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三藏

指数 三藏

三藏(梵语:त्रिपिटक,,Tipiṭaka),佛教術語,佛教經典的一種分類法,即經、律、論三種類別的佛典,包含:.

72 关系: 十二分教印度历史印度-越南关系大眾部大結集太閤契經巴利三藏巴利律藏上座部佛教三藏法师乾隆大藏經亞瑟·偉利弗若多羅佛经佛語佛陀什佛教佛教历史佛教戒律律藏僧伽罗僧伽跋澄初期佛教制惡見論唐三藏商那和修Canon瞿曇僧伽提婆玄奘王舍城結集琉璃宮史空海章嘉呼图克图第七識第三次结集第二次结集第四次结集经藏義註瑜伽行唯識學派直通王國聖法大長老菩提道次第广论菩提流志順解脫分馬鳴論藏贊寧...鸠摩罗什阿努律陀阿奴律陀阿约提亚阿难阿賴耶識阿毘達磨释迦牟尼釋棲隱雜藏除盖障菩萨李公蘊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法藏部戒喜禪師浮陀跋摩摩登伽女悉曇文字慈悲道場懺法拉卜楞寺闻思学院曇摩難提 扩展索引 (22 更多) »

十二分教

十二分教(dvādaśānga—buddha—Vacana),又稱十二部经、十二分圣教,佛教術語,對於佛經的一種分類方式,依照其文章類型分成12種,為三藏分類的基礎。十二分教源起於部派佛教時期,由九分教進一步發展而成。.

新!!: 三藏和十二分教 · 查看更多 »

印度历史

印度地区歷史悠久,是世界上较早出现文明的地区之一。而印度河是其古印度文明的發源地,在古印度文明滅亡後,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地區,在文化上并与当地人结合,创造了经典的吠陀文化。.

新!!: 三藏和印度历史 · 查看更多 »

印度-越南关系

印度-越南关系(),主要指印度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的雙邊關係,目前兩國關係緊密。.

新!!: 三藏和印度-越南关系 · 查看更多 »

大眾部

大眾部(梵文:),音譯摩訶僧祇部,略稱僧祇部,又稱聖大眾部,為部派佛教十八部或二十部之一。 學術界一般認為大眾部與上座部的根本分裂是部派佛教的開端,而大乘佛教《文殊師利問經》稱「根本二部從大乘出」。學術界曾普遍認為大乘佛教從大眾部演變而來,現代則傾向認為大乘佛教是從原始佛教演變而來。.

新!!: 三藏和大眾部 · 查看更多 »

大結集

大結集,出於南传佛教《岛史》的傳說,在第二次結集時代,被上座放逐者、毘舍离的跋耆族惡比丘集合了一万人,进行一次大型結集:《島史》稱萬人結集導致了上座部和大众部發生根本分裂,此後佛教也因教義和戒律分歧而產生不同部派,至佛滅滿二百年時就約有十八個部派。.

新!!: 三藏和大結集 · 查看更多 »

太閤

太閤,正式名稱為太閤下,狹義上是對已經將攝政、關白官位讓給子弟的前攝政、關白,廣義上也可以指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這三個官職在古代日本統稱三公)。同攝政、關白一樣,太閤的敬稱為殿下,一般稱為太閤殿下。 出家的太閤稱為禪定太閤,簡稱禪閤。.

新!!: 三藏和太閤 · 查看更多 »

契經

契經(梵語天城體:सूत्र;IAST:sūtra),又稱線經,音譯修多羅、素怛纜,簡稱經。原義為線,原是古代印度的一種散文文體。印度教與佛教,都有被稱為契經的經典。 印度教中一般是指格言性質的短文。佛教中是指三藏十二部經典的一種。表示佛陀所說的法如同絲線,能貫穿一切義。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謂之契;貫穿諸法深義,攝持所化眾生,謂之經。在九分教與十二分教中,修多羅包括經與律,後世則專指三藏中的經藏。.

新!!: 三藏和契經 · 查看更多 »

巴利三藏

巴利三藏(Tipiṭaka;Pāli Canon),又作巴利文大藏經、南傳大藏經,指錫蘭上座部所傳用巴利語寫成之佛教三藏,是早期佛教經典的結集。 其經藏部分分為五部:《長部》或稱《長尼柯耶》,《中部》或稱《中尼柯耶》,《相應部》或稱《相應尼柯耶》,《增支部》或稱《增支尼柯耶》,《小部》或稱《小尼柯耶》。前四部相當於漢傳的《阿含經》,但經數與內容較一致的只有雜阿含經,其他阿含與其他尼柯耶經數出入較大。漢傳對應小部的經典只有《法句經》等零星的經文。 巴利三藏分为律藏、经藏和论藏三大部分。南傳佛教 認為這些都是「佛語」。.

新!!: 三藏和巴利三藏 · 查看更多 »

巴利律藏

《巴利律藏》(Pāli-vinaya,又稱《上座部律》),分五部份。是上座部赤銅鍱部所傳的戒律。現今為南傳各國的比丘所受的戒律依據。.

新!!: 三藏和巴利律藏 · 查看更多 »

上座部佛教

上座部佛教(थेरवाद,IAST:;स्थविरवाद ;僧伽羅文:ථෙරවාද ),佛教宗派,現今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還有一些古印度傳承殘存在孟加拉吉大港山區、尼泊爾連同印度米佐拉姆邦、中國雲南傣族聚居區;與大乘佛教並列為現存佛教最基本的兩大派別。 因其尊奉巴利三藏,以巴利語為聖典語言,因此又稱巴利語系佛教、巴利佛教。因其由印度南傳至錫蘭與東南亞一帶,又稱南傳佛教;與北傳至中亞、東亞、藏區的北傳佛教(包括漢傳、藏傳)相對。現今上座部佛教,源自斯里蘭卡上座部分別說系赤铜鍱部傳承。.

新!!: 三藏和上座部佛教 · 查看更多 »

三藏法师

三藏法師是一種敬稱,指精通佛教聖典「經、律、論」三藏的法師。又稱三藏比丘、三藏聖師,或略稱三藏。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三藏法師為唐朝的玄奘法師。在唐代,僧眾為避其名號而尊稱為「大唐三藏」,後世民間文學亦稱其為「唐三藏」,導致今日不明佛教的大眾常誤解三藏為玄奘專屬的稱號。實際上三藏之號用在一人身上是錯的,因為除了玄奘之外,著名的三藏法師尚有東漢的安世高法師、東晉的鳩摩羅什法師與法顯法師、南朝宋的求那跋陀羅法師、唐代的實叉難陀法師、義淨法師與大廣智不空法師等。日本歷史上唯一的三藏法師為靈仙法師。 《入大乘論》記載另一種說法,謂:「說法具足三乘,乃名三藏」。.

新!!: 三藏和三藏法师 · 查看更多 »

乾隆大藏經

《乾隆大藏經》,又名《乾隆藏》、龍藏、清藏,清代官版藏經。清雍正十一年(1733),於北京賢良寺設立藏經館,由和碩莊親王允祿、和碩和親王弘晝及賢良寺住持超聖等主持;雍正十三年開雕,乾隆三年(1738)竣工,雕成經版79036塊。全藏724函,千字文編次天字至機字,1669部,7168卷。版式和《永樂北藏》一致。全藏也分三藏、西土聖賢撰集和此土著述。三藏和西土聖賢撰集485函,千字文編次天字至漆字,內容完全和《永樂北藏》相同。此土著述239函,千字文編次由書字至機字,是由《永樂北藏》的此土著述和續藏合併刪減,又補充以雍正和乾隆年間奉旨入藏的經書而成。刷印100部,頒賜京內外各寺入藏。1935年又印過22部。經版原存宮內武英殿,後移藏於柏林寺,至今尚存。 結構如下:.

新!!: 三藏和乾隆大藏經 · 查看更多 »

亞瑟·偉利

亞瑟·偉利,CH、CBE(Arthur Waley,アーサー・ウェイリー,),英籍東方學學者及漢學家。 正如一近期的評論所言,“在中日二國的古文,與英語系大眾讀者間,偉雷是一位偉大的轉介者;他在20世紀的上半段時期扮演了東方與西方間的大使。他的中文及日文皆是自學成才,而且不論是流暢性或學識,都達到了卓越的程度。這是一個難能可貴的成就,也如他自己後來所注,或許這只能發生在那個時期,也無法再能做到了。” 他对提高认识和学术关注英语世界做出极大贡献,使得再次出版的经典作品有了更广泛的阅读群体。.

新!!: 三藏和亞瑟·偉利 · 查看更多 »

弗若多羅

弗若多羅,又作不若多罗,意譯為功德華。罽賓人。 弗若多羅博通三藏,以戒律见长,尤精《十诵律》,后秦弘始年间来到长安。 鳩摩羅什邀請三藏弗若多羅至長安傳授戒律。姚秦弘始六年(404年)十月十七日,集義學沙門六百余人于長安中寺,由弗若多羅誦出,鳩摩羅什譯成漢文。但僅完成三分之二,弗若多羅入滅。當時所譯只憑口傳而無梵本,弗若多羅一去世,譯事即告中輟。遠在江南廬山的慧遠大師聞知此事,慨恨良深。.

新!!: 三藏和弗若多羅 · 查看更多 »

佛经

佛經,為記載佛語和佛陀教法的經典。主要指經藏,有時也泛指經律論三藏,以及歷代後賢著作的全部佛典,古代總稱為「眾經」、「一切經」或「大藏經」。按照佛教的傳統和記載語言,佛典可分為巴利語(南傳上座部佛教)、古漢語(漢傳佛教)、藏語(藏傳佛教)三大體系,殘存的梵語、犍陀羅語文獻,並衍生出日文、西夏文、回鶻文、蒙文、滿文、泰文、緬文、僧伽羅文、現代中文和英文等語言的再譯本。 佛教在印度一千多年的發展,誕生了為數眾多的龐大典籍。儘管有共通源頭,但經過長期抉擇、揚棄與衍生的教判過程,形成了多樣化的面貌和互異特質:.

新!!: 三藏和佛经 · 查看更多 »

佛語

佛語(Buddhavacana) ,佛教術語,字面意思為「佛陀所說過的」,指釋迦牟尼留下的言教。在釋迦牟尼過世後,隨著佛教傳播,部派分化,對於何者才是佛陀所說過的教義,產生了很多爭論。傳統上,被認為是佛語的教義,都被集結成修多羅等十二分教,這些文獻被收集進入三藏之中,特別是經藏。因此,佛語也被當成是佛經的同義語。 Category:佛教術語.

新!!: 三藏和佛語 · 查看更多 »

佛陀什

佛陀什,iast:Buddhajīva,罽賓人。在南朝宋來到中國,駐錫於建康龍光寺,為中國比丘戒的律本翻譯提供了顯著的貢獻。.

新!!: 三藏和佛陀什 · 查看更多 »

佛教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河流域迦毗羅衛國(现在的尼泊尔和印度邊界中間,較為靠近尼泊爾)的太子悉達多·喬答摩(古譯:瞿曇)(佛號屎嘎懶覺泥)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於佛弟子所開示的教導,後发展为宗教。全世界约有5億佛教徒.

新!!: 三藏和佛教 · 查看更多 »

佛教历史

佛教由古印度的釋迦牟尼在公元前6世紀以前創建,與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並列為世界三大宗教。「佛」是佛陀的簡稱,其意思是覺悟者,而「教」可以理解為宗教或教育,意為佛陀對大眾的一種普遍而傳承的教育。佛教一般注重人心靈的清淨和覺悟,佛教認為世界是遵循因果循環,只有達到覺悟,才能超越生死輪迴。釋迦牟尼涅槃後,佛教慢慢衍生了不同的部派。 自從阿育王時期,佛教不斷向外傳播,主要分為北傳佛教和南傳佛教。北傳佛教,以大乘佛教為主,經過印度北部,新疆傳入中國腹地,再流傳到中國东北,再傳播到韓國、日本及越南;唐朝時期傳入西藏,于是北傳佛教被后人分称汉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則以上座部佛教為主,則通過斯里蘭卡,傳播到緬甸、泰國、印尼、寮國、柬埔寨、越南南部。到了現代,佛教已經傳播到世界各地。.

新!!: 三藏和佛教历史 · 查看更多 »

佛教戒律

佛教戒律,通常指毗奈耶(vinaya),毗奈耶是佛教術語,為三無漏學之一。廣義上尚指最初的尸羅、出家眾的學處、波羅提木叉、不同部派僧團各自的犍度、不同犍度形成的毗奈耶等等。对于修習佛法,嚴謹遵守戒律有着绝對的重要性;对研究佛教思想,亦有着深刻而不可替代的意义。 有關戒律規定與解釋的佛教經典的匯總,稱為律藏(巴利语:-),与“经”和“论”合称“三藏”。專門學習戒律的佛教僧侶稱為律師,以戒律研習為主的宗派,稱為律宗。.

新!!: 三藏和佛教戒律 · 查看更多 »

律藏

律藏(巴利语:-,梵語:),又稱毘奈耶藏,佛教術語,為三藏之一,是毗奈耶的集合,內容是有關佛教戒律的規定與討論。《律藏》被認為是僧伽的依怙。《律藏》講述制定戒律的原因及意義, 亦記載了從佛教創建之初逐漸發展的歷史, 佛陀的一生及教化情況。它間接地提供了古印度歷史、風俗習慣、古老藝術及科學等資料。.

新!!: 三藏和律藏 · 查看更多 »

僧伽罗

僧伽罗(梵语名Simhaladvipa),是斯里蘭卡古代名称,又称狮子国、師子國、师子洲。宋代之後,稱呼它為细兰。明朝時稱锡兰。.

新!!: 三藏和僧伽罗 · 查看更多 »

僧伽跋澄

僧伽跋澄(IAST:Saṁghabhūti),意譯為「眾現」。北印度罽賓國人。精於《阿毘曇毘婆沙論》。.

新!!: 三藏和僧伽跋澄 · 查看更多 »

初期佛教

初期佛教(Early buddhism),佛教史的最初階段,一般指從佛陀證道傳教或佛滅後開始,到根本分裂後部派佛教形成之前的歷史階段,此時的教義與釋迦牟尼原始的教義相去不遠,被認為是最初始的佛教核心教義。現存所有佛教典籍都是第三次結集之後記載下來的,因而初期佛教主要研究對象仍是部派佛教三藏。 現代佛教研究學者,又將此時期稱為原始佛教、根本佛教。這幾個術語經常被混用,學者經常賦與它們不同的定義。但亦有將根本佛教一詞用作佛陀傳道時期,而原始佛教一詞用作佛滅後100年左右的使用方法。.

新!!: 三藏和初期佛教 · 查看更多 »

制惡見論

《制恶见论》,为玄奘三藏于印度所作,以破正量部之恶见。 玄奘途经曲女城,因戒日王之请,“无遮”大会上,讲述《制恶见论》要旨,竖立“真唯识量”论式,获“大乘天”、“解脱天”之美誉。.

新!!: 三藏和制惡見論 · 查看更多 »

唐三藏

唐三藏或唐僧,是中國著名古典小說《西遊記》的主要角色之一,其原型是唐代的玄奘法師,小說裡的唐僧被設定為佛祖弟子羅漢金蝉子转世。 今日不明佛教的大眾受到《西遊記》影響,常誤解三藏為玄奘專屬的稱號。實際上三藏法師是一種敬稱,指精通佛教聖典三大類別「經、律、論」三藏的法師,又稱三藏比丘、三藏聖師,或略稱三藏。因此三藏之號用在一人身上是錯誤的,稱一位高僧為唐三藏,其實是為了避其名諱,故尊稱為「中國的三藏法師」之意。除了玄奘之外,歷史上著名的三藏法師尚有東漢的安世高、東晉的鳩摩羅什與法顯、南朝宋的求那跋陀羅、唐代的實叉難陀、義淨與大廣智不空等;日本歷史上唯一的三藏法師為靈仙法師。.

新!!: 三藏和唐三藏 · 查看更多 »

商那和修

商那和修(梵文:Śāṇavāsi, Sambhūta,Sanakavasa,或 Shanavasa),又譯為舍那婆斯、舍那婆數、舍那波私、舍那和修、奢搦迦、商諾迦縛娑。古印度佛教僧侶,相傳為阿難弟子,證阿羅漢果,是先上座部和大眾部共尊的早期大師。 漢傳佛教中,以他為印度第四祖,列為異世五師之一,禪宗西天二十八祖中以其為印度第三祖。.

新!!: 三藏和商那和修 · 查看更多 »

Canon

Canon(音標:英-;美-)是英文名词,意思是「典型」或「真传经典」,也可表示: 1.正式〔倫理或思想行為上的〕規範、標準、準則,如行為(高尚趣味)的準則。 2.原著、真作、真本(書目)、正經、正史、正典;亦指其他聖典或著作家之作品的真本。.

新!!: 三藏和Canon · 查看更多 »

瞿曇僧伽提婆

僧伽提婆(Samgha-deva),又作僧伽提和、僧迦禘婆,意譯“眾天”,姓瞿曇氏,罽賓(今克什米爾)人,晋朝时期著名佛教高僧,為毗曇宗在中國的始祖。.

新!!: 三藏和瞿曇僧伽提婆 · 查看更多 »

玄奘

奘()。俗姓陈,名祎,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人,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譯經師之一,也是中国佛教法相唯識宗创始人,師承那蘭陀寺的戒賢大師,並靠雙腳行遍古老印度。他是中國著名古典小說《西游记》中心人物唐三藏(唐僧)的原型。玄奘法師是中國四大翻譯家之一,其弟子將其口述之《大唐西域記》,書寫為書,呈給唐朝之唐太宗。.

新!!: 三藏和玄奘 · 查看更多 »

王舍城結集

五百结集,也通稱為王舍城结集、第一次结集,“結集”或“集結”是指僧伽集會合誦經典。佛陀釋迦牟尼涅槃荼毘八王分舍利後,大迦葉尊者率五百阿羅漢至王舍城坐雨安居,于阿闍世王在王舍城毘婆羅山側七叶窟前興建的講堂,僧團舉行了第一次結集活動,為佛教經律的起源。 佛教各部派經典都記載了此次結集活動,但是其敍述多少有出入,也沒有考古或佛教之外的文獻加以佐證。.

新!!: 三藏和王舍城結集 · 查看更多 »

琉璃宮史

《琉璃宮大王統史》)(မှန်နန်း မဟာ ရာဇဝင်တော်ကြီး Hmannan Maha Yazawin Daw Gyi),簡稱《琉璃宮史》(Hmannan Yazawin Daw Gyi),緬甸編年史書,用緬文編撰,因在王城琉璃宮編撰,故得此名。1829年,緬甸貢榜王朝君主巴基道下令蒙悅逝多林寺大法師、道加彬大法師、諮政大臣摩訶達馬丁堅等十三位僧俗學者,依據緬甸歷代史籍、碑銘、檔案、佛教經典和詩文,按年代順序撰寫,約在1832年寫成。全書分三卷,共二十一篇,約百萬字,主要記述自遠古時期,經太公國、驃國、蒲甘王朝、阿瓦王朝、東吁王朝、良淵王朝等國家及王朝,歷代的興衰、軍事、外交、文化、藝術、宗教、民族關係等,敍事結束於1754年良淵王朝被孟人所滅。該書在後世獲評價甚高,被認為在研究緬甸佛教、緬甸歷史、緬甸文學等方面,均具有重要價值。.

新!!: 三藏和琉璃宮史 · 查看更多 »

空海

海(;),俗名佐伯真魚,於唐朝為日本派遣僧,師學於今西安青龍寺,惠果阿闍黎門下,受獲傳承付法第一人,賜受法號遍照金剛,謚號弘法大師,日本佛教僧侶,至中國學習唐密,傳承金剛界與胎藏界二部純密,為唐密第八祖,日本佛教真言宗的開山祖師。他被敬称为弘法大师与遍照金刚。也因其书法功底强,而被称为“五笔和尚”,與嵯峨天皇、橘逸勢合稱平安時代三筆,著名作品為風信帖。.

新!!: 三藏和空海 · 查看更多 »

章嘉呼图克图

嘉呼图克图(;),也稱為章嘉活佛、張家活佛,藏传佛教内蒙古地区最高活佛,与外蒙古的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并称为蒙古两大呼圖克圖(活佛)。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齐名的藏传佛教的四大领袖之一。.

新!!: 三藏和章嘉呼图克图 · 查看更多 »

第七識

七識,佛教術語,即最勝意 無著《大乘阿毘達磨集論》:「何等為意,謂一切時,緣阿賴耶識,思度為性,與四煩惱恒相應,謂我見、我愛、我慢、無明。此意遍行,一切善、不善、無記位。唯除聖道現前,若處滅盡定,及在無學地。又六識以無間滅識為意。」 安慧《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當知此中由所緣故、釋義故、相應故、生起時故,顯了於意。何故聖道現前,無染污意耶,由勝義智與我見現行極相違故,出聖道後,從阿賴耶識復更現起,以有學位未永斷故。又滅盡定望無想定,極寂靜故,此染污意不得現行。無間滅意者,由隨覺故,無間覺義是意義。當知此中隨顯相說。」 世親《大乘五蘊論》:「云何識蘊,謂於所緣境,了別為性。亦名心、意,由採集故,意所攝故。最勝心者,謂阿賴耶識。……最勝意者,謂緣阿賴耶識為境,恒與我癡、我見、我慢、及我愛等相應之識。前後一類相續隨轉,除阿羅漢果,及與聖道滅盡等至現在前位。」 安慧《大乘廣五蘊論》:「云何識蘊,謂於所緣,了別為性。亦名心,能採集故。亦名意,意所攝故。若最勝心,即阿賴耶識。……最勝意者,謂緣藏識為境之識,恒與我癡、我見、我慢、我愛相應,前後一類相續隨轉,除阿羅漢聖道、滅定現在前位。如是六轉識,及染污意,阿賴耶識,此八名識蘊。」 或染污意 北魏佛陀扇多譯無著《攝大乘論》:「是中意有二種:依近作緣事故,近滅識依,與意識作生因;第二意雜,四種煩惱常共同,身見、我慢、愛身、及無明,彼是依識所染生。若以一身所生識,第二是染。境界識義故,取近義故,及不分別義故,明二意。」 陳朝真諦譯無著《攝大乘論》:「意有二種:一能與彼生次第緣依故,先滅識為意,又以識生依止為意;二有染污意,與四煩惱恒相應,一身見,二我慢,三我愛,四無明,此識是餘煩惱識依止。此煩惱識由一依止生,由第二染污。由緣塵、及次第、能分別故,此二名意。云何得知有染污心。……此心染污故,無記性攝。恒與四惑相應,譬如色、無色界惑,是有覆無記,此二界煩惱奢摩他所藏故。此心恒生不廢尋。」真諦譯世親《攝大乘論釋》:「論曰。二有染污意,與四煩惱恒相應。釋曰。此欲釋阿陀那識。……」「論曰。云何得知有染污心。……若無此心。……復次意名應無有義。釋曰。云何無義,若立前滅心為意,此但有名無義。何以故,意以了別為義,於無中云何可立,是識隨六識前已滅,此意名不可得,不能了別,以無體故。」 隋朝達磨笈多譯世親《攝大乘論釋論》:「論曰。……於中意有二種:一次第緣與作依處者,由識次第滅,意識依此生故。第二染污意,與四煩惱常相應,謂身見、我慢、我愛、無明,此意即是餘識染污依止。餘識由第一依止生,由第二染污。由了境義故,次第義故,念義故,意有二種。……復次云何得知有染污意。……此意染污故,是障礙無記。恒與四煩惱相應,如色、無色界煩惱,是障礙無記,為色、無色界奢摩他所藏。此意一切時染著故。」 唐朝玄奘譯無著《攝大乘論本》:「此中意有二種:第一與作等無間緣所依止性,無間滅識能與意識作生依止;第二染污意,與四煩惱恒共相應,一者薩迦耶見,二者我慢,三者我愛,四者無明,此即是識雜染所依識。復由彼第一依生,第二雜染。了別境義故,等無間義故,思量義故,意成二種。復次云何得知有染污意。……此意染污故,有覆無記性。與四煩惱常共相應,如色、無色二纏煩惱,是其有覆無記性攝,色、無色纏為奢摩他所攝藏故,此意一切時微細隨逐故。」玄奘譯世親《攝大乘論釋》:「此中與作等無間緣因性,謂無間滅識與意識為因,是第一意。由四煩惱常所染污,是第二意。此中薩迦耶見者,謂執我性。由此勢力便起我慢,恃我我所而自高舉。於實無我起有我貪,名為我愛。如是三種,無明為因。言無明者,即是無智識。復由彼第一依生,第二雜染者,謂無間滅識說名為意,與將生識容受處所,故作生依。第二染污意,為雜染所依,以於善心中亦執有我故。了別境義故,等無間義故,思量義故,意成二種者,謂於此中,由取境義,說名為識;由與處義,名第一意;由執我等成雜染義,名第二意。論曰。復次云何得知有染污意。謂此若無。……又訓釋詞亦不得有,成過失故。……釋曰。……又訓釋詞故,所以者何,『能思量故,說名為意。』此訓釋詞何所依止,非彼六識與無間識作所依止,應正道理,已謝滅故。……訓詞若無,成過失者,取所緣相,而思量故。無間滅時,能取境故,說名為意。過去已滅,無所思量,云何當有能思量性,訓詞無故,成大過失。」 ,在瑜伽行唯識學派理論中,是第二能變識,以思量為性,第七識緣第八識起恒常相續俱生我執,是第六意識的俱有依 《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有心地》:「此中諸識,皆名心、意、識。若就最勝:阿賴耶識名心,何以故,由此識能集聚一切法種子故,於一切時緣執受境,緣不可知一類器境;末那名意,於一切時執我、我所及我慢等,思量為性;餘識名識,謂於境界了別為相。……問:若彼末那,於一切時,思量為性,相續而轉,如世尊說:『出世末那』,云何建立?答:名假施設,不必如義;又、對治彼,遠離顛倒,正思量故。即此末那,任持意識,令分別轉,是故說為意識所依。」 玄奘《成唯識論》:「次俱有依,.

新!!: 三藏和第七識 · 查看更多 »

第三次结集

三次结集又称華氏城結集,佛教術語,“結集”或“集結”是指僧伽集會合誦經典。在大約佛陀入滅235年前後,由阿育王召集在華氏城举行。當時有大量外道為了供養混入佛教,比丘僧伽不同他們一起舉行布薩會和自恣會,因此阿育王園寺(雞園寺)七年沒有舉行布薩會,阿育王請回目犍连子帝须尊者平息諍論舉行布薩會。在阿育王遣散所有外道之後,帝須尊者舉行布薩會,此後選取了一千位通達三藏的阿羅漢進行合誦,合誦歷時九個月完成。 由于這次结集仅保存在南传佛教文献中,而无其他资料佐证,有许多佛学家对这次集结持怀疑态度。北傳佛教有大眾部、正量部和說一切有部所傳的發生在阿育王時代的第三次結集。.

新!!: 三藏和第三次结集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结集

七百結集,也通稱為毘舍離結集、第二次结集,佛教術語,“結集”或“集結”是指僧伽集會合誦經典。釋迦文佛佛滅百年後 《四分律·七百集法毘尼》:「爾時世尊般涅槃後百歲。毘舍離跋闍子比丘。行十事。……彼於布薩日。檀越布施金銀。而共分之。」《巴利律藏·七百犍度》:爾時,世尊般涅槃百年,毘舍離之跋耆子諸比丘,於毘舍離城出十事。……爾時,毘舍離之跋耆子諸比丘於布薩日,以水注滿銅鉢,置於比丘眾中,言毘舍離之諸優婆塞來者:「諸友!僧伽需要資具,與僧伽一迦利沙槃、半迦利沙槃、四分迦利沙槃、一摩沙迦!」《十誦律·七百比丘集滅惡法品》:「佛般涅槃後一百一十歲。毘耶離國十事出。……毘耶離諸比丘。又持憍薩羅國大金鉢。出憍薩羅國。入毘耶離國。次第乞錢。隨多少皆著鉢中。」《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七百集法》:「佛泥洹後百歲。毘舍離諸跋耆比丘始起十非法。……彼諸比丘常以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盛滿鉢水。集坐多人眾處。持鉢著前以為吉祥。要人求施。時諸白衣男女大小經過前者。便指鉢水言。此中吉祥。可與衣鉢革屣藥直。」 ,因毘舍離比丘行十事(大眾部記載為「求乞金錢」一事 《摩訶僧祇律·雜誦跋渠法·七百集法藏》:「佛般泥洹後。長老比丘在毘舍離沙堆僧伽藍。爾時諸比丘從檀越乞索。作如是哀言。長壽世尊在時。得前食後食衣服供養。世尊泥洹後。我等孤兒誰當見與。汝可布施僧財物。如是哀聲而乞。時人或與一罽利沙槃二罽利沙槃乃至十罽利沙槃。至布薩時盛著瓫中。持拘鉢量分次第而與。」 ),耶舍长老發起,七百比丘在毗舍离进行结集,進行羯磨表決其為非法,以保持戒律的嚴格執行。.

新!!: 三藏和第二次结集 · 查看更多 »

第四次结集

四次结集,佛教術語,“結集”或“集結”是指僧伽集會合誦經典。 北傳佛教記載,在佛滅六百餘年後(或佛滅四百年後 《大毘婆沙論》:「三藏法師玄奘譯斯論訖。說二頌言。佛涅槃後四百年。迦膩色加王贍部。召集五百應真士。迦濕彌羅釋三藏。其中對法毘婆沙。具獲本文今譯訖。願此等潤諸含識。速證圓寂妙菩提。」 ),以犍陀羅國迦腻色迦王为施主,由脇尊者發起,於迦濕彌羅國,選拔五百比丘結集三藏造《毘婆沙論》。在不知曉或不承認各部派在阿育王時代第三次結集的文獻中,將此次結集稱為第三次結集。 南傳佛教的第四次结集,又称“阿卢寺结集”,指的是公元前一世纪末叶,于斯里兰卡玛杜勒的阿卢迦寺举行结集,参加结集的是以坤德帝沙长老为首的大寺派(即摩诃毗诃罗住部)的五百阿羅漢。首次制巴利语三藏辑录成文。.

新!!: 三藏和第四次结集 · 查看更多 »

经藏

经藏(Sutta Pitaka,सूत्र पिटक,),又譯為修多羅藏、素怛纜藏,是三藏之一,指释迦牟尼诸弟子所传述的释迦在世时的说教,以及其后佛教徒称为释迦牟尼言行的著作。南傳佛教的經藏相當於阿含經。大乘佛教的經藏包括更多典籍。.

新!!: 三藏和经藏 · 查看更多 »

義註

義注(巴利語:Attha-katha,意為「解釋」,「評論」),是指上座部佛教巴利語南傳大藏經的註解。義註是對經文的傳統解釋。對義註的再註釋,叫做(ṭīkā)。複注的註釋,稱為複複注(anutikā)。 現存義注雖由覺音等人完成,但其來源為古代僧伽羅語所寫就的古代註釋書,再由覺音改為巴利語。僧伽羅語古義註的主要部份,則大約成立於公元2世紀初。義註中的一部分在其他佛教部派的三藏經文中出現,這代表有些註釋可能是來自於共通的早期來源。 從西元4世紀起,各個版本義註收錄的註解有所不同。泰國1992年版收錄的註解最少,包括以下內容:.

新!!: 三藏和義註 · 查看更多 »

瑜伽行唯識學派

伽行派 (योगाचार,),又稱唯識派(विज्ञानवाद,)、唯識宗、唯識瑜伽行派、法相宗,印度大乘佛教派別之一,推尊彌勒為始祖,至無著,世親時,正式建立唯識學派。此派根本經典為《解深密經》和《瑜伽師地論》,重要的論師還有陳那、護法、安慧、法稱等,此學派後與如來藏學派合流,那爛陀寺一度是其根據地。 唯識學派與中觀學派並列,為大乘佛教的理論基礎之一。在漢傳佛教的傳統判教理論中,唯識學派被稱為有宗 圓測《佛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贊》:「親光釋曰:千年已前,佛法一味,過千年後,空有乖諍。佛滅沒已,一千年後,南印度界健至國中,有二菩薩,一時出世,一者清辨、二者護法,為令有情悟入佛法,立空有宗,共成佛意。清辨菩薩,執空撥有,令除有執,護法菩薩,立有撥空,令除空執。……故今略述二種觀門:一者、清辨依諸《般若》,及龍猛宗,立一觀門,謂歷法遣相觀空門,立一切法,皆悉是空,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二者、護法依《深密》等,及彌勒宗,立一觀門,謂在識遮境辨空觀門,立一切法,通有及無,遍計所執情有理無,依他起性因緣故有,圓成實性理有非無。.

新!!: 三藏和瑜伽行唯識學派 · 查看更多 »

直通王國

通王國,是缅甸南方一個孟族王國,在9世纪時出現生存至11世紀中葉。該國基本上是一個以直通為中心的城邦,並直接與印度南部和斯里蘭卡交易。該國也是上座部佛教引入東南亞的起點,直通王國在1057年被阿努律陀的蒲甘王朝所滅。.

新!!: 三藏和直通王國 · 查看更多 »

聖法大長老

聖法大長老(අතිපූජ්‍යය නා උයනේ අරියධම්ම මහා ථේර)是一位斯里蘭卡比丘和資深禪修老師。他是Sri Kalyani Yogasrama Samstha的精神顧問,多年來一直居住在。2011年他搬到了Meetirigala Dharmayatanaya以幫助振興這個長期的學問和修行的道場。 他曾十一次前往緬甸,第一次是去修習馬哈希的內觀禪法,1996年前往毛淡棉的帕奧禪林,幾個星期內修成了十遍處和四禪八定。他辨識了他的過去世與未來世,瞭解到過去世他一直都在持續不斷地禪修以及學習佛法,因此才有這一世的禪修成就。在未來世,他輪迴一千八百世後,他將會成佛。他逝世後在以國禮舉行荼毘大典。.

新!!: 三藏和聖法大長老 · 查看更多 »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广论(藏文:Lamrim Chenmo),是由宗喀巴總依彌勒所著之《現觀莊嚴論》,別依阿底峽所著《菩提道燈論》(又譯為《菩提道炬論》)及其三傳弟子霞惹瓦的註釋要旨,总摄佛经三藏十二部要义,按道次第(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由浅入深编写而成的重要論典,是格魯派根本論書之一。在1934年由汉藏教理院法尊法师漢譯,在汉地广为流传。 菩提道次第廣論在藏傳佛教體系中,是總攝显教教义的重要論典,以供學人修習,強調圓成佛道必須按照道前基礎、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這樣的道次第步驟,由低處向高處走。藏傳佛教認為,出家人對顯教教義沒有堅實的理解、行持基礎,是幾乎難以走上密宗道的。 「菩提」指所求的佛果,「道」指趣進佛果所必須經歷的修學過程,「次第」就是說明修學的過程必須經歷這些階段,自下而上,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不可缺略,故名「菩提道次第」。 宗喀巴所著之《菩提道次第廣論》完成後,在康藏、甘肅、青海、蒙古各地盛傳,漢地一直到1931年,法尊法師(1902-1980)在拉薩跟隨安東格西學此論,歷經三年才在拉薩、仰光及重慶漢藏教理院,陸續翻譯校改,於1935年冬,完成漢譯本。 宗喀巴大師另外著有「密宗道次第廣論」,提供對顯教有理解與行持基礎的出家人,修習密教的論典。也由法尊法師漢譯,在中文地區流傳。.

新!!: 三藏和菩提道次第广论 · 查看更多 »

菩提流志

菩提流志(Bodhiruci),意譯為覺愛。南天竺人,唐朝武后時來,翻譯三藏經典。開元釋教錄卷九記載:「沙門菩提流志,本名達磨流支,唐言法希,天后改為菩提流志,唐言覺愛。南印度人。」宋高僧傳卷三記載:「釋菩提流志,南天竺國人也。淨行婆羅門種,姓迦葉氏。.

新!!: 三藏和菩提流志 · 查看更多 »

順解脫分

順解脫分,又稱解脫分,佛教術語,指能為人帶來解脫的善根,是三種善根之一,也是修行的位階之一。最早起源於說一切有部。.

新!!: 三藏和順解脫分 · 查看更多 »

馬鳴

菩薩(अश्वघोष,,),音譯阿濕縛窶沙,大約生活在西元二世紀或更早,佛教僧侶,在說一切有部出家,經常被歸為譬喻師一派。為古印度佛教宗師、詩人、劇作家。 對漢傳佛教有深遠影響的《大乘起信论》,隋朝時開始托名為馬鳴所作;在雜密中,他以乘白馬之白衣大士形象成為密教本尊;在天台宗、禅宗及華嚴宗等,他被推崇為佛教第十二代祖师。.

新!!: 三藏和馬鳴 · 查看更多 »

論藏

阿毘達磨藏(abhidharmapiṭaka)又稱論藏,是佛教三藏經典之一,諸阿毘達磨論書的集成。.

新!!: 三藏和論藏 · 查看更多 »

識(विज्ञान.,,विञ्ञाण,),佛教術語,指人的意識、心智、生命力、理智、分別能力,為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之一。在早期佛經,經常與心(Citta)、意(Manas)混用,意義接近,但因為用法不同,實際的內涵又有所不同。其主要是用來作為指區別對象的認知能力。.

新!!: 三藏和識 · 查看更多 »

贊寧

贊寧(),俗姓高。吳越吳興郡德清(今屬浙江)人。.

新!!: 三藏和贊寧 · 查看更多 »

鸠摩罗什

鳩摩羅什(कुमारजीव,IAST:;344年-413年灵山海会),東晉十六国时期西域龜茲人,佛教比丘,是汉传佛教的著名譯師。譯著包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論》、《大智度論》、《妙法蓮華經》等等。.

新!!: 三藏和鸠摩罗什 · 查看更多 »

阿努律陀

阿奴律陀,亦作阿努羅陀、阿羅隆多(အနော်ရထာ,),緬甸君主及統治者,他於1044年-1078年統治緬甸。虔誠佛教徒的他,於統治期間除了建立軍事制度與內眾修齊之外,他也引進上座部佛教並鼓勵人民從事其信仰,除此,他也在首都蒲甘建立大型佛寺。他也從直通王国处得到三藏。 Category:蒲甘王朝 Category:緬甸君主.

新!!: 三藏和阿努律陀 · 查看更多 »

阿奴律陀

阿奴律陀,亦作阿努羅陀、阿羅隆多(အနော်ရထာ,),緬甸君主及統治者,他於1044年-1078年統治緬甸。虔誠佛教徒的他,於統治期間除了建立軍事制度與內眾修齊之外,他也引進上座部佛教並鼓勵人民從事其信仰,除此,他也在首都蒲甘建立大型佛寺。他也從直通国王处得到三藏,统一缅甸。 Category:缅甸君主.

新!!: 三藏和阿奴律陀 · 查看更多 »

阿约提亚

阿约提亚(अयोध्या) 为印度古城,位于北方邦法扎巴德县境内。阿约提亚城地处萨拉育河右岸、新德里以东555公里。被认为是印度教神祇罗摩的出生地。阿约提亚的字面意译是“不可夺取、不可战胜”的意思。.

新!!: 三藏和阿约提亚 · 查看更多 »

阿难

阿難(IAST:,天城文:आनन्द,注音:ㄚ ㄋㄢˊ),又稱阿難陀,迦毘羅衛人,梵語「阿難」,譯曰「喜慶」和「歡喜」又--「無染」。生於佛成道日,淨飯王既聞太子成佛,又聞宮中誕子,更增歡喜,於是說:「今日大吉,是歡喜日。」而命名為「阿難」。另外《大乘無量壽經解》曰:「又尊者隨佛入天宮龍宮,心無樂著,故名無染。」出家之後,釋迦牟尼佛曾經帶他到天宮去看過,欲界天,也到龍宮去看過,大龍菩薩的住處,無論是在龍宮、是在天宮,他都沒有染污,心地清淨,所以這個名號也有無染的意思。 阿難是白飯王的兒子、佛的堂弟,也是佛的侍者,是釋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一,人稱「多聞第一」。 阿難在佛入滅後証阿羅漢果,曾經參與第一次集結。據說阿難繼承摩訶迦葉之後,成為僧團的領導者。在法華經中,阿難被授記再供養62億諸佛之後將會成佛,佛號是山海慧自在通王佛。佛國名常立勝幡,劫名妙音徧滿。 《涅槃經》稱:「阿難多聞士。」迦葉讚曰:「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

新!!: 三藏和阿难 · 查看更多 »

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आलयविज्ञान,) 北魏佛陀扇多譯無著《攝大乘論》:「如來經中說,謂阿犁耶識,以阿犁耶識語故,作阿犁耶識語說。如來於《大乘阿毘曇經》偈中說:『無始已來性。一切法所依。有彼諸道差。及令得涅槃。』還彼經所說:『一切諸法家。彼識一切種。故說為家識。聰明者乘此。』」 陳朝真諦譯無著《攝大乘論》:「世尊於何處說此識,及說此識名阿黎耶,如佛世尊《阿毘達磨略本》偈中說:『此界無始時。一切法依止。若有諸道有。及有得涅槃。』《阿毘達磨》中復說偈云:『諸法依藏住。一切種子識。故名阿黎耶。我為勝人說。』」 隋朝達磨笈多譯世親《攝大乘論釋論》:「論曰。世尊於何處說此阿梨耶識,名阿梨耶識。世尊於《阿毘達磨經》偈中說:『界體無始時。諸法共依止。由此有諸趣。及涅槃勝得。』……即彼經復說偈:『諸法所依住。一切種子識。故名梨耶識。我為勝人說。』」 唐朝玄奘譯無著《攝大乘論本》:「世尊何處說阿賴耶識,名阿賴耶識,謂薄伽梵於《阿毘達磨大乘經》伽他中說:『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即於此中,復說頌曰:『由攝藏諸法。一切種子識。故名阿賴耶。勝者我開示。』」 《瑜伽師地論·攝抉擇分》:「問何等是界義。答因義。種子義。本性義。種性義。微細義。任持義。是界義。」 玄奘譯世親《攝大乘論釋》:「此中能證阿賴耶識,其體定是阿賴耶識。……今界者,謂因,是一切法等所依止,現見世間於金鑛等說界名故。由此是因故,一切法等所依止因,體即是所依止義。由此有者,由一切法等所依有。諸趣者,於生死中所有諸趣。趣者,謂異熟果。由此果故,或是頑愚瘖瘂種類,或有勢力能了善說惡說法義,或能證得上勝證得。又為煩惱所依止性,由此故有猛利煩惱長時煩惱,如是四種異熟差別所依止故,無有堪能,應知翻此名有堪能,非唯諸趣由此而有。亦由此故證得涅槃,要由有雜染方得涅槃故。」 無性《攝大乘論無性釋》:「此引阿笈摩,證阿賴耶識名所知依。無始時者,初際無故。界者,因也,即種子也。是誰因種,謂一切法,此唯雜染,非是清淨故。後當言:多聞熏習所依,非阿賴耶識所攝,如阿賴耶識成種子,如理作意所攝,似法似義所起等。彼一切法等所依者,能任持故,非因性故,能任持義,是所依義,非因性義,所依能依性各異故。若不爾者,界聲已了無假依言。」玄奘譯世親《攝大乘論釋》:「多聞熏習所依者,謂大乘法所熏自體。非阿賴耶識所攝者,謂能對治阿賴耶識故。如阿賴耶識成種子者,謂如阿賴耶識為一切雜染法因,此為一切清淨法因亦爾。如理作意所攝者,謂如理作意為自性。似法似義而生者,謂似法義相而生起時。」 北魏佛陀扇多譯《攝大乘論》:「然復彼何故,名阿犁耶識。有生法者依彼,一切諸染法作果於彼,彼亦依諸識作因故,說為阿犁耶識。或復眾生依彼為我故,名阿犁耶識。」 陳朝真諦譯《攝大乘論》:「云何佛說此識,名阿黎耶。一切有生不淨品法,於中隱藏為果故,此識於諸法中隱藏為因故。復次諸眾生藏此識中,由取我相故。名阿黎耶識。」真諦譯世親《攝大乘論釋》:「論曰。一切有生不淨品法,於中隱藏為果故。釋曰。一切謂三世。三世中取正生能生不淨品法。謂翻五種淨品,名不淨品。論曰。此識於諸法中隱藏為因故。釋曰。諸法謂阿黎耶識果,即不淨品等。阿黎耶識藏住此果中為因。論曰。復次諸眾生,藏此識中,由取我相故,是故名阿黎耶識。釋曰。藏者以執義,約阿陀那識及意識,說眾生名,何以故,一切眾生無無我執。我執若起,緣何境,緣本識起,微細一類相續不斷故。」 隋朝達磨笈多譯世親《攝大乘論釋論》:「論曰。……然此識何因緣故,說名阿梨耶。一切有生染法,依住為果,此識亦依彼法為因故,名阿梨耶識。又眾生依住以為自我故。名阿梨耶識。釋曰。此識名阿梨耶者,謂諸法依住故。依住者,共轉故。有生者,謂有生起類皆名有生故。染法者,謂異於淨法故。眾生依住為自我者,執取故。」 唐朝玄奘譯無著《攝大乘論本》:「復何緣故,此識說名阿賴耶識。一切有生雜染品法,於此攝藏為果性故,又即此識,於彼攝藏為因性故,是故說名阿賴耶識。或諸有情攝藏此識為自我故,是故說名阿賴耶識。」玄奘譯世親《攝大乘論釋》:「今訓此識阿賴耶名。一切有生者,諸有生類皆名有生。雜染品法者,是遮清淨義。於中轉故,名為攝藏。或諸有情攝藏此識為自我者,是執取義。」 無性《攝大乘論無性釋》:「能攝藏諸法者,謂是所熏,是習氣義。非如大等顯了法性,藏最勝中;阿賴耶識攝藏諸法,亦復如是;為簡彼義,是故復言,一切種子識,與一切種子俱生俱滅故,阿賴耶識與諸轉識互為緣故,展轉攝藏,是故說名阿賴耶識。非如最勝即顯了性,顯自簡劣故。……一切雜染,庫藏所治,種子體性之所攝藏,能治彼故,非互相違為因果性,是正道理,然得為所依,若處有所治,亦有能治故。於此攝藏者,顯能持習氣,由非唯習氣名阿賴耶識,要能持習氣,如彼說意識。」「且有爾所熏習異計:或說六識展轉相熏。或說前念熏於後念。或說熏識剎那種類。如是一切皆不應理,是故唯說阿賴耶識是所熏習,非餘識者。」 玄奘《成唯識論》:「由此本識具諸種子故,能攝藏諸雜染法,依斯建立阿賴耶名。非如勝性轉為大等,種子與果體非一故,能依所依俱生滅故。與雜染法互相攝藏,亦為有情執藏為我,故說此識名阿賴耶。」 窺基《成唯識論述記》:「此正述阿賴耶名義,次簡外執,外執云:三德冥性將起轉變,名為勝性。轉為大等二十三諦,具如前敘。彼雖計有因果,而體定一是常。……此遮僧佉計為勝性,即自性體起用,名勝性。」「梵云僧佉,此翻為數,即智惠數,數度諸法根本。立名從數起論,名為數論,論能生數,亦名數論。其造數論及學數論,名數論者。此師所造《金七十論》,謂有外道入金耳國,以鐵鍱腹、頂戴火盆,擊王論鼓求僧論議,因諍世界初有後無,謗僧不如外道。遂造七十行頌申數論宗,王意朋彼以金賜之,外道欲彰己令譽,遂以所造名金七十論。彼論長行天親菩薩之所造也。……依金七十論立二十五諦。總略為三,次中為四,廣為二十五。彼論云:略為三者:謂變易、自性、我知。變易者,謂中間二十三諦,自性所作,名為變易。自性者,冥性也,今名自性,古名冥性。今亦名勝性,未生大等,但住自分名為自性,若生大等,便名勝性,用增勝故。我知者,神我也。中為四者:一本而非變易,謂即自性,能生大等故,名為本,不從他生故,非變易。二變易而非本,一說謂十六諦,即十一根及五大,總十六諦;又說但十一根,唯從他生名為變易,不能生他,是故非本。三亦本亦變易,一說謂七諦,即大、我慢及五唯量;又說并五大合十二法,謂從他生,復生他故。四非本非變易,謂神我諦。廣為二十五諦者,一自性、二大、三我慢、四五唯、五五大、六五知根、七五作業根、八心平等根、九我知者,於此九位開為二十五諦。問:自性云何能與諸法為生因也。答:三德合故,能生諸諦。三德者:梵云薩埵,此云有情,亦言勇健,今取勇義;梵云剌闍,此名為微,牛毛塵等皆名剌闍,亦名塵坌,今取塵義;梵云答摩,此名為闇,鈍闇之闇。三德應名勇、塵、闇也;若傍義翻:舊名染、麁、黑,今云黃、赤、黑;舊名喜、憂、闇,今名貪、嗔、癡;舊名樂、苦、癡,今言樂、苦、捨。外人問曰:此我知者,作受者耶?答是受者,三德作故。問:既非作者,用我何為?答曰:為領義故,義之言境,證於境也,我是知者,餘不能知。又從冥性既轉變已,我受用故。次第生者:自性本有,無為常住,唯能生他,非從他生。由我起思受用境界,從自性先生大,大者,增長之義,自性相增故,名為大,或名覺,亦名想、名遍滿、名智、名惠。從大生我執,我執者,自性起用觀察於我,知我須境,故名我執,初亦名轉異,亦名脂膩。」《金七十論》:「故知自性中有大。……故知因中有果。」 ,又譯為阿梨耶識,也稱為一切種子識() 無著《攝大乘論》:「阿賴耶識中諸雜染品法種子,為別異住?為無別異?非彼種子有別實物於此中住,亦非不異。然阿賴耶識如是而生,有能生彼功能差別,名一切種子識。」 世親《攝大乘論釋》:「阿賴耶識中雜染法種子,為異?為不異?若爾何失?若有異者,彼諸種子應分分別,阿賴耶識剎那滅義,亦不應成,有別異故,由善、不善熏習力故,種子應成善、不善性,然許無記;若不異者,云何有多,此不應理。是故二說俱有過失。非彼種子有別實物於此中住,亦非不異,乃至名一切種子識者,為避如前所說過失,故不定取異及不異。如是而生者,謂由如是品類而生。有能生彼功能差別者,謂有能生雜染品法功能差別相應道理。由與生彼功能相應故,名一切種子識。於此義中有現譬喻,如大麥子於生自芽有功能,故有種子性。若時陳久或火相應,此大麥果功能損壞,爾時麥相雖住如本,勢力壞故無種子性。阿賴耶識亦復如是,有生雜染諸法功能,由此功能相應故,說名一切種子識。」「剎那滅者,謂(內外)二種子皆生,無間定滅壞故。所以者何,不應常法為種子體,以一切時其性如本無差別故。」 、異熟識() 無著《攝大乘論》:「阿賴耶識用異熟識一切種子為其自性,能攝三界一切自體一切趣等。」「何因緣故,善、不善法能感異熟,其異熟果無覆無記。由異熟果無覆無記,與善、不善互不相違,善與不善互相違故。若異熟果善、不善性,雜染還滅應不得成。是故異熟識唯無覆無記。」 世親《攝大乘論釋》:「『阿賴耶識用異熟識一切種子為自性』者。謂得自體異類熟故,諸法種子熏在中故。一切趣等者,謂五趣等。一切自體者,謂趣趣中,同分異分,種種差別。」 世親《大乘成業論》:「能續後有能執持身故。說此名阿陀那識。攝藏一切諸法種子故。復說名阿賴耶識。前生所引業異熟故。即此亦名異熟果識。」、阿陀那識() 無著《攝大乘論》:「復次此識亦名阿陀那識。此中阿笈摩者,如《解深密經》說:『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何緣此識亦復說名阿陀那識,執受一切有色根故,一切自體取所依故。所以者何,有色諸根由此執受無有失壞,盡壽隨轉。又於相續正結生時,取彼生故,執受自體。是故此識亦復說名阿陀那識。」世親《攝大乘論釋》:「執受一切有色諸根故者,『所以者何,有色諸根由此執受,盡壽隨轉。』用此為釋,謂由眼等有色諸根,阿賴耶識所攝受故,非如死身青瘀等位。一切自體取所依故者,『又於相續正結生時,取彼生故,執受自體。』用此為釋,謂由此識是相續識故,於相續正結生時,能攝受生,一期自體亦為此識之所攝受。由阿賴耶識中,一期自體熏習住故,彼體起故,說名彼生。受彼生故,名取彼生。由能取故,執受自體。以是義故,阿賴耶識亦復說名阿陀那識。」 (即「持身識」之義),即是第八識()、丈夫識。「阿賴耶識」是瑜伽行唯識學派主要依據《解深密經》而提出的學說,是這個學派的基本理論基礎之一。如來藏學派進而認為,阿賴耶識是三乘佛法的唯一所依之如來藏,即真如的因地別名之一。.

新!!: 三藏和阿賴耶識 · 查看更多 »

阿毘達磨

阿毘達磨(Abhidharma,Abhidhamma),舊譯阿毘曇,簡稱毘曇,意譯為「無比法」、「對法」、「大法」,佛教著作分類之一,為論書的一種,結集為論藏,收入三藏之中。它通常是針對修多羅中的觀點,進行統整與探討。.

新!!: 三藏和阿毘達磨 · 查看更多 »

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शाक्यमुनि,,意為「釋迦族之聖者」),姓喬達摩,名悉達多(公元前566年-公元前486年,Siddhāttha Gotama;Siddhārtha Gautama),古印度著名思想家,佛教創始人,尊稱释迦牟尼佛,出生於今尼泊爾南部。被尊稱為佛陀(、意為「覺悟者」)、世尊(释尊)等;通稱釋迦如來、釋迦文佛、釋迦佛,从明朝开始,漢地還尊稱他為如來佛祖,或稱佛祖,即「佛教之創祖」,簡稱如來佛。清代的滿人則稱之為佛爺。在中國民間信仰中,被神化而視為至高神明,故在一般道教、民間信仰之廟宇也往往設有大雄寶殿供奉之,甚至是三寶殿,供奉含有釋迦牟尼佛之三寶佛及菩薩、羅漢、祖師等;然而在佛教中,神属于六道众生中的天眾,释迦牟尼佛是已经解脫出離六道輪迴的圓滿智者。.

新!!: 三藏和释迦牟尼 · 查看更多 »

釋棲隱

釋棲隱(),字巨徵,俗姓徐,為後唐洪州開元寺沙門,禪門高僧。.

新!!: 三藏和釋棲隱 · 查看更多 »

雜藏

藏,佛教術語,產生於部派佛教早期,在法藏部、化地部和大眾部的律藏記載中,雜藏是指三藏中經藏內除四《阿含經》外的其他經典,南傳佛教稱之為《小部》、《小尼柯耶》。《增壹阿含經·序品》的記載中稱三藏之外的其他教典為雜藏。.

新!!: 三藏和雜藏 · 查看更多 »

除盖障菩萨

菩薩摩訶薩 (सर्वनिवारणविष्कम्भिन् बोधिसत्त्व महासत्त्व ;Dripa Namsal;Jogaisho jizo 除蓋障地藏),又名除一切盖障菩萨、降伏一切障碍菩萨、弃诸阴盖菩萨、凈諸業障菩薩,佛教八大菩萨(aşţamahābodhisattvā)之一,密教胎藏界壇城(曼荼罗)除盖障院之主尊,密号为离恼金刚。.

新!!: 三藏和除盖障菩萨 · 查看更多 »

李公蘊

李太祖(;)諱李公蘊(),是越南李朝的開國君主,1009年至1028年在位。年號順天,廟號太祖,諡號神武皇帝(),葬於壽陵。.

新!!: 三藏和李公蘊 · 查看更多 »

根本說一切有部

根本說一切有部(梵語:मूलसर्वास्तिवाद,)是佛教部派之一,佛陀入滅第三百年初(即佛滅二百多年後)說一切有部從上座部分出,相對於犍陀羅國和迦濕彌羅國等地的傳承,在摩偷羅國的說一切有部後來又自稱為“根本說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論》稱其為“持律者”。.

新!!: 三藏和根本說一切有部 · 查看更多 »

毗奈耶

毗奈耶(梵語:Vinaya),也譯為鼻那夜、毘那耶、毗尼、毘尼、鞞尼迦,意譯為律,佛教術語,即是佛教戒律之意,為學處與軌則的制立。 記錄、收集僧團戒律的經典,也因此被稱為毗奈耶。毗奈耶的總集,或稱為「毘奈耶藏」,即是律藏,三藏之一。在漢傳佛教中,特指以研讀毗奈耶經典為主的宗派,稱為律宗。 它主要是佛教僧團共同生活的規定,具有強制力,相當於僧團中的法律。不能遵守這些規定的出家人,將依情節處罰,處罰的範圍可能是從要求懺悔到強制破門,逐出僧團。.

新!!: 三藏和毗奈耶 · 查看更多 »

法藏部

法藏部(梵語:),又稱曇無德部、法護部、法密部,是早期部派佛教的部派之一。公元前1世紀時十分興盛。法藏部的戒律四分律對漢傳佛教有重要影響。.

新!!: 三藏和法藏部 · 查看更多 »

戒喜禪師

戒喜禪師 (Sayādaw U Sīlānanda သီလာနန္ဒ, 1927年12月16日-2005年8月13日)是一名緬甸上座部佛教的僧人及毗婆舍那禪法導師。出生於緬甸城市曼德勒,他於1943年4月14日潑水節出家成為沙彌,當時年僅16歲。他在實皆山(Sagaing Hills)摩訶維佐達亞寺(Mahavijjodaya Chaung Monastery)的潘那瓦達大師(Sayadaw U Pannavata)座下剃度,法名戒喜(Sīlānanda)。在出家之前,他曾就讀美國浸會使團學校凱利中學(Kelly High School)。 1947年7月2日,他在同一所寺院受具足戒,四天後,他在曼德勒的帕亞宜寺(Payagyi monastery)重受比丘戒。從1946年至1948年,他通過緬甸政府所舉辦的三級宗教考試,並於1950年獲頒發法阿闍黎(Dhammacariya)和法幢至頂光榮法阿闍黎(Sasanadhaja Siripavara Dhammacariya)的頭銜。1950年,他於仰光的賈兜亞雪進寺(Kyaungtawya Shwegyin monastery)再次受戒。1954年,他通過曼德勒的聖典教法利益學會(Pariyattisasanahita Association)宗教考試,獲得尊貴的阿毗旺薩(-abhivamsa)銜頭,此銜頭標記在其名字的後方作字尾。他前往斯里蘭卡科倫坡大學考取英國普通教育高級程度證書(GCE A-Level),並於梵文及巴利文科目獲得優異的成績。在斯里蘭卡逗留的期間,他曾經有一次短暫返回緬甸,並在那次返緬的旅程學習馬哈希尊者(Mahasi Sayadaw)傳統的毗婆舍那禪法。 從1954至1956年,他擔任仰光第六次佛典結集(Sixth Buddhist council)的首席編輯,協助馬哈希尊者及明貢持三藏尊者(Mingun Tipitaka Sayadaw)結集巴利文佛經和注釋書。1960年,他成為其剃度出家的摩訶維佐達亞寺的方丈。1968年,他移居曼德勒的阿比亞拉瑪雪古德寺(Abyarama Shwegu Taik monastery)擔任那兒的方丈。他為美國上座部佛教學會(TBSA)的精神導師及該學會屬下的法喜精舍主持。他於實皆的阿徒托達勇巴利大學(Atothokdayone Pali University)及曼德勒大學(Mandalay University)教授佛教典籍及編輯佛教三藏的巴緬辭典。後來,他在曼德勒大學及國際上座部佛教傳教大學(International Theravada Buddhist Missionary University)擔任教職。 1978年4月,他參與了馬哈希尊者的弘法教團前往美國三藩市講授佛法及指導禪修,及後馬哈希尊者批准戒喜禪師逗留在加州繼續弘法,促進美國上座部佛教的發展,在其指導下,加州的上座部佛教學會及如來禪修中心(Tathagatha Meditation Center)相繼於八十年代成立。1993年,他被委任為仰光馬哈希禪修中心(Mahasi Sasana Yeiktha)顧問會的成員。 2005年8月13日,他因為腦癌於加州圓寂,終年78歲。.

新!!: 三藏和戒喜禪師 · 查看更多 »

浮陀跋摩

浮陀跋摩(iast: Buddhavarman),漢譯「覺鎧」。西域人。南朝宋元嘉年間到達北涼。雖習三藏經論,尤善《毘婆沙論》。.

新!!: 三藏和浮陀跋摩 · 查看更多 »

摩登伽女

摩登伽女,釋迦牟尼弟子,出身首陀羅種姓,加入比丘尼眾,証阿羅漢果。.

新!!: 三藏和摩登伽女 · 查看更多 »

悉曇文字

悉曇文字(सिद्धं ,意為成就或完美;或者),又称梵字,是西元約600至1200年間書寫梵語的文字。悉曇文字是對笈多王朝時使用的笈多文的改良,笈多文源於婆羅米文又是藏文等文字的祖先。名稱起源於在文首寫 或 (祝願完美)的字樣的做法。 悉曇文字是一種元音附標文字,並非全音素文字,因為每個字符表示一個音節,不加輔助符號時以a為元音,加輔助符號表示其他元音、鼻化音或止韻。悉曇文字多以毛筆書寫,但亦可以竹筆或鋼筆等書寫。.

新!!: 三藏和悉曇文字 · 查看更多 »

慈悲道場懺法

慈悲道場懺法,據說是寶誌禪師等九位高僧,應梁武帝要求為超渡其髮妻郗皇后所作,故俗稱《梁皇寶懺》、《梁皇懺》,有「懺王」的美稱。其中根據《法華經》、《華嚴經》、《涅槃經》、《楞伽經》等佛經中抄錄的1275佛號而編成,共計兩千多次禮佛,能與冤親債主解怨釋結,祈求陽世檀越除病消災。懺文說《慈悲道場》四字,乃彌勒菩薩托夢而得。.

新!!: 三藏和慈悲道場懺法 · 查看更多 »

拉卜楞寺闻思学院

闻思学院是显宗学院,也是拉卜楞寺中最大的学院。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注重显、密双修,而显宗学院是格鲁派僧人学习的根本,所以显宗学院在格鲁派寺院中,占极重要的地位。 该学院习究三藏(论、律、经)、三学(戒律、禅定、胜慧)、四大教义(毗婆沙、经部师、唯识师、中观师)为主。通过师授、背诵和辩论的形式,达到通晓五大论(因明、般若、中观、俱舍、律学),这五大部经典,分十三级学习,一般最少须15年才能完成。.

新!!: 三藏和拉卜楞寺闻思学院 · 查看更多 »

曇摩難提

曇摩難提(IAST:Dharma-nandi),譯名法喜,兜佉勒(Tukhāra,即吐火羅國,位於巴克特里亞地區)人。曾闇誦出《增一阿含經》和《中阿含經》,由竺佛念譯為漢語,對中土《阿含經》的流佈具有貢獻。.

新!!: 三藏和曇摩難提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