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德米特里·乌斯季诺夫

指数 德米特里·乌斯季诺夫

#重定向 德米特里·费奥多罗维奇·乌斯季诺夫.

7 关系: 安德烈·安东诺维奇·格列奇科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吉洪诺夫伊熱夫斯克勃列日涅夫之死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柯西金苏联-阿富汗战争T-80主戰坦克

安德烈·安东诺维奇·格列奇科

安德烈·安东诺维奇·格列奇科(Андрей Антонович Гречко,Andrei Antonovich Grechko – 1976年4月26日) 曾任苏联元帅、国防部长。.

新!!: 德米特里·乌斯季诺夫和安德烈·安东诺维奇·格列奇科 · 查看更多 »

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吉洪诺夫

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吉洪诺夫(Никола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Тихонов;Nikolai Aleksandrovich Tikhonov;)是冷戰時期烏克蘭裔蘇聯政治人物。 尼古拉·吉洪诺夫于1976年至1980年被任命为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1980年至1985年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作为苏联的政府首脑,吉洪诺夫是在苏联停滞时期后期负责文化和经济。他部长会议主席的职务于1985年被尼古拉·雷日科夫所取代。同年,他失去了他在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的席位,但他在中央委员会中的席位一直保留,直到1989年。.

新!!: 德米特里·乌斯季诺夫和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吉洪诺夫 · 查看更多 »

伊熱夫斯克

伊熱夫斯克 (俄語:Иже́вск;烏德穆爾特語:Иж)是俄羅斯烏德穆爾特共和國首府。2002年人口632,140人,是俄國人口第二十多的城市。 伊热夫斯克过去是一个工业城市,其特点为各式各样的金属制造,尤其是机械和武器。伊热夫斯克是俄罗斯最著名的步枪建造点之一,米哈伊尔·卡拉什尼科夫在这里设计了他著名的AK-47突击步枪,卡拉什尼科夫生前也生活在这里。这里也是汽车和摩托车生产基地——品牌名称为依兹(IZH)。另外这里是NBA猶他爵士的安德烈·基里連科的出生地,他的昵称为“AK-47”(來自他的名字Andrei Kirilenko,和他的球衣號碼47)。.

新!!: 德米特里·乌斯季诺夫和伊熱夫斯克 · 查看更多 »

勃列日涅夫之死

1982年11月10日,苏联共产党第三任总书记、苏联第五位最高领导人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在多年痼疾之后死于心脏病,享年75岁。11月11日,官方正式通过苏联的电台和电视台发布他的死讯。经过5天的全国哀悼后,苏联官方为其举行国葬,并将之葬于克里姆林宫红场墓园。接替勃列日涅夫出任总书记的尤里·安德罗波夫被任命为勃列日涅夫治丧委员会主席。勃列日涅夫的葬礼于11月15日在莫斯科举行。 葬礼邀请了32位国家元首、15位政府首脑、14位外国使节和4位王子出席。时任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拒绝参加,但派遣了时任副总统乔治·老布什出席。安德罗波夫、德米特里·乌斯季诺夫、阿纳托利·亚历山德罗夫和一位工人代表在葬礼上发表了演讲。.

新!!: 德米特里·乌斯季诺夫和勃列日涅夫之死 · 查看更多 »

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柯西金

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柯西金(Алексей Николаевич Косыгин,Alexei Nikolayevich Kosygin,),苏联政治人物,1964年10月15日至1980年10月23日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任期长达14年,是苏联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总理,也是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任内最重要的副手之一。 柯西金1919年加入苏联红军,参加了苏联国内战争。战后,柯西金被送往列宁格勒接受培训,其后赴西伯利亚工作,1927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30年代,柯西金进入学习,毕业后成为当地一家纺织厂厂长。1938年,柯西金出任列宁格勒人民委员会主席(相当于市长)。 1939年,柯西金进入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并担任苏联中央政府纺织人民委员(相当于部长)。1940年,柯西金被任命为人民委员会(即苏联部长会议的前身)副主席,主管消费品生产工作。1943年起,他还兼任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 1946年,柯西金成为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48年成为政治局正式委员。 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后,勃列日涅夫继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而柯西金接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相当于总理)一职,直到1980年去世前夕方才卸任。.

新!!: 德米特里·乌斯季诺夫和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柯西金 · 查看更多 »

苏联-阿富汗战争

苏联-阿富汗战争是指1979年12月末蘇聯入侵阿富汗,导致长达共九年零三个月的戰爭。蘇聯原預計在3個月內結束,這次入侵被認為是其對外政策的重大失敗。 1973年阿富汗共和國成立後,蘇聯大力支持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等激進政黨,力图使阿富汗在經濟上更加依賴蘇聯,令其反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有密切關係的巴基斯坦。因此,虽然歷屆阿富汗政府雖然都曾尝试改革,但均以失败告终。1978年四月革命中,人民民主黨激進分子推翻阿富汗政府,暗殺了其第一任領導人,組織新政府並由黨總書記努尔·穆罕默德·塔拉基出任國家元首(革命委員會主席)。新政府的無神論立場及其推行的變革引起民間反對者組織的武裝反抗。,ICRC。塔拉基在1979年9月被其副手部長會議主席(總理)哈菲佐拉·阿明在政變中所取代,哈菲佐拉強調國家自主性、外交獨立等,顯然並不是勃列日涅夫政府所中意的人選。在蘇方警告不效後,同年12月27日阿明與家眷等遭蘇軍特種部隊殺害,蘇聯支持的另一名左翼分子巴布拉克·卡爾邁勒上臺出并出任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總書記。人民民主黨政府的內部鬥爭導致權威大減,反政府武裝日益壯大。卡爾邁勒随即要求並接受蘇聯增加援助鎮壓反政府武裝,准备已久的蘇聯軍隊大舉入侵阿富汗。.

新!!: 德米特里·乌斯季诺夫和苏联-阿富汗战争 · 查看更多 »

T-80主戰坦克

T-80是苏联研制的主战坦克,由T-64发展而来,自1976年服役至今,外号“飞行坦克”(俄语:"Летающий Танк")。这是历史上第一款量产的全燃气涡轮动力主战坦克早在1971年,瑞典的S型坦克已经使用燃气轮机了,但S型坦克的燃气轮机仅用于加速,平时的动力由柴油发动机提供。。由于T-80的研发生产单位分布在俄罗斯和乌克兰,因此苏联解体后两国独立继续发展T-80系列,并衍生出T-80U(俄罗斯)、T-84(乌克兰)等新型号。除了俄罗斯、乌克兰等前苏联国家,塞浦路斯、巴基斯坦、韩国Kolekcja Czołgi Świata, Issue 8, p 13、也有T-80及各种衍生型号服役。.

新!!: 德米特里·乌斯季诺夫和T-80主戰坦克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