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奧地利帝國

指数 奧地利帝國

奧地利帝國(Kaisertum Österreich)是當時歐洲列強之一,而且為歐洲面積第三大國、人口第二大國和外交第一大國。中文中所說的奧國、奧帝國等就是指奧地利歷史上的帝國時期。該國是1804-1867年間,地跨中欧、南歐和東歐的一個強國。領土包括現在的奧地利、捷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亞、斯洛伐克、克羅地亞、北意大利、羅馬尼亞的特蘭西瓦尼亞和波蘭的加利西亚等廣大地區,首都位於今奧地利皇室轄地內的維也納。 因為奧地利皇帝直接繼承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所以在德意志地區有著絕對支配權;在國際地位上一直代表著整個德意志地區、其在國際事務的影響力遠遠凌駕於德意志第二強國普魯士之上,直到普奧戰爭被普魯士打敗後才永遠與德國分離。奧地利帝國為神聖同盟的積極推動者、發起者和最主要的成員國,在神聖羅馬帝國還沒解體的七年戰爭中、和神聖羅馬帝國解體後的拿破崙戰爭中代表著舊歐洲的封建勢力和至高無上的皇權,並身兼德意志邦聯的永久主席國,為現代奧地利共和國的前身。奧地利帝國這個名稱亦是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的奧地利和其他領地的統稱,在1867年後,奧地利帝國成為奧匈帝國的主體。 因為都是由哈布斯堡家族統治、地域遼闊的大國,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和西班牙殖民帝國三者合起來又通稱為哈布斯堡帝國。.

365 关系: A.E.I.O.U.加利西亚 (东欧)加利西亚和洛多梅里亚王国基尔埃斯特家族埃施特哈齐·帕尔卡尼奧拉公國卡尔·马克·冯·莱贝里希卡尔·车尔尼卡米洛·奔索 (加富爾伯爵)卡薩諾戰役 (1799年)卡雷尔·爱尔本卡雷尔·马哈卡雷尔·波罗弗斯基卡雷尔·施瓦岑贝格卡洛斯 (蒙特莫林伯爵)卢多维克·马宁卢布尔雅那卢布林卢德维克·斯沃博达卢森堡危机南斯拉夫南斯拉夫历史南斯拉夫王國反法同盟古斯塔夫·克林姆古斯塔夫·馬勒史塔卡赫戰役 (1799年)史塔卡赫戰役 (1800年)双头鹰吴克·斯蒂凡诺维奇·卡拉季奇吸血鬼坦斯帕達納共和國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塔爾努夫大奥地利合众国大德意志大国奥古斯特二世 (波兰)奥尔登堡大公国奥地利奥地利 (消歧义)奥地利皇帝奥地利统治者列表奥地利旗帜列表奥匈帝国奥斯特里茨战役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历史奥托·冯·俾斯麦...奥托一世 (希腊)奧地利大公國奧地利帝國奧地利人奧地利國旗奧匈帝國紋章奧爾米茨條約奧托·弗朗茨女皇帝威尼斯威尼斯门威廉·斯坦尼茨威廉·施蒂贝尔孟德爾安东尼奥·萨列里安东尼奥·路易吉·高登齐奥·朱塞佩·克雷莫纳小德意志小约翰·施特劳斯小波兰尼古拉·特斯拉尼羅河河口海戰已不存在国家列表巴伐利亞王國巴兰尼亚巴登選侯國巴黎條約 (1856年)上西里西亞鐵路不伦瑞克-吕讷堡选侯国帝国帝国列表帝皇颂中國駐英國大使列表希腊历史希腊独立战争东欧布科維納與達爾馬提亞的城市民居布雷萨诺内布拉格攻城帕多瓦帕多瓦大學帕萨罗维茨条约广州十三行乌克兰铁路亚历山大·冯·巴赫男爵亚历山大一世 (俄国)亚当·耶日·恰尔托雷斯基亞琛會議亞歷山德羅·伏打庫赫爾庫斯托扎戰役 (1848年)康斯坦丁·伊雷切克五國同盟庇護十世庇護十一世以科學家命名的國際單位列表什拉赫塔伊丽莎白皇后伊利里亚伊利里亞王國伊麗莎白 (音樂劇)伊格納齊·武卡謝維奇伊格納茲·塞麥爾維斯伊格纳齐·达申斯基弗兰蒂谢克·克列谢克弗蘭茲·馮·蘇佩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二世弗里德里希·威廉 (黑森选侯)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弗朗茨·舒伯特弗朗茨二世 (神圣罗马帝国)休蒙條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彼得大帝佛罗伦萨佛留爾人德奧合併德勒斯登戰役德国国徽德国国旗德法關係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德意志1848年革命德意志帝國陸軍德意志统一德意志邦国德意志邦聯俄罗斯帝国俄法战争土倫港之役匈牙利匈牙利历史匈牙利王国 (1526年-1867年)匈牙利自然历史博物馆匈牙利总统圖爾奈戰役包贾尼·拉约什利沃夫列強切爾諾夫策喬瓦尼·塞岡蒂尼喬治四世哈布斯堡-洛林皇朝哈布斯堡君主國哈布斯堡王朝哈布斯堡王朝君主列表冈茨公司凯撒 (头衔)內萊塔尼亞克尼格雷茨战役克羅埃西亞-斯拉沃尼亞王國克萊門斯·梅特涅克恩顿州克拉科夫自由市克拉拉·希特勒四國同盟四角防線 (意大利)倫巴第-威尼西亞王國皮埃蒙特大区皮夫卡的里雅斯特皇帝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省石勒苏益格公国玻尔兹曼大脑現有王位覬覦者列表理查德·贝尔克雷迪伯爵神圣同盟神圣同盟 (消歧义)神圣罗马帝国神聖羅馬帝國旗科普魯律時期第三羅馬第三次反法同盟第一次迪哥戰役第一次意大利独立战争第二次百年战争第二次意大利獨立戰爭第五次俄土战争第六次反法同盟第萨·伊什特万管弦樂團米哈伊尔·伊拉里奥诺维奇·库图佐夫米蘭索尔弗利诺战役維也納維也納歷史維羅納會議约翰·巴蒂斯特·万哈尔约翰·格奥尔格·阿尔布雷希茨贝格约瑟夫·富歇约瑟夫·毕苏斯基约瑟夫·斯特凡纺织会馆 (克拉科夫)维也纳会议维也纳和约 (1864年)罗马共和国 (19世纪)罗贝托一世 (帕尔马)罗森海姆-库夫施泰因铁路美學家列表美因茲戰役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美国驻奥地利大使馆美泉宫羅伯特·史都華,卡蘇里子爵烏爾姆戰役热舒夫瑪麗亞·萊蒂西亞·拉莫利諾瓦雷澤戰役瓜分波蘭申布倫條約特兰西瓦尼亚公国特里亞農條約特拉波會議莱延侯国莱比锡战役聖福若瑟聖日耳曼條約華格姆戰役菲利普·莱纳德萊巴赫會議萨克森-迈宁根萨克森自由州西班牙帝國西班牙骑术学校西羅馬帝國西蒙·格奥尔格·弗赖赫尔·冯·辛纳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马西米连诺一世骑马与砍杀:战团諾瓦拉戰役 (1849年)魯斯坦帕夏鲁塞尼亚省鲍日娜·聂姆曹娃贝尔特拉米贝希托尔德伯爵费利克斯王子 (施瓦岑贝格)费利斯·比特费迪南多一世 (两西西里)费迪南多二世 (两西西里)贾科莫·恰米奇安路德维希·玻尔兹曼路德维希三世 (黑森大公)路德维希二世 (巴伐利亚)路易十九路易十五路易十八黑森-卡塞尔伯国黑森大公国農奴制近東問題胡塞因迪伊胡赫斯特戰役 (1800年)阿尔萨斯阿爾豐斯·慕夏阿里格·博伊托阿斯佩恩-艾斯林战役阿方索十二世阿拉德十三烈士蘇黎世條約赫爾維蒂共和國门罗主义百年纪念半美元蒙扎的皇家别墅那不勒斯蓝色多瑙河里夏德·阿道夫·席格蒙迪雷根斯堡-埃克謬爾戰役雙頭鷹之死查理十世 (法兰西)柯斯丘什科起义枫丹白露条约 (1814年)恩斯特·马赫捷克西里西亞捷克斯洛伐克提洛伯國杰肖埃铁路格罗日年格林兄弟梵蒂冈囚徒歐洲協調歐本多夫殖民地比利時獨立民族自決汉斯·冯·塞克特沙文主义波希米亞王國波兰历史波兰前东部领土波兰没有灭亡波美拉尼亞波蘭國旗波旁复辟法國七月革命法國二月革命法國武裝干涉墨西哥法国军事史法瑪斯戰役法蘭西第二帝國法蘭茲·杜普勒洛雷当大使馆宫洛林王朝清朝外交滑铁卢战役濱海奧地利朱天奎戰艦战争列表 (1800年-1899年)易卜拉欣帕夏浪漫民族主义斐迪南一世 (保加利亞)斯堪的纳维亚斯韦托扎尔·博罗埃维奇斯拉沃尼亞王國新戈里察車站施瓦岑贝格统治者列表施蒂利亞公國摩德納和雷焦公國摩爾多瓦語言和民族問題摩爾達維亞牛頭郵票政治统一意大利意大利統一教宗列表教宗选举扬·聂鲁达托斯卡纳大公国拿破崙戰爭拿破仑一世拿破仑二世拿破仑:全面战争拿破仑时代拉齐维乌家族曼切華公國普丹战争普热梅希尔普魯士普魯士王國普雷斯堡和约12月2日1699年1792年俄波战争1820年1821年1830年革命1839年伦敦条约1848年匈牙利革命1848年革命1867年奥地利-匈牙利折衷方案18世纪1月21日2月12日3月15日5月22日8月27日 扩展索引 (315 更多) »

A.E.I.O.U.

A.E.I.O.U.,或AEIOU,是哈布斯堡王朝皇帝使用的格言,亦是奥地利帝国的国家格言。这个格言是由腓特烈三世发明的,这位皇帝喜欢使用缩写的、带有神秘色彩的语言。 最初腓特烈三世并没有解释A.E.I.O.U.的意义,但是他在逝世前不久用德语解释了A.E.I.O.U.的真正含义,即“Alles Erdreich ist Österreich untertan”(德文,意为“世界属于奥地利”), 然而当时还有已经流传的其它的版本:.

新!!: 奧地利帝國和A.E.I.O.U. · 查看更多 »

加利西亚 (东欧)

加利西亚(乌克兰语:Галичина;波兰语:Galicja;俄语:Галиция;德语:Galizien;意第绪语:גאַליציע‎ )是中欧历史上的一个地区名。原来被称为加利西亚的地区现在分别属于乌克兰和波兰。该地区为奥匈帝国最为贫困的省份。其名称来自于中世纪欧洲城市加利奇,最先于1206年的匈牙利史书中以“Galiciæ”的形式出现。蒙古征服俄罗斯后,加利西亚的丹尼尔亲王于1253年成为罗赛尼亚国王。1352年,加利西亚和沃里尼亚王国被波兰王国及罗塞尼亚总督领吞并。1772年第一次瓜分波兰后成为哈布斯堡家族的王冠领地,并成立了加利西亚和洛多梅里亚王国(奥属波兰)。.

新!!: 奧地利帝國和加利西亚 (东欧) · 查看更多 »

加利西亚和洛多梅里亚王国

加利西亚及洛多梅里亚王国在1772年成立,王国领土包括了今天的波兰的南部和乌克兰的西部。奥地利皇帝兼任该国的国王。克拉科夫大公国、奥斯维辛和扎托尔公国也包含在该王国内。1918年随着奥匈帝国的解体,王国被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继任,在1920年被波兰吞并,1939年,苏联趁二战占领了大部分加利西亚地区并入了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又被德国占领军划入波兰总督区内,二战后,又被并入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一部分并入波兰人民共和国。.

新!!: 奧地利帝國和加利西亚和洛多梅里亚王国 · 查看更多 »

基尔

基尔(Kiel,)是德国北部城市,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首府。面积118.4平方千米,人口233,244人(2005年)。 邻靠于波罗的海基尔湾,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该市一直是德国主要的海军基地。基尔是德国造船业中心,基尔运河的东段终点。基尔还有一所重要的大学基尔大学。 基尔的航海比赛非常有名,基尔周是全世界最大的航海赛事之一。在1936年和1972年,奥运会在柏林和慕尼黑举行时,赛艇项目都在基尔举行。.

新!!: 奧地利帝國和基尔 · 查看更多 »

埃斯特家族

埃斯特家族(Estensi,過去被稱為Este或d'Este),是一個歐洲貴族世家,家族名稱起源於義大利城鎮埃斯特,家族統治著費拉拉(1208-1598年)、摩德納和雷焦(1288年起)、法納諾(1352年起)、(1429或1451年起)、卡爾皮(1527年起)、科雷焦(1636年起)、(1711年起)、諾韋拉拉(1737年起)、馬薩和卡拉拉(1790年起),除費拉拉外,其他地區統治都於1796年被併入奇斯帕達納共和國,1814年家族復辟後於1847年統治了瓜斯塔拉,最終所有屬地在1859年併入中義大利聯合省。埃斯特家族成員包含了數位義大利親王、公爵、眾多天主教樞機、一位英國王后、一位薩丁尼亞王后、一位奧地利皇后及一位巴伐利亞王后。.

新!!: 奧地利帝國和埃斯特家族 · 查看更多 »

埃施特哈齐·帕尔

埃施特哈齐·帕尔(匈牙利语:Esterházy Pál;德语:Paul Fürst Esterházy von Galantha;1635年9月8日-1713年3月26日)是第一代埃施特哈齐亲王(1687-1713)、匈牙利巴拉丁(1681-1713,巴拉丁为官职名)、奥地利帝国陆军元帅。他同时也是一位有学问的诗人、大键琴师以及作曲家。第一次奥土战争(1663-1664)和大土耳其战争期间,他活跃于各个战役之中。宗教方面,他保持强烈的反新教态度,曾与哈布斯堡家族联合开展反宗教改革运动。1687年,帕尔获得神圣罗马帝国亲王头衔。当年12月9日,作为巴拉丁,帕尔亲自将匈牙利圣冠加冕在哈布斯堡的约瑟夫一世头上,标志着哈布斯堡家族正式成为匈牙利的世袭国王。埃施特哈齐家族的兴盛可以归功于他。 在建筑师多梅尼科·卡洛内的帮助下,帕尔加固了他的弗尔希滕施泰因城堡。他在城堡中开辟了一处宝库,以及存放埃施特哈齐家族历代祖先肖像的画廊。 作为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他在艾森施塔特的宫廷中常设有歌者和演奏者。帕尔还自己创作了55首康塔塔《天堂的和谐》并融入德意志和匈牙利的音乐元素。.

新!!: 奧地利帝國和埃施特哈齐·帕尔 · 查看更多 »

卡尼奧拉公國

没有描述。

新!!: 奧地利帝國和卡尼奧拉公國 · 查看更多 »

卡尔·马克·冯·莱贝里希

卡尔·马克·冯·莱贝里希男爵(Karl Freiherr Mack von Leiberich、1752年8月25日-1828年12月22日),奧地利軍人。拿破仑战争中巴伐利亞軍隊的實際司令官(1805年)。 出生于巴伐利亚嫩斯林根(Nenslingen)。1770年参加奥地利骑兵团。曾参加巴伐利亚王位继承战争。1778年晋升中尉,1785年封貴族,在革命战争中和法军作战,1797年晋升骑兵元帅。1804年任陆军兵站总监。他极力主张军队改革,1805年成为在巴伐利亚抗击拿破仑军队的实际司令官。由于他的失算和指挥不当,10月15日奥军在乌尔姆战役(Ulm)遭到法军合围,5万人投降。被释放后参加12月2日的奧斯特利茨战役,又遭到惨败。1806年2月到1807年6月候审,后交军事法庭,被剥夺军衔、兵权和勋章,处两年徒刑,1808年获得释放,1819年盟军获得最后胜利4年后,时间冲淡了惨败的记忆,在施瓦岑贝格亲王的请求下,他被恢复军衔和勋章。 L L L.

新!!: 奧地利帝國和卡尔·马克·冯·莱贝里希 · 查看更多 »

卡尔·车尔尼

卡尔·车尔尼(Carl Czerny,),奥地利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

新!!: 奧地利帝國和卡尔·车尔尼 · 查看更多 »

卡米洛·奔索 (加富爾伯爵)

卡米洛·奔索,加富爾伯爵(義大利語:Camillo Benso Conte di Cavour,)是義大利政治家,義大利統一運動的領導人物,曾留學過英國,也於後來成立的義大利王國擔任第一任首相。加富爾的姓氏是奔索(Benso)。.

新!!: 奧地利帝國和卡米洛·奔索 (加富爾伯爵) · 查看更多 »

卡薩諾戰役 (1799年)

卡薩諾戰役是法國大革命戰爭的一場戰役,爆發於1799年4月27日卡薩諾附近。最後由亞歷山大·蘇沃洛夫率領的奧地利帝國與俄羅斯帝國的聯軍(第二次反法同盟)獲勝。這場戰役後,更加速拿破崙想回國的心情。.

新!!: 奧地利帝國和卡薩諾戰役 (1799年) · 查看更多 »

卡雷尔·爱尔本

卡雷尔·雅洛米尔·爱尔本(Karel Jaromír Erben,1811年11月7日-1870年11月21日),捷克诗人。 他毕生从事搜集、整理和研究民间歌曲、歌谣、神话和传说故事,同时自己也创作诗歌。他编有《捷克民歌集》以及斯拉夫各民族神话和传说故事等。他的代表作是民间故事诗集《花束集》(初版于1853年),反映了捷克人民的生活和风俗习尚,描绘了捷克的锦绣河山。由于他的诗作感情真挚,风格清新,语言朴素,音调优美,《花束集》成了捷克诗歌的典范,对捷克诗歌的发展影响很大。 Category:捷克人 Category:捷克作家.

新!!: 奧地利帝國和卡雷尔·爱尔本 · 查看更多 »

卡雷尔·马哈

卡雷尔·希内克·马哈(Karel Hynek Mácha,1810年11月16日-1836年11月6日)是捷克著名的浪漫派诗人。他被称为“捷克诗歌的施洗者和培育了整个现代诗歌的精神之父”。他的代表作是抒情叙事长诗《五月》(写于1836年),它被誉为“捷克诗歌的珍珠”。他以浪漫主义的笔调,描绘了捷克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反对专制暴政的斗争,讴歌自由,思考生活的意义,抨击那些戴着假面具的虚伪、懦弱的人,反对小市民平静的牧歌式的生活,并且批评当时整个社会制度的宗教信条。当时的一些著名的批评家都不理解他和他的《五月》,称他为“浪漫主义的精神失常者”、“一个有失常态的人”。但很快人们就认识到了《五月》的价值,他也因此成了“捷克诗歌的施洗者和培育了整个现代诗歌的精神之父”。 Category:捷克人 Category:捷克作家.

新!!: 奧地利帝國和卡雷尔·马哈 · 查看更多 »

卡雷尔·波罗弗斯基

卡雷尔·哈夫利切克·波罗弗斯基(Karel Havlíček Borovský,),捷克讽刺诗人、新闻记者。他是当时捷克许多的报刊杂志的编辑或主编。他曾因积极参加反对统治捷克的哈布斯堡王朝的斗争而遭受了迫害。他也因此而被誉为民族战士。他的主要诗作有政治讽刺世纪《蒂罗尔的挽歌》、《拉弗拉国王》以及《圣弗拉基米尔的洗礼》,还有许多政治讽刺短诗。他的诗针砭时弊,笔调辛辣,诗语朴素生动,受捷克民歌影响尤深。当他去世时,警察禁止人们向他献上代表荣誉的的荆棘花冠,但鲍日娜·聂姆曹娃不顾禁令,向他献上了荆棘花冠。 B B Category:19世纪记者.

新!!: 奧地利帝國和卡雷尔·波罗弗斯基 · 查看更多 »

卡雷尔·施瓦岑贝格

卡雷尔·施瓦岑贝格(),生于布拉格。是一位捷克政治人物,现任众议员、傳統、責任、繁榮黨领导人,在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間担任捷克外长,曾担任参议员。 出身于奥地利贵族施瓦岑贝格家族。2013年1月,他参选捷克总统,最终败于米洛什·泽曼http://www.radio.cz/en/section/curraffrs/karel-schwarzenberg-a-prince-with-his-eye-on-the-castle。.

新!!: 奧地利帝國和卡雷尔·施瓦岑贝格 · 查看更多 »

卡洛斯 (蒙特莫林伯爵)

卡洛斯·路易斯·玛利亚·费尔南多·德·波旁-布拉干萨(Carlos Luís Maria Fernando de Borbón y Braganza,),出生于马德里。西班牙王室成员,蒙特莫林伯爵。是西班牙國王卡洛斯四世的长孙。者承認的西班牙國王卡洛斯六世(Carlos VI )。.

新!!: 奧地利帝國和卡洛斯 (蒙特莫林伯爵) · 查看更多 »

卢多维克·马宁

卢多维克·马宁(Ludovico Manin,1725.05.14-1802.10.24)是威尼斯共和国贵族、政治家,末任威尼斯总督。他于1789年起管理威尼斯,直至1797年拿破仑入侵后为止。.

新!!: 奧地利帝國和卢多维克·马宁 · 查看更多 »

卢布尔雅那

卢布尔雅那(斯洛文尼亚语、匈牙利语:Ljubljana),近似漢音為“溜布倆那”,德语稱莱巴赫(Laibach),意大利语稱盧比亞納(Lubiana),斯洛文尼亚的首都、該國最大城市和11個特別市之一。面积约170平方公里,人口27.86万(2007年统计)。 卢布尔雅那是斯洛文尼亚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该市是斯洛文尼亚中央政府及其各部、国会和总统的驻地。由于交通联系、产业集中、科研机构和产业传统等方面的优势,该市在斯洛文尼亚得以拥有首席经济地位。 卢布尔雅那地处阿尔卑斯山山麓的河谷盆地,风景宜人。城市的建筑氛围明显受到了来自奥地利和意大利的强烈影响,位于河畔的市中心地带,遍布文艺复兴风格、巴洛克风格、新古典主义和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古老建筑与桥梁,高地上始建于中世纪的城堡则俯瞰整个古城。卢布尔雅那的另一个特别之处,是其著名的非主流文化中心Metelkova,在反传统的青年人中颇有影响。.

新!!: 奧地利帝國和卢布尔雅那 · 查看更多 »

卢布林

卢布林(波兰语:Lublin)是波蘭東部的一個大城市,及卢布林省的首府,2004年人口355,954人。.

新!!: 奧地利帝國和卢布林 · 查看更多 »

卢德维克·斯沃博达

卢德维克·斯沃博达(Ludvík Svoboda,)捷克斯洛伐克将领和政治家。捷克斯洛伐克总统(1968年-1975年)。在1968年8月苏联军队入侵及以后期间因抵制苏联要求而大得民心。两次世界大战的民族英雄。.

新!!: 奧地利帝國和卢德维克·斯沃博达 · 查看更多 »

卢森堡危机

卢森堡危机(Luxembourg Crisis,Luxemburgkrise, Crise luxembourgeoise, Luxemburgse kwestie, Lëtzebuerg-Kris)是1867年法兰西帝国与普鲁士之间围绕卢森堡的政治地位问题的外交纠纷及对立。此次对立差点导致双方开战,但最后由《伦敦条约》和平解决了危机。.

新!!: 奧地利帝國和卢森堡危机 · 查看更多 »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西里爾字母:Југославија,拉丁字母:Jugoslavija),是1929年至2003年建立於南歐巴爾幹半島上的數個國家的總稱。以从鄂圖曼土耳其帝国独立的塞尔维亚族所建立的塞尔维亚王国为基础,经两次巴尔干战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隨著鄂圖曼土耳其帝国、奥匈帝国的戰敗,塞爾維亞和附近的各南斯拉夫人地區合併,創建了南斯拉夫聯邦。 1992年至2003年間,南斯拉夫除了塞爾維亞和黑山之外其他民族国家纷纷独立,此聯邦政體也因此而逐渐解體,南斯拉夫也随之成為歷史名詞,2006年随着黑山的公投和獨立,鬆散聯盟塞爾維亞和黑山也宣告終結。.

新!!: 奧地利帝國和南斯拉夫 · 查看更多 »

南斯拉夫历史

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西里爾字母:Југославија,拉丁字母:Jugoslavija),是1929年至2003年建立於南歐巴爾幹半島上的數個國家的總稱。以从鄂圖曼土耳其帝国独立的塞尔维亚族所建立的塞尔维亚王国为基础,经两次巴尔干战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隨著鄂圖曼土耳其帝国、奥匈帝国的戰敗,塞爾維亞和附近的各南斯拉夫人地區合併,創建了南斯拉夫聯邦。南斯拉夫素有「七條國界、六個共和國、五個民族、四種語言、三種宗教、二種文字、一個國家」的形容。1992年至2003年間,南斯拉夫除了塞爾維亞和黑山之外其他民族国家纷纷独立,此聯邦政體也因此而逐渐解體,南斯拉夫也随之成為歷史名詞,2006年随着黑山的公投独立,松散联盟塞爾維亞和黑山也告终结。.

新!!: 奧地利帝國和南斯拉夫历史 · 查看更多 »

南斯拉夫王國

南斯拉夫王国 (1918年-1945年)是一个位于巴尔干半岛的君主制国家,在一战后成立,直到二战后结束。其领土包括今天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塞尔维亚、黑山、馬其頓共和國,以及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的大部分地区。1929年之前国名是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Краљевина Срба, Хрвата и Словенаца / Kraljevina Srba, Hrvata i Slovenaca;Kraljevina Srbov, Hrvatov in Slovencev),或者简称为SHS王国 (Краљевина СХС / Kraljevina SHS)。.

新!!: 奧地利帝國和南斯拉夫王國 · 查看更多 »

反法同盟

反法同盟是1792年到1815年间欧洲各国为了对抗發生革命的法国而结成的同盟。 第一和第二次反法同盟是为了对抗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其后的五次同盟则是为了对抗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 反法同盟和法国进行了长达25年的战争。 第一和第二次反法同盟和法兰西共和国之间的战争称为法国大革命战争,后五次同盟与法兰西帝国之间的战争称为拿破仑战争。 头五次反法同盟都以失败告终,拿破仑統治的法国也因此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盛极一时。 第六次反法同盟则取得了胜利,推翻了法兰西第一帝国,而拿破仑则被流放到埃尔巴,并使得法国历史上已经灭亡的波旁王朝复辟。 第七次反法同盟则彻底击败了东山再起的拿破仑。.

新!!: 奧地利帝國和反法同盟 · 查看更多 »

古斯塔夫·克林姆

古斯塔夫·克林姆(Gustav Klimt,,又译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生於維也納,是一位奧地利知名象徵主義畫家。他創辦了維也納分離派,是維也納文化圈代表人物。 克林姆畫作的特色在於特殊的象徵式裝飾花紋,主題常圍繞著「性」、「愛」、「生」與「死」的輪迴,且畫中主角大多為女人。喜歡他畫作的人稱讚有其「沉悶美感」與大膽象徵寓意,但也招致不少保守派畫家的負面批評。 1918年,克林姆因染上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而病故。.

新!!: 奧地利帝國和古斯塔夫·克林姆 · 查看更多 »

古斯塔夫·馬勒

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作为作曲家,他是19世纪德奥传统和20世纪早期的现代主义音乐之间承前启后的--。马勒之后,十二音和无调性音乐等先锋理念崛起,传统调性音乐的辉煌时代走向终结。他的指挥成就在生前就已得到广泛认可,但他所创作的音乐一度被忽视,在纳粹德国时期甚至因其猶太身份而被禁止,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因指揮家伯恩斯坦等人的推廣而得到复兴,其音樂价值方为人所周知。到如今,马勒的音乐甚為频繁地被演出,亦有無數其作品之录音發行。 马勒是犹太人,出生于波希米亚(今捷克境内),出身并不显贵,但在很早就显露出了音乐才华。1878年,从维也纳音乐学院毕业后,他在欧洲众歌剧院中担当过指挥;并于1897年担任维也纳宫廷歌剧院(现在称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总监。在维也纳的十年--,马勒从信仰犹太教转变为信仰天主教,但由于其犹太血统,还是颇受反犹舆论的攻击和排挤。然而他的演出不仅水平优异,而且具有创新性,使他至今在历史上最伟大的歌剧指挥家中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他对瓦格纳和莫扎特舞台作品的演绎最为突出。晚年他也短暂地担任过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和纽约爱乐乐团的总监。 马勒的创作范围较窄,作品数量不多。终其一生,作曲总是指挥之外的副业。其作品绝大多数都是交响曲和歌曲。他的十部交响曲篇幅很长,最短者也接近一个小时;规模庞大,增加了乐队编--,并在第二、三、四、八几部中加入了人声;其宏篇巨製《第八交响曲》除超大編制管弦樂團外,更动用了八位独唱家和两个混声四部合唱团,首演时乐手数达一千人以上,因而得到「千人交響曲」之別稱。马勒作品的首演通常伴随着争议,很久之后才得到批评家的认可;只有《第八交响曲》在首演时就大获成功。马勒的音乐直接影响了许多第二维也纳乐派作曲家,尤其是zh:勋伯格; zh-hans:勋伯格; zh-hant:荀白克-、贝尔格和韦伯恩。此外,zh:肖斯塔科维奇; zh-hans:肖斯塔科维奇; zh-hant:蕭士塔高維契-和zh:布里顿; zh-hans:布里顿; zh-hant:布瑞頓-也为马勒所影响。1955年,国际古斯塔夫·马勒学院成立,以纪念其生平与作品。.

新!!: 奧地利帝國和古斯塔夫·馬勒 · 查看更多 »

史塔卡赫戰役 (1799年)

一次史塔卡赫戰役是第二次反法同盟的一場戰役,由法國督政府對抗奧地利帝國。法國由儒爾當率領四萬人進軍,而奧地利則由卡爾大公率領六萬人進攻。卡爾大公的親自上陣對於奧地利人來講是極為重要的,他在重重的戰鬥中,爭取等待增援部隊到來的時間。法軍被擊敗並退回了萊茵河.

新!!: 奧地利帝國和史塔卡赫戰役 (1799年) · 查看更多 »

史塔卡赫戰役 (1800年)

二次史塔卡赫戰役爆發於1800年5月3日,法軍在克魯德.拉寇比將軍的帶領下,擊敗了由洛林-維德蒙特王子帶領的奧軍。.

新!!: 奧地利帝國和史塔卡赫戰役 (1800年) · 查看更多 »

双头鹰

雙頭鷹是一個常見於歐洲各國徽章和旗幟的圖案。時至今日,雙頭鷹的圖案還留在若干斯拉夫和東歐國家的國徽或旗幟上,而他們的雙頭鷹則是引用自拜占庭帝國的國徽。.

新!!: 奧地利帝國和双头鹰 · 查看更多 »

吴克·斯蒂凡诺维奇·卡拉季奇

吴克·斯蒂凡诺维奇·卡拉季奇(Вук Стефановић Караџић,Vuk Stefanović Karadžić,,)是塞尔维亚语文学家及语言学家,是塞尔维亚语的主要改革家。他因为他的民间诗歌、传说和谚语集而被称为研究之父。他也是第一部以他新改革的语言创作的塞尔维亚语词典的作者。 他知名于国内外,并且为雅各布·格林、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和历史学家利奧波德·馮·蘭克所熟知。吴克为兰克1829年的《Serbische Revoluzion》()提供第一手资料。 他接受了多个名誉学位。.

新!!: 奧地利帝國和吴克·斯蒂凡诺维奇·卡拉季奇 · 查看更多 »

吸血鬼

吸血鬼是民间传说里的一种虚构生物,通常以人类或其他生物的血液为食。在民间传说中,不死的吸血鬼经常去造访他们的亲人,并在他们活着时住过的地方造成伤亡。他们被描写成身着裹尸布,身体浮肿,面色血红或漆黑的形象,与17世纪初期开始到今日那些瘦削,苍白的吸血鬼截然不同。虽然许多文化中都有对吸血类生物的记录,但“吸血鬼”这个名词直到18世纪初期才普及,对吸血鬼的迷信是从吸血鬼传说流行的地区(例如巴尔干半岛和东欧)涌入西欧才开始的Silver & Ursini, The Vampire Film, pp. 22-23.

新!!: 奧地利帝國和吸血鬼 · 查看更多 »

坦斯帕達納共和國

坦斯帕達納共和國或译帕达河外共和国(La Repubblica Transpadana)是一個存在於18世紀的義大利,法國控制下的一個傀儡國。1796年,拿破崙率領法國軍隊進攻北義大利,滅亡了奧地利帝國控制下的米蘭公國,建立了坦斯帕達納共和國。1797年7月9日,與奇斯帕達納共和國合併,建立奇薩爾皮尼共和國。 Category:義大利歷史 Category:傀儡政權 Category:已不存在的共和國.

新!!: 奧地利帝國和坦斯帕達納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

安德热·塔德乌什·博纳文图拉·柯斯丘什科 (波兰语:Tadeusz Kościuszko;),波兰军队领导人,波兰、立陶宛、白俄罗斯和美国的民族英雄, 擔任国家武装部队(波兰语:Najwyższy Naczelnik Siły Zbrojnej Narodowej)最高司令领导了反抗俄罗斯帝国和普鲁士王国的科希丘什科起义。 在领导1794年起义之前,他作为大陆军上校参加美国独立战争。1783年,大陆会议为感谢他对大陆军的全心投入,升他为准将,而科希丘什科也加入美国籍。 在波兰语中,人们常用Tadeusz Kościuszko,而全称Andrzej Tadeusz Bonawentura Kościuszko也可以看到。在立陶宛语中,柯斯丘什科的名字译为Tadas Kosciuška或Tadeušas Kosciuška。在白俄罗斯语中,被译为Тадэвуш Касцюшка。.

新!!: 奧地利帝國和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 · 查看更多 »

塔爾努夫

塔爾努夫 (波蘭語:Tarnów;德語:Tarnau;意第緒語:טארנא)是位於波蘭東南部的一個城市。2006年,有人口118,128人。自1999年起,塔爾努夫屬小波蘭省。之前在1975年到1998年期間,塔爾努夫屬塔爾努夫省,并且是塔爾努夫省的行政中心。在第二次瓜分波蘭中,塔爾努夫被劃入奧地利帝國內。現在的塔爾努夫是一座重要的工業城市。有「波蘭的托斯卡納」之稱。 T.

新!!: 奧地利帝國和塔爾努夫 · 查看更多 »

大奥地利合众国

大奥地利合众国(Vereinigte Staaten von Groß-Österreich)是奥地利的弗朗茨·斐迪南大公身边一些学者构思而从未实践过的设想。奥雷尔·波波维奇于1906年提出这一详细建议,其目的在於奧匈帝國的聯邦化並解決其境內嚴重的民族問題。.

新!!: 奧地利帝國和大奥地利合众国 · 查看更多 »

大德意志

大德意志(德语:Großdeutschland)是一个历史上的思潮。其作为德意志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在1848年法兰克福国民议会列席会议上就讨论过。奥地利帝国最初提出了这一构想模型,希冀建立一个包括奥地利在内的统一的德意志民族国家,且被其领导。这一模型与最终被普鲁士采用的小德意志统一解决方案所相对,且被抛弃。“小德意志”包括了除奥地利以外的所有德意志邦联国家,并听命于德意志北方普鲁士王国的霸权。 20世纪初,民族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开始兴起。又因为一战的和约《凡尔赛条约》和《聖日耳曼條約》对战败的德国惩罚过强,“大德意志”成为了一个与其反抗而带有愤怒感情的概念,并为德国和奥地利的右翼党派所用。他们的目标是共同建立一个以德意志民族为主体的民族国家,即除德奥外也包括周围以德裔人口为主的地区,无视法国和意大利的反对。纳粹主义者认为,德意志问题的解决方案应该为:在纳粹政权下建立“大德意志帝国”,在欧洲大陆占据主体地位,并协助其他非日耳曼地区(主要指斯拉夫人地区)日耳曼化。 大德意志与泛德意志(Alldeutsche)意义不同。后者为德意志帝国时期的一种极端民族主义和反犹主义的集合。 二战后,《奥地利国家条约》声明奥地利需保持独立而不与德国政治结盟。大德意志一词也更多地与纳粹主义相关。.

新!!: 奧地利帝國和大德意志 · 查看更多 »

大国

大國(Great power),又稱強權、強國,是指在國際體系中,在權力資源上擁有較高優勢的國家及被認為具有施加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的能力和專長。大國特有的具有軍事和經濟實力,以及外交和軟實力的影響力,這可能導致中或小的國家採取自己的行動之前考慮大國的意見。「綜合國力」,包括一國對他國施加影響所必備的物質性權力,如軍事能力、經濟實力;以及非物質性權力,如目前廣泛使用的概念——「軟國力」所包含的文化、價值觀、制度、生活方式的吸引力。 大國(強權)也可以分成幾種,常見的分類有二:「主要大國」(major great power)及「超級大國」(superpower),超級大國指「主要大國」中具有同時擊敗兩個以上其他同級強權實力者。另有地域大國(Regional power)的用法,指在某個洲或地區中,權力資源最具優勢的國家,但這些國家未必是整個國際體系的「主要大國」,例如阿根廷、伊朗。.

新!!: 奧地利帝國和大国 · 查看更多 »

奥古斯特二世 (波兰)

(強壯的)奥古斯特二世(波兰语:August II Fryderyk Moncny;德语:Friedrich August I der Starke,),神圣罗马帝国萨克森选帝侯(腓特烈·奥古斯特一世,1694年—1733年)及波兰国王(1697年—1706年,1709年—1733年)他被認為是17世紀末和18世紀初的宮廷輝煌的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因其身形魁梧、力大無窮而綽號「強力王」、「鐵腕」,據說可徒手折斷馬蹄鐵、單手破牆。他於年輕時(1687年)曾造訪過法王路易十四的凡爾賽宮,凡爾賽宮的華麗排場與路易十四的絕對王權非常仰慕,因此終生以路易十四為偶像。但是他一生的成就有限,只建立了薩克森的絕對君主制,並獲得王權虛設的波蘭王冠一頂;其領土與人口並無實質增加,可說是半吊子的雄圖霸業。.

新!!: 奧地利帝國和奥古斯特二世 (波兰) · 查看更多 »

奥尔登堡大公国

奥尔登堡大公国是十九世纪时德意志邦聯、北德意志邦聯和德意志帝國的邦國之一,其領土由三個獨立的部分組成 — 包括奥尔登堡、奥伊廷和比尔肯費爾德。大公國的領土大小在德意志諸國中排名第十,在德國聯邦參議院中有一票,而在德意志帝國議會中則有三名代表。.

新!!: 奧地利帝國和奥尔登堡大公国 · 查看更多 »

奥地利

奥地利共和国()通稱奥地利(Österreich ),是一个位在於中歐的内陆国家,但在歷史上也被分類成西歐或者東歐的國家國。奧地利与多國接壤,东面是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南面是意大利和斯洛文尼亚,西面是列支敦士登和瑞士,北面是德国和捷克。首都兼最大城市是維也納,人口超過170萬。國土面積,同時因阿爾卑斯山存在的緣故,奧地利成爲了一個山地國,只有32%的國土海拔低於,最高點海拔。 如今的奧地利是一個半總統制的代議民主國家,下含九個聯邦州。Lonnie Johnson 17奧地利是當今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之一,2012年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46,330美元。其人類發展指數在2014年排世界第21位。同時自1995年以來就是歐盟成員, 是OECD的創始國之一。1995年簽訂申根公約,1999年接受並于2002年起使用歐元。奧地利曾是統治中歐650年到1918年哈布斯堡王朝的核心部份,是神聖羅馬帝國和奧匈帝國的首都,並且奧地利在民族上屬於日耳曼民族的居住地,和德國、瑞士、盧森堡同為德語區,在歷史上和中歐東歐的的匈牙利、捷克、波蘭都有緊密的關聯。.

新!!: 奧地利帝國和奥地利 · 查看更多 »

奥地利 (消歧义)

可以指现在的国家:.

新!!: 奧地利帝國和奥地利 (消歧义) · 查看更多 »

奥地利皇帝

奥地利皇帝(德语:Kaiser von Österreich),中文简称奥皇,是奥地利的世袭皇帝头衔,于1804年由哈布斯堡家族的神圣罗马帝国末代皇帝、奥地利大公弗朗茨二世所创(称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一世),为历代奥地利帝国和奥匈帝国的君主们所使用,直到1918年哈布斯堡-洛林皇朝被推翻,成立奥地利共和国。.

新!!: 奧地利帝國和奥地利皇帝 · 查看更多 »

奥地利统治者列表

这是一份奥地利自成为独立封地以来各代藩侯、公爵、大公以及皇帝的名单。.

新!!: 奧地利帝國和奥地利统治者列表 · 查看更多 »

奥地利旗帜列表

這裡是奥地利相關旗幟的旗幟列表。.

新!!: 奧地利帝國和奥地利旗帜列表 · 查看更多 »

奥匈帝国

奧匈帝國(Österreich-Ungarn;Ausztria-Magyarország)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立宪制二元君主国,由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王国组成,其建立源於1867年奧匈折衷方案,1918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而灭亡。奥匈帝国由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奥匈双方在法定意义上是平等的,两国在立法、行政、司法、稅收、海關、鑄幣等领域分别享有自主權,外交和國防事务統一由帝國的中央政府處理。奥匈帝国是当时世界列强之一,国土地跨东欧、中欧和南欧,面积为欧洲次于俄国的第二大国,人口总数居欧洲第三,次于俄国和德国。 1908年,奥匈帝国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地区,为帝国存续期间少有的领土扩张,酿成波斯尼亚危机",间接为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的爆发埋下祸根。事件中,皇储斐迪南大公被塞爾維亞黑手黨的激进民族主义者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刺殺,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和德国同属同盟国一方,于1918年战败而解体,奥地利第一共和国和匈牙利王国成为奥匈帝国的法理继承国,而在奥匈帝国故土上建立起来的独立民族国家还包括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和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国等;亦有部分领土被波兰第二共和国和罗马尼亚王国继承。 奧匈帝國是多民族国家,其內政事务常需要由其国土范围内12个民族代表共同商議决定。其存续期间欧洲民族主義思潮盛行,各地民族独立思想已趨至成熟,国内民族起事和民族纠纷不断,民族问题严重,由之产生的语言分歧也使得战时军队指挥效率低下。雖然奧匈帝國在民族問題上舉步維艱,但在它所存在的约50年间整个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实现了近代化,许多开明的改革得以施行。奥匈帝国保有世界规模第四大的机械制造业体系,次于美国、德国和英国;其家用电器、电力工业设备及发电厂发电装置的制造量和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三,次于美国和德国。.

新!!: 奧地利帝國和奥匈帝国 · 查看更多 »

奥斯特里茨战役

奧斯特里茨戰役(1805年12月2日),是拿破崙戰爭中的一場著名戰役。75,000人的法國軍隊在拿破崙的指揮下,在波西米亚的奧斯特里茨村(位於今捷克境內)取得了對87,000俄羅斯-奧地利聯軍的決定性勝利。第三次反法同盟隨之瓦解,并直接导致奧地利皇帝于次年被迫取消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封號。 這場戰役因歐洲三個大國的皇帝奧皇弗朗茨二世、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崙全部親臨戰場,又稱“三皇會戰”。.

新!!: 奧地利帝國和奥斯特里茨战役 · 查看更多 »

奥斯曼帝国

鄂圖曼帝國(دولت عالیه عثمانیه,Osmanlı İmparatorluğu)為鄂圖曼人建立的帝国,创立者為--鄂圖曼一世。鄂圖曼人初居中亞,後遷至小亞細亞,日漸興盛。極盛時勢力達亞歐非三大洲,領有南歐、巴爾幹半島、西亞及北非之大部份領土,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裏海及波斯灣,北及今之奧地利和斯洛文尼亞,南及今之蘇丹與葉門。自消滅東羅馬帝國後,定都於君士坦丁堡,且以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自居。故鄂圖曼帝國的君主苏丹以自封的形式,視自己為天下之主,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基督教文化及伊斯蘭文化,因而東西文明在其得以統合。 鄂圖曼帝國位處東西文明交匯處,並掌握東西文明的陸上交通线達六个世紀之久,直接大英帝國在18世紀通過直布羅舵打通地中海航線為止。在其存在期间,不止一次實行伊斯蘭化与現代化改革,使得東西文明的界限日趨模糊。鄂圖曼帝國對西方文明影響舉足輕重,其建築師希南名留至今。16世紀,蘇萊曼大帝在位之時,日趨鼎盛,其領土在17世紀更達最高峰,控制今日中東歐不少國家。在巴巴羅薩的帶領下,其海軍更掌控地中海。 鄂圖曼帝國是15世紀至19世紀唯一能挑战崛起的歐洲基督教國家的伊斯蘭教勢力,但鄂圖曼帝國终不能抵挡近代化欧洲列強的冲击,於19世紀初趨於沒落,淪為英國、法國等列強的棋子,但其卓越的戰略地理位置使英國、法國得以利用鄂圖曼帝國阻止俄羅斯帝國對外向歐洲擴張,並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成功阻止,最終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裡敗於協約國之手,鄂圖曼帝國因而分裂。之後凱末爾領導土耳其国民运动,放弃了大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疆域,建立了主權獨立但面积较小、僅控制色雷斯及小亞細亞的土耳其共和國,鄂圖曼帝國至此滅亡。.

新!!: 奧地利帝國和奥斯曼帝国 · 查看更多 »

奥斯曼帝国历史

奥斯曼帝國的历史始于東羅馬帝國的衰落。1299年,奧斯曼土耳其人部落首領奧斯曼一世稱蘇丹(即王),正式建立奧斯曼帝国,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文化及伊斯蘭文化,使東西文明得以統合。1453年,蘇丹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滅了拜占庭帝國。16世紀初是奧斯曼帝國的強盛時期,其疆域已包括以前的拜占庭帝國和阿拉伯的大部份領土。從塞利姆一世開始,蘇丹即自稱哈里發,雄踞伊斯蘭世界的領袖地位。18世紀,奧斯曼帝國成為歐洲列強的角逐場。奧斯曼帝国於19世紀初趨於末落,並最終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裡敗於協約國之手,奥斯曼帝國因而分裂。1922年凱末爾領導起義,推翻帝國,擊退歐洲勢力,廢除了蘇丹和哈里發的制度,建立土耳其共和國,奥斯曼帝國至此滅亡。.

新!!: 奧地利帝國和奥斯曼帝国历史 · 查看更多 »

奥托·冯·俾斯麦

奥托·愛德華·利奧波德·冯·俾斯麦(Otto Eduard Leopold von Bismarck,),勞恩堡公爵,普鲁士王国首相(1862年-1890年),德意志帝国首任宰相,人称「鐵血宰相」(Eiserner Kanzler;「鐵」指武器,「血」指戰爭)、「德國的建築師」及「德國的領航員」。奉行「鐵血政策」。但他在1871年德國統一後,對外收斂鋒芒,強調自己不過是「誠實經紀人」(或翻成「誠實仲介人」)。 俾斯麦是十九世纪德國最卓越的政治家,擔任普鲁士首相期间通过一系列鐵血战争统一德意志,並成为德意志帝国第一任宰相(又译“帝国总理”)。俾斯麦是保守派,維護专制主义,镇压了19世纪80年代的社会民主主义运动;但他通过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养老金、健康和医疗保险制度,及社会保险。由于其對德國統一的貢獻,加上卓越及偉大成就,俾斯麥最後獲昇任為德意志帝國陸軍上將。在2005年德國電視二台票選最偉大的德國人活動中,他排名第九,次於第八偉大的印刷術發明者約翰內斯·古騰堡。.

新!!: 奧地利帝國和奥托·冯·俾斯麦 · 查看更多 »

奥托一世 (希腊)

希腊国王奥托一世(希腊文:Όθων, Βασιλεύς της Ελλάδος,拉丁文转写:Othon, Vasileus tis Ellados,),原名巴伐利亚的奥托·弗里德里希·路德维希(Otto Friedrich Ludwig von Bayern),巴伐利亚王子,1832年被选为近代希腊王国的首任国王。.

新!!: 奧地利帝國和奥托一世 (希腊) · 查看更多 »

奧地利大公國

奧地利大公國(德文:Erzherzogtum Österreich),神聖羅馬帝國最重要的邦國之一,為哈布斯堡君主國的權力核心,奧地利帝國的前身。將近七百年來,奧地利從一個藩侯國(Markgraftum)晉身為帝國的中心。.

新!!: 奧地利帝國和奧地利大公國 · 查看更多 »

奧地利帝國

奧地利帝國(Kaisertum Österreich)是當時歐洲列強之一,而且為歐洲面積第三大國、人口第二大國和外交第一大國。中文中所說的奧國、奧帝國等就是指奧地利歷史上的帝國時期。該國是1804-1867年間,地跨中欧、南歐和東歐的一個強國。領土包括現在的奧地利、捷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亞、斯洛伐克、克羅地亞、北意大利、羅馬尼亞的特蘭西瓦尼亞和波蘭的加利西亚等廣大地區,首都位於今奧地利皇室轄地內的維也納。 因為奧地利皇帝直接繼承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所以在德意志地區有著絕對支配權;在國際地位上一直代表著整個德意志地區、其在國際事務的影響力遠遠凌駕於德意志第二強國普魯士之上,直到普奧戰爭被普魯士打敗後才永遠與德國分離。奧地利帝國為神聖同盟的積極推動者、發起者和最主要的成員國,在神聖羅馬帝國還沒解體的七年戰爭中、和神聖羅馬帝國解體後的拿破崙戰爭中代表著舊歐洲的封建勢力和至高無上的皇權,並身兼德意志邦聯的永久主席國,為現代奧地利共和國的前身。奧地利帝國這個名稱亦是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的奧地利和其他領地的統稱,在1867年後,奧地利帝國成為奧匈帝國的主體。 因為都是由哈布斯堡家族統治、地域遼闊的大國,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和西班牙殖民帝國三者合起來又通稱為哈布斯堡帝國。.

新!!: 奧地利帝國和奧地利帝國 · 查看更多 »

奧地利人

奧地利人(德語:Österreicher)是日耳曼民族其中一個分支,形成了奧地利共和國及受其歷史文化影響地區的主要人口,而那些地區亦同時繼承了奧地利人的文化和血統。 英語Austrian一詞,在17或18世紀是主要指哈布斯堡王朝的人口,而隨後在19世紀就廣泛包括奧地利帝國(1804至1867年)的公民,亦指在1867年至1918年間內萊塔尼亞的公民。 歷史上,奧地利人被視為屬於德意志人,那是由於奧地利曾經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後來亦是德意志邦聯的成員;直到在1866年的普奧戰爭,普魯士才把德國從奧地利的手裡分離。隨著德意志帝國在1871年沒有奧地利的情況下成立(小德意志方案),加上之後第二次世界大戰和納粹主義的影響,鮮明的民族身份認同主義開始抬頭,現代的奧地利人不再認為自己是「德國人」。.

新!!: 奧地利帝國和奧地利人 · 查看更多 »

奧地利國旗

奧地利國旗是一面由三條橫間所組成的國旗,最上處和最底處都是紅色,中間是白色。現時奧地利的國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國旗之一。 奧地利國旗的來源有不少,而最多的說法是於1192年,公爵雷歐伯德五世帶領十字軍東征時,雷歐伯德五世在戰爭之中身穿的白色戰袍被血染成紅色,而中間腰帶的一部份依然是白色。東征返國後,雷歐伯德五世得到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讚頌,並頒贈紅、白、紅的勳章,表揚他的功勞。而這赤地中白旗也於這時開始使用,在1804年因成立奧地利帝國而停用。 一次大戰後,奧匈帝國解體,奧地利第一共和國採用原來的三色旗,政府旗幟後來加上了雄鷹。.

新!!: 奧地利帝國和奧地利國旗 · 查看更多 »

奧匈帝國紋章

奧匈帝國紋章,是指於1867年至1918年存在的奧匈帝國的紋章。基於奧匈帝國是一個由奧地利帝國及匈牙利王國聯合組成的雙元帝國,而帝國的紋章皆是由多個物件組成變得複雜,因此奧匈帝國歷史上的完整國徽皆極為複雜,並衍生出簡化版的紋章。.

新!!: 奧地利帝國和奧匈帝國紋章 · 查看更多 »

奧爾米茨條約

奧爾米茨條約 (Punctation of Olmütz;Olmützer Vertrag),是在1850年11月29日有普鲁士与奥地利签订的条约,基于奧爾米茨 (今捷克奧洛穆克会议的结果。这事件被称为奧爾米茨之耻,因为普鲁士被迫向奥地利称臣。 条约之签订,源于两国争夺德意志邦联的领导权。奥地利一直支配邦联,但邦联在1848年革命后瓦解。腓特烈·威廉四世不甘受制于奥国,遂于1850年成立由普鲁士领导的埃尔福特联盟,以期统一德意志邦国。 黑森选帝侯与臣民争执,奥地利首相施瓦岑貝格借机进一步孤立普鲁士。奥地利与其盟军进驻黑森。1850年11月8日,普军几乎与奥军盟友巴伐利亚在富尔达开战。而且,在10月时,俄国的尼古拉一世在华沙与奥地利达成协议,间接鼓励奥国去对付普鲁士。普王自知势孤力弱,惟有与奥地利妥协,以免引起战争,自削实力。 根据条约,普鲁士放弃领导邦国、统一德意志的计划,德意志邦联重新成立。普鲁士向奥地利称臣,并同意撤军;又与邦联议会合作,干预黑森与荷尔斯泰因的问题。她也答应取消埃尔福特联盟。虽然普国有感受辱,但能保住实力,谋求革新。她早前成立关税同盟,大力促进经济发展。加上后来俾斯麦的改革,普鲁士最终统一德意志。.

新!!: 奧地利帝國和奧爾米茨條約 · 查看更多 »

奧托·弗朗茨

奧托·弗朗茨大公(Otto Franz of Austria,),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皇室成員,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之弟。其子卡爾於1916年即位為帝,成為奧匈帝國末代皇帝。 奧圖·法蘭茲以其浪荡荒淫,行为不端而声名狼藉。 他在1886年娶了萨克森王国的约瑟珐公主。其兄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和妻子霍恩貝格女公爵蘇菲为贵庶通婚,子女失去继承权。他放弃继承权,让位于其长子卡爾。 1906年因染梅毒逝世,年仅41岁。.

新!!: 奧地利帝國和奧托·弗朗茨 · 查看更多 »

女皇帝

女皇帝,即女性的皇帝,是君主为皇帝的君主制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为女性时的称号,一般简称女皇,在中国和日本也可简称为女帝。开创日本飞鸟时代的女天皇推古天皇(西元592年登基)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這個存在一定爭議,因为根据确切的记载,日本自天武天皇才開始改稱天皇,在此之前,其正式稱號應為大王),若不把天武天皇之前的日本天皇列入計算,则日本持統天皇才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而整个世界历史上被普遍承认的只有19位女皇帝(包括天武天皇之前的两位女天皇),远远少于男性皇帝,且女天皇必須仍為父系子女,这与父系社会确立以来全世界普遍存在的男尊女卑思想有直接关系。.

新!!: 奧地利帝國和女皇帝 · 查看更多 »

威尼斯

威尼斯(威尼斯語︰Venezsia;意大利語︰Venezia;弗留利語︰Vignesie;拉丁語︰Venetia;英文:Venice)是意大利東北部著名的旅遊與工業城市,也是威尼托地區的首府。威尼斯城由被运河分隔并由桥梁相连的118座小岛组成。威尼斯潟湖是位于波河与皮亚韦河河口之间的一个封闭的海湾,威尼斯城就坐落在威尼斯潟湖的浅滩上。威尼斯以其优美的环境、建筑和艺术品珍藏而闻名。潟湖和城市的一部分被列为世界遗产。Luigi Barzini曾在紐約時報形容它「無疑是最美麗的人造都市」,時代線上也稱讚威尼斯是歐洲最浪漫的城市之一。 2014年,共有264,579人居住在威尼斯市镇,其中约55,000人居住在老城区。威尼斯与帕多瓦和特雷维索一起,组成了帕多瓦-特雷维索-威尼斯大都市区(PATREVE),总人口260万。PATREVE只是一个统计学意义上的大都市区,不是行政区划的等级。 威尼斯这个名字源于公元前十世纪居住在该地区的古威尼蒂人。这个城市历史上曾经是威尼斯共和国的首府。威尼斯同时被誉为「主之城」、「尊贵之城」、「亚得里亚王后」、「水之都」、「面具之城」、「桥梁之城」、「漂浮之都」、「运河之城」。 威尼斯共和国是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金融和海运力量,是十字军东征和勒班陀战役的集结地,也是从13世纪直到17世纪末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商业(特别是丝绸,粮食和香料)和艺术中心。 威尼斯市被认为是第一个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9世纪逐渐形成,14世纪达到了顶峰。这使威尼斯在其大部分历史中成为一座极为富裕的城市。後來因為土耳其人對地中海東邊的控制促使歐洲國家尋找其他航線的慾望,威尼斯因此失去了大部分的重要性與影響力。 它同样因为几次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的艺术运动而众所周知的。在拿破仑战争和维也纳会议之后,共和国被奥地利帝国所吞并,直到1866年,由于第三次意大利独立战争而举行的全民公投,威尼斯成为意大利王国的一部分。威尼斯在交响乐和歌剧音乐史上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安东尼奥·维瓦尔第的诞生地。2016年,威尼斯被评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

新!!: 奧地利帝國和威尼斯 · 查看更多 »

威尼斯门

威尼斯门(Porta Venezia),是意大利米兰的古老城门之一。其目前的形式可追溯到19世纪;然而,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甚至罗马城墙 这座城市“威尼斯门”这个名称,现在既是指城门本身,又指其周边的片区,为米兰第三区的一部分。.

新!!: 奧地利帝國和威尼斯门 · 查看更多 »

威廉·斯坦尼茨

威廉·斯坦尼茨(Wilhelm Steinitz,后更名为William Steinitz,)是一位奥地利(后入美国国籍)國際象棋大师,也是1886年至1894年间首个连续夺得世界國際象棋錦標賽冠军者。 此外,他还是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作家、象棋理论家。 Category:American chess players Category:Ashkenazi Jews Category:Austrian chess players Category:Austrian Jews Category:Austro-Hungarian emigrants to the United States Category:British chess players Category:Czech chess players Category:Czech Jews Category:Vien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lumni Category:World chess champions Category:19世纪国际象棋棋手.

新!!: 奧地利帝國和威廉·斯坦尼茨 · 查看更多 »

威廉·施蒂贝尔

威廉·約翰·卡爾·爱德华·施蒂贝尔(Wilhelm Johann Carl Eduard Stieber;)是奥托·冯·俾斯麦的首席間諜以及普魯士中央情報處(Nachrichtenbüro、Central Intelligence Bureau)總監。.

新!!: 奧地利帝國和威廉·施蒂贝尔 · 查看更多 »

孟德爾

孟德尔(格雷戈尔·约翰·门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1822年7月20日-1884年1月6日)是一位奥地利遗传学家,天主教圣职人员,遗传学的奠基人。 孟德尔在1856年至1863年间进行了着名的豌豆实验并建立了许多遗传法则,並提出孟德尔定律。孟德尔研究了豌豆植物的七大特徵:植物高度,豆荚的形状及颜色,种子的形状及颜色,以及花的位置和颜色。以种子颜色为例,孟德尔发现,当纯品系的黄色豌豆和纯品系的绿色豌豆交配时,他们的后代总是产生黄色豌豆。然而,在下一代,绿色豌豆重新出现,绿黄比例为1:3。为了解释这一现象,孟德尔提出了一些「显性」和「隐性」这个术语。孟德尔在1866年出版了他的论文,说明某种看不见的因素(也就是基因 )可预测、确定生物体的性状。 孟德尔也从事过植物嫁接和养蜂等方面的研究,此外,他还进行了长期的气象观测。他生前是维也纳动植物学会会员,并且是布吕恩自然科学研究协会和奥地利气象学会的创始人之一。.

新!!: 奧地利帝國和孟德爾 · 查看更多 »

安东尼奥·萨列里

安东尼奥·萨列里(Antonio Salieri,),意大利作曲家,生于威尼斯共和国莱尼亚诺,在奧地利帝國维也纳逝世。.

新!!: 奧地利帝國和安东尼奥·萨列里 · 查看更多 »

安东尼奥·路易吉·高登齐奥·朱塞佩·克雷莫纳

安东尼奥·路易吉·高登齐奥·朱塞佩·克雷莫纳(Antonio Luigi Gaudenzio Giuseppe Cremona)是一位意大利数学家。他一生致力于几何学研究和意大利高等数学教育改革。他的声望来自他的《平面曲线几何理论导引》一书,尤其是他丰富了代数曲线和代数曲面的知识。.

新!!: 奧地利帝國和安东尼奥·路易吉·高登齐奥·朱塞佩·克雷莫纳 · 查看更多 »

小德意志

小德意志(德语:Kleindeutsche Lösung)是19世纪的政治思想,构想由霍亨索伦家族统治的普鲁士统一德意志,排除奥地利帝国。小德意志方案与大德意志相反。对于普国首相俾斯麦而言,建立小德意志可以排除奥地利的天主教徒,以免他们在普鲁士控制的德国壮大。.

新!!: 奧地利帝國和小德意志 · 查看更多 »

小约翰·施特劳斯

约翰·巴普蒂斯特·施特劳斯(Johann Baptist Strauss,),因与其父同名,故通常称为约翰·施特劳斯二世或小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以圆舞曲作品最为著名,如《蓝色多瑙河》。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 约翰·施特劳斯是著名音乐家老约翰·施特劳斯的儿子。他的两位弟弟约瑟夫·施特劳斯和爱德华·施特劳斯也是著名的音乐家。不过小约翰是整个家族中成就最大,名望最高的一位。他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为19世纪维也纳圆舞曲的流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圆舞曲之王”的称号是由于他把华尔兹这种原本只属于农民的舞曲形式提升为了哈布斯堡宫廷中的一项高尚的娱乐形式。此外他的作品的艺术成就大大超越了他的前辈们(例如约瑟夫·兰纳和老约翰·施特劳斯),也更为人所熟知。不仅是圆舞曲,他的一些波尔卡、进行曲以及轻歌剧也相当著名。.

新!!: 奧地利帝國和小约翰·施特劳斯 · 查看更多 »

小波兰

小波兰(Małopolska,Polonia Minor)是波兰的历史地区之一,位于波兰的东南角。该地区不能与小波兰省相混淆,该省只包括小波兰历史地区的一部分。.

新!!: 奧地利帝國和小波兰 · 查看更多 »

尼古拉·特斯拉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Никола Тесла;),塞爾維亞裔美籍發明家,物理學家,機械工程師,電機工程師和未來學家。被認為是電力商業化的重要推動者,並因主要設計了現代交流電力系統而最為人知。在邁克爾·法拉第發現的電磁場理論的基礎上,特斯拉在電磁場領域有著多項革命性的發明。他的多項相關的專利以及電磁學的理論研究工作是現代的無線通信和無線電的基石。 在贏得著名的19世紀80年代的“電流戰爭”及在1894年成功進行短波無線通信試驗之後,特斯拉被認為是當時美國最偉大的電機工程師之一。他的許多發現被認為是具有開創性的,是電機工程學的先驅。1891年,特斯拉在成功試驗了把電力以無線能量傳輸的形式送到了目標用電器之後,致力於商業化的洲際電力無線輸送,並且以此設想建造了半成品 - 沃登克里弗塔。 於20世紀30年代,特斯拉這時接近生命的尾聲階段。特斯拉一度變得深居簡出,足不出戶,獨居於紐約市的Wyndham New Yorker Hotel3327房间之中,偶爾才會向新聞界發表一些不同尋常的聲明。因為他舉止怪異,特斯拉被普遍認為是“瘋狂科學家”的原型。他對於金錢和法律事務之不在乎亦是其一生之致命傷。數家電子公司(今日美國電子業龍頭的前身)聯合派出一群能言善道的律師,奪走了他大部份的專利。1943年1月7日,特斯拉在窮困潦倒中過世。去世之後,特斯拉的成就並不太為當時的人所知,但是在20世紀90年代,他的公眾名望出人意料地上演了王者歸來。在2005年,他被電視節目“最偉大的美國人”(美國在線和探索頻道共同開展)列為前100名,這張名單是由公眾投票產生。 撇開他在電磁學和工程上的成就,阴谋论作家Robert Lomas認為特斯拉對機器人、彈道學、信息学、核子物理學和理論物理學上等各種領域有貢獻。許多他的成就已伴隨著一些爭議被應用,去支持著許多的非主流科學,如幽浮理論。Robert Lomas視他為「創造出二十世紀的人」。國際單位制中的,用來衡量磁感應強度(也作磁通量密度)的單位,是以特斯拉的名字命名,符號T(由國際度量衡大會在1960年確立)。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有一座國際機場(即貝爾格勒尼古拉·特斯拉機場)以他的名字命名。塞爾維亞紙幣上至今有他的頭像。.

新!!: 奧地利帝國和尼古拉·特斯拉 · 查看更多 »

尼羅河河口海戰

尼羅河海戰(Battle of the Nile,bataille du Nil;又名為阿布基爾灣海戰,Bataille d'Aboukir、埃及的阿拉伯文:معركة أبي قير البحرية)是1798年8月時,英法兩國之間於尼羅河河口爆發的一場決定性海戰。為了迫使英國退出法國大革命戰爭,拿破崙試圖以入侵埃及作為攻打英屬印度的第一步。就在三個月前,英國注意到,法國艦隊在拿破崙·波拿巴將軍的命令下,秘密從土倫運載大批部隊至亞歷山大港。英國皇家海軍立時派遣霍雷肖·納爾遜少將率軍狙擊;一連串大小海戰隨即在地中海爆發,而尼羅河海戰正是其中的高潮。在這場海戰中,納爾遜的艦隊殲滅了的法國地中海艦隊,取得決定性勝利。 英國為刺探法軍目的地,就從西班牙塔霍河那裡,派納爾遜率領一支分艦隊加以追蹤,並予以殲滅。英國艦隊用了逾兩個月的時間追蹤法國艦隊,其間好幾次只和敵軍有數小時之距。拿破崙見納爾遜一直窮追不捨,就把目的地的機密等級升至最高。結果法軍成功躲過英國海軍的狙擊,在攻佔馬耳他後順利登陸埃及。 法國陸軍既已登陸,布魯伊就決定在距離亞歷山大城東北方32公里(20英里)的阿布基爾灣下錨,並組成了一個他自信堅不可摧的陣勢。8月1日,皇家艦隊抵達埃及並發現了法國艦隊;納爾遜隨即下達攻擊令。英國艦隊兵分兩路:一路繞過法艦縱隊的前方,駛入下錨的法艦和海岸之間的間隙;第二路則駛近法艦向海的那一面。戰線前方的幾艘戰艦隨即陷入英軍艦炮的兩面夾擊;經過三小時的激烈交火後,這幾艘法國戰艦終於被迫投降。另一方面,法國艦隊的中心雖成功擊退英軍的首輪攻擊,但隨著英軍援兵趕至,中心戰艦無力面對新一輪的襲擊;其中旗艦更在22:00爆炸沉沒,導致布魯伊陣亡。法軍前鋒和中心的崩潰、加上主帥的戰死,使得座鎮法國艦隊尾部的海軍少將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無心戀戰。他決定率領法軍殘部突圍,逃出阿布基爾灣;但在所有17艘參與戰役的法國軍艦中,最終只有兩艘戰列艦和兩艘巡防艦得以成功脫身,法國在地中海的艦隊正式覆滅。 尼羅河海戰扭轉了英法兩國在地中海的戰略形勢,亦使皇家海軍得以保持戰略優勢直到戰爭結束。此役也鼓勵了其他歐洲列強對抗法國,導致第二次反法同盟出現。拿破崙的陸軍因失去海軍而被困埃及;而皇家海軍在敘利亞海岸的戰略優勢對英軍於的勝利亦作出了重大貢獻,把拿破崙趕回法國。而在此戰役中負傷的納爾遜則在歐洲大陸被視為英雄,亦因此役被封為男爵(但他曾暗中表示這封賞並不足夠)。他麾下的艦長亦得到社會高度讚揚,成為日後「」傳奇的核心成員。這場戰役在大眾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作家在1826年就曾寫下名詩《》,紀念此戰,在民間的同類作品中最為著名。.

新!!: 奧地利帝國和尼羅河河口海戰 · 查看更多 »

已不存在国家列表

在历史上,许多民族、国家及政权都灭亡,此為已不存在国家列表: 另外參见:国家列表、中国朝代及ISO 3166-3等。.

新!!: 奧地利帝國和已不存在国家列表 · 查看更多 »

巴伐利亞王國

巴伐利亞王國(德語:Königreich Bayern)是德意志地區曾經存在的一個王國,也曾是萊茵邦聯,德意志邦聯以及德意志帝國的組成國。該國是於1805年由原先的巴伐利亞選侯國升格而來,並持續存在到1918年。維特爾斯巴赫的巴伐利亞選帝侯馬克西米利安·約瑟夫在1805年成為巴伐利亞的第一位國王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約瑟夫(Maximilian I Joseph)。直到王國在1918年滅亡前,王權持續由維特爾斯巴赫家族掌控。現代巴伐利亞大部分的邊界是於1814年的巴黎條約簽署後確立的,其中巴伐利亞把蒂羅爾和福拉爾貝格讓予奧地利帝國,同時接收阿沙芬堡和維爾茨堡。 隨著德意志地區於1871年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王國成為新帝國的下屬邦國,並在規模、權力和財富上僅次於帝國內占主導地位的普魯士王國。 自1918年王國和帝國滅亡以來,巴伐利亞一直是德國的一部分。.

新!!: 奧地利帝國和巴伐利亞王國 · 查看更多 »

巴兰尼亚

巴兰尼亚(Baranya,; Baranja;; Branau)又译为巴拉尼亚,是位于多瑙河及德拉瓦河之间的一个地理区域。现在该区域分属匈牙利及克罗地亚。其在匈牙利的部分,该地区被设为巴蘭尼亞州;而在克罗地亚部分,该地区属奧西耶克-巴拉尼亞縣。.

新!!: 奧地利帝國和巴兰尼亚 · 查看更多 »

巴登選侯國

巴登選侯國是1803年至1806年之間存在的神聖羅馬帝國邦國,1803年根據《帝國代表重要決議》巴登獲升為選侯國,當時的巴登藩侯卡爾·弗里德里希升為選帝侯。.

新!!: 奧地利帝國和巴登選侯國 · 查看更多 »

巴黎條約 (1856年)

巴黎和約(Treaty of Paris)是在1856年3月30日俄羅斯帝國在克里米亞戰爭後和鄂圖曼帝國、英國、法蘭西第二帝國、薩丁尼亞王國,以及奧地利帝國、普魯士兩個中立國所簽訂的的和約。.

新!!: 奧地利帝國和巴黎條約 (1856年) · 查看更多 »

上西里西亞鐵路

上西里西亞鐵路(Oberschlesische Eisenbahn,簡稱OSE;Kolej Górnośląska)是西里西亞地區其中一條很早建成的鐵路和波蘭境內的第一條鐵路,他由位於下西里西亞的弗罗茨瓦夫(Breslau)開始至位於上西里西亞的梅斯沃維采結束。該鐵路的第一段在1842年建成啟用,而最後一段則於1846年啟用。.

新!!: 奧地利帝國和上西里西亞鐵路 · 查看更多 »

不伦瑞克-吕讷堡选侯国

不伦瑞克-吕讷堡选侯国(),或称汉诺威选侯国(德语:Kurfürstentum Hannover 或 Kurhannover),建立于1692年,是神圣罗马帝国内第9个选侯国。其选侯地位于1708年被正式承认。 该公国被韦尔夫家族下的一个分支—汉诺威王朝所统治。除了汉诺威家族,韦尔夫家族下的其他分支也曾统治过不伦瑞克-吕讷堡公国的其他领土。到1705年后,这些领土上只剩下两个独立的公国。其中一个是不伦瑞克-沃尔芬比特尔(Braunschweig-Wolfenbüttel)公国,作为独立的不伦瑞克公国存在 (头衔确立于1815年),国祚持续到1918年。而另一个公国,即继承自卡伦贝格公国(Fürstentum Calenberg)的不伦瑞克-吕讷堡选侯国。 1714年,随着选侯乔治一世登上了大不列颠王国的王位,不伦瑞克-吕讷堡选侯国与大不列颠王国组成了君主联合统治。结果是,大不列颠王国被迫一次又一次不情愿地参与进德国内部的事物。但是,在选侯国内部,它仍然是一个由独立的政府与机构单独统治其领土的国家。1807年,不伦瑞克-吕讷堡选侯国被并入拿破仑控制的威斯特法伦王国。1814年,维也纳会议将选侯国升级为汉诺威王国。与英国皇室的联合统治则一直持续到1837年才结束。.

新!!: 奧地利帝國和不伦瑞克-吕讷堡选侯国 · 查看更多 »

帝国

帝國,原指国家元首或统治者称为皇帝或女皇的君主制国家,但通常亦泛指领土辽阔、人口众多,往往统治或支配多个民族或邦国的强盛一时的国家。现在有些大的企业或被一个人控制的政治实体也被称为帝国,如商业帝国。.

新!!: 奧地利帝國和帝国 · 查看更多 »

帝国列表

这是按地理区域排列的帝国列表,这些帝国影响远远超越自身地理和文化限制并支配着世界的其他地区。本列表包括在文化和经济领域有影响的「廣義帝国」,而非局限于狹義帝國(君主必須為皇帝或國號為帝國的国家)。一些历史学家可能把以下列出的一些帝国用「朝代」的概念代替。.

新!!: 奧地利帝國和帝国列表 · 查看更多 »

帝皇颂

《帝皇颂》(Kaiserhymnen),或称《国民颂》(Volkshymnen),有时又因初版歌词首句而称为《上帝保佑吾皇弗朗茨》(Gott erhalte Franz den Kaiser),是奧地利帝國及奧匈帝國的國歌,作曲者是約瑟夫·海頓。因为此曲有多个版本的歌词,所以作词者共有3位,他们分别是洛伦茨·利奥波德·哈施卡、约瑟夫·克里斯蒂安·冯·策德利茨和约翰·加布里埃尔·塞德尔。首演於1797年2月12日,這一天是弗朗茨二世的生日。威瑪共和之後的德國國歌德意志之歌的曲調也沿用之。.

新!!: 奧地利帝國和帝皇颂 · 查看更多 »

中國駐英國大使列表

本列表為大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英國大使列表。.

新!!: 奧地利帝國和中國駐英國大使列表 · 查看更多 »

希腊历史

希腊历史传统上包括对于希腊人民,对于他们统治的地域,以及今天希腊国土内地区的历史研究。這是由於古希臘史的信史和野史嚴重不足,也難以和實地發掘交相印證。另一方面,是與古希臘相關的事物以雅典為最多,而對其他城邦幾乎一無所知,經濟和社會方面的史料更是匱乏中的匱乏。另外,希腊人的居住范围在历史上有很大的变动,因此希腊历史所牽涉的地域具有相当弹性,每一个时期都有自己的地域范围。 公元前3000年,希臘地區發展出高度的愛琴文明,前1500年,古希腊人的其中一支多利安人入侵希臘,進而吸收邁錫尼文明,前1200年,多利安人將其摧毀,原居克里特島的希臘人為了躲避多利安人的侵襲,分別遷往阿提加半島、小亞細亞等地,這段戰亂紛起的時代被稱為黑暗時期,造就希臘城邦政治的發展的基礎,波希戰爭後,古希臘政治、經濟與文化發展達到巔峰,但也由於諸邦林立,彼此互相攻伐,導致希臘城邦普遍衰敗的景況,馬其頓趁勢崛起,希臘便在馬其頓的統治之下。亞歷山大南征北討,領土曾擴張到歐亞非三洲。希臘文明傳播至埃及和兴都库什等地區。之后,大量的希腊族裔散落在这片廣大的土地上,包括土耳其、意大利、利比亚、黎凡特等。 亞歷山大去世後,帝國分裂成三大王國,古羅馬共和國則先後吞併三大王國,希臘也被羅馬併吞。自此古希臘滅亡成為羅馬的一部分。後來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以拜占庭為中心,孕育出東方色彩的希臘文化。1453年,奧斯曼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滅亡拜占庭帝國,之後,希臘進入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統治時期。直到1832年,希臘才正式宣布獨立。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希臘與同盟國交戰,獲得愛琴海地區的部分領土。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意兩國輪番侵略,希臘雖有反擊,終究抵擋不住德軍的攻勢,曾一度遭到德軍佔領。二戰後,希臘則開始國家的新建設,1967年,則發生政變,實權落入軍人手中,1974年,希臘政治又做了一次大變革,軍人政府改為民選政府,召開國民會議,廢除君主制,成立新的共和政體。 希腊移民已经广泛融入全球各种不同的社会。不过,今天大多数希腊人还是居住在现代的希臘共和國(独立于1821年)以及塞浦路斯(独立于1960年)。.

新!!: 奧地利帝國和希腊历史 · 查看更多 »

希腊独立战争

希腊独立战争(Elliniki Epanastasi;Yunan İsyanı),或可之称为希腊革命、希腊起义,是由希腊革命者于1821年至1832年间发起的成功反抗奥斯曼帝国的独立战争。希腊人后来得到俄罗斯帝国、英国、法国和其他几个欧洲国家的援助,而奥斯曼人则向到他们的附庸——埃及省、阿尔及利亚省、的黎波里塔尼亚省及求援。 早在奥斯曼帝国于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之前几十年,希腊大部就已处于奥斯曼统治之下。 在这一时期里,以求独立。 1814年,一个名为友谊社的秘密组织成立,目标是解放希腊。 友谊社计划在伯罗奔尼撒、多瑙河公国和君士坦丁堡及其周边地区发动起义。最初的反抗于1821年3月6日在多瑙河公国发起,但很快便被奥斯曼人镇压。北方的失败促使希腊人在伯罗奔尼撒采取行动,1821年3月17日,向奥斯曼帝国宣战。该宣言是其他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的民族发动的一系列革命的滥觞。 3月底,伯罗奔尼撒人开始公开反抗土耳其人,到1821年10月,希腊人在的领导下攻陷了的黎波里塔尼亚省。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起兵之后,克里特、马其顿和希腊中部的反抗很快便被镇压。同时,临时组成的希腊海军在爱琴海取得了对奥斯曼海军的胜利,阻止了奥斯曼从海上增援的计划。 希腊起义者中不同派系之间的局势很快变得紧张起来,接连导致两次内战。与此同时,奥斯曼苏丹与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谈判,他同意派遣其子易卜拉欣帕夏率兵到希腊镇压起义,以换取领土利益。易卜拉欣在1825年2月登陆伯罗奔尼撒,并立即取得成功:到1825年年底,伯罗奔尼撒大部已处于埃及控制下,经过,迈索隆吉翁也于1826年4月投降。虽然易卜拉欣在马尼被击败,但他却成功地镇压了伯罗奔尼撒的大多数反抗,且重新占领了雅典。 经过多年的谈判,三大列强 - 俄国、英国和法国 - 决定干预冲突,并各派一支海军舰队驰援希腊。接到奥斯曼将进攻希腊的伊兹拉岛的情报后,联军舰队在纳瓦林对奥斯曼 - 埃及舰队进行拦截。战斗于长达一周的紧张对峙后开始,并以土-埃舰队的溃败告终。到1828年,埃及军队在的压力下退出战争,伯罗奔尼撒的奥斯曼驻军也随后投降,希腊人则前往奥斯曼控制的希腊中部地区。作为多年谈判的结果,希腊终于1832年5月根据《》被确认为独立国家。 现代希腊国家将发动起义的3月25日作为国庆日。.

新!!: 奧地利帝國和希腊独立战争 · 查看更多 »

东欧

東歐,多半是指白俄罗斯、乌克兰、俄罗斯以西的歐洲,直至德國、瑞士、義大利(不含);但缺乏明确的定义和边界,一般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种划分方法: 自然地理方面的東歐,是指較少受到大西洋和地中海海流影響,接近烏拉爾山、乌拉尔河和伏爾加河(窩瓦河)流域,實際上主要是指俄羅斯聯邦和哈萨克斯坦的歐洲部分和其他獨立國協的歐洲會員國家。 人文地理(主要指政治上)的东欧是指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或遭蘇聯併吞,或成為蘇聯的附庸國,政治上由共产党一黨專政,經濟上多採用計划經濟體制的社會主義國家,这点与西欧相反。大多东欧国家以斯拉夫民族為主體,居民多信奉東正教,但共產黨時代,官方推行无神论。 本條目再把東歐分為兩區:東歐和獨立國家國協(以下內容,簡稱為國協)。.

新!!: 奧地利帝國和东欧 · 查看更多 »

布科維納與達爾馬提亞的城市民居

布科維納與達爾馬提亞都主教的居所 (另譯為城市民居) 是位於烏克蘭切爾諾夫策的一處建築群,由捷克建築師約瑟夫 (Josef Hlávka)修建於1864年至1882年期間,當時布科維納被奧地利帝國統治。建築群主要包括過去布科維納都主教們的住宅、教堂、修道院和庭園。現在建築群成為了切爾諾夫策大學校舍的一部分。布科維納與達爾馬提亞都主教的居所反映出哈布斯堡君主國宗教寬容政策時期東正教擁有的巨大影響力,同時融合了不同時代建築樣式的特徵,是歷史主義建築的傑作。2011年,布科維納與達爾馬提亞都主教的居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新!!: 奧地利帝國和布科維納與達爾馬提亞的城市民居 · 查看更多 »

布雷萨诺内

布雷萨诺内(Bressanone; Brixen; 拉登语:Porsenù 或 Persenon)是意大利北部特伦蒂诺-上阿迪杰大区南蒂罗尔的一座市镇,是该省第三大城市和最古老的城镇(901年首次提及),位于博尔扎诺以北40公里,意大利-奥地利边境的勃伦纳山口以南45公里。 布雷萨诺内是一处重要的滑雪胜地。其他的活动包括水力发电,羊毛,果园和葡萄园。.

新!!: 奧地利帝國和布雷萨诺内 · 查看更多 »

布拉格攻城

布拉格攻城战是七年战争期间,由腓特烈大帝率领的普鲁士军为占领奥地利城市布拉格发动的一次失败的尝试。于1757年5月布拉格战役后进行。尽管已经赢得了战斗,腓特烈却损失了14,300人。兵力的衰竭使其无法强攻布拉格,然而,腓特烈决定进行围攻,希望布拉格因缺乏供应而投降。 40,000名奥军被困城内,无力发动突围。 腓特烈几次试图将罪犯克里斯蒂安·安德烈亚斯·凯塞尔送入被围困的城中以获取情报。 一支由冯·道恩伯爵率领的奥地利军队突然向北行进,威胁到腓特烈的补给线,他被迫中断包围并转而应战。腓特烈在科林战役中被击败,现在他的军力过于衰弱,以至于无法继续对布拉格的围攻,并被迫从波希米亚完全撤出。 这场战役标志着普鲁士在战争中的由盛转衰,因为他们永远不会再拥有如此优越的地位,接下来的大部分战斗都将在普鲁士本土进行。尽管如此,普军试图再次发动对奥地利领土的入侵。第二年,最终导致未能尝试占领奥洛穆茨。.

新!!: 奧地利帝國和布拉格攻城 · 查看更多 »

帕多瓦

帕多瓦(意大利语:Padova),属于政区威尼托中的一个城市,位於義大利北部,為帕多瓦省的首府以及經濟和交通要衝。2011年帕多瓦的人口為214,125人。 帕多瓦與威尼斯時常共同被視為帕多瓦-威尼斯大都會區的一部分,共計1,600,000人。帕多瓦位於巴企吉里翁河上,在威尼斯西方40公里,維琴察東南方29公里。.

新!!: 奧地利帝國和帕多瓦 · 查看更多 »

帕多瓦大學

帕多瓦大學(Universitas Studii Paduani,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Padova,縮寫為 UNIPD),位於義大利帕多瓦的大學。它的法學院於1222年成立,但是學校實際建立的時間則更早。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學之一,歷史悠久,為義大利歷史第二悠久的大學,也是歐洲近代很重要的一所大學。大学现有约60,000名注册学生,国际学生占3%。大学有8个学院,32个系,80个本科专业,93个硕士专业,31个图书馆,1个大学医院,1个实验农场。.

新!!: 奧地利帝國和帕多瓦大學 · 查看更多 »

帕萨罗维茨条约

帕萨罗维茨条约(Treaty of Passarowitz,也称波扎雷瓦茨条约)是於1718年,在帕萨罗维茨(今波扎雷瓦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同奥地利帝国之间签订的条约。这是自1699年的卡尔洛夫奇条约之后,奥斯曼帝国再次向奥地利帝国割地。条约规定土耳其将瓦拉几亚西部、塞尔维亚北部和波斯尼亚北部割让给奥地利。在1739年的贝尔格莱德条约中,奥斯曼帝国得以收回部分在帕萨罗维茨条约中失去的土地。 Category:奧地利歷史 Category:塞爾維亞歷史 Category:羅馬尼亞歷史 Category: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歷史 Category:和約 Category:奧地利條約 Category:鄂圖曼帝國條約.

新!!: 奧地利帝國和帕萨罗维茨条约 · 查看更多 »

广州十三行

广州十三行(Thirteen Hongs of Canton),又称廣東十三行、十三洋行,是指清朝沿用明朝之習慣稱呼广州对外贸易特区内的十三家牙行商人。后来,这地区称为“十三行街”,“洋货行”、“洋行”成为外贸商行的通称。十三行街現為十三行路,原十三行地區位於今十三行路以南及廣州文化公園一帶。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批准外商在粤海关(广州)、闽海关(厦门福州)、浙海关(宁波)、江海关(松江)四个口岸经商,当时,国内外运到广东海口的商货很多,行商却很少。1686年洋商獲准在广州市珠江口的一个街区居住和经商。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朝下令鎖國,僅保留廣州一地作為對外通商港口,不得在中国其他地方经商。广州的洋行集中在离珠江约三百尺的十三行街。在广州立洋行的包括花旗国(美国)、红毛国(英国)、双鹰国(奧地利帝國)、单鹰国(普魯士)、黄旗国(丹麦)、法兰西、瑞典、葡萄牙等国商人。十三洋行区除洋商、十三行外,还有官办的商行。.

新!!: 奧地利帝國和广州十三行 · 查看更多 »

乌克兰铁路

乌克兰铁路(Ukrainska zaliznitsya)是乌克兰的国营铁路。铁路运输是乌克兰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国内铁路网覆盖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铁路总里程超过22,300公里,位居欧洲第三位、世界第十三位。截至2009年,乌克兰铁路拥有1340个车站、129个客运枢纽车站、57个机务段和48个车辆段,承担了全国52%的货物运输量和37%的旅客周转量。铁路系统拥有近40万职工,约占全国劳动人口的2%。 乌克兰全国的铁路运输工作由乌克兰基础建设部下辖的乌克兰国家铁路运输总局统一管理,全国铁路网根据经济区域划分为六个铁路局,包括顿涅茨克铁路局、利沃夫铁路局、敖德萨铁路局、南方铁路局、西南铁路局和第聂伯河沿岸铁路局。.

新!!: 奧地利帝國和乌克兰铁路 · 查看更多 »

亚历山大·冯·巴赫男爵

亚历山大·冯·巴赫男爵(德语: Alexander Freiherr von Bach,1813年1月4日-1893年11月12日),奥地利政治家。他最显着的成就是帮助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在帝国内部建立起一套活力高效的中央集权统治。.

新!!: 奧地利帝國和亚历山大·冯·巴赫男爵 · 查看更多 »

亚历山大一世 (俄国)

亚历山大一世·巴甫洛維奇(Алекса́ндр I Павлович,公曆;儒略曆:1777年12月12日-1825年11月19日),羅曼諾夫王朝第十四任沙皇、第十任俄羅斯帝國皇帝(1801年3月23日—1825年12月1日在位),保罗一世之子。由於亞歷山大一世於拿破崙戰爭中擊敗法蘭西第一帝國的拿破崙一世,復興歐洲各國王室,因此被歐洲各國和俄國人民尊為“神聖王、歐洲的救世主”。 他在位期間改革俄國兵制,設立軍團制,改變了從伊凡四世一直沿用二百餘年的貴族統兵制。他的統治期前半主要在戰爭時期渡過,後半則沉迷於與宮廷仕女遊玩,以及神秘主義的研究上,漸漸不理政事。最終在其承繼者尼古拉一世在位期間,俄國爆發了一連串人民起義。因此其評價往往是兩極化的,而且直到現在,他的行為仍然不能被理解。他的性格優柔寡斷、多疑、固執,又極其自尊自傲,因此被稱為“(北方的)斯芬克斯”。 不過,在他的統治下,俄國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等多方面都進入極盛時期。在擊敗法蘭西第一帝國後,俄國領有北至北冰洋、南至高加索山脈、東至阿拉斯加、西至法國巴黎。他率領軍隊橫跨大半個歐洲,一直攻至法國巴黎,使俄國一躍成為當時歐洲第一的陸權國家。在維也納會議上,他聽從本尼格森伯爵的進言,將歐洲各國的土地歸還各國王室,以免去佔領時遇到的種種問題和面對各國王室道義上的責難,此舉為他羸得了歐洲輿論的普遍支持,從而使俄國瓜分波蘭和吞併芬蘭時並未受到反對。同時他更將黑海艦隊推進至位處博斯普魯斯海峽的鄂圖曼帝國首都伊斯坦堡恐嚇鄂圖曼帝國,迫使在第七次俄土戰爭戰敗的鄂圖曼帝國不敢在俄軍進佔歐洲時乘虛而入。於是,俄國在亞歷山大一世的統治下,成為當時歐洲的一大軍事強權。.

新!!: 奧地利帝國和亚历山大一世 (俄国) · 查看更多 »

亚当·耶日·恰尔托雷斯基

亚当·耶日·恰尔托雷斯基亲王(Adam Jerzy Czartoryski,)是波兰贵族、軍人、政治人物和作家。他是亚当·卡齐米日·恰尔托雷斯基和伊莎贝拉·恰尔托雷斯基之子(虽然有传言称,他是伊莎贝拉和俄罗斯驻波兰大使尼古拉·莱普宁的私生子)。 恰尔托雷斯基在俄罗斯因其俄罗斯帝国外交部长的身份而知名,有传言称,他是亚历山大一世的皇后——巴登的露易丝的情夫。 恰尔托雷斯基曾先后担任两个国家政府的首脑,並且都發揮出重大貢獻。他是“实际上的”俄罗斯帝国大臣会议主席和反抗俄罗斯帝国的十一月起义的波兰議會王國总统。.

新!!: 奧地利帝國和亚当·耶日·恰尔托雷斯基 · 查看更多 »

亞琛會議

亞琛會議(The Congress of Aix-la-chapelle)是1818年四國同盟召開的首次和議,是十九世紀初歐洲協調機制的組成部分。參與國共有俄羅斯、奧地利、普魯士及英國,會議在普魯士萊茵河區的亞琛召開.

新!!: 奧地利帝國和亞琛會議 · 查看更多 »

亞歷山德羅·伏打

亚历山德罗·朱塞佩·安东尼奥·安纳塔西欧·伏打伯爵(Count Alessandro Giuseppe Antonio Anastasio Volta,),義大利物理學家,在19世紀因發明電池而聞名,後來受封為伯爵。.

新!!: 奧地利帝國和亞歷山德羅·伏打 · 查看更多 »

庫赫爾

庫赫爾是奧地利的城鎮,位於該國中部薩爾察赫河畔,由薩爾茨堡州負責管轄,面積46.9平方公里,海拔高度468米,該鎮自1816年由奧地利帝國管治,2012年人口6,854。 Category:奧地利城市.

新!!: 奧地利帝國和庫赫爾 · 查看更多 »

庫斯托扎戰役 (1848年)

庫斯托扎戰役發生於1848年7月24日及25日,是第一次義大利獨立戰爭的一部份,交戰雙方分別是約瑟夫·拉德茨基元帥率領的奧地利軍隊,以及薩丁尼亞國王卡洛·阿爾貝托指揮的部隊。.

新!!: 奧地利帝國和庫斯托扎戰役 (1848年) · 查看更多 »

康斯坦丁·伊雷切克

康斯坦丁·約瑟夫·伊雷切克(捷克語:Konstantin Josef Jireček,)是捷克歷史學家和大学教授。他致力於研究以前曾鮮為人知的巴爾干人民和諸國歷史,尤其是保加利亞人和塞爾維亞族人。 受到歷史學家的召喚,遵循家族传统,伊雷切克像外祖父一樣在早年選擇這條道路并準備。在科學上他受到了的引導。作為一個高中生時就發表了一系列關于南部斯拉夫民族文獻的觀點。在布拉格他學習了历史、地理和哲学。博士論文為“保加利亞人歷史”(1876年),得到世界性的聲譽。.

新!!: 奧地利帝國和康斯坦丁·伊雷切克 · 查看更多 »

五國同盟

五國同盟(Quintuple Alliance)是在1815年維也納會議所制定的四國同盟基礎上發展而成的軍事同盟。在1818年,由於法國已付清所有賠款,奧地利、英國、俄羅斯、普魯士四個列強因此在亞琛會議上聚首一堂討論與法國將來的關係,決定恢復其平等的國際地位,並與法國結盟,並將四國同盟發展成為五國同盟。.

新!!: 奧地利帝國和五國同盟 · 查看更多 »

庇護十世

教宗聖庇護十世(Sanctus Pius PP.;),原名 Giuseppe Melchiorre Sarto;于1903年至1914年在位為教宗。.

新!!: 奧地利帝國和庇護十世 · 查看更多 »

庇護十一世

教宗庇護十一世(Pius PP. ,),原名安布羅吉奧·達米亞諾·阿契爾‧拉蒂(Ambrogio Damiano Achille Ratti)。.

新!!: 奧地利帝國和庇護十一世 · 查看更多 »

以科學家命名的國際單位列表

以科學家命名的國際單位列表列出由國際度量衡委員會指定在其領域有突出貢獻科學家的名字命名的國際單位。國際單位制是當今應用最廣泛的測量單位系統,目前共有7種基本單位,22種衍生單位(不包含複合單位),而其中有2種基本單位與17種衍生單位以科學家命名。這些單位在現在常用於科學與商業貿易上。按照規定,這些以科學家名字命名的國際單位永久使用。以下列表列出以科學家命名的國際單位。.

新!!: 奧地利帝國和以科學家命名的國際單位列表 · 查看更多 »

什拉赫塔

什拉赫塔又譯成眾議院貴族、施拉赤塔(Szlachta)是廣義、狹義下的波蘭貴族稱謂,包含了波蘭王國、立陶宛大公国、以及兩國在1569年合并为波蘭立陶宛聯邦的貴族階級,也含括了在他们的影响下逐渐波兰化的地方,如普鲁士公国、罗塞尼亚(現在的烏克蘭)、白俄羅斯的贵族稱謂。 什拉赫塔約占波蘭立陶宛人口的8─10%,政治上奉行波蘭選王制和貴族民主制,宗教為羅馬公教佔主流(17世紀中期以後),文化與意識形態則是萨尔马提亚主义(18世紀中期以前)。貴族身分的認同即使到1795年波蘭被滅後,仍頑強的延續了下來。.

新!!: 奧地利帝國和什拉赫塔 · 查看更多 »

伊丽莎白皇后

伊丽莎白·阿马利亚·欧根妮(Elisabeth Amalie Eugenie,),德語也稱之為「奧匈帝國的伊麗莎白」(Elisabeth von Österreich-Ungarn)或俗称“奥地利的伊丽莎白”,是弗朗茨·約瑟夫一世之妻子,即奥地利帝国皇后兼匈牙利--以及波希米亚及克罗地亚王后,她的美貌和魅力征服了整個歐洲,被世人稱為「世界上最美麗的皇后」。 伊丽莎白出生在巴伐利亞的一个贵族家庭,通常被家人與朋友暱称為茜茜(Sisi)。虽然伊丽莎白身为女公爵,在她16岁遇见弗朗茨之前,却享受着自然的教育生活模式。婚姻将她推入了正式的哈布斯堡王朝宫廷生活中,让她始料不及且感到志趣相异。婆婆苏菲公主在伊丽莎白女儿出生后即接管了她们,甚至在伊丽莎白不知晓的情况下为她们洗礼。因此在婚姻初期,她因女儿的抚养权与婆婆不和。雖然伊莉莎白在奧匈帝國的政治影響上有限,但她已經儼然成為一個文化偶像。伊麗莎白如同其在電影和戲劇製作一樣,被認為是一位在自由精神和傳統宮廷規矩徘徊的悲劇人物。.

新!!: 奧地利帝國和伊丽莎白皇后 · 查看更多 »

伊利里亚

伊利里亚(古希腊语:,拉丁语:Illyria)欧洲历史上的一个地区,位于今巴尔干半岛西部,亚德里亚海东岸。大约为今克罗地亚、塞尔维亚、波黑、黑山和阿尔巴尼亚地区。.

新!!: 奧地利帝國和伊利里亚 · 查看更多 »

伊利里亞王國

伊利里亞王國(Kingdom of Illyria)是奧地利帝國在1816年至1849年期間存在的一個構成國家。伊利里亞王國成立於1816年8月3日,是奧地利自法國奪回亞德里亞海東岸地區的產物。1848年革命之後,伊利里亞王國被廢除,分裂為卡尼奧拉公國、卡林西亞公國、海濱奧地利三個部分。.

新!!: 奧地利帝國和伊利里亞王國 · 查看更多 »

伊麗莎白 (音樂劇)

『伊麗莎白』(原題:Elisabeth)為一部德語音樂劇。作品由麥可‧孔策(Michael Kunze)編劇及作詞,席維斯‧李維(Sylvester Levay)作曲。劇本取材自布莉吉特‧哈曼(Brigitte‧Hamann)所撰寫的傳記《伊麗莎白‧不情願的皇后》(Elisabeth, Kaiserin Wider Willen),故事圍繞在奧匈帝國皇后伊丽莎白皇后不幸的一生。本劇於1992年維也納河畔劇院首演。.

新!!: 奧地利帝國和伊麗莎白 (音樂劇) · 查看更多 »

伊格納齊·武卡謝維奇

揚·約瑟夫·伊格納齊·武卡謝維奇(Jan Józef Ignacy Łukasiewicz,,),波蘭藥劑師、化學家,石油工業的先驅者,於1856年建立了世界第一座煉油廠。武卡謝維奇其他的成就還有發現如何從油苗中取得的原油精煉出煤油,以及於1853年發明現代形式的煤油燈和在歐洲引進現代化的街燈,更於1854年建立波蘭境內第一口油井。 武卡謝維奇相當富有,並且是加利西亚一帶最有名的慈善家之一。因為他支持加利西亞一帶的經濟發展,當地有個流傳很廣的傳說是他使用他的萊茵盾鋪設了當地所有柏油路。.

新!!: 奧地利帝國和伊格納齊·武卡謝維奇 · 查看更多 »

伊格納茲·塞麥爾維斯

伊格納茲·菲利普·塞麦尔维斯(Ignatius Philipp Semmelweis,),匈牙利产科医师,现代产科消毒法倡导者之一。 他在维也纳(1847-1849年)和布达佩斯(1850年)医院产科工作时,经过细致观察,证实了产褥热是由于接生人员的手或器械受到污染传染产妇引起的败血症;于是他提倡使用漂白粉溶液消毒接生人员的手和器械;后来采用这种方法的医院产褥热死亡率显著减少。 Category:1818年出生 Category:1865年逝世 Category:產科學家 Category:匈牙利德國人 Category:維也納大學校友 Category:羅蘭大學校友 Category:羅蘭大學教授.

新!!: 奧地利帝國和伊格納茲·塞麥爾維斯 · 查看更多 »

伊格纳齐·达申斯基

伊格纳齐·埃瓦雷斯特·达申斯基(Ignacy Ewaryst Daszyński,;1866年10月26日于兹巴拉日—1936年10月31日)是波兰政治家、记者与波兰卢布林政府(成立于1918年)的总理。 达申斯基与其他人一同成立波兰社会民主党(波兰语缩写:PPSD),该党后来更名为波兰社会党(PPS)。他还在1929年参与创建了中左翼阵线(Centrolew)。达申斯基尽管在1926年5月政变时支持约瑟夫·毕苏斯基,但后来加入了反毕苏斯基阵营。 身为记者与地下工作者,达申斯基曾使用过假名“达谢克”(Daszek)、“热戈塔”(Żegota)和“伊格尼斯”(Ignis)。.

新!!: 奧地利帝國和伊格纳齐·达申斯基 · 查看更多 »

弗兰蒂谢克·克列谢克

弗兰蒂谢克·克列谢克(František Křižík;)出生在捷克的一個貧窮家庭,但是成為著名的發明家、電氣工程師和企業家。1878年他發明了防止列車碰撞的裝置,1881年發明自動電弧燈(比爾森燈)。1884年克列谢克成立自己的公司,主要生產電車線、發電站和電力設備建設。在布拉格Vystaviste展覽場的音樂燈光噴泉,也是他的傑作。克列谢克被譽為捷克的愛迪生,為了表彰他的貢獻,有一顆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

新!!: 奧地利帝國和弗兰蒂谢克·克列谢克 · 查看更多 »

弗蘭茲·馮·蘇佩

弗蘭茲·馮·蘇佩 或 范切斯科·蘇佩·德梅利(Franz von Suppé、Francesco Suppé Demelli,),奧地利浪漫主義時期作曲家、指挥家,出生在今日的克羅地亞,主要创作轻歌剧。.

新!!: 奧地利帝國和弗蘭茲·馮·蘇佩 · 查看更多 »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二世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二世(Friedrich August II,),全名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阿尔贝特·玛利亚·克莱门斯·约瑟夫·文森茨·阿洛易斯·奈波穆克·约翰·巴普蒂斯塔·尼库劳斯·拉斐尔·彼得·克萨韦尔·弗朗茨·德·保拉·文奈安提乌斯(Friedrich August Albert Maria Clemens Joseph Vincenz Aloys Nepomuk Johann Baptista Nikolaus Raphael Peter Xaver Franz de Paula Veneantius),第三任萨克森国王(1836年 - 1854年)。萨克森亲王马克西米利安(Maximilian,萨克森选侯弗里德里希·克里斯蒂安第六子)的长子,母亲是帕尔马公主卡洛琳娜·玛利亚·特蕾萨·朱塞帕(CAROLINA Maria Teresa Giuseppa)。前任国王安东一世是他的伯父。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二世的祖辈详见下表: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二世以军官的身份参加了反法战争,可他对战争几乎没有一点兴趣。出于君主的义务,他更有兴趣解决政治问题。1819年,他与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一世之女卡罗琳娜结婚。1832年卡罗琳娜去世,他续娶了巴伐利亚国王马克西米连一世之女玛丽(Marie)。两次婚姻都没有子嗣。1830年,他的父亲马克西米利安放弃了王位继承权,他成了萨克森王储,并于1836年从伯父安东一世那里继承了他从1831年就开始主导命运的国家和政府。1842年,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二世被英国国王授予嘉德勋章。 作为一个拥有智慧的人,国王很快博得了人民的爱戴。他在位时期发布了一些自由的法令。1848年革命初期,国王任命了一些有自由主义思想的大臣组阁,完善审查制度并发布一部更自由的选举法。但不久,随着革命的升级,国王的态度有了变化,他反对君主立宪制并解散了萨克森议会。民众甚至市政卫兵都普遍要求国王签署宪法,国王对此持强硬政策,请求普鲁士军队的武装干涉。1849年5月3日,国王解散了市政卫兵,但城镇议员要求他们反抗普鲁士的武装干涉,这导致了五月起义。国王出逃。 被解散的议会的三名成员成了革命的领袖,组成了临时政府。由于普鲁士军队的武装干涉,革命政府军很快被打败。国王重新回到德累斯顿。革命导致许多人流亡,也给政治体制带来了轻微的震动。.

新!!: 奧地利帝國和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二世 · 查看更多 »

弗里德里希·威廉 (黑森选侯)

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Friedrich Wilhelm I.,),黑森选侯国的最后一任选侯,1847年即位,1866年黑森选侯国并普鲁士吞并,他被迫逊位。逊位后自称黑森-卡塞尔领地伯爵(Landgraf von Hessen-Kassel)、富尔达大公(Großherzog von Fulda)、哈瑙亲王(Fürst zu Hanau)、赫尔斯菲尔德亲王(Fürst zu Hersfeld)、弗里茨拉亲王(Fürst zu Fritzlar)、伊森堡亲王(Fürst zu Isenburg)、卡岑耐伦伯格伯爵(Graf zu Katzenelnbogen)、尼达伯爵(Graf zu Nidda)、迪茨伯爵(Graf zu Diez)、齐根海因伯爵(Graf zu Ziegenhain)、绍姆堡伯爵(Graf zu Schaumburg)等.

新!!: 奧地利帝國和弗里德里希·威廉 (黑森选侯) · 查看更多 »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Friedrich List,),德国经济学家。他被視為经济历史学派的先驱,而他的思想亦被視為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的理論基礎。.

新!!: 奧地利帝國和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 查看更多 »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

弗朗茨·約瑟夫一世(Franz Josef I;),奧地利皇帝兼匈牙利國王(1848年-1867年),奧匈帝國締造者和第一位皇帝(1867年-1916年在位)。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從1850年至1864年間擔任德意志邦聯主席。 在他長達68年的統治中,獲得大多數國民的敬愛,因此在晚年被尊稱為(奧匈)帝國的「國父」,也成為奧地利的標誌性存在。.

新!!: 奧地利帝國和弗朗茨·约瑟夫一世 · 查看更多 »

弗朗茨·舒伯特

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神聖羅馬帝國奥地利作曲家,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認為是古典主義音樂的最後一位巨匠。 因为父親是音樂家,所以十歲正式接受音樂教育,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创作了600多首歌曲 ,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 ,4首小提琴奏鸣曲 舒伯特为不少诗人如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弗里德里希·席勒、海因里希·海涅、威尔赫姆·穆勒等的作品写了大量歌曲,把音乐与诗歌紧密结合在一起。他的歌曲中既有抒情曲、叙事曲、充满战斗性的爱国歌曲,也有源于民间音乐的歌曲,其中重要的有《魔王》、《鳟鱼》、《菩提树》、《美丽的磨坊女》、《野玫瑰》、《流浪者》(2首)、《普罗米修斯》、《致音乐》、《迷娘之歌》、《纺车旁的格丽卿》、《牧童的哀歌》、《战斗中的祈祷》、《剑之歌》、《战士之歌》等 , 连篇歌曲集3部 :《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和《天鹅之歌》。他的交响曲中较重要有第四、第五、第八、第九交响曲,其中第八交响曲是一部浪漫主义抒情交响曲,因只写了两个乐章而称为《未完成交響曲》,第九交响曲气势磅礴,充满英勇豪迈的气概,称为《偉大交響曲》。他的作品还有d小调弦乐四重奏《死与少女》、钢琴五重奏《鳟鱼》、C大调弦乐五重奏、钢琴曲《流浪者幻想曲》、《音乐的瞬间》、降E大调即兴曲、A大调奏鸣曲和配剧音乐《罗莎蒙德》等。舒伯特以抒情的旋律聞名,而且總是能夠自然流露、渾然天成。 舒伯特在世時,大眾對他的認識和欣賞只是一般,但在逝世前已經有一百首著作出版。他早年擔任父親學校裏的教師,辭去職位後一直沒有固定的工作,經常靠朋友的接濟。 舒伯特死后被安葬在他生前一直相当相當崇拜却只见过几次面的贝多芬墳墓旁。.

新!!: 奧地利帝國和弗朗茨·舒伯特 · 查看更多 »

弗朗茨二世 (神圣罗马帝国)

弗朗茨二世(德语:Franz II,),神圣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1792年—1806年在位),奥地利帝国的第一位皇帝(1804年—1835年在位,称弗朗茨一世,德语:Franz I)。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奧波德二世与皇后西班牙的玛利亚·路易莎之子。 弗郎茨二世就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時,德意志城邦割據的情況已經十分嚴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早已失去實權。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的崛起加劇了德意志諸城邦的分化,帝國的前景並不樂觀。第二次反法同盟結束後,神聖羅馬帝國喪失了全部意大利領地,瑞士更成立赫爾維蒂共和國,掠奪了奧地利大公國在阿爾卑斯山中部的領地。第三次反法同盟後,弗郎茨二世在奧斯特里茲戰役慘敗,神聖羅馬帝國首都維也納被法軍三次攻陷,奧地利軍被全殲,雙方簽訂普雷斯堡和約,萊茵邦聯創立,弗郎茨二世保留皇帝頭銜。在拿破崙稱“法国人的皇帝”三個月後,弗朗茨亦自稱奧地利皇帝以回應拿破崙,成立奧地利帝國。但再度被迫臣從於拿破崙和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的提爾西特同盟中。不可干涉第七次俄土戰爭。 弗郎茨二世發起了四次反拿破仑的神聖同盟,都被拿破崙打敗,而且大大削弱了奧地利的國力,間接導致日後普魯士的崛起。1806年,拿破仑強行解散了神圣罗马帝国,歷八百年的神圣罗马帝国滅亡,奧地利成為萊茵邦聯的一部分。弗郎茨二世被迫以和亲的方式,把女儿瑪麗·路易莎嫁给拿破仑。從此哈布斯堡王朝的勢力大幅度衰落,無法恢復對全歐洲的影響力。 弗郎茨二世在1814年拿破崙倒台後,立即主持召開了維也納會議,在首相梅特涅領導下成立維也納體系和神聖同盟,企圖恢復歐洲的舊「秩序」,以抵消自由主義的影響,但被迫制定憲法,承認部分改革。在1848年革命後,維也納體系被推翻,弗郎茨二世用盡一生精力維繫的奧地利帝國崩潰,匈牙利、波希米亞、巴爾幹各國民族主義紛起。 法国大革命中被断头的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是弗郎茨二世的姑姑。.

新!!: 奧地利帝國和弗朗茨二世 (神圣罗马帝国) · 查看更多 »

休蒙條約

《儲蒙條約》(Treaty of Chaumont)又作《休蒙條約》或《肖蒙條約》是一項關於拿破崙戰敗後的對歐洲前途所作出的其中一份安置協定,於1814年3月1日簽訂.

新!!: 奧地利帝國和休蒙條約 · 查看更多 »

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

《影響世界歷史100位名人》(The 100: A Ranking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Persons in History)为美国应用物理学家、普林斯顿天文学博士麦可·哈特所著。英文初版发行于1978年,中国中文版书名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台湾中文版书名为《影響世界歷史100位名人》。1991年有修訂版。.

新!!: 奧地利帝國和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 · 查看更多 »

彼得大帝

彼得一世·阿列克謝耶維奇·罗曼诺夫(Пётр Алексе́евич Рома́нов,)為俄羅斯帝國罗曼诺夫王朝的沙皇(1682年—1725年),及俄國皇帝(1721年—1725年)。在位期间力行改革,使俄罗斯现代化,定都聖彼得堡,人稱彼得大帝(Пётр Вели́кий)。.

新!!: 奧地利帝國和彼得大帝 · 查看更多 »

佛罗伦萨

佛罗伦萨(Firenze,Florentia,意大利诗歌:Fiorenza),又譯--,在19世紀的中國或者現代文學、藝術、餐飲的場合也經常翻譯成翡冷翠。是意大利中部托斯卡纳大区和佛羅倫斯省的首府,拥有366,091名城市人口,是该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以及主要的历史、文化和商业中心。从该市延伸出去的佛罗伦萨-普拉托-皮斯托亚都会区共有1,506,098名居民。 佛罗伦萨曾经长期处于美第奇家族控制之下,是欧洲中世纪重要的文化、商业和金融中心,并曾一度是意大利统一后的首都(1865-1871年)。 佛罗伦萨被认为是文艺复兴运动的诞生地,艺术与建筑的摇篮之一,拥有众多的历史建筑,和藏品丰富的博物馆(诸如烏菲茲美術館、学院美术馆、巴杰罗美术馆、碧提宫内的帕拉提那美术馆等)。历史上有许多文化名人诞生、活动于此地,比较著名的有诗人但丁、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科学家伽利略、政治理论家馬基維利、雕塑家多纳太罗等。佛罗伦萨历史中心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的美名由來是徐志摩前往度假時,因飽覽當地的湖山之勝,因而觸發內心美的悸動,便將意大利语的Firenze翻譯成--,並寫下《--》及《--》兩篇散文。.

新!!: 奧地利帝國和佛罗伦萨 · 查看更多 »

佛留爾人

佛留爾人(Friulians),是分佈於義大利東北部的一個民族。其原本語言是弗留利語,但受到義大利的影響,現今書寫與教學皆通用義大利語。 -->.

新!!: 奧地利帝國和佛留爾人 · 查看更多 »

德奧合併

德奥合併(德语:Anschluss ,意指联合或政治联盟,也称为Anschluss Österreichs;同样指德奥合併) ,是1938年3月12日纳粹德国与奧地利第一共和國統一,组成大德意志的事件。一个历史渊源是,奥地利和德国实际上是同一个民族组建的两个国家,因此当时的“统一”(合并)思潮能较容易地得到德奥两国公民的响应。 德国与奥地利合併,是纳粹党领袖阿道夫·希特勒扩张德国版图的第一步。德奥合併发生在萨尔区回归德国之后。1935年1月13日,根据《凡尔赛条约》规定,该区在国际联盟控制15年后举行公投,最后回归德国。德奥合併后,根据《慕尼黑协定》,德国獲得苏台德地区,并在1939年先后侵略余下的捷克斯洛伐克以及波兰。 事件发生前,德国先向奥地利施压,要求奥地利政府承认奥地利纳粹党的合法地位,甚至让该黨参与奥国政府事务。1938年,奥地利总理库尔特·舒斯尼格为了保存奥地利的独立,宣布进行公投,来决定奥地利应否与德国合併。德国政府隨即向他施压,要他将权力交给奥国纳粹党。奥国纳粹党在3月11日以政变推翻了奥地利的共和政府。在德国国防军进驻奥地利时,不但没有遇到任何对抗,而且受到很多奥地利居民的欢迎。 其他国家对事件反应温和。一战协约国实行外交抗议,但没有采取实际行动阻止合併之事,纵使《凡尔赛条约》阻止德国与奥地利合併。 奥地利在事件后失去独立国家之地位,直到德國戰敗後,兩國再度分家,1945年4月27日奧地利臨時政府成立,數月後得到二戰盟国的承认,延至1955年奧地利正式恢復主權。.

新!!: 奧地利帝國和德奧合併 · 查看更多 »

德勒斯登戰役

德勒斯登戰役發生於1813年8月26日-8月27日於德國德勒斯登附近。結果在拿破崙帶領下,法國擊敗第六次反法同盟的普俄奧聯軍。然而拿破崙卻沒有贏的徹底,造成日後戰鬥的艱辛;幾天後,側翼軍團被圍被迫投降後,雙方又發生了庫爾姆戰役(Battle of Kulm)。.

新!!: 奧地利帝國和德勒斯登戰役 · 查看更多 »

德国国徽

德國國徽為金黃色的盾徽,盾面绘有一隻紅爪紅嘴、雙翼展開的老鷹,稱為「联邦之鹰」(Bundesadler;昔日稱為「Reichsadler」,意為「帝國之鷹」),黑鷹象徵著力量和勇氣,並與國旗的三種顏色相互輝映。此国徽重新使用了威玛共和国的国徽设计 (1919 - 1935) ,於1950年被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政府採用。现行版本是1928年的设计,设计者是托比亚斯·施瓦布 (1887–1967)。现行國徽亦於1990聖誕節前成为了兩德統一後的德国新國徽。 威玛共和国的国徽基于神圣罗马帝国在13到14世纪所用的中世纪纹徽,最早在1433年被西吉斯蒙德皇帝使用,所用的是双头鹰。基于普鲁士纹徽的白地单头鹰成为了1889到1918年的德意志帝国国徽。.

新!!: 奧地利帝國和德国国徽 · 查看更多 »

德国国旗

德國國旗是由三條等寬的分別為德國國家代表色「黑、紅、金」色的橫條組成的三色旗。 黑、紅、金三色旗最早出現於19世紀早期,開始正式使用是在1848年德國革命。短命的法蘭克福國民議會(1848–1850)提議使用三色旗為民主化德國聯邦的旗幟。一戰之後建立的威瑪共和國也使用三色旗為德國國旗。世界大戰後的東西德都將三色旗作為自己的國旗,直到1959年東德在三色旗上加上國徽前這兩個國家的旗幟是完全相同的。從1990年10月3日兩德統一後,黑、紅、金三色旗再次成為德國國旗。 德國國旗也並非總是使用黑、紅、金三色作為其基色。1866年的普奧戰爭之後,普魯士王國領導的北德意志邦联採用黑、白、紅三色旗為聯邦旗。黑-白-紅三色旗後來也成為1871年德意志統一後的德意志帝國(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國旗,並一直使用到1918年一戰結束。1933年開始納粹德國也曾短期的使用過黑、白、紅三色旗。 三基色黑、紅、金和黑、白、紅在德國歷史上都有著重要的意義,也常常獲得不同的解釋。現在黑、紅、金代表二戰後的共和民主政體體制,現在的德國聯邦和自由的聯合體:不僅僅是德國的自由,還包含了德國人民的民主自由。.

新!!: 奧地利帝國和德国国旗 · 查看更多 »

德法關係

德法關係是指法國和德國間的外交關係。历史上,法國和德國源自同一個國家:法蘭克帝國。843年法蘭克帝國分裂后产生的西法蘭克王國和東法蘭克王國最终演变成为法國和德國。德法關係自1871年以來經歷了三個時期:1871年至1945年期間,兩國處於敵對關係;1945年至1963年期間,兩國關係和解;1963年以來德法之間的關係已成為「特殊關係」,兩國在許多領域都緊密合作,關係友好。德法在歐洲一體化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也是最熱心支持歐盟進一步整合的兩國,被稱為“歐洲雙核”。.

新!!: 奧地利帝國和德法關係 · 查看更多 »

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

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Republik Deutschösterreich or Deutsch-Österreich)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奧匈帝國解體後,其境內說德語的人所短暫建立的政權。其德语名Deutschösterreich,意为“德意志奥地利”,原本为奥匈帝国时代帝国西部主要说德语的内莱塔尼亚(Cisleithanien)地区一个非官方的称谓。 随着一战临近尾声,1918年10月底奥匈帝国里的民族地区纷纷宣布独立,帝国的主体奥匈也解除了共主联邦关系。11月3日帝国军队与协约国军队达成停火协议,11月11日战争正式结束,奥地利君主被驱逐,奥地利的君主制寿终正寝。在战争结束之前,帝国议会以德语为母语的议员于10月21日在维也纳召开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他们将自己所代表的内莱塔尼亚地区正式命名为“德意志奥地利”。1919年9月10日,协约国与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在圣日耳曼昂莱签署了《圣日耳曼条约》,根据条约规定,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于9月21日条约正式生效日起改名为奥地利共和国。 Category:奥地利历史政权 Category:已不存在的欧洲共和国 Category:1918年建立的國家或政權 Category:1919年終結的國家或政權 Category:短命國家.

新!!: 奧地利帝國和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德意志1848年革命

德意志1848-1849年革命(Deutsche Revolution 1848/1849),其最初阶段亦被称作三月革命(Märzrevolution),原本是在1848年于诸多欧洲国家爆发的大规模革命的一部分。它们是一系列在德意志邦联及整个奥地利帝国境内爆发的松散抗议;其所展现的泛德意志主义,更是普遍对继承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领土的德意志邦联内39个独立邦国分裂且专制的传统政治结构表达了不满。革命者中,中产阶级大多支持自由主义;而工人则为改善工作及生活条件寻求激进的改革。当中产阶级与工人阶级出现分裂时,支持保守派的贵族便将其镇压。为了逃避政治迫害的自由主义者被迫逃亡,并在之后被称为“48年的人”;其中大量逃亡者选择移居美国,遍布威斯康星州至德克萨斯州。.

新!!: 奧地利帝國和德意志1848年革命 · 查看更多 »

德意志帝國陸軍

德意志帝國陸軍(Deutsches Heer)是德意志帝國的陸上作戰部隊,其德語原文直譯為「德意志的陸軍」。德意志帝國陸軍於1871年德意志統一後在普魯士王國的領導下成立,最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於1919年遭到解散。.

新!!: 奧地利帝國和德意志帝國陸軍 · 查看更多 »

德意志统一

德意志统一发生于1871年1月18日。法国于普法战争中战败投降之后,德意志诸侯于此日来到法国凡尔赛宫镜厅,加冕普鲁士国王威廉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一世,德意志诸国正式在政治上和行政上统一为民族国家。事实上在很早之前德语人口即已通过贵族之间正式与非正式的联盟逐渐联合起来。自神圣罗马帝国解体(1806年)和拿破仑战争期间民族主义崛起,贵族之间便不断尝试进行联合,但由于各自利益关系不一致,这一联合过程频繁受阻。 德意志的统一还暴露了新国家在宗教、语言、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巨大内部差异,表明1871年的统一仅仅是长期联合过程中的一个时间节点而已。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常稱“全德意志人民的皇帝”,通讯中称“德意志”,而在帝国内高等贵族也称为“德意志诸侯”,统领着在查理大帝崛起之前(800年)便已经存在的东法兰克独立君主制小国。这一领土多山,人口相对隔离,在如此长的时间之内发展出了基于文化、教育、语言和宗教上的诸多差异。但19世纪的德意志同时也和全世界一样,在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之下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德意志人民的神圣罗马帝国曾拥有超过500个诸侯国,而在第三次反法同盟战争后,皇帝弗朗茨二世宣布退位(1806年8月6日),改称奥地利帝国皇帝,帝国事实上解体。帝国的解体导致了法律、行政和政治上的混乱,但旧帝国德语地区的人民仍然保有共同的语言、文化和法律传统,而这一传统也通过参与法国大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的共同经历而得到了巩固加强。这些独立国家有各自的统治阶级、封建制度、传统以及地方法律。欧洲自由主义思潮挑战了王朝制度和专制制度下的社会和政治结构,为统一提供了思想上的基础;这一思想的德意志版本强调了一个地区内的人民传统、教育和语言统一的重要性。经济上,普鲁士于1818年创立关税同盟,并于日后扩张至全德意志邦联中,减少了各国间的竞争。新的交通运输方式为公务和娱乐提供了便利,在中欧推动了德语使用者之间的联系,但有时也带来一定的冲突。 在拿破仑战争之后,1814-15年的维也纳会议建立了外交上的势力范围体系,支持奥地利在中欧的霸权。然而维也纳的与会者却没有意识到普鲁士在德意志诸国中实力日益增强,因此也没有预料到日后普鲁士将会就德意志的领导权问题向奥地利发起挑战。这一“德意志二元”问题为统一提出了两个方案:“小德意志方案”,即没有奥地利的德意志;“大德意志方案”,即有奥地利的德意志。 对于普鲁士首相奥托·冯·俾斯麦本人是计划将1866年北德意志邦联扩大并包含所有德意志国家,从而建立一个统一体,还是仅仅希望扩张普鲁士王国的国际力量,史学界存在争议。史学家认为俾斯麦的“现实政治”以及其他的一些因素导致了一系列近代政治制度的建立,并推动了19世纪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关系的重组。对丹麦和法国民族主义的回应为德国统一提供了问题的聚焦点。在三场区域战争中的军事胜利(尤其是普鲁士的胜利)推动了统一的热情,增强了民族的自尊。这一经历与拿破仑战争中的共同成功遥相呼应(尤其是1813-14年的解放战争)。在没有奥地利的德意志建立起来之后,二元的问题至少在短期内得到了解决。.

新!!: 奧地利帝國和德意志统一 · 查看更多 »

德意志邦国

公元962年,神圣罗马帝国建立,到中世纪演变成诸侯割据的局面。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作为回应,奥地利提升为奥地利帝国。1806年拿破仑解散神圣罗马帝国,建立莱茵同盟。1815年,拿破仑战败,39个德意志邦国(每个邦国都是主权国家)组成德意志同盟。1866年,普法战争结束,奥地利战败,退出德意志,次年,普鲁士王国建立由她主导的北德意志同盟,同盟排除了南德四邦(巴伐利亚王国、符滕堡王国、巴登大公国和黑森大公国)。 1871年,普鲁士击败法国,统一德国,建立德意志帝国,即德意志第二帝国。1918年,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德国皇帝退位。1919年,魏玛共和国建立(正式国名仍是德意志帝国),德意志各成员国转变为自由邦。 1933年,希特勒上台,建立纳粹德国,正式国名为德意志帝国,直到1945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 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建立。1990年,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并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形式实现两德统一。.

新!!: 奧地利帝國和德意志邦国 · 查看更多 »

德意志邦聯

德意志邦联(;1815年6月8日—1866年8月23日)是在1815年根据维也纳会议而成立的一个松散组织,目的是团结在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被废除后余下的德意志邦国。.

新!!: 奧地利帝國和德意志邦聯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帝国

俄罗斯帝国(旧俄語:Россійская Имперія;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亦简称为沙皇俄国、沙俄、帝俄或俄国,是1721年彼得大帝加冕為皇帝起至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為止的俄罗斯,同时也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制国家,由羅曼諾夫王朝統治。全盛時的疆域,北起北冰洋、南达黑海南部、西起波罗的海、东达阿拉斯加(1867年前),包括了整个中亚、波兰及芬兰,与挪威、瑞典王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罗马尼亚、奥斯曼帝国、波斯(今伊朗)、阿富汗、中國(當時為清朝)、朝鲜與日本(前期為江戶幕府、後為大日本帝國)接壤。根据1897年的人口普查登记,俄罗斯帝国共有1億2,560万人,至1914年达到1億6,570万人,仅次于大清帝國及大英帝国。 在羅曼諾夫王朝之前的留里克王朝的伊凡四世在1547年便已經開始使用“沙皇”的稱號,因此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俄羅斯帝國”真正诞生是沙皇伊凡三世征服诺夫哥罗德共和国或伊凡四世征服喀山,根据另一个角度来看,长期沙皇制度 (Царство),这是在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后已经帝国的当代俄语单词,而彼得大帝刚刚更换了一个拉丁化的代名词。也许后者是为了让欧洲承认俄罗斯作为一个欧洲的君主制国家。发生在17世纪俄罗斯的扩张,最终导致在17世纪中叶,俄罗斯完全征服西伯利亚之后,俄罗斯的领土到太平洋和波俄战争(1654—1667年)之后的左岸乌克兰;这个标志着俄罗斯帝国的成立。 俄罗斯帝国的國力在19世紀達到空前鼎盛,是當時的世界列強之一,自稱第三羅馬,但在19世纪後期的欧洲相继进行工业革命时没有紧随时代的步伐,导致其经济实力在20世纪初期的尼古拉二世时代远不及欧洲几大强国,尽管在此期间推行了几次较为成功的改革(如亚历山大二世的农奴制改革)。1914年8月,政局动荡不定的俄罗斯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堪的战局直接导致了在1917年爆发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签署退位诏书,俄罗斯帝国灭亡,俄羅斯共和國和俄國臨時政府成立,但同年就被布尔什维克派通过十月革命暴力推翻,被苏维埃俄国取代,但沙俄的残余势力直到1922年俄罗斯内战后才被完全消灭。.

新!!: 奧地利帝國和俄罗斯帝国 · 查看更多 »

俄法战争

俄法戰爭,又稱拿破崙征俄戰爭,是指俄罗斯帝国和拿破仑法国在1812年爆发的一场战争,是拿破仑战争的一部分。战争由拿破仑一世发动,並入侵俄国国土,俄国将这场战争称为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Война,中文意思是“爱国战争”,一般将其称为「卫国战争」,为了和后来苏联抗击德国的苏联卫国战争相区别,中文一般将其称为俄国卫国战争。战争以拿破仑失敗撤退,俄國戰略上勝利而結束。戰事從1812年6月底到11月底,共持續了5個月的時間。 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就是描繪這場戰爭。.

新!!: 奧地利帝國和俄法战争 · 查看更多 »

土倫港之役

土倫港之役(法語:Siège de Toulon)是法國大革命戰爭中一場重要戰役,不僅讓使法國革命軍開始轉敗為勝,也是拿破崙平步青雲的開始。 1793年7月,土倫和幾個南方城市一起宣布反對雅各賓黨專政,叛軍還邀請英國和西班牙艦隊駛入土倫港,讓他們守住土倫。由於英國和西班牙兩國軍艦和大砲的堅強防禦,讓法國政府無法攻下這座城市。在這種情勢下,拿破崙被奉派來到駐守土倫西北的部隊。經過詳細的觀察與分析,他擬定了土倫港的作戰計畫,於12月16日夜裡用大砲一舉攻陷土倫的叛軍,並且擊潰了英國與西班牙艦隊。.

新!!: 奧地利帝國和土倫港之役 · 查看更多 »

匈牙利

匈牙利國(Magyarország),通称匈牙利,是一个位於中歐的內陸国家、但是長期和東歐、南歐歷史所有關聯。匈牙利與奧地利、斯洛伐克、乌克兰、罗马尼亞、塞尔維亞、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接壤,人口约1,000万,首都為布达佩斯。官方語言為匈牙利語,這是歐洲最廣泛使用的非印歐語系語言。在歷史上匈牙利經常和遊牧民族與神聖羅馬帝國境內的奧地利和捷克、波蘭、當時統治南歐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緊密的聯係在一起,匈牙利為匈人帝國、哈布斯堡君主國和奧匈帝國的核心部分之一。.

新!!: 奧地利帝國和匈牙利 · 查看更多 »

匈牙利历史

代的匈牙利共和国是位于欧洲中部的内陆国。.

新!!: 奧地利帝國和匈牙利历史 · 查看更多 »

匈牙利王国 (1526年-1867年)

匈牙利王国,又称哈布斯堡匈牙利王国,是存在于1526-1867年间的一个王国。它是哈布斯堡君主國的一部分,但不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1804年,该王国并入新生的奧地利帝國。 1526年,匈牙利国王拉约什二世在第一次摩哈赤战役中战死,随后奥斯曼帝国与哈布斯堡君主国分别占领了匈牙利的领土。奥斯曼帝国扶持原特兰西瓦尼亚总督扎波尧伊·亚诺什为匈牙利国王,称亚诺什一世;哈布斯堡王朝则扶持时任奥地利大公斐迪南一世为匈牙利国王。两者都声称拥有整个匈牙利王国的继承权,匈牙利王国陷入分裂。这一局面直到1570年才结束,亚诺什一世的儿子(即约翰二世)宣布退位,并将匈牙利王位交给哈布斯堡的统治者,神圣罗马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二世。 早期,哈布斯堡统治下的匈牙利被称为“匈牙利王国”或“皇家匈牙利”。皇家匈牙利实质是第一次摩哈赤战役后奥斯曼帝国所占领的领土。哈布斯堡重夺此地后,为保持其法律传统而没有改变行政编制。然而此地事实上是哈布斯堡直辖的一个省份。马扎尔贵族迫使维也纳承认匈牙利是哈布斯堡领地内的一个特别组成部分,以保证匈牙利原有的法律继续实施。然而,匈牙利史学家指出王国分裂时期的特兰西瓦尼亚才是中世纪匈牙利王国法理上最直接的继承者。 1699年,大土耳其战争结束。战后签订的卡尔洛夫奇条约,迫使奥斯曼几乎放弃了所有的领土,这些领土随后与哈布斯堡匈牙利合并。一个坐落于普雷斯堡的匈牙利议会在名义上统治着匈牙利,但实际上权力已被维也纳政府架空。 此时期的匈牙利爆发了两场主要叛乱:18世纪初的拉科齊獨立戰爭和1848年匈牙利革命。王国的政治体制经此开始剧变,并最终于1867年通过奥匈折衷与奥地利组成奥匈帝国。.

新!!: 奧地利帝國和匈牙利王国 (1526年-1867年) · 查看更多 »

匈牙利自然历史博物馆

匈牙利自然历史博物馆(Hungarian Natural History Museum;Magyar Természettudományi Múzeum)是匈牙利国内最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始建于1802年,位于首都布达佩斯。.

新!!: 奧地利帝國和匈牙利自然历史博物馆 · 查看更多 »

匈牙利总统

匈牙利共和国总统是匈牙利共和国的国家元首,同时也是该国武装力量的总司令。匈牙利实行议会制,总理为政府首脑。.

新!!: 奧地利帝國和匈牙利总统 · 查看更多 »

圖爾奈戰役

圖爾奈戰役爆發於1794年5月22日,位於比利時埃諾省的斯海爾德河(位於布魯塞爾的西南方約80公里處),為一場由查理斯.皮切谷率領的法軍與喬斯亞斯王子率領的聯軍對抗。最終聯軍獲得了勝利。.

新!!: 奧地利帝國和圖爾奈戰役 · 查看更多 »

包贾尼·拉约什

包贾尼·拉约什,内梅图伊瓦尔伯爵(Count Lajos Batthyány de Németújvár,) 匈牙利政治家,1848年匈牙利革命期间首届代议制政府首相,为马扎尔人独立而献身的烈士。.

新!!: 奧地利帝國和包贾尼·拉约什 · 查看更多 »

利沃夫

利沃夫(Львів;Lwów;Lemberg,中文译为“伦贝格”;Львов)是烏克蘭西部的主要城市,有獅城之稱,利沃夫州首府。人口860,000 (2006年),其中乌克兰人占88%,俄罗斯人占8%,波兰人占1%,另外每天有20万人从郊区进城上班。 该市是乌克兰西部主要的工业与文化教育中心,拥有许多大型工厂、乌克兰最古老的大学和著名的利沃夫歌剧与芭蕾舞剧院。利沃夫的舊城區拥有许多珍贵的建筑,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遺產。利沃夫是烏克蘭民族文化的中心都市。利沃夫市內也有著眾多的劇場和博物館。.

新!!: 奧地利帝國和利沃夫 · 查看更多 »

列強

列強,又稱一流大國、一流強權,是指在國際社會體系中,在權力資源上擁有顯著優勢的國家。權力資源,也稱「綜合國力」,包括一國對他國施加影響所必備的物質性權力,如軍事能力、經濟實力;以及非物質性權力,如目前廣泛使用的概念—「軟國力」所包含的文化、價值觀、制度、生活方式的吸引力。 軍事力量的強弱常常是西方理論家判定国家强弱的標準,现今经济力量也成为判定国家强弱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即便如此,各種提出的定義(如与意识形态相关等)仍不免主觀而受批評。.

新!!: 奧地利帝國和列強 · 查看更多 »

切爾諾夫策

切爾諾夫策(Чернівці、、Tschernowitz(切诺维兹)、Czerniowce、Cernăuți、、Черновцы Chernovtsy、意第緒語:טשערנאוויץ Tshernovits)是烏克蘭西南部切爾諾夫策州的首府。位於普魯特河(多瑙河的一條支流)上游,布科維納北部地區。2001年,有人口240600人。切爾諾夫策現在與利沃夫並列為烏克蘭西部的文化中心,也是烏克蘭重要的教育與文化中心。切爾諾夫策在歷史上曾是猶太人聚居地,有“小維也納”之稱。切爾諾夫策也是一個重要的區域鐵路與公路交通樞紐,還有一個國際機場。.

新!!: 奧地利帝國和切爾諾夫策 · 查看更多 »

喬瓦尼·塞岡蒂尼

乔瓦尼·塞冈蒂尼(Giovanni Segantini;),是19世纪现实主义画家,作品大多以牧村和阿尔卑斯山区为题材。圣莫里茨有以其命名的博物馆。 Category:義大利藝術家 Category:無國籍人士.

新!!: 奧地利帝國和喬瓦尼·塞岡蒂尼 · 查看更多 »

喬治四世

喬治四世(George IV,),全名喬治·奧古斯塔斯·腓特烈(George Augustus Frederick),英國王室成員,1762年至1820年以王儲身份出任威爾斯親王,1811年至1820年期間因為父王喬治三世患精神病而兼任攝政王,1820年1月29日正式繼承父王出任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國王和漢諾威王國國王,至1830年6月26日駕崩。 喬治四世平生沉醉奢華生活,他引領英國攝政時期上流社會的潮流時尚,和熱衷支持新興的休閒、潮流和品味生活。他曾委任知名建築師約翰·納西在英國海邊旅遊名勝布萊頓興建規模宏大的皇家穹頂宮,另外又重新裝修白金漢宮、以及委託傑弗里·威雅維爾爵士重建溫莎堡等。他對倫敦國家美術館和倫敦国王學院的籌建計劃也起重要影響。 在家庭方面,喬治不單與父王交惡,與髮妻卡羅琳的婚姻關係更是如同災難。他在1821年加冕時下令禁制卡羅琳出席大典,在1820年還事先透過國會引入極大反響的《痛苦和刑罰草案》,企圖與卡羅琳離婚,結果不但失敗,還廣受抨擊。 政治上,喬治在位攝政王和君主期間,大部份時間均由利物浦勳爵擔任首相,掌控政府。在喬治甚少過問朝政的情況下,英政府帶領英國於曠日持久的拿破崙戰爭中取得最後勝利,並與各國商定戰後的和平秩序,還試圖應付一系列的社會和經濟動盪。喬治在晚年被迫接受與他不和的喬治·坎寧先後出任外相和首相,以及放棄一直以來反對解放天主教的立場。 雖然喬治的風采和品味為他贏得「英格蘭第一紳士」的讚譽,但他與父王和妻子的惡劣關係,以及放縱奢華的生活,使他受到平民百姓的蔑視,王室尊嚴也因而受損,很多納稅人更對他戰時的窮奢極侈感到憤怒。他在國家陷入危機的時候沒有擔當領導國民的重任,生活上也沒有成為國民效法的良好楷模;不少朝臣也認為喬治四世為人自私、欠缺誠信和不負責任,而且他一生也深受身邊寵臣的不良影響。 乔治四世驾崩后,由於他的独女夏洛特公主已於1817年死於難產,而他的二弟約克公爵也於1827年逝世,王位遂由他的三弟克拉倫斯公爵繼位,是為威廉四世。.

新!!: 奧地利帝國和喬治四世 · 查看更多 »

哈布斯堡-洛林皇朝

哈布斯堡-洛林皇朝是统治奥地利大公国,匈牙利,波希米亚和意大利部分公国和1804年至1918年间统治奥地利帝国和后期奥匈帝国的家族。 他的前身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1918年后帝国被肢解,奥地利成为共和国,王室被迫举家流亡海外。.

新!!: 奧地利帝國和哈布斯堡-洛林皇朝 · 查看更多 »

哈布斯堡君主國

哈布斯堡君主国(Habsburgermonarchie,Habsburg Monarchy),或哈布斯堡帝国(Habsburg Empire),是由历史学家采用的,用来形容一系列曾经由哈布斯堡家族(House of Habsburg)的系统在1287年至1918年間統治奧地利的、以及在1506年至1700年間統治西班牙的所有哈布斯堡王朝的君主制國家。而后,因為在西班牙的哈布斯堡家族被法國波旁王朝取代,以及在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正系絕嗣、旁系哈布斯堡-洛林皇朝上位,所以在1700年(16世紀以後)這個名詞變為專指“發源於奧地利的、哈布斯堡—洛林家族统治的、集合奥地利·匈牙利·波西米亞(即現在的捷克)這三部分核心領土的”綜合體。另外,由於領土廣大、統治的民族眾多,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和西班牙帝國這三者單獨羅列、或者合并起來也可以被總稱為哈布斯堡帝國。.

新!!: 奧地利帝國和哈布斯堡君主國 · 查看更多 »

哈布斯堡王朝

哈布斯堡王朝(),也称哈普斯堡家族(),是歐洲歷史上最為顯赫、統治地域最廣的王室之一。 其家族成員曾出任罗马人民的国王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273年—1291年,1298年—1308年,1438年—1742年,1745年—1806年),奧地利公爵(1282年—1453年)、大公(1453年—1804年)、奧地利帝國皇帝(1804年—1918年),匈牙利國王(1526年—1918年),波希米亞國王(1526年—1918年),西班牙國王(1516年—1700年),葡萄牙國王(1580年—1640年),墨西哥皇帝(1864年—1867年)和今法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境内及南部斯拉夫地區若干王國、公國的國王、大公與公爵。 16世纪中叶查理五世退位後,哈布斯堡家族分为奥地利与西班牙两个分支,前者占据神圣罗马帝国的帝位,称奧地利哈布斯堡皇朝,后者则为西班牙国王,统治西班牙、西属尼德兰、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王国、撒丁王国以及美洲新世界的广袤领土,称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但由于多代近支联姻,西班牙分支在1700年,奥地利分支在1740年相继男嗣断绝。西班牙王位落入法國皇室波旁家族之手;而奥地利分支与洛林家族联姻,帝国皇帝查理六世之女玛丽亚·特蕾西亚嫁于洛林公爵、托斯卡纳大公弗兰茨·斯蒂芬,并依据《国本诏书》继承了奥地利、匈牙利与波希米亚等家族领地,由此创建了哈布斯堡-洛林皇朝,1745年弗兰茨·斯蒂芬当选为帝国皇帝。.

新!!: 奧地利帝國和哈布斯堡王朝 · 查看更多 »

哈布斯堡王朝君主列表

哈布斯堡王朝的家族成員曾出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奧地利公爵、大公、皇帝,匈牙利國王,波希米亞國王,西班牙國王,葡萄牙國王,墨西哥皇帝和意大利若干公國的公爵。 該列表將詳細列出各位出任以上職位的哈布斯堡家族成員,其中的年期代表着各君主的在位期,而非生逝。.

新!!: 奧地利帝國和哈布斯堡王朝君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冈茨公司

冈茨公司(Ganz vállalatok)是匈牙利历史上一家著名的机械制造商,由匈牙利工程师于1845年创立。.

新!!: 奧地利帝國和冈茨公司 · 查看更多 »

凯撒 (头衔)

凱撒(Caesar),源自於Cæsar,是羅馬帝國皇帝的頭銜之一。從羅馬共和政體轉型為帝國的過程中,在身為獨裁官的蓋烏斯·尤利烏斯·凱撒(前102年-前44年)死亡之後,幾位古羅馬掌握實權的領導人,都宣稱自己繼承了凱撒家族的名號(與其合法的統治地位)。於是「凱撒」一詞便成了羅馬皇帝的眾多頭銜之一。在羅馬帝國的四帝共治時期,戴克里先正式將「凱撒」一詞重新定位為「副帝」,為「正帝」頭銜奧古斯都的副手與指定繼承人。.

新!!: 奧地利帝國和凯撒 (头衔) · 查看更多 »

內萊塔尼亞

內萊塔尼亞(Cisleithania,Cisleithanien,Ciszlajtánia, Předlitavsko)是奧匈帝國的北部與西部領土的泛稱,由奧地利所擁有。 內萊塔尼亞意為萊塔河以西,與萊塔河以東的匈牙利王國外萊塔尼亞相對。 內萊塔尼亞繼承了過去奧地利帝國的土地,由哈布斯堡家族以奥地利皇帝之名统治。 內萊塔尼亞的首都設在維也納。1910年,人口有28,571,900人(包括了位於帝國南境的布科維納和達爾馬提亞)。.

新!!: 奧地利帝國和內萊塔尼亞 · 查看更多 »

克尼格雷茨战役

克尼格雷茨战役或称萨多瓦会战发生于1866年7月3日,是普奥战争中重要的战役,是整场战争态势转向对普鲁士有利的一个转折点。这亦是战场集中的极佳例子,位于同一位置不同兵种的普军会合起来共同围堵或摧毁于他们之间的敌军。.

新!!: 奧地利帝國和克尼格雷茨战役 · 查看更多 »

克羅埃西亞-斯拉沃尼亞王國

克羅埃西亞-斯拉沃尼亞王國 (克羅埃西亞語:Kraljevina Hrvatska i Slavonija;匈牙利語:Horvát-Szlavón Királyság;德語:Königreich Kroatien und Slawonien)是奧匈帝國的一個自治王國。為奧匈帝國中外萊塔尼亞的組成部分之一。創建於1868年。領土范圍包括了今日的克羅埃西亞及塞爾維亞一部分。1918年奧匈帝國瓦解後,該王國變成了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和斯洛維尼亞人王國的一部分。.

新!!: 奧地利帝國和克羅埃西亞-斯拉沃尼亞王國 · 查看更多 »

克萊門斯·梅特涅

克萊門斯·文策爾·馮·梅特涅(Klemens Wenzel von Metternich,)德意志出生的奥地利政治家,亦是所在时代最重要的外交家之一。梅特涅生於科布伦茨的贵族家庭。父亲也是外交家。梅特涅曾就讀斯特拉斯堡大学和美因茨大学,见证过1790年利奥波德二世和1792年弗朗西斯二世的加冕礼。在英格蘭短暂游歷後,他被任命為尼德蘭公使,然就任第二年尼德蘭即被法國占领。   1795年與第一任妻子爱麗諾·馮·考尼特斯结婚,這段婚姻助他躍入维也纳社交圈。1825年原配夫人過世,1827年與男爵夫人安托瓦内特·来卡姆(Antoinette Leykam)结婚,她於1829年逝世;後又與伯爵夫人梅兰妮·西奇·费拉里(Melanie Zichy-Ferraris)於1831年结婚,她先梅特涅5年過世。1801年任奥地利驻萨克森公使,1803年任驻普鲁士公使,1806年改任驻巴黎公使。1809年任奥地利帝国外交大臣。   梅特涅之子理查德·冯·梅特涅也是出色外交家。他十二個婚生和非婚生的孩子多數沒他活得長。他是保守主义者,热衷维护大国均衡策略,尤其反对俄国对中欧的领土扩张,并力图削弱奥斯曼帝国。他讨厌自由主义并致力防止帝国崩溃,例如他强行镇压在北意大利和德意志的民族主义叛乱;在国内他也推行相同的政策,他建立大范围的间谍网络和检查制度来维續动荡的局面。类似政策在他的策划下在德意志各邦得以推行,此即著名的卡尔斯巴德法令。   1809年任奥地利帝国外交大臣直至1848年革命被迫下野為止,他任内首要工作是缓和奥地利與法國的關係。他促成奥地利公主,女公爵瑪麗·路易莎與拿破倫的婚姻。然不久後,作為外相他推動奥地利加入第六次反法同盟,代表奥地利签署了枫丹白露条约,流放拿破倫。他是後拿破倫時代欧洲列强组成的维也纳会议(1814年9月-1815年6月)之主席。帝国在1813年10月授予他親王頭銜。“梅特涅体系”維繫着奥地利、俄国、普鲁士联盟十数年之久。这是梅特涅在奥地利外交上的最高峰。此後,梅特涅逐渐被國际外交邊缘化。 1821年他擔任首相,歷經兩朝(弗朗西斯二世和他兒子费迪南一世)直到1848年费迪南一世遜位。此後,他经歷伦敦到布莱顿再到布鲁塞爾的短暂流亡生涯,1851年他再一次回到维也纳宫廷,成为费迪南一世的继任者——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顾问。1859年梅特涅逝世,享年86岁,乃同时代知名政治家之最。   歷史上對梅特涅政策褒贬不一,支持者认为他引领的“梅特涅时代”避免了欧洲大战,其外交才能有目共睹,他使得欧洲列强難以察覺奥地利军事、经济外强中乾的事實。他反对沙俄帝国野心的决策也被视为政绩。他因召開維也納會議重整歐洲秩序,撲滅歐洲革命之火,被封上「消防隊長」的稱號。反对者認为,他坚持病态的保守主义政策仅仅是出于他的虚荣心和不犯错主义,他们认为梅特涅本可以为奥地利做得更多,而不是在1817年通过行政改革来镇压德意志的民族主义思想,这使得最终德國在普魯士而非奧地利主導下統一。另有史学家指出,梅特涅事实上并没有多大实权,真正的权力都在哈布斯堡君主手里。 1812年12月拿破仑在侵俄战争中失败后,梅特涅在1815年积极参加建立神圣同盟,他是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的核心人物,是复辟势力总代表,积极主张镇压欧洲各国革命。1821年5月,他任奥地利首相。1848年3月,奥地利爆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要求实行宪政。梅特涅被迫辞职,亡命英国,1849年迁居比利时,1851年返回奥地利,任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的顾问。 伯克的保守主义思想很大程度地影响了梅特涅。他的整个政治生涯,都是在对国家制度的亲切关怀和对传统权威的适度尊重中,寻找政治生活一切崇高而美好的事物的源泉。梅特涅对于欧洲的眼光也同样朝这个方向推进。梅特涅眷恋着旧秩序,殚精竭力地在各国之间玩弄权术,见风使舵,以期达到他渴望的一成不变。而事实上,他的大国均势政策,在他手中行之有效,以致落后的奥地利能一度跻身于欧洲强国。维也纳体系在旧秩序的气味中摇摆而至于平衡。.

新!!: 奧地利帝國和克萊門斯·梅特涅 · 查看更多 »

克恩顿州

克恩顿州(德语:Kärnten,斯洛文尼亚语:Koroška,英语:Carinthia),又译作“克恩滕州”或“卡林西亚州”,是奥地利最南面的一个州。.

新!!: 奧地利帝國和克恩顿州 · 查看更多 »

克拉科夫自由市

克拉科夫自由市是一個存在于1815年至1846年由維也納會議創設的城市國家(位於今波蘭境內),由俄羅斯、普魯士和奧地利三國控制。在爆發了克拉科夫起義之後,克拉科夫自由市被合併入奧地利,改為奧地利屬下的。也稱克拉科夫共和國。克拉科夫自由市是波蘭歷史上首個純粹的共和制國家。.

新!!: 奧地利帝國和克拉科夫自由市 · 查看更多 »

克拉拉·希特勒

克拉拉·希特勒(Klara Hitler,),婚前姓波茨爾(Pölzl),是納粹德國獨裁者阿道夫·希特勒的母親。.

新!!: 奧地利帝國和克拉拉·希特勒 · 查看更多 »

四國同盟

四國同盟()是一個由奧地利外相梅特涅組成的軍事同盟,在1815年11月20日在維也納簽約,是維也納會議的組成部分,其組成國包括奧地利、英國、俄羅斯、普魯士四個列強。.

新!!: 奧地利帝國和四國同盟 · 查看更多 »

四角防線 (意大利)

四角防線(;)是傳統用來稱呼由奧地利帝國於倫巴底及威尼西亞建立的防禦系統。防線連接著跨越明喬河、波河及阿迪傑河的四個要塞,佩斯基耶拉、曼圖亞、維羅納及萊尼亞戈。約從1850年代開始,送到防線的補給及援軍經由威尼斯-米蘭鐵路所運送。儘管防線主要是用來防禦入侵,但是曼圖亞及萊尼亞戈的工事亦能夠作為一個跨越波河的橋頭堡,以便守軍迅速作出反擊。 奧地利於1833至1849年間,動用極大代價才建成四角防線。防線的構思原本來自奧地利的查理大公,以防守關鍵的戰略地點,亦代表著奧地利帝國對當年拿破崙侵略的反擊策略。奧地利選擇防禦各處入侵帝國的重要道路的策略,但同時其他國家,特別是普魯士,正採取利用鐵路的快速、彈性軍事策略來作戰,奧地利正與他國分走兩條不同道路。 在1848年革命期間,薩丁尼亞王國對奧宣戰,第一次意大利獨立戰爭爆發。雖然薩軍起初獲得一些勝利,但因為未能攻克四角防線,而令奧軍繼續保持控制及得以增援作戰。最終在奧軍名將約瑟夫·拉德茨基·馮·拉德茨的進攻下,薩丁尼亞於庫斯托扎及諾瓦拉慘敗,意大利邦國革命遂被鎮壓。 1859年,法國亦參戰於第二次意大利獨立戰爭中。入侵的法軍亦認為不應強攻四角防線。奧軍在經過第二次意大利獨立戰爭後,再度增強防線的力量。奧地利建設了由8個要塞組成的第二道防線,並於1866年春天建成。新建成的防線有效地於普奧戰爭中阻擋意大利軍隊的入侵,證明了防線的功效。但是當奧軍主力於北線的薩多瓦會戰中被普魯士決定性擊敗後,奧地利被逼於稍後的布拉格條約內,放棄了四角防線及威尼西亞予意大利王國。.

新!!: 奧地利帝國和四角防線 (意大利) · 查看更多 »

倫巴第-威尼西亞王國

倫巴第-威尼托王國(意大利語:Regno Lombardo-Veneto,德語:Lombardo-Venezianisches Königreich)是一個位於意大利北部的王國,並由當時的奧地利帝國所控制。此王國是根據歐洲列強在維也納會議中所作出之協定而建立。其後於1859年及1866年,倫巴第及威尼托漸次被割讓予薩丁尼亞王國及後來由薩丁尼亞主導的意大利王國,此一國家亦不復存在。.

新!!: 奧地利帝國和倫巴第-威尼西亞王國 · 查看更多 »

皮埃蒙特大区

埃蒙特 (Piemonte, )是意大利西北的一个大区。大区面积有25,399 平方公里及大约四百三十万人口。大区首府是都灵。 皮埃蒙特三面被阿尔卑斯山山脉包围,包括波河的起源维素山脉,及罗莎山脉。大区与法国、瑞士、及意大利伦巴第、利古里亚、艾米利亚-罗马涅及瓦莱达奥斯塔大区相邻。 皮埃蒙特的低地是一块农产丰足的地区,盛产小麦、稻米、玉蜀黍及葡萄。该区也是主要的工业中心,特别是都灵,是菲亚特车厂的总部所在地。 2006年2月,都灵成功主办2006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皮爾蒙特王國以前的首都位於義大利旁的海上的一個小島嶼.

新!!: 奧地利帝國和皮埃蒙特大区 · 查看更多 »

皮夫卡

夫卡是斯洛文尼亞的城鎮,位於該國西南部,毗鄰波斯托伊納,面積223.3平方公里,海拔高度547米,該地區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完結前一直由奧地利帝國管治,2002年人口5,926。.

新!!: 奧地利帝國和皮夫卡 · 查看更多 »

的里雅斯特

里雅斯特(意大利语:Trieste;斯洛文尼亚语:Trst;德语:Triest),或譯的里雅斯德、的港。是意大利东北部靠近斯洛文尼亚边境的一个港口城市,位于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湾的最深處,也是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亚大区和的里雅斯特省的首府。人口为207,069人(2001年)。 在1372年到1918年間,的里雅斯特曾是神圣罗马帝国及奥匈帝国的一部分,因而这座城市虽然在地理上显然属于南欧,但在语言、文化方面却具有明显的中欧特色,与其他意大利城市有着明显的区别。尤其是在1867年到1918年期间,的里雅斯特作为奥匈帝国的主要出海口,曾是地中海沿岸一个繁荣的港口城市和音乐与文学的中心。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匈帝国崩溃,的里雅斯特并入意大利,随之经济文化衰落下去。 現今的里雅斯特是邊界城市的代表。的里雅斯特的人口混合了鄰區的人種。的里雅斯特市區占优势的方言稱為的里雅斯特語(的里雅斯特語:Triestin,意大利语:Triestino),是威尼斯方言在当地的变种;而在紧邻市区的部分近郊,已经开始使用斯洛維尼亞語。義大利語以及斯洛維尼亞語都被認為是本地語言,而弗留利語以及克羅埃西亞語也有少數人使用,由於地理位置以及歷史緣故,在該城也有很多人使用德語。 的里雅斯特的經濟主要依賴港口貿易以及与邻近地区的商業交易,是意大利邮船公司(Lloyd Triestino)的发祥地。在冷戰時期,的里雅斯特因为地处东西方对抗前沿成為次要港口,但目前正在重振它昔日的商業影響力。在2006年的里雅斯特被選為義大利最適合居住的城市。 的里雅斯特的景点主要是众多奥匈帝國时代存留的新藝術以及新古典主義風格建築,以其明显的中欧特色在意大利众多城市中独树一帜。该市还拥有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和的里雅斯特大学。.

新!!: 奧地利帝國和的里雅斯特 · 查看更多 »

皇帝

皇帝是君主制國家元首的頭銜之一,意指帝國的最高統治者,通常做為最高位階的君主頭銜,凌駕在王與封爵之上。如皇帝職位由女性擔任,則稱「女皇」或「女帝」。.

新!!: 奧地利帝國和皇帝 · 查看更多 »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省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省(Provinz Schleswig-Holstein)是1868年至1946年普鲁士和及后的普鲁士自由邦的一个省分。省由1864年普丹战争中普鲁士和奥地利帝国于丹麦手中取得的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公国而组成。1866年的普奥战争之后,随着奥地利的战败,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被普鲁士合并。1868年该省正式成立,劳恩堡公国亦并入省内。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意志帝国战败后,协约国于1920年2月10日和3月14日向石勒苏益格北部和中部居民分别进行了两次公投。北石勒苏益格75%的居民支持回归丹麦,其余的支持留在德国。相反中石勒苏益格80%的居民支持留在德国,只有20%支持回归丹麦。石勒苏益格南部没有进行公投。 1920年6月15日,北石勒苏益格正式回归丹麦(参见:南日德兰郡)。石勒苏益格的剩余地区仍然是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一部分,成为普鲁士自由邦的一个省分。 在1937年的大汉堡法案之中,吕贝克自由市并入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省,以交换阿通纳和万茨贝克划给汉堡,成为其市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部分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是战后英国占领区的一部分,只有东面的一小部分拉策堡地区被分配到苏联占领区内的梅克伦堡。1949年这片英国占领区成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新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联邦州。.

新!!: 奧地利帝國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省 · 查看更多 »

石勒苏益格公国

石勒苏益格(Hertugdømmet Slesvig;Herzogtum Schleswig; 低地德语:Sleswig;北弗里西亚语:Slaswik)位於德國和丹麥的邊界以北約60公里和以南約70公里的範圍。該地區的傳統意義在於北海和波羅的海之間的貨物轉運,將通過俄羅斯的貿易路線與沿著萊茵河和大西洋海岸的貿易路線相連接(參見基爾運河)。 11至12世纪时,石勒苏益格是一个丹麦的公国。到了15世纪,采邑与姻亲令它与德意志公国荷尔斯泰因关系亲近。前者一直隶属丹麦,后者则属神圣罗马帝国。于是,到了19世纪,因为民族国家的兴起,德丹一直有领土争议。1460年,石勒苏益格公国与丹麦王国建立共主邦聯,在1864年前是丹麦的封地。1864年,普鲁士王国和奥地利帝国发动普丹战争,击败丹麦,共同占领石勒蘇益格与荷爾斯泰因两地。1866年,普军在普奥战争击败奥地利,夺取两地,戰爭勝利後成立北德意志邦联。1920年,德国战败后,经过,石勒苏益格的北部归于丹麦,成為現在丹麥的南日德蘭郡,南部归于德国。.

新!!: 奧地利帝國和石勒苏益格公国 · 查看更多 »

玻尔兹曼大脑

玻尔兹曼大脑是假想的产生于混乱中熵的涨落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一种低熵态。奥地利物理学家路德维希·玻尔兹曼曾提出一个观点:如果已知的低熵态宇宙是来源于熵的涨落,那涨落中也应该会出现许多低熵的自我意识,比如一个孤单的大脑。这种孤单的大脑就被命名为玻尔兹曼大脑。.

新!!: 奧地利帝國和玻尔兹曼大脑 · 查看更多 »

現有王位覬覦者列表

有王位覬覦者列表是一個理論上有權宣稱擁有王位或想要擁有王位的人物列表;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的王位繼承者(或王室成員後代)儘管沒有宣稱/已放棄繼承權,但按照過去法律依然被視為可能繼任者。.

新!!: 奧地利帝國和現有王位覬覦者列表 · 查看更多 »

理查德·贝尔克雷迪伯爵

查德·贝尔克雷迪伯爵(Count Richard Belcredi,Richard Graf Belcredi,) 奥地利帝国政治家。他以瑞士宪法为蓝本制定一部联邦宪法。他的所谓“伯爵内阁”(1865年7月27日-1867年2月3日)是主张实行保守的联邦制的最后一届奥地利政府。.

新!!: 奧地利帝國和理查德·贝尔克雷迪伯爵 · 查看更多 »

神圣同盟

圣同盟()是拿破仑帝国瓦解后,由俄罗斯、奥地利和普鲁士三个君主制国家的国王于1815年9月26日在巴黎会晤时建立的一个同盟。欧洲大多数国家后来参加了这个松散的政治组织。.

新!!: 奧地利帝國和神圣同盟 · 查看更多 »

神圣同盟 (消歧义)

聖同盟可指向歷史上幾個以宗教名義結盟的團體:.

新!!: 奧地利帝國和神圣同盟 (消歧义) · 查看更多 »

神圣罗马帝国

圣罗马帝国,亦被稱為德意志第一帝國,1512年以后的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是962年至1806年在西欧和中欧的一个封建君主制帝国。帝国的版图以德意志地区为核心,包括一些周边地区,在巅峰时期包括了意大利王国和勃艮第王国。在帝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它由数百个更小的附属单位组成,其中有侯国、公国、郡县,帝国自由城市和其他区域。神圣罗马帝国早期是由擁有實際權力的皇帝統治的封建君主制国,中世纪時演变成承认皇帝為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帝国自由城市的政治联合体。.

新!!: 奧地利帝國和神圣罗马帝国 · 查看更多 »

神聖羅馬帝國旗

聖羅馬帝國旗(德文:Reichsbanner des Heiligen Römischen Reiches)一面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所使用的旗幟,而非國旗。神聖羅馬帝國旗主要由黑色和金色組成,而旗幟的外貌則為金色背景上的一隻黑鷹。在13至14世紀時,旗幟上黑鷹的爪和喙被重設成紅色。自15世紀起,黑色的雙頭鷹取締了黑鷹。.

新!!: 奧地利帝國和神聖羅馬帝國旗 · 查看更多 »

科普魯律時期

科普魯律時期(英語:Köprülü era,1656年-1703年)是指奧斯曼帝國由大維奇爾主政的一段時期,主政的大維奇爾主要來自科普魯律家族,科普魯律家族是帝國著名的官吏世家。出自科普魯律家族的大維奇爾有才幹,具有野心而殘酷。他們檢察官員,並著手進行軍事改革。 在這時期,重要的領導人物輩出,包括非常保守的大維奇爾科普魯律·穆罕默德帕夏及其立場較為溫和的兒子科普魯律·法扎勒·艾哈迈德帕夏。在他們的領導下,帝國興盛。即使國內官員派系的鬥爭及官僚與軍方的爭執嚴重,十七世紀的奧斯曼帝國仍然能夠把疆域擴至極盛,得到克里特島、烏克蘭南部及波多利亞。 1683年,卡拉·穆斯塔法·帕夏率領的奧斯曼帝國軍在維也納之戰敗予約翰三世率領的波蘭及神聖羅馬帝國聯軍,使地區均勢被打破,有利於歐洲各國。1699年的卡爾洛夫奇條約導致大土耳其戰爭的終結,奧斯曼帝國須割讓特蘭西瓦尼亞、摩里亞、波多利亞、右岸烏克蘭及幾乎整個奧斯曼匈牙利予奧地利、波蘭及威尼斯。奧斯曼帝國在歷史上首次要承認奧地利帝國與奧斯曼帝國的地位相等。 穆斯塔法二世被反叛的禁衛軍迫使遜位,最後一位科普魯律大維奇爾亦下台。艾哈邁德三世統治時期,政權落入軍事官員手中。艾哈邁德三世統治時期被稱為鬱金香時期,因伊斯坦堡在這時期流行種植鬱金香。.

新!!: 奧地利帝國和科普魯律時期 · 查看更多 »

第三羅馬

三罗马,是指欧洲一些声称是古罗马帝国(即「第一罗马」)继承者的城市、城邦、王国或大公国。这些城市、城邦、大公国或王国有的通过自己和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又称「第二罗马」)的联系来成构建自己和古罗马的继承关系(比如俄罗斯帝国);也有的通过自己和西罗马帝国的继承者(比如教皇国、神圣罗马帝国)的关系来建立自己和古罗马的继承关系。.

新!!: 奧地利帝國和第三羅馬 · 查看更多 »

第三次反法同盟

三次反法同盟(Third Coalition),1805年8月9日,奧地利帝國、英國、沙俄、那不勒斯、瑞典結成「第三次反法同盟」,向拿破仑宣戰,最後反法同盟以大敗收場。.

新!!: 奧地利帝國和第三次反法同盟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迪哥戰役

一次迪哥戰役爆發於1794年9月21日,為第一次反法同盟的一部份。法軍與奧軍對決的結果,由法軍取勝。這場戰役被稱為是拿破崙第一次上陣。.

新!!: 奧地利帝國和第一次迪哥戰役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意大利独立战争

一次義大利獨立戰爭發生於1848年至1849年,交戰的雙方為薩丁尼亞王國與奧地利帝國。這場戰爭主要的戰役有庫斯托扎戰役及諾瓦拉戰役,奧軍在拉德茨基的率領下擊敗了薩丁尼亞王國。.

新!!: 奧地利帝國和第一次意大利独立战争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百年战争

二次百年战争(the Second Hundred Years' War,1689年-1815年)是一些历史学家使用的历史分期术语,用以描述从约1689年至1815年间英国(起先为英格兰王国,后为大不列颠王国和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与法国(先后为法兰西王国、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法兰西第一帝国)之间的一系列军事冲突。这个名词由在他的著作《英格兰的扩张:两场讲座》(The Expansion of England: Two Courses of Lectures,1883年)中首次创造。 和“第一次百年战争”一样,第二次百年战争并不是一场单一而连贯的战争,而是由两个主要交战国之间的一系列断断续续的战争组成。这个名词也用来指代英法两个世界强国之间的竞争状态,而不仅是直接军事冲突。这是一场决定这两个殖民帝国未来的较量,而英國在1815年的最終勝利,確立其日不落帝國的霸主地位。 英法在18世纪的一系列战争,通常将其他欧洲国家作为一个更大同盟的一员卷入其中。除了在四国同盟战争中两国曾携手合作之外,在所有的欧洲的大规模冲突中,英法两国总是互相敌对。而其中的部分战争,如七年战争,有时会被视作“世界大战”——双方将战火烧到了印度、美洲等殖民地地区以及全球各大洋的航路上。.

新!!: 奧地利帝國和第二次百年战争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意大利獨立戰爭

二次義大利獨立戰爭,也稱為法奧戰爭、薩奧戰爭或是1859年義大利戰爭(Campagne d'Italie),交戰雙方為法國-薩丁尼亞聯軍和奧地利帝國,這場戰爭在意大利的統一過程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新!!: 奧地利帝國和第二次意大利獨立戰爭 · 查看更多 »

第五次俄土战争

五次俄土战争(1768-1774年)是发生在沙皇俄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之间的一场影响重大的战争,其主要结果是南乌克兰、北高加索地区和克里米亚从此被沙皇俄国控制。.

新!!: 奧地利帝國和第五次俄土战争 · 查看更多 »

第六次反法同盟

在第六次反法同盟(1812年—1814年)中,由匈牙利、普魯士、俄羅斯、瑞典、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及萊茵聯邦的某些邦國組成的同盟,打敗了法國,拿破崙被放逐到義大利的厄爾巴島。拿破崙俄法戰爭中遭受慘敗後,歐洲的力量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拿破崙率軍40萬與聯軍作戰。不料,各附庸小邦國乘機起來擺脫法國控制,拿破仑陷入困境。在1813年十月的萊比錫戰役中,在薩克森擊敗拿破崙的軍隊。在1814年3月30日,聯軍攻陷巴黎,拿破崙被迫退位,被放逐到義大利的厄爾巴島,波旁王朝復辟,路易十八登上皇位。然而,拿破崙從戒備森嚴的厄爾巴島上逃了出來。1815年3月20日,進占巴黎,重新登上皇位,建立了「百日王朝」。 在第六次反法同盟中,250萬軍人參與了戰爭,總共約有200萬人陣亡。重要战役包括民族會戰及斯摩棱斯克戰役等。.

新!!: 奧地利帝國和第六次反法同盟 · 查看更多 »

第萨·伊什特万

波罗什耶努及塞杰德伯爵第萨·伊什特万(István Tisza,Tisza István,)全名第萨·伊什特万·伊母莱·拉约什·帕尔 (Tisza István Imre Lajos Pál)。奥匈帝国匈牙利首相、匈牙利科学院成员。伊什特万于1886年进入国会。1903年担任首相(1905年辞职)。1912年任国会下院主席。1913年重任首相。为七月危机的主要当事人之一。1917年再次辞职。后于1918年10月28至31日发生的匈牙利菊花革命中遇刺身亡。 第萨以俾斯麦为榜样,同时也崇尚英国经济体制。作为经济学家,他主张英式经济历史学派。作为律师及政治学家,伊什特万认为英格兰的社会、政治发展是“理想的发展模式”.

新!!: 奧地利帝國和第萨·伊什特万 · 查看更多 »

管弦樂團

管弦樂團(英語:Orchestra)是當今世上編制最龐大、最複雜的樂團型態,擁有極強大而廣泛之音樂表現力。管弦樂團一般演奏古典音樂或為歌劇伴奏,有時也會替流行音樂伴奏;現代不少管弦樂團也常為電影伴奏,製作電影原聲帶。 一个管弦樂團大多有70位以上的演奏家组成,有些甚至有上百位演奏家。形式比较小的管弦樂團也被称为室內樂團(Chamber Orchestra),室內樂團的成員數量一般少於30人,在兩者中間還有所謂小交響樂團(Sinfonietta Orchestra),主要演奏接近較大於真正室內樂和「典型」近代交響樂曲中間的管弦樂作品,如歷史上巴洛克樂派或古典樂派交響曲或大協奏曲,其編制是動用30到50人的中型樂團演出。一些大型的管弦樂團也被称为交響樂團(Symphony Orchestra)或愛樂樂團(Philharmonic Orchestra),兩者稱謂之間並沒有實質上的區別,有時是一个城市中有兩隊管弦樂團時,可以此來區分彼此,例如倫敦交響樂團和倫敦愛樂樂團。 管弦樂團在演奏時,並不一定所有的團員都要參與演奏過程;一般根據演奏作品的需要,参加演奏的演奏者數目也不同。大多數管弦樂團尚未擁有全部樂器的演奏家,例如,很多樂團没有常態編制豎琴家,或是薩克斯風樂手、鋼琴家、爵士鼓鼓手。因此假如要演奏的作品中有他们不具有的樂器时,他们一般會與獨立音樂家合作,因此樂團人數相當具有彈性。.

新!!: 奧地利帝國和管弦樂團 · 查看更多 »

米哈伊尔·伊拉里奥诺维奇·库图佐夫

米哈伊尔·伊拉里奥诺维奇·戈列尼谢夫-库图佐夫(Михаи́л Илларио́нович Голени́щев-Куту́зов,罗马化:Mikhail Illarionovich Golenishchev-Kutuzov;),俄罗斯帝国元帅,著名将领,军事家,1812年曾率领俄国军队击退拿破仑的大军,取得俄法战争的胜利。.

新!!: 奧地利帝國和米哈伊尔·伊拉里奥诺维奇·库图佐夫 · 查看更多 »

米蘭

米蘭(Milano)是歐洲國家義大利的西北方大城,也是米蘭省的省會和倫巴第大區的首府,位於義大利人口最密集和發展程度最高的倫巴第平原上。它是歐洲南方的重要交通要點,歷史相當悠久,以觀光、時尚與建築景觀聞名於世。米蘭市区目前有182萬居民,其都会区超过800万人是歐洲三大都會區之一。總面積約有1,982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超過2,000人居住。目前米蘭市長為Giuseppe Sala。 市区生產總值占義大利國內生產總值的4.8%,這個地區也被稱為藍香蕉(Blue Banana),是歐洲人口最密集與工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米蘭最初被凱爾特人當中的因蘇布雷人(Insubres)稱為Medhlan。後來羅馬人在西元前222年征服該地後,稱它為Mediolanum。米蘭因此成為羅馬帝國最繁榮的地區之一,並在286年至402年成為西羅馬帝國的首都。米蘭在中世紀時期則被稱為Mailand,德語目前依然使用這個名字,它來自於凱爾特語的Mid-lan,意為“平原中心”。拿破崙於1796年佔領米蘭,並於1805年將米蘭當作義大利王國的首都。米蘭隨後成為受到奧地利帝國所控制的倫巴第-威尼西亞王國首都,並於1859年成為薩丁尼亞王國的一部份,逐漸隸屬於義大利王國。 米蘭是一個國際性及國際化的城市,有15.2%的人口出生於國外。這個城市依然是歐洲主要的運輸和工業中心,米蘭是歐洲聯盟當中第10重要的商業和金融中心(2009年).

新!!: 奧地利帝國和米蘭 · 查看更多 »

索尔弗利诺战役

索尔费里诺战役(Bataille de Solférino、Battaglia di Solferino e San Martino)),发生于1859年6月24日,拿破仑三世率领的法国军队和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二世率领的薩丁尼亞王國军队组成了法国-撒丁联军与奥地利帝国开战,并在战斗中最终获胜。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皇帝率领的奥地利军队战败。这是世界历史上最后一场由各国君主亲自指挥作战的重大战役。超过20万名士兵(约10万名奥地利士兵和总计11.86万人的法国士兵和皮埃蒙特-撒丁联军士兵)参加了这一重要战役。这次战役之后,奥地利皇帝便不再直接指挥军队了。.

新!!: 奧地利帝國和索尔弗利诺战役 · 查看更多 »

維也納

維也納(Wien;奧地利德語:Wean)是奧地利共和國首都和維也納州首府,人口172.3萬人,都會區約240萬人,佔奧地利人口四分之一以上。維也納是歐洲著名的都會區之一,拥有许多重要的国际组织,OPEC的總部也設於此。同時,維也納與美國紐約和瑞士日內瓦同為聯合國僅有的駐地城市。位於北緯48度12分5秒、東經16度22分38秒。具“世界音樂之都”美譽。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是領域曾遍及除德意志以外的中東歐大部分地區的奧匈帝國首都。按照市区人口,它是欧盟第七大城。在20世纪初以前,它是德語圈最大的城市,奥匈帝国分裂之前,該市已经擁有200萬人口。時至今日,它仍是德语圈第二大城市,僅次於柏林。該市位於奥地利東部,靠近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边界。其市中心古城區被列為世界遺產。.

新!!: 奧地利帝國和維也納 · 查看更多 »

維也納歷史

維也納歷史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時代時代,後來羅馬帝國在這裡建立軍營(位於現在的內城區),用來防衛北邊的日耳曼部落。後來維也納在11世紀成為重要的貿易據點,並在13世紀成為巴本堡王朝的首都。維也納在哈布斯堡王朝統治時作為首都和統治中心,19世紀時奧地利帝國及奧匈帝國的首都,並逐漸成為歐洲最大的城市之一。.

新!!: 奧地利帝國和維也納歷史 · 查看更多 »

維羅納會議

維羅納會議(The Congress of Verona)是五國同盟于1822年10月20日在維羅納召開的最後一次常規會議,是十九世紀初歐洲協調機制的組成部分。參與國共有俄羅斯、奧地利、普魯士、法國以及英國,會議決定向當日的歐洲革命活動加以鎮壓,鑑於英國無意以鎮壓革命為名干預別國內政,因而與上述四國不合,最後英國退出此一歐洲協調機制。.

新!!: 奧地利帝國和維羅納會議 · 查看更多 »

约翰·巴蒂斯特·万哈尔

约翰·巴蒂斯特·万哈尔(Johann Baptist Vanhal,Jan Křtitel Vaňhal,),波西米亚作曲家。 万哈尔出生在波西米亚的一个农民家庭,在家乡接受音乐教育,18岁时就成为家乡的管风琴师和合唱团团长。1760年,伯爵夫人带他来到了维也纳,跟随迪特斯多夫学习。不久之后,他就在音乐界建立起良好的声誉和威望。1769年在他的保护人的赞助下,开始了他为期两年的意大利学习。1760年他又回到了维也纳,他曾和海顿、莫扎特、 迪特斯多夫一起表演弦乐四重奏。1813年8月20日去世。 万哈尔是一位极多产的作曲家,他一生共创作了约1300首作品,包括交响曲、室内乐作品、教堂音乐、歌剧、声乐作品以及写给不同独奏乐器的协奏曲:包括小提琴协奏曲、低音提琴协奏曲。他的作品和大多古典主义时期音乐一样旋律优美,积极向上,融合技巧、灵敏和机智于一体,为世人所接受。.

新!!: 奧地利帝國和约翰·巴蒂斯特·万哈尔 · 查看更多 »

约翰·格奥尔格·阿尔布雷希茨贝格

约翰·格奥尔格·阿尔布雷希茨贝格(Johann Georg Albrechtsberger,),奥地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长期担任圣斯蒂芬大教堂和奥地利宫廷的管风琴师,同时还是当时最伟大的对位法教师。他的学生有贝多芬,雷哈,胡梅尔等一批著名作曲家。而他本人的作品则数量不多,且并不出名。.

新!!: 奧地利帝國和约翰·格奥尔格·阿尔布雷希茨贝格 · 查看更多 »

约瑟夫·富歇

約瑟夫·富歇,第一任(1759 年5月21日–1820年12月25日)是法蘭西政治家和拿破崙一世時期的。 在1793年法蘭西大革命期間,他特別以兇暴鎮壓而出名, 而後在 督政府,執政府和法蘭西第一帝國時期當任警政部長。.

新!!: 奧地利帝國和约瑟夫·富歇 · 查看更多 »

约瑟夫·毕苏斯基

约瑟夫·克莱门斯·毕苏斯基(Józef Klemens Piłsudski,)是波兰政治家,曾任波兰第二共和国国家元首(1918年-1922年)、“第一元帅”(1920年起)、和独裁者(1926年-1935年),他还是波兰第二共和国的领袖。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期起,他成为了波兰政治中的主要力量和欧洲政局的重要人物。Plach 2006, 第14页.

新!!: 奧地利帝國和约瑟夫·毕苏斯基 · 查看更多 »

约瑟夫·斯特凡

约瑟夫·斯特凡(斯洛文尼亚文:Jožef Štefan,)奧匈帝國國籍斯洛文尼亚物理学家、数学家、诗人。.

新!!: 奧地利帝國和约瑟夫·斯特凡 · 查看更多 »

纺织会馆 (克拉科夫)

纺织会馆(Sukiennice)是波兰克拉科夫的一座文艺复兴建筑,位于老城(Kraków-Stare Miasto)中心的中央集市广场,是该市最显著的地标之一。这里曾经是国际贸易的主要中心。客商在那里会见,洽谈业务和易货贸易。在15世纪的黄金时代,纺织会馆是来自东方的各种外来货物的进口来源 - 香料,丝绸,皮革和蜡 - 而克拉科夫本身出口纺织,铅,和来自维利奇卡盐矿的盐。 文艺复兴时期之前,克拉科夫 - 波兰的皇家首都 - 已经是欧洲最壮丽的城市之一。但是,它的繁荣没有持续下去。18世纪末导致瓜分波兰的战争和政治,加快了该市的衰落。至1870年,在奥匈帝国统治下,纺织会馆进行了修复。大部分古老的市中心衰败了;然而,加利西亚和洛多梅里亚王国政治命运的改变带来了该市的复兴,由于新成立的立法大会(Sejm),纺织会馆的成功修复是这一时期最值得骄傲的成就之一。 数百年来,纺织会馆曾招待过无数的嘉宾,目前仍用于款待君主和知名人士。2002年,此处曾招待查尔斯王子和日本明仁天皇。在此举行的舞会中,最著名的是1809年约泽夫·波尼亚托夫斯基亲王从奥地利帝国手中解放该市后。除了它的宏伟的历史和巨大的文化价值,纺织会馆还是繁华的商业中心,虽然是出售的物品与以前的世纪完全不同 — 主要是游客纪念品。 类似的纺织会馆也存在于其它欧洲城市,例如比利时伊佩尔纺织会馆、德国不伦瑞克和英国利兹第一白布馆(1st White Cloth Hall),但是克拉科夫的纺织会馆最为著名,保存也最完好。.

新!!: 奧地利帝國和纺织会馆 (克拉科夫) · 查看更多 »

维也纳会议

维也纳会议(Le congrès de Vienne)是从1814年9月18日到1815年6月9日之间在奥地利维也纳的外交会议。本次会议由奥地利政治家克莱门斯·文策尔·冯·梅特涅主持,其目的在于解决由法国大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导致的一系列关键问题,保证欧洲的长久和平。会议的目标不仅包括恢复战前国界,还包括重新调节各列强的权力,使他们能够相互平衡并保持和平。参会者主要是保守派,反对共和主义和革命。法国失去了在前一段时间征服的所有领土,而普鲁士、奥地利和俄罗斯则获得了大量的领土——普鲁士吞并了西部的一些德意志小国,并获得了40%的萨克森王国的领土;奥地利获得了威尼斯和北意大利的大部;俄罗斯则获得了波兰的一部分。在数月之前,荷兰王国被建立起来,并包括了部分过去的奥地利领土,这一部分领土于1830年成为比利时。 历史学家保罗·施罗德认为,旧的“权力平衡”体系事实上是相当不稳定和具有掠夺性质的,而维也纳会议则刻意回避了这一体系,并建立了一套全新的规则,达成了更为稳定和温和的平衡。维也纳会议是这一时期一系列国际会议的开始,而这些会议最终构成了欧洲协调,试图在欧洲建立一套和平的权力平衡体系,并成为了日后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样板。 会议的直接背景是拿破仑帝国于1814年战败和投降,结束了长达二十五年的持续战争。拿破仑在会议期间重回法国,于1815年3月至7月重建百日王朝并导致新战事的爆发,但会议仍然继续进行,决议于拿破仑在滑铁卢战败之前的九天便已经签署。 从技术上来说,“维也纳会议”并不能算是一个会议,因为实际上全体成员参加的大会并没有召开,大多数的讨论都是由奥地利、英国、法国、俄罗斯和普鲁士等列强间的非正式会晤中进行的,其他代表的参与基本上十分有限。而在另一方面,维也纳会议也是历史上第一次由各国代表共同参与订立条约的洲际性会议,而非简单地在各国首都之间传递信息。维也纳会议的决议在日后虽有一定修改,但仍然奠定了欧洲政治的框架,一直延续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新!!: 奧地利帝國和维也纳会议 · 查看更多 »

维也纳和约 (1864年)

維也納和約 (;)是由普魯士、奧地利和丹麥於1864年10月30日在維也納所簽訂的合約,該條約象徵著普丹戰爭的終結。根據和約內容,普魯士將統治什勒斯維希,而奧地利則統治霍爾斯坦。對於這兩個地區的統治爭端導致了兩年後的普奧戰爭。.

新!!: 奧地利帝國和维也纳和约 (1864年) · 查看更多 »

罗马共和国 (19世纪)

羅馬共和國是一個僅存在四個月的國家,建立於1849年2月,當時的教皇国被、朱塞佩·马志尼和推翻。 先前在教皇国的統治下,猶太教雖具合法地位,同時猶太人可實行猶太教的傳統,但在眾多方面卻受歧視和反對;而除天主教和猶太教外之宗教則遭禁止。於羅馬共和國成立後,其憲法保障宗教自由,而教皇有治理天主教教會的權力;此外,羅馬共和國憲法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廢除死刑的憲法。.

新!!: 奧地利帝國和罗马共和国 (19世纪) · 查看更多 »

罗贝托一世 (帕尔马)

羅貝托一世(義大利文:Roberto I Carlo Luigi Maria di Borbone,1848年7月9日 - 1907年11月6日)是最後一位帕爾馬公爵,1854年至1859年在位。在第二次義大利獨立戰爭中,羅貝托失去了公國的領土。他是波旁王室的成員,藉由他的遠祖菲利波一世,他是西班牙國王費利佩五世和埃丽莎贝塔·法尔内塞的後裔、阿方索十三世的遠房堂哥。.

新!!: 奧地利帝國和罗贝托一世 (帕尔马) · 查看更多 »

罗森海姆-库夫施泰因铁路

罗森海姆-库夫施泰因铁路(Bahnstrecke Rosenheim–Kufstein)是由德国罗森海姆至奥地利库夫施泰因边境的一条复线铁路,全长32公里,于德国铁路的中被标识为950号(KBS 950)。它在罗森海姆可与罗森海姆-萨尔茨堡铁路相接,在库夫施泰因边境可与相接;并可进一步分别通过和将德国、奥地利西部以及意大利北部联系在一起。在全欧交通网络中,该铁路被纳入(1号轴线)的组成部分。罗森海姆至库夫施泰因之间于1858年全线贯通,目前为电气化铁路,电压制式为15千伏16⅔赫兹。.

新!!: 奧地利帝國和罗森海姆-库夫施泰因铁路 · 查看更多 »

美學家列表

此列表列出了世界上的所有美學家。 Category:美學家.

新!!: 奧地利帝國和美學家列表 · 查看更多 »

美因茲戰役

美因茲戰役爆發於1795年10月29日,為法國大革命戰爭中的一場奧地利與法國之間的戰役。戰役爆發於德國的西部的美因茲,結果由奧軍獲勝。.

新!!: 奧地利帝國和美因茲戰役 · 查看更多 »

美因河畔法兰克福

法蘭克福(Frankfurt),正式全名为美因河畔法兰克福(Frankfurt am Main),是德国中西部黑森州的第一大城市,也是德国第五大城。城区拥有73万2688人,如合併周边城镇計算则約有230万人。整個法兰克福-莱茵河-美茵河都會區約有五百万人口,为仅次于莱茵-鲁尔的德国第二大都會区。法兰克福是一个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城市,一半以上的人口有着移民背景,而四分之一的人口为外国公民。 自中世纪起,法兰克福即为德国的中心城市。公元794年时,法兰克福被授予帝国自由城市的地位。1815年,法兰克福自由市成为德意志邦联的政治中心。在1848年革命时期,法兰克福国民议会在圣保罗教堂召开。在普奥战争中,与奥地利结盟的法兰克福被普鲁士王国所吞并后,在1866年正式失去--的主权。1875年时,法兰克福居民突破十万人,1928年时则已超过50万人。如今作为阿尔法级别的全球城市,法兰克福是许多欧洲及跨国大型企业的总部所在地。另外德國聯邦銀行、歐洲中央銀行、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及多家大型商業銀行總部也設立在此,它是歐盟的經濟中心。法蘭克福掌握了全德國乃至全歐洲的鉅大財富,遂有「美茵河畔曼哈頓」之戲稱("Main"hattan 或 Manhattan am Main)。 因其地理位置,法蘭克福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法兰克福高速立交桥是欧洲最为繁忙的陆路枢纽;火车总站为德国流量第二大的火车站,萊茵-美茵國際機場為德國規模最大的商用民航機場,也是欧洲重要的航空中转站。 法蘭克福是歌德的誕生地,這位德國最受景仰的人文思想家,他的名字與德意志文化的傳承及傳播緊緊相連。法蘭克福大學即以歌德為大學命名,德國政府也在世界各地成立「歌德學院」致力於德語教學。歌德在德語文化世界具備國粹瑰寶的地位,讓這座城市始終散發著與有榮焉的光彩。.

新!!: 奧地利帝國和美因河畔法兰克福 · 查看更多 »

美国驻奥地利大使馆

美国驻奥地利大使馆位于维也纳阿尔瑟格伦德区波兹曼巷(Boltzmanngasse)16号。 1838年,美国与奥地利帝国建交。这座建筑兴建于1902年到1904年,建筑师为鲍曼,为维也纳帝国和皇家东方学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军占领这座建筑,1947年美国政府又出资买下。1951年一战以后美国首任驻奥大使沃尔特·唐纳利入驻 。.

新!!: 奧地利帝國和美国驻奥地利大使馆 · 查看更多 »

美泉宫

美泉宫(Schloss Schönbrunn,又音译作申布伦宫)是座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西南部的巴洛克艺术建筑,曾是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和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皇宫,如今是维也纳最负盛名的旅游景点。 美泉宫的名字来源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蒂亚斯(1612年至1619年在位),传说1612年他狩猎至位于Meidling和Hietzing之间的凯特堡,饮用此处泉水,清爽甘冽,遂命名此泉为“美泉”,此后“美泉”成为这一地区的名称。1743年,奥地利女皇玛丽娅·特蕾西娅下令在此营建气势磅礴的美泉宫和巴洛克式花园,总面积2.6万平方米,仅次于法国的凡尔赛宫。.

新!!: 奧地利帝國和美泉宫 · 查看更多 »

羅伯特·史都華,卡蘇里子爵

羅伯特·史都華,第二代倫敦德里侯爵,KG,GCH,PC(Robert Stewart, 2nd Marquess of Londonderry,),英国愛爾蘭政治家,通稱卡蘇里子爵(Viscount Castlereagh),曾任外務大臣,於1814年至1815年代表英方出席維也納會議,後來因工作過勞而精神失控,自殺身亡。.

新!!: 奧地利帝國和羅伯特·史都華,卡蘇里子爵 · 查看更多 »

烏爾姆戰役

1805年10月,爆發烏爾門戰役,即烏爾姆戰役,又稱第一次多瑙河戰役,屬於拿破崙戰爭的一部分。.

新!!: 奧地利帝國和烏爾姆戰役 · 查看更多 »

热舒夫

热舒夫(Rzeszów;Ряшів)是波兰东南部的一座城市,位于维斯沃克河两岸。热舒夫自1999年起是喀尔巴阡山省的首府(1945年—1998年期间是热舒夫省的首府),2015年人口186,770。熱舒夫是波蘭重要的工業都市,位於克拉科夫和利沃夫兩座重要都市的中間,交通發達,有鐵道車輛製造等產業。熱舒夫自舊石器時代晚期開始有人居住。1772年瓜分波蘭之後,熱舒夫被劃入奧地利帝國,后归属奧匈帝國的加利西亚和洛多梅利亚王国。熱舒夫在戰後發展為工業都市。.

新!!: 奧地利帝國和热舒夫 · 查看更多 »

瑪麗亞·萊蒂西亞·拉莫利諾

貴的瑪麗亞·萊蒂西亞·拉莫利諾(Nobile Maria Letizia Buonaparte née Ramolino;Marie-Lætitia Ramolino, Madame Mère de l'Empereur,1750年8月24日-1836年2月2日),拿破崙·波拿巴之母。出生於科西嘉島的阿雅克肖,喬凡尼·傑諾尼莫·拉莫利諾(Giovanni Geronimo Ramolino,1723年4月13日-1755年)與安潔拉·瑪麗亞·皮特拉散塔(Angela Maria Pietrasanta,1725年-1790年)之女。父親喬凡尼·傑諾尼莫·拉莫利諾是熱那亞共和國軍隊的步兵與騎士團團長。拉莫利諾家的遠房表親是熱那亞共和國低階貴族。萊蒂西亞並沒有受過正式的教育。 1764年6月,萊蒂西亞13歲時,她嫁給阿雅克肖的律師卡洛·波拿巴,兩人共生下13名子女,但只有八個長大成人。後來這些孩子都因為拿破崙稱帝,大多都被冊封為國王。以下依照時間順序列出她與卡洛·波拿巴所生的13個子女。.

新!!: 奧地利帝國和瑪麗亞·萊蒂西亞·拉莫利諾 · 查看更多 »

瓦雷澤戰役

雷澤戰役發生於1859年5月26日的瓦雷澤,是第二次義大利獨立戰爭的一部份。朱塞佩·加里波底領軍的在這場戰役中戰勝了奧地利的軍隊,並讓志願兵團可以向科莫,在北義地區牽制了不少奧軍。.

新!!: 奧地利帝國和瓦雷澤戰役 · 查看更多 »

瓜分波蘭

分波蘭(Rozbiory Polski)是指近代一系列列強瓜分波蘭的事件。从17世纪开始,當時做為波蘭統治主體的波蘭立陶宛聯邦开始走向衰落,而在18世纪时,波兰的领土开始遭到普鲁士、奥地利帝國(当时为哈布斯堡帝國時期)和俄罗斯帝国三个邻近国家的瓜分,此分割一共分成三个阶段进行,而第三阶段的进行导致了波兰的灭亡,详细分割疆域请参照右边的图示:.

新!!: 奧地利帝國和瓜分波蘭 · 查看更多 »

申布倫條約

申布倫條約(Treaty of Schönbrunn; Traité de Schönbrunn; Friede von Schönbrunn),有時亦稱為維也納條約(Treaty of Vienna),是法國與奧地利簽訂的停戰條約。條約在1809年10月14日於維也納的申布倫宮簽訂。條約終結了第五次反法同盟戰爭。奧地利為戰敗一方,並受法國加諸苛刻的和平條款。雖然奧地利退出戰爭,但英國仍然繼續與法國維持戰爭狀態。 條約規定,奧地利割讓蒂羅爾和薩爾茨堡予巴伐利亞王國、割讓西加里西亞予華沙大公國、割讓捷爾諾波爾地區予俄羅斯帝國和割讓第里雅斯特與薩瓦河以南的克羅埃西亞(此地後來成為伊利里亞大區)予法國。 奧地利亦承認拿破崙一世對以往征服的地區的擁有權,同時承認拿破崙的兄長,約瑟夫·波拿巴為西班牙國王。奧地利亦需對法國支付鉅額戰爭賠款。奧地利軍隊亦需要縮減至15萬人,不過此條款並未有履行。.

新!!: 奧地利帝國和申布倫條約 · 查看更多 »

特兰西瓦尼亚公国

特兰西瓦尼亚公国可以指如下国家:.

新!!: 奧地利帝國和特兰西瓦尼亚公国 · 查看更多 »

特里亞農條約

《特里亚农条约》是1920年一项制定匈牙利边界的条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奥匈帝国灭亡,奥地利帝国的伙伴匈牙利王国宣布独立。由于奥匈帝国包含数个不同种族,故此需要重新划定匈牙利、奥地利及其他刚刚独立之新国家的边界。条约在6月4日于法国凡尔赛的大特-里-亚农宫由数个国家签署,分别是战胜国美国、英国、法国与意大利,以及刚独立的罗马尼亚、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与捷克斯洛伐克;战败国就是代表奥匈帝国的匈牙利。.

新!!: 奧地利帝國和特里亞農條約 · 查看更多 »

特拉波會議

特拉波會議(The Congress of Troppau)是1820年五國同盟召開的第二次會議,是十九世紀初歐洲協調機制的組成部分。參與國共有俄羅斯、奧地利、普魯士以及法國,鑑於英國無意鎮壓當時的歐洲革命,與上述多國不合,故英國只在會議派遣了觀察員。会议地点特拉波现称奥帕瓦,属捷克。.

新!!: 奧地利帝國和特拉波會議 · 查看更多 »

莱延侯国

莱延侯国(Fürstentum von der Leyen)是存在于1806年至1814年,在今天巴登-符腾堡西部的德意志邦国。莱延家族已夺取了德国西部的很多地区。1797年,法国击败了神圣罗马帝国,所有莱茵河西部的土地都失去了。奥地利在1806年战败,阿登多夫伯爵菲利普弗朗西斯被提升为侯爵,他的土地被重新命名为“莱延侯国”。境内形成由巴登包围的飞地。菲利普-弗朗西斯王子像莱茵邦联的许多其他成员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法国的傀儡,在1813年拿破仑在莱比锡战役战败,维也纳会议选择了继承了他的领土,并把它给奥地利。1819年,奥地利将其割让到巴登。.

新!!: 奧地利帝國和莱延侯国 · 查看更多 »

莱比锡战役

莱比锡战役,發生於1813年10月在德國萊比錫附近。因參戰國家和民族眾多,所以莱比锡战役亦被稱為“民族會戰”。拿破崙以十八萬人與俄羅斯、普魯士、奥地利及其他各國三十萬聯軍苦戰,最後敗陣。拿破崙敗返萊茵河西岸,最後返回巴黎。 隔年元老院宣告廢除拿破崙的帝位。整場戰役下來,反法聯盟死傷約5.4萬人,法軍約死傷3.7萬人。萊比錫戰役是拿破崙戰爭中最激烈的戰役,拿破崙的戰敗代表著拿破崙統治德意志的最後希望已經幻滅,反法聯軍於1814年3月31日進入巴黎,同年4月11日,拿破崙宣布無條件投降,拿破崙本人在退位後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一個小島厄爾巴島,而在巴黎,路易十八回到法國,波旁王朝復辟。1815年2月26日拿破崙從厄爾巴島濳返法國,拿破崙再次奪得政權。歐洲其他各國迅速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1815年6月18日滑鐵盧戰役正式展开,戰敗後,6月22日拿破仑再次宣布退位,聯軍很快攻佔巴黎,拿破崙被放逐到大西洋中的聖赫勒拿島,六年後死去(1821年5月5日)。.

新!!: 奧地利帝國和莱比锡战役 · 查看更多 »

聖福若瑟

聖福若瑟(德语:St.

新!!: 奧地利帝國和聖福若瑟 · 查看更多 »

聖日耳曼條約

《圣日耳曼条约》(Vertrag von Saint-Germain)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协约国与奥地利共和国于1919年9月10日在圣日耳曼昂莱签署的条约,正式名稱為圣日耳曼昂莱条约。条约的生效,宣布奥匈帝国正式解散。奥地利承认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南斯拉夫王国的独立。.

新!!: 奧地利帝國和聖日耳曼條約 · 查看更多 »

華格姆戰役

華格姆戰役(Battle of Wagram),又譯瓦格拉姆戰役,發生於1809年7月5日-7月6日。拿破崙在此場戰役中展現他過人的毅力和臨危不亂的指揮能力,突破敵軍包圍,用密集砲火擊敗奧地利,再次迫使法蘭茲一世求和。.

新!!: 奧地利帝國和華格姆戰役 · 查看更多 »

菲利普·莱纳德

菲利普·冯·莱纳德(Philipp von Lenard,),德国物理学家,19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莱纳德在研究阴极射线时曾获得卓越成果,为此获得诺贝尔奖;他用实验发现了光电效应的重要规律;他也提出过一种原子结构设想。.

新!!: 奧地利帝國和菲利普·莱纳德 · 查看更多 »

萊巴赫會議

萊巴赫會議(The Congress of Laibach)(1821年)是特拉波會議的延續,因為两西西里王国的腓迪南一世被迫立憲,於是奧地利帝國首相梅特涅將會議移司至萊巴赫(今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聽取腓迪南的申訴。腓迪南強烈譴責叛亂,並要求奧地利的援助。根據1820年奧地利、俄羅斯及普魯士簽訂的特拉波條約,列國應干預那不勒斯的革命。因此,腓迪南被邀請出席會議,以便共同落實干涉政策。.

新!!: 奧地利帝國和萊巴赫會議 · 查看更多 »

萨克森-迈宁根

萨克森-迈宁根(Sachsen-Meiningen)是韦廷家族在图林根的一个邦国。1680年由萨克森-哥达分裂产生。1871年加入德意志帝国。1918年德国君主制覆亡,1920年成为魏玛共和国图林根州的一部分。.

新!!: 奧地利帝國和萨克森-迈宁根 · 查看更多 »

萨克森自由州

萨克森自由州(Freistaat Sachsen,上索布語:Swobodny stat Sakska)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一个联邦州,位于德国东部。它是1990年新成立的。从1919年到1933年在该领域上曾经有过一个名为“自由州”的魏玛共和国的联邦州(Freistaat,是德语中共和国的一个旧称)。 其北部是勃兰登堡州,西北是萨克森-安哈尔特州,西部是图林根州和巴伐利亚州。南方有捷克共和国,东方是波兰。首府为德累斯顿。目前州长是斯塔尼斯拉夫·提里希(Stanislaw Tillich)。萨克森州在德国统一后于1990年恢复联邦州建制。.

新!!: 奧地利帝國和萨克森自由州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帝國

西班牙帝國(Imperio Español)或西班牙殖民帝国(Imperio colonial español)是世界上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帝国和殖民帝国之一,也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帝国之一(1790年其面积约2000万平方千米),被认为是領先於大英帝國的第一代日不落帝国(1402年-1975年)。 整個15世纪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歐洲環球探險、大航海時代、和殖民擴張的先驅。因為西班牙在各大海洋開拓貿易路線,使得貿易繁榮,路線從歐洲橫跨大西洋到美洲,從墨西哥橫跨太平洋,經菲律宾到东亚。一時之間,憑著其經驗充足的海軍,西班牙帝國稱霸海洋;由於有了在殖民地源源不絕的金錢支援,西班牙在歐洲憑著其造價昂貴、訓練有素的大方陣主宰欧洲戰場。著名法國歷史學家皮埃爾·維拉爾稱之為「演繹出人類歷史最非凡的史詩」。與此同時,西班牙征服者也殘忍的摧毀并屠殺了阿茲特克、印加帝國和玛雅等美洲原住民文明,並對南北美洲大片領土宣稱殖民;這些西班牙殖民的影響導致了現在除了巴西以外所有拉丁美洲國家都使用西班牙語和信仰天主教。 16世紀開始,和奧地利同門同宗的哈布斯堡家族取代了原本的皇室,入主西班牙。西班牙哈布斯堡利用美洲採礦所得的金銀取得更多軍費,以應付在歐洲和北非的長期戰爭。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的西班牙從1580年兼併葡萄牙帝国、南意大利,在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則掌控了神聖羅馬帝國和匈牙利,使得西班牙除了在海外一直能維持著世上最大的殖民帝國以外、在歐洲也成為擁有最多的領土國家;版圖除了西班牙本土、還包括葡萄牙、比利時、荷蘭、南意大利。最後,因為都是同樣都是由哈布斯堡家族統治、也都是地域遼闊的大國,所以西班牙帝國和300年後的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三者合起來又通稱為哈布斯堡帝國。西班牙在16至17世紀間經歷其黃金年代,以新教舊教的三十年戰爭為分界點,之前不斷強盛、之後由盛轉衰。 17世紀中葉(1640年代開始),因為西班牙與敵對國家持續鬥爭,引起領土、貿易和宗教衝突。在地中海,她與土耳其的奥斯曼帝国戰事頻繁;在歐洲大陸,法国的陸軍逐漸變得強大;在海外,西班牙首先與葡萄牙競爭,在葡萄牙衰弱后,後來的還要面對荷蘭獨立的80年戰爭、和新崛起的海軍強國英格兰;但是這些衝突中西班牙勝多敗少,基本能維持其海軍和陸軍在歐洲的頂尖地位。另外,因為正處於黃金時代,所以西班牙思想家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百花齊放,在自然法、主權、国际法、战争和经济建構了一些最早的現代思想,其有關思想學派統稱為薩拉曼卡學派,有些提倡民主和人權思想的激進者甚至懷疑西班牙帝国主义和君主制的合理性。但是,這個運動沒能和文藝復興、工業革命、啟蒙運動等其他歐洲國家的先進思想一樣,在身為發源地的西班牙傳播開來,這使得西班牙在知識思維層面開始有下滑的跡象,而西歐國家的英法則後來居上。 18世紀,因為西班牙常年在其領土過度動用軍力、政府貪污漸趨嚴重、沒有進行農業改良導致經濟停滯、以及把在美洲掠奪的金錢都用在修建教堂和擴充軍隊上,對其文化、藝術、商業上的投資自幾乎為零,最終導致西班牙的國力開始明顯衰落。1713年的烏得勒支和約使西班牙失去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改由法國的波旁王朝入駐西班牙,從此西班牙在歐洲大陸上不斷要聽從于法國的擺佈。而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因為失去了對西班牙王位,法國為了補償奧地利以及和奧地利大成友好關係,割讓了原本西班牙控制的南意大利和比利時給奧地利作為平衡。加上荷蘭和葡萄牙早脫離西班牙已獨立,西班牙在歐洲的領土只剩下西班牙本土而已,結束了其在歐洲霸主的歷史,其歐陸地位被法國和奧地利兩國瓜分。18世紀(1700年後),西班牙在歐洲大陸的政治地位一直只能充當法、奧之後的二流國家,但其實力依然有和英國、荷蘭相抗衡的能力,也因為本錢雄厚還是能遠遠超過葡萄牙、丹麥王國、瑞典帝國、俄羅斯帝國、波蘭-立陶宛等當時的歐洲中型國家。 19世紀,西班牙雖然在18世紀的歐陸屢戰屢敗,然而在殖民地的面積方面依然是英法荷葡這四個有殖民地國家的總和,并維持並擴張其殖民帝國,西班牙雖然已經衰敗、但依然靠著其廣闊的殖民地挺過了英·法·荷三國支持海上搶劫和內部貪污腐敗造成的危機。然而好景不長,到了19世紀末期用因為宣揚自由平等博愛思想的法國大革命的衝擊,西班牙內亂不止。法蘭西第一帝國的拿破崙入侵西班牙引發半島戰爭,但更可怕的是民主主義思想在殖民地中產生了連鎖反應、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風起雲湧的引爆了了南美独立战争,這場殖民地對西班牙宗主國的集體叛變、导致幾乎所有西班牙在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宣佈獨立(1808年—1833年)。儘管如此,西班牙帝國由於之前的殖民地地夠多,所以依然在加勒比海(西屬古巴和西屬波多黎各)、亚洲()和大洋洲(西屬关岛、西屬密克罗尼西亚、西屬帛琉及西屬北馬里亞納群島)還保留相當多領土。1898年,原本就是從英國的殖民地獨立出來的美國,代表新興的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在美西战争中給予西班牙殖民帝國最後一擊,讓西班牙喪失了古巴和菲律賓以及所有在太平洋島嶼上的殖民地,這些太平洋島嶼的殖民地日後成為了美軍基地。此時,西班牙地位已經完全沒落,不僅不如英法荷奧這些老對手,還輸給了新崛起的美國、普魯士、俄羅斯帝國,西班牙被認為是歐洲最落後國家之一。 20世紀,西班牙瓜分非洲所得甚少,相較於傳統殖民地大國英法、和如日中天的德國·比利時,西班牙在瓜分非洲中只擁有包括西屬摩洛哥、西屬幾內亞和西屬撒哈拉少量領土,這也是西班牙最後一次殖民擴張。這些面積狹小的非洲殖民地也同樣在20世紀(1956年、1968年和、1975年),趁著“全世界殖民地從英法的殖民體系中獨立”的大熱潮,也從西班牙獨立成功。 21世紀,今日西班牙唯一僅存的殖民地,是位於北非摩洛哥沿岸的主權地(Plaza de soberanía),因為這塊土地原本的擁有者是摩洛哥、是西班牙根據戰爭而獲得的領土,但因為西班牙現在屬於富裕的歐盟、所以此殖民地人民並不想回歸摩洛哥,導致西班牙至今依然和摩洛哥有領土爭端。.

新!!: 奧地利帝國和西班牙帝國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骑术学校

西班牙骑术学校(德语:Spanische Hofreitschule)是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一所传统的利比扎马骑术学校。它不仅是古典盛装舞步赛的中心,其总部还是维也纳的一大景点,进行公开表演,并允许参观一些训练项目。它在古典盛装舞步赛方面已经有四百年的传统经验。 学校领先的马匹和骑手还定期在全球巡回演出。.

新!!: 奧地利帝國和西班牙骑术学校 · 查看更多 »

西羅馬帝國

西羅馬帝國是羅馬帝國於286年被戴克里先分為兩部份後把政權一分為二建立四帝共治制從而開始有的東西兩部的概念,位處西部的部分即是最後分裂的西羅馬帝國;而東部最後則成為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庭帝國)。正式名稱與東羅馬帝國相同,均用羅馬共和時代的元老院與羅馬人民(Senatus Populusque Romanus),帝國最後在480年東羅馬皇帝芝諾冊封義大利國王取代之而覆亡,但是在這段期間左右西羅馬帝國已無足輕重。 西羅馬帝國皇帝之位斷斷續續的在3世紀到5世紀間存在,隨著戴克里先建立的四帝共治制,君士坦丁大帝和尤利安(324-363年)遷都拜占廷後重新統一羅馬,但是在狄奧多西一世在395年過世後又把帝國分割分別給兩個兒子繼承,八十五年之後芝諾體認到西羅馬帝國消亡的事實,故在西羅馬皇帝尼波斯過世後冊封東哥徳人迪奧多里克為義大利國王。 隨著奧多亞塞於476年控制義大利全境後,歷史學者愛德華·吉本將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定於476年9月4日皇帝羅慕路斯·奧古斯都被奧多亞塞威迫退位之時,或定於西元480年皇帝尼波斯死後,由於羅馬帝國的在欧洲历史上中的巨大影响力,所以於西元476年西羅馬帝國灭亡时,一般也被劃分為古代歐洲的終結,並進入了中古時代。 800年法蘭克國王查理曼被教宗利奧三世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因此被稱作查理大帝繼承西羅馬帝國,從此以後又多一個新的皇室,之後演變成神聖羅馬帝國,所以之後的德意志皇帝都以繼承西羅馬皇帝自居。.

新!!: 奧地利帝國和西羅馬帝國 · 查看更多 »

西蒙·格奥尔格·弗赖赫尔·冯·辛纳斯

西蒙·格奥尔格·弗赖赫尔·冯·辛纳斯 (Σίμων Σίνας; 1810–1876)是一位希腊裔奥地利籍银行家、贵族、慈善家暨外交官。.

新!!: 奧地利帝國和西蒙·格奥尔格·弗赖赫尔·冯·辛纳斯 · 查看更多 »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出生名:Sigismund Schlomo Freud,),奥地利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家,哲學家,犹太人。生於奥地利弗萊堡(今屬捷克),後因躲避納粹,遷居英國倫敦。精神分析学的創始人,被稱為「維也納第一精神分析學派」(以別於後來发展出的第二及第三學派)。 1881年,弗洛伊德获取了维也纳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后,进入一家维也纳医院工作,期间仍未放弃在脑性麻痹,失语症以及微观精神解剖学方面的研究。这些临床经验为他将来对潜意识以及精神抑制机制的深刻理解和精神分析学(一种提倡通过精神分析学家与病人的沟通来治疗精神病例的学说)的提出奠定了基础。Ford & Urban 1965, p. 109 尽管他提出的精神分析学后来有部份人认为并非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但激发了后人提出各式各样的精神病理学理论,在临床心理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著有《夢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圖騰與禁忌》等。提出“潛意識”、“自我”、“本我”、“超我”、“伊底帕斯情结”、“利比多”(Libido)、“心理防衛機制”等概念,认为人类男性天生具有弑父娶母的欲望和恋母情结(即伊底帕斯情结),女性天生具有弑母嫁父的欲望和恋父情结(又叫厄勒克特拉情结),以及儿童性行为等理论。如今其理论的大部分细节已经被心理学界抛弃,但理论的框架和研究方式深深影响了后来的心理学发展,而且对哲学、美学、社会学、文學、流行文化等都有深刻的影响,被世人譽為「精神分析之父」,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

新!!: 奧地利帝國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 查看更多 »

马西米连诺一世

西米连诺一世(Maximiliano I,),原名斐迪南·马克西米连·约瑟夫·冯·哈布斯堡-洛林(Ferdinand Maximilian Josef von Habsburg-Lothringen),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成员,本是奥地利大公,1864年4月10日在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怂恿下,接受了墨西哥皇位,称墨西哥皇帝马西米连诺一世。.

新!!: 奧地利帝國和马西米连诺一世 · 查看更多 »

骑马与砍杀:战团

是电子游戏《骑马与砍杀》的獨立资料片,由TaleWorlds开发,于2010年3月30日推出,当前最新版本为1.173。加入了许多新元素,包括新增国家──萨兰德苏丹国和新增多人联机游戏、自立为王、结婚、招降领主等新功能。.

新!!: 奧地利帝國和骑马与砍杀:战团 · 查看更多 »

諾瓦拉戰役 (1849年)

諾瓦拉戰役或稱比可卡戰役 (比可卡是諾瓦拉的一區) 是第一次義大利獨立戰爭中一場重要的戰役,交戰的雙方為奧地利帝國與薩丁尼亞王國。戰役時間包括1849年3月22日整天,並持續到隔天拂曉才結束,最終以皮埃蒙特(薩丁尼亞)軍隊遭受重大挫敗並撤退告終。 奧薩雙方於1848年才達成一不穩定的停戰僅持續不到七個月,薩丁尼亞國王卡洛·阿爾貝托就於1849年3月12日宣布廢止協議。奧軍便於倫巴底地區發起攻勢,並在約瑟夫·拉德茨基元帥的率領下攻占了莫尔塔拉的要塞。 奧軍攻佔了莫爾塔拉後,與皮軍在位於米蘭西方的諾瓦拉地區交戰。遠比四萬五千名皮軍更有紀律的七萬名奧軍,又如同前一年的庫斯托扎戰役那樣徹底擊潰對方。皮軍同時未能得到其他義大利諸邦的協助。將軍被指控在諾瓦拉戰役中違抗命令,並於同年被處決。 皮軍隨後被迫退至阿爾卑斯山腳下的博尔戈马内罗,同時奧軍也佔領了諾瓦拉、韦尔切利、特里诺,並打開了通往薩丁尼亞首都都靈的道路。 奧地利將軍男爵,卡洛·阿爾貝托被迫退位給兒子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他未來成為義大利統一後的第一位國王)。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寫道「在這場挫敗之後,一場革命與成立共和國的期望在都靈被散播開來,然而卻因卡洛·阿爾貝托傳位於長子而被澆熄。」 儘管羅馬共和國於2月宣布成立,以及威尼斯共和國也存在,皮埃蒙特共和國最終未能誕生。卡洛·阿爾貝托將自己放逐到葡萄牙的波爾圖,不久便死於當地。 8月9日雙方簽訂了和平條約,皮埃蒙特被迫賠償6500萬法郎給奧地利。每年都會有該場戰役的。 奧地利的巡防艦就是得名於奧軍此場勝利之後,該艦還曾於1857年及1859年進行環遊世界的科學遠征。.

新!!: 奧地利帝國和諾瓦拉戰役 (1849年) · 查看更多 »

魯斯坦帕夏

魯斯坦帕夏(Rüstem Paşa;),克羅地亞人出身的奧斯曼帝國政治家,他曾兩次作為蘇萊曼大帝的大维齊爾,此外他與蘇萊曼大帝的女兒結婚,因此也被稱為德馬特·魯斯坦帕夏(damat意為“女婿”),他是鄂圖曼帝國最具影響力與成功的大維齊爾之一,他也是鄂圖曼歷史上最富有的大維齊爾。 魯斯坦帕夏出生於克羅埃西亞的小鎮斯克拉丁,他從孩童時期便被帶往伊斯坦堡,在那裡他接受了良好的軍事和官僚訓練。1539年11月26日,他與蘇萊曼一世和许蕾姆苏丹所生的女兒米赫麗瑪赫蘇丹結婚。他的兄弟是鄂圖曼帝國海軍的卡普丹帕夏。.

新!!: 奧地利帝國和魯斯坦帕夏 · 查看更多 »

鲁塞尼亚省

鲁塞尼亚省(Palatinatus russiae,województwo ruskie; 1366年-1772年)为波兰行政区划和地方政府。(参见波兰王国,波兰立陶宛联邦)。和贝沃兹省等省组成小波兰行省,首府位于利沃夫。这个地区后来成为更大的奥地利加利西亚行省的一部分,现在这个地区为波兰、乌克兰、白俄罗斯所拥有。.

新!!: 奧地利帝國和鲁塞尼亚省 · 查看更多 »

鲍日娜·聂姆曹娃

鲍日娜·聂姆曹娃(Božena Němcová,1820年4月2日-1862年1月21日),是捷克著名的女作家。她的长篇小说《外祖母》使她享誉国内外。她最早的作品是一部童话集。她于1846年发表了《来自多马日利采城近郊的图画》,这被尊为打破民族志的论述方式的第一篇捷克现代散文作品,它讲述了一位贫困母亲的一生。后来这个作品成了她的短篇小说《乡村小景》的故事来源,它讲述了一个农妇的悲惨命运。1846年,她发表了《图画》。后来又发表了《山村》。她是当时著名的女权主义者。 她受到了尤利乌斯·伏契克的高度评价,为此后者写了一篇名叫《战斗的鲍日娜·聂姆曹娃》的专论。她在捷克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Category:捷克人 Category:捷克作家 Category:19世紀小說家 Category:歐洲紙幣上的人物.

新!!: 奧地利帝國和鲍日娜·聂姆曹娃 · 查看更多 »

贝尔特拉米

贝尔特拉米(Eugenio Beltrami)(),意大利数学家,生于皮斯托亚(当时属奥地利帝国)。1853年,进入帕维亚大学学习数学。1862年,到博洛尼亚大学担任教授。他的主要工作是在拓扑学方面。1871年,他引入了“贝蒂数”的概念。此外,他还引入了微分参数(即贝尔特拉米参数)概念,推动了微分几何的发展。 Category:意大利数学家 Category:博洛尼亚大学教师 Category:帕維亞大學校友.

新!!: 奧地利帝國和贝尔特拉米 · 查看更多 »

贝希托尔德伯爵

贝希托尔德伯爵(Count Leopold Berchtold)()奥匈帝国外交大臣。他向塞尔维亚提出的最后通牒(1914年7月23日)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地主出身,通过婚姻成为富豪,1893年后至20世纪初先后在英国、法国、俄罗斯任职。1912年2月17日担任外交大臣。影响了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为七月危机的主要当事人之一。1915年1月13日辞职。曾在法院供职。.

新!!: 奧地利帝國和贝希托尔德伯爵 · 查看更多 »

费利克斯王子 (施瓦岑贝格)

施瓦岑贝格的菲利克斯王子 (2月1800 – 5月1852年)是波希米亚贵族、奥地利政治家,他使哈布斯堡帝国在1848年革命后再次成为欧洲大国。从1848年到1852年,他担任了奥地利帝国首相和外交大臣。 1850年他在俄國的支持下,逼迫普魯士放棄埃爾福特聯盟(普國正以此稱霸北德)、簽訂奧爾米茨條約(恢復了德意志邦聯),締造巨大的外交成就,如此的侮辱讓普魯士以--奧爾米茲之恥--來稱呼此一事件,連帶促成了後來1866年普奧戰爭的復仇之戰。 Category:1800年出生 Category:1852年逝世 Category:奥地利外交官 Category:奧地利政治人物 Category:波希米亞貴族 Category:1848年革命人物.

新!!: 奧地利帝國和费利克斯王子 (施瓦岑贝格) · 查看更多 »

费利斯·比特

费利斯·比特(Felice Beato,生於1833年或1834年,1909年逝),是一位具有英国与意大利双重国籍的摄影师。他是最早拍摄东亚地区的摄影师之一,也是最早的战地摄影师之一。他所拍摄的风俗镜头、人物肖像以及亚洲与地中海地区的美丽风景与建筑的全景极负盛名。比特游览过许多地方,并通过它的摄像镜头拍摄了那里的风土人情,包括各个国家、国家人民及所经历的事件等,这些照片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与感染力,并且被永久保存至今。比特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机会使欧洲与北美民众对那些陌生的国度有一个深刻的印象。直到今天,比特所提供的照片仍然作为一些事件,例如1857年印度民族起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的重要资料。他也是最早通过照片来描述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即被称为图片新闻报道。比特同时对其他摄影师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对于日本的许多摄影师来说影响极为深刻、持久,皆因比特在日本工作时曾開過課教授眾多摄影师和艺术家之故。.

新!!: 奧地利帝國和费利斯·比特 · 查看更多 »

费迪南多一世 (两西西里)

费迪南多一世(意大利语:Ferdinando I,西西里语:Firdinannu I,),全名费迪南多·安东尼奥·帕斯夸莱·乔瓦尼·奈坡姆切诺·塞拉菲诺·真纳罗·本内迪托·迪·波旁(Ferdinando Antonio Pasquale Giovanni Nepomuceno Serafino Gennaro Benedetto di Borbone),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的国王,1816年起为兩西西里王國的第一任国王。.

新!!: 奧地利帝國和费迪南多一世 (两西西里) · 查看更多 »

费迪南多二世 (两西西里)

费迪南多二世(Ferdinando II,),全名费迪南多·卡洛·迪·波旁(Ferdinando Carlo di Borbone),两西西里王国第三任国王,1830年至1859年在位。.

新!!: 奧地利帝國和费迪南多二世 (两西西里) · 查看更多 »

贾科莫·恰米奇安

贾科莫·路易吉·恰米奇安 (Giacomo Luigi Ciamician,),亚美尼亚裔意大利光化学家、参议员 ,最早进行光化学反应研究者之一,太阳能板之父。.

新!!: 奧地利帝國和贾科莫·恰米奇安 · 查看更多 »

路德维希·玻尔兹曼

路德维希·爱德华·玻尔兹曼(Ludwig Eduard Boltzmann ,)是一位奥地利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作为一名物理学家,他最伟大的功绩是发展了通过原子的性质(例如,原子量,电荷量,结构等等)来解释和预测物质的物理性质(例如,粘性,热传导,扩散等等)的统计力学,并且从统计概念出發,完美地阐释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新!!: 奧地利帝國和路德维希·玻尔兹曼 · 查看更多 »

路德维希三世 (黑森大公)

路德维希三世(Ludwig III.,),黑森的第三任大公,1848年至1877年在位。.

新!!: 奧地利帝國和路德维希三世 (黑森大公) · 查看更多 »

路德维希二世 (巴伐利亚)

路德维希二世(德语:Ludwig Otto Friedrich Wilhelm,)维特尔斯巴赫王朝的巴伐利亚国王(1864年—1886年在位)。路德維希二世,在巴伐利亞的歷史中一直被認為是最狂熱的城堡修建者,特別由於他對新天鵝堡的修建,在民間被稱為「童話國王」。.

新!!: 奧地利帝國和路德维希二世 (巴伐利亚) · 查看更多 »

路易十九

路易十九(Louis Antoine d'Artois;),法國王族,阿图瓦公爵查理·菲利普(查理十世)之子,路易十五之曾孙,路易十六与路易十八之侄。 路易十九曾在威灵顿公爵军中效力,百日皇朝时被关进了监狱。路易十八复辟之后曾统军南征西班牙,1824年其父查理十世即位后被封为王太子。 查理十世即位后推行一系列反民主的政策,如清算军中曾为拿破仑效力的军人,恢复土地贵族的权力。这使他十分不得人心。在加上他对天主教的强烈热情和贵族政治的恶劣,引起人民的强烈敌意。1830年法国发生七月革命,7月31日,立法议会选举路易的远房堂叔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利浦为王国摄政,两天后查理十世退位,他被迫在向他的儿子路易的让位书上签字,流亡英国。而皇太子路易也在一份放弃王位的协议书上签字。这两个签字纯属形式,目的是为路易·菲利浦续位合法化,但这两个签字大概相隔了20分钟,所以在这20分钟里路易成为了法理上的法国国王,按法国君主排行,为路易十九世。 有趣的是,當時在場的紀錄者表示,路易十九在签字的时候曾哀求革命者:「至少也让我统治一个小时吧。」(Laissez-moi règner seulement une heure.),结果得到的回答是:「凭你?不可能!」(Vous? Sûrement pas!) 路易十九放弃王位后流亡到意大利,最终死在那里。 路易十九的妻子是他伯父路易十六的女儿玛丽·特丽莎,也就是他的堂妹。他们没有子女。.

新!!: 奧地利帝國和路易十九 · 查看更多 »

路易十五

路易十五(),被称作被喜爱者(法语:le Bien-Aimé),作为法国国王在1715年至1774年期间执政。他神奇地延续着整个濒死的家庭,他执政的早期受到法国人民的拥戴。但是,他无力改革法国君主制和他在欧洲的绥靖政策,使他大失民心。导致他死后成为了法国最不得人心的国王之一。 路易十五是太阳王路易十四的曾孙,他的父亲是路易十四的长孙勃艮地公爵路易。1712年,猩红热夺去了他父母和哥哥的性命,路易十五也遭感染,幸好女家庭教师文塔杜瓦公爵夫人(Madame de Ventadour)挽救了他的生命。路易十五很敬仰他的曾祖父路易十四,称他为“我亲爱的国王爸爸”。太阳王去世前召见了他且给予其最后的忠告,即少战事,要做一个关心人民疾苦的温和国王,这令他非常感动。 和他的曾祖父一样,路易十五5岁便登基,当时的摄政王是堂叔公奥尔良公爵菲利浦二世。1725年9月5日,15岁的他与21岁的前波兰公主玛丽·蕾捷斯卡结婚,他们共育有2男8女。从1726年到1743年,是他执政期间最繁荣太平的时期。1734年,他有了第一个情妇德·玛奕郡主,之后还有庞巴度夫人、杜巴莉夫人等。 路易十五执政后期,宫廷生活糜烂,路易十四时期遗留的经济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虽然幼年时期大难不死逃过一劫,但他最终还是没能逃过疾病的折磨,于1774年死于天花。 路易十五是法国历史上最具矛盾性格的国王。尽管受到史学家很多的诬蔑,现代研究表示,他实际上对统治欧洲最大王国的任务是非常聪明和具有热忱的。可惜他的优柔寡断,加上他了解他所面对问题的复杂性和他的内心的胆怯,都掩藏在一张专横国王的面具之后,导致在他统治期间造成了不良的结果。用许多方面来看,路易十五预见到19世纪中产阶级和浪漫主义的统治:虽然他以曾祖父路易十四为榜样,尽职地充当国王的角色,实际上对于路易十五没有什么能比得上远离盛典和仪式的私人生活。当他还是婴儿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所以他总渴望母性的存在。他设法获取妇女的亲密陪伴。这让他备受诋毁,即使在过世后也没有停歇。.

新!!: 奧地利帝國和路易十五 · 查看更多 »

路易十八

路易十八(),法國國王,是路易十六的弟弟,封普羅旺斯伯爵。其姪路易十七在狱中被保王党奉为国王。1795年,路易十七死于狱中,路易十八被奉为继承人。但由1795年至1824年在位期間,他有一大段時間並未居住在法國國內,實際在位約十年(1814-1824年),當中約三個月短暫流亡。.

新!!: 奧地利帝國和路易十八 · 查看更多 »

黑森-卡塞尔伯国

黑森-卡塞尔伯国(),或称黑森-卡塞尔方伯国,简称黑塞-卡塞尔,是神圣罗马帝国其中一个邦国。作为伯国,黑森-卡塞尔实际上。1567年,黑森伯国领主黑森伯爵死后,对伯爵领地的均分是造成这一特殊现象的原因。 通过均分,腓力一世的长子继承了黑森伯国的北半部,以及首都卡塞尔。他的兄弟们则瓜分了剩余领土,并建立了,和黑森-达姆施塔特伯国。 1803年,拿破仑战争时期,黑森-卡塞尔伯国被升格为黑森选侯国,黑森伯爵威廉九世也成为选帝侯。选侯国随后被法国占领,并被合并到法国的卫星国威斯特法伦王国。.

新!!: 奧地利帝國和黑森-卡塞尔伯国 · 查看更多 »

黑森大公国

黑森大公国(Großherzogtum Hessen und bei Rhein),通称黑森-达姆施塔特,全称黑森和莱茵河畔大公国或黑森和莱茵河左岸大公国,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伯爵领地和大公国。1567年,黑森伯国一分为四,分出黑森-达姆施塔特伯国。1806年后,黑森-达姆施塔特伯国被提升为黑森大公国,从1871年至1919年它是德意志帝国中的联邦国之一。.

新!!: 奧地利帝國和黑森大公国 · 查看更多 »

農奴制

農奴制是一種在封建制度下、特別是莊園制度下的與農民地位相關的奴役制度。農奴制度主要發展在歐洲10世紀中世紀中期,持續到19世紀中葉,以財務束縛或變異的奴隸制為條件對農民實行奴役。農奴以自己的勞力,在國有或莊園主的土地工作,以換取保護和公正,以及在該土地上額外開墾耕作以保證自己的生計。 農奴制不僅涉及農作,也包括礦業、森業和築路。農奴制下,莊園形成了社會的基本單位,農奴形成了封建社會最低的社會階層。農奴受到法律、經濟和社會關係上的多重束縛。農奴不同於奴隸,農奴的領主只有不完全的人身佔有權。領主不能處死農奴,但能隨意處罰(黥面)或連同土地買賣、抵押和轉讓。農奴有義務為領主無償勞作,農奴的產出也被定義為領主的產權(所以農奴逃走等於盜取領主財產)。 1861年俄羅斯廢除的農奴制規定,領主的產業往往以農奴的數量來衡量。但農奴要困在莊園土地上,不得領主批准,不得離開。如果農奴逃亡,要受來自國家制度的懲罰,領主也會捕捉他們。.

新!!: 奧地利帝國和農奴制 · 查看更多 »

近東問題

近東問題(Eastern Question),是歐洲近代史上圍繞鄂圖曼土耳其帝國衰落,而出現的一連串的政治及外交問題。近東問題並非單指一個問題,而是包括出現於18、19及20世紀的多方面問題,當中包含了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治下的歐洲地區的不穩定。 一般認為近東問題始於1774年,當時發生了第五次俄土戰爭(1768-1774年)。鄂圖曼帝國在這場戰爭中慘敗於俄國手上。歐洲各國有見鄂圖曼帝國的崩解可能逼在眉睫,於是各國展開不同爭鬥,以確保自己在土耳其境內的軍事、戰略及商業利益。對於鄂圖曼帝國的衰敗,俄羅斯帝國認為是對她有利;而英國及奧地利則認為,保留鄂圖曼帝國則是最符合她們的利益。近東問題於一次大戰以後完結,其中一個後果就是鄂圖曼帝國的瓦解。不過直至今日,巴爾幹半島仍是歐洲局勢較不穩定的地區,諸如科索沃獨立問題等引起阿爾巴尼亞人及塞爾維亞人民族之間衝突和民族主義延續,在某種程度上均可視為近東問題的延續,但近年巴爾幹地區的民族衝突已逐漸緩和和減少。.

新!!: 奧地利帝國和近東問題 · 查看更多 »

胡塞因迪伊

胡塞因迪伊(1765-1838),奧斯曼帝國奧斯曼阿爾及利亞行省的最後一任迪伊(事實上的統治者)。.

新!!: 奧地利帝國和胡塞因迪伊 · 查看更多 »

胡赫斯特戰役 (1800年)

胡赫斯特戰役爆發於1800年6月19日,多瑙河北岸的胡赫斯特附近,法軍在莫羅將軍的帶領下擊敗了波·克雷的奧地利軍隊。奧軍被迫退回烏爾姆,不久隨即被包圍。.

新!!: 奧地利帝國和胡赫斯特戰役 (1800年) · 查看更多 »

阿尔萨斯

阿尔萨斯(Région Alsace;Elsass)是法国东部地区,以莱茵河南北分开成两个部份:北部的下莱茵省和南部的上莱茵省。古代是法兰克王国的一部分,作为哈布斯堡家族的发源地,在17世纪以前归属神圣罗马帝国,三十年战争后根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割让给法国(首府斯特拉斯堡到路易十四时代完全被法国吞并)。它和洛林都在普法战争后割让給普鲁士,一战结束后重新被法国吞并,二战初期又被纳粹德国占领,至二战结束再次被法国吞并,阿尔萨斯和洛林都是白葡萄酒的著名产地。 2016年1月1日起,阿爾薩斯、香檳-阿登和洛林等三個大區合併成大東部大區。.

新!!: 奧地利帝國和阿尔萨斯 · 查看更多 »

阿爾豐斯·慕夏

阿爾豐斯·慕夏(Alfons Maria Mucha,,)是一位捷克籍的畫家與裝飾品藝術家,曾赴法国求学,并在巴黎扬名。其海报作品以端庄优雅的女性人物形象和唯美的線條聞名,形成獨樹一格的風格。他的姓有时也按捷克语的发音翻译为“慕哈”。.

新!!: 奧地利帝國和阿爾豐斯·慕夏 · 查看更多 »

阿里格·博伊托

阿里格·博伊托(Arrigo Boito,),意大利文学家,作曲家。1856年入米兰音乐学院学习,1868年写出成名作歌剧《梅菲斯特费勒斯》,另一部歌剧《尼禄》则一直未能完成。博伊托主要以歌剧脚本作家闻名,他是威尔第的《奥塞罗》《法尔斯塔夫》等歌剧的脚本作者。.

新!!: 奧地利帝國和阿里格·博伊托 · 查看更多 »

阿斯佩恩-艾斯林战役

阿斯佩恩-艾斯林战役中,拿破仑·波拿巴试图凭借武力在维也纳附近横渡多瑙河。但查理大公率领的奥地利军队在前者渡河時,發動圍剿進攻,發生激战,拿破崙只好被迫撤退。此战役是在数十年中拿破仑亲自率领的军队第一次遭到失败。 戰役結果,法军损失大约23,000名士兵,包括7,000名战死,16,000名重伤,其中包含法蘭西第一帝國第一位陣亡的元帥讓·拉納。.

新!!: 奧地利帝國和阿斯佩恩-艾斯林战役 · 查看更多 »

阿方索十二世

阿方索十二世(Alfonso XII,全名:阿方索·弗朗西斯科·费尔南多·皮奥·胡安·德·玛利亚·德·拉·康塞普西翁·格雷戈里奥·佩拉约·德·波旁-波旁,,)是波旁王朝的西班牙王国国王(1874年-1885年在位)。.

新!!: 奧地利帝國和阿方索十二世 · 查看更多 »

阿拉德十三烈士

阿拉德十三烈士(Aradi vértanúk)為十三名匈牙利軍將領,參與1848至49年匈牙利革命後,於1849年10月6日被奧地利帝國於阿拉德處決。下令處決的是奧地利將領。.

新!!: 奧地利帝國和阿拉德十三烈士 · 查看更多 »

蘇黎世條約

《蘇黎世條約》(法語:Traité de Zurich,德語:Frieden von Zürich,意大利語:Pace di Zurigo)是奧地利、法國及薩丁尼亞於1859年11月10日所簽定之條約。法、奧、薩三國在此條約中,再次確認1859年法奧戰爭後,法奧兩國所簽署《維拉弗蘭卡停戰協定》中有關停戰之條款。此外,在條約中,奧地利割讓予法國的倫巴第亦轉讓給薩丁尼亞。.

新!!: 奧地利帝國和蘇黎世條約 · 查看更多 »

赫爾維蒂共和國

赫爾維蒂共和國(法语:République helvétique,德语:Helvetische Republik,意大利语:Repubblica elvetica)是通过法国大革命在瑞士邦聯的领域上建立的一个自治共和国。1798年4月12日赫尔维第共和国成立,1803年3月10日解散。在瑞士历史中这段时间瑞士被称为赫尔维第。这个名称来源于欧洲古代的赫爾維蒂人。.

新!!: 奧地利帝國和赫爾維蒂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门罗主义百年纪念半美元

罗主义百年纪念半美元(Monroe Doctrine Centennial half dollar)是美国铸币局生产的一种50美分面额硬币,其正面刻有两位前总统詹姆斯·门罗和约翰·昆西·亚当斯的头像,旨在纪念门罗主义100周年,由旧金山铸币局在1923年铸造。纪念币由雕塑家切斯特·比奇设计,不过硬币背面与拉斐尔·贝克之前的另一作品非常相似。 1922年,美国电影业因包括丑闻在内的多种不利因素身陷泥潭,罗斯科·阿巴克尔受过失杀人罪指控,虽然最终获判罪名不成立,但仍对整个行业造成不利影响,电影公司巨头于是寻求手段来为好莱坞争取正面宣传,1923年中期在洛杉矶举行的博览会就是这样一种宣传手段。为了促使国会同意发行纪念币来为展会筹资,组织员将博览会与门罗主义100周年联系起来,国会于是通过法案,授权制作半美元银质纪念币。 博览在成本上入不敷出,硬币销售状况欠佳,共计生产的27万枚中绝大部分都进入市场流通。贝克指控比奇设计的背面剽窃了他多年前设计的印章,但比奇和另一位雕塑家詹姆斯·厄尔·弗雷泽对此予以否认。以发行价买下的银币中又有许多在大萧条期间消费掉了,大部分现存的这种纪念币都存在一定程度磨损。.

新!!: 奧地利帝國和门罗主义百年纪念半美元 · 查看更多 »

蒙扎的皇家别墅

蒙扎的皇家别墅(Villa Reale)是意大利北部蒙扎的一座历史建筑,位于兰布罗河岸,四周环绕着巨大的蒙扎公园(欧洲最大的封闭式公园之一)。它最初兴建于1777年和1780年之间,属于奥地利帝国的斐迪南大公。 皇家别墅内有皇家礼拜堂(Cappella Reale)、马厩、宫廷小剧场(Teatrino di Corte)和橘园等。一楼的房间包括大厅和翁貝托一世夫妇的房间。宫殿前方为英式花园。 1900年,意大利国王翁貝托一世在入口附近遇刺身亡,此后皇家别墅遭王室废弃。长期以来,该建筑仅用于临时展览,没有长期使用者,直至2011年7月23日,四个政府部门入驻。 Category:蒙扎.

新!!: 奧地利帝國和蒙扎的皇家别墅 · 查看更多 »

那不勒斯

那不勒斯(Napoli;那不勒斯语:Nàpule)是意大利南部的第一大城市,坎帕尼亚大区以及那不勒斯省的首府。城市面积117平方公里,人口略低于100万。那不勒斯都会区有大约380万人口,是仅次于米兰和罗马的意大利第三大都会区和欧洲第15大都会区。那不勒斯地区也是意大利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之一。 那不勒斯位于那不勒斯湾的北岸,其东西两侧分别是两个火山区域:维苏威火山和坎皮佛莱格瑞火山区。因此,该市自古至今不断受到火山活动和地震的威胁。 那不勒斯始於前600年,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美食而著称,那不勒斯历史中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比萨饼起源于那不勒斯。音乐是那不勒斯文化中产生了广泛影响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發明了浪漫吉他和曼陀林,以及对歌剧和拿波里民谣的重大贡献。 在其存在的2500余年历史中,大部分时间都扮演着重要角色。该市为古希腊人所创建,在“大希腊”中扮演重要角色;后来,罗马人、诺曼人和西班牙人都在该市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也曾经是波旁王朝统治的两西西里王国的首都,直到意大利统一。今天,那不勒斯仍是繁荣的地中海港口和商业城市,高速铁路和地铁网伴随着都会区的扩张。另一方面,黑手党组织克莫拉继续困扰着居民的生活,妨碍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新!!: 奧地利帝國和那不勒斯 · 查看更多 »

蓝色多瑙河

蓝色多瑙河(An der schönen blauen Donau),作品号为第314号,是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于1867年所创作的一首圆舞曲。这首歌与《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皇帝圆舞曲》并称为施特劳斯的三大圆舞曲,其中蓝色多瑙河最负盛名,成为了维也纳华尔兹的代名词。 蓝色多瑙河在1867年的上取得巨大成功,从此以后在世界各地演奏。目前已被视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此曲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保留曲目之一,作为传统在新年前夜午夜时分刚过的时候演奏。.

新!!: 奧地利帝國和蓝色多瑙河 · 查看更多 »

里夏德·阿道夫·席格蒙迪

里夏德·阿道夫·席格蒙迪(Richard Adolf Zsigmondy,),奥地利、德国籍的匈牙利裔化学家,192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主要研究领域为胶体化学。月球上有以其名字命名的“席格蒙迪环形山”。.

新!!: 奧地利帝國和里夏德·阿道夫·席格蒙迪 · 查看更多 »

雷根斯堡-埃克謬爾戰役

在雷根斯堡-埃克謬爾戰役,由於法軍長期行軍,加上拿破崙錯估了敵軍主力位置,而使得法軍處於疲憊且錯估情勢的狀態。這次戰役之所以獲得勝利,全靠拿破崙能臨危拼湊戰術,迅速反應讓敵軍措手不及。.

新!!: 奧地利帝國和雷根斯堡-埃克謬爾戰役 · 查看更多 »

雙頭鷹之死

《雙頭鷹之死》(法語:L'Aigle à deux têtes)是一部由尚·考克多導演的1948年法國電影,改編自考克多原創的,此劇曾於1946年演出。而舞台劇中的幾位主角飾演者全部於電影中再次出演相同角色。此劇靈感源自奧地利帝國的伊莉莎白皇后,即人們熟悉的茜茜公主。.

新!!: 奧地利帝國和雙頭鷹之死 · 查看更多 »

查理十世 (法兰西)

查理十世(法语:Charles X;),本名查理-菲利普(法语:Charles-Philippe),是法国波旁復辟后的第二个法兰西及纳瓦尔国王(1824年8月16日–1830年8月2日在位)。他是路易十五的孙儿、路易十六的弟弟,歷經路易十六、路易十七、路易十八三位短暫的法国波旁復辟王之後,67歲(1824年)時才继承王位。由于他对天主教的强烈热情和贵族政治的厌恶,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引發1830年七月革命,查理被迫逊位,流亡英國。.

新!!: 奧地利帝國和查理十世 (法兰西) · 查看更多 »

柯斯丘什科起义

柯斯丘什科起义是由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在波兰与立陶宛于1794年针对俄罗斯帝国和普鲁士王国发动的起义。它未能在第二次瓜分波兰(1793年),塔戈维查联盟的建立之后让波兰立陶宛联邦摆脱俄罗斯的影响。.

新!!: 奧地利帝國和柯斯丘什科起义 · 查看更多 »

枫丹白露条约 (1814年)

《枫丹白露条约》( Treaty of Fontainebleau)通常是指1814年8月11日由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一世、俄國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奥地利皇帝弗朗切斯科一世簽訂的條約,内容是拿破仑一世退位法国,并被流放到厄尔巴岛,保留皇帝尊號,名義上統治該島。 1813年英國、俄羅斯帝國、普魯士王國和奧地利帝国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10月萊比錫戰役中,同盟軍擊潰法軍,1814年3月佔領巴黎,法國無條件投降,拿破崙退位,在楓丹白露宮簽署退位詔書,並簽訂此條約。 Category:19世纪欧洲条约 Category:俄罗斯帝国条约 Category:法國條約 Category:奧地利條約 Category:普魯士條約.

新!!: 奧地利帝國和枫丹白露条约 (1814年) · 查看更多 »

恩斯特·马赫

恩斯特·马赫(Ernst Mach,),奥地利-捷克实验物理学家和哲学家。马赫的物理学研究课题主要包括光的传播规律和超音速现象,马赫数和因其得名。马赫大力强调了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为科学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马赫的思想在哲学界和科学界都有很大影响力。后来出现的逻辑实证主义借鉴并发展了马赫的科学哲学。 列宁曾批评“马赫主义”夸大了经验对于人类认识世界时所起的作用。但不可否认,马赫的思想确实推动了半个多世纪内科学研究最前沿的发展,对当时物理学界所发生的最深刻的两场理论革命来说功不可没。相对论和量子物理学的出现颠覆了专家们的许多常识,马赫的实证理论有助于一些物理学家们大胆接纳符合实验事实的新物理原理,适应巨大的思维变革。虽然马赫本人的物理学研究成果局限于实验物理学,但受他影响较大的物理学家不乏相对论和量子物理学理论研究的领军人物,如爱因斯坦、沃尔夫冈·泡利和理查·费曼。这些人为人类认识神奇的弯曲时空和怪异的微观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新!!: 奧地利帝國和恩斯特·马赫 · 查看更多 »

捷克西里西亞

捷克西里西亞(České Slezsko;Tschechisch-Schlesien;Śląsk Czeski),历史上也叫奥地利西里西亚,但是比原奥地利西里西亚少了切申Teschen的一部分(切申在一战之后被波兰和捷克平分),多了赫卢钦Hultschin地区(一战后割自德国的上西里西亚)。是捷克的三個歷史地區之一,包含了西里西亞在捷克的部份。捷克西里西亞位於今日捷克的東北部。有時也稱為摩拉維亞西里西亞(Moravské Slezsko)。首府是奧帕瓦(特罗保)Troppau,最大的城市是俄斯特拉發(奥斯特劳)Ostrau。捷克西里西亞在歷史上主要民族是德意志人。西里西亚在歷史上曾全部屬奥地利帝国,七年战争之后西里西亚大部分(上、下西里西亚)划归普鲁士,后来归入德意志帝国,在一战、二战后逐步割让给波兰;少部分西里西亚,即奥地利西里西亚留在奥地利帝国,后来是奧匈帝國;一战后的圣日耳曼条约把奥地利西里西亚直接划给捷克斯洛伐克。1938年,慕尼黑協定簽訂后,捷克西里西亞曾与德國合并。二戰之後,這裡的德意志人大多被驅逐。如今這裡的主要人口是捷克人。此外還有一些波蘭少數民族。 Category:捷克地理.

新!!: 奧地利帝國和捷克西里西亞 · 查看更多 »

捷克斯洛伐克

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文/斯洛伐克文:Československo),是一个存在於1918年至1992年的欧洲国家,解体後演變為两个独立國家──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

新!!: 奧地利帝國和捷克斯洛伐克 · 查看更多 »

提洛伯國

提洛伯國(Grafschaft Tirol),也稱作提洛親王伯國,是神聖羅馬帝國的帝國政治體,大約在1140年成立。1804年至1919年,是奧地利帝國和奧匈帝國奧地利部分的領土。1919年,伯國分成奧地利的提洛邦和義大利的南提洛。 南提洛至今仍以德語居民居多Oscar Benvenuto (ed.): ", Bozen/Bolzano 2007, p. 19, Table 11。.

新!!: 奧地利帝國和提洛伯國 · 查看更多 »

杰肖埃铁路

杰肖埃铁路(GYSEV)又称拉布铁路(Raaberbahn),其全名为杰尔-肖普朗-埃本富特铁路(Győr-Sopron-Ebenfurti Vasút;Raab-Oedenburg-Ebenfurter Eisenbahn),是一家由匈牙利及奥地利共同管理的铁路公司,在两国境内共运营434.7公里长的铁路网络 。.

新!!: 奧地利帝國和杰肖埃铁路 · 查看更多 »

格罗日年

格罗日年(Grožnjan) (italic)是克罗地亚的一个城市。它是克罗地亚伊斯特拉县(占据伊斯特拉半岛的大部分地区)的一部分。它是唯一一个意大利人占多数的克罗地亚定居点。.

新!!: 奧地利帝國和格罗日年 · 查看更多 »

格林兄弟

格林兄弟(Brüder Grimm或Die Gebrüder Grimm)是指雅各布·格林(1785年1月4日-1863年9月20日)和威廉·格林(1786年2月24日-1859年12月16日)兄弟两人,他们是德国19世纪著名的童话搜集家、语言文化研究者。两人因兴趣相近,经历相似,合作研究语言学、搜集和整理民间童话与传说,故称“格林兄弟”。 格林兄弟的许多作品流传甚广,如《白雪公主》、《-zh-hant:睡公主;zh-hans:睡美人;-》、《長髮姑娘》、《灰姑娘》、《糖果屋》、《名字古怪的小矮人儿》和《青蛙王子》等故事。.

新!!: 奧地利帝國和格林兄弟 · 查看更多 »

梵蒂冈囚徒

在罗马城于1870年9月20日被意大利王国攻陷之后,教宗庇護九世开始以梵蒂冈之囚(prigioniero del Vaticano)自称。罗马城的陷落宣告了教宗对意大利中部及周邊地區的近千年世俗统治的结束,教皇国滅亡,罗马也由此成为意大利的新首都。“梵蒂冈之囚”的称号也为庇护九世的继承人所使用,直至庇護十一世为止。 19世纪民族主義席卷意大利半島,意大利統一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以罗马城为中心的教皇国的阻挠。教宗通过对诸如法国和奧地利帝國这样的对羅馬教廷友好的欧洲列强施加影响力,教皇国多次击退进犯。 但罗马城最终仍然陷落,而此时新的意大利政府提出让教宗保留台伯河以西的罗马城土地,名为“”,以延续教皇国,但被庇护九世拒绝。于是在罗马被攻克一周之后,意大利军队占领了除宗座宮之外的罗马全城。罗马城的人民投票决定加入意大利。 在此后的59年时间里,教宗们始终拒绝离开梵蒂冈,以此拒绝承认意大利王国对罗马全城的主權。教宗们亦拒绝现身于聖伯多祿廣場和聖伯多祿大殿面向广场的阳台上,因为该广场已经为意大利军队所占领。教宗的致辞都改在面向庭院的阳台或大殿内进行,加冕仪式都在西斯廷礼拜堂举行。1929年,《拉特兰条约》订立,今日的梵蒂冈城国由此建立,“梵蒂冈之囚”时期也就此结束。.

新!!: 奧地利帝國和梵蒂冈囚徒 · 查看更多 »

歐洲協調

歐洲協調(Concert of Europe),又稱為會議制度(Congress System),是1815年至1900年左右出現在歐洲的勢力均衡,保護各王國既得利益對抗民族主義和革命浪潮。其創建成員為英國、奧地利、俄羅斯、普魯士,她們均屬摧毀了拿破崙帝國的四國同盟的成員。稍後法國亦加入成為協調的第五個成員。最初,歐洲協調的領導人物為英國外交大臣卡蘇里子爵、奧地利首相梅特涅及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 在19世紀時,歐洲協調的理念其實是藉由不同政治協定及外交經驗的累積,逐步建立及發展起來的,其中最重要的首推維也納會議及其相關的協定。廣義的維也納協定更包括儲蒙條約、1814年巴黎和約、1815年巴黎和約、維也納協定、神聖同盟、四國同盟。協調中曾經召開的會議,包括1814-15年在維也納、1818年在愛斯拉沙伯、1819年在卡斯巴德、1820年在特拉波、1821年在萊巴赫、1822年在凡羅拿、1830年、1832年和1838、1839年在倫敦。歐洲協調至克里米亞戰爭時開始瓦解。1878年柏林會議為最後之歐洲協調。由於各強國之間的衝突連連,致令協調難以達成,最終會議制度於一次大戰爆發時即告完全消失。.

新!!: 奧地利帝國和歐洲協調 · 查看更多 »

歐本多夫

欧本多夫,即薩爾茨堡附近奧伯恩多夫(Oberndorf bei Salzburg)是奧地利的城鎮,位於該國北部薩爾察赫河畔,距離首府薩爾茨堡州17公里,由薩爾茨堡州負責管轄,面積4.55平方公里,海拔高度401米,2012年人口为5,600人。欧本多夫是歌曲《平安夜》的诞生之地。.

新!!: 奧地利帝國和歐本多夫 · 查看更多 »

殖民地

殖民地(旧称植民地)是指由宗主国统治,没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的独立权力,完全受宗主国控制的非宗主國本土的地区。广义的殖民地还包括虽然拥有行政机关、军队等国家机构,但经济、军事、外交等一方面或多方面被别国控制的「半殖民地国家」、卫星国和保护国,以及委任统治地、托管地,以及殖民主义国家在这些地区设置的“海外领地”、“附属地”、“海外省”等。 殖民地的特色是宗主國的文化、經濟等綜合實力皆優於被殖民地的地區;宗主國通過向殖民地輸出文化、資本、技術,進行建設,控制殖民地区。因此宗主國不会把首都迁入殖民地内,亦不会為了統治被殖民地区更改宗主國的制度。而是針對殖民地區打造合適的管理制度,為宗主國獲取資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大多数远离宗主国本土的海外殖民地都获得独立,旧有的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不复存在。 从殖民地的性质上来说,大致可分为拓殖型殖民地、资源掠夺型殖民地和商业殖民地三种主要类型,这三种殖民地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而顺次出现的。.

新!!: 奧地利帝國和殖民地 · 查看更多 »

比利時獨立

比利時革命(Belgische Revolutie;Révolution belge;或稱作比利時獨立)是比利時人受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的鼓勵,反抗在1815年維也納會議上強行合併荷蘭及比利時兩國的決定,爭取比利時獨立及成立自由主義政府的革命,成功地讓比利時在列強同意下獨立,影響了當時歐洲其他地區的革命爆發。.

新!!: 奧地利帝國和比利時獨立 · 查看更多 »

民族自決

民族自决是指,根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在没有外部压迫或干扰的情况下,人民可以自由决定他们的政治地位,并自由谋求他们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自決的權利稱為民族自決權,而其所依据的原则,称为民族自决原则;但其并没有说明自决权的实现方式,或者自决后应该是什么样的结果:从原国家独立、与原国家组建联邦、成为保护国、某种程度上的自治亦或者与原国家完全同化。也没有说明,民族之间的界限是什么,什么条件下才可以组成一个民族。事实上,关于哪些种群有合法的权利实行自决权,现在的法律条文和定义仍然有着太多的矛盾。Betty Miller Unterberger,, 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2002.

新!!: 奧地利帝國和民族自決 · 查看更多 »

汉斯·冯·塞克特

約翰內斯·弗里德里希·利奧波德·馮·塞克特(Johannes Friedrich Leopold von Seeckt,),通稱漢斯·馮·塞克特(Hans von Seeckt),是一位德國陸軍將領,最高軍階為一級上將,以擔任威瑪共和國軍隊——「防衛軍」陸軍領袖後推行改革而聞名,亦曾為總參謀部之替代機關——「」的主任。 塞克特於1885年加入軍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於東線、巴爾幹戰區以優異的參謀作業能力嶄露頭角,還一度做到土耳其軍參謀總長。塞克特在戰後成為軍隊的實際領袖。由於戰後德國因《凡爾賽條約》而限軍十萬人,他重新發揚傳統的普德學派軍事思想、規劃精英主義式的新式軍隊,將每一位軍官都培養為未來的高級指揮員,為日後的擴軍打下結實的基礎。塞克特也將軍隊從政治勢力中排除、超脫於政府,形成「國中之國」,並規避協約國對德國履行《凡爾賽條約》的監督,以各種方式訓練軍隊操作被明令禁止使用的毒氣、戰車、飛機等武器,同時大力推動德國與蘇聯同盟,最終促成兩國簽署《拉巴洛條約》進行政治、軍事和經濟上的合作。由於對「防衛軍」建設有深遠的影響,塞克特也被稱為「防衛軍之父」(Vater der Reichswehr)。 塞克特自一次大戰起便與當時的名將、後於共和國擔任總統的保羅·馮·興登堡元帥關係不良,並與文人政府的國防部長奧托·格斯勒間存在矛盾,興登堡的當選也大幅削減了塞克特在德國軍隊中的影響力。1926年,塞克特在未過問興氏的情況下,禮儀性質地邀請身份敏感的前德國皇儲觀賞閱兵式,消息一外漏,旋即引發國內外的恐慌,最終使興登堡解除了塞克特的職務。1930年代初,塞克特赴華取代格奧爾格·魏澤爾擔任蔣中正第三任的德國軍事顧問團領導人和總顧問,對其軍隊和國防工業進行建設與改革,後因身體不適而於1935年3月返德,於翌年逝世。.

新!!: 奧地利帝國和汉斯·冯·塞克特 · 查看更多 »

沙文主义

沙文主义(; )原指极端的、不合理的、过分的爱国主义(因此也是一种民族主义)。如今的含義也囊括其他領域,主要指盲目熱愛自己所處的團體,並經常對其他團體懷有惡意與仇恨。 词源是拿破仑手下的一名(有可能是位文藝上杜撰的)士兵尼古拉·沙文(Nicolas Chauvin),他由于获得军功章对拿破仑感恩戴德,对拿破仑以军事力量征服其他民族的政策狂热崇拜。而“沙文主义”这个名词則首先出现在法国的一部戏剧“三色帽徽”中,以讽刺的口吻描写沙文的这种情绪。後来这个词被广泛应用,如大国沙文主义、民族沙文主义等,還曾被女权运动的领袖用於“男性沙文主义”(相当于汉语中的“大男子主义”)。英語中有一個對等的詞,是Jingoism。所以經過演变,如今“沙文主義”這個詞在英語中更多場合中指種族歧視與性別歧視,尤其是後者。 沙文主义者一般都是过于对自己所在的国家、团体、民族感到骄傲,因此看不起其他的国家、民族和团体,是一种有偏见的情绪。.

新!!: 奧地利帝國和沙文主义 · 查看更多 »

波希米亞王國

波希米亞王國(České království;Königreich Böhmen;Regnum Bohemiae)是以前位於中歐的一個國家。其範圍大致相當於現在的捷克。在歷史上曾是神圣羅馬帝國內獨立的一員,許多國王皆兼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首都布拉格於14世紀末期曾為神聖羅馬帝國中心,1526年王國為哈布斯堡統治。波希米亞王國在1198年由國王奧圖卡一世成立,歷經查理四世的黃金時期、波希米亞戰爭、哈布斯堡統治,最後一任國王為卡萊爾五世(Karel V)。1918年一戰結束後,大部份地區被劃入當時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

新!!: 奧地利帝國和波希米亞王國 · 查看更多 »

波兰历史

波兰位于东欧平原西斯拉夫人国家,历史可追溯到约公元前700年石器时代的斯拉夫人,不過,根據考古發掘,至少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已經有人類在波蘭活動,後來,其后斯拉夫人一支——西斯拉夫人在东欧平原活动,在原始部族的农耕和游牧中度过了漫长的原始公社社会。10世纪,波兰人开始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国家。其后的11~15世紀,波兰国势都非常的强盛,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成为抵禦金帳汗國入侵的歐洲之盾、並且成為歐洲面積最大的國家。16世紀是波蘭的黃金時代,波蘭身兼是歐洲大國和世界貿易大國的雙重身份、文化也得到長足的發展。但从17世纪中期开始,因為俄羅斯和普魯士的崛起使波蘭走向衰弱、大國地位明顯被削去。到18世纪时、古老的貴族民主制面對新興的專制君主制已經無以為繼,波蘭最终被邻国蚕食和瓜分。19世紀,波蘭在歐洲地圖上消失了12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結束后、波兰才得以复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苏联和納粹德国两个强大邻国夹缝中生存的波兰很快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再次亡国。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波兰的共产党建立了人民共和国、开始了共產主义建设;1989年,波兰的团结工会获得了政权,結束共產黨統治後开始民主化,转向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经济的剧烈转型带来了阵痛經濟衰退和加劇城鄉差距,1999年和2004年,波兰分别加入北约和欧盟。.

新!!: 奧地利帝國和波兰历史 · 查看更多 »

波兰前东部领土

波兰前东部领土(Kresy,本意为“边疆”,也指波兰立陶宛联邦历史上的东部边界)是指波兰东部历史边界附近的一片区域,该地区现属乌克兰、白俄罗斯和立陶宛。波兰最后一次拥有这片土地是在波兰第二共和国时,是第二共和国1920年从乌克兰、白俄罗斯(在波苏战争后获得)和立陶宛(直接获得)得到的,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兰才失去这片领土。在波兰第二共和国时期,这些领土大体与寇松线以东的波兰领土相当。其中,寇松线是1919年12月由同名英国外交大臣寇松提出,作为波兰东部边界的,波兰人一开始接受该线,但随后又在波苏战争中越过该线。1939年9月,在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后,苏联占领了这些领土,并将其并入乌克兰、白俄罗斯和立陶宛这三个苏维埃加盟共和国中。随后西方盟国在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中承认苏联拥有这些领土。苏联解体后,分到波兰原领土的三个国家获得独立,并依然保留这些土地。.

新!!: 奧地利帝國和波兰前东部领土 · 查看更多 »

波兰没有灭亡

《波兰没有灭亡》(波蘭文:Mazurek Dąbrowskiego,直译为“东布罗夫斯基玛祖卡”,也译为《波兰絕不灭亡》),是波兰的国歌,亦是波蘭非物質遺產,1797年由所作。原曲为《意大利波兰军团颂歌》(Anthem of the Polish Legions in Italy)。.

新!!: 奧地利帝國和波兰没有灭亡 · 查看更多 »

波美拉尼亞

波美拉尼亚(波兰语:Pomorze;德语:Pommern;卡舒比语(Kashubian):Pòmòrze或Pòmòrskô;拉丁语:Pomerania或Pomorania)是中欧一个历史地域名称,现在位于德国和波兰北部,处于波罗的海南岸,主要河流包括维斯瓦河、奥德河和雷克尼茨河。 波美拉尼亚拥有丰富的历史,也许因为它曾被不同国家统治过。由962年到1181年,一直到1806年,此地是神圣罗马帝国在波兰的一个省。它亦曾是波美拉尼亚公爵的采邑;波兰、丹麦、萨克森、布蘭登堡、普鲁士和瑞典多国国王也一度统治该地。神圣罗马帝国解体后,波美拉尼亚成为普鲁士王国的一部分,后来并入德意志帝国。1945年后,此地分别為德国与波兰所有。波美拉尼亞的主要都市有格但斯克和什切青等。.

新!!: 奧地利帝國和波美拉尼亞 · 查看更多 »

波蘭國旗

波兰国旗(下文国旗皆指波兰国旗,除非特别指明)由上白下红两条同宽的水平色条构成。波兰宪法将这红白两色规定为国家代表色。在白条中央嵌了国徽的国旗变体在法律上保留给官方于国外或海上使用。波兰人使用与变体旗类似、带燕尾旗的衍生版被作为海军旗。 波兰官方在1831年采用白色和红色为国家代表色。这两种颜色有着纹章学的血统并延伸自波兰立陶宛联邦两个政体国徽上的颜色(即波兰红底白鹰和立陶宛红底白马白骑士(Vytis、Pogoń)上的红和白)。在1831年之前,波兰士兵配戴各种颜色的帽徽。国旗在1919年被正式采用。自2004年起,每年5月2日定为波兰的国旗日。 国旗每天都要悬挂于议会和总统府之类的最高国家机构。很多波兰人和其他机构会在国定假日与其他具有重大意义的日子悬挂国旗。现行波兰法律规定只要不对国旗不敬,国旗的使用不会受到限制。 由于红白双色横条身为相当普遍的一种设计,许多旗帜与之类似但与它毫无关系,最著名的是捷克的波希米亚旗;有两种国旗——印度尼西亚国旗和摩纳哥国旗都将红条放在白条上面。在波兰,很多旗帜是根据国旗设计的,用色也以国家代表色为主。.

新!!: 奧地利帝國和波蘭國旗 · 查看更多 »

波旁复辟

波旁復辟(Bourbon Restoration),史稱復辟王朝。是指在(1814年-1830年)期間,波旁王室在法國復辟,重建統治的時期。這段時期中間穿插了拿破崙一世的百日政權。波旁復辟為法國帶來一個立憲政府,而非以往的君主專制統治。這段時期代表著一場劇烈的保守主義反擊,以及羅馬天主教會試圖在法國政治重建影響的努力。 第六次反法同盟軍隊戰勝拿破崙後,在1814年4月將波旁王室的路易十八扶植為法國國王。隨即起草一部憲法,稱為《1814年憲章》(Charter of 1814)。憲章雖表明所有法國人在法律面前平等,但仍然為國王保留大量特權。國王仍然是國家的最高領導者,有權指揮陸海軍、宣戰、締結條約、委任所有公共行政的職位,以及有權為法律執行和國家安全而制訂必須的法例。不過整個波旁復辟統治時,路易十八遠較其繼承者查理十世更自由,而路易亦傾向於較中庸的內閣。 路易十八在1824年9月逝世,由其弟弟查理十世繼任法國國王。查理十世一改路易十八的中庸統治作風,追求更進一步的保守統治。他的極端保守法例,如1825年的《反褻瀆法》(Anti-Sacrilege Act),使他受到國民的反對。查理十世及其官員後來推行《七月法令》(July Ordinances),試圖操控1830年的大選結果,結果卻反而觸發了七月革命出現。在8月2日,查理十世逃離巴黎,並且退位,由亨利五世名義上繼位。亨利五世的虛名維持至8月9日,當日法國眾議院(Chamber of Deputies)宣佈當時攝政的路易-菲利普一世為法國人民的國王(King of the French),至此法國踏入七月王朝的統治。.

新!!: 奧地利帝國和波旁复辟 · 查看更多 »

法國七月革命

法國七月革命(Révolution de Juillet;July Revolution),是1830年歐洲的革命浪潮的序曲,因為波旁王室的專制統治令經歷過法國大革命的法國人民難以忍受,以致法人群起反抗當時法國國王查理十世的統治。这次革命的成功是維也納會議後首次革命運動得以在歐洲成功,鼓勵了1830年及1831年歐洲各地的革命運動,標誌了維也納會議後由奧地利帝國首相梅特涅組織的保守力量未能抑制法國大革命後日益上揚的民族主義及自由主義浪潮。.

新!!: 奧地利帝國和法國七月革命 · 查看更多 »

法國二月革命

法國二月革命(;)是1848年歐洲的革命浪潮的重要部分之一,法國人民面對七月王朝的失政,成功推翻當時的法國國王路易腓力,鼓勵歐洲其他地區的革命運動,令十九世紀時由奧地利帝國首相梅特涅組織的機制受到進一步打擊。.

新!!: 奧地利帝國和法國二月革命 · 查看更多 »

法國武裝干涉墨西哥

法國武裝干涉墨西哥(西班牙语:Segunda Intervención Francesa en México),又稱為馬西米連諾事件或法墨戰爭,是一次由法蘭西第二帝國遠征軍對墨西哥發動的一次入侵,開始時曾獲得英國及西班牙的支持。這次入侵是由於墨西哥總統貝尼托·胡亞雷斯於1861年7月17日停止再向外國支付借款的利息,結果激怒了墨西哥最大的借款人,西班牙、英國及法國。這次行動的領袖是法皇拿破崙三世,三股勢力於同年10月31日簽訂了《》,整合力量準備從墨西哥取回她們之款項。至12月8日,西班牙艦隊及步兵自古巴出發,抵達了墨西哥灣的重要港口,韋拉克魯斯。 入侵行動令到墨西哥第二帝國出現,而大量保守派的墨西哥人亦支持這個帝國。帝國的出現(1864至1867年)中斷了胡亞雷斯的總統治期(1858至1871年)。墨西哥的保守派,以及大量墨西哥貴族,試圖恢復以往的君主制,他們在法軍的武力支援下(法軍之意圖只為墨西哥西北的富礦),協助了奧地利的大公,斐迪南·馬西米連諾即位成為皇帝。.

新!!: 奧地利帝國和法國武裝干涉墨西哥 · 查看更多 »

法国军事史

法国军事史是指从2,000多年前到现在的这段时间中,在今天的法国、欧洲和欧洲海外殖民地上发生的一系列冲突与反抗。法国发生的大事常常会影响欧洲历史和世界历史。 高卢-罗马冲突从前400年一直延续到了前50年,罗马在凯撒的领导下取得了高卢战争的胜利。在罗马帝国衰落之后,一支名为法兰克人的日耳曼人分支在战胜其他民族后控制了高卢。法国的扩张在克洛维一世和查理大帝在位时达到了顶峰。在中世纪,英格兰和神圣罗马帝国与法国发生了一些激烈的冲突,例如百年战争。高度的中央集权和自罗马时代以来的第一支常备军队使法国成为了中世纪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它只在意大利战争中输给了西班牙。16世纪的胡诺格战争(1562—1598年)一度使法国一蹶不振,但是在瑞典的帮助下,法国在1618年6月23日—1648年10月29日的三十年战争中打败了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并再一次成为了西部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17世纪和18世纪初,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统治下扩大了法兰西王国的领土,但是此时法兰西王国在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时代国力已达到极限了。 法国与英国在18世纪的第二次百年戰爭與全球竞争,导致了1756—1763年七年战争。虽然法国最终战败,丧失了它的北美殖民地,但是它随后又帮助北美十三州从英国独立了出来,因此英国的损失也不小。然而國內的財政問題與政治纷争,最终导致了1789年法国大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法国的势力在这段时间达到了顶峰,但是到了1813年10月中旬的莱比锡戰役和1814年3月,它的国力大幅退縮,甚至不如大革命之前(失去所有的境外領土與海外殖民地)。接下来就是殖民帝国时期,在这段时间内法国共与俄国(1853年10月—1856年2月的克里米亚战争)、奥地利(1859年法奥战争)和普鲁士(1870年7月—1871年2月普法战争)发生了战争。 在1870年7月—1871年2月的普法戰爭中被打败之后,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再一次成为了德国的劲敌。这次,法国和英国在美国的援助下最终成为了胜利者。德国对凡尔赛条约的不满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被德国占领。盟军最终战胜了德国,战后法国也在德国境内有了一个占领区。两次世界大战化解了法德之间的敌对状态,并为欧洲各国在经济、政治和军事方面的统一铺平了道路。今天,法国军队经常出现在它从前的殖民地,并与法国在北约中的盟友一起在全球焦点地区执行任务。.

新!!: 奧地利帝國和法国军事史 · 查看更多 »

法瑪斯戰役

法瑪斯戰役爆發於1793年5月23日,由約克公爵的聯軍對抗拉馬切元帥的法軍。戰役爆發地點位於法國北部的法瑪斯,最後由聯軍獲勝。.

新!!: 奧地利帝國和法瑪斯戰役 · 查看更多 »

法蘭西第二帝國

法兰西第二帝国又简称为第二帝国(法语:Second Empire),是波拿巴家族的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在法国建立的君主制政权(1852-1870年),后于法兰西第二共和国而先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新!!: 奧地利帝國和法蘭西第二帝國 · 查看更多 »

法蘭茲·杜普勒

法蘭茲·杜普勒(Albert Franz Doppler,)是奧地利蘭堡(Lemberg,現烏克蘭利維夫)出身的作曲家。代表作是改編6首李斯特的鋼琴曲『匈牙利狂想曲』。.

新!!: 奧地利帝國和法蘭茲·杜普勒 · 查看更多 »

洛雷当大使馆宫

洛雷当大使馆宫(Palazzo Loredan dell'Ambasciatore)是意大利威尼斯的一座十五世纪晚期哥特式建筑,曾经属于贵族洛雷当家族。它位于多尔索杜罗区,曾是奥地利帝国驻威尼斯共和国的大使馆。 洛雷当家族的一位祖先安东尼奥,是科孚岛的行政长官,曾在1716年和撒克森将军Schulenburg伯爵一起击败土耳其人。战斗结束后,Schulenburg伯爵以及他的随行人员在洛雷当宫内布置了房子,以晚宴聚会和令人钦佩的艺术品收藏而闻名。 1752年,另一位祖先弗朗切斯科·洛雷当,后来曾担任总督,提供了这座宫殿作为神圣罗马帝国大使的住所。第一位住在这里的帝国大使是伯爵菲利普·约瑟夫 orsini-罗森博格。他在抵达威尼斯后, 娶了贾科莫·卡萨诺瓦的密友Giustiniana Wynne。这对夫妇在他们结婚的头几年里一起居住在洛雷当大使馆宫。 现在, 洛雷当大使馆宫是由Gaggia家族拥有。 Paolo Monti - Servizio fotografico (Venezia, 1969) - BEIC 6330560.jpg Paolo Monti - Serie fotografica (Venezia, 1969) - BEIC 6331399.jpg.

新!!: 奧地利帝國和洛雷当大使馆宫 · 查看更多 »

洛林王朝

洛林王朝是梅茨王朝的一个分支。该家族分支在1473年洛林公爵尼古拉斯一世无嗣而终后继承了洛林公国。1736年,通过洛林公爵弗朗茨一世与玛丽亚·特蕾莎的联姻,哈布斯堡王朝取得了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的胜利,洛林王朝也与哈布斯堡王朝合并,称为哈布斯堡王朝-洛林王朝。自1745年到帝国解散的1806年,弗朗茨一世、他的儿子约瑟夫二世和利奥波德二世,以及孙子弗朗茨二世是最后四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哈布斯堡-洛林王朝随后继续统治奥地利帝国和奥匈帝国,直至1918年。 尽管洛林王朝的长系应为霍恩贝格公爵一系,王朝目前的族长与正统继承人还是1961年出生的卡尔·冯·哈布斯堡-洛林,他是奥匈帝国末代皇帝卡尔一世的长孙。Gordon Brook-Shepherd.

新!!: 奧地利帝國和洛林王朝 · 查看更多 »

清朝外交

清朝初期,清朝政府与俄罗斯沙皇国政府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该条约中国称为平等条约,俄罗斯(含苏联时期)称为不平等条约(俄罗斯人认为《瑷珲条约》中收回了被中国人强占的失地)。有人认为,这一条约象征着中国正常化外交的开始,但实际上,直到总理衙门成立前,清朝都是以藩属的概念来处理与外国的事务,并且在交往中竭力要求外国臣服(如马戛尔尼),与现代意义上的外交并不相同。 随着清朝国家的衰落和政府的腐败,以及外国的侵略,以《南京条约》为开端,清朝开始与外国签署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这些不平等条约,或要求割地,或要求赔款,使得清朝由一个强大的东方帝国逐步走向了一个半殖民地国家,在多次的打擊下,最终導致清朝被推翻的命運。 清朝前前后后共和五十多个国家签订了近二百个条约。虽然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丧权辱国条约(如:《中英天津条约》),但也有国家辉煌时签订的弘扬国家尊严的条约(如:《尼布楚条约》)。但自始至终,清朝政府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天朝大国”的威仪。即使签署一些不平等条约时,也依旧不忘摆摆架子,把自己视为天朝,把对方视为被天朝道德与尊严所感化,向天朝朝贡的小国。.

新!!: 奧地利帝國和清朝外交 · 查看更多 »

滑铁卢战役

滑铁卢战役(Battle of Waterloo,Bataille de Waterloo,Slag bij Waterloo,Schlacht bei Waterloo/Schlacht bei Belle-Alliance)是1815年6月18日大英帝國,荷蘭聯合普魯士王國與法蘭西第一帝國在布魯塞爾南部的滑鐵盧進行的一次戰役。這是拿破崙戰爭中的最後一次戰役,也是軍事史上最著名的戰役之一。在这場戰役中,大英帝國的威靈頓公爵和普魯士的格布哈德·列博莱希特·馮·布呂歇爾指揮的英普聯軍擊敗了拿破崙指揮的法軍,這場戰役的勝負決定了拿破崙所領導的法蘭西第一帝国的覆滅。後世也經常將重大的失敗代稱為滑鐵盧。 1815年拿破崙率旧部逃离厄爾巴岛,重返巴黎。英國、普魯士、奥地利等國結成第七次反法同盟分頭包圍法國。威靈頓公爵和馮·布呂歇爾指揮的英普聯軍集結在法國東北邊境。拿破崙乘反法同盟的軍隊尚未集結完成先發制人,6月16日率領12万法軍主力在里尼之戰击败馮·布呂歇爾将军率领的普軍,隨後派遣埃曼努尔·格鲁希元帥帶領3万3千名法軍追擊逃跑的普軍,自己則赶到比利时布魯塞爾以南的滑鐵盧,威靈頓公爵率领的英軍對峙。但是格魯希未能按命令消滅逃跑的普軍,反而讓普軍擺脫了追蹤。馮·布呂歇爾花了一个上午重整軍隊,马不停蹄地奔赴滑鐵盧。爲等待地面乾燥,法軍于6月18日午後才向英軍發起進攻。戰役中法軍的優勢騎兵不斷衝擊英軍的方陣,晚6時正當拿破崙將要宣佈獲勝之刻,馮·布呂歇爾率领的普軍赶到并猛攻法軍右翼。晚9時,法軍被普軍突破而崩潰。 滑鐵盧戰役後,聯軍很快攻佔巴黎,拿破崙被放逐到大西洋中的聖赫勒拿岛,于六年後逝世。.

新!!: 奧地利帝國和滑铁卢战役 · 查看更多 »

濱海奧地利

濱海奧地利(Österreichisches Küstenland,Litorale Austriaco,Avstrijsko primorje,Austrijsko primorje,Tengermellék)是奧地利帝國在1849年成立的一個地區,分為伊斯特拉半島、戈里齊亞和格拉迪斯,的里雅斯特三個部分。這裡地區在歷史上曾由威尼斯共和國、奧匈帝國、義大利和南斯拉夫等不同國家統治。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義大利王國佔領了這一地區。二戰結束之後,義大利、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三國瓜分了這一地區。濱海奧地利是奧匈帝國內的一個度假勝地,也是奧匈帝國的主要海港所在地。該地區民族十分多樣。1910年時濱海奧地利面積,人口894,287人。.

新!!: 奧地利帝國和濱海奧地利 · 查看更多 »

朱天奎

朱天奎,字西垣,江蘇省甘泉縣(今屬揚州)人,宣統二年工科進士,曾留學英國杜伦大学。.

新!!: 奧地利帝國和朱天奎 · 查看更多 »

戰艦

戰艦(Battleship),美國軍規常用代號為BB。台湾稱為--,香港稱為--,日本稱為戦艦、中国大陆稱為--,是裝有厚重裝甲和大口徑主炮的大型軍艦,是人類創造的最龐大和複雜的武器系統之一,大艦巨砲主義時代的極致產物。19世紀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战列舰作為海軍中最大的武裝艦艇,是一個國家海軍力量的標誌,因此常被做為「主力艦」(capital ship)。隨著潛艇技術日漸成熟,空中優勢破壞戰力平衡和精确制导武器的開發,戰艦已不再被認為是建立海上優勢所必須的裝備,因此已經全部退役。 现代的“战列舰”這個名詞來源於历史上的風帆戰列艦(全称ship of the line of battle,简称ship of the line或line-of-battle ship),從17世紀中葉到19世紀中葉主要排成戰列線進行戰鬥的大型軍艦。隨著蒸汽機、爆破彈和鋼鐵裝甲的發展,19世紀後期出現了稱為鐵甲艦(Ironclads)的蒸汽裝甲艦,即是後來戰艦和裝甲巡洋艦的前身。1906年服役的無畏號(HMS Dreadnought)標誌著戰艦“全裝重型火炮”的革命,後來所有按這個概念設計的戰艦都被稱為無畏艦,與之相對,之前的戰艦稱為前無畏艦。不久,出現了比無畏號更強大的戰艦,稱為超無畏艦。 海軍大國爭相建造戰艦引起了長期的軍備競賽。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爆發了戰艦對決的日德蘭海戰。戰後,各海軍大國通過限制海軍軍備條約對締約國戰艦的數量和性能作出限制。條約生效期間被稱為“海軍假日”。條約失效後,出現了最後一波建造戰艦的熱潮,出現了大和号等排水量超過60,000噸的巨艦。即使如此,戰艦的價值一直受到質疑,更小、更廉價的潛艦、魚雷和飛機都能對戰艦造成嚴重傷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航空母艦取代戰艦成為海戰的主導力量。戰後,戰艦紛紛走上退役道路,原有的建造計畫被取消,只有美國海軍曾在幾次戰爭中重新將數艘戰艦投入使用。 美國最後两艘战列舰威斯康星號(BB-64)和密蘇里號(BB-63)參與1990波斯灣戰爭,是戰列艦最後參與的大型戰役。戰爭結束後,兩艦先後於1991年和1992年退役,並分别在2006年和1995年被除籍。现在只有美国和日本保留了数艘退役战列舰,作为浮动博物馆使用。.

新!!: 奧地利帝國和戰艦 · 查看更多 »

战争列表 (1800年-1899年)

本表收录了1800年-1899年期间新近爆发或仍在持续的世界各地武装冲突和战争。.

新!!: 奧地利帝國和战争列表 (1800年-1899年) · 查看更多 »

易卜拉欣帕夏

易卜拉欣帕夏(阿拉伯語:إبراهيم باشا、英語:Ibrahim Pasha,)是十九世紀埃及的一位將軍,他是穆罕默德·阿里的兒子,在1848年7月至11月作為攝政王領導國家。.

新!!: 奧地利帝國和易卜拉欣帕夏 · 查看更多 »

浪漫民族主义

浪漫民族主义(Romantic nationalism),又称民族浪漫主义(national romanticism)、有机民族主义(organic nationalism)或身份民族主义(identity nationalism),是民族主义的一种形式,表现为国家政权从其统治下的整体的有机后果派生出其政治合理性。取决于实践中的特定方式,这种形式包括在其文化下出生的人而形成的原始意义上的民族的语言、人种、文化、宗教和风俗。这种形式的民族主义是针对王朝或帝国霸权而产生的。霸权往往把国家政权的合理性建立在一个帝王或其它权威,从上到下发散而确立其存在的依据。这种下散式的强权可能最终是从一个或多个神祗而衍生出来的(见君权神授说及天命)。 在浪漫主义重要主题中,及其最持久的遗产,浪漫民族主义的在文化上的主张一直在后启蒙时代的艺术和政治哲学中占中心地位。浪漫民族主义早期主要影响了民族语言及民俗的发展,以及地方风俗及传统的精神上的价值。后来整个运动重塑欧洲国家版图,并掀起了民族自決风潮。民族主义是浪漫主义中一个决定因素,并决定了它的角色、表达方式及意义。 在欧洲历史上,浪漫民族主义的分水岭年份是1848年,当时革命浪潮席卷了整个大陆;多个民族革命发生在各个支离破碎的地区(如意大利)或者在多民族的国家(如奥地利帝国)。虽然刚开始时革命被反抗势力打败,旧秩序得以快速恢复,但是很多革命却标志了欧洲各地朝向自由化和现代民族国家建立的第一步。.

新!!: 奧地利帝國和浪漫民族主义 · 查看更多 »

斐迪南一世 (保加利亞)

斐迪南一世(Фердинанд I,),全名斐迪南·马克西米利安·卡尔·利奥波德·马利·萨克森-科堡-哥达斯基(Фердинанд Максимилиан Карл Леополд Мари Сакскобургготски)。保加利亞沙皇,保加利亚王国的开国君主。.

新!!: 奧地利帝國和斐迪南一世 (保加利亞) · 查看更多 »

斯堪的纳维亚

--(丹麥語、瑞典語:Skandinavien,挪威語:Skandinavia,薩米語:Skadesi-suolu、Skandinavía),又譯--,在地理上是指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包括挪威和瑞典,文化与政治上則包含丹麦。這些國家互相視對方屬於斯堪的纳维亚,雖然政治上彼此獨立,但共同的稱謂顯示了其文化和歷史有深厚的淵源。 芬蘭、冰島和法羅群島等北歐國家因其與丹麥、挪威和瑞典相近的歷史和文化背景,有時也被視為斯堪的納維亞國家。有時這些對斯堪的納維亞的不同理解可能會引起不滿,「北歐國家」(Nordics)才是對北歐五個國家的合宜統稱。.

新!!: 奧地利帝國和斯堪的纳维亚 · 查看更多 »

斯韦托扎尔·博罗埃维奇

斯韦托扎尔·博罗埃维奇·冯·波伊纳男爵(Svetozar Boroević von Bojna,),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奥匈帝国的一名陆军元帅。他是一名塞尔维亚人,出生在今日的克罗地亚。 他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指挥过維托里奧·維內托戰役和多次伊松佐河战役。他被认为是一战期间最优秀一位的防御战略家。 Category:奥地利陆军元帅 Category:奧匈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人物.

新!!: 奧地利帝國和斯韦托扎尔·博罗埃维奇 · 查看更多 »

斯拉沃尼亞王國

斯拉沃尼亞王國(Kraljevina Slavonija;Königreich Slawonien;Regnum Sclavoniae;Szlavón Királyság)是奧地利帝國的一個構成王國,存在於1699年至1868年期間。斯拉沃尼亞王國的範圍相當於現在的斯拉沃尼亞和斯雷姆,其南部曾是斯拉沃尼亞軍事前線的一部分。斯拉沃尼亞王國的西側是克羅埃西亞王國,東側和北側是匈牙利王國,南側是鄂圖曼帝國Society for the Diffusion of Useful Knowledge: The Penny Cyclopaedia of the Society for the Diffusion of Useful Knowledge, vol 22, p. 100-101。斯拉沃尼亞王國成立於1699年。這裡的主要宗教是天主教和東正教。.

新!!: 奧地利帝國和斯拉沃尼亞王國 · 查看更多 »

新戈里察車站

新戈里察車站(Železniška postaja Nova Gorica,Stazione di Nova Gorica)是斯洛維尼亞新戈里察的鐵路車站,開業於1906年7月23日,由於其特殊地理位置,已經歷了幾次國籍和名稱的變化。 從1906年落成至1919年,車站位於奧地利帝國內,被命名為GörzStaatsbahnhof 。1919年,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的邊界變化的一部分,它被意大利王國吞併,並更名為北戈里齊亞站。1923年,這個車站再次更名,這次是Stazione di Gorizia Montesanto。1947年,車站的控制權轉交給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車站位於斯洛文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境內,並更名為Železniškapostaja Nova Gorica。斯洛文尼亞於1991年獨立,但車站並沒有改名。目前仍隸屬於斯洛維尼亞鐵路,並為新戈里察的主要鐵路車站。.

新!!: 奧地利帝國和新戈里察車站 · 查看更多 »

施瓦岑贝格统治者列表

施瓦岑贝格(德语:Schwarzenberg,捷克语:Švarcenberka)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邦国,位于现今巴伐利亚州北部。它的统治者是赛因斯海姆家族的一个分支。施瓦岑贝格1429年起为男爵领地,1599年成为伯爵领地,1670年升为亲王领地。1789年施瓦岑贝格重组为克林根贝格亲王领地。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解散,施瓦岑贝格原领土分属巴伐利亚王国和符腾堡王国。施瓦岑贝格亲王成为奥地利帝国和日后奥匈帝国的贵族。.

新!!: 奧地利帝國和施瓦岑贝格统治者列表 · 查看更多 »

施蒂利亞公國

施蒂利亞公國(Herzogtum Steiermark; Vojvodina Štajerska; Stájer Hercegség)是一個曾經存在於現今奧地利南部與斯洛文尼亞北部地區的公國。在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解體之前公國一直是帝國的一部分,之後公國成為奧匈帝國內萊塔尼亞的王冠領地直至1918年,隨著奧匈解體公國亦同時滅亡。.

新!!: 奧地利帝國和施蒂利亞公國 · 查看更多 »

摩德納和雷焦公國

摩德納和雷焦公國(Ducato di Modena e Reggio),是一個於1452-1859年,存在於義大利的獨立公國,公國除了於拿破崙統治時期短暫的被奇斯帕達納共和國及拿破崙義大利王國取代外,皆是由埃斯特家族及後來的奧地利-埃斯特家族統治,公國最後於1859年被合併至中義大利聯合省。.

新!!: 奧地利帝國和摩德納和雷焦公國 · 查看更多 »

摩爾多瓦語言和民族問題

摩爾多瓦語言和民族問題是指在摩爾多瓦共和國主要民族認同和母語認同的問題。摩爾多瓦人在摩爾多瓦共和国的民族認同意見分歧,摩爾多瓦人是羅馬尼亞人的一部份還是與羅馬尼亞人不同的兩個民族一直以來爭論不休。此外,雖多認為羅馬尼亞和摩爾多瓦兩國所使用的語言近乎相同,但由於政治因素,「摩爾多瓦語」這一詞彙是否正確也是糾紛的問題。 1991年,摩爾多瓦共和国宣佈獨立時,曾規定其公用語言是「羅馬尼亞語」,國歌也和羅馬尼亞國歌相同,都是「醒來吧,羅馬尼亞人」。然而之後因政治上的紛爭,1994年憲法將該國的公用語改為「摩爾多瓦語」,國歌改為「我們的語言」。在2003年制訂的「民族法」中,摩爾多瓦將羅馬尼亞人定為少數民族。摩爾多瓦至此在法律上將羅馬尼亞人和摩爾多瓦人視為不同民族。這件事情引發摩爾多瓦學者的強烈批評,市民(特別是知識份子和學生)也展開了抗議,對政界也產生了影響。甚至發展為摩爾多瓦和羅馬尼亞兩國之間的外交問題。.

新!!: 奧地利帝國和摩爾多瓦語言和民族問題 · 查看更多 »

摩爾達維亞牛頭郵票

摩爾達維亞牛頭郵票(capul de bour,意為「原牛的牛頭」)是首版羅馬尼亞郵票,由摩爾達維亞公國於1858年7月至10月間發行。它共推出四種面值,極為稀有。第二及第三版的羅馬尼亞郵票也以摩爾達維亞的象徵、原牛的牛頭為主題——前者獨挑票面,後者則因印刷於聯合公國時代,旁與一個瓦拉幾亞公國的標誌並列。.

新!!: 奧地利帝國和摩爾達維亞牛頭郵票 · 查看更多 »

政治统一

政治统一是指两个或以上国家统一於一个政治实体下,在不同的场景下也可以称为“民族统一”或者“国家统一”。 统一的方式包括:.

新!!: 奧地利帝國和政治统一 · 查看更多 »

意大利

意大利共和国(Repubblica Italiana),通稱意大利(Italia),是一個歐洲主权國家,主要由位於南歐的靴型亞平寧半岛及两个地中海岛嶼西西里岛和撒丁岛所组成,國際代碼為IT。意大利北方的阿尔卑斯山地区与法国、瑞士、奥地利以及斯洛文尼亚接壤,其领土包围着两个微型国家——圣马力诺和梵蒂冈,而在瑞士擁有座落於盧加諾湖湖畔的意大利坎波內這個境外領土。全国行政上划分为20个大区(其中5个為自治区)、110个省與8,100个城市。首都為罗马,意大利王国在1870年將首都設置在此,而都灵(1861年-1865年)及-zh-hans:佛罗伦萨;zh-tw:佛羅倫斯;-(1865年-1870年)也曾是意大利王國的首都。根据2014年统计,意大利人口大约为6,079.5萬,領土面積約為301,33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每平方公里201.7人,屬於溫帶氣候。意大利是歐洲人口第5多的國家,人口在世界上排名第23位。意大利因其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为数众多的人类文化遗产(世界遺產數目排名全球第一)而被称为美丽的国度(Belpaese)。 現今的意大利地區是以前歐洲民族及文化的搖籃,曾孕育出羅馬文化及伊特拉斯坎文明,而意大利的首都羅馬,幾個世紀以來都是西方世界的政治中心,也曾經是羅馬帝國的首都。當羅馬帝國殞落後,意大利遭受了多次外族入侵,包括倫巴底人、東哥德人等日耳曼民族,之後還有諾曼人等。东罗马帝国曾一度重新占领意大利地区。在14世紀後,意大利轉而成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 ,而文藝復興對歐洲影響深遠,讓歐洲思想前進了一大步。義大利過去分裂為許多王國與城邦,但是最終在1861年完成統一。其巅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刚开始之前,義大利變成一個殖民帝國,把勢力範圍延伸到利比亞、厄利垂亞、-zh-hans:意属索马里兰;zh-hk:意屬索馬利蘭;zh-tw:義屬索馬利蘭;-、衣索比亞、阿爾巴尼亞、羅德島與十二群島,而且擁有中國天津的租界。 意大利也在政治、文化、科學、醫療衛生、教育、體育、藝術、時尚、宗教、料理、電影、建築、經濟及音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響力。米蘭是意大利的經濟及工業中心,根據2009年全球語言監察組織(Global Language Monitor)的資料,它也是世界時尚之都。在2007年造訪意大利的遊客人數位居世界第5位,總共超過4,370萬人次的國際遊客造訪,而羅馬則是歐盟國家中第3多遊客造訪的城市,也被認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十大古城之一。威尼斯則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紐約時報》形容它「無疑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造城市」。 意大利共和国是一個議會制民主共和國,是一個已開發國家,世界七大工業國之一,生活質量指數則在世界排名第8名, Economist, 2005。意大利在2014年人類發展指數列表中則名列第26位,並擁有高度人均國內生產總額。根據國內生產總額與購買力平價國內生產總值的數據,意大利分別是世界第8大與第10大經濟體。意大利的政府預算金額則是位居世界第5位。意大利是北大西洋公約和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也是八大工業國集團、20國集團和歐洲四大經濟體成員之一。意大利也参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世界貿易組織、歐洲議會、西歐聯盟及歐洲創新中心(Central European Initiative)。意大利也參加申根協議,也是世界世界國防預算金額第9高的國家且分享北約的核武器。 意大利在歐洲及全球的軍事、文化和外交事務扮演重要的角色,首都羅馬則是世界上對於政治及文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城市,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機構,例如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International Fund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全球在地論壇(Glocal Forum)、世界糧食計劃署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總部都設在羅馬。意大利也擁有较高的教育指數、勞動力人口及慈善捐助金額。人均預期壽命排名世界第11位。醫療保健系統在2000年被世界衛生組織評比為世界第2。意大利也是一個全球化的國家。意大利的國家品牌價值在2009年名列世界第6位。意大利在藝術、科學和技術上擁有悠久的傳統,且至2017年共有53处世界遺產,是擁有最多世界遺產的西方國家。.

新!!: 奧地利帝國和意大利 · 查看更多 »

意大利統一

意大利统一运动(Risorgimento,意为“复兴”,故中文文亦有譯为“复兴运动”)是19世紀至20世紀初期間,將意大利半島內各個國家統一為意大利的政治及社會過程。1861年3月17號薩丁尼亞議會在都靈正式宣布義大利王國成立。 意大利統一開始和結束的確實日期已不可考,但大多數學者都同意統一是隨著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及拿破崙政權的結束而開始,亦隨著1871年的普法戰爭而結束,儘管最後一批收復的失地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聖日耳曼條約生效才加入意大利王國。.

新!!: 奧地利帝國和意大利統一 · 查看更多 »

教宗列表

本表为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教宗列表,参照《宗座年鉴》中的“罗马最高主教”章节,不包括对立教宗。《宗座年鉴》每年由罗马教廷出版,但未注明任数,称由于在一些年代正统继承顺序有争议而无法断定(如利奥八世、本笃五世和一些11世纪教宗。2001年版本对自伯多禄至若望·保禄二世的教宗传记进行了近200处修订,内容包括日期(主要集中于前两个世纪)、出生地及一名教宗的姓氏。 天主教教宗根据传统使用诸多头衔,包括大祭司、最高祭司及神最低下的奴仆等。这些头衔来源于历史事件,和其他教宗特权不同,无法进行修改。 据传为首位对教宗进行排序的史学家,其列表终于1049年,最后一位教宗利奥九世排列第154。20世纪列表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在很长时间内被认为正统。当选教宗斯德望曾为斯德望二世,但在1961年后被去除。这些修改如今已无争议,但一些列表仍旧将“斯德望二世”包括在内,可能由于其来源自1913年版本的《天主教百科全书》。 许多教宗被封为圣人,包括前50位教宗中的48位,亦有一些教宗正处于封圣过程中。前31位教宗(除则斐琳)均为殉教者。.

新!!: 奧地利帝國和教宗列表 · 查看更多 »

教宗选举

教宗選舉(或教宗選舉秘密會議)是樞機團為了選出一名羅馬主教(即教宗)而召開的會議。天主教徒認為教宗是聖伯多祿的宗徒繼承人和天主教會在人間的最高領袖。 經過1268年至1271年的宗座從缺期後,教會為了防止選舉受到政治干預而作出改革。教宗額我略十世於1274年進行期間頒佈法令,當中規定樞機選舉人應在選舉期間被鎖在一個用鑰匙上鎖的房間。如果他們未能選出一名新的羅馬主教,他們都不可以離開該房間。現時的教宗選舉是在梵蒂岡宗座宮的西斯汀小堂舉行。John Paul II, 1996.

新!!: 奧地利帝國和教宗选举 · 查看更多 »

扬·聂鲁达

扬·内珀穆克·聂鲁达(Jan Nepomuk Neruda,,),是著名的捷克小说家、诗人、記者。 扬·聂鲁达是19世纪下半叶捷克一代先进知识分子的代表。他生于布拉格小城,最著名的作品是短篇小说集《小城故事》。《小城故事》初版于1878年,在13个篇幅不等的、以回忆往事(特别是他的出生地——布拉格小城)的林林总总的基础上写成。 Category:19世纪记者 Category:捷克作家 Category:布拉格人 Category:捷克诗人.

新!!: 奧地利帝國和扬·聂鲁达 · 查看更多 »

托斯卡纳大公国

托斯卡納大公國(意大利語:Granducato di Toscana;拉丁語:Magnus Ducatus Tusciae)為一個在1569年至1859年間,存在於意大利中部的國家。為第一個廢除死刑的主權國家。 此大公國取代之前的佛羅倫斯公國,並一直維持在今意大利托斯卡納地區一帶的統治。而在其北方,同屬今意大利托斯卡納地區的一部分土地,則另外建立了馬薩與卡拉拉公國,以及盧卡共和國(Repubblica di Lucca)與後來建立的盧卡公國。1860年,托斯卡納大公國被由薩丁尼亞主導的意大利王國所合併。.

新!!: 奧地利帝國和托斯卡纳大公国 · 查看更多 »

拿破崙戰爭

拿破崙戰爭是指拿破崙稱帝統治法國期間(1803年—1815年)爆發的各場戰爭,這些戰事可說是自1789年法國大革命所引發的戰爭的延續。它促使了歐洲的軍隊和火炮發生重大變革,特別是軍事制度。因為實施全民徵兵制,使得戰爭規模龐大、史無前例。法國國勢迅速崛起,雄霸歐洲;但是在侵俄戰役慘敗後,國勢一落千丈。拿破崙建立的帝國最終戰敗,讓波旁王朝得於1814年和1815年兩度復辟。 拿破崙戰爭實是從何時開始,到了今天還沒有共識。主要的有以下三種說法:.

新!!: 奧地利帝國和拿破崙戰爭 · 查看更多 »

拿破仑一世

拿破崙·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Napoleone Buonaparte;),法國軍事家、政治家與法學家,在法国大革命末期和法国大革命战争中达到权力巅峰。 作为拿破崙一世(Napoléon Ier),他在1804至1815年间在位,称“法国人的皇帝”,也是历史上自胖子查理(881年-887年在位)后第二位享有此名号的法国皇帝。他推动司法改革,颁布《拿破仑法典》,而这一法典也对世界范围内的民法制订产生重要的影响。拿破仑最为人所知的功绩是带领法国对抗一系列的反法同盟,即所谓的拿破仑战争。他在欧洲大陆建立霸权,传播法国大革命的理念,同时创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过去旧制度中的一些体制。拿破仑在他所参加的这些战争中屡获胜利,以少胜多的案例屡见不鲜,由此他也被认为是世界军事史上最優秀的军事家之一,他的战略也为全球的军事学院所研究和学习。 拿破仑生于科西嘉岛的阿雅克肖。他的家庭是意大利的贵族,自16世纪便定居于科西嘉岛。科西嘉岛割讓,他家族也變成法國國籍,他在法国本土接受炮兵训练,并在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时期成名,先后领军挫败第一次和第二次反法同盟,同时成功入侵意大利半岛。 1799年拿破仑策划并发动雾月政变,成为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五年后经过,官方公佈的數據為99.93%的同意票,他被参议院拥戴,因而稱帝。在1800年代,拿破仑领导的法兰西第一帝国与欧洲反法同盟对抗,史称拿破仑战争,将所有欧洲列强都卷入其中。在取得一系列的胜利之后,法国在欧洲大陆取得主导地位,拿破仑也通过缔结联盟和安排亲友统治附庸来维持法国的势力范围。 半岛战争和1812年对俄国的入侵成为拿破仑运势的转折点,他的大军在與俄羅斯帝國的战争中损失惨重,并再也没能恢复元气。1813年,第六次反法同盟在莱比锡中击败拿破仑,并于次年攻入法国,迫使拿破仑退位并将他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此后不满一年,拿破仑逃离地中海的厄尔巴岛后卷土重来,但在1815年6月的滑铁卢战役中再次兵败,被流放到位於西非沿岸的圣赫勒拿岛,在英国的软禁之下度过生命的最后六年。尸检报告表明他死于胃癌,但对他的真正死因存在一些质疑,其中一些学者认为他也許死于砷中毒(砒霜)。被懷疑為當時的英國政府所為。.

新!!: 奧地利帝國和拿破仑一世 · 查看更多 »

拿破仑二世

拿破仑二世(Napoléon II,),即弗朗索瓦·约瑟夫·夏尔·波拿巴(François Joseph Charles Bonaparte),拿破仑一世(Napoléon Bonaparte)与他的第二位皇后玛丽·路易莎(Marie-Louise)之子,生于杜伊勒里宫。 他出世后即被封作“罗马王”(Roi de Rome),为拿破仑一世法兰西第一帝国皇位的继承人。1813年拿破仑一世在莱比锡戰役中战败,次年反法联军进入巴黎,法国元老院随即废除了拿破仑一世的帝位。拿破仑一世在枫丹白露宮宣布退位,在退位诏书中他希望由“罗马王”即位、路易莎皇后摄政。但是在保王的塔列朗游说下,反法同盟最终使波旁王朝复辟。拿破仑一世失败后,弗朗索瓦被母亲带到她位于帕尔马的领地,后来又被送到维也纳他的外祖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即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一世)那里,他的封号也先后被改为帕尔马亲王(Prince of Parma,1814年-1818年)和莱希斯塔德公爵(Duke of Reichstadt,1818年-1832年)。尽管他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继位,“”——拿破仑的支持者依然称弗朗索瓦为“拿破仑二世”或是“罗马王”。由于身患肺结核,弗朗索瓦身体状况一直很差,终于在1832年于维也纳去世。.

新!!: 奧地利帝國和拿破仑二世 · 查看更多 »

拿破仑:全面战争

是一個回合制策略與即时战术的遊戲,由Creative Assembly製作,世嘉公司發行。它是《帝國:全面战争》的獨立資料片。由The Creative Assembly开发并由Sega为Microsoft Windows和Mac OS X发布。拿破仑于2010年2月23日在北美发布,在欧洲发布2月26日。这个游戏是“全面战争”系列中的第六部独立部分。游戏在欧洲,北非和中东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期。玩家扮演拿破仑·波拿巴(Napoleon Bonaparte)的角色,或他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在一个回合制的活动地图上,并参与随后的战斗实时。 拿破仑从视频游戏评论家得到了总体有利的评论。评论称赞游戏的视觉效果,故事驱动的广告系列和新的游戏功能。一些评论家批评游戏的弱AI,高系统要求,其范围有限 - 而其他人认为拿破仑过于类似于帝国,其系列中的前身。部分玩家认为拿破仑全面战争的战略地图过小,建议开发商加入北非局部的地图以增加游戏性。 一个全新的运动,半岛运动,于2010年6月25日作为可下载内容发布。它后来被零售作为帝国和拿破仑全面战争 - 2010年10月2日的年度游戏版本的一部分发布。 Feral Interactive于2013年1月28日发布了包含半岛运动和其他单元包的Mac OS X游戏版本。它是于2013年7月3日在Mac上发布的。 法国演员StéphaneCornicard为拿破仑·波拿巴提供了原作的英语,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版本的演唱。計劃將于2010年2月26日發售,公佈的有三種版本:標準版、帝國版和皇帝版(只適用于澳大利亞地區)。.

新!!: 奧地利帝國和拿破仑:全面战争 · 查看更多 »

拿破仑时代

拿破仑时代是欧洲和法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大体涵盖了法国大革命的第四和最后一个阶段(法国大革命的第一阶段是国民大会时期,第二阶段是国民立法议会时期,第三阶段是督政府时期)。其大致始于拿破仑·波拿巴雾月政变,推翻督政府,建立法国执政府,终于百日王朝期间的滑铁卢战役。此后维也纳会议即召开,欧洲版图又恢复到大革命之前。拿破仑带领法国走出革命和战争的焦土,重新实现了政治稳定;其与罗马天主教廷达成和解,废除了国民公会制定的许多激进宗教政策,并在1804年颁布了《民法典》——这部法典确认所有男性成年公民的政治和法律地位平等,并且建立起个人不再依靠出身而是更多依靠自身教育、职业的努力来取得成功的一个唯才是举的社会。民法典还承认了国民大会的许多温和的政策,撤回了由过度激进的国民公会通过的政策。但法典也承认了家长制,这使得妇女和儿童都成为其男性家长的从属。 拿破仑在积极整顿国内事务的同时,也试图在整个欧洲范围建立起自己的权威:他的军队征服了意大利和西班牙,占领了许多岛屿,并且迫使奥地利、普鲁士和俄罗斯与法国结盟,后者也被迫接受了法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但英国从始至终反对法国的霸权,未曾屈服于拿破仑。 拿破仑的法兰西第一帝国解体于1812年,当时拿破仑决意入侵俄国,但却低估了其部队可能遭遇的挑战。拿破仑确信沙皇正在与英国密谋,因此亲自率领 60 万大军远征莫斯科,并在莫斯科近郊的博罗季诺击败了俄军。但沙皇早已撤离并烧毁了莫斯科,这使得拿破仑的庞大军队既得不到充分的补给,也没有躲避寒冬的营地。拿破仑只得下令撤退,但俄罗斯的严冬和俄军无休止的骚扰击垮了他的军队,最后只有3万人的部队成功回到法国。各国重新结成反法同盟,终于在1814年攻克巴黎迫使拿破仑退位。1815年拿破仑复辟,反法同盟旋即重新成立,拿破仑又在滑铁卢被以英国为首的联军部队最终击败。.

新!!: 奧地利帝國和拿破仑时代 · 查看更多 »

拉齐维乌家族

拉齐维乌家族(Radziwiłł;Радзівіл, Radzivił;Radziwill;Radvil;Radvila)是一个出身于立陶宛的国际性家族。其也是先在立陶宛大公国,随后在波兰立陶宛联邦和普鲁士家族享有很大特权的上等贵族家族。该家族在立陶宛、白俄罗斯、波兰、德国(主要在普鲁士)等国的,乃至整个欧洲历史及文化当中,名人如云。拉齐维乌家族从神圣罗马帝国得到“亲王”(Reichsfürst;książę;князь, kniaź;kunigaikštis)头衔。该家族自16世纪起到1939年为止建造的一系列建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 ,而白俄罗斯、芬兰、立陶宛、波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在2008年联合提出将拉齐维乌家族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而该家族档案在2009年被正式列入名录中。.

新!!: 奧地利帝國和拉齐维乌家族 · 查看更多 »

曼切華公國

曼托瓦公國(Ducato di Mantova),是一個曾經存在於義大利倫巴底的公國,隸屬於神聖羅馬帝國 ,於1530-1707年一直都是由貢扎加家族所統治。.

新!!: 奧地利帝國和曼切華公國 · 查看更多 »

普丹战争

二次石勒苏益格战争(或普丹战争)在丹麦称为1864年战争(Krigen i 1864),在德国称为德丹战争(Deutsch-Dänischer Krieg)是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引起的第二场军事冲突。冲突在1864年发生,奥地利和普鲁士代表德意志邦联,与长久控制该两个公国的丹麦战斗。跟第一次冲突一樣,双方都希望控制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公国。冲突的导火线,是丹麦国王去世,但没有德意志邦联接受的继承人,造成两地的传承问题。结果,德意志军队胜利,丹麦放弃对两地的主权。.

新!!: 奧地利帝國和普丹战争 · 查看更多 »

普热梅希尔

普热梅希尔(Przemyśl、Перемишль)是波兰东南部的一座城市,人口为67,847人(2005年)。该市的地理坐标为。 普热梅希尔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有利的地理位置,位處Przemyśl Gate,一个连接山地和平原的地区,交通便利,土壤肥沃,又濒临适于航行的桑河。重要的贸易路线经过该市,确保其重要地位。.

新!!: 奧地利帝國和普热梅希尔 · 查看更多 »

普魯士

普鲁士(Preußen;普鲁士语:Prūsa;Prusy;Prūsai;Borussia或Prutenia)乃中世紀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存在於中北部歐洲的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歷史上是德意志统一以及德意志帝國立國的主要力量。此名稱之涵義在不同時期有變遷。.

新!!: 奧地利帝國和普魯士 · 查看更多 »

普魯士王國

普魯士王國(Königreich Preußen)是一個位於現今德國和波蘭境內的王國,存在於1701年至1918年,同時也是從1871年至一戰戰敗前,領導德意志帝國的政治實體,其領土囊括整個帝國的三分之二。王國名字是繼承普魯士而來的,雖然它的權力基礎是從勃蘭登堡得來的,曾屬於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

新!!: 奧地利帝國和普魯士王國 · 查看更多 »

普雷斯堡和约

普雷斯堡和约是弗朗茨一世的奥地利帝国与拿破仑·波拿巴的法兰西帝国在奥斯特里茨战役后达成的和议。它结束了第三次反法同盟战争。拿破仑称帝一年后于1805年12月2日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击败了俄罗斯、英国和奥地利的联军。俄罗斯无法从它的内地及时调遣增援军,因此退出战场,但是没有和法国签署和约。彻底战垮的奥地利同年12月26日在普雷斯堡,今天的布拉迪斯拉发与法国签署和约。奥地利方面签署和约的是列支敦士登大公约翰·约瑟夫一世和伊格纳兹·吉尤莱伯爵,法国方面签署和约的是外长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次日拿破仑在美泉宫批准了该和约。.

新!!: 奧地利帝國和普雷斯堡和约 · 查看更多 »

12月2日

12月2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36天(闰年第337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9天。.

新!!: 奧地利帝國和12月2日 · 查看更多 »

1699年

没有描述。

新!!: 奧地利帝國和1699年 · 查看更多 »

1792年俄波战争

1792年俄波战争(Wojna polsko-rosyjska 1792)是一场发生在1792年的战争。战争方是波兰立陶宛联邦和普鲁士王国(后来倒戈),而另一方是俄罗斯帝国及「叛國」的塔戈维查联盟(由反对五三宪法的守舊派权贵构成)。 开始時,波军在约泽夫·波尼亚托夫斯基亲王和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的领导下取得了几场胜利,後來普鲁士倒戈,引致前立陶宛大公国军队中的普國指挥官叛變,加上波王斯坦尼斯瓦夫二世被政府高層的失敗主義者說服,決定放棄抵抗並忍痛向俄軍投降,於是波军最终面臨徹底的失败。 战败对波兰的打击极大。經過由俄軍召开及包圍的格罗德诺瑟姆承認瓜分議案後,俄、普开始第二次瓜分波兰行動:波兰仅存三分之一的土地,并有外国军队源源不断地流入,整个国家陷入国将不国的悲慘状态。之後波兰最后的希望,落在這次战争中的波军指挥官柯斯丘什科身上。他領導的起義稱為柯斯丘什科起义。然而,这次起义未受国王支持,起义军的规模与普奥俄三国联军相比,实属天壤之别。开頭取得一些胜利後,最終以失败收場,引致第三次瓜分波兰。曾經强盛一时的波兰,從此消失。.

新!!: 奧地利帝國和1792年俄波战争 · 查看更多 »

1820年

没有描述。

新!!: 奧地利帝國和1820年 · 查看更多 »

1821年

没有描述。

新!!: 奧地利帝國和1821年 · 查看更多 »

1830年革命

1830年革命是指1830年代初期歐洲革命力量與貴族間的對抗。實際發生時間為1830年-1832年。該活動源自1830年7月26日,法國國王查理十世頒布一連串壓制自由主義與民族主義的法律。此擴充貴族勢力並限制公民權利的法案,導致街頭罷工與武力革命。響應者則有波蘭、比利時、義大利、德意志、希臘等地區。此革命活動成功者有法國、比利時與希臘。其中,法國廢除了君主專制,成功成立一個君主立憲制的政府,比利時與希臘獨立。不過波蘭、德意志和義大利則均被俄羅斯帝國和奧地利帝國的君主專制政府鎮壓。其中,波蘭更被俄國沙皇政權併吞。.

新!!: 奧地利帝國和1830年革命 · 查看更多 »

1839年伦敦条约

1839年伦敦条约是欧洲列强和荷兰联合王国及比利时王国在1839年4月19日在伦敦签署的条约。条约确认了比利时和荷兰的分离,欧洲列强承认和保证比利时的独立与中立,卢森堡西半部给予比利时,东半部德语地区成为以荷兰国王为大公的国家。根据该条约的第七条,比利时成为永久中立国。.

新!!: 奧地利帝國和1839年伦敦条约 · 查看更多 »

1848年匈牙利革命

1848年匈牙利革命是歐洲1848年革命的一部分,與1848年奧地利帝國革命緊密相連。在革命發生後,匈牙利王國從哈布斯堡王朝奧地利帝國獨立。 1848年匈牙利革命的領導人是科蘇特·拉約什、伊斯特凡·塞切尼、裴多菲·山多爾、約瑟夫·貝姆。1848年匈牙利革命爆發的3月15日是匈牙利的國家法定節假日。.

新!!: 奧地利帝國和1848年匈牙利革命 · 查看更多 »

1848年革命

1848年革命,也称民族之春(英语:Spring of Nations)或人民之春(英语:Springtime of the Peoples),是在1848年欧洲各国爆发的一系列武裝革命。这一系列革命波及范围之广,影响国家之大,可以说是欧洲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革命运动。第一场革命于1848年1月在意大利西西里爆发。随后的法国二月革命更是将革命浪潮波及到几乎全欧洲。但是这一系列革命大多都迅速以失败告终。尽管如此,1848年革命还是造成了各国君主与贵族体制动荡,并间接导致了德国统一及意大利统一运动。.

新!!: 奧地利帝國和1848年革命 · 查看更多 »

1867年奥地利-匈牙利折衷方案

1867年奥地利-匈牙利折衷方案(,)建立了奥地利-匈牙利的二元君主制帝国,即奥匈帝国。这种方案重新建立了主权独立的,不受奥地利帝国影响的匈牙利王国。由此,哈布斯堡王朝治下的奥地利帝国被奥地利-匈牙利二元君主制下的奥匈帝国所取代。 1867年,奥地利帝国接连在意大利统一战争和普奥战争中失利,其国际地位相对下降。因此境内各民族要求自治的声浪也日益高涨。有呼声要求帝国改为联邦制,也有认为匈牙利应该独立的意见。为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与匈牙利相妥协,建立奥匈二元帝国,以避免帝国的分裂。 匈牙利政治领导人在折衷方案谈判其间有两个主要目标。一是恢复匈牙利王国传统的地位(法律上和政治上),而这是在匈牙利革命1848革命后失去的。 二是恢复1848年革命议会通过的改革法,即基于以在匈牙利建立起保障现代公民和政治权利,并施行经济和社会改革的法律。 按照奥地利皇帝与匈牙利国王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说法,"有三个人决定了这一折衷方案: 戴阿克、安德拉什和我自己。" 根据折衷方案,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土被重组为一个由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王国所组成的政合国。内莱塔尼亚地区(奥地利)和外莱塔尼亚地区(匈牙利)都受各自独立的议会和总理管辖。两国共有单一的国家元首即奥地利帝国的皇帝和匈牙利王国的国王,并在其统治下共享同一个共有外交部、共有国防部和共有财政部。两国的武装部队合并,并以皇帝-国王作为最高指挥官。 两个地区的名称来源于莱塔河,既是多瑙河的一条支流,也是传统上奥地利和匈牙利的国界。但实际上莱塔河并不完全是两国的分界线:“内”和“外”只是口头习惯上的区分,而不是准确的地理描述。.

新!!: 奧地利帝國和1867年奥地利-匈牙利折衷方案 · 查看更多 »

18世纪

1701年1月1日至18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18世纪。這個世紀注重的是“穩定”與“和諧”,卻也是人們對自然探索的萌芽期。民主思潮逐渐燃起,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政治上,歐洲各國開始與中國、印度和土耳其進行小規模的通商貿易,並持續在東南亞與大洋州建立殖民據點。此時多數的君主制國家(如大清帝国、蒙兀兒帝國、法蘭西帝國、奥斯曼帝国、奧地利帝國、俄羅斯帝國)正處於全盛時期,但民主思潮卻逐漸燃起,並以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影響最深。 學術上,在西歐興起的啟蒙運動開始挑戰基督教教會的思想體系,使科學的成果感染到社會的各個層面,而歐洲以外的地區也透過傳教與貿易的方式接觸這思潮,進而產生小規模的學術復興運動。 另外,由於商業上的需要,部分技術孕育而生,成為工業革命之濫觴。而在技術外,生產與管理方式在西歐逐漸發生改變:傳統世襲的學徒制逐漸被破壞,分工與工廠生產方式開始抬頭。 藝術與文化上,追尋希臘與古羅馬風格的新古典主義盛行西方世界,並影響印度與中國的宮廷藝術。但同樣的,中國和大洋洲的文化物品流入歐洲,使西方世界的上流社會吹起十分表面的異國風。.

新!!: 奧地利帝國和18世纪 · 查看更多 »

1月21日

1月21日是阳历年的第21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44天(闰年是345天)。.

新!!: 奧地利帝國和1月21日 · 查看更多 »

2月12日

2月12日在公历当中是第43天,距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22天(闰年则是323天)。.

新!!: 奧地利帝國和2月12日 · 查看更多 »

3月15日

3月15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74天(闰年第75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91天。.

新!!: 奧地利帝國和3月15日 · 查看更多 »

5月22日

5月22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42天(闰年第143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23天。.

新!!: 奧地利帝國和5月22日 · 查看更多 »

8月27日

8月27日是阳历年的第239天(闰年是240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26天。.

新!!: 奧地利帝國和8月27日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奥地利帝国奧地利帝国奧國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