板块并提时,仍称之为非洲板块。 努比亚板块的东界已如上述,其东北界与阿拉伯板块相接。这两段边界都是离散边界,它们在阿法尔洼地相会,形成一个三联点。努比亚板块的北界与欧亚板块(较广义)相接,西界隔中大西洋海岭与北美洲板块和南美洲板块相接。由于东非大裂谷向南进入莫桑比克境内即逐渐消失,因此努比亚板块的南界现在还不清楚。就目前的资料来看,它和索马里板块在南段似乎并未分离,而仍连在一起,而且因为东非大裂谷很可能是一条夭折裂谷.

新!!: 板块构造论和努比亚板块 · 查看更多 »

基伏湖

基伍湖(Lac Kivu)是中部非洲最高的湖泊,也是非洲的大湖之一。它位於剛果民主共和國與盧安達的邊界上,處於東非大裂谷中,艾伯丁裂谷的西部。基伏湖的水注入魯濟濟河,再向南流入坦干伊喀湖。1994年的盧安達大屠殺中,許多受害者被棄屍此處。.

新!!: 板块构造论和基伏湖 · 查看更多 »

华南板块

华南板块,也称扬子板块、长江板块,是指从秦岭淮河到冲绳海槽这个巨大的稳定地区,是一块位于东亚的板块。在华南板块内部,又细分为扬子克拉通(即扬子陆块、华南地块)、华夏地块(学术界对是否存在华夏古陆有争议,因此有人称之为华南褶皱带),二者分界线为萍乡——绍兴断裂带、江南造山带。 华南板块包括中國南部,東面與沖繩板塊被沖繩海槽分隔,東北與阿穆尔板块在東海與黃海交接處相鄰,南面是巽他板塊和菲律賓板塊,北面和西面有歐亞大陸板塊,汶川大地震位於與後者邊界的龍門山斷層。.

新!!: 板块构造论和华南板块 · 查看更多 »

印度-澳洲板塊

印度-澳洲板塊(英語:Indo-Australian Plate,或印澳板塊)是兩塊板塊的合稱,其中包含了澳洲大陸及周圍海域,並向西北延伸,涵蓋印度次大陸與附近水域。此板塊可分成較大的澳洲板塊與較小的印度板塊,兩者之間為一道低度活動邊界。兩個板塊在5千5百萬到5千萬年前融合在一起,在此以前兩者為分離狀態。 於澳洲西南部Mount Barren群地層南緣的尤岡克拉通(Yilgarn Craton,克拉通是大陸內部古老且穩定的陸塊)所做的鋯石定年分析顯示,大約在1696±7百萬年前,皮爾巴拉-尤岡(Pilbara-Yilgarn)與尤岡-高勒(Yilgarn-Gawler)兩個克拉通發生碰撞,聚集成為原始的澳洲大陸。 印度、澳洲大陸(包括澳大利亞、新幾內亞、塔斯馬尼亞、紐西蘭與新喀里多尼亞)原來皆是岡瓦那大陸的一部分,後來海底擴張使這些陸地分隔,但由於分隔邊界逐漸失去活動性,因此這些陸地可視為融合成單一板塊。於澳洲所做的GPS的計算確認板塊的移動方向為北35度東,速度為每年67公厘。.

新!!: 板块构造论和印度-澳洲板塊 · 查看更多 »

印度尼西亞火山列表

印度尼西亞的地理位置剛好介於歐亞大陸板塊與印度-澳洲板塊的隱沒帶之間,因而造成此區域容易形成火山地形。此區域曾發生過多次大規模火山噴發事件,例如於1883年喀拉喀托火山爆發對全球造成嚴重地影響,並且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火山噴發記錄之一。位於蘇門答臘的多巴湖是一座超級火山,據推測在距今74,000年前曾發生過一次大規模噴發,隨後造成全球經歷6年的火山冬天。位於松巴哇島的坦博拉火山曾在1815年發生大規模噴發,使全球在隔年成為無夏之年。 印度尼西亞的火山帶屬於環太平洋火山帶一部分,以下列表共分成6個地理區域,其中4個屬於巽他島弧的火山弧系統;另2個屬於哈馬黑拉島系統,其包括哈馬黑拉島周圍的火山島,以及從菲律賓火山弧延伸過來的蘇拉威西島與桑義赫群島火山帶。 目前最活耀的火山位於爪哇島的克盧德火山與默拉皮火山,這2座火山皆曾造成數千人喪生。自公元1000年以來,克盧德火山爆發30多次,其中最高的火山爆發指數達5級,而默拉皮火山在這段時期內爆發了80多次。由於默拉皮火山的活動頻繁,國際火山學與地球內部化學協會遂於1995年將其列入十年火山的觀察對象之一。 2012年,印度尼西亞有127座活火山,目前仍有5百萬的人口生活在這些危險區域,而地震與海嘯等有可能造成地形改變,使原本停止活動的火山再度活耀,例如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可能使自1600年以後從未噴發的錫納朋火山於2010年後再度活耀。 除了婆羅洲,全國各地也有火山。.

新!!: 板块构造论和印度尼西亞火山列表 · 查看更多 »

印度板块

印度板块(英文:Indian Plate)为次级的大陸板块,属于印度-澳洲板塊的一部分,包括印度次大陆和印度洋。印度板块形成于九千万年以前的白垩纪,自非洲东部的马达加斯加分离,每年向北漂移15厘米,大约在五千到五千五百万年以前的新生代的始新世时期和亚洲撞合,这一时期,印度板块移动了约2,000-3,000公里距离,比已知的任何板块移动的速度要快。 欧亚板块南缘,沿印度与尼泊尔剪切带(orogenic belt),由沉积物挤压凸起,形成了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板块现在向东北每年移动5厘米,而欧亚板块每年向北移动2厘米,因此导致欧亚板块变形,而印度板块每年被压缩4毫米。.

新!!: 板块构造论和印度板块 · 查看更多 »

印度次大陸

印度次大陆(又稱南亚次大陆或印巴孟次大陆)是喜馬拉雅山脈以南的一大片半岛形的陆地,亞洲大陸的南延部分。大体位于北纬8-37度,东经61-97度。由于受喜马拉雅山阻隔,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但面积又小于通常意义上的大陆,所以称为次大陆。总面积约为43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16亿。 印度次大陸的國家大體位於印澳板塊,也有一些位於南亞。當中,印度、印度河以東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和不丹位處大陸地殼上;島國斯里蘭卡位處大陸架;島國馬爾地夫位處海洋地殼。.

新!!: 板块构造论和印度次大陸 · 查看更多 »

印度洋

印度洋(Indian Ocean),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毛漢英《印度洋》,《中國大百科全書》条目,印度位在印度洋北部的中央位置,這也是印度洋名稱的由來,印度洋大部分在南半球。總面积7491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21.1%,是世界第三大洋。印度洋的範圍北至印度次大陸及阿拉伯半島(南亞及西亞);西達東非;東側則以印度尼西亞、巽他群島及澳大利亞為界;南迄南冰洋(也有定義至南極洲)。印度洋西面于开始于厄加勒斯角的东经20°处与大西洋相接,东面于东经146°55'处与太平洋相接。印度洋的最北边大概为波斯湾内北纬30°处。印度洋的宽度有将近(从非洲南部尖端到澳大利亚之间),它的总面积大约为,包括红海和波斯湾。印度洋的水量大约为。.

新!!: 板块构造论和印度洋 · 查看更多 »

印支构造期

印支构造期,简称印支期,是晚二叠纪至三叠纪(257-205Ma)之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印支运动或称印支事件。.

新!!: 板块构造论和印支构造期 · 查看更多 »

南俾斯麥板塊

南俾斯麥板塊(South Bismarck Plate)是太平洋俾斯麥海南部的小型板塊,包括新畿內亞東部和新不列顛,南側的聚合板塊邊緣形成新不列顛和所羅門群島,這個地區經常發生地震。.

新!!: 板块构造论和南俾斯麥板塊 · 查看更多 »

南美洲板块

南美洲板块,简称南美板块,是一个大板块,包括了整个南美洲大陆,向东一直延伸至中大西洋海岭。它是1968年勒皮雄首次提出的六大板块中美洲板块的南半部。 南美洲板块的东界是离散边界,与非洲板块相邻,这一边界形成了中大西洋海岭的南段。其南界与南极洲板块和斯科舍板块形成复杂的边界。其西界与正在消减的纳斯卡板块形成会聚边界。在其北界,南美洲板块则与加勒比板块相邻。 今天业已分裂成科科斯板块和纳斯卡板块的古法拉龙板块的南部残遗部分仍然在继续向南美洲板块的西界之下消减。这一消减作用抬升了宏伟的安第斯山脉,并造就了散布于安第斯山脉中的火山。据一些推测,南美洲板块的西向移动除了迫使科科斯板块和纳斯卡板块消减于其下之外,还使其北面的加勒比板块和南面的斯科舍板块遭到挤压。这两个板块具有相似的形状,而且都在其东界发生消减;它们被认为是在法拉龙板块上形成的古火山区,火山喷发使这两个板块的地壳加厚,因而无法消减于南美洲板块之下。 有证据表明,南美洲板块现仍在继续以一个非常缓慢的速度向北移动。 Category:板块 Category:南美洲自然史.

新!!: 板块构造论和南美洲板块 · 查看更多 »

南极洲

南极洲(Antarctica)是地球最南端的洲,位於南半球的南極區,是地理南极的所在地。南极洲大部分区域都在南極圈内,四周被南冰洋环绕。南极洲是世界上的第五大洲,其面积约为140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亞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是大洋洲的两倍。除了南极半岛最北端的部分区域之外,全洲約98%的地方都被平均厚度1.9公里的冰层覆盖着。 南極洲是地球上最寒冷、乾燥、多風的大洲,是唯一橫跨所有經線的洲,也是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它沿岸地区的年降水量仅有200毫米,内陆地区更少。到了第三季(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时,南极洲的平均温度低至-63℃,最低温度可達-89.2℃。南極洲的本地物种有各类藻類、细菌、真菌、植物(包括苔藓)、原生生物以及一些可以适应寒冷环境的动物,例如企鵝、海豹、線蟲、緩步動物、蟎等。南极洲沒有永久居民,但每年居住在這裡的科研人员有一千至五千人。 儘管很久之前已經有關於「未知的南方大陸」(Terra Australis)的神話故事與臆想,但直至1820年,俄羅斯探險家米哈伊尔·拉扎列夫和法比安·戈特利布·馮·別林斯高晉乘着沃斯托克號和战船来到芬布爾冰架时,人类才第一次目睹它的真容。由於南极洲氣候惡劣、資源缺乏以及地理孤立性,南極洲在十九世纪并沒有引起人們的注目。 南极洲现在是法律意义上的共管领土,由南极条约体系的成员国协商管辖。1959年,12个国家签署了《南极条约》,随后有38个国家签署。該條約意在支持科學研究及保護南極生物地理分布区,并禁止在南极洲进行的一切军事活动、核爆炸试验以及处理放射物的行为。截至2016年,南极洲已建有135座常设科學考察站,陆续吸引了四千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到這裡進行科學實驗。.

新!!: 板块构造论和南极洲 · 查看更多 »

南極洲板塊

南極洲板塊,簡稱南極板塊,是一塊包括南極洲和周圍洋面的板塊,面積約16,900,000平方公里。每年正以1公分的速度向大西洋移動。 板塊與納斯卡板塊、非洲板塊、南美洲板塊、斯科舍板塊和印度-澳洲板塊交界,並正與太平洋板塊合併。.

新!!: 板块构造论和南極洲板塊 · 查看更多 »

南欧

南欧是欧洲南部的简称,範圍包括伊比利亚半岛、義大利半島及巴爾幹半島的南部,由葡萄牙、西班牙、義大利及希臘等國組成,有时也称为地中海欧洲,因为大多南欧国家靠近地中海。南歐隔著地中海與亞、非兩洲相望,自古以來與西亞及北非往來密切,同是重要的古文明起源地;對西方世界而言,南歐更孕育了古希臘、古羅馬文化,確立了早期的基督教社會,為西方的思想及知識體系奠定了基礎。.

新!!: 板块构造论和南欧 · 查看更多 »

台灣地理

臺灣地理意指臺灣島及其周邊附屬島嶼如釣魚臺列嶼等群島,以及龜山島、蘭嶼、小琉球等小島的地理情況。.

新!!: 板块构造论和台灣地理 · 查看更多 »

墨西哥湾

墨西哥湾是北美洲南部大西洋的一海湾,以佛罗里达半岛-古巴-尤卡坦半岛一线与外海分割。北为美国,南、西为墨西哥,东南为古巴,东经佛罗里达海峡与大西洋相连,经尤卡坦海峡与加勒比海相接,是著名的墨西哥灣暖流的起點。墨西哥湾形成于3亿年前的地球板块运动。Huerta, A.D., and D.L. Harry (2012) Wilson cycles, tectonic inheritance, and rifting of the North American Gulf of Mexico continental margin. Geosphere.

新!!: 板块构造论和墨西哥湾 · 查看更多 »

夏威夷-天皇海山链

夏威夷-天皇海山链(或称夏威夷-皇帝海山链)由夏威夷海岭和天皇海山组成。夏威夷海岭包括夏威夷群岛各岛屿,向西北一直到库雷环礁;天皇海山则是北太平洋海底的一大片水下山地,包括一系列从东南向西北呈线状排列的岛屿,间断的海底山、环礁、浅滩、海隆和暗礁。这一海山链包括80多座已鉴别出的海底火山,从太平洋最西北处的阿留申海沟直到位于夏威夷岛东南35公里处的链中最年轻的火山羅希海底山,绵延3600英里以上。夏威夷群岛就是夏威夷-天皇海山链中突出于海平面之上的部分。.

新!!: 板块构造论和夏威夷-天皇海山链 · 查看更多 »

大型火成岩区域

大型火成岩区也译作大火成岩省,是在地壳中规模非常巨大的火成岩的堆积,包括侵入或。1992年,研究者首次使用这个术语来描述面积大于100,000平方千米的火成岩堆积(略大于葡萄牙的面积)—在几百万年甚至更短的地质时间间隔内,發生基性火成岩喷出或深处侵入。 基性的玄武岩海床与其他正常的板块构造的地质结果不属于大型火成岩区域。 现在,大型火成岩区域的外延不仅包括基性,也包括各种类型的火成岩大面积累积。可细分为“大型火山岩区域”(large volcanic provinces,LVP)与“大型深成岩区域”(large plutonic provinces,LPP)。 大型火成岩区域基本上是由于地幔热柱升至地壳的结果。 某些大型火成岩区域现在还是完整的,如印度的德干暗色岩;其他大型火成岩区域被板块构造运动所肢解,如(CAMP)分布在巴西、北美东部、西北非。.

新!!: 板块构造论和大型火成岩区域 · 查看更多 »

大型逆衝區地震

大型逆衝區地震發生在聚合板塊邊緣的隱沒帶,是已知唯一能産生矩震級可以超過9.0Mw特大型地震的板塊活動,自1900年起5次規模超過9.0的地震都是大型逆衝區地震。大型逆衝區地震發生在環太平洋火山帶中太平洋和印度洋主要隱沒帶,它們通常導致海嘯。.

新!!: 板块构造论和大型逆衝區地震 · 查看更多 »

大地电流

大地电流(Telluric current,最初源自拉丁语单词tellūs)是指在地下或者海洋--流通电流的现象。大地电流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这些不连续的电流以较为复杂的形式相互作用。大地电流具有极低频,在地球表面大范围地流动。.

新!!: 板块构造论和大地电流 · 查看更多 »

大西洋洋中脊

大西洋洋中脊(又稱大西洋中洋脊;英文:Mid-Atlantic Ridge)是一個大部分地區位於海底的山脈,橫跨大西洋及北冰洋。大西洋洋中脊由北緯87度(距離北極333公里)伸延至南緯54度的布韋島。大西洋中脊的最高點突出海面,形成海島。大西洋洋中脊為全球中洋脊(Mid-ocean ridge)系統的一部分,其形成方式亦被認為與其他洋中脊相同,即在分離板塊邊緣(divergent boundaries)把板塊分開。北大西洋有北美洲板塊及歐亞大陸板塊互相分離,在南大西洋則有南美洲板塊及非洲板塊互相分離。由於它們的分離作用仍然持續,所以大西洋洋中脊在每年都以5至10厘米的速度向東西方向成長。.

新!!: 板块构造论和大西洋洋中脊 · 查看更多 »

大陆岛

大陆岛指的是其地质构造与邻近的大陆相似,原属大陆的一部分,由于地壳下沉或海水上升以至於其与大陆相隔成岛。按其形成的原因可分为构造岛(又可分成板塊及非板塊交界帶兩類)和冲蚀岛两种。.

新!!: 板块构造论和大陆岛 · 查看更多 »

大陆漂移学说

大陆漂移学说是地球大陆相对于彼此的运动,因此似乎在海床上“漂流”。最初由亞伯拉罕·奧特柳斯在1596年提出,後來德国科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在1912年加以闡述,中文中“大陆漂移说”、“大陆漂移假说”均指同一概念。這個大膽的學說一直被學界忽視,直至1960年代海洋擴張說出現,令大陸飄移說得以發展,後來更闡述為板塊構造理論。大陆漂移的想法已经被板块构造理论纳入,解释大陆如何移动。 主要内容为远古时代的地球只有一块“泛古陆”或稱盤古大陸的庞大陆地,被称为“泛大洋”的水域包围,大约于2亿年以前“泛大陆”开始破裂,到距今约二、三百万年以前,漂移的大陆形成现在的七大洲和五大洋的基本地貌。 值得一提的是大陸漂移學說與板塊構造學說有些根本的不同,前者假設推動力是潮汐,後者假想推動力是由於地幔出現對流,拖動板塊。但在魏格纳1929年第四版的《大陆和海洋的形成》中,他已经接受了地幔对流提供动力的思想。.

新!!: 板块构造论和大陆漂移学说 · 查看更多 »

天地觀

天地观是人类对天、地、星辰相对关系及发展演变的认识。 梁祖恒《天文錄》列举了三种古代中国人对天的认识。盖天说:一种是天像车盖,在八极之中移动;一种是天像斗笠,中间高四边低;一种是倾斜的车盖,南方高,北方低。另外还有浑天说。.

新!!: 板块构造论和天地觀 · 查看更多 »

天體震動

很多天體都會以地震波的形式釋放大量能量,造成該天體的劇烈震動,是為天體震動。它以震動的主體分類,如地震、月震等。.

新!!: 板块构造论和天體震動 · 查看更多 »

太平洋板塊

太平洋板塊是一塊海洋地殼板塊,大部分位於太平洋海面下。它是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雄1968年首次提出的六大板块之一,自提出以来,其范围基本没有大的变动。 太平洋板块的東北面與探险家板块、胡安·德富卡板块以及戈尔达板块之間具有张裂型板块边界,分別形成探险家海岭、胡安·德富卡海岭和戈尔达海岭。中部東面與北美洲板块之間沿著聖安地列斯斷層形成转换边界,並與里维拉板块和科科斯板块形成张裂型边界。东南面则与纳斯卡板块形成张裂型边界,即东太平洋海隆。探险家板块、胡安·德富卡板块、戈尔达板块、里维拉板块、科科斯板块和纳斯卡板块都是古法拉龙板块的残余。 南面與南極板塊之間也是张裂型邊界,形成太平洋-南極洋脊(Pacific-Antarctic Ridge) 西面與歐亞板塊之間存在聚合型板块边界,其中靠北方的一邊沉入隐没于歐亞板塊之下,中間部分則與菲律賓板塊形成馬里亞納海溝。西南面與印度-澳大利亞板塊(印澳板塊)形成複雜但主要為聚合型的邊界,並於紐西蘭北方潜没于印澳板塊之下,兩者之間造成了一個轉換邊界,形成Alpine斷層。更往南一點,則是印澳板塊沉入太平洋板塊下方。 北面沉入北美板塊,為聚合型邊界,並形成阿留申海溝與鄰近的阿留申群島。 太平洋板块内部存在许多的热点,大部分太平洋岛屿都是由这些热点形成的。其中最有名、研究最充分的热点形成了夏威夷-天皇海山链。.

新!!: 板块构造论和太平洋板塊 · 查看更多 »

太阳系

太陽系Capitalization of the name varies.

新!!: 板块构造论和太阳系 · 查看更多 »

太阳系的形成与演化

太陽系的形成和演化始于46亿年前一片巨大分子云中一小塊的引力坍缩。大多坍缩的质量集中在中心,形成了太阳,其余部分摊平並形成了一个原行星盤,继而形成了行星、卫星、陨星和其他小型的太阳系天体系统。 这被稱為星云假说的广泛接受模型,最早是由18世纪的伊曼纽·斯威登堡、伊曼努尔·康德和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提出。其随后的发展與天文学、物理学、地质学和行星学等多种科学领域相互交织。自1950年代太空时代降臨,以及1990年代太阳系外行星的发现,此模型在解释新发现的过程中受到挑战又被進一步完善化。 从形成開始至今,太阳系经历了相當大的變化。有很多卫星由环绕其母星气体與尘埃组成的星盘中形成,其他的卫星据信是俘获而来,或者来自于巨大的碰撞(地球的卫星月球属此情况)。天体间的碰撞至今都持续发生,並為太阳系演化的中心。行星的位置经常遷移,某些行星间已經彼此易位。这种行星迁移现在被认为对太阳系早期演化起負擔起绝大部分的作用。 就如同太阳和行星的出生一样,它们最终将灭亡。大约50亿年后,太阳会冷却並向外膨胀超过现在的直径很多倍(成为一个红巨星),抛去它的外层成为行星狀星云,並留下被称为白矮星的恒星尸骸。在遥远的未来,太阳的环绕行星会逐渐被经过的恒星的重力卷走。它们中的一些会被毁掉,另一些则会被抛向星际间的太空。最终,数万亿年之后,太阳终将会独自一个,不再有其它天体在太阳系轨道上。.

新!!: 板块构造论和太阳系的形成与演化 · 查看更多 »

姆大陆

姆大陆(Mu continent,又譯穆大陸、母大陸)是一個傳說中存在的陸地,聲稱有超過一萬年的歷史。 20世紀初,美国學者詹姆斯·柴吉吾德(James Churchward,又譯詹姆斯·彻奇沃德)提出──在史前的太平洋區域,包括日本、琉球、臺灣等,連同有爭議的釣魚臺列嶼,都是整片相連的大陸,面积比南美洲還大,且曾經有過高度文明。根據他的假設,由於地震和地殼變動關係,姆大陆沉入大海底。 這陸地佔据了南太平洋的大半部:南起塔希提岛、北接夏威夷、东至复活节岛、西至马里亚纳群岛,东西长约8000公里,南北宽约5000公里,面积相当于南北美洲面积的总和。现在的波利尼西亚群岛、美拉尼西亚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岛上的居民,据说就是姆大陆移民的后裔,這些人在12,000年前就已經在這個大陸生活。 一些文學作品或科幻小說經常將姆大陸的遺址与今日的南極州聯繫起來,例如葛瑞姆·汉卡克的著作《上帝的指紋》(Fingerprints of the Gods)以及日本超級機器人動畫《勇者莱汀》等。.

新!!: 板块构造论和姆大陆 · 查看更多 »

安那托利亞板塊

安那托利亞板塊是位於土耳其的大陸板塊,東接阿拉伯板塊和東安那托利亞斷層,南面和西南面是與非洲板塊之間的聚合板塊邊緣,北面是與歐亞大陸板塊之間形成北安那托利亞斷層的轉形斷層。研究顯示由於受東面的阿拉伯板塊擠壓而歐亞大陸板塊阻礙北移方向,安那托利亞板塊正以逆時針方向轉動,而非洲板塊沉入安那托利亞板塊下。.

新!!: 板块构造论和安那托利亞板塊 · 查看更多 »

富圖納板塊

富圖納板塊(Futuna Plate)是太平洋南部的小型板塊,位於富圖納島附近。富圖納板塊的北面是太平洋板塊,南接澳洲板塊,東臨紐阿福歐板塊。.

新!!: 板块构造论和富圖納板塊 · 查看更多 »

對流

對流是指流體內部的分子運動,是熱傳與質傳的主要模式之一。熱對流(亦稱爲對流傳熱)是三種主要熱傳方式中的其中一種(另外兩種分別是熱傳導與熱輻射).

新!!: 板块构造论和對流 · 查看更多 »

尹赞勋

尹赞勋()中国著名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是中国古生物学、古生态学和地层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新!!: 板块构造论和尹赞勋 · 查看更多 »

山是地面上被平地所围绕的具有较大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而凸起的地貌区。山离地面高度通常在100米以上,包括低山、中山与高山,是否被稱作山取決於當地人。 山一般是因板塊碰撞或是火山作用而產生。山會因河流、氣候作用或是冰河而慢慢侵蝕。有些山會形成單獨的頂峰,不過大部份的山會连在一起形成山脉。 高山上因為高海拔而出現高山气候,氣溫會比海平面低,因此會影響高山的生態系。不同的高度會有,由於其氣候及環境較不適宜居住,高山上的農業較平地少。有些休閒娛樂和高山有關,例如爬山及滑雪。 地球上最高的山是在夏威夷的毛納基火山(水下10203公尺,地面4207公尺),海拔最高的則是亞洲喜馬拉雅山上的珠穆朗瑪峰,距海平面的高度為8848公尺依1995年及2005年針對山頂的調查,是包括積雪的高度。太陽系中最高的山是火星上的奧林帕斯山,高度是21229公尺。.

新!!: 板块构造论和山 · 查看更多 »

山崩

山崩又稱山体滑坡、山泥傾瀉、土溜,是指在重力的影響下塊體沿着一段山坡下滑的現象,又稱作坍方。若是土體坍方時,混和雨水或河水則演變成土石流。 地滑又稱走山,是融合岩屑和土壤的岩體沿層面滑動或移動,與山崩不同。.

新!!: 板块构造论和山崩 · 查看更多 »

山脉

山脈是相連的山體的統稱。 一般由於板塊相互擠壓使得地殼隆起,形成山脈,這類山脈稱為褶皺山脈。例如:喜馬拉雅山脈是由於亞歐板塊受印度板塊的衝撞而形成的;從庫頁島、日本、台灣到菲律賓群島的彩帶列嶼是由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推擠形成的。 由火山作用所形成的通常是獨立的山峰,但在某些情況下,一連串的火山活動也會形成山脈,例如夏威夷群島,即是火山群山脈。 山脈依高度可分為三種類型:.

新!!: 板块构造论和山脉 · 查看更多 »

岩石圈

岩石圈是地球的表層,薄而堅硬。岩石圈在軟流圈之上,包含部分上部地幔和地殼。地殼在地幔之上,由莫氏不連續面作為分界。根據板塊構造學說,岩石圈并非整体一块,而是由许多板块组成。 岩石圈相對於其下的軟流圈,屬於較剛性、脆性的一部分。在這種情況下,岩體仍然有足夠的強度來累積能量,發生地震。 岩石圈与软流圈的区别在于对应力的不同响应:岩石圈在很长时间内保持刚性、弹性形变、最终可能发生脆性断裂;软流圈黏滞变形,在应力下塑性形变。 岩石圈的厚度因地而異。一般而言,大陸地殼的岩石圈厚度大於海洋地殼的岩石圈厚度,但是其具体深度存在争议。岩石圈的下界是上地幔岩石从脆性转变为黏性的等温线。超过此温度(~1000°C),上地幔中最软弱的矿物——橄榄石将黏性形变。洋底岩石圈典型厚度为50–100公里厚(但在大洋中脊下的岩石圈厚度仅相当于地壳厚度),大陆岩石圈的厚度约40公里到可能的75公里;其上部的~30到~50公里是大陆地壳。岩石圈的地幔部分主要由橄榄岩组成。地壳与上地幔的化学组成成分有很大不同,二者的分界面即莫霍面。.

新!!: 板块构造论和岩石圈 · 查看更多 »

巨神海

巨神海(Iapetus Ocean)是一個存在於新元古代到古生代的海洋(6億到4億年前)。巨神海位於地球的南半球,在古大陸勞倫大陸、波羅地大陸和阿瓦隆尼亞大陸之間。巨神海因為使前述三個大陸合併成歐美大陸的加里東造山運動、塔康造山運動和阿卡迪亞造山運動而消失。 因為巨神海位於數個大陸之間,而這些大陸在之後形成了大西洋兩岸的大陸,因此巨神海被認為是大西洋的前身。而巨神海名稱來自於希臘神話中提坦中的伊阿珀托斯;而祂是阿特拉斯的父親,大西洋的命名由來於阿特拉斯。.

新!!: 板块构造论和巨神海 · 查看更多 »

巴基斯坦地理

巴基斯坦位于南亚西北部,南濒阿拉伯海,国土面积803,940平方公里;毗邻国家有印度、中国、阿富汗和伊朗。巴处在北纬23度30分至36度45分,东经61度至75度31分之间,南北长1,600多公里,主要山脉有喀喇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和苏莱曼山脉;最长河流印度河自北向南几乎穿贯巴全境,和其四条主要支流杰卢姆河、奇纳布河、拉维河和萨特勒季河一起被称为“五水”;西部边境的开伯尔山口和波伦山口是传统上连接中亚和南亚的必经要道。印度河平原为巴最富庶的农业区,有世界上最发达的灌溉网络。接近海平面的喀奇湿地为陆地最低点,位于中、巴边界的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为至高点;由于地势高低差异,造成气候的多样化。受欧亚与印度二大板块撞击的影响,使得巴基斯坦成为地震多发区。.

新!!: 板块构造论和巴基斯坦地理 · 查看更多 »

巴爾莫勒爾礁板塊

巴爾莫勒爾礁板塊(Balmoral Reef Plate)是太平洋南部的小型板塊,位於島國斐濟以北,與太平洋板塊、澳洲板塊、康威礁板塊和新海布里地板塊相接,其中北面和西面是分離板塊邊緣。.

新!!: 板块构造论和巴爾莫勒爾礁板塊 · 查看更多 »

巴拿馬板塊

巴拿馬板塊(Panama Plate)是中美洲的小型板塊,位於科科斯板塊和納斯卡板塊以北、加勒比板塊以南,包括巴拿馬和哥斯達黎加,其大部分邊緣是聚合板塊邊緣,西面是隱沒帶。.

新!!: 板块构造论和巴拿馬板塊 · 查看更多 »

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主校区位于岳麓山南麓。现为教育部直属国家重点综合性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其前身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三校于2000年4月合并组建为中南大学。.

新!!: 板块构造论和中南大学 · 查看更多 »

中国皇帝 (火山)

“中国皇帝”(英文:Emperor of China)是印度尼西亚班达海西部海域中的一座海底火山。这座火山拥有盾状的外形,从海底到其顶部有1,500米左右(约5,000英尺)。.

新!!: 板块构造论和中国皇帝 (火山) · 查看更多 »

中美 (政治地理学)

中美(英语:Middle America,法语:L'Amérique moyen)是一个政治地理学中的地理名词,它表示的是美洲的中部地区。它位于北美洲的南半部分,包括墨西哥、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三部分。按政治地理学角度,它与它北部的北美和南部的南美一起组成了整个美洲。偶尔它也包括南美大陆的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因为它们有很多岛屿位于加勒比海。.

新!!: 板块构造论和中美 (政治地理学) · 查看更多 »

中美洲火山弧

中美洲火山弧是中美洲的太平洋沿岸火山帶,包括危地馬拉、厄瓜多爾、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和哥斯達黎加—巴拿馬交界,全長1,500公里,因加勒比板塊的西側的隱沒帶而形成。中美洲火山弧有數百個火山結構,包括大型複式火山、火山穹丘和火山渣錐,1902年聖地亞古多火山發生火山爆發指數6級的火山爆發。 中美洲的活火山有︰.

新!!: 板块构造论和中美洲火山弧 · 查看更多 »

中生代

中生代(Mesozoic)是显生宙的三個地质时代之一,可分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个纪。中生代最早是由義大利地質學家Giovanni Arduino所建立,當時名為第二紀(Secondary),以相對於現代的第三紀。在希臘文中,中生代意為「中間的」+「生物」。中生代介於古生代與新生代之間。由於這段時期的優勢動物是爬行動物,尤其是恐龍,因此又稱為爬行動物時代(Age of the Reptiles)。 中生代也是板塊、氣候、生物演化改變極大的時代。在中生代開始時,各大陸連接為一塊超大陸-盘古大陆。盤古大陸後來分裂成南北两片,北部大陆進一步分为北美和欧亚大陆,南部大陆分裂为南美、非洲、印度與馬達加斯加、澳洲和南极洲,只有澳洲没有和南极洲完全分裂。中生代的氣候非常溫暖,對動物的演化產生影響。在中生代末期,已見現代生物的雛形。.

新!!: 板块构造论和中生代 · 查看更多 »

中龙目

中龙目(学名:Mesosauria)是一群已灭绝的爬行动物。牠们生活在大約2.99億到2.8亿年前的早二叠纪。牠們是最早的水棲爬行動物之一,在陸地上演化過後再度返回水中。.

新!!: 板块构造论和中龙目 · 查看更多 »

中洋脊

中洋脊(Mid-ocean ridge),又稱洋脊、大洋中脊、中央海嶺,是位於全球海中張裂性板塊邊界的一系列火山結構系統,也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海底山脈,長達,其中連續的山脈長達,與之相對應的地質結構是陸地上的裂谷(地塹),地函的熱對流在中洋脊中央處上升,岩漿在此湧出後,快速冷卻為玄武岩,形成新的海洋地殼,並將較舊的地殼向兩旁推開,從而使海底擴張,也正因為如此,正斷層作用產生了裂谷,也出現了平行斷層。離大洋中脊愈遠的岩石愈年老,而大洋中脊中央則是最年輕的新生地殼。另一方面,由於軟流圈内的岩漿對流背離,再加上各部份的對流速度不一,因而形成轉換斷層,雖然朝著同一方向擴展(脊推機制),但移動方向卻不相同,而這些轉換斷層會出現剪切作用。 最有名的中洋脊是大西洋中脊,冰島則是大西洋中洋脊露出海面的一部分,因此被認為是觀察中洋脊構造最方便的區域。.

新!!: 板块构造论和中洋脊 · 查看更多 »

丹·麥克肯澤 (地球物理學家)

丹·麥克肯澤,CH,FRS(Dan McKenzie,),英国地球物理學家,劍橋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

新!!: 板块构造论和丹·麥克肯澤 (地球物理學家) · 查看更多 »

东南亚

东南亚是亚洲的一个地區,由中国以南、印度以東、新幾內亞以西與澳洲以北的國家組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才出现的一个新的地区名称。東南亞分為兩個區域,陸域為中南半島,包括柬埔寨、寮國、緬甸、泰國、越南與馬來半島,海域大致為馬來群島,包括东马来西亚、汶莱、東帝汶、印度尼西亚、菲律賓、聖誕島、新加坡。不過,東南亞國家往往也被西方學者和傳媒納入东亚的範圍。此區地處板塊交界,地震與火山活動頻繁。 台灣在歷史文化上則因臺灣原住民與菲律賓、印尼等其他東南亞國家同屬南島語系,人種上屬馬來人種,血液成分亦與東南亞較相近;地理上則位處東北亞與東南亞交接的東亞島弧中心位置。而可能因此有時會被視為東南亞的一部分。印度的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也是如此,七姐妹州如曼尼普爾邦有時亦然。 南岛民族与马来裔占主导位置,区域内居民多信奉伊斯蘭教与佛教,其它如基督宗教,包括印度教與泛靈論相關宗教等都可以在此区域内发现。印尼是全球穆斯林最多的国家,泰国则是世界最大的佛教国家。 除了新成立的东帝汶以外,區域內十国组成了东南亚国家联盟(即「东--盟 」或「 亚细--安」)組織。.

新!!: 板块构造论和东南亚 · 查看更多 »

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

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Tokyo Daigaku Jishin Kenkyu-jo,Earthquake Research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Tokyo,简称ERI)是一所由文部省于1925年创立的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地震学和火山学,附属于东京大学。现所址为东京大学,下属4个研究部门、7个附属科研设施(中心)和2个行政部门,另设有咨询委员会和教授会。现有教职员160人、大学院生70人,现任所长为小原一成。.

新!!: 板块构造论和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 · 查看更多 »

世界洋

世界大洋(World Ocean)是個接連全球海洋或海灣、海峽的系統。除了內流河及鹹水湖外,它包含了世界上大部分的水域。 世界大洋的連結性和統一性所致海中物質的交流對於海洋學相當重要。習慣上,世界大洋會因大陸或其它特點而被分成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冰洋等五大洋。而在早期分類上,南冰洋常常會被歸類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南部,而有四大洋之稱。另外北冰洋在傳統分類上常寫作「北極海」,歸於大西洋之中。 在古代就建立出了「世界大洋亙古以另一種形式存於這地球上」的觀念。俄國海洋學家尤利·米哈伊洛维奇·绍卡利斯基(Юлий Михайлович Шокальский)也在20世紀初就描述了世界大洋的基本觀念──唯一、連貫且包圍著地球的大洋。 連綿的世界海洋可能形象化的圍繞著南冰洋,而從南冰洋向北延伸到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則能看作為海灣。再進一步向北,大西洋聯入北冰洋,再由白令海重新接回太平洋:.

新!!: 板块构造论和世界洋 · 查看更多 »

三叉汇接区

三叉汇接区,也称作“三联点”,是3个地质板块的边界交汇的区域。板块的边界有3种类型:中洋脊 (R), 海沟 (T), 转换断层 (F)。因此三叉汇接区可分类为:F-F-T, R-R-R等。但仅有部分类型在地质时间尺度上是的。.

新!!: 板块构造论和三叉汇接区 · 查看更多 »

九州 (日本)

九州(,)是日本西南部的一個島,為日本本土四大島之一,也是日本的第三大島、世界第37大島,面積36,752.6平方公里(2011年9月1日統計),次於本州和北海道,比四國大。古名筑紫島(據《古事記》)或筑紫洲(據《日本書紀》)。其北面的關門海峽將九州和本州分隔,而東北面則隔豐後水道與四國相對。 廣義上的九州則指九州地方,包括九州本島上的大分縣、宮崎縣、福岡縣、佐賀縣、長崎縣(含五島列島和對馬島)、熊本縣和鹿兒島縣(含大隅群島和奄美群島)等7縣、以及琉球群島上的沖繩縣,人口約13,013,573人(2016年2月1日),面積約3.79萬平方公里,目前是日本高科技產業的主要集中地。.

新!!: 板块构造论和九州 (日本) · 查看更多 »

平庸原理

平庸原理(mediocrity principle,又稱平庸的原則)是一種科學哲學觀念,指出人類或者地球在宇宙中不存在任何特殊地位或重要性。这是一种哥白尼的理论。不管是由启发法得出的地球所在的位置,还是根据哲学原理阐述人类的地位,都能得出这种结论,此外还有下列论据:.

新!!: 板块构造论和平庸原理 · 查看更多 »

亲扬子构造域

亲扬子构造域是中元古代中国四个构造域之一,早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的合称)中国五个构造域之一,因为属于这个构造域的各板块或地块的构造运动、古生物和古地磁等特征在这一时期与其中最大的扬子板块相似而得名。 亲扬子构造域包括扬子板块、松潘-甘孜地块、秦岭中部地块、武当地块、大别地块、胶南地块、中甸地块、思茅-印度支那板块和华夏板块等板块和地块,其中较重要的是扬子板块、华夏板块和思茅-印度支那板块。属于西域构造域的各板块或地块,在新元古代至早古生代也陆续表现出亲扬子的特征,但由于它们在新元古代之前的地史和亲扬子的其他各板块或地块完全不同,因此宜独立为一个构造域。 扬子板块是在中元古代末期由北扬子板块和南杨子板块(即湘桂地块)碰撞拼合而成的。在青白口期,扬子板块可能一度与华夏板块几乎拼合,但在南华期又相互远离。在古生代,扬子板块和它北面的一些小地块虽然出现了俯冲作用,但只是洋-陆俯冲,陆壳之间仍处于离散状态。古生代晚期,受峨眉山地幔羽的影响,扬子板块西部发生张裂,形成了川西地块、云开地块等小地块。 到晚二叠世,亲扬子构造域各板块和地块开始会聚。中三叠世末期,华夏板块、云开地块、川西地块、思茅-印度支那板块和扬子板块先拼合为华南板块,并形成云开-十万大山碰撞带和金沙江碰撞带的南段。晚三叠世,属于亲冈瓦纳构造域的保山-中缅马苏地块也碰撞到华南板块之上,形成澜沧江碰撞带的南段,与此同时,华南板块向北碰撞到欧亚板块之上,形成秦岭-大别山碰撞带。经过这些被统称为印支运动的构造运动,亲扬子构造域各板块和地块便全部成为欧亚板块的一部分。.

新!!: 板块构造论和亲扬子构造域 · 查看更多 »

康威礁板塊

康威礁板塊(Conway Reef Plate)是太平洋南部的小型板塊,位於斐濟以西,東西兩側都是聚合板塊邊緣,東面與澳洲板塊相接,西面是新海布里地板塊,北面是巴爾莫勒爾礁板塊。.

新!!: 板块构造论和康威礁板塊 · 查看更多 »

争论

争论,或争议,(controversy,controverse),是各类角色针对某一问题、现象或者事件状况表达不同观点,或进行批判,通过论证进行讨论的行为。换句话说,某个争议是指构成分歧或矛盾的事件中的各类元素。一些社会学家和专家主张将争议和论战区分开来,但两者都与论证法和雄辩法相对应。这两种形式的对抗的共同点在于冲突各方立场难以统一。从这个角度看,诉讼处于这两个类别的中间位置。哲学家马塞洛提出要区分讨论,争议和纠纷三个词。在超过十年的研究中,争论已成为社会科学,尤其是社会学中一个非常活跃的分支。纠纷和争议,甚至已成为社会学中重新兴起的“实用主义”表达中受青睐的对象。争议的主题或领域包括政治,科学,环境,宗教和性别。争议的其他领域包括历史,神学和哲学。争论的其他领域包括经济,科技,金融,组织,年龄,性别和种族(人种)。.

新!!: 板块构造论和争论 · 查看更多 »

伊邪那岐板块

伊邪那岐板块是一个大洋型的古板块,现在已经全部消减于北美洲板块之下。.

新!!: 板块构造论和伊邪那岐板块 · 查看更多 »

伊朗板塊

伊朗板塊(Iranian Plate)是位於歐亞大陸板塊、印度板塊和阿拉伯板塊之間的三角形板塊,有人認為它是歐亞大陸板塊的一部分,位於伊朗和部分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伊拉克地區,阿拉伯板塊沉入伊朗板塊造成災難性地震。.

新!!: 板块构造论和伊朗板塊 · 查看更多 »

弗里德堡隕石坑

弗里德堡隕石坑(Vredefort crater)是地球上目前已確認的最大撞擊坑,位於南非共和國自由邦省,由地處撞擊坑中心附近的城鎮弗里德堡得名。該地又有“Vredefort dome”或“Vredefort impact structure”之稱。2005年,弗里德堡隕石坑因為其特殊的地質景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新!!: 板块构造论和弗里德堡隕石坑 · 查看更多 »

异域物种形成

异域物种形成,又称异域成种、地理物种形成,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机制,发生的条件为一个物种的种群因为地理环境改变(例如造山运动)或社群本身发生改变(例如种群的迁出)而被隔离。隔离的种群会在基因型及/或表形上发生趋异,原因为:隔离的种群与原本的种群面临不同的选择压力,或各自发生遗传漂变,又或各自的基因池发生突变。 这样,一段时间以后,两个种群会进化出不同的特征。即使地理阻隔后来消失,两个种群之间会变得不能成功交配。这时,这两个拥有不同基因的群落便成为了不同的物种。地域隔离是物种形成的重要因素。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雀观察到的辐射适应,是生活在不同岛屿的种群之间发生异域物种形成的结果。.

新!!: 板块构造论和异域物种形成 · 查看更多 »

地体

在地质学上,地体是地壳物质的碎块,它或者在一个板块上形成,或者从一个板块上断裂而成,后来增生(或者叫“缝合”)到另一个板块之上。这时,这一地壳块或碎片仍保有它自己独特的地史,而和周边区域不同(因此,偶然也用外来地体这一术语)。地体和它所附着的地壳之间的缝合线通常是一个断层。.

新!!: 板块构造论和地体 · 查看更多 »

地球

地球是太阳系中由內及外的第三顆行星,距离太阳约1.5亿公里。地球是人類已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也是人類居住的星球,共有74.9億人口。地球质量约为5.97×1024公斤,半径约6,371公里,密度是太阳系中最高。地球同时进行自转和公转运动,分别产生了昼夜及四季的变化更替,一太陽日自转一周,一太陽年公转一周。自转轨道面称为赤道面,公转轨道面称为黄道面,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地球仅擁有一顆自然卫星,即月球。 地球表面有71%的面积被水覆盖,称为海洋或可以成为湖或河流,其余是陆地板块組成的大洲和岛屿,表面分布河流和湖泊等水源。南极的冰盖及北极存有冰。主體包括岩石圈、地幔、熔融态金属的外地核以及固态金属的內地核。擁有由外地核產生的地磁场。外部被氣體包圍,称为大氣層,主要成分為氮、氧、氬。 地球诞生于约45.4亿年前,42億年前開始形成海洋。并在35亿年前的海洋中出现生命,之后逐步涉足地表和大气,并分化为好氧生物和厌氧生物。早期生命迹象产生的具體证据包括格陵兰岛西南部中拥有约37亿年的历史的石墨,以及澳大利亚大陆西部岩石中约41亿年前的 Early edition, published online before print.。此后除去数次生物集群灭绝事件,生物种类不断增多。根据学界测定,地球曾存在过的50亿种物种中,已经绝灭者占约99%,据统计,现今存活的物种大约有1,200至1,400万个,其中有记录证实存活的物种120万个,而余下的86%尚未被正式发现。2016年5月,有科学家认为现今地球上大概共出现过1--种物种,其中人类正式发现的仅占十万分之一。2016年7月,科学家称现存的生物共祖中共存在有355种基因。地球上有约74亿人口,分成了约200个国家和地区,藉由外交、旅游、贸易、传媒或战争相互联系。.

新!!: 板块构造论和地球 · 查看更多 »

地球的未來

地球的未來可以由幾個地球長期的轉變估計,包括地球表面的化學狀態、地球内部冷卻的速度、地球與其他太陽系行星的攝動,以及太陽光度穩定的增長。這個估計當中有一個不明朗的因素,在於人類科技的發展對於地球所作的持續變化,包括可以對地球造成明顯變化的地質工程。目前的生態危機主要是由人類科技發展導致,而其影響可能會持續長達500萬年。科技發展亦可能導致人類滅絕,使地球回復到緩慢的進化步伐及長期的自然過程。 在數以億年計的時間尺度,隨機的天體事件可以對全球性生物圈帶來威脅,這可能會導致物種大滅絕。這些天體事件包括100光年內的超新星爆發,直徑為5-10公里(3.1〜6.2英里)以上的彗星或小行星。其他大型地質事件更具可預測性。如果忽略全球暖化的長期影響,米蘭科維奇循環估計地球將會繼續處於冰期至少到第四紀冰河時期結束。這是由地球軌道的離心,轉軸傾角及進動現象的因素導致。隨着超大陸旋迴的進行,地球板塊將可能在2.5至3.5億年間形成一個超大陸。在15至45億年後,地球的轉軸傾角可能出現最多90度的變化。 在未來40億年中,太陽的光度會持續增加,令抵達地球表面的太陽輻射亦持續上升。這樣會令矽酸鹽的風化作用加速,並使地球大氣的二氧化碳濃度下降。在6億年內,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將低於維持C3類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水平。C4類植物雖然能在二氧化碳濃度低至百萬分之十的環境下生存,但長期來說地球的植物是趨向滅亡,而動物也會因欠缺氧氣的補充在數百萬年後滅種。 在11億年後,太陽光度將高於目前10%。這足以令大氣層成為“溫室”,使海水大量蒸發,而板塊構造很可能到此結束。然後,地球的核心發電效應也會消失,令大氣的磁層衰減,大氣外層的揮發性物質會加速散失。40億年後,上升的地球氣溫會引發逃逸溫室效應,至此幾乎所有生物也會滅絕。地球最有可能的命運是,75億年後進入紅巨星階段的太陽膨脹到地球的軌道,並把地球吸收。.

新!!: 板块构造论和地球的未來 · 查看更多 »

地球科学

地球科学是指一切研究地球的科学,是行星科学的专门分支。各学科通常会以物理、地理、地质、气象、数学、化学、生物的角度研究地球。它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手上所戴的黄金饰品和钻石,都是来自地球的矿产资源;盖房子所用的砂、石、水泥,其原料也是来自地球;所吃的鱼虾,大都取自海洋;气温的变化影响生活甚巨;天体的运行,也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因此,地球科学是一门很基础、很重要的的学科。 地球科學的範圍很廣,涵蓋地質學、海洋學、氣象學和天文學等領域。地質學在探討地球的歷史與各部分組成,包括其演化和各種礦學、岩石以及礦產的分布;海洋學在研究海水的運動、海水的物理與化學性質及海底地形;氣象學在分析大氣的組成、構造和運動;而有關地球起源、太陽系的形成和天體的運動變化,乃至宇宙的演化,均屬天文學的研究範圍。以隕石撞擊地球為例:高溫高壓撞擊地球的結果,勢必引起地形與地質的變化;飛揚在大氣中的粉塵微粒會遮蔽陽光,大氣和海水溫度因而降低。因此,看似簡單的天文事件,卻引起地質、氣象和海洋的變化,可見各領域關係密切、環環相扣。.

新!!: 板块构造论和地球科学 · 查看更多 »

地球構造

地球的结构同其他类地行星相似,是层状的,它們可以通过化学和流变学特性區分。地球拥有一層富含硅的地壳、一層溶融狀的地幔、一層液体的外核和一个固体的-内核-。这些对地球内部结构的认识来源自物理学证据和一些推断,这些证据包括火山喷出的物质和地震波。.

新!!: 板块构造论和地球構造 · 查看更多 »

地球歷史

地球歷史,在地球由原始太陽星雲的部份物質構成後計起,科學家估計大約有46億到50億年之間。而因為表述這麼長久的時間有所困難,可將地球的歷史模擬為二十四小時(將地球形成的時間設定為凌晨零時,而此時此刻為翌日的凌晨零時),每秒大約代表5萬3000年,而大爆炸與宇宙形成的時刻,則大約在137億年前,以此模擬時間來說約等於三日前,即地球誕生前兩日。.

新!!: 板块构造论和地球歷史 · 查看更多 »

地球殊異假說

在行星科學和天體生物學中,地球殊異假說(英語:Rare Earth hypothesis)認為地球上多細胞生物的形成需要不同尋常的天體物理及地質事件和環境的結合。「地球殊異」(Rare Earth)這一詞來自於一本由彼得·瓦爾德(Peter Ward )和唐納德·E·布朗尼(Donald E. Brownlee)所著的《地球殊異:為何複雜生命在宇宙中並不普遍?》(Rare Earth: Why Complex Life Is Uncommon in the Universe,台灣譯名:“地球是孤獨的:從天文物理學、太空生物學、行星科學探索生命誕生之謎”)一書。 地球殊異假說是與卡爾·薩根及法蘭克·德雷克提出的平庸原理恰恰相反的概念。平庸原理認為地球只是位於普通的棒旋星系非異常區域内的一個普通的行星系統中的一顆普通的岩石行星,因此整個宇宙中充斥著複雜生命。瓦爾德等人卻指出像地球、太陽系和我們位於銀河系的區域這樣擁有適宜複雜生命生存的行星、行星系統和星系區域是非常稀少的。.

新!!: 板块构造论和地球殊異假說 · 查看更多 »

地熱能

地熱能(geothermal energy)是由地殼抽取的天然熱能,這種能量來自地球內部的熔岩,並以熱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發及地震的能量。地球內部的溫度高達攝氏7000度,而在80至100公里的深度處,溫度會降至攝氏650度至1200度。透過地下水的流動和熔岩湧至離地面1至5公里的地殼,熱力得以被轉送至較接近地面的地方。高溫的熔岩將附近的地下水加熱,這些加熱了的水最終會滲出地面。運用地熱能最簡單和最合乎成本效益的方法,就是直接取用這些熱源,並抽取其能量。 人類很早以前就開始利用地熱能,例如在旧石器时代就有利用溫泉沐浴、醫療,在古罗马时代利用地下熱水取暖等、近代有建造農作物溫室、水產養殖及烘乾穀物等。但真正認識地熱資源並進行較大規模的開發利用卻是始於20世紀中葉,但是,现代则更多利用地熱来發電。 地熱能的利用可分為地熱發電和直接利用兩大類。地熱能是來自地球深處的可再生能源。地球地殼的地熱能源起源於地球行星的形成(20%)和礦物質放射性衰變(80%)。 地熱能儲量比目前人們所利用的總量多很多倍,而且因为历史原因多集中分佈在構造板塊邊緣一帶、該區域也是火山和地震多發區。如果熱量提取的速度不超過補充的速度,那麼地熱能便是可再生的。地熱能在世界很多地區應用相當廣泛。據估計,每年從地球內部傳到地面的熱能相當於100PW·h。不過,地熱能的分佈相對來說比較分散,開發難度大。.

新!!: 板块构造论和地熱能 · 查看更多 »

地质学

地质学(法语、德语:Geologie;Geology;拉丁语、西班牙语:Geologia;源于希腊语 γῆ 和 λoγία)是对地球的起源 探討壓力與時間、历史和结构进行研究的学科。主要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圈层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在现阶段,由于观察、研究条件的限制,主要以岩石圈为研究对象,并涉及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下更深的部位,以及涉及其他行星和衛星的太空地质学(Astrogeology)。.

新!!: 板块构造论和地质学 · 查看更多 »

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是促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按照其能量来源,地质作用可分为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两种。 外力作用是来自地表以外的作用,主要有流水,冰川,海浪,潮汐,生物,风力等等形式。其能源主要来自于太阳能,但是地球重力作用下的地质作用也属于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是来自地表以内的作用,主要有岩浆活动,板块运动,变质作用等等形式。其能源主要是地球内能,地球内能的积累和地球内部的放射性物质衰变有关。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总体的效果是使之更平坦,而内力作用的总体效果是使地表更加不平坦。目前以地质作用主要以内力作用为主。.

新!!: 板块构造论和地质作用 · 查看更多 »

地震

地震(Earthquake)震動,可由自然現象如地殼突然運動、火山活動及隕石撞擊引起,亦可由人為活動如地下核試驗造成。歷史曾記載的災害性地震主要由地殼突然運動所造成,地殼在板塊運動的過程中累積應力,當地殼無法繼續累積應力時破裂釋放出地震波,使地面發生震動,震動可能引發山泥傾瀉甚或火山活動。如果地震在海底發生,海床的移動甚至會引發海嘯。 地震可由地震儀透過對地震波的觀察來量測,地震規模表示地震所釋放出來的能量大小,地震烈度指地震在該地點造成的震動程度,地震的發生處稱為震源,其投影至地表的位置為震中。.

新!!: 板块构造论和地震 · 查看更多 »

地震学

地震學是一門研究地震以及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的學問,也研究其它由地震引起的現象,如海嘯,以及會引起地震的現象,如板塊運動、火山運動等。 地震可以在地球內部引致地震波,通過觀察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的傳導,人們可以了解和推斷出地球內部的結構和構造。對地震波的研究最早的結論之一是地球內部是液態的:縱波可以傳過地核,橫波無法通過地核,而橫波的傳播需要比較堅硬的媒介。現在科學家的認識是,地球的不同深度狀態是不同的,地核又可以分為固態的內核和液態的外核,這都是由地震學的研究得來的。 使用人工爆破所產生的地震波,讓人們今天可以探測地底下的石油貯藏、岩石結構、鹽礦、地層的結構和被埋沒的隕石坑等等。但是人工爆炸主要用在淺層的地質勘探,是通過反演算出震波傳遞的速度,分析後可得到地下可能藏有的地質結構和物質分佈。 人們現今可以研究地下數千公尺深的地質構造,如地幔中的對流層、岩漿腔,到地核的各向異性等。透過對地震波的觀察,人們今日還可以觀察到隕石墜入無人海域的過程和核爆炸,近距離得可以偵測到車輛通過,甚至是人的腳步。.

新!!: 板块构造论和地震学 · 查看更多 »

地震學研究機構聯合會

地震學研究機構聯合會(Incorporated Research Institutions for Seismology,簡稱IRIS)是一个大学研究联合协作组织。其致力于通过收集和分发地震学数据来促进对地球内部结构的探索。IRIS的贡献包括学术研究、教育、地震救灾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履行。IRIS的资金支持来源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其他联邦机构、大学与私人基金会。IRIS有四个组成部分:数据系统、大陆岩石圈地震序列研究计划(PASSCAL)、全球地震观测网和教育与其他计划。IRIS总办公室设立在华盛顿特区。 IRIS被列在建立研究資料庫(Registry of Research Data Repositories)的名單上。.

新!!: 板块构造论和地震學研究機構聯合會 · 查看更多 »

地震帶

地震帶是指地震集中发生及分布的地方。地球上主要有四處地震帶。地震帶皆位於板块交界处或者板块内部的断裂带上。.

新!!: 板块构造论和地震帶 · 查看更多 »

地震儀

地震仪是一种监视地震的发生,记录地震相关参数的仪器。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是中国东汉时代的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候風地動儀。但此地震仪与现今各国使用的地震仪不同,只能称之为“验震器”。.

新!!: 板块构造论和地震儀 · 查看更多 »

地殼均衡

地殼均衡(Isostasy,希臘語 ''ísos'',相等和 ''stásis'',停頓的組合)是一個地質學上的術語,是指地球岩石圈和軟流圈之間的重力平衡,例如板塊的「漂浮」高度取決於其密度和厚度。這個概念可以解釋為什麼地球表面會存在不同高度的地表特徵。當一個區域的岩石圈達到了地殼均衡的狀態,就是所謂的「均衡平衡」。地殼均衡並非破壞平衡的過程,而是恢復平衡的過程(负反饋)。人們普遍認為地球是一個動態系統,該系統會以許多不同的方式反應其負載。然而,地殼均衡提供了一個區域發生了垂直運動時如何變化的觀點。某些區域(例如喜马拉雅山脉)並不是地殼均衡狀態,這使許多科學家以其他的學說解釋造成這些區域如此高度的原因(喜馬拉雅山脈至今仍因為印澳板塊和歐亞板塊相碰撞的力量上升中)。 最簡單的例子中,地殼均衡是排除液體重量相等於支撐浮體力量的浮力原理。在地質尺度來看,地殼均衡可以在岩石圈施加強大壓力在軟弱的軟流圈時觀察到;在地质年代中可以看到的是岩石圈因為高度的變化造成流體側向流動。 地殼均衡的概念由美國地質學家於1889年提出。.

新!!: 板块构造论和地殼均衡 · 查看更多 »

地殼變動

#重定向 板块构造论.

新!!: 板块构造论和地殼變動 · 查看更多 »

北安地斯板塊

北安地斯板塊(North Andes Plate)是南美洲的小型板塊,位於安地斯山脈北部,受南美洲板塊和納斯卡板塊擠壓。由於納斯卡板塊沉入北安地斯板塊,因此這個地區經常發生地震和火山爆發。.

新!!: 板块构造论和北安地斯板塊 · 查看更多 »

北俾斯麥板塊

北俾斯麥板塊(North Bismarck Plate)是太平洋俾斯麥海南部的小型板塊,位於新畿內亞東北岸附近的海域,北面與太平洋板塊和加洛林板塊碰撞,西面沉入木百靈板塊,與南俾斯麥板塊以分離板塊邊緣分隔,這個地區經常發生地震。.

新!!: 板块构造论和北俾斯麥板塊 · 查看更多 »

北美洲板塊

北美洲板块,或简称北美板块,是一个较大的板块,它的范围覆盖了北美洲的大部,向东延伸至中大西洋海岭,向西延伸至东西伯利亚的切尔斯基山脉。它是1968年勒皮雄首次提出的六大板块中美洲板块的一部分。后来,美洲板块又被细分为北部的北美洲板块、南部的南美洲板块和周围的一些小板块。由于不同的板块划分方案中承认的小板块数目不同,因此北美洲板块的边界随各家观点不同而不同。例如早先多把鄂霍次克板块(在勒皮雄的六大板块划分中,这一地区属于欧亚板块)也作为北美洲板块的一部分,这样北美洲板块就向西一直延伸到鄂霍次克海和日本东北部。但最新研究表明,鄂霍次克板块应该是一个独立的板块。 北美洲板块既有大陆地壳,又有大洋地壳。在大陆地块内部是一个范围广大的花岗岩核心,即克拉通。这个克拉通的大部分边缘与叫做地体的地壳物质碎片相邻,这些地体是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内通过构造运动陆续拼贴到克拉通之上的。据信,落基山脉以西的北美洲大部都由这样的地体构成。 北美洲板块的东界是离散边界,形成了中大西洋海岭的北段,其北部与欧亚板块相接,南部与非洲板块相接。其南界西段与科科斯板块相接,东段与加勒比板块相接。其西界北段是会聚边界,探险家板块、胡安·德富卡板块和戈尔达板块越过这个边界消减于其下;南段则是转换边界,通过这条边界与太平洋板块相接,这就是著名的圣安德烈斯断层。北美洲板块的北界是中大西洋海岭的延伸,即中北冰洋海岭。 在北美洲板块的西界,自侏罗纪以来,古法拉龙板块的大部分已经消减于其下,而使北美洲板块现在以圣安德烈斯断层直接和太平洋板块相接。探险家板块、胡安·德富卡板块、戈尔达板块、科科斯板块以及科科斯板块以南的纳斯卡板块都是法拉龙板块的残遗。 沿加利福尼亚湾的一段板块边界,现在了解得还不是很清楚,研究还在进行之中。加利福尼亚湾海底的主体是东太平洋海隆的北端末尾。海隆以西是太平洋板块。海隆以东,大部分构造地图标示的是北美洲板块。现在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在东太平洋海隆向北蔓延的过程中,北美洲板块的一个碎片断裂了下来并向北移动,于是形成了加利福尼亚湾。这个断裂下来的碎片,在地质学上被命名为萨利尼安地块。但是,按照裂谷区扩张的标准模式,海隆以东和墨西哥本土海岸以西的洋壳应该是一个正开始与北美洲板块会聚的新板块,对于这一点,现在还有疑问。.

新!!: 板块构造论和北美洲板塊 · 查看更多 »

列奥纳多·达·芬奇

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又譯--,全名李奧納多·迪·瑟皮耶罗·达·芬奇(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意为「文西城皮耶羅先生之子──李奧納多」),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一个博學者:在繪畫、音樂、建築、數學、幾何學、解剖學、生理學、動物學、植物學、天文學、氣象學、地質學、地理學、物理學、光學、力學、發明、土木工程等領域都有顯著的成就。这使他成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也使得他成為文藝復興時期典型的藝術家,也是歷史上最著名的畫家之一,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尔並稱文艺复兴三杰。小行星3000为纪念达·芬奇而被命名為“列奥纳多”。 列奥纳多·达·芬奇常常被描述成一个博学者中的典型、一个有着“不可遏制的好奇心”和“极其活跃的创造性想象力”的人。他被广泛地认同为迄今为止最伟大画家之一,或许他还是所有人中拥有最多不同类型的天赋的人Vasari, Boltraffio, Castiglione, "Anonimo" Gaddiano, Berensen, Taine, Fuseli, Rio, Bortolon.

新!!: 板块构造论和列奥纳多·达·芬奇 · 查看更多 »

分離板塊邊緣

分離板塊邊緣(divergent boundary)是地殼由於張力作用向兩側擴張延伸,地函上部經熔融作用冒出產生新的岩石圈,形成洋脊。這個地區成為大陸的末端,最終形成大洋盆地(Oceanic basic)。大陸板塊移離成為裂谷(Rift valley),而海洋板塊移離則成為中洋脊。熔岩在板塊間流出冷卻,形成盾狀火山和火山島。.

新!!: 板块构造论和分離板塊邊緣 · 查看更多 »

喜马拉雅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हिमालय IAST:hīmalaya,“雪域”之意;;हिमालय)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位于亚洲的中国西藏自治区与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边境上。东西长2400多公里,南北宽200—300公里。分布于青藏高原南缘,西起克什米尔的南迦-帕尔巴特峰(北纬35°14'21",东经74°35'24",海拔8125米),东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北纬29°37'51",东经95°03'31",海拔7756米),总面积约594,400平方公里。 中国与尼泊尔边界上的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喜马拉雅山脉中還有一百多座高度超過7200米的山峰,而喜马拉雅山脉以外的最高峰是世界第二高峰、位於喀喇昆仑山脉的喬戈里峰,高度8611米。喜马拉雅山脉對南亞文化有許多的影響,許多山脈中的高山是佛教及印度教的聖地。 喜马拉雅山脉也有一些較低而走勢平行的山麓,第一山麓在最南邊,高約一千米,稱為西瓦利克山脈,再往北即是高二千到三千米的。 喜马拉雅山脉橫跨了五個國家:印度、尼泊尔、不丹、中国及巴基斯坦,喜马拉雅山脉主要是在前三個國家的國境內。喜马拉雅山脉的西北方是興都庫什山脈和喀喇昆仑山脉,北邊是西藏高原,南邊則是印度河-恆河平原。 世界上的主要河川中,印度河、恆河及雅魯藏布江(下游是布拉馬普特拉河)-都是發源自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河和雅魯藏布江發源自岡仁波齊峰附近,而恆河發源自印度的北阿坎德邦。這些河的流域中居住了約六億人。.

新!!: 板块构造论和喜马拉雅山脉 · 查看更多 »

哥倫比亞大陸

哥倫比亞大陸(Columbia supercontinent,或稱為Nuna、Hudsonland)是地球歷史上最古老的幾個超大陸。2002年由約翰·羅傑斯和Santosh Madhava Warrier 提出。一般認為哥倫比亞大陸存在於古元古代的15到18億年前。該大陸由許多後來形成勞倫大陸、波羅地大陸、烏克蘭地盾、亞馬遜克拉通、澳洲大陸,可能還包含西伯利亞大陸、華北陸塊、喀拉哈里克拉通的許多原始克拉通組成。哥倫比亞大陸目前是依照古地磁學資料證明其存在。.

新!!: 板块构造论和哥倫比亞大陸 · 查看更多 »

哈里·哈蒙德·赫斯

哈里·哈蒙德·赫斯(Harry Hammond Hess,),或翻譯為海斯,是一位美国地质学家,生於紐約市。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美国海军軍官。赫斯被认为是板块构造论的奠基人之一,提出了著名的海底扩张学说。他的研究主要是島弧和海床重力異常和蛇紋石化橄欖岩之間的關係,這表示地函的對流是海底擴張的驅動力,成為板块构造论發展的理論基礎。.

新!!: 板块构造论和哈里·哈蒙德·赫斯 · 查看更多 »

冰岛热点

冰岛热点是一个地质学热点,也是附近地區頻繁的火山活動之成因之一。這些火山活动导致了冰岛的形成。.

新!!: 板块构造论和冰岛热点 · 查看更多 »

凱諾蘭大陸

凱諾蘭大陸(Kenorland)是其中一個地球上最早期的超大陸。科學家相信此大陸是由於克拉通加積及新的大陸地殼產生而在大約27億年前的新太古代形成的。後來此大陸的部分形成了勞倫大陸(即今天的北美洲和格陵蘭的主要造成部分)、波羅的海沿海地區(包括了今天的斯堪的納維亞)、澳大利亞西部和喀拉哈里(Kalaharia)。 成群的火山岩脈和古地磁方向以及存在類似的地層序列允許科學家證明其存在。波羅的地盾,也就是凱諾蘭大陸的中心部分,有着三十一億年的歷史。伊爾幹克拉通(即今天的澳大利亞西部)即含有四十四億年歷史的鋯石晶體。.

新!!: 板块构造论和凱諾蘭大陸 · 查看更多 »

克卜勒419c

克卜勒419c(Kepler-419c,舊稱KOI-1474.02)是位於母恆星 適居帶內的超级木星型太陽系外行星。克卜勒419c與更接近母恆星的另一顆行星都是由NASA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現。克卜勒419c距離地球約2544光年(780秒差距,或接近),在天球上位於天鵝座。該行星是以凌日時間變分法發現,即分析系外行星凌星時間資料的變化以搜尋較外側系外型星的方式。.

新!!: 板块构造论和克卜勒419c · 查看更多 »

克馬德克板塊

克馬德克板塊(Kermadec Plate)是太平洋南部克馬德克海溝以西的狹長形板塊,包括紐西蘭北島和克馬德克群島,與澳洲板塊被分離板塊邊緣分隔,這個地區經常發生地震。.

新!!: 板块构造论和克馬德克板塊 · 查看更多 »

克拉通

克拉通或稱穩定地塊、大陸核心、古陸、古陸核、剛塊、安定地塊(来自希腊语kratos,意为“强度”)是大陆地壳上的古老而稳定的部分,在最近至少5亿年内的大陆和超大陆的会聚和分裂过程中几乎没有发生变化。有些克拉通甚至在20亿年前或更早就形成了。克拉通一般都存在于大陆内部,由古代的结晶基底构成,这些基岩的成分主要是小比重的长英质火成岩如花岗岩。克拉通内的地壳较厚,并有深根插入地幔,可达200公里深处。 克拉通一词最早是由德国地质学家L.

新!!: 板块构造论和克拉通 · 查看更多 »

前陸盆地

前陸盆地是一個與造山帶相鄰,並且平行發展的構造盆地。由於造山運動使得地殼增厚,巨大的重量讓岩石圈彎曲,使得前陸盆地產生,這也是大家熟悉的地殼均衡。前陸盆地的寬度與深度取決於下方岩石圈的彈性剛度以及造山帶的特性。從鄰近造山帶被侵蝕的沉積物,堆積在前陸盆地中,形成厚沉積序列。前陸盆地是由於板塊聚合、上方荷重增加而形成;若是因為板塊張裂產生的沉積空間,則稱為張裂盆地。.

新!!: 板块构造论和前陸盆地 · 查看更多 »

图尔卡纳湖

图尔卡纳湖(Lake Turkana),旧名鲁道夫湖,1975年改为现名,是东非大裂谷区域中的一个断层内流湖,昵称“碧玉海”(Jade Sea),绝大部分位于肯尼亚北部境内,仅最北端位于埃塞俄比亚境内。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永久性沙漠湖泊和世界上最大的。按体积计算是世界第四大盐湖,排名在里海,伊塞克湖和凡湖(超过已嚴重萎缩的)之后,和排在所有的湖泊之中的第24位。水是可饮用水,但不是适口的水。它支持丰富的湖泊野生动物。气候炎热和非常干燥。 该湖面积640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0.2米,最深处109米。该湖属于鹹水湖,由於無湖水流出口,導致鹽度持續增加,其湖水不能用于灌溉。 周围地区的岩石主要是火山岩。中央岛是一座活火山,冒出蒸汽。岩石露头和岩岸是在东部和湖泊的岸边南部被发现的,而沙丘,沙嘴和平地都在西部和北部,在较低的海拔。 在岸上的和离岸的风可以是非常强烈的,因为湖水变暖的和变凉的速度比陆地上的慢。突然的和猛烈的风暴频繁。三条河流(奧莫河,特克韋爾河和凱里奧河)流入湖中,但是缺乏流出,其唯一的水损失是蒸发。湖泊容量和大小是变化的。例如,在1975年和1993年之间它的水面下降了10米。 由于高温,干旱和地理交通不便的原因,湖水保留其原始特色。极大量尼罗鳄可在平地上被找到。在岩石湖岸则是蝎子和鋸鱗蝰毒蛇的家。 图尔卡纳湖国家公园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希比罗依国家公园坐落在湖的东岸,而和位于在湖中。这两个国家公园都以鳄鱼而闻名。 在图尔卡纳湖地区有丰富的人科化石的被发现。.

新!!: 板块构造论和图尔卡纳湖 · 查看更多 »

四川构造期

四川构造期,简称四川期,是早白垩世中期至古近纪古新世(1.35億-5千2百萬年前)之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四川运动或称四川事件。.

新!!: 板块构造论和四川构造期 · 查看更多 »

环太平洋火山带

环太平洋火山带(英語:Ring of Fire,又称环太平洋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或火环帶)是一个围绕太平洋经常发生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地区,全长40,000公里,呈马蹄形。环太平洋火山带上有一连串海沟、火山弧和火山带,和板块移动。它有452座火山,是占有世界上的活跃的和休眠火山的75%以上。环太平洋火山带有时也被称为火环帶。 地球上90%的地震以及81%最强烈的地震都在该地带上发生,第二个最猛烈的地震带是从爪哇岛、苏门答腊岛伸延至喜马拉雅山脉、地中海以及大西洋的阿尔卑斯带,地球上6%的地震和17%最强烈的地震在这里发生。第三个最猛烈的地震带则是大西洋中洋脊。.

新!!: 板块构造论和环太平洋火山带 · 查看更多 »

玛丽·萨普

玛丽·萨普(Marie Tharp,),美國女性地質學家、海洋學家。她與合作繪製了世界上第一幅科學性的全球海底地形圖。薩普的研究讓大眾得以知道大西洋中洋脊的存在,並徹底改變了大眾對大陆漂移学说的科學認知。.

新!!: 板块构造论和玛丽·萨普 · 查看更多 »

火山

火山是地表下在岩浆库中的高温岩浆及其有关的气体、碎屑从行星的地壳中喷出而形成的,具有特殊形態的地质结构。 地球上的火山发生是因为地壳被分裂成17个主要的和刚性的地壳板块,它们漂浮在地幔的一个更热和更软的层。火山可以分为死火山和活火山。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出現喷发事件的活火山叫做睡火山(休眠火山)。另外还有一种泥火山,它在科学上严格来说不属于火山,但是许多社会大众也把它看作是火山的一种类型。 火山爆发可能会造成许多危害,不仅在火山爆发附近。其中一个危险是火山灰可能对飞机构成威胁,特别是那些喷气发动机,其中灰尘颗粒可以在高温下熔化; 熔化的颗粒随后粘附到涡轮机叶片并改变它们的形状,从而中断涡轮发动机的操作。火山爆发是一种很严重的自然灾害,它常常伴有地震。大型爆发可能会影响温度,因为火山灰和硫酸液滴遮挡太阳并冷却地球的低层大气(或对流层); 然而,它们也吸收地球辐射的热量,从而使高层大气(或平流层)变暖。 历史上,火山冬天造成了灾难性的饥荒。 虽然火山喷发会对人类造成危害,但同时它也带来一些好处。例如:可以促进宝石的形成;扩大陆地的面积(夏威夷群岛就是由火山喷发而形成的);作为观光旅游考察景点,推动旅游业,如日本的富士山。 专门研究火山活动的学科称为火山学。.

新!!: 板块构造论和火山 · 查看更多 »

火山帶

火山帶意指存在大量火山活動的大型區域。相對而言,較小範圍的火山活動稱為火山場。 火山帶在地下有異常高溫(700-1400℃)區域的地方可以找到,那裡的地殼及地幔上層的岩石部份熔化成岩漿。這些區域通常在板塊邊緣的10-50公里深處形成。舉例,墨西哥及北美洲西部的火山大多位於火山帶,例如從西至東橫跨墨西哥中南部、延伸900公里的跨墨西哥火山帶,及加拿大西部的。.

新!!: 板块构造论和火山帶 · 查看更多 »

火成岩

火成岩(大陆稱--漿岩),是指岩漿或熔岩冷卻和凝固後(地壳裡喷出的岩浆,或者被熔化的现存岩石),成形的一種岩石。火成岩是三种主要岩石类型之一,其他两种类型分别是沉积岩和变质岩。现在已经发现700多种岩浆岩,大部分是在地壳裡面的岩石。常見的岩漿岩有花崗岩、安山岩及玄武岩等。.

新!!: 板块构造论和火成岩 · 查看更多 »

火星

火星(Mars, 天文符號♂),是離太陽第四近的行星,為太陽系中四顆類地行星之一。西方稱火星為瑪爾斯,是羅馬神話中的戰神;古漢語中則因为它荧荧如火,位置、亮度時常變動讓人無法捉摸而稱之為熒惑。火星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第二小的行星,其質量、體積仅比水星略大。火星的直徑約為地球的一半,自轉軸傾角、自轉週期則與地球相當,但繞太陽公轉周期是地球的兩倍。在地球上,火星肉眼可見,亮度可達-2.91,只比金星、月球和太陽暗,但在大部分時間裡比木星暗。 火星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既稀薄又寒冷。火星在視覺上呈現為橘紅色是由其地表所廣泛分佈的氧化鐵造成的。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且没有稳定的液态水,火星南半球是古老、充满陨石坑的高地,北半球则是较年轻的平原。 火星有兩個天然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形狀不規則,可能是捕獲的小行星。火星目前有四艘在軌運行的探測船,分別是火星奧德賽號、火星快車號和火星偵察軌道器以及2014年9月22日抵达的MAVEN轨道器,地表還有很多火星車和著陸器,包括兩台火星車:機會號和好奇號,和已經結束任務的精神號和鳳凰號。根據觀測的證據,火星以前可能覆蓋大面積的水。亦觀察到最近十年內類似地下水湧出的現象。 火星全球勘測者則觀察到南極冠有部份退縮。火星快車號和火星偵察軌道器的雷達資料顯示兩極和中緯度地表下存在大量的水冰Water ice in crater at Martian north pole http://www.esa.int/SPECIALS/Mars_Express/SEMGKA808BE_0.html。2008年7月31日,鳳凰號直接於表土之下證實水冰的存在。2013年9月26日,火星探測車好奇號發現火星土壤含有豐富水分,大約為1.5至3重量百分比,顯示火星有足夠的水資源供給未來移民使用。2015年9月證實火星有間歇流動的液態水(液態鹽水)。.

新!!: 板块构造论和火星 · 查看更多 »

火星分界

火星南北半球之間的分界(Martian dichotomy)是火星最明顯的地理特徵,該分界線是崎嶇的南半球隕擊高原和平坦的北半球盆地分界線。兩個半球間的高程差約 1 至 3 公里。而火星地殼平均厚度是 45 公里;而南半球地殼厚度約 58 公里,北半球則是 32 公里。.

新!!: 板块构造论和火星分界 · 查看更多 »

班達海板塊

班達海板塊是亞洲東南部位於班達海的小型板塊,範圍包括蘇拉威西島一部分、斯蘭島和班達群島,東面邊界有新畿內亞、鳥首板塊、帝汶板塊、巽他板塊和,西面是與帝汶板塊的匯聚邊界。蘇拉威西島是板塊活動活躍的地區,有很多火山和發生大型地震,其中最強烈的地震是矩震級8.5級的1938年班達海大地震。.

新!!: 板块构造论和班達海板塊 · 查看更多 »

珲春-汪清深震区

春-汪清深震区,又称东北深震区、延边深震区,是指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境内的一条呈南北方向延伸的深震地震带。该地震带是中国唯一一条深震地震带,属于中强地震区,主要发生的事件为孤立型地震。虽然珲春-汪清深震区不属于中国五大浅源强震地震带,但由于研究深震地震带对于探索地壳和上地幔构造以及上地幔地震成因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珲春-汪清深震区也受到了世界范围上的学者关注。.

新!!: 板块构造论和珲春-汪清深震区 · 查看更多 »

理論

論(Theory),又稱學說或學說理論,指人類對自然、社會現象,按照已有的實證知識、經驗、事實、法則、認知以及經過驗證的假說,經由一般化與演繹推理等等的方法,進行合乎邏輯的推論性總結。 接近科学的学说是科学的,反之则是违背科学的或者说伪科学;任何自然科学的产生,源自对自然现象观察。 人類藉由觀察實際存在的現象或邏輯推論,而得到某種學說。任何學說在未經社會實踐或科學試驗證明以前,只能屬於假說。如果假說能藉由大量可重現的觀察與實驗而驗證,並為眾多科學家認定,這項假說就可被稱為科学理論。.

新!!: 板块构造论和理論 · 查看更多 »

磷循环

磷循环(Phosphorus cycle)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描述了通过岩石圈,水圈,生物圈的磷移动。因为磷和磷基化合物在地球上找到的典型范围的温度和压力下通常是固体,磷循环与许多其它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不同,大气没有起到磷移动的显著作用。磷化氢气体只會在具備特定條件的地點產生。 在陆地上,磷几千年来对于植物來說变得越来越少,因为它是慢慢地流失。通过土壤微生物生物质的研究所示,土壤中的低浓度磷减缓了植物的生长,也减慢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在生物地质化学循环中,土壤中的微生物同时作为磷的去处和磷的来源Turner B.L et al.

新!!: 板块构造论和磷循环 · 查看更多 »

科学史

科學史,利用了思想史和社會史兩個面向的歷史研究方法。科學起源於對自然其功能性的實用考量以及纯粹的哲學探究。 雖然科學方法自古便不斷發展,但現代科學方法卻是始自伊斯蘭科學家,海什木(Alhazen)在大約西元1000年左右,運用實驗的經驗法則寫出了一本關於光學的著作《》。然而,現代科學方法在13世紀的歐洲由大學經院哲學的學者所發起科學革命時,方才算發展完全Thomas Woods, How the Catholic Church Built Western Civilization, (Washington, DC: Regenery, 2005), ISBN 978-0-89526-038-3,到了16世紀及17世紀早期的發展高峰,現代科學方法的廣泛應用更引領了知識的全面重估。科學方法的發展被某些人(尤其是科學哲學家及實證科學家)認為是太過於基礎而重要的,認為早先對於自然的探索只不過是前科學(pre-scientific),現代科學方法才被他們認為是真正的科學。習慣上,科學史學家仍舊認定早先的科學探索也包含於廣大而充足的科學範疇之中。 數學史、科技史及哲學史則在其各自的條目中描述。數學跟科學很接近但有所區别(至少在現代的觀念上是這樣認為)。科技涉及設計有用的物件和系統的創造過程,跟尋求传统意义上的真理(empirical truth)又有所不同。哲學跟科學的不同在哲學還尋求其他的知識領域,如倫理學,即便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也都是以既定的事實作爲理論基礎。實際上這些領域都作爲外在的重要工具為其他領域所用。.

新!!: 板块构造论和科学史 · 查看更多 »

科学理论

科学理论是一种解释,它按照科学方法来阐述自然界中某方面事物的原因,即可以,并需使用一个预定义的观察和实验。已建立的科学理论是经得起严格检验的,也是科学知识的广泛形式。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中使用的“科学理论”(下简称“理论”)定义明显不同于通常语言中使用的“理论”一词。按照美国国家科学院2008年的说法:正式的科学中对理论的定义完全不同于该词汇在日常的含义。在日常的(非科学的)讲话中,“理论”可能意味着某事是未经证实的、思考出来的猜测、猜想、想法,或者假设;这种使用方式与科学中的“理论”恰恰相反。这些用法的不同可以比较出来,而且往往是相对的。“预测”这个词在科学中的用法也与日常对话中不同,表示只不过有希望。 科学理论的强大体现在它能解释的现象的多样性。当收集到更多的时,一个科学理论如果不能解释新发现的实际情况,它可能会被否定或修正;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个更准确的理论。在某些情况下,不精确的、未经修正的科学理论仍然可以被视为一个理论,如果它在特定条件下作为一个近似是有用的(由于其纯粹的简单性,例如,牛顿运动定律作为狭义相对论在速度远小于光速时的一个近似)。 科学理论具有可测试性,且能做可证伪性预测。他们描述因果关系的原理,负责解释特定的自然现象,同时用来解释和预测物理宇宙或调查的特定领域(例如,电学、化学、天文学)的方方面面。科学家将理论作为基础,以获得进一步的科学知识,或者实现目标,比如发明技术或治疗疾病。 与其它形式的科学知识一样,科学理论本质上既是演绎推理,又是归纳推理,其目标在于和。 古生物学家、演化生物学家和科学史学家史蒂芬·古尔德说:“……事实和理论是不同的东西,而非一个增长的层级关系中的不阶层级。事实是世界的数据。而理论是解释事实的概念体系。”.

新!!: 板块构造论和科学理论 · 查看更多 »

科科斯板块

科科斯板块,或译科科板块,以位于其中的科科岛命名,是位于中美洲西岸外的太平洋中的一个大洋板块。在1968年勒皮雄首次提出的六大板块中,它是南极洲板块的一部分。 科科斯板块是由沿着东太平洋海隆发生的海底扩张形成的,位于被地质学家叫做科科斯-纳斯卡扩张系的复杂区域内。科科斯板块从海隆处开始被向东推动,在其东部则受到位于其上的低密度的加勒比板块的推挤或拉动(可能两者兼有),而消减于其下。这一消减带造就了从哥斯达黎加到危地马拉的具有火山的山脉(为科迪勒拉山系的一部分),以及向北延伸直达墨西哥的一条地震带。 科科斯板块的东北界和东界为会聚边界,消减于北美洲板块、加勒比板块和南美洲板块之下。其南界和西界则以离散边界分别与纳斯卡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接。 科科斯板块和纳斯卡板块都是古法拉龙板块的残遗,二者在大约2300万年前分裂。这两个板块的边界以位于加拉帕戈斯群岛之下的热点为标志。 科科斯板块之北尚有一个名为里维拉板块的正在消减中的小板块,它被认为是在500万-1000万年前从科科斯板块分离出来的。 灾难性的1985年墨西哥城大地震即是由科科斯板块内部的地震活动造成的。.

新!!: 板块构造论和科科斯板块 · 查看更多 »

科羅拉多大峽谷

科罗拉多大峡谷(英語:Grand Canyon,霍皮語: Ongtupqa,Wi:kaʼi:la)位於美国亞利桑那州西北部,是科羅拉多河經過數百萬年以上的冲蚀而形成,色彩斑斓,峭壁险峻。1979年大峡谷被列入世界遺產。在许多非权威版本的世界七大自然奇观列表上都有大峡谷的名字。目前由美國大峽谷國家公園管理。 大峽谷总长446公里,平均深度有1200公尺,寬度从0.5公里至29公里不等。科罗拉多高原抬升时,科罗拉多河及其支流切割层层沉积岩,由此形成了大峡谷。将近20亿年来的地质变迁史一览无余。 1540年,一个名叫加西亚·洛佩兹·德·卡迪纳斯(García López de Cárdenas)的西班牙人最先发现了大峡谷。19世纪70年代,美国陆军少校约翰·威斯利·鲍威尔率领第一支科学考察队前往大峡谷。鲍威尔将谷中的沉积岩层形容为“一本巨型小说中的书页”。然而,此前已有美洲印第安人在峡谷壁上定居了。.

新!!: 板块构造论和科羅拉多大峽谷 · 查看更多 »

第四紀

四纪(Quaternary Period)是地质时代中的最新的一个纪,包括全新世和更新世两个世。第四纪前是新近纪。它从约260万年前开始,一直延续至今。.

新!!: 板块构造论和第四紀 · 查看更多 »

紐阿福歐板塊

紐阿福歐板塊(Niuafo'ou Plate)是湯加以西的小型板塊,北面是太平洋板塊,東面是湯加板塊,西面是澳洲板塊,主要被聚合板塊邊緣包圍,這個地區經常發生地震。.

新!!: 板块构造论和紐阿福歐板塊 · 查看更多 »

索马里板块

索马里板块是正在形成中的一个板块。它是非洲板块的一部分,因为裂谷作用,正在向东移动。由这一裂谷作用形成的东非大裂谷即是索马里板块和它西边非洲板块的另一部分努比亚板块的分界,沿裂谷形成了许多湖泊和火山,在火山中最著名的就是乞力马扎罗山。 索马里板块的西界已如上述。其北界是印度洋中洋脊的北段嘉士伯海岭向亚丁湾中的延伸,该海岭以北即是阿拉伯板块。索马里板块的北界和西界都是离散边界,它们在相会,形成一个三联点。索马里板块的东界是西南印度洋脊,隔之与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相邻。由于东非大裂谷向南进入莫桑比克境内即逐渐消失,因此索马里板块的南界现在还不清楚。就目前的资料来看,它和努比亚板块在南段似乎并未分离,而仍连在一起,而且因为东非大裂谷很可能是一条夭折裂谷,在未来的地质发展过程未必会一直扩张下去,因此这两个板块将来也未必会彻底分离开来;所以有人认为它们还够不上板块的级别,更恰当的称呼是索马里亚板块和努比亚亚板块。 对科摩罗群岛和马达加斯加岛北部的火山的年龄测定显示,相对于造成这些火山的热点,索马里板块向东运动的速度大约是45毫米/年。.

新!!: 板块构造论和索马里板块 · 查看更多 »

緬甸板塊

緬甸板塊(Burma Plate)是東南亞的小型板塊,常被認為是歐亞大陸板塊的一部分,安達曼群島、尼科巴群島和蘇門答臘西北部位於這個板塊上,東面和西面分別與巽他板塊和印度板塊相接。2004年12月6日,緬甸板塊與印度-澳洲板塊之間的活動造成矩震級9.3的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

新!!: 板块构造论和緬甸板塊 · 查看更多 »

约翰·图佐·威尔逊

约翰·图佐·威尔逊(John Tuzo Wilson, )是一位加拿大地球物理学家和地质学家,因对板块构造论的贡献而在全世界享有声誉。威尔逊是加拿大勋章获得者,大英帝国勋章获得者,英国王家协会会员,加拿大王家学会会员,爱丁堡王家学会会员。 板块构造论认为,地球的坚硬外层(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一部分),即岩石圈,是破碎成许多板块的,这些板块在较软的软流圈上各自运动。威尔逊指出,夏威夷群岛的形成就和板块运动有关,当涵盖了太平洋大部分面积的太平洋板块以缓慢速度向西北方漂过一个位置固定的热点时,这个热点便形成一系列火山,突出水面的部分就是夏威夷群岛。他还提出了转换断层的概念,这是指两个板块彼此之间发生水平运动时形成的断层(如圣安德烈斯断层),转换断层可以构成三种主要板块边界之一的转换边界。1973年,他还提出了威尔逊旋回的假说,这是指海底周期性地扩张和消减的过程。后来这个概念被进一步扩充为超大陆旋回假说)。 为了纪念威尔逊,加拿大一座年轻的海底火山即用他的名字命名为图佐·威尔逊海山。这是一个热点火山,其地理坐标为。 威尔逊生于一个移民到加拿大安大略省渥太華的苏格兰家庭。他是加拿大第一个修过地球物理学大学课程的大学生。1930年,他毕业于多伦多大学的三一学院。之后,他在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获得了几个其他的相关学位。再之后几年的学术研究生涯使他在1936年于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地质学哲学博士学位。之后,威尔逊进入加拿大陆军,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直服役。最后他以陆军上校军衔退伍。 1969年,威尔逊获颁加拿大勋章中的官佐勋章,并在1974年获颁同伴勋章。1978年他被伦敦地质学会授予沃拉斯顿奖。他是加拿大王家学会和英国王家学会的会员。他还是多伦多大学厄林代尔学院院长和电视系列片《人类行星》的主持人。 他还是安大略科学中心主任(1974年-1985年)。为了纪念他和板块构造论,在该中心外面的地上有一个巨大的“不动的”箭头,指示了自威尔逊出生以来北美大陆的漂移量。 加拿大地质联合会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图佐·威尔逊奖颁予在地球物理学界取得成就的学者。.

新!!: 板块构造论和约翰·图佐·威尔逊 · 查看更多 »

纳斯卡板块

纳斯卡板块,或译纳兹卡板块,以秘鲁南部的纳斯卡地区命名。它是南美洲西岸以外东太平洋中的一个大洋板块。在1968年勒皮雄首次提出的六大板块中,它是南极洲板块的一部分。 纳斯卡板块的东界为一会聚边界消减带,俯冲于南美洲板块和安第斯山脉之下,形成秘鲁-智利海沟。其南界与南极洲板块形成离散边界,即智利海隆,在该处因为海底扩张,岩浆得以溢出。其西界与太平洋板块形成离散边界,即东太平洋海隆。其北界则与科科斯板块形成离散边界,即加拉帕戈斯海隆。在纳斯卡板块的西北角,哥伦比亚海岸以外的太平洋中,它和科科斯板块、太平洋板块形成一个三联点。另一个三联点位于其西南角,智利海岸以外的太平洋中,是纳斯卡、太平洋和南极洲板块相会之处。在这两个三联点处,各存在一个罕见的微板块,即北边的加拉帕戈斯微板块和南边的胡安·费尔南德斯微板块。复活节岛微板块则是又一个微板块,位于胡安·费尔南德斯微板块以北不远处,即复活节岛西边不远处。 还有一个三联点位于纳斯卡、南极洲和南美洲板块相会处。这个三联点被认为和1960年的一次9.5级大逆冲地震——智利大地震——有关。 幸运的是,几乎没什么岛屿因为这些三联点的复杂运动而时常遭受地震灾难。但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是个例外。 卡内基海岭是纳斯卡板块北部的一处特征地貌,它长1350公里,宽300公里,加拉帕戈斯群岛即位于其西部末端。它和纳斯卡板块的其余部分都消减于南美洲之下。 纳斯卡板块的绝对运动速度,经校准,为3.7厘米/年,方向为偏东(88°),在所有板块中是绝对运动速度最快的之一。纳斯卡板块的消减是少见的平板消减,在发生消减的时候,变形和撕裂同时发生(Barzangi and Isacks),并持续不断地形成具有火山的安第斯山脉。纳斯卡板块的变形甚至还影响到了远在其东部的玻利维亚的地理(Tinker et al.)。 纳斯卡板块和它北部科科斯板块的前身是法拉龙板块,在大约2280万年前的晚渐新世分裂,这一地质时间是通过对磁异常的解释而获知的。.

新!!: 板块构造论和纳斯卡板块 · 查看更多 »

罗希海底山

羅希海底山是位於夏威夷島東南方約35公里處的一座仍活躍的海底火山。此火山與冒納羅亞火山(世界最大型的盾狀火山)相鄰。 羅希海底山是夏威夷-天皇海山鏈(長達5,800公里,自羅希以及夏威夷島西北方一路延伸的火山島鏈)中最新形成的一座火山。此山與夏威夷-天皇海山鏈的火山都屬於熱點火山,並且距離板塊邊界非常遙遠,很不同於許多在環太平洋火山帶使太平洋的板塊邊緣活動劇烈的其他火山。 夏威夷群島的火山都來自於夏威夷的熱點,而羅希海底山是夏威夷火山中最新形成、尚在海底盾前階段的地質型態。 羅希大約在400,000年前開始成形,預估10,000-100,000年後將會升越海平面。此山的高度(自海底至水下山頂的長度)超過3,000米,比聖海倫斯火山(此山最著名的1980年噴發導致了美國本土記錄中最大的一次火山爆發)還要高。用華人較熟悉的山岳來做比喻,羅希海底山的高度比阿里山還高。 羅希海底山許多的深海熱泉也存在著微生物群落,具有高度的生物多樣性。 1996年夏季,羅希發生了共4,070次群發性的地震。這一系列的地震是夏威夷歷史中最大的一起群發性地震。此次群發性地震大幅度改變了羅希海底山的結構:一段稱為「培利火山口」(Pele's Vents)的地區完全崩塌,形成全新的地質構造而被更名為「培利坑」(Pele's Pit)。自1996年至今,羅希海底山持續出現大量的地質活動並且受到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以及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監控。 夏威夷海底地質觀測站(The Hawaii Undersea Geological Observatory, HUGO) 蒐集了羅希自1997年至2002年間的即時資料。羅希在1996年夏季的群發性地震起,火山活動不斷,噴發至今。.

新!!: 板块构造论和罗希海底山 · 查看更多 »

群島

群島(archipelago或islands),又稱島群、列島,是由一連串島嶼所組成的地形。 英語的archipelago本字來自愛琴海(希臘語:αρχιπέλαγος),原指「主要的海」,源自希臘語arkhi(領袖)和pelagos(海)。.

新!!: 板块构造论和群島 · 查看更多 »

瓦巴拉大陸

巴拉大陸(Vaalbara)是一個理論上曾經存在的超大陸,自36億年前開始形成,31億年前成形,28億年前分裂。該超大陸的名稱「Vaalbara」來自南非的卡普瓦克拉通(Kaapvaal craton)和西澳大利亞的皮爾巴拉克拉通(Pilbara craton)。瓦巴拉大陸形成期間這兩個克拉通是相連的。 在形成瓦巴拉大陸的各個克拉通中的最古老撞擊事件噴發物以放射性定年法的結果都是34.7±0.02億年。值得注意的是兩個克拉通之間類似的結構序列年代在35到27億年之間。 來自兩個克拉通的超基性岩古地磁資料顯示,38.7億年前兩個克拉通曾經組成同一個超大陸。重建的兩個克拉通的視極移路線表現出明顯的相似處。皮爾巴拉和卡普瓦克拉通在同時期都有與长英质火山岩漿活動相關的張性斷層存在,並且有同時代的撞擊層。 大陸板塊互相碰撞並在造山運動期間形成超大陸的過程是週期性的。這個超大陸形成、分裂、分散與重組的板塊運動週期大約是4.5億年。.

新!!: 板块构造论和瓦巴拉大陸 · 查看更多 »

熱點 (地質學)

熱點在地質學上是指地球表面長期歷經活躍的火山活動的地區。約翰·圖佐·威爾遜在1963年時有了一種想法,認為像夏威夷群島這樣的火山鏈是板塊緩慢地移動時經過地表下一個“固定的”熱點而形成的。熱點被認為是一股較熱的、狹窄的地函從地函與地核之間的邊界開始向上進行對流而形成的,這稱為“地函柱”(mantle plume)。最新的地質學上的證據則把熱點的成因指向了海洋地殼隱沒至核幔邊界(Gutenberg discontinuity),海洋地殼因其密度較小而上升,且過程中減壓融熔。地質學家也確認出了全球40到50個熱點,最活躍的熱點包括夏威夷、留尼旺、黃石、加拉巴哥群島、冰島等地。.

新!!: 板块构造论和熱點 (地質學) · 查看更多 »

特提斯洋

特提斯洋(Tethys Ocean)又名古地中海,是個中生代時期的海洋,位於勞亞大陸與岡瓦納大陸之間。.

新!!: 板块构造论和特提斯洋 · 查看更多 »

盆地

地(英语:Basin),地貌学的盆地的特徵为盘地四周地形的水平高度要比盆地自身高,在中间形成一个低地,常為一地形(平原、高原)被山所圍繞也是盆地,因此是盆地是地形分支的一种。在云贵川等地的山间盆地也叫坝子。 依形成原因可區分為以下幾種:.

新!!: 板块构造论和盆地 · 查看更多 »

韦岛

韦岛(Pulau Weh)是苏门答腊西北方的一座小型活火山岛屿。它最初与苏门答腊本土相连,后来由于该岛火山在更新世时期的最近一次喷发与苏门答腊隔海相望。该岛位于安达曼海。岛上最大的城市是沙璜,是印度尼西亚最西端的港口。 该岛因其多元的生态系统而著名;印尼政府将该岛及附近海域构成的60 km²的区域划定为野生动植物保护区。海岸附近发现了珍惜物种巨口鲨,而且该岛是瓦尔哈拉蟾蜍的唯一栖息地。岛附近的珊瑚礁区因鱼类种类的丰富而知名。.

新!!: 板块构造论和韦岛 · 查看更多 »

莎湖陆棚

莎湖陆棚(Sahul Shelf;),又譯萨赫尔陆棚或萨赫勒陆棚,是澳大利亚洲的延伸,位處於澳大利亚大陆海岸以外,新几内亚及其附属岛屿是这个陆棚的一部分。 这核心周围,本地区的其馀部分则是陆棚外缘一系列连续褶皱运动逐步形成的,更强烈和广泛的造山幕发生于中生代时期。位于许多板块的会合处,故而地质运动颇为剧烈,火山活动相当的活跃,整個地区各处散布著二百多座火山,其中约七十座在印度尼西亚,过去一百五十年间曾喷发过。在四个主要冰期,当时海平面比现在低过一百公尺(300呎),巽他与莎湖两陆棚露出海面,陆棚地面大河奔流,当时的动物和古人类可藉陆桥穿越此处。当一萬七千年前冰盖融解後,巽他陆棚一部分被淹没,山脉和较高的地方成了浅海浸入的岛屿或半岛。 莎湖陆棚的主體又名帝汶海莎湖陸棚,面積有31萬平方公里,從澳大利亚往西北方延伸,形成現時帝汶海的海床,直達帝汶島,直到帝汶海槽為止開始向下沉。莎湖陆棚的另一部分阿拉弗拉陸棚的面積有93萬平方公里,從澳大利亞的北岸延伸,形成了阿拉弗拉海的海床,直到新畿內亞。莎湖陆棚有時亦包括羅雷依陸棚,面積有31萬平方公里,從澳大利亞的西北岸往印度洋延伸,最南直到西北峽。.

新!!: 板块构造论和莎湖陆棚 · 查看更多 »

聚合板塊邊緣

聚合性板塊邊緣(Convergent plate boundary / Destructive plate boundary,又譯大陸匯聚帶、聚合性板塊邊界、破壞性板塊邊界),顧名思義,是指邊界兩旁板塊相移近之處。其動力源自軟流圈中下沈的熔岩對流,乃三種主要板塊邊界之一。由於板塊相撞時產生巨大擠壓力和摩擦力,並形成俯衝帶,產生大量熔岩,故容易觸發地震、火山爆發和海嘯等自然災害。與此同時,亦造出摺皺山脈、海溝、火山、火山島弧等自然地貌。.

新!!: 板块构造论和聚合板塊邊緣 · 查看更多 »

遙遠未來的時間線

雖然未來的預測永遠不可能完全準確,但如果僅限於廣泛的輪廓,則可以由現今各種知識領域的理解,預測遙遠未來的事件。這些領域包含了揭示行星與恆星形成、相互作用與死亡的天體物理學;揭示物質在最小尺度之性質的粒子物理學;預測生命如何隨時間演化的演化生物學;以及顯示千年以來地球大陸變化的板塊構造論。 所有地球、太陽系和宇宙未來的投射,都必須考慮熱力學第二定律,也就是熵(做功時所損失的能量)會隨時間的推移而增加。恆星最終會耗盡氫氣的供應並燃燒殆盡。行星與恆星之間的緊密接觸,將會使行星受到引力的影響而拋離恆星系統之外;而恆星與銀河系之間的緊密接觸,也會使恆星拋離星系之外。 最終,物質自身預計會受到放射性衰變的影響,即使是最穩定的物質也會分解成次原子粒子。目前的資料暗示著宇宙有一個扁平的幾何構造(或非常接近扁平構造),因此在有限的時間過後,不會出現自身塌陷的情形,而且在無限的未來可能會發生難以置信的大規模事件,如波茲曼大腦的形成。 本條目所列出的時間線,涵括了直到所能觸及的未來時間中,所發生的事件。其中本條目列出諸多可替換的未來事件,以用來說明尚未解決的問題,例如人類是否會滅絕,質子是否會衰變,或是當太陽膨脹成紅巨星時地球是否會存活下來等。.

新!!: 板块构造论和遙遠未來的時間線 · 查看更多 »

荒漠

荒漠(Desert)是降水量非常少、地球表面生物存在和活动稀少的地區或自然景觀。大部分荒漠的年平均降水量少于。通常的定义将真正的荒漠定义为年平均降水量少于的地区,半干旱气候或称草原气候定义为年平均降水量介于到的地区。 荒漠还可以被定义为是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地域。柯本氣候分類系統中,沙漠被歸類於熱帶沙漠(BWh)或溫帶沙漠(BWk)型氣候。在桑思韦特气候分类系统中,荒漠则被归为干旱高温气候。.

新!!: 板块构造论和荒漠 · 查看更多 »

菲律宾海板块

菲律宾海板块(英語:Philippine Sea Plate),是位于西太平洋菲律宾海的一个大洋板块,其形状略呈菱形,面积在30个主要板块中排第11位。菲律宾海板块由菲律宾海以下的大洋岩石圈构成,而菲律宾群岛的大部分都位于该板块以西。在1968年勒皮雄首次提出的六大板块中,它是欧亚板块的一部分。 菲律宾海板块几乎全部位于海底,西部以菲律宾群岛为界,西北部以台湾和琉球群岛为界,北部以日本为界,东部以伊豆-小笠原列岛和马里亚纳群岛为界,南部则以雅浦岛、帕劳和印度尼西亚最东部的哈马黑拉岛等岛屿为界。板块的东部形成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岛弧系。 菲律宾海板块的东界是隐没带(或细分出来的马里亚纳板块),太平洋板块俯冲隐没于其下。其西界、西北界和北界主要也是隐没带,菲律宾海板块在此边界隐没于欧亚板块(或由较广义的欧亚板块细分为的巽他板块、扬子板块、冲绳板块和阿穆尔板块)之下。其南部主要与加罗林板块相接,东北部一隅则与北美洲板块(或其细分出的鄂霍次克板块)相接。 菲律宾海板块和欧亞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台湾岛,这一过程在今天还在延续。在其最北端,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岛弧的增厚地壳则与日本碰撞形成了伊豆碰撞带。 菲律宾海板块构成了菲律宾海的海盆,它是5个较小的岩石圈板块之一,面积与阿拉伯板块相仿(Anderson, 2002)。在地球上现存的所有板块中,菲律宾海板块是唯一的一个几乎全部由消减带包围的板块。它因而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即被“捕获”和不活动的西半部,及由于太平洋板块的西向消减而形成并不断增生的东半部。西半部将来注定会消失,因为它将向西和北消减于欧亚板块之下;而东半部则由几条南北向的海岭(自西向东依次是九州-帕劳海岭、冲之鸟-四国海岭和西马里亚纳海岭)及其间的海盆(如四国海盆,是巨大的弧后盆地)组成。伊豆-小笠原列岛和马里亚纳群岛及其附近的水下火山,则通常被看作是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岛弧系。 伊豆半岛是菲律宾海板块的最北端。菲律宾海板块、欧亚板块(或其细分成的阿穆尔板块)和北美板块(或其细分成的鄂霍次克板块)三者会聚之点就是富士山。.

新!!: 板块构造论和菲律宾海板块 · 查看更多 »

菲律宾海沟

菲律宾海沟是位于菲律宾群岛以东的海沟,从吕宋岛之东北方伸延至印尼哈馬黑拉的摩鹿加群岛,长约1,320公里,阔约30公里。其最深处深约10,540公尺。 菲律宾海沟形成的原因是板块的碰撞,由玄武岩组成较重的菲律宾板块以每年16厘米的速度沉到由花岗岩组成较轻的欧亚板块之下。两块板块的交汇之处就是菲律宾海沟。.

新!!: 板块构造论和菲律宾海沟 · 查看更多 »

萨维尔·勒·皮雄

萨维尔·勒皮雄(Xavier Le Pichon, ),法国地质学家。在他的众多贡献中,最负盛名的是1968年提出的板块构造论的综合模型。 他是法兰西学院的教授。.

新!!: 板块构造论和萨维尔·勒·皮雄 · 查看更多 »

鐵行星

鐵行星是以鐵為主要成分,有著富含鐵的核心,很少或沒有地函的一種行星類型。水星是太陽系內最大的這種類型天體,但是在系外行星可能有更大的這種天體存在。這種天體也可以稱為砲彈。.

新!!: 板块构造论和鐵行星 · 查看更多 »

非洲板块

非洲板块是一个较大的板块,几乎包含整个非洲大陆,向西一至延伸到中大西洋海岭。它是1968年勒皮雄提出的六大板块之一,范围基本没有变动。 非洲板块的西界是一个离散边界,形成中大西洋海岭的中段和南段,非洲板块隔此边界在北部与北美洲板块相接,在南部与南美洲板块相接。非洲板块的东北界与阿拉伯板块相接,东南界与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相接,在北部和南部与之相邻的则分别是欧亚板块和南极洲板块。除了与欧亚板块之间的北界外,其余边界均是离散边界。 非洲板块由几个克拉通(即古陆的稳定陆核)组成,它们在大约5.5亿年前冈瓦纳超大陆形成的过程中会聚在一起,形成现代非洲大陆的前身。这些克拉通自南向北依次是卡拉哈里克拉通、刚果克拉通、撒哈拉克拉通和西非克拉通。每一个克拉通都可以进一步分成几个更小的地块或叫地体,它们沿着前冈瓦纳造山带拼合在一起。 非洲板块在其内部的东部沿着构造和火山活动区阿法尔三角和东非大裂谷发生裂谷作用。这个裂谷区将非洲板块几乎分成了大小明显不等的两部分。据推测,在阿法尔地区之下存在一个地幔热柱。由于这个裂谷区的存在,有人将非洲板块又细分为西部较大的努比亚板块和东部较小的索马里板块 非洲板块的运动速度,据估计大约是每年2.15厘米。按这个速度运动下去,非洲大陆将在大约65万年之后撞上西班牙的南角,而使地中海被封闭而来。 大西洋中的新英格兰热点的活动很可能是非洲板块上一短列中到晚第三纪海山的成因,但是这个热点现在正处于不活动状态。于2007-10-05访问.

新!!: 板块构造论和非洲板块 · 查看更多 »

行星適居性

行星適居性是天文學裡對星體上生命的出現與繁衍潛力的評估指標,其可以適用於行星及行星的天然衛星。 生命的必要條件是能量來源(通常是太陽能但並不全然)。但通常是當其他眾多條件,如該行星的地球物理學、地球化學與天體物理學的條件成熟後,方會稱該行星為適合生命居住的。外星生命的存在仍是未知之數,行星適居性是以太陽系及地球的環境推測其他星體是否會適合生命居住。行星適居性較高的星體通常是那些擁有持續與複雜的多細胞生物與單細胞生命系統的星體。對行星適居性的研究和理论是天體科學的组成部分,正在成为一门新兴学科太空生物學。 對地球以外的星體進行生命探索是極古老的話題,最初是屬於哲學及物理學的研究領域。而在20世紀後期科學界對此有兩個重大突破。其一是使用先進機器對太陽系裡其他行星與衛星進行觀察,獲得這些星體的適居性資料,並將其與地球的相關資料作比較。其二是外太陽系行星的發現,它們是在1995年首度發現的,其後進度不斷加快。這個發現證明了太陽並不是惟一的擁有行星的星體,而且亦擴闊了探索適合生命居住的行星的範圍,使外太陽系星體亦被納入研究之中。.

新!!: 板块构造论和行星適居性 · 查看更多 »

裏海

裏海(Xəzər dənizi,دریای مازندران/دریای خزر,Каспийское море,Каспий теңізі,Hazar deňizi)位於亞洲与欧洲交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封闭内陆水体,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裏海的面积有37萬1000平方公里(不包括卡腊博加兹哥耳湾),體積为7萬8200立方公里,最深處有,平均深度为。.

新!!: 板块构造论和裏海 · 查看更多 »

裂缝喷发口

裂缝喷发口(Fissure vent),也称为火山裂隙或裂隙喷发,是一个线状的火山口,熔岩能通过它喷发,通常没有任何爆炸活动。喷发口宽往往是几米宽,并且可能长达数公里。裂缝喷发口可能会导致它首先流过熔岩通道后来流过熔岩管的大型。经过一段时间的喷发积聚飞溅火山灰锥和可能集中在一个锥或其中的一部分锥。小裂缝喷发口可能无法容易的从空中被辨认,但由它们中的一些形成了火山口群(参见拉基火山)或峡谷(参见Eldgjá火山)。 送进裂缝口的岩墙从几公里深处到达地球表面,并把它们连接到更深的岩浆储层,经常在火山中心之下。裂缝通常被发现在裂谷和裂谷带,例如冰岛和东非裂谷。裂缝喷发口经常盾状火山结构的一部分。.

新!!: 板块构造论和裂缝喷发口 · 查看更多 »

西域构造域

西域构造域是早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的合称)中国五个构造域之一,因为它们在志留纪末期碰撞拼合成一个完整的西域板块而得名。 西域构造域是一个过渡性的构造域,它包括塔里木板块、阿拉善地块、中祁连地块、柴达木地块、化隆地块、西昆仑中部地块等板块或地块,其中面积最大、最重要的是塔里木板块、阿拉善地块和柴达木地块。 在中元古代初期,西域构造域各板块和地块与中朝板块拼合在一起,在构造运动、古生物和古地磁上表现出亲中朝的特征,因而与中朝板块共同组成亲中朝构造域,是中元古代中国四个构造域之一,。但在中元古代,塔里木板块、柴达木地块和古中朝板块(包括阿拉善地块)之间发生裂陷,而彼此分离成三部分,但间距不远。三者在青白口纪一度再次拼合成一体,但在南华纪-震旦纪再次裂陷,阿拉善地块也在这时裂陷出来,从此西域构造域各板块或地块开始远离中朝板块,靠近扬子板块,而表现出亲扬子的特征。奥陶纪至志留纪早期,西域构造域各板块或地块彼此更加远离,但在志留纪晚期它们又相互会聚、碰撞,形成祁连-阿尔金碰撞带,从而拼合成西域板块。这些构造活动,在中国称为祁连运动,或者借用欧美地区的术语,称为加里东运动。 西域板块独立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仅在泥盆纪时保持了一定的孤立状态。到早石炭世至早二叠纪末期,它即和亲西伯利亚构造域各地块及中朝板块一起与劳亚板块发生碰撞,形成天山-兴安碰撞带,而合并到劳亚板块之上。这个构造活动,在中国称为天山运动,或者借用欧美地区的术语,称为海西运动或华力西运动。.

新!!: 板块构造论和西域构造域 · 查看更多 »

馬努斯板塊

努斯板塊(Manus Plate)是太平洋的小型板塊,位於新畿內亞的東北部。馬努斯板塊的北面是北俾斯麥板塊,而南面則是北俾斯麥板塊。.

新!!: 板块构造论和馬努斯板塊 · 查看更多 »

馬尼拉海溝

尼拉海溝(Manila Trench)是位在菲律賓西方南海的海溝,最深處約 5400 公尺。而南海的平均深度約 1500 公尺。馬尼拉海溝是中國中沙群島與菲律賓群島的自然地理分界。.

新!!: 板块构造论和馬尼拉海溝 · 查看更多 »

馬里亞納板塊

馬里亞納板塊(Mariana Plate)是馬里亞納海溝以西的小型板塊,形成馬里亞納群島的底座,與西面的菲律賓板塊以分離板塊邊緣和數處轉形斷層分開,東面的太平洋板塊沉入馬里亞納板塊,西南面以馬里亞納海溝為界,東北面以伊豆小笠原海溝為界。 Category:板塊.

新!!: 板块构造论和馬里亞納板塊 · 查看更多 »

馬榮火山

榮火山(Mayon Volcano),是位於菲律賓呂宋島東南部的活火山,它那近乎完美的圓錐形山體,號稱「最完美的圓錐體」,經常被人拿來和日本的富士山相比美,是菲律賓著名的旅遊景點,近來的多次瀕臨噴發,雖然菲律賓政府疏散了附近居民,卻反而吸引了許多欲一睹完美火山爆發景象的火山及攝影愛好者。.

新!!: 板块构造论和馬榮火山 · 查看更多 »

香港地理

香港位處中国南部沿岸,北靠广东省、西背珠江口及澳門、南望南中國海,介乎北緯22°08′至35′、東經113°49′至114°31′之間,所處時區比世界協調時間快8小時(UTC+8)。香港北部與廣東省深圳市僅由一條深圳河相隔,南部海域與珠海市萬山群島海域連接。截至2017年,香港境內陸地面積為1106.34km²,連同水域總面積為2755.03km²。香港一般可大致分為香港島、九龍及新界三大區域,有時候離島(包括大嶼山)會視作獨立區域。 位處九龍半島和香港島之間的維多利亞港是水深港闊的天然良港,是香港的著名地標。早在19世紀,英國人已被位處東亞中心位置的香港所吸引,清朝中葉,英國人通過戰爭從滿清政府手上取得香港主權,從而開通港口、發展航海貿易。時至今日,香港的地理位置仍然能讓本地經濟通過轉口貿易以及中轉旅客而得益 。 佔據境內大部分範圍的新界山多平地少,香港可供發展土地本身十分有限。香港開埠早期,新界及市郊大部分範圍由林地、灌木、以及務農的鄉鎮村落組成,並未大規模發展。香港政府後於1976年把部份未開發地區劃為郊野公園,保護綠化環境。而接近維多利亞港的市區,則因經濟發展而使土地移山填海仍供不應求,高密度樓宇向高空發展,寸金尺土。政府自1960年代起規劃多個衛星城市,發展新市鎮,分散人口。為方便市民跨區工作、增加各區人口流動,政府大力發展交通運輸網絡,縮短市區及郊區之間的旅程時間,陸路、鐵路網絡至今仍然不斷擴張。人口膨脹,大量樓宇發展,逾700萬人不平均地分散於僅1,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除了造成人口密度極高之外,亦產生居住空間不足、環境污染等城市問題。.

新!!: 板块构造论和香港地理 · 查看更多 »

設得蘭板塊

設得蘭板塊(Shetland Plate)是南極半島尖端附近的小型板塊,除了東北面是斯科舍板塊外,其餘邊緣與南極洲板塊相接,西面邊緣的隱沒帶形成南設得蘭群島。.

新!!: 板块构造论和設得蘭板塊 · 查看更多 »

马里亚纳海沟

里亞納海溝(或稱馬里亞納群島海溝、經崇海溝)為目前所知最深的海溝。該海溝地處北太平洋西方海床,位於,即近關島的馬里亞納群島東方。此海溝為兩板塊輻輳之俯衝帶,太平洋板塊於此俯衝於菲律賓海板塊(或细分出的马里亚纳板块)之下。海溝底部於海平面下之深度,遠勝于珠穆朗瑪峰海平面上的高度。 海溝最大深度為海平面下11,034公尺(35,798英呎)。若參考其緯度與地球之赤道隆突,此深度位置距地心為6,366.4公里。相較之下,北冰洋深4至4.5公里,其海床距地心6,352.8公里,僅比馬里亞納海溝距地心近13.6公里。 馬里亞納海溝底部,水壓為1086巴,即108.6百萬帕斯卡(MPa)、每平方英寸15,751磅(PSI)或1071.8標準大氣壓。.

新!!: 板块构造论和马里亚纳海沟 · 查看更多 »

马来群岛

來群島(Malay Archipelago)過去曾有「東印度」、「印度群島」、「印度尼亞西群島」等名稱。是一组散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上,位於东南亚大陸和澳大利亚之间的群島。該群島由2万多个岛屿组成,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群岛。群岛上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东马) 、文莱、新加坡、东帝汶"."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新!!: 板块构造论和马来群岛 · 查看更多 »

高校艦隊

,是由Production IMS製作,於2016年4月9日在TOKYO MX、BS11等電視台播放的電視動畫,放送前公布的標題名稱為「はいふり」,繁体中文常译作“高校艦隊”,而簡体中文常译作“青春波纹”。.

新!!: 板块构造论和高校艦隊 · 查看更多 »

谷地

谷、谷地,由两侧正地形夹峙的狭长负地形,常有坡面径流、河流、湖泊发育,陡峻的谷地可能有泥石流,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表现为一组向高处突出的等高线。.

新!!: 板块构造论和谷地 · 查看更多 »

鳥首板塊

鳥首板塊是新畿內亞西端的小型板塊,東南與澳洲板塊和毛克板塊形成分離板塊邊緣,北面與加洛林板塊和菲律賓板塊形成聚合板塊邊緣,南面與班達海板塊形成聚合板塊邊緣,與西南的馬魯古海碰撞帶(Molucca Sea Collision Zone)形成轉形斷層。 Category:板塊.

新!!: 板块构造论和鳥首板塊 · 查看更多 »

超大陸

古大陸分裂为当今大陆板块的模拟动画 超大陸(),一般定義為擁有一個以上陸核()或克拉通的大陸。 以下為地質年代中曾出現與可能形成的超大陸,依照時間順序排列:.

新!!: 板块构造论和超大陸 · 查看更多 »

超大陆旋回

超大陆旋回(Supercontinent cycle)描述的是地球的大陆地壳準周期性的聚合和分离。对于地球的大陆地壳的总量是增加、减少还是维持不变,有种种不同的观点,但是有一点是各家都认同的,即大陆地壳在持续不断地发生改组。大陆碰撞造成了数量更少但面积更大的大陆,而大陆分裂造成了数量更多但面积较小的大陆。距今最近的超大陆——泛大陆——形成于3亿年前。在它之前的超大陆—潘諾西亞大陸,或叫大冈瓦纳——形成于6亿年前,其分裂后形成的碎块最终碰撞形成了泛大陆。但在潘諾西亞之前,两次超大陆的时间间隔变得十分没有规律。例如,在冈瓦纳之前的超大陆羅迪尼亞大陸存在于约11亿年至7.5亿年前,距冈瓦纳的形成仅有1.5亿年。再往前的超大陆哥倫比亞大陸存在于约18亿年至15亿年前。再往前的超大陆叫凱諾蘭大陸,存在于约27亿至21亿年前。超大陆烏爾大陸存在于约30亿年前,而超大陆瓦巴拉大陸则存在于约38亿至36亿年前。总体来看,一次完整的超大陆旋回将历时3亿至5亿年。 超大陆旋回假说在某些方面是威尔逊旋回的改进。威尔逊旋回是以板块构造论的先驱约翰·图佐·威尔逊的名字命名的、描述洋盆周期性的扩张和闭合的假说。因为最老的洋底只有1.7亿年的历史,而大陆地壳上最老的部分已有40亿年或更多的历史,所以有必要对那些记录在大陆上的久远得多的行星的律动做出强调。.

新!!: 板块构造论和超大陆旋回 · 查看更多 »

超級適居行星

超級適居行星(Superhabitable planet)是指比地球更適合生命起源與演化的一類假設存在的太陽系外行星或系外衛星。這項概念是在2014年由天文學家雷内·海勒(René Heller)與約翰·阿姆斯壯(John Armstrong)提出,並用以批評搜尋適居行星的現有模式;他們並提出澄清以表示適居帶的概念並不足以定義行星的適居性。海勒和阿姆斯壯表示目前仍不清楚地球應該為生命體提供的最合適物理化學的參數,因為有的行星「可能與地球並不相像,但提供比地球更適宜生命起源與演化的條件」。雖然他們仍然認定生命需要水,但假設地球並不能做為提供最佳生物多樣性的最佳行星適居性的代表。換句話說,他們假設一個超級適居天體是一個能維持比地球更多樣性植物相和動物相的類地行星或衛星,並根據經驗顯示這類天體的生态环境比地球更適合生命起源與演化。 海勒和阿姆斯壯還指出,並不是所有位於適居帶的類地行星都適合生命存在,而且潮汐加熱可使位於適居帶以外的類地行星或(類似表面被冰封的木衛二內部海洋)也適合生命存在。海勒和阿姆斯壯表示,為了確認行星的適居甚至超級適居性,必須建立以生物為中心,而非地球或人類中心的表徵概念。兩人建議根據行星系統中恆星的類型、質量和位置等特徵建立特定系外行星的狀態。根據兩人的研究,超級適居行星可能比地球更大、表面比地球更溫暖、比地球更古老,並且母恆星為橙矮星(即K型主序星)。.

新!!: 板块构造论和超級適居行星 · 查看更多 »

鹿野斷層

鹿野斷層(Luyeh Fault)是台灣台東縣的活動逆斷層,長約17公里,約呈南北走向。斷層由台東縣鹿野鄉鹿寮向南延伸至卑南鄉檳榔附近。.

新!!: 板块构造论和鹿野斷層 · 查看更多 »

麥哲倫號金星探測器

麥哲倫太空船,也稱為金星雷達製圖者,是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於1989年5月4日發射,使用合成孔徑雷達繪製金星表面地圖和測量行星引力場的機器人太空探測器。 麥哲倫探測器是第一艘從太空梭發射以進行星際飛行任務,第一個使用,以及第一個測試大氣制動做為進入圓形軌道方法的太空探測器。"麥哲倫"是NASA第五次成功的金星任務,它填補了美國11年未發射行星際探測器的缺口。.

新!!: 板块构造论和麥哲倫號金星探測器 · 查看更多 »

黃石國家公園

黃石国家公园(简称黄石公园,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是美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主要位于怀俄明州,部分位于蒙大拿州和爱达荷州,于1872年3月1日美国总统尤利西斯·辛普森·格兰特签署国会通过的法案后建立,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以其丰富的野生动物种类和地热资源闻名,老忠實間歇泉更是其中最富盛名的景点之一。公园中有着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其中以亚高山带森林为主。 美洲原住民已经在黄石公园地区生活了至少1万1千年,19世纪早期的刘易斯与克拉克远征也绕过了这一区域。对该地区的有组织的勘探活动直到1860年代末才开始出现,此前只有一些选择在野外捕猎和居住的山地人在19世纪早期到中叶曾偶尔进入。美国陆军在公园刚刚建立后就受委托对其进行监管。1917年後,公园的管理工作移交给了之前一年刚刚成立的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园中有数以百计因其建筑学和历史学意义而保护起来的建筑物,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超过1000个考古遗迹。 黄石国家公园占地面积约为8983平方千米,其中包括湖泊、峡谷、河流和山脉。公园内最大的湖泊是位于黄石火山中心的黄石湖,是整个北美地区最大的高海拔湖泊之一。黄石火山是北美最大且仍处于活跃状态的超级火山,在过去两百万年中它曾数次以巨大的力量爆发。喷出的熔岩和火山灰也覆盖了公园内的绝大部分地区。得益于其持续的活跃状态,世界上的地热资源有半数位于黄石公园地区。黄石公园也是大黄石生态系统的核心所在,这是北温带地区现存最大且仍然近乎完好的自然生态系统。 公园内有记录的哺乳动物、鸟类、鱼类和爬行动物有数百种之多,其中包括多种濒危或受威胁物种,广袤的森林和草原中同样存有多种独特的植物。黄石公园是美国本土最大和最著名的巨型动物居住地。公园中有灰熊、狼、美洲野牛和加拿大马鹿的栖息地。是美国最古老也最大的野牛群。公园内每年都会发生山火,其中最大的一次是1988年黄石公园大火,公园内近三分之一的面积被烧毁。黄石公园也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园内可进行远足、露营、划船、钓鱼、度假和观光等活动。沿着园内铺设的道路可以就近接触到主要的地热区域以及一些湖泊和瀑布。冬天,游客们则往往会在导游指引下乘坐雪上摩托车等冰上交通工具来造访公园。.

新!!: 板块构造论和黃石國家公園 · 查看更多 »

黄岩岛

岩岛(又稱--、Scarborough Shoal, Scarborough Reef、Bajo de Masinloc, Kulumpol ng Panatag, Karburo),是南海中沙群岛的一個環礁。该岛距離中沙环礁约160海里、距西沙群岛约340海里、海南岛约500海里、距菲律宾苏比克港约100海里。为海盆中的海山上覆珊瑚礁而成,是中沙群岛漲潮時唯一露出水面的岛礁,鄰近马尼拉海沟。 中華人民共和國、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越南、中華民國都宣稱對黃岩島擁有主權,但以中國和菲律賓之間的爭議為主,目前黃岩島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實際控制,行政属海南省三沙市管轄,中沙群島鎮政府所在地,目前未有人員駐守。.

新!!: 板块构造论和黄岩岛 · 查看更多 »

软流圈

软流圈(Asthenosphere)是地球地幔的一部分弱塑性变形区域,位于岩石圈的下面、中间圈的上面,其深度下界在地表以下180-220km深处,其基部甚至在700km深处。 岩石圈与软流圈的边界,定义在1300°C等温线。此线以上的岩石圈为刚性变形,此线以下的软流圈为黏滞变形。地震波在软流圈的波速下降10%左右,形成一个低速区。这可能是由于软流圈存在部分熔融。大洋地壳下的岩石圈-软流圈边界比较浅(平均在60km深处)。在中洋脊,岩石圈-软流圈边界在大洋地壳下几千米处。 软流圈由J.巴拉鹿于1914年命名,来源于希腊语单词asthenēs(weak)与单词sphere的组合;推测为塑性状态的超铁镁物质;软流圈以上的地幔顶部为坚硬的岩石,与地壳的岩石合称为岩石圈;因为板块构造论的地幔对流体的运动就是在软流圈中进行,岩石圈板块在软流圈之上受到对流体的驱动而飘移,故称软流圈。 虽然早在1926年,就有推测软流圈的存在,但软流圈的证实始于1960年5月22日智利地震。 Category:地球物理学 Category:地球的结构.

新!!: 板块构造论和软流圈 · 查看更多 »

轉形斷層

轉形斷層(Transform boundaries )是沿著板塊邊緣的斷層,這些板塊的移動方向以橫向為主,互相擦過對方而沒有導致地殼面積增加或減少。 大部分轉形斷層在海床,與海底擴張的洋脊相連。.

新!!: 板块构造论和轉形斷層 · 查看更多 »

震源

震源(英语:hypocenter)是指产生地震的源,即地下岩层断裂错动的地区。震源深度是地震基本参数中的一个重要参数。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距离是震源深度。一般地,同样规模的地震,震源越深,影响范围越大,地表破坏越小;震源越浅,影响范围越小,但地表破坏越严重。一般地,使用米(m)或千米(km)作为震源深度的单位,用拉丁字母h作为符号表示震源深度。浅源地震的深度误差约为深度值的10%左右。震源愈深,相对误差愈小。.

新!!: 板块构造论和震源 · 查看更多 »

胡安·德富卡

胡安·德富卡(Juan de Fuca、Ιωάννης Φωκάς;1536年生于希腊凯法利尼亚岛,1602年卒于希腊扎金索斯岛),本名约安尼斯·富卡斯 (Ioannis Phokas),也常被叫做“瓦莱利亚门徒”(Apostolos Valerianos),是一位西班牙雇佣、从墨西哥派往北方寻找从太平洋到大西洋的北方通道的希腊船长。1592年,他在探险途中到达一条狭窄的海峡。1787年,一位英国探险家重新发现了这条海峡,次年,它即以胡安·德富卡的名字命名为胡安·德富卡海峡。胡安·德富卡的祖先在他出生前约半个世纪的时候从君士坦丁堡逃亡回希腊。 同样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胡安·德富卡板块是一个小板块,沿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的海岸消减于北美洲板块西部边缘的北部之下。胡安·德富卡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的海岭则叫做胡安·德富卡海岭。.

新!!: 板块构造论和胡安·德富卡 · 查看更多 »

胡安·德富卡板块

以探险家胡安·德富卡命名的胡安·德富卡板块是一个小板块,它从胡安·德富卡海岭生成,并在喀斯喀地亚消减带处消减于北美洲板块西缘的北部之下。它的南部以布兰科断裂带为界,北部以努特卡断层为界,西部则与太平洋板块相接。在1968年勒皮雄首次提出的六大板块中,它是北美洲板块的一部分。 胡安·德富卡板块是曾经非常巨大、现在大部分已经消减于北美洲板块之下的法拉龙板块的一部分。法拉龙板块现今仅残余三个小板块,即胡安·德富卡板块、戈尔达板块和探险家板块。在一些文献中,以胡安·德富卡板块作为这三个小板块的统称,这样,胡安·德富卡板块在不同的文献中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胡安·德富卡板块的消减形成了含有火山的喀斯喀特山脉和海岸山脉的北部,它们都是太平洋火環的一部分,从英属哥伦比亚南部沿北美洲的西海岸向南直抵加利福尼亚州北部。著名的圣海伦斯火山就是喀斯喀特山脉中的一座火山。 在喀斯喀地亚消减带上发生的离现在最近的大地震是震级为9级的喀斯喀地亚地震。根据本地海啸沉积物的碳同位素测年记录,它发生于1700年前后。根据日本的海啸纪录,这次大地震发生的精确时间是1700年1月26日,一个星期二的晚上。.

新!!: 板块构造论和胡安·德富卡板块 · 查看更多 »

胡安·德富卡海岭

胡安·德富卡海岭是一条位于美国华盛顿州和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海岸以西太平洋中的海岭,它在构造上是一段离散边界。它南起名为布兰科断裂带的转换断层,向北至和索万科断裂带、努特卡断层三者形成的三联点。它的东边是胡安·德富卡板块,南边亦接胡安·德富卡板块和另一个较小的戈尔达板块,北边是探险家板块;这三个板块都是曾经十分广大、现在大部分已经消减于北美洲板块之下的古法拉龙板块的残余。它的西边则是太平洋板块。.

新!!: 板块构造论和胡安·德富卡海岭 · 查看更多 »

胡安·斐南迪茲板塊

胡安·斐南迪茲板塊(Juan Fernandez Plate)是太平洋的小型板塊,位於納斯卡板塊、南極洲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之間的三向聯結構造(triple junction),以順時針方向移動,智利的胡安·費爾南德斯群島不在這個板塊上。.

新!!: 板块构造论和胡安·斐南迪茲板塊 · 查看更多 »

胡戈·班尼奧夫

維克托·胡戈·班尼奧夫(Victor Hugo Benioff,),美國地震學家,加州理工學院教授。他最為人所知的是將太平洋中深層地震發生的深度與震央位置關係繪製成圖。.

新!!: 板块构造论和胡戈·班尼奧夫 · 查看更多 »

郭令智

郭令智(),地质学家,中国板块构造和地体构造研究的重要开拓者之一。.

新!!: 板块构造论和郭令智 · 查看更多 »

背斜

背斜(Anticline)是褶皱的基本形态——褶曲的一种,指岩層發生波状弯曲時,其形狀向上凸起者,其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背斜发育的结果通常为山岭进而成长为褶皱山,但有许多背斜顶部会因受到张力而被侵蚀成谷地.

新!!: 板块构造论和背斜 · 查看更多 »

鈾(Uranium)是一種銀白色金屬化學元素,屬於元素週期表中的錒系,化學符號為U,原子序為92。每個鈾原子有92個質子和92個電子,其中6個為價電子。鈾具有微放射性,其同位素都不稳定,并以鈾-238(146個中子)和鈾-235(143個中子)最为常见。鈾在天然放射性核素中原子量第二高,仅次于钚。其密度比鉛高出大約70%,比金和鎢低。天然的泥土、岩石和水中含有百萬分之一至百萬分之十左右的鈾。採礦工業從瀝青鈾礦等礦物中提取出鈾元素。 自然界中的鈾以三种同位素的形式存在:鈾-238(99.2739至99.2752%)、鈾-235(0.7198至0.7202%)、和微量的鈾-234(0.0050至0.0059%)。鈾在衰變的時候釋放出α粒子。鈾-238的半衰期為44.7億年,鈾-235的則為7.04億年,因此它们被用于估算地球的年齡。 鈾獨特的核子特性有很大的實用價值。鈾-235是唯一自发裂變的同位素。鈾-238在快速中子撞擊下能夠裂變,屬於增殖性材料,即能在核反應爐中經核嬗變成為可裂變的鈈-239。鈾-233也是一種用於核科技的可裂變同位素,可從自然釷元素製成。鈾-238自發裂變的機率极低,快中子撞擊可诱导其裂變;鈾-235和233可被慢中子撞击而裂变,如果其质量超过临界质量,就都能夠維持核連鎖反應,在核反应过程中的微小质量损失会转化成巨大的能量。这一特性使它们可用于生产核裂变武器与核能发电。耗尽后的鈾-235发电原料被称为貧鈾(含238U),可用做钢材添加剂,製造贫铀弹和裝甲。.

新!!: 板块构造论和鈾 · 查看更多 »

阿姆奇特卡島

阿姆奇特卡島(Amchitka, Амчихтаҳ,Amchixtax̂)是一个地壳构造的島嶼,位於太平洋海域,屬於美国阿拉斯加州西南部阿留申群岛拉特群島的一部分,也是阿拉斯加国家级海洋野生动物保护区的一部分。阿姆奇特卡島長68公里、寬6公里,面積308.6平方公里,最高點海拔高度373米。这个地区属海洋性气候,岛上多暴风雨、多阴雨天气。 阿留申人在阿姆奇特卡島有着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聚居史,但自1852年以来此区域便无常住人口。1867年阿拉斯加易手后成为美国领土。二战阿留申群岛战役时此区域被美军开辟为一个空军机场。二战后,美国原子能委员会选定此区域美國的一個地下核試驗場,分别于1965年(Long Shot,8萬吨当量)、1969年(Milrow,1百萬吨当量)和1971年(Cannikin,5百萬吨当量)进行,这也是美国进行过的最大型地下核试验。鉴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一系列核试验倍受争议,特别是1971年的Cannikin核试验,环境保护团体害怕会引发地震和海啸。现在阿姆奇特卡島已不再用来进行核试验了,但仍对放射性物质进行监测,以防泄露的危险。.

新!!: 板块构造论和阿姆奇特卡島 · 查看更多 »

阿尔卑斯带

阿爾卑斯帶,也称为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K.M. Storetvedt, K. M., The Tethys Sea and the Alpine-Himalayan orogenic belt; mega-elements in a new global tectonic system, Physics of the Earth and Planetary Interiors, Volume 62, Issues 1–2, 1990, Pages 141–184 ,是從爪哇島、蘇門答臘島伸延至喜馬拉雅山脈、地中海以及大西洋的地震帶和造山運動帶,是一個經常發生地震和火山爆發的地區,板塊移動劇烈。 它是全球第二大地震活动区,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之后,占有全球最大地震的17%。 阿尔卑斯带是被正在进行的板块构造如阿尔卑斯造山运动造成。这条带是特提斯洋中生代到新生代到最近的封闭以及向北移动的非洲板块,阿拉伯板块和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碰撞过程的结果。.

新!!: 板块构造论和阿尔卑斯带 · 查看更多 »

阿尔卑斯造山运动

阿尔卑斯造山运动是一个发生在晚中生代(阿尔卑斯造山运动早期)和新生代的造山期,形成了阿尔卑斯带的山脉。这些山脉包括(自西向东)阿特拉斯山脉、里夫山脉、貝蒂科山脈、坎塔布连山脉、比利牛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亚平宁山脉、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脉、品都斯山脉、喀尔巴阡山脉、巴尔干山脉、托鲁斯山脉、高加索山脉、厄尔布尔士山脉、扎格罗斯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对于某个山脉的形成,有时会有其他名字,如喀尔巴阡造山运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等。 阿尔卑斯造山运动也在更远的地方形成了规模较小的地质特征,如在英格兰南部和法国北部的威尔德-阿图瓦背斜,在英格兰南部的白垩山脊的北部丘陵和南部丘陵中还能看到遗迹。它的效果在怀特岛尤为明显,白垩层和上覆的始新世地层被挤压得近乎垂直,在阿伦海湾、白崖湾和拉尔沃思湾附近的多塞特郡海岸暴露于地表。 阿尔卑斯造山运动发生于南方的非洲、印度及辛梅利亚板块与北方的欧亚大陆相撞。构造板块之间的板块聚合运动(南方的印度板块与非洲板块,北方的欧亚大陆板块,以及很多更小的板块)在早白垩纪便已开始 ,但山脉崛起的主要阶段在古新世至始新世。如今,这一过程仍在阿尔卑斯造山带的某些地方进行。 阿尔卑斯造山运动被认为是从地理上定义了欧洲的三个造山运动之一,另两个造山运动分别为:形成了老红砂岩大陆的加里东造山运动(由波罗地大陆和劳伦大陆在早古生代碰撞产生)及形成盘古大陆的海西造山运动(也称华力西造山运动,由冈瓦纳古陆和老红砂岩大陆在古生代中期至晚期碰撞产生)。.

新!!: 板块构造论和阿尔卑斯造山运动 · 查看更多 »

阿尔弗雷德·魏格纳

阿尔弗雷德·魏格纳(Alfred Lothar Wegener,)是一位德国地质学家、气象学家和天文學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是大陆漂移说创立者,該學說認為遠古時代的地球只有一塊「泛古陸」或稱盤古大陸的龐大陸地,被稱為「泛大洋」的水域包圍,該大陸後來開始破裂,形成現在的七大洲和五大洋的基本地貌。其他汉语译名主要有“艾尔弗雷德·魏格纳”、“阿尔弗里德·威格纳”、“阿魯夫雷多·魏格納”、“艾尔弗雷德·韋格納”,简称“魏格纳”。 魏格纳起初研究天文學及氣象學,喜愛冒險,曾乘坐熱氣球參加耐空比賽,並曾經以52小時的成績打破當時最長的耐空紀錄(35小時)。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曾參軍並兩度負傷。魏格纳留意到非洲大陸西岸和南美洲東岸的海岸線很相似,因此推測大陸原本是相連的,1912年1月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行的地質研討會首次提出大陸漂移的觀點,1915年正式出版《大陸與大洋的起源》一書。他后在1920年、1922年和1929年改进并拓展了大陆漂移学说,但始终没有引起业界注意,因此颇为沮丧。为寻找更多证据支持,他曾4次前往格陵蘭進行極地上層大氣及冰河學的研究及探險活動,並曾在北緯77度的冰上連續渡過2個冬天。1930年11月,他在第4次前往格陵蘭的探險中遇难,享年50歲。科学家在找到巨大陆块移动的原因之后才接受了他的理论。魏格納的岳父是提出柯本氣候分類法的氣象學家弗拉迪米爾·彼得·柯本。.

新!!: 板块构造论和阿尔弗雷德·魏格纳 · 查看更多 »

阿穆尔板块

阿穆尔板块是一个微型大陆板块,范围包括中国东北、朝鲜半岛、日本西部和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因流经中俄边界的阿穆尔河(即黑龙江)而得名。目前还不清楚它是一个独立的板块、或仅是欧亚板块的一部分。阿穆尔板块的北界和西界都与欧亚板块相接,其东北界与鄂霍次克板块相接,南界有華南板塊及沖繩板塊,東南界则有菲律宾板块俯衝形成隐没带。贝加尔湖据认为就是阿穆尔板块和欧亚板块的边界。 1976年在中国发生的唐山大地震有可能和阿穆尔板块的活动有关,如果此板块確定無誤將可能打破此地區地震風險較小的說法,同時南北韓的首都首爾和平壤將可能與日本首都東京一樣必須面臨可能的地震風險,因為這兩座大城市均位於此板块的邊緣地帶。.

新!!: 板块构造论和阿穆尔板块 · 查看更多 »

阿爾蒂普拉諾板塊

阿爾蒂普拉諾板塊(Altiplano Plate)是南美洲的板塊,位於秘魯南部、玻利維亞西部和智利北部,包括秘魯和玻利維亞的安第斯山脈和阿爾蒂普拉諾高原,西面的納斯卡板塊沉入阿爾蒂普拉諾板塊。.

新!!: 板块构造论和阿爾蒂普拉諾板塊 · 查看更多 »

阿貝湖

阿貝湖是埃塞俄比亞和吉布提邊境的鹹水湖,六個相連湖泊的一員,是阿瓦什河終點。 阿貝湖位於三個以不同速度分離的板塊的中心點。西岸有高1069米的睡火山大馬阿里山(Mount Dama Ali),西南和南部湖岸是大片闊度10公里的鹽原(salt flats)。 阿貝湖有紅鸛棲息,而高50米的石灰岩煙囪不斷冒出蒸氣。湖岸居住阿法爾人。.

新!!: 板块构造论和阿貝湖 · 查看更多 »

阿拉伯板块

阿拉伯板块是过去几百万年以来一直向北移动,而与北美洲板塊发生不可避免的碰撞的三个板块之一(另两个是非洲板块和印度板块)。这三个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导致了一系列板块碎片的生成,以及西起比利牛斯山脉、经过南欧和中东、东至喜马拉雅山脉和东南亚诸山脉的巨大山系的隆起。在1968年勒皮雄首次提出的六大板块中,它是欧亚板块的一部分。 阿拉伯板块包括了阿拉伯半岛的大部,向北延伸至土耳其。它的边界是:.

新!!: 板块构造论和阿拉伯板块 · 查看更多 »

赫斯珀利亞高原

赫斯珀利亞高原(Hesperia Planum)是位在火星南半球廣大的熔岩平原。該高原以數量較周圍地區少的撞擊坑和大量的皺脊為醒目特徵,該地區也是古老火山泰瑞納山所在地。火星地質年代中的赫斯珀利亞紀名稱即由來自此高原 Scott, D.H.; Carr, M.H. (1978).

新!!: 板块构造论和赫斯珀利亞高原 · 查看更多 »

薩瑞南高地

薩瑞南高地,或翻譯為西雷努梅台地(Terra Sirenum)是一個位於火星南半球的大範圍高地。.

新!!: 板块构造论和薩瑞南高地 · 查看更多 »

鄂霍次克板块

鄂霍次克板块是一个大陆板块,范围涵盖了鄂霍次克海、堪察加半岛和日本东北部。在1968年勒皮雄首次提出的六大板块中,它是太平洋板塊的一部分。后来这一地区被划至北美洲板块。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它应该是一个独立的板块。它的北界与北美洲板块相接,东界以千岛-堪察加海沟和日本海沟与太平洋板块相接,南界以本州南海槽与菲律宾板块相接,西界与欧亚板块相接,西南界则可能和阿穆尔板块相接。.

新!!: 板块构造论和鄂霍次克板块 · 查看更多 »

膨脹地球說

膨脹地球說是一個假設地球上的大陆漂移都是因地球膨脹所致的學說。相反,則是假設地球上的板塊移動都是因地球收縮所致的學說。自從板塊構造論出現後,膨脹地球說和收縮地球說便被科學界一致否定了。.

新!!: 板块构造论和膨脹地球說 · 查看更多 »

重庆万开云板块

重庆“万开云”板块位于渝东北三峡库区腹地,是由开州区、万州区、云阳县这三个城市组成的一个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板块。.

新!!: 板块构造论和重庆万开云板块 · 查看更多 »

自然

自然(英文:Nature),是指不断运行演化的宇宙萬物,包括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两个相辅相成的体系。 人类所能理解地自然现象有:生物界的基因模因、共识主动、意识行为、社会活动和生态系统等;宇宙间的天使粒子、次原子粒子、星系星云和黑洞白洞等。 人类不能理解地宗教信仰、灵魂观念和神明信念等现象,被称为超自然现象。 从对超自然现象的探索,到对自然现象的认知,是人类逐渐理解自己、适应生存环境和丰富社会活动的过程。例如,古时,火是神明,日月星辰是超自然现象;如今,卫星、电视、电脑和手机成为了神话中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区块链成了全球共识共享的无字天书。.

新!!: 板块构造论和自然 · 查看更多 »

自然地理學

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兩大分支之一,注重于研究自然环境的形式和活动。而相对地,对建成环境的研究则归属于人文地理学。在自然地理研究中,地球常按照不同的环境被分为几个圈层,如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等。对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常常使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及系统思维。.

新!!: 板块构造论和自然地理學 · 查看更多 »

金星

金星(英語、拉丁語:Venus,天文符號:♀),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是從太陽向外的第二顆行星,軌道公轉週期為224.7地球日,它沒有天然的衛星。在中國古代稱為太白、明星或大囂,另外早晨出現在東方稱啟明,晚上出現在西方稱長庚。到西漢時期,《史記‧天官書》作者天文學家司馬遷從實際觀測發現太白為白色,與「五行」學說聯繫在一起,正式把它命名為金星。它的西文名稱源自羅馬神話的愛與美的女神,维纳斯(Venus),古希腊人称为阿佛洛狄忒,也是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金星的天文符号用维纳斯的梳妆镜来表示。 它在夜空中的亮度僅次於月球,是第二亮的天然天體,視星等可以達到 -4.7等,足以照射出影子。由於金星是在地球內側的內行星,它永遠不會遠離太陽運行:它的離日度最大值為47.8°。 金星是一顆類地行星,因為它的大小、質量、體積與到太陽的距離,均與地球相似,所以經常被稱為地球的姊妹星。然而,它在其它方面則明顯的與地球不同。它有著四顆類地行星中最濃厚的大氣層,其中超過96%都是二氧化碳,行星表面的大氣壓力是地球的92倍。表面的平均溫度高達,是太陽系最熱的行星,比最靠近太陽的水星還要熱。金星沒有將碳吸收進入岩石的碳循環,似乎也沒有任何有機生物來吸收生物量的碳。金星被一層高反射、不透明的硫酸雲覆蓋著,阻擋了來自太空中,可能抵達表面的可見光。它在過去可能擁有海洋,並且外觀與地球極為相似,但是隨著失控的溫室效應導致溫度上升而全部蒸發掉了B.M. Jakosky, "Atmospheres of the Terrestrial Planets", in Beatty, Petersen and Chaikin (eds), The New Solar System, 4th edition 1999, Sky Publishing Company (Boston) 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pp.

新!!: 板块构造论和金星 · 查看更多 »

金星地質

金星的表面有許多讓人驚訝的地表特徵。今日對金星表面所知道的知識大多來自於1990年8月16日至1994年9月完成6次環繞金星的麥哲倫號金星探測器;該探測器總共測繪了98%的金星表面,且有22%是可使用3D眼鏡觀看的立體影像。 金星表面被濃密的大氣層覆蓋,並且有火山曾經激烈活動的證據。金星上的盾狀火山和複式火山和地球相似。 相對於月球、火星和水星,金星表面甚少小型撞擊坑。這很可能是因為金星的濃密大氣層將較小的流星燒光。金星的中型到大型撞擊坑比小型撞擊坑多,但數量仍不如月球和水星。 在金星上還有一些特殊的地表特徵,其中包含冕狀物(Corona,因為外表像帽子)、鑲嵌地塊(Tesserae,指高度變形的大範圍區域,可見到二維或三維地形摺曲和破碎地形,一般認為只在金星發現)、蛛網膜地形(Arachnoid,類似蜘蛛網)。並有發現長熔岩河,以及風蝕作用和板塊運動造成金星表面現在複雜地形的證據。 雖然金星是最接近地球的行星(和地球下合時距離僅約4000萬公里左右),而且和地球體積相近;但至今沒有一個探測器可在金星表面工作數小時以上,這是因為金星的大氣壓力是地球的 90 倍。而金星表面的溫度大約是 450°C。最可能原因是金星大氣層大量二氧化碳 (96.5%)造成的溫室效應。 以紫外線探測金星可看到在赤道附近有 Y 形的雲系統形成,代表赤道上空的大氣環流每四天就可環繞金星一週,所以風速可高達 500 km/h 。這種高速風存在於高空,但在金星表面附近的大氣層則相當平靜,且多數金星影像中甚少風蝕的證據。.

新!!: 板块构造论和金星地質 · 查看更多 »

雪姑娘平原

雪姑娘平原(Snegurochka Planitia)是金星北极地区绵延2800公里的广袤平原,连同洛乌希平原一道组成了一个围绕北极点,最远抵达北纬75度的大平原,根据已确定的行星命名规则,金星低地部分是以神话或童话故事中的女角来命名,因此,它被命名为雪姑娘平原。.

新!!: 板块构造论和雪姑娘平原 · 查看更多 »

雷姆利亞大陸

雷姆利亞大陸(Lemuria;),又譯利莫里亞大陸或狐猴洲,是假設的大陸,位於印度洋海域,介乎馬達加斯加島、泰米爾納德邦及西澳之間。 早年根据陆桥假说,若在马达加斯加岛和印度之间无狐猴洲作為陆桥的话,狐猴(Lemur)不能具有现在的分布状态,然而雷姆利亞大陸的存在假設於板塊活動學說盛行後不再被重視,因為大陸所在地並沒有地殼運動的痕跡。.

新!!: 板块构造论和雷姆利亞大陸 · 查看更多 »

造山運動

造山運動(Orogeny)是指地殼結構因為板塊運動產生劇烈變化,屬地殼變動的一種。這種作用會產生岩石高度變形的帶狀區域,稱為造山帶(Orogens或Orogenic belts)。“Orogeny”來自希臘語,“oro”是山,“geny”是“genesis”的略語,誕生或起源的意思。造山運動是造成各大陸山地的主要機制;當大陸地殼因為造山運動產生褶皺和厚度增加時就形成山脈。涉及大範圍的地質作用統稱造山運動 。.

新!!: 板块构造论和造山運動 · 查看更多 »

陆地

陆地是指地球表面未淹沒在液态水下的區域。陸地約占地球表面的29%,面積約為1億4821萬平方公里。陸地和海、洋或其他水體的不同之處為地表最基本的差異。人類歷史上大多數的活動都是在陸地發生,可以供人类进行農業、狩獵,和其他人類活動的陸地,往往也是早期人們聚集的地區。陸地生長的陸生植物及,其型態和水生動植物也有一些差異。陸地和水體的分界也隨地區而不同,有些地區的地形以岩石為主,和水體就會有明確的分界。但有些地區的陸地和水體之間有濕地或沼澤,因此陸地和水體间不一定有明確的分界。陸地和海洋分界處一般稱為海岸帶或是海灘。.

新!!: 板块构造论和陆地 · 查看更多 »

IERS參考子午線

IERS參考子午線(IRM),也稱為國際參考子午線,是由國際地球自轉服務(IERS)維護的本初子午線(經度0°)。它是通過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的喬治·比德爾·艾里在1851年建造的子午儀所在緯度東側5.3秒的子午線,或是。這也是美國國防部運作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與和理想的國際地表參考系統(ITRS)具體化的國際地表參考系(ITRF)WGS84所參考的本初子午線。.

新!!: 板块构造论和IERS參考子午線 · 查看更多 »

Plate tectonice

#重定向板块构造论.

新!!: 板块构造论和Plate tectonice · 查看更多 »

Plate tectonics

#重定向板块构造论.

新!!: 板块构造论和Plate tectonics · 查看更多 »

探险家板块

探险家板块是位于加拿大温哥华岛西海岸以外的太平洋中的一个小板块。在一些文献中,它被当成是胡安·德富卡板块的最北部分。这二者都是法拉龙板块的北部残遗,在1968年勒皮雄首次提出的六大板块中,它们都是北美洲板块的一部分。 探险家板块的东部隐没于北美洲板块之下。其南界以索万科断裂区与太平洋板块相接,索万科断裂区是一条转换断层。其东南界是另一条转换边界,名为努特卡断层,它将探险家板块和胡安·德富卡板块隔开。在西北方,探险家板块则以张裂型边界——探险家海岭与太平洋板块相邻。.

新!!: 板块构造论和探险家板块 · 查看更多 »

构造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Structural geology)是地质学的一门分支,主要是研究岩石的构造形态、空间分布和形成原因,从而揭示地壳运动的规律。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区域地质调查、资源勘探等领域。结构地质学的主要目标是使用当今岩石几何形状的测量数据揭示岩石中变形(形变)的历史信息,并最终理解导致观察到的应变和几何形状的应力场。 这种对应力场动力学的理解可以与地质历史上的重要事件联系起来; 一个共同的目标是了解由于板块构造所造成的区域性岩石变形模式(例如,造山运动,裂谷)的特定区域的结构演变。.

新!!: 板块构造论和构造地质学 · 查看更多 »

恐龙

恐龙(學名:Dinosauria)或者非鳥型恐龙(学名:Non-avian Dinosauria)、恐龍總目,是出現於中生代多樣化優勢陸棲脊椎動物,曾支配全球陸地生态系统超過1亿6千万年之久。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疊紀,大部份於约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所发生的白垩纪末滅絕事件中絕滅,僅倖存“鸟型恐龙”即现的鳥类存活下来。 1861年,考古学家發現的身为鸟类的始祖鳥化石、却與身为恐龙的美頜龍化石極度相似,差別只在於始祖鳥化石有著羽毛痕跡,這顯示恐龍與鳥類可能是近親。1970年代以來,許多研究指出现代鸟类極可能是蜥臀目兽脚亚目虚骨龙类近鳥型恐龙的直系後代『鳥類学辞典』 (2004)、805-806頁。1990年代后,大部分科學家視鳥類為恐龙的直系后代,而甚至有少數科學家主張牠們應該分類於同一綱之內。2010年代后,因为孔子鸟等鸟类和恐龙的中间物种相继被发现、填补了原本的化石空白,更加确定了鸟类和恐龙之间的演化关系,导致鸟类从“恐龙的后代”改为“惟一幸存发展至今的恐龙”。 自从19世纪的工业革命早期,第一批恐龙化石被科學方法鑑定後,重建的恐龙骨架因为其体型极其巨大或小巧、构造奇妙,已成為全球各地博物馆的主要展覽品,這古代生物開始為世人所知。在20世紀前半期,随着电影工业在美国兴起,大眾媒體都視恐龍為行動緩慢、慵懶的冷血動物。但是1970年代開始的恐龍文藝復興,提出恐龍也許是群活躍的溫血動物,並可能有社會行為。近期發現的眾多恐龍與鳥類之間關係的證據,支持了恐龍溫血動物的假設。恐龙已是大眾文化的一部分,无论儿童或者成年人均对恐龙有很高的兴致。恐龙往往是热门书籍與电影的题材,如:《侏罗纪公园》系列电影,各类媒体也常報導恐龙的科学研究進展與新發現。 許多史前爬行動物常被一般大眾非正式地認定是恐龙,例如:翼龍、魚龍、蛇頸龍、滄龍、盤龍類(異齒龍與基龍)等,但从嚴謹的科学角度来看这些都不是恐龍,反倒是雞、鴨、孔雀才是真正的是恐龍。翼龍和恐龍是這幾個物種裡面關係最近的近親,都屬於鳥頸類;恐龍和翼龍是鱷魚、蛇頸龍的遠親,鱷魚所屬的鱷目、和蛇頸龍所屬的鰭龍超目,和恐龍翼龍所屬的鳥頸類同屬於主龍類;恐龍、翼龍、鱷魚、蛇頸龍所屬的主龍類和滄龍是關係較遠的物種,他們和滄龍所屬的有鱗目同屬蜥類;最後,恐龍、翼龍、鱷魚、蛇頸龍、滄龍他們和魚龍是關係很遠的物種,唯一的聯繫是都屬於蜥形綱的一分子。.

新!!: 板块构造论和恐龙 · 查看更多 »

東亞島弧

東亞島弧(East and Southeast Asia island arcs),為西太平洋一系列島嶼的統稱。.

新!!: 板块构造论和東亞島弧 · 查看更多 »

板块构造论

板块构造论(又稱板块构造假说、板块构造学说或板块构造学,總稱「板塊飄移」)是为了解释大陆漂移现象而发展出的一种地质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地球的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现今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1968年法国勒皮雄划分),海洋和陆地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根据这种理论,地球内部构造的最外层分为两部分:外层的岩石圈和内层的软流圈。这种理论基于两种独立的地质观测结果:海底擴張和大陆漂移。 岩石圈可以分為大板塊及小板塊,兩板塊相接觸的部份則可依其相對運動來分為分離板塊邊緣、聚合板塊邊緣及轉形斷層。在板塊邊緣常會出現地震、火山、造山運動及海沟。现今每年的相對運動距離約在0至150 mm不等。 板塊可以分為海洋板塊及較厚的陸地板塊,兩者都有各自的地殼。在聚合板塊邊緣會有隱沒帶,會將板塊沉降至地幔,使岩石圈質量減少,而分離板塊邊緣因海底擴張形成的新地殼,這種對板塊的預測稱為輸送帶原理。較早期的理論認為地球會漸漸膨脹或是漸漸收縮,也都還有一些人支持。 板塊可以移動的原因是因為岩石圈的強度比下方的軟流圈要大,地幔密度的變化造成了。一般認為板塊運動是由海底遠離擴張脊的運動(因為地形及地殼的變化,造成地球引力的差異)、阻力及隱沒帶向下的吸力等影響組合而成。另一種解釋則是考慮地球旋轉的受力差異,以及太陽及月亮的潮汐力。這些因素之間的相對重要性及其關係還不清楚,目前也還有許多爭議。.

新!!: 板块构造论和板块构造论 · 查看更多 »

板塊列表

構造板塊(tectonic plates)是岩石圈(地殼和上層地幔)的一部分。一般板塊厚約100公里(62英里),材料組成有兩種主要類型:海洋地殼(矽、鎂組成的矽鎂層)和大陸地殼(矽、鋁組成的矽鋁層)。海洋地殼中以玄武岩為主,而大陸地殼大多是低密度花崗岩。參見板塊構造論。.

新!!: 板块构造论和板塊列表 · 查看更多 »

板塊邊緣

板塊邊緣(plate margin),顧名思義,是指邊界兩旁板塊分界之處。其動力源自軟流圈中下沈的熔岩對流,旗下分為兩種主要板塊邊界。.

新!!: 板块构造论和板塊邊緣 · 查看更多 »

歐亞大陸

歐亞大陸或亚欧大陆是亚细亚洲大陆和欧罗巴洲大陆的合稱。面积5473.8万平方公里。亚、欧二大陆单从地理学方面来归类应属同一个、地球表面面积最大的洲。亚洲与欧洲的分别主要出于社会学区别这两个地区人文历史的需求。 从板块构造学说来看,亞歐大陸由亞歐板塊、印度板塊、阿拉伯板塊和東西伯利亞所在的北美板塊所組成。注意,在此说的亞歐大陆并不完全是亚洲与欧洲的并称,而是大陆的连着的陆地部分,所以亞歐大陆并不包含两大洲的“岛屿”。 另外,亞歐大陸亦有其他意思。它亦可以是前蘇聯解體後各個加盟共和國所在的地域的雅稱。而傳統上,亞歐大陸這一塊大陸地有不同的種族居住,組成了西亞、南亞、東南亞、東亞及歐洲等多個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圈。亞歐大陸(以及北非)在歷史上也是人類文明的核心地域(不包括西伯利亞等邊陲)所在。.

新!!: 板块构造论和歐亞大陸 · 查看更多 »

歐亞大陸板塊

歐亞板塊(英文:Eurasian Plate)為包括大部份歐亞地區的板塊,但不含括南亞的印度半島(印度次大陸)、西南亞的阿拉伯半島(阿拉伯次大陸)以及東西伯利亞的上揚斯克山脈以西的地區。 此外,歐亞大陸向西延伸至大西洋中洋脊(中大西洋海嶺;Mid-Atlantic Ridge)。.

新!!: 板块构造论和歐亞大陸板塊 · 查看更多 »

死海斷層

死海斷層是中東貫穿約旦河的左移轉形斷層,斷層從西奈半島南面的紅海裂谷開始,沿著阿拉伯板塊和非洲板塊之間的板塊邊緣伸延,終點是土耳其東南部與東安那托利亞斷層交會的地方。由於兩個板塊均朝東北偏北方向移動,而東面的阿拉伯板塊移動速度較快,因此測出斷層向左移位約107公里。.

新!!: 板块构造论和死海斷層 · 查看更多 »

毛克板塊

毛克板塊是位於新畿內亞西部的小型板塊,東面與木百靈板塊形成聚合板塊邊緣,南面與澳洲板塊和鳥首板塊形成轉形斷層。.

新!!: 板块构造论和毛克板塊 · 查看更多 »

池上鄉

池上鄉(臺灣客家語四縣腔:ciiˇ song hiongˊ)位於臺灣臺東縣花東縱谷北段,東鄰東河鄉,南接關山鎮,西為海端鄉,北為花蓮縣富里鄉。 全鄉地處花東縱谷中部偏南,係由新武呂溪所沖積而成的肥沃平原,西有中央山脈,東有海岸山脈,氣候屬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造就了聞名全國的優質池上米,由池上米所作的池上便當更是聞名全臺灣。 鄉內居民以漢人及臺灣原住民阿美族為主,產業則以農業為主。境內有知名觀光聖地「伯朗大道」,知名影星金城武曾在這條大道上拍廣告,廣告中有金城武坐在大道旁一棵大樹下悠然喝茶的鏡頭,因此這棵大樹被稱為「金城武樹」,成為池上鄉新的觀光景點。.

新!!: 板块构造论和池上鄉 · 查看更多 »

汤加海沟

汤加海沟是一个位于太平洋的海沟,最深处“地平线深渊”(英语:Horizon Deep)深达10,882公尺。: 太平洋板块在澳大利亚板块的东北角潜没於汤加板块,汤加海沟及其弧前在两块板块之间的岩石圈形成了活跃的潜没带。汤加海沟从在纽西兰北岛以北的克马德克群岛伸延至汤加板块以北,成为轉形斷層。两块板块以每年约15厘米的速度聚合,但最近全球定位系统量度得出海沟北部的速度是每年24厘米,这是全球板块移动最快的速度。 这类海沟是大陆地壳形成及物质回收到地幔的主要地方。在汤加海沟,来自地幔的物质形成了島弧系统;海洋地壳的沉积物也被收集得到。 汤加海沟以南的克馬德克海溝基本上是其延续。.

新!!: 板块构造论和汤加海沟 · 查看更多 »

汶川大地震

汶川大地震,也称2008年四川大地震或5·12大地震,發生於北京時間(UTC+8)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时28分04秒,震央位於中國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映秀镇附近、四川省城成都市西北偏西方向79千米处。根据中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达8.2、矩震級達8.3(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矩震级为7.9),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公里。地震烈度可能達到11度。本次地震的地震波围绕地球传播了6圈,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区。北至辽宁,東至上海,南至香港、廣東、澳门、泰國、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 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时,汶川大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後傷亡最惨重的一次。地震造成四川、甘肅、陝西等省的災區直接經濟損失共8451億元人民幣,災區的衛生、住房、校舍、通訊、交通、治安、地貌、水利、生態、少數民族文化等方面受到嚴重破壞。地震災情引起民間強烈迴響,全中國以至全球紛紛捐款援助,累積金额超过500億元人民币。中国軍方調動了和平時代以來规模最龐大的隊伍进行救災,中国民间的大批志願者和来自中国各地以及世界各国的专业人道救援隊伍也加入救災。震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取“一省帮一县”的原则,用三年時間進行地震災區的重建工作,计划在2010年基本實現目標。2012年初,时任四川省省长蒋巨峰宣布重建完成。 灾后的头七,中華人民共和国政府首次对公众设立了全国哀悼日。.

新!!: 板块构造论和汶川大地震 · 查看更多 »

沃爾特·阿爾瓦雷茨

沃爾特·阿爾瓦雷茨(Walter Alvarez,)是一位美國地質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路易斯·阿尔瓦雷茨之子。任教於柏克萊加州大學地球與行星科學系。因為與其父共同提出恐龍滅絕是因為小行星或彗星撞擊地球的理論而聞名。.

新!!: 板块构造论和沃爾特·阿爾瓦雷茨 · 查看更多 »

波多黎各海沟

波多黎各海溝是一個在大西洋與加勒比海之間的海溝(最深處:8,605 meters(即28,232 ft))。此海溝與兩個地帶的相互作用有關。一個是沿著小安的列斯群島的火山弧(Volcanic arc)向南的隱沒帶;另一個地帶是一個主要的轉換斷層(Transform fault)或板塊邊界區域,其位置在古巴與伊斯帕尼奧拉島之間,穿過開曼海溝直至中美洲岸邊。科學研究得出如在斷層沿線發生地震可以產生顯著海嘯的結論。.

新!!: 板块构造论和波多黎各海沟 · 查看更多 »

深海钻探计划

深海钻探计划(Deep Sea Drilling Program,DSDP)是1968年至1983年期间实施的一项海洋钻探计划,其目的是在世界大洋打大量不太深的钻井,采集沉积岩心,取得洋底地壳上层的资料。.

新!!: 板块构造论和深海钻探计划 · 查看更多 »

演化的證據

此條目為生物演化的證據。查尔斯·达尔文在生物學家中第一個科學地論證了生物的演化,並匯集了系統分類學、生物地理學、比較解剖學、比較胚胎學、古生物學等領域的證據,說明如果生物是由共同祖先演化而來的話,那麼這些領域的種種現象就有了合理的解釋。.

新!!: 板块构造论和演化的證據 · 查看更多 »

演化論

進化論(Theory of Evolution),Evolution字義有演變和進化兩種概念,查爾斯·達爾文演化論使用演化概念,是用來解釋生物在世代與世代之間具有發展變異現象的一套理论,從原始簡單生物進化成爲複杂有智慧的物種。從古希臘時期直到19世紀的這段時間,曾經出現一些零星的思想,認為一個物種可能是從其他物種演變而來,而不是從地球誕生以來就是今日的樣貌。當今演化學絕大部分以查爾斯·達爾文的演化論思想為主軸,是當代生物學的核心思想之一。.

新!!: 板块构造论和演化論 · 查看更多 »

澳洲板塊

澳洲板塊是南半球一個主要板塊,原為岡瓦那大陸的一部分,直到大約1億年前,因印度板塊開始向北移動,澳洲板塊才與印度板塊、南極洲板塊相連。8500萬年前,澳洲板塊開始與南極洲板塊分開,到大約4500萬年前才完全分離。隨後,澳洲板塊與印度板塊在印度洋下方相互接合,形成印度-澳洲板塊。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這兩個板塊將會再次分裂,預估完全分離至少需300萬年或更長的時間。目前,澳洲板塊包括整個澳大利亞洲與塔斯馬尼亞島,以及一部分的新幾內亞、紐西蘭、印度洋。.

新!!: 板块构造论和澳洲板塊 · 查看更多 »

木百靈板塊

木百靈板塊(Woodlark Plate)是位於新畿內亞東半部的板塊,加洛林板塊沉入木百靈板塊的北部邊緣,木百靈板塊的西部和南部是分別與毛克板塊和澳洲板塊形成的聚合板塊邊緣,東面與所羅門海板塊相接。.

新!!: 板块构造论和木百靈板塊 · 查看更多 »

月球地質

月球地质(有时称为月质学,或涵盖范围更广的月球科学)与地球地质学差别明显。月球表面缺少会产生侵蚀的大气层与水体,现在也没有板块构造活动。由于月球的总质量远远小于地球,其重力加速度较低,冷却得也更快。月球表面复杂的月貌形成于各种因素的组合,特别是撞击坑和火山活动。月球的壳层、月幔层、月核与地壳、地幔和地核明显不同。 月球的地质研究主要依据地球上望远镜观测、探月航天器观测、月岩样本及地球物理数据等手段的组合。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美国阿波罗计划和前苏联的月球计划的多艘登月航天器直接从月球几处地点进行了采样,共带回约380千克(838磅)的月岩和月壤。长期以来,月球是唯一一颗人类直接采样以了解其构造的外星天体。在地球上已识别出少量的月球陨石,但它们来自月球上哪座陨坑却是未知。月球表面有相当大的部分还没被勘察过,很多地质问题仍没有答案。.

新!!: 板块构造论和月球地質 · 查看更多 »

月球陨石坑

月球陨石坑(也称环形山)是指月球表面的碗状凹坑,其外观特征为坑底相对平坦,周围环绕着一圈隆起的坑壁。按照现代观点,绝大多数月球陨石坑都来自于撞击,仅有一小部分仍被认为是火山喷发所形成的火山口。.

新!!: 板块构造论和月球陨石坑 · 查看更多 »

戈尔达板块

戈尔达板块位于北加利福尼亚州以西的太平洋中,是法拉龙板块的北部残遗之一。在一些文献(例如USGS的地震危害计划)中,它也被简单地看作是与之相邻的胡安·德富卡板块的最南部分。胡安·德富卡板块也是法拉龙板块的残遗之一。在1968年勒皮雄首次提出的六大板块中,这两个板块都是北美洲板块的一部分。 与大多数板块不同,戈尔达板块在边界内部表现出明显的变形。来自相邻的北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压力导致了戈尔达板块内部频繁发生地震,包括1980年7.2级的特立尼达地震,造成了175万美元的经济损失。 戈尔达板块的东界是会聚边界,在北加利福尼亚消减于北美洲板块之下。其南界以一条转换断层——曼杜西诺断层与太平洋板块相接,这条转换断层是圣安德烈斯断层的延伸。其西界和太平洋板块形成离散边界,即戈尔达海岭。其北界则以另一条转换断层与胡安·德富卡板块相邻。 正在消减中的戈尔达板块造就了北加利福尼亚的两座火山,即沙斯塔山和拉森峰。拉森峰的最后一次喷发发生于1914年-1917年。.

新!!: 板块构造论和戈尔达板块 · 查看更多 »

浩克 (漫畫)

浩克(The Hulk),本名布魯斯·班納(Bruce Banner),是出現在漫威漫畫出版物中的英雄虛構人物。浩克由史丹·李與杰克·科比所创作,首次出現於《不可思議的浩克》(The Incredible Hulk)第一部第一期(1962年二月).

新!!: 板块构造论和浩克 (漫畫) · 查看更多 »

海底平頂山

海底平頂山(guyot或tablemount),是平頂的海底山。有證據顯示海底平頂山曾經在海平面上,並漸漸依不同階段下沉,有岸礁山(fringed reefed mountain)、珊瑚島,最後成為海底平頂山。海底平頂山在太平洋十分常見,被認為是死火山。夏威夷-皇帝海山鏈(Hawaiian-Emperor seamount chain)是一個整個火山鏈經歷以上過程的很好例子,當中有不少海底平頂山的例子。.

新!!: 板块构造论和海底平頂山 · 查看更多 »

海底熱泉

海底熱泉(hydrothermal vent)亦作海底熱液系統(Submarine Hydrothermal System),是從海底噴出經由地熱加熱過的水及其裂縫噴發口。通常發現於火山活動頻發、大陸板塊移動的地區及海盆、熱點附近。常見陸地類型為溫泉、火山噴氣孔和間歇泉。在海底常會形成海底煙柱,相對於同樣深度的其他海底地區,海底熱泉附近通常生物更為繁盛,它們倚靠分解熱泉中流出的礦物質為食。化能合成細菌和古生菌形成了此處食物鏈的最底層,支持着多樣化生物,包括巨型管蟲、一些蛤蜊和節肢動物的生存。活躍的海底熱泉还被認為存在於木星的衛星木衛二上,火星上可能还有古代的深海热泉。.

新!!: 板块构造论和海底熱泉 · 查看更多 »

海底扩张学说

海底擴張學說是在大陸漂移學說的基礎上所發展出的進階地球地質活動學說。在各大洋的中央有一帶狀分布的海岭,這些帶狀海岭是下方地幔軟流層的出口。不斷涌出的熔岩自海岭流出,冷卻而成為剛性強的大洋地殼。大洋地殼不斷的受到新由海岭湧出的熔岩所推擠而向兩旁移動,使海面積擴大,同時大陸地殼受到推擠而分離。导致海底扩张的原因是海水不平衡的压力导致的板块漂移。 地球上大约3/4的表面由海洋覆盖,海水的总量巨大,对海底以及周围陆地的压力也十分巨大。由于受到月球的引力作用和不同区域海水温度不同等因素的影响,海水对不同板块的压力是不平衡的,这就使得板块发生漂移,同时也就产生了海洋带状岭。 随着地球温室效应的加剧,地球两极冰川的溶化,海水总量的增加,海水对板块漂移的作用将增大,即大陆漂移的速度将增大,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地震和火山喷发增多。.

新!!: 板块构造论和海底扩张学说 · 查看更多 »

海洋学

海洋学(oceanography)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开发利用海洋的知识体系。它是研究海洋的地理学的分支。它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包括生态系统动力学、洋流、波浪和; 板块构造和海底地质; 以及各种化学物质和物理性质在海洋内及其边界的通量。这些不同的主题反映了海洋学家融合多个学科对世界洋的进一步认识和对天文学,生物学,化学,气候学,地理学,地质学,水文科学,气象学和物理学中的过程的理解。研究了地质历史中海洋的历史。.

新!!: 板块构造论和海洋学 · 查看更多 »

海洋地質學

海洋地質學(Marine geology 或 geological oceanography)是以地球物理學、地球化學、沉積學和古生物學方法對海床和海岸進行研究的學科。海洋地質學和物理海洋學關係相當緊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數年間海洋地質學的研究提供了海底扩张学说和板块构造论的極為關鍵證據。深海海床是地球上最後的待探索區域,並且軍事(潛艦航行)和經濟(石油與金屬礦)的目的驅使各界進行海洋地質學的研究並製作詳細的海底地圖。.

新!!: 板块构造论和海洋地質學 · 查看更多 »

海洋地殼

海洋地殼是岩石圈的一部分,由密度較大的矽鎂質岩石構成,偏向鹼性,與大陸地殼相比,硅酸鹽較缺乏,密度也較大,平均密度約3.0g/cm^3(大陸地殼2.7g/cm^3),由於密度較大,根據大陸均衡學說,海洋地殼無法像大陸地殼般在地幔之上浮得那麼高。 主要是由玄武岩組成。海洋地殼的厚度約在5至10公里之間,地球內部由於熱的作用產生對流,岩漿上升處,是在地表張裂板塊,產生分離板塊邊緣(divergent boundaries),中洋脊是為代表,該地區會有許多淺的、正斷層(張裂作用)式的小地震。大部分情況下,和板塊碰撞時隱沒,因此地質年齡也較年輕,現存的海洋地殼年齡都在200百萬年之內。在中洋脊由深部岩漿加進來,所產生的是為海洋板塊,在淺部都是玄武岩,深部則為輝長岩。 海洋地殼上的大板塊只有太平洋海板塊,其餘均為較小的板塊。 海洋板塊以每年兩公分的速度向外擴張(稱為海底擴張學說),直到碰到大陸板塊邊緣,由於海洋板塊密度較大,會隱沒到大陸板塊之下,產生聚合板塊邊緣(convergent boundaries)。海洋板塊在擠壓過程中,會推動大陸板塊移動,產生「大陸漂移」,目前世界五大洲分佈,是由二億年前一大塊「盤古」大陸(泛大陸)張裂開來的。聚合板塊邊緣由於兩種不同性質的板塊碰撞,不斷的在擠壓,不斷的在累積變形能量,直到超過岩石能夠忍受的程度,遂將累積之變形能量在瞬間釋放出來,發生地震。這種巨大的碰撞力量,使聚合板塊邊緣產生許多淺至深的、逆衝斷層(擠壓作用)式的大地震。海洋板塊沿著隱沒帶,俯衝下插到大陸板塊之下約七百公里,才會與周遭物質同化,因此最深的地震也可到達七百公里。 Category:地球的结构 Category:地球物理學 category:地质学.

新!!: 板块构造论和海洋地殼 · 查看更多 »

斯科舍板块

斯科舍板块是一个大洋板块,北与南美洲板块相接,东与南桑威奇微板块相接,南和西则与南极洲板块接壤。 斯科舍板块的北部和南部边界是转换边界,其东界与南桑威奇板块之间是离散边界。由于南美洲板块向西的俯冲作用,造成了南桑威奇岛弧和弧后盆地,因而南桑威奇板块从斯科舍板块中分离出来,并以弧后盆地中的扩张带与斯科舍板块为界。斯科舍板块西部与南极洲板块的边界较复杂,至今仍难于判断是什么类型。 据推断,南美洲板块的西向运动使分别与其北端和南端相邻的加勒比板块和斯科舍板块均受到挤压。这两个板块因而具有相似的外形,其东界都是南美洲板块的消减带。.

新!!: 板块构造论和斯科舍板块 · 查看更多 »

新赫布里底板块

新海布里地板塊(New Hebrides Plate)是太平洋的小型板塊,位於島嶼國家瓦努阿圖附近,西南面的印度-澳洲板塊沉入新海布里地板塊。新海布里地隱沒帶在過去25年發生超過7級或以上的地震,最近一次大型地震是2008年4月9日在瓦努阿圖塔那島(Tanna)西南70公里發生的7.3級地震。.

新!!: 板块构造论和新赫布里底板块 · 查看更多 »

斷層

断层(fault)是指岩石形成節理構造破裂後,兩側岩層发生显著的相对位移 。断层大小不等,大的断层可纵贯整个岩石圈,水平则可绵延几千公里。 由於相鄰地殼間可能會作垂直或水平相互滑動,因此在斷層處經常會發生地震。大型的斷層一般都是地球的板塊邊緣,但在遠離活躍的板塊邊緣處也可以發現許多大大小小的斷層,例如歐亞板塊就是板内断层十分发達的地区。由于较大的断层通常都不只是一个简单清晰的断面,而是一组断面的集合,因此人们又提出了断层带(或断层破碎带,fault zone)的术语,在地质学文献中,规模巨大的断层带则通常叫做断裂带。.

新!!: 板块构造论和斷層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板块构造论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日本地理

日本在地理上屬於東北亞,東鄰太平洋,西以日本海、朝鮮海峽、東海與歐亞大陸的西伯利亞、朝鮮半島、中國本土鄰接,南以菲律賓海與臺灣、馬里亞納群島鄰接,北以宗谷海峽、鄂霍次克海與庫頁島、千島群島鄰接。 日本是一個島嶼國家,其國土以日本列島為中心,加上向南延伸的伊豆群島、小笠原群島,以及向西南方延伸的琉球群島(南西諸島),如再加上存有主權爭議的南千島群島(北方領土),全國共由6,852座島嶼構成,國土總面積共377,950.1平方公里。日本列島主要指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等四大島嶼,上列四島通稱為「日本本土」,而不另加「島」之後綴。琉球群島的本島沖繩島有時也會列為日本本土之一。 就地殼板塊而言,日本列島是由歐亞大陸板塊與其他板塊碰撞突起而成,國土約75%屬山地丘陵地帶。而新潟縣糸魚川市與靜岡縣靜岡市之間的連線糸魚川靜岡構造線,則是地質學上東日本與西日本的分界。數座山脈橫亙於日本本土中央,將日本的國土分為面向日本海的日本海側地區和面向太平洋的太平洋側地區。因山脈阻擋了季風和水氣,使得這兩個地區在氣候上差異頗大。平原則多位於沿海地區,集中了日本的人口、都市和經濟命脈。日本列島的地殼活動不穩定,居民時需防範火山及地震活動。不過,火山活動能夠產生溫泉,深受民眾與觀光客喜愛。丘陵地形也令日本國內河流流程偏短、流域小、落差大。多山的地形加上四季分明的氣候,使得日本的地理種類極具多樣性。.

新!!: 板块构造论和日本地理 · 查看更多 »

时空轮回

--,是日本KID公司无限轮回(Infinity)系列游戏中的第二部。 雖然此遊戲主要為美少女遊戲,然而遊戲內容含有SF冒險的要素,以此為目的來遊玩也不會有問題;公式網站亦以「此遊戲的目的是要掌握劇情中謎團的真實」作為遊戲介紹。 時隔幾年,5pb.和公司在Xbox 360平臺重新製作此遊戲。原預定於2011年7月發售,後推遲至同年12月1日正式發售。.

新!!: 板块构造论和时空轮回 · 查看更多 »

撞击坑

撞击坑(又称陨石坑或环形山)為行星、卫星、小行星或其它類地天体表面通过陨石撞击而形成的环形的凹坑。撞击坑的中心往往会有一座小山,在地球上撞击坑内常常会積水,形成撞击湖,湖心则有一座小岛。 在具有风化过程的天体上或者具有地壳运动的天体上老的撞击坑会逐渐被磨灭。比如在地球上通过风化、风吹来的尘沙的堆积、岩浆撞击坑会被掩盖或者磨灭。在其它天体上有可能有其它效应来磨灭撞击坑。比如木卫四的表面是冰,随着时间的流易,冰会慢慢流动,使得这颗卫星表面的撞击坑消失。 在地球上约有150个大的依然可以辨认出来的撞击坑,其中直徑大於100公里的僅有5個,通过对这些撞击坑的研究地质学家还发现了许多已经无法辨认出来的撞击坑。几乎所有具有固体表面的行星和卫星均带有撞击坑。在有些天体上撞击坑的密度可以被用来确定相应的表面地区的形成年代。.

新!!: 板块构造论和撞击坑 · 查看更多 »

撞击盆地

东方海盆地(月海自身是中间暗黑区),它是一座最典型的多环撞击盆地,也是月球上最年轻,保存最好的盆地。图像宽度1300公里。 同一区域高程图(红色-山丘,蓝色-低地) 撞击盆地(Impact basin)或撞击池(Impact pool)是一种大型撞击坑,通常被称作复杂结构陨石坑(拥有双重或多重环形山脊或壁架),其特征是直径一般都在150-200公里以上。该术词在不同文章中其含义并不完全相同,特别用来指圈数不详且已严重损毁的大撞击坑,有时将所有直径超过300公里的撞击坑都称为盆地。 所有已知的盆地都很古老:它们一般出现在所在天体形成后的最初8亿年中(绝大部分形成于大约40亿年前的后期重轰炸期中),因此,许多盆地都已严重损毁。它们几乎都没有特定的地貌外观,在照片中也无法看到,只有通过精确的测高数据才能检测到它们的存在,有时,甚至要涉及到引力数据。不管,目前许多盆地仍为假想。 “盆地”一词是在1962年由冯·哈特曼(V.Hartmann)和杰拉德·柯伊伯提出的。针对月球上,其内部坐落了环绕着同心环和径向断层月海的大型撞击结构(相对于只有一圈环和没有辐射状地貌的狭义撞击坑)。 虽然通过小型望远镜可看到月球上多座多环结构盆地,但在20世纪中叶,它们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对撞击盆地的研究不仅通过观察,而且还通过建模来进行探究。但尽管如此,有关盆地的构造仍存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

新!!: 板块构造论和撞击盆地 · 查看更多 »

愛琴海板塊

愛琴海板塊是地中海東部的小型板塊,位於希臘南部和土耳其西部,南面邊緣是克里特以南的隱沒帶,南面的非洲板塊沉入愛琴海板塊,而北面與歐亞大陸板塊之間的分離板塊邊緣則形成科林斯灣。.

新!!: 板块构造论和愛琴海板塊 · 查看更多 »

拗拉槽

拗拉槽,也称裂堑、裂陷槽、拗拉谷、大陆裂谷,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大陆三叉裂谷系形成初期,由于地幔柱的上升,产生了由正断层组成的三叉断裂系统,随着地幔柱的不断隆起,初始的断裂体系开始扩张,根据同一力学体系应力优先释放原理,三叉断裂体系必然有一支断裂系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其中2支继续发展成为新的大洋,另一支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断裂系就成为拗拉槽。因此,由地幔柱上隆引发的拗拉槽是面对大洋且尾端伸进大陆内部,长期发育、充填沉积的陆内裂谷或地堑。其基本的地质特征是:.

新!!: 板块构造论和拗拉槽 · 查看更多 »

2010年海地地震

2010年海地地震于UTC2010年1月12日21时53分9秒(海地当地时间12日下午16时53分9秒)左右发生,地震規模为黎克特制7.0級。震中位于海地首都太子港以西南方25公里,震源距离地表13公里左右。美国地质调查局已录得一系列余震,其中5.0以上有10次,较大余震包括5.9余震一次和5.5余震一次。2010年1月20日,海地首都太子港发生里氏規模6.1地震为最大余震。 位于海地首都太子港的大多数建筑均在地震中遭到损毁,其中包括海地总统府、国会大厦、太子港大教堂、中華民國駐海地大使館、医院和监狱。 根据联合国的相关报告,驻海地维和部队总部驻地,海地太子港克里斯托弗酒店在强震中损毁,大量联合国维和工作人员在地震中下落不明,10萬人被活埋。多國派遣救援隊伍前往海地救災及處理屍體。海地总统勒内·普雷瓦尔及夫人在地震中幸免於難,但普雷瓦尔证实,联合国海地稳定特派团团长,赫迪·阿纳比(突尼斯人)在地震中不幸遇难。 国际红十字会估计,受到地震影响的人口大约为300万,保守估计死亡人数有45,000-50,000人。.

新!!: 板块构造论和2010年海地地震 · 查看更多 »

2017年

2017年經联合国大会指定为国际可持续旅游发展年,也是俄國十月革命100週年。.

新!!: 板块构造论和2017年 · 查看更多 »

2018年1月臺灣

没有描述。

新!!: 板块构造论和2018年1月臺灣 · 查看更多 »

2018年臺灣

没有描述。

新!!: 板块构造论和2018年臺灣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大陸板塊地殼板塊板块板块学说板块构造板块构造假说板块构造学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说板块运动板塊板塊構造理論板塊構造論板塊移動板塊飄移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