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尚结赞
那囊·尚·杰岭拉囊(,),一作尚·杰擦拉囊(),是吐蕃帝国的一位政治、军事人物,曾担任大贡论之职。《唐书》称他为尚结赞,音译自藏语“”(Shang Gyaltsen)。 尚杰岭拉囊出身那囊氏家族,那囊氏是赤松德赞母亲的亲族,在赤松德赞在位期间担任九政务大臣之一。最初,琛·尚·杰斯秀亭(尚结息)、恩兰·达扎路恭(马重英)主张对唐朝开战,唯有尚杰岭拉囊主张对唐讲和,受到赤松德赞的赞赏,成为大贡论。782年,尚杰岭拉囊率吐蕃官员,与唐朝陇右节度使张镒等人会盟与清水县,双方约定了各自势力的大致范围,史称“清水之盟”。次年,朱泚发动叛乱,占据长安。尚结赞提出要帮助唐朝收复长安,得到唐德宗的允许。崔汉衡答应乱平之后将伊西、北庭等地割让给吐蕃,尚结赞便派论莽罗依率兵二万,帮助浑瑊,在武亭川击败叛军。取胜了的蕃军却大肆劫掠,朱泚派田希鉴前去行贿,吐蕃便引兵而退。 不久朱泚被杀,朱泚之乱平定。吐蕃派人求取伊西、北庭二镇。唐德宗最初打算把它们割让给吐蕃,但群臣认为这些都是战略要地,最终没有割让。尚结赞认为唐朝背信弃义,自785年起,再次大举入侵唐朝,攻打泾州、陇州、邠州、宁州等地,攻破盐州、夏州、银州、麟州等地,四处劫掠,甚至威胁到长安。尚结赞派使者,要求与唐朝再次会盟以明确疆界。他表示希望归还盐、夏等州之地,要求唐朝派遣浑瑊前来会盟。787年,唐朝遣正使浑瑊、副使崔汉衡前来会盟。尚结赞伏兵一万在盟坛西部,待唐朝官员到达,一齐杀出,将他们俘获。浑瑊夺马逃回,史称“平凉劫盟”。尚结赞释放了被俘的官员,使用诡计让浑瑊等名将被罢免了兵权。 那囊氏一族与王妃亲族蔡邦氏争权,引起激烈冲突。尚杰岭拉囊把持了吐蕃的大权,清除异己。一次,在朝政议事的时候,派儿子伍仁()把守宫门,禁止蔡邦氏一族入内。牟如是蔡邦氏所生的王子,闻讯大怒,提刀杀死伍仁,闯入殿内。赤松德赞大怒,将牟如流放到了北方的羌塘。 在尚杰岭拉囊担任大贡论的时期,蔡邦氏一族一直受到压制,直到796年尚杰岭拉囊逝世以后才开始抬头,不久赤松德赞亦死。尚杰岭拉囊死后,没庐·墀松热霞继任大贡论。.
查看 恩兰·达扎路恭和尚结赞
尚结息
·尚·杰斯秀亭(),亦作琛·尚·杰斯秀丁(),是吐蕃帝国的一位军事人物,曾担任大贡论一职。《唐书》作尚结息、尚悉结或尚野息,是藏语“”(Shang Gyalsig)的音译或发音误译。 出生在琛氏家族,古为吐蕃十二小邦之一,其家族世居达布地区。吐蕃时期为千户,统辖今日的加查、朗、拉加里等县地域。757年,赤德祖赞在亚著贝擦城()赛马时,被九政务大臣中的朗·梅色()、末·东则布两人害死。尚杰斯秀亭与恩兰·达扎路恭(马重英)一起逮捕并诛杀了这两位大臣,将他们家族的财产没收。757年,与时任大贡论韦·囊热苏赞一起,召集吐蕃的夏季盟会()。 尚杰斯秀亭后来取代桂·墀桑雅甫拉成为大贡论,并且专管东部事务。762年,与恩兰·达扎路恭一起率兵攻陷唐朝都城长安。同年回到吐蕃,召集大议事会。763年,被赤松德赞授予“瑟瑟”()文字之告身,此为官职章饰的最高级别。赤松德赞颁布兴佛诏书,召集各位高级大臣发誓永远信奉佛教。尚杰斯秀亭、恩兰·达扎路恭和那囊·尚杰岭拉囊(尚结赞)都参加了盟誓。.
查看 恩兰·达扎路恭和尚结息
玛祥仲巴杰
玛祥仲巴杰(),是吐蕃帝国时期的一位官员,出身那囊氏家族,《贤者喜宴》摘译五,65页(总113页)官拜尚论()。 赤德祖赞被暗杀后,赤松德赞继位,因年幼,由玛祥仲巴杰和恩兰·达扎路恭代理朝政。玛祥仲巴杰与达扎路恭都是苯教徒,他们都反对赤松德赞的兴佛政策。 藏传佛教的文献则称他是强烈的反佛者,他宣称赤德祖赞的英年早逝是因为推行佛法的缘故,并认为佛教的转生之说为妄语,应该废除佛教、推崇苯教。在他执政期间,制定了不准推行佛教的“小法律”()。玛祥下令将拉萨的佛像埋葬了地下,但又害怕神明不悦,最后将佛像送往了芒域()的吉隆(今日喀则市吉隆县一带)。虽然如此,仍有不少人暗中信奉佛教。吐蕃官员巴赛囊前往天竺,向中观瑜伽行派的创立人寂护大师学习佛法,并改名益喜旺波。益喜旺波归国后,同出使唐朝归来的使者巴桑希()一起劝说赤松德赞推行佛教。赤松德赞对玛祥的专权非常不满,暗中培养自己派系的势力。听了二人的劝说之后,对佛教产生了兴趣,遂令二人秘密翻译佛经。后来,赤松德赞在亲信墀桑雅甫拉、洛德古囊恭()的帮助下,铲除了玛祥等反佛派势力并亲政。 然而苯教文献则记载,赤松德赞在二十岁以前是一位苯教徒,以苯教上师贝湟沽()和颇哈雪章()为师。后来赤松德赞不顾大臣们的反对,一意孤行地推广佛教、压抑苯教。玛祥仲巴杰和恩兰·达扎路恭都表示反对,玛祥还预言称:“如是,末日将至,往昔苯教之经典将被抛弃。因做恶行,故此国将动乱,王与属民将遭祸害。”而赤松德赞的亲信墀桑雅甫拉亦是苯教徒,曾试图以松赞干布压抑苯教而寿短的先例来劝阻赤松德赞推行佛教的政策。 玛祥仲巴杰的结局是个谜。根据藏传佛教文献《贤者喜宴》的说法,他被赤松德赞的亲信骗入了一座坟墓之中,被活活困死在了里面。另一佛教文献《巴协》则称玛祥因为舌与上颚破裂而死。苯教文献《格言宝库》中则称,赤松德赞的兴佛政策是通过“使佛苯双方辩论”的方法而进行的,并没有杀害玛祥。《贤者喜宴》摘译五,68页(总116页),参见注释50。.
马重英
#重定向 恩兰·达扎路恭.
查看 恩兰·达扎路恭和马重英
赤德祖赞
赤德祖赞(,),名野祖如(),绰号梅阿迥(),是吐蕃第36任赞普,705年至755年在位。 他在位期间迎娶了唐朝金城公主,此后多次同唐朝發戰,又多次向唐朝議和。此外又同唐朝、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争夺西域的霸权,并将南诏招诱为吐蕃的属国。 公元755年,赤德祖赞的大臣朗·梅色和末·东则布二人,于亚着贝擦城将赤德祖赞害死。 赤德祖赞在汉文文献《旧唐书·吐蕃传》、《册府元龟》、《新唐书·吐蕃传》及《资治通鉴》中皆作弃隶蹜赞或弃隶缩赞。又译尺带珠丹。.
查看 恩兰·达扎路恭和赤德祖赞
赤松德贊
赤松德贊(,),又译“墀松德贊”,吐蕃第三十七代贊普,755年至797年在位。在他任內,吐蕃國勢达到鼎盛。他也为藏傳佛教的弘扬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被后世尊称为“吐蕃三法王”之一。 赤松德赞的名字,在汉文文献《通典》中作乞梨悉笼纳赞,《旧唐书·吐蕃传》中作乞黎苏笼猎赞、娑悉笼猎赞,《新唐书·吐蕃传》作娑悉笼腊赞、乞立赞,《资治通鉴》作乞黎苏笼猎赞、娑悉笼猎赞、乞立赞。在汉文文献中,他的早期事迹往往与前任赤德祖赞混淆。.
查看 恩兰·达扎路恭和赤松德贊
恩兰·达札路恭纪功碑
恩兰·达札路恭纪功碑,藏语称“雪·多仁乞玛”(,意为“雪之外碑”),称“外碑”以与被称为“内碑”(藏语“多仁囊玛”)的布达拉宫无字碑对称。该碑为方柱形,原位于拉萨市布达拉宫脚下雪村内,现位于北京中路南侧、布达拉宫广场东北角,与布达拉宫隔北京中路相望。吐蕃王朝赤松德赞赞普在位时期(755年至797年),派重臣恩兰·达札路恭、尚結息於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率軍攻陷長安,不久後赤松德赞立碑纪念其功绩。该碑是现存最早的吐蕃碑刻。王尧,恩兰·达札路恭纪功碑,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04期.
桂·墀桑雅甫拉
桂·墀桑雅甫拉(),一译墀桑叶甫拉,是吐蕃帝国的一位政治人物,曾担任大贡论一职。 根据藏传佛教文献的说法,墀桑雅甫拉是一位信仰佛教的大臣,也是赤松德赞的亲信,在藏传佛教被确立为吐蕃国教的历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赤松德赞继位之初,由玛祥仲巴杰和恩兰·达扎路恭执掌朝政,两人颁布禁止佛教的法律,拆毁佛像、驱逐高僧。赤松德赞长大之后,任命墀桑雅甫拉为大贡论。墀桑雅甫拉任大贡论期间,确定了刑事案件中案犯对受伤者赔偿医疗费用的法律规定,对后世吐蕃法律有很大影响,被认为是“七聪慧者”之一。此后,墀桑雅甫拉协助赤松德赞杀死玛祥亲政。在墀桑雅甫拉的建议下,赤松德赞让佛教高僧莲花生与支持苯教的恩兰·达扎路恭等人辩论,最终裁定苯教失败并加以禁止,史称“佛苯之诤”。此后,因天竺中观派僧人与唐朝禅宗僧人因主张不同而发生争论。在墀桑雅甫拉的支持下,中观派僧人莲花戒与禅宗僧人堪布摩诃衍展开辩论,最终禅宗辩论失败,被驱逐出境。 然而,根据苯教文献《格言宝库》的说法,墀桑雅甫拉最初是一位苯教徒,并没有像藏传佛教文献中所说的那样支持佛教。赤松德赞试图推行佛教政策,并向天竺迎请佛教高僧的时候,墀桑雅甫拉试图以止贡赞普和松赞干布压抑苯教而寿短的先例来劝阻赤松德赞;又声称吐蕃三十八代以前从未获得佛法恩惠,建议赤松德赞慎重考虑这件事。《贤者喜宴》摘译五,68页(总116页),参见注释50。.
没庐·墀松杰拉囊
没庐·墀松杰拉囊(,),又稱尚绮心儿(),是吐蕃帝国末期的一位政治、军事人物,曾担任大贡论一职。 尚绮心儿的祖父是九政务大臣之一的尚已立藏。尚绮心儿的父亲是吐蕃名将尚赞摩(),曾追随琛·尚·杰斯秀亭(尚结息)和恩兰·达扎路恭(马重英)入侵唐朝、攻破长安;后于678年代替尚悉结专管东部事务,屡犯唐朝边境。 赤松德赞在位期间,派尚绮心儿带兵攻略唐朝辖下的陇右。767年,攻陷瓜州,随后围攻沙州。沙州刺史周鼎大惧,准备逃往回鹘,被都知兵马使阎朝杀死。此后阎朝领沙州人据城抵抗,781年,因弹尽粮绝,向尚绮心儿投降。后来,尚绮心儿奉赞普之命镇守沙州。在沙州期间,他致力推行佛教,非常礼待佛教僧人,《敦煌文书》中保存有不少他的祈祷文。 约800年,尚绮心儿击败了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军队,在今日的喀布尔设立行政机构,并胁迫被俘的阿拉伯军队到吐蕃东部边境服役。 尚绮心儿大约在810年起取代韦·论·莽支拉略(),担任大贡论一职,并兼任吐蕃的东道节度。在任期间,出兵攻打并占领西域广大领地。815年,与政务九大臣之一的尚拉桑波()一起,率军讨伐党项和已经走向衰弱的回鹘,大破之,逼近其牙帐。但次年得知赤德松赞去世的消息,便迫回鹘可汗签订盟约,随后撤军回国。 819年,吐蕃与唐朝失和,发生战争。阴历八月,尚绮心儿与尚塔藏、论三摩一起,率领十五万大军包围盐州城,遭到盐州刺史李文悦的顽强抵抗。战役持续了二十七天,直到朔方将史敬奉率兵出现在蕃军的后方,尚绮心儿才率兵退去。 821年,唐穆宗新立,吐蕃与唐朝达成和解,双方互相派遣使者前往对方都城会盟,史称“长庆会盟”。尚绮心儿参加了这次会盟,是这次会盟中地位第二的吐蕃官员,位在僧相勃阑伽·云丹之下。今日拉萨大昭寺前的唐蕃会盟碑上可以看到他的名字。 823年,尚绮心儿回到沙州。他大约在836年左右逝世,其大贡论之位被韦·甲多热(结都那)取代。.
拉萨法诤
拉萨法诤,又称桑耶論諍、拉薩僧諍、顿渐之诤、吐蕃僧諍記,是发生於赤松德赞在位期间(大約西元792-794年)在拉薩桑耶寺舉行的法義辯論,爭論的焦點是大乘修行成佛是漸修、廣行菩薩道,還是無修頓悟。此事對後來藏传佛教的發展有重大影響。 赤松德赞亲政之后,从天竺请来莲花生、寂护等僧人,将佛教首次引入吐蕃。这些天竺僧人都是中观学派僧人,度化了第一批吐蕃人出家,并开始了有组织的佛经翻译。后来吐蕃攻陷沙州(今敦煌一带)之后,从沙州俘获了大量唐朝的禅宗僧人,赤松德赞也将他们安排在拉萨翻译佛经。 相对于中观学派,禅宗简洁明了,因而获得了大量的信众,赤松德赞的王妃没庐萨墀洁莫赞(法名绛求洁赞)也支持禅宗。相对地,天竺中观学派的传播受到巨大冲击。最终双方互相攻击诋毁,达到水火不相容的局面。随天竺僧人寂护学佛法的人越来越少,于是天竺僧人奏请禁止禅宗的传播。而禅宗则奏请与天竺僧人辩论,落败者禁止传教。于是从792年开始,双方在桑耶寺举行长期的辩论。两派辩论的主要焦点是修行方法。天竺僧人的主要辩论者是莲花戒,他们主张渐悟;唐朝僧人主要辩论者是堪布摩诃衍,他们主张顿悟。吐蕃的两位重要大臣桂·墀桑雅甫拉和恩兰·达扎路恭,分别支持中观学派和禅宗。 根據追隨天竺僧人出家的巴·賽囊之著作《巴協》:禪宗與中觀派经历了长达三年的辩论之后,結果摩訶衍辭窮敗北退出拉薩。後世藏傳佛教史書大多採納與《巴協》相同的觀點,記載稱:赤松德赞宣布禅宗落败。来自天竺的佛法被吐蕃定为正统而加以弘扬,摩诃衍率领禅僧向天竺僧人献上花环之后主动离开了拉萨,返回唐朝。但是,敦煌出土的漢文禪宗文獻《頓悟大乘正理決》(794年)卻記載,摩訶衍獲得了勝利,禪宗被赤松德贊定為正統派系並得以弘揚。雖然學術界對此次辯論結果的看法不完全一致,但是一致同意:藏傳佛教此後推崇印度大乘。 《巴協》中稱:赤松德贊斷然擯棄禪宗,唐朝僧人在此次諍論之後被全部驅逐出境,禪宗經典被集中埋在桑耶寺之下作了伏藏。根據《五部遺教》中《大臣遺教》的記載,赤松德贊並沒有對禪宗採取斷然擯棄的方式,而是採取客觀地進行評論,最終將中觀派定為正統。由於《五部遺教》提到了蒙古征服吐蕃的事,它應是13、14世紀的作品,偽托為蓮花生的伏藏。 禪宗對藏传佛教部分教派的教义有一定影響,例如寧瑪派的大圓滿教法以及大手印,可能是受到禅宗中頓悟的影响。 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是中觀派,所著的《菩提道次第廣論》止觀部分將摩訶衍稱為「支那堪布」,將其見解當成反面教材來評破。西藏寺廟每年會上演,大肚子的摩訶衍被村裡的孩子嘲笑。.
查看 恩兰·达扎路恭和拉萨法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