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卡尔·李卜克内西

指数 卡尔·李卜克内西

卡尔·李卜克内西(Karl Liebknecht;),德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家、律师,德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李卜克内西生于莱比锡,父亲威廉·李卜克内西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创始人之一。但是,李卜克內西比他的父親更為激進。當他在萊比錫及柏林修讀法學和政治經濟學期間,他就成為了馬克思主義的倡導者。 李卜克內西在1900年5月8日與Julia Paradies結婚。夫婦倆育有兩兒一女。他的妻子於1911年逝世。 李卜克內西是一個活躍的第二國際成員,亦是社会主义青年国际的創始人。 1912年,李卜克內西代表德國社會民主黨左翼当选帝国议会议员。 1919年1月15日,李卜克內西及羅莎·盧森堡被自由軍團的士兵劫持到柏林的伊登旅館,被拷打及盤問了幾個小時後遭到殺害。.

目录

  1. 44 关系: 博利紹伊大街 (彼得格勒島)卡尔卡尔·科尔施反杜林论坑口事变大岛浩奥托·吕勒威廉·李卜克内西不伦瑞克库尔特·图霍夫斯基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弗里德里希斯费尔德中央公墓德國國會大廈德国十一月革命德国共产党德国社会民主党德意志帝国议会保罗·列维凯绥·柯勒惠支国际共产主义联盟(第四国际主义者)社会主义替代 (德国)第二国际約翰·里德 (記者)罗莎·卢森堡广场羅莎·盧森堡莱比锡大学魏瑪共和國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齊美爾瓦爾德會議霍斯特·威塞尔邓发邓颖超自由軍團柏林城市宮柏林洪堡大學恩斯特·台尔曼李卜克内西李卜克內西-盧森堡-紀念活動波茨坦斯巴達克同盟斯巴达克斯主义联盟斯巴达克斯起义政治家办报1月15日

博利紹伊大街 (彼得格勒島)

博利紹伊大街(Большо́й проспе́кт,「大」的意思)是俄羅斯第二大城市聖彼得堡的一條街道,自西南到東北貫穿彼得格勒島。 起始於杜奇科夫橋,與卡緬內島大街相交,最後在卡爾波夫卡運河與醫生大街相連。1918年至1944年間曾被命名為李卜克內西大街,以紀念德國社會主義者卡爾·李卜克內西。 Б.

查看 卡尔·李卜克内西和博利紹伊大街 (彼得格勒島)

卡尔

卡尔(Carl或Karl)可以指:.

查看 卡尔·李卜克内西和卡尔

卡尔·科尔施

卡尔·科尔施(;)是一个德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与卢卡奇·捷尔吉、安东尼奥·葛兰西一样,他被认为是20世纪20年代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奠立基础的主要人物之一。.

查看 卡尔·李卜克内西和卡尔·科尔施

反杜林论

《反杜林论》(Anti-Dühring),原名《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Herrn Eugen Dührings Umwälzung der Wissenschaft),是恩格斯的一部全面总结马克思主义的巨著,以德语写成,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查看 卡尔·李卜克内西和反杜林论

坑口事变

坑口事变,又称肃反社会民主党运动,是指1931年,在中国工农红军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闽西革命根据地执行的一系列肃反行动。.

查看 卡尔·李卜克内西和坑口事变

大岛浩

大岛浩(),日本陆军中將,日本外交官,在二战前和二战期间长期担任日本驻德国大使,是德意日三国同盟的重要推动者之一。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裁定为甲级战犯。.

查看 卡尔·李卜克内西和大岛浩

奥托·吕勒

奥托·吕勒(Otto Rühle,1874年10月23日生于格罗席尔马—1943年6月23日卒于墨西哥)是一名德国马克思主义者,活跃于反对一战和二战的运动,并且与卡尔·李卜克内西、罗莎·卢森堡、弗兰茨·梅林及其他人一起创建了提出革命性的国际主义以反对各国相互杀伐的世界的《国际》(Internationale)杂志,以及1916年的斯巴达克同盟。 斯巴达克同盟站在反对列宁主义的立场上,并受到布尔什维克党人不一致的攻击。尽管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在1919年因为参与德国革命而被刺杀,吕勒仍投身于德国劳工运动左派,同时发展了早期共产主义者对布尔什维主义的批评及早期的反对法西斯主义的立场。吕勒视苏联为与西方的以国家为中心的资本主义有很大相似之处的国家资本主义,以及法西斯主义的一种形式: 他还视列宁主义的党为颠覆沙皇主义的一种适当形式,但终究不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适当形式。正因如此,不论布尔什维克的实际意图如何,不论他们实际上的成就带来比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而非无产阶级革命的更相近之处: 吕勒还是党作为革命组织形式的批判者,声称“革命非党务”,并支持强调工人和士兵委员会的重要性更具的观点。他参与了1921年10月的创建。 在《Anti-Bolshevik Communism》一书中描述吕勒是被多个“官方的”刻画所僵化的德国劳工运动中一个典型的激进派人物;一个被他的劳工运动对列宁主义党派的共产主义以及对资本主义民主和法西斯主义的对抗关系定义的永远的局外人。 吕勒是清除托洛茨基在莫斯科公审期间所受全部指控的Dewey Commission的一员。 吕勒撰写了内容详尽的《》。 1921年他娶了德国犹太人作家、女权主义者和心理学家为妻。.

查看 卡尔·李卜克内西和奥托·吕勒

威廉·李卜克内西

威廉·李卜克内西 (Wilhelm Liebknecht,),生出于德国吉森,逝于柏林,为德国社会主义者,德国社会民主党创始人之一,也是卡尔·李卜克内西的父亲。 Category:德國政治人物 Category:德國社會民主黨黨員 Category:馬爾堡大學校友 Category:吉森大学校友 Category:黑森人.

查看 卡尔·李卜克内西和威廉·李卜克内西

不伦瑞克

布伦瑞克(Braunschweig)是德国下萨克森州东部的一个城市,居民数约为24.5万,是该州继汉诺威后的第二大城市和该州的一个地区中心。1918年该公国大公逊位以前,布伦瑞克是布伦瑞克公国的首都。此后直到1946年,它是布伦瑞克州的州府。1974年布伦瑞克县被撤销之前它是该县的县府。2004年12月31日下萨克森撤销地区级行政区划以前它是布伦瑞克地区的政府驻地。布伦瑞克是布伦瑞克上诉法院的驻地。城市周围的大城市有东北方约26千米远的沃尔夫斯堡、西方约56千米远的汉诺威和东方约80千米远的马格德堡。 布伦瑞克是计划中的汉诺威-布伦瑞克-哥廷根都市地区的组成部分。2006年3月28日德国科学基金联合会授予布伦瑞克2007年德国科学城的名誉。.

查看 卡尔·李卜克内西和不伦瑞克

库尔特·图霍夫斯基

库尔特·图霍夫斯基(Kurt Tucholsky,),生于德国柏林,逝于瑞典哥德堡。他是德国记者、作家,曾用笔名有碧玉房子(Kaspar Hauser)、彼得·潘特(Peter Panter)、提奥巴尔特·老虎(Theobald Tiger)和伊格纳斯·和若贝尔(Ignaz Wrobel)。 图霍夫斯基是魏玛共和国时期最重要的评论家。他致力于时政评论,曾参与出版周报《世界舞台》(Die Weltbühne),以亨利希·海涅的传统自命,抨击社会现状。其作品多为讽刺小品、小剧场剧本、歌词和诗。自我定位为左派民主人士、反战与和平主义者、对当时泛滥于政界、军界和法律界的反民主潮流甚为不满,一再呼吁警惕国家社会主义(即纳粹主义)的危害。.

查看 卡尔·李卜克内西和库尔特·图霍夫斯基

弗里德里希·艾伯特

弗里德里希·艾伯特(Friedrich Ebert,),生于海德堡,德國政治家。魏瑪共和国首任總統。.

查看 卡尔·李卜克内西和弗里德里希·艾伯特

弗里德里希斯费尔德中央公墓

弗里德里希斯费尔德中央公墓(Zentralfriedhof Friedrichsfelde),有时也称为社会主义者纪念碑(Gedenkstätte der Sozialisten),是德国柏林市利希腾贝格区份的一座墓园。这座墓园建于1881年,当时名为柏林弗里德里希斯费尔德市立墓园(Berliner Gemeindefriedhof Friedrichsfelde)。1900年,德国社会民主党(SPD)的创始人威廉·李卜克内西被下葬于此墓园。因此,在此后的几年间,许多德国的反法西斯主义者、社会民主党人、社会党人和共产党人都被安葬于此。1919年,德国共产党(KPD)的创始人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也被下葬于弗里德里希斯费尔德中央公墓。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后,盟军分割占领柏林,位于东柏林的此墓园被划入民主德国境内。此后,民主德国的许多领导人死后也被葬于此墓园,其中包括民主德国首位党总书记瓦尔特·乌布里希和民主德国首任总统威廉·皮克。该墓园已被列入文化遗产管理计划。.

查看 卡尔·李卜克内西和弗里德里希斯费尔德中央公墓

德國國會大廈

德國國會大廈(Reichstagsgebäude,简称Reichstag;官方名称为“帝国國会大厦大会场”,Plenarbereich Reichstagsgebäude)是位于德国首都柏林米特区的一座建筑。1894至1933年间首先是德意志帝国的帝国议会,后来在魏玛共和国时期是共和国议会的议会会址。1933年毀於火焚。二战后遭到废弃,东德在东柏林另建共和国宫以召开人民议会,西德也在波恩以召开联邦议院。1960年代该建筑受到局部翻修,但是直到1990年10月3日两德统一的时候才得到完全恢复,此时根据建筑设计师诺曼·福斯特的方案重建。从1994年开始每五年德国联邦大会在这里选举德國聯邦總統。1999年开始它是德国联邦议院的会址。 德语中Reichstag一词本意为国会,产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现在专指德国国会大厦,而Bundestag则用来表示现在的国会。.

查看 卡尔·李卜克内西和德國國會大廈

德国十一月革命

德國十一月革命(),又称“德国1918年-1919年革命”,是德国在1918年与1919年发生的一连串事件,致使德意志帝國威廉二世政权被推翻以及魏玛共和国的建立。与俄罗斯的二月革命类似,德国革命并非由一个政党领导。同时,类似苏维埃的工人团体亦希望夺权,然而此类事件使得左派分子更分裂,如社会民主党领导的共和政府曾利用右翼的自由军团来镇压同为左翼的斯巴達克同盟。 正如俄罗斯的大革命一般,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的灾难引發了德国革命。德军统帅埃里希·魯登道夫想领导军队在1918年向盟军投降,結果引起政治危机。威廉二世退位後,虽然巴登親王任命社会民主党代表领导临时政府,但仍未能阻止叛乱继续。 1918年10月29日至11月3日,基尔港首先发生起义:四万名海员及船只认为德国在战争中大势已去,出战只是自取灭亡,於是抗拒海军的出兵命令。11月8日时,工人与士兵的议会已占领了德国西部的大部分,为“议会共和”作准备。11月9日,威廉二世被迫退位,德意志帝国灭亡。纵然如此,仍有不少上層或中产的分子支持帝制。11月11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社会民主党跃升成为领导德国的政党,与激进的德國独立社會民主黨共同执政。不过,独立社民黨认为社民黨想保持资本主义在德国的现状,便在1918年12月脱离联合政府。其后,1919年1月,斯巴達克同盟发动第二股革命浪潮,让它横扫德国。社民党主席弗里德里希·艾伯特聘用自由军团镇压起义。1月15日,斯巴達克團两位领导人卡爾·李卜克內西与羅莎·盧森堡惨遭杀害。4月,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形成革命高潮。5月,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遭社民党政府血腥镇压。 德国革命促成了魏玛共和国的成立,同时又促使民族主义的纳粹党崛起。.

查看 卡尔·李卜克内西和德国十一月革命

德国共产党

德国共产党(Kommunis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简称德共(KPD)。1918年12月30日,斯巴达克同盟联合不莱梅左派创建了该党。该党的创始人是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后来则由恩斯特·台尔曼长期领导。1933年纳粹党上台后,德共被取缔。1945年,纳粹政权瓦解后,英美法苏四国分别占领德国。1946年,德共、德国社会民主党两党在苏联占领区的组织合併為德国统一社会党,德共在其它占领区的组织则继续活动。1956年8月17日,西德当局取缔德共。.

查看 卡尔·李卜克内西和德国共产党

德国社会民主党

德国社会民主党(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简称德国社民党(SPD),德国主要政党之一,它是德國歷史最悠久的政黨,成立于1863年。社民党於1966年至1982年,1998年至2009年和2013年至今参与聯合政府。現在11个州内参与执政,9个州内任州總理。.

查看 卡尔·李卜克内西和德国社会民主党

德意志帝国议会

帝国议会(der Reichstag),是指1871年至1918年德意志帝国(第二帝国)的下议院,帝国议会亦延續至威瑪共和国(1919-1933)及德意志第三帝國(1933-1945)時期。.

查看 卡尔·李卜克内西和德意志帝国议会

保罗·列维

1920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世界大会时的保罗·列维 保罗·列维(德语:Paul Levi)(1883年3月11日—1930年2月9日)是一位德国犹太人共产主义政治领袖。他在1919年卢森堡和李卜克内西遇害后担任了德国共产党领袖。.

查看 卡尔·李卜克内西和保罗·列维

凯绥·柯勒惠支

凯特·柯勒惠支(Käthe Kollwitz 1867年7月8日 - 1945年4月22日)是德国表现主义版画家和雕塑家,20世纪德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 柯勒惠支出生于东普鲁士柯尼斯堡(现在的加里宁格勒),原名凯绥·施密特。14岁时即开始学习绘画,1884年进入柏林女子艺术学院学习,后来又到慕尼黑学习。1889年和在贫民区服务的医生卡尔·柯勒惠支结婚,1898年开始在柏林女子艺术学院任教。其间几次游历巴黎和意大利。1909年回国后为一个漫画杂志Simplicissimus.工作。这时她已经成为一个社会主义者。她的早期作品《织工反抗》、《起义》和《死神与妇女》、《李卜克内西》 、《战争》(组画)等,不仅以尖锐的形式把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的悲惨命运和勇于斗争的精神传达出来,而且唤醒人们反对侵略战争,要根除战争根源,实现世界大同的理想。 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她的儿子被征入伍在西线阵亡。1920年她和爱因斯坦等人组织成立了国际援助工人组织。1932年她和其他社会主义者组成反对纳粹的阵线,希特勒上台后,她被取消普鲁士学院院士的荣誉,虽然她是第一位被选为普鲁士学院的女性院士,并禁止她的作品参加展览。1940年她丈夫去世,1945年他的孙子又在东线阵亡。1943年她的住宅被炸毁,她离开柏林到德累斯顿附近的一个小镇居住,并在那里逝世。 她因为和丈夫居住在贫民区,了解普通人民的贫困境遇,她的作品从一开始就反映普通人民的贫苦生活,因此在第一次获得金奖时,就被当时的威廉二世国王取消。后来她又创作了《悼念卡尔·李卜克内西》和为工人组织创作的一系列招贴。儿子去世后又创作了许多悲伤母亲的形象,宣传反战思想。她的作品充满悲伤和凄惨的情绪,如实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底层人民的悲惨状况。柯勒惠支还对铜版画和石版画的技术有许多改进和创造。 柯勒惠支的作品首次被鲁迅先生介绍到中国,对中国现代版画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影响。鲁迅评价她的作品是:“她以深广的慈母之爱,为一切被侮辱和损害者悲哀,抗议,愤怒,斗争;所取的题材大抵是困苦,饥饿,流离,疾病,死亡,然而也有呼声,挣扎,联合和奋起。” 1945年4月22日卒于德累斯顿。.

查看 卡尔·李卜克内西和凯绥·柯勒惠支

国际共产主义联盟(第四国际主义者)

国际共产主义联盟(第四国际主义者)(International Communist League (Fourth Internationalist),缩写为ICL-FI)是一个托洛茨基主义国际组织,旧称国际斯巴达克斯主义倾向。 该组织起源于美国的社会主义工人党过去的一个派别:革命倾向。1964年,革命倾向被社会主义工人党领导层开除出党,革命倾向遂更名为“斯巴达克斯主义者”(得名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革命社会主义者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领导的斯巴达克同盟)。1966年后,“斯巴达克斯主义者”更名为“斯巴达克斯主义联盟”。1970年代,美国“斯巴达克斯主义联盟”成员比尔·洛根在新西兰组建了另一个“斯巴达克斯主义联盟”,这一组织后来又发展壮大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斯巴达克斯主义联盟”。1974年7月,两个斯巴达克斯主义联盟签署“争取组建国际托洛茨基主义倾向的声明”,并将各自的中央委员会合并,设立一个国际执行委员会和一个国际书记处,作为共同领导机构。1979年夏天,国际斯巴达克斯主义倾向召开了第一次国际会议。1989年,该组织改用现名。.

查看 卡尔·李卜克内西和国际共产主义联盟(第四国际主义者)

社会主义替代 (德国)

社会主义替代(德语:Sozialistische Alternative)是德国的一个托洛茨基主义组织。该组织成立于1994年。该组织的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托洛茨基主义。该组织的政治立场是极左翼。该组织出版刊物《团结》。该组织是工人国际委员会的支部。该组织在左翼党内部活动。绰号“红色露西”的是该组织的重要活动家。 该组织自我描述为“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托洛茨基、卢森堡和李卜克内西的传统的革命社会主义组织”,“坚持抵抗、团结和社会主义”。 Category:德国政党 Category:托洛茨基主义政党.

查看 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社会主义替代 (德国)

第二国际

二国际(Second International),正式名称是社会主义国际(Socialist International),是一个由世界各国工人政党组成的国际联合组织。1889年7月14日,在巴黎召开了成立大会,通过《劳工法案》及《五一节案》,决定以同盟罢工作为工人斗争的武器。组织后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而解散。第二国际所作出影响最大的动作包括宣布每年的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宣布每年的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并创始了八小时工作制运动。1916年,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内部分裂,该组织陷于瓦解。一战结束后,原第二国际左派组建了共产国际(第三国际),中派组建了社会党国际工人联合会(维也纳国际、第二半国际),右派重组了社会主义国际(伯尔尼国际、黄色国际)。.

查看 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第二国际

約翰·里德 (記者)

約翰·賽拉斯·里德(John Silas Reed,),生於奧勒岡波特蘭,哈佛大學畢業,迎娶女权主义者妻子露易丝·布莱恩特,卒於莫斯科。美國記者、詩人及共產主義激進主義者,親身經歷布爾什維克革命,著成《震撼世界的十天》。 1981年沃伦·比蒂执导并主演的美国劇情片《赤色分子》(Reds)就是以他的经历和著作改编而成的。.

查看 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約翰·里德 (記者)

罗莎·卢森堡广场

罗莎·卢森堡广场(Rosa-Luxemburg-Platz)是德国柏林米特区的一个广场。 该广场的主要建筑是人民剧院(Volksbühne)和左翼党总部卡尔·李卜克内西大楼(Karl-Liebknecht-Haus)。1926年,该党的前身德国共产党在此设立总部。 该广场曾经用名巴伯斯贝格广场(Babelsberger Platz,1907至1910年)和布洛广场(Bülowplatz,1910-1933年)。1933年,纳粹德国兴起后,以纳粹党徒霍斯特·威塞尔更名为霍斯特·威塞尔广场(Horst-Wessel-Platz)。1945年柏林战役后,该广场属于苏联占领的东柏林,于是以德国共产党创始人卡尔·李卜克内西命名为李卜克内西广场(Liebknechtplatz)。1947年以另一位德国共产党创始人罗莎·卢森堡命名为卢森堡广场(Luxemburgplatz),1969年德国统一社会党政权又将其更名为罗莎·卢森堡广场(Rosa-Luxemburg-Platz)。 这个广场是1931年两名警察保罗·安劳夫(Paul Anlauf)和弗兰茨·伦克(Franz Lenck)被德国共产党成员杀害的双重凶杀案的发生地点。1934年,汉斯·达曼(Hans Dammann)为纪念安劳夫和伦克在广场上树立了一个纪念碑。1950年,当时东德一个有权势的人物,当年的凶手之一,埃里希·梅尔克将纪念碑摧毁。.

查看 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广场

羅莎·盧森堡

羅莎·盧森堡(Rosa Luxemburg;Róża Luksemburg;)是德國馬克思主義政治家、社會主义哲學家及革命家,德國共產黨的创始人之一。 1871年3月5日,出生於俄國佔領下的波蘭扎莫希奇的一个猶太人家庭,她原是波蘭立陶宛王國社會民主黨理論家。1898年移居德國柏林,並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党,是黨內的重要社会主义理論家。 1915年,当德国社会民主党宣布支持德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戰时,她和卡爾·李卜克內西合作成立馬克思主義革命團體“斯巴達克同盟”,與社民黨內以弗里德里希·艾伯特為代表的右傾勢力鬥爭。該組織于1918年12月30日重组為德國共產黨。1918年11月,在德国革命期间,她创办了《》(Die Rote Fahne),作为左翼的中央机构。1915年-1918年被多次關押。 羅莎·盧森堡起草了德國共產黨黨綱。她认为1919年1月柏林的斯巴達克起義是一个错误,但起义开始后她还是加以支持。当起义被自由军团(魏玛政权的右翼敢死队,由第一次世界大战退伍军人组成)镇压时,盧森堡、李卜克內西與其他數百位支持者被逮捕,遭到嚴刑拷打並被殺害。目前德国左翼党的基金会以她的名字命名。 由於羅莎·盧森堡同時批判列宁主义者及較溫和的社會主義者,因此在左翼政治界及學術界中不是所有人都認同羅莎·盧森堡。不過大部分马列主义者仍將卢森堡和卡尔·李卜克内西視為他們的烈士。根據德国联邦宪法维护厅的資料,對卢森堡和卡尔·李卜克内西的紀念仍然是德國左翼每年要做的重要一件事。 她独到的政治思想被后人称之为卢森堡主义。.

查看 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羅莎·盧森堡

莱比锡大学

莱比锡大学(Universität Leipzig)位于德国萨克森州的莱比锡,创立于1409年,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也是现今德国管辖地区内历史第二悠久的大学,仅次于海德堡大学(1386年),另两所创建曾早于莱比锡大学的大学科隆大学(1388年—1798年,1919年重建)和埃尔福特大学(1392年—1816年,1994年重建)都曾关闭后又重开。1953年至1991年间,莱比锡大学曾名为“莱比锡卡尔·马克思大学”。 自从创建以来经历了近600年不间断的教学与科研,现在的莱比锡大学发展到了14个系、150多个研究所,有注册学生29668人(2006年冬季学期),是莱比锡最大的一所大学,萨克森州第二大的大学。著名校友有萊布尼茲、歌德、尼采、歷史學家蘭克、讓·保羅等。1879年德國生理學家威廉·馮特任萊比錫大學哲學教授時建立了第一個心理實驗室,標誌著現代心理學的開端。医学专业是莱比锡大学最知名的专业。.

查看 卡尔·李卜克内西和莱比锡大学

魏瑪共和國

威瑪共和國(Weimarer Republik)指1918年至1933年採用共和憲政政体的德国,于德意志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霍亨索伦王朝崩溃后成立。由於這段時間施行的宪法(一般称之为《威瑪憲法》)是在憲法召开的国民议会上通过的,因而得此名稱。其使用的國名為「德意志國」(Deutsches Reich)。「威瑪共和」这一稱呼是后世历史学家的称呼,从来不是政府的正式用名。有如現在的法蘭西共和國算是第五共和國,共和是針對政權的說明。 威瑪共和是德国历史上第一次走向共和的嘗試,于德国十一月革命后而生,因阿道夫·希特勒及纳粹党在1933年上台执政而结束。虽然1919年的威瑪共和宪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在法律上仍然有效,但納粹黨政府在1933年采取的一体化(Gleichschaltung)政策已经彻底破坏了共和国的民主制度,所以魏玛共和国在1933年已经名存实亡。.

查看 卡尔·李卜克内西和魏瑪共和國

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生於德国亚琛,過世於美国芝加哥,原名為玛丽亚·路德维希·密夏埃爾·密斯(Maria Ludwig Michael Mies),德國建築師,亦是最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築大師之一。.

查看 卡尔·李卜克内西和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

齊美爾瓦爾德會議

齊美爾瓦爾德會議,是第二國際1915年9月5日到9月8日於瑞士齊美爾瓦爾德村舉辦的會議。這是一場全世界社會主義者的會議,一般將這次會議視為左翼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與右翼社會主義(社會民主主義)不和的開端。 這場會議有38名來自俄羅斯、波蘭、義大利、瑞士、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德國、法國、荷蘭、瑞典與挪威的代表參加。(實際上沒有挪威人參加會議,挪威的社會主義者代表是瑞典人。)在會議前夕,列寧組織了名為齊美爾瓦爾德左派的社會主義國際主義者團體,與會議中的中道派與佔大多數傾向中道的成員(所謂的「齊美爾瓦爾德中道派」,以為領袖)相互對立。.

查看 卡尔·李卜克内西和齊美爾瓦爾德會議

霍斯特·威塞尔

霍斯特·威塞尔(Horst Ludwig Wessel,)是一名德国纳粹活动家,于1930年被杀后,被追授为纳粹运动的英雄。他是歌曲《霍斯特·威塞尔之歌》,又称《旗帜高扬》(Die Fahne hoch)的歌词作者,这首歌曲是纳粹党的党歌,从1933年到1945年,也是纳粹德国的第二国歌。.

查看 卡尔·李卜克内西和霍斯特·威塞尔

邓发

邓发()原名邓元钊,中国广东省云浮云城区人,中國共產黨前期領導人之一。 邓发早年曾参与省港大罢工和广州起义,后来在广州和香港從事中國共產黨的地下工作,曾經担任中共广州和香港市委书记、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部长。於1931年进入苏区后,担任中共闽粤赣边区特委书记、国家政治保卫局局长、陕甘支队第三纵队政治委员等职,负责秘密警察事务,有“中国的捷尔任斯基”之称,参与长征。中國抗日战争期間,擔任中共驻新疆代表、中共中央党校校长及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等职。1946年,因為飞机失事遇难。.

查看 卡尔·李卜克内西和邓发

邓颖超

邓颖超(),曾化名邓玉爱、邓文淑,河南省光山县人,出生于广西南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总理周恩来的妻子。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至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曾任全国妇联副主席、名誉主席,中纪委第二书记,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六届全国政协主席等职;她还是邓小平主政时期的“中共八大元老”之一。1992年7月11日6時55分,在北京病逝。.

查看 卡尔·李卜克内西和邓颖超

自由軍團

自由军团(德语:Freikorps,亦即民兵)原指志愿军。首批自由军团是在七年战争中由腓特烈二世招募。其他後起之例包括拿破仑战争中,普鲁士将领路德维希·阿道夫·威廉·冯·吕佐夫对抗法军的吕佐夫志愿军。自由军一般被正规军认为不太可靠,因此通常只作为哨兵及执行小型任务。 然而該德语词语之義随後有所变化。1918年後,自由军团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後,德国军队退出战场後组成之準軍事组织。它是威玛时代半军事组织之一。很多德国战场老手有感与文官政府脱节,故此加入军团以求在该军事单位寻找安稳生活。也有其他军人不满战败,故想一起打倒共产党的起义或报复(详见刀刺在背传说)。在獲得国防部长古斯塔夫·诺斯克大力支持下,军团残酷镇压共产党起义,包括於1919年1月15日谋杀卡尔·李卜克内西与罗莎·卢森堡。军团也在同年推翻了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 某些军团成员於波罗的海、西里西亚与蘇聯作战,有时候甚至能战胜正规军。军团在1920年被正式解散。某些军团成员其後於该年3月发动卡普政变,但以失败收場。 部分军团成员為後起之纳粹党要员,包括衝鋒隊首领恩斯特·罗姆和纳粹党副元首鲁道夫·赫斯。 1920年,阿道夫·希特勒方才开始其政治事业,僅是加入名不经传之德意志國家社會主義工人党(後之纳粹党)。多數自由军团成员於纳粹时代期间僅為局外人。因此军团老手一直有争议之话题即為:「我们与共产党战斗时,当时希特勒究竟在哪儿?」。.

查看 卡尔·李卜克内西和自由軍團

柏林城市宮

柏林城市宮(Berliner Stadtschloss)是德國柏林市中心的宮殿,曾經是普魯士王國的王宮和德意志帝國的皇宮。.

查看 卡尔·李卜克内西和柏林城市宮

柏林洪堡大學

柏林洪堡大學(德語: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HU Berlin),是德國首都柏林最古老的大學,於1809年由普魯士教育改革者及語言學家威廉·馮·洪堡及弟弟亚历山大·冯·洪堡所創立,是第一所新制的大學,拥有十分辉煌的历史,對於歐洲乃至於全世界的影響都相當深遠,該校後因二戰緣故,而與柏林自由大學誕生關聯密切。柏林洪堡大学2012年6月入选为11所德国“精英大学”之一。.

查看 卡尔·李卜克内西和柏林洪堡大學

恩斯特·台尔曼

恩斯特·约翰内斯·弗里茨·台尔曼(Ernst Johannes Fritz Thälmann,),德国共产党主席,著名的反法西斯战士。.

查看 卡尔·李卜克内西和恩斯特·台尔曼

李卜克内西

李卜克内西(Liebknecht)可以指:.

查看 卡尔·李卜克内西和李卜克内西

李卜克內西-盧森堡-紀念活動

李卜克內西-盧森堡-紀念活動(德語: Liebknecht-Luxemburg-Demonstrationh)是德國紀念於1919年1月15日被殺害的德國共產黨先驅卡爾·李卜克內西和羅莎·盧森堡的集會活動。每年一月第二個週末,群眾由柏林法蘭克福門 (德語: Frankfurter Tor)出發,遊行至柏林弗里德里希斯费尔德中央公墓內的紀念碑前。 Category:纪念活动 Category:德国纪念 Category:柏林政治 Category:1月份的活動.

查看 卡尔·李卜克内西和李卜克內西-盧森堡-紀念活動

波茨坦

波茨坦(Potsdam、Poczdam、Postupim)是德国勃兰登堡州的州府和不隶属于县的城市,其北部与柏林相邻(到柏林市中心约26公里)。波茨坦坐落于哈韦尔河边,是柏林/勃兰登堡都市地区的一部分,它是勃兰登堡州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该州的一个中心。 波茨坦曾经是许多重要事件的发生地点。波茨坦之于德国正如温莎之于英国:其为普鲁士国王和德国皇帝的夏宫所在,直到1918年。城市内有众多湖泊和独特的文化历史建筑,特别是德国境内最大的世界遗产,無憂宮以及周边的公园。而波茨坦会议,二战同盟国之间在二战后期召开的重要会议,则是在市内的另一座宫殿,塞琪琳霍夫宫召开的。.

查看 卡尔·李卜克内西和波茨坦

斯巴達克同盟

斯巴達克同盟(Spartakusbund)是德國社會民主黨左翼于1915年建立的反战革命組織。它原稱國際派,因該派曾創辦《國際》雜誌而得名。1916年1月1日,在國際派會議上,以古羅馬奴隸起義領袖斯巴達克斯的名字發表了政治通信,稱《斯巴達克信札》。此后,该组织被称为斯巴達克派。 该组织在群衆中進行反對帝國主義戰爭的宣傳,揭露德国当局的侵略政策和德国社會民主黨右翼領導人的叛變行為。1918年11月,斯巴達克派號召工人积极参加十一月革命。同月,斯巴達克派改組為斯巴達克同盟。12月,斯巴達克同盟联合不莱梅左派建立德國共產黨。 该组织的主要領導人有卡爾·李卜克內西、羅莎·盧森堡、弗兰茨·梅林、克拉拉·蔡特金等。 B B.

查看 卡尔·李卜克内西和斯巴達克同盟

斯巴达克斯主义联盟

斯巴达克斯主义联盟(Spartacist League)是美国的一个托洛茨基主义组织,它的正式名称是国际共产主义联盟(第四国际主义者)美国支部。 该组织原为社会主义工人党的一个派别:革命倾向。1964年,革命倾向被社会主义工人党领导层开除出党,革命倾向遂更名为“斯巴达克斯主义者”(得名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革命社会主义者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领导的斯巴达克同盟)。1966年后,“斯巴达克斯主义者”更名为“斯巴达克斯主义联盟”。1979年,在该组织的主导下,成立了国际斯巴达克斯主义倾向(后更名为国际共产主义联盟(第四国际主义者))。 该组织的规模非常小,但在美国却有一定的知名度。该组织强调它的托洛茨基主义正统,宣称那是美国托洛茨基主义的直接遗产。 Category:美国政党 Category:托洛茨基主义政党.

查看 卡尔·李卜克内西和斯巴达克斯主义联盟

斯巴达克斯起义

斯巴达克斯起义(又称“第三次奴隶战争”,拉丁语:Tertium Bellum Servile),是罗马共和国末期(前73年-前71年)由斯巴达克斯领导的大规模角斗士奴隶起义,也是古罗马三次奴隶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公元前73年,70多名角斗士和奴隶在斯巴达克斯的率领下逃离卡普亚的角斗士训练所并发动起义,随着各地奴隶和贫民的加入,起义军迅速扩大到约12万人。起义军四处袭击罗马各地庄园城镇,多次击败罗马军民兵和执政官率领的罗马军团。后世的历史学家普鲁塔克认为当时逃亡奴隶的主要目的是从山南高卢(现在的北意大利)翻越阿尔卑斯山,回到自己的家园。但阿庇安和弗罗鲁斯等学者则认为叛乱者的目标是进军罗马城。 面对一系列的失败,罗马元老院在惊恐之余授权克拉苏组织8个罗马军团,全力镇压起义。公元前71年,斯巴达克斯的军队被克拉苏率军围困在意大利半岛最南端的卡拉布里亚。被困的斯巴达克斯得知罗马元老院已派遣庞培和卢库鲁斯率军支援克拉苏,于是集合全体力量背水一战,向克拉苏发起决战,最终战败,全军覆灭。 普鲁塔克的《比较列传》和阿庇安的《罗马史》记述了本次起义的经过,此外弗罗鲁斯、弗朗提努斯、李维和撒路斯提乌斯等人的著作中也有关于本次起义的记载。 近代以来,伏尔泰、马克思和列宁等思想家和革命家给予斯巴达克斯起义极高的评价,称之为“正义的战争”,并将起义领袖斯巴达克斯视为带领劳动者阶层反抗压迫寻求解放的英雄人物。.

查看 卡尔·李卜克内西和斯巴达克斯起义

政治家办报

政治家办报是毛泽东于1957年提出的口号,即要求媒体从业者应以政治家的眼光看待社会事件、从事新闻工作,要使新闻宣传紧密配合国内外政治形式,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局服务。 “政治家办报”的思想被认为是从无产阶级政党诞生起,其领导人就对媒体所持信念和要求,例如早在1879年9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为创办《社会民主党人报》给德国社会民主党领导人倍倍尔、李卜克内西和的信中就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毛泽东于1957年提出的另一口号“新闻、旧闻、不闻”,则被认为是对“政治家办报”口号的具体解释:在新闻报道过程中,一件新闻早发表、迟发表或者不发表,都要从政治上来郑重考虑。发表后于己有利的新闻应尽快见报(即“新闻”);背景不明、真相不清的新闻要暂缓发表(即“旧闻”);发表后于己不利的新闻要压下不发(即“不闻”)。 1996年1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在接见解放军报社师以上干部时的讲话》中重新提出“要政治家办报”的要求;2016年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则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再次提出“政治家办报”的要求。.

查看 卡尔·李卜克内西和政治家办报

1月15日

1月15日是公历年的第15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50天(闰年是351天)。.

查看 卡尔·李卜克内西和1月15日

亦称为 李卜克内西,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