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本華·曼德博

指数 本華·曼德博

本華·曼德博(Benoît B. Mandelbrot,)又译伯努瓦·曼德勃罗、曼德布洛特,生於波蘭華沙,法国、美国数学家。幼年随全家移居法國巴黎,大半生均在美国度过,擁有法國和美國的雙重國籍。曼德博的研究范围广泛,从数学物理到金融数学,但他最大的成就则是创立了分形几何。他创造了“分形”这个名词,并且描述了曼德博集合。他也致力于向大众介绍自己的理论,通过面向普通公众的著作和演讲,使他的研究成果广为人知。 本華·曼德博是他所用的中文名,在他的耶魯大學個人網頁首頁可以見到。.

30 关系: 奧伯斯佯謬對稱尤金·法马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彼得·艾森曼保羅·皮埃爾·萊維分形几何学家列表稳定分布粉红噪声约翰·冯·诺伊曼詹姆士·约克詹姆斯·格雷克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英國的海岸線有多長?統計自相似和分數維度耶鲁大学名人录IBM研究院TED演讲嘉宾列表沃爾夫物理學獎混沌理论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海岸線海森堡bug文德林·維爾納日本国际奖数学著作列表曼德博集合曼德布洛特11月20日2010年10月逝世人物列表

奧伯斯佯謬

奧伯斯佯謬(又稱夜黑佯謬或光度佯謬)是由德國天文學家奧伯斯於1823年提出,於1826年修訂,指若宇宙是稳恆態而且無限的,則晚上應該是光亮而不是黑暗的。在此之前,類似的想法已由克卜勒於1610年提出,後來於18世紀愛德蒙·哈雷及夏西亞科斯(Jean-Philippe de Cheseaux)的作品中逐漸成熟。黑暗的夜晚印證了宇宙並非穏恆態的,是大爆炸理論的證據之一。.

新!!: 本華·曼德博和奧伯斯佯謬 · 查看更多 »

對稱

對稱是幾何形狀、系統、方程以及其他實際上或概念上之客體的一種特徵-典型地,物件的一半為其另一半的鏡射。 在數理上,如果稱一個幾何圖形或物體為對稱的話,即表示它是變形的不變量,而對稱一詞亦包含在此定義之中。若兩個物體稱為互相對稱時,即表示其中一者的形狀經幾何分割後,在不變更整體形狀的情況下,可以將分割片段重組為另一者,且反之亦然。 對稱亦可在人類與其他動物等生物體中發現(見如下之生物內的對稱)。在二維幾何中,較有趣味的幾種主要的對稱為相對於基本之歐幾里得空間等距的:平移、旋轉、鏡射及滑移鏡射。.

新!!: 本華·曼德博和對稱 · 查看更多 »

尤金·法马

尤金·法蘭西斯·法马(Eugene Francis Fama,),小名金·法馬(Gene Fama),生於美國麻塞諸塞州波斯頓,美国经济学家,為芝加哥經濟學派成員之一。專長於现代投资组合理论與資產定價理論,因提出“有效市场假说”闻名。因為對資產價格實證分析方面的貢獻,與拉尔斯·彼得·汉森、羅勃·席勒共同獲得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现任教于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

新!!: 本華·曼德博和尤金·法马 · 查看更多 »

巴黎综合理工学院

综合理工学院(École Polytechnique,别称“X”),1794年法国创立工程师大学校,创立时校名为“中央公共工程学院”。它是一所公立的教学、科研机构,隶属于法国国防部,是法国最顶尖且最富盛名的工程师大学,在法国各类院校中常年排名第一,被誉为法国精英教育模式的巅峰。 在法国,“'综合理工学院”是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名字。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备受拿破仑的推崇和呵护,学校的校旗和校训则为拿破仑所赠。为了彰显该校地位,法国法律甚至规定每年7月14日的法国国庆游行,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学生必须走在所有队伍的最前面并为共和国总统护卫。 两百多年来,综合理工学院的毕业生中著名人物无数,可以说巴黎综合理工大学校史与法国大革命以来的法国历史交织并行。 法语中专门有「綜合理工人(polytechnicien)」一词,特指巴黎综合理工大学毕业生。能进入巴黎综合理工大学是每一个法国青年的梦想。 2007年起,综合理工学院成为了法国高等教育和科研的核心之一——巴黎高科集团的一个创立成员。 综合理工学院每届仅招收500名工程师学生。这些学生一部分是通过入学竞考的预科班学生,另一部分是从普通大学平行进入的大学生。综合理工学院的入学竞考同高等师范学校的一样,是历史最久、难度最大的竞考。 1937年以来,学校向经过三年学习合格的学生颁发名为“综合理工大学毕业的工程师”的文凭。学校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从2004年起,综合理工大学的学制为四年。学习四年后毕业的学生将获得第二个文凭,名为“综合理工大学毕业文凭”。除了培养“综合理工人”。 “综合理工人”以培养领导人才著名,毕业生大多进入法国或者国际上的私有企业,还有20%的毕业排名优秀的学生选择进入国家高级机关职团 ,第36頁。在其校友中有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一名菲亚特奖得主,三位法国总统,以及近半数以上的法国企业的首席执行官CEO。 综合理工大学在法国高等教育界享有很高的威望,她的名字通常意味着严格的选拔和杰出的学术。 她在法国工程师大学校的排名中经常位居榜首:在《快车》周刊、《大学生》月刊、《新经济学人》週刊和《挑战》週刊的排名中位居第一; 法國工程師學院排行榜。麻省理工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认为它是法国最负盛名的工程师大学校。在各式世界大学排行中,《泰晤士报》將巴黎综合理工排在第34位;在上海交大的排名中位居第201位;而巴黎矿业学校的「國際高等教育機構專業排名」則將之排在第14位。在2017年“QS Graduate Employability Rankings 2017:Top 10”世界排名第6,欧洲国家仅次于英国剑桥(排名第5)。.

新!!: 本華·曼德博和巴黎综合理工学院 · 查看更多 »

彼得·艾森曼

彼得·埃森曼(Peter Eisenman,),美國建築師、建築理論家與教育家。現於耶魯大學建築學院從事理論研討與進階設計工作室的教學,亦曾任教於劍橋大學、哈佛大學、賓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及俄亥俄州立大學。他也是庫柏聯盟學院的榮退教授。.

新!!: 本華·曼德博和彼得·艾森曼 · 查看更多 »

保羅·皮埃爾·萊維

保羅·皮埃爾·萊維(Paul Pierre Lévy,)),法國數學家,特別活躍於概率論,亦引進了平賭和萊維飛行。以下的名詞都是為紀念他而命名的:.

新!!: 本華·曼德博和保羅·皮埃爾·萊維 · 查看更多 »

分形

分形(Fractal),又稱--、殘形,通常被定義為「一個粗糙或零碎的幾何形狀,可以分成數個部分,且每一部分都(至少近似地)是整體縮小後的形狀」,即具有自相似的性質。 碎形思想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公元17世紀,而對碎形使用嚴格的數學處理則始於一個世紀後卡爾·魏爾施特拉斯、格奧爾格·康托爾和費利克斯·豪斯多夫對連續而不可微函數的研究。但是碎形(fractal)一詞直到1975年才由本華·曼德博創造出來,字源來自拉丁文 frāctus,有「零碎」、「破裂」之意。一個數學意義上碎形的生成是基於一個不斷迭代的方程式,即一種基於遞歸的反饋系統。碎形有幾種類型,可以分別依據表現出的精確自相似性、半自相似性和統計自相似性來定義。雖然碎形是一個數學構造,它們同樣可以在自然界中被找到,這使得它們被劃入藝術作品的範疇。碎形在醫學、土力學、地震学和技术分析中都有应用。.

新!!: 本華·曼德博和分形 · 查看更多 »

几何学家列表

几何学家是研究几何学的数学家。 下表列出了一些重要几何学家和他们的主要研究领域,按出生时间顺序排列如下:.

新!!: 本華·曼德博和几何学家列表 · 查看更多 »

稳定分布

没有描述。

新!!: 本華·曼德博和稳定分布 · 查看更多 »

粉红噪声

粉红噪声或1/ƒ噪音(有时也称作闪变噪声)是一个具有功率谱密度(能量或功率每赫兹)与频率成反比特征频谱的信号或过程。在粉红噪声中,每个倍频程中都有一个等量的噪声功率。粉红噪声的名称源于这种功率谱下的可见光视觉颜色为粉色。 在科学文献中,术语1/ƒ 噪声通常宽泛地指任何一种带有如下所示功率谱密度的噪声: 其中ƒ为频率,且0 α的噪声广泛地存在于大自然之中,并且它被运用到许多领域当中。α 值趋近于1的噪声与区间内其它α值噪声之间的区别符合一个更基本的区别。前者(狭义上)一般来自于准平衡凝聚态系统,下文将会展开讨论。后者(广义上)一般符合一系列非均衡驱动动态系统。 尽管术语闪变噪声仅用来描述直流电子设备中出现的噪声更为合适,但每当提到1/ƒ噪声人们还是称其为闪变噪声。1968年,本華·曼德博与John W. Van Ness提出了一个“分数噪声”的概念(有时也叫做分形噪声),以强调谱函数的指数可取一个非整数值,并使之与分数布朗运动联系起来,但这个词很少被用到。.

新!!: 本華·曼德博和粉红噪声 · 查看更多 »

约翰·冯·诺伊曼

约翰·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原名诺依曼·雅诺士·拉约士(Neumann János Lajos,),出生於匈牙利的美國籍猶太人数学家,现代電子計算機与博弈论的重要创始人,在泛函分析、遍历理论、几何学、拓扑学和数值分析等众多数学领域及計算機學、量子力學和经济学中都有重大貢獻。 冯·诺伊曼从小就以过人的智力与记忆力而闻名。冯·诺伊曼一生中发表了大约150篇论文,其中有60篇纯数学论文,20篇物理学以及60篇应用数学论文。他最后的作品是一个在医院未完成的手稿,后来以书名《》发布,表现了他生命最后时光的兴趣方向。 “诺依曼”和“诺伊曼”2种同音不同字的德音汉语译名写法都比较常见。另外也有资料采用其英音汉语译名“冯纽曼”。.

新!!: 本華·曼德博和约翰·冯·诺伊曼 · 查看更多 »

詹姆士·约克

詹姆斯·阿兰·约克(James Alan Yorke,),美国数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马里兰大学学院市分校数学和物理和数学系前任系主任。 他和本華·曼德博是2003年日本国际奖科学技术领域的获得者。约克被选定是因为他的混沌理论的研究成果。在2012年,他成为了美国数学学会的资深会员。.

新!!: 本華·曼德博和詹姆士·约克 · 查看更多 »

詹姆斯·格雷克

詹姆斯·格雷克(James Gleick;),是一位美国作家、科技史家,也是一位作品被视为对现代科技产生文化冲击的互联网先锋。由于使用叙事非小说技巧介绍陌生复杂概念而广为人知,他被称为“史上最伟大科技作家之一”。 格雷克的著作包括国际畅销书《》和《信息简史》。其中有三本列入了普利策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决选名单;《信息简史》荣获2012年美国笔会/E·O·威尔逊科普文学奖和2012年皇家学会温顿科普图书奖。它们相继被翻译成了三十多种语言。.

新!!: 本華·曼德博和詹姆斯·格雷克 · 查看更多 »

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

《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簡稱TAOCP,是高德纳编著的关于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七卷本著作。作者並因此获得美国计算机协会1974年图灵奖。.

新!!: 本華·曼德博和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 · 查看更多 »

英國的海岸線有多長?統計自相似和分數維度

《英國的海岸線有多長?統計自相似和分數維度》(How Long Is the Coast of Britain? Statistical Self-Similarity and Fractional Dimension)是由本華·曼德博寫的論文,最初在1967年於《科學》發表。在這篇論文內曼德博討論了維度於1和2之間的自相似曲線。雖然曼德博沒有使用分形(fractal)這個詞彙,惟這些曲線均為分形。 論文的首部分,曼德博討論了路易斯·弗賴·理查森對海岸線與其他自然地理邊界的測量出來的長度如何依賴測量尺度的研究。理查森觀察到,不同國家邊界測量出來的長度L(G)是測量尺度G的一個函数。他從不同的好幾個例子裏搜集資料,然後猜想L(G)可以透過以下形式的一個函數來估計: 曼德博將此結果詮釋成顯示海岸線和其他地理邊界可有統計自相似的性質,而指數D則計算邊界的豪斯道夫維度。透過這個看法,理查森的研究的例子的有著從南非海岸線的1.02到英國西岸的1.25的維度。 在論文的第二部分,曼德博描述了不同的關於科赫雪花的曲線,它們都是標準的自相似圖形。曼德博顯示計算它們的豪斯道夫維度的方法,它們的維度都是1和2之間。他亦提及填滿空間、維度為2的皮亞諾曲線,但並未給出其構造。 這篇論文很重要,因為它既顯示了曼德博早期對分形的思想,同時又是數學物件和自然形式的聯結的例子——曼德博以後很多工作的主題。 Y Y Y.

新!!: 本華·曼德博和英國的海岸線有多長?統計自相似和分數維度 · 查看更多 »

耶鲁大学名人录

耶鲁人(Yalies)指与耶鲁大学具有某种关系的个人,其中包括校友、教职员工和其他人员。以下是著名的耶鲁人的名单。.

新!!: 本華·曼德博和耶鲁大学名人录 · 查看更多 »

IBM研究院

IBM研究院是IBM公司的一個(研究)部門,是一個研究與先進發展的組織,該部門目前分佈在全球八個地方,並正進行著數百個研究專案,這個部門最早可追溯到1945年成立於哥倫比亞大學的華生科學運算實驗室(Watson Scientific Computing Laboratory)。 IBM研究院的主要研究活動包括創新材料與結構的發明、高效能微處理器及電腦、分析方法與工具、演算法、軟體架構、管理方法、從資料進行搜尋並探知意向。 過去許多知名的科技發展也都出自此部門,例如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加密演算、經典的電腦程式語言:FORTRAN(Formula Translation System)、本華·曼德博(Benoît B. Mandelbrot)的報告書中發表了分形(Fractal)、磁性碟片儲存(硬碟)、用單一個電晶體即可記憶一個比特的動態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精簡指令集電腦(RISC)架構、以及關聯式資料庫等。IBM研究院在物理科學上也有所貢獻,包括掃描隧道顯微鏡(簡稱:STM)以及高溫超導等,此兩項成就都獲得了諾貝爾獎。 IBM研究院在全球拥有十二个實驗室,其中三處在美國本土,分别是:.

新!!: 本華·曼德博和IBM研究院 · 查看更多 »

TED演讲嘉宾列表

TED大会在每年的活动中,邀请众多科学、设计、艺术等领域的杰出人物,通过演讲的形式,分享他们对技术、社会、人的思考与探索。本列表给出了参加TED大会的演讲嘉宾的部分列表。.

新!!: 本華·曼德博和TED演讲嘉宾列表 · 查看更多 »

沃爾夫物理學獎

沃爾夫物理學獎(Wolf Prize in Physics)是以色列沃爾夫基金會每年一次(雖然有些年度並無獲獎者)授予傑出物理人士的一個獎項,是沃爾夫獎六個獎項之一,自1978年以來開始頒發。沃爾夫物理學獎經常被認為是諾貝爾物理學獎以外,物理學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許多沃爾夫物理學獎得主也曾經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直到目前為止,吳健雄為唯一一位女性得主,也是唯一一位華裔得主。.

新!!: 本華·曼德博和沃爾夫物理學獎 · 查看更多 »

混沌理论

混沌理论(Chaos theory)是关于非线性系统在一定参数条件下展现分岔(bifurcation)、周期运动与非周期运动相互纠缠,以至于通向某种非周期有序运动的理论。在耗散系统和保守系统中,混沌运动有不同表现,前者有吸引子,后者无(也称含混吸引子)。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世纪末,混沌理论迅速吸引了数学、物理、工程、生态学、经济学、气象学、情报学等诸多领域学者有关注,引发了全球混沌热。混沌,也写作浑沌(比如《庄子》)。自然科学中讲的混沌运动指确定性系统中展示的一种類似随机的行为或性态。确定性(deterministic)是指方程不含随机项的系统,也称动力系统(dynamical system)。典型的模型有單峰映象(logistic map)迭代系统,洛伦兹微分方程系统,若斯叻吸引子,杜芬方程,蔡氏电路,陳氏吸引子等。为浑沌理论做出重要贡献的学者有庞加莱、洛伦兹、(Y.

新!!: 本華·曼德博和混沌理论 · 查看更多 »

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或 ;Godefroi Guillaume Leibnitz,,),德意志哲学家、数学家,歷史上少見的通才,獲誉为十七世纪的亚里士多德。他本人是律師,經常往返於各大城鎮;他許多的公式都是在顛簸的馬車上完成的,他也自稱具有男爵的貴族身份。 莱布尼茨在数学史和哲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在数学上,他和牛顿先后独立发明了微积分,而且他所使用的微積分的数学符号被更廣泛的使用,萊布尼茨所发明的符号被普遍认为更综合,适用范围更加广泛。莱布尼茨还对二进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哲学上,莱布尼茨的乐观主义最为著名;他认为,“我们的宇宙,在某种意义上是上帝所创造的最好的一个”。他和笛卡尔、巴鲁赫·斯宾诺莎被认为是十七世纪三位最伟大的理性主义哲学家。莱布尼茨在哲学方面的工作在预见了现代逻辑学和分析哲学诞生的同时,也显然深受经院哲学传统的影响,更多地应用第一性原理或先验定义,而不是实验证据来推导以得到结论。 莱布尼茨对物理学和技术的发展也做出了重大贡献,并且提出了一些后来涉及广泛——包括生物学、医学、地质学、概率论、心理学、语言学和信息科学——的概念。莱布尼茨在政治学、法学、伦理学、神学、哲学、历史学、语言学诸多方向都留下了著作。 莱布尼茨对如此繁多的学科方向的贡献分散在各种学术期刊、成千上万封信件、和未发表的手稿中,其中約四成為拉丁文、約三成為法文、約一成五為德文。截至2010年,莱布尼茨的所有作品还没有收集完全。 2007年,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图书馆暨下薩克森州州立圖書舘的莱布尼茨手稿藏品被收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世界记忆项目。 由於莱布尼茨曾在汉诺威生活和工作了近四十年,并且在汉诺威去世,为了纪念他和他的学术成就,2006年7月1日,也就是萊布尼茨360周年诞辰之际,汉诺威大学正式改名为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

新!!: 本華·曼德博和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 · 查看更多 »

海岸線

海岸线,海水面和陆地的分界線。.

新!!: 本華·曼德博和海岸線 · 查看更多 »

海森堡bug

在程序设计术语中,海森堡bug(heisenbug)是指在尝试研究它时似乎会消失或者改变行为的bug(程序错误)。该词汇是物理学家维尔纳·海森堡名字的双关语,他最先断言了量子力学的观察者效应——观察系统的行为不可避免地将改变其状态。电子学中的传统用语则是,指连接一个到设备将改变其行为。 类似的词语有玻尔bug(bohrbug)、曼德博bug(mandelbug)和薛定谔bug(schrödinbug),它们偶尔被用于指代其他类型的非寻常软件缺陷,但通常以开玩笑的心态使用。.

新!!: 本華·曼德博和海森堡bug · 查看更多 »

文德林·維爾納

文德林·维尔纳(Wendelin Werner,),法国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他生于西德科隆,1977年获得法国国籍。.

新!!: 本華·曼德博和文德林·維爾納 · 查看更多 »

日本国际奖

日本國際獎(日本国際賞,Japan Prize)是國際科學技術財團所頒發的獎項。该奖项授予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独创性的和飞跃性的成果,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和平与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人。获奖者多为世界有名的科学家。获奖者可以得到奖状,奖牌及5000万日元的奖金。该奖项只授予在世人物。 在1981年,提出了日本也需要和诺贝尔奖所匹敌的奖项的构想。1983年确定了奖项的设立,1985年在国立剧场举行了第一次颁奖仪式。颁奖仪式上,天皇、皇后、首相、參眾兩院議長和最高裁判所長官都會出席。.

新!!: 本華·曼德博和日本国际奖 · 查看更多 »

数学著作列表

没有描述。

新!!: 本華·曼德博和数学著作列表 · 查看更多 »

曼德博集合

曼德博集合(Mandelbrot set,或译為曼德布洛特复数集合)是一种在复平面上组成分形的点的集合,以數學家本華·曼德博的名字命名。曼德博集合與朱利亚集合有些相似的地方,例如使用相同的复二次多项式來进行迭代。.

新!!: 本華·曼德博和曼德博集合 · 查看更多 »

曼德布洛特

#重定向 本華·曼德博.

新!!: 本華·曼德博和曼德布洛特 · 查看更多 »

11月20日

11月20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24天(闰年第325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41天。.

新!!: 本華·曼德博和11月20日 · 查看更多 »

2010年10月逝世人物列表

下面是2010年10月逝世的知名人士列表:;10月31日.

新!!: 本華·曼德博和2010年10月逝世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伯努瓦·曼德勃罗曼德尔勃罗曼德勃罗班瓦·孟德伯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