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保罗·冯·兴登堡

指数 保罗·冯·兴登堡

保罗·冯·兴登堡,全名是保罗·路德维希·汉斯·安东·冯·贝内肯多夫和冯·兴登堡(Paul Ludwig Hans Anton von Beneckendorff und von Hindenburg;),出生于波森(今位於波兰),逝世于東普魯士,德国總參謀部總參謀長,軍階達陆军元帥。在威瑪共和國时期是第二任聯邦大總統。.

目录

  1. 105 关系: 埃尔温·隆美尔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埃里希·馮·法金漢埃里希·鲁登道夫卡尔·迪特里希·布拉赫反共大屠杀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坦能堡纪念碑夏尔洛从军记大十字勳章威廉·弗利克威廉·马克思威廉·格勒納威廉二世 (德国)威廉皇储 (德国)容克巴爾幹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巴特赖兴哈尔巴比伦柏林希特勒內閣希特勒:惡魔的崛起东方战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布鲁西洛夫攻势帕兴-上门钦三月十八日广场乔治·冯·赫特林亚历山大·萨姆索诺夫亨寧·馮·霍爾岑多夫庫爾特·馮·施萊謝爾康边停战协定強人 (政治)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弗朗茨·馮·帕彭德夫林格级战列巡洋舰德國1933年授權法德國國家元首列表德國國會大廈德國總理府 (1871年—1945年)德國聯邦總統德国德国元帅德国国旗德国联邦大会德国总参谋部德国总理德意志帝國陸軍德意志國防軍保罗 (人名)保羅·馮·倫寧坎普俄国入侵东普鲁士 (1914年)... 扩展索引 (55 更多) »

埃尔温·隆美尔

埃爾溫·約翰尼斯·尤根·隆美爾(Erwin Johannes Eugen Rommel,)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一位著名的德國陸軍元帥,通稱「沙漠之狐」(Wüstenfuchs),也是德國極少數非貴族出身、未進過參謀學校而晉升至元帥的軍人。英國戰時首相溫斯頓·邱吉爾對隆美爾評價:「我們面對的是一位大膽而熟練的對手,一位偉大的將軍」。 隆美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為一名戰功卓越的低階軍官,曾因在義大利戰區的英勇表現獲得藍色馬克斯勳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入侵法國的行動中,隆美爾擔任了第7裝甲師師長,以迅速的機動攻勢俘虜大批敵軍與物資,使該師獲得「幽靈師」的稱呼。法國戰役後,隆美爾前往北非戰場,以少數的德國師與義大利軍隊向英軍發動攻擊,收回義大利在先前失去的殖民地,之後在戰斧作戰又擊退了具有裝備、人員和制空權優勢的英軍反攻,並在加查拉戰役中以寡擊眾,造成敵軍物資與人員損失過半。隆美爾因為此役的成功而被晉升為元帥,也因為其先前多次的活躍表現而產生了「隆美爾神話」。 但到了1942年7月阿拉曼戰役後,隆美爾部隊的補給狀況每况愈下,再度面對擁有物資增援的英美兩軍已難以對抗,隆美爾因此最終撤離北非,回到德國佔領的西線負責抵擋盟軍入侵歐陸的防務。戰爭後期,隆美爾被捲入了推翻希特勒的行動中。由於他廣泛的知名度,希特勒讓其選擇可享有「榮譽的私下自殺」,並可保護家人;也可以選擇受軍法審判、全家送至集中營。隆美爾選擇前者,服毒身亡。德國官方偽稱隆美爾因作戰負傷而死,或者是死於心臟病,並為其舉辦國葬。 隆美爾的軍事能力受到多位軍事學家的推崇及批評,包括其親臨前線所發展出的靈活機動戰術、對軍中同僚過於嚴苛和難以相處、行事莽撞、未重視後勤與戰略觀狹隘等都有許多爭議,甚至有人認為因为英軍不愿承認敵軍士兵的素质,所以才將隆美爾吹捧為軍事天才。除了軍事能力外,隆美爾也以人道精神對待敵軍士兵、並拒絕了殺害猶太裔和英國突擊隊戰俘的命令。.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埃尔温·隆美尔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德语:Erich von Manstein,),是一名职业军人,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纳粹德国国防军中最负盛名的指挥官之一。冯·曼施坦因的构想最终成为制订征服法国的“镰刀收割”(Sichelschnitt)计划的依据。在东线,他先后指挥了位于克里米亚和包围列宁格勒的军队,并随后担任南方集团军的司令官。面对于人数和装备都占据优势的苏联,他成功地阻止了苏联红军自斯大林格勒胜利之后的攻势,并成功地发动反击,夺取了哈尔科夫。最终因为和希特勒在战略上的分歧导致了他在1944年被解职。战后,他被英国军事法庭于1949年以战争罪判处18年监禁,但是4年后他就因为医疗原因被释放了,随后他成为了西德政府的高级顾问,协助建立新的德国联邦国防军。.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埃里希·冯·曼施坦因

埃里希·馮·法金漢

埃里希·馮·法金漢(Erich von Falkenhayn,),又译为埃里希·冯·法尔肯海因或埃里希·冯·法尔根汉,德国军事家、步兵上將,1914年至1916年间任德军总参谋长。.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埃里希·馮·法金漢

埃里希·鲁登道夫

埃里希·魯登道夫(Erich Ludendorff,),是德国的著名将军。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重要主将。.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埃里希·鲁登道夫

卡尔·迪特里希·布拉赫

卡尔·迪特里希·布拉赫(德语:Karl Dietrich Bracher,1922年3月13日—2016年9月19日)是德国政治科学和研究魏玛共和与纳粹德国的历史学家。布拉赫生于斯图加特,1948年获得蒂宾根大学古典学哲学博士学位,随后1949年到1950年间在哈佛大学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德国国防军中服役,并于1943年在突尼斯服役时被美军俘获。随后作为战俘被关在堪萨斯康考迪亚营。布拉赫1950年到1958年间在柏林自由大学讲学,并从1959年起在波恩大学任教。1951年,布拉赫与迪特里希·潘霍华的侄女多萝茜·施莱赫结婚。他们有两个孩子。Ruud van Dijk, "Bracher, Karl Dietrich," in Kelly Boyd, ed., The Encyclopedia of Historians and Historical Writing, Vol.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卡尔·迪特里希·布拉赫

反共大屠杀

反共大屠杀是指针对共产党人及其盟友和支持者实行的大规模屠杀,执行者包括反对共产主义的个人、政治组织和政府。自共产主义运动诞生起,反共分子便采取种种反对手段来压制共产主义者的行动及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有时甚至使用暴力进行镇压。.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反共大屠杀

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

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Gustav Stresemann,),又译为斯特来斯曼,德国魏玛共和国总理(1923年)和外交部长(1923,1924—1929)。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使德国恢复国际地位的主要人物。他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德国和法国之间的和解,因其主张和解和谈判的政策,与法国外交部长白里安于1926年同获诺贝尔和平奖。在政治不稳定和脆弱、短暂的政府时期,他被普遍认为是魏玛共和国存在的大部分时间里最有影响力的内阁成员。.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

坦能堡纪念碑

坦能堡纪念碑(Tannenberg-Nationaldenkmal,1935年后:Reichsehrenmal Tannenberg,直译:坦能堡国家纪念碑)是德国纪念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坦能堡戰役牺牲士兵的纪念碑,建于1924年。这场战役以同一位置的中世纪第一次坦能堡之战命名。该纪念碑位于现今波兰奧爾什蒂內克镇,二战结束后被波兰政府拆除。 此役中的指挥官保罗·冯·兴登堡,之后担任了魏玛共和国的总统,1924年坦能堡戰役十周年之际他下令建造这座纪念碑。由柏林建筑师约翰内斯和沃尔特·克鲁格设计,依靠公众捐款在1927年完工。该纪念碑为八角形布局,建有八座20米高的高塔。这个设计受到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建造的蒙特城堡影响。 1934年兴登堡逝世后,尽管他的遗愿为希望葬在汉诺威的家族土地上,他和他1921年去世的妻子一同被葬于此地。阿道夫·希特勒下令重新设计纪念碑的建筑,并将其名称更改为坦能堡国家纪念碑。1945年苏联红军接近此地时,德军将兴登堡的遗体转移到德国的马尔堡,并破坏了几个主要的建筑。1950年代波兰政府夷平了此地,仅留下若干痕迹残留。.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坦能堡纪念碑

夏尔洛从军记

《大兵日記》(Shoulder Arms)是1918年英國導演查理·卓別林自導自演的電影。.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夏尔洛从军记

大十字勳章

大十字勛章(Großkreuz des Eisernen Kreuzes) 是一種頒授予普魯士王國、德意志帝國及納粹德國或其盟友的軍事領袖的勳章。在通常的頒授情況下,它是鐵十字勳章系列的最高級別。此勳章在1813年3月10日拿破崙戰爭時期,與一級和二級鐵十字勳章同時設立。此勳章在1870年普法戰爭及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及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三次戰爭中再次被頒發。.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大十字勳章

威廉·弗利克

威廉·弗里克(Wilhelm Frick,),是著名納粹官員,曾任第三帝國的內政部長。在二次大戰結束後,他因戰爭罪而被處以絞刑。.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威廉·弗利克

威廉·马克思

威廉·马克思(Wilhelm Marx)() 德国律师,天主教政治家和中央党成员。两次任德国魏玛共和国总理,1925年也曾短暂担任普鲁士州总理。.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威廉·马克思

威廉·格勒納

威廉·格勒纳全名是卡尔·爱德华·威廉·格勒纳 (Karl Eduard Wilhelm Groener) ,是一位德国将军及政治家,最高軍階為陸軍中將。 威廉·格勒纳出生于符腾堡的路德维希堡,父亲是军部主计员。1884年,他加入符腾堡军队,于1893至1897年入读军事学院,后来在1899年升任到德国参谋部。在往后十七年之间,他一直从事铁路部门的工作,并在1912年升任主管。1916年11月,格勒纳转而到普鲁士陆军部 (Prussian Minister of War) 担任副部长并监控军事生产。1917年8月,他到乌克兰指挥作战。 1918年10月29日,最高陆军指挥总指挥官 (Quartiermeister) 埃里希·鲁登道夫辞职,格勒纳升任为第二任总指挥官,职位仅次于参谋总长保罗·冯·兴登堡元帅。德军当时在盟军猛攻下节节败退,而士兵哗变、社会动荡不安接踵而来,德国革命爆发。11月,格勒纳向德皇威廉二世表示,后者已经失去军队支持,故此劝喻皇帝逊位。 1918年11月9日,皇帝终于退位。马克思主义的斯巴达克同盟在柏林宣布成立一个苏维埃共和国。新任总理、德国社民党主席弗里德里希·艾伯特与腓力·赛德曼希望阻止共产党人 (后来更组成德国共产党) 的行动,他们在没有周详计划下成立了共和国。 作为德军第二号人物的格勒纳,在当晚与艾伯特联络。二人达成了艾伯特-格勒纳协定,并在几年之内将之保守为秘密。 艾伯特同意镇压革命,并答应维持被打败的德军作为德国重要支柱之地位;格勒纳则答应他的军队会把权力交给新政府。格勒纳因此在军部不太受欢迎,基于大部分将领都希望借助军队帮助皇帝复辟。 1918年11月11日德国投降,结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格勒纳其后监督德军的撤退与解散。 1919年9月30日,他退出军队。1920年代,他数次退休及复出。1920至23年,他出任交通部长;1928年,他接替奥托·格斯勒为国防部长,直到1932年;1931至32年,他是内政部长。他支持禁制纳粹党的冲锋队。弗朗茨·冯·帕彭接替海因里希·布吕宁成为德国总理后,格勒纳退出政坛。 格勒纳曾结婚两次,并先后与两位妻子育有两名子女。他在1939年于波茨坦逝世。.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威廉·格勒納

威廉二世 (德国)

弗里德里希·威廉·维克托·艾伯特·冯·普鲁士(Friedrich Wilhelm Viktor Albert von Preußen,),史称威廉二世(Wilhelm II),末代德意志皇帝和普鲁士国王,1888年-1918年在位。.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威廉二世 (德国)

威廉皇储 (德国)

普鲁士的威廉(Wilhelm von Preußen ),全名弗里德里希·威廉·维克多·奥古斯特·恩斯特(Friedrich Wilhelm Victor August Ernst),德意志帝国和普鲁士王国的末代皇储,1941年成为霍亨索伦家族首领。.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威廉皇储 (德国)

容克

容克(德語:Junker)是指以普魯士为代表的德意志東部地区的贵族地主。在德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容克地主长期垄断军政要职。是德国军国主义政策的主要支持者,主要的特點就是在名字中會有一個 VON (馮)。 容克地主在经济上掌握大部分土地。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地主相比较,德国的容克地主们更勤恳,同时思想较为保守。在十九世纪,随着资产阶级的兴起,容克地主逐渐开始从事资本主义经营,在德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他们一方面农商并举,大量加入工业和银行业,同时又改变农业经营形式,由收租的地主变成农业企业家。同时,资产阶级则力图挤入贵族行列。最终容克地主和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日益融合。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軍(主要是苏联)占领东普鲁士。其后,东普鲁士北部被苏联吞并成为加里宁格勒州,南部划给波兰,当地的德意志居民被驱逐或流放,丧失了土地的容克地主阶层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容克

巴爾幹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

巴爾幹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同盟國保加利亞、奧匈帝國 和德國與協約國塞爾維亞 、法國、俄羅斯、英國、蒙特內哥羅(還有後來加入協約國的羅馬尼亞和希臘)之間在巴爾幹半島上的戰鬥。.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巴爾幹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

巴特赖兴哈尔

巴特赖兴哈尔(德语:Bad Reichenhall)是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一个市镇。它是上巴伐利亚行政区贝希特斯加登县的县府所在地。它是一座疗养城市,拥有盐水泉。总面积41.92平方公里,总人口17513人,其中男性8008人,女性9505人(2011年12月31日),人口密度418人/平方公里。.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巴特赖兴哈尔

巴比伦柏林

《巴比伦柏林》(Babylon Berlin,)是一部德国时代电视剧集,基于的小说改编。剧集设定在魏瑪共和國时期的1929年,黃金的二十年代期间, 并由从科隆调到柏林的警探格利安·拉特和渴望成为警探的夏洛特·利特的视角展开。剧集于2017年10月13日在德国天空卫视旗下的德语频道Sky 1首播。原著系列的第一部《湿鱼》()出版于2008年,注重历史准确性。剧集已被续订两季。.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巴比伦柏林

希特勒內閣

希特勒内阁(Kabinett Hitler),是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统治时期的內閣成員,于1933年1月30日至1945年4月30日在任。.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希特勒內閣

希特勒:惡魔的崛起

《希特勒:惡魔的崛起》(Hitler: The Rise of Evil),是一套2003年的加拿大迷你電視影集,在5月分上下集播出,總片長150分鐘。內容講述希特勒的崛起過程,從童年至1934年興登堡逝世成為一獨裁者。片中穿插報業編輯葛立賀對抗希特勒的片段與猶太裔作曲家霍蘭德的俱樂部表演以作希特勒崛起的對比,開頭也引用了18世紀英國哲學家埃德蒙·伯克的名言:「惡人之所勝利只因好人一無所為。.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希特勒:惡魔的崛起

东方战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次世界大战东方战线(俄语:Восточный фронт 或 Вторая 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война)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同俄罗斯帝国(后来为苏维埃俄国)和罗马尼亚王国之间的战事。与长期呈现胶着状态的西线战事相比,东线战事的战局变化速度要快得多。德国奥匈两国军队在对俄作战中,长期处在优势状态。最后以双方签署布列斯特和约,苏俄割让大片领土(后来因德奥战败,苏俄拒绝履行该条约)告终。.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东方战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

布鲁西洛夫攻势

布魯西洛夫攻勢(Брусиловский прорыв)是俄羅斯帝國在一次大戰期間最大的軍事勝利,亦是史上最大傷亡的戰爭之一,南佛羅里達大學教授格雷登·汤斯多(Graydon Tunstall)將1916年的布魯西洛夫攻勢稱為一次大戰以來奧匈帝國最大的危機及協約國陣營最大的勝仗。這場戰役發動於1916年6月4日,是一次針對東方戰線上同盟國軍隊的大型攻勢, 並持久至八月初。戰事爆發地點位於今日的烏克蘭,主要為倫伯格、哥佛爾及陸斯克幾個鄰近的城鎮。是次攻勢其後以主持位於俄國西南方戰線的主帥,阿列克谢·布鲁西洛夫(亦為此戰指揮官)而命名。.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布鲁西洛夫攻势

帕兴-上门钦

帕兴-上门钦(Pasing-Obermenzing)是德国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的市辖第21区,它由帕兴和两个组成。.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帕兴-上门钦

三月十八日广场

三月十八日广场与勃兰登堡门 三月十八日广场(德语:Platz des 18.),位于德国勃兰登堡门的西侧,六月十七日大街东端。它是离勃兰登堡门最近的能够通行汽车的地方。该地是一个热门的旅游参观地,也是德国许多重大事件与集会的发生地。三月十八日广场的命名是为了纪念1848年3月18日的德国三月革命和1990年3月18日民主德国的第一次人民议会自由选举。.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三月十八日广场

乔治·冯·赫特林

乔治·弗里德里希·格拉夫·冯·赫特林(Georg Friedrich Graf von Hertling)() 巴伐利亚政治家,担任过巴伐利亚王国总理大臣、普鲁士总理大臣和德意志帝国首相。.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乔治·冯·赫特林

亚历山大·萨姆索诺夫

亚历山大·萨姆索诺夫( Алекса́ндр Васи́льевич Самсо́нов,)是俄罗斯帝国的一名骑兵军官,参與過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出生在俄罗斯帝国赫尔松省(今乌克兰)。 在日俄战争,他指挥一支骑兵旅乌苏里江的西伯利亚哥萨克部队。通过这些战斗,他被誉为一位精力充沛和足智多谋的领袖,但是一些观察人士批评他的战略能力。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指挥第二集团军突入东普鲁士(坦能堡戰役),由于与第一集团军领导倫寧坎普不和,两个集团军缺少联系,如同两个聋子,先後在坦能堡戰役與被兴登堡率领的德国第八集团军双双歼灭,莱宁坎普夫被擊退,而萨姆索诺夫在1914年8月30日在德国Willenburg自杀。1916年,其遗体被德国人通过国际红十字会转交给他的遗孀。.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亚历山大·萨姆索诺夫

亨寧·馮·霍爾岑多夫

亨寧·馮·霍爾岑多夫(Henning von Holtzendorff,)是一位德意志帝國的海軍將領,最高軍階為海軍元帥。霍爾岑多夫以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於1916年12月發布一份備忘錄、促成德國海軍全面展開無限制潛艇戰而聞名。.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亨寧·馮·霍爾岑多夫

庫爾特·馮·施萊謝爾

库尔特·冯·施莱谢尔 (Kurt von Schleicher) 是一位德国将军,也是魏玛共和国的最後一任总理。.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庫爾特·馮·施萊謝爾

康边停战协定

康边停战协定(或譯康白尼停戰協定,Armistice de 1918;Waffenstillstand von Compiègne (1918))是标志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协定,由协约国代表,法国元帅福煦和德国看守政府代表埃茨伯尔格,于1918年11月11日在法国巴黎北面瓦兹省贡比涅(Compiègne;旧译“康边”)附近森林中一节火车车厢中簽定的。.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康边停战协定

強人 (政治)

在國際政治學當中,「強人」這個名詞是指一個在威權主義或極權主義政體中實行鐵腕統治的政治領袖。這個詞彙通常與西方世界學者口中的“獨裁者”互換抵觸,但其性質與“軍閥”不同,特別是在東歐和中亞一些國家,通常包含不好的含義。 強人不一定是該國是正式的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有時候,會用這個詞彙來描述一個比當地憲法允許的對政府影響力更大的軍事或政治人物。例如,曼努埃爾·諾列加將軍經常被譽為“巴拿馬的強人”,因為他對巴拿馬行使的巨大政治權力,儘管他不是國家的正式總統或總理。在事實中,他的角色是獨裁者的角色。 同樣,並不是每一個關於“強而有力的領導”(或者是提供這樣的的所有承諾的設想)都是由一個強人來統治的。.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強人 (政治)

弗里德里希·艾伯特

弗里德里希·艾伯特(Friedrich Ebert,),生于海德堡,德國政治家。魏瑪共和国首任總統。.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弗里德里希·艾伯特

弗朗茨·馮·帕彭

弗朗茨·冯·帕彭(Franz von Papen,),全名弗朗茨·约瑟夫·赫尔曼·米夏埃尔·玛丽亚·冯·帕彭 Franz Joseph Hermann Michael Maria von Papen),德国政治家和外交家,信奉天主教,曾在1932年担任德国总理。.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弗朗茨·馮·帕彭

德夫林格级战列巡洋舰

德弗林格尔级战列巡洋舰(Große Kreuzer der Derfflinger-Klasse),或译为德弗林格级战列巡洋舰,是德国建造的一种战列巡洋舰。 德弗林格尔级是德国海军全新设计的战列巡洋舰,1911年批准建造预算两艘,1912年追加建造一艘。1912年至1913年间开工建造。采用平甲板船型,具有明显的舷弧。动力系统采用油煤混合燃烧型锅炉。德国海军首次在战列巡洋舰上采用305毫米口径主炮,主炮炮塔全部沿舰体中轴线布置,舰体艏艉各布置两座,拥有良好的射界。该级舰较以往德国同类型战舰减少了一座主炮炮塔,增加装甲厚度,扩大防护区域,增加水密隔舱数量,其整体防护性能已接近早期无畏舰的水平。同级舰三艘:德弗林格尔号、吕佐夫号、兴登堡号。 德弗林格尔号于1914年服役,1915年参加了多格尔沙洲海战,海战中曾重创皇家海军第一战列巡洋舰分舰队旗舰狮号。1916年德弗林格尔号和新服役的吕佐夫号参加了日德兰海战,德弗林格尔号在战斗中先后击沉皇家海军的玛丽女王号和无敌号战列巡洋舰,在交战中被英舰大口径穿甲弹命中17次,受重创进水3000多吨。吕佐夫号被英舰大口径穿甲弹命中24次,进水达7500吨,失去自航能力,因受损严重被G38号鱼雷艇击沉。该级三号舰兴登堡号的建造工作延误,换装了更牢固的三脚主桅,桅上设立射击指挥所,航速也稍快。于1917年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兴登堡号和德弗林格尔号被引渡到英国,1919年在德軍官兵的秘密行動下集體自沉。.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德夫林格级战列巡洋舰

德國1933年授權法

《授权法》(Ermächtigungsgesetz),正式名称是“解决人民和国家痛苦的法例”(Gesetz zur Behebung der Not von Volk und Reich),在1933年3月23日由德国国会以修憲程序三分之二多數通过。继国会纵火案后,纳粹党以合法包裝下的非法手段建立独裁政权,容许总理阿道夫·希特勒和他的内阁可以不需要议会而通过任何法案。.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德國1933年授權法

德國國家元首列表

下表顯示各年代德国国家元首:.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德國國家元首列表

德國國會大廈

德國國會大廈(Reichstagsgebäude,简称Reichstag;官方名称为“帝国國会大厦大会场”,Plenarbereich Reichstagsgebäude)是位于德国首都柏林米特区的一座建筑。1894至1933年间首先是德意志帝国的帝国议会,后来在魏玛共和国时期是共和国议会的议会会址。1933年毀於火焚。二战后遭到废弃,东德在东柏林另建共和国宫以召开人民议会,西德也在波恩以召开联邦议院。1960年代该建筑受到局部翻修,但是直到1990年10月3日两德统一的时候才得到完全恢复,此时根据建筑设计师诺曼·福斯特的方案重建。从1994年开始每五年德国联邦大会在这里选举德國聯邦總統。1999年开始它是德国联邦议院的会址。 德语中Reichstag一词本意为国会,产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现在专指德国国会大厦,而Bundestag则用来表示现在的国会。.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德國國會大廈

德國總理府 (1871年—1945年)

1871年至1945年的德國總理府。直譯為帝國總理府 (Reichskanzlei) 又譯為柏林總理官邸。作為德國帝國時期、威瑪共和及納粹時期的總理辦公處所。.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德國總理府 (1871年—1945年)

德國聯邦總統

德國聯邦總統(Bundespräsident)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國家元首,對內和對外均代表德國。其最主要職責是:簽署並公佈由聯邦議院和聯邦參議院通過的由聯邦總理和有關聯邦政府部長副署的法律法令;根據聯邦議院的決定任免聯邦總理,根據聯邦總理的提名任免聯邦政府各部部長;主持國家禮儀性活動等,德國不設副總統。 德國的國家政體是議會制和內閣制,聯邦政府向聯邦議院負責。聯邦總統只是虛位元首,但並不直接領導聯邦政府,不享有實際的行政權。而聯邦總理為政府首腦,決定國家大政方針。 德國現任聯邦總統為弗兰克-瓦尔特·施泰因迈尔,2017年3月19日上任。.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德國聯邦總統

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Deutschland),是位於中西歐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组成,首都与最大城市为柏林。其国土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南北距离为876公里,东西相距640公里,从北部的北海与波罗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气候温和,季节分明。德国人口约8,180万,为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仅次于美国。 在50万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日德國的北部地區。公元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在公元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徙期,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自公元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在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萊茵邦聯和日耳曼邦聯先後建立,1871年,在普魯士王國主導之下,多數德意志邦國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1933年納粹黨獲取政權並建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德國分裂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国家元首为联邦总统,政府首脑則为联邦总理。 德國是世界大國之一,其國内生產總值以國際匯率計居世界第四,以購買力評價計居世界第五。其諸多工業工程和科技部門位居世界前列,例如全球馳名的德國車廠、精密部件等,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德國為發達國家,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德國人也以熱愛大自然聞名,都市綠化率極高,也是歐洲再生能源大國,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樣板,除了強調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態保育,在人為飼養活體的態度十分嚴謹,不但獲得大量外匯和資訊優勢,其動物保護法律管束、生命教育水準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高等教育方面並提供免費大學教育,並具備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體系,催生出拜爾等大藥廠。 德国为1993年欧洲联盟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为申根区一部分,并于1999年推动欧元区的建立。德国亦为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八国集团、20国集团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其军事开支总额居世界第九。 德語是歐盟境内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和美術、音樂、哲學以及電影等等。德國的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另外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有上百處。.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德国

德国元帅

以下是獲授德国元帅(Generalfeldmarschall)军衔的军官和王室成员的列表。.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德国元帅

德国国旗

德國國旗是由三條等寬的分別為德國國家代表色「黑、紅、金」色的橫條組成的三色旗。 黑、紅、金三色旗最早出現於19世紀早期,開始正式使用是在1848年德國革命。短命的法蘭克福國民議會(1848–1850)提議使用三色旗為民主化德國聯邦的旗幟。一戰之後建立的威瑪共和國也使用三色旗為德國國旗。世界大戰後的東西德都將三色旗作為自己的國旗,直到1959年東德在三色旗上加上國徽前這兩個國家的旗幟是完全相同的。從1990年10月3日兩德統一後,黑、紅、金三色旗再次成為德國國旗。 德國國旗也並非總是使用黑、紅、金三色作為其基色。1866年的普奧戰爭之後,普魯士王國領導的北德意志邦联採用黑、白、紅三色旗為聯邦旗。黑-白-紅三色旗後來也成為1871年德意志統一後的德意志帝國(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國旗,並一直使用到1918年一戰結束。1933年開始納粹德國也曾短期的使用過黑、白、紅三色旗。 三基色黑、紅、金和黑、白、紅在德國歷史上都有著重要的意義,也常常獲得不同的解釋。現在黑、紅、金代表二戰後的共和民主政體體制,現在的德國聯邦和自由的聯合體:不僅僅是德國的自由,還包含了德國人民的民主自由。.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德国国旗

德国联邦大会

德国联邦大会(德语:Bundesversammlung)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一个国家权力憲政机关,它唯一的职责是依据《基本法》第54章第1节第1条(Artikel 54 Absatz 1 Satz 1 GG)的规定选举德国联邦总统。.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德国联邦大会

德国总参谋部

德国总参谋部(Großer Generalstab)是德国军队中对战争进行规划和决策的高级军事机构,由原普鲁士军队总参谋部发展而来,是现当代绝大多数军队总参谋部的样板。总参谋部的崛起和发展是德军与其对手相比最大的优势,是德军两个多世纪来最令人生畏的部分,也是近两个世纪以来军事史上最出色的参谋机构之一。 在狭义上,总参谋部是德军(及其前身普鲁士军队)的中枢,负责对战争各方面的研究,制定部队机动方案及战役实施方案,拟定作战和动员计划。总参谋部于1806年成立,但此时尚无官方称呼,奠基人为普鲁士将军格哈德·冯·沙恩霍斯特和奧古斯特·馮·格奈森瑙。1821年首任总参谋长卡尔·冯·米夫林男爵上任,这也标志着总参谋部的正式成立。 在广义上,总参谋部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军事理念、虽然当时的欧洲列强都先后设立总参谋部,但德军总参谋部因其完备严格的培训机制和靠实际表现而非出身门第作为奖惩标准而声名卓著。总参谋部的培训机制并不只为了培养出合格的参谋人员,更为了培养出具有具有丰富知识、广阔视野和献身精神的战争机器的一部分。正式的参谋人员为终身制,在一线部队和参谋部之间轮换工作。参谋人员的军裤侧面有加宽的深红色带以区别于其他军官。德国的传统社会舆论和政治力量决定了军队组织框架的首长由贵族甚至是皇室担任,在欧洲其余国家也是普遍现象,但实际上由于总参谋部的特殊作用,参谋长在其专业领域和组织框架内拥有对作战方案和命令的否决权,只有少数极其顽固的部队首长敢于挑战这种否决权,如德皇威廉二世和希特勒,正因如此,每一次胜利后最大功臣一般都被认为是参谋系统的人员而非部队首长,这种情况又进一步加强了总参谋部的地位。 总参谋部在当时拥有较少受政治势力控制的特权,并于1871年德国宪法颁布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固定下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认为总参谋部是德国军国主义的发源地并依照《凡尔赛和约》解散了总参谋部。此后总参谋部以“统帅部部队局”的形式生存下。1935年原部队局局长贝克被任命为陆军总参谋部总参谋长,宣告了总参谋部的恢复,但在纳粹德国的体制下,总参谋部再未回到和以前一样的显赫地位。纳粹德国向同盟国投降后总参谋部再次解散。纽伦堡审判中总参谋部因战争罪被起诉,后被宣判无罪。.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德国总参谋部

德国总理

联邦总理(Bundeskanzler,简作Kanzler)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政府首脑,是德国事实上的最高领导人。其有权直接任命联邦政府各部长,并确定德国联邦政府的政治方针。總理是由德国联邦議會根据联邦总统的建议未经辩论的选举产生,再經联邦总统任命,就可以正式成為總理,而联邦總統不能拒絕任命總理。總理通常为议会最大党,即執政黨的領袖,另外設有副總理一職作為副手。.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德国总理

德意志帝國陸軍

德意志帝國陸軍(Deutsches Heer)是德意志帝國的陸上作戰部隊,其德語原文直譯為「德意志的陸軍」。德意志帝國陸軍於1871年德意志統一後在普魯士王國的領導下成立,最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於1919年遭到解散。.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德意志帝國陸軍

德意志國防軍

德意志國防軍(Wehrmacht)是 1935 年至 1945 年間納粹德國的軍事力量,軍種包括陸軍、海軍和空軍,納粹黨的武裝党衛隊單位有時也從屬於國防軍。.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德意志國防軍

保罗 (人名)

保罗(Paul;),又譯保祿,是有基督教传统的国家和民族中常见男性人名。该名始自古罗马时期,源于罗马姓氏Paulus或Paullus,名人有卢基乌斯·埃米利乌斯·保卢斯、卢基乌斯·埃米利乌斯·保卢斯等。.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保罗 (人名)

保羅·馮·倫寧坎普

保羅·馮·倫寧坎普(Paul von Rennenkampf,)是俄羅斯帝國軍人,騎兵大將。.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保羅·馮·倫寧坎普

俄国入侵东普鲁士 (1914年)

俄国入侵东普鲁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德意志帝国和俄罗斯帝国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战役,持续时间从1914年8月至9月。为将更多德军吸引到东线以缓解西线法国的压力,自1914年7月30日俄国开始总动员后,俄国就准备入侵东普鲁士。尽管俄军在数量上有着极大的优势(80万俄军对25万德军),但由于俄军间的配合不利,入侵行动最终还是以俄军的惨败而告终。.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俄国入侵东普鲁士 (1914年)

國家元首

國家元首是國家的最高代表者,是國家的象徵,履行宪法賦予的權力和義務,視乎國家的政治體制,國家元首未必有行政權。君主立憲制下,國家元首是君主,稱號包括國王、女王、蘇丹等。共和制下,國家元首通常的称号是總統,亦有其他稱號,例如部分社會主義國家名義上的元首被稱作國家主席或國務委員會主席。也有以國會議長作為國家元首的情況,例如文革時期廢除國家主席的中國,1998年修憲取消國家主席的朝鮮和實行總統制前的蘇聯等。 除總統制的國家元首外,不少國家元首只是位高權不重的名譽職務,只具有象徵意義,不掌握實權,例如日本天皇(君主立憲制)、德國總統(議會內閣制)、中國國家主席(社會主義國家)等。 國家元首大致可分為以下四種:.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國家元首

凡尔登战役

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战事从1916年2月21日延续到12月19日,德法两国投入100多个师兵力,军队死亡超过25万人,50多万人受伤。伤亡人数仅次于索姆河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凡尔登战役

凡尔赛条约

《凡尔赛条约》或《凡尔赛和约》(le Traité de Versailles,Treaty of Versailles),全称《协约国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Traité de paix entre les Alliés et les Puissances associées et l'Allemagne,Treaty of Peace between the Allied and Associated Powers and Germany),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和战败的同盟国签订的和约。协约国和同盟国于1918年11月11日宣布停火,经过巴黎和会长达7个月的谈判后,于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的凡尔赛宫签署条约,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得到国际联盟的承认后,《凡爾賽條約》于1920年1月10日正式生效。 在凡爾賽和約的眾多條款中,最具爭議性的一項莫過於第231條款。該條款迫使德國承認發動戰爭的全部責任。合約也限制德國的軍事能力,使其割讓領土,以及迫使他們支付巨額的賠款。在1921年時,德國所要負擔的賠款高達1320億馬克(爾後減免至314億馬克)。當時許多經濟學家,包含著名的約翰·凱因斯,都認為凡爾賽條約太過苛刻,賠款金額過於高昂並且容易產生不良後果。但是也有人持反對意見。例如法國元帥費迪南·福煦就認為條約對德國非常寬容。.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凡尔赛条约

凡爾賽體系

凡爾賽體系(Versailles system)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世界各国基于以《凡爾賽條約》为代表的一系列條約与协定形成的國際關係體系。 这一体系最初建构于协约国与同盟国在巴黎和会上签订的一系列和约的基础之上。其中的一些理念,如民族自决原则及组建国际联盟等,则源自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此前于1917年提出的十四点和平原则。这些条约重新划定了欧洲及近东地区的国界,对德国战前拥有的殖民地重新进行分配,并对德国、奥地利、匈牙利、保加利亚及土耳其等战败国进行了包括裁军、赔款及惩治战争罪行在内的一系列处置。此外,在战间期对于维系体系有重大影响的国际联盟也是基于这些条约建立的。后来这一体系经由《洛桑条约》及华盛顿会议上与会国家所签订的一系列协定与条约得到进一步完善,近东地区及远东地区的局势由此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较为稳定。这些条约与协定共同安排了战后世界的秩序,而战间期国际政治事件也大多与它们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战后初期,欧洲各国间仍是存在大量的矛盾与冲突,尤以德法两国间的斗争为甚。占领鲁尔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到了20年代中期,欧洲大陆的秩序开始得到重建,欧洲国家也由此进入繁荣时期。道威斯计划与《洛迦诺公约》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两项外交成就。国际联盟也在这时迎来了黄金时代。而后各国又在寻求实现持久和平方面进一步做出努力并取得一定进展,其中包括西方大国于1928年签订的《非战公约》以及1930年通过的杨格计划。 但到了30年代初,凡尔赛体系开始受到经济与政治两方面的冲击。1929年10月自美国兴起的大萧条,一方面重创了各国经济,打破各国此前在赔款及战债问题上所做出的安排,另一方面加速了纳粹党的崛起。1931年,陷于经济危机之中的日本在中国东北引起了九一八事變。虽然国联试图通过调解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但调解最终仍是以失败收场。九一八事變一方面瓦解了华盛顿会议对于远东秩序的安排,另一方面使国联的威信受到了重创。而1932年开始的最终也以失败收场。协约国没有执行其在《凡尔赛条约》中所许诺的裁军。德国也由此得到了重整军备的借口。 纳粹党的掌权导致欧洲大陆的外交格局发生剧变。德国在希特勒上台后冲破《凡尔赛条约》的限制重整军备,并违背《洛迦诺公约》的规定。意大利也在此时侵占了阿比西尼亚。这几个事件给凡尔赛体系带来了较大的伤害。而此时,世界其他地区的时局也在发生变化。特别是远东,中日之间的战争于1937年全面爆发。而欧洲此时也在一步步走向战争。1937年,由德日意三国组成的轴心国集团初步形成。德国也在1938年完成了德奥合并,并占领了处在德捷边境附近的苏台德区。尽管英法等国试图通过绥靖政策来阻止全面战争的爆发,但这并没有使德国停下侵略的脚步。1939年,德国在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后不久,发起了对波兰的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凡尔赛体系至此彻底终结。.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凡爾賽體系

兴登堡堤道

兴登堡堤道(Hindenburgdamm)是一条连接德国叙尔特岛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11千米长的堤道,以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总统保罗·冯·兴登堡命名,地理位置坐标为。堤道上铺设了供火车使用的复线铁路,目前用于运营德国铁路经营的由尼比尔-韦斯特兰之间的人车同行,由于叙尔特岛和大陆之间没有其他道路相连,所以这条堤道上运行的汽车摆渡列车是汽车上岛的唯一途径。堤道由一家法兰克福的公司和一家来自杜伊斯堡的公司分别从大陆和叙尔特岛开始修建连接起来的,耗时四年建成,于1927年6月1号开放,它也是沼泽铁路的一部分。火车沿堤道的行驶时间约为10分钟,火车在位于大陆上的尼比尔和叙尔特岛上韦斯特兰两个终点站之间的行驶时间约30分钟。 兴登堡堤道位于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瓦登海国家公园的保护区内,在这里的滩涂上禁止徒步。.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兴登堡堤道

兴登堡防线

兴登堡防线(The Hindenburg Line),亦有人称其为齐格菲防线(The Siegfried Line、Siegfriedstellung),是德国在一战中于法国东北部边境修建的庞大防御系统。工程的建设期为1916年至1917年,德国人动用了俄罗斯俘虏作为劳工。防线从朗斯延展至凡尔登。.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兴登堡防线

元首 (納粹德國)

元首(Führer,)是納粹德國的國家元首名稱,實際上僅有阿道夫·希特勒擔任過此職位。德語原名「Führer」原解作領袖或嚮導,是很常用的德語單詞,且還是一系列(準)軍事組織和政府機關的職位名稱。由於納粹德國大幅使用的緣故,現今若提到「Führer」一詞,通常就是指希特勒。.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元首 (納粹德國)

国会纵火案

国会纵火案(Der Reichstagsbrand)是德国建立纳粹党一黨專政独裁政权的关键事件,发生在1933年2月27日,柏林消防队于晚上9时14分开始接到德國國會大樓火警报告。同时在几个不同地点发生火災,但当消防队到达时,主要的议会大厅发生爆炸,燃起大火。警察搜索现场时,发现了失业的建筑工人。他是荷兰共产党人,不久前才到德国。 總理希特勒和戈林很快到达现场,发现范·德·卢贝后,戈林立即宣称这起纵火案是共产党人幹的,他们抓到了共产党的领袖。希特勒立即抓住这个机会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要求年事已高的总统兴登堡签署《国会纵火法令》,取消大部分魏玛宪法赋予的权利。 纳粹党首脑宣称这起事件是第三共产国际策划的,逮捕了三名驻共产国际的保加利亚人:季米特洛夫、塔涅夫和波波夫,当时警察并不知道季米特洛夫是共产国际的负责人,在莱比锡审判时,季米特洛夫自己辩护,被宣布无罪释放。.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国会纵火案

国会纵火法令

《国会纵火法令》(Reichstagsbrandverordnung),全称《保护人民和国家的总统法令》。1933年2月27日国会纵火案后,总统保罗·冯·兴登堡签署了这一法令。该法令废除了许多《魏玛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及自由,在纳粹党当权时期亦成为监禁反对人士和镇压不与纳粹政权合作的报刊的法律依据。这一法令被历史学家认作德国过渡到纳粹党一党专权的关键历史事件之一。.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国会纵火法令

国葬

国葬是一种葬礼的规格,以国家名义为逝者举行的葬礼仪式,代表国家对逝者的高度尊崇。国葬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存在,如中国、日本、美国、俄羅斯等。.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国葬

皇帝會戰

皇帝會戰(Kaiserschlacht,又稱作魯登道夫攻勢)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由德意志帝國於西方戰線發動的連續攻勢,達到自1914年以來挺進幅度最深的成果。這場攻勢發動的起因為:德軍意識到必須在美國挾壓倒性的物資和人力優勢進駐歐陸前擊敗西線的協約聯軍,這是德國在戰爭中最後的機會,同時也因為東線在俄羅斯帝國退出戰爭後可集中實力發動攻擊,約有50個師得以釋出並取得數量優勢,在質量上也較西線的德軍為佳。 這場攻勢分作4個階段,代號「邁克爾」(Michael)、「喬治特」(Georgette)、「格奈森瑙」(Gneisenau)和「布呂歇爾-尤克」(Blücher-Yorck)。邁克爾作戰是這次行動的主攻,目的在突破盟軍防線,包圍於索姆河至英吉利海峽的英軍並將其殲滅。德國認為一旦此行動成功,法軍將有可能提出停戰。其他行動皆為邁克爾攻勢的輔助作戰,為的是牽制索姆河上其他盟軍的行動。然而皇帝會戰本身缺乏確立的戰略目標,當攻勢開始時目標的選定一直在根據戰場狀況而變化。相比下盟軍的主力都集中於重要的地區,如亞眠的鐵路樞紐和海峽的港口,而撤離了德軍佔領、長期受戰火破壞、並無戰略價值的地區。 德軍在攻勢中遇到機動力不足、後勤運輸無法趕上前線部隊的問題,以至於無法即時擴大戰果。擔任攻勢矛頭、快速移動的突擊部隊無法攜帶足夠維持自己戰力的糧食與彈藥,由於缺乏補給,德軍的攻勢日益減弱。到了1918年4月後半,德軍對聯軍的威脅力量已消失,前者地面部隊已傷亡慘重,是否能固守佔領地、保住戰果也成了非常大的問題。到了1918年8月聯軍使用新型戰術和火砲武器,發動反擊的「百日攻勢」,將德軍自皇帝會戰佔領的土地上逐出,不久德國的興登堡防線崩潰,德意志帝國解體,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皇帝會戰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或稱歐戰;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la Grande Guerre)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称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欧战”。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奥匈帝国、鄂圖曼帝国及保加利亚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比利时、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亚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線最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强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过1,600萬人喪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约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等等還要面對巨額賠款,埋下第二次大戰的種子。.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前年表

本條目涵蓋自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期間(1918年-1939年),包含軍事衝突、外交折衝、政治角力及各式條約的簽訂等等,影響或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事件。.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前年表

策林根号战列舰

林根战列舰(SMS Zähringen)是德意志帝国海军所建造的五艘维特尔斯巴赫级前无畏战列舰的第三艘。它于1899年11月开始在基尔的日耳曼尼亚船厂进行、1901年6月12日,至1902年10月25日投入使用。作为由海军少将阿爾弗雷德·馮·鐵必制主导的首批主力舰,其姊妹舰还包括有维特尔斯巴赫号、韦廷号、施瓦本号和梅克伦堡号。其装备有四门,最高速度为。 策林根号的大部分职业生涯都服役于德国活动舰队的。在此期间,它被广泛的年度训练和对国外的友好访问所占据。这一时期的训练演习为公海舰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行动提供了框架。它于1910年9月退役,但在1912年曾短暂回归训练,并意外撞沉了一艘鱼雷艇。当1914年8月一战爆发后,策林根号又被动员至第四战列分舰队。舰只在波罗的海参与了有限度的服务,包括于1915年8月的,但它并未与俄国军队交火。至1915年底,船员短缺和来自英国潜艇的威胁迫使帝国海军撤出了像策林根号这样的旧式战列舰。策林根号在1917年被转化为供鱼雷训练的前,只得降级担任角色。在1920年代中期,策林根号又进行了大量的重建和整装,以用作可供无线电操纵的靶舰。它一直以此身份服役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于1944年在戈滕哈芬被英国轰炸机击沉。撤退的德国人将舰只提起并移至海港出口,再将其凿沉以阻塞港口。策林根号最终于1949-50年间在原地拆解。.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策林根号战列舰

納粹德國

纳粹德国是1933年至1945年阿道夫·希特勒和纳粹党统治下的德国的通称。在希特勒统治之下,德国转变为一法西斯主义极权国家,国内近乎一切事务均为纳粹党所控制。1945年5月同盟国战胜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宣告结束,纳粹德国亦不复存在。 1933年1月30日魏玛共和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纳粹党由此开始清除国内一切政治反对力量,巩固自身权力。1934年8月2日兴登堡去世,希特勒将总理和总统职权合一,成为德国独裁者。1934年8月19日全民公投正式确定希特勒的德国“元首”头衔,一切权力都集中至希特勒手中,其辞令高于一切法律。纳粹政府并非相互协调协作的整体,而是不同内部派别组成的集合,各派别间进行权力斗争,试图获得希特勒的偏爱。大萧条期间,纳粹通过没收犹太人、共产主义者和宗教人士的财产,大规模军事支出和混合经济体制稳定了经济并结束了大规模失业的局面。包括高速公路系统在内的公共工程建设亦同时进行,经济恢复稳定局面,纳粹政权亦提升了其受欢迎度。 种族主义(尤其是反犹太主义)是该政权的中心特性之一,日耳曼人(北欧人种)被认为是雅利安人种中最为纯正者,由此即为优等人种。犹太人及其他不适宜的人种则受到迫害并遭屠杀。反希特勒统治的抵抗运动则遭残酷压制。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反对人士遭到杀害、逮捕或驱逐。基督教教会亦受到打击,教会领袖受监禁。教育重心集中于种族生物学、人口政策及为军事服务的体育。女性的就业和教育机会大幅减少。力量来自欢乐组织进行娱乐和旅游活动,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则向世界展示了第三帝国的气象。部长约瑟夫·戈培尔有效通过电影、大规模集会以及希特勒的演说,达到控制舆论的目的。政府同时还限制艺术表达,推广一些特定的艺术形式,否定和封禁其他艺术形式。 1930年代末期纳粹德国对于领土的要求日益扩张,若得不到满足则以战争相威胁。1938年和1939年,纳粹德国先后吞并和。希特勒同斯大林达成互不侵犯协议,并于1939年9月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打响。德国同意大利和其他轴心国结盟,至1940年已征服欧洲大部分地区,并对英国进行威胁。总督辖区在征服地区建立起来,而在波兰剩余地区则建立了总督府。犹太人和其他不受欢迎的群体被送往纳粹集中营和灭绝营并被杀害。 1941年德国对苏联发动入侵之后,战争局面开始扭转,而到1943年德国则遭遇了严重的军事失败。1944年对德国的大规模轰炸持续升级,轴心国力量开始自东欧和南欧撤退。盟军登陆法国之后,在一年时间内苏联从东部入侵,其他同盟国力量则从西部入侵,德国战败投降。希特勒拒绝承认失败,导致战争最后阶段德国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与战争相关的死亡人数继续攀升。同盟国展开去纳粹化进程,并将剩余的纳粹领导人送往纽伦堡进行战争罪的审判。战后纳粹德国东部领土被并入苏联和波兰,而剩余德国领土则被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军事占领,直到1949年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成立,德国领土被一分为二。.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納粹德國

約瑟夫·戈培爾

保羅·約瑟夫·戈培爾(德語:Paul Joseph Goebbels,),德國政治家。其担任納粹德國時期的国民教育与宣传部部长,擅讲演,被稱為「宣傳的天才」,以鐵腕捍衛希特勒政權和維持第三帝國的體制。 戈培尔1921年于海德堡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关于19世纪浪漫主义喜剧。他先后作为记者、银行出纳和证券交易所传唤员。他也撰写小说及喜剧,但不被出版商认同。1923年法国比利时联军占领鲁尔区期间,戈培尔与纳粹党开始接触并于次年入党,他被任命为在柏林地区的领导人。在位期间,他充分发挥了他的宣传技能,在纳粹报纸和纳粹准军事组织冲锋队的帮助下,与当地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政党联合。1928年,他已成为了党内数一数二的人物。 1933年,希特勒及纳粹党执政后,他被任命为宣传部长。上任后第一件事即是将纳粹党所列禁书焚毁,他对德国媒体、艺术和信息的极权控制随之开始。 戈培尔直至最后一刻始终陪伴在希特勒身边,在希特勒自杀不久后,戈培尔在毒杀自己的六个孩子后随即自杀。.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約瑟夫·戈培爾

纳粹德国国会

纳粹德国国会,(德语:Großdeutscher Reichstag;官方名称:"伟大的德国国会"),设于柏林,是1933年至1945年第三帝国的议会,并为德国名义上的最高立法机关。德国纳粹党在成功夺取政权后,迫使政府通过了《1933年授权法》,将原魏玛共和国议会转变成永远支持阿道夫·希特勒的橡皮图章议会(伪议会)。这期间的大多数议案都得到一致通过;此外,希特勒经常于此发表各种演讲。从1933年3月至1942年4月26日,这个纯仪式性的议会一共召开了20次。纳粹德国国会的主席始终是赫尔曼·戈林。 在此期间,因为与会者频繁的在会场唱纳粹德国国歌,国会被德国国民戏称作“德国最昂贵的歌唱俱乐部”。为避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进行选举,希特勒在1943年决定让1938年选举的议员延长任期(1938年选举产生的议员任期本为1939年至1943年;延长后的任期在1947年1月30日结束。).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纳粹德国国会

纳粹党

民族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National 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 Partei,縮寫為NSDAP),或譯民族社會主義德意志勞動者黨,通稱納粹黨(Nazi Party),是20世紀前半葉的一個德國政黨,創立於魏瑪共和時代,前身為於1919年創立的德國工人黨,於1920年更名。後由希特勒領導。1932年,在德國議會選舉中獲勝,希特勒於1933年出任德國總理。納粹黨執政後,威瑪共和時代結束,德國進入希特勒獨裁時代,俗稱納粹德國或者第三帝國。1945年5月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及由盟國占領後,以盟國管制理事會第2號法令將納粹黨解散。 納粹來自德文中的Nazi,為「民族社会主义者」(Nationalsozialist)的簡寫。.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纳粹党

纳粹党掌权

纳粹党掌权(Machtergreifung,,德文原意为“掌权”)是指1933年1月30日德国威玛共和国政府权力被纳粹党和其民族保守主義盟友掌握。阿道夫·希特勒在这一天向兴登堡总统宣誓成为德国总理,亦标志着向纳粹德国政府转变的开始。.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纳粹党掌权

美因茨新会堂

美因茨新会堂(New synagogue Mainz)是德国美因茨的一座复建的犹太会堂,位于美因茨新城的兴登堡大街老会堂原址,其地名也更名为犹太会堂广场(Synagogenplatz).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美因茨新会堂

羅馬尼亞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

羅馬尼亞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巴爾幹戰役的一部分,羅馬尼亞與俄國、英國、法國結盟,對抗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戰鬥主要發生於1918年8月至1917年12月之間,戰場則位於特蘭西瓦尼亞、羅馬尼亞本土,以及與保加利亞接壤的多布羅加地區。儘管羅馬尼亞取得初期勝利,但在隨後的戰事中遭受重挫,到1916年年底時僅能守住摩爾達維亞地區,依靠俄國的支持勉強維繫局面。當俄國爆發革命後,羅馬尼亞幾乎陷入包圍,只能在1918年5月退出戰爭,與同盟國簽下了布加勒斯特條約。到了1918年11月10日,德國停戰的前一天,羅馬尼亞再度加入戰局,在戰後成為戰勝國的一員。在動員參戰的75萬羅馬尼亞士兵之中,有一半沒有活著看到大戰落幕。.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羅馬尼亞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

猶太人大屠殺

犹太人大屠杀(Holocaust;השואה,Shoah;חורבן,Hurban)指的是纳粹德国及其协作国对近600万犹太人进行的种族灭绝行动。当时欧洲共有近900万犹太人,其中近三分之二被害,包括近150万儿童。一些学者称大屠杀亦当涵盖近500万非犹太遇难者,由此总受害人数将达到近1,100万人。屠杀发生于纳粹德国、德佔欧洲地区及纳粹德国盟国所控区域。 1941年至1945年,纳粹对欧洲诸种族及政治群体展开迫害,犹太人遭到广泛系统性屠杀,其规模为史上最大。。在纳粹党领导及党卫队协调之下,德国所有政府部门均参与了大屠杀的相关事宜。其他受害的非犹太群体包括波兰人、其他斯拉夫人、苏联平民及苏联战俘、罗姆人、共产党人、同性恋者、共济会成员、耶和华见证人及身心障碍者。德国与德国占领区有近42,500个设施用于集中关押受害者,将其作为奴隶劳工使用,对其进行屠杀或其他反人权活动。参与执行大屠杀的总人数估计超过200,000人。 迫害与屠杀分阶段进行,最终发展为所谓的“犹太人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对欧洲犹太人进行集体灭绝。最初德国政府通过法案(如《1935年纽伦堡法案》)以将犹太人自社会中排除出去。1933年起纳粹开始建立一系列集中营,而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开始建立犹太区。1941年,德国在东欧开始广泛获取新领土,别动队在这些区域屠杀了近两百万犹太人、游击队员及其他群体,手段普遍为大规模射杀。至1942年年末,受害者普遍乘火车前往灭绝营,若能在旅途中幸存,则将于毒气室中遭系统性杀害。这一状况一直持续至1945年4月至5月欧洲战场尾声阶段。 犹太武装抵抗运动规模相对有限。最大规模的抵抗运动为1943年的华沙犹太区起义,数千武装贫乏的犹太人抵御武装党卫队时间长达四周。在东欧,约20,000至30,000犹太游击队员同纳粹及其协作者展开斗争。法国犹太人加入法国抵抗运动行列,对纳粹及维希法国政权开展游击战。战争期间犹太武装起义超过一百次, accessed 22 December 2013.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猶太人大屠殺

瓦爾特·馮·賴歇瑙

特·卡爾·恩斯特·奧古斯都·馮·賴歇瑙(Walter Karl Ernst August von Reichenau,又譯萊謝勞,)是一位德國陸軍將領,最高軍階為元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期幾乎參加了所有重大戰役,擔任指揮要職。 賴歇瑙出身貴族家庭,但未如傳統的普魯士軍人持有階級偏見,被認為是非典型的軍人。1932年經由叔叔介紹,賴歇瑙與希特勒結識,還違反軍規加入了納粹黨,在希特勒整肅衝鋒隊與軍隊的納粹化給予相當的幫助,後者兩度想任命他為陸軍總司令,但皆因其他陸軍高級將領反對而作罷。 戰爭爆發後,賴歇瑙成了高級指揮員,擔任了軍長、軍團司令、集團軍司令等職務。由於賴歇瑙時常對希特勒的戰爭計畫提出批評,兩人關係因而逐漸疏遠,在第三次陸軍總司令出現職缺時,反而是希特勒拒絕任用賴歇瑙。蘇德戰爭期間,賴歇瑙曾發布了著名的「賴歇瑙命令」(Reichenau-Befehl),要求在其官兵屠殺蘇聯政委人員和猶太人,也曾推動聯合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對抗蘇軍,但也因被希特勒否決而未果。1941年底,賴歇瑙繼任格特·馮·倫德施泰特元帥南方集團軍總司令職務,但於1942年1月17日因心臟病逝世。.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瓦爾特·馮·賴歇瑙

百日攻勢

日攻勢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由協約國所發動的一系列攻勢。1918年8月8日,協約國在法國亞眠發動,標誌著百日攻勢的開始;在往後的三個月內,協約國又多次在西方戰線上對同盟國防線實施了一系列攻勢,成功將德軍逐出法國,並迫使其一路撤退至興登堡防線內。11月11日,同盟國軍隊無力再戰,被迫投降,雙方在法國北部城市貢比涅附近的森林中簽署了《康邊停戰協定》,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值得注意的是,「百日攻勢」這個詞彙指的是協約國軍隊自後所實施的一系列快速推進作戰的總稱,而不是一場特定的戰役或一場統一的作戰攻勢。.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百日攻勢

聯邦大總統

國家總統(Reichspräsident)是德國在魏瑪共和國時代(1919-1934)的國家元首,一度由元首取代、但於1945年回復。.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聯邦大總統

鐵十字勳章

鐵十字勳章(德語: Eisernes Kreuz)是由普魯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建立的德國軍事勳章,於1813年3月10日首次頒發。鐵十字勳章曾經在拿破崙戰爭、普法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等多次德国参与的会战中頒發。不过鐵十字勳章自1945年5月之后就沒有再頒發過。 鐵十字勳章或許最會被世人聯想為納粹德國的勳章。然而铁十字本身源自条顿骑士的一个手十字饰物,大约自1870年以后成为德国三军的通用标志。鐵十字在德國文化中是有力的軍事象徵,並且於1955年被戰後重組的德國聯邦國防軍再次採用。.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鐵十字勳章

西方戰線 (第一次世界大戰)

一次世界大戰的西方戰線是指1914年戰爭爆發後,德國入侵比利時與盧森堡後所開闢的戰區,前者迅速佔領了法國大片的重要工業地區,但戰爭形勢因為馬恩河戰役而有了戲劇性地改變,雙方沿著法國邊境自北海至瑞士挖了一連串的壕溝實行陣地戰,整條戰線在戰爭大部分時間都未有明顯的變動。在1915年至1917年期間,雙方沿著此戰線發動了一些大型攻勢,其以大規模火砲的砲擊與步兵進行攻擊,然而在結合壕溝、機槍巢、鐵絲網和火砲的防禦工事下造成進攻方巨大的人員傷亡,而防禦者則發動反攻;因此,雙方的進攻皆無明顯的成果。為了打破僵局,雙方研發了新型的軍事科技與戰術,包括毒氣、噴火器、飛機和戰車等,但僅讓戰線有了小幅的改變。 儘管此戰區大部分時間處於停滯狀態,卻被證明對於戰爭的結果具有決定性,協約國軍隊於1918年時已擁有同盟國無法阻擋的軍事力量,令德軍指揮官瞭解到戰敗已無可避免,其政府被迫簽署停戰協議,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西方戰線 (第一次世界大戰)

马尔堡 (德国)

尔堡(Marburg)(1977年以前也叫马尔堡(兰),为了区分斯洛文尼亚德拉河畔的马尔堡,即马里博尔)是所在黑森州中部马尔堡 - 比登科普夫的县城。它坐落于兰河边,拥有约72000居民,是黑森州的第八大城市。市区沿兰河两侧向西延伸入格拉登巴赫山脉,向东出兰山,直到阿默内堡盆地的边缘。 马尔堡自13世纪起享有市的地位。今天,它的功能是充当在吉森行政区的一个区域中心。作为一个较大的中型城市(德国标准),马尔堡有与其他县级市相比,相当于其他六个大中城市在黑森州中一个特殊的地位。因此,市承担全县职责,以便它在许多方面类似于一个独立的城市。马尔堡以现存的最古老的由新教徒创办的菲利普大学,学术成就,城市建筑展现城市风貌。 马尔堡的名称来源于中世纪时图林根的领主与美因茨的大主教之间的领土纷争。马尔堡的特色景点有伊丽莎白教堂,大学教堂Alte Universität,领地城堡和位于城堡下面这个老城区,被称为马尔堡“上城”。.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马尔堡 (德国)

魏瑪共和國

威瑪共和國(Weimarer Republik)指1918年至1933年採用共和憲政政体的德国,于德意志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霍亨索伦王朝崩溃后成立。由於這段時間施行的宪法(一般称之为《威瑪憲法》)是在憲法召开的国民议会上通过的,因而得此名稱。其使用的國名為「德意志國」(Deutsches Reich)。「威瑪共和」这一稱呼是后世历史学家的称呼,从来不是政府的正式用名。有如現在的法蘭西共和國算是第五共和國,共和是針對政權的說明。 威瑪共和是德国历史上第一次走向共和的嘗試,于德国十一月革命后而生,因阿道夫·希特勒及纳粹党在1933年上台执政而结束。虽然1919年的威瑪共和宪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在法律上仍然有效,但納粹黨政府在1933年采取的一体化(Gleichschaltung)政策已经彻底破坏了共和国的民主制度,所以魏玛共和国在1933年已经名存实亡。.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魏瑪共和國

魯茨·格拉夫·什未林·馮·科洛希克

約翰·路德維希·“魯茨”·格拉夫·什未林·馮·科洛希克(Johann Ludwig (Lutz) Graf Schwerin von Krosigk,)是一名德國法學家及政府官員。.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魯茨·格拉夫·什未林·馮·科洛希克

贡宾嫩战役

贡宾嫩战役是德意志帝国陆军于1914年8月20日在一战东线战场发动的一次以失败告终的攻势。德军急于求成的攻势使得俄军获胜。.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贡宾嫩战役

興登堡

兴登堡可以指:.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興登堡

興登堡號飛船

興登堡號飛船(LZ 129 Hindenburg),航空器註冊編號為D-LZ 129,是一艘德國的大型载客硬式飛船和兴登堡级飞艇的主导舰船。该系列是世界上最长的飞行器,并且是体积最大的飞艇型号。它由齐柏林公司(Luftschiffbau Zeppelin Gmbh)在腓特烈港的博登湖设计并建造。建成后,它由德意志齐柏林飞艇运输(Deutsche Zeppelin Reederei)于1936年3月投入运营。它在第二个飞行季中的第一次跨太平洋飞行于1937年5月6日在新泽西州曼彻斯特镇莱克湖海军航空总站上空尝试降落时爆炸烧毁。 兴登堡号得名于陆军元帅保罗·冯·兴登堡,他自1925年到他于1934年去世期間担任德国联邦大总统职位。.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興登堡號飛船

阿道夫·希特勒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德国政治人物,纳粹党领袖,1933年至1945年担任德国总理,1934年至1945年亦任纳粹德国元首。其于1939年9月发动波兰战役,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并为纳粹大屠杀的主要发动者之一。 希特勒生于时属奥匈帝国的奥地利地区,在林茨长大。1913年他迁往德国,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德国陆军服役並受勳。1919年希特勒加入纳粹党前身德国工人党,并于1921年成为纳粹党领袖。1923年他在慕尼黑发动政变,试图夺取权力,但最终失败并被监禁。在监禁期间希特勒撰写了其自传及政治宣言《我的奮鬥》的第一册。1924年被释放后,希特勒對凡爾赛条约进行批判,宣扬泛日耳曼主义、反犹太主义和反共主义,以其个人魅力、演说才能及政治宣传获得了广泛的民众支持。同时他频繁宣称国际资本主义及共产主义为犹太人反德意志民族的阴谋。 1933年纳粹党成为魏玛共和国国会第一大党,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此后其执政联盟再次在选举中获胜,并在国会中通过《授权法》,逐渐将魏玛共和国转变为一党专制、纳粹、极权及独裁统治的纳粹德国。希特勒借口抵御一战后由英国和法国主导的不公国际秩序,试图将犹太人从德国清除,建立其理想秩序。在其当政的前六年内,德国迅速自大萧条中复苏,打破一战后欧洲各国对其作出的各种限制,吞并数个德意志民族所居住的他国领土,由此获得了相当一些德意志民族人民的支持。 希特勒试图为德意志民族获取在其他民族之上的特别“生存空间”,在外交上主张施行侵略与吞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的首要原因。他领导大规模武装扩军,并于1939年9月1日入侵波兰,打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使得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1941年6月,希特勒下令入侵苏联。至1941年年末,德国及其欧洲轴心国盟友已侵略占领欧洲和北非大部分地区。后来与苏联战事的不利局面及美国的加入导致德国由攻转守,并屡遭战略失败。在战争尾声阶段,1945年柏林战役期间,希特勒与其长期女友爱娃·布劳恩成婚。在他们成婚两日后(1945年4月30日),为避免被开坦克进城的苏联红军俘获,希特勒与布劳恩自杀身亡,其尸体被焚毁并被苏联红军找到。 在希特勒和其种族主义政治形态领导之下,纳粹政权屠杀了至少550万包括犹太人和身心障礙者在内的被视为劣等或不受欢迎的少数族裔。希特勒和纳粹政权亦在战争期间屠杀了近1,930万平民和战俘。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军事行动还造成了2930万军人及平民的死亡,其中平民的死亡数量为人类战争史上最高,使二战成为人类历史上死亡数量最高的战争。.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阿道夫·希特勒

赫尔曼·戈林

赫爾曼·威廉·戈林(Hermann Wilhelm Göring,)是納粹德國的一位政軍領袖,與「元首」阿道夫·希特勒的關係極為親密,在納粹黨內有相當巨大的影響力。他擔任過德國空軍總司令、「蓋世太保」首長、「四年計劃」負責人、、、經濟部長、普魯士總理等跨及黨政軍三部門的諸多重要職務,并曾被希特勒指定为接班人。 戈林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為著名的「王牌飛行員」,有著擊落22架敵機的紀錄,并獲得了德國最高級別的軍事勳章——「功績勳章」,戰爭後期還擔任曾為「紅男爵」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所領導的第1戰鬥機聯隊最後一任指揮官。戰後戈林加入了納粹黨,為該黨最早的一批成員,並參與了1923年失敗的「啤酒館政變」,期间身中槍傷。为此,後來他一直靠注射嗎啡來減緩痛苦,结果終生麻藥成癮,體型也從健壯轉為肥胖。1933年,戈林創立秘密警察機關——「蓋世太保」。1935年,戈林被希特勒任命為德國空軍總司令,並憑藉他個人的政治影響力為空軍取得大量預算與獨立地位,令其快速建軍。 戈林以德國空軍最高領袖的身份參與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儘管他本人並不直接干預作戰細節,對現代化空軍技術也缺乏了解,但還是對德軍有相當大的影響,特別是敦克爾克戰役、不列顛戰役、史達林格勒戰役三場決定性戰鬥的發展、德國海軍航空兵、空降部隊和空軍地面部隊的建立、指揮反盟軍轟炸作戰等等。1940年德國打敗法國後,戈林的權力與聲望達到最高峰:希特勒將其晉升為「國家元帥」(或譯作「帝國大元帥」),高過傳統意義上的德國元帥,隔年還指名戈林為其政治接班人。1942年後,隨著德國軍事情勢惡化,戈林的聲望和希特勒對其的信任逐漸降低,于是前者从此不管政治與軍事事務,專注於掠奪各佔領地的藝術品與财富,并過著奢華的生活度日。 1945年4月22日,戈林得知希特勒將自殺,遂拍發電報告知後者他將接掌德國的所有權力。希特勒見狀,認為此為不忠的表現,便下令撤銷戈林全部職務,同时開除黨籍并將其逮捕。二戰結束後,戈林在審判德國黨政軍領袖的「紐倫堡審判」中被判犯「」、「」、「戰爭罪」和「反人道罪」,并處以絞刑,但在行刑前一天晚上,戈林服毒自殺身亡。.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赫尔曼·戈林

长刀之夜

長刀之夜(Nacht der langen Messer)或蜂鳥行動(Operation Hummingbird)又称血洗冲锋队,在德語更常稱羅姆政變(Röhm-Putsch),是個發生於德國1934年6月30日至7月2日的清算行動,納粹政權進行了一系列的政治處決,大多數死亡者為納粹衝鋒隊成員。 希特勒因無法控制衝鋒隊的街頭暴力並視之為對權力的威脅,故欲除去衝鋒隊及其領導者恩斯特·羅姆。他還想安撫害怕及厭惡衝鋒隊的國防軍高層,特別是當羅姆企圖想把國防軍納入自己領導的衝鋒隊之下。最後,希特勒清算其政權的政敵,特別是忠於副總理帕彭的人馬。至少有85人死於清算,不過最後的死亡人數可能達幾百個。超過一千的反對者被逮捕,大部分參與行動的是黨衛隊及蓋世太保,此次行動加強並鞏固國防軍對希特勒的支持。 同時,德國法律雖已禁止以對政權的忠誠為理由進行法外處決並已執行過百年,但因為德國法院及內閣解禁及消除相關障礙,此次行動為納粹政權帶來法理上的依據。.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长刀之夜

英格瓦·坎普拉

費奧多爾·英格瓦·坎普拉德(瑞典语:Feodor Ingvar Kamprad,),瑞典实业家,家具连锁店宜家的创始人。.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英格瓦·坎普拉

恩斯特·台尔曼

恩斯特·约翰内斯·弗里茨·台尔曼(Ernst Johannes Fritz Thälmann,),德国共产党主席,著名的反法西斯战士。.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恩斯特·台尔曼

恩斯特·罗姆

恩斯特·朱利葉斯·甘瑟·羅姆(Ernst Julius Günther Röhm,),是德国纳粹运动早期高层人士,有同性戀傾向,衝鋒隊的组织者,在1934年「長刀之夜」被希特勒謀害,希特勒捏造说罗姆有政变图谋,即「罗姆政变」(Röhm Putsch ,又譯「罗姆暴动」)。此后,纳粹便越发走上了独裁专制的道路。.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恩斯特·罗姆

民主和平论

民主和平論,簡稱民主和平,是一種國際關係、政治學、和哲學的理論。該理論認為,所有實行民主制度的國家(更正確的說,所有自由民主制國家)不會或極少與另一個民主國家發生戰爭。不過實際上,該理論並不意味著,民主國家就不會發動戰爭;也不保證,民主國家會比其他體制(比如,專制)的國家來的不好戰。 在這個理論的原始版本被提出後,許多更深入的相關研究也進一步發掘出民主與和平之間的關聯,民主國家之間也較少發生衝突、同時規模性的暴力行為也較少出現,相反的,政治外交的衝突會增加。.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民主和平论

民族共同体

民族共同体(Volksgemeinschaft),是纳粹德国的一个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概念,其内容为建立德国的民族认同感并促进社会各阶层平等,消灭精英主义和阶层分化。最早起源于1914年德国民众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支持中。在纳粹德国时期成为了国家社会主义宣传中的关键概念之一。 根据国家社会主义的定义,民族共同体“其基础为血缘相同而有着相同命运和相同的政治信仰的民族构成的共同体,其阶级敌人为外族人。”成为民族共同体中的一员的必要条件为雅利安种族,另外还需承诺忠于国家社会主义的理念。.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民族共同体

汉斯·冯·塞克特

約翰內斯·弗里德里希·利奧波德·馮·塞克特(Johannes Friedrich Leopold von Seeckt,),通稱漢斯·馮·塞克特(Hans von Seeckt),是一位德國陸軍將領,最高軍階為一級上將,以擔任威瑪共和國軍隊——「防衛軍」陸軍領袖後推行改革而聞名,亦曾為總參謀部之替代機關——「」的主任。 塞克特於1885年加入軍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於東線、巴爾幹戰區以優異的參謀作業能力嶄露頭角,還一度做到土耳其軍參謀總長。塞克特在戰後成為軍隊的實際領袖。由於戰後德國因《凡爾賽條約》而限軍十萬人,他重新發揚傳統的普德學派軍事思想、規劃精英主義式的新式軍隊,將每一位軍官都培養為未來的高級指揮員,為日後的擴軍打下結實的基礎。塞克特也將軍隊從政治勢力中排除、超脫於政府,形成「國中之國」,並規避協約國對德國履行《凡爾賽條約》的監督,以各種方式訓練軍隊操作被明令禁止使用的毒氣、戰車、飛機等武器,同時大力推動德國與蘇聯同盟,最終促成兩國簽署《拉巴洛條約》進行政治、軍事和經濟上的合作。由於對「防衛軍」建設有深遠的影響,塞克特也被稱為「防衛軍之父」(Vater der Reichswehr)。 塞克特自一次大戰起便與當時的名將、後於共和國擔任總統的保羅·馮·興登堡元帥關係不良,並與文人政府的國防部長奧托·格斯勒間存在矛盾,興登堡的當選也大幅削減了塞克特在德國軍隊中的影響力。1926年,塞克特在未過問興氏的情況下,禮儀性質地邀請身份敏感的前德國皇儲觀賞閱兵式,消息一外漏,旋即引發國內外的恐慌,最終使興登堡解除了塞克特的職務。1930年代初,塞克特赴華取代格奧爾格·魏澤爾擔任蔣中正第三任的德國軍事顧問團領導人和總顧問,對其軍隊和國防工業進行建設與改革,後因身體不適而於1935年3月返德,於翌年逝世。.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汉斯·冯·塞克特

波茨坦

波茨坦(Potsdam、Poczdam、Postupim)是德国勃兰登堡州的州府和不隶属于县的城市,其北部与柏林相邻(到柏林市中心约26公里)。波茨坦坐落于哈韦尔河边,是柏林/勃兰登堡都市地区的一部分,它是勃兰登堡州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该州的一个中心。 波茨坦曾经是许多重要事件的发生地点。波茨坦之于德国正如温莎之于英国:其为普鲁士国王和德国皇帝的夏宫所在,直到1918年。城市内有众多湖泊和独特的文化历史建筑,特别是德国境内最大的世界遗产,無憂宮以及周边的公园。而波茨坦会议,二战同盟国之间在二战后期召开的重要会议,则是在市内的另一座宫殿,塞琪琳霍夫宫召开的。.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波茨坦

最高陸軍指揮部

最高陸軍指揮部(德语:Oberste Heeresleitung;简称 OHL)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统领德国陆军的最高阶层。德国的海军则由海军战争指挥(Seekriegsleitung;简称SKL)统领。 按照当时的德国法律,德皇威廉二世是全体德军的最高统帅,但是最高陸軍指揮部的统帅多数都独立行事。在战争后期与结束时,最高陸軍指揮部实际上取代了政府,成为德国政治的中心。战争初期,最高陸軍指揮部与海军战争指挥的合作很不协调,例如在陆军按照施里芬计划经比利时入侵法国前,海军对此计划毫不知情。 战争初期,最高陸軍指揮部的首长是德国总参谋部长赫尔穆特·约翰內斯·路德维希·冯·毛奇(小毛奇)。后来,由于德军在马恩河战役失利,毛奇惟有辞职,由普鲁士战争部长埃里希·冯·法金汉接任。法金汉采取“消耗战”(Abnutzungsschlacht),但是在凡尔登战役中该方略反映了它的局限性——德军未能彻底击败法军。.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最高陸軍指揮部

海因里希·布吕宁

海因里希·阿洛伊修斯·馬利亞·以利沙伯·布呂寧(Heinrich Aloysius Maria Elisabeth Brüning, 1885年11月26日 ‐ 1970年3月30日),為德國的政治家。在威瑪共和國末期的1930年到1932年間擔任總理。.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海因里希·布吕宁

时代封面人物列表 (1930年代)

下列为1930年代的《时代》杂志的封面人物。《时代》杂志在1923年首次发行,作为美国领先的新闻杂志,其封面人物是同时期的各方面的风云人物。.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时代封面人物列表 (1930年代)

扎布热

扎布热(Zabrze')是波兰西里西亚省的城市,在德國統治時期的名稱是上西里西亚的興登堡(Hindenburg in Oberschlesien,1915年改為此名稱)。扎布热人口约20万(2004年)。是重要的礦工業都市。1915年,为纪念杰出的普鲁士军事统帅保罗·冯·兴登堡,由德皇威廉二世批准该市名称由扎布热改为兴登堡。在一战之后的领土归属公决中,21,333(59%)个兴登堡的居民投票支持该市留在德国,而14,873(41%)居民投票表示愿意并入新成立的波兰。在1921年波兰人发动的第三次西里西亚起义中,兴登堡被波兰暴乱分子占领。由于该市德国人占多数,最终分割上西里西亚的方案确定时,兴登堡仍然被留在德国。在1922年,兴登堡获得城市资格,一跃而成德属上西里西亚的最大城市,也是整个西里西亚地区仅次于布雷斯劳的第二大城市。二战之后,该市被割让给波兰并重新命名为扎布热,原先的德国居民全部被驱逐。 Z.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扎布热

時代封面人物列表 (1920年代)

这是1920年代的《時代雜誌》封面人物列表:.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時代封面人物列表 (1920年代)

10月2日

10月2日是阳历年的第275天(闰年是276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90天。.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10月2日

1925年德國總統選舉

1925年德國總統選舉是指分別在1925年3月29日和4月26日,由德國為選出聯邦大總統所舉辦的二輪投票Nohlen, D & Stöver, P (2010) Elections in Europe: A data handbook, p762 ISBN 978-3-8329-5609-7。最後由保羅·馮·興登堡在第二輪投票中擊敗威廉·馬克思,成為威瑪共和國首個直接選舉產生的國家元首。.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1925年德國總統選舉

1932年德國總統選舉

1932年德国总统选举是指分别在1932年3月13日和4月10日,在德国举行的、为了选出联邦大总统所举办的二轮投票。时任总统保罗·冯·兴登堡获得连任,得到了七年的任期,而其在竞选时主要的竞争对手是纳粹党的阿道夫·希特勒。 在魏玛共和国的体系里,总统是一个具有實際权力的國家元首,擁有任免總理的權力。兴登堡对希特勒极为不信任而且充满憎恶,促动了他参加了第二次竞选,以阻止希特勒赢得总统宝座。然而虽然兴登堡取得连任,但却无法阻止纳粹党的得势。接连两次的联邦选举中,纳粹党成为了国会中的最大党,控制了国会的相對多数席位,而反共的天主教人民黨難以在不獲社民黨及共產黨的支持下籌組聯合政府。在此政治氛围中,擁有兴登堡只得在1933年1月30日,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 Category:1932年德国 Category:1932年政治事件 Category:德国总统选举 Category:魏玛共和国政治事件 Category:1932年3月 Category:1932年4月.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1932年德國總統選舉

1934年德国全民公投

1934年8月19日 and P. Stöver (2010), Elections in Europe: A Data Handbook, p. 762,.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1934年德国全民公投

5月26日

5月26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46天(闰年第147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19天。.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5月26日

5月2日

5月2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22天(闰年第123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43天。.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5月2日

8月2日

8月2日是阳历年的第214天(闰年是215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51天。是獅子座。.

查看 保罗·冯·兴登堡和8月2日

亦称为 兴登堡,P.von。

國家元首凡尔登战役凡尔赛条约凡爾賽體系兴登堡堤道兴登堡防线元首 (納粹德國)国会纵火案国会纵火法令国葬皇帝會戰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前年表策林根号战列舰納粹德國約瑟夫·戈培爾纳粹德国国会纳粹党纳粹党掌权美因茨新会堂羅馬尼亞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猶太人大屠殺瓦爾特·馮·賴歇瑙百日攻勢聯邦大總統鐵十字勳章西方戰線 (第一次世界大戰)马尔堡 (德国)魏瑪共和國魯茨·格拉夫·什未林·馮·科洛希克贡宾嫩战役興登堡興登堡號飛船阿道夫·希特勒赫尔曼·戈林长刀之夜英格瓦·坎普拉恩斯特·台尔曼恩斯特·罗姆民主和平论民族共同体汉斯·冯·塞克特波茨坦最高陸軍指揮部海因里希·布吕宁时代封面人物列表 (1930年代)扎布热時代封面人物列表 (1920年代)10月2日1925年德國總統選舉1932年德國總統選舉1934年德国全民公投5月26日5月2日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