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

指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

中華民國的中央行政機關共分為三級,主要以行政院為首,下設34個機關,通稱部會,是中華民國政府首要的組成部分;其中行政院負責統轄所有的中央行政機關,被視為中華民國的內閣。行政院與各部會之首長,在總統的任命與監督之下推行政務。.

214 关系: 南京市司法院外交部領事事務局外務部委員會委員會制孫中山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中华民国初年国会中央銀行 (中華民國)中央政府中國國民黨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與國民政府委員臨時聯席會議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中国大陆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原住民族委員會中華民國大學院中華民國大總統中華民國大陸委員會中華民國外交部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中華民國審計部中華民國中央銀行中華民國中央選舉委員會中華民國交通部中華民國國家發展委員會中華民國國務總理中華民國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中華民國國防部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中華民國內閣列表中華民國內政部中華民國公平交易委員會中華民國勞動部中華民國科技部中華民國糧食部中華民國經濟及能源部中華民國經濟部中華民國總統中華民國總統府中華民國環境資源部中華民國銓敘部中華民國鐵道部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中華民國財政部...中華民國農礦部中華民國農業部中華民國蒙藏委員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南京)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中華民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中華民國法律中華民國法務部中華民國海軍部中華民國海洋委員會中華民國文化部中華民國政府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教育部七七事变一·二八事變广州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交通部公路總局交通部運輸研究所交通部鐵道局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交通部觀光局交通部高速公路局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交通部航港局交通部民用航空局五權分立任期制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北伐北洋政府國家元首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國家海洋研究院國立故宮博物院國防部參謀本部國防部主計局國防部後備指揮部國防部空軍司令部國防部軍備局國防部軍醫局國防部陸軍司令部國防部海軍司令部國防部政治作戰局國防部憲兵指揮部國民政府國民政府委員會國民政府建國大綱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內閣內政部役政署內政部移民署內政部營建署內政部警政署內政部消防署勞動部勞工保險局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勞動部勞動基金運用局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国家獨立機關科技部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科技部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科技部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立法院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經濟部工業局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礦務局經濟部能源局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經濟部水利署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監察院行政院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行政院大陸委員會行政院大陸委員會香港事務局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澳門事務處行政院主計總處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地方行政研習中心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公務人力發展中心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行政院發言人室行政院發言人辦公室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金融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行政院消費者保護會行政院會議行政院新聞局行政机构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袁世凯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首長財政部南區國稅局財政部中區國稅局財政部北區國稅局財政部國庫署財政部國有財產署財政部高雄國稅局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財政部賦稅署財政部關務署財政部臺北國稅局部長郵傳部臺灣省政府糧食處臺灣省政府農林廳臺灣高等法院檢察署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局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銀行局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檢查局考選部考試院护法军政府核能安全委員會權力分立武汉市民主民國紀年民族法務部廉政署法務部矯正署法務部行政執行署法務部調查局清朝最高法院檢察署海洋委員會海巡署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新臺幣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政府首脑政務委員 (中華民國)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教育部體育署总统制 扩展索引 (164 更多) »

南京市

南京市(英文:Nanjing,邮政式拼音:Nanking),简称「宁」,别称金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省会、副省級城市和特大城市,華東地區區域中心城市暨第二大城市。地處長江下游沿岸,位於江蘇省西南部。是長江下游和長三角地區重要產業城市、長三角的副中心城市和江蘇省的政治、經濟、科教、文化、信息中心,也是全國綜合性交通和通信枢纽城市以及科教中心城市之一。 全市下轄11個區,总面积6582.31平方公里,2016年底常住人口827.05万,其中城镇人口678.14万人。 南京有2500多年建城史和前后近500年建都史,先後有東吳、東晉、南朝宋、齐、梁、陈、南唐、明朝、太平天國、中華民國等十個朝代及政权定都南京,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历史上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亦被視為中华之正朔所在,是國家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是全國重要科教文化中心,有八所大學列入全國百所重點建設大學,居各大城市第三位。根據自然出版集团发布的2016年自然指數,位居國內科研領先城市前三。技術研發經費支出、發明專利數量名列前茅。新興產業蓬勃,例如,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居全國第四,新型顯示產業居全國第二,智慧電網產業居全國首位,設有南京軟件谷、智慧電網谷、生物醫藥谷、衛星應用產業園等多个產業園區。有中國三大圖書館之一的南京圖書館、三大博物館之一的南京博物院等。.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南京市 · 查看更多 »

司是漢字文化圈國家使用的一種政府單位名稱,在中國古代的三省六部制度中作為「部」之下的分支部門。這種命名方式在現今中華民國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越南政府亦沿用,成為部的內部組織單位。歐美國家的國務部門下轄機構有時也會被中譯為「司」,此類單位包含英語的「Directorate」、「Department」或德語的「Abteilung」等。.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司 · 查看更多 »

司法院

司法院依據《中華民國憲法》為中華民國最高司法機關,掌理民事、刑事、行政訴訟的審判及公務員的懲戒,並設有大法官十五人,以大法官會議審理方式解釋憲法、統一解釋法令及組成憲法法庭審理總統、副總統彈劾案與政黨違憲解散案。司法院於實務上並不職司審判,而是由轄下的各級法院、行政法院及公務員懲戒委員會任之,而實際為一個司法行政機關。.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司法院 · 查看更多 »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常簡稱為領務局)是中華民國外交部轄下的機關,成立於1992年。主要業務為核發護照、辦理外國護照簽證、協助旅客及發布國外旅遊訊息,是外交部為民服務的窗口。設於臺灣臺北市濟南路的中央聯合辦公大樓內。.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 查看更多 »

外務部

外務部,中國清朝中央国家机关之一,創設於1900年,相當於今西方官制的外交部,其前身為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不過,因為清末賠款條約事務眾多,外務部於設立初,班列各部上,置總理親王的要職。1912年,清朝滅亡後,該機構廢除,改由中華民國外交部取代。.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外務部 · 查看更多 »

委員會

委員會可以指:.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委員會制

委員會制亦稱為委員制、合議制,是共和制的一种。在委員會制的運作下,行政組織的決策權及管理權,並不是由單一的領袖所擁有,而是平均由一定數目委員所組成的委員會共同行使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首長的職務與政治權力。委員會的決策,通常會按協商達致一致的原則來進行。.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委員會制 · 查看更多 »

孫中山

孫中山(),名文,幼名帝象,譜名德明,字載之,號逸仙、日新。流亡日本時,曾化名中山樵,故通稱孫中山。生於大清帝國廣東省廣州府香山縣翠亨村,祖籍广东省东莞。清末民初醫師、政治家、革命家、哲学家,是中華民國奠基人,亦是中國國民黨之創黨人。1905年,在日本東京組成中國同盟會,被推為總理;確定「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政綱,提出三民主義學說。在日本東京由黑龍會領袖內田良平的号召下與華興會以及光復會等組織籌備成立中國同盟會,後於東京黑龍會總部組成中國同盟會,孫中山主張使用狀似日本軍旗「旭日旗」的「青天白日旗」,反對使用黃興所提出的井字旗作為革命旗幟,並在黑龍會等組織的支持下被推為總理。1911年12月29日,被十七省代表在南京推选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布就职,建立中华民国臨时政府。1919年,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40年4月,國民政府明令尊稱孫中山先生為中華民國國父。中國共產黨尊其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 孫中山童年曾受太平天国的影响,就有革命思想。但到了青年時期,他依舊未有行動,28岁上書清朝重臣李鴻章,建言改革,卻遭遇李的冷落。日本命令將兵遣師,侵入中國。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中國國民黨前身)。1895年,兴中会发动乙未广州起义。原本,孫中山提倡以武裝革命推翻滿清統治以建立中華民國,但民國建立以後,他得不到北洋軍人的信任、支持,所以他又提倡武力推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於是遭受許多非議。他提出三民主義等政治綱領,影響中國政治至深,中国国民党尊其為唯一總理。 孙中山著有《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等。其著述在逝世后多次被结集出版,有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孙中山全集》,台北1969、1973、1985年出版的《国父全集》.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孫中山 · 查看更多 »

局可以指:.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局 · 查看更多 »

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

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簡稱黨產會,是中華民國行政院於2016年8月31日成立的任務編組機關,職掌事項是臺灣戒嚴時期之政黨財產的調查、返還、追徵、權利回復,為蔡英文政府為促進臺灣戒嚴時期之轉型正義所設置。凡是於1987年7月15日(戒嚴解除日)以前所成立、並且依照《動員戡亂時期人民團體法》之規定備案的10個政黨(中國國民黨、中國青年黨、中國民主社會黨、中國新社會黨、中國中和黨、民主進步黨、青年中國黨、中國民主青年黨、民主行動黨、中國中青黨。)以及這些政黨的附隨組織,其受託管理人都必須向該委員會申報政黨財產。.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中华民国初年国会

中华民国国会(1913年-1925年)是指中華民國依據《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于民國二年(1913年)4月8日正式于北京成立的立法機關,由參議院與眾議院共同構成,主要依據《臨時約法》執行議會權力。此外,第一屆國會還負責制定《憲法》。由於政治原因,中華民國國會多次解散和重新召集。最終於直皖戰爭后,因段祺瑞聲明廢棄法統,而宣告終止。.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华民国初年国会 · 查看更多 »

中央銀行 (中華民國)

#重定向 中華民國中央銀行.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央銀行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中央政府

中央政府或國家政府是管理一个国家全国事务的国家机构总称,联邦制国家的中央政府,即称“联邦政府”。中央政府通常的作用负责全国事务,如起草国家宪法和适用全国的法律、负责国防、外交以及代表本国和其他国家签署条约等。汉语中,中央政府常簡稱為「中央」,相对中央政府而言即有地方政府,简称“地方”。.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央政府 · 查看更多 »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簡稱國民黨,是中華民國肇建者孫中山及其革命黨同志所創建的政黨。其前身最早為1894年11月24日成立於夏威夷檀香山的革命團體興中會,而後分別改組為中國同盟會、國民黨及中華革命黨,1919年經孫中山改組後轉用現名。現今總部位於臺北中崙,現任黨主席為吳敦義。 從1928年國民政府完成北伐並統一中國起,該黨一直是中華民國的執政黨。2000年總統選舉敗選後首次成為在野黨。2008年總統選舉中,前黨主席馬英九得到765萬多票,創下中華民國總統直選史上最高得票數,使國民黨重新執政,並在2012年總統選舉中連任。2016年總統選舉失利後再次成為在野黨,不過仍是立法院第二大黨。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與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並列為臺灣兩大政治势力。 國民黨是目前唯一曾在中國大陸與台灣執政、以及迄今唯一曾經同時統治臺海兩岸的政黨。.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國國民黨 · 查看更多 »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與國民政府委員臨時聯席會議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與國民政府委員臨時聯席會為廣州國民政府停止辦公到武漢國民政府正式辦公此段期間,此名稱作為臨時領導機構。.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與國民政府委員臨時聯席會議 · 查看更多 »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中統局,為中國國民黨的主要情报机构之一。1947年,该机构更名为中國國民黨黨員通訊局。该机构為今法務部調查局的前身。.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 · 查看更多 »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簡稱國民黨中央或中央黨部)是中國國民黨的最高執行機關,由中國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组成,整個組織包括以主席為首的幹部群、以及數個黨務單位。.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中国大陆

中國大陸,中文使用上常通稱大陸或大陸地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有时也使用祖国大陆。此詞的使用在古代即有,非現代两岸关系中具有政治含义的大陆,而是中原文化圈中相對海洋島嶼的地理用詞。如在日本也有大陸文化的說法,二戰時曾用來稱呼中國外,至今以大陸代稱的用法在學術上仍有在使用。在海外的華人移民圈也有不少使用此用法的人。 在當代的使用上,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直接管轄的區域。此肇因於第二次國共內戰後,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立所導致的海峽兩岸政治分立。 地理上,該詞是指中國的大陸領土,屬於歐亞大陸的一部分的事实,與海島相對;但當代的使用上,其做為一個政治名詞的用途遠大於地理名詞,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直接管轄的區域,故海南島、舟山群島等中華人民共和國之海洋及海島領土,都被視為中國大陸的一部分,香港、澳門這兩個特別行政區以及「台灣」則排除在外。使用情形類似的還有「中国内地」一詞。 另一方面,第二次國共內戰後撤退至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在法律上仍然主張中國大陸為其疆域,在《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法律中稱為「大陸地區」、並定義為「臺灣地區以外之中華民國領土」,同時否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獨立之主權國家,而僅將其視為統治中國大陸之政治實體;在陳水扁政府上台前,中華民國政府認定的「大陸地區」還包括在1946年就已獨立建國的外蒙古、以及中俄邊境的爭議領土。香港與澳門因政治地位特殊,在法律上又另外以「港澳地區」合稱。 中華民國政府對中國大陸的定義,是中國國民黨執政時期一中各表、憲法一中等兩岸政策的重要基礎。而民主進步黨執政時期,由於其政治立場偏向臺灣獨立及臺灣主體性,此主張並不活躍,尤其在陳水扁政府時期起,主要以一邊一國思維處理兩岸關係,直接將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視為與中華民國(台灣)分立的國家。也讓大陸這個地理代稱用法再增添更多政治含义。.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国大陆 · 查看更多 »

中国海关总税务司

中国海关总税务司,1912年前称大清皇家海关总税务司,是1859年至1950年间中国海关的实际最高领导。.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国海关总税务司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原住民族委員會

原住民族委員會(簡稱原民會)為中華民國有關臺灣原住民族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成立於1996年12月。.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華民國原住民族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大學院

中華民國大學院是民國初期國民政府掌管全中國學術及教育行政之最高行政機構成立於1927年(民國16年)10月1日,相當於早前北洋政府的教育部、國民政府的國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員會。 大學院首任院長是蔡元培(原國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員會委員),首任副院長是楊杏佛,首任秘書長是許壽裳。 這個蔡元培一手創辦的政府機構,係模仿法國大學院,其理想是想藉由大學院和大學區(全國劃分成幾大學區),廢除教育廳,以大學區的大學校長兼理地方教育行政,以學人兼教育行政工作。 經過一年多努力,因為反對聲浪極大、經費過於龐大、事權不統一等因素,無法獲得成果的蔡元培不得不於1928年10月6日辭去院長職務,轉由蔣夢麟擔任。 1928年10月24日,大學院裁撤,所有改革制度取消,恢復教育部與舊有教育制度。至此,大學院的一年多改革宣告徹底失敗。.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華民國大學院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大總統

中華民國大總統,簡稱大總統,是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國家元首的職稱,為1947年行憲後的中華民國總統前身。 對於首位大總統的說法不一。有指在南京先成立中華民國及就任臨時大總統的孫中山是首位大總統,現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科書亦主要強調這一點。而袁世凱在北京逼使宣統帝退位,其後在北京就任第二任臨時大總統,1913年10月10日就任中华民国首任正式大总统。1916年6月6日袁世凯逝世後,大總統职位被北洋軍閥控制,期间孫文在廣州建立不被国际社会承认的广州军政府,曾自任为非常大總統,试图通过武力取代北洋政府。中国国民党在苏俄的资助下進行國民革命軍北伐且胜利,中華民國大總統一職由國民政府主席取代,中國国民党的党国体制逐步确立。.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華民國大總統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大陸委員會

#重定向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華民國大陸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外交部

外交部為中華民國有關涉外事務之最高主理機構。《中華民國憲法》第一百四十一條明定:「中華民國之外交,應本獨立自主之精神,平等互惠之原則,敦睦邦交,尊重條約及聯合國憲章,以保護僑民權益,促進國際合作,提倡國際正義,確保世界和平」明確指出中華民國之外交政策方針之基本精神與原則,外交部據以做為爭取並維護國家最高利益之圭臬。.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華民國外交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簡稱客委會)為中華民國有關客家族群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成立於2001年6月,其目標是復興臺灣日漸流失的客家文化,延續客家傳統文化命脈,並打造臺灣成為一個尊重多元族群文化的社會。每年定期舉辦客語能力認證。.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審計部

審計部是中華民國有關政府審計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也是唯一隸屬於監察院的中央政府部門,主要職責為審核各級政府機關之財務收支、考核財務效能、審定決算、稽察財務上之違失、核定財務責任等。審計權之行使對象,與監察院之行使彈劾權、糾舉權相同,為中央至地方政府所屬全國各機關及有關人員;範圍為中央至地方政府所屬全國各機關、基金及公有(營)事業、公私合營事業及受公款補助之私人團體暨公設財團法人等。.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華民國審計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中央銀行

中央銀行(簡稱央行),中華民國的國家銀行,直屬於行政院,具有部會級地位,肩負穩定國家金融發展、維持物價平穩、維護國幣(新臺幣)幣值、管理中華民國台灣外匯存底等重要任務。.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華民國中央銀行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中央選舉委員會

中央選舉委員會(簡稱中選會)是中華民國全國選舉事務的主管委員會,為受行政院監督的獨立機關。 過去的地方選舉委員會組織架構有臺北市選委會、高雄市選委會、臺灣省選委會、福建省選委會以及各縣市選委會;今地方選舉委員會有6個直轄市選委會與16個縣市選委會,各地方選委會主委通常由各地方直轄市長、縣市長、副直轄市長、副縣市長、直轄市秘書長或縣市秘書長兼任;如臺北市由副市長兼任臺北市選委會主任委員,臺南市由秘書長兼任臺南市選委會主任委員,花蓮縣由縣長兼任花蓮縣選委會主任委員。.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華民國中央選舉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交通部

交通部是中華民國交通相關事務之最高主管機關,其業務範圍涵蓋運輸、郵政、氣象、觀光等交通四大領域。.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華民國交通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國家發展委員會

國家發展委員會(簡稱國發會)是中華民國有關國家發展的最高主管機關,隸屬於行政院,前身為「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與「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要負責規劃國家發展策略計畫、促進經濟與社會整體發展、以及政府治理等工作,因其範圍涉及跨部會工作而有「小行政院」的別稱。.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華民國國家發展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國務總理

中華民國國務總理是中華民國國務院的首長,也是北洋政府時期的政府首腦。有些國務總理名義上曾代行大總統職權,但實權卻握在軍閥手上。 此外,袁世凱擔任大總統時,曾將國務總理職銜改稱為「政事堂國務卿」,此處亦一併收錄。.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華民國國務總理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簡稱退輔會、輔導會)為中華民國專門處理退伍軍人五大事項(就業、就學、就醫、就養與服務照顧等)的機關。 退輔會在台灣各地的所屬機關有15所榮民醫院(包含3所總院及12所分院) 、16所榮民之家、19所榮民服務處、5處農場機構、1工業機構等機構以及榮民工程公司等轉投資公司。.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華民國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國防部

國防部為中華民國軍事及國防事務之最高主管機關,負責統轄中華民國國軍各部隊。除了國防部本部之外,下轄參謀本部、陸軍司令部、海軍司令部、空軍司令部、憲兵指揮部、後備指揮部、政治作戰局、主計局、軍備局、軍醫局等軍事機關/機構,以及所屬業務與學術單位。國防部是行政院下的所有部門裡唯一一個有設置副部長跟沒有設置政務次長的部門。.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華民國國防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

僑務委員會(簡稱僑委會)是中華民國有關僑民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設立於1926年,原先隸屬於國民政府,1932年才改隸屬行政院;僑務工作隨著國家情勢及海外僑社的演變,不斷地調整、創新,並服務廣及海外各地僑胞。.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內閣列表

以下列出中華民國行憲後迄今的歷任內閣。此處指的「行憲」,以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統、副總統於民國37年(1948年)5月20日開始依《中華民國憲法》執行職務後,其任命的內閣首長——行政院院長就任作為起始點。.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華民國內閣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內政部

內政部為中華民國全國內政、民政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其業務範圍相當廣泛,涵括人口、戶政、地政、地方政府(地制)、役政、社會治安(警政)、移民(入出國)、宗教、殯葬、禮俗祭儀、人民團體管理、災害防救(如空勤總隊)、國家公園管理、國土規劃等,是中央政府組織改造後,唯一員額仍破兩萬人的部會(警力佔大宗)。雖社福業務後已移撥改隸衛生福利部,內政部所轄員額亦降至兩萬人以下,但仍是最大部會,故保有「天下第一部」之稱。值得一提的是,自1960年連震東出掌內政部以來,絕大多數的部長都是台籍人士。.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華民國內政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公平交易委員會

公平交易委員會(簡稱公平會)是中華民國政府之競爭法(公平交易法)主管機關,職掌為查處公平交易法規範的限制競爭以及不公平競爭行為,另公平會為多層次傳銷事業的主管機關。公平會為隸屬行政院之二級獨立機關,為我國三個二級獨立機關之一,但只有公平會不受行政院訴願管轄,對其行政決定不服必須直接提起行政訴訟。公平會置主委、副主委各一人,委員五人,歷屆委員多由法律學者、經濟學者出任。 競爭法(即《公平交易法》)的宗旨,在於維護市場自由與公平的競爭,與其相對的概念是「管制法」,原則上如果事業所屬產業設有管制法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則事業的經營多受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管制法所規範(涉及市場競爭的問題仍然適用公平交易法);即使事業所屬產業沒有管制法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事業的行為仍然不能違反公平交易法,因為在市場經濟國家,事業的行為仍然要遵守基本的遊戲規則,公平交易法因而有「經濟基本法」之名。公平交易委員會職責在於守護市場機制,並非操控市場,然而媒體及民意代表多誤會公平會為物價管制機關。.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華民國公平交易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勞動部

勞動部是中華民國有關勞工、人力資源等勞動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並負責辦理社會保險類的勞工保險與國民年金保險。.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華民國勞動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科技部

科技部是中華民國有關科學技術發展的最高主管機關。負責推動國家科技發展、支援學術研究、發展科學工業園區、管理行政院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基金,以及技術審查各部會科技計畫可行度,提供必要改善建議。前身為1959年成立的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14年3月3日升格為部。.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華民國科技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糧食部

糧食部為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為了調配中日戰爭期間軍糧問題,而設置的專責政府機構。.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華民國糧食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經濟及能源部

#重定向 中華民國經濟部.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華民國經濟及能源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經濟部

經濟部為掌管中華民國工商業發展及國際貿易等產業事務的部會,民國元年(1912年)成立的「中華民國實業部」是現今經濟部的前身。下設商業司、礦業司、中小企業處、工業局、國際貿易局、智慧財產局、標準檢驗局等單位,並同時負責管理所屬國營事業臺電、中油、臺水、臺糖。.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華民國經濟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總統

中華民國總統是中華民國的國家元首,對外代表國家行使職權,對內則負政治上的最高責任,且為中華民國三軍統帥(武裝最高總司令),直接任命行政院院長,並提名司法、考試、監察三院院長,交由立法院(國會)行使同意權。除身兼國家安全會議主席之外,也在慣例上擔任中華文化總會會長等中華民國政府外圍民間機構的領銜職。.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華民國總統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總統府

總統府是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的幕僚機關,專責處理與總統、副總統有關的行政事務;成立於1948年5月20日,其機關法人前身為國民政府。.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華民國總統府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環境資源部

#重定向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華民國環境資源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銓敘部

铨叙部是中華民國考試院機構之一,同時也是中華民國最高銓敘以及人事主管機關。.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華民國銓敘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鐵道部

中華民國鐵道部成立於1928年10月23日,為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統籌全國鐵道營運所設立的部會,隸屬於行政院。該部會設有部長、政務次長、常任次長、參事、秘書、技監等職,另外還置總務司、財務司、業務司、工務司、會計處等單位。 因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先生認為鐵道為中國實業振興之主要關鍵,奉行孫中山遺教為建國大綱的國民政府將鐵道部設定為擁有層級與位階相當高的部會。除了掌管資源十分龐大之外,其部會主管官如孫科、汪兆銘、陳公博、顧孟餘、張嘉璈也為一時之選。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東北、南京、北平等中國多數高密度鐵路地區盡入日軍之手。1938年1月1日,該部會裁撤,業務併入交通部。.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華民國鐵道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

衛生福利部(簡稱衛福部)是中華民國主管公共衛生、醫療與社會福利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同時監督各縣市政府衛生與社會局(處)。其前身為1971年成立的「行政院衛生署」,2013年升格為部並改為現名。.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財政部

財政部是中華民國全國公共財政的最高主管機關,也是中華民國最早設置的中央政府部門之一。除掌理中央政府的公共財政外,並負責監理各地方政府的財政事務。.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華民國財政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農礦部

中華民國農礦部可以是指.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華民國農礦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農業部

#重定向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華民國農業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蒙藏委員會

#重定向 蒙藏委員會.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華民國蒙藏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又名民元約法,是在中华民国成立後,由當時位於南京的臨時參議院所制定的具有「憲法」性的文件。《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在1912年3月8日由臨時參議院通过,3月11日公布实施,取代《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1914年5月1日因大總統袁世凯公布《中华民国约法》而被取代。1916年6月29日為大總統黎元洪所恢復。 中华民国成立後,孙中山与革命党人迫于当时的形势,推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但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遂制定《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南京)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是中國辛亥革命期間,由独立各省和革命党人於1912年1月1日在江苏省南京府成立的政府機構,也是中華民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政府機構,又稱南京臨時政府,簡稱臨政。其存在時間約3個月。.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南京)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是中華民國第一部具有憲法性質的法律,由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於1911年12月3日議決通過,並由來自10省共22名都督府代表簽字確認。其規定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方法、臨時大總統之權力等。该法律授予了总统较大权力。随后为限制袁世凯,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金管會)是中華民國監督與管理金融事務與規劃金融政策的部會,成立於2004年7月,目標包含維持金融穩定、落實金融改革、協助產業發展、加強消費者與投資人保護與金融教育。.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華民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法律

中華民國的法律分為憲法、法律、命令(行政命令)三個層級,以《中華民國憲法》為基礎,並以《中央法規標準法》做為法律制定的通則,所有規範皆不可違背在其上位階的規定。法律的制定、修改與廢止主要由立法院執行,各項法案在立法院通過後,再經總統公布始有效力。法規架構主要採行大陸法系體系,民事訴訟、刑事訴訟、選舉訴訟歸一般法院,而行政訴訟歸行政法院;至於軍人還加上之規範,並在戰時由軍事法院負責。 中華民國以《六法全書》,即憲法、民法、刑法、民事訴訟法與刑事訴訟法為最通用之法律。中華民國法律的制定,相當程度的參考同屬大陸法系的德國與日本,其中高達八成以上的法律條文是比照德國,尤其民法以德國、瑞士爲法律繼受的主要對象,因而使不少司法官與律師前往德國留學取得法學學位。.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華民國法律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法務部

法務部為中華民國最高司法行政機關。本部位於臺北市中正區博愛特區內,與司法院為鄰,隔重慶南路與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相望。 除本部之外,法務部另轄調查局、廉政署、最高檢察署、臺灣高等檢察署、福建高等檢察署金門分署、行政執行署、矯正署、司法官學院、法醫研究所以及所屬機關28個檢察機關與77個矯正機關等一共124個機關,本部暨所屬機關員工約一萬八仟餘人。.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華民國法務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海軍部

海軍部為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1929年4月12日成立之部級軍事機關。該單位最重要目的在重建中華民國海軍,力圖發展海權。該部設有艦政、軍事等司,歷任部長有楊樹莊及陳紹寬。1937年,該部所轄海軍軍力,幾乎在中日戰爭初期海戰中遭大日本帝國海軍擊潰。1938年1月1日,在幾乎無軍艦管轄的窘境下,該部遭裁撤,併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海軍總司令部。 Category:中华民国大陆时期中央政府机构 Category:1929年建立政府機構 Category:1938年廢除 Category:中華民國海軍 Category:海軍部.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華民國海軍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海洋委員會

海洋委員會是中華民國政府新設立的中央行政機關,隸屬於行政院。負責台灣總體海洋政策、海域安全、海岸管理、海洋保育及永續發展、海洋科技研究與海洋文教政策。2018年4月28日成立,成為首個設立在南臺灣的中央部會單位。地點位在高雄軟體園區由鴻海興建招租的辦公大樓。.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華民國海洋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文化部

文化部是中華民國有關文化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負責國家各項文化振興、藝術發展、出版相關業務,以及廣播影視產業的推廣輔導工作(監理業務另由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負責)。其前身為1981年成立的「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12年升格為部。.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華民國文化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政府

中華民國政府是中華民國的治權機構,其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911年肇建於武昌的中華民國軍政府,之後歷經南京臨時政府、北京臨時政府、北洋政府、國民政府等多次政權替換。現今在臺灣地區的中華民國政府體制基於1947年施行的中華民國憲法、以及1991年首次制定的憲法增修條文,分為中央、地方兩大層級。 中華民國施行「一府五院」的中央政府組織,別稱「中樞」:「一府」是指總統、副總統、以及總統之幕僚單位(總統府、國安會等),「五院」則指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試院、監察院及下屬各政府機構,此乃依照孫中山自創之五權憲法理論,將國家治權分為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等五種,並分別設置一個「院」來執行。地方政府架構則分為省╱直轄市、縣╱市、鄉╱鎮╱縣轄市等三級,但省的功能於1998年起虛級化,故一般均將省級剔除;原本屬於省轄下的縣、市,在省虛級化後實際上與直轄市同屬中央政府直轄。現今所稱的地方政府,指直轄市、縣、市、鄉、鎮、縣轄市、以及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設有行政機關與立法機關。 中華民國政府也是迄今唯一曾經同時統治臺海兩岸的行憲政府。.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華民國政府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憲法

《中華民國憲法》是中華民國的根本法,擁有最高位階的法律權力。民國35年(1946年)12月25日由制憲國民大會於南京議決通過,民國36年(1947年)1月1日由國民政府公布、同年12月25日施行。全文共14章、175條,主要特色為彰顯三民主義與主權在民的理念,明定人民自由權利的保障,規定五權分立的中央政府體制及地方自治制度,明示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採取均權制度,並明列基本國策等。 該憲法制定時, 國共內戰已全面爆發,國民大會因而在民國37年(1948年)制定《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做為戰時的憲法附屬條款;但隨著中華民國在民國38年(1949年)後因國共內戰失去對中國大陸的治權、以及有效統治區域限縮至臺澎金馬,該條款的適用時間不斷被延長,而致憲政的實施有名無實。至民國80年(1991年),國民大會始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並同時在憲法本文之外再另增訂《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以及凍結部分憲法本文,以因應當前國情,現已經過七次修訂。 中華民國憲法及其增修條文的核心價值為:民主制度、法治規範、自由與人權保障、政府機關相互制衡、關懷婦女與弱勢及少數族群、生態環境保護、社會福利與救助、義務教育實施、農業與科技及經濟發展。.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華民國憲法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教育部

教育部為中華民國有關教育學術、體育及青年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並監督各地方政府的教育行政機關。.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中華民國教育部 · 查看更多 »

七七事变

七七事變,又稱蘆溝橋抗戰、卢沟桥事變,是中華民國與日本於1937年7月7日發生在中華民國河北省宛平縣盧溝橋的一起軍事衝突,為第二次中日戰爭(八年抗戰)全面爆發的起點。 1937年7月7日晚,日本駐屯軍在蘆溝橋附近演習。駐豐台日軍稱演習中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宛平城搜查,遭拒絕後,即攻擊城西盧溝橋。當晚10時40分,日軍聲稱演習地點傳來槍聲,並有一名為志村菊次郎的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遭守城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前身之一為西北軍)拒絕。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中國駐軍第二十九军奮起抵抗。翌日清晨5時許,日軍炮轰宛平城。随后发生了平津作战。第二十九軍在之后的平津作战中打輸,撤退至保定,平津地区為日本佔領,第二次中日戰爭随后全面爆发。.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七七事变 · 查看更多 »

一·二八事變

“一·二八”事变(日本稱第一次上海事変),又稱為淞滬戰爭,是日本在1932年初發動的侵略上海之戰爭。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後,日本為支援配合其对滿洲的侵略而自導自演引發的衝突。1月28日晚,日军突然向闸北的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发起了攻击,随后又进攻江湾和吴淞。十九路军在军长蔡廷锴、总指挥蒋光鼐的指揮下進行反擊,史稱「一二八事變」。 事變发生后,国际上出面调停上海的战火,却对日本佔領滿洲采取了放任的态度。1932年3月1日,满州国成立,达到了在滿洲炮制傀儡政权的目的。.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一·二八事變 · 查看更多 »

广州市

广州市(Canton,),简称穗或广,别称羊城,为广东省省会。广州于1921年正式设市,開創中國市政建制,現在是副省級市。廣州是国家中心城市、华南地区的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及交通枢纽,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联合作战指挥部所在地。2010年亞洲運動會在廣州舉行。 广州擁有2200年以上歷史,古代广州水网密布,水城历史悠久于威尼斯,河道在清代后由于城建变迁而逐渐泯没。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南方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也是全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之一。广州港是中国大陆第五大港口,世界第八大港口。由于经济水平发达、发展程度优秀,广州与北京、上海、深圳并称为中国内地四大一线城市。据联合国《2016年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广州人类发展指数蝉联中国大陆35个主要城市第一。 广州地处华南,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中北缘,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合处,濒临南海,东连东莞市和惠州市博罗、龙门两县,西邻佛山市的三水、南海和顺德三区,北靠清远市的市区和佛冈县及韶关市的新丰县,南接中山市,毗邻香港、澳門特别行政区,地理位置优越,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广州市 · 查看更多 »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中文簡稱中央氣象局或氣象局,英文簡稱CWB)是中華民國政府的氣象專責機構,負責氣象觀測及預報業務,包括天氣(含氣候)、地震、海象、天文等地球科學項目,除了向公眾發布氣象預報、與地震報告之外,也是災害性天氣預報(颱風警報、豪雨特報、強風特報、低溫特報等)發布,以及中華民國《氣象法》法定氣象事業督導之機關。.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 查看更多 »

交通部公路總局

交通部公路總局(簡稱公路總局、公路局、公總)為中華民國交通部直屬機關,名義上管理中華民國全國之公路,目前主要業務為掌管臺灣省及部分直轄市境內省道之規劃、測量、新建、施工與養護美化,並代為養護部分縣道;除此之外,還負責全國公路監理業務,包含車輛牌照與駕駛執照之核發、以及車輛規格檢驗。.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交通部公路總局 · 查看更多 »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是中華民國交通部附屬機構,1970年成立。目的在於為臺灣交通主管部門提供「解除擁擠」、「疏通瓶頸」、「提高容量」、「擴充及充分利用現有運輸設施」及「擬訂中長期運輸發展計畫」的各種研究報告及各項企劃案。.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 查看更多 »

交通部鐵道局

交通部鐵道局(簡稱鐵道局)是中華民國交通部直屬機關,主要負責辦理鐵路、大眾捷運與其他鐵道運輸系統之工程建設及監督管理等相關業務。 未來隨交通及建設部成立,更名為「交通及建設部鐵道局」。.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交通部鐵道局 · 查看更多 »

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

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簡稱鐵工局或鐵改局)是中華民國交通部原有附屬的任務編組機關,負責規劃、執行臺鐵捷運化各項專案,以及其他與臺灣鐵路管理局相關的鐵路工程。局本部之下分設三個工程處:中部工程處負責台中專案和員林專案,東部工程處負責東改後續計畫、台南沙崙支線專案和新竹內灣支線專案,南部工程處負責高雄專案、潮州專案和林邊專案等的改建與新建工程。2018年6月11日與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整併為交通部鐵道局。.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 · 查看更多 »

交通部觀光局

交通部觀光局(簡稱觀光局)是中華民國觀光事務的最高執掌機關,附屬於交通部之下。除了負責規劃、執行並管理觀光旅遊事務之外,同時肩負起向外推廣臺灣觀光的工作。觀光局也是各國家級風景特定區的主管機關。.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交通部觀光局 · 查看更多 »

交通部高速公路局

交通部高速公路局(簡稱高速公路局、高公局)是中華民國交通部直屬機關,負責所有中華民國國道(高速公路)的新建、管理、養護及營運。.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交通部高速公路局 · 查看更多 »

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

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簡稱高鐵局)是中華民國交通部原有附屬的任務編組機關,為一非法定編制機關,主要負責高速鐵路(即台灣高速鐵路)的規劃及營運監督工作,同時辦理各都會區捷運系統建設事項。2018年6月11日與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整併為交通部鐵道局。.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 · 查看更多 »

交通部航港局

交通部航港局(簡稱航港局)是中華民國有關航運與商港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隸屬交通部之下。配合《商港法》修正商港為「政企分離」的經營體制,於2012年3月1日正式成立,接受交通部委任辦理船舶運送業、海運承攬運送業、船務代理業、貨櫃集散站經營業、臺灣地區與中國大陸地區海運直航、船員管理以及燈塔等助航設備管理維護等事項。.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交通部航港局 · 查看更多 »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簡稱民航局)是中華民國民用航空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隸屬於交通部,其辦公廳舍位於臺北松山機場旁。另飛行器之事故調查權,則由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負責。.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交通部民用航空局 · 查看更多 »

五權分立

#重定向 五權憲法.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五權分立 · 查看更多 »

任期制

任期制,是對於政府官員、公職人員、公司職位等,所訂出擔任時間的規範,是一種限制,同時也是制度運行的一種保障。.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任期制 · 查看更多 »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

#重定向 中華民國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北伐

#重定向 北伐 (消歧義).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北伐 · 查看更多 »

北洋政府

北洋政府,或稱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是指中華民國建國初期以北京为首都的中央政府,因由北洋系人物掌权,故而被後世稱之。北洋政府是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第一個被國際承認繼承中国法統的政權。民國2年(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经过选举成为首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标志着北洋政府正式成立,中华民国臨時政府結束。从民國元年(1912年)3月至6年(1917年),北洋政府體制經歷了内阁制、总统制、帝制、内阁制的變動。 北洋政府定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旗,定《卿雲歌》為中華民國國歌。在北洋政府主导下,中华民国1917年加入协约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于1919年以“战胜国”的身份出席巴黎和会,但因五四运动抗议而未在《凡尔赛和约》签字。1928年,由中國國民黨發動的北伐戰爭结束後,北洋政府隨著北洋軍的失敗而瓦解,政權被國民政府所取代。.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北洋政府 · 查看更多 »

國家元首

國家元首是國家的最高代表者,是國家的象徵,履行宪法賦予的權力和義務,視乎國家的政治體制,國家元首未必有行政權。君主立憲制下,國家元首是君主,稱號包括國王、女王、蘇丹等。共和制下,國家元首通常的称号是總統,亦有其他稱號,例如部分社會主義國家名義上的元首被稱作國家主席或國務委員會主席。也有以國會議長作為國家元首的情況,例如文革時期廢除國家主席的中國,1998年修憲取消國家主席的朝鮮和實行總統制前的蘇聯等。 除總統制的國家元首外,不少國家元首只是位高權不重的名譽職務,只具有象徵意義,不掌握實權,例如日本天皇(君主立憲制)、德國總統(議會內閣制)、中國國家主席(社會主義國家)等。 國家元首大致可分為以下四種:.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國家元首 · 查看更多 »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簡稱檔案管理局、檔管局)是中華民國的,為中華民國政府檔案之最高主管機關,隸屬國家發展委員會,局本部位於新北市新莊區的行政院新莊聯合辦公大樓。主要掌理檔案法規之研修、檔案管理政策的研擬、檔案管理制度之推動、機關檔案管理作業的輔導與評鑑、檔案管理人員的培訓;以及負責國家檔案的徵集、移轉;以及提供國家檔案開放應用服務。.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 查看更多 »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重定向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國家海洋研究院

國家海洋研究院是中華民國海洋委員會的所屬機構,將負責台灣海洋政策規劃、海洋資源調查、海洋科學研究等業務,以及海洋保育與海巡執法人員的教育、訓練、認證及管理。.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國家海洋研究院 · 查看更多 »

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故宮博物院,簡稱故宮(博物院),俗稱臺灣故宮(博物院)或臺北故宮(博物院),別名中山博物院,為臺灣最具規模的博物館以及八景之一,也是古代中國藝術史與漢學研究機構。館舍坐落在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2段221號和臺灣省嘉義縣太保市故宮大道888號,一年可接待超過614萬人次參訪旅客,曾位列2015年全球參觀人數第六多的藝術博物館。 國立故宮博物院是隸屬於行政院的中央二級機關,故宮院長為特任官,視同部會首長。它的前身是成立於京兆地方(今北京)紫禁城外廷的古物陳列所,1925年10月10日在紫禁城內廷另外組織了故宮博物院,後來因第二次中日戰爭爆發輾轉遷移至南京和四川等地,古物陳列所則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裁撤併入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隨後第二次國共內戰的爆發再度導致時局動盪,1948年11月10日包括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在內的6個機構於是決定遷往臺灣,幾經改組易名,最終由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中央博物院合併為國立故宮博物院,1965年11月12日在臺北現址復院開幕。此後,博物館歷經多次館舍擴建和修繕,並致力打造成為文化創意產業加值應用的虛擬博物館,位於嘉義的南部院區也在2015年12月28日啟用。 國立故宮博物院物典藏近70萬件冊的藝術品和文物,大部分是原先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機構所藏來自紫禁城、盛京行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皇家舊藏;另有部分是編列預算購置,接收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歸還文物,以及透過各界捐贈和徵集而來。藏品時間跨度涵蓋新石器時代至今長達8,000年,各類藏品分別交由器物處、書畫處、圖書文獻處和南院處等4個策展部門管理,當中以長篇銘文的青銅器、古代早期的名家書畫、善本古籍和官窯瓷器等蒐藏最具影響力。展廳內是按照文物類別以編年方式系統性地陳設4,000餘件展品,器物類展件相隔半年至2年輪換一次,書畫和圖書文獻類展件則每3個月定期更換。.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國立故宮博物院 · 查看更多 »

國防部參謀本部

國防部參謀本部是中華民國國防部執行軍隊指揮之特設單位,等於世界各國的總參謀部。《國防部參謀本部組織法》明定其為國防部部長之軍令幕僚、及三軍聯合作戰指揮機構,掌理提出建軍備戰需求、建議國防軍事資源分配、督導戰備整備、部隊訓練、律定作戰序列、策定並執行作戰計畫及其他有關軍隊指揮事項,其建軍備戰最高戰略指導原則為「有效嚇阻、防衛固守」的目標任務。.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國防部參謀本部 · 查看更多 »

國防部主計局

國防部主計局是中華民國國防部所屬機關之一,2002年3月1日成立。負責規劃及督導中華民國國軍各部隊機構單位的主計財務工作,並受行政院主計總處的業務監督。.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國防部主計局 · 查看更多 »

國防部後備指揮部

國防部後備指揮部是中華民國國防部的一個部門,原「後備司令部」因精粹案改編為指揮部型態,任務為策劃執行後備軍事動員、管理、服務、民防工作、建立後備潛力。戰時提供各作戰區遂行第一線海岸守備及縱深地區作戰所需後備部隊,並持續執行軍事動員,運用全民防衛動員機制,結合後備戰力,支援地面作戰,維護國土防衛安全。因部隊人數不如以往,後備指揮部現在主要業務是密集性徵召後備部隊教育召集訓練,達到有效後備守土的戰略意涵。.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國防部後備指揮部 · 查看更多 »

國防部空軍司令部

國防部空軍司令部,為中華民國國防部依《國防部組織法》特設的軍事機關,負責辦理空軍軍事事務的規劃、督導及執行。下轄政治作戰室、督察長室、人事軍務處、軍事情報處、戰備訓練處、後勤處、計劃處、通信電子資訊處、主計處等幕僚部門。.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國防部空軍司令部 · 查看更多 »

國防部軍備局

國防部軍備局是中華民國國防部所屬機關,成立於2002年3月1日,負責中華民國國軍的軍品生產、採購和品質鑑測等工作,以及管理國軍老舊營舍改建基金。.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國防部軍備局 · 查看更多 »

國防部軍醫局

國防部軍醫局是中華民國國防部附屬機關,掌理中華民國國軍醫務及衛生勤務事項,負責國軍軍醫政策、軍醫經管、軍醫行政、部隊衛生勤務、醫療保健、衛材補給(保修)、軍政醫學研究發展與醫療作業基金等業務,以保障官兵健康、維護部隊戰力為目的。 配合國防二法實施,軍醫局由參謀本部幕僚單位升格為國防部一級機關,下設五處一室,並將原隸屬參謀本部國軍醫院、國防部醫務組等軍事醫療機構及三軍衛材供應處等專業機構,均改隸為軍醫局附屬機構。 目前中華民國現役軍人(義務役和志願役)、軍眷(限志願役眷屬)、榮民、榮眷、軍校生、軍醫院醫護人員及工作人員、國防部及下屬各單位約雇人員和替代役人員只要出示相關證件,去各家軍醫院及附設診療處看診都可以有優惠及免費的福利。中華民國軍醫院及附設診療處亦可讓一般民眾看診,且可使用全民健保。.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國防部軍醫局 · 查看更多 »

國防部陸軍司令部

國防部陸軍司令部位於臺灣桃園市龍潭區大漢營區,為中華民國國防部依《國防部組織法》特設的軍事機關,負責辦理陸軍軍事事務的規劃、督導及執行。下轄政治作戰室、督察室、人事軍務處、軍事情報處、戰備訓練處、後勤處、計劃處、主計處、化兵處、工兵處、通信電子資訊處等幕僚部門。.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國防部陸軍司令部 · 查看更多 »

國防部海軍司令部

國防部海軍司令部,為國防部依《國防部組織法》特設的軍事機關,負責辦理海軍軍事事務的規劃、督導及執行。下轄政治作戰室、督察室、人事軍務處、軍事情報處、戰備訓練處、後勤處、計劃處、戰鬥系統處、主計處等幕僚部門。.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國防部海軍司令部 · 查看更多 »

國防部政治作戰局

國防部政治作戰局為中華民國國防部的政治作戰最高專責單位,負責中華民國國軍政治作戰工作之策劃與督導。.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國防部政治作戰局 · 查看更多 »

國防部憲兵指揮部

#重定向 中華民國憲兵 B Category:中華民國的司令部與指揮部.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國防部憲兵指揮部 · 查看更多 »

國民政府

國民政府,簡稱國府,是中華民國在訓政時期的中央政府與最高行政機關,成立於1925年7月1日,由廣州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改組而來,故早期稱「廣東革命政府」,但隨著革命由南方往北推展,行政中心曾遷移至武漢、南京等地,結束於1948年5月20日。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後,7月1日廣州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改組為國民政府。在1925年成立後至1928年之間,其與北京的北洋政府相互對峙。 隨着北伐戰爭開始,1927年1月國民政府遷至武漢,稱「武漢國民政府」。同年4月12日蔣介石於上海發動清黨,4月18日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稱「南京國民政府」;7月15日汪精衛武漢政府宣布反共,與南京國民政府合併。1928年北伐統一全國後,成為唯一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造就黃金十年。 1937年,因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全面爆發中日戰爭,中國進入為期8年(1937~1945年)的抗日戰爭,史稱「八年抗戰」,而美國於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後開始與同盟國共同對抗軸心國。1948年5月20日,依循《中華民國憲法》選出的第一任總統蔣介石、副總統李宗仁正式就職,國民政府即改組為中華民國政府(共設一府五院),國民政府主席一職也改為總統,與訓政時期一起走入歷史。現今的中華民國總統府為其機關法人的延續。 國民政府是中國國民黨依據孫文所著《國民政府建國大綱》建立之政府機構,由中國國民黨一黨專政,主要職位均由中國國民黨黨員擔任,但亦接納中國國民黨以外之人士參與。其存在期間,中國國民黨內部發生多次衝突與分裂,導致部分出走黨員自行成立不同的「國民政府」。此外在行憲後,中國國民黨執政的中華民國政府,也經常在眾多場合稱為「國民政府」。.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國民政府 · 查看更多 »

國民政府委員會

國民政府委員會為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的最高決策機關。該委員會採合議制,設有主席一職。該委員會擁有選任國民政府行政院內閣、立法院、司法院、軍事委員會委員等重要機構的權力。而委員會直屬之國民政府簡稱國府,是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的中央政府機構與最高行政機關,成立於1925年7月1日,終止於1948年5月20日《中華民國憲法》正式施行後。 國民政府委員會存在期間屢次由不同人士和成員所構成,但多以中國國民黨黨員為主體,並歷經多次搬遷而有不同的稱謂。另外,其委員會權力也因主席人選不同而有所更迭。一般來說,蔣中正擔任主席期間,國民政府委員會之職能通常較為廣泛。.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國民政府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國民政府建國大綱

《國民政府建國大綱》是中華民國國父、中國國民黨創建者孫文於民國13年(1924年)4月12日手書,簡稱《建國大綱》,全文僅二十五條。這是中華民國成立後,孫文針對國家建設所提出的規劃方案。《建國大綱》以選舉、罷免、創制、複決作為人民應有之「權」,以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作為政府施政的「能」,權能區分,造成「萬能政府」,以實現三民主義。《建國大綱》並將建設國家的程序分為三個階段:軍政時期、訓政時期與憲政時期。.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國民政府建國大綱 · 查看更多 »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為中國國民黨主導之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最高軍事機關。1925年7月1日,廣州國民政府正式成立時就設立軍事委員會,其職權是在中國國民黨指導、監督下,管理、統率國民政府所轄境內海軍、陸軍、航空隊及一切關於軍事之各機關。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周天度、鄭則民、齊福霖、李義彬等著,《中華民國史》第八卷,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7月,第227頁國民革命軍北伐開始後,又設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蔣中正任總司令,規定軍事委員會內各機關改隸總司令部。軍事委員會專責以軍事武力統一中國。 1928年6月,北伐完成,統一中國,國民政府遷至南京;同年11月10日,軍事委員會職務權責移交國民政府軍政部、參謀本部、軍事參議院等單位後正式結束。1932年,一二八事變爆發,為了與侵華日軍對抗,國民政府恢復設立軍事委員會。隨後,軍事委員會歷經第一階段國共內戰及中日戰爭,直到1946年5月裁撤。 軍事委員會雖隸屬國民政府,不過在中華民國軍政、訓政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不論是重要性或職責上都凌駕於其他政府組織。另外,該委員會雖於名義上採合議制,是一種軍事委員會制。但是實際上委員會主席或委員長統馭會務,享有極高軍事、行政、立法、甚至司法之決策權,是一種軍事集權政府。 事實上,自1932年開始,軍事委員會之委員長蔣中正,一般是以此職務統治全中國。因此,不但絕大部分的中國人習慣稱呼蔣中正為蔣委員長;西方人,特別是美國人和歐洲人,也習慣稱呼蔣中正為Gimo,指其特級上將背景(Generalissimo - 大元帥)之英文簡稱。.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內閣

內閣是政府高級官員代表政府各部門商議政策的行政机构。.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內閣 · 查看更多 »

內政部役政署

內政部役政署(簡稱役政署)為掌管中華民國兵役的行政業務機關,隸屬於內政部,負責中華民國軍人、短期軍事訓練役男、替代役之徵集、甄訓、管理、權益、召集等事務;亦為替代役的主管機關。.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內政部役政署 · 查看更多 »

內政部移民署

內政部移民署(簡稱移民署)是中華民國有關入出國境及移民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隸屬於內政部,成立於2007年。在全國各縣市皆設有服務站,為民眾辦理入出國及移民相關手續,並在臺北松山國際機場、桃園國際機場、臺中國際機場、高雄國際機場、花蓮機場、臺東機場、馬公機場、基隆港、臺北港、臺中港、高雄港、花蓮港、金門水頭港、馬祖福澳港、馬祖白沙港、澎湖馬公港等口岸設有入出境旅客證照查驗點;亦在海外派設有26個工作組,服務海外僑民辦理入出境諮詢、服務事項。.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內政部移民署 · 查看更多 »

內政部營建署

內政部營建署(簡稱營建署)是中華民國內政部附屬機關,為中華民國(臺灣)國土資源規劃、利用與管理之最高主管機關。營建署同時也是各國家公園的主管機關,由國家公園組負責掌管。.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內政部營建署 · 查看更多 »

內政部警政署

內政部警政署(簡稱警政署)為中華民國有關警察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隸屬於內政部,負責全國所有警察行政、人事、教育等各項業務之管轄,下轄各種警察組織,並指揮監督各直轄市、縣、市政府警察局。.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內政部警政署 · 查看更多 »

內政部消防署

內政部消防署(簡稱消防署)是中華民國消防與災害防救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隸屬於內政部,負責所有消防行政、人事、教育訓練等事務規則之訂定,同時監督地方政府之消防機構與各式特種消防組織,對於各地方政府之消防機構則無人事命令權及財政支配權。署本部設於新北市新店區。 中華民國消防事務原歸屬在警察之下;自1995年成立內政部消防署後,警消分立,獨立運作。.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內政部消防署 · 查看更多 »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簡稱勞保局)為中華民國勞動部所屬機關,負責主辦勞工保險與就業保險,並受委託辦理國民年金與農民健康保險。.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勞動部勞工保險局 · 查看更多 »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簡稱勞動部勞發署)是中華民國勞動部所屬機關,負責中華民國就業服務、全國技術士技能檢定與技術士證照業務、身心障礙者及特定對象就業訓練、外籍勞工聘僱許可與管理等事項。.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 · 查看更多 »

勞動部勞動基金運用局

勞動部勞動基金運用局(簡稱勞金局或運用局),是中華民國勞動部所屬機關,專責管理勞工退休基金、勞工保險基金、就業保險基金、職業災害勞工保護專款、積欠工資墊償基金的運用業務。.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勞動部勞動基金運用局 · 查看更多 »

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簡稱勞安所)為中華民國勞動部的所屬機構;是台灣唯一勞動政策和職業安全衛生的研究政府機關。.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 查看更多 »

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

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簡稱職安署)是中華民國勞動部的所屬機關,位於新北市新莊區行政院新莊聯合辦公大樓。負責職業安全和衛生、職業災害勞工保護和勞動檢查業務。.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 · 查看更多 »

国家

国或国家,有時又作邦。从广义的角度,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血统、领土、政权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从狭义的角度,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參見主權國家。 一般国家行政管理当局是国家的象徵,它是一種擁有治理一個社會的權力的国家机构,在一定的领土內擁有外部和內部的主權。.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国家 · 查看更多 »

獨立機關

立機關,亦稱「獨立機構」,是政府機構的一種類型。為了讓政府組織更有效率、更加專業,並且兼具彈性,獨立機關的建制是主要已開發國家考量的組織型態之一。而其業務的職掌應該兼顧權力分立、責任政治的原則,謹慎規劃設計,並且有決策和執行特別需求專業化、去政治化或需要充分顧及政治和社會多元價值的公共事務,才交由獨立機關處理。獨立機關除了為超然行使職權所為的政策規劃執行之外,僅負責提供裁決性、管制性或調查性的公共任務,不宜兼負政策諮詢、政策協調統合的作用。.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獨立機關 · 查看更多 »

科技部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

没有描述。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科技部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 · 查看更多 »

科技部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

科技部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簡稱中科管理局)是設於臺中市中部科學工業園區臺中基地的中科專責行政機關,隸屬於科技部,2003年成立。.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科技部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 · 查看更多 »

科技部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

科技部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簡稱竹科管理局),1980年成立。是設於新竹市新竹科學園區內的竹科專責行政機關,隸屬於科技部。.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科技部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 · 查看更多 »

立法院

立法院是中華民國的最高立法機關,現在是一院制之議會,設有113個席位。立法院是中華民國的國會,立法院院長即為議長。立法院成立於1928年(民國17年),最初為國民政府的附屬機關,1948年(民國37年)因應行憲而在制度上脫離行政權。1992年(民國81年)立法院開始全面定期改選至今。現任之第九屆立法委員於2016年2月1日宣誓就職,任期屆滿日為2020年1月31日。.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立法院 · 查看更多 »

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

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是中華民國加工出口區的主管機關,隸屬於經濟部。.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 · 查看更多 »

經濟部工業局

經濟部工業局(簡稱工業局)為中華民國經濟部所屬之行政機關,主管全國工業相關業務。.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經濟部工業局 · 查看更多 »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簡稱中小企業處),為中華民國經濟部的行政單位,負責臺灣的中小企業發展和輔導工作。.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 查看更多 »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簡稱國貿局、貿易局),是中華民國經濟部所屬機關,是掌理中華民國國際貿易政策之研擬及進出口管理事項的主管機關。.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 查看更多 »

經濟部礦務局

經濟部礦務局(簡稱礦務局)是中華民國管理礦業的中央行政機關,1970年成立。.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經濟部礦務局 · 查看更多 »

經濟部能源局

經濟部能源局(簡稱能源局)為中華民國經濟部所屬之行政機關,主管全國能源政策、能源費率審議與能源相關產業等。.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經濟部能源局 · 查看更多 »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簡稱標準局、標檢局),前身為1930年成立的「全國度量衡局」,是為中華民國之國家最高檢驗機關,負責中華民國國家標準、度量衡和商品檢驗等工作。.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經濟部標準檢驗局 · 查看更多 »

經濟部水利署

經濟部水利署(簡稱水利署)為中華民國經濟部所屬之行政機關,主管全國河川、水利、水資源相關業務之推動及其政策、法規之擬訂與執行。.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經濟部水利署 · 查看更多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簡稱智慧局或智財局)是中華民國經濟部所屬機關,前身為成立於1927年的「全國註冊局」,負責商標、著作、專利等智慧財產權和營業秘密事項,也是《商標法》、《著作權法》、《專利法》和《營業秘密》法的主管機關。.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 查看更多 »

監察院

監察院為中華民國最高監察機關,1931年2月成立。依照《中華民國憲法》在中華民國五院中可負責行使彈劾權、糾舉權、監察權(調查權)、監試權及審計權;1992年前與國民大會和立法院共同行使國會職權。 監察院由委員二十九人組織而成,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任命,任期六年,監察委員之中一人任院長,一人任副院長。.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監察院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

行政院是中華民國的最高行政機關,依憲法之相關規定向立法院負起政治責任。 一般所稱的「行政院」,狹義上僅指行政院本部,主要功能為協助行政院院長處理各項行政事務,廣義上則涵蓋各中央行政機關(即俗稱之「部會」,均由行政院管轄),端看使用的場合而定。需要注意的是,「院本部」並非法定名稱,乃為了區別行政院內部單位與各部會而使用 。同樣是非法定名稱,行政院通常稱為中華民國的內閣,行政院院長、副院長、秘書長、副秘書長、發言人、政務委員與各部會首長則為內閣閣員,並定期召開行政院會議以議定國家重大政事。.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行政院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

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通稱行政院組織改造、或簡稱為組改,是中華民國政府自2012年起針對行政院及其所屬部會進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簡稱為原能會),為中華民國原子能業務主管機關,成立於1955年,設有核能研究所、放射性物料管理局、輻射偵測中心,目前主要負責核能發電廠、核子設施及輻射作業場所的安全監督。.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大陸委員會(簡稱陸委會)是中華民國統籌處理海峽兩岸事務(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的專責行政機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務院台湾事务辦公室對應。成立於1991年1月,目前亦在香港及澳門各設有代表機構。.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香港事務局

#重定向 大陸委員會香港事務局.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行政院大陸委員會香港事務局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澳門事務處

#重定向 大陸委員會澳門事務處.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澳門事務處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主計總處

行政院主計總處(簡稱主計總處)是主管中華民國政府歲計、會計、統計工作的中央二級行政機關,以統計資料作為編製施政計畫與預算的依據並為事後的考核,使行政三聯制「設計、執行、考核」三者相互結合,稱為主計體系;並以主計總處為中心,在各級政府機關設立主計室或主計處。.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行政院主計總處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簡稱人事行政總處),為中華民國行政院人事行政主管機關,負責統籌行政院所屬機關及地方機關之人事行政;在五權憲法架構下,有關考銓業務,並受考試院監督。本總處掌理事項,除負責人力規劃、進用、訓練、考核、待遇、福利等,並統籌行政院所屬人事人員管理事項。以及負責公佈全國各縣市氣候異常期間的上班上課情況。.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地方行政研習中心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地方行政研習中心(簡稱地研中心)曾是中華民國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的附屬機關,負責地方政府公務人員的訓練工作。.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地方行政研習中心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公務人力發展中心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公務人力發展中心(簡稱人力中心)是曾隸屬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的政府機構,負責行政院所屬中高階公務人員之在職訓練和人事人員訓練。前身為成立於1968年的「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公務人員訓練班」。.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公務人力發展中心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簡稱工程會,成立於1995年7月20日,是中華民國監督政府工程建設的中央部會。.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簡稱研考會),為中華民國政府於1969年到2014年曾設立的一個部會,運作期間主要工作乃在運用科學方法負責辦理政策研究與規畫工作,對於政府的施政計畫的執行則負責追蹤、管制與考核的工作,以期提高行政效率以及促進行政的現代化。.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簡稱經建會)曾是中華民國政府於1948年到2014年設立有關經濟建設的最高主管機關,隸屬於行政院;2014年1月22日與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合併改制為國家發展委員會。.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簡稱環保署)是中華民國環境保護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前身為1971年3月成立的「行政院衛生署環境衛生處」。 因應行政院組織改造,環保署未來將改制升格為「環境資源部」。.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發言人室

#重定向 行政院新聞傳播處.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行政院發言人室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發言人辦公室

#重定向 行政院新聞傳播處.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行政院發言人辦公室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是中華民國全國農業行政事務之最高主管機關,其前身為1948年創立的「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除了主管農、林、漁、牧及糧食行政事務之外,對於地方政府執行農業相關事務亦有指示、監督之責。.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簡稱動植物防疫檢疫局、防檢局)是中華民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的附屬機關,成立於1998年8月1日,負責動植物的防疫檢疫工作。.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簡稱農糧署),由1946年成立的「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糧食局」改制而來,負責農糧相關業務。.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金融局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金融局(簡稱農業金融局、農金局),成立於2004年,位於臺北市中正區。負責管理全國農業金庫、311家農漁會信用部、農業信用保證基金...等農業金融機構之監理,及政策性農業專案貸款、農業保險之規劃推動等事宜。.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金融局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簡稱林務局)是中華民國林業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附屬機關,主管全國森林、保安林的經營管理及自然生態保育等相關業務之推動及其政策、法規之擬訂與執行。其前身為「臺灣省政府農林廳林務局」,精省後改隸中央。林務局也是多數國家森林遊樂區的主管機關,並規劃推動國家步道系統。.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簡稱水保局)為中華民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的三級機關,1961年4月11日成立時為臺灣省政府機構。負責台灣的水土保持、農村再生、山坡地監督與管理、土石流警戒發布等工作。也是水土保持法、山坡地保育利用條例等法規的主管機關,106年度重要計畫包含整體性治山防災、氣候變遷下大規模崩塌防減災計畫、重劃區外緊急農路設施改善、流域綜合治理計畫、農村再生基金等。.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簡稱漁業署),緣於成立於1984年的「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處」。是臺灣漁業事務的中央主管機關,轄下漁業廣播電台。.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

#重定向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會.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簡稱消保處,1994年7月1日成立時為「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是中華民國行政院院本部單位,專責政策之研訂審議及協調推動、《消費者保護法》之解釋及研修、重大消費事件之協調處理等消費者權益保護事項。.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會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會,簡稱消保會,於1994年7月1日成立,2012年前曾為中華民國行政院部會「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期間專責政策之研訂、審議及協調推動、《消費者保護法》之解釋及研修、重大消費事件之協調處理等消費者權益保護事項。.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行政院消費者保護會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會議

行政院會議,又稱行政院院會,是中華民國行政院的決策機關,由行政院院長、行政院副院長、各部會首長、行政院政務委員組成,以行政院院長為主席。行政院院長因事不能出席時,由行政院副院長代理主席。行政院院長、行政院副院長均因事不能出席時,由出席者公推其中一人代理主席。行政院會議以過半數之出席為法定人數。 行政院會議議決以下事項:.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行政院會議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新聞局

行政院新聞局(簡稱新聞局)為中華民國行政院曾經設置的附屬機關,具有部會級地位。成立於1947年5月2日,後隨著政府遷台而有多次的縮編與恢復。其主要負責行政院的公共關係、政策宣傳、形象推廣、政府發言等工作,因而有「政府化妝師」之別稱;除此之外,並負有協助大眾傳播產業發展的任務。為配合行政院組織調整,新聞局於2012年5月20日裁撤,改為在行政院本部內設置發言人辦公室。.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行政院新聞局 · 查看更多 »

行政机构

行政机构也称执法机构、行政機關 ,其工作是对组织進行日常的管理并施行法律政策等相关活动,是三權分立中的其中一部份。广义上,行政被定义为负责国家政策的执行的政府机构。狭义上,则专指内阁等行政决策机构,而只从事事务性执行工作的人员和机构则归为官僚机构。但是这种区分也存在争议,例如法国大革命前以及欧洲的许多君主立宪政体,占据行政机构顶端的部长职位的也是行政管理者。.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行政机构 · 查看更多 »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簡稱中央健保署、健保署),是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所屬國營保險事業機關,負責執行全民健康保險、改善醫療品質,署徽即全民健康保險標誌。.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 查看更多 »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簡稱國健署)是衛生福利部所屬機關,負責推動及執行國民健康政策、社區國民健康、國民營養之規劃及推動等事項。.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查看更多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簡稱社家署)是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所屬機關,負責老人、身心障礙者、婦女、兒童、少年福利及家庭支持等相關業務。.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 查看更多 »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簡稱疾管署),是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轄下的一個所屬機關,負責建立現代化防疫體系。.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查看更多 »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簡稱食藥署),是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所屬機關,負責食品和藥品的管理監督。.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 查看更多 »

袁世凯

袁世凱(),字慰廷(又作慰庭、慰亭),號容庵,汉族,河南省陈州府项城县人,故又稱袁項城。清末民初重要的軍事家、政治家、外交家,北洋新军領袖,对近代中国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的现代化以及漢族传统文化的恢复作出过重要贡献,是中国警政、中国司法现代化的奠基人,对中华民国的成立起到关键作用。曾任清朝內閣總理大臣、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和中華民國大總統等职。 袁世凱出身官宦家族,於清末投身行伍,后随军赴朝鲜参与平定壬午军乱,又在朝鲜甲申政变中指挥军队击溃日軍,被清廷委以重任,回国组建新军,襄贊洋務運動及清末新政,自道員、巡撫、總督累升,至入值軍機處,甚至內閣總理大臣,成為清末頭號權臣。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孙文于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袁世凯逼迫大清皇帝逊位,袁世凯组建临时政府。 成为民國首任大總統后,袁世凯进行改革,发展经济,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但其施政引发争议,国内爆发二次革命。中国签署廿一條事件引发国内民众不满。1915年袁世凯称帝,建立中華帝國,年号洪宪,由于国内反对,袁世凯宣布退位,登基83天便以失敗收場并于1916年6月6日逝世,葬于河南安阳。.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袁世凯 · 查看更多 »

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

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簡稱飛安會)是中華民國政府專責調查航空器安全事件的最高主管機關,為行政院直屬之中央三級獨立機關。肇因於1998年2月中華航空676號班機空難發生時,國內未有獨立的航安專責機構,避免無謂政治干擾,遂成立專責中華民國境內所有航空器失事及重大意外事件之認定、調查及原因鑑定。飛安會僅負責飛航事故調查事故,事故的處分究責則由交通部民用航空局負責。.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首長

首長可以指:.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首長 · 查看更多 »

財政部南區國稅局

財政部南區國稅局,是中華民國財政部在臺灣南部設置的稅務機構,並在各主要行政區內設立分局與稽徵所;服務項目有綜合所得稅、營利事業所得稅、營業稅、遺產及贈與稅、貨物稅、菸酒稅、證券交易稅、稅務行政、期貨交易稅。南區國稅局轄區臺灣省南部各縣市、東部臺東縣、離島澎湖縣,及直轄之臺南市。.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財政部南區國稅局 · 查看更多 »

財政部中區國稅局

財政部中區國稅局為中華民國財政部所屬機構,成立於1992年。專門掌管台灣中部地區的國稅稽徵業務;服務項目有營利事業所得稅、綜合所得稅、營業稅、遺產及贈與稅、貨物稅、菸酒稅、特種貨物及勞務稅、證券交易稅、期貨交易稅、稅務行政。.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財政部中區國稅局 · 查看更多 »

財政部北區國稅局

財政部北區國稅局,簡稱北區國稅局,為中華民國財政部在臺灣北部設置的稅務機構,並主要行政區內設立分局與稽徵所;服務項目有綜合所得稅、營利事業所得稅、營業稅、遺產及贈與稅、貨物稅、菸酒稅、證券交易稅、稅務行政、期貨交易稅。北區國稅局轄區包含直轄市新北市、桃園市及新竹縣、新竹市、基隆市、宜蘭縣、花蓮縣、金門縣及連江縣等縣市。.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財政部北區國稅局 · 查看更多 »

財政部國庫署

財政部國庫署是中華民國財政部的直屬機關,組織可追溯至1911年成立的「財政部國庫司」。負責中華民國國庫的收支及管理,和歲入歲出預算編製、執行工作。.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財政部國庫署 · 查看更多 »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簡稱國產署)是中華民國財政部所屬機關,成立於1960年。為中華民國(台灣)國有財產清查、改良利用與管理之最高主管機關。.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財政部國有財產署 · 查看更多 »

財政部高雄國稅局

財政部高雄國稅局為中華民國財政部在高雄市設置的稅務機構,並且主要行政區內設立分局與稽徵所;服務項目有綜合所得稅、營利事業所得稅、營業稅、遺產及贈與稅、貨物稅、菸酒稅、證券交易稅、稅務行政、期貨交易稅。因應2010年12月25日高雄縣、市合併,自2011年元旦起前高雄縣併入該局轄區,2013年更名為今名。.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財政部高雄國稅局 · 查看更多 »

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

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為中華民國財政部所屬機關,負責財政、租稅、營業秘密和政府採購資料處理。原為1968年5月所設的財稅資料中心,於2013年元月更為現名。.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 · 查看更多 »

財政部賦稅署

財政部賦稅署,成立於1950年5月,負責中華民國的賦稅和稅務查核工作,並監督各地區國稅局業務。.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財政部賦稅署 · 查看更多 »

財政部關務署

財政部關務署(簡稱關務署)是中華民國的海關事務機構,隸屬於財政部,負責關稅稽徵、查緝走私、保稅退稅、貿易統計及接受其他機關委託代徵稅費、執行邊境管制。其最早前身為清咸豐四年(1854年)成立的「海關總稅務司署」,民國80年(1991年)2月3日更名為「財政部關稅總局」,2013年元旦合併財政部關政司後改為今制。目前下設基隆、臺北、臺中、高雄等4處海關。.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財政部關務署 · 查看更多 »

財政部臺北國稅局

財政部臺北國稅局是中華民國財政部所轄機關,負責臺北市行政區域內國稅徵收;服務國稅稅目有綜合所得稅、營利事業所得稅、營業稅、遺產稅、贈與稅、貨物稅、菸酒稅、證券交易稅及期貨交易稅。.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財政部臺北國稅局 · 查看更多 »

部是政府機構的一種,在現代通常是指政府中第一級的行政部門,如教育部、財政部等,其中文用法來自於中國古代的「六部」。部之最高首長稱為部長。.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部 · 查看更多 »

部長

部長是指政府(特指中央政府或聯邦政府)部門的首長,在政府首腦之下負責特定範疇工作,如環境、財政、教育等,負擔起政府運作的重責大任。由於在實行內閣制的國家地區,部長是內閣的構成成員,故又稱為閣員或閣臣。如國家體制為君主制,則通常稱為大臣。 其副手通稱「副部長」或「次長」,通常可分為兩種:政治任命的「政務次長」和公務員性質的「常務次長」。.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部長 · 查看更多 »

郵傳部

郵傳部是清政府於1906年11月6日(光緒三十二年九月二十日)設立的中央機構,總管郵政、船政、鐵路、電政事務。.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郵傳部 · 查看更多 »

臺灣省政府糧食處

#重定向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 B.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臺灣省政府糧食處 · 查看更多 »

臺灣省政府農林廳

#重定向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B.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臺灣省政府農林廳 · 查看更多 »

臺灣高等法院檢察署

#重定向 臺灣高等檢察署.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臺灣高等法院檢察署 · 查看更多 »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局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局(簡稱金管會保險局),為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所屬機關,由財政部保險司改制而成。為台灣保險業的主管機關,並監督保險公司及市場。.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局 · 查看更多 »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銀行局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銀行局(簡稱銀行局)是中華民國銀行業、信託業、信用卡、電子票證發行機構與電子支付機構及金融控股公司的主管機關,由前財政部金融局改制而來。.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銀行局 · 查看更多 »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簡稱金管會證期局),為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所屬機關,由1960年成立的經濟部證券管理委員會改--而成,為臺灣證券業和期貨業的主管機關,並監督證券及期貨市場交易。.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 · 查看更多 »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檢查局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檢查局(簡稱金管會檢查局),為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所屬機關,負責台灣金融機構的監理檢查業務,對違法事項進行裁罰。並協助中央銀行、中華郵政和全國農業金庫的有關金融檢查工作。.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檢查局 · 查看更多 »

考選部

#重定向 中華民國考選部.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考選部 · 查看更多 »

考試院

考試院是中華民國國家最高考試機關。其銜稱中的「考試」一詞,不僅指文官的考選,也包括有關文官人事行政的相關事務。除院本部外,考試院下轄4個中央級機關,分別是考選部、銓敘部、保訓會和基金監理會。.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考試院 · 查看更多 »

护法军政府

护法军政府于1917年9月1日在广州建立,正式名称为中华民国军政府。1917年7月17日,中華革命黨總理孙中山南下广州,举起了护法的旗帜,組建南方軍政府,與北洋政府對抗。.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护法军政府 · 查看更多 »

核能安全委員會

#重定向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核能安全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權力分立

權力分立是國家統治模式的一種,其设计將各種國家公權力分散,不使其集中在單一機關內,讓這些分立機關產生互相制衡作用。這一名詞首先由啟蒙時代英國的哲學家约翰·洛克在其《政府论》中所提出,而這樣的設計通常以法國哲學家孟德斯鳩後繼提出的三權分立(trias politica)而被熟知。 三權分立即立法、行政、司法三種國家權力分別由三種不同職能的國家機關行使、互相制約和平衡的學說和制度。三大政府机构共同存在、互相制衡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当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采用的一种政治制度。資本主義國家的一種重要政治原則和政治制度。与其相对立的政权组织形式是议行合一制。.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權力分立 · 查看更多 »

武汉市

武汉市(普通话拼音:Wǔhàn Shì;武汉话拼音:Wǔhán Sì),简称“汉”,别称“江城、东方芝加哥”,中国超大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之一,湖北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中国中部暨长江中游地区第一大城市,也是中部地区的政治、经济、金融、商业、物流、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及交通、通信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九省通衢”的美誉。武汉是中国经济地理中心,中国三大“内河航运中心”之一,也是中国客运量最大的铁路枢纽和航空、公路枢纽之一。“黄金水道”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块区域隔江鼎立的格局,史上统称之为“武汉三镇”。 清中后期,武汉经济发达,是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国际大都市,繁荣程度位居亚洲前列,被称为“东方芝加哥”。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发生在这里,中華民國诞生于此。1927年,国民政府决定将武汉三镇合并为京兆区(首都),并将其设为中国的第一个“直辖市”。同年,中華民國国民政府及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迁到武汉,中國共產黨中央机关也搬到武汉,使其一度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抗日战争初期,国民政府在内迁伊始将武汉定为临时陪都,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戰焦点城市。1949年以后,武汉转型成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武汉是中国重要的科教研发和新兴产业发展基地。截至2011年,武汉大学生人数(本科生加研究生)已超过100万,在世界所有城市中名列第一。截至2015年,武汉高等院校高达82所,仅次于北京。近年来,武汉经济大幅增长,被认为是国内“唯一能够实现制造产业升级换代的城市”和中国发展速度最快的极少数城市之一,目前全市高新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次于深圳等极少数城市,城市创新能力在全国排名第二。武汉近年来对外来人口的吸附作用日渐增强,年轻人口净增率现仅次于深圳排名全国第二,是全国吸引外来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城市活力排名全球第七。 2014年起至2028年的每年9月,武汉都要举行武汉网球公开赛,是中國国内级别最高的网球赛事。2019年,武汉将举办第7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参与举办国际篮联世界杯篮球赛。 2017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武汉市全球创意城市网络项目,授予武汉“设计之都”称号,成为继深圳、上海、北京之后的中国第四个“设计之都”。同年12月,武汉荣膺“2017年度城市创新”奖。.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武汉市 · 查看更多 »

民主

民主(dìmokratía),其本义是“人民的统治”,即“主权在民”,是一种现代的国家制度,国家权力由公民直接或间接行使。民主有时被称为“多数的统治”,与極權統治、独裁统治或寡头政治相对立。狭义的民主一词经常被使用于描述国家的政治,民主的原则也适用于其他有着统治行为存在的领域。平常所说的民主作风、民主原则、言論自由等民主权利,都从民主之含义派生而来。广义的民主应该是人民当家做主,既在一个完整的民主的社会里人们从一出生就平等,人们对社会负有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建立起社会的法律法规以及对政权控制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等等。 拉里·戴蒙德(Larry Diamond)指出,民主包括四个关键要素:(1)通过自由和公正的选举产生政府; (2)作为公民积极参与政治和公民生活; (3)保护所有公民的人权;(4)法律和程序同样适用于所有公民。.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民主 · 查看更多 »

民國紀年

民國紀年是中華民國的國家紀年方式,由中華民國政府規範頒布,表記時稱作中華民國×××年,簡稱民國×××年、民×××。這種紀年方式以西元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為元年,與西元紀年相差1911年,民國年為西元年,月、日、置閏則同西曆。依照民國紀年制定之曆法又稱國曆。目前主要於中華民國政府實際統治的臺澎金馬使用。.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民國紀年 · 查看更多 »

民族

民族,又称人,简称民、族。 在漢語中,民族一詞具有十分豐富而复杂的內涵,可以表达多种近似而不同的概念。词汇本身歧义较多,概念和用法受到政治的较大影响,这些义项之间容易相互混淆。在不同的學科中,對於民族的範疇與用法也有許多歧異。在学术上,族群比民族的概念更宽泛。而在汉语实际使用中,民族可以被表示为包括族群、国族在内的多种含义。民族一词在中英翻译时也十分容易混淆。Ethnic group和Nation经常被翻译为民族,然而更精确地应分别译为译为族群和国族。 在汉语的实际表达中,其中一种解释是,民族是血缘和文化的共同体。在中国大陆,官方一般认为民族是文化概念而不是血缘概念。然而,中华民族中的民族却较为偏向国族概念。辛亥革命之前,革命党人试图以长城为界建立一个汉民族国家,此时的中华和汉族的意义等同,为族群概念。而提出五族共和后,中华民族被升格为表示全中国内的所有族群,成为国族概念。.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民族 · 查看更多 »

法務部廉政署

法務部廉政署(簡稱廉政署)是2011年7月20日由法務部政風司改制轉編的肅貪廉政機關,構想源於香港廉政公署及新加坡貪汙調查局,目的在防貪和反貪,在陳水扁與馬英九兩位中華民國總統的競選政見都有提出。廉政署也是全國中央和地方機關政風機構的業務監督及指導機關,並基於「一條鞭」體系掌握全國政風機構人員之派免、調動、陞遷、獎懲及考績。.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法務部廉政署 · 查看更多 »

法務部矯正署

法務部矯正署(簡稱矯正署)是中華民國有關受刑人、少年犯、煙毒犯等犯罪矯治事務的專責機關,直屬於法務部。.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法務部矯正署 · 查看更多 »

法務部行政執行署

法務部行政執行署是中華民國法務部所屬機關,成立於2000年1月1日,主要功能為集中辦理所有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之案件。.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法務部行政執行署 · 查看更多 »

法務部調查局

法務部調查局(簡稱調查局、MJIB),是中華民國政府的犯罪偵查與情報機構,隸屬於法務部。總部位於新北市新店區,於省及直轄市設有調查處與航業調查處,於各縣市設立調查站。 負責執行維護國家安全與偵辦重大犯罪之工作;另於北部、中部、南部、東部等4個地區設立機動工作站,作為專責辦案單位。肅貪工作領域,職責類似香港廉政公署或新加坡貪污調查局;防制毒品業務,職責相近美國緝毒署(DEA)或。.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法務部調查局 · 查看更多 »

清朝

清朝(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國号為大清(a),對外使用大清国、大清帝國、中國、中華大清國等名稱,是中国历史上由滿人建立的一個朝代、也是最后一个專制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满人源自建州女真,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為建州卫。建州卫是明朝在东北设立的一个卫所,一个邊防的行政单位,曾隶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1616年,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建立後金,定都赫图阿拉,又稱為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努尔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极在盛京(今瀋陽)称帝,定国号为「大清」,當時其領土僅止於滿洲地區,但已對退守長城以南的明朝造成重大威脅。1644年,大顺国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清军藉口協助吳三桂部等原明朝軍隊對抗李自成而進入山海关内,隨後違反約定攻佔北京盤據不走,全面展開對中原的入侵行動,同時遷都北京。从清军入关到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朝陆续消灭華北殘餘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军、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势力,统一中国全境。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统治着辽阔的領土及藩屬國,史稱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有歷史學者認為該时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有學者認為,因為清廷推行文字獄與“首崇满洲”政策故康乾盛世不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盛世,而梁啟超認為清代學術在中國學術史上價值極大,清代輯佚學的發展亦修復不少在古代已失傳的文獻著作。清代文人崇實學、重證據以及注重考辨和考據精神亦在推動漢學的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近代歷史,使中國由東亞的中心變成列強環伺的國家。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强入侵的同时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自強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然而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使列強劃分勢力範圍。而維新運動隨守舊派抵制而告終。在義和團排外失敗、引來八國聯軍後,清廷也推動清末新政,虽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內容讓许多立憲派知識分子失望,轉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正式成立,同年宣統帝(溥儀)於2月12日宣布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從後金時期算起,共經歷12位皇帝,13个年号(包含太祖的天命和太宗的天聰),國祚長296年,又有滿清十三皇朝之稱;自1644年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以來則有10帝,歷時268年。 清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但是比明朝独裁,其最高決策單位隨皇帝的授權而變動,例如軍機處、總理衙門等,除提升行政效率外,也使皇帝能充分掌權,認為清朝在专制主义集权上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政权上始终要袒护满人,政治上制度的意义很少,而法术的意义很多。認历代中國王朝包括明朝社會特别鼓励大眾公开发言,只有清朝才不允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沒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然而徐復觀批評錢穆對歷代專制下的暴行視而不見,以及把中國「歷史中成千上萬的殘酷地帝王專制的實例置之不顧」。學者孟昭信指出,康熙二十年內閣新成員當中有兩名滿人和四名漢人,清延亦重點選拔升遷較快的漢族士大夫,這些士大夫同時是內閣的候補成員。另外,學者孔定芳也指出,清政府也容許有「反清」思想的學者嚴繩孫任命擔任官職,在任職一段時間後,嚴繩孫放棄「反清」思想,後來從原本「不享無妄之福」到「九死從今總負恩」,甚至把康熙帝視為恩人。清朝中期文字獄興盛,若有疑似反清復明的運動與散播被認為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會引來冤獄,牽連多人受害。軍事方面原先以旗人的八旗軍為精銳,龐大的綠營為輔,後來以綠營和地方團練如湘軍、淮軍為支柱。清朝領土极盛时可達1310万平方公里,清末時期也維持1130萬平方公里。政治穩定、廣泛種植新作物與賦稅制度的改變,使得中國人口最後突破以往的平均值,達到四億左右。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帶動經濟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清朝 · 查看更多 »

最高法院檢察署

#重定向 最高檢察署.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最高法院檢察署 · 查看更多 »

海洋委員會海巡署

海洋委員會海巡署(簡稱海巡署)是中華民國的海岸及海洋安全事務專責機關,隸屬於海洋委員會,負責巡防各港口、沿岸地區、離島、領海、鄰接區及專屬經濟區,並執行查緝走私貨物和毒品、犯罪逃亡等治安事務。為執法與巡防救難工作的司法警察。署內人員編制,主要由警察、軍人或其他公務人員擔任(政風單位除外)。 此外,海洋委員會海巡署平常雖不負責軍事任務,惟戰爭或發生政變時可依中華民國《國防法》第四條、《行政院海岸巡防署與國防部協調聯繫辦法》第十八條、《海洋委員會海巡署組織法》第二十四條做作戰部隊之用。.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海洋委員會海巡署 · 查看更多 »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簡稱海洋保育署)是中華民國海洋委員會的所屬機關,負責台灣海洋生態保育、海洋汙染防治與海洋資源管理等。.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 · 查看更多 »

新臺幣

新臺幣,簡稱臺幣,是中華民國現行的法定貨幣,於1949年6月15日起發行流通,當時定位為限定臺灣使用的區域貨幣,目前則在整個中華民國有效統治區域(臺灣地區)均可流通使用。原始發行機構為臺灣銀行,2000年起由中華民國中央銀行收回負責。基本單位為圓(簡作元)。貨幣代碼採行ISO 4217標準編為TWD,符號為NT$或NTD,並使用NT$100、NTD100之類方法表示(中間無空格)。 新臺幣現行的發行幣值自民國70年(1981年)起使用,硬幣單位包括:0.5圓(五角)、1圓、5圓、10圓、20圓及50圓,紙鈔單位有:10圓、50圓、100圓、200圓、500圓、1000圓與2000圓,塑膠鈔單位則為50圓。換算基準為:1圓=10角=100分。5角硬幣(角圓)至今已不常使用,日常生活只有郵票、汽油等在計算單價時會用到角,實際上的價金交付會四捨五入至1圓,例如3.5圓郵票的售價四捨五入為4圓,存款利息也是四捨五入至1圓。角圓雖然仍可流通使用,現在多為收藏用,故價值比面額還要貴。.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新臺幣 · 查看更多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簡稱影音產業局、影視產業局、影視局)是中華民國文化部附屬機關,負有管理與協助台灣電影、廣播、電視和流行音樂及其衍生之流行文化內容產業發展的任務,並主管台灣公廣集團(TBS),以及主辦金鐘獎、金曲獎、金音創作獎等國家級文化獎勵活動。.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 查看更多 »

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

蒙藏文化中心是中華民國文化部的派出內部機關,前身為2017年9月15日被裁撤的蒙藏委員會,是承接其大部分業務而成立的單位。主管對蒙古族和藏族的文化事務。.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 · 查看更多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簡稱文資局)是中華民國有關文化資產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該局隸屬於文化部,成立於2007年。.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 查看更多 »

政府首脑

政府首脑是國家(或地區)政府或内閣的领导人,在議会制政治体制下一般為总理(如德国)或称首相(如英国),在總統制政治体制下一般为總統(总统同时也是国家元首,例如美国),而在半总统制政治体制下政府首長由总统在议会多数政党中指定(如法国),在社会主义国家一般为总理,例如前苏联的部长会议主席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務院總理。此外,也有比較特殊的政治制度,例如中華民國:依中華民國憲法規定,行政院為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其行政首長為行政院長,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規定,由民選的總統逕行任免之。 政府首腦是行政部門的最高負責人,因此也可稱為行政首長。.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政府首脑 · 查看更多 »

政務委員 (中華民國)

政務委員是中華民國行政院的政務官職位之一,於《中華民國憲法》舊稱「不管部會之政務委員」,主要負責跨部會協調、橫向聯繫,以及特定議題、任務的推動,官階與各部會首長同級,同時為行政院會議的當然成員,惟一般沒有所屬的部會。其功能相當於其它國家之「不管部部長」或「無任所大臣」。依現行《行政院組織法》第五條規範,政務委員定額7人至9人。.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政務委員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

《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又稱為不當黨產處理條例,是一部中華民國的特別法。立法歷經24年,在2016年7月25日立法院三讀通過。.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 · 查看更多 »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簡稱國教署),為中華民國教育部設在臺灣中部的所屬機關,負責中華民國的公私立學前、國中小、高中職、特殊教育學校相關業務。.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 查看更多 »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簡稱青年署)是中華民國政府有關青年事務的專責機構,其前身為1966年成立的「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13年改制為教育部附屬機關。任務由早期的輔導海外歸國學人就業與創業,徵選青年進入公務單位與國營事業,到今日的包含創業,社會參與、志工服務以及青年旅遊與文化等,發展出多元化之青年輔導工作。.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 查看更多 »

教育部體育署

教育部體育署(簡稱體育署)是中華民國有關體育與運動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最早創立於1932年,1997年改制為部會級的「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13年降編為教育部附屬機關。其以激發國內體育風氣之養成與選手培育為目標,培育國內年輕選手,以提升國內之運動競爭實力。.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教育部體育署 · 查看更多 »

总统制

總統制,是一種共和制政体,总统是政府首脑同時也是國家元首,是国家政治权力的中心。总统的行政权與立法和司法機構三权分立,形成制衡。美国是最早的总统制国家,也是目前最典型的總統制國家。.

新!!: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和总统制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部會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