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五停心观

指数 五停心观

五停心观,又稱五禪、五門禪、五淨行、五度門,佛教術語,五種修行禪定的方法合稱。興起於部派佛教時期,漢傳佛教天台宗將其判為「藏教」的禪修法,又增以「通教」、「別教」、「圓教」之五停心觀,別為解說。.

40 关系: 十二因缘十八界印光后秦坐禪三昧經增一阿含經大乘義章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大智度論天台宗安般守意經安那般那念不淨觀九次第定佛教修行道地經念佛八解脫四念住四梵住禪定瑜伽師瑜伽師地論甘露味論界分別觀说一切有部鸠摩罗什龍樹部派佛教阿含經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蕅益智旭雜阿毘曇心論梵语汉传佛教淨土宗有情我執慈悲观智顗

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梵文、巴利文:निदान )也称十二缘起支(梵文:,巴利文:),佛教重要基礎理论之一,是釋迦牟尼佛陀自修自证得到的真理,指从「无明」到「老死」、過去世到未來世、這一過程的十二个环节。它們因果相续而无间断,使人流转于生死轮回大海,而不能得以出离。 佛陀、辟支佛、阿羅漢,都依「四聖諦」三轉十二行,覺悟十二因緣而了知生死輪迴真相,達到究竟解脫。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這十二个緣生法都是無常的。它們之間是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緣起關聯:1.「無明」 緣「行」(緣:可解作引起),2.「行」緣「識」,3.「識」緣「名色」,4.「名色」緣「六處」,5.「六處」緣「觸」,6.「觸」緣「受」,7.「受」緣「愛」,8.「愛」緣「取」,9.「取」緣「有」,10.「有」緣「生」,11.「生」緣「老死」;周而復始。在解說緣起法時亦可結合上《大緣經》的「名色緣識」。.

新!!: 五停心观和十二因缘 · 查看更多 »

十八界

十八界(Astādaśa dhātavah),佛教術語,是一種界(dhātavah)的分類法,最為佛教論師所重視。將有情眾生的世間法界分成三大類別:六內界、六外界、六識界,代表世間法中最重要的十八種境界或者不同的功能。.

新!!: 五停心观和十八界 · 查看更多 »

印光

#重定向 释印光.

新!!: 五停心观和印光 · 查看更多 »

后秦

后秦(,或稱姚秦)是十六国时期羌人贵族姚苌建立的政权。 前秦苻坚淝水兵败后,关中空虚,原降于前秦的羌人贵族姚苌在渭北叛秦,晋太元九年(384年)自称“万年秦王”,都北地(今陕西耀县东南)。次年(385年)擒杀苻坚。太元十一年(386年)姚苌称帝于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国号秦,史称后秦。 其国号以所统治地区为战国时秦国故地为名。《十六国春秋》始称“后秦”,以别于前秦和西秦,后世袭用之。又以王室姓姚而别称姚秦。 统治地区包括今陕西、甘肃东部和河南部分地区。 后秦建初七年(393年)姚苌卒,子姚兴继位,攻杀前秦苻登,扫除前秦残部;又乘后燕灭西燕,尽占原西燕河东之地;弘始元年(399年)乘东晋内乱,陷洛阳,淮汉以北诸城多请降,国势遂与后燕相当。伐後涼,得鳩摩羅什。是年,法顯從長安出發西行求經。 弘始十八年(416年)姚兴卒,子姚泓继位。國內曾歸降的多族勢力趁機反叛,乘丧发兵。东晋劉裕派檀道濟等北伐,陷洛阳。后秦宗室皇弟為奪位反叛,被姚泓消滅。永和二年(417年)东晋圍攻长安,姚泓舉家投降,竟被劉裕滅族,后秦亡。后秦共存在32年(384-417)。.

新!!: 五停心观和后秦 · 查看更多 »

坐禪三昧經

《坐禪三昧經》,又稱坐禪三昧法門經、菩薩禪法經、阿蘭若習禪法、眾家禪要、禪法要、禪經,佛教經典,由鳩摩羅什於402年編譯,最初有三卷,現存兩卷。內容是抄集西北印度佛教,各家論師的坐禪禪修法要,混合了大乘與小乘禪觀。 與達摩多羅禪經並稱,坐禪三昧經稱為關中禪經,達摩多羅禪經則被稱為廬山禪經。.

新!!: 五停心观和坐禪三昧經 · 查看更多 »

增一阿含經

《增一阿含經》亦寫作《增壹阿含經》(舊稱Ekottara Āgama,公元 2000年後,歐美學者的擬音已經改作:Ekottarika Āgama),為初期佛教的基本經典「四阿含」之一,相當於巴利五尼柯耶之增支部(Aṅguttara-Nikāya)。《薩婆多毘尼毘婆沙·總序》稱「為諸天、世人隨時說法,集為增一,是勸化人所習」。 「增一」或「增支」是指編集時,經文法數漸次增加,將從「一」、「二」、「三」至「十」(或十一)佛法名目相關的經文各自編於一「集」,再依數目次序排列各「集」。《長阿含經》中的眾集經、十上經等以及《本事經》、《》同樣用「增一」法編排。印度耆那教也有用同樣編輯方法來結集古代的耆那教經典。 漢譯《增一阿含經》計有52品472經,由曇摩難提憑記憶背誦而出,竺佛念傳譯。後來,該譯本又為僧伽提婆略加改訂。現存《增一阿含經》在經文與攝頌(嗢拕南,uddāna)兩方面都有遺漏佚失的現象,另外對照法數和現存的攝頌,部份經文的次第顯有錯亂。 與巴利「增支部(Aṅguttara-Nikāya)不同,漢譯《增一阿含經》有相當份量的經文使用大乘詞彙或顯露大乘傾向。此一現象究竟出自默誦者還是翻譯者,甚至是翻譯完成初期的編輯者的影響,有待進一步研究。 漢譯《增一阿含經》(T125)翻譯於公元 384 年,是現存漢譯四阿含經(T1, T26, T99)當中年代最早的翻譯本。另有一本釋《增一阿含經》義的經疏,名《分別功德論》,從初〈序品〉至第四〈弟子品〉過半。.

新!!: 五停心观和增一阿含經 · 查看更多 »

大乘義章

《大乘義章》,佛教論書,由隋代淨影寺慧遠所作,共20卷。.

新!!: 五停心观和大乘義章 · 查看更多 »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梵語:),無著菩薩造,唐玄奘三藏於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翻譯。 本論是《瑜伽師地論》中阿毘達磨相關內容的匯集,是瑜伽行唯識學派的重要論書。 增補注疏本有:.

新!!: 五停心观和大乘阿毘達磨集論 · 查看更多 »

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Mahāprajñāpāramitāśāstra;Great Treatise on the Perfection of Wisdom),簡稱《智度論》、《智論》、《大論》,亦稱《摩訶般若釋論》、《大智度經論》、《大慧度經集要》、《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釋論》,是大乘佛教中觀派重要論著,为论释《大品般若经》之作。.

新!!: 五停心观和大智度論 · 查看更多 »

天台宗

天台宗,漢傳佛教十宗之一,始於南北朝末期,是漢傳佛教中,最早一個完全由中國佛教論師所創立的本土性宗派。因其實際開創者智顗大师常駐浙江天台山說法,故稱天台宗。以《妙法蓮華經》為其根本經典,又被稱為法華宗。因为该宗注重於修行止观,又称止观宗。因為它重視佛教教理的研究,同時結合了止觀的實際修行,以「教觀雙美」而聞名。 天台宗于9世纪初被日本僧人最澄传到日本,盛極一時。但在宋朝之後,天台宗在中國衰弱,多數門徒歸於禪門。但是在日本佛教反而成為一個很重要的宗派。中國天台宗祖庭在浙江天台山國清寺,湖北玉泉寺和寧波延慶寺 (觀宗寺)亦為傳播天台教法的重要道場。日本天台宗總本山則為比叡山延曆寺。.

新!!: 五停心观和天台宗 · 查看更多 »

安般守意經

《安般守意經》,東漢安世高所譯之坐禪佛典,收於《大正藏》經集部,論述以觀察呼吸作為修習禪定的方法。此安那般那念與不淨觀合稱二甘露門,為後漢到東晉時期所流行的禪法。康僧會、支愍度、謝敷、支遁、釋道安等人都曾為之作注,但已佚失,現僅存留康僧會、謝敷、道安為該經作注時寫的序文。 現今所見的《大安般守意經》已非原譯本,而是譯文與註釋夾雜的擴充本。1999年在日本大阪府·天野山發現了金剛寺版《安般守意經》似比《大安般守意經》更近原譯本,其內容和《修行道地經·數息品》、《陰持入經》有密切關係。巴利三藏中部收有《入出息念經》(Anapanasati Sutta),與本經同為解說安那般那念的禪經。.

新!!: 五停心观和安般守意經 · 查看更多 »

安那般那念

安那般那念(梵文:ānāpāna-smṛti,巴利文:ānāpāna-sati),又譯為阿那般那觀、念阿那般那、阿那波那、念阿般,義譯為入出息念、入出息觀、數息觀、安般守意,佛教術語,是以觀察呼吸作為修習禪那的方法。.

新!!: 五停心观和安那般那念 · 查看更多 »

不淨觀

不淨觀(a-śubhā-smrti,asubhānupassin),另譯不淨想,又稱不淨業處,厭作意(Paṭikkūla-manasikāra)或厭惡作意,佛教術語,為一種修行禪定的調心方法。他們會藉由觀想人類身體的組成,以及人體在過世之後,成為屍體,並逐漸毀敗的過程,被認為是對治欲界貪欲特別有效的一種方式。它與數息觀,合稱二甘露門,也是五停心觀之一。.

新!!: 五停心观和不淨觀 · 查看更多 »

九次第定

九次第定,佛教術語,指九種不同的禪定修行境界,為四禪八定與滅盡定的合稱。佛教認為,四禪八定是外道與佛教共有的禪定境界,而滅盡定為佛教獨有。在九次第定中,以第四禪是最適合得到無漏智的禪定。.

新!!: 五停心观和九次第定 · 查看更多 »

佛教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河流域迦毗羅衛國(现在的尼泊尔和印度邊界中間,較為靠近尼泊爾)的太子悉達多·喬答摩(古譯:瞿曇)(佛號屎嘎懶覺泥)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於佛弟子所開示的教導,後发展为宗教。全世界约有5億佛教徒.

新!!: 五停心观和佛教 · 查看更多 »

修行道地經

修行道地經(梵語:Yoga-cārya-bhūmi),印度說一切有部著名譬喻師、大禪師僧伽羅剎(Saṃgharakṣa)所作的禪觀論著,收於《大正藏》經集部。內容論禪觀修道,前二十七品為止觀方法,後人增附後三品,談大乘菩薩禪。本經綜合了瑜伽觀行之要義而纂成。.

新!!: 五停心观和修行道地經 · 查看更多 »

念佛

念佛,本指念佛的十個名號,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有时作无上士调御丈夫,或无上士及调御丈夫)、天人师、佛、薄伽梵,後來逐漸演變成專念佛的名號,祈求死時升入佛國淨土。念佛的功德,除了滅罪增福,往生淨土,還包括超渡亡者、獲得善緣、趨向涅槃,乃至證念佛三昧、得無生法忍。 大乘佛教淨土宗的念佛特指修行人一心念“南無阿彌陀佛”,以求在死時得到阿彌陀佛接引,往生極樂世界(又稱“極樂淨土”、“彌陀淨土”等)。也有發願往生東方琉璃世界而誦唸藥師佛名號,或者妙喜世界而誦念無動佛名號者,或者發願往生蓮華藏世界而誦念毘盧遮那佛(釋迦文佛)名號者,又或者當來下生彌勒佛,求生兜率內院者,《華嚴經》言:「一切諸如來,同共一法身。」且諸佛互相護持,故念一佛即念萬佛,專一即可。 淨土宗行者稱念的佛號主要為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也可以只四字洪名“阿彌陀佛”。佛教徒相信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觀音菩薩等,都是過去佛或者未來佛,可以透過念誦其名號與之相應,一樣可以往生淨土。就算是不是過去佛的菩薩,甚至阿羅漢的聖號,亦有無量功德。.

新!!: 五停心观和念佛 · 查看更多 »

八解脫

八解脫(aṭṭha vimokkhā,aṣṭau vimokṣāḥ),又譯為八背捨、八惟無、八惟務,為八種禪修方式的合稱。與八勝處、十遍處,合稱三法。.

新!!: 五停心观和八解脫 · 查看更多 »

四念住

四念住(satipaṭṭhāna,smṛtyupasthāna),亦称四念处、四念处观、身受心法,為上座部佛教跟漢傳佛教《阿含經》根本修行方法。亦稱內觀。指從「身」體、感「受」、「心」、「法」四個面向,建立持續及穩固的覺知,明瞭其剎那生滅、無常、苦、及無我的本質,斷除所有的貪瞋痴煩惱,從所有的痛苦中解脫出來。 不管是要成為佛、辟支佛、佛的阿羅漢弟子都必須修四念處如實覺知五蘊的剎那生滅及無常、苦、無我才有辦法證悟四道、四果、涅槃、斷除所有煩惱脫離輪迴,不修四念處就無法證悟四道、四果、涅槃、斷除所有煩惱脫離輪迴。.

新!!: 五停心观和四念住 · 查看更多 »

四梵住

四梵住(चत्वारि ब्रह्मविहाराः,,cattāri brahmavihārā),又譯四梵行,佛教名詞,即是修行與實踐慈、悲、喜、捨四種心境。源自於古印度婆羅門教,後為佛教所沿用。佛教究竟修行者需將這四種心境擴展至無邊無際,因此又稱為四無量心、四無量觀。 修行四梵住時,以慈心觀為入門,也可以慈心觀來統攝四梵住。.

新!!: 五停心观和四梵住 · 查看更多 »

禪定

定(英語:Zen),漢傳佛教術語,利用梵漢合體而創造出的名詞,又叫正定、止觀,是佛教的最高功德。修行禪定的行為,則常簡稱為修禪、禪修。 禪定是由梵文禪那(Dhyāna)的簡稱「禪」,與三昧(梵文:समाधि )的漢譯「定」組合而成,用來指稱進入禪那三昧的修習方法。在印度期佛教傳統中,禪那與三昧各有其定義,不會被混淆。但是漢傳佛教較為重視兩者的融通,很少會特別去分別兩者,因而創造出這個獨特的名詞。 禪宗將禪視為修悟佛性的方法,定、慧的通稱。.

新!!: 五停心观和禪定 · 查看更多 »

瑜伽師

在佛教中,瑜伽師這個名詞最早出現在《大毘婆沙論》中,為上座部中的一個小流派。佛教研究者認為它可能是瑜伽行唯識學派與佛教密宗的前身。.

新!!: 五停心观和瑜伽師 · 查看更多 »

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語:),舊名《十七地論》,簡稱《瑜伽論》,是佛教瑜伽行唯識學派的根本大論,也是大乘佛教瑜伽行者修行所依循的根本論典。.

新!!: 五停心观和瑜伽師地論 · 查看更多 »

甘露味論

《阿毘曇甘露味論》,作者瞿沙,屬說一切有部西方師。主要根據《發智論》所做,《阿毘曇心論》以它為寫作藍本。於曹魏時代漢譯,共兩卷,譯者不詳。.

新!!: 五停心观和甘露味論 · 查看更多 »

界分別觀

分別觀(Dhātumanasikāra,dhātuvavatthāna),又稱四界分別觀、界作意、界方便觀、界差別觀,佛教修行方法之一,以界作為所緣。通過觀察四大(地、水、火、風)的不同性質與變化,以進入禪那。佛教認為,通過界分別觀,可以對治我執,是五停心觀之一。 現代上座部佛教中仍保持這種修持傳統。大乘佛教中,主要以界分別觀來對治我慢。許多漢傳佛教的信徒,以念佛觀來取代界分別觀,修習這種方法的人不多。.

新!!: 五停心观和界分別觀 · 查看更多 »

说一切有部

说一切有部(梵語天城文:सर्वास्तिवाद,IAST:,Sabbatthivāda),简称为有部,音譯為萨婆多部,是部派佛教中上座部分出的一部。.

新!!: 五停心观和说一切有部 · 查看更多 »

鸠摩罗什

鳩摩羅什(कुमारजीव,IAST:;344年-413年灵山海会),東晉十六国时期西域龜茲人,佛教比丘,是汉传佛教的著名譯師。譯著包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論》、《大智度論》、《妙法蓮華經》等等。.

新!!: 五停心观和鸠摩罗什 · 查看更多 »

龍樹

龍樹(天城文:नागार्जुन,,泰盧固文:నాగార్జున,නාගර්ජුන,,一稱為龍猛、龍勝,音譯為那嘎呵朱訥,舊譯為那伽閼剌樹那、那伽阿順那)是佛教僧侶、大乘佛教論師,大约生活在公元2世紀,出生於南印度,於說一切有部中出家,在佛教史上具崇高地位,許多人認為他是釋迦牟尼佛之後,大乘佛教中最重要的論師,相傳為證得初地《大唐西域記》卷8:「時南印度那伽閼剌樹那菩薩(唐言龍猛。舊譯曰龍樹,非也),幼傳雅譽,長擅高名,捨離欲愛,出家修學,深究妙理,位登初地。」果位之菩薩。其著作甚多,有「千部論主」的稱譽,其中以《中論》及《大智度論》最為著稱。 龍樹廣泛影響了大乘佛教各宗派,中觀派以他為創始者,瑜伽行唯識學派與如來藏學派也多以他的著作來證明本身宗義的正確。在漢傳佛教中享有「八宗共祖」的稱號。在藏傳佛教中,與其大弟子提婆(亦名聖天)同被列入為佛教的二勝六莊嚴之一。密宗也以他為傳承上師之一,列名八十四大成就者中。在中國,一些道教流派由於受到佛教禪宗、密宗的影響,也尊龍樹為神靈,尊稱其為「龍樹大醫王」、「衛國金剛龍樹王」,如閭山派。.

新!!: 五停心观和龍樹 · 查看更多 »

部派佛教

部派佛教,佛教術語,在佛教史中,是指釋迦牟尼佛涅槃後,從上座部與大眾部的“根本分裂”到大乘佛教興起前的時期與發展階段,也是這個時期佛教僧團所形成的各個部派的合稱。 上座部與大眾部的分裂,被稱為根本分裂;此前的階段,通常被稱為原始佛教、根本佛教或初期佛教;此後佛教進一步分化,形成了許多不同的傳統與學說。對於根本分裂的原因和確切時間,目前仍有爭論。.

新!!: 五停心观和部派佛教 · 查看更多 »

阿含經

阿含(梵文和巴利文:),又譯作阿鋡、阿含暮、阿笈摩,為部派佛教依循的根本經典,構成了部派佛教時期的經藏,在巴利三藏中稱為《尼柯耶》()。 漢譯四部《阿含經》是在公元四至五世紀時由天竺或西域來華的僧人誦出翻譯而來,和皆出自於銅鍱部的巴利經藏有所不同,而是來自於說一切有部、法藏部、大眾部等各種不同的佛教部派。此外,還有部份的阿含經保存在藏文大藏經以及殘留的梵語、犍陀羅語文獻當中。 漢譯阿含經與南傳巴利語記載的《尼柯耶》有對應關係。現代原始佛教研究者重建佛陀本初教義亦以阿含經為基礎之一。其內容多為當時佛與弟子、王公及外教人士等的言談,為最接近佛陀時代的記錄。.

新!!: 五停心观和阿含經 · 查看更多 »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Abhidharma Mahāvibhāṣā Śāstra),又稱《阿毘達磨發智大毘婆沙論》、《大毗婆沙論》、《鞞婆沙論》,佛教論書。佛教學者認為它約在西元150年前後,在迦濕彌羅國(今喀什米爾)編著而成。迦濕彌羅的論師,尊奉《大毘婆沙論》,被稱為毘婆沙宗,在他們的努力下,《大毘婆沙論》也因此成為說一切有部的最高論書。.

新!!: 五停心观和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 查看更多 »

蕅益智旭

蕅益智旭(),俗姓鍾,字智旭,號蕅益「蕅」即「藕」之異體,又號西有,別號八不道人。,南直隸蘇州府吳縣瀆川(江蘇蘇州木瀆)人,蓮柏椒蕅四師之一,被尊為淨土宗九祖。晚年住於浙江杭州的靈峯(今安吉境內北天目靈峰寺),因此又被尊稱為靈峯蕅益大師。.

新!!: 五停心观和蕅益智旭 · 查看更多 »

雜阿毘曇心論

《雜阿毘曇心論》,簡稱雜心論,佛教論書,由健馱邏國法救論師所造,為法勝尊者《阿毘曇心論》的註釋書,屬說一切有部。劉宋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等人,於元喜12年(454年)漢譯,共11卷。.

新!!: 五停心观和雜阿毘曇心論 · 查看更多 »

梵语

梵语(संस्कृता वाक्,,簡稱संस्कृतम्,)是印欧语系的印度-伊朗語族的印度-雅利安语支的一种语言,是印歐語系最古老的語言之一。和拉丁語一樣,梵語已經成為一種屬於學術和宗教的專門用語。 印度教經典《吠陀經》即用梵文寫成。其語法和發音均視作一種宗教儀規而得以絲毫不差地保存下來。19世紀時梵語成為重構印歐諸語言的關鍵語種。古印度相信梵文是由梵天發明。.

新!!: 五停心观和梵语 · 查看更多 »

汉传佛教

漢傳佛教,指以漢字記載經典或漢字文化圈的佛教,與南傳佛教、藏傳佛教形成世界上現存的三大佛教傳統。漢傳佛教主要流傳於中國大陸、朝鮮半島、台灣、日本與越南等地。 印度的聲聞佛教與大乘佛教經西域傳入中原地区,再經由中國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形成以漢譯經典為本的汉传佛教。漢傳佛教以大乘佛教為主流,是形塑大乘佛教面貌的主要力量之一;自唐密在汉地消亡后,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與藏傳佛教之顯密並重不同。漢傳佛教和其他各系佛教最大的差別主要是口稱南無阿彌陀佛、素食、戒疤,南傳佛教不認同「南無阿彌陀佛」之用語,素食和戒疤也是漢傳佛教獨有,並非印度佛教的戒律。.

新!!: 五停心观和汉传佛教 · 查看更多 »

淨土宗

淨土宗,簡稱淨宗、蓮宗、佛土宗等,汉传佛教十宗之一。根源於大乘佛教淨土信仰,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之法门而得名的一個宗派。 净土宗与禅宗是对中国汉传佛教影响最大的两个支派,其影响深远,自唐代创立后流传于中國、韓國、越南等地,至今不衰,其“净土崇拜”的观念对民间宗教白莲教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与禅宗一样,净土宗的历史渊源传自古印度佛教,不过,在古印度净土信仰和念佛法门并未成为一个专门宗派。在中国的佛经翻译事业中,来自古印度的佛教经典中有近百种佛经专门或者兼带谈到净土念佛法门。净土法门在中国起步于汉晋时代的东林寺之慧遠大师,始于北魏曇鸞,经唐代善导法师发扬光大。东林寺、玄中寺、香積寺等被奉為淨土宗祖庭。日本淨土宗的總本山在知恩院。.

新!!: 五停心观和淨土宗 · 查看更多 »

有情

有情(सत्त्व;IAST:sattva)或有情眾生,乃佛教術語,音譯為薩埵、薩多波,舊譯為眾生,或稱為含识例如:《八十八佛大忏悔文》中头二句即为“大慈大悲愍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即一切有心識、有感情、有見聞覺知之生命體。相对於有情,草木、土石、山河、大地等則稱為非情或无情。梵語「sattva」亦帶有「存有」、「存在」(或存有者、存在者)、「生者」、「真者」、「實者」之義。 在印度教數論中,有情是物質三種特性(三德)之一。.

新!!: 五停心观和有情 · 查看更多 »

我執

我执(आत्म ग्राह ),佛教术语,又名人执,即妄执人有一实在的我体(補特伽羅)。为二执之一,对应的为“法执”。 我執按三界境界相可分為.

新!!: 五停心观和我執 · 查看更多 »

慈悲观

#重定向 慈 (佛教).

新!!: 五停心观和慈悲观 · 查看更多 »

智顗

釋智顗(漢語拼音:Zhi-yi,),俗姓陈,字德安,法名智顗,法號智者,生於荆州华容(縣治位於今中國湖北潜江),漢傳佛教出家僧侶。曾居於天台山國清寺,人稱天台大師,為天台宗的實際創始人,後世尊崇他為天台宗四祖。其学说以《法华经》为主教依据,故天台宗亦称法华宗。并广弘教法,创五时八教的判教,发明一念三千,圆融三谛的思想。强调止观双修的原则,立一心三观。智顗于陈、隋两朝深受帝王礼遇,隋煬帝楊廣授予智顗“智者”之号,世稱智者大师。.

新!!: 五停心观和智顗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