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拉里·金

指数 拉里·金

拉里·金(Larry King,),原名劳伦斯·哈维·齐格勒;(Lawrence Harvey Zeigler),美國纽约布魯克林區人,是一个获奖电视节目主持人。他主持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 每晚播岀的访谈类节目拉里·金现场,以吊帶褲、大眼鏡、老式麥克風的招牌形象著稱。.

35 关系: 华盛顿杜莎夫人蜡像馆史丹·李史瑞克2史瑞克三世史瑞克快樂4神仙吉米·坎摩爾席琳·狄翁張錦江傳媒工作者公眾與O·J·辛普森的對決:美國犯罪故事克里斯·安吉尔皮爾斯·摩根米高·W·史密夫米歇爾·奧巴馬糸博美國犯罪故事羅蘭·比歌芭黎絲·希爾頓菲尔·哈特曼貝利·高華德賴瑞金現場贝蒂·戴维斯超時空接觸麥可·彼特·費爾受鞭刑案辛普森一家特邀明星列表蜜蜂電影艾爾頓·約翰這個總統真太濫Lady Gaga柯南秀杜莎夫人蠟像館慈维·麦尔诺维泽扶輪社員列表拉托亞·傑克森1992年罗斯·佩罗竞选美国总统

华盛顿杜莎夫人蜡像馆

华盛顿杜莎夫人蜡像馆(Madame Tussauds Washington D.C.)是一个蜡像馆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于2007年10月开业,成为全球第12个杜莎夫人蜡像馆,设有政治,文化,体育,音乐和电视著名人物的蜡像。相较于其他杜莎夫人蜡像馆,华盛顿杜莎夫人蜡像馆的政治人物较多,展示所有44位美国总统的蜡像。.

新!!: 拉里·金和华盛顿杜莎夫人蜡像馆 · 查看更多 »

史丹·李

史丹·李(Stan Lee,),本名史丹利·马丁·李伯(Stanley Martin Lieber),犹太裔美国漫画家、编辑、演员、制作人、出版人、电视名人,前漫威漫畫负责人兼董事长。 史丹·李与杰克·科比、史蒂夫·迪特科等艺术家联手创作了蜘蛛侠、神奇四侠、X战警、复仇者、钢铁侠、绿巨人、雷神索爾、夜魔侠、奇异博士等著名漫画角色。他的漫画作品都包含复杂而自然的人性化人物角色和一个能与人类完全共享的世界。史丹·李的成就也已成为美国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他被誉为美国漫画英雄之父。史丹·李带头对抗漫画产业的审查机构——漫画准则管理局,促使其改变部分政策。李也着手领导漫威漫画公司(Marvel Comics)从出版社中的一个小部门转型为大型多媒体股份有限公司。 鉴于斯坦·李在漫画领域的杰出贡献,他在1994年被列入艾斯纳名人堂(Will Eisner Comic Book Hall of Fame)。.

新!!: 拉里·金和史丹·李 · 查看更多 »

史瑞克2

《史瑞克2》(Shrek 2)是由夢工廠製作的一部電腦動畫喜劇,為2001年動畫作品《史瑞克》的續集。2004年4月,此電影獲選參加2004年的坎城電影節。.

新!!: 拉里·金和史瑞克2 · 查看更多 »

史瑞克三世

史瑞克三世(Shrek the Third)是一部動畫喜劇電影,屬於史瑞克系列,是繼《史瑞克》和《史瑞克2》的第三部作品。本片制片由夢工廠傑佛瑞·凱森柏(Jeffrey Katzenberg)完成,派拉蒙影業發行,在美國於2007年5月18日上映(墨西哥6月8日,西班牙6月22日,巴西6月15日,法国6月13日,英国爱尔兰6月29日),台灣和香港則分別在2007年6月16日與6月28日上映。 在製作時的暫定片名為《史瑞克3》(Shrek 3)。和前兩集的電影一樣,《史瑞克三世》中改編了許多童話故事(特別是格林童話和迪士尼經典動畫)。.

新!!: 拉里·金和史瑞克三世 · 查看更多 »

史瑞克快樂4神仙

《史瑞克快樂4神仙》(Shrek Forever After)是由夢工廠製作2010年上映一部3D電腦動畫喜劇,為史瑞克動畫系列的第四部,也是《史瑞克三世》的續集。另外,夢工廠行政總監杰弗瑞·卡森伯格称續集《史瑞克5》將於2018年上映,後來在2016年7月20日美國媒體宣布改為於2019年上映,但暫時沒有確定最終的上映具體時間。.

新!!: 拉里·金和史瑞克快樂4神仙 · 查看更多 »

吉米·坎摩爾

占士·基斯頓·「占美」·金梅(James Christian "Jimmy" Kimmel,)是一位美国喜劇演員,配音演员,作家,电视制作人和主持人。他制作并主持了以他名字命名的ABC晚间秀节目《吉米·坎摩尔直播秀》。在此之前,他主持的最知名节目是喜劇中心的《The Man Show》和《Win Ben Stein's Money》。坎摩尔也是一位电视制作人,他制作的节目包括《Crank Yankers》,《Sports Show with Norm Macdonald》和《The Andy Milonakis Show》。.

新!!: 拉里·金和吉米·坎摩爾 · 查看更多 »

席琳·狄翁

席琳·玛丽·克劳德特·迪翁,,,(Céline Marie Claudette Dion,, ,)是加拿大藉法語和英語流行音乐女歌手,有流行天后、成人抒情女王(Queen of Adult Contemporary)、拉斯維加斯女王(Queen of Las Vegas)之稱。席琳獲得过1988年欧洲歌唱大赛冠军、5次葛莱美奖、12次世界音乐奖、7次美国音乐奖、8次美国告示牌、20次朱諾獎及43次菲利克斯奖等音樂獎項。席琳在全球的專輯銷量已经超過了兩億張,當中創下連續兩張專輯售出超過三千萬張的紀錄,被眾多媒體譽為全球最暢銷的女歌手。 席琳於1980年步入法語樂壇,1981年發行第一首個人法語單曲《這只是一個夢》(Ce n'était qu'un rêve),來自席琳媽媽的親筆之作。1990年開始踏入英語樂壇,發行個人第一張英語專輯《水乳交融》(Unison);1995年發行法語顛峰之作《他們》(D'eux),成為了法國及全球史上最高銷量的法語專輯;1996年緊接著推出英語顛峰之作《戀上你》(Falling Into You),斬獲了葛萊美獎的四項通類大獎之一中的年度專輯(Album of the Year);1997年為電影《鐵達尼號》演唱主題曲《我心永恆》,亦斬獲了葛萊美獎的4項通類大獎之一中的“年度制作”'(Record of the Year),迎來英語事業中的第二個顛峰;1999年末,席琳丈夫Rene被驗出咽喉癌,不得不在音樂事業顛峰時期隱退,發行了其90年代最後一張及個人第一張英語精選專輯《天長地久》(All the Way..

新!!: 拉里·金和席琳·狄翁 · 查看更多 »

張錦江

張錦江(Gary Cheung,),香港男配音員。.

新!!: 拉里·金和張錦江 · 查看更多 »

傳媒工作者

傳媒工作者(Media people),俗稱「媒體人」,泛指從事各種傳媒工作的專業人士,包括電台、電視、電影、舞台劇、司儀、公共關係、唱片、報紙、雜誌、書籍出版等的台前幕後人員,但是不包括幕後佈景三行、文字印刷技工、期刊分銷及零售的報販和司機等。 在香港,傳媒工作者屬於知識份子一部份,舊稱「文化界」。.

新!!: 拉里·金和傳媒工作者 · 查看更多 »

公眾與O·J·辛普森的對決:美國犯罪故事

《公眾與O·J·辛普森的對決:美國犯罪故事》(The People v. O. J. Simpson: American Crime Story)為FX詩選劇《美國犯罪故事》(American Crime Story)的第一季。由開創,於2016年2月2日在FX開播。本季聚焦於曾轟動全美關注的辛普森案,並改編編著的《逃離人生:公眾與O·J·辛普森的對決》(The Run of His Life: The People v. O. J. Simpson)一書。 本季在首播後,獲得影評家廣泛的讚譽,並榮獲黃金時段艾美獎22項入圍、最終抱回9座獎項殊榮,同時亦受金球獎、英國影藝學院電視獎、美國電影學會獎、 美國製片人協會獎、美國編劇工會獎、、美國演員工會獎、與衛星獎等多項大獎肯定,莎拉·保羅森也在各大獎中斬獲多座女演員獎。.

新!!: 拉里·金和公眾與O·J·辛普森的對決:美國犯罪故事 · 查看更多 »

克里斯·安吉尔

克里斯托弗·尼古拉斯·萨兰塔科斯(Christopher Nicholas Sarantakos,),藝名克里斯·安吉尔(Criss Angel),是一位美国幻术师、催眠师,在出演他自己的电视节目克里斯·安吉尔的街头魔术(Criss Angel Mindfreak)后广为人知。.

新!!: 拉里·金和克里斯·安吉尔 · 查看更多 »

皮爾斯·摩根

斯·摩根(Piers Morgan,),是電視節目《英國達人》和《-zh-cn:美国达人; zh-hk:全美一叮; zh-tw:美國達人-》的評審,2011年1月開始接替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拉里·金每晚訪談節目。.

新!!: 拉里·金和皮爾斯·摩根 · 查看更多 »

米高·W·史密夫

米高·W·史密夫 (Michael W. Smith;綽號:Smitty,)。出生於美國西維吉尼亞州,美國歌手、吉他手、流行歌曲作者和電子鍵盤彈奏手。他是美國的当代基督教音乐(Contemporary Christian music, CCM)樂壇過去這二十年以來名聲最響亮、最具有號召力的人之一。米高曾經奪得三個格林美獎(Grammy Awards)、一個美國音樂獎和三十六個聖鴿獎 (GMA Dove Award),還被Keyboard雜誌列為搖滾音樂界中最佳鍵盤手之一。在過去二十四年的音樂生涯中,米高的專輯銷量已經超過一千五百萬張。其中有二十九首歌曲為冠軍歌曲,十六張專輯為金專輯,五張專輯為白金專輯。美國音樂獎頒獎典禮台灣的唱片代理商曾經特別為他加上一個「成人抒情歌壇白馬王子」的封號。People雜誌曾經評選米高為全世界50位最俊美名人之一的創作歌手Brennan, Sandra.

新!!: 拉里·金和米高·W·史密夫 · 查看更多 »

米歇爾·奧巴馬

米歇爾·拉范恩·羅賓森·奧巴馬(Michelle LaVaughn Robinson Obama,),第44任美國總統贝拉克·奧巴馬妻子,前任美国第一夫人,亦是美国著名律师。 米歇爾成为第一夫人后创造了多个记录:第一位非洲裔總統夫人,個子最高的第一夫人。由於她非常着重自己的形象、舉止及衣着品味,因此常被媒體評為衣着最佳的公众人物之一,更將之與前美國第一夫人積琪蓮·甘迺迪比較。 ,香港蘋果日報轉載《名人雜誌》的公佈,2008年9月19日.

新!!: 拉里·金和米歇爾·奧巴馬 · 查看更多 »

糸博

糸博(糸 博,),日本資深男演員、配音員、旁白。81 Produce所屬。出身於福岡縣。身高170cm。血型O型。.

新!!: 拉里·金和糸博 · 查看更多 »

美國犯罪故事

《美國犯罪故事》(American Crime Story)是一部由開創,、、萊恩·墨菲與布萊德·辛普森擔綱執行製作,於2016年2月2日在FX開播的美國詩選劇。 本劇首播後,獲得影評家高度的讚賞,並榮獲黃金時段艾美獎、金球獎、美國演員工會獎、美國編劇工會獎、美國電影學會獎、、與衛星獎等多項大獎肯定,莎拉·保羅森亦在各大獎斬獲多座女演員獎殊榮。本劇已獲FX續訂第2至4季。.

新!!: 拉里·金和美國犯罪故事 · 查看更多 »

羅蘭·比歌

羅蓮·比歌(Lauren Bacall,),原名貝蒂·瓊安·佩爾斯克(Betty Joan Perske),是一位美國電影及舞台演員、模特兒及作家,以其低沉性感的嗓音聞名於荷里活內外。曾兩度贏得東尼獎最佳音樂劇女主角,亦因在《離譜戀曲》(The Mirror Has Two Faces)中的演出獲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電影女配角及金球獎最佳電影女配角,更是金球獎、塞西尔·B·德米尔奖及奧斯卡榮譽獎得主。2014年8月12日,洛琳白考兒因中風過世,享壽89歲。.

新!!: 拉里·金和羅蘭·比歌 · 查看更多 »

芭黎絲·希爾頓

芭黎絲·惠妮·希爾頓(Paris Whitney Hilton,,又譯派瑞絲·希爾頓)是美國名媛、電視名人、歌手、女演員和模特兒,也是著名希爾頓酒店集團承繼人之一。 2003年,芭黎絲與前男友所自拍的性愛影片於網上流傳而聲名大噪。2004年,該影片被製作成錄影帶《芭黎絲的1夜》(1 Night in Paris)發售。同年參與Fox電視台製作的真人實境秀節目《拜金女新體驗》(The Simple Life),在全美大受歡迎,吸引全球廣告商爭相贊助。作為一位演員的她偶然會客串一些小角色,較令人印象深刻的電影演出是2005年的驚悚片《恐怖蠟像館》,她亦因此而獲得金酸莓獎最差女配角獎。2006年8月推出首張同名專輯《Paris》。芭黎絲·希爾頓在2008年一年之內以2部電影獲得金酸莓獎的3個獎項:最差女主角、最差女配角、最差搭檔獎。她目前與瑪丹娜並列為得到金酸莓獎最多次的女演員。 芭黎絲曾因為數個違法行徑而導致聲名狼籍,其後果也令她曾進入監牢度過短暫的牢獄之災,且在當時引起媒體的熱烈關注、成為民眾討論話題以及諷刺的對象。.

新!!: 拉里·金和芭黎絲·希爾頓 · 查看更多 »

菲尔·哈特曼

--·“菲尔”·哈特曼(Philip Edward "Phil" Hartman,出生时姓Hartmann,)是加拿大裔美国男演员、喜剧演员、编剧兼图形艺术家。哈特曼生于安大略的布兰特福德,于1958年同家人移居美国。从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毕业并取得图形艺术学位后,他为包括Poco和美国在内的多个乐队设计唱片封面。为了找到更大的创意发挥空间,他于1975年加入喜剧组合“The Groundlings”(意为“低级观众”),接下来又同喜剧演员保罗·雷宾斯合作创作出皮·威·赫尔曼一角。哈特曼是1985年电影《荒唐小混蛋奇遇记》的编剧之一,还经常斯的节目《皮唯叔叔剧场》中亮相。 20世纪80年代末,哈特曼加入喜剧小品类综艺节目《周六夜现场》并因此成名。他在节目中模仿其他名人的表演赢得赞誉,特别是对比尔·克林顿总统的模仿。哈特曼一共参加8季《周六夜现场》的演出,在此期间乐于助人,让节目保持正常运作,因此赢得绰号“胶水”,并于1989年获黄金时段艾美奖肯定。1995年,哈特曼计划制作自己的综艺节目未果,然后开始在全国广播公司情景喜剧《新闻广播台》中担当主演。他是《辛普森一家》第2至10季中的常客,饰演包括莱昂内尔·许茨、特洛--伊·麦克卢尔在内的众多角色,还出演过电影《家有贵客糗事多》、《鬼头大兵》、《一路响叮当》和《晶兵总动员》。 哈特曼曾两度离婚,再于1987年娶了--为妻,两人共有两个孩子。但是,部分受--的毒瘾影响,两人的婚姻出现裂痕。1998年5月28日,--在洛杉矶恩西诺的家里枪杀正在睡觉的哈特曼后自杀,之后的几週裡出现了一系列纪念哈特曼的活动。《娱乐周刊》的丹·斯尼尔森表示,“最不可能在早报上读到的就是有关他的轰动性头条新闻……他是个果断决然的普通人,每个合作过的人都敬爱他。”2012年,去世多年的哈特曼入选加拿大名人堂,又于2014年入选好莱坞星光大道。.

新!!: 拉里·金和菲尔·哈特曼 · 查看更多 »

貝利·高華德

貝利·莫里斯·高華德(Barry Morris Goldwater,)是美国政治家,共和党人,于1953年-1965年、1969年-1987年代表亚利桑那州任参议员,1964年美國總統選舉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高華德曾任美國空軍預備部隊的少將,後從政。身為政治家,高華德被視為是1960年代開始美國保守主義運動復甦茁壯的主要精神人物,常被譽為是美國的「保守派先生」。 高華德反對新政留下的制度和理念,领导保守派聯盟对抗新政聯盟。他在1964年共和党初选中击败东海岸的纽约州州长纳尔逊·洛克菲勒,但在總統選舉中以大幅度票數差距敗給民主黨的林登·詹森。詹森及其陣營將高華德描繪成一個反動份子,但高華德的支持者則讚揚他對於聯邦政府權力、工會、以及福利國家制度的反抗。他的敗選使美國自由派有機會展開他們的大社會計畫(Great Society),但1964年大量共和黨老政治人物的同時敗選也使得年輕一代的美國保守派得以在黨內崛起,共和黨抛弃了东海岸的自由派共和党人,拥抱中部和南部的保守派,这成为最近一次美国政治版图大变革。高華德的支持者在十數年後重新聚集於其精神繼承者隆納·雷根的旗下,促使雷根贏得了1980年總統大選。 在1980年代,共和黨內逐漸竄起的基督教右派勢力與高華德的自由意志主義理念開始產生衝突,他成為共和黨內的自由派,在許多議題如墮胎和同性戀權利上都對基督教右派及保守派提出強烈批評。.

新!!: 拉里·金和貝利·高華德 · 查看更多 »

賴瑞金現場

賴瑞金現場(Larry King Live),美國電視節目,由賴瑞金主持,每天晚間9點至10點在CNN頻道播出,以訪談及脫口秀為主。它開始於1985年6月3日,在2010年12月16日之後停播。 它訪問過許多知名人物,長期保持為 CNN 頻道收視率最高的節目。它創下金氏世界記錄,同一節目、由同一主持人主持、在同一時段播出,歷史最久的紀錄。.

新!!: 拉里·金和賴瑞金現場 · 查看更多 »

贝蒂·戴维斯

贝蒂·戴维斯(Bette Davis,),原名露丝·伊丽莎白·戴维斯(Ruth Elizabeth Davis),美国电影、电视和戏剧女演员,两度荣获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在百老汇音乐剧登台演出后不久,戴维斯于1930年搬到好莱坞居住,然而她早期为环球影业所拍摄的电影並不成功。1932年,她成為了华纳兄弟电影公司的合約演員,拍摄了多部电影,廣受讚賞。1937年,她离开公司,寻求独立发展,尽管在这场著名的官司中她败诉,却也是她演艺生涯中最成功阶段的开始。1940年代末期,她已经是美国电影界顶尖的女演员之一。她的表演充满激情,事事追求完美。为了能夠具體塑造角色而经常与制片人、导演和其他演员深入探讨,甚至发生争执,并经常被报道。她直率的个性、清脆的嗓音和叼着香烟的形象经常被效仿和挖苦;「Bette Davis eyes」是1980年代美國流行音樂排行榜的冠軍歌,訴說贝蒂·戴维斯時而嬌媚,時而潑辣的非凡眼神演技,廣受美國人歡迎且已成為20世紀流行文化著名代表之一。 戴维斯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会第一位担任主席職位的女性。她是第一位得到10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的演员,也是第一位获得美国电影学会颁发的AFI终身成就奖的女演员。她的演艺生涯几经起伏,演绎了超过100个电影、电视和戏剧角色。她一生结婚四次,其中守寡一次,离婚三次,并以单身母亲的身分独立抚养孩子。她的晚年疾病缠身,然而直至因乳腺癌復发去世不久前她还坚持表演。.

新!!: 拉里·金和贝蒂·戴维斯 · 查看更多 »

超時空接觸

是一部于1997年上映的美国科幻电影,由因1994年上映的《阿甘正传》获第67届奥斯卡导演奖的罗伯特·泽米基斯执导,根据科学家、科幻小说作家卡尔·萨根的同名小说改编,卡尔本人及夫人安·德鲁彦一起亲自为本片撰写了电影剧本的故事梗概。朱迪·福斯特在片中出演女主角,首位探测到并证实外星文明存在证据的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科学家艾莲诺·“艾丽”·阿诺威博士,同时也是最终首位与外星文明进行接触的人。影片中的其他几位主要演员还包括马修·麦康纳、詹姆斯·伍兹、汤姆·斯凯里特、威廉·菲德内尔、约翰·赫特、安吉拉·贝塞特、大衛·摩斯和罗伯·劳。 卡尔·萨根和安·德鲁彦早在1979年时就开始了对这部电影的构思等前期工作,他们一起完成了超过100页的电影剧情大纲,并联系了华纳兄弟公司的和来担任电影的制片人。但由于技术、资金等多方面的原因,影片正式开拍的计划一直没能提上日程。1985年,卡尔·萨根正式出版了科幻小说《接触》,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在当年美国所有出版发行书籍中销量名列第7位。小说的成功也让改编电影的面世带来了新的希望,和乔治·米勒均有计划执导本片。但好事多磨,罗兰于1993年放弃了拍摄本片的计划,而乔治则于1995年因故被华纳兄弟公司开除。最终,罗伯特·泽米基斯脱颖而出成为了本片的导演,影片于1996年9月开拍,1997年2月结束,片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由制作完成的。 《接触》最终于1997年7月11日正式发行上映,获得了不少专业影评人的正面评价,全球票房收入约1.71亿美元。影片获得来自奥斯卡奖、金球奖、雨果奖、土星奖等多个权威电影奖项肯定的同时,也受到了来自从当时的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领导的联邦政府行政部门到有线新闻网的争议,并且引发了分别来自乔治·米勒和另一位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法律诉讼。.

新!!: 拉里·金和超時空接觸 · 查看更多 »

麥可·彼特·費爾受鞭刑案

麥可·彼特·費爾受鞭刑案指移居至新加坡的美國公民麥可·彼特·費爾(Michael Peter Fay,生于1975年5月30日),因犯法而被新加坡法庭判處鞭刑的案件。 在1993年,當時年紀僅18歲的費爾跟家人來到新加坡,他故意對當地民眾的車子塗鴉與砸玻璃,並涉嫌偷竊,因此被新加坡法庭判處易科罰金3500新加坡元、監禁四個月與鞭刑(鞭笞)4下。由於費爾是第一位被新加坡法庭判處鞭刑的美國公民,且美國政府也出面協調此案件,因此讓麥可·彼特·費爾的案件聲名大噪。美國與新加坡各大媒體也針對此事件報導一段時間。.

新!!: 拉里·金和麥可·彼特·費爾受鞭刑案 · 查看更多 »

辛普森一家特邀明星列表

辛普森一家特邀明星列表是列舉出《辛普森一家》所出現特邀明星的列表。 其中兩名特邀明星,瑞吉・葛文和塞斯·羅根,該集都獲編劇獎。格拉默、梅森和兩次客串出演的安妮·海瑟薇都贏得了艾美獎獎傑出配音嘉賓角色配音。在2010年曾榮獲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最多數特邀明星的電視影集。至2014年5月24日,已經有644特邀明星,《辛普森一家大电影》也包括在內的話,是649。.

新!!: 拉里·金和辛普森一家特邀明星列表 · 查看更多 »

蜜蜂電影

《蜜蜂電影》(Bee Movie)是一部2007年的美國動畫喜劇電影,由夢工廠製片,史提夫·希拿及西蒙·史密夫執導,三位主角則是由謝利·宋飛、蕾妮·齐薇格和馬修·波特歷配音。.

新!!: 拉里·金和蜜蜂電影 · 查看更多 »

艾爾頓·約翰

艾爾頓·赫拉克勒斯·約翰爵士,CBE(Sir Elton Hercules John,),英國籍搖滾樂唱作人、作曲家、鋼琴家和演員。自1967年以來,艾爾頓·約翰爵士與作詞人伯尼·陶平(Bernie Taupin)成為創作夥伴,迄今二人已經合作完成三十餘張專輯。 在艾爾頓·約翰四十年的音樂生涯中,他共計售出超過二億五千萬張唱片,使得他成為“史上最成功的藝人”之一。 他的單曲《風中之燭(1997)》在全球已成功售出3300萬張,成為“告示牌百强单曲榜”歷史上最暢銷的單曲。 在艾爾頓·約翰爵士的音樂歷史中,共計有超過50首歌曲進入各大主流電臺的TOP40單曲,其中還有一張在美國連續七年蟬聯榜首的專輯。而在“告示牌百强单曲榜”的歷史中,艾爾頓·約翰爵士共有五十六首歌曲進入前四十;十六首進入前十;四首亞軍單曲和九首冠軍單曲。並且他還贏得了六座格萊美獎盃、四座全英音樂獎獎盃、一座奧斯卡獎盃、一座金球獎獎盃和一座托尼獎獎盃。在2004年,《滾石》將艾爾頓·約翰爵士列為“史上最偉大的百位藝人”中的第49位。 艾爾頓·約翰爵士在1994年進入摇滚名人堂, 在1996年獲得大英帝國司令勳章,而在1998年又因“對音樂和慈善的突出貢獻”獲得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頒發的皇家嘉許。 艾爾頓·約翰爵士還曾參與過一些英國王室演出,例如:1997年在西敏寺的戴安娜王妃葬禮和2012年在白金漢宮的伊莉莎白二世“鑽禧慶典音樂會”。 自20世紀80年代後期以來,艾爾頓·約翰爵士致力於抗擊艾滋病的公益活動, 并在1992年成立了“艾爾頓·約翰艾滋病基金會”。從1993年開始,該基金會會舉辦年度“奧斯卡獎派對”,這已經成為好萊塢上極為矚目的活動。自成立以來,“艾爾頓·約翰艾滋病基金會”迄今已經募集了兩億美元的善款。 2005年12月21日,艾爾頓·約翰爵士與電影製片人大衛·弗尼西(David Furnish)結成民事伴侶, 這被視為LGBT社會運動的一個標誌。 2008年,《告示牌》將艾爾頓·約翰爵士評為“最成功的獨唱男歌手”而列入“告示牌百強單曲榜之史上最成功藝人榜”。 在約翰爵士之前,只有披頭四樂隊和麥當娜入選。 2018年,艾爾頓·約翰爵士宣布為了多陪家人,將於年底舉辦為期三年,至2021年,共300場的世界告別巡迴演唱。未來將不再巡迴表演,但仍會繼續從事音樂創作。.

新!!: 拉里·金和艾爾頓·約翰 · 查看更多 »

這個總統真太濫

是一套1998年的美國政治電影,由米克·尼高斯執導。內容改編自《》,影射,最初以匿名出版,但在1996年被披露作者是記者,他為《新聞週刊》報道克林頓的競選。主演有尊·特拉華特、愛瑪·湯遜、比利·卜·科頓、嘉菲·比絲、、和艾哲倫·雷斯特。 比絲憑她的演出被提名奧斯卡最佳女配角,而伊萊恩·梅則被提名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

新!!: 拉里·金和這個總統真太濫 · 查看更多 »

Lady Gaga

--(Stefani Joanne Angelina Germanotta,),較廣為人知的藝名為-(别名为--、--),是一名義大利裔美國著名歌手、音樂創作人、演員、企業家及時尚設計師。於紐約市出生與成長,Gaga曾經在聖心修道院進修高中並且曾在紐約大學藝術學院就讀,後決定離開學校,將生活重心轉移到音樂事業。Gaga的演藝事業最早開始於在曼哈頓下東城的酒吧表演,並且在2007年底前與Streamline唱片公司簽下一紙合約。在Gaga於唱片公司作為一名作詞者的同時,其歌唱表現吸引了阿肯的關注;事後阿肯將其簽下自己的唱片公司Kon Live Distribution。。 以藝名Lady Gaga正式出道後發行的首張專輯「The Fame」(2008) 商業與樂評上的成功令Lady Gaga一舉成名,在全世界多個國家的專輯排行榜登頂,也囊括了兩首國際冠軍單曲:「Just Dance」與Gaga至今銷量最高的單曲「Poker Face」。在世界巡迴演唱會「」持續一段時間後,Gaga發行了包含8首單曲的EP「The Fame Monster」(2009),收錄了包括「Bad Romance」,「Telephone」以及「Alejandro」在內的熱門單曲。「The Fame Monster」EP的成功促使Lady Gaga於後不久開始新一輪,長達18個月的巡迴演唱會「」,成為其中一個有史以來總票房收入最高的巡迴演唱會。在2011發售的專輯Born This Way在全世界絕大多數主要唱片市場的專輯排行榜奪得冠軍,也催生了更多的國際冠軍單曲,包括同名單曲「Born This Way」,「Judas」,以及「The Edge of Glory」等。2013年11月11日,Gaga發行了其第三張個人專輯「ARTPOP」,首波單曲「Applause」以及後續的「Do What U Want」都相應成為了Gaga的代表作品。2014年中,Lady Gaga的事業重心短暫地由流行音樂轉移爵士樂,在年底與爵士歌手東尼·班奈特合作發行專輯「Cheek to Cheek」。其後在經歷一系列影劇界的肯定,包括連續於2015年以及2016年奧斯卡獎現場表演,以及參演知名影集「美國恐怖故事:旅館」之後,Gaga在2016年9月9日發行了久違的個人單曲「Perfect Illusion」,並且在10月21日發行了其最新的個人專輯「Joanne」;該專輯成為Lady Gaga在2010年代的第四張美國冠軍專輯,成為了2010年代第一位達到這個指標性成就的女性。2017年2月5日,Gaga受邀在2017年美國國家足球聯盟超級盃中場秀表演,以一億五千萬人次的收視成為了全世界有史以來所有平台總和觀看人次最高的現場音樂表演。 廣泛受到包括大衛·鮑伊,布鲁斯·斯普林斯廷,麥可·傑克森,瑪丹娜以及皇后樂隊在內藝人的影響,Lady Gaga以其在流行音樂產業中華麗且特立獨行的形象知名,並且貫徹在自己日常的穿著,表演與音樂錄像帶中。截至2014年六月為止,Lady Gaga的世界專輯銷量已經粗估達到2700萬張,單曲銷量也在全世界範圍達到1億2500萬張,其中部分單曲更是其中幾首世界上有史以來銷量最高的單曲。 Lady Gaga獲得的獎項與成就包括6座格莱美奖,以及13座MTV音樂錄像帶大獎。Lady Gaga曾經連續兩年成為Billboard雜誌的「年度藝人」,在VH1的榜單上被列為音樂產業中第四偉大的女人,長期被富比士雜誌排上排行榜,也被時代雜誌列為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人之一。 音樂事業以外,Lady Gaga也積極投身於人權公益活動,创立以及作為LGBT群體活動者之一。.

新!!: 拉里·金和Lady Gaga · 查看更多 »

柯南秀

《柯南秀》(Conan)是美国晚间娱乐节目,每周一至周四在TBS播出。这档长达一小时的节目,2010年11月8日开播,由作家和喜剧演员柯南·奥布莱恩主持。他此前曾主持NBC台的《》长达16年,接着主持了七个月的《》,直到杰·雷诺回归《今夜秀》,引发2010年今夜秀撞车。把节目形容为传统的深夜脱口秀节目,柯南总能从近期的新闻、政坛人物和杰出人士甚至节目本身中,挖掘出笑料。节目通常以柯南·奥布莱恩就最近的新闻热点的独白,或是与搭档安迪·里希特的频繁交流开场。接下来就是与来自演艺界、音乐家、媒体界和政界人物的嘉宾的访谈,最后以音乐或是喜剧表演收场。 2010年1月,《柯南·奥布莱恩今夜秀》播出七个月后,NBC宣布将节目从黄金时间,搬回到杰·雷诺的时间段播出,刚好是《深夜秀》播出后不久。短暂的撞车后,NBC宣布与奥布莱恩签订了4500万美元的收购合同,从而断绝与柯南的联系。宣布离职数月后,柯南搞了一个名为《》的喜剧巡演,灵感很大程度上来自撞车期间,奥布莱恩受到的网友支持。巡演首日,奥布莱恩宣布11月加盟TBS。 来到TBS,《柯南秀》每周一到周四东部时间晚上11:00播出,紧随其后的是《办公室》重播。喜剧演员安迪·里希特继续担任奥布莱恩的助手兼节目报幕员。柯南的长期室内乐队继续由吉米·维维诺和Basic Cable乐队带领,但领队换成吉他手麦克斯·韦恩伯格和鼓手詹姆斯·沃尔姆沃斯,詹姆斯短暂离开时,韦恩伯格要分饰两角。 2017年5月17日,TBS宣布该节目规划至2022年.

新!!: 拉里·金和柯南秀 · 查看更多 »

杜莎夫人蠟像館

杜莎夫人蠟像館(Madame Tussauds),是位於英國倫敦的一間蠟像館,在全球各地有眾多分館。.

新!!: 拉里·金和杜莎夫人蠟像館 · 查看更多 »

慈维·麦尔诺维泽

慈维·麦尔诺维泽(希伯来语: צבי מלנוביצר,生于1945年)是一位犹太表现主义画家,他出生于以色列、贝内贝拉克的一个犹太宗教(超正统)家庭。他成长于一个与现代世界相隔绝的社会,身处这样一种环境,他从小就得高强度以及不间断地学习犹太法典,但是,他却做出了非同寻常、英勇无畏的决定,立志要成为一位艺术家,并取得重大的成就。在奥地利、拉克斯山麓赖歇瑙接受培训期间,他得到了艺术家 Wolfgang Manner的大力支持以及艺术家,(派的著名代表人物,这是由20世纪的维也纳艺术家组成的一个派别,提倡早期的绘画大师技巧与宗教、秘教象征主义的融合)的细心指导。随后,麦尔诺维泽开创了自己独一无二的绘画风格来描绘一系列跨越宗教和世俗世界的主题。 虽然麦尔诺维泽的创作灵感很多时候是来自于伦勃朗(1606-1669)的众多肖像作品以及弗朗西斯科·戈雅(1746-1828)的浪漫主义画风,但是他仍独具风格,因为他巧妙地将欧洲的表现主义与传统、宗教主题融合在一起。他的绘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他的生活方式——包容现代思想的同时一贯保持他所接触的宗教传统。从犹太教祭祀到納粹大屠殺幸存者再到咖啡屋的顾客,他的油画作品呈现出多元化的人物主题。他所有的作品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从他所描绘人物的脸部表情,特别是他们的眼神中,我们可以读懂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故事。他因其艺术充满人性和普遍性而闻名于世。他的油画作品早已在特拉维夫、东京、巴黎、纽约、洛杉矶、伦敦、阿姆斯特丹、悉尼、柏林以及其它各大城市的拍卖会、画廊、画展中崭露头角。.

新!!: 拉里·金和慈维·麦尔诺维泽 · 查看更多 »

扶輪社員列表

國際扶輪是一個總部位於美國伊利诺伊州埃文斯顿的國際服務組織。扶輪社的成員被稱為扶輪社員(Rotarians)。這個列表上的名單,是列出過去和現在知名的國際扶輪成員。列出有中文條目者,依英文姓名排序。.

新!!: 拉里·金和扶輪社員列表 · 查看更多 »

拉托亞·傑克森

拉托亞·伊馮妮·傑克森(La Toya Yvonne Jackson,),美国摇滚音乐歌手。出生於印第安那州的蓋瑞市。流行樂之王麥可·傑克森的二姐,在傑克森家族排行第五。1966年受母親影響加入耶和華見證人教會。她在大學裏學習過經濟法。1970年代拉托亞主要在幕後支持她五個兄弟的組合傑克森五人組的發展,有時也隨五兄弟參加一些電視秀表演。在1979年曾與姐姐瑞比和妹妹珍妮特組成一個三人組合,但從未登台表演。1980年她簽約Polydor唱片,發行了首張個人同名專輯,其中有一首和弟弟麥克·傑克森合唱的歌曲Night Time Lover。她的第一首單曲If You Feel The Funk打進了節奏布魯斯榜前40名,但整張專輯還是不成功的,未產生任何熱門歌曲。在1980年參與了傑克森樂團歌曲"This Place Hotel"的錄製,該歌曲打進榜單。1982年她參與了弟弟麥克的著名專輯Thriller中的歌曲"P.Y.T. (Pretty Young Thing)"的錄製,隨著該專輯而被公眾熟知。她隨後發行的單曲與專輯均取得了成功,包括"Heart Don't Lie","Baby Sister"。在1990年代拉托亞發行了兩張翻唱專輯:1994年鄉村音樂風格的From Nashville to You和1995年的摩城經典歌曲翻唱Stop in the Name of Love。Stop in the Name of Love專輯的首發版在其中還公開了多張此前在Playboy雜誌所拍攝的裸照。2002-2008年她的官方網站陸續發表了專輯Startin' Over中的幾首單曲,但該專輯的正式發行日期一再被推遲,最新消息是將在2009年底發行。.

新!!: 拉里·金和拉托亞·傑克森 · 查看更多 »

1992年罗斯·佩罗竞选美国总统

1992年2月20日,德克萨斯实业家罗斯·佩罗在《拉里金现场》节目上表示,自己有可能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选美国总统。佩罗此前没有从事过公职,但有领导多家成功企业的经验,而且在之前30年参与过许多公共事务。受民众对政治体制不满的影响,全美各州的草根组织风起云涌,帮助佩罗取得参选资格。有半数州规定总统候选人必须要和副总统候选人一同参选,退役海军中将詹姆斯·斯托克代尔因此成为佩罗的竞选搭档。 佩罗的竞选主要围绕他的平衡联邦预算方案展开,他还进一步提出经济国家主义、强化毒品战争力度,在全国范围通过“电子市政厅”来实现直接民主。有报道称他的观点就是“东德克萨斯民粹主义和高科技巫术”相结合。在许多支持者眼里,佩罗正直而风趣,而且会竭尽全力“照顾好他的人”,这都与传统的政治家不同,但也有人批评他只注重个人忠诚而非专业能力,有典型的“威权主义”倾向,而且“脾气暴躁”。 佩罗很大程度上是自掏腰包竞选,靠广告宣扬打响知名度,在全国范围内争取到广泛的草根阶层支持。部分民意调查结果显示他的支持率比共和党候选人,在任总统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阿肯色州州长比尔·克林顿都要高。1992年7月,他因媒体上的负面报道而退出竞选,但10月又卷土重来,参加了全部三场总统候选人辩论。虽然有在各大电视网络黄金时段大量播出竞选信息广告,但民调结果表明他的支持率一直没能恢复到先前退出时的水平。选举日当天,佩罗在每一个州都拥有参选机会,也得到了一定数量的选民支持。他赢得了多个县,总计获得近19%的普选票,落后于克林顿和布什。虽然最终落败,但佩罗仍然是继1912年的西奥多·罗斯福以来赢得普选票数最多的第三党总统候选人。.

新!!: 拉里·金和1992年罗斯·佩罗竞选美国总统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Larry King拉瑞·金拉里金賴利金賴瑞金赖利·金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