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兩院制和詹姆斯·加勒德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兩院制和詹姆斯·加勒德之间的区别

兩院制 vs. 詹姆斯·加勒德

兩院制是一種以兩個獨立運作的議會(議院)組成立法機構的政治制度,亦被稱為二院制。與之相對的制度稱為單院制或一院制,即是只有單一議會作為立法機構。. 詹姆斯·加勒德(James Garrard,)是一位曾于1796至1804年担任第2任肯塔基州州长的农民兼浸信会牧师。1799年,肯塔基州通过新宪法规定州长不得连任,因此直到1992年该州通过宪法修正案放宽这一限制前,他都是唯一一位获得连任的州长。 美国革命战争结束后,加勒特同家人向西行进,搬到了当时属弗吉尼亚州,如今已是肯塔基州波旁县的地方。他在当地出任多份政治公职,并且是该地区在弗吉尼亚州议会的代表。肯塔基州共计召开了10次建州大会,加勒德是其中5次的代表,帮助起草了第一部肯塔基州宪法。虽然自己就拥有许多奴隶,但他却其他多位代表一起试图从宪法中禁止奴隶制,但没能成功。1795年,加勒德出马竞选州长,选举人的首轮投票结果是本杰明·洛根获得多数票,但没有超过总票数的一半。州宪法中虽然没有明确规定需要多数还是过半数票胜出,但众选举人还是在首轮得票最多的洛根和加勒德两位候选人之间举行了第二轮投票,最终加勒德成功胜出,洛根对此向州检察长约翰·布雷肯里奇和州参议院提出抗议,但两者都表示自己没有插手干预的宪法权力。 加勒德是民主共和党人,反对《惩治煽动叛乱法》,支持通过肯塔基决议案。他重视公共教育、民兵和监狱改革,支持商业补贴和有利于该州大规模债务人阶层的法案。1798年,肯塔基州首幢州长官邸建成,加勒德一家成为其中首批住户。他还支持在1799年召开制宪大会,1795年州长选举结果上的争议是召开这次会议的重要原因。但由于他反对奴隶制,因此未能成为与会代表。新的宪法规定州长需经普选产生,并且不得连任,但加勒德还是得以从这一规定中豁免并成功取得连任。他在第二个任期里支持托马斯·杰斐逊从法国购买路易斯安那,以求解决新奥尔良不再向美国货物开放所带来的问题。任期接近尾声时,加勒德在州务卿哈利·图尔明的影响下接受了部分一位论派信条,结果被浸信会教会驱逐,牧师生涯因此告一段落。他还在任命州土地注册办公室登记员的问题上与州议会发生冲突,这次冲突让他非常不满,决定在任期结束后远离政坛。加勒德卸任州长后回到自己的庄园继续务农经商,直至1822年1月19日去世。肯塔基州在他第一个州长任期里组建的加勒德县就是以他命名。.

之间兩院制和詹姆斯·加勒德相似

兩院制和詹姆斯·加勒德有(在联盟百科)2共同点: 兩院制美国众议院

兩院制

兩院制是一種以兩個獨立運作的議會(議院)組成立法機構的政治制度,亦被稱為二院制。與之相對的制度稱為單院制或一院制,即是只有單一議會作為立法機構。.

兩院制和兩院制 · 兩院制和詹姆斯·加勒德 · 查看更多 »

美国众议院

美利堅合眾國眾議院(United State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為美國國會兩院之一,另一院為參議院。美國各州在眾議院中拥有的席位比例以人口為基準,但至少會有一名議員。 院內議員總數經法律明定為435名。眾議員任期兩年,无连任限制。眾議院議長由眾议员选举产生,傳統上為多数党之領導人。然而多數黨領袖另由該多數黨於院內之第二重要議員擔任。據美國總統繼位條例,眾議院議長繼任總統之順序仅次於兼任参议院议长的副总统,為政壇上第三重要的領袖人物。 兩院制國會的起源是因為建國者希望擁有一個貼近且跟隨民意公論的“人民議院”,代表各州政府、以制衡不太受大众情绪干扰的參議院。憲法規定法案須經兩院批准方能通過。 眾議院一般被認為較參議院更具黨派色彩。憲法制定者中有很多人企圖讓參議院(1914年前是由州議會選舉)成為眾議院(公民直選)的制衡機構。於是“建議與同意”權(如批准條約的權力)授權僅由參議院單獨行使。眾議院也有其獨有的權力:倡議歲入法案之權、彈劾政府官員、以及在選舉人團僵持不下時選舉總統。然而,所有這些權力都可由參議院制衡(counter-check)。參議院一般較眾議院及眾議員更具威望。參議員任期較長、人數較少、且(多數情況下)較眾議員代表更多的選民。 眾議院會議廳位於首都華盛頓特區的國會山莊南翼。參議院在同一建築物的北翼開會。.

兩院制和美国众议院 · 美国众议院和詹姆斯·加勒德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兩院制和詹姆斯·加勒德之间的比较

兩院制有124个关系,而詹姆斯·加勒德有65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杰卡德指数为1.06% = 2 / (124 + 65)。

参考

本文介绍兩院制和詹姆斯·加勒德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