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外毒素

指数 外毒素

外毒素(Exotoxin)是细菌分泌到菌体外的毒性物质,能损坏宿主细胞或引起宿主细代谢紊乱,其毒性甚强,可造成重大损害。.

9 关系: 可动遗传因子外毒素A内毒素病原细菌白喉鏈球菌溶血素血清型肉毒桿菌毒素溶血性 (微生物學)

可动遗传因子

可动遗传因子(Mobile genetic elements,MGE)是指能在基因組内转移的一类DNA,包括.

新!!: 外毒素和可动遗传因子 · 查看更多 »

外毒素A

綠膿桿菌外毒素(Pseudomonas exotoxin),也稱為外毒素A(exotoxin A),是由綠膿桿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產生的外毒素。 其作用機制是抑制細胞內的真核延伸因子2(eEF2)。該毒素會將NAD+的二磷酸腺苷核糖(ADP-ribose)通过(ADP-rebosylation)结合到eEF2的残基上使其失活,造成多肽的延伸程序停止,進而阻礙細胞的蛋白質合成。 該機制和的作用機制類似。 此毒素也正在被研究,可能可以用作B型肝炎以及癌症的藥物。.

新!!: 外毒素和外毒素A · 查看更多 »

内毒素

内毒素是存在于病原体如细菌内的天然化合物,具有潜在的毒性。一般来说,内毒素不同于外毒素,活的细菌是不会分泌可溶性的内毒素的。内毒素是细菌的结构成分,当细菌被溶解时而被细菌释放出来。.

新!!: 外毒素和内毒素 · 查看更多 »

病原细菌

病原細菌(Pathogenic bacteria)是指能导致傳染病的细菌病原體。本條目主要針對會造成人類傳染病的病原細菌。 大部份的細菌是無害,甚至是有益的,不過有些細菌是病原体。像結核就是最高的細菌性疾病之一,是由結核桿菌所傳染,每年死亡人數約二百萬人,大部份位於撒哈拉以南非洲。許多重要的疾病也是由病原細菌造成的,像肺炎就是由鏈球菌屬及造成,而食物中毒可能是由志賀氏菌屬及沙門氏菌屬引起。像破傷風、伤寒、白喉、梅毒及麻风病都是由病原細菌引起的疾病。病原細菌也是開發中國家高婴儿死亡率的原因之一。 疾病和微生物之間的因果关系可以用柯霍氏法則來判斷。.

新!!: 外毒素和病原细菌 · 查看更多 »

白喉

白喉(Diphtheria,来源于希腊语διφθερα(dipthera),意思是「隱藏的皮革」)是由被一種稱為白喉棒狀桿菌的細菌感染造成的。症狀可以從輕微到嚴重,且一般通常是於接觸到致病菌二到五天後開始出現症狀。剛開始出現的症狀通常進展的較和緩,伴隨有喉嚨痛和發熱。而嚴重的病人其喉嚨會出現灰色或白色的斑塊 ,這些斑塊可以阻塞呼吸道並且讓患者在咳嗽時產生如同狗吠一樣的叫聲,稱為義膜性喉炎。脖子會因為腫脹的淋巴結而部分腫大。另外也有一種形式的白喉會感染皮膚、眼睛或是生殖器官。併發症包含有心肌炎、神經發炎、蛋白尿,還有因為血小板低下而造成的流血不止的狀況 -->。心肌炎可能會導致心律不整,而神經發炎則可能導致癱瘓。 白喉通常是經由直接接觸或是飛沫傳染。也可以經由受到汙染的物品而擴散出去 -->。有些白喉帶原的人可能沒有症狀,但仍舊有能力傳播疾病給其他人 -->。白喉桿菌有三種分型,分別能造成不同嚴重度的疾病。感染後的症狀通常是由細菌所製造的外毒素所引起的 -->。觀察喉嚨的外觀並透過喉頭取樣培養可以幫助建立診斷 -->。過去曾被感染過者未來仍舊有感染的機會。 白喉疫苗(即所謂的白喉類毒素),對於預防感染是相當有效的,並且以不同的配方製成。白喉疫苗會和破傷風類毒素、百日咳死菌疫苗共同施打,在孩童時期施打約三或四劑。每隔十年會再建議施打。施打後是否已具有免疫力會藉由抽血檢驗抗毒素抗體的量來確認。治療包括使用抗生素紅黴素和青黴素。對於那些已經暴露在感染源的人,這些抗生素或許也能用來預防感染。嚴重感染的病患有時也需要接受氣管切開術。 2013年官方正式報導有4,700個案例,相較於1980年將近100,000個案例已大幅下降 。然而據傳在1980年代,每年仍舊有將近一百萬的病例產生。目前的案例大多發生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印度和印尼。在2013年,死亡人數已從1990年的8,000名減少至3,330名。在白喉流行的區域,主要感染者為孩童。因為廣泛的疫苗施打讓已開發國家中的白喉案例變得非常稀少 --> 。在1980到2004年之間在美國只有57名案例被報導 -->。被感染後死亡率大約在5%到10%之間 -->。這種疾病早在西元五世紀就由希波克拉底所記載過 -->。而白喉桿菌是在1882年由愛德恩·克雷伯發現。.

新!!: 外毒素和白喉 · 查看更多 »

鏈球菌溶血素

鏈球菌溶血素(Streptolysin)是一種鏈球菌產生的外毒素,能造成溶血。 鏈球菌溶血素分爲氧不穩定的鏈球菌溶血素O(SLO)和能在氧氣環境中穩定存在的鏈球菌溶血素S(SLS)。 抗鏈球菌溶血素O試驗(antistreptolysin O titre)可以檢測出抗體抗鏈球菌溶血素O(antistreptolysin O)。 鏈球菌溶血素O僅能在可逆還原狀態下才可以表現出溶血的活性,而鏈球菌溶血素S則在氧環境下穩定。另外,鏈球菌溶血素O具有抗原性,而鏈球菌溶血素S則因爲分子量太小而不具有抗原性。.

新!!: 外毒素和鏈球菌溶血素 · 查看更多 »

血清型

血清型是指病毒和細菌中特定不同的亞種。這些微生物一般都由細胞表層的抗原來分類命名的。但是在同一種類的微生物裡也會有分支和不同。血清型的決定是由很多種類的因素而形成的,其中不乏包括病毒性、革蘭氏陰性菌表層的脂多糖、外毒素、細菌的質粒和噬菌體等。通過聚合酶鏈式反應,也可以利用基因特性來分別不同的血清型。.

新!!: 外毒素和血清型 · 查看更多 »

肉毒桿菌毒素

肉毒桿菌毒素(英文:BTX, Botulinum Toxin)也被称为肉毒毒素或肉毒杆菌素,是由肉毒杆菌在厭氧條件下生長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種嗜神經性外毒素。肉毒毒素共有A、B、Cα、Cβ、D、E、F、G八種類型,其中A型、B型对人类有毒性,大剂量可致死,但低剂量局部使用可消除肌肉痉挛,除去皱纹,在医疗和美容行业有广泛应用。其他6种类型对别的动物有毒性。.

新!!: 外毒素和肉毒桿菌毒素 · 查看更多 »

溶血性 (微生物學)

溶血性(Hemolysis,來自希臘文αιμόλυση)指的是紅血球的被破壞現象,分為α、β、γ三種。溶血現象通常由微生物引起;在實驗室裡,以血基瓊脂培養皿培養,能分辨出不同溶血性的微生物。溶血性通常被用來分辨不同的鏈球菌屬(Streptococcus spp.)細菌。能引起溶血反應的物質稱為溶血素。.

新!!: 外毒素和溶血性 (微生物學)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