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吠陀

指数 吠陀

吠陀(梵語:वेद;拉丁转译为Veda,又译为韦达经、韦陀经、围陀经等),是婆罗门教和现代的印度教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经典。“吠陀”意思是“知识”、“启示”。 广义的“吠陀”文献包括很多种性质不同的经典,即吠陀本集、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

153 关系: 原始印歐語健馱邏國印度历史印度占星術印度学印度宗教与哲学词汇列表印度哲学印度的吠陀经典印度种姓制度印度音乐印度武裝部隊印度文学印度文字資訊交換碼印度文化圈印度教印度教神话印度性史古印度六派哲學双马童吠陀宗教吠陀神話吠陀梵語吠陀方形吠陀文化吠陀支吠陀數學吠檀多吉祥天女大力罗摩大川周明大麻 (藥用)大航海时代IV PORTO ESTADO夜柔吠陀夜摩天奥义书娑摩吠陀宗教經典密多罗密宗少尉 (恆星)帝須帝釋天師利·奧羅賓多布薩世界史年表 (公元前)乾親广博仙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七宿...二十四诸天五明争斗时仪轨经仙人 (印度神话)伐楼拿伽薩弗栗多佛教圣雄甘地地獄 (佛教)喉輪再生族六師外道前1500年代創造論因陀羅国际奎师那知觉协会Campione 弒神者!角色列表火坛仪式班智達神我种德经科学史維摩那罗波那罗摩衍那真言瓦爾那生命樹 (卡巴拉)难近母音樂史韋達莎維翠:一則傳說、一個象徵菲勒斯西尔万·莱维馬哈希 (頭銜)詩麗·詩麗·若威·香卡護摩诗歌象头神超级计算机跋伽鸯耆罗仙人龍樹迦楼罗舍地·賽·巴巴阿帕斯檀跋阿修罗 (印度神话)阿凡达阿維斯陀語阿闍黎阿闼婆吠陀閻摩藏傳密宗那伽那洛巴铁器时代蔑戾车释迦牟尼臍輪長部 (佛經)雪山神女耶斯迦陀罗尼陀湿多Unicode字符平面映射Upaveda投山仙人柯特拉维梨俱吠陀梵天梵书梵語語法梵语森林书業報 (印度教)機動戰士高達00 角色列表機動戰士GUNDAM 00 登場國家及組織列表機動戰士GUNDAM 00世界觀及設定殉葬比伯軍曹寂寞芳心俱樂部比较神话学沙克達教波斯古经法 (印度哲學)淨土宗湿婆湿婆头潘季納德河我 (佛教)文明时母摩奴法論摩诃婆罗多擁抱阿瑪数论 (印度哲学)教育史拿德利拉瑪那·馬哈希曼特罗 扩展索引 (103 更多) »

原始印歐語

原始印歐語(Proto-Indo-European, PIE)是後世語言學家根據現時印歐語系諸語的特色,透過比較語言學的方法而所倒推出來的假想語言。這種假想語言被認為是現時印歐語系諸語的共同祖先。雖然原始印歐語沒有得到直接證實,但其基本的發音和辭彙都通過比照法重構了出來。 標準慣例是將未證實的形式用星號標記岀來:*ṷódōr(“水”,比較英語的water)、*ḱṷon(“狗”,比較英語的hound)、*treḭes(“三”,陽性,比較今日英語沒有詞性的three)等。現代印歐語的很多詞都是從這些“原始詞”經過有規律的語音變化發展而來(比如格林定律)。 所有的印歐語都是屈折語,不過很多現代印歐語(包括近代英語),都已經失去了大多數屈折變化。通過比較重建法,有很大可能後期的原始印歐語是屈折語(後綴比前綴多)。然而,經過詞內重建和分析那些重建後看起來最古老詞的各種形態,最近語言學者發現早期原始印歐語很有可能是詞根屈折語,像原始閃米特語一樣。 其他一些學者認為,高加索語系和印歐語系是最近的近親,尤其是在格鲁吉亚和土耳其使用的西北高加索語言。雖然列出一些事實證據,但這種假設並沒有得到廣泛的認同。.

新!!: 吠陀和原始印歐語 · 查看更多 »

健馱邏國

健馱邏(गन्धार),又译“犍陀羅”(犍:漢語拼音qián;注音符號ㄑ|ㄢˊ)、“乾陀羅”、“香风国”等。有的学者认为健馱邏是今日阿富汗坎大哈的前身。.

新!!: 吠陀和健馱邏國 · 查看更多 »

印度历史

印度地区歷史悠久,是世界上较早出现文明的地区之一。而印度河是其古印度文明的發源地,在古印度文明滅亡後,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地區,在文化上并与当地人结合,创造了经典的吠陀文化。.

新!!: 吠陀和印度历史 · 查看更多 »

印度占星術

印度占星術(Jyotish astrology)又稱之為「吠陀占星術網際網路上亦有人翻譯為韋達占星術,兩種音譯名稱都可以通用。」(Vedic Astrology)或是「古印度占星術」(Ancient Hindu Astrology),發源於古印度的占星術系統,也是一派具有深度知識的高級學科。與西洋占星術不同點在於印度占星術主要在預測命主在哪個時間會發生哪些事件,因此著重點在於命主的一生的命運走勢;這一門占星術不太涉及西洋占星術對命主的個性與心理方面的探討。 此學科擁有三個分支系統:.

新!!: 吠陀和印度占星術 · 查看更多 »

印度学

印度学是一门研究印度语言、历史、宗教、哲学的学科。包括研究吠陀经、佛经、耆那教、锡克教、瑜伽、梵文等。.

新!!: 吠陀和印度学 · 查看更多 »

印度宗教与哲学词汇列表

这是一份印度神话、宗教与哲学的词汇列表。其中给出了一些来自印度传统文化的重要概念。注意并非所有词汇都使用了IAST标准拼写。.

新!!: 吠陀和印度宗教与哲学词汇列表 · 查看更多 »

印度哲学

印度哲学已具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印度哲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基本时期:.

新!!: 吠陀和印度哲学 · 查看更多 »

印度的吠陀经典

#重定向 吠陀.

新!!: 吠陀和印度的吠陀经典 · 查看更多 »

印度种姓制度

印度种姓制度(हिन्दू वर्ण व्यवस्था (Hindū varṇ vyavasthā),Caste system in India,或作印度卡斯特体系)是曾在印度與南亞其他地區普遍存在的一种社會體系。这种種姓制度以婆羅門為中心,劃分出許多以職業為基礎的內婚制群體,即種姓。各種姓依所居地區不同而劃分成許多次種姓,這些次種姓內部再依所居聚落不同分成許多聚落種姓,這些聚落種姓最後再分成行不同行外婚制的氏族,如此層層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於整個印度次大陸的社會體系。因此,種姓制度涵蓋印度社會絕大多數的群體,並與印度的社會體系、宇宙觀、宗教與人際關係息息相關,可說是傳統印度最重要的社會制度與規範。 一般認為,印度種姓制度是西元前1500年左右,隨雅利安人入侵印度而創立的社會制度,原始的古印度文明的繼承者反倒變成了低階的種姓、征服者變成了高階種姓的人。原本的種姓制度並非要劃分階級及人的高低貴賤,而是要確保本身雅利安人的執政權和保持各種工作都有一定的人數;但是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很多支持中心制度的專家學者在宗教、哲學、人類學上亦有提出大量種姓制度適合印度社會的理論,認為在印度種姓制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而且有些理論在印度非常深入人心。 印度經歷過四次改革種姓制度的時期:最早為佛教與耆那教為首,這兩個宗教都宣稱眾生平等,一開始就是為了反對不平等的種姓制度而創立的宗教,特別是佛教在日後還成為了普世宗教;第二個時期是隨著信仰伊斯蘭教的馬木留克、蒙兀爾等外來征服者統治印度,這些伊斯蘭教徒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種姓制度、大量低階種姓的人為了逃避次層次的生活改信伊斯蘭教;進入現代以後的第三個時期,在民主國家的英國統治的英屬印度時期,英國人帶來的西方平權思想很大程度上衝擊了種姓制度;最後第四個時期開始於1947年印度獨立後,種姓制度的法律地位正式被廢除,各種種姓分類與歧視被視為非法,然而在實際印度社會運作與生活上,其仍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法律的約束力對實際生活的影響有限。.

新!!: 吠陀和印度种姓制度 · 查看更多 »

印度音乐

印度音乐泛指印度半岛的音乐,包括北印度古典音樂(音譯為印度斯坦尼音樂,或興都斯坦尼音樂,Hindustani classical music)、南印度古典音樂(音譯為卡納提克音樂,Carnatic classical music)、各地區種類繁多的民間音樂和現代的流行音樂、電影音樂等。印度音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和社會及宗教活動關係密切。.

新!!: 吠陀和印度音乐 · 查看更多 »

印度武裝部隊

印度武裝部隊(天城文:भारतीय सशस्‍त्र सेनाएं,转写:Saśastra Sēnāēṃ)在印度共和國整體的軍事組織而言,包括印度陸軍、印度海軍、印度空軍,以及各種其他包括印度海岸防衛隊、中央準軍事部隊和核戰略司令部等支援服務機構。 印度保持世界第4大武裝力量,估計常規部隊總兵力有1,325,000人 。印度官方的國防預算達到468億美元,但實際支出的軍事費用,估計遠遠超過印度官方的數字統計。印度武裝部隊正在迅速擴大和現代化,在未來將有軍事航天計劃,目前則是正在積極開發導彈防禦系統和強大的核武軍事能力。.

新!!: 吠陀和印度武裝部隊 · 查看更多 »

印度文学

印度文学(Indian literature)指1947年之前创作于印度次大陆和印度共和国建立之后的文学。印度共和国共有22中通用语言。 古印度文学的时间划分目前仍存在争议。欧洲学者认为18世纪之前的印度文学属于古印度文学,而印度学者却认为这样划分过于僵化。印度文学最早是口述文学。梵语文学产生于公元前1500-1200年,标志是《梨俱吠陀》被整理成了一部宗教诗集。梵语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产生于公元前5-4世纪内,这与泰米尔语文学和巴利语文学一样。9-11世纪,卡纳达语文学和泰卢固语文学开始兴盛。随后,马拉提语文学、孟加拉语文学也相继发展起来。1913年,孟加拉语诗人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成为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人。当代印度文学主要有两个奖项Sahitya Akademi Fellowship和Jnanpith Award。.

新!!: 吠陀和印度文学 · 查看更多 »

印度文字資訊交換碼

印度文字資訊交換碼(英:Indian Script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縮:ISCII,印度文: सूचना अन्तरविनिमय के लिए भारतीय लिपि संहिता,IS13194:1991)是一種編碼系統,其對象為多種在印度所使用的書寫系統。它包含婆羅米系文字,所支援的文字包含了:阿薩姆文、孟加拉文、天城文、古吉拉特文、古木基文、卡納達文、馬拉雅拉姆文、奧里亞文、泰米爾文和泰盧固文。 它不支援由阿拉伯文所衍生出來的印度書寫系統。 但它仍混和使用喀什米爾語、信德語、烏爾都語、波斯語、普什圖語和阿拉伯語。由阿拉伯語衍生的書寫系統則採用之後的波斯阿拉伯文字資訊交換碼。 婆羅米系書寫系統在結構上類似,只是使用不同的字母外形。此編碼將相同音的編在相同碼位。如 0xB3 0xDB 代表 。在天城文中産生 कि ,在古木基文中為 ਕਿ,在泰米爾文中則為 கி 。在富文件可以利用標記來選擇或在純文件中使用 ATR 碼。 使用此方法的動機為,它可以很容易地在不同書寫系統間做轉寫。然而,其彼此間的不相容又使得這在實作不容易。見 。 此編碼是八位元編碼。其較低的 128 碼位為純ASCII,其較高 128 碼位為此編碼專用。除了表示字符的碼位,此編碼還包括一個記憶用碼位,用來指示接下來的位元組包含兩種資訊之一。一種會改變書寫系統直到下一個書寫系統指示器或行結尾。另一種則選擇顯示模式,如粗體或斜體。此編碼並未提供預設書寫系統。.

新!!: 吠陀和印度文字資訊交換碼 · 查看更多 »

印度文化圈

印度文化圈(又稱南亚文化圈、梵文文化圈),主要指自古以来在文化、语言、政治、宗教、建筑等方面受印度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印度文化圈主要位于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的大部分地区,后者包括: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和越南南部。而東南亞的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在伊斯兰教传入以前同样深受印度文化影响。另外還包括了幾個印度洋岛屿国家、阿富汗和中国西南地區(即包括西藏自治區、雲南省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部分地区和四川省西部)非汉民族聚居的地区。越南北部以及广西云南贵州的壮族布依族,由於自古受中國文化影響較大,因而並不屬於印度文化圈,而屬於東亞文化圈(儒教文化圈、漢字文化圈)。地区内总人口达17亿。这些地区具有相似的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政治体系、建筑、音乐、宗教信仰(婆罗门教和上座部佛教等)等。.

新!!: 吠陀和印度文化圈 · 查看更多 »

印度教

印度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是南亞次大陸佔主導地位的宗教,並包含許多不同的傳統。基於因果報應,印度教法和社會準則的“日常道德”規範,和廣泛法律的規定範圍。印度教基於一種獨有的知識或哲學觀點。它包括了濕婆教、毗湿奴派、沙克達教及其他許多的,和以業、法和社会规范為基礎的,內容是廣泛的日常道德。印度教是一套囊括各種不同的知識或是價值觀的宗教,而不是一套剛性,共同的信仰。 印度教被稱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有些人則認為印度教是超越人類起源的「永恆的法」,“永恆的規律”或“永恆的道路”超越了人類的起源。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World Religions.

新!!: 吠陀和印度教 · 查看更多 »

印度教神话

印度教神话的形成与其本身的历史关系密切。大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现印度河文明亦即哈拉帕文明,大約公元前2000年左右,自亞利安人南遷入印度後,经过无数次戰爭和文化融合, 逐漸取代原有印度河流域的文明並从印度河流域擴展至恒河流域以及整個印度次大陸, 最終形成今天的印度文明。 公元前1500年至前600年左右,《吠陀经》问世,这是印欧语系诸民族中最为古老的一部文学著作,在其中,印度神话初次较有系统组合起来。吠陀神话裡所描述的最大的神是因陀罗,他是天帝,众神之首。据记载,因陀罗原本是带领雅利安人入侵印度的英雄,死后成为神,其神格化可以看作是吠陀诗人对于权力的一种附会。吠陀文化后期,印度产生了婆罗门教,而种姓制度的出现則是权力更为集中的体现。 公元前六世纪左右,在各方面快速发展的印度进入列国时代,这一时期,旧的神话不断被编辑,新的神话又不断产生,宗教方面,出现了佛教与耆那教,而这两大教派又各自繁衍着不同的神话。 公元前四世纪之前,印度最大的两部史诗出现——《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在这里,因陀罗等神的地位被削弱,印度神话基本回到最初的体系。.

新!!: 吠陀和印度教神话 · 查看更多 »

印度性史

印度的性史是多元文化的印度根據其獨特的地區用自己獨特的文化不同地發展了對性的話語。印度文化是指在印度形成的关于性文化的事物。.

新!!: 吠陀和印度性史 · 查看更多 »

古印度六派哲學

六派哲学(),亦作正統派(Astika),是印度哲学的六個主要派別,共同尊奉《吠陀經》,這六派分別為:.

新!!: 吠陀和古印度六派哲學 · 查看更多 »

双马童

双马童(梵语:अश्विन;IAST:,音译为阿湿波,字面意思为“驯马者”,按另一些解释,则为“马所生的”)是婆罗门教-印度教中的一对双子神。 双马童主要是吠陀神。关于他们的出身有许多种互相矛盾的说法,后期的说法就更加混乱。据梨俱吠陀记载,双马童是云之女神娑朗由(陀湿多之女)和太阳神苏利耶的一对儿子。值得注意的是,与娑朗由结婚的太阳神是毗婆薮,他被认为是苏利耶的另一个形象;但在原始神话中,毗婆薮与苏利耶未必是同一个人。双马童在吠陀经典里是象征着日出与日落的神,是一对容貌俊美的青年,于每天黎明时乘坐金车驶过天空。在吠陀里,双马童也是驱逐病痛的神医,并且惩治恶徒。吠陀经常提到他们救起一个落水者的故事。双马童似乎总是兄弟两人一起行动。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语言学家耶斯迦说,他们一个是黑夜之子,一个是黎明之子。 双马童是吠陀时代雅利安人最崇拜的大神之一。梨俱吠陀中共有376处提到他们的名字;有57首颂歌是专门献给双马童的(1.3,1.22,1.34,1.46-47,1.112,1.116-120,1.157-158,1.180-184,2.20,3.58,4.43-45,5.73-78,6.62-63,7.67-74,8.5,8.8-10,8.22,8.26,8.35,8.57,8.73,8.85-87,10.24,10.39-41,10.143),这在梨俱吠陀中是个庞大的数字,仅次于因陀罗、阿耆尼和苏摩。在吠陀颂歌中提到一个关于双马童的著名神话。食乳仙人决心冒死向双马童传授被因陀罗独占的“蜂蜜奥义”。因陀罗大怒,发誓要砍掉仙人的脑袋。但双马童两兄弟想出一个计策。他们用一个马头换下了食乳仙人的头,结果因陀罗为履行誓言,只好把马头砍掉。双马童再将仙人的头安回,于是成功地学到了蜂蜜奥义。广林奥义书也讲述了相同的故事。 大史诗摩诃婆罗多里保存了许多关于双马童的传说。实际上,般度五子(他们都是由天神所感生的)中年龄最小的两人无种和偕天是双马童的儿子;与他们的真正父亲一样,无种和偕天也是一对双胞胎。.

新!!: 吠陀和双马童 · 查看更多 »

吠陀宗教

印度吠陀時期兴都教(約在前1500年至前500年間)為印度河流域當地人們的原始信仰,被稱為吠陀教(Vedism)、吠陀宗教、早期印度教(ancient Hinduism),英國人稱為婆羅門教(Brahmanism)、吠陀婆羅門教(Vedic Brahmanism),興盛了一千年之久。在中世紀後,婆羅門教又融合一些民間信仰成為印度教,19世紀後逐漸改革為新印度教。.

新!!: 吠陀和吠陀宗教 · 查看更多 »

吠陀神話

在紀元前1500年左右,自現今伊朗一帶入侵至印度西北部的阿利安人,征服了原住民,並再現在的普遮省一帶定居下來,奠定了印度阿利安文化的基礎。 自乾燥的中亞細亞,移居到多雨且氣候多變的印度,阿利安人在深深被自然現象感動之餘,更進一步的的將這些現象以及天體之雄偉歸為神蹟。古印度诗人歌颂自然神的述情詩歌,即所謂的特陀讚美歌,而將這些詩歌集結成冊,便是吠陀經典。.

新!!: 吠陀和吠陀神話 · 查看更多 »

吠陀梵語

lingname2 吠陀梵語(संस्कृतम्、Vedic Sanskrit)是古代印度語言,是印度教的最古老的天啟()經典《吠陀》的語言。它是梵語的古老形式,是原始印度-伊朗語的早期后代。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它密切關聯於伊朗語支中最古老遺存的阿維斯陀語。吠陀梵語是印歐語系的印度-伊朗語族的最古老的驗證了的語言。 從大約公元前 600 年,在古印度鐵器時代的古典時期,吠陀梵語讓位於波你尼文法定義的古典梵語。.

新!!: 吠陀和吠陀梵語 · 查看更多 »

吠陀方形

吠陀方形(Vedic square)屬於古,是9 × 9 乘法表的變形,每個數字都用乘積的數根來代替。換句話說,與乘積除以9以後的余数的概念接近,若是該乘積為9的倍數,其數根為9不為0。 吠陀方形中有許多幾何模式及對稱特性,其中有些模式會出現在傳統的伊斯蘭藝術。.

新!!: 吠陀和吠陀方形 · 查看更多 »

吠陀文化

吠陀文化(约前16世纪—前7世纪)是指吠陀經典所记载和反映的印度历史时期文化。透過吠陀經典的古梵文史料,所謂的吠陀經典即指四吠陀——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阿闥婆吠陀,加上梵書和奧義書又稱六吠陀。古代印度由奧族、达罗毗荼人及古印度人等多族,逐漸形成其思想與文化。當時,由古印度婆羅門主宰的社會形成吠陀文化,並延續古婆羅門教。吠陀文化反映當時印度人日常生活的寫照以及人們對神靈天上的美好嚮往,後期的吠陀思想出現提倡酒的文化,開始鼓勵人們飲酒,後期婆羅門教徒的祭司們甚至認為,飲酒可以讓人獲得解脫、重新回到大梵天與梵天合一的最佳方法。 Category:印度文化.

新!!: 吠陀和吠陀文化 · 查看更多 »

吠陀支

吠陀支(IAST:vedāṅga)即所谓吠陀的“六支”。婆罗门教的一大类文献,被认为是吠陀的补充说明,多半以歌诀式的“经”体写成。有人认为,这些文献实际并不属于吠陀,而只是对当时的一些学术成果的总结。 此类文献共有六种:.

新!!: 吠陀和吠陀支 · 查看更多 »

吠陀數學

吠陀數學(英文︰Vedic Math)來自古印度,是一個完善的數學系統。1911年,學者(1844-1960)發現吠陀數學,並開展了巨大的研究工作。經過對一系列梵文文本的研究,重新整理吠陀數學。.

新!!: 吠陀和吠陀數學 · 查看更多 »

吠檀多

吠檀多,梵語名:वेदान्त,,发音,由婆罗门圣经《吠陀》(Veda)和终极(anta)两个词组成,意为吠陀的终极,是被视为正统的婆罗门教六个宗派之一,是影响最大的一派。《吠陀》经典即此派的理论根据。 吠檀多派的经典主要有: (一) 《吠檀多经》,相传为跋多罗衍那所著。 (二)《奥义书》 (三)《薄伽梵歌》.

新!!: 吠陀和吠檀多 · 查看更多 »

吉祥天女

吉祥天女,音為拉克什米(天城体:लक्ष्मी, IAST: ),又譯為功德天女、財寶天女、寶藏天女等,是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幸福与财富女神,传统上被认为是毗濕奴的妻子。她的別號極多,其中一个比较常见的是“室利”(Śrī)或“摩訶室利”(Mahāśrī,摩訶意為“大”),即“功德”、“吉祥”之義,故又稱大功德天或大吉祥天。吉祥天女有时与辩才天女相互混同;但多數時候,兩者都是不同的神靈。 印度查谟和克什米尔邦的主要城市斯利那加即意为“吉祥天城”(斯利,吉祥天女之名;那加,是“那加拉”的简称,意为城市)。 吉祥天女也被佛教引為护法神,金光明经中有“大吉祥天女咒”(善女天咒),这也是佛教徒日课中,時常念诵的“十小咒”之一。.

新!!: 吠陀和吉祥天女 · 查看更多 »

夢是一種主體經驗,是人在某些阶段的睡眠時產生的想像中的影像、聲音、思考或感覺,通常是非自願的。人们尚未真正理解梦的内容、机制和作用,但是自从史前时期开始,梦就是哲学和宗教感兴趣的话题,也产生了许多有关的科学猜想。研究夢的科學學科稱作。除了人以外,很多人也相信作夢也會發生在其他動物身上。動物已經確定會有快速动眼睡眠,然而他們的主體經驗卻難以確定,但有些家畜會有夢遊的現象,因而牠們會做夢並不奇怪。 做夢主要发生在快速動眼睡眠期间,那是發生在睡眠後期的一種淺睡狀態,其特色為快速的眼球水平運動、橋腦的刺激、呼吸與心跳速度加快、以及暫時性的肢體麻痺。夢也有可能發生在其他中,不過這時的夢並不真切也難以記憶。Hobson, J.A. (2009) REM sleep and dreaming: towards a theory of protoconsciousness, Nature Reviews, 10(11) 絕大部分的科學家相信所有人類都會做夢,並且在每次睡眠中都會有相同的頻率。因此,如果一個人覺得他們沒有做夢或者一個夜晚中只做了一個夢,這是因為他們關於那些夢的記憶已經消失了。這種「記憶抹除」的情況通常發生在一個人是自然緩和地從快速动眼睡眠階段經過慢波睡眠期而進入清醒狀態。如果一個人直接從快速動眼睡眠期中被叫醒的話(比如說被鬧鐘叫醒),他們就比較可能會記得那段快速动眼期所作的夢境(不過並非所有發生在快速眼动期的夢都會被記得,因為每個快速眼动期之間會插入慢波睡眠期,而那會導致前一個夢的記憶消失)。 梦的长度长短不一,可能只有几秒钟,也可能长达20-30分钟。在REM睡眠期间被唤醒的人更容易记得他们的梦。人类平均每晚有3-5个梦,有的人会高达20个。然而,大部分的梦都会立即或者在短时间内被遗忘掉。随着睡眠进入后半夜,梦会变得更长一些。在一个夜晚8小时的完整睡眠中,大部分的夢发生在通常为2小时的REM睡眠中。 在现代,梦被认为是与潜意识沟通的管道。梦的内容可能非常普通、正常,也可能极度超现实主义风格。梦可以有各种不同的主题,包括恐惧、兴奋、魔法、抑郁、冒险,或者是性。梦中发生的事件并不受做梦者的控制,除非是处于清明梦中,做梦者会拥有自我意识。有时候,梦会让人产生创造力,或者给予人灵感。最著名的故事之一是德國化學家凱库勒宣稱夢見一條銜尾蛇,而悟出苯環的分子結構。但他的說法遭到質疑。 在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时代,人们对梦的含义有各种不同的看法。目前获得的最早关于梦的记录材料,是大约5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的一块粘土板。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人们相信梦是来自亡者的占卜信息,可以预言未来。有一些文化会进行仪式,希望能够产生有预言能力的梦。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学,在1900年代早期的许多著作中阐述了梦的理论和解释。他将梦解释为人们深处的欲望和焦虑的表现,通常会和被压抑的童年记忆或者欲望有关。在《梦的解析》(1899)中,弗洛伊德发展了一套解释梦的心理技术,设计了许多规则来解释梦中出现的符号和主题。.

新!!: 吠陀和夢 · 查看更多 »

大力罗摩

大力罗摩(बलराम,拉丁字母轉寫:Balarāma;亦稱Baladeva、Balabhadra、Halayudha)是印度教神话中黑天的异母兄长,多次同黑天历险。他是毗湿奴派及其他等派以大力罗摩为毗湿奴的10种化身之一,另说大力罗摩是大蛇塞舍的人形化身。其最初可能起源于吠陀时代的司农事之神。在耆那教中其名為大力天(बलदेव,Baladeva)。他常被描绘成一个拿着水杯、大水罐,、盾牌和刀的形象。.

新!!: 吠陀和大力罗摩 · 查看更多 »

大川周明

大川周明(),出生於山形县酒田市,日本极端民族主义者、大亚细亚主义作家思想家、回教学者及甲級疑犯。.

新!!: 吠陀和大川周明 · 查看更多 »

大麻 (藥用)

大麻(,,),或稱麻、大麻草,是以大麻屬植物,包括大麻、印度大麻等,製成的藥物及精神藥品。主要應用部位為雌性大麻的花與毛狀體,其主要作用于精神的成份為四氫大麻酚(tetrahydrocannabinol,缩写THC),而大麻亦含有超過423種已知化合物,其中包括至少65种其他大麻素,例如大麻酚(cannabinol,簡稱CBN)、大麻二酚(cannabidiol,簡稱CBD),他們所產生的感官影響與四氫大麻酚所產生的精神影響有明顯的差異。Marijuana 一词是指草藥形式製成的大麻,包括成熟的雌株花、葉、莖,而Hashish則是指大麻樹脂,一種濃縮大麻的方式。 使用大麻后通常会产生多种心理和生理上的反应,比如快感和兴奋感,感官意识变化,情绪欣快,食欲增强,在吸入数后分钟,食用后30至60分钟内起效,效果持续2至6小时。短期副作用可能包括:短期记忆力下降,口腔干燥,运动机能受损,红眼,产生偏执或焦虑感。长期副作用可能包括上瘾,自青少年时期开始长期使用可致心智能力降低,受孕期间长期服用可导致儿童行为问题。有研究发现使用大麻和患神经疾病风险有较强关联,但其因果关系仍有争议。 人類吸食大麻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公元前三千年。大麻大多被用于娱乐或医疗用途,在2013年,有1.28亿至2.32亿人(占15到65岁全球人口的2.7%至4.9%)使用过大麻。自20世紀初,世界各国对大麻的司法监管和限制开始加强,擁有、使用和買賣大麻製品在全球大多数地区为非法活動。而医用处方大麻,在包括比利時、加拿大、捷克共和國、乌拉圭、荷蘭、以色列和美國23個州已經有可以有條件合法,或是非法但不執行的使用大麻的方式。.

新!!: 吠陀和大麻 (藥用) · 查看更多 »

大航海时代IV PORTO ESTADO

《大航海时代IV PORTO ESTADO》是由日本光荣株式会社于1999年在Windows平台发行的一款角色扮演战略游戏(后来被移植到任天堂DS和PlayStation之上),也是大航海时代系列的第五作(包括《大航海时代外传》)。 游戏延续了该系列的特色,在游戏中,玩家扮演一位商会首领,率领一支远航舰队进行贸易、私掠、交战、探险等。可操作的主角人物是4位(威力加强版中又增加了3位),遍布于世界的各个角落,而不再继续以欧洲为世界观的中心。本作大致时间背景为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欧洲人在新大陆、非洲、亚洲等地开展殖民和贸易活动,与此同时,原来的海洋霸主西班牙和葡萄牙正在受到新兴航海国家的挑战。 游戏在作画和音乐上延续了光荣以往游戏的高水平,而本作中独特的“霸者之证”系统将几名主角的故事情节串连在一起。然而亦有美中不足处,例如航海视图较为粗糙,使人难以感受航海途中的波澜壮阔。而相较于大航海时代系列的前几作,游戏的整体难度偏低,使人很难体验到前几代作品中那惊心动魄、刻骨铭心的生存危机,这也使得该系列的拥趸对《大航海时代IV》褒贬不一。但与此同时,更富休闲性、欣赏意味的游戏方式却吸引了很多意在休闲的玩家的加入。.

新!!: 吠陀和大航海时代IV PORTO ESTADO · 查看更多 »

夜柔吠陀

夜柔吠陀(Yajurveda;梵文: 是由「祭祀」和「知識」兩個字根構成的複合詞),漢譯名稱為祭祀明論,是四大吠陀經之第三部。內容著重於禮拜及牲禮等的宗教儀式。 夜柔吠陀主要分為兩卷集著:白夜柔吠陀以及黑夜柔吠陀(“白”是指本文與釋文區分清楚,“黑”是指本文與釋文分辨不清)。兩者都包含宗教儀式的必要韻文,後者卻額外包含儀式的註解散文與施行細則,而這散文也開梵語散文體裁之先河。.

新!!: 吠陀和夜柔吠陀 · 查看更多 »

夜摩天

夜摩天(梵文:याम Yāma),又稱炎摩天、焰摩天、夜魔天、阎魔天,意譯為善時、善分,佛教傳說的天界之一,為六欲天的第三層。由夜摩天王統理此天。.

新!!: 吠陀和夜摩天 · 查看更多 »

奥义书

奧義書(梵語:उपनिषद्,英文:Upanișad,意为“近坐”;引申为“秘密传授”)古印度一类哲学文献的总称,是广义的吠陀文献之一。 虽然奥义书由吠陀发展而来,因而经常被理解为婆羅門教與印度教的經典,但奥义书并不都是由婆罗门阶层写的,也不都完全反映婆羅門教的观点。实际上,某些奧義書敌视婆罗门祭司。准确的说,奥义书是一種哲學论文或對話錄,討論哲學、冥想以及世界的本質。大多数奥义书成了研究神秘主义哲学的著作。关于奥义书的秘传性质,在它们的行文中常有所反映。歌者奥义书说,关于梵的知识只能传授给儿子或入室弟子,而决不能教给其他人。.

新!!: 吠陀和奥义书 · 查看更多 »

娑摩吠陀

娑摩吠陀(Sāmaveda;梵文:सामवे 是由“典禮的聖歌”和“知識”兩個詞根構成的復合詞)漢譯名稱為讚頌明論,是四大吠陀經之第二部、共兩卷。基本上是集第一部梨俱吠陀的頌而成。 Category:印度教文献.

新!!: 吠陀和娑摩吠陀 · 查看更多 »

宗教經典

宗教经典(religious texts或scripture)是被各个宗教分别视为具有神圣性,一般在宗教教义和实践中具有中心地位的文献,佔了世界文獻的一大部分。很多宗教和新紀元運動相信他們的神聖文獻是由神或超自然力量所啟示。 多數古代的宗教文獻起初是口傳,通過背誦而流傳,其後才輯錄成書。這些宗教文獻最初全都是人手編寫的,再通過傳抄方式流傳。直到公元868年,佛教的《金剛經》成為第一本可以廣為分發的印刷版本經籍。至於全世界印刷出版數量最多和譯本最多的經書是《聖經》。.

新!!: 吠陀和宗教經典 · 查看更多 »

密多罗

密多罗(天城体:मित्र,梵語:Mitrá)古印度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神祇。.

新!!: 吠陀和密多罗 · 查看更多 »

密宗

密大乘佛教,又名金剛乘(वज्रयान ;;蒙古语:Очирт хөлгөн),是大乘佛教的一个支派,與印度教的怛特羅密教同時,在印度笈多王朝時期興起。印度的這一系教派,在修行方式上而非在教理上有很多不許公開的秘密傳授,及充滿神秘內容的特徵,因而又被稱為密教;而相對於密教,之前的佛教流派包括其他的大乘佛教、上座部佛教,則被稱为顯教。它的別名甚多,又稱為怛特羅佛教、密宗、秘密教、秘密乘、密乘、金刚乘、真言乘、瑜伽密教、真言宗。 歷史上密教流傳地域十分廣大,目前密教在日本和西藏最為興盛。日本密教傳承自中國的唐密,唐密傳承自印度的前期、中期密教。日本有東密(真言宗)和台密(天台密教)兩大分支,东密的道场在東寺、高野山,台密在比叡山、三井寺,本尊是大日如来。西藏密教則是傳承印度的後期密教,藏密流傳於西藏、青海、蒙古和四川西部,本尊是普贤王如来、金剛總持等。南诏大理国还盛行过阿吒力教,俗称滇密。.

新!!: 吠陀和密宗 · 查看更多 »

少尉 (恆星)

少尉(天龍座κ)也称紫微右垣二,是一顆位於天龍座的藍巨星,他的固有名稱是Ketu,意思是龍尾,但卻很少被使用。在吠陀(古印度的星占學)的月球週期中是月球最南的結點。 在城市燈光下,視星等3.88等的天龍座κ星幾乎無法用裸眼直接看見,但無論如何,他還是一顆很有份量的恆星,質量大約是太陽的5倍,真實的亮度是1,400倍,只因為距離地球490光年遠而只是勉強可見並顯得昏暗。 天龍座κ星目前可能正進入紅巨星的階段,在核心 氫的供應正在枯竭。在未來的數千年中,這顆星將開始膨脹,從地球看會變得更為明亮,但因表面溫度更低而更偏紅。 現在這顆星的位置在赤緯+69°47'18",赤經12h33m29.0s(曆元J2000.0),但因歲差變化,約西元前1,793年至西元前1,000年之間,他是肉眼能見的最靠近北極的恆星。不過因為他的光度過於黯淡,當時的北極星頭銜被帝星(小熊座β)所取代。.

新!!: 吠陀和少尉 (恆星) · 查看更多 »

帝須

帝須·目犍連子(),生於華氏城,印度佛教高僧。屬於上座部分別說系,為阿育王尊崇的上座長老,曾召集第三次結集。.

新!!: 吠陀和帝須 · 查看更多 »

帝釋天

帝釋天(शक्र,,Sakka),又稱天帝釋、帝釋,全名為釋提桓因陀羅(梵文:Śakro devānām indraḥ,巴利文:Sakko devānaṃ indo)或釋提桓因達羅,簡稱釋提桓因。原為印度教神明,即因陀罗(Indra),主管雷電與戰鬥,統領天界,後為佛教所吸收,成為佛教的護法神。 佛教認為他是忉利天之主,座騎為六牙白象。他經常率領天人,與阿修羅戰鬥。.

新!!: 吠陀和帝釋天 · 查看更多 »

師利·奧羅賓多

斯瑞·奧羅賓多(Sri Aurobindo Ghose,শ্রীঅরবিন্দ;),生於印度西孟加拉邦加爾各答,北印度地區的政治人物、哲學家、瑜伽士、上師、教育家、民族主義者、詩人。奧羅賓多之名也有音譯為阿羅頻多、奧羅頻多的,直譯是「曉蓮大師」或「旭蓮大師」之意,Aurobindo意指一種晨間開放的蓮花,為「紅蓮」。室利、師利、斯瑞、斯里或斯裡(均為Sri的音譯)原為梵文,意指「神聖的」。他被印度人稱爲「聖哲」,與聖雄甘地,聖詩泰戈爾通稱「三聖」。其生辰8月15日被定為印度獨立日。 奧羅賓多七歲時移居英國,並學於倫敦,於1893年後回到北印度,並於1905年-1912年帶領北印度地區從事爭取殖民自治的運動,任《敬禮祖國》等報刊編輯。以後在印度東南沿海的本地治裡與他的靈性協作人密那·阿爾法薩合創奧羅賓多修道院(1926年),從事著述。之後,轉而研究哲學,神秘主義及瑜伽,他所創建改進的新瑜伽,也成為今瑜伽研習主流之一。1950/12/5,奧羅賓多卒於本地治理。 奧羅賓多力圖把印度的政治運動建立在印度宗教基礎上,宣傳印度教的理想也就是印度民族運動的理想,寫有一百多篇著作,主要有《神聖人生論》、《人類迴圈》、《印度文化的基礎》、《最後的詩篇》等,有徐梵澄中文譯本。.

新!!: 吠陀和師利·奧羅賓多 · 查看更多 »

布薩

布薩(posatha、,Upavasatha),佛教節日的名稱,也是在這個節日中舉行的儀式名稱。在每個月的新月及滿月時舉行,佛教出家眾在那天會舉行誦波羅提木叉戒的儀式,因此又被譯為誦戒、誦戒日。在家眾則會接受八關齋戒,俗稱六齋日。源自於印度吠陀時代,是印度教中的節日,後被佛教所吸收。.

新!!: 吠陀和布薩 · 查看更多 »

世界史年表 (公元前)

* 約300、400萬年前:人類在地球上出現。.

新!!: 吠陀和世界史年表 (公元前) · 查看更多 »

乾親

乾親,又稱為契親、客親(台灣)、仮親(日本),或俗稱乾字輩,是一種人際關係,結乾親、拜乾親又稱上契、,「誼」是指情誼,「契」是指契約,是指兩個或以上沒有血緣關係的人結為一種擬親屬的關係,彼此之間以親情維繫,可以是長輩和幼輩,也可以是同輩。通常友上加親,亦友亦親,關係比一般的遠親和一般的朋友更密切,同輩的結乾親又稱結拜、結義、換帖。 日本也有認乾親的習俗,而且要通過一定的儀式,但日語中的「義父母」或「義兄弟姊妹」不但指結乾親的親屬,還包括所有非血親的關係,如繼父、岳父、妻舅等繼親和姻親。其他國家和地區也有結乾親的習俗,但儀式和性質也各有不同。 在中國古代,結乾親屬於較為嚴肅的關係。現在儀式往往已經簡化,有些只是口頭承諾,彼此承認,可是沒有進行任何宗教或祭祀儀式,也沒有書面的契約成立。.

新!!: 吠陀和乾親 · 查看更多 »

广博仙人

廣博仙人(天城體:व्यास vyāsa,音譯為毗耶娑)著名的仙人,被認為是往世書的作者,並將最原始的吠陀經編撰出四大部。他也被說成是大史詩摩訶婆羅多的作者。沒有什麼證據說明毗耶娑這個人物確實存在過。「毗耶娑」在梵語裡的字面意思是「分開者」,一些學者因此推定這個人名實際上只是「編寫者」的意思,而典籍本身是由印度各地許多不同的作者分別寫成的。 《摩訶婆羅多》裡說廣博仙人又名島生黑仙人,因為他出生於一個島上,而且膚色黝黑。傳說他是著名的苦行者破灭仙人與一個生於魚腹的美貌少女貞信的私生子。貞信後來嫁給俱盧國福身王,做了王后,給福身王生了兩個兒子。福身王死後,兩個兒子先後繼位,又相繼死去,無兒無女。為免絕後,貞信太后召來私生子島生黑仙人,讓他根據當時的借種生子法與他的兩個同母異父的弟弟的遺孀們同房,生子傳宗接代。持國和般度的兒子們後來為爭奪王位發生了一場毀滅性的戰爭——俱盧大戰。島生黑仙人以孫子們的戰爭事蹟為題材,創作了史詩《摩訶婆羅多》,並讓弟子們將詩篇傳揚於世。.

新!!: 吠陀和广博仙人 · 查看更多 »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英文:Masterpieces of the 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是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8年通过的《宣布口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条例》所编制的一个旨在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该名录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Proclamation of the Masterpieces of the 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计划的重要部分。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评选从2001年开始,每两年一次,共评选了三批。2001年宣布了第一批19项代表作的名单,2003年宣布了第二批28项,第三批的名单于2005年宣布。2008年起不再公布,改由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代替,新名录于2008年公布的第一批即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三个批次的合计。.

新!!: 吠陀和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 查看更多 »

二十七宿

二十七宿(नक्षत्रम् Nakshatra意思是宿、月站,即是月亮宿位。,音译为纳沙特拉)是印度最古老的吠陀占星術,其出自於《鷓鴣氏梵書》,當時是以「基栗底柯」(Krittikā / Kritika,為中國的「昴宿」)為第一宿。 印度人將黃道360°分為27等份,每一等份為13°20'。.

新!!: 吠陀和二十七宿 · 查看更多 »

二十四诸天

二十四诸天是汉传佛教中的二十四位护法神,也称作“诸天鬼神”。.

新!!: 吠陀和二十四诸天 · 查看更多 »

五明

五明(Pañcavidyā)源于古印度婆羅門傳統,後被佛教接受,指五門學科。《瑜伽師地論》卷38說五明是「一切菩薩正所應求」。.

新!!: 吠陀和五明 · 查看更多 »

争斗时

争斗时(कलियुग,Kali Yuga)是印度教中四个宇迦循环中的最后一个宇迦,也是目前所在的宇迦。 根据印度教描述的宇宙图景,争斗时是继二分时之后的宇迦。其时充满罪恶,人性彻底堕落,吠陀已不受重视,法只余下最后的四分之一。此时的人类寿命也只剩下100岁。争斗时是四个宇迦中最短的一个,共432000年。争斗时结束之时为劫末,世界将被毁灭。此后新的宇迦循环开始,世界重生。 目前的争斗时始于公元前3102年2月17日至18日的夜半时分,这一天也是黑天逝世升天的日子。See: Matchett, Freda, "The Puranas", p 139 and Yano, Michio, "Calendar, astrology and astronomy" in.

新!!: 吠陀和争斗时 · 查看更多 »

仪轨经

仪轨经(天城体:कल्प,音译为劫波)一类婆罗门教-印度教典籍的统称。.

新!!: 吠陀和仪轨经 · 查看更多 »

仙人 (印度神话)

仙人(天城体:ऋषि,IAST:ṛṣi)印度神话与宗教体系中的一类特殊人物。仙人位于天人、人和阿修罗的范畴之外,是介于神与人之间的一个群体。有些神(尤其是生主)也被称为仙人,还有一些仙人是历史人物被神化的结果。一些例子表明,凡人可以通过苦行等等修成仙人;不过更多例子指出仙人是世袭的。仙人大多是些精通吠陀的圣贤,拥有极大的法力神通,属于最招惹不起的人物。天神对仙人十分敬畏,时常有求于他们,有时还会遭到他们的惩罚和打击;连三大主神都要屈服于他们,毗湿奴就因为婆利古仙人的诅咒而在凡间转世了好几次。仙人最常见的神通莫过于诅咒,这些诅咒具有可以使天神遭殃的威力,而且一旦发出就必然会实现,连发出诅咒者本人也取消不了。 有关仙人的神话在印度文献中十分常见,从最早的吠陀到史诗,再到晚近的往世书。有些著名仙人在各种宗教和文学作品中都常常登场,也有些仙人只是在某本书里提到过名字。总而言之,仙人在印度文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新!!: 吠陀和仙人 (印度神话) · 查看更多 »

伐楼拿

伐楼拿(वरुण,),又譯婆羅那,古印度神明,於吠陀時期就是天空,雨水及天海之神,他亦是掌管法規與陰間的神,是《梨俱吠陀》中記載最突出的阿修罗神,阿底提耶眾神之首。他的名字可能起源於原始印歐語的詞根wer-或wel-,表示「遮蓋」(可參考另一印度教神祇弗栗多)。.

新!!: 吠陀和伐楼拿 · 查看更多 »

伽薩

《伽薩》(阿維斯陀語:Gāθā)是《阿維斯塔》中的宗教頌歌,相傳是瑣羅亞斯德所作,是阿維斯塔中最古老的部分。伽薩一詞意為「頌歌」,與古印度的韻文偈(Gāthā)同源。伽薩在語言修飾和韻律格式上與《阿維斯塔》的其他部分有明顯不同。原為《亞斯納》的組成部分,後因其重要性被單獨列為一卷。現存五篇十七章。.

新!!: 吠陀和伽薩 · 查看更多 »

弗栗多

弗栗多(梵文/天城文:वृत्र,Vritra/Vrtra),於早期吠陀神話中就已經登場的阿修羅神族的巨蛇那伽(或巨龍),其名意為「掩蓋者」,是旱災的降臨者。经典吠陀中又被稱為「Ahi」,即「蛇」之意,傳說它擁有三個頭,是提婆族因陀羅的大敵之一。圍繞討伐弗栗多的故事隨著時間而產生了數個版本,亦見證了在三相神(梵天,毗湿奴及濕婆)信仰興起的同時因陀羅在改良後的婆羅門教中地位的下降。.

新!!: 吠陀和弗栗多 · 查看更多 »

佛教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河流域迦毗羅衛國(现在的尼泊尔和印度邊界中間,較為靠近尼泊爾)的太子悉達多·喬答摩(古譯:瞿曇)(佛號屎嘎懶覺泥)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於佛弟子所開示的教導,後发展为宗教。全世界约有5億佛教徒.

新!!: 吠陀和佛教 · 查看更多 »

圣雄甘地

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મોહનદાસ કરમચંદ ગાંધી;मोहनदास करमचंद गांधी;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台語舊譯顏智,),尊稱聖雄甘地(महात्मा गांधी,Mahatma Gandhi),印度國父,印度民族主義運動和國大黨領袖,他帶領印度獨立,脫離英國殖民地統治。他的非暴力(अहिंसा,ahimsa)哲學思想影響了全世界的民族主義者和那些爭取和平變革的國際運動。 成功的印度獨立運動亦激發起其他殖民地人民為國家獨立而奮鬥,最終大英帝國分崩離析,取而代之的是英聯邦。甘地的主要信念是「真理堅固」,此鼓舞了其他民主運動人士,例如馬丁·路德·金和曼德拉等人。他經常說他的價值觀很簡單,那就是(是從傳統的印度教信仰演化來的)真理(सत्य,satya)及非暴力。.

新!!: 吠陀和圣雄甘地 · 查看更多 »

地獄 (佛教)

地獄(Naraka,निरय Niraya),音譯作捺落迦、那落迦、奈落、泥梨耶、泥梨、泥犁等。佛教宇宙論以此界爲輪迴流轉中最痛苦、最低劣的生存界。眾生命終後,因其所作惡業,將投生(梵語:upapatti)此界或他惡趣受苦,至業報結束方投生他界。與餓鬼、畜生並列為三惡趣之一,代表著三不善根中的瞋恚。 佛教地獄之說極為分歧,不管在地獄的名稱、數目以及地獄所在處,都存有種種異說,反映了當時印度對此觀念的紛雜不一。到了後期,佛教諸論師漸漸融匯異說,加以綜合,才有較為一致性的說法。.

新!!: 吠陀和地獄 (佛教) · 查看更多 »

喉輪

喉輪(梵語:विशुद्ध,Viśuddha)是印度教傳統的第五個主要脈輪。.

新!!: 吠陀和喉輪 · 查看更多 »

唵(,IAST拼作Auṃ或Oṃ;天城体字母:;藏文:)是一個經常在佛經和印度教經典裡出現的种子字,並有其特殊的意義。一般印度教徒都會在門口飾上這個字,以保家宅平安。 根據吠陀經的傳統,“唵”這個音節在印度教裡非常神聖,它认为“唵”是宇宙中所出現的第一個音,也是嬰兒出生後所發出的第一個音。佛教受印度教影响,也认为这是一个聖潔音节,不少密宗咒語都以“唵”字作開首,如著名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今日,利用“唵”這個字而製成的藝術品在信仰印度教的印度及尼泊爾非常常见。.

新!!: 吠陀和唵 · 查看更多 »

再生族

再生族(Dvija),是指印度教头三个种姓的男性成員,即婆羅門、剎帝利、吠舍。 他们不只是肉体上出生,还要再由婆罗门主持一次入法礼(通常在8到12岁期间),經历一次精神上的出生,才算是真正的印度教徒(用一条圣线以区别自己与首陀罗)。之后就可參加宗教活动与學習吠陀(在傳統的印度教社會入法礼象徵重生和賦予參加儀式的權利,根據印度教的律法,一個人不參加入法礼与動物沒有什麼不同。) 与此相反的是首陀罗与贱民(一生族),他们没資格参与宗教活动(意指不受梵天的庇佑,而非指不受印度教社會的拘束)。 category:印度教.

新!!: 吠陀和再生族 · 查看更多 »

六師外道

六師外道是古印度的諸沙門教派中,除佛教之外,對六個主要教派的並稱。外道是佛教對自身以外的其他印度宗派的稱呼,在部派佛教經典裡對這些學說亦有描述,合稱為「六十二見」,並總稱當中的主要思想為「六師外道」。.

新!!: 吠陀和六師外道 · 查看更多 »

前1500年代

没有描述。

新!!: 吠陀和前1500年代 · 查看更多 »

創造論

創造論或称創世論、神創論(Creationism),常見於古代人類紀錄與「外來」智慧對話的典籍記載。創造論者普遍相信人類、生物、地球及宇宙是由超自然力量或超自然的生物創造,通常為神、上帝或造物主,亦有關於外星人的創世論。另有說法認為,只要是時間或空間上的連續實體即具有創造的可能。不同宗教典籍及民族都各有創造論的敘述。.

新!!: 吠陀和創造論 · 查看更多 »

因陀羅

因陀罗(इन्द्र,Indra),又名帝釋天(Śakra),印度教神明,吠陀經籍所載眾神之首。本是古印度人共同尊奉的神明,在《梨俱吠陀》中是出现最多的神之一,出现次数仅次于阿耆尼,曾一度是諸神的領袖、雷神和戰神,空界的主宰。他的妻子在《梨俱吠陀》稱為舍脂。 遠古希臘的信仰從印度西北方流入,但人們對他的信仰在後吠陀時期逐漸地弱化,雷神的神祇地位因婆羅門教改良之後的梵天、濕婆、毗濕奴三神所取代。.

新!!: 吠陀和因陀羅 · 查看更多 »

国际奎师那知觉协会

國際奎師那知覺協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Krishna Consciousness,可譯為--,「奎師那」亦可譯為「克利須那」、「訣殊那」或「基士拿」;簡稱ISKCON,音譯為希世康;又稱哈瑞奎師那(Hare Krishna)、基士拿教,是一個有爭議、基於印度教的大型宗教團體,由創辦;該組織的工作包括教授瑜珈和推廣素食,有着眾多支持者。.

新!!: 吠陀和国际奎师那知觉协会 · 查看更多 »

Campione 弒神者!角色列表

此列表是《Campione 弒神者!》內的登場人物的介紹,中文譯名以台灣青文出版社之繁體中文版為準。 ※以下介紹中包含一部份原作輕小說與電視動畫劇情,請斟酌閱讀。.

新!!: 吠陀和Campione 弒神者!角色列表 · 查看更多 »

火坛仪式

火坛仪式藏语(永赛)。是一种燃烧火坛以对天地诸佛、菩萨供养的仪式,祈求人间的幸福。 火坛仪式与印度教吠陀祭祀,汉傳佛教的盂兰盆節、施孤、放焰口的意义差不多。藏历二月十五日,有些寺院,要设十多处火坛。.

新!!: 吠陀和火坛仪式 · 查看更多 »

班智達

班智達(梵文、印地语:पण्डित ),佛教術語,來自於梵文,或音譯為“班諦達”,意為學識淵博的大學者。在藏傳佛教中常被當成是一種尊稱使用,在漢傳佛教中三藏法師一詞在語言學上可能與班智達一詞同源,但文化用法上小有不同。 英文中的時事評論員(Pundit)字根即來自於此。.

新!!: 吠陀和班智達 · 查看更多 »

神我

我(पुरुष,),在契經中,又稱為puṃs,另譯為原人、士夫,為瀰漫在宇宙中的自我。最早起源於吠陀時代,隨後成為古印度哲學的概念,數論派以此為核心概念。佛教也受到這個思想的影響,引用這個名詞,用到其教義探討中,但一般來說,佛教對這個概念持批判態度。.

新!!: 吠陀和神我 · 查看更多 »

种德经

《种德经》(巴利文:Sonadanda Suttam),南传上座部佛教《巴利文大藏经》中的长部第四部经。该经中主要由佛陀解释三无漏学。.

新!!: 吠陀和种德经 · 查看更多 »

科学史

科學史,利用了思想史和社會史兩個面向的歷史研究方法。科學起源於對自然其功能性的實用考量以及纯粹的哲學探究。 雖然科學方法自古便不斷發展,但現代科學方法卻是始自伊斯蘭科學家,海什木(Alhazen)在大約西元1000年左右,運用實驗的經驗法則寫出了一本關於光學的著作《》。然而,現代科學方法在13世紀的歐洲由大學經院哲學的學者所發起科學革命時,方才算發展完全Thomas Woods, How the Catholic Church Built Western Civilization, (Washington, DC: Regenery, 2005), ISBN 978-0-89526-038-3,到了16世紀及17世紀早期的發展高峰,現代科學方法的廣泛應用更引領了知識的全面重估。科學方法的發展被某些人(尤其是科學哲學家及實證科學家)認為是太過於基礎而重要的,認為早先對於自然的探索只不過是前科學(pre-scientific),現代科學方法才被他們認為是真正的科學。習慣上,科學史學家仍舊認定早先的科學探索也包含於廣大而充足的科學範疇之中。 數學史、科技史及哲學史則在其各自的條目中描述。數學跟科學很接近但有所區别(至少在現代的觀念上是這樣認為)。科技涉及設計有用的物件和系統的創造過程,跟尋求传统意义上的真理(empirical truth)又有所不同。哲學跟科學的不同在哲學還尋求其他的知識領域,如倫理學,即便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也都是以既定的事實作爲理論基礎。實際上這些領域都作爲外在的重要工具為其他領域所用。.

新!!: 吠陀和科学史 · 查看更多 »

維摩那

維摩那,或音譯維馬那(梵文天城體:विमान.;英語:Vimana),含意是神的天上宮殿或是神的載具,是印度神話中飛行器的稱呼,記載在《摩訶婆羅多》等印度史詩,也是後來印度的方尖廟建築的名稱。 在梵文史詩的記載中的維馬那是吠陀諸神們乘坐的一種飛行戰車。.

新!!: 吠陀和維摩那 · 查看更多 »

罗波那

罗波那是印度史詩罗摩衍那中登場的反派,名字帶有「以暴力讓人痛泣」的含意,他是毗尸罗婆仙人和吉吉悉(罗刹王须摩里之女)之子,财神俱毗罗的兄弟。罗波那因為好女色而拐走悉多,悉多的丈夫罗摩因此前往楞伽岛(今斯里蘭卡)將罗波那殺死并救回妻子。儘管如此,對罗波那的描寫并非單純為一個魔王,他是有能的統治者、濕婆的忠心追隨者,經父親指導下熟讀經書吠陀和奧義書及通竅軍事,又能彈奏琴。 罗波那對梵天進行過歷時數年的激烈苦行,過程中因為憤怒於梵天的無視而將自己的頭切下來,但每次剛切下時都會從中生出新的頭出來,如此重覆10次後梵天終於顯靈,在他的肚臍注入不死甘露并賜予他不受凡人以外的神魔所傷的祝福,順手將全部被切下的頭都接駁回他的頸上。獲得神力的罗波那帶著外祖父的軍隊到楞伽岛,威脅同父異母的兄長俱毗罗要以武力奪取其政權,俱毗罗在父親的建議下選擇放棄而離開。但楞伽岛在罗波那的統治下富裕無比,百姓不知饑餓為何物。.

新!!: 吠陀和罗波那 · 查看更多 »

罗摩衍那

《罗摩衍那》(梵语:रामायण,,意思为“罗摩的历险经历”)是印度两大史诗之一、另一部是《摩訶婆羅多》。作者是诗人蚁垤,或譯跋彌(Valmiki),共分为七章,24,000对对句。内容主要讲述拘薩羅国王子罗摩(Rama)和他妻子悉多(Sita)的故事。罗摩衍那和另一部更长的史诗《摩诃婆罗多》是印度文化的基础,对印度文学、宗教的发展有相当大的作用,中国文学作品中的《西游记》也受到它的影响。罗摩在印度文化中的地位甚至相当于耶稣在基督教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罗摩衍那最早成书於公元前300年(至西元三世紀定稿),第二章到第六章是原作,第一章和第七章可能是后来(不早于公元前200年)补充进去的,原作将罗摩描绘成一位理想的英雄,但后来补充的部分将罗摩说成是毗湿奴的化身,两部分的文笔也不一致。 原书依据吠陀体系推算,罗摩和罗刹魔王罗波那(Ravana)之间的战争发生在公元前878,142年,印度传统的历书都是根据这种推算编制的,但是并不为现代历史学家所接受。 印度传统认为罗摩是毗湿奴的化身,他杀死魔王罗波那,确立了人间的宗教和道德标准,神曾经答应蚁垤,只要山海还存在,人们就仍然需要阅读罗摩衍那。 20世紀70年代中國梵文學者季羨林、黃寶生翻譯《羅摩衍那》。.

新!!: 吠陀和罗摩衍那 · 查看更多 »

真言

真言可以指:.

新!!: 吠陀和真言 · 查看更多 »

瓦爾那

那(梵语:वर्ण )是印度教經典中解釋種姓制度的概念,其內涵主要見於《摩奴法典》與《瞿曇法經》等早期婆羅門教經典。在該制度中主要指四種不同的階層,經典中根據一些原則區分四種階層,並明確規範彼此的義務與權利。 實際社會中,種姓並非依據該理論的規範劃分,因此不能將瓦爾那理論與種姓制度畫上等號。即使如此,瓦爾那理論仍被應用在近代的實際社會之中,成為許多種姓抬昇其地位的論述手段,因此瓦爾那理論仍然有其解釋上的效力與合理性。.

新!!: 吠陀和瓦爾那 · 查看更多 »

生命樹 (卡巴拉)

生命之樹,希伯萊文亦称:Etz haChayim(עץ החיים),是一种在犹太教使用的神秘符号,屬於猶太教哲學傳統卡巴拉的其中一部份思想。生命之树用来描述通往上帝(在卡巴拉教派文献中,通常被称为YHWH,或“四字神名”)的路径,以及上帝世界的方式。卡巴拉学者使用生命之树作为创世的示意图,从而将创世这个概念发展成为一个完全的现实模型。人们相信卡巴拉生命之树相当于《希伯來聖經·创世记》中提及的生命之树。根據的記載,生命之樹位於伊甸園中央: 这种神秘概念后来被一些基督教密宗徒和赫尔墨斯教徒接受。在基督卡巴拉学者中,质点被称为尊严(Dignities),他们使用自己的拉丁文名称称呼质点,而非质点最初的希伯来文名称。基督卡巴拉也强调基督作为宇宙的维系者和保护者,犹太人卡巴拉中的Malkuth(中文:王国)是空缺的,因为这被认为是不同的存在规则。在基督卡巴拉知识系统中,拉蒙·柳利以他相关主题的著作而广为所知。 生命之樹由10個質點(Sephira,複數Sephiroth)和22條路徑組成。.

新!!: 吠陀和生命樹 (卡巴拉) · 查看更多 »

难近母

难近母(梵語:दुर्गा,孟加拉語:দুর্গা,字面意思为“不可接近的”;曾音译为突伽),現代中文发音为杜尔噶,印度教女神,性力派的重要崇拜对象。传统上被认为是湿婆之妻雪山神女的两个凶相化身之一(另一个是时母)。.

新!!: 吠陀和难近母 · 查看更多 »

音樂史

音樂存在於每個已知的文明,不論過去或現在,在不同時間和地點也有很大的變化。 世界上所有的人民,包括了孤立的民族,也有它的音樂形式,可以認為人類始祖在不同人種分散在世界各地之前已知曉音樂。所以音樂很可能已存在55,000年以上。第一個音樂或許在非洲發明,隨後演變為人類生活的一個基本部份。 一個文明的音樂受著該文明的其他層面影響,包括社會、經濟、经历、气候和所獲得的科技。音樂所表達的情感及想法,音樂演奏及聽眾的情景,以及對樂手和作曲者的态度在不同的地域和時期也大有不同。「音樂歷史」是音乐学的一個分枝,它時間順序對音乐的變化及發展(尤其是西方艺术音乐)進行研究。.

新!!: 吠陀和音樂史 · 查看更多 »

韋達

韋達可以指:.

新!!: 吠陀和韋達 · 查看更多 »

莎維翠:一則傳說、一個象徵

《莎維翠:一則傳說、一個象徵》是斯瑞·奧羅賓多(以下簡稱奧氏)按《摩訶婆羅多》神學觀點撰寫的無韻史詩。主題圍繞著作為完善陸生物種的演化,暨不朽的在世超心智靈智族類之人類其超越性。這部史詩直迄奧氏圓寂時仍未完成,總行數約有兩萬四千行。 南印度本地治里市附近一座依據奧氏及密那·阿爾法薩(奧氏的靈性協作人;被黎明之村的村民尊稱為「母親」)教誨所建的新人類實驗城鎮-黎明之村,其憲章和文獻中也大量引用了本書的經句。.

新!!: 吠陀和莎維翠:一則傳說、一個象徵 · 查看更多 »

菲勒斯

菲勒斯(Phallus)是一個源自希臘語的詞語,指勃起的男性生殖器的圖騰,亦是父權的隱喻和象徵。它的代表物是一條勃起的陰莖。.

新!!: 吠陀和菲勒斯 · 查看更多 »

西尔万·莱维

西尔万·莱维(Sylvain Lévi,),法国印度学家,梵文专家,法兰西公学院教授,法国远东学院荣誉会员,法国亚洲协会会长。1886年--1935年任高等研究应用学院博士生导师,1894年--1935年任法兰西公学院梵文语言文学教授。其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吠陀研究、印度宗教史、佛教、人类学、社会学、哲学、历史、文学、戏剧、文献学等。其著述宏富,具有世界性影响。著名汉学家伯希和是他的学生之一。  .

新!!: 吠陀和西尔万·莱维 · 查看更多 »

馬哈希 (頭銜)

哈希(महर्षि,,英語化為Maharishi),又譯為瑪赫西,意為導師或智者,常被加在一個人的名字上,作為宗教頭銜。常被使用於印度教與吠陀中,作為上師的稱號。.

新!!: 吠陀和馬哈希 (頭銜) · 查看更多 »

詩麗·詩麗·若威·香卡

若威·香卡又名詩麗·詩麗·若威·香卡,生於1956年五月13日。常被暱稱為「詩麗·詩麗」、「古儒吉」大師或Gurudeva。A.

新!!: 吠陀和詩麗·詩麗·若威·香卡 · 查看更多 »

護摩

護摩(होम,homa),意譯為火供,最早來自於婆羅門教的吠陀祭祀,用以供養火神阿耆尼(梵 Agni)以為驅魔求福之作法。後融入佛教成為修行儀式的一種,目前主要盛行於佛教金剛乘和日本神道教。.

新!!: 吠陀和護摩 · 查看更多 »

诗歌

詩(廣義),一般認為是一種內容與形式高度結合統一,并體現出“美感”、適宜吟詠的文學形式。詩能夠自成一格,也能與其他藝術相結合,如詩劇、歌詞或散文詩,文字配上音樂則稱為歌。「詩」根源於簡潔、有力地想像覺察,或與經驗、想法、情緒反應作聯想,將意義、意識和潛意識的表現、象徵化、正式或非正式的式樣、聲音和韻律等以某種規則加以重組安排。這種文學類型包含敘述性、戲劇性、諷刺性、訓誡式、情色和個人形式。 詩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藝術。早期企圖界定詩歌的有亞里斯多德的《詩學》,主要聚焦於修辭以及戲劇、歌曲與喜劇中措辭的運用。後來人們認為詩的特點在於可以吟誦,以及如字句段落的格式與韻律的要求,並強調詩的美感,稱為韻文,以此與散文相區別。至二十世紀中期,詩的定義轉為寬鬆,即以語言作的基本創作。.

新!!: 吠陀和诗歌 · 查看更多 »

象头神

象神(梵语:गणेश,音译葛内舍;梵文拉丁转写:Gaṇeśa)印度教中的智慧之神,主神濕婆與雪山神女的兒子,戰爭之神室建陀的兄弟。由于象頭神负责统领众伽那(gaa,一群侍奉湿婆的、喜欢搞怪的小神),因此他又名群主(gaapati,意即伽那之主)。他的外形為斷去一邊象牙的象頭人身並長著四隻手臂,體色或紅或黃,坐骑是他的老友、一只狡狯的老鼠。在各種雕繪中,他一般是盤坐著或是翹起其中一邊的膝蓋。 对象頭神的崇拜非常廣泛,不侷限於原始的印度教與更早的婆羅門教;早期在佛陀時代,印度北方已經盛行原始密教,後原始佛教結合密教,出現最早的密宗,其中更演化出各大神祇的不同於當地教派思想、與修行之法,尤其在中原隋唐左右初期,印度高僧紛紛傳法向東遠播至中原隋唐朝,以及東瀛日本,向北則是由印度高僧有第二佛陀之稱的蓮華生大士傳播至西藏。 後中原密教經過滅佛行動,如今佛教中只剩西藏與日本仍保有象頭神的祭祀與修行之法,而中國各寺廟已不復見。.

新!!: 吠陀和象头神 · 查看更多 »

超级计算机

超级计算机(Supercomputer),指能够执行一般个人电脑无法处理的大资料量与高速运算的计算机,规格与性能比个人计算机强大许多。现有的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大都可以达到每秒一兆(万亿,非百万)次以上。「超级计算」(supercomputing)這名詞第一次出現,是在1929年《纽约世界报》关于IBM为哥伦比亚大学建造大型報表机(tabulator)的报导。 1960年代,超级计算机由麥可·徐(Michael Tsui)在Control Data Corporation裡设计出来并领先市场直到1970年代克雷创立自己的公司──克雷研究。凭着他的新设计,他控制了整个超级计算机市场,并占据颠峰位置长达五年(1985年-1990年)。到了1980年代,正值小型计算机市场萌芽阶段,大量小型对手加入竞争。在1990年代中期,很多对手受不了市场的冲击而消声匿迹。今天,超级计算机成了一种由像IBM及惠普等大型计算机公司所特意设计的计算机。虽然这些公司通过不断并购其他公司而增强了自己的经验,克雷研究依然是超级计算机领域的巨头之一。.

新!!: 吠陀和超级计算机 · 查看更多 »

跋伽

跋伽(),梵文中意為「神」或「守護神」,亦具有「財富」及「繁榮」之意。這個詞的同根見於古波斯語,即baga,都是「神」的意思。還有說法是斯拉夫語的神的名詞──бог(西里爾字母)及英語的god亦源於跋伽。吠陀時代的跋伽是阿底提耶众神之一,司財富與婚姻。梨俱吠陀中記載他將善意與命運分配給人類的監督者。濕婆創造的一個偉大武士Virabhadra曾將跋伽刺盲。Bhaga一詞在印度語中衍生出「Bhagaban」和「Bhagya」,分別表示神與命運。 B B.

新!!: 吠陀和跋伽 · 查看更多 »

鸯耆罗仙人

鴦耆羅斯 (अंगिरस्,Angiras),梵天三子,生主之一。他協助父親梵天創造世界,因而獲得了神聖的光之力,擁有極大的神通。之後鴦耆羅斯與配偶蘇魯帕(Surupa)生下優塔娑耶(Utathya)、薩婆多那(Samvartana)與祭主仙人,另外也娶了弟弟達剎的女兒法墨蒂(Smriti)與濕陀(Svadha),一共有十四位子女(七男七女)。相傳他與仙人阿闥婆(Atharvan)一同編著了四大吠陀經的第四部阿闥婆吠陀,漢譯禳災明論,內容多是神秘巫術與吉兇咒語,但也涉及科學思想,是古印度醫學之起源。鴦耆羅斯的後裔──德羅納與其子馬嘶皆為俱盧族的大將。.

新!!: 吠陀和鸯耆罗仙人 · 查看更多 »

龍樹

龍樹(天城文:नागार्जुन,,泰盧固文:నాగార్జున,නාගර්ජුන,,一稱為龍猛、龍勝,音譯為那嘎呵朱訥,舊譯為那伽閼剌樹那、那伽阿順那)是佛教僧侶、大乘佛教論師,大约生活在公元2世紀,出生於南印度,於說一切有部中出家,在佛教史上具崇高地位,許多人認為他是釋迦牟尼佛之後,大乘佛教中最重要的論師,相傳為證得初地《大唐西域記》卷8:「時南印度那伽閼剌樹那菩薩(唐言龍猛。舊譯曰龍樹,非也),幼傳雅譽,長擅高名,捨離欲愛,出家修學,深究妙理,位登初地。」果位之菩薩。其著作甚多,有「千部論主」的稱譽,其中以《中論》及《大智度論》最為著稱。 龍樹廣泛影響了大乘佛教各宗派,中觀派以他為創始者,瑜伽行唯識學派與如來藏學派也多以他的著作來證明本身宗義的正確。在漢傳佛教中享有「八宗共祖」的稱號。在藏傳佛教中,與其大弟子提婆(亦名聖天)同被列入為佛教的二勝六莊嚴之一。密宗也以他為傳承上師之一,列名八十四大成就者中。在中國,一些道教流派由於受到佛教禪宗、密宗的影響,也尊龍樹為神靈,尊稱其為「龍樹大醫王」、「衛國金剛龍樹王」,如閭山派。.

新!!: 吠陀和龍樹 · 查看更多 »

迦楼罗

迦楼罗(天城体:गरुड,轉寫:garuḍa),汉译大鹏金翅鸟或金翅鸟,印度神话中的一种巨鸟,是主神毗湿奴的坐骑。佛教吸收此鸟为天龙八部之一,其形象随佛教传入东亚,在中亚和南西伯利亚受到藏传佛教影响的地区也存在此鸟的神话。.

新!!: 吠陀和迦楼罗 · 查看更多 »

舍地·賽·巴巴

舍地·賽·巴巴(शिर्डीचे श्री साईबाबा,شردی سائیں بابا,Shirdi Sai Baba 或Sai Baba of Shirdi,),又譯為希尔地·赛·峇峇,簡稱賽峇峇、或賽巴巴,生於印度,是印度教上師、瑜伽士與伊斯蘭教聖人。.

新!!: 吠陀和舍地·賽·巴巴 · 查看更多 »

阿帕斯檀跋

阿帕斯檀跋(印地語:आपस्तंब;英語:Āpastamba),古印度几何学家,生活在公元前600年前後,著有《阿帕斯檀跋法经》(Āpastamba Dharmasūtra),是《乔达摩法经》和《达耶那法经》的系统化发展,还著有吠陀仪式需要的几何原理的《绳法经》(或称《数经》)(Śulvasūtra)。 書中记载了勾股定理的一个特殊情况:绳经过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作为边长得到的大正方形是原正方形面积的两倍;并记载了\sqrt的近似值:一个单位增加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一的四分之一,再减去这个四分之一的三十四分之一。这句话相当于说\sqrt≈577/408≈1.4142156862745,给出了相当好的近似值,虽然这个记载可能是抄自其他《绳法经》。 阿帕斯檀跋虽然严格来说算不上一个数学家,但其在数学上有一定的贡献是不可否定的。 A A.

新!!: 吠陀和阿帕斯檀跋 · 查看更多 »

阿修罗 (印度神话)

印度教神話的阿修罗(梵語:असुर),義為大力神,是一群追求力量的神族,與提婆神族對抗,有時被視為暴力之神。.

新!!: 吠陀和阿修罗 (印度神话) · 查看更多 »

阿凡达

《阿凡達》(Avatar)是2009年上映的一部美國科幻史詩式電影,由詹姆斯·卡麥隆撰寫劇本並執導,主要演員有山姆·沃辛頓、柔伊·沙達納、雪歌妮·薇佛、蜜雪兒·羅德里奎茲和史帝芬·朗。電影設定於2154年,當時人類正在南門二恆星系生態茂盛的潘朵拉衛星上開採珍稀礦產難得素。 採礦殖民地的擴張威脅到了當地部落纳美人的生存:納美人是土生土長於潘多拉星球上的有感知智慧能力的類人種族。電影的標題「阿凡達」,指的是經過基因改造而能為部分人類所控制的納美人身體,人類使用他們來同潘朵拉星上的原住民展開交流。 阿凡達的開發始於1994年,卡梅隆當時為這部電影撰寫了80頁的劇本論述。柯麥隆原計劃在1997年的《鐵達尼號》攝製完成後就開始製作這部電影,並打算在1999年上映,但最終未能如愿。柯麥隆解釋說,當時的技術手段還不足以表現出他想像的電影場景。為電影中的外星人創造語言的工作開始於2005年夏天,柯麥隆也在2006年初開始發展劇本及其虛構世界。 官方公佈的《阿凡達》製作費為2.37億美元。其餘的估計則認為電影製作大概花費了2.8至3.1億美元,另外投入1.5億美元到市場的宣傳營銷上。在發行上,這部電影不僅使用了傳統的2D放映格式,還使用了包括RealD 3D、Dolby 3D、XpanD 3D和IMAX 3D在內的多種3D格式,乃至4D格式。因為在3D視野和立体视觉製片上有著諸多創新,這部電影被譽為電影製片技術上的一大突破。因為這部電影,爾後所有好萊塢動作片都使用了3D拍攝技術,之後,3D放映版本也開始遍及全世界幾乎所有的首輪戲院。 2009年12月10日,《阿凡達》在倫敦舉行了預映,12月16日開始全球上映,北美地區則在12月18日上映。上映後,電影好評如潮,實現了商業成功。在上映期間,這部電影打破了不少票房記錄,成為了有史以來北美(不考慮通貨膨脹)乃至全球票房收入最高的電影,超過了保持這一紀錄12年之久的《鐵達尼號》。《阿凡達》還是首部票房收入超過20億美元的電影。隨著電影的成功,卡麥隆表示將會繼續拍攝續集。《阿凡達》入圍9項奧斯卡獎提名,其中包括最佳影片獎和最佳導演獎。.

新!!: 吠陀和阿凡达 · 查看更多 »

阿維斯陀語

阿維斯陀語(Avestan)是一種古老的印歐語言,屬於伊朗語支的東伊朗語,亦是波斯古經《阿維斯陀》成書時所使用的語言。「阿維斯陀」一詞與印度的「吠陀」相似,所以有語言學家認為這是伊朗語族與印度諸語相近的一個歷史印證。.

新!!: 吠陀和阿維斯陀語 · 查看更多 »

阿闍黎

阿闍黎〈梵文IAST:ācārya; Sanskrit:आचार्य;巴利文:acariya〉,佛教與印度教術語,又譯為闍梨、阿闍梨、阿奢梨、阿舍梨、阿祗利、阿遮利、阿遮梨夜、阿遮梨耶、阿查里亞,意譯為軌範師、正行、悅眾、應可行、應供養、教授、傳授、智德、智賢。意思是「用其智慧與道德教授弟子,使之行為端正合宜,而自身又堪為弟子楷模之師」,故又稱導師或上師。 原為婆羅門教中婆羅門教授吠陀祭典規矩與儀式之師。後為佛教採用,作為佛教徒對其師長的尊稱,與和尚、喇嘛意義相近。 密宗與真言宗多以阿闍黎作為上師與傳授密教儀軌者的名號,而漢傳佛教則較少使用這個名稱。 藏傳佛教中,十分禮敬阿闍黎,敬阿闍黎即是敬佛。同样,若谤阿闍黎即是谤佛。在密宗一些典籍稱釋迦文佛為「阿闍黎」,意思一如漢人的「本師釋迦牟尼佛」之意。.

新!!: 吠陀和阿闍黎 · 查看更多 »

阿闼婆吠陀

《阿闥婆吠陀》(अथर्ववेद;.

新!!: 吠陀和阿闼婆吠陀 · 查看更多 »

閻摩

閻摩(यम,IAST:),又譯為琰魔、閻魔、夜摩、剡魔、焰摩,尊稱為閻魔羅闍(羅闍,即大王之意。天城體यमराज,IAST:)、閻魔大王、夜摩天王,印度神話中的死神,在《梨俱吠陀》中,他是第一個經歷死亡的人類,因此掌握了死亡的力量。稍後,他成為居住在天界的神明,掌管夜摩天,大乘佛教將他列為十二天之一。 根據吠陀的記載,閻摩是第一個死亡,到達天界樂土的凡人,因此,他成為亡靈的統治者,指引亡者靈魂到達天界。但是在之後的記載中,閰摩慢慢被認為是死亡之神。他也被認為是南方的守護神,掌管正義與法律。 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被認為是掌管地獄刑罰的神明,華人尊稱其為閻魔羅闍大王,簡稱閻羅王、閻王、閻君。其實「羅闍」即「大王」之意,應稱為閻魔大王才對。.

新!!: 吠陀和閻摩 · 查看更多 »

藏傳密宗

藏傳密宗(),佛教宗派之一,是流傳在西藏地區的密宗派別,來自印度佛教。它始於蓮花生與寂護,藏傳佛教的四大宗派都有自己的密宗傳承。它包含了四部密續(事續、行續、瑜伽續、無上瑜伽續),但是以無上瑜伽續為主,又可分成舊譯派的大圓滿傳承,與新譯派的大手印,形成兩大主流。.

新!!: 吠陀和藏傳密宗 · 查看更多 »

那伽

那伽(梵語:,IAST:Nāga)是印度神話中的蛇神。這種生物的外表類似巨大的蛇,有一個頭或多個頭;其形像在婆羅門教、印度教和佛教經典中常有出現。但是這個詞的用法並不十分嚴格,它有時也被用來指代大象 或真正的蛇,尤其是眼鏡王蛇和印度眼鏡蛇(眼鏡蛇在印地語中的讀音就是“納格”)。另外,雌性的那伽被叫做“那吉”。在佛教向來吸納印度教神話,那加被引進中國時,與中國傳說中的龍混同,後來漢傳佛教視為天龍八部之一,直稱那伽為龍、神龍。.

新!!: 吠陀和那伽 · 查看更多 »

那洛巴

那洛巴(Nāropadā或,),生於孟加拉地區,佛教僧侶,曾居於那爛陀寺。是一名密教上師與大成就者,其密法經馬爾巴及阿底峽傳入西藏,形成那洛六法傳承。西藏噶舉派傳承源自於他。.

新!!: 吠陀和那洛巴 · 查看更多 »

铁器时代

铁器时代是考古學上继青铜时代之后的一个人类社会发展时代。这是在实际上所说的铁器时代是指的早期阶段,在晚期各国都已经进入了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也就多以各国的朝代来称呼其时代。当时人們已能冶铁和製造鐵器作为生产工具。其與之前時代的主要區別在於農業發展,宗教信仰與文化模式。 鐵器時代是在三時代系統中最後的主要時期,三時代系統是丹麥考古學家克里斯蒂安·于恩森·汤姆森在1836年時所提出,共分為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與鐵器時代。。 不同地區進入鐵器時代的時間有所不同,即使同在歐洲,日耳曼地區和羅馬進入鐵器時代的時間亦有所不同。世界上最早进入铁器时代的是赫梯王国,大约在公元前十四世纪年左右。中国在春秋(公元前五世纪)末年,大部分地区已使用铁器。 雖然各地區進鐵器時代的時間不盡相同,亦難以以準確的年份標示,但鐵器時代與之前時代的區別仍是十分明顯的。鐵器時代是指已經能運用很複雜的金屬加工來生産鐵器。鐵的硬度,高熔點與鐵礦的高蘊含量,使得鐵相對青銅來說來得便宜及可在各方面運用,所以其需求很快便遠超青銅。 在美洲及大洋洲的鐵器時代並不是發展自青銅器時代,因為鐵的運用是由歐洲探險家傳入的。.

新!!: 吠陀和铁器时代 · 查看更多 »

蔑戾车

蔑戾車(म्लेच्छ,,意為不信吠陀的、野蠻人、蠻族),又譯為彌利車、彌離車、蜜利車、篾隸車、畢栗車,意譯為邊地,指古印度非雅利安种族和外國血統的人,可能是指印度河文明原居民。 這字用來形容非雅利安人与不熟悉雅利安文化的人(原本表示粗野和外國人難以理解的語言,後擴大至可憐蟲,罪孽深重的人、野蠻),在阿育王詔書也有提到他們,叫melluha。蔑戾车后来也指不信仰印度教的人與飲酒和食牛肉、洋蔥和大蒜的人,包括穆斯林。 蔑戾车可以指任何正在遵循不同於吠陀教義信仰的人。阿薩姆邦的一些土著統治者在印度歷史上被稱為Mlechhas。 比魯尼指出在中世紀印度,外國人被視為“不清潔”或“Mleccha”,印度教徒被禁止與他們有任何社會接觸或婚姻。 被视同蔑戾车的外国人有塞种人、希腊人、貴霜人、嚈噠人、阿拉伯人、突厥人和阿富汗人等等。.

新!!: 吠陀和蔑戾车 · 查看更多 »

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शाक्यमुनि,,意為「釋迦族之聖者」),姓喬達摩,名悉達多(公元前566年-公元前486年,Siddhāttha Gotama;Siddhārtha Gautama),古印度著名思想家,佛教創始人,尊稱释迦牟尼佛,出生於今尼泊爾南部。被尊稱為佛陀(、意為「覺悟者」)、世尊(释尊)等;通稱釋迦如來、釋迦文佛、釋迦佛,从明朝开始,漢地還尊稱他為如來佛祖,或稱佛祖,即「佛教之創祖」,簡稱如來佛。清代的滿人則稱之為佛爺。在中國民間信仰中,被神化而視為至高神明,故在一般道教、民間信仰之廟宇也往往設有大雄寶殿供奉之,甚至是三寶殿,供奉含有釋迦牟尼佛之三寶佛及菩薩、羅漢、祖師等;然而在佛教中,神属于六道众生中的天眾,释迦牟尼佛是已经解脫出離六道輪迴的圓滿智者。.

新!!: 吠陀和释迦牟尼 · 查看更多 »

臍輪

臍輪(梵語:मणिपूर、,意謂「寶石之城」)是印度教傳統的第三個主要脈輪。也是道教下丹田的别.

新!!: 吠陀和臍輪 · 查看更多 »

長部 (佛經)

《长部》(巴利文:),又称《长尼伽耶》,为《巴利文大藏经》中经藏的组成部分,南传上座部佛教典籍。 其分为三品:《戒蕴品》、《大品》和《波梨品》,共有34部佛经。 与其对应的北传佛教典籍内容为《长阿含经》。.

新!!: 吠陀和長部 (佛經) · 查看更多 »

雪山神女

雪山神女(梵语:पार्वती Pārvatī,字面意思是山的女儿;音為帕爾瓦蒂,又古名:umapati;音為烏摩缽底),又稱為烏摩天妃或大自在天妃,印度教女神,恆河女神的姐姐。主神濕婆的妻子。.

新!!: 吠陀和雪山神女 · 查看更多 »

耶斯迦

耶斯迦(梵語:यास्कः)是先於波你尼的梵語语法学家(公元前六-五世紀,依據喬治敦大學的 Shukla 考證)。他的著名著作是《尼禄多》,處理詞的詞源、詞法范疇和語義。他被認為繼承了 ,在他的文本中提到過這位更老的文法家和吠陀評注者。他有時被稱為 (.

新!!: 吠陀和耶斯迦 · 查看更多 »

陀罗尼

羅尼(天城文: धारणी,),意譯為「真言」、「總持」、「持明」、「咒語」、「密語」。主要以梵文字母及句子構成。佛教用语,源自古印度语,汉译后经常出现于佛教经典中。佛教徒持誦真言往往是七次或七的倍數次,如四十九次、七十七次等,在印度,最早的真言是婆羅門祭拜時的吠陀贊歌。.

新!!: 吠陀和陀罗尼 · 查看更多 »

陀湿多

湿多(天城体:त्वष्टृ,IAST:Tvaṣṭr)吠陀和早期婆罗门教中的一个重要神祇,司工艺与创造之神。中文有时根据职能译其名为“大匠”、“工巧神”。 陀湿多在梨俱吠陀中共被提到65次。该神的功能与生主、普善、巧妙天等神有重叠之处,常被联在一起赞颂或等同起来(后来陀湿多也有了“生主”称号)。颂歌说,陀湿多手持一柄铁斧,为天神制造种种宝物。因陀罗的金刚杵是他造的。众神饮苏摩汁的杯子也是他造的(根据阿闼婆吠陀,他还是负责看管苏摩者)。天神们的战车也是他造的,于是他又被称为“战车制造者”(rathakāra)。祭主仙人的斧子也是他所铸。陀湿多还制造了人类和一切动物的身体外形,所以得到别名“造形象者”。他给人类带来财富、农作物种子和子女;人们向他求子,并称其为“胎藏主”(garbhapati)。陀湿多能创造和改变一切事物的形象,颂歌称他有一双“无所不能的妙手”。 陀湿多在后期的神话体系中被列入阿底提耶,作为阿底提的众子之一。较早的梨俱吠陀中则没有这种说法。他有一子一女,子名“三头者”(Triśiras,别名万相),女名娑朗由。史诗《摩诃婆罗多》中说,三头者(万相)是陀湿多出于对因陀罗的憎恨而造出来的,有三个脑袋,一生下来就修大苦行。因陀罗非常害怕这个孩子会取代他的地位,于是将他杀害。陀湿多大怒,创造了大怪物弗栗多,要它杀死因陀罗。由此引出了著名的友邻王统治天庭的故事。又说,陀湿多憎恨因陀罗的原因是后者经常偷喝由陀湿多保管的苏摩。至于娑朗由,她嫁给了太阳神毗婆薮,生了双马童和阎摩、閻蜜。.

新!!: 吠陀和陀湿多 · 查看更多 »

Unicode字符平面映射

前的Unicode字元分為17組編排,每組稱為平面(Plane),而每平面擁有65536(即216)個代碼點。然而目前只用了少數平面。 要有更詳細的描述,請參閱:基本多文種平面與補充平面。.

新!!: 吠陀和Unicode字符平面映射 · 查看更多 »

Upaveda

#重定向 吠陀.

新!!: 吠陀和Upaveda · 查看更多 »

投山仙人

投山仙人(天城体:अगस्त्य)印度神话中最有威力的仙人之一。在印度天文学与占星术中,他代表南极老人星。.

新!!: 吠陀和投山仙人 · 查看更多 »

柯特拉维

柯特拉维(Kottravey),印度达罗毗荼人神话中的狩猎女神,毗湿奴之妹,主要在狩猎部落中受到崇拜,后来在印度教神话中逐渐与难近母(Durga)-湿婆(Siva)之妻结合为一体。柯特拉维性情嗜血残暴,她的形象是一位站立在水牛头上,头上插着蛇形月牙饰物,身披兽皮(象皮和虎皮),配戴贝壳、圆盘,手拿利剑的女人。祭祀她的仪式具有狂欢和自戕行为。.

新!!: 吠陀和柯特拉维 · 查看更多 »

梨俱吠陀

《梨俱吠陀》(ऋग्वेद 全名《梨俱吠陀本集》,是由 “歌颂”和 “知识”两个词根构成的复合词),漢譯名稱為《歌詠明論》,是吠陀经中最早出現的一卷,成文於公元前16世纪到前11世纪,是除了赫梯语的文献外,在印欧语系语言中最古老的书籍。与其他文明的古老文献不同,它是以口传方式保存下来的。.

新!!: 吠陀和梨俱吠陀 · 查看更多 »

梵(ब्रह्मन्,),印度宗教概念,源於自祭祀儀式所得的神秘力量,指宇宙的超越本體和終極實在,現世相對來說則只是不真的現象。又如:梵心(清净之心)、梵志(以清静为志)、梵门(清净的法门)、梵事(清净的法事)。.

新!!: 吠陀和梵 · 查看更多 »

梵天

梵天(梵文:ब्रह्मा,Brahmā),原為古印度的祈禱神,現印度教的創造之神,與毗濕奴、濕婆並稱三主神。他的坐騎為孔雀(或天鵝),配偶為智慧女神辯才天女,故梵天也常被認為是智慧之神。全印度幾萬座印度教寺廟中供奉梵天的寺廟卻極為少見,現存最有名的專門供奉梵天的地方位在拉賈斯坦邦城鎮普斯赫卡尔,其他各地印度教徒大多供奉濕婆和毗濕奴。 佛教也將梵天吸納為護法神之一,在南传佛教的東南亞,尤其泰國,得到很大的發揮,華人稱之為四面佛/四面神,據說有保佑人間富貴吉祥的功能,在東南亞有非常多信眾。.

新!!: 吠陀和梵天 · 查看更多 »

梵书

梵书(天城体:ब्राह्मण,IAST:)是古印度的一种宗教文献。它的名称来自于词根bṛh,“增长,变大”。参考同源词:梵(brahman),婆罗门(brāhmaṇa),梵天(brahmā)。.

新!!: 吠陀和梵书 · 查看更多 »

梵語語法

梵語文法的主要特征是複雜的動詞系統,豐富的名詞詞尾變化,和廣泛使用了合成名詞。梵語文法由梵語文法家在兩千年多來研習和編撰著。.

新!!: 吠陀和梵語語法 · 查看更多 »

梵语

梵语(संस्कृता वाक्,,簡稱संस्कृतम्,)是印欧语系的印度-伊朗語族的印度-雅利安语支的一种语言,是印歐語系最古老的語言之一。和拉丁語一樣,梵語已經成為一種屬於學術和宗教的專門用語。 印度教經典《吠陀經》即用梵文寫成。其語法和發音均視作一種宗教儀規而得以絲毫不差地保存下來。19世紀時梵語成為重構印歐諸語言的關鍵語種。古印度相信梵文是由梵天發明。.

新!!: 吠陀和梵语 · 查看更多 »

森林书

森林书(天城体:आरण्यक,IAST:ārayaka,字面意思为“森林之书”,音译为“阿兰若书”)是古印度的一种宗教文献。它用古典梵语的早期形式写成,是广义的吠陀文献之一。 按照传统说法,森林书是年事已高的婆罗门或刹帝利贤人在隐居于森林时写的。“老年人……他们在森林里不能从事精细的祭祀……沉思就就作为一种优良的仪式逐渐开始代替了祭礼”。也就是说,森林书是已经无法进行婆罗门教复杂的祭祀仪式的隐居学者写出来的宗教和哲学著作。甚至认为,年轻人读森林书是有害的。据说森林书只能由隐士们在森林里传授。 通常认为森林书写于梵书编成之后,是梵书的续编。森林书较少涉及举行祭祀的具体方法,却发展了祭祀理论中的神秘主义。由于森林书的内容与其后的奥义书并无判然分别、只是更趋神秘主义,现在有些学者认为现存的森林书是人为制造出来的,之所以划出森林书这个名目,只是为了使吠陀典籍的四种形式(吠陀本集,梵书,森林书,奥义书)和婆罗门教的人生四行期(梵行期,家居期,林栖期,遁世期)相一致。实际上,有一些奥义书被包含在森林书之内;如爱达罗氏奥义书是由爱达罗氏森林书的第4、5、6章组成,而鹧鸪氏奥义书是由鹧鸪氏森林书的第7、8、9章组成。至于森林书本身,它们也可以是其前的梵书的一部分。如百道梵书的第14章组成广森林书,而广森林书的后6节又组成广林奥义书。 理论上,每一部吠陀本集都应该有自己的森林书,但属于阿闼婆吠陀的森林书现在已全部失传。现存的森林书只有很少几部:.

新!!: 吠陀和森林书 · 查看更多 »

業報 (印度教)

業力觀是構成印度教理想主義中的主要部份,印度教中,業力是解釋邪惡問題的主要方向,而和佛教及耆那教不同,印度教中的神對於業力有特定角色。根據印度古典梵文史詩《摩诃婆罗多》記載,主角阿周那(梵文:अर्जुन, arjuna)在準備參與一場戰事前,得知有他自己的家屬成員加入了敵方陣營,因而有放棄參戰的打算。但阿周那的戰車御者,即是印度教中最崇高的黑天(天城文:कृष्ण)解釋責任的觀念,使阿周那明白到自己肩負參戰的責任。 業力是指行為或廣義地包含因果關係。業力不同命運,人在自由的情況下所做的決定會影響將來的命運,根據《吠陀經》,如果我們播種善因,將結善果。業力就是泛指今生及前生所有行為及伴隨行為而起的反應,凡此種種行為結果都會決定我們的將來,但業力並不一定會即時顯現,也有可能會經過積累,在今生或來生遇上特殊的條件時才顯現。 印度教認為,業力是非個人及形而上的法則,人神也沒有改變這個法則的能力,而業力也不是懲罰或獎賞,只是自然的法則。 印度教的業,分為潛伏業與隨伴業,共同組成印度教的業報模型。.

新!!: 吠陀和業報 (印度教) · 查看更多 »

機動戰士高達00 角色列表

機動戰士GUNDAM 00 角色列表為日本動畫《機動戰士GUNDAM 00》及其外傳登場的角色。.

新!!: 吠陀和機動戰士高達00 角色列表 · 查看更多 »

機動戰士GUNDAM 00 登場國家及組織列表

本條目記錄《機動戰士GUNDAM 00》及其外傳中登場的國家及組織。.

新!!: 吠陀和機動戰士GUNDAM 00 登場國家及組織列表 · 查看更多 »

機動戰士GUNDAM 00世界觀及設定

本條目介紹動畫《機動戰士GUNDAM 00》及其外傳中出現的名詞。.

新!!: 吠陀和機動戰士GUNDAM 00世界觀及設定 · 查看更多 »

殉葬

殉葬又稱陪葬,是指以器物、畜牲甚至活人陪同死者葬入墓穴,以保證死者亡魂的冥福。以活人陪葬,是古代喪葬常有的習俗。 另外,中國古代也有賜已死之人陪葬帝王、貴族、尊親屬等的風俗,這多半是一種褒揚死者的作法。.

新!!: 吠陀和殉葬 · 查看更多 »

比伯軍曹寂寞芳心俱樂部

《佩珀中士的寂寞之心俱乐部乐队》(Sgt.,以下简称《佩珀中士》)是英国摇滚乐队披头士的第8张录音室专辑,1967年5月26日在英国发行,6月2日在美国发行。该专辑发行后迅速获得巨大的商业成功,在英美两国分别夺得27周和15周的周榜冠军。同时这张专辑也因富于启发意义的创编、制作和插图设计,在流行音乐与严肃音乐之间的桥梁作用,以及从音乐角度对于婴儿潮一代和60年代反文化的集中反映而获得乐评界广泛好评。这张专辑在1968年揽获四项格莱美奖,其中包括年度专辑奖。《佩珀中士》是首张获此殊荣的摇滚专辑。 1966年8月,披头士乐队宣布永久终止巡回演出并开始了3个月的休假。该年的11月,在返回伦敦的航班途中,保罗·麦卡特尼突发奇想。他打算写一首有关爱德华时代军乐队的歌。这最终促成了本张专辑的概念。专辑的制作11月24日在阿比路二号录音室拉开序幕。乐队一开始录制了两首受他们童年经历启发而创作的歌,《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以及《Penny Lane》。不过由于唱片公司方面的要求,这两首歌后来以双A面单曲形式发行,并没有收录入专辑中。 1967年2月,在录制完《Sgt.

新!!: 吠陀和比伯軍曹寂寞芳心俱樂部 · 查看更多 »

比较神话学

比较神话学是将不同文化的神话进行比较以找出它们共同的主题和特点。Littleton, p. 32比较神话学服务于多种学术目的,如学者利用不同神话之间的关系去追溯宗教和文化的发展,提出不同文化中的神话的共同起源,以及支持多种心理理论。.

新!!: 吠陀和比较神话学 · 查看更多 »

沙克達教

沙克達教(शाक्तं,;字面意义为“力量之教条”或“女神之教条”,也有能量之意),又譯為颯刻曇系、夏克提派、提毗派,是印度教的一个支派,专于崇拜沙克提或提毗——印度教的圣母——作为绝对的,终极的神格。该派别同湿婆派、毗湿奴派并立为印度教三大派。在漢語中,又被譯為性力派。 沙克達教认为提毗(字面意思为“女神”)是至高大梵天本身,“独一无二”,具有其他所有神的形式,无论其是女性或男性,都被认为是她的各种各样的显圣。在该派的哲学和实践的细节上,提毗派模仿了湿婆派。然而“沙克達教徒”(शक्त,),即提毗派的践行者,大多或全部专注于崇拜沙克提为至高之神的多变的女性一面。湿婆,神的男性一面,仅被认为是超越物质世界的,而其崇拜通常被降低到辅助角色。Subramuniyaswami, p.1211.

新!!: 吠陀和沙克達教 · 查看更多 »

波斯古经

《波斯古經》,也译作《阿維斯陀》、《阿維斯塔》,是瑣羅亞斯德教(祆教)的經典,當中最古老的部份可追溯至公元前1323年。 教義概括為神學上的一元論和哲學上的二元論。認為宇宙初期有善惡兩種神,善神為阿胡拉·瑪茲達,意思為智慧之主、光明、生命、創造、善行、美德、秩序、真理的化身。惡神為安格拉曼鈕,是黑暗、死亡、破壞、謊言、惡行的化身。最後善神擊敗惡神,成為世界唯一存在的主宰。 传世者有两种版本,其一《阿维斯陀》(Avesta),以阿维斯陀文形成,为祈祷文汇集,以阿维斯陀文字书就。时至今日,琐罗亚斯德教神职人员祈祷时亦颂之。其二,《曾德·阿维斯陀》(Zend·Avesta,即《阿维斯陀注释本》),内容与前者基本相同,编排有所不同,旨在供研究,而非诵读。此版本分为卷、章、节,附有“注释”。《曾德·阿维斯陀》以中古波斯文形成,并非以阿维斯陀文字母,而是以巴列维文字母书就。 《阿维斯陀》的古文内容庞杂,约三十五万字,写在约一万两千张羊皮上,编成于公元前四世纪,亚历山大大帝征伐波斯遭焚,仅存一卷。安息王朝时期重新搜集、整理,萨珊王朝时期始告完成(公元三世纪),辑为二十一卷,分为五部分: 《温迪达德》(Vendidad),为中古波斯文“Videvdat”之误读,来自阿维斯陀文“Vi devo datem”,意即“降德弗文典”(又做驱魔书,降魔书),为律法和戒律汇集,其意旨在于:相符邪恶和魔怪(德弗)、确立义。采取查拉图什特拉(琐罗亚斯德)与至高神阿胡拉·玛兹达对话的形式,其内容设计仪典的纯正、赎罪、种种戒律以及神话。共二十二章。 《维斯配雷德》(Vispered),中古波斯文“维斯普拉特”,来自阿维斯陀文“Visporatavo”,意即“一切统御者”,即“一切善者的守护者”,为祈祷颂歌,通常为二十四章,其内容与《耶斯那》相近。 《耶斯那》(Yasna),来自阿维斯陀文“ias”,意即“诵读”、“敬拜”,其内容包括献祭和祈祷时所用祷词、对神之赞颂和吁求。共七十二章,其中十七章属《伽泰》(被视为阿维斯陀中最古老的的部分)。 《耶什特》(Yashts),意即“崇拜”、“赞颂”,来自阿维斯陀文“ias”,为赞颂之歌,共二十二歌。每一首歌为对一神而发,包容众多神话内容。 《库尔达》(Khurda),包容祈祷词,其中部分以中古波斯文形成,《库尔达》通常包括《耶什特》。 波斯古經除了記述伊朗的宗教神話、讚歌、禮儀、戒律外,還包括其民族起源、歷史、民間傳說、英雄史詩等內容;波斯宗教中對天使、魔鬼的描述以及其末世觀念和末日審判等之說,無疑都對當時的猶太教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後來更為基督教所繼承。 现在所流行的版本并非完整的古老全文,约为古卷的1/3,根据后来琐罗亚斯德教的传说,其中的佚失主要是因为亚历山大大帝在攻破古波斯后,对其文化的破坏所致。.

新!!: 吠陀和波斯古经 · 查看更多 »

法 (印度哲學)

法,直译为世间万法、音译为达摩(धर्म,,धम्म,)是在印度的哲學和宗教中極其重要的一個含義多變的術語。 在傳統印度社會中,法在歷史上已經指稱了各種思想,比如吠陀儀式,道德指導、種姓制度和民法與刑法。它的最常用含義附屬著兩個基本思想: 社會生活應當通過良好定義或良好調控的等級(varna)來組織,而在某等級內的個人的生活應當組織成確定的階段(ashrama,參見 dharmasastra)。 依據各種印度宗教,比如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和錫克教,如法生活的人更快趨向解脫(dharma yukam, moksha 或 nirvana)。而不如法(adharma)意味著違背人性或不道德的。 佛教創始人佛陀及耆那教創始人大雄的教導和學說,也使用法這個術語。在佛教哲學中,法還是含義為現象的術語。.

新!!: 吠陀和法 (印度哲學) · 查看更多 »

淨土宗

淨土宗,簡稱淨宗、蓮宗、佛土宗等,汉传佛教十宗之一。根源於大乘佛教淨土信仰,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之法门而得名的一個宗派。 净土宗与禅宗是对中国汉传佛教影响最大的两个支派,其影响深远,自唐代创立后流传于中國、韓國、越南等地,至今不衰,其“净土崇拜”的观念对民间宗教白莲教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与禅宗一样,净土宗的历史渊源传自古印度佛教,不过,在古印度净土信仰和念佛法门并未成为一个专门宗派。在中国的佛经翻译事业中,来自古印度的佛教经典中有近百种佛经专门或者兼带谈到净土念佛法门。净土法门在中国起步于汉晋时代的东林寺之慧遠大师,始于北魏曇鸞,经唐代善导法师发扬光大。东林寺、玄中寺、香積寺等被奉為淨土宗祖庭。日本淨土宗的總本山在知恩院。.

新!!: 吠陀和淨土宗 · 查看更多 »

湿婆

濕婆(梵文:शिव,),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與梵天、毗濕奴並稱。濕婆是毀滅之神,印度哲學中「毀滅」有「再生」的含義,故也担当创造(转化)的职能,由吠陀時代的天神樓陀羅演變而成。 是印度人最為敬畏的神之一,其教派(濕婆派)信徒奉其為最高神,有地、水、火、風、空、日、月、祭祀8種化身。 在印度教中,濕婆被視為世界最高位的神,是宇宙世界的創造者。 此神被吸收入佛教後,成為居住在色究竟天(Akanistha,阿迦膩吒天)的聖者,在大乘佛教中,更被視為是位居法雲地的聖者。有些佛經中稱其為大自在天(Maheśvara,摩--首羅),住色界之頂,為三千界之主。後來成為密教護法神之中的大黑天(Mahākāla,摩訶迦羅)。.

新!!: 吠陀和湿婆 · 查看更多 »

湿婆头

湿婆头(英语:Head of Shiva)是一个诞生于占婆时期的砂岩雕塑艺术作品。湿婆头创作于10世纪左右的越南中部地区一带,使用砂岩制作。其高约40厘米,宽约21.9厘米,长约44.5厘米。由于湿婆是婆羅門三大主神之一,与梵天、毗湿奴并称三主神,被视为世界最高位的神,是创世三神之一,同时也是湿婆派信徒所信仰的地位最高的神,所以如湿婆头这种类型的砂岩雕塑是占婆时期位于越南中部和南部地区的印度教寺庙的一个常有的装饰。.

新!!: 吠陀和湿婆头 · 查看更多 »

潘季納德河

潘季納德河(英語:Panjnad River;烏爾都語/旁遮普:پنجند,旁遮普古木基文:ਪੰਜਨਦ),位於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是印度河左岸的一條支流。「潘季納德」原文意指「五條河流」(panj=五;nadi=河),也就是旁遮普地區的五條大河——傑赫勒姆河、奇納布河、拉維河、比亞斯河與薩特萊傑河,它是這五條大河滙集後的最終河段。傑赫勒姆河與拉維河先後注入傑納布河,比亞斯河注入薩特萊傑河,傑納布河再與薩特萊傑河滙集於巴哈瓦爾布爾縣烏杰北邊約16公里處,形成潘季納德河。潘季納德河向西南流至穆扎法爾格爾縣西南邊約15公里處注入印度河。 印度河也有「七河」(薩特納德,Satnad;sat=七)的說法,傳統上指的是印度河本身、旁遮普地區「五河」,再加上古代吠陀經典述及而現已枯竭的薩拉斯瓦蒂河。當代亦有人以喀布爾河取代薩拉斯瓦蒂河在七河中的角色。 Category:印度河水系 Category:巴基斯坦河流 Category:旁遮普省地理.

新!!: 吠陀和潘季納德河 · 查看更多 »

我 (佛教)

我(आत्मन्,,巴利文:),佛教術語,通常指作為輪迴主體的“自我”。這是古代印度很重視的一個哲學術語,許多不同教派都提出自己的見解,佛教也承襲了這個術語,作出自己的解說。古代漢譯典籍中就將其譯為“我”,不與普通的人稱指代加以區別化,現代常譯為梵我以示區別,也有意譯為主體,或俗稱的靈魂。 在佛教中,輪迴主體的我,稱為人我,而法的自性,稱為法我。對於我的錯誤見解,稱為我見。對於我的執著,稱為我執。.

新!!: 吠陀和我 (佛教) · 查看更多 »

文明

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lis”,有“城市化”和“公民化”的含义,引申为“分工”“合作”,即人们和睦地生活于“社会集团”中的状态,也就是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民族意识、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等。文明拥有更密集的人口聚集地,并且已经开始划分社会阶级,一般有一个统治精英阶层和被统治的城市和农村人口。这些被统治的人群依据分工集中从事农业,采矿,小规模制造以及贸易的行业。文明集中权力,并且将人类对自然的控制力作极大的延伸。 在人类学和考古学中,文明指有人居住,並且有相當程度的文化與經濟的發展之地区,例如两河文明、黄河文明。也可以指文化类似的人群,例如基督教文明、儒家文明。.

新!!: 吠陀和文明 · 查看更多 »

时母

--(天城体:काली,,音译为--或迦利,字面意思是“黑色的”)為印度教的一个重要女神。传统上她被认为是湿婆之妻雪山神女的化身之一,为威力强大的降魔相。迦梨一词也可解释为时间,故中文翻译为时母。在后期的信仰体系中,时母被认为与时间和变化有关,象征着强大和新生。 时母的造型通常为有四只手臂的凶恶女性,全身黑色,身穿兽皮(上身往往赤裸),舌头则伸出口外。她的脖子上挂着一串人头,腰间又系着一圈人手。四只手中有的持武器,有的提着被砍下的头颅。时母的脚下常常踩着她的丈夫湿婆。.

新!!: 吠陀和时母 · 查看更多 »

摩奴法論

《摩奴法論》(मनुस्मृति;中文譯名又作《摩奴法典》,中國學者蔣忠新指出मनुस्मृति(Manusmṛti)即「摩奴傳承」,狹義上專指「法論」)是婆羅門教倫理規範的一部法論,託名由婆羅門教裡的印度人種始祖摩奴所撰,實際寫成年代不詳,現今學者相信大約為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2世紀。本書分十二章,內容涉及禮儀、習俗、教育、道德、法律、宗教、哲學、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等,構建出以四大種姓為基礎的社會模式。本法論出現後,長期成為印度教的法制權威,至近現代仍具有影響力,並被視為研究印度社會的基本文獻。.

新!!: 吠陀和摩奴法論 · 查看更多 »

摩诃婆罗多

《摩訶婆羅多》(महाभारतम्,拉丁字母轉寫:,;),一般梵译(按唐音译)作“摩诃婆罗多”,但也有按今音(现代印度和印度教一般用今音译)译作「瑪哈帕臘達」或“玛哈巴如阿特”的,乃古印度两大著名梵文史詩之一,成書於西元前3世紀至西元5世紀之間,與另一經典《罗摩衍那》齊名。 《摩诃婆罗多》全长74000颂(“”,古印度常用的诗体单位,每颂两行32个音节),此外还有一些散文句,总共有180万个单词,是世界上第三长的史诗,是《罗摩衍那》的四倍。相当《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总合的10倍。世界上只有藏族的史诗《格萨尔王传》和吉尔吉斯族的史诗《玛纳斯》可以与之媲美,如果持续不断地念颂,得两个星期才能念完。 《摩诃婆罗多》对于印度的哲学和宗教有很重要的作用,其中第六章中的《薄伽梵歌》已经成为印度教的经典。 “摩诃婆罗多”意思是“偉大的婆羅多王後裔”,摩訶(Mahā)是偉大的意思,讲述的据说是创立印度王国的婆罗多王後裔的故事,在古代印度以口頭吟誦的方式創作流行,後來流傳到亞洲各國如印尼、柬埔寨、泰國、寮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國度,是亞洲文化的遠古源頭之一。 根據印度民間說法,該史詩的原始作者為广博仙人,抄錄者為象頭神;但因此人可能源自传说,故現今無法考證;而原始故事則一直在民间流行,最早可以上溯到西元前八、九世紀。.

新!!: 吠陀和摩诃婆罗多 · 查看更多 »

擁抱阿瑪

Mātā Amṛtānandamayī Devī (讀作:瑪妲·阿穆瑞達南達瑪依·蔕薇),原名Sudhamani Idamannel,1953年九月27日出生,是印度的靈性導師暨上師,被信眾奉為聖,尊稱她為Amma (讀作:阿瑪),意指「母親」或是「神聖母性能量」。因她不吝給人擁抱,因此也被稱為擁抱阿瑪。.

新!!: 吠陀和擁抱阿瑪 · 查看更多 »

数论 (印度哲学)

数论(天城体:सांख्य,英文转写为Sāṅkhya;,字面意思是“计数”,音译为僧佉)印度哲学的一个派别,被认为是最古老和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佛教称其为“迦毗罗论”或“雨众外道”、“雨际外道”。但数论并不属于早期佛典常提及的六师外道。六师外道为沙门思潮兴起的产物,其共同特点是反对吠陀及其垄断者婆罗门。而数论恰恰相反,它承认吠陀的权威,被视为正统的六派哲学之一(六派哲学分别是最占主流地位的吠檀多和数论、胜论、正理论、弥曼差、瑜伽)。数论的正统性可以从这一点看出来,即早期数论的思想被薄伽梵歌大量引用,而薄伽梵歌是迄今最具影响力的印度哲学著作之一。.

新!!: 吠陀和数论 (印度哲学) · 查看更多 »

教育史

教育史,或教育的历史,是关于系统发展的教学和学习的历史。可以说,从人类的出现开始,每一代人,都通过某种方式将这一代人拥有的价值观,传统,方法和技能传递给下一代。 这种文明的传递被称作文明化,而学习社会价值观和正确行为的过程则叫做社会化。教育课程的历史变迁反映了历史本身,反映了人类的知识,信仰,技能和人类文化 当古老文明的传统习俗和知识变得越来越复杂时,很多技术就从熟练的人那里传授给后人。这些技术包括:畜牧技术,农业技术,食品加工技术,建筑技术,军事技术,等等。 口头传统在没有书面语言的社会中极为重要。 在前工业化时代里,教育是和行政、法律、长途运输与商贸以及宗教等紧密联系的。 正式的学校教育只会在宗教场所或有钱有权的人的住所被提供给少数社会精英。 对孩童的广泛教育只是在最近150到200年出现的(在某些发展中国家甚至只是在近50年)。历史上,有的社会会为年轻人提供特殊的教育及培训,在欧洲和中国尤其如此。这些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神职人员,官员和商人。而大多数手工艺人的学习是在师徒关系中进行的。例如,在19世纪中叶以前,大多数的律师和医生都是这样学习专业知识的。.

新!!: 吠陀和教育史 · 查看更多 »

拿德利

“拿德利”(Ratri或Ratridevi),梵語中黑夜之意,吠陀時代登場的提毗神祇,身穿黑袍,是司职黑夜的女神。她是天父神特尤斯的女兒,曙光女神乌莎斯的姐姐。.

新!!: 吠陀和拿德利 · 查看更多 »

拉瑪那·馬哈希

拉瑪那·馬哈希(Ramana Maharshi,;),是一位印度教上師。他誕生於南印度泰米爾納德邦的,本名是Venkataraman Iyer。1907年,他的一位初代信徒- 始以 Bhagavan Sri Ramana Maharshi 之名稱呼上師,Bhagavan(音譯「薄伽梵」)意指世尊、神;Sri(音譯室利)是對聖人的尊稱,梵文意思是「神聖的」;Ramana 為其本名 Venkataraman(讀作:溫克塔拉曼)的縮寫;而Maharshi的梵文意思則是「偉大的見道者、仙人」。這也是尊者較廣為世人所知的名號。 據聞,拉瑪那在16歲那年(1896年)就已永久消解掉他的了,日後他稱這個事件為開悟。六周之後,拉瑪那離開他在馬杜賴的家,並前往蒂魯瓦納馬萊的聖炬山,終其一生未曾離開Tiruvannamalai.

新!!: 吠陀和拉瑪那·馬哈希 · 查看更多 »

曼特罗

曼特罗(मन्त्र)(咒語),譯為真言、神咒、秘密語,指据称能够“创造变化”的音、音节、词、词组、句子、段落。它们的用途与类型依照与曼特罗相关的学校和哲理而变化。曼特罗起源于印度吠陀传统,后来逐渐成为印度教的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佛教,锡克教和耆那教中也常被用来祈福、消灾、驱魔等。 Category:佛教術語 Category:锡克教 Category:耆那教.

新!!: 吠陀和曼特罗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吠陀本集吠陀經吠陀经韦达经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