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院
书院,是中國和周邊如日本、朝鮮、越南等地古代教育制度有別於官學的另一種教育系統,是私人兴建的教育机构,但有时会受到官方领导。.
查看 丽泽书院和书院
傅寅
傅寅,字同叔,南宋义乌双林乡(今义乌市佛堂镇嵇亭村壹带)人。 早年師從唐仲友,对天文、地理、封建、井田、學校、郊廟、律歷、軍制之類皆有研究,凡疑問之處,無不追本溯源,唐仲友称之为“益友”,又說“職方輿地,盡在同叔腹中矣。”,後與朱纯叔遊江淮。因曾讲学于杏溪,學者稱“杏溪先生”。著有《群书百考》與《禹贡说断》。吕祖俭非常看重他,見其《禹貢圖》稱“是書可為集先儒之大成矣。”,聘其為丽泽书院主講,命令學生危坐聽講,“诸生不以门户之见耻受教”。因生平不治生產,晚年更加贫困,移居东阳县泉村。嘉定八年(1215年),卒于家。又有《诗》10卷、《春秋解》2卷,已佚。.
查看 丽泽书院和傅寅
禹贡说断
《禹贡说断》,凡四卷。傅寅撰。 紹興三十年(1160年)成書,專門講解《尚書》的〈禹貢〉一章,並附有地圖,河流則以雙線表示。吕祖俭見其《禹貢圖》稱“是書可為集先儒之大成矣。”,聘請他擔任丽泽书院主講,並且命令學生正襟危坐,用心聽講,“诸生不以门户之见耻受教”。此書與毛晃的《禹贡指南》、程大昌的《禹贡论》並称宋代《禹贡》三名著。.
查看 丽泽书院和禹贡说断
袁桷
袁桷,1266年-1327年,字伯长,号清容居士,晚号见一居士。庆元鄞县(今属浙江宁波海曙区)人,元朝重要史学家、文学家、藏書家。袁桷亦是一位书法家。袁桷是浙东史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查看 丽泽书院和袁桷
江南
江南,意为長江以南地區。现在狭义上指代长江以南钱塘江以北的浙北,苏南及上海地区。也就是无锡、苏州、南京、松江、上海、常州、镇江、嘉兴、湖州、杭州等。其中南京只包含现在长江以南的南京,杭州包含现在钱塘江以北的杭州。长江以北的六合、浦口不算狭义上的江南,钱塘江以南的萧山、绍兴、宁波也不算狭义上的江南。现代广义上有时会把长江以北的“扬州”,钱塘江以南的“萧山、绍兴、宁波", 安徽的“古徽州地区”以及江西东北部算在内。 江南屬漢族地区,在先秦時代被中原諸國称为南蛮、百越,江南古代的南京由於做過十朝的古都,以及杭州做過南宋的首都,許多北方世家大族南迁,江南成为一个文教发达、美丽富庶的地区。 在先秦时期已经存在江南的说法。《吴越春秋》:“周元王使人赐勾践,已受命号去,还江南”。 《尔雅·释地篇第九》写道:“江南曰扬州。”“江南”在成书于秦、汉以前的古籍之中属于扬州之地 在先秦时期也有其他关于江南的说法。《史记·秦本纪》中亦載:“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这里的江南指的是现今湖南全境和湖北南部部分地区。钱大昕以為《项羽本纪》云“江东虽小,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中的“江东”,那时的“江东”是现在江南的一部分。。王莽时曾改夷道县为江南县,是今日湖北宜都。《后汉书·刘表传》载“江南宗贼大盛……唯江夏贼张庄、陈坐拥兵据襄阳城,表使越与庞季往譬之,及降。江南悉平”。.
查看 丽泽书院和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