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1 关系: 吴廷琰访问澳大利亚,亚瑟·卡尔韦尔,弗蘭克·福德,班·奇夫利,羅伯特·孟席斯,联合国大会主席,民主工黨 (澳大利亞),澳大利亚反对党领袖列表,澳大利亚工党,澳大利亚联邦宪法第一百一十六条,悉尼大學。
吴廷琰访问澳大利亚
1957年9月2日至9日,越南共和国首任总统吴廷琰对澳大利亚进行正式访问Ham, p. 57.
亚瑟·卡尔韦尔
亚瑟·奥古斯杜·卡尔韦尔(Arthur Augustus Calwell)(1896年8月28日 – 1973年7月8日)是澳大利亚政治家,曾在1940至1972年担任澳大利亚国会众议员,1945年至1949年在班·奇夫利政府内担任移民部长。1960年至1967年任澳大利亚工党党魁。 卡尔韦尔出生于墨尔本,父亲是警察,家庭出身贫寒。虽然他在中学成绩优秀,但由于家庭经济情况未能读进大学,中学毕业后在维多利亚州政府任低级公务员,参与工会活动,在1931当选工党的维州党部主席,1940年入选国会。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卡尔韦尔在約翰·柯廷政府中担任信息部长,以对媒体审查严厉著称。战后的1945年转任移民部长,在此任上他成为澳大利亚的战后移民政策的主要设计师之一.,利用他的工会背景说服工会接受扩大移民政策,奠定了澳大利亚此后半个世纪的亲移民基本政策,但他也坚决支持白澳政策,在欢迎欧洲移民和难民的同时他主导了遣返战时到达澳大利亚的马来亚、印度支那和中国难民,甚至包括已和澳大利亚公民结婚生子的难民。在这方面,卡尔韦尔最被后世记住的言论是1947年在国会辩论关于政府错误遣返一名黄(Wong)姓华人时的发言: “我刚才提到的遣返政策是关于战时撤退到澳大利亚的人员的。这位华人据说在此已20年,所以显然不是战时撤退人员。笼统地说,我认为有论据认为他应该被认为是澳大利亚居民,毋庸置疑他的证件可以依据旧例不时延长。此案可能发生了错误。此位先生的姓是黄。在华人社群里有许多”黄“姓人氏,但我必须指出——尊敬的巴拉克拉瓦区议员肯定不会介意我这样说——两个‘黄’不抵一个‘白’(two Wongs do not make a White)。” (1947年12月2日《联邦议会辩论纪录》) 此句借用读音相似的英语谚语“Two wrongs do not make a right”(错错不得正,“勿报复”的意思),指根据白澳政策的价值观两个华人不值一个白人。 发言中提到的巴拉克拉瓦区议员托马斯·怀特爵士即姓“白”(White,“怀特”)。此句迅速成为澳大利亚国内白澳政策支持分子以及全世界反华种族分子的口号,甚至50多年后美国成衣店Abercrombie & Fitch仍在借用此句调侃亚裔人士。 在意识形态上,虽然卡尔韦尔是坚定的社会主义者,但不支持国有化运动。 1949年工党在大选中落败,卡尔韦尔出任副领袖,接下去数年中党内容共派与天主教反共派之间爆发路线斗争,卡尔韦尔由于出身于天主教背景受到党魁H·V·伊瓦特的猜疑,虽然卡尔韦尔最后选择站在党魁一面,与反共派决裂,但一直无法得到党内左派信任。卡尔韦尔虽然留在党内但没有改变对党内共产分子不满的态度。 1960年伊瓦特辞职后卡尔韦尔出任党魁,副手为高夫·惠特蘭,在1961年大选中以微小票数落败,但在1963年受到公众对工党受工会控制的不满再度落选(当时工党政策由工会主导的联邦大会制定,党魁必须服从大会决议,一张报纸刊出卡尔韦尔与惠特蘭在旅馆外等候电话通知两人大选政纲,表现工党领导层听从工会摆布而不是对选民负责)。 1966年大选中,工党以反对越战作为选战主题,但是当时选民仍高度支持出兵,工党再度落选。1967年卡尔韦尔辞去党魁职位,但仍时常攻击其继任者惠特蘭,对惠特蘭准备推翻白澳政策尤其不满。1972年大选时卡尔韦尔没有参选,惠特蘭领导的工党在此届大选中胜出。次年卡尔韦尔去世。.
弗蘭克·福德
弗朗西斯·邁克爾·福德,PC(英語:Francis Michael Forde,1890年7月18日-1983年1月28日),常稱弗蘭克·福德(Frank Forde)是澳大利亞政治家,第15任澳大利亞總理,為澳大利亞聯邦迄今任期最短的總理,總任期僅有8日。.
班·奇夫利
班·奇夫利(Ben Chifley),全名約瑟夫·班納迪克特·奇夫利(英語:Joseph Benedict Chifley,)是澳大利亚政治家,1945年至1949年担任第16任澳大利亞總理,是对澳大利亚影响最大的总理之一。他领导的工党政府以激进改革著称,在1946年至1949年之间颁布了229部法令,当时创下立法最多的纪录。 奇夫利政府的重要政绩包括:澳大利亚的战后移民体系、设立分别的澳大利亚公民籍、大型水电灌溉综合工程雪山山脉计划(Snowy Mountains Scheme)、将澳洲航空国有化并设立国有的跨澳航空公司(TAA)、改革社会保障,、建立联邦就业服务、联邦开始向各州拨款建造公屋、设立大学委员会扩大高等教育、设立药品福利计划(Pharmaceutical Benefits Scheme及免费医院治疗、改革并扩大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设立社会康复服务、建立澳洲安全情报組織、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 奇夫利政府任内主导了澳大利亚历史上少数成功的修改宪法全民公决,将一系列关于社会保障和服务的立法权赋予联邦政府。。.
羅伯特·孟席斯
羅伯特·戈登·孟席斯爵士,KT,AK,CH,FRS,QC(Sir Robert Gordon Menzies,),澳洲政治家,是在任時間最長的澳洲總理,前後任職達18年半。孟席斯爵士早年屬於澳洲聯合黨,後來經歷過了一段艱難時期,再創立澳洲自由黨,此後仕途一帆風順,並對1950年代和1960年代的澳洲政壇起重要影響力。另外,不論在議會還是選舉場合,孟席斯爵士皆以雄辯滔滔著稱。.
联合国大会主席
联合国大会主席(President of the 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负责联合国大会的各项会议议程。联合国大会主席任期1年。按照1966年以來的惯例,联大主席一职由亚太(2011年以前稱“亞洲”)、东欧、非洲、拉美和加勒比、西欧及其他国家(包括不在西歐的英聯邦國家)5个区域集团轮流推选代表担任。1966年以前,輪替的地區組劃分是:英聯邦、東歐和亞洲、拉丁美洲、中東、西歐。美國自願選擇不參加任何地區組,為西歐組的觀察員,在組内無投票權,但有提名權。 现任主席为斯洛伐克的(2017年)。.
民主工黨 (澳大利亞)
民主工党(Democratic Labour Party)是澳大利亞的政黨。民主工党1955年由澳大利亚两大党之一的澳大利亚工党的开除党员组成,具有强烈的天主教背景,主要党员因强烈反共产主义理念而与主张容共的工党领袖H.V.伊瓦特的工党领导层决裂,被伊瓦特开除出党。建党之后,民主工党以反共的劳工阶级代表自居,在当时的冷战环境下取得一定影响力,并在选举中拨票给联盟党,以阻挠被民主工党指为共产党同路人的工党执政。受到民主工党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工党连续20多年未能执政,民主工党则在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掌握参议院的权利制衡。此后民主工党的号召力和党员数都逐渐减少,到了70年代中期已失去左右选举结果的能力,1978年全国各州和领地的民主工党党部(包括维多利亚州党部)都分别投票解散党部,民主工党从政治版图上消失。但事后维多利亚州党部宣布发现投票党员中有部分因有双重党籍而不符合投票资格,因此解散决议无效,维多利亚州党部成为唯一留存的民主工党党部。1986年,原来民主工党的关联工会决定回到工党怀抱,再度成为工党的关联工会。 2006年,民主工党突然再次崛起,在当年的维多利亚州议会参议院(立法会)赢得一席,2010年又在联邦大选中赢得一席参议院席位。2013年将党名的拼写从工党所用的“Labor”该为传统英式拼法“Labour”。2014年民主工党籍參議員约翰·麦迪甘(John Madigan)退黨,民主工黨失去在聯邦議會的議席。 民主工党的现代主张在社会议题上属于保守主义,反对堕胎、同性婚姻等,在经济议题上同时反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鼓吹分配主义作为“第三方案”。 Category:澳大利亞政黨 Category:保守主义政党.
澳大利亚反对党领袖列表
澳大利亚反对党领袖,是澳洲國會議員,由第一大在野黨的黨魁擔任。在國會開會期間,反對黨領袖的座位在中央桌子的左邊,總理座位的對面。總理通常由國會議員人數最多的黨,亦即執政黨的黨魁,或是執政聯盟的首腦擔任。反對黨領袖依該黨黨章選舉產生。當在任者逝世、辭職或其領導地位受到黨內的挑戰時,會重新選舉新的反對黨領袖。 澳大利亞聯邦是一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其議會制度為西敏制。反對黨在議會上有特定的含義,其正式名稱為「陛下的忠誠反對黨」。西敏制的基本精神是:反對黨扮演批判的角色,並試圖擊敗執政黨而取代政府主導權。因此,反對派是處於「等待中」的狀態,這也是議會制度的核心價值。反對黨反對的是政府,而不是「王權」,因此稱之為“忠誠的反對黨”。 目前的反對黨領袖是工党党魁比尔·萧藤。在2013年9月7日举行的2013年澳洲联邦大选中工党落败,之前的反对党领袖、自由黨黨魁托尼·艾伯特(Tony Abbott),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1 December 2009.
澳大利亚工党
澳大利亚工党(Australian Labor Party,縮寫为ALP)是澳大利亚历史最悠久的社會民主主義政党,政治立場中間偏左。工黨亦是澳洲兩大政黨之一,其長期競爭對手是中間偏右的保守派自由党-國家黨聯盟。工黨建黨于1891年,为進步聯盟成员。 澳大利亚工党被认为是澳大利亚劳工階層的代表,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從1891年開始勞工運動組織在澳洲的各英屬殖民地建立的政黨組織,比澳大利亞聯邦成立還要早10年,是澳大利亞現有政黨中歷史最悠久的。澳大利亚工党是世界上第一個在全國範圍内執政的工黨,自1904年首次在聯邦政府執政后屢次執政,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等關鍵歷史時刻領導了澳大利亞,惟工黨過去的整個20世紀中,實際上執政的時間較保守派聯盟短(僅在1908-1909、1910-1913、1914-1916、1929-1932、1941-1949、1972-1975、1983-1996年執政),而20世紀最長的執政時期在1983-1996年,亦即鲍勃·霍克及保罗·基廷執政時期,執政長達13年。 工党是当前的联邦反对党,最近一次执政是从2007年到2013年。其中,2007年至2008年工党曾是全国联邦政府及所有八個州级及地區政府的执政党。目前工党是維多利亞、昆士蘭、南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澳大利亞首都領地及北領地的執政黨。 類似其他左翼政黨,工黨的黨組織由全國執行委員會領導,全國執委會的首腦是工黨主席(President),下設兩個副主席,一個書記。全國執委會和黨主席、副主席的實際職責主要在黨組織方面,而黨在聯邦或州層面的政治決策則由當選該級政府議員的黨員組成的議會黨團決定。議會黨團選出的首腦是黨魁,是工黨的實際政治領袖,並出任總理或州長(執政時)或反對黨領袖(在野時)。当前的工黨黨魁是比尔·萧藤,他在2013年10月18日在党内选举中勝出,接替辞职的前任陆克文成为工黨领袖。 在2013年澳大利亞聯邦大選中,工黨选战失利,结束了六年联邦执政时期,成为了联邦官方反对党。 工黨的黨章將其定義為民主社會主義政黨,但近年的實際政策更偏向于中間偏左路綫和社會民主主義理念。現在的工黨自定義為“包括改革分子、激進分子、進步分子、社會民主主義者和民主社會主義者的聯盟,由對社會不公平的批判、對更公正和公平的社會以及用民主手段達到此目的的承諾團結在一起。”.
澳大利亚联邦宪法第一百一十六条
澳大利亚联邦宪法第一百一十六条禁止澳大利亚联邦议会设立国教或是以法律强加任何宗教仪式或禁止信教自由,还规定不能以宗教考试作为出任联邦政府公职的先决条件。澳大利亚联邦成立前,各英属殖民地召开制宪大会,经过反复磋商和妥协制订联邦宪法,成立澳大利亚联邦。第一百一十六条以美国联邦宪法中的类似规定为基础,但内容上存在缩减,没有限制各州政府制订相应法律。 澳大利亚高等法院对第一百一十六条的解读倾于狭隘,该院对“宗教信仰”的定义广泛而灵活,但对宗教信仰保护范围的理解存在诸多限制。这种做法导致联邦成立以来,澳大利亚法院还没有裁定过任何法律违反宪法第一百一十六条,条文中的规定在澳大利亚联邦宪政史上也基本没有起什么作用。根据高等法院的裁决,无论是政府为宗教办学提供资助,还是授权解散耶和华见证人分会,甚至允许把澳大利亚原住民孩童强制同家人分离的法律,都不违反联邦宪法第一百一十六条。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曾于1944和1988年两次为第一百一十六条提出修正案,主要目标是要令其规定同样适用于各州,但均未经公投通过。.
悉尼大學
悉尼大学(简称:悉大、英语:University of Sydney)是澳大利亚的公立大学。悉尼大学是全澳大利亚、全大洋洲和全南半球第一所大学,创立于1850年,位于新南威尔士州的首府悉尼。悉尼大学目前有52,789在校学生(2014 年统计)。 悉尼大学历史上培养了一系列的重要人物,包括七位澳大利亚总理(包括现任总理马尔科姆·特恩布尔)、23位最高法院法官、联合国大会主席、国际法院院长、世界银行总裁、七位诺贝尔奖或克拉福德奖得主等,并有103名学生获得罗德奖学金。 悉尼大学主校区位于悉尼内城区,市中心西南,其哥特式的主楼和其它历史建筑是重要的文物遗产。160年后,现在学校已有多个校区,其中多数集中在悉尼,此外学校在澳大利亚全国各处以及国外拥有其他教研设施。 悉尼大学是澳大利亚八大名校的成员,在澳大利亚被归为6所砂岩学府之一。悉尼大学同时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与亚太国际贸易教育暨研究联盟的成员。.
查看 H·V·伊瓦特和悉尼大學
亦称为 H. V. Evatt,H.V. Evatt,H.V.伊瓦特,伊瓦特,赫伯特·威爾·伊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