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

指数 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

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Friedrich Wilhelm Bessel,),德国天文学家及數學家。他精确测定了岁差常数和恒星视差。 贝塞尔出身贫寒,少年时只读过4年书。15岁在商行当学徒,尤其对国际贸易感兴趣。此后,他逐渐对天文学产生了兴趣,开始自学数学和天文学。 1810年,他被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任命为柯尼斯堡天文台台长,直到去世。.

23 关系: 卡爾·弗里德里希·高斯天体测量学天狼星天津增廿九太陽儀太陽系年表以人名命名的恆星弗里德里希·阿格兰德光年克里斯蒂安·奥古斯特·弗里德里希·彼得斯織女一约翰·希罗尼穆斯·施罗特白矮星视差詹姆斯·布拉德雷贝塞尔贝塞尔陨石坑阿尔万·格雷厄姆·克拉克柯尼斯堡柯尼斯堡天文台恆星天文學年表恆星視差月球環形山列表 (A-B)

卡爾·弗里德里希·高斯

约翰·卡爾·弗里德里希·高斯(Johann Karl Friedrich Gauß;), 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大地测量学家,生于布伦瑞克,卒于哥廷根。高斯被认为是历史上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Dunnington, G. Waldo.

新!!: 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和卡爾·弗里德里希·高斯 · 查看更多 »

天体测量学

天体测量学或測天學(Astrometry)是天文学中最古老也是最基礎的一個分支,主要以測量恆星的位置和其他會運動天體的距離和動態。他是傳統科學中的一個子科目,後來發展出以定性研究為主體的位置天文學。天文測量學的歷史,在西方可以追溯到依巴谷(Hipparchus),他編輯了第一本的星表,列出了肉眼可見的恆星並發明了到今天仍沿用的視星等的尺標。現代的天體測量學建立在白塞耳的基本星表上,這是以布拉德雷在西元1750至1762年間的測量為基礎,提供了3,222顆恆星的平均位置。 除了提供天文學家基本的參考座標系作為她們在天文觀測報告之用外,天文測量學也是天體力學、恆星動力學和星系天文學等學門的基礎。在觀測天文學中,天文測量的技術協助鑑別出各種天體獨特的運動。他的設備也用於守時(keeping time),因為協調世界時(UTC)是在確切觀測地球自轉的基礎上,以閏秒的調整與原子時間取得協調與一致。天文測量學也與極端複雜的宇宙距離尺度有所關聯,因為他用於建立視差以估計銀河系內恆星的距離。.

新!!: 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和天体测量学 · 查看更多 »

天狼星

天狼星(Bd:α CMa)是夜空中最亮的恆星,其視星等為-1.46,幾乎為第二亮恆星老人星的兩倍。它的英文名稱為Sirius,讀法為/sɪɹiəs/,源自古希臘語的Σείριος。天狼星根據拜耳命名法的名稱為大犬座α星。我們肉眼以爲是一顆恆星的天狼星,實際上是一個聯星系統,其中包括一顆光譜型A1V的白主序星和另一顆光譜型DA2的暗白矮星伴星天狼星B(Bd:α CMa B)。 天狼星如此之亮除了因爲其原本就很高的光度以外,還因爲它距離太陽很近。天狼星距離地球約2.6秒差距(約8.6光年),並是最近的恆星之一。天狼星A的質量為太陽的兩倍,而絕對星等為1.42等。它比太陽亮25倍,但光度明顯比其它亮星較暗,如對比老人星或參宿七。此雙星系統有約二億至三億年歷史,而初期是由兩顆藍色的亮星組成。更高質量的天狼星B耗盡了能源,成爲一顆紅巨星,然後又漸漸削去外層,約在一億二千萬年前坍塌成爲今天的白矮星狀態。 中國古代星象學說中,天狼星是「主侵略之兆」的惡星。屈原在《九歌·東君》中寫到:「舉長矢兮射天狼」,以天狼星比擬位於楚國西北的秦國;而蘇軾《江城子》中「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以天狼星比擬威脅北宋西北邊境的西夏。.

新!!: 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和天狼星 · 查看更多 »

天津增廿九

天鵝座61 (英語:61 Cygni)有時也被稱為貝塞爾星(Bessel's Star)或皮亞齊飛行之星(Piazzi's Flying Star),中國傳統名稱天津增廿九,是一個位於天鵝座的雙星系統,由一對K型橙矮星所組成,彼此互相以659年的週期運轉,形成一個目視雙星系統。因為天鵝座61雙星的視星等分別為5及6等,所以它們對於一個沒有使用光學儀器的觀測者而言是非常不顯眼的恆星。 天鵝座61首先引起天文學家的注意是因為它的自行運動相當快速。德國天文學家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在1838年估算天鵝座61與地球的距離大約為10.4光年,這個數值與實際距離11.4光年已經非常接近,這是天文學家第一次使用恆星視差來測量估算太陽以外的恆星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在20世紀中,曾有幾個不同的天文學家提出觀測到大質量行星環繞天鵝座61其中1顆恆星的報告,但最近高精確度的徑向速度觀測顯示這些報告都是錯誤的。直到目前為止,天文學家尚未證實這個恆星系統中存在任何行星,過去所有的發現報告現在都被視為是不可信的。.

新!!: 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和天津增廿九 · 查看更多 »

太陽儀

太陽儀(Heliometer,來自希臘文「太陽」和「量測」)是一個原始設計作為量測不同季節時太陽直徑差異的儀器。.

新!!: 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和太陽儀 · 查看更多 »

太陽系年表

這是太陽系的天文學年表,列出人類對太陽系的主要發現與研究成果。.

新!!: 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和太陽系年表 · 查看更多 »

以人名命名的恆星

在過去幾個世紀中,只有很少數的恆星能在符合天體命名慣例下,被以人名來命名。多數的恆星不是使用傳統的名稱(主要來自各民族的傳統或阿拉伯文),就是採用星表的編號。.

新!!: 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和以人名命名的恆星 · 查看更多 »

弗里德里希·阿格兰德

弗里德里希·阿格兰德(Friedrich Wilhelm August Argelander,),普鲁士天文学家,编辑出版了波恩星表。.

新!!: 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和弗里德里希·阿格兰德 · 查看更多 »

光年

光年(light-year)是長度單位之一,指光在真空中一年時間內傳播的距離,大約9.46兆千米(9.46千米或英里。 光年一般用於天文學中,是用來量長度很長的距離,如太陽系跟另一恆星的距離。光年不是時間的單位。 天文學中另三個常用的單位是秒差距、天文單位與光秒,一秒差距等於3.26光年,一天文單位為149,597,870,700公尺,一光秒是光一秒所走的距離為299,792,458公尺。 例如,世界上最快的飛機可以達到每小時1萬1260千米的時速(2004年11月16日,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飛機最高速度紀錄是1萬1260千米/小時),依照這樣的速度,飛越一光年的距離需要用9萬5848年。而常見的客機大約是885千米/小時,這樣飛行1光年則需要122萬0330年。目前人造的最快物體是2016年7月5日抵達木星極軌道的朱諾號(2011年8月5日發射升空),最高速度為73.61千米/秒(即約26萬5000千米/小時),這樣的速度飛越1光年的距離約需要4075年的時間。.

新!!: 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和光年 · 查看更多 »

克里斯蒂安·奥古斯特·弗里德里希·彼得斯

克里斯蒂安·奥古斯特·弗里德里希·彼得斯(Christian August Friedrich Peters,)是一位德国天文学家,也是天文学家卡尔.弗里德里希.威廉.彼得斯的父亲。 1806年9月7日彼得斯出生于汉堡,是一位商人的儿子,虽然他没有完整地上完高中,但获得了良好的数学和天文学知识。1826年他成为了阿尔托纳天文台海因里希·克里斯蒂安·舒马赫的助理。在舒马赫的鼓励下,他继续攻读天文学,并在柯尼斯堡大学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的指导下获得了博士学位。1834年,他成为汉堡天文台助理,1839年转至普尔科沃天文台工作。1849年受聘为柯尼斯堡大学天文学教授,不久,接替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担任柯尼斯堡大学天文台台长。1854年他出任阿尔托纳天文台台长兼天文学通报总编。彼得斯一生都在编辑这本杂志,共主管该刊物58期。1872年他随天文台迁至基尔,在那里继续着自己的工作。1866年,被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由于他在1856年所记录的有关使用平均绝对离差的精度估计,彼得斯成为了有关误差理论中的专用名词。 1852年,彼得斯被授予英国皇家天文学会金质奖章。1880年5月8日他在基尔去世,享年73岁。.

新!!: 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和克里斯蒂安·奥古斯特·弗里德里希·彼得斯 · 查看更多 »

織女一

織女一又稱為織女星或天琴座α(α Lyr,α Lyrae),是天琴座中最明亮的恆星,在夜空中排名第五,是北半球第二明亮的恆星,僅次於大角星。它與大角星及天狼星一樣,是非常靠近地球的恆星,距離地球只有25.3光年;它也是太陽附近最明亮的恆星之一。在中國古代的「牛郎織女」神話中,織女為天帝孫女,故亦稱天孫。 天文學家對織女星進行過大量的研究,因此它「無疑是天空中第二重要的恆星,僅次於太陽」。織女星大約在西元前12,000年曾是北半球的極星,但因歲差現象地球自轉軸傾斜,再加上日月對地球各部份的引力並不一致,使地球自轉軸緩慢轉圈,週期約兩萬六千年,稱為歲差現象。,它在13,727年會再度成為北極星,屆時它的赤緯會達到+86°14'。織女星是太陽之外第一顆被人類拍攝下來的恆星,也是第一顆有光譜記錄的恆星。它也是第一批經由視差測量估計出距離的恆星之一。織女星也曾是測量光度亮度標尺的校準基線,是UBV測光系統用來定義平均值的恆星之一。在北半球的夏天,觀測者多半可在天頂附近的位置見到織女星,因為身為天文學上星等的標準,其視星等被定義為0等,因此天文學家會以織女星作為光度測定的標準。 織女星的年齡只有太陽的十分之一,但是因為它的質量是太陽的2.1倍,因此它的預期壽命也只有太陽的十分之一;這兩顆恆星目前都在接近壽命的中點上。織女星的光譜分類為A0V,其溫度比天狼星的A1V高一點。它仍处於主序星階段,透過把核心內的氫聚變成氦來發光發熱。織女星比氦重(原子序數較大)的元素豐度異常的低,織女星光度有輕微的周期性變化,因此天文學家懷疑它是一顆變星。它的自轉相當快速,赤道自轉速度是每秒274公里。離心力的影響導致恆星的赤道向外突起,溫度的變化通過光球表面在極點達到最大值。地球上的觀測者視線正朝著織女星的極點。天文學家經過測定後,得知織女星每12.5小時自轉一周,整顆恆星呈扁平狀,赤道直徑比兩極大了23%。 天文學家觀測到織女星紅外線輻射超量,顯示織女星似乎有塵埃組成的拱星盤。這些塵粒可能類似於太陽系的柯伊伯带,是岩屑盤中的天體碰撞產生的結果。這些由於塵埃盤造成紅外線輻射超量的恆星被歸類為類織女恆星。織女星盤的分布並不規則,顯示至少有一顆大小類似木星的行星環繞著織女星公轉。.

新!!: 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和織女一 · 查看更多 »

约翰·希罗尼穆斯·施罗特

约翰·希罗尼穆斯·施罗特(1745年8月30日,埃尔福特-1816年8月29日,下萨克森州利林塔尔),是一位德国天文学家。.

新!!: 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和约翰·希罗尼穆斯·施罗特 · 查看更多 »

白矮星

白矮星(white dwarf),也稱為簡併矮星,是由简并态物质構成的小恆星。它們的密度極高,一顆質量與太陽相當的白矮星體積只有地球一般的大小,微弱的光度則來自過去儲存的熱能。在太陽附近的區域內已知的恆星中大約有6%是白矮星。這種異常微弱的白矮星大約在1910年就被亨利·諾利斯·羅素、愛德華·皮克林和威廉·佛萊明等人注意到, p. 1白矮星的名字是威廉·魯伊登在1922年取的。 白矮星被認為是中、低質量恆星演化階段的最終產物,在我們所屬的星系內97%的恆星都屬於這一類。, §1.

新!!: 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和白矮星 · 查看更多 »

视差

視差是從兩個不同的點查看一個物體時,視位置的移動或差異,量度的大小位是這兩條線交角的角度或半角度。這個名詞是源自希臘文的παράλλαξις(parallaxis),意思是"改變"。從不同的位置觀察,越近的物體有著越大的視差,因此視差可以確定物體的距離。 从目标看两个点之间的夹角,叫做这两个点的视差角,两点之间的距离称作基线。 天文學家使用視差的原理測量天體的距离,包括月球、太陽、和在太陽系之外的恆星。例如,依巴谷衛星測量了超過100,000顆鄰近恆星的距離。這為天文學提供了測量宇宙距離尺度的階梯,是其它測距方法的基礎。在此處,"視差"這個名詞是兩條到恆星的視線交角的角度或半角度。 一些光學儀器,像是雙筒望遠鏡、顯微鏡、和雙鏡頭單眼反射相機,會以略為不同的角度觀看物體,都會受到視差的影響。許多動物的兩隻眼睛有著重疊的視野,可以利用視差獲得深度知覺;此一過程稱為立體視覺。這種效果在電腦視覺用於電腦立體視覺,並有一種裝置稱為視差測距儀,利用它來測量發現目標的距離,也可以改變為測量目標的高度。 一個簡單的,日常都能見到的視差例子是,汽車儀表板上"指針"顯示的速度計。當從正前方觀看時,顯示的正確數值可能是60;但從乘客的位置觀看,由於視角的不同,指針顯示的速度可能會略有不同。.

新!!: 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和视差 · 查看更多 »

詹姆斯·布拉德雷

詹姆斯·布拉德雷(James Bradley,),英格兰天文学家。1725-1728年间,布拉德雷试图观测视差,却发现了光行差,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地球运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1728年后,他又经过近二十年的观测,发现了地轴的章动。布拉德雷从1742年起至去世一直担任皇家天文学家,1748年获得科普利奖章。.

新!!: 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和詹姆斯·布拉德雷 · 查看更多 »

贝塞尔

贝塞尔可以指:.

新!!: 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和贝塞尔 · 查看更多 »

贝塞尔陨石坑

贝塞尔陨石坑(Bessel)是月球正面位于澄海中部的一座小撞击坑,约形成于32-11亿年前的爱拉托逊纪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1834年德国天文学家约翰·海因里希·冯·马德勒次对它进行过描述。该陨坑名称取自十九世纪德国数学家暨天文学家,坚信月球上没有大气层和生命的"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1784年-1846年),1935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新!!: 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和贝塞尔陨石坑 · 查看更多 »

阿尔万·格雷厄姆·克拉克

阿尔万·格雷厄姆·克拉克(Alvan Graham Clark)是一位美国天文学家和望远镜制造商。 1832年7月10日,他出生在马萨诸塞州福尔里弗,是阿尔万·克拉克的儿子,阿尔万·克拉克父子公司创始人之一。 1862年1月31日,当他在测试马萨诸塞州剑桥港一架新的18.5英寸(47厘米)口径大型折射电望远镜时,第一次观测到了一颗白矮星。这颗天狼星B或昵称为"小狗"的发现,证明了1844年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的假设-夜空中最亮的天狼星(视星等为−1.46)有一颗扰动它运行的隐形伴星。克拉克使用当时最大的折射望远镜透镜和美国最大的望远镜,观察了8级视星等伴星。 克拉克的18½英寸折射望远镜后来交付给他的用户,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伊利诺伊州埃文斯顿西北大学迪尔伯恩天文台(Dearborn Observatory),今天它仍然在使用 。.

新!!: 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和阿尔万·格雷厄姆·克拉克 · 查看更多 »

柯尼斯堡

柯尼斯堡(又譯:哥尼斯堡,德语:Königsberg、立陶宛语:Karaliaučius、低地德语:Königsbarg、波兰语:Królewiec)即如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首府加里宁格勒,位于桑比亚半岛南部,由条顿骑士团北方十字军于1255年建立,先后被条顿骑士团国、普鲁士公国和东普鲁士定为首都或首府。柯尼斯堡曾是德国文化中心之一,伊曼努尔·康德、E·T·A·霍夫曼和达维德·希耳伯特都曾在此居住过。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柯尼斯堡在1944年遭受盟军轰炸而损失惨重。1945年柯尼斯堡战役后,苏联红军占领城市。战后,根据《波茨坦协定》,柯尼斯堡成为苏联领土。1946年,为纪念刚逝世的苏联共产党和苏维埃国家领导人米哈伊尔·加里宁,柯尼斯堡更名为加里宁格勒。.

新!!: 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和柯尼斯堡 · 查看更多 »

柯尼斯堡天文台

柯尼斯堡天文台(德語:Sternwarte Königsberg)是東普魯士時代的柯尼斯堡大學附屬天文台,現處俄羅斯加里寧格勒州境內。曾任該天文台台長的天文學家有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弗里德里希·阿格兰德、阿杜爾·奧威爾斯等。該天文台於1838年首次由貝塞爾以太陽儀視差方式成功測定恆星的距離(參見恆星視差)。1851年該天文台首次完整觀測一次日食過程。1944年該天文台於英國皇家空軍空襲中毀損。.

新!!: 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和柯尼斯堡天文台 · 查看更多 »

恆星天文學年表

*本表為恆星天文學年表,以下譯自英文維基同名條目。.

新!!: 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和恆星天文學年表 · 查看更多 »

恆星視差

恆星視差是天文學中因為恆星距離產生視差的效應。它是恆星際尺度的視差,經由天文測量學,視差可以直接測量出一顆恆星與地球的準確距離。它曾是天文學辯論了數百年的議題,但是因為太困難了,在19世紀初期才取得了最接近幾顆恆星的值。即使在21世紀,恆星視差的測量已經達到銀河系的尺度,但大多數的距離測量還是經由紅移的計算或是其它的方法。 視差通常是由地球在軌道上不同的位置,導致觀察到近距離的恆星相對於遙遠的天體移動到不同位置獲得的。經由觀察視差,測量角度和利用三角學,可以測量不同物體在空間中的距離,通常是恆星,但在太空中的其它天體也可以。 因為其它的恆星都非常遙遠,因此測量的角度都非常小,而且需要利用瘦三角形逼近,一個天體的距離 (以秒差距測量) 是視差值 (以角秒測量) 的倒數: d (\mathrm).

新!!: 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和恆星視差 · 查看更多 »

月球環形山列表 (A-B)

没有描述。

新!!: 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和月球環形山列表 (A-B)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贝塞尔,F.W.贝塞耳贝赛耳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