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白紋伊蚊

指数 白紋伊蚊

白纹伊蚊(学名:Aedes albopictus)也稱做亞洲虎蚊,屬蚊科,其特徵是有帶白色條紋的腿及小而黑白色的身軀。牠們來自東南亞,散佈於馬達加斯加往東到新幾內亞,北至朝鮮半島的緯度地區。與埃及伊蚊同為登革熱的病媒蚊。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物種存續委員會的入侵物種專家小組(ISSG)列為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 亞洲虎蚊獨特的一種成員身長約5毫米。像蚊科的其他成員一樣,雌性的蚊子有一個長而細的管狀器官,用來收集血液,餵養牠們的卵;而雄性則吸食花蜜或植物汁液。雌性的蚊子會把卵產在水的附近來繁殖,但不像其他蚊子一樣把卵直接產在水中,典型地會把卵產在死水池中,任何敞開盛了水的容器都可以令幼蟲生長繁殖。.

36 关系: 动物埃及斑蚊夏威夷州太平洋學名害蟲东南亚休斯敦北美洲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美國美國南部瘧蚊花蜜节肢动物血液西尼羅河病毒马达加斯加骨痛熱症黎明黃昏黑斑蚊長角亞目雙翅目IUCN物种存续委员会東部馬腦炎病毒植物沼泽朝鲜半岛昆虫新幾內亞新泽西州感染晚上

动物

動物是多細胞真核生命體中的一大類群,統稱為動物界。動物身體的基本形態會隨著其發育而變得固定,通常是在其胚胎發育時,但也有些動物會在其生命中有變態的過程。 大多數動物能自發且獨立地移動探索,只有極少數的動物(如珊瑚)是固定在一點無法移動。動物行為學是研究動物行為的科學,較著名的行為理論為康納德·洛倫茨提出的本能理論。 已發現的動物化石,多是在五億四千萬年前的寒武紀大爆發時的海洋物種。.

新!!: 白紋伊蚊和动物 · 查看更多 »

埃及斑蚊

是一種會傳播登革熱、屈公熱、茲卡熱、黃熱病與其他疾病的蚊子。此蚊可藉由腿部的白色標記與上表面的里拉琴形狀來辨識。埃及斑蚊起源於非洲,但如今則可在全球熱帶與亞熱帶區域發現到。雌蚊的平均翅膀長度變化很大(棲息於秘魯的族群長度為1.67–3.83厘米)。.

新!!: 白紋伊蚊和埃及斑蚊 · 查看更多 »

卵是卵生動物賴以繁殖的胚胎,有的是在雌性體外受精而成(例如魚類的卵),有的則是在雌性體內受精後再產出體外孵化(例如鳥類的卵)。魚類、鳥類、爬行動物、昆蟲,以及若干哺乳類都會產卵;有些卵僅被一層膠狀物質所包覆,有些則包覆着一層防水的殼——有殼的卵通常稱為蛋。.

新!!: 白紋伊蚊和卵 · 查看更多 »

夏威夷州

夏威夷州(夏威夷語:Mokuʻāina o Hawaiʻi,State of Hawaii)在1959年8月21日成為美國的第50個州,由夏威夷群島所組成,位於北太平洋中,所在的大洲是大洋洲。距離美國本土3,700公里,屬於太平洋沿岸地區。首府為檀香山。在1778至1898年間,夏威夷也被稱為「三明治群島」(Sandwich Islands)。 夏威夷是距今最近加入美國的州份,與美國其他各州有著明顯的區別:它除了是美國最南方的州外,也是美國唯一一個全部位於熱帶的州;它與阿拉斯加州是美國各州中,僅有的兩個不與其他各州相連的州份,也是美國唯一一個沒有任何土地位在美洲大陸的州。論美國所有領土而言,夏威夷州是除了美國海外屬地和群島以外,最南端的一州,但非最南端的領土(美國最南端的領土在美屬薩摩亞群島)。在族群分佈上,它是兩個非白種人居多數州份的其中之一,比起其他各州,夏威夷州擁有最大的亞裔人口比例。生態及農業方面,它是全世界擁有最多瀕危物種的地方,也是美國唯一生產咖啡具有工業規模的州份。.

新!!: 白紋伊蚊和夏威夷州 · 查看更多 »

太平洋

太平洋是地球上五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洋,面積1.813億平方公里,它從北極海一直延伸至南極洲,其西面为亞洲、大洋洲,東面为美洲,覆蓋着地球約46%的水面及約32%的總面積,比地球上所有陸地面積加起來還要大。赤道将太平洋分為北太平洋及南太平洋。北面連接白令海峽,南面則以南緯60度為界。 位于北太平洋西侧的马里亚纳海沟是地球最深的位置。海沟最大深度为海平面下 。 太平洋之名稱起源自拉丁文「Mare Pacificum」,意為「平靜的海洋」,由航海家麥哲倫命名。受雇于西班牙的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於1520年10月,率領5艘船從大西洋找到了一個西南出口(麥哲倫海峽)向西航行,經過38天的驚濤駭浪後到達一個平靜的洋面,他因稱之為太平洋。.

新!!: 白紋伊蚊和太平洋 · 查看更多 »

學名

在生物分类学中,學名按字面即為科學名,名词组合基于拉丁文文法。它在科學,特別是生物學上使用的名稱。例如,廣為人所接受的植物 (生物)名稱;它也受到國際植物命名法規(ICBN)之規範。:「Scientific name: A formal, universally accepted name,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which (for plants, algae, fungi and organisms traditionally treated as such) are provid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 學名的第一個字需大寫。而習慣上,在科學文獻的印刷出版時,學名之引用常以斜體表示,或是於正排体學名下加底線表示。學名内所指的有可能是一種生物、一屬的生物或一科的生物。这可因為不同的國際命名法規,有不同的變化。原則上,一種生物的學名只有一個,而這一個學名也只會用來稱呼這一種生物,但目前命名法規各自獨立,因此有可能出現同種動物、植物用同樣的學名。相對的親屬生物可能還有許多不同的名字,學名以外的名字均為俗名。學名使用拉丁化文字,而俗名沒有限制。除拉丁学名外的其他任何名称都是俗名。 目前已知最長的學名為雙翅目的,由42個字母組成,意思是「擁有近似黃蜂飛行姿態而接近水虻的」。最短的學名則分別為南蝠的 Ia io 和奇翼龍的 Yi qi,都僅有4個字母。.

新!!: 白紋伊蚊和學名 · 查看更多 »

害蟲

害蟲是人類對一些动物(大多属于昆虫)的定義,这些动物往往会對人類的生活、生产产生负面影响。.

新!!: 白紋伊蚊和害蟲 · 查看更多 »

东南亚

东南亚是亚洲的一个地區,由中国以南、印度以東、新幾內亞以西與澳洲以北的國家組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才出现的一个新的地区名称。東南亞分為兩個區域,陸域為中南半島,包括柬埔寨、寮國、緬甸、泰國、越南與馬來半島,海域大致為馬來群島,包括东马来西亚、汶莱、東帝汶、印度尼西亚、菲律賓、聖誕島、新加坡。不過,東南亞國家往往也被西方學者和傳媒納入东亚的範圍。此區地處板塊交界,地震與火山活動頻繁。 台灣在歷史文化上則因臺灣原住民與菲律賓、印尼等其他東南亞國家同屬南島語系,人種上屬馬來人種,血液成分亦與東南亞較相近;地理上則位處東北亞與東南亞交接的東亞島弧中心位置。而可能因此有時會被視為東南亞的一部分。印度的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也是如此,七姐妹州如曼尼普爾邦有時亦然。 南岛民族与马来裔占主导位置,区域内居民多信奉伊斯蘭教与佛教,其它如基督宗教,包括印度教與泛靈論相關宗教等都可以在此区域内发现。印尼是全球穆斯林最多的国家,泰国则是世界最大的佛教国家。 除了新成立的东帝汶以外,區域內十国组成了东南亚国家联盟(即「东--盟 」或「 亚细--安」)組織。.

新!!: 白紋伊蚊和东南亚 · 查看更多 »

休斯敦

休斯敦(Houston,中国大陆通译休斯--敦/休斯--顿,港澳通译侯--斯頓,台湾通译休--士頓)是美國德克薩斯州的第一大城,全美國第四大城,墨西哥灣沿岸最大的經濟中心。面積達1,440平方公里,市名是以當年德克薩斯共和國總統山姆·休士頓(Sam Houston)命名的。 休士頓是哈里斯縣(全國第三大縣)的縣城。休士頓在密蘇里市的東面,西南部分伸入本德堡县,東北一小部分伸入蒙哥馬利縣。 休士頓創建於1836年,合併於1837年,是美國成長最迅速的大城市之一,也是全美最大的一個沒有規劃法的大城市。 1900年,休士頓有45,000人口,排名美國第85位。2000年美國人口統計指出,城市人口總數達到190萬人(2004年已超過2百萬人)。大休士頓都會區是美國第七大都會區(10個縣,5,180,443人)。 休士頓以其能源(特別是石油)、航空工業和運河聞名世界。休士頓港是世界第六大港口,美國最繁忙的港口,外輪噸位第一,不分國籍則居第二位。財富500強總部僅次於紐約市。休斯敦是德克薩斯醫療中心的所在地,世界最大和最重要的研究和治療機構的集中地。休士頓還是美國27個超過170萬人口的重要大都會地區中生活消費和房價最低的。休士頓被全球化和世界城市研究小組和網絡(GaWC)稱為「全球城市」。 休士頓的官方綽號為「太空城(Space City)」,因為它是林顿·约翰逊太空中心的所在地,任務監控中心也設在這裡(因此,「休斯敦」是在月球上說的第一個詞)。許多當地人喜愛稱作「牛沼城」。其他綽號還有「H鎮」、「腳爪城」或「蒙古城」。 休士頓是一個擁有多重文化的城市,許多外來移民的社區在此發展。其美術館區是許多文化機構和展覽的天堂,每年吸引將進七百萬的遊客,在休士頓常能看見活躍的視覺表演藝術。.

新!!: 白紋伊蚊和休斯敦 · 查看更多 »

北美洲

北亞美利加洲(North America;字源:亞美利哥·維斯普西),簡稱北美洲,位於西半球北部(或北半球)。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瀕北冰洋,南以巴拿馬運河為界與南美洲劃分。北美洲還包括加勒比海中眾多島嶼(主要為西印度群島)。北美洲面積2422.8萬平方公里(包括附近島嶼),約佔当今地球陸地總面積的16.2%,是世界第3大洲。人口5億2872萬(2008年七月),居世界第4位。.

新!!: 白紋伊蚊和北美洲 · 查看更多 »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縮寫:IUCN),是一個國際組織,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最重要的世界性保護聯盟,是政府及非政府機構都能參與合作的少數幾個國際組織之一,成立於1948年10月。致力於尋找解決當前迫切環境與發展問題的實用解決方式。該組織發佈IUCN紅色名錄,根據嚴格準則去評估數以千計物種及亞種的絕種風險所編製而成的。準則是根據物種及地區釐定,旨在向公眾及決策者反映保育工作的迫切性,並協助國際社會避免物種滅絕。是全球動植物物種保護現狀最全面的名錄。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支持科學研究,並協調管理全球範圍內政府、非政府組織、聯合國機構、公司以及地方社群間各項合作計劃,共同推行政策、法規和最佳的實際行動。IUCN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全球環境保護系統---一個民主的會員制聯盟,擁有超過1000個政府和NGO組織會員,以及來自160多個國家的超過11,000名志願科學家團隊。IUCN在全球分佈有超過60間辦事處,超過1,000名專業員工,并有來自公共領域、非政府組織以及私人部門的上百合作夥伴。IUCN是唯一在联合国大会具有常任观察员席位的自然保护组织。聯盟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附近的格蘭德。 IUCN的願景是展望“一个珍视和保护自然的公平世界”,聯盟的任務是“影響、鼓勵和支持社會在世界範圍內保持自然生物多樣性的完整,保證自然資源利用方式的公正和生態上的可持續性”。.

新!!: 白紋伊蚊和國際自然保護聯盟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新!!: 白紋伊蚊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美國南部

美國南部(Southern United States,或 American South)—也經常被簡稱為美南、迪克西、或直接稱為南部,構成了美國南部至東南部的一片廣大地區。這個地區帶有相當特殊的文化和歷史背景,包括了早期歐洲殖民時期留下的痕跡、對於州權原則的堅持、早期的奴隸制度、以及在聯盟國分離時於美國內戰中受到的衝擊,美國南部發展出了她獨特的傳統、文學、音樂形式、以及各種的烹飪食物。.

新!!: 白紋伊蚊和美國南部 · 查看更多 »

瘧蚊

瘧蚊屬(学名:),別稱按蚊或馬拉利亞蚊,是蚊科(Culicidae)下的一屬,成蟲的特徵是翅膀大多數有斑,停留時身體與停留面保持一角度。其中有30—40種是瘧原蟲屬生物的寄主,會傳播瘧疾給人類。甘比亞瘧蚊(Anopheles gambiae)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種,因為它是最危險的瘧原蟲惡性瘧原蟲(Plasmodium falciparum)的宿主。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物種存續委員會的入侵物種專家小組(ISSG)列為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 而有一部分的瘧蚊也是犬心絲蟲症的病原體,犬心絲蟲(Dirofilaria immitis)的宿主。其他還包括絲蟲科的寄生蟲,例如:班氏絲狀蟲(Wuchereria bancrofti)及馬來絲蟲(Brugia malayi)等。蚊科的其他種類,例如斑蚊,也是多種寄生蟲的宿主。.

新!!: 白紋伊蚊和瘧蚊 · 查看更多 »

蚊科(学名:Culicidae)是昆蟲綱雙翅目之下的一個科。該科生物通常被稱為蚊或蚊子,是一種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纖小飛蟲。绝大多数蚊子中,雄蚊以植物汁液为食,雌蚊则外寄生于人体表面,使用刺吸式口器刺穿宿主的皮肤以吸取血液。其宿主成千上万,主要为脊椎动物,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等。有些种类的蚊子还会寄生于节肢动物。吸食血液对宿主一般不会有太大影响,但在吸食过程中,蚊子的唾液会使宿主出现皮疹等症状。蚊子是许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蚊子会以吸食血液的方式,将疾病从一个宿主体内传播到另一个宿主体内,登革熱、瘧疾、黃熱病、寨卡病毒、、日本腦炎、西尼罗河病毒、基孔肯雅热等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快速传播,因此,蚊子被蚊蟲控制協會(英文:Mosquito Control Association)評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動物之一。目前除南極洲外,各大洲皆有蚊子的廣泛分布。.

新!!: 白紋伊蚊和蚊 · 查看更多 »

花蜜

花蜜是開花植物的花內蜜腺等分泌的一種主要成分是小分子醣類、比如雙醣的蔗糖、單醣的果糖、葡萄糖及半乳糖、甚或三糖棉子糖,四糖水蘇糖等的混和物,其種類與比例會隨物種甚或品種有相當變化。可吸引授粉昆蟲來採蜜,从而達到幫助授粉的目的。蜜蜂采集花蜜可酿成蜂蜜。 花蜜的浓度會隨環境而变化,比如椴树在空气湿度为51%时,花蜜含糖量为72%;湿度为100%时,含糖量只有22%。蜜蜂喜欢采食含糖高的花蜜。 然而部分花蜜與花粉對蜜蜂具有毒性,比如含有半乳糖的茶花,以及鉀離子含量偏高的棗花;甚或對人具有毒性,比如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博落回 (Macleaya cordata (Willd.) R.Br)、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

新!!: 白紋伊蚊和花蜜 · 查看更多 »

节肢动物

节肢動物是動物的一类,由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等外骨骼動物組成被稱为节肢动物门(学名:Arthropoda)的分類單位。在動物界中所屬物種最多的一門,已被人類命名的昆蟲類就有超過75萬種 。除昆蟲外,常見的蝦、蟹、蜘蛛、蜈蚣及已滅絕的三葉蟲都屬於节肢動物。 节肢動物的特點為其分節的肢體,以及主要成份為α-甲殼素的角質層。甲壳生物的角質層中也包括了碳酸鈣,是的產物。.

新!!: 白紋伊蚊和节肢动物 · 查看更多 »

血液

血液(英語:blood)是在動物的循環系統、心脏和血管腔内循环流动的一种组织,可以將氧氣及營養素送到各器官,並將細胞的代謝廢棄物帶離細胞。血液組織是結締組織的一種,由血浆和血球组成。血浆内含血浆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脂蛋白等各种营养成分以及无机盐、氧、激素、酶、抗體和细胞代謝產物等。血细胞有红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哺乳類的血液具有凝血機制,血管破裂時,血小板會結集,堵塞血管破口,此時血漿中原本可水溶的血纖維蛋白等凝固成為血塊,剩餘的透明液體就叫做血清。 生物體的生理变化和病理变化往往引起血液成分的改变,所以血液成分的检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以人類的血液為例,成人的血液约占体重的十三分之一,相对密度为1.050~1.060,pH值为7.3~7.4,渗透压为313毫摩每升。ABO血型是人类的主要血型分類,可分為A型、B型、AB型及O型,另外還有Rh血型系统,MNS血型系统,P血型系统等血型系统。 另外,人類還有淋巴循環系統,跟血液和組織液有關係的。蚯蚓、昆虫等的循環系統液體稱為血淋巴,作用不是免疫而是类似血液运输营养和废物。.

新!!: 白紋伊蚊和血液 · 查看更多 »

西尼羅河病毒

西尼羅河病毒是一種熱帶和溫帶地區病毒。它主要傳染鳥,但還傳染人、馬、貓、臭鼬、灰鼠,和家養的兔子。人的傳染主路是由被傳染的蚊子的叮咬。.

新!!: 白紋伊蚊和西尼羅河病毒 · 查看更多 »

马达加斯加

达加斯加共和国(Repoblikan'i Madagasikara ;République de Madagascar),简称马达加斯加,前称,是一个位于非洲东南部近海的印度洋岛屿国家,该国包括马达加斯加岛(世界第四大岛)及其周边多个比较小的岛屿。冈瓦那超大陆在早侏罗纪解体后,马达加斯加岛在约8800万年前从印度板块分裂,当地的原生动植物因此得以在相对隔离的自然条件下演化。马达加斯加也因此成为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90%的野生动植物都是该国独有。但是,岛上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和独特的野生动植物种类也日益受到迅速增长人口侵占的威胁。 公元前350年到公元550年间,南岛民族从婆罗洲乘浮架独木舟前来,马达加斯加开始有人类定居。公元1000年左右,班图人穿越莫桑比克海峡移居此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多个族群陆续前来当地定居,每个族群都在地方文化中留下持久的风景线。马达加斯加族群通常可以划分成18或更多个较小的族裔团体,其中又以中部高地的梅里纳人所占规模最大。 马达加斯加岛曾长期由零散的社会政治联盟统治。从19世纪开始,岛上大部分地区都由一系列的伊默里纳贵族统一成马达加斯加王国加以统治。1897年,该岛成为法兰西殖民帝国的一部分,君主政体随之土崩瓦解,之后一直到1960年才获得独立。独立后的马达加斯加称为共和国,先后经历四大宪政时期。1992年起,该国开始正式由以首都塔那那利佛为中心的宪政民主政体统领。但是,经选举上台的总统马克·拉瓦卢马纳纳在2009年的民众起义中被迫辞职,总统权力于2009年3月移交安德里·拉乔利纳,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此举乃是一场政变。 截至2014年4月,马达加斯加人口刚超过2300万,其中90%日均收入不到2美元。该国有两种官方语言,分别是马达加斯加语和法语。生态旅游和农业是该国的支柱产业,对教育、卫生和民营企业提供更多投资则都是马达加斯加发展战略的关键要素。在拉瓦卢马纳纳的统治下,这些投资使该国经济大幅增长,但利益的分配存在失衡,导致贫困人口和中层阶级间因生活成本的逐渐提高和生活水平的不断下降而关系紧张。.

新!!: 白紋伊蚊和马达加斯加 · 查看更多 »

骨痛熱症

登革热--也称为--、断骨热、天狗熱,是一種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由蚊媒。患者大約會在感染後3到14天後發作,症状包括发热、頭痛、肌肉和关节痛,还有典型性的皮疹。一般會於2至7天痊癒。少部分患者病情可进一步恶化,出现危及生命的登革出血热,患者有出血、和血浆蛋白渗出,或者进展为登革休克综合征,此时会出现致命性的低血压休克。 登革病毒由黑斑蚊属的几种蚊子传播,主要是埃及斑蚊(A.

新!!: 白紋伊蚊和骨痛熱症 · 查看更多 »

黎明

黎明(Leon Lai Ming,),出生於北京市,香港知名歌手及演員,為1990年代樂壇「四大天王」之一。.

新!!: 白紋伊蚊和黎明 · 查看更多 »

黃昏

黃昏,可能指:.

新!!: 白紋伊蚊和黃昏 · 查看更多 »

黑斑蚊

黑斑蚊是伊蚊属(学名:Aedes)昆虫的通称,又称伊蚊、斑蚊或艾迪斯蚊,属于蚊科库蚊亚科,有很多种类分布在世界各地。此类型蚊虫通常活跃于傍晚和清晨时分,其中白线斑蚊及埃及斑蚊是--的传播媒介。 此类蚊虫的足上通常有黑白条纹。它们通常把卵生在水裏,即使只有一点点的积水都能产卵。卵孵化后形成孑孓。孑孓经过一段日子后变为蛹,之后再变为一只成年蚊虫。.

新!!: 白紋伊蚊和黑斑蚊 · 查看更多 »

長角亞目

長角亞目(学名:Nematocera)是雙翅目的一個亞目,身體具有薄的,分段觸角,幼蟲主要是水生動物,包括蚊、大蚊、蚋和蠓科。 長角亞目特徵通常是絲狀,多節段觸角。.

新!!: 白紋伊蚊和長角亞目 · 查看更多 »

雙翅目

雙翅目(學名:Diptera)包括蚊、蠅、虻等昆蟲,約有8.5萬種,是昆蟲綱中居於鞘翅目、鱗翅目和膜翅目之後的第四大目。除了在南極洲之外,在全世界都很普遍。其中某些種類是傳播疾病給人或其他動植物的媒介。另一方面,有關遺傳學的知識和發展大都是根據對黑腹果蠅所做的實驗所獲得。 雙翅目是屬於完全變態的昆蟲,也就是從無翅的蛆或孑孓經過化蛹後變為能夠飛翔的成蟲。牠們大多數以攝取液態的食物,例如腐敗的有機物,或是花蜜或樹汁等為時,而部分種類以吸取人類或動物的體液為食。另外某些種類以寄生或獵取其他昆蟲為食,例如寄生蠅、食蟲虻等。 雙翅目的昆蟲只有一對翅膀。其後翅均已退化成一對棒槌狀的器官,在飛行時用以協助平衡。其中少數雙翅目品種的翅膀和平衡桿均已經退化而不具飛翔能力。少數其他的昆蟲也只有一對翅膀,如雄性介殼蟲等(半翅目)。.

新!!: 白紋伊蚊和雙翅目 · 查看更多 »

IUCN物种存续委员会

IUCN物种存续委员会(IUCN Species Survival Commission)又被译为物种生存委员会,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一个特别委员会。委员会的主要工作是为IUCN提供生物多样性保护、物种内在价值、生态系统健康和功能中的作用、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以及对人类生计支撑的信息。.

新!!: 白紋伊蚊和IUCN物种存续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東部馬腦炎病毒

東部馬腦炎病毒(英文:Eastern Equine Encephalitis,簡稱:EEE)為一種馬因病毒而感染的疾病。常見於美洲及加勒比海一带。最早在1831年于美國馬薩諸塞州發現。因為病毒較常感染美國東部省份的馬類,因此被稱為東部馬腦炎病毒。(有一種比較溫和的病毒较常见于美國西部,請參考西部馬腦炎病毒) 感染此病毒而引致死亡的機率甚高,在馬類的死亡機率為70-80%,而人也有50%的死亡機率。病毒會經由蚊子感染人、鳥和兩棲動物。.

新!!: 白紋伊蚊和東部馬腦炎病毒 · 查看更多 »

植物

植物(Plantae)是生命的主要形態之一,並包含了如乔木、灌木、藤類、青草、蕨類及綠藻等熟悉的生物。種子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擬蕨類等植物,據估計現存大約有350000個物種。直至2004年,其中的287655個物種已被確認,有258650種開花植物15000種苔蘚植物(参见条目中表格)。綠色植物大部份的能源是經由光合作用從太陽光中得到的。.

新!!: 白紋伊蚊和植物 · 查看更多 »

沼泽

沼泽是一种特殊的自然体系,也属于一种湿地,亦稱為沼澤濕地,但有其独特的特征。 沼泽须具有三个相互制约的特征:.

新!!: 白紋伊蚊和沼泽 · 查看更多 »

朝鲜半岛

朝鮮半島(),韩国称其为韩--半島(),是位於東北亞的一個半島,三面環海,有東亞橋梁之稱。朝鲜半岛东北与俄罗斯相连,西北部經长白山(又名“太白山”或“白头山”)与中国大陸相接,东南隔大韓海峽与日本相望。西、南、东分别为黄海(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稱“朝鮮西海”,大韓民國称“西海”)、大韓海峽、日本海(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稱“朝鮮東海”,大韓民國称“東海”)环绕。 1945年2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雅爾達會議的安排,朝鲜半岛由美苏英中四国共同托管。此后朝鲜半岛被划分为南北两块势力范围:苏联势力范围内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鮮)以及美国势力范围内的“大韓民國”(韓國)。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因苏联等共产主义阵营国家缺席,导致当时美国等主导的联合国投票发动了联合国军支援韩国。联合国军支援的韩国同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支持的朝鲜最终在1953年签署停火协议,朝鲜半岛沿三八线非军事区划分为两个国家政權,即今天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

新!!: 白紋伊蚊和朝鲜半岛 · 查看更多 »

昆虫

昆虫在分类学上属于昆虫纲(学名:Insecta),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动物,已发现超過100万种。其中單鞘翅目(Coleoptera)中所含的種數就比其它所有動物界中的種數還多。昆字原作。 昆虫的构造有异于脊椎动物,它们的身体并没有内骨骼的支持,外裹一层由几丁质(英文 chitin)构成的壳。这层壳会分节以利于运动,犹如骑士的甲胄。昆虫的身體會分為頭、胸、腹三節,有六隻腿,複眼及一對觸角。昆虫有脂肪體,成分類似脊椎動物的脂肪組織,但作用不同,主要為代謝功能,類似脊椎動物的肝。 昆虫對生態扮演着很非常重要的角色。虫媒花需要得到昆虫的帮助,才能传播花粉。而蜜蜂采集的蜂蜜,也是人们喜欢的食品之一。昆蟲是蜥蜴、青蛙、小型鳥類的重要食物來源。在东南亚和南美的一些地方,昆虫本身就是当地人的食品。 但昆虫也可能對人類產生威脅,如蝗虫會破壞農作物,白蟻破壞木材及建築物。而有一些昆虫,例如蚊子,还是疾病的传播者。 有一些昆蟲能夠藉由毒液或是叮咬會對人類造成傷害,例如虎頭蜂在有人入侵地盤時會以螫針注入毒液等。紅火蟻會分泌有毒物質使接觸動物及人類出現敏感症狀甚至致命。.

新!!: 白紋伊蚊和昆虫 · 查看更多 »

新幾內亞

新畿內亞(New Guinea;巴布亞皮欽語:Niugini;Papua)位於澳大利亞北面,是世界上第二大島嶼。有時,本島亦被稱為「巴布亞」,但有時巴布亞亦單指本島的一部份。此外,印尼官方过去稱呼本島為「伊里安岛」( Pulau Irian),至2002年开始才称为巴布亚岛(Pulau Papua)。 19世紀受歐洲國家殖民侵略,國界大致上沿用昔日德、荷佔領地一分為二:位於東經141度以東的,屬於巴布亞紐幾內亞,由1975年開始脫離澳大利亞成為獨立的國家;位於東經141度以西的,屬於印尼的巴布亞省和西巴布亞省。這部份一直都有分離活動,要求從印尼獨立。.

新!!: 白紋伊蚊和新幾內亞 · 查看更多 »

新泽西州

新澤西州(State of New Jersey),或譯為--州,是美國第四小以及人口密度最高的州,邮政縮寫NJ。其命名源自位於英吉利海峽中的澤西島;其暱稱為“花園州”。 新泽西州通常被劃分在美国的中大西洋地區;亦為东部的一个州;也可以劃分為東北部區域下。北接紐約州,東面大西洋,南向德拉瓦州,並西臨賓夕法尼亞州。新澤西部份地區是被劃分在幾個主要都會區之下,其中屬紐約都會區最大,其他還有費城以及德拉瓦河谷地區。本州海拔最高處是(High Point)。其海拔為550公尺(1803英尺)。 在美洲原住民於美洲活動了11,000-50,000年之後,瑞典和荷蘭殖民者於17世紀先後來到新澤西。之後,英國殖民者爵士與勛爵從瑞典和荷蘭殖民者處取得了新澤西地區的控制權。在美國獨立戰爭之中,有許多重要的戰役即是在新澤西各地發生的。於19世紀時,許多類似派特森市的城市對幫助推動美國的工業革命有著相當重要的貢獻。進入20世紀後,新泽西州的經濟於1920年代快速繁榮。但由於1930年代的大蕭條,經濟隨之沉淪而下。新泽西州的地理位置恰好位於波士頓-華盛頓城市帶這一超級都會區群的正中央,並被紐約市、費城、巴爾的摩、以及哥倫比亞特區等大都會區所圍繞。這種便利的地理位置更促使1950年代後的郊區的快速產生與發展。.

新!!: 白紋伊蚊和新泽西州 · 查看更多 »

感染

感染是指由其他物種在身為宿主的個體內進行有害的複製、繁殖過程。 具傳染性的生物體會尋找並且利用宿主體內資源,以利自身生存,但這個過程一旦干擾了宿主正常的生理運作,可能造成慢性症狀、急性症狀、壞疽(gangrene)、器官及組織被吞噬、甚至死亡,因此這類物種又稱為病原體,通常是微生物,但事實上感染的定義可以更廣,包括細菌、病毒、寄生蟲、真菌、類病毒,甚或是具有致病能力、但並非生物的傳染性物質,例如普恩蛋白。由於醫學領域研究的疾病多由傳染而來,傳染病因此成為醫學中重要的一個學術分支。 傳染在中文定義上不同於感染,傳染乃是指疾病或病原體由一個體轉移至另一個體上的過程。但由於一般可感染生物體的疾病,也通常具有傳染力,因此兩者常混用。.

新!!: 白紋伊蚊和感染 · 查看更多 »

晚上

晚上也稱作夜或夜晚,是指太陽低於地平線的期間,此段时间内人的肉眼无法观测到太阳,由于处于阳光直射面的后半部分,阳光无法照射到,所以光线较暗。在不同高度、時區、季節及緯度有不同的長度。一般在夏天的时候,夜晚比冬天更短。纬度越低的地区,夏天与冬天夜晚时间差距越小。赤道上的昼夜时长固定在12小时,南北两极会出现极夜的现象。 人們通常在晚上進食晚餐,而且在傳統上通常較早午兩餐豐富,這是因為勞動了一整天,要補充體力。但是也有些人認為晚餐應該比早午兩餐吃得較少,以免因食物未及悉數消化就入睡而導致的妨礙消化。 在古代沒有充足的戶外照明系統的情況下,人們在晚上通常並不外出,而在家裡休息,亦即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但是現在則大為不同,電力照明技術的普遍,再加上夜晚时一般并不忙碌,使人們通常會在晚上進行交際活動,夜生活反而比白天的生活更加精彩。 晚上在中國大約相當於十二時辰制裡的五更,一更為戌時(19:00-21:00)、二更為亥時(21:00-23:00)、三更為子時(23:00-01:00)、四更為--時(01:00-03:00)、五更為寅時(03:00-05:00)。.

新!!: 白紋伊蚊和晚上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