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威利·梅塞施密特

指数 威利·梅塞施密特

威廉·艾梅爾·“威利”· 梅塞施密特(Wilhelm Emil "Willy" Messerschmitt,)是一位著名的德國飛機設計家和製造家。梅塞施密特出生在德國法蘭克福,生父是一位酒商。他的繼父是一位任教於慕尼黑藝術學院的美國教授-卡爾·馮·馬爾。他是1938年第二届德国国家艺术与科学奖获奖者。 梅塞施密特最出名的設計大概就是屬於與華特·雷特爾共同研發的Bf 109戰鬥機了。Bf 109戰鬥機在二次世界大戰中成為德國空軍最重要的戰鬥機。直至今日,它仍然是產量最多的戰鬥機,大約有35,000架。另一架梅塞施密特所設計的飛機-Me 209戰鬥機,則打破了活塞螺槳飛機平飛速度的世界絕對記錄。他的公司-梅塞施密特也製造了世界第一種服役的噴射戰鬥機,雖然梅塞施密特本人並沒有親自參與設計。.

14 关系: 发明家列表德國國家藝術與科學獎Bf 109戰鬥機Bf 110戰鬥機風起風起 (漫畫)艾爾哈德·米爾希Me 209-II戰鬥機Me 262戰鬥機梅塞施密特梅塞施密特Bf 108梅塞施密特M20漢斯-約阿希·馬西里慕尼黑工业大学

发明家列表

发明家列表羅列“物件发明家”和“方法发明家”两类。早期以“物件发明家”居多,随着世界性技术与商业不断融合、发展与深化,“方法发明家”有增多的趋势。.

新!!: 威利·梅塞施密特和发明家列表 · 查看更多 »

德國國家藝術與科學獎

德國國家藝術與科學獎(Deutscher Nationalpreis für Kunst und Wissenschaft)是一項由阿道夫·希特勒在1937年為代替諾貝爾獎而創立的獎項(在1935年德國反納粹作家卡爾·馮·奧西茨基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之後,希特勒禁止德國人接受諾貝爾獎)。這個獎章由Müller-Erfurt設計,並創造了鑲滿鑽石的飾墜的形式。實際上,由於它太重,只得創造一種特殊的托架在佩戴者的夾克上保持它。一個非常精美的禮品盒包裝著這個飾墜,獎項還附加一個紅白相間的腰帶。 獎章的正面是古希臘重裝備步兵的圖像,四周寫著:FÜR KUNST UND WISSENSCHAFT(為藝術和科學),還加以了裝飾。除了獎章和獎項腰帶,還有10萬德國馬克獎金。每年9月公布本年得獎人,並於翌年1月舉行頒獎典禮,由希特勒親自授獎。 1937年和1938年國家獎共被授予過9人,翌年大戰爆發後即停頒,使其成為在纳粹德国頒獎得最少的獎項之一,甚至比德意志勳章還少。.

新!!: 威利·梅塞施密特和德國國家藝術與科學獎 · 查看更多 »

Bf 109戰鬥機

梅塞施密特Bf 109是納粹德國空軍於1930和40年代使用的單座戰鬥機。在當時它的多項特點,使它屬於新一代的戰鬥機,如:下单翼(機翼位於機身下方)、全罩式座艙、可收放起落架以及全金屬製造的機身與機翼。 此機於1935年5月首次飛行,一直到大戰結束,此機與1941年中開始服役的Fw 190,成為納粹空軍的標準戰鬥機。此期間多國空軍採用此機,包括芬蘭、南斯拉夫、克羅埃西亞、羅馬尼亞、匈牙利、義大利、瑞士。此機的應用超越其最初設計的目的,在戰爭中,此機衍生機型包括戰鬥轟炸機、夜間戰鬥機、和偵察機。是歷史上生產數量最多的戰鬥機。 它是德國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生產數量最大(不算戰後生產的,超過三萬架),生產時間最久(德國本身從1936年生產到1945年初),產生空戰王牌最多(世界三大空戰王牌皆是駕駛Bf-109出身:埃里希·哈特曼擊落352架敵機世界第一,格爾哈德·巴克霍隆擊落301架敵機為第二,京特·拉爾擊落275架敵機為第三)的戰鬥機。Bf 109也是德國空軍最重要的日間戰鬥機,不僅僅是液冷式引擎戰鬥機的傑作之一,也是二戰時期最有名的機種之一。 最常與Bf 109放在一起比較的要算是英國的噴火戰鬥機,這兩架戰鬥機不僅從大戰初期較勁到結束,戰場從北非到蘇聯,戰後還在中東交過手。而最讓人感受到歷史的無常之處要算是Bf 109在戰後曾經改用對手噴火所使用的英國梅林液冷式發動機(西班牙授權製造的版本,型號為HA-1112),並且參加1960年代的英倫空戰電影不列顛之戰的拍攝,在其中擔任德國戰機的角色。雖然如此,但噴火(包括戰後的最後型號-MK-24)仍不能打破戰時BF-109(BF-209 V1/ME-209 V1)所創下的速度記錄。.

新!!: 威利·梅塞施密特和Bf 109戰鬥機 · 查看更多 »

Bf 110戰鬥機

梅塞施密特Bf 110(Messerschmitt Bf 110)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德國空軍使用的雙引擎重型戰鬥機,常被錯稱為Me 110。德國空軍總司令赫爾曼·戈林是Bf 110的擁護者之一,稱其為「鐵面」(Eisenseiten)。大戰爆發之前,Bf 110的後繼機種—Me 210就已開始研製,但是其與Me 410的技術問題不斷以及性能無法滿足需求,導致Bf 110仍繼續服役。Bf 110在波蘭戰役、挪威戰役與法國戰役戰役中均表現優秀,但在奪取英倫三島制空權的不列顛空戰中完全暴露出其敏捷性低劣的問題;導制許多的Bf 110飛行聯隊損失慘重,被迫退出日間作戰改任為夜間戰鬥機,使其於不列巔空戰與巴爾幹戰役、北非戰場與東線的夜戰中均勝任愉快,同時被拿來做戰鬥轟炸機為德國陸軍提供密接支援。 戰爭後期,Bf 110被改良成一款專職的夜間戰鬥機,成為夜戰部隊的主力。大戰期間德軍大部份的夜戰部隊都是以駕駛Bf 110為主,其中也包括夜間空戰英雄海因茨·沃夫岡·葹瑙佛,他參予了164次空戰並擊落了121架敵機。.

新!!: 威利·梅塞施密特和Bf 110戰鬥機 · 查看更多 »

風起

《風起》(風立ちぬ),是日本吉卜力工作室動畫導演宮崎駿以在月刊《Model Graphix》上連載漫畫《風起 妄想重返》(風立ちぬ 妄想カムバック)所改編的電影動畫。2013年7月20日在日本公映。 本片在日本上映後於2013年9月1日,由制片人在威尼斯电影节新闻发布会上發佈消息,宫崎骏已经正式宣布退休并在东京就此内容召开新闻发布会。(后宣布复出)但目前本片仍为宫崎骏导演的最后一部長篇動畫作品。.

新!!: 威利·梅塞施密特和風起 · 查看更多 »

風起 (漫畫)

《風起》(風立ちぬ)是由日本動畫導演宮崎駿於2009年4月至2010年1月期間在《Model Graphix》雜誌上連載的漫畫,作品原名標題「風立ちぬ」借自日本作家堀辰雄於1938年所推出的同名小說。 此漫畫後續由宮崎駿所隸屬的吉卜力工作室於2013年;改編為同名動畫上映。.

新!!: 威利·梅塞施密特和風起 (漫畫) · 查看更多 »

艾爾哈德·米爾希

艾爾哈德·阿爾弗雷德·理查·奧斯卡·米爾希(Erhard Alfred Richard Oskar Milch,)是納粹德國的一位空軍元帥,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德國重新建立空軍擁有極大的功勞,他的元帥軍銜主要也是因此而得,還曾被刊登於1940年8月26日當期的《時代》雜誌封面。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米爾希繼續擔任戰時管理德國空軍飛機生產的核心人物,但在研發主力戰機的後續機種上有重大疏失,使得德國軍機舊化、服役時間太長而被盟軍超越;另外還長期於空軍中持以攬權作風,對參謀部與各大小機關事務加以干涉,造成內部權力鬥爭的局面。米爾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被紐倫堡後續審判起訴涉及將戰俘、平民用於人體實驗與強迫勞動,並判處終身監禁,但在1954年1月即獲釋,於1972年逝世。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米爾希具有猶太人血統,也是德軍為數不多的猶太裔軍人裡最高軍階者。.

新!!: 威利·梅塞施密特和艾爾哈德·米爾希 · 查看更多 »

Me 209-II戰鬥機

梅塞施密特Me 209-II(Messerschmitt Me 209-II)是由德國梅塞施密特公司在二次世界大戰時設計出的一架高性能戰鬥機(原型)。「209」這個型號事實上被用於兩個不同的設計方案。一個是梅塞施密特Me 209,用於突破飛行紀錄的特種機種,但是因為種種技術限制而無法改作實戰用途。第二個即是Me 209-II,用來汰換之前在二戰初期為德國空軍立下不少汗馬功勞的梅塞施密特Bf 109.

新!!: 威利·梅塞施密特和Me 209-II戰鬥機 · 查看更多 »

Me 262戰鬥機

梅塞施密特Me 262「飛燕」(Messerschmitt Me 262 Schwalbe)是德国梅塞施密特飞机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为德国空军制造的一種噴射戰鬥機。该机于1944年夏末首度投入實戰,成為人類航空史上第一種投入实战的噴射機,與同一时期英国制造的流星式戰鬥機齊名。 德國飛行員稱Me 262為渦輪(Turbo),盟軍則稱之為暴風鳥(Stormbird)。雖然燃料以及稀有金屬的缺乏使得Me 262大战中未能完全发挥其性能优势,德国飞行员驾驶该型战斗机在二战期间仍取得擊落約509架敵機(含轟炸機),自损100架的战绩。.

新!!: 威利·梅塞施密特和Me 262戰鬥機 · 查看更多 »

梅塞施密特

梅塞施密特股份有限公司(德语:Messerschmitt AG)是一家著名的德國飛機製造商。所開發的飛機在二次世界大戰有著出色的表現,如Bf 109戰鬥機和Me 262戰鬥機。公司於戰後繼續經營,後與航太馬特拉飛彈公司(Aerospatiale Matra,亦稱法國宇航)和(DaimlerChrysler Aerospace AG)合併成為歐洲航空防衛暨太空公司(European Aeronautic Defence and Space Company EADS N.V.,簡稱EADS),2014年EADS又重组成为了今天的欧洲空中巴士集团。.

新!!: 威利·梅塞施密特和梅塞施密特 · 查看更多 »

梅塞施密特Bf 108

梅塞施密特Bf 108“颱風”(德语:Messerschmitt Bf 108 Taifun)是威利·梅塞施密特任職巴伐利亞飛製造廠(即是後來的梅塞施密特)所設計的一種四座位飛機,前方是典型的雙座位教練機設計而後座還能坐兩名乘客,故除了作為教練機還能作為客機等多種用途,Bf 108可說是後來Bf 109戰鬥機的前身。.

新!!: 威利·梅塞施密特和梅塞施密特Bf 108 · 查看更多 »

梅塞施密特M20

梅塞施密特M20(Messerschmitt M20)是一架德國生產的單引擎單翼飛機。由巴伐利亞飛機製造廠於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開發生產。 M20由威利·梅塞施密特博士設計,提供至漢莎航空和其他航空公司。飛機於1928年2月26日進行它的處女航。它裝配著一具500馬力的BMW-V1發動機。 M20的原型機發生過幾次事故,其中一次導致了漢斯·哈克曼的身故。漢莎航空和德國民航局的頭頭艾爾哈德·米爾希對於他摯友的死亡十分的不滿,認為這一切都是梅塞施密特博士造成的,並對這位設計家產生極大的厭惡,以至於他後來極力阻饒梅塞施密特的事業發展。然而,威利·梅塞施密特還是靠他有利的人脈關係成立了梅塞施密特股份公司。.

新!!: 威利·梅塞施密特和梅塞施密特M20 · 查看更多 »

漢斯-約阿希·馬西里

汉斯·约阿希·马尔塞(Hans-Joachim Marseille,),全名漢斯-約阿希·懷特·魯道夫·齊格菲·馬爾塞(Hans-Joachim "Jochen" Walter Rudolf Siegfried Marseille),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空军”的一位王牌飞行员,常被称为“非洲之星”(Stern von Afrika)。马尔塞一共参加了三百八十二次任务,击落了一百五十八架敌机,其中的一百五十一架均在“北非战场”中获得。大部分的二戰德國空戰英雄主要的擊落紀錄大多來自東線蘇聯,他的全部戰績都是英美的西方國,因此他也是“德国空军”中击落西方飞机最多的驾驶员,同时也荣获了“钻石橡叶带剑铁十字勋章”。 马尔塞利用了他杰出的观察能力,操控和高角度偏差射击战术使他的攻击常常拥有非常大的杀伤率,在良好的环境下他的每次攻击都能够击伤或击落敌机,令他成为空战历史上最杰出的偏差射击飞行员之一。他也曾创造了在十分钟内击落八架敌机,一天里击落十七架敌机,一个月击落五十四架敌机等记录。据有些学者的计算,他击落一架飞机平均只须十五发子弹。马尔塞所属的“第二十七戰鬥機聯隊”(Jagdgeschwader 27)的“第一大队”(I./JG 27)所取得的五百八十八架战绩裡,马尔塞占了一百五十一架,达到了百分之二十六。.

新!!: 威利·梅塞施密特和漢斯-約阿希·馬西里 · 查看更多 »

慕尼黑工业大学

慕尼黑工业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 簡稱TU München及TUM),校園坐落于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是德国的一所著名大学,亦是是德国最古老的工业大学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之一,属TU9成员,于2006年10月被选为德国首批三所精英大学之一。德国科研联合会(DFG) 在2006年和2012年连续两度授予慕尼黑工业大学“精英大学”(Elite-Uni)的称号,是德国政府“未来计划”中重点资助和扶植的对象。.

新!!: 威利·梅塞施密特和慕尼黑工业大学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梅塞施米特,W.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