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香港島

指数 香港島

香港島(Hong Kong Island),簡稱港島或香港,與九龍和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面積約78.59平方公里,最高峰是太平山,海拔554米,為境內第二大島嶼。中國大陸方面並認為香港島屬萬山群島的一部份。香港島是香港開埠時最早發展的地區,當1842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而維多利亞城又未落成時,位於港島南區的赤柱是當時的行政中心。在英國殖民地初期,香港島北部人口密集,並劃為維多利亞城。香港島與九龍半島由維多利亞港分隔,海岸是昔日貿易船隻停泊的地方。 香港島是香港的政治和經濟中心,立法會綜合大樓、政府總部和終審法院皆位於香港島;中環、金鐘和銅鑼灣等主要商業區也位於香港島。而地區劃分(例如作為立法會選區)上的香港島,還包括鴨脷洲、大小青洲、熨波洲、銀洲等附屬島嶼,即中西區、灣仔區、東區和南區四區的總和。.

2671 关系: Apm (香港)加多近街加山足球隊加州健身加列山道加路連山道加拿大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館劇場版 魔法少女小圓劉偉強劉嘉鴻劉桂康劉慧卿力寶中心域多利亞公眾殮房域多利皇后街域多利精神病院域多利監獄域多利道域多利道扣押中心域多利軍營城巴城巴10線城巴11線城巴12A線城巴12M線城巴1號線城巴25A線城巴37系路線城巴3B線城巴40線城巴40P線城巴41A線城巴43M線城巴47P線城巴48線城巴529線城巴592線城巴5C線城巴5號線城巴5S線城巴5X線城巴629線城巴6系路線城巴70線城巴70M線城巴71線城巴72A線城巴72、N72線城巴73線城巴75線...城巴76線城巴77線城巴788線城巴789線城巴7號線城巴85線城巴8X、19線城巴90B線城巴90系路線城巴90線城巴93C線城巴95C線城巴96線城巴98線城巴99線城巴E11、E11A線城巴M47線城巴N11線城巴N90線城市售票網城市群城市花園城皇街城西道城門水塘培英中學基督科學教會香港第一分會基維爾營地埋單計數,撤回課程,佔領政總厚誠街半山區半山區巴士專綫博覽館站博愛醫院 (香港)十塱水塘十大建設計劃十年建屋計劃十五間 (香港)卡佛大廈卜力卜公花園卜公體育會南區南區 (香港)南寧街南島中學南丫島南丫島撞船事故南丫發電廠南京条约南北行公所南固臺南灣 (香港島)南灣御園南華體育會南華體育會運動場南非駐香港總領事館南順集團南風隧道南風道南風道林地南風至柏架電纜隧道南記粉麵南豐新邨南里南里壹號南洋酒店南港島綫南港島綫(西段)南濤閣南朗山南朗醫院南昌站 (香港)南海诸岛卑利街卑路乍灣卑路乍灣公園卑路乍炮台卑路乍街卅間區域市政局區德區傑棠反黑古桂耀史超域史釗域道史釗域道6號司徒志仁司徒拔司徒拔道又一城又一居叔何顯理友邦廣場名園名門 (住宅)名鑄名樂居吳丹鳳吳秋北吳良榮吳松街吳木金吳日言同德押同文街合一堂香港堂合和中心合和中心二期各國最高建築物列表吉士笠街吉席街君俊商務酒店君滙港坐標化坪石公共運輸交匯處均益大廈堡壘街堅尼地城堅尼地城屠場堅尼地城站堅尼地城游泳池堅尼地道堅尼地道 (消歧義)堅尼地道6號及8號堅尼地道站堅巷堅巷舊病理學院堅彌地城海旁堅彌地城新海旁堅拿道堅拿道天橋士丹利街士丹頓街士美菲路士美非路公共圖書館士美非路體育館壹環壽臣山壽臣山軍火庫夏力道夏志明夏喬士·羅便臣夏萍灣夏慤夏慤花園夏慤道夏慤村大口何大口環道大口環根德公爵夫人兒童醫院大坑 (香港)大坑道大坑明渠大家樂大小青洲大嶼山大巴士公司大中華大中華地區島嶼列表大亚湾核电站大佛口大快活大王爺廟 (黃竹坑)大王西街大王東街大窩口站大笪地大眾書局大牛湖大韓民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大頭洲 (南區)大風坳大風坳 (畢拿山)大風坳 (鶴咀)大香港大英帝国大老山大陸委員會香港事務局大樹灣大清律例大潭大潭 (消歧義)大潭峽大潭灣大潭童軍中心大潭道大潭郊野公園大潭郊野公園(鰂魚涌擴建部份)大潭水塘大潭水塘道大潭港大會堂公共圖書館大浪灣大浪灣 (香港島)大浪灣石刻天后廟道天后站天后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天主教南華中學天主教香港教區天主教香港教區首牧列表天匯天地圖書天比高 (住宅)天水圍新市鎮天星小輪天星碼頭天星碼頭多層停車場太古太古城太古城中心太古城碼頭太古坊太古廣場太古站太古糖業太子道太安街太安樓太平山 (香港)太平山區太平山街太平公主號太平洋咖啡太平戲院太白臺太白樓 (香港)太興飲食集團太陽國際夕陽海岸奧運站女人街奇力山奇力島如心廣場姚松炎姻緣石威尼斯人劇院威廉·堅威廉·渣甸威利麻街威立雅运输威菲路威非路道威靈頓公爵大廈娛樂行婚後的問題媽祖廟子喉七季詩傑孫中山紀念館 (香港)孫柏文孖崗山孔聖堂中學客家民系家庭衝突及性暴力政策組容小意容鳳書安和里 (香港)寶安縣寶珊地震站寶珊道寶珊道山泥傾瀉事件寶琳站寶翠園寶靈頓道寶順路寶馬山公共運輸交匯處寶馬山道寶馬山雙屍案寶覺小學寶雲寶雲山寶雲道寶雅山富豪香港酒店富豪雪糕富麗敦海洋公園酒店富臨飯店尚巒尚匯尚翹峰對於雨傘革命的反應小青洲小西灣小西灣公共圖書館小西灣綜合大樓小西灣道小西灣運動場小西灣邨小西灣邨巴士總站小西灣游泳池小西湖 (香港)小馬山小販管理隊小販認可區小鴉洲小肥羊尤德尤芷韻尹少卿尖山隧道及沙田嶺隧道尖沙咀尖沙咀天星碼頭尖沙咀中心尖沙咀站尖沙咀鐘樓尖沙咀至中環航線將軍澳將軍澳南海濱長廊將軍澳站將軍澳綫將軍澳海濱公園將軍澳新市鎮屯馬綫屯門南延綫屯門區屯門公路屯門碼頭山市街山光道山道 (香港)山頂山頂廣場山頂公園 (香港)山頂倉庫山頂站山頂纜車山頂纜車有限公司山頂道山頂警署山頂消防局屈地街屈臣氏酒窖屈臣氏集團展城館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岫雲岳華岛屿列表 (按人口)峰華邨嶺南教育機構嶺英中學嶺海藝術專科學校巨龍船務差館上街差館街己連拿利巴黎農場巴里士山上官筠慧上秀茂坪巴士總站上環上環大笪地上環市政大廈上環站上環文化廣場上林 (香港)上水屠房上海街丁丑風災丁蘭 (演員)丁江浩不列颠东印度公司帝后華庭帝后臺帝國中心帝豪閣中原地產中华人民共和国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8区)中區 (香港)中區行人天橋系統中區警區總部中區警署建築群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中央裁判司署中山公園中山紀念公園中山紀念公園游泳池中峽中峽道中巴18線 (消歧義)中保集團大廈中匯大廈 (香港)中國基督教播道會中國大陸與香港關係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大廈中國網絡中心中國香港單車總會中共中央香港工作委员会中国历史中国大陆与香港矛盾中国疆域史中国领土争端中灣中環中環5號碼頭巴士總站中環南站中環及灣仔填海計劃中環中心中環廣場 (香港)中環公眾碼頭中環灣仔繞道中環碼頭中環站中環街市中環解放軍碼頭中環軍營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手電梯系統中環(交易廣場)巴士總站中銀大廈 (香港)中遠大廈中遠酒店中華基督教會公理堂中華基督教會公理堂(必列者士街)中華基督教會公理高中書院中華基督教會聖光堂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島嶼列表中華汽車有限公司中華溜冰場中西區 (香港)中西區海濱長廊中藝中英关系中英聯合聲明中電集團中港電力中流作業丹尼士Loline巴士丹麥餅店东亚史希慎廣場希慎道布力布力徑七姊妹 (香港)七子之歌布廠灣布達勞世紀大廈世界三大夜景世界貿易組織第六次部長級會議市區重建局市中心市政局 (香港)三狼案三聯書店(香港)三馬路三角碼頭三门列岛三支香下亞厘畢道下環一二三民主聯盟一粥麵一蘭拉麵九巴荔枝角車廠九廣鐵路九龍九龍城區九龍十三鄉九龍塘九龍塘站 (香港)九龍寨城九龍巴士九龍巴士23線九龍巴士257B線九龍巴士269C線九龍巴士270A線九龍巴士270R、T270線九龍巴士28A線九龍巴士59S線九龍巴士59X線九龍巴士60M線九龍站 (尖沙咀)九龍站 (港鐵)九龍華仁書院九龍醬園九龍木球會九龍政府船塢干諾道平等機會委員會平霸電業平滑葉八角幻彩詠香江广州地名广东历史广东人亞畢諾道亞洲協會香港中心交加街交通總部交椅洲交易廣場康山花園康山道康蕙花園康東邨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健身室康樂廣場康怡廣場康怡花園康景花園二馬路二色石豆蘭二樓書店五區苦行庇理羅士庇理羅士女子中學些利街些利街清真寺仁濟醫院 (香港)廣州三日屠城記廣福義祠廣生行大廈廣華醫院代議政制綠皮書廣豐里廣東道廣深鐵路廣深港高速鐵路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廣源巴士總站以色列駐香港總領事館建築署任葆琳廈門街廖安麗廖寶珊紀念書院廖俠懷廖秀冬仇志強廉租屋邨廉政公署 (香港)廉政公署總部大樓仙樂溜冰場伊中偽蜻伊利莎伯大廈伊利沙伯中學伊利沙伯體育館伊秋水伊館伍漢墀伯大尼修院伯麥強烈熱帶風暴妮妲 (2016年)強烈熱帶風暴維克托張婉婷張子岱張保仔張保仔洞張國強 (香港演員)張國鈞張國昌張超雄張振興伉儷書院張明敏住好啲佐治五世紀念公園佐敦站形品形品·星寓彭雅思影灣園佳廉道佳美道佳翠苑佳蓬列岛彌敦道何家泰何世禮何俊仁何國良何禮文何秀蘭何英傑何東夫人紀念堂何東行何楊展翹何文田站何文田邨余美華徐子見侯志律德己利士礁德国驻香港总领事馆德瑞國際學校德輔德輔道德輔道西207號德蘭中學德比 (亞洲、非洲及大洋洲)律敦治醫院俞亮保安局保良局陳區碧茵頤養院忠信錶行械劫案忠靈塔信和信和廣場修頓花園修正早期系統心光盲人院暨學校心理服務課必列者士街街市土地灣村匡智獅子會晨崗學校匯賢居地利根德閣地產大亨地政總署北區 (香港)北京道北街北角北角 (消歧義)北角半山北角協同中學北角碼頭巴士總站北角發電廠北角道北角邨北角邨地皮綜合發展項目北角配水庫遊樂場北角海逸酒店北角政府合署北港島綫北海街圓洲 (消歧義)包公廟 (香港)包玉剛游泳池包静国包致金侄女案國際廚藝學院國際金融中心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商場國泰城匙叶黄杨僑冠大廈僑福道利安公共運輸交匯處利園 (消歧義)利園山利園山道利瑪竇宿舍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利蘭泰坦巴士利良奕利東站利東街利源西街利源東街利景酒店列堤頓道刑事紀錄科刑事檢控科刑事情報科分域碼頭分域街嘩啦嘩啦嘉安街嘉亨灣嘉諾撒培德書院嘉諾撒仁愛女修會教堂嘉諾撒聖心學校嘉諾撒聖心學校私立部嘉諾撒聖心書院嘉諾撒醫院嘉賢臺嘉輝花園嘉薈軒嘉里中心嘉湖山莊嘉慧園單車徑喜悅飲食集團告士打道告士打道 (消歧義)告羅士打大廈告羅士打鐘樓周坤玲周坤玉周壽臣周富祥周錫年呈祥道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呂珊呂祺教育服務中心呂樂和合石和合街和安里和安里 (香港)和富中心和富道和平紀念碑 (香港)和記黃埔傲翔灣畔傲璇哥頓 (警察隊長)唐英年唐樓儒林臺冠榮車行军机大臣列表凌霄閣啟德發展計劃啟德體育園啟德體育園區啟德郵輪碼頭啟德機場啟示書院啟田大廈啟超道入境事務大樓入境事務處全港運動會八間屋公司註冊處公共交通協調政策公爵大廈公益少年團公車專用道公民黨 (香港)公民村六七暴動六一二雨災六一八雨災六國酒店六四事件共济会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 (香港)元創方元朗元朗區元朗公園巴士總站元朗公立中學元朗新市鎮光大中心光明臺克頓道前九龍消防局前任行政長官辦公室前准將官邸前鰂魚涌學校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前法國駐港總領事官邸勞工處勵德邨勵德邨巴士總站動漫基地四個10A的少年四環九約四藥門花四方街倚巒倫敦傳道會大樓「全民覺醒,栽種未來」集思會「良心話事,守護孩子」公民教育開學禮大集會噴射飛航C!ty'superCASA 880C·哥頓·麥基的近律師行皇后大道皇后大道中九號皇后像廣場皇后行皇后街皇后酒店皇室堡皇室大廈皇家香港軍團(義勇軍)皇仁書院皇龍道皇都戲院石塘咀石塘咀市政大廈石塘咀公共圖書館石塘咀體育館石寓石山街石韻石龍拱石排灣 (香港仔)石排灣天后廟石排灣道石水渠街石澳石澳半島石澳天后廟石澳山仔石澳巴士總站石澳後灘石澳石礦場石澳道石澳郊野公園玩具街玫瑰新邨瞬間看地球玉女親情王子酒店王國興 (工聯會)王國棟王䓪鳴王維基王振星灣仔灣仔 (消歧義)灣仔區灣仔天橋畫廊灣仔峽灣仔峽道灣仔北帝廟灣仔北公共運輸交匯處灣仔北行人天橋系統灣仔公園灣仔公眾貨物裝卸區灣仔碼頭灣仔碼頭 (品牌)灣仔站灣仔發電廠灣仔道灣仔運動場灣仔街市灣仔錫克教廟灣仔電腦城灣仔游泳池灣仔海濱長廊灣仔政府大樓灣景中心大廈灣景國際火炭路火藥洲火藥洲火藥庫獨立監察警方處理投訴委員會獨立書店獅子山 (香港)獅子山下珍寶王國珠江橋牌廚娘班納山珀麗酒店琦善琉璃街砵典乍街砵甸乍砵甸乍山砵甸乍山郊遊徑硫磺號硫磺海峽碧瑤灣碧荔道碧雲道磅巷磅巷自動扶手電梯系統社會民主連線祁濟時祈德尊祖樂比祆教墳場福建中學禧利街禮頓山租庇利街租借地秦小梨科士街科技罪案初步應變小組科技罪案組秀芳花園稅務大樓穿鼻草約窩打老道立法會綜合大樓第十四代德比伯爵愛德華·史密斯-斯坦利第三街第一街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五屆香港立法會筲箕筲箕灣筲箕灣 (消歧義)筲箕灣城隍廟筲箕灣天后廟筲箕灣官立中學筲箕灣巴士總站筲箕灣站筲箕灣避風塘筲箕灣道筲箕灣魚類批發市場筲箕灣東官立中學筆架山 (香港)箭藥叉柱蘭粵紫萁糧船灣超級火山糖街紫紋兜蘭紫羅蘭山約克大廈紅山半島紅伶歌女紅磡站紅茶館酒店紅船外史紅棉路綠寶村綠化綠意居維壹維多利亞城維多利亞城界碑維多利亞公園維多利亞公園游泳池維多利亞港維他奶維他奶國際維園道維港峰維港巨星匯維港渡海泳維景灣畔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經濟動力緋荔榭縉城峰缺宅男女置富南區廣場置富花園置富花園巴士總站美孚巴士總站美孚站美利堅京菜美利兵房美利炮台美利道美高梅中國美麗灣美林巴士總站羅家英羅富國羅富國徑羅弼時羅便臣道羅便臣道31號羅便臣道80號羅榮焜羅樂民羅明珠翡翠明珠廣場翰林峰翰林軒真鐸學校猶太教莉亞堂爐峰峽爐峰峽電力分站爹核士街爆炸品處理課爛泥灣 (消歧義)組裝電腦瑪利灣學校瑪麗醫院環翠邨炮台山炮台山 (消歧義)炮台山站炮台里瓜分中國田北俊田北辰田灣田灣山田灣邨申訴專員公署甘乃威电报無限極廣場熨波洲熱帶低氣壓618熱帶風暴圓規 (2004年)熱狗 (巴士)熙信大廈畢打山畢打街鐘樓畢拿山牛奶國際牛頭角碼頭狗髀洲盧吉盧吉道盧吉道27號盧巧音盧亭盧押道盧懿杏盈基花園盈置大廈盛泰道盛智文瀚然瀑布灣瀑布灣公園登龍街白加道白加道47號白加道站白建時道白筆山白梨白沙灣白沙灣 (港島東區)白沙道白明百子里百年基石-香港地產史話百佳超級市場百德新街百福道百萬行百載鑪峰Eight South Lane隧道芬梨道花影恨花園道三號花園道站花園道聖若瑟堂花園街花碧霞芽菜坑村銅鑼灣銅鑼灣天后廟銅鑼灣廣場銅鑼灣北站銅鑼灣站銅鑼灣運動場銅鑼灣行車天橋銅鑼灣警署銅鑼灣(摩頓台)巴士總站銅鑼灣書店銀幕街銀禧炮台銀行街蟾宮大廈韓美洵韋家雄韋寶珊韋輝莊士敦道莊世平莊月明莫幹生莫德庇莫桂蘭莫振華鎮海樓公園螺洲螺洲門遊客全日通聚賢居過海隧道巴士101線過海隧道巴士102線過海隧道巴士103線過海隧道巴士110線過海隧道巴士113線過海隧道巴士116線過海隧道巴士301線過海隧道巴士305線過海隧道巴士337線過海隧道巴士368線過海隧道巴士369線過海隧道巴士619線過海隧道巴士680線過海隧道巴士681線過海隧道巴士802線過海隧道巴士807線過海隧道巴士811線過海隧道巴士914線過海隧道巴士960線過海隧道巴士961線過海隧道巴士962、962P、962S線過海隧道巴士962B線過海隧道巴士968線過海隧道巴士985線過海隧道巴士N170線過海隧道巴士N171線過海隧道巴士N182線過海隧道巴士N691線遠東國家或地區城市人口列表遠東金融中心遮打大廈遮打花園聯合財富情報組聯發街聯邦花園聯邦酒樓集團聶高信山遺產承辦處聖士提反女子中學聖士提反灣聖士提反書院聖安娜餅屋聖佛蘭士街聖德肋撒醫院聖保祿修院聖保祿醫院聖保羅男女中學聖公會置富始南小學聖公會聖馬利亞堂莫慶堯中學聖公會港澳教區聖神修院聖約翰大廈聖瑪加利大堂 (香港)聖類斯中學聖馬可中學聖馬利亞堂 (香港)聖誕騷動聖貞德中學聖母聖衣堂道光帝荷兰皇家壳牌荷蘭灣徑荷蘭街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荷李活華庭鍾保羅鍾樹根鍾期榮荃灣碼頭荃灣站荃灣綫荃灣行人天橋網絡荃灣新市鎮荔枝角站荔景站華大盛品酒店華富道華富邨華人地區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華廈邨華貴邨華里士華懋集團華智禮菲臘牙科醫院菲林明道萧红萬宜大廈萬山群島萬年大廈萬國殯儀館萃峯鐘聲慈善社鐘聲慈善社胡陳金枝中學鐵甲奇俠飛行之旅鐵行大廈鐵骨蘭心鐵路發展策略鐵路發展策略2000青衣墟青衣站青衣西北交匯處青龍大橋青蓮臺青洲 (中西區)青洲燈塔青朗公路静海寺顏成坤顏成坤大宅顯理中學行政長官辦公室 (建築物)衛城道衛奕信徑衛星城市衛斯理村袁彌明颱風利奧颱風瑪姬颱風英格瑞 (1946年)食物環境衞生署风暴 (2013年电影)裕盛辦館毒麵包案飛鵝山養和醫院西區西區 (香港)西區公眾貨物裝卸區西區副食品批發市場西區社區中心西區警署西區抽水站及濾水廠西區海底隧道西安號客船大火西寧街西灣西灣國殤紀念墳場西灣河市政大廈西灣河站西灣河文娛中心西祥街西祥街北西約華人公立醫局西環西環大樓西環邨西營盤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西營盤站西營盤賽馬會分科診所西角西高山西部走廊鐵路西港中心西摩道規劃署馬坑馬坑邨馬塘坳馬寶道馬山村馬己仙峽馬己仙峽道馬儀英馬鞍山綫馬金娘馮小非馮仕耕馮應湘香島道香香麵包香江大舞台香港香港 (消歧義)香港10號幹線香港1號幹線香港2006年11月香港2006年12月香港2006年1月香港2006年2月香港2006年4月香港2006年8月香港2006年9月香港2007年11月香港2007年12月香港2007年2月香港2007年3月香港2007年6月香港2007年9月香港2008年1月香港2008年2月香港2008年4月香港2008年5月香港2008年6月香港2030+香港20世紀初歷史香港2號幹線香港3號幹線香港4號幹線香港5號幹線香港7號幹線香港8號幹線香港9號幹線香港半島香港博物館列表香港印度商會香港南區官立小學香港南海溪蟹香港區議會香港反對世貿遊行衝突香港史前時期香港双足蜥香港君悅酒店香港報紙列表香港填海工程香港墳場香港壁球中心香港大學香港大學孔慶熒樓香港大學站香港大學馮平山樓香港大學許士芬地質博物館香港大學鄧志昂樓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香港大學本部大樓香港大事記香港大廈香港大球場香港大沙葉香港大會堂香港天后廟列表香港太平清醮香港威海衛警察香港學界足球賽事香港宿營營地列表香港宗教與風俗香港寵物公園列表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分校香港射箭總會香港山峰香港山澗香港展覽中心香港居民巴士NRN89線香港島香港島各界聯合會香港島專線小巴4C線香港島專線小巴4S線香港島嶼香港島嶼列表香港島巴士路線列表香港島選區香港崇光百貨香港已消失島嶼香港已消失海灣香港巴士香港巴士史香港巴士路線列表香港巴士路線編號香港巴豆香港中央圖書館香港中國旅行社香港中环海滨赛道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必列者士街會所香港中華煤氣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主題公園香港主權移交 (消歧義)香港世界紀錄列表香港市區香港市花香港市政大廈香港九龍東皇冠假日酒店香港平原香港年報香港交通香港交通安全城香港交通安全隊香港交易所香港人口香港人口普查香港今旅香港仔大道香港仔中心香港仔隧道香港仔隧道粒子物理實驗室香港仔避風塘香港仔運動場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香港仔魚類批發市場香港仔賽馬會診療所香港仔郊野公園香港仔舊大街香港仔水塘香港仔水塘道香港仔消防局暨救護站香港仔海峽香港仔海傍道香港仔海濱公園香港仔浸信會呂明才書院香港休憩處列表香港徽號香港保衛戰香港保護兒童會香港保護兒童會譚雅士幼兒學校香港忠靈塔香港志願者協會香港土地供應香港土地利用香港地名來源香港地理香港地租香港地產業香港地鐵香港地質香港地方列表香港國際仲裁中心香港國際金融中心除夕倒數香港單車徑香港哥爾夫球會香港商業電台香港八景香港公廁香港公園香港公園列表香港公園體育館香港公共圖書館香港公共房屋香港割讓香港動植物公園香港回歸香港回歸祖國紀念碑香港四季酒店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香港的士香港石牆樹香港灣仔帝盛酒店香港灣仔睿景酒店香港獨立運動香港禮賓府香港私人屋苑列表香港秘密警察香港童軍總會香港童軍總會歷史香港站香港第一條過海鐵路香港第五條過海鐵路香港第四條過海鐵路香港第四條海底隧道香港紅十字會總部邵逸夫樓香港紅十字會甘迺迪中心香港網絡用語列表香港經濟民生聯盟香港繽紛冬日節香港置地香港甲組足球聯賽香港燒烤文化香港特別行政區區域法院香港特別行政區律政司司長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四屆政府香港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原訟法庭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總部 (建築物)香港盂蘭勝會香港隧道列表香港芬名酒店香港銅鑼灣太平洋帆船酒店香港銅鑼灣皇冠假日酒店香港銅鑼灣智選假日酒店香港遊艇會香港遊樂場列表香港過海隧道巴士路線香港遨舍衛蘭軒香港聯合船塢香港聖公會香港聖公會香港島教區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香港聖約翰救護機構香港道路香港運動場列表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薄扶林道墳場香港華美粵海酒店香港萬怡酒店香港鐵路運輸香港靈糧堂香港青年協會赤柱戶外活動中心香港青年旅舍協會香港蠟像院香港領事機構列表香港行人專用區香港行政區劃香港風華香港裁判法院香港製造業香港補習文化香港西區扶輪社匡智晨輝學校香港規劃史香港視覺藝術中心香港語文香港諾富特世紀酒店香港體育館香港警察學院香港警察徽章香港警察總部香港警察龍舟會香港警察歷史香港警務處香港貿易香港賣地紀錄列表香港購物文化香港賽馬會香港賽馬會藥物資訊天地香港鹰爪花香港軍事香港輔助警察隊總部香港輕鐵香港过路黄香港郊遊路徑香港郊野公園香港能源香港郵政香港郵政局列表香港郵政總局香港航空事故列表香港航空業香港船難列表香港與加拿大關係香港與美國關係香港與朝鮮關係香港蘇寧雲商香港蘇豪智選假日酒店香港蘇文大學事件香港薪酬趨勢調查委員會香港開埠初期歷史香港鄉村列表香港醫學博物館香港醫療輔助隊隊員協會香港醫院列表香港自由新聞香港電台香港電台數碼聲音廣播香港電影資料館香港電燈香港電視台列表香港電視娛樂香港電視廣播歷史香港電話號碼分類香港電車香港電車有限公司香港JW萬豪酒店香港杜鵑香港杂记香港機場列表香港機場核心計劃香港歷史香港歷史年表香港殯儀館香港殖民地時期 (消歧義)香港氣候香港水族廣場香港民主運動香港法定古蹟列表香港消防局列表香港渡輪香港港口香港港安醫院–司徒拔道香港清朝初期歷史香港演義 (第一輯)香港演藝學院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香港房屋協會香港明天更好基金香港明朝歷史香港海事博物館香港海灘香港海關香港海洋公園香港海洋公園萬豪酒店香港新市鎮香港新聞博覽館香港新春花車巡遊香港文化香港文化中心香港日佔時期香港日本人學校香港早期農村社會香港旅遊發展局香港旅遊業香港旅遊景點香港摩天大樓列表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香港政府合署香港政治制度香港懲教博物館香港數學競賽香港數碼地面電視廣播香港數碼聲音廣播香港救護站列表香港教育史香港教育大學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駐港英軍駱克道駱克道市政大廈觀塘區觀塘站觀塘繞道觀塘道觀塘(雅麗道)巴士總站觀音山觀龍樓許世勳許地山許智峯許晉亨記利佐治街訓令支援組驊宅詹培忠語文教育學院調景嶺調景嶺站調景嶺站公共運輸交匯處諾士佛臺高士威道高威廉高主教書院高逸華軒體育路謝偉俊謝偉銓謝醒儂謝斐道譚伯葉譚公廟道譚倩紅譚玉蘭譚臣道譚雅士警官會所警察公共關係科警察公眾聯絡組警察總區警察牌照課警署警隊博物館魯班先師廟魔鬼山魔鬼山炮台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鯉魚門鯉魚門公園及度假村鯉魚門公眾騎術學校鯉魚門道鯉魚門軍營鯉魚門(三家村碼頭)巴士總站鯉景灣谷祖琳鰂魚涌公園鰂魚涌公園槍擊案鰂魚涌站鰂魚涌海濱花園鰓刺溪蟹豐澤電器豪宅豫苑貝璐貝璐道貝沙灣財富調查組賞櫻賣旗籌款賴廉士賽西湖大廈賽西湖公園賽馬賽馬會摩星嶺青年旅舍賈乃錫賓臣 (有利銀行大班)資訊科技教育卓越中心資訊道贊育醫院财富世界500强鴨巴甸街鴨脷洲鴨脷洲工業區鴨脷洲發電廠鴨脷洲風之塔公園鴨脷洲橋道鴨脷洲水月宮鴨脷洲洪聖廟鴻興道越峰成長中心鶴咀鶴咀半島鶴咀燈塔鶴咀海岸保護區超時空男臣趙家賢趙式浩趙聿修紀念中學跑馬地跑馬地天主教聖彌額爾墳場跑馬地地下蓄洪計劃跑馬地站跑馬地紙盒藏屍案跑馬地馬場跑馬地(下)巴士總站鹹魚欄麥德正麥嘯霞麥嘉晉麥玲玲麥理浩麥理浩復康院麥理浩勳爵夫人麥當奴麥當勞道麥當勞道站麦当劳麦氏拟腹吸鳅麗港城麗悅酒店黎學勤黎志強黎剎黎達達榮軍器廠街黃千歲黃大仙區黃小鳳黃屋黃克競黃勝黃竹坑 (香港)黃竹坑天主教小學黃竹坑石刻黃竹坑站黃竹坑站公共運輸交匯處黃竹坑道黃竹坑舊圍黃竹坑邨黃竹坑醫院黃竹坑明渠黃竹坑新圍黃麻角炮台黃麻角道黃梓謙黃泥涌峽黃泥涌峽天橋黃泥涌峽道黃泥涌道黃泥涌村黃泥涌水塘公園黃文偉黃文傑 (商人)黃承恩黑角頭軒尼詩道輕軌運輸系統龟山龍園龍和道龍翔道龍華花園龍騰燈耀慶千禧龍門大酒樓龍虎山 (香港)龍虎山郊野公園龍津石橋龍景軒辣酒煮花螺龜背灣龔仁心龔慈恩辛賜卿迪士尼站 (香港)霎東街錦田公路茶具文物館蜑家話郝禮士胡定欣胡蝶影胡藝星胡永輝胡應湘郭偉强郭家麒郭晉安都城嘉慕威曼都城巴士都會公園 (香港)都會駅與城中駅舊域多利醫院舊山頂道舊山頂餐廳舊灣仔街市舊灣仔郵政局舊總督山頂別墅守衛室舊香港仔警署舊赤柱警署舊英軍醫院船隻搜查小組興民邨興漢道舂坎灣舂坎角舂磡角慈氏護養院蘭芳園蘭谷蘭杜街蘭桂坊協會防止罪案科阿公岩道阿公岩村阿公岩村道阿群帶路圖阿瑟王子 (康诺特和斯特拉森公爵)阿牛蘇豪區 (香港)蘇恩磁蘇杭街蘇浙公學蘋果商場赤柱赤柱半島赤柱卜公碼頭赤柱大街赤柱市場道赤柱市集赤柱市政大廈赤柱廣場赤柱公立醫局赤柱灣赤柱監獄赤柱馬坑公園赤柱軍營赤柱郵政局赤柱村道赤柱正灘赤柱正灘水上活動中心赤柱海濱小賣亭赤柱拘留營閣麟街薄扶林薄扶林延期履行權薄扶林特別地區薄扶林花園薄扶林道薄扶林郊野公園薄扶林村藍塘道藍塘海峽藍夜藍屋藍剛藍灣半島藍灣半島 (消歧義)藍田 (香港)藍田站後備行車隧道藍田聖保祿中學藍虹藝術推廣辦事處闽南民系關南施關皓月董驃葵芳站葵興站葉劉淑儀葉壹堂葛云飞葛量洪葛量洪醫院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葛柏蒲台島石刻蒲台群島蒲飛路那打素醫院 (消歧義)育才书社邵家輝邓小平肇輝臺肇輝臺6號蓮花宮蓮香樓蔡素玉蔣志偉蔣法賢鄧竟成鄧肇堅鄧肇堅醫院鄧蓮如鄧景輝鄭家富鄭碧影鄭達鴻 (議員)鄭裕彤鄭惠森鄔勵德鄉村巡邏隊醉酒灣防線重型運輸系統重奪「公民廣場」行動重要基礎設施保安協調中心臧健和自由人足球會金夫人馳馬徑金督馳馬徑金焰金融街 (香港)金華街 (香港)金鐘道金鐘道政府合署金鐘(東)巴士總站金馬倫大廈金馬倫山金馬倫山 (香港)金錢孽金門建築金文泰金文泰中學蕭若元長青隧道長江基建長江和記實業長沙灣站長沙灣政府合署長洲 (香港)長洲太平清醮配票苦海 (電影)英屬香港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英國歷史年表英國海外領土英皇道英皇集團中心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第二校雞籠灣雞籠灣墳場雍仁會館難兄蛤塘雨傘人雨傘革命雪廠街雪艷梅雲地利道雲咸街雲景道電力價格電照街電訊盈科中心電氣道集成中心雅賓利道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雅濤閣雀巢牛奶公司雙塔式大廈雙四門老襯亭連翠邨進教圍 (香港)進智公交逸蘭精品酒店逸樺園逸濤灣耀東邨及興東邨虎豹別墅 (香港)降低食物中鹽和糖委員會陳學鋒陳家麒陳寶珠陳富明陳庭欣陳志全陳志明 (宗教人物)陳冠希裸照事件陳立昌陳翠屏陳露華陳露薇陳茂波陳自瑤陳蕉琴陳艷儂陳雲海陳捷貴陳淑莊陳振聰陳方安生陸羽茶室槍殺案陸智夫陽明山莊FM101FTC KaplanGoogle街景服務覆蓋範圍Home 2 HomeI.TISS集團J Plus精品酒店J·H·律敦治Kensington HillMarket Place by JasonsMegaBoxNow寬頻電視交通頻道One Island SouthPure FitnessQRE PlazaRed Velvet演唱會列表SE7EN (電視節目)TasteThe IconThe LilyThe MurrayTOWER 535Y型大廈抬轎比賽投訴及內部調查科柏寧酒店柏傲山柏道柏架山柏架山吊車柏架山道柏架山道自然徑查理·义律柯士甸 (香港輔政司)柯士甸山道柯布連道柯利達柴灣柴灣坳柴灣公園柴灣公共圖書館柴灣公眾貨物裝卸區柴灣碼頭柴灣站柴灣道柴灣游泳池掃桿埔掘斷龍林偉強林士街林子豐林家儀林俊賢林心廉林则徐林邊屋林欣彤恩平道恒基兆業地產恒生銀行總行大廈李健和李偉文李寶龍路李仍光李德宏李志恆李嘉誠李福善李節街李栢儉李氏力場李明珠 (演員)李明逵杏花邨杏花邨 (消歧義)杏花邨公共運輸交匯處杏花邨站杏花新城東博寮海峽東區東區 (香港)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東區裁判法院東區走廊東區海底隧道東大嶼都會東九龍綫 (1970年方案)東勝道東營盤東隅酒店東華三院東華三院馮堯敬醫院東華三院李潤田紀念中學東華三院方樹泉社會服務大樓東華義莊東華痘局東華醫院東華東院東鐵綫東鐵綫過海延綫東頭工業區東角東角 (消歧義)東角道東龍洲東蓮覺苑東院道東涌 (香港)東涌站 (東涌綫)東涌綫東涌西站東方小祇園東方籃球隊松林炮台杜老誌杜老誌道杜本文栢蕙苑栢景臺桃李臺桂詩勤梁家傑梁俊佳梁兆新梁無相梁頌恆梁麗雲梁蘇記梁雪霏梁文燕紀念中學(沙田)梅含理梅窩梅道梅道站棉花路椰林閣餐廳楊學明 (香港)楚留香酒樓楊開永楊耐梅楊耀松楊正光楊斯竣楊慕琦業主立案法團槍會山軍營模範邨模範里樂善美道樂禮街樂翠台樂翠臺樂軒臺樂農樂活道樂施會樂景園機場快綫機場站 (香港)機利臣街機利文街機利文新街機電工程署總部大樓橫琴島橫瀾燈塔橋底辣蟹橙屋檀島咖啡餅店欣榮街臨時巴士總站欣澳站欣景花園正義道正街正街自動扶梯連接系統歲月風雲 (電視劇)歲月樓情歷山大廈歌和老街歌賦山歌賦山道歌賦山變壓站歌連臣歌連臣角火葬場殖民地毒品調查科比華利山 (香港)比華利山 (消歧義)毛孟靜水坑口水坑口街水街水警總區水警總區總部水星街永吉街永吉路 (台北市)永安中心永安人壽大廈永安街永利街永和永和街 (香港)永和號永祥大廈永樂街永旺百貨民吉街民安隊少年團民主建港協進聯盟民祥街民耀街民政事務處江艷珊汕頭街汀九橋沪江大学油塘站油街油街實現油麻地站油麗邨油蔴地小輪沙宣道沙灣 (香港)沙田培英中學沙田區沙田站沙田馬場沙田馬場巴士路線列表沙田至中環綫波老道泰亨鄉泰昌餅家泳棚泓都法國醫院法国交通发展集团洞房雙屍案洪連杉洪水橋(洪元路)巴士總站活道活水公園洋紫荊涌尾涌尾 (香港仔)涂謹申淨化海港計劃深圳历史深圳市深灣深灣 (消歧義)深灣9號深灣遊艇俱樂部深水埗區深水埗站深水埗運動場深水灣深水灣徑深水灣道深港关系淺水灣淺水灣坳淺水灣道淺水灣道117號添喜大廈添美道添華道添馬添馬站添馬艦 (軍艦)添馬艦發展工程渠務署渡船街 (香港)渣甸坊渣甸山渣甸街渣華道98號渣華道市政大廈渣打銀行大廈 (香港)渣打香港馬拉松港台電視33、33A港大同學會書院港島南港島區小巴路線列表港島太平洋酒店港島中學港島徑港島北港島北海濱長廊港島皇悅酒店港島綫港島綫西延港島總區總部港島西聯網港島西雨水排放隧道港島香格里拉大酒店港島東 (地產物業)港島東游泳池港島海逸君綽酒店港九培靈研經會港九小輪港九政務署港灣道港灣道花園港灣道體育館港督渡假別墅港鐵港鐵公司港鐵車廠港鐵車站列表港鐵未來發展港深機場鐵路港澳客輪碼頭港澳地區港怡醫院港景街清朝清朝历史清朝大学士列表清朝外交清朝行政区划湛保庶溫碧霞溱柏滙基書院(東九龍)滙豐銀行大樓 (上海)滙景花園漁安苑道漁農自然護理署漢口道 (香港)漢字文化圈漆咸道潛水組澳門回歸澳門碼頭澳門賽馬澳門歷史濱景花園木星街朱劍琴朱影梅朱漢華朱慶虹會展站會德豐大廈會督府會議中心 (香港)會議道會景閣月園月街月滿軒尼詩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惠安苑惠康惠福道成和道成都道 (香港)戰術訓練大樓戲院里戴家墓地戴磊華戴維斯 (港督)星島地區報星街星晨旅遊明報明德國際醫院明華大廈明星海鮮酒家明星海鮮酒家(集團)明愛張奧偉國際賓館明愛凌月仙幼稚園明愛達言學校映灣園春園街春秧街春節昌明洋樓昃臣昃臣道昂船洲昂船洲大橋昂船洲海軍基地浣紗街浪琴園海威海峰園海峽列表海底隧道 (香港)海事處海味街 (香港)海運大廈海防道海洋公園站海洋公園道海港政府大樓海旁填海計劃海旁東填海計劃海怡半島站新城電台新大嶼山巴士新屯門中心新巴13線新巴14線新巴15A、15B線新巴15C線新巴15線新巴18線新巴18X線新巴23A線新巴23B線新巴23線新巴25線新巴26線新巴27線新巴2A線新巴2號線新巴2X線新巴30X線新巴388線新巴389線新巴38線新巴3A線新巴42線新巴4、4X線新巴590A線新巴590線新巴63線新巴65線新巴66線新巴720A、720P線新巴720線新巴722線新巴796C線新巴796X線新巴81線新巴82線新巴82S線新巴84M線新巴8號線新巴8H線新巴8P線新巴91線新巴93、93A線新巴94、94X線新巴創富道車廠新巴M49、M49P、X49線新巴N8線新巴N8P線新中華飯店新世紀論壇新世界大廈新世界第一巴士新九龍新圍新光戲院新義安新生命教育協會呂郭碧鳳中學新田公路新界新界原居民新界五大氏族新界六日戰新都城大廈新著龍虎門新蒲崗八街新會商會陳白沙紀念中學新時代廣場方俊方國珊施勳道文化傳信文理書院(香港)文華里文華里 (香港)文華東方酒店集團文華新邨日內瓦銀行香港分行日街日本街日本駐香港總領事館旭龢道旭龢道食水配水庫旺角旺角站旺角道旺角行人天橋系統旅遊事務署摩理臣山摩理臣山道摩理臣山游泳池摩羅廟街摩頓臺摩星嶺摩星嶺 (香港)摩星嶺巴士總站摩星嶺道摩星嶺食水配水庫摩星嶺要塞擺花街政府山政府廉租屋政制向前走大聯盟政務司司長公館政策及項目統籌處意大利駐香港總領事館愉景灣愉景灣巴士愛·回家 (第一輯)愛·回家角色列表愛丁堡廣場愛丁堡廣場碼頭鐘樓愛德華·卑路乍愛秩序灣愛秩序灣官立小學愛秩序灣公園愛秩序灣綜合服務大樓愛秩序街愛群道愛蝶灣愛都大廈愛東邨懲教署懲教署職員訓練院懲教署警衛犬隊懿峯敦梅學校數碼港公園數碼港道數碼港艾美酒店救恩書院教堂禮賓樓慈幼學校慈幼英文學校扎山道打爛埕頂山拱北行拔萃男書院拆弹专家 (电影)招顯聰曹善允曼克頓花園曾健成曾富別墅曾灶財曉峰閣曉廬曉譽怡園遊樂場怡和大廈怡和街怡和街68號怡翠苑怡景道急庇利街晏頓街普樂普樂道普慶坊景賢里智利駐香港總領事館時局圖100QRC12月18日17世紀香港1800年-1899年條約列表1840年代1841年1841年香港1842年18811889年香港1892年香港1893年1月東亞寒潮18世紀香港1900年香港1905年香港1906年香港1919年香港搶米風潮1940年香港1942年香港1943年香港1944年香港1945年香港1947年香港1950年代香港1951年香港1952年香港1955年12月14日日食1958年4月19日日食1960年代香港1961年港澳埠際足球賽1968年香港1970年代香港1972年1973年香港市政局選舉1975年1975年香港1985年香港1997年太平洋颱風季1997年香港通用郵票1998年灣仔北城巴翻側事故199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19世纪1月20日1月26日2000年香港2000年香港立法會選舉2003年香港2004年香港2004年香港地鐵縱火案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2005年爭取香港普選大遊行2006年香港2007年香港立法會香港島地方選區補選2008年6月香港暴雨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馬術比賽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香港區火炬接力2008年度香港小姐競選2008年香港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2008年香港賀歲煙花匯演2008–09年香港甲組足球聯賽2009年香港2010–11年香港甲組足球聯賽2011年全港運動會2011年香港人口普查2011年香港僭建風波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2014年8月香港2014年香港2014年香港解款車遺落錢箱案2015年全港運動會2015年香港食水管道含重金屬超標事件2016年12月2016年1月北半球寒流2016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2016年東亞寒流2017年港鐵縱火案3hreeSixty3月25日3月31日5 Star Street5月17日5月21日5月22日6月12日7-Eleven7月12日7月8日80M巴士專門店8月29日8月2日999 (求救電話) 扩展索引 (2621 更多) »

Apm (香港)

apm是香港一個大型購物商場,位於九龍觀塘區觀塘道,毗鄰觀塘商貿區,發展商為新鴻基地產。apm是發展商於觀塘的創紀之城發展項目之一,為創紀之城五期的商場部分。apm的範圍除了在創紀之城五期外,亦包括港貿中心大堂的一層。apm早於2005年3月試業,並於2005年7月17日正式開幕。.

新!!: 香港島和Apm (香港) · 查看更多 »

加多近街

加多近街(Cadogan Street)是香港港島堅尼地城的一條可以行車的街道,東邊的建築物位於堅尼地城,西邊是摩星嶺域多利道。 加多近街是一條平坦的道路,南起自科士街西環邨,北至西環尾,已經停用的政府屠房──堅尼地城屠房。加多近街全長300米。.

新!!: 香港島和加多近街 · 查看更多 »

加山足球隊

加山足球隊(Caroline Hill FC,簡稱加山)是一支前香港甲組足球聯賽球隊,於1982年降班,2001–02年球季名列丙組(甲)聯賽最後一名,遭到淘汰,只保留香港足球總會贊助會員身份。.

新!!: 香港島和加山足球隊 · 查看更多 »

加州健身

加州健身(英語:California Fitness),是一間位於東亞地區的連鎖健身中心,1996年創立,始創公司為美國的(24 Hour Fitness)。2012年,24小時健身將加州健身全線業務售予私募基金「The Ansa Group」,2015年12月股權再度易手,以3千萬港元蝕讓給J.V. Fitness Ltd,背後金主為王炳權(PK Wong)及其胞兄王倫。加州健身目前所有分店已停業,包括香港的10間(其中一間為旗下另一品牌Leap)、新加坡3間和中國大陸3間分店,結業前報稱會員人數達10萬。籃球員姚明及藝人成龍曾經為加州健身的代言人及演出廣告宣傳,而中國大陸分店亦曾命名為「姚明運動館」,部份香港及新加坡分店則曾被名為「成龍運動館」,及後陸、港、新三地分店統一改用任賢齊作為代言人。加州健身曾經以特許經營形式發展韓國市場,不過在2008年4月結業,約有4萬個會員受影響。而加州於台灣及馬來西亞的分店則已被其他健身集團收購。 2016年9月,公司大股東兼唯一董事,63歲的王倫因涉違反《商品説明條例》被海關拘捕,壓力極大,心臟病發離世。 2017年3月9日,香港廉政公署正式起訴該公司前助理健身經理潘偉峰,以及前健身經理蕭潤基,它們涉嫌以虛假私人教練協議書進行詐騙,當中涉及2名會員及50000港元,並以有關虛假協議書串謀詐騙該健身中心佣金,以及串謀使用虛假文書;因此當局引入違反《盜竊罪條例》第16A條,以及《刑事罪行條例》第73條及第159A條進行起訴香港廉政公署,2017年3月9日。 2017年5月15日,前香港欖球代表隊成員卓銘然獲金融財團注資,承租加州健身倒閉後但未清場的黃埔舊址,創辦Goji Studios健身中心。其後於5個月內陸續包辦加州香港餘下的其中6間會所原址(屯門、鰂魚涌及一號九龍舊址因已拆卸清場並租予其他商戶而無法沿用),部份裝修保留並加入自身元素設計,同時更換大部份健身器材,亦有營養師為客人設計健康優質膳食餐單。Goji規定員工需參與培訓課程,並要取得公司頒發的專業證書,銳意除去加州健身的硬銷形象。新公司打算在2年內增設多5間分店至12間,並有意進軍澳門、中國內地及海外市場,亦準備在3至5年內上市。.

新!!: 香港島和加州健身 · 查看更多 »

加列山道

加列山道(Mount Kellett Road,曾譯基列山道)是一條位於香港太平山奇力山的道路,環繞奇力山而建,先從賓吉道經加列山道天橋橫跨山頂道,向南延伸約1公里,之後順時針轉回北方,連接堪仕達道南端。 加列山道沿路有不少著名的城中名人居住,被稱為豪宅區。 在2006年12月19日有創世界紀錄的地王拍賣,位於山頂加列山道12號「Twelve Peaks」的地皮,最終以18億元成交,較底價高逾134%,呎價42,149港元,是土地次拍賣經勾地形式由新鴻基地產出價18億投得。.

新!!: 香港島和加列山道 · 查看更多 »

加路連山道

加路連山道 ('''Caroline Hill Road'''.)是位於香港香港島銅鑼灣南部,香港大球場以北一條像馬蹄鐵U形的道路,兩端皆通連接禮頓道。在加路連山道沿途有歷史攸久的南華體育會,還有加路連山道77號的孔聖堂中學、郵政體育會、紀律人員體育及康樂會、印度遊樂會及掃捍埔運動場。.

新!!: 香港島和加路連山道 · 查看更多 »

加拿大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館

加拿大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館(英文:Consulate General of Canada in Hong Kong and Macau),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代表加拿大的總領事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國之前,由於香港在英屬時代屬於英聯邦,加拿大住香港的代表團稱為加拿大專員公署。 基於香港和澳門的特殊歷史地位,加拿大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館跟美國駐港總領事館一樣,並非直接向駐華大使館匯報,而直接向在渥太華的加拿大環球事務部(英文:Global Affairs Canada)負責,同時與在中國內其他加拿大使領館緊密合作。 加拿大駐香港的領事館沒有自己的單獨建築物,由於香港的辦公室空間卻少和昂貴,所以1985年搬入位於康樂廣場8號的交易廣場的11至14樓,建立23位基於加拿大的外交官和117位當地員工。2014年,領事館再次搬到兩個地點:.

新!!: 香港島和加拿大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館 · 查看更多 »

劇場版 魔法少女小圓

《劇場版 魔法少女小圓》(劇場版 魔法少女まどか☆マギカ)是從同名日本電視動畫《魔法少女小圓》所衍生之動畫電影,由SHAFT製作。整個項目分為3部作品上映,其中包括前2部总集篇-[前篇]起始的物語(始まりの物語)與[後篇]永遠的物語(永遠の物語),以及延續原作的[新篇]叛逆的物語(叛逆の物語)。 截至2013年底,3部電影票房累計逾31億日圓,並曾兩度位居日本週末票房冠軍。[新篇]在神戶、東京2大動畫獎、日本電影金像獎獲得年度最佳·年度優秀評價,亦刷新深夜動畫延伸電影的票房紀錄及BD首週暨總銷售成績。.

新!!: 香港島和劇場版 魔法少女小圓 · 查看更多 »

劉偉強

劉偉強(英文名:Andrew Lau,),香港電影導演以及攝影師。.

新!!: 香港島和劉偉強 · 查看更多 »

劉嘉鴻

劉嘉鴻(英文:Christopher Lau Gar-hung 1976年2月8日-),外號劉嗡、141主席,人民力量司庫,拔萃男書院畢業,中文大學理學士,曾在 工作,後任職 Mercer 退休顧問部聯席董事。.

新!!: 香港島和劉嘉鴻 · 查看更多 »

劉桂康

劉桂康 (Lau Kwai Hong,1918年 - 1955年4月24日),籍貫:廣東省東莞縣,大胖子,少年時代已在香港當童星。太平洋戰爭時代,他移居至中華民國廣東省臨時省會韶關,在警備司令部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曾代表中華民國到上海接收領土。期後返港繼續當電影演員,尤以諧角為主,他的遺作為1955年 香港電影《做人新抱甚艱難》。.

新!!: 香港島和劉桂康 · 查看更多 »

劉慧卿

劉慧卿(Emily Lau Wai-hing;),香港政治人物,曾任記者及傳媒人,1991年成為首位經地區直選的女性立法會議員,民主黨首位女性主席,前綫政黨前召集人,1989-1991年香港記者協會主席。南加州大學電視新聞學士,1976-1991年在香港與倫敦的英語傳媒任記者,包括英國廣播公司電視部助理編導等。 2016年,劉慧卿宣布不再競逐連任立法會議員,告別25年的議會生涯。 政治手腕素來強硬,被認為是香港民主派中的「強硬派」,亦堅守立場及原則。自2008年推動前綫與民主黨合併,立場轉向中間靠攏,尤其是在2010年領導民主黨與香港中聯辦達成協議通過政改方案後。在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調查的「十大立法會議員排名榜」長期入榜。與現時的激進民主派相比,雖然政治作風強硬,但她長年堅持「和理非非」的抗爭路線(和平理性,非暴力及非粗口),並對攻擊她的人甚少出惡言(惡意人身攻擊除外)。.

新!!: 香港島和劉慧卿 · 查看更多 »

力寶中心

力寶中心(又名力寶大樓,前稱奔達中心;Lippo Centre)由信和置業發展,現由力寶集團持有,是香港一對雙子式甲級寫字樓,位於香港島中西區金鐘。力寶中心一座(力寶大廈)高172米,45層,二座(百富勤大廈)高186米,41層,總樓面面積97,575平方米。.

新!!: 香港島和力寶中心 · 查看更多 »

域多利亞公眾殮房

域多利亞公眾殮房(又稱維多利亞公眾殮房,)是香港一個公眾殮房,於1972年建成。殮房處於香港島堅尼地城西部(西環尾)的西寧街(不過地址為域多利道34號),樓高兩層,由衞生署管理。域多利亞公眾殮房昔日位於石塘咀山道。.

新!!: 香港島和域多利亞公眾殮房 · 查看更多 »

域多利皇后街

域多利皇后街(Queen Victoria Street)是香港島中環的一條街道,跟隔鄰的租庇利街一樣,全長600米,雙線單向由北至南行車。它不是巴士專線,所有車輛經此街道,可以由干諾道中上行到德輔道中,甚至上行到皇后大道中。.

新!!: 香港島和域多利皇后街 · 查看更多 »

域多利精神病院

域多利精神病院是香港早期的精神病院,設於香港島西營盤東邊街盡頭近般咸道,在1884年啟用,其後歷經擴建,至1961年才被全新的青山醫院取代。現時該處僅存舊華人精神病院(Old Lunatic Asylum),現被用作東邊街美沙酮診所。三層高的主樓及隔鄰單層的職員宿舍已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新!!: 香港島和域多利精神病院 · 查看更多 »

域多利監獄

域多利監獄(Victoria Prison)前稱中央監獄《 》,香港懲教署,2011年11月,是香港的首所監獄,位於香港島中環奧卑利街16號,1995年列為香港法定古蹟,與舊中區警署、前香港中央裁判司署組成中區警署建築群。域多利監獄於2006年結役後,域多利監獄在內的中區警署建築群,復修為旅遊用途大館。.

新!!: 香港島和域多利監獄 · 查看更多 »

域多利道

域多利道(Victoria Road)是香港主要道路之一,位於香港島區,是除了薄扶林道之外唯一連接香港島堅尼地城及薄扶林的道路。道路大多為雙線雙程行車,東北端連接堅尼地城的卑路乍街,其後經摩星嶺、沙灣、及鋼綫灣,最後於瀑布灣(華富邨)北部連接薄扶林道,全長約5.9公里。.

新!!: 香港島和域多利道 · 查看更多 »

域多利道扣押中心

域多利道扣押中心 ,俗稱域多利拘留所、白屋,位於香港香港島摩星嶺域多利道及摩星嶺徑交匯處,曾經是皇家香港警務處政治部的拘留所。.

新!!: 香港島和域多利道扣押中心 · 查看更多 »

域多利軍營

域多利軍營(Victoria Barracks),又稱域多利兵房,是香港昔日駐港英軍一個主要軍營,位於香港島金鐘,約於紅棉路、堅尼地道及金鐘道交界一帶,鄰接當時的威靈頓軍營及美利軍營。現址為香港公園的一部分,軍營內的部份建築物得以保留,舊三軍司令官邸被列為法定古蹟(今茶具文物館),另外數座建築物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新!!: 香港島和域多利軍營 · 查看更多 »

城巴

城巴有限公司是香港的一家巴士公司,同時提供專利巴士和非專利巴士服務,經營多條香港島、北大嶼山、香港海洋公園、沙田第一城、香港迪士尼樂園、香港國際機場及深圳灣口岸的巴士路線,並有巴士租賃服務。該公司與新巴一樣,為新創建集團成員。.

新!!: 香港島和城巴 · 查看更多 »

城巴10線

城巴10線是香港島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堅尼地城及北角碼頭,提供來往北角、炮台山、銅鑼灣、皇后大道東、金鐘、中環、西營盤及堅尼地城的流水線巴士服務。.

新!!: 香港島和城巴10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11線

城巴11線是香港島一條日間巴士路線,循環來往中環碼頭及渣甸山。其輔助線511則祇於平日星期一至五上午繁忙時間單--由大坑徑開往中環碼頭。.

新!!: 香港島和城巴11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12A線

城巴12A線是香港島一條來往中西區內金鐘(添馬街)和麥當勞道的循環路線,途經紅棉路、麥當勞道及堅尼地道。本路線是城巴首條專利巴士路線,也是港島首條非由中巴營運的非過海巴士路線。.

新!!: 香港島和城巴12A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12M線

城巴12M線是香港一條來往港島中西區內金鐘(添馬街)和半山區的循環巴士路線,途經堅道、柏道及羅便臣道,折返點設於柏道。.

新!!: 香港島和城巴12M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1號線

城巴1號線是由城巴營運的一條香港島巴士路線,來往摩星嶺及跑馬地(上)。 城巴1P線是1號線的特別線,祇在星期一至五繁忙時間提供服務,上午由黃泥涌道近樂活道開往中環街市,黃昏由中環(-恒-生銀行總行)開往跑馬地(上)。.

新!!: 香港島和城巴1號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25A線

城巴25A線是香港島一條來往灣仔(會展新翼)及寶馬山的循環巴士路線,由城巴經營,來往灣仔及銅鑼灣,勵德邨及寶馬山之間。.

新!!: 香港島和城巴25A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37系路線

城巴37系線是香港島一系列以置富花園為基點的循環巴士路線。 本系列路線共分為37A、37B及37X三條路線。.

新!!: 香港島和城巴37系路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3B線

城巴3B線是香港島的一條已停駛的日間巴士路線,來往中環(林士街)及蒲飛路,途經上環、半山區等地區。.

新!!: 香港島和城巴3B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40線

城巴40線是一條香港島專利巴士路線,來往華富(北)和灣仔北,途經置富花園及半山區。.

新!!: 香港島和城巴40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40P線

城巴40P線是一條港島專利巴士路線,由華富(華貴/深灣)經置富往薄扶林道及半山區(般咸道、西摩道及羅便臣道)的晨早巴士服務。.

新!!: 香港島和城巴40P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41A線

城巴41A線是香港島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華富(中)及北角碼頭。 本線與新巴42線同為往返華富邨及北角碼頭,但本線途經南風道、黃泥涌峽、司徒拔道及炮台山道往返,而後者取道香港仔隧道及銅鑼灣往返南區,因此兩者之服務對象並無太大關連。.

新!!: 香港島和城巴41A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43M線

城巴43M線是香港島一條巴士路線,循環來往田灣邨及石塘咀,提供華貴邨、華富邨及域多利道沿途來往堅尼地城、石塘咀的巴士服務,以便南區居民接駁港鐵。本線是唯一一條服務域多利道(摩星嶺道交界以南至華翠街止,即大口環墳場一帶)一帶的全日非過海巴士路線(過海服務則由971線提供)。.

新!!: 香港島和城巴43M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47P線

城巴47P線為香港島一條巴士路線,由城巴營運,於平日星期一至六上午單--由堅尼地城(卑路乍灣)開往黃竹坑,途經域多利道、田灣及香港仔,祇在平日早上繁忙時間單向開出3班。.

新!!: 香港島和城巴47P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48線

城巴48線是一條港島日間循環巴士路線,來往深灣及華富,主要途經香港仔等地區,亦有特別班次來往海洋公園經深灣至華富。.

新!!: 香港島和城巴48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529線

城巴529線是香港島一條來往筲箕灣和寶馬山的已停駛循環巴士路線,上課日另設有一班由愛秩序灣單--向前往寶馬山的特別班次。.

新!!: 香港島和城巴529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592線

城巴592線是香港島一條來往海怡半島和銅鑼灣(摩頓臺)的路線,是方便海怡半島居民轉乘港鐵及往銅鑼灣上班上學的海怡半島主要路線。 本線班次經常為海怡半島居民詬病,因為怡和街巴士配額問題導致本線不能進一步加密班次。而本線因途經多處繁忙道路及地區,導致本線經常性脫班。而銅鑼灣希慎廣場外的巴士站,因為本線經常性囤積大量候車乘客,所以經常與72A、96等線的候車乘客發生排隊混亂的情況,到近來希慎廣場分站訂下了新的592線候車安排,以改善排隊混亂的情況,但是在592線乘客很多,所以候車線經常也是不敷應用的。 近來,因海怡半島區議員對城巴施加壓力,所以從2009年9月開始,本線增加了低地台巴士行走本路線。2010年5月開始,城巴更增派最新型號的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新!!: 香港島和城巴592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5C線

城巴5C線是由城巴營運的一條香港島巴士路線,只在平日早上繁忙時間由西環(石塘咀)單--開往灣仔(盧押道)。.

新!!: 香港島和城巴5C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5號線

城巴5號線是一條已取消的香港島日間巴士路線,取消前來往摩星嶺及銅鑼灣(威非路道),途經堅尼地城、石塘咀、上環、中環、金鐘、灣仔、銅鑼灣及大坑。.

新!!: 香港島和城巴5號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5S線

城巴5S線是由城巴營運的一條已停駛的香港島巴士路線,分別由西營盤(正街)開往灣仔(伊利沙伯體育館)及由黃泥涌道(樂活道)開往西營盤(正街),只於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新!!: 香港島和城巴5S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5X線

城巴5X線是香港島一條專利巴士路線,來往堅尼地城及銅鑼灣(威非路道)。.

新!!: 香港島和城巴5X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629線

城巴629線是香港城巴營運的一條日間香港島巴士路線,由中環(天星碼頭)單向前往海洋公園(正門),為遊客及居民提供由中環海傍至海洋公園的旅遊巴士服務。.

新!!: 香港島和城巴629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6系路線

城巴6系路線是香港島來往赤柱及中環的巴士路線系列,6系路線包括:.

新!!: 香港島和城巴6系路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70線

城巴70線是由城巴營運的一條香港島巴士路線,來往華貴邨及中環(交易廣場)。 本線另設兩條特別路線—70P及70A。70P線單向由石排灣開往中環(交易廣場),只於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提供服務。70A線則於星期一至五黃昏繁忙時間提供服務,單--由中環(交易廣場)開往香港仔。.

新!!: 香港島和城巴70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70M線

城巴70M線是城巴經營的一條香港島巴士路線,單向由華貴邨開往金鐘(東),只於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提供服務。.

新!!: 香港島和城巴70M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71線

城巴71線是香港島一條由香港南區的黃竹坑,經薄扶林往中西區的中環(永和街)的循環巴士路線,惟所有乘客需於永和街落車,除非由港澳碼頭站開始上車。 城巴71P線是71的特別班次,逢星期一至六單--開出一班由深灣往中環碼頭,以取代7號線原有田灣開出早晨特別班次,並繞經田灣邨,方便田灣居民不需步行一大段路或轉車乘搭7號線或71線往西營盤及中上環。.

新!!: 香港島和城巴71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72A線

城巴72A線是香港島一條來往深灣、黃竹坑和銅鑼灣的路線,方便黃竹坑居民來往銅鑼灣。.

新!!: 香港島和城巴72A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72、N72線

城巴72線是香港島一條來往華貴邨和銅鑼灣的巴士路線,是華貴邨居民來往港島北中西區及東區一帶的主要路線。 城巴N72線是一條由城巴營辦的港島區通宵巴士路線,來往華貴邨及鰂魚涌(海澤街),途經田灣、香港仔、黃竹坑、香港仔隧道、銅鑼灣、炮台山及北角。.

新!!: 香港島和城巴72、N72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73線

城巴73線是香港島的一條日間巴士路線,來往數碼港/華富(北)及赤柱監獄之間。本路線是目前港島南區最長的區內巴士路線,全程行車里數為16.4公里。 城巴73P線為73的特別班次,逢星期一至五上課日早上單--由香港仔(逸港居)開出兩班往數碼港。.

新!!: 香港島和城巴73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75線

城巴75線是香港島一條來往深灣、黃竹坑和中環的路線,是黃竹坑居民來往中環上班下班的主要的路線。.

新!!: 香港島和城巴75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76線

城巴76線是香港港島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石排灣和銅鑼灣(邊寧頓街),是南區其中一條不經香港仔隧道來往灣仔區的巴士路線。.

新!!: 香港島和城巴76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77線

城巴77線是香港島一條由南區田灣邨開出,經銅鑼灣,來往東區和北角、筲箕灣的路線,是田灣和香港仔居民來往北角以東一帶上班下班的主要巴士路線。於黃竹坑上車的乘客,多會選乘較快捷、經堅拿道天橋直達維園道的99線,因此本線取道黃竹坑道天橋以減少區內停站。而和99線一樣,從西灣河站往筲箕灣的單向分段收費為$2.4,比香港島專線小巴50線更便宜。 本線另設特快輔助線77X線,由華貴單--往西灣河(太康街),途經東區走廊,只於星期一至五早上繁忙時間(公眾假期除外)提供服務。.

新!!: 香港島和城巴77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788線

城巴788線是香港島一條特快巴士路線,來往小西灣(藍灣半島)及中環(港澳碼頭)。.

新!!: 香港島和城巴788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789線

城巴789線是香港城巴營運的一條香港島特快巴士路線,來往小西灣(藍灣半島)及金鐘(樂禮街)。.

新!!: 香港島和城巴789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7號線

城巴7號線是香港島一條由南區剛重建完成的公共屋邨──石排灣邨,經薄扶林,往中西區的中環碼頭的巴士路線,是港島區首條投入服務的巴士路線,曾一度成為全港班次最頻密的專利巴士路線。.

新!!: 香港島和城巴7號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85線

城巴85線是香港香港島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小西灣(藍灣半島)和寶馬山。 城巴85P線是85線的學校輔助線,來往小西灣藍灣半島及寶馬山,前身為81P,於1999年4月12日投入服務,當時由新巴及城巴合營,是香港首條非過海聯營路線,當時由小西灣開往寶馬山。同年9月1日新學年開始後,該線便分拆為新巴81S線及本線前身529P線。2013年本線改為85線輔助線,編號相應更改為85P線,服務不變。.

新!!: 香港島和城巴85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8X、19線

城巴8X線和城巴19線由城巴營運的兩條香港島日間路線,來往東區的小西灣(藍灣半島)和灣仔區的跑馬地,是跑馬地來往柴灣的主要巴士路線。8X線以跑馬地(下)為總站,而19線則為延長至跑馬地(上),大坑道之編號。城巴8X線和城巴19線提供來往小西灣與跑馬地(下)之間的聯合班次。 19線是香港少數曾經由三間不同巴士公司營運的巴士線:本線原本由中巴營辦,1998年改由新巴營辦,再於2013年改由城巴營辦。 城巴8S線為8X線的特別路線,祇於跑馬地馬場舉行賽馬日期間提供服務,單--由跑馬地馬場開往小西灣(藍灣半島)。 城巴19P線為19線的分支,逢星期一至五上課日早上單--開出一班由筲箕灣往跑馬地(上),大坑道。.

新!!: 香港島和城巴8X、19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90B線

城巴90B線是香港島一條來往海怡半島和金鐘(東)的路線,主要是海怡半島及香港仔居民來往薄扶林及中上環的路線;而往金鐘的乘客,現大多選擇乘搭港鐵南港島綫。.

新!!: 香港島和城巴90B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90系路線

城巴90系路線是香港一系列來往鴨脷洲及中環的巴士路線,包括:.

新!!: 香港島和城巴90系路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90線

城巴90線是香港一條來往鴨脷洲邨和中環(交易廣場)的巴士路線,是鴨脷洲邨及鴨脷洲大街居民來往中環上班及給灣仔和中環下班的市民的路線。.

新!!: 香港島和城巴90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93C線

城巴93C線是一條港島專利巴士路線,提供由鴨脷洲大街/田灣經香港仔(華貴/置富)往薄扶林道及半山區(般咸道及堅道)的晨早巴士服務。.

新!!: 香港島和城巴93C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95C線

城巴95C線是香港島一條來往鴨脷洲邨及置富花園的巴士路線,途經海怡半島、香港仔,是城巴對付中華巴士短途線的主要武器,令新巴的95、95A(現已取消)、338(現已取消)、595客量下跌,也為置富花園居民提供首條每天全日往來香港仔的區內線服務。 城巴95P線為95C的特別班次,逢星期一至五上課日下午單--由田灣邨開出兩次往鴨脷洲邨。.

新!!: 香港島和城巴95C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96線

城巴96線是香港島一條來往利東邨和銅鑼灣(摩頓臺)的路線。.

新!!: 香港島和城巴96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98線

城巴98線是香港城巴一條來往利東邨和香港仔的香港島巴士路線,是利東邨居民往香港仔的主要路線。本線是香港島巴士路線中全程收費最低的路線之一(另一條為城巴97A線),也是除了旅遊路線新巴15C線之外最少分站的香港島巴士路線。.

新!!: 香港島和城巴98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99線

城巴99線是由城巴營運的一條香港島日間線,來往海怡半島及筲箕灣, 本線另設特快輔助線99X線,由海怡半島(不經利東)/鴨脷洲大街(經利東)單向往西灣河(太康街),途經東區走廊,只於星期一至五(公眾假期除外)分別開出各兩班。.

新!!: 香港島和城巴99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E11、E11A線

城巴E11線是香港一條來往港島東區天后站和機場博覽館的路線,為遊客提供服務。 城巴E11A線是E11線的分支,起訖點與主線E11相同,但繞經東涌北。 城巴E11S線是E11線的特別班次,祇於平日星期一至五開出兩班單--由逸東邨居逸樓往天后站,但八達通收費獨立於E11線,開辦至今亦不設任何轉乘優惠。E11S線亦是自城巴E21X線於2013年5月1日起提供城巴機場快線轉車優惠後,唯一一條沒有提供任何轉乘優惠的北大嶼山對外巴士路線。.

新!!: 香港島和城巴E11、E11A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M47線

城巴M47線是香港島一條已取消的巴士路線,取消前來往華富(北)及中環(香港站),提供華富及域多利道來往堅尼地城、西營盤、中環及港鐵香港站的巴士服務,本線是唯一一條服務域多利道(摩星嶺道交界以南至數碼港道止,即大口環墳場一帶)一帶的全日非過海巴士路線(過海服務則由新巴971線提供)。.

新!!: 香港島和城巴M47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N11線

城巴N11線是香港一條來往港島中環(港澳碼頭)和機場(地面運輸中心)的通宵路線,為前往機場後勤區及機場的乘客提供服務。.

新!!: 香港島和城巴N11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N90線

城巴N90線是香港島一條來往海怡半島及中環(港澳碼頭)的通宵巴士路線,為鴨脷洲居民提供來往灣仔、金鐘及中環的通宵服務。本線與N72為港島區內首2條通宵巴士路線,本線在於凌晨後首2小時需求最大,屬90之特別班次,可謂是港鐵南港島線的通宵版本(因為其服務範圍包括南港島線沿途大部分車站)。.

新!!: 香港島和城巴N90線 · 查看更多 »

城市售票網

城市售票網 (Urban Ticketing System,簡稱URBTIX),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屬下的一個電腦化香港文娛樂節目售票網絡。為香港最主要的演唱會、文化及體育活動門票銷售渠道。共有40個售票處,並提供電話、網上購票及票務查詢服務。.

新!!: 香港島和城市售票網 · 查看更多 »

城市群

城市群(又稱城市帶、城市圈、都市群或都市圈,--)是指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周围辐射构成城市的集合區域。城市群的特点反映在城市之间经济的紧密联系、产业的分工与合作,交通与社会生活、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相互影响。.

新!!: 香港島和城市群 · 查看更多 »

城市花園

城市花園(City Garden)為香港島東區的大型私人屋苑,香港十大屋苑之一,位於香港島北角,由1983年-1986年間分兩期落成,發展商為國際城市集團(1984年被長江實業私有化)。城市花園的位置,前身是北角發電廠。.

新!!: 香港島和城市花園 · 查看更多 »

城皇街

城皇街(Shing Wong Street)是一條位於香港港島上環的山坡路。 由南至北,起自半山區的堅道,大樓梯路經過士丹頓街及荷李活道警察宿舍西面、及經過以前為中央書院的舊址,現在用作聖公會基恩學校的西邊車道、直到中環歌賦街交接止。在北面交會處,有一條小街樓梯通往上環荷李活道260號--。.

新!!: 香港島和城皇街 · 查看更多 »

城西道

城西道(Shing Sai Road)是香港港島西北沿岸的一條道路,於1990年代最近一次堅尼地城填海之後,與西區海底隧道同期落成。.

新!!: 香港島和城西道 · 查看更多 »

城門水塘

城門水塘(Shing Mun Reservoir)是香港新界西南部的一個水塘,位於荃灣區城門谷一帶,為第一個把所儲存的水由新界區輸往港島區使用的水塘。為區別下城門水塘,城門水塘又稱為上城門水塘。亦因如此,廣義上,城門水塘是指上城門水塘及下城門水塘;而狹義上,城門水塘則是上城門水塘的真正名稱。由於落成年是當年英皇佐治五世登基25年,上城門水塘亦被名為銀禧水塘。由於整個城門水塘群剛好處於新界東與西的分界線上,上城門水塘被劃屬界線以西(屬荃灣區),下水塘則劃入界線以東(屬沙田區),所以,從廣義而言,城門水塘地既處新界西,亦處新界東。而貫穿兩地者便是1990年通車、同樣以該地地名「城門」命名的城門隧道,其共兩組隧道之間均以高架橋連接,並正正在下城門水塘和城門峽上方跨過。.

新!!: 香港島和城門水塘 · 查看更多 »

培英中學

培英中學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培英中學 · 查看更多 »

基督科學教會香港第一分會

基督科學教會香港第一分會(The First Church of Christ Scientist, Hong Kong)是香港一所歷史悠久的基督科學教會教堂,位於香港島中環麥當奴道31號,現已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新!!: 香港島和基督科學教會香港第一分會 · 查看更多 »

基維爾營地

基維爾營地(Gilwell Campsite)是香港童軍一個重要的營地。位於新界沙田區東洋山腳下近大老坳一帶,面積約20萬平方米,位於海拔420米,為香港童軍繼柴灣營地後的第二個營地。由營地步行數分鐘,可看到整個九龍半島、維多利亞港及香港島北部的風光。營地由香港童軍總會九龍地域管理。.

新!!: 香港島和基維爾營地 · 查看更多 »

埋單計數,撤回課程,佔領政總

埋單計數,撤回課程,佔領政總」是香港學生組織學民思潮在2012年8月30日發起的反對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升級行動。該次行動在香港島添馬艦政府總部東翼迴旋處(又稱公民廣場)進行,多名學民思潮成員及義工在現場紮營,通宵留守,並有大量市民支持行動。最高峰當晚(9月7日)更有12萬人集會,是香港回歸後最大型的非政治事件集會,亦是回歸後除七一大遊行及維園六四燭光晚會以外,第二大規模的社會運動之一,與2013年港視不獲發牌風波並列,僅次於2014年雨傘運動。其中3名學民思潮成員更絕食56小時,後由民間反對國民教育科大聯盟成員接力絕食,當中教協理事韓連山絕食時間長達171小時。行動持續進行至9月9日凌晨,由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宣佈結束。.

新!!: 香港島和埋單計數,撤回課程,佔領政總 · 查看更多 »

厚誠街

厚誠街(英文:Houston Street)是香港一條食街,位於港島域多利銅鑼灣,別稱銅鑼灣食街。厚誠街北接告士打道,南接京士頓街,與兩旁的百德新街及加寧街平行。 厚誠街一帶於1980年代開始成為了食肆的集中地,當時便已有「食街」之名。隨著1990年代恆隆地產將該處包裝成「名店坊」,部份店舖變成了名牌服飾店,剩下來的食肆也改為走較高檔的路線迎合「名店坊」的主題。現時厚誠街一帶共有約20間食肆,提供各地菜式。.

新!!: 香港島和厚誠街 · 查看更多 »

半山區

半山區(英文:Mid-levels)是香港島一個形容住宅區的統稱,當中有廣義及狹義兩個意思。當中狹義半山區位於太平山山頂及中環之間。由於鄰近核心商業區、交通方便,是多個世界最昂貴的高尚住宅所在地。 廣義半山區可細分為東、中、北、西四部分:中環、上環、西環的為「西半山」(當中鄰近中環、上環為狹義的半山區);麥當奴道/堅尼地道及寶雲道等近灣仔的為「中半山」;而銅鑼灣一帶(包括渣甸山及畢拉山)稱作「東半山」,而北角的即寶馬山稱之為「北半山」,根據2011年香港人口普查結果,東半山最富有,其次為中半山及北半山,西半山居民以較高收入的中產爲主,當中前三者收入相若,後者(中環半山)則只有前三者的60-70%,但仍略高於部份的中產區如太古城西的62,370。.

新!!: 香港島和半山區 · 查看更多 »

半山區巴士專綫

半山區巴士專綫(計劃時稱為中半山優先計劃 Mid-levels priority Scheme supplement),是香港政府在1974年4月16日在香港島半山區設置的交通管理措施。.

新!!: 香港島和半山區巴士專綫 · 查看更多 »

博覽館站

博覽館站(AsiaWorld-Expo Station)是港鐵機場快綫的終點站,港鐵公司為配合新落成的亞洲國際博覽館而特別興建之新車站,隨著亞洲國際博覽館於2005年12月20日揭幕而正式啟用,並取代機場站成為機場快綫的新終點站。 為了方便往來亞洲國際博覽館參觀展覽或欣賞演唱會等活動的乘客,港鐵提供特別優惠予往來該站的乘客,乘客只需以八達通卡乘搭機場快綫前往車站下車,並至少逗留1小時(以該站出閘後至回程再入閘之間計算),同一天內以同一張八達通乘搭機場快綫回程,即可享有折扣,往返青衣站和博覽館站的成人即日來回車費為港幣47元(單程65元),九龍站為72元(單程100元),香港站為80元(單程110元)。乘客同時可以享有八達通港鐵免費接駁服務。 此外,逢特定日子,港鐵於香港站及或九龍站設指定櫃位,手持即日展覽入場證明的乘客可於該兩站以八達通扣除60元(折實價),換購機場快線即日來回博覽館站優惠車票乙張;當遇上檢票時,須提供有關證明,否則視為無票乘車。.

新!!: 香港島和博覽館站 · 查看更多 »

博愛醫院 (香港)

博愛醫院(Pok Oi Hospital,醫院管理局內部代碼:POH)是香港的一間公立醫院,位於元朗區的凹頭。博愛醫院現時由醫院管理局所管理,隸屬於新界西醫院聯網,現任醫院行政總監是李振垣醫生。 博愛醫院創立於1919年,迄今已逾九十載,一直本著「博施濟眾,慈善仁愛」之精神服務市民。當時元朗為鄉村市集,缺乏醫院設立,居民求醫無門,痛苦莫名。故當地熱心人士發起籌建本院,為貧病者提供免費醫療及賑濟服務。 博愛醫院每年3月與無綫電視舉辦《博愛歡樂傳萬家》,是無綫電視慈善節目之一。.

新!!: 香港島和博愛醫院 (香港) · 查看更多 »

十塱水塘

十塱水塘,或稱作芝麻灣水塘,建於1955年,位於芝麻灣半島和南大嶼郊野公園內,在芝麻灣懲教所的南方。水塘曾為離島區的長洲、坪洲及喜靈洲等居民之主要水源,1970年代起改為灌溉用水塘。.

新!!: 香港島和十塱水塘 · 查看更多 »

十大建設計劃

《十大建設計劃》(英文:Ten Major Infrastructure Projects),是由時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曾蔭權透過《2007至2008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宣佈,香港政府將會於未來數年推動多份基礎建設計劃,當中包括數個鐵路項目、跨境基礎建設、成立西九文化區和建設新發展區等,以改善香港市民的居住環境及促進香港社會具有更高度的可持續發展水平。惟十大基建直至2012年曾蔭權卸任后基建仍在進行中,多項基建均發生延誤和超支的情況。.

新!!: 香港島和十大建設計劃 · 查看更多 »

十年建屋計劃

十年建屋計劃是香港於1972年提出的一項公共房屋計劃,為當時香港總督麥理浩的推出的一項重要政策。 十年建屋計劃的目的,是要在1973年至1982年的十年期間,為180萬香港居民提供設備齊全、有合理居住環境的公共房屋單位。這項計劃改變過去香港政府對公共房屋只追求數量的態度,開始注意公共房屋的質素,例如設施及居住環境。計劃亦配合新界的新市鎮的發展,包括荃灣、沙田及屯門三地,減輕因港九市區人口過份擠迫而形成的社會不安定。 1982年,由於實際建屋量仍距離目標甚遠,香港政府決定將計劃順延5年至1987年。這個計劃完結後,共建成可供150萬人居住的單位,仍較最初目標少30萬人。香港政府於同年推出長遠房屋策略取代十年建屋計劃。.

新!!: 香港島和十年建屋計劃 · 查看更多 »

十五間 (香港)

十五間是香港一個近乎消失的地名,位於香港島南部香港仔之東部,在香港仔舊大街與涌尾之間,亦即是香港仔大道與香港仔海旁道並排一段的沿線地帶。「十五間」的名源自該處昔日有十五間石屋而得名。香港仔著名食肆山窿謝記魚蛋,昔日便開設於十五間內的一條後巷,就像處於山窿(即山洞)內,因而得名。.

新!!: 香港島和十五間 (香港) · 查看更多 »

卡佛大廈

卡佛大廈(Crawford House),是香港島中環的一座商業寫字樓大廈,位於皇后大道中68號,樓高24層。主要租戶為醫務所、旅行社、金融及珠寶公司辦事處。 該大廈原名連卡佛大廈(Lane Crawford House),但其最大租戶連卡佛百貨公司已於2004年遷址至香港國際金融中心,所以連卡佛大廈已更名為卡佛大厦。同時連卡佛大廈由連卡佛同系公司會德豐擁有,集團曾於2005年公開招標出售大廈全幢。2014年8月11日,會德豐的子公司九龍倉集團向母公司以26.88億港元現金購入卡佛大厦的業權。 現時卡佛大廈最大的商戶是ZARA,佔地55000平方呎,上一個租戶為香港第一家H&M之旗艦店,於2007年3月至2013年運作。.

新!!: 香港島和卡佛大廈 · 查看更多 »

卜力

卜力爵士,GCMG,DL(Sir Henry Arthur Blake,別名卜公,),是英國派駐香港的第十二任港督(1898年-1903年)。.

新!!: 香港島和卜力 · 查看更多 »

卜公花園

卜公花園(Blake Garden)是香港島上環的一個露天球場,俗稱花園仔,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公園的位置方面,東面居賢坊上環新會商會學校,北面太平山街望荷李活道,南面普慶坊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第二校,西面望普仁街東華醫院。.

新!!: 香港島和卜公花園 · 查看更多 »

卜公體育會

卜公體育會(HK Blake Garden A.A. Ltd,簡稱卜公),是香港一支帶有地區色彩的足球隊,由上環卜公花園一班熱愛足球的人士組成,曾培育出包括胡國雄與梁帥榮兩位香港足球代表隊隊長等球星。卜公曾經升上香港甲組足球聯賽角逐,現時已被淘汰出局。.

新!!: 香港島和卜公體育會 · 查看更多 »

南區

南區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南區 · 查看更多 »

南區 (香港)

南區是香港十八區之一。自香港開埠以前,已經有早期原居民客家人居住。南區為香港島四區中,面積範圍覆蓋最廣的一區,總面積達4,000公頃。根據2016年2016年香港中期人口統計的數字,南區人口為274,994人。南區是基層、中產、富豪互存的地區,半數人口居於公屋以及居屋之中 ,南區由十七個區議會分區組成,人口主要分佈在鴨脷洲(佔六個區議會選區)、薄扶林(佔五個區議會選區,人口集中在華富邨以及華貴邨一帶)和香港仔(佔四個區議會選區),壽臣山、深水灣、淺水灣是香港高級住宅區,亦是南區唯一一個沒有公共房屋的區議會選區,而南區最後一個分區在赤柱以及石澳,是公屋私樓互存的地區。.

新!!: 香港島和南區 (香港) · 查看更多 »

南寧街

南寧街是香港港島南區的一條街道,位於香港仔中心內,以中國城市南寧市命名。由於街內有很多商店,而且是多條小巴路線的總站,所以每天都很繁忙。本路呈一個U字型,所有車由成都道的兩個入口進入本街後,到了本路的中段都必需轉入奉天街,不得繼續直行。.

新!!: 香港島和南寧街 · 查看更多 »

南島中學

南島中學(South Island School)是英基學校協會在香港香港島南區黃竹坑壽臣山的一所傳統英式國際學校。.

新!!: 香港島和南島中學 · 查看更多 »

南丫島

南丫島(Lamma Island)是香港第四大島嶼,區議會分區屬於離島區。南丫島的深湾曾出土新石器至明清時代文物。.

新!!: 香港島和南丫島 · 查看更多 »

南丫島撞船事故

南丫島撞船事故是於2012年10月1日香港慶祝中國國慶煙花匯演當晚,在香港離島南丫島西北的西博寮海峽上發生的一宗撞船事故。一艘載逾百人的香港電燈載客船南丫四號被港九小輪雙體船海泰號撞擊後迅速翻沉,南丫四號乘載的127名船員及乘客全部墮海,大量乘客因為未能夠及時逃生而遇溺。連同海泰號上受傷的8名乘客及2名船員,以及參與救援時受傷的4名警察及消防員,事故共造成39人死亡、92人受傷。.

新!!: 香港島和南丫島撞船事故 · 查看更多 »

南丫發電廠

南丫發電廠,俗稱南丫島發電廠,位於離島區南丫島波羅咀,由香港電燈擁有,發電廠佔地50公頃,於1978年開始為香港島、鴨脷洲及南丫島提供電力。目前南丫發電廠總發電量大約為3,737兆瓦,是香港第二大發電廠,僅次於青山發電廠。 2012年,港燈的用電最高需求在8月,達到2,432兆瓦。2012年,燃料組合包括68%煤和32%天燃氣,可再生能源少於0.1%。2013年,港燈備用電量達到52%。港燈向外宣稱,不計算5台後備機組(單循環燃氣輪機),備用電量有三成。另外,港燈與中華電力聯網,共享部份備用電量,但沒有買賣電力。 南丫發電廠已預留土地興建更多聯合循環燃氣輪機組,逐步增加天然氣發電,減少燃煤發電,以配合香港政府制定的能源政策及減排目標。南丫發電廠擴建部分的發電機組採用天然氣為主要燃料(由港燈佔3%權益的廣東大鵬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經海底輸氣管道供氣),天然氣燃燒後產生的氮氧化物及二氧化碳會大幅減低,二氧化硫及懸浮粒子的排放量更近乎零,可減低對環境的破壞。.

新!!: 香港島和南丫發電廠 · 查看更多 »

南京条约

《南京條約》(Treaty of Nanking),又稱《江寧条约》,清政府称之为“万年和约”,是大清首個因對西方列強戰敗而簽之條約。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大清在對英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雙方代表在南京静海寺谈判并在泊于南京下關江面的英军旗舰汗華囇號上签署《南京條約》,以確切文件達成開放通商,並且大清向英國割讓香港島。 1943年,中華民國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等國签订协议,廢除一些不平等條約內容,例如治外法權。 《南京條約》的原件之一由英國政府保存;另一份正本原保存於中華民國外交部,现寄存位於臺北市的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 香港島和南京条约 · 查看更多 »

南北行公所

香港南北行公所(Nam Pak Hong Union),現稱南北行商會,是香港第一個華人商會組織,會址現在香港島上環文咸西街。.

新!!: 香港島和南北行公所 · 查看更多 »

南固臺

南固臺(Nam Koo Terrace),是位於香港香港島灣仔區灣仔船街55號的一所古宅,其外牆以紅磚建成,糅合中西建築風格,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有傳大宅在香港日佔時期被作為囚禁慰安婦的地方。現時已經荒廢,鬧鬼,故被稱為「鬼屋」。.

新!!: 香港島和南固臺 · 查看更多 »

南灣 (香港島)

南灣是香港的一個海灣,位於香港島南區舂坎角西北部,中灣以南,舂坎灣以北。灣內的南灣泳灘現時是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管理的泳灘之一,設有更衣室及淋浴設施,並有救生員值勤。泳灘亦設有燒烤區及泳屋。 南灣是香港的高尚住宅區之一。香港1995年版的大富翁圖版遊戲,南灣即為遊戲中第二昂貴的地皮。.

新!!: 香港島和南灣 (香港島) · 查看更多 »

南灣御園

南灣御園 (Jadewater),是位於香港島南區香港仔大道的單幢住宅,樓高共45層,由泛海國際發展,於2009年入伙。 是香港島區的海景豪華私人住宅,亦是香港仔極為罕有的新供應,共提供180個住宅單位。而且,南灣御園享有極高樓底(3.1-3.5米),戶戶向南向海,設有露台。除享中心地帶的便利外,亦有設有私人會所,除一般設施,更備有游泳池、燒烤場,而且另設停車場。南灣御園除本地華人外,亦吸引不少外國人居住,如美國人、英國人、日本人、韓國人等。項目是香港仔.

新!!: 香港島和南灣御園 · 查看更多 »

南華體育會

南華體育會(South China Athletic Association,1910年12月12日—),簡稱南華會,是香港一家體育會所。香港會所位於銅鑼灣加路連山加路連山道,九龍會所位於京士柏衛理徑。 南華體育會於1910年正式成立,於2010年慶祝百週年會慶。.

新!!: 香港島和南華體育會 · 查看更多 »

南華體育會運動場

南華體育會運動場(South China Athletic Association Stadium)是香港一個多用途運動場,位於銅鑼灣加路連山加路連山道,因而有稱加路連山球場(Caroline Hill Stadium)簡稱加山球場,由南華體育會擁有。以往大部份時間用作舉行足球比賽,現在為南華足球隊的訓練球場。.

新!!: 香港島和南華體育會運動場 · 查看更多 »

南非駐香港總領事館

南非共和國駐香港總領事館(Konsulaat-generaal van Republiek van Suid-Afrika in Hong Kong,Consulate General of Republic of South Africa in Hong Kong)是南非共和國派駐香港的最高級別外交代表機構,為南非在華開設的3座使領館之一,總領事館的管轄區範圍包括香港及澳門。 總領事館的辦公室位於香港香港島灣仔港灣道18號中環廣場19樓1906-8室,其轄下部門包括法律和領事處、政治處、新聞處、經濟處、文化處以及行政處,各由一位領事主管其業務,現任總領事為谷拉(Phumelele Gwala)。.

新!!: 香港島和南非駐香港總領事館 · 查看更多 »

南順集團

南順集團(南順(香港)有限公司,),是香港食品製造商之一,主要以製造食油及麵粉為主,也兼營家居清潔用品及包裝產品的生產。.

新!!: 香港島和南順集團 · 查看更多 »

南風隧道

南風隧道()為香港港鐵南港島綫的鐵路隧道,全長3.2公里。穿越聶高信山,連接南港島綫金鐘段至海洋公園。隧道於南風道的隧道入口及香港公園近法院道(英國文化協會)設有通風大樓,並只供南港島綫列車使用。.

新!!: 香港島和南風隧道 · 查看更多 »

南風道

南風道(英文:Nam Fung Road)為香港港島南區黃竹坑的一條行車道路,西起黃竹坑道及香港仔隧道入口交界往香港仔等地,東接深水灣道及壽山村道交界往黃泥涌峽、壽山村及深水灣等地。 由於南風道沿途空氣清新,環境優美,所以成為不少醫院、學校和安老院的所在地。.

新!!: 香港島和南風道 · 查看更多 »

南風道林地

南風道林地是香港一處林地,位於香港島黃竹坑東北部,南風道與金夫人馳馬徑一帶的位置,佔地8公頃,為香港島僅存的風水林,於1993年6月22日被劃定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 南風道林地為一個香港開埠之初開始發展的原生樹林,擁有多種具保護價值的植物品種,包括:.

新!!: 香港島和南風道林地 · 查看更多 »

南風至柏架電纜隧道

南風至柏架電纜隧道()是香港的一條電纜隧道,也是世界最長的電纜隧道之一,由香港電燈在1990年动工,1993年使用。隧道由香港島黃竹坑南風道到鰂魚涌柏架山,穿過聶歌信山、渣甸山、畢拉山和柏架山,長5.7公里,比大老山隧道長,是香港最長隧道。隧道里有兩組275千伏大電纜,把電力从南丫發電廠送到港島東區。.

新!!: 香港島和南風至柏架電纜隧道 · 查看更多 »

南記粉麵

南記粉麵(簡稱南記)是香港一家連鎖食肆,在1980年代於香港仔開業,至2012年在香港島有12家分店,售賣港式粉麵,以腐皮包著魚肉餡料的春卷及酸辣小窩米線聞名。.

新!!: 香港島和南記粉麵 · 查看更多 »

南豐新邨

南豐新邨是一個位於香港島東區鰂魚涌的私人住宅屋苑,由南豐發展於1978年建成。屋苑共有12座物業,沿基利路及基利坊而立。因其相對比較大型的發展規模,而成為於1970年代後期建成的物業在香港物業市場中的指標。 物業各棟大廈的高度由28到33層不等。第1至5座分別坐落於基利路32至40號(雙數),而第6至12座則分別坐落於基利坊27至15號(單數)。 全屋苑共有2,832個住宅單位。.

新!!: 香港島和南豐新邨 · 查看更多 »

南里

南里(South Lane)是香港的一條街道,位於香港島的石塘咀。南里連接山道和日富里。南里途經和合街。 南里曾經是一個露天街市,1991年街市遷往現在的石塘咀市政大廈。此外,南里亦途經由信德、新鴻基地產、廖創興企業及新世界發展共同發展中西區著名的大型屋苑寶翠園的商場西寶城的其中一個出入口。 雖然南里任何小販攤檔,可是在香港法例第132AG章 《小販(認可區)宣布》附表1中,仍有列出整段南里為小販認可區之一。.

新!!: 香港島和南里 · 查看更多 »

南里壹號

南里壹號(One South Lane),是位於香港香港島石塘咀南里的單幢住宅,樓高共28層,由華人置業發展,忠信物業管理管理,於2016年第二季入伙。.

新!!: 香港島和南里壹號 · 查看更多 »

南洋酒店

南洋酒店(英文:South Pacific Hotel),為香港一間三星級酒店,位處於香港島銅鑼灣摩理臣山道23號,於1993年開幕,樓高28層,提供共290間客房,包括287間普通客房、兩間家庭套房及1間豪華套房。南洋酒店与铜锣湾及香港会议展览中心距离较近,数分钟车程可达中环,交通方便。酒店外形为椭圆形,外部主要使用玻璃幕墙。 2005年,南洋酒店進行了大規模的裝修工程。.

新!!: 香港島和南洋酒店 · 查看更多 »

南港島綫

南港島綫(South Island Line)建設時稱南港島綫(東段),是港鐵的營運的鐵路綫之一,也是《2007至2008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中的十大基建之一。南港島綫連接香港島中西區及南區,興建目的主要是解決香港仔隧道(灣仔區通往南區的隧道)的交通擠塞問題及改善南區的對外交通。本綫為中型鐵路系統,於2011年動工,耗資152億港元,2016年12月28日全綫通車。南港島綫通車後,香港十八區皆有鐵路到達。.

新!!: 香港島和南港島綫 · 查看更多 »

南港島綫(西段)

南港島綫(西段)(South Island Line (West))是香港鐵路有限公司計劃中的鐵路項目,為《鐵路發展策略2014》中建議的項目之一。南港島綫(西段)連接香港島北岸及南區,以解決南區的交通擠塞問題。設計中的鐵路為中型鐵路系統,預計和現時已經通車的南港島綫(東段)使用的系統相同。南港島綫(西段)於《鐵路發展策略2014》中建議最快於2021年動工《》(第33-35、47頁),2014年9月,運輸及房屋局,於2026年通車。.

新!!: 香港島和南港島綫(西段) · 查看更多 »

南濤閣

南濤閣(South Wave Court)是香港的一個私人機構參建居屋屋苑,由五洋建設株式會社附屬公司Nicosia Company Limited 發展,及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監管發展過程及推售,周氏建築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周念申建築師)設計,南濤閣位於香港島黄竹坑深灣道,前臨深灣海景及遊艇會景色,在1995年入伙,是居屋計劃第十五期丙的屋苑,共有三座34至35層高樓宇,設在3層高之停車場,商舖平台之上,平台花園設有獨立泳池及兒童遊樂設施。整個發展共1040個單位。.

新!!: 香港島和南濤閣 · 查看更多 »

南朗山

南朗山(或寫作南塱山,英文:Brick Hill)是香港的山峰之一,位於香港島南區,海拔284米,北靠班納山和金馬倫山,南望南中國海,西臨深灣、香港仔南避風塘、布廠灣及大樹灣,東至深水灣。 香港海洋公園盤據著大半個南朗山,其不少遊樂設施均在南朗山的南部山麓。南朗山的東北山坡,有一個索道系統(海洋公園纜車)連接半山和山下黃竹坑道正門附近。而南朗山的西南山坡,則由一組戶外電動扶梯系統連接半山和山下大樹灣入口。 不過南朗山的山峰不在香港海洋公園範圍之內。於南朗山道的南朗山道休憩公園有一條由南區區議會和民政事務總署建造的石屎山徑,並在山頂以西建有南朗亭。南朗亭和南朗山山頂之間亦有明顯山徑,不過主要是泥路,比較不好走。南朗山山頂有警察通訊站和三角測量站,也設有無線電視發射站,還有數碼電視廣播輔助發射站。 南朗山北面山腰有海洋公園的海馬標誌,因而被部份人俗稱為海洋公園山。 南朗山英文名被稱為「Brick Hill」,有指是因為山上曾經有磚窯,而現時磚窯遺址有大量亂石。 香港駕駛學院香港分校,曾設在香港海洋公園正門的西側,其後因應海洋公園擴建而遷出。 南朗山的北面山下還有警察學院、黃竹坑邨(已清拆)、黃竹坑道等。 File:HK Aberdeen Promenade Ap Lei Chau Bridge Nam Long Shan.JPG|從香港仔眺望南朗山 File:Nam Long Shan viewed from Middle Gap.jpg|從中峽眺望南朗山 File:Nam Long Shan viewed from Wong Nai Chung Gap.jpg|從黃泥涌峽眺望南朗山.

新!!: 香港島和南朗山 · 查看更多 »

南朗醫院

南朗醫院是香港昔日一所醫院,位於香港島南朗山南朗山道30號,於1967年由香港防癌會設立,曾為醫院管理局轄下的醫院,最後於2003年結束營運,由香港防癌會接管改辦香港防癌會賽馬會癌症康復中心。.

新!!: 香港島和南朗醫院 · 查看更多 »

南昌站 (香港)

南昌站(Nam Cheong Station)是港鐵在兩鐵合併前,港鐵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前稱分別為地鐵(地下鐵路)及地鐵公司。西鐵綫在兩鐵合併前,西鐵綫的前稱為西鐵或九廣西鐵,並由九廣鐵路公司營運。和東涌綫的轉車站,位於香港深水埗區長沙灣西九龍公路架空路段的下方,鄰近深旺道、欽州街和東京街西。車站由Aedas設計,2003年12月16日啟用。因鄰近公共屋邨南昌邨而得名,但最接近此站的公共屋邨卻是富昌邨。.

新!!: 香港島和南昌站 (香港) · 查看更多 »

南海诸岛

南海诸岛或南海群岛是指南海南北约1800公里、东西约900多公里范围内诸多群岛、沙洲、礁、暗沙和浅滩的总称,北起北卫滩、西起万安滩、南至曾母暗沙、东止黄岩岛(另一说为海马滩)。自北至南,大致可以分为東沙群島、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四大群岛,但通常不包含同樣位於南海海域內的印尼阿南巴斯群島與納土納群島,以及亞洲大陸的沿岸島嶼等(如海南島、香港島、新加坡島等)。 南海诸岛总面积约164.74km²。其中东沙群岛约1.74km²,西沙群岛约10km²,中沙群岛约150km²,南沙群岛约3km²,由於各國進行填海造陸,可能會隨時間有差異。.

新!!: 香港島和南海诸岛 · 查看更多 »

卑利街

卑利街(Peel Street)是一條位於香港島中西區的街道,全長560米,是由皇后大道中126號至半山區堅道88號的一條上坡道。北部近威靈頓街及結志街處是中環的街市舊區,不能通車,路邊只見滿是小商販及購物的行人。在荷李活道以南,及士丹頓街以南,有行人樓梯間隔,使此街道成為行車的掘頭路。自2000年代起因為鄰近中環蘇豪區的擴展,沿路有不少高級食肆,間中有汽車停泊。 卑利街的名字來自香港殖民地時期的英國1834年及1841年兩任首相羅伯特·皮爾爵士 (英文名: Sir Robert Peel),他是英國保守黨人。.

新!!: 香港島和卑利街 · 查看更多 »

卑路乍灣

卑路乍灣是香港的一個海灣,位於香港島堅尼地城以北,硫磺海峽以東。該海灣的名稱是紀念在1841年測量維多利亞港的英國海軍愛德華·卑路乍軍官。 經過1990年代末的卑路乍灣填海工程(青洲發展計劃的首部分),堅彌地城海旁以西的一部份卑路乍灣成為了卑路乍灣公園、停車場、以及海旁的城西道。現時卑路乍灣填海區很多的地方還是空地。 卑路乍灣亦是香港三個被俗稱為「垃圾灣」的海灣之一(其餘兩個海灣是醉酒灣及將軍澳)。.

新!!: 香港島和卑路乍灣 · 查看更多 »

卑路乍灣公園

卑路乍灣公園(Belcher Bay Park)是香港一處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的公園,位於香港島堅尼地城堅彌地城海旁38號對面。公園在落成時稱為卑路乍灣臨時公園(Belcher Bay Temporary Park),曾於1999年1月獲頒「綠化都市顯才華獎勵計劃」總冠軍金獎,其後於2002年改為現名,總面積有100米×300米。.

新!!: 香港島和卑路乍灣公園 · 查看更多 »

卑路乍炮台

卑路乍炮台(英語:Belcher's Battery)建於1886年,位於現西環寶翠園內,炮台分為上卑路乍炮台(Upper Belcher's Battery)及下卑路乍炮台(Lower Belcher's Battery)。炮台至1946年正式棄用。 昔日,卑路乍在香港島東西兩面各建一座炮台。東面為鯉魚門炮台;西面為西環山上的炮台,由於它是最先建成,故稱為卑路乍炮台,而建於炮台下的街道,則稱為卑路乍街,其面對的海灣就稱為卑路乍灣。之後卑路乍炮台拆卸,改建成住宅寶翠園,而寶翠園內保留了原本屬於卑路乍炮台的一座英式遠程大炮,留為紀念。但1990年代以後,由於寶翠園拆卸重建,這座炮台也被移走了。.

新!!: 香港島和卑路乍炮台 · 查看更多 »

卑路乍街

卑路乍街(英語:Belcher's Street)是香港中西區堅尼地城的一條主要道路,為東北至西南之走向,連接皇后大道西及域多利道。全線大部份路段為三線單程行車,近西段盡頭則為香港電車的西端尾站—堅尼地城總站及掉頭處。.

新!!: 香港島和卑路乍街 · 查看更多 »

卅間

卅間,又稱三十間,是香港一個近乎消失的地名,位於香港島中區中環與太平山之間,具體範圍約為荷李活道以南、堅道以北、卑利街以西的地帶,以必列者士街與士丹頓街為中軸。「卅間」的名源自該處昔日有三十間屋而得名。自二戰之前,該區已是來自潮汕和海陸豐的貧民聚居之地,每年農曆七月都會進行盂蘭勝會。.

新!!: 香港島和卅間 · 查看更多 »

區域市政局

區域市政局(英文:Regional Council,縮寫:RegCo)是香港政府於1986年4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期間為香港新界九個地區提供食物衞生、清潔街道、文娛康樂設施、管理食肆等市政服務的法定機構,亦是香港三級議會的一部份(第一級為全港性的立法會、第二級為區域性的市政局/區域市政局、第三級為地區性的區議會),執行部門為區域市政總署。區域市政總署署長同時擔當區域市政局行政總裁。.

新!!: 香港島和區域市政局 · 查看更多 »

區德

區德,一名衍德、字澤民,以字行,廣東省南海縣西樵鄉人,後來香港經商。區德為香港地產和建築業先驅之一,曾任東華醫院總理,知名企業家、慈善家。.

新!!: 香港島和區德 · 查看更多 »

區傑棠

區傑棠(英文名:Abe Au Kit Tong,),1976年加入地鐵任職建築師,是著名港鐵站內毛筆書法大字的原創者。2006年10月23日移居加拿大退休。.

新!!: 香港島和區傑棠 · 查看更多 »

反黑

是影視兄弟有限公司製作的全實景拍攝製作的時裝匪戰電視劇及網絡劇,以單機拍攝。由陳小春、陳國坤、李璨琛、王合喜、彭敬慈及陳嘉桓領銜主演,由陳欣健及張建聲聯合主演,並由陳惠敏、吳孟達、吳岱融、吳毅將、吳家麗、吳志雄、梁烈唯、柯有倫等特別演出,監製宋本中、陳國坤、李璨琛、李基業及許志敏。.

新!!: 香港島和反黑 · 查看更多 »

古桂耀

古桂耀(Ku Kwak Yiu),現任香港東區區議會翠灣選區議員,他的職業是大廈保養技術員,前社會民主連線成員。.

新!!: 香港島和古桂耀 · 查看更多 »

史超域

史超域牧師 (英文:The Reverend Arthur Dudley Stewart,),是英國在香港的傳教士,曾擔任聖保羅書院的校長。.

新!!: 香港島和史超域 · 查看更多 »

史釗域道

史釗域道(Stewart Road)是香港島灣仔區的一條街,南北走向,北至灣仔北告士打道、灣景中心大廈與新鴻基中心處,南至灣仔軒尼詩道、莊士敦道德士古大廈油站處。 根據《南華早報》1929年6月17日的報道,當時新命名的史釗域道是紀念1843年至1844年間擔任庫務司(Colonial Treasurer)的史釗域(Charles Edward Stewart)。.

新!!: 香港島和史釗域道 · 查看更多 »

史釗域道6號

史釗域道6號是香港一幢單幢式住宅建築,位於香港島灣仔區史釗域道6號。 史釗域道6號於1920年代落成,有指是所在地段是由香港置地填海而成,物業其後由倪士欽、馮平山、李右泉等人持有。史釗域道6號是現存少數的轉角唐樓,建築特色包括中式騎樓和西式的長廊式露台,是結合中西特式的建築風格。 2016年,有報導指出恒基兆業相關人士計劃清拆史釗域道6號。古諮會於同年12月8日把史釗域道6號評為三級歷史建築。.

新!!: 香港島和史釗域道6號 · 查看更多 »

司徒志仁

司徒志仁,CPM(Sze-to Che-yan,),香港高級警官,1977年至1978年成為皇家香港警隊歷來第一位晉升為警務處助理處長的華人。 司徒志仁早年就讀於皇仁書院,1946年加入警隊擔任警察傳譯員,1948年轉任成為副督察,並分別於1957年、1960年和1967年升任助理警司、警司和高級警司,歷任策劃組高級警司、刑事偵緝處副處長和行動組警司等職,是當時警隊內少數擔任高級警官的華人。1953年和1961年,他兩度由警隊送往英國接受培訓,為日後晉升更高級職位作好準備。 1971年,司徒志仁升任總警司,歷任新界區、香港島區和九龍區副指揮官,在任港島區和九龍區副指揮官期間曾多次以署理警務處助理處長身份分別署任兩區指揮官,是歷來首位署任助理警務處長的華人。1975年9月,他再以署理助理警務處長身份出任水警總區指揮官,至1978年3月獲正式確認為警務處助理處長,並追溯自1977年3月起生效,是首位得到正式任命的華人。為肯定他多年來的警務工作,他曾多次獲勳,當中包括於1967年獲頒殖民地警察勞績獎章。 司徒志仁的父親司徒文暐和叔父司徒森都是粵曲曲藝家,他於1951年娶關佩英為妻。司徒關佩英是業餘粵曲演唱家,曾多次率團在香港和海外作慈善義演,而且與藝人黃夏蕙情同姊妹。1975年3月20日早上,司徒志仁發現其妻離奇倒臥於九龍何文田雲華台寓所內的浴室,送抵伊利沙伯醫院時證實死亡,終年49歲,在當時引起輿論轟動。由於官方從來沒有正式公開交代她的真正死因,使得事件充滿謎團。.

新!!: 香港島和司徒志仁 · 查看更多 »

司徒拔

司徒拔爵士,GCMG,FZS,JP(Sir Reginald Edward Stubbs ,),舊譯史塔士,英國殖民地部官員,曾長年在白廳供職,後來罕有地獲外調到錫蘭的殖民地政府工作,並且在十分短的時間內升任總督之職。司徒拔曾先後出任香港、牙買加、塞浦路斯與錫蘭的總督,任內以作風率直強硬和不易妥協著稱。在任香港總督期間,司徒拔就因為拒絕對海員大罷工與省港大罷工作出讓步,結果釀成了軒然大波。他後來在任錫蘭總督時,復遇上了布雷斯格德爾事件,並在事件發生後不久引退。.

新!!: 香港島和司徒拔 · 查看更多 »

司徒拔道

司徒拔道(Stubbs Road)香港一條連接香港島跑馬地及灣仔峽的公路,以第16任香港總督司徒拔的名稱命名。 司徒拔道連接皇后大道東,向東南方向經過黃泥涌峽道及大坑道交界處,再轉往西北方向,連接山頂道及灣仔峽道、布力徑、中峽道、金馬麟山道、香港仔水塘道及甘道之交匯處。.

新!!: 香港島和司徒拔道 · 查看更多 »

又一城

又一城(Festival Walk)位於香港深水埗區九龍塘又一村達之路,鄰近香港城市大學、又一居和港鐵九龍塘站。又一城包括7層大型商場及4層商廈,總樓面面積約125萬平方呎,商場樓面佔98萬平方呎,另有寫字樓及停車場。商場在1998年11月13日開幕,由太古地產及中信泰富合資興建,曾由太古地產全權擁有及管理。2011年7月,太古地產宣佈以188億元出售又一城予新加坡豐樹產業,成為香港歷來成交金額最高的單一物業買賣,其後又一城成為豐樹大中華商業信託主要持有資產。.

新!!: 香港島和又一城 · 查看更多 »

又一居

又一居(Parc Oasis)是一個座落在香港九龍深水埗區又一村的豪宅,發展商為會德豐以及信和置業,由32座物業組成,在1993年至1995年落成。又一居分三期發展,第一期包括第1至20座,第二期包括第21,22,23,25座,第三期包括第26至33座。屋苑在啟德機場關閉以後,環境更加寧靜。鄰近九龍塘交通中心,港鐵、巴士、小巴和的士站步行數分鐘便可到達,前往新界東亦非常方便。1998年又一城落成以後,購物、觀看電影和飲食更為方便,而前往旺角的購物中心需約十分鐘車程。附近的九龍塘則是有名幼稚園、小學和中學的匯聚處,適合有在學傷健子女的家庭。 又一村的樓宇層數多數不高,可看到九龍獅子山及遠眺香港島的太平山,部分高層住宅則可看到維多利亞港煙花景色。.

新!!: 香港島和又一居 · 查看更多 »

叔何顯理

叔何顯理(Mrs.

新!!: 香港島和叔何顯理 · 查看更多 »

友邦廣場

友邦廣場(AIA Tower)位於香港島炮台山電氣道181至183號,港島甲級寫字樓,於1999年落成,樓高43層,樓面面積達700,000平方呎,發展商為恆基兆業。 友邦廣場在興建時已鋪設光纖網絡主幹及緊急後備電源系統,是全港其中一座安裝智能升降機的商業大廈。此外大廈的平台設有游泳池,是全港其中一座設有游泳池的商廈。 友邦廣場的最主要及最大的租戶是美國友邦保險(佔大樓12層),其次為恒基兆業旗下的地產、酒店管理、恒基中國及承建商裕民建築,其他租戶包括灝天金融集團(13樓、32樓)、美國雅培(19及20樓)、舒適堡(23樓)、寶盛證券(25樓)、許李嚴建築師事務有限公司(38樓)、三得利和強生等。而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已於2015年11月搬遷。.

新!!: 香港島和友邦廣場 · 查看更多 »

名園

名園(Ming Yuen)位於香港島,原屬墳場,在中華民國初期由商人修建成遊樂場。電車直接駛至其位於英皇道的正門,其範圍界乎明園西街及錦屏街之間,南部止於山麓,面積廣達1.9公頃,約等於兩個標準足球場。直至20世紀60年代初期,北角明園臺附近尚殘存名園的一道石拱橋。名園在1918年6月17日(農曆戊午馬年五月初九)星期一,名園開始對外營業。1928年1月13日星期五,由陳倫先生以港幣110,500元投得易主,惟在同年7月15日星期日,宣告停業。1929年4月25日星期四,再度啟業,提供滾軸溜冰場、跳舞場、單車場、粵劇場、兒童運動場、百鳥巢、唱書臺、九曲橋、韆鞦、旋轉木馬、無線電播音臺、燈謎、乒乓球、足球、排球、羽毛球 ,入場費仍維持港幣2角。1929年,上海聯華影業公司以月租港幣250元租賃作其香港分廠的製片場,拍攝粵語片。1930年暑期,轉由「及時公司」經營,加入八陣圖(迷宮)、清暑殿(裝置電風扇的房間)、南北幻術(魔術表演)、談情室(情侶廂座),並免收入場費。.

新!!: 香港島和名園 · 查看更多 »

名門 (住宅)

渣甸山名門(英語:The Legend at Jardine's Lookout),是香港的一個私人屋苑,位於香港島渣甸山大坑徑23號,由四座樓宇組成(入伙初期分為第1座顯名殿、2座揚名殿,第3座盛名殿和第5座耀名殿,均有向山及向海單位,可享有維港煙花景色。是香港首個鋪有可變色光纖外牆的住宅,發展商為長江實業,已於2007年第二季入伙。由於屬於一梯兩伙或者四伙,所以即使有四座樓宇,單位亦只得376個。 該處原本是虎豹別墅部份地段出售之後的僅餘部份,2000年,虎豹別墅興建者胡文虎的後人將該部份以一億港元出售給長江實業,不過香港政府跟長江實業協議保留原有的虎豹別墅主樓及「虎塔」給予香港政府,日後重新開放給市民。 2009年馬化騰以1.57億元,購入大坑名門3座57及58樓 A、 B及 C室全層3個複式戶,面積共7183方呎,呎價21857元。 根據2015選舉管理委員會-區議會選舉選區分界圖,大坑徑,虎豹別墅 (香港)及渣甸山名門均位於灣仔B08渣甸山選區。.

新!!: 香港島和名門 (住宅) · 查看更多 »

名鑄

名鑄(The Masterpiece)是香港九龍尖沙咀一座摩天大樓住宅,由新世界發展和市區重建局合作開發,為河內道18號重建項目的住宅部份,合共提供345個單位。頂樓是67樓,不設34、44、54和64樓,另25、26及47樓為隔火層。住宅於2009年11月入伙。 河內道市區重建項目的合資公司,是由新世界發展持78.8%權益,市建局持餘下21.2%權益,項目包括豪宅名鑄、凱悅酒店及樓面達34萬平方呎的K11購物藝術館。.

新!!: 香港島和名鑄 · 查看更多 »

名樂居

名樂居(Mingle Place Hotel)是香港一家酒店連鎖集團,在香港地區擁有5家酒店,多為遊客旺區,主要經營3星的廉價酒店服務。為全港首間有自己主題曲的酒店。.

新!!: 香港島和名樂居 · 查看更多 »

吳丹鳳

吳丹鳳(Ng Dan Fung,),籍貫廣東省順德縣,1947年第二屆香港小姐冠軍、已息影的香港電影演員及歌手。.

新!!: 香港島和吳丹鳳 · 查看更多 »

吳秋北

吳秋北(英文:Stanley Ng Chau-pei,),祖籍福建晉江,香港親共人士,現任香港工會聯合會會長和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同時為香港文職及專業人員總會會長、勞工顧問委員會委員(勞方代表)、標準工時委員會委員、廈門市政協常務委員。曾任工聯會理事長和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由於他的樣貌和藝人吳啟華相似,故有「工聯會吳啟華」之稱。.

新!!: 香港島和吳秋北 · 查看更多 »

吳良榮

吳良榮(Tommy Ng Leung Wing,),祖籍廣東汕頭,香港男演員,因經常於香港電台節目《警訊》飾演騙徒而為人熟識。亦因為高登討論區近年出現了討論他的話題而令他獲得「警訊堅哥」的名稱。.

新!!: 香港島和吳良榮 · 查看更多 »

吳松街

吳松街(Woosung Street)是香港九龍油麻地的一條街道,南起柯士甸道,北至甘肅街,與兩旁的白加士街與廟街南段大致平行。.

新!!: 香港島和吳松街 · 查看更多 »

吳木金

吳木金,BEM(Ng Muk-kah,),又稱珍妮(Jenny)或珍妮女工班(Jenny's side party),香港女工,1928年至1997年間在金鐘添馬艦海軍基地協助皇家海軍和其他英聯邦海軍船艦洗刷艦身,前後近70年。 吳木金自11歲起已跟隨母親從事洗刷軍艦艦身的工作,13歲起更成為女工頭目,帶領其他女工駕駛舢舨,手持長柄刷子或油漆滾筒翻整艦身。她們還會為艦上海員熨洗衣物、清理垃圾,甚至為高級軍官每天購買報紙、生果和添置鮮花。她們的所有工作均不收分文,唯一的收入來源是向海員販賣汽水和變賣所有從艦上收集得到的廢料和垃圾。 珍妮女工班歷年來服務的軍艦數以百計,好幾代曾駐守或訪問香港的皇家海軍和其他英聯邦海軍人員都對她們留下深刻印象。1980年,英廷更向吳木金頒授英帝國獎章,以作肯定。吳木金與皇家海軍的工作關係一直到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才告終結。晚年的她在香港過退休生活,2009年在香港逝世,終年92歲。.

新!!: 香港島和吳木金 · 查看更多 »

吳日言

吳日言(英文名:Yan Ng,),原名吳凱恩,香港出生,是香港女歌手及演員。出道時以「冬菇頭」做標記,被Neway辭退後一直沒有固定收入,2014年自資創業,經營流動應用程式的生意。2017年,與丈夫發起名為「愛跑‧香港地」慈善跑步活動,活動收益將捐助病童作醫療費用。.

新!!: 香港島和吳日言 · 查看更多 »

同德押

同德押(Tung Tak Pawn),位於香港香港島灣仔區灣仔軒尼詩道367-371號的單棟式轉角弧型騎樓,其結構伸出行人路形成迴廊,加上大押招牌上的文字是由右至左,在香港十分罕見,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2013年,業主高可寧家族獲屋宇署批准重建為23層高商廈,2015年8月起展開拆卸工程。.

新!!: 香港島和同德押 · 查看更多 »

同文街

同文街(英文:Tung Man Street)是位於香港港島中環的街道,位於現今中環中心一帶,本來連接皇后大道中與德輔道中,以販賣化工原料聞名,故又名化工原料街、工業原料街或原料街。後因1990年代市區重建計劃(今中環中心)而拆遷;街道則只剩下接近德輔道中的一截。.

新!!: 香港島和同文街 · 查看更多 »

合一堂香港堂

合一堂香港堂,全稱中華基督教會合一堂香港堂,是香港中華基督教會合一堂的總堂,位於香港島半山區般咸道2號,建於1926年,現已被評定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新!!: 香港島和合一堂香港堂 · 查看更多 »

合和中心

合和中心(Hopewell Centre)位於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183號,樓高66層(地庫和地下也計算在內)(216米),鄰近胡忠大廈,於1980年建成。 合和中心建築呈圓柱型,是香港首幢用澳洲滑模技術《大投資家胡應湘傳》 ISBN 9621713668 興建的大廈,頂樓設有旋轉餐廳和酒樓,底層設有商場、食肆及停車場,於1980年代曾經是亞洲及香港最高的建築物(後由中銀大廈所取代),亦標誌著香港商業區東移。 由於堅尼地道及皇后大道東相差高度達50米,為方便市民來往兩處,合和中心內通往寫字樓的升降機,均安排可以停17樓(堅尼地道出口),此舉亦令行走堅尼地道的中華巴士17線取消服務。其中兩部快速外牆觀光升降機由17樓往來56樓。 合和中心由合和實業有限公司興建,是合和實業主席兼建築師胡應湘設計,亦是合和實業的總部所在地。.

新!!: 香港島和合和中心 · 查看更多 »

合和中心二期

合和中心二期(Hopewell Centre Phase 2),前稱Mega Tower,為香港合和實業獨資項目,位於香港島灣仔南部堅尼地道和船街之間,鄰近合和中心一期,發展總樓面面積約172,700平方米;設有2000多間豪華客房、零售商店、戲院、多用途會議室及演講廳等各種配套設施的大型酒店項目。倘若建成,預期為全港最大酒店。城市規劃委員會於1994年批准擬建合和中心二期之地段作酒店發展用途。2008年11月中發展商合和實業宣佈大幅削減合和中心二期的發展規模,預計2016年完工。 2017年4月13日合和實業公布,鑑於公司採用新地盤平整及地基工程設計,以改善合和中心二期的整體設計,令建築結更加鞏固,地整平整及地基工程的動工期將會延長,預計合和中心二期的目標開業時間將推遲至2021年。.

新!!: 香港島和合和中心二期 · 查看更多 »

各國最高建築物列表

本列表列出世界各國(也包括獨立行政區域)的摩天大樓。.

新!!: 香港島和各國最高建築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吉士笠街

在中環士丹利街西端,有一段是冬暖夏熱的,就是吉士笠街的入口 吉士笠街(Gutzlaff Street)是香港島中環的一條後巷街道,近今時今日的中環中心和喜訊大廈的南面、嘉咸街和工銀大廈的東邊、永隆商業大廈的西邊、擺花街和中環大廈的北面。.

新!!: 香港島和吉士笠街 · 查看更多 »

吉席街

吉席街(Catchick Street)是香港的一條行車街道,位於香港島堅尼地城區內,也是香港電車堅尼地城總站之所在地。街道鄰近有市區重建局合作發展的私人屋苑泓都3座。吉席街東接堅彌地城海旁,西至加多近街,沿途有電車軌道東西行線,所以也俗稱西環尾「電車路」。.

新!!: 香港島和吉席街 · 查看更多 »

君俊商務酒店

君俊商務酒店(JJ Hotel),為香港的一間三星級酒店,位處香港島灣仔灣仔道165-171號樂基中心,鄰近地鐵灣仔站,酒店於2006年9月開幕,共提供18間豪華客房,其中總統客房有2間,特別設有2間相連房間。.

新!!: 香港島和君俊商務酒店 · 查看更多 »

君滙港

君滙港(Harbour Green,前名:「金莎西岸」,之後更名:「嘉雲西岸」,最終易名為「君滙港」)位於香港九龍大角咀,發展商為新鴻基地產及地鐵公司(今港鐵公司)。共設有5幢樓高48及56層的住宅大廈,共提供1,514個單位。君滙港為奧運站上蓋物業發展第三期項目,在2007年3月落成。 單位面積約由600至2,150平方呎,備有2房2廳至4房雙套房連工人套房單位,另備有特色單位。物業毗鄰地鐵奧運站及多個大型購物商場,大型豪華會所,包括米芝蓮豪華宴會廳。 君滙港在2005年10月首推,在2006年3月再推售,9月的是再三推售「樓花」。 君滙港附近的大型商場是奧海城。 君滙港南望有新油麻地避風塘,遠眺港鐵九龍站上蓋物業凱旋門及擎天半島、再遠眺是維多利亞港西及香港島上環沿岸等。君滙港有住客通道連接較早開發的西九龍紀律部隊宿舍,並有天橋連接埃華街及大同新邨一帶,每位進出君滙港的住客都要出示住客證以利用住客通道進入住宅大樓,訪客則須出示身分證。 中聯辦在2007年購入君匯港48個單位,作為九龍工作部幹部宿舍。 File:HarbourGreen01.JPG|君滙港 File:Harbour Green 0510.JPG|建築中的君滙港(2005年10月) File:Olympian_City_3_Bridge.jpg|奧海城中未啟用的行人天橋,可從奧運站前往君滙港從奧運站巴士總站攝,可連至君滙港.

新!!: 香港島和君滙港 · 查看更多 »

坐標化

坐標化或座標化,又称地理坐標化(Geocoding),是利用客觀的地理坐標數據來描述任何一種可以和地理位置拉上關係的事物。例如:一個固網電話號碼,只要該電話號碼代表的是一個固定位置的電話、一張相片、一個郵政信箱、一個地址或地名、一支電燈柱、一間商店,甚至是一朵花。當一樣事物座標化之後,亦可以被應用到電腦化地圖製作或地理資訊系統之上。 以往,人類喜歡使用地名或地址來表達生活的地方或空間內外的事物,可是地名和地址並不是一種客觀的位置表述方式,容易出現重複,混淆。又或難以正確和有效地用一些鮮為人知的地名來表達出事物的正確位置。自從全球定位系统在21世紀初開始普及,要獲取每一種事物的地理坐標位置數據變得相當便宜和方便。因此不少的事物都被漸漸被坐標化,以便作位置表達,地理資訊記錄,運用和分析。.

新!!: 香港島和坐標化 · 查看更多 »

坪石公共運輸交匯處

坪石公共運輸交匯處(英文:Ping Shek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位於香港觀塘區平山清水灣道8號地面,鄰近為坪石邨及港鐵彩虹站。交匯處設有巴士總站、小巴站、的士站及上落客灣,可讓市民在此轉乘不同的交通工具前往市區及西貢區。現時坪石公共運輸交匯處共有1條巴士路線及4條小巴路線作為終點站。 根據區議會的選區分界圖中,坪石公共運輸交匯處及清水灣道8號與坪石邨一樣,均是由觀塘區管轄,但常被誤以為該交匯處在黃大仙區管轄範圍內。.

新!!: 香港島和坪石公共運輸交匯處 · 查看更多 »

均益大廈

均益大廈(Kwan Yick Building)是香港港島西營盤德輔道西285號至430號一帶早期的大型住宅屋苑。上址前身為著名的均益倉(米倉)。 均益大廈建成於1972年至1978年,發展商是黃埔船塢旗下的均益有限公司。物業分3期,有升降機,物業由業主立案法團自行管理,由部份個別區議會議員提供法律等意見,社區發展方面是互相幫助。 均益大廈內部地下一層有商場,雖然商業不活躍,光線不足,又沒有名店,但是面向德輔道西(電車路)的街店也有酒樓、五金店、家具店等。均益大廈內有部份物業單位已經改建成老人院。.

新!!: 香港島和均益大廈 · 查看更多 »

堡壘街

堡壘街(英文:Fort Street),是位於香港島北角東西走向的一條街道,全長不過300米,東段由私人擁有。 它在港鐵北角站西南邊,在北角英皇道以南,及在建華街以北平行,與長康街及北景街垂直十字交架。 此街可以行車,有專線小巴65號總站,大廈停車場、超級市場及大廈住宅區,於北景街街角設有私人的收費停,向進入停泊的車輛收費。.

新!!: 香港島和堡壘街 · 查看更多 »

堅尼地城

堅尼地城(Kennedy Town),又名堅尼地(Kennedy)或堅彌地城,是位於香港香港島中西區西北端的地區,南面背靠摩星嶺,北面前臨卑路乍灣,西面與大小青洲隔著硫磺海峽,東面與石塘咀相連;範圍包括西寧街至歌連臣街或西祥街。堅尼地城為香港最早期被開發的地區之一,原維多利亞城的一部分。在香港最初劃定的四環九約中,堅尼地城為其中一環及一約的範圍之內,即西環和第一約(由堅尼地城至石塘咀)。 根據香港政府1886年8月26日《憲示331號》,該地原作堅利德城,及後寫作堅彌地城,直至近數十年才簡化筆劃改寫成堅尼地城。而堅尼地城最西的部分,例如西環邨附近,俗稱「西環尾」,意即西環的盡頭。.

新!!: 香港島和堅尼地城 · 查看更多 »

堅尼地城屠場

堅尼地城屠場是香港昔日的一個屠房,位於香港島堅尼地城。由於接近民居,屠房早於1999年已停止運作,由新界上水的上水屠房取代。 根據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公布,堅尼地城屠場和鄰近的堅尼地城焚化爐會被清拆,以騰出空間作為西港島綫的臨時工地。第一期的堅尼地城焚化爐及屠房拆卸工程已於2007年9月28日展開,為期約20個月。於2008年底,屠場的拆卸已大致完成。 在港鐵工程完成後,政府將會進行餘下的第二期工程,即拆卸混凝土地台及處理地下受污染的泥土,其原址將闢為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之堅尼地城公園以應付長遠需求。 File:Kennedy Town Abattoir 2.jpg|拆卸中的堅尼地城屠場(2008年6月) File:Kennedy Town Abattoir 3.jpg|已拆卸的堅尼地城屠場(2008年11月).

新!!: 香港島和堅尼地城屠場 · 查看更多 »

堅尼地城站

堅尼地城站(Kennedy Town Station)是港鐵港島綫西端終點鐵路車站,位於香港島中西區堅尼地城士美菲路和科士街之間的地底,於2014年12月28日隨西港島綫通車正式啟用並取代上環站成為港島綫的西面終點站。.

新!!: 香港島和堅尼地城站 · 查看更多 »

堅尼地城游泳池

堅尼地城游泳池(英語:Kennedy Town Swimming Pool)是香港的一個公眾游泳池,位於香港島石塘咀西祥街北2號,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由於外觀獨特,有「西環水立方」之別稱。.

新!!: 香港島和堅尼地城游泳池 · 查看更多 »

堅尼地道

堅尼地道(Kennedy Road),位於香港灣仔及金鐘,是香港島半山區一條主要道路,是為紀念第七任香港總督堅尼地而命名。.

新!!: 香港島和堅尼地道 · 查看更多 »

堅尼地道 (消歧義)

堅尼地道(Kennedy Road)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堅尼地道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堅尼地道6號及8號

堅尼地道6號及8號是香港兩幢單幢式住宅建築,分別位於香港島半山區堅尼地道6號及8號,前者於1935年落成,後者則於1927年落成,但兩者外觀設計相同,均是揉合裝飾藝術的新古典建築風格,並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新!!: 香港島和堅尼地道6號及8號 · 查看更多 »

堅尼地道站

堅尼地道站(Kennedy Road Station)是香港山頂纜車的中途站之一,位於香港島中半山堅尼地道,海拔高度56米。.

新!!: 香港島和堅尼地道站 · 查看更多 »

堅巷

堅巷(Caine Lane)是香港島太平山一條掘頭巷,由普慶坊車路上堅道樓梯街鄰近,步路可通,不過車路是掘頭路。沿途有堅巷花園及歷史建築香港醫學博物館。 堅巷建設於高地之下,是一條U形斜路,晨早不少居民晨運、跑步,日間遊客觀光,晚上開派對,鄰近中環SOHO,不少西人認識。.

新!!: 香港島和堅巷 · 查看更多 »

堅巷舊病理學院

堅巷舊病理學院前身為香港病理學院,是香港首間細菌檢驗所,位於香港島上環半山區堅巷,於1905年興建,並於翌年啟用。該建築現被用作香港醫學博物館之用,並於1990年6月29日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新!!: 香港島和堅巷舊病理學院 · 查看更多 »

堅彌地城海旁

堅彌地城海旁(Praya, Kennedy Town或Kennedy Town Praya)是一條香港的街道。它位於香港島堅尼地城,東接德輔道西,西接吉席街和山市街交界,是一條多線雙向的行車道路,有香港電車來往。.

新!!: 香港島和堅彌地城海旁 · 查看更多 »

堅彌地城新海旁

堅彌地城新海旁(New Praya, Kennedy Town或Kennedy Town New Praya),又名新海旁街,是一條香港海邊的街道。它位於香港島堅尼地城,東接山市街,西接加多近街,是一條單程的行車道路。 堅彌地城新海旁和城西道巴士總站旁的行人路為觀看海景的好地點。從該處可以觀看到大小青洲、昂船洲大橋、青衣島和西九龍。由於堅尼地城海旁的海堤跟海面是垂直相對的,拍岸的海浪可以激起很大的水花,弄濕岸邊觀看景色的人們。在颱風吹襲香港期間,有市民會在該街道體驗颱風威力和觀浪,該處亦為電視台現場報道新聞的熱點之一。 在卑路乍灣填海後,堅彌地城新海旁取代吉席街,成為維多利亞港西的新海旁。.

新!!: 香港島和堅彌地城新海旁 · 查看更多 »

堅拿道

堅拿道東及堅拿道西是位於香港港島銅鑼灣及灣仔交界的街道,沿以前的黃泥涌(寶靈頓運河)河道兩岸興建,因此堅拿道東與堅拿道西實際上是兩條並排南北走向的道路,而不是一條道路分成東西段。 「堅拿」是英文Canal的粵語譯音,意思為運河。堅拿道的前身,是從跑馬地流向維多利亞港的黃泥涌的河口,其後於1860年代末擴建為寶靈頓運河。堅拿道東及堅拿道西是在這運河兩旁的道路。由於這條運河又長又窄,彎曲成鵝頸的形狀,因此被當時的人稱為「鵝頸澗」,橫過這段河道的橋便稱為「鵝頸橋」,該區附近一帶更得名為「鵝頸區」。後來於1922年至1929年,香港政府於灣仔進行填海工程,舊有的鵝頸橋被拆卸,建成大致成為現時的電車路的模樣。而軒尼詩道以北的一段寶靈頓運河不久亦變成暗渠,到了1960年代末為了配合香港海底隧道的通車,香港政府更把於軒尼詩道以南,即電車公司以西的一段寶靈頓明渠填平,及後並在上方興建堅拿道天橋,俗稱的「鵝頸橋」也從此變成了行車天橋。其後為了配合香港仔隧道的通車,政府興建了黃泥涌峽天橋,連接堅拿道天橋及香港仔隧道跑馬地出口。 Canal_1920s.jpg|1920年代的鵝頸橋 Villain hitter and her client under the Canal Road Flyover in Hong Kong.jpg|鵝頸橋下打小人 Canal Road Flyover Bus stop 2017.jpg|鵝頸橋下的巴士站.

新!!: 香港島和堅拿道 · 查看更多 »

堅拿道天橋

堅拿道天橋(俗稱鵝頸橋)是香港1號幹線的一部份,為一條連接黃泥涌峽天橋北端及紅磡海底隧道灣仔出口的行車天橋,車速限制每小時70公里。全線為雙線至三線雙程分隔道路。廣義來說,在日常生活中,黃泥涌峽天橋多數被視為堅拿道天橋的自然延伸部份。.

新!!: 香港島和堅拿道天橋 · 查看更多 »

士丹利街

士丹利街(Stanley Street),亦被寫作史丹利街,是香港港島中環的一條人流極多的街道,尤其是中區上班日午餐時份(中午12時至下午2時)。這條街上也有很多牌檔,是香港一大特色之一。.

新!!: 香港島和士丹利街 · 查看更多 »

士丹頓街

士丹頓街(Staunton Street)是香港有名的街道之一,位處香港島中環蘇豪區。遊人可由德輔道中、荷李活道乘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系統步行到達。士丹頓街名稱來自英國下議院議員士丹頓(George Thomas Staunton),他懂中文,曾為廣東的東印度公司工作,是中國通之一員。.

新!!: 香港島和士丹頓街 · 查看更多 »

士美菲路

士美菲路(前稱士美非路和士蔑非路街,英文:Smithfield和Smithfield Street)是香港的一條道路,位於香港島中西區堅尼地城,連接山上的薄扶林道與摩星嶺道交界,以及山下的卑路乍灣堅彌地城新海旁,總長約1.3公里。其中吉席街及科士街之間的一段只限單程南行行車,其餘部分為南、北行雙程行車路。而龍華街與薄扶林道之間的南段擴建部分屬四線雙程車路,中間設有下通道(即小型行車隧道)穿越薄扶林道遊樂場地底。車速限制為50公里每小時。.

新!!: 香港島和士美菲路 · 查看更多 »

士美非路公共圖書館

士美非路公共圖書館(Smithfield Public Library)是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之香港公共圖書館系統管理的小型圖書館,位於香港島堅尼地城士美菲路12K號士美非路市政大廈3樓,在1996年8月16日啟用,是中西區唯一一所小型圖書館。.

新!!: 香港島和士美非路公共圖書館 · 查看更多 »

士美非路體育館

士美非路體育館 (英文:Smithfield Sports Centre) 是香港的一間室內體育中心,位於香港島堅尼地城士美非路12號K,士美非路市政大廈4至7樓。.

新!!: 香港島和士美非路體育館 · 查看更多 »

壹環

壹環 (One WanChai),位於灣仔道一號,是香港島灣仔區一個住宅項目,由關善明建築師事務所設計,並由金門建築負責承建,前身為舊灣仔街市。 是由華置及市建局官商合作發展的街市活化地產住宅項目,命名為「壹環」,在2011年6月取得入伙紙,同年11月以樓花盤發售,在2013年第一季入伙。.

新!!: 香港島和壹環 · 查看更多 »

壽臣山

壽臣山是香港港島南部的一個山丘,位於黃竹坑與深水灣之間,海拔150米。這座山週圍是香港其中一個高級住宅區,被稱為壽山村。 壽臣山的北部為黃竹坑谷(曾被英國人命名為士丹頓谷),是明清時期香港村(又稱香港圍)的所在地,有指這是整個香港名稱的由來。 壽臣山原名鐵坑山,因昔日黃竹坑一帶被稱為「鐵坑」。至於壽臣山的名稱,因1936年獲英王為表揚周壽臣對香港貢獻,將鐵坑山命名壽臣山,並把他的府邸—松壽居,門前道路命名為壽山村道。.

新!!: 香港島和壽臣山 · 查看更多 »

壽臣山軍火庫

壽臣山軍火庫(英文:Central Ordinance (Munitions) Depot),又譯中央彈藥庫,是香港一個軍事遺跡,位於香港島南區深水灣徑18號,由(British Royal Engineers)於1937年建成,作儲存軍火及武器之用,以應付日益惡化的亞洲政治形勢。軍火庫的興建在當時是軍方高度機密,當時英軍故意將軍火庫暱稱為「小香港」(由香港仔的名字改成),以瞞騙充斥香港的日本間諜。 1941年,日軍進攻香港期間,軍火庫由四個國籍、約60名軍人駐守,包括英籍的(British Royal Army Ordnance Corps)、 (Royal Army Service Corps)、(Royal Engineers);加拿大溫尼伯榴彈兵部隊(Canadian Winnipeg Grenadiers)、印度旁車普營(Punjabi infantrymen)及華籍的香港義勇軍(Hong Kong Volunteer Defence Corps)。部隊一直抵抗日軍猛攻,直到香港投降後兩天(1941年12月27日)才正式投降,是香港守軍最後一個向日本投降的據點。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軍火庫續由軍方使用。1970年代移交香港警隊作警察駕駛學校,後來則改為土木工程拓展署儲存礦石樣本的地點。2003年,軍火庫被改建為酒窖及私人會所(Crown Wine Cellars),工程耗資3千萬港元,並保留原有的地庫軍火倉及站崗遺跡。保育計劃獲得200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優異項目獎。現時軍火庫已被古物古蹟辦事處被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新!!: 香港島和壽臣山軍火庫 · 查看更多 »

夏力道

夏力道(Harlech Road)是一條香港的道路,位於香港島太平山,為薄扶林郊野公園南半部的北界。夏力道和盧吉道分別建於扯旗山的南北山腰,組成一條環山徑。夏力道東接爐峰峽,西至龍虎山郊野公園郊遊區2號場,中途接連盧吉道和克頓道。該道路全程是平坦的混凝土盤山小路,雖然容許小型車輛出入,但使用道路的以步行或緩步跑的遊人為主。盧吉道和其接駁的夏力道西段為港島徑第一段的開始路段。 夏力道沿路有兒童遊樂場、特色街燈、路標及地圖,也有歷史景點及樹木簡介,而欄杆美倫美奐,是為旅遊勝景。 夏力道近柯士甸山遊樂場以下的路段途經一條無名瀑布,溪澗源自山頂公園,於雨季時頗為壯觀。道路的東段部分位置可眺望南丫島、薄扶林和南海,而西段部分位置則可俯瞰龍虎山、堅尼地城和維多利亞港,以及遠眺對岸的西九龍和葵青區。.

新!!: 香港島和夏力道 · 查看更多 »

夏志明

夏志明(James Stephen Gee Ha,),生於英格蘭米杜士堡,港英混血兒,香港足球運動員,司職前鋒,父親是香港人而母親是英國人,現時效力香港超級聯賽球會冠忠南區。.

新!!: 香港島和夏志明 · 查看更多 »

夏喬士·羅便臣

夏喬士·喬治·羅伯特·羅便臣,第一代羅士敏男爵,GCMG,PC(Hercules George Robert Robinson, 1st Baron Rosmead,),早年稱羅便臣爵士,1897年晉封世襲男爵後,改以羅士敏勳爵(,又譯樂善美勳爵)為通稱,並為後世所廣泛採用。羅士敏是一位英國資深殖民地總督,最初在軍隊服役,後來改於愛爾蘭地方政府工作,在當地爆發飢荒期間表現突出,從而受到重視,並獲派到西印度的殖民地政府工作。在1859年,時年僅三十五歲的羅士敏獲委為第五任香港總督,成為香港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督。任內,他對政府進行大幅整頓,而且還作出不少革新,包括發行貨幣、郵票和興修水塘、港口,使香港的根基得到穩固確立,為日後的發展作好準備。 羅士敏勳爵的工作得到英廷肯定,使他在此後得以在錫蘭、澳洲新南威爾斯和南非開普殖民地等地繼續擔任總督。在新南威爾斯供職期間,他的親民作風頗得民眾歡迎,但卻曾與當地的責任政府出現磨擦。羅士敏晚年任開普殖民地總督,任內由於成功與特蘭斯瓦波爾人展開談判而頗獲加許;惟後來他又協助當地政壇巨頭塞西爾·羅德斯的殖民主義擴張計劃,結果在英國引起一定的爭議。.

新!!: 香港島和夏喬士·羅便臣 · 查看更多 »

夏萍灣

夏萍灣(英語:Hairpin)或夏萍灣泳灘(英語:Hair Pin Beach)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其中一個收錄於香港法例附表(第132章《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附表4)並在憲報公布的法定公眾泳灘,位於香港島南區赤柱半島東岸以及赤柱正灘北方,周邊被大石與樹木包圍。當地設施包括燒烤區、淋浴設備和洗手間,當中其燒烤設施曾在2008年12月2日起暫停使用以便進行維修工程,並於同年12月24日工程結束後重新開放。 該泳灘曾經在2000年7月1日受到油污影響而被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勒令關閉,後來環境保護署於翌日認為當地水質已經重新達到適宜游泳的標準,康文署因此決定在當日重新開放該泳灘供市民使用。隨後當地水質持續改善,例如曾經於2004年10月上旬保持在一般至良好級別,後來更在2016年全年保持於良好水平。 夏萍灣泳灘由於規模較小導致使用人數一直偏低,例如2002年冬季每日平均只有1名市民使用。有見及此,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於2005年3月1日起不再為該泳灘提供救生員服務,因此法律上當地已經不能開放給市民游泳。 2016年7月13日,香港水警在夏萍灣泳灘對開100米海面發現並撈起一具身高約5呎6吋的女性屍體,當時死者身穿墨綠色塑膠雨衣以及藍色膠鞋。雖然香港警務處未能夠於其身上檢獲任何身分證明文件,但是經過初步調查之後相信此件案件並無可疑。.

新!!: 香港島和夏萍灣 · 查看更多 »

夏慤

海軍上將夏慤爵士,GBE,KCB(Admiral Sir Cecil Halliday Jepson Harcourt,),曾譯哈科特,英國皇家海軍將領,曾自1945年9月至1946年4月出任香港軍政府首長,期間除了接受日治政府的正式投降外,又著力恢復社會秩序與法紀,於香港重光擔當關鍵角色。.

新!!: 香港島和夏慤 · 查看更多 »

夏慤花園

夏慤花園(英文:Harcourt Garden;第一代英文名:Harcourt Park)是香港的一座公園,位於香港島金鐘,在金鐘道以北,夏慤道以南,香港警察總部以西,統一中心以東;夏慤花園的西北面為政府總部。.

新!!: 香港島和夏慤花園 · 查看更多 »

夏慤道

夏慤道(英文:Harcourt Road)是香港中西區一條主要幹線,為4號幹線的其一部份,位於香港島金鐘,在新填海前部分是(添馬艦)沿岸,連接灣仔告士打道及中環-干-諾道中。全線為三線雙程分隔道路,設有香港首條高架立交行車天橋。展望2010年代後期,中環灣仔繞道將取代夏慤道成為4號幹線一部份。.

新!!: 香港島和夏慤道 · 查看更多 »

夏慤村

夏慤村是2014年雨傘運動期間,位於香港香港島金鐘夏慤道近海富中心一帶形成的一个社区,為香港佔領區的構成部分之一。.

新!!: 香港島和夏慤村 · 查看更多 »

大口何

大口何(Tai Hau-Ho / Big Mouth Ho),原名何留韻(Ho Lau Wan),祖籍廣東省順德縣,粵劇全女班的女丑,香港電影演員 。.

新!!: 香港島和大口何 · 查看更多 »

大口環道

大口環道(Sandy Bay Road)是香港的一條道路,位於港島薄扶林沙灣(大口環)。道路呈U形,兩端連接域多利道,南面則與沙灣徑交匯。.

新!!: 香港島和大口環道 · 查看更多 »

大口環根德公爵夫人兒童醫院

,香港一所公營醫院,位於香港香港島南區薄扶林沙灣大口環道12號,由醫院管理局管理,隸屬港島西醫院聯網。 根德醫院現為一間專科醫院,專注為病童服務,專門處理兒科矯形問題,包括脊柱側彎、脊骨變形、大腦癱瘓、肢長均等、骨骼及關節結核、腦神經系統問題等; 根德醫院是香港及海外矯形外科及兒童腦神經科醫生的培訓中心;並專注治理脊骨變形手術,在世界上甚為著名。其「兒童康復研究中心」是醫院管理局轄下唯一推行兒童體智測研計劃的中心,並為兒童提供全面評估及康復服務。根德醫院於1996年7月設立香港及東南亞首間「脊柱測研中心」,為病人提供全面的脊骨醫護、矯形及輔導服務,中心也肩負臨床研究、教育公眾及提供脊骨治療服務。根德醫院同時亦為十八歲以上的人士提供住院、專科門診、治療及康復服務。.

新!!: 香港島和大口環根德公爵夫人兒童醫院 · 查看更多 »

大坑 (香港)

大坑(Tai Hang)位於香港島銅鑼灣以南、掃桿埔以北,是香港的傳統住宅區。.

新!!: 香港島和大坑 (香港) · 查看更多 »

大坑道

大坑道(Tai Hang Road),是香港香港島銅鑼灣一帶半山的一條主要道路,依山而建,連接山上多個地區,包括大坑、渣甸山、跑馬地及黄泥涌峽。 大坑道起點在大坑北面,連接銅鑼灣道,並建有天橋連接告士打道直通至海旁、香港島其他地區及海底隧道,而隔鄰道路亦可連接東區海底隧道和北角。道路先向東南方向上山,經過大坑道一號、永威閣、光明臺、帝-后-臺、上林、虎豹別墅、春暉8號、大寶閣、渣甸山、掃桿埔衛斯理村,連接大坑大坑徑、跑馬地藍塘道及黃泥涌峽道﹔全長3.7公里,沿着大坑道建有不少高級住宅。.

新!!: 香港島和大坑道 · 查看更多 »

大坑明渠

大坑明渠(簡稱大坑渠;英文:Tai Hang Nullah),曾經是香港主要明渠之一,位於香港島銅鑼灣南部的大坑,起源於畢拿山及渣甸山一帶的溪流,向北流進銅鑼灣的海灣。這條水道就是大坑的地名來源。然而經歷城市發展及填海工程,大部份水道於1960年代轉為暗渠,只餘下銅鑼灣道至高士威道長約200米的一段屬於人工露天渠道,毗鄰銅鑼灣運動場及皇仁書院;渠道上方有條很窄的橋,俗稱「桂河橋」。 明渠的上游早於1960年代已覆蓋成為浣紗街。.

新!!: 香港島和大坑明渠 · 查看更多 »

大家樂

大家樂(法文:Café de Coral,、)是於1968年10月成立、主要經營連鎖式速食餐飲業務的集團,早期只在香港開設大家樂連鎖式快餐店,1986年7月18日於香港股票市場上市,後來業務遍及澳門、中國大陸的廣東省和華東地區,以及美國、加拿大等地,在香港同時亦承包商業機構、學校飯堂以及食品製造與分銷業務,擁有超過458間港式快餐店和副線品牌特色餐廳,包括一粥麵、米線陣、米線營、泛亞機構飲食、上海姥姥、丼丼亭、活力午餐、意粉屋、意粉360、The Cup、Espressamente illy等。 大家樂與香港同類快餐店大快活的創辦人分別是羅騰祥及羅芳祥,同為維他奶創辦人羅桂祥的弟弟。 2003年,集團收購了利華超級三文治,並於2007年3月以9,786萬港元策略性收購稻香集團11.65%的權益。 2015年全年大家樂營業額增加2.9%至75.67億元,毛利10.44672億元,營運溢利6.15349億元。盈利5.18億元減少 6.6%,每股基本盈利1.01港元。 2016年全年大家樂營業額增加4.3%至78.953億元,盈利5.038億元減少2.7%,每股基本盈利0.87港元。 2017年10月,大家樂於微信公眾號公佈華東地區現存兩間分店將於10月底結業。集團對於撤離華東地區的原因不願致評,只表示暫時結束該區僅餘的兩間大家樂門市是集團的短期策略調整,未來將更專注於華南市場並集中資源拓展業務。.

新!!: 香港島和大家樂 · 查看更多 »

大小青洲

大小青洲(Green Island and Little Green Island,亦作Tai Siu Tsing Chau)為香港中西區青洲和小青洲的合稱。青洲山頂有香港天文台的氣象站,從前是悬掛風球的地點之一,主要供停泊在香港西部的船舶有關颱風的訊息。 大小青洲目前並沒有任何居民居住,也沒有任何公共交通到達該處。.

新!!: 香港島和大小青洲 · 查看更多 »

大嶼山

大嶼山(Lantau Island,亦作Lantao Island),位於香港西南面,為香港最大島嶼,面積達147.16平方公里;比較香港第二大的島嶼香港島的面積大上近一倍。在香港行政區劃上,大嶼山大部分土地屬於離島區,而大嶼山海域亦成為通往澳門、珠海和中山之主要航道,惟大嶼山東北部青洲仔半島一帶,包括陰澳、竹篙灣及汲水門等,則屬於荃灣區。 大嶼山過去由於交通不便、遠離香港市區(當時對外交通完全依靠渡輪和街渡),不少土地均未開發,人煙稀少。隨着香港國際機場搬遷至此、青馬大橋(包括港鐵東涌綫及機場快綫)及汲水門大橋等相繼落成,將大嶼山與香港市區連接。北大嶼山新市鎮的開發、香港迪士尼樂園的啟用及未來港珠澳大橋的落成,促進大嶼山的都市化發展。 截至2018年,大嶼山仍有不少舊式鄉村存在。同年3月,大嶼山大浪村當中的居民接受專欄訪問,指出大浪村為客家村落,目前只有大概十五戶人居住,而當中亦有私房菜形式的餐廳。.

新!!: 香港島和大嶼山 · 查看更多 »

大巴士公司

大巴士公司(The Big Bus Company)是一家位於總部設於英國倫敦的巴士公司,提供開篷觀光巴士服務。公司成立於1991年6月4日,初期僅有2輛巴士,其後擴充業務,公司經營城市除倫敦外,還包括阿布扎比、杜拜、拉斯维加斯、迈阿密、費城、旧金山、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马斯喀特、巴黎、香港及上海,是全球最大的開篷巴士公司之一。.

新!!: 香港島和大巴士公司 · 查看更多 »

大中華

大中華(Greater China)是概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概念,此概念目前尚有爭議。部份人士認為此概念包含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另一部份人士認為還包含新加坡,更有人認為包含東南亞、美洲、歐洲的海外華人。最早於1930年由美國地理學家葛德石所提出。 「大中華」不對包含地區的政治地位做出明顯政治判斷,支持者認為可以避免兩岸關係中的政治及主權爭議,以降低政治與意識形態的衝突,同時避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意涵。此用詞可以把臺灣、港澳、蒙古等地與中國大陸區別出來,同時也不等於指這些地域等同獨立國家。該詞也用於經濟與商業領域,如台灣經濟學家鄭竹園提出的「大中華共同市場」構想和「大中華經濟圈」概念。.

新!!: 香港島和大中華 · 查看更多 »

大中華地區島嶼列表

此處所指“大中華地區”为地理及文化意义上的大中华地区两岸四地,包括中國大陸、台湾、香港和澳门,非政治上之中华民国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使實際主權的区域。 根据中華人民共和国官方於1988年至1995年进行的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表明,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6536个,总面积达8万平方公里,岛屿的海岸线总长达14217.8公里,其中有居民居住的岛有450个。此后,由于围垦造成一部分岛屿连陆,海岛的数量有所减少。 大中華地區的岛屿主要有四种类型:大陆岛、冲积岛、火山岛、珊瑚岛。.

新!!: 香港島和大中華地區島嶼列表 · 查看更多 »

大亚湾核电站

大亚湾核电厂,又称大亚湾核电站,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大鹏半岛,是中国建成的第二座核电站,也是中國首座使用国外技术和资金建设的核电站。此后,在大亚湾核电站之侧又建设了岭澳核电站,两者共同组成一个大型核电基地。 大亞灣核電廠裝有兩台984兆瓦發電機,總發電量1,968兆瓦。現協議為香港中華電力在2014年購買略高於70%發電量(1,378兆瓦),並於2015至2018年上調至約80%,合約到2034年完結,到時核電廠已運作41年,一般核電廠設計壽命大約40年。香港核電投資有限公司的網站「預計大亞灣在謹慎的操作和維修下有60年的壽命」。.

新!!: 香港島和大亚湾核电站 · 查看更多 »

大佛口

大佛口是香港島近灣仔西與金鐘東之間的地方,即金鐘道與皇后大道東的岔路口、先施保險大廈一帶。目前莊士敦道旁衛蘭軒就在此地。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一間日本資本的出入口公司「大佛洋行」(DAIBUTSU) 設於莊士敦道口,其後二天堂中藥堂在上址開業,並於店外牆掛上一個佛像商標,香港人印像深刻,街坊們因此習慣稱此地方為大佛口。1990年代一間於皇后大道東的東美中心旁開設,但現已結業的連鎖食肆,亦以大佛口食坊為名。 大佛口亦為灣仔區議會其中一個選區,現任議員為親建制的民建聯成員李勻頤。.

新!!: 香港島和大佛口 · 查看更多 »

大快活

大快活(Fairwood Holdings Limited,)是香港連鎖快餐集團,主要在香港、珠三角地区及京津經營連鎖港式快餐店、分租食品攤位及物業投資等業務。 大快活主要同業競爭對手為大家樂及美心MX。.

新!!: 香港島和大快活 · 查看更多 »

大王爺廟 (黃竹坑)

黃竹坑大王爺廟是香港一所廟宇,位於香港島黃竹坑南朗山道與香葉道交界,黃竹坑明渠南旁。這是香港島上唯一一座大王爺廟。.

新!!: 香港島和大王爺廟 (黃竹坑) · 查看更多 »

大王西街

大王西街 (Tai Wong Street West),是位於香港島灣仔區灣仔的一條後街。 大王西街的南端位於皇后大道東144號,而北段為嘉薈軒。.

新!!: 香港島和大王西街 · 查看更多 »

大王東街

大王東街(Tai Wong Street East),是位於香港香港島灣仔區灣仔的一條行車及行人路。大王東街位於皇后大道東44號以北,莊士敦道22號以南。 大王東街全長約100米,平坦直路,原是雙線單向由南至北行車,其中一線路旁有車輛停泊,所以行車道只有單線。 大王東街鄰近接盧押道南段,及修頓球場西南角。 大王東街原名「大王里」,因為街道南端皇后大道上洪聖古廟參奉「洪聖大王」而名。至於大王西街,則原名為「大王街」,後改現名。 File:HK WC Tai Wong Street East s.jpg|大王東街的南端 File:HK WC Tai Wong Street East n.jpg|大王東街的北段南望.

新!!: 香港島和大王東街 · 查看更多 »

大窩口站

大窩口站(Tai Wo Hau Station)是港鐵荃灣綫的一個地底車站,它亦是新界區第一個建於地底的車站。根據十八區區議會區域劃分,行政上屬於荃灣區,德士古道至昌榮路一段的青山公路葵涌段是荃灣區及葵青區的分界線,車站建於青山公路以北,故屬於荃灣區。然而,站名由來的大窩口邨則位於葵青區。車站位於大窩口青山公路—葵涌段旁的國瑞路公園地底,由日本青木建設及飛島建設聯營公司負責興建,在1982年5月10日啟用。車站以深綠色和淺綠色為主要色調。.

新!!: 香港島和大窩口站 · 查看更多 »

大笪地

大笪地,粵語中有「一大塊空地」、“开阔、简陋、专卖平价货品的地方”意思。在香港是以前的一種夜市,被稱為「平民夜總會」。在广州是位处西关的一日用品商业城。.

新!!: 香港島和大笪地 · 查看更多 »

大眾書局

大眾書局(英语:Popular Holdings)()是新加坡一家零售書店及出版商,同時在中國內地、香港、澳門、馬來西亞及印度尼西亞擁有分店,其集團同時在加拿大設有分公司。公司在1924年成立,當時名為Cheng Hing Company。 在2005年的財政年度,公司獲得1600萬新加坡元盈利增長。同年,公司在中國內地成立一個輔助開設英文學校(bushiban),擴展英語教育的市場。到了2006年3月,大眾書局主辦BookFest@Singapore ,是首個在中國以外舉辦的中文書展。現時BookFest每年都在香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舉行,其中香港的BookFest名為聖誕書展,自2008年起每年聖誕期間在香港會議及展覽中心舉行。.

新!!: 香港島和大眾書局 · 查看更多 »

大牛湖

大牛湖是香港一個已消失的人工湖,遺址位於新界西貢區井欄樹通往將軍澳的古代棧道:「小夏威夷徑」(Little Hawaii Trail) 上的湖泊。.

新!!: 香港島和大牛湖 · 查看更多 »

大韓民國駐香港總領事館

大韓民國駐香港總領事館(주 홍콩 대한민국 총영사관;Consulate General of the Republic of Korea in Hong Kong)是大韓民國的,包含香港及澳門,位於金鐘夏慤道16號的遠東金融中心5-6樓。本館是1948年韓國建國後最早設立的海外使領機構之一,1949年經英國同意,於當時的英屬香港開館,其後歷經了昇格、擴編等變遷,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之際,又透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與韓國間的雙邊協議而得以保留、繼續在港執行館務。.

新!!: 香港島和大韓民國駐香港總領事館 · 查看更多 »

大頭洲 (南區)

大頭洲位於香港島東南面,是香港的一個島嶼,位於石澳石澳山仔東部附近,地區行政上屬於南區的赤柱及石澳選區(D17)。 大頭洲西岸有一連島沙洲與石澳陸地相連,是除狗髀洲外,在港島可見的連島沙洲。東面、南面和北面皆面向藍塘海峽,並分別與東龍洲南堂尾、五分洲和小西灣歌連臣角隔海相望。 由於大頭洲地處於香港的東面,受東北信風影響,島上有著很多的奇岩異石,而且島的四面多為峭壁,與香港地質公園的島群相似。現時大頭洲是屬於石澳海角郊遊區的主體部份,並在與石澳之間的連島沙洲上興建了一條藍色的行人橋,更在島上開闢了多條行山路徑,方便遊客到大頭洲遊覽。 大頭洲上並沒有居民居住。.

新!!: 香港島和大頭洲 (南區) · 查看更多 »

大風坳

大風坳是香港三個山坳的名稱,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大風坳 · 查看更多 »

大風坳 (畢拿山)

大風坳(英文:Quarry Gap or (Tai Fung Au)),又稱鰂魚涌坳,是香港一個山坳,位於香港島東部大潭以北、鰂魚涌以南,畢拿山與柏架山之間。該坳有柏架山道途經,也是港島徑第五段及第六段的交接處,大風坳作為兩段港島徑的交接處,設有洗手間、遊樂設施和燒烤場、涼亭等郊野設施。 File:quarrygappanorama.JPG|大風坳全景圖.

新!!: 香港島和大風坳 (畢拿山) · 查看更多 »

大風坳 (鶴咀)

大風坳(Windy Gap)是香港一個山坳,位於香港島南區的鶴咀半島以北,石澳半島以南,即打爛埕頂山(龍脊)和鶴咀山之間。石澳道途經該坳,為進出石澳的唯一行車通道。.

新!!: 香港島和大風坳 (鶴咀) · 查看更多 »

大香港

大香港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大香港 · 查看更多 »

大英帝国

大英帝国,或稱不列顛帝國(British Empire),是一個在16世纪至20世纪末间由英国統治的全球帝國,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認定為歷史上面積最大的殖民帝國,最大領土面積曾達3,400萬平方公里。 16世紀,一般认为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格瑞福兰海战,标志着英国的崛起。但擊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並不代表英國取代了西班牙的霸權,直到300年後的19世紀英國才做到這點。1500年到1600年,由於英國在歐洲大陸上的英法百年戰爭中輸給了法國,所以在歐陸幾乎沒有發言權;但是憑藉著其專注于海外殖民地的拓展,所以反超歐洲第一個殖民國家葡萄牙,成為繼西班牙、荷蘭之後第三大的海軍強國,同時也擁有了面積第三大的海外殖民地。此時,英國的國際地位依然不如殖民最大國西班牙、歐陸最強國法國、以及神聖羅馬帝國的控制者奧地利三國,但是已經成為在二流國家當中的第一把交椅。 整個17世紀和18世紀,光榮革命後的英國對法國發動第二次百年戰爭(1689年-1815年),與當時波旁王朝統治下的法蘭西王國爭奪歐洲以外的海外霸權;這也是英國從不插手歐洲事務、轉向積極干涉歐洲的起點。第二次百年戰爭並不是像第一次百年戰爭一樣的單一戰爭,而是多次歐洲戰爭的集合體,其中英國刻意奉行“不斷幫助法國的敵人、只要是法國的敵人就是英國的盟友”這一政策,導致這些零碎的反法戰爭加總起來的時間長達一百年。又由於1600~1799年代,原本第一位的西班牙帝國已經呈現出明顯的衰弱姿態,於是英國趁機崛起,以非常快的速度擴張殖民地。英國先是在英荷戰爭中打敗了有著貿易和資本,但是軍隊實力並不是很強大的荷蘭;再接受了法國啟蒙運動的先進思想;同時又在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后从法国夺取整个加拿大和印度的殖民地,标志着在“海軍上”英国已經成为无可争议的海洋霸主、而在殖民地面積上成為僅次於西班牙的第二大殖民帝國。但是同時,英國也在海外戰爭中嘗到了第一次失敗,在美國獨立戰爭中輸給了美國。不過總體來說,勝遠遠多於敗,英國的殖民地還是在源源不斷的增加,英國的國際地位也能和法國、奧地利等舊列強平起平坐,成為歐洲的一流強國;超越了原本比較強大但是已經衰弱的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瑞典、波蘭-立陶宛等中型歐洲國家。 19世紀,英國發生了工業革命,對英國的霸權如虎添翼。原本只能藉著和法國敵對參與歐洲事務的英國,可以利用其獨有的工業產品掌控的歐洲的經濟命脈、用世界最強大的海軍威懾弱小的歐洲國家。19世紀初期,西班牙帝國的殖民地全部獨立,間接導致英國成為真正的海洋霸主,此時英國終於在“殖民地面積上”成為是歐洲以及世界第一。1815年,击败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后,大英帝国徹底超越其他所有歐洲國家、一跃成为歐陸第一强权,在武力上只有俄羅斯帝國能和英國一較高下,但由於俄羅斯的經濟和科技落後,所以英國成為歐洲霸主;也因為英國在世界範圍內的殖民地數量最多、科技最發達、控制各個大陸的經濟都市,而成為了主導地球發展的“世界帝國”。此時的英國屬於歐洲五大列強(英國、法國、俄羅斯、奧地利、普魯士)之首,主导国际事务达100年之久,这段时期被称为“不列颠治世”,又因為年值維多利亞女王統治英國的時代、所以又稱“維多利亞時代”。由于帝國的領土、屬土遍及包括南極洲在内的七大洲、五大洋,有「英國的太陽永遠不會落下」的說法,所以被形容为繼西班牙帝國之後的第2個「日不落帝國」。 20世紀,重新統一的德意志帝国打敗法國成為歐洲大陸上陸軍第一強國,而德意志帝國和美國所開啟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又衝擊了原本英國在科技領域的最高地位,導致英國國力有所下降。但是雖然在軍力和科技上顯示出落後的跡象,但是在殖民地領域英國和她的老對手法國則擴張的比以往更加迅速,英法依然佔有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的殖民地面積。第一次世界大戰结束後的1921年,由於戰爭的摧殘,英國的經濟和科技實力已經遠遠不如美國,但因為英國是對付德國的主要勝利國之一,根據巴黎和会托管了德國的殖民地,而達到殖民地领土面积最大时期;當時英國的國土覆蓋地球上25%的土地和25%的人口,成為“世界历史上面积最大、跨度最廣的国家”。大英帝國在世上傳播英國的宗教、法律、制度、文化、科學、商業、語言,帝国霸權幫助英国本土實現驚人的經濟成長,並使其在國際政治中擁有更大的發言權;也導致了世界性國際語言——英語的通行。 在一戰和二戰的“戰間期”,英国国力已不足以支撑其帝国体量,再加上始于1929年的大萧条的影响,英国政府最终于1931年宣布放弃对加拿大、澳大利亚、纽芬兰、爱尔兰、新西兰和南非六个白人自治领在政治上的控制,自此英联邦体系开始逐步取代大英帝国体系。加上英國對執行地採取民主議會制度和精英教育的方式,導致印度、非洲等殖民地民智漸開,接受了英國民主思想的各個殖民地開始反思英國的統治,並且謀求完全的獨立。随着英國本土的民主發達,海外的殖民地(包含自治領也是)的受到英國教育的非歐洲人民想要自己決定其政府的政策與未来,包括議會全面選舉。白人的自治領大多能夠進一步發展基礎設施,以取得經濟生產上的平衡,但是在拉美、非洲和亞洲的帝國殖民地卻往往只是工業所需原材料(或農業產品)的供應者,所以這些國家即使在從英國獨立後的經濟發展需要藉著英聯邦架構接受英國的幫助。 第二次世界大戰结束之後,随着英國國力日衰以及全球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大英帝国自1947年印度独立后逐漸瓦解,而发生在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则标志着美国正式取代大英帝国成为国际事务领导者。英國的殖民地經歷了風起雲湧的民族獨立,以印度獨立為開始,英國的所有舊殖民地現在幾乎都已獨立,但獨立後的英國殖民地大部分仍然為了增加自己的國際地位而選擇留在英聯邦之中。無論殖民地如何,英國都會宣揚她的議會民主制的優越性、并推薦給殖民地人民,但結果並沒有全部成功(例如埃及、伊拉克、阿富汗、南非、肯亞、辛巴威、烏干達)。今天,英國和她的大部分前英國殖民地國家组成一個國際性的組織英聯邦,但是與大英帝國不同,英國無法在政治、外交及經濟等各方面完全控制英聯邦的其他成员,英國與其他英聯邦成員國地位亦是平等,英國女王僅僅是英聯邦的象征性元首,而其他英聯邦成員甚至憑著自由意志可以做出反對、否決、對抗英國的決定。 到了21世紀,历史学家一般以1997年7月1日的香港回归中國,作为大英帝国终结的标志。雖然英國的殖民化是以其自身利益为優先考量,也為殖民地留下更好的基礎建設,但那主要是為了方便這些殖民地的貨物能够更方便地出口到英國以滿足其本土的需要,或是讓英國的工業產品更方便地運送到殖民地市場。另外,為了確保其統治的稳定,同時因為各殖民地内部民族的複雜性,在殖民地時,英國會用「分而治之」、「精英制度」、「以夷制夷」的政策或者直接放棄對當地民族問題的解決而離開,使得像愛爾蘭共和国、印度、巴勒斯坦、津巴布韋、肯亞、蘇丹、烏干達、伊拉克、圭亞那和斐濟等國家在獨立後面臨着不同程度的民族衝突。最後,大英帝國的形成是400多年來貿易、移民與武力征服的結果,期間也有和平的商業和外交活動,是一個時代特定群體、文化、國際政治、貿易的總稱。.

新!!: 香港島和大英帝国 · 查看更多 »

大老山

大老山(Tate's Cairn)是香港的一座山峰,位於九龍黃大仙區與新界沙田區之間,牛池灣以北、慈雲山東面,為九龍群山之一。大老山高海拔577米。.

新!!: 香港島和大老山 · 查看更多 »

大陸委員會香港事務局

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英語:Taipei Economic and Cultural Office in Hong Kong)是中華民國政府駐香港最高辦事機構,隸屬於大陸委員會,專責處理臺、港關係的相關事務。事務局在香港以「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名義運作,首長冠以「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職銜;在2011年7月15日更名前,事務局在當地通常以中華旅行社名義運作,首長則冠以「中華旅行社總經理」職銜。.

新!!: 香港島和大陸委員會香港事務局 · 查看更多 »

大樹灣

大樹灣是香港海灣,位於香港島南區中部,布廠灣之東南。該地方為香港海洋公園大樹灣入口(已關閉)和前集古村所在地。.

新!!: 香港島和大樹灣 · 查看更多 »

大清律例

《大清律例》,原名《大清律》(a),是清朝的法典。 大清律例草創於順治三年(1646年)五月,以《大明律》為基础,再加以修飾。前後經歷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修訂後才定型。及後《大清律例》一直都在清朝版圖內奉行,直到清朝灭亡为止。 不過,部分《大清律例》的條例在清朝滅亡後依然繼續在香港通用,這是由於香港割讓予英國之後,基於香港跟隨英國奉行的習慣法模式,使大清律例中的部分法例在沒有其他法例可供參考的情況下,繼續成為唯一的參考對象。直到1971年,最後一條有關婚姻習俗的法律由香港的成文法取代之後,大清律例歷史使命終於完成,歷327年。.

新!!: 香港島和大清律例 · 查看更多 »

大潭

大潭(Tai Tam)是一個位於香港港島南區東南部的近郊地方,赤柱以東、石澳以西。其唯一主要道路是大潭道,大部分地方為大潭水塘、大潭郊野公園和大潭郊野公園(鰂魚涌擴建部份)所覆蓋。沿著大潭道的都是一些歷史悠久的豪華公寓。 大潭的東邊是大潭港和大潭灣這兩個海灣。它們位於赤柱半島和鶴咀半島兩半島之間。大潭的南邊是紅山半島,該半島大部分土地興建成低層豪宅;西邊是大潭水塘和大潭郊野公園;北邊鄰近柴灣。 香港童軍總會也在大潭港上設立大潭童軍中心,以用作宿營之用。該童軍中心鄰近大潭村,村外是一大片的紅樹林。此外,包辦中小學的香港國際學校也位於大潭。.

新!!: 香港島和大潭 · 查看更多 »

大潭 (消歧義)

大潭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大潭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大潭峽

大潭峽是香港南區一個山坳,位於香港島東部的大潭,柏架山與歌連臣山之間,峽上建有大潭道,為連接柴灣至大潭及石澳的主要通道。.

新!!: 香港島和大潭峽 · 查看更多 »

大潭灣

大潭灣是香港南區的一個海灣,位於香港島東南部,赤柱半島和石澳半島之間。大潭灣沿岸有大潭港、土地灣、夏萍灣泳灘和赤柱正灘泳灘等地方,並連接雙四門。 由於位於地理環境和氣候的闗係,在夏季灣內的風浪比較平靜,適合初學人士進行水上活動;而在秋冬兩季風浪會較大,適合有經驗的愛好者大顯身手。.

新!!: 香港島和大潭灣 · 查看更多 »

大潭童軍中心

大潭童軍中心是香港童軍於香港島唯一一個營地及活動中心。位於香港南區大潭水塘道873地段,鄰近大潭村,是香港政府用作交換柴灣營地的土地。.

新!!: 香港島和大潭童軍中心 · 查看更多 »

大潭道

大潭道(Tai Tam Road)是香港的其中一條道路,連接香港島的柴灣和赤柱,為大潭一帶唯一的通道,全長約7.1公里。 大潭道1號在始自赤柱之東北部,赤柱村道與赤柱峽道的東端交匯處;而大潭道200號在柴灣道42號筲箕灣官立中學以南;大潭道中段與大潭水塘道中段,交加於大潭篤水塘以南、大潭童軍中心以西。.

新!!: 香港島和大潭道 · 查看更多 »

大潭郊野公園

大潭郊野公園(Tai Tam Country Park)(劃定於1977年10月28日)是一個位於香港香港島東部大潭的郊野公園,地區行政上屬於南區的赤柱及石澳(D17)。佔地1,315公頃,即是香港島面積的約五分之一。.

新!!: 香港島和大潭郊野公園 · 查看更多 »

大潭郊野公園(鰂魚涌擴建部份)

大潭郊野公園(鰂魚涌擴建部份)(Tai Tam Country Park (Quarry Bay Extension)),或稱大潭(鰂魚涌擴建部份)郊野公園,簡稱鰂魚涌郊野公園,是香港的一個郊野公園,該地原屬太古洋行所有,佔地達270公頃。公園於1979年9月21日正式劃定。.

新!!: 香港島和大潭郊野公園(鰂魚涌擴建部份) · 查看更多 »

大潭水塘

大潭水塘(Tai Tam Reservoir)是香港南區一組水塘,位於港島東南部的大潭郊野公園之內,毗連畢拿山、渣甸山、紫羅蘭山及柏架山。大潭水塘包括大潭上水塘、大潭副水塘、大潭中水塘及大潭篤水塘,在1888年至1917年間分期落成,為港島食水的主要來源,統稱為大潭水塘群。 2009年,大潭水塘聯同薄扶林水塘、黃泥涌水塘、九龍水塘、城門水塘及香港仔水塘等5個建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水務設施,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水塘內21項列為法定古蹟的水務歷史建築群,連成大潭水務文物徑 ,水務署,2009年9月初版。.

新!!: 香港島和大潭水塘 · 查看更多 »

大潭水塘道

大潭水塘道(Tai Tam Reservoir Road)是香港的一條道路,大部份路段沿山坡上落,部份則建於水壩上。大潭水塘道始至香港島黃泥涌峽,黃泥涌水塘公園之西北、淺水灣道、黃泥涌峽道與布力徑之間的交通交匯處,該處也是港島徑第四段的終點,同時也是港島徑第五段之起點。大潭水塘道之中段與大潭道之中段,交加於大潭篤水塘以南、大潭童軍中心以西。大潭水塘道終於大潭童軍中心以東、大潭港以西、紅山半島以北。 此路陽明山莊以西一段是灣仔區和南區區界的一部分,以東一段則是東區和南區區界的一部分,近港島徑和衞奕信徑的交滙點是灣仔區、東區和南區的分界點。.

新!!: 香港島和大潭水塘道 · 查看更多 »

大潭港

大潭港是香港的其中一個內港海灣,位於香港島南區的大潭灣之內。大潭港的西方為大潭篤水塘的所在地,西南方則有豪宅紅山半島,東岸則有爛泥灣。 大潭港內有紅樹林,為香港島上唯一一處有紅樹林的地方,也是香港唯一一個有自然環境掩護的潮間帶泥灘。大潭港內灣於1975年10月24日被鑑定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 Category:香港港灣 Category: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 Category:大潭.

新!!: 香港島和大潭港 · 查看更多 »

大會堂公共圖書館

大會堂公共圖書館(City Hall Public Library)是位於香港島中西區中環香港大會堂的香港公共圖書館,位於大會堂高座(二至六樓及八至十一樓),樓面面積3,277平方米;以面積計算是香港第六大公共圖書館,於1962年3月2日落成啟用。剛落成時稱大會堂中央圖書館,為了配合香港中央圖書館於2001年啟用,於2000年更名為大會堂公共圖書館。1976年增設音響圖書館,於2003年至2004年大會堂公共圖書館重新裝修及擴建參考圖書館。位於9樓的電腦資訊中心,則遷至6樓。 大會堂公共圖書館是香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興建的第一所公共圖書館。雖然18世紀後期至19世紀早期,香港匯豐銀行總行大廈現址旁的舊香港大會堂同樣設立了一所圖書館,由香港的英資集團出資創辦,惟華人使用此圖書館是受到十分的限制。隨著華人地位的提升,新大會堂的圖書館才爭取到有現今平等的狀況。 香港中央圖書館於2001年成立前,大會堂公共圖書館是1962建立之香港公共圖書館的總部。大會堂公共圖書館成立初期藏書只有2萬冊,開館後頭一個月即發出1萬張借書證,每人每次只可外借1本圖書,而兩個市政局時期的參考圖書館已經於2003下半年重組成為工商業圖書館,另5字樓為專門收藏香港及澳門基本法之基本法圖書館。現在藏書約有36萬本。.

新!!: 香港島和大會堂公共圖書館 · 查看更多 »

大浪灣

大浪灣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大浪灣 · 查看更多 »

大浪灣 (香港島)

大浪灣(英文: Big Wave Bay,亦作 Tai Long Wan)是香港南區赤柱及石澳地區的一個海灣,位於香港島東南部的砵甸乍山以南,石澳半島以北。 大浪灣顧名思義以大浪聞名,秋冬兩季尤甚,吸引人士前往滑浪。正如附近的石澳泳灘,大浪灣沙粒細滑,亦有遊人在該處露營。沙灘的兩旁則為石灘。 大浪灣泳灘現時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管理的泳灘之一,設有更衣室及淋浴設施,並有救生員值勤。泳灘北部設有公眾燒烤區。附近的大浪灣村內亦有私人燒烤場可供租用。 距離沙灘不遠處的大浪灣的北岸有大浪灣石刻,為香港法定古蹟。大浪灣亦是港島徑的終點。.

新!!: 香港島和大浪灣 (香港島) · 查看更多 »

大浪灣石刻

大浪灣石刻是香港史前時期的石刻,位於香港島南區石澳東部的大浪灣,現已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亦為香港首個法定古蹟。 大浪灣石刻在1970年被一名警務人員發現,位於臨海的石崖上,面積90厘米乘80厘米。圖形為抽象的鳥獸紋,圖紋大致呈幾何形。考古學家估計,該石刻刻鑿年份大約為新石器時代,估計是當時居民相信刻石能護佑航海人士,以及他們對航海及天文表現崇拜。現在該處已被加建封罩以作保護。.

新!!: 香港島和大浪灣石刻 · 查看更多 »

天后廟道

天后廟道(Tin Hau Temple Road)是香港的一條街道,位於香港島東區北角、天后及寶馬山,是該等地區的主要行車幹線之一。天后廟道全長2100米,向東西方雙向雙線行車。天后廟道的西端街口,連接山下的銅鑼灣道之東端、英皇道之西端,及高士威道的東端街口。而天后廟道的東端止於私人屋苑瓊峯園以北,該處是海拔100米,北望維多利亞港、東區走廊及廉政公署總部大樓等景觀。天后廟道沿路是斜坡道,有巴士及小巴出入,徒步者少,除了行山人士。天后廟道南端可經勵德邨通往大坑大坑道。 天后廟道之東端雖然是死路,不過其沿途路經百福道、寶馬山道、雲景道、炮台山道、康福台及皇龍道等,皆可以通往其他地方。.

新!!: 香港島和天后廟道 · 查看更多 »

天后站

天后站(Tin Hau Station)是位於香港島灣仔區銅鑼灣高士威道至英皇道地底的港鐵港島綫車站,於1985年5月31日啟用。車站實為位處銅鑼灣,但取名自鄰近的銅鑼灣天后廟,原址為於1982年拆卸之銅鑼灣裁判司署。由於天后站的站名,鄰近地區常被誤稱為「天后」。.

新!!: 香港島和天后站 · 查看更多 »

天后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天后站公共運輸交匯處(英文:Tin Hau Station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位於香港灣仔區銅鑼灣東部的港鐵港島綫天后站上蓋物業栢景臺地面。車站取名自鄰近的銅鑼灣天后廟,原址為於1982年拆卸之銅鑼灣裁判司署。天后站啟用後,維多利亞公園所在地一帶,原稱銅鑼灣的地區逐漸被香港人稱為「天后」。 由於此總站有多條由各間巴士公司獨營及聯營的路線使用,所以為少數同時設有九巴、新巴及城巴站長室的總站。.

新!!: 香港島和天后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南華中學

天主教南華中學(Nam Wah Catholic Secondary School,英文簡稱:NWCSS)為一所天主教香港教區屬下及政府津貼之天主教中英文男女中學,創校於1946年。校名本為南華中學,原址位於九龍何文田太平道及香港島堅道,1965年起遷往現址深水埗永明街5號至今。校舍位於荔枝角與長沙灣之間,鄰近明愛醫院及長沙灣天主教墳場。校訓及辦學宗旨為「立己立人」。.

新!!: 香港島和天主教南華中學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香港教區

天主教香港教區(Dioecesis Sciiamchiamensis;Catholic Diocese of Hong Kong)是天主教會在香港設立的教區,現今管轄範圍為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境,由羅馬教廷直接牧養。現任教區主教為楊鳴章主教,為教區第6位華人主教。 現有298位神父和23位執事,64名修士和481名修女,共有34個修會在教區內服務。全港共有52個堂區,包括40所教堂,31所小教堂和27所禮堂。教區中樞座落於中環堅道之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並於座堂毗鄰設有教區中心處理教務、以及香港明愛總部和明愛轄下社會服務中心提供社區服務。.

新!!: 香港島和天主教香港教區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香港教區首牧列表

天主教香港教區最初本屬天主教澳門教區的管轄範圍;由於教廷傳信部為了擺脫葡萄牙保教權干預教會事務,因此教廷於1841年4月22日宣布把香港島及其周圍六里地方脫離天主教澳門教區管轄範圍而成立宗座監牧區——香港監牧區,並委任教廷傳信部駐澳門代表若瑟神父為首任宗座監牧。1874年11月7日,天主教香港監牧區被升格為香港代牧區,其管轄範圍也擴至廣東省的新安縣、归善县及海豐縣;同時委任高神父為首任宗座代牧。及至1946年,教廷把香港代牧區升格為一個聖統制主教區,成為現時的天主教香港教區;同日,香港代牧區第四任宗座代牧恩理覺被委任為首任天主教香港教區正權主教。 在天主教教義上,宗座監牧是由一名神父擔任管理宗座監牧區的最高負責人,而宗座監牧區是直屬於教廷傳信部的一個最雛型的傳教區;宗座代牧是由一名領銜主教擔任宗座代牧區的首牧,而宗座代牧區和宗座監牧區一樣都是由直屬於教廷傳信部。正權主教是天主教教區的首牧外,也被視為宗徒繼承的傳遞者,由聖神(Holy Spirit)挑選並透過人類即教宗在適當時委任,因而天主教香港教區的主教也不例外。被委任的天主教香港教區首牧都是作為基督及教宗委派於天主教香港教區的代表;他除了在教宗職權的領導下負責分擔天主教香港教區的職責外,還需負責牧靈及慈善等工作。 現時,天主教香港教區的管轄範圍為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境,合共52個堂區;而現任天主教香港教區正權主教為楊鳴章。至目前為止,胡振中、陳日君以及湯漢均在出任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時被教宗擢升為樞機。下列為天主教香港教區歷任首牧列表。.

新!!: 香港島和天主教香港教區首牧列表 · 查看更多 »

天匯

天匯(39 Conduit Road,字面譯作:干德道39號),是香港島西半山干德道39號的一幢高級住宅,樓高34層,提供66個住宅單位,由恆基兆業及培新集團佔項目四成權益發展。該項目原由恒地主席李兆基私人持有,至2008年年中以呎價約12579元,將物業的六成售予恒地,作價約17.5億元。內部和庭園雕像裝飾是特別聘請法國雕塑家Polo'進行設計。.

新!!: 香港島和天匯 · 查看更多 »

天地圖書

天地圖書有限公司(Cosmos Books Ltd.),在1976年成立,是香港出版社之一,集出版、發行及零售於一身。陳松齡是天地圖書董事長。天地是中資公司聯合出版集團成員之一。 天地圖書以「以兩條腿走路」的方式營運,一方面出版通俗流行讀物,同時亦出版具有水準文藝作品,兼顧不同讀者群的需要。成立之初,天地圖書出版一些時事評論方面的著作,也出版一些翻譯文學作品、政壇要人的回憶錄及武俠小說,著名武俠小說作家梁羽生的著作都是委託天地圖書出版;1980年代初期,隨著中國內地思想解放,出版了一個系列內地作家作品集《天地文叢》。.

新!!: 香港島和天地圖書 · 查看更多 »

天比高 (住宅)

天比高是昔日香港一所高級住宅,位於香港島太平山區歌賦山普樂道10號。自1974年至1990年期間,天比高是香港上海滙豐銀行的「大班屋」,佔地近44,000平方呎,直至1990年滙豐銀行以8500萬港元售予前八佰伴主席和田一夫。1996年,和田一夫出現財困,把住宅以當時最高紀錄的3.7億港元售予時為明珠興業主席黃坤,當時黃坤打算把天比高拆卸,欲分拆成五幢獨立屋出售,未興建便率先以一億八千萬元售出C屋,惜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一至,該住宅隨即成為銀主盤。 2004年,影星周星馳以3.2億港元購入並引入發展商菱電發展合作重建,並向地政總署申請改建成共四座樓高三層的獨立大屋,而所在的地的門牌亦有更改,由以往普樂道10號,改為普樂道10、12、16、18號(不設普樂道14號門牌)。現時該物業已完工,2009年先後售出的普樂道16及18號屋,成交價分別為3.5億及3億元,呎價約4.84萬及4.1萬元,買家分別來自英國及香港。 10號屋以8億元售出,呎價達9.6萬元,至今仍是亞洲區內屋苑式洋房中最貴呎價紀錄保持者。12號屋由周星馳保留自住。 2012年9月,-于-文鳳在法庭披露周星馳之所以能成功投得天比高,並一躍成為十億富豪,全靠當時為他女友的她穿針引線。然而兩人關係結束之後,她在2011年向周追討涉及天比高物業利益的八千萬元佣金,但是周只給她一千萬元便拒再付款,于於是控告周星馳,向他追討逾七千萬元佣金欠款。 2015年1月25日,由於--文鳳的申索陳述書不清晰而被法官下令修改,但修改後法官認為既然物業仍未出售,周並未賺取利潤,故毋須向于支付佣金,並將訴訟撤銷。.

新!!: 香港島和天比高 (住宅) · 查看更多 »

天水圍新市鎮

天水圍新市鎮(Tin Shui Wai New Town)位於香港新界西部的元朗區,為第三代香港新市鎮,也是元朗區兩個新市鎮之一,人口約300,000。未來,天水圍新市鎮可能會和計劃中的洪水橋新發展區合併成為一個大型的新市鎮。.

新!!: 香港島和天水圍新市鎮 · 查看更多 »

天星小輪

天星小輪是香港歷史悠久及著名的渡海小輪公司,1898年5月1日起在維多利亞港兩岸提供服務,載客來往香港島及九龍。 天星小輪是旅客遊覽維多利亞港首選的途徑,2009年更被國家地理旅遊雜誌列為「人生50個必到景點」之一,並獲美國旅遊作家協會(Society of American Travel Writers)評選為「全球十大最精彩渡輪遊」之首。.

新!!: 香港島和天星小輪 · 查看更多 »

天星碼頭

天星碼頭即是指香港天星小輪有限公司經營的、以往或現在供渡輪使用的碼頭,現羅列如下。.

新!!: 香港島和天星碼頭 · 查看更多 »

天星碼頭多層停車場

天星碼頭多層停車場,是香港島中區中環愛丁堡廣場9號的一個公眾停車場,位於前中環天星碼頭(即愛丁堡廣場碼頭)以南毗鄰,停車場是香港政府物業,經投標後由威信泊車取得經營權。雖然天星碼頭已於2006年搬遷,但停車場名稱未有改動。 天星碼頭多層停車場設有CSL、3香港、中國移動香港和數碼通流動電話基站。 天星碼頭多層停車場只有三層,頂層是露天車場,在此適合攝影、拍外景、看節日煙花匯演也很壯觀。.

新!!: 香港島和天星碼頭多層停車場 · 查看更多 »

太古

太古一詞解作上古、遠古的意思,但亦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太古 · 查看更多 »

太古城

太古城(Taikoo Shing)是一個位於香港島東區鰂魚涌的大型住宅屋苑,由太古地產於1975年4月開始興建,後來成為港島東的其中一部分。 太古城是香港島其中一個中產的地區,與其餘中產區如西半山的中環半山相若,根據2011年香港人口普查,太古城東的收入中位數為62,370,太古城西的收入中位數為60,040,為東半山區(即70,000)的90%。.

新!!: 香港島和太古城 · 查看更多 »

太古城中心

太古城中心(Cityplaza),位於香港島東區鰂魚涌太古城,是港島區規模最大的購物中心之一,後來與太古城一樣,成為港島東的其中一部分。 太古城中心共有四期,設有辦公大廈及商場。太古城中心一期早在1982年落成,但曾在1993年至2000年期間進行重建及翻新工程。第二期商場亦在1987年落成,面向維多利亞港的第三及四期辦公大廈則在1992年至1993年落成。.

新!!: 香港島和太古城中心 · 查看更多 »

太古城碼頭

太古城碼頭是昔日香港的一座渡輪碼頭,為一座躉船碼頭,位於香港島東區鰂魚涌的太古城,於1980年8月12日啟用。當時為舒緩當時太古城的交通需求,油麻地小輪開辦了2條往中環及九龍城的飛翔船航線,取代西灣河碼頭的服務。隨著東區走廊及港鐵港島綫的啟用,2條航線於1983年9月停航。.

新!!: 香港島和太古城碼頭 · 查看更多 »

太古坊

太古坊(Taikoo Place)位於香港東區鰂魚涌,是香港島其中一個商業區。.

新!!: 香港島和太古坊 · 查看更多 »

太古廣場

太古廣場(英文:Pacific Place,簡稱太廣或PP),位於香港香港島金鐘金鐘道85至87號,是香港一個綜合性商業物業。太古廣場共分3期,有3座辦公大樓、3間五星級酒店、一間精緻豪華酒店、服務式住宅、商場及停車場等。第1期於1985年動工興建,1988年落成,包括1座辦公大樓及1座酒店,第2期於1988年動工,1991年落成,包括兩座酒店,部份樓層則為辦公室。第3期於2004年落成,包括1座辦公大樓。位於灣仔皇后大道東1號的第3期,與第1、2期有地下通道連接。.

新!!: 香港島和太古廣場 · 查看更多 »

太古站

太古站(Tai Koo Station)是港鐵港島綫的一個鐵路車站,位於香港東區鰂魚涌康山地底,於1985年5月31日啟用。車站所在的位置,鄰近香港島鰂魚涌往昔的一座大型船塢「太古船塢」,該船塢於1980年代被太古地產改建為大型住宅屋苑太古城,車站因此而被命名為太古站。而該站設有兩個主要車站上蓋物業,分別為康怡花園及康山花園。.

新!!: 香港島和太古站 · 查看更多 »

太古糖業

太古糖業,是香港的一所糖業公司,是太古集團成員。於1881年在香港註冊成立,在1884年煉糖廠正式投入生產,在1900年已經成為蘇伊士運河以東最大的糖廠,把煉造的糖出口到內地和東南亞。現時太古糖業於廣州及上海設有廠房及辦事處,並於香港、深圳及北京設有辦事處。 截至2011年12月31日止的全年,營業額為6.12億港元。.

新!!: 香港島和太古糖業 · 查看更多 »

太子道

太子道(Prince Edward Road)是香港九龍半島西部的一條主要道路,貫穿油尖旺區、九龍城區及觀塘區三個行政區域。道路由大角咀東部開始,經旺角、九龍塘、九龍仔、九龍城、馬頭圍及新蒲崗,到達牛池灣經彩虹交匯處接駁觀塘道、清水灣道或龍翔道。.

新!!: 香港島和太子道 · 查看更多 »

太安街

太安街(Tai On Street)是香港島東區筲箕灣的一條行車街道,位於西灣河太安樓東邊,港鐵西灣河站以北,嘉亨灣以南,欣景花園以西。 太安街是一條平坦的行車道,南北走向,途經東區走廊、港島民生書院、東區法院大樓、鯉景灣、逸濤灣、東區法院大樓等。.

新!!: 香港島和太安街 · 查看更多 »

太安樓

太安樓(英文:Tai On Building),是香港著名的舊樓,在1968年由發展商香港置地集團發展、屬該公司經濟住宅計劃第二期(第一期是月華街觀塘大廈),並由王伍歐陽建築師事務所有限公司之歐陽昭(Lesile Ouyang) 建築師及工程師負責設計這個項目,孫福記營造有限公司為總承建商,位於香港島東區西灣河筲箕灣道,鄰近港鐵西灣河站,也接近太古城,周邊由四通八達的街道包圍,如筲箕灣道、東區走廊、太康街、太安街及康祥街。.

新!!: 香港島和太安樓 · 查看更多 »

太平山 (香港)

太平山(Victoria Peak),又名扯旗山、爐峰和域多利山(亦作域多厘山),坊間通稱山頂(The Peak)或香港山頂,曾名屬領山(Mount Possession)和柯士甸山(Mount Austin),古名硬頭山,位于香港島西部,高552米,為香港島最高峰。廣義上的太平山是指包括太平山主峰、爐峰峽、歌賦山和奇力山在內的山嶺地形。根據香港政府地圖,太平山主峰的官方名稱爲「扯旗山」。 從香港開埠以來,太平山一直都是香港的象徵,為開埠之初獲香港政府冠以女王「維多利亞」(Victoria)之名的三大地標之一,從1867年到1930年間太平山頂爲香港總督別墅所在地,港英政府更曾經禁止華人於太平山居住,太平山遂成爲香港境內權勢的象徵。時至今日,在太平山居住的人依然非富即貴。 自二戰結束後,香港逐漸發展成爲亞洲主要旅遊城市,太平山爐峰峽一帶因景觀開揚,能觀賞維多利亞港兩岸絕佳景色,結合山頂纜車成爲香港最重要的旅遊景點,太平山夜景更享譽全球,是世界三大夜景之一,幾乎所有涉及香港的宣傳和創作都會採用太平山景觀的元素。對於香港人來說,九龍獅子山代表奮鬥拼搏的「香港精神」,太平山則象徵「東方之珠」的繁榮成就。.

新!!: 香港島和太平山 (香港) · 查看更多 »

太平山區

太平山區(Tai Ping Shan),位於香港香港島中西區皇后大道以南,東起城皇街,西至東邊街(水坑口除外)、南至堅道、般咸道。因為位於扯旗山的山腰,因而得名;亦因地名容易被人混淆,常被誤以為上環的一部分,實際上太平山區比上環社區更早存在,為維多利亞城四環九約中第四約。今日主要為住宅區,有別上環商業區,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社區。.

新!!: 香港島和太平山區 · 查看更多 »

太平山街

太平山街(Tai Ping Shan Street),是一條名勝不少的街道,位於港島中西區太平山山腰,在荷李活道上環段與卜公花園之間平行東西走向的一條街道,東起四方街與居賢坊之交匯點,接必列者士街交界,西至上環普仁街東華醫院,全長300米,是一條單線單向行車的直街,由東向西走向。由於太平山街的中部近廣福義祠有一排樓梯分隔,所以駕車者駛至差館上街必須右轉,可以駛回到荷李活道,樂古道南端街口。.

新!!: 香港島和太平山街 · 查看更多 »

太平公主號

太平公主號 太平公主號是一艘仿明代福船而製造的小型木製帆船,亦是第二艘試圖利用風帆無動力木製戰船橫渡太平洋(第一艘為1955年啟程的自由中國號),希望創下由亞洲往返美洲世界紀錄的仿古帆船。計劃發起人為臺灣帆船協會理事長劉寧生,並獲得台灣的中華诲洋發展協會理事長彭弘光和堤麥策略行銷有限公司共同發起,並獨家出資興建而成,船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2008年,太平公主號以香港為啟航點,成功抵達美洲大陸。但在次年回程經過臺灣之際,離宜蘭蘇澳外海30海浬遭利比里亞籍的商船撞沉,橫渡太平洋的壯舉功虧一簣。.

新!!: 香港島和太平公主號 · 查看更多 »

太平洋咖啡

太平洋咖啡(Pacific Coffee,Cafe Pacifico)是香港及澳門一個連鎖美式咖啡店品牌,在香港是最大的咖啡連鎖店之一。由一對在1992年來自美國西雅圖的夫婦Thomas Neir在香港創立。其起源地與星巴克相同,惟星巴克於2000年5月才在香港成立首間分店。 其公司宗旨為一杯、一念、一世界,意思分別「為用心調製品質優越的咖啡」、「盡心實踐謙卑感恩的服務理念」及「專心營造寧靜溫馨的時空」。各店鋪內均設有梳化、無線上網服務(其服務由網上行寬頻提供),讓顧客於舒適的環境下享受完美的咖啡樂趣。 2005年被其士泛亞控股有限公司收購,自此品牌發展迅速,分店數量不斷增加,更擴展至新加坡、澳門、馬來西亞及中國內地;中國內地的店鋪分別位於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廣州、深圳、珠海、佛山、西安、成都、武漢、青島、瀋陽、長沙、南京、蘇州、杭州、廈門等地。还有多間位於馬來西亞、澳門的特許經營店。 太平洋咖啡以香港島為重心地,亦進駐各大專院校,如香港公開大學及香港英國文化協會校院內。 除經營零售店舖外,太平洋咖啡亦供應其品牌的咖啡豆及瑞士牌子JURA的咖啡機予批發商及公司顧客,包括銀行、航空公司、會所、酒店及大型商業機構,同時亦於香港、澳門及新加坡從事咖啡豆批發。.

新!!: 香港島和太平洋咖啡 · 查看更多 »

太平戲院

太平戲院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太平戲院 · 查看更多 »

太白臺

太白臺(通太白台,Tai Pak Terrace)是香港島西堅尼地城區內的一條民居私家街道,是西環七臺之一。太白臺位置在卑路乍街及李寶龍路以南,山市街以東。其命名與鄰近的學士臺、青蓮臺等皆以中國著名詩人李白命名。.

新!!: 香港島和太白臺 · 查看更多 »

太白樓 (香港)

太白樓(Tai Pak Lau)是香港一個已拆卸的主題公園,位於香港島的西環之堅尼地城,現在的太白臺之原址。當年從堅尼地城的內街向高處望去,樓主為香港著名商人李陞先生以祖先李白的外號命名,並根據山形蜿蜒,建成亭臺,設施有中國及西式餐廳、動物園、舞臺戲、音樂亭、唱畫臺、練靶場,鞦韆架、滑凳子、木馬園、有打燈謎、敲詩鐘、圍棋、即席揮毫書法等玩意,深得文人雅士喜歡。它在1915年8月2日,星期一開始營業。 在山市街步行上去,途經石級頗多。樓座有點心供應,遠望可以看到維多利亞港的美景,由於當年屬港島西隅的郊野,鄰近石塘嘴的妓院,因此遊客多數是來嫖妓的富豪。由於它的位置偏僻,所以常以不同方法吸引顧客,例如每年七夕舉行「乞巧會」,並搜羅各地有趣的手工藝製品,以門券的形式引人觀賞,或者每逢節慶燃放煙花。 1935年6月30日正式禁止娼妓活動,石塘嘴及九龍油麻地的廟街之所有妓院都要關閉,石塘嘴一帶的商業活動大受影響,它亦難以維持,終於被地產公司收購,拆卸重建,改稱為太白臺。.

新!!: 香港島和太白樓 (香港) · 查看更多 »

太興飲食集團

太興飲食集團(Tai Hing Catering Group)是香港的一間連鎖港式餐廳集團,成立於1989年,由陳永安先生創立,第一間店在香港島西灣河太安樓。 太興燒味的營運模式,近似其競爭對手大家樂、大快活及美心MX等港式快餐,不過形象上是燒味專家。太興燒味的後勤企業化,有中央生產、採購、品質管理、產品研究及發展、市務、內部審計及物流等。 集團旗下成員包括︰「靠得住」高級粥品店、「南燒北鍋」火鍋概念餐廳及「原味餐飲有限公司」。集團分店分佈香港和深圳,以至北京、廣州、新加坡等城市。 集團於火炭自置的4萬多平方呎中央產制及物流中心,除了為現有分店提供支援外,更不斷開拓其他餐飲市場,包括供應學校飯盒、機構膳食,酒店燒味及為其他餐飲機構供應加工食品。 2015年,太興聯同Lab Made推出限定版冰鎮奶茶雪糕。.

新!!: 香港島和太興飲食集團 · 查看更多 »

太陽國際

太陽國際資源有限公司,簡稱太陽國際資源、太陽國際(Sun International Resources Limited,),在2008年5月16日由嘉利福控股有限公司更名而來,其前身為太陽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業務除了經營天然資源開發外,亦向客戶提供有關於網上娛樂及遊戲活動之電腦系統及相關服務、營運菲律賓卡卡灣渡假村,以及製作及發行電影以及提供其他電影相關服務。地區包括中國、菲律賓和印尼。現時董事長及總裁為鄭丁港,總部位於香港香港島干諾道中168-200號信德中心招商局大廈24樓2412-2418室。 小型內房股前稱鸿隆控股有限公司的太陽世紀(1383),去年因第二大股東趙銘欠債,先前用作抵押的25%股權要強制出售,周焯華成為接貨者,一躍成為鴻隆主席,並將公司易名為太陽世紀。近期捷豐家居(776)亦面對同樣處境,被周焯華等人提出全面收購建議。2012年下旬,周焯華等人更進軍本地足球圈,注資「天水圍飛馬」,並易名為「太陽飛馬」出戰新球季。 2012年8月2日周焯華及有關人士斥資5450萬元購入1868平方呎、呎價29175元的尖沙嘴九龍站天璽50樓A室,新買家為太陽世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包括周焯華、楊素麗及李志成等人。 2014年1月9日,新世界集團旗下之國際娛樂公司公佈以73.5億元(9.48億美元)價格,向太陽城集團主席周焯華收購其博彩中介業務(俗稱「疊碼」)澳門太陽城博彩推廣公司(Sun City Gaming Promotion Co)70%股權,其中一部份將按每股5元,發行不多於擴大後股本29%支付,其餘代價則考慮以每股不低於5元,透過配售新股或可換股證券籌集資金支付,意味周焯華將持有國際娛樂29%權益,成為第二大股東。太陽城集團旗下最少有17個貴賓廳,已經進佔至當地貴賓廳市場的三甲之內。 公司連續6年錄得虧損,累計虧損共約13.56億元。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最近公司報表中獨立核數師報告對公司持「否定意見」。報告指,太陽國際之綜合財務報表並無根據香港會計師公會頒布之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真實公平反映集團於2018年3月31日之綜合財務狀況,以及於期間之綜合財務表現及綜合現金流量。.

新!!: 香港島和太陽國際 · 查看更多 »

夕陽海岸

夕陽海岸是香港一項倡議中的工程,內容是於香港島西部興建一條海濱長廊,北至堅尼地城,南至香港仔,全長5英里。這個旅遊文化景點,將會集休憩、消閒及教育於一身。 長廊的位置大致與香港4號幹線堅尼地城至香港仔段相若,經摩星嶺、沙灣、鋼綫灣、瀑布灣、雞籠灣及田灣,至現時香港仔海濱公園(未來的香港仔漁人碼頭)一帶。 夕陽海岸的命名,是由於長廊的海岸線向西,其夕陽落日景觀將成為長廊的賣點。.

新!!: 香港島和夕陽海岸 · 查看更多 »

奧運站

奧運站(Olympic Station)是港鐵東涌綫車站,位於香港九龍大角咀櫻桃街與西九龍公路及連翔道之交界處。大角咀市政大廈及港灣豪庭廣場設有適用於該站的港鐵特惠站,為使用成人八達通的乘客提供港幣2元的車費回贈。.

新!!: 香港島和奧運站 · 查看更多 »

女人街

女人街(英語:Ladies' Market)是香港登打士街至亞皆老街之一段通菜街的俗稱,位於油尖旺區,是旺角的一個觀光購物地點及夜市。.

新!!: 香港島和女人街 · 查看更多 »

奇力山

奇力山(Mount Kellett),又譯作加列山,是香港的一個山峰,海拔,為香港島第三高峰,位於香港島西南部,但地區行政上屬於中西區。奇力山得名自一位名為奇力Kellett的英國海軍測量工程師。 奇力山地處薄扶林以東,爐峰峽以南,田灣山以西,香港仔以北。山的東部和西部分別屬於香港仔郊野公園和薄扶林郊野公園。不過奇力山山頂範圍不在郊野公園以內,連同觀龍角和歌賦山,為一高尚住宅區。 道路方面,奇力山山頂一帶有加列山道和貝璐道。而基礎設施方面,則有山頂消防局和明德國際醫院。.

新!!: 香港島和奇力山 · 查看更多 »

奇力島

奇力島(又譯吉列島及加列島;英文:Kellett Island),華人習慣稱之為燈籠洲,是香港灣仔區一個曾經存在過的無人居住島嶼,曾經為維多利亞港水域內極少數島嶼之一。位於東角以北,東面為銅鑼灣,西面為鵝頸與灣仔北。.

新!!: 香港島和奇力島 · 查看更多 »

如心廣場

如心廣場(Nina Tower)是香港新界的最高建築,位於荃灣西部的楊屋道8號,由兩座分別為89層和42層高的商業建築物組成,高座高318.8米,低座高163.7米。高座的其中30層為甲級寫字樓,其餘樓層及低座全棟皆經營酒店服務,名為如心海景酒店暨會議中心,定位四至五星級酒店。如心廣場89樓天台更放置了龔如心於2005年4月16日慶祝平頂儀式而留下的手印石模,象徵龔如心眺望尖東華懋廣場及九龍大部分地區。亦由2009年12月28日起,如心廣場為華懋集團總部的所在地。。.

新!!: 香港島和如心廣場 · 查看更多 »

姚松炎

姚松炎博士(Dr.,),香港政治人物、學者、前香港立法會議員,代表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功能界別,香港中文大學前地理及資源管理學系城市研究課程副教授,未來城市研究所副所長,主力研究經濟、發展、土地及房屋政策等議題。姚氏亦是一名專業建築測量師及物業設施管理測量師,並於2016年晉升為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資深會員。2018年香港立法會補選成為九龍西選區候選人,欲通過轉戰地區直選重返立法會,採朱凱迪等人的選舉策略,結果整區缺乏宣傳,最終落敗,這是民主派首次在回歸後地區直選補選中敗予建制派。.

新!!: 香港島和姚松炎 · 查看更多 »

姻緣石

香港的姻緣石位於香港港島的寶雲道 ,鄰近「肇輝臺」私人住宅大廈。據說「姻緣石」是一塊能使人「求配偶得配偶;求子嗣得子嗣」的神奇石岩。它的形態像一枝石筆斜插在石座上。據說它成功為眾多情侶締結美滿良緣,非常靈驗。又一說為外貌酷似陽具,故有「求子嗣得子嗣」之名云云。.

新!!: 香港島和姻緣石 · 查看更多 »

威尼斯人劇院

威尼斯人劇院(英文:Venetian Theatre,亦稱為薩雅劇院,ZAiA Theater)是澳門的一個室內活動場館,位於澳門威尼斯人渡假村酒店內。劇院是索拉奇藝坊(現稱:太陽劇團)在美洲以外首個進駐亞洲的長駐場館。劇院是亞洲設備最完善的表演場館之一,共設有1852個座位;同時是全澳首個主題式表演場館。全館設有空氣調節,場內並無任何支柱。.

新!!: 香港島和威尼斯人劇院 · 查看更多 »

威廉·堅

威廉·堅(又譯金尼;英文:William Caine,1799年3月17日-1871年9月19日),出生於愛爾蘭,於鴉片戰爭時,為英國軍隊第26團上尉。英國佔領香港島後,由於行政官義律需要一名對中國法律稍有認識的軍官作為法官,威廉·堅被認為是最適合的人選,於1841年4月30日成為香港政府首任裁判官,於3年後建立香港警察隊,並且兼辦監獄事務,直至於1859年9月離任,共服務18年,共歷5朝香港總督及副香港總督。.

新!!: 香港島和威廉·堅 · 查看更多 »

威廉·渣甸

威廉·渣甸,又译“查顿”(Dr.

新!!: 香港島和威廉·渣甸 · 查看更多 »

威利麻街

威利麻街(Wilmer Street),舊稱威利蔴街,是香港島中西區的一條街道,位於西營盤和上環之間分界線,南端接皇后大道西近皇后酒店,西臨港鐵港島綫西營盤站西湖里出口,北端至一洲國際廣場,毗鄰東邊街及修打蘭街。當地設置一線香港小巴總站往九龍,中段毗鄰海味街德輔道西西營盤段。 威利麻街於1950年至1979年期間,設有往來深水埗碼頭的渡輪服務,其後往上環的渡輪於1979年因上環威利麻街碼頭被超強颱風荷貝摧毀而永久取消。威利麻街也曾經設有往來長洲、坪洲、梅窩的非(專利)航線。 威利麻街鄰近海味街,同樣設有一些海味店,並為人力車觀光巴士新巴H1線的其中一個景點車站。.

新!!: 香港島和威利麻街 · 查看更多 »

威立雅运输

威立雅運輸集團(Veolia Transport)是一間已停業的交通運輸業者,總部位於法國巴黎,是威立雅環境 (Veolia Environnement SA;Veolia為希臘神話中,風神埃俄羅斯的別名)的部屬公司。威立雅運輸集團的原名是CGEA Transport,1997年成立,當時是通用水務公司(Compagnie Générale des Eaux)的部屬公司(現時已分為威望迪與威立雅環境)。公司之後再1999年改名為Connex。Connex最終在2005年改名為威立雅運輸集團。2011年3月份,威立雅運輸集團與舊法國交通發展集團合併,成為新的合資公司威立雅-交通發展集團(現已改名為法國交通發展集團)。 威立雅運輸集團在全球各地有不同的道路和鐵路業務,停業前職員72,000人,為40個大都市區的100多萬居民提供服務:.

新!!: 香港島和威立雅运输 · 查看更多 »

威菲路

威菲路(Henry Wase Whitfield,)是一名英軍中將,於1869年至1874年曾任英軍中國地區、香港及海峽殖民地總司令,1872年4月曾任署理香港總督。.

新!!: 香港島和威菲路 · 查看更多 »

威非路道

威非路道(英文:Whitfield Road;又寫作威菲路道)是香港一條道路,位於香港島天后,東接電氣道、屈臣道,西接興發街,中間有玻璃街通往。銅鑼灣(威非路道)巴士總站正是位於威非路道近玻璃街。 威非路道是以早期殖民地時代的威菲路中將命名。其他以威菲路中將命名的地方有威非路警署(即銅鑼灣警署,已拆卸,原址興建電氣道148)、威非路軍營(現址為九龍公園)等。.

新!!: 香港島和威非路道 · 查看更多 »

威靈頓公爵大廈

威靈頓公爵大廈,是香港島中區的一座商業寫字樓建築物,位於中環威靈頓街14-24號,鄰近蘭桂坊、雲咸街、品牌商店米蘭站等。 威靈頓公爵大廈2樓是威靈頓大律師樓的辦事處。 威靈頓公爵大廈為正興建築有限公司的總部及私人物業。正興建築創辦人是葉劉淑儀的先夫葉文浩的父親葉正平及母親王妙嬋,於1954年成立。葉正平夫婦是白手興家,之前,王妙嬋女士是街頭小商人,而葉正平是公務員英語秘書,業餘進修,考建築師。 自創業初期,正興建築為香港政府建水塘及修路工程,之後買地建築,到1970年代退休,資產已經過億港元,報稱王妙嬋是女性商業奇才,1981年5月去世,而葉正平在1989年離世,遺下不少出租香港房地產和飛鵝山大宅。葉正平夫婦育有7名子女,夫婦身後發生連場民事訴訟,主要是遺產爭奪,及正興建築有限公司董事會、股權之家族事務。.

新!!: 香港島和威靈頓公爵大廈 · 查看更多 »

娛樂行

娛樂行(Entertainment Building)是香港島中環一幢商業建築物,位於皇后大道中30號,前身是娛樂戲院,毗鄰怡安華人行、中建大廈、中匯大廈、蘭桂坊及港鐵中環站,發展商為華人置業。.

新!!: 香港島和娛樂行 · 查看更多 »

婚後的問題

是廣州華藝影片公司(Chinese Artistic Film Company)在1934年初期於香港九龍鑽石山『陳七花園』開設分廠所拍攝的第三齣黑白社會問題默片,以社會拜金主義影響年青人的婚姻的新穎題材作品,原訂1934 年4月中旬上映。最後延誤至1934 年8月5日,星期日,在香港中央戲院上映,每日四場。.

新!!: 香港島和婚後的問題 · 查看更多 »

媽祖廟

媽祖廟是主要奉祀海神媽祖的廟宇,另又稱天后宮、天妃宮、天后祠、天后寺、天后廟、聖母廟等,日本又稱天妃神社,常見於中國大陸沿海及臺灣、香港、澳門等地,在東南亞其他地區如日本、琉球、越南等地以及東亞裔人士(主要為華人)之海外聚居地,臺灣則是除中國大陸本土之外,目前媽祖信仰最盛的地方。四川盆地内的天后宫,又名福建会馆,多係湖廣填四川时,来自福建之客家先民所建,而天后媽祖也從海神演化成水運之神,甚至是無所不能的萬能神靈。從華南、華東以至全中國的海岸都有拜媽祖的信仰,認為可保航海順利,所以天后廟大多其正門都朝海。 相傳,媽祖於宋代建隆元年(960年)3月23日出生於福建泉州莆田县(注: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泉州的莆田、仙游二县划入兴化军)的湄洲岛,出生時已有特殊徵兆:紅光滿室,香氣四溢;出生至滿月均沒有啼哭過,故取名林默。林默自童年起即有預測天氣的異能,常於海難發生時前往救人,雍熙四年(987年)27歲時於鄉間湄洲峰上羽化升天。 其後每多顯靈,於海濱救人無數,於是沿海鄉民紛紛立廟祀奉,歷代君主都賜以頭銜,尊為天妃,直至康熙22年(1683年)福建水師施琅攻打台灣鄭克塽,因戰船擱淺,清朝軍人乃向天妃禱告因而脫險。康熙帝知道後將天妃改加為「天后」,此後天后成為中國及東南亞華人社會裏漁民和所有航海者普遍的守護神,有些漁民更會把孩子和天后「上契」。現今祖籍福建的林姓人士,多普遍認同天后是他們的祖先。.

新!!: 香港島和媽祖廟 · 查看更多 »

子喉七

子喉七(),原名劉海東,廣東省順德縣人,粵劇及電影演員。於清末民初時期成名,是20年代粵劇名--。由於唱功十分獨到,所以在珠江一帶很受歡迎。在“大中華班”與靚少華合作無間,曾經演出《醜女洞房》,在《風流天子》飾演楊貴妃,在《十奏嚴嵩》飾演嚴嵩。他還與朱次伯在「環球樂戲院」拍演過。當時粵劇已經開始盛行六柱制。無論他所在那一班,都以「通天」來掛牌,表示他的戲路甚廣。1930年,“人壽年劇團”的六大臺柱是武生新珠、小武靚少佳、花旦嫦娥英、二花小嫦娥、小生陳醒威、醜生蛇仔利,而他就是第七大臺柱。 1965年3月24日(星期三)凌晨2時,在香港島西環卑利士道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因患淋巴腺癌病逝,享年74歲,遺下任職教師的兒子及任職護士的女兒。1965年3月25日(星期四)下午1時在香港殯儀館出殯。.

新!!: 香港島和子喉七 · 查看更多 »

季詩傑

季詩傑(英文:Gavin Kwai),前香港大律師,現事務律師,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法律系及香港大學法律系,前社會民主連線成員,曾任該黨秘書長。.

新!!: 香港島和季詩傑 · 查看更多 »

孫中山紀念館 (香港)

孫中山紀念館(Dr.)位於香港香港島中環衛城道7號,前身是何東胞弟何甘棠的住宅甘棠第,於2010年11月12日列為法定古蹟。紀念館是香港歷史博物館的分館,介紹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先生的生平及他與香港的關係。紀念館於2006年12月12日(孫中山誕辰140周年後1個月)正式開幕。.

新!!: 香港島和孫中山紀念館 (香港) · 查看更多 »

孫柏文

孫柏文(Andrew Pak-Man Shuen,1977年8月30日-),有「肥仔文」之稱,香港股市評論員,財經專欄作者,香港自由主義智庫組織「獅子山學會」創辦人之一、兼任研究主任。現任西貢區議員何民傑(彩明選區)辦事處社區幹事。.

新!!: 香港島和孫柏文 · 查看更多 »

孖崗山

孖崗山(The Twins)是香港南區的一座山,位於香港島南部赤柱以北、淺水灣以東,鄰近紫羅蘭山及赤柱峽道。該山是衛奕信徑第一段起點必經山峰。.

新!!: 香港島和孖崗山 · 查看更多 »

孔聖堂中學

孔聖堂中學(Confucius Hall Secondary School)是位於香港島銅鑼灣的一所直資中學,由香港孔聖堂主辦,成立於1953年。學校範圍內的孔聖講堂建於1935年,是香港早期少有的華人會堂。該校於2011年起轉為直資中學,成立法團校董會。而前任校監岑才生於2016年4月擔任校董期間逝世。.

新!!: 香港島和孔聖堂中學 · 查看更多 »

客家民系

客家民系,俗稱「客家族群」或「客家人」,在西方人類學上被簡稱作「Hakka」(phfs),是漢族的一個分支,也是漢族影響深遠的民系之一,為中國唯一不以地域命名之漢族民系,也沒有自己的省份。 該民系主要分佈於華南各地,尤其以廣東東部(粵東)、北部(粵北)和西部(粵西)片區,以及廣西東南部和福建西部(閩西)、江西南部(贛南)、台湾西北部(桃竹苗)及(高屏)地區為主要集中地,主要由南遷的漢族組成,也融合了一些南方少數民族,形成了一种兼具漢族文化與少数民族文化的獨特民系。 「客家」的說法起源于廣東四邑地區,是當時的四邑原住民對粵東遷來的族群的一個稱謂。在四川,當地的客家族群被統稱為「土广东人」,谓其语言为「土广东话」。清初从粤北梅州迁出的族群,到达广东珠三角,称客家,到达广西的称来人、新民,到达江西的称棚民、客籍人。.

新!!: 香港島和客家民系 · 查看更多 »

家庭衝突及性暴力政策組

家庭衝突及性暴力政策組(英文:Family Conflict and Sexual Violence Policy Unit,縮寫:FCSVPU)於1997年10月成立,隸屬於香港警務處刑事及保安處刑事部刑事支援科,其主要責任為制訂及推行與虐待兒童、虐待長者、家庭衝突、家庭暴力、性暴力、兒童色情及青少年罪行有關的政策,與其他香港政府部門、海外機構及非政府組織就上述事宜緊密合作、監察有關罪行趨勢及研究特殊個案,以掌握最新趨勢以採取相應行動、跟進相關立法事宜,此外,與社會福利署為警務人員、社會工作者及臨床心理學家提供與保護兒童相關的訓練課程,並且在地區層面上舉辦關於預防虐待兒童及家庭暴力的宣傳活動。.

新!!: 香港島和家庭衝突及性暴力政策組 · 查看更多 »

容小意

容小意(),原名:容金枝,籍貫:廣東省中山縣,胞姊容玉意亦是著名歌劇及電影演員,姊妹倆擅長舞蹈,為歌舞劇團的演員,1941年開始參演香港電影 《紫霞杯》,隨後多演刁蠻閨秀或妖艷婦人。1941年跟演員導演李清 結婚,育有一子(李雄)兩女(李愛齡、李愛蓮)。 1974年3月17日凌晨3時在香港島瑪麗醫院因白血球過多症逝世,享齡55歲。1974年3月19日在九龍殯儀館舉行喪禮,遺體下葬九龍長沙灣天主教墳場。.

新!!: 香港島和容小意 · 查看更多 »

容鳳書

容鳳書(Yung Fung-shee,),香港女慈善家,家族與渣打銀行關係密切,她的祖父容良是渣打銀行首位買辦,而容良的其中一名兒子容翼庭等多名家族成員也相繼在渣打銀行歷任買辦和華經理等要職。行事低調的容鳳書生前在證券市場投資有道,賺取大筆利潤,她在1969年訂立遺囑,決定在身後把300萬港元遺產轉贈香港政府,用作興建照顧社會大眾的免費公眾健康中心和診所。當她在1972年8月逝世的時候,有關遺產已升值至1,600萬港元,其後到1978年底再進一步升值至5,100萬港元。容鳳書遺下的鉅額遺產,足以讓港府於1984年建成位於九龍觀塘的容鳳書紀念中心,該座健康中心造價7,000萬港元,費用全數由有關遺產支付。後來有關遺產再捐出3,250萬港元,促成位於新界元朗的容鳳書健康中心在1991年落成啟用。.

新!!: 香港島和容鳳書 · 查看更多 »

安和里 (香港)

安和里是香港港島中西區的一條上坡小巷,著名別稱是二奶巷,它串通上環九如坊及歌賦街與皇后大道中,現在大道中的出口在陳意齋商店的旁邊。 安和里不是大道,可作秘密通道, 傳說香港19世紀的富人,在此附近的民居安置小老婆(二奶),並送物業全幢作禮品安撫。 另有傳說指,「安和里」的名稱是來自一名鴉片煙商的二奶「阿安」與大婆「阿和」,因為該名商人的二奶生了一子,所以便購置那條巷,並以二奶的名字在先、大婆的名字在後來命名,後來大婆亦生了一子,該名商人便購置另一條巷,改為以大婆的名字在先、二奶的名字在後,命名為「和安里」。.

新!!: 香港島和安和里 (香港) · 查看更多 »

寶安縣

寶安縣,為中國舊縣名。东晋时设置,唐朝废。明朝时,以故地置新安縣,屬廣東省廣州府。民国初年,复称宝安县,後屬惠陽專區管轄。历史上,宝安县和新安县轄地包括現在的香港全境、深圳大部分領土等。故此,香港原居民及深圳原居民均將籍貫列作「廣東寶安」或者「寶安」。.

新!!: 香港島和寶安縣 · 查看更多 »

寶珊地震站

寶珊地震站,又稱寶珊道地震站,是香港一所測量地震的建築,位於香港島西半山的寶珊道中一段深入山中300米的排水隧道內,由香港天文台設立,於2010年2月18日啟用。 寶珊地震站設有寬頻地震儀和強震儀,主要職責是探測南海地震的地震波,以監測南海一帶發生的地震。寶珊地震站於2010年5月成為全球地震台網的第154個成員。.

新!!: 香港島和寶珊地震站 · 查看更多 »

寶珊道

寶珊道(Po Shan Road),是香港港島半山區的行車街道,以韋寶珊爵士命名,西端連接旭龢道60號旭龢消防局,近克頓道交界,東端(寶珊道30號)是行車的盡頭,為掘頭路,不過仍有兩條支路,一條通往聯邦花園的後門,另一條下山的行人道,通往聯邦花園正門,及干德道41號聯邦花園另一個住戶出口,近帝豪閣,即是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對上。.

新!!: 香港島和寶珊道 · 查看更多 »

寶珊道山泥傾瀉事件

寶珊道山泥傾瀉事件是指於1972年6月18日晚上8時55分在香港香港島半山區寶珊道發生的山泥傾瀉,一幅受強烈風化的火成岩山坡,在連綿大雨下滑動,導致沖毀了寶珊道一座兩層高的洋房,並順勢把干德道一座六層高的樓宇沖塌,洪水及山泥混和樓宇瓦礫,形成泥石流,衝向位於旭龢道20號,樓高12層的旭龢大廈。大廈即時應聲折斷倒塌,並波及在山坡下尚未入伙的景翠園E座,該廈最高四層被撞毀。此一系列大廈倒塌意外成為香港戰後近28年來傷亡最慘重的同類事故,旭龢大廈亦成為香港至今層數最高的全幢倒塌之樓宇。 在旭龢大廈內,大部分住客未能及時逃生,被埋在瓦礫之下。駐港英軍奉召到場救災,其後交由消防員接手處理。經過日以繼夜的挖掘,搜救人員成功拯救不少生還者,其中包括前大法官列顯倫,消防員依循他的收音機所播放的歌聲而將他救出。旭龢道意外共證實67死19傷。 事故過後,旭龢大廈舊址改建為旭龢道休憩花園,景翠園E座則於修補被削去的部分之後入伙。 1972年11月28日,政府發表1972年雨災調查委員會最後報告書,指出導致這宗山泥傾瀉,是因為山坡下方有個施工地盤且缺乏嚴格監管,以及半山區山體内本身的水位很高,當遇上下雨天時,水位更會上升,導致山體不穩定。 土力工程處在1982年發表香港半山地區整體邊坡穩定性研究報告,指出寶珊地段受高地下水位及不良地質條件的影響,斜坡穩定性較低,政府於1984至85年間,在寶珊地段安裝了73條合共長達90米的排水斜管作排水之用,並於2006年再加建新的排水系統,在寶珊山坡建造排水隧道及附屬排水斜管及豎管,兩條排水隧道分別長270米和188米。.

新!!: 香港島和寶珊道山泥傾瀉事件 · 查看更多 »

寶琳站

寶琳站(Po Lam Station)是香港港鐵將軍澳綫在新界的終點站之一,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區將軍澳寶琳貿業路旁,新都城中心一至三期中間,2002年8月18日啟用,承建商是前田建設工業株式會社。寶琳站雖然鄰近寶林邨,但寶琳站名則取自附近的街道寶琳北路,二者的「林」和「琳」寫法不同。.

新!!: 香港島和寶琳站 · 查看更多 »

寶翠園

寶翠園(The Belcher's)位於香港薄扶林薄扶林道,鄰近龍虎山香港大學。是香港島中西區著名大型屋苑之一。它的下層和中層分於連接海邊的卑路乍街和龍虎山山腰的薄扶林道。寶翠園的英文名The Belcher's和附近的卑路乍街和卑路乍灣等一樣,都是取名自英國海軍愛德華·卑路乍軍官。.

新!!: 香港島和寶翠園 · 查看更多 »

寶靈頓道

寶靈頓道(Bowrington Road),是位於香港港島銅鑼灣西邊,灣仔東邊(即鵝頸區或寶靈頓城)的一條街道,以第四任香港總督寶靈命名。 道路西接連接祥和里及軒尼詩道,摩利臣山道和堅拿道平行。 寶靈頓道位於鵝頸區,是服務銅鑼灣市民的一個主要濕貨街市區,沿街商店販賣的食物有豬肉、牛肉、海鮮、蔬菜,凍肉等。 Bowrington Road.JPG|寶靈頓道地舖及住宅大廈(2014年).

新!!: 香港島和寶靈頓道 · 查看更多 »

寶順路

寶順路(Po Shun Road)是香港新界西貢區將軍澳新市鎮內的一條主幹道,它聯同七號幹線把將軍澳新市鎮分為寶琳、坑口、調景嶺和將軍澳市中心四大部份連接起來。寶順路盡頭將會連接將軍澳跨海大橋和通往九龍的新行車隧道,但因為將軍澳新市鎮仍未完成發展,道路現時只由寶琳北路和寶寧路交界起,向西南方延伸至將軍澳南部的寶邑路與翠嶺路交界為止。七號幹線中的將軍澳隧道公路和環保大道都以這條路作為分界。 將軍澳新市鎮主要由填海所得的土地發展而成,而寶順路的開端正是在原來陸地的海邊,亦即是今日寶琳北路與寶寧路交界的迴旋處。最先通車的一段就從這裡開始,道路至頌明苑賢明閣對開為止,此路段可連接頌明苑通道通往常寧路。介乎於頌明苑通道與寶康路及將軍澳隧道公路一段亦接著通車,當時的交界有一個大型迴旋處,讓車輛通往寶琳、坑口、九龍各區、南部填海區和新界東南堆填區。迴旋處使用了大約六年,發生過大大小小的交通意外,主要原因乃出自迴旋處的設計,能夠同時讓前往不同方向的車輛駛過,司機稍不留神便容易發生意外。 直至南部的填海工程完成,再配合首批公營房屋入伙,介乎於將軍澳隧道公路與唐明街一段正式於1998年通車,而迴旋處亦改建為更有效率的大型交匯處,寶順路改為利用分支路連接其他道路。此後,調景嶺和將軍澳市中心局部地區發展完成,寶順路亦被延長至寶邑路及翠嶺路交界為止。這兩段被延長的寶順路比較平直,可能因此令駕駛者容易失去注意力。在寶順路與唐明街和寶邑路的兩個交界處,分別發生過兩宗涉及雙層巴士、導致乘客死亡,又不約而同發生在深夜的嚴重交通事故。事後,巴士車速和道路設計同樣惹人關注,寶邑路交界處便因此更改行車模式。 現時看到的寶順路南端是死胡同,但根據將軍澳未來發展藍圖顯示,南端將會連接將軍澳-藍田隧道及跨灣連接路,會通過將軍澳67區和72區之間,到達維景灣畔南面,再接駁上述道路,拉近將軍澳市中心及南部、九龍區和香港島的距離。.

新!!: 香港島和寶順路 · 查看更多 »

寶馬山公共運輸交匯處

寶馬山公共運輸交匯處,書名:香港島巴士路線與社區發展,ISBN 9789888310067,出版商:中華書局 (香港),出版日期:2014年11月,第132頁(英文:Braemar Hill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是香港一個小型公共運輸交匯處,位於寶馬山道與校園徑交界。.

新!!: 香港島和寶馬山公共運輸交匯處 · 查看更多 »

寶馬山道

寶馬山道(Braemar Hill Road)是香港島東區的一條行車道路,雙線雙向行車,位於寶馬山的北半山,蘇浙公學與賽西湖公園之間,於1950年代至1960年代隨著寶馬山住宅區的開發而開拓的區內主要道路。 寶馬山道呈西南和東北走向,西端至聖貞德中學與漢基國際學校之間,是處附近為巴士總站。寶馬山道向東伸展,兵分兩路,下山的支線至天后廟道與百福道交匯處;而寶馬山道東端的上山道至賽西湖大廈閘口大道止,該處設置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的賽西湖公園兒童遊樂場。而寶馬山道中段,在蘇浙公學的西邊為雲景道下坡道,時常有巴士行走。.

新!!: 香港島和寶馬山道 · 查看更多 »

寶馬山雙屍案

寶馬山雙屍案是香港轟動一時的童黨謀殺事件,涉及一對英国籍情侶被打死及姦殺。.

新!!: 香港島和寶馬山雙屍案 · 查看更多 »

寶覺小學

寶覺小學(Po Kok Primary School)是香港一所小學,位於香港島跑馬地山光道11號近聚文街交界,其校舍現已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新!!: 香港島和寶覺小學 · 查看更多 »

寶雲

寶雲爵士,GCMG(Sir George Ferguson Bowen國際音標:/ʤɔːʤ ˈfɜːgəs(ə)n ˈbəʊɪn/,R.

新!!: 香港島和寶雲 · 查看更多 »

寶雲山

寶雲山(英文:Bowen Hill)是香港香港島中部的一個山峰,山峰約高320米,位於約為金鐘南方對上位置,近山頂處被山頂道及甘道環繞,西面為馬己仙峽及歌賦山,東面則為灣仔峽及金馬倫山。山峰因其北部山腰的寶雲道而得名,除了寶雲道之外,其北麓約海拔200米處建有荷蘭灣徑。 香港日治時期的佔領地日治政府為紀念陣亡的日軍而興建的紀念塔香港忠靈塔遺址(今金馬倫大廈)位於該山的山頂,但因金馬倫大廈之名,加上以前金馬倫山所指範圍亦包括寶雲山,坊間不少人士會將此山誤以為是現今的金馬倫山。.

新!!: 香港島和寶雲山 · 查看更多 »

寶雲道

寶雲道(英文:Bowen Road)是香港的一條道路,連接香港島半山區至黃泥涌峽一帶。道路西接中環馬己仙峽道,穿過灣仔峽的灣仔峽道,東接司徒拔道、黃泥涌峽道及大坑道交界。道路以第九任香港總督寶雲命名。香港日治時期,道路曾被改名為霧島通。.

新!!: 香港島和寶雲道 · 查看更多 »

寶雅山

寶雅山(英文:Belcher's Hill)為香港西環堅尼地城的單幢住宅,附近大多為舊樓,樓高共42層,由新世界發展發展,物業由富城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管理,2011年5月17日入伙。.

新!!: 香港島和寶雅山 · 查看更多 »

富豪香港酒店

富豪香港酒店(Regal Hong Kong Hotel),為香港的一間五星級酒店,位於香港島銅鑼灣怡和街88號,鄰近維多利亞公園,於1993年開业,由富豪國際酒店集團管理。.

新!!: 香港島和富豪香港酒店 · 查看更多 »

富豪雪糕

富豪雪糕(英語:Mister Softee)是一家在美國東北部非常著名的雪糕公司,它利用設有冰箱的卡車販賣雪糕。.

新!!: 香港島和富豪雪糕 · 查看更多 »

富麗敦海洋公園酒店

富麗敦海洋公園酒店(The Fullerton Hotel)位於香港香港島南區黃竹坑香港海洋公園大樹灣入口附近,是一座四星級酒店,佔地面積約133,500平方呎,樓面面積逾430,000平方呎,樓高14層,原定於2015年落成後提供460間房間,以逾3.27地積比率興建,房間平均面積約431平英呎,酒店項目經過改變設計後,將於2017年下半年動工,2021年完工,並且命名為富麗敦海洋公園酒店。.

新!!: 香港島和富麗敦海洋公園酒店 · 查看更多 »

富臨飯店

富臨飯店(Forum Restaurant)於1977年創立,舊址位於香港島銅鑼灣駱克道485號,由香港的國際級廚師楊貫一主理,為香港著名的富豪食府之一,同時是2015年米芝蓮一星餐廳。楊貫一秘製之「阿一鮑魚」在中外甚為馳名。.

新!!: 香港島和富臨飯店 · 查看更多 »

尚巒

尚巒(英文:WarrenWoods),位於香港大坑華倫街的單幢住宅,靠近渣甸山山腳,樓高共37層,由金朝陽集團發展,於2012年年中入伙。 由於物業之地皮為收購舊樓得來,故發展商須補償舊業主單位,全幢164伙中有70多個單位作為補償,可供公售的只為餘下的90多個單位。.

新!!: 香港島和尚巒 · 查看更多 »

尚匯

尚匯(英文:The Gloucester)位於香港島灣仔告士打道211至216號,由恒基兆業地產、美麗華集團有限公司合作發展的單幢住宅項目,前身是1961年落成的金國大廈。2009年,恒基兆業地產成功統一全幢大廈之業權,並收購對面謝斐道388號,同於1961年落成的國民大廈。住宅於2013年7月31日落成,鄰近灣景中心大廈和銅鑼灣商業區。物業管理為美麗華集團負責,管理費為$4.82。示範單位位於九龍尖沙咀美麗華商場5樓。.

新!!: 香港島和尚匯 · 查看更多 »

尚翹峰

尚翹峰 (The Zenith),位於香港島灣仔太原街、灣仔道3號,東面近皇后大道東264號灣仔街市及律敦治醫院。由華人置業及市區重建局共同發展。尚翹峰共有3座住宅大廈,樓高40至43層,共提供652--,每層4至6--不等,於2007年4月入--。管理公司為忠信物業管理,管理月費建築每呎2.1元。尚翹峰入夥後,令這一帶的物業價格也隨之上漲。.

新!!: 香港島和尚翹峰 · 查看更多 »

對於雨傘革命的反應

在雨傘革命中,有很多來自媒體、泛民主派、親建制派、不同組織和國家的反應。.

新!!: 香港島和對於雨傘革命的反應 · 查看更多 »

小青洲

小青洲(Little Green Island,亦作Siu Tsing Chau),是香港的一個島嶼,地區行政上屬於中西區,與西面的青洲合稱為大小青洲。位於香港島堅尼地城之西北,中間隔著硫磺海峽。 在香港的官方地圖中,小青洲的英文島名叫Little Green Island。 小青洲上並沒有居民居住。僅有一個氣象站,負責觀測維多利亞港以西海域上的天氣資料,供香港天文台日常運作及發出警報用。 小青洲雖小,但具有很豐富的生態資源,白腹海鵰在此地出沒,中西區區議會會議中提及過小青洲暫時不適合發展旅遊項目,因為如果容許大量旅客在島上活動,對島上生態會有一定破壞。.

新!!: 香港島和小青洲 · 查看更多 »

小西灣

小西灣位於香港東區,原來是柴灣的東面部份,也是香港島東部的盡頭,是島上的一個住宅區。人口約有8萬。其前身為英國情報中心和英國皇家空軍居住地。.

新!!: 香港島和小西灣 · 查看更多 »

小西灣公共圖書館

小西灣公共圖書館(英文:Siu Sai Wan Public Library)是香港一間公共圖書館,位於香港島小西灣道15號小西灣綜合大樓地下,在2011年6月27日啟用,佔地面積725平方米。.

新!!: 香港島和小西灣公共圖書館 · 查看更多 »

小西灣綜合大樓

小西灣綜合大樓(英文:Siu Sai Wan Complex)是香港一座多用途市政大樓,位於香港島東區小西灣小西灣道15號,毗鄰福建中學、中華基金中學、小西灣道及富怡道的交界位置,佔地4,400平方米,於2011年7月啟用,乃香港市區首座以綜合大樓而非市政大廈命名的同類型建築物。大樓由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設計。.

新!!: 香港島和小西灣綜合大樓 · 查看更多 »

小西灣道

小西灣道(Siu Sai Wan Road),是香港一條街道,位於香港島東區小西灣。小西灣道全程是平路,雙向行車。小西灣道形狀似橫放的馬鞍,沿途經過小西灣各主要區域。小西灣道兩端都連接柴灣東部,其中一端在西面連接柴灣新業街以南的一段,而另一端則接駁柴灣道的東端。這條道路是由1989年至2000年期間分段建成,是因為要跟政府在小西灣規劃及發展進程同步,一共花了十多年時間才完全建成。 小西灣道有兩個巴士總站,一個在北面藍灣半島地下,是公共交通總站。另一個是露天的巴士總站,在小西灣邨商場。 小西灣道是小西灣最重要的道路,是前往柴灣和港九各區的必經之路。所有往來小西灣的巴士,都會行經小西灣道。.

新!!: 香港島和小西灣道 · 查看更多 »

小西灣運動場

小西灣運動場(Siu Sai Wan Sports Ground)是一座位於香港島東區小西灣富康街的綜合運動場,於1996年12月落成並啟用,容納人數11,981人,是香港島繼香港大球場後第二大運動場,為2009年東亞運動會賽場之一。.

新!!: 香港島和小西灣運動場 · 查看更多 »

小西灣邨

小西灣邨(Siu Sai Wan Estate)是香港公共屋邨,項目編號為HK05,位於香港島東區小西灣,前身是英軍情報中心及大坪村。全邨分三期興建,共有12座住宅大廈及6163個單位,為港島區最大及單位數目最多的公共屋邨。小西灣邨亦是港島區唯一一個設有相連長型大廈及港島區首個設有和諧式大廈的公共屋邨,而第三期的瑞隆樓更是香港首兩幢裝有甲級保安系統(大閘)的公屋大廈之一。現由創毅物業服務顧問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

新!!: 香港島和小西灣邨 · 查看更多 »

小西灣邨巴士總站

小西灣邨巴士總站(英文:Siu Sai Wan Estate Bus Terminus)位於小西灣道小西灣廣場外,現在是一個以中途站為主的巴士總站。小西灣邨巴士總站曾經分為南、北兩翼,於九十年代是港島最大型交通總站之一。當時新巴路線多以南翼為總站,城巴和過海路線則使用北翼為主,但小西灣(藍灣半島)公共運輸交匯處於2001年7月22日正式啟用後,所有以本總站為終點站的巴士路線遷往至小西灣(藍灣半島)公共運輸交匯處,因此本總站一度沒有任何巴士路線為總站;北翼同時關閉,並改建為小西灣綜合大樓。雖然現時只有過海隧道巴士694線以此為總站,但本站人流仍然甚高。.

新!!: 香港島和小西灣邨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小西灣游泳池

小西灣游泳池(英文:Siu Sai Wan Swimming Pool),是香港的一個公眾游泳池,位於香港島小西灣小西灣道15號小西灣綜合大樓一樓,為東區三個公眾游泳池之一,由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在2011年7月4日啟用。.

新!!: 香港島和小西灣游泳池 · 查看更多 »

小西湖 (香港)

小西湖(Siu Sai Wu)位於香港九龍的九龍塘之筆架山的筆架山道、歌和老街及龍翔道之間。 小西湖是水務署所建築的人造蓄水池,水深約20英尺,它的儲水主要供九龍塘區淋花及沖廁之用,並開設了一條地下水道連通尖沙嘴火車站。它共有高低等兩個湖泊,驟似中國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景致,因而得名。 南華體育會遊藝部在1937年11月14日(星期日)舉辦「小西湖旅行團」,人數高達50人,當日上午9時45分在香港島統一碼頭出發,每人收費港幣2毫,提供野餐午膳,加插民眾識詠口琴表演及遊戲,下午3時半回程。 九龍的童軍在1939年8月25日至8月27日,連續3天在此處舉行「九龍童子軍第一次大露營」,共有18團參加。 1960年代前,此地是香港的中學及小學舉辦學生集體旅行的熱門選擇之一。在那時的暑假,由於天氣炎熱,吸引許多貧家小童到此處嬉水,部分冒失的泳客常在此地喪命,直至1961年已累計超過百人溺斃,香港政府在1961年7月在四周築起高約8英尺的鐵絲網圍牆,杜絕遊客進入參觀。 小西湖亦指1970年代前期,上述蓄水池附近的貧民窟,當年被稱為「小西湖寮屋」(Siu Sai Wu Huts)。目前,於九龍觀塘翠屏道13號的香港歷史檔案大樓裡,仍保存有70年代,香港政府把那些寮屋居民遷徒到觀塘的秀茂坪徙置區(現在的秀茂坪邨)的書信函件,供香港市民借閱參考。 1972年,該蓄水池停用,目前已經不屬於水務署所管轄,該湖從此空置至今。.

新!!: 香港島和小西湖 (香港) · 查看更多 »

小馬山

小馬山(Siu Ma Shan)是香港一座山峰,位於香港島大潭郊野公園(鰂魚涌擴建部份)之內。海拔424米,南面有畢拿山,北面為寶馬山,西面則為靶場範圍。山峰上有一個發射站和一個已廢棄的三角網測量站。衛奕信徑第二段經過小馬山,北接鰂魚涌緩跑徑、南接畢拿山及大風坳。 小馬山上有畢拿山高頻道無線電接收站,無線電桿很多。登上小馬山的山徑前段幾乎全為樓梯級,且無樹蔭,若太陽高照,酷熱難當,但同時可以遠眺銅鑼灣、中環、以至九龍一帶景色。 File:Stairs-Siu Ma Shan.JPG|小馬山登山梯 File:Siu Ma Shan Trigo.JPG|小馬山上的發射站和廢棄測量站.

新!!: 香港島和小馬山 · 查看更多 »

小販管理隊

小販管理隊(Hawker Control Team,縮寫:HCT)隸屬於食物環境衞生署,負責管制一切販賣相關活動。.

新!!: 香港島和小販管理隊 · 查看更多 »

小販認可區

小販認可區(英文:Hawker permitted places)是香港政府提供予持有「固定攤位小販牌照」之小販進行販賣用途的認可指定區域。有關法例於1974年開始制訂,為香港法例第132AG章,原稱《小販(認可區)(市政局)(綜合)宣布》,2000年市政局遭解散後改稱《小販(認可區)宣布》,其管理工作則交由食物環境衛生署負責。.

新!!: 香港島和小販認可區 · 查看更多 »

小鴉洲

小鴉洲(Siu A Chau),是香港索罟群島之一島,位於香港西南部水域,由連島沙洲形成的小島。連島沙洲的兩邊分別為白沙灣和小鴉洲灣。除此兩個沙灘之外,還有深灣。島上曾經有人居住,但現在已經荒廢。小鴉洲的位置十分荒僻。即使有專船由香港島出發,船程亦十分遙遠,所以到訪過該島的旅客並不多。但是此島的石景奇特,偶然也吸引一些人到該島遊覽一下。 古時該島附近是蜑家出沒的範圍。在清朝嘉慶年間(18世紀11年代),則是張保仔海盜的據點。1810年,張保仔接受了清朝招安,該島才恢復有百姓居住。 1980年,大鴉洲村和該島的部分地段,曾被地產商收購以發展旅遊,但是同年被香港政府轉購土地用來建立了越南船民羈留中心,收容五千船民,直至1996年9月關閉。這個羈留中心曾經在1989年8月27日早上發生船民暴動,逾千名船民襲擊50名當值警務人員,警員一度撤離,水警派出百多名防暴隊鎮壓,警方共施放四十一發催淚彈,拘捕1名船民,事件造成當中21名警務人員、2名警長及4名船民受傷。.

新!!: 香港島和小鴉洲 · 查看更多 »

小肥羊

小肥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簡稱小肥羊,港交所除牌時0968.HK)曾经是中國最大的涮羊肉連鎖店企業,1999年由張鋼及陳洪凱在內蒙古創辦,2006年在中國大陸、澳門、香港及美國、加拿大和日本已開設逾721間分店,2006年營業額為57.5億元人民幣,跻身中國最有價值品牌500強。.

新!!: 香港島和小肥羊 · 查看更多 »

尤德

尤德爵士,GCMG,GCVO,MBE(Sir Edward Youde,),英國資深外交官員,熟知中國事務,曾任英國駐華大使。國共內戰期間,尤德曾在「紫水晶號事件」立功,事後在1949年獲英廷授勳。1982年,尤德獲委任接替麥理浩爵士,出任第26任香港總督。任內見證了中、英兩國於1984年簽訂《中英聯合聲明》,確認中方將於1997年7月1日起對香港行使主權。尤德在1986年12月5日訪問北京期間心臟病發猝死,成為唯一一位於任內逝世的港督。.

新!!: 香港島和尤德 · 查看更多 »

尤芷韻

尤芷韻(Yau Chi-Wan,),原名:尤桂芳,香港電影及電視 女星,體重90磅(40.8公斤),尤芷韻在16歲開始學粵劇,擅唱「紅線女腔」、「上海妹腔」及「骨子腔」,亦懂得順德話、客家話、潮州話、上海話及國語。銀幕處女作為粵語喜劇《多情妙賊》(1968年5月) 遺作為粵語喜劇《狗咬狗骨》(1978年8月),演出30多齣香港粵語片。最初為香港麗的映聲戲劇組演員,擔任偵探、諧趣話劇、歌唱小說的主角,演出的節目有《小夫妻》、《大頭仔》、《老夫子》(編導:陸志堅、鍾樸飾演老夫子、李平富、令正、李志海)、《我是偵探》(先後由李鵬飛及駱恭擔任主持)及《四千金》等,由於擅演媚態風騷,又常戲弄僱主的俏女傭,被香港麗的映聲的觀眾冠以『媽姐皇后』的渾號;後來跳槽為無線電視服務1978年10月13日,香港《華僑日報》,第一張第四頁。。.

新!!: 香港島和尤芷韻 · 查看更多 »

尹少卿

尹少卿 (Wan Siu Hing,?-1952年11月17日),香港粵劇二幫花旦。她是薛覺先的徒弟,年青貌美,擅演刁蠻青衣。.

新!!: 香港島和尹少卿 · 查看更多 »

尖山隧道及沙田嶺隧道

尖山隧道(英文:Eagle's Nest Tunnel)及沙田嶺隧道(英文:Sha Tin Heights Tunnel),是香港的一組行車隧道,均為三線雙程分隔雙管隧道,車速限制分別為每小時80公里和70公里,於2008年3月21日早上7時正通車。此組隧道是連接市區與新界東的主要5條道路之一,同樣也是第二組連接九龍西和新界東之行車隧道,另外4條為獅子山隧道、大老山隧道、城門隧道及大埔公路。這兩條隧道是8號幹線青沙公路的主要部份,屬青沙管制區範圍,隧道人員獲授權執行《青沙管制區條例》。.

新!!: 香港島和尖山隧道及沙田嶺隧道 · 查看更多 »

尖沙咀

尖沙咀(Tsim Sha Tsui),古称尖沙头,旧名香埗头,亦作尖沙嘴,是香港九龍油尖旺區的一部份,位於九龍半島最南端,隔維多利亞港與香港島對望,是進行商業、娛樂、文藝、旅遊及購物活動的地方,亦是香港著名的商業中心之一,終日人流熙來攘往。這裏設有多座不同主題的展覽館,當中包括太空館、歷史博物館、科學館和文化中心等。此外,這裏有不少高級酒店,其中包括著名的半島酒店,同時亦有著名景點、古蹟和特色建築如星光大道、尖沙咀鐘樓、1881(前水警總部)和柏麗購物大道。.

新!!: 香港島和尖沙咀 · 查看更多 »

尖沙咀天星碼頭

尖沙咀天星碼頭(英文:Star Ferry Pier, Tsim Sha Tsui或Tsim Sha Tsui Ferry Pier),簡稱尖沙咀碼頭,前稱為九龍角天星碼頭,是香港天星小輪公司設置於九龍半島南端的尖沙咀海旁的渡輪碼頭,鄰近海運大廈及尖沙咀鐘樓,由天星小輪公司提供兩條航線,可以前往香港島北岸的中環碼頭和灣仔碼頭。.

新!!: 香港島和尖沙咀天星碼頭 · 查看更多 »

尖沙咀中心

由有蓋天橋相連的尖沙咀中心(Tsim Sha Tsui Centre)及帝國中心,座落於港鐵尖沙咀站及尖東站,與天星小輪港島線碼頭近在咫尺。隨著尖沙咀東部美化計劃展開後,多個商場及酒店皆重新進行粉飾工程,以製造更佳環境。自2006年尖沙咀中心及帝國中心進行粉飾工程後,多間海景地舖改建為複式商舖,更引入多間食肆,成為遊客及老饕必到的美食熱點,而該中心亦為信和總部。大廈在2017年進行翻新工程。 此處之Alfresco Lane是全港最長的海景露天茶座,可欣賞美麗維港景致,並匯聚各國美食,是遊客必到的美食熱點之一。每逢聖誕及新年,尖沙咀中心及帝國中心外牆更會展現璀璨的燈飾,增添濃厚的節日氣氛。 尖沙咀中心為幻彩詠香江參與匯演建築物之一。 File:Tsim Sha Tsui Centre Bridge Access 201707.jpg|尖沙咀中心及帝國中心由有蓋天橋相連 File:Tsim Sha Tsui Centre UG Shops 201707.jpg|UG層商店 File:Tsim_Sha_Tsui_Center_Xmas.JPG|尖沙咀中心聖誕燈飾(2007) File:Tsim Sha Tsui Centre (Hong Kong).jpg|晚上的尖沙咀中心,前方道路為麼地里。.

新!!: 香港島和尖沙咀中心 · 查看更多 »

尖沙咀站

尖沙咀站(Tsim Sha Tsui Station)為港鐵荃灣綫在九龍的車站,也是荃灣綫穿越維多利亞港至香港島前最後一個車站,位於九龍油尖旺區尖沙嘴彌敦道地底,於1979年12月16日啟用,承建商是日本西松建設株式會社。 尖沙咀站設有行人隧道系統連接周邊地區及尖東站,供乘客轉乘西鐵綫;但由於該系統為非收費區,乘客不能以一張單程車票在此站轉乘;若以八達通轉乘需要先出閘、後入閘。位於半島中心和海港城的港鐵特惠站,為使用成人八達通卡的乘客提供港幣2元車費回贈。.

新!!: 香港島和尖沙咀站 · 查看更多 »

尖沙咀鐘樓

尖沙咀鐘樓(英文:Hong Kong Clock Tower)正式名稱為前九廣鐵路鐘樓,位於香港尖沙咀海旁,是九廣鐵路舊尖沙咀火車站的一部分,鐘樓於1915年建成,並於1990年列為一級香港法定古蹟。.

新!!: 香港島和尖沙咀鐘樓 · 查看更多 »

尖沙咀至中環航線

尖沙咀至中環航線是香港一條橫渡維多利亞港的天星小輪航線,來往位於九龍半島的尖沙咀天星碼頭和位於香港島的中環天星碼頭。 尖沙咀至中環航線的營運始於1880年,當時該航線是由「九龍渡海小輪公司」經營的。在1898年,商人遮打收購「九龍渡海小輪公司」所有小輪,並成立天星小輪有限公司,自此本航線便由天星小輪公司經營至今。.

新!!: 香港島和尖沙咀至中環航線 · 查看更多 »

將軍澳

將軍澳(Junk Bay或Tseung Kwan O,Junk Bay又譯為「帆船灣」)是香港海灣,位於新界西貢區西南部;沿岸土地亦稱為「將軍澳」,位於九龍半島以東。南部為調景嶺、西南部為鯉魚門、東部則為向東南伸延的清水灣半島。將軍澳本來為陆上人煙稀少,以水上人为主的小渔村,但現已發展為香港新市鎮之一。.

新!!: 香港島和將軍澳 · 查看更多 »

將軍澳南海濱長廊

將軍澳南海濱長廊(Tseung Kwan O South Waterfront Promenade)是一處位於香港新界將軍澳南的海濱長廊,於將軍澳第一期堆填區沿海地方興建,全長約2公里,連接將軍澳南至日出康城。將軍澳南海濱長廊屬於「將軍澳堆填區第一期發展基礎設施工程」的一部分,由路政署興建,耗資約1.5億港元,於2012年6月6日開放。長廊設有行人路及單車徑,近北端建有跨海行人橋(稱為北橋)連接將軍澳市中心。長廊設有三個主要出入口,分別為距離將軍澳站約5分鐘步程的至善街(怡明邨旁)、清水灣半島南面及康城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北面入口前往。於長廊可以觀賞到將軍澳市中心南部及將軍澳海域,以至鯉魚門海峽及港島柴灣一帶的景色。.

新!!: 香港島和將軍澳南海濱長廊 · 查看更多 »

將軍澳站

將軍澳站(Tseung Kwan O Station)是香港港鐵將軍澳綫的一個地下車站,位於新界西貢區將軍澳市中心寶邑路一帶,於2002年8月18日正式啟用。.

新!!: 香港島和將軍澳站 · 查看更多 »

將軍澳綫

將軍澳綫(Tseung Kwan O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連接香港島東區北角的北角站,與新界西貢區將軍澳的寶琳站和康城站之間,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由於路線大部份車站位處將軍澳新市鎮,因而得名。 將軍澳綫在路綫圖中以紫色表示,其在2002年和2009年建成的車站月台都延續了港島綫的特色,以由退休港鐵建築師區傑棠題寫的大型毛筆字站名作為牆壁裝飾。.

新!!: 香港島和將軍澳綫 · 查看更多 »

將軍澳海濱公園

將軍澳海濱公園(Tseung Kwan O Waterfront Park)是一處位於香港新界將軍澳南的海濱長廊,全長1.6公里,連接將軍澳市中心至調景嶺。海濱長廊由土木工程拓展署負責興建,工程費約為9,200萬元,於2013年11月16日對外開放。長廊設有行人路及單車徑。單車徑和海濱長廊的入口分別位於唐賢街和唐俊街。遊人於長廊可以觀賞到將軍澳市中心及將軍澳海域,以至鯉魚門海峽及港島柴灣一帶的景色。.

新!!: 香港島和將軍澳海濱公園 · 查看更多 »

將軍澳新市鎮

將軍澳新市鎮(Tseung Kwan O New Town)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區,乃是香港的第三代新市鎮之一,與馬鞍山(沙田新市鎮的擴展部分)和天水圍新市鎮同期發展。將軍澳新市鎮的發展可追溯至1980年代中期,人口由當時不足1萬,迅速增加至2011年超過40萬。跟隨新市鎮的不斷發展,區內房屋、學校、社區、康樂設施及交通網絡亦漸趨完善。地鐵(今港鐵)將軍澳綫通車後,將軍澳新市鎮的對外交通更為便捷。 將軍澳北部為寶琳及坑口,東南部為小赤沙及日出康城,南部為將軍澳市中心,西南部為調景嶺。.

新!!: 香港島和將軍澳新市鎮 · 查看更多 »

屯馬綫

屯馬綫(Tuen Ma Line),規劃和建築沙中綫時稱為東西走廊(East West Corridor),是香港興建中的港鐵路綫。由沙田至中環綫大圍至紅磡段與既有西鐵綫和馬鞍山綫連接而成。當本綫全綫通車後,將會直接貫通新界及九龍東西南北地區,總長度約57公里,預計於2019年中通車,成為全香港最長的鐵路綫。有别於過往前地鐵網絡發展車站上蓋物業的融資方式,本綫的新建路段由香港政府撥款興建,工程由港鐵監工,通車後將服務經營權交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營運。屯馬綫原本可望於2019年通車,但隨著沙中綫偷工減料醜聞愈演愈烈,通車日期或會存在變数,特别是紅磡站新建月台鬧出剪短鋼筋風波,最壞情況或須拆毀原本即將完工的月台,重新再做。.

新!!: 香港島和屯馬綫 · 查看更多 »

屯門南延綫

屯門南延綫 (屯馬綫)(英文:Tuen Mun South Extension)是香港一條擬建的鐵路,建議被香港政府納入《鐵路發展策略2000》的檢討報告中,於2013年透過路政署展開的我們未來的鐵路項目諮詢公眾,於2014年9月公佈的《鐵路發展策略2014》獲落實興建,初步預計將於2019年動工,2022年落成通車《》(第28-30、46頁),2014年9月,運輸及房屋局。.

新!!: 香港島和屯門南延綫 · 查看更多 »

屯門區

屯門區(Tuen Mu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個行政區域之一,位於新界的西部,面積約8445公頃。根據2016年中的人口普查,屯門區的人口約為489,299人。而屯門區的屯門新市鎮也是新界首三個新市鎮(舊稱衛星城市)的其中之一,於1960年代開始發展。.

新!!: 香港島和屯門區 · 查看更多 »

屯門公路

屯門公路(英文:Tuen Mun Road)是香港9號幹線(新界環迴公路)組成路段最長部分,既是香港第一條快速公路,亦以全長19.3公里位列香港第三長的道路(以幹線路標計),連接屯門藍地及荃灣柴灣角。大部份為3線雙程分隔公路。屯門公路重建及改善工程已於2015年12月完工。.

新!!: 香港島和屯門公路 · 查看更多 »

屯門碼頭

屯門碼頭(又稱屯門客運碼頭、屯門渡輪碼頭)是香港新界屯門新市鎮南部的渡輪碼頭,亦為香港第三個連接港澳碼頭,位於蝴蝶灣東面、海翠花園對出,於1986年11月啟用。早期屯門碼頭位於現時屯門豐景園對出的位置,隨著該區的發展,碼頭於新填海區發展後遷至現址。.

新!!: 香港島和屯門碼頭 · 查看更多 »

山市街

山市街(英語:Sands Street)是一條香港的街道。它位於香港島堅尼地城,北接堅彌地城新海旁及城西道,途經堅彌地城海旁、吉席街及卑路乍街。在街道的南面,東面的行人路繼續向東南伸延,為一上坡的行人街道、掘頭路,有一道寬闊而陡斜的樓梯供人拾級而上,連接著太白臺、青蓮臺、桃李臺和一通往李寶龍路的巷子;而在斜坡下的行車路和行人路,則跟石山街之轉彎的形式直接連接,為一條單程的行車街道。 1867年,山市上校於此開設了一所造船廠,街道因此得名。.

新!!: 香港島和山市街 · 查看更多 »

山光道

山光道(Shan Kwong Road),是香港香港島跑馬地第三條最長的街道,次於藍塘道及第二長的成和道。山光道位於跑馬地成和道以西,全長590米。 山光道是南北走向,可以行走小巴、的士及私家車等。山光道位處區內比較清靜的住宅區,靜中帶旺,因為山光道的東邊通過以下街道,可以回到繁華的成和道,其中的街道包括奕蔭街、景光街、毓秀街、山村道及聚文街等。.

新!!: 香港島和山光道 · 查看更多 »

山道 (香港)

山道(Hill Road)是香港的一條街道,位於香港島,連接薄扶林和石塘咀。山道南至薄扶林道和般咸道交界,北至德輔道西和-干-諾道西交界,是一條南北走向的下斜街道,並在山道休憩花園有一分支通往聖公會聖彼得小學(山道70號和88號校舍)及山景園。山道是一條單程路,途經保德街、遇安臺、加倫臺、南里和皇后大道西。.

新!!: 香港島和山道 (香港) · 查看更多 »

山頂

山頂,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山頂 · 查看更多 »

山頂廣場

山頂廣場(The Peak Galleria)是香港一所商場,位於香港島太平山山頂道118號,佔地13萬平方呎,為山頂區內最大型的購物中心,發展商為恒隆地產。 山頂廣場建於1992年,1993年2月5日正式開幕。商場樓高3層,原址為1873年至1938年的山頂酒店,其後改為露天巴士總站。現時山頂廣場的地面層仍設有一個公共運輸交匯處,以及停車場設施。一樓則設有兒童遊樂場,廣場頂層設有一個佔地萬多呎的花園平台,於2008年曾進行翻新。平台內設有收費望遠鏡(現已改為免費),遊人可以在此觀賞維多利亞港兩岸及薄扶林一帶的景色。此廣場由国际建筑设计事务所Aedas負責設計。 2015年8月,城規會通過批准在山頂廣場天台興建全港首條空中飛索,全長約120米。 空中飛索設施,局限在商場範圍內完成飛索。每次飛索時速預計可到24公里(約1秒可滑至約6米),即20秒左右就飛完,預計一小時最多可讓120人次參與。不過發展商到2016年9月表示終止計劃。.

新!!: 香港島和山頂廣場 · 查看更多 »

山頂公園 (香港)

山頂公園(Victoria Peak Garden)是香港的一個公園,位於香港島太平山的柯士甸山道,該處接近太平山的山頂之位置,西望薄扶林水塘、大嶼山及南丫風采發電站。風景向西北望藍巴勒海峽,向東北望山頂無線電站。山頂公園於1950年代啟用,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於2011年進行翻新,改以英國19世紀維多利亞時代為主題。山頂公園常被遊客與柯士甸山遊樂場混淆,雖然兩者都位於山頂區,但前者位處柯士甸山道的盡頭,後者在柯士甸山道的低位,較接近凌霄閣。.

新!!: 香港島和山頂公園 (香港) · 查看更多 »

山頂倉庫

山頂倉庫(Peak Depot)是水務署的一個倉庫,位於香港島太平山爐峰峽舊山頂道102號,鄰近凌霄閣,現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山頂倉庫建於1910年代,為一座兩層高的白色大屋,當時是水務署的辦公地方及倉庫。辦公室為水務署於山頂區的辦事處,內設其職員宿舍。倉庫則主要用作存放緊急設備。 現時山頂倉庫仍然由水務署管理,但現已空置。雖然民間曾有建議發展為旅遊用途,但政府仍未訂出未來用途。.

新!!: 香港島和山頂倉庫 · 查看更多 »

山頂站

山頂站(The Peak Station)是香港山頂纜車的終點站之一,位於香港島太平山爐峰峽芬尼道,凌霄閣之內,海拔高度+398米。.

新!!: 香港島和山頂站 · 查看更多 »

山頂纜車

山頂纜車是香港開埠唯一運作的機動公共交通工具及亞洲第一條纜索鐵路,於1888年5月30日起運作至今,來往香港島中環花園道和太平山爐峰峽。.

新!!: 香港島和山頂纜車 · 查看更多 »

山頂纜車有限公司

山頂纜車有限公司(英文:Peak Tramways Company Limited)是香港一家公司,其業務是營運來往香港島的金鐘花園道和太平山爐峰峽的山頂纜車,目前由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全資擁有。其總部設於太平山盧吉道1號,並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新!!: 香港島和山頂纜車有限公司 · 查看更多 »

山頂道

山頂道(Peak Road)是香港的一條道路,為來往香港島爐峰峽至灣仔峽的必經之路。山頂道雙線雙向行車,可以行走巴士、小巴及其他車輛。 山頂道始於山頂凌霄閣及山頂廣場以西、太平山餐廳(山頂餐廳)以東一帶,即夏力道、柯士甸山道、盧吉道、舊山頂道及芬梨道交界,沿途經過賓吉道、加列山道、貝璐道、山頂警署、忌利文道、白加道及馬己仙峽道香港仔郊野公園,止於灣仔峽的警隊博物館一帶,即灣仔峽道、司徒拔道、甘道、金馬麟山道、布力徑和香港仔水塘道交界。 山頂道沿途有住宅九雲居、東蘆、豐盛軒、摘星閣、寶雲山及太古大廈等。.

新!!: 香港島和山頂道 · 查看更多 »

山頂警署

山頂警署(官方名稱:山頂分區警署)是香港警務處香港島總區山頂分區的警署,位於香港島太平山山頂道92號,歌賦山和奇力山之間,鄰近歌賦山道,其主樓、僕人房及廚房、營房及舊囚室被古物諮詢委員會評定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新!!: 香港島和山頂警署 · 查看更多 »

山頂消防局

山頂消防局(英文:Victoria Peak Fire Station)是香港消防處轄下的一座消防局,位於香港島太平山奇力山歌賦山-里-7號,鄰近貝璐道一帶。消防局的建築物又稱為前山頂學校,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新!!: 香港島和山頂消防局 · 查看更多 »

屈地街

屈地街(英文:Whitty Street)是香港的一條位於香港島石塘咀的街道。街道為南北走向,單程行車,由皇后大道西開始,穿過德輔道西,直達干諾道西。.

新!!: 香港島和屈地街 · 查看更多 »

屈臣氏酒窖

屈臣氏酒窖(Watson's Wine)是長江和記實業旗下屈臣氏集團在香港設立的洋酒零售連鎖店,主要對象是中產階級的消費者,售賣世界各地洋酒。現時在香港共有28間分店,上海設有2間分店。首間分店於1998年6月在中環國際金融中心商場開幕。.

新!!: 香港島和屈臣氏酒窖 · 查看更多 »

屈臣氏集團

屈臣氏集團(香港)有限公司(英語:A.S. Watson Group (Hong Kong) Ltd.,簡稱:屈臣氏集團,英語:Watson)是長江和記實業旗下的國際零售及食品製造機構,截至2013年12月31日屈臣氏集團門市(不包括瑪利娜Marionnaud2013年收益總額200.93億港元)於遍佈25個地區,共經營超過10581間零售商店,2013年收益總額1491.47億港元。集團涉及的商品包括有保健產品、美容產品、香水、化妝品、食品、飲品、電子產品、洋酒及機場零售業務。 2015年收益總額1519.03億港元,稅前息前利潤123.28億港元,12400間零售商店 2016年收益總額1515.02億港元,稅前息前利潤120.59億港元,13331間零售商店 2017年上半年收益總額735.57億港元,稅前息前利潤52.32億港元,在24個市場有超過13,500間零售商店 2017年全年收益總額1561.63億港元,稅前息前利潤120.89億港元,在24個市場有超過14124間零售商店 屈臣氏最早可以追溯到1820年皮爾森及李文斯頓在澳門開設的澳門藥房。1828年,屈臣氏於中國廣州開設「廣東大藥房」。1871年更名为屈臣氏公司,並成為正式的商業品牌。1981年被和记黄埔集团收购。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先生還曾經領過屈臣氏頒發的獎學金。 2014年3月21日新加坡淡馬錫控股斥資440億港元現金入股屈臣氏集團控股24.95%間接股本權益,完成交易後,屈臣氏控股成為整體零售部門的控股公司,和黃仍持有屈臣氏控股 75.05%股權,仍保留屈臣氏控股與零售部門的控制權。交易反映出屈臣氏集團的估值約為港幣1770億元,佔和黃每股約港幣 41.50 元。 2017年2月,屈臣氏集團以119億韓元(約合6897萬元人民幣)將其擁有的GS-Watsons公司50%股份出售給GS零售,截止2018年1月,屈臣氏在韓國擁有188家分店門市。.

新!!: 香港島和屈臣氏集團 · 查看更多 »

展城館

展城館(City Gallery),是以香港未來的城市規劃與大型基礎設施為主題的展覽館,是由香港規劃署負責籌辦與管理。其前身於2002年7月3日啟用的香港規劃及基建展覽館,臨時館址一直位於香港中西區中環愛丁堡廣場3號地下,直至2009年4月開始暫停開放,並且遷往美利道停車場大廈的臨時館址,以騰出空間為原址進行擴建,成為永久展館。擴建工程於2012年6月完成,於8月20日開幕,並且更改名稱為展城館,於8月20日起正式開放予公眾參觀。.

新!!: 香港島和展城館 · 查看更多 »

展拓香港界址專條

《展拓香港界址專條》(英語:The Convention Between Great Britain and China Respecting an Extension of Hong Kong Territory 或 The Second Convention of Peking)是1898年6月9日大清和英國在北京簽訂的一份租借九龍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土地條約。條約原存於中華民國外交部,現典藏於臺北市外雙溪國立故宮博物院。中英雙方以此專條確定香港邊界,將香港境址擴展到后海灣同大鵬灣水面;專條提及租借期限为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終,此為香港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遠因。.

新!!: 香港島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 · 查看更多 »

岫雲

岫雲(英文:Chu Wan,「岫」音同「袖」)是香港一座古老大宅,位於香港島太平山柯士甸山道4號,鄰近爐峰峽,現已被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岫雲於1904年至1906年期間興建,由於當時政府於1904年起限制華人於山頂居住,故相信該大宅是由外國人興建及居住。大部份於戰前興建的山頂建築物已被拆卸重建,岫雲為現時少數僅存的同期興建之住宅建築。.

新!!: 香港島和岫雲 · 查看更多 »

岳華

岳華(Ngok Wah;),华裔加拿大人,香港居民,本名梁樂華,生於上海,原籍廣東中山(今珠海市唐家灣鎮);香港知名资深實力派甘草演員,前無綫電視部頭合約男藝員。妻子為息影演員及恬妞的胞姊恬妮。.

新!!: 香港島和岳華 · 查看更多 »

岛屿列表 (按人口)

以下是按照人口数量排序的岛屿列表:.

新!!: 香港島和岛屿列表 (按人口) · 查看更多 »

峰華邨

-- 峰華邨(Fung Wah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香港島東區柴灣西南部的山谷中,背向大潭郊野公園,倚山而建,並建有高架道路峰霞道連接鄰近的興華(二)邨及翡翠道,此路成為了峰華邨及景翠苑唯一通往外界之道路。全邨建有2幢36層高的Y4型公屋大廈,於1991年入伙。.

新!!: 香港島和峰華邨 · 查看更多 »

嶺南教育機構

嶺南教育機構(Lingnan Education Organization)是香港的一個基督教辦學機構,亦是香港唯一一個開辦由幼兒教育至大學教育的辦學機構。機構雖然於1960年代在香港註冊,但溯源於十九世紀末在廣州成立的格致書院。.

新!!: 香港島和嶺南教育機構 · 查看更多 »

嶺英中學

香港嶺英中學(英文:Ling Ying College)是香港一所已結束的基督教中學,現為嘉蘭中心,由洪高煌博士始創於香港銅鑼灣利園山上。洪高煌博士畢業美國史丹福大學,曾任國内嶺南中學與培英中學的校長。因此,他在香港創校時用嶺南的「嶺」和培英的「英」合而為「嶺英」,作爲他對兩所學校的一份懷念。.

新!!: 香港島和嶺英中學 · 查看更多 »

嶺海藝術專科學校

嶺海藝術專科學校,簡稱「嶺海藝專」,是香港一所私立的藝術學校,現已停辦。當時位於香港島灣仔告士打道。 嶺海的校長是盧巨川。 曾在嶺海任教的部份老師有:歐陽乃霑、江啟明、黃潮寬 、梁德祥、陳楚鴻、黃東亮、馬廉超、梁達鴻、李寶輝、蔡紹尊、何其炎、陳堯麟、李國基、田滄海、黃棋開等等。.

新!!: 香港島和嶺海藝術專科學校 · 查看更多 »

巨龍船務

巨龍船務有限公司(英文:Macao Dragon Company Limited;葡文:Dragão Gigante Transportes Marítimos, S.A.)是第四間經營澳門至香港海上客運服務的船公司。巨龍船務有限公司是澳門商人吳福與外地商人合資,與愉景灣航運服務有限公司(DBTPL)合作。 巨龍投資10億元購入4艘可載客1152人的雙體船,開辦香港上環港澳碼頭到澳門臨時客運碼頭的客運服務。在2010年1月7日,包括巨龍船務在內的5間渡輪公司獲澳門特區政府港務局發出營運准照,船公司需要在准照發出後半年內開航,否則准照將會被取消。。最後,巨龍船務趕及在限期前,於2010年7月10日正式開航。 巨龍特大的噴射客輪可容納約1152位乘客,船內設有相對同類公司較獨特的設施,如網絡咖啡室等。 位於信德中心的售票處地址為:香港上環干諾道中168-200號信德中心304A室。船票亦可在公司官方網頁及旅行社購買。 2011年8月30日巨龍船務被香港海事處入稟追討由2011年6月9日至8月3日拖欠的輪船停泊費及乘客上船費,合共188萬港元。 (案件編號: HCA1464/11) 2011年9月14日晚上,巨龍船務宣布終止營運清盤,由翌日起生效。巨龍稱清盤因為澳門港務局限制其每程的載客量至約600至750人,一直不批准調高,令他們無法繼續經營。估計有超過2萬張已售出船票受影響,包括2011年4月及8月與香港團購網站Groupon推出的特惠船票。 2011年10月6日,澳門港務局決定廢止巨龍船務的海上客運准照,其所付的200萬保證金也被沒收。也成為海上客運法規自2009年10月實施以來,首間被澳門港務局廢止海上客運准照的港澳渡輪公司。.

新!!: 香港島和巨龍船務 · 查看更多 »

差館上街

差館上街(Upper Station Street)是香港中西區的一條街道,其北至-荷里活-道,南至醫院道,其中途與卜公花園及太平山街交界。 差館上街的南段是一座樓梯的街道,位於兩所小學之間,在早上、中午及下午4時放學時段比較多學生及家長路經此街道。差館上街的北段是南北單向行車道,出--道,車輛可以再轉入樂古道,駛落至皇后大道中至皇后大道西方向。.

新!!: 香港島和差館上街 · 查看更多 »

差館街

差館街是香港多條街道的名稱。“差館”一詞沿自差人,因中國歷史上,地方上的治安管理機構為衙門,執行差事者名衙門差役,及後演變成警察的俗稱,由此得名。因香港各區警署的落成,警署附近的街道被居民約定俗成為差館街,後來被香港政府認可。及後,為免不同地區使用相同的街道名稱,產生混淆,政府於1909年刊登憲報將九龍區之街道名稱更改,以上海、大沽和福州取名,這些皆為當時中國對外主要的通商港口。 香港島範圍共有1條街道:.

新!!: 香港島和差館街 · 查看更多 »

己連拿利

己連拿利(Glenealy)同時是香港的街道和地方,地名全名為己連拿利谷(Glenealy Ravine),位於香港香港島中環的政府山以西、畢打山以東。 己連拿利早期曾名為鐵崗及義律谷。義律谷改名,與義律去職有所關係。鐵崗名字的由來是來自干德道的鐵缸。己連拿利之前名為忌連拿利,但因忌有「忌諱」的意思,1970年左右改為己連拿利。.

新!!: 香港島和己連拿利 · 查看更多 »

巴黎農場

巴黎農場是香港昔日一所著名的農場,位於港島南區的黃竹坑南朗山山腰下,於1950年代開辦,於1972年因政府撥地興建香港海洋公園而結業。.

新!!: 香港島和巴黎農場 · 查看更多 »

巴里士山

巴里士山(Mount Parish)是位於香港香港島灣仔的山丘,位置為皇后大道東南坡堅尼地道及司徒拔道之間。現時巴里士山主要為香港華仁書院之校園。.

新!!: 香港島和巴里士山 · 查看更多 »

上官筠慧

上官筠慧 (Sheung Kwun Kwan Wai;本名:莫慧卿,Mok Wai Hing;),香港電影及電視演員,喜歡中國文學、芭蕾舞及耍劍,原來是位教師,銀幕處女作是《風塵俠犬》(1953年,飾演馬麗華),息影作《真假兇手》(1966年,飾演陳福生夫人),角色形象多樣化,既演賢妻良母,也有參演惡毒婦人、幫兇及老千騙子等歹角,參演約60多齣電影。.

新!!: 香港島和上官筠慧 · 查看更多 »

上秀茂坪巴士總站

上秀茂坪巴士總站(英文:Sau Mau Ping (Upper) Bus Terminus)或稱秀茂坪(上)公共運輸交匯處(英文:Sau Mau Ping (Upper)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區秀茂坪曉光街上,供公共巴士和小巴使用。.

新!!: 香港島和上秀茂坪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上環

上環(Sheung Wan),舊稱西區(Western District,簡稱Western),位於香港島中西區的北部,東起鴨巴甸街、永吉街,西至威利麻街、南至皇后大道。 該區區議會議員有兩席,分別有民主黨籍的甘乃威及伍凱欣.

新!!: 香港島和上環 · 查看更多 »

上環大笪地

上環大笪地是香港大笪地的起源,由1840年代香港開埠初期開始出現,差不多有近150年的歷史,到1990年代才正式被社會淘汰。.

新!!: 香港島和上環大笪地 · 查看更多 »

上環市政大廈

上環市政大廈(Sheung Wan Municipal Services Building)是香港一座多用途的市政大樓,位於香港島上環皇后大道中345號(文咸東街126號),三面分別為皇后大道中(南面)、摩利臣街(東面)及文咸東街(北面),內設街市、熟食中心、體育館等市政設施。 大樓中層附設上環文娛中心(英文:Sheung Wan Civic Centre),為區內主要文化藝術場地之一;香港話劇團、香港中樂團及香港舞蹈團的辦事處或/及排練室亦設於此大樓。.

新!!: 香港島和上環市政大廈 · 查看更多 »

上環站

上環站(Sheung Wan Station)是港鐵港島綫的其中一個車站,車站月台位於香港島中西區上環德輔道中地底,而該站的兩個車站大堂及緊急出口則位於上環區內多幢樓宇之地底,其結構亦與這些樓宇結合;林士街大堂位於無限極廣場及金龍中心地底;德輔道中大堂則位於東--協商業大廈、錦甡大廈、豫泰商業大廈及信德中心地底;並於西港城前方的通風井、粵海投資大廈及易通商業大廈地底設置連接月台的緊急通道及機房;超越線隧道則位於港鐵物業康威花園地底。上環站以淺啡色為主要色調。該站於1983年3月動工,承建商是日本西松建設,1986年5月23日由時任財政司彭勵治爵士揭幕啟用。在西港島綫通車前為港島綫終點站。.

新!!: 香港島和上環站 · 查看更多 »

上環文化廣場

上環文化廣場(Sheung Wan Cultural Square)是位於香港港島中西區的露天廣場,即上環摩利臣街及文咸東街交界處一帶的空地,位處上環市政大廈與西區電話機樓之間。 該廣場鋪上地磚,設計成羅盤模樣,指向區內不同街道,同時亦設有花槽、長椅等設施。廣場在假日經常用作舉辦不同類型之活動,例如「上環假日行人坊」等。.

新!!: 香港島和上環文化廣場 · 查看更多 »

上林 (香港)

上林(Serenade)是香港一個私人屋苑,位於香港島灣仔區大坑道,由兩幢住宅大廈組成,總共提供約275個單位,物業於2010年1月落成,前身為麗星樓,因為上林和維園以及其東部在城規會分區中屬北角規劃區,雖然選區屬灣仔區的天后選區,2013年6月的售樓書亦把地址更正為北角區。 上林位於勵德邨旁,可享用勵德邨既定的交通設施。因為區內大型屋苑勵德邨大量人口帶動了商場及食肆勵德坊的建設,而勵德坊剛在上林旁邊,所以,由上林前往該處只須數分鐘步行路程,促使上林居民在生活上(尤其添置日用品),省卻了不少進出市區的時間;而勵德坊亦和港島市區一樣,設有酒樓等大型食肆,比其餘大坑居民多了一個選擇,同時,上林住戶亦可到大坑中心較小型的食肆或商店悠閒購物。 因為交通,購物比其餘大坑以及相似的跑馬地地區方便,上林單位呎價在大坑區及跑馬地區最高之一,全座單位最後成交價由11年起至今12年2月尺價大約1萬5千港元1平方呎。而上林標準戶型建築面績多數都在1000方呎以上,頂層特色戶型的面積最大達到4000方呎,上林是不少喜歡住在市區以外的高收入人士居住地。上林的層數只是層數名稱,因為中途隔了很多層數,把最高的53樓命名為第69層,如此類推,而上林居住層數則有44層。.

新!!: 香港島和上林 (香港) · 查看更多 »

上水屠房

上水屠房位於香港新界東上水,耗資港幣18億5800萬港元興建,是亞洲規模最大的屠房之一,佔地5.80公頃,總建築樓面面積達66940平方米,於1997年2月動工,2000年1月竣工,由王歐陽(香港)有限公司設計,中國海外房屋工程有限公司承建。本屠房無論衛生及環保均符合國際最高標準,工程更獲得「優質建築物大獎」優異獎。上水屠房由一家與政府訂立了管理合約的私營公司五豐行(華潤子公司)管理和營辦。 上水屠房的牲口欄可容納12000頭豬和2200頭牛,配備先進的屠宰機器,全機械操作,每日可屠宰5000頭豬、400隻牛及300條羊,確保鮮肉潔淨衛生。.

新!!: 香港島和上水屠房 · 查看更多 »

上海街

上海街(Shanghai Street)是香港油尖旺區的一條街道,貫穿佐敦、油麻地及旺角。街道從北至南走向,南起柯士甸道,北至荔枝角道,即是與彌敦道、廟街、砵蘭街及新填地街、廣東道大致平行。 上海街於1887年建成時,因為位於眾坊街和當時的差館街交界有第一代的油麻地警署,因此定名為差館街(Station Street),並於1898年11月12日以差館為中心分成南北兩段。直至1909年3月19日,因香港島有差館上街,為免引起混亂,把全段易名為上海街。 1970年代以前,當彌敦道還沒發展時,上海街是當時主要的營商地點,但現在只剩下一些售賣與中國傳統有關的商店,如裙褂店及風水相關的店舖。 上海街原本為3線南行,1970年代由於興建地鐵關係,上海街由荔枝角道至眾坊街一段的右邊行車線改為北行,並只供4條過海隧道巴士線使用(分別為102、104、105以及112),直到1994年該路段恢復為南行。 File:Shanghaistreet1930s.jpg|1930年代上海街上居下舖的唐樓 File:Shang Hai Street in 1960s.jpg|1960年代上海街 File:Shanghai Street night clubs and sexual agencies.jpg|1990年代上海街佈滿廣告招.

新!!: 香港島和上海街 · 查看更多 »

丁丑風災

丁丑風災又稱九二大風災,為香港歷史上最嚴重的天災之一。一個強烈颱風在1937年(歲次丁丑)9月2日凌晨正面吹襲港澳,造成廣泛破壞。颱風在新界吐露港引起超過20英呎(6米)高的風暴潮,大埔一帶傷亡慘重。據當時的不完全統計,共造成介乎2,565港英政府關於丁丑風災的修訂報告至約11,000人在這次風災中喪生,澳門亦有21人於陸上身亡。.

新!!: 香港島和丁丑風災 · 查看更多 »

丁蘭 (演員)

丁蘭(Ding Lan,),原名:陳蘊蘭,祖籍福建省。丁蘭在1956年在臺灣拍攝廈語片,1958年來香港發展,成為紅星兼拍國語及粵語片,並自組「環球影業公司」制作兼演出五齣電影。1964年結婚,1966年返回臺灣與大韓民國影帝申榮坤合作《最後命令》,1967年底息影。.

新!!: 香港島和丁蘭 (演員) · 查看更多 »

丁江浩

丁江浩(Ting Kong Ho Eddie;),現任香港東區區議會鰂魚涌選區區議員、於香港培僑中學任教通識及歷史及民建聯黨員。.

新!!: 香港島和丁江浩 · 查看更多 »

不列颠东印度公司

不列颠东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縮寫:(EIC),通稱英國東印度公司,又稱「可敬的东印度公司」(The Honourable East India Company,縮寫:(HEIC),綽號為「约翰公司」(John Company),是一个股份公司。西元1600年12月31日,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授予该公司皇家特許狀,给予它在印度贸易的特权而組成。实际上此特许狀给予「可敬的东印度公司」於东印度贸易的垄断权21年。随时间的变迁,东印度公司从一个商业贸易企业变成印度的实际主宰者。在1858年被解除行政權力为止,它还获得了协助统治和军事职能。.

新!!: 香港島和不列颠东印度公司 · 查看更多 »

帝后華庭

帝后華庭(Queen's Terrace)是香港市區重建局重建項目,位於香港島上環皇后大道西與皇后街交界,地址為皇后街1號,毗鄰鹹魚欄和皇后街熟食市場,於2003年2月入伙,是長江實業、新世界發展和市區重建局合作發展的住宅項目。 物業設3座高46至55層的大樓,皇后街將屋苑的第一、第二座跟第三座分隔開,惟兩座之間有一行人天橋連接。整個屋苑提供1,148個面積468至882平方呎的單位。.

新!!: 香港島和帝后華庭 · 查看更多 »

帝后臺

帝后臺(Grand Deco Tower)位於香港島大坑大坑道26號,是大坑的一個豪宅屋苑,於1999年建成,發展商為裕泰興,樓高41層,整個屋苑共有52個住宅單位,鄰近光明臺、麗星樓、香港真光中學、虎豹別墅、渣甸山名門。.

新!!: 香港島和帝后臺 · 查看更多 »

帝國中心

由有蓋天橋相連的尖沙咀中心及帝國中心(Empire Centre),坐落於摩地道68號,尖東站,與天星小輪港島線碼頭近在咫尺。隨著尖沙咀東部美化計劃展開後,多個商場及酒店皆重新進行粉飾工程,以製造更佳環境。自2006年尖沙咀中心及帝國中心進行粉飾工程後,多間海景地舖改建為複式商舖,更引入多間食肆,成為遊客及老饕必到的美食熱點。大廈在2017年進行翻新工程。 此處之Alfresco Lane是全港最長的海景露天茶座,可欣賞美麗維港景致,並匯聚各國美食,是遊客及老饕必到的美食熱點。每逢聖誕及新年,尖沙咀中心及帝國中心外牆更會展現璀璨的燈飾,增添濃厚的節日氣氛。 帝國中心為幻彩詠香江參與匯演建築物之一。.

新!!: 香港島和帝國中心 · 查看更多 »

帝豪閣

帝豪閣,(Imperial Court),是香港島西半山干德道62G 的三幢住宅,C座高43層,A及B座高7層,單位呎吋1280平方呎以上,由恆基兆業地產在1995年入伙,有住客會所,室內多層停車場。高層望西環海景。.

新!!: 香港島和帝豪閣 · 查看更多 »

中原地產

中原地產(Centaline Property Agency Limited),全名是中原地產代理有限公司,由施永青與王文彥在1978年成立,中原地產是香港四大地產代理之一,而且至今天在香港已擁有三百多間分行、以及數千名員工,公司主力於從事住宅、工商舖、地皮及車位物業的買賣及租賃。中原集團已在香港、澳門、臺北、新加坡及中國內地共37城市設立公司,業務覆蓋至中國、日本、美國、英國、韓國、新加坡、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多個國家,目前地鋪分行數目超過2,600間,員工數目接近6萬人 中原地產不是香港上市公司,它在香港各區都有分行,一般相信,中原地產與其主要對手美聯物業瓜分了逾半香港的地產代理市場。 母公司是中原集團,在1978年成立,時至今天,業務包括地產代理、測量估價、資產管理、財務借貸、按揭轉介、招標拍賣及家居服務等,而且集團員工總人數已經超過逾二萬名。著名服務有中原地圖、免費日報am730、中原數據、中視網(CPN)、中原(工商舖)、日進測量師行、中原測量師行、中原訓練學院、中原慈善基金、中原財務、中原按揭經紀有限公司、利嘉閣地產。 2013年中原集團全年總收益達134億港幣,同比增長近20%,當中內地業務收益佔近70%,超過93億元,增幅達60%。 2014年中原集團全年總收益達146億港幣,同比增長近9%,亞太區業務37.95億港幣,工商舖6.65億港幣,香港28.64億元港幣,過去一年共促成454,565宗成交,金額約8,100億元 2017年中原集團業績,全年物業成交金額為約11,000億港元;佣金收入達188億港元,全年減少6%;稅後盈利錄10.53億港元,減少17%。2017年,集團在亞太區及中國內地的總成交宗數超過52萬宗,其中香港中原地產,全年促成逾6.1萬宗租務及買賣成交,促成的物業成交金額逾2230億元,期間錄逾50億元佣金收益,當中住宅部佣金佔逾38億元,工商舖逾7.9億元,3項數字均屬歷史新.

新!!: 香港島和中原地產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疆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所主张的领土面积达960多万平方公里,實際統治領土則約957萬平方公里,兩者均居全球第三位,其中领陆面积为世界第二位;主张领海面积为473万平方公里。陆界长22,457公里,從東北部到南部,与以下14国依次接壤: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大陆海岸线18,000公里,沿海岛屿有5400多个,总面积3.87万平方公里。根据官方主张,中华人民共和国领陆疆域图呈“雄鸡”形状,若加上领海则呈“火炬”形状。.

新!!: 香港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疆域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8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最新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港澳地区(8区)的行政区划代码如下:.

新!!: 香港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8区) · 查看更多 »

中區 (香港)

香港中區的日落 中區是香港昔日的一個行政區劃,範圍包括現時香港島中西區的東部,即中環。.

新!!: 香港島和中區 (香港) · 查看更多 »

中區行人天橋系統

中區行人天橋系統 (The Central Elevated Walkway),又稱中環行人天橋網絡,位於香港島中西區的大型行人天橋網絡設施;部分路段靠近維多利亞港,可飽覽維港景色。 系統由香港政府及中環各大地產發展商分期互聯建成。發展商包括香港置地、怡和、信德集團等,在部份地方設有樓梯及電動扶梯方便行人,而部份連接兩座大廈的天橋則設有空氣調節。在金鐘一帶有另一個行人天橋系統,經由炮台里、皇后像廣場或中西區海濱長廊(中環段),與中環的行人天橋系統連接。.

新!!: 香港島和中區行人天橋系統 · 查看更多 »

中區警區總部

中區警區總部(英文:Central Police District Headquarters)是香港警務處香港島總區中區警區的總部,位於香港香港島中西區上環中港道2號,中區警署(英文:Central Police Police Station)亦建於此。於2010年,中區警區駐有657名軍裝部人員、100名刑事部人員和78名文職人員。.

新!!: 香港島和中區警區總部 · 查看更多 »

中區警署建築群

中區警署建築群是指香港島中環與舊中區警署相關的歷史建築,均為香港法定古蹟。 中區警署建築群可分為三大部份:.

新!!: 香港島和中區警署建築群 · 查看更多 »

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

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簡稱香港中聯辦或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代表機構,与中共中央香港工作委员会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中聯辦大樓正式名稱為西港中心,位於西營盤干諾道西160號,與西區警署相隔一街。因為此機構位處西環,故部分香港媒體以「西環」借代之,而被中聯辦扶植的香港非傳統親北京陣營人士則被稱為「西環契仔契女」。另外,中聯辦在上環信德中心、九龍觀塘宏基資本大廈22樓及沙田小瀝源都會廣場分別設有香港島、九龍和新界工作部。 中聯辦是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的三個機構之一,2000年成立,前身為「新华通讯社香港分社」。另外分別是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負責香港对外事務)和解放軍駐香港部隊(負責香港防務)。中聯辦在國內設有三個辦事處,分別是廣東聯絡部(地點位於廣州)、深圳辦事處及北京辦事處。.

新!!: 香港島和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 · 查看更多 »

中央裁判司署

中央裁判司署(Central Magistracy)是香港昔日一所裁判司署,位於香港島中環亞畢諾道,屬於中區警署建築群之一, 現為香港法定古蹟。.

新!!: 香港島和中央裁判司署 · 查看更多 »

中山公園

中山公園是為了紀念近代中國革命先行者、國父、中華民國建國者孫中山而以其為名的公園,主要分布在臺灣、中国大陆、香港、澳門及其他華人聚居地,而分布於中國移民聚居地的中山公園通常由華僑捐建,亦有於當地政府與中國之政府機構締結雙方之友誼時設置,此二者通常具有強烈的中國建築特色。.

新!!: 香港島和中山公園 · 查看更多 »

中山紀念公園

中山紀念公園(Sun Yat Sen Memorial Park)位於香港香港島西營盤海傍,地處東邊街北和干諾道旁,鄰近西區海底隧道香港島出口。公園的大草坪矗立革命先行者、國父孫中山的紀念雕像。公園於2008年5月至12月至2010年6月25日期間關閉重新興建(工程期間,西區公園體育館維持開放,體育館其後更改名稱為中山紀念公園體育館),全部工程於2011年竣工,重新開放。.

新!!: 香港島和中山紀念公園 · 查看更多 »

中山紀念公園游泳池

中山紀念公園游泳池(英文:Sun Yat Sen Memorial Park Swimming Pool)位於香港香港島西營盤中山紀念公園之內,佔地5千平方米,耗資近5億8千萬港元興建,於2011年11月30日啟用,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新!!: 香港島和中山紀念公園游泳池 · 查看更多 »

中峽

中峽(英文:Middle Gap)是香港的山坳之一,位於香港島中部金馬倫山和聶高信山之間,西面為灣仔峽,東面則為黃泥涌峽,海拔280米。峽谷之下被南風隧道/香港仔隧道穿過。值得留意的是,中峽道本身無法直達中峽,而是需要經中峽道東面分支末端(設有「中峽觀景台」)的一條泥徑至布力徑交界處,始為中峽之真正所在地。 Category:香港山坳 Category:灣仔區.

新!!: 香港島和中峽 · 查看更多 »

中峽道

中峽道(英文:Middle Gap Road)是香港島其中一條死路,位於香港島金馬倫山以西的山腰,單向連接灣仔峽,是金馬倫山部份住宅的唯一聯外道路。中峽道部份路段位於香港仔郊野公園範圍內,屬於限制道路,只準獲授權汽車駛入。 中峽道末段分為兩條支路,向偏南走的支路可接駁行人小徑前往香港仔上水塘引水道。另外一條向偏東走的支路則前往中峽觀景台,可俯瞰香港島南部,例如淺水灣,海洋公園和香港仔等地的景色,以及接駁山路前往布力徑,兩條支路均屬於港島徑第四段的一部份。 要注意的是,中峽道雖然以中峽命名,但它並不途經中峽,要前往中峽應取道布力徑,或在中峽道接上港島徑第四段部份路段前往。.

新!!: 香港島和中峽道 · 查看更多 »

中巴18線 (消歧義)

中巴18線是香港中華巴士營運的多條香港島巴士路線,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中巴18線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中保集團大廈

中保集團大廈(China Insurance Group Building),前稱國際大廈(International Building),是香港的一座商業大廈,南面位於香港島中環德輔道中141號(機利文街交界),北面正門位於干諾道中73號。國際大廈建於1967年,樓高32層,現為中國保險集團的總部大樓。 大廈由會德豐屬下的聯邦地產興建,曾經是香港最高建築物,並於2001年至2002年間進行全面翻新。 1992年8月25日,該大廈的19樓曾發生嚴重火災,火警持續9小時,事件中有6個市民及3個消防員須送入醫院。 2017年1月19日陳智文以1.75億港元購入中環中保集團大廈4樓全層,上址面積約14,505方呎,呎價約1.2萬元.

新!!: 香港島和中保集團大廈 · 查看更多 »

中匯大廈 (香港)

中匯大廈(Central Tower),是香港島中環皇后大道中22至28號一幢甲級寫字樓,於1997年落成,樓高28層。由巴馬丹拿集團負責建築設計;總承建商為金門建築。 物業前身為許愛周旗下中建企業發展的亞細亞行(1958年入伙),至第二代管理層許歧伯、許士芬博士等相繼過世後,至1990年時任中建企業主席許世勳決定將之重建,而亞細亞行亦於1994年第一季拆卸。.

新!!: 香港島和中匯大廈 (香港) · 查看更多 »

中國基督教播道會

中國基督教播道會(Evangelical Free Church of China)是一個基督教教派,於1888年10月在中國廣州設立首間禮拜堂,現時主要於香港發展。.

新!!: 香港島和中國基督教播道會 · 查看更多 »

中國大陸與香港關係

中國大陸與香港關係簡稱中港關係、陸港關係、內地與香港關係,是指中国大陆与香港之间的关系。1997年,根据中英聯合聲明,英國将香港主權移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其特別行政區。香港依據《香港基本法》享有高度自治。.

新!!: 香港島和中國大陸與香港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大廈

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大廈(前稱威爾斯親王大廈)位於香港香港島中環,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總部,屬於中環軍營一部份。.

新!!: 香港島和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大廈 · 查看更多 »

中國網絡中心

中國網絡中心(英文:China Online Centre,又名中國網絡大樓)是香港一座摩天大樓,位於香港島灣仔駱克道333號,樓高201米,設有52層,總樓面面積共16,013平方米(約17萬平方呎),其中22樓至52樓為辦公室用途,地面至2樓則為零售用途。大樓於1998年興建,2000年落成,現時由聯合地產()持有。主要客戶包括中國網絡資本有限公司、並豐生物科技、保多康、中國動力和高級家居店B&B Italia等。 2014年10月,曾來港攀爬多層高樓大廈天台的俄羅斯「蜘蛛俠」Vitaliy Raskalov及Vadim Makhorov到該大廈挑戰。.

新!!: 香港島和中國網絡中心 · 查看更多 »

中國香港單車總會

中國香港單車總會(The Cycling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 China),前身是成立於1960年的香港單車聯會,是代表香港單車運動的體育組織,可以選派代表隊代表香港參加國際運動會的單車比賽項目。香港單車聯會於成立初期主要負責發展及推廣公路單車運動,後期陸續地加入場地單車、小輪車、花式單車、單車球及山地車等項目。「中國香港單車聯會有限公司」於2014年4月成立,並於同年7月1日正式運作,取代「香港單車聯會」。在2017年6月,中文名稱進一步改為「中國香港單車總會有限公司」。中國香港單車總會辦事處位於香港香港島銅鑼灣大球場徑1號奧運大樓1015室。.

新!!: 香港島和中國香港單車總會 · 查看更多 »

中共中央香港工作委员会

中共中央香港工作委员会(简称中央香港工委),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香港的派出机构,与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香港中联办)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

新!!: 香港島和中共中央香港工作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中国历史

中國歷史如果從中國第一次成体系甲骨文或陶文的文字出现的商朝中期算起約有3,300年(前1300年算起);從考古学上第一个王朝二里头文化算起約有3,700年;从西周文献中傳說中的夏朝算起约有4,100年(前2070年算起);從孔子所說的、有著三皇五帝的傳說時代算起約有4,700年(前2698年算起);從盤古、上帝、女媧等不確定的神話時代算起約有「五千年」(這也是傳統民間認知上的長度);從標誌著文明萌芽的新石器時代磁山文化算起約有10,000年;從人類開始脫離原始生活的舊石器時代藍田猿人文化算起約有80萬年的歷史。 中国史前時代的傳說有伏羲做八卦,黃帝時代倉頡造文字;而近代考古發現3,350多年前(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約3,000年前至4,000年前的陶文、約4,000年前至5,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質的龜骨契刻符號。 從政治和社會形態區分中國歷史,據考古資料顯示,約在早於距今6,000年前的裴李崗文化晚期或者仰韶文化早期時代,中原地區從母系氏族社會過渡到氏族。同時,原始社會平等被打破。而據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夏朝已經開始君王世襲,周朝建立完備的禮制,至東周逐漸解構,秦朝統一各國政治和許多民間分歧的文字和丈量制度,並建立中央集權的專制君權統治。自漢朝起則以文官主治國家直至清朝。清末以降,民主政治、科學、馬克思主義等各種政治思潮流傳,先是革命黨推翻--於1912年成立中華民國。1949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中國大陸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中國國民黨主政的中華民國政府因國共內戰失敗而退守臺灣,維持兩岸分治格局至今。 從經濟形態觀察,中國古代人口主要由自由人構成,私有制、商業活動發達。周朝時商業主要由封建領主階層控制的官商貿易和庶人的自由貿易構成。秦漢以後實行中央集權,人口由士、農、工、商等構成,其中以從事農業的自由民為主體,是一個君權官僚制下的以土地爲主要生產資本的較為自由的商業經濟社會,一些重要的行業譬如油鹽米等由官僚和商人垄断。除了農業,手工業以及商業貿易也有很大的發展。早在漢朝絲綢之路的開通,促進東亞與中亞至歐洲的陸上交通時,國際貿易早已起步;隋唐時大運河的開通促進南北貿易;唐朝的盛世及外交的開放、交通的建設,更使各國文化、物資得以交流;唐朝時出現類似匯兌証券的飛錢,宋代時出現紙幣;元代時更因為全面開通商旅的關卡使得與中亞的商業交流十分繁榮;明朝中葉實行海禁,清代則受到西方國家海上發展的影響,海上國際貿易發展迅猛。中華民國成功實施民主制度,實行自由經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先為公有制的計劃經濟社會,改革開放後逐步向私有制的市場經濟社會轉型,該形態被稱為在宏觀調控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同時1980年代以來工業化發展迅猛,數億人口在短短20多年內從農民轉為城市工商業就業者(目前僅僅被稱為“農民工”的產業工人就達到約2億)。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中国經濟成為全球經濟中越來越重要的組成部分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新!!: 香港島和中国历史 · 查看更多 »

中国大陆与香港矛盾

中國大陆與香港矛盾(簡稱陸港矛盾、中港矛盾、港中矛盾、中港衝突),是指1997年英國將香港主權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香港回歸)後,中国大陆與香港之间主要涉及政治制度、經濟、社會、文化和移民等之一系列矛盾衝突。 1997年後,香港特区政府和親建制派配合中国共产党的各種政策和措施,引起了香港本土派的不满。部分香港人認為,中国共产党和香港政府輕視“兩制、港人治港”,担忧香港政府將大陆人利益放在港人利益之上,削弱港人地位和公民權利。2012年梁振英上任香港行政長官後,被指加速推行港深两地融合的政策,包括不顧香港承載力地引入過多觀光客及大量新移民,引发的种种弊处亦進一步激化矛盾。 隨著矛盾激升,加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對香港政改的決定的催化,以及對香港政府經貿、文化政策的不满,衝突由以往的民間層面激化到政治層面。雨傘革命就成了衝突積累的最終總爆發。《苹果日报》评论称,港中矛盾乃法制之爭。何清漣则认为,中港矛盾的實質是文明的衝突。不少香港人擁有自身文化認同感,並且香港與大陆在政治、制度及文化、习惯等其他多方面有差異。中港矛盾讓許多香港人對中國、中華民族的認同感減弱,部分香港年輕人開始支持港獨、呼吁加強對香港民族主義的捍衛,並同台灣獨立運動及台湾泛綠陣營更為友好, 10-13/6/2013。出於對香港社會、政治及一國兩制前景的擔憂,香港人移民台灣、加拿大等地的人數在近年來也有所增加。在2016年台灣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的統計便顯示共有1086名港人獲台灣發出定居許可,較2015年大幅上升逾四成。 有評論人士在報章撰文,認為1997年以後的各方面事態發展導致中國大陆民众对香港的印象多趨於负面,對“香港独特性”感到疑惑、不解甚至反感,并出现了2012年孔庆东辱骂港人事件等語言暴力事件,經過相關報導後也让香港人对中国大陆人產生印象负面,以致有“蝗蟲論”等不友善的言论和“立法會宣誓風波”等過激行为出現。.

新!!: 香港島和中国大陆与香港矛盾 · 查看更多 »

中国疆域史

中国疆域史是關於從古至今中國領土變化過程的歷史。 中国疆域自远古以来不断演进变化,从夏朝起迄中華民国的秋海棠葉形狀,而後中華人民共和國疆域的又有改變。 基於中國的疆域不斷變遷,因此中國的領土主張受到爭論,部分領土是否曾經被中國統治,亦存爭議。.

新!!: 香港島和中国疆域史 · 查看更多 »

中国领土争端

中國的疆土範圍在數千年間一直都有所變動,其內涉及的民族也不只漢族,而中國歷史時期的領土大致與中國本部吻合。先秦時期勢力主要在黃河、長江流域一帶,及至秦朝統一天下,建立集權體制,設置郡縣形成早期的中國版圖,到西漢時曾控制新疆,唐朝時更一度扩张至中亞地區,但安史之乱后即失去。宋朝南遷後伸延至越南、緬甸邊境內,元朝則是歷史上控制範圍最大的時期之一,佔有東中亞大多數土地,明朝正式管理西藏與開發南海,清朝初期再次重回新疆等地並取得台灣,清末俄国侵佔外東北和外西北的150多万平方公里,此後漢人進入東北一帶充實邊疆安全,此时的國際交流增多,使中國人對世界的認知及固有活動範圍的概念在晚清時期大致確定成形。 中华民国成立後未能有效控制许多边远地区,許多地方雖聲稱屬中國領土但幾近被分裂占領,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國策改變才重新加強了新疆、西藏与内蒙古的管理,但放棄對外蒙古控制權與多片清末、內戰時被他國掌控的土地,儘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努力劃界解決問題,然而目前中國還是跟部分邻国存有領土紛爭。而在上述多處邊疆地區亦存在分離主義運動,領土爭議也常成為反華情緒、國內抗爭的起因。.

新!!: 香港島和中国领土争端 · 查看更多 »

中灣

中灣是香港的一個海灣,位於香港島東南部的,鄰近淺水灣及南灣等其他著名海灣。灣內的中灣泳灘現由香港特區政府轄下的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新!!: 香港島和中灣 · 查看更多 »

中環

中環(Central),又稱中區(Central District,簡稱Central),位於香港島中西區,是香港的商業中心及政治中心。 香港交易所、多家大型銀行、跨國金融機構及外國領事館都設在中環。香港的終審法院、禮賓府(前港督府)以及全港第二高建築物國際金融中心二期也位於中環。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總部、立法會綜合大樓和解放軍駐港部隊中環軍營則位於鄰近中環的金鐘添馬。 中環之名源於19世紀時香港華人對香港島北岸城區的通俗分區「四環九約」,「中環」為其中一環;至於港英政府對維多利亞城的官方分區則可分爲東、中、西三區,中環之地即「中區」。在此之後雖然中區的界線略有變化,但其核心區域一直都是中環一帶;後來香港政府也採納「中環」作爲官方地名,「中環」和「中區」也幾乎成爲同義詞,一般坊間應用多稱「中環」,「中區」則爲行政性的區劃。 中環也是香港的交通樞紐,是四條港鐵路線的交匯點,其中機場快綫通往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中環天星碼頭有頻繁渡輪橫越維多利亞港往來尖沙咀,港外線碼頭有定期航班往來離島。.

新!!: 香港島和中環 · 查看更多 »

中環5號碼頭巴士總站

中環5號碼頭巴士總站是香港一個露天路邊車站,位於中環民光街五號碼頭對開。本站於中區填海計劃第1期完成後成為巴士站。.

新!!: 香港島和中環5號碼頭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中環南站

中環南站(英文:Central South Station),前稱中環西站,是香港沙田至中環綫原定興建的南端終點站,由九廣鐵路公司提出;但現時已擱置,未有興建時間。車站將會服務香港島中環南部一帶,但是其實際位置仍然有待諮詢。.

新!!: 香港島和中環南站 · 查看更多 »

中環及灣仔填海計劃

《中環及灣仔填海計劃》(英文:Central and Wan Chai Reclamation)是一份在香港香港島區進行的大型填海計劃,旨在為中環灣仔繞道(即4號幹線重組工程)及多條擬建的鐵路支線提供土地,並且建造一條世界級的海濱長廊,為區內提供額外休憩及綠化用地,以提升維多利亞港海旁的吸引力。《中環及灣仔填海計劃》為5期進行,於1993年起啟動第一期,至今其中首4期已經完成,餘下《灣仔發展計劃》第2期進行中,預計於2017年後完成。.

新!!: 香港島和中環及灣仔填海計劃 · 查看更多 »

中環中心

中環中心(The Center),是香港第五高樓,世界第31高樓,樓高346米,樓高73層,次於環球貿易廣場、國際金融中心、中環廣場和中銀大廈,在1998年落成,佔地達十萬平方呎,提供商用樓面面積逾140萬平方呎。它位於中西區的皇后大道,大約於港鐵港島綫的上環站與中環站之間,是土地發展公司上環重建項目,由長江實業發展,目前最大業主為世茂房地產主席許榮茂及金利豐主席朱李月華;而早前北京市人民政府曾通過中國國儲能源佔本大樓22.5%業權。建築師為劉榮廣伍振民建築師事務所。.

新!!: 香港島和中環中心 · 查看更多 »

中環廣場 (香港)

中環廣場(Central Plaza)是位於香港島灣仔區灣仔北(不是中環)的一座摩天商業大樓,地址是灣仔港灣道18號,為香港第三高樓,高度僅次於環球貿易廣場及國際金融中心二期,也是世界第20高樓,樓高374米,地上78層。項目由伍振民建築師事務所設計,樓層平面呈三角形,但為避免影響附近的景觀及風水,三個角被設計成稍鈍,故平面實際上是個六角形。 78層高的中環廣場總面積為1,400,000平方呎,可看到維港全海景。廣場外型獨特,是香港的地標建築物。中環廣場設有停車場,設行人天橋可步行至港鐵灣仔站。 中環廣場總建築面積,可出租樓面面積1.142百萬平方呎(106,088平方米);每層樓面總面積24,000平方呎(2,226平方米),可出租面積20,000平方呎(1,855平方米)。 中環廣場屬於加固混凝土架構建築。地面大堂分成兩層,下層有高架行人天橋連接會議展覽中心、入境事務大樓及港鐵灣仔站。另一層有高速電梯前往46樓空中大堂(Sky Lobby),即高層電梯大堂,用戶可在此轉乘電梯往更高樓層。 大樓頂部的避雷針裝有風速計,標高為378米。避雷針設有以四格顯示的幻彩時鐘—「麗光時計」(LIGHTIME),但市民普遍不習慣其顯示方式。 中環廣場於1990年至1992年間興建,建成時是亞洲最高的建築,直到1996年時深圳的信興廣場落成為止。 中環廣場的發展商為黃廷方家族40%菱電發展5%、信和置業(佔10%)新鴻基地產(佔45%)合組的財團。.

新!!: 香港島和中環廣場 (香港) · 查看更多 »

中環公眾碼頭

中環公眾碼頭是位於香港港島中環的公眾碼頭,所指的可以是:.

新!!: 香港島和中環公眾碼頭 · 查看更多 »

中環灣仔繞道

中環灣仔繞道(Central-Wan Chai Bypass),官方又稱中環及灣仔繞道,是於香港香港島興建中的一道快速公路(繞行道路),位於中環及灣仔填海區上,於2010年1月29日動工,耗資360億港元,預計於2018年底至2019年初通車。繞道將會長約4公里,全線均為三線雙程分隔高速公路。中環灣仔繞道繞過中環,在交匯處連接灣仔、銅鑼灣、天后和北角。中環灣仔繞道將會成為香港4號幹線的一部份,取代干諾道中、夏慤道、維園道及告士打道,連接林士街天橋及東區走廊。 中環灣仔繞道通車後,將會可以紓緩香港島區之主要幹道如金鐘道、告士打道、高士威道、德輔道、夏慤道、維園道和軒尼詩道多年來的交通擠塞情況;中環灣仔繞道接通中西區及東區的交通網絡,可以減少從西區海底隧道往來香港島的使用者前往灣仔、銅鑼灣、北角及鰂魚涌等地區的時間,有望吸引更多司機使用西隧過海,減低紅磡海底隧道和東區海底隧道的負擔。而日後從中環、上環前往北角及鰂魚涌,僅需5至10分鐘,比較以往節省35至40分鐘。另外,中環灣仔繞道不單對紓緩香港島的交通具有重要作用,香港政府研究逾10年的三隧分流方案會否落實,亦取決於中環灣仔繞道落成後的利用情況。.

新!!: 香港島和中環灣仔繞道 · 查看更多 »

中環碼頭

中環碼頭全稱中環渡輪碼頭,位於香港香港島國際金融中心對開的海旁,是於中環來往多個離島及維多利亞港兩岸的渡輪碼頭。中環碼頭經數次整合,結合了政府碼頭、卜公碼頭、統一碼頭、大會堂碼頭、愛丁堡廣場碼頭(中環天星碼頭)和皇后碼頭的功能,使到中環大部份渡輪服務均集中在一處。.

新!!: 香港島和中環碼頭 · 查看更多 »

中環站

中環站(Central Station)是位於香港中環遮打道、畢打街和德輔道中的港鐵列車站,並設有4個月台(一個島式月台和兩個側式月台),是荃灣綫香港島的終點站與港島綫的中途站。中環站設有收費區的行人隧道分別連接鄰近商業區及香港站,供乘客轉乘東涌綫和機場快綫,而該隧道位於環球大廈、干諾道中和交易廣場地底。.

新!!: 香港島和中環站 · 查看更多 »

中環街市

中環街市(英文:Central Market)是香港一座歷史悠久的街市及三級歷史建築物,位於香港島中環皇后大道中93號及德輔道中80號。 在香港,實用簡單的包浩斯風格建築物已幾乎絕迹,現時僅餘下本街市、舊灣仔街市(已改建)及旺角街市。.

新!!: 香港島和中環街市 · 查看更多 »

中環解放軍碼頭

中環解放軍碼頭是香港計劃興建的一座軍事碼頭,位於香港島金鐘添馬艦解放軍駐港部隊大廈的正前方,碼頭全長150米、寬20米,面積為32,000平方呎;碼頭規模足以停泊深圳號等大型導彈驅逐艦。碼頭外圍將由兩重3米高的鐵欄包圍,配合閉路電視系統監察。碼頭內部設有一座面積約700平方呎的單層辦公室、一座擁有4間浴室和洗手間的建築物及一座4.5米高的電機房,岸邊設有3個登岸階梯。中環解放軍碼頭與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大廈之間將會興建一條軍用車輛通道連接,垂直穿過海濱走廊及龍和道。龍和道分隔行車的石壆需要打開缺口,興建電閘及信號燈,以方便軍事車輛通過。.

新!!: 香港島和中環解放軍碼頭 · 查看更多 »

中環軍營

中環軍營是香港軍營之一,位於香港島中區金鐘海旁,於香港回歸前稱為添馬艦海軍基地(shore station),是一個駐港英軍的海軍所在地,軍營亦被稱為威爾斯軍營或威爾斯親王軍營。現在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的操場,附設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大廈(前稱威爾斯親王大廈)軍人宿舍及課室辦事處。 在香港回歸後,中環軍營的住戶以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軍人為主,平常嚴管出外。中環軍營入口24小時由武裝軍人值勤。建於1960年代的中環軍營於2012年7月開始展開為期約20個月的改善工程,為了配合需要,本來在中環軍營值勤及生活的大多數官兵遷往九龍昂船洲海軍基地。今次工程將會保持中環軍營原有的建築風格,並且強化軟件及硬件的建設,香港島現時的防務主要集中於赤柱軍營。.

新!!: 香港島和中環軍營 · 查看更多 »

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手電梯系統

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手電梯系統(Central-Mid-Levels Escalator and Walkway System,簡稱半山電梯),是連接港島中環商業區與半山區的行人交通系統,於1993年10月11日啟用,全長超過800米,創下全球最長戶外有蓋行人扶手電梯系統的紀錄。.

新!!: 香港島和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手電梯系統 · 查看更多 »

中環(交易廣場)巴士總站

中環(交易廣場)巴士總站(英文:Central (Exchange Square) Bus Terminus)是香港一個坑狀室內巴士總站,位於中環干諾道中與港景街之間,供多條巴士路線使用。另外於總站東面,設有公共小巴總站、專線小巴總站、的士總站和公眾上落客區。中環(交易廣場)巴士總站因為直接繼承前中環總站,已被大眾視為中環的中央車站。本站專利車坑數目更達到14條,是現時全港最多車坑的傳統坑狀車站。.

新!!: 香港島和中環(交易廣場)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中銀大廈 (香港)

中銀大廈(英语:Bank of China Tower)是中銀香港的總部,位於香港中西區中環花園道1號。於1985年4月18日動土啟造,由熊谷組總承建,在1989年竣工,8月取得入--紙,1990年5月17日正式啟用。原址為美利樓。大廈落成時為當時亞洲最高的摩天大樓,現時為香港第四高的建築物,僅次於環球貿易廣場、國際金融中心及中環廣場,全球排名則位居第39位(截至2017年1月)。.

新!!: 香港島和中銀大廈 (香港) · 查看更多 »

中遠大廈

中遠大廈(英文: COSCO Tower)是一幢香港摩天大樓,樓高228米,53層樓,位於香港島上環皇后大道中183號,建於1997年,全球排名第183名。中遠大廈原為新世界發展及市區重建局重建項目新紀元廣場的一部份,稱為新紀元廣場高座,因該廈大業主中遠集團取得命名權,故得現名。中遠大廈內的主要用家是中遠(香港)集團(52樓)及集團旗下的公司(包括其旗下於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中遠(香港)航運有限公司(50-51樓)、中遠海運港口(49樓)、中遠國際船舶貿易有限公司(48樓)及中遠國際控股有限公司(47樓)等。除中遠集團外,大廈的用戶亦包括市區重建局(26-28樓)、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29、30及34樓)、駐港總領事館(25樓)、富昌金融(33樓)、亨達集團(46樓4609-4614室)、香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15樓)、銀聯信託有限公司(18樓)、香港四邑商工總會(12樓1205-1206室)、結好控股(10樓)、泰加保險及訊匯金融集團有限公司(9樓)。.

新!!: 香港島和中遠大廈 · 查看更多 »

中遠酒店

中遠酒店(Cosco Hotel),為香港的一間三星級酒店,位處香港島西環堅尼地城海旁路20-21號。中遠酒店於1997年10月開幕,共提供50間豪華客房,由中遠香港集團及廣州遠洋公司管理。.

新!!: 香港島和中遠酒店 · 查看更多 »

中華基督教會公理堂

中華基督教會公理堂(The Church of Christ in China China Congregational Church)又名中華公理會,為中華基督教會的堂會,現址位於香港島銅鑼灣禮頓道119號。舊堂於1950年3月動工興建,同年12月落成。2008年議決全面重建,2010年2月28日動土,2012年10月底落成,2013年3月31日作新堂獻堂禮。.

新!!: 香港島和中華基督教會公理堂 · 查看更多 »

中華基督教會公理堂(必列者士街)

中華基督教會公理堂(必列者士街)(The Church of Christ in China China Congregational Church (Bridges Street))為中華基督教會的堂會,位於香港島上環必列者士街68號。.

新!!: 香港島和中華基督教會公理堂(必列者士街) · 查看更多 »

中華基督教會公理高中書院

中華基督教會公理高中書院(CCC Kung Lee College)是一間位於香港銅鑼灣的直資高中書院,前身為中華基督教會公理書院,是港島區第一所高中學校。該校舍於1967年正式啟用,2003年正式轉為高中學校。現任校長為阮愛馨女士。公理高中書院是屬於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校舍位於香港銅鑼灣大坑徑17號。 公理高中書院是一所直資高中,只招收中四或以上學生。全香港共四所高中書院,分別為明愛華德中書院、中華基督教會公理高中書院、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及保良局莊啟程預科書院。.

新!!: 香港島和中華基督教會公理高中書院 · 查看更多 »

中華基督教會聖光堂

中華基督教會聖光堂(Shing Kwong Church, The Church of Christ in China )為中華基督教會的會堂,位於香港島銅鑼灣東院道7號,現被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2007年是聖光堂「建堂八十周年」。.

新!!: 香港島和中華基督教會聖光堂 · 查看更多 »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The Hong Kong Council of the Church of Christ in China,簡稱HKCCCC)是香港的基督教新教教會,總部位於九龍太子道西191號馬禮遜紀念會所內。區會除安排堂會舉行崇拜外,還有開設中學、小學和幼稚園。區會現為香港基督教協進會的成員。.

新!!: 香港島和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島嶼列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共有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6535个,总面积达3.7万平方公里,岛屿的海岸线总长达13217.8公里,其中有居民居住的岛有450个。此后,由于围垦造成一部分岛屿连陆,海岛的数量有所减少。中国的岛屿主要有大陆岛、冲积岛、火山岛、珊瑚岛四种类型。.

新!!: 香港島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島嶼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華汽車有限公司

中華汽車有限公司(簡稱中華巴士或中巴、縮寫CMB,)成立於1923年,是香港一間房地產發展商,是由顏成坤與小舅黃耀南創立,現由顏成坤女兒顏潔齡出任董事局主席及監理。 中華汽車有限公司曾經是一家專利巴士公司,並長時間壟斷港島區的巴士服務,可是其巴士服務質素於1980年代中期起每況愈下,導致於1993年失去26條港島南區巴士路線的專營權,由於服務未有改善,餘下的巴士路線專營權於1998年初被香港政府強行收回並公開招標。其專營權於1998年9月1日凌晨零時結束,旗下88條路線交由新世界第一巴士有限公司(新巴)接手經營,另有12條路線被直接交予城巴營運。同年11月中巴開設非專營巴士服務,惟此服務已於2015年7月1日起結束營運。.

新!!: 香港島和中華汽車有限公司 · 查看更多 »

中華溜冰場

中華溜冰場(1941年6月15日-?)位於香港島灣仔跑馬地(『九龍汽車公司』舊址)。該場的總司理是曾福初醫生的胞弟曾福林,宗旨為「灌輸社會德育,革除個人自私,提倡高尚娛樂,救濟失業人群。」,佔地面積20,000多平方英呎,容納1,000多人,地處電車及公共汽車總站,設有參照美國芝加哥設計的室內及露天溜冰場、飲冰室。1941年6月15日(星期日)下午3時由中華民國外交部簽證處處長戴德撫夫人剪綵,當天有700至800人觀禮;下午3時30分開始營業。.

新!!: 香港島和中華溜冰場 · 查看更多 »

中西區 (香港)

中西區(Central and Wester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之一,位於香港島西北部,為香港開埠之後最早發展的地區。其中中環和上環是香港最重要的商業中心區,而西環則是早期發展的華人住宅區。中西區亦居住了不少福建人(閩南人)以及潮州人,中西區亦有2600多以及2800多人以福建話(閩南話)和潮州話為母語,大多為老一輩的人口。福建人在開埠以來大量遷入中上環以及中上環半山一帶,文咸東、西街、永樂東、西街的轉口貿易,藥材,船務絕大多數都是福建人經營,而潮州人則較後遷入西環以及西環半山一帶。中環亦是早期的香港政治經濟中心,也有全國各地的族群聚居。此外,山頂是香港其中一個富豪聚居地。根據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中西區人口為243,266人。.

新!!: 香港島和中西區 (香港) · 查看更多 »

中西區海濱長廊

中西區海濱長廊(Central and Western District Promenade)是香港一個海濱長廊,現時只建成上環段和中環段(部份),於2009年至2014年分階段落成。.

新!!: 香港島和中西區海濱長廊 · 查看更多 »

中藝

中藝(Chinese Arts & Crafts)是香港的一家專賣中國藝術工藝品的百貨公司,始自1959年,現時中藝在香港島有3間商店,在九龍半島有1間,都是在商業中心區,走優質品牌路線。商品分為翡翠、珠寶、玉石、雕刻、古玩、瓷器、刺繡品、景泰藍、絲綢、中式晚裝、抽紗等。 中藝是華潤零售的子公司,都是華潤創業的集團成員。.

新!!: 香港島和中藝 · 查看更多 »

中英关系

中英关系(China–United Kingdom relations)指中国与英国之间的国家关系,最早始于18世纪末。 兩國在二戰時是同盟國,也同為聯合國成員,冷戰時則屬於對立陣營。由於兩次鴉片戰爭、冷戰、香港地位問題等,中英关系历经波折。近年隨着中國經濟崛起,英日益深化对华合作,双方在政治、經濟等领域的磋商与对话加强,两国高层亦保持互訪。 然而,雖然中方表示中國在中英關係上,所涉及核心利益問題上的立場是堅定不移,不過自英國首相卡梅倫會見達賴喇嘛後與中國人權等問題上表現執著,促使兩國關係轉向下挫,直至2013年卡梅倫訪華才告破冰。.

新!!: 香港島和中英关系 · 查看更多 »

中英聯合聲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Joint Declaration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and 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the Question of Hong Kong),簡稱《中英聯合聲明》(Sino-British Joint Declaration),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就香港問題共同發表的一份聲明,於1984年12月19日由中國國務院總理趙紫陽與英國首相zh-hans:撒切尔;zh-hk:戴卓爾;-夫人作為兩國政府首腦在中國北京簽訂,當時中共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中國國家主席李先念、英國外交大臣賀維等也有在場見證。兩國政府在1985年5月27日互相交換批准書,并向聯合國秘書處登記,《中英聯合聲明》正式生效,也象徵歷時14年半之香港過渡時期的開始。 這份聲明指出:收回香港地區(包括香港島、九龍和“新界”)是全中國人民的共同願望,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決定於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聯合王國政府於1997年7月1日將香港交還給中華人民共和國。 聲明也列出了中國對香港的基本方針,在「一國兩制」的原則下,中國政府會確保其社會主義制度不會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香港本身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維持「五十年不變」。這些基本政策,後來都由《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加以規定。.

新!!: 香港島和中英聯合聲明 · 查看更多 »

中電集團

中電集團(簡稱:中電)於1901年在香港註冊成立,當時名為中華電力有限公司(China Light & Power Company Syndicate),是香港兩家電力供應商之一(另一家為香港電燈)。中電集團是亞太區具領導地位的能源行業投資者及營運商。集團建基香港逾百載,並成功將業務發展至中國內地、台灣、澳洲、印度、東南亞,參與超過60項投資。中電採用包括可再生能源、煤、天然氣及核能等8種不同燃料,提供超過20,000兆瓦發電容量。 中電控股公司(、,CLP Holdings Limited、CLP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是中電集團的控股公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

新!!: 香港島和中電集團 · 查看更多 »

中港電力

中港電力是香港的一間公司,於2005年由慧峰集團及中國電力投資集團(透過子公司中國電力國際有限公司;不是上市公司中國電力國際發展)合組成立,並提出以中國內地所生產的電力,以跨境電纜輸送到香港,以圖挑戰中華電力(簡稱「中電」)及香港電燈(簡稱「港燈」)對香港所作的電力供應壟斷地位。.

新!!: 香港島和中港電力 · 查看更多 »

中流作業

中流作業(英文:Mid-stream operation)是指船隻不透過貨櫃碼頭,而直接在貨船上分派貨櫃,並利用躉船將貨櫃運送到附近的中流作業區起卸。在香港,中流作業區包括公眾貨物起卸區以及私營倉庫碼頭。.

新!!: 香港島和中流作業 · 查看更多 »

丹尼士Loline巴士

丹尼士Loline(Dennis Loline)是一款由英國丹尼士車廠出的前置引擎矮身雙層巴士。.

新!!: 香港島和丹尼士Loline巴士 · 查看更多 »

丹麥餅店

丹麥餅店(英文:Danish Bakery)位於香港香港島灣仔區銅鑼灣禮頓道106至126號禮信大廈地下10號,鋪位面積達約800平方呎,為灣仔區一家知名餅店,特別以豬扒包及熱狗聞名,吸引過陳奕迅和鄭伊健等香港藝人、南華足球隊隊員及於跑馬地運動場完成訓練的香港甲組足球聯賽足球運動員光顧,亦為香港大球場於足球賽事舉辦前後的足球迷聚會熱點。丹麥餅店於1971年開業至今,於2013年3月,該鋪位業權以7,880萬港元易手,丹麥餅店被提出增加租金一倍而引起香港傳媒報道。.

新!!: 香港島和丹麥餅店 · 查看更多 »

东亚史

東亞史是指以東亞為整體的歷史,涉及地域包括东亚及周边的东北亚、中亚和东南亚的一部分,这些地区在近代之前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和封闭的文化圈。东亚史主要包括中国历史(包括中国中原王朝和地方性政权历史)、蒙古地区的历史、日本群岛的历史和朝鲜半岛历史,以及越南北方王朝的歷史,今日一般指中日韓三國。 东亚地区的国家深受中国传统文明的影响,并传播到了朝鲜半岛、日本、台湾和蒙古地区、印度支那等地。在大陆,中国的黄河流域孕育了早期的文明,并在公元前211年出现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朝鲜半岛的北部长期受到中国的统治和影响。日本在隋唐之际屡次派出留学生前来中国学习传统的文化和政治制度。另外,由于中国的中原王朝为了抵御蒙古高原的少数民族开始大修长城,中原和北方少数民族长期隔离并且冲突频发;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古、女真《後來滿族(滿州)》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尤其显著,其中蒙古族和女真族曾一度统治整个中国。然而由于中华文明根深柢固且汉族人口众多,这些曾经侵入或征服汉地的民族,例如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后来都因程度不同地采用汉族的典章制度,而被认为是完全或部分融入所谓中华民族当中。这些民族交流及融合的历史,但最终扩张了汉民族的文化内涵。 近代以来,东亚国家成为了列强争夺的焦点,唯独日本通过近代化的改革成为世界强国,并不断与其他邻国和地区发生战争。 20世纪以来,民族独立和殖民体系的崩溃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二战以后,欧洲国家相对衰落,世界重心开始向亚太地区转移,东亚又成为世界的重要地区。其中,中国大陆和中華民國、日本、韩国的迅速崛起,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 21世纪以来,东亚地区发展机遇和矛盾并存,地区合作不断深化,另外,南海问题、朝鲜半岛问题、中日矛盾也成为地区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新!!: 香港島和东亚史 · 查看更多 »

希慎廣場

希慎廣場(英文:Hysan Place)位於香港島銅鑼灣軒尼詩道500號,原址前身是興利中心和香港公開大學。由希慎興業投資不多於25億港元發展,由金門建築首席設計師松軒一郎負責興建。商場以利希慎名字命名,於2012年8月10日下午1時30分開幕後,成為希慎興業旗下最大型的商場及灣仔區由單一業主持有的第2大商場,也是希慎興業利園山利園商場建築群之一。.

新!!: 香港島和希慎廣場 · 查看更多 »

希慎道

希慎道(Hysan Avenue)是香港島銅鑼灣的一條行車街道,當地從前由希慎興業的利希慎家族買入發展地產。現時希慎道兩旁是商業大樓和大商場等。例如宏利保險大廈/利園/希慎道壹號等。希慎道的命名來自地皮業主,靠販賣鴉片發跡的利希慎。.

新!!: 香港島和希慎道 · 查看更多 »

布力

布力爵士,KCB(Sir Wilsone Black,),英國軍人,曾參與克里米亞戰爭、第9次科薩戰爭和祖魯戰爭。1895年至1898年,出任駐華及香港英軍司令。1898年2月至11月出任署理香港總督。布力建議擴展九龍,最終中英雙方於1898年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布力於1899年退休。香港港島區的布力徑就是以布力命名。.

新!!: 香港島和布力 · 查看更多 »

布力徑

布力徑(英文:Black's Link)是香港一條道路,位於香港島聶高信山以南的山腰,連接灣仔峽與黃泥涌峽,部份路段為豪宅區,部份路段則為港島徑第四段的一部份,以19世紀末駐港英軍總司令及曾任署理香港總督的布力少將命名。 布力徑於灣仔峽與山頂道、灣仔峽道、司徒拔道、中峽道、金馬麟山道、香港仔水塘道及甘道交匯,於黃泥涌峽則與深水灣道、淺水灣道、黃泥涌峽道及大潭水塘道交匯。另外,中峽道南端盡頭有小徑通往布力徑中段。 布力徑因鄰近香港保衛戰的主要戰場黃泥涌峽,所以曾多次發現戰時遺留的炮彈。.

新!!: 香港島和布力徑 · 查看更多 »

七姊妹 (香港)

七姊妹是香港東區的一處地方,位於北角以東,最初為香港島的一條古老村落。七姊妹區的具體範圍為七姊妹道一帶,電照街以東,英皇道及渣華道交界以西之區域,七姊妹區之東就是鰂魚涌區。港鐵將鰂魚涌站設於鰂魚涌西面,而七姊妹地區鄰近鰂魚涌站,很多香港人把七姊妹誤當成鰂魚涌。.

新!!: 香港島和七姊妹 (香港) · 查看更多 »

七子之歌

《七子之歌》是聞一多於1925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间創作的一組共七首民族主義愛國詩歌,題材分別包括當時中國割讓予列強的七塊殖民地:葡屬澳門、英屬香港、日治台灣、英租威海衛、法屬廣州灣、旅顺及大連(日屬關東州)。.

新!!: 香港島和七子之歌 · 查看更多 »

布廠灣

布廠灣(Po Chong Wan),是香港的一個海灣,位於香港島南區中部,深灣和大樹灣之間。 布廠灣因為昔日設有製布廠而得名,而現時仍有一些船廠和工廠設於布廠灣。另一方面,假如香港仔漁人碼頭計劃落實,該處將有機會轉型為旅遊區。.

新!!: 香港島和布廠灣 · 查看更多 »

布達勞

恩里克·艾伯托·巴羅斯·布達勞上校,OBE,ED(,),世稱布達勞上校(Colonel Botelho),又作布德豪、布特豪和布迪盧等,香港土生葡裔律師、公務員和軍人。他由1946年起加入香港政府律政司署,除了有一段短時間以外,他一直工作到1989年才以83歲高齡退休,是當時港府最年長的在職公務員,編製和修訂《香港法例1964年編正版》成為任內他的其中一項主要工作。 布達勞的曾祖在香港開埠初年已從澳門移居當地,他與曾祖和祖父三代均在港府任職。布達勞早年受教於聖若瑟書院,1926年加入廖亞利孖打律師樓任職法律文員,1933年成為執業事務律師,並於1935年起成為廖亞利孖打律師樓合夥人。此外,他在1925年省港大罷工期間投身屬於兼職和業餘性質的香港義勇防衛軍(皇家香港防衛軍前身),戰前曾任香港總督名譽副官。布達勞也曾參與1941年12月爆發的香港保衛戰,香港淪陷後成為戰俘,直到1945年香港重光後始獲釋放。戰後,他繼續於軍中任職到1975年為止,1961年至1968年曾任皇家香港防衛軍(皇家香港軍團(義勇軍)前身)榮譽上校。 加入律政司署後,布達勞歷任最高法院經歷司、公司註冊官、商標註冊官、破產管理官、高級檢察官和首席檢察官等職,並曾多次署任民事檢察專員和律政專員(法律政策)的職務。專長於法律草擬和法律修訂工作的布達勞,早年在律政司署法律修訂科任職的時候曾參與編製《香港法例1950年編正版》。1960年,他出任法律修訂專員一職,並由他主持下花了近五年時間,於1964年編訂完成新一版的《香港法例1964年編正版》。他於1966年從港府退休後,旋於1968年獲港府按合約條款重行受僱為檢察官,負責每年重新修訂《香港法例1964年編正版》,一直到1989年第二次從港府退休為止,前後共歷21年。他正式退休以後,《1964年編正版》也就不再更新,並於1991年正式被新推出的《香港法例活頁版》取代。 布達勞在工作以外也熱心參與公職,並且活躍於香港的葡裔社群,他曾於1968年至1979年出任香港聖約翰救傷隊總監、1946年至1968年出任香港葡人社交會社西洋會所的會長、以及在1953年至1991年出任紀利華木球會會長。1982年,香港的葡裔社群在港府協助下成立葡僑教育及福利基金,布達勞即獲委任為基金的總理團成員之一。他生前也是西洋會所、紀利華木球會、西洋波會和域多利遊樂會終身會員,以及是英皇御准香港賽馬會(1996年改稱香港賽馬會)遴選會員。.

新!!: 香港島和布達勞 · 查看更多 »

世紀大廈

世紀大廈(Century Tower)位處香港島中半山地利根德里1A號(近梅道),屋苑由兩座物業組成,由嘉里建設發展,共提供82個單位。1座物業於1970年入伙,整幢大樓為圓筒形設計,樓高35層,1梯兩伙(另設特色戶),單位建築面積分別為2,365和2,565平方英尺。2座較1座遲22年建成,入伙日期為1992年4月,建築呈方形,1梯1伙,單位建築面積達3,663平方英尺。.

新!!: 香港島和世紀大廈 · 查看更多 »

世界三大夜景

世界三大夜景為日本「夜景觀光Convention Bureau」主辦的專門研究夜景對旅遊業影響的夜景峰會,在日本舉行,主辦單位根據問卷及實地調查後決定結果。上一次,結果為香港、北海道函館和意大利那不勒斯3处夜景的合稱。2012年10月5日,香港、長崎及摩納哥,獲得評委選為新一批世界三大夜景。.

新!!: 香港島和世界三大夜景 · 查看更多 »

世界貿易組織第六次部長級會議

世界貿易組織第六次部長級會議,亦稱為世界貿易組織香港部長級會議,於2005年12月13日至12月18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香港政府預計是次會議將會有逾11,000人參加,其中包括6000名成員國的代表、3000名來自全球各地的記者及2000名非政府組織代表。會議的標誌以代表香港的中式帆船為主題,結合世界貿易組織標誌,組成一個「6」字,寓意香港與世貿組織融洽的關係、香港對世貿工作的積極參與及對多邊貿易的支持,而金色仿如光芒般乘風遠帆的中式帆船表示是次會議的光明前景、穩步向前。特區政府的目標,是於這次會議上就多哈回合貿易談判收窄分歧,推動於2006年能完成整個回合的談判。.

新!!: 香港島和世界貿易組織第六次部長級會議 · 查看更多 »

市區重建局

市區重建局(簡稱:市建局;Urban Renewal Authority)是香港專門負責處理樓宇重建及復修的法定機構,前身為於1988年成立的土地發展公司,鑑於香港政府希望加快市區重建,於2001年通過《市區重建局》條例及成立市區重建局,職責包括加速舊區重建、促進復修樓齡較高樓宇、修葺保育具有歷史或者建築價值的樓宇,並且透過改善舊區的環境促進經濟發展。.

新!!: 香港島和市區重建局 · 查看更多 »

市中心

市中心,是指一个城市的核心地區,通常意指城市的交通等公共服务和商业设施的聚集地带。但對於較古老的城市,其最早的商業、交通核心(又稱為歷史城區)與現有的主要商業區(又稱為中心商業區)不一定一樣。.

新!!: 香港島和市中心 · 查看更多 »

市政局 (香港)

市政局(英文:Urban Council,縮寫:UC, UrbCo)是香港政府為香港市區(即香港島和九龍)提供食物衞生、清潔街道、文娛康樂設施及管理食肆等市政服務的法定機構,前身是潔淨局(Sanitary Board)的市政局於1883年成立,是開埠以來有記載的香港歷史上最早有民選議員的議會,於1999年被董建華解散前為香港三級議會的一部份(第一級為全港性的立法會、第二級為區域性的市政局/區域市政局、第三級為地區性的區議會),執行部門為市政總署,自1883年成立至1999年解散,市政局歷時116年。 1960年至1986年市政局也為新界提供服務,直至區域市政局成立。市政總署署長同時擔當市政局行政總裁。1999年市政局被董建華以推行「市政服務改革」被解散。.

新!!: 香港島和市政局 (香港) · 查看更多 »

三狼案

三狼案(又稱雙黃案,因為事主包括兩位黃姓富商),發生於1959年6月19日至1961年10月27日的香港,三狼是指該案的兇手馬廣燦(35歲)、李渭(31歲)及倪秉堅(32歲)。 1959年6月19日,富商及體育界知名人士黃錫彬之子黃應求,於銅鑼灣清風街被綽號「野狼」的匪徒綁架,黃應求在被禁錮期間雖曾一度逃脫,但被捉回,並以鐡鏟從後腦猛擊殺害。後來三狼把黃應求耳朵割下並寄至黃宅。(割下的耳朵現時保留在灣仔法醫總部作為實物教材) 1961年2月10日,黃錫彬亦遭人綁架。不久,新界元朗居民鄧天福(鬼仔福)又在石澳被三狼殺害。 三狼本有一黨羽叫「蛇仔明」,因為分贓不均,被3人在龍翔道追殺,後被皇家香港警察救回後,將整件案件和盤托出,並於11月3日成功緝捕3名中國籍疑犯歸案接受審訊;同年12月10日,警方在香港島淺水灣一處山坡挖出黃應求及鄧天福的骸骨,並在同月13日,拘捕三狼歸案。1962年2月19日(春節過後),三狼案在中環香港最高法院開審,三人被控以謀殺、傷害他人身體、綁架及非法禁錮等罪名(期間蛇仔明需兼任控方證人以防止三狼逍遙法外),3月14日,香港高等法院及英国樞密院司法委員會駁回3人上訴,三狼最終被繩之以法判繯首死刑直到氣絕身亡止,在同年11月28日清晨5時半在赤柱監獄刑場舊址(即監獄醫院現址)執行;至於「蛇仔明」因為舉報三狼案有功,僅被判處15年有期徒刑。 黃應求之長子黃興桂乃香港著名體育評述員,尤其精於足球評述,現於無線電視擔任評述員,並曾接拍多齣香港電影,而其十一弟黃應士曾長期擔任無線電視助理總經理、新聞部總監,有「香港新聞教父」之稱。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坊間一般都以為三狼是香港最後被處死的死囚,但事實並非如此。香港最後一名被處死的死囚,是名叫黃啟基的越南人,他在深水埗永隆街刺死一名中國籍男子,被判死刑,於1966年11月16日處死。另外本案於1989年被搬上銀幕(命名為《三狼奇案》,由鄭則士、梁家輝及徐錦江主演)。1974年由邵氏兄弟所製作,羅烈、胡錦等主演之《天網》(英文:Kidnap)一片和1975年播放的麗的電視台(亞洲電視前身)製作之電視劇《十大奇案:三狼》亦改編自此案。 Category:1950年代香港 Category:1960年代香港 Category:香港罪案 Category:香港謀殺案 Category:被香港處決者.

新!!: 香港島和三狼案 · 查看更多 »

三聯書店(香港)

三聯書店,全名為「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是由「生活書店」、「讀書出版社」、「新知書店」三間於1930至40年代活躍於中國大陸出版界發行機構,於1948年10月26日在香港合併所組成。.

新!!: 香港島和三聯書店(香港) · 查看更多 »

三馬路

三馬路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三馬路 · 查看更多 »

三角碼頭

三角碼頭是香港歷史上的一個碼頭,位於現在上環消防局和皇后街之間。在香港18世紀尾至19世紀中,香港已經是一個商貿運輸繁忙的轉口港,連接珠三角、廣州、福建、潮州、東南亞等港口,尤以香港島北岸為首,附近有南北行等,沿岸有不少散貨碼頭。聘任碼頭工人(俗稱碼頭苦力,又稱「咕喱」)搬運貨物,更不少是潮州人 。 三角碼頭,又名永樂街碼頭,永樂街以西,該處有塊三角位的地皮,現在建築物名為德輔道西9號,以北就是永樂街碼頭,所以人稱「三角碼頭」 。 在香港淪陷之時,日軍在三角碼頭殺死不少香港人,引起香港見證歷史的居民有心理陰影,所以有不少於五個盂蘭勝會的社會團體出現,包括有三角碼頭盂蘭勝會,發展至今。.

新!!: 香港島和三角碼頭 · 查看更多 »

三门列岛

三門列島是位於珠江口之外,處於香港之東南的一組島嶼,位於萬山群島的西北部,現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珠海市香洲區擔杆鎮。列島由三門島,三門洲島,橫崗島,黑洲,竹彎頭島等島嶼組成。 島的北面可遠望外伶仃島及香港島,東面為擔杆列島,南面為佳蓬列島,西南為萬山島。.

新!!: 香港島和三门列岛 · 查看更多 »

三支香

三支香(又稱青衣山)是香港的一座山峰,位於新界青衣南部,由一排三個峰組成,海拔333.99米。。長青隧道和南灣隧道均穿越山下,連接青衣的東西部。.

新!!: 香港島和三支香 · 查看更多 »

下亞厘畢道

下亞厘畢道(英語:Lower Albert Road)是香港香港島中環一處有名的街道,因為香港政府總部曾設於該處,常有遊行示威引致交通問題,而經常受到傳媒關注。 該處的中區政府合署有五十多年歷史,是一座以簡約主義風格的行政大廈建築物,於政府總部搬遷時,也備受環保及政治愛好者關注。 下亞厘畢道連同上亞厘畢道是以維多利亞女皇夫婿亞厘畢親王(Prince Albert of Saxe-Coburg and Gotha)命名。.

新!!: 香港島和下亞厘畢道 · 查看更多 »

下環

下環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下環 · 查看更多 »

一二三民主聯盟

一二三民主聯盟是香港过去的一個政黨,於1994年成立,其名稱的意義是: 支持一個民主中國的統一及促進两岸文化的誠意交流,堅持兩岸三地的經貿發展。 由於組成者多為留學台灣大專院校的香港人,因而被香港傳媒視為右派社團,即親中華民國人士及以在香港與中國國民黨關係密切人士組成。聯盟最後在2000年解散。.

新!!: 香港島和一二三民主聯盟 · 查看更多 »

一粥麵

一粥麵(Super Super Congee & Noodles)是香港大家樂集團旗下的一間連鎖式快餐店,是採用快餐模式經營的中式餐飲專門店,主力供應多款粥品和粉麵。.

新!!: 香港島和一粥麵 · 查看更多 »

一蘭拉麵

天然豚骨拉麵專門店 一蘭(天然とんこつラーメン専門店 一蘭),簡稱一蘭拉麵、一蘭,是日本一家連鎖拉麵店,總店設於福岡,並在海外開設多家店舖。.

新!!: 香港島和一蘭拉麵 · 查看更多 »

九巴荔枝角車廠

九巴荔枝角車廠(KMB Lai Chi Kok Depot),俗稱荔廠或直角廠,是九巴的車廠之一,公司車廠代號LCKD-LCK,位於西九龍興華街西100號,廠徽為L。 荔枝角車廠車廠部分樓高3層,但內部則因每層樓底佔一輛雙層巴士的高度而將車廠分為5層。其主要管轄範圍為九龍西(深水埗區、油尖旺區、九龍城區)及新界南(荃灣區、葵青區)的路線,部份行走葵涌及荃灣區的龍運巴士路線的車輛亦隸屬該廠。廠內現時設有約65個維修車坑,提供近395個泊車位P.113,香港巴士(1933-2012),陳自瑜著,三聯書店出版。 荔枝角車廠另下轄兩所衛星車廠(青衣車廠及月輪街車廠)供旗下車輛停放。 所有在役的斯堪尼亞雙層巴士(斯堪尼亞K310UD(ASU),斯堪尼亞K280UD(ASUD))均由此廠管理 ,為此廠一大特色。另此廠還管理配置歐盟5型引擎的Enviro500 12米(ATEE)及配Volgren車身的富豪B9TL(AVD)共5種九巴獨有車型,全港首輛達歐盟六型排放標準的傳統動力巴士——富豪B8L(AVBWL),亦由此廠管理。 2012年5月9日雖與九龍灣車廠一同全冷,但因5月8日晚上轄下5A線(為九巴最後四條熱狗線之一,亦為該廠最後一條熱狗線)已宣告全冷,而成為第三間全冷服務的九巴主廠。 荔枝角廠為九巴最後一個仍有非低地台車輛的車廠,2017年7月6日ADS235(JD4215)行走8號線返抵總站一刻,九龍巴士載客車隊終告全面低地台化,代表空調巴士的白底紅線車身色彩從此退出歷史舞台。.

新!!: 香港島和九巴荔枝角車廠 · 查看更多 »

九廣鐵路

九廣鐵路(簡稱九鐵;Kowloon-Canton Railway,缩写KCR),是指1910年起連接香港九龍及廣東省廣州市的城際鐵路系統,也是連接九龍及廣州的第一條鐵路。當時分為兩部份,中國境內的路段稱作華段,香港境內的路段稱作英段(當時香港是英國殖民地),路軌等基建設施分兩地管理。鐵路始建於1906年,英段於1910年通車,華段則於1911年通車。來往兩地的直通車服務曾因二戰及後來中國大陸政權易手而停辦,來往兩地的長途客車(港穗直通車)於1979年才恢復行走。該路段後來由兩間不同公司營運,分別是廣深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營運的廣深鐵路(原華段)及九廣鐵路公司營運的九廣東鐵(原英段)。 在香港,「九廣鐵路」在1990年代中期以前只代表「九廣鐵路──英段」,現在則指由九廣鐵路公司在1910年至2007年在香港營運的所有鐵路網,包括九廣東鐵、九廣西鐵、馬鞍山鐵路及九廣輕鐵。自2007年12月2日,兩鐵合併生效後,原九廣鐵路的列車服務已改由前身是地鐵公司的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營運,為港鐵一部分。.

新!!: 香港島和九廣鐵路 · 查看更多 »

九龍

九龍(Kowloon),與香港島及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九龍位於香港境內的地理中心,與南面的香港島隔維多利亞港相望。香港十八區中的五區屬於九龍,分別是油尖旺區、深水埗區、九龍城區、黃大仙區、觀塘區。九龍東、南和西面則被維多利亞港包圍,三面環海,因此地理上九龍亦稱為九龍半島。 1937年,九龍群山以南成為「新九龍」,但一般香港市民在生活中都不會刻意區分,統一稱為九龍;1968年5月起,兩者並與香港島一起重新分為十區。歷年來的填海工程,使九龍的面積不斷擴展,但仍是香港城市規劃之三大主要部份中最小的,截至2010年,九龍的面積約47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港約有30%人口居於九龍。.

新!!: 香港島和九龍 · 查看更多 »

九龍城區

九龍城區(Kowloon City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個分區其中之一,大致位於九龍的中部位置。九龍城區北望獅-子山-,南向維多利亞港。東面以聯合道、東頭邨道、東正道、太子道東為界,西面以港鐵東鐵綫路軌為界。面積1000公頃,2016年中人口有418,732人。位於香港市區內的前啟德機場是區內一個最顯著的地標,隨著香港的發展,這個地標可算是香港演變的指標。本區是十八區中,唯一一個分數段時期併入香港土地的轄區(不計算填海,分別為北京條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及九龍寨城清拆,其歷史詳見下述)。.

新!!: 香港島和九龍城區 · 查看更多 »

九龍十三鄉

九龍十三鄉(簡稱十三鄉),是指在1960年代以前香港新九龍的十三個規模較大的鄉村,由左至右包括沙埔、衙前圍、竹園(大約為現在整個黃大仙的範圍)、大磡、元嶺、沙地園、坪頂、牛池灣、坪石、牛頭角、茜草灣、茶果嶺和鯉魚門。其中,牛頭角、茜草灣、茶果嶺和鯉魚門合稱九龍四山,為昔日用作石礦場的山丘及其附屬的鄉村。十三鄉實際位置就是指九龍城的賈炳達道以東至鯉魚門一帶的東九龍地區,實際區域為九龍城部份地區、黃大仙和觀塘區,於1968年前為舊香港四區(包括香港島、九龍、新九龍、新界)之一的新九龍地區。後來隨著港英政府將九龍半島、香港島與新界重新分為十區,以及1960年代政府大規模發展新九龍而逐漸被人淡忘。.

新!!: 香港島和九龍十三鄉 · 查看更多 »

九龍塘

九龍塘(Kowloon Tong)位於香港九龍半島西部,當中大部份地域都座落在十八區中的九龍城區,位置為筆架山以南,界限街以北,石硤尾及又一村以東,九龍仔及樂富以西。九龍塘是香港市區罕有的低密度發展區,以平房及別墅為主,環境清幽。而此區著名學校林立,為九龍之主要名校區。此外,此區亦以時鐘酒店和安老院而聞名。.

新!!: 香港島和九龍塘 · 查看更多 »

九龍塘站 (香港)

九龍塘站(Kowloon Tong Station)位於香港九龍城區九龍塘多福道、添福道及沙福道之間交界、深水埗區又一村及又一城東面,為港鐵在兩鐵合併前,港鐵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前稱分別為地鐵(地下鐵路)及地鐵公司。東鐵綫在兩鐵合併前,東鐵綫的前稱為九廣東鐵或簡稱東鐵,由九廣鐵路公司營運。及觀塘綫重要的鐵路轉車站之一。 在兩鐵合併前,車站分別由九廣鐵路公司(九鐵公司)及地鐵公司管理;而在2007年12月2日即兩鐵合併後,九廣鐵路公司把九龍塘站的九廣東鐵(現稱東鐵綫)部份租予港鐵公司作鐵路營運之用,因此港鐵公司把兩站合併成為同一個車站管理。.

新!!: 香港島和九龍塘站 (香港) · 查看更多 »

九龍寨城

九龍寨城(或稱九龍砦城,俗稱九龍城寨或者九龍城砦;Kowloon Walled City,1847年-1993年),位於現今的九龍城,曾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九龍寨城早期是新安縣九龍具戰略價值的軍事駐地,1899年12月成為英屬香港境內一座無政府狀態的圍城,其中在1941年12月至1945年8月間隨香港全境被日軍佔領。198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英國政府達成清拆寨城的協議,1987年和1989年首季分兩期進行調遷,1993年被完全清拆,1995年8月於寨城遺址建成九龍寨城公園。.

新!!: 香港島和九龍寨城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簡稱九巴;The Kowloon Motor Bus Co.,縮寫:KMB)為載通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旗下,是香港首間專營公共巴士業務的公司,於1933年成立;主要經營九龍及新界的專利巴士服務,截至2016年年底現經營384條巴士路線及共有3,920部巴士,當中3,756部雙層及164部單層巴士,是香港最大的專營巴士公司。2014年會計年度日平均載客量為261.7萬人次。.

新!!: 香港島和九龍巴士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3線

九龍巴士23線是香港一條九龍區巴士路線,循環來往觀塘碼頭和順利邨,途經觀塘商貿區、協和街、下秀茂坪、四順,以循環線模式運作,每天清晨至午夜提供服務。.

新!!: 香港島和九龍巴士23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57B線

九龍巴士257B線是香港一條已停駛的巴士路線,由新界屯門山景邨單向前往九龍尖沙咀(中間道)。.

新!!: 香港島和九龍巴士257B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69C線

九龍巴士269C線是香港九龍巴士營運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天水圍市中心及觀塘碼頭,為元朗區的天水圍新市鎮和九龍東的黃大仙區及觀塘區居民提供服務。 九龍巴士69C線是269C的繁忙時間特別路線,來往天恩邨及觀塘碼頭,為天水圍北居民提供往來黃大仙區及觀塘區服務。 九龍巴士269S線是269C的繁忙時間特快路線,來往天水圍市中心及觀塘碼頭,並途經九龍灣商貿區。只限星期一至五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新!!: 香港島和九龍巴士269C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70A線

九龍巴士270A線是香港一條新界市區巴士路線,來往上水及尖沙咀東(麼地道)。 本線逢平日上午另設兩條特別路線: 九龍巴士270C線,逢星期一至五早上由粉嶺(聯和墟)單--開往尖沙咀東(麼地道)。 九龍巴士270P線,逢星期一至六早上由上水單--開往九龍站,途經清河邨、粉嶺南、青沙公路、大角咀、旺角、油麻地、佐敦等地區。.

新!!: 香港島和九龍巴士270A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70R、T270線

九龍巴士T270線是香港一條新界市區晨早特快巴士路線,由粉嶺(祥華)單--開往尖沙咀東(麼地道),途經九龍站及尖沙咀。本路線乃兩條為紓緩港鐵東鐵綫繁忙時段擠迫情況而開辦的巴士路線之一。 特別巴士路線270R,由九巴營辦,只在香港體育館大型表演節目結束後由香港體育館開往粉嶺(聯和墟),途經大欖隧道、落馬洲皇巴站、彩蒲苑、港鐵上水站、粉嶺南及祥華邨。本線大致呈T270線相反方向行走,但繞經落馬洲皇巴站。.

新!!: 香港島和九龍巴士270R、T270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8A線

九龍巴士28A線是香港九龍一條已停運的巴士路線,往來樂華邨和觀塘碼頭,只在平日繁忙時間服務,假日停開。途經樂華邨、雲漢邨、樂意山(樂華邨方向,部分時間)、觀塘市中心及觀塘工業區。.

新!!: 香港島和九龍巴士28A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59S線

九龍巴士59S線是香港一條已取消之特別巴士路線。取消前,由九巴營運,每天清晨開出兩班由新界屯門碼頭前往九龍旺角(西洋菜街),途經山景邨、屯門市中心、荃灣站、葵涌道、美孚新邨、深水埗等地。1984年8月1日投入服務至2015年12月21日,主要為清晨到港島和九龍市區上班的屯門新市鎮居民服務;近年交通發達,收費上亦不下於競爭者,造成班次縮減,客量低迷的景況。.

新!!: 香港島和九龍巴士59S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59X線

九龍巴士59X線是香港一條特快巴士路線,來往屯門碼頭與旺角東站,途經屯門蝴蝶灣、散石灣及九龍長沙灣、深水埗。.

新!!: 香港島和九龍巴士59X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60M線

九龍巴士60M線是香港新界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屯門站及荃灣站。1982年5月16日開辦至今,主要為全日到港島和九龍市區上班的屯門新市鎮居民服務。.

新!!: 香港島和九龍巴士60M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站 (尖沙咀)

香港九廣鐵路(英段)的九龍車站,或尖沙咀火車站,位於香港九龍最南端,尖沙咀海旁,於1916年落成,後來於1975年11月30日九廣鐵路的總站遷至紅磡(即紅磡站)後拆卸。 2004年10月24日,九鐵把東鐵總站伸延至新建的尖東站,但尖東站與原九龍車站有一段距離。2009年8月16日,九龍南線通車,東鐵綫不再直達尖東站,變成西鐵綫其中一個中途站。.

新!!: 香港島和九龍站 (尖沙咀) · 查看更多 »

九龍站 (港鐵)

九龍站(Kowloon Station)是香港港鐵在兩鐵合併前,港鐵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前稱分別為地鐵(地下鐵路)及地鐵公司。東涌綫與機場快綫上一個車站,也是東涌綫與機場快綫過海前最後一個車站,位於油尖旺區的油麻地雅翔道,鄰近未來廣深港高速鐵路西九龍站,並位處於西鐵綫的柯士甸站以西。九龍站於1998年6月22日啟用。 九龍站與柯士甸站並非為東涌綫與西鐵綫正式的轉車站,乘客若在兩個車站間轉乘,無論使用八達通還是單程車票,均需當作兩段車程處理,並繳納再入閘收費。乘客須於南昌站轉乘,方能享有再入閘收費調減。不過港鐵已經安排機場快綫的「免費港鐵接駁服務」擴展至此站及柯士甸站之間,乘客可於九龍站出閘後經C1出入口步行前往柯士甸站;如果持有承認乘搭機場快綫的有效憑證,亦可乘搭機場快綫穿梭巴士K1線,更方便地於柯士甸站轉乘西鐵綫。乘搭機場快綫的乘客能夠在此站進行預辦登機服務。.

新!!: 香港島和九龍站 (港鐵) · 查看更多 »

九龍華仁書院

: 九龍華仁書院(Wah Yan College, Kowloon)是一所位於香港九龍油麻地的男校。校舍最初設於旺角砵蘭街,1928年搬到奶路臣街,1952年搬到現址。九龍華仁書院一直致力培育學生於德、智、體、群、美等各方面均衡發展。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48位。.

新!!: 香港島和九龍華仁書院 · 查看更多 »

九龍醬園

九龍醬園,(Kowloon Soy Co Limited),是香港唯一仍然使用古法釀製醬油的醬油生產商,兼營涼果的生產,現時於新界元朗設有製造工場,並於香港島中環嘉咸街設立門市。.

新!!: 香港島和九龍醬園 · 查看更多 »

九龍木球會

九龍木球會 (英文:Kowloon Cricket Club,縮寫:KCC),是位於香港九龍的一個推廣木球運動的會所組織,於1904年成立,總部設於九龍佐敦覺士道。.

新!!: 香港島和九龍木球會 · 查看更多 »

九龍政府船塢

九龍政府船塢是香港昔日一個政府船塢,位於九龍尖沙咀廣東道,前佐敦道碼頭以南,於1997年停用拆卸。 九龍政府船塢原稱九龍海軍船塢,在船塢建成前已是英軍軍艦的停泊地點。1930年代,由於香港島的添馬艦海軍船塢已不敷應用,故軍方於1934年興建了九龍海軍船塢,並設立了魚雷廠。1938年,英軍的香港仔分塢及昂船洲軍械廠落成時,九龍海軍船塢內部份設施並移往該兩處。 1959年10月,英軍將船塢交予香港政府,作為民用船塢,船塢遂改為現稱,並設立了香港海事處的工場和倉庫。1970年代,舊尖沙咀消防局不敷應用,船塢南部的魚雷廠被拆卸興建新消防局。1990年代,船塢也成為香港海關海域行動組的駐地。 1997年,隨著西九龍填海工程,九龍政府船塢對開海面變成陸地,船塢遂停用拆卸,被位於昂船洲的昂船洲政府船塢所取代,現成為港鐵西鐵綫九龍南綫柯士甸站的一部份。.

新!!: 香港島和九龍政府船塢 · 查看更多 »

干諾道

干諾道中(Connaught Road Central)及干諾道西(Connaught Road West)是香港島區的其中一組主幹道,位於中西區沿岸,連接堅尼地城城西道及金鐘夏慤道,穿越中環心臟地帶。全線為3線至4線雙程分隔道路,部份路段為行車天橋及地下行車隧道。干諾道中及干諾道西天橋屬於香港4號幹線的一部份,當中干諾道西天橋雖不是快速公路,但車速限制為每小時80公里,是香港島限速最寬鬆的道路,比同屬4號幹線的東區走廊——香港島唯一一條快速公路的限速(每小時70公里)更寬鬆。.

新!!: 香港島和干諾道 · 查看更多 »

平等機會委員會

平等機會委員會(簡稱平機會;英文:Equal Opportunities Commission,縮寫:EOC)是香港的獨立法定機構,於1996年(即:國際婦女年完結後)成立,負責執行《性別歧視條例》、《殘疾歧視條例》、《家庭崗位歧視條例》及《種族歧視條例》,消除基於性別、婚姻狀況、懷孕、殘疾、情緒病、家庭崗位及種族而產生的歧視,以及性騷擾及基於殘疾與種族的騷擾及中傷行為,促進男女之間、傷健之間、不同種族人士、以及有否家庭崗位人士之間的平等機會。此外,平等機會委員會亦負責調查及調解投訴個案、推行教育及推廣工作、檢討法例和發出實務守則及指引。.

新!!: 香港島和平等機會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平霸電業

平霸電業公司是一間香港已結業的電器零售連鎖店,於1970年代以「唔係最平,唔敢稱霸」打正旗號,並且迅速崛起。在豐澤電器成立前,曾成為香港著名電器店之一。平霸結業前曾於旺角彌敦道、港島軒尼詩道、新蒲崗彩虹道及銅鑼灣波斯富街設立分店。 平霸曾於無綫電視節目《歡樂今宵》內播放廣告,雖是平面廣告,但旁白卻用「叫喊式」這種硬銷手法來推銷,並以低價吸客。「彩色電視,平霸啦!冷氣,平霸啦!雪櫃,平霸啦!洗衣機,平霸啦!電器,平霸啦!……」這個口號深入民心,因而聲名大噪。可惜這種手法也令品牌的形象受損,有「低俗」和「低價」的聯想。加上豐澤電器的成立和新一系電器的崛起,香港電器市場競爭漸轉劇烈,平霸不斷減價搶客,影音電器的邊際利潤大幅下跌。平霸最後以結業收場。.

新!!: 香港島和平霸電業 · 查看更多 »

平滑葉八角

平滑葉八角(學名:Illicium leiophyllum),又名野八角或花葉八角,雙子葉植物綱木蘭目八角科八角屬植物,香港特有的灌木。僅僅在香港香港島近黃泥涌峽的聶高信山生長。一般高約3或4米,芽鱗卵形,葉3-5片簇生,革質,長圓狀橢圓形。.

新!!: 香港島和平滑葉八角 · 查看更多 »

幻彩詠香江

幻彩詠香江(A Symphony of Lights)是香港的一個結合探射燈、激光、LED燈等燈光效果的音樂匯演,由維多利亞港兩岸合共47座大廈摩天大樓及地標合作舉行,是香港旅遊事務署於2004年1月1日起的一個宣傳香港的旅遊項目,歷來耗資4,400萬港元,吸引了逾400萬名旅客及市民欣賞。2005年11月21日,幻彩詠香江正式獲列入《-zh-hans: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zh-hk: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zh-sg:健力士世界纪录大全;zh-tw:金氏世界紀錄大全;-》,成為全球最大型燈光音樂匯演。 除了因天氣惡劣而需要暫停外,幻彩詠香江活動每日於香港時間晚上8時正舉行,約歷時10分鐘,匯演內容包括音樂、燈光和激光等。星光大道和金紫荊廣場都設有揚聲器以播放背景音樂。2017年12月起,不再有介紹各參加匯演建築物名稱的旁述。 市民亦可透過「幻彩詠香江」Android 或 iOS 的流動應用程式收聽匯演的音樂。 最佳觀賞的地點是於九龍尖沙咀的九龍公眾碼頭、香港星光大道(觀賞香港島部分)、香港島灣仔金紫荊廣場旁的灣仔臨時海濱花園(觀賞九龍部分),或者在天星小輪之上觀賞。 在指定特別日子,例如勞動節、香港特區成立紀念日等,幻彩詠香江會特別加插大廈樓頂/海上煙火效果。.

新!!: 香港島和幻彩詠香江 · 查看更多 »

广州地名

本條目是介紹廣州地方的地名,包含中英文地名、名称的历史、由来及争议等。.

新!!: 香港島和广州地名 · 查看更多 »

广东历史

广东位于中国漢族地區的南部,古代为揚州百越(粤)之地,故简粤,距今15万年和13万年就有“封开人”和“马坝人”在粤地生息。秦统一九州后,曾在番禺(今广州)设南海郡;秦末,赵佗建立南越国,定都于番禺(今广州);公元前112年,汉武帝灭南越国后,广东境内属交州。广东一直是历代皇帝流放囚犯之地,那些流放来的罪臣、囚犯们,在这里开发、生活,把他们从中原学到的先进文化带来到广东,促进了这里的经济文化的发展。 广东的开发较晚,到了明代,广东的生产力水平赶上中原的水平;广东的近现代的商品生产和对外贸易比较发达,是中国工业的发源地之一。.

新!!: 香港島和广东历史 · 查看更多 »

广东人

广东人,通常情况下按世居地、父母世居地、父母出生地、出生地、祖籍地、户籍地,以及上三代以上(即曾祖父和祖母等)早已移民广东一帶(包括海南、香港、澳門),长久定居广东境内、其及後代都被认定为广东人,或世世代代自我认同为广东人。.

新!!: 香港島和广东人 · 查看更多 »

亞畢諾道

亞畢諾道(Arbuthnot Road),是香港島上的一條下山坡的街道,上接半山區的堅道、上亞厘畢道及己連拿利交界,下接中環荷李活道之東端,及雲咸街之西端的交匯點。 亞畢諾道的街名源自亞畢諾家族成員,在港英年代,他曾經為香港服務。.

新!!: 香港島和亞畢諾道 · 查看更多 »

亞洲協會香港中心

亞洲協會香港中心 (Asia Society Hong Kong Centre),位於香港島金鐘正義道9號,為亞洲協會香港分會活化保護的建築群,用作舉辦不同的展覽及學術活動,推動亞洲藝術文化和引進新進藝術家、文化界人士的作品。中心於2012年2月9日起正式對外開放。 中心內設古蹟域多利軍營軍火庫 (Explosives Magazine of the Victoria Barracks;現稱:香港賽馬會復修軍火庫,The Hong Kong Jockey Club Former Explosives Magazine《中心指南》,亞洲協會香港分會,2012年4月),位於香港島金鐘正義道9號。軍火庫庫附屬於域多利軍營,四座建築物在1843年至1930年代落成,作為研製與儲存炸藥之用。駐港英軍於1979年遷出軍營後,舊軍火庫遂成為政府工作間及倉庫,其後被亞洲協會香港分會活化保護,於2012年改為亞洲協會香港中心的新會址。 軍火庫上層平台的三個爆炸品貯存庫,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下層平台的GG樓則列為二級歷史建築,香港古物古蹟辨事處。.

新!!: 香港島和亞洲協會香港中心 · 查看更多 »

交加街

交加街(Cross Street),是位於香港香港島灣仔區的一條道路。 交加街東西走向,位於莊士敦道及皇后大道東之間。西起春園街,東面連接灣仔道。中間穿越的街道有太原街、石水渠街。交加街位於灣仔街市中心,街上兩旁皆為小販檔位,車輛不能駛入。.

新!!: 香港島和交加街 · 查看更多 »

交通總部

交通總部(Traffic Branch Headquarters,縮寫作 TBHQ)成立於1914年,隸屬於香港警務處行動處支援部,主要責任為制訂及發佈各項交通執法政策、審查核對相關的資源需求、處理交通違例傳票和定額罰款通知書、監察交通法例的改變、發展和評估各項交通管理計劃,及統籌道路交通安全警務;及管轄交通督導員隊伍。交通總部轄下設有交通部,隸屬於行動處行動部各個警察總區,負責執行及管制交通,處理及調查交通意外,維持總長達1,500公里、世界上交通密度最高之一的香港道路網絡的秩序及安全。.

新!!: 香港島和交通總部 · 查看更多 »

交椅洲

交椅洲(Kau Yi Chau,亦作Kau I Island或Kau-i-chau),又稱大交椅洲(Tai Kau Yi Chau),是香港一座無人島嶼,屬於離島區,位於坪洲及小交椅洲以東,喜靈洲及周公島以北。交椅洲外型像交椅(古代中國傳統椅子),因而得名。 在礁石上建有一盞海上導航燈。.

新!!: 香港島和交椅洲 · 查看更多 »

交易廣場

交易廣場(英文:Exchange Square)是香港的一組辦公室大樓,位於香港島中環康樂廣場8號,鄰接港鐵香港站。交易廣場共有3座辦公大樓,底層設有商場,地下設有巴士總站。並有多條行人天橋連接國際金融中心,怡和大廈及環球大廈。在第二座正門噴水池擺放有台灣雕塑大師朱銘鑄造的太極雕塑,及一對水牛雕塑。在第一座的正門水池中央,裝放有一個8字形的雕塑。 交易廣場由香港島中環著名大業主置地公司1982年2月以47.55億元的高價向港府投得。該地盤佔地14.4萬方呎,投資總額高達80億元於同年4月22日興建。第一及第二座於1985年落成,樓高52層(188米),於同年6月28日開幕。第三座則於1988年落成。 交易廣場地位十分重要,香港交易所的交易大堂設於交易廣場,其名字得名於此。交易廣場亦是日本總領事館、加拿大總領事館等外國駐港機構的所在地。美國會的會所位於第二期最頂兩層。 交易廣場第一及第二座均為幻彩詠香江參與匯演的建築物。交易廣場第一座大堂設有展覽廳,時常有藝術作品展覽。展覽廳旁並放有一柱古炮,名牌說明是建築地基時發現,背景不詳。.

新!!: 香港島和交易廣場 · 查看更多 »

康山花園

康山花園(Kornhill Garden)是香港唯一一個作為港鐵車站上蓋物業的私人機構參建居屋計劃屋苑,座落港島康山英皇道,屬於康山康怡花園發展計劃的第二期,由恒隆有限公司(佔39%)、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凱聯酒店有限公司、怡華置業有限公司、益新置業有限公司、香港淘化大同有限公司、萬邦投資公司及廖創興企業有限公司聯同香港地下鐵路公司(今港鐵公司)合組的財團 Headstar Limited合作發展,及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監管整個發展過程及推售,並由港鐵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前香港地下鐵路公司--物業管理部)管理,位於港島東區康山,共有10座25-35層住宅大廈,由伍振民建築師事務所(香港)有限公司設計,由協興建築有限公司承建,共2180個單位,沿英皇道建於地下鐵路港島綫太古站之上,全部單位採用鑽石型設計,樓宇設計與康怡花園大致相似,只是康山花園一半單位不設窗台,以及各層電梯大堂裝修和窗框顏色跟康怡花園不同,而間隔分為三房兩廳及兩房兩廳,建築面積則分為521,587及717呎三種。 此外,一間非牟利的私人俱樂部在康怡花園成立,康山花園居民可以申請加入,俟申請獲得主辦機構接納及繳付入會費後,享用該會提供各項康體設施,包括游泳池、網球場及壁球場等。 康山花園是全香港唯一一個港鐵物業的居屋屋苑。 其位置夾在東行英皇道和康山道之間,康山山麓,交通方便。該屋苑屬第八期乙居屋,1986年居者有其屋計劃之一。.

新!!: 香港島和康山花園 · 查看更多 »

康山道

康山道(Kornhill Road)是香港東區一條道路,位於香港島鰂魚涌的康山一帶,西起英皇道,東接筲箕灣道近太古城康山天橋,並有分叉路往康安街。.

新!!: 香港島和康山道 · 查看更多 »

康蕙花園

康蕙花園(Kornville)由恒隆地產興建,於1995年12月入伙,分為2座共504個單位,由吳享洪建築師事務所設計,惠信物業管理,位於香港鰂魚涌祐民街38號,屋苑屬香港島14號校網。康蕙花園以L3層為大堂(祐民街入口),共兩層停車場、一層平台花園與兒童遊樂場及一層上落貨專區(鰂魚涌街入口)。在康蕙花園的私家路,有一部升降機方便居民來往兩層入口。每座大廈的頂層是48樓,每層有六個單位(A-F室)。此地是太古鰂魚涌街香港汽水廠的原址。.

新!!: 香港島和康蕙花園 · 查看更多 »

康東邨

康東邨(Hong Tung Estate)是香港其中一個公共屋邨,位於香港島東區西灣河鯉景道56號,前身為東區走廊北面的填海地,鄰近鯉景灣及太古城翠湖台,於1998年落成。屋邨由關善明建築師事務所有限公司按房屋署的標準規格設計。並由創毅物業服務顧問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

新!!: 香港島和康東邨 · 查看更多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健身室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健身室(簡稱康文署健身室)是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在香港島、九龍、新界及離島各地提供的公營健身室設施,多數附設於康文署旗下的室內體育場館之內,為私營大型連鎖健身中心以外的選擇。.

新!!: 香港島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健身室 · 查看更多 »

康樂廣場

康樂廣場(英文:Connaught Place)是香港一個容許車輛進入的廣場,位於香港島中環,圍繞著怡和大廈(舊稱康樂大廈),呈U字形,兩端連接干諾道中。而香港郵政總局和交易廣場也是座落於康樂廣場附近。 康樂廣場從前是中環填海所得的地皮。 在2007年中之前,是海岸線之一,現在已因中環及灣仔第3期填海工程成為內陸。 康樂廣場有一個24小時開放式公園,設有水池,放置有亨利·摩爾大型铸铜雕塑,名「對環」。.

新!!: 香港島和康樂廣場 · 查看更多 »

康怡廣場

康怡廣場(Kornhill Plaza)位於香港島鰂魚涌康山道1-2號,於1987年落成,由恒隆地產管理。商場分南、北兩座,南座有戲院、AEON和舒適堡等,北座則有小型商店和食肆。.

新!!: 香港島和康怡廣場 · 查看更多 »

康怡花園

康怡花園(Kornhill),位於香港島東區鰂魚涌的康山,是香港一個大型住宅屋苑,由恒隆有限公司(佔39%)、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凱聯酒店有限公司、怡華置業有限公司、益新置業有限公司、香港淘化大同有限公司、萬邦投資公司及廖創興企業有限公司聯同香港地下鐵路公司(今港鐵公司)合作發展;由港鐵物業管理公司管理,協興建築有限公司承建,住戶多為中產專業人士或經商的家庭,與同屬港島東的太古城皆列入香港十大藍籌私人屋苑。.

新!!: 香港島和康怡花園 · 查看更多 »

康景花園

康景花園(Mt.

新!!: 香港島和康景花園 · 查看更多 »

二馬路

二馬路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二馬路 · 查看更多 »

二色石豆蘭

二色石豆蘭(学名:Bulbophyllum bicolor),又名二色卷瓣蘭,蘭科石豆蘭屬,香港特有的極危附生植物,僅生長於大帽山的溪流旁的岩石上。但亦有指二色石豆蘭亦發現於泰國。 在香港島首次發現的時間大約在1880年。大部分分佈於郊野公園內,現在受到《林務規例》及《動植物(瀕危物種保護)條例》所保護,亦為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以及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I物種。 外型特徵為根狀莖,葉生於卵球形假鱗莖上,橢圓形。淡黃色花朵,花葶從假鱗莖的基部發出,傘形花序,邊緣生有紅色緣毛。唇瓣初為欖綠色,後為橘紅色,卵形,與蕊柱足末端以關節方式連接,蕊柱伸展呈三角形。花期為每年5月。.

新!!: 香港島和二色石豆蘭 · 查看更多 »

二樓書店

二樓書店(又稱樓上書店),泛指非位於地鋪或商場內的書店,是香港的閱讀文化之一。這種書店通常設於唐樓之內,原因是租金較便宜。 香港的二樓書店早於1950年代已經出現。當時香港一些知識份子深感香港的文化氣息薄弱,遂以最簡單和直接的方法來補救,也就是辦書店,以此為啟蒙社會的媒介。這些書店分佈在九龍的旺角、香港島的灣仔,賣的都是較冷門的書籍,如邊緣文學、前衛藝術、嚴肅哲學、經典電影、美術雜誌等。由於利潤微薄,通常設在租金較地舖低廉的二樓、三樓,甚至是十一樓。 主要售賣台灣書籍的洪葉書店於90年代掀起二樓書店熱潮。由於非典影響生意,洪葉書店於2005年全線結業。不少二樓書店因租金上漲而要搬去樓層較高的地方。其他二樓書店還有:青文書店(已於2008年結業)、曙光書店(已於2008年結業)、田園書店、樂文書店、榆林書店、東岸書店(已結業)、學津書店、開益書店、博學軒書店(已結業)、文星書店(已於2008年結業)、紫羅蘭書店(已於2013年結業)、序言書室、書得起等。 中國大陸的簡體字書籍一般較便宜,而且書種較多,不乏冷僻題材,在香港越來越受歡迎,不少專售簡體字書的二樓書店應運而生,如尚書房、國風堂、綠野仙蹤書店等。 有人曾這樣描寫二樓書店:“穿過一個個老舊而狹窄的樓梯口,推門走進這小小的二樓書店,都市的喧囂便統統被關在門外,不管下邊是繁忙鬧市,滾着牛雜的香味,或者賣着法國名牌時裝,這二樓書店總是靜靜地處變不驚,總要在全城最繁華的地方,在全城商業氣息最濃的地段,頑強地維繫着一縷書香。” 此外,一些亦有不少售賣二手教科書、參考書的書店在旺角等地經營,卻一般不會被歸類為「樓上書店」,在每年夏天學生開始放暑假到開學的幾個月間都是這是書店進行回收舊書和轉售舊書的旺季,更會招請一些學生作為他們的暑期工以落力硬銷甚至拉客上樓的方式爭取生意。.

新!!: 香港島和二樓書店 · 查看更多 »

五區苦行

五區苦行是香港部分反對現行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方案之反對陣營示威成員以模仿苦行的方式,向香港市民宣傳反对高铁方案观点之行動,他们認為要「對土地、社區網絡和生命的尊重」,希望通過苦行的方式讓其他市民理解其反對高鐵之理據。.

新!!: 香港島和五區苦行 · 查看更多 »

庇理羅士

庇理羅士(Emanuel Raphael Belilios,),香港著名的猶太裔商人。.

新!!: 香港島和庇理羅士 · 查看更多 »

庇理羅士女子中學

庇理羅士女子中學(Belilios Public School)是一所位於香港港島東區北角的官立女子中學,是由前香港上海匯豐銀行董事、著名的猶太裔慈善家庇理羅士在19世紀末創立。學校被公認為全港頂級中學之一,多年來為香港培養了不少名媛、高官及藝人。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16位。.

新!!: 香港島和庇理羅士女子中學 · 查看更多 »

些利街

些利街(Shelley Street),是一條香港島中西區由中環蘇豪區引伸至半山住宅區的行人街道,全段皆為上山樓梯,與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系統平行。現時的些利街也是外來遊客常到的觀光點之一。.

新!!: 香港島和些利街 · 查看更多 »

些利街清真寺

些利街清真寺,又稱回教清真禮拜總堂,位於香港島中環半山區些利街30號,些利街和摩羅廟街的交界。該寺為香港最古老的清真寺,反映香港殖民地時代穆斯林的歷史,也象徵了香港宗教文化的多元性,歷史價值甚高。現被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其教徒住所則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新!!: 香港島和些利街清真寺 · 查看更多 »

仁濟醫院 (香港)

仁濟醫院(Yan Chai Hospital,醫院管理局內部代碼:YCH)是香港一所慈善機構,開辦仁濟醫院及學校,提供醫療、教育及社會等服務機構。 位於香港新界荃灣區荃灣仁濟街7-11號.

新!!: 香港島和仁濟醫院 (香港) · 查看更多 »

廣州三日屠城記

乃香港中和聲片公司在1936年秋季在香港及廣州拍攝的一齣黑白愛國、歷史、艷情、悲壯、歌唱粵語片,原訂拍攝五集,故事大綱由清朝軍隊在部分賣國賊(范承恩)倒戈協助下,攻陷廣州,對平民進行三天大屠殺,直至孫中山成立中華民國及蔣介石北伐成功為止。其第一集最終在1937年3月31日至4月3日在香港中央戲院開映,共四天,每天四場(下午兩時半、五時一刻、晚上七時廿分及九時半),其中晚上兩場由八位主要演員(陳倩如、曾婉清、許忠俠、胡達觀、胡陶松、陳劍非、劉桂康及鄭君綿)隨片登臺,表演十五至廿分鐘的歌舞及中國功夫。然而第二至第五集胎死腹中。第一集完場時,清軍被重創,尚未攻佔廣州城,因此片名《廣州三日屠城記》其實並不恰當。此片乃艷星陳倩如與喜劇演員鄭君綿的電影處女作。.

新!!: 香港島和廣州三日屠城記 · 查看更多 »

廣福義祠

廣福義祠(或廣福祠),俗稱百姓廟(或百姓祠),是香港一間供奉亡魂廟宇,位於香港島上環太平山街40號,與磅巷交界,建於1851年(清朝咸豐元年),用以供奉遠道來港謀生而客死異鄉的華人靈位,現已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祠中依然存有當年客死異鄉的華人神位,不得私下轉讓。 廣福義祠內置有地藏王、太歲等,時有法事頌經,超渡亡魂。廣福祠由香港島的坊眾殷商集資興建,本來是香港華人供奉祖先的祠堂,並為無法運回故鄉安葬的先人設置靈位供奉。 祠內正殿主祀地藏王,使亡魂得以安息,亦供奉濟公活佛;後殿是坊眾的百姓祠堂。後來,廣福祠也成為了患病華人的收容所。廣福義祠早期經營不善,環境擠迫,英文南華早報報導其衛生問題,轟動一時。政府於1869年下令封閉該祠。這引起了香港華人對醫療設施缺乏的關注,催生東華醫院的成立。1872年東華醫院落成開幕,除了另闢地方作為患病華人的收容所,也將廣福義祠收歸管理。.

新!!: 香港島和廣福義祠 · 查看更多 »

廣生行大廈

廣生行大廈(Kwong Sang Hong Building),是香港島灣仔區的一個私人屋苑,於1976年1月至1980年10月期間落成入伙,單位總數為367個,發展商為現已被華人置業收購的廣生行。廣生行大廈位於灣仔道、克街、軒尼詩道,即英皇集團中心、集成中心之間。 廣生行大廈共分為A、B、C、D四座:.

新!!: 香港島和廣生行大廈 · 查看更多 »

廣華醫院

廣華醫院(Kwong Wah Hospital)是香港一间公立醫院,成立於1911年,是東華三院的重要成員之一,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油麻地窩打老道25號,1991年起由醫院管理局所管理,是九龍最重要的醫院之一,與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及聖母醫院組成九龍中聯網。現任醫院行政總監是張復熾醫生。 廣華醫院為期三年多的大規模翻新修葺工程於1997年7月完成,現有病床1,141張。耗資1億6,000萬的新門診大樓亦於2000年1月正式投入服務。廣華醫院於1993年率先設立日間手術中心,目前日間手術比率為全港之冠。廣華醫院首創綜合性乳病中心亦為病人提供全面教育、診斷、治療、輔導及康復服務。廣華醫院腦外科是醫管局轄下特定的轉介中心之一,更首創一個綜合性腦外科治療區,設有電腦掃描機,腦外科手術室及腦外科加護病房。廣華醫院亦是主要的產前檢查轉介中心之一。醫院更設有婦產科日間手術及醫療中心,配合婦女普查中心提供綜合性的服務。廣華醫院亦積極拓展核子醫學服務,於1999年中添置核子醫學伽瑪掃描機,並於同年8月正式投入服務。現能為廣華醫院、聖母醫院及黃大仙醫院之病人提供多類型之核子醫學檢查,包括心臟、腎臟功能檢查、全身骨骼掃描、甲狀腺、肺及肝臟掃描等。.

新!!: 香港島和廣華醫院 · 查看更多 »

代議政制綠皮書

《代議政制綠皮書》,全名為《代議政制綠皮書 —— 代議政制在香港的進一步發展》,是香港政府於1984年7月18日發表的一份有關香港政治制度的諮詢文件。這份文件被視為香港政制改革的開始,並且是香港政府首次研究代議政制在香港發展的可行性。.

新!!: 香港島和代議政制綠皮書 · 查看更多 »

廣豐里

廣豐里,Kwong Fung Lane,是香港島西環的一條街道,毗鄰聖類斯中學之東,是皇后大道西往大學本部大樓的最近距離,除了水街經興漢道等。乘西營盤大道西小巴,「聖類斯有落」即是車停於廣豐里街口。廣豐里是附近學生,尤其是聖類斯小學往電車路通常必經之路,除了山道經石塘咀市政大廈。.

新!!: 香港島和廣豐里 · 查看更多 »

廣東道

廣東道(Canton Road)是香港九龍油尖旺區一條主要道路,跨越旺角、油麻地及尖沙咀3個區域,南面連接梳士巴利道,北面則與荔枝角道連接,路線大致與彌敦道平行,今日部份路段並不連接,被斷開成五段: 第一段連接梳士巴利道天星碼頭巴士總站,經海防道、九龍公園徑、柯士甸道,至佐敦道渡船街交界; 第二段由第一段之九龍佐治五世紀念公園分岔,連接至寶靈街; 第三段連接佐敦道41至43號(九龍佐治五世紀念公園正門對面),經南京街、寧波街、西貢街、西貢街遊樂場、北海街、甘肅街,至眾坊街; 第四段連接東莞街43至45號,東莞同鄉會方樹泉小學和中華基督教會灣仔堂基道小學中間,至油麻地果欄貨車停泊處; 第五段連接窩打老道休憩花園,經碧街、咸美頓街、登打士街、豉油街、山東街、奶路臣街、亞皆老街、快富街、旺角道、弼街、雅蘭街、太子道西,至荔枝角道。 廣東道擁有九龍區以門牌號碼編號最大的號碼,地址是旺角廣東道1239號。.

新!!: 香港島和廣東道 · 查看更多 »

廣深鐵路

廣深鐵路,又稱廣深線(Guangshen Railway或Guangzhou-Shenzhen Railway),中國鐵路總公司称广九线,在1911年至1949年间称为廣九鐵路(华段)(Chinese Section of the Canton-Kowloon Railway),連接中国大陸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的广州站及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的深圳站,现由广州铁路集团的子公司廣深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營運的鐵路線。 廣深鐵路全長147公里,為I級鐵路幹線。廣州至深圳段均為四线,其中一、二线分别为上行和下行的最高時速200公里级别高速线路(现最高运营时速为180km/h),目前仅供中國鐵路和谐号动车组列車行走。而三、四线分别为上行和下行的最高時速140公里级别普速线路,供普通客運或貨運列車行走(同時包括城際直通車)。為減少貨物列車對日間旅客列車運行的干擾,大多數货物列车均安排在夜间运行。 廣深鐵路在常平站與京九铁路连接,在广州站与京广铁路和广茂铁路连接,在平湖南站与平南铁路和平盐铁路连接,在南端经罗湖桥與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營運的東鐵綫相接通到香港的紅磡站。另外设有连接广州鱼珠码头、黄埔新港和石龙港的支线。.

新!!: 香港島和廣深鐵路 · 查看更多 »

廣深港高速鐵路

廣深港高速鐵路(Guangzhou-Shenzhen-Hong Kong Express Rail Link,简称XRL),簡稱廣深港高鐵,是一條連接中國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高速鐵路。線路始於廣州南站,終到香港西九龍站,全長142公里,共設7個車站。路線最高設計時速350公里,現時最高運營時速300公里。 鐵路主要為广州市、東莞市、深圳市及香港連接全中國的高速鐵路網絡,提供長途高速鐵路客運業務,並兼任數地之間的城際客運服務。 線路北端與京廣高速鐵路相連,形成“四縱四橫”鐵路快速客運通道及「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中的「一縱」。 鐵路分為三段建設,其中最早的廣州南至深圳北段由2005年12月起建設,並於2011年12月26日率先通車運營;深圳北至福田段於2015年12月30日通車運營;而福田至香港西九龍段於2010年起建設,預計於2018年9月通車。.

新!!: 香港島和廣深港高速鐵路 · 查看更多 »

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

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Guangzhou-Shenzhen-Hong Kong Express Rail Link Hong Kong Section;於規劃初期稱區域快線)是中國廣深港高速鐵路位於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部份,起屹於西九龍填海區西九龍站,止於與深圳的邊界,總長26公里,途經油麻地、大角咀、深水埗、葵涌以及新界的大帽山、石崗、雞公嶺、牛潭尾及米埔等地的地底。沿途不設站,最高營運時速為每小時200公里,每方行車方向每小時可以接載約10,000名乘客。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通過與廣深港高速鐵路廣深段連接,與38,000公里長的中國高速鐵路系統網絡相連。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工務計劃下撥款興建高鐵香港段,並最終經九鐵公司擁有該段鐵路,造價為853億港元(約合110億美元,至2015年5月超資約32%;當中鐵路系統的建造工程佔逾600億港元,非鐵路系統的工程(包括,但是不限於西九龍交通改善工程)佔逾118億港元,及對橫台山菜園村的特別優惠賠償金額佔了8,600萬港元,備用資金佔21億元。)。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於2009年10月20日由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落實興建,於2010年1月16日獲得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通過撥款,於同年4月動工,原定預計於2015年竣工及通車,後來延至預計於2016年竣工、並以2017年年底通車為目標,但於2015年5月因工程嚴重延誤而大幅延遲至2018年第三季通車。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獲政府委託進行高鐵香港段的設計、建造、測試和試行運作,由路政署監察項目的落實。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決定應以象徵式價格把營運高鐵香港段所需的土地或就該等土地所享有的權益或其他權利歸屬九廣鐵路公司,以及把高鐵香港段的動產轉讓予九鐵公司。九鐵公司將隨後按《服務經營權補充協議》,把營運高鐵香港段的授予港鐵公司。政府作為九鐵公司的唯一股東,日後九鐵公司派發股息時,政府可因九鐵公司從港鐵公司收取服務經營費而間接得益。 截至2018年3月,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整體工程已完成超過99%。3月23日下午,高鐵香港段項目主要工程竣工典禮在香港舉行,列車命名为「动感号」,并于4月1日开始试运行,4月3日起因出軌事故暫停試車,4月13日恢復試車。全线目標在2018年9月通車。 在2018年5月,港鐵向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提交有關2018年港鐵票價調整的文件,文件中的港鐵路綫圖把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命名為高速鐵路(High Speed Rail)。.

新!!: 香港島和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 · 查看更多 »

廣源巴士總站

廣源巴士總站(英文:Kwong Yuen Bus Terminus)是香港新界沙田區的一個公共運輸交匯處,鄰近廣源邨,在1990年10月落成。交匯處亦是6條巴士路線的總站,位於廣源商場對出。.

新!!: 香港島和廣源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以色列駐香港總領事館

以色列駐香港總領事館(הקונסוליה הכללית של ישראל בהונג קונג ומקאו,Consulate General of Israel in Hong Kong and Macau)是以色列國派駐香港的最高級別外交代表機構,為以色列在華開設的5座使領館之一,總領事館的管轄區範圍包括香港及澳門。 總領事館的辦公室位於香港香港島金鐘夏愨道18號海富中心第二期701室,其轄下部門包括法律和領事處、政治處、新聞處、經濟處、文化處以及行政處,各由一位領事主管其業務,現任總領事為高史歌(Sagi Karni),於2013年8月19日上任。.

新!!: 香港島和以色列駐香港總領事館 · 查看更多 »

建築署

建築署(Architectural Services Department,縮寫ArchSD或ASD)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轄下的部門,專責興建、保養及維修政府公共設施。其工作包括工程策劃、建築設計、屋宇裝備、物業事務、工料測量及結構工程。它接受市民通過「1823政府熱線」溝通。現任建築署署長為林余家慧。.

新!!: 香港島和建築署 · 查看更多 »

任葆琳

任葆琳(Pauline Yam,)現任香港南區區議會香港仔選區議員。 前香港女演員及模特兒,曾於1997年參加香港小姐競選。因其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及樣子甜美,有「哈佛小甜甜」之稱號。.

新!!: 香港島和任葆琳 · 查看更多 »

廈門街

廈門街(英文:Amoy Street),是位於香港香港島灣仔區灣仔的一條道路。廈門街連接皇后大道東及莊士敦道,西面為汕頭街,東面則為利東街。 廈門街全長約100米,平坦直路。本來只有北面莊士敦道出口通車,南面接皇后大道處為梯級,形成死胡同,車輛不能通過。但由於鄰近的利東街於2010年代重建後不再通車,當局將原有梯級改成單線行車道,讓車輛可由莊士敦道轉入皇后大道東,大約於2016年至2017年間通車。 廈門街多為舊樓,但不少已於戰後重建。廈門街一帶在1900年初莊士敦道建成電車路前,為碼頭及倉庫。該街道是以當時貨物運往的南中國口岸而名。.

新!!: 香港島和廈門街 · 查看更多 »

廖安麗

廖安麗(Annie Liu On Lai,),香港女演員。她於1977年參加無綫電視第六期藝員訓練班入行,參演多部電視劇如《奮鬥》、《楚留香》、《神鵰俠侶》等。其前夫為攝影師葉青霖。.

新!!: 香港島和廖安麗 · 查看更多 »

廖寶珊紀念書院

廖寶珊紀念書院(Liu Po Shan Memorial College,簡稱:LPSMC),是一所座落於香港荃灣區的中學,由廖寶珊教育基金有限公司主辦。原名為創興書院,由香港富商廖寶珊先生(廖創興銀行創辦人)創建於1956年。初設於香港島西區石塘咀屈地街,後遷往山道獨立校舍,現校址位於新界荃灣綠楊新邨。廖寶珊長子廖烈文先生等為紀念創校人,於1976年將學校易名為廖寶珊紀念書院至今。.

新!!: 香港島和廖寶珊紀念書院 · 查看更多 »

廖俠懷

廖俠懷,英文名:Liu Hap Wai ,廣東顺德人,香港著名粵劇演員、電影明星,與葉弗弱、李海泉、半日安合稱『粵劇四大名--』。 早年,到新加坡謀生,由於酷愛粵劇,所以曾參與當地的業餘表演。得到小武靚元亨的賞識,被收為徒,改藝名「新蛇仔」。20年代,回到香港擔當第二--生。因為他的嗓子不亮,長相不美,被受冷落。同門師兄馬師曾介紹他轉投「大羅天」,在《賊王子》的演出中才得到認同。他的首本戲有《花王之女》、《大鬧廣昌隆》、《甘地會西施》、《雙料龜公》等。.

新!!: 香港島和廖俠懷 · 查看更多 »

廖秀冬

廖秀冬博士(,Sarah Liao Sau-Tung),曾任香港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2002年8月1日—2007年6月30日)。在2001年加入北京奧組委,擔任環境顧問。而由於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是香港政府最高架構三司十一局的一部份,所以其當時亦自動成為行政會議成員之一。廖秀冬本身亦是一位環保人士,曾居於北京。.

新!!: 香港島和廖秀冬 · 查看更多 »

仇志強

仇志強(),是马来西亚华人,已故足球運動員,綽號「亞洲鋼門」、「神經刀」,被譽為1970年代香港足壇的首席守門員,退役後擔任高爾夫球教練。2018年2月21日因前列腺癌於吉隆坡馬來亚大学医院病逝,享年69歲。.

新!!: 香港島和仇志強 · 查看更多 »

廉租屋邨

廉租屋邨是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興建的公共房屋,共有十個,由1958年至1975年期間落成。.

新!!: 香港島和廉租屋邨 · 查看更多 »

廉政公署 (香港)

廉政公署(Independent Commission Against Corruption;縮寫:ICAC),簡稱「廉署」,於1974年2月15日根據《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條例》(現改名為《廉政公署條例》)成立,是獨立及直接向香港政府首長(香港主權移交前為香港總督,後為行政長官)負責的紀律部隊及執法機構,以肅貪倡廉為目標。主權移交前名叫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 廉政公署現僱有職員約一千三百多人,差不多全部以合約形式受聘,其中逾半數職員已在廉政公署服務超過十年。.

新!!: 香港島和廉政公署 (香港) · 查看更多 »

廉政公署總部大樓

廉政公署總部大樓(亦稱廉政公署大樓,簡稱新廉署總部;英文:Independent Commission Against Corruption Headquarters Building,亦稱ICAC Building,簡稱ICAC HQ Building)位於香港島北角七姊妹渣華道303號,由香港政府建築署外判給予關善明建築師設計,前身為民康街遊樂場,東臨一個加油站及渣華道321號(即柯達大廈),北望東區走廊、維多利亞港及九龍東沿海。廉政公署總部大樓為香港廉政公署的總部,耗資逾13億港元興建,於2007年12月8日啟用,而本大樓曾暫借予香港海關使用至總部遷至北角為止。.

新!!: 香港島和廉政公署總部大樓 · 查看更多 »

仙樂溜冰場

仙樂溜冰場(Sin Lok Roller Skating Rink)位於香港島銅鑼灣北平道(蘭芳道)(利園遊樂場的後面),曾經重新裝飾,在1941年11月15日(星期六)下午2時重新開放。每日早上9時至晚上11時營業,逢星期六舉行入場券號碼抽獎促銷活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易名為『天樂溜冰場』(Tin Lok Roller Skating Rink)。.

新!!: 香港島和仙樂溜冰場 · 查看更多 »

伊中偽蜻

伊中偽蜻(學名:Macromidia ellanae)是香港特有種蜻蜓,只分布在香港的沙羅洞、烏蛟騰、鹿頸、香港島、鶴藪、往灣洲及上禾坑7個地方,而且是少見的物種,於1996年由漁農自然護理署高級漁業主任韋敬輝在沙羅洞發現,並以其女兒的名字Ellenae命名。.

新!!: 香港島和伊中偽蜻 · 查看更多 »

伊利莎伯大廈

伊利莎伯大廈(Elizabeth House),是香港港島灣仔區銅鑼灣的消費娛樂場所地標、香港商場及屋苑之一。伊利莎伯大廈前身是英美煙草貨倉及辦公室,於1978年由長江實業及新鴻基地產聯手發展,共分為A、B、C三座,樓高28層,設468伙住宅,實用面積由540至906方呎不等。物業7樓以下基座是商場及停車場。 伊利莎伯大廈北面景觀,望香港海底隧道及維多利亞港等。過海隧道巴士到港島隧道出口,乘客南望第一座建築物就是伊利莎伯大廈,它外牆掛有戶外大型海報,廣告不少城中熱賣商品,有歌星演唱會、瘦身產品等。節日欣賞煙花,其望海景的樓層,酒樓、西餐廳及夜店等,顧客也一早滿座。樓頂有Panasonic的大型霓虹招牌,早年為星辰表,約1998年轉為Panasonic。.

新!!: 香港島和伊利莎伯大廈 · 查看更多 »

伊利沙伯中學

伊利沙伯中學(通常簡稱伊中;Queen Elizabeth School,簡稱QES)是香港首間政府男女英文中學,也是教育局特許的114間英文中學之一。校舍座落於香港九龍旺角洗衣街與太子道西交界的小丘上,毗鄰新世紀廣場、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及香港布廠商會教育中心。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25位。.

新!!: 香港島和伊利沙伯中學 · 查看更多 »

伊利沙伯體育館

伊利沙伯體育館(Queen Elizabeth Stadium,簡稱伊館或新伊館)是香港室內體育場館,位於香港島灣仔區摩理臣山道一帶,愛群道及皇后大道東之間。 伊利沙伯體育館由「女皇訪港紀念金幣」銷售、「女皇訪港紀念基金」及熱心人士和機構捐款資助興建,1977年12月21日由署理港督羅弼時爵士主持奠基,1980年8月27日由港督麥理浩爵士主持開幕。現時由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於2008年進行過外牆翻新工程,為2009年東亞運動會賽場之一。.

新!!: 香港島和伊利沙伯體育館 · 查看更多 »

伊秋水

伊秋水(1904年-1955年5月14日),原名伊景榮,籍貫廣東番禺,香港二十世紀三十至五十年代喜劇演員。.

新!!: 香港島和伊秋水 · 查看更多 »

伊館

伊館是香港兩個體育場館的簡稱,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伊館 · 查看更多 »

伍漢墀

伍漢墀,JP(,),又名伍尚平,香港紳商和政治家,1922年6月獲得委任為定例局(即立法局)非官守議員,惟於1923年4月死於任上。 伍漢墀在香港土生土長,早年畢業於皇仁書院,曾從事南北行貿易業務,並嘗任中華匯理銀行和英資新旗昌洋行買辦等職。在出任定例局議員以前,伍漢墀曾先後在1907年和1909年分別獲香港政府委任為東華醫院和保良局總理,1909年至1918年受任潔淨局紳、1910年至1923年任團防局紳、以及在1911年至1923年任香港大學創校校董等公職。此外,伍漢墀在1913年參與創立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復於1922年與曹善允等紳商促成在西營盤西邊街創立公立贊育醫院。 伍漢墀在1922年6月獲港府任命接替死於任上的劉鑄伯擔任定例局非官守議員,任內曾經參與斡旋1922年的海員大罷工,以及跟隨局內首席華人非官守議員周壽臣反對港府擬訂立例即時取締妹仔和計劃對妹仔實施的登記制度。可是,在定例局供職僅十個月後,伍漢墀自己也因病猝死於任上,終年僅46歲。.

新!!: 香港島和伍漢墀 · 查看更多 »

伯大尼修院

伯大尼教堂(Béthanie),位於香港香港島薄扶林近薄扶林村一帶,於1873年到1875年年間陳卓倫,(2007年),〈Heritage The Last Horizon:最後的地平線〉,《am730》2007年11月14日號,P.28 特寫。由巴黎外方傳教會建成,為傳教會士的休養之所。「伯大尼」是聖經中耶穌救活死去多天的拉撒路所在村落的名字,有救活病人的含義。伯大尼修院的箴言「主啊!你所愛的病了!」(Domine, ecce quem amas infirmatur.

新!!: 香港島和伯大尼修院 · 查看更多 »

伯麥

伯麥,,(James John Gordon Bremer,),又譯庇林麥、卑林馬、寶馬,英國海軍將領。曾參加拿破崙戰爭、第一次英緬戰爭、第一次鴉片戰爭。在中国时曾两度担任英军总司令,曾在中文公告中自称“军师统帅水师总兵官伯麦”。.

新!!: 香港島和伯麥 · 查看更多 »

強烈熱帶風暴妮妲 (2016年)

強烈熱帶風暴妮妲(Severe Tropical Storm Nida,國際編號:1604,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062016,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Carina)為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第4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妮妲」(นิดา)一名由泰國提供,是婦女的名字。妮妲在尚未生成時就已經引起官方氣象部門和香港地區的氣象愛好者、以至傳媒和民眾的注意,原因是電腦數值預報模式權威之一的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連續多日預測妮妲會以颱風強度直撲珠江口一帶,但美國的「全球預報系統」則預期此風暴會移向台灣或其東面海域,隨後轉向再推進至日本以南,此外甚至有部份數值預報模式曾經預計此風暴根本無法作進一步發展,分歧之大相當罕見。最終歐洲中期預報中心預測準確,妮妲以颱風強度直逼珠江口和港澳地區,並成為2009年颱風莫拉菲後,7年以來首個橫過深圳大鵬半島的熱帶氣旋。.

新!!: 香港島和強烈熱帶風暴妮妲 (2016年) · 查看更多 »

強烈熱帶風暴維克托

強烈熱帶風暴維克托(Severe Tropical Storm Victor,國際編號:9712,中國大陸編號:9710,聯合颱風警報中心:13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Goring)是繼1979年颱風荷貝之後,首個登陸香港的熱帶氣旋,亦是自1983年颱風愛倫後,首個導致香港天文台懸掛九號烈風或暴風風力增強信號的熱帶氣旋。 維克托使香港天文台更換標誌後及香港主權移交後懸掛第一個九號信號,也是年內首個需要懸掛九號信號的襲港熱帶氣旋。.

新!!: 香港島和強烈熱帶風暴維克托 · 查看更多 »

張婉婷

張婉婷(英文名:Mabel Cheung,)香港著名電影導演、编剧。 张婉婷一直坚持拍摄具有香港本土情怀和文艺气质的电影,与至今相恋30多年的男朋友罗启锐一起自组班子,以情侣夫妻档拍摄多部电影作品,二人作品多數以愛情、感性及愛為題,背景则穿越古今,涉猎题材由香港辐射至两岸三地,是香港新浪潮电影的著名导演。著名作品包括有《秋天的童話》、《我爱扭纹柴》、《八两金》、《七小福》、《宋家皇朝》、《玻璃之城》、《岁月神偷》等。张婉婷和罗启锐的作品,多由二人自编自导,其中2009年作品《岁月神偷》更夺得柏林影展的水晶熊奖,1987年的《秋天的童话》更席卷华人影坛,夺得香港电影金像奖和台湾金马奖多个奖项。.

新!!: 香港島和張婉婷 · 查看更多 »

張子岱

張子岱(Cheung Chi Doy,),生於香港,已退役香港著名足球運動員,司職前鋒,綽號「阿香」,籍貫江蘇上海,前中華民國國腳,為叱吒香港及亞洲球壇的球星,於1960至62年效力英格蘭甲組聯賽球會黑池,是歷來首位加盟歐洲頂級聯賽的華人及亞洲球員,在1998年世界盃前夕全球體育記者就五大洲選出本世紀各洲的最佳陣容,其中張子岱在亞洲最佳陣容中榜上有名亦是唯一入選的華人球員,與父親張金海及四弟張子慧都是前中華民國國腳。於2016年協拍攝紀錄片《尋找張子岱》,在同年8月年屆75歲的張子岱遠赴英國重返現於英格蘭乙組聯賽作賽的黑池,與前英格蘭國腳占美安菲及等昔日隊友及球迷重聚,獲球會高規格接待而英國傳媒亦有廣泛報導。.

新!!: 香港島和張子岱 · 查看更多 »

張保仔

張保仔()原名張保,新會縣江門鎮水南鄉人,1810年以前廣東沿海著名華南海盜,至今為人所熟悉的香港歷史人物。.

新!!: 香港島和張保仔 · 查看更多 »

張保仔洞

張保仔洞()是指廣東著名海盜張保仔(1786年-1822年)傳說收藏寶物的一些山洞,多位於廣東外海、香港離島區,其中位於長洲的張保仔洞最著名,現已成為島上的旅遊景點,洞內並無任何收藏寶物的痕跡。不過有人認為張保仔洞極之狹窄,也可以埋藏寶物,張保仔洞其一在長洲西南部,洞口長約10呎,洞穴由入口至出口全長約88米,洞內非常黑暗及狹窄,地面湿滑,又凹凸不平,但於近年已加設了鋼梯,方便遊客進出洞穴 南丫島張保仔洞位於波蘿咀大洲肚灣,比長洲的大很多,深很多。1979年,南丫島建發電廠時張保仔洞被炸毀。 此外,塔門,舂坎角,赤洲,小交椅洲亦有張保仔洞。 張保仔是清代嘉慶年間的著名海盜,活躍於粵東一帶,後來獲朝廷招安。根據傳說,現於長洲西灣崖邊的一個天然山洞,乃當年張保仔躲避朝廷追捕的藏身之所,也是他收藏寶藏的秘密地點之一。這個被後人稱之為張保仔洞的山洞,現今已毫無寶藏的痕跡。由於洞身狹窄,僅可供一人通過,因此遊客須從洞的一邊進入,再由另一邊離開。而要進入山洞,遊客亦須沿鐵梯而下,並要帶備電筒以供照明。在2012年,因風雨侵蝕導致洞口上其中一塊大石滑下,令洞入口變得更窄,遊客須更加小心。 儘管有不少人認為張保仔洞僅為後人穿鑿附會,惟該洞已經成為了長洲一處著名名勝,不少人在提起長洲歷史時,也會提起張保仔洞。.

新!!: 香港島和張保仔洞 · 查看更多 »

張國強 (香港演員)

張國強(KK Cheung Kwok Keung,),香港演員兼退役職業足球員,現為無綫電視基本藝人合約藝員。1970年代後期加入無綫電視,於球壇及電視圈雙棲發展,退役後成為全職演員,曾經擔任兒童節目《--》第一代節目主持。.

新!!: 香港島和張國強 (香港演員) · 查看更多 »

張國鈞

張國鈞(Horace Cheung Kwok-kwan,1976年6月30日-),香港出生,民建聯副主席,香港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中西區西環選區區議員,香港立法會議員。他是民建聯的中生代之一,在2016立法會選舉中時任立法會議員鍾樹根排在張國鈞的競選名單第二位,而他的上任象徵鍾樹根參政時代之完全終結。.

新!!: 香港島和張國鈞 · 查看更多 »

張國昌

張國昌(Howard Cheung Kwok Cheong,1981年-),現為香港東區區議會南豐選區議員及民主黨黨員 。.

新!!: 香港島和張國昌 · 查看更多 »

張超雄

張超雄博士(Dr.,),香港政治人物,現任立法會議員(新界東地方選區),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師,工黨副主席(外務)。張超雄於2004年至2008年出任香港立法會議員(由功能界別社會福利界代表選出)。.

新!!: 香港島和張超雄 · 查看更多 »

張振興伉儷書院

張振興伉儷書院(Chong Gene Hang College)是香港一所由天主教喇沙會於1971年創辦的男子中學,亦是柴灣區第一所中學,因紀念捐款建校的美籍華僑張振興先生和其夫人而命名。校舍面積約 4700平方米,位於港島東區柴灣祥民道12號,鄰近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 學校為香港其中一所運動名校,更是少數港島區中學於學界第一組別(Division One)參賽。.

新!!: 香港島和張振興伉儷書院 · 查看更多 »

張明敏

張明敏(),祖籍晋江,香港歌手、民建聯成員,因為他擅長演唱具中華民族色彩的歌曲,有「愛國歌手」之稱,但所唱的歌曲大多數是普通話,在香港演藝圈兼本地樂壇來講實屬罕見。 張明敏曾擔任第十二屆港區人大代表,並任職於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副會長、內地事務委員會主席。.

新!!: 香港島和張明敏 · 查看更多 »

住好啲

住好啲(英文:G.O.D.),或寫作住好D或住好啲,是香港一間家居用品連鎖店,出售產品大多自行設計,設計以大膽出位見稱。.

新!!: 香港島和住好啲 · 查看更多 »

佐治五世紀念公園

佐治五世紀念公園是香港紀念英國國王佐治五世(George V)的公園,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佐治五世紀念公園 · 查看更多 »

佐敦站

佐敦站(Jordan Station)是港鐵荃灣綫的一個車站,位於九龍油尖旺區佐敦彌敦道與佐敦道交界地底,1979年12月16日啟用,承建商是日本西松建設株式會社。 雖然本站處於佐敦道附近而被命名為佐敦站,但本站所處的地區的正式名稱為官涌。就如香港其他地區一樣,都因為鐵路站的命名和選址而影響周邊地區發展,很多香港人已經將此站周圍稱為佐敦,而非官涌。位處東角的銅鑼灣站和大角嘴的奧運站也有類似的「站名取代地名」情況。.

新!!: 香港島和佐敦站 · 查看更多 »

形品

形品(英文:Lime Habitat),為一位於香港北角的單幢住宅,樓高共31層,由新鴻基地產發展,於2011年第三季入伙。.

新!!: 香港島和形品 · 查看更多 »

形品·星寓

形品·星寓(Lime Stardom),是位於香港九龍西大角咀的新式單幢住宅及商場。由新鴻基地產(以企達有限公司為名)及市區重建局發展,於2011年第四季入伙。大廈商場亦有預留地方予社會企業使用。.

新!!: 香港島和形品·星寓 · 查看更多 »

彭雅思

彭雅思(Alice Patten),(1980年8月28日-),英國演員,曾居於英屬香港。現於印度寶萊塢發展,曾参演电影《芭萨提的颜色》。 彭雅思為末任香港總督彭定康幼女,13歲隨父及次姊彭麗思到香港生活,就讀港島英童學校(今英基學校協會港島中學)。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權移交儀式後隨父母離開香港。其後就讀於劍橋大學王后學院。 2005年開始於英國演出話劇,並到印度發展電影事業。2009年演出英國廣播公司魔法穆林(Merlin)。 Category:1980年出生 Category:21世纪英格兰女演员 Category:港島中學校友 Category:劍橋大學王后學院校友 Category:在印度的英國人 Category:在香港的英國人 Category:英格兰女电视演员 Category:英格兰女电影演员.

新!!: 香港島和彭雅思 · 查看更多 »

影灣園

影灣園(英文:The Repulse Bay)位於香港香港島南區淺水灣淺水灣道109號,毗鄰淺水灣泳灘,為集小型住宅區、俱樂部、酒店式住宅、商場和露台餐廳所組成的建築物。項目當中包括一座購物商場及4座豪華住宅大樓,共分兩大部分,建築費約3億港元。工程第一部份是購物商場,共分兩期完成,達12000平方呎,由新輝工程有限公司承造,1985年12月落成;而工程的第二期商場及第二部份,發展商則交由協興建築有限公司建造,其中的4228平方米商場,1988年中啓用。整項發展計劃中最重要部分是第二部分工程的4座住宅樓宇,可出租面積達47416平方米,1988年6月16日舉行了平頂儀式,1989年初全面落成。分別以淺水灣酒店的先驅命名,分別為de Ricou, Taggart, Harston 及 Nicholson.

新!!: 香港島和影灣園 · 查看更多 »

佳廉道

佳廉道(Kai Lim Road)是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區的道路,只與翠屏道連接,盡頭有一個迴旋處供車輛調頭。.

新!!: 香港島和佳廉道 · 查看更多 »

佳美道

佳美道(英文:Carmel Road)是香港島南區赤柱的一條道路,為傳統的豪宅區,鄧麗君亦曾經在這裡居住。 道路連接馬坑及赤柱,東接赤柱村道,西連環角道。此路為往返赤柱和馬坑的必經之路,自從本路延長至環角道後,便有多條來往市區和赤柱的巴士和小巴線改經此路,而不經赤柱峽道,方便馬坑多個屋苑之居民。 另外,此路於赤柱廣場對開設有馬坑巴士總站,行人亦可乘搭赤柱廣場的升降機往返山下的赤柱大街和赤柱市集。.

新!!: 香港島和佳美道 · 查看更多 »

佳翠苑

佳翠苑(Kai Tsui Court),是香港的居者有其屋的屋苑,位於港島區柴灣內地段147號,前身是英軍情報中心,位於香港柴灣小西灣小西灣道16號,共2座39層高住宅大廈,共1216個單位。佳翠苑為港島區首個和諧式設計居屋屋苑,屋苑各座入口大堂及升降機轎廂內鋪砌了花崗石,屋苑由房屋署總建築師設計,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承建,啓勝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管理,並於 1996 及 1997 年度,獲頒發「最佳屋苑管理獎」之殊榮。毗鄰小西灣邨亦預留了152個車位供佳翠苑居民使用。佳翠苑在1993年9月落成,在1992年8月的居者有其屋第十四期乙出售。.

新!!: 香港島和佳翠苑 · 查看更多 »

佳蓬列岛

佳蓬列岛,又稱雞澎羣島,隶属中国珠海市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担杆镇,由北尖岛、庙湾岛、平洲、文尾洲等主要岛屿组成,有大片的珊瑚礁区。庙湾岛是佳蓬列岛中的主要岛屿,位于外伶仃岛的正南面,面积1.46平方公里,岛上有两个山峰:翁崖钉和林山。佳蓬列岛與担杆列岛、三门列岛、高栏列岛等群島,連同香港境內的大嶼山、香港島、中國廣東省珠海市的三灶岛、横琴岛、南水岛、淇澳岛等10个大群島或島嶼共同组成了完整的万山群岛。 1996年,中国政府发布关于领海范围的声明,佳蓬列岛成為中国领海基点之一。2006年,庙湾珊瑚市级自然保护区正式设立,為珠海市首个珊瑚自然保护区。.

新!!: 香港島和佳蓬列岛 · 查看更多 »

彌敦道

彌敦道(Nathan Road)位於香港九龍,連接旺角與尖沙咀兩大主要商業區,為香港最著名的道路之一,以港督彌敦爵士命名。道路南北走向,南起梳士巴利道,北接長沙灣道及大埔道,經過佐敦及油麻地一帶,是九龍油尖旺區的骨幹道路,全長約3.6公里。港鐵觀塘綫及荃灣綫太子站至尖沙咀站段均通過此路地下。 彌敦道連同大埔道的九龍段是九龍半島的中軸線。香港歌手洪卓立有一首歌曲以「彌敦道」為名。.

新!!: 香港島和彌敦道 · 查看更多 »

何家泰

何家泰(別名「事旦男」;1964年-),香港居民。何家泰於2009年6月4日持自製標語到維多利亞公園,在無綫新聞報導六四晚會時舉起寫有「無綫新聞 事事旦旦」(無綫新聞 隨隨便便)的標語,引起社會討論。其後,無綫電視網頁內的MyTV短片其舉牌部份被刪去,被何家泰質疑為自我審查,更在香港免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中期檢討公聽會公開批評無綫電視 ,要求新聞部主管交代事件。.

新!!: 香港島和何家泰 · 查看更多 »

何世禮

何世禮(Ho Shai Lai,),原籍廣東寶安,為香港著名富商何東爵士第三子。中華民國政治及軍事人物,陸軍二級上將,曾為奉軍張學良之參謀官。.

新!!: 香港島和何世禮 · 查看更多 »

何俊仁

何俊仁(Albert Ho Chun-Yan,),生於香港,祖籍廣東省中山市,現任支聯會主席,前屯門區議會(樂翠選區)議員、民主黨主席、香港立法會議員,而他也是執業律師,畢業於香港大學法律系。.

新!!: 香港島和何俊仁 · 查看更多 »

何國良

何國良(Dr.)別稱何良、博士(他接受雜誌訪問時,曾自嘲真名是姓「賤」名「人」)、長毛博士,現任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電台節目主持人。 何自小於香港求學,在唸小學及中學時期曾經入讀多家香港島區的名學校;之後曾當信差,讀夜校,,當義工,苦學,在香港大學獲社會學學士、碩士學位,之後在英國肯特大學完成哲學博士課程。 曾任香港商業電台雷霆881主持節目《香港幾咁好,為人民服務》、香港電台電視部《五稜鏡─報看天下》節目主持。何精於社會學及香港文化等,說話表達通俗,愛說笑,故自喻「流氓教授」。.

新!!: 香港島和何國良 · 查看更多 »

何禮文

何禮文爵士,CMG,CBE,MC,ED,JP(Sir David Ronald Holmes,),英國資深殖民地官員,1938年起在香港政府供職,第二次世界大戰從軍,期間參與英軍服務團,抗擊日軍及營救盟軍戰俘,屢獲英廷加獎。何禮文戰後備受港府器重,1954年受命成立徙置事務處,營建香港首批徙置公屋,後來先後出任市政事務署署長、新界民政署長及工商業管理處處長等職。何禮文在1966年接替麥道軻任華民政務司,任內香港爆發六七暴動,他以署理輔政司身份主持大局,以強硬手段對付左派滋事份子,緩和局勢。在1969年,華民政務司改組為民政司,並繼續由何禮文出任至1971年退休為止,及後改任公務員敘用委員會主席,於1977年任滿離港。 在政府供職期間,何氏亦曾先後獲委為市政局、立法局及行政局官守議員,其中於立法局前後任職長達10年。他對香港的貢獻深得港府認同,多次獲勳,在1973年更獲勳為爵士。.

新!!: 香港島和何禮文 · 查看更多 »

何秀蘭

何秀蘭(Cyd Ho Sau-lan,)。綽號何姨姨、阿Cyd、雞仔蘭,香港政治人物,2004年-2007年度香港島中西區區議員(觀龍選區),香港立法會議員(1998-2004、2008-2016),在任議員期間,擔任泛民會議召集人多年。.

新!!: 香港島和何秀蘭 · 查看更多 »

何英傑

何英傑(),上海浦東出生,人稱「何伯」,香港煙草有限公司創辦人及前董事長,他生前曾創辦慈善基金會,參與慈善事務。.

新!!: 香港島和何英傑 · 查看更多 »

何東夫人紀念堂

何東夫人紀念堂(Lady Ho Tung Hall),於1951年創建,是香港大學十三間提供宿位的舍堂之一,亦是香港大學現存唯一的女生宿舍及四間傳統舍堂之一。舍堂位於香港島薄扶林道91A號,以Justitia Et Veritas(英文:Belief in both justice and truth)為格言,守護獸是獨角獸,代表顏色為黃色。.

新!!: 香港島和何東夫人紀念堂 · 查看更多 »

何東行

何東行 是香港昔日一座樓宇,地址位於香港島中環皇后大道中 176 號,於1970年代初拆卸改建。何東行由何東家族於1928年興建,樓高5層。何東行早期是一個有商舖和辦公室的商場。 內有金飾珠寶、疋頭 、京蘇貨品及洋貨舖,以及飲冰室、食肆及理髮店等。 於1950年代至1960年代,樓上有各行各業的工場,也有報館、補習社。二、三樓有西醫館、牙醫館和占卜館等。雖然理論上何東行是一間有辦公室和商舖的商場,但實際上亦住有不少的住客。根據一些曾經在1950年-1970年居住過何東行5樓的前住客引述, 何東行的設計是每一層設有一個厠所,亦安裝了一部升降機,升降機需要操作員分3更來操作。每天早上7時至中午12時提供服務。其中三樓有包可寧西醫館。得雲茶樓和樓下的鴨蛋街和陳意齋都是何東行隔鄰的地標。.

新!!: 香港島和何東行 · 查看更多 »

何楊展翹

何楊展翹,OBE,JP(,),又名何鴻鑾夫人,香港企業家和政治人物,為楊瑞世家族後人。歷任油麻地小輪公司總監、總經理和董事,1974年至1984年獲奉委為市政局委任議員,1982年至1984年間兼任九龍城區議會當然委任議員。 除區議員外,何楊展翹在擔任市政局委任議員的十年期間還身兼多項公職,當中計有交通諮詢委員會委員、清潔香港運動主席和公務員薪俸及服務條件常務委員會(簡稱「薪常會」)委員等。她不單止主張以嚴厲罰款重罰亂拋垃圾的人士,在薪常會還成功參與爭取女性公務員享有與男性公務員「同工同酬」的平等待遇。 何楊展翹的丈夫何鴻鑾來自何東家族,曾經是港府政務官,歷任民政署長、工商司、中英聯合聯絡小組英方成員和公務員敘用委員會主席等職,也嘗任行政立法兩局官守議員。.

新!!: 香港島和何楊展翹 · 查看更多 »

何文田站

何文田站(Ho Man Tin Station)是港鐵觀塘綫一個鐵路站,位於香港九龍九龍城區老龍坑忠孝街及漆咸道北之間前山谷道邨地底,並預留空間及支承結構分兩期發展上蓋物業。 何文田站將會作為屯馬綫(由西鐵綫、沙田至中環綫大圍至紅磡段和馬鞍山綫貫通而成)和觀塘綫的轉綫站。通車後,由於何文田站與黃埔站之間的單綫設計未能應付觀塘綫繁忙時間每兩分鐘一班的班次,故此於有關時段部份班次列車將以何文田為終點站,而不到達黃埔站。.

新!!: 香港島和何文田站 · 查看更多 »

何文田邨

何文田邨(Ho Man Tin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及香港房屋委員會總部,位於九龍城區何文田採石山常富街旁,佛光街與常樂街交界,面對香港房屋委員會總部1及2座,並與香港房屋委員會總部第3及4座和居屋冠暉苑及冠熹苑座落同一地段。由房屋署總建築師(3)設計,並由中國海外物業服務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 冠暉苑(Kwun Fai Court)和冠熹苑(Kwun Hei Court)是何文田邨旁的兩個居者有其屋屋苑。.

新!!: 香港島和何文田邨 · 查看更多 »

余美華

余美華 (Yu Mei Wah),香港電影演員,銀幕處女作是《風塵俠犬》(1953年,飾演李湘),息影作《聰明太太笨丈夫》(1969年,飾演黃寶帆夫人),參演約50齣電影。.

新!!: 香港島和余美華 · 查看更多 »

徐子見

徐子見(Andy Chui Chi-kin,),現任香港東區區議會漁灣選區區議員。徐子見於2015年香港區議會選舉擊敗競逐連任的民建聯議員、前立法會議員鍾樹根當選。.

新!!: 香港島和徐子見 · 查看更多 »

侯志律

侯志律爵士,QC(Sir Gerard Lewis Howe,),英國殖民地法官和律政官員,1946年至1950年擔任尼日利亞律政司、1951年至1955年任香港正按察司。 侯志律畢業於都柏林三一學院,1923年和1924年分別取得愛爾蘭自由邦和北愛爾蘭執業大律師資格,並在兩地開展私人執業。1930年,他加入殖民地部,早年曾在肯雅、黃金海岸、海峽殖民地和馬來聯邦歷任駐紮裁判司和檢察官等職。1941年,他調往尼日利亞出任律政專員(法律政策),1946年升任尼日利亞律政司兼行政立法兩局當然官守議員,同年奉委御用大律師,以及於1949年獲爵士勳銜。在律政司任內,他協助時任尼日利亞總督約翰·麥克弗森爵士推動憲政改革,除了參與草擬《麥克弗森憲法》,又於1950年1月於伊巴丹主持一場大型的憲制會議,促成新憲法於1951年公佈和在翌年正式實施。 1951年,侯志律出任香港正按察司,任內參與審理涉及兩航事件和粵穗慰問團事件等多宗訴訟。此外,隨著各級法院的工作日益繁重,他對香港的司法體系作出不少重大變革,當中包括在1953年首度在香港引入兩所地方法院,以及在1954年首度於新界大埔和屏山分別設立裁判司署,使香港的法院架構更趨成熟。然而,侯志律在任後期身體欠佳,多次展開長期休假,正按察司一職要由高級副按察司顧德和署任。1955年5月,侯志律因病在英國逝世,終年55歲,成為罕有地死於任上的正按察司。 侯志律1927年娶瑪嘉烈·馬圭爾為妻,她於1930年從都柏林大學學院畢業後加入殖民地部,跟隨丈夫前往肯雅任職女醫官,後來先後於海峽殖民地、馬來聯邦和尼日利亞從事醫務工作,並於1950年加入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曾任世衛西太平洋地區兒童福利及婦產顧問。愛爾蘭國立大學於1951年向她頒授名譽法學博士學位,對其醫務工作予以肯定。.

新!!: 香港島和侯志律 · 查看更多 »

德己利士礁

德己利士礁,是香港島嶼,在大嶼山及香港島之間,屬於離島區。 在香港的官方地圖,德己利士礁的英文島名叫Douglas Rock,礁上並沒有居民居住。.

新!!: 香港島和德己利士礁 · 查看更多 »

德国驻香港总领事馆

德国驻香港总领事馆(Deutsches Generalkonsulat Hongkong)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派驻香港的最高级别外交代表机构,为德国在华开设的6座使领馆之一,领区范围包括香港及澳门特别行政区。现任驻港总领事为自2013年7月起就职的。 总领事馆的办公场地设于金钟道95号统一中心21楼,其辖下部门包括法律和领事處、政治處、新闻處、经济處、文化處以及行政處,各由一位領事主管其業務。.

新!!: 香港島和德国驻香港总领事馆 · 查看更多 »

德瑞國際學校

德瑞國際學校(英語: German Swiss International School; 德語: Deutsch-Schweizerische Internationale Schule)是香港一所國際學校,位於太平山歌賦山僑福道及薄扶林道。學校於1969年成立,供說德語或英語的學生就讀。在營辦首年只有73名學生,現在則有1,100多人,分別來自30多個不同國家。直至2010年,德瑞共出產8名香港傑出學生,在香港所有中學中排名第9。.

新!!: 香港島和德瑞國際學校 · 查看更多 »

德輔

德輔爵士,GCMG(Sir George William Des Vœux,),是英國派駐香港的第10任港督;在任職港督前曾任第三任斐濟總督兼西太平洋高級專員(1880年-1885年)及紐芬蘭第八任殖民地總督(1886年-1887年)。.

新!!: 香港島和德輔 · 查看更多 »

德輔道

德輔道中(Des Voeux Road Central)及德輔道西(Des Voeux Road West)是香港香港島中西區的主要道路,德輔道中與德輔道西並不連接,兩條道路的分隔處在上環,電車路線沿德輔道中及德輔道西而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的文件中,德輔的英文名稱中的兩字母「oe」多寫作「œ」。不過現時官方的寫法是Des Voeux。.

新!!: 香港島和德輔道 · 查看更多 »

德輔道西207號

德輔道西207號是香港一座古老唐樓建築,位於香港島西營盤德輔道西207號,處於正街交界,港島太平洋酒店對面。該建築於1921年興建,已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德輔道西207號樓高四層,外觀是20世紀初的唐樓建築風格,並設有洋台。該建築昔日臨海興建,但經過歷年填海,原址已看不到海旁景色。該建築用作商業及住宅用途,1934年時地舖為「廣利蓆庄」,1985年則改為「勵豐釀酒」,後來再改為「厚生酒莊」。.

新!!: 香港島和德輔道西207號 · 查看更多 »

德蘭中學

德蘭中學(St.),於1978年創校,屬天主教香港教區,位於香港何文田常盛街19至21號,是一所全日制資助文法中學,亦是何文田區內唯一的女子中學。 《明報》2017年5月25日。 由於與校址同屬九龍城區的聖德肋撒堂之緣故,學校的主保為聖女小德蘭(St.)並以此命名,藉此盼全體員生秉承主保聖女小德蘭的芳表,校訓是「慎思明辨」。德蘭中學40周年校慶 《明報》A7版 2017年9月1日。 德蘭中學實踐天主教全人教育的辦學理想,課程編排以德、智、體、群、美和靈育為本,維護真理、義德、愛德、生命和家庭五個核心價值。現任校長為譚潤明女士,校監為劉富根神父。.

新!!: 香港島和德蘭中學 · 查看更多 »

德比 (亞洲、非洲及大洋洲)

-zh-hans:同城德比; zh-hk:同城打吡;-,或簡稱為德比,在不少國家的意思,是代表兩隊位於同一城市或鄰近地區的球隊(通常指足球隊)所進行的比賽。但有時歷史上的全國性敵對球隊如荷蘭的-zh-hans:阿贾克斯;zh-hk:阿積士;zh-tw:阿亞克斯;-對飛燕諾或義大利的國際米蘭對-zh-hans:尤文图斯;zh-hk:祖雲達斯;zh-tw:尤文圖斯;-等亦可稱為--。.

新!!: 香港島和德比 (亞洲、非洲及大洋洲) · 查看更多 »

律敦治醫院

律敦治醫院(英文:Ruttonjee Hospital),是香港香港島灣仔區灣仔巴里士山上一所擁有超過140年歷史的醫院,位于灣仔市中心。.

新!!: 香港島和律敦治醫院 · 查看更多 »

俞亮

俞亮(Yu Leung,),原名:阮俞亮,香港著名粵語片導演及演員。銀幕處男作為粵語故事片《濟公傳》(1939年,飾演廣亮和尚);息影導演粵語武俠片《八荒英雄傳》(1965年,兩集),參予70多齣電影。.

新!!: 香港島和俞亮 · 查看更多 »

保安局

保安局(Security Bureau,縮寫为SB)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決策局之一,主要任務是維持香港公共秩序,內容包括治安、出入境、海關、監獄、消防及救護等等。現任局長為李家超。.

新!!: 香港島和保安局 · 查看更多 »

保良局陳區碧茵頤養院

保良局陳區碧茵頤養院(Po Leung Kuk Chan Au Big Yan Home for the Elderly)位於香港島石塘咀卑路乍街12號,現時由保良局使用。頤養院原本為西區消防局,目前已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新!!: 香港島和保良局陳區碧茵頤養院 · 查看更多 »

忠信錶行械劫案

忠信錶行械劫案於1985年5月1日在香港發生,一個由7名匪徒(包括後來成為頭號通緝犯的季炳雄)組織而成的犯罪集團,持械行劫位於九龍尖沙咀彌敦道46號的忠信錶行,期間3度向警察駁火,雙方合共交火逾126響,為香港歷史上駁火次最多的警匪鎗戰。犯罪集團憑藉挾持人質及武器優勢而成功突破警察重圍、滿載(市場價值逾180萬港元)而歸。兩名匪徒之外,另外一名女性人質職員、一名途人和7名警務人員受傷。 經過逾4個月的大舉追捕,警察包圍犯罪集團位於香港島跑馬地成和道的巢穴,最終由時任特別任務連副主管鄧竟成總督察(最終獲委任為警務處處長)策劃攻堅行動,一鎗不發,成功生擒全數7名疑犯,並且起出3支槍械,以及尋回9成賊贓。.

新!!: 香港島和忠信錶行械劫案 · 查看更多 »

忠靈塔

忠靈塔,是一种纪念用建筑,用以纪念为国捐躯将士的逝去。.

新!!: 香港島和忠靈塔 · 查看更多 »

信和

信和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信和 · 查看更多 »

信和廣場

信和廣場,(Sino Plaza),是香港一座寫字樓及商場,位於香港島銅鑼灣告士打道256-258號。鄰近海底隧道,距離港鐵銅鑼灣站大概為1分鐘步程。信和廣場樓高38層,1992年落成,為信和置業的物業,建築師為何顯毅建築工程師樓(Ho & Partners Architects Ltd)。.

新!!: 香港島和信和廣場 · 查看更多 »

修頓花園

修頓花園(Southorn Garden),是一個位於香港島灣仔柯布連道2號的私人住宅,由恒隆地產、新世界地產及前香港地下鐵路公司發展,並由港鐵物業管理公司管理。修頓花園的基座商場為灣仔電腦城及香港遊樂場協會的修頓室內場館,與在旁的修頓中心同屬前香港地下鐵路公司灣仔站上蓋物業發展計劃的一部分。 大廈樓高43層,每層12伙,於1988年6月落成入伙,共有480個住宅單位,由王歐陽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總面積有36,000平方米。 修頓花園的北面是軒尼詩道,南面是修頓中心,東面是譚臣道及柯布連道,市民可使用柯布連道行人天橋,前往灣仔北及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等地。.

新!!: 香港島和修頓花園 · 查看更多 »

修正早期系統

修正早期系統是在香港地鐵荃灣綫通車前,現時港鐵的觀塘綫及荃灣綫路段的名字,當時並非單獨稱為觀塘綫。而現時修正早期系統已分為觀塘綫的油麻地至觀塘及荃灣綫的旺角至中環段。.

新!!: 香港島和修正早期系統 · 查看更多 »

心光盲人院暨學校

心光盲人院暨學校(Ebenezer School & Home for the Visually Impaired,前稱:Ebenezer School and Home for the Blind)是現時香港唯一的視障學校,位於香港島薄扶林道131號,由香港志願團體為盲人於1897年所辦。 心光盲人院暨學校為失明及弱視人士提供全面性的優質教育及住宿服務,學校設有幼稚園至中三的課程,學生來自港九新界離島各區,約百分之九十的學生為寄宿生。學生所選修的科目與一般學校相同,只是增設特殊培訓計劃,包括中、英文點字及低視力訓練等,協助學童克服視障的限制。.

新!!: 香港島和心光盲人院暨學校 · 查看更多 »

心理服務課

心理服務課(英文:Psychological Services Group,縮寫:PSG)於1983年成立,隸屬於香港警務處人事及訓練處人事部人事服務及職員關係科,其主要責任為提供專業臨床心理學顧問、心理測試、心理輔導及教育服務,倡導精神健康,鼓勵人員在職業與生活間取得適當的平衡。警務人員前往心理服務課求助時,警察臨床心理學家會先了解有關人員所面歉的困難或者所遇到的問題,再就其壓力的成因、徵狀、慣常的壓力應對模式、個人性格及特質、身邊的支援系統和個人改變的動力等方面作出綜合性的評估。就評估所得的結果,協助有關人員了解問題所在,與人員商討處理情緒及解決問題的方向和指引。此外,心理服務課亦接收召喚,到災難及罪案現場或者警務處所提供心理輔導,並且透過入職心理評估,協助處理招募事宜。.

新!!: 香港島和心理服務課 · 查看更多 »

必列者士街街市

必列者士街街市(Bridges Street Market),前稱必列者士街市場,是香港一座市場建築,位於香港島上環必列者士街2號,由食物環境衛生署管理。於2011年9月2日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該處為孫中山先生受洗之佈道所的舊址,故納入孫中山史蹟徑,以紀念有關事蹟。.

新!!: 香港島和必列者士街街市 · 查看更多 »

土地灣村

土地灣村是香港島石澳西陲的一條寮屋村,村莊面向大潭灣,遙望紅山半島,毗鄰爛泥灣村、東丫村、東丫背村及銀坑村。這裡是香港熱門行山徑龍脊(石澳)的起點,因而廣受登山人士認知。.

新!!: 香港島和土地灣村 · 查看更多 »

匡智獅子會晨崗學校

匡智獅子會晨崗學校(Hong Chi Lions Morninghill School)是香港的一所特殊學校,位於香港跑馬地藍塘道159號。 該學校於1965年由匡智會創立,並由匡智會管轄,屬輕度智障兒童學校。 學校初小至高中有8班,全校教職員總共41人。.

新!!: 香港島和匡智獅子會晨崗學校 · 查看更多 »

匯賢居

匯賢居(英文:Center Place),位於香港港島中西區西營盤高街1號的私人單幢住宅物業,由恒基兆業發展,於2007年5月31日入伙。項目在2006年曾經推售,它的名字及銷售方式是模仿另一樓盤聚賢居的。.

新!!: 香港島和匯賢居 · 查看更多 »

地利根德閣

地利根德閣(英文:Tregunter Towers)是一個位於香港港島中半山地利根德里的一個3座複合式住宅建築。這三個高層建築分別被命名為:地利根德閣第一座(Tregunter 1),地利根德閣第二座(Tregunter 2),以及地利根德閣第三座(Tregunter 3),由鍾華楠建築師有限公司及許李嚴建築師事務有限公司設計,協興建築負責建造,一座、二座及原本的第三座均於1981年完成,兩個建築物有相近的層數,分別為34層及33層。而第三座大約於1990年被拆卸及重建,重建後的第三座於1993年建成。 重建後的地利根德閣第三座明顯比前兩座為高,共有66層,達220米(721英尺)高。三座的頂層高達海拔327米(1073英尺)。三座落成時是當時世界上最高的住宅建築,取代了芝加哥的湖心大廈(Lake Point Tower)。三座維持這個紀錄長達8年,直至杜林普世界中心(Trump World Tower)於2001年落成。.

新!!: 香港島和地利根德閣 · 查看更多 »

地產大亨

大富翁(英語:Monopoly),又译强手棋,是一種多人策略图版游戏。參賽者分得遊戲金錢,憑運氣(擲骰子)及交易策略,買地、建樓以賺取租金。英文原名monopoly意為「壟斷」,因為最後只得一個勝利者,其餘均破產收場。遊戲的設計當初旨在暴露放任資本主義的弊端,豈料推出之後大受歡迎。.

新!!: 香港島和地產大亨 · 查看更多 »

地政總署

地政總署(英文:Lands Department,簡稱LandsD)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轄下的部門,於1982年4月1日成立,負責管理香港政府的土地及相關行政事宜,包括批出土地作發展用途、土地及物業估價、徵收私人土地作為公共項目用途、重批及修改土地契約、土地管制及執行契約、維持大地測量控制網、土地界線測量、航空測量、繪製地圖、維修位於未撥用的政府土地上的斜坡,以及審批預售樓花同意書和大廈公契等。.

新!!: 香港島和地政總署 · 查看更多 »

北區 (香港)

北區(North District),因其爲香港十八區中最北的區議會分區而得名,於1980年從大埔區拆分獨立成區,是香港兩個陸地連接中國大陸的區份之一(另一個為元朗區)。北面和中國广东省深圳市以深圳河、沙頭角河及中英街作邊界,香港和內地的其中三條邊境過境通道(文錦渡、羅湖、沙頭角)都位於北區,西面與新界元朗區,南面和大埔區相連。傳統上北區分為上水、粉嶺、沙頭角和打鼓嶺四個部分,故獨立成區前亦稱爲上粉沙打地區,此外還包括大鵬灣的吉澳、鴨洲等離島。此外,北區亦爲香港傳統鄉村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區之一,新界五大氏族中的鄧姓、侯姓、廖姓和彭姓在上水和粉嶺一帶都有大型聚居地,大族之多在香港十八區中絕無僅有,而打鼓嶺和沙頭角公路沿線亦分佈有大量規模較小的氏族之村落,故北區仍然保存不少中國傳統鄉村歷史建築。 根據2016年中的人口統計,新界北區的人口有315,270人,佔全港人口4.3%,每平方公里內的人口數目為2,310人,為香港人口密度較低的行政分區之一,當中約26萬人居住於粉嶺/上水新市鎮,其餘約5萬人則分佈於鄉郊多條村落和低密度別墅區;而根據2016年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統計,北區家庭每月收入中位數爲21,500元,爲新界最低,但仍然比九龍深水埗區和觀塘區稍高。.

新!!: 香港島和北區 (香港) · 查看更多 »

北京道

北京道(英文:Peking Road)是香港九龍尖沙咀的一條馬路。它是東西走向,西至廣東道,沿途經過九龍公園徑、亞士厘道、漢口道、樂道,直至東見彌敦道止。由於尖沙咀是外地遊客消費區,所以北京道上有不少高級購物商店及星級酒店。 行人不能直接從北京道西端(接駁廣東道一處)經地面走到東端(接駁彌敦道一處),因為被九龍公園徑隔開了,行人必須使用行人隧道橫過九龍公園徑,隧道內有連接的港鐵尖東站的出入口。 汽車也不能直接從西端開到東端,原因是整條北京道在九龍公園徑和漢口道接駁位置被分開成三段。.

新!!: 香港島和北京道 · 查看更多 »

北街

北街(North Street)是一條香港的街道,位於香港島堅尼地城,北接堅彌地城新海旁,南接石山街,路經吉席街及卑路乍街。這條街道設有數個專線小巴總站,可以乘搭小巴到港島南區或旺角。北街於石山街的盡頭可以看到壁畫和堅尼地城社區綜合大樓。.

新!!: 香港島和北街 · 查看更多 »

北角

北角(North Point)位於香港島東區,是香港最早期發展的地區之一,是香港島的最北端。 現今的北角包括西北面的炮台山,北角站周邊,及大半個七姊妹地區,北角緊接住銅鑼灣的發展,在開埠時已有零散人口聚居,清末到民國時期,香港人口由1891年的22萬大增到1941年的160萬,當中有60-70萬人口都是福建籍的,由早期聚居地跑馬地開始向北角擴展,再從北角擴展到附近的九龍城區紅磡以及觀塘區亦有大量閩籍人口,自此北角一帶成為大多數福建籍居民的聚居地,因為語言相通,這一帶第二族群潮州籍人口,而二戰後北角(以及鰂魚涌)更成為全成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區。在港鐵通車後,很多人認知的北角變成北角站一帶,人口只有5萬,而戰後因為郭春秧後人開設娛樂事業,自1945年至今亦不停吸收上海籍新移民,但這一帶亦有不少福建人。根據人口普查語文數據,東區的上海籍人口只有福建籍的10%,大約10%上海籍人口居於東區,不少住在北角站一帶,自此亦不停接收上海籍新移民,而大多數的上海人亦遷入深水埗區周邊,北角最初較少廣府人,但隨住1950-1980年代逃港潮,大量人口從廣東省偷渡到香港,有一部份人聚居在東區柴灣一帶,隨新光戲院開設後,亦有不少懂流利廣州話人口由柴灣遷居北角站一帶,而中華基督教會香港閩南堂所在的炮台山站以及鰂魚涌自開埠以來即以福建人為主要多數。近數十年來,北角的人口以及相關族群又不停向東擴展,東區不少包括私人樓宇的區議會選區的人口都是住在近三十年才興建的新樓,人口不少亦是近數十年由北角遷入或北角的族群相關,但東區東部亦有為數不少的廣府人。 很多香港人來自中國各省,各個地區亦有不同族群聚居,只有逃港潮人口以廣東人(粵客潮)為主,南洋回流人口以福建人為主,戰後移民以及單程證人口一直來自全國各省,根據政協省籍族群等數據,但來自廣東以及華南的人口大約有50%(以粵1/6客1/16潮1/6四邑1/16)較多,同時有江西、廣西、兩湖、等地),福建(包括台灣南洋閩籍)人大約有1/6,華中人口大約有1/8,北方總和亦有1/6,連蒙古人、滿族亦有,但語文統一後,大多數居民的下一代都改以廣州話溝通。全港各個地區亦有吸收相關族群的新移民,操廣州話人口的人包括福建人、上海人以至蒙古人,寶馬山的閩僑學校以及炮台山站附近的新樓的人口不少由跑馬地、大坑一帶的舊樓遷入。.

新!!: 香港島和北角 · 查看更多 »

北角 (消歧義)

北角可能是:.

新!!: 香港島和北角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北角半山

北角半山是香港一個豪宅區的俗稱,位於香港島北角炮台山對上的山腰之上。此區主要由4條道路連接,東接百福道,南接怡景道,西接天后廟道,北接炮台山道。區內學校雲集,每天上下課時間都擠得水洩不通。.

新!!: 香港島和北角半山 · 查看更多 »

北角協同中學

北角協同中學(Concordia Lutheran School - North Point)位於香港島北角雲景道20號, 於1968年由香港路德會經政府資助而建立的津貼文法男女子中學。 前校名為 北角協同英文中學。現任校長為李志成先生。.

新!!: 香港島和北角協同中學 · 查看更多 »

北角碼頭巴士總站

北角碼頭巴士總站(英文:North Point Ferry Pier Bus Terminus)曾是香港島最大型的露天巴士總站,有14條巴士路線,位於書局街和琴行街之間的海港道,即北角碼頭前。2016年5月14日,露天總站以東的新有蓋總站啟用,舊有露天總站停止運作,原有路線遷往新總站。.

新!!: 香港島和北角碼頭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北角發電廠

北角發電廠是香港昔日一座發電廠,位於香港島北角電氣道。發電廠用以取代不敷應用的灣仔發電廠。選址北角的原因,是因為當時北角已是遠離市區的地點。工程早於1913年開始,但因第一次世界大戰影響,延至1919年夏天才運作。啟用初期,發電廠總發電量大約為3,000千瓦。發電廠前的道路,因發電廠而命名為電氣道,而附近的大強街也與發電廠有關。 香港保衛戰中,在1941年12月13日九龙沦陷后,发电厂是抗击登陆日军的前线,不时被日军炮击。晓士兵团负责驻守发电厂,由百德新少校指挥,成员36名,都是年过55岁的英国人或来自盟国或中立国的人,成员不乏曾参加波尔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等身经百战之人,其中22名为香港电灯公司雇员,7名为太古船坞的海军工程人员、17名为九龙沦陷后加入的中华电力公司技师、2名为自由法国军官、6名为自由法国士兵。在1941年12月18日晚上,日军230联队登陆北角发电厂一带,北角发电厂一直坚守,以至于第230联队要改行向南往赛西湖前进。日军第229联队第1大队接替包围北角发电厂,唯守军一直负隅顽抗,令日军死伤尉官各一,与浅水湾酒店和赤柱一样成了港岛上英军坚守的重要据点。 香港日治時期,發電廠受到破壞。經過戰後的修葺及多次擴建,發電廠能夠應付香港1950年代的大量電力需求。1966年,發電廠總發電量達到34兆瓦。 1977年3月25日,北角發電廠發生火警,引致中區至柴灣一帶一度大停電。 隨著城市發展,北角已融入為市區的一部份,北角發電廠也影響附近的環境。因此,香港電燈於1968年興建鴨脷洲發電廠,並於1978年正式關閉北角發電廠。北角發電廠原址則發展為現在的大型私人屋苑城市花園。香港電機工程發展趣誌「EE筆寫」 ISBN 978-962-7619-20-8.

新!!: 香港島和北角發電廠 · 查看更多 »

北角道

北角道是香港港島東區一條街道,位於北角西北部,北起和富道,南至英皇道與北景街交界,與其東面的糖水道大致平行。 北角道是香港電車進入春秧街的北角總站的必經之路,2007年6月2日曾發生電車出軌意外,釀成4人受傷。.

新!!: 香港島和北角道 · 查看更多 »

北角邨

北角邨(North Point Estate)是香港一個已拆卸的公共屋邨,位於香港島東區北角海旁,鄰近北角碼頭及巴士總站,由甘洺(英語:Eric Cumine)建築師事務所設計,佔地達6公頃。2000年3月,香港政府提出清拆北角邨重建。雖然遭到邨內居民反對,而且沒有結構上的問題,但北角邨最終於2002年9月底關閉,並於2003年清拆。由於地皮面對維多利亞港,估值超過100億港元,因此原本擬交由政府於2004年3月進行拍賣,作為混合式住宅的發展計劃。然而,由於這遭到社會人士甚至地產商的反對,前者要求保留作公屋發展,後者則要求發展為豪宅,故當時地皮發展方案未有定案。.

新!!: 香港島和北角邨 · 查看更多 »

北角邨地皮綜合發展項目

北角邨地皮綜合發展項目(North Point Estate Redevelopment Site)是新鴻基地產在香港發展的住宅、商場及酒店項目,由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設計,位於香港島東區北角海旁,鄰近北角碼頭及巴士總站,項目前身為2003年拆卸的北角邨,佔地達6公頃。.

新!!: 香港島和北角邨地皮綜合發展項目 · 查看更多 »

北角配水庫遊樂場

北角配水庫遊樂場(North Point Service Reservoir Playground),位於香港北角天后廟道,是香港島一個由配水庫加建而成的露天兒童遊樂場及足球場,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新!!: 香港島和北角配水庫遊樂場 · 查看更多 »

北角海逸酒店

北角海逸酒店(Harbour Plaza North Point),是香港一家乙級高價酒店,位於香港島北角,毗鄰模範邨,距離太古城購物中心區有5分鐘車程。由酒店穿過繁忙的英皇道向南可步行至鰂魚涌站C入口。北角海逸酒店毗鄰北角政府合署、香港中華煤氣、香港殯儀館等。.

新!!: 香港島和北角海逸酒店 · 查看更多 »

北角政府合署

北角政府合署(North Point Government Offices,簡稱NPGO),位處香港北角渣華道333號,面對維多利亞港,是港島區其中一座政府辦公大樓,於1998年落成,樓高25層,地政總署、規劃署(包括其下的城市規劃委員會)、政府物流服務署的總部,勞工處的北角就業中心以及公務員培訓處及路政署的辦公室均設於此大樓內。 香港海關屬下的檢控及消費者保障科、海關毒品調查科、情報科、資料科技科、內務行政科、訓練及發展科和應課稅品科曾設於該大樓內,但到了2010年9月,位於北角電照街的海關總部大樓於落成啟用後,上述部門已搬離該大樓。 2009年3月,土木工程拓展署在北角政府合署天台興建大型的海事輔助雷達。之前,七個公務員團體及工會齊聲表示反對:擔心雷達釋放的電磁場輻射,會影響大樓內工作的公務員健康,團體及工會曾分別兩次去信特首曾蔭權表達不滿。資料可參考 香港不少電影,都會租用政府場地拍攝:北角政府合署的天台更是香港電影拍攝的最著名場地之一:其中梁朝偉和劉德華在《無間道》中兩大天王對決的地點就是北角政府合署天台。資料可參考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創意香港的電影服務統籌科.

新!!: 香港島和北角政府合署 · 查看更多 »

北港島綫

北港島綫(North Island Line)是港鐵落實興建的東涌綫延綫和將軍澳綫延綫,計劃中的鐵路綫從現有的香港站途經添馬站、會展站和銅鑼灣北站,連接現有的北角站。.

新!!: 香港島和北港島綫 · 查看更多 »

北海街

北海街是香港九龍油尖旺區一條街道,位於油麻地西南部,西起廣東道,東至加士居道與志和街交界,與其北面的甘肅街及其南面的西貢街大致平行。北海街以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命名。 北海街原名第二街,但因香港島已有同名的第二街,故於1909年3月改為現稱。.

新!!: 香港島和北海街 · 查看更多 »

圓洲 (消歧義)

圓洲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圓洲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包公廟 (香港)

包公廟是香港一所供奉包拯(尊稱包公)的廟宇,位於香港島灣仔南部隆安街2號,近堅尼地道及石水渠街一帶,灣仔玉虛宮之側。.

新!!: 香港島和包公廟 (香港) · 查看更多 »

包玉剛游泳池

包玉剛游泳池(Pao Yue Kong Swimming Pool )是香港一個公共游泳池,位於黃竹坑深灣道2號,為是香港島南區唯一一個公共游泳池。此泳池於1977年7月9日由香港市政局建成啟用,現交由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游泳池的名字取自出資興建有「香港船王」之稱的包玉剛。.

新!!: 香港島和包玉剛游泳池 · 查看更多 »

包静国

包静国,香港金融家,包玉刚家族成员,任香港多家企业董事。.

新!!: 香港島和包静国 · 查看更多 »

包致金侄女案

包致金侄女案是一宗於2010年在香港引起廣泛關注的案件,案中女被告Amina Mariam Bokhary(時任終審法院常任法官包致金之侄女、香港交易所獨立非執行主席夏佳理之外甥女)於2010年1月27日醉酒駕駛、拒絕接受酒精呼氣測試及掌摑制止她離開的警員,過程被電視台攝影師攝錄及轉播。其後又在警署內掌摑及踢倒一名女警員。縱使她已有兩次襲警罪案底,但於同年8月的一審聆訊中,裁判官阮偉明裁判被告感化一年,即毋須入獄。判決在香港社會引起爭議,部分更對香港司法制度的公信力提出質疑。同年12月23日,經過律政司上訴,被告因為違反感化令7項條款中的5項,被判處即時入獄6週。2011年1月22日,Amina Mariam Bokhary因為在獄中行為良好而獲得釋放。.

新!!: 香港島和包致金侄女案 · 查看更多 »

國際廚藝學院

國際廚藝學院是香港一間擬建中,職業培育訓練餐飲業相關技能的學院,於2011年10月12日透過《2011至2012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提出,預計於2014年9月開辦,在新大樓落成前借用中華廚藝學院進行教學,直至位於香港島薄扶林的大樓預計於2015年9月落成。 國際廚藝學院大樓鄰近職業訓練局薄扶林訓練中心綜合大樓,大樓佔地面積12,500平方米,樓面面積達6,600平方米,樓高6層,設施包括教學示範廚房、酒窖、試酒室、餐廳、課室及實驗室等。國際廚藝學院鄰近中華廚藝學院,與職業訓練局的實習酒店連成一體,為學生提供一條龍式的餐飲及款待培訓服務。.

新!!: 香港島和國際廚藝學院 · 查看更多 »

國際金融中心 (香港)

國際金融中心(簡稱國金;英文:International Finance Centre;縮寫:IFC)是香港作為世界級金融中心的著名地標,位於香港島中環金融街8號,面向維多利亞港。由地鐵公司及新鴻基地產、恒基兆業、香港中華煤氣及中銀香港屬下的新中地產所組成的IFC Development Limited發展、由美國建築師西薩·佩里擔任設計建築師及由著名香港建築師嚴迅奇擔任項目建築師,其總樓面面積達43萬6千平方米。現為恒基兆業地產和香港金融管理局總部的所在地。國際金融中心二期於2003年落成時,成為當時全球第五高、大中華地區第二高及香港第一高的建築物,直至被環球貿易廣場取代香港第一高的地位。.

新!!: 香港島和國際金融中心 (香港) · 查看更多 »

國際金融中心商場

國際金融中心商場(IFC mall)位於香港香港島中環金融街8號。商場分兩期落成,分別於1998年及2004年初開業。商場樓高4層,總面積達80萬平方呎,毗連國際金融中心一期及二期頂級寫字樓、四季酒店及四季匯套房酒店。商場由新鴻基地產及恆基兆業管理。.

新!!: 香港島和國際金融中心商場 · 查看更多 »

國泰城

國泰城(英語:Cathay Pacific City 或 Cathay City)是國泰航空的總部,位於香港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觀景路8號,於1998年7月落成,於同年10月啟用,佔地4公頃,樓面面積逾130,000平方米,耗資49億港元興建,是全亞洲最大的企業總部。國泰城由多座建築物所組成;設有樓高10層的辦公室大樓、飛行培訓中心、餐廳、超級市場、理髮店及美容院等。此外,興建有樓高23層的酒店──逸泰居(英語:Headland Hotel),另外亦有一座倉庫大樓。香港國際機場以外,國泰航空亦於九龍尖沙咀的港威大廈設有辦公室。國泰的制服洗濯有關的部門(國泰全資附屬的雅潔洗衣有限公司)則設於新界屯門區。 國泰城啟用前,國泰航空的總部位於香港島中環遮打大廈,於啟德機場亦有辦公室等設施。.

新!!: 香港島和國泰城 · 查看更多 »

匙叶黄杨

匙叶黄杨(学名:Buxus harlandii)为黄杨科黄杨属的常綠灌木植物,为中国的特有種。分布于中国大陆的海南、廣東東部沿海以及香港的大潭篤和烏蛟騰。一般生长在溪边或疏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本種現已用作庭園栽培和盆景 匙葉黃楊於1858年在香港島大潭.

新!!: 香港島和匙叶黄杨 · 查看更多 »

僑冠大廈

僑冠大廈(Kiu Kwan Mansion),位於香港北角英皇道395號,於1966年落成,樓高28層,建築高度95.12米(312.06英呎),分為A、B兩座,由余緒麟建築事務所設計,建築風格為現代主義。大廈位於香港島北角的英皇道與糖水道交界,鄰近北角春秧街街市區、北角港鐵站、北角碼頭和巴士總站、及香港電車北角總站,前身是商務印書館印書廠香港分廠,因此東面街道命名為書局街。.

新!!: 香港島和僑冠大廈 · 查看更多 »

僑福道

僑福道(Guildford Road)是香港島太平山歌賦山的一條街道,它位於山頂道以南。僑福道的街口可見白加道的摘星閣,交通有15號巴士及1號小巴出入。僑福道是一個大單位住宅區,有別墅及多層大廈,有高級政府職員宿舍。 僑福道沿途設施有惠康超級市場、德瑞國際學校、文輝道、和福道、及公共車站。.

新!!: 香港島和僑福道 · 查看更多 »

利安公共運輸交匯處

利安公共運輸交匯處(英文:Lee On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是香港一個坑狀露天車站,位於馬鞍山利安邨與錦龍苑之間。.

新!!: 香港島和利安公共運輸交匯處 · 查看更多 »

利園 (消歧義)

利園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利園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利園山

利園山(又稱東角山)是香港的一座山丘,位於香港島銅鑼灣西南部。範圍包括波斯富街以東,軒尼詩道及渣甸街以南,邊寧頓街以西,禮頓道以北的區域。 該山丘古稱鵝頭山,呼應其西面的一條溪澗——鵝頸澗。19世紀初期,該山丘連同其北面的東角,屬於渣甸勿地臣洋行所有,因此該山曾被命名為渣甸山(香港島另有一座同以渣甸命名的渣甸山)。1923年,香港商人利希慎以380萬港元購入山丘,命名為利園山,本欲發展成鴉片煙廠,但由於1927年日內瓦會議議決禁售鴉片煙,最後改為發展物業。1970年代,山丘被夷平,發展興利中心(後重建為希慎廣場)。.

新!!: 香港島和利園山 · 查看更多 »

利園山道

利園山道(Lee Garden Road)是香港島的一條馬路,位於銅鑼灣軒尼詩道以南,希慎道以北,與波斯富街南北平行走向。利園山道的從前是一座山丘,名為利園山,而現在此街道是一條筆直的兩線行車平路。因為在銅鑼灣購物商業區,利園山道日夜都是行人和車輛來回,兩旁開設不少食肆、地鋪和樓上鋪。例如優食橫町和銅鑼灣蘋果商場。從前還有一座興利中心三越百貨。 值得注意的是,利園山道的英文Lee Garden Road,並不包含「山」(Hill)的意思。.

新!!: 香港島和利園山道 · 查看更多 »

利瑪竇宿舍

利瑪竇宿舍(英語:Ricci Hall),是香港大學十三間提供宿位的宿舍之一,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男生宿舍,得名自天主教傳教士利瑪竇。舍堂顏色是栗色和白色,宿舍地址為香港島薄扶林道93號。格言是 Quantum potes tantum aude (英文: As much as you are able, that you should dare to do;中文:汝為君子儒 無為小人儒(《論語》: 雍也編))。.

新!!: 香港島和利瑪竇宿舍 · 查看更多 »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

利蘭勝利二型(英文:Leyland Victory Mk 2)是英國利蘭於1978年至1981年生產的雙層巴士,為佳牌勝利J型的後繼產品,是香港的獨有車型,在1980年代初期至1990年代中期,曾經在香港被大量使用,至2000年才完全退役。勝利二型屬前置引擎設計,所以車內噪音較為嚴重,溫度亦較為高。加上勝利二型的地台離地面較其他雙層巴士為高,對乘客上車下車及站立造成不便。不過正由於勝利二型本身屬前置引擎的設計,所以在上斜表現卻遠比當年的第一代後置引擎巴士為佳。勝利二型配備吉拿6LXB引擎及Voith DIWA 851全自動波箱;巴士亦配備了油壓軚,轉彎較此前款式巴士省力。.

新!!: 香港島和利蘭勝利二型巴士 · 查看更多 »

利蘭泰坦巴士

利蘭泰坦(Leyland Titan)是英國利蘭車廠生產的前置引擎雙層巴士底盤,於1927年至1970年間生產,其中曾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停產。.

新!!: 香港島和利蘭泰坦巴士 · 查看更多 »

利良奕

利良奕,五邑華僑,廣東新會人。 利良奕是利希慎的父親,利策名的兒子,利希慎家族成員的源頭。 利良奕在19世紀已婚,曾經到香港,再往美國舊金山當華工,人稱所謂淘金者。 之後,利良奕回香港經商,初為經營男用內衣,其後兼營公煙(鴉片)生意,先在香港島皇后大道中開設「禮昌隆商號」,其後在九龍彌敦道開設「金興號」,獲巨富,成為顯赫的利氏家族的奠基人。.

新!!: 香港島和利良奕 · 查看更多 »

利東站

利東站(Lei Tung Station)是港鐵南港島綫的一個地底車站,位於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至利東邨東茂樓的地底,主要服務香港南區鴨脷洲東部利東邨及鴨脷洲大街一帶,於2016年12月28日啟用。本站目前是在港鐵系統中最南的車站(此站開通前則為柴灣站)。.

新!!: 香港島和利東站 · 查看更多 »

利東街

利東街(Lee Tung Street),俗稱喜帖街(囍帖街)或印刷街,是香港一條已消失的街道,位於香港島灣仔區,昔日是香港的著名印刷品1製作及門市集中地,尤其以印刷喜帖著名。由於市區重建局計劃,利東街的業權現已被收回,並已於2005年11月6日凌晨零時起復歸政府所有,使印刷店絕跡,現時街上所有唐樓經已拆卸。而利東街於2010年2月25日凌晨零時起封閉。現已改作商場及行人通道的一部分。.

新!!: 香港島和利東街 · 查看更多 »

利源西街

利源西街(Li Yuen Street West)是香港港島中環的一條街道。該條街道狹窄,兩旁為高樓大廈,不能行車,北面出口為德輔道中電車路,南面則為皇后大道中。路之兩旁有自1950年代出現的小販攤檔,零售布匹、手錶、服裝和鞋子等為主。 利源西街與鄰近的利源東街被合稱為「利源東西街」。然而,利源西街的名氣始終不及利源東街。.

新!!: 香港島和利源西街 · 查看更多 »

利源東街

利源東街(Li Yuen Street East)是香港港島中環的一條街道。該條街道狹窄,兩旁為高樓大廈,不能行車,北面出口為德輔道中電車路,南面則為皇后大道中。路之兩旁有自1950年代出現的小販攤檔,零售女人日用品、服裝等為主,有「中區女人街」之稱。 利源東街與鄰近的利源西街被合稱為「利源東西街」。.

新!!: 香港島和利源東街 · 查看更多 »

利景酒店

利景酒店(The Charterhouse),為香港的一間三星級酒店,位處於香港島灣仔灣仔道209-219號,靠近港鐵銅鑼灣站,樓高20層,酒店於1992年開幕,並在2006年裝修,共提供294間豪華客房,包括273間寬敞舒適的客房,以及4間豪華套房,更設17間專題客房。 利景酒店是2009年東亞運動會的運動員酒店。.

新!!: 香港島和利景酒店 · 查看更多 »

列堤頓道

列堤頓道(英文名:Lyttelton Road),香港港島半山區的一條街道,位於中西區半山柏道的南方,羅便臣道80號的西方,巴丙頓道的東方。列堤頓道是一條上下山的行車路,鄰近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城西公園、俊傑花園、俊賢花園、嘉和苑、文華大廈、嘉華大廈、福華大廈、慶雲大廈、碧翠園、恆柏園等。.

新!!: 香港島和列堤頓道 · 查看更多 »

刑事紀錄科

刑事紀錄科(英文:Crime Records Bureau,縮寫:CRB)隸屬於香港警務處刑事及保安處刑事部,是香港的刑事紀錄的總儲存庫,設立了警務處姓名索引電腦系統,保存了各種不同種類的索引,主要責任為記載罪犯、通緝犯、疑犯、失蹤者、失物、行動未完成的手令及失車的詳細資料。同時就嚴重罪行被定罪犯人保留去氧核糖核酸樣本,編制樣本索引。刑事紀錄科24小時為到香港政府部門及前線警務人員提供最新資料紀錄。.

新!!: 香港島和刑事紀錄科 · 查看更多 »

刑事檢控科

刑事檢控科(英文:Prosecutions Division)隸屬於香港律政司,負責在審訊中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進行檢控和處理上訴。此外,亦向其他的香港政府部門及執法機關提供《香港法律》指引。 刑事檢控科屬下的政府律師,按職級稱為「高級檢控官」(簡稱「高檢」)或「檢控官」。.

新!!: 香港島和刑事檢控科 · 查看更多 »

刑事情報科

刑事情報科(簡稱情報科;英文:Criminal Intelligence Bureau,縮寫:CIB)隸屬於香港警務處刑事及保安處刑事部,主要責任為為警務處蒐集情報(包括有關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活動、嚴重罪案及恐怖活動),加以分析及研究再發放情報,根據情報籌劃採取行動打擊非法活動;以及協助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毒品調查科及各總區刑事偵緝部門提供策略性及戰術性的情報,以採取執法行動。.

新!!: 香港島和刑事情報科 · 查看更多 »

分域碼頭

分域碼頭(Fenwick Pier)是香港一個碼頭,位於香港島灣仔西北,近中信大廈及分域碼頭街一帶。該處為美國軍艦訪問香港時,水兵登陸的地方。該處亦是美國海軍在香港的聯絡辦公室。該處更特別設有海軍商場供登岸水兵購物,裏面曾設有麥當勞餐廳,但已結業。.

新!!: 香港島和分域碼頭 · 查看更多 »

分域街

分域街(Fenwick Street)是香港位於香港島北部灣仔的一條街道,南北走向,全長400米。它是香港島維多利亞港早期填海所得的土地之一,所以不是山坡路。「分域」音譯自「Fenwick」,並不是指該街道為區域的分界線。 分域街的北部起自分域碼頭街與港灣道,南到莊士敦道垂直交界止。沿途經過告士打道、謝斐道、駱克道、軒尼詩道等街道。 分域街沿途有知名建築物香港演藝學院、香港藝術中心、港島皇悅酒店、星港酒店、循道衛理香港堂等。.

新!!: 香港島和分域街 · 查看更多 »

嘩啦嘩啦

嘩啦嘩啦(英文:Walla-Walla)是香港一種以引擎發動的電船,曾成為來往香港島與九龍半島的主要海上交通。亦被稱為電船仔或水上的士。 由於嘩啦嘩啦的發動機拍打水面時發出「嘩啦嘩啦」的喧鬧聲音,因此早年電船便被本地人以「嘩啦嘩啦」稱呼,外國人則叫作「Walla-Walla」。嘩啦嘩啦的船身主要以木製作,發動機在船倉的前端,搭客則坐在後面。一般嘩啦嘩啦的馬力不高,只有數十匹。.

新!!: 香港島和嘩啦嘩啦 · 查看更多 »

嘉安街

嘉安街是一條位於香港香港島西營盤和石塘咀交界的行車街道,全長不過65米。位於均益大廈2期以西,長嘉工業大廈以東,干諾道西以南,德輔道西以北。此街兩線、由北至南單向行車。由九龍經西區海底隧道往西環的巴士乘客(例如過海隧道巴士904線和過海隧道巴士905線),若果見此街景,即是即將下車了。除此之外,嘉安街並無特色。.

新!!: 香港島和嘉安街 · 查看更多 »

嘉亨灣

嘉亨灣(英文:Grand Promenade)是恆基兆業及其成員公司中華煤氣合作發展的地產發展項目,由胡周黃建築師事務所設計,位於香港香港島西灣河太康街38號,前身為西灣河渡輪碼頭,於2006年入伙。.

新!!: 香港島和嘉亨灣 · 查看更多 »

嘉諾撒培德書院

嘉諾撒培德書院(Pui Tak Canossian College),是由意大利嘉諾撒仁愛女修會創辦,為一香港天主教女子中學,創辦於1975年9月,是南區第二所合法女子中學。位於香港島南區的香港仔貝璐道200號。.

新!!: 香港島和嘉諾撒培德書院 · 查看更多 »

嘉諾撒仁愛女修會教堂

嘉諾撒仁愛女修會教堂,又名聖心教堂(英文:Sacred Heart Chapel, Hong Kong),是香港一所歷史悠久的教堂,由嘉諾撒仁愛女修會管理,位於香港島半山堅道36號,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新!!: 香港島和嘉諾撒仁愛女修會教堂 · 查看更多 »

嘉諾撒聖心學校

嘉諾撒聖心學校 Sacred Heart Canossian School,是香港的一間小學,創立於1860年,校舍是香港島半山區天主教區建築群之一。是嘉諾撒仁愛女修會屬下的其中一間的學校。在1992年1月學校遷至堅道27號,原校在半山羅便臣道。此校直屬中學為嘉諾撒聖心書院,小學一至六年級合共有30班。 该校校舍樓高十層,全校課室共三十間,設有電視機、中央廣播系統。課室設有高映機、投影銀幕、電腦;特別室有英語角、音樂室、會客室、美勞室、醫療室、輔導室、電腦室及禮堂,均設有空調設備。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小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12位。 聖心的學生被外稱為「聖心人」(Sacred Heartist)。.

新!!: 香港島和嘉諾撒聖心學校 · 查看更多 »

嘉諾撒聖心學校私立部

嘉諾撒聖心學校私立部(Sacred Heart Canossian School Private Section)是香港的一間小學,創立於1860年,校舍是香港島半山區天主教區建築群之一。該校是嘉諾撒仁愛女修會屬下的一間私立的學校。1992年1月學校遷至堅道26號,2014年9月學校再遷至堅道34號,原校在半山羅便臣道。此校直屬中學為嘉諾撒聖心書院,小學一至六年級合計有20班。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小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19位。.

新!!: 香港島和嘉諾撒聖心學校私立部 · 查看更多 »

嘉諾撒聖心書院

嘉諾撒聖心書院(Sacred Heart Canossian College,簡稱SHCC)是香港天主教嘉諾撒仁愛修會創辦的津貼女子中學,英語授課,也是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所補助學校之一,校址位於香港島薄扶林置富花園置富徑2號。學校有2間直屬小學:嘉諾撒聖心學校和嘉諾撒聖心學校私立部。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30位。.

新!!: 香港島和嘉諾撒聖心書院 · 查看更多 »

嘉諾撒醫院

嘉諾撒醫院(Canossa Hospital (Caritas))是香港一所私立醫院,位於香港島半山區舊山頂道1號與羅便臣道交界,近梅道一帶,現時屬香港明愛管轄。 嘉諾撒醫院由嘉諾撒仁愛女修會(Canossian Daughters of Charity)於1929年創立。現時的醫院大樓於1960年重建,佔地70,000平方呎,並提供病床160張。嘉諾撒醫院於1991年轉為香港明愛轄下機構。.

新!!: 香港島和嘉諾撒醫院 · 查看更多 »

嘉賢臺

嘉賢臺(Caine Terrace)是香港唯一一個已荒廢達年之久的私人屋苑,位於香港島灣仔半山區,地處聖公會聖雅各小學背後的山坡上,沒有道路可以連接該屋苑,遊客只可以從聖雅各堂側的樓梯到埗。(相傳此原因,緊急車輛未能到達,導致政府不批嘉賢臺入伙紙,而荒廢至今) 於1990年建成,早期曾為銀行職員宿舍,所以嘉賢臺各單位建築面積比同區的私人屋苑為小,而且沒有特別的房間結構,簡單設計程度就儼如公共屋邨。及後於1993年,嘉賢臺由高威富有限公司以2.4億元購入,但之後一直都沒有為屋苑進行翻新和放盤租售,自此就一直被荒廢。由於該地一帶比較僻靜,故及後被當地街坊視為「鬼屋」。 2010年明報記者進入採訪,發現該荒廢屋苑雖沒有鬼魂,但屋苑大堂有很多因山泥傾瀉而做成的黃泥。而屋苑內所有電器,包括升降機,也被封閉多時,已經無法啟動。屋苑更未有興建任何大門鐵閘或保安崗位。直至2013年,嘉賢台偶而會有人來打掃,要進入屋苑進行還是可以的,不過於2016年,地下出入口已經被圍封。.

新!!: 香港島和嘉賢臺 · 查看更多 »

嘉輝花園

嘉輝花園(英文:Smithfield Terrace),為一位於香港港島西環堅尼地城的屋苑,於士美非路尾段的斜路上,共設4座物業,均設於2至3層的基座上(因於斜路上而物業高度不一),提供912個住宅單位,由恆基兆業發展,怡高物業管理作物業管理,於1986年2月落成。.

新!!: 香港島和嘉輝花園 · 查看更多 »

嘉薈軒

嘉薈軒(J Residence),位於香港島灣仔莊士敦道60號,單幢服務式豪宅,由嘉華國際集團與市區重建局共同合作發展。住宅樓層由7樓至40樓,共有381個住宅單位。其中7樓至39樓為標準單位樓層,每層13--,不設13、14、24、34字樓。40樓為Penthouse,設4個複式單位。地下至3樓為商用樓層,於2007年12月入--。 美國中檔時裝品牌Tommy Bahama,旗艦店於2012年10月開張。在嘉薈軒地下1B號舖,約5824方呎,月租約90萬元,呎租約155元。 嘉薈軒鄰近街道包括東面大王東街、西面船街、南面近皇后大道東、北面為莊士敦道。.

新!!: 香港島和嘉薈軒 · 查看更多 »

嘉里中心

嘉里中心(Kerry Centre)位於香港島鰂魚涌英皇道683號,為港島甲級寫字樓,前身為香港煙草大廈,於2010年落成,樓高32層,樓面面積约450,000平方呎,發展商為嘉里建設。嘉里中心同時為嘉里建設的總部,著名租戶包括法國施耐德電氣(11樓)、瑞士Swatch(10樓)、美國輝瑞(Pfizer,7樓及18樓)、阿聯酋航運 (12樓)、亞曼尼(Giorgio Armani,15樓)等。.

新!!: 香港島和嘉里中心 · 查看更多 »

嘉湖山莊

嘉湖山莊(英文:Kingswood Villas)是一個大型私人住宅屋苑,為香港十大藍籌屋苑之一,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天水圍新市鎮,於1988年規劃,1991年至1998年間分7期發展58座住宅大廈,由樂湖居、賞湖居、翠湖居、嘉湖銀座、嘉湖海逸酒店、麗湖居、景湖居及美湖居組合而成,屋苑總面積佔地400萬平方呎,而整體綠化空間為約360萬平方呎,所佔綠化空間的面積為全港屋苑之最。發展商為天水圍發展有限公司 (為長江實業的子公司),嘉湖山莊為長江實業歷年來最大型的發展項目。以單位數目來看,嘉湖山莊是為全港最大型的私人屋苑。其單位數目亦多達15,880個,以單位數目而言,為香港住宅之最。位處本屋苑中心地帶的嘉湖銀座(嘉湖山莊第四期發展項目),為區內主要大型商場和酒店項目。 嘉湖山莊所有期數樓宇均為三梯八伙設計,全部標準單位均設窗台(非落地玻璃設計)、窗口式冷氣機(隨樓附送珍寶牌冷氣機),不設工人房、花園、露台、工作平台。本屋苑各期均植有大量綠化空間,每座大樓地面住客入口均採雙座式大堂設計(個別單邊座數除外),樓底挑高,在入伙當年屬於相當新穎而高貴的豪華設計賣點。雖然各住宅期數地底均設住客停車場,但住宅大樓之電梯並未能直達地庫停車場,住客需從後花園地面樓梯拾級而下(樂湖居停車場位於嘉湖新北江商場地庫,設計與其餘期數有別)。嘉湖山莊住宅單位與車位數量比例約7比1,車位可供自由買賣,現時除樂湖居外其餘期數停車場均不設時租。 嘉湖山莊各期樓宇圖則幾近相同,全部單位均設有鑽石形客飯廳和對流窗,優點為私隱度較高、景觀開揚、採光和通風效果優良;缺點則是難以擺放傢俬而且單位實用率稍低(約78%)。本屋苑標準單位間隔分三大類,包括建築面積約820平方呎(實呎約620-630)之三房(連套廁)大單位、建築面積約710平方呎(實呎約540)之三房中單位和建築面積約580平方呎(實呎約440)之二房細單位。每座最低樓層(約最低之10-15層)之A單位細房窗台採用內縮設計,故此批單位建築面積會比同座高樓層相同單位略小大約六平方呎。而無論各座樓宇高低樓層的大、中、小單位,客飯廳和廚廁面積均相約,各類別單位面積大小差異主要源於房間和廁所數量以及走廊長度。 特色單位方面,主要分為「相連單位」及「複式單位」。嘉湖山莊所有樓宇每組相鄰的兩個單位均可打通成相連單位,因為分隔兩個單位客廳之間的牆並不是主力牆,於較後期發售的期數,發展商已因應換樓需求提供一手出售的相連單位(發展商會負責將兩個單位二合一並改用單一大門)。無論新舊各期均有大量由小業主自行打通的相連單位,因區內大單位數目始終有限,這類單位可謂有價有市。另外,第五期(麗湖居)及第七期(景湖居)每座頂層均有1,100百餘至1,700餘平方呎並附連天台的複式單位,名為「御景軒」,貨源稀罕,成交稀落。 嘉湖山莊各有兩間住客會所——嘉湖鄉村俱樂部及嘉湖會所,以及購物商場——嘉湖新北江商場及嘉湖銀座(現稱置富嘉湖),並且設有一所五星級酒店暨服務式住宅──嘉湖海逸酒店。另外,天水圍公園位於整個嘉湖山莊的中央位置,佔地廣達200萬呎,比香港島的維多利亞公園更為遼闊。交通方面,住客自行駕車經三號幹線約30分鐘已可達港九金融核心區,非駕駛者亦可以乘搭多條巴士線、港鐵西鐵綫、輕鐵、小巴等前往各區以及邊境口岸,也有居民穿梭小巴來往各期和西鐵綫天水圍站,交通網絡發展成熟,惟因路程長,車費便較高昂,車程耗時也較多。 本屋苑各期均禁養狗隻。.

新!!: 香港島和嘉湖山莊 · 查看更多 »

嘉慧園

嘉慧園(英文:Grenville House)是香港一個豪宅屋苑,位於香港島半山區馬己仙峽道1至3號,背靠梅道。香港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因拒絕遷入前港督府,故以其一直居住的嘉慧園作為官邸。 嘉慧園於1971年落成,共有10座樓宇,由A至J排列,樓高12層,共設120個單位,單位面積介乎3,400至3,700平方呎。 嘉慧園的著名業主除了曾任行政長官的董建華之外,還包括藝人顧紀筠、全國政協副主席霍英東家族、恒生銀行創辦人何添家族,以及前行政會議成員范鴻齡等。還有已故前政協副主席安子介、東亞銀行副行政總裁李文斌、前任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马时亨,恆基集團主席李兆基住了十多年。.

新!!: 香港島和嘉慧園 · 查看更多 »

單車徑

單車徑,是指專供單車使用的道路。在世界各地不同城市都設有單車徑。單車徑的目的主要是分隔單車和機動車輛,以加強安全,有些單車徑則為運動娛樂的作用而設。.

新!!: 香港島和單車徑 · 查看更多 »

喜悅飲食集團

喜悅飲食集團﹝Hei Yuet Group﹞是香港一家中式酒樓飲食集團。本集團成立於2003年,業務以廣東菜為主。喜悅飲食集團至今擁有多個品牌,分店遍佈香港島各區。喜悅飲食集團以瓦缸煨湯為著名菜式。.

新!!: 香港島和喜悅飲食集團 · 查看更多 »

告士打道

告士打道(Gloucester Road)是香港4號幹線的一部份,位於香港島灣仔沿岸,連接維園道及中環金鐘一帶。全線為四線至五線雙程分隔道路。.

新!!: 香港島和告士打道 · 查看更多 »

告士打道 (消歧義)

告士打道(Gloucester Road)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告士打道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告羅士打大廈

告羅士打大廈(Gloucester Tower),又名告羅士打行,是香港的一座商業大廈,亦是中上環區老牌商廈之一,位於香港島中環德輔道中與畢打街交界,於1926年至1928年曾是全香港最高建築物,經過重建後,現為置地廣塲的一部份。.

新!!: 香港島和告羅士打大廈 · 查看更多 »

告羅士打鐘樓

告羅士打鐘樓是香港昔日的一座鐘樓,位於香港島中環德輔道中與畢打街交界的告羅士打行(現時的告羅士打大廈)。 告羅士打鐘樓於1926年隨著告羅士打行建成。鐘樓建立的目的,是為了取代於1908年被拆卸的畢打街鐘樓,為中環地區報時。雖然當時的第二代中環天星碼頭也設有鐘樓,但因告羅士打鐘樓位於中環的心臟地帶,因此也成為了中環的地標之一。 1962年,被颱風溫黛吹毀,需要修補華僑日報, 1962-09-03 第4頁 。 1974年,香港置地宣佈興建置地廣場的計劃,需要拆卸告羅士打大廈重建。告羅士打鐘樓遂於1976年拆卸,取而代之的是在重建時,於商場基座原來鐘樓的位置上裝置兩個電子時鐘,但它們已在2005年置地廣場進行翻新工程中被拆卸,原處則變成了路易威登旗艦店的玻璃幕牆。.

新!!: 香港島和告羅士打鐘樓 · 查看更多 »

周坤玲

周坤玲(Patricia Joe,1924年- ),原名:Joe Quan Ling,在美國夏威夷州出生,父親是煙草商人。她與胞姊周坤玉(Catherine Joe)都是電影女明星。21歲的周坤玲在美國舊金山日間是商行秘書,晚上在舊金山華埠「Grandview Film Company」(大觀影片公司),以每齣300美元參演電影,被稱為「華人版的海蒂·拉瑪(Hedy Lamarr)」(風騷性感艷星)。銀幕處女作是美國粵語電影《The Lovers' Reunion》(海角情鴛);第二齣電影《The Calamity of a Country (The Miser's Fate)》(國難 (守財奴的命運))就擔任女主角,在美國舊金山及紐約擁有許多影迷。1947年她開始在香港拍片,她在香港主演的第一齣電影為《怕見舊情郎》(1947年11月27日香港首映),直至1957年在香港參演接近200齣電影。 周坤玲在1960年11月曾經再度訪港 香港《工商晚報》、《亞洲畫報》及香港商業電臺主辦的「第一屆最受歡迎國粵語十大影片選舉」,周坤玲在1962年2月3日(星期五)晚上7時45分,香港商業電臺的《最受歡迎國粵語十大影片特輯》節目裡,與黃超武、王萊接受梁德海訪問,周坤玲講述在1962年 累計參演20齣電影,其中《小千金》(1961年7月12日香港首映)及《小紅娘》(1961年2月19日香港首映)最賣座,《羅剎嬌娃》(1961年11月22日香港首映)可使出跟隨粉菊花學習數月的功夫。並表示她自美國拍攝彩色電影,得「七彩影后」之譽,然而轉到香港拍攝黑白電影後,已沒有拍攝過彩色電影。 何非凡在1964年到美國舊金山演出時,曾住在黃超武及周坤玲夫婦的家,並傳出緋聞 後,周坤玲向黃超武要求離婚 。 周坤玲與胞姊周坤玉(Catherine Joe)以美國「全美至德三德總公所」青年部婦女領袖的身份,搭乘國泰航空公司客機在1966年7月6日(星期三)下午2時30分抵達香港作東南亞考察,100多人到機場迎接。位於香港島上環文咸東街 的「香港至德總會」在1966年7月10日(星期日)晚上設歡迎宴。.

新!!: 香港島和周坤玲 · 查看更多 »

周坤玉

周坤玉(Catherine Joe),父親是美國煙草商人。她與胞妹周坤玲(Patricia Joe)都是美國電影女明星及商人。她年輕時曾參予美國舊金山華埠「Grandview Film Company」(大觀影片公司)的粵語電影演出。 周坤玉(Catherine Joe)與胞妹周坤玲(Patricia Joe)以美國「全美至德三德總公所」青年部婦女領袖的身份,搭乘國泰航空公司CX053號班機在1966年7月6日(星期三)下午2時30分抵達香港作東南亞考察,100多人到機場迎接。位於香港島上環文咸東街 的「香港至德總會」在1966年7月10日(星期日)晚上設歡迎宴。.

新!!: 香港島和周坤玉 · 查看更多 »

周壽臣

周壽臣爵士,KBE,LLD,JP(Sir Shou-son Chow,),原名周長齡,香港島黃竹坑新圍人,晚清高級漢族官僚,20世紀初期香港政商界著名人物,曾於1918年參與創立東亞銀行,並長年擔任該銀行之主席達三十多年。 周壽臣為香港殖民地時期第一名華人議政局成員,作為政府及民間華人的溝通橋樑。另外,周壽臣亦熱心公益,積極參與慈善活動。曾經於1929年創立香港保護兒童會,又先後擔任保良局及東華三院顧問一職。.

新!!: 香港島和周壽臣 · 查看更多 »

周富祥

周富祥,前香港警務處高級助理處長、前機場保安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新!!: 香港島和周富祥 · 查看更多 »

周錫年

周錫年爵士(Sir Sik-nin Chau,),香港富商和首位香港華人耳鼻喉科醫生,曾任華人銀行、九龍巴士及牛奶公司等企業的董事長,在二戰後的1940年代至1960年代初先後擔任過立法、行政兩局首席非官守議員,亦出任過香港工業總會與貿易發展局的首任主席,是繼其堂兄周埈年爵士以後,另一位甚具影響力的華人僑領。 周錫年的牛奶公司在1972年遭英資置地敵意收購,在1976年以後復因中風而減少出席公開場合。周錫年晚年曾因其遺囑分配而與長媳及次子周啟邦展開訴訟。有關其遺囑的爭論,至他去世後仍持續多時。.

新!!: 香港島和周錫年 · 查看更多 »

呈祥道

呈祥道是香港7號幹線的末段,位於九龍西部,連接葵涌道(屬5號幹線)、青葵公路(屬3號幹線)、貨櫃碼頭南路及龍翔道。全線為三線雙程分隔道路。本路全段車速限制均為每小時70公里。呈祥道與龍翔道相連,是貫通東、西九龍的大動脈,因此落成以來的使用率均很高,特別是由九龍東工廠區往返葵涌貨櫃碼頭的貨車。.

新!!: 香港島和呈祥道 · 查看更多 »

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

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英文:Ronald Lu & Partners,縮寫:RLP)於1976年成立,為一間由呂元祥博士(香港著名建築師,慈善家呂明才後人)開創的香港建築師事務所,總部位於香港,在北京、上海、廣州及深圳均設有辦事處,僱員逾550名,當中逾70%職員持有「綠建專才LEED」資歷。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的主要業務為建築設計、總體規劃及室內設計,項目範圍廣泛,包括文化及公共建設、教育、綜合發展、商業、住宅、酒店及零售及綜合運輸發展項目等。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在香港以至中國大陸等均有重點建築項目發展。近10年來,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獲得逾50個香港及國際奬項。.

新!!: 香港島和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 · 查看更多 »

呂珊

呂珊(英文名:Rosanne Lui;),曾經以藝名“珊珊”發行專輯,香港出生,实力派女歌手兼影视演員,現為無綫電視基本藝人合約女藝員,曾於多部無線電視劇中擔任配角,曾舉行過多場演唱會,目前專注於電視劇的演出。 她是明朝書法家呂伯懿後裔。父親為銀燈、明燈日報總編輯、粵劇及電影編撰兼作詞人呂永,影星呂奇是她的世叔伯。1968年开始接拍呂奇主演的電影《梅蘭菊竹》而成為童星。.

新!!: 香港島和呂珊 · 查看更多 »

呂祺教育服務中心

教育局呂祺教育服務中心(EDB Lui Kee Education Services Centre)是香港教育局的教育資源中心,位處於香港島灣仔皇后大道東269號,樓高6層,為香港少數由標準小學校舍改裝而成的非學校建築。 呂祺教育服務中心前身是1950年代創立的呂祺官立小學(前身為灣仔書院),1962年7月至1963年9月期間曾將校舍借予重建中的軒尼詩道官立小學。約於1980年代中期,呂祺官立小學停辦,當時教育署決定將校舍改作政府辦公室用途,成為呂祺教育服務中心,而轄下香港工商師範學院亦曾使用呂祺教育服務中心作校址。現時該處主要由學位分配組使用。.

新!!: 香港島和呂祺教育服務中心 · 查看更多 »

呂樂

呂樂,CPM(),人稱樂哥、阿叔,廉政公署稱之為呂老虎,生于廣東汕尾海豐,香港警務處刑事偵緝處前總探長,在任時期建立了一套與黑社會制度相關的貪污機制,終淪為香港通緝犯。呂樂和藍剛、韓森及顏雄4名被通緝的前探長,並稱「四大探長」。.

新!!: 香港島和呂樂 · 查看更多 »

和合石

和合石(Wo Hop Shek)是香港的一個地方,位於新界北區,粉嶺之西南,以和合石墳場最為著名。.

新!!: 香港島和和合石 · 查看更多 »

和合街

和合街(Woo Hop Street)是香港的一條街道,位於香港島的石塘咀。和合街連接皇后大道西和南里。 和合街在五十年代曾經有一所金陵戲院,現址已改建為住宅名為金陵閣。 金陵戲院有兩間,金陵戲院原址在和合街;新金陵戲院在博仕臺近聖類斯中學,兩家戲院都現已結業。.

新!!: 香港島和和合街 · 查看更多 »

和安里

和安里,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和安里 · 查看更多 »

和安里 (香港)

和安里(Wo On Lane),是香港島中環的一條街道,位於蘭桂坊的北部,南端街口在德己立街的中段,近和記棧鮮果店威靈頓公爵大廈和米蘭站。 而和安里的北端以一條小巷後街,通出威靈頓街。和安里是駕車者的掘頭路和路邊泊車位。又是中環白領相約聚會午餐的場所;是當地餐館停車上落貨的要道;是晚上蘭桂坊遊客消費場所。一般而言,蘭柱坊不只是一條曲尺形的斜坡路。廣義而言,蘭桂坊娛樂區包括和安里、德己立街、威靈頓街、雲咸街、仁壽里及榮華里等幾條鄰近街道,酒吧、樓上店食肆和娛樂場所。.

新!!: 香港島和和安里 (香港) · 查看更多 »

和富中心

和富中心(Provident Centre)是香港一個大型私人住宅屋苑,位於香港島北角,由和記黃埔發展,與毗鄰的城市花園一同於1980年代初期落成,是區內主要屋苑之一。 和富中心的中文名稱源自於其位處的和富道,和富道的英文名稱 Wharf Road 是倉庫的意思;至於英文名稱 Provident 源自於屋苑前身的擁有者──均益倉(China Provident Co., Ltd.)。 和富中心共有17座大樓,合共有1,450單位,而其中第13座因避諱西方文化中的「13不祥」,而叫12A座。和富中心分開兩期發展,包括第一期(第1至7座)及第二期(第8至17座)。各單位面積由800餘呎至1,400餘呎之間,為區內擁有較多大型單位的屋苑。由於和富中心位於北角海旁,而第6至12座緊貼式排列在海旁,是香港著名的屏風效應例子,對於北角區的空氣有一定的影響。和富中心亦設有兩個綠化庭園設計的私人平台花園及游泳池,但沒有住客會所。.

新!!: 香港島和和富中心 · 查看更多 »

和富道

和富道位於香港北角,是一條東西橫向街道,東面連接糖水道往北方向行車線,此段約50米的路程是雙線雙程行車,方便和富中心居民利用東出口直接前往東區走廊。由和富中心東出口向西直至北角道交界為雙線單程向西行車,車輛可經北角道到渣華道往港島東區,而由北角道往西的一段至顯理中學則為雙線單程向東行車,方便城市花園居民車輛經北角道到渣華道往港島東區,或轉入糖水道往北方向行車線前往東區走廊。而和富道亦於顯理中學和余李慕芬兩所學校間的分界線連接城市花園道。 廉政公署於2001年則表示欲於和富道和糖水道交間的臨時停車場建設新總部,最終因太接近民居而改到渣華道民康街興建,而臨時停車場則改建公園取代因建新總部而失去的渣華道足球場,但由於和富道用地只有2,559平方米,而渣華道足球場則有3,827平方米,所以公園只作為長者休憩公園。因此北角居民失去了一個足球場和1,268平方米的休憩用地。.

新!!: 香港島和和富道 · 查看更多 »

和平紀念碑 (香港)

和平紀念碑是香港一座紀念碑,位於香港島中環遮打道,於1923年豎立,原為紀念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殉職的軍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紀念碑用以紀念在兩次大戰中殉職的軍人。和平紀念碑屬於香港法定古蹟。.

新!!: 香港島和和平紀念碑 (香港) · 查看更多 »

和記黃埔

和記黃埔有限公司(簡稱和黃,前聯交所上市代碼:0013)是《財富》全球500大企業,也是香港交易所最大上市公司之一(公司於1978年1月上市)。截至2010年6月30日,長江實業持有和黃49.97%股權。和黃是業務遍佈全球的大型跨國企業,經營多元化業務,包括全球多個市場最大的貨櫃碼頭經營商、零售連鎖集團、地產發展與基建業務,以至電訊及電台廣播服務。 董事局前主席是李嘉誠,前副主席李澤鉅,前董事總經理是霍建寧,三人兼任公司的執行董事。截至2013年3月21日收市後,公司市值大約為3440億港元。2015年1月9日,長實與和黃公布計劃進行重組合併。.

新!!: 香港島和和記黃埔 · 查看更多 »

傲翔灣畔

傲翔灣畔(The Sail at Victoria),為一位於香港港島西環堅尼地城域多利道的單幢住宅,背靠摩星嶺,物業樓高共27層,由置地公司發展(以唐人發展有限公司為名),仲量聯行管理,於2009年12月入伙。.

新!!: 香港島和傲翔灣畔 · 查看更多 »

傲璇

傲璇(OPUS HONG KONG),位於香港香港島司徒拔道53號,為太古地產於2012年落成的項目,由美國建築師法蘭克·蓋瑞設計,亦是他在亞洲首個的住宅項目。傲璇總面積約32,500平方呎。大樓結構呈螺旋形,玻璃包圍的鋼柱包圍整座大樓。 傲璇有12個獨特單位,包括兩個複式花園連游泳池的單位,面積由6,000平方呎起,設施有地下停車場、游泳池及健身室等 。項目除傳呎價高見港幣8萬元外,更盛傳每方呎管理費高達9元,以每伙達6,000方呎單位計算,每月管理費已達5.4萬元,勢成全港最昂貴管理費豪宅。.

新!!: 香港島和傲璇 · 查看更多 »

哥頓 (警察隊長)

哥頓少將(英文:Alexander Herman Adam Gordon)於1892年至1893年2月出任香港警務處處長,此前為監獄官,後來以健康理由休假,後旋即去世。.

新!!: 香港島和哥頓 (警察隊長) · 查看更多 »

唐英年

唐英年(Henry Tang Ying-yen,),生於香港,籍貫江蘇無錫,香港商人,政治人物,前政務司司長(2007-2011)、財政司司長(2003-2007)。現時擔任全國政協常委。.

新!!: 香港島和唐英年 · 查看更多 »

唐樓

唐樓是中國華南地區、香港及澳門一帶於19世紀中後期至1960年代的建築風格。唐樓不少混合了中式及西式建築風格。.

新!!: 香港島和唐樓 · 查看更多 »

儒林臺

儒林臺,曾一度改稱為裕林臺,是香港香港島上環的一條街道,與老沙路街並排,於香港醫學博物館之下,必列者士街青年會對上。 儒林臺上的南面,新近建築有兩座單幢式的住宅建築物,名為御林豪庭及儒林閣,大門入口是大塊雲石大堂。儒林臺是一塊大平台,有一個小型足球場的大小,是石屎硬地,其北面建有大麻石圍牆、東面是著名的樓梯街、西面也是樓梯的街道,名為水池巷。因此,儒林臺是一塊無車駛入的大平台,閒來見街坊在此與小狗跑步耍樂。.

新!!: 香港島和儒林臺 · 查看更多 »

冠榮車行

冠榮車行(英文:Koon Wing Motors Limited)是香港最大規模的專線小巴經營商,辦事處位於九龍長沙灣青山道327-331號地下,其股東是被稱為「小巴大王」的馬亞木及其兒子馬僑生和馬僑武,以不同子公司的名義擁有約600輛16座位小巴,及經營75條專線小巴路線,另外與偉文發展合營一條新界通宵專線小巴路線79S。此外,該公司亦經營出租公共小巴、維修小巴、安裝顯示車速裝置等業務。單是該公司持有的小巴牌價就價值80億港元。.

新!!: 香港島和冠榮車行 · 查看更多 »

军机大臣列表

军机大臣列表,旨在列出中国清朝自雍正七年(1729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历任军机大臣。军机大臣雅称为“枢密”,属于任务性质,而非定制官衔,无品阶可言,担任者亦无俸禄。 雍正帝初为指挥青海战事之需要,于雍正七年(1729年)设立军需房;后形成“办理军机处”,沿为定制,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军国大政。雍正时首任军机大臣为张廷玉与鄂尔泰,恩遇最隆。自军机处设立,军机大臣取代内阁大学士成为清朝事实上的宰相,但与宰相职务不同的是此为没有任何品阶的非定制职衔;直到清末官制改定,理论上其功能为新内阁所取代,然而清末宣统三年(1911年)首任内阁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原亦为领班军机王大臣。 军机大臣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充任,无定员,一般六、七人。其中资历最深者为“首席军机大臣”,或称“领班军机大臣”,但没有正式的名义;入值军机时按资历深浅的分别称“军机处行走”、“军机大臣上行走”、“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三种;“军机处行走”名目从嘉庆后期起即极少使用,仅恭亲王奕䜣以议政王入值军机时使用过一次。.

新!!: 香港島和军机大臣列表 · 查看更多 »

凌霄閣

凌霄閣(The Peak Tower)是香港一座特色建築,位於香港島扯旗山與歌賦山之間的爐峰峽上,亦是山頂纜車的終點站,地址為山頂道128號。它座落於海拔396米高之處而非山頂最高處,設計突出卻不破壞山景線。凌霄閣最高處達海拔428米,能俯覽維多利亞港兩岸景緻,是香港主要旅遊景點之一。 2003-2015年發行的香港流通貨幣中,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及中銀香港發行之20港元紙幣背面皆印有凌霄閣外貌。.

新!!: 香港島和凌霄閣 · 查看更多 »

啟德發展計劃

《啟德發展計劃》(英文:Kai Tak Development,縮寫:KTD)是香港的都市更新及發展計劃,總規劃面積達328公頃,涉及九龍前啟德機場,及毗連的馬頭圍、九龍城、新蒲崗、黃大仙、九龍灣和觀塘一帶邊區,糅合社區、房屋、商業、旅遊及基礎建設用途。預計啟德的居住人口為86,500人,興建3萬個住宅單位(包括13,368個公共屋邨單位)、酒店房間6.4萬個,零售及辦公室的總樓面面積逾1,440萬平方呎,休憩用地逾110公頃。 《啟德發展計劃》前身為《東南九龍發展規劃》,是因應啟德機場搬遷之後,將鄰近海面(即原來整個九龍灣)填海並連同機場用地重新發展,規模較西九龍填海區更大;經過多年研究,受到灣仔填海計劃第2期的訴訟影響,香港政府於2004年7月重新就此檢討,以「不填海」原則重新規劃,並且諮詢至2006年,最終於2007年11月6日由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通過新修訂《啟德分區計劃大綱圖》,《啟德發展計劃》正式啟動,興建包括啟德體育城、都會公園、郵輪碼頭、酒店、住宅、商業及娛樂等核心建築項目,首階段項目於2013年或以前陸續地落成,次階段項目將會於2016年或以前陸續地落成,終階段項目將會於2021年或以前陸續地落成,即預計於2021年全面竣工。 此外,《啟德發展計劃》納入為於2012年啟動的《起動九龍東》計劃之一部分。.

新!!: 香港島和啟德發展計劃 · 查看更多 »

啟德體育園

啟德體育園(英文:Kai Tak Sports Park)前稱啟德體育城(英文:Kai Tak Sports City)為香港政府推行的《啟德發展計劃》中的體育場館區(即體育城)及《起動九龍東》計劃的主要部份,並由私人機構長期營運,位於九龍前啟德機場北停機坪西部,西面連接馬頭角,佔地28.2公頃。啟德體育園屬於《啟德發展計劃》的最終階段項目,預計於2016年動工,耗資250億港元,最快預計於2020年至2021年竣工,並進行招標,預計於2021年第三季正式投入服務。 啟德體育園包括一座設有50,000座席的主場館──配有開合式天幕及可以移動草皮的世界級,一座設有5,000座席的輔助運動場、一座室內體育館(分別設有一座設有4,000座席的主場及可以容納400名觀眾的副場,另外設有游泳池、籃球場、排球場、手球場及體操訓練場、健身室和活動室等)以及其他體育設施(包括溜冰場、保齡球場和桌球室等);另外設有商店(包括體育用品零售店鋪及大型健身室)、食肆及酒吧等配套設施。以上各場館將會構成一座體育場館區的焦點,整個體育場館將會以園景平台連接至啟德站和都會公園。 啟德體育園連接都會公園,公眾穿過園景通道及休憩公園後,可以到達港鐵及環保連接系統的啟德站;場館東面有連接車站廣場的景觀廊,公眾可以遠眺獅子山的景色。接壤馬頭角的海濱一帶,則會發展為海濱飲食廊,設有小型商店及茶座;整個園區具備地標特色,將會成為香港旅遊景點之一。.

新!!: 香港島和啟德體育園 · 查看更多 »

啟德體育園區

啟德體育園(英文:Kai Tak Sports Park)前稱啟德體育城(英文:Kai Tak Sports City)為香港政府推行的《啟德發展計劃》中的體育場館區(即體育城)及《起動九龍東》計劃的主要部份,位於九龍前啟德機場北停機坪西部,西面連接馬頭角,佔地28.2公頃。啟德體育園屬於《啟德發展計劃》的最終階段項目,預計於2016年動工,耗資250億港元,最快預計於2020年至2021年竣工,並進行招標,預計於2021年第三季正式投入服務。 啟德體育園包括一座設有50,000座席的主場館──配有開合式天幕及可以移動草皮的世界級多用途體育場館,一座設有5,000座席的輔助運動場、一座室內體育館(分別設有一座設有4,000座席的主場及可以容納400名觀眾的副場,另外設有游泳池、籃球場、排球場、手球場及體操訓練場、健身室和活動室等)以及其他體育設施(包括溜冰場、保齡球場和桌球室等);另外設有商店(包括體育用品零售店鋪及大型健身室)、食肆及酒吧等配套設施。以上各場館將會構成一座體育場館區的焦點,整個體育場館將會以園景平台連接至啟德站和都會公園。 啟德體育園連接都會公園,公眾穿過園景通道及休憩公園後,可以到達港鐵及環保連接系統的啟德站;場館東面有連接車站廣場的景觀廊,公眾可以遠眺獅子山的景色。接壤馬頭角的海濱一帶,則會發展為海濱飲食廊,設有小型商店及茶座;整個園區具備地標特色,將會成為香港旅遊景點之一。.

新!!: 香港島和啟德體育園區 · 查看更多 »

啟德郵輪碼頭

啟德郵輪碼頭(英文:Kai Tak Cruise Terminal)為香港的郵輪碼頭之一,位於九龍九龍城啟德承豐道33號,即前啟德機場跑道末端。因為香港一直缺乏大型郵輪專用的碼頭,在尖沙咀的海運大廈本身也不足以供大排水量的郵輪靠泊,導致訪港的大型郵輪只能停靠葵涌貨櫃碼頭,影響訪港郵輪旅客對香港的觀感,所以啟德郵輪碼頭屬於《啟德發展計劃》首階段的項目之一。 郵輪碼頭的建築物及首個泊位於2010年5月動工,於2013年3月16日進行業務測試,建築物於6月1日竣工,於同月12日試驗開幕;首個泊位於7月竣工,第二個泊位於2014年9月啟用。香港政府期望發展啟德郵輪碼頭可以幫助香港把握亞太區郵輪旅遊業市場增長所帶來的機遇,將香港發展成為區內的郵輪中心。 啟德郵輪碼頭樓高3層,全長約850米,相等於約兩座橫臥的環球貿易廣場的連接長度。大樓內有長達42米的無柱空間,於郵輪旅遊淡季時可以作為展覽用途,支援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啟德郵輪碼頭設有兩個泊位,水深均達12米至13米,泊位合共佔海達850米乘35米,分別可以停泊長達455米及400米的郵輪。其中首個泊位可以供予排水量達11萬噸、總噸位達22萬噸的世界級郵輪停泊,次個泊位則可以供予中型郵輪停泊。啟德郵輪碼頭的邊岸檢察設施於每小時可以處理達3千名旅客人次。.

新!!: 香港島和啟德郵輪碼頭 · 查看更多 »

啟德機場

啟德機場(1925年1月24日—1998年7月6日)是香港一座已停用的民用機場,位於九龍九龍城區。於1962年至關閉期間正式名稱為香港國際機場、香港啟德國際機場。1998年赤鱲角機場落成後,啟德機場同時關閉,並承接後者的「香港國際機場」名稱。 啟德機場運作時為全球最繁忙的國際機場之一,客運量全球第三,貨運量全球第一。然而,極為繁忙的啟德機場座坐落於香港市區,只有一條跑道,而且周圍均屬於高密度樓房,空域狹小,在安全及需求考慮下,香港政府於1989年選址大嶼山西北面的赤鱲角填海興建新機場。新機場工程歷時8年,於1998年7月啟用,同時啟德機場完成其歷史任務,正式關閉。啟德機場運作時曾經有「全球十大危險機場」的稱號。經過多年的研究及討論,香港政府在啟德機場的原址推出《啟德發展計劃》。.

新!!: 香港島和啟德機場 · 查看更多 »

啟示書院

啟示書院(Compass College)是香港一所私立學院,主要提供工商管理、款待及旅遊、媒體新聞製作的「職業導向」課程。校舍設於灣仔區。.

新!!: 香港島和啟示書院 · 查看更多 »

啟田大廈

啟田大廈(Kai Tin Towers)位於九龍東觀塘藍田啟田道51-67C號,鄰近啟田邨、康田苑、港鐵藍田站及藍田(西區)社區中心,發展商為合和實業 ,並由公司主席胡應湘建築工程師設計。啟田大廈共有2座住宅樓宇,均為一梯八伙設計,合共提供502個住宅單位,於1979年落成並於同年5月入伙。值得一提是以前的金城戲院曾開設於啟田大廈的基座商場。.

新!!: 香港島和啟田大廈 · 查看更多 »

啟超道

啟超道(Kai Chiu Road),是香港島銅鑼灣一條人流最多的街道,是香港時代廣場與香港崇光百貨此兩個香港地標之間的一條行人捷徑。沿路全部地鋪以售賣時尚產品為主,包括太子珠寶鐘錶、卓悅、Vip station及粵港澳湛周生生等。啟超道旁亦設大型商場希慎廣場。.

新!!: 香港島和啟超道 · 查看更多 »

入境事務大樓

入境事務大樓(英語:Immigration Tower),於香港主權移交前稱為人民入境事務大樓,原名為灣仔政府綜合大樓第二座(另兩座分別為稅務大樓及灣仔政府大樓),位於香港灣仔告士打道7號,是香港島島上其中一座政府辦公大樓,樓高177米,共49層,鄰近維多利亞港及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大樓內有入境事務處總部(3樓)、創新科技署、審計署、內幕交易審裁處、庫務署、運輸署及水務署。入境處大樓的二樓連接灣仔行人天橋系統,連接灣仔站及鄰近的商業大廈。 2008年,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財政預算案中披露,研究將佔地1.3公頃的灣仔海旁3座政府大樓搬遷,騰出的土地將用以興建甲級寫字樓。2015年第二季起政府部門將分階段搬遷至啟德工業貿易大樓、西九龍政府合署、長沙灣庫務大樓、啟德的新税務大樓,以及將軍澳南的新政府大樓。當中入境事務大樓則遷往將軍澳南,預計最快2023年完成遷出計劃。.

新!!: 香港島和入境事務大樓 · 查看更多 »

入境事務處

入境事務處(簡稱入境處;Immigration Department,縮寫作 IMMD),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保安局轄下的紀律部隊之一,負責出入境事務、打擊非法勞工、執行入境條例等。現任入境事務處處長為曾國衞,領導5,819名軍裝人員及1,564名文職人員。.

新!!: 香港島和入境事務處 · 查看更多 »

全港運動會

全港運動會(The Hong Kong Games,簡稱港運會)是香港一個綜合運動會,創辦於2007年,每兩年舉行一屆,並以全香港十八區作為參賽單位。舉辦港運會目的是在社區上提供更多體育參與、交流和合作機會,藉此促進十八區之間的溝通和友誼,使各有關單位的合作伙伴關係得以進一步體現和落實,加強社區的凝聚力。此外,更可進一步推廣社區「普及體育」的文化,以及提高香港的運動水平。 全港運動會的會徽為3個排列成「18」字樣的環,象徵香港十八區一同參與全港運動會。三個環同時能代表香港島、九龍及新界,亦象徵參與舉辦港運會的單位包括體育委員會、十八區區議會與地區體育會,及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與各有關體育總會合作無間;旁邊的幼線,為設計增添動感活力,也寓意十八區活力充沛;而紅色可彰顯運動員的活力,橙棕色和藍色則分別代表在室內和户外進行的比賽。.

新!!: 香港島和全港運動會 · 查看更多 »

八間屋

八間屋(簡稱八間)是香港七個二級歷史建築及一個三級歷史建築連成一組的歷史建築群,位於香港島赤柱赤柱大街二號,因八間相連的小屋而得名。 小屋群處於赤柱灣東岸,黃麻角道後方,行人須經赤柱大街南端的小路進入。這些建築於1930年代由香港政府興建,以安置因建設赤柱軍營及黃麻角炮台而須搬遷的黃麻角村八個客家原住民家庭。現時該處仍有居民居住。八間小屋樓高一層,紅磚灰瓦,木門及窗框則為綠色。 目前尚未完成評級的赤柱八間8號之瑞典籍白人業主因為計劃清拆改建所以反對赤柱八間8號的歷史評級。按古諮會機制,一級歷史建築已被納入「備用名單」,供古物事務監督按其文物意義、遭拆卸的風險等逐一考慮是否應宣布為法定古蹟。若業主欲清拆建築物,有關建築將即時被列為暫定古蹟,凍結其重建權,但二級和三級歷史建築則不在此限。.

新!!: 香港島和八間屋 · 查看更多 »

公司註冊處

公司註冊處(英語:Companies Registry,CR)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轄下的部門,於1993年成立,並以營運基金運作。專責為公司提供註冊服務,辦事處設於香港島金鐘金鐘道政府合署。現任公司註冊處處長為鍾麗玲。.

新!!: 香港島和公司註冊處 · 查看更多 »

公共交通協調政策

公共交通協調政策是香港政府運輸署於1985年推行的一項公共交通政策,目的是鼓勵新界市民使用鐵路出入市區,亦減少市區的交通流量,可謂早期的「保鐵政策」及三年一改政策。 香港政府在1990年發表的《邁向21世紀: 香港運輸政策白皮書》中,對公共交通協調政策有以下描述: 公共交通工具的協調政策,旨在讓不佔用路面或能夠經濟地使用路面的交通工具優先使用道路,並盡量減低惡性競爭。如果缺乏適當協調,在需求量大的地區,若干交通服務會供過於求,這樣不但會令繁忙的道路更加擠塞,而且會危害各類公共交通工具的經營能力和效率,導致加價,最終使乘客選擇減少,以及在人口少的地區構成交通服務不足的惡性循環。.

新!!: 香港島和公共交通協調政策 · 查看更多 »

公爵大廈

公爵大廈(Edinburgh Tower)是香港的一座商業大廈,位於香港島中環皇后大道中15號,樓高44層,於1983年落成,為置地廣塲的一部份。.

新!!: 香港島和公爵大廈 · 查看更多 »

公益少年團

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轄下的一個組織,為香港青少年提供學校課程以外之教育,以提高其公民責任感。現時香港有一千多間學校共逾十多萬學生參與此組織 。會長由教育局首席助理秘書長兼任。.

新!!: 香港島和公益少年團 · 查看更多 »

公車專用道

公車專用道屬於專用路權的一種,在普通道路隔出專用線道,僅提供公共汽車和无轨电车行駛。公車專用道的名稱在各地均有不同,臺灣稱為--,香港稱為--,中國大陆稱作--,澳門稱為--。.

新!!: 香港島和公車專用道 · 查看更多 »

公民黨 (香港)

公民黨(Civic Party)是香港民主派的第二大政黨,其意識形態派別為泛民主派。其成立於2006年3月19日,現時是香港立法會第四大黨。 現任主席為前公民黨黨魁、資深大律師梁家傑。黨魁則是新界東民選立法會議員、大律師楊岳橋,內務副主席為香港明愛九龍社區中心擔任督導主任的註冊社工賴仁彪,外務副主席為香港島民選立法會議員、大律師陳淑莊,秘書長為前東區區議員陳啟遠,副秘書長則是北角丹拿選區民選議員鄭達鴻。.

新!!: 香港島和公民黨 (香港) · 查看更多 »

公民村

公民村(Kung Man Village),又稱為摩星嶺平房區(Mount Davis Cottage Area),始建於1952年,是香港一個已拆卸的平房區,位於香港島摩星嶺北面山坡,面向大小青洲,由域多利道向上依山而建,由近堅尼地城的第一區向西伸展到第四區。公民村是最後一批被清拆的平房區之一,於2002年拆卸後居民被分配到港島區不同的公共屋邨。.

新!!: 香港島和公民村 · 查看更多 »

六七暴動

六七暴動,亦稱1967年香港左派暴亂(Hong Kong 1967 Leftist riots)、六七左派工會暴動、香港五月風暴。现在一般公认其於1967年5月6日起開始,於同年12月基本結束,是一場由香港親共人士受到大陸文化大革命極端思潮的影響而對抗香港政府的暴動。其由最初的工人运动、反港英政府示威,演變成後來的恐怖主義及炸彈襲擊平民等行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在大陆取代中華民國政权后香港唯一左派暴动。 六七暴動由罷工及示威開始,到后来有罷工工人被警方打伤打死,示威者其後使用暗殺、炸彈放置(涉及1,167個炸彈)和槍戰作為報復。在事件中,全體香港警察取消休假候命,多次與左派示威者冲突,作出驅散、鎮壓及拘捕行動。期間,1,936人被檢控,约212名警務人員在內的832人受傷,51人死亡(5名警察在事件中死亡;5名香港边境警察和1名来自中華人民共和国的共產黨民兵在边境冲突中死亡;参加反英示威的示威者约20多人因为镇压死亡;7名市民遭炸死;電台主持林彬被燒死),死亡人數僅次於1956年雙十暴動。 其时正值“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高潮,中華人民共和国不少城市都爆发支援“香港抗暴”的游行示威,英国驻华代办处亦被红卫兵捣毁,英国驻沪处理侨务专员办事处一同受到冲击并被关闭。香港商業電台節目主持林彬在節目中批評左派的暴力行徑,數日後,其本人與堂弟被人投擲汽油彈燒死,被認為是這次暴動的標誌性事件。六七事件可算是香港歷史的分水嶺。.

新!!: 香港島和六七暴動 · 查看更多 »

六一二雨災

六一二雨災是指香港於1966年6月12日多處因豪雨而引致嚴重人命傷亡和經濟損失的災難,共引致64死48失蹤29傷。.

新!!: 香港島和六一二雨災 · 查看更多 »

六一八雨災

六一八雨災(或稱六一八水災、壬子水災、壬子雨災,事發當年為壬子年)是指香港於1972年6月18日因為持續暴雨而導致山泥傾瀉的嚴重災難事故。當日,在九龍觀塘區翠屏道木屋區及香港島半山區旭龢大廈先後發生的山泥傾瀉及大廈坍塌慘劇,造成共156死、117傷,成為香港歷史上死亡人數最高的水災、山洪暴發及山泥傾瀉意外。1972年6月16日至18日期間,香港連日大雨(三日總降雨量達652.3毫米),成為引發此次慘劇的主要成因。.

新!!: 香港島和六一八雨災 · 查看更多 »

六國酒店

六國酒店(Gloucester Luk Kwok Hong Kong)為香港的一間四星級酒店,位於香港島灣仔告士打道72號,鄰近港鐵灣仔站。酒店於1933年開幕,當時稱為六國飯店。到1986年重建,改稱六國酒店,共提供196間豪華客房,包括194間客房,以及2間豪華套房。.

新!!: 香港島和六國酒店 · 查看更多 »

六四事件

六四事件狹義上指六四清場,又稱「六四天安門事件」,即1989年6月3日晚間至6月4日凌晨,中國共產黨派遣解放軍至北京天安門廣場对学生集会清场的行动;廣義上指八九民運,即自1989年4月開始,由大學生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發起,持续近2個月的全國示威運動。 1989年4月15日,前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因心脏病猝逝,許多北京大學生與市民便在天安門廣場舉辦悼念活動。在部分大學生主導下,原本单纯悼念的活動轉向要求政府控制通貨膨脹、處理失業問題、解決官员貪腐、政府問責、新聞自由、民主政治與结社自由等。期间,最多有一百萬人聚集在天安門廣場示威。以时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赵紫阳为首的温和派希望與示威群眾展開談判达成和解。 在5月中旬,學生發起激進絕食行動,促使中國各地四百多個城市陸續集結抗議,表態支持。一連串遊行後,以中共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及國務院總理李鵬為首的强硬派決定以武力解決示威,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陳雲、時任國家主席楊尚昆和前任國家主席李先念等多位中共元老亦支持出兵。5月20日,李鵬代表國務院宣布北京市實施戒嚴,並調動解放军三十萬兵力前往首都北京。最终解放军在6月4日控制天安門廣場并实施清场。 之後,中國共产党大規模逮捕示威民眾和支持者,並鎮壓其他地区進行的抗議活動;還嚴格控制國內新聞媒體對事件之報導,並禁止外國記者將相關照片和採訪影像發送至國外。國際社會则譴責中华人民共和國政府以武力驅離示威群眾,許多西方國家亦一度實施經濟制裁,並至今實行武器禁運。 六四事件導致时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趙紫陽被免去所有職務,包括政治局常委胡啟立在內,許多同情抗議活动的中共官員也被降級或免職,中共上海市委書記江澤民被提拔為新任黨總書記和第三代領導核心。許多參與八九民運的人士則流亡海外,並被政府禁止返回中國大陸。這次風波後,中共党内强硬派抬头,改革開放政策停滞,直到1992年鄧小平南巡後才重新恢復;原先在1980年代逐漸開放的人權、民主政策等政治改革也暫止進行。中共中央机关报在运动中期譴責其為「反革命暴亂」,而今日六四事件在中國大陸仍為敏感話題被禁止討論或悼念,不過仍有許多人主張平反六四。由於中共拒絕提供更多事件資料,导致六四事件数据模糊,出现多种版本,單是死亡人數的估計便從百余人至上万人都有。.

新!!: 香港島和六四事件 · 查看更多 »

共济会

共濟會(Freemasonry),亦稱美生會,出现于18世纪西欧,自从1717年成立英格兰第一个总会所,至今其已经遍布全球。会员包括眾多著名人士和政治家,有些要求申请者必须是有神论者,有些則接受無神論者申请。 共济会是一种非宗教性質的兄弟會,基本宗旨为倡导博爱、自由、慈善,追求提升个人精神内在美德以促进人类社会完善。陰謀論者認為,共济会是富人和权贵的阴谋组织,其有着不为人知的统治世界秘密计划,比如「新世界秩序」。.

新!!: 香港島和共济会 · 查看更多 »

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 (香港)

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英文:Site of Special Scientific Interest,縮寫SSSI)是在香港被認定在動植物、地理、地質或地文上具有特殊價值的地點。這些地點可以在陸上或海上,也可以是位於郊野公園之內或之外。而這些地點是由漁農自然護理署鑑定,並由規劃署保管一份有關的記錄冊。一經鑑定,法定圖則:分區計劃大綱圖中便會顯示這些地點的位置。 漁農自然護理署早在1975年已開始將香港某些地點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至2008年為止,香港已有66個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另有4個已取消),分佈在香港島、新界及各個離島上。被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的地點中,大部份均擁有特別的樹木、雀鳥、海岸、紅樹林及各種動物。.

新!!: 香港島和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 (香港) · 查看更多 »

元創方

PMQ元創方(英文:PMQ,意思為Police Married Quarters,即已婚警察宿舍),為香港的一個創意中心,位於香港島上環--,總樓面面積達1.8萬平方米,設有5個門口,正門在其東面的鴨巴甸街35號。元創方的前身為於2010年11月10日被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的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經過活化後成為創意中心,於2014年4月14日起局部開放,於同年6月21日正式開幕。.

新!!: 香港島和元創方 · 查看更多 »

元朗

元朗(Yuen Long;1960年代以前作“Un Long”)是香港新界元朗區的主要區域,是一個沖積平原。遠自宋朝,骨灰即已遷入岑田(今日錦田)居住,現時人口約53萬。區內也有些漁塘和田地,但因人口愈來愈多,城市化更趨嚴重,以致漁塘和田地面積陸續減少。元朗市中心以唐樓居多,近年政府致力發展元朗,現在市中心外圍已有較多新住宅大廈落成。.

新!!: 香港島和元朗 · 查看更多 »

元朗區

元朗區(Yuen Long District)位於香港新界西部,是香港十八個地方行政區域之中歷史最悠久的地區之一。元朗區是香港唯一「一區兩市」(元朗新市鎮及天水圍新市鎮)的區份,此外發展中的洪水橋新發展區也有大部份範圍位於本區。元朗區屬香港兩個陸地與中國廣東省深圳市相連的區之一,另外一個為北區。.

新!!: 香港島和元朗區 · 查看更多 »

元朗公園巴士總站

元朗公園總站(Yuen Long Park Bus Terminus),位於元朗區元朗市西面,有兩個同名車站,其中一個車站位於青山公路西行方向,本條目講述的是位於公園北路的九巴68E線總站暨早上繁忙時間班次起點站及港鐵巴士K68綫折返車站,是一個路邊車站。.

新!!: 香港島和元朗公園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元朗公立中學

元朗公立中學(Yuen Long Public Secondary School;簡稱YLPSS、元中)是香港新界元朗區的一所官立男女英文中學,也是新界歷史最悠久的中學。.

新!!: 香港島和元朗公立中學 · 查看更多 »

元朗新市鎮

元朗新市鎮是香港九個新市鎮之一,座落於香港新界西的元朗區,是元朗第一個新市鎮,人口約15萬,由大橋、水邊圍、雞地、水牛嶺等地方發展而成。現在也向北延伸至東頭工業區、元朗工業園(前稱元朗工業邨)及朗屏邨等地,及向南延伸至大旗嶺。元朗新市鎮大致範圍東至新時代廣場附近,南面被元朗公路包圍,西面則伸延至朗天路。.

新!!: 香港島和元朗新市鎮 · 查看更多 »

光大中心

光大中心,前身為大新金融中心,位處於香港島灣仔告士打道108號,樓高39層,樓面總面積為400,113方呎,另有158個車位。 明報,2016年2月26日 蘋果日報,2016年2月26日 2016年2月,光大控股宣布以100億港元向爪哇控股收購大新金融中心,成為當時全港第二貴售價的商廈,僅次於中國恒大中心。 2016年5月,中國光大集團與光大控股完成收購大新金融中心,其中光大集團佔83.33%業權,餘下的16.67%由光大控股持有。 光大中心亦為大新金融集團的總部。.

新!!: 香港島和光大中心 · 查看更多 »

光明臺

光明臺,(Illumination Terrace),位於香港島大坑大坑道5至7號,是大坑的一個私人屋苑,分為兩座,樓高45層,於1993年6月入伙,由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發展,自設私人會所及泳池。.

新!!: 香港島和光明臺 · 查看更多 »

克頓道

克頓道(Hatton Road)是香港一條行人道路,位於香港島西部,連接西半山至太平山。克頓道始自香港大學本部以南大學堂,大學道與旭龢道、干德道交匯點。該處是新巴13號線的旭龢道終站,並且有小巴站於此。 克頓道全程是斜坡路,有特色街燈、沿途路標及郊遊地圖,中段途經龍虎山和-松-林炮台。克頓道為龍虎山郊野公園及薄扶林郊野公園的分界線之一(本身不屬於郊野公園範圍)。克頓道的東南端位於扯旗山和西高山之間的山坳,建有西高郊遊區(臨時)。該處與盧吉道及夏力道相會,經這兩條環山道,都可以通往爐峰峽的山頂廣場及凌霄閣。 克頓道上有其中一塊維多利亞城界碑,位於克頓道距旭龢道400米左右附近。 Category:太平山街道 Category:半山區街道 Category:冠以人名的香港道路.

新!!: 香港島和克頓道 · 查看更多 »

前九龍消防局

前九龍消防局是香港昔日一座消防局,位於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與九龍公園徑交界,於1920年建成,於1970年代前運作。.

新!!: 香港島和前九龍消防局 · 查看更多 »

前任行政長官辦公室

前任行政長官辦公室所在地原本為舊英童學校,位於香港島中環半山區堅尼地道28號。前任行政長官辦公室建築群,即主樓連僕人宿舍及人力車停泊處,於2009年12月18日正式被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評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在2009年12月18日以前,該建築被評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新!!: 香港島和前任行政長官辦公室 · 查看更多 »

前准將官邸

前准將官邸(Ex-Commodore's House),又稱前海軍司令官邸,是香港一座歷史建築物,位於香港島中環寶雲道5號,鄰近馬己仙峽道,現時是「母親的抉擇」的辦公大樓,並已被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新!!: 香港島和前准將官邸 · 查看更多 »

前鰂魚涌學校

前鰂魚涌學校,或稱前鰂魚涌英童學校,是香港昔日一所學校,位於香港島鰂魚涌英皇道986號,現已被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鰂魚涌學校一所專為英籍香港居民子女開設的英式官立小學,建於1926年。1980年,該校搬遷到寶馬山,原址便由社會福利署接管,改作培志男童院。 前鰂魚涌學校是新古典風格的建築採取對稱平衡原則,主體樓高兩層,而兩翼則樓高三層,其屋頂建有插著旗竿的塔樓,原址目前為香港青少年發展聯會轄下之德育發展中心。 德育發展中心 香港青少年發展聯會,於2007年成立,是一所非牟利機構,宗旨是鼓勵年青人立志、培養他們成材、為目標而奮鬥,為社會作出貢獻。 香港青少年發展聯會轄下之德育發展中心,於2009年開始推行青少年德育培訓及領袖培訓計劃,主要為學校及社團提供住宿性、嚴格、艱辛及富挑戰性之體驗式、紀律、品格和團隊合作訓練。 Category: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Category:鰂魚涌 Category:香港西式建築.

新!!: 香港島和前鰂魚涌學校 · 查看更多 »

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

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Former French Mission Building),又譯前法國海外傳道會大樓,是香港法定古蹟之一,位於香港島中環炮台里,於1997年至2015年為香港終審法院的所在地。.

新!!: 香港島和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 · 查看更多 »

前法國駐港總領事官邸

前法國駐港總領事官邸,又稱法國總領事住宅或法國總領事獨立屋,原是駐香港的法國總領事之居所,位於香港島太平山頂歌賦山普樂道8號,現已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新!!: 香港島和前法國駐港總領事官邸 · 查看更多 »

勞工處

勞工處(英語:Labour Department,LD)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轄下負責勞工事務的部門。現任處長為陳嘉信。.

新!!: 香港島和勞工處 · 查看更多 »

勵德邨

勵德邨(Lai Tak Tsuen)是香港島灣仔區大坑的一個由香港房屋協會發展的甲類出租屋邨,勵德邨在大坑道東面,與虎豹別墅及上林為鄰。由黃祖棠建築工程設計所有限公司設計。勵德邨設有8座,第1-4座有27層,分開單雙數座,外型是以圓柱體設計,令更多單位飽覽維港美景,而第5-8座是有亦都有27層,每座有17個單位,外型為長方體。高層大部份雙數室號單位都可以看到維多利亞港景色,是一個設計、景觀及環境都不錯的公共屋邨。.

新!!: 香港島和勵德邨 · 查看更多 »

勵德邨巴士總站

勵德邨巴士總站(英文:Lai Tak Tsuen Bus Terminus)位於香港島灣仔區大坑勵德邨道近怡景道,對面為勵德邨勵潔樓,為一個露天坑狀巴士總站,現時有3條巴士路線以此為總站。.

新!!: 香港島和勵德邨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動漫基地

動漫基地(英文:Comix Home Base),位於香港島灣仔茂蘿街1號至11號單數門牌及巴路士街6至12號雙數門牌合共10幢唐樓的一個藝術中心,同時也是藝術中心和市區重建局的合作項目,前身為綠屋,現已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新!!: 香港島和動漫基地 · 查看更多 »

四個10A的少年

四個10A的少年 是由君比創作、山邊社出版的書籍。本書主要是講述四位來自草根的會考生,如何以自己的奮鬥,為自己、學校和家庭創造奇蹟。.

新!!: 香港島和四個10A的少年 · 查看更多 »

四環九約

四環九約是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初期時,香港島北岸的維多利亞城的行政區劃。這個系統由1857年開始使用,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停用。沿着昔日維多利亞城邊緣上的一組界碑,稱維多利亞城界碑,或曰四環九約界碑。值得留意的是「四環九約」中的九約其實並非一個固定的概念,而是經過多次修訂,有多個版本。.

新!!: 香港島和四環九約 · 查看更多 »

四藥門花

四藥門花(学名:Tetrathyrium subcordatum),金縷梅科四藥門花屬常綠灌木植物,也是該屬的唯一品種。於1857年間首次於香港發現,100年內也未於其他地方被發現,直至1957年6月才在廣西龍州的常綠闊葉林里再次找到。被評為香港境內極度瀕危植物,中國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新!!: 香港島和四藥門花 · 查看更多 »

四方街

四方街(Square Street)是香港港島上環的一條單向行車街道,成曲尺形,在上環荷李活道上,樓梯街的西鄰,太平山街的以下,東街的東鄰。 駕車者往卜公花園、居賢里、上環新會商會學校、普慶坊,四方街是必經之路。四方街在上環文武廟西鄰,數十年前十分繁盛,現在只有數家老字號,靜中帶旺,跟以往大不同。 四方街因其附近設有廣場(今卜公花園)而命名為Square Street,但是中文名稱卻誤譯為四方街,此後一直未有像油麻地眾坊街般糾正過來。.

新!!: 香港島和四方街 · 查看更多 »

倚巒

倚巒(Severn 8)是香港一個豪華住宅項目,由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策劃,2005年底落成,座落於海拔約400米的香港島歌賦山施勳道傳統豪宅地段,能盡享港島北岸及維多利亞港景致。名稱代表項目倚山而建,坐擁背山面海的優勢,同時凸顯物業的高度及尊貴位置。.

新!!: 香港島和倚巒 · 查看更多 »

倫敦傳道會大樓

倫敦傳道會大樓(London Mission Building),簡稱倫敦會樓,是香港一座歷史建築,位於香港島半山區羅便臣道79至80號,2009年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新!!: 香港島和倫敦傳道會大樓 · 查看更多 »

「全民覺醒,栽種未來」集思會

全民覺醒,栽種未來」集思會是民間反對國民教育科大聯盟在2012年10月17日晚上六時至九時於香港島添馬艦新政府總部大樓公民廣場(添馬公園)發起的反思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活動。.

新!!: 香港島和「全民覺醒,栽種未來」集思會 · 查看更多 »

「良心話事,守護孩子」公民教育開學禮大集會

良心話事,守護孩子」公民教育開學禮大集會是香港的集會活動,為一系列反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事件之一,由民間反對國民教育科大聯盟在2012年9月1日下午2時於香港島添馬艦立法會大樓及添馬公園發起。該次活動分為兩部份,先是嘉年華,後是正式大集會。.

新!!: 香港島和「良心話事,守護孩子」公民教育開學禮大集會 · 查看更多 »

噴射飛航

噴射飛航(TurboJET)是信德集團及香港中旅合資的快速客運渡輪服務品牌,是由信德中旅船務管理有限公司營運,於1962年成立,主要營辦香港、澳門、深圳及廣州四地之間的航線。 噴射飛航主要提供24小時來往香港和澳門的航海服務,並以香港上環信德中心的港澳碼頭作為其香港的基地,船程約為55分鐘。主要競爭對手是在提供澳門航線服務的金光飛航(港澳碼頭至氹仔客運碼頭)。噴射飛航是全世界唯一提供24小時跨境渡輪服務的公司。此外噴射飛航亦營辦香港國際機場海天客運碼頭來往澳門外港碼頭的跨境服務,因應船務及飛機航班的對接安排,噴射飛航在其航班中與航空公司一樣使用IATA格式的航班代碼,噴射飛航的IATA代碼為8S。.

新!!: 香港島和噴射飛航 · 查看更多 »

C!ty'super

c!ty'super(讀作「City Super」)是一家港資百貨超市,以高檔市場為主。city'super由前香港西武百貨店長石川正志成立,1996年12月首家專門店於香港銅鑼灣時代廣場開幕。主要售賣外國進口食品、文具商品、化妝護理用品及家庭用品等。核心業務包括:Food Market(食品部)、Life Division(生活用品部)及 cookedDeli(環球美食廣場)。現時大股東是三黃集團60.92%權益和吳光正全資擁有LCJG Limited擁有39.08%權.

新!!: 香港島和C!ty'super · 查看更多 »

CASA 880

CASA 880是香港一座37層高的單幢式住宅,位於香港島東區鰂魚涌,鄰近港鐵鰂魚涌站,亦是該區六年來的新屋苑。「Casa」一詞來自西班牙語,意思為房子,發展商希望以西班牙名字突顯該物業的南歐風格特色;「880」則象徵英皇道880號,為該大廈的所在門牌號碼。CASA 880因此得名。 值得留意是屋苑前臨繁忙的英皇道,位於高層的單位也要飽受車聲困擾。而且,屋苑屬於單橦樓,發水面積相當高,做成客房細小但窗台大的現象。.

新!!: 香港島和CASA 880 · 查看更多 »

C·哥頓·麥基

查爾斯·哥頓·史超域·麥基(Charles Gordon Stewart Mackie,),英國遠東商人和政治家,1927年至1935年任仁記洋行香港董事總經理。 麥基1901年由蘇格蘭前往香港,加入仁記洋行任職助理。1912年,他升任司理,並長駐上海,及後進一步成為仁記的上海董事總經理。仁記洋行是遠東當時主要的貿易公司之一,除了從事一般商品貿易和船運,也負責代理和代辦多家公司的在華業務。透過在仁記的工作,麥基得以兼任多家公司的董事職務,1927年從上海調返香港以後,他還兼任香港電燈公司主席一職,並兩度當選香港上海匯豐銀行主席。此外,仁記與鐵行火船公司在1923年開展合作關係後,麥基也獲委任為鐵行在香港和上海的合夥人。 在商業活動以外,麥基在香港和上海也參與不少與商界和政治有關的公職。派駐上海期間,他於1914年至1917年出任上海工部局董事、1920年至1921年出任上海外商總會主席,也曾任上海英商公會會董。1927年調返香港後,他兩度擔任香港西商會主席(1930年-1931年、1933年-1935年)和定例局非官守議員(1928年、1930年-1935年),期間多次暫任議政局非官守議員。熱愛賽馬運動的他也曾於1929年至1935年出任香港賽馬會主席。 麥基於1935年卸下所有工商職務,退休返英,1966年在蘇格蘭家鄉逝世,終年86歲。他生前於1935年獲英廷頒授英皇喬治五世銀禧獎章,對其在港擔任公職的表現予以肯定。.

新!!: 香港島和C·哥頓·麥基 · 查看更多 »

的近律師行

近律師行(Deacons)是一間以香港為總部的律師事務所,提供獨立的法律服務予客戶。的近律師行成立於1851年,現時總部位於香港島中環歷山大廈3-7樓及14樓,其辦事處分佈於北京、上海、廣州。 的近律師行由 Victor Deacons 成立,在1888年與 William Thomas Bridges 必列者士合伙經營。.

新!!: 香港島和的近律師行 · 查看更多 »

皇后大道

皇后大道(Queen's Road)是香港開埠之後的第一條建築的主要道路,位於香港島。分为皇后大道西、皇后大道中及皇后大道東(可簡稱為大道西、大道中及大道東),由中西區的石塘咀,一直延伸至灣仔區的跑馬地,全長約5公里。.

新!!: 香港島和皇后大道 · 查看更多 »

皇后大道中九號

皇后大道中九號(英文:No 9 Queen's Road Central,簡稱皇九)是香港島中西區的一座商業大廈,位於中環雪廠街與德輔道中交界,是香港摩天大廈之一,寫字樓升降機大堂在南邊,皇后大道中9號。而商場名為嘉軒廣場(The Galleria),南方、北方各設一出入口。皇后大道中九號是香港置地發展的地產項目,於1992年以38億港元出售給一中資背景財團。現時由中區行人天橋系統步行可達其大廈商場。 香港甲廈呎價新高紀錄,為皇后大道中九號27樓全層,由河北鋼鐵(香港)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於2012年10月15日以3.8629888億港元購入,面積13718平方呎,每平方呎達28,160港元。 2002年愛馬仕先後以近1.9億元購入中環皇后大道中9號嘉軒廣場地下6至9號舖位及地庫等,面積共約7500方呎 2013年11月25日中環皇后大道中9號14樓03室,以約9541萬元交吉易手,面積約3290方呎,呎價約2.9萬元,創該廈呎價新高,為繼金鐘美國銀行中心及灣仔會展廣場後,全港甲廈呎價的第3高。土地註冊處資料,原業主為馬主楊國琦等,1999年斥2060萬元購入,轉手帳面賺約7481萬元或3.6倍。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愛馬仕持有的中環皇后大道中9號嘉軒廣場地下G6至9號舖、地庫及閣樓,2018年2月以6.7億港元易手,以總面積約7500方呎計,呎價約8.93萬元。新買家透過4間不同公司購入,4間公司的董事均為勞滿濤(LO MUN TO WILLIAM),市場消息指,新買家為外資房地產投資基金Chelsfield.

新!!: 香港島和皇后大道中九號 · 查看更多 »

皇后像廣場

皇--像廣場(Statue Square)是香港的一個廣場,位於香港島中環,為早年維多利亞城的地標性廣場建築。 隨著香港淪陷及戰後的城市發展,皇后像廣場現時已經沒有任何英國皇室成員的銅像,僅保留了一座紀念銀行家昃臣爵士的銅像。政府於1960年代將廣場重建成現貌,供市民休憩之用。.

新!!: 香港島和皇后像廣場 · 查看更多 »

皇后行

皇后行(Queen's Building)是一座遺址位於香港香港島中環皇后像廣場西邊的新古典主義建築,建於19世紀後期並以維多利亞女王命名。在大廈建成之初,一度位於維多利亞港海旁。皇后行最終在1960年11月被拆卸工商晚報, 1960-11-04 第4頁,由香港文華東方酒店取代。.

新!!: 香港島和皇后行 · 查看更多 »

皇后街

皇后街(英文:Queen Street)是香港香港島上環的一條街道,連接皇后大道西、高陞街、德輔道西及干諾道西,大致是南北走向,單向行車:德輔道西以北一段為北行;以南一段為南行。.

新!!: 香港島和皇后街 · 查看更多 »

皇后酒店

皇后酒店(Queen's Hotel),為香港的一間三星級酒店,位處於香港島西營盤皇后大道西199號,酒店於2005年1月開幕,共提供43間豪華客房。.

新!!: 香港島和皇后酒店 · 查看更多 »

皇室堡

皇室堡(Windsor House,前稱The IN Square),是香港銅鑼灣區內主要購物商場之一,位於香港島銅鑼灣告士打道311號,由華人置業於1992年購入,商場原本為300,000平方呎。自2006年至2010年期間進行大型翻新工程,總零售樓面面積擴展至410,000平方呎。 皇室堡集各式購物商店,加上交通便捷,由銅鑼灣港鐵站步行只需兩分鐘即可到達,鄰近維多利亞公園。 華人置業集團於十二月就出售其持有皇室大廈之附屬公司予劉鑾雄先生(華人置業集團之控股股東及主要股東)全資擁有之公司訂立出售協議,並於2016年9月完成出售皇室大廈之交易。華人置業集團現時為皇室堡提供物業管理。.

新!!: 香港島和皇室堡 · 查看更多 »

皇室大廈

皇室大廈(Windsor House),原稱溫莎公爵大廈,是香港商業樓宇,位於香港島銅鑼灣告士打道及記利佐治街交界,大廈的基層設有商場,現時名為皇室堡。 位於銅鑼灣告士打道311號的皇室大廈,又名安達人壽大廈,其內有安達人壽的辦公室(33樓),其他租戶包括金佰利(香港)有限公司(已遷往觀塘鱷魚恤中心)、博美娛樂集團(BMA)、高絲香港有限公司(Kose,28樓)。.

新!!: 香港島和皇室大廈 · 查看更多 »

皇家香港軍團(義勇軍)

皇家香港軍團(義勇軍)(英文: Royal Hong Kong Regiment (The Volunteers),縮寫:RHKR(V))亦稱皇家香港軍團(英文: Royal Hong Kong Regiment,縮寫:RHKR)或者香港義勇軍、義勇軍(英文:The Hong Kong Volunteers),於1854年成立,隸屬於香港政府,行動則由駐港英軍指揮,為第48啹喀步兵旅下轄其中一個單位,配備輕型武器的陸軍輕裝備偵察兵團。是一支基本由志願兼職之香港市民組成之部隊,維持香港安定和提高市民歸屬感。於1995年9月解散。.

新!!: 香港島和皇家香港軍團(義勇軍) · 查看更多 »

皇仁書院

皇仁書院(Queen's College)是位於香港銅鑼灣高士威道的著名官立男子中學,為香港在殖民地時期最早成立的官立中學。前身是創立於1862年的中央書院(Government Central School,當時又稱大書院)及1889年的維多利亞書院(Victoria College),皇仁書院一名則於1894年開始沿用。.

新!!: 香港島和皇仁書院 · 查看更多 »

皇龍道

皇龍道(Dragon Road)是香港香港島東區天后的一條街道,連接天后廟道及金龍台,位於天后廟道西南方向近天后廟交界。因早年大坑舞火龍的路線會經過皇龍道,故該山路前稱「黃龍道」。2008年9月,經過商業電台「在晴朗的一天出發」的報導,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與相關部門展開行動擴闊兩端的混凝土花槽以讓皇龍道的「東區樹王」細葉榕在路中心繼續生長。「東區樹王」已被政府列入香港古樹名木冊。而金龍臺7號一所樓宇曾成為無線電視劇集《花花世界花家姐》的拍攝場地。電視劇《愛我請留言》(第17集)和電影《92黑玫瑰對黑玫瑰》也曾在此處取景。.

新!!: 香港島和皇龍道 · 查看更多 »

皇都戲院

皇都戲院(State Theatre),全名皇都戲院大廈(State Theatre Building),是香港島東區北角英皇道的一座舊單幢式大廈,佔地逾35,000方呎,於1959年落成,基座曾設一家戲院。大廈前身為1952年建成的璇宮戲院。由建築師劉新科及1950年的香港測量師學會主席George.W. Grey設計。2015年7月,代表新世界發展為首等財團正式展開大規模的收購舊樓行動,成功購入該廈逾兩成業權,並落實向小業主進行收購,全幢涉資逾36億。.

新!!: 香港島和皇都戲院 · 查看更多 »

石塘咀

石塘咀(Shek Tong Tsui),亦作卑路乍(Belcher) 或石塘嘴,是位於香港香港島中西區的地區,位置為堅尼地城以東,香港大學以北,西營盤以西,即由西祥街/西祥街北至水街/興漢道。.

新!!: 香港島和石塘咀 · 查看更多 »

石塘咀市政大廈

石塘咀市政大廈(Shek Tong Tsui Municipal Services Building)是香港一座多用途的市政大樓,位於香港島西區石塘咀皇后大道西470號,西環大樓旁。 市政大廈內設有多項市政設施,包括由食物環境衛生署管理的街市及熟食中心,以及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轄的圖書館、學生自修室、體育館等。.

新!!: 香港島和石塘咀市政大廈 · 查看更多 »

石塘咀公共圖書館

石塘咀公共圖書館(Shek Tong Tsui Public Library)是香港一間公共圖書館,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之香港公共圖書館系統管理,位於香港島石塘咀皇后大道西470號石塘咀市政大廈3樓(另於4樓設有學生自修室),在1991年10月15日啟用,佔地1,800平方米,是中西區唯一一所分區圖書館。.

新!!: 香港島和石塘咀公共圖書館 · 查看更多 »

石塘咀體育館

石塘咀體育館(英文:Shek Tong Tsui Sports Centre)舊稱石塘咀市政大廈室內運動場(英文:Urban Council Shek Tong Tsui Complex Indoor Games Hall)位於香港香港島西區石塘咀皇后大道西470號石塘咀市政大廈5至6樓,於1991年11月21日啟用,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新!!: 香港島和石塘咀體育館 · 查看更多 »

石寓

石寓(Stone House,又稱旭龢道15號)是香港現存以鋼筋及混凝土建造的最早期建築之一,位於香港島半山區旭龢道15號,現時已被列作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石寓於1923年興建,當時的用途是作為修車房之用。當時旭龢道一帶設有一些修車房為半山區居民服務。到了現在,石寓已成為現存僅有的一幢修車房。 香港重光後,該處停止作修車房用途。於1949年到1951年間,曾經作為香港外國記者會的會所。後來業權多番易手,直至1980年起,開始作為私人住宅用途。最近一次業權易手是2005年底進行的拍賣。近年該處曾經作為私房菜場地。 石寓樓高2層,是香港早期使用鋼筋及混凝土建造的建築物之一,其特點是外牆仍以磚頭和花崗岩堆砌而成。.

新!!: 香港島和石寓 · 查看更多 »

石山街

石山街(Rock Hill Street)是香港一條行車街道,位處於香港島西環堅尼地城。石山街是一條平路,由東向西走向,雙線單向行車,西端街尾有紅綠燈。石山街途經堅尼地城社區綜合大樓及士美非路市政大廈。石山街是在卑路乍街以南,兩者平行走向的街道。.

新!!: 香港島和石山街 · 查看更多 »

石韻

石韻(Shi Yun),原名:李麟美,又名:陳麟美,香港歌手及電影演員。.

新!!: 香港島和石韻 · 查看更多 »

石龍拱

石龍拱是香港的一座山峰,高474.4米,位於新界中部,十八區分區上隸屬荃灣區,位處大欖郊野公園內,荃灣油柑頭附近,青衣以北,荃灣市中心以西。山頂設有民航處的障礙物燈標和地政總署測繪處的二等三角網測站,三角網測站編號404。 往來元朗和荃灣的元荃古道在石龍拱山頂西南不遠處經過,漁農自然護理署在那裡興建了涼亭,可以飽覽整個荃灣、葵涌、青衣北部、青馬大橋、大嶼山東北部、甚至是九龍、香港國際機場以及香港島的景色。.

新!!: 香港島和石龍拱 · 查看更多 »

石排灣 (香港仔)

石排灣(Shek Pai Wan)位於香港島,屬於香港南區的一部份,原指香港仔的海灣。明朝,大嶼山仍盛産沉香時,香木會運到沙螺灣包裝、加工,再運到香港仔石排灣,然後轉運到現稱廣州的集散地。該海灣隨著1970年代填海工程而消失,相關填海地成為今日的香港仔中心。 另一方面,當時香港房屋署亦於香港仔半山區興建公共房屋,並命名為石排灣邨。所以石排灣一名便逐漸轉變成香港仔半山區的地名。而另一點值得留意的是,石排灣道是位於華富邨至田灣的一段道路,而非位於石排灣邨。 「香港」一詞原指香港仔和石排灣一帶,後推而廣之,擴大至指整個香港島。.

新!!: 香港島和石排灣 (香港仔) · 查看更多 »

石排灣天后廟

石排灣天后廟又稱為香港仔天后廟,是香港的一座天后廟,位於香港島南區的香港仔,香港仔大道與香港仔水塘道交界,現已被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新!!: 香港島和石排灣天后廟 · 查看更多 »

石排灣道

石排灣道(Shek Pai Wan Road)是香港南區的一條主要道路,連接田灣及華富邨,為田灣區內的最主要道路。石排灣道東接香港仔海旁道,西接薄扶林道。全長1250米。值得留意的是,石排灣邨或者現時稱為石排灣的地點,並非位於石排灣道一帶,而是位於香港仔東部的半山區。.

新!!: 香港島和石排灣道 · 查看更多 »

石水渠街

石水渠街(Stone Nullah Lane)是位於香港港島灣仔區的街道,與灣仔道和太原街平行,與皇后大道東及莊士敦道垂直接通。街道南端盡頭為石水渠街花園及在隆安街的灣仔北帝廟,經花園之上的樓梯可步行至堅尼地道。由於街的北段沿道小販眾多,不能行車,尤其是救火用的消防車。 街上其中一幢最有名的歷史建築是建於1920年代的藍屋。.

新!!: 香港島和石水渠街 · 查看更多 »

石澳

石澳(英文:Shek O)是香港南區的一個地方,位於香港島赤柱以東,景色優美,環境清靜,除了石澳山仔的豪宅區之外,全區幾近沒有樓宇,甚比大澳和梅窩更近似郊野。不少粵語流行曲的音樂錄影帶也到此取景。有不少愛情小說文學作品也是以「石澳海邊」為背景。而香港導演周星馳的著名電影作品「喜劇之王」亦是在石澳取景拍攝。 2013年7月,《明報》報導了石澳原來有相當於6個標準泳池大的大片官地,被霸佔起屋近30年,不法之徒變相賺取到的樓面市值可能高達30億元。其中由大陸移民葉華明居住的700呎寮屋破壞石澳保護區後變成6000呎大宅,受訪時他向記者假冒是石澳原住民籍此逃避責任。 2016年6月,石澳東丫背村村民霸佔官地,將寮屋擴建成豪宅,官地被霸佔近30年。霸佔官地的村民包括探險家黃效文、富豪曾文進及退休的勞工處前助理處長麥世耀。部分霸佔官地的寮屋加建渡頭、涼亭及石牆。同年7月,有關建築在地政總署要求糾正後開漿清拆。.

新!!: 香港島和石澳 · 查看更多 »

石澳半島

石澳半島(Shek O Peninsula)為香港的一個半島,位於香港島南區東部,西鄰赤柱半島,得名自半島東岸的石澳。石澳半島和鶴咀半島以石澳道為界,面向南海。石澳郊野公園有大半的部分位於石澳半島。石澳半島由多個山峰組成,主要為雲枕山、打爛埕頂山和觀音山。在雲枕山和打爛埕頂山上,連綿的山脊上有被稱作「龍脊」的山徑,為絕佳觀景地點。 Category:南區 (香港).

新!!: 香港島和石澳半島 · 查看更多 »

石澳天后廟

石澳天后廟是香港一所天后廟,位於香港島南區石澳村333號,是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新!!: 香港島和石澳天后廟 · 查看更多 »

石澳山仔

石澳山仔(英文:Shek O Headland)是香港南區的一個地方,位於香港島石澳東部一處突出的岬角,與大頭洲對望。該區為石澳豪宅區的一部份,而其南部的岩岸因擁有特殊品種的海藻,而於1998年2月3日被劃定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面積0.7公頃。.

新!!: 香港島和石澳山仔 · 查看更多 »

石澳巴士總站

石澳巴士總站(英文:Shek O Bus Terminus)是香港南區一個巴士總站,位於香港島石澳泳灘附近,地址為石澳道4號,現時有一條常規巴士路線服務該區的居民、商戶和遊客。 石澳巴士總站的站長室是一座歐式兩層高的建築物,是在香港的公共運輸交匯處中極為罕見的歐式建築及兩層築體。而據石澳村村民口述,該建築物在1950年使至1970年代間,曾有中華巴士的站長及職員在內居住。而本建築物業權,原亦屬中華巴士所有。 石澳巴士總站雖然2009年被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但被發現進行翻新工程,可能破壞歷史建築原貌。.

新!!: 香港島和石澳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石澳後灘

石澳後灘,全稱石澳後灘泳灘,是香港南區一個泳灘,位於香港島東南部的石澳,石澳泳灘的後面,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由於石澳後灘的水流較為湍急,加上水底不太平坦,故當局未有開放此泳灘作游泳之用。此泳灘現時多用作影片和音樂錄影帶取景的用途。.

新!!: 香港島和石澳後灘 · 查看更多 »

石澳石礦場

石澳石礦場是香港一個已停用的石礦場,也是香港島最後一個石礦場。石礦場位於南區石澳附近的鶴咀半島西岸一帶,佔地45公頃。.

新!!: 香港島和石澳石礦場 · 查看更多 »

石澳道

石澳道是香港港島南區石澳的最主要道路,連接大潭峽的大潭道至石澳。 石澳道原為山路,通往石澳泳灘、石礦場、經大浪灣道分支到大浪灣海灘等。石澳道建築於山腰,可觀香港自然美景,如紅山半島、大潭灣、石澳灣、藍塘海峽等,並可遠眺南中國海,是駕車人士閒暇拍拖和吹吹風的好地方。 石澳石礦場在政府的重整及美化合約的管制下,需為石澳道近大風坳一段重新定線,以取代舊石澳道的急彎,工程於1997年完成,香港的石礦場 參考便覽第9/2007 號,土木工程拓展署土力工程處礦務部。。工程後,石澳道縮短了近600米。 2008年11月23日,李嘉欣與許晉亨在石澳道10號許家大宅舉行婚禮,惹來大批傳媒在大宅門外採訪。 香港首富李嘉誠的次子李澤楷住在石澳道12號。他在1994年以一億二千萬港幣,買下這塊地皮,並交由著名室內設計師莊聖民設計。這座木製住宅樓高兩層,室內面積逾二萬多呎,裝修歷時八年。 騰訊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於2009年以4.8億元向華光船運董事長趙世光購入石澳道13號物業,及後隨即向城規會申建一座4層高洋房,相關申請於2012年1月獲批,可建樓面約1.96萬方呎。 2015年1月2日,中央政策組前首席顧問及前聯交所主席鄭維健位於石澳道23號的獨立大屋,14個月內兩度遭賊人潛入爆竊。.

新!!: 香港島和石澳道 · 查看更多 »

石澳郊野公園

石澳郊野公園(Shek O Country Park)是香港的一個郊野公園,於1979年9月21日劃定,位於香港島南區東部,佔地達701公頃,西接大潭郊野公園,兩者以大潭道為界。公園覆蓋石澳半島和鶴咀半島,範圍北至砵甸乍山,南至鶴咀。公園中設有3條主要行山徑,連接大潭峽及砵甸乍山,可眺望赤柱、大潭、石澳及附近離島的景色。 2004年11月,石澳郊野公園的龍脊被《時代雜誌(亞洲版)》選為「全亞洲最佳市區遠足點」。.

新!!: 香港島和石澳郊野公園 · 查看更多 »

玩具街

玩具街可指以下香港街道,均以銷售玩具而著名:.

新!!: 香港島和玩具街 · 查看更多 »

玫瑰新邨

玫瑰新邨(Villa Monte Rosa)位於司徒拔道41A號,是香港香港島灣仔區的私人屋苑,名藝人宣萱和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及其家族居住於此。玫瑰新邨一共分為6幢。.

新!!: 香港島和玫瑰新邨 · 查看更多 »

瞬間看地球

《瞬間看地球》(Earth Live / Live on Earth)為一電視節目,由總部設在德國的Earth TV Network製作,然後出售給世界各地電視台或電視節目製作公司播放。.

新!!: 香港島和瞬間看地球 · 查看更多 »

玉女親情

是香港一套1970年代的國語片,此文藝片表現當年的家庭倫理。導演吳家驤、編劇逸芳。演員包括:李菁、邢慧、陳依齡、高寶樹、嚴俊、歐陽莎菲、楊志卿等。.

新!!: 香港島和玉女親情 · 查看更多 »

王子酒店

王子酒店(King's Hotel),為香港的一間三星級酒店,位處於香港島灣仔謝斐道473-473A號,位於港鐵灣仔站和銅鑼灣站之間,距離兩站均有三至四條街的距離,酒店於2004年開幕,共提供98間豪華客房,包括三人房。.

新!!: 香港島和王子酒店 · 查看更多 »

王國興 (工聯會)

王國興()香港政治人物,祖籍福建漳州,生於北越海防,畢業於廣州暨南大學文學士,東區區議員、「23萬監察」召集人,曾擔任香港立法會議員、市政局議員,民建聯創黨黨員。 他擔任立法會議員期間積極反對拉布,並在議會舉大剪刀及寫大字報著稱。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敗選後,一直試圖重返議會。在2018年香港立法會補選後,協助入稟法院挑戰民主派區諾軒的议员资格,但被法院認為無足夠理據駁回其申請並須支付訟費。.

新!!: 香港島和王國興 (工聯會) · 查看更多 »

王國棟

王國棟,OBE(,),英國、香港和澳洲的產科及婦科醫學家,1938年至1956年擔任香港大學婦產科學系主任和講座教授,任內兼任過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和香港大學副校長等要職。他在香港淪陷期間逃到重慶,設法接濟其他逃出香港的港大學生,多達接近350人受惠。 王國棟在1926年自英國來華,1938年來港前曾先後在北京協和醫院學院和山東齊魯大學任職。在1941年香港保衛戰期間,他主持大學救濟醫院的工作,同年12月25日香港淪陷後,他繼續留守救濟醫院,復於翌年2月在秦惠真醫生協助下逃出陷區,最終抵達重慶。在那裡,他得到英國駐華大使館和中國教育部等方面的協助,得以接濟近350名同樣逃出香港的港大學生。他又安排港大學生入讀遷到當地一帶的院校以恢復學業,受惠的港大學生到1944年1月多達243人。 這批在中國大陸繼續學業的港大學生當中,其中約140人為港大醫科生,分別獲安排入讀當地其中六家院校。考慮到這批醫科生有可能不獲英國醫學總會承認,王國棟爭取為他們取得向醫學總會申請註冊執業的資格。在戰後1946年至1948年間,最終有63名在其中四家院校恢復學業的港大醫科生,獲香港大學醫科學位緊急委員會頒授獲醫學總會認可的醫科學位。 王國棟戰後致力於重整港大校業,1956年離開港大後,他先後協助澳洲西澳大學和肯雅東非大學草創醫學院,並擔任兩所學院的創院院長。另一方面,他也十分關注香港的家庭計劃發展,在戰後嘗任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主席、會長和總監。 王國棟在1926年當選為英格蘭皇家外科醫學院院士、1929年當選為英國婦產科醫學院創院院士、1957年當選為澳洲皇家外科醫學院院士、以及在1979年當選為澳洲婦產科醫學院院士。為表揚他的貢獻,他曾於1953年獲英廷頒授OBE勳銜,以及在1971年和1973年分別獲西澳大學和香港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學位。.

新!!: 香港島和王國棟 · 查看更多 »

王䓪鳴

王鳴女爵士(Dr Dame Rosanna Wong Yick-ming,),1979年至1992年期間曾冠夫姓為譚王鳴(Mrs Rosanna Tam Wong Yick-ming),是香港社會工作者及政治家,自1980年起出任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至今。在香港主權移交以前,王鳴曾在1985年至1991年出任立法局非官守委任議員,1988年至1991年任行政局非官守議員,此後曾一度退出政壇,但旋於1992年重返行政局,並於1993年起兼任房屋委員會主席。王鳴在行政局任內深得港督彭定康信用,1995年更接替鄧蓮如女男爵成為行政局召集人(即首席非官守議員),隨後在1997年獲英廷獎授DBE勳銜,成為繼鄧蓮如女男爵後,歷來第二位華人女爵士,在主權移交前夕的殖民地政府具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1997年在主權移交後,王鳴過渡到特區政府行政長官董建華的行政會議,留任非官守成員。惟房委會後來在1999年爆出一連串居屋短樁醜聞,身兼房委會主席的王鳴被輿論質疑要為事件負責,最終在2000年6月立法會表決通過對她和房屋署署長苗學禮的不信任動議前,辭去房委會主席一職。立法會後在2003年1月發表短樁醜聞調查報告,當中再對王鳴等人作出譴責。自從發生短樁醜聞後,王鳴在2002年未獲行政會議續任而卸任,但在2001年至2007年獲港府聘任為教育統籌委員會主席,2003年起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委為全國港區政協委員。 另一方面,王鳴在商界也有一定發展,她除自1996年起成為香港上海滙豐銀行非執行董事外,自2001年起也在李嘉誠爵士擁有的長江實業(2015年改組成為長江和記實業)出任獨立非執行董事。.

新!!: 香港島和王䓪鳴 · 查看更多 »

王維基

王維基(Ricky Wong,),祖籍浙江寧波,香港電視網絡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香港寬--頻創辦人,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校董,曾經出任第十屆浙江省政協委员。 王維基畢生事業与电讯有关。1990年代,王維基白手興家創辦城市電訊,打破當時香港電訊長途電話壟斷香港市場的局面,其後成立香港寬頻,挑戰當時香港規模最大的網絡服務供應商電訊盈科旗下品牌網上行的地位。2009年,王維基離開電訊業,將城市電訊改組為香港電視網絡,參與香港電視市場。在市場營銷策略及市場推廣手法上,他以破格、擦邊球和善於逆境戰著稱。 2016年,王維基參選立法會選舉港島區,最終得票較公民黨的陳淑莊低2081票,無緣晉身立法會。.

新!!: 香港島和王維基 · 查看更多 »

王振星

王振星(Wong Chun Sing Patrick,),現任香港東區區議會太古城東選區區議員。.

新!!: 香港島和王振星 · 查看更多 »

灣仔

灣仔(Wan Chai,坊間亦作Wanchai,舊作Wan Tsai),舊稱下環(Ha Wan),位於香港島灣仔區的西部,是灣仔區的主要組成部分,東起堅拿道,西至軍器廠街,南至寶雲道。 在英國於1841年佔領香港島前,灣仔一帶已有人居住,當中主要為漁民。英國建立殖民地後,灣仔是華人主要的聚居地,也是香港最早發展的地區之一,亦曾為英國殖民政府的軍事基地,現時是香港其中一個主要商業區,區內亦有很多舊式住宅大廈,因此也面對著市區老化的問題。 灣仔是一個人口流動相當大的區域,雖然區內居住人口只有十多萬,但卻有達六十萬的通勤人口每日上班和上學。作為住宅、商業、購物及娛樂一應俱存的區域,加上毗鄰中心商業區中環及大型購物區銅鑼灣,灣仔的交通需求相當大。港鐵、巴士、小巴、電車及渡輪等都服務著該區。此外,該區也有一些摩天大廈和地標建築,如中環廣場及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等,所以也成為訪港旅客的一個主要景點。.

新!!: 香港島和灣仔 · 查看更多 »

灣仔 (消歧義)

灣仔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灣仔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灣仔區

灣仔區(Wan Chai District)位於香港島,是香港十八區中人均收入最高,全港最高學歷的地區,46.2%人口擁有大學學歷。同時亦是香港十八區中人口第二低的一區,2016年中的人口為180,123人。.

新!!: 香港島和灣仔區 · 查看更多 »

灣仔天橋畫廊

灣仔天橋畫廊,簡稱天橋畫廊,是香港一個座落於行人天橋上的藝術畫廊,位於香港島灣仔大佛口(所以又稱灣仔大佛口行人天橋),橫跨軍器廠街、軒尼詩道及皇后大道東。該行人天橋於2001年獲聖雅各福群會逾千名義工,在50條橋柱上以三萬張來自不同市民的指紋貼紙,拼貼出灣仔區不同的景物,包括區內建築物、行業、老店、居民生活及文化景觀等,合稱「灣仔五十景」。畫廊於2006年曾進行翻新工程。.

新!!: 香港島和灣仔天橋畫廊 · 查看更多 »

灣仔峽

灣仔峽(Wan Chai Gap)是香港的一個山坳,海拔298米,位於香港島灣仔區半山,其東面和西面分別有金馬麟山及寶雲山。 灣仔峽是8條道路的交匯之處,分別是灣仔峽道、司徒拔道、山頂道、甘道、金馬麟山道、中峽道、布力徑和香港仔水塘道。從灣仔峽道而下,可以直抵寶雲道及灣仔一帶。於灣仔峽有一公園,名為灣仔峽公園。.

新!!: 香港島和灣仔峽 · 查看更多 »

灣仔峽道

灣仔峽道(Wan Chai Gap Road)是香港的一條道路,位於香港島灣仔區,途經半山區寶雲道,連接皇后大道東至山頂道及司徒拔道交界。灣仔峽道亦為灣仔自然徑,遊人可以利用該道路來往灣仔市區與灣仔峽最高點。.

新!!: 香港島和灣仔峽道 · 查看更多 »

灣仔北帝廟

灣仔北帝廟(Wan Chai Pak Tai Temple),又稱灣仔北帝古廟或者灣仔玉虛宮,是位於香港港島灣仔隆安街的一所北帝廟,由華人廟宇委員會負責管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是灣仔北帝廟的全盛時期,每年農曆三月初三的「北帝誕」,坊眾演劇誌慶,堪稱萬人空巷。.

新!!: 香港島和灣仔北帝廟 · 查看更多 »

灣仔北公共運輸交匯處

灣仔北臨時公共運輸交匯處(Wan Chai North Temporary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位於灣仔區灣仔北鴻興道灣仔運動場對面,即鴻興道與馬師道交界處西北面之新填海地段,鄰近新灣仔渡輪碼頭,設有坑狀巴士總站及跨境巴士總站。 此站乃為替代因港鐵沙田至中環綫會展站工程而暫停使用的灣仔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而設,於2015年5月17日啟用。.

新!!: 香港島和灣仔北公共運輸交匯處 · 查看更多 »

灣仔北行人天橋系統

灣仔北行人天橋系統是香港的一個行人天橋系統,位於香港島灣仔北部填海地區,告士打道以北的一個行人天橋及商場平台互聯的建築物,方便行人不必落地面的一層,免除行人與繁忙的交通流人車爭路。 灣仔北行人天橋系統的起點之一,是港鐵灣仔站往會展行人天橋。.

新!!: 香港島和灣仔北行人天橋系統 · 查看更多 »

灣仔公園

灣仔公園(英語:Wan Chai Park)是香港的一個公園,位於香港島灣仔東南部皇后大道東以北,鄰近律敦治醫院,於1991年啟用,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公園有一株全港最大的古樹魚木,胸徑約150厘米,冠幅17米,估計樹齡超過140年。.

新!!: 香港島和灣仔公園 · 查看更多 »

灣仔公眾貨物裝卸區

灣仔公眾貨物裝卸區(,簡稱灣仔貨物裝卸區),是香港一個已停用的公眾貨物裝卸區,位於香港島灣仔鴻興道,臨近維多利亞港,鄰近香港海底隧道奇力島出口、香港遊艇會、香港愛護動物協會及灣仔運動場,原是香港島一個重要的貨物起卸碼頭,現已停止運作。2005年世界貿易組織香港部長級會議,灣仔貨物裝卸區被利用作為供示威人士使用的示威區。 灣仔貨物裝卸區於1974年設立,是香港首個貨物裝卸區。由於灣仔填海工程第二期,灣仔貨物裝卸區的運作,已於2003年9月1日遷往柴灣貨物裝卸區,而西營盤及鰂魚涌亦有貨物起卸區,土地在灣仔填海工程落實後將有新發展。 為作為世貿部長級會議的示威區,政府已在灣仔貨物裝卸區靠海的一邊加建1米高的圍欄,避免示威人士墮海。 灣仔貨物裝卸區原址之後改建為灣仔海濱長廊,現在亦已關閉。.

新!!: 香港島和灣仔公眾貨物裝卸區 · 查看更多 »

灣仔碼頭

灣仔碼頭(Wan Chai Pier),全稱灣仔渡輪碼頭(Wan Chai Ferry Pier),是香港的一個渡輪碼頭,位於香港島的灣仔海旁,鄰近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灣仔碼頭現時設有1條天星小輪航線,來往灣仔及尖沙咀的天星碼頭。 由於新灣仔碼頭的所在位置原為維多利亞港的海面,因此在區議會分界上,其入口和西面海岸屬於軒尼詩選區,而東面和北面的海岸則屬於愛群選區。.

新!!: 香港島和灣仔碼頭 · 查看更多 »

灣仔碼頭 (品牌)

灣仔碼頭是香港急凍食品品牌,以水餃最為著名,創辦人為臧健和。現時該公司獲通用磨坊旗下的品食乐()入股,與臧健和共同合作。.

新!!: 香港島和灣仔碼頭 (品牌) · 查看更多 »

灣仔站

灣仔站(Wan Chai Station)是港鐵港島綫的一個鐵路車站,位於灣仔軒尼詩道與柯布連道交界的地底,亦是一個地底車站。此站由李景勳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原址並是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總部。灣景中心設有適用於該站的港鐵特惠站,為使用成人八達通卡的乘客提供港幣2元車費回贈。.

新!!: 香港島和灣仔站 · 查看更多 »

灣仔發電廠

灣仔發電廠是香港昔日一座發電廠,為香港第一所發電廠香港電機工程發展趣誌「EE筆寫」 ISBN 978-962-7619-20-8,位於今日香港島灣仔永豐街一帶。發電廠於1889年落成,並於1890年12月1日下午6時開始供電。發電廠採用蒸汽發電機組,總發電量大約為100千瓦。後來發電廠改用柴油發電機組,總發電量逐步提升至2,500千瓦。 隨著1910年起,供電範圍由中環伸展至西環及山頂,香港電燈發現灣仔發電廠逐漸不敷應用,便於1913年選址北角興建北角發電廠,並於1919年夏季正式取代灣仔發電廠。 灣仔發電廠附近的街道,取了《三字經》中的「三光者,日月星」來命名,比喻電力帶來光明。這些街道包括日街、月街、星街、光明街及電氣街。香港電機工程發展趣誌「EE筆寫」 ISBN 978-962-7619-20-8.

新!!: 香港島和灣仔發電廠 · 查看更多 »

灣仔道

灣仔道(Wan Chai Road),是位於香港香港島灣仔區的一條街道,西面終點為皇后大道東,東面終點為堅拿道。全長780米。當中西面由皇后大道至莊士敦道及菲林明道交界一段為程由北向南方向單線行車。東面由莊士敦道交界至天樂里為雙線行車。.

新!!: 香港島和灣仔道 · 查看更多 »

灣仔運動場

灣仔運動場(Wan Chai Sports Ground)位於香港香港島灣仔北海傍,毗鄰新鴻基中心,佔地2.7公頃,設有3,000座席位,於1979年年底啟用,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惟場地設施只供團體、學校及體育總會租用,不設開放給公眾的「緩步跑時間」。.

新!!: 香港島和灣仔運動場 · 查看更多 »

灣仔街市

灣仔街市(Wanchai Market)是香港的街市建築,現時位於香港島灣仔皇后大道東258號,即是太原街以東尚翹峰基座下,舊灣仔街市的西面。新街市的面積比舊街市大一倍(總面積約1,171平方米)、是一座樓高三層(地庫、地下和一樓)、有空調的新街市,有灣仔道、交加街和皇后大道東三個出入口,另在太原街有一個貨物起卸出入口。.

新!!: 香港島和灣仔街市 · 查看更多 »

灣仔錫克教廟

灣仔錫克教廟是香港的錫克教廟宇,位於香港島灣仔,司徒拔道和皇后大道東交界,現已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灣仔錫克教廟於1901年興建,樓高兩層,頂部呈拱形。後來於1938年加建一座二層高的建築物。.

新!!: 香港島和灣仔錫克教廟 · 查看更多 »

灣仔電腦城

灣仔電腦城是香港區具規模的大型一站式電腦及數碼商場,位於香港島灣仔軒尼詩道130號,鄰近港鐵灣仔站A4出口。前身是運通泰大酒樓,結業後改裝成電腦商場出租。 購物商場共有3層購物商場,共150間商舖,總樓面面積約37,000平方呎,現時地舖主要由快餐及小食店租用,1樓及2樓分間成百多間舖位,主要銷售桌上型電腦、手提電腦、平板電腦、智能家居及辦公室企業電腦組合、數碼產品包括數碼相機、智能電話、光盤、遊戲軟件、 電腦周邊產品及配件等消費品,亦有二手商店等。商場擁有信譽良好之商戶,為「正版正貨承諾」計劃之會員。.

新!!: 香港島和灣仔電腦城 · 查看更多 »

灣仔游泳池

灣仔游泳池(英文:Wan Chai Swimming Pool)位於香港灣仔港灣道27號,是香港島灣仔區兩個游泳池之一,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唯泳池只供訓練班及團體租用,並不開放予公眾人士使用。.

新!!: 香港島和灣仔游泳池 · 查看更多 »

灣仔海濱長廊

灣仔海濱長廊是香港首個容許狗隻進入的海濱長廊,位於香港島灣仔鴻興道的維多利亞港沿岸,毗鄰香港海底隧道奇力島出口、灣仔貨物裝卸灣、灣仔運動場、香港愛護動物協會等,佔地1.2公頃,於2007年4月1日正式開放。 灣仔海濱長廊鋪設了木板行人徑、草地及鋪磚地台。為方便狗隻,公園內也設有手按式水龍頭、清理狗隻糞便之用的可自然降解的膠袋,以及公廁設施。 灣仔海濱長廊原為灣仔貨物裝卸區。正如西九龍海濱長廊一樣,灣仔海濱長廊的設立只屬臨時性質。因為中環灣仔繞道及灣仔發展計劃第2期工程,灣仔海濱長廊於2010年1月27日關閉。現時香港島其他容許狗隻進入的休憩用地有山頂公園和鰂魚涌海濱花園及寵物公園和中西區海濱長廊-上環段的「寵物角」。.

新!!: 香港島和灣仔海濱長廊 · 查看更多 »

灣仔政府大樓

灣仔政府大樓(Wanchai Tower),原名「灣仔政府綜合大樓第一座」(另兩座分別為稅務大樓及入境事務大樓),位處香港香港島灣仔港灣道12號,鄰近維多利亞港及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是港島區其中一座政府辦公大樓,於1986年11月落成,內有政府統計處、區域法院、家事法庭、音樂事務處、懲教署等部門。.

新!!: 香港島和灣仔政府大樓 · 查看更多 »

灣景中心大廈

灣景中心大廈(英文:Causeway Centre),是一個香港的私人住宅屋苑,位於香港島灣仔北灣仔北行人平台上的,由怡華置業有限公司、益新置業有限公司及益大發展有限公司合作發展,由周星樾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建利建築公司承建,於1979年5月入伙。建築物有A、B、C共三幢,其中A座早在入伙前已經被華潤集團整幢買下,每幢樓高42層,隔火及機電層位於23-24樓之間,一層8--,物業管理是華潤集團的子公司。 灣景中心大廈位於灣仔區主要的商業區,鄰近全部都是甲級商業寫字樓,而且鄰近維多利亞港,全部都是地標。灣景中心大廈上層全是約400至500平方呎的小型單位,平均呎價比起同區其他住宅為高,當中以最近海傍的A座(木棉花公寓)更是一直沒有一戶住客轉售過,所以灣景中心大廈可謂是小型家庭的「豪宅」。.

新!!: 香港島和灣景中心大廈 · 查看更多 »

灣景國際

灣景國際(Harbour View International House)為香港的一間四星級酒店,位處香港島灣仔港灣道4號,鄰近香港藝術中心、香港演藝學院及港鐵灣仔站,酒店於1985年開幕,共提供320間豪華客房,由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管理。.

新!!: 香港島和灣景國際 · 查看更多 »

火炭路

火炭路(Fo Tan Road)是香港新界沙田區的一條道路,由城門河東岸的大涌橋路與沙田路交界起,向北伸展至火炭工業區的桂地街為止,全長約1.7公里,全線採用分隔行車道建造,部份路段不設行人設施。 道路分別與1號幹線(沙田路)和9號幹線(大埔公路 - 沙田段)交匯,直接與香港島、九龍和新界各地區連成一線。 跨越城門河的一段名為翠榕橋(Banyan Bridge),行人路和單車徑設於橋的北行線旁,可以欣賞遠至馬鞍山新市鎮的景色。 介乎於城門河西岸的源禾路與火炭村之間,車速最高可達到每小時70公里,跨越港鐵東鐵綫路軌一段,以行車天橋形式建造,不准行人和單車使用。 道路北端是沙田新市鎮內歷史最悠久,亦是區內最大的工業地帶——火炭,這裡的街道有別於一般工業區,用上了附近的地方作為街道名稱,例如松頭下路、禾寮坑路、石榴洞街、黃竹洋街、鉛礦凹街等。位於工業區東北面的落路下和西南面的穗禾路沿線,是區內著名的豪宅地段之一(僅次於九肚山),除了屬於居者有其屋的穗禾苑外,其他樓房的價格一般比同區略高,環境清幽加上風景優美成為它們議價的最強催化劑。 綜合以上特點,火炭路讓火炭工業區及其周邊住宅的市民往返香港各區,提供了一條直接和快捷的路徑。.

新!!: 香港島和火炭路 · 查看更多 »

火藥洲

火藥洲(Magazine Island)是香港的一個島嶼,位於香港島西南的東博寮海峽之上,約在雞籠灣以南、鴨脷洲之西北。火藥洲土名鰲魚洲和豬牯洲,於香港殖民地時期初期英文名為One Tree Island,因為島上有一棵十分明顯和突出的樹,附近又無其他樹木。 19世紀末期,該島有英國商人建立火藥洲火藥庫供予駐港英軍使用,火藥洲因而得名。 行政管理屬南區華貴選區。.

新!!: 香港島和火藥洲 · 查看更多 »

火藥洲火藥庫

火藥洲火藥庫是香港昔日一座火藥儲存庫,位於香港島西南的火藥洲,為一座拱頂的混凝土建築物,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新!!: 香港島和火藥洲火藥庫 · 查看更多 »

獨立監察警方處理投訴委員會

立監察警方處理投訴委員會(簡稱監警會,Independent Police Complaints Council,縮寫:IPCC)是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委任的法定機構,職責是監察和覆檢香港警務處投訴及內部調查科所調查的個案,前稱投訴警方獨立監察委員會。.

新!!: 香港島和獨立監察警方處理投訴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獨立書店

立書店(independent bookstore)一詞通常用於一間主要以當地人擁有、經營的書店。這種書店可以構建為獨資企業、少數人持股公司或合作夥伴(即少數股東或合作夥伴)、合作社或非營利組織。這種書店可與當地社區有緊密的結合,並可經常和非營利社群活動接觸,而且可幫助培養年輕作家。獨立書店的書的選擇往往較連鎖書店的選書較為深奧或偏向非主流市場,所以獨立書店有部份的書是創作者個人出版的書。獨立書店可以是連鎖書店的相反詞。 在Amazon.com等網路書店、連鎖書店、出版商的競爭之下,在過去的十年中,已經有數以千計的獨立書店因為財務的問題,面臨倒闭的命運,其中不乏高知名度的獨立書店(例如美國加州舊金山柏克萊電報街的科迪書店)。在某些例子中,有社群團體發起保留面臨關店壓力的獨立書店的活動。.

新!!: 香港島和獨立書店 · 查看更多 »

獅子山 (香港)

獅子山(英語:Lion Rock)是香港一個著名的山峰,位於九龍和新界之間,為九龍群山之一。獅子山因為形狀以及外貌像似一隻獅子而得名。獅子山海拔495米,在九龍不少地方都可望到,是香港其中一個著名地標。獅子山為獅子山郊野公園的主要部分,亦為該郊野公園的名稱由來。 獅子山為昔日醉酒灣防線的一部分,山腰部分依然留有一些軍事遺跡,包括座標石和機槍堡。 獅子山隧道穿越獅子山以西的九龍坳,為一條連接九龍塘及大圍的行車隧道,亦是1號幹線的一部分;而副峰下則有興建中屯馬綫的獅子山鐵路隧道通過。.

新!!: 香港島和獅子山 (香港) · 查看更多 »

獅子山下

《獅子山下》系列(Below the Lion Rock Series)是香港電台於1972至1980年、1984至1988年、1990年、1992至1994年、2006年、2014年至2018年間所製作的實況電視劇集系列,以處境故事述說一般市民的生活和他們對社會民生的看法。這些故事反映當時草根階層的掙扎歷程、如何面對種種生活挫折,並見證了香港歷史。名稱中的「獅子山」指的是可眺望港島和九龍全景的獅子山。 該節目最初以黑白菲林拍攝,每集15分鐘,1973年1月1日起改用彩色菲林,第一集彩色劇集為梁立人和葛劍青主演的「四輪至八輪」,其後在1974年1月1日增至每集30分鐘,該集單元是莊文清和熊良錫主演的「青春的價值」,1978年起更增至每集60分鐘。在1970年代初期的獅子山下片集,以良鳴飾演家住九龍橫頭磡徙置區第二十四座,以寫信為業的老知識份子「德叔」一家為主人翁,帶出家在徙置大廈的苦與樂,而橫頭磡正位處獅子山之下。最後一集以「德叔」為主角的是1976年「喬遷」一集,之後便改為單元劇,主題已不再完全圍繞草根階層生活。 《狮子山下》可以说香港影视文化的代表作,汇聚了香港影视界顶尖的创作和制作人员,包括著名剧作家梁立人先生、创意文化教父甘国亮先生、文化人陈冠中先生等等,而制作的编导团队更加是孕育香港电影新浪潮的最佳土壤,徐克、许鞍华、方育平、张婉婷、刘国昌等都曾为《狮子山下》执导效力,而台前客串演出的明星更加星光熠熠,云集香港演艺界顶尖戏剧巨星。 《獅子山下》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轉為單元劇系列後,每隔數年香港電台就製作新一系列的《獅子山下》。但1994年之後十多年,港台再沒有製作新一系列的《獅子山下》。2006年,香港電台事隔十二年,再次製作全新一輯共十個單元劇的《獅子山下》,並邀請爾冬陞、岸西兩位著名電影編劇及作家陶傑編寫其中三個單元。 為配合港台電視啟播,香港電台由2014年1月13日起晚上九點半於港台電視31頻道播放《獅子山下經典重溫》,播放由1973年至1979年間製作的彩色劇集,每集播放前並附以當時導演、前廣播處長黃華麒的引言,使得已經失傳的40年前劇集重現螢光幕。 2014年,為了迎接香港電台TV31的來臨,港台事隔八年再次製作全新一輯《獅子山下》,並命名為「獅子山下2014」。這輯《獅子山下》只有三個單元劇,分別由電影導演岸西、劉國昌和麥曦茵製作。 2015年,香港經歷佔領運動後對「獅子山下精神」有深刻的反思,香港電台製作全新一輯《獅子山下2015》,呈現佔領運動後的香港人香港事。之後再連續兩年再製作《獅子山下2016》及《獅子山下2017》,去表達香港的人與事。.

新!!: 香港島和獅子山下 · 查看更多 »

珍寶王國

珍寶王國(Jumbo Kingdom)是香港香港島南區香港仔深灣一組,由並排停泊的兩艘著名海上畫舫珍寶海鮮舫(Jumbo Floating Restaurant)及太白海鮮舫(Tai Pak Floating Restaurant)組成(昔日還包括海角皇宮,Sea Palace Floating Restaurant),是香港南區的著名地標。很多人一般以「珍寶海鮮舫」之名概括整個珍寶王國,現時珍寶王國由香港上市公司新濠國際發展有限公司負責管理。.

新!!: 香港島和珍寶王國 · 查看更多 »

珠江橋牌廚娘

廚娘小橋是香港豉油品牌珠江橋牌為宣傳旗下生抽王的虛擬代言人,由畫師Exam Sum負責角色設計以及人物繪畫,角色早於2016年10月已推出,但是在2017年6月出現電車車身的宣傳廣告後,在各新聞媒體報導和互聯網傳播後迅速引起不小迴響。 由於受到廣泛好評,使得珠江橋牌於2017年10月19日在珠江橋牌Facebook專頁將珠江橋牌廚娘定命為「廚娘小橋」及在專頁推出四格漫畫,並陸續推出廚娘小橋的姐姐大橋及黑貓小豆的設定。.

新!!: 香港島和珠江橋牌廚娘 · 查看更多 »

班納山

班納山(英文:Bennet's Hill)是香港的山峰之一,位於香港島黃竹坑,海拔214米,西北為田灣山,東北則為金馬倫山,南方為黃竹坑市區及南朗山。整座山位於香港仔郊野公園範圍,其西為香港仔下水塘,其北則為香港仔上水塘。.

新!!: 香港島和班納山 · 查看更多 »

珀麗酒店

香港珀麗酒店(Rosedale Hotel Hong Kong)為香港的一間乙級高價酒店,位處於香港島銅鑼灣信德街8號,鄰近港鐵天后站及銅鑼灣站,而且是港鐵天后站B出口建議的目的地。酒店於2001年開幕,共提供274間豪華客房,包括219間寬敞舒適的客房,以及45間豪華套房,亦為香港首間智能酒店,由珀麗酒店控股管理。該集團於廣州市亦有同名酒店(廣州珀麗酒店),以謀求競爭於中國内地龐大之酒店業市場。.

新!!: 香港島和珀麗酒店 · 查看更多 »

琦善

善(a;魏秀梅:《琦善在豫魯的政績,1814-1829》,载《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二十二期(上)),字靜庵,博爾濟吉特氏,满洲正黃旗人。清朝官員。.

新!!: 香港島和琦善 · 查看更多 »

琉璃街

琉璃街(Lau Li Street)是香港一條街道,位於香港島銅鑼灣東面,連接興發街及英皇道,當中與電氣道及銀幕街交匯。正式地址是銅鑼灣(部份人俗稱天后地區).

新!!: 香港島和琉璃街 · 查看更多 »

砵典乍街

砵典乍街(通稱砵甸乍街;英文:Pottinger Street)是香港的一條街道,位於香港島中環,被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一級歷史建築。街道連接山上的荷李活道及山下的干諾道中,其中皇后大道中至荷李活道一段由於頗為陡直,故用石塊舖蓋路面,設計成一塊凹下一塊凸起,既方便行人上落,又方便雨水沿兩旁瀉走,因此人們習慣稱之為石板街。香港政府在1858年將此街命名為砵典乍街以紀念第一任香港總督砵甸乍。 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砵典乍街曾經設有防空隧道(Air-Raid Precaution Tunnels),現時已經廢置。 Pottinger Street in 1890.jpg|約1890年代的砵典乍街 Old Pottinger Street.jpg|20世紀初的砵典乍街 File:Pedestrians & Vendors On Pottinger Street, A Stepped Street, Central District, Hong Kong Island (c1946) Hedda Morrison (RESTORED) (4172217394).jpg|1946年的砵典乍街 HK Central 中環 night 砵甸乍街 Pottinger Street May-2013.JPG|砵典乍街的商店.

新!!: 香港島和砵典乍街 · 查看更多 »

砵甸乍

軍中將砵甸乍爵士,Bt,GCB(Sir Henry Pottinger,),--,英國軍人及殖民地官員,1843年成為首任香港總督。.

新!!: 香港島和砵甸乍 · 查看更多 »

砵甸乍山

砵甸乍山(英文:Pottinger Peak),本稱馬塘山,是香港港島東部的一座山峰,位於小西灣以南、大浪灣以北,海拔312米,以首任香港總督砵甸乍命名。其西為馬塘坳,分隔歌連臣山;其東則為黑角頭。 砵甸乍山山頂設有香港數碼地面電視廣播之輔助發射站,服務石澳及鶴咀等地。 File:Pottinger Peak North View.JPG|砵甸乍山山路眺望東面的東龍州 File:Pottinger Peak Observatory West View.JPG|砵甸乍山觀景台的風景 File:Pottinger Peak Observatory Central View.JPG|砵甸乍山觀景台的風景 File:Pottinger Peak Observatory East View.JPG|砵甸乍山觀景台的風景.

新!!: 香港島和砵甸乍山 · 查看更多 »

砵甸乍山郊遊徑

砵甸乍山郊遊徑是香港一條郊遊路徑,位於香港島石澳與黑角頭之間的砵甸乍山,處於石澳郊野公園範圍內,連接馬塘坳及歌連臣角道,全長1.9公里。.

新!!: 香港島和砵甸乍山郊遊徑 · 查看更多 »

硫磺號

硫磺號(HMS Sulphur)是一艘英國皇家海軍的炮艦,其中愛德華·卑路乍探索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1839年沿太平洋航線,返回英格蘭,1840年至1841年,她參與了第一次鴉片戰爭。戰爭後,該船用來探測香港島四周水域,翌年返回英國。 現在在位於香港島堅尼地城與大小青洲之間的硫磺海峽是以該船命名的。 硫磺號於1829年接載Frederick Irwin上校的部隊由63rd Regiment至Swan River Colony。.

新!!: 香港島和硫磺號 · 查看更多 »

硫磺海峽

硫磺海峽(Sulphur Channel)是香港海峽之一,位於青洲、小青洲及香港島區之間。海峽西端連接東博寮海峽,東端則連接維多利亞港。這個海峽是來往中環至長洲、南丫島等離島的香港渡輪以及上環港澳碼頭、尖沙咀中港碼頭至澳門、中山和珠海的跨境渡輪必經之路。 1990年代的青洲填海計劃中,整個硫磺海峽會被填海成為陸地,使青洲與香港島連接,但在環保組織的強烈反對下,香港政府被逼收回有關計劃。 硫磺海峽原稱青洲口。現名與硫磺無關,而是由香港開埠初期的英國皇家海軍炮艦硫磺號(HMS Sulphur)而得名。.

新!!: 香港島和硫磺海峽 · 查看更多 »

碧瑤灣

碧瑤灣(Baguio Villa),位於香港島西南鋼綫灣臨海山腰,中央有域多利道貫穿,由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發展,國際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管理,1975-1979年入伙。該屋苑在當年開售時,以「環境恬靜,遠離繁囂,無敵海景,間隔四正,交通方便」為宣傳特點,是傳統豪宅屋苑之一。 碧瑤灣共21幢住宅,共33座、1535個單位,單位面積由1020至2680平方呎,清一色提供2-4房大單位。整個屋苑由域多利道劃分成上、下碧瑤,其中上碧瑤的19-26座及下碧瑤的16-18座以一幢樓宇為座號單位,而其他樓宇則以一個住宅單位為座號單位(例如41及42座,實際上是同一幢大廈)。.

新!!: 香港島和碧瑤灣 · 查看更多 »

碧荔道

碧荔道(Bisney Road)位於香港島南區薄扶林,屬於香港的傳統豪宅區,為紀念香港開埠初期印度巴斯人富商碧荔而命名。 由於地理位置,碧荔道亦常被定義為西半山的住宅,大部分物業也是擁有被稱為「無敵契」的999年地契年期,物業免繳地租,業權近乎永久擁有。 碧荔道是鄰近多所國際及本地著名學府,亦是外籍人士的熱門聚居地,為港島極為罕有的低密度建築群,該路段的豪宅大多是低密度的建築,普遍是3,4層高的低密度分層或洋房,環境以清幽見稱,樹景怡人,部分更可享有開揚海景。.

新!!: 香港島和碧荔道 · 查看更多 »

碧雲道

碧雲道(Pik Wan Road)是香港九龍東觀塘區藍田的一條道路,倚靠五桂山和照鏡環山,全長1.8公里,是藍田住宅區的主幹道之一。現時高俊苑西面約200米的路段,早於1960年代隨著高超道邨落成而啟用,當時盡頭是一處山坡,仍未連接至藍田,至1980年代計劃把藍田住宅區擴展至五桂山以西一帶,在條件適合下,碧雲道順理成章被大幅度延長至藍田東北部,成為觀塘區山上的主幹道之一。 由於需要遷就沿線房屋發展,道路設計上不能過度迂迴,在途經兩處較深的山谷(即澳景路和藍田公園附近)以天橋形式興建,前者橋下保持原貌,後者則發展為休憩公園。另由於碧雲道依靠的兩座山的背面,是當時的調景嶺寮屋區和工廠,為使當地交通進一步得到改善,開闢了一條新路連接至碧雲道的藍田(廣田邨)巴士總站,隨著將軍澳新市鎮發展,該道路只能接駁到私人屋苑維景灣畔,需要興建私家路設施,與碧雲道的交界處便向南移前約200米。 座落於碧雲道的德田邨於1980年代末開始入伙,自此人口不斷增加,對公共交通的需求亦與日俱增。時至今日,駛經碧雲道的公共交通工具能夠直達香港島、九龍心臟地帶、國際機場及主要鐵路車站,深宵時份也有提供服務。.

新!!: 香港島和碧雲道 · 查看更多 »

磅巷

磅巷(Pound Lane)是位於香港香港島上環的一條古老行人樓梯街,南北走向,最高南至醫院道,行人再上可以通往堅道與般咸道2號交接的合一堂、前那打素醫院(現稱羅便臣道80號)及英華女學校等。磅巷北至山下的荷李活道近水坑口街南,及荷李活道公園。.

新!!: 香港島和磅巷 · 查看更多 »

磅巷自動扶手電梯系統

磅巷自動扶梯系統(英文:Pound Lane Escalator System),又稱第二條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系統(英文:The Second Central-Mid-Levels Escalator System),是香港一個擬建的行人自動扶手電梯系統,位於香港島中西區,連接上環至半山區,以輔助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系統。.

新!!: 香港島和磅巷自動扶手電梯系統 · 查看更多 »

社會民主連線

會民主連線(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簡稱社民連(LSD),是一個主張「民主制憲」的泛民主派政党,由議員、社運人士,以及基層市民等組成,自稱為「基層主導、民主企硬,旗幟鮮明的反對派」。 社民連現任主席為吳文遠。自2011年起,梁國雄一直是該黨唯一的立法會議員。 在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中,社民連取三席,一度成為泛民主派第三大黨。其後,社民連立法會議員進行議會抗爭,惟多次被拾違反議事規則而被逐出議事廳。 2010年,社民連發起「五區公投」,此黨三位立法會議員,黃毓民、梁國雄、陳偉業聯同兩位公民黨議員梁家傑及陳淑莊於2010年1月26日集體辭職,其後參加補選並再次當選重返立法會,惟投票率只得17.1%,宣告公投無效。 2011年1月,社民連分裂,黃毓民、陳偉業與部分黨員退黨,另組人民力量,社民連實力因而遭到削弱。 2016年,因應本土派崛起削弱原激進民主派之支持票源,社民連與人民力量組成進步民主連線,派出六人參選,最終只有新界東的梁國雄及陳志全成功連任,社民連參選新界西、新界東及九龍西,其中於九龍西(社民連)及香港島(人力)皆低票落選。.

新!!: 香港島和社會民主連線 · 查看更多 »

祁濟時

祁濟時爵士,KCMG(Sir Michael David Irving Gass,),英國殖民地官員,1965年9月至1969年1月出任香港輔政司兼行政及立法兩局當然官守議員,1969年3月至1973年10月任英屬西太平洋高級專員。 祁濟時在1939年加入殖民地部,早年於西非黃金海岸政府供職,官至內政部常務次官。在1958年至1965年間,他調任英屬西太平洋高級專員公署布政司,此後出任香港輔政司。在輔政司任內,他與何禮文及姬達等港府官員應對六七暴動,並在1967年6月至9月期間暫代戴麟趾爵士署任港督一職,設法主持大局。在暴動期間,他對滋事的左派份子採取強硬態度,從而有效控制局勢,但也因此成為左派陣營口誅筆伐的主要攻擊對象之一。祁濟時在1969年卸任前夕獲英廷授予KCMG勳銜,以肯定他在任輔政司期間的表現。 祁濟時在1973年結束殖民地生涯,返回英國定居,晚年曾於1977年至1981年間出任森麻實郡議會議員,並熱心參與研究森麻實郡的地方歷史。祁濟時與妻子伊利沙伯·艾克蘭-胡德在1975年結婚,其妻也曾任郡議員,1998年至2015年出任森麻實郡郡尉。.

新!!: 香港島和祁濟時 · 查看更多 »

祈德尊

德尊爵士,CBE,MC,QPM,CPM,-TD-,JP(Sir John Douglas Clague,),又譯祁德尊,香港軍人、企業家及政治人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經在亞洲抗擊日軍,屢獲嘉獎;戰後曾創立和記國際,自任主席,另又自1956年至1974年先後獲委任為立法局及行政局非官守議員。祈德尊長年居於香港,並擔任不同社會公職,有「老香港」之稱。 在祈德尊帶領下,和記國際曾促成了紅磡海底隧道的興建,又參與創辦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惟後來和記國際因財政陷入困境而遭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收購,祈德尊亦被迫下台。祈德尊熱愛賽馬,在香港擁有多隻馬匹,亦曾任英皇御准香港賽馬會主席。.

新!!: 香港島和祈德尊 · 查看更多 »

祖樂比

快樂蜂(Jollibee,)是菲律賓繼生力啤之後的第二家跨國企業,主营连锁快餐业,提供热狗、汉堡和炸鸡等传统美式快餐,供應的可樂為百事可樂。截至2016年12月底,快樂蜂旗下餐饮品牌在全球已拥有3,200家餐厅,其中包括603家海外连锁店,1,150家快樂蜂连锁店。 1975年,祖樂比创业者陳覺中与家人在古堡市开了玉兰冰淇淋店。这个店面后来成为第一个祖樂比餐馆。1978年,祖樂比食品公司正式成立,定为100%菲律宾公司。冰淇淋店开始出售三明治和意大利面,不久之后热食品比冰淇淋更加畅销,後來冰淇淋店改成坐下来吃西式快餐的餐廳「祖樂比」。 2007年,全面收购的永和大王和2008年收购的宏状元两大品牌,目前此两个品牌在中国大陆的连锁店已达到197家,占祖樂比全球销售额的约9%。2011年11月10日,快樂蜂將買下擁有菲律賓漢堡王的擁有者BK Titans公司54%之股權。 2015年1月8日,快樂蜂佔60%和RRJ資本(RRJ Capital)旗下茉莉花資產控股佔40%合資財團與唐恩都樂(Dunkin' Donuts)簽訂合作協議,於20年內投資三億美金在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擴充1,400間分店。唐恩都樂授予RRJ與快樂蜂的合資公司在福建、湖南、江西、廣東、海南、廣西、河北、山西、重慶、貴州、四川、雲南、黑龍江、吉林、北京、天津、香港和澳門的獨家經營權。 2015年10月12日,快樂蜂斥資一億美金收購美國快餐公司Smashburger 40%之權益,Samshburger於美國35個州以及七個城市中擁有335家餐廳,企業價值3.35億美元。 2018年5月11日,快樂蜂斥資3350 萬美元收購添好運點心專門店之亞太地區特許經營權,當中並不包括香港業務。.

新!!: 香港島和祖樂比 · 查看更多 »

祆教墳場

教墳場(Zoroastrian Cemetery),又名波斯墳場(Parsee Cemetery),是香港一個私營墳場,位於香港島跑馬地黃泥涌道近養和醫院一帶,於1852年落成,為南亞祆教信徒(帕西人)在香港下葬的地方。門外立有「此園內係巴士國人所建安葬本國之人」的標示(「巴士國」即「波斯」)。 香港地產家麼地爵士及立法局議員的律敦治家族均葬於此墳場。.

新!!: 香港島和祆教墳場 · 查看更多 »

福建中學

福建中學(Fukien Secondary School,簡稱FSS)是位於香港九龍觀塘振華道的一所男女直資中學,鄰近樂華邨。它是福建中學附屬學校(FSSAS)的一條龍中學。1951年創辦福建中學,1991年成為政府直接資助學校。由於辦學成績斐然,1997年7月獲得香港特區政府編配在香港島小西灣創辦一所津貼文法中學,命名為福建中學(小西灣)。 2000年9月更批准北角福建中學搬到九龍觀塘振華道一間新建的的校舍辦學。.

新!!: 香港島和福建中學 · 查看更多 »

禧利街

禧利街(Hillier Street),是香港上環的一條街道,是香港島填海所得的土地,當時被規劃為華人區,近中環及上環三角碼頭等,所以交通發達,商貿活躍。 禧利街地勢平坦,當時建築不少唐樓,臨街是商店。 現在禧利街有不少舊樓及洋樓,近港鐵上環站,出口有多家便利店及銀行聚集,早上有免費報紙派發。 File:HK Sheung Wan Hillier Street Des Voeux Road C MTR.JPG|禧利街與德輔道中交界處 File:HK Sheung Wan Hillier Street Cycle K n MTR.JPG|禧利街沿途設有便利店及地鐵出口 File:HK Sheung Wan Hillier Street 13.JPG|禧利街有不少新舊的地鋪.

新!!: 香港島和禧利街 · 查看更多 »

禮頓山

頓山(Leighton Hill)是香港一個小山丘,位於香港島銅鑼灣與跑馬地之間,禮頓道以南一帶,法定地區屬跑馬地,與掃桿埔同屬B07樂活分區。 1941年香港保衛戰時,該處的禮頓山據點是守衛維多利亞城的重要防線,山下亦設有防空洞。 2002年,新鴻基地產在該處發展同名的私人住宅項目。.

新!!: 香港島和禮頓山 · 查看更多 »

租庇利街

租庇利街是香港島中環的一條街道,全長190米,是雙線單向由北至南行車,它不是巴士專線,所有車輛經此街道,可以由干諾道中上行到德輔道中,甚至上行到皇后大道中。 租庇利街的英文「Jubilee」是「金禧」的意思,其命名是為紀念維多利亞女皇登基五十周年。.

新!!: 香港島和租庇利街 · 查看更多 »

租借地

租借地是一國於約定期限內以租借方式,向他國取得管轄權的地區。租借國多憑以武力或不平等條約強占租借地,但出租國仍保有最後的主權,可於約定期滿後將之收回。 现代历史上的租借地很容易与一国在另一国的军事基地混淆。事实上后者的行政权和司法权仍归原主权国所有。 此行為可細分為割讓和租借兩種(稱為「租借」並不精確,因為取得國不一定要付出租金)。例如香港島和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分別由《南京條約》和《北京條約》割讓與英國,沒有限期(兩條文使用的字眼分別為「常遠據守主掌」及「永租在案」);而新界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給英國,有明確限期(99年)。.

新!!: 香港島和租借地 · 查看更多 »

秦小梨

小梨(),原名秦惠卿,在梨園綽號:生妲己,出生於廣西省南寧市,她是著名香港粵語電影演員劉克宣的外甥女,事師花鼓江學藝。.

新!!: 香港島和秦小梨 · 查看更多 »

科士街

科士街(Forbes Street)是香港一條街道,位於香港島堅尼地城,為一條單線東西走向的行車街道,連接士美菲路及加多近街。.

新!!: 香港島和科士街 · 查看更多 »

科技罪案初步應變小組

科技罪案初步應變小組(英文:Technology Crime Initial Response Cadre,縮寫:TCIRC)於2001年成立,隸屬於香港警務處刑事及保安處刑事部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科技罪案組,主要責任為協助了解科技罪案、在罪案現場處理及截取數碼數據(包括閉路電視錄影)、為流動裝置進行初步法理鑑證(包括查閱涉及罪案的手提電話內存的通訊錄、通話紀錄、照片及影片、即時通訊軟件內存的對話紀錄及全球定位系統數據等。),並且協助為科技罪案組以外的前線警務人員提供與打擊科技罪案相關的訓練等等。.

新!!: 香港島和科技罪案初步應變小組 · 查看更多 »

科技罪案組

科技罪案組(簡稱科罪組;英文:Technology Crime Division,縮寫:TCD)於2001年6月成立,隸屬於香港警務處刑事及保安處刑事部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主要責任為搜集及分析情報、調查嚴重科技罪案、作出法律及技術性研究,並且與業內專業人士和海外執法機關聯絡,防止科技罪案發生。.

新!!: 香港島和科技罪案組 · 查看更多 »

秀芳花園

芳花園(Silver Garden),是香港黃大仙區的一單幢式私人物業,位於蒲崗村道95號,發展商為合和實業。大廈為一梯四伙設計,共提供140個住宅單位,於1981年落成入伙。.

新!!: 香港島和秀芳花園 · 查看更多 »

稅務大樓

稅務大樓(Revenue Tower),原名「灣仔政府綜合大樓第三座」(另兩座分別為入境事務大樓及灣仔政府大樓),位處香港港島灣仔告士打道5號,樓高177米49層,鄰近維多利亞港及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是港島區其中一座政府辦公大樓。稅務局、渠務署、環境保護署、政府產業署,以及通訊事務管理局,都設有辦公室於稅務大樓內。 2008年,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財政預算案中披露,研究將佔地1.3公頃的灣仔海旁3座政府大樓搬遷,騰出的土地將用以興建甲級寫字樓。2015年第二季起政府部門將分階段搬遷至啟德工業貿易大樓、西九龍政府合署、長沙灣庫務大樓、啟德的新税務大樓,以及將軍澳南的新政府大樓。.

新!!: 香港島和稅務大樓 · 查看更多 »

穿鼻草約

穿鼻草约(又稱川鼻草约;Convention of Chuanbi或Convention of Chuenpeh)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大英帝国對华全权代表查理·義律私拟的一份议和草约。.

新!!: 香港島和穿鼻草約 · 查看更多 »

窩打老道

窩打老道(Waterloo Road)是香港九龍的一條主要道路,部份路段為香港1號幹線的一部份,1號幹線部分位於九龍九龍塘獅子山隧道公路至九龍何文田的公主道,連接位於油麻地麗翔道及九龍塘獅子山隧道公路。全線為3線雙程分隔道路,部份路段為行車天橋。窩打老道沿途植有樹木,是香港市區主要道路中較為罕見的。此外,窩打老道亦有很多路口與小路交匯。.

新!!: 香港島和窩打老道 · 查看更多 »

立法會綜合大樓

立法會綜合大樓(英文:Legislative Council Complex)位於香港香港島金鐘立法會道1號,為香港立法會的會議場館。.

新!!: 香港島和立法會綜合大樓 · 查看更多 »

第十四代德比伯爵愛德華·史密斯-斯坦利

爱德华·杰弗里·史密斯-斯坦利,第十四代德比伯爵,KG,PC(Edward George Geoffrey Smith-Stanley, 14th Earl of Derby,1799年3月29日 - 1869年10月23日),英国政治家,三度拜相,也是到2013年为止最常任的保守党领袖。在父亲继承祖父爵位前,他称为“爱德华·斯坦利”。在父亲继承祖父爵位后,德比称为“斯坦利勋爵”。他的政治生涯非同寻常,是英国首相中,少数能三度拜相的人。虽然他曾多次出任首相,但他执政的时间合起来只有3年零280日,因为他担任首相的时间最长都不超过两年。.

新!!: 香港島和第十四代德比伯爵愛德華·史密斯-斯坦利 · 查看更多 »

第三街

三街(Third Street)是香港島西營盤的一條單程行車的街道。 第三街西東走向,西端起自薄扶林道69號B聖安多尼堂,東端至東邊街近香港佐治五世紀念公園之西面。.

新!!: 香港島和第三街 · 查看更多 »

第一街

一街(First Street)是一條位於香港西營盤的街道。 這條街道是早期西營盤發展的其中一部分。從南到北是高街、第三街、第二街及第一街;從西到東是西邊街、正街及東邊街。 第一街西邊連接薄扶林道,而東邊連接東邊街,長約250米,北部門牌為單數及在山坡上較低的位置。.

新!!: 香港島和第一街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鸦片战争

一次鸦片战争(First Opium War),又称第一次英中战争(First Anglo-Chinese War),是道光十九年七月二十七日(1839年9月4日)至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1842年8月29日)期间,清朝和英国因為港脚商人以飞剪式帆船在广东沿海武装公开贩运鸦片而爆发的战争。战争的直接导火线,是道光十九年 (1839年) 清帝國钦差大臣林則徐奉道光皇帝圣旨於广东东莞收繳鴉片,先於虎门销烟,接着道光帝下旨永远断绝和英国贸易,英国为打开中国国门而发起战争。战争以英国远征舰队炮击广东九龙为起点,最后以清朝失败,及以签订《南京条约》告終。这场战争是西方国家对中国发起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战争打开了中国的闭关大门,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9年.

新!!: 香港島和第一次鸦片战争 · 查看更多 »

第五屆香港立法會

立法會是香港的立法機構,亦是香港的一院制議會。第五屆立法會共有70個議席,經2012年9月9日的選舉產生。當中,地區直選和功能界別分別選舉35位議員。70名議員的任期為四年,由2012年10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本屆立法會是自回歸後第二屆立法會以來首次沒有香港島補選的一屆,但新界東地區直選議員湯家驊於2015年10月1日辭職,新界東補選於2016年2月28日舉行,維持第二屆立法會以來每屆立法會皆須進行地區直選補選。.

新!!: 香港島和第五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筲箕

箕(winnow basket)是一些有大量通氣氣孔的器皿,形狀似籃,以前多數用竹皮或者條狀植物手工藝編織而成。現在多數是塑膠製成品,也有採用不銹鋼製造。是廚房及工場的日用品,常用於隔除水分。跟筲箕同類的還有籮、筐等。 酒筲箕的稱號,表示該人物千杯不醉。 筲箕灣是香港島的一處地方,從前是一個海灣狀似筲箕。.

新!!: 香港島和筲箕 · 查看更多 »

筲箕灣

箕灣(Shau Kei Wan)位於香港島,是香港最早開發的地區之一。最早在明萬曆年間,已經有漁民在此海灣居住見明代地方志《粵大記》已標有「稍箕灣」。地區行政上隸屬東區。.

新!!: 香港島和筲箕灣 · 查看更多 »

筲箕灣 (消歧義)

箕灣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筲箕灣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筲箕灣城隍廟

箕灣城隍廟,原稱筲簊灣福德祠,是香港一座城隍廟,位於香港島筲箕灣金華街 (香港)與筲箕灣東大街交界,1987年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於2010年2月4日確定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每年農曆五月十一、五月廿八、七月廿四(城隍誕)、二月初二(土地誕)及五月初五(五通誕),較多善信參拜。.

新!!: 香港島和筲箕灣城隍廟 · 查看更多 »

筲箕灣天后廟

箕灣天后廟,是香港一所天后廟,位於香港島筲箕灣筲箕灣東大街53號,現已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並由華人廟宇委員會管理。 現存的筲箕灣天后廟建於清朝同治十二年(1873年),原有廟宇約建於19世紀初期至中期,因為前一年遭颱風摧毀而於原址重建。1946年3月21日,該廟因為阿公岩一次彈藥庫爆炸而嚴重損毀,所以於1948年曾作大型重修。 筲箕灣天后廟是一座兩進三間式廟宇,除了供奉媽祖(天后)外,也供奉呂祖及觀音,因此該廟也有「觀音借庫」的傳統習俗。廟內存放著逾百年的古鐘、碑銘、牌匾、壁畫、木刻及石灣陶塑等歷史文物。.

新!!: 香港島和筲箕灣天后廟 · 查看更多 »

筲箕灣官立中學

箕灣官立中學(簡稱筲官或筲箕灣官中;Shau Kei Wan Government Secondary School、SGSS)是位於香港柴灣道42號的一間官立男女英文中學,並為第一組別(Band 1)中學。 筲箕灣官立中學於1961年成立,是二戰後香港政府在港島創立的第一間英文男女文法中學。校舍建造期間,曾借用金文泰中學的校舍授課三年。1964年秋季,位於現址的校舍正式啟用。 筲箕灣官立中學自1992年推行校本管理計劃,並成立學校管理委員會,委員會成員包括教育局代表、校長、家長代表、教師代表、校友代表及社會人士。學校的家長教師會和校友會分別於1993年及1997年正式成立。家長教師會都会舉辦各類活動供會員參加。至於在1990年成立的學生會則是校方與同學溝通的橋樑。.

新!!: 香港島和筲箕灣官立中學 · 查看更多 »

筲箕灣巴士總站

箕灣巴士總站(英文:Shau Kei Wan Bus Terminus)是香港一個坑狀露天車站,位於筲箕灣愛秩序街旁,介乎南安街與寶文街之間,靠近筲箕灣站,柴灣道與東區走廊連接道建於其上,入口設於南安街。全站設有南、北兩翼,新巴以南翼為總站,而城巴則以北翼為總站。N122線是由新巴經營,理應設於南翼,但由於N122線是102線的通宵班次,因此總站設於北翼。 筲箕灣巴士總站是東區三大巴士總站之一,車坑數目達到十一條。.

新!!: 香港島和筲箕灣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筲箕灣站

箕灣站(Shau Kei Wan Station)是港鐵港島綫的一個鐵路車站,位於香港島東區筲箕灣近東區走廊的地底,並於1985年5月31日啟用。.

新!!: 香港島和筲箕灣站 · 查看更多 »

筲箕灣避風塘

箕灣避風塘(Shaukeiwan Typhoon Shelter),是香港島筲箕灣東北部的一個避風塘,毗鄰鯉魚門海峽,與九龍東油塘三家村避風塘及觀塘仔灣對望。 筲箕灣避風塘的入有兩個,東邊近筲箕灣魚類批發市場,西邊在水警總區總部及水警港口分區基地,即是嘉亨灣海邊。 筲箕灣避風塘曾于2015年9月28日發生三級火及2016年10月10日发生火警。.

新!!: 香港島和筲箕灣避風塘 · 查看更多 »

筲箕灣道

箕灣道(英文:Shau Kei Wan Road)是香港東區的一條主要道路,位於香港島西灣河及筲箕灣,西接英皇道及康山道,東接筲箕灣東大街及柴灣道。長約1200米。道路沿昔日海岸線而建,連接柴灣與筲箕灣一帶交通。在1980年代港島東區走廊通車前,是東區往灣仔及中環的必經之路。亦是香港電車路線的一部份。筲箕灣道從前亦被稱為筲箕灣西大街,以對應位於筲箕灣東面的東大街。.

新!!: 香港島和筲箕灣道 · 查看更多 »

筲箕灣魚類批發市場

箕灣魚類批發市場(簡稱筲箕灣魚市場)是香港魚類統營處轄下的魚類批發市場,位於香港島筲箕灣避風塘東南岸,香港海防博物館之西,地址為筲箕灣譚公廟道37號。筲箕灣魚類批發市場佔地約4,500平方米,單層結構,主要用作批銷冰鮮海魚。.

新!!: 香港島和筲箕灣魚類批發市場 · 查看更多 »

筲箕灣東官立中學

箕灣東官立中學(Shau Kei Wan East Government Secondary School)是香港的一所官立中學,位於筲箕灣柴灣道40號,班級共24班,學生人數合共716人。 該校創立於1963年,最初命名為筲箕灣官立工業中學,課程設有工業科目。由1998年9月1日開始,改名為筲箕灣東官立中學,簡稱筲東。.

新!!: 香港島和筲箕灣東官立中學 · 查看更多 »

筆架山 (香港)

架山(Beacon Hill),亦作畢架山,舊名煙墩山,是香港一個山峰。筆架山位於石硤尾、大窩坪以北,高海拔457米。筆架山屬於獅子山郊野公園範圍,山上設有民航處雷達站(早於1978年連同柏架山及大帽山航空雷達站一併啟用),負責協助機場指揮航空交通。而筆架山西南山腳一帶,則被開發成為高尚住宅區。 筆架山隧道貫通筆架山連接北九龍和新界東,共有兩條管道。首條管道原為20世紀初九廣鐵路興建時開鑿,名為,1980年代因九廣鐵路鋪設雙軌及進行電氣化,而在隧道西側開鑿一條新的管道,而新筆架山隧道現為港鐵公司管理,舊有隧道則被改為煤氣及深港液化天然氣輸送管道。.

新!!: 香港島和筆架山 (香港) · 查看更多 »

箭藥叉柱蘭

箭藥叉柱蘭(学名:Cheirostylis monteiroi),又名大花甌蘭,蘭科叉柱蘭屬,香港稀有極危的地生蘭。本種以F.

新!!: 香港島和箭藥叉柱蘭 · 查看更多 »

粵紫萁

粵紫萁,蕨類植物門真蕨亞門原始薄囊蕨綱紫萁蕨目紫萁科紫萁屬,香港特有種草本植物。粵紫萁被懷疑是狹葉紫萁 (Osmunda angustifolia)以及紫萁(O. japonica)的天然雜交種。 原產地為香港島柏架山、新界大嶼山及大帽山。主要生長於叢林之下。除此之外,粵紫萁亦曾於2000年在深圳市龍崗南澳筆架山的一條溪流意外地被發現,但為數只有三株。 植物高約53厘米,極短根狀莖深褐色,粗厚而直立,藏於淺層土壤,支根盤根錯節。葉軸禾稈,老軸呈黃白。葉片為二回羽狀互生,營養葉近紙質,色澤暗啞,頂部羽片披針形。各小羽軸上有卵形小羽片並有薄膜相連,基部卻獨立於著生點上,小羽片外緣略有波狀,其上生長著球形孢子囊群,幼時淺綠成熟時黃褐。 粵紫萁的首次被發現發生於1857年前。當年夏氏(Harland)到香港採摘,卻被威廉·傑克遜·胡克誤認為肉桂紫萁。直至1905年才被蕨類學家克利斯頓森確認為新品種。1906年,正式發表。1926年,林務主管鄧恩氏(S. T. Dunn)及德邱氏(W. J. Tutcher)分別於大潭水塘上方的柏架山、大灘、大鵬灣、大埔區山谷及鳳凰山等地亦有發現。1994年,香港浸會大學蘇美靈博士在《Hong Kong Ferns》(ISBN 962-7849-02-2)發表清晰的照片及描述。.

新!!: 香港島和粵紫萁 · 查看更多 »

糧船灣超級火山

糧船灣超級火山(High Island Supervolcano)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區糧船灣延伸至果洲群島一帶,直徑原來長達18公里,是香港首座被發現的古代超級火山,現在為死火山,地理範圍覆蓋今日的香港世界地質公園西貢東部火山岩區的大部份範圍,現時大部分火山岩已經被風化和侵蝕,只剩下殘餘部份 《明報》 2012年8月30日,及大部分浸於海水之中《東方日報》 2012年8月28日。.

新!!: 香港島和糧船灣超級火山 · 查看更多 »

糖街

糖街,Sugar Street,是香港島銅鑼灣的一條街道,全長不過100米長,每天人流不少,人山人海,特別是香港公眾假期。糖街鄰近維多利亞公園西南部出口,西東走向,單線單向行車,有小巴總站,無巴士途經。糖街沿途最多的是為服務印尼外籍朋友的商店,例如手機、曬相、外匯、時裝、餐廳、精品等,以及Neway卡拉OK。不過,還有一間東方紅及新釗記粉麵專家。1989年,大家樂在銅鑼灣糖街,即樂聲戲院舊址後面設立第一家店舖。.

新!!: 香港島和糖街 · 查看更多 »

紫紋兜蘭

紫紋兜蘭(學名:Paphiopedilum purpuratum),又名香港拖鞋蘭、香港兜蘭,蘭科兜蘭屬植物,屬地生蘭或半附生蘭,分佈於中國南方(廣東的陽春和深圳、廣西的上思十万大山、雲南的文山)、香港(香港島、大帽山及大嶼山等地)、越南。生長於海拔700米以下腐殖质丰富多石的地方及溪谷旁苔藓砾石丛生之地或岩石上。1850年在香港島首次發現。 紫紋兜蘭現在受到香港的《林務規例》及《動植物(瀕危物種保護)條例》所保護,目前在中國的狀況為瀕危,並列入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名录。 本種亦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一所管制。 紫紋兜蘭是一種具觀賞價值的植物,在園藝界中被誉为“香港小姐”。 1977年香港曾推出一套以香港蘭花為主題的郵票,其中紫紋兜蘭亦被選為郵票的圖案之一。1997年九鐵推出的香港花卉展覽紀念車票亦以兜蘭為主題花。.

新!!: 香港島和紫紋兜蘭 · 查看更多 »

紫羅蘭山

紫羅蘭山(Violet Hill),原名高峒山,是香港一座山峰,位於香港島南區的淺水灣和赤柱交界。海拔433米,西面鄰近山峰高436米。兩個山峰均設有三角網測量站。鄰近畢拿山及聶高信山,屬於大潭郊野公園的範圍。大潭水塘位於紫羅蘭山的東面,衛奕信徑第一段亦經過紫羅蘭山,並連接淺水灣坳及孖崗山 紫羅蘭山有紫羅蘭山徑,入口一端在黃泥涌水塘公園側,出口在淺水灣坳(紫崗橋)。紫羅蘭山徑沿途可見水塘引水道,並可遠眺深水灣及南朗山一帶的景色。遊人可於淺水灣坳選擇返回陽明山莊、經孖崗山前往赤柱(衛奕信徑第一段起點)、或下山往淺水灣。 File:Violethilltrigonometric.JPG|紫羅山山頂三角網測站 File:Hktrigonemtric234.JPG|從紫羅山山頂望向西面436米高山峰.

新!!: 香港島和紫羅蘭山 · 查看更多 »

約克大廈

約克大廈(York House)是香港的一座商業大廈,位於香港島中環皇后大道與雪廠街交界,樓高14層,於2007年-2009年落成及入--,為置地廣場的一部份。2006年3月,獲英國約克公爵命名為約克大廈。.

新!!: 香港島和約克大廈 · 查看更多 »

紅山半島

紅山半島(Redhill Peninsula)位於香港島大潭白筆山白筆山道18號,為南區最大型的低密度住宅屋苑,共分4期,於1990年至1992年建成,提供逾490伙分層單位及洋房,每--面積約1,300至3,000平方呎,發展商為信和集團、華懋集團及丹楓控股(亞證地產前身),當中逾百單位由發展商保留收租至2012年。2012年5月,部份單位月租5萬多,售價達2150萬,和港島其他一些單位相約。 2015年3月,華懋重推4期封逾廿年的貨尾單位。.

新!!: 香港島和紅山半島 · 查看更多 »

紅伶歌女

是香港「全球影片公司」在1935年2月耗時一個月在香港拍竣的香港第一齣歌舞片,拍攝期間,當時的廣州粵劇乾班男花旦謝醒儂 及艷旦譚玉蘭特別來香港島之香港仔暫住。這是一部黑白粵語片,採用上海法租界,蒲石路(Rue Bourgeat)之「電通公司」的三友式錄音機收音。1935年3月4日(星期一)中午12時在香港島中環皇后大道30號之娛樂戲院試影。.

新!!: 香港島和紅伶歌女 · 查看更多 »

紅磡站

紅磡站(Hung Hom Station),兩鐵合併前稱紅磡車站,更早前被稱為九龍車站(Kowloon Station),是港鐵東鐵綫及西鐵綫的終點站,同時亦是香港來往中國大陸的城際客運鐵路終點站。此站雖然以紅磡為名,實際上是座落於香港九龍紅磡灣,所以與傳統上的紅磡有所距離,本站在十八區區域劃分上隸屬油尖旺區。 城際客運鐵路稱之為「九龍站」,東鐵綫及西鐵綫稱之為「紅磡站」,沙田至中環綫通車以後,現有用於東鐵綫和西鐵綫的月台將會完全用於直通車服務(即直通車服務由原本兩個月台增至六個月台),而位於原紅磡貨場位置(現有C出入口車站大堂下方)的新車站部分(新「紅磡站」)將供本地客運服務使用,較原有用地向東移。.

新!!: 香港島和紅磡站 · 查看更多 »

紅茶館酒店

紅茶館酒店集團(Bridal Tea House Hotel)於2003年在香港成立,是業主自營的集團式精品酒店。 紅茶館在香港擁有逾10幢酒店,提供逾500間雅致客房,皆位置優越,近鄰立體交通網絡。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住宿需求,將會有逾2500間客房於香港陸續落成。 集團正全力開拓全國酒店市場,在2015年兩幢連鎖酒店于山東煙臺開業,分別位於煙臺萊山區和煙臺芝罘區。而2016年廣東廣州的另一幢集團式酒店亦會落成,從而邁向香港以外的發展足跡。.

新!!: 香港島和紅茶館酒店 · 查看更多 »

紅船外史

紅船外史(Story in a Cantonese Opera Company),又名:《美德夫人》、《麥夫人》(中國大陸)、《皇姑嫁何人》(新加坡)、它是著名粵劇乾班男花旦謝醒儂在1934年初隨『日月星班』到上海演出他的首本粵劇《火燒阿房宮》時,籍貫廣東省的上海明星電影公司基本演員女明星胡蝶建議邀請該粵劇團拍攝的時裝粵語片。此片裡的謝醒儂以其本身的美少年形象出鏡;然而加插的三齣戲中戲粵劇則以他傳統的反串女妝造型示人。此片亦是謝醒儂演出的第一齣粵語聲片。.

新!!: 香港島和紅船外史 · 查看更多 »

紅棉路

紅棉道(英文:Cotton Tree Drive),是由香港港島金鐘上半山區的一條交通幹線。它起始自山下東行線車道的金鐘道交匯處,及金鐘道西行線車道,而山上尾段分叉接駁到堅尼地道西段,及花園道的南段(近香港動植物公園東面出口)。 紅棉道舊稱木棉徑(英文:Kapok Drive),其名字是因為該處的木棉樹而得名。.

新!!: 香港島和紅棉路 · 查看更多 »

綠寶村

綠寶村是一條位於香港港島東部且已消失的村落,位於筲箕灣電車總站以東,1962年該地建成明華大廈。 綠寶村於1952年被拆卸,當時有75戶人居住,全數被安置到富斗窟村平房區。.

新!!: 香港島和綠寶村 · 查看更多 »

綠化

綠化一詞可詮釋為園景的意思,目的是改善城市中的「水泥森林」的型態,讓人得到舒適的生活環境。綠化方面可以在建築物屋頂層、天台(陽台),建築物立面、街道、平地、坡地等地方進行。.

新!!: 香港島和綠化 · 查看更多 »

綠意居

綠意居(Ivy on Belcher's)為一位於港島堅尼地城卑路乍街26號的單幢住宅,背靠太白台,物業樓高共38層,由置地公司以「Mauve Land Limited」為名發展,置邦物業管理公司(約於2006年改名為「ISS Eastpoint」)管理,物業在2004年8月27日入伙。.

新!!: 香港島和綠意居 · 查看更多 »

維壹

維壹(Harbour One),是位於香港香港島石塘咀德輔道西的單幢住宅,樓高共43層,由英皇地產發展,於2012年第三季入伙。.

新!!: 香港島和維壹 · 查看更多 »

維多利亞城

維多利亞城(又譯維多利亞市,原譯域多利城,又稱女皇城或香港城;英語:Victoria或City of Victoria)位於香港香港島西北岸,即現時香港中西區及灣仔區一帶,為英國人於1841年佔領香港島後所建立的城市,中心為香港聖公會的聖約翰座堂。 香港開埠至今,維多利亞城(今西上中環、金鐘、灣仔及銅鑼灣等地)一直是香港政府所在地和國際金融中心。不少書籍都標示維多利亞城為香港的首府。 隨着發展,此名今日已經不多見,並且被中西區及灣仔區所取代,然而香港童軍、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及扶輪社等組織仍然保留維多利亞城分區此名字,維多利亞城的界線仍然被記錄在《香港法例》(稱「維多利亞市」)之中,於1903年設立的維多利亞城界碑亦仍然有6塊存在於城市界線上。.

新!!: 香港島和維多利亞城 · 查看更多 »

維多利亞城界碑

維多利亞城界碑(City Boundary Marker或City Boundary Stone)又稱四環九約界碑,是沿著昔日香港維多利亞城(華人之四環九約)邊緣上的一組界碑,於1903年豎立,以標示維多利亞城的界線。.

新!!: 香港島和維多利亞城界碑 · 查看更多 »

維多利亞公園

維多利亞公園(簡稱維園,Victoria Park)是香港面積第二大及香港島面積最大的公園,位於灣仔區天后興發街1號;鄰近港鐵天后站,佔地約19公頃,於1957年10月啟用,以維多利亞女皇命名。維多利亞公園的附近是銅鑼灣避風塘及香港中央圖書館,而地底為港鐵港島綫。維多利亞公園為香港舉辦大型節日活動的地方,包括每年舉行的中秋節晚會和年宵市場和花市等;同時亦為每年維園六四燭光晚會的地點、2003年至今每年七一大遊行的起點,以及香港電台節目《城市論壇》的主要場地。.

新!!: 香港島和維多利亞公園 · 查看更多 »

維多利亞公園游泳池

維多利亞公園游泳池(Victoria Park Swimming Pool)位於香港香港島灣仔區銅鑼灣興發街維多利亞公園的東北面,舊游泳池於1957年啟用,於2013年9月16日由新游泳池取代。維多利亞游泳池為香港首座公共游泳池,新舊場館游泳池均為香港水深最深、提供最多座席的游泳池場館,為東區3座公眾游泳池之一,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新!!: 香港島和維多利亞公園游泳池 · 查看更多 »

維多利亞港

維多利亞港(簡稱維港;Victoria Harbour)是位於香港的海港,位處香港島與九龍半島之間,為香港市中心重要的地理區塊。由於港闊水深,又屬天然良港,香港亦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 維多利亞港古稱尖沙咀洋面或中門;18世紀西方列強勢力進入中國時,被英國人相中有成為東亞地區優良港口的潛力,後來在鴉片戰爭後從清帝國中奪取香港,以維多利亞港為中心建設香港,並做為基地發展其遠東的海上貿易事業 鵬誠峰:,保護海港協會。事實上,維多利亞港一直影響香港歷史和文化,亦主導香港經濟和旅遊業發展,是香港成為國際大城市的關鍵之一《集體回憶之維多利亞港 — 百年海港的故事》,何耀生,明報出版社,ISBN 978-962-8872-68-8。.

新!!: 香港島和維多利亞港 · 查看更多 »

維他奶

維他奶(Vitasoy)是香港家喻戶曉的豆奶(豆漿加乳固體)飲品品牌,自1940年開始在香港生產,由香港上市公司維他奶國際管理,生產廠房遍及中國大陸、香港、澳洲和新加坡,行銷全球40個國家。.

新!!: 香港島和維他奶 · 查看更多 »

維他奶國際

維他奶國際(),全稱維他奶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是香港一家飲料製造公司,主要售賣香港家喻戶曉的豆奶飲料品牌——「維他奶」,及以「維他」作為旗下其他飲料產品,包括茶類飲品、果汁、牛奶、蒸餾水及豆腐等產品的品牌,為香港一間專注植物飲品及食品的生產及分銷商。此外,維他奶國際以「維他天地」之名向全港中小學食物部之營運及管理服務,及以「香港美食」之名向全港中小學供膳食服務及提供餐飲到會服務。.

新!!: 香港島和維他奶國際 · 查看更多 »

維園道

維園道(英文:Victoria Park Road),是香港灣仔區銅鑼灣一條主要道路,位於銅鑼灣避風塘旁,全長約0.75公里。定線由告士打道近怡東酒店向東伸展,途中車輛可進出銅鑼灣行車天橋及東區走廊,最後東接興發街及清風街天橋(西行)和歌頓道及永興街(東行)完結。由東區走廊入口至興發街及清風街的一段為雙線雙程分隔道路,由告士打道至東區走廊一段則為四至五線雙程。道路是以其旁邊的維多利亞公園來命名(因維多利亞公園簡稱維園),於1972年伴隨香港海底隧道通車。由告士打道至東區走廊的一段維園道,屬於香港4號幹線的一部份,展望未來數年,中環灣仔繞道將替代本街道成為4號幹線一部分。 Category:香港主要幹道 Category:香港4號幹線 Category:銅鑼灣街道 Category:東角街道 Category:天后街道 Category:紅色公共小巴可行駛的幹線街道.

新!!: 香港島和維園道 · 查看更多 »

維港峰

維港峰(Upton),是位於香港香港島石塘咀干諾道西的單幢住宅,樓高共41層,由英皇集團(國際)發展,英皇物業管理(香港)管理,於2015年第3季入伙。.

新!!: 香港島和維港峰 · 查看更多 »

維港巨星匯

維港巨星匯(Harbour Fest)是香港於2003年經歷SARS疫症後,由香港美國商會建議主辦,香港特區政府撥款1億港元舉辦的大型表演活動,包括香港及外地多位歌手及樂隊演出多場演唱會。巨星匯於2003年10月中至11月初,在香港島金鐘添馬艦露天場地舉行,唯因入場人次未如理想及政府經費的使用問題,引來輿論批評。政府其後需成立獨立小組調查事件,香港立法會亦曾為此進行聆訊。.

新!!: 香港島和維港巨星匯 · 查看更多 »

維港渡海泳

香港渡海泳(英文:Hong Kong Cross Harbour Race)又稱維港渡海泳或新世界維港泳(香港簡稱為渡海泳),是一項於1906年創辦、1942至1946年及1979至2010年停辦,與及2011年再度復辦至今的一項橫越維多利亞港的游泳比賽。.

新!!: 香港島和維港渡海泳 · 查看更多 »

維景灣畔

維景灣畔(Ocean Shores)是香港新界西貢區其中一個最大的私人屋苑,位於調景嶺。維景灣畔設有17座(但不設第4及14座,故合共15座),合共提供5,728個住宅單位。屋苑由啟勝管理負責管理。.

新!!: 香港島和維景灣畔 · 查看更多 »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簡稱科罪組;英文:Cyber Security and Technology Crime Bureau,縮寫:CSTCB)於2015年1月1日成立,隸屬於香港警務處刑事及保安處刑事部,主要責任為搜集及分析情報、調查嚴重科技罪案、作出法律及技術性研究,並且與業內專業人士和海外執法機關聯絡,防止科技罪案發生;與此同時,24小時監察香港(自願登記參與)的主要電腦系統的網絡數據流量變化,防範針對上述系統的網絡攻擊等科技罪行,確保網絡安全。.

新!!: 香港島和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 · 查看更多 »

經濟動力

經濟動力是香港的一个已停止運作的政治組織。.

新!!: 香港島和經濟動力 · 查看更多 »

緋荔榭

緋荔榭(英文:Felix Villa),又稱緋麗榭、福利別墅,是香港一座西式平房,業主為香港大學,位於香港島摩星嶺摩星嶺道61號,於1922年興建,現被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新!!: 香港島和緋荔榭 · 查看更多 »

縉城峰

縉城峰(Island Crest)為香港西營盤的一個私人屋苑,介乎於第一街、東邊街、第二街與正街之間,附近多為舊樓,共設2座物業(於基層上),由嘉里建設及市區重建局共同發展,亦為土地發展公司二十五個重建項目之一,於2009年12月拆棚,2010年7月1日啟用。.

新!!: 香港島和縉城峰 · 查看更多 »

缺宅男女

《缺宅男女》(L'Escargot,前名《抉宅男女》)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拍攝製作的時裝電視劇,主要講述香港人在樓價高企下的生活,全劇共30集,由苗僑偉、謝天華、郭羨妮、鍾嘉欣及吳卓羲領銜主演,並由滕麗名、黃智雯、羅仲謙、梁烈唯、盧宛茵、賈曉晨及陳自瑤聯合主演,監製張乾文。本劇為2011無綫節目巡禮場刊版劇集之一,於2010年以單機拍攝,2012年播映。 此劇題材以寫實為主,除了講述香港樓市高企外,也針對其他層面,如居屋問題、 市民輪候申請公屋、地產商收購舊樓重新發展、唐樓遭縱火等。 另外,2010年拍攝的時候,描述的是「套房」,2011年至2012年熱烈議論的卻是「劏房」,失去原有的意思。幕後、編、導、演曾指本劇原於2011年8月播出,卻被無綫高層延遲了五個月,直到2012年1月才播映,處境設計變得有欠尖銳。不過,由於播映期間香港樓價仍然高企,劇情關於缺宅的苗僑偉、鍾嘉欣、郭羨妮、吳卓羲、黃智雯、羅仲謙及梁烈唯讓不少香港人產生共鳴,因此此劇沒有因延遲播映而造成太大的影響,反應相當理想。 此劇與劇集《蝸居》雷同。監制張乾文找來苗僑偉及郭羡妮扮演與內地劇集《蝸居》劇中的「海萍夫婦」相近的角色,吳卓羲與謝天華分別飾演的角色與《蝸》劇的「小貝」和「宋思明」相似,滕麗名則飾謝天華的太太,而女主角「海藻」則由鍾嘉欣出演。 此外,鍾嘉欣、謝天華及吳卓羲在劇中的三角關係錯綜複雜,鍾嘉欣則是首次與吳卓羲飾演情侶。.

新!!: 香港島和缺宅男女 · 查看更多 »

置富南區廣場

置富南區廣場(Chi Fu Landmark,前稱置富商場,1993年商場翻新後改為現稱)為香港南區大型商場之一,位處置富花園,是該區一帶的主要購物中心。商場樓高5層,鄰近設置巴士總站,面積達171,863平方呎。置富南區廣場於1981年1月21日正式開幕,發展商為新鴻基地產,亦為新鴻基地產重點商場之一。.

新!!: 香港島和置富南區廣場 · 查看更多 »

置富花園

置富花園(Chi Fu Fa Yuen)是香港南區的大型私人屋苑,於1978年由香港置地有限公司直屬機構置富花園有限公司負責發展,由王董建築師事務所負責建築設計,共27座(高座20座,雅緻洋房7座),位於香港島薄扶林置富道及置富徑。屋苑前身是牛奶公司的薄扶林牧場,而該地皮的發展權就是1973年的「置地飲牛奶」(香港置地收購牛奶公司)事件的其中一個誘因。.

新!!: 香港島和置富花園 · 查看更多 »

置富花園巴士總站

置富花園巴士總站位於香港南區薄扶林置富南區廣場外,是南區首個建於私人屋苑的巴士總站。 受巴士總站的設計影響,除 37A 外以此為總站的路線均未曾使用長度12米巴士行走。.

新!!: 香港島和置富花園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美孚巴士總站

美孚巴士總站(英文:Mei Foo Bus Terminus)是香港深水埗區其中一個主要的巴士總站,位於荔枝角大橋橋底,鄰近美孚新邨及港鐵美孚站。 巴士總站於1970年代落成,是九龍市區巴士路線的主要巴士總站之一。初時名為荔枝角(橋底)巴士總站,直至1980年代,香港地鐵荔灣站更名為美孚站後,本站在1985年5月31日才正名為美孚巴士總站。現在以美孚為終點站的巴士路線甚多,目的地差不多涵蓋全香港主要地區,亦是通宵巴士主要轉乘站。.

新!!: 香港島和美孚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美孚站

美孚站(Mei Foo Station)位於香港九龍荔枝角,是港鐵荃灣綫及西鐵綫其中一個車站,名稱取自車站附近的美孚新邨。.

新!!: 香港島和美孚站 · 查看更多 »

美利堅京菜

美利堅京菜(英文:American Restaurant)是香港一家已結業的北京菜和山東菜老牌菜館,位於香港島灣仔駱克道20號,創立於1948年,著名菜式包括童子雞、宮爆蝦球、北京填鴨、山東燒雞、松子魚、鍋貼、蔥爆牛肉等。由於吸引不少知名人士光顧(包括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英國皇室成員安德魯王子、美國歌手米高積遜、香港藝人陳奕迅及歐陽震華等),故被視為香港其中一所「名人食堂」。.

新!!: 香港島和美利堅京菜 · 查看更多 »

美利兵房

美利兵房(英文:Murray Barracks,又名美利軍營)是香港昔日一個軍營,位於現時香港島中環近金鐘的中銀大廈和花旗銀行大廈之處。當時軍營內的美利樓,就是這個軍營的軍官宿舍。 美利是指佐治·美利(George Murray),為香港開埠時負責全英國軍事工程的人。整個中環有不少軍事設施也以他來命名。軍營則是由英國皇家工兵軍團(Royal Engineers)的哥連臣等人興建。.

新!!: 香港島和美利兵房 · 查看更多 »

美利炮台

美利炮台,又名中央炮台,是香港開埠後英軍在香港設立的第一座炮台,位於現時香港島中環中區政府合署的附近,即炮台里一帶,鄰近當時的美利操場。炮台建於1845年,負責防衛整個維多利亞城。炮台因位處較內陸位置,隨著維多利亞城的發展,最後於20世紀初棄用。 美利炮台鄰近的軍事建築包括美利兵房、美利操場及威靈頓兵房等。 現存於中環的炮台里,就是因為美利炮台而得名。.

新!!: 香港島和美利炮台 · 查看更多 »

美利道

美利道(Murray Road)是香港中西區的一條道路,可以作為香港島金鐘和中環的分界。道路北接愛丁堡廣場與干諾道中交界,南接半山區的花園道與金鐘道交界。 美利道在遮打道及美國國際集團大廈(前富麗華酒店)、遮打花園以東,和記大廈以西,鄰近美利道的東邊有美利道停車場大廈,它是多層式大廈。.

新!!: 香港島和美利道 · 查看更多 »

美高梅中國

美高梅中國控股有限公司,簡稱美高梅中國控股,以及美高梅中國(MGM CHINA HOLDINGS LIMITED,),由紐約上市的美高梅國際酒店集團,以及何鴻燊女兒何超瓊在2007年組成,總部位於澳門外港新填海區孫逸仙大馬路Edificio MGM Macau,香港辦事處則位於香港中環干諾道中200號招商局大廈1402室。 其股份自2011年6月3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而在上市前以招股價15.34港元定價,集資定額111.33億港元,其中全球配售獲得20倍超額認購,包括香港及國際配售。美高梅中國上市時,股東何超瓊把兩成舊股以公開發售的形式出售,另把1%股權出售予美高梅,手上持股比率減至29%,而美高梅則持有51%股權。 業務主要博彩及酒店業務,也就是旗下美高梅金殿超濠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澳門美高梅便是其中之一,其次便是擁有6個賭場經營、酒店、水療店、酒吧、地產等。 美高梅國際酒店以1.5億美元現金(約11.7億港元)及美高梅國際酒店集團706萬股或4.8%股權,總值25.2億港元,向何超瓊控制的Grand Paradise Macau收購美高梅中國1.881億股或4.95%公司股權.

新!!: 香港島和美高梅中國 · 查看更多 »

美麗灣

美麗灣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美麗灣 · 查看更多 »

美林巴士總站

美林巴士總站是香港一個坑狀露天車站,位於沙田區大圍美田路美林邨內。 美林邨是沙田大圍區內首個公共屋邨,於1981年開始入伙。九巴為應付大圍區內的交通需求,開辦80線,往返美林及觀塘碼頭,集中應付大圍居民對外交通需求。.

新!!: 香港島和美林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羅家英

羅家英博士(Dr.

新!!: 香港島和羅家英 · 查看更多 »

羅富國

羅富國爵士,KCMG,KStJ(Sir Geoffry Alexander Stafford Northcote,),英國資深殖民地官員,1935年至1936年出英屬圭亞那總督,1937年至1941年為第20任香港總督。 羅富國在1904年加入殖民地部,長期在非洲的殖民地政府機關供職,歷任肯雅助理輔政司、北羅德西亞布政司和黃金海岸輔政司等職,在黃金海岸輔政司任內曾署任黃金海岸總督。隨後在1935年至1936年間,他獲調派往南美洲英屬圭亞那出任總督。 羅富國在1937年10月調任香港總督,適值中日戰爭爆發不久,為應付日軍日益嚴峻的威脅,他任內積極整頓香港防務,其中於1939年7月頒布緊急法例實行徵兵,另外又在1940年首度開徵入息稅,以減輕軍費負擔。然而,羅富國爵士在任後期因病不適,長年不在香港,回港後不久於1941年9月稱病辭職,返英療養,避過三個月後日軍揮軍香港,沒有淪為戰俘。 羅富國爵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獲重新起用到東非任軍方首席情報官,戰後於1948年4月獲英廷任命為東非議會首任議長,惟未幾於同年7月病故,終年67歲。.

新!!: 香港島和羅富國 · 查看更多 »

羅富國徑

羅富國徑(Northcote Close)是香港的一條道路,位於香港島薄扶林沙灣,與沙宣道連接。道路以第二十任香港總督羅富國命名。 羅富國徑一帶原為羅富國師範學院的所在地,現已合併到位於新界大埔的香港教育大學。原址則發展為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和明愛胡振中中學。 Category:沙灣街道 (香港).

新!!: 香港島和羅富國徑 · 查看更多 »

羅弼時

拿督斯里巴杜卡羅弼時爵士,KBE,SPMB,QC(Dato Seri Paduka Sir Denys Tudor Emil Roberts,),英國殖民地官員和法官,1979年至1988年任香港首席按察司,1966年至1978年歷任律政司和輔政司(後改稱布政司),期間兼任行政立法兩局當然官守議員。 羅弼時於1953年加入殖民地部,歷任尼亞薩蘭檢察官、直布羅陀律政司和香港。在香港律政司任內,他協助政府制定多項涉及保障勞工權益、打擊貪污等各方面的法例;隨後在輔政司和布政司任內,他協助時任總督麥理浩爵士推動多項新政,其中包括參與籌組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以及處理金禧事件的善後工作等。 羅弼時是香港歷史上唯一一位分別擔任過香港律政司、輔政司(和布政司)、及首席按察司的人士,也是最後一位擔任首席按察司的外籍人士。他在首席按察司任內大幅擴充法院數目和法官編制,並關注香港前途問題,除了構思香港終審法院的設立,並且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立國後首位訪華的首席按察司。然而,他在任後期爆出多宗司法醜聞,為他的司法生涯蒙上污點。 1988年卸任香港首席按察司後,羅弼時仍擔任百慕達上訴庭庭長、汶萊首席按察司和汶萊上訴庭庭長等職務,並於1997年起任職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香港法官,到2003年正式從司法界退休。羅弼時有不少以司法和殖民地為題材的著作,也熱衷木球運動,嘗任主席。.

新!!: 香港島和羅弼時 · 查看更多 »

羅便臣道

羅便臣道(Robinson Road)是香港島半山區的一條主要道路,以香港第五任港督夏喬士·羅便臣爵士命名。 羅便臣道東面連接馬己仙峽道及花園道,建有多條天橋連接馬己仙峽道、己連拿利及干德道。西面來回主線則與柏道連接,但和柏道連接處以南分支出來的一段西行單向小路仍屬羅便臣道範圍。這段羅便臣道向西伸延越過屋蘭士街和旭龢道交界的路口後以一段雙線來回掘頭路終結,而巴丙頓道則在羅便臣道西面盡頭前不遠處接入。羅便臣道在與衛城道交界亦設有交匯處及天橋。 羅便臣道一帶為高尚住宅區,路上建有高主教書院、英華女學校等多間著名學校,而聖若瑟書院、香港華仁書院和聖貞德中學也曾經以羅便臣道作為校址。 羅便臣道也是名人集中地,不少名人明星如薛家燕、關心妍、陳冠希、劉思希和古巨基等的住所也是位於羅便臣道。 九龍區的彌敦道最初亦命名為羅便臣道,其後為避免混淆,易名為彌敦道。 羅便臣道有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系統連接中環蘇豪區和蘭桂坊。.

新!!: 香港島和羅便臣道 · 查看更多 »

羅便臣道31號

羅便臣道31號(No.

新!!: 香港島和羅便臣道31號 · 查看更多 »

羅便臣道80號

羅便臣道80號為一個豪宅樓盤香港摩天大廈,位於香港島西半山區羅便臣道八十號。即是英華女學校西鄰,又鄰近合一堂香港區教堂,及柏道二號。羅便臣道80號前身是那打素醫院(部分地盤),原址為6層高建築物,后來南豐向院方購入地皮發展,分為兩座,樓高分別爲49及51層,減去14、24、44等樓層,每座每層4伙,共有264個住宅,建成面積由1100至1400平方呎不等的物業單位,其中三成單位自2001年出售,而其餘單位亦於2015年尾起再次發售。項目自設住客會所、室內恆溫泳池、多層停車場等。另外,頂層是複式住宅,各單位面積約2190至3000平方呎。.

新!!: 香港島和羅便臣道80號 · 查看更多 »

羅榮焜

羅榮焜(英文名:Lo Wing Kwan Frankie,),藝名羅山。現任香港東區區議會炮台山選區區議員。是香港少數由娛樂圈轉至政壇發展的人物。現為無綫電視(集團營運總裁)主管:集團資源。.

新!!: 香港島和羅榮焜 · 查看更多 »

羅樂民

羅樂民爵士,KCMG,OBE(Sir Hugh Selby Norman-Walker,),英國殖民地官員,1965年至1966年任貝專納蘭保護領女皇陛下專員、1967年至1969年任塞舌爾群島總督及三軍總司令兼英屬印度洋領地專員、以及由1969年至1973年任香港輔政司兼行政及立法兩局當然官守議員。 羅樂民在1938年至1948年間任職於英屬印度政府,1949年加入殖民地部後,先後在非洲尼亞薩蘭出任政務主任和助理秘書長等職,1953年一度獲借調到羅德西亞與尼亞薩蘭聯邦內閣。他在1954年重返尼亞薩蘭任發展司,此後歷任副財政司和庫務司。尼亞薩蘭在1964年獨立為馬拉威後,他繼續留在政府供職至1965年為止。羅樂民在1965年調往南非以北的貝專納蘭保護領出任女皇陛下專員,1966年元旦獲封爵士,同年9月見證當地獨立為博茨瓦納。羅樂民在翌年再轉往塞舌爾群島出任總督兼三軍總司令,未幾於1969年就任香港輔政司,接替出任西太平洋高級專員的祈濟時爵士,任內一度有傳言指他會接替戴麟趾爵士出任港督,但港督一位最後由外交官麥理浩爵士出任。 羅樂民爵士在1973年卸任香港輔政司後,原本會調任曼島總督,但他不會攜眷上任的消息傳至曼島後,引起當地強烈反響,幾經爭持,事件最後以羅樂民放棄任命告終,此後羅樂民退出地方服務,不再獲任何相關任命。晚年的羅樂民返回英格蘭定居,曾在1976年擔任懷特島郡級架構計劃小組主席。.

新!!: 香港島和羅樂民 · 查看更多 »

羅明珠

羅明珠(Sheree Lo Ming Chu,),原名羅皓茵(Bonnie Lo),以及別名羅愛過,跟羅美薇、李麗珍、陳加玲、袁潔瑩、柏安妮及黎姿等女星同一時期出道,為前開心少女組成員之一。.

新!!: 香港島和羅明珠 · 查看更多 »

翡翠明珠廣場

翡翠明珠廣場(英文:Jade & Pearl Plaza)是香港一座商場,位於香港島銅鑼灣百德新街22至36號,與記利佐治街交界,其上蓋為3座住宅大樓,統稱為珠城大廈(英文:Pearl City Mansion)。該處以昔日邵氏旗下的翡翠明珠戲院而著名。 到2015年,商場進行大翻新,其中2至4樓成為近40,000平方尺的HMV旗艦店,成為本港最大分店。店內除了唱片之外,亦引入音樂、生活用品,潮牌服裝、生活雜貨,更設有獨立音響體驗室及佔地近萬呎的餐廳。 2017年4月17日,MCL JP銅鑼灣戲院因租約期滿結業,原址開設Cinema City影院。同年10月,佔地近20,000呎大型美食廣場Festiva!開業,設6家中、西及日式餐廳。包括連鎖快餐店大家樂、米線專門店米線陣、大阪天丼專門店丼丼亭、 上海姥姥、意粉屋及ZAKKA Café。.

新!!: 香港島和翡翠明珠廣場 · 查看更多 »

翰林峰

翰林峰是香港石塘咀皇后大道西的一處住宅,共645间,由恒基兆業地產發展,將於2019年6月入伙。.

新!!: 香港島和翰林峰 · 查看更多 »

翰林軒

翰林軒(英文:University Heights)位於香港島半山區蒲飛路23號。發展商為匯豐銀行及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1996年入伙。前身為匯豐銀行職員宿舍(又名匯華公寓)。.

新!!: 香港島和翰林軒 · 查看更多 »

真鐸學校

真鐸學校(Chun Tok School)創校於1935年,是香港一所為聽障而設的基督教男女學校,分中學部及小學主流部,小學部於2004年起轉型為一所主流小學,招收健全、健聽學童,學校同時以兩種教育模式運作:全日制「弱聽部」、「主流部」。校舍位於九龍鑽石山斧山道,現任校長為黎美霞女士。.

新!!: 香港島和真鐸學校 · 查看更多 »

猶太教莉亞堂

太教莉亞堂(Ohel Leah Synagogue,俗稱猶太廟)是香港一所猶太教教堂,位於香港島半山區羅便臣道近衛城道交界,現時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新!!: 香港島和猶太教莉亞堂 · 查看更多 »

爐峰峽

峰峽(Victoria Gap),又稱山頂峽或域多利亞峽,坊間多稱山頂(The Peak),是位於香港島扯旗山和歌賦山之間的山坳。爐峰峽為多個香港著名旅遊景點的所在地,包括山頂纜車山頂站、凌霄閣和山頂廣場等。爐峰峽的交通四通八達,為山頂道、舊山頂道、柯士甸山道、夏力道、盧吉道和芬梨道的交匯之處。 由於爐峰峽為太平山主要景點的集中地,加上是山頂纜車「山頂總站」及「山頂巴士總站」的所在地,同時因爲在凌霄閣觀景台上可以俯瞰維多利亞港兩岸的景色,而香港政府的地圖更經常在爐峰峽一帶的位置標示地區名稱「山頂」,故多數香港市民及境外遊客誤會爐峰峽之地爲太平山之最高點,而稱呼該地爲「山頂」,然而爐峰峽一帶實非「山頂」一詞語義本身所指的「山的頂部」,並非太平山最高點,真正的頂點其實位於山頂公園,即扯旗山上。.

新!!: 香港島和爐峰峽 · 查看更多 »

爐峰峽電力分站

峰峽電力分站(Victoria Gap Electric Substation)是香港一座古老的供電建築,位於香港島太平山爐峰峽盧吉道35號,近舊山頂道,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該建築由香港電燈於1928年興建,分為3層,底層設有供電機器,為區內供應電力;頂部兩層則用作職工宿舍和辦公室,供工程師與其家人居住。.

新!!: 香港島和爐峰峽電力分站 · 查看更多 »

爹核士街

爹核士街(英語:Davis Street)是香港的一條道路,全長不過230米,位於香港島堅尼地城。道路南端由科士街起,中途接卑路乍街,北端接堅彌地城新海旁,見港島西的維多利亞港。爹核士街東面有士美菲路,西面與加多近街平行。 爹核士街的電車路有著名的90度轉彎,在晨早及晚上零時,噪音也是一種特色 。另外位於堅彌地城新海旁與吉席街之間的路段,過去曾經在路中心設有一個公廁(只設男廁,沒有女廁),至2000年代拆卸。1966年創辦的香香麵包曾於該公廁對面的鋪位自設工場,因此也流傳著「我們就香香、對面就臭臭」的笑話。 爹核士街的名字以第二任香港總督戴維斯(又譯爹核士)命名。 到2014年年底西港島線通車後,該處設不少特色餐廳及酒吧,而且愈開愈多,吸引不少外國人流連。.

新!!: 香港島和爹核士街 · 查看更多 »

爆炸品處理課

品處理課(俗稱拆彈專家;英文:Explosive Ordnance Disposal Bureau,縮寫:EOD)於1972年成立,隸屬於香港警務處行動處行動部,主要責任為爆炸品處理(包括陸上及水下的爆炸品:爆竹、煙火、炸藥、炸彈、手雷、簡易爆炸裝置及炮彈等)、防範化生輻核、檢查子彈(小口徑彈藥除外,由軍械法證課負責)及爆炸品的儲存庫及設施,以及銷毀等。.

新!!: 香港島和爆炸品處理課 · 查看更多 »

爛泥灣 (消歧義)

爛泥灣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爛泥灣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組裝電腦

組裝電腦(或称組裝機),是指一部自行購置各項電腦硬件组装而成的電腦。.

新!!: 香港島和組裝電腦 · 查看更多 »

瑪利灣學校

利灣學校(Marycove School)是香港一間群育學校,位於香港島香港仔南朗山道32號,為在個人行為、情緒或學習方面適應有困難的女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機會。.

新!!: 香港島和瑪利灣學校 · 查看更多 »

瑪麗醫院

麗醫院(Queen Mary Hospital)是一所位於香港香港島南區薄扶林的公立地區綜合醫院,並提供24小時急症服務,也是香港兩所教學醫院之一,為香港大學醫學院教學醫院。該院於於1937年4月13日啟用,是當時香港以至遠東地區規模最大的醫院之一。 瑪麗醫院由醫院管理局管理,隸屬港島西聯網,為聯網中的龍頭醫院及專科轉介中心。全醫院共有約1,440張床位及逾3,800名職員。該院設有24小時急症室服務、外科、器官移植、兒科、各類專科及復康護理服務。.

新!!: 香港島和瑪麗醫院 · 查看更多 »

環翠邨

翠邨(英語:Wan Tsui Estate)是香港島上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香港東區柴灣,港鐵柴灣站現址附近一帶,前身為柴灣邨16至22座,第一座重建後的大廈於1979年落成後,房委會便將柴灣邨16至22座重新命名為環翠邨。屋邨管理方面,除逸翠樓外,現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逸翠樓則由創毅物業服務顧問有限公司負責。此外,環翠邨有通道前往歌連臣角墳場。 茵翠苑(英語:Yan Tsui Court)及悅翠苑(英語:Yuet Chui Court)均是居者有其屋屋苑,在環翠邨發展計劃之內,茵翠苑有兩座十字型樓宇,亦為港島區首個十字型設計居屋屋苑,於1983年落成;而悅翠苑則只有一幢新十字型居屋大廈於1999年落成。.

新!!: 香港島和環翠邨 · 查看更多 »

炮台山

台山(Fortress Hill)位於香港東區。對於炮台山的範圍大概是英皇道由炮台山道至康福臺的一段,甚或包括北角西南邊及銅鑼灣東面北部地區。.

新!!: 香港島和炮台山 · 查看更多 »

炮台山 (消歧義)

台山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炮台山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炮台山站

台山站(Fortress Hill Station),是位於香港北角炮台山英皇道和油街交界的地底的港鐵港島綫的一個鐵路車站,於1985年5月31日啟用,承建商是保華建築有限公司,由前香港地下鐵路公司委托李景勳建築師事務所負責設計,上蓋發展了康澤花園。和富薈設有適用於該站的港鐵特惠站,為使用成人八達通卡的乘客提供港幣2元車費回贈。 英皇道和油街交界以西屬銅鑼灣,以東則屬北角。炮台山站出入口剛剛位於英皇道的北角一邊,而避免了銅鑼灣一區3個港鐵站。由炮台山往銅鑼灣社區中心,只需要1分鐘步行路程,比天后站快了6倍。此站建設時有考慮鄰近銅鑼灣的一些社區設施如銅鑼灣警署,但地鐵站建成後數年間,銅鑼灣警署便被拆掉。.

新!!: 香港島和炮台山站 · 查看更多 »

炮台里

台里是香港的一條道路,位於香港島中環。山下連接皇后大道中及雪廠街交界,山上連接花園道。該條道路為香港遊行人士前往香港政府總部請願時之必經之路。 炮台里因19世紀在該處的美利炮台而得名,與位於北角及銅鑼灣之間的的炮台山並無關係。 炮台里是1840年代已經開拓的道路。.

新!!: 香港島和炮台里 · 查看更多 »

瓜分中國

分中國又称瓜分清朝、瓜分風潮,是指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列強在中國劃分勢力範圍、取得特權與租界的一連串事件。1896年沙俄以迫日歸還遼東半島有功,誘迫清政府簽《中俄密約》,內有將東三省的鐵路(東清鐵路中東線)修築和經營權給俄國、戰時開放使用港口等條件,在此之後引發列強爭相迫使清朝劃出勢力範圍、租界與租借地的事件,但因美國的疑慮,引發列強之間矛盾而終止。.

新!!: 香港島和瓜分中國 · 查看更多 »

田北俊

北俊,OBE(James Tien Pei-chun,),人稱「田少」,祖籍安徽,生於上海,田元灝家族成員,香港商人、政治人物。現為自由黨榮譽主席。曾任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行政會議成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10至12屆全國委員會委員(於第12屆中途被撤職)、香港立法會議員和立法局議員。.

新!!: 香港島和田北俊 · 查看更多 »

田北辰

北辰(Michael Tien Puk-sun,),香港政治人物及商人,祖籍安徽,人稱田二少,現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立法會議員、荃灣區議會愉景選區區議員、縱橫二千集團(經營G2000品牌)創辦人及主席、實政圓桌召集人。他是田元灝家族成員,其兄為萬泰集團主席、自由黨榮譽主席、前立法會議員田北俊。 田北辰曾經擔任多項公職,包括九廣鐵路公司管理局主席(2001年12月24日至2007年12月1日)、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主席(2000年11月10日至2009年6月30日)及僱員再培訓局主席(2005年4月1日至2009年3月31日)等等。2012年,他代表新民黨參加2012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出戰新界西地區直選,結果成功以37,808票當選,2016年再以新民黨名義參選,成功連任。2017年4月,他宣佈退出新民黨,原因是與黨主席葉劉淑儀不和。.

新!!: 香港島和田北辰 · 查看更多 »

田灣

灣(英文:Tin Wan)是位於香港島南區西南部的香港仔的一個地方,即是香港仔中心以西,雞籠灣(華貴邨)以東一帶。田灣是一處谷地,昔日有田地,相傳田灣就是因為那些田地而得名。田灣部份地方後來發展為工業區,現存仍然有新英工業中心和大生工業大廈等。2011年田灣的人口為17,426人。.

新!!: 香港島和田灣 · 查看更多 »

田灣山

灣山(英文:Tin Wan Shan)是香港的山峰之一,位於香港島田灣之東北,海拔252米,北面為歌賦山,西面為奇力山,東面為香港仔上、下水塘及班納山。整座山位於香港仔郊野公園範圍。值得留意的是,田灣山道只是田灣市區內的一條街道,未能直達田灣山的山頂或山腰。.

新!!: 香港島和田灣山 · 查看更多 »

田灣邨

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公共屋邨之一,項目編號為HK14RR,位於香港島南區田灣。 ,是香港的一個居者有其屋屋苑,位於香港島南區田灣,近田灣邨,是居屋計劃第十八期乙的屋苑。.

新!!: 香港島和田灣邨 · 查看更多 »

申訴專員公署

申訴專員公署(Office of the Ombudsman),前稱行政事務申訴專員公署,於1989年成立,是直接向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負責的獨立法定機構,監察香港政府運作,處理及解決因為政府部門及公營機構行政失當引起的不滿和問題,申訴專員由行政長官委任。 預防投訴是申訴專員公署職責,關乎政府執行公權力時的尊嚴,這個職責對政府執行政策尤其重要。為防止市民濫用投訴機制,在特別情況下,申訴專員公署更會在拒絕受理市民投訴的同時,警告投訴人切勿作出無理投訴。.

新!!: 香港島和申訴專員公署 · 查看更多 »

甘乃威

乃威(Kam Nai-wai,),生於香港,籍貫廣東新會,現任香港中西區區議會上環選區議員及註冊社會工作者,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

新!!: 香港島和甘乃威 · 查看更多 »

电报

电报是通信业务的一種,在19世紀初發明,是最早使用电进行通信的方法。電報大為加快了消息的流通,是工業社會的其中一項重要發明。早期的電報只能在陸地上通訊,後來使用了海底電纜,開展了越洋服務。到了20世紀初,開始使用無線電撥發電報,電報業務基本上已能抵達地球上大部份地區。電報主要是用作傳遞文字訊息,使用電報技術用作傳送圖片稱為傳真。隨著傳真機的廣泛使用,電報機現已式微。.

新!!: 香港島和电报 · 查看更多 »

無限極廣場

無限極廣場(Infinitus Plaza),原稱維德廣場(Vicwood Plaza),是香港港島中西區的一個甲級寫字樓及商場,位於上環德輔道中、干諾道中和林士街交界。無限極廣場由伍振民建築師事務所(香港)有限公司設計,原由地鐵公司及恆隆集團持有,乃1980年代恆隆與港鐵公司合作發展的港島綫沿線上蓋物業之一,至1987年入伙前出售予莊啟程創辦的維德集團,招租期間批給仲量行作獨家租務代理。 大廈原址前身為恆星戲院(舊稱新世界戲院)及船政署大樓,因興建上環站而拆卸,於1988年初重建完成。.

新!!: 香港島和無限極廣場 · 查看更多 »

熨波洲

波洲(Middle Island,昔日又叫銀洲),是香港南區的一個小島嶼,位於淺水灣與深水灣之間對出的小島,島上少人居住,只有香港遊艇會在島的東北部,以及熨波洲大王爺宫。 熨波洲最高點在西中部,海拔118米而已。不過東西兩邊是香港著名海灣,天高氣清時更可遠眺位於東南方的南灣及西方的香港海洋公園登山吊車全境。.

新!!: 香港島和熨波洲 · 查看更多 »

熱帶低氣壓618

熱帶低氣壓618(Tropical Depression 618)是2000年在香港海域形成的一个热带低气压。该热带低气压在近岸海域形成,只有被香港天文台升格。.

新!!: 香港島和熱帶低氣壓618 · 查看更多 »

熱帶風暴圓規 (2004年)

熱帶風暴圓規(Tropical Storm Kompasu,國際編號:0409,聯合颱風警報中心:12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Julian)為2004年太平洋颱風季第9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圓規」一名由日本提供(コンパス),意指-圓規-星座。.

新!!: 香港島和熱帶風暴圓規 (2004年) · 查看更多 »

熱狗 (巴士)

熱狗(Hot Dog)原為一巴士術語,指非空調巴士(Non Air-Conditioned Bus),即不設空氣調節(空調)設備的巴士。但由於早年香港非空調巴士眾多,「熱狗」一詞現時在香港已具相當高的認知度,變成香港地道用詞,即使非巴士迷的市民也熟悉,與其他不普及的巴士術語有所不同。 隨著九巴於2012年5月9日將所有路線的熱狗巴士換成有空調的巴士,所有專利巴士均沒有熱狗行走,正式走入歷史。.

新!!: 香港島和熱狗 (巴士) · 查看更多 »

熙信大廈

熙信大廈(英文:Asian House,又稱熙信樓)是香港一幢商業大廈,位於香港島灣仔西部的大佛口,地址為軒尼詩道1號,被軍器廠街、駱克道圍繞。大廈於1969年落成,樓高22層,總樓面面積約30萬平方呎。.

新!!: 香港島和熙信大廈 · 查看更多 »

畢打山

打山,(Pedder's Hill),是香港島中環以前的一座山崗,位於雲咸街、己連拿利、下亞厘畢道和德己立街之間的高處。在此山坡上,香港開埠的首任船政官及海事裁判司(William Pedder)威廉畢打上尉建築了一座平房,作為官邸。.

新!!: 香港島和畢打山 · 查看更多 »

畢打街鐘樓

打街鐘樓(Pedder Street Clock Tower)是香港昔日一座鐘樓,原址位於香港島中環皇后大道中及畢打街交界處。.

新!!: 香港島和畢打街鐘樓 · 查看更多 »

畢拿山

拿山(Mount Butler,又譯畢拉山)是香港的一座山峰,位於香港島東部,渣甸山與柏架山之間,海拔436米。山峰北部屬大潭郊野公園(鰂魚涌擴建部份),南部則屬大潭郊野公園範圍。 File:mountbutler_trigo.JPG|畢拿山上的三角網測站(地圖無標示).

新!!: 香港島和畢拿山 · 查看更多 »

牛奶國際

牛奶國際,全名牛奶國際控股公司(Dairy Farm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1980年代前名為牛奶公司,公司在百慕達註冊,是怡和洋行屬下在亞洲的一家零售集團,主要經營超級市場、量販店、便利店及藥房和透過持有50%股權的美心食品在亞州多國經營飲食業務,截至2017年年尾在亞州十一個國家共有7181間分店,員工十八萬,收入218.27億美元,盈利4.04億美元 2007年3月底,新加坡人郭伯鈞(Michael Kwok)升任該公司的行政总裁,是第一位亚洲人出任该集团的行政总裁,接替退休的方励图(Ron Floto)。.

新!!: 香港島和牛奶國際 · 查看更多 »

牛頭角碼頭

牛頭角碼頭是昔日香港的一座渡輪碼頭,位於九龍牛頭角海旁,約於現時偉業街的九倉電訊廣場附近。碼頭於1953年啟用,提供來往香港島灣仔的渡輪航線。此外,碼頭亦有往北角的電船航線。1960年代的填海工程,使牛頭角碼頭遷往觀塘海旁,是為觀塘碼頭。.

新!!: 香港島和牛頭角碼頭 · 查看更多 »

狗髀洲

狗髀洲(或稱狗脾洲),是香港的一個島嶼,位於香港島東南部鶴咀半島以南,地區行政上屬於南區的赤柱及石澳選區(D17)。 在香港的官方地圖中,狗髀洲的英文島名叫Kau Pei Chau。狗髀洲本名珓杯洲,因為該島的形狀像古時占卜用的珓杯。 狗髀洲上並沒有居民。.

新!!: 香港島和狗髀洲 · 查看更多 »

盧吉

一代盧吉男爵,GCMG,CB,DSO,PC(Frederick John Dealtry Lugard, 1st Baron Lugard,),又譯盧嘉、盧迦或盧吉士,有時誤譯為「盧押」,原任英軍的旅長,是英國派駐香港的第十四任總督(1907年7月-1912年3月)。.

新!!: 香港島和盧吉 · 查看更多 »

盧吉道

盧吉道(Lugard Road)是香港的一條行人道路,以棧道形式環山而建,位於香港島太平山山頂薄扶林郊野公園一帶,路面基本沿山体400米等高线修建,路口在山頂纜車總站以西。盧吉道上可以居高臨下,可飽覽太平山下西營盤及維多利亞港西面入口的風景。 盧吉道建於1913年至1914年之間,以第14任香港總督盧吉的名字命名,工程費用達5萬港元,建成後被譽為「人工征服自然者之最偉大工程」。 盧吉道西接夏力道、克頓道及漆咸徑交界,東端路口接柯士甸山道、夏力道、山頂道、舊山頂道及芬梨道交界,見凌霄閣。盧吉道和夏力道環繞著太平山山頂。 盧吉道只是一段可容納行人通過的道路,其中大部份為棧道設計,可俯瞰及遠眺香港島區、鯉魚門、維多利亞港和九龍的景色,亦是香港八景中的「仙橋霧鎖」。該段道路亦屬港島徑的第一段。.

新!!: 香港島和盧吉道 · 查看更多 »

盧吉道27號

盧吉道27號位於香港香港島太平山薄扶林郊野公園盧吉道27號,座落於此幅地皮的古典大宅於1916年建成,曾被評級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現爲一級。.

新!!: 香港島和盧吉道27號 · 查看更多 »

盧巧音

盧巧音(Candy Lo Hau Yam,),籍貫廣東中山,香港創作歌手兼演員。她於1998年出道,至2011年退到幕後工作。2014年復出。.

新!!: 香港島和盧巧音 · 查看更多 »

盧亭

盧亭(又稱為盧餘、盧亨魚人、盧亭魚人)是傳說中的一種半人半魚的生物,為中國東晉年間地方民變首領盧循之後,居於香港大奚山上(大奚山為今大嶼山和香港島等島嶼的合稱),相傳為蜑家人的始祖。也是一個於香港大澳及珠海萬山群島一帶出沒的神秘族群。有關於他們的神秘傳說,從東晉一直到現今都有流傳。所謂的「盧亨魚人」或「盧亭魚人」,都是一些外貌與一般人有異的人,在香港的傳說指他們的身上長有鱗片,而且愛吸雞血。有時會用漁獲與大澳的居民換雞,亦有時潛入農家偷雞。.

新!!: 香港島和盧亭 · 查看更多 »

盧押道

盧押道(Luard Road)是在香港港島灣仔的一條行車街道,全長280米。 盧押道在灣仔政府大樓及告士打道以南,皇后大道東及莊士敦道以北,修頓球場,循道衛理香港堂及分域街以東。盧押道沿途經過謝斐道、駱克道及軒尼詩道,它們都是早期填海區,所以不是山坡路。盧押道行車只有南向北單程雙線。 盧押道以香港殖民地時期軍隊指揮官盧押命名。而有些人會將此道路和位於香港島太平山頂的盧吉道混淆,後者才是紀念香港總督盧吉的道路。 盧押道内有名的食店是在盧押道3號,於1966年開業的老牌西餐廳,名為波士頓餐廳。 最近的港鐵站是在港鐵港島綫灣仔站B1出入口,在修頓球場以西,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附近。 Category:冠以人名的香港道路.

新!!: 香港島和盧押道 · 查看更多 »

盧懿杏

盧懿杏(Lo Yee Hang,原名:盧懿行),現任香港中西區區議會西營盤選區議員,香港執業律師,民主建港協進聯盟中西區支部副主席。.

新!!: 香港島和盧懿杏 · 查看更多 »

盈基花園

基花園(英語:Ying Ga Garden)是香港島一個私人屋苑,位於堅尼地城山市街,環境靜中帶旺,因為在位於西環七臺之太白臺上,自己有住客停車場。1991年12月入伙,樓分3座,高25層,24小時封閉式物業管理。一層ABCD 4伙,只有標準分層單位,AD室向海,各900平方呎建築面積;而BC室向山,各850平方呎。盈基花園3幢分別命名為: 寶龍閣(1座)、太白閣(2座)、桃李閣(3座)。.

新!!: 香港島和盈基花園 · 查看更多 »

盈置大廈

置大廈(Nexxus Building),前稱恒生大廈,是香港的一座商業大廈,位於香港島中環干諾道中41號(域多利皇后街交界),為恒生銀行的前總部大廈。.

新!!: 香港島和盈置大廈 · 查看更多 »

盛泰道

盛泰道(Shing Tai Road)是香港的一條道路,位於香港島東區柴灣的杏花邨,該道路貫穿整個杏花邨。道路是雙程行車,呈環狀走向,南面連接順泰道,之後沿東區走廊的東側向北伸延,直到東區走廊杏花邨入口改為向東伸延,再沿杏花新城的東側向南伸延。 盛泰道是杏花邨來往柴灣的主要道路,從東區走廊的杏花邨入口前往香港島其他地區也會駛經此路。而盛泰道同時連接了杏花邨上邨和下邨。.

新!!: 香港島和盛泰道 · 查看更多 »

盛智文

盛智文(Allan Zeman,),德國出生猶太裔香港人,曾任香港海洋公園董事局主席,有「蘭桂坊之父」之稱。盛智文於2008年加入中國國籍。.

新!!: 香港島和盛智文 · 查看更多 »

瀚然

(英文:Arezzo)是太古地產在香港島西半山豪宅住宅單幢樓,樓高48層,地址在西摩道33號。毗鄰西摩道2A號蔚然,是同一個地產發展商太古地產,同一系列品牌傑作。 珒然在2014年8月公開銷售時,是短期樓花,計劃2015年3月入伙。 2015年8月新華日本食品董事總經理蔡紹霞(Choi Shiu Ha May)以1.6億元,購入瀚然49樓A、B室,成交價分別約8,933萬及7,068萬元,單位實用面積分別約1,774及1,421平方呎,實用呎價分別約5.04萬及4.97萬元。.

新!!: 香港島和瀚然 · 查看更多 »

瀑布灣

瀑布灣(英語:Waterfall Bay)是香港的一個海灣,位於香港島南區西南部,毗鄰華富邨。這個海灣曾以瀑布而著名,後因興建薄扶林水塘工程而不復存在。.

新!!: 香港島和瀑布灣 · 查看更多 »

瀑布灣公園

瀑布灣公園是香港的一個公園,位於香港島西南的瀑布灣,鄰近華富邨,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瀑布灣公園在1976年隨著華富邨的工程而建立。公園的北部有一道天然瀑布,水源自薄扶林水塘。該瀑布曾有「鼇洋飛瀑」和「扶林飛瀑」的美譽(見新安八景和香港八景)。 公園裡可遠眺東博寮海峽及南丫島的景色,並設有燒烤場。西北部的石灘附近有一座被棄置的碉堡,傳聞日本皇軍曾經在這處屠殺平民及抵抗日本的游擊隊隊員。 File:Waterfallpk 01.JPG|公園內的特色涼亭 File:Waterfallpk 02.JPG|公園附近的戰時碉堡.

新!!: 香港島和瀑布灣公園 · 查看更多 »

登龍街

登龍街(英文:Tang Lung Street)是位於香港香港島銅鑼灣軒尼詩道及羅素街之間的一條後街,起點為堅拿道東,終點位於軒尼詩道近波斯富街,終點曾設小巴站,包括港島專線小巴進智公交來回赤柱正灘,已搬遷往渣甸街。 登龍街的商店近7成商店為食肆,為區內著名美食街之一。早年設茶餐廳、新翠華炭爐煲仔飯、火鍋店、潮州打冷、泰國菜、小食店和樓上酒吧的集中地,為名­副其實的不夜天。 唯2008年起,警方打擊樓上吧,永光中心大部份舖位已變為日韓食肆。到2011年起日本豚王拉麵店登陸後,有多間日本拉麵店及西餐陸續進駐,加上2014年食廈金朝陽中心二期Midtown落成,轉型的速度加快,更多小店不敵地產霸權已結業,至今已面目全非。 該街亦有不少小店,包括1960年開業的有利腐乳王、老三陽、泰成雜貨、1972年開業的海富電器行等等。.

新!!: 香港島和登龍街 · 查看更多 »

白加道

白加道 (Barker Road)是香港的一條行車道路,是來往香港島太平山山頂山頂纜車白加道站至山腰山頂道40號摘星閣鄰近之間。白加道是雙線雙向行車道,無巴士、小巴,是純民居的山頂高級住宅區,不過可容許的士、貨車及私家車等車輛出入。 白加道1號是摘星閣,沿途無分支路往其他街道,直至終點白加道51號,西端該處除了是小型纜車分站,也是白加道與舊山頂道及種植道交界點,向南面山上望去見太平山獅子亭,向北望可以遠眺維多利亞港及中環、尖沙咀兩岸。至於在街頭,白加道1號鄰近,除了見山頂道公路有巴士站及加油站,還有出入於僑福道路口的小巴及的士等。 山頂道沿途有住宅柏加別墅、維多利亞大廈、政務司司長公館、三軍司令官邸及摘星閣等。山頂道沿途的住宅,正門不在路邊,以高架斜道連接,路口有保安,又或者鐵閘上貼有告示「私人地方,內有惡犬」。 白加道是1890年代已經開拓的道路,以署理香港總督白加爵士(George Digby Barker)命名。.

新!!: 香港島和白加道 · 查看更多 »

白加道47號

白加道47號,又名Villa Blanca,是香港一座古老大宅,位於香港島太平山頂白加道47號,現已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該大宅建於1930年代,1978年由香港工業家黃克競以180萬港元購入。 該大宅具有西班牙式別墅之風格,特色包括其矮身的紅瓦屋頂,以及精緻的粉牆。 該建築己於2016年拆除以興建新大宅。.

新!!: 香港島和白加道47號 · 查看更多 »

白加道站

白加道站(Barker Road Station)是香港山頂纜車的中途站之一,位於香港島太平山白加道,海拔高度+363米。.

新!!: 香港島和白加道站 · 查看更多 »

白建時道

白建時道(Perkins Road)是香港一條街道,位於香港島渣甸山,走向呈「7」字形,西起大坑道近牛奶公司白建時道商場,南至包華士道及谷柏道交界,為區內主要的洋房豪宅地段。.

新!!: 香港島和白建時道 · 查看更多 »

白筆山

白筆山(英文:Red Hill,又稱紅山)是香港港島東南部一個山丘,位於南區赤柱大潭港以南、龜背灣以北,海拔113米。白筆山具有半島地型特徵,又被稱為白筆山半島,現時該處一帶為豪宅紅山半島的所在地。 白筆山東南岸邊有一座無字碑,與大潭石碑山上的另一座無字碑相望,於香港保衛戰時供英軍潛艇定位之用。.

新!!: 香港島和白筆山 · 查看更多 »

白梨

白梨(Pak Lei),原本姓陳;籍貫:廣東省南海縣,活躍於20世紀30年代至50年代的香港電影女明星,銀幕處女作《離恨曲》(1937年10月,擔任女主角);息影作《銀海春光》(1951年3月)。.

新!!: 香港島和白梨 · 查看更多 »

白沙灣

白沙灣是一個地名,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白沙灣 · 查看更多 »

白沙灣 (港島東區)

白沙灣(Pak Sha Wan)是香港昔日海灣,位於香港島東區,現時為港鐵公司上蓋物業杏花邨的所在地。在1922年的軍部地圖,白沙灣標示為Lyee Mun Bay,意即鯉魚門灣。 白沙灣原本是一片石灘。1970年代成為建造香港地鐵(今港鐵一部份)海底隧道組件的地方。1982年至84年間,地下鐵路公司(今港鐵公司)發展港島綫,路線捨棄經傳統柴灣道進入柴灣的路線,改由筲箕灣經過該處到達終點站。地鐵公司決定於白沙灣填海發展大型私人屋苑,並設立一車站,當時考慮的名稱有「白沙灣站」、「柴灣碼頭站」及「柴灣北站」。及後屋苑定名為「杏花邨」,車站最後稱為杏花邨站。由於香港島南區赤柱和新界西貢區都有一個用白沙灣命名的海灣,香港政府新聞公告,為免混淆各區的「白沙灣」,自從杏花邨建成後,杏花邨已成為該區的地名,並與柴灣作合併規劃。 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法定圖則及地區規劃,杏花邨所在的白沙灣是港島規劃區的第20區,與柴灣和小西灣同屬該規劃區,城市規劃委員會。.

新!!: 香港島和白沙灣 (港島東區) · 查看更多 »

白沙道

白沙道(Pak Sha Road)是香港香港島灣仔區銅鑼灣的一條街道,連接恩平道及利園山道。白沙道是以明代著名思想家陳獻章(陳白沙)的名字來命名。道路於香港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因利園山進行第二期夷山工程而出現。同期開闢的街道有蘭芳道、恩平道、利園山道以及啟超道。自2004年6月起,白沙道及利園山道(介乎啟超道和白沙道一段道路)實施部分時間行人專用街道措施(詳見下方行人專用區)。2009年,一個慈善商人鄭兆財白沙道13號面積約1000呎的舖位以1億5965萬元天價出售。該舖位較鄭兆財在30多年前以35萬元購入的價錢升值逾400倍。.

新!!: 香港島和白沙道 · 查看更多 »

白明

白明(Pak Ming,),原名李白明,「華僑日報金像女星」,香港的艷星,丈夫是翟俊傑在香港島灣仔鳳凰台擁有許多物業,兩人育有兒子。白明在1966年6月2日(星期四)下午離港,隨電影《戰地奇女子》(1965年)到南洋登臺,1966年6月5日(星期日)下塌新加坡牛車水余東璇街70號的「南天大旅店」三樓50號房,當天下午5時,被侍應發現昏倒在房裡,身旁遺有數顆藥丸,被送到位於新加坡四擺坡的中央醫院急救。昏迷了兩天,她康復後在丈夫翟俊傑陪同下於1966年12月14日(星期三),她聲稱被新加坡戲院商欺騙片金,而誤服過量安眠藥。自她的銀幕處女作《南島相思曲》(1947年 ,飾柏拉苗)至息影作品《七彩紅男綠女》(1969年 ,飾薛夫人),她演出約25齣粵語及普通話電影,她亦是一位歌手。.

新!!: 香港島和白明 · 查看更多 »

百子里

-- 百子里(英文名稱:Pak Tsz Lane,舊稱:Pak Tse Lane),是香港島中環的一條後街掘頭路(死胡同),屬一非行車「前小路後圍坊」式平台街道。百子里位於結志街與鴨巴甸街交界的南面,起於結志街,終接--。百子里的附近是斜坡路,而它是一塊平台。百子里平台上現存有一幢舊樓,名為百子樓。百子里的其他面積是政府官地皮,周邊也有些唐舊樓包圍,成為天井的地形。走大街的行人很少留意百子里這處的地方。.

新!!: 香港島和百子里 · 查看更多 »

百年基石-香港地產史話

《百年基石-香港地產史話》(A Century of Real Estate)是香港亞洲電視拍攝製作的資訊節目,全節目共15集,由朱慧珊主持。 原於逢星期六晚上22:55/23:00在亞洲電視本港台播出,於2008年4月26日起首播,每集大約30分鐘(連廣告),每集均介紹香港過去一百年不同時段地產業的發展、興衰背後的成因等。 節目由恆基兆業冠名贊助,故稱《恆基兆業比華利山別墅特約:百年基石-香港地產史話》。.

新!!: 香港島和百年基石-香港地產史話 · 查看更多 »

百佳超級市場

佳超級市場(PARKnSHOP)是長江和記實業旗下屈臣氏集團的連鎖超級市場集團,1973 一年在香港島赤柱開設的裕光超級市場及和平超級市場合併為首間百佳超級市場 。現時在香港、澳門和中國大陸華南地區有超過345間分店,其中逾50間為超級廣場及購物廣場,佔全港超級廣場總數超過7成。 百佳與惠康兩大連鎖超級市場集團共佔據香港超過7成的市場佔有率。 按市場調查機構EuroMonitor估計,2012年百佳在香港市場佔有率約為33.1%,僅次於市佔率達39.8%的惠康。 2012年百佳收益總額為217億港元,佔集團去年整體營業額3984億元的5.5%,佔和黃總營業額不足一成。.

新!!: 香港島和百佳超級市場 · 查看更多 »

百德新街

德新街(Paterson Street)是位於香港島的一條人流車流頗多的街道,它在香港東角商業購物區。北部起自維園道,中途經京士頓街、記利佐治街,南至怡和街止。.

新!!: 香港島和百德新街 · 查看更多 »

百福道

福道(Pak Fuk Road),是香港港島東區七姊妹的一條行車街道,連接寶馬山和北角的三條道路之一。百福道由海拔300米上的寶馬山花園起,以山邊高架橋建築,傾斜比例1:10,最高斜度為1:8,開建一條來回2線鋼架石屎柏油路大橋,接連至山下的七姊妹健康村附近的街道,方便山上的豪宅居民、蘇浙公學及培僑中學師生出入。 另外,新界粉嶺原有一「百福村道」(Pak Fuk Tsuen Road),但於1980年代發展粉嶺/上水新市鎮時併入百和路,原址在現今蓬瀛仙館對外至警察機動部隊總部的一段百和路。.

新!!: 香港島和百福道 · 查看更多 »

百萬行

萬行(1971年—2018年)是香港公益金的步行籌款,為其歷史最悠久的一項籌款項目,於1971年首次舉辦,至2014年3月已舉辦了超過160次,累積參加人數逾300萬人次,籌得善款超過5.5億港元。 百萬行分為「港島、九龍區百萬行」及「新界區百萬行」兩種;此外,公益金亦不時在重大基建開幕前額外舉辦的百萬行,這些百萬行因較受歡迎,通常都會有人數限制外及最低捐款限額。 在2007年4月15日舉行的深港西部通道百萬行有30000人參加。而最近一次的百萬行在2014年3月9日於昂船洲大橋舉行。.

新!!: 香港島和百萬行 · 查看更多 »

百載鑪峰

《百載鑪峰》(Archaeology and Antiquities),是由香港電台電視部製作的半小時文化及歷史研究節目。曾於1982年、1984年、2001年及2002年期間製作及播出,主要探討香港歷史發展及文化演變。.

新!!: 香港島和百載鑪峰 · 查看更多 »

Eight South Lane

Eight South Lane(坊間中文名稱:南里8號)為香港石塘咀南里的單幢私人住宅,樓高共23層,由新世界發展發展,新世界物業管理管理,於2015年12月正式入伙。.

新!!: 香港島和Eight South Lane · 查看更多 »

隧道

隧道是指在既有的建筑或土石结构中挖出来的通道,供交通立体化、穿山越岭、地下通道、越江、过海、管道运输、电缆地下化、水利工程等使用。隧道不一定全是地下通道,仅位于地面下称作地下隧道或地下道路。.

新!!: 香港島和隧道 · 查看更多 »

芬梨道

芬梨道(Findlay Road,又作芬尼道)是香港港島太平山頂的一條道路。道路東西走向,西起山頂道、柯士甸山道、夏力道及盧吉道交界,東接施勳道及種植道交界。此外,該處還有一條大約與之平行的芬梨徑(Findlay Path,又作芬尼徑)。道路是以山頂纜車及前山頂酒店創辦人亞歷山大·芬梨·史密夫命名。.

新!!: 香港島和芬梨道 · 查看更多 »

花影恨

花影恨(1917年11月24日—1939年11月21日),原名朱秀珍,乳名阿妹,籍貫江蘇省蘇州市;香港島石塘嘴妓院裡的粵曲歌伶。.

新!!: 香港島和花影恨 · 查看更多 »

花園道三號

花園道三號(Three Garden Road, Central)是冠君產業信託旗下的甲級寫字樓綜合大廈,由47層高的冠君大廈(前稱花旗銀行大廈)、37層高的中國工商銀行大廈以及一個零售平台所組成。 花園道三號位處香港中區傳統金融中心,毗鄰香港三大發鈔銀行的總部大樓。該物業可出租寫字樓面積超過122萬平方呎,零售面積約42,500平方呎,停車場車位達558個。 花園道三號由鷹君集團在1992年建成,是香港首批融合「智慧型」寫字樓及環保設計的寫字樓之一。該物業由香港著名建築師嚴迅奇設計,並於1995年獲香港建築師學會頒授銀獎最高殊榮,以表揚其卓越的建築設計。 該物業於2007年及2013年獲冠君產業信託收購。.

新!!: 香港島和花園道三號 · 查看更多 »

花園道站

花園道站(Garden Road Station)是香港山頂纜車的終點站之一,位於香港島中環花園道,聖約翰大廈之內,海拔高度28米。 花園道站的大堂設有山頂纜車歷史珍藏館,於2007年9月27日啟用。.

新!!: 香港島和花園道站 · 查看更多 »

花園道聖若瑟堂

花園道聖若瑟(St.)是一座香港天主教教堂,由天主教香港教區管理。位於香港香港島花園道37號,建立於1871年。 聖堂每個主日有十台彌撒,平日亦有三台彌撒,令聖若瑟堂堪稱是全港最繁忙的天主教堂。.

新!!: 香港島和花園道聖若瑟堂 · 查看更多 »

花園街

花園街是香港油尖旺區的一條富有特色的街道,位於九龍旺角東部,北至界限街,南至登打士街,與通菜街及洗衣街等街道平行。 現時這條街道是香港著名的購物區之一。位於亞皆老街以南的一段花園街,也就是「波鞋街」,整條街約150米長,有50多間售賣運動鞋和運動用品的店舖。旺角道至太子道西一段則為排檔區,售賣成衣、蔬菜和水果等。花園街一共分成三段。 明清時代,花園街是芒角村栽種花卉的地方。此外,根據歷史專家鄭寶鴻的考證:花園街曾是1910年代東方殷琴拿煙廠的花園。.

新!!: 香港島和花園街 · 查看更多 »

花碧霞

花碧霞(英文名:Fa Bik Ha,),原名李碧霞,籍貫廣西省,身軀癡肥的大山婆,體重逾200磅(90公斤),胸圍:52英吋(132厘米),以此天賦特徵成為電影諧星,從銀幕處女作《香草美人》(1947年) 至遺作《鳳閣驚魂》(1963年,飾阿六) ,她共參演超過50多齣電影。.

新!!: 香港島和花碧霞 · 查看更多 »

芽菜坑村

芽菜坑村是一條位於香港港島東部且已消失的村落,位於寶馬山山麓上,毗鄰大坑蓮花宮對上一帶的木屋區羣之內,正確位置是現今雲景道近雲景台對上的山坡上。 芽菜坑村約於1950年代建立,當年居民開墾耕地,種菜為生,80年代,港府作改善計劃,1984年1月完成,當時有約180戶,千多名居民。.

新!!: 香港島和芽菜坑村 · 查看更多 »

銅鑼灣

銅鑼灣(Causeway Bay)位於香港島區,是一個購物、娛樂及住宅混合的地區,隸屬灣仔區,原來是當地海灣的名字,因海灣形似銅鑼而得名,銅鑼灣避風塘則在正中,在填海工程後海灣的銅鑼形不復見,但「銅鑼灣」卻成爲了當地整個地區的名稱。歷史上當地名爲「銅鑼灣」的海灣因為填海而兩度北移,原海灣範圍變成了現今的維多利亞公園,現今的「銅鑼灣」海灣僅指興發街、維園道和鴻興道之間的海域,而銅鑼灣地區的範圍東至屈臣道、麥連街及蜆殼街,西至堅拿道天橋,南至銅鑼灣道及禮頓道。 銅鑼灣主要分為東面的住宅區及西面的購物娛樂商場區,銅鑼灣、跑馬地一帶早期本屬東區,在香港區議會分區監察政府事務上,1982年區議會把銅鑼灣北及銅鑼灣南劃入東區,把銅鑼灣中劃入灣仔區,於1990年代亦新增屬東區的銅鑼灣東選區然而在香港政府部門的運作下,以及香港回歸前的立法局選舉分區下(港島中),仍然是以於1963年法定分區為基礎而進行,整個銅鑼灣仍然屬於同一劃區。立法會於2014年1月22日通過的《二○一三年區議會條例修訂令》,原屬東區的「維園」及「天后」兩個選區,於2016年開始改劃入灣仔區議會的範圍,自此整個銅鑼灣均屬於灣仔區。 香港自開埠至今即是東南亞的貿易中心,閩籍華商一直以銅鑼灣作為基地經營轉口貿易,至今新加坡、菲律賓、印尼等國的首富及華商仍大量持有銅鑼灣的商場以至辦公室作為總部,使香港作為東南亞的金融中心的地位得以鞏固。得益於內地港澳個人遊政策下龐大的內地旅客人流,銅鑼灣的商鋪租金更曾於2012年超越紐約第五大道,取代其之前連續11年的「全球最昂貴商鋪地段」的地位。現時銅鑼灣租金每平方呎為2,630美元,為第五大道的9成,卻是東京銀座的2倍。而在香港各商業地段,租金排名依次為銅鑼灣、中環、尖沙咀,但隨着2014年後訪港內地旅客人數減少及內地旅客消費習慣的改變,銅鑼灣的租金不斷回落,到2016年時更比高峰期下跌超過五成,不過銅鑼灣至今仍然維持其香港主要旅遊購物區的地位。與此同時,銅鑼灣亦被評選在“中國十大商業街”之列,與著名的上海南京東路,北京王府井等等地區相媲美。 因為銅鑼灣天后廟,使銅鑼灣、跑馬地以及大坑自開埠以來即以閩籍人口為主要多數,建區以來有濃厚的天后文化,區內東角一帶至今仍是全港最多閩籍同鄉會的地方。維多利亞公園則是香港面積最大的公園,有很多休閒、體育設施,加上香港中央圖書館等全港性的文化設施,使銅鑼灣成為香港市民重要的休閒以及文化活動中心。.

新!!: 香港島和銅鑼灣 · 查看更多 »

銅鑼灣天后廟

銅鑼灣天后廟,又稱燈籠洲天后古廟或簡稱天后古廟,位於香港島銅鑼灣天后廟道10號,灣仔區及東區之間的一條分界綫,銅鑼灣天后廟始建於清朝初,由戴仕蕃建造,當時稱之為「鹽船灣紅香爐廟」,天后廟的業權至今仍為戴氏族人(戴氏福堂有限公司)所擁有,1928年通過的《華人廟宇條例》,規定全港廟宇由華人廟宇委員會管理,但紅香爐天后廟獲豁免,仍由戴氏族人自行管理,是一個非常特別的例子。銅鑼灣天后廟主祀神靈是天后娘娘,另祀神靈為觀音、正財神及包公。附近的地鐵站亦命名為「天后站」。該建築被列作香港法定古蹟。.

新!!: 香港島和銅鑼灣天后廟 · 查看更多 »

銅鑼灣廣場

銅鑼灣廣場(Causeway Bay Plaza)是由商場及寫字樓組成的建築,位於香港香港島銅鑼灣軒尼詩道489號,分為兩期發展。原址前身為紐約戲院,由麗新集團於1989年至1992年興建。 銅鑼灣廣場1期於1989年落成,樓高25層,地庫4層為港鐵銅鑼灣站西大堂及機房,地面設港鐵銅鑼灣站B及C出口及緊急出口,並有行人天橋過對面馬路。毗鄰香港電車波斯富街車站。銅鑼灣廣場2期位於駱克道463-483號,於1992年落成,樓高24層,命名為力寶商業大廈,設有室內停車場。 2013年11月,銅鑼灣廣場2期地下G03號地舖剛由連鎖運動品牌馬拉松承租,面積948方呎,呎租約200餘元,月租約20餘萬元。.

新!!: 香港島和銅鑼灣廣場 · 查看更多 »

銅鑼灣北站

銅鑼灣北站(Causeway Bay North Station),原稱維園站(Victoria Park Station),是港鐵北港島綫(將軍澳綫西延部分)一個已落實興建的重型鐵路車站,預計2021年動工、2026年啟用。建議位置為香港島銅鑼灣維園道及告士打道地底,接近維多利亞公園西北角,計劃服務銅鑼灣北部一帶。屆時本站將會成為港鐵將軍澳綫首個位於灣仔區的車站。兩鐵合併前負責發展沙田至中環綫的九廣鐵路公司曾有將車站經由長約240米的行人隧道,連接現有港島線銅鑼灣站的計劃,屆時或會落實,行人隧道收費區或經現時的銅鑼灣站東大堂連接,若果落實銅鑼灣站將會成為轉車站,有助分流北角站轉車的人流。.

新!!: 香港島和銅鑼灣北站 · 查看更多 »

銅鑼灣站

銅鑼灣站(Causeway Bay Station)是港鐵港島綫位於灣仔區東角軒尼詩道及記利佐治街地底的鐵路車站,於1985年5月31日啟用,車站東面大堂承建商是Marples Ridgway,西面大堂由青木建設負責興建,行車隧道由熊谷組負責興建。該站亦是最接近香港海底隧道和香港仔隧道的鐵路車站。 本站所在地實際位於東角而非銅鑼灣,傳統上的銅鑼灣是指鄰近維多利亞公園和天后站一帶地區,但正和香港很多地區一樣,都因為鐵路站的命名和選址而影響周邊地區發展。對於很多遊客甚至香港人而言,現時已經很少人提起東角此地名(位處官涌的佐敦站和位處大角嘴的奧運站一帶也有類似「站名取代地名」的情況)。.

新!!: 香港島和銅鑼灣站 · 查看更多 »

銅鑼灣運動場

銅鑼灣運動場(Causeway Bay Sports Ground,俗稱高士威球場),位於香港島灣仔區銅鑼灣天后高士威道,鄰近港鐵天后站,座落於香港中央圖書館旁。前身為海軍球場,於1960年代之前曾經是香港甲組足球聯賽主要比賽場地,當時設有可容約6000名觀眾的看台。 銅鑼灣運動場於1983年5月啟用,面積約2.4公頃,惟看台已被拆卸。1994年曾經改建,現設有草地足球/欖球場一個,1條100米5線的跑道,1條400米的緩跑徑,並設有6個網球場及2個網球練習場。.

新!!: 香港島和銅鑼灣運動場 · 查看更多 »

銅鑼灣行車天橋

銅鑼灣行車天橋是香港一條行車天橋,位於香港島銅鑼灣北面近銅鑼灣避風塘南面,連接維園道及告士打道,似曲尺形,現時為第二代。 新銅鑼灣行車天橋由2006年10月2日早上(大約8時後)正式全面通車。新銅鑼灣行車天橋是單向兩線行車。在近香港海底隧道的維園道向東行的駕車人士,可以駛上此行車天橋,經過銅鑼灣公園東與維多利亞公園西之間,而轉回維園道西行方向,又或者分支到告士打道向大坑方向。.

新!!: 香港島和銅鑼灣行車天橋 · 查看更多 »

銅鑼灣警署

銅鑼灣警署是香港一所已拆卸的警署,位於香港島銅鑼灣天后電氣道148號,現址為信和集團旗下寫字樓大廈電氣道148號。.

新!!: 香港島和銅鑼灣警署 · 查看更多 »

銅鑼灣(摩頓台)巴士總站

銅鑼灣(摩頓台)巴士總站(英文:Causeway Bay (Moreton Terrace) Bus Terminus)是香港灣仔區銅鑼灣最大的巴士總站,有13條巴士路線(全數由城巴營運),全站設有南、北兩翼,城巴港島區內線以南翼為總站,而城巴新界西路線則以北翼為總站。位於近摩頓台的銅鑼灣道。 該巴士總站於早期設於摩頓台的路邊,後來在興建摩頓台天橋時,順便在天橋邊的空地建造一個正式的巴士總站,並於1982年啟用。.

新!!: 香港島和銅鑼灣(摩頓台)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銅鑼灣書店

銅鑼灣書店(Causeway Bay Books),是一家香港的獨立書店及樓上書店,由香港人林榮基於1994年創辦,位於香港島銅鑼灣駱克道531號2樓,鄰近香港銅鑼灣崇光百貨、港鐵銅鑼灣站D2出口,店鋪面積近300平方呎(約30平方米)。此書店除了普通文藝歷史書籍之外,還出售不少在中國大陸無法出版發售的政治禁書而聞名,很多到香港旅遊的中國大陸遊客都會專程到此購買政治類書籍。 2014年,林榮基將書店賣給巨流傳媒有限公司,他本人留任店長。公司由桂民海、蔡嘉蘋(筆名舒非,李波的妻子)及呂波三人持股,自2014年9月起,股權分布為桂民海34%、蔡嘉蘋34%與呂波32%。.

新!!: 香港島和銅鑼灣書店 · 查看更多 »

銀幕街

銀幕街(Ngan Mok Street)位於香港島銅鑼灣天后,起自英皇道20號交界,止於琉璃街4號,全長100米。銀幕街鄰近港鐵天后站及柏景臺。.

新!!: 香港島和銀幕街 · 查看更多 »

銀禧炮台

銀禧炮台(Jubilee Battery,又譯租庇利炮台),是香港昔日一座炮台,位於香港島摩星嶺西面山腳,域多利道及摩星嶺道交界。炮台的英文名稱得名自域多利道的舊稱Victoria Jubilee Road(域多利慶典道)。 1930年代初,隨著九一八事變爆發,日軍佔領滿洲地區,英軍意識到需要加強香港的防衛。由於摩星嶺山上的摩星嶺要塞已有超過20年歷史,加上5門大炮的其中2門被抽調到赤柱砲台,故此軍方便計劃在其附近加建新式炮台配合。銀禧炮台於1939年落成,設有3個炮床,3門6吋大炮則分別由卑路乍炮台及白沙灣炮台抽調過來。炮台附近亦設有探射炮及軍事建築物。1941年12月香港保衛戰爆發,由於日軍的攻擊集中在香港島東部,故炮台的作用不大。12月25日守軍在投降之前,將炮台自行炸毀。 銀禧炮台部份原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被改建為域多利道扣押中心,其餘部份則被闢作休憩場地。 2004年9月19日,建於銀禧炮台舊址的日落觀瀾亭正式啟用。該亭為一臨海涼亭,因可以觀看日落和廣闊的大海而得此名。日落觀瀾亭是由中西區民政事務處市區小工程計劃地區工作小組撥款興建的。.

新!!: 香港島和銀禧炮台 · 查看更多 »

銀行街

銀行街位於香港香港島中環,連接皇后大道中及德輔道中,前身稱為獲多利街(Wardley Street,)。該街道位於中國銀行大廈和香港滙豐銀行總行大廈之間。 獲多利街本來連接皇后大道中及干諾道中,將皇后像廣場東西分割,女皇像則座落於獲多利街及遮打道交界。1930年代,由於香港滙豐銀行總行大廈擴建,須佔用舊香港大會堂西面的土地,獲多利街遂東移至現今位置,而原貫穿廣場的部份則合併於廣場之內。 Category:中環街道.

新!!: 香港島和銀行街 · 查看更多 »

蟾宮大廈

蟾宮大廈是香港一座單幢式商住大廈,位於香港島銅鑼灣利園山希慎道2至4號。大廈於1958年落成,樓高17層,取代當時中環的中國銀行大廈成為香港最高的建築物,直至1962年中環的恆生大廈落成。 蟾宮大廈由香港著名商人霍英東(1923-2006)興建,以130萬港元從利希慎家族購入地皮,並首創賣樓花及分層分單位發售的銷售手法,奠定香港地產發展商其後賣樓花的基礎。 當樓花開售時,地下是舖位,二樓當寫字樓,其它各層是住宅,但坊間盛傳霍英東因從事走私生意,即將被香港政府遞解出境,令已買樓花的業主一度恐慌,霍英東的立信置業不得不在報紙上刊登「重要啟事」,指「近有無恥之徒散播讕言」。 據霍英東說:「蟾宮大廈,包括建築費在內,總投資約200萬港元,但其實我們只動用地價一成的資金10.3萬港元,其餘的費用全靠賣樓花,用買家的錢來交地價、蓋樓。樓價好像是每英呎80港元,我們賺了100多萬港元。」在短短一年多時間裡,霍英東就賺到1000萬港元以上。其中他動用的本錢不足100萬港元。.

新!!: 香港島和蟾宮大廈 · 查看更多 »

韓美洵

韓美洵,CBE(,),英國殖民地官員,1964年3月至1969年5月出任香港副輔政司,任內曾多次署任輔政司兼行政立法兩局當然官守議員。 韓美洵畢業於愛丁堡大學,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於1941年加入香港政府任職官學生,同年12月參與香港保衛戰。香港淪陷後,他以戰俘身份被日方囚禁,1942年9月與另外千餘名戰俘和其他被囚人士登上客貨輪里斯本丸,準備被押往日本從事苦工。不過,里斯本丸在10月1日駛至浙江舟山對開海面時遭美國海軍潛水艇用魚雷擊中,該船旋於翌日沉沒。是次海難造成多名戰俘喪生,但韓美洵成功獲救,此後他在日本繼續遭到拘禁,直到二戰於1945年結束為止。 戰後,韓美洵重新加入香港政府,1964年出任副輔政司前歷任首席助理華民政務司、助理輔政司、兩局秘書、副防衞司和人事處主任等職,期間又曾於1954年至1956年被借調到英屬洪都拉斯出任發展專員一職。返回香港後,他在1958年至1959年參與香港紋章的設計工作,1962年至1963年主持初級公務員薪酬調查,發表備受爭議的《韓美洵報告書》。在副輔政司任內,韓美洵曾應對六七暴動,並在暴動初期兼任港府內部的宣傳委員會主席一職。他在暴動過後負責評估事件和撰寫報告,以及處理個別滋事份子被港府引用緊急條例長期拘留的問題。韓美洵喜愛研究港府歷史,曾於1963年和1969年分別為港府出版《香港旗章、公印和紋章》和《香港政府部門:1841年-1969年》兩書。.

新!!: 香港島和韓美洵 · 查看更多 »

韋家雄

韋家雄(Willie Wai Kar Hung,),香港男演員,現爲無綫電視基本藝人合約藝員。.

新!!: 香港島和韋家雄 · 查看更多 »

韋寶珊

韋寶珊爵士,CMG,JP(Sir Boshan Wei-Yuk,),名廷俊,小名玉,字寶珊,韋玉是另一個為後人熟識的名稱,香港銀行家、商人及政治家,曾參與創立保良局,以及在1891年成功協助設立團防局委員會。韋爵士自1896年至1917年期間出任定例局(後改稱立法局)非官守議員,是香港1842年開埠以來第四位擔任該局議員的華人。韋爵士任內曾協調英國與新界鄉民,使新界成功於1898年納入香港版圖,他後來在辛亥革命中,亦擔任了廣東水師提督李准及革命軍胡漢民之間的保證人,具有一定聲望。 韋寶珊爵士是近代歷史上首位被送到西歐留學的華人留學生之一,也是歷來第三位獲勳爵士的華人。韋爵士早於1890年曾倡建由香港經廣州,再通往北京的鐵路,但有關建議要到多年以後才能實現。.

新!!: 香港島和韋寶珊 · 查看更多 »

韋輝

韋輝(James Tinker Wakefield,),英國殖民地政務官,1947年至1967年間服務於香港政府,歷任新界民政署長、徙置事務處處長和署理勞工處處長等職,也曾兼任立法局官守委任議員和市政局當然官守議員。 韋輝在港府任職初期負責徙置事務,在1950年至1952年出任社會局首席助理局長期間,他與李孓農負責安置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利而滯留香港的國民黨餘部和他們的眷屬,在韋輝建議下,港府決定選址吊頸嶺(後改稱調景嶺)安置這批難民。.

新!!: 香港島和韋輝 · 查看更多 »

莊士敦道

莊士敦道(英文:Johnston Road)是香港的一條道路,為香港島灣仔區的一條東西交通幹線。東起自灣仔克街一帶,西至熙信大廈一帶,全長約900米。跟軒尼詩道型成的弓型包有東面的德士古油站、中間的修頓球場及西面的循道衛理香港堂。 莊士敦道原名海旁東(Praya East),根據《南華早報》1929年6月17日的報道,當時因紀念香港開埠初期於1841年獲委任行政官的莊士敦(A.

新!!: 香港島和莊士敦道 · 查看更多 »

莊世平

莊世平(),泰國華僑,廣東普寧人,香港南洋商業銀行及澳門南通銀行創辦人。.

新!!: 香港島和莊世平 · 查看更多 »

莊月明

莊月明(),冠夫姓为李莊月明,籍貫廣東潮州潮安县,香港首富李嘉誠的表妹兼髮妻。其父莊靜庵乃香港第一代鐘表商,創辦中南鐘表有限公司。.

新!!: 香港島和莊月明 · 查看更多 »

莫幹生

莫履賢,MBE,JP(Mok Kon-sang,),字幹生,號應霖,〈混跡洋行成巨賈,祖孫三代皆買辦〉,2009年5月7日。香港紳商,1917年至1931年任太古洋行末任買辦。 莫幹生來自莫仕揚家族,與祖父莫仕揚和父親莫藻泉三代均任太古洋行買辦,橫跨前後61年。在買辦任內,莫幹生協助太古拓展業務,使之在1920年代一躍而成香港數一數二的英資洋行。不過,莫幹生也透過太古糖業囤積居奇,趁價低的時候買入食糖,然後再待價而沽,從中賺取600萬至700萬港元的鉅額利潤。莫幹生透過太古糖業從中取利的做法引來太古大股東施懷雅家族的注意,促使太古方面展開調查,最終迫使莫幹生在1929年賠償25萬港元和解,至1931年再被迫辭任買辦一職,標誌著莫家勢力逐漸從太古洋行消退。 莫幹生嘗任東華醫院和保良局總理,對教育發展尤其關注,他除了是香港大學終身校董外,也是九龍城民生書院創辦人之一,並曾慷慨捐助聖保羅男校、聖士提反書院和母校皇仁書院等校。莫幹生在半山干德道41號建有豪華大宅,大宅後來曾用作香港外國記者會,也是1950年代荷里活電影《生死戀》的拍攝場地之一,復於1960年代末拆卸重建為聯邦花園。 莫幹生不少家族成員均各有所長,其弟莫應溎和莫應基分別是執業大律師和資深股票經紀,其中莫應溎後來支持共產黨,並轉到中國大陸定居。莫幹生其中一位孫兒莫華釗是文物收藏家和註冊會計師;曾外孫女陸恭蕙曾任立法局、立法會議員和環境局副局長;而姪孫莫華倫則是國際男高音歌唱家。.

新!!: 香港島和莫幹生 · 查看更多 »

莫德庇

莫德庇(Christopher Michael Maltby,),英军将领,於1941年7月20日到任少將,接替上任賈乃錫少將成為駐港英軍總司令,在港軍事職位僅次於香港總督楊慕琦。莫德庇為進取軍官,到任後加強港島山區軍事建設,使後來日軍登陸香港島後推進舉步維艱。 在九龍淪陷時,莫德庇作出撤退決定,結果能保存軍力在港島與日軍決戰,但在港島以東西兩旅佈陣模式使防衛「縱深」減弱,也曾因有關佈陣與华里士准將及羅遜准將產生異議。.

新!!: 香港島和莫德庇 · 查看更多 »

莫桂蘭

莫桂蘭()是嶺南武術宗師黃飛鴻的第四任妻子,廣東高州人,童年时父母双逝,被广州开武馆的叔父收养和接养,自幼练南拳五大门派之一:莫家拳。 1911年,黃飛鴻在端午節龍舟賽後跟弟子去校場表演梅花樁舞獅。據聞當時19歲的莫桂蘭慕名到場觀摩,卻因為黃飛鴻一時失誤,被他脫出的鞋子擊中。莫桂蘭大怒,躍上擂台展莫家拳狂攻黃飛鴻,一打結緣。最終在莫桂蘭的叔伯作主下,莫桂蘭十九歲下嫁花甲黃飛鴻,年齡相差約四十歲。 由於黃飛鴻當前三任妻子都是早逝,黃飛鴻自認剋妻,且黃曾發誓不再續弦,就以莫桂蘭為側室,然而實際上莫桂蘭是黃飛鴻當時唯一的配偶。 由於莫桂蘭有莫家拳的武術底子,黃飛鴻便將自己的各式洪家拳如虎鶴雙形、鐵綫拳等傳授她。莫桂蘭亦掌握了黃飛鴻的獅藝訣竅,並籌組了一個女子舞獅團,開獅藝先河。 1924年,寶芝林醫館在武裝暴亂中被焚毀,之後黃飛鴻過身,莫桂蘭生活不如意,但仍堅持傳授黃飛鴻的武藝。莫桂蘭於1936年移居香港,以行醫和授拳維生,開設武館授徒。1944年至1969年期間,她於香港島灣仔告士打道116號開設「黃飛鴻國術社」教授武術,之後到筲箕灣「黃飛鴻健身學院」任教,及後因租金上升和重建等原因,莫桂蘭多次搬遷武館,至1980年代初因習武風潮日漸衰退而結束武館,莫桂蘭於1982年11月3日安詳離世,享年90歲。.

新!!: 香港島和莫桂蘭 · 查看更多 »

莫振華

莫振華(Mok Chun-wa,1929年5月5日-),是一名已退役的香港足球運動員,外號「莫牛」,司職左翼,曾入選中華民國。1950年代尾與姚卓然、何祥友及黃志強合稱「南華四條煙」,又與「牛屎」黃志強合稱「雙牛陣」。.

新!!: 香港島和莫振華 · 查看更多 »

鎮海樓公園

鎮海樓公園是香港一個公園,位於香港島南區淺水灣的東面。公園建於1970年代中期,具有濃厚中國文化的古典色彩,並設有兩座分別高10多米的天后像及觀音像,也有海龍王、河伯、麻姑及壽星公等塑像。園內特色景點還包括萬壽亭、長壽橋及象徵「金鰲獻壽」的鰲魚雕塑。園內也設有香港拯溺總會的總部大樓。 Category:南區公園 (香港) Category:香港特色公園 Category:淺水灣.

新!!: 香港島和鎮海樓公園 · 查看更多 »

螺洲

螺洲是一個位于香港島及蒲台島之間的無人荒島,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岛嶼之一,地區行政屬離島區。其南面為螺洲门,为香港倾倒危险品的地方。 岛上並無淡水、也无人類活動痕跡。由於其附近海域盛產墨魚,故古老地圖往往標示為墨魚洲,而此处海域也是香港渔民的重要渔区之一。 该島曾被特首梁振英列為可能開發之新土地資源之一,开发方案包括把岛上的山移平并以泥石为材料构建一连接香港岛南端赤柱半岛的地峡。但此方案在早期咨询即被否决。其后也有在岛上开发旅游:例如賭場的建議,但都無疾而終。.

新!!: 香港島和螺洲 · 查看更多 »

螺洲門

螺洲門是香港海域最深之處,位於海平面下66米,位於香港島東南的蒲台群島水域,螺洲島以南及蒲台島以北,是兩島之間的海峽。螺洲門目前被香港政府作為「爆炸品傾倒區」,棄置未爆炸彈之用。.

新!!: 香港島和螺洲門 · 查看更多 »

遊客全日通

遊客全日通(Tourist Day Pass)是香港港鐵的一款旅遊車票,於2008年9月28日因應港鐵測試統一票務系統,九龍塘站、美孚站及南昌站之轉線閘機將陸續拆除而推出,取代原有的「市區全日通」和「新界全日通」。另外,於2009年5月1日推出專為3-11歲訪港小童而設的小童遊客全日通(Child Tourist Day Pass)。 智能車票版本的「遊客全日通」已於2014年1月3日在部分車站發售,並於同年3月11日在全綫車站發售;「成人遊客全日通」網上購票亦已於2014年1月3日起發售智能車票版本。.

新!!: 香港島和遊客全日通 · 查看更多 »

聚賢居

聚賢居(英文:CentreStage)位於香港香港島荷李活道108號的高级住宅項目,由恒基兆業發展。物業共有2座住宅大廈,樓高37層,提供385--,主打2至4房單位,面積介乎500至2538方呎不等,於2006年6月入伙。.

新!!: 香港島和聚賢居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101線

過海隧道巴士101線是香港一條來往香港島堅尼地城及九龍東觀塘(裕民坊)的路線,每日清晨至午夜為往返中西區、灣仔、九龍城及觀塘的乘客提供服務。 過海隧道巴士101X線是為101線之特快版本,祇於平日星期一至五上下午繁忙時間提供服務,經四號幹線、東九龍走廊、九龍灣工貿區及牛頭角道往返觀塘及堅尼地城。 過海隧道巴士101R線是為101線之馬場巴士路線,由跑馬地馬場(黃泥涌道近皇后大道東)單--往觀塘(裕民坊),途經香港海底隧道、土瓜灣、馬頭圍、九龍城及牛頭角。.

新!!: 香港島和過海隧道巴士101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102線

過海隧道巴士102線是香港的一條過海隧道巴士路線,由九巴及城巴聯合經營,來往筲箕灣及美孚,途經愛秩序灣、西灣河、鰂魚涌、北角、炮台山、銅鑼灣、佐敦、油麻地、旺角、深水埗及長沙灣。 過海隧道巴士102P線是過海隧道巴士102線的特快班次,途經東區走廊,不經炮台山、天后及銅鑼灣,只於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過海隧道巴士102R線是香港的一條特別過海隧道巴士路線,由九巴及新巴聯合經營,由跑馬地馬場單向開往美孚,為馬迷提供前往油尖旺區及深水埗區的散場過海巴士服務,只於跑馬地馬場賽馬日服務。.

新!!: 香港島和過海隧道巴士102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103線

過海隧道巴士103線是香港的一條過海隧道巴士路線,由九巴及城巴聯合營運,來往竹園邨及蒲飛路,途經天馬苑、樂富、九龍塘、何文田、銅鑼灣、灣仔、金鐘及半山區(堅道、般咸道、香港大學)。 過海隧道巴士103P線為103線的晨早特快班次。單--由蒲飛路開往旺角(染布房街)的特快過海隧道巴士路線,只於平日上午繁忙時間開出兩班,由九巴及城巴聯合營運。.

新!!: 香港島和過海隧道巴士103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110線

過海隧道巴士110線是香港一條循環來往筲箕灣及尖沙咀的過海隧道巴士路線,由九巴及新巴聯合經營,提供筲箕灣、耀東邨、西灣河、太古城、北角及銅鑼灣海傍來往佐敦及尖沙咀的過海隧道巴士服務。本線為本港現存唯一常規循環過海巴士線。.

新!!: 香港島和過海隧道巴士110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113線

過海隧道巴士113線是香港一條來往彩虹及堅尼地城(卑路乍灣)的過海隧道巴士路線,由九巴及新巴聯合經營,提供堅尼地城、西營盤、中環、金鐘及灣仔(皇后大道東)來往公主道、九龍城、東頭邨、黃大仙、鑽石山站及彩虹邨的過海隧道巴士服務。.

新!!: 香港島和過海隧道巴士113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116線

過海隧道巴士116線是香港的一條來往慈雲山和東區鰂魚涌(祐民街)的過海隧道巴士線,途經斧山、新蒲崗、九龍城、土瓜灣、紅磡海底隧道、銅鑼灣、炮台山及北角。 本線部份用車車廂及報站系統被用作宣傳出前一丁、Visa、霸王防脫洗髮液、Scotch®神奇隱形膠紙、瑪花纖體,成為九巴在巴士車廂內宣傳商業廣告的主要路線。.

新!!: 香港島和過海隧道巴士116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301線

過海隧道巴士301線是香港一條單--由海底隧道開往上環(永吉街)的過海隧道巴士路線,只於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提供服務,由九巴及新巴聯合營運。.

新!!: 香港島和過海隧道巴士301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305線

過海隧道巴士305線是香港一條已停駛的過海隧道巴士路線,由美田單向前往上環,由九巴及新巴聯合經營,提供美田邨、美松苑、美林邨、大圍、顯徑邨及田心往港島灣仔及中區的早晨巴士服務。此線已於2015年改道尖山隧道及西區海底隧道,並改稱過海隧道巴士985線,此路線因而名義上被取消。.

新!!: 香港島和過海隧道巴士305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337線

過海隧道巴士337線是香港一條已取消的巴士路線,平日早上往返新界葵涌葵盛邨與香港島上環。.

新!!: 香港島和過海隧道巴士337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368線

過海隧道巴士368線是香港一條已停辦的早上繁忙時間過海隧道巴士路線,由九巴獨營,於1993年第2季開辦,回應城巴開辦911R的行動,也提供元朗居民另一個往香港島上班的選擇。當時繁忙時間,屯門公路非常擠塞,加上地鐵荃灣線已經飽和,由屯門往荃灣,往往超過1小時。因此,本線繞道新田、粉嶺、吐露港公路,經大老山隧道、觀塘繞道和東區海底隧道前往港島,以避開西九龍塞車黑點。雖然行車里數大大增加,但卻換來較快較穩定的行車時間。雖然本線官方的行車時間達150分鐘,實際90分鐘左右,巴士就到達中區及上環。 過海隧道巴士968線在1997年秋季開辦及在98上半年改用大欖隧道後,令本線客量急劇下降,本線最終於1998年9月21日永久停駛。.

新!!: 香港島和過海隧道巴士368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369線

已停辦的過海巴士路線369,由九巴獨營,只在星期一至六早上繁忙時間由單向開往,途經朗屏、大老山隧道、東區海底隧道、灣仔、金鐘及中環。.

新!!: 香港島和過海隧道巴士369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619線

過海隧道巴士619線是香港一條行走東區海底隧道的巴士路線,來往觀塘順利邨和中環(港澳碼頭),服務對象以九龍東往返港島北角至灣仔區的乘客為主。另有兩條特別路線619P和619X,同樣由順利邨單--開往中環港澳碼頭,分別駛經東區走廊和秀茂坪道,其他行車路線大致與619線相同。.

新!!: 香港島和過海隧道巴士619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680線

過海隧道巴士680線是由九巴及新巴聯合經營的香港過海隧道巴士路線,來往馬鞍山(利安)及金鐘(東)。 本線於平日繁忙時間另設有多條分支路線,包括680A、680B、680P、680X、980A及980X。 680A於上午繁忙時間由利安單--開往金鐘,走線與680完全相同,惟加停海富中心站。 680B則由富安花園單--開往金鐘。 680P屬特快路線,於上午繁忙時間由烏溪沙站單--開往金鐘,不經大涌橋路及沙田第一城。.

新!!: 香港島和過海隧道巴士680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681線

過海隧道巴士681線是香港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馬鞍山市中心及中環(香港站),由九巴及城巴營運,是城巴首條全新開辦而非經由接辦取得的來往新界區過海隧道路線,而本線使用對象大部分以來往中上環區的居民為主。.

新!!: 香港島和過海隧道巴士681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802線

過海隧道巴士802線為一條沙田馬場過海路線,由九龍巴士及新世界第一巴士聯營,由沙田馬場單向開往小西灣(藍灣半島),逢沙田馬場舉行賽事後開出一班,途經銅鑼灣、炮台山、北角、鰂魚涌、西灣河、筲箕灣及柴灣。 雖然本線為聯營路線,但由於每次服務只開出一班車,因此實際上是由九巴及新巴輪流隔次派車行走。 目前本線與過海隧道巴士811線為全程收費最高的新巴路線。.

新!!: 香港島和過海隧道巴士802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807線

過海隧道巴士807線是香港一條過海隧道馬場巴士路線,來往沙田馬場及華富(中),提供接載沙田馬場散場的市民返回銅鑼灣及港島南區過海隧道巴士服務,只在沙田馬場賽馬日服務,由九巴及城巴聯合經營,但兩巴是在每隔一沙田賽馬日輪流派車。.

新!!: 香港島和過海隧道巴士807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811線

過海隧道巴士811線是香港的一條馬場巴士路線,由沙田馬場往堅尼地城,途經紅磡海底隧道、灣仔、金鐘、中環及西營盤。.

新!!: 香港島和過海隧道巴士811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914線

過海隧道巴士914線是香港的一條西區海底隧道巴士路線,由九龍巴士及新世界第一巴士聯合營辦,來往海麗邨及天后站。 本線於星期一至六上午繁忙時間另設兩條單--特別路線914P及914X,前者不途經大角咀道,後者九龍區走線與914相同,但改經添馬艦及灣仔北。 本線是唯一一條香港區總站由九巴站長管理及九龍區總站由新巴站長管理的聯營過海隧道巴士線,與一般聯營線情況(香港區總站由新巴/城巴站長管理、九龍區總站由九巴站長管理)相反。由於西區海底隧道新開辦的巴士路線全為獨營,而本路線是由原有的過海隧道巴士114線改經西隧後更改而成,故此本路線是少有的聯營西區海底隧道巴士路線之一,其餘為過海隧道巴士904線、過海隧道巴士905線、過海隧道巴士948線系列、過海隧道巴士982X線及過海隧道巴士985線。.

新!!: 香港島和過海隧道巴士914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960線

過海隧道巴士960線是由香港九龍巴士營運的西區海底隧道巴士路線,來往屯門(建生邨)及灣仔北,途經良景邨、大興邨、屯門市中心、上環、中環和金鐘等地區。.

新!!: 香港島和過海隧道巴士960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961線

過海隧道巴士961線是香港一條西隧巴士路線,來往屯門(山景邨)及灣仔(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由九巴獨自經營。 過海隧道巴士961P線為961線之輔助線,祇於平日星期一至五早上繁忙時間由屯門(良景邨)單--往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新!!: 香港島和過海隧道巴士961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962、962P、962S線

過海隧道巴士962線是香港一條西區海底隧道巴士路線,來往屯門(龍門居)及銅鑼灣(摩頓臺),由城巴獨自經營。.

新!!: 香港島和過海隧道巴士962、962P、962S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962B線

962B在新界區(往港島方向)沿線車站貼出詳細時間表,包括主要站點預計到達時間,方便乘客預計時間候車 西區海底隧道巴士962B線是香港一條西區海底隧道巴士路線,來往屯門置樂花園及銅鑼灣(摩頓台),由城巴獨自經營。.

新!!: 香港島和過海隧道巴士962B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968線

過海隧道巴士968線是香港的一條西區海底隧道及大欖隧道巴士路線,同樣亦是第3條以港鐵站作終點站的元朗巴士路線,由九龍巴士獨自營運,來往元朗(西)至銅鑼灣(天后),駛經上環、中環、金鐘、灣仔和銅鑼灣到達天后站。 過海隧道巴士968A線是968線的特別班次;上午繁忙時間由元朗(西)單--往銅鑼灣(天后),走線除了途經朗屏邨,不駛經元朗大馬路外,與968線大致相同。 過海隧道巴士968X線是968線的特別班次;上午繁忙時間由元朗(西)單--往鰂魚涌(英皇道),下午繁忙時間由鰂魚涌(英皇道)單--往元朗(西)。.

新!!: 香港島和過海隧道巴士968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985線

過海隧道巴士985線是香港一條由美田(美致樓)單--前往銅鑼灣灣仔消防局的過海隧道巴士路線,由九巴及新巴聯合經營,提供美田邨、美松苑、美林邨、大圍、顯徑邨及田心往港島中區及灣仔區的早晨巴士服務。 本線為現時全港所有專營巴士路線中,編號最大的一條。.

新!!: 香港島和過海隧道巴士985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N170線

過海隧道巴士N170線是香港一條來往沙田市中心及華富(中)的通宵過海隧道巴士路線,由九巴及城巴聯合經營,提供沙田市中心、沙角邨/博康邨、秦石邨、大圍、九龍塘及何文田來往銅鑼灣及港島南區的通宵過海隧道巴士服務。.

新!!: 香港島和過海隧道巴士N170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N171線

過海隧道巴士N171線是香港的一條過海隧道巴士路線,由九巴及城巴聯合營運,來往鴨脷洲邨及荔枝角,途經利東邨、黃竹坑、銅鑼灣、佐敦、油麻地、旺角、深水埗及長沙灣,只於深宵時段提供服務。本線與日間的171不同的是港島區總站由海怡半島縮至鴨脷洲邨及往港島方向途經銅鑼灣。.

新!!: 香港島和過海隧道巴士N171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N182線

過海隧道巴士N182線是香港一條來往沙田(廣源)及中環(港澳碼頭)的通宵過海隧道巴士路線,由九巴及城巴聯合經營,提供沙田廣源邨、愉翠苑、第一城、富豪花園、沙角邨、博康邨、秦石邨、大圍、九龍塘、何文田來往港島銅鑼灣、灣仔及中區的通宵過海隧道巴士服務。.

新!!: 香港島和過海隧道巴士N182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N691線

過海隧道巴士N691線是香港的一條通宵過海隧道巴士路線,由九巴及新巴營運,來往調景嶺及中環(港澳碼頭),途經尚德、將軍澳市中心、坑口、寶琳、翠林邨、康盛花園、馬游塘、秀茂坪、藍田、東區海底隧道、北角、銅鑼灣、灣仔、金鐘、中環。.

新!!: 香港島和過海隧道巴士N691線 · 查看更多 »

遠東國家或地區城市人口列表

遠東國家或地區城市人口列表整合了遠東國家或地區之城市人口數及其數據。遠東國家或地區包括以下列出的國家或地區: 東亞.

新!!: 香港島和遠東國家或地區城市人口列表 · 查看更多 »

遠東金融中心

遠東金融中心(Far East Finance Centre)(又稱遠東金融大廈)是一座位於香港島金鐘夏愨道16號的商業大廈,由信和置業、怡華置業和益新置業發展,於1982年完工。大廈樓高41層,物業最特別之處是金色玻璃幕牆的外觀,非常搶眼,於金鐘商廈群中極具特色。馳名於攀爬摩天大樓的法國男子「蜘蛛俠」阿蘭·羅貝爾(Alain Robert)曾於1996年攀爬此建築物。目前大廈寫字樓業權已分散。.

新!!: 香港島和遠東金融中心 · 查看更多 »

遮打大廈

遮打大廈(Chater House),是香港的一座商業大廈,位處香港島中環干諾道中8號及遮打道11號,於2003年3月落成,樓高30層,為香港置地旗下的物業,同樣亦是中上環區老牌商廈之一。.

新!!: 香港島和遮打大廈 · 查看更多 »

遮打花園

遮打花園(Chater Garden)位於香港島中環遮打道,在1978年10月20日落成啟用,是香港其中一個重要的公園,以吉席·保羅·遮打爵士命名。遮打爵士是一位木球運動、賽馬愛好者、金融家、慈善家、瓷器和藝術品收藏家。.

新!!: 香港島和遮打花園 · 查看更多 »

聯合財富情報組

聯合財富情報組(英文:Joint Financial Intelligence Unit,縮寫:JFIU)於1989年9月成立,隸屬於香港警務處刑事及保安處刑事部毒品調查科,乃警務處和海關人員所組成的一個聯合單位。其主要責任為處理根據《香港法例》第405章《販毒(追討得益)條例》及(於1995年起)第455章《有組織及嚴重罪案條例》作出關於可疑金融活動(洗黑錢)的舉報,以及(2002年起)根據《聯合國(反恐怖主義措施)條例》處理關於恐怖分子的可疑交易的舉報。聯合財富情報組僅負責接收、分析及儲存舉報,調查事務則由警務處毒品調查科財富調查組、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及海關毒品調查科負責。.

新!!: 香港島和聯合財富情報組 · 查看更多 »

聯發街

聯發街 (Lun Fat Street),是位於香港島灣仔區灣仔的一條街道。 聯發街的南端位於皇后大道東118號,北端位於莊士敦道34號。 聯發街是一條私家路,雙線單向行車,兩邊路旁地上漆有交通雙黃線,路口有禁止小巴駛入的路標。 聯發街的中段有一休憩處、幾間建築物料店、咖啡店及一家海鮮飯店。聯發街的北段有一幢莊士敦大廈,其地鋪是交通銀行分行,地庫是天地圖書的灣仔分店,地方寬敞,展銷圖書不少,以中文繁體版為主。 File:HK WC Lun Fat Street Amenity Area.jpg|聯發街的中段休憩處一角 File:HK WC Lun Fat Street Cosmos side door.jpg|天地圖書的側門在聯發街的西北段 File:HK WC Johnston Road Cosmos Books Ltd.jpg|天地圖書在莊士敦道30號與聯發街交.

新!!: 香港島和聯發街 · 查看更多 »

聯邦花園

聯邦花園(Realty Gardens)是香港島西半山區一個私人屋苑,位於干德道41號,每個單位1350平方呎。 聯邦花園於1971年由會德豐建成,前身是太古買辦莫幹生大宅,現時人工平台上面有5幢大廈,樓高20層,有私人屋苑會所,位於大廈後方山腰之上,露天泳池約50米長,另一山腰上設置燒烤場。聯邦花園有屋苑巴士及專線小巴接送居民來回中環及西環多處。.

新!!: 香港島和聯邦花園 · 查看更多 »

聯邦酒樓集團

聯邦酒樓集團 (Federal Restaurant Group),是香港一家中式飲食集團,以廣東菜、京川滬菜、新派菜式為主,分店遍及港九新界及離島,品牌包括聯邦郵輪宴會中心、聯邦皇宮、聯邦金閣酒家、聯盛宴、金滬庭京川滬菜館、香江茶室及The Old Hangar',辦公室在香港新界荃灣.

新!!: 香港島和聯邦酒樓集團 · 查看更多 »

聶高信山

聶高信山(Mount Nicholson,又譯聶歌信山)是香港的一個山峰,海拔430米。該山峰位於香港島灣仔區南部,與其東面的渣甸山形成黃泥涌峽,並與其西面的金馬倫山形成中峽。 連接金鐘/跑馬地和黃竹坑的南風隧道/香港仔隧道通過該山峰。山的北面、東面和南面分別由黃泥涌峽道、深水灣道和南風道所圍繞。山腰上更建有布力徑(港島徑第四段),連接灣仔峽和黃泥涌峽。金夫人馳馬徑亦途經聶高信山。 除住宅區和小部分地區外,聶高信山大部分土地屬於香港仔郊野公園。聶高信山南面的部分山坡十分陡峭,約60至70度,主崖斜度更高達80度,故成為攀岩愛好者遊玩的地點。 另外,位於聶高信山南坡的南風道風水林為香港島唯一現存的風水林,在1993年被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南風道風水林是一個認識原生樹林的好地方。林中樹木生長茂盛,其中以黃桐佔大多數。另外,林中亦有其他本土樹種,包括罕見的槭樹科植物。 還有,位於聶高信山上設有一組供模擬地面電視廣播及香港數碼地面電視廣播輔助發射站,主要服務地區為灣仔、銅鑼灣及跑馬地一帶。 2010年7月28日南豐與九龍倉各佔一半權益以104億元,樓面地價:每呎32014元投得山頂聶歌信山道103號地皮,面積250,930平方呎,地積比率約1.3倍,可建樓面面積約324,862平方呎,樓高高限少於13層。地皮由A及B兩地盤組成,可建分層住宅及洋房。.

新!!: 香港島和聶高信山 · 查看更多 »

遺產承辦處

遺產承辦處,是香港高等法院中的一個分處。.

新!!: 香港島和遺產承辦處 · 查看更多 »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St.)是由英國海外傳道會於1906年在香港創辦的一所女子學校,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所補助學校之一。 學校原址在中環堅道27號,因1918年汕頭大地震而受損,1923年遷往西營盤列堤頓道2號。校舍已被政府列為香港法定古蹟。校舍主樓的西翼和中央部分在1923年完成,東翼則在1928年加建。1940年,校舍曾改作臨時醫院,接收瑪麗醫院及那打素醫院過多的病人,在香港日佔時期則曾被日軍佔用,作為秘密間諜訓練中心。 校舍面積約10,000平方呎,包括三棟校舍,分別為主樓、徐大統樓及金禧樓。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31位,而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則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小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27位。.

新!!: 香港島和聖士提反女子中學 · 查看更多 »

聖士提反灣

聖士提反灣泳灘是香港其中一個游泳海灘,位於香港島南區的赤柱西岸,赤柱後灘的對面。因附近的聖士提反書院和其附屬小學而得此名,泳灘現時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聖士提反灣泳灘的設施包括小食亭、燒烤區、更衣室、淋浴設備、洗手間及浮台。.

新!!: 香港島和聖士提反灣 · 查看更多 »

聖士提反書院

聖士提反書院(St.)是香港一所基督教直資男女中學,位於香港島南區赤柱東頭灣道22號,佔地面積約,為香港面積最大的一所中學,亦是香港少數寄宿學校之一,多座校舍被列為歷史建築。學校於1903年創校,當時只有6名宿生和1名走讀生就讀,曾享有東方伊頓公學的美譽。2014至2015年度,學校有914名學生就讀。現任校長為楊清女士。聖士提反書院使用英文作為主要教學語言,除中國語文科、中國歷史科、普通話科、家政科、視覺藝術科及體育科外,其餘所有科目均使用英語作為教學語言。在2014年文憑試中,一名學生奪取7科5**的佳績,成為當屆全港12位狀元之一。.

新!!: 香港島和聖士提反書院 · 查看更多 »

聖安娜餅屋

聖安娜餅屋是香港一家售賣麵包及西餅的連鎖店,成立於1972年,1991年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前港交所上市編號:0192),香港店舖共90間、廣州38間、深圳2間、澳門8間、合共138間。.

新!!: 香港島和聖安娜餅屋 · 查看更多 »

聖佛蘭士街

聖佛蘭士街(St.),是位於香港島灣仔區灣仔的一條上山行車街道,因一間於重光後結業的同名醫院為名。街道的北端位於皇后大道東65號,見對面街的機利臣街。街道中端近進教圍東接秀華坊,為一非行車路。聖佛蘭士街的南端與半山上的星街東端交架,在萬豪閣之東邊及嘉諾撒聖方濟各學校附近止。 聖佛蘭士街不是填海地,單線由北向南行車,車路兩旁漆有交通雙黃線及交通單白線。.

新!!: 香港島和聖佛蘭士街 · 查看更多 »

聖德肋撒醫院

聖德肋撒醫院位於香港九龍馬頭圍太子道西327號,是一所私立醫院,由法國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於1940年創立,故時常被稱之為「法國醫院」或「九龍法國醫院」。本院與另一所位於香港島的聖保祿醫院,或暱稱「香港法國醫院」的是姊妹醫院。.

新!!: 香港島和聖德肋撒醫院 · 查看更多 »

聖保祿修院

聖保祿修院(英語:St.

新!!: 香港島和聖保祿修院 · 查看更多 »

聖保祿醫院

聖保祿醫院(St.)是香港一間天主教醫院,位於香港島銅鑼灣東院道與銅鑼灣道交界,於1898年開始營運,由法國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管理,而九龍聖德肋撒醫院都是由該來自法國的女修會創立及管理,所以聖保祿醫院亦有「法國醫院」或「香港法國醫院」之暱稱。本院與另一所位於九龍的聖德肋撒醫院,或暱稱「九龍法國醫院」的是姊妹醫院。.

新!!: 香港島和聖保祿醫院 · 查看更多 »

聖保羅男女中學

聖保羅男女中學(St Paul's Co-educational College,或簡稱SPCC、St.

新!!: 香港島和聖保羅男女中學 · 查看更多 »

聖公會置富始南小學

聖公會置富始南小學 (S.K.H. Chi Fu Chi Nam Primary School) 是一間位於香港島薄扶林置富花園的一間香港津貼小學。.

新!!: 香港島和聖公會置富始南小學 · 查看更多 »

聖公會聖馬利亞堂莫慶堯中學

聖公會聖馬利亞堂莫慶堯中學(SKH St.)是香港一間中文中學,原本是港島區一間津貼英文中學,最後學校改以母語授課。現時校舍位於荔枝角海麗街一號,鄰近海麗邨。.

新!!: 香港島和聖公會聖馬利亞堂莫慶堯中學 · 查看更多 »

聖公會港澳教區

聖公會港澳教區是1951年至1998年間,香港和澳門的聖公宗教會。是香港的其中一個主要的基督教會。港澳教區前身是中華聖公會華南(前稱港粵)教區,1998年解散,由香港聖公會教省取代。.

新!!: 香港島和聖公會港澳教區 · 查看更多 »

聖神修院

聖神修院(Holy Spirit Seminary)是香港一座富歷史的修道院,屬於天主教香港教區,是培育有志獻身服務教區的青年成為神父的地方。 聖神修院位於香港黃竹坑惠福道6號,原址屬創辦於1931年的華南總修院(South China Regional Seminary/Regional Seminary of South China)。華南總修院於香港日治時期曾一度停辦,復辦後又因大陸政權更迭,華南地區沒有修士前來而停辦。羅馬教廷傳信部於1964年將華南總修院移交予香港教區管理。同年,原址位於薄扶林太古樓、一塊由巴黎外方傳教會所捐獻的土地的聖神修院(於1957年成立)遷入華南總修院原址發展。 聖神修院現時除了是香港訓練天主教神職人員的重要地方外,也為教友提供神哲學培訓、图书館、朝聖及參觀導賞等服務,以及開放教區文物室予已預約人士。 聖神修院平日不對外開放,但有每月一次名為「聆風樂禱」的祈禱活動,供公眾人士參加。.

新!!: 香港島和聖神修院 · 查看更多 »

聖約翰大廈

聖約翰大廈(St.

新!!: 香港島和聖約翰大廈 · 查看更多 »

聖瑪加利大堂 (香港)

聖瑪加利大堂(St.)是香港一所天主教教堂,是東方第一所以聖女聖女瑪加利大(英語:St.

新!!: 香港島和聖瑪加利大堂 (香港) · 查看更多 »

聖類斯中學

聖類斯中學(Saint Louis School)是一所津貼英文中學。位於香港西營盤第三街179號,佔地面積約10,000平方米。於1864年創立,1927年由天主教鮑思高慈幼會接辦,目前隸屬鮑思高慈幼會中華會省。.

新!!: 香港島和聖類斯中學 · 查看更多 »

聖馬可中學

聖馬可中學(St.),是一所英文中學,由香港聖公會創辦,位於香港島筲箕灣愛秩序灣愛賢街18號,成立於1949年。該校原本是位於中環的聖保羅英文下午校,直到1953年才改名為聖馬可中學,並遷校到筲箕灣道460號。到2001年,便遷到現在位於愛秩序灣的新校舍。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28位。.

新!!: 香港島和聖馬可中學 · 查看更多 »

聖馬利亞堂 (香港)

聖馬利亞堂(St Mary's Church),又稱聖公會聖馬利亞堂,是香港聖公會在港島東區發展傳敎事工第一所的教會,於1911年成立,位於銅鑼灣大坑道2A號近東院道及銅鑼灣道交界,現時為香港聖公會香港島教區的教堂。 聖馬利亞堂是香港港島僅存的糅合中國特色和文藝復興建築風格的教堂,現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新!!: 香港島和聖馬利亞堂 (香港) · 查看更多 »

聖誕騷動

聖誕騷動,又稱八一騷動、八一事件,是指香港於1981年12月25日聖誕節期間於香港島中環出現的青少年騷動,也包括1982年1月1日元旦出現的相關騷動。這次騷動對香港政府的青少年政策有著深遠的影響。.

新!!: 香港島和聖誕騷動 · 查看更多 »

聖貞德中學

聖貞德中學(St.,為港島區學校。於1955年由一群香港大學畢業的天主教女青年,為了效法法國女英雄聖女貞德愛國家愛民族的精神,忠於天主的呼召而創辦的,並奉聖女貞德為主保。校舍原於羅便臣道8號,後遷至現址香港北角寶馬山道55號。.

新!!: 香港島和聖貞德中學 · 查看更多 »

聖母聖衣堂

聖母聖衣堂(英語:Our Lady of Mount Carmel Church)是一座香港天主教教堂,由天主教香港教區管理。位於香港島灣仔星街一號,新聖堂建立於2001年11月10日。.

新!!: 香港島和聖母聖衣堂 · 查看更多 »

道光帝

清宣宗旻寧(a)(),又稱道光帝,爱新觉罗氏;未即位時名綿寧,即位後改作旻寧;汗號「托尔格勒特汗」(Төр Гэрэлт хаан),西藏方面尊為「文殊皇帝」,年號「道光」,廟號宣宗(v),諡號成皇帝(v)。 道光帝乃嘉慶帝次子,生母為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在位於1820年至1850年,是清朝第七位皇帝,也是自清兵入关以来的第六位皇帝,以及清朝历史上僅有一位以嫡長子身分繼承皇位的皇帝。.

新!!: 香港島和道光帝 · 查看更多 »

荷兰皇家壳牌

荷兰皇家壳牌(Royal Dutch Shell plc),又译--公司,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公司,公司在英國註冊,总部位于荷兰海牙。由荷兰皇家石油与英国的壳牌两家公司合并组成。荷兰皇家石油于1890年创立,并获得荷兰女王特别授权,因此被命名为荷兰皇家石油公司。为了与当时最大的石油公司,美国的标准石油竞争,1907年荷兰皇家石油与英国的壳牌运输贸易有限公司合并。是美国《财富》杂志2015年评选的的排行榜中的第3名。 壳牌是石油界的“七姊妹”之一,至今依然是石油、能源、化工和太阳能领域的重要竞争者。壳牌拥有五大核心业务,包括勘探和生产、天然气及电力、煤气化、化工和可再生能源。壳牌在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分公司或业务。.

新!!: 香港島和荷兰皇家壳牌 · 查看更多 »

荷蘭灣徑

荷蘭灣徑(Dutch Lane),又稱荷蘭海員徑,簡稱荷蘭徑,是香港一條郊遊路徑,位於香港島灣仔區南部,東起灣仔峽道近南端出口,西至馬己仙峽道近食水配水庫,沿寶雲山北麓約海拔200米處而建。傳說位於中環與下環(今灣仔)之間的地方,昔日被名為「荷蘭灣」(另有傳說指海灣名稱源自在該處登陸的荷蘭海員),該徑可望到荷蘭灣的景色而得名。.

新!!: 香港島和荷蘭灣徑 · 查看更多 »

荷蘭街

荷蘭街(Holland Street)是香港一條街道,位於香港島堅尼地城,為一條單線南北走向的行車街道,連接卑路乍街及堅彌地城海旁。整條車路以三線單向行車,只能由卑路乍街右轉進入,並右轉進入堅彌地城海旁東行線離開。.

新!!: 香港島和荷蘭街 · 查看更多 »

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

前--道已婚警察宿舍(Former Hollywood Road Police Married Quarters)是香港歷史建築之一,於2010年11月10日被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前身包括多種用途,最後為前已婚警察宿舍,位於香港島上環的--,設有5個門口,正門在其東面的鴨巴甸街35號,中央廣場為停車場及操場。.

新!!: 香港島和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 · 查看更多 »

荷李活華庭

荷李活華庭(Hollywood Terrace),是香港島位於內地段8732號及內地段850號A地段的兩個不同地段之上,即上環荷李活道123號與皇后大道中268號之間,為香港房屋協會轄下最後一個的市區改善計劃的屋苑。落成後的單位與私人樓宇一樣,可以透過自由市場公開發售,並無任何申請資格和轉讓限制。屋苑總建築面積達41,430平方米,由本港著名建築師, 許李嚴建築師事務有限公司的合夥人嚴迅奇從1987年開始設計,金門建築有限公司承建。後來兩者均被政府委任設計及承建政府總部。荷李活華庭原訂於九十年代初落成,惟政府收樓時遇到嚴重業權衝突,複雜的土木工程訴訟延亦糾纏數年,歷十二載後於1999年終告落成,其後並獲得2003年亞洲建築師協會金獎及2001年香港建築師學會優異獎。.

新!!: 香港島和荷李活華庭 · 查看更多 »

鍾保羅

鍾保羅(Paul Chung,),原名陳振民,是已故香港男藝人。鍾保羅這藝名是源自在商業電台當唱片騎師時(正值六啤半時期)的綽號「大俠一棵蔥」的諧音,而後來他的電台節目名稱亦叫作《天地一棵蔥》。 鍾保羅在1980年代初與張國榮、陳百強多次合作,又曾同屬經理人譚國基旗下,三人因此被稱為「三劍俠」。.

新!!: 香港島和鍾保羅 · 查看更多 »

鍾樹根

鍾樹根(Christopher Chung Shu-kun,),在香港出生,原籍廣東東莞,香港大學前校董、太平紳士,前香港市政局議員、東區區議會及立法會議員。.

新!!: 香港島和鍾樹根 · 查看更多 »

鍾期榮

鍾期榮( ),出生於中國湖南長沙,1944年從武漢大學法律系畢業,後赴法國巴黎大學留學獲得法學博士學位,是中國首位女法官。 1956年定居香港,後與丈夫胡鴻烈一起創建香港樹仁大學並擔任校長。2007年,獲美籍業餘天文學家楊光宇將一顆於2001年首次被發現的小行星「34779」命名為「鍾期榮」。 2014年3月2日,鍾期榮在香港律敦治醫院病逝,享年93歲。遺體最後下葬於柴灣華人永遠墳場。.

新!!: 香港島和鍾期榮 · 查看更多 »

荃灣碼頭

荃灣碼頭(Tsuen Wan Pier),又稱荃灣渡輪碼頭,是香港新界荃灣沿海的一個碼頭,位於港鐵西鐵綫荃灣西站以南。現時碼頭只設有定期航班往返馬灣珀麗灣,珀麗灣航線的營辦商珀麗灣客運原已於2012年12月13日牌照屆滿後不再續約,有關方案往荃灣站由NR331穿梭巴士取代,往荃灣西站建議再轉乘95K線穿梭巴士取代。但由於受到珀麗灣業主投訴寵物不能乘巴士外出診治,促令航線於2013年6月8日起復航,每日只開三班,以解決燃眉之急。另為方便該島往新界區住客又開辦新輔助路線NR331S直往荃灣西站。 而另一泊位是用作公眾碼頭(荃灣公眾碼頭),沒有固定航線,現時只供青衣船廠員工早晚往返荃灣購補給物資及假日旅遊船河上落用。.

新!!: 香港島和荃灣碼頭 · 查看更多 »

荃灣站

荃灣站(Tsuen Wan Station)是港鐵荃灣綫的北面終點站,位於新界荃灣區北部一帶,於1982年5月10日啟用。在兩鐵合併前荃灣站是前地鐵系統中最北端車站。.

新!!: 香港島和荃灣站 · 查看更多 »

荃灣綫

荃灣綫(Tsuen Wan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路綫編碼為TWL,連接香港島中西區的中環站,與新界荃灣區的荃灣站,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荃灣綫於1982年5月17日全綫通車,為前香港地鐵網絡中第二條通車的路綫。荃灣綫以北端的總站設於荃灣站而命名。荃灣綫共有16個車站,包括8個轉車站(尖沙咀站/尖東站包括在內),在路綫圖中以紅色代表。.

新!!: 香港島和荃灣綫 · 查看更多 »

荃灣行人天橋網絡

荃灣行人天橋網絡(The Tsuen Wan Town Footbridge Network)是香港一套行人天橋大型網絡系統,位於新界荃灣市中心。 整套網絡以兩個港鐵站——荃灣站和荃灣西站為核心;由東至西為1400多米,差不多等於青馬大橋的跨度,與中區行人天橋系統中上環部份相若;由南至北約1000米。興建後,市民無須在荃灣站進出後在大河道路面步行至市中心其他連接的地方,只須經天橋。 此行人天橋系統設有電梯,樓梯及扶手電梯,可協助不同障礙的人士使用行人天橋。.

新!!: 香港島和荃灣行人天橋網絡 · 查看更多 »

荃灣新市鎮

荃灣新市鎮(Tsuen Wan New Town)是香港九個新市鎮之一,亦是唯一一個位於都會區(香港市區)內及港九市區重建局管轄的新界新市鎮。新市鎮的範圍包括整個荃灣區及葵青區,包括荃灣、葵涌、青衣島、馬灣及陰澳。總發展面積約32.85公頃,是香港面積第二大的新市鎮,僅次於沙田新市鎮。根據香港政府的預計,在2012年,該新市鎮的人口已逾81.6萬左右,人口規模為眾新市鎮之首。 1961年,港府正式刊憲,發展香港首個新市鎮——荃灣新市鎮,標誌著港府正式開始大舉發展新界,揭開香港城市發展的新里程。2011年,荃灣新市鎮慶祝成立50週年金禧紀念,於9月16日在藍巴勒海峽舉行由圓玄學院贊助的「圓玄金禧煙火耀荃城」。 荃灣新市鎮是香港唯一橫跨兩個區分(荃灣區及葵青區)的新市鎮,這是由於初發展時葵青區尚未獨立出來;亦是現時唯一不設單車徑的香港新市鎮,但香港政府正在研究設立連接屯門和荃灣的單車徑。.

新!!: 香港島和荃灣新市鎮 · 查看更多 »

荔枝角站

荔枝角站(Lai Chi Kok Station),是港鐵荃灣綫的一個鐵路車站,位於九龍深水埗區長沙灣長沙灣道近工商貿區地底,於1982年5月17日啟用,承建商是日本熊谷組株式會社。.

新!!: 香港島和荔枝角站 · 查看更多 »

荔景站

荔景站(Lai King Station)位於新界葵青區下葵涌荔景,是港鐵荃灣綫與東涌綫的跨月台轉車站,於1982年5月10日啟用,承建商是前田建設工業株式會社。.

新!!: 香港島和荔景站 · 查看更多 »

華大盛品酒店

華大盛品酒店(Best Western Plus Hotel Hong Kong,前稱香港華美達酒店 Ramada Hong Kong Hotel)為香港的一間四星級酒店,位於香港島西營盤,德輔道西和水街交界。 酒店的原本用途為商業大廈。但因建成後遇上地產低潮,所以一直被丟空。在多年後終於標售,改為酒店用途。在進行過內部裝修之後,酒店於2005年3月開幕,命名為香港華美達酒店,由華美達國際酒店集團管理。2015年9月1日起,酒店更名為華大盛品酒店,並交由美國貝斯特韋斯特酒店集團管理,是以其高級品牌 PLUS 在香港營運之首間酒店。 酒店共提供307間豪華客房,包括185間寬敞舒適的客房,以及122間豪華套房。.

新!!: 香港島和華大盛品酒店 · 查看更多 »

華富道

華富道(英文:Wah Fu Road)是香港港島一條道路,位於南區瀑布灣,是貫穿整座華富邨的主要道路。道路由薄扶林道經一條小隧道引入,末段為聖公會呂明才中學和培英中學的校舍。全程為雙線雙向行車。.

新!!: 香港島和華富道 · 查看更多 »

華富邨

華富邨(Wah Fu Estate)是香港最著名的公共屋邨之一,因部份樓宇可以看到海景及鄰近豪宅貝沙灣,所以普遍被人稱為「平民豪宅」。華富邨項目編號UR06/RD14,由前香港屋宇建設處建築師廖本懷先生負責設計,而華富邨重建計劃則由房屋署總建築師(3)負責。該邨位於香港島南區瀑布灣,鄰近貝沙灣、置富花園及華貴邨。華富邨分5期落成,華富(一)邨於1967年11月至1969年2月分階段落成,而華富(二)邨則於1970-71年分階段落成,而1978年加建的華翠及華景樓也同告落成。華富邨的人口在高峰時共有約50,000人。2011年華富邨的總人口為27,953人。.

新!!: 香港島和華富邨 · 查看更多 »

華人地區

華人地區是指以華人聚居為主的地方,狹義的僅指華人主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包括香港、澳門两个特别行政区)、中華民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汶莱部分地區、聖誕島,以上地方基本广泛使用中文,并且拥有华人社团及华文教育;廣義上也包括有些许華人居住及活動的地區,如泰國、印尼、越南、加拿大卑诗省列治文市(2011年华裔人口占49%)及各地的「唐人街」等。 由於馬來西亞和汶莱的社會重心仍以馬來人為主體,以國家來說不被納入華人地區。然而部分地方的城市华人人口較多,並且通用華語、粵語、閩語、客語及潮语等漢語方言,在这里依据城市群劃定為華人地區。.

新!!: 香港島和華人地區 · 查看更多 »

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

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簡稱華永會)成立於1915年,現時則根據《華人永遠墳場條例》成立的法定非牟利組織,負責管理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荃灣華人永遠墳場、柴灣華人永遠墳場及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 1913年香港華裔人士獲政府撥地興建墳場,於是這批華人便在香港仔建立首個華人墳場,隨後更組成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負責策劃和管理與墳場有關的事宜,並得到當時的華民政務司同意出任主席,主權移交後改由民政事務局局長擔任主席,並且由地政總署署長及食物環境衛生署署長擔任官守委員。 除管理墳場外,委員會亦將每年的收入,在扣除開支後撥作慈善用途,捐贈予慈善組織。.

新!!: 香港島和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華廈邨

華廈邨(Wah Ha Estate),由柴灣工廠邨大廈(Chai Wan Factory Estate)改建而成,項目編號為ET04,是一座位於香港香港島東區柴灣吉勝街2號的前工業大廈,佔地0.45公頃,樓高5層,改建前並無升降機設施,改建前全座共378個工廠單位,而每個單位標準面積為18平方米。柴灣工廠邨大廈於1959年6月建成,是香港碩果僅存的一座H型建築設計的工廠大廈,於2013年2月20日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二級歷史建築,於2013年年中展開改建工程,改建工程已盡量保存工廠大廈的文物特色,改建工程已於2015年底竣工,並於2016年8月中重新入伙。華廈邨於2017年7月榮獲香港建築師學會所頒發的兩岸四地建築設計論壇及大獎的殊榮。.

新!!: 香港島和華廈邨 · 查看更多 »

華貴邨

華貴邨(Wah Kwai Estate)是一條香港公共屋邨,位於香港島南區雞籠灣旁,興建目的主要是接收田灣邨及石排灣邨部分的重建戶,Y型大廈及商場由房屋署總建築師設計,外型呈W字型的華愛樓則由巴馬丹拿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為港島區首幢小型單位大廈,並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樓宇管理,由港島西區租約事務管理處負責屋邨租約事務,停車場由領展負責管理,現時已經成立有業主立案法團,華孝樓、華廉樓、華禮樓、華善樓和華賢樓由新昌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管理,華愛樓和公共用地則由嘉怡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管理。.

新!!: 香港島和華貴邨 · 查看更多 »

華里士

華里士准將(,),英國陸軍和英屬印度陸軍軍官,1941年12月參與香港保衛戰,先後指揮駐港英軍「大陸旅」和「東旅」。 華里士1914年加入英國陸軍,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曾於法國等地作戰,並因傷導致左眼失明。1917年,他轉入英屬印度陸軍,起初於伊拉克作戰,一戰尾聲出任摩蘇爾總政治主任,及後再被調派到波斯西南部工作。一戰結束後,他長期駐守印度南部和緬甸,1939年二戰爆發後在孟買出任內部安全部隊指揮官。 1940年,華里士奉調來香港出任第7拉吉普軍團第5營營長,同時軍階由中校晉升為准將。1941年9月,新任駐港三軍司令莫德庇少將抵港履新,重新部署香港防務,適逢當時加拿大援軍於同年11月抵港,莫德庇遂把駐港英軍分成「大陸旅」和「港島旅」,前者負責佈防九龍和新界地區,後者則負責香港島地區,而華里士則出任「大陸旅」旅長。華里士一直認為香港守備薄弱,而且不滿軍中上下普遍缺乏備戰意識,於是在「大陸旅」組成後立即加強醉酒灣防線的防務,以防深圳河以北的日軍一旦對香港展開侵略。 豈料在1941年12月8日,日軍隨太平洋戰爭爆發而展開對香港的侵略,香港保衛戰一觸即發。面對日軍的大舉進攻,醉酒灣防線不消數天便告崩潰,而華里士的「大陸旅」更在12月13日全數撤到港島地區,標誌著九龍和新界的全境陷落。此後,莫德庇重新調配駐港英軍,並把守軍改組為「東旅」和「西旅」,前者繼續由華里士擔任旅長,負責守衛港島東面地區。可是,華里士的「東旅」未能阻擋日軍於12月18日登陸港島,進而導致其在翌日進擊「西旅」位於港島中部黃泥涌峽的陣地。 隨著日軍的步步進逼,「東旅」與「西旅」逐步被日軍分隔,「東旅」更被迫退至港島南部的淺水灣和赤柱一帶,到戰事尾聲再進一步撤退到赤柱半島。香港總督楊慕琦爵士在1941年12月25日下午宣佈無條件投降後,華里士因消息阻隔的關係,繼續與日軍戰鬥,到12月26日清晨才決定「東旅」全體投降。香港淪陷後,華里士以戰俘身後先後被拘禁於香港和台灣兩地,到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後始獲釋放。華里士在香港保衛戰後期拒絕旗下加拿大來福槍營提出要求撤退的建議,並在後來命令來福槍營冒死反攻,造成百多人陣亡;以及在戰事早期未能守住醉酒灣防線城門碉堡等事件,均引起後世的正反爭論。他在戰後向陸軍部提交的戰時日記,則對加拿大援軍的表現予以嚴厲批評。.

新!!: 香港島和華里士 · 查看更多 »

華懋集團

華懋集團是香港地產發展商,主要業務為地產投資、發展及建築,現時總部位於新界荃灣如心廣場。由於華懋集團不是香港上市公司,所以新舊管理層是誰,是傳媒最關注之一點。集團原主席龔如心自2007年去世後,便由其弟龔仁心接任主席一職。.

新!!: 香港島和華懋集團 · 查看更多 »

華智禮

軍中將華智禮爵士,KBE,CB,MC(Lieutenant-General Sir John Francis Worsley,),英國陸軍將領,1966年至1968年任駐港英軍司令,任內應對六七暴動。 六七暴動期間,華智禮指揮駐港英軍參與處理沙頭角槍戰、文錦渡事件和打鼓嶺事件等多宗邊境衝突,並配合香港警隊採取多次聯合行動拘捕左派份子和出動軍火專家拆除左派在全港各處放置的土製炸彈。1967年8月4日,華智禮更向訪港的皇家海軍航空母艦借用直昇機,配合軍警空降到僑冠大廈,成功搗破左派位於大廈內的據點。另一方面,英國政府在華智禮任內對駐港英軍展開軍費檢討,促使香港立法局在1967年3月通過香港政府每年承擔的經常軍費由4,000萬港元上調一倍至8,000萬港元。在軍費檢討下,香港皇家後備海軍等駐軍單位因經費不繼而遭到解散,但一些諸如京士柏陸軍醫院等新建的軍事設施,也是在其任內落成啟用的。 華智禮1933年加入英屬印度陸軍,早年在印度各地服役。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先後參與東非戰役和緬甸戰役等戰事,並在二戰結束後於1945年前赴印尼作戰,憑藉傑出表現在翌年獲頒授軍功十字勳章。1947年印度獨立後,他以少校身份收編到英國陸軍旗下的約克及蘭卡斯特軍團,1953年改編入南蘭開郡軍團(威爾斯親王義勇軍),其後分別於1956年、1960年、1961年和1966年升任上校、准將、少將和中將。出掌駐港英軍前,他曾擔任的職務包括駐德英軍第6步兵旅群司令(1957年-1960年)、第48師(本地陸軍)兼西密德蘭軍區司令(1961年-1963年)、以及坎伯利參謀學院院長(1963年-1966年)等。 1968年從軍隊退役後,華智禮曾任國家陸軍博物館執行委員會委員和轄下的印度軍隊博物館委員會委員。跟印度關係深厚的他還於1980年10月出任英國東南亞墳場協會首任主席,後延任一屆至1986年3月卸任。.

新!!: 香港島和華智禮 · 查看更多 »

菲臘牙科醫院

菲臘牙科醫院(The Prince Philip Dental Hospital)是香港一家牙科醫院,根據香港法例第1081章《菲臘牙科醫院條例》成立,並以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夫婿愛丁堡公爵菲臘親王命名。牙科醫院位於香港島西營盤醫院道與東邊街交界,毗鄰香港佐治五世紀念公園。香港政府於1979年4月批出9700萬港元的建造合約動工興建11層高的醫院大樓,整個牙科醫院項目涉資2億港元。1981年3月24日,愛丁堡公爵菲臘親王出席牙科醫院的開幕禮,並主持揭幕儀式,而牙科醫院也以他的稱號名為「菲臘牙科醫院」。.

新!!: 香港島和菲臘牙科醫院 · 查看更多 »

菲林明道

菲林明道位於香港灣仔,是灣仔區一條主要道路。 菲林明道南面連接莊士敦道及灣仔道,經過譚臣道、軒尼詩道、駱克道及謝斐道,並設有天橋橫跨告士打道,經港灣道至北面灣仔海旁的會議道,連接博覽道東。在灣仔區多條南北向街道中,只有菲林明道及馬師道可通往灣仔北。.

新!!: 香港島和菲林明道 · 查看更多 »

萧红

萧红(),女,本名张廼莹,曾用名张秀环,乳名荣华,笔名萧红、悄吟、田娣、玲玲,黑龙江省呼兰县(今哈尔滨市呼兰区)人,中华民国大陆时期著名女作家。,萧红数字展馆,2013-01-14萧红年谱,载 萧红全集,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第1316-1338页.

新!!: 香港島和萧红 · 查看更多 »

萬宜大廈

萬宜大廈(Man Yee Building)是香港中環核心商業區的一座甲級商廈及商場,由萬興行投資有限公司發展。大廈位於香港島中環德輔道中61-69號,比鄰中環街市及恒生銀行總行大廈。 由於地勢的落差,萬宜大廈在兩層分別設有出口連接皇后大道中及德輔道中。而萬宜大廈所在的位置正是1890年香港進行的海旁填海計劃前中環原有的海岸綫。 現今的萬宜大廈屬於第二代的建築,項目原址是第一代的萬宜大廈。第二代的萬宜大廈於1999年重建完成入伙,樓高31層,其中4層為商場,而地庫則為停車場。第二代的萬宜大廈由嚴迅奇設計,所以建築風格與同出自同一手筆的國際廣場近似,而第一代的萬宜大廈則由朱彬所設計,設有全港首部扶手電梯。.

新!!: 香港島和萬宜大廈 · 查看更多 »

萬山群島

萬山群島(英文:Man Shan Kwan To、Ladrones Islands或Thieves Islands)是位於珠江口之外,處於香港主陸地以南及西南、澳門及九洲洋以東的多個島嶼的統稱,當中包括有大萬山島、小萬山島、東澳島、桂山島、外伶仃島、擔桿列島、佳蓬列島、三門列島、隘洲列島等150多個島嶼,現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珠海市管轄。而其他島嶼(澳門離島,以及香港島、大嶼山等香港島嶼)則分屬澳門及香港管轄。.

新!!: 香港島和萬山群島 · 查看更多 »

萬年大廈

萬年大廈(英文:Manning House),是香港島中環的一幢商業樓宇,位於皇后大道中38號,毗鄰陸佑行及萬邦行。大樓背面為士丹利街,亦設有兩個入口,行人可經大樓來往皇后大道中及士丹利街。 大樓低層是地舖和商場,升降機往樓上是寫字樓、旅行社、醫生村和商行等。萬年大廈由新世界發展發展,面向皇后大道中的巨型地面街舖多年來均由多家商戶租用,至2015年則由關連企業周大福珠寶店包下打通開設大型旗艦店;地庫一層早年曾開設百佳超級廣場,期後獲上海商業銀行於其中環皇后大道中12號總行重建期間高價搶租舖位以開設臨時中區營業部。由於大樓正背面兩條街道處於不同水平,大樓低層採用錯層式設計,屬於面向士丹利街一面地面之樓層有如面向皇后大道中一面之閣樓或一樓,開設有咖啡店、高級家居藝術品店等。對上一層全層屬大快活快餐店,而再上一層則是香港蘇淅滬同鄉會的私人會所餐廳。萬年大廈由富城物業管理。.

新!!: 香港島和萬年大廈 · 查看更多 »

萬國殯儀館

萬國殯儀館(),是香港一家非牟利殯儀館,位於九龍紅磡暢行道8號,由東華三院董事局殯葬服務委員會營辦,該處鄰近是香港主要的殯儀服務集中之一,有花店、長生店等。殯儀館樓高7層,設有3間大禮堂和18間靈寢室,最多可同時舉行21個喪禮。.

新!!: 香港島和萬國殯儀館 · 查看更多 »

萃峯

萃峯(英文:The Oakhill),為一位於香港灣仔活道的單幢住宅,樓高共42層,共有58樓,由麗新集團、美國國際集團發展,物業管理公司為高樂服務有限公司,於2011年10月已經入伙。.

新!!: 香港島和萃峯 · 查看更多 »

鐘聲慈善社

鐘聲慈善社(Chung Sing Benevolent Society)是香港一間慈善機構,初時主要研習粤劇及音樂劇藝,後來發展成為服務多元化及受到香港政府資助的非牟利慈善團體,提供教育、醫療、安老、閱覽中心、救護隊、拯溺會及童軍旅團等社區服務。.

新!!: 香港島和鐘聲慈善社 · 查看更多 »

鐘聲慈善社胡陳金枝中學

鐘聲慈善社胡陳金枝中學(Chung Sing Benevolent Society Mrs.),前稱「鐘聲慈善社學校」,是香港屯門區一間津貼男女子中學,位於新界屯門兆麟街20號,佔地5000平方米。現時該校兼收南亞裔學生,以解決被殺校問題。.

新!!: 香港島和鐘聲慈善社胡陳金枝中學 · 查看更多 »

鐵甲奇俠飛行之旅

鐵甲奇俠飛行之旅(Iron Man Experience)是一個位於香港迪士尼樂園「明日世界」內的遊樂設施,在2017年1月11日開幕。鐵甲奇俠飛行之旅取材自漫威漫畫英雄鋼鐵人,是首個以漫威漫畫角色為主題的迪士尼景點 。.

新!!: 香港島和鐵甲奇俠飛行之旅 · 查看更多 »

鐵行大廈

鐵行大廈(英文:P&O Building)是香港一座已拆卸的建築,位於香港島中環干諾道中13至14號及德輔道中21至23號。大樓由鐵行輪船公司興建及冠名,第一代的建築於1920年代落成,位於當時香港郵政總局西邊,樓高4層,屬英國文藝復興時期風格建築。第二代建築於1962年年底原址重建香港工商日報, 1962-10-28 第4頁,為一幢16層高的大樓。該建築最終於1980年拆卸,重建成歐陸貿易中心,1982年落成。.

新!!: 香港島和鐵行大廈 · 查看更多 »

鐵骨蘭心

是一齣香港出品的俠情、香艷、警世、勵俗、奇情默片。 1931年春季,上海聯華影片公司(United Photoplay Service Ltd.)在香港集資,主要股東有何東爵士及北美洲華僑,在香港島北角七姊妹英皇道名園遊樂場(Ming Yuen Amusement Resort)裡,設立露天電影攝影場,稱為「聯華三廠」,專門拍攝符合廣東人口味的電影。此片乃該攝影場的處女作。.

新!!: 香港島和鐵骨蘭心 · 查看更多 »

鐵路發展策略

《鐵路發展策略》(Railway Development Strategy)是香港為未來鐵路發展的一份文件,由當時的運輸科(與現時決策局的職能對應的是運輸及房屋局)在1994年提出的。 在這份文件提出前,與香港鐵路運輸相關的文件分別有:分別於1976年及1989年提出的《香港整體運輸研究》與《香港第二次整體運輸研究》;於1993年提出的《香港鐵路發展研究》。 在這份文件提出後,與香港鐵路運輸相關的文件分別有:於2000年5月與2014年9月提出的《鐵路發展策略2000》與《鐵路發展策略2014》 。.

新!!: 香港島和鐵路發展策略 · 查看更多 »

鐵路發展策略2000

《鐵路發展策略2000》(英文:Railway Development Strategy 2000),是香港政府運輸局(即今運輸及房屋局)於2000年5月提出的一份鐵路發展策略文件。.

新!!: 香港島和鐵路發展策略2000 · 查看更多 »

青衣墟

青衣墟是香港昔日的一個墟市,位於新界青衣島上,當時居民多以青衣大街稱之,因為一般墟市只會定期開放,但青衣墟的店鋪則每日開放。.

新!!: 香港島和青衣墟 · 查看更多 »

青衣站

青衣站(Tsing Yi Station)港鐵在兩鐵合併前,港鐵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前稱分別為地鐵(地下鐵路)及地鐵公司。東涌綫及機場快綫共用的鐵路車站。青衣站是青衣島唯一的鐵路車站及兩綫轉車站,更是整個青衣島以及整個葵青區唯一可供新界的士駛入的地方,於1998年6月22日啟用,服務島上近20萬名居民。.

新!!: 香港島和青衣站 · 查看更多 »

青衣西北交匯處

青衣西北交匯處(North West Tsing Yi Interchange)位於香港的青衣島西北角,是一個道路及公路的交匯處,也是香港的3號幹線及8號幹線的一部分。該交匯處包括8座總長6.5公里而互通相連的天橋及一段快速公路,接駁青嶼幹線青馬大橋(屬8號幹線)、青朗公路汀九橋(屬3號幹線)、長青公路(屬3、8號幹線)及青衣北岸公路,屬青馬管制區範圍,隧道人員獲授權執行《青馬管制區條例》。 青衣西北交匯處的規劃是香港機場核心計劃中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及市區的快速公路(即現時的3、8號幹線部份)的一部份。除連接青衣北岸公路外,工程於1994年9月動工,於1997年4月完成。.

新!!: 香港島和青衣西北交匯處 · 查看更多 »

青龍大橋

青龍大橋是香港一座曾經計劃興建的懸索吊橋,為香港10號幹線北大嶼山至元朗公路(南段)的一部份,橫跨荃灣青龍頭及大嶼山之間的馬灣海峽。計劃中的大橋全長1,900米,主跨長1,418米。橋面寬53米,索塔高170米,為三線雙程行車。 由於這座大橋的橋塔須符合《香港機場(障礙管制)條例》訂定的空域要求,而橋身須高於馬灣海峽的60米航行淨空,所以設計和建造青龍大橋將極富挑戰性。.

新!!: 香港島和青龍大橋 · 查看更多 »

青蓮臺

青蓮臺(通青蓮台,Ching Lin Terrace)是香港島西堅尼地城區內的一條民居私家街道,是西環七臺之一。青蓮臺位置在卑路乍街以南,山市街以東,薄扶林道及蒲飛路以北。其命名與鄰近的學士臺、太白臺等皆以中國著名詩人李白命名。 青蓮臺以往又名李星衢道,原因是它的業權曾由李星衢和其公司擁有。 青蓮臺上有歷史古稀的魯班先師廟,及現已經搬遷漢華中學原校舍、還有數棵古老細葉榕及一些唐樓民居。 交通方面,來訪者必須由山市街拾級而上,沒有車路可直達,所以環境清幽。當然,遊人也可以在其上路薄扶林道(近蒲飛路巴士總站)下車,然後有小路拾級而下到達。.

新!!: 香港島和青蓮臺 · 查看更多 »

青洲 (中西區)

青洲(Green Island,亦作Tsing Chau),又稱大青洲(Tai Tsing Chau)是香港的其中一個島嶼,在香港官方地圖中,青洲的英文島名是Green Island。地區行政上屬於中西區,與東面的小青洲合稱為大小青洲。島嶼面積10公頃,位於香港島堅尼地城之西北,中間隔著硫磺海峽。 青洲上並沒有居民居住,但設有全香港首個同時使用太陽能及風能發電的自動氣象站,島的東面亦有懲教署青洲羈押中心及青洲警署。 香港政府曾計劃在堅尼地城以北進行約186公頃的填海工程,把青洲和香港島連接,以提供用地作住宅發展用途,並藉以改善西區的交通情況。由於當局在1995年於憲報刊載青洲公眾卸泥區計劃時,曾接獲多份反對書,包括環保團體的強烈反對,故此政府暫時擱置整項青洲發展計劃。 青洲燈塔建築群包括一座建於1875年的舊燈塔及一座於1905年興建的新燈塔,並有一幢前歐籍職員宿舍,以及一幢前看守員房舍。兩座青洲燈塔2008年11月7日根據《古物及古蹟條例》列為法定古蹟。雖然市民希望前往燈塔建築群觀賞,不過,發展局以該地點交通不便及已租作戒毒中心為理由拒絕開放。.

新!!: 香港島和青洲 (中西區) · 查看更多 »

青洲燈塔

青洲燈塔(Green Island Lighthouse)是香港一組燈塔,位於香港島西北方的青洲,其兩座燈塔、歐籍職員宿舍及前看守員房舍已於2008年11月7日列為法定古蹟 香港政府新聞網,2008年11月7日。 青洲燈塔的首座燈塔在1875年7月1日啟用,為進入維多利亞港西部的船隻導航,是香港第二座燈塔(首座為鶴咀燈塔)。 1893年,港督卜力提出把已停用的鶴咀燈塔訊號燈搬到青洲燈塔使用,便在舊燈塔旁建了一座較大的新燈塔,以容納鶴咀的訊號燈。新燈塔於1904年動工,並於翌年投入運作。新燈塔高17.5米,並與舊燈塔並列,一直未有拆卸。 燈塔旁設一幢歐籍職員宿舍及紅磚屋。1970年,燈塔裝置了全面自動化設施,至今仍在運作。.

新!!: 香港島和青洲燈塔 · 查看更多 »

青朗公路

青朗公路(英文:Tsing Long Highway)是香港3號幹線的末段和9號幹線的中段,由汀九橋、大欖隧道及元朗引道組成,連接青衣及元朗凹頭。全線均為三線雙程分隔公路。是新界西區的重要交通樞紐。亦是'''新界的士'''繼城門隧道及青荃橋後唯一指定可行駛的收費隧道後往青衣的指定路線。青朗公路的興建減輕了新界西前往市區的主要幹道屯門公路的車流量負擔。 青朗公路全長12.98公里,由青馬管制區青衣西北岸的青衣西北交匯處開始,經過長約1.18公里的汀九橋,再經約700米長的高架道,便到達大欖隧道。大欖隧道全長3.80公里,為香港現時第二長的三線雙程行車隧道(最長為大老山隧道,3.95公里)。距離隧道北端出入口約1公里外是收費廣場。收費廣場以北為元朗引道,長4.4公里(以幹線路標計),直達凹頭;於凹頭交匯處與9號幹線的元朗公路匯合,連接新田公路和青山公路。凹頭交匯處後600米的青朗公路屬9號幹線的一部分。 大欖隧道及元朗引道由私人公司出資興建,通車時稱為「三號幹線郊野公園段」(因為部分路段屬大欖郊野公園範圍)。此段的青朗公路屬收費道路,收費廣場在大欖隧道北端出口外約1公里。此段青朗公路設有香港第一條野生動物地下通道,讓野生動物在不影響公路交通下通過。通道橫跨公路底部,直徑達1.8米,就像一條大水管一樣。 青朗公路在大欖隧道收費廣場以南路段限速每小時80公里,收費廣場以北的路段則為100公里。 File:Tal Lam Tunnel 2007.jpg|大欖隧道汀九入口 File:Tal Lam Tunnel_Interior.jpg|大欖隧道內部 File:HK Ting Kau Bridge Tsing Long Highway 2.JPG|青朗公路在汀九橋橋上 工,全段的車速限制均達每小時100公里。 新田公路的北端連接粉嶺公路,可通往上水、粉嶺等地。兩條公路都可連接交界的新田交匯處,可通往新深路至落馬洲,是香港和深圳的第3個車輛過境通道。有些時候,因為大批貨車前往落馬洲而造成擠塞,延伸至新田公路甚至影響只是經過的車輛,路政署興建了兩條繞道。其中一條讓新田公路往新深路的貨車使用,讓它們不必經過新田交匯處的迴旋處,同時提供更多緩衝,避免擠塞延長至新田公路。兩條繞道於2007年5月27日開通。 青朗公路建成之前,新田公路的南端直通青山公路至凹頭迴旋處。1998年上半年青朗公路通車時,新田公路改為接駁青朗公路,可通往大欖隧道(往葵涌、青衣、荃灣、九龍及港島)或元朗公路(往元朗、天水圍及屯門)。 本公路車速限制為每小時100公里,是香港車速限制次高的公路之一(最高為限速110公里的北大嶼山公路)。 近錦綉花園的交匯處是全港最多出入口的迴旋處,共有7個出口及7個入口,分別通往:.

新!!: 香港島和青朗公路 · 查看更多 »

静海寺

静海寺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仪凤门外狮子山西南麓的建宁路288号,原是15世纪明朝皇帝为表彰郑和下西洋的功绩而建立的佛教寺院。1842年,清朝与英国在寺内进行了有关《南京条约》的谈判。静海寺是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顶峰和衰落的双重见证,有特殊的历史文化意义。静海寺曾三次被毁又三次重建,最近一次重建于1988年。1990年被辟为《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经过1996年和2005年两次大规模扩建,静海寺现为南京静海寺纪念馆,设“郑和下西洋”和“《南京条约》议约”等展览陈列。静海寺是中国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新!!: 香港島和静海寺 · 查看更多 »

顏成坤

顏成坤,CBE,JP(Ngan Shing-kwan,),香港企業家和政治家,中華汽車有限公司(即中巴)創辦人,1933年6月至1998年8月擁有香港島的巴士專營權。此外,他於1951年獲香港政府委任為立法局非官守議員,其後於1959年至1961年任該局首席非官守議員,以及在1959年至1961年兼任行政局非官守議員。 顏成坤早年受教於皇仁書院和上海聖約翰大學,1920年接手家族的人力車業務。看好巴士業務前景的他隨後聯同商人黃耀南於1923年成立中巴,是九龍地區第三家巴士公司。1933年奪得專營權後,中巴由九龍遷往港島,戰後業務在他主導下快速擴展,在20世紀八十年代高峰期的巴士路線超過100條,車隊數目過千,每年乘搭人次斷以億計,堪稱「中巴王國」。1981年,百利保集團企圖狙擊中巴股權,但最終為顏成坤所擊退。 在中巴業務以外,顏成坤熱心參與社會事務,他早於1931年至1932年當選為東華三院合併後的首任主席,其後又於1939年至1940年出任保良局主席。戰後,他於1946年獲委任為市政局非官守議員,1951年晉升為該局首席非官守議員,1953年因公務繁忙請辭。作為香港的潮州僑領,顏成坤在行政立法兩局任職期間還身兼多項公職,直到六十年代以後才淡出政壇。另一方面,熱衷於體育事工的他曾於二戰前後連任南華體育會主席和會長合共八屆,並且於1935年擔任中華民國第六屆全國運動會香港區代表總領隊,以及於1936年以中華民國國家足球隊教練身份前赴德國柏林參與第11屆奧林匹克運動會。 然而,踏入20世紀八十年代,顏成坤對中巴的家族式管治被指保守脫節,巴士服務水平下降和勞資糾紛等問題,更引起輿論批評,促使港府於1993年和1995年分別把26條和14條巴士路線交由城巴有限公司接辦,其後進一步於1998年2月宣佈終止中巴專營權,中巴的專利巴士服務遂於同年8月底告終,而新的專營權則由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奪得。顏成坤雖然自1933年以來一直擔任中巴主席和監理,但由於年事已高、健康倒退,所以在九十年代中期已把業務交由子女打理。事實上,顏家手持不少車廠和員工宿舍土地,早已把目光投到地產發展,因此自專營權告終後,中巴實際上已經由一家巴士公司變成一家純以地產為核心業務的企業。.

新!!: 香港島和顏成坤 · 查看更多 »

顏成坤大宅

顏成坤大宅是香港中華巴士創辦人顏成坤的大宅,位於香港島灣仔堅尼地道64號,建於1930年代,被古物及古蹟辦事處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整個發展的地盤面積達二萬七千九百八十六方呎,以地積比率五倍發展,可建樓面面積約十三萬九千九百三十二方呎。,業主已申請將大宅原址改建成最高120米的商住大廈,並已獲城市規劃委員會批准,但業主暫時未有申請將大宅清拆。.

新!!: 香港島和顏成坤大宅 · 查看更多 »

顯理中學

顯理中學(Henrietta Secondary School,簡稱HSS),是香港基督教津貼男女英文中學,位於香港東區北角城市花園道2號 ,創校於1946年。可分為兩個階段,分別為顯理學校(1924年至1941年)和顯理中學(1946年至今)。亦是香港島唯一一間建於東區走廊旁的中學。現任校長為馬遠發先生。.

新!!: 香港島和顯理中學 · 查看更多 »

行政長官辦公室 (建築物)

行政長官辦公室(英文:Chief Executive's Office),是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辦公室之辦公大樓,位於香港香港島金鐘添馬添華道1號。行政長官辦公室是添馬艦發展工程的三組建築之一,其東為立法會綜合大樓,其南則為政府總部,三組建築之間的綠化帶闢作添馬公園。 行政長官辦公室於2011年8月8日啟用,在此之前,辦公室位於中環的禮賓府內。.

新!!: 香港島和行政長官辦公室 (建築物) · 查看更多 »

衛城道

衛城道(Castle Road)是香港的一條道路,位於香港島中環半山區的住宅區。衛城道是下坡單線單向行車道,由西南向東北走向,西南接羅便臣道,東北接堅道,中段途經西摩道交界。.

新!!: 香港島和衛城道 · 查看更多 »

衛奕信徑

衛奕信徑(Wilson Trail)是香港一條長途遠足徑,於1996年啟用,全長78公里,共分10段,為香港第二長的遠足徑,僅次於麥理浩徑之後。本徑由香港島南邊的赤柱蜿蜒至新界東北的南涌,越過香港眾多崇山峻嶺,貫穿香港8座郊野公園:大潭郊野公園、大潭郊野公園(鰂魚涌擴建部份)、馬鞍山郊野公園、獅子山郊野公園、金山郊野公園、城門郊野公園、大帽山郊野公園以及八仙嶺郊野公園。衛奕信徑的名稱是為了紀念鍾情於香港山水及遠足活動的第27任香港總督衛奕信而建。 因為定線的問題,衛奕信徑無可避免地需要穿過市區,包括港島東部、九龍東部和大埔。而且因為第二段和第三段被維多利亞港所阻,所以衛奕信徑成為香港唯一一條不連貫的長途遠足徑。此徑起於赤柱赤柱峽道,向北經過港島的數個山峰到達鰂魚涌。之後需在太古站乘港鐵到藍田站。棄油塘站不用的原因是因為衛奕信徑啟用時尚未有該站和須經區議員和運輸署准許,但轉用油塘站則可節省一半路程。於藍田繼續,經啟田道和鯉魚門道到油塘(此段雖長約1.6公里,但因位於市區,所以不設標距柱),越過魔鬼山、五桂山等,轉向西面,到達九龍群山,再從九龍水塘開始往北走到達九龍坑山,向東登上八仙嶺,最後再轉西北方下降至南涌作為終點。 為雷利計劃(香港)青少年發展項目籌款的《雷利衛徑長征》,由2003年起每年10月份舉行,賽道主要依整條衛奕信徑前進,但乘坐港鐵時需於油塘站及鰂魚涌站出入,而非原先的藍田站和太古站。.

新!!: 香港島和衛奕信徑 · 查看更多 »

衛星城市

衛星城市,又稱衛星都市,是城市規劃的一個概念,意指大城市邊緣的小型城市,為在大都市工作者主要的居住地。因为如卫星般与大城市相近,故称衛星城市。.

新!!: 香港島和衛星城市 · 查看更多 »

衛斯理村

衛斯理村(Wesley Village)是香港近郊一條鄉村,位於香港島掃桿埔大坑道近渣甸山一帶,屬於掃桿埔平房區的一部份,由循道會及衛理公會於1954年籌建,並於1955年落成,以作為安置1953年石硤尾大火的災民的地方之一,以約翰·衛斯理命名。 衛斯理村建有80個平房單位,每列平房由兩個單位組成,全村可容納500人居住。村內也設有一所名為衛斯理堂的教堂,並兼辦小學。 香港作家倪匡乘車經過大坑道時,望見了衛斯理村的門牌,因此得到其科幻小說主角名稱的靈感,將其命名為衛斯理,創作出膾炙人口的衛斯理系列。 此村早已清拆,成為大坑道邊的一段斜坡。.

新!!: 香港島和衛斯理村 · 查看更多 »

袁彌明

袁彌明(Erica Yuen Mi-ming;)是袁彌明生活百貨(彌明生活百貨前身)創辦人,曾參與電影及電視幕前演出。曾經擔任任香港政黨人民力量主席、人民力量執委會委員、電訊盈科見習經理、時事評論員、節目主持、作家、藝員、模特等,早年於香港赤柱聖士提反書院附屬小學(1992年畢業)以及聖士提反書院畢業(1997年中五),之後到美國麻薩諸塞州Northfield Mount Hermon School就讀預科(1999年畢業),並入讀美國波士頓塔夫茨大學經濟系,於2003年畢業,祖籍浙江寧波鄞縣,是西門袁氏家族的後人,祖父是袁勃,父親是袁弓夷。。 在2005年參加香港小姐競選,於準決賽獲得「旅遊大使獎」,並於決賽位居前5名。2007年離開無綫電視,其後為報社和雜誌社寫專欄和錄Youtube短片教美容,迅速創立護膚品和健康食品專門店「袁彌明生活百貨」()。2010年因不滿民主黨支持政改方案而成立政治組織選民力量並成為人民力量執行委員。2012年與陳志全(慢必)合組名單代表人民力量參選立法會(新界東)地區直選,獲得38,042票,令拍檔陳志全成功當選。 2016年9月10日,袁彌明宣佈退任人民力量主席,原因過去在社區解釋議會拉布,以及推動全民退保的工作做得不理想。 2018年,於網上撰寫文章直言女人追求虛榮是一場災難。並表示她們容易被表面風光支配自我價值。 亦不時分享個人護膚心得。.

新!!: 香港島和袁彌明 · 查看更多 »

颱風利奧

颱風利奧(Typhoon Leo,國際編號:9902,台灣編號:9905,聯合颱風警報中心:05W)為1999年太平洋颱風季第5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亦是香港自二次大戰以來令天文台最早懸掛八號信號的熱帶氣旋。利奧更一度被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評為中心風力達205公里每小時,路徑更直趨香港。然而,利奧受東北季候風影響,襲港時迅速減弱及轉向東北,對香港的威脅大減。.

新!!: 香港島和颱風利奧 · 查看更多 »

颱風瑪姬

颱風瑪姬(Typhoon Maggie,國際編號:9903,台灣編號:9906,聯合颱風警報中心:06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Etang)於當年6月曾對台灣和香港造成較嚴重的影響,其與同年九月出現的颱風約克正面襲港,導致香港需於一年內懸掛2次九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上一次出現此情況於1964年,該年曾懸掛達3次九號或以上颱風信號,紀錄至今仍未被打破)。.

新!!: 香港島和颱風瑪姬 · 查看更多 »

颱風英格瑞 (1946年)

颱風英格瑞(Typhoon Ingrid,國際編號:4606,聯合颱風警報中心:06W,中央氣象局)是1946年太平洋颱風季第6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亦是引致皇家香港天文台需要懸掛二戰後首個八號、九號及十號風球的熱帶氣旋。英格瑞於1946年7月12日生成,先後影響菲律賓呂宋島及臺灣中南部地區,再於7月18日在香港掠過,並給港澳造成災害,兩日後減弱消散。 因當時香港的天文台一向不習慣以美國海軍(今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的命名稱呼任何熱帶氣旋,故對「--」這個名稱未予承認, 在其熱帶氣旋警告訊號資料庫中一直以「無--名」來稱呼之。。(不過以下香港章節裡,跟隨其他地方以「英格瑞」稱呼無名) 至於英格瑞登陸菲律賓及中國大陸後的影響,兩地的氣象部門及媒體則未有詳細記載。.

新!!: 香港島和颱風英格瑞 (1946年) · 查看更多 »

食物環境衞生署

食物環境衞生署(簡稱食環署,英文:Food and Environmental Hygiene Department,縮寫:FEHD)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食物及衞生局轄下的部門,專責確保香港的食物安全,為香港市民提供清潔及衛生的環境。現任食物環境衛生署署長為劉利群。.

新!!: 香港島和食物環境衞生署 · 查看更多 »

风暴 (2013年电影)

《风暴》(Firestorm)是一部由袁锦麟编剧及执导、刘德华联合投资、監製兼主演的香港警匪動作片,安乐影片、映艺娱乐及银都机构等公司联合出品,江志强和刘德华擔任出品人与监制,钱嘉乐任动作指导,其他主要演員包括林家栋、姚晨、胡军和吕良伟。影片於后期被转制为3D电影,为香港首部3D警匪片。本片被选为第56届亚太影展的开幕电影,中国大陆、香港和臺湾分别于2013年12月12日、19日及31日公映。.

新!!: 香港島和风暴 (2013年电影) · 查看更多 »

裕盛辦館毒麵包案

裕盛辦館毒麵包案是指1857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在香港發生的一宗食物中毒案。.

新!!: 香港島和裕盛辦館毒麵包案 · 查看更多 »

飛鵝山

飛鵝山(Kowloon Peak / Fei Ngo Shan),或名飛鵞山或九龍峰,位於香港的黃大仙區、觀塘區、西貢區和沙田區的交界,新九龍界限邊緣之上,牛池灣東部,四順以北,為九龍群山之一。它高度為603米,為九龍的最高山峰。 遊人可在此飽覽九龍半島、香港島、蠔涌和白沙灣一帶的景色。它被劃為馬鞍山郊野公園的一部分。 位於飛鵝山山腰的百花林,是國父孫中山先生母親墓穴的所在地。山頂一帶則有香港數碼地面電視廣播兼模擬電視廣播發射站(覆蓋東九龍、港島東、將軍澳、西貢市、白沙灣等)和飛鵝山無線電站(中華電力)。 飛鵝山道(主要單程上山)和扎山道(主要單程下山)是沿着飛鵝山山腰所建的兩條車路,連接山腳的茶寮坳和大老山山頂一帶,飛鵝山道的另一端也連接清水灣道。飛鵝山山頂並沒有車路可達,但四方均有崎嶇的小徑可達,具危險性。不過就正如誤會大坑墩為大坳門一樣,很多人都誤以為東山山頂一帶為飛鵝山(兩者中間隔着象山)。 在1922年的軍部地圖,飛鵝山被標示為Kau Lung Peak(九龍山)或Chapmangliyang。.

新!!: 香港島和飛鵝山 · 查看更多 »

養和醫院

養和醫院(Hong Kong Sanatorium and Hospital),前身是養和療養院(The Yeung Wo Nursing Home),於1922年成立,是香港著名和頂尖的私立醫院,位於香港香港島灣仔區跑馬地山村道2號。.

新!!: 香港島和養和醫院 · 查看更多 »

西區

西區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西區 · 查看更多 »

西區 (香港)

西區是香港昔日的一個行政區劃,範圍包括現時香港島的中西區中的西部及南區中的西部。.

新!!: 香港島和西區 (香港) · 查看更多 »

西區公眾貨物裝卸區

西區公眾貨物裝卸區(又稱西區貨物裝卸區或西環碼頭)是香港一個公眾貨物裝卸區,位於香港島石塘咀干諾道西與山道之交匯處以西的海旁,臨近維多利亞港及硫磺海峽,鄰近西區副食品批發市場、屈地街電車廠、新堅尼地城游泳池及卑路乍灣公園。.

新!!: 香港島和西區公眾貨物裝卸區 · 查看更多 »

西區副食品批發市場

西區副食品批發市場是香港一個副食品批發市場,位於香港島西環豐物道8號,臨近西區海底隧道香港出口、屈地街電車廠及西區公眾貨物裝卸區。批發市場由漁農自然護理署管理。批發市場建於海旁的填海地上,佔地6.2公頃,第一期於1988年8月4日興建,1991年10月18日啟用;而第二期於1991年元旦動工,1994年3月1日啟用。.

新!!: 香港島和西區副食品批發市場 · 查看更多 »

西區社區中心

西區社區中心(Western District Community Centre),是位於香港港島西營盤西邊街的一處多元用途的社區會堂,昔日為贊育醫院(Tsan Yuk Hospital)的所在地而被稱為舊贊育醫院,其主樓於1992年被古物諮詢委員會評定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現時已升為一級。.

新!!: 香港島和西區社區中心 · 查看更多 »

西區警署

西區警署(官方名稱:西區分區警署)是香港警務處香港島總區西營盤分區的分區警署,位於香港西營盤德輔道西280號。.

新!!: 香港島和西區警署 · 查看更多 »

西區抽水站及濾水廠

西區抽水站及濾水廠(Elliot Pumping Station & Filters),又稱西區濾水廠房,是香港一個已停用的水務設施,位於香港島西區薄扶林道近香港大學以西及寶翠園以南。其建築分別被列為香港二級及三級歷史建築。.

新!!: 香港島和西區抽水站及濾水廠 · 查看更多 »

西區海底隧道

西區海底隧道(Western Harbour Crossing),簡稱西隧,是香港第3條過海行車隧道,也是香港首條和唯一一條3線雙程行車、分隔沉管式過海隧道。隧道全長2公里,連接香港島的西營盤干諾道西和九龍佐敦附近的西九龍填海區。九龍出入口附設有21個繳費亭的收費廣場,其中4個可隨時改變行車方向的人手收費亭,11個為單一方向的人手收費亭,餘下6個為快易通專用的自動繳費亭,繁忙時間可為同一行車方向提供12條行車線,並在油麻地交匯處連接西九龍公路;西營盤出入口的交匯處包括17條接駁天橋、一條下通路和多段引道,連接4號幹線,隧道可拉近中西區與油尖旺區、九龍城區和深水埗區之間的距離。隧道人員獲授權執行《西區海底隧道條例》。 西隧是香港3條過海隧道中容量最大的一條,採用3線雙程行車設計及較其餘兩條過海隧道寬鬆的每小時80公里限速,於香港機場核心計劃落實後一併興建,除了提供港島接駁九龍西、新界西的更快捷途徑外,亦是為了紓緩紅磡海底隧道、東區海底隧道的交通壓力。然而此隧道與紅隧及東隧一樣,採用「建造-營運-移交」模式經營,落成後專營權由香港西區隧道有限公司持有至2023年。.

新!!: 香港島和西區海底隧道 · 查看更多 »

西安號客船大火

西安號客船大火指在1947年2月4日發生於香港水域的大火,造成132死40傷.

新!!: 香港島和西安號客船大火 · 查看更多 »

西寧街

西寧街(Sai Ning Street)是香港島西北部的一條行車街道,位於域多利道以北,堅尼地城西邊,摩星嶺以北,港島西廢物轉運站碼頭以東,招商局貨倉碼頭以南。 西寧街是一條平坦的道路,東端出口在域多利道近堅尼地城賽馬會診療所,而西端是掘頭路,附近是幾幢多層住宅大廈室內停車場的出入口,包括西寧閣、麗景大廈、富亨閣、域多利道60號,及傲翔灣畔。 西寧街中段招商局貨倉碼頭南邊對面,還有兩幢多層工廠大廈,分別名為廣基工廠大廈、耀基工廠大廈。.

新!!: 香港島和西寧街 · 查看更多 »

西灣

西灣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西灣 · 查看更多 »

西灣國殤紀念墳場

西灣國殤紀念墳場(Sai Wan War Cemetery)是香港的一座墳場,位於香港島東區柴灣 (又稱西灣) 以南的黑角頭一帶,安葬著香港保衛戰時在香港陣亡的盟軍軍人,墳場內亦葬有本地陣亡或蒙難的軍人和公民。西灣國殤紀念墳場在1953年按撥地契約批予「」,是該委員會建造及管理的三個墳場之一,第二個則在南區赤柱的赤柱國殤紀念墳場;同時在元朗牛潭尾的稼軒盧軍營 (新田軍營前身) 內設立了廓爾喀軍人墳場(「廓爾喀」即啹喀),但是在1997年6月30日因香港回歸而關閉至今。.

新!!: 香港島和西灣國殤紀念墳場 · 查看更多 »

西灣河市政大廈

西灣河市政大廈(英文:Sai Wan Ho Municipal Services Building)是位於香港島東區西灣河的一座多用途的市政大樓,設有街市、政府辦公室及體育館等設施,地址為筲箕灣道111號。市政大廈位於港鐵西灣河站上蓋,私人屋苑欣景花園第3座之下。.

新!!: 香港島和西灣河市政大廈 · 查看更多 »

西灣河站

西灣河站(Sai Wan Ho Station)是港鐵港島綫的一個鐵路車站,位於香港東區西灣河筲箕灣道地底,車站於1985年5月31日啟用,車站大堂由金門/Kier/Lilley聯營公司負責興建,行車隧道由日本西松建設負責興建。.

新!!: 香港島和西灣河站 · 查看更多 »

西灣河文娛中心

西灣河文娛中心(英文:Sai Wan Ho Civic Centre)是香港的一座文娛中心,位於香港島西灣河欣景花園第3座之下,毗鄰西灣河市政大廈。 西灣河文娛中心於1990年12月4日啟用,共3層,設施包括文娛廳、音樂練習室、劇院、美術室及城市電腦售票網。.

新!!: 香港島和西灣河文娛中心 · 查看更多 »

西祥街

西祥街(Sai Cheung Street)是香港一條街道,位於香港島堅尼地城,為一條單線南北走向的行車街道,連接卑路乍街、堅彌地城海旁及西祥街北。.

新!!: 香港島和西祥街 · 查看更多 »

西祥街北

西祥街北(Sai Cheung Street North)是香港一條街道,位於香港島堅尼地城,為一條單線南北走向的行車街道,連接城西道、堅彌地城海旁及西祥街,北接西區公眾貨物裝卸區。此街道的城西道至堅彌地城海旁一段以雙線雙行行車。.

新!!: 香港島和西祥街北 · 查看更多 »

西約華人公立醫局

西約華人公立醫局(West Point Chinese Public Dispensary),又稱西約方便所,是香港昔日一個診所,為居民提供治療及留醫服務。位於香港島西營盤西邊街36A號後座,現時屬於舊贊育醫院的附屬建築物,由民政事務處管理。現時租戶為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也是太平山醫學史蹟徑其中一個景點,並以舊贊育醫院附屬建築物的名義被評定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新!!: 香港島和西約華人公立醫局 · 查看更多 »

西環

西環(Sai Wan),又稱西區(Western District,簡稱Western),另有一英文名稱West Point,是香港的地名,指香港島西部,即中西區西部上環以西的地區,包括西營盤、石塘咀和堅尼地城等地,但不包括摩星嶺。西環的名稱來源有二說,一說源自19世紀時香港華人對維多利亞城的通俗分區「四環九約」,西環爲其中一環,而九約中第一、二和三約則分別為堅尼地城、石塘咀和西營盤;另一說源於堅尼地城之舊稱「西灣」的諧音,在當地未進行填海工程前,華人又稱該地爲「擸𢶍灣」。西環人口以祖籍潮州為主。 雖然西環包括堅尼地城、石塘咀與西營盤,但是在區內居住的街坊通常都將三個地區仔細劃分,而不會統稱為「西環」,部分居民更認為「西環」只是指堅尼地城一帶,並不包括石塘咀和西營盤。至於居於西環以外其他地區的香港市民則多對「西環」之地名感到混淆不清,僅能大概指出其爲西營盤附近一帶的地區。 由於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簡稱「中聯辦」)在2001年遷入西環區內毗鄰西區警署的西港中心,故自2001年後不少香港媒體和市民會使用「西環」一詞作爲中聯辦的代名詞,而香港非建制派及其支持者在批評中央人民政府或中聯辦違反基本法對「一國兩制」的規定干預香港事務時則經常使用「西環治港」的說法,作爲對中央人民政府所提出的「港人治港」說法的諷刺,而中聯辦、香港特區政府、香港建制派及其支持者則認爲中央人民政府和中聯辦一直在符合香港基本法規定的框架下給予香港特區政府及香港人民有益的幫助和支持,由始至終貫徹落實「一國兩制」與「港人治港」的方針,並認爲「西環治港」的說法只是反對派抹黑中央人民政府和攻擊香港建制派的手段。.

新!!: 香港島和西環 · 查看更多 »

西環大樓

西環大樓(Western Court),曾位於石塘咀皇后大道西450至456G號,於1961年建成,是香港島西環的一組私人屋苑,共有8幢,自設小社區及商店,石塘咀市政大廈之東邊及毗鄰港鐵香港大學站B1出口。2015年10月,西環大樓已全面清拆,現址將會興建一幢單幢式37層高,共645伙單位的翰林峰。.

新!!: 香港島和西環大樓 · 查看更多 »

西環邨

西環邨(Sai Wan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香港島中西區堅尼地城,加惠民道和加多近街之間,於1958年正式入伙,由T.S.C.Feltham 建築師設計。前由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管理。港島西區租約事務管理處負責租約事務,創毅物業服務顧問有限公司負責屋邨及停車場管理。西環邨是房委會唯一於中西區的公共屋邨。.

新!!: 香港島和西環邨 · 查看更多 »

西營盤

西營盤(Sai Ying Pun)是一座山城,位於香港香港島西部,與半山區及中上環接壤,為香港最早期發展的住宅區及學校區。西營盤可說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地方。香港開埠的百多年前,英軍在佔領角以西的西角(West Point)一帶築起軍營,故此地有「西營盤」之名。西營盤是融匯香港歷史、展現華洋雜處樣貌的大眾生活區。在地區行政上,西營盤屬於中西區,位置為上環以西,石塘咀以東,般咸道以北,維多利亞港以南,即大約由嘉安街至威利麻街位置。.

新!!: 香港島和西營盤 · 查看更多 »

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

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英文:Sai Ying Pun Community Complex)是香港香港島西營盤的一座建築物,位於西營盤高街2號,前身是精神病院,故被稱為舊精神病院。而當地街坊則稱之為高街鬼屋。原建築僅正立面被保留,展示出其大麻石外牆及走廊,並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2015年10月23日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新!!: 香港島和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 · 查看更多 »

西營盤站

西營盤站(Sai Ying Pun Station)是港鐵港島綫鐵路站,位於香港島中西區西營盤第二街與正街交界的一段第三街和高街之間的地底,主要服務西營盤及西半山居民。該站亦是最接近西區海底隧道(港島端)的鐵路車站。此站作為港島綫的西延段——西港島綫的組成部分,於2015年3月29日啟用,為該綫最後一個啟用的鐵路站。本站已隨2016年3月27日B3出口的啟用正式完成建築工程,而該出口的升降機亦在同年6月25日啟用。 西營盤站興建在地下洞穴內,車站C出口至大堂的垂直距離深入地底80米,代替鰂魚涌站(深42米)成為全香港第二深的洞穴車站,僅次於香港大學站(深100米)。.

新!!: 香港島和西營盤站 · 查看更多 »

西營盤賽馬會分科診所

西營盤賽馬會分科診療所(Sai Ying Pun Jockey Club Polyclinic,簡稱西營盤分科診所),前身稱為國家醫院(Government Civic Hospital),是香港一所歷史悠久的醫務建築,在1874年創立,位於香港香港島西營盤皇后大道西130號,當時是香港第一所非軍用的醫院,即是政府公立醫院,由當時香港政府創立,主診用西方醫學方法治病。 現在的西營盤賽馬會分科診療所,經重建而成,由香港賽馬會贊助,是普通科診療所,由醫院管理局經營。該診所於1960年7月啟用。.

新!!: 香港島和西營盤賽馬會分科診所 · 查看更多 »

西角

西角是香港一個已消失的地名。西角此名譯自它的英文名稱West Point。不過從古至今,華人都甚少使此中文地名,香港回歸後時期,大部份市民甚至不知此地名和存在。西角的位置標示在1845年的英文香港地圖。它的大約位於現時皇后大道和薄扶林道的交界對出,即西區警署(七號差館)的位置,為一個西半香港島最北的地方。至於西角的得名理由,則無所得知。在十九世紀,西角曾是英軍軍營的所在地。在美國,西角(West Point)則是一個被廣泛使用的地名。 時移世易,現在West Point指的多為西環。前往西環的一些紅色小巴都以West Point作為西環的英文名。很多位於西環的地址和建築物的英文名都用West Point。不過其實西環的英文名應該是Sai Wan、Western或Western District。.

新!!: 香港島和西角 · 查看更多 »

西高山

西高山(High West)是香港一座山峰,位於香港島西部介乎中西區與南區之間,龍虎山以南(以薄扶林道遊樂場及克頓道、盧吉道及夏力道交界處為界),扯旗山之西南(以盧吉道為界),海拔,為香港島上第四高的山峰。 西高山大部分屬於薄扶林郊野公園的範圍,為茂密的樹林所覆蓋。不過南面近山頂一帶為懸崖峭壁,幾乎寸草不生,亦因此成為一個良好的攀岩地點。 瑪麗醫院及心光盲人院暨學校座落於其西南山腰。 西高山曾用的土名有砲台山和摩天嶺。.

新!!: 香港島和西高山 · 查看更多 »

西部走廊鐵路

西部走廊鐵路,又稱西部鐵路走廊,簡稱西部走廊,是香港鐵路網絡中服務香港新界西部鐵路網絡,連接新界西與九龍西。西部走廊鐵路分為三部份:港口鐵路線、長途客運線及近郊客運線。近郊客運線(現稱西鐵綫)於2003年12月20日通車,其餘路段的計劃取消。.

新!!: 香港島和西部走廊鐵路 · 查看更多 »

西港中心

招商局西港中心(英文:China Merchants Group The Westpoint),俗稱中聯辦大樓,是香港港島西營盤一座摩天大樓,地址為干諾道西160號,背靠德輔道西並與西區警署一街之隔。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所在地,因此被俗稱為「中聯辦大樓」。.

新!!: 香港島和西港中心 · 查看更多 »

西摩道

西摩道(Seymour Road),是香港島半山區的一條行車上山街道,起步始自合一堂的東面,近般咸道與醫院道及堅道的交匯點,上行至羅便臣道55號,該處有不少地產代理分店駐紮,還有惠康和百佳超級市場。 西摩道有一塊地皮,於1986年城規會定為香港甲類住宅地,但是在1995年改為丙類,只可以建築地積比不高於五,即是高度不能多於12層的住宅。 在2005年,太古地產和恒基兆業以126百萬港元投得,及後申請放寬建築限制。 在2007年11月太古勝訴,破例可以興建54層高摩天大廈於此。 事件雖然有環保團體反對,但是鄰近業主叫好,期望新廈可刺激樓價再向上。.

新!!: 香港島和西摩道 · 查看更多 »

規劃署

規劃署(Planing Department,簡稱:PlanD)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發展局轄下的政府部門,專門負責香港的城市規劃事務,規劃署是城市規劃委員會的執行機構。按照城市規劃規例的規定,城市規劃委員會可以規定規劃署署長擬備圖則或者簡圖,以方便執行條例所訂明的職能,包括擬備各類規劃圖則、為香港各片土地的恰當用途和發展提供指引及擬定香港可持續發展的長遠規劃策略。.

新!!: 香港島和規劃署 · 查看更多 »

馬坑

坑是香港港島南區的一個地方,位於南區的東南部,舂坎角與赤柱之間,一般被認為屬赤柱的一部份。.

新!!: 香港島和馬坑 · 查看更多 »

馬坑邨

坑邨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項目編號為HK12NR,位於香港島南區赤柱馬坑,由房屋署總建築師(1)設計,第一期於1993年入伙,第二期於2000年入伙。由創毅物業服務顧問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為配合周遭環境,馬坑邨以和諧鄉村型設計,房屋署當時稱這樣的設計是和諧式的變奏,所以它是唯一一條擁有和諧鄉村式型的市區公共屋邨,其餘的鄉村式設計公屋都位於離島區,它也是現時南區黃赤石分區唯一一條公共屋邨。 龍欣苑是居者有其屋屋苑,在馬坑邨發展計劃第一期內,共有兩座第一代和諧鄉村型設計樓宇,設計與馬坑邨無異,每個標準層有16個單位,在1993年落成。 龍德苑是居者有其屋屋苑,原是馬坑邨發展計劃第二期下的出租公屋,共有4座第二代和諧鄉村型設計樓宇,共有四座樓宇,在2000年落成。 由於龍欣苑及龍德苑座落赤柱豪宅地段環角道與高尚住宅居民為鄰,所以屋苑又被稱爲豪宅區中居屋樓王。.

新!!: 香港島和馬坑邨 · 查看更多 »

馬塘坳

塘坳(英文:Pottinger Gap)是香港一個山坳,位於香港島東部,歌連臣山與砵甸乍山之間,位處海拔約180米之處,英文名稱以首任香港總督砵甸乍命名。山坳之北可通往柴灣,而向南則可到達大浪灣。港島徑第八段途經此處。此處也是砵甸乍山郊遊徑的起點。.

新!!: 香港島和馬塘坳 · 查看更多 »

馬寶道

寶道(Marble Road)是位於香港東區北角的一條街道,以售賣廉價女裝衣服及飾物的小販攤檔馳名,有香港島的「女人街」之稱。 馬寶道西接春秧街與糖水道之交界,穿過書局街、琴行街及電照街,於北角污水隔濾廠一帶為終點(掘頭路)。馬寶道沿途大多為唐樓,略保留著1950年代至1960年代的氣息。 除了路邊的小販攤檔外,馬寶道街道兩旁也有很多售賣廉價的布匹及毛衣的小商舖。.

新!!: 香港島和馬寶道 · 查看更多 »

馬山村

山村是一條位於香港港島東部且已消失的村落,位於筲箕灣與西灣河的馬鞍山上,故名馬山村‧正確位置是現今東欣苑的山坡上。 馬山村於1950年代初建立,因當時大量難民到港,因有屋荒,故在此山坡上建屋,當時有五、六百戶居住,八十年代因山泥傾瀉而拆卸。.

新!!: 香港島和馬山村 · 查看更多 »

馬己仙峽

馬己仙峽(Magazine Gap)是香港的一個山坳,位於香港島半山區,其東面和西面分別有歌賦山及寶雲山,形成這個峽谷,海拔300米。 馬己仙峽是4條道路的交匯之處,分別是馬己仙峽道、司徒拔道、山頂道和甘道。從馬己仙峽道而下,可以直抵中環一帶。 Category:香港山坳 Category:半山區.

新!!: 香港島和馬己仙峽 · 查看更多 »

馬己仙峽道

己仙峽道(Magazine Gap Road)是香港半山區及山頂的主要道路,位於香港島馬己仙峽,是由中環前往山頂的必經之路。 馬己仙峽道大部份屬彎彎曲曲的斜路,依山而建,西面亦是海拔最低點,連接花園道及羅便臣道,一路向東及向上而行,並連接寶雲道及梅道等連接至住宅區的道路,至東面最高點,連接司徒拔道及山頂道。車輛可經司徒拔道前往黃泥涌峽、跑馬地、灣仔、香港仔、淺水灣等地,或經山頂道前往山頂。 現時馬己仙峽道禁止3噸以上的車輛使用。在2008年,曾有旅遊巴士司機從山頂下山,因貪快選用馬己仙峽道,未有留意有「三噸及以上車輛不得行駛」的指示,終導致腳掣失靈,在花園道狂衝,連撞八輛車及撞死一名站在安全島的女生,旅遊巴最後在下亞厘畢道猛撞向中區政府合署大樓停下。.

新!!: 香港島和馬己仙峽道 · 查看更多 »

馬儀英

儀英博士,MBE,JP(Dr.,),香港基督教女教育家,1947年至1949年任廣州真光中學校長,1949年至1973年任九龍真光中學創校校長。 馬儀英早年在香港和廣州接受教育,後來前往美國深造,先後取得碩士和博士學位。她畢生從事教育工作,除擔任九龍真光中學校長外,也是多間教會學校校董,亦曾獲香港政府委任為教育委員會委員和中文中學會考委員會委員。在1964年,她獲港府委任為教育報告書工作委員會委員,就《馬殊及森遜報告書》的建議作出研究和檢討。工作委員會復於1965年1月發表報告,促成港府在同年4月發表《香港教育政策白皮書》,對港府教育政策的方針起一定影響。 馬儀英是虔誠的基督徒,曾為中華基督教會和合一堂等擔任教會事工。.

新!!: 香港島和馬儀英 · 查看更多 »

馬鞍山綫

鞍山綫(Ma On Shan Line,前稱馬鞍山鐵路,Ma On Shan Rail),簡稱馬鐵,是港鐵營運的香港鐵路綫之一,連接新界沙田區的大圍站和烏溪沙站,主要服務沙田城門河東和馬鞍山。其中大圍站是與東鐵綫交匯的轉車站;在港鐵路綫圖中以啡色代表。由九廣鐵路公司擁有,以「服務經營權」方式授予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公司)營運。.

新!!: 香港島和馬鞍山綫 · 查看更多 »

馬金娘

金娘 (Ma Kam Neong),籍貫:廣東省順德縣,在新加坡出生,少女時代已隨胞姊馬笑英移民香港,最初只是粵劇幫花,赴美國登臺回香港後,才轉為粵劇正印花旦;馬金娘亦是香港電影艷星。.

新!!: 香港島和馬金娘 · 查看更多 »

馮小非

馮小非(Fung Siu Fei,?-40年代初期),活躍於20世紀30年代至40年代初期的一線粵劇乾班男花旦;上海電影演員 。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成為粵劇乾班男花旦陳非儂的第一位徒弟,曾與鍾卓芳齊名;後來與李翠芳齊名。可惜英年早逝,在日本侵略時期在廣州病逝。梁蔭棠曾經跟他學藝,然而馮小非稍有差錯就體罰,梁蔭棠受不了就逃跑了。.

新!!: 香港島和馮小非 · 查看更多 »

馮仕耕

馮仕耕 (Fung Se Goun Fergus,1975年11月28日 - ),現任香港南區區議會海灣選區議員、自由黨成員。他在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以448票擊敗獨立人士梁思豪當選,其後2011年及2015年選舉成功連任。.

新!!: 香港島和馮仕耕 · 查看更多 »

馮應湘

馮應湘(Billy Fung,1909年-1955年8月3日),美國出生的華裔,綽號:黑仔,擅長魔術及舞蹈,最初當商人私人秘書,1937年起在香港電影工作,銀幕上專演歹角及花花公子。當年居住在九龍佐敦道46號地下。他的作風西化,曾在1952年11月3日晚上10時,駕駛他的車牌:9552號的轎車沿彌敦道南行至普慶戲院時,與鄰座女子擁吻,被控不小心駕駛,被南九龍裁判法院罰款港幣50元。.

新!!: 香港島和馮應湘 · 查看更多 »

香島道

香島道是香港的一條主要道路,現時連接香港島南區的黃竹坑和淺水灣,道路範圍西起黃竹坑道與壽山村道交界,經深水灣,東至淺水灣西面的淺水灣道,是香港仔、黃竹坑和鴨脷洲通往舂坎角及赤柱的主要道路。.

新!!: 香港島和香島道 · 查看更多 »

香香麵包

香香麵包是香港第二大麵包生產商,成立於1966年,目前只集中經營麵包批發,不同於香港最大麵包生產商嘉頓麵包兼營零售。.

新!!: 香港島和香香麵包 · 查看更多 »

香江大舞台

香江大舞台,(Hong Kong Opera House)是香港已成歷史的表演場地,也是另類的吸引外地遊客的「特色旅遊」之一,是香港創意工業的樣板。簡單說來就是人妖豔舞表演,地點在香港島南區華富邨的一座私人物業單幢樓華富閣的樓下基層,其前身是一間已結業的戲院,名為華富閣戲院,Fortuna Theatre。當傳統大戲院受淘汰關門之後,一香港旅遊業界人士,聯繫中國大陸訪港旅行團,以旅遊車方式,接送大陸遊客,到上址欣賞表演。可惜,香江大舞臺的構思為守舊思維所不容,當然會以交通問題或附近居民反對為理由,被區議員加食物環境衞生署干涉,香港另類創意無處容身,只有結業。.

新!!: 香港島和香江大舞台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香港島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 (消歧義)

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之一,是香港島、九龍及新界的統稱,也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香港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香港10號幹線

10號幹線是香港最新的主要公路幹線,于2007年7月1日通车;亦是唯一一條全線是快速公路,以及部分路段在香港境外範圍的幹線(起點位於深圳市南山區東角頭),包括深圳灣公路大橋(深港西部通道)及港深西部公路(前稱后海灣幹線)、連接屯門藍地的元朗公路及深圳市南山區蛇口的深圳灣口岸港方口岸區,全長10.9公里。 這條幹線全線均為三線雙程分隔行車路。同時與9號幹線連接。 此外政府亦曾計劃興建元朗至大嶼山段及大嶼山至香港島段,使10號幹線成為一條連接香港島、大嶼山和新界西北的幹線公路,全長29.5公里,但前者興建計劃已押後,後者更被擱置。直至2017年1月,政府宣佈重新研究興建一段連接北大嶼山至元朗之公路幹線,惟相關路段將會被納入11號幹線。.

新!!: 香港島和香港10號幹線 · 查看更多 »

香港1號幹線

香港1號幹線是香港中部的一條主要幹線及公路,連接香港島香港仔和新界東沙田區。當中包括三條收費行車隧道:香港仔隧道、海底隧道及獅子山隧道。它是連接港島、九龍市區和新界東的幹道,是全港第4長幹線,也是歷史最悠久的幹線。 這條幹線途經路段有:(沙田馬場方向顯示)香港仔海旁道、黃竹坑道、香港仔隧道、黃泥涌峽天橋、堅拿道天橋、海底隧道、康莊道、公主道、窩打老道、獅子山隧道公路(包括獅子山隧道)及沙田路。南端的香港仔海旁道接上石排灣道,北端的沙田路接上9號幹線的大埔公路沙田段。同時分別與2號幹線、4號幹線(中環灣仔繞道建成後不再與之連接)、5號幹線、7號幹線和9號幹線連接。 1號幹線是香港最多交通燈位的主要幹線,窩打老道九龍塘路段、黃竹坑道與香葉道交界近香港仔警署(南行)、康莊道紅磡海底隧道收費廣場近香港理工大學(北行)及紅磡站(南行)、黃泥涌峽天橋與堅拿道天橋交界近摩理臣山道支線路口(北行)尚未有提升为交匯處規格,仍有使用交通燈处理道路平交。窩打老道只有兩個路段建有天橋避開地面燈位(歌和老街天橋,以及由公主道至界限街的天橋),窩打老道近禧福道交界更設有行人交通燈號設施,是全港僅有兩個設有行人交通燈號設施供行人直接橫過馬路的幹線路段之一。因此,車輛不能快速往返紅磡海底隧道與獅子山隧道。.

新!!: 香港島和香港1號幹線 · 查看更多 »

香港2006年11月

没有描述。

新!!: 香港島和香港2006年11月 · 查看更多 »

香港2006年12月

没有描述。

新!!: 香港島和香港2006年12月 · 查看更多 »

香港2006年1月

没有描述。

新!!: 香港島和香港2006年1月 · 查看更多 »

香港2006年2月

没有描述。

新!!: 香港島和香港2006年2月 · 查看更多 »

香港2006年4月

没有描述。

新!!: 香港島和香港2006年4月 · 查看更多 »

香港2006年8月

没有描述。

新!!: 香港島和香港2006年8月 · 查看更多 »

香港2006年9月

没有描述。

新!!: 香港島和香港2006年9月 · 查看更多 »

香港2007年11月

;(請按此參閱當天之報章頭條).

新!!: 香港島和香港2007年11月 · 查看更多 »

香港2007年12月

;(請按此參閱當天之報章頭條).

新!!: 香港島和香港2007年12月 · 查看更多 »

香港2007年2月

没有描述。

新!!: 香港島和香港2007年2月 · 查看更多 »

香港2007年3月

;(請按此參閱當天之詳細新聞內容).

新!!: 香港島和香港2007年3月 · 查看更多 »

香港2007年6月

;(請按此參閱當天之報章頭條).

新!!: 香港島和香港2007年6月 · 查看更多 »

香港2007年9月

;(請按此參閱當天之報章頭條).

新!!: 香港島和香港2007年9月 · 查看更多 »

香港2008年1月

;(請按此參閱當天之報章頭條).

新!!: 香港島和香港2008年1月 · 查看更多 »

香港2008年2月

;(請按此參閱當天之報章頭條).

新!!: 香港島和香港2008年2月 · 查看更多 »

香港2008年4月

;(請按此參閱當天之報章頭條).

新!!: 香港島和香港2008年4月 · 查看更多 »

香港2008年5月

没有描述。

新!!: 香港島和香港2008年5月 · 查看更多 »

香港2008年6月

没有描述。

新!!: 香港島和香港2008年6月 · 查看更多 »

香港2030+

香港2030+,全名為《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是發展局與規劃署共同推動就香港跨越2030年的規劃策略和空間發展方向的策略性研究。香港2030+自2015年開始整合重要議題,分析土地用途及土地供應,制訂空間規劃的框架,並在2016年底至2017年初進行公眾諮詢,整個研究預計於2018年完成並公布。.

新!!: 香港島和香港2030+ · 查看更多 »

香港20世紀初歷史

20世紀初,英國對香港的管治逐漸上軌道。然而中國大陸的局勢不穩定,一直影響着香港。.

新!!: 香港島和香港20世紀初歷史 · 查看更多 »

香港2號幹線

2號幹線是香港東部的一條主要幹線。由香港島東區太古城東區走廊開始至新界沙田區馬料水吐露港公路。當中兩條收費隧道:東區海底隧道及大老山隧道,分別名列香港最長汽車用海底隧道及陸上隧道。它是連接香港島、九龍東和新界東的主要幹道。 這條幹線途經的主要道路有:(鰂魚涌方向顯示)大老山公路、大老山隧道、觀塘繞道、鯉魚門道、東區海底隧道。同時分別與1號幹線、4號幹線、5號幹線、7號幹線和9號幹線5条干线連接。.

新!!: 香港島和香港2號幹線 · 查看更多 »

香港3號幹線

3號幹線是香港西部的一條主要幹線,亦是香港其中一條高速幹線,幹線長度為香港第3(過海幹線則是最長)。它連接香港島的西營盤干諾道西和新界的元朗。當中包括兩條收費及一條免費隧道:西區海底隧道(收費)、長青隧道(免費)及大欖隧道(收費)。它是連接香港島、西九龍和新界西的主要幹道。 這條幹線的主要組成部分都是因為興建新機場而興建的連接道路(參見機場核心計劃),另外則是為解決新界西的道路及大老山隧道之1994年至1996年擠塞情況。這些包括:(元朗方向顯示).

新!!: 香港島和香港3號幹線 · 查看更多 »

香港4號幹線

-- 4號幹線是香港的一條主要幹線,沿香港島連接港島東區的柴灣和中西區的堅尼地城,是港島區的重要幹道。 這條幹線途經的主要道路有:(柴灣方向顯示)干諾道西天橋、林士街天橋、干諾道中、夏慤道、告士打道、維園道及東區走廊。同時分別與1號幹線(中環灣仔繞道建成後不再與之連接)、2號幹線及3號幹線連接。.

新!!: 香港島和香港4號幹線 · 查看更多 »

香港5號幹線

5號幹線是香港九龍西區的一條主要幹線。連接九龍東牛頭角和新界西荃灣。當中包括一條免費隧道:啟德隧道。它是連接九龍東和新界西的主要幹道。 這條幹線途經的路段有:(荃灣方向顯示)啟福道、啟德隧道、東九龍走廊、漆咸道北、漆咸道南、加士居道天橋、渡船街天橋、西九龍走廊、荔枝角道、荔枝角大橋、葵涌道以及荃灣路(快速公路路段)。同時分別與1號幹線、2號幹線、3號幹線、7號幹線和9號幹線連接。於西行方向漆咸道北與蕪湖街交界是全條幹線唯一設有交通燈的路段,由於受紅磡海底隧道及加士居道天橋塞車的影響,因此在日間長期擠塞。.

新!!: 香港島和香港5號幹線 · 查看更多 »

香港7號幹線

7號幹線是香港九龍北部的一條主要幹線。連接新界區的葵涌和將軍澳。當中包括一條收費隧道:將軍澳隧道。它是連接九龍西和九龍東的主要幹道,且7號幹線中的呈祥道和部份龍翔道一段更沿九龍半島北部山坡而行。7號幹線是香港惟一沒有任何快速公路路段的幹線,同時也是香港設置路標最少的幹線(西行途經畢架山花園巴士分站後至荔枝角變電站前,路標13.8-16.2,及橫跨葵涌道的一段呈祥道,路標17.3-17.6);另外7號幹線在將軍澳道、鯉魚門道交界處被拗斷,亦是香港各條幹線中絕無僅有的定線。觀塘道與康寧道交界;觀塘道與翠屏道交界;觀塘道與茶果嶺道交界(西行)及觀塘道與鯉魚門道、偉發道、將軍澳道交界路段是香港少數未有提升交匯處規格的幹線路段,設有交通燈。當中鯉魚門道東行及將軍澳道交界更設有行人交通燈號設施,是全港僅有兩個設有行人交通燈號設施供行人直接橫過馬路的幹線路段之一。 這條幹線途經路段有:(將軍澳環保大道方向顯示)呈祥道、龍翔道、觀塘道、鯉魚門道、將軍澳道、將軍澳隧道、將軍澳隧道公路、環保大道。同時分別與1號幹線、2號幹線、3號幹線、5號幹線和8號幹線交匯。.

新!!: 香港島和香港7號幹線 · 查看更多 »

香港8號幹線

8號幹線是香港第二長的主要幹線,亦是香港兩條路標由西向東遞增的高速幹線之一(另一條為10號幹線)。它連接新界大嶼山赤鱲角和沙田,1997年5月首段開通時只有赤鱲角至青衣島一段(包括北大嶼山公路和青嶼幹線)。及後在2008年3月,青沙公路沙田至長沙灣段開通(包括尖山隧道及沙田嶺隧道、大圍隧道);2009年12月20日,青沙公路長沙灣至青衣段開通(包括昂船洲大橋及南灣隧道),標誌著8號幹線全線通車。 這條幹線當中包括兩條收費路段:尖山隧道及沙田嶺隧道(合併收費)、青嶼幹線。它是連接沙田、大嶼山、青衣及九龍西的主要幹道。當中北大嶼山段是全港車速限制最寬鬆的路段,限速為每小時110公里。.

新!!: 香港島和香港8號幹線 · 查看更多 »

香港9號幹線

9號幹線(Route 9)是香港新界的一條主要幹線,在香港早期規劃中稱為新界環迴公路(New Territories Circular Road)。9號幹線亦是全港最長的道路幹線,路標計為70.7公里(位於城門隧道轉車站);同時亦擁有全港最長的快速公路系統,由大埔公路-沙田段(火炭路口)至元朗公路於屯門之終點,約42公里路段是無間斷高速公路。它是以連接荃灣至沙田的城門隧道收費廣場作循環點,逆時針方向環迴新界的主要幹道,看似一個凸字大環;而城門隧道亦是此幹線惟一一條收費隧道。它是連接新界各個新市鎮(除西貢區外)的主幹道。 這條幹線途經路段有:(逆時針方向顯示)城門隧道、城門隧道公路、大埔公路-沙田段、吐露港公路、粉嶺公路、新田公路、青朗公路(錦田河以北一段)、元朗公路、屯門公路、青山公路-荃灣段(近柴灣角)、象鼻山路,後返回城門隧道。同時部份出口為1號幹線、2號幹線、3號幹線、5號幹線、8號幹線及10號幹線的起訖點。.

新!!: 香港島和香港9號幹線 · 查看更多 »

香港半島

香港特別行政區境內擁有多個半島,這是由於香港的海岸線既長又彎曲,而且除了擁有很多島嶼之外,還形成了不少半島。 九龍半島是繼香港島後香港最繁榮的地區。因為九龍半島平地較香港島多,因此九龍半島的土地得到更充份的運用,人口密度也相當高。其他半島主要位於新界大陸、大嶼山及香港島等。.

新!!: 香港島和香港半島 · 查看更多 »

香港博物館列表

下列是香港各博物館的列表。截至CURRENTYEAR年CURRENTMONTHNAME為止,香港共有約60所博物館。 根據國際博物館協會的定義,博物館是「一所永久性和開放給公眾的非牟利機構,目的在於服務社會和促進社會發展,負責蒐集、保存、研究、傳播與展示人類及其環境有關的實証,供研究、教育及觀賞之用」。香港國際博物館日2002博物館博覽,第8頁 故此,所有符合以上博物館定義的香港文博機構,皆會收錄在此列表內。 此列表包括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博物館、香港其他政府部門及公營機構轄下的博物館、教育機構及非牟利團體轄下的博物館、私營及其他組織轄下的博物館,以及已關閉的博物館。此列表並不包括籌建或規劃中的新博物館。此列表會列出博物館的名稱、相片(如有)、啟用日期、關閉日期(如有)、管理機構(不包括「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博物館」一節)、所在位置以及入場收費。其中「相片」一欄所列出的是博物館建築物的外貌,如果博物館沒有自有建築物,會以博物館所在的建築物外貌相片代替。另外,此列表中會以淺灰色背景代表設有入場收費的博物館,其所有入場門票價格均以港元計算。.

新!!: 香港島和香港博物館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印度商會

香港印度商會(The Indian Chamber of Commerce Hong Kong,簡稱ICCHK)於1952年12月12日由10位香港本地印度商人成立。香港印度商會於香港島中環及九龍尖沙咀和紅磡各有一個辦事處。夏利萊(H.

新!!: 香港島和香港印度商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南區官立小學

香港南區官立小學是香港一間官立小學,位於香港島南區鴨脷洲。,以「積極人生,盡我所能」為校訓。.

新!!: 香港島和香港南區官立小學 · 查看更多 »

香港南海溪蟹

香港南海溪蟹(學名:Nanhaipotamon hongkongense)是一種香港的特有種,香港四個特有淡水蟹種之一。本種是淡水蟹,偏陸棲性,多見於新界以及香港島的次生林。香港南海溪蟹面對的主要威脅是生境消失以及污染,香港暫時未為本種進行保護。.

新!!: 香港島和香港南海溪蟹 · 查看更多 »

香港區議會

香港區議會(District Council,簡稱區會)是香港地區層次的地方議會和區域組織,就市民日常生活事務向政府提供意見。現時香港18區各有其所屬的區議會,合共458名區議員,每屆區議會任期4年。 區議會在香港政治架構中只是區域諮詢組織,並無法定權力,尤其不具有現代議會最重要的兩項權力:立法和審批政府公共開支的權力,相關權力由立法會行使。香港並沒有區域性的法律及稅收,只有在立法會個別授權下才有部分立法權。現時建制派於全港十八區區議會佔有優勢,並佔有全部十八個區議會主席席位及十七個副主席席位。 香港的地區政策為第一層全港整體規劃,第二層市區城區規劃,然後第三層分區規劃大綱,香港政府只下放少量監察權力和責任給區議會,一個區議員的月薪有約三萬一千港元,連同實報實銷營運開支津貼標準,每月可動用的資金約七萬港元(以上兩個金額皆為2018年的數字)。.

新!!: 香港島和香港區議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反對世貿遊行衝突

香港反對世貿遊行衝突,或稱2005年韓農反世貿騷亂,源於2005年12月香港主辦世界貿易組織第六次部長級會議,引來世界各國反對世界貿易組織和反全球化運動示威者齊集,最終於同月17日演變為香港16年來首次騷亂。 香港反對世貿遊行衝突主要涉及韓國農民,由2005年12月11日起發起遊行及示威,期間發生過零星衝突。至同月17日演變為騷亂,韓國農民於當日下午在灣仔區將示威升級,發動一浪接一浪的衝擊,突破警察防線和襲擊警務人員,企圖闖入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以阻止世貿第六次部長級會議的進行;防暴警察於入夜後需要發射34枚催淚彈及6顆布袋彈驅散示威者,為繼1989年旺角油麻地騷亂後,16年來防暴警察首次發射催淚彈,及史上首次於行動中發射布袋彈。騷亂至同月18日凌晨平息,1,146名示威者被拘捕。根據部份香港傳媒報道,事件共造成141人受傷,年齡介乎20至72歲,包括54位韓國人示威者及74位香港市民;政府新聞處則表示共有包括61名警務人員在內的114人受傷。遊行衝突造成香港島交通及商業癱瘓,區內店舖無法營業。.

新!!: 香港島和香港反對世貿遊行衝突 · 查看更多 »

香港史前時期

香港史前時期的考古研究指出,香港的人類活動可以追溯至39,000至35,000年前的舊石器時代,脊椎動物的活動更可以追溯至侏羅紀時期。.

新!!: 香港島和香港史前時期 · 查看更多 »

香港双足蜥

香港双足蜥(学名:Dibamus bogadeki),又名鮑氏雙足蜥,为双足蜥科双足蜥属的爬行动物,是香港唯一一種雙足蜥,並且是香港特有种,基本上分布于香港喜靈洲、周公島和石鼓洲,模式产地在香港喜灵洲。.

新!!: 香港島和香港双足蜥 · 查看更多 »

香港君悅酒店

香港君悅酒店(Grand Hyatt Hong Kong),為凱悅國際酒店集團的其中一所超五星級酒店,位處於香港島灣仔港灣道一號,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內,鄰近港鐵灣仔站,於1989年11月開幕。現時酒店共有542間客房,大部分房間可俯瞰維多利亞港海景,附近四周商業大廈及購物商場林立。而當中曾入住該酒店的名人不少,例如前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前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前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時任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前美國總統克林頓等。.

新!!: 香港島和香港君悅酒店 · 查看更多 »

香港報紙列表

本表列出了在香港發行的報紙。.

新!!: 香港島和香港報紙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填海工程

香港主要依靠填海工程來供應土地,至2013年3月,香港從填海工程獲得的土地面積逾67平方公里,佔香港土地總面積約7%。在填海土地上容納了27%的香港人口及70%的商業活動;香港百多年來的填海工程,深遠地影響着香港社會的發展。.

新!!: 香港島和香港填海工程 · 查看更多 »

香港墳場

香港墳場,俗稱跑馬地墳場,是香港的墳場之一,位於香港島跑馬地黃泥涌道,跑馬地馬場對面,鄰近有印度教、拜火教、天主教及回教墳場。該墳場的土地在1841年已有人安葬,首位使用者是英國軍艦響尾蛇號艦長William Brodie,至1845年該墳場才正式開放,為香港開埠早期成立的墳場之一。早年埋葬該處的都是英國人及日本人,直到1913年才有華人。 由於埋葬於此墳場多是基督新教信徒及西洋人士居多,是以又稱為紅毛墳場。置地創辦人遮打、當時華人首富何東與其元配麥秀英、行政局及立法局華人議員何啟均葬於這個墳場。 現時此墳場成為香港電視劇拍攝常用取景地點。.

新!!: 香港島和香港墳場 · 查看更多 »

香港壁球中心

香港壁球中心(Hong Kong Squash Centre)是香港一處專門為壁球運動而設的室內體育中心,共有4層,於1986年11月1日啟用。中心位於香港島金鐘紅棉路23號,香港公園之北,香港公園室內運動場之東,美利大廈之南,紅棉路婚姻登記處之西。香港壁球中心設17個標準壁球場(其中1間可用作乒乓球室)、1個有292個觀眾座位的壁球表演場、1間小食店及1間體育用品店。.

新!!: 香港島和香港壁球中心 · 查看更多 »

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簡稱港大(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縮寫:HKU),是香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學,大學本部位於香港島的薄扶林。香港大學成立於1911年,並於1912年3月11日正式辦學,是香港最早建立的高等教育機構。成立之初,更是大英帝國在東亞成立的唯一一間大學。 香港大學創立於殖民地時期的香港,其溯源是1887年成立的華人西醫書院,該校後來併入香港大學並成為香港大學醫學院,與文學院及工程學院一同被認為是香港大學的創校學院。香港大學在日佔時期遭受嚴重破壞,太平洋戰爭結束後,香港大學於1948年恢復運作,其後多所學院及學術部門相繼成立。港大創校以來一直採用英文教學,香港大學現在共有十所學術學院,香港大學作為跨學術領域的綜合大學,其以法律學、政治學、教育學、工程學、會計學、生命科學及醫學見長。港大醫學院是全球第一個成功鑑定及上報冠狀病毒(非典型肺炎病原體)的研究單位。香港大學自創校以來一直為香港社會培養出各界的著名人士,香港大學的排名在香港高等院校中長期名列前茅,亦曾持續位於《QS》及《泰晤士》綜合排名的亞洲三甲之列。港大牙醫學院於2016年及2017年全球排名第一,而港大教育學院於2017年為亞洲第一。.

新!!: 香港島和香港大學 · 查看更多 »

香港大學孔慶熒樓

香港大學孔慶熒樓(英文:Hung Hing Ying Building,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是香港大學的一座古老建築物,位於香港港島薄扶林道般含道本部校園,本部大樓正門對面。大樓樓高兩層,於1919年落成啟用。其外部自1995年起成為香港法定古蹟。 孔慶熒樓由遮打爵士、佐敦教授以及其他人士捐款興建,於1919年2月由時任香港總督司徒拔爵士主持揭幕儀式。該建築物原用作學生會之辦公室,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則改作行政用途,再於1974年改為高級職員休息室。1986年,香港大學為感謝孔慶熒的捐獻,將建築物命名作孔慶熒樓。建築物於1996年起由音樂系使用,設有音樂圖書館。 2013年音樂系遷出,孔慶熒樓下層翌年改由發展及校友事務部使用,上層則成為香港大學基金會議廳。.

新!!: 香港島和香港大學孔慶熒樓 · 查看更多 »

香港大學站

香港大學站(HKU Station),簡稱港大站,是港鐵港島綫的一座鐵路車站,設於香港島中西區石塘咀薄扶林道地底,鄰近香港大學,主要服務石塘咀及龍虎山一帶。此車站由国际建筑设计事务所凱達環球負責設計,由金門西松聯營負責興建。車站於2014年12月28日正式啟用。 香港大學站興建在地底洞穴內,車站A2出口至大堂的垂直距離深入地底70米,成為全港最深及最大的洞穴車站。.

新!!: 香港島和香港大學站 · 查看更多 »

香港大學馮平山樓

香港大學馮平山樓(Fung Ping Shan Buildin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是一座法定古蹟,位於香港島西營盤般咸道94號,香港大學校園之內,現時用作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之用。 馮平山樓於1932年興建,並於同年12月14日正式啟用。馮平山樓由當時香港富商馮平山捐款興建,用作中文圖書館之用,該圖書館亦被命名為馮平山圖書館。 1953年,馮平山樓增設中國藝術及考古學陳列所,作教學、研究及展覽之用。至1961年,香港大學圖書館大樓建成,馮平山圖書館的全部藏書於翌年搬到圖書館大樓四樓。而馮平山樓則改為馮平山博物館,成為展覽場地,並於1964年1月31日正式向公眾開放。由於馮平山樓部份地方也是藝術學系及香港大學出版社的辦事處,因此校方於1969年底在大樓的東翼加建一道木梯,方便他們出入。 1994年,徐展堂樓落成,其最底三層成為馮平山博物館新翼,博物館改稱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2018年6月20日,古物諮詢委員會宣布將其列為法定古蹟。.

新!!: 香港島和香港大學馮平山樓 · 查看更多 »

香港大學許士芬地質博物館

香港大學許士芬地質博物館,(Stephen Hui Geological Museum),是香港博物館之一,位於香港島西環半山區薄扶林香港大學本部校園內,由該大學地球科學系營運,而石頭實物展品主要由許士芬博士捐贈,而展覽資料是該學系師生及地質學專家提供。 香港大學許士芬地質博物館,位於厲樹雄科學館地下,創立於2009年1月。展館內有「動感地球」、「地球的演變」、「地球物質」及「香港地質歷史」四個主題展覽,並有多組模仿戶外環境的大型仿石模型,展示化石的自然產狀及不同的岩石種類。.

新!!: 香港島和香港大學許士芬地質博物館 · 查看更多 »

香港大學鄧志昂樓

鄧志昂樓是香港大學的一座古老建築物,位於香港島薄扶林道本部校園,鄰近薄扶林道,由鄧肇堅爵士父親鄧志昂於1929年捐助建成,作為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之用。該建築於1995年9月15日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鄧志昂樓為1座樓高3層之平頂建築,外牆鋪以洗水批盪,裝飾花紋簡樸。2樓外牆有5個小陽台。大樓於1931年9月28日由時任香港總督貝璐爵士揭幕。現為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

新!!: 香港島和香港大學鄧志昂樓 · 查看更多 »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Li Ka Shing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原稱香港大學醫學院,為一所坐落於香港港島薄扶林的醫學院。其校址離香港大學本部有數公里之遠,鄰近作為其教學及研究基地的瑪麗醫院。港大醫學院現提供醫學、中醫學、護理學、藥學及生物醫學的教育與研究項目。除中醫課程採用中英雙語教學外,所有課程均以英語作為授課語言。主要的教學醫院為位於附近的瑪麗醫院。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是香港最早成立的醫學院,已有逾百年歷史,時至今日香港也僅有兩所同時提供醫學及藥學專業培訓的醫學院,另一所為1981年成立的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

新!!: 香港島和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 查看更多 »

香港大學本部大樓

香港大學本部大樓(Main Building of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是香港大學最古老建築物,位於香港港島薄扶林道般含道本部校園。大樓外部自1985年起成為香港法定古蹟。.

新!!: 香港島和香港大學本部大樓 · 查看更多 »

香港大事記

2006年1月1日以後的新聞事件,請往香港新聞動態條目內瀏覽。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新!!: 香港島和香港大事記 · 查看更多 »

香港大廈

香港大廈(Hong Kong Mansion),是香港島灣仔區內的一幢商住大樓,位於銅鑼灣香港崇光百貨毗鄰。臨街一層是商店,樓上是住宅,由霍英東和鄭裕彤當年合作地產開發建成。.

新!!: 香港島和香港大廈 · 查看更多 »

香港大球場

香港大球場(Hong Kong Stadium;香港人俗稱為「埔頭」或者簡稱為「大球場」)前身為政府大球場(Government Stadium),是香港最高質素的球場,位於香港香港島掃桿埔東院道55號,於1955年啟用,行政上屬灣仔區,於1994年3月重建完成及啟用,可以容納40,000名觀眾,是香港現時最大的戶外多用途康體場地。1956年亞洲盃足球賽、1995年皇朝盃、賀歲盃、2009年東亞運動會足球比賽決賽及巴克萊英超亞洲盃等大型足球賽事都在此處舉行,2009年東亞運動會七人欖球比賽及每年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亦在此處舉行,現為港超聯球隊香港飛馬主場。而香港代表隊而會於此球場作賽。.

新!!: 香港島和香港大球場 · 查看更多 »

香港大沙葉

香港大沙葉(學名:Pavetta hongkongensis,英文名稱:Hong Kong Pavetta),別稱茜木或滿天星,為茜草科大沙葉屬植物。於1850年由美國人懷特(Charles Wright)在香港島發現並製成模式標本,但直到1934年才以香港命名為新品種植物。.

新!!: 香港島和香港大沙葉 · 查看更多 »

香港大會堂

香港大會堂(Hong Kong City Hall)是香港第一座公共文娛中心,位於香港島中西區中環愛丁堡廣場5號,於1962年3月2日落成開幕,現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新!!: 香港島和香港大會堂 · 查看更多 »

香港天后廟列表

香港是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天后崇拜較早傳入的地區之一,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俗稱「大廟」)始建於南宋時期。在台灣及福建地區,人們稱天后為「媽祖」,在香港的地方稱之為「亞媽」、「娘媽」、「媽娘」或「天后媽」等。現時香港的天后廟遍布香港島、九龍、新界和離島,大部分是清初復界以後才修建的。 天后亦是閩民系的信仰,香港以及中國沿海的天后廟大多是閩民系在歷代因航海和貿易保平安建立的。 香港的天后廟規模不大,部分更在傳統的廟宇宗教建築加入現代建築方法及模式,廟與廟之間沒有從屬關係,其中以大廟和元朗天后廟神誕活動的規模最大。而不少歸華人廟宇委員會管理。 在香港有很多--在較內陸位置,是因為歷年來的填海工程所致。.

新!!: 香港島和香港天后廟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太平清醮

太平清醮在香港一般簡稱為「打醮」,而亦有稱為「安龍清醮」,是一種保平安的祈安醮,用以保境祈陽、許願酬還。香港的太平清醮定期舉行,周期由最短1年以至長達60年,普遍的漁業社區每2年或7年舉行一次,多選在農曆四、五月;而農業社區則每5年、10年或前後10年(9年)舉行一次太平清醮,大多選在農曆十月進行。醮期由一日一夜至五日六夜不等。.

新!!: 香港島和香港太平清醮 · 查看更多 »

香港威海衛警察

香港威海衛警察(又稱香港魯警,俗稱山東差)是香港警察隊成立初期時從山東英租威海卫招募的警察人員。香港警隊一直以廣東人為主,當中以來自東莞、客家及潮州較多;相比之下,魯籍人員被視為另類華籍警員。.

新!!: 香港島和香港威海衛警察 · 查看更多 »

香港學界足球賽事

香港學界足球賽事是由香港學界體育聯會負責舉辦,所有在香港的中學均可以報名參賽。參賽的學校會被分為兩個大區:港九(香港島及九龍)、新界,亦會按照參賽學校的成績,編配為不同的組別。 而學體會設立了全港學界精英足球比賽,讓一些不論在港九還是新界區中表現好的參賽隊伍,一共24支隊伍來爭奪這個獎項。這個比賽亦曾被香港傳媒稱為香港學界中的歐聯。 2011年8月18日,香港足球總會董事及南華足主羅傑承於其網誌上公布與Now寬頻電視取得共識,將634頻道改為香港足球頻道,用於製作有關香港足球的節目,當中包括學界足球賽事。2012年3月11日舉行之決賽將史無前例在旺角大球場進行直播。.

新!!: 香港島和香港學界足球賽事 · 查看更多 »

香港宿營營地列表

以下是香港主要的宿營(也包括日營或露營)營地:;香港島  .

新!!: 香港島和香港宿營營地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宗教與風俗

香港宗教與風俗相當多元化。根據《香港基本法》第32和141條,以及香港法例383章《香港人權法案條例》,信仰及宗教自由是香港居民享有的基本權利之一,並受法例保障。源自世界各地的宗教均在香港和諧並存,其中有佛教、道教、儒教、基督新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印度教、錫克教、猶太教和琐罗亚斯德教等。香港大約有43%的人口信仰某种宗教。兩种最主要的宗教是佛教和道教,二者的儀式常在同一座廟宇中進行。据一位和主要宗教派別有聯繫的當地學者估計,香港約有200萬名佛教徒和道教徒、48萬名基督教新教徒、38萬名羅馬天主教徒、約2萬名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摩門教)教徒、30萬穆斯林、10萬印度教徒、2000-3000名錫克教徒以及3000-4000名猶太教徒。許多宗教團體除了弘揚教義外,也興辦學校、提供衞生福利設施等。.

新!!: 香港島和香港宗教與風俗 · 查看更多 »

香港寵物公園列表

以下是香港各個主要寵物公園的列表: 香港島 | 九龍 | 新九龍 | 新界東 | 新界西.

新!!: 香港島和香港寵物公園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分校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是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於柴灣的分校,位於港島東區,鄰近杏花邨及港鐵柴灣車廠,佔地51,000平方米。 柴灣分校的前身是1988年設立的柴灣工業學院,後來為配合兩間理工學院升格大學,政府於是安排職業訓練局接辦過往由香港理工學院及香港城市理工學院的高級文憑和高級證書課程,於1993年10月柴灣工業學院改組為香港科技學院(柴灣),改為主力開辦高級文憑及高級證書課程,於1999年與青衣科技學院及七間工業學院合併並改為現稱。.

新!!: 香港島和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分校 · 查看更多 »

香港射箭總會

香港射箭總會(英文:Hong Kong Archery Association,縮寫:HKAA)是國際射箭總會及亞洲射箭聯盟的會員,同時是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成員,擔任香港射箭運動的管理及代表性組織,現受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資助。總辦事處設於香港島銅鑼灣掃桿埔大球場徑1號奧運大樓1010室,以註冊社團的方式運作。.

新!!: 香港島和香港射箭總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山峰

香港山峰有超過300座,分佈於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以及263多個島嶼以上。.

新!!: 香港島和香港山峰 · 查看更多 »

香港山澗

香港的山澗是受到香港法例保護。根據香港法例第102章《水務設施條例》,任何人不得在當中游泳、沐浴、洗濯或污染。未經許可,不得進入水內或涉水。此外,《野生動物保護條例》(第170章)規定,不可捕捉、傷害或騷擾任何動物,或破壞、移走任何動物巢穴或棲息處。 以下為香港山澗的列表。.

新!!: 香港島和香港山澗 · 查看更多 »

香港展覽中心

香港展覽中心(Hong Kong Exhibition Centre)為香港一間歷史悠久及於2013年年底被拆卸的商業貿易展覽館,遺址為香港島灣仔北港灣道華潤大廈低座,正重建為香港瑞吉酒店。.

新!!: 香港島和香港展覽中心 · 查看更多 »

香港居民巴士NRN89線

沙田第一城居民巴士N89R線是香港城巴一條已停辦的居民巴士路線,由位於中環(港澳碼頭)巴士總站旁的中景道(海傍警署)單--往沙田第一城。.

新!!: 香港島和香港居民巴士NRN89線 · 查看更多 »

香港島

香港島(Hong Kong Island),簡稱港島或香港,與九龍和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面積約78.59平方公里,最高峰是太平山,海拔554米,為境內第二大島嶼。中國大陸方面並認為香港島屬萬山群島的一部份。香港島是香港開埠時最早發展的地區,當1842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而維多利亞城又未落成時,位於港島南區的赤柱是當時的行政中心。在英國殖民地初期,香港島北部人口密集,並劃為維多利亞城。香港島與九龍半島由維多利亞港分隔,海岸是昔日貿易船隻停泊的地方。 香港島是香港的政治和經濟中心,立法會綜合大樓、政府總部和終審法院皆位於香港島;中環、金鐘和銅鑼灣等主要商業區也位於香港島。而地區劃分(例如作為立法會選區)上的香港島,還包括鴨脷洲、大小青洲、熨波洲、銀洲等附屬島嶼,即中西區、灣仔區、東區和南區四區的總和。.

新!!: 香港島和香港島 · 查看更多 »

香港島各界聯合會

香港島各界聯合會(英文:Hong Kong Island Federation)是香港一個建制派的社團聯合組織,旗下有多個活躍於香港島的傳統左派社團屬會,於1999年成立,現任理事長是蔡毅。 香港島各界聯合會不少成員均為民建聯或工聯會的成員。香港島各界聯合會也涉足香港島各區的區議會。 2012年至2015年期間,香港島各界聯合會擁有25個區議員議席,不過全部均用「獨立」名義參選。 2015年至2019年期間,香港島各界聯合會擁有17個區議員議席,不過全部均用「獨立」名義參選。.

新!!: 香港島和香港島各界聯合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島專線小巴4C線

香港島專線小巴4C線是香港一條由石排灣、香港仔往返銅鑼灣的專線小巴線,由於班次頻密及方便,受南區居民歡迎。該線曾經為其中一條擁有最低分段收費的香港公共交通路線(現時石排灣往香港仔為$1.6)。 香港島專線小巴N4C線,由進智公交旗下香港仔專線小巴有限公司營辦,來往及銅鑼灣,途經香港仔市中心、黃竹坑工廠區及香港仔隧道。此路線為4C線的通宵班次。 香港島專線小巴N4X線是香港島一條來往深灣、黃竹坑及銅鑼灣的通宵小巴路線,方便深灣及黃竹坑居民通宵來往銅鑼灣,亦是全港唯一一條以N頭的小巴通宵主線。.

新!!: 香港島和香港島專線小巴4C線 · 查看更多 »

香港島專線小巴4S線

香港島專線小巴4S線為一條來往石排灣至香港仔的小巴循環線,其作用為輔助進智公交之4A、4B、4C、4M、35M及52線。 此路線是目前香港島島內乃至香港境內全程收費最低的專綫小巴路線,但每次加價幅度卻十分驚人。.

新!!: 香港島和香港島專線小巴4S線 · 查看更多 »

香港島嶼

香港特別行政區現有263座島嶼(包括大嶼山、香港島及其他面積在500平方米或以上的島嶼),總面積約為309平方千米「島嶼」以超過500m²面積作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2013年2月更新;當中面積數據取自測繪處2012年10月之1:10000地圖數據庫。。其中以大嶼山面積最大,大約147.16平方公里,佔香港總面積接近9%。 香港島北部是歷史悠久的政治與商業中心,也是香港進入殖民地時代的首個發展城市維多利亞城的所在地。而大部份位於市區以外的島嶼統稱離島。.

新!!: 香港島和香港島嶼 · 查看更多 »

香港島嶼列表

香港特別行政區境內共有261個島嶼,總面積約為309km²「島嶼」以超過500m²面積作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2013年2月更新;當中面積數據取自測繪處2012年10月之1:10000地圖數據庫。。其中以大嶼山面積最大,大約147.16平方公里,佔香港總面積接近9%。 香港主要島嶼列表及所屬的香港行政區劃: 以下是以面積而言,首22大的島嶼:.

新!!: 香港島和香港島嶼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島巴士路線列表

以下為香港專營巴士於香港島區內行走的巴士路線列表,路線分別由城巴及新世界第一巴士經營。 路線共有160條,其中有5條通宵路線、27條特別節日及大型活動路線。.

新!!: 香港島和香港島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島選區

香港島選區是香港立法會選舉地區直選的選區之一,範圍包括廣義的香港島地域,即南區、灣仔區、中西區及東區四區總和,亦即包括鴨脷洲、大小青洲等島嶼。2012年至2016年度第五屆香港立法會,香港島選區共有7個議席。香港島選區亦是香港回歸後,從第二屆至第四屆立法會及第六屆立法會,均有任內議席出缺而需進行補選的選區。.

新!!: 香港島和香港島選區 · 查看更多 »

香港崇光百貨

崇光香港百貨有限公司(英文:SOGO HONG KONG)是香港的一間百貨公司,原屬日本崇光百貨,現時則由利福國際()持有。.

新!!: 香港島和香港崇光百貨 · 查看更多 »

香港已消失島嶼

香港昔日有一些島嶼,因為填海工程及興建海上水庫,而成為陸地或水庫的一部分。.

新!!: 香港島和香港已消失島嶼 · 查看更多 »

香港已消失海灣

香港有一些海灣,因為填海工程及興建海上水庫而消失,而成為陸地或水庫的一部分。.

新!!: 香港島和香港已消失海灣 · 查看更多 »

香港巴士

巴士是香港主要公共交通工具之一,也是香港每日載客量最多的公共交通系統,每日載客接近650萬人次。  .

新!!: 香港島和香港巴士 · 查看更多 »

香港巴士史

香港的巴士服務始於1920年代首條巴士路線於香港街道上投入服務。.

新!!: 香港島和香港巴士史 · 查看更多 »

香港巴士路線列表

以下為香港營運的巴士路線列表,以香港行政區劃作分類。.

新!!: 香港島和香港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巴士路線編號

在香港交通工具中,公共巴士、專線小巴及居民巴士均有固定的路線編號。香港的專利巴士公司在開辦新路線時,都會按照一定規律制定路線編號,令乘客可從巴士路線的編號,得知該巴士路線往來的地方,香港巴士資源中心。例如往來香港國際機場和市區的機場巴士路線,都會以英文字母“A”字作為路線編號的開首;大嶼山東涌經青馬大橋往來香港其他地區的對外路線,都會以英文字母“E”字作為路線編號的開首,香港迪士尼樂園 。.

新!!: 香港島和香港巴士路線編號 · 查看更多 »

香港巴豆

香港巴豆(學名:Croton hancei),大戟科植物,是香港境內的極危物種,是香港本土獨有的一種巴豆。在消失多年後,於1997年,香港巴豆在青衣島再被發現,現在受香港法例第96A章的保護。現時香港巴豆有兩個亞種:一個是最初發現的品種,另一個是後來發現的變種。.

新!!: 香港島和香港巴豆 · 查看更多 »

香港中央圖書館

香港中央圖書館(Hong Kong Central Library),是香港公共圖書館系統的中樞,成立於2001年,隸屬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是香港公共圖書館體系中面積最大、服務範疇最廣和館藏數量最多的公共圖書館。.

新!!: 香港島和香港中央圖書館 · 查看更多 »

香港中國旅行社

香港中國旅行社有限公司(China Travel Service (Hong Kong) Limited;香港旅行社牌照號碼:350273)成立於1928年,是香港第一家由中國人開辦的旅行社,經過八十多年的發展,目前已成為香港規模最大的綜合性旅遊運營商。現在是ASTA、PATA、HKTA、IATA等多個國際旅遊組織的會員,年接待旅客逾500萬人次。 並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委託辦理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之業務,簽發代碼為B。 香港中旅社在港島、九龍、新界設有36間分社和辦事處,在澳門、廣州設有附屬公司,在海外14個國家地區共設有21間分社。.

新!!: 香港島和香港中國旅行社 · 查看更多 »

香港中环海滨赛道

香港中环海滨赛道(Hong Kong Central Harbourfront Circuit)是位于香港岛中环维多利亚港海滨区的,是2016 - 17年电动方程式锦标赛首站赛事2016年香港电动大奖赛的专用赛道。赛道范围涉及民光街、民祥街、民耀街、龙和道部分路段,以及耀星街全段。.

新!!: 香港島和香港中环海滨赛道 · 查看更多 »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必列者士街會所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必列者士街會所,又稱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中央會所及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必街會所(Chinese YMCA of Hong Kong Bridges Street Centre),是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昔日的總部,位於香港島上環必列者士街51號,現時會所服務有「必愛之家宿舍」、「必愛之家庇護工場」及以康體服務為主導的青少年服務。建築物於1981年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並於2009年12月18日升格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新!!: 香港島和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必列者士街會所 · 查看更多 »

香港中華煤氣

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簡稱中華煤氣或煤氣公司,The Hong Kong and China Gas Company Limited)成立於1862年,是香港第一間,亦是唯一一間煤氣生產、輸送及供應商;也是香港唯一擁有全港性中央管道燃氣供應商。中華煤氣是香港公共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85%香港家庭和工商業機構供應燃氣,其標誌是由圓形和火焰圖案組成。 煤氣公司在香港擁有兩座生產廠房,分別位於大埔工業邨和馬頭角。現時97%煤氣由遠離市區的大埔廠房生產,其餘來自馬頭角廠房(後備)。大埔廠房每日可生產960萬立方米煤氣。.

新!!: 香港島和香港中華煤氣 · 查看更多 »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縮寫为 CUHK),簡稱中文大學、中大,是一所坐落於香港沙田馬料水的公立研究型大學。 香港中文大学是清末至民國時期的顶级大学在香港的延续。創校教授為民國時期著名大儒、專家和國民政府及行憲後中華民國政府要員。大學所合併的三所書院中的崇基學院和聯合書院前身為1845年起始的清末至中華民國時期在中國大陸地區所建立的享有極高聲譽的教會及私立大學,是香港历史源流上最远久的高等学院。 香港中文大學於1963年合并香港高等學校而成立,並於1966年開辦香港首間研究院,是香港第一所研究型大學李卓敏:《開辦的六年》(1969年)頁38至48,也是香港唯一採用書院聯邦制辦學的大學,現共有9所成員書院及8所學術學院。中大的創立打破了英國殖民地只允許一所高等學府存在的慣例,並成功掀起香港1970年代的「中文運動」,具歷史及時代意義。葛量洪爵士著、曾景安譯(1984年),《葛量洪回忆录》,广角镜出版社发行,ISBN 962-226-069-1,頁205。“港府和港大在當時否決興辦中文大學有很多原因,除了經費和師資問題,還有就是香港大學和香港政府不希望見到香港同時出現兩所大學,擔心中文大學的存在會與原有的香港大學分庭抗禮,不單分散資源,更甚者會影響港府集中制定高等教育政策”《中文大學校刊》一九八一年秋(1981年),頁9。雖然最初的大學條例將中文列作指定教學語言,但校方目前提供的大部分科目均以英語教授,只有某些部門同時提供粵語及標準漢語指引。 該校既是香港的天災監測中心,亦是該地社會科學、國學、工商管理、理學及醫學的主要研究機構。其曾經有3名教授和1名校長獲得諾貝爾獎,校友銜蓋菲爾茲獎、沃爾夫數學獎、勒諾多文學獎和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得主以及包括嶺南大學、香港大學等在内的等高校的校长,系唯一具有獲得國際頂級獎項的校友以及諾貝爾獎、菲爾茲獎及圖靈獎得主專任任教的香港高校。香港教育歷來產生的諾貝爾獎等級的學者中,有67%是中大的校友、教授(參見主欄目香港教育)。 香港中文大學本科畢業生獲得羅德獎學金(譽為本科“諾貝爾獎”)的數目為香港最.

新!!: 香港島和香港中文大學 · 查看更多 »

香港主題公園

以下為香港主要休閒及娛樂場地列表:.

新!!: 香港島和香港主題公園 · 查看更多 »

香港主權移交 (消歧義)

香港主權移交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香港主權移交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香港世界紀錄列表

香港過往及現在均擁有的世界紀錄,以下為現時的紀錄。.

新!!: 香港島和香港世界紀錄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市區

香港的市區是常見的區域總稱。在香港,香港人習慣以市區形容已經高度發展的市中心,及以郊區及新市鎮來分辨不同地方。.

新!!: 香港島和香港市區 · 查看更多 »

香港市花

香港市花为洋紫荆 ,由於貌似蘭花,因此別稱香港蘭(Hong Kong Orchid Tree),是豆科蘇木亞科羊蹄甲屬的有花植物,於香港首次發現,在1880年左右於香港島薄扶林鋼綫灣為一名巴黎外方傳教會神父發現,並以插技方式移植至薄扶林道一帶的伯大尼修道院。1908年,當時的植物及林務部總監鄧恩 (S.T. Dunn) 判定洋紫荊為新物種,並於 《植物學報》 (英國及外國) 第46卷,324至326頁 (Journal of Botany) 發表有關資料。洋紫荊的拉丁文學名的种加詞命名為 'Blakeana',以紀念熱愛研究植物的第12任香港總督卜力(Sir Henry Arthur BLAKE)伉儷。現存於漁農自然護理署香港植物標本室編號 Hong Kong Herb.

新!!: 香港島和香港市花 · 查看更多 »

香港市政大廈

香港市政大廈(英語:UC/RC Complex / Municipal Services Building)為香港多用途市政建築,通常包括菜市場(香港稱為「街市」)、公共圖書館、室內體育館、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下簡稱康文署)或食物環境衛生署(下簡稱食環署)辦事處等設施,昔日由市政局(香港島及九龍)或區域市政局(新界)興建及管理。 自從有實權民選市政局及民選區域市政局於2000年1月1日解散後,現時市政大廈改由康文署及食環署各自管理部份設施。自此,部分新興建的市政大廈改稱綜合大樓(英文仍稱 Complex),如大埔綜合大樓及小西灣綜合大樓,也有使用其他稱呼,如屏山天水圍康樂文化大樓。 隨著香港房屋委員會公共屋邨內設的街市以及大型超級市場數量增多,近年新建的一些市政大樓已不再設置街市。踏入21世紀,大量公屋商場和街市由房委會出售予上市公司領展後,政府無法阻止領展大幅加租,導致部分地區物價高漲,加重市民負擔。有地區團體、政黨和議員要求政府增建市政大樓街市設施,以打破地產商壟斷香港零售物業,舒解民困。.

新!!: 香港島和香港市政大廈 · 查看更多 »

香港九龍東皇冠假日酒店

香港九龍東皇冠假日酒店(英文:Crowne Plaza Hong Kong Kowloon East),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區將軍澳唐德街3號,與香港九龍東智選假日酒店相鄰,於2012年9月28日開幕。香港九龍東皇冠假日酒店為將軍澳首間甲級高價酒店。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不少電視劇都在此取景及舉辦活動。.

新!!: 香港島和香港九龍東皇冠假日酒店 · 查看更多 »

香港平原

香港山丘起伏,「山多平地少」,尤其是香港島,四處皆是丘陵,因此平原不多,僅有的三個平原均位於新界北部,即元朗區、北區一帶。 其中以元朗平原最大,橫跨整個元朗區,甚至部份的屯門區。其次是粉嶺低地,佔地約有四分之一個北區包括了粉嶺/上水新市鎮。最後是大埔平原,包括了大埔新市鎮。.

新!!: 香港島和香港平原 · 查看更多 »

香港年報

《香港年報》(英文:Hong Kong Yearbook),是香港政府的年度出版物,由政府新聞處發行,回顧香港在過去一年在各方面的發展。自1946年發行至今,每年第三季發行。 《香港年報》總括了每年的香港大事宜,包括政制及行政、法律制度、經濟、金融財務、工商業、就業、教育、衛生、社會福利、房屋、運輸、環境、公共秩序、宗教和風俗及歷史等。每年均有中文及英文版本。2005年版本開始可以於香港政府書店發售。 由於香港年報是官方刊物,內容大部分反映官方的立場與觀點,因此坊間亦有發行非官方年鑑,比較重要的有《華僑年鑑》及《香港大趨勢》。.

新!!: 香港島和香港年報 · 查看更多 »

香港交通

香港交通包括鐵路、電車、香港巴士、香港的士、渡輪,以及發展成熟,四通八達的道路網。香港为世界上交通最繁忙与发达的地区之一,截至2013年6月底,每日載客約1,220萬人次。香港地少人多,以車輛密度而言,每公里道路有約318輛領有牌照的車輛行駛,但由於香港土地有限,在建築物林立的地區增闢道路已日益困難。.

新!!: 香港島和香港交通 · 查看更多 »

香港交通安全城

香港的交通安全城,是香港一種提供模擬道路環境的公園,教育香港兒童有關道路安全的意識。現時香港共有4個交通安全城,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擁有及管理,並由香港警務處道路安全組的警務人員講解。.

新!!: 香港島和香港交通安全城 · 查看更多 »

香港交通安全隊

香港交通安全隊(Hong Kong Road Safety Patrol)是香港交通安全會的一個義工服務組織,旨在從教育著手,向青少年灌輸交通安全常識,使他們清楚了解本身在使用道路時所應有的態度及使用道路的基本常識,從而推廣至其同儕及家人,使交通安全常識得以廣泛宣揚,從而降低交通意外數字,做到救人於無形。此外,更可藉此訓練青少年的領導才能,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及自律性。 香港交通安全隊有逾14,000名隊員,隊伍來自逾280間中小學校,此外,亦有組成12隊長者交通安全隊、逾140隊幼兒交通安全隊及成人隊伍。.

新!!: 香港島和香港交通安全隊 · 查看更多 »

香港交易所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簡稱香港交易所或港交所,Hong Kong Exchanges and Clearing Limited,縮寫:HKEx;),是全球主要交易所之一,為一家在香港上市的控股公司,在香港及英國倫敦均有营运交易所,旗下成员包括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香港期货交易所有限公司(期交所)、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香港联合交易所期权结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期货结算有限公司,还包括基本金属市场──英国伦敦金属交易所、倫敦金屬交易結算所。现任董事会主席为查史美倫,行政总裁为李小加。.

新!!: 香港島和香港交易所 · 查看更多 »

香港人口

香港人口以華人為主,現今的香港人主要為於1945年由中國大陸以及世界各地的華人移民及其後代。 根據政府統計處公布,2017年年底香港人口臨時數字為,常住在香港的有7,409,800人,其中7,182,600人為常住居民,227,200人為流動居民,其中華人佔92%,而在香港的非華人中,則以菲律賓人和印尼人居多,分別佔總人口的2.5%和2.1%。人口年齡中位數43.4歲,家庭數目251萬戶,平均每戶2.8戶,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25,000港元,其中390萬人居於私人永久性房屋,213萬人居於公屋,116萬人居於資助自置居所單位,工作人口396.56萬,每月收入中位數為1.55萬港元,撇除外傭後,則為1.7萬港元。 另外有逾451,000少數族裔人士居住香港,當中8成為非華裔亞洲人,大部分為印尼人及菲律賓人。在香港出生的人口約60.5%,在中國大陸、台灣及澳門出生的比率為32.1%,香港有83.1%人居於香港達10年或者以上。香港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地方之一,每平方公里為6,690人。而且香港的已開發土地不多,如果只將已開發土地計算在內,每平方公里超過3萬人。.

新!!: 香港島和香港人口 · 查看更多 »

香港人口普查

香港人口普查是對香港人口的數據統計,現今是由香港政府統計處負責。按照慣例,每10年(在逢1字尾的年份)一次人口普查,及在兩次人口普查之間(逢6字尾的年份)一次中期人口統計。.

新!!: 香港島和香港人口普查 · 查看更多 »

香港今旅

香港今旅(Hotel Jen)是香港的一間四星級酒店,位處石塘咀皇后大道西508號,酒店於1999年開幕,樓高28層,共提供275間豪華客房,包括264間寬敞舒適的客房,以及8間豪華套房及3間傷殘人士客房,由香格里拉酒店集團管理。 2014年10月前,酒店名為香港盛貿飯店(Traders Hotel Hong Kong),香港盛贸饭店於2014年10月6日重塑品牌,更名为香港今旅。。2008年3月1日前,酒店名為香港諾富特世紀港景酒店(Novotel Century Harbourview Hotel),由雅高集團管理。後來由於易手關係,改名為仁民飯店(Hotel Jen)。2010年8月1日起,仁民飯店更名為香港盛貿飯店。.

新!!: 香港島和香港今旅 · 查看更多 »

香港仔大道

香港仔大道 (英文:Aberdeen Main Road),是香港香港島南區香港仔市區內的大馬路,西起香港仔漁類批發市場,經過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之南邊工廠大廈群,至聖伯多祿中學轉東行,在香港仔水塘道轉南,和香港仔舊大街平行,出香港仔巴士總站上行車天橋止。此後香港仔大道自西向東單向行車,與香港仔海傍道分工,至逸港居為止。.

新!!: 香港島和香港仔大道 · 查看更多 »

香港仔中心

香港仔中心(Aberdeen Centre)是香港一個大型私人住宅屋苑,位於香港島南區的香港仔,附設有公園、商場、小巴總站、的士車站和巴士站。香港仔中心於1979年由和記黃埔建成,現在由黃埔物業管理。香港仔中心是香港中產階級家庭集中地之一。.

新!!: 香港島和香港仔中心 · 查看更多 »

香港仔隧道

香港仔隧道(Aberdeen Tunnel,俗稱香隧)是香港香港島島上唯一行車隧道,穿過聶高信山,貫通黃竹坑及銅鑼灣,連接黃竹坑黃竹坑道及跑馬地黃泥涌峽天橋;隧通於1979年動工,兩條管道分別於1982年及1983年啟用,隧道人員獲授權執行《行車隧道(政府)條例》。 收費廣場設於黃竹坑舊圍故址,共有12個收費亭,其中8個為人手收費亭,餘下4個(南行的1、4號和北行的9、12號)為快易通專用自動繳費亭。2017年9月24日起,駕車人士可以在香港仔隧道的人手收費亭,以八達通或本地發行的非接觸式信用卡(包括Visa payWave、感應式Mastercard及銀聯閃付)拍卡繳付隧道費。隧道為一條雙程雙線分隔雙管隧道,啟用初期是先通行北行管道,實行單管雙程行車,1年後南行管道才開放使用。 在港鐵南港島綫尚未通車前,這條隧道成為南區的香港仔、鴨脷洲和黃竹坑居民來往銅鑼灣、北角等港島其他地區和兩條海底隧道的重要依賴。 2016年,香港仔隧道平均每日行車量達63,646架次。.

新!!: 香港島和香港仔隧道 · 查看更多 »

香港仔隧道粒子物理實驗室

香港仔隧道粒子物理實驗室是香港唯一一間山洞實驗室,位於香港島南區黃竹坑香港仔隧道兩條管道之間,第2及第5號閘口後,面積為200平方呎,供予科學家進行粒子物理科學實驗。.

新!!: 香港島和香港仔隧道粒子物理實驗室 · 查看更多 »

香港仔避風塘

香港仔避風塘是香港的香港島黃竹坑、香港仔與鴨脷洲北部之間的避風塘,可以再細分為香港仔西避風塘及香港仔南避風塘兩部份,以鴨脷洲大橋及香港仔海峽大橋分界。 「香港仔西避風塘」是指香港仔與鴨脷洲北岸之間海面的避風塘,停泊的大多是作業捕魚船隻,按照香港海事處浮泡的位置,每三五隻漁船連靠一起,分區井井有條地排列,充滿漁村風情。避風塘內約有數百個艇戶居住於漁船之內,主要為蜑家和鶴佬漁民。 「香港仔南避風塘」則是深灣、布廠灣一帶與鴨脷洲東岸之間海面的海峽,為深灣遊艇會及香港仔遊艇俱樂部的所在地,停泊了很多遊艇。昔日該處兩岸也是中小型船廠的集中地。珍寶王國也是位於香港仔南避風塘的中央。 香港仔原為一個傳統的漁村,而香港仔避風塘一直以來都是本地漁民的庇護港,遊人可嘗嘗乘坐舢舨的滋味,在港灣內一遊。香港仔避風塘亦設有街渡,來往香港仔與鴨脷洲兩岸,穿插於漁船之間,是為遊覽避風塘的一個好方法。.

新!!: 香港島和香港仔避風塘 · 查看更多 »

香港仔運動場

香港仔運動場(Aberdeen Sports Ground)是香港一個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的綜合運動場,位於香港島南區香港仔東部的黃竹坑黃竹坑道,毗連黃竹坑體育館及黃竹坑遊樂場,容量為9,000人,此經常為該區學校的運動會的主辦場地。.

新!!: 香港島和香港仔運動場 · 查看更多 »

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

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簡稱香港仔墳場,是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轄下第一所成立的墳場,位於香港香港島香港仔與田灣之間一帶,總面積約為98,542平方米,車路入口位於香港仔海旁道及石排灣道的東面交界,此外,可以經由貝璐道直達墳場比較上流的位置。墳場内設有土葬墓地、金塔地、骨灰龕位及骨殖龕位。.

新!!: 香港島和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 · 查看更多 »

香港仔魚類批發市場

香港仔魚類批發市場(簡稱香港仔魚市場)是香港魚類統營處轄下的魚類批發市場,位於香港島香港仔西避風塘北岸,香港仔海濱公園與田灣交匯處之間,門牌地址為石排灣道102號,但市場外的街道是魚市場道。批發市場西部則為魚類統營處的總部。 香港仔魚類批發市場佔地約15,700平方米,外觀以粉橙色為主,辦公大樓為三層建築,批發市場則為單層建築,其岸邊設有繫纜柱及空地供漁船卸貨至貨車之用。 香港仔魚類批發市場除了批銷海鮮和冰鮮海魚這個主要用途之外,還有海水供應及漁產品加工服務。市場也設有禮品店及海鮮餐廳。 香港仔魚類批發市場原配合香港仔漁人碼頭計劃打造成旅遊景點,但政府最終將漁人碼頭計劃擱置,惟南區區議會仍爭取批發市場能夠參考日本築地魚市場的模式發展。.

新!!: 香港島和香港仔魚類批發市場 · 查看更多 »

香港仔賽馬會診療所

香港仔賽馬會診療所(Aberdeen Jockey Club Clinic)是醫管局及衛生署轄下的診所,位於香港島南區香港仔水塘道,是一系列於五十到六十年代由香港賽馬會資助興建的公共診所之一。診療所內設有普通科門診(設有電話預約、夜間、星期日及公眾假期門診服務)、社康護理服務、香港仔母嬰健康院及香港仔長者健康中心。.

新!!: 香港島和香港仔賽馬會診療所 · 查看更多 »

香港仔郊野公園

香港仔郊野公園(Aberdeen Country Park)(劃定於1977年10月28日)是位於香港香港島中部的一個郊野公園,鄰近香港仔,橫跨南區和灣仔區。在香港郊野公園成立之前,該地為郊野公園試點,當時名為香港仔森林公園。.

新!!: 香港島和香港仔郊野公園 · 查看更多 »

香港仔舊大街

香港仔舊大街(英文:Old Main Street, Aberdeen)是香港街道,位於香港島南區香港仔,是區內歷史最悠久的街道之一。.

新!!: 香港島和香港仔舊大街 · 查看更多 »

香港仔水塘

香港仔水塘是位於香港香港島南部香港仔郊野公園之內的香港仔谷的水塘。嚴格來說,香港仔郊野公園內有兩個「香港仔水塘」:香港仔上水塘和香港仔下水塘。 遊人可以從灣仔峽公園下望香港仔水塘。水塘附近除了設有多個燒烤地點,還有松鶴亭及主壩旁的太極台。由於沿途樹木蔭蔽,景色怡人,有很多紅膠木、大頭茶、錫葉藤及其他藤本植物,所以設有香港仔自然教育徑。綠色力量的環島行經常在這裡舉行。.

新!!: 香港島和香港仔水塘 · 查看更多 »

香港仔水塘道

香港仔水塘道(Aberdeen Reservoir Road),是香港的一條道路,斜度達到1:5,連接香港島灣仔峽及南區的香港仔,沿路途經香港仔郊野公園、香港仔水塘及石排灣,其中在郊野公園的一段禁止一般車輛通行。 香港仔水塘道在灣仔峽連接金馬麟山道,南面則連接香港仔大道。.

新!!: 香港島和香港仔水塘道 · 查看更多 »

香港仔消防局暨救護站

香港仔消防局暨救護站(英文:Aberdeen Fire Station Cum Ambulance Depot)是香港消防處一座消防局暨救護站,位於香港島南區香港仔南風道1號,為了配合香港海洋公園擴建及黃竹坑的未來發展所可能帶來的新增需求而遷址興建,工程於2010年6月啟動,耗資1億7千2百20萬港元(包括拆卸香港仔消防局的工程),於2012年8月完成,於同年9月28日啟用。香港仔消防局暨救護站為香港首座設置有纜車救援訓練設施的消防局暨救護站。.

新!!: 香港島和香港仔消防局暨救護站 · 查看更多 »

香港仔海峽

香港仔海峽(Aberdeen Channel)是香港的一個海峽,位於香港島南區的南朗山與鴨脷洲之間。海峽的範圍是香港仔避風塘南部的一部份,內有布廠灣和大樹灣兩個海灣。海峽兩岸由鴨脷洲大橋及香港仔海峽大橋連接。.

新!!: 香港島和香港仔海峽 · 查看更多 »

香港仔海傍道

香港仔海傍道(英文:Aberdeen Praya Road)是香港1號幹線的起點,位於香港島西南部的香港仔,為一條海邊道路。它毗鄰香港仔魚類批發市場及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東面連接黃竹坑道及鴨脷洲大橋交界(並與香港仔大道並行),西面連接石排灣道。全線為三線雙程分隔道路。.

新!!: 香港島和香港仔海傍道 · 查看更多 »

香港仔海濱公園

香港仔海濱公園(英語:Aberdeen Promenade)是香港的一個的海濱長廊,位於香港島香港仔海旁,香港仔避風塘北岸,於1992年啟用,由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新!!: 香港島和香港仔海濱公園 · 查看更多 »

香港仔浸信會呂明才書院

香港仔浸信會呂明才書院(Aberdeen Baptist Lui Ming Choi College,縮寫為ABLMCC;簡稱浸中),由香港基督教浸信會創立,前身是培真中學(1974-1978)、香港仔浸信會中學(1978-1995)。位於香港島鴨脷洲玉桂山利東邨道18號,是一間由香港仔浸信會興辦的資助男女文法中學 。前身是培真中學、香港仔浸信會中學。中文校訓是「至真至善」(希臘語為 Agathos & Aletheia)。.

新!!: 香港島和香港仔浸信會呂明才書院 · 查看更多 »

香港休憩處列表

以下是香港各個主要休憩處的列表: 香港島 | 九龍 | 新九龍 | 新界東 | 新界西.

新!!: 香港島和香港休憩處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徽號

香港徽號(Hong Kong Armorial Bearings 或 )又稱香港紋章(Coat of Arms of Hong Kong),為香港英治時期的地方徽號。.

新!!: 香港島和香港徽號 · 查看更多 »

香港保衛戰

香港保衛戰(Battle of Hong Kong;香港の戦い,又稱香港攻防战、十八日战事) ,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初期、日本為進攻英屬香港所發動的戰役。戰役於1941年12月8日爆發,至12月25日香港總督楊慕琦爵士宣佈無條件投降、12月26日全體駐港英軍投降結束為止。 香港殖民地一直是英國在亞太區戰略的重要據點。自第一次世界大戰及華盛頓會議結束後,英國逐漸視日本為在東亞的假想敵,並且按照時局變化調整香港的佈防策略及方案,以配合英國整體的戰爭部署。至於日本在《倫敦海軍條約》1936年失效後,開始深入探討與英國開戰的部署,亦斷續構思進攻香港的計畫。1940年7月2日,日軍在御前會議中定出兩大國策,其一是以日本為中心,建設以日、滿、華聯會骨幹的「大東亞新秩序」,其二是配合按照合適時機「南進」太平洋。此新國策一改日軍戰略,由「北進」向大陸發展,轉變為「南進」向太平洋進攻。 1941年,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區逐漸站穩陣腳,打算透過增兵香港及東亞殖民地,再聯同美國、中國及荷蘭等國家,阻嚇日本向英國宣戰;然而日本在8月遭美國實施石油禁運,日本軍軍部及政府最終決定發動太平洋戰爭,並且制訂「南方作戰」行動,而進攻香港即為此項作戰的「C作戰」(C作戦)。1941年12月8日,日本陸軍第38師團越過深圳河,進攻新界。當時駐港英軍的作戰計劃為固守香港島,位於新界及九龍的醉酒灣防線僅作拖延用途。新界北的駐港英軍先將新界各地的主要道路及鐵路切斷,令到日本軍隊的進攻進度受到大大的拖延。日本原本計劃部署一週才向醉酒灣防線進攻,惟第228聯隊及第230聯隊私自行動,先後在9日晚及10日早上攻破城門碉堡及金山防線,迫使駐港英軍提早在10日下午起撤回香港島。由於日本軍隊的整體部署被兩支聯隊擾亂,第38師團比較遲才向九龍推進,最終至12日才佔據九龍半島及魔鬼山,其時駐港英軍已經全數撤離。12月13日,日本軍隊嘗試勸降駐港英軍不果,雙方在維多利亞港連日隔海砲戰。由於第38師團於開戰前未有準備,攻擊港島方案至17日才告落實。18日晚上,日本軍隊登陸港島東北,遭到人數比較少的駐港英軍頑抗,阻止日本軍隊進入維多利亞城市區,攻擊方案再遭擾亂。不過,第230聯隊在19日早上意外攻入港島中樞、防線比較弱的黃泥涌峽,並且包圍駐港英軍西旅司令部;其餘兩支聯隊也在欠缺協調之下,同時向黃泥涌峽東北的畢拿山及渣甸山推進。英日雙方在黃泥涌峽激戰連場,最終以西旅司令部失陷、羅遜准將陣亡、駐港英軍反攻失敗告終,惟日本軍隊第230聯隊亦遭受嚴重傷亡,致使接著數日只能夠待命及休整。 12月20日後,駐港英軍的防線逐步瓦解。日本軍隊在當日凌晨沿紫羅蘭山南下淺水灣、深水灣及壽臣山,又在港島北的聶高信山打開缺口。雖然人數比較多的日本軍隊再次因為不熟地勢及遭到駐港英軍的頑抗,使到其各路攻勢於淺水灣酒店、壽臣山及紅山半島等地方一度停滯。然而駐港英軍已經折損嚴重,逐漸被日本軍隊分割為東西兩部,再加上多次反攻俱告失敗,促使港督楊慕琦及駐港英軍司令莫德庇少將考慮投降。不過在倫敦的命令下,駐港英軍繼續抵抗。22日至25日,駐港英軍西旅在黃竹坑、中峽及灣仔一帶接連敗退,楊慕琦最終於25日下午決定投降。至於死守赤柱半島的東旅英軍,因為通訊中斷之故,至26日凌晨才向日本軍隊投降。至此,日本成功佔據香港,開始香港「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據時期,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后,英国才得以再次接管香港至1997年。.

新!!: 香港島和香港保衛戰 · 查看更多 »

香港保護兒童會

香港保護兒童會於1926年成立,是香港最具歷史的非牟利慈善機構之一。現致力與社會各界攜手向兒童及其家庭提供專業照顧、教育、發展及支援服務。該會現有27個服務單位,當中包括5間嬰兒園及17間幼兒學校、1間課餘託管中心、1間資訊科技教育中心,為初生至12歲的兒童提供教育及照顧服務;亦有專為孤兒、棄嬰及有家庭問題的兒童,提供24小時住院服務的「童樂居」;此外為回應單親家庭、新來港家庭及低收入家庭的需求,該會的兒童及家庭服務中心為有需要家庭提供一系列支援及預防服務;此服務中心亦為少數族裔家庭提供服務,致力協助他們融入社會及推動種族共融。.

新!!: 香港島和香港保護兒童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保護兒童會譚雅士幼兒學校

香港保護兒童會譚雅士幼兒學校(Hong Kong Society for the Protection of Children Thomas Tam Nursery School)位於香港香港島西營盤醫院道香港佐治五世紀念公園內南部。為香港碩果僅存坐落於由香港政府管理的公園範圍內的幼兒園,於1963年創校,由非牟利團體香港保護兒童會管理,以香港20世紀中葉社會知名人士譚雅士命名。 現今香港的公園規劃不復見有學校設置,代之而起的更多的康樂、體育及文化設施。此園是獨立平房式建築,週遭有石牆樹包圍,被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列入香港古樹名冊。.

新!!: 香港島和香港保護兒童會譚雅士幼兒學校 · 查看更多 »

香港忠靈塔

忠靈塔是香港的一座已拆卸的紀念塔,是香港日佔時期的佔領地政府為紀念陣亡的日軍而興建。香港重光時,忠靈塔仍未建成,結果最後被香港政府炸毀。.

新!!: 香港島和香港忠靈塔 · 查看更多 »

香港志願者協會

香港志願者協會,(Hong Kong Volunteers Association),是一家非牟利機構,主要由2008年北京奧運會香港志願者骨幹組成。理事會成員多為愛國愛港之人士,且被傳媒指出與親建制組織有關連,甚至參與親建制街頭活動。.

新!!: 香港島和香港志願者協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土地供應

香港土地供應的研究及政策推行由多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部門負責,主要由土木工程拓展署拓展土地及由地政總署批准土地用途。香港土地供應方式主要包括釋放工業用地、進行填海工程、透過市區重建計劃、發展岩洞、檢討綠化地帶、檢討「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以及檢討北區╱元朗主要作為工業用途、臨時倉庫或者已經荒廢的農地等。此外,香港政府為了維持公平和穩定的環境,讓房地產市場能夠健康地持續地發展。因應市場需要,香港政府雙管齊下地採取勾地表制度及主動賣地兩項措施,以增加香港土地供應。.

新!!: 香港島和香港土地供應 · 查看更多 »

香港土地利用

香港土地利用是香港城市規劃工作重要之一。作為一個面積僅約為1,100平方公里的城市,土地的恰當利用極為重要。香港現時的總面積達1107平方公里,有75%的土地因歷史、地理環境及政治等原因,仍屬郊野地區。其中23個郊野公園、15個特別地區、4個海岸公園及1個海岸保護區,約佔香港總面積超過38%的土地。據政府統計處數字顯示,2005年年中的香港人口為6,943,600人。但由於香港獨有的土地政策限制大面積的土地開發,使市區的人口密度十分高。雖然香港綠色地區與總面積的比例是亞洲大城市中最高之一,但由於市區與郊區分離,及市區高樓過度集中,令香港經常出現熱島現象。.

新!!: 香港島和香港土地利用 · 查看更多 »

香港地名來源

香港地名來源至今仍存有爭議,縱使「香港」一詞早於明朝便已經有文獻記載。香港特別行政區現時的管轄範圍,源於1860年九龍半島和1898年新界地區併入香港島後組成的香港殖民地。.

新!!: 香港島和香港地名來源 · 查看更多 »

香港地理

香港位處中国南部沿岸,北靠广东省、西背珠江口及澳門、南望南中國海,介乎北緯22°08′至35′、東經113°49′至114°31′之間,所處時區比世界協調時間快8小時(UTC+8)。香港北部與廣東省深圳市僅由一條深圳河相隔,南部海域與珠海市萬山群島海域連接。截至2017年,香港境內陸地面積為1106.34km²,連同水域總面積為2755.03km²。香港一般可大致分為香港島、九龍及新界三大區域,有時候離島(包括大嶼山)會視作獨立區域。 位處九龍半島和香港島之間的維多利亞港是水深港闊的天然良港,是香港的著名地標。早在19世紀,英國人已被位處東亞中心位置的香港所吸引,清朝中葉,英國人通過戰爭從滿清政府手上取得香港主權,從而開通港口、發展航海貿易。時至今日,香港的地理位置仍然能讓本地經濟通過轉口貿易以及中轉旅客而得益 。 佔據境內大部分範圍的新界山多平地少,香港可供發展土地本身十分有限。香港開埠早期,新界及市郊大部分範圍由林地、灌木、以及務農的鄉鎮村落組成,並未大規模發展。香港政府後於1976年把部份未開發地區劃為郊野公園,保護綠化環境。而接近維多利亞港的市區,則因經濟發展而使土地移山填海仍供不應求,高密度樓宇向高空發展,寸金尺土。政府自1960年代起規劃多個衛星城市,發展新市鎮,分散人口。為方便市民跨區工作、增加各區人口流動,政府大力發展交通運輸網絡,縮短市區及郊區之間的旅程時間,陸路、鐵路網絡至今仍然不斷擴張。人口膨脹,大量樓宇發展,逾700萬人不平均地分散於僅1,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除了造成人口密度極高之外,亦產生居住空間不足、環境污染等城市問題。.

新!!: 香港島和香港地理 · 查看更多 »

香港地租

地租舊稱地稅,是香港政府向部份土地的承租人所徵收的稅項,不管物業是被佔用或空置,均須繳納。業主所繳納地租或地稅的款額是固定的,抑或會隨應課差餉租值的變動而改變,要視乎有關物業的土地契約所屬類別而定。除了業主為新界原有鄉村原居村民或合資格的祖或堂,所有位於新九龍及新界的土地承租人均屬地租的徵收對象。除此之外,基於1997年主權移交的安排,1985年5月27日或以後獲批或獲續期土地契約的港島和九龍物業也改為徵收地租。 在1985年5月27日或以前獲批或獲續期土地契約的港島和九龍物業,以及業主為新界原有鄉村原居村民或合資格的祖或堂,向政府繳納的是地稅而非地租。地租和地稅的法律基礎和負責部門並不一樣:地租由差餉物業估價署負責按《地租(評估及徵收)條例》第515章徵收,而地稅由香港地政總署根據其他法例或第515章獲豁免繳交新地租負責徵收。.

新!!: 香港島和香港地租 · 查看更多 »

香港地產業

香港的房地產業已有悠久的歷史,1841年英國佔領香港後拍賣土地,逐步形成和確立香港的地權制度和土地批租制度。 1950年代末期到1980年抵壘政策結束前,因政局動盪,大批中國大陸人口移入,香港人口急速膨脹,居住成為當時社會經濟中一個嚴重問題。因此香港政府出於人道理由與社會安定,於1950年成立之香港模範屋宇會提供土地。1954年開始大量興建徙置區。在1960年代,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推出廉租屋邨。1970年代初,大批地產公司紛紛藉此牛市時機掛牌上市籌集大量資金發展業務。此時持香港工商持續增長,成為現戰後以來空前的繁榮。隨著需求上漲,發展規模漸大,經營房地產所需資金也日見龐大,一些小型地產公司在此時逐漸被淘汰,實力雄厚的地產商逐漸壟斷市場。此時地產業也成了香港經濟的重要的支柱,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爆發,香港地產市道受到重創,大量業主變成負資產,2002年11月,特區政府為了挽救樓市,減少土地供應和政府退出房地產市場等的方法,直到2010年,樓市幾乎回到1997年金融風暴前夕的水平。.

新!!: 香港島和香港地產業 · 查看更多 »

香港地鐵

香港地鐵(英文:Mass Transit Railway,MTR)曾經是香港兩大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之一,已在2007年12月2日的兩鐵合併中,和九廣鐵路合併成港鐵。自1979年開通至2007年兩鐵合併期間,香港地鐵是由地鐵有限公司(現稱港鐵公司)營運的鐵路系統網絡,有7條路線,全長91.0公里香港年報2006 - ,共53個車站,其中14個為轉車站。.

新!!: 香港島和香港地鐵 · 查看更多 »

香港地質

香港位於中國南方珠江口的東南側,南臨南海,北邊與廣東省深圳經濟特區接壤。陸地面積為1,104平方公里,包括與大陸相連的新界和九龍半島,以及大嶼山島、香港島等大小200多個島嶼。香港是典型的島海環境,擁有綿長的海岸綫,地勢山巒起伏,近45%的陸地高出海平面100米以上,只有零星的平原分布於沿海地帶。 香港主要由火成岩、沉積岩及变质岩構成,火成岩的出露面積最廣泛,包括火山岩(50%)及侵入岩(35%)約佔據香港面積85%,其中花崗岩更佔香港總面積約三分之一何耀生(2005年):《集體回憶之維多利亞港》,香港:明報出版社。ISBN 962-8872-68-0,主要分佈在香港島、九龍半島、青山和大嶼山北部;沉積岩及变质岩分佈局限,主要集中在新界北部地區及零星散佈在赤門海峽兩岸和大嶼山島的南端。.

新!!: 香港島和香港地質 · 查看更多 »

香港地方列表

以下列表列出了香港各個地方,並按香港行政區劃分類:.

新!!: 香港島和香港地方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國際仲裁中心

香港國際仲裁中心是香港一個機構,負責協助他人以仲裁或其他方式來解決爭議,始於1985年。該組織曾經使用前中央裁判司署作為其總部,現時地址位於香港島中環交易廣場2期38樓。香港國際仲裁中心管理委員會成員包括有梁愛詩和陳方安生等。.

新!!: 香港島和香港國際仲裁中心 · 查看更多 »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除夕倒數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除夕倒數(除夕倒數詠香江)是香港中環國際金融中心二期從2007年12月31日開始至2012年期間,,固定於公曆每年12月31日(公曆除夕)至次年1月1日(元旦)間的數分鐘舉行的一個大型跨年倒數活動,由香港旅遊發展局舉辦,是香港繽紛冬日節的一個焦點節目 此活動。到了2012年,由於主力贊助商新鴻基地產和恆基兆業突然拒絕再次贊助,表演活動形式有所改變。 此項表演的特色是施放世界上罕有的摩天大樓式煙火,而施放點則位於大樓左右兩旁和頂部。市民除了可在市內不同觀賞點觀看跨年倒數外,亦能透過無線電視翡翠台及高清翡翠台觀看跨年倒數,而跨年倒數片段亦會向海外新聞媒體發放。 香港其他大型跨年活動還包括時代廣場的蘋果倒數和沙田區的除夕倒數嘉年華等。.

新!!: 香港島和香港國際金融中心除夕倒數 · 查看更多 »

香港單車徑

香港單車徑主要分佈於新界,原因是在規劃新市鎮時已經連帶興建單車徑設施,以減少市民使用汽車;當中以沙田新市鎮的單車徑網絡最為完善;於香港島、九龍半島和荃灣新市鎮,則比較少單車徑設施。踏單車為香港人假日的消閒活動之一,亦孕育出洪松蔭、黃金寶和李慧詩等不少世界級單車運動員。.

新!!: 香港島和香港單車徑 · 查看更多 »

香港哥爾夫球會

香港哥爾夫球會(The Hong Kong Golf Club)原名皇家香港哥爾夫球會(The Royal Hong Kong Golf Club),於1889年成立,為香港的一家高爾夫球會,為世界歷史上最悠久的高爾夫球會之一。.

新!!: 香港島和香港哥爾夫球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商業電台

商台台徽轉黑悼念何佐芝去世 香港商業電台(全稱香港商業廣播有限公司,簡稱商台;Commercial Radio Hong Kong)是香港的一家商業廣播電台,自1959年8月啟播以來,製作眾多膾炙人口節目,透過雷霆881、叱咤903、AM 864三個頻道及網上平台,為香港市民在資訊、時事及娛樂各方面提供電台廣播服務,是深為港人所熟悉電台之一。據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於2013年所作的調查,商台公信力居於全港電子傳媒的第二位,旗下的頻道雷霆881商業一台亦是全港聽眾人數最多的電台。商台每天提供24小時多元化廣播節目,內容包括資訊、娛樂與文藝等。節目也透過其網站「881903.com」作網上即時廣播,亦提供網上重溫節目服務。.

新!!: 香港島和香港商業電台 · 查看更多 »

香港八景

香港八景指的是於1940年前,香港香港島上的八個美景,部分地點跟新安八景重疊。 互聯網上亦有流傳「舊香港十景」、「新香港八景」等。不過因為未能查證,亦缺乏認受性,故不便於此列出。.

新!!: 香港島和香港八景 · 查看更多 »

香港公廁

香港公廁指的是香港的公共廁所,當中並不包括商場及食肆的廁所。香港公廁是香港市政公共建築中數量最多的類型,有多達700多座獨立的公廁方元 著,《一樓兩制》,第143-150頁,「人民公廁」,萬里書店,ISBN 962-14-2712-6。.

新!!: 香港島和香港公廁 · 查看更多 »

香港公園

香港公園(Hong Kong Park)是香港的一個大型公園,耗資3億9,800萬港元興建,佔地8公頃,位於香港島金鐘,是香港旅遊景點之一。.

新!!: 香港島和香港公園 · 查看更多 »

香港公園列表

以下是香港各個主要公園的列表: 香港島 | 九龍 | 新界東 | 新界西 也可以等級劃分:.

新!!: 香港島和香港公園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公園體育館

香港公園體育館(英文:Hong Kong Park Sports Centre)又名香港公園室內運動場,是香港的一座室內多功能體育中心,為2009年東亞運動會賽場之一。香港公園體育館位於香港島金鐘紅棉路29號,香港公園之西北角,聖若瑟書院之東,聖約翰大廈之南,香港壁球中心之西,香港視覺藝術中心之北。.

新!!: 香港島和香港公園體育館 · 查看更多 »

香港公共圖書館

香港公共圖書館是香港的公共圖書館系統,現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轄下包括1所總館中央圖書館、70所分館公共圖書館、12所流動圖書館、1間自助圖書站和154間社區圖書館,其中32所圖書館附設有學生自修室,整個圖書館系統館藏達1,435萬項,其中1,252萬冊為書籍及印刷資料,其中總館館藏250萬餘項,收納資料包括書籍、視聽資料、報章、期刊、唯讀光碟數據庫、縮微資料及地圖等,為香港市民提供圖書館服務。.

新!!: 香港島和香港公共圖書館 · 查看更多 »

香港公共房屋

香港公共房屋或稱公營房屋,是香港經由政府、公營機構或非牟利機構為低收入市民而興建的公共房屋。香港公共房屋可分為出租永久房屋、資助出售房屋、出租臨時房屋數種,主要由香港房屋協會(房協)及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提供,但由房屋署統一管理。於2013年,居住在各類型公共房屋的市民佔香港人口45.8%(本統計不包括限制期滿,可在市場自由買賣的居住單位,故實際應有超過一半香港人口居於公共房屋單位)。.

新!!: 香港島和香港公共房屋 · 查看更多 »

香港割讓

香港割讓,指香港於1842年至1898年,大清政府先後三次割讓新安縣的香港島、九龍半島及租借新界(包括新九龍)給予大英帝國,香港開埠,成為英國殖民地。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英國簽訂《中英聯合聲明》,確定1997年7月1日起,英國將香港主權移交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此舉標誌着英國統治香港156年正式結束,並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新!!: 香港島和香港割讓 · 查看更多 »

香港動植物公園

香港動植物公園(Hong Kong Zoological and Botanical Gardens)是香港最早建立的公園,位於香港島中環雅賓利道,並被羅便臣道、己連拿利、上亞厘畢道及花園道等道路環繞,佔地5.6公頃,公園的正門設在雅賓利道。香港動植物公園鄰近香港公園,同樣為香港旅遊景點之一。.

新!!: 香港島和香港動植物公園 · 查看更多 »

香港回歸

香港回歸(Hong Kong reunification),又称為香港主权移交(Transfer of sovereignty over Hong Kong)、「香港政權移交」(Transfer of government over Hong Kong)、「香港交接」(Handover of Hong Kong)、「九七回歸」,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透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作出承諾,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於1997年7月1日對香港(包括香港島、九龍和新界)恢復行使主權,聯合王國政府於同日將香港交還给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事件。1997年7月1日0時0分,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結束近153年的英治時期,並按照《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落實「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港人治港」,以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為政府首長。大部分香港永久居民不論意願自動獲得中國國籍,可申領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每年7月1日公眾假期名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

新!!: 香港島和香港回歸 · 查看更多 »

香港回歸祖國紀念碑

香港回歸祖國紀念碑(簡稱回歸紀念碑,The Monument in Commemoration of the Return of Hong Kong to China),位於香港島灣仔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人工島西北面,是香港一座紀念香港回歸的紀念碑。 紀念碑於1999年7月1日,由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胡錦濤及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董建華揭幕,以慶祝香港回歸兩週年。.

新!!: 香港島和香港回歸祖國紀念碑 · 查看更多 »

香港四季酒店

香港四季酒店(英文:Four Seasons Hotel Hong Kong)是香港的一座甲級高價酒店,為香港島中環的國際金融中心的酒店部分,亦是國際金融中心最後一期的計劃。酒店由四季酒店集團管理,是香港首間及唯一一間四季酒店,於2005年9月開幕。 香港四季酒店樓高45層,樓面面積110萬平方呎,設有399間客房。酒店設備豪華,大部分客房均享有180度維多利亞港和九龍半島海岸的景色。 酒店四樓的中餐廳龍景軒,於2008年獲國際飲食權威米芝蓮評為三星級食肆,為全球首間獲此殊榮的中餐廳;而酒店六樓的法國餐廳Caprice,於2008年獲米芝蓮評為二星級食肆,2009年更獲三星級食肆評級,令香港四季酒店成為全球唯一擁有兩間米芝蓮三星食肆的酒店。 酒店旁邊亦設有四季匯(Four Seasons Place)服務式住宅,同屬四季酒店集團管理,是為方便長時間居留香港的人士而設的服務式住宅。四季匯與香港四季酒店同時開幕,樓高60層,共設有519間房間,室內設計與四季酒店客房不同,部份單位亦可享有維多利亞港的景色,租金高昂。其兩個頂層複式單位,在2005年底每呎租金為115港元,創下香港最高每呎租金紀錄。租客不少為跨國公司、金融機構駐香港的高級職員及本地名人。.

新!!: 香港島和香港四季酒店 · 查看更多 »

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

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簡稱私隱專員公署;Office of the Privacy Commissioner for Personal Data, Hong Kong,縮寫:PCPD),為於1996年8月1日成立的香港法定機構,目標是為確保香港各界遵從於1996年12月20日生效的《香港法例》第486章《個人資料(私隱)條例》 ,以保障個人資料私隱的恰當應用。 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總部位於香港島灣仔皇后大道東248號12樓及13樓1301室會議室,於2006年3月25日前位於港灣道1號會展廣場辦公大樓。.

新!!: 香港島和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 · 查看更多 »

香港的士

--,即香港的--,「--」一字是從它的英語「Taxi」音譯出來的。乘客上車後指明目的地,司機直接駕駛前往,是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工具。車費根據車程及等候時間而定,而存放行李、電話召喚的士及使用收費道路等則需繳付附加費用。香港各區設有不少的士站供乘客等候的士,而部分停車禁區亦設有一些的士專用的上落客位置。 於2011年,Hotels.com於網上進行全球的士服務調查,了解全球各地的的士在安全、衛生、司機駕駛技術、對道路的熟悉程度、服務態度、價格及召喚的方便程度7個範疇進行評核,結果得出香港的士排名全球第3《東方日報》2011年8月25日。但在兩年後的同類調查卻急跌至排名15。.

新!!: 香港島和香港的士 · 查看更多 »

香港石牆樹

香港的石牆樹多數集中在香港島地區,由於很多道路都是平整土坡開闢而成,不少高樓大廈也於斜坡上建起來,為了防止滑坡導致危險,這些土坡均要加固。由19世紀中開始一直到戰前,香港政府及建築商就一直以築石牆鞏固土坡,至近20年方改以水泥灌漿封坡。.

新!!: 香港島和香港石牆樹 · 查看更多 »

香港灣仔帝盛酒店

香港灣仔帝盛酒店(Dorsett Wanchai Hong Kong),前稱香港麗都酒店(Cosmopolitan Hotel Hong Kong)為香港的一間四星級酒店,位於香港島灣仔皇后大道東387-397號,於2004年開幕。酒店共提供454間客房,當中包括19間豪華套房。大部份客房可俯瞰銅鑼灣市景或跑馬地馬場景色,而酒店的特色主題套房包括海洋公園套房、SONY 3D影音娛樂套房、玩具套房及OSIM套房。酒店由遠東發展其下帝盛酒店集團所管理。.

新!!: 香港島和香港灣仔帝盛酒店 · 查看更多 »

香港灣仔睿景酒店

香港灣仔睿景酒店(Kew Green Hotel Wanchai Hong Kong)前稱香港灣仔維景酒店(Metropark Hotel Wanchai)為香港的一間四星級酒店,位處於香港島灣仔軒尼詩道41-49號,鄰近港鐵灣仔站,樓高16層,酒店於1987年開幕,共提供173間不同類型的客房,包括佔有一整層的11間女士客房,由香港中旅維景國際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管理。 香港灣仔維景酒店最早名為「星加坡酒店」,其後更名「星港酒店」(New Harbour Hotel),後被香港中旅維景國際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易手,改名至現時名稱。.

新!!: 香港島和香港灣仔睿景酒店 · 查看更多 »

香港獨立運動

香港獨立運動,指追求脫離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建立獨立主權國家的社會運動。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因應英國逐漸撤出,以及放棄殖民地,港督楊慕琦、馬文輝、聯合國香港協會、香港民主自治黨等開始透過不同途徑推動香港自決與自治致知, 港獨之父馬文輝:六十年代的民主運動 、, 2012-12林文瀚/貝加爾,, 《思想香港》第三期〈自治.運動.本土〉, 2014年2月毛來由,, 輔仁媒體, 2015-2-22張鐵志,, 蘋果日報 (台灣), 2012-1-27, 本土新聞, 2014-10-17, 香港獨立媒體, 2015-1-16。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得到香港主權並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根據2007年港大民意研究,受訪者中有獨立傾向者約佔25%,不認同獨立者約佔64.7%,另外33%香港人認為若中國共產黨在中國持續執政則會增加香港獨立的傾向。此外,香港與中國大陸在政治、經濟、社會狀況及歷史背景上的差異而引致中港矛盾,也是近年部份年輕香港人傾向香港獨立的理由。.

新!!: 香港島和香港獨立運動 · 查看更多 »

香港禮賓府

香港禮賓府(Government House)位於香港香港島中環上亞厘畢道,是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官方官邸,亦是香港政府舉行官方場合的場所。禮賓府於英治時期稱為總督府(又稱港督府、督憲府或督轅),為香港總督的官邸,於1997年香港回歸後成為香港行政長官的官邸。禮賓府有逾164年的歷史,見證著香港歷史的發展,屬於香港法定古蹟。.

新!!: 香港島和香港禮賓府 · 查看更多 »

香港私人屋苑列表

香港私人屋苑列表主要收錄香港多幢式私人住宅,即由多於一幢住宅樓宇所組成的建築群;對於單幢式住宅,本列表只列出部份較具知名度的,或居住人數不少於3 000人,或住戶數目不少於1 000個的住宅樓宇組群。.

新!!: 香港島和香港私人屋苑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秘密警察

,是一款由United Front Games開發,由史克威爾艾尼克斯發行在Microsoft Windows、Xbox 360、Xbox One、PlayStation 4和PlayStation 3平台上的開放世界動作冒險游戏。遊戲原名為《真實犯罪:香港》(True Crime: Hong Kong)。,曾計劃由美國動視發行,但因美國動視以估計銷量不佳為理由而被取消開發,2011年中,遊戲版權由史克威爾艾尼克斯購買,并在史克威爾艾尼克斯倫敦工作室提供開發協助,遊戲的發行時間重新定為2012年。 2014年10月,遊戲推出決定版 (Definitive Edition),遊戲內容與普通版分別在:包含24个DLC、采用全高清1080p分辨率,增加高级光影效果、气候特效并改良了模型紋理。PC版新增DX11支持,画质得到全面提升。PS4版则对游戏内容进行了繁体中文化。 中国大陆在2016年禁止本系列游戏在各个直播平台直播。.

新!!: 香港島和香港秘密警察 · 查看更多 »

香港童軍總會

香港童軍總會(Scout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依據《香港法例》第1005章之《香港童軍總會條例》而設立,該法案賦予童軍總會權力經其會務委員會制定會章。該會章批准制訂各項規條以管理本會事務,即「香港童軍總會政策、組織及規條」。 經過1909年,最早出現的童軍活動後,聖若瑟書院在1914年從英國童軍總會登記成立香港首個童軍旅,香港童軍總會遂於1915年7月正式成立。從1977年起,香港分會正式從英國總會獨立,成為世界童軍運動組織的第111個成員。香港童軍總會從1978年起才正式接納女性成員。 截至2013年底,香港童軍總會有成員96,324人 分佈在1,339個旅團及其他單位之內,是全香港最大的制服青少年團體。其總部設於九龍尖沙咀香港童軍中心。會務由香港總監負責,轄下有5個地域及44個區。.

新!!: 香港島和香港童軍總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童軍總會歷史

2000年3月1日,童軍技能評審局成立。同年4月1日,新界東地域成立、訓練署修訂之領袖木章訓練系統開始執行。同年8月29日,香港童軍總會成立救護服務隊。同年,香港童軍總會設立訓練中心、派出專責小組協助柬埔寨重新組織童軍運動、舉辦優異旅團獎勵計劃、確立「抱負、使名和價值觀」發展方向。 2001年1月12日,香港童軍總會採用新修訂之童軍誓詞。同年12月23日至12月26日,香港童軍總會於新界西貢灣仔半島舉行香港童軍運動九十週年紀念大露營。同年,香港童軍總會成立內地聯絡辦公室。 2002年2月,香港童軍總會成立策劃署。同年4月1日,將軍澳區成立。同年4月26日至4月28日,第45屆貝登堡會士會盟在香港舉行,世界童軍基金會名譽會長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瑞典國王)親臨出席。同年6月1日,大埔區分拆為大埔南區及大埔北區、北區分拆為雙魚區及壁峰區。同年7月15日至7月19日,香港童軍代表團出席世界童軍大會。同年,香港童軍總會參與香港政府教育統籌局的制服團體計劃、成立國際及內聯署;副香港總監(支援)許宗盛被推選為世界童軍委員會委員。同年12月28日至2003年1月8日,香港童軍代表團出席第20屆世界童軍大露營。 2003年非典型肺炎在港爆發,加強保障個人及公共衛生便成為抗禦傳染病蔓延的首要任務。為支持香港政府推行「全港每月清潔大行動」,香港童軍總會特別發動「香港衛生先鋒抗疫大行動」,以喚起全港市民對清潔香港的關注,並於2003年6月15日舉行啟動禮。這些行動得到了30,000多名童軍成員及其親友的響應。 2003年4月1日,沙田南區及沙田北區重組為沙田東區、沙田南區、沙田西區及沙田北區。同年7月1日,香港童軍總會重新規劃旺角區、深水埗東區、深水埗西區及油尖區的區界,並成立.

新!!: 香港島和香港童軍總會歷史 · 查看更多 »

香港站

香港站(Hong Kong Station)是港鐵位於香港香港島中環港景街1號的鐵路站,是東涌綫與機場快綫的下行終點站,結構與國際金融中心商場相連。香港站設有非收費區及收費區的行人隧道分別連接鄰近商業區及中環站,供乘客轉乘荃灣綫和港島綫,而該隧道位於環球大廈、干諾道中和交易廣場地底。乘搭機場快綫的乘客能夠在該站進行預辦登機服務。.

新!!: 香港島和香港站 · 查看更多 »

香港第一條過海鐵路

香港第一條過海鐵路是香港首條海底鐵路隧道,它跨越維多利亞港海底,連接九龍的尖沙咀站和香港島金鐘站,現在是港鐵荃灣綫的一部份。.

新!!: 香港島和香港第一條過海鐵路 · 查看更多 »

香港第五條過海鐵路

五條過海鐵路是香港一項已經擱置的基礎建設工程,指第五條跨越維多利亞港的鐵路過海隧道。在《鐵路發展策略2000》,該鐵路被列為長遠發展方案之一,但是尚且未有實際的興建計畫。.

新!!: 香港島和香港第五條過海鐵路 · 查看更多 »

香港第四條過海鐵路

四條過海鐵路是香港一項興建中的工程,為紅磡至金鐘鐵路線的名稱《 》(第3.6段 沙田至中環線),2000年5月,運輸局(第2段),2006年12月29日,立法會秘書處議會事務部1,2001年11月30日,運輸局。預計於2021年啟用。.

新!!: 香港島和香港第四條過海鐵路 · 查看更多 »

香港第四條海底隧道

香港第四條海底隧道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香港第四條海底隧道 · 查看更多 »

香港紅十字會總部邵逸夫樓

香港紅十字會總部邵逸夫樓是香港紅十字會的新總部大樓,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旺角西海庭道19號,於2012年11月動工,耗資4億港元,於2015年9月12日投入服務。.

新!!: 香港島和香港紅十字會總部邵逸夫樓 · 查看更多 »

香港紅十字會甘迺迪中心

香港紅十字會甘--迪中心(Hong Kong Red Cross John F. Kennedy Centre)位於香港香港島南區沙灣,由香港紅十字會於1967年創立,是香港的一所政府資助的特殊學校,學生主要為身體弱能學童,弱能類別包括大腦痲痺、肌肉營養不良、脊髓神經細胞萎縮、骨科及脊髓疾病等,同時收錄使用呼吸機的病童及智障的弱能學童,開設小一至預科,共19班,採用母語教學。.

新!!: 香港島和香港紅十字會甘迺迪中心 · 查看更多 »

香港網絡用語列表

香港網路語言主要用於網上平台,如論壇、交友網站等。香港的高登討論區、LIHKG討論區是主要網路用語的熱門出處。另外,其他年青人時常出沒的討論區,用戶都有特定的語言,這些語言在其他討論區的人來看都不容易明白。.

新!!: 香港島和香港網絡用語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經濟民生聯盟

香港經濟民生聯盟(Business and Professionals Alliance for Hong Kong),簡稱經民聯,香港建制派第二大政黨,现为香港立法會第三大黨,擁有1個地區直選議員及6個功能界別議席,直選議席不及民建聯、工聯會和新民黨。成立於2012年10月7日,香港立法會主席梁君彥為創黨主席。.

新!!: 香港島和香港經濟民生聯盟 · 查看更多 »

香港繽紛冬日節

香港繽紛冬日節是香港每年聖誕節舉行的節日活動,由香港旅遊發展局舉辦,目的為為香港市民提供聖誕節活動及吸引外地遊客。.

新!!: 香港島和香港繽紛冬日節 · 查看更多 »

香港置地

置地控股有限公司(Hongkong Land Holdings Limited,、、港交所除牌時015.HK),簡稱置地控股、置地公司,以及香港置地,為亞洲具領導地位的物業投資、管理及發展集團之一,它的商用及住宅物業遍佈亞洲各地。在香港中環核心商業區,置地公司擁有及管理500萬平方呎之商用樓面,其租戶包括跨國公司、金融服務及相關行業的客戶。在新加坡,置地擁有濱海灣金融中心及莱佛士码头一号等多個大型發展項目的重大權益,樓面面積共約200萬平方呎。 置地公司的歷史可追溯至1889年,為亞洲歷史最悠久的地產集團之一。置地控股有限公司於百慕達註冊成立,在倫敦證券交易所擁有高級上市地位,並在百慕達及新加坡擁有第二上市地位。置地曾在香港聯交所第二上市,但已於1994年撤出。集團的資產及投資由香港置地集團公司於香港管理。怡和集團佔置地公司50%股權。.

新!!: 香港島和香港置地 · 查看更多 »

香港甲組足球聯賽

香港甲組足球聯賽(英文:Hong Kong First Division Football League)是香港一個已停辦的足球聯賽。聯賽於1908年成立,是亞洲首個職業足球聯賽,由香港足球總會主辦。聯賽結束以前,南華一共奪得41次冠軍;精工僅次其後,共9次;及後有愉園及傑志,各有6次。 2014年,醞釀多時的「鳳凰計劃」正式推行,香港足球總會為香港足球聯賽系統重新定位,全新的「香港超級聯賽」取代舊有的「香港甲組足球聯賽」成為香港頂級足球聯賽。2014年5月30日,南華對東方沙龍的香港甲組足球聯賽季後賽決賽結束後,香港甲組足球聯賽作為頂級聯賽的角色正式劃上句號,結束了歷時106年的歲月。.

新!!: 香港島和香港甲組足球聯賽 · 查看更多 »

香港燒烤文化

香港燒烤文化是指香港人的自助燒烤形式,香港人稱之為「燒嘢食」(「嘢食」是粵語所指的「食物」),由於流通於香港社會的香港粵語,常會夾雜英語,因此香港人也經常直接以英語barbecue或BBQ稱之。香港的燒烤活動,通常是參與者圍着一個燒烤爐,各自手持燒烤叉,烤製各自選擇的食物。這種獨特的燒烤文化,一般相信是源於1960年代的工廠勞工的集體旅行 ,香港商報,2011-12-4。當時的集體旅行活動,一般都是到新界地區郊遊,除了攜帶食物外,還會帶備鍋具,以便到達後處理食物。 燒烤是香港很普遍的集體消閒活動,通常會和家人或朋友一起進行,燒烤也常見於香港學校的郊遊活動,也有商業機構把燒烤作為安排給僱員的娛樂活動。.

新!!: 香港島和香港燒烤文化 · 查看更多 »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域法院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域法院(The District Cour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是香港次於高等法院的原訟法院,香港主權移交前稱為地方法院,具有限的刑事及民事司法管轄權,負責處理涉及款項5萬港元以上、100萬港元以下的民事訴訟。而刑事案件中,區域法院法官的判刑上限是7年監禁。區域法院處理的刑事罪行都是由裁判法院移交的,較嚴重的刑事罪行(如謀殺、誤殺和強姦)不會由區域法院審理,而是直接移交高等法院。而區域法院的上訴案件會轉至高等法院的上訴法庭。 香港區域法院專門處理婚姻訴訟(離婚、贍養費、管養權)和領養申請的法庭,稱為家事法庭。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2017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將於銅鑼灣加路連山道興建一座新的區域法院綜合大樓,以全面解決各級法院的長遠需要。.

新!!: 香港島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域法院 · 查看更多 »

香港特別行政區律政司司長

律政司司長(Secretary of Justice,缩写作 SJ),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三位司長級官員之一,主管律政司(Department of Justice),專門負責香港政府的法律事務,包括提出所有刑事檢控,並負有對香港所有罪案進行檢控的最終責任、草擬政府提出的所有法律草案、以及為香港政府提供法律意見等;亦負責擔任法律改革委員會主席。 香港律政司之職能,如外國之檢察機關,司長亦等同檢察總長一樣。 司長由行政長官提名,國務院(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律政司司長是三位能於行政長官休假或出缺時署任的政府官員之一,在政務司司長、財政司司長之後。.

新!!: 香港島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律政司司長 · 查看更多 »

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四屆政府

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四屆政府是指第四届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領導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又稱梁振英政府。 梁振英於2012年7月1日就任,開始領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任期至2017年6月30日。.

新!!: 香港島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四屆政府 · 查看更多 »

香港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

香港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The Court of Final Appeal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相当于最高法院,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法庭制度內的最高上訴法院。根據《香港法例》第484章《香港終審法院條例》及其他法例所賦予的權力,聆訊來自香港高等法院(包括上訴法庭及原訟法庭)的民事及刑事上訴案件,對香港司法管轄權範圍內的訴訟有最終審判權。 香港終審法院從1997年7月1日至2015年9月在中環炮台里的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辦公。當香港立法會2011年遷往立法會綜合大樓、而舊最高法院大樓經過復修後,終審法院於2015年9月7日遷往舊最高法院大樓,而原址亦將移交其他部門或香港聖公會使用。.

新!!: 香港島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 · 查看更多 »

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

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The High Cour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是香港司法機構的一個法院,由兩部份組成:原訟法庭和上訴法庭。 原訟法庭是香港最高級的原訟法院,有無限的司法管轄權,除有關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防和外交等國家行為,可聆訊香港任何的民事和刑事訴訟,還處理來自各區的裁判法院、勞資審裁處、小額錢債審裁處和淫褻物品審裁處的上訴案件。 上訴法庭是香港除終審法院外最高級的上訴法院,專門處理來自原訟法庭、區域法院和土地審裁處的上訴訴訟,而上訴法庭的上訴案件則會轉至終審法院。 香港高等法院位於香港島金鐘金鐘道38號,與金鐘道政府合署為鄰。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2017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及,與司法機構達成共識,將高等法院重置於中環新海濱的五號用地,以解決法院的長遠需要。.

新!!: 香港島和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 · 查看更多 »

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原訟法庭

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原訟法庭(Court of First Instance of the High Cour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是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組成部份之一。 原訟法庭是香港最高級的原訟法院,對民事和刑事案件均有無限的司法管轄權,因此原訟法庭審理一般最嚴重的罪行例如謀殺、誤殺、強姦、持械行劫、販運大量毒品或危險藥物、綁架及複雜的商業詐騙等。除有關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防和外交等國家行為外,原訟法庭可聆訊香港任何的刑事訴訟。至於民事索償方面,只會聆訊金額不少於港幣一百萬元的案件;該庭亦處理來自各區的裁判法院、勞資審裁處、小額錢債審裁處和 淫褻物品審裁處的上訴案件。.

新!!: 香港島和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原訟法庭 · 查看更多 »

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

財政司司長(Financial Secretary,簡稱FS;香港人俗稱「財神爺 / 財爺」)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專責總覽財金政策的官員,直接向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負責;其支援部門為財政司司長辦公室。司長由行政長官提名,國務院任命。 財政司司長的職責主要是與有關的決策局局長合作,督導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創新及科技局和發展局的政策範疇的政策制定和實施。財政司司長是外匯基金諮詢委員會主席,與其他同監督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工作。 財政司司長也是三位可於行政長官休假或出缺時署理其職務的官員之一,位列政務司司長之後;至於財政司司長休假時,通常由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署任。.

新!!: 香港島和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 · 查看更多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簡稱香港特區政府或港府)是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部門的總稱。在1997年7月1日前,英屬香港的行政機關稱為香港政府(Government of Hong Kong),而香港回歸後政府全名則改為上述名稱(「香港政府」一詞變成簡稱,英治時代政府就稱「港英政府」以作識別),並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沿用大部分原有制度。香港政府首長為行政長官,轄下有多名局長負責管理各政府部門。.

新!!: 香港島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 查看更多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總部 (建築物)

政府總部(Central Government Offices),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總部的所在地,位於香港島金鐘添馬添美道2號,分為東翼及西翼兩座,而東翼前地是政府總部的正門。政府總部是添馬艦發展工程的三組建築之一,其東北為立法會綜合大樓,其西北則為行政長官辦公室,亦是香港行政會議舉行的所在地,三組建築之間的綠化帶闢作添馬公園,讓公眾舉行活動及集會。.

新!!: 香港島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總部 (建築物) · 查看更多 »

香港盂蘭勝會

蘭勝會中的“盂蘭”由梵文「Ullambana」譯來的,意為“救倒懸”,即救度亡魂倒懸之苦,是來自民間《目蓮救母》的故事;“勝會”是指一大群人舉行活動的意思,在香港亦稱為盂蘭節、中元節或鬼節。相傳陰司地府在七月初一大開鬼門關,直到七月三十日才再次關閉,七月十四日佛教定為「盂蘭盆會」,而道教則稱為「中元普渡」(詳見中元節與盂蘭盆節)。 香港盂蘭勝會是始於中國潮州、海豐、陸豐、鶴佬籍等移居到香港的人士,他們在1940年代到1950年代從中國內地來到香港,聚居於銅鑼灣、上環、西營盤、深水埗、尖沙咀等地,並將他們在家鄉流行的盂蘭節也一併帶來,以聯繫同鄉感情、紀念祖先和超渡地方上的孤魂野鬼。這些活動於2011年更以「香港潮人盂蘭勝會」名義獲列入第三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新!!: 香港島和香港盂蘭勝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隧道列表

没有描述。

新!!: 香港島和香港隧道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芬名酒店

香港芬名酒店(The Fleming Hong Kong) ,為香港的一間四星級酒店,躋身Condé Nast Traveler「2007年度熱選」全球最佳全新酒店之列;同時亦入圍南華早報與Harper's Bazaar合辦的Style Awards「2007年度最佳精品酒店」候選名單。位處於香港島灣仔菲林明道41號,鄰近港鐵灣仔站,酒店於2006年10月19日開幕,共提供66間豪華客房。 酒店前身是一所名為謝菲閣的服務式住宅,於1986年至2004年期間提供78間房間 。 現時酒店是一所精品酒店,近日完成全面翻新,以煥然一新的面貌重新登場,散發特色的雅致格調 芬名酒店執行董事許建業為前任香港職業男子網球員。他是香港歷來最高排名的職業男子網球員,由於在世界各地參加賽事的關係,累積了共二十年以四海為家的經驗。芬名酒店大量設施都出自他對下榻酒店的體會而設。.

新!!: 香港島和香港芬名酒店 · 查看更多 »

香港銅鑼灣太平洋帆船酒店

香港銅鑼灣太平洋帆船酒店(英文:The VELA Hong Kong Causeway Bay),是香港一家四星級酒店,位於香港島灣仔摩理臣山道84號(只是鄰近銅鑼灣而非在銅鑼灣範圍內),樓高12層,提供98個房間。酒店在2011年9月底正式開業。酒店前身為一棟名為崇正大廈的商業大廈,曾被火鍋酒家有骨氣租用全棟,酒家於2009年結業後,大廈被「慈雲山十三太保」首領陳慎芝以月租65萬港元租用,並翻新作酒店用途。.

新!!: 香港島和香港銅鑼灣太平洋帆船酒店 · 查看更多 »

香港銅鑼灣皇冠假日酒店

香港銅鑼灣皇冠假日酒店(英文:Crowne Plaza Hong Kong Causeway Bay)為香港島銅鑼灣的一所酒店,由爪哇集團擁有、洲際酒店集團管理,於2009年開幕。香港銅鑼灣皇冠假日酒店樓高28層,設有263間客房,包括10間套房。酒店為爪哇集團所擁有,由洲際酒店集團管理,是香港第一間皇冠假日酒店。.

新!!: 香港島和香港銅鑼灣皇冠假日酒店 · 查看更多 »

香港銅鑼灣智選假日酒店

香港銅鑼灣智選假日酒店(英文:Holiday Inn Express Hong Kong Causeway Bay ),前稱香港銅鑼灣快捷假日酒店(英文舊稱:Express by Holiday Inn CAUSEWAY BAY Hotel),為香港的一間三星級酒店,位處於香港島銅鑼灣霎東街33號,鄰近港鐵銅鑼灣站,楼高29层,酒店於2005年開幕,共提供282間客房由洲际酒店集團管理。.

新!!: 香港島和香港銅鑼灣智選假日酒店 · 查看更多 »

香港遊艇會

香港遊艇會(英文:Royal Hong Kong Yacht Club)是香港其中一間歷史最悠久的會,亦為世界其中一間最大規模的遊艇會,有逾萬名會員,皆為航海或者划艇愛好者。除了位於奇力島的總部外,香港遊艇會在南區熨波洲及西貢Shelter Cove均設分會。.

新!!: 香港島和香港遊艇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遊樂場列表

以下是香港各個主要遊樂場的列表: 香港島 | 九龍 | 新九龍 | 新界東 | 新界西.

新!!: 香港島和香港遊樂場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過海隧道巴士路線

香港過海隧道巴士路線(簡稱:隧巴)是指在香港行走,來往香港島與九龍、新界或大嶼山,而會途經紅磡海底隧道(紅隧)、東區海底隧道(東隧)或西區海底隧道(西隧)其中一條隧道的巴士路線。.

新!!: 香港島和香港過海隧道巴士路線 · 查看更多 »

香港遨舍衛蘭軒

香港遨舍衞蘭軒(OZO Wesley Hotel Hong Kong),為香港一間三星級酒店,位處於香港島灣仔軒尼詩道22號,熙信大廈對面,鄰近循道衛理香港堂。 該酒店原名衛蘭軒,於1992年開幕,共提供251間豪華客房,另有服務式寓所,當時由恆隆地產管理。重修後由泰國Onyx集團管理,已於2013年4月重新開業。.

新!!: 香港島和香港遨舍衛蘭軒 · 查看更多 »

香港聯合船塢

香港聯合船塢是香港的一座船塢,位於新界青衣島西北部,由太古公司與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共同擁有,主要從事拖船、打撈服務、修船、機電工程及汽車服務。 香港聯合船塢的前身是位於香港島鰂魚涌的太古船塢,以及位於九龍紅磡的黃埔船塢。兩所船塢分別在1970年代及1980年代拆卸,其後在青衣合作開設香港聯合船塢。 香港聯合船塢位處於青衣島茜草灣之西北,面對馬灣海峽,鄰近青衣蜆殼油庫及青衣西北交匯處。.

新!!: 香港島和香港聯合船塢 · 查看更多 »

香港聖公會

香港聖公會(Hong Kong Sheng Kung Hui)是普世聖公宗的第38個教省,管轄範圍包括香港和澳門。 聖公會於香港擁有悠久的歷史,於香港基督教歷史上佔有重要的席位。除了作為一個宗教團體,香港聖公會還積極參與香港社會各大小事務,也是香港主要的辦學團體之一。香港聖公會也是基督新教在香港的一個主要宗派。 現任主教長是鄺保羅大主教,教省秘書長是管浩鳴法政牧師,設有教省辦事處處理教務。.

新!!: 香港島和香港聖公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聖公會香港島教區

香港聖公會香港島教區是1998年成立的香港聖公會教省轄下的一個教區,管轄地區包括香港島、離島區、大嶼山北及馬灣。首任教區主教及教區榮休主教是鄺廣傑榮休大主教(即港澳教區最後一任主教及前教省大主教暨主教長)。.

新!!: 香港島和香港聖公會香港島教區 · 查看更多 »

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

東九龍教區是1998年成立的香港聖公會教省轄下的一個教區,管轄地區包括九龍東及新界東。 九龍,地理上稱為九龍半島,為香港的三大區域之一,是除了香港島以外市區的主要組成部份。傳統上九龍的東、西以「火車路」(即前九廣鐵路英段,及後稱為九廣東鐵,即現今東鐵綫)為界,故九龍城區(即紅磡、土瓜灣、九龍塘等地)也實屬九龍東的一部份。因此,東九龍教區的範圍包括前九廣鐵路英段以東之九龍半島地域,即九龍東及新界東,亦即現在香港特區政府行政區域之:九龍城區、黃大仙區、觀塘區、西貢區、沙田區、大埔區及北區。.

新!!: 香港島和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 · 查看更多 »

香港聖約翰救護機構

香港聖約翰救護機構(Hong Kong St.),是聖約翰救護機構設於香港的支部,始於1884年,依據香港法例第1164章運作,致力於不分種族、階級、宗教、政治立場,竭誠為人類服務。機構設有:香港聖約翰救傷會(Hong Kong St.)提供各類型的急救及家居護理訓練;及香港聖約翰救傷隊(Hong Kong St.)負責提供急救及其他有關服務。另外,香港聖約翰救傷隊為香港現時唯一提供24小時免費救護車服務的非政府機構。市民可致電1878000召喚有關救護服務。香港聖約翰救護機構會長由當年捐款最高之人士擔任,會長為名義形式而沒有任何實際權力,現任會長為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現任理事會主席為鍾展鴻醫生,CStJ。.

新!!: 香港島和香港聖約翰救護機構 · 查看更多 »

香港道路

香港道路網絡是世界上道路交通密度較高的地區之一,覆蓋了全港十八區,使駕駛者能輕易到達目的地。根據地政總署的記錄,已刊憲命名、年代太久遠而沒有刊憲命名的公共街道,再加上沒有刊憲命名的私家街道,香港共有逾四千條街道。根據香港政府路政署2017年9月統計,車輛登記數超過76.2萬輛,全港道路的長度有2107公里。當中香港島佔442公里,九龍佔472公里,新界佔1,193公里,道路網內設有15條主要行車隧道、1,349條行車天橋和橋樑,以及1,192條行人天橋和行人隧道。 香港地少人多,加上經濟活動集中在市區,建築物的發展密度相當高,致使交通流量不斷增加。政府於是對車輛數量作出限制,在不少路段實施單向行車,管制泊車、停車的地點,並鼓勵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而減少使用私家車。另一方面,政府亦積極興建幹道、改善交通設施以疏導繁忙時間擠塞的交通,而當局亦正就引入電子道路收費系統諮詢公眾,期望該措施能大大減輕繁忙地區的擠塞情況。 香港跟隨英國,採用左上右落的行駛方向。除位於深圳灣口岸內的道路和興建中的港珠澳大橋外(均為右上左落,以遷就中國內地),道路都採用上述行駛方向。.

新!!: 香港島和香港道路 · 查看更多 »

香港運動場列表

香港運動場列表是指香港現時存在的體育場地列表,現時大部分室外及室內體育場地主要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負責管理,本條目不包括香港公眾游泳池。 ---- ---- Category:香港運動場 運動場.

新!!: 香港島和香港運動場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薄扶林道墳場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薄扶林道墳場,簡稱薄扶林華人基督教墳場,是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轄下的一個墳場,位於香港島薄扶林道119號至125號,範圍約為域多利道近沙灣東華義莊以東,薄扶林道以西的山坡。 墳場內葬有多位名人,包括昔日香港四大百貨公司(先施百貨、永安百貨、大新百貨、新新百貨)的家族、著名作家許地山、革命家謝纘泰及音樂家何大傻等。.

新!!: 香港島和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薄扶林道墳場 · 查看更多 »

香港華美粵海酒店

香港華美粵海酒店(Wharney Guang Dong Hotel (Hong Kong)),為香港的一間4星級酒店,位處於香港島灣仔駱克道57-73號,鄰近港鐵灣仔站,酒店於1981年開幕,並在2007年裝修,共提供358間豪華客房,包括351間寬敞舒適的客房,以及7間豪華套房,由粵海(國際)酒店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管理。亦是榮獲ISO 9001品質保證書的酒店。.

新!!: 香港島和香港華美粵海酒店 · 查看更多 »

香港萬怡酒店

香港萬怡酒店(Courtyard by Marriott Hong Kong)為香港的一間四星級酒店,位於香港島西營盤,干諾道西和水街交界。香港萬怡酒店前身是名為天津大廈的工廠大廈。現在建築物是改裝而成,在2008年4月1日啟業。 香港萬怡酒店由萬豪國際酒店集團管理。萬怡酒店是該公司集團名下的同系酒店商標。按其宣傳單張介紹,共有240間客房,5間套房,酒店房間標準設施是雲石浴室、熱帶雨林式淋浴系統、玻璃面寫字枱、兩線電話、高速寬頻、LCD電視、獨立空調,有夾萬。 香港萬怡酒店的外牆有不規則的白色燈光裝飾。雖為數不多,但在黑夜中顯得格外突出。 萬怡酒店在香港有兩間,一間在西環,另一間香港沙田萬怡酒店在沙田安平街1號。.

新!!: 香港島和香港萬怡酒店 · 查看更多 »

香港鐵路運輸

鐵路運輸是香港公共運輸系統的重要骨幹,香港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及機場聯絡軌道系統總長度近300公里,覆蓋7成香港人口。鐵路系統主要是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營運,經營路線包括觀塘綫、荃灣綫、港島綫、南港島綫、將軍澳綫、東涌綫、迪士尼綫、東鐵綫、西鐵綫、馬鞍山綫及機場快綫。港鐵公司亦營運香港唯一的輕鐵系統及昂坪360纜車系統 。另外,港島電車系統以及山頂纜車纜索鐵路系統也是香港鐵路運輸網絡的一員。.

新!!: 香港島和香港鐵路運輸 · 查看更多 »

香港靈糧堂

香港靈糧堂(Hong Kong Ling Liang Church),基督教靈糧世界佈道會成員,是由趙世光牧師在1959年5月31日於香港創立。香港靈糧堂亦為總堂,位於香港銅鑼灣禮頓道禮頓里6號。建堂宗旨“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並建立基督的教會”,多年來該教會積極展開佈道工作,成為香港及海外的宣教基地。香港靈糧堂屬下有大埔靈糧堂、東涌靈糧堂、藍田靈糧堂,附設的幼兒教育學校、小學及中學共8間,並在馬來西亞設立古晉靈糧堂。.

新!!: 香港島和香港靈糧堂 · 查看更多 »

香港青年協會赤柱戶外活動中心

香港青年協會赤柱戶外活動中心位於香港香港島赤柱赤柱灣,於1972年落成及啟用。.

新!!: 香港島和香港青年協會赤柱戶外活動中心 · 查看更多 »

香港青年旅舍協會

香港青年旅舍協會(Hong Kong Youth Hostels Association,縮寫:HKYHA)在1973年9月11日成立,為香港註冊非牟利機構,並無任何政府資助,營運經費全賴會員及社會各界支持。本會為國際青年旅舍聯會(Hostelling International)成員,與全球約90個國家及地區會員結盟。本會致力以大眾化價錢,為旅客提供經濟實惠住宿服務,鼓勵各界人士於本港及海外旅遊時,認識及愛護大自然之餘,同時深入了解當地文化。 為使世界各地的青年認識不同文化,協會透過旅舍營造交流平台,為旅客締造互相認識及學習的機會,體驗獨特的旅遊文化。此外,香港青年旅舍主張自助旅遊,鼓勵旅客獨立自律,旅舍只提供基本設施,旅客須自行照顧起居飲食,培養良好公民責任。香港青年旅舍協會辦事處位於九龍深水埗富昌邨。.

新!!: 香港島和香港青年旅舍協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蠟像院

香港蠟像院 (Hong Kong Wax Museum,1970年8月21日 - ?),位於香港島灣仔大佛口軒尼詩道一號熙信樓二樓,它是香港第一間蠟像館 ,該院的經理為周安民先生。1970年8月21日(星期五)開幕;1970年8月22日(星期六)下午3時,由香港麗的映聲藝員黎婉玲主持剪綵開幕禮,隨即招待香港各界知名人仕參觀1970年8月23日(星期日) ,香港《工商日報》,第六頁。。可惜另一家位於九龍尖沙嘴的惠文蠟像院在1970年8月28日(星期五)開幕,無論蠟像體形及展覽面積,均比香港蠟像院為大,由於香港地方租金高昂,陳列地方不夠則難以吸引遊客,香港蠟像院先行歇業。此後惠文蠟像院亦由於門票高昂,遊客不足,無法經營下去,香港政府有限公司註冊官翟及時遂在1977年2月26日(星期六) 在香港政府憲報刊出43家有限公司立即吊銷其註冊,其中包括惠文蠟像院。.

新!!: 香港島和香港蠟像院 · 查看更多 »

香港領事機構列表

時共有123個駐香港的領事機構,當中有62所為總領事館及61所領事館,包括6名名譽領事及6所國際認可機構。 大部份的總領事館均位於香港島的心臟地帶,例如中環、金鐘、灣仔、銅鑼灣及上環。現時只有柬埔寨及尼泊爾駐港總領事館位於九龍的尖沙咀。 在駐港的領事機構當中,有55名總領事及7名名譽領事同時兼任駐澳門總領事。同時,10名駐澳門總領事(包括葡萄牙駐澳門總領事館)及名譽領事將一併負責香港的領事工作。.

新!!: 香港島和香港領事機構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行人專用區

香港行人專用區是從2000年於香港開始實施,運輸署在多區與區議會合作經過連串的試行和可行性研究,實施行人環境改善計劃。行人專用區及悠閒式街道的實施範圍其中包括港島區的銅鑼灣、中環、灣仔、赤柱;九龍區的旺角、尖沙咀、佐敦、深水埗;以及新界區的石湖墟、元朗。.

新!!: 香港島和香港行人專用區 · 查看更多 »

香港行政區劃

早於香港開埠初期,香港地域已有相當的行政分區。1963年,港英政府為港九市區劃為四十多個法定分區,成為香港市區日後的基本行政分區。1980年代,香港政府亦為新界制定清晰的法定分區界線。而立法會、市政局及區議會在不同時代則有各自的選區,劃分方法各有不同。香港政府各部門亦會依據各自訂立的內部分區而分工。 香港規劃政策包括三層,當中第一層全港整體規劃,第二層市區城區規劃,然後第三層分區規劃大綱。解散市政局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只下放少量監察權力和責任給區議會。.

新!!: 香港島和香港行政區劃 · 查看更多 »

香港風華

《香港風華》(The Hong Kong Beats)是一個介紹香港歷史及香港各區風土人情的電視節目,由香港亞洲電視新聞部資訊科製作。第一輯節目於2005年4月3日起逢星期日21:30-22:00於本港台播出,而第二輯節目於2005年10月23日起在同樣時間及頻道播出;第三輯節目名為《香港風華之柒拾3行》,於2006年10月14日起逢星期六晚播出。 其中第一輯結集成書出版。亞洲電視為《香港風華》再拍攝續集於2012年播出,名為《再展風華》。.

新!!: 香港島和香港風華 · 查看更多 »

香港裁判法院

裁判法院(Magistrates' Courts)是香港最初級的刑事法院,可以聆訊的控罪包括簡易程序罪行和可公訴罪行,民事訴訟、較嚴重的可公訴罪行會移交至區域法院或高等法院原訟法庭審理。所有刑事案件的程序都是於裁判法院開始。與香港其他法院不同,裁判法院的裁判員稱為裁判官(1992年前則稱為裁判司),而非法官。 裁判法院在1992年前的名稱為裁判司署。.

新!!: 香港島和香港裁判法院 · 查看更多 »

香港製造業

香港製造業有悠久的歷史,惟直至1950年代後才有重大的發展,至1970年代初期到達頂峰,並且維持蓬勃發展至1980年代中期。進入1980年代,隨著生產工序北移中國大陸,香港公司則轉向生產前期和後期的管理與支援活動。至1990年代中期,香港經濟結構轉向高度服務業為主,製造業在香港經濟中的地位趨於下降。 早於19世紀中香港開埠不久已經出現以造船為主的製造業,1920年代,香港島東部及九龍油麻地一帶也先後發展手工業。但香港製造業的急促發展,直至1950年代才開始。當時來自上海,從中國大陸南下以躲避戰火與中共政權的資本家、實業家大批湧入由英國殖民當局管治下的香港,為其後香港製造業的興盛寫下重要的一頁。在1950-80年代,製造業是香港經濟的主要支柱,由於香港土地狹小,不適宜重工業發展,故香港一直走輕工業為主的發展道路,1960-70年代輕工製造業是最大行業,包括早期的塑膠花、紡織以至後期主要集中進行以簡單機械輔助的勞工密集製造程序的電子產品、玩具、鐘錶等;工業產品行銷世界各地。然而,隨著1970年代末以來本地人力、土地成本上漲,歐美國家對香港實施貿易配額,以及1979年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對港商的吸引,香港現時的工廠數目已大減,生產線多數已北移;藍領階級接近完全消失。現時在香港,傳統工業已逐漸式微,不少工業用地或工廠大廈已改作住宅或商業用途,或者空置。.

新!!: 香港島和香港製造業 · 查看更多 »

香港補習文化

在香港學生學習文化中,補習十分流行。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統計,在2004/05年度,在小學至高中學生中,曾經補習的逾3成,在預科更有近5成。補習的學生平均花費8百港元以上。而根據香港青年協會在09年的調查,中小學生補習的整體比率更提升至五成。 補習班流行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香港從小學至專上教育前的學制下,都普遍實行以公開考試的成績作為主導的應試教育。除直接影響大學收生(JUPAS)的香港中學文憑,舊制度下的學制也有直接影響升讀中六(預科)及中一的呈分試及香港學業能力測驗(小學學能測驗)。無論是哪個考試,學生的公開考試成績直接地影響能接受的教育水平和類型,為在該等考試取得較好準備,補習成為他們其中一個多數的選擇。另外,有不少學生因為不適應/為了提早適應升中課程的變化,特別是英文和中文(廣東話)教學的差異而補習。兩者皆造就了香港的補習風氣。 香港有許多補習社提供在一般課堂學習以外的授課與練習,這些補習課程大多為應付上述的公開考試,課程主要以考試導向形式教授該科知識,重溫學校課堂上沒有教授的考試內容,又為學生提供模擬試題,教授考試答題技巧等。一些補習導師更會預測公開試的試題(俗稱「貼題/Tip題」),若果「貼中」了,便會大肆宣傳自己,以表示自己貼題能力高。這類補習課程很受高中學生歡迎,坊間更充斥不少補習天王天后。 由於許多學校都有條例,日校教師不可兼職,須使用假名,所以許多老師都習慣以英文名字如A.

新!!: 香港島和香港補習文化 · 查看更多 »

香港西區扶輪社匡智晨輝學校

香港西區扶輪社匡智晨輝學校(Rotary Club of Hong Kong Island West Hong Chi Morninghope School)是香港的一所特殊學校,位於香港柴灣興華邨第2期第1號校舍。.

新!!: 香港島和香港西區扶輪社匡智晨輝學校 · 查看更多 »

香港規劃史

香港的規劃歷史始於1841年香港開埠,將香港島北岸的西部劃為維多利亞城,再細分為404幅土地作出拍賣。早期城市發展主要集中在香港島,但隨著九龍半島的割讓及新界的租借,使香港的土地發展更趨多元化。.

新!!: 香港島和香港規劃史 · 查看更多 »

香港視覺藝術中心

香港視覺藝術中心(英文:Hong Kong Visual Arts Centre)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藝術推廣辦事處轄下的藝術發展中心,位於香港島金鐘香港公園內的西面,為一所讓視覺藝術家互相觀摩學習交流創作發展的地方。.

新!!: 香港島和香港視覺藝術中心 · 查看更多 »

香港語文

香港語文是指在香港常見的語言和文字,目前香港法定語文是中文和英文,雙方享有同等地位,而香港政府所提倡的語文政策是「兩文三語」,兩文指中文和英文;三語指粵語、英語和普通話--->。 粵語是香港最主要的語言。2011年,香港人口有89.5%以「廣州話」為慣用語言,其次為「其他中國方言」(4%)、英語(3.5%)、普通話(1.4%).

新!!: 香港島和香港語文 · 查看更多 »

香港諾富特世紀酒店

香港諾富特世紀酒店(Novotel Century Hong Kong)為香港的一間四星級酒店,位處於香港島灣仔謝斐道238號,鄰近港鐵灣仔站,酒店於1993年開幕,共提供511間豪華客房,包括483間寬敞舒適的客房,以及23間豪華套房及5間傷殘人士客房,由雅高集團管理。.

新!!: 香港島和香港諾富特世紀酒店 · 查看更多 »

香港體育館

香港體育館(Hong Kong Coliseum,俗稱紅磡體育館、紅磡香港體育館,簡稱紅館)是香港的綜合室內多用途表演場館,位於九龍油尖旺區紅磡灣暢運道9號、港鐵紅磡站平台上,於1983年4月27日開幕,外形上闊下窄像一顆鑽石或倒轉的金字塔,全館設有空氣調節系統,內裡設有12,500個座位,現時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為2009年東亞運動會賽場之一。 香港體育館雖以「體育館」命名,但實際上除了舉行體育活動外,其最著名作用反而是在很多日子租予歌星舉行演唱會。因為館內座位數量乃香港室內場館第二(第一為2005年啟用,位於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旁的亞洲國際博覽館),地處市區以及少數可以開設四面台的場地,香港很多歌手普遍都以能在紅磡體育館舉行個人演唱會為榮。許冠傑是首位在此開演唱會的歌手。紅磡香港體育館也是香港以至亞洲首屈一指的娛樂表演場地。 香港體育館為43座參與幻彩詠香江的代表建築物之一。.

新!!: 香港島和香港體育館 · 查看更多 »

香港警察學院

香港警察學院(英文:Hong Kong Police College,縮寫:HKPC)前身為警察訓練學校(英文:Police Training School,縮寫:PTS),於1948年成立,隸屬於香港警務處人事及訓練處,為警務處的主要訓練培育機構,負責絕大部份有關訓練及進修的事宜(不包括內部保安、高度專門的特別訓練等等,上述均由其他部門或者學校負責),以警察學院及大學混合的模式運作,是香港紀律部隊中唯一授予專上教育的學院。香港警察學院不單為到新入職的或是在職各職級的警務人員提供訓練,同時亦為其他香港紀律部隊、香港政府部門、海外執法機關以至國際刑警組織提供訓練課程;部分教官亦獲得邀請為國際刑警組織警察培訓專家小組的人員。香港警察學院被視為世界上最優秀的警察學校之一,且是多國警察廣泛研究和仿效的對象。 至2008年創校60週年,逾51,000名學習警員和逾6,400名見習督察在此接受過訓練,並且宣讀香港警察誓詞。當學習警員和見習督察完成所有訓練後便會舉行結業會操,成為具有執法權力的警務人員,投效香港社會,執行警察職務。.

新!!: 香港島和香港警察學院 · 查看更多 »

香港警察徽章

《警聲》第778期,2004年6月30日 --> 香港開埠初期,香港警察徽章是以英國在位君主的皇冠為徽號,徽號隨著英國君主的遞嬗而有所改變。1910年喬治五世繼位英國國王,警隊自1910至1930年代皆以「GRI」作為警徽。「GRI」乃喬治五世的拉丁文縮寫,全寫為Georgivs V dei gra: britt:omn: Rex fid: def: Ind: Imp: ──意為托上帝鴻福,喬治,聯合王國及其海外治領國王,國教捍衛者暨印度皇帝(當時聯合王國國王同為英屬印度皇帝)。 以英皇(英國國王兼印度皇帝)的拉丁簡寫作警徽的情況一直維持至1934年,自那年起,警隊正式擁其徽號。當年,助理警司畢明達建議警隊應該擁有獨特的徽號,於是畢明達就受命負責警徽的設計事務。縱然警隊自此有其徽號,惟皇冠式樣的警徽卻同時使用,情況一直維持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 愛德華八世及喬治六世雖然先後於1936年登基成為國王,惟警隊徽號仍然維持原狀,直至1952年伊利沙伯二世即位女王後,警隊徽號略有改動。是故,1950至1960年代曾經有過兩個大同小異的警徽出現。至1969年,伊利沙伯二世賜封「皇家」二字予香港警察隊及香港輔助警察隊,及後警徽方有修改。這項工作當時落在警務處副處長韋磊夫身上。1969年後,香港警察徽章分為上下兩部份,上方以女王皇冠替代了原有的國王皇冠樣式,下方則是象徵香港開埠的阿群帶路圖。 沿用逾半個世紀的警徽於1997年香港回歸後有了第3度的改變。除了嘉禾得以保留外,其餘部分皆有所改動。女王皇冠被洋紫荊花取代,警徽中央的阿群帶路圖亦被香港島上五幢具代表性的建築物所代替,包括交易廣場、匯豐銀行、香港大會堂、中國銀行大廈以及警察總部警政大樓新翼。.

新!!: 香港島和香港警察徽章 · 查看更多 »

香港警察總部

香港警察總部(英文:Hong Kong Police Headquarters,縮寫:HKPHQ)為香港警務處的總部,位於香港香港島灣仔軍器廠街1號,由3座大樓組成,分別為樓高6層的東翼、樓高33層高的西翼,以及樓高42層連4層地庫的主樓。於2013年,總部有5,465名警務人員和2,032名文職人員駐守。.

新!!: 香港島和香港警察總部 · 查看更多 »

香港警察龍舟會

香港警察龍舟會(英文:Hong Kong Police Dragon Boat Club)於2002年成立,是香港警務處的官方龍舟隊伍,是香港龍舟協會的屬會成員。香港警察龍舟會的成員來自各個香港警察部門及職級,當中又以水警總區人員為主。香港警察龍舟會主席為警務處高級助理處長卓振賢博士,副主席為女性警司邱倩雯。 除了於端午節當日或者前後所舉辦的比賽,香港警察龍舟會亦會派遣隊伍於香港、中國大陸及海外參與。.

新!!: 香港島和香港警察龍舟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警察歷史

香港警察歷史接近175年,自香港開埠后,經過多番脫變和轉捩點;從首階段的殖民地警察部隊、於1970年代起現代化,至1990年代初期起進入第三階段,發展成為服務型的警察隊伍;輾轉成為備受世界各國公認為最高質素及最專業的警務機關之一,同時為香港治安及社會的穩定奠定基礎。香港警隊為全世界之三、亞洲之次(馬來西亞警隊亞洲歷史最久,1807年成立)擁有現代警察制度以維持公共安全的警務機關。.

新!!: 香港島和香港警察歷史 · 查看更多 »

香港警務處

香港警務處(Hong Kong Police Force,別名見下一段)於1844年5月1日成立,世上最早一批現代警察機關之一,屬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保安局,為編制最龐大的香港政府部門(佔20.2%)及紀律部隊。聯合國毒品和犯罪辦公室統計香港平均每100萬人有4500警察,警民比例居全球第五名(僅次俄羅斯、土耳其等)。 虽然香港特別行政區有解放軍駐守,但解放軍並不能隨意離開駐地營地。因此,在不少國家和地區中部份是軍隊的職能,在香港均由警方擔任,如防守海岸,邊界巡邏和反恐行動。 現任警務處處長為盧偉聰。.

新!!: 香港島和香港警務處 · 查看更多 »

香港貿易

香港貿易早於香港開埠時便出現,其中轉口貿易在香港有悠久的歷史,並在香港經貿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新!!: 香港島和香港貿易 · 查看更多 »

香港賣地紀錄列表

香港賣地紀錄列表紀錄香港每年的賣地紀錄。.

新!!: 香港島和香港賣地紀錄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購物文化

購物是香港一項很流行的活動,為香港文化的一部份,也是香港零售業的一個重要支柱。由於香港是一個自由港,除煙酒外的所有商品均免稅,因此世界各地的各種檔次的貨品均可在香港找到,令香港有「購物天堂」的美譽。.

新!!: 香港島和香港購物文化 · 查看更多 »

香港賽馬會

香港賽馬會(英語:The Hong Kong Jockey Club)簡稱:賽馬會、馬會或HKJC,於1960年至1996年年間稱為:英皇御准香港賽馬會(英語:The Royal Hong Kong Jockey Club),於1884年成立,是香港一家非牟利保證有限公司,負責提供賽馬運動、體育運動及博彩娛樂,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賽馬機構之一。香港賽馬會由香港政府批准,獨家經營香港賽馬、六合彩及海外體育運動賽事(現今祇有賽馬及足球兩項)博彩。 香港賽馬會是香港最大的單一納稅機構,於2015/16年度盈餘合共2,027億港元,繳交260.9億港元稅款,約佔稅務局總稅收的6.6%。賽馬會也是香港最大的僱主之一,聘用約4,400名全職及20,000名兼職員工。此外,賽馬會為香港最大的慈善公益資助機構,於2014/15年度,其慈善捐款為38.7億港元。.

新!!: 香港島和香港賽馬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賽馬會藥物資訊天地

香港賽馬會藥物資訊天地,簡稱藥物資訊天地,是香港第一個以藥物教育為主題的永久展覽館,位於香港島金鐘的金鐘道政府合署低座頂層,2004年6月開幕。展覽館由禁毒常務委員會倡議興建,得到香港賽馬會資助5,058萬港元興建,並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保安局禁毒處負責管理。 雖然該館名為「藥物資訊天地」,實際上提供的是反濫用藥物及物質的資訊,而不是一般醫藥資訊。.

新!!: 香港島和香港賽馬會藥物資訊天地 · 查看更多 »

香港鹰爪花

香港鹰爪花(学名:Artabotrys hongkongensis)为番荔枝科鹰爪花属的攀緣植物。分布于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湖南、广西、云南、贵州、广东以及香港(跑馬地、柏架山、大嶼山、林村、元朗、粉嶺、上水等),生长于海拔300米至1,500米的地区,常生长在山地密林下及山谷荫湿处,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香港鷹爪花的模式標本於1853年在香港島歌賦山採集。.

新!!: 香港島和香港鹰爪花 · 查看更多 »

香港軍事

香港軍事,始於唐政府於屯門設立的屯門軍鎮。經歷1841年和1860年兩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分階段將香港的主權割讓予英國,除二戰期間一度被日本皇軍佔領外,香港防務都是由駐港英軍負責,直至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於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就改由中国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下稱「駐港解放軍」)管理。.

新!!: 香港島和香港軍事 · 查看更多 »

香港輔助警察隊總部

香港輔助警察隊總部(Hong Kong Auxiliary Police Headquarters)為香港輔助警察隊的總部,位處於香港九龍觀塘區九龍灣宏照道12號。於2013年,香港輔助警察隊總部有195名警務人員駐守。.

新!!: 香港島和香港輔助警察隊總部 · 查看更多 »

香港輕鐵

輕鐵(全稱輕便鐵路,前稱九廣輕鐵,《香港法例》上則稱為西北鐵路;Light Rail)是香港唯一輕型鐵路系統,高速的無閉塞輕鐵系統之一,行駛於新界西部屯門區及元朗區,總長度36.15公里,68個車站。輕鐵由九廣鐵路公司擁有,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營運,為港鐵一部份;路線圖代表顏色為泥黃色。.

新!!: 香港島和香港輕鐵 · 查看更多 »

香港过路黄

香港过路黄(学名:Lysimachia alpestris)为报春花科過路黃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屬於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在山谷林下,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香港過路黃的模式標本於1850年在香港島扯旗山頂採集。分布在香港的扯旗山、柏架山、大潭、鶴咀和馬鞍山及牛押山等,亦有極少量分布於新會古兜山。.

新!!: 香港島和香港过路黄 · 查看更多 »

香港郊遊路徑

香港有許多各種不同類型、長度和難度的郊遊路徑,供遊人作遠足或漫步之用。大部分的路徑均位於郊野公園之內,由漁農自然護理署管轄。不過郊野公園外亦有一些路徑,多由該區的區議會所建或翻新。 除古道之外,以下只列出官方設立的郊遊路徑。.

新!!: 香港島和香港郊遊路徑 · 查看更多 »

香港郊野公園

香港郊野公園是指由香港政府將市郊未開發地區的地方劃出,作為康樂及保育用途的公園,地位與國家公園相若。 香港政府在1976年制定《郊野公園條例》,並於同年12月3日劃定首3個郊野公園。目前全港已劃定了24個郊野公園,連特別地區總面積達44,300公頃,佔香港約四成(39.98%)的土地面積。2014年,郊野公園吸引了1,120萬人次遊客到訪,《明報》,2007年8月29日。.

新!!: 香港島和香港郊野公園 · 查看更多 »

香港能源

香港能源來源主要依賴化石燃料及核能,以滿足發電、運輸及煮食等需求。由於香港境內並沒有任何能源礦產的儲藏,因此所使用能源均依靠進口,包括煤、燃油及天然氣等。 中華煤氣是利用天然氣及石腦油作為原料生產煤氣。 根據機電工程署《香港能源最終用途數據2015》,商業、運輸、住宅及工業分別佔能源消耗的42%、32%、21%及5%。 根據《香港能源最終用途數據2016》記錄,香港商業樓宇的總用電量,過去10年 (2004-2014) 來雖然每年有所遞減,但是當我們仔細看總用電量的細明,就會發覺空調這個部份其實是有增長跡象,這個增長已經完全抵銷照明系統採用節能 LED 所省回來的用電量。.

新!!: 香港島和香港能源 · 查看更多 »

香港郵政

香港郵政(Hongkong Post)成立於1841年,现在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郵政部門,原本隸屬於經濟發展及勞工局,於2007年7月1日決策局重組後,被劃入新成立的商務及經濟發展局。 郵政署於1995年開始轉型為以「營運基金模式」運作,財政自主,以比較商業的手法經營郵政業務,郵政署的收入來自售賣特殊郵票、傳統郵遞、特快專遞及繳費服務(如政府部門及公共事業)等。郵政署亦為香港人提供辦理電子證書服務。.

新!!: 香港島和香港郵政 · 查看更多 »

香港郵政局列表

下列各表設於香港境內的郵政局。現時香港郵政在香港設置了129間郵政局,服務範圍遍及港九新界及離島各人口較密集的地區,向顧客提供「一般郵政服務」,如一般信件投寄、出售郵票、郵繳通服務等。此外,部份郵政局亦額外提供大量投寄服務及通函郵寄服務,亦有部份設置郵政信箱供市民租用;而亦有部份郵局屬於「集郵局」,向集郵愛好者提供諸如發售海外郵品等服務,於下表以粉黃色背景顯示。 下表提供各間郵政局的簡單資料,包括名稱、設立年份、圖片及位置。須注意「設立年份」只供參考,部份曾經搬遷的郵政局所列出的設立年份為遷至現址之年份,其餘則為該局在舊址首次投入服務的年份。 此外,香港郵政亦以兩輛小巴改裝成流動郵政局,以編定的班次路線服務若干較偏遠地區,或未設固定郵政局的市民提供基本郵政服務;而該署亦在各區設置派遞局,負責郵件之派遞工作。.

新!!: 香港島和香港郵政局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郵政總局

香港郵政總局(英文:General Post Office,縮寫:GPO)位於香港香港島中環康樂廣場2號,是郵政署總部,所有署長及總監均在此辦公。郵政總局設有郵政局櫃位、郵政信箱、郵筒、郵趣廊及郵展廊等設施,而該局亦是使用率最高的郵政局之一。.

新!!: 香港島和香港郵政總局 · 查看更多 »

香港航空事故列表

此處列出於香港境內發生,或其目的地/出發地為香港的飛行器事故,不論有無人員傷亡。.

新!!: 香港島和香港航空事故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航空業

香港的航空運輸是香港交通的組成部份之一。現時,香港是國際及亞太區的主要航空中心,全球各大航空公司均有航班來往香港,而香港的航空業務集中在位於新界大嶼山以北赤鱲角的香港國際機場,現時有超過100家航空公司每日提供約1100架次定期客運及全貨運航班,來往香港及超過190個遍佈全球的目的地。此外,位於香港島上環的信德中心,也提供定期來往香港及澳門的直升機服務。.

新!!: 香港島和香港航空業 · 查看更多 »

香港船難列表

此處列出的船難(海難),包括香港境內發生、或其目的地/出發地為香港的航海事故,不論船舶上有沒有人員傷亡:.

新!!: 香港島和香港船難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與加拿大關係

香港與加拿大關係是指香港與加拿大的雙邊關係。由於香港和澳門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加拿大在香港設有總領事館,兼轄港澳事務。其除直接向在渥太華的加拿大環球事務部(英文:Global Affairs Canada)匯報外,同時與中國合作。 加拿大領事館分為兩處,分別位於香港島中環康樂廣場8號交易廣場第三座5樓及鰂魚涌華蘭路18號柏克大廈9樓。前者負責:.

新!!: 香港島和香港與加拿大關係 · 查看更多 »

香港與美國關係

香港與美國關係是指香港與美國的雙邊關係。由於現時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個特别行政区,但基於1992年通過的《美國-香港政策法》,美國在對外政策上會把香港特區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作區別對待。 美國在香港設有總領事館,面積為各國駐港館處第二大(僅次英國總領館),位於香港島中環花園道。.

新!!: 香港島和香港與美國關係 · 查看更多 »

香港與朝鮮關係

香港與朝鮮關係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之間的。.

新!!: 香港島和香港與朝鮮關係 · 查看更多 »

香港蘇寧雲商

香港蘇寧雲商(Hong Kong Suning Commerce Co., Limited)是江蘇蘇寧雲商集團旗下在香港的一間大型電器零售連鎖店,前身為旺角相機中心及鐳射發展,於1976年成立,2012年銷售規模57.73億人民幣,位列香港電器連鎖零售商前三甲。 香港蘇寧電器連鎖網路覆蓋亞洲多個城市,包括香港、日本東京、大阪地區及中國,擁有近1600多家分店。現時,集團已發展至電器連鎖、購物中心等業務,包括有攝影器材、手提電話、影音及電子產品、電腦等。香港蘇寧電器在香港已開設了28間分店,並於2014年於澳門開設首家分店。 該公司的競爭對手包括豐澤電器、百老匯攝影器材、中原電器、衛訊電訊等電器連鎖店。.

新!!: 香港島和香港蘇寧雲商 · 查看更多 »

香港蘇豪智選假日酒店

香港蘇豪智選假日酒店(英文:Holiday Inn Express HONG KONG SOHO)簡稱蘇豪假日酒店,位於香港香港島中西區上環蘇杭街,樓高38樓,提供274間房間,由有利集團投標所得,自行設計及建造,由洲際酒店集團營運,於2012年11月30日開幕。蘇豪假日酒店採用了多項環境保護設計,於開幕前先後取得美國、香港及新加坡的環保建築鉑金級認證,為世界首間獲得3項鉑金級環保建築認證的酒店。.

新!!: 香港島和香港蘇豪智選假日酒店 · 查看更多 »

香港蘇文大學事件

香港蘇文大學事件乃指於2015年2月被香港傳媒揭發的一宗詐騙案件。.

新!!: 香港島和香港蘇文大學事件 · 查看更多 »

香港薪酬趨勢調查委員會

香港薪酬趨勢調查委員會是香港一個獨立組織,於1983年成立根據香港公務員薪俸及服務條件常務委員會建議成立。委員會的職責,主要是授權香港公務及司法人員薪俸及服務條件諮詢委員會聯合秘書處轄下的薪酬研究調查組,進行每年一次的薪酬趨勢調查、監察其調查工作以及確認有關的調查結果。 委員會與香港公務員薪俸及服務條件常務委員會有密切聯繫。.

新!!: 香港島和香港薪酬趨勢調查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開埠初期歷史

香港開埠初期,從英國殖民統治的初期至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生效前之間,香港從一個地瘠山多、水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現在香港已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及多元文化的亞洲國際都會。.

新!!: 香港島和香港開埠初期歷史 · 查看更多 »

香港鄉村列表

以下是香港鄉村列表:.

新!!: 香港島和香港鄉村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醫學博物館

香港醫學博物館(英文:Hong Kong Museum of Medical Sciences,縮寫:HKMMS)是香港一所以醫學為主題的專題博物館,位於香港島中西區上環及半山區之間一帶的堅巷2號,成立於1996年,收集並保存與香港醫學發展有關的文物,用文獻及實物展品介紹香港開埠以來的醫科學術的發展歷史。.

新!!: 香港島和香港醫學博物館 · 查看更多 »

香港醫療輔助隊隊員協會

香港醫療輔助隊隊員協會(英文:The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 Auxiliary Medical Service Members,縮寫:AAMSM)於2012年6月11日成立,為香港醫療輔助隊的協會,辦公室設立於新界將軍澳廣明苑廣新閣411室;香港醫療輔助隊隊員協會為港九勞工社團聯會成員會之一。至2012年8月28日,香港醫療輔助隊隊員協會共有20名會員,理事長為陳衛聰。  .

新!!: 香港島和香港醫療輔助隊隊員協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醫院列表

本列表列出香港的醫院及主要醫療設施。.

新!!: 香港島和香港醫院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自由新聞

《香港自由新聞》(Hong Kong Free Press,簡稱:HKFP)是一個香港網上媒體。目前總編輯為湯姆·格倫迪(Tom Grundy),辦公室位於黃竹坑。.

新!!: 香港島和香港自由新聞 · 查看更多 »

香港電台

香港電--(簡稱港--;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縮寫RTHK),現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轄下的部門,是香港廣播史上首家廣播機構,同時是香港唯一的公共廣播機構及最具公信力的電子傳媒。現時香港電台擁有7條電台頻道、3條數碼地面電視頻道,以及2條模擬電視頻道。截至目前,港台共有862名員工。香港電台製作的電視節目,包括教育電視,會通過旗下電視頻道港台電視31和其他本地電視台播放。港台負責製作多媒體節目,提供資訊、教育及娛樂,報道本地及國際時事,協力推動香港文化發展及提供自由表達意見的渠道。 香港電台於1970年代曾經製作經典電視劇集《獅子山下》,以戲劇反映現實的社會狀況,當時以這種方式去談社會民生議題可謂一次大膽嘗試,雖然惹來部分政府部門不滿,但真正奠定了多年來港台獨立自主的編採方針。.

新!!: 香港島和香港電台 · 查看更多 »

香港電台數碼聲音廣播

没有描述。

新!!: 香港島和香港電台數碼聲音廣播 · 查看更多 »

香港電影資料館

香港電影資料館(Hong Kong Film Archive)位於香港島西灣河鯉景道50號,樓高4層,總樓面面積7200平方米,是保存、修復及展覽香港電影及相關資料的博物館,於2001年1月3日啟用,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新!!: 香港島和香港電影資料館 · 查看更多 »

香港電燈

香港電燈有限公司(簡稱:港燈),成立於1889年,屬港燈電力投資成員之一。 是現時香港兩間電力供應商之一(另一間為中華電力),負責供電予香港島(包括附近的小島嶼)、鴨脷洲及南丫島。發電設施設在南丫島,總發電量為3,737兆瓦。固定資產479億港元。2011年2月16日其母公司開始為配合未來業務發展方向而正式易英文名改為電能實業有限公司。電能實業的意思,除了包括電力及能源,亦反映公司實幹及有實力之意。.

新!!: 香港島和香港電燈 · 查看更多 »

香港電視台列表

本列表只包括受香港通訊事務管理局規管的電視廣播公司。 根據《香港法例》第562章《廣播條例》,香港的電視節目服務分為四類,分別為由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發出牌照的香港免費電視節目服務和香港收費電視節目服務;以及由通訊事務管理局發出牌照的非香港電視節目服務及其他須領牌電視節目服務。.

新!!: 香港島和香港電視台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電視娛樂

香港電視娛樂有限公司(簡稱港娛;Hong Kong Television Entertainment Company Limited,缩写作 HKTVE),為香港一家商營無線電視台,也是目前香港四家免費電視台之一。由電訊盈科()透過附屬公司PCCW Interactive及信託公司全資擁有及經營。 旗下有兩條免費電視頻道,分別為粵語頻道ViuTV及英語頻道ViuTVsix。ViuTV已於2016年3月31日起透過Now寬頻電視平台試播,而已於2016年4月2日起透過香港數碼地面電視廣播平台試播,並已在2016年4月6日透過香港數碼地面電視廣播99台、Now寬頻電視99台、ViuTV應用程式及其網站啟播,而ViuTVsix已於2017年3月31日於96台啟播。.

新!!: 香港島和香港電視娛樂 · 查看更多 »

香港電視廣播歷史

香港的電視廣播始於1957年,1957年5月29日,隨著商營有限廣播電台在香港的成立和電視服務「麗的映聲」推出,麗的呼聲電視(後改名為亞洲電視,簡稱ATV)正式掀開了香港電視廣播的歷史第一頁。1967年11月19日,邵逸夫創建了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無綫電視,簡稱TVB)。其後,佳藝電視(佳視)於1975年9月7日加入,開啟電視三國時代。但佳藝電視只持續不到3年便在1978年8月22日倒閉,從此開始了亞洲電視(ATV)與無綫電視(TVB)長達30年的「收視之戰」。 2014年港台電視正式啟播,伴隨著2016年亞洲電視結束本地免費電視廣播,其模擬和數碼頻道分別由港台電視及香港電視娛樂接手。香港電視娛樂(HKTVE)於2016年4月開台,而奇妙電視亦於2017年5月啟播。計及無綫電視、港台電視、香港電視娛樂及奇妙電視,香港電視廣播將步入有4個免費電視台的時代。香港電視廣播業格局長期在兩台之爭後,進入四台分立的局面。.

新!!: 香港島和香港電視廣播歷史 · 查看更多 »

香港電話號碼分類

香港電話號碼分類是現時香港特別行政區常用的電話號碼分類。現時香港電話的號碼,多數是8位數字,最常見為固網電話和流動電話號碼,和數量較少的傳呼台和個人編號服務號碼。此外還有一些3位至12位數字不等的特殊號碼,例如緊急救助電話(「999」及「112」,後者為GSM流動電話專用)、個別機構的服務熱線(如電訊盈科綜合熱線「1000」、香港天文台「打電話問天氣」熱線「1878200」、時間及氣溫資訊服務「18503」、電話號碼查詢「1083」、政府22個參與部門熱線「1823」、香港電台第一台直播節目聽眾來電熱線「1872311」、香港電台第二台直播節目聽眾來電熱線「1872388」、電訊數碼查詢熱線「7777 - 77777」等)、直撥國際電話(如電訊盈科「0060」)、收費資訊服務(首3位數字為「900」的11位號碼)電話號碼等。.

新!!: 香港島和香港電話號碼分類 · 查看更多 »

香港電車

香港電車,是香港的一個路面電車系統,來往香港島東區的筲箕灣至中西區的堅尼地城,另有環形支線來往跑馬地,每日平均接載18萬人次的乘客,是全球現存唯一全數採用雙層電車的電車系統(另外有英國黑池電車及埃及亞歷山大港電車部分路線使用雙層電車,非全數採用)。 香港電車在1904年投入服務,是香港歷史僅次香港纜車悠久的機動公共交通工具之一,它不僅是香港島的地標,也成為外地旅客觀光的著名景點。經歷百年來的變遷,香港電車現由法國交通發展集團與巴黎大眾運輸公司一起合資的公司威立雅交通-巴黎大眾運輸亞洲有限公司(RATP Dev Transdev Asia )旗下的香港電車有限公司經營。.

新!!: 香港島和香港電車 · 查看更多 »

香港電車有限公司

香港電車有限公司(Hongkong Tramways Limited)前身是1902年2月7日創立的香港電線車公司。1910年,「香港電車局」改名為「香港電車有限公司」,並一直沿用至今。雖然香港電車有限公司前身於1902年創立及1910年更改名稱,但香港電車公司是以1904年(即香港電車正式啟用之年)作為公司的創辦年份。2009年4月7日,全資擁有香港電車的九龍倉集團宣布把香港電車的一半股份售予法資的威立雅交通-巴黎地鐵中國有限公司(VTRA,即現在的 RATP Dev Transdev Asia),是一間法國交通發展集團與巴黎大眾運輸事業集團合資的公司。2010年2月17日,九龍倉集團宣佈於3月將其餘五成的股份全數售予VTRA,香港電車有限公司由VTRA全資擁有。.

新!!: 香港島和香港電車有限公司 · 查看更多 »

香港JW萬豪酒店

香港JW萬豪酒店(J.W. Marriott Hotel)是香港的一間五星級酒店,位於香港島金鐘道88號,太古廣場內,鄰近港鐵金鐘站,樓高50層,共提供602間豪華客房,酒店於1988年正式開幕,由萬豪国际酒店集團管理,為該集團的酒店品牌JW萬豪酒店其中一店。 酒店36至50樓為供跨國機構駐港職員租住的服務式住宅曦暹軒(The Atrium),2009年10月改建為精緻豪華酒店奕居,由太古地產管理。.

新!!: 香港島和香港JW萬豪酒店 · 查看更多 »

香港杜鵑

香港杜鵑 (學名:Rhododendron hongkongense ,英文:Hong Kong Azalea),別稱白馬銀花,為杜鵑花科杜鵑花屬马银花亚属植物。於1847年-1850年間在香港島首次發現,發現初期被誤認為是另一品種,直至1930年才正式冠以為香港命名的新品種。花期3-4月,果期7-12月。.

新!!: 香港島和香港杜鵑 · 查看更多 »

香港杂记

香港杂记是中国第一本用汉字书写,而且专门描写香港的书,作者是陈鏸勋。于清朝末年出版。光緒二十年(1894年),香港中华印务总局印刷了本书的仿聚珍板。这本书叙述了香港当时的状况,并且讲述了开港史。共十二章,分别是:地理形势、开港来历、国家政治、稅餉度支、中西船务、中西商务、中西医所、民藉練兵、街道樓房、水道暗渠、華英書塾、港則瑣言。本书引用了英国人沙拔的日记,亦有自己的实地考察,也引用了香港政府的统计情况。本书诞生之时,香港只包括香港島、九龍半島和昂船洲。而新界,包括新九龙。由广东省广州府、新安县九龙司管辖。.

新!!: 香港島和香港杂记 · 查看更多 »

香港機場列表

以下是香港機場(包括直升機場)的列表:.

新!!: 香港島和香港機場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機場核心計劃

香港機場核心計劃(英文:Hong Kong Airport Core Programme)是香港一份規模龐大的基礎建設發展計劃,以計劃在大嶼山赤鱲角興建的新香港國際機場為核心,包括十項核心工程。香港機場核心計劃又簡稱「新機場計劃」,於1989年由香港政府宣布,由於此份計劃描繪將來像玫瑰園般美好,故此又稱為「玫瑰園計劃」。 計劃原預算逾2,000億港元,當計劃公佈時,香港社會譁然,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擔心新機場的造價過高,將會影響將來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財政儲備而對此表示強烈不滿。計劃最後經過多次修改(包括將青馬大橋主塔之間的距離縮短)以降低成本,最後中英兩國就興建新機場問題於1991年達成諒解,工程啟動。新機場原訂於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前落成,最終延遲至1998年啟用。整個計劃建築工程歷時8年,耗資1,553億港元,是香港歷史上至啟德發展計劃前,規模及耗資最大的一份基礎建設發展計劃。.

新!!: 香港島和香港機場核心計劃 · 查看更多 »

香港歷史

香港歷史始於超過公元前3萬年的舊石器時代居住於華南地區沿岸島嶼的原住民,其後被秦朝納入中國版圖後,踏入信史的開端。自古以來香港就是位於汉族地區南部沿海的一個農業、捕魚及產鹽之處。其後大英帝國佔領香港,沒收原居民的土地,建立殖民地而成為自由港,香港早期以經營鴉片貿易為主,隨後發展為東南亞與中國的貿易中轉站。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起至改革開放前,東南亞與中國大陸的貿易全部停止,香港逐漸由貿易港口轉型成製造業城市,再次在東南亞排華後不停吸收華人資本,與主要競爭對手新加坡一同成為以世界各地華人資本為主的國際金融中心。 在香港建立英國殖民地之前,未有「香港」概念,惟「香港」經由英國發展已經不僅再是一個小漁港,它屬於亞洲中心位置,南海内海。而「香港」這名稱,最早是出現在明朝的《粵大記》上,位置為今日的鴨脷洲内小型漁村。直至1841年香港開埠後初期,英國政府正式為此地命名為「香港」,並且慢慢由漁村發展成為城鎮。其繼香港島後,九龍半島亦分別為永久英屬領土;及後為《新界拓展條約》租借新界地區為期99年,但英國從未交過租金。1953年,英國女王伊利沙伯二世更為香港進行加冕香港典禮為英國永久屬地。 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英國簽訂了《中英聯合聲明》及制定香港基本法實行一國兩制以保障香港人五十年不變,亦確定1997年7月1日起,英國將香港主權移交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此舉標誌着英國統治香港的時期正式結束。.

新!!: 香港島和香港歷史 · 查看更多 »

香港歷史年表

本條目記錄了從有紀錄歷史開端至今的香港、中國、英國和世界大事。.

新!!: 香港島和香港歷史年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殯儀館

香港殯儀館(英語:Hong Kong Funeral Home),俗稱香港大酒店,是香港首間兼香港島目前唯一的殯儀館,座落於鰂魚涌英皇道與渣華道交界。香港殯儀館於1930年代初在灣仔道216號創立,初時屬簡陋竹棚搭建,及後改建為水泥建築物。1950年被有「殯儀大王」之稱的蕭明收購,因政府需要發展灣仔,1950至60年代殯儀館陸續結業或遷出灣仔,1963年8月蕭明以200萬港元投得鰂魚涌新館地皮,並於1964年正式動工,至1966年9月5日遷往新建成的鰂魚涌現址,灣仔原址則經營多一年至1967年才拆卸,其後改建為籃球場及休憩處。香港殯儀館收費較高,但交通方便,且不少名人富豪均居於港島區,所以成為城中名人富豪之喪禮首選。.

新!!: 香港島和香港殯儀館 · 查看更多 »

香港殖民地時期 (消歧義)

香港殖民地時期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香港殖民地時期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香港氣候

香港位於中國華南地區,背靠中國大陸,面向南中國海,形成典型海洋性亞熱帶季風氣候和高地的溫帶季風氣候。春季清涼但相當潮濕及多霧,夏季炎熱並多雨,偶爾遭受熱帶氣旋侵襲;秋季涼爽、乾燥及陽光充沛;冬季則低溫乾燥,若是因為大陸性氣候的冷空氣南下,氣溫則會降至嚴寒的水平,但市區甚少會有雨夾雪、霰、凍雨、結冰及結霜(但較常會在高地和新界內陸地區出現)天氣現象,降雪機會更是極低,而2000年代有雨夾雪的紀錄年份則有2005、2014及2016年。不過因極地旋渦、阻塞高壓帶來的強烈寒潮而令香港冬季出現異常寒冷的天氣近年並不罕見。另外香港市區年雨量超過2,300毫米,為大中華地區年雨量最多的地區之一。 香港市區高樓大廈密佈、人煙稠密,相反新界不少鄉郊地區仍綠草如茵、人跡罕至。因此,市區和部份新界地區(如元朗、屯門等高密度新市鎮)和位於赤鱲角的香港國際機場容易受熱島效應影響。 另外,香港及鄰近地區汽車及工業排放的廢氣導致全球暖化,極端天氣更頻密出現,使香港夏季變得更炎熱、秋季陰暗及潮濕日子逐漸增多、冬季偏冷機會愈來愈高,煙霞密佈的日子越來越長,寒冷日數亦較1990年代至2000年代顯著增加。.

新!!: 香港島和香港氣候 · 查看更多 »

香港水族廣場

東匯中心,位於香港香港島鰂魚涌英皇道1010至1056號益昌大廈地下。.

新!!: 香港島和香港水族廣場 · 查看更多 »

香港民主運動

香港民主運動是香港政治和香港選舉制度上的一連串運動,自1980年代起主要由香港民主派人士推動,目標是為要求盡快落實真普選,如0708雙普選、2012雙普選等,即由香港市民一人一票和沒有不合理的限制下,選出香港行政長官和所有香港立法會議員(要求廢除功能組別),以及廢除區議會委任議員的制度。.

新!!: 香港島和香港民主運動 · 查看更多 »

香港法定古蹟列表

香港法定古蹟(Declared Monuments in Hong Kong),是指受到香港法例第53章《古物及古蹟條例》所保護的歷史建築、以及考古或古生物地點與構築物。古物事務監督經諮詢古物諮詢委員會,並經行政長官批准後,可刊憲公告宣布個別地方、建築物、地點或構築物為法定古蹟。 截至2016年5月20日,全港共有114項法定古蹟,其中45項位於香港島、11項位於九龍、50項位於新界(不包括離島)、8項位於離島。.

新!!: 香港島和香港法定古蹟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消防局列表

消防同樂會 香港消防局為香港消防處的消防局,截至2016年年底,共有87所及6所滅火輪消防局。.

新!!: 香港島和香港消防局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渡輪

香港的渡輪服務,是香港交通的重要組成部份。渡輪服務昔日是連牽被維多利亞港分隔的香港島和九龍的主要交通工具,至今其重要性雖然大減,但仍然是來往市區及離島區的主要交通工具。此外,水路交通也是香港出入境的途徑之一,目的地包括澳門及中國大陸24個港口,每年使用人次達1,800萬。.

新!!: 香港島和香港渡輪 · 查看更多 »

香港港口

港口是香港的主要天然資源。明朝大嶼山仍盛産沉香時,香木會運到沙螺灣包裝、加工,再運到香港仔石排灣,然後轉運到現稱廣州的集散地。1841年香港開埠,早年商業活動以貿易為主,作為中國與外國之間一個主要的轉口港,至今貿易仍是香港其中一個主要經濟支柱。黃埔船塢是香港當時的一座船塢,為當時亞洲其中規模的船塢之一。.

新!!: 香港島和香港港口 · 查看更多 »

香港港安醫院–司徒拔道

香港港安醫院–司徒拔道(Hong Kong Adventist Hospital – Stubbs Road)是香港一間教會主辦的普通科醫院,位於香港島黃泥涌峽司徒拔道40號,有病床102張。設有:一般急症護理、心臟病中心、電腦掃描、牙科,附設普通科及專科駐院醫生服務。又于新界荃灣柴灣角荃圍設分院,亦為一間全科醫院,有病床80張,附設24小時普通科診療所及預約專科診療所。荃灣港安醫院是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屬下醫療機構之一。提供服務計有全科、內科、外科(手術科)、兒科、婦產科、耳鼻喉科、泌尿科、腎科、眼科、骨科、心臟科、皮膚科、心理健康科、牙科、門診、住院、藥房、化驗、X光、物理治療、營養輔導、兒童保健、日間幼兒中心、體格檢查、產前講座、醫藥講座、健康教育、健教中心、宗教服務、洗腎中心等。.

新!!: 香港島和香港港安醫院–司徒拔道 · 查看更多 »

香港清朝初期歷史

香港於清朝初期,受到遷界令的影響,幾乎完全摧毀了自唐宋以來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縱使後來成功爭取復界,可是不少傳統經濟活動已不能恢復。另一方面,隨著歐洲列強的勢力染指東亞,中國當時唯一對外商埠廣州一帶以及其鄰近的香港地區自然也無可避免受到影響。當清朝政府於第一次鴉片戰爭戰敗後,香港島便割讓給英國,使香港踏入殖民地時期。.

新!!: 香港島和香港清朝初期歷史 · 查看更多 »

香港演義 (第一輯)

《香港演義》(Hong Kong Back Then)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拍攝製作的資訊節目,共10集,由王喜和張秀文主持,於2011年7月17日起逢星期日晚上19:00-19:30在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及MyTV播出,及於MyTV提供節目重溫(集數上傳後兩個月後會刪除)。本輯節目獲2011年萬千星輝頒獎典禮「最具欣賞價值大獎」。.

新!!: 香港島和香港演義 (第一輯) · 查看更多 »

香港演藝學院

香港演藝學院(The Hong Kong Academy for Performing Arts)於1984年按《香港演藝學院條例》成立,是香港唯一專門培養表演藝術人才的公立院校,亦是香港藝術領域的最高學術機構。演藝學院提供學士課程與實踐為本的碩士課程,學習範疇包括中國戲曲、舞蹈、戲劇、電影與電視、音樂與舞台及製作藝術。 演藝學院的教育方針著重反映香港的多元文化,中西兼容,更提倡跨學科學習。演藝學院於1992年起獲頒授獲香港學術評審局批准頒授學士學位,於2006年起頒授碩士學位。亦在中國戲曲、舞蹈、音樂範疇開辦文憑與高級文憑課程。 校本部的教學大樓在1985年9月18日落成,座落香港島灣仔告士打道1號,由關善明建築師事務所設計(而此大樓亦為關善明的成名之作),鄰近香港藝術中心。薄扶林伯大尼古蹟校園於2007年起起立,作為電影電視學院的培訓設施的所在地。除正規課程外,香港演藝學院亦設有演藝進修學院,開設夜間兼讀課程。現任校長是華道賢(Professor Adrian Walter)教授。.

新!!: 香港島和香港演藝學院 · 查看更多 »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簡稱會展;Hong Kong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re,縮寫:HKCEC)是香港的主要大型會議及展覽場地,位於香港島灣仔北岸,是香港地標之一;由香港政府及香港貿易發展局共同擁有,由新創建集團的全資附屬機構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每年舉辦7項亞洲最大規模及4項世界最大規模展覽。 2012年,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在《CEI Asia magazine》,第10度榮膺亞洲最佳會議展覽中心殊榮。同年,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在第23屆TTG旅遊業大獎中,第4度獲選為最佳會議及展覽中心殊榮。.

新!!: 香港島和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 查看更多 »

香港房屋協會

香港房屋協會(簡稱房協,Hong Kong Housing Society),香港房屋協會(房協)成立於1948年,是一個獨立的非政府及非牟利機構,並於1951年成為法定機構。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納香港稅項。是香港三個提供資助房屋的機構之一,另外兩個分別是香港房屋委員會及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 房協的總部設於香港銅鑼灣告士打道280號世界貿易中心29樓。房協在部分屋邨和屋苑設有出租商舖,內部樓面面積合共約十萬平方米及9300個泊車位,截至2017年3月底,房協2017年財政年度總收入80.91億港元,盈餘32.03億港元,淨值385億港元。.

新!!: 香港島和香港房屋協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英文:The Better Hong Kong Foundation),是由香港一班愛國商人於1995年創立,旨在令各界對香港發展有更多正面看法,為非牟利組織,不打算參與政治活動。辦事處設在香港島中環花園道1號中銀大廈61樓。.

新!!: 香港島和香港明天更好基金 · 查看更多 »

香港明朝歷史

明朝的香港地區在商貿上已漸漸蓬勃起來,人口亦有所增長,更成為海防要地。而現時香港一些地名開始在史籍中出現。據目前發現的史料,九龍的名稱最早見於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應檟所著邊疆軍事志書《蒼梧總督軍門志》。香港島的名稱,最早見於明神宗萬曆年間(1573年至1619年)郭棐所著《粵大記》一書。該書所載的《廣東沿海圖》中,標有香港以及赤柱、黃泥涌、尖沙咀等地名。.

新!!: 香港島和香港明朝歷史 · 查看更多 »

香港海事博物館

香港海事博物館(Hong Kong Maritime Museum)位於香港香港島中西區中環8號碼頭,展示南中國沿岸的航運歷史及香港從中所扮演的角色,由香港國際航運團體經營,由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擔任榮譽贊助人,總監為韋持力。香港海事博物館於2005年9月8日於赤柱赤柱廣場美利樓開放,於2013年2月26日遷移至中環8號碼頭的工程完成後,再度開放。.

新!!: 香港島和香港海事博物館 · 查看更多 »

香港海灘

香港海岸線長而彎曲,令香港境內有很多海灣和海灘。.

新!!: 香港島和香港海灘 · 查看更多 »

香港海關

香港海關(Customs and Excise Department,縮寫作 C&ED)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保安局轄下的紀律部隊之一,負責海關、緝毒、保障知識產權及稅收、保障消費者權益及貿易管制等。現任海關關長為鄧以海,領導近6000名人員,其中包括9名首長級人員、4843名海關部隊紀律人員、476名貿易管制主任職系人員,以及639名一般及共通職系人員。.

新!!: 香港島和香港海關 · 查看更多 »

香港海洋公園

香港海洋公園位於香港香港島南區黃竹坑黃竹坑道180號,佔地逾91.5公頃,是一座集海陸動物展覽、機動遊戲和大型表演於一身的主題公園,1971年成立後在1972年7月動工,於1977年1月10日開幕,其後政府通過《海洋公園條例》,成為獨立的非牟利機構,並且需要自負盈虧。 香港海洋公園依山而建,主要分為高峰樂園及海濱樂園,以纜車和海洋列車連接。高峰樂園與大樹灣間則由一條全香港第二長的戶外扶手電梯貫通。2005年,海洋公園啟動耗資55.5億港元的《全新發展計劃》,全園景點及機動遊戲由原來約35個增至80個,分為八大主題區域(亞洲動物天地、夢幻水都、威威天地、熱帶雨林天地、動感天地、海洋天地、急流天地及冰極天地),並且躋身為世界級主題公園,成為全球最受歡迎及最多入場人次的主題公園之一,於2012年獲頒全球最佳主題公園(The Applause Award)大獎。 隨着海洋公園近年積極開拓新景點及加入多種國寶級動物,公園於2011年的入場人次已突破5百萬;2012年4月26日,海洋公園連續9年打破入場人次紀錄,突破6百萬,更於同年6月突破710萬人次,其中首10個月海外及香港遊客的入場人次分別上升15%及25%;2012年全年入場人次達破紀錄的750萬,比較2011年增加9%;當中一半旅客來自中國大陸,一成半為外國,其餘為香港本地。由開業至今,海洋公園已接待超過一億四千萬名遊客。.

新!!: 香港島和香港海洋公園 · 查看更多 »

香港海洋公園萬豪酒店

香港海洋公園萬豪酒店(Hong Kong Ocean Park Marriott Hotel)位於香港香港島南區黃竹坑香港海洋公園正門廣場入口附近,是一座四星級酒店,2014年上半年啟動工程,2017年11月完工,延至2018年6月13日開幕,佔地17,044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34,000平方米,樓高6層,酒店大堂設有16米高圓柱形水族館,三座大樓共471間客房,房間面積就由280至355平方呎不等,其他房間就由635平方呎的豪華套房,1,650平方呎的總統套房。以海洋為概念,當中有3款主題客房,包括海洋世界、熱帶雨林及亞洲奇趣動物,另有礁湖主題的泳池及不同餐廳,其中佔地達1,200平方米的宴會廳最多可延開80席,是全港最大無柱式宴會廳,甚至可辦小型演唱會,酒店設有4間餐廳,均設室內及室外用餐區,分別為「Pier Lounge & Bar」、「海灣餐廳」、「唐人小館」及「Prohibition Grillhouse and Cocktail Bar」,提供中菜、西餐扒房、酒吧及自助餐等。.

新!!: 香港島和香港海洋公園萬豪酒店 · 查看更多 »

香港新市鎮

自1959年開始,香港政府在新界區大規模發展新市鎮(香港政府早期文獻稱為衛星城市),以應付香港人口增長,並藉以分散擠迫香港市區內的人口,從而改善香港居住環境。現時的新市鎮即:荃灣、沙田(包括馬鞍山)、屯門、大埔、元朗、粉嶺和上水、將軍澳、天水圍、東涌。這些新市鎮各處於不同發展階段,全面發展後,可容納人口約400萬。然而,政府目前不會進一步發展大型新市鎮,而是集中着重發展如啟德一類的中型新發展區和新界的新發展區(下詳)。.

新!!: 香港島和香港新市鎮 · 查看更多 »

香港新聞博覽館

香港新聞博覽館(Hong Kong News-Expo)位於香港島上環必列者士街2號,鄰近永利街,前身是1953年興建的必列啫士街街市(Bridges Street Market)。這幢歷史建築是二次世界大戰後首批落成的其中一座公共街市,樓宇部分坐落美國公理會佈道所的舊址,孫中山先生1884年在此受洗成爲基督徒。中區是華人報業的發源地,香港最早期的報社都在這一帶設立辦事處。2013年,香港新聞教育基金根據「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第三期)」的規定,獲准活化必列啫士街街市,將它發展為以新聞為主題的教育中心。 2016年4月,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通過撥款8,530萬港元,資助活化必列啫士街街市。面積約一萬平方尺的香港新聞博覽館,預計在2018年底向公眾開放,將設有專題展覽區,介紹香港開埠以來新聞媒體的發展過程,並透過新聞片段,帶出香港百多年來政治、經濟及社會變化,展示資訊自由流通是香港成功發展的重要基石之一。.

新!!: 香港島和香港新聞博覽館 · 查看更多 »

香港新春花車巡遊

香港新春花車巡遊,為由香港旅遊發展局於1996年起每年農曆大年初一所舉辦的一個賀歲花車巡遊節目,為香港市民及海內外遊客送上新春的歡樂。.

新!!: 香港島和香港新春花車巡遊 · 查看更多 »

香港文化

香港文化饒有特色,屬遠東文化版圖之內,香港人口以華人為主。而在過去百多年間香港曾經成為英國殖民地,故此同時受到西方文化影響,釀造成華洋融合的獨特文化。從19世紀的轉口港,到21世紀的國際都會,世界各地的文化也持續影響香港文化。.

新!!: 香港島和香港文化 · 查看更多 »

香港文化中心

香港文化中心(英語:Hong Kong Cultural Centre)是香港主要的藝術表演場地之一,位於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毗鄰香港太空館和香港藝術館。香港文化中心設有音樂廳、大劇院及劇場三個主要表演場地,提供各式音樂會、歌劇、戲曲、舞蹈及電影等,中心亦設有展覽館、排練室和會議室等。現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香港文化中心與相隔維多利亞港,位于香港島灣仔的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相對。.

新!!: 香港島和香港文化中心 · 查看更多 »

香港日佔時期

香港日佔時期,又稱為香港日治時期或香港淪陷時期,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大日本帝國軍事占領香港的時期:由1941年12月25日香港總督楊慕琦投降起,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為止;香港人俗稱這段時期為「三年零八個月」。 在珍珠港事件當日,日本軍隊由酒井隆指揮從寶安縣進攻香港。負責防守香港的包括駐港英軍、英屬印度陸軍、香港防衞隊、香港警務處、加拿大軍隊和協助駐港英軍撤離的中華民國國軍。雖然香港政府多番宣傳駐港英軍戰鬥能力,惟英國在歐洲戰場自顧不暇,加上種種原因,駐港英軍始終形勢不利。經歷香港保衛戰後,於1941年12月25日,香港總督楊慕琦代表英國殖民地官員向當時總部設於香港九龍半島酒店3樓的日軍投降,大英帝國在香港的殖民地統治因而暫時中斷。 日本軍隊佔領香港後隨即成立軍政廳,由酒井隆出任最高長官,直至磯谷廉介抵任首位香港占領地首任香港總督。酒井隆管治香港期間,日本軍隊在香港濫殺無辜,又推行皇民教育,除了禁止使用英文及強迫使用日文外,部份香港島、九龍主要街道及地區名稱亦被更改成為日本名,例如皇后大道中被改成「中明治通」。香港市民在安全、民生及經濟等方面皆受盡摧殘,市民對日本人反感,不時有平民在香港島山頭伏擊日本將領。至中期,更有香港市民參與東江縱隊游擊隊。 美國陸軍航空軍在日本廣島市於1945年8月6日上午8時15分(日本時間)投下原子彈,廣島市遭到毀滅性打擊。 美國在三天後的1945年8月9日,再次以原子彈轟炸日本,摧毀九州北部的海港城市長崎。 日本於廣島市原子彈爆炸的9天後,1945年8月15日,昭和天皇宣佈日本終戰,日本戰敗並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軍隊繼續維持香港秩序,直至同年8月月底,英國軍隊再次抵達香港,並且成立軍政府,香港重光,英國恢復管治香港。.

新!!: 香港島和香港日佔時期 · 查看更多 »

香港日本人學校

香港日本人學校(,Hong Kong Japanese School)是一間在香港的日本人學校。.

新!!: 香港島和香港日本人學校 · 查看更多 »

香港早期農村社會

没有描述。

新!!: 香港島和香港早期農村社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旅遊發展局

香港旅遊發展局(簡稱旅發局;Hong Kong Tourism Board)於2001年4月1日成立,是由香港政府資助的旅遊推廣機構,其使命是盡量擴大香港旅遊業對香港社會及經濟的貢獻,並且致力鞏固香港作為世界級旅遊點的地位。.

新!!: 香港島和香港旅遊發展局 · 查看更多 »

香港旅遊業

香港為世界的其中一座經濟、文化、航空及貨運的樞紐城市,位置具策略性,加上其東方傳統與西方文化共冶一爐,新舊事物相互交融,締造出香港獨特的都會文化,風貌多樣的名勝景點、郊野景致、購物及美食,吸引到每年有約5,000萬人次到訪香港。香港旅遊業長期興旺,為全球最受歡迎的旅遊勝地之一。旅遊業為香港經濟4大支柱產業之一,世界旅行及旅遊理事會估計,旅遊業於2011年對香港經濟的直接及間接貢獻,達同國民生產總值約15.2%。根據世界旅行及旅遊理事會的統計數字,於香港從事旅遊業或者相關工作的人口逾463,000人,佔了香港勞動人口的12.8%。根據香港政府統計,旅遊業佔2012年本地生產總值4.7%;旅遊業就業人數(僅包括直接相關的行業)約250,900人,佔全港總就業人數6.9%。 於2012年,國際旅遊網站TripAdvisor根據數以百萬計用戶的投票,香港獲選為亞洲第1位及全球第10位好去處。同年,由萬事達卡公布的2012年全球最佳旅遊城市報告中,香港在全球132座城市中排名第6。 踏進2000年代,隨著啟德郵輪碼頭於2013年6月建成,為香港旅遊業增加發展機會。於2018年第三季,通往中華人民共和國28座主要城市的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將會啟用;同年,融匯珠江三角洲的港珠澳大橋亦會啟用,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亞洲國際都會的地位。.

新!!: 香港島和香港旅遊業 · 查看更多 »

香港旅遊景點

香港旅遊景點是香港境內最吸引香港本地、中國大陸及外國旅客的風景處及地點,包括太平山頂與維多利亞港等香港地標,特色建築、古蹟、主題公園,還有具有香港特式的博物館、食肆、街道及地區等。.

新!!: 香港島和香港旅遊景點 · 查看更多 »

香港摩天大樓列表

本列表把香港的建築物及摩天大樓按高度排列。香港是一個擁有大量摩天大樓的城市,由於香港為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因此建造摩天大樓的經濟效益在香港特別明顯。以150米作為摩天大樓的界定門檻,香港現存摩天大樓不少於215棟。香港的摩天大樓不限於商業大廈,亦包括了住宅。全球最高100棟住宅大樓中,最少一半位於香港。截至2013年1月,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樓中前50位的香港佔據了6個席位。.

新!!: 香港島和香港摩天大樓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The Samaritan Befrienders Hong Kong,簡稱SBHK),原名防止自殺會,是香港的一個志願服務機構,為意圖自殺的人提供輔導服務,是亞洲第一個同類型組織。 雖然機構採用了《聖經》中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而命名,但其實它本身並無宗教立場。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是本土團體,有別為於英國創立的「撒瑪利亞會」(Samaritans)。.

新!!: 香港島和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政府合署

香港政府合署(英語:Hong Kong Government Offices)是指由香港政府興建以供應多個政府部門合署辦公的辦公大樓,部分同類建築也命名為「政府大樓」。除了供政府部門辦公外,很多時該地區的公共設施,如圖書館、游泳池、體育館、街市或其他市政建築(市政大廈)也會位於同一橦大樓。 現時除了南區和黃大仙區,全香港各個區域都設有政府合署。.

新!!: 香港島和香港政府合署 · 查看更多 »

香港政治制度

香港政治制度是指由1842年開始的香港殖民地時期和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後的香港政治,貫切其中的最大特色是殖民地時代創立的行政主導制:總督由英國委任,身兼政府首長、駐軍統帥、(實際上只是咨詢機構的)立法會主席,掌控立法權、執法權,唯獨需派人擔任終審法官。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港府為爭取民心,試圖組織民選議會,但因中國恐嚇出兵而作罷,原先的議會被降格為打點市容的市政局。到殖民地時代末期,香港立法局部分議員是由間接民選產生,但只負責被動蓋章和進諌。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香港實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是憲制性文件,而政制的其中一部份是香港政治委任制度。 殖民地建立初期,香港政制全由英國人發展及管理,後來漸有本地華人參與。香港的主權歸屬問題在20世紀末受到國際關注,中國和英國經過近20年磋商,最後決定於1997年進行主權移交,結束香港一百五十多年的殖民地歷史。主權移交後,香港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以一國兩制形式平衡兩地之間政治、經濟和社會上的差異。主權移交後的政治爭議,多數涉及在憲制性文件《基本法》的架構下,香港民主發展的方案和步伐。.

新!!: 香港島和香港政治制度 · 查看更多 »

香港懲教博物館

香港懲教博物館(Hong Kong Correctional Services Museum)是香港懲教署的博物館,位於香港島南區的赤柱,鄰近懲教署職員訓練院,於2002年底正式開放。香港懲教博物館由2009年9月21日起關閉進行翻新工程,於2010年1月29日重新開放。 香港懲教博物館樓高兩層,佔地約480平方米,設有10間展覽室、2間模擬囚室及1座模擬絞刑台,博物館內有逾600多件展覽品,頂部有一座模擬監獄瞭望塔。此外,博物館設有副展覽館,介紹懲教及更生計劃,展示在囚人士的手工藝品等。.

新!!: 香港島和香港懲教博物館 · 查看更多 »

香港數學競賽

香港數學競賽(Hong Kong Mathematics Olympiad)是香港的中學數學競賽,由香港教育學院數學系和香港教育統籌局課程發展處合辦,在每年2、3月舉行。參賽學校每間派4-6名中四或以下的學生參賽,而於2010年起,則改為中五或以下的學生參賽。第一屆於1983年由羅富國教育學院和香港教育署合辦。雖然它的英文名字帶有Mathematics Olympiad(數學奧林匹克),但它與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的學生選拔和訓練沒有任何關係。.

新!!: 香港島和香港數學競賽 · 查看更多 »

香港數碼地面電視廣播

香港數碼地面電視廣播是採用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數碼電視廣播標準DTMB廣播節目的地面電視。2007年12月31日起,香港數碼地面電視廣播於首階段運行範圍包括港島北部、九龍半島、沙田部份地區及大嶼山東部,其餘地區至2008年5月至8月陸續開始運行;在新舊交替期間,兩家現有免費電視台無綫電視與亞洲電視以模擬電視及數碼電視兩種制式同步廣播(2016年4月2日亞洲電視模擬頻道由港台電視代替)。 數碼電視廣播的優點是無鬼影、無雪花,並且改善聲音和畫面的質素,同時能提供更多電視頻道以供選擇;缺點是因為數碼量化加上畫面位元率不夠高而可能產生馬賽克現象,以及遇到接收不良時會出現起格甚至定格的情況(懸崖效應)。.

新!!: 香港島和香港數碼地面電視廣播 · 查看更多 »

香港數碼聲音廣播

香港數碼聲音廣播是指香港各個電台廣播頻道數碼化的計劃。數碼聲音廣播(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簡稱DAB+)是以數碼方式廣播電台節目的嶄新方法,利用數碼壓縮技術,把音樂、訪問和不同類型的電台節目等資訊轉化為一系列數碼訊號傳送,它的優點是單一頻道即可覆蓋全香港、避免受到干擾、改善音質、提供文字資訊服務,以及能提供更多廣播頻道以供選擇。 大部份頻道雖然於2012年起陸續啟播,但隨後三間經營者鳳凰優悅、DBC數碼電台及新城電台於2015至16年間陸續申請退還牌照,市場僅餘下香港電台提供數碼聲音廣播服務。2017年3月28日,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決定,在6個月內、或之後盡快在切實可行的時限內,停止香港電台的數碼聲音廣播服務。.

新!!: 香港島和香港數碼聲音廣播 · 查看更多 »

香港救護站列表

香港救護站為香港消防處救護總區的建築物,截至2015年,共有39所救護站。 另外,截至2014年,有29間救護外局(即有救護車駐守的消防局)。.

新!!: 香港島和香港救護站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教育史

香港的教育情況,從宋代起才有確實史料記載。英國接管香港之初,香港政府教育政策只着重培養殖民地官員。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香港人口飆升,教育需求隨之增加。在各方壓力下,殖民地政府才首次聘請國際顧問進行教育研究,促成了義務教育的推行。1997年主權移交以後,特區政府着手推行教育改革,卻引起連串爭議。.

新!!: 香港島和香港教育史 · 查看更多 »

香港教育大學

香港教育大學(簡稱:教大;,縮寫 EdUHK)是香港唯一以師範教育為本的大學,亦是八間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轄下的法定公立大學之一。 教大前身香港教育學院為1994年合併五間師訓學院而成,他們分別為:.

新!!: 香港島和香港教育大學 · 查看更多 »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簡稱教協;英文:Hong Kong Professional Teachers' Union),是一個由香港大學、中學、小學、幼稚園各級學校教師組成的工會,現有會員95981人,是香港最大的單一行業工會及參與會員最多的民主派組織。其定位除了是工會外,還是教育團體、社會團體和民間團體。現任會長是馮偉華,而監事會主席潘天賜兼任香港職工會聯盟會長。 其最高權力機構是會員代表大會。會員代表大會休會期間,由理事會執行日常事務,監事會從旁監察。理事會與監事會都是由全體會員一人一票不記名投票選出。.

新!!: 香港島和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 查看更多 »

駐港英軍

港英軍(British Forces Overseas Hong Kong)是駐紮在香港的英國陸軍、英國皇家海軍和英國皇家空軍單位。1997年7月1日,駐港英軍在香港主權移交後全部撤離香港。撤軍前,軍事費用由英國政府及香港政府各自承擔一半。.

新!!: 香港島和駐港英軍 · 查看更多 »

駱克道

駱克道(Lockhart Road)是香港灣仔至銅鑼灣的一條街道,西面連接軍器廠街,東面至銅鑼灣東角道。長約1700米。 駱克,曾任香港輔政司,全名為 J.。“駱克”這中文名字,是官式的譯名,是以沒有第二種譯法,跟其他香港的高官的譯名譯法有不同。這是因為他和中國訂過一張合同,在簽字時,需在中文本上有一官定的譯名所致。而港府用他的名字命名駱克道,也正是和這一張協定《香港英新租界合同》有關。 駱克道灣仔段有很多售賣裝修物料及從事室內設計的商鋪,為該類商鋪於香港島的集中地。而銅鑼灣段因鄰近崇光百貨等購物區,因此人流很高,假日更被劃為行人專用區。 2005年12月17日,世界貿易組織第六次部長級會議在香港舉行期間,來自韓國的示威者大舉攻破警方在駱克道的防線,企圖攻入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事件演變成警民衝突。 2009年12月12日晚,銅鑼灣一段的駱克道近崇光百貨後門再次發生香港第五宗高空擲下腐蝕性液體事件,事件導致6人受傷。.

新!!: 香港島和駱克道 · 查看更多 »

駱克道市政大廈

駱克道市政大廈(Lockhart Road Municipal Services Building)是香港轄下一座多用途的市政大樓,由鍾華楠建築師事務所有限公司設計,位於香港島灣仔軒尼詩道225號,樓高12層,內設街市、熟食中心、圖書館及體育館等市政設施。.

新!!: 香港島和駱克道市政大廈 · 查看更多 »

觀塘區

觀塘區(Kwun Tong District)是香港九龍東十八個行政區域之一,東面以魔鬼山及安達臣道與西貢區為界,西北以飛鵝山、象山與黃大仙區為界,西面以啟福道與九龍城區為界。面積達1,130公頃。根據2016年香港中期人口統計,觀塘區的人口為648,541人,為香港人口第二多的行政區。觀塘區亦為九龍半島面積最大之行政區。但與此同時,觀塘的貧窮率及貧窮人口均為全香港最高,共有16.1萬貧窮人口,高達10.4萬人活於貧窮線下。.

新!!: 香港島和觀塘區 · 查看更多 »

觀塘站

觀塘站(Kwun Tong Station)是港鐵觀塘綫上的一個架空車站,於1979年10月1日啟用,當時屬修正早期系統的總站,位於九龍觀塘區觀塘市中心。.

新!!: 香港島和觀塘站 · 查看更多 »

觀塘繞道

觀塘繞道(Kwun Tong Bypass),前稱觀塘支路,是香港2號幹線的一部份,位於九龍東觀塘,連接交匯東區海底隧道、將軍澳隧道與鯉魚門道的觀塘交匯處,及大老山隧道九龍出口(彩虹交匯處),除是九龍第一條快速公路外,目前亦為九龍東唯一法定的快速公路。.

新!!: 香港島和觀塘繞道 · 查看更多 »

觀塘道

觀塘道(Kwun Tong Road)位於香港九龍東,連接觀塘與牛池灣兩地,是香港主要幹道之一。道路南連鯉魚門道、翠屏道,北接彩虹交匯處的龍翔道、太子道東和清水灣道,經過佐敦谷、九龍灣、牛頭角一帶,是東九龍主幹道路。.

新!!: 香港島和觀塘道 · 查看更多 »

觀塘(雅麗道)巴士總站

觀塘(雅麗道)巴士總站(英文:Kwun Tong (Elegance Road) Bus Terminus)或稱觀塘雅麗道公共運輸交匯處(英文: Elegance Road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 Kwun Tong)是香港九龍觀塘區一個集鐵路和陸路交通服務於一身的公共運輸設施,位於牛頭角道西行線和港鐵牛頭角站旁,站內共有3個候車月台,供公共巴士、小巴和的士使用。巴士總站和分站及其統稱按照不同準則命名,在香港的公共運輸交匯處中較為罕見。 2009年7月12日起,配合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首階段工程,九龍巴士13M線總站由觀塘站遷到此處,89B線和95M線的停站位置亦需更改。 2010年12月1日起,根據《2010年吸煙(公眾衛生)(指定禁煙區)(修訂)公告》,把包括本站在內的129個露天及2個有上蓋建築物的公共運輸設施(即公共運輸交匯處或巴士總站)劃為禁止吸煙區。.

新!!: 香港島和觀塘(雅麗道)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觀音山

觀音山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觀音山 · 查看更多 »

觀龍樓

觀龍樓(Kwun Lung Lau)是香港房屋協會發展的甲類資助屋苑,是最後一個受政府資助興建的資助房屋計劃。觀龍樓位於香港島堅尼地城龍華街20號,在1968年落成。E至G座則於2000年拆卸,並於2008年重建完成為觀龍樓第1及2座。.

新!!: 香港島和觀龍樓 · 查看更多 »

許世勳

許世勳(Hui Sai Fun),香港企業家,籍貫廣東湛江,現為中建企業主席。.

新!!: 香港島和許世勳 · 查看更多 »

許地山

许地山(),台灣台南人,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作家、学者。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落華生),以字行。許地山是二十世紀中国在大學開梵文課的華人第一人和當代華人研究印度學的先行者,先前只有陳寅恪的梵文老師,西方漢學家鋼和泰教授在北大教過梵文,學生有羅世方等人,編有北京商務印書館版《梵語課本》和《梵語詩文圖解》等書籍。.

新!!: 香港島和許地山 · 查看更多 »

許智峯

許智峯(Ted Hui Chi-fung,1982年-),現任香港中西區區議會中環選區議員及香港香港島選區立法會議員。2011年,由於時任區議員阮品強不再尋求連任,因此當時年僅29歲的民主黨成員許智峯出選。最終許擊敗其他建制派對手,成功出任中環區議員。至2015年,許尋求連任成功。2016年7月,許智峯與單仲偕組成名單競逐立法會香港島選區的議席,而排名單首位的許智峯後以42499票當選,成功晉身立法會。.

新!!: 香港島和許智峯 · 查看更多 »

許晉亨

許晉亨(Julian Hui, ),生于英属香港,香港船王许爱周之孙,妻子是香港著名藝人李嘉欣。.

新!!: 香港島和許晉亨 · 查看更多 »

記利佐治街

記利佐治街(英語:Great George Street)是香港島灣仔區銅鑼灣的一條繁華街道,西接東角道,東接內告士打道,中段與百德新街交界,為灣仔區人流最多的一條街道之一。街道以英皇佐治五世的稱號命名。 在從前,記利佐治街最有名的是日資大丸百貨公司,位於華登大廈基座,大丸百貨公司於1998年結業後,改建成名店坊商場,惟「大丸」之名已深入香港市民民心,故現時前往銅鑼灣糖街的小巴仍以「大丸」作為目的地地名,使用至今。 於1940年4月3日面世的維他奶工廠,位於記利佐治街。而第一間24小時經營的惠康超級市場就是記利佐治街分店。.

新!!: 香港島和記利佐治街 · 查看更多 »

訓令支援組

訓令支援組(英文:Briefing Support Unit,縮寫:BSU)於1988年成立,隸屬於香港警務處行動部,其主要責任為針對反恐行動闡釋地圖、建築圖則及製作模型,供予其他部門作為參考、行動策劃、訓令及調查用途,同時用以喚醒重大事件中的涉及人物或重大罪行中的證人的記憶,以及供作香港法庭舉行聆訊時使用。.

新!!: 香港島和訓令支援組 · 查看更多 »

驊宅

驊宅(),為一位於香港港島灣仔的單幢住宅,樓高29層,由南豐集團(以南慧發展有限公司名義)及市區重建局發展,建築師為馬梁建築師事務所(香港)有限公司, 由新卓管理管理,於2010年4月落成,於同年7月入伙。.

新!!: 香港島和驊宅 · 查看更多 »

詹培忠

詹培忠(,),前香港立法會議員(金融服務界),廣東潮州市潮安县人,有「潮州怒漢」之稱。.

新!!: 香港島和詹培忠 · 查看更多 »

語文教育學院

語文教育學院(簡稱ILE)是一所曾經在香港提供在職語文教師專業培訓的院校,成立於1982年。.

新!!: 香港島和語文教育學院 · 查看更多 »

調景嶺

調景嶺(Tiu Keng Leng , 又稱:Rennie's Mill)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區將軍澳,原是寮屋區域,經1990年代填海發展後現時為將軍澳新市鎮的其中一部份。調景嶺位於將軍澳市中心的西南部,五桂山的東南面和照鏡環山的東北面之間的低地。.

新!!: 香港島和調景嶺 · 查看更多 »

調景嶺站

調景嶺站(Tiu Keng Leng Station)是港鐵將軍澳綫及觀塘綫的一個地底跨月台轉車站、觀塘綫的東面終點站,位於新界東西貢區將軍澳調景嶺翠嶺路與景嶺路之間,於2002年8月18日啟用。該站是觀塘綫唯一位於新界的鐵路站。.

新!!: 香港島和調景嶺站 · 查看更多 »

調景嶺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調景嶺站公共運輸交匯處(英文:Tiu Keng Leng Station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位於新界西貢區調景嶺景嶺路,連接港鐵調景嶺站,為一個室內坑狀公共運輸交匯處。現時有3條巴士路線及1條專線小巴路線以此為總站,另有6條巴士路線途經。.

新!!: 香港島和調景嶺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 查看更多 »

諾士佛臺

諾士佛臺(Knutsford Terrace)是一條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的街道,以特色酒吧及餐廳聞名,有九龍蘭桂坊之稱香港旅遊發展局主題美食區: 。諾士佛臺位於香港天文台側的小山丘上,由天文台道開始到諾士佛階完結,地勢較高,亦較為隱蔽。全段均為行人專用區,街道擺放了酒吧及餐廳的枱椅。諾士佛臺與旁邊的諾士佛階(Knutsford Steps)也被稱為諾士佛區。 有不少富有異國風情的餐廳,提供包括土耳其、俄羅斯、西班牙、日本等國特色菜色。入夜後至凌晨時份十分繁盛,與香港島的蘇豪區及蘭桂坊相似。但與蘭桂坊相比,部分酒吧則較為大眾化及本地化。諾士佛臺側的諾士佛階亦有不少特色餐廳,設有樓梯與美麗華商場連接。 諾士佛臺於19世紀末期,曾建有16座的歐洲式小型別墅。.

新!!: 香港島和諾士佛臺 · 查看更多 »

高士威道

士威道(Causeway Road,意思為「海堤道」),是香港灣仔區的一條主要道路,位於香港島天后,西接怡和街,東接英皇道,長約530米。.

新!!: 香港島和高士威道 · 查看更多 »

高威廉

威廉,原名張雲,是一名上海及香港電影從業者及演員。.

新!!: 香港島和高威廉 · 查看更多 »

高主教書院

主教書院(英語:Raimondi College,簡稱「RC」)是香港一所由天主教香港教區於1958年創辦的英中授課傳統名校 。校舍位於中環半山羅便臣道2號,主要由三座大樓組成,主建築樓高165呎,共有14層,為全港最多層數的中學,全校舍佔地10,200平方米,同時也是香港海拔最高的中學。學校同時於灣仔和北角設有小學部及幼稚園部,中小幼全部合共約有2,100名學生就讀。.

新!!: 香港島和高主教書院 · 查看更多 »

高逸華軒

逸華軒(Manhattan Heights)是香港島堅尼地城的一處私人屋苑住宅摩天大樓,是長江實業和福利集團有限公司合作發展的房地產項目,2000年落成。 福利集團是何世柱家族創辦及持有的資產。 高逸華軒前身是唐樓,現在重建成屋苑,共有2幢住宅大廈,樓高55層,是香港摩天大樓之一。其兩座臨海岸邊,維多利亞港海景,遠眺西九龍、港鐵九龍站、港鐵奧運站、荃灣區、藍巴勒海峽、昂船州大橋、大嶼山及日落海景。 高逸華軒自設平台花園、私人泳池及會所等。 低層5樓至35樓是服務式住宅由業主福利置業有限公司經營,部份低層單位已於2016年正式拆售。而35-60樓為私人住宅,在私樓市場上自由買賣。一層10伙 A至K室,以長廊相通,兩端加裝玻璃門及密碼開關,物業管理CCTV監察。地下大堂詢問處外人出入登記身份。.

新!!: 香港島和高逸華軒 · 查看更多 »

體育路

育路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體育路 · 查看更多 »

謝偉俊

謝偉俊(Paul Tse Wai-chun,), 新界原居民,生於香港新界元朗十八鄉瓦窰頭村(由水蕉老圍分支),後搬到九龍。現任香港立法會九龍東議員及香港灣仔區議會樂活選區區議員。他是香港一位家事訴訟律師,多處理家庭離婚案,也是前香港立法會功能界別(旅遊界)議員,新城電台Phone-In節目前主持人、前香港大律師,曾被停牌一年。.

新!!: 香港島和謝偉俊 · 查看更多 »

謝偉銓

謝偉銓(Tony Tse Wai-chuen;),香港政治人物,測量師,香港立法會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功能界別議員。.

新!!: 香港島和謝偉銓 · 查看更多 »

謝醒儂

謝醒儂(Tse Sing Nong),活躍於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末期的一線粵劇乾班男花旦;廣州、上海、香港電影演員,其女妝造形扮相比真的女人更嬌魅上鏡;落妝後亦是一位青靚白淨的美男子。他曾在唐天寶班(白玉堂)、覺先聲班(薛覺先)、日月星班(桂名揚、曾三多)等一線粵劇團擔任正印男花旦。首本戲有《冰山火線》、《璇宮艷史》、《天姬送子》、《皇姑嫁何人》、《荒唐女俠》等多齣。 1930年,謝醒儂擔任正印花旦,參加「唐天寶班」與新珠(文武生)、靚元亨(小生)、薛覺先(小生)、蝴蝶仔、譚猩猩、吳鏡斌、嫦娥英、新丁香耀演出《玉梅花》、《重建姑蘇台》(編劇:黃不廢)。 1931年夏季,謝醒儂居住在廣州市河南福仁里卅六號。1931年7月18日(星期六),投宿在廣州東亞酒店349號房的16歲南洋華僑少女戲迷余洛美為戀謝醒儂服毒自殺。她被送醫院急救醒後,就立刻寫信給謝醒儂要求見他。 謝醒儂在1932年與天津導演姜白谷、廣州越秀山永漢南路的南關戲院之經理薛兆榮、粵劇名宿白玉堂、撰曲家麥嘯霞等人,在廣州西關開設『華藝影片公司』,謝醒儂為 經理,拍攝默片《裂痕》、《前進》及《花落見花心》等默片,後來週周轉不靈,無法清還債務而例倒閉。 香港東莞商會在農曆壬申年六月初十日(1932年7月13日)起,一連三日三晚,在九龍油麻地彌敦道380號普慶戲院(Astor Theatre),為貧民義學籌款義演粵劇,省港一線紅伶雲集。謝醒儂在1932年7月15日(星期五)日戲演《淺水蛟龍》,與白玉堂及林坤山合演,票價港幣一毫半至三元。 粵劇伶人常到香港島中環的「黃龍跳舞學院」找舞女伴舞消遣,謝醒儂卻鮮有涉足歡場。 太平洋戰爭期間,謝醒儂與羅文煥、梁少南、黃鶴聲、歐陽儉等粵劇紅伶在越南演出,並兩度轉赴泰國演出,除演出傳統粵劇劇碼外,還演情節離奇曲折的《荒唐女俠》等新編劇,謝醒儂由於長期與薛覺先拍演,技藝精湛,深受泰國觀眾歡迎。 戰後鮮見他的消息。 1933年底的香港報章報導謝醒儂的妻子是默片女明星馮潔貞,她亦曾經參演香港默片《鐵骨蘭心》(1931年11月29日香港公映)、《洞房雙屍案》(1934年1月21日香港公映)、《婚後的問題》(1934年8月5日香港公映)。亦提及謝醒儂與香港當時的名女人、舞女、交際花孔雀合作到上海表演,謝醒儂反串以女妝子喉唱曲;孔雀跳臀舞(Booty Dance)。.

新!!: 香港島和謝醒儂 · 查看更多 »

謝斐道

謝斐道(英語:Jaffe Road)是香港島區的一條行車街道,名稱源自大潭篤水塘水壩工程及油麻地避風塘的總工程師Daniel Jaffe,以紀念其貢獻,他因病逝世,終年46歲。謝斐道東西走向,全長1660米,始自金鐘的東邊軍器廠街,東至銅鑼灣世貿中心之南門止。 謝斐道是一條橫越灣仔及銅鑼灣兩區的長街,幾乎是完全平坦筆直的道路。 謝斐道沿維多利亞港海岸平行,北有告士打道、港灣道、會議道等,南有駱克道,軒尼詩道及莊士敦道等。 謝斐道的西段是分域街酒吧區,而東段是銅鑼灣商場購物中心區。 Jaffe Road.jpg|謝斐道(2015年,左方為舒適堡,右下方為加州健身).

新!!: 香港島和謝斐道 · 查看更多 »

譚伯葉

譚伯葉 (Tam Pak Yip,),廣東省開平縣人,香港電影製片商會理事長、香港音樂曲藝協會常務理事。譚伯葉在廣州培正中學讀書,一生大部分時間在組織灌錄唱片,尤其經手大量粵劇、曲藝和廣東音樂。曾參加省港大罷工;九一八事變後,主持灌錄流亡三部曲《松花江上》、《保家鄉》、《歸不得家鄉》等數十張愛國唱片。1983年由香港返回廣州,因病進入廣州中山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搶救無效在1983年5月10日(星期二) 凌晨2時逝世,享齡75歲。1983年5月16日(星期一)上午在廣州殯儀館舉行追悼會,250多人參加。.

新!!: 香港島和譚伯葉 · 查看更多 »

譚公廟道

譚公廟道(Tam Kung Temple Road)是香港島東區的一條街道,在筲箕灣港島東區走廊北面,愛秩序灣海濱花園東面,面臨筲箕灣避風塘。 在香港,除了有一條位於筲箕灣的譚公廟道外,九龍土瓜灣亦有一條以譚公命名的街路譚公道,可是該處現時卻沒有譚公廟,據說是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被炸毀後沒有再重修。 座落譚公廟道的建築物包括建於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並重建於2002年的譚公廟、筲箕灣基本污水處理廠、香港藝術學院、筲箕灣魚類批發市場、中銀香港倉庫及12間可能面臨搬遷的船隻維修廠。此外,在西面入口處設有一個露天收費停車場。 每年農曆四月初八「譚公誕」,譚公廟旁會有神功戲公演,而舞獅舞龍的隊伍則由筲箕灣東大街巡遊至譚公廟道。.

新!!: 香港島和譚公廟道 · 查看更多 »

譚倩紅

譚倩紅(Tam Sin Hung,),粵劇艷旦,祖籍廣東江門市新會區。 她拜京劇名師粉菊花及吳惜衣的徒弟;因此是陳好逑的師姐。譚倩紅為「花旦皇」芳艷芬的副車,公認是勤力及易於相處。她由任劍輝小姐在1947年引薦進入粵劇行業香港電影風騷艷星,經周詩祿導演引薦接拍銀幕處女作《恨海芳魂》(1953年)。1961年與任冰兒、朱日紅、金影憐、許卿卿、黎坤蓮、英麗梨、李香琴及梁素琴,義結金蘭姐妹,組成九大姐。 至近作《基佬40》(1997年,客串「劍笙輝劇團」團員),參演約160齣電影,年青時的角式多屬風騷艷婦或刁蠻十三點小姐。晚年復出參演無線電視及亞洲電視的肥皂劇,形象則多為小女人及慈祥長者。.

新!!: 香港島和譚倩紅 · 查看更多 »

譚玉蘭

譚玉蘭 (Tam Yuk Lan),活躍於20世紀至年代的粵劇花旦及電影演員。從銀幕處女作粵語文藝片《野花香》(1935年2月)至息影作品粵語文藝片《心魔》(1937年11月),她擅演風騷潑辣的蕩婦角式。朱影梅是她的徒弟。.

新!!: 香港島和譚玉蘭 · 查看更多 »

譚臣道

譚臣道 (英文: Thomson Road) 是香港的一條街道,它位於香港島灣仔區,本來連接莊士敦道及菲林明道,但在1932年建成的修頓球場把此譚臣道分為東段和西段。 譚臣道於1931年10月30日命名,街名源自殖民地年代的香港政府庫政司譚臣(Alexander Macdonald Thomson),任期是由1899年至1918年。.

新!!: 香港島和譚臣道 · 查看更多 »

譚雅士

譚雅士,OBE,JP(,),香港大律師和政治家,1939年至1941年出任立法局非官守議員。 譚雅士早年先後受教於拔萃男書院、香港大學、牛津大學和倫敦大學,獲法學士學位後返港成為當時少有的華籍執業大律師。在1939年出任立法局非官守議員以前,他曾多次獲香港政府委任到不同的委員會供職,並於1931年至1932年出任東華醫院辛未年首總理、1936年至1937年出任保良局丙子年主席、以及在1936年和1937年分別獲委任為市政局非官守議員和團防局紳。譚雅士在立法局供職期間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遠東局勢自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後也日益嚴峻,任內他除了反對港府計劃開徵入息稅外,又批評港府於1940年設立的移民局擾民,並多番促請港府平抑物價。 1941年12月香港淪陷後,譚雅士先後被日治政府強迫擔任香港善後處理委員會委員和華民各界協議會委員;1945年香港重光後,譚雅士雖然淡出政壇,但獲港府委任為兒童法庭、紳士法庭和交通法庭法官,後來又任中央裁判司署裁判司等職,1949年更與羅顯勝成為首批獲委任為常任裁判司的華人。1951年辭任裁判司後,他重新開展私人執業,至1960年退休。 譚雅士是香港首位華人首席按察司楊鐵樑爵士的岳丈,此外,他在1931年於香港島半山區薄扶林道建成名為「Jessville」的大宅,該座被指具歷史價值的大宅在2006年一度被譚雅士的後人申請拆卸重建,引起公眾關注,經港府介入後,大宅最終得以保留。.

新!!: 香港島和譚雅士 · 查看更多 »

警官會所

警官會所(俗稱:警官俱樂部;英文:Police Officers' Club)是香港警務處督察級職級(警官)或以上職級所使用的會所,位於香港香港島灣仔銅鑼灣鴻興道28至30號和告士打道259至261號,佔地逾10,100平方米。警官會所於2015年拆卸,以配合中環灣仔繞道及港鐵沙田至中環線工程,至中環灣仔繞道和港鐵沙田至中環綫竣工後原地重建。.

新!!: 香港島和警官會所 · 查看更多 »

警察公共關係科

警察公共關係科(英文:Police Public Relations Branch,縮寫:PPRB)於1967年成立,隸屬於香港警務處行動處支援部,主要責任為向公眾提供警務處的資訊,透過與社區及傳媒的聯繫,鞏固警務處的正面形象,使到公眾維持對香港治安的高度信心,並且鼓勵公眾協助警察維持治安。警察公共關係科與香港本地及海外電視台及電影製作公司合作製作電視節目,包括《警訊》、《警察快訊》、劇集及資訊性節目,介紹罪案趨勢以及防止罪案措施。警察公共關係科每日24小時向香港本地及海外傳媒提供警務處的動向及資訊,並且印製刊物,包括《警聲》雙周刊、《少年警訊》月刊及《香港警察年報》等等。此外,警察公共關係科亦負責處理各種非刑事成份的警察外景拍攝事宜,特別是涉及與警察有關係的拍攝申請。在皇家香港警務處時期,港產片的片尾工作人員表,警察公共關係科以「香港皇家警察公共關係科」名義列入協助拍攝單位,幾乎沒有例外。.

新!!: 香港島和警察公共關係科 · 查看更多 »

警察公眾聯絡組

警察公眾聯絡組(英文:Police Public Engagement Office,縮寫:PPEO)於2012年10月成立,隸屬於香港警務處行動處行動部行動科,負責主動聯絡大型及跨區的公眾活動的主辦者及持份者,加強雙方溝通,並且徵詢專家或者學者,就處理公眾活動的警察事務提供意見,以及在大型及跨區的公眾活動中協助及支援警民關係組,以促進公眾活動得以維持秩序及安全地進行。.

新!!: 香港島和警察公眾聯絡組 · 查看更多 »

警察總區

警察總區(Police Regions,簡稱Region)是香港警務處為了執行日常的警察事務,所劃出的行政區域,與香港行政區劃存在著一定差異。警察總區分為6個,分別為港島總區、東九龍總區、西九龍總區、新界北總區、新界南總區及水警總區。總區下設警區(俗稱環頭,District),區下設分區(Division),(部份)分區下設警署分區(Sub Division)。每總區均有總部,對下每區均有警署(部分區更設有警區總部,如中區警區總部等。),對下每分區均有分區警署,部份分區更設有警崗、警察服務中心(目前有一所,屬於中區警區總部建築群。)、警察社區聯絡辦事處以至其他的警務設置,例如報案中心等。.

新!!: 香港島和警察總區 · 查看更多 »

警察牌照課

警察牌照課(英文:Police Licensing Office,縮寫:PLO)隸屬於香港警務處行動處支援部支援科牌照課,主要責任為為各類牌照及許可證的簽發及規管,代表警務處處長執行有關工作,以及協調關於公衆活動的政策事宜。.

新!!: 香港島和警察牌照課 · 查看更多 »

警署

警署(英文:Police Station),俗稱差館,為香港開埠初時對香港警察隊的警署級的建築物的官方名稱,後更名為現今名稱。直至現時,差館一詞仍然是香港人的慣用語。至2011年,全香港共有42座警署。.

新!!: 香港島和警署 · 查看更多 »

警隊博物館

警隊博物館(英文:Police Museum)為由香港警務處管轄以香港警察歷史為主題的博物館,現時館址座落於1939年落成的前灣仔峽警署──位於香港香港島山頂甘道27號,於1988年11月25日正式對外開放。總樓面面積約570平方米,展品數目約1200餘件。.

新!!: 香港島和警隊博物館 · 查看更多 »

魯班先師廟

魯班先師廟又稱魯班廟,位於香港香港島中西區西環青蓮臺15號,是香港島中唯一拜祭魯班的廟宇,現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廟宇建於清朝光緒10年(1884年),屬兩進式非合院建築物,供奉三行祖師魯班。廟宇設置多堵精巧護牆及大量雕刻塑像、浮雕及壁畫。其旁(青蓮臺16至17號)則建有廣悅堂公所,現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新!!: 香港島和魯班先師廟 · 查看更多 »

魔鬼山

山(Devil's Peak,官方名稱炮台山;最初稱為雞婆山)是香港的一座山峰,位於九龍油塘與新界調景嶺之間,海拔222米。.

新!!: 香港島和魔鬼山 · 查看更多 »

魔鬼山炮台

山炮台是香港昔日一個炮台,位於九龍油塘魔鬼山(該山因此炮台而亦被稱為「炮台山」)上。魔鬼山炮台由魔鬼山碉堡(魔鬼山要塞)、歌賦炮台(哥富炮台)及砵甸乍炮台組成。.

新!!: 香港島和魔鬼山炮台 · 查看更多 »

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

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縮寫OCLP),簡稱和平佔中、佔領中環、佔中,中国官方贬称非法佔中,是由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及基督教新教牧師朱耀明於2014年9月28日起在香港發動的一場爭取真普選的政治運動。運動於2013年初開始醞釀,提出以公民抗命為手段,採取佔領香港金融區中環的交通要道的方式,來爭取符合《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能夠公平實踐「投票權」、「參選權」和「提名權」的行政長官和立法會普選。反對人士則擔憂活動受非理性行為影響,導致可能的暴力衝突會嚴重影響香港經濟和市民日常生活。 2014年9月26日晚上,學界罷課集會演變成重奪「公民廣場」行動,為接下來的一連串公民抗命揭開序幕。發動罷課及重奪「公民廣場」行動的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及學民思潮在翌日(9月27日)繼續於添美道集會,而「和平佔中」發起人戴耀廷因應當晚形勢,於9月28日凌晨1時40分宣佈正式啟動醞釀1年8個月的佔領中環,並且以佔領政府總部開始,反對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提交給全國人大常委會的201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提名方案,要求全國人大常委撤回8月31日之政改決議,以及香港政府重啟政改諮詢、重交政改報告。啟動佔中後,警察在同日上午開始封鎖政府總部,令示威者無法前往添馬艦支援佔領人士,導致群眾於下午衝出夏慤道等主幹道。防暴警察在當日傍晚展開驅散行動,施放大量催淚彈鎮壓,結果激發民憤,導致示威活動在當晚蔓延至旺角及銅鑼灣等人流密集的地區,隨後更一度擴散至尖沙咀(但僅佔據3日便告失守)。 由於大量參與者以雨傘阻擋警察所使用的胡椒噴霧,而佔領旺角、銅鑼灣、尖沙咀行動均由市民自發,佔領人士不再承認「和平佔中」、學聯、學民思潮為大會,同時行動亦偏離原有模式,原先倡議的「一波又一波」抗爭行動變成長期佔據。加上由外媒使用的「雨傘革命」、「雨傘運動」名稱獲得佔領人士普遍接受,行動逐漸演變成「雨傘革命」。由於以上原因,加上佔領地不是由中環開始,因此有人認為「佔領中環」從未發生。佔中發起人之一的戴耀廷亦補充,「雨傘運動」並非由「和平佔中」發起,概念上亦有分別;於自首當日更指「雨傘運動」的出現替代了「和平佔中」,他認為佔中是否結束意義已經不大。「和平佔中」3位發起人於12月3日自首,但警方未有拘留或正式起訴;而「雨傘運動」在12月15日以銅鑼灣佔領區及立法會示威區清場作結,此前旺角佔領區在11月25至27日遭到警方清場,而添馬艦、金鐘、中環、灣仔佔領區亦在12月11日被清場,導致佔領區大幅縮小至僅餘立法會示威區。.

新!!: 香港島和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 · 查看更多 »

鯉魚門

鯉魚門(Lei Yue Mun),古稱鹽江口,是香港海峽之一,為香港維多利亞港東面入口,與西面的汲水門相對,分隔香港島筲箕灣和九龍東部油塘。 鯉魚門的名稱除用於海峽本身,但海峽兩岸亦有以「鯉魚門」為名的地方,分別為九龍的魔鬼山及酒灣一帶,以及香港島的阿公岩一帶。但是,儘管仍有人對阿公岩一帶稱為鯉魚門,但香港島的鯉魚門知名度遠遠不及位於九龍東、以海鮮聞名的鯉魚門。 鯉魚門也是整個維多利亞港當中唯一仍未有進行填海的地方。.

新!!: 香港島和鯉魚門 · 查看更多 »

鯉魚門公園及度假村

鯉魚門公園及度假村(Lei Yue Mun Park and Holiday Village)是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宿營營地,位於香港島東區的筲箕灣東部,望向鯉魚門,佔地22.97公頃,為香港市區(香港島及九龍)內唯一一個度假村。.

新!!: 香港島和鯉魚門公園及度假村 · 查看更多 »

鯉魚門公眾騎術學校

鯉魚門公眾騎術學校(Lei Yue Mun Public Riding School)是香港一個公眾騎術學校,位於香港島東區的筲箕灣東部鯉魚門公園及度假村旁邊,望向鯉魚門,由香港賽馬會興建及管理。 鯉魚門公眾騎術學校前身為鯉魚門軍營,停用後部份地方改建為騎術學校,於1992年11月21日落成啟用。 鯉魚門公眾騎術學校佔地4公頃,設施包括兩個裝有泛光燈的全天候沙地練習場,以及一個樓高兩層、可容納36匹馬的馬房,還有一條長1.3公里、依山而建的馬徑。.

新!!: 香港島和鯉魚門公眾騎術學校 · 查看更多 »

鯉魚門道

鯉魚門道(Lei Yue Mun Road)是香港九龍觀塘至油塘的主要幹道,翠屏道至將軍澳道的一小段屬於7號幹線一部份,將軍澳道至啟田道的一段屬於2號幹線一部份。西接觀塘道與翠屏道,東接高超道,連接將軍澳道、東區海底隧道和啟田道等道路,全長約2.5公里,是觀塘區主要道路之一。 值得一提,油塘一段鯉魚門道不能直接通往屬2號幹線的一段鯉魚門道,兩段被藍田迴旋處分隔。如從油塘一段的鯉魚門道直駛,將通往觀塘道。 因為鯉魚門道的盡頭鄰近鯉魚門,鯉魚門道因此得名。.

新!!: 香港島和鯉魚門道 · 查看更多 »

鯉魚門軍營

鯉魚門軍營是香港昔日一個海陸兩軍專用之軍營,位於香港島東區的筲箕灣鯉魚門及西灣山上,並主要分為三個部分,中央兵房區域現已改為鯉魚門公園及度假村,低地炮台現改為香港海防博物館,高地炮台為西灣炮台,現時仍然屹立西灣山上。軍營建築群歷史價值甚高,部分建築已被評為一、二及三級歷史建築。.

新!!: 香港島和鯉魚門軍營 · 查看更多 »

鯉魚門(三家村碼頭)巴士總站

鯉魚門(三家村碼頭)巴士總站(Lei Yue Mun (Sam Ka Tsuen Ferry) Bus Terminus)位於香港觀塘區油塘仁宇圍。現時有1條巴士路線途經,但沒有路線以此為總站。.

新!!: 香港島和鯉魚門(三家村碼頭)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鯉景灣

鯉景灣(英文:Lei King Wan),是香港一大型屋苑樓盤,位於香港島西灣河海旁,蘇豪東是此樓盤地下街鋪食肆的統稱,由太古地產發展,落成於1988年,由設計,包括填海及興建,而鯉景灣的售樓處及示範單位曾設於太古城中心第一期。 鯉景灣工程分為4期,分別是第一期(觀字閣),第二期(逸字閣),第三期(怡字閣)及第四期(安字閣),合共17座住宅。 鯉景灣是無綫電視劇集經常取景的地方之一。.

新!!: 香港島和鯉景灣 · 查看更多 »

谷祖琳

谷祖琳(Jolane Koo,),香港電影演員、歌手、電台主持及模特兒,被導演陳果發掘而入行,M Square Agency Ltd.及個人工作室旗下藝人。.

新!!: 香港島和谷祖琳 · 查看更多 »

鰂魚涌公園

鰂魚涌公園(英文:Quarry Bay Park),是香港的一座大型公園,位於香港島鰂魚涌太古城,第一期於1994年6月17日啟用,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鰂魚涌公園總面積近15公頃,目前僅開放第一期(9.79公頃),第二期則有待發展。.

新!!: 香港島和鰂魚涌公園 · 查看更多 »

鰂魚涌公園槍擊案

鰂魚涌公園槍擊案於2018年6月26日在香港香港島鰂魚涌鰂魚涌公園發生,共造成2死2傷,為香港近年來其次極少數涉及槍械的罪案,對上一次涉及真槍的槍擊案是2014年發生的啟晴邨槍擊案。.

新!!: 香港島和鰂魚涌公園槍擊案 · 查看更多 »

鰂魚涌站

鰂魚涌站(Quarry Bay Station)是港鐵在兩鐵合併前,港鐵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前稱分別為地鐵(地下鐵路)及地鐵公司。港島綫與將軍澳綫的轉車站,位於香港島東區鰂魚涌及寶馬山之間的地底,1985年5月31日啟用,承建商是保華建築有限公司。該站亦是最接近東區海底隧道的鐵路車站。鰂魚涌站是現時全港鐵系統中第四深的車站,深度達42米,僅次於香港大學站(深100米)、西營盤站(深80米)和金鐘站(深43米),不過此站兩個不相連的大堂均設於地面,是港島綫唯一將大堂設在地面的車站。.

新!!: 香港島和鰂魚涌站 · 查看更多 »

鰂魚涌海濱花園

鰂魚涌海濱花園(建時稱為海裕街臨時海濱長廊;Quarry Bay Promenade)是香港的一條海濱長廊,位於香港島鰂魚涌海裕街,耗資1,950萬港元興建,於2012年12月28日啟用,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新!!: 香港島和鰂魚涌海濱花園 · 查看更多 »

鰓刺溪蟹

鰓刺溪蟹(學名:Cryptopotamon anacoluthon)是香港的特有種,亦為香港四個特有淡水蟹種之一。本種一度被列入溪蟹屬和華石蟹屬,現被列入隱溪蟹屬,目前仍為該屬唯一物種。模式標本由Annandale採自太平山,現存於加爾各答印度動物學研究所。見於新界,香港島及大嶼山等地的清澈,流速快的高地河溪上游,居於落葉堆中,主食為枯葉。.

新!!: 香港島和鰓刺溪蟹 · 查看更多 »

豐澤電器

豐澤電器(英語:Fortress)是一間香港電器零售連鎖店,經營超過90間門市,聘用職員超過1600人,是全香港最具規模的電器連鎖店之一。豐澤在澳門亦開設了六間分店。現時代言人為C AllStar。.

新!!: 香港島和豐澤電器 · 查看更多 »

豪宅

豪華住宅,簡稱豪宅,或稱高級住宅,是房地產領域用詞,一般指位於高級或繁華地段、擁有美麗的建築設計、採用高品質的建築結構與用料、建造過程細膩,並且擁有良好的景觀、採光、私密、物業管理服務等居住條件的住宅,不管是獨立房屋或是集合住宅都包括在內。如果某一區域內的房屋皆屬豪宅,則該區域又會被稱作高級住宅區或豪宅聚落。不過由於地理環境與文化差異,豪宅的定義在各地都有不一樣的標準。 由於豪宅建造的投入成本高,伴隨而來的便是購入價格及後續維護之成本較普通住宅高昂許多;也因為如此,其市場客群是針對社會及經濟地位較高的人士。此外,由於豪宅的興建常帶來炒房、貧富差距等社會問題,許多國家也會對豪宅課以重稅。然而,亦有稅法學者指出,對於這類住宅雖然提供了車位、保全、管理等服務,但仍是由住戶額外自行付費,荒謬的是百姓減輕地方政府職權、減少地方政府公共服務支出的代價(減少公有停車場的興建與管理、自聘保全管理而減少警消人員的需求),不但沒有從房屋稅中扣除、居然還要在房屋稅課稅中被懲罰而提出質疑。.

新!!: 香港島和豪宅 · 查看更多 »

豫苑

豫苑(Euston Court),是香港的一個私人屋苑,位於香港島半山區柏道6-8號,在1989年1月入伙,由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發展,富城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物業管理。.

新!!: 香港島和豫苑 · 查看更多 »

貝璐

貝璐爵士,KCMG,KBE(Sir William Peel,),英國殖民地官員,曾長年在馬來亞任公職,後自1930年至1935年出任香港總督一職。.

新!!: 香港島和貝璐 · 查看更多 »

貝璐道

貝璐道(Peel Rise),是香港的一條道路,連接香港島太平山奇力山及香港仔石排灣。貝璐道以第十八任香港總督貝璐命名。貝璐道原名鴨巴甸新路,1960年改為現時名稱。 貝璐道在山頂連接山頂道,南面山腰則連接香港仔水塘道及漁光道交界。貝璐道大部分路段並不通車,位於郊野公園範圍內,為薄扶林郊野公園和香港仔郊野公園的分界線。.

新!!: 香港島和貝璐道 · 查看更多 »

貝沙灣

貝沙灣(Residence Bel-Air),是位於香港香港島南區薄扶林鋼綫灣數--碼港沿岸的一個大型貴價私人屋苑,由盈科大衍地產發展有限公司開發。 由香港島中西區及南區巴士及小巴可達的貝沙灣入口在薄扶林數--碼港道,內有大型住客會所、泳池等。 貝沙灣共分六期,第一期及第二期各共有8座樓宇,其中第二期命名為南岸(South Towers),第三期(Bel-Air Rise)由18間獨立屋組成,第四期則共有8座樓宇,命名為南灣(Bel-Air on the Peak)。間格只有2房2廳以上的大單位,建築面積在825方呎以上,樓底有10呎6吋(3.2米)以上,有9呎7吋的露台,第五期由29間獨立屋組成(Villa Bel-Air),而第六期是由8幢呈波浪型的住宅(Bel-Air No.8)。.

新!!: 香港島和貝沙灣 · 查看更多 »

財富調查組

財富調查組(英文:Financial Investigations Division,縮寫:FID)於1989年成立,隸屬於香港警務處刑事及保安處刑事部毒品調查科,其主要責任為與海外執法機關緊密合作,遏止與香港有關的犯罪集團在其他司法管轄權地區活動,並且追蹤、凍結及充公犯罪集團(包括涉及色情活動、非法賭博、詐騙、商業罪案及高利貸等等)的資產以至恐怖份子籌資活動。財富調查組為打擊清洗黑錢財務行動特別組織、亞洲╱太平洋反清洗黑錢組織及埃格蒙特集團財富情報組別成員,為國際上制定打擊清洗黑錢及恐怖份子籌資活動政策的重要成員之一,各亞太區執法機構在檢測其打擊清洗黑錢、反恐怖主義籌資活動及財富調查訓練的管理效能時,皆以 財富調查組作為首選的標準機構。.

新!!: 香港島和財富調查組 · 查看更多 »

賞櫻

赏樱,指欣賞櫻花或櫻桃花的風俗,果殼網,以日本的賞櫻文化最爲聞名,被称为花見“让樱花文化全世界闻名的是日本人”、“如果不是沾日本文化的光,光凭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是不可能把樱花产业做成产值达到万亿元的“巨型蛋糕”的”、“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樱花并不在最著名的花卉之列,根本不可能和梅、兰、菊、牡丹、荷花这些第一等的名花相提并论。虽然从南北朝开始就有歌咏樱花的诗文,但这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籍中不过一粟,远远不如歌咏那些中国传统名花的诗文多”,,刘夙,果殼網。在日本以外的地區,也有部分城市因受日本文化影響或其他原因而開始種植櫻花以吸引遊客。.

新!!: 香港島和賞櫻 · 查看更多 »

賣旗籌款

賣旗籌款,俗稱賣旗,是香港慈善機構籌款的一項模式。慈善機構邀請大量義工,在街頭上向市民募捐。義工拿著一個錢袋和大量小貼紙(昔日是小旗幟,因而得名),當市民投放金錢於錢袋後,義工會將小貼紙貼在捐款者的衣服上,以資識別。.

新!!: 香港島和賣旗籌款 · 查看更多 »

賴廉士

賴廉士爵士,CBE,ED,JP(Sir Lindsay Tasman Ride,),來自澳洲的香港生理學家、軍人和大學行政人員。他在太平洋戰爭期間指揮英軍服務團,戰後在1949年至1964年出任第五任香港大學校長。 賴廉士早年曾經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退伍後於1919年入讀墨爾本大學,主修醫學。他在1922年以羅德學人身份前往牛津大學深造。自1928年起,賴廉士歷任香港大學生理學系主任、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和香港政府醫務委員會委員等職。1941年12月香港淪陷後,他一度淪為戰俘,但旋於翌年1月成功逃脫,並在同年7月於廣東曲江(今韶關市一帶)創立英軍服務團,主要負責在華南地區蒐集情報、營救身處香港的人士、以及把藥物和其他必要物資偷運到香港的集中營內。 第二次世界大戰完結後,賴廉士返回香港大學任教,並在1949年至1964年間出任校長一職,是港大歷史上在任時間最長的校長。在任內,他協助把港大從戰後百廢待舉的局面恢復過來,使大學的規模得以急速擴展。到1961年的時候,港大學生人數增至2,000人,是1941年香港淪陷前夕的四倍。在工作以外,賴廉士興趣廣泛,且熱衷體育活動和音樂,他生前也十分關注澳門的基督教墳場,曾對場內的先人資料加以整理,他身後的骨灰也是灑落於墳場之內。 賴廉士生前曾在1942年、1944年和1962年先後獲英廷頒授OBE勳銜、CBE勳銜和爵士勳銜。在1965年,他又獲香港大學頒授名譽法學博士學位和委任為終身校董,以表揚他在二戰期間和在港大校長任內的工作。.

新!!: 香港島和賴廉士 · 查看更多 »

賽西湖大廈

賽西湖大廈(Braemar Hill Mansion)位於香港北角寶馬山,為港島東區的著名大型私人屋苑,於1978年落成,發展商為長江實業。.

新!!: 香港島和賽西湖大廈 · 查看更多 »

賽西湖公園

賽西湖公園是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一個公園,位於香港島東區的寶馬山北麓,大門設在寶馬山道,佔地約2,400平方米。.

新!!: 香港島和賽西湖公園 · 查看更多 »

賽馬

賽馬(Horse racing)是一项已经存在很多世纪的马術运动,廣義而言是使用人類馬科動物比賽的賽事。罗马帝国时代的二轮战车比赛就是一个较早的例子,又或者如同挪威神话中神奧丁和巨人Hrungnir之间的战马比赛。它不可避免的常与赌博——对比赛结果的打赌活动——联系在一起。 在世界很多地区非常流行的赛马方式是纯种马比赛。賽馬車(或稱辔马赛)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比较流行,在其他的地区就相对少了。夸特赛马在美国也很流行。 在很多国家,对马的饲养、训练和比赛现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赛马投注是马业的巨大支柱。杰出非凡的马匹能赢得数百万美元,通过提供马群服务如配种可以赚取更多的钱。 在流行赛马的国家里,比赛的风格、距离和比赛的类型是各不相同的,很多国家国内的赛马类型也各不相同。拿英国来说,有一种叫國家狩獵賽馬的障碍赛马(篱笆或者栅栏),还有在特定距离内的无障碍比赛(平地赛马)。.

新!!: 香港島和賽馬 · 查看更多 »

賽馬會摩星嶺青年旅舍

賽馬會摩星嶺青年旅舍(英文:Jockey Club Mt Davis Youth Hostel)位於香港香港島中西區薄扶林摩星嶺徑123號,面向東博寮海峽與硫磺海峽。賽馬會摩星嶺青年旅舍於1981年落成,於2012年重新興建,於同年9月28日正式重新開業。賽馬會摩星嶺青年旅舍為由香港青年旅舍協會所管理的一間青年旅舍,整幢青年旅舍設有128張牀位,分為男、女宿舍、雙人房、海景雙人房、4人及6人房間,並且設立有多個活動室(最多可以容納50人)、休憩室及電單車停車場等。此外,賽馬會摩星嶺青年旅舍設立有270度的觀景台,可以讓遊客欣賞到維多利亞港、青馬大橋和香港離島的景色;此外,亦設有燒烤場設施,及於上環信德中心提供免費接駁專車來往上環及賽馬會摩星嶺青年旅舍。.

新!!: 香港島和賽馬會摩星嶺青年旅舍 · 查看更多 »

賈乃錫

軍中將賈乃錫爵士,KBE,CB,DSO,MC(Lieutenant-General Sir Arthur Edward Grasett,),加拿大籍英國陸軍將領,1938年11月至1941年7月在香港擔任駐華英軍司令(即駐港英軍司令),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於1944年4月至1945年7月出任盟軍遠征部隊最高司令部(SHAEF)G-5科總長,戰後於1945年8月至1953年10月奉派海峽群島擔任澤西副總督。 賈乃錫早年於加拿大皇家軍事學院接受軍事教育,1909年加入英國陸軍旗下的皇家工兵團。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於法國和比利時參與戰事,曾獲五度傳令褒獎,並先後因傑出表現獲頒軍功十字勳章和傑出服務勳章。一戰完結後,他曾獲兩度調派往英屬印度,另曾分別獲軍方補送到坎伯利參謀學院和帝國國防學院深造,1938年獲擢升為陸軍少將。 賈乃錫在任駐華英軍司令期間正值中國抗日戰爭,遠東戰雲密佈,香港局勢更隨著日軍於1938年10月壓境而日趨嚴峻。有見及此,他任內致力強化香港防務,又認為如果香港守軍由四營增至六營,就能夠有效守住醉酒灣防線,對駐港英軍展開持久戰有很大幫助。然而,當時英方內部認為香港位處邊陲,無險可守,根本難以抵禦日軍入侵,加上二次大戰於1939年爆發,英方難以進一步增兵香港。幾經爭取,賈乃錫於1941年卸任離港後取道加拿大,終獲加拿大軍方答應派出兩營合共1,975人增援香港,隨後於同年11月抵達。可是,這批援軍沒有實戰經驗,未及適應香港的環境,日軍便於同年12月突襲香港,香港保衛戰一觸即發,而加拿大援軍在戰事中更是死傷枕藉。 卸任駐華英軍司令一職後,賈乃錫被調回英國,以中將身份鎮守本土,到1944年4月出任SHAEF旗下G-5科總長一職。當時SHAEF正籌備代號「大君行動」的反攻歐洲大陸計劃,因此他的主要職責是要協助歐洲各國一旦光復以後重整秩序,以及安排各國在短時間內由臨時軍管手上接過權力,恢復建立文官政府。為肯定他在二戰期間的表現,他在1945年獲英廷頒授KBE勳銜。二戰結束後,賈乃錫成為澤西島光復後首任副總督,任內積極協助重整當地的秩序和經濟,到1953年卸任,展開退休生活。.

新!!: 香港島和賈乃錫 · 查看更多 »

賓臣 (有利銀行大班)

賓臣,OBE,JP(Donovan Benson,),英國殖民地銀行家,1937年2月至1952年7月擔任有利銀行香港經理,退休後於1953年3月至1967年9月出任英皇御准香港賽馬會主席。 賓臣1919年加入有利銀行,曾在馬來亞、新加坡和檳城等地工作前後17年,1937年2月調任香港經理,任內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1941年香港淪陷的時候雖然他正好身在外地,但當1945年香港重光後,他立即返回香港負責重整銀行業務。戰後,他籌劃香港總行的重建計劃,但總行新廈要到他退休後的1953年12月才告落成啟用。在任經理期間,他還曾獲港府奉委非官守太平紳士,戰後曾兩度暫任行政局非官守議員。 退出有利銀行後,賓臣決定以香港為家,除了擔任多家工商機構的主席和董事職務,又熱心從事社會公職,並特別關注兒童福利,當中包括在1953年至1964年出任兒童法庭法官,任內他常對犯事的貧苦家庭兒童予以特別體恤。另外,他曾任香港遊樂場協會會長、香港保護兒童會執行委員會委員,以及參與香港青少年培育會和香港童軍總會等組織的工作。賓臣還早於1940年參與草創香港防癆會,同時出任該會義務司庫,戰後他於1948年出任該會董事一職,翌年更獲選為董事會副主席,後來於1963年出任主席,到1964年6月退休。在防癆會任職的他更會逢星期日專門到律敦治療養院的兒童病房,探望染上肺病的兒童。 熱愛賽馬和馬球運動的賓臣也曾任香港馬會主席前後14年,任內他大力推動馬會的慈善事業,他不單止促成馬會先後作出多筆捐款,而且在1959年成立香港賽馬會(慈善)有限公司,使馬會的捐款計劃變得更系統化。為了肯定馬會的慈善工作,英廷特於1960年向馬會賜予「皇家」名號,使之升格為英皇御准香港賽馬會。同時間,賓臣任內見證賽馬博彩活動日益平民化,雖然馬會唯一的跑馬地馬場在賽馬日經常滿座,惟馬場看台擴建和興建新馬場的計劃,都要在他卸任以後才得以實現。另一方面,儘管面對外圍馬的問題,但一方面香港政府否決由馬會開設場外投注站的建議,另方面賓臣也反對業餘賽馬活動職業化,結果這些建議同樣要到賓臣卸任主席後才得以落實。賓臣任內還先後發生司馬克、李路和何煒航三名騎師墮馬身亡的慘劇,皆轟動馬圈一時。.

新!!: 香港島和賓臣 (有利銀行大班) · 查看更多 »

資訊科技教育卓越中心

資訊科技教育卓越中心是香港政府為推動當地學校把資訊科技投放於教學改革而設立的獎勵。全香港十八區除了屯門區和元朗區因為幅员較廣而設有兩個中心以外,其他各區都各有一間學校獲選為卓越中心。獲選為卓越中心的學校,除了會被教育統籌局(現教育局)選為訓練其他老師的基地以外,亦要負責策劃推動區內學校把資訊科技運用於改進教學的計劃。 資訊科技教育卓越中心從2001年開始,本來只有15家成員學校,直至2016年9月已擴展至全香港20家中小學。.

新!!: 香港島和資訊科技教育卓越中心 · 查看更多 »

資訊道

資訊道(英文:Information Crescent)是位於香港香港島南區數碼港的其中一條道路,鄰近數碼港道,於2002年12月啟用。其形狀為一半月,包圍着數碼港商場、數碼港一座、數碼港二座及數碼港艾美酒店等數碼港主建築群。北面與鋼線灣道連接,可通往弘立書院。.

新!!: 香港島和資訊道 · 查看更多 »

贊育醫院

贊育醫院(英文:Tsan Yuk Hospital)是香港第一所華人產科醫院,位於香港香港島西營盤醫院道30號,為香港一間著名的產科醫院,於1922年由倫敦會傳教士創立,為了提供產科服務及培育華人助產士。贊育醫院原址在西邊街,即是現在稱為西區社區中心的建築物,1955年,贊育醫院遷址往西營盤醫院道現址。.

新!!: 香港島和贊育醫院 · 查看更多 »

财富世界500强

财富世界500强(Fortune Global 500,简称:Global 500),是指美國《财富》杂志每年评选的全球最大500家公司的排行榜,以公司的营业额为排名,2012年的财富世界500强入围门槛为年营业额220亿美元,2013年的门槛达到237亿美元。 该榜单的英文原名 Global 500 并无表示“强大”之意,其列出的是依据营业额来计算的世界最大的500家公司(the world's biggest companies),因此上榜企业中也有众多亏损企业。.

新!!: 香港島和财富世界500强 · 查看更多 »

鴨巴甸街

巴甸街是香港中西區街道,屬於中半山,為香港島上環與中環分界線。道路為南北走向,由皇后大道中的交界開始,穿過荷李活道及士丹頓街等道路,至堅道為止。全線大部份路段為雙線單程行車,近皇后大道中一段則為石級行人道。.

新!!: 香港島和鴨巴甸街 · 查看更多 »

鴨脷洲

脷洲(英語:Ap Lei Chau)是位於香港香港島南區香港仔對開的島嶼,與香港仔之間的海面是香港仔避風塘。整個島面積僅1.3平方公里,在2011年時住有約86,355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達66,426人。現時鴨脷洲是世界上人口密度第二高的島嶼。若只計面積達0.1平方公里以上的島嶼更是世界第一。.

新!!: 香港島和鴨脷洲 · 查看更多 »

鴨脷洲工業區

脷洲工業區(Ap Lei Chau Industiral Area),又名利南工業區(Lee Nam Industiral Area),是一個位於香港島鴨脷洲西南部的工業大廈群,位置比較偏僻的玉桂山西面,在一些細分的區域中(如巴士、區議會選舉),一般都會跟海怡半島視作同一區。 鴨脷洲工業區原址為人跡罕至的石灘,當局於1985至1987年在該處填海開闢工業用地,區內建築至1991至1993年才陸續落成啟用,而該工業區成為赤柱、淺、深水灣和舂坎角居民工作地點,僅次於黃竹坑和鰂魚涌。.

新!!: 香港島和鴨脷洲工業區 · 查看更多 »

鴨脷洲發電廠

脷洲發電廠是香港昔日一座發電廠,位於香港島區的鴨脷洲之西。發電廠於1968年開始初步投產,1971年發生五級大火,損失約千萬港元。1978年正式取代北角發電廠,1981年全部落成並全面投產。發電廠採用燃油發電機組,總發電量大約為1,061兆瓦。 由於鴨脷洲發電廠接近已發展區,如鄰近的鴨脷洲邨,加上和記黃埔(改組後現時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收購香港電燈後,有意發展發電廠地皮為大型私人住宅項目,故香港電燈開始積極研究將全數搬往南丫島。1989年12月31日,鴨脷洲發電廠正式關閉,香港島、鴨脷洲及南丫島的電力供應,由1990年起全數改由1984年落成的南丫發電廠負責。鴨脷洲發電廠原址則連同附近的蜆殼鴨脷洲油庫,發展為現在的大型私人屋苑海怡半島。.

新!!: 香港島和鴨脷洲發電廠 · 查看更多 »

鴨脷洲風之塔公園

脷洲風之塔公園(英文:Ap Lei Chau Wind Tower Park)簡稱風之塔公園,是香港的一個公園,位於香港島鴨脷洲北岸海旁,鴨脷洲海濱長廊以西,香港仔避風塘以南,前身為城巴車廠,佔地2.62公頃,耗資1億港元興建,於2009年9月28日開放,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新!!: 香港島和鴨脷洲風之塔公園 · 查看更多 »

鴨脷洲橋道

脷洲橋道(Ap Lei Chau Bridge Road),是香港島區鴨脷洲島上的一條交通主幹線公路。鴨脷洲橋道也是對道路交通的唯一通道,沿途有幾條行人天橋及一條行人隧道。.

新!!: 香港島和鴨脷洲橋道 · 查看更多 »

鴨脷洲水月宮

脷洲水月宮是香港一座觀音廟,位於香港島南部的鴨脷洲,鴨脷洲大街181號,現由華人廟宇委員會負責管理,並已被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新!!: 香港島和鴨脷洲水月宮 · 查看更多 »

鴨脷洲洪聖廟

脷洲洪聖廟是香港一所洪聖廟,位於香港島南部的鴨脷洲洪聖街9號,鄰近鴨脷洲市政大廈及鴨脷洲海濱長廊,現已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現由華人廟宇委員會管理。.

新!!: 香港島和鴨脷洲洪聖廟 · 查看更多 »

鴻興道

鴻興道是香港灣仔的一條道路,西面連接會議道,並與杜老誌道成交界,沿海岸線一直伸延至奇力島香港遊艇會總部,即香港海底隧道香港島出口附近。.

新!!: 香港島和鴻興道 · 查看更多 »

越峰成長中心

越峰成長中心(英文:CROSS Centre)是由東華三院主辦的濫用精神藥物者輔導中心,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 保安局禁毒處。(英文:Counselling Centre for Psychotropic Substance Abusers,The Government of HKSAR - Narcotics Division 。),於2002年10月投入服務,經費由社會福利署資助,專責於香港島及離島區,提供由禁毒預防工作至戒毒輔導及治療一站式服務。.

新!!: 香港島和越峰成長中心 · 查看更多 »

鶴咀

咀(曾根據英文Cape D'Aguilar而譯名為德忌笠角)是香港的一個海角,位於香港島南區赤柱及石澳地區的鶴咀半島南端。 鶴咀最著名的地點為於1875年落成的鶴咀燈塔和於1996年劃定鶴咀海岸保護區。因前往鶴咀海岸保護區的部分道路屬於發射站的禁區範圍,因此一般公眾不能隨意前往。 由於鶴咀使用的地震儀對週期一秒左右的震動最敏感,適合監測近距離的地震。所以香港天文台在該區設立了地震測量站,為香港天文台短週期地震台網九站之一。.

新!!: 香港島和鶴咀 · 查看更多 »

鶴咀半島

咀半島(D'Aguilar Peninsula)是香港石澳以南的一個半島,得名自該半島上一個名為鶴咀的海角。鶴咀半島位於香港島東南部,行政上屬於現時南區的赤柱及石澳選區(D17)。 鶴咀半島於1975年10月24日被鑑定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該處的植物包括有野生油杉、青剛櫟及脆蘭等。.

新!!: 香港島和鶴咀半島 · 查看更多 »

鶴咀燈塔

咀燈塔又稱德忌立角燈塔(Cape D'Aguilar Lighthouse),是香港第一座燈塔,位於香港島南區鶴咀半島的鶴咀,於2006年3月3日列入香港法定古蹟。.

新!!: 香港島和鶴咀燈塔 · 查看更多 »

鶴咀海岸保護區

咀海岸保護區劃定於1996年7月1日,是一個位於香港港島南區鶴咀半島南端鶴咀的海岸保護區,所佔海域面積約20公頃。該海岸保護區是香港現時唯一一個海岸保護區。保護區由漁農自然護理署管理,並由岸上的香港大學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協助管理。 鶴咀海岸保護區範圍包括鶴咀半島的北部、東部及南部水域,也包括狗髀洲。保護區內有各種魚類,以及石珊瑚、軟珊瑚、柳珊瑚等海洋無脊椎動物,亦有多種不同的岩石,如凝灰岩、花崗閃長岩、流紋斑岩及玄武岩等。海岸保護區的成立是以保育海洋資源及科學研究以及教育市民愛護海洋資源為目標。由於市民不被鼓勵自行到鶴咀海岸保護區參觀鶴咀海岸保護區範圍內故此沒有提供任何公共衛生設施。 和其他香港海岸公園一樣,在海岸保護區內,除非獲得漁農自然護理署許可,否則任何人都不可以進行釣魚、採集生物、破壞岩石等活動。此外,海岸保護區更進一步禁止任何人士在區內游泳或潛水。 前往鶴咀海岸保護區的部分道路屬於發射站的禁區範圍,被當道阻礙進入,因此一般公眾不能隨意前往。但遠足人士從山路側邊繞道而行,就不受規管。 現時過多的遠足人士在海岸上行走及撿起岸邊小動物已經對當地的潮間帶環境帶來了負面影響,並且干擾了研究所在岸上的生態研究,遠足人士應當遵守遠足守則並且遠離水邊,保護當地生態。當看見其他遠足人士做出違法行為,理應勸阻他們。.

新!!: 香港島和鶴咀海岸保護區 · 查看更多 »

超時空男臣

,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拍攝製作的穿越喜劇,由蕭正楠、田蕊妮、曹永廉、王君馨及何廣沛領銜主演,並由朱晨麗及姜大衛聯合主演,監製羅永賢。 此劇為2017無綫節目巡禮14部劇集之一、無綫海外業務及簡介2017所推介的17部劇集之一、2017香港國際影視展16部推介劇集之一、2017年TVB Amazing Summer劇集之一。 此劇演員朱晨麗於《萬千星輝頒獎典禮2017》中憑「方惠玲」一角奪得「最佳女配角」殊榮。.

新!!: 香港島和超時空男臣 · 查看更多 »

趙家賢

趙家賢(CHIU Ka Yin Andrew)(),現任香港東區區議會太古城西選區民選議員、委員、資深認可調解員、民主派協調組織民主動力召集人、公共專業聯盟董事會成員及香港民主黨成員,為香港自開埠以來歷史上當選時最年輕的議員(22歲 / 2007年)。.

新!!: 香港島和趙家賢 · 查看更多 »

趙式浩

趙式浩(Howard Chao,,生于英属香港,籍貫上海,趙從衍家族成員,香港商人趙世曾長子,香港商人、政治人物。現任帝皇集團香港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卓能集團()董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重慶市委員、香港中華總商會會董、香港自由黨青年團主席。.

新!!: 香港島和趙式浩 · 查看更多 »

趙聿修紀念中學

趙聿修紀念中學(Chiu Lut Sau Memorial Secondary School,簡稱趙中、CLSMSS)為元朗區一所官立英文中學,位於元朗區體育路7號。.

新!!: 香港島和趙聿修紀念中學 · 查看更多 »

跑馬地

跑馬地(Happy Valley),舊稱快活谷、愉園,原地名黃泥涌谷(Wong Nai Chung Valley,亦作Wong Nai Chung Kuk)或黃泥涌(Wong Nai Chung),位於香港香港島灣仔區中南部,是香港早期開發的地區之一,因為毗鄰跑馬地馬場得名。跑馬地的交通不及銅鑼灣便利,但香港電車設有跑馬地支線,乘搭電車可直接抵達銅鑼灣及灣仔。跑馬地環境比較隱蔽,吸引不少名人入住。.

新!!: 香港島和跑馬地 · 查看更多 »

跑馬地天主教聖彌額爾墳場

跑馬地天主教聖彌額爾墳場俗稱跑馬地天主教墳場,,亦是5個天主教墳場之一,位於香港島跑馬地黃泥涌道麗都酒店南面,地點介乎黃泥涌道與司徒拔道之間山坡,內有2萬3千個墳墓,除土葬墓地,亦有骨灰龕位。墳場於夏季每天掃墓時間為朝8晚7,天主教新民書院,冬季則為朝8晚6,其餘時間關閉,開放期間有一名保安員及一名辦事處職員當值。根據教區墳場規則,只有教友、慕道者及神職人員才可埋葬於此,東方日報,2010年2月20日,每個墓地收費約1萬5千5百港元。由於墳場內的建築、藝術雕塑和宗教味道蘊含大量殖民地歲月痕蹟,成為墳場考察活動及攝影愛好者的到訪熱點。.

新!!: 香港島和跑馬地天主教聖彌額爾墳場 · 查看更多 »

跑馬地地下蓄洪計劃

《跑馬地地下蓄洪計劃》(英文:Happy Valley Underground Stormwater Storage Scheme)為香港政府於2012年執行的水利計劃,用以改善灣仔及跑馬地地區的防洪水平。計劃範圍設計於香港島跑馬地馬場地下。跑馬地地下蓄洪計劃涉及約10億港元的投資額數,其中主體工程費用佔了6億7千8百萬港元,前期工程於2011年9月啟動,主體工程分為兩個階段進行,首階段於2015年3月月底竣工及啟用,第二階段於2017年3月16日竣工及啟用,耗資逾10億港元。跑馬地地下蓄洪計劃為香港政府有史以來批出過最最大規模的「新工程合約」項目, 此工程亦引進了幾項創新及環境保護的元素。.

新!!: 香港島和跑馬地地下蓄洪計劃 · 查看更多 »

跑馬地站

跑馬地站(計劃時曾稱馬場站)是港鐵南港島綫 (東段)上一個已被否決的車站,曾經被建議興建於香港島灣仔區的跑馬地地區,在南港島綫東段三個方案中的方案乙和方案丙中皆有出現。2009年1月13日,有香港傳媒引述香港政府消息人士指出,政府決定取消興建跑馬地站。計劃已擱置。.

新!!: 香港島和跑馬地站 · 查看更多 »

跑馬地紙盒藏屍案

跑馬地紙盒藏屍案,是一宗發生於1974年12月17日的謀殺案件,在香港曾轟動一時。.

新!!: 香港島和跑馬地紙盒藏屍案 · 查看更多 »

跑馬地馬場

跑馬地馬場(俗稱快活谷馬場;Happy Valley Racecourse)位於香港香港島灣仔區跑馬地,於1846年啟用,由英國人在此疏通清理一片沼澤開闢作馬場之用,自此營運至今,由香港賽馬會負責營運。 跑馬地馬場是現時主要的夜馬賽事場地,但每年亦有1-2個賽馬日會在此舉行日馬賽事。.

新!!: 香港島和跑馬地馬場 · 查看更多 »

跑馬地(下)巴士總站

跑馬地(下)巴士總站(英文:Happy Valley (Lower) Bus Terminus)位於香港灣仔區跑馬地黃泥涌道及藍塘道交界雅詩大廈外,對面為跑馬地馬場,鄰近香港電車跑馬地總站,為一個坑狀巴士總站。現時有2條巴士路線以此為總站,另有5條巴士路線途經此站。.

新!!: 香港島和跑馬地(下)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鹹魚欄

鹹魚欄又寫成咸魚欄,為香港舊地名,位於香港島西營盤德輔道西、梅芳街、正街及桂香街一帶 ,於20世紀初期,該處的鹹魚及海味批發零售店鋪已經林立,當中8成以上的店舖都是售賣鹹魚。鹹魚欄於全盛時期,發展至有13個大欄商,合稱為「十三隆」。.

新!!: 香港島和鹹魚欄 · 查看更多 »

麥德正

麥德正(Mak Tak Ching,1971-),現任香港東區區議會西灣河選區區議員及工黨副主席。 麥德正於2015年區議會選舉擊敗競逐連任的香港島各界聯合會議員江澤濠當選。.

新!!: 香港島和麥德正 · 查看更多 »

麥嘯霞

麥嘯霞(Mak Siu Ha,),香港畫家、粵劇撰曲人、電影導演及演員。麥嘯霞的銀幕處男作局部有聲粵語文藝片《良心》(1933年11月28日香港公映,擔任導演及演員,並撰寫歌曲);遺作是粵語 黑色喜劇《血濺桃花扇》(1940年9月28日香港公映,擔任導演及編劇),一生參予廿多電影。麥嘯霞在1940年撰寫書籍《廣東戲劇史畧》,列舉從明朝至清朝以來較有影響的粵劇撰曲家。.

新!!: 香港島和麥嘯霞 · 查看更多 »

麥嘉晉

麥嘉晉(Raymond Mak Ka-chun,),香港政治人物及年輕創業家,香港倡議型政治智庫民主思路聯席召集人及香港政治及行政學苑執行總監。 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新界東選區候選人之一。.

新!!: 香港島和麥嘉晉 · 查看更多 »

麥玲玲

麥玲玲(Mak Ling Ling,),人称“玲玲姐”、“玲玲师傅”,香港著名堪輿學家,也是两岸三地为数不多的女性堪舆学家。麥玲玲被媒体称为香港首屈一指的“玄学天后”。現時為無綫電視基本藝人合約藝員。.

新!!: 香港島和麥玲玲 · 查看更多 »

麥理浩

伯克的麥理浩男爵,KT,GBE,KCMG,KCVO,(Crawford Murray MacLehose, Baron MacLehose of Beoch,),英國資深外交官及殖民地官員,1971年至1982年出任第25任香港總督,他的任期前後長達10年半,先後獲四度續任,是香港歷史上在任時間最長的港督。 外交官出身的麥理浩雖然缺少殖民地的行政管理經驗,但沒有殖民地包袱的他,反而被普遍認為是歷史上最傑出和最受市民愛戴的港督之一,輿論更以「麥理浩時代」(MacLehose Years)形容他在任港督的日子。麥理浩任內推動大刀闊斧的改革,使香港的社會面貌出現深刻的改變。他的改革涉及房屋、廉政、教育、醫療、福利、基礎建設、交通、經濟和社會各個範疇,十年建屋計劃、開發新市鎮、創立廉政公署、九年免費教育、設立郊野公園、興建地下鐵路和地方行政改革等重要的政策和建設,紛紛在他任內推出。這些政策不單直接改善市民的生活水平,還進一步為殖民地政府在市民心目中建立起正面形象,同時也增強了香港人對香港的歸屬感。 麥理浩見證了香港的經濟起飛,任內經濟增長之強勁為開埠以來所未有。在他的協助下,香港由原本以輕工業為主導,逐步轉型以電子工業、金融業和商業為重心,一躍而成「亞洲四小龍」之一,為香港的繁榮穩定和日後成為亞洲國際金融中心及國際大都會,奠定重要基石。此外,財政司夏鼎基爵士在麥理浩任內提出的「積極不干預主義」,也成為港府的理財哲學、以及麥理浩在施政上的依歸。 不過,外界也有意見批評麥理浩始終未能完全解決房屋不足、大學學位不足、教育質素參差、貧富不均和交通擠塞等核心問題,不少輿論也認為他未能快速應對任內接二連三的社會運動;至於在處理中國大陸非法入境者及越南難民來港的問題上,也引起不少爭論。 在中港關係方面,麥理浩改善了雙方自六七暴動以來的關係,他在1979年應邀訪問北京等地,成為二戰後首位官式訪問中國的港督。訪華期間,他會見了中共領導人鄧小平,席間得悉鄧小平堅決要在1997年或之前收回香港,結果這次會面為後來的香港前途談判揭開序幕。麥理浩返港後擔心引起恐慌,隻字不提鄧小平堅持收回香港的言論,只引述鄧小平「叫香港投資者放心」,但為免觸動中方神經,他放棄原擬推動民主政制改革的計劃。 麥理浩未及香港前途談判召開,便先行卸任港督,但他卸任返英後,繼續透過上議院議員的身份參與香港事務。他在晚年参与制定「居英權計劃」,又多次批評末任港督彭定康為立法局引入的民主改革。在1997年,年近80歲的麥理浩特意返回香港,在6月30日晚出席香港主權交接儀式;縱使英政府杯葛在7月1日舉行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暨特別行政區政府宣誓就職儀式,但他仍堅持出席。 無論如何,麥理浩對香港的貢獻深受各方肯定,他除了多次獲英廷授勳外,更在1982年獲封為終身貴族,而香港的麥理浩徑和麥理浩夫人度假村,也是為了紀念他的貢獻而以他命名。.

新!!: 香港島和麥理浩 · 查看更多 »

麥理浩復康院

麥理浩復康院(英文:MacLehose Medical Rehabilitation Centre)是一所香港公營醫院,位於香港香港島南區薄扶林沙灣沙灣徑7號,由醫院管理局管理,隸屬港島西醫院聯網。.

新!!: 香港島和麥理浩復康院 · 查看更多 »

麥理浩勳爵夫人

伯克的麥理浩男爵夫人麥鄧麗娉,CStJ(,),1982年前通稱麥理浩爵士夫人(Lady MacLehose),此後稱作麥理浩勳爵夫人,英國蘇格蘭人士,第25任香港總督麥理浩勳爵的遺孀,1971年至1982年因丈夫關係擔任港督夫人。 麥理浩勳爵夫人出身蘇格蘭艾爾郡大戶人家,父親托馬斯·查理斯·鄧洛普爵士在當地營辦報業。她在1947年嫁給任職外交官的麥理浩,從此隨丈夫開展飄泊的外交生活。以港督夫人身份在香港生活的10年多期間,麥理浩夫人除了隨丈夫出席大小公開和官式場合,還熱心社會公益事務,並且在1971年至1976年出任香港公益金會長。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和香港傷健會麥理浩夫人中心都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社福設施。 麥理浩夫婦倆均熱愛郊野和遠足,而麥理浩夫人對植物更是有相當的興趣,對香港的植物也十分熟悉,並曾支持植物學家胡秀英博士在香港的研究工作。香港政府把麥理浩徑和麥理浩夫人渡假村以麥理浩勳爵伉儷命名,除了是因為兩項建設都是由麥理浩本人提出以外,正正是出於兩人對郊野和遠足的熱忱。.

新!!: 香港島和麥理浩勳爵夫人 · 查看更多 »

麥當奴

麥當奴爵士,KCMG,CB(Sir Richard Graves MacDonnell,),是英國派駐香港的第六任港督。麥當奴畢業於都柏林三一學院,其後加入殖民地部工作,期間歷任英國殖民地贊比亞、西印度、澳大利亞、加拿大的新斯科細亞等地總督,有殖民統治的行政和管理經驗。1872年任滿回國,被封爵士。1881年去世。.

新!!: 香港島和麥當奴 · 查看更多 »

麥當勞道

麥當勞道(舊稱麥當奴道,於1957年改名)位於香港港島金鐘半山區。道路西端連接花園道,東端則連接堅尼地道。道路以第六任香港總督麥當奴命名,跟美式快餐店麥當勞無關,而此街道亦沒有該快餐店。 麥當勞道最有名的是麥當勞道2號聖約翰大樓,它的名字跟花園道33號的聖約翰大廈相似,所以前者多被稱為「麥當勞道2號」,或者以其用途名之「香港聖約翰救護機構總部」。 麥當勞道是人稱的高尚住宅區,中環名校網區。名校包括有香港名人輩出的聖保羅男女中學。 途經此道路的公共交通有連接太平山的山頂纜車,來往中環及金鐘的城巴12A線,以及來往中環香港站的小巴1A線。 該處有一座「麥當奴道公廁」,於1911年建成,有過百年歷史。.

新!!: 香港島和麥當勞道 · 查看更多 »

麥當勞道站

麥當勞道站(MacDonnell Road Station)是香港山頂纜車的中途站之一,位於香港島金鐘半山區麥當勞道,海拔高度+95米。.

新!!: 香港島和麥當勞道站 · 查看更多 »

麦当劳

-- -- -- -- -- -- 麥當勞(McDonald's)是源自美國南加州的跨國連鎖快餐店,也是全球最大的快餐連鎖店,主要販售漢堡包及薯條、炸雞、汽水、冰品、沙拉、水果、咖啡等快餐食品,目前總部位於美國芝加哥近郊的。 麦当劳之企業版圖遍布全球六大洲119個國家,擁有約3萬2千間分店,是全球餐飲業中知名度最高的品牌,在很多国家代表着美国文化。其購買開心樂園餐免费赠送玩具等銷售策略对儿童族群更是具有吸引力。由於其規模與影響力跨越國界,麦当劳已是公眾討論關於食物導致肥胖、企業倫理和消費責任焦點等議題之焦點;其商品被指影响公众健康,例如高热量导致肥胖以及缺乏足够均衡营养等,因而被抨击为垃圾食品。部分國家甚至视其为美国生活方式入侵之象徵。 麥當勞在中國大陸早期译名是「麦克唐纳快餐」,直到後期才統一採用現今的香港譯名。引入新資本的麥當勞(中國)公司2017年以其招牌標誌“金拱门” (Golden Arches)為公司新名稱,但保留麥當勞品牌於旗下餐廳使用。而港澳地區和廣東省粵語區又常將其稱為M記、麥記或老麥。台灣地區則是隨著麥當勞出售台灣麥當勞所有股權後,更名為「和德昌」公司。.

新!!: 香港島和麦当劳 · 查看更多 »

麦氏拟腹吸鳅

麦氏拟腹吸鳅(学名:Pseudogastromyzon myersi)为平鳍鳅科拟腹吸鳅属的鱼类,是中国的特有种。分布于廣東东江水系和九龙江、香港等。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香港島。.

新!!: 香港島和麦氏拟腹吸鳅 · 查看更多 »

麗港城

-- 麗港城(Laguna City)是香港九龍東觀塘大型私人屋苑之一,鄰近藍田港鐵站(D1出口),自設3個購物商場、2個會所,坐擁70多條途經巴士及小巴線,配套齊全,交通方便;毗鄰廣達30萬平方呎麗港公園、觀塘仔灣海傍及茶果嶺山,背山面海,能眺望維多利亞港及鯉魚門景觀,地理優越。麗港城佔地大約一百萬平方呎,分四期,共設38座,提供8,072個2房及3房住宅單位,由長江實業、蜆殼石油與和記黃埔地產合作發展,由劉榮廣設計。城內共有3條私家街道,包括麗港街(1及4期)、麗港東街(2期)及麗港南街(3期)。.

新!!: 香港島和麗港城 · 查看更多 »

麗悅酒店

香港麗悅酒店(Cosmo Hotel Hong Kong),為香港一間四星級精品酒店,位處於香港島灣仔皇后大道東375-377號,鄰近香港麗都酒店,即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舊址,亦毗邻伊利沙伯体育馆、香港足球会和跑马地马场。2005年10月開幕,酒店共提供142間客房及套房,而所有客房分別採有橙、黃、綠三種主題顏色,可觀城市景色。酒店設穿梭巴士服務來往15個地點包括銅鑼灣、灣仔、金鐘、中環、太古及鰂魚涌。香港丽悦酒店为一间获Earthcheck铜级基准认证的酒店,而且是香港首间推行100%全面室内禁烟的四星级酒店。酒店由遠東發展其下帝盛酒店集團管理。 麗悅酒店前身是金銀大廈,為一幢普通的商業大廈,之後被遠東發展購入並改建為酒店,並由帝盛酒店集團(前身麗悅酒店集團)管理。.

新!!: 香港島和麗悅酒店 · 查看更多 »

黎學勤

黎學勤(Jeffery Lai Hok Kan,),香港男性模特兒及演員。.

新!!: 香港島和黎學勤 · 查看更多 »

黎志強

黎志強(Lal Chi Keong,),現任香港東區區議會翡翠選區議員及公民黨成員,前香港民主黨成員及香港市政局議員。.

新!!: 香港島和黎志強 · 查看更多 »

黎剎

扶西·黎刹(José Rizal,全名:José Protasio Rizal Mercado y Alonso Realonda,漢文譯为厘沙路,又譯黎薩、黎刹爾、黎薩爾;)是菲律賓的一位民族英雄,華人,柯姓閩南人後裔,常被華僑稱為柯黎薩。他的尊稱有“馬來人之驕”、“馬來偉人”、“第一個菲律賓人”、「菲律賓國父」、“革命彌賽亞”、“萬世英雄”和“救贖彌賽亞”等。 黎剎是一名眼科醫生,精通包括英、法、德、拉丁、閩南語以及官話等22種語言,並在文理各方多才多藝,除医学外,还懂得绘画、雕刻、哲学和历史等。從年輕時就開始從事西班牙統治下的改革工作,曾在1882年至1892年旅居歐洲,出版曝露西班牙統治弊端叢生的小說,成為宣傳運動的領袖,發表了針對改革的文章、雜誌和詩歌。他同时也是菲律宾共济会成员。 黎剎於1896年12月30日被西班牙殖民當局處決,今菲律賓政府將此日定為國定假日黎剎日。.

新!!: 香港島和黎剎 · 查看更多 »

黎達達榮

黎達達榮,原名黎達榮,跨媒體的創作人,香港重要的獨立創作人之一。從事漫畫創作十多年,1995年出版首本漫畫《慢慢豬‧凸凸交》;至今出版作品達十多部。2008年獲邀參與歐洲最大型的漫畫節 - 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 (Festival international de la bande dessinee d'Angouleme)。除漫畫創作外,黎達達榮亦有參與積極投入兒童及青少年的藝術教育工作,主持漫畫興趣班及創意工作坊。黎氏亦為流行歌手設計動畫,作品見於黃耀明、何韻詩之音樂影片,並為劇場演出作舞蹈編排,作品包括:《七舊飯》、《各位同志晚安》、《舞照跳97》及香港藝術節節目《人見人愛》。.

新!!: 香港島和黎達達榮 · 查看更多 »

軍器廠街

軍器廠街(英文:Arsenal Street)是香港的一條街道,位於香港島灣仔以西及金鐘以東之間的分界,以當時駐港英軍軍營的兵工廠命名。街道南接軒尼詩道,北接告士打道,並且以行車天橋的形式連接後者。 軍器廠街早於香港島維多利亞城規劃四環九約時已經存在,當年是軍事重地,築有炮台。及後炮台拆卸,陸軍醫院及軍火庫亦一併遷移,軍器廠街一名卻保留了當年軍火庫的意思。現在它的西面也是香港警察總部──警政大樓的所在地。北面是香港演藝學院及香港紅十字會。南面是軒尼詩道與皇后大道東交界。.

新!!: 香港島和軍器廠街 · 查看更多 »

黃千歲

黃千歲(Wong Chin Sui,原名:黃芬,),香港粵劇文武生。有「道理芬」之名:為了辯論是非,好與別人爭論道理 到底。 黃千歲在1959年從美國返回香港,與呂楚雲在荃灣演出粵劇,並參演其師傅廖俠懷的首本劇粵語電影《花王之女》(1960年5月18日香港首映)以紀念廖俠懷。。1960年9月與陳錦棠、鳳凰女、任冰兒及梁醒波組成「鳳和鳴劇團」在九龍旺角東樂戲院演出14天粵劇。 1960年12月23日,香港政府輔政司署在憲報,公布核准黃千歲及梁無相(又名梁慕荷)歸化英國國籍。 1964年黃千歲與艷旦譚倩紅組織中型班「千紅劇團」,參與茶果嶺天后誕神功戲演出。1965年12月黃千歲參加「皇上皇劇團」,與鳳凰女、梁醒波、石燕子、梁素琴及張醒非為新界上水「石湖墟商會」籌建會址,在「上水墟球場」演出粵劇。 黃千歲在1966年12月7日因膽管毛病曾進養和醫院,做手術割除膽石。後在1967年2月9日(農曆丁未羊年大年初一)參加「新馬劇團」的演出。不久任香港八和會館的財務主任。 1968年黃千歲因藏有4瓶載有小量鴉片被捕,由於他在審訊時認罪及吸食鴉片被記案底,記錄其在1950年曾被罰款港幣100元,香港島西區裁判署在3月14日他省釋。黃千歲妻子梅芳(梅荔芳)亦因為在香港島西環列提頓道23號藏有鴉片煙,在3月19日被法庭判罰港幣50元簽保及3個月守行為。 20世紀70年代移居加拿大,在1993年3月24日(星期三)早上,黃千歲在加拿大多倫多東區醫院的廁所暈倒,經搶救後不治逝世,享齡79歲,遺下妻子及一子一女。.

新!!: 香港島和黃千歲 · 查看更多 »

黃大仙區

黃大仙區(Wong Tai Si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中的一個行政區,位於香港九龍半島東北部,面積為926公頃,以轄內有赤松黃大仙祠得名。截至2016年中,黃大仙區人口為425,235人。黃大仙區亦是全香港唯一沒有海岸線的區份;其東面以飛鵝山、象山與西貢區為界,以清水灣道與觀塘區為界,西面則沿聯合道(東頭邨道與竹園道之間)、竹園道(廣播道、聯合道與橫跨龍翔道天橋之間)與九龍城區的九龍塘、九龍城為界,南接太子道東、東頭村道(東正道與聯合道之間)、東正道與九龍城區啟德和九龍城為界,北以沙田坳道(法藏寺以北大約750米至飛鵝山道之間一段沙田坳道屬沙田區,道路以南屬黃大仙區)、竹園北邨、翠竹花園以北獅子山(獅子山山頂屬沙田區,山頂以南屬黃大仙區)與沙田區為界。.

新!!: 香港島和黃大仙區 · 查看更多 »

黃小鳳

黃小鳳,中國廣東省廣州市的粵劇全女班之正印花旦。 黃小鳳曾參予「金鏡鐸班」在1920年初期在上海及天津演出,最初的正印花旦是張淑勤,然而她的合約期滿後,轉到暹羅演出,自此易角讓黃小鳳當正印花旦。那時一位上海富翁劉先生對黃小鳳作出追求,送她6,000元的鑽石戒指,希望金屋藏嬌,然而最終因年齡相差而告摧。 黃小鳳的「鏡花影班」在1921年3月23日(星期五)晚上開始,在香港島的太平戲院演出新編粵劇《情海雙環》,標榜布景華麗,非凡悅目。 1921年9月,黃小鳳在中華民國廣東省的省會廣州市之「南關戲院」演出粵劇《夜送寒衣》,被黎耀民呈請廣州市教育局以「淫戲」禁止,結果該戲被禁,另傳黃小鳳訊問。 黃小鳳自廣東省廣州市的粵劇全女班衰落後,即到美洲的古巴之哈瓦那等地繼續演出粵劇,黃小鳳搭乘「加蘭總統」輪船的頭等位20號房在1927年7月19日(星期日)返抵香港。.

新!!: 香港島和黃小鳳 · 查看更多 »

黃屋

黃屋是香港一座唐樓,位於香港島灣仔慶雲街2號至8號雙數門牌,現已被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黃屋建於1928年,樓高3層,擁有歐陸色彩的外貌。黃屋本來沒有名稱,因後來政府在收回黃屋後,以粉黃色的油漆美化外牆,黃屋因而得名。 黃屋鄰近藍屋,與橙屋同被視為「藍屋建築群」的一部份,將會一併發展。 地政總署於2009年4月30日宣佈根據《收回土地條例》,收回石水渠街、慶雲街及景星街的私人土地業權,以便市區重建局聯同香港房屋協會及政府進行市區更新計劃。.

新!!: 香港島和黃屋 · 查看更多 »

黃克競

黃克競博士,OBE,CBE(,),原名黃祖騋、字克競、以字行,香港1960年代著名工業企業家,五邑華僑,祖籍廣東新會。黃克競為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前會長,他於五十年代後期投資研發及製造光學儀器,被稱為「光學儀器大王」。同時,黃克競熱心於教育、公益事業,造福華人社會,是一位慈善家。.

新!!: 香港島和黃克競 · 查看更多 »

黃勝

黃達權,JP(Wong Tat-kuen,),小名勝,字平甫,黃勝(Wong Shing)是更為後人熟悉的名稱,是香港學者、傳媒工作者、商人及政治家。黃勝幼年就讀於倫敦傳道會創辦的馬禮遜紀念學校,後來與容閎及黃寬一同獲選到美國留學,返港後先後於《德臣西報》及英華書院印刷所等地從事印刷及翻譯工作,曾參與創辦《中外新報》、《華字日報》及《循環日報》,及與王韜合作編譯《火器說略》一書。 黃勝是香港首位獲政府認可為陪審員的華人,1870年參與創立東華醫院,後曾協助清廷率領第二批學童出洋留學美國。1883年12月,黃勝被委任成為首位華人太平紳士。1884年至1890年獲委為定例局(即立法局)非官守議員,是該局歷史上第二位華人議員,另外也是首批獲委為潔淨局(後稱市政局)非官守議員的華人。黃勝亦曾從商,在香港透過買賣土地致富,是香港早期的華商。.

新!!: 香港島和黃勝 · 查看更多 »

黃竹坑 (香港)

黃竹坑位於香港島區,在香港仔中心之東,深水灣之西。在香港地區行政中,黃竹坑屬於南區,目前主要是一個住宅及輕工業區,並且是香港著名的旅遊景點——香港海洋公園的所在地。 黃竹坑東部的壽臣山一帶,曾經是香港圍的所在地,被認為是香港地名來源之一。原村的大部分已被政府拆卸,現僅存黃竹坑新圍和小部分黃竹坑舊圍。.

新!!: 香港島和黃竹坑 (香港) · 查看更多 »

黃竹坑天主教小學

黃竹坑天主教小學(Wong Chuk Hang Catholic Primary School),(1973年 - 2005年),是昔日港島南區的一所政府資助小學,由天主教香港教區於1973年創立及管理。學校由創校以來皆以上下午校模式辦學,直至2005年,學校因香港政府宣佈清拆黃竹坑邨而被迫停辦,學校辦學僅32年,最後一任校長為潘蘊德女士,校監為姚崇傑神父。 隨著學校停辦,空置的校舍亦隨著政府的清拆行動而在2009年連同黃竹坑邨一併拆缷。.

新!!: 香港島和黃竹坑天主教小學 · 查看更多 »

黃竹坑石刻

黃竹坑石刻是香港史前時期的石刻,位於香港島黃竹坑東北部一條小溪的旁邊,近南風道一帶,現已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黃竹坑石刻的特色是有3組明顯的迴旋紋,狀似動物的眼睛,亦有一說為雷紋,用以鎮壓水患。而石刻的特別之處,是深入內陸約1公里,不同於香港其他石刻位於海邊。有估計指石刻發現之處,於新石器時代是臨近海邊的,但亦有指石刻下有小溪流經,仍可以算是接近水邊。.

新!!: 香港島和黃竹坑石刻 · 查看更多 »

黃竹坑站

黃竹坑站(Wong Chuk Hang Station)是港鐵南港島綫的一個鐵路站,主要服務香港島南區黃竹坑中部地區,於2016年12月28日啟用。 黃竹坑站是一座架空車站,建於香葉道一段已覆蓋的黃竹坑明渠之上。另外,車站旁邊設有供南港島綫使用的港鐵黃竹坑車廠,車廠用地前身為已清拆的黃竹坑邨,未來亦會發展上蓋物業。 深灣遊艇會辦公室大樓設有適用於該站的港鐵特惠站,為使用成人八達通的乘客提供港幣2元的車費回贈。.

新!!: 香港島和黃竹坑站 · 查看更多 »

黃竹坑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黃竹坑站公共運輸交匯處(Wong Chuk Hang Station Public Transport Facility),位於港島南區黃竹坑香葉道港鐵黃竹坑站近A1/A2出口。在港鐵發生緊急事故時,此站是緊急接駁巴士在黃竹坑站的指定上落客點。此公共運輸設施於2016年12月28日啟用,惟使用量頗低,亦因建築疑不合標準受區議員質疑。.

新!!: 香港島和黃竹坑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 查看更多 »

黃竹坑道

黃竹坑道(英文:Wong Chuk Hang Road)是香港的一條主要幹道,位於香港島南區的黃竹坑,大部份路段為香港1號幹線的一部份。幹線部份之道路西接香港仔海旁道,東接香港仔隧道收費廣場及南風道的交匯處,為三線雙程分隔道路。至於交匯處以東,黃竹坑道在壽山村道交界接駁香島道前往淺水灣及赤柱區。 黃竹坑道設有一條跨過南朗山道交界的行車天橋,稱為黃竹坑道天橋。天橋全長550米,雙程雙線分隔行車,耗資3億580萬港元興建,1998年10月動工,2001年12月通車。.

新!!: 香港島和黃竹坑道 · 查看更多 »

黃竹坑舊圍

黃竹坑舊圍,古稱香港村、香港圍,是香港的一條鄉村(並非圍村),位於香港島南區黃竹坑香港仔隧道出口及黃竹坑醫院一帶。.

新!!: 香港島和黃竹坑舊圍 · 查看更多 »

黃竹坑邨

黃竹坑邨(英語:Wong Chuk Hang Estate)是香港房委會轄下的公共屋邨之一,位於港島黃竹坑,於1968年開始入伙。該邨是香港最後一個前政府廉租屋邨,已於2009年完成清拆。.

新!!: 香港島和黃竹坑邨 · 查看更多 »

黃竹坑醫院

黃竹坑醫院(Wong Chuk Hang Hospital),是香港黃竹坑的一所提供延續護理服務的醫院,也是黃竹坑老人服務綜合大樓的其中一部分,由香港醫院管理局管理,隸屬港島東醫院聯網。位於香港香港島黃竹坑黃竹坑徑2號。 黃竹坑醫院主力為年老的病人提供護理調養及復康服務,入住黃竹坑醫院的病人均須由醫生或其他機構轉介。成立此綜合大樓的目的,是為長者提供綜合的醫護服務。綜合大樓於1995年6月正式啟用,當中備有物理治療、職業治療、醫務社工、X光、藥劑、言語治療、營養輔導及牧靈服務。黃竹坑醫院位於香港島南區黃竹坑徑二號,為黃竹坑舊圍故址一部份,接近香港仔隧道出口及收費廣場,面對著海洋公園及壽臣山,葛量洪醫院就在附近,但後者隸屬港島西醫院聯網。 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在2013年施政報告中,提出醫管局將與私營機構探討合作模式。2016年醫管局決定撥出黃竹坑醫院主大樓 A 座一樓,以合約形式與非政府機構保良局合作營辦療養服務,並已於約2016年12月起全面運作。首3年提供最多64張病床,並會視乎檢討結果考慮把服務延長2年。.

新!!: 香港島和黃竹坑醫院 · 查看更多 »

黃竹坑明渠

黃竹坑明渠(Staunton Creek Nullah)簡稱黃竹坑渠,又稱香葉道明渠,是香港主要明渠之一,位於香港島南區黃竹坑,起源於班納山以東與金馬倫山附近山谷的溪流,由香港仔運動場一帶開始為人工露天渠道,沿著香葉道流出香港仔避風塘(香港仔海峽)。.

新!!: 香港島和黃竹坑明渠 · 查看更多 »

黃竹坑新圍

黃竹坑新圍是香港的一條鄉村(並非圍村),位於香港島南區黃竹坑香港仔隧道出口之東南,為黃竹坑舊圍的擴建部份。其舊民居(又稱黃竹坑新圍10號)被列作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新!!: 香港島和黃竹坑新圍 · 查看更多 »

黃麻角炮台

黃麻角炮台,位於香港島赤柱炮台側,因當局為防備日軍而於1941年設立的三個臨時炮台之一,裝有兩門前海軍用的六吋大炮。興建炮台期間,因為炮台原址及附近一帶有村民居住,政府在赤柱興建了八間平房來安置居民,即現在的「八間屋」。 當香港保衛戰爆發時由香港義勇軍第二炮兵營駐防。 炮台在大戰期間為日軍所佔領。戰後炮台被劃入赤柱炮台禁區範圍,現在炮台仍然被廢置 。.

新!!: 香港島和黃麻角炮台 · 查看更多 »

黃麻角道

黃麻角道(Wong Ma Kok Road),是香港港島南區赤柱的一條行車主幹線,由北端的赤柱大街市集通車至赤柱半島南端的赤柱炮台,有對外的巴士經此街道。黃麻角道北接自赤柱村道與東頭灣道的交通交匯處,南至赤柱半島,路長如蛇是山坡路,雙線雙向行車,沿途經鄧肇堅運動場、赤柱軍人墳場、富豪海灣及黃麻角徑。 黃麻角道是赤柱區內最長的公路。 黃麻角道是以黃麻角村命名的,香港保衞戰前夕英國殖民地政府於赤柱南端收地興築黃麻角砲台,故於赤柱灣畔興建八間屋以安置黃麻角村八戶村民,同時開闢了黃麻角道連接赤柱軍營。.

新!!: 香港島和黃麻角道 · 查看更多 »

黃梓謙

黃梓謙(Gary WONG Chi-him,),香港政治人物,創辦人,課程總監,香港倡議型政治智庫聯席召集人,現任基匯資本公共事務及市場總監。他亦是香港特別行政區非官方委員和民政事務局成員。.

新!!: 香港島和黃梓謙 · 查看更多 »

黃泥涌峽

黃泥涌峽(Wong Nai Chung Gap)是一個香港的山坳,位於香港島中部,聶高信山和渣甸山之間,海拔250米,是5條道路的匯合處,位置相當險要,在香港仔隧道未通車前是香港島南北岸之間的要道。.

新!!: 香港島和黃泥涌峽 · 查看更多 »

黃泥涌峽天橋

黃泥涌峽天橋是香港1號幹線的一部份,為一條連接香港仔隧道跑馬地出口及堅拿道天橋南端的行車天橋,全線為4線雙程分隔道路,在日常生活中多數被視為堅拿道天橋的自然延伸部份。 堅拿道天橋於落成之初只是位於堅拿道之上。為了配合香港仔隧道的通車,堅拿道天橋沿摩理臣山道及黃泥涌道於1976年動工延長至香港仔隧道跑馬地出口。這段天橋就是黃泥涌峽天橋,與香港仔隧道同步啟用。 需要留意的是,黃泥涌峽天橋雖然以「黃泥涌峽」來命名,但事實上與黃泥涌峽或黃泥涌峽道均有一段頗遠的距離。.

新!!: 香港島和黃泥涌峽天橋 · 查看更多 »

黃泥涌峽道

黃泥涌峽道(英文:Wong Nai Chung Gap Road)是香港香港島的一條道路,位於黃泥涌峽之上,呈東南走向。東面與司徒拔道、寶雲道及大坑道交界連接,南面與淺水灣道、深水灣道、大潭水塘道及布力徑交界連接。全長1200米。在南風隧道/香港仔隧道未通車前,黃泥涌峽道是香港島東部連接南部的要道。.

新!!: 香港島和黃泥涌峽道 · 查看更多 »

黃泥涌道

黃泥涌道是香港灣仔區的一條主要道路,是連接跑馬地與港島其他地區的重要通道,亦是電車跑馬地線的一部份。.

新!!: 香港島和黃泥涌道 · 查看更多 »

黃泥涌村

黃泥涌村是香港昔日一條村落,位於香港島黃泥涌谷(今跑馬地)一帶,今快活谷馬場及其南面部份。 黃泥涌村是一個百年古老小農村,村民吳姓及葉姓,在黃泥涌谷種養稻米、蔬菜、活豬及家禽為生。也有些以採石建築村屋及買賣石材物料為業。石材主要來自摩理臣山。.

新!!: 香港島和黃泥涌村 · 查看更多 »

黃泥涌水塘公園

黃泥涌水塘公園(Wong Nai Chung Reservoir Park),位於香港香港島黃泥涌峽,前身是於1899年建成的黃泥涌水塘,因為規模不及其他主要水務設施,於1986年由市政局改建為香港首個划艇公園,現時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公園內的水壩、水掣房及溢流口於2009年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面積:一百平方尺.

新!!: 香港島和黃泥涌水塘公園 · 查看更多 »

黃文偉

黃文偉(Wong Man Wai,),生於香港,已退役香港足球運動員,司職中場,綽號「神童偉」,前中華民國國家隊成員,於1960年以16歲11個月之齡代表中華民國參加1960年羅馬奧運會,於1967年1月16日與當時香港影星白茵結婚被外界稱他們為模範夫妻至今共育有一子一女,退役後轉任教練及前南華會天台酒廊的股東之一,現時擔任黃文偉足球學校校長。.

新!!: 香港島和黃文偉 · 查看更多 »

黃文傑 (商人)

黃文傑(),香港上市公司進智公共交通控股有限公司( )主席,有「小巴大王」之稱。他亦曾經是南區區議會香港仔選區民選議員。.

新!!: 香港島和黃文傑 (商人) · 查看更多 »

黃承恩

黃承恩(Evita Wong,),藝名伊維特、EKEE(E記的粵語拼音),暱稱E,前香港商業電台叱吒903節目主持,加入商業電台時使用藝名13E。曾與WWWINGGG組成妹妹妹妹。特別的聲線、黑色衣著與頸上的E字紋身成為她的特點。現職身兼塔羅師、Youtuber、歌手,並在銅鑼灣開設「Bad Blood Magick」店,提供塔羅牌占卜服務及開辦塔羅、魔法、曼陀羅等課程。.

新!!: 香港島和黃承恩 · 查看更多 »

黑角頭

黑角頭(英語:Cape Collinson,因此又稱歌連臣角,或寫作哥連臣角,得名於香港開埠時負責測繪的哥連臣中尉)是香港的一個地方,位於香港島東部,柴灣及小西灣以南,大浪灣以北的地方。因為黑角頭燈塔對開的海水清澈,所以成為釣魚勝地。不過由於並沒有正式的道路前往燈塔,沿途都是懸崖峭壁,所以釣友必須加倍小心。 連接黑角頭和大潭峽的歌連臣角道大致可反映出柴灣及小西灣填海前的海岸線。歌連臣角道以多墳場而著名。所以在日常生活上,「歌連臣角」多指歌連臣角道沿途,由峰華邨延伸至小西灣的墳場帶,而「黑角頭」則指原來的海角。.

新!!: 香港島和黑角頭 · 查看更多 »

軒尼詩道

軒尼詩道(Hennessy Road,又譯軒尼斯道)是香港的主要道路之一,連接香港島西面的灣仔與東面的銅鑼灣。路線大致為東西走向,大部份路段為四線雙程行車,西接金鐘道,由軍器廠街交界起;東至渣甸街交界為止,連接怡和街,並與駱克道、謝斐道和告士打道的方向大致平行。這條道路的名稱,是以前香港總督軒尼詩命名,長約1860米。 軒尼詩道東段位於銅鑼灣中心區,可算是全香港最高人流的道路之一。因此汽車、巴士、電車與行人爭路的情況時常發生。 軒尼詩道東段由英皇集團中心至崇光百貨、西段由電訊盈科駱克機樓至警察總部有來回雙向電車路。為改善香港仔隧道往銅鑼灣、北角和九龍(東)方向擠塞情況,政府從2000年到2003年4月推行軒尼詩道巴士線試驗計劃。 2009年由張學友,湯唯主演的香港電影《月滿軒尼詩》即是以軒尼詩道為主題的愛情電影。.

新!!: 香港島和軒尼詩道 · 查看更多 »

輕軌運輸系統

輕軌運輸系統()又稱輕--軌鐵路或輕便鐵路,簡稱輕--軌、輕--鐵(),為鐵路運輸的一種,泛指所有在道路、街道上面或旁邊行走(部分亦可高架或地下)的單節至多節的有軌電車,相較於重型鐵路系統(重鐵)和中型鐵路系統運量較低、列車規模較小。.

新!!: 香港島和輕軌運輸系統 · 查看更多 »

龟山

山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龟山 · 查看更多 »

龍園

龍園(Dragon Garden)位於香港島大坑道春暉台1號,是大坑的一個老牌豪宅屋苑,鄰近香港真光中學、光明臺、勵德邨、虎豹別墅、渣甸山名門及中華基督教會公理高中書院。 龍園於1976年建成,同年入伙,由A、B、C、D四座組成一幢住宅大厦,每座樓高20層,整個屋苑共有80個住宅單位。它曾於1995年及2012年進行大型的翻新工程。.

新!!: 香港島和龍園 · 查看更多 »

龍和道

龍和道(英文:Lung Wo Road)是香港香港島中環至灣仔海旁的一條行車道路,為中區填海計劃第3期的主要道路。龍和道中環段率先於2010年2月23日通車,添華道至分域碼頭街的金鐘段的西行綫及東行綫先後於2011年7月31日及10月31日通車,分域碼頭街以東的灣仔段預計於2018年全線通車。 龍和道由中區填海計劃第1期的民祥街開始向東延伸,經填海地連接至在灣仔發展計劃第2期的鴻興道新路段,即分別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東面和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的東面,全長1.6公里。龍和道東行為2線行車,西行則為3線行車,來往共5線。 龍和道為中環往灣仔方向的車輛提供替代路線,毋須與前往金鐘和半山區的車輛共用干諾道中及夏慤道東行,紓緩這些路段的擠塞。龍和道在添馬公園下方設有行車隧道。 龍和道途經愛丁堡廣場的北面,即是愛丁堡廣場碼頭和皇后碼頭的舊址及其附近海域。它在填海計劃中的編號為P2路及D11路,是清拆碼頭時所爭拗的重點之一。.

新!!: 香港島和龍和道 · 查看更多 »

龍翔道

龍翔道是香港7號幹線的一部份,位於九龍東部。龍翔道由位於石硤尾的大埔道—龍翔道天橋開始,經過7個交匯處(包括與1號幹線獅子山隧道交匯),最後到達牛池灣及佐敦谷,經彩虹交匯處連接至觀塘道和清水灣道。大部份為三線雙程分隔道路(大埔道交匯處天橋段、獅子山隧道公路天橋底段、牛池灣段及彩虹交匯處天橋並非三線)。.

新!!: 香港島和龍翔道 · 查看更多 »

龍華花園

龍華花園(英文:Ronsdale Garden)是香港的一個私人屋苑,位於香港島大坑大坑徑25號,由兩座樓高33層的大廈組成,發展商為長江實業,於1986年入伙。.

新!!: 香港島和龍華花園 · 查看更多 »

龍騰燈耀慶千禧

龍騰燈耀慶千禧是香港政府於1999年12月31日跨年夜晚上至2000年1月1日凌晨舉辦,慶祝香港進入2000年(千禧年)的大型跨年慶典活動,於跑馬地馬場中央草坪舉行。節目由香港電台製作,香港賽馬會協辦。無綫翡翠台當晚在跨世紀錄香港同心齊共創, 怡和午炮 荃灣沙咀道運動場及 龍發製藥香港輝黃2000演唱會現場直播。 節目參與人數超過一萬人,由當時的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主禮,活動收入用作慈善用途。節目於香港時間晚上7時開始,在場內有多項活動進行,包括花燈展覽、舞龍表演、藝人演出、賽馬及煙花匯演等。.

新!!: 香港島和龍騰燈耀慶千禧 · 查看更多 »

龍門大酒樓

龍門大酒樓,早期又名龍鳳茶樓,是香港的一家老字號的茶樓,是最早有冷氣的酒樓,位於香港島灣仔莊士敦道130至136號,店舖佔地約4,300呎。龍門大酒樓在50至70年代時與鄰近大有大廈的龍圖酒樓,及對街的龍團酒樓,合稱「三龍」。可惜酒樓終不敵時代衝擊,於2009年7月以約4億元易手,11月30日結業。.

新!!: 香港島和龍門大酒樓 · 查看更多 »

龍虎山 (香港)

龍虎山(Lung Fu Shan,亦作Hill Above Belcher's)是一個位於香港中西區薄扶林的一個小山峰,高253米,是龍虎山郊野公園的所在地。龍虎山東南接扯旗山,南接西高山(以薄扶林道遊樂場及克頓道、盧吉道及夏力道交界處為界),西南接摩星嶺,北接石塘咀。香港大學的本部建築群座落於龍虎山東北部的山腳位置,而維多利亞城的南面界線定於主水平基準之上700呎(約213公尺),經過龍虎山西面及北面山腰。.

新!!: 香港島和龍虎山 (香港) · 查看更多 »

龍虎山郊野公園

龍虎山郊野公園(Lung Fu Shan Country Park)(劃定於1998年12月18日)是位於香港香港島西部的一個郊野公園。它是香港主權移交後第一個劃定的郊野公園。該公園佔地約47公頃,為香港面積最小的郊野公園(不計特別地區)。它的覆蓋範圍為龍虎山和夏力道以北的西高山山腰,園內主要為樹木茂密的山坡。因為鄰近西環(西半山)住宅區(西營盤、石塘咀等地),交通方便,所以很受晨運客歡迎。它的東面以克頓道為界,南面為夏力道,而西面和北面則以一條由水務署建造的引水道為界(引水道上面築有一條稱為碧珊徑的小徑)。 2015年9月香港大學生物科科學學院博士管納德領導的研究團隊在龍虎山郊野公園環境教育中心下10米的石壆位置發現全球新蟻種,命名為「紫荊花細腰家蟻」(Paratopula bauhinia),又稱金樹蟻。.

新!!: 香港島和龍虎山郊野公園 · 查看更多 »

龍津石橋

龍津石橋,是位於香港九龍城區的一條石砌棧橋(具碼頭功能的橋狀石砌建築),建於1873年,1875年完工落成,全長200米,寬2.6米,分為南、北兩段,以花崗石建成,是當時全港最長和最堅固的石碼頭吴偉鴻,。橋柱共21條。其後因海泥淤積,1892年以木材加建至300米,橋頭作丁字形,築有接官亭。龍津石橋經歷多次擴建,在香港日佔時期因擴建啟德機場而被埋。 2008年3月,政府在啟德機場原址發現龍津石橋,整個遺蹟包括龍津橋、上下船平臺、碼頭石墩、接官亭、1930年代九龍城碼頭水泥墩、木質防撞柱及梯級。.

新!!: 香港島和龍津石橋 · 查看更多 »

龍景軒

龍景軒(Lung King Heen)是香港一家粤菜餐廳,位於香港島中環四季酒店4樓。龍景軒在2008年--被米其林指南列入2009年度3星級食肆,於2009-17年度連續九年均獲維持3星評級。.

新!!: 香港島和龍景軒 · 查看更多 »

辣酒煮花螺

辣酒煮花螺為中國廣東、香港和澳門地區常見的小菜。始創此菜者為香港島灣仔區皇后大道東大佛口地區的食品店。.

新!!: 香港島和辣酒煮花螺 · 查看更多 »

龜背灣

背灣是香港海灣,位於香港島南區大潭東部,龜山和白筆山之間。灣內有龜背灣泳灘,為一游泳海灘,現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龜背灣泳灘又名Paradise beach,相传因漁民曾遇見天使光而命名。 龜背灣泳灘的設施包括野餐桌、燒烤區、更衣室、淋浴設備、洗手間、浮台及兒童遊樂場。.

新!!: 香港島和龜背灣 · 查看更多 »

龔仁心

仁心醫生(),生於中國上海,香港華懋集團已故董事局主席龔如心的胞弟,王德輝的妻舅。 他自2007年龔如心去世後,便接任華懋集團董事局主席一職;亦出任華懋慈善基金理事會主席。他本身是私家醫生,曾在荃灣青龍頭豪景花園開設診所,但現已結業。 2007年,正值胞姊龔如心逝世之時,龔仁心被傳媒發現長期居住於香港島半山區大學閣天橋底的僭建單位內,屋宇署其後向龔發出通知書,要求在限期內遷出及清拆該單位,龔最後亦遷出該單位。.

新!!: 香港島和龔仁心 · 查看更多 »

龔慈恩

慈恩(Mimi Kung;),香港出生,是本地实力派女演員,曾改藝名龔施茜,暱稱公仔。曾為亞洲電視以及香港電視網絡的藝員。現為無綫電視部頭合約藝員。.

新!!: 香港島和龔慈恩 · 查看更多 »

辛賜卿

辛賜卿(1927年- ),籍貫:廣東省順德縣,活躍於20世紀40年代末期至50年代初期的香港電影女明星 及粵曲伶人,擅長唱「小明星腔」,得小明星八成唱功,猶如小明星真人復生。她是李少芳的徒弟。 20歲的辛賜卿,居住在香港島中環皇后大道中139號三樓,在1947年6月19日(星期四)搭乘九廣鐵路早車從中華民國廣東省省會廣州市到香港,被香港海關稽查員搜出18封信件,控告她違反香港郵政局的專營條例,要她以港幣60元保釋候審。1947年6月20日(星期五)上午在九龍「賴司堂」(法庭)判罰款港幣48元。辛賜卿對記者解釋,她到廣州市兩天,「廣州市歌伶協會」受托給張月兒、小燕飛、梁瑛及冼劍麗等粵曲伶人通知信。 「西環街坊會」在 1951年6月14日 (星期四)為籌募福利善款,在在香港島灣仔修頓球場 舉行「小型球賽」,辛賜卿、白梨與她的胞妹陳露華,聯同香港小姐吳丹鳳、孔雀 (演員)、梅珍、梁素梅及冼劍麗剪綵。 辛賜卿在1952年2月14日(星期四)與梁瑛、陳彩蘭及陳翠屏出席新界元朗南邊圍,每年一度的「農曆土地神誕暨春節聯歡會」,參予播唱粵曲助慶。.

新!!: 香港島和辛賜卿 · 查看更多 »

迪士尼站 (香港)

迪士尼站(Disneyland Resort Station)為港鐵迪士尼綫的總站,位於香港新界大嶼山竹篙灣,於2005年8月1日配合迪士尼綫通車而啟用,鐵路站由建築師事務所Aedas設計。雖然迪士尼站座落大嶼山,但在香港十八區區域劃分上迪士尼站所在地為荃灣區,而不是離島區。.

新!!: 香港島和迪士尼站 (香港) · 查看更多 »

霎東街

霎東街(Sharp Street East),是香港島銅鑼灣的一條平路,可行車,毗鄰香港時代廣場,西至堅拿道東堅拿道天橋,東起於希慎道、波斯富街、禮頓道交匯處,近利舞台廣場和蟾宮大廈,而中段與勿地臣街交界。 霎東街以西有一條名為霎西街。.

新!!: 香港島和霎東街 · 查看更多 »

錦田公路

錦田公路(英文:Kam Tin Road),又稱錦田大馬路,是一條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的道路,連接凹頭和石崗,穿越錦田市中心和八鄉一帶。道路落成可追溯至20世紀初期,見證着錦田及元朗市的變遷。 為改善石崗軍營和錦田對外交通,1950年代先後修築錦上路、粉錦公路和林錦公路,和1960年代對外開放荃錦公路,均有助吸引往來新界東、西及市區的車輛使用。唯因道路位於鄉郊地區,路面狹窄多彎,且有大型車輛包括貨櫃車拖頭和雙層巴士使用,行人過路設施亦有不足,故常發生嚴重交通事故。1999年起,政府著實改善錦田公路沿線環境,使之符合現今道路標準。 錦田公路橫貫元朗平原,連繫錦田、石崗和八鄉多條鄉村,村民過去以務農為生,後因大欖引水道築成,截斷了錦田河的水流,遂改種蔬菜和養飼禽畜,至1980年代末,棄耕情況日趨普遍,阡陌處處的景象已不復見,土地用作興建住宅、貨倉和車場(部分亦是劏車場)等,增加錦田公路的容車量。.

新!!: 香港島和錦田公路 · 查看更多 »

茶具文物館

茶具文物館位於香港島中區紅棉路10號,香港公園內。該館是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博物館之一,亦是香港藝術館的分館。展覽各種中國茶具文物。這座兩層高的建築,曾經是香港殖民地時期駐香港英軍三軍總司令的官邸,又稱旗杆屋,為香港現存最古老的英國殖民地色彩建築物。建築物見證香港百年殖民歷史,歷史價值極高,已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新!!: 香港島和茶具文物館 · 查看更多 »

蜑家話

疍家话,又称水上话,是“疍家人”的语言。 鉴于疍家人广泛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香港的沿海地区和主要内河。并且绝大多数经常和附近的本地人频繁交流。因此,“疍家话” 在不同的省份所指代的语言系属可以完全不同。比如两广的疍家人讲粤语疍家话。而福州疍家人则主要使用福州话。 两广沿海和西江流域的疍家话是一種粤语方言,與粵語的标准口音廣州話基本相通。其中香港疍家语音与粤语广州话很近似。香港的英文名称 Hong Kong 正正就是疍家话发音的音译。.

新!!: 香港島和蜑家話 · 查看更多 »

郝禮士

郝禮士爵士,OBE,MC,JP(,),英國及香港企業家、怡和洋行大班,他在1949年前往香港發展,歷任怡和主席、香港總商會主席、立法局非官守議員、行政局臨時非官守議員、以及在1965年至1973年出任香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1972年至1994年10月間稱為「大學及理工教育資助委員會」)首任主席。 郝禮士在1965年10月向港府交通諮詢委員會申請調高怡和旗下的天星小輪頭等收費,引起輿論反響。郝禮士在事件中拒不退讓,並向傳媒揚言「加價後,無能力搭頭等船的可改搭三等」,其言論除引起公眾嘩然外,更成為1966年九龍騷動的導火線之一。在1970年卸任怡和主席後,他返回英國發展,歷任蘇格蘭皇家銀行集團主席和蘇格蘭按揭及信託主席。他在1983年獲家鄉委任為鄧弗里斯-加洛韋地區(斯圖爾特里分區)副郡尉,隨後於1989年至1995年升任郡尉。.

新!!: 香港島和郝禮士 · 查看更多 »

胡定欣

胡定欣(英文名:Nancy Wu Ting Yan;),現為無綫電視(TVB)旗下經理人合約女藝員兼當家花旦之一。曾兩奪萬千星輝頒獎典禮的最佳女主角,同時,亦是第二位蟬聯此獎項以及奪得萬千星輝頒獎典禮最佳女主角。.

新!!: 香港島和胡定欣 · 查看更多 »

胡蝶影

胡蝶影(Wu Tip Ying,),原名胡佩環,又名胡德馨,籍貫廣東省中山縣,美國的粵劇及歌劇演員。 在1933年於美國舊金山與關德興演出她的首齣電影《歌侶情潮》(1933年),該片亦是世界第一齣粵語有聲電影;在婚前拍攝的《南國姊妹花》(1939年,分別飾演小蝶及周雲英(大蝶))是自資的「胡蝶影影業公司」出品的第一齣電影,當年聲稱為她息影之作;婚後仍然演出彩色聲片《檀島佳人 Hawaii Beauty》(1953年,分別飾演檀島佳人胡邊影及胡雪蝶),參演約17齣電影。 胡蝶影參加「新蝶魂男女劇團」在1936年4月30日(星期四)晚上與關德興、剛從南洋登臺演出歸來的梁麗雲、伊秋水、羅鑑波、鄧桂枝、銀劍影、王少伯在香港島上環高陞戲院演出粵劇。1936年4月30日(星期四)晚上演梁麗雲的首本戲《楊貴妃》,胡蝶影與梁麗雲分別飾演楊貴妃在御苑與唐明皇(關德興飾演)耍樂及醉酒與沐浴;1936年4月30日(星期四)日場演《桃花運》;夜場演《白骨美人》。 胡蝶影在1952年9月15日(星期一)下午5時30分搭乘美國泛美航空公司客機經日本東京到美國夏威夷州檀香山拍攝粵語片《檀島佳人》(1953年4月5日香港首映)的外影,同機還有國畫大師張大千 ,他經日本至美國紐約再赴南美洲阿根廷定居,期間應當地華僑團體「歐多昔橋(Outdoor Circle)婦女會」邀請參加義演,表演中國古劍舞及唱英語《天女散花》,籌得2萬多美元。之後搭乘美國泛美航空公司客機經日本 ,在1952年10月22日(星期三)上午9時30分返抵香港 。 胡蝶影應泰國慈善團體邀請,在1953年12月3日(星期四)搭乘美國泛美航空公司客機到曼谷,參加義演,並參觀1953年12月5日(星期六)舉行的一年一度皇家點燈會景,然後轉到越南西貢觀光。.

新!!: 香港島和胡蝶影 · 查看更多 »

胡藝星

胡藝星 (Wu Ngai Sing),又名:胡戎 (Wu Yung):活躍於20世紀30年代至50年代初期的電影男演員。.

新!!: 香港島和胡藝星 · 查看更多 »

胡永輝

胡永輝,MBE(Vincent Woo),祖籍順德市桂洲,是香港永常(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經理。 1997年成立胡永輝慈善基金,在中港兩地推動慈善及教育活動方面相當積極。.

新!!: 香港島和胡永輝 · 查看更多 »

胡應湘

胡應湘爵士,FICE(Sir Gordon Wu,),生於香港,籍貫廣東花縣,香港企業家,合和實業創辦人及現任董事局主席。他也是廣州中國大酒店的發展商之一。胡應湘祖父為胡社生,父親為胡忠,兄長為工業家胡文瀚。.

新!!: 香港島和胡應湘 · 查看更多 »

郭偉强

郭偉强(Kwok Wai-keung,),香港政治人物,工聯會會員。現任香港立法會香港島選區議員,前勞工界議員(自動當選), 東區區議會議員及註冊社工, 房委會成員。.

新!!: 香港島和郭偉强 · 查看更多 »

郭家麒

郭家麒(Kwok Ka-ki,),生於香港,籍貫廣東揭陽,香港泌尿外科專科醫生,現任香港香港立法會新界西地區直選議員及公民黨健康及生活質素支部主席。與妻子許舜莉有一子兩女。.

新!!: 香港島和郭家麒 · 查看更多 »

郭晉安

郭晉安(Roger Kwok Chun On,),香港影视艺人;也是無綫電視經理人合約藝員及當家小生,憑《戇夫成龍》阿旺一角為人熟悉。他曾憑電視劇《戇夫成龍》、《阿旺新傳》及《忠奸人》三度封為「香港視帝」,是繼羅嘉良和黎耀祥後第三位獲得該榮譽最多次數的男演員之一。其配偶為前無綫電視女藝人歐倩怡,育有一子郭令山及一女郭以雅。.

新!!: 香港島和郭晉安 · 查看更多 »

都城嘉慕威曼都城巴士

都城嘉慕威曼都城巴士(MCW Metrobus),又稱都城嘉慕都城型,是一款由都城嘉慕威曼研製的第二代後置引擎雙層巴士,由1977年一直生產至1989年。這款巴士是主要針對英國市場而開發,但廠方亦因應香港對高載客量的巴士有大量需求,於是為香港設計加長版本。車廠以自家設計車身作為標準規格,不過買家亦可選擇只從購入都城巴士的底盤並安裝由亞歷山大或Northern Counties設計的車身。 都城巴士系列當中的11.45米兩軸版及所有三軸版的都城巴士均被廠方稱為超級都城巴士(Super Metrobus),均為出口版本,第一手買家都是香港的巴士公司,全部裝配原廠車身。.

新!!: 香港島和都城嘉慕威曼都城巴士 · 查看更多 »

都會公園 (香港)

都會公園(英文:Metro Park)是香港《啟德發展計劃》終階段的項目之一,為在九龍九龍城區啟德發展區前啟德機場西南部興建的一座大型公園,佔地24.5公頃,於2021年落成後將會取代大埔海濱公園成為香港面積最大的公園。 都會公園的定位為東九龍的中央公園,因此將會參考有「香港島中央公園」之稱的維多利亞公園,設有更為多種類的康樂及休憩設施。都會公園的沿海部份則設計為海濱長廊,使到公眾能夠接近維多利亞港。都會公園亦會設有林蔭大道,連接九龍城。.

新!!: 香港島和都會公園 (香港) · 查看更多 »

都會駅與城中駅

都會駅(第一期)、Le Point城中駅「駅」音:驛(第二期)(Metro Town及Le Point),為一個位於香港西貢區調景嶺的港鐵上蓋私人住宅項目,屬該區豪宅,共設9座大廈,單位總數為3,775伙,第一期於2006年6月入伙,第二期於2007年10月入伙。物業發展商為長江實業、南豐集團及地鐵公司(現稱港鐵公司)。第一期設4座大廈,共1,679個單位;第二期則有5座大廈,共2,096伙。每幢大厦均採用風車型旋轉式設計,使每戶享有開揚景觀。.

新!!: 香港島和都會駅與城中駅 · 查看更多 »

舊域多利醫院

舊域多利醫院(Old Victoria Hospital),位於香港島山頂白加道15至17號,是香港昔日一所公營醫院,在1897年至1947年間運作。醫院關閉後,主樓被拆卸並改建為政務司司長官邸,建於1921年的產科翼樓(Maternity Block)保留,現被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新!!: 香港島和舊域多利醫院 · 查看更多 »

舊山頂道

舊山頂道(Old Peak Road)是香港的一條道路,是來往香港島太平山爐峰峽至中環的最直接路徑,從地利根德里徒步半小時可到山頂凌霄閣。舊山頂道頂段是行人斜坡路,之後有一小段路可以行車。往下,舊山頂道再成為只准行人山路,直至下面開始接收地利根德里駛出的大小車輛,成為一條行車道路。由此處開始往下走,舊山頂道特別險斜,駛出中環半山區羅便臣道,見香港動植物公園北面止。車路再往下駛是雅賓利道。.

新!!: 香港島和舊山頂道 · 查看更多 »

舊山頂餐廳

舊山頂餐廳是香港一座歷史建築,位於香港島太平山爐峰峽山頂道121號,於1981年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新!!: 香港島和舊山頂餐廳 · 查看更多 »

舊灣仔街市

舊灣仔街市,本名灣仔街市(Wanchai Market),是香港一座已拆卸的街市建築,位於香港島區的灣仔皇后大道東262至264號鄰近與灣仔道交界,與石水渠街傾對望。舊街市的建築是一幢戰前典型德國包浩斯風格的建築物(or Art Deco, please refer- http://www.scmp.com/article/473770/twist-fight-wan-chai-market),建於1937年,,取代已經於1858年建成的第1代灣仔街市。 該建築由英國建築師組成的工務局設計,現已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不過發展商華人置業為興建壹環,舊灣仔街市後半部分已於2009年5月拆卸,只保留外殼及前半部分等四成半樓面面積。.

新!!: 香港島和舊灣仔街市 · 查看更多 »

舊灣仔郵政局

舊灣仔郵政局位於香港香港島灣仔區皇后大道東221號,於1912年至1913年間興建,於1915年3月1日啟用,是香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郵政局建築。1990年將這座建築列為香港法定古蹟華僑日報, 1990-02-01 第5頁,由環境保護署於1993年開始作為環境資源中心──環保軒,展示關於環境保護的資料及圖片等。中心内展示的物件大多為真實古跡古物非仿製品。.

新!!: 香港島和舊灣仔郵政局 · 查看更多 »

舊總督山頂別墅守衛室

舊總督山頂別墅守衛室 (英文:The Mountain Lodge Guard House),是香港法定古跡之一,是舊總督山頂別墅(英文:The Mountain Lodge)的遺址,與旁邊的山頂公園園內的石牆地基及同樂徑旁仍然有的小石碑均刻有英文港督官邸(Governor's Residence),見證著香港20世紀初的歷史變遷。.

新!!: 香港島和舊總督山頂別墅守衛室 · 查看更多 »

舊香港仔警署

舊香港仔警署是香港現存第二歷史悠久的警察建築物,僅次於舊赤柱警署,位於香港島南部的香港仔石排灣,現已被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新!!: 香港島和舊香港仔警署 · 查看更多 »

舊赤柱警署

舊赤柱警署(Old Stanley Police Station)是香港現存有最悠久歷史的警察建築物,建於1859年,位於香港島南區赤柱赤柱村道88號。該建築物佔地4,790方呎,於1983年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現時由惠康超級市場租用。.

新!!: 香港島和舊赤柱警署 · 查看更多 »

舊英軍醫院

舊英軍醫院(英文:Old British Military Hospital)是香港昔日一所軍事醫院,位於香港島半山區波老道10號近寶雲道一帶,為駐港英軍及皇家香港警務處特別任務連提供醫療服務。現時舊英軍醫院被評級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其地下層由中英劇團及Carmel School of Hong Kong租用,上層則由香港猶太教國際學校租用。.

新!!: 香港島和舊英軍醫院 · 查看更多 »

船隻搜查小組

船隻搜查小組(俗稱:搜船隊、摷班;英文:Ship Searching Unit,縮寫:SSU)隸屬於香港入境事務處管制部港口管制科港口管制組,其主要責任為定期搜查及突擊檢查在香港水域(包括在避風塘)內的船隻,以加強海上的出入境管制,並且打擊非法入境,確保所有抵達香港的船隻均符合《入境條例》 。.

新!!: 香港島和船隻搜查小組 · 查看更多 »

興民邨

興民邨是香港其中一個公共屋邨,項目編號為HK03,位於香港島東區柴灣大潭道的山坡上。目前邨內人口老化,據2011年香港人口普查統計,邨內約有900名65歲或以上的居民。.

新!!: 香港島和興民邨 · 查看更多 »

興漢道

興漢道(Hing Hon Road)是香港島西營盤的一條街道,是一條私家路,在香港大學東閘對面分支自般咸道。.

新!!: 香港島和興漢道 · 查看更多 »

舂坎灣

舂坎灣是香港的一個海灣,位於香港島南區南岸中部近舂坎角,南灣以南。灣內的舂坎灣泳灘現時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管理的泳灘之一,設有更衣室及淋浴設施,並有救生員值勤。.

新!!: 香港島和舂坎灣 · 查看更多 »

舂坎角

舂坎角(又寫作舂磡角;Chung Hom Kok)是香港一個海角,位於香港島南區赤柱西部。連同位於舂坎角的舂坎灣,是香港其中一個燒烤及游泳的勝地。該處亦有不少低密度住宅。 舂坎角於明朝萬曆年間的《粵大記》內所載的沿海圖中已有紀錄,當時的名稱是舂磑。.

新!!: 香港島和舂坎角 · 查看更多 »

舂磡角慈氏護養院

舂磡角慈氏護養院是香港的一所隸屬於慈氏國際基金會(香港區)的醫院,位於香港香港島南區赤柱舂坎角舂磡角道128號 ,成立於1961年,1991年起交由醫院管理局所管理,致力為傷殘或長期病患者提供護養及復康服務。.

新!!: 香港島和舂磡角慈氏護養院 · 查看更多 »

蘭芳園

蘭芳園(Lan Fong Yuen),是香港一間歷史悠久的茶餐廳,總店位於香港島中環結志街2號及4A-6號,早年以大牌檔形式經營,現時除設於大廈的舊店及新店兩間店舖外,位於街邊的檔口仍然保留,是香港僅餘的大牌檔之一。 蘭芳園於1952年由林木河創辦,並首創港式飲料「鴛鴦」,首創以茶袋沖製、俗稱絲襪奶茶的香港式濃滑奶茶,其奶茶使用來自斯里蘭卡科倫坡的「季後茶葉」及馬來西亞的植脂奶沖製。 除奶茶外,蘭芳園供應傳統茶餐廳食品如多士、三文治等,其他食品包括蔥油雞扒撈丁(撈出前一丁麵)、奶油豬仔包、豬扒包、番茄薯仔湯通粉等。每日吸引不少名人、中環上班族及海外旅客慕名光顧,其門外常見排隊等候的人龍。 這裡也是撈丁的始創地。.

新!!: 香港島和蘭芳園 · 查看更多 »

蘭谷

蘭谷(Orchid Valley)又稱寶雲道花園(Bowen Road Garden),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公園,位於香港島寶雲道與寶雲徑(Bowen Drive)的交界處的峽谷裡。.

新!!: 香港島和蘭谷 · 查看更多 »

蘭杜街

蘭杜街 (Landale Street),是位於香港香港島灣仔區灣仔的一條單線行車的街道。 晏頓街的南端位於皇后大道東56號,北端在莊士敦道口與軒尼詩道交界近循道衛理香港堂,與鄰近的晏頓街及李節街平行。 蘭杜街以曾任香港行政立法兩局非官守議員的大衛·蘭杜(David Landale)命名"Obituary: Mr.

新!!: 香港島和蘭杜街 · 查看更多 »

蘭桂坊協會

蘭桂坊協會(Lan Kwai Fong Association)為香港一個非牟利商會,由逾100間位處蘭桂坊區內的各行各業商戶所組織而成,是為與香港政府的主要溝通橋樑。另外,協會旨在向香港及世界推廣蘭桂坊獨有的文化魅力。 透過贊助,協會與不同的商業機構合作募集資金以定期舉辦娛樂活動,包括一年一度的蘭桂坊音樂啤酒節及蘭桂坊嘉年華等。協會亦會於年度的節慶活動,例如萬聖節及聖誕節等特別打造整條街道的空中裝飾和街頭派對。這些活動是免費向公眾提供,進一步使到整個社區受到利益,突出蘭桂坊的品牌優勢。.

新!!: 香港島和蘭桂坊協會 · 查看更多 »

防止罪案科

防止罪案科(英文:Crime Prevention Bureau,縮寫:CPB)隸屬於香港警務處刑事及保安處刑事部,其主要責任為向政府部門、行業代表團體及市民及旅客提供獨立的保安建議。防止罪案科定期舉辦防罪運動(包括派發宣傳單張、海報及舉行講座等)透過電視和報刊媒體推廣防罪措施、聯絡和規管私營保安業、為警務人員提供訓練課程,及為外間不同機構舉辦保安研討會等。防止罪案科亦會透過監察持牌保安公司,規管私營保安業。此外,所有香港警務建築的保安設計均採取於防止罪案科的建議及設計。.

新!!: 香港島和防止罪案科 · 查看更多 »

阿公岩道

阿公岩道(英文:A Kung Ngam Road),是香港東區的一條道路,在香港島筲箕灣阿公岩西面,以阿公岩命名。阿公岩道由筲箕灣以東海旁的阿公岩村道,往上連接山腰的柴灣道,為南北走向。道路以西主要是明華大廈;道路以東則主要是鯉魚門公園及渡假村。.

新!!: 香港島和阿公岩道 · 查看更多 »

阿公岩村

阿公岩村建於1841年,是香港的一條古村落,位於香港島筲箕灣東面的阿公岩北面,1980年後村民增加及僭建,現成為寮屋區。.

新!!: 香港島和阿公岩村 · 查看更多 »

阿公岩村道

阿公岩村道(A Kung Ngam Village Road),是香港島東區的一條街道,在筲箕灣阿公岩西面山腳,港島東區走廊南面,以阿公岩村命名。阿公岩村道以前有條名為阿公岩村的村落,現在還有阿公岩村村民居住。阿公岩村道與阿公岩道成一個十字架交架,北部是工廠大廈區,用戶包括星島日報星島新聞集團大廈、成報、新報川匯集團大廈、讀者文摘、東都中心等。 阿公岩村道上的阿公岩村自20世紀後期已變成一處寮屋區,在1980年代政府記錄有百多伙。於2005年10月31日曾發生火災。 筲箕灣阿公岩村道毗鄰阿公岩村有一座中式廟宇,名為玉皇寶殿,又稱玉皇廟,只有一個大廳不過100平方呎,供奉玉皇大帝諸神,於1910年代已存在,現時此廟由華人廟宇委員會管理 。.

新!!: 香港島和阿公岩村道 · 查看更多 »

阿群帶路圖

阿群帶路圖是香港割讓予大英帝國成為英國殖民地後的標誌之一,由設計師Messrs.

新!!: 香港島和阿群帶路圖 · 查看更多 »

阿瑟王子 (康诺特和斯特拉森公爵)

康诺特和斯特拉森公爵阿瑟亲王(The Prince Arthur, Duke of Connaught and Strathearn)全名阿瑟·威廉·帕特里克·阿尔伯特(Arthur William Patrick Albert,),英國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的第七个孩子及第三個兒子,曾經擔任多種軍事職務及加拿大總督(1911年至1916年)。于1874年被授于康诺特和斯特拉森公爵和苏萨克斯伯爵(Earl of Sussex)。1942年,91岁的阿瑟去世;继承人是孙子阿莱斯泰尔。 上海康定路曾經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定名为康脑脱路,就是以其命名。香港香港島西環和中環的-干-諾道中和--諾道西亦是以其命名。.

新!!: 香港島和阿瑟王子 (康诺特和斯特拉森公爵) · 查看更多 »

阿牛

阿牛可能是指:.

新!!: 香港島和阿牛 · 查看更多 »

蘇豪區 (香港)

蘇豪區(SoHo,坊間亦作Soho),又稱蘇豪美食區,官方名稱爲荷南美食區,位於香港香港島中上環一帶,是蘭桂坊以西的新興飲食地帶。「蘇豪」之名源於英國倫敦一個性質類似的小區蘇豪區,不過因為這個地區位於--南面(South of Hollywood Road),所以經常活躍於當地的外籍人士特意從地理中抽出“So”及“Ho”而得名。.

新!!: 香港島和蘇豪區 (香港) · 查看更多 »

蘇恩磁

蘇恩磁(,),原名蘇慧瑜,香港女甘草演員。現為無綫電視基本藝人合約藝員。.

新!!: 香港島和蘇恩磁 · 查看更多 »

蘇杭街

蘇杭街(Jervois Street),舊稱 乍畏街,是香港香港島中西區的一條街道,由西向東單向單程行車,位於上環皇后大道中以北,德輔道中以南,摩利臣街上環市政大廈以東,中遠大廈及新紀元廣場以西。.

新!!: 香港島和蘇杭街 · 查看更多 »

蘇浙公學

蘇浙公學(Kiangsu-Chekiang College)位於香港東區寶馬山,1958年由香港蘇浙同鄉會創立,自1993年起為政府直接資助中學,並於2002年起開辦國際部。寶馬山位處港島東半山,能夠遠眺維多利亞港景色。.

新!!: 香港島和蘇浙公學 · 查看更多 »

蘋果商場

蘋果商場,可以是.

新!!: 香港島和蘋果商場 · 查看更多 »

赤柱

赤柱(Stanley)位於香港島南區赤柱半島,淺水灣以東、石澳以西,是著名旅遊景點。 赤柱以前有很多木棉樹,树上有鮮紅色的花朵,在日出的陽光照耀下,树木看起來像赤紅色的柱,因而称为「赤柱」。.

新!!: 香港島和赤柱 · 查看更多 »

赤柱半島

赤柱半島是香港的一個主要半島,位於香港島東南部。赤柱半島得名由半島北部的赤柱。半島處於赤柱灣與大潭灣之間,於黃麻角一帶與香港島連接。 赤柱半島南部的黃麻角是香港島以南之極點,尤以黃麻角燈塔,望南海為一絕頂風景點。當然,若論香港離島,其東南偏南還有一個蒲台島。赤柱半島的西面鄰近,還有一個大離島南丫島,仍然是香港地域。.

新!!: 香港島和赤柱半島 · 查看更多 »

赤柱卜公碼頭

赤柱卜公碼頭(Blake Pier at Stanley)為香港一座公眾碼頭,位於香港島南區赤柱赤柱廣場旁,即赤柱灣之北岸,由2007年7月27日零時起,供予船隻上落乘客。現時該碼頭有船前往蒲台島。名稱來自香港第十二任香港總督卜力。.

新!!: 香港島和赤柱卜公碼頭 · 查看更多 »

赤柱大街

赤柱大街(Stanley Main Street)是港島區赤柱、近赤柱灣東面沿岸的一條街道,及其附近「赤柱市集」的區域的統稱。赤柱大街在假日遊人如鰂。 赤柱大街西望有美麗的海景,東邊路旁有不過六層高的一列唐樓群,有酒吧、西式餐廳及賣手信紀念品的小商店,附近是遊客觀光區,特別是海旁的一段,假日是步行街。由於酒吧林立,也有酒吧街之稱。 赤柱大街在2006年由建築署再行發展,在赤柱灣岸邊加建一段海濱長廊,於翌年竣工。.

新!!: 香港島和赤柱大街 · 查看更多 »

赤柱市場道

赤柱市場道(英文:Stanley Market Road),是香港香港島南區赤柱、近赤柱大街市集之北面的一條行車街道,在假日也是供遊客享樂的步行街。赤柱市場道南部附近是赤柱市集。.

新!!: 香港島和赤柱市場道 · 查看更多 »

赤柱市集

赤柱市集(英文:Stanley Market),又稱赤柱市場,位於香港香港島南區赤柱半島西北部,南望赤柱灣,北至赤柱廣場,南至八間屋。 赤柱市集內的街道有赤柱大街、赤柱市場道、赤柱村道和赤柱新街,內有多座單幢式唐樓,銷售紀念品、手工藝品、古董、成衣服裝、油畫、首飾、餐廳及外幣找換店等,大部分由赤柱原住民經營,香港旅遊協會出版的香港旅遊指南也有推介此一處景點。 赤柱市集的商店營業時間一般是每天上午10時至下午7時。.

新!!: 香港島和赤柱市集 · 查看更多 »

赤柱市政大廈

赤柱市政大廈(英文:Stanley Municipal Services Building)是香港香港島南區赤柱的一座多用途的市政大樓,位於赤柱市場道6號,樓高4層,佔地2,800平方米,樓面面積6,775平方米,建築署設計,耗資1.7億港元興建,於2006年5月18日啟用。同年,赤柱市政大廈獲得香港建築師學會頒發全年建築大獎。.

新!!: 香港島和赤柱市政大廈 · 查看更多 »

赤柱廣場

赤柱廣場(Stanley Plaza),是香港一座商場,位於香港島南部的馬坑(赤柱西部),本來預定是公屋馬坑邨的商場,於2000年4月落成,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策劃及興建,由香港房屋署總建築師(1)負責建築設計,2011年再由澳洲Woodhead 建築師事務所及香港的周余石建築師事務所聯手進行翻新設計,除了購物中心部份,赤柱廣場亦包括戶外表演場地──閑情坊及旁邊的重建古蹟美利樓。2005年,房委會將旗下物業分拆出售以套取資金,赤柱廣場轉交由領展擁有及管理。.

新!!: 香港島和赤柱廣場 · 查看更多 »

赤柱公立醫局

赤柱公立醫局是香港的一座診所,位於香港島南部赤柱黃麻角道14號,被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由醫院管理局管理。 赤柱公立醫局的建築原本是住宅,建於1930年代。1948年,當時的醫務衛生署(今衛生署前身)將其改為公眾診所及產科病房。1970年至1974年,由於香港出生率急速上升,該診所一度改為只提供產科病房服務。1974年至1975年,該診所也兼營家庭保健及牙科診所服務。 2002年7月,赤柱公立醫局由醫院管理局接管,繼續維持提供門診及產科服務。 Category:香港診所 Category: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Category:赤柱.

新!!: 香港島和赤柱公立醫局 · 查看更多 »

赤柱灣

赤柱灣是香港的一個海灣,位於香港島東南部,舂坎角半島與赤柱半島之間的海域。赤柱的聖士提反灣泳灘,位處於赤柱灣之東岸。而對出的赤柱卜公碼頭則座落赤柱灣之北部。.

新!!: 香港島和赤柱灣 · 查看更多 »

赤柱監獄

赤柱監獄(Stanley Prison)前稱香港監獄(Hong Kong Prison),位於香港香港島南區赤柱東頭灣道99號,於1937年1月啟用,為香港最高度設防的監獄,由懲教署管理,囚禁被判終身監禁或較長刑期的在囚人士,收容額為1,511名。.

新!!: 香港島和赤柱監獄 · 查看更多 »

赤柱馬坑公園

赤柱馬坑公園(Stanley Ma Hang Park),簡稱馬坑公園,是香港一個公園,位於香港島赤柱馬坑,佔地5公頃。有別於香港一般公園屬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馬坑公園是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興建及管理。.

新!!: 香港島和赤柱馬坑公園 · 查看更多 »

赤柱軍營

赤柱軍營(英文:Stanley Barracks),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其中的一座軍營,位於香港香港島南區赤柱半島的最南端。其地理位置極佳,三面皆環海,面向南丫島,而赤柱軍營與南丫岛之间的航线為重要的货运輪船航线之一,亦為幾乎是所有來訪香港的军舰的必經航道之一。.

新!!: 香港島和赤柱軍營 · 查看更多 »

赤柱郵政局

赤柱郵政局(Stanley Post Office)是香港現存最古老的仍然正常運作的郵局,位於香港島赤柱黃麻角道2號,於1937年(即英國國王佐治六世)時建成。.

新!!: 香港島和赤柱郵政局 · 查看更多 »

赤柱村道

赤柱村道(Stanley Village Road),是香港島區赤柱的行車主幹線,所有對區外的巴士及小巴也經此街道。赤柱村道北起自赤柱峽道往淺水灣、黃竹坑、鴨脷洲和香港仔方向與大潭道往筲箕灣、太古及東區海底隧道的交通交匯處,南至八間屋,與黃麻角道及東頭灣道交匯點止。.

新!!: 香港島和赤柱村道 · 查看更多 »

赤柱正灘

赤柱正灘泳灘(Stanley Main Beach)是香港南區一個泳灘,位於香港島赤柱東部,鄰接赤柱市集及赤柱後灘,該泳灘現時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新!!: 香港島和赤柱正灘 · 查看更多 »

赤柱正灘水上活動中心

赤柱正灘水上活動中心(英文:Stanley Main Beach Water Sports Centre)是香港一個水上活動中心,位於香港島赤柱東部的赤柱正灘旁邊,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新!!: 香港島和赤柱正灘水上活動中心 · 查看更多 »

赤柱海濱小賣亭

赤柱海濱小賣亭(英語:Stanley Waterfront Mart)是香港一座市場建築,位於香港島赤柱大街的赤柱海濱長廊,為一座單層建築,面積1,100平方米,有20個舖位,除了售賣小食,也有供應乾貨和濕貨等貨品,就如香港其他街市一樣。 赤柱海濱小賣亭於2007年1月啟用,前身為赤柱臨時街市,後由食物環境衛生署斥資1,400萬港元改建而成。建築由建築署設計,特色是各個舖位頂部均有白色玻璃纖維簷篷,組成一條有蓋行人通道。.

新!!: 香港島和赤柱海濱小賣亭 · 查看更多 »

赤柱拘留營

赤柱拘留營(英文:Stanley Internment Camp)位於香港香港島赤柱,約為今聖士提反書院及赤柱監獄外圍一帶,為香港日佔時期日本皇軍在香港保衛戰後用作拘留日本敵國的白種國民。.

新!!: 香港島和赤柱拘留營 · 查看更多 »

閣麟街

閣麟街(英文名: Cochrane Street)是香港的一條街道,位於香港島中環半山區一帶。山下連接皇后大道中交界,山腰連接擺花街及結志街交界。整條街道的上方為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系統的一部份。.

新!!: 香港島和閣麟街 · 查看更多 »

薄扶林

薄扶林(英文:Pok Fu Lam或Pokfulam)位於香港島南區,是香港島的市郊部份之一,通常指北至中西區的堅尼地城、摩星嶺以南、南至瀑布灣的南區區域,其中薄扶林近南區部分的大部分私人屋苑(如置富花園)及別墅為香港中產階級至上層階級人士的集中地。.

新!!: 香港島和薄扶林 · 查看更多 »

薄扶林延期履行權

薄扶林延期履行權(英文:Pokfulam Moratorium)是香港一項特殊的城市規劃行政措施,於1970年代起實施至今。這項行政措施規定,在香港島薄扶林的交通基建設施得到充分改善之前,如果新的土地契約或修訂現有契約會導致該區的交通量增加,政府不得批出有關申請。.

新!!: 香港島和薄扶林延期履行權 · 查看更多 »

薄扶林特別地區

薄扶林特別地區(劃定於1980年2月26日),是一個位於香港香港島西部薄扶林的薄扶林郊野公園內近扯旗山一帶的特別地區,佔地155公頃。該自然護理區是香港島上的唯一一個特別地區。.

新!!: 香港島和薄扶林特別地區 · 查看更多 »

薄扶林花園

薄扶林花園(英文:Pokfulam Gardens)是香港南區的一個私人住宅屋苑,位於香港島薄扶林薄扶林道180號,由長江實業及新鴻基地產合作發展,於1979年12月入伙,由6幢住宅大樓組成,合共提供1,120個住宅單位。.

新!!: 香港島和薄扶林花園 · 查看更多 »

薄扶林道

薄扶林道(Pok Fu Lam Road)是香港連接中西區及南區的一條主要道路,同樣也是香港仔、鴨脷洲和薄扶林前往中環、上環及西區海底隧道之主要道路。道路由香港島西營盤開始,經石塘咀及龍虎山,並沿西高山及薄扶林直至瀑布灣,連接石排灣道,全長約4.9公里。根據早期香港幹線編號系統,薄扶林道屬於「71號幹線」。 薄扶林道大致可分為兩段。第一段為薄扶林道的主要部份,起自香港島南區瀑布灣華富道與石排灣道交界,環繞香港島西半山至山道(聖安多尼堂)分界,四線來回行車。第二段則由山道一帶下坡至西邊街與皇后大道西交界(前西區裁判法院)止,兩線來回行車,較為彎多路窄。.

新!!: 香港島和薄扶林道 · 查看更多 »

薄扶林郊野公園

薄扶林郊野公園(Pok Fu Lam Country Park)(劃定於1979年9月21日),佔地270公頃,是一個位於香港香港島西部的郊野公園,鄰近薄扶林。公園內有香港第一個水塘──薄扶林水塘。公園範圍橫跨中西區和南區,圍繞著扯旗山。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山頂是個已經城市化的住宅區和旅遊景點,山頂一帶並非郊野公園範圍。因此,公園被一分為二,分為南北兩部份。 除水塘和扯旗山外,郊野公園還包含西高山和奇力山,港島徑第一至二段則穿梭其中。薄扶林特別地區亦位於薄扶林郊野公園之內。.

新!!: 香港島和薄扶林郊野公園 · 查看更多 »

薄扶林村

薄扶林村是香港一個歷史悠久的鄉村,位於香港島薄扶林,在置富花園旁,自17世紀開始便已出現,所以有「未有香港,便先有薄扶林村」的說法。 2013年10月9日世界文物建築基金會公布2014年監察名單,香港薄扶林村成為唯一入選的中國文化遺產,顯示薄扶林村正受社會、政治、經濟變遷的威脅。世界歷史遺跡監察名單1996年起推出,兩年公布一次,這是首次有香港歷史遺跡入選。有形的遺產包括傳統村莊房子、村莊設置、李靈仙姐塔、牛屎湖等。無形的遺產包括李靈仙姐誕、薄扶林村舞火龍等。其中薄扶林村舞火龍在2017年獲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 一些史學家和文化遺產專家把薄扶林村視為 」香港島唯一的傳統鄉村」。這也許是因為現今只有在薄扶林村才能發現原居民的後裔聚居的原因。薄扶林村是薄扶林文化風景的一部分。除那些法定/暫定古跡以外(杜格拉斯堡、伯大尼修院、譚雅士大宅等)在薄扶林, 還有不少有無形和有形的遺產在薄扶林村。然而,當地居民過去曾多次要求政府給予跟新界原居民等同的權益,但被政府拒絕之餘,還面臨被清拆的命運。.

新!!: 香港島和薄扶林村 · 查看更多 »

藍塘道

藍塘道(英語:Blue Pool Road)是香港島灣仔區跑馬地的一條上山道路,全長1.5公里。.

新!!: 香港島和藍塘道 · 查看更多 »

藍塘海峽

藍塘海峽(原名南堂海峽,英文Tathong Channel)是香港海峽之一,位於香港島東岸及將軍澳(包括東龍洲)西岸之間。海峽西北端連接通往維多利亞港的鯉魚門,東南端則連接南中國海。這個海峽是由南中國海進入維多利亞港東部的必經之路。 海峽因其東北方的「南佛堂」(東龍洲),得名「南堂海峽」。後因「南佛堂」一名被遺忘,「南堂海峽」也習非成是誤寫為「藍塘海峽」(可能受跑馬地藍塘道的名稱影響)。.

新!!: 香港島和藍塘海峽 · 查看更多 »

藍夜

藍夜(Lam Ye,1923年—1962年11月29日),原名林國珍(Lam Kwok Chun),籍貫福建省,香港電影明星。.

新!!: 香港島和藍夜 · 查看更多 »

藍屋

藍屋是香港一列唐樓,位於香港島灣仔石水渠街72號至74A號雙數門牌,現已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其中72號、72號A及74號三幢外牆被塗上藍色,因而被稱為「藍屋」;而74號A在2010年前仍由私人擁有,一直維持灰色的外牆。.

新!!: 香港島和藍屋 · 查看更多 »

藍剛

藍剛 ,本名藍文楷,綽號「無頭」,香港警察隊刑事偵緝處前總探長,後淪為香港通緝犯。與呂樂、韓森和顏雄並稱為「四大探長」。.

新!!: 香港島和藍剛 · 查看更多 »

藍灣半島

藍灣半島(Island Resort),位於香港小西灣小西灣道28號,毗鄰小西灣運動場。是香港島東區大型屋苑之一,從小西灣填海得來。 藍灣半島的地皮在1997年3月25日,由信和集團、維德集團、中銀香港等組成的財團以118億2000萬港元投得,在2017年內房龍光地產、合景泰富以168億投得鴨脷洲利南道住宅地前,是香港最高成交價「地王」;但由於樓市隨即於同年秋天下跌,發展商向政府改圖則,增加地皮可建築樓面面積,後來被審計署於報告批評地政總署沒有另外收取補地價。該屋苑在1998年動工,於2001年4月落成入伙,共有8座,每座有62層,高202米,高層可遠眺觀塘、油塘、日出康城及藍塘海峽景致。.

新!!: 香港島和藍灣半島 · 查看更多 »

藍灣半島 (消歧義)

藍灣半島可能指以下其中一個地方:.

新!!: 香港島和藍灣半島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藍田 (香港)

藍田(Lam Tin)是香港九龍東觀塘區的一個地方,原是當地一座山丘之名,前稱咸田,原因是這地靠近海邊,未能種植一般淡水植物而改種「咸禾」。由於「咸田」予人以另一個不良印象,即謂彼等居於貧瘠之區,所以由1970年9月起改名為藍田,取「藍田生玉」之意。在《漢書·地理志》中有一句:「藍田山出美玉」。後來隨着當地填海進行都市發展,從山上到新填海部分都被稱爲「藍田」。 藍田是觀塘的公屋區之一,1960年代末香港政府在藍田山上興建了公屋藍田邨,自此藍田便成為藍田邨的代名詞。藍田邨在1990年代也與觀塘其他公屋一樣需要重建,但其發展卻一直都比觀塘其他地區好,像1989年地鐵藍田站正式啟用便是一例。藍田亦有數個大型購物商場。.

新!!: 香港島和藍田 (香港) · 查看更多 »

藍田站後備行車隧道

藍田站後備行車隧道是香港港鐵觀塘綫一段不再作日常行車用的路軌。這段路軌原本是觀塘綫藍田站接駁往東區海底隧道的軌道。.

新!!: 香港島和藍田站後備行車隧道 · 查看更多 »

藍田聖保祿中學

藍田聖保祿中學(St.)為香港九龍觀塘區藍田一所天主教女子中學,是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於香港成立的第三所學校,與位於港島銅鑼灣的聖保祿學校和跑馬地聖保祿中學是姐妹學校。該校創校於1970年,原名為聖保祿女子中學,1997年易名藍田聖保祿中學。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32位。.

新!!: 香港島和藍田聖保祿中學 · 查看更多 »

藍虹

藍虹(Lan Hong,1919年-),籍貫:福建省,原名:張鐵生,活躍於20世紀30年代末期至50年代初期的香港電影演員。胞兄是張瑛。華仁書院畢業,喜歡到香港島「七姊妹華人游泳會」游泳,擁有健碩的身型。20歲入電影圈,銀幕處男作是粵語片《火燒石室(梁天來告御狀)》(1939年11月24日香港公映,飾演梁天來兒子),息影作國語文藝片《薔薇處處開》。.

新!!: 香港島和藍虹 · 查看更多 »

藝術推廣辦事處

藝術推廣辦事處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辦事處,於2001年初成立的辦事處,設於北角油街實現,致力為公眾提供高質素、跨地域及多元化的社群藝術活動和公共藝術服務。辦事處透過豁下兩個藝術空間-香港視覺藝術中心及油街實現,提供專業的藝術創作設施及實現創意的交流平台,讓藝術由此起動及實現。辦事處經常與藝術工作者及各有心推廣香港藝術發展的機構、團體及單位,結為策略性的合作夥伴,把不同領域的視覺藝術形式向大眾推介,從而提高公眾對視覺藝術的欣賞力及參與創作的興趣。.

新!!: 香港島和藝術推廣辦事處 · 查看更多 »

闽南民系

閩南民系,簡稱閩南人,客家稱河老(Hô-ló),又稱福佬(Hok-ló)、學佬(Ha̍k-láu),是漢族七大民系中閩民系的分支之一。閩南裔人主要分佈於臺灣、福建、廣東、浙江、海南以及東南亞等華裔聚居地,若加上世界華僑總和則人口超過1億。狹義的閩南人指的是中國福建閩南地區使用泉漳片者,約為今日的福建南部沿海、廣東與香港、澳門、臺灣、東南亞與歐美以及世界各地的閩南移民;廣義的閩南人則包括了潮汕人、海陸豐話、浙南閩語、龙岩话、大田话、雷州话、海南話、中山閩語的使用者。在中國大陆福建省、臺灣各縣市(除了南桃園地區、新竹縣、苗栗縣)、东南亚国家例如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菲律宾等地,閩南裔人口大多是當地優勢族群。 今日在臺灣的泉漳後裔若以國語自稱,慣用詞多為「臺灣人」、「本省人」、「閩南人」,若以母語臺灣話自稱則有臺灣人、河洛人、本省人等稱法。臺灣史教科書使用閩南人一詞。桃園市政府使用河洛人一詞,並舉辦桃園河洛文化節。而東南亞各國閩南裔則常以「福建人」做自稱。因臺灣人並非由單一族群及使用單一語言所組成,在需國語情境細分所屬族群時,亦會依來臺祖使用臺灣河洛人一詞。.

新!!: 香港島和闽南民系 · 查看更多 »

關南施

南施(Nancy Kwan,),本名關家蒨,美国演员,生于英属香港。是首位在西方電影成名的亞洲女星,她的成功為以後打入西方電影的亞洲裔演員作出了很大的幫助。关南施在1960年代被认为是一个东方性感符号。其成名作《蘇絲黃的世界》,講述灣仔妓女蘇絲黃與外國人Robert Lomax的複雜情緣。.

新!!: 香港島和關南施 · 查看更多 »

關皓月

皓月(catIdx,),前亞洲電視、無綫電視編劇/編審。2000年憑電影《心動》與張艾嘉獲得第1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獎,關編審於2013年離開無綫電視,《情逆三世緣》是她在無綫電視的暫別作品,2014年,再次回到無线電視為《再戰明天》執筆。關皓月早年在香港島銅鑼灣長大,就讀大學時主修新聞系。在學時當過報社的兼職新聞翻譯員,之後在香港電台和亞洲電視當過助理編導。她曾在亞洲電視宣傳部工作,後來轉到創作部寫稿。正式成為編劇前分別在廣告公司和電影公司負責文案與發行的工作。關皓月就讀大學三年級時到香港商業電台實習,畢業後被鄭丹瑞指引撰寫自薦信到無綫電視應徵副導演的崗位,並獲曾勵珍取錄。關皓月其後在電視台任職助理編導兩年。兩年後便把自己寫的劇本交予當時為創作部主任的鄧特希,結果經面試後成為編劇。其編劇事業於1998年開始發展。關皓月於2011年至2013年擔任無綫電視編審。.

新!!: 香港島和關皓月 · 查看更多 »

董驃

董驃(Bill Tung Piu,),原名朱文彪,其後過繼給香港馬會高層董子賢並易姓,是香港馬評家和著名影視兩棲演員。 董驃生于香港练马世家,曾任騎師、練馬師。1965年代末起董驃主持香港賽馬節目近40年,以風趣幽默、敢於批評見稱,因此台前幕後眾人皆尊稱其為「驃叔」,其後的不少電影作品中亦為他保留此稱呼。董驃曾有一經典金句「我係董驃,你唔係;我講馬,你要聽」,书面意思為“我是董驃,你不是;我評馬,你要聽”,是他在1980年代為亞洲電視主持賽馬節目時的招徠口號。董驃的馬評家薪酬,至今仍未有人打破。.

新!!: 香港島和董驃 · 查看更多 »

葵芳站

葵芳站(Kwai Fong Station)是港鐵荃灣綫的一個架空車站,位於新界西葵青區,中葵涌與下葵涌之間的分界綫,但主要的是下葵涌醉酒灣葵仁路旁,於1982年5月10日啟用。.

新!!: 香港島和葵芳站 · 查看更多 »

葵興站

葵興站(Kwai Hing Station)是港鐵荃灣綫位於新界葵青區中葵涌的一個架空車站,本站亦都非常接近上葵涌,並於1982年5月10日啟用。葵星中心及葵盛東商場設有適用於該站的港鐵特惠站,為使用成人八達通卡的乘客提供港幣2元車費回贈。.

新!!: 香港島和葵興站 · 查看更多 »

葉劉淑儀

葉劉淑儀,GBS,JP(Regina Ip Lau Suk-yee;),本名劉淑儀,香港立法會議員香港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新民黨及匯賢智庫主席,曾任香港政府保安局局長,在主權移交前於殖民地政府出任入境處長,是香港歷史上首位出掌紀律部門的女性。 在保安局局長任內,葉劉淑儀的政策備受廣泛爭議。在向各國爭取特區護照免簽證、解決困擾香港多年的越南船民問題、制定中港兩地有關被扣押港人之通報機制雖有建樹,但在處理居港權問題和《公安條例》修訂等議題上過於強硬,以及被批評不尊重香港司法制度。2002年9月開始推銷具爭議性的《基本法23條》(簡稱《23條》)立法,由於被指態度輕佻傲慢,蔑視議員提問,又時常發表富爭議性言論,執意立法23條讓她的民望不斷下滑,至2003年7月1日50萬人上街遊行後,其民望更跌至谷底,成為最不受歡迎的政府官員,最終迫使《23條》擱置立法,她本人亦在同年7月16日辭職,成為首批辭職的問責局長之一。 辭職後,葉劉淑儀在2003年赴美國留學,2006年回港,並以政治人物身份加入政壇,成立匯賢智庫,自任主席,就社會事務發表意見。至2007年9月27日,她向外界公佈參加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獲建制派支持爭奪馬力逝世後出缺的議席,不過最後被獲泛民主派支持的陳方安生擊敗。葉劉淑儀在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中再次在港島區參選,最終成功當選。 2011年8月,葉劉淑儀稱會「犧牲」自己參選第四屆行政長官。2012年2月20日,葉劉淑儀宣佈參選行政長官選舉,她認為另外兩位候選人唐英年及梁振英均出現嚴重誠信問題,希望參選能給選委和市民多一個選擇。不過她於提名截止前未能獲得所需之150個提名票而放棄參選。同年連任立法會議員,其後加入行政會議。 2016年12月14日,新民黨會員大會通過黨主席葉劉淑儀參選行政長官,所以葉劉淑儀在12月15日向行政長官梁振英辭去行政會議職務,並獲得梁振英批准。12月15日下午,葉劉淑儀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宣布參選201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但是她於提名截止前未能獲得所需之150個提名票而于2017年3月1日宣布退出選舉。.

新!!: 香港島和葉劉淑儀 · 查看更多 »

葉壹堂

葉壹堂(Page One The Designer's Book Shop)是一家在新加坡成立的大型連鎖書店,主力銷售英文出版品。近年亦至致力開拓中文書籍市場。創辦人為新加坡華裔陳家強(Mark Tan),亦是葉壹堂總裁。葉壹堂目前在中國大陸設有7間分店,而在新加坡、臺灣與香港的分店均已先後結業。.

新!!: 香港島和葉壹堂 · 查看更多 »

葛云飞

葛雲飛(乾隆五十四年-道光二十一年八月十七,即),字鵬起,一字雨田,號淩臺,浙江省紹興府山陰縣天樂鄉山頭埠村(今屬杭州市蕭山區)人。清朝将领。以武進士開始軍旅生涯,在浙江任職多年,官至定海鎮總兵。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在定海與英軍作戰,壯烈殉國。身後朝廷追諡壯節,入祀昭忠祠。.

新!!: 香港島和葛云飞 · 查看更多 »

葛量洪

葛量洪爵士,GCMG(Sir Alexander William George Herder Grantham,),又譯葛亮洪,英國殖民地官員,早年曾於香港輔政司署供職,及後歷任百慕達與牙買加兩地的輔政司、尼日利亞的布政司,以及斐濟總督兼西太平洋高級專員等職,1947年至1957年出任第22任香港總督,是除麥理浩勳爵外,任職時間最長的港督。葛量洪治理香港獲得不錯的聲望,另一位是1970年代港督麥理浩勳爵,可算是港人印象較深刻的港督。 在港督任內,葛量洪爵士見證了中國的國共內戰,及中國共產黨取代中国国民党,並於1949年建立了新政權。中共建政後的政治動盪,使香港在人口、社會和經濟各方面都出現既深且廣的轉變,而國、共兩黨在香港的衝突和政治事件的迭起,以至於韓戰的爆發,再加上香港戰後百廢待興,社會基建受到嚴重破壞,都使葛量洪爵士面對着極其嚴峻的考驗。不過,在他的帶領下,港府作出多項重大措施,成功使香港成功克服重重困難,並且建構出香港在戰後的基本格局,漸漸從轉口港轉型為以製造業為主的出口港。葛量洪爵士在1965年曾發行自己的回憶錄,在書中,他對中國大陸的共產政權以及香港前途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評論,其中,他認為不論是國民黨還是共產黨掌政,中國終有一日都會向英國提出收回香港。.

新!!: 香港島和葛量洪 · 查看更多 »

葛量洪醫院

葛量洪醫院(Grantham Hospital)是香港一所公營醫院,成立於1957年,位於香港香港島香港仔南部的黃竹坑黃竹坑道125號,由香港醫院管理局管理,隸屬港島西醫院聯網。該院毗鄰黃竹坑醫院,但後者隸屬港島東醫院聯網。.

新!!: 香港島和葛量洪醫院 · 查看更多 »

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

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Fireboat Alexander Grantham Exhibition Gallery)是香港一所以香港海上消防歷史為主題的展覽館,位於香港島東區的鰂魚涌公園。 展覽館實物展示1953年於香港製造,2002年退役的滅火輪葛量洪號,於2007年9月29日正式開放。葛量洪號滅火輪為香港第一艘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所管理的歷史文物船隻,亦為香港博物館收藏體積最大的展品。.

新!!: 香港島和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 · 查看更多 »

葛柏

葛柏(,),英國殖民地高級警官和貪污犯,曾任皇家香港警隊外籍總警司,他在1973年6月成功潛逃英國,企圖逃避警方對他涉嫌貪污受賄而展開的內部調查,引起輿論譁然,事件促成廉政公署在1974年2月成立。 葛柏在1952年加入香港警隊任職見習督察,1955升任助理警司、1966年升任高級警司、以及在1969年晉升為總警司。他多年來在警隊表現突出,曾於六七暴動期間立功,屢獲英廷嘉獎。不過,葛柏事實上多年來暗地裡運用自己的職權貪斂大筆財富,涉及的貪污款項逾430萬港元。葛柏東窗事發和潛逃英國後,由於英國沒有香港《防止賄賂條例》下「收入與官職不相稱」的罪名,以致香港政府一時間未能把葛柏引渡。 葛柏事件引起社會輿論的極大反響,民間更發起「反貪污、捉葛柏」運動,除了促請港府儘早緝拿葛柏歸案,又要求正視香港的貪污問題。為了平息民怨,銳意肅清香港貪污問題的時任香港總督麥理浩爵士在1973年6月緊急責成最高法院高級副按察司百里渠爵士,就葛柏潛逃一事和香港的貪污問題提交報告;同年10月,麥理浩在《施政報告》中提出要成立一個向港督本人負責、並獨立於警隊的反貪機構,終促成廉政公署在翌年2月正式成立。 廉政公署成立後,首要任務是要緝捕葛柏歸案。經過深入調查後,廉署發現葛柏曾涉嫌收受華籍警司鄭漢權25,000港元賄款,以安排對方出任灣仔區警司。掌握充分證據後,葛柏終在1974年4月在英國家中被當地警方拘捕,並於1975年1月在廉署人員押解下引渡返港,旋於同年2月被法院裁定一項串謀貪污和一項受賄罪罪名成立,判監四年,以及充公25,000港元賄款。服刑兩年多後,葛柏在1977年10月獲准提早出獄,並且舉家移居西班牙,以逃避港府循民事途徑向他追討400多萬港元的貪污款項。葛柏一家後來更隱姓埋名、銷聲匿跡,至今下落不明,追討貪污款項一事成為懸案。 葛柏案引申的最大影響,是促成港府認真看待存在已久的貪污問題,且直接促成廉政公署的成立。他後來成功被引渡返港,以及被法院定罪下獄,更突顯廉政公署並非「只打蒼蠅、不打老虎」,而是一個能夠真正「蒼蠅老虎一併打」的肅貪機構,其雷厲風行的鮮明形象深入民心。葛柏案與廉政公署的成立,皆為香港貪污歷史的重要分水嶺,自此以後,港府內部長久以來的貪污問題得以逐步肅清,為香港踏入1980年代成為亞洲地區最廉潔的城市之一,奠下重要基石。.

新!!: 香港島和葛柏 · 查看更多 »

蒲台島石刻

蒲台島石刻是香港史前時期的石刻,估計有3000年歷史。石刻位於香港島以南屬離島區的蒲台島南端,於1960年代被發現,現已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蒲台島石刻分為左右兩部份,由一條闊0.7米的石縫所分隔。左邊的圖紋狀似魚和動物,而右邊的圖紋則由螺旋狀的條紋連結組成。.

新!!: 香港島和蒲台島石刻 · 查看更多 »

蒲台群島

蒲台群島(Po Toi Islands),又稱蒲苔群島,是位於香港東南海域的一組群島,地區行政上屬於離島區,包括蒲台島、螺洲、螺洲白排、宋崗、橫瀾島、墨洲、墨洲排。除蒲台島有少量居民外,其他島嶼均是無人島。群島位於香港島石澳之東南,是香港境內最南的區域。.

新!!: 香港島和蒲台群島 · 查看更多 »

蒲飛路

蒲飛路(Pokfield Road)是香港的一條道路,位於香港島西部的堅尼地城。蒲飛路的東北端連接薄扶林道,鄰近香港大學的一段,而另一端則連接堅尼地城的士美菲路。道路大部分為斜路,並從薄扶林道一端向士美菲路一端下降。這條道路是香港島上少數以「路」作為後綴的道路之一,而蒲飛路的「Pokfield」有指是從薄扶林道(Pok Fu Lam Road)與士美菲路(Smithfield)的英文名稱拼合而成。 蒲飛路與薄扶林道的交界,設有一個蒲飛路巴士總站,為香港少數直接以道路名稱命名的巴士總站。巴士總站前稱「大學堂」,所指的是香港大學。 蒲飛路鄰近東南端,有住宅建築物學士台,這裡也是小巴中途站的名字,是最多乘客上車及下車的一個站點,其次是豪宅翰林軒。蒲飛路沿途北望,居高臨下是堅尼地城游泳池及維多利亞港風景。.

新!!: 香港島和蒲飛路 · 查看更多 »

那打素醫院 (消歧義)

那打素醫院為兩間香港醫院的通稱:.

新!!: 香港島和那打素醫院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育才书社

育才书社,育才中學的前身,1900年埃利·嘉道理爵士在香港、廣州及上海建立的學校。校聯為「育參天地,才貫中西」。.

新!!: 香港島和育才书社 · 查看更多 »

邵家輝

邵家輝(Peter Shiu Ka-fai,),現為立法會議員(批發及零售界)、自由黨副主席及東區寶馬山選區民選區議員。.

新!!: 香港島和邵家輝 · 查看更多 »

邓小平

邓小平(),原名邓先圣,后由啟蒙老師改名邓希贤。中国四川省广安州协兴乡(今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牌坊村人,祖籍江西吉水,在法国勤工儉讀期间参加了旅法共产主义小组,後留學蘇聯並於莫斯科中山大學畢業,經過多年的努力,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1977年,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后,复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国务院副总理等职。1978年,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认领导地位。1978年至1983年,任全国政协主席;1981年至1989年,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82年至1987年,任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1983年至1990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邓小平一生未担任中国国家元首、中国政府首脑,或中共党内最高领导职务,但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9年11月辞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一职前,普遍认为他是实际的最高领导人,并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予以确认。直到今天他定下的政治及經濟路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仍保持巨大的影响力。官方评价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中国共产党称他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称以其部分政治理念为核心的政治理论为“邓小平理论”,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一部分。具体来说,他的提议包括“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一国两制”;其政策影响到了20世纪后期每个中国人,也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世界;他推动的改革还缔造了新兴超大城市深圳市。他于1978年和1985年两次被美国《时代》周刊选为“年度风云人物”。.

新!!: 香港島和邓小平 · 查看更多 »

肇輝臺

肇輝臺(英文:Shiu Fai Terrace),是香港港島灣仔區半山的一條道路兼地段,近跑馬地天主教墳場以西的山丘之上,東面盡頭連接司徒拔道,以將該處山坡改造成平臺發展住宅的商人簡孔昭(字肇輝,為南洋兄弟煙草創辦股東之一)命名。道路沿線乃傳統的豪宅地段。.

新!!: 香港島和肇輝臺 · 查看更多 »

肇輝臺6號

肇輝臺6號(Chantilly),前稱嘉岶薈,位於香港島東半山司徒拔道肇輝臺6號,是嘉華集團旗下的單幢式豪宅,物業樓高12層,只提供24個4或5套房的大型單位,每個都價值不菲,部份可飽覽跑馬地、灣仔及銅鑼灣一帶城市景色。.

新!!: 香港島和肇輝臺6號 · 查看更多 »

蓮花宮

蓮花宮(又稱 大坑蓮花宮)是香港一所觀音廟宇,位於香港島大坑蓮花街,現已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新!!: 香港島和蓮花宮 · 查看更多 »

蓮香樓

蓮香樓是一間過百年歷史,有著「蓮蓉第一家」的美譽的老茶樓,廣州店現址位於中國廣州荔灣區第十甫路,它與陶陶居均是廣州僅餘的兩間過百年歷史的老茶樓。從這些老茶樓的興起,廣東獨特的飲茶文化漸漸成型。蓮香樓現時均在廣州和香港設有分店,雖然兩者在經營方面已經脫勾,惟屬於同源異枝。.

新!!: 香港島和蓮香樓 · 查看更多 »

蔡素玉

蔡素玉(Choy So-yuk,),前香港立法會議員,現任香港東區區議會錦屏選區民選區議員,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而她因兼任人大被評為「港島民選人大」。.

新!!: 香港島和蔡素玉 · 查看更多 »

蔣志偉

蔣志偉(英文名:Tandon Lal Chaing, Stanley,),香港落馬洲中港貨運聯會主席,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成員,曾參與2007年立法會港島選區補選 及2008年立法會選舉。.

新!!: 香港島和蔣志偉 · 查看更多 »

蔣法賢

蔣法賢博士,OBE,JP(,),字鎏勳,道號洋澈,〈訃聞〉(1974年12月24日)香港醫生、教育家和慈善家,1947年至1949年任香港中華醫學會會長,1956年至1959年任聯合書院首任校長兼校董會主席,1958年至1963年任香港聖約翰救傷隊總監。 蔣法賢1925年從香港大學醫學院畢業,1927年起私人執業,多年來組織大小講座和各類活動,向公眾教導有關衞生與醫療的常識,並由1932年起長年參與聖約翰救傷隊的活動,屢獲嘉獎。另外,他又歷任香港政府醫務委員會委員、保良局總理、租務法庭法官、紳士法庭法官和醫務顧問委員會委員等職;在港府以外,他還擔任過香港扶輪社社長、小童群益會執行委員會主席和會長、香港保護兒童會主席和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董事會主席等多家社會公益團體的職務,熱心於公共事務。 在聯合書院校長任內,蔣法賢積極向港府爭取把崇基學院、新亞書院和聯合書院三家中文私立專上院校合併和升格成為一所全新的中文大學,並在三家院校於1957年組成香港中文專上學校協會後兼任協會主席,負責代表三家院校向港府和英政府交涉,終促成港府在1959年正式宣佈籌設香港中文大學的計劃,為中文大學在1963年創校奠下基石。.

新!!: 香港島和蔣法賢 · 查看更多 »

鄧竟成

鄧竟成,CPM(Tang King Shing;),前香港警務處處長,於1980年代先後成為特別任務連首位本地暨華人攻擊隊隊長及副主管兼任訓練主管,先後於1984年及1985年策劃拘捕寶生銀行解款車械劫案及忠信錶行械劫案涉案者的攻堅行動。從香港警務處退休後曾經出任香港足球總會獨立董事,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現任香港航空董事會副董事長及執行董事,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委員會主席。.

新!!: 香港島和鄧竟成 · 查看更多 »

鄧肇堅

---- 鄧肇堅爵士,CBE,KStJ,JP(Sir Shiu-kin Tang,),香港企業家及慈善家,曾於1933年參與創立九龍汽車(1933)有限公司,並長年擔任董事局主席及總監督之職。 鄧爵士以生活儉樸、熱心公益及慷慨捐款著稱,先後任東華醫院及保良局主席,曾經多次獲勳,現時不少建築物都以他命名。鄧爵士穿長衫,剃光頭的形象,亦在民間留下深刻印象。.

新!!: 香港島和鄧肇堅 · 查看更多 »

鄧肇堅醫院

鄧肇堅醫院(Tang Shiu Kin Hospital)成立於1969年,是香港島灣仔摩理臣山的醫院之一。由於醫院的建設經費的一半由已故鄧肇堅爵士捐贈,所以以鄧爵士命名。 鄧肇堅醫院當時設有急症室,為港島中和東區居民提供24小時急症服務。鄧肇堅醫院附設的鄧志昂專科診療所及位於修頓中心的物理及職業治療部亦提供了各項專科診療服務。 1994年底,鄧肇堅醫院設立一所全港唯一的醫護人員急症科訓練中心,為全香港公立醫院急症科培訓醫護人員、香港消防處人員及香港警務處人員等急救護理訓練。 鄧肇堅醫院當時雖然有急症室,但配套設施不足,不能為急診病人提供緊急住院護理服務,當病人有需要入院留醫便須轉送到其他醫院,約八成會轉往附近的律敦治醫院。因此港府決定將鄧肇堅醫院的急症室搬遷至律敦治醫院,並擴建律敦治醫院部分設施。 自1998年4月1日起,鄧肇堅醫院及律敦治醫院的管理已經合併。2002年期間,鄧肇堅醫院的臨床服務包括急症室及鄧志昂專科門診服務亦相繼遷往律敦治醫院。 2005年4月1日,鄧肇堅醫院正式轉型為一所社區綜合醫療中心,包括中醫門診、急症室訓練中心、家庭醫學訓練中心、綜合專科診所、職員診所、社康護理服務中心、健康實踐中心以及其他專職醫療部門包括物理治療部及職業治療部。.

新!!: 香港島和鄧肇堅醫院 · 查看更多 »

鄧蓮如

鄧蓮如女男爵,DBE,JP(Lydia Selina Dunn, Baroness Dunn,),香港殖民地時期及英國政治家,曾自197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活躍於香港政壇,先後任行政及立法兩局首席非官守議員,在港府內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在任內,鄧蓮如十分關注香港前途及代議政制發展等重大問題,她除了訪問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鄧小平以外,亦多次前往英國討論香港前途問題,後來她大力爭取英國賦予香港人居英權,甚至曾因此而泣不成聲。 鄧蓮如在1989年獲授DBE勳銜,成為歷史上首位取得英國爵級勳銜的華人女性。後在1990年,鄧蓮如又獲冊封為女男爵,成為第一位取得英國終身貴族身份的華人。鄧蓮如在1995年,即香港主權移交前的兩年宣佈退休,離開香港政府,後於1996年初遷居英國,此後出席上議院會議為其餘下的政治工作,逐漸淡出香港。在2010年6月,她為免繳納更多稅項,與另外四名貴族決定放棄上議院議席,有關行動引來傳媒猛烈批評,部份輿論要求禠奪他們的貴族爵位。 在政壇之外,鄧蓮如在商界也有長足發展。她早在1964年加入太古集團,現為英國太古集團執行董事;另外亦曾自1992年至2008年出任滙豐控股有限公司副主席,與英資企業有著密切關係。憑藉其在商界的豐富經驗,她曾經自1983年至1991年出任貿易發展局主席,向外推廣香港貿易。.

新!!: 香港島和鄧蓮如 · 查看更多 »

鄧景輝

鄧景輝(Kelvin Tang,),已故前香港亞洲電視新聞主播,又曾任職無綫電視,有「新聞王子」的稱號,曾在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任教,之後曾任香港生物保健科技總監及香港數碼電台主持。鄧為天主教徒,生前以月租2.2萬港元租住香港島中產屋苑太古城。.

新!!: 香港島和鄧景輝 · 查看更多 »

鄭家富

鄭家富(Andrew Cheng Kar-foo,),香港出生,籍貫廣東潮州,執業律師,前香港立法會議員,前香港數碼電台節目主持。曾任1999年 - 2011年大埔中選區民選區議員。在香港數碼廣播停播風波後轉投網路電台D100,並曾主持節目十級自由Phone及風波裡的茶杯。.

新!!: 香港島和鄭家富 · 查看更多 »

鄭碧影

鄭碧影(Pauline Cheng Big Ying,),港九藝壇『三碧』裡的『細碧』(『大碧』為鄧碧雲;『中碧』為梁碧玉) ,粵劇花旦、香港電影演員。她生於富裕家庭,畢業於聖保祿學校,在學時以英文及世界歷史兩科成績最好。.

新!!: 香港島和鄭碧影 · 查看更多 »

鄭達鴻 (議員)

鄭達鴻 (Tat Cheng,),生於香港,現任香港東區區議會丹拿選區區議員及公民黨港島支部副主席、前任公民黨青年公民主席。 他自12歲起在北角長大,香港理工大學社會政策及行政(榮譽)學士畢業。.

新!!: 香港島和鄭達鴻 (議員) · 查看更多 »

鄭裕彤

鄭裕彤,DPMS,LLD(Hon),DBA(Hon),DSSc(Hon)(Cheng Yu-tung,)。人稱彤叔、鯊膽彤,在廣東順德倫教出生,香港商人,新世界發展第二任董事會主席兼創辦人之一,以及周大福珠寶金行創辦人周至元女婿。福布斯雜誌公布他是2016年香港第三大富豪。.

新!!: 香港島和鄭裕彤 · 查看更多 »

鄭惠森

鄭惠森(Cheng Wai Sum,),籍貫:廣東省寶安縣,香港出生,家中長子,香港電影演員。.

新!!: 香港島和鄭惠森 · 查看更多 »

鄔勵德

鄔勵德,CMG,RIBA,FRICS(Alec Michael John Wright,),香港和英國的建築師及殖民地官員,1938年加入香港政府,長年任職於工務司署。他在1963年至1969年間出任工務司,並兼任立法局及市政局官守議員,卸任後出任香港政府駐英專員,至1973年退休後定居倫敦。 在工務司任內,鄔勵德大量建造徙置屋邨和政府廉租屋以安置寮屋居民,而香港後來不少大型基礎建設,包括地下鐵路、萬宜水庫、海底隧道和新市鎮等,都在他任內開始構思。鄔勵德還長年擔任香港房屋協會執行委員會委員,他提倡每個房協屋邨單位都應有獨立的廁所和廚房,其主張在當時被稱為「鄔勵德原則」(Wright Principle)。 鄔勵德是香港建築師學會創會會員,並曾在1958年至1959年出任會長,他也有份設計曾經是中環地標之一的愛丁堡廣場渡輪碼頭。位於大坑的勵德邨,即為紀念鄔勵德對香港的貢獻而以他命名。 鄔勵德2018年1月26日於英國倫敦逝世,享嵩壽105歲。.

新!!: 香港島和鄔勵德 · 查看更多 »

鄉村巡邏隊

鄉村巡邏隊(簡稱村巡隊;綽號穿山甲;英文:Rural Patrol Team,縮寫:RPT)隸屬於香港警務處行動處行動部警察總區行動部下各個警區,主要責任為巡邏全香港近700條偏遠鄉村、協助村民解決紛爭、執行反偷渡行動以及宣傳防止罪惡訊息 am730 2011年1月12日。.

新!!: 香港島和鄉村巡邏隊 · 查看更多 »

醉酒灣防線

醉酒灣防線(原稱Grasett內防線)是太平洋戰爭香港保衛戰中,駐港英軍為了防止日軍進入香港九龍半島及香港島,於新界南所设置的大型防禦工事,從葵涌一直分佈到牛尾海沿岸。在1941年12月9日深夜至10日清晨,日軍摸黑用了不到2天的時間就將其防線瓦解,加速了香港淪陷。 至今,其中55座遺蹟在官地上得以保存下來,樞紐是位於金山郊野公園的城門堡壘,由隧道、戰壕和5座碉堡組成,至今仍然可以看到隧道的名字是按英國街道如牛津路等命名。.

新!!: 香港島和醉酒灣防線 · 查看更多 »

重型運輸系統

重型運輸系統()又稱重--軌鐵路,簡稱重--軌、重--鐵(),為鐵路運輸的一種,泛指所有在道路、街道上面或旁邊行走(部分亦可高架或地下)的單節至多節的有軌電車,相較於重型鐵路系統(重鐵)和中型鐵路系統運量較高、列車規模較大。.

新!!: 香港島和重型運輸系統 · 查看更多 »

重奪「公民廣場」行動

重奪「公民廣場」行動是指2014年9月26日晚上,由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和學民思潮發起衝入政府總部東翼迴旋處(坊間稱之為「公民廣場」)的公民不服從行動。在這之前,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和學民思潮已經發動2014年香港學界大罷課,進而要求實施真普選。其中罷課學生反對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交的政治改革報告,爭取201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的「公民提名」、廢除香港立法會功能組別,並且要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撤回8月31日就2016年及2017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的決議。在罷課集會結束後不久,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突然號召學生衝入「公民廣場」,與此同時香港專上學生聯會事先部署的成員亦展開突襲行動。 集會人士隨即兵分兩路分別推開香港立法會停車場出入口大門,或者經由立法會綜合大樓旁的通道,攀越3公尺高的圍欄進入已經被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封鎖的「公民廣場」。與此同時,抗議學生除了重申先前的罷課訴求外,亦宣布對於行政署突然興建鐵欄以圍封政府總部「公民廣場」的不滿,要求重新開放「公民廣場」予以公眾集會。儘管有約百名學生和市民越過政府總部圍欄再次佔領「公民廣場」,不過在這過程中黃之鋒等13名參與行動人士則遭到警方逮捕。儘管警方多次使用胡椒噴霧嘗試驅離現場示威人士,大量原先參與罷課集會的市民保護廣場內的學生,試圖反包圍現場警方並且阻絕增援警力進入。 同時大量聲援民眾也陸陸續續聚集在「公民廣場」以支援學生,最終警方決定部署防暴警察進駐政府總部。9月27日下午1時20分,警方實施清場行動而總共拘捕74人,年齡則介在16歲至58歲之間。不過隨後香港專上學生聯會與學民思潮仍號召民眾在當天晚上8時至11時發起集會,要求釋放遭到逮捕的學生。對此警方則在政府總部附近封鎖海富中心和中信大廈行人天橋與多條道路以阻攔市民聲援,並以妨礙公務為由使用胡椒噴霧驅散行人天橋上的市民。不過仍然有大批市民留守在添美道、龍匯道、立法會停車場和中信大廈附近與警方對峙,許多參與集會的民眾市民亦自行準備保護措施,避免受到警方胡椒噴霧的攻擊。 當天晚上,大台表示不包含反包圍警方的群眾,總共有超過50,000人參與集會;後來因為場外反包圍警察人數眾多,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宣佈修正參與人數至80,000人。在集會結束後仍然有許多示威群眾留守而未散去,爾後同樣爭取普遍選舉的大型政治抗爭運動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提早在9月28日凌晨1時40分宣佈正式啟動。稍後9·28催淚彈驅散行動引發大量民眾不滿,導致佔領規模擴大至銅鑼灣、旺角等其他地區,進而演變成雨傘革命。不過由於公民不服從行動在重奪「公民廣場」行動中已經展開,因此也有傳播媒體把這行動歸入雨傘革命內。.

新!!: 香港島和重奪「公民廣場」行動 · 查看更多 »

重要基礎設施保安協調中心

重要基礎設施保安協調中心(英文:Critical Infrastructure Security Coordination Centre,縮寫:CISCC)於2011年12月22日成立,隸屬於香港警務處刑事及保安處保安部,其主要責任為防範恐怖襲擊及保護重要基礎設施,包括聯絡全香港各敏感設施及機構的負責人,為各重要基礎設施提供風險評估,測驗其保安漏洞,並且度身訂造保護計劃,以及協調相關機構改善,以不斷地加強防範恐怖襲擊。此外,亦為各機構提供顧問建議及培訓服務。有關重要基礎設施涵蓋反恐特勤隊日常負責反恐巡邏的逾400個目標單位,包括各香港地標建築物、領事館、醫院、大型公共運輸系統、水塘、電廠、煤氣庫、銀行及電訊體系等等。.

新!!: 香港島和重要基礎設施保安協調中心 · 查看更多 »

臧健和

臧健和()是中國女性企業家,為香港冷凍麵食品牌「灣仔碼頭」創辦人。.

新!!: 香港島和臧健和 · 查看更多 »

自由人足球會

自由人足球會(Freemen Football Club)成立於1999年,現時為香港超級聯賽球隊R&F富力預備組及香港丙組聯賽參賽球隊。.

新!!: 香港島和自由人足球會 · 查看更多 »

金夫人馳馬徑

金夫人馳馬徑(Lady Clementi's Ride)又稱金夫人徑,是位於香港的香港島南區的道路,大部份路段屬於港島徑第四段(黃竹坑段)其中一部份。西面為香港仔水塘道近灣仔峽處,東面則可達南風道與深水灣道交界處附近。金夫人馳馬徑繞山而建,途經金馬倫山和聶高信山。金夫人馳馬徑以第十七任香港總督金文泰的夫人(Marie Penelope Rose)命名,相信是她於在任時曾經常在這條道路騎馬郊遊而得名。 金夫人馳馬徑大致可分為上、下兩段,以班納山路口為界。上段由香港仔水塘道開始,經一小段路後便屬於港島徑第四段範圍,沿香港仔上水塘的東部而行至班納山東北部,當中會途經一道橫跨金鴨石澗的古典橋樑。下段則主要沿連接聶高信山南麓至香港仔上水塘的引水道而行,半路有路口可通往中峽道,過此路口後的路段不再屬於港島徑範圍,及後更會進入南風道林地範圍,最後除了可在南風道離開之外,也可選擇經一段長石級登上布力徑。.

新!!: 香港島和金夫人馳馬徑 · 查看更多 »

金督馳馬徑

金督馳馬徑(Sir Cecil's Ride)是香港一條郊遊路徑和街道,位於香港島東區渣甸山至北角的山麓,以第十七任香港總督金文泰命名,相信是他於在任時曾經常在這條道路騎馬郊遊而得名。 金督馳馬徑全長9公里,西面為黃泥涌峽大潭水塘道,經過渣甸山、畢拉山和寶馬山,東面則可達鰂魚涌柏架山道。其中渣甸山至畢拿山石礦場一段,已變成了雙線行車道路畢拉山道的一部份。.

新!!: 香港島和金督馳馬徑 · 查看更多 »

金焰

金焰(김염,),原名金德麟,华语电影早期男演员,中国历史上首位由观众投票选举产生的影帝,曾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团长,上海电影制片厂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上海市电影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上海市第1-5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委员会第一常委和第五届委员。 金焰在20世纪二十年代末投身电影业。1930年,他在孙瑜编导的影片《野草闲花》中与阮玲玉合作,饰演男主角黄云,一举成名。他朴实、自然的表演和俊朗的新青年形象,给当时被鲁迅称为“浅亡极矣”的华语电影带来新的气息。之后,他与阮玲玉合作主演了《恋爱与义务》《桃花泣血记》《三个摩登女性》等多部影片。两人成为当时华语影坛的“金童玉女”。1933年,金焰在《电声日报》举行的“中国十大电影明星”评选活动中,成为得票数最高的男演员,并摘得“观众最喜爱的男明星”、“最俊朗的男明星”和“观众最愿意作朋友的男明星”三项桂冠,成为华语电影历史上的首位“电影皇帝”。 金焰出生于韩国独立运动志士世家,两岁的时候跟随父母流亡中国东北,入中国籍。日本入侵中国后,金焰先后主演了《野玫瑰》(1931年)、《三个摩登女性》(1933年)、《大路》(1935年)、《壮志凌云》 (1936年)、《长空万里》(1940年)等多部宣扬抗日救国题材的电影。1933年2月,金焰成为新成立的中国电影文化协的执行委员。在田汉的鼓励下,他发表了“演员不做资产阶级的玩偶,要以自己的艺术为社会服务,为抗日反帝斗争效力”的公开信。他亦与金九领导的韩国独立运动组织保持着密切联系。1937年日本占领上海后,金焰不顾日本人的威逼利诱,拒绝为日本人拍片。韩国抗日志士金山传记《阿里郎》的作者,美国记者尼姆·韦尔斯曾评价金焰说:“我从他的身上看到了超出肉体之美的精神之美。” 在他30余年的从影生涯中,金焰经历了华语电影从无声到有声的转型,共出演了39部电影。英国作家Richard Meyer J.在其所著的金焰传记中称他是“上海的瓦伦蒂诺”(The Rudolph Valentino of Shanghai)。他先后与王人美和秦怡两位中国知名电影女演员结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与赵丹、白杨被授予“国家一级演员”的称号,同时被任命为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团长。1956年,金焰在青藏高原拍摄《暴风雨中的雄鹰》时,因不适应当地高寒气候和饮食,喝了过多的酒御寒,导致胃出血,后发展成经常性的胃痉挛。1962年,他因病情恶化做了胃切除手术,由于医疗事故,胃神经被全部切除,导致他长期卧床,从此退出影坛。 1995年,在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和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的活动中,金焰被中国国家广电总局选为126名“中华影星”和30位“世纪影星”(即“世纪奖”)之一。2005年,在世界电影诞生110周年和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的纪念活动中,金焰获得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百年百位优秀电影演员”的称号。同年,他主演的影片《大路》在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 为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举行的最佳华语电影一百部的评选中当选第30位最佳华语电影。.

新!!: 香港島和金焰 · 查看更多 »

金融街 (香港)

金融街(Finance Street)是香港一條街道,位於香港島中環北部,東接民耀街,西接民照街近民吉街。金融街因為位處於香港第二高建築物國際金融中心二期旁而得名。 金融街以北的空地,為了預留興建中環灣仔繞道中環入口的位置。此外,該處有香港電車中環灣仔填海區電車支線的軌道預留位置。這塊空地目前暫作草坪用途。在2009年,此草坪為官地,以1港元象徵式出租予非營利團體組織社區活動。在同年8月安排了一次當代藝術雕塑展覽,名為中環海旁雕塑展2009。.

新!!: 香港島和金融街 (香港) · 查看更多 »

金華街 (香港)

金華街(英文:Kam Wa Street)是香港東區筲箕灣的一條東西單向街道。東端從筲箕灣東大街筲箕灣電車總站起,至望隆街一段(金華街9-23號)的北面路旁為筲箕灣(金華街)公共小巴總站。而望隆街至愛秩序街的一段為香港現時少數的露天街市之一,除了街道兩旁唐樓地面設有海鮮魚檔、鮮肉檔和雜貨店等商舖外,路上亦有綠色鐵皮蓋成的蔬菜水果檔攤。在2011年曾7度遭狂徒放火。此外,路中心更常常出現販賣海鮮的無牌小販檔。在愛秩序街一端的對面為筲箕灣巴士總站。.

新!!: 香港島和金華街 (香港) · 查看更多 »

金鐘道

金鐘道(英語:Queensway)是香港中西區一條主要道路,位於香港島金鐘,長約750米。金鐘道的東面連接皇后大道東及軒尼詩道,西面連接皇后大道中及德輔道中,電車路線沿金鐘道而行。1950年代為皇后大道東的一部份,緊接皇后大道中,1968年才改稱金鐘道。.

新!!: 香港島和金鐘道 · 查看更多 »

金鐘道政府合署

金鐘道政府合署(Queensway Government Offices)是香港一座政府合署,位於香港島金鐘金鐘道66號,分為低座和高座,分別於1985年及1986年落成。高座樓高56層,為香港最高的政府合署大樓。.

新!!: 香港島和金鐘道政府合署 · 查看更多 »

金鐘(東)巴士總站

金鐘(東)巴士總站(英文:Admiralty (East) Bus Terminus)是一個位於香港中西區金鐘的巴士總站。政府稱該巴士總站為金鐘站(東)巴士總站(英文:Admiralty Station (East) Bus Terminus)。由於金鐘(東)總站連結港鐵金鐘站,加上站內設有來往港島南區幾乎所有地區(深水灣以東除外)的路線,所以一直是港鐵乘客轉車來往南區的熱門中轉站,故人流極多。.

新!!: 香港島和金鐘(東)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金馬倫大廈

金馬倫大廈(Cameron Mansions)是香港港島寶雲山上面一座豪宅,門牌號碼是馬己仙峽道34號,地區行政上處於灣仔區範圍。大廈於1951年建成,樓高3層樓,每層有ABC三個住宅單位,分為1,800至2,300平方呎3種樓則。由於金馬倫大廈合共不超過10個單位,所以在市場上的交易一直很少。金馬倫大廈業權現由馬來西亞山錫礦大王陸佑家族持有。 金馬倫大廈可能是以其東南面的金馬倫山命名,但其實際位置是處於寶雲山山頂。然而,由於金馬倫大廈的名稱,坊間不少人士會將寶雲山誤以為是金馬倫山。 金馬倫大廈的前身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皇軍於佔領香港後在原訂興建新港督府的位置所興建的香港忠靈塔。香港重光後,復任港督的楊慕琦於1947年2月26日下令把它炸毀,只餘下其基座,而現時之金馬倫大廈就建築在其基座之上。.

新!!: 香港島和金馬倫大廈 · 查看更多 »

金馬倫山

金馬倫山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金馬倫山 · 查看更多 »

金馬倫山 (香港)

金馬倫山(Mount Cameron,或譯金馬麟山),土名飛鵝嶺,是香港香港島中部的一個山峰,山峰約高439米,位於約為灣仔至金鐘之間的南方對上位置,香港仔郊野公園內,鄰近灣仔峽。金馬倫山路崎嶇險要,梯級陡峭,山頂荒涼,遍布火成岩。 坊間不少人士會將金馬倫山西北的山頭寶雲山誤以為是金馬倫山,因為後者山頂建有名為金馬倫大廈的住宅,加上以前金馬倫山所指範圍亦包括寶雲山。香港忠靈塔遺址及荷蘭灣徑均是位於今日寶雲山而非金馬倫山。.

新!!: 香港島和金馬倫山 (香港) · 查看更多 »

金錢孽

是一齣警世喜劇默片,「…原來《金錢孽》係兩幕諧畫;恢諧滑稽當然是它的本色,……而且《金錢孽》內容,仔細看來,結果係描寫不義之財理無安享的信條,看實點化社會拜金主義的弊端, …。」由香港兩儀製造影戲公司(Leung Yee Moving Pictures Production Co.)以港幣2,000元,委托大漢影業公司(China Pictures Company.)拍攝的短片,僅有兩卷。香港影評家競明先生:「…若是它固真自名是滑稽片,我倒要說它是一幅佳片了。如龐劭麒的兩耳的天能,也可謂諧畫中罕見的人才呢!…。.

新!!: 香港島和金錢孽 · 查看更多 »

金門建築

金門建築有限公司簡稱金門建築(Gammon Construction Limited)是怡和洋行的子公司,源頭可以追溯至1919年由約翰·金門於印度創立的總公司。金門建築總部位於香港香港島鰂魚涌英皇道979號太古坊德--大廈28樓,主要業務是建築及土木工程。自1955年起,於修建香港啟德機場起獨立,於1970年至1975年在香港上市。在1970年代購置了金鐘兵房以興建金門大廈而更著名。1975年上半年,怡和宣佈私有化金門建築。金門建築現時是香港及亞太地區不少建築工程的總承建商,工程種類包括商業寫字樓、住宅、商場、酒店、社區中心、工廠、街道、橋樑、鐵路、車站、隧道、食水供應系統、污水及廢料處理等。.

新!!: 香港島和金門建築 · 查看更多 »

金文泰

金文泰爵士,GCMG(Sir Cecil Clementi,),英國資深殖民地官員,1930年至1934年任海峽殖民地總督兼英國駐馬來亞高級專員、1925年至1930年任第17任香港總督。 金文泰在1899年加入香港政府,早年歷任新界助理田土官、巡理府、助理輔政司、行政立法兩局秘書、以及署理輔政司兼兩局當然官守議員等職;出任港督前,他曾先後擔任過英屬圭亞那政府秘書(後改名輔政司)和錫蘭輔政司。在港督任內,他成功緩和持續多時的省港大罷工,使香港從百業蕭條的局面逐漸恢復過來;此外,他重視社會基礎發展,除了主持興建九龍醫院、瑪麗醫院和修築城門水塘外,又熱心推崇中國文化,設立香港首家官立中文學校和支持香港大學增設中文系,該座官立中文學校後來更名為金文泰中學,以紀念他對中文教育的重視。金文泰與香港華民各界關係要好,任內爭取委任周壽臣爵士為行政局歷來首位華人非官守議員,並准許新界鄉紳設立鄉議局管理地方事務,政績頗受稱譽。 在海峽殖民地總督與馬來亞高級專員任內,金文泰面對環球大蕭條下的經濟衰退,設法緊縮開支,又研究引入限制計劃,防止當地錫礦和橡膠業務因生產過剩而導致國際市場價格急跌,成功減輕大蕭條對當地經濟造成的衝擊。同時間,他為新加坡主持多項大型基建,當中包括海軍基地、加冷機場、克利福碼頭和丹戎巴葛火車總站等,以配合當地的急速發展。可是,金文泰在任內提出的地方分權方案卻備受爭議,其中,馬來屬邦本土政界擔心方案會削奪他們長久以來享有的自主性、而馬來亞華人和印巴裔社群則擔心方案連同一系列推動馬來文化和馬來語的政策,會變相使當局施政進一步向馬來人傾斜。金文泰的方案雖然深具遠見,但最終卻因強大的阻力被迫妥協,未能一展抱負,連同他推動限制移民入境等被指針對華人的舉措,均成為他任內的瑕疵。 作為一名學者型總督,金文泰早年就讀牛津大學時經已顯露出在拉丁文方面的才華。在香港任職期間,他更迅速學會廣東話和官話,並憑藉他對中國文化的熱愛,練得一手好書法,對中國詩詞也有深入的了解,是一位典型的漢學家和「中國通」。在公務之餘,他長年著作甚豐,題材涉足文學、歷史和地理等多個方面,學術造詣深受稱許,更被印度詩人泰戈爾評價為「在東方遇過最有修養的歐洲人」。金文泰還熱愛四處遊歷,曾走遍中國各省和深入印度等地,香港的不少郊野山徑,均由金文泰和他的妻子最先開闢而來。.

新!!: 香港島和金文泰 · 查看更多 »

金文泰中學

金文泰中學(Clementi Secondary School)是一所位於香港北角炮台山道的第一組別傳統名校。於1926年成立,為香港第一所由英國殖民政府開辦的中文中學,被喻為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以中文為教學語言的頂尖學府。命名源於金文泰爵士。金文泰中學是香港僅有的三間培育出諾貝爾獎、菲立茲獎得主的中學之一。知名校友包括前警務署長李明逵、立法会议员梁国雄、前警務署長曾蔭培及前教育局長吳克儉等。.

新!!: 香港島和金文泰中學 · 查看更多 »

蕭若元

蕭若元(Stephen Shiu Yeuk-yuen,)祖籍廣東中山,在香港出生。香港資深傳媒工作者、時事評論員,前電視、電影編劇、主持人。另外,蕭經營財務公司、網上超市、日用品批發、凍肉批發、韓牛零售批發、藥房、餐廳、驗車中心等,亦曾經營過建築材料、瘦身減肥以及電影等生意。入室弟子為黃洋達(腦燒達)。 蕭若元不時發表政治經濟評論文章批評中國內地及香港時政,2000年代起創立網上電台,香港人網及謎米香港的創辦人,幫助促进香港政治發展,支持公民抗命、和平非暴力抗爭。近年因其在歐洲難民危機上支持德國收容難民的立場,與陶傑等不少鼓吹民粹的名人不和。.

新!!: 香港島和蕭若元 · 查看更多 »

長青隧道

長青隧道(Cheung Tsing Tunnel)是香港第二條免費行車隧道及第一條三線行車的雙管隧道,現時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擁有,隧道於1993年開始修建,1997年5月22日通車。隧道位於新界青衣島上,為3號幹線青衣段的一部份,屬青馬管制區範圍,並由交通基建管理合約有限公司負責管理,隧道人員獲授權執行《青馬管制區條例》。.

新!!: 香港島和長青隧道 · 查看更多 »

長江基建

長江基建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長江基建、長建,為長江集團旗下主力於交通基建、能源基建及基建材料等業務的公司。主要股東為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為李嘉誠的長子李澤鉅,董事局副主席為霍建寧及葉德銓,集團董事總經理為甘慶林。 長江基建的主要投資包括為香港島及南丫島供應電力的香港電燈佔38.87%權益;在中國、澳洲及英國的能源基建及交通基建組合。其他業務包括香港水泥產品製造商青洲英坭及佔百分之五十權益之合營公司友盟建築材料。.

新!!: 香港島和長江基建 · 查看更多 »

長江和記實業

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簡稱長江和記實業,以及長和(CK Hutchison Holdings Limited,、),在2014年12月11日,於開曼群島註冊公司,總部位於香港,屬於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和和記黃埔有限公司的主要控股公司。 公司創辦人兼董事局主席為李嘉誠,聯席董事總經理為李澤鉅及霍建寧,副董事總經理為甘慶林。在2015年3月18日,原有長江實業(長實)股份撤銷港交所上市後,換取該公司上市,同時正式成為恆生指數成份股,業務在香港和全球經營港口及相關服務、零售、基建、能源以及電訊。 2015年6月3日,長和完成整合原有長實及和黃旗下房地產業務,並完成分拆長實地產於港交所上市。根據重組計劃,長和股東以持有一股長和獲發一股長實地產的比例持有長實地產股權,長和及長實地產成為兩間獨立上市公司。 2015年8月6日,長江和記實業旗3意大利,以及VimpelCom之全資附屬公司Wind Telecomunicazioni S.p.A.(WIND)合併,根據資料,分別流動及固網電訊客戶總數分別超過3,100萬和280萬。 2015年9月8日,長和旗下長江基建宣佈計劃和旗下公司電能實業合併,過程指出,電能實業把會以1股換取1.04股長江基建股份,其次長江基建把會派發5港元股息,在股東大會批准後,更名「長江基建實業(集團)有限公司」(CK Infrastructure Assets (Holdings) Limited),其次會撤銷電能實業上市。 2015年10月7日,長和旗下長江基建計劃和旗下公司電能實業合併,把原有1.04股和派發5港元股息,分別提高至以1股換取1.066股長江基建股份,和派發7.5港元股息,原因是受到投資者提出意願。 2015年11月24日,長和旗下長江基建計劃和旗下公司電能實業合併事項,在股東大會不獲通過,電能小股東陳女士和蘇先生向記者指出,由於合併換股比例1:1.066不合理,應提高至1:1.1,加上陳女士持有電能實業股票達至30多年不等,此外需要提高至8、9港元才成事,而和也批評出價太低。 2018年3月16日,李嘉誠宣布於5月10日主持股東大會後退任集團主席和執行董事,轉任公司資深顧問,並由李澤鉅接任董事會主席 2018年6月13日長和長實、長江基建及電能實業合組財團,擬以每份合訂證券11澳元的現金代價,較昨日收市價8.27澳元溢價33%,收購澳洲天然氣管道經營商APA Group,交易涉資約130億澳元,折合約770億港元。.

新!!: 香港島和長江和記實業 · 查看更多 »

長沙灣站

長沙灣站(Cheung Sha Wan Station)是港鐵荃灣綫位於九龍深水埗區長沙灣的一個地底車站,於1982年5月17日啟用,承建商是日本西松建設株式會社。.

新!!: 香港島和長沙灣站 · 查看更多 »

長沙灣政府合署

長沙灣政府合署(Cheung Sha Wan Government Offices)位於香港九龍長沙灣道303號,耗資11億元,於1999年11月30日落成,於2000年7月28日正式啟用,是香港島以外最大的香港政府部門辦公大樓。 該處未建成之前是一私家露天停車場,前身為英軍軍營及越南船民營,其後被收回並於1997年重新發展成現今的政府辦公大樓。而興建大樓的目的是取代廣東道政府合署及九龍西區4間老化的健康設施(分別為長沙灣賽馬會診療所、南山健康院、深水埗公立醫局和石硤尾健康院)。值得一提,大樓未落成之前,曾一度將長沙灣郵政局大樓暨員工宿舍命名為長沙灣政府合署,直至大樓落成前約一年為止。.

新!!: 香港島和長沙灣政府合署 · 查看更多 »

長洲 (香港)

長洲(Cheung Chau)是香港的一個島嶼,因狀似啞鈴而有啞鈴島(Dumbbell Island)的別稱,位於大嶼山東南方,屬於連島沙洲,北望喜靈洲,其西南方有石鼓洲,距離香港島西南方約10公里。長洲行政上被劃入香港十八區中的離島區,島上人口約4萬,是離島區中人煙最稠密的島嶼。長洲對內沒有陸上公共交通,基本發展尚算完善,除了有警署、消防局及醫院等基本設備外,島上也有學校、公共屋邨和綜合大樓等基礎建設。 長洲是香港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島上有不少觀光名勝,例如張保仔洞、北帝廟和長洲石刻等;而渡輪碼頭沿岸一帶則海鮮食肆林立。此外,長洲每年均會舉辦盛大的太平清醮,這項活動是長洲最大型的傳統節目,每次均吸引大批人士慕名參觀。島上設有不少青年旅舍、渡假屋,也有酒店。.

新!!: 香港島和長洲 (香港) · 查看更多 »

長洲太平清醮

長洲太平清醮(Cheung Chau Da Jiu Festival),是在香港長洲居民舉辦的一項太平清醮活動,於每年農曆四月初八(即佛誕)舉行,為當地最大規模的一個傳統活動,每次均會吸引不少香港市區居民和外國旅客專程慕名來參觀。該活動的最大特色為搶包山和飄色巡遊。2011年,長洲太平清醮連同大澳端午遊涌、大坑舞火龍和盂蘭勝會成為第三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長洲太平清醮更因其獨特的色彩,而獲美國《時代週刊》雜誌網站選為「全球十大古怪節日」之一。由於該醮會以三座大包山為最明顯的標誌,故又稱包山節(Cheung Chau Bun Festival)。 隨著時代影響文化而改變,宗教儀式不斷被簡化,居民參與亦逐漸地減退,有餐廳在醮會期間破戒出售葷菜。長洲太平清醮在旅遊業的推廣及贊助商的支持下,出現了商業化的現象,例如推出了平安扇、平安鎖匙扣、平安咕臣及平安環保購物袋等等,平安包更衍生了多款味道。 由康樂文化事務署特意與長洲太平清醮值理會設計,沿用十年、植根民心及滿載港人集體回憶官方「平安」兩個圖案字,被一間名為「一百度有限公司」在2014年3月28日向香港政府知識產權署商標註冊處申請商標註冊,商標圖像與康文署官式「平安」圖案字一式一樣。該公司向商標註冊處填報的資料,商品或服務說明為28及30類別,即遊戲器具和玩具及食物產品。食物產品包括咖啡、茶等代用品;米、麵粉和穀類製品;麵包、糕點和甜品,以至食鹽、醋等等。似乎欲以「平安」圖案字做商標品牌。.

新!!: 香港島和長洲太平清醮 · 查看更多 »

配票

配票是一種運用策略,以求某方充分利用票源,獲得最大席次之投票。由於在複數選區單記不可讓渡投票制中,並非僅由最高票當選,而係各候選人得票僅需在當選席次內領先即當選,因此政黨或政治聯盟透過組織動員或是號召選民自動將票源分配投給有希望當選的候選人,使其達到當選門檻,使該政黨當選席次最大化,避免個別參選人衝高票數造成選票浪費。.

新!!: 香港島和配票 · 查看更多 »

苦海 (電影)

是廣州華藝影片公司(Chinese Artistic Film Company)在1934年初期於香港九龍鑽石山『陳七花園』開設分廠所拍攝的第二齣黑白默片。在香港首輪公映時,中央戲院大堂陳列一座身高九尺的野人道具作為宣傳。.

新!!: 香港島和苦海 (電影) · 查看更多 »

英屬香港

英屬香港(British Hong Kong)是指於1841年1月26日至1997年6月30日期間,由大英帝國統治香港的時期,該時期又稱為英殖時期、英治香港時期或者港英時代(British Administration)。英屬香港政府簡稱為香港政府,但因為與香港主權移交後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簡稱一樣,香港傳媒將殖民地時期的政府稱為殖民地政府或港英政府等,以區別兩者。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英國統治香港的時期結束,取而代之的是香港特別行政區。 英屬香港時期曾在1941年12月25日至1945年8月15日被中斷,當時香港在二戰的局勢下被大日本帝國佔領,進入香港日佔時期,總計香港被英國統治近153年。.

新!!: 香港島和英屬香港 · 查看更多 »

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

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British Consulate-General, Hong Kong)為英國在香港的官方機構,亦是英國在全球最大的外交代表機構以及英國唯一一所行使大使館職能的總領事館,以及香港少數擁有獨立建築的駐港總領事館。總領事館為香港居民、澳門居民及英國公民提供領事服務,與毗鄰的英國文化協會為英國在香港的最大型機構。現任總領事為賀恩德(Andrew Richard Heyn)。.

新!!: 香港島和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 · 查看更多 »

英國歷史年表

此年表为英國歷史之大事年表,主要为国家(政治)史。.

新!!: 香港島和英國歷史年表 · 查看更多 »

英國海外領土

英國海外領土(British Overseas Territories)是主权归于英国,但并不属于联合王国建制的14块海外領土。它们是大英帝国的残余部分,部分领土经投票表决继续成为英国领土,其余领土则尚未取得完全独立,更有一處領土的原居民全部被驅逐出境。 这14块领土包括安圭拉、英属南极领地、百慕大、英属印度洋领地、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福克兰群岛、直布罗陀、蒙特塞拉特、圣赫勒拿、阿森松和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皮特凯恩群岛、南乔治亚和南桑威奇群岛和阿克罗蒂里和德凯利亚。其中在南极洲声称的英属领地并不被其他国家所承认。这14块领土的总面积共约1,728,000平方公里(其中不被其他国家承认的南极洲英属领地170万9400平方公里),人口共约260,000人。 “英国海外领土”一詞源於《2002年英国海外领土法案》,取代了《1981年英國國籍法案》使用的稱呼「英國屬土」或「英国属地」(British dependent territory)。1981年前,这些领地被称为「殖民地」(colonies)或「直辖殖民地」(Crown colonies)。英国海外领土也会被称为联合王国的海外领土,若上下文意明顯,更可以直稱海外領土。 根西岛和泽西岛(合称海峡群岛)以及马恩岛,都被称为王权属地,虽然也属于英国王室主权之下,但是其与联合王国的宪政关系与海外领土完全不同,英國的14塊海外領土只單純是海外領土,並不是英國的屬地。英国海外领土和皇家属地也与英联邦国家地位不同,后者是由于与大英帝国的关系而加入英联邦的主权国家。.

新!!: 香港島和英國海外領土 · 查看更多 »

英皇道

英皇道(英語:King's Road),香港島東區的一條主要道路,由天后開始,經北角到達西灣河的西部,西接高士威道,東接筲箕灣道,全長約4.2公里。 英皇道最大的門牌號碼是位於英皇道1128號的康山花園第10座,是香港島以門牌號碼來計最大的號數。.

新!!: 香港島和英皇道 · 查看更多 »

英皇集團中心

英皇集團中心(英文:Emperor Group Centre)是香港一座辦公大樓及商場,位於香港島灣仔區軒尼詩道288號,灣仔德士古油站對面,是英皇集團的總部。 大廈週邊是娛樂場所、喜萬年酒樓、卡拉OK店、鐘錶行等。大樓為甲級寫字樓,當中租戶有上市公司等。 File:HK Wan Chai Emperor Group Centre Jusco 10 Dollar Plaza a.jpg|地庫商場.

新!!: 香港島和英皇集團中心 · 查看更多 »

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

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 (King's College Old Boys' Association Primary School),是香港島中西區的一所小學。於1961年成立。.

新!!: 香港島和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 · 查看更多 »

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第二校

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第二校(King's College Old Boys' Association Primary School No.2),簡稱 KCOBAPS2,是香港島中西區的一所小學,位於上環普慶坊40號。校長是林淑芳女士。該校原名「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上午校」,2000年遷入普慶坊40號前梁文燕紀念中學校舍並轉為全日制小學、同時改為現時校名。.

新!!: 香港島和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第二校 · 查看更多 »

雞籠灣

雞籠灣(Kellett Bay,又名雞籠環、奇力灣)是香港的一個海灣,位於香港島南區薄扶林以西南,毗鄰瀑布灣,附近有雞籠環村及雞籠灣墳場,現址已成為華富邨及華貴邨的所在地。.

新!!: 香港島和雞籠灣 · 查看更多 »

雞籠灣墳場

雞籠灣墳場(因鄰近昔日的雞籠環村,亦稱雞籠環墳場)是香港一個開埠初期已經建立的華人公眾墳場,並於1959年正式停用及拆卸,發展成為公共屋邨及水務設施。確實位置為今天的香港島華富邨和雞籠環配水庫一帶,域多利道以南及石排灣道近華富邨段的兩旁。由於墳場的範圍廣,石排灣道以東段,憲報稱之為雞籠環東墳場(Kai Lung Wan East Cemetery)。.

新!!: 香港島和雞籠灣墳場 · 查看更多 »

雍仁會館

雍仁會館(英文:Zetland Hall,直譯為「泄蘭會館」)又名共濟中心(英文:Masonic Centre,直譯為石匠中心),是香港共濟會的總部,位於香港半山區堅尼地道1號,樓高三層。雍仁會館三分一的業權由香港共濟會雍仁會館信託人持有,餘下2/3則已經賣給新鴻基地產及郭炳聯。.

新!!: 香港島和雍仁會館 · 查看更多 »

難兄

是中華民國上海聯華影業公司與美國舊金山大觀聲片有限公司合作,在香港拍攝的一齣黑白默片,於1934年2月2日(星期五),在梁仁甫別墅開鏡。.

新!!: 香港島和難兄 · 查看更多 »

蛤塘

蛤塘村(客家話拼音:或者)為香港北區之范氏客家村落,位於船灣郊野公園之東北山區地帶,有逾壹佰弍拾年之歷史文化,鄰近荔枝窩村、梅子林村,與荔枝窩、鎖羅盤、三椏、梅子林、小灘、牛池湖等同屬沙頭角十約中之第九約(慶春約),處於近乎荒廢狀態,蛤塘村內設有范氏宗祠,上有堂聯「高平世澤,長遠家聲」。 蛤塘村一帶自沙士風波過後,成為香港市民生態郊遊之重要景點;尤其村中一棵「不文樹」,中間個樹窿神奇地有枝樹幹插著,果真無奇不有,成為旅客(郊遊人士)必看之獨特自然奇景,區瑞強亦為蛤塘、荔枝窩、梅子林、鎖羅盆這處香港十大勝景之一作曲。.

新!!: 香港島和蛤塘 · 查看更多 »

雨傘人

傘人()是指在香港雨傘革命期間所拍攝的照片人物,後來引申至泛指參與雨傘革命及香港民主運動的抗議群眾。.

新!!: 香港島和雨傘人 · 查看更多 »

雨傘革命

傘革命(Umbrella Revolution),又稱雨傘運動(Umbrella Movement)或佔領行動(Occupation Movement),是指於2014年9月26日至12月15日在香港發生的一系列爭取真普選的公民抗命運動。示威者自發佔據多個主要幹道進行靜坐及遊行,佔領區包括金鐘、添馬艦、中環、灣仔、銅鑼灣、旺角及尖沙咀,其主要訴求為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撤回2017年行政長官選舉及2016年立法會選舉框架和候選人提名方案,爭取行政長官選舉的公民提名權,以及廢除立法會功能組別。運動的主要象徵是黃色的雨傘,源於示威者面對警方以胡椒噴霧驅散時使用雨傘抵擋,媒體因而稱此運動為「雨傘革命」或「雨傘運動」。 這次抗爭運動是香港歷史上最大型的公民抗命運動。香港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在12月進行的「香港民意與政治發展」第4輪民調中訪問超過1,000名15歲以上市民,其中超過20%受訪者表示曾參與佔領。該中心按上述數據進行人口加權計算,推算整場運動的參與人數可能達到120萬人,佔全香港人口的1/6,是香港史上第二大規模的社會運動,僅次於1989年聲援八九民運的150萬人全球華人大遊行。運動在首3日為最高峰,9月29日至10月1日期間每晚均有超過20萬人參與佔領,是繼同年七一大遊行51萬人上街後,最大型的示威行動。但示威者的訴求全部被拒絕,運動以失敗告終。 此次運動衍生自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學聯)和學民思潮發起的罷課集會。9月26日晚上的重奪「公民廣場」行動揭開運動的序幕,8萬人集會聲援學生及抗議警方出動防暴警察對付示威者,並逼使「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和平佔中)提前於9月28日凌晨正式啟動。同日黃昏,防暴警察施放催淚彈驅散示威者,更一度舉起開槍警告旗,結果激發強烈民憤,使佔領行動由添馬艦、金鐘、中環、灣仔蔓延至旺角及銅鑼灣,更於10月1日擴散至尖沙咀。旺角、銅鑼灣、尖沙咀的佔領人士並不承認「和平佔中」、學聯、學民思潮為大會組織方,同時行動亦偏離原有模式,由「一波又一波」抗爭變成長期佔據。這一連串佔領運動亦遭到不少市民的反對,他們指佔領人士嚴重阻塞交通,影響生活和經濟。 各個佔領區的持續時間各不相同,最短的是尖沙咀佔領區,只維持3日。其他佔領區持續的時間較長,大多由警方、執達主任等清場。旺角佔領區被佔據近2個月,在11月25日至27日遭警方武力清場,期間示威者順著被驅散之方向開拓新戰線,導致當時亦為佔領區面積最大之時,之後示威者改為「流動佔領」。金鐘、添馬艦、中環、灣仔的佔領區範圍最廣闊的時候是在9月28日至10月1日,達到人數最高峰時期,佔領區之後縮小,令灣仔在運動早段亦告失守;但除龍和道及金鐘道外,大範圍清場一直拖延至12月才進行。中環在12月11日上午被執達主任清場,金鐘夏愨道、添美道在同日下午由警方清場,使佔領區大幅縮小至僅餘立法會示威區外的行人通道。佔領行動持續79日、即超過2個半月後,最終在12月15日以銅鑼灣佔領區及添馬艦立法會示威區被全面清場作結。清場後佔領人士改用「流動佔領」、「抗租拆稅」等不合作運動延續抗爭,而部份示威者仍分別佔領添美道「公民廣場」至立法會一段行人路半年,以及佔領英國駐港總領事館外行人路超過3個月。 除雨傘外,黃絲帶亦為此次抗爭運動的主要象徵物。這是源於9月1日民間人權陣線(民陣)因應人大常委就香港2016、2017政改的決議而發起的「還政於民,落實普選」黃絲帶行動。有市民發起將黃絲帶繫上香港各處的行道鐵欄上,亦有不少網民在Facebook等網站以黑底黃絲帶的圖片為頭像來響應運動。 同年11月29日,美國《紐約時報》與台灣中研院學者徐斯儉皆認為,佔中運動影響了台灣的九合一選舉,選舉結果顯示執政黨(中國國民黨)潰敗,臺灣的選民表達他們對中國大陸的不安之感已經升高。.

新!!: 香港島和雨傘革命 · 查看更多 »

雪廠街

雪廠街(Ice House Street)是香港的一條道路,位於香港島中環。是單程下山車道。它的南段連接近藝穗會的雲咸街,而北段則與干諾道中交界。.

新!!: 香港島和雪廠街 · 查看更多 »

雪艷梅

雪艷梅(Suet Yim Mui),香港粵劇艷旦、電影女明星,銀幕處女作粵語歌唱片《情竇初開》(1955年2月2日香港首映);息影作粵語武俠片《六指琴魔》(1965年暑假,飾演端木紅),參演廿多齣粵語片。.

新!!: 香港島和雪艷梅 · 查看更多 »

雲地利道

雲地利道,(Ventris Road),是香港島快活谷的一條行車馬路,單程路南北走向,南起自跑馬地藍塘道,近北帝譚公廟及巴士站和跑馬地電車總站,北至樂活道近黃泥涌道教堂。 雲地利道稱為跑馬地豪宅區之一,西望香港賽馬會馬場及兩所同名小學及中學。.

新!!: 香港島和雲地利道 · 查看更多 »

雲咸街

雲咸街(Wyndham Street)是香港中西區的一條街道,位於香港島中環及半山區一帶,鄰近中環蘇豪區。街道為雙線單程行車,由山上的--及亞畢諾道交界,至山下與皇后大道中及畢打街交界,那裡有一家國際連鎖式百貨店馬莎百貨。 這條街道下坡道常有交通意外發生,多數因重型車輛衝下而引致人命傷亡。1997年8月18日中午,雲咸街與皇后大道中交界發生的探員駕車撞向人群事件,有關意外導致三死十傷。發生嚴重車禍後,已鋪設「防滑鋼沙」及設有最少四組路牌,但並無改變行車方向。 到了2000年4月29日,一輛24噸重泥頭車,駛入限制五點五噸重以上車輛使用的雲咸街時失控,沿斜路直衝向雲咸街與皇后大道中交界,掃毀20米長鐵欄後,再撼向娛樂行外棚架便告停下,事件中三男一女受傷。.

新!!: 香港島和雲咸街 · 查看更多 »

雲景道

雲景道(Cloud View Road),是香港的一條道路,位於香港島北角寶馬山一帶,為該處的主要道路之一,亦是分隔東區及灣仔區的道路(至怡景道,西面為灣仔區)。雲景道在山下連接炮台山道及天后廟道交界,而山上則連接寶馬山道,中段最南端連接怡景道可通往勵德邨。雲景道沿路一帶以學校和住宅為主。雲景道全長1100米,向東西方雙向雙線行車。.

新!!: 香港島和雲景道 · 查看更多 »

電力價格

每個國家的電力價格都不同,原因也很多。發電成本主要根據所用燃料的種類、政府的資助、甚至是天氣狀況。直至2007年為止,全世界最高電力價格的國家被認為是愛爾蘭,第2和第3位分別是丹麥和意大利。但如果按电价收入比来计算,以上三个发达国家的居民用电价格实际上非常低廉,电价收入比较高的现象大多集中在欠发达国家与地区,如中国大陆地区,用电绝对价格相对而言较低,然而其居民的电价收入比却已经达到了美国居民电价收入比的35倍。 尤其是自2013年起逐步在各地试行居民阶梯电价及更换成智能电表之后,在相同用电量的情况下居民的电费支出额更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接近于翻了一番。 以下是一個粗略的全球國家和地區電力價格的比較圖。.

新!!: 香港島和電力價格 · 查看更多 »

電照街

電照街(Tin Chiu Street),是一條南北走向的街道,它位於香港港島東北北角區內。 從前的政府屋建會在1958年於此建有北角邨東風車樓,共1956個物業單位。北角邨也稱為渣華道廉租屋邨。區內有社區禮堂、商場、巴士總站、郵政局及渡輪碼頭 。.

新!!: 香港島和電照街 · 查看更多 »

電訊盈科中心

電訊盈科中心,位處於香港島鰂魚涌英皇道979號太古坊,樓高43層,由太古地產發展,於1994年落成。 1994年,太古地產把電訊盈科中心聯同大廈命名權售予當時的香港電訊,而電訊盈科中心著名租戶是國際商業機器、康納利和智威湯遜。2004年,盈大地產以28.08億元把電訊盈科中心售予美國寶信投資(Prudential Financial)旗下公司Pramerica Real Estate Investors(Asia) Pte.

新!!: 香港島和電訊盈科中心 · 查看更多 »

電氣道

電氣道是香港東區的一條著名道路,南邊位於銅鑼灣東面,由南至北連接銅鑼灣及北角,北端屬北角,與渣華道連接,長約1公里。.

新!!: 香港島和電氣道 · 查看更多 »

集成中心

集成中心(C.C.Wu Building),为香港富豪伍集成所有,是香港島灣仔的一幢商場及寫字樓大廈的建築物,也是灣仔區地標之一,其東面的地標有W Square、大公報及文匯報報社大廈,西面有德士古油站、軒尼詩道官立小學、莊士敦道等。其灣仔道方面是停車場入口。 因為附近是學校區、住宅區,及數間年青時尚的商場集中地,人流車流也車水馬龍。集成中心的地庫有銀行及超級市場,北門有臨時展銷場及麥當勞餐廳,灣仔集成中心是港鐵特惠站所在地之一(惟已於2015年7月31日終止服務)。.

新!!: 香港島和集成中心 · 查看更多 »

雅賓利道

雅賓利道(Albany Road)是香港一條街道,位於香港島中環半山區,南起羅便臣道及舊山頂道交界,北至上亞厘畢道及己連拿利交界,將香港動植物公園分為東西兩半。.

新!!: 香港島和雅賓利道 · 查看更多 »

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

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通常簡稱為大埔那打素醫院;英文:Alice Ho Miu Ling Nethersole Hospital),是香港公立醫院之一,於1887年由倫敦傳道會創立,為香港第一所採用西法醫療的華人醫院。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現今位於香港新界大埔區大埔,隸屬於香港醫院管理局新界東聯網,為一間地區綜合全科醫院,提供各專科門診和全日急診服務。新院自1997年1月起投入服務,提供400張病床。.

新!!: 香港島和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 · 查看更多 »

雅濤閣

北靠南朗山,而南望布廠灣的雅濤閣 雅濤閣(Broadview Court)屬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私人參建之居者有其屋屋苑之一,位於香港島黄竹坑深灣道,鄰近深灣遊艇俱樂部及海洋公園,眺望鴨脷洲大橋及東博寮海峽,由中遠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屬下的盛名發展有限公司發展,及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監管整個發展過程及推售,巴馬丹拿建築及工程師有限公司設計,順成建築工程有限公司承建。 整個屋苑由四座住宅大廈組成,座落於深灣巴士總站、多層停車場及商舖平台上,樓高兩幢分別為38層及兩幢39層的住宅樓宇,設有隔火層,合共1,540個住宅單位。單位分兩房兩廳及三房兩廳兩種,建築面積:505-707平方呎(實用面積:422-591平方呎),大部份單位可享深灣及遊艇碼頭等海景。 雅濤閣於某年曾獲得由南區區議會規劃、工程及房屋事務委員會主辦的「2004/2005年南區優質樓宇管理比賽」冠軍。屋苑附近有多間學校,包括:新會商會陳白沙紀念中學,滬江維多利亞學校,香港加拿大國際學校等。 雅濤閣坐擁香港仔避風塘全海景,加上港鐵南港島綫落成啟用,成為香港島以至全港綠表市場售價最高的屋苑之一。2018年5月,此屋苑的一個高層單位,實用面積422平方呎,未補地價成交價551.5萬港元,實用呎價13069港元,創全港居屋未補地價呎價新高。.

新!!: 香港島和雅濤閣 · 查看更多 »

雀巢牛奶公司

巢牛奶公司,是雀巢於香港的鮮牛奶及奶製品的品牌名稱(並非一間真正公司),前身是牛奶公司的業務。 廠房設於元朗工業邨,於1982年落成。.

新!!: 香港島和雀巢牛奶公司 · 查看更多 »

雙塔式大廈

雙塔式大廈(Twin Tower)是香港公屋大廈的一種,高低兩塔相連,高座約24至28層高,低座約21層高。各單位皆設有露台。由於大廈中央設有一個巨大天井,所以坊間普遍稱雙塔式大廈為「井型公屋」、「天井型公屋」、「井字型公屋」等。該類型大廈是由後來升任房屋司及政務司的廖本懷設計。 雙塔式大廈中央天井是留空的,優點是空氣流通,尤其在夏天塔內單位大多打開門戶,而每層每戶大門均是互相對望,所以若有偷竊發生,容易被人發現,故其設計上具有保安功能;缺點是兩個深洞,無論從高處望下抑或從低望向高處,令人產生不安的感覺,兩個洞更成部份有意輕生人士跳樓自殺的地方;在日間非正午時份,陽光亦難抵達洞的底部,造成井底光線長年都較暗淡;加上興建雙塔式大廈耗用的土地面積非常大,但每個單位的面積都相當細小(平均單位建築面積不多於40平方米,最大的單位也只有大約55平方米),不適合給於5人或以上的家庭居住;另外,雙塔式的大部份單位在面向走廊的牆身都有一個面積很大的通風窗戶,對單位的住客失去了安全感和私隱。因此,港府在1980年代開始已停止在新型屋邨興建雙塔式大廈。 最早的雙塔式大廈是位於香港島南區華富邨的華興樓及華昌樓,於1970年落成,現已超過45年樓齡。而最後一座雙塔式大廈落成在1984年的秀茂坪邨秀明樓。 雙塔式大廈例子有觀塘順利邨利明樓(1978年落成)、順天邨天琴樓(1982年落成)、愛民邨衛民樓、敦民樓、德民樓、新民樓、信民樓(1974-1975年落成)及屯門湖景邨湖光樓(1982年落成)。.

新!!: 香港島和雙塔式大廈 · 查看更多 »

雙四門

雙四門是香港南部蒲台島附近的水域,地區行政上屬於香港島南區的赤柱及石澳選區(D17)。在雙四門的島嶼合稱蒲台群島,包括以下的島嶼:.

新!!: 香港島和雙四門 · 查看更多 »

老襯亭

老襯亭,原名鮑寧亭,是香港島扯旗山與歌賦山之間的爐峰峽上已拆卸的建築,即今日凌霄閣前身的別稱,曾是山頂纜車的終點站。最早期的老襯亭建於20世紀初,只是一個觀景亭(當地第一代建築),於香港日治時期被毀,後於1950年代由香港大酒店建成後來的建築物,作為山頂纜車山頂站的建築,仍被俗稱為老襯亭,此老襯亭當地為第二代建築,1955年5月開放華僑日報, 1955-05-03 第5頁,並於1969年11月10日開始拆卸華僑日報, 1969-11-10 第7頁。 1972年,建築物重建成上一代的爐峰塔(當地第三代建築),於8月29日正式開放,頂層設有西餐廳,餐廳下層為咖啡室,而底層則是中菜餐館。隨著九十年代初香港旅遊業模式改變,山頂纜車於1989年8月現代化工程後首三年不斷有旅客投訴山頂站設備老化,身為山頂纜車有限公司的母公司香港上海大酒店也深受抨擊,連番召開股東會議。受輿論壓力及其他不明朗因素,1992年大酒店宣布爐峰塔於短期內重建,最終提早在1993年7月清拆,原址發展成今日的凌霄閣,此為當地第四代建築,在施工期間,纜車公司曾搭建臨時月台,確保服務不受影響。雖然改建後已經易名為凌霄閣,但部份老一輩的香港居民仍將凌霄閣稱呼為老襯亭。.

新!!: 香港島和老襯亭 · 查看更多 »

連翠邨

連翠邨(Lin Tsui Estate)是香港其中一個興建中的單幢式公共屋邨,項目編號為ET01,前稱連城邨,位於香港島東區柴灣連城道的前柴灣房屋署職員宿舍,建業大廈旁,環翠邨對面。 連翠邨所在地皮曾計劃用作興建私人住宅,有關地皮於2010年9月拍賣,當時開價5.3億港元,但未有發展商承價,為16年以來首次有拍賣的官地需要收回。 該邨只有一座36層高的「非標凖型設計」樓宇(稱「連翠樓」)配上「構件式單位」設計,為港島區首個採用構件式單位設計的公屋項目,聳立在3層高平台之上,首層為正門入口、閣樓為機電層、平台層為平台花園、長者康樂設施、屋邨辦事處及互助委員會辦公室,標準層每層8伙,每層有2睡房單位1個、1睡房單位3個(其中兩個可打通)、2/3人單位及1/2人單位各2個,樓宇呈T型的佈局及單邊走廊以阻隔墳場景觀,連翠邨由房屋署總建築師(2)設計,俊和建築工程有限公司承建,2016年10月28日房屋署透過公開招標批給創毅物業服務顧問有限公司作物業管理,全邨共提供288個單位,主要提供小型單位及家庭式單位,此邨將在2018年8月落成,此邨外牆顏色以灰、白及橙色為主,以配合週遭環境,使整個社區的視覺效果更加和諧協調。.

新!!: 香港島和連翠邨 · 查看更多 »

進教圍 (香港)

進教圍(St.)是灣仔區內的一條行車街道,東端與聖佛蘭士街交架。進教圍的西端是駕車人士的的掘頭路,但是行人還可以通往日街、月街等地。進教圍的中段南方與光明街交架,通往星街。.

新!!: 香港島和進教圍 (香港) · 查看更多 »

進智公交

進智公共交通控股有限公司(AMS Public Transport,前稱香港仔專線小巴有限公司/Aberdeen Maxicab Service Company Limited,)是香港第二大的專線小巴服務商,也是香港唯一上市小巴營辦商,董事局主席為黃文傑,行政總裁為陳文俊。 進智公交的董事局有不少成員為前政府高官(鄺其志、陳阮德徽)或政界名人(李鵬飛) 。 因為進智公交的股票編號為77,所以旗下不少小巴是採用號碼為「77」的車牌,如EZ77、HN77、LU77、LX77、LZ77、MG77、MJ77、ML77等;此外,進智公交會把自訂車牌套用於車隊之中,如AMS1、AMSPT77、AMS77。.

新!!: 香港島和進智公交 · 查看更多 »

逸蘭精品酒店

逸蘭精品酒店(Lanson Place Hotel),為香港的一間四星級酒店,位處於香港島銅鑼灣禮頓道133號,鄰近港鐵銅鑼灣站,酒店於2005年11月開幕,共提供194間豪華客房,包括184間寬敞舒適的客房,以及4間傷健人士客房及6間豪華套房,由永泰亞洲管理。.

新!!: 香港島和逸蘭精品酒店 · 查看更多 »

逸樺園

逸樺園(The Orchards)是香港一幢私人屋苑,位於港島東區鰂魚涌,由太古地產所建,於2003年7月落成。共有442個單位,面積介乎790平方呎至1,147平方呎,亦提供四個面積1,508平方呎至1,737平方呎的頂層Penthouse單位。 休閑娛樂設施包括一個會所、分別位於兩幢住宅大廈17樓及32樓的日式和英式空中花園,以及一個平台花園。.

新!!: 香港島和逸樺園 · 查看更多 »

逸濤灣

逸濤灣(Les Saisons)是香港的一個私人屋苑,位於香港島東區西灣河,物業發展商為太古地產、中華汽車有限公司及新鴻基地產。該屋苑於2001年10月入伙,共有4座,提供866個單位,高層可眺望鯉魚門海岸景觀,20分鐘直達上環港澳碼頭。 逸濤灣旁邊的一塊官地,原擬興建香港冰上運動中心,最終興建了一個以舊式漁村為主題的愛秩序灣公園。在動工興建該公園前,地政總署以短期租約方式將地皮出租,曾經是一個高爾夫球練習場。由於圍網距離旁邊屋宇太近,阻擋住戶的景觀,加上晚間燈光做成光污染,引起當地居民強烈不滿。2006年12月,該高爾夫球練習場在居民投訴受滋擾的情況,地政總署仍批准續約兩年,被批評「見錢眼開」。.

新!!: 香港島和逸濤灣 · 查看更多 »

耀東邨及興東邨

本文主要介紹、、、、、及。.

新!!: 香港島和耀東邨及興東邨 · 查看更多 »

虎豹別墅 (香港)

香港的虎豹別墅(The Haw Par Mansion),位於香港島大坑的大坑道,鄰近勵德邨的住宅群,是已故商人胡文虎建造的一座別墅,現已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新!!: 香港島和虎豹別墅 (香港) · 查看更多 »

降低食物中鹽和糖委員會

降低食物中鹽和糖委員會是由香港政府於2015年成立,委員會成立目的乃就制定政策方向及工作計劃,以減低香港市民的鹽和糖攝入量及食物中的鹽和糖含量,向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提供建議。.

新!!: 香港島和降低食物中鹽和糖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陳學鋒

陳學鋒(Chan Hok-fung,),是現任香港中西區區議會堅摩選區議員兼中西區區議會副主席。.

新!!: 香港島和陳學鋒 · 查看更多 »

陳家麒

陳家麒(Chan Ka Ki,),生於香港,是一名香港職業足球員,司職守門員,持有亞洲足協C級足球教練牌照及亞洲足協守門員教練牌照。.

新!!: 香港島和陳家麒 · 查看更多 »

陳寶珠

陳寶珠(Connie Chan Po-chu,),籍貫廣東新會外海,著名粵劇演員及電影演員。有“影迷公主”之稱的陳寶珠是七公主成員之一,並且出身自粵劇世家,為粵劇名伶陳非儂、宮粉紅的養女,師傅任劍輝更是香港粵劇史上最受歡迎的女文武生,亦是「銀壇鐵漢」曹達華的乾女兒。.

新!!: 香港島和陳寶珠 · 查看更多 »

陳富明

陳富明 (Chan Fu Ming,),現任香港南區區議會田灣選區議員兼南區區議會副主席、香港島各界聯合會成員、香港仔漁業海鮮商會主席。 他在2004年南區區議會田灣選區補選以1,423票擊敗其餘5名參選人當選,其後2007年、2011年及2015年選舉在無對手競逐下連任。.

新!!: 香港島和陳富明 · 查看更多 »

陳庭欣

陳庭欣(Toby Chan,),香港女演員。她於2010年參加香港小姐競選時獲得冠軍,之後簽約成為無綫電視合約藝人。近年為無綫電視監製林志華的常用演員。.

新!!: 香港島和陳庭欣 · 查看更多 »

陳志全

陳志全(Raymond Chan Chi-chuen,),香港泛民主派政治人物,人民力量主席,香港立法會新界東選區地區直選議員。他是香港立法會首位男同性戀議員。.

新!!: 香港島和陳志全 · 查看更多 »

陳志明 (宗教人物)

陳志明神父 (Rev.,),現任天主教香港教區副主教。陳志明在家中在十一名兄弟姊姊中排行第七。陳志明的家族來自香港西貢區鹽田仔,但他在南區太古樓(現時為薄扶林花園)度過了十二年的童年。.

新!!: 香港島和陳志明 (宗教人物) · 查看更多 »

陳冠希裸照事件

陳冠希裸照事件(Edison Chen photo scandal)又稱香港藝人不雅照事件、藝人床照流出事件等,在大陸又稱為豔照門,是始發於2008年1月底香港娛樂圈及互聯網的一件裸照事件,香港藝人陳冠希自行與至少12名女性拍攝裸照,當中涉及香港女藝人鍾欣桐、張栢芝、陳文媛、顏穎思、陳思慧、陳育嬬及圈外的楊永晴的裸照透過互聯網上電子郵件、新聞組及網路討論區廣泛流傳。由於牽連裸照事件的藝人公司先後報警備案,加上媒體多次異乎尋常的追訪,隨即引起了香港警方的調查及介入,而香港警方更曾要求國際刑警協助調查。其後,香港警方懷疑涉案的上載照片寄存於陳冠希的電腦,在送交eLite Multimedia電腦店修理時遭人非法複製照片後,更在未經陳冠希的同意而被不知名人士公開照片。同年2月21日,裸照事件主角的陳冠希召開記者會,用英文向公眾及所有受害人道歉兼且承認自己拍攝大部份照片,並宣佈無限期退出香港娛樂圈。2009年6月3日,陈冠希首次公开接受有線電視新聞網专访,谈论“艳照门”事件的诸多细节。 香港多份報章在農曆新年期間連續十多天以該裸照事件作為頭條新聞,而不是報導新年市況的新聞。其中《蘋果日報》更連續21天(1月29日至2月18日)以頭版大篇幅報道消息。.

新!!: 香港島和陳冠希裸照事件 · 查看更多 »

陳立昌

陳立昌()香港知名医学家,香港大學教授,曾執教港大長達26年,人稱“LC”。.

新!!: 香港島和陳立昌 · 查看更多 »

陳翠屏

陳翠屏 (Chan Chui Ping)有「美艷親皇」美譽的粵曲伶人、香港電影及電視明星。.

新!!: 香港島和陳翠屏 · 查看更多 »

陳露華

陳露華(Chan Lo Wah,),籍貫:廣東省南海縣,廣州市「圖志小學」畢業。她的胞姊是電影明星白梨;姐夫為著名電影導演俞亮 1948年7月15日(星期四),香港《工商日報》,第五頁。。她的銀幕處女作為《牛精良大鬧香港》(1947年)至《星島姊妹花》(1963年,飾演珍姐),共演出約120齣電影。1956年6月,陳露華居住在香港島中環擺花街16號四樓,因為准許她的男朋友黃子明(35歲商人)在香港島柴灣香島道無牌駕駛她的私家轎車,罪名成立,被香港法庭判罰港幣100元。.

新!!: 香港島和陳露華 · 查看更多 »

陳露薇

陳露薇(Chan Lo Mei),香港電影演員。她亦是擅長唱女腔的粵劇艷旦。.

新!!: 香港島和陳露薇 · 查看更多 »

陳茂波

陳茂波(Paul Chan Mo-po,),生於香港,籍貫廣東潮州,現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香港執業會計師,曾任發展局局長、法律援助服務局主席、華德匡成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於2008年至2012年出任香港立法會功能界別會計界議員,其後於2012年7月29日辭職,於翌日起擔任發展局局長。 2017年1月16日,因應曾俊華辭任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獲時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委任為財政司司長。.

新!!: 香港島和陳茂波 · 查看更多 »

陳自瑤

陳自瑤(英文名:YoYo Chen,),為香港無綫電視經理人合約女藝員。.

新!!: 香港島和陳自瑤 · 查看更多 »

陳蕉琴

陳蕉琴博士,OBE,JP(Dr Chan Chiu-kam, Pauline,),香港女性企業家和慈善家,1957年與「光學儀器大王」黃克競創辦寶源基業有限公司,出任總經理,從事生產各式光學儀器和攝影器材,後來成為該公司的永遠董事總經理。 陳蕉琴早年受教於瑪利諾修院學校和香港大學,1945年加入香港樹膠製造廠有限公司擔任文職,並認識任職總經理的黃克競。四年後,兩人合作成立寶源工業(牙刷)有限公司,由黃克競任董事長、陳蕉琴任總經理,該公司在五十年代曾經是亞洲最大規模的尼龍牙刷生產商之一。1957年,陳蕉琴與黃克競開始生產市場上較少競爭的光學儀器和攝影器材,但受生產水平所限,加上缺乏經驗,他們初期遇上不少困難,並需要從日本和西德等地引入技術和人材,過了數年生意才漸上軌道,而旗下在香港製造的「夏蓮娜」塑膠照相機更打進了英國和美國等國際市場。此後,寶源基業的光學和攝影器材生產業務不斷發展,到九十年代以後才逐漸式微。 作為香港戰後少有的女性企業家,陳蕉琴自五十年代初已積極參與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的工作,並獲香港政府委以多項公職。本身是香港大學校友的她還在歷年來多次捐助香港大學醫學院。位於沙宣道屬於醫學院的陳蕉琴樓,即由她協助捐建,並以她本人命名。除了香港大學外,她又曾捐助香港理工學院(香港理工大學前身)和英國牛津大學及劍橋大學等多家海內外高等院校。為肯定她對教育方面的支持和在工業界方面的表現,她在1985年獲香港大學頒授榮譽法學博士學位。.

新!!: 香港島和陳蕉琴 · 查看更多 »

陳艷儂

陳艷儂(Chan Yim Nung,),籍貫為廣東省東莞縣,廣州市出生,原名陳淑嫻,她的丈夫是粵劇文武生沖天鳳。陳艷儂是粵劇刀馬旦,擅長打真軍的武劇,有「女武狀元」的美譽,在「新聲劇團」擔任正印花旦,與任劍輝合演。此外她在武場粵劇《女霸王》裡表演「踩砂煲」的武功而令觀眾有深刻印象。 她在加入「耀榮華劇團」時,曾與陳錦棠、黃千歲及歐陽儉等粵劇紅伶在1956年10月於香港島利舞臺演出潘一帆編撰的粵劇《鐵膽鴛鴦未了情》。後來她參加「昇平劇團」時,在1957年12月27日晚上於九龍東樂戲院,陳艷儂反串掛鬚坐車先演《六國大封相》;續演班政家袁一飛與周憲薄編撰的元朝宮闈歷史倫理粵劇《血滴龍鳳杯》,陳艷儂飾演蒙冤落難皇后、鬚生梁少平飾演昏君、金劍鋒飾演落難太子、麥炳榮飾演忠心候爺、譚倩紅飾演奸妃、羅家權飾演奸險國舅、區家聲飾演奸太子。尚演《龍爭虎鬥鳳凰鳴》、《盜御馬》、《楊六郎罪子穆桂英下山》、《蘇武牧羊惺惺追舟》及《真假孟麗君》等劇目。 1958年10月時,陳艷儂在到美國登臺後就歸化美國國籍,最初兩年與黃千歲合演,劇目包括《穆桂英》、《劉金定》、《呂布》、《十三妹大鬧能仁寺》、《無敵女英雄》及《陳宮罵曹》(陳艷儂反串文武生)等,而在黃千歲獨自返回香港後,陳艷儂改為反串作文武生與秦小梨、雪艷梅、黃金愛、張舞柳、伍丹紅、艷群芳等花旦合作,亦與黃超武及鄧偉凡合演,逗留美國五年多後返回香港,途經夏威夷州檀香山並停留了一個星期,還在當地遇見開設「天天餐館」的70高齡粵劇名伶肖麗章。 在1964年7月8日回到香港的她與在加利福尼亞州大學唸化學碩士課程的兒子溫棨霖前往探望因病住進法國醫院的78歲母親及女兒。此時陳艷儂住在九龍何文田。而除了探望親人之外,她在該年7月13日晚上應羅艷卿之邀前往九龍塘秀竹園道的香閨宴請陳艷儂,受邀者還有鄧碧雲、祁筱英及余麗珍。此外在7月24日下午時她和祁筱英一起到香港島中環「戲服大王」關秋的服裝店訂購戲服、到「就記頭笠店」購買頭笠假髮,並採購500個砂煲準備運到舊金山以表演她的絕技「踩砂煲」之用。而隔天下午3時她又應曾向她學習粵劇的鳳凰女(鳳凰女是在她的的開山師傅紫蘭女到美國演出的期間跟隨陳艷儂學習粵劇)之邀前往雍雅山房,隨行有陳錦棠、羅艷卿、祁筱英,三部轎車前往,吃了午膳及晚宴之後在8月14日時她亮相於香港麗的映聲,接受梁紹恆訪問講述她在美國的趣事,後來8月17日晚上 香港八和會館在九龍油麻地彌敦道「平安酒樓」,為陳艷儂擺3檯酒席作洗塵宴,出席粵劇紅伶包括陳錦棠、鳳凰女、梁醒波、黃千歲、白龍珠、祁筱英、關海山、蕭仲坤、華雲峰、梁玉崑、李若呆、王者師等。最後在9月16日晚上,陳艷儂的徒弟吳漢英在九龍油麻地西貢街119號「中英飯店」為陳艷儂設餞行宴,而陳艷儂在席間向編劇家潘一帆徵求粵劇劇本。 陳艷儂在1964年9月21日下午4時20分搭乘日本航空公司JL052號航班離開香港時,香港粵劇紅伶空群到啟德機場送行,計有任劍輝、鳳凰女、羅艷卿、祁筱英、林家聲、魏筱靈(紅荳子)、陳錦棠、白玉棠、吳漢英、蘇少棠等。而在離開香港後,她先是在東京逗留兩天,再轉飛到加拿大溫哥華停留三天,取道西雅圖,才返回舊金山籌備「艷陽天劇團」,並在隔年2月2日(農曆乙巳蛇年大年初一)於舊金山「大明星戲院」演出粵劇。.

新!!: 香港島和陳艷儂 · 查看更多 »

陳雲海

陳雲海(Chan Wan Hoi Henry,),人稱雲海,香港獨立傳媒、旅遊愛好者、設計從業員、靈異及外星人研究者、香港神秘學始祖。現為香港報章雜誌撰寫旅遊文章,已到過七十多個國家及中國二十多個省及自治區。而在不定期會出版靈異書籍,其文章多為親身到達現場再撰寫,甚至曾舉辦「探鬼團」,所以讀者、聽眾都像親身感受。不過,他於自己主持的最後一集《摩星嶺4號》中,說明自己不是主要研究靈異及外星人,而是推崇信息及資訊自由,研究及推動非主流文化。 雲海早於九十年代便已於各大電台擔任靈異節目的嘉賓,而他開始被廣大聽眾認識,要追溯至2000年代初,為「香港電台」節目《夜媽媽與夜爸爸》擔任固定環節「黑色星期一」的嘉賓主持,內容講述從羅茲威爾等外星人事件、神秘組織、宗教預言、以至各種陰謀論、都市傳聞等等涉及神秘學資訊(有關節目至今仍於網上流傳),再配合主持人-DJ 曾仕賢(Jason)開放幽默的主持風格,令節目風頭一時無倆,但亦因此招至港台某高層(雲海曾於網上節目「格羅茲尼」表示為當時的節目監製)的嫉妒,遂以種種藉口打擊Jason令其意興闌珊請辭,雲海出於義氣與Jason共進退辭任嘉賓。其後Jason得「商業電台」垂青招攬,並以Papajay之名於商台短暫開咪,與雲海再次合作製作一連十三集的特備節目《不明來歷》。 雲海於2005年9月至2007年11月間,擔任新浪網的網上電視《談談靈說說怪》的主持人,間中亦會於「商業電台」擔任節目《架勢堂》客席主持,其受歡迎程度,連主持人森美亦在節目中提過,因為雲海吸引大量的廣告商做廣告,所以要請他提早半小時開講以抒緩時間緊張。 商台更於2009年8月,專門為他開辦節目 --《摩星嶺4號》,雲海找來號稱是「加拿大森美」的阿祖(祖雲尼)與他拍檔擔任該節目的主持人,吸引大批神秘學愛好者收聽。可惜與阿祖主持未能擦出像與Jason或森美般的火花,期間不斷有聽眾批評節目離題及沉悶,更有很多人希望更換主持人阿祖,而一度與雲海要好的商台DJ當奴更曾向商台高層指其節目內容「無離喇廢」,及至2013年6月,雲海因不滿商台未有事先徵得其同意下刪剪其節目內容,遂一怒之下向商台請辭,更與當奴反目。 基於上述恩怨,雲海離開商台後至今絕跡傳統大氣廣播電台,他選擇繼續與阿祖合作,不定期於網上發佈自資錄製及主持的網台節目《格羅茲尼》。直至2016年6月12日,雲海於其個人臉書上留言表示:「人性真係恐怖到你唔信!自稱信主的人,有無睇聖經?!所有事都係躺開嘅墳墓!仲要隱瞞幾多?幾耐呢?濫藥、欺詐、邪淫、貪財……仲要背負眾多宗教職務!我唔明,無內疚感嘅咩?!無罪惡感嘅咩?!」,內容似有影射拍檔阿祖意思。及後雲海於《格羅茲尼》第三十四公里中,更明確的表示與阿祖關係已經破裂。 雲海在2017年11月19日於其官方面書中表示自己中風並留院中。.

新!!: 香港島和陳雲海 · 查看更多 »

陳捷貴

陳捷貴,祖籍廣東潮陽。中西區區議會大學選區議員,曾任中西區區議會副主席,現任新世紀論壇理事。.

新!!: 香港島和陳捷貴 · 查看更多 »

陳淑莊

陳淑莊(Tanya Chan,),香港執業大律師,香港立法會議員,前中西區區議會(山頂選區)民選議員。 陳淑莊是公民黨創黨黨員、外務副主席及前藝人。現時為執業大律師及D100節目主持。政治立場偏向自由主義,要求爭取普選、立法保障市民獲取資訊自由、推動政黨政治、贊成各行各業全面設立最低工資、最高工時以及推動累進稅制以確保社會資源公平分配,以法治、人權為核心價值。.

新!!: 香港島和陳淑莊 · 查看更多 »

陳振聰

陳振聰(Peter Chan,),香港商人及在囚人士,2007年4月,陳振聰聲稱自己是香港華懋集團已故董事局主席龔如心千億遺產的唯一受益人,更自稱是龔的情夫。惟在2010年2月2日高等法院的判決中陳振聰被宣佈敗訴,更被指偽造遺囑。。2013年7月4日,陳振聰涉嫌偽造及行使虛假文書,在高等法院被判罪成,判刑12年。.

新!!: 香港島和陳振聰 · 查看更多 »

陳方安生

陳方安生,大紫荊勳賢,GCMG,CBE,JP(Anson Maria Elizabeth Chan Fang On Sang,),本名方安生,香港政治人物,曾任政府官員及立法會直選議員。陳方安生在公眾場合笑容可掬的形象深入民心,故有「陳四萬」之暱稱。 陳方安生曾經是香港政府主要官員,自1993年至1997年在殖民地政府出任首位華人布政司。1997年主權移交後,她繼續在特區政府擔任政務司司長。任內,外界不斷有傳聞指她與上司行政長官董建華不和。至2001年,她以私人理由提早退休,結束近39年的公職生涯。後來她表示,提早退休的原因是不滿董建華急於實施高官問責制。 退休以後,陳方安生仍然活躍於香港政壇,除了先後在2006年和2007年參與七一遊行外,更一度有傳聞指她會角逐2007年的特首選舉。在2007年9月11日,她宣佈參選立法會港島選區補選,成為香港歷來首位參與立法會選舉的前布政司;最後她擊敗主要對手葉劉淑儀,成功當選,後於2008年9月30日卸任。.

新!!: 香港島和陳方安生 · 查看更多 »

陸羽茶室槍殺案

羽茶室槍殺案是香港少有的一宗因商業利益而引發的買兇殺人事件。 案發於2002年11月30日香港中環陸羽茶室,品茗熟客及香港商人林漢烈被職業殺手近距離連開兩槍射殺。 事後買兇者及行兇者一幫共八人,在深圳被捕,由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宣判,殺手楊文判處死刑(退伍軍人),5人徒刑,其餘2人無罪釋放。其中前亞視演員及中國大陸房地產企業家楊家安原來是主謀之一。.

新!!: 香港島和陸羽茶室槍殺案 · 查看更多 »

陸智夫

智夫(),廣東三水縣人,是香港電影武術指導、知名國術師傅,師承五羊張兆師傅,及白鶴派宗師吳肇鍾,學武術、跌打、南北獅藝,與無敵獅王夏國璋齊名,號稱南北獅王。 現在陸智夫武術趺打館在香港島銅鑼灣軒尼詩道軒華大廈,由後人陸松茂、陸權盛主理,以中醫、跌打和舞獅為主。.

新!!: 香港島和陸智夫 · 查看更多 »

陽明山莊

陽明山莊(Hong Kong Parkview)是香港一處豪宅屋苑,位於香港島黃泥涌峽大潭水塘道88號,即渣甸山和紫羅蘭山之間。陽明山莊以西為黃泥涌水塘公園,其餘三面則為大潭郊野公園所包圍。屋苑海拔接近300米,是香港地勢最高的大樓之一,共有18座大廈,由王董建築師事務有限公司設計,由協興建築有限公司承建,於1989年落成。.

新!!: 香港島和陽明山莊 · 查看更多 »

FM101

FM101電台(簡稱:FM101)是由香港多名社運人士發起,以非牟利形式運作的電台,於2009年10月1日起試播,2009年11月30日正式開始,現已解散。電台利用頻率FM 101於逢星期一至五晚上七點至十點(最長至十二點)廣播(覆蓋範圍在九龍東及香港島北角到銅鑼灣東部),並同時透過網絡廣播節目。其節目以公民抗命為宗旨,節目多樣化,內容包括政治,時事,音樂,藝術等。FM101電台口號為「以派對的心去公民抗命」。 FM101的資金來源於支持者的捐款。.

新!!: 香港島和FM101 · 查看更多 »

FTC Kaplan

Financial Training Company(英国金融财务培训公司),又名FTC Kaplan,是美國上市公司華盛頓郵報公司(NYSE: WPO)的子公司,及華盛頓郵報的姊妹公司。其前身簡稱FTC,成立於1958年,是一間源於英國倫敦而國際知名的專業考試職業訓練學校,著名於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CCA、香港會計師公會,HKICPA的補習社式課程,以考試成功為本,學生成績出眾。每年在校會計師學生有30,000人次。在英國本土有28間上課中心,在香港有兩間學習中心服務於香港島金鐘及灣仔。 FTC因為與Kaplan合併,所以用FTC Kaplan作為品牌。.

新!!: 香港島和FTC Kaplan · 查看更多 »

Google街景服務覆蓋範圍

下方列出Google街景自2007年5月25日引入美國後所覆蓋的範圍。.

新!!: 香港島和Google街景服務覆蓋範圍 · 查看更多 »

Home 2 Home

Home 2 Home是香港一家酒店連鎖集團,在香港地區擁有4家精品酒店,主要經營港島昂貴地價月租酒店服務。而每間酒店只設有6-52間房間不等。.

新!!: 香港島和Home 2 Home · 查看更多 »

I.T

I.T(),於1988年成立,集團主要從事銷售時裝及配飾,為香港著名的時裝零售商之一,在香港、澳門、中國大陸及台灣銷售,設計及製造時裝。 I.T代理多家歐洲及日本時裝品牌,包括French Connection及A Bathing Ape,亦有設計及製造多個自家品牌,包括AAPE、b+ab、:CHOCOOLATE、izzue、Mini Cream、tout ā coup、5cm等。 沈嘉偉是I.T主席兼行政總裁,其弟沈健偉是創作總監;另外,施俊偉是I.T採購部副經理。大股東沈嘉偉家族持股量為59.56%。.

新!!: 香港島和I.T · 查看更多 »

ISS集團

ISS集團,(Integrated Service Solutions),是一間成立於1901年的跨國公司,總公司在丹麥哥本哈根,主要生意為設施管理及保安服務等。在香港成立於1995年,子公司名為ISS Facility Services Limited,寫字樓在香港島太古坊多盛大廈,全港僱員約1萬,包括清潔工和保安員等。ISS在全球擁有43萬ISS A/S (International Service System) Category:跨國公司 Category:服務業 Category:丹麥.

新!!: 香港島和ISS集團 · 查看更多 »

J Plus精品酒店

J Plus精品酒店(英語:J Plus Boutique Hotel),前稱Jia香港酒店,為香港的一間四星級酒店,位處於香港島銅鑼灣伊榮街1-5號伊榮閣,鄰近港鐵銅鑼灣站,樓高25層,酒店於2003年12月開幕,共提供54間豪華客房。.

新!!: 香港島和J Plus精品酒店 · 查看更多 »

J·H·律敦治

傑汗智·賀穆士治·律敦治,CBE,JP(Jehangir Hormusjee Ruttonjee,),香港企業家和慈善家,是來自印度孟買的帕西人,1948年參與創立香港防癆會,另分別於1949年、1956年和1957年先後創立律敦治療養院(律敦治醫院前身)、傅麗儀療養院和葛量洪醫院。 律敦治1892年跟隨母親來港,父親則早於1884年來港經營洋酒進出口貿易,而且頗為成功。從聖若瑟書院畢業後,他協助父親打理業務,到1913年還因為父親退休而正式接手全盤生意。他後來進一步涉足地產,在中環、尖沙咀、深水埗和深井等地購入多幅土地。1930年,律敦治創立香港啤酒廠有限公司,選址深井興建啤酒廠,生產以HB啤為品牌的本地啤酒,啤酒廠在香港淪陷期間一度停產,但戰後旋在律敦治主持下恢復運作。惟他不久以後於1947年決定出售啤酒廠,該廠隨後於1948年成為生力啤啤酒廠。 香港淪陷期間,律敦治接濟不少香港帕西人和印度人,又與兒子鄧律敦治暗中安排把食物偷運入獄。後來他們的行為被日方揭發,結果在1944年被捕下獄,並且受盡折磨,其後再被判監五年,到1945年香港重光始獲提早釋放。1944年,他的次女蒂美因肺結核病逝,對他構成很大的打擊。為了紀念次女和向社會大眾宣揚防治肺結核的重要性,他在戰後促成防癆會成立,及後又進一步捐出鉅款創立律敦治療養院、傅麗儀療養院和葛量洪醫院,當中傅麗儀療養院乃紀念1952年因癌病逝世的幼女傅麗儀而命名。歷年來,他對防癆會和各家院所的累積個人捐款高達200萬港元。律敦治身後,家族業務和慈善公益事務由其子鄧律敦治接手打理。鄧律敦治歷任市政局及立法局非官守議員等公職,1962年至1968年任立法局首席非官守議員。.

新!!: 香港島和J·H·律敦治 · 查看更多 »

Kensington Hill

Kensington Hill,是位於香港香港島西營盤高街/西邊街的單幢住宅,樓高共32層,由會德豐地產發展,夏利文物業管理管理,於2016年第四季入伙。.

新!!: 香港島和Kensington Hill · 查看更多 »

Market Place by Jasons

Market Place by Jasons(香港地區)或Jasons Market Place(新加坡及台灣)是一家在香港、新加坡、北京及台灣的高端連鎖超市。該超市屬於牛奶國際公司,亦是惠康超市、Jasons Food & Living及Jasons Ichiba的姐妹公司。.

新!!: 香港島和Market Place by Jasons · 查看更多 »

MegaBox

MegaBox是香港的一座大型購物商場,位於九龍灣宏照道38號企業廣場五期,樓高20層,面積達110萬平方呎,設計、中國建築國際承建,於2007年6月1日正式開幕,是觀塘區最大型購物商場。當中的大型商戶主要為宜家家居及AEON百貨。商場租戶組合中,以家居用品、餐飲、娛樂及百貨為主。.

新!!: 香港島和MegaBox · 查看更多 »

Now寬頻電視交通頻道

now寬頻電視交通頻道是now寬頻電視一條自製交通資訊頻道,於2003年啟播。該頻道播放運輸署多部戶外攝影機的影像,顯示香港島、九龍、屯門公路及荃灣的交通情況。.

新!!: 香港島和Now寬頻電視交通頻道 · 查看更多 »

One Island South

One Island South,是香港的一幢甲級寫字樓,位於香港島南區黃竹坑,每層約3萬平方呎,全幢總共提供80萬平方呎商業面積,窗戶為玻璃幕牆,樓層高度3.65米。大樓的發展商為會德豐地產,於2011年2月獲預售樓花同意書,並於2012年正式啟用。One Island South 用戶包括鐘錶企業、服裝品牌、紅酒商人、娛樂媒體、印刷、醫藥、消費品、物流及貿易公司等。.

新!!: 香港島和One Island South · 查看更多 »

Pure Fitness

Pure Fitness,由科林·格蘭特(Colin Grant)及模特兒出身的香港著名瑜伽教練黃佩霞於2002年所創立,公司雖然於香港成立,惟官方語言及網頁一直只有英文,部份港島分店的當值櫃檯員工只能以英語對答,與香港其他健身公司有別。Pure Fitness是Pure集團旗下的連鎖健身中心品牌,在香港、新加坡及上海分別設有9間、3間及1間健身中心,分店規模與Fitness First同屬香港第二大,而在香港、新加坡、上海、台灣及紐約均有獨立的瑜伽會所。Pure的收費比同業較為昂貴,絕大部份會所設於港島甲級商業大樓之內,目標顧客主要為操英語的外藉人士及任職管理層的白領。除健身及瑜伽業務外,亦有經營時裝店、餐廳及酒吧。截至2017年10月,Pure擁有7萬名客戶及1,400位員工。.

新!!: 香港島和Pure Fitness · 查看更多 »

QRE Plaza

QRE Plaza是香港一座商業大廈,位於香港島灣仔皇后大道東202號,鄰近合和中心,為合和集團在灣仔南的建築群之一員,總投資約港幣1.4億港元。QRE Plaza的「QRE」為皇后大道東英文名(Queen Road East)的簡稱,名稱可意譯為「皇后大道東廣場」。.

新!!: 香港島和QRE Plaza · 查看更多 »

Red Velvet演唱會列表

《Red Velvet演唱會列表》主要列舉韓國女子音樂組合Red Velvet歷年舉行的演唱會、參與的大型公開演出活動與其他演出。.

新!!: 香港島和Red Velvet演唱會列表 · 查看更多 »

SE7EN (電視節目)

《SE7EN》是香港電視娛樂製作的真人騷節目,2016年4月10日至6月5日逢星期日21:30-22:30於ViuTV播放第一季,第二季於2017年1月7日至3月25日逢星期六21:30-22:30播放。 節目由七位年青人擔任主持,一起挑戰一些狂想,透過合力實現兒時夢想的過程,讓大家重拾夢想,重拾童年時心底的熱血和對世界的好奇。 第二季七位主持主要是挑戰一些大型賽事及團體活動,從而發揮各主持之間的團隊合作精神。.

新!!: 香港島和SE7EN (電視節目) · 查看更多 »

Taste

Taste是長江和記實業旗下屈臣氏集團於香港設立的連鎖超級市場,主要對象是中產階級的消費者,市場定位在百佳與Great之間,售賣源於世界各地的產品。首間分店於2004年11月在香港九龍塘又一城開幕,2010年起拓展中國内地市場,陆续在廣州、深圳、佛山、珠海、上海、成都等地开设分店。2015年12月在香港鑽石山荷里活廣場開設第15間分店,率先引入全新槪念保健產品及藥物專櫃。 Taste部份分店是翻新同一集團旗下百佳超級廣場後,改以新模式經營,部份店內出售之產品比百佳為之高檔,主要競爭對手為牛奶國際旗下的3hreeSixty、Market Place by Jasons、Jasons Ichiba。.

新!!: 香港島和Taste · 查看更多 »

The Icon

The Icon,前身是美滿大廈(Memo Building),為香港島的單幢私人住宅大廈,發展商是榮豐國際,設68個單位,位於香港中環半山區干德道38號,2008年拆卸完畢後,於2010年11月大廈落成入伙。.

新!!: 香港島和The Icon · 查看更多 »

The Lily

The Lily又名百合花,是香港一座建築物,位於香港島南區淺水灣淺水灣道129號,分為4座,是除了影灣園外當地的一個地標。發展商為華懋集團,經歷了11年的洗禮,項目最終由出售更改為酒店,再更改為出租單位,管理公司為仲量聯行;於2010年6月1日啟用。.

新!!: 香港島和The Lily · 查看更多 »

The Murray

The Murray在香港香港島金鐘紅棉路22號,即是在俗稱政府山的旁邊,設有行人隧道連接。The Murray樓高21層,由當時的工務局設計,於1969年落成,並於同年2月7日揭幕,香港電台新聞,2009-10-15。因為中區政府合署的運作空間不足,大廈曾經是香港政府一些重要決策局及部門的總部,也曾經是當時最高的政府建築物,直至1980年代被金鐘道政府合署高座取代為止。 雖然The Murray是仿古建築,但是它並不在香港法定古蹟列表上,因為它的歷史未超過五十年。.

新!!: 香港島和The Murray · 查看更多 »

TOWER 535

TOWER 535是由甲級寫字樓及零售組成的建築,位於香港香港島銅鑼灣謝斐道535號。大廈共25層,原址前身為總統商場及中央樓,由私募基金豐泰地產投資約40億元,於2012年至2015年發展,到2016年5月8日正式開幕。大廈於2015年8月獲韓國韓國基金洽購5成業權,估計涉資約35億港元。.

新!!: 香港島和TOWER 535 · 查看更多 »

Y型大廈

Y型大廈(Trident block)是香港公共房屋大廈的一種標準型大廈設計,分為Y1型、Y2型、Y3型及Y4型,於1984年至1992年期間落成的公共屋邨(尤其是被納入租者置其屋計劃的公共屋邨,即可拆售公屋)及居者有其屋中最為常見。.

新!!: 香港島和Y型大廈 · 查看更多 »

抬轎比賽

抬轎比賽(英文:Sedan Chair)通稱山頂抬轎比賽,為香港的一項競賽,於1975年開始,每年10月或者11月在香港島太平山加列山道明德國際醫院舉行,由抬轎比賽慈善基金主辦,為到香港慈善團體籌款。.

新!!: 香港島和抬轎比賽 · 查看更多 »

投訴及內部調查科

投訴及內部調查科(俗稱投訴科;英文:Complaints Against Police Organisation,縮寫:CAPO)於1973年成立,隸屬於香港警務處監管處服務質素監察部,主要責任為調查有關於紀律人員(即正規警務人員和輔助警務人員)和文職人員(包括交通督導員和警察通訊員等等)的投訴以至所涉及的刑事偵緝,所有案件且經由獨立監察警方處理投訴委員會根據《獨立監察警方處理投訴委員會條例》審核。除此之外,投訴及內部調查科就人員的工作執行問責制和相關研究、制訂及推行警隊誠信管理計劃,防止貪污及杜絕各種違反誠信的行為。.

新!!: 香港島和投訴及內部調查科 · 查看更多 »

柏寧酒店

柏寧酒店(The Park Lane Hong Kong, a Pullman Hotel)為香港的一間甲級高價酒店,位於香港島銅鑼灣告士打道310號,鄰近港鐵銅鑼灣站,樓高27層,酒店於1974年落成,翌年開幕,當時稱為華都酒店。酒店的創辦人是陳澤富,他出生於1918年,祖籍臺山市廣海鎮山背鄉人。 2014年11月,雅高酒店集團與柏寧酒店業主簽訂管理協議,成為該集團在亞太區所管理的第600家酒店,同時將英文名稱更名為現稱。.

新!!: 香港島和柏寧酒店 · 查看更多 »

柏傲山

柏傲山(英文:The Pavilia Hill)是位於香港香港島天后天后廟道(近留仙街)的私人住宅屋苑,樓高共31至32層,由新世界發展及錦華置業(協成行集團)發展,新世界物業管理管理,於2016年第一季入伙。.

新!!: 香港島和柏傲山 · 查看更多 »

柏道

柏道(Park Road)是香港港島半山區的一條主要道路,西起般咸道及巴丙頓道交界,東接羅便臣道。.

新!!: 香港島和柏道 · 查看更多 »

柏架山

柏架山(Mount Parker)是香港香港島東區的一座山峰,為區內最高的山,亦是島上的第二峰,海拔532米。.

新!!: 香港島和柏架山 · 查看更多 »

柏架山吊車

柏架山吊車(或稱柏架山纜車)(Mount Parker Cable Car)是香港一個已經拆卸的吊車系統。曾經來往香港島東部的柏架山和鰂魚涌。.

新!!: 香港島和柏架山吊車 · 查看更多 »

柏架山道

柏架山道(英文:Mount Parker Road)是香港一條街道,位於香港島東部,由鰂魚涌經柏架山往大潭,大部份路段位於大潭郊野公園(鰂魚涌擴建部份)及大潭郊野公園之內,為一條熱門的郊遊路徑。 柏架山道只有鰂魚涌海水配水庫及林邊屋以北一段在部份時段通車,並只限的士及有許可證者駛進,此後因為已進入郊野公園範圍,故只供行人使用。 進入郊野公園後,柏架山道與鰂魚涌樹木研習徑及金督馳馬徑等交匯,到達大風坳更有支路通往柏架山山頂,此後一段大部份屬於港島徑第六段,至大潭水塘水壩為止,最後柏架山道與大潭水塘道交匯。 此外,柏架山道由英皇道至鰂魚涌樹木研習徑的一段,屬於由東區區議會規劃的柏架山道自然徑之路段。.

新!!: 香港島和柏架山道 · 查看更多 »

柏架山道自然徑

柏架山道自然徑(英文:Mount Parker Road Green Trail)是香港一條郊遊路徑,位於香港島鰂魚涌柏架山山腳至山腰一帶,主要沿柏架山道興建,屬於大潭郊野公園的範圍,全長約9公里。自然徑由東區區議會規劃,並於沿途設立了12個標誌牌展示植物學、環境保護及區內歷史等資訊。自然徑由英皇道與柏架山道交界開始,經過林邊屋、鰂魚涌樹木研習徑、戰時儲糧庫與爐灶遺跡,以康怡花園及南豐新邨為終點。.

新!!: 香港島和柏架山道自然徑 · 查看更多 »

查理·义律

海軍上將查理·義律爵士,,(Admiral Sir Charles Elliot,),英國軍人和殖民地官員,1836年至1841年擔任英國駐華商務總監,後因鴉片貿易問題,使得英國對清廷宣戰,引發第一次鴉片戰爭外,並率先在1841年1月26日派兵佔領香港。.

新!!: 香港島和查理·义律 · 查看更多 »

柯士甸 (香港輔政司)

柯士甸,CMG(John Gardiner Austin,)英屬圭亞那農場商人和英國殖民地官員,早年曾在英屬圭亞那經營蔗園,1840年至1844年一度移民英國,1849年加入英屬圭亞那政府,先後出任署理領薪裁判官、助理政府秘書、署理政府秘書和入境事務首席代表,1858年獲派往香港任職駐華首席代表,負責招聘華工到圭亞那。柯士甸在1864年2月出任英屬洪都拉斯總督,1868年2月調任香港輔政司,在任10年間,先後歷仕三位港督,香港的柯士甸道等多處地方皆以他命名。柯士甸在1876年獲勳CMG勳銜,1878年從港府退休,定居英國,1900年逝世。.

新!!: 香港島和柯士甸 (香港輔政司) · 查看更多 »

柯士甸山道

柯士甸山道(Mount Austin Road)是香港島太平山山頂上位於最高的一條車路,單線雙向行車,上山斜坡路。柯士甸山道街口在爐峰峽凌霄閣以西,沿途經過柯士甸山遊樂場、舊總督山頂別墅守衛室及山頂公園,止於無線電站。柯士甸山道沿途有住宅岫雲、山景花園別墅、柯士甸山道8號、山頂花園、耕耘草廬及豐林閣。.

新!!: 香港島和柯士甸山道 · 查看更多 »

柯布連道

柯布連道(O'Brien Road),是香港香港島灣仔區的一條街道,南北連接告士打道及駱克道,鄰近港鐵灣仔站多個出入口。 柯布連道是一條紀念殖民地香港政府布政司柯布連的道路。.

新!!: 香港島和柯布連道 · 查看更多 »

柯利達

柯利達爵士,GCMG(Sir Percy Cradock,),英國外交官及公務員,1978年至1983年出任英國駐華大使,是英方的「中國通」和主要參與草擬《中英聯合聲明》的英方人物。 柯利達爵士在1954年加入外交部,1967年中國大陸爆發文化大革命時,他正在英國駐北京代辦處任職。同年8月22日,北京發生火燒英國代辦處事件,柯利達與代辦等其他職工被紅衛兵毆傷,事後一度被軟禁。柯利達後來在1968年至1969年出任英國駐華代辦,1978年接替尤德爵士任駐華大使,任內促成中、英雙方就香港前途展開談判、以及後來在1984年簽署《中英聯合聲明》,解決香港在1997年以後的主權問題。然而,他在前途談判中作出重大讓步,又強調與中方妥協對香港前途最為有利的看法,激起爭議,不少香港及英國輿論更批評他與英政府出賣港人利益。 儘管如此,柯利達仍深獲首相戴卓爾夫人信任,更在1985年起任三軍情報委員會主席。在1989年六四事件後,他多番訪問北京領導人,設法維持《聯合聲明》,並成功爭取將日後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在2007年有半數議席透直選產生的承諾,寫進《基本法》附件二內。柯利達後來就新機場計劃向中方多次「解畫」,迫使首相馬卓安於1991年訪華示好,引來馬卓安的不滿。馬卓安因柯利達與港督衛奕信爵士對華過份妥協,在1992年將兩人撤換,且以黨友彭定康出任港督。 彭定康上任後,立即對立法局推動大幅度的民主改革,引來中方強烈不滿。柯利達雖已退出政府,但仍就彭定康推翻中、英早前達成的過渡安排感到相當不滿,多番責難彭定康,指他是「難以置信的畏縮港督」。兩人在香港主權移交前數年多次互相指責,彭定康則以「性情憂鬱的退休大使」揶揄柯利達,並以「柯利達症」嘲諷他對華妥協示好的策略。柯利達晚年主要專注寫作,曾任《南華早報》非執行董事。.

新!!: 香港島和柯利達 · 查看更多 »

柴灣

柴灣(Chai Wan),是香港島東區的一個地區,屬於香港市區範圍之內。柴灣隔鯉魚門海峽與九龍東相望。.

新!!: 香港島和柴灣 · 查看更多 »

柴灣坳

柴灣坳是香港的一個山坳,位於香港島柴灣和筲箕灣之間。山坳的西南面有柏架山。柴灣坳上有柴灣道,連接柴灣和筲箕灣。.

新!!: 香港島和柴灣坳 · 查看更多 »

柴灣公園

柴灣公園(Chai Wan Park)是香港的一個大型中央公園,位於香港島柴灣,佔地7.13公頃,於1993年4月21日啟用,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新!!: 香港島和柴灣公園 · 查看更多 »

柴灣公共圖書館

柴灣公共圖書館(Chai Wan Public Library)是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之香港公共圖書館系統管理的分區圖書館,位於香港島東區柴灣柴灣道338號柴灣市政大廈4至5樓(另於4樓設有學生自修室),是東區3間分區圖書館之一。 香港公共圖書館之流動圖書館總部辦事處亦設於柴灣市政大廈8樓。.

新!!: 香港島和柴灣公共圖書館 · 查看更多 »

柴灣公眾貨物裝卸區

柴灣公眾貨物裝卸區(簡稱柴灣貨物裝卸區)是香港一個公眾貨物裝卸區,位於香港島柴灣常安街73號的海旁,臨近鯉魚門海峽。 柴灣公眾貨物裝卸區採用一個鄰似避風塘的設計(又稱柴灣貨物裝卸灣),北面有一缺口,其餘三面海旁大多屬裝卸區範圍。柴灣公眾貨物裝卸區的面積為2.12公頃,長620米。.

新!!: 香港島和柴灣公眾貨物裝卸區 · 查看更多 »

柴灣碼頭

柴灣碼頭(Chai Wan Pier)是昔日香港的一座渡輪碼頭,位於香港島東區的柴灣,鄰近工廠區。.

新!!: 香港島和柴灣碼頭 · 查看更多 »

柴灣站

柴灣站(Chai Wan Station)是香港港鐵港島綫東端終點鐵路車站,位於香港島東區柴灣,1985年5月31日啟用。柴灣站自落成而來,一直是地鐵系統(2007年兩鐵合併後為港鐵系統)中最南端車站,此地位於2016年已被南港島綫的利東站所取代。.

新!!: 香港島和柴灣站 · 查看更多 »

柴灣道

柴灣道(英語:Chai Wan Road),是香港東區一條主要道路,位於香港島筲箕灣至柴灣,西接筲箕灣道,東接小西灣道。總長約3公里。柴灣道依山而建,把柴灣與香港島其他地區連接起來,亦連接大潭道,是香港島南區石澳及赤柱往返筲箕灣、太古城及東區海底隧道的必經之路。在連接筲箕灣道處有引路天橋通往東區走廊。.

新!!: 香港島和柴灣道 · 查看更多 »

柴灣游泳池

柴灣游泳池(英文:Chai Wan Swimming Pool)是香港東區三個公眾游泳池之一,位於香港島柴灣新廈街345號,由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新!!: 香港島和柴灣游泳池 · 查看更多 »

掃桿埔

掃桿埔(So Kon Po),又名掃管莆,舊稱箒管莆,是香港一個小山谷,名稱源自該處從前盛產作帚(即掃桿)用的樹木。掃桿埔位於香港島灣仔區,鄰近大坑,渣甸山,北望加路連山,西接跑馬地。當地主要設施有香港大球場、奧運大樓、掃桿埔遊樂場、印度遊樂會、東華東院、萬靈塔、馬場先友公墓(馬棚先難友紀念碑)、正民村、衛斯理村及咖啡園墳場等。 1918年,跑馬地馬場發生大火,死難者安葬於掃桿埔一帶。至二戰結束後,港英政府將掃桿埔的白骨墳冢遷往雞籠灣並進行清理工作後,在原址興建政府大球場,於1955年啟用,至於咖啡園墳場則獲得保留。.

新!!: 香港島和掃桿埔 · 查看更多 »

掘斷龍

掘斷龍是香港一個已經沒有使用的本土地名,根據文獻記載,可指以下兩個地方。 一個名為掘斷龍的地方位於上環街市附近。1851年,崇真會的韓山明牧師在該地向浸信會租賃了兩間破屋,設立客家話禮拜堂,舉行主日崇拜及一般聚會。 另一個則位於香港島灣仔摩理臣山與醫院山之間的凹陷處,約為現時的活道。於20世紀初掘斷龍定義更沿著皇后大道東向西伸延至石水渠街一帶。.

新!!: 香港島和掘斷龍 · 查看更多 »

林偉強

林偉強(Daniel Lam Wai-keung,),前香港立法會議員,前離島區議會主席,新界鄉議局副主席。林生於香港新界坪洲,為香港新界原居民。.

新!!: 香港島和林偉強 · 查看更多 »

林士街

林士街(Rumsey Street)是香港的一條著名街道,位於香港島中上環的交界。街道為南北走向,由永樂街開始,穿過德輔道中及干諾道中,直達維多利亞港。.

新!!: 香港島和林士街 · 查看更多 »

林子豐

林子豐博士,OBE(Dr Lam Chi-fung,),香港銀行家及浸信會教育家和慈善家,1922年創立嘉華銀行前身嘉華銀號,1956年至1971年出任香港浸會書院首任校長、1950年至1965年任香港培正中學校長、以及由1941年至1971年出任香港浸信會聯會主席。 林子豐生於廣東揭陽縣一個基督教家庭,早年前往香港從事白米貿易,後來代理越南無煙煤進口。1922年,他在廣州創辦嘉華銀號,銀號其後改組成為銀行,總部更於1924年遷往香港。嘉華銀行在二、三十年代曾經有相當的發展,但後來業務卻因為中國大陸政局不穩而收縮,1941年香港淪陷後,全數業務更告停頓。及至戰後,林子豐重整嘉華業務,並一直擔任董事長至1971年逝世為止。然而,此後嘉華銀行控股權輾轉落入他人手上,到1986年獲中信集團注資,從此添上中資色彩。林家於2002年完全退出嘉華業務,而曾經多次改名的嘉華銀行最終在2010年易名為中信銀行(國際)。 林子豐生前十分熱衷於浸信會事工,除任浸聯會主席外,又嘗任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會長及九龍城浸信會執事會主席等職,並且於1951年和1963年分別牽頭創立香港浸信會神學院和香港浸信會醫院。在教育方面,他早於三十年代已協助廣州培正中學在香港設立分校,太平洋戰爭期間還在澳門義務擔任廣州培正中學和廣州培道女子中學兩校校長。戰後,他對香港浸會書院和香港培正中學的發展不遺餘力,並成功為兩校爭取由香港政府撥出土地發展,其後促成港府在1970年認可浸會書院為註冊專上學院。浸會書院後來於1972年改名浸會學院,復於1994年獲港府批准正式升格為香港浸會大學。 林子豐育有七子兩女,長子林思顯博士歷任香港市政局委任議員、立法局非官守議員、嘉華銀行董事局主席和香港浸會學院校董會主席等職;次子林思齊博士於1988年至1995年任加拿大卑詩省省督,是該國歷來首位華人省督和第二位非白人省督。.

新!!: 香港島和林子豐 · 查看更多 »

林家儀

林家儀,籍貫:廣東省東莞縣,與胞弟林家聲從7歲已開始學粵劇,香港粵劇花旦及電影演員。從20世紀40年代至60年代共演出約150多齣電影。婚後的林家儀,一直不喜歡在銀幕上露面。在導演劉芳的邀請下,客串《烈女春香》(1957年,飾義婢香丹)。.

新!!: 香港島和林家儀 · 查看更多 »

林俊賢

林俊賢(Wilson Lam,),於香港出生,香港男演員,與劉德華、周星馳 、 梁朝偉 、劉青雲和溫兆倫為1980、1990年代初為無線電視一線當家小生。.

新!!: 香港島和林俊賢 · 查看更多 »

林心廉

林心廉(Lam Sum Lim,1976年-),現為香港東區區議會筲箕灣選區議員、香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行政管理人員及民建聯黨員 。.

新!!: 香港島和林心廉 · 查看更多 »

林则徐

林则徐(薛桂芬 著徐立亭 編,《晚清巨人傳·林則徐》,哈爾濱出版社,ISBN 978-7-80557-894-1),福建省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福州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ISBN 978-7-80122-605-1,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竢村老人、竢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是中国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1811年林则徐(26歲)中進士,官至一品,曾經擔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為主张严禁鸦片及抵抗西方列強的侵略,在中國有“民族英雄”之稱譽。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使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将收到的鸦片于虎门销毁。虎門銷煙成為清帝國與大英帝國爆發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导火线。 清朝官员林則徐一生奉命與西方周旋,對於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則持开放态度,主張學其優而用之。根據文獻記載 ,福建日报,2005年8月31日,他至少略通英、葡兩種外語,且著力翻譯西方報刊和書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將林則徐及幕僚翻譯的文書合編爲《海國圖志》,此書對晚清的洋務運動乃至日本的明治維新都具有启發作用。.

新!!: 香港島和林则徐 · 查看更多 »

林邊屋

林邊屋(Woodside),又稱林邊樓、林邊地帶紅屋,俗稱紅磚屋或紅屋,由太古洋行於1920年代興建,是香港一組歷史建築,現已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新!!: 香港島和林邊屋 · 查看更多 »

林欣彤

林欣彤,(Mag Lam Yan Tung,),生於香港,籍貫廣東中山石岐鎮(現中山市石岐區),香港女歌手,無綫電視(TVB)歌唱節目《超級巨聲2》冠軍。小學就讀港九街坊婦女會孫方中小學,中學就讀於南亞路德會沐恩中學和現代書院(重讀中五),及後畢業於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青衣分校)航空與客運服務高級文憑課程。.

新!!: 香港島和林欣彤 · 查看更多 »

恩平道

恩平道(英文:Yun Ping Road),是香港島銅鑼灣的一條名店街,在啟超道與禮頓道之間,沿路經過希慎道、公理堂、中國太平大廈、友邦中心、嘉蘭中心、利園1期、希慎廣場等,全部地鋪以國際高級名店為主,例如LV、GUCCI、Ralph Lauren、Benz等。.

新!!: 香港島和恩平道 · 查看更多 »

恒基兆業地產

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簡稱恒基地產、恒基、hld和恒地)是一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香港地產公司,主要業務是物業發展及投資、物業管理、建築、發展計劃管理,並透過主要附屬機構恒基兆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控股及基建項目,其現時為百貨業務。 公司在香港註冊,董事局主席兼董事總經理為李兆基。.

新!!: 香港島和恒基兆業地產 · 查看更多 »

恒生銀行總行大廈

恒生銀行總行大廈(英文:Hang Seng Bank Head Office),為恒生銀行總辦事處的所在地,位於香港島中環德輔道中83號。大廈與匯豐銀行大廈一樣,採用鋼鐵外牆,全部樓面用作自用。大厦24樓是一個多用途宴會廳「博愛堂」,經常用作非牟利組織、青年團體、慈善團體等會議及私人宴會,落地玻璃幕牆可觀賞維多利亞港。每年上市公司股東大會皆在此舉行。.

新!!: 香港島和恒生銀行總行大廈 · 查看更多 »

李健和

李健和(Lee Kin Wo,),生於香港坪洲,已退役香港著名足球運動員,司職右中場,綽號「和仔」,於2009年6月掛靴後在2008年至2013年曾擔任東方沙龍主教練。現時擔任港超球隊東方龍獅青年隊教練,及於香港有線電視體育平台擔任足球評述員。 出身於東方的李健和曾經效力於麗新花花、麗新、南華、晨曦及華家堡,期間曾經效力於新加坡球會芽籠聯,成為首位於東南亞職業足球聯賽效力的香港華人足球運動員。其職業生涯長達逾20年,被譽為球壇長青樹,期間3度當選香港足球先生(1993年、1994年及2003年),僅次於4度獲獎的胡國雄。此外,李健和曾經擔任香港足球代表隊隊長,其一頭捲曲的長髮為其獨有的標誌,和另外一位香港球星歐偉倫合稱「左倫右李」。 2007年年中,李健和擔任香港足球代表隊主教練。於2008/09球季結束後,李健和宣佈退役,其最後一場正式比賽是為東方於2009年亞洲足協盃分組賽作客越南ACB河內。及後,香港足球總會為了表揚李健和多年來為香港足球所作出的貢獻,於同季香港足球明星選舉中特別增設「足壇之光」獎項授予予他。李健和於球場上的成就,也令其成為香港足球咭牌遊戲Victory 3的首位香港球員。2010年,李健和當選坪洲鄉事委員會街坊代表。 於2018年接受訪問時表示, 世界盃最好看的地方是國家隊不能像球會一般用錢堆砌、買球員。而他始終認為,大家對賽果要有疑惑才過癮好玩。.

新!!: 香港島和李健和 · 查看更多 »

李偉文

李偉文(Lee Wai Man,1973年8月18日-),生於香港,已退役香港足球運動員,是香港球壇上少有的中後場全能球員,其左右腳均技術純熟而且具備良好的心理質素,曾5次入選香港足球明星選舉最佳十一人,前香港足球代表隊隊長並以68場國際A級賽上陣紀錄正式其終結香港代表隊生涯,曾是代表香港次數最多的紀錄保持者,現為香港足球教練及足球評述員。.

新!!: 香港島和李偉文 · 查看更多 »

李寶龍路

李寶龍路(英語:Li Po Lung Path)是一條香港的街道。它位於香港島堅尼地城,北接卑路乍街,連接太白臺,南接青蓮臺,為一上坡的行人街道,街道末端有一條小小的路通往青蓮臺。 李寶龍是著名地產商,開發西環地區,包括附近的住宅,為了紀念這位熱愛李白的地產商,故命名為李寶龍路。 李寶龍路從前佈滿了大牌檔,商店林立。在1985年,該處的合法地舖大部分都變為住宅,大牌檔隨著也消失了。 由於車輛不能到達該路,根據堅尼地城及摩星嶺分區計劃大綱草圖,其附近被劃作「住宅(丙類)」的地帶被劃為「住宅(丙類)1」地帶,最高地積比率為5倍及最高建築物高度為12層,以解決此地帶上落客貨、消防安全及緊急車輛使用通道限制的問題。 於1996年,《形/物》展覽之中梁志和的作品《李寶龍夢》以攝影重構李寶龍路的昔日。.

新!!: 香港島和李寶龍路 · 查看更多 »

李仍光

李仍光(Lee Ying-kwong,),因為在一場暴雨時嘗試拯救兩名男童而遇溺身亡。身故後被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追頒金英勇勳章,成為第一名被獲頒此榮譽的人。.

新!!: 香港島和李仍光 · 查看更多 »

李德宏

李德宏,OBE(,),英國殖民地獸醫和漁農官員,1980年至1986年任香港漁農處處長,任內於1980年至1983年兼任立法局官守議員。 李德宏1948年畢業於愛丁堡大學皇家(迪克)獸醫學院,1956年加入香港政府任職獸醫官前,曾先後在蘇格蘭和香港私人執業。他在1964年出任助理處長,1971年任副處長,到1980年接替李國士任漁農處處長。他在漁農處處長任內曾主持全港性的預防瘋狗症運動;同時間,面對香港農業急劇萎縮,他積極支持提升菜農的耕作水平和改善漁民子弟的教育服務。香港自從七十年代劃訂多幅郊野公園和開闢麥理浩徑以後,李德宏在任內也先後在1984年和1985年先後開闢了鳳凰徑和港島徑兩條全新的遠足徑,為郊遊人士提供新的遠足選擇。 李德宏退出政府後曾獲邱德根邀請擔任亞洲電視國際事務總監,後來又曾任文化傳信獨立非執行董事。晚年的他與妻子在澳洲昆士蘭省黃金海岸過退休生活,直到2004年在當地去世。.

新!!: 香港島和李德宏 · 查看更多 »

李志恆

李志恆(Lee Chi Hang, Sidney,),現任香港中西區區議會正街選區議員。.

新!!: 香港島和李志恆 · 查看更多 »

李嘉誠

李嘉誠爵士(Sir Ka-shing Li,), 出生於中國廣東潮州, 二次大戰後眾多成功企業家之一,俗称“李超人”, 香港著名商人, 曾为亚洲首富及连续多年均蝉联香港首富宝座。他創立的長江集團已成為香港最大企業之一。2017年,胡潤富豪榜公佈李嘉誠的香港首富地位首次被順豐速運創辦人王衛超越,位居第二。 李嘉诚于2018年3月16日,90歲前宣布於2018年5月10日退休。集團董事局主席由其长子李泽钜接任,其次子李泽楷则将获得巨额资金及接任汕头大学校董會榮譽主席一職。.

新!!: 香港島和李嘉誠 · 查看更多 »

李福善

李福善(,),香港資深法官,1984年至1987年成為首位擔任最高法院上訴庭副庭長的華人,退休後於1996年曾表態參選第一屆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但旋因提名不足而被淘汰。 李福善是香港望族李佩材家族的成員,他於1953年加入香港政府擔任檢察官,嗣後於1957年出任裁判司、1962年出任高級檢察官、以及在1964年任地方法院法官。在1971年,他成為首位出任最高法院副按察司的華人,後於1976年升任原訟庭按察司,至1980年出任上訴庭按察司。在上訴庭副庭長任內,他也成為首位署任首席按察司的華人。 李福善在1984年開始參與香港前途問題的工作,他在1984年擔任港府民意審核專員辦事處特派監察團成員、1985年至1990年任中方的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兼委員會轄下的香港特區居民基本權利和義務專題小組召集人、1992年再受任港事顧問、1993年至1995年任香港特別區籌備委員會預備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法律專題小組港方召集人、以及在1996年至1997年出任香港特區籌備委員會副主任。 李福善在1996年繼董建華、吳光正和楊鐵樑爵士等人表態競逐第一屆香港特區行政長官選舉,但他最終只得43個提名,低於提名門檻的50個提名,未能成為正式候選人,而董建華到最後則當選成為首屆特區行政長官。為表揚他對香港司法界和籌備特區方面的表現,李福善在1997年特區成立後,即成為首批獲特區政府頒授大紫荊勳章的人士之一。.

新!!: 香港島和李福善 · 查看更多 »

李節街

李節街(Li Chit Street)是位於香港島灣仔區灣仔的一條街道,以李陞之弟李節命名。其中段因重建成為私家路,有24小時物業管理人員守衛,只限住戶車輛出入,地面的一層外有數個車位的停車場,有可供公眾休息的小公園,南洋風格。特色是有一座類似澳門大三巴牌坊只剩下前壁的唐樓。唯該前壁並非真蹟,而是把舊建築推倒後重新製造的模型,可謂「假古董」。 李節街的南端位於皇后大道東70號,北端在莊士敦道14號。 李節街鄰近的地標有在分域街的循道衛理香港堂。 在1991年2月7日,李節街17座戰前樓宇被列為危樓,4月遷出全部住戶,後被改建成公園。12月開始土地發展公司重建李節街剩下唐樓前壁。 File:HK WC Li Chit Street 李節街 n.jpg|李節街的北端 File:HK WC Li Chit Street 李節街 s.jpg|李節街的南端 File:HK WC Li Chit Street 李節街 Hr.jpg|私人住宅大廈李節花園外貌.

新!!: 香港島和李節街 · 查看更多 »

李栢儉

李栢儉,GCLJ,QC,SC,JP(Miles Henry Jackson-Lipkin,),來自英國的香港大律師和法官,1981年至1987年任高等法院按察司,2007年1月與妻子馮閏禪一同被控詐取綜援和公屋單位罪名成立,成為香港歷史上首位入獄的前法官。 李栢儉在1951年於英格蘭及威爾斯取得執業大律師資格,1969年來港執業,曾參與彭利來毒馬案和前警司韓德貪污案等重大案件。李栢儉在1974年獲奉委為御用大律師,1981年出任高等法院按察司,惟1987年被傳媒揭發在1983年和1984年向名人錄International Who's Who(《國際名人錄》)虛報出生年份、在皇家海軍的服役年份和除役軍階,結果以健康理由辭職,此後繼續留在香港生活。 被指講究排場兼行為怪異的李栢儉雖然與妻子馮閏禪坐擁近200萬港元資產,但仍在2003年9月向社會福利署申領綜援,並獲成功批核,兩人隨後又獲編配華富邨華安樓的公屋單位。李栢儉夫婦詐騙綜援和公屋單位一事到2005年2月才被正式揭發,同年9月被警方落案起訴。不過,兩人多次以不同理由成功把案件押後審理,使案件拖延到2006年10月才正式開審。在2007年1月,兩人被判罪名成立,即時入獄11個月,但在同年5月的上訴中,主審法官以兩人年老體弱,再加上有兩名來自英國的資深法官撰寫求情信,兩人因此獲准減刑及當庭獲釋,引起輿論爭議。.

新!!: 香港島和李栢儉 · 查看更多 »

李氏力場

李氏力場(英語:Li's Field/Li's Force Field),或稱「熱帶氣旋屏蔽系統」,是一個廣泛於香港流傳的惡搞文化。 有香港市民不滿熱帶氣旋吹襲香港時,香港天文台(下簡稱「天文台」)沒有發出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下簡稱「懸掛風球」或「發出信號」),致大批市民在暴風下仍不能停工、停課,並質疑天文台和以香港退休首富李嘉誠為首的商界官商勾結,或受制於商界壓力,就罔顧市民安全,無論風勢如何強烈,最高也只發三號信號,以免股市停市和大多數行業停工而使商界利潤減少,因而作出譏諷的惡搞。後來演變為譏諷李嘉誠設立了能阻擋、甚至控制熱帶氣旋的移動路徑及速度的「李氏力場」,避免因停工、停市而招致「經濟損失」。.

新!!: 香港島和李氏力場 · 查看更多 »

李明珠 (演員)

李明珠 (Lee Ming Chu,),籍貫:湖北省,原名:李燕芳(李影芳),香港國語及粵語片女星,『文藝明星』喜歡運動,機車、騎馬、羽毛球、網球及游泳 。銀幕處女作《苦女江海燕》(1959年6月,飾演李慧玲),演出多齣電影。.

新!!: 香港島和李明珠 (演員) · 查看更多 »

李明逵

李明逵,QPM,CPM(),榮休香港警務處處長,現任香港公共行政學院院長、香港中文大學校董、中大專業進修諮詢委員會主席及離職公務員就業申請諮詢委員會委員。李明逵於警務處服務香港社會30多年,屢獲嘉許,任內曾經處理香港越南船民問題、世界貿易組織第六次部長級會議的保安安排及香港反對世貿遊行衝突等大事件。.

新!!: 香港島和李明逵 · 查看更多 »

杏花邨

杏花邨(Heng Fa Chuen)是香港的一個大型私人屋苑,位於香港島東區的柴灣白沙灣。 杏花邨所在的海灣前稱白沙灣,該海灣其後被劃入柴灣區,為配合港鐵港島綫的發展,該海灣經填海後,被建設為港鐵柴灣車廠,並在其上和附近區域發展住宅項目。杏花邨於1986年至1989年分階段落成,發展商是前地鐵公司(現稱港鐵公司)與香港嘉里貿易有限公司(佔60%)、僑光置業有限公司(佔25%)、Riverkent Limited (佔10%)及大新有限公司(佔5%)(1984年11月18日開始參與)所聯營之杏花邨發展有限公司合作發展,由現在的嘉里建設承建。由關善明建築師事務所負責設計,交通主要依賴港鐵港島綫杏花邨站。 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法定圖則,杏花邨是港島規劃區第20區,屬柴灣區的一部分,城市規劃委員會。.

新!!: 香港島和杏花邨 · 查看更多 »

杏花邨 (消歧義)

杏花邨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杏花邨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杏花邨公共運輸交匯處

杏花邨公共運輸交匯處(英文:Heng Fa Chuen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位於香港東區杏花邨盛泰道杏花新城南面,對面為杏花邨第49座,鄰近港鐵杏花邨站及地鐵港島綫柴灣車廠,是一個露天的坑狀巴士總站。現時有一條巴士路線及兩條專線小巴路線以此為總站,另有兩條巴士路線途經此站。 雖然新巴N8線以「杏花邨」為循環點,但實際上並非停靠本站,而是在附近的創富道近杏花邨遊樂場停站。.

新!!: 香港島和杏花邨公共運輸交匯處 · 查看更多 »

杏花邨站

杏花邨站(Heng Fa Chuen Station)是港鐵在兩鐵合併前,港鐵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前稱分別為地鐵(地下鐵路)及地鐵公司。港島綫中途站,位於香港島東區柴灣白沙灣,鄰近港鐵柴灣車廠,1986年10月16日啟用,承建商是青木建設及飛島建設聯營公司。車站位於地面,並設有兩個側式月台。車站是在香港島地理上最東端的車站。.

新!!: 香港島和杏花邨站 · 查看更多 »

杏花新城

杏花新城(英文:Paradise Mall),原名杏花邨中心,位於香港島柴灣盛泰道100號,是港鐵港島綫杏花邨站的上蓋項目,發展商為前地鐵公司(今港鐵公司),於1987年落成,並且在2000年9月斥資8,000萬元全面翻新並改名至現名,杏花新城的發展計劃中亦包括連接杏花邨作為項目一部份。.

新!!: 香港島和杏花新城 · 查看更多 »

東博寮海峽

東博寮海峽(英語:East Lamma Channel)是香港海峽之一,位於香港島(包括鴨脷洲)及南丫島(博寮洲)東岸之間。海峽西北端連接維多利亞港及硫磺海峽,東南端則連接南中國海。這個海峽以及西博寮海峽同樣是來往南中國海及珠江流域的必經之路,通常大型遠洋船隻會選擇東博寮海峽(但進入深圳港西部港區船隻,會選擇直接經珠江口大嶼海峽及榕樹頭航道)。 通過東博寮海峽進入香港的遠洋船隻需要減速,以便在「銀州領港員登船區」接載「領港員」,然後進入西航道往西部海港。當遠洋船隻離開香港港口,它們亦需要在接近海峽南面的「銀州領港員登船區」時減慢速度,讓領港員下船。因此,在該海峽航行的船隻,平均航速通常不會高於15節。.

新!!: 香港島和東博寮海峽 · 查看更多 »

東區

東區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東區 · 查看更多 »

東區 (香港)

東區(Easter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之一,位於香港島區,範圍包括炮台山到小西灣,2016中人口有555,034人,其中七成祖籍閩南,西起炮台山屈臣道、怡景道,東至小西灣。.

新!!: 香港島和東區 (香港) · 查看更多 »

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

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Pamela Youde Nethersole Eastern Hospital),簡稱東區醫院(PYNEH),是一所位於香港島東區柴灣的地區綜合全科醫院,成立於1993年10月,為紀念已故港督尤德爵士而以其夫人命名,院名中的「那打素」則源於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該院為醫院管理局港島東聯網的龍頭醫院,亦是香港首間提供急性精神科住院服務的全科醫院,為港島東居民提供全面的專科服務。東區醫院是醫院管理局港島東聯網轄下的六間醫院之一 。現任醫院行政總監為劉楚釗醫生。 東區醫院是手術嚴重併發症最常發生的醫院之一。.

新!!: 香港島和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 · 查看更多 »

東區裁判法院

東區裁判法院(Eastern Magistrates' Courts),舊稱東區裁判司署(Eastern Magistracy),是香港的一個裁判法院,位於香港島東區西灣河太安街29號東區法院大樓4至10樓,為港島區唯一一所裁判法院,也是中西區、南區、灣仔、東區及離島區最初級的刑事法院,共設16個法庭,主要負責香港島的案件,於1991年1月開始運作,取代原有的中央裁判司署並容納分散各區辦公的審裁處。.

新!!: 香港島和東區裁判法院 · 查看更多 »

東區走廊

東區走廊(Island Eastern Corridor;簡稱東廊),是香港4號幹線至今唯一的快速公路路段(永泰道以北,佔約7.9公里),同時亦為香港島至今唯一一條快速公路,以及4號幹線的起始路段,沿香港島銅鑼灣至杏花邨海岸興建,並繞過柴灣公園西面,連接銅鑼灣及柴灣。全線為2至4線雙程分隔公路,主要為高架道路,當中由東區海底隧道至銅鑼灣天后的一段4線雙程高架道路是香港首條設有8線的高架車路(另外兩條分別位於青葵公路及吐露港公路)。雖然是香港島唯一一條快速公路,但是車速限制為每小時70公里,比同屬於4號幹線、但並非快速公路的干諾道西天橋(每小時80公里)嚴格。.

新!!: 香港島和東區走廊 · 查看更多 »

東區海底隧道

東區海底隧道(Eastern Harbour Crossing),簡稱東隧,為香港第2條過海隧道,穿越維多利亞港,連結香港島的鰂魚涌及九龍東的茶果嶺。東隧是香港首條同時設有行車道路及鐵路(觀塘綫;現時改由將軍澳綫使用)的隧道,也是香港3條過海隧道中最長的一條,是2號幹線的起始段,隧道人員獲授權執行香港法例368章《行車隧道(政府)條例》。.

新!!: 香港島和東區海底隧道 · 查看更多 »

東大嶼都會

東大嶼都會(East Lantau Metropolis;人工島暫時稱為中部水域人工島, Artificial Islands in the Central Waters)是香港一項尚在倡議階段的發展計劃,於2014年1月15日由時任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在《2014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首次公布。政府將研究於大嶼山東北部與港島西之間的中部水域(包括交椅洲一帶)填海約1,400至2,400公頃以興建人工島,建設成香港繼中區和九龍東以外,第三個核心商業區,唯人工島的數量和實際面積仍未有資料。。.

新!!: 香港島和東大嶼都會 · 查看更多 »

東九龍綫 (1970年方案)

| 東九龍綫(East Kowloon Line)是香港交通發展史上拖延最長的鐵路項目,最早於1960年代已有此路線發展概念,路線中的部份路段早已分拆為多個鐵路項目,例如九廣鐵路尖沙咀支線(現西鐵綫紅磡至尖東)和馬鞍山鐵路(現稱馬鞍山綫);但路線的核心——東九龍段一直尚未興建,並成為現在的沙田至中環綫鑽石山至紅磡段。直至2012年6月,沙田至中環綫才正式動工。.

新!!: 香港島和東九龍綫 (1970年方案) · 查看更多 »

東勝道

東勝道(英文:Tung Sing Road)是位於香港南區香港仔的一條道路,北面與崇文街交匯,貫穿香港仔大道、洛陽街、南寧街、西安街及湖北街,南面與湖南街交匯,並與其西面的成都道大致平行。.

新!!: 香港島和東勝道 · 查看更多 »

東營盤

東營盤是香港港島一個可能曾經存在過的地名,位置已不可考。一說在銅鑼灣至天后廟一帶;一說在北角七姊妹一帶,甚至可能只是西營盤以東一些臨時營寨,並無確實位置的地方。東營盤曾與西營盤被穿鑿附會與張保仔有關。.

新!!: 香港島和東營盤 · 查看更多 »

東隅酒店

東隅酒店(East Hong Kong),是一間位於香港島太古城的五星級酒店。由太古集團擁有及管理,酒店位處住宅大廈群之中,2012年曾接獲附近居民投訴,其住客沒有拉上窗簾,裸露於人前。.

新!!: 香港島和東隅酒店 · 查看更多 »

東華三院

東華三院(Tung Wah Group of Hospitals, T.W.G.Hs. / TWGHs)起源於1870年,是香港歷史最久遠及規模最大的慈善機構。從一個在廟宇內的小小的中醫診療亭開始,東華三院一直致力為大眾市民提供多元化的服務,包括醫療服務、教育服務及社區服務。至2017年,東華三院在全香港設有超過300個服務單位,僱員人數逾一萬名,為全港市民提供服務。.

新!!: 香港島和東華三院 · 查看更多 »

東華三院馮堯敬醫院

東華三院馮堯敬醫院(TWGHs Fung Yiu King Hospital)是香港一所公營醫院,位於香港香港島南區薄扶林沙灣大口環道9號,由醫院管理局管理,隸屬港島西醫院聯網。醫院由東華三院設立,紀念慈善家馮堯敬。現為一所有245張病床的護理醫院,專注為老人科的病人服務,為長者提供住院、長期護理、治療及康復服務。.

新!!: 香港島和東華三院馮堯敬醫院 · 查看更多 »

東華三院李潤田紀念中學

東華三院李潤田紀念中學(Tung Wah Group of Hospitals Lee Ching Dea Memorial College)是位於香港香港島北角的一所津貼中學,由東華三院主辦,屬於香港第三網港島東區的中學,校址為香港北角雲景道18號,佔地4500平方米。.

新!!: 香港島和東華三院李潤田紀念中學 · 查看更多 »

東華三院方樹泉社會服務大樓

東華三院方樹泉社會服務大樓(英語:TWGHs Fong Shu Chuen Social Service Building)是一座位於香港筲箕灣的社區服務大樓,是東華三院的社區服務設施,為筲箕灣及鄰近地區的居民提供長者照護服務、智障成人住宿服務及社區支援服務。大樓的興建除得到東華董事局撥款及善長贊助外,香港政府也於1996年向立法局申請獎券基金資助大樓的部分建築經費,大樓於1999年落成,並於2001年由行政長官董建華主禮開幕儀式。.

新!!: 香港島和東華三院方樹泉社會服務大樓 · 查看更多 »

東華義莊

東華義莊(Tung Wah Coffin Home)是由香港東華三院於1875年成立的一家義莊,現址位於香港島薄扶林沙灣大口環道,義莊的建築物已被列入香港歷史建築。.

新!!: 香港島和東華義莊 · 查看更多 »

東華痘局

東華痘局(Tung Wah Smallpox Hospital)是香港昔日一所醫院,位於香港島堅尼地城加惠民道,為當時防治天花的主要設施之一,現已拆卸,僅留下拱形牌坊及基石。.

新!!: 香港島和東華痘局 · 查看更多 »

東華醫院

東華醫院(Tung Wah Hospital,簡稱TWH)位於香港香港島中西區上環普仁街12號,是由醫院管理局管理的公立醫院之一,乃港島西聯網僅次於瑪麗醫院的第二大醫院,同時亦為一間社區醫院,主要服務中西區居民。東華醫院現時除提供服務給來自瑪麗醫院的轉院病人外,更是一間半急症全科醫院。東華醫院是香港開埠以來最歷史悠久的香港三大醫院之一以及東華三院總部,由華人捐款及政府資助興建及營運。東華醫院主樓已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新!!: 香港島和東華醫院 · 查看更多 »

東華東院

東華東院(Tung Wah Eastern Hospital)是香港一所公營醫院,成立於1929年,是東華三院的重要成員之一,由醫院管理局所管理。醫院位於香港灣仔區銅鑼灣掃桿埔東院道19號,鄰近香港大球場,為香港島東區的居民提供多元化的住院及門診服務。1991年12月,醫院正式加入醫院管理局,1993年加入港島東聯網。 除了一般醫療服務外,東華東院更附設基督教院牧部、病人資源中心、東華東院婦女健康普查部、糖尿病中心牙科診所及東華三院東華東院-香港理工大學中醫藥臨床研究服務中心。.

新!!: 香港島和東華東院 · 查看更多 »

東鐵綫

東鐵綫(East Rail Line,簡稱:EAL,前稱九廣東鐵,KCR East Rail)是香港港鐵一條連接新界北及九龍南的通勤鐵路線,由九廣鐵路公司(簡稱九鐵公司)擁有,以「服務經營權」方式授予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公司)營運,也是香港最早通車的鐵路。在1910年至1996年期間,香港方面稱此路線為九廣鐵路-英段(Kowloon-Canton Railway British Section,縮寫:KCRBS),1911年至1949年期間,中華民國政府稱之為廣九鐵路-英段。香港市民口中習慣稱之為火車。 除本地客運外,東鐵綫乘客還可在羅湖站及落馬洲站過境,前往深圳,是目前唯一連接前往中國大陸口岸的鐵路線,也是唯一有城際直通車及本地客運列車同時行走的鐵路線。 港鐵公司於2010年6月16日停辦鐵路貨運前,東鐵綫曾經是香港唯一有經營貨運業務的鐵路線,現時乃香港唯一的城際客運鐵路線。客運服務由紅磡站至羅湖站/落馬洲站,全長約41.5公里;而貨運服務當時由紅磡的貨場運送貨物來往中國各大城市。現時在香港境內,雖然港鐵公司仍然保留各車站貨場的使用權,可是現在只有羅湖編組站仍在運作。.

新!!: 香港島和東鐵綫 · 查看更多 »

東鐵綫過海延綫

東鐵綫的跨維多利亞港延綫工程,規劃和建築時稱南北走廊(North South Corridor),是香港鐵路有限公司興建中路綫,是沙中綫項目的過海部份,將東鐵綫從紅磡站向南延伸至金鐘站,路綫總長50公里,預計於2021年通車。 由於受到香港島的地理環境所限,香港島的車站不能建得太長;延綫完成後會由現時東鐵綫的12卡列車縮减為9卡車行走(仍然繼續保留頭等車卡並將設有Wi-Fi服務),並將全數改用新購置的韓製列車(R-Stock)行走,取代現時東鐵綫使用的列車。換句話說,現時東鐵綫使用的列車將來不會於南延部份行走。因應配合信號系統的提升,繁忙時段的班次可由現約3分鐘一班加密至約2分鐘一班,理論上載客量會較改編車組前為多(以每小時班次和總車卡数計算,現時為240卡,改編後為270卡)。.

新!!: 香港島和東鐵綫過海延綫 · 查看更多 »

東頭工業區

東頭工業區(英文:Tung Tau Industrial Area)是香港一個專門發展工業和商貿的地方,位於新界西元朗新市鎮內,是該區具規模的工業地之一,僅次於其北面的元朗工業邨。此工業區佔地廣闊,在元朗市中心以北的山貝河東岸,鄰近元朗舊墟及南生圍,與朗屏邨隔岸相對。.

新!!: 香港島和東頭工業區 · 查看更多 »

東角

東角是香港昔日海角,位於現時東角道附近一帶,又稱「鵝頭嘴」。 東角的意思是維多利亞城以東的海角,該海角自東角山伸出,指向燈籠洲,分隔了東面的銅鑼灣和西面的黃泥涌以北的泥灘。 繁華街道東角道即以東角命名。.

新!!: 香港島和東角 · 查看更多 »

東角 (消歧義)

東角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東角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東角道

東角道(East Point Road)是香港島灣仔區的一條商業街道,在香港假日更加是一條步行街。銅鑼灣東角道鄰近:.

新!!: 香港島和東角道 · 查看更多 »

東龍洲

東龍洲又名東龍島或者南堂島(英文:Tung Lung Island),是香港西貢區最南端的島嶼,位於清水灣半島以南,香港島小西灣之東南,島嶼面積達2.42平方公里。 由於東龍洲位於佛堂門以南,古時被稱為南佛堂。島嶼西南的南堂海峽(今多寫作藍塘海峽)也是因為南堂島的名稱而得名。另一方面,其北部的海峽被稱為佛堂門,後來因為填海關係,佛堂門以北的佛堂洲(北佛堂)已經與清水灣半島連陸。.

新!!: 香港島和東龍洲 · 查看更多 »

東蓮覺苑

東蓮覺苑(Tung Lin Kok Yuen)是香港一個佛教場所,由何東夫人張蓮覺出資興建(東蓮覺苑就是以何東及張蓮覺夫婦之名字組合而成。),於1935年與鄰近的寶覺小學一同建成,位於香港島跑馬地山光道15號,為香港島首間佛教寺院,屬於香港法定古蹟。.

新!!: 香港島和東蓮覺苑 · 查看更多 »

東院道

東院道(英文名:Eastern Hospital Road),是香港島銅鑼灣南部掃桿埔的一條道路,因東華東院而得名。 與東院道相聯的街道有銅鑼灣道、嘉寧徑、棉花路、大球場徑及加路連山道 東院道沿途還有其他著名建築物,包括聖保祿醫院、聖馬利亞堂、掃桿埔運動場、何東中學、官立嘉道理爵士小學、香港佛教聯合會文化中心及孔聖堂中學。 東院道是一條J字型的平路,路上有不少學習駕駛的車輛出沒,也曾是香港考車牌場地之一。.

新!!: 香港島和東院道 · 查看更多 »

東涌 (香港)

東--(Tung Chung)位於香港新界大嶼山北部,屬於離島區,為北大嶼山新市鎮發展分期的一部分,東涌於香港國際機場及港珠澳大橋的附近,為香港出入境其中一個樞紐,東涌新市鎮有鐵路和公路連接港島、九龍的市區,新界西的屯門、元朗、荃灣以至港珠澳大橋通車後的澳門、珠海及深圳市。.

新!!: 香港島和東涌 (香港) · 查看更多 »

東涌站 (東涌綫)

東涌站(Tung Chung Station)是港鐵東涌綫的終點站,位於新界離島區大嶼山東涌市中心,是離島區首個鐵路車站及唯一一個地底車站,乘客可利用東涌站直接往返市區、轉巴士往返香港國際機場或大嶼山南部以及轉乘纜車往返昂坪。東涌站於1998年6月22日啟用,以紫色為主題色彩。.

新!!: 香港島和東涌站 (東涌綫) · 查看更多 »

東涌綫

東涌綫(Tung Chung Line)是香港港鐵營運的一條連接離島區大嶼山東涌站與香港島中西區中環的香港站的通勤鐵路線,是機場鐵路的一部份。東涌綫於1998年6月22日全綫通車,通車時只有6個站,後來南昌站和欣澳站分別在2003年12月16日和2005年6月1日啟用。.

新!!: 香港島和東涌綫 · 查看更多 »

東涌西站

東涌西站(Tung Chung West Station)是港鐵東涌綫一個已落實興建的重型鐵路地底車站,車站位於馬灣涌逸東邨附近對出近海的地方,落成後將會取代東涌站成為東涌綫的終點站。預計本站至東涌的車程約需4分鐘,並預計需因此而增購新的東涌綫列車。.

新!!: 香港島和東涌西站 · 查看更多 »

東方小祇園

東方小祇園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素食餐館,有「香港第一齋」之美譽,現時於香港島灣仔只餘下一間店舖經營。始創人為歐陽藻裳家族。至於在大嶼山大澳的店舖則屬於與灣仔店經營人有姑侄關係的彭可嫦。 「祇園」是在古印度恆河中游舍衛城南郊的一所精舍,又名「祇樹給孤獨園」,它是釋迦牟尼當年傳法講道的的地方。.

新!!: 香港島和東方小祇園 · 查看更多 »

東方籃球隊

東方龍獅籃球隊(Eastern Long Lions Basketball Team),成立於1932年,香港史上首支職業籃球隊,在1956/57年奪得香港男子甲一組籃球聯賽總冠軍,球隊的主場場館為灣仔修頓室內場館,球隊以ABL常規賽第一名殺入季後賽,在2016–17年ABL東南亞職業籃球聯賽總決賽5場3勝制的總決賽中以場數3–1首度參賽即奪得冠軍,並成為ABL東南亞職業籃球聯賽史上首支來自香港的總冠軍。.

新!!: 香港島和東方籃球隊 · 查看更多 »

松林炮台

松林炮台(或龍虎山炮台)是香港英治期間的一個炮台,位於香港島龍虎山克頓道附近。炮台所處的地方海拔達307米,為香港所處位置最高的炮台。現時,炮台遺址被闢作松林廢堡(Pinewood Battery)郊遊區,並有設有松林廢堡歷史徑(Pinewood Battery Heritage Trail),去向遊客介紹松林炮台的歷史。.

新!!: 香港島和松林炮台 · 查看更多 »

杜老誌

杜老誌,全名馬爾康·斯特崔安·杜老誌(Malcolm Struan Tonnochy,),英國人,香港英治時期知名官員,1882年曾署理香港總督。香港島灣仔的杜老誌道就是以他命名的。.

新!!: 香港島和杜老誌 · 查看更多 »

杜老誌道

杜老誌道(Tonnochy Road)是香港灣仔的一條道路,南北走向,大部份路段為四線雙程行車。道路南段連接軒尼詩道近集成中心一帶,中間被告士打道所隔,北段則到達海邊的鴻興道。此外,告士打道西行亦有雙線單程行車天橋,接駁杜老誌道北段。.

新!!: 香港島和杜老誌道 · 查看更多 »

杜本文

杜本文(To Boon-man),前香港東區區議會阿公岩選區區議員。由1982年香港歷史上第一次區議會選舉開始,一直擔任區議員至2015年,總共連任九屆區議員,擔任長達三十三年。 此外,他在1995年當選為市政局議員,直到1999年12月31日市政局解散為止。.

新!!: 香港島和杜本文 · 查看更多 »

栢蕙苑

栢蕙苑(Parkvale)是一個位於香港香港島東區鰂魚涌的私人住宅屋苑,由太古地產興建,於1989年入伙。屋苑坐落於英皇道、基利路與祐民街交界,鄰近有大潭郊野公園(鰂魚涌擴建部份)。栢蕙苑由4棟大廈組成:祥栢閣、瑞栢閣、康栢閣及寧栢閣。栢蕙苑共有838伙。 屋苑物業管理是富城集團屬下的栢蕙苑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富城之母公司為新創建集團。.

新!!: 香港島和栢蕙苑 · 查看更多 »

栢景臺

栢景臺(Park Towers)是香港的一個豪華私人住宅屋苑,位於香港島灣仔區的銅鑼灣英皇道1號(俗稱天-后-區),是港鐵港島綫--上蓋物業,於1989年建成入伙,由伍振民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發展商為恒隆地產、港鐵公司及新世界發展。.

新!!: 香港島和栢景臺 · 查看更多 »

桃李臺

桃李臺(通桃李台,To Li Terrace)是香港島西堅尼地城區內的一條民居私家街道,是西環七臺之一。桃李臺位置在卑路乍街以南,山市街以東,薄扶林道以北。其命名與鄰近的學士臺、太白臺等皆以中國著名詩人李白命名。 桃李臺近山市街的一段有一道長樓梯,通住學士臺住宅和桃李園。街道的另一端為分岔路,沿樓梯向北走可到達青蓮臺或魯班先師廟,沿樓梯向南走能前往薄扶林道。 Category:堅尼地城街道.

新!!: 香港島和桃李臺 · 查看更多 »

桂詩勤

桂詩勤,ISO(Kwei See-kan,),香港土木工程師和公務員,1989年10月至1993年12月出任路政署署長,是首位出掌該署的華人。 桂詩勤在香港大學主修土木工程,1956年畢業後,他於翌年加入香港政府工務司署任職見習工程師,並於1959年、1963年和1968年先後晉升為助理工程師、工程師和高級工程師。早年他任職於水務局,曾參與石壁水塘和其他配水庫和大型抽水站的興建工程;其後於1973年調任新界拓展署屯門和沙田新市鎮總工程師,負責主持兩個新市鎮涉及工地平整和其他道路和渠務的工程,任內於1980年進一步升任政府工程師。1981年,他調往工務司署(後分拆為工程拓展署)轄下的路政處任職,期間於1982年進一步升任首席政府工程師,及後於1983年至1986年出任新界拓展署屯門新市鎮拓展處處長(後改稱新界西北拓展處處長),以及於1986年至1989年出任拓展署轄下市區拓展處首席政府工程師。 在路政處、屯門新市鎮拓展處和市區拓展處任職期間,桂詩勤參與了多項大型基礎建設的規劃和興建,當中包括新界環迴公路(即9號幹線)、青衣至大嶼山幹線(即青嶼幹線)、東區走廊,以及港口及機場發展策略前期策略性發展研究所涉及的西九龍填海計劃、中環灣仔填海計劃和青洲填海計劃等項目。1989年3月,桂詩勤出任路政署副署長,同年10月升任署長。在任內,由路政署主持的青嶼幹線和3號幹線等多項大型道路興建工程均進行得如火如荼,以便有關項目能在1997年落成通車。此外,他研究對掘路工程開徵費用,並針對1993年1月1日凌晨發生的蘭桂坊慘劇,對蘭桂坊一帶的路面進行測試,但最後認為有關路段的安全程度令人滿意。 桂詩勤於1993年從路政署退休後,於1996年獲香港機場管理局聘用為項目監察小組主管,其後於1998年12月出任機管局項目工程總監,至2001年6月卸任。1998年7月香港國際機場啟用後,接連數天在運作上出現嚴重的混亂,促成立法會成立專責委員會調查事件。當時有參與調查的議員質疑項目監察小組匯報的意見和報告未能有效地轉達機管局管理層執行,但為當局所否認。.

新!!: 香港島和桂詩勤 · 查看更多 »

梁家傑

梁家傑(Alan Leong Kah-kit,),香港資深大律師,公民黨主席,前任黨魁及副主席(內務)、香港立法會議員、泛民會議及香港大律師公會主席,代表東九龍。 2014年度香港立法會工務委員會主席(負責批核政府建築工程收支)。在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與官員對質著稱,任內參與調查廉政專員湯顯明隱瞞應酬帳目案、旅遊事務署盛事基金亂花公款案等。 梁家傑任公民黨副主席時,曾參加2007年香港行政長官選舉,稱「要顯示小圈子選舉的不公義」。在該次選舉與爭取連任的曾蔭權一對一競選,兩人在電視直播辯論上針鋒相對,成為一時佳話。是次選舉亦令梁家傑名望大增,後來在2014-2015年,雨傘革命期間成為泛民會議召集人。.

新!!: 香港島和梁家傑 · 查看更多 »

梁俊佳

梁俊佳(Guy Leung Chun-kai,),香港補習名師。曾當過能源研究員,又在遵理學校任職日校教師。現為該校補習部的通識教育科導師。.

新!!: 香港島和梁俊佳 · 查看更多 »

梁兆新

梁兆新(),現為香港東區區議會康山選區議員、公民黨創黨黨員及港島支部外務副主席 。.

新!!: 香港島和梁兆新 · 查看更多 »

梁無相

梁無相(),原名梁慕荷,廣東省新會縣人,別號「茄皇」(『茄』讀平音),7歲時已與胞姊梁無色出身於歌壇之女伶,以擅唱「新馬腔」見稱。受班政家李少芸先生賞識,聘用為「大金聲劇團」的粵劇《薛丁山夜祭樊梨花》之文武生,使她一雷天下響,後伶影雙棲,從銀幕處女作《含笑飲砒霜》(1947年)至息影《紅梅仙借屍還魂記》(1962年,飾葉茂青)共拍約30齣電影。她除了在舞臺上以「男裝」示人外,私人生活裡亦長期穿著「男裝」。香港政府輔政司署在1960年12月23日刊登憲報,公布核准粵劇紅伶梁無相(梁慕荷)及黃千歲(黃芬)歸化英國國籍。.

新!!: 香港島和梁無相 · 查看更多 »

梁頌恆

梁頌恆(Sixtus "Baggio" Leung Chung-hang;),前香港立法會新界東地區直選議員。香港本土派,香港獨立運動及香港民族主義支持者,青年新政召集人, 他曾就讀於香港華仁書院、香港城市大學,並為城大2007-2008年度的學生會幹事會會長,曾接觸香港中聯辦。青年新政的創立人之一,以本土綱領、民族自決為理念,2016年8月與本土民主前線結盟參選。 他與游蕙禎、姚松炎、羅冠聰及劉小麗的立法會議員生涯只有12天,是立法會及立法局自1985年引入直選以來最短任期的議員。.

新!!: 香港島和梁頌恆 · 查看更多 »

梁麗雲

梁麗雲(Leung Lai Wan),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粵劇正印花旦。廣東省東莞縣漳彭鄉音樂家吳星仿在20世紀20年代於廣州市大塘街設立「移風劇社」教授女子粵劇,該社吳熾森師傅教導梁麗雲與胡蝶影。 梁麗雲參加周少保領導的「周少保男女劇團」在1935年7月25日(星期四)於九龍旺角東樂戲院日場演出《山東響馬》;夜場演出《武松殺嫂》,其他演員包括:蛇王坤、黃寶琴、曾鵬飛、蘇定華、方通靈、葉瑞蘭、少新華。 梁麗雲在南洋登臺演出後,參加「新蝶魂男女劇團」在1936年4月30日(星期四)晚上與關德興、胡蝶影、伊秋水、羅鑑波、鄧桂枝、銀劍影、王少伯在香港島上環高陞戲院演出粵劇。1936年4月30日(星期四)晚上演梁麗雲的首本戲《楊貴妃》,梁麗雲與胡蝶影分別飾演楊貴妃在御苑與唐明皇(關德興飾演)耍樂及醉酒與沐浴;1936年4月30日(星期四)日場演《桃花運》;夜場演《白骨美人》。.

新!!: 香港島和梁麗雲 · 查看更多 »

梁蘇記

梁蘇記遮廠由梁智華於1885年在中國廣州惠愛西路(今中山六路)創辦,並以純正鋼骨及永久包修為口號及賣點,是香港品牌老字號。.

新!!: 香港島和梁蘇記 · 查看更多 »

梁雪霏

梁雪霏(Leong Suet Fei),籍貫:廣東省番禺縣,粵劇花旦,香港電影明星。.

新!!: 香港島和梁雪霏 · 查看更多 »

梁文燕紀念中學(沙田)

梁文燕紀念中學(沙田)(Helen Liang Memorial Secondary School (Shatin),簡稱HLMSSST)是一間位於香港沙田區顯徑邨的官立中學,創校於1988年。.

新!!: 香港島和梁文燕紀念中學(沙田) · 查看更多 »

梅含理

梅含理爵士,GCMG(Sir Francis Henry May,,出生於獨立前的愛爾蘭都柏林),為第15任香港總督,並曾擔任斐濟群島總督、前香港警察隊長、香港政府輔政司。.

新!!: 香港島和梅含理 · 查看更多 »

梅窩

梅窩(Mui Wo),古稱梅窠或者梅蔚(粵語窠與窩同音),位於香港新界離島區大嶼山的東南部。梅窩環境優美,為香港郊遊度假的一个好去處。早年青嶼幹線及港鐵東涌綫未落成前,梅窩是除了愉景灣外,大嶼山居民往返香港島的唯一通道,從前由香港市區到訪寶蓮寺,通常會先到達港外線碼頭,乘搭渡輪到達梅窩,最後轉乘巴士到寺。.

新!!: 香港島和梅窩 · 查看更多 »

梅道

梅道(May Road),是香港的一條交通道路,位於香港島中環以南的半山區,在海拔140至200米之間。梅道以第十五任香港總督梅含理爵士(Sir Francis Henry MAY)命名。.

新!!: 香港島和梅道 · 查看更多 »

梅道站

梅道站(May Road Station)是香港山頂纜車的中途站之一,位於香港島半山區梅道,海拔高度+180米。.

新!!: 香港島和梅道站 · 查看更多 »

棉花路

棉花路(Cotton Path)是位於香港灣仔區銅鑼灣的一條單向東行的街道。.

新!!: 香港島和棉花路 · 查看更多 »

椰林閣餐廳

椰林閣餐廳(Yeh Lam Kwok Restaurant)成立於1988年,是香港一家連鎖餐廳,目前連同旗下其他食肆共有32間分店,遍佈香港島、九龍、新界各大型商場和旺區,是香港各大商場發展商例如新鴻基地產集團、長江實業集團、信和置業集團、恆基地產集團旗下商場的特約商戶。 2004年,集團旗下有51間西餐廳與中華電力合作,在9間新開的分店中全面使用電能爐具。 部分餐廳曾經採用「紅樹林餐廳」(Red Forest Restaurant)品牌經營。.

新!!: 香港島和椰林閣餐廳 · 查看更多 »

楊學明 (香港)

楊學明(Yeung Hoi Wing),現為香港中西區區議會水街選區議員及民建聯黨員 。.

新!!: 香港島和楊學明 (香港) · 查看更多 »

楚留香酒樓

楚留香酒樓是香港的一間著名酒樓,位於香港島筲箕灣筲箕灣中心,由香港已故粵劇名伶新馬師曾(鄧永祥)開辦。酒樓名稱以著名小說角色楚留香命名。 新馬師曾於1997年死後,酒樓交由其子鄧兆尊打理,惟於2003年因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的打擊,最後宣告清盤,現址為東城海鮮酒家。 這間酒樓的業權亦是鄧家爭產事件中的主角之一。 楚留香酒樓在2004年4月因欠租結業,9月法庭頒令清盤。 2017年七月,鄧兆尊為首的兄妹成功出售新馬師曾開辦的楚留香酒樓物業。 Category:香港酒樓 Category:香港已結業食肆 Category:2004年結業公司 Category:筲箕灣.

新!!: 香港島和楚留香酒樓 · 查看更多 »

楊開永

楊開永(Yeung Hoi Wing),現為香港中西區區議會觀龍選區議員及民建聯黨員 。.

新!!: 香港島和楊開永 · 查看更多 »

楊耐梅

楊耐梅(Yang Naimei,),原名楊麗珠,20世紀20年代在上海老西門「務本女子中學」畢業,求學時期已經打扮時髦,熱愛交際,初次與房產商人張先生在上海結婚,楊耐梅(楊麗珠)的銀幕處女作是上海「明星影業公司」的默片《玉梨魂》(1924年);為默片《良心的復活》(1926年)演唱主題曲《乳娘曲》、默片《奇女子》(1928年)、話劇《啼笑姻緣》(飾演交際花何麗娜);第二任丈夫是金融界的鍾先生;第三任丈夫是長沙的武官。楊耐梅(楊麗珠)與張熾雲都是中國默片時代的著名電影女明星,最後與籍貫廣東省新會縣陳少白的兒子中國銀行職員陳君景結婚後居於香港,1936年4月25日(星期六,農曆丙子鼠年三月初五日)在上海「票房雅歌集」客串演出京劇 《四進士》,飾演萬氏,與麒麟童派名伶朱聯馥合演。楊耐梅(楊麗珠)在1946年7月12日(星期五)從上海搭乘中央航空公司客機到北平探親,飛機不幸在濟南失事,然而她沒有受傷。.

新!!: 香港島和楊耐梅 · 查看更多 »

楊耀松

楊耀松(Yeung Yiu Chung,),香港商人,擁有多塊工廠大廈地皮,有「工廈大王」之稱。.

新!!: 香港島和楊耀松 · 查看更多 »

楊正光

楊正光(Yeung Ching Kwong,),生於香港,已退役香港足球運動員,持有亞洲足協A級足球教練牌照,曾任香港超級聯賽球隊南華及東方和香港飛馬總教練,又在2013年,以主教練身份帶領香港U16歷史性躋身亞少杯決賽周,2016年在中國甲組聯賽球會梅州客家擔任助理教練,兼任球隊翻譯,成為首位任職於中國球會教練團的香港球壇中人。現時擔任香港超級聯賽球會R&F富力教練。.

新!!: 香港島和楊正光 · 查看更多 »

楊斯竣

楊斯竣(Yeung Sze-chun,),現任香港東區區議會鯉景灣選區選區區議員、西灣河之友主席、前新城數碼財經台節目主持、民政事務局公共事務論壇成員及香港女童軍總會(東區分會)名譽會長。.

新!!: 香港島和楊斯竣 · 查看更多 »

楊慕琦

楊慕琦爵士,GCMG,KStJ(Sir Mark Aitchison Young,),英國資深殖民地官員,1909年至1928年間於錫蘭任職,官至首席助理輔政司兼錫蘭行政局秘書,後來先後於塞拉利昂及巴勒斯坦託管地服務,期間曾任塞拉利昂護督及署任巴勒斯坦高級專員。楊慕琦自1933年至1938年任巴巴多斯總督,1938年至1941年任坦噶尼喀地區總督,兩段總督任內以推行改革著稱,獲得英政府肯定。 楊慕琦爵士在1941年獲任命為第21任香港總督,並於9月就任,但三個月後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進軍香港,爆發香港保衛戰。幾經奮力抵抗後,楊慕琦在1941年12月25日「黑色聖誕節」向日軍無條件投降,淪為戰俘。他在戰時先後被監禁於香港半島酒店、台灣及滿州國的瀋陽,後期受盡非人折磨。大戰在1945年8月結束後,楊慕琦沒有立即復任港督,而香港事務則暫由軍政府打理,直到他於翌年5月復任為止。 戰後楊慕琦爵士試圖在香港推行稱之為「楊慕琦計劃」的政治改革,計劃成立民選市議會下放政府權力,但礙於地區局勢及其他客觀條件所限,他復任僅一年而於1947年5月退休後,有關改革未獲繼任港督葛量洪爵士支持,使改善陷入停頓狀態,後來更以流產告終,此後香港長時間也再沒推行重大政治改革。.

新!!: 香港島和楊慕琦 · 查看更多 »

業主立案法團

業主立案法團 是社會法人組織的形式之一,概念源自有限公司及無限公司。 在香港所有的業主立案法團都是按香港法例第344章《建築物管理條例》成立。 業主立案法團的出現,是為了改善香港的物業管理架構。政府以「小政府」策略,用者自理,讓大廈的業主自行解決自己大廈管理的事務。業主立案法團是法定團體,具有若干法律權力管理大廈。截至2010年8月底,全港共有9162個業主立案法團,其中7250個是在各區民政事務處協助下成立的。.

新!!: 香港島和業主立案法團 · 查看更多 »

槍會山軍營

槍會山軍營又作鎗會山軍營(英文:Gun Club Hill Barracks)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其中的一座軍營,位於香港九龍佐敦東部柯士甸道、加士居道及漆咸道南一帶。.

新!!: 香港島和槍會山軍營 · 查看更多 »

模範邨

模範邨(英語:Model Housing Estate)又稱模範村,位於香港東區鰂魚涌,是一個超過60年歷史的廉租屋邨,原先是香港四個資助房屋機構之一—香港模範屋宇會興建的廉租屋邨,於1952—54年落成,當時全是大約5至6層高的長型大樓,A至E五座各有一單位面向英皇道,每座約30個單位;F座單獨在靠山邊的位置,共有60個單位。它位於香港島鰂魚涌,香港殯儀館及渣華道與英皇道交界的南面,模範里的東邊,毗鄰港鐵鰂魚涌站C出口。.

新!!: 香港島和模範邨 · 查看更多 »

模範里

模範里(Model Lane)是一條位於香港島北角的街道,因興建在其東側的模範邨命名。它由英皇道向南伸延至香港青年協會大廈前止根據香港青年協會有關網址 ,該大廈可由港鐵鰂魚涌站 C 出口直達,而其活動文件亦常指引參加者自該出口轉右進入該大廈。,是一條死路。該街道自英皇道至七姊妹道路口止為單向南行,以南至其盡頭則為雙程行車。 港鐵鰂魚涌站在模範里設有出口,並有獨立的車站大堂,該車站大堂和鰂魚涌站的另一個設在太古坊的車站大堂並不是直接連通,必須通過位於車站收費區的月台才能往返這兩個同屬一站的車站大堂,因此地鐵乘客必須根據位於月台的指示牌前往模範里的車站出口,一旦出閘,便只能沿英皇道往另一個出口。雖然位於北角的模範里和位於鰂魚涌的太古坊出口都同屬鰂魚涌站,但兩出口間的步程頗遠。 由於該街道正對港鐵車站出口,因此有不同機構在此街道為轄下接駁交通設立站點,包括樹仁大學及區內的寫字樓大廈。.

新!!: 香港島和模範里 · 查看更多 »

樂善美道

樂善美道(Rosmead Road)是香港的一條道路,位於香港島太平山歌賦山南面,近馬己仙峽。經僑福道入文輝道可以到達。 樂善美道是以第五任香港總督夏喬士·羅便臣(樂善美勳爵)命名的。 樂善美道的長度不過100米,西接文輝道,東面盡頭並沒有連接任何道路,是掘頭路。.

新!!: 香港島和樂善美道 · 查看更多 »

樂禮街

樂禮街(Rodney Street),是香港香港島中西區的一條行車道路,位於金鐘東部,南接金鐘道,北接夏慤道。樂禮街道上設有行人路和行人過馬路橫過線。.

新!!: 香港島和樂禮街 · 查看更多 »

樂翠台

樂翠台(Villa Rocha) 是香港的一個私人豪宅屋苑,位於香港島跑馬地樂活道10號 ,於1988年6月落成,發展商為合和集團。並由置邦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管理。.

新!!: 香港島和樂翠台 · 查看更多 »

樂翠臺

樂翠臺是香港的私人機構參建居屋之一,樂翠臺原本為「中等入息家庭房屋計劃」,但當時樓市逆轉,市民對計劃反應冷淡,整個計劃擱置,而康翠臺及樂翠臺則改為「私人機構參建居屋計劃」出售。樂翠臺位於香港島柴灣泰民街的山坡上,由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附屬公司百利城有限公司 (Billion Town Company Limited)發展,由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設計,最大單位建築面積達988平方呎,連主人套房設計,為全港最大的居屋單位設計,及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監管整個發展過程及推售,共有三座,在1985年落成,與鄰近的康翠臺同年發售。.

新!!: 香港島和樂翠臺 · 查看更多 »

樂軒臺

樂軒臺是香港私人參建居屋之一,於1995年建成。由大同混凝土製品廠有限公司(現大同集團)之全資附屬機構彰顯有限公司 ( Genius Project Development Company Limited)發展,及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監管整個發展過程及推售,由周氏建築師事務所(周念申建築師)設計,錦和建築有限公司承建,佳定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樂軒臺位於香港島柴灣內地段第149號新廈街與柴灣道交界,鄰近港鐵柴灣站,柴灣市政大廈,墳場及柴灣邨。 屋苑前身是柴灣邨第1-8座,在1991年清拆。屋苑共有5座樓高31層的住宅樓宇,座落於3層高的平台之上,間格分為兩房兩廳及三房兩廳,合共提供1,550個單位。為符合環境保護署規定及要求,本屋苑部份單位的客廳及/或睡房已在入伙前裝有窗口式冷氣機。.

新!!: 香港島和樂軒臺 · 查看更多 »

樂農

樂農(Happy Veggies)是香港第一家社會企業素食餐廳,其有兩家分店,分別在灣仔及荃灣,總店位於香港島灣仔軒尼詩道99號彰顯大廈1字樓。.

新!!: 香港島和樂農 · 查看更多 »

樂活道

樂活道(Broadwood Road)前稱布律活道,是香港的一條道路,連接香港島跑馬地至渣甸山一帶。道路於山下連接黃泥涌道及連道一帶,山上連接大坑道。該處沿路一帶建有不少豪宅。.

新!!: 香港島和樂活道 · 查看更多 »

樂施會

樂施會(Oxfam)是國際發展及救援的非政府組織,1942年由Theodore Richard Milford 法政牧師(1896年—1987年)在英國牛津成立,原名英國牛津饑荒救治委員會(Oxford Committee for Famine Relief)。組成目的是在二戰運送食糧到被同盟國封鎖的納粹德國佔領的希臘。1963年,加拿大成立了第一家海外分會。1965年起改以電報地址「OXFAM」作為名稱。.

新!!: 香港島和樂施會 · 查看更多 »

樂景園

樂景園(Broadview Villa)是香港的一個私人豪宅屋苑,位於香港島跑馬地樂活道20號,於1995年3月落成,發展商為合和實業。並由合和物業管理負責管理。.

新!!: 香港島和樂景園 · 查看更多 »

機場快綫

機場快綫(Airport Express,兩鐵合併前簡稱機鐵,通車前計劃名稱為飛翔快綫)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屬機場鐵路的一部份,於1998年7月6日隨著興建於赤鱲角的新機場正式啟用同時通車,模式上屬機場聯絡軌道系統,連接位於新界離島區赤鱲角的香港國際機場及中西區中環的香港站,共設有5個站。由於這路綫連接了香港國際機場,並以特快形式運行,故得此名。.

新!!: 香港島和機場快綫 · 查看更多 »

機場站 (香港)

機場站(Airport Station)是港鐵在兩鐵合併前,港鐵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前稱分別為地鐵(地下鐵路)及地鐵公司。機場快綫的一個車站,位於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的地面運輸中心內,為機場的主要聯外車站,1998年7月6日啟用。機場站在港鐵系統中是處於最西端的車站。.

新!!: 香港島和機場站 (香港) · 查看更多 »

機利臣街

機利臣街 (英文:Gresson Street),是位於香港島灣仔區灣仔的一條街道。 機利臣街的南端位於皇后大道東90號,見聖佛蘭士街。機利臣街的北端在莊士敦道20號,正接循道衛理香港堂的分域街。 1918年1月22日,一幫匪徒匿藏在機利臣街一幢樓宇內,大隊警員到場搜捕,雙方爆發警匪槍戰,共造成九人死亡,包括六名警員及三名匪徒。.

新!!: 香港島和機利臣街 · 查看更多 »

機利文街

機利文街(Gilman Street),又曾經稱為花布街,是香港島中西區的一條街道,位於中環商業中心區,附近甲級寫字樓林立,由前身為國際大廈的中保集團大廈高層北望,見干諾道中、四季酒店、海港政府大樓、港鐵中環站、中環碼頭及維多利亞港等。由機利文街中段的南洋商業銀行大廈向南望,見中環中心、德輔道中及機利文新街等。機利文街附近由於物業發展(今中環中心),交通上,現在南段成為一條死路的後巷。一同遭截短的街道還有永安街、同文街和興隆街。.

新!!: 香港島和機利文街 · 查看更多 »

機利文新街

機利文新街(Gilman's Bazaar)是香港香港島一條馬路,為知名食街,有20多間食肆,包括快餐、外賣、日本料理、茶餐廳、蛇王及餅店等。.

新!!: 香港島和機利文新街 · 查看更多 »

機電工程署總部大樓

機電工程署總部大樓(英文: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Services Department Headquarters)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機電工程署總部的所在地,位處於香港九龍九龍灣啟成街和啟祥道交界,樓高7層,由前啟德機場空運2號貨站大樓所改變裝置而成。在該大樓啟用之前,機電工程署總部大樓位於香港島銅鑼灣加路連山道。大樓曾作為《刑警》香港警察總部《叛逃》反恐特勤隊取景地。.

新!!: 香港島和機電工程署總部大樓 · 查看更多 »

橫琴島

橫琴島,屬中國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橫琴鎮,東鄰澳門,為珠海市最大島嶼,萬山群島中的第二大島。.

新!!: 香港島和橫琴島 · 查看更多 »

橫瀾燈塔

橫瀾燈塔又稱橫瀾島燈塔(Waglan Lighthouse),是位於香港蒲台群島橫瀾島的瀾尾的燈塔,現為法定古蹟。.

新!!: 香港島和橫瀾燈塔 · 查看更多 »

橋底辣蟹

橋底辣蟹(英文: Under Bridge Spicy Crab)發源自香港香港島灣仔駱克道的橋底辣蟹-- 一家以海鮮為主的避風塘中式食肆,於1990年代創業,獲獎無數更有「明星飯堂」及「名人飯堂」等的名稱,最著名菜式為橋底辣蟹、特大瀨尿蝦皇,及近年自置工場的港式燒味等。 橋底辣蟹於2010年 獲 CNNGo 香港精選食肆名單推介的餐廳之一。顧客包括商界、政治人物、中國大陸、香港、台灣及韓國等藝人及運動員等都有光顧。.

新!!: 香港島和橋底辣蟹 · 查看更多 »

橙屋

橙屋是香港一座唐樓,位於香港島灣仔景星街8號單數門牌,為一座擁有悠久歷史的建築。 橙屋建於1958年,樓高4層。橙屋本來沒有名稱,因後來政府在收回橙屋後,以淺橙色的油漆美化外牆,橙屋因而得名。 因橙屋的歷史不足50年,因此古物古蹟辦事處一直未有將其評級,政府於2006年更一度打算拆卸。但於2007年,橙屋被納入「藍屋建築群」的一部份,將會一併發展。 地政總署於2009年4月30日宣佈根據《收回土地條例》,收回石水渠街、慶雲街及景星街的私人土地業權,以便市區重建局聯同香港房屋協會及政府進行市區更新計劃。.

新!!: 香港島和橙屋 · 查看更多 »

檀島咖啡餅店

檀島咖啡餅店(Honolulu Coffee Shop),常被稱為檀島茶餐廳,於1940年代開業。其第一間分店位於香港島灣仔駱克道,於1990年代搬到軒尼詩道現址。此外,檀島咖啡餅店在1990年代起於中環士丹利街,以及將軍澳連理街均有開設分店。中環分店於2017年3月結業。 檀島咖啡餅店以酥皮蛋撻最為著名。其門前對聯以其馳名之咖啡蛋撻作題:「檀香未及咖啡香,島國今成蛋撻國」。據稱該店的蛋撻有192層酥皮,比普通的100層多,特別鬆化香酥。.

新!!: 香港島和檀島咖啡餅店 · 查看更多 »

欣榮街臨時巴士總站

油塘(欣榮街)巴士總站(Yau Tong (Yan Wing Street) Bus Terminus),通稱油塘巴士總站,官方名稱欣榮街臨時巴士總站,位於香港觀塘區油塘欣榮街,鄰近鯉魚門邨、油塘中心、油美苑、鯉魚門廣場、大本型。此站提供來往九龍市區、屯門、北大嶼山及香港國際機場的巴士服務,現已改建為鯉魚門邨公共運輸交匯處,上蓋物業為鯉魚門邨鯉旺樓。此站停用前有8條巴士路線以此站為總站,並有1條巴士路線途經此站。 而在清明節及重陽節服務的14S線,亦標示以油塘為總站,但實際上是在附近的鯉魚門道近油塘邨及高超道停站。.

新!!: 香港島和欣榮街臨時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欣澳站

欣澳站(Sunny Bay Station)是港鐵東涌綫及迪士尼綫共用的轉車站,位於香港新界大嶼山東北部的陰澳打水灣填海區,佔地9,500平方米,於2005年6月1日啟用,比較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提早近兩個月啟用。雖然欣澳站座落大嶼山,但在香港十八區區域劃分上欣澳站所在地為荃灣區,而不是離島區。 欣澳站自接駁至愉景灣專線巴士開通後,成為連接愉景灣的主要轉接點,取代東涌站為轉接點之地位,縮減愉景灣居民轉乘港鐵前往香港各地的時間,而且不需要再繞道前往東涌站,除非翔東路封閉。.

新!!: 香港島和欣澳站 · 查看更多 »

欣景花園

欣景花園(英文:Felicity Garden),位於筲箕灣內地段759號,是港鐵西灣河站上蓋的私人住宅屋苑,同時是一個複雜而涵蓋了多個功能的發展項目,位於香港島東區西灣河筲箕灣道111號。 住宅座數有4座,住宅物業層數為4-25層,全部為三房兩廳、連主人套房設計,一半單位更設工作間及儲物室,住宅數目為732個。由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及香港地下鐵路公司(今港鐵公司)合作發展,住宅部分由港鐵公司管理,整個項目由何顯毅建築師事務所負責設計,基座地下至3樓設有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的西灣河文娛中心、西灣河體育館、食物及環境衛生署所管理之西灣河街市及地庫設有港鐵西灣河站。.

新!!: 香港島和欣景花園 · 查看更多 »

正義道

正義道(Justice Drive)是香港港島金鐘的一條道路,北接金鐘道近皇后大道東交界,經過法院道的路口,南面盡頭為舊域多利軍營軍火庫(今亞洲協會香港分會總部)。當中只有金鐘道至法院道一段開放行車,法院道以南一段則被封閉,禁止車輛駛進。 正義道的命名,主要是配合當時附近的香港最高法院(今為香港高等法院)。.

新!!: 香港島和正義道 · 查看更多 »

正街

正街(Centre Street)是香港香港島西營盤的一條下山坡行車街道,可容小巴及私家車使用。.

新!!: 香港島和正街 · 查看更多 »

正街自動扶梯連接系統

正街自動扶梯連接系統(Centre Street Escalator Link)為位於香港香港島中西區西營盤正街的自動扶梯系統,系統主要包括了在介乎在第三街及般咸道的一段正街、一道長約85米,以及設有4台輪椅升降台的有蓋自動扶梯連接系統等。正街自動扶梯連接系統興建工程於2009年9月展開,至2012年11月15日,第三街至高街一段的扶手電梯啟用。2013年4月25日,英華臺至般咸道一段的雙向扶手電梯啟用。高街至英華臺一段於同年10月28日啟用,表示全個扶梯連接系統於當日起完全啟用。.

新!!: 香港島和正街自動扶梯連接系統 · 查看更多 »

歲月風雲 (電視劇)

《歲月風雲》(The Drive of Life;前名《風雲歲月》)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與中國中央電視台合作攝製的時裝劇集,由劉松仁、苗僑偉、廖京生、佘詩曼、宣萱、林峯、馬德鐘及鄧萃雯領銜主演,並由胡杏兒、伍衛國、馮紹峰、吳卓羲、黃淑儀及梁靖琪聯合主演,出品人為陳志雲、馬潤生,監製為梁家樹(藝術總監)、潘嘉德(製片人)。此劇為配合紀念香港主權移交十週年為基礎而選播的劇集。本劇的故事以中國汽車業發展為骨幹,於2007年6月30日晚上在中央電視台電視劇頻道首播,並於2007年7月16日於無綫電視翡翠台及海外華語市場同步播出。此外,此劇亦在馬來西亞收費電視台Astro On Demand播出。.

新!!: 香港島和歲月風雲 (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歲月樓情

《歲月樓情》(Beyond the Rainbow)是香港電視網絡所製作的時裝倫理電視劇,由夏雨、鮑起靜、黃日華及唐寧領銜主演,并由關寶慧、姜皓文、曾偉權、林利、陳堃及鮑康兒联合主演。.

新!!: 香港島和歲月樓情 · 查看更多 »

歷山大廈

歷山大廈(Alexandra House)在香港港島中環遮打道16至20號,東面是雪廠街6號,南面是德輔道中5至17號,是香港置地物業。.

新!!: 香港島和歷山大廈 · 查看更多 »

歌和老街

歌和老街(Cornwall Street)是香港九龍的一條道路,為九龍塘北部的交通要道,橫跨九龍城區及深水埗區。 歌和老街原為九龍塘多條小街之一,以英國-zh-cn:歌和老郡; zh-hk:歌和老郡; zh-tw:歌和老郡;-命名。由於九龍塘與又一村中間的九廣鐵路路軌阻隔,車輛昔日只能經界限街來往兩地,因此政府其後延長並擴闊歌和老街,在山上橫跨路軌,使之成為連接九龍塘至又一村、石硤尾和大窩坪的主要通道。 歌和老街東接窩打老道近香港浸會醫院及聯合道一帶,西接南昌街及龍翔道支路。在前往石硤尾公園的小徑及筆架山道間為歌和老街天橋,下為舊九廣鐵路(英段)(現稱港鐵東鐵綫)的筆架山隧道。而於達之路至則仁中心一段可遠眺香港島中環,在煙花匯演時有很多市民在此觀看煙花。.

新!!: 香港島和歌和老街 · 查看更多 »

歌賦山

歌賦山(Mount Gough)是香港上的一座山,海拔465米,為香港島太平山頂旅遊區的一部份。.

新!!: 香港島和歌賦山 · 查看更多 »

歌賦山道

歌賦山道(Gough Hill Road)是香港香港島中西區歌賦山的一條街道,連接種植道、山頂道、忌利文道及百祿徑。歌賦山道是以英國統帥歌賦或稱臥烏古(Field Marshal Sir Hugh Gough, 1st Viscount Gough)的名字來命名。該區為香港島山頂著名的住宅區,附近豪宅林立。部分香港名人包括羅建生、馬道立、李澤楷、何超瓊等均聚居於或持有歌賦山道物業。在2016年,歌賦山道15號以成交價達約21億元出售,成為該年全球最貴的豪宅。.

新!!: 香港島和歌賦山道 · 查看更多 »

歌賦山變壓站

歌賦山變壓站是香港僅存於戰前興建的電力變壓站,位於香港島太平山頂歌賦山道近山頂道交界,現已被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歌賦山變壓站於1940年由香港電燈興建,現時仍用作變壓站之用,主要為附近街道供應電力。由於變壓站的機器隨科技進步而令其體積縮小,變壓站部份多出來的空間已改作車房之用。.

新!!: 香港島和歌賦山變壓站 · 查看更多 »

歌連臣

歌連臣(Thomas Bernard Collinson;),又寫做哥連臣,是英國測量師。初時在英國和愛爾蘭作測量。 1843年來到香港作測量,畫了第一張精確的香港島地圖。此張圖是用等高綫的地圖,是英國第一張出版的等高綫地圖。之後其在中國沿岸畫了不少精確地圖。於1846年6月11日,乘船往紐西蘭服役。.

新!!: 香港島和歌連臣 · 查看更多 »

歌連臣角火葬場

哥連臣角火葬場是香港一個火葬場,位於香港島東區大潭峽,於1962年啟用,鄰近歌連臣角道及柴灣區內多個墳場,場內是經火葬處理的先人骨灰龕。由食物環境衞生署管理。.

新!!: 香港島和歌連臣角火葬場 · 查看更多 »

殖民地

殖民地(旧称植民地)是指由宗主国统治,没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的独立权力,完全受宗主国控制的非宗主國本土的地区。广义的殖民地还包括虽然拥有行政机关、军队等国家机构,但经济、军事、外交等一方面或多方面被别国控制的「半殖民地国家」、卫星国和保护国,以及委任统治地、托管地,以及殖民主义国家在这些地区设置的“海外领地”、“附属地”、“海外省”等。 殖民地的特色是宗主國的文化、經濟等綜合實力皆優於被殖民地的地區;宗主國通過向殖民地輸出文化、資本、技術,進行建設,控制殖民地区。因此宗主國不会把首都迁入殖民地内,亦不会為了統治被殖民地区更改宗主國的制度。而是針對殖民地區打造合適的管理制度,為宗主國獲取資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大多数远离宗主国本土的海外殖民地都获得独立,旧有的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不复存在。 从殖民地的性质上来说,大致可分为拓殖型殖民地、资源掠夺型殖民地和商业殖民地三种主要类型,这三种殖民地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而顺次出现的。.

新!!: 香港島和殖民地 · 查看更多 »

毒品調查科

毒品調查科(英文:Narcotics Bureau,縮寫:NB)於1954年10月成立,隸屬於香港警務處刑事及保安處刑事部,其主要責任為蒐集有關在香港和海外入口、製造和分銷毒品的情報、統籌掃毒行動、與海外執法機關緊密合作,遏止與香港有關的犯罪集團在其他司法管轄權地區活動,並且追蹤、凍結及充公犯罪集團(包括涉及色情活動、非法賭博、詐騙、商業罪案及高利貸等等)的資產以至恐怖份子籌資活動。。.

新!!: 香港島和毒品調查科 · 查看更多 »

比華利山 (香港)

比華利山是香港的一個私人豪宅屋苑,位於香港島跑馬地樂活道6號,於1988年落成,發展商為恒基兆業與恒隆地產。比華利山由10座高30至37層的樓宇組成。.

新!!: 香港島和比華利山 (香港) · 查看更多 »

比華利山 (消歧義)

比--華利山或比--佛利山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比華利山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毛孟靜

毛孟靜(Claudia Mo Man-ching;),人稱「毛姨姨」、「阿毛」、「毛婆」,出生於香港,祖籍浙江寧波,香港資深自由傳媒工作者,泛民主派政治人物,現任香港九龍西選區立法會議員,前公民黨成員,現香港本土副主席、議會陣線副主席。2012年,她代表公民黨參加2012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出戰九龍西地區直選,成功當選。 她認同溫和本土主義,任內與范國威倡議政府取回單程證審批權,紓緩新移民大幅增加所帶來的負擔,避免香港被「大陸化」、一國兩制被破壞,強調務實本土路線,捍衛香港本土權益。後於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在同一選區競逐連任,以選區內得票數第四位(32323票)成功連任。她認同香港人應有自決權,但不支持港獨,以及武力方式應對中港矛盾,因此她與本土派組織已有明顯區別。 2016年11月14日,因公民黨在本土、拉布等問題上均與她有分歧,而正式退出公民黨,並以香港本土成員的身份擔任立法會議員。.

新!!: 香港島和毛孟靜 · 查看更多 »

水坑口

水坑口(Possession Point)從前是香港島西北岸的一海角,1852年進行的《文咸填海計劃》,水坑口從岸邊成為了內陸地區。在1980年代或者以前的地圖上,荷李活道公園被標示為水坑口。「水坑口」是根據街旁的大水坑而命名的。在香港開埠早期,此處為香港居民的重要水源。.

新!!: 香港島和水坑口 · 查看更多 »

水坑口街

水坑口街(Possession Street)前稱波些臣街,位於香港島中西區上環,為香港最古老的街道。水坑口街南接地勢較高的--,正北壤文咸東街,西北連皇后大道西,東南連皇后大道中。.

新!!: 香港島和水坑口街 · 查看更多 »

水街

水街(Water Street)是香港的一條街道,位於香港島西營盤。水街南至薄扶林道和高街交界,北至-干-諾道西,是一條南北走向的下斜街道。水街大部分路段是一條單程路,途經第三街、第二街、皇后大道西和德輔道西。不過因為薄扶林道至第三街的一段水街被一條樓梯分隔的關係,車輛並不能從薄扶林道直接通過水街前往山下,須繞道聖類斯中學外的一段第三街進入。在水街南端通過興漢道私家路的樓梯,可通往般咸道及香港大學東閘。.

新!!: 香港島和水街 · 查看更多 »

水警總區

水警總區(副名水警;英文:Marine Region,副名:Marine Police),隸屬於香港警務處行動處行動部,主要責任為維持香港水域及離島的公共安全,執行水上巡邏、打擊偷渡及追截走私,並且在香港境內及鄰近海域進行搜索及拯救。水警總區保衛長達近200公里的邊界海岸線、管轄香港1,651平方公里的海域及261座島嶼;水師共119艘輪艇,為世界上規模最龐大的。.

新!!: 香港島和水警總區 · 查看更多 »

水警總區總部

水警總區總部(英文:Marine Police Regional Headquarters,縮寫:MP RHQ)為香港警務處水警總區總部及各主要部門的所在地,位處香港島東區西灣河太康街(原西灣河碼頭)東翼,有完善的船隻泊位。於2013年,水警總區總部有413名人員和70名文職人員駐守。.

新!!: 香港島和水警總區總部 · 查看更多 »

水星街

水星街,(Mercury Street),是香港的一條街道,位於香港島銅鑼灣東部俗稱天后地區,兩端連接電氣道及英皇道,現屬灣仔區議會維園選區。水星街和旁邊的木星街是姐妹街道。昔日水星街是附近出名的菜市場,兩旁都有一排固定的菜販攤檔,導致馬路太窄,所以只有很少車輛會穿過。但自從旁邊的籃球場改建為銅鑼灣街市,水星街的攤檔都「搬上樓」後,馬路恢復原本的闊度,並有越來越多食肆進駐。.

新!!: 香港島和水星街 · 查看更多 »

永吉街

永吉街(Wing Kut Street),是香港島中西區的一條行人通道,路上現存不少小販固定攤檔,與利源東街齊名,毗連以前的鴨蛋街,即是現時的中遠大廈新紀元廣場之東邊毗鄰。 永吉街是中環與上環的分界線。北起自德輔道中南豐大廈即是先施百貨,南至皇后大道中,接鴨巴甸街上半山區。 由港鐵“香港站”E2 出口,通過恒生銀行行人天橋,大慨5分鐘可步行至永吉街。 陸羽茶室舊址在中環永吉街。 永吉街小販路邊攤及鄰近地鋪售賣的商品包括時裝、飾物、日用品,兼有快餐食肆,它們是專業批發和零售飾物的商店。.

新!!: 香港島和永吉街 · 查看更多 »

永吉路 (台北市)

永吉路,為台北市信義區內的一條道路,位於松隆路、松山路、松信路附近。常被誤稱為永吉街,與香港島的一條街同名。.

新!!: 香港島和永吉路 (台北市) · 查看更多 »

永安中心

永安中心(Wing On Centre),是位處香港島上環德輔道中211至213號及-干-諾道中109至111號的多層大廈,1977年落成,樓高31層,為永安百貨總店及其總部(即永安國際有限公司)的所在地。 永安中心基層除了永安百貨之外,還有KETTLER(克特勒)健身器械專門店。上層辦公室租戶包括保險集團、地產公司、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及診所等。.

新!!: 香港島和永安中心 · 查看更多 »

永安人壽大廈

永安人壽大廈(英文:Wing On Life Building),是香港島中環德輔道中22號的一座商業大廈,鄰近戲院里,毗鄰創興銀行中心、環球大廈和安樂園大廈,在昭隆街東邊。大廈於1956年建成,樓高16層,由華懋集團持有。大廈命名源自永安人壽保險公司,它不是永安集團之成員公司。 大廈的租戶包括律師事務所、旅行社、醫療中心、外傭介紹所、地鋪卓悅控股等。.

新!!: 香港島和永安人壽大廈 · 查看更多 »

永安街

永安街(Wing On Street)為香港街道,在香港共有三條。.

新!!: 香港島和永安街 · 查看更多 »

永利街

永利街(Wing Lee Street)是香港上環一條街道,位於上環南部必列者士街以南、樓梯街與城皇街之間,東西走向,有九幢建於1950年代初的唐樓。該處以保留香港1960年代特色而著名,柏林影展得獎香港電影《歲月神偷》也是在此取景。 永利街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是小型印刷廠的集中地,高峰期有十多間,現今只剩下兩間。永利街已被納入市區重建局重建項目,原本只會保留其中三幢唐樓,其餘重建為住宅大廈。《歲月神偷》導演羅啟銳與部份居民希望保留該條街道的原有風貌。《歲月神偷》獲柏林影展最佳影片水晶熊獎後,爭取完整保留街道的聲音增大,市區重建局於2010年3月16日宣佈,將永利街剔出重建項目,劃為保育區,現正有待城市規劃委員會審議。.

新!!: 香港島和永利街 · 查看更多 »

永和

永和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永和 · 查看更多 »

永和街 (香港)

永和街(Wing Wo Street)是香港島中西區的一條街道,南北走向,位於中環南豐大廈先施百貨公司總店與大新行之間,由干諾道中起,經德輔道中,向南申展至皇后大道中錦安大廈陳意齋新店處。 永和街從前是香港華人社會商業貿易繁盛的街道,例如方樹泉的故事。現在,永和街是一條賣文具、果汁、午餐盒飯的中環小街道。城巴71線在永和街設站。.

新!!: 香港島和永和街 (香港) · 查看更多 »

永和號

永和號,是香港島中西區的一間舊士多雜貨鋪,它位於中環著名露天街市嘉咸街與威靈頓街120號交界,店舖佔地約1,000呎。可惜老店終不敵時代衝擊,再加上店主關伯(關鏋釗)年事已高,於2009年1月24日結業。.

新!!: 香港島和永和號 · 查看更多 »

永祥大廈

永祥大廈(Wing Cheung Mansion)位於香港灣仔摩理臣山道78號,與灣仔祥德里交界。北近天樂里,南近皇后大道東端,西近愛群道,東見灣仔堅拿道行車天橋。 永祥大廈在1963年10月入伙,共12層高,每層4伙,總共42個單位。.

新!!: 香港島和永祥大廈 · 查看更多 »

永樂街

永樂街(Wing Lok Street),是位於香港香港島近上環電車總站南面的一條歷史悠久的街道,近街店鋪都是販賣南北貨海味「鮑參翅肚」為主,所以是有名的海味街及參茸燕窩街。街道全長有950米,東西走向,沿途經德輔道中、林士街、文華里、禧利街的港鐵港島綫上環站A2入口、急庇利街、摩利臣街、德輔道西等。 永樂街地處低窪,所以下大雨的時候,此街的部分地段是會水浸的。2009年政府耗資2.2億港元,於皇后大道中建造雨水截流渠及於海旁附近興建抽水站。2012年完成的港島西雨水排放隧道亦有助解決水浸問題。.

新!!: 香港島和永樂街 · 查看更多 »

永旺百貨

永旺(香港)百貨有限公司(Aeon Stores(Hong Kong)Limited,)是一家由日本成立的專營日式綜合購物百貨公司、超級市場及其他零售店舖等零售業務的集團,香港分公司以吉之島百貨有限公司的名義於1985年12月成立,為的子公司(隨日本吉之島集團於1990年易名為Aeon)。 永旺百貨在1987年11月於太古康怡廣場開設首間百貨店(該店又名鰂魚涌總店或旗艦店),並於1994年2月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上市編號為984。永旺百貨現時的經營範圍包括:超級市場、折扣店、家居廣場、便利店、百貨店。2006年年尾開始,永旺百貨其下品牌全面棄用中文名稱「吉之島」,統一使用英文名稱「JUSCO」。永旺百貨(香港)於2013年3月1日起,跟隨日本母公司,將旗下各間百貨店,由品牌「JUSCO」,易名及統稱為「AEON」。 現時,永旺百貨在香港的分店共有2間AEON STYLE、7間AEON綜合百貨店、2間AEON超級市場、1間ものもの (Mono Mono)、39間Living PLAZA by AEON、8間Bento Express(日式便當專門店)及3間La Bohéme Bakery。.

新!!: 香港島和永旺百貨 · 查看更多 »

民吉街

民吉街(英語:Man Kat Street)是香港一條街道,位於香港島中環近上環,約為前統一碼頭一帶,1998年通車。該道路是為了配合通往港鐵香港站附近的民祥街的地下行車隧道,干諾道近海港政府合署的東行線取消,改道新建的民吉街。 民吉街設有--總站(中環 (林士街) 巴士總站),城巴的線於2015年5月17日取消後,此站只剩早上班次以此為起點站,及新巴、、及往中環方向繞經及停靠此站。.

新!!: 香港島和民吉街 · 查看更多 »

民安隊少年團

民安隊少年團(英文:Civil Aid Service Cadet Corps,縮寫:CASCC)成立於1968年,是民眾安全服務隊架構下的一部分,隊員年齡由12至17歲(18歲必須退出),是香港的其中一個青少年制服團體。少年團為團員提供訓練課程、活動、社會服務,例如人群管理及郊野公園巡邏等。現任少年團總指揮(助理處長)為陳振興先生。 民安隊少年團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民眾安全服務隊管理的一個青少年制服團體,目前少年團由4個中隊(A、B、C、D),14個分隊組群,下設56個分隊組成,分佈港九新界各區。團員所有的制服及裝備均由民安隊免費借用。少年團透過安排各種活動及紀律訓練,培育青少年的良好品德及在德、智、體、群各方面作全面發展,成為良好公民。 少年團是一支著重紀律培訓及服務社會的青少年制服隊伍,經費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全數資助。年滿12歲又未滿16歲的青少年可以申請加入民安隊少年團(如申請人達16歲,會被建議加入成年團)。當少年團團員年滿18歲時,其少年團員身份會被終止,即「退休」。.

新!!: 香港島和民安隊少年團 · 查看更多 »

民主建港協進聯盟

民主建港協進聯盟(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簡稱民建聯(DAB),前稱民主建港聯盟,是一個香港建制派政黨。民建聯立場為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同時爭取基層、中產和商界的支持,在此方面與另一建制派政黨工聯會有別。民建聯與中國共產黨關係密切,大部分立場與中共中央一致。該黨被民主派人士稱為保皇黨。 前任香港立法會主席曾鈺成為創黨主席。.

新!!: 香港島和民主建港協進聯盟 · 查看更多 »

民祥街

民祥街(英文:Man Cheung Street)是香港一條街道,位於香港島中環,約為前港外線碼頭一帶,1998年通車。該道路雙程行車,西起干諾道中、民吉街交界,東接龍和道、民耀街交界,主要服務對象為來往港鐵香港站及國際金融中心的車輛。.

新!!: 香港島和民祥街 · 查看更多 »

民耀街

民耀街(英文:)是香港一條街道,位於香港島中環北部,南接康樂廣場,北接民光街,於1995年通車。 該街道為《中區填海計劃》第1期上的首條街道,前身為卜公碼頭。.

新!!: 香港島和民耀街 · 查看更多 »

民政事務處

民政事務處(District Office)是香港政府在十八區設立的辦事處;香港主權移交前稱為政務處,前身為新界理民府及市區民政處。香港政府由1982年起實施地方行政計劃,在香港島與九龍設立港九政務署,加上之前在新界設立的新界政務署,統合為政務總署(回歸後改稱民政事務總署)。其下在各區設有政務處,即民政事務處的前身。其主管是政務專員,香港主權移交以後,改稱民政事務專員。.

新!!: 香港島和民政事務處 · 查看更多 »

江艷珊

江艷珊(Kong Yam Shan),初期稱為:「江艷山」,香港及臺灣省女歌手,1963年開始演唱,有「古典美人」的美譽,擅唱抒情國語時代曲,擁有不少觀眾。.

新!!: 香港島和江艷珊 · 查看更多 »

汕頭街

汕頭街 (Swatow Street),位於香港香港島灣仔區灣仔的一條道路,全長約100米。汕頭街連接皇后大道東及莊士敦道,西面為大王東街,東面則為廈門街,但只有北面莊士敦道出口可供車輛進出。南面接皇后大道處為梯級,車輛不能通過。汕頭街多為舊樓,但不少已於戰後重建。 在1900年初,莊士敦道建成電車路前,汕頭街一帶是碼頭及倉庫。汕頭街是以當年的貨物運往南中國口岸而有名。到2014年開始,由幽靜小巷漸漸變成食街,開設各式食肆,包括地道茶餐廳、日式咖喱、漢堡扒飯、拉麵及精品咖啡和法國葡萄酒吧等。.

新!!: 香港島和汕頭街 · 查看更多 »

汀九橋

汀九橋(英語:Ting Kau Bridge)位於香港新界青衣西北角,是世界首條三塔式斜拉索橋。大橋之兩個主跨分別長448米及475米,連引道全長為1,875米。大橋屬於3號幹線,連接汀九和青衣。橋面為三線雙程分隔快速公路。車速限制每小時80公里。 汀九橋屬青馬管制區範圍,管制區人員獲授權執行《青馬管制區條例》。 汀九橋使來自新界西部其他地區的車輛,能方便和快速地到達青嶼幹線的青馬大橋及汲水門大橋,通往大嶼山和香港國際機場,同時也分流了新界西北來往荃灣、葵青、九龍及港島中上環商業區的車流。值得一提,香港的的士司機和電台交通情況報告節目大多都叫該橋為「新汀九橋」,以免跟屯門公路一條同樣稱為汀九橋的高架橋混淆。此橋亦是'''新界的士'''可通行的跨海大橋之一。此外,鑑於香港政府轄下都會區荃灣海岸線是以汀九橋以東為界線屬維多利亞港範圍,此橋亦成為港內與港外的分界線(航行船速)。 汀九橋於1995年3月動工,當時工程名為「汀九大橋」,經過38個月的施工,於1998年5月6日下午2時正式啟用。由於它和大欖隧道落成通車的日子與新建的香港國際機場啟用日期相近,而該大橋的興建,除了舒緩新界西區的交通負荷外,更方便通勤來往機場、九龍西、香港島與新界西其他地區,通稱之為「第11項機場核心工程」。 支撐著汀九橋的三支單柱橋塔,分別座落於藍巴勒海峽中的人工島、汀九岬及青衣島西北岸,分別高194米、167米及162米。重量方面,結構鋼重量8,900公噸,混凝土重量則為29,000立方米。大橋的設計,可承受每秒達95米(時速342公里)的風速,但在實施強風管制措施、交通意外和渣打香港國際馬拉松比賽期間,會全線封閉、或只封閉中線、或者只開放予車身高度1.6米以下的車輛使用。.

新!!: 香港島和汀九橋 · 查看更多 »

沪江大学

沪江大学(University of Shanghai)是20世纪上半叶一所位于上海的浸会背景的教会大学,校址位于黄浦江畔的杨树浦军工路,鼎盛时期以文理商著称于世。沪江大学创办于1906年,原名上海浸会大学,最初的校长为美国人柏高德博士。另设浸会神学院,由美国人万应远博士任院长。沪江大学首任华人校长刘湛恩对学校进行了一系列旨在“中国化”的整顿和改革,使沪江在当时私立大学中以学风纯朴闻名,较少教会气,更多中国化著名。大陸易幟後,滬江大學隸屬的中國十三所基督教大學聯合董事會原想堅持留在共產政權下的中國大陸,繼續基督教高等教育的角色,有所見證。惟很快看到大陸的政治形勢非常不樂觀,聯合董事會和香港教會領袖於是決定在香港合併十三家基督教高等教育大學為一所基督教大學。最終於1951年由聯合董事會,在上海聖約翰大學校董會主席歐偉國、廣州嶺南大學校長李應林和香港教會團體帶領下合作創立香港崇基學院,也即現香港中文大學的一部分。也即,滬江大學人員轉移到香港。而經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沪江大学各科系硬件分别并入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相关院校,校址則轉移給上海机械学院(今上海理工大学)。.

新!!: 香港島和沪江大学 · 查看更多 »

油塘站

油塘站(Yau Tong Station)是港鐵觀塘綫及將軍澳綫的一個跨月台轉車站,也是將軍澳綫唯一一個位於九龍區的車站,亦是將軍澳綫穿越維多利亞港至香港島前最後一個車站。本站位於香港九龍東觀塘區油塘茶果嶺道旁,由日本熊谷組株式會社承建並於2002年8月4日啟用。車站以黃色為主要色調。油塘站採用明山爆破方式建造,原址為普照書院舊址以南的一處山坡及油塘灣填海地。 油塘站並非像將軍澳支綫其餘新車站般建於新填海區,故承建商因而需要先行重置原先處於工地範圍內的兩間學校,並處理廢物棄置場受污染之土壤,方能展開車站建築工程。 油塘站工程的一大特點,是車站建造工程與房委會房屋發展工程之結合。地鐵受房委會委託,於車站頂層興建購物走廊,並在車站周邊興建地基以便興建油麗邨及大本型商場。.

新!!: 香港島和油塘站 · 查看更多 »

油街

油街(英文:Oil Street)是香港島北角的一條街道,由港鐵炮台山站至海岸邊,沿途經過電氣道、已結業的香港麗東酒店、友邦廣場、前香港皇家遊艇會會所、前政府物料供應處倉庫、停車場、海逸君綽酒店、海逸君綽酒店、維港頌等。.

新!!: 香港島和油街 · 查看更多 »

油街實現

油街實現(英文:Oi!)為香港一座推廣視覺藝術的展覽及活動中心,位於香港島北角油街12號近電氣道交界,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新!!: 香港島和油街實現 · 查看更多 »

油麻地站

油麻地站(Yau Ma Tei Station)是港鐵觀塘綫和荃灣綫的中途站和轉車站,於1979年12月22日啟用,由金門/Kier/Lilley Construction聯營公司負責興建。觀塘綫延綫啟用前,本站為觀塘綫的西行終點站。 隨着觀塘綫延綫的啟用,本站於2016年10月23日01:04開出最後一班往調景嶺的列車,正式結束本站作為觀塘綫的西行終點站34年的歷史。當日的早上頭班車起,由黃埔站取代其成為觀塘綫的西行終點站。.

新!!: 香港島和油麻地站 · 查看更多 »

油麗邨

油麗邨(英語:Yau Lai Estate)位於香港觀塘區油塘油塘道9號,東區海底隧道九龍出口側,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公共屋邨之一。.

新!!: 香港島和油麗邨 · 查看更多 »

油蔴地小輪

香港油蔴地小輪船有限公司(The Hongkong and Yaumati Ferry Co.,簡稱油麻地小輪或港輪) 於1924年1月1日開始投入服務,最初是來往中環至深水埗、旺角及油蔴地航線之間的航線,後來則擴展至新界及離島,曾經是香港最主要的渡輪服務經營者。1964年7月31日至1987年8月31日間成為恆生指數成份股。1989年易名香港小輪,可是,由於近年渡輪業經營困難,遂於1999年把專營權售予新世界第一渡輪。新世界第一渡輪於2000年1月15日開始經營原油蔴地小輪的載客航線。.

新!!: 香港島和油蔴地小輪 · 查看更多 »

沙宣道

沙宣道(Sassoon Road)是一條位於香港島南區的道路,連接西高山薄扶林道瑪麗醫院一帶及域多利道近沙灣一帶。取名為紀念猶太籍商人、上海地產大亨維克多·沙宣(Sir Victor Sassoon)。沙宣道一帶是高尚住宅區。香港不少富豪都居住於此,包括前全國政協副主席霍英東。此外,沙宣道是香港大學沙宣道校園的所在地。沙宣道近九成的物業都是屬於香港大學的。.

新!!: 香港島和沙宣道 · 查看更多 »

沙灣 (香港)

沙灣(英語: Sandy Bay,中文又稱大口灣,但通常俗寫作大口環)是香港的一個海灣,位於香港島南區西面,於摩星嶺之南方及鋼綫灣之西北方。現時該處為療養院的集中地。.

新!!: 香港島和沙灣 (香港) · 查看更多 »

沙田培英中學

沙田培英中學,是位於香港沙田禾輋邨,於1978年建校,與沙田蘇浙公學為鄰,為一間第一組別基督教英文文法中學。全校共27班,包括中一至中三各4班,中四至中六各5班。.

新!!: 香港島和沙田培英中學 · 查看更多 »

沙田區

沙田區(Sha Ti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的其中一區,位於新界的東部,面積約6,940公頃。沙田區最北以大埔尾坑及中文大學(沙田市地段437號)地界與大埔區為界;西北以城門峽與荃灣區為界;西面以蝴蝶谷尖山隧道出入口與葵青區為界,西南面以琵琶山與深水埗區為界;南面以沙田坳道與黃大仙區為界(山上沙田坳道屬沙田區,由半島獅子園開始);東面以馬鞍山落禾沙里與西貢北的大埔區為界。根據政府統計處 《2014年按區議會分區劃分的香港人口概況》,沙田區的人口約有659,794人,為全港人口最多的行政區,亦是一個全面發展的新市鎮,主要為住宅用地,約有六成多人口居住在公共房屋,包括出租公屋、租者置其屋及居者有其屋屋苑。另有約29,000人居住在約48條原居民鄉村。此外,沙田區有四個輕工業區,包括大圍、火炭、小瀝源及石門。而沙田區的沙田新市鎮也是新界首三個新市鎮(舊稱衛星城市)的其中之一,於1960年代開始發展,沙田區東部的馬鞍山則於1980年代開始發展並併入沙田新市鎮之內。.

新!!: 香港島和沙田區 · 查看更多 »

沙田站

沙田站(Sha Tin Station)是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大埔公路—沙田段側的港鐵東鐵綫車站。該站和粉嶺站同樣早於1910年起投入服務,而且是香港最早啟用而仍然提供鐵路服務的兩個車站。.

新!!: 香港島和沙田站 · 查看更多 »

沙田馬場

沙田馬場(Sha Tin Racecourse)是香港的第二個賽馬場地,位於新界東部的沙田區火炭東部,是由香港賽馬會興建及管理,於1978年10月7日落成啟用。沙田馬場設有草地、泥地跑道共有兩個,草地跑道全闊30.5米,周長約1900米,容量為85,000人。場地水準世界一流,也是亞洲頂級的賽馬場地。現時每年均舉行多項國際大賽,並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頂級人馬在此互相角逐。沙田馬場是現時主要的日馬賽事場地,但每年亦有5個賽馬日會在此舉行全泥地夜馬賽事。 沙田馬場設有兩座看台,分為會員席及公眾席。會員席招待會員及來賓,公眾席則開放予公眾人士,入場費10港元。看台設有投注大堂,飲食設施等,會員席亦設有會員,馬主廂房等設施。場內設有全世界最闊的彩色大屏幕,長70.4米,面積相等於4,500部架疊起來的52厘米電視機,詳盡顯示每一場賽事的資料及賽果。於看台側的沙田會所,則為會員提供飲食及康樂設施。馬場其他設施包括馬房,騎師、練馬師及馬伕宿舍等,另有一座綜合大樓供馬會使用。 馬場交通方便,港鐵東鐵綫馬場站設有蓋行人天橋直達沙田馬場看台,賽馬日亦有各線巴士直達,馬場內亦有地方供給紅色小巴及市區的士停放或載客。 沙田馬場參考世界先進的馬場的設計,跑道屬古典英式的順時針方向,佈局與美國貝蒙園(Belmont Park)及聖雅尼塔(Santa Anita)馬場接近,為看台觀眾提供更廣闊的視野。馬場中央是景色秀麗的彭福公園,為市民提供休憩空間。.

新!!: 香港島和沙田馬場 · 查看更多 »

沙田馬場巴士路線列表

沙田馬場巴士路線分別由九巴及新巴經營,所有路線只會於馬季行駛。.

新!!: 香港島和沙田馬場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沙田至中環綫

沙田至中環綫(簡稱沙中綫,Shatin to Central Link,縮寫SCL)是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公司)正在興建的鐵路擴展項目,港鐵公司宣傳將之稱為「鐵路2.0」的一部分。 沙中綫原來計劃路綫是由沙田直達中環,但現在拆分為「沙田至紅磡段」及「紅磡至中環段」兩部份:.

新!!: 香港島和沙田至中環綫 · 查看更多 »

波老道

波老道(Borrett Road)是香港島太平山中半山區的一條馬路,位於中環金鐘英國文化協會對上的山腰,入口在寶雲道及堅尼地道兩處,街尾在波老道25號,即是英基學校協會港島學校之毗鄰。毗鄰母親的抉擇、社區藥物教育輔導會等多個慈善服務組織。.

新!!: 香港島和波老道 · 查看更多 »

泰亨鄉

泰亨鄉(Tai Hang Village,亦作Tai Hang Heung),舊名叉坑,亦稱太坑,位於香港新界大埔北部,林村谷與上水粉嶺平原之間,為新界五大氏族之一文氏的其中一個聚居地。.

新!!: 香港島和泰亨鄉 · 查看更多 »

泰昌餅家

泰昌餅家(Tai Cheong Bakery),是香港一家傳統餅店,於1954年開業,位於香港島中環擺花街蘇豪區內,以蛋撻馳名。東主是歐陽天閏。最為馳名的食品包括蛋撻、沙翁與菠蘿包等,全部以傳統方法人手製造,比起現時香港普遍餅店以機器生產相比更加別具特色。.

新!!: 香港島和泰昌餅家 · 查看更多 »

泳棚

泳棚是為方便游泳人士而設的設施,通常建於海邊。泳棚一般為以竹搭成的棚屋,提供男女更衣室、浴室及儲物櫃。 泳棚在20世紀早期的香港甚為流行,當時的泳棚收費廉宜,每逢假日及公餘時間都吸引不少香港市民使用。海面上建有小橋,方便泳客下水。部份泳棚附設食肆及溜冰等康樂設施以吸引其他類型的顧客。由於當年香港社會的經濟不富裕,泳棚提供泳衣租用服務,女裝泳衣租金3毫港幣,男裝泳褲的租金則較為便宜。.

新!!: 香港島和泳棚 · 查看更多 »

泓都

泓都(The Merton)是香港島西區堅尼地城的一個私人屋苑住宅,位於吉席街往西九龍、上環及中區方向,是新世界發展和市區重建局合作發展的房地產項目,2005年12月啟用。泓都前身為唐樓,現在重建成屋苑,共有3幢大廈,1、2、3座分別樓高62、58及53層,臨海旁而建,坐擁維多利亞港海景,遠眺西九龍、港鐵九龍站、港鐵奧運站、荃灣區、藍巴勒海峽、青衣島、昂船州大橋、大嶼山及港島西日落美景,較適合中上環區上班人士與家屬。泓都是由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設計,與亞洲樓皇,設計獨特聞名的香港東半山 傲璇(OPUS HONG KONG)屬同一事務所設計。.

新!!: 香港島和泓都 · 查看更多 »

法國醫院

法國醫院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法國醫院 · 查看更多 »

法国交通发展集团

法國交通發展集團(Transdev)是歐洲最大的交通運輸業者,總部位於法國巴黎。其前身是威立雅-交通發展集團 (Veolia Transdev),是在2011年由法國兩間交通運輸業者威立雅運輸集團 (Veolia Transport)和舊法國交通發展集團合併組成的。 威立雅運輸集團是威立雅環境 (Veolia Environnement)的部屬公司的原名是CGEA Transport,1997年成立,當時是通用水務公司(Compagnie Générale des Eaux)的部屬公司(現時已分為威望迪與威立雅環境)。公司之後再1999年改名為Connex。Connex最終在2005年改名為威立雅運輸集團。 舊法國交通發展集團是由法國存款和托运基金1955年創辦的。2011年3月份,舊法國交通發展集團與威立雅運輸集團合併,成為威立雅-交通發展集團。2013年,威立雅把合資公司的百分之十股份賣給法國存款和托运基金,而且在2013年合資公司改名回法國交通發展集團,但是這間合資公司與舊的法國交通發展集團是不同間公司。2016年,威立雅把合資公司的百分之二十股份賣給法國存款和托运基金。 因此,威立雅環境只擁有30%的股份,而法國存款和托运基金則擁有70%的股份。 法國交通發展集團在全球各地有不同的道路和鐵路業務,現有職員83,000人,為19個國家提供服務,可分為7個地區:.

新!!: 香港島和法国交通发展集团 · 查看更多 »

洞房雙屍案

是廣州華藝影片公司(Chinese Artistic Film Company)在1934年初期於香港九龍鑽石山『陳七花園』開設分廠所拍攝的第一齣黑白默片,電影取材自1932年,發生在九龍「麻埭花國」(油麻地紅燈區),居住在長沙街5號三樓的妓女陳金,因為妓女移情別戀,引致兇手醋海翻波,在廟街118號三樓之『醉月樓』酒樓,同時勒死她及其鴇母黎蘇的雙屍案新聞 。。.

新!!: 香港島和洞房雙屍案 · 查看更多 »

洪連杉

洪連杉,(Hung Lin Cham;)。現為香港東區區議會堡壘選區議員、中學教師,祖籍福建。 他是民主建港協進聯盟的第三梯隊成員。洪連杉現時在福建中學(小西灣)任教(1999年入職),居於北角,是民建聯的福建幫成員。 他在2005年3月6日的區議會堡壘選區補選中當選,2007年,2011年及2015年選舉在無對手競逐下連任。.

新!!: 香港島和洪連杉 · 查看更多 »

洪水橋(洪元路)巴士總站

洪水橋(洪元路)巴士總站,現時亦有3條巴士線(有2條只在平日繁忙時間才提供服務)以本站作為終點站,本站設有站長室、車長休息室及茶水間、儲物間及明途聯繫公司洪水橋分公司。.

新!!: 香港島和洪水橋(洪元路)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活道

活道(Wood Road),是香港灣仔的一條行車街道。西起由皇后大道東,近灣仔公園與鄧肇堅醫院之間。東至接灣仔道185號止。 香港島上的活道不是行車主幹道,但是因為近愛群道的學校區,所以也有不少學生往來此處。 活道原為摩理臣山的山坡,在1924年灣仔填海時,開鑿摩理臣山填海之用,由於山泥少而岩石多,摩理臣山只開得一半,另一半於戰後才剷平,活道就是在開山填海時山坡地帶剷平而築成的街道。當時這條街道極為荒蕪,不像現時是一條通往鄧肇堅醫院的主要通道。當此街道建成時,以當任按察司約翰·羅·活之名命名,故稱活道。.

新!!: 香港島和活道 · 查看更多 »

活水公園

活水公園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活水公園 · 查看更多 »

洋紫荊

洋紫荊(學名:Bauhinia × blakeana),别名香港蘭(Hong Kong Orchid Tree),是豆科蘇木亞科羊蹄甲屬有花植物,於香港首次發現,並獲定為香港市花。該樹現廣泛作為行道樹進行栽培,其花大而艷麗。 洋紫荊是紅花羊蹄甲(B.)和宮粉羊蹄甲(B.)的杂交种,因花粉败育而一般無法結果。如有果實常不能完全成熟,莢果長15至30公分,不具種子。莢果通常不結種子,原因是紅花羊蹄甲與宮粉羊蹄甲的自然雜交種。.

新!!: 香港島和洋紫荊 · 查看更多 »

涌尾

涌尾乃廣東近海處常見地名。涌即是河溪之類,通常水量不大,流程短。而涌尾是涌流出大海最後(最尾)一段,段以叫涌尾。而涌出海之處,亦叫涌口。 香港有多處地名有涌尾,如黃竹坑、船灣以及青衣島。青衣島上有涌尾村,原在青衣塘西岸涌尾,而涌尾水經塘流入青衣灣。而黃竹坑涌尾水則注入香港仔避風塘。.

新!!: 香港島和涌尾 · 查看更多 »

涌尾 (香港仔)

涌尾,又名士丹頓灣(Staunton Creek),是香港香港島南部石排灣與黃竹坑之間的一個地方。範圍包括香港仔工業學校、南朗山道以西及黃竹坑道以南的工業區、香港仔警署、香港仔網球及壁球中心及逸港居。 涌尾所指的涌,便是指今日的黃竹坑明渠,當時明渠還是一條河流,出海口則位於南朗山道及黃竹坑道交界以西附近。早於1816年有英國艦隊途經香港補給,第三欽差大臣士丹頓(George Thomas Staunton)途經該處,便將河流連同其出海口的泥灘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為Staunton Creek(士丹頓灣)。 涌尾於昔日該處尚為海面之時,有大量漁船在該處停泊。至約1967年,香港政府決定在該處填海,新香港仔警署率先在1969年落成,其餘土地也於1970年代至1980年代初陸續填好;而鴨脷洲大橋分別於1977和91年動工,1980和94年落成,東面用地主要用作興建工廠大廈之用,而西面則興建臨時房屋區。1983年7月14日,臨時房屋區旁之木屋發生大火,600多間木屋被焚毀,900多人無家可歸。 該處的臨時房屋區於1980年代中至末拆卸後,土地一直空置。至1990年代末,香港仔網球及壁球中心及居屋項目逸港居才相繼落成,南區區議會會議廳及辦公室同時由香港仔中心遷至逸港居。2016年,近明渠出口一帶新建的寵物公園獲命名為「黃竹坑涌尾寵物公園」,令「涌尾」這個地名得以重見天日。.

新!!: 香港島和涌尾 (香港仔) · 查看更多 »

涂謹申

涂謹申(James To Kun-sun,),生於香港,香港執業律師,現任立法會議員及油尖旺區議會(奧運選區)區議員,民主黨及其前身香港民主同盟的創黨成員。.

新!!: 香港島和涂謹申 · 查看更多 »

淨化海港計劃

《淨化海港計劃》(英文:Habour Area Treatment Scheme,縮寫:HATS)前稱策略性污水排放計劃、策略性排污計劃、海港污水處理計劃,是香港政府於1994年起分為兩期進行的一個污水處理基礎建設計劃,為環繞維多利亞港兩岸之區域(香港島及九龍半島)進行污水收集及處理,以改善維多利亞港的水質。第一期工程於1994年動工,於2001年12月竣工;第二期甲工程於2009年動工,於2015年12月全面啟用。.

新!!: 香港島和淨化海港計劃 · 查看更多 »

深圳历史

深圳是自1970年代末在宝安县基础上崛起的新兴城市,虽然城市历史短暂,但因经济繁荣之故,与北上广共同跻身一线城市。.

新!!: 香港島和深圳历史 · 查看更多 »

深圳市

深圳市,简称深,别称鹏城,是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的地級市,同时是副省级计划单列市、经济特区及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1979年1月在原宝安县的基础上设立,為中国的证券资本市场中心、以及重要的国际经济中心。深圳全市均劃入深圳經濟特區範圍。南邊與香港接壤,北与广州市、惠州市、东莞市毗邻。 深圳因改革开放而快速发展,在中国的制度创新、扩大开放等方面承担着试验和示范的重要使命。1980年,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經濟特區在此成立。自1999年起,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每年定期在深圳举行。2010年,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获中央政府批准成立,将作为深圳与香港合作的先导区。2011年,深圳主办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2016年,深圳市生产总值超越广州市成为中国经济总量第三大城市。 深圳是中国南方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基地。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多年居于世界第三,外贸出口总额连续20余年居中国大陆第一位,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是中国大陆第五大民航机场。深圳证券交易所的首次公开募股数量自2009年至2015年居世界第一位,是中国企业重要的融资平台。.

新!!: 香港島和深圳市 · 查看更多 »

深灣

深灣是香港的一個海灣,位於香港島區,地處黃竹坑南部,與鴨脷洲東部隔海相對。在香港地區行政中,深灣屬於南區的一部份。.

新!!: 香港島和深灣 · 查看更多 »

深灣 (消歧義)

深灣可能是位於香港的:.

新!!: 香港島和深灣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深灣9號

深灣9號 (Marinella)是位於香港島南區黃竹坑惠福道9號,即香港仔內地段451號的豪宅項目,處於鴨脷洲豪宅南灣的對岸,2007年10月15日由嘉華、信置和南豐聯合以57.1億元奪得該地盤,深灣9號前臨深灣及香港仔南避風塘,位處單幢住宅珍寶閣側,背面為東華三院復康中心,於2012年11月底入伙。 項目地盤面積68,922方呎,提供6座,共411伙,單位面積745至5,173平方呎,間隔一房至四房,逾80%為三房雙套或四房三套房大宅,25至30%為特色戶,共涉約100伙,包括相連、複式戶及天際大宅與別墅。 深灣9號是全港首個取得BEAM Plus白金級榮譽的項目,預計整個項目每年將可節省約463,521度電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達385噸,相等於在港島南區栽種了16,772棵樹。.

新!!: 香港島和深灣9號 · 查看更多 »

深灣遊艇俱樂部

深灣遊艇俱樂部(Aberdeen Marina Club,簡稱AMC)是位於香港島南區深灣道8號的私人會所,於1984年成立,與香港仔遊艇會為鄰。俱樂部現由香格里拉酒店集團經營。.

新!!: 香港島和深灣遊艇俱樂部 · 查看更多 »

深水埗區

深水埗區(Sham Shui Po District)是香港十八行政區之一,位處九龍西北。北面以琵琶山、尖山(以尖山隧道九龍出入口)和筆架山與沙田區為界,南以界限街與油尖旺區為界,西面以昂船洲新填海區及西北面以呈祥道和荔景山路與葵青區為界、東面以港鐵東鐵綫路軌與九龍城區接壤。根據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深水埗區的人口有405,869人,面積約948公頃。.

新!!: 香港島和深水埗區 · 查看更多 »

深水埗站

深水埗站(Sham Shui Po Station)是港鐵荃灣綫的一個鐵路車站,位於深水埗區的深水埗長沙灣道近桂林街與北河街地底,於1982年5月17日啟用,承建商是日本西松建設株式會社。車站以深綠色為主要色調。.

新!!: 香港島和深水埗站 · 查看更多 »

深水埗運動場

深水埗運動場(Sham Shui Po Sports Ground)是香港一個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的田徑及足球運動場,位處九龍長沙灣興華街3號。於1988年建成,並由前市政局議員范錦平於1月9日主持奠基禮,球場現為港超聯足球隊標準流浪的主場。.

新!!: 香港島和深水埗運動場 · 查看更多 »

深水灣

深水灣(Deep Water Bay)是香港的一個海灣,位於香港島南區。灣內的深水灣泳灘是香港其中一個游泳海灘,位置於淺水灣之西北,南朗山以東,除了泳灘外附近亦有不少高档豪宅。.

新!!: 香港島和深水灣 · 查看更多 »

深水灣徑

深水灣徑(Deep Water Bay Drive)位於香港島南區壽臣山,是深水灣道的支路,主要為一條行車線上下山道,附設行人路長街梯捷徑,當地只有兩處住宅建築物,命名為青巒和嘉名苑豪宅。.

新!!: 香港島和深水灣徑 · 查看更多 »

深水灣道

深水灣道(英文:Deep Water Bay Road)是香港島南區的一條道路,連接黃泥涌峽及深水灣。全程兩線雙向行車,彎多路窄,且頗為陡峭,除與南風道連接的一段較為平坦和寬闊。在南風隧道/香港仔隧道於2016/1982年建成前,它和南風道一度是進出南區的重要通道。沿途建築物稀疏,主要是高尚住宅。南風道以東一段亦是灣仔區和南區區界的一部分。 目前只有南風道以東的一段深水灣道有巴士行走,但全是主要以單層巴士行走的路線,原因是雙層巴士行走該路段比較危險,並不適合。.

新!!: 香港島和深水灣道 · 查看更多 »

深港关系

深港關係,也称港深關係,是指中國廣東省深圳市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之间的关系,是中國内地與香港關係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港与深圳在中国历史上同属于宝安县,清末英国割占香港岛和九龙、租借新界,形成了深港分治的现状。香港与深圳仅“一河两湾”之隔,由于两地距离相近,经济规模相仿,但又存在工资、物价水平、社會风貌的差异,以及一国两制等原因,形成了香港和深圳独一无二的城际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港深合作取得巨大进展。从深圳经济特区建立至2007年,香港一直是深圳最大的贸易伙伴,深圳出口香港占总出口的44.4%。2012年,深港口岸进出口贸易额超过2000亿美元。2015年,深圳口岸对香港进出口总量为1.1万亿元人民币。 由于近年来水貨客在香港搶購奶粉與日用品、雙非家長帶小朋友到香港北區報讀小學以及自由行旅客一些不文明的行為,深港兩地矛盾激化。深圳的“一簽多行”政策更促發香港民众多次示威,应香港政府请求,中央政府将“一签多行”改为“一周一行”。 关于深港矛盾,深圳市市長許勤認為,两地合作愈來愈頻繁,出現矛盾是正常,他相信兩地政府有能力解決。香港特首梁振英也表示,香港和深圳应该共同發展。不过盧峯在《苹果日报》发表评论指出,梁振英不懂中港深層次矛盾,不明白港人的憂慮,并且认为特区政府应该“放弃深港融合,保持香港的独特性”。.

新!!: 香港島和深港关系 · 查看更多 »

淺水灣

淺水灣是香港的一個海灣,位於香港島南區深水灣以南、南灣以北。灣內的淺水灣泳灘是著名的游泳海灘,景緻優美。淺水灣除了泳灘,亦有不少高档豪宅。.

新!!: 香港島和淺水灣 · 查看更多 »

淺水灣坳

淺水灣坳(英文:Tsin Shui Wan Au或Repulse Bay Gap)是香港一個山坳,位於香港島南部,紫羅蘭山與孖崗山之間,位處海拔約160米之處,因鄰近淺水灣一帶而得名。此處是多條山徑的交匯處,除了衛奕信徑第一段及紫羅蘭山徑之外,還有小徑通往赤柱、大潭及淺水灣等地。該處有一條小橋,由於位於紫羅蘭山與孖崗山之間,故被名為紫崗橋。.

新!!: 香港島和淺水灣坳 · 查看更多 »

淺水灣道

淺水灣道(英文:Repulse Bay Road)是香港香港島的一條主要道路,呈南北走向。北起黃泥涌峽道,經紫羅蘭山山腰落山至淺水灣海灘,南接舂磡角道及赤柱峽道。也是去淺水灣必經之路,全長5.3公里。由於路段途經淺水灣泳灘,所以因此得名。.

新!!: 香港島和淺水灣道 · 查看更多 »

淺水灣道117號

Grosvenor Place位於香港香港島南區淺水灣淺水灣道117號,由Grosvenor和泛海國際共同發展的私人豪宅物業,由倫敦著名建築大師Paul Davis設計。大廈於2004年以約9.4億元全幢易手予澳門賽馬會前董事總經理李志強,為當年最矚目的大手成交。大廈樓高21層,每層僅提供1伙單位,建築面積為2809方呎,單位可享淺水灣海灘景色。頂層設逾4000方呎的複式單位,設有平台及私家按摩池。 Grosvenor Place曾於2004年奪得2004年國際房地產交易會(MIPIM)的「全球最佳住宅物業」大奬,成为亞洲首個獲頒該奬的物業項目。.

新!!: 香港島和淺水灣道117號 · 查看更多 »

添喜大廈

添喜大廈(英文:Albert House,又名添喜樓)是香港一座單幢式私人住宅建築物,於1973年入伙,地址位於香港島南區香港仔成都道20至28號,即香港仔中心以東,利港中心以南。大廈1層有4--,共23層,總數92--,於1973年建成。.

新!!: 香港島和添喜大廈 · 查看更多 »

添美道

添美道(英文:Tim Mei Avenue)是香港香港島北岸金鐘新填海區的一條馬路,位於政府總部的東邊,中信大廈的西邊,其上有一條行人天橋可以延伸至中區行人天橋系統。添美道是政府總部東翼迴旋處(被稱為「公民廣場」)及立法會停車場出入口所在地,所以時有示威者集結。.

新!!: 香港島和添美道 · 查看更多 »

添華道

添華道(英文:Tim Wa Avenue),是香港島中環北的一條馬路,位於香港政府總部行政長官辦公室與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大廈之間,近夏慤道及龍和道。.

新!!: 香港島和添華道 · 查看更多 »

添馬

添馬(英文:Tamar,中文前稱添馬艦)位於香港香港島中西區,金鐘北部。曾是英國海軍基地及船塢所在地,1990年代海軍基地遷往昂船洲後空置。2002年提出興建新政府總部大樓計劃,於2005年重新進行招標。2007年7月,政府正式挑選承建商金門和協興建築聯營提交的「門常開」設計概念,於2011年5月完成,最後於同年8月至12月逐步啟用。現時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總部及立法會綜合大樓所在地。 傳統上添馬(當時稱「添馬艦」)被認為是金鐘的海旁部分,而中環軍營則屬於中環區。自從添馬艦發展工程完成後,香港政府將「添馬艦」的中文名稱改為「添馬」,並作為地區名稱大量應用於該地建築物的地址及交通道路的路牌上。現今的「添馬」區是指愛丁堡廣場路至演藝路之間及其延伸到海邊的空間,南界為干諾道中和夏慤道。由於中環軍營原本就是添馬艦海軍基地的一部分,故也被認為屬於添馬區的一部分。.

新!!: 香港島和添馬 · 查看更多 »

添馬站

添馬站(曾經稱為天馬站,Tamar Station港鐵公司2007年年度報告英文版本:,港鐵公司)是港鐵一個規劃中的重型鐵路地下鐵路站,預計於2021年動工、於2026年啟用,位於香港港島中西區的添馬,金鐘站以北,屬於北港島綫(東涌線延段及將軍澳綫西延段)。該站以北的地區目前是中環灣仔填海區的一部份;以南的地區是政府總部及立法會綜合大樓,亦是未來該站的主要客源。北港島綫現已落實興建,屆時此站將會成為港鐵將軍澳綫第一個位於中西區的車站。添馬站或會利用原有橫跨夏慤道的兩條行人天橋或興建免費或收費行人隧道連接金鐘站,令金鐘站變成「六線交匯」(港島線、荃灣線、南港島線、沙中線、東涌線延線及將軍澳綫延線),超越中環站-香港站成為香港最大的换乘站組合〔六線轉乘車站〕。.

新!!: 香港島和添馬站 · 查看更多 »

添馬艦 (軍艦)

添馬艦(HMS Tamar)原是英國皇家海軍的運兵艦,於1863年在英國建造,是一艘排水量4,650噸的三桅帆船,並設有蒸汽機和推進器,擁有自行動力。此艦取名自位於英國康瓦爾郡和德文郡之間的添馬河,是第四艘使用此名的英國海軍艦隻。.

新!!: 香港島和添馬艦 (軍艦) · 查看更多 »

添馬艦發展工程

添馬艦發展工程慣稱為添馬艦新政府總部,是香港政府的一項發展工程,位於香港島金鐘添馬艦的用地上,興建新的政府總部大樓、行政長官辦公大樓及立法會綜合大樓,並且附設不少於2公頃的配套休憩用地及兩座行人天橋。 計劃早於2002年提出,曾經一度擱置,後於2005年重新進行招標。2007年初,經過評審階段及諮詢香港市民意見後,於同年7月,香港政府選定承建商金門和協興建築聯合營運提交的「門常開」設計概念。工程如期進行,於2011年1月25日進行平頂儀式,原定計劃於2011年5月完成,最後延於同年8月至12月逐步啟用。.

新!!: 香港島和添馬艦發展工程 · 查看更多 »

渠務署

渠務署(Drainage Services Department,縮寫:DSD)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屬下的部門,原隸屬環境運輸及工務局,2007年7月1日決策局重組後劃入新成立的發展局,專責香港的防洪及污水處理,並負責相關的渠務工程和管理污水處理廠。現任渠務署署長是唐嘉鴻,副署長是麥嘉為。.

新!!: 香港島和渠務署 · 查看更多 »

渡船街 (香港)

渡船街(Ferry Street)位於香港九龍西近油麻地渡船角一帶,是連接旺角、尖沙咀及紅磡的主幹道。北接旺角奶路臣街、塘尾道及櫻桃街的街口,南接佐敦道及廣東道的街口。昔日的渡船街位於舊油麻地避風塘海邊。西九龍未填海前,這裡是九龍的海旁。.

新!!: 香港島和渡船街 (香港) · 查看更多 »

渣甸坊

渣甸坊(英文:Jardine's Crescent)是香港一條行人專用街道,位於香港島銅鑼灣,連接渣甸街及啟超道,為該區人流較多的道路之一。該道路以怡和洋行創辦人威廉·渣甸命名。 渣甸坊的東段是西東走向,為一個賣乾貨的露天街市,包括中國製造成衣、飾物、玩具、日用品的小販區,有固定攤販數十,人山人海,週末假日有如行年宵。 渣甸坊的東端北面,有一座香港政府建築物室內街市,少人知道,名為燈籠洲街市。.

新!!: 香港島和渣甸坊 · 查看更多 »

渣甸山

渣甸山(Jardine's Lookout),土名爛泥山,是香港的一個山峰,位於香港島灣仔區東南部,大坑以南一帶,海拔433米。毗鄰山峰包括有聶高信山、紫羅蘭山及畢拿山等。港島徑第五段、衛奕信徑第二段、大潭郊遊徑和金督馳馬徑均途經渣甸山。 由於19世紀渣甸洋行在此處設立瞭望台指揮其商船出入維多利亞港,因此該山直接以“Jardine's Lookout”命名(即「渣甸洋行的瞭望台」之意),而中文名稱則定為「渣甸山」。 由於渣甸山上景色優越,故一直是香港島的豪宅半山區之一,有「東半山」之稱號。從地產買賣角度來說,一般渣甸山住宅會被歸納為大坑區的一部份。另一方面,雖然渣甸山名門(位於大坑徑23號)名稱中有「渣甸山」三字,然而該屋苑實位於渣甸山以北的大坑內,地理上並不屬於渣甸山的範圍。.

新!!: 香港島和渣甸山 · 查看更多 »

渣甸街

渣甸街(Jardine's Bazaar),是一條位於香港港島銅鑼灣的後街,是著名的小巴站。由西向東單向行車。 渣甸街的名稱來源自威廉·渣甸(William Jardine),因20世紀初期怡和洋行(Jardine Matheson)購入鄰近一帶的土地。 渣甸街與軒尼詩道及怡和街的交界連接,亦連接與其平行的渣甸坊;另一端則連接邊寧頓街及伊榮街。渣甸街兩旁有不少食肆,餐廳與商店。 Category:銅鑼灣街道.

新!!: 香港島和渣甸街 · 查看更多 »

渣華道98號

渣華道98號(The Java),為一位於香港北角渣華道的單幢住宅,樓高共31層,由英皇國際發展(以英皇駿景酒店有限公司為名),物業由第一太平戴維斯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於2012年7月入伙。.

新!!: 香港島和渣華道98號 · 查看更多 »

渣華道市政大廈

渣華道市政大廈(英文:Java Road Municipal Services Building),是香港島東區北角渣華道的一座多用途的市政建築,設有街市及體育館等設施,地址為渣華道99號,鄰近北角渡輪碼頭及北角碼頭巴士總站。大廈於1993年6月22日啟用,由市政局議員丁毓珠主禮。.

新!!: 香港島和渣華道市政大廈 · 查看更多 »

渣打銀行大廈 (香港)

渣打銀行大廈,是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總部,位於香港島中環德輔道中4-4A號,185米高,共42層,東毗香港滙豐總行大廈,西鄰嘉軒廣場,北望太子大廈。 渣打銀行大廈是巴馬丹拿集團建築師李華武設計,他當時剛完成交易廣場的設計項目,決定把「建築即雕塑」之理念,再應用於此一項目上。渣打銀行大廈這項建築藝術品,是仿1930年代美式公共銀行大廳媚俗式主題而建成的,用上彩繪玻璃窗和八角形的銅飾,地下設有高55呎的門廳,並有一條以花崗石及雲母石建成的入口走廊。渣打銀行大廈在第17樓開始,每6層即向內縮小樓面面積,造就直指雲端的氣勢。大廈外牆用的是粉紅和灰棕色的花崗石。設計師用蠟粉色系(但玻璃窗則採用美國原廠款式),是為跟東西兩幢現代建築物產生極端對比,形成空間與思考。 現時的渣打銀行大廈已是第4代,而第3代大廈則於1987年3月拆卸重建(其原因由於渣打銀行已不敷應用,但在1988年至1992年間發行的渣打銀行鈔票仍採用第2代大廈的圖案)。 恒隆集團為渣打銀行大廈的現有業主,集團總部亦位於該大廈的28樓,而該大廈於1990年5月30日左右由香港總督衛奕信勳爵主持開幕典禮。.

新!!: 香港島和渣打銀行大廈 (香港) · 查看更多 »

渣打香港馬拉松

渣打香港馬拉松,又稱香港馬拉松或全港性馬拉松,簡稱渣馬,由香港業餘田徑總會主辦,自1997年至今,該賽事由渣打銀行冠名贊助,是故得名,是香港最大型的公路長跑比賽,為田總主辦或合辦的香港六大長跑賽事之一,亦是當中最大型的一個。 賽事每年都吸引數以萬計的參賽者參加,賽事於2004年至2009年間更成為了渣打馬拉松全球最強之戰4個分站的最後一站、及難度最高的一站(另外3個分站分別為肯尼亞奈洛比站、新加坡站和印度孟買站),自2010年起,贊助商渣打銀行將不再舉辦全球最強之戰。除香港之外,渣打曾在全球九個城市贊助馬拉松,包括新加坡、印度孟買、肯雅奈羅比、吉隆坡、曼谷(2016年賽事不再冠名贊助,改由泰國BDMS醫療集團贊助)、杜拜、史坦利港(福克蘭群島)、澤西及台北(2014年加入)。 2012年度渣打馬拉松賽事首度獲國際田聯(IAAF)認可為銅級道路賽事,2013年的賽事更獲升格為銀級道路賽事,並同場舉辦第十四屆亞洲馬拉松錦標賽,邀請來自孟加拉、柬埔寨、日本、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斯里蘭卡、以及烏茲別克等國家,共24男17女參賽,香港代表包括賴學恩、黎可基、溫耀昌、周子雁、范瑞萍、以及江鳳仙(渣打馬拉松2012十公里賽女子組總冠軍),取得總參賽人數前三分一的名次的選手,便可奪得2014年亞洲運動會的參賽資格;另外亦有分別來自非洲國家的7男3女海外精英參賽者。賽事亦獲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認可為香港品牌項目,同時亦獲體育委員會認可為「M」品牌體育項目。 2013年渣打馬拉松於2013年2月24日舉行,參賽名額由70,000名增加至72,000名,全馬、半馬及10公里賽事分別為13,500、20,500及38,000名。 2014年渣打馬拉松已定於2014年2月16日舉行,並繼續以「從心出發 跑出信念」為活動主題。是屆賽事與2013年一樣,同樣獲國際田聯 (IAAF) 認可為銀級道路賽事,參賽名額增加至73,000名。全馬、半馬及10公里賽事分別為14,000、22,500及36,500名。其中全馬及半馬名額有所增加(分別增加500及2000個),但10公里賽卻減少1,500個。大會希望跑手能挑戰自我,而選擇參加更長距離的賽事。香港業餘田徑總會主席關祺表示,是年賽事已符合國際田聯金標賽事的所有條件,已成功覓得五男五女,分別來自五國的世界級跑手赴賽,有望下屆獲國際田聯(IAAF)升格做「金標」賽事。 ,晴報,2014-02-13 2015年渣打馬拉松已定於2015年1月25日舉行,同樣獲國際田聯 (IAAF) 認可為銀級道路賽事。主辦單位香港業餘田徑總會指出,因一月份天氣較適合跑手作賽,大會決定是屆於農曆新年前舉行賽事,為跑手提供更理想的比賽環境。參賽名額仍維持73,000名,全馬、半馬及10公里賽事分別為15,000、23,000及35,000名。同場並舉辦第十五屆亞洲馬拉松錦標賽。香港業餘田徑總會主關祺賽後欣然宣佈,今年所有金標選手全數出席賽事,將於年底正式向國際田聯申請升級為金級道路賽事,與波士頓馬拉松等大型賽事媲美。 2016年渣打馬拉松已定於2016年1月17日舉行,適逢是屆為第20屆賽事 ,香港業餘田徑總會首次決定以香港歌手陳奕迅的《人生馬拉松》(收錄他在2015年7月10日推出的專輯《準備中》)作為大會官方主題曲,陳奕迅亦獲邀請參加是屆賽事,並獲渣打銀行和香港業餘田徑總會送出渣打香港馬拉松VIP pass。是屆賽事已正式獲國際田聯升格為金級道路賽事,全馬挑戰組頭10名選手可自動取得2016年8月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20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馬拉松賽事的參賽資格。全馬及半馬已獲批准採用全新賽道,跑手將由尖沙咀彌敦道出發,穿過佐敦,沿延伸路段經過油麻地至旺角,轉入亞皆老街、連翔道,再接回西九龍公路,參賽名額增加至74,000名。 2017年渣打馬拉松已定於2017年2月12日舉行,渣打馬拉松籌委會主席高威林表示,2017年渣馬因要遷就花市檔期,將再次安排在農曆新年後舉行,並研究將終點搬到啟德體育城的可能。是屆賽事再度獲國際田聯認證為金級道路賽事。 2018年渣打馬拉松已定於2018年1月21日舉行,是屆賽事再度獲國際田聯認證為金級道路賽事,為第三年獲此殊榮。.

新!!: 香港島和渣打香港馬拉松 · 查看更多 »

港台電視33、33A

港台电视33(RTHK TV 33)是香港电台拥有的一条免费数字电视频道,旧称“香港电台标清频道2”(RTHK SD TV 2)。自正式开播以来以转播中国中央电视台(以及旗下中国环球电视网)节目为主。 港台电视33A(RTHK TV 33A)是港台电视33的4:3模拟电视频道版本,2016年4月2日开播,两者节目同步播放。由于港台电视33信号画面比例为16:9,港台电视33A所有时间都会附有上下黑边,以维持画面比例。.

新!!: 香港島和港台電視33、33A · 查看更多 »

港大同學會書院

港大同學會書院(HKUGA College)是香港一間直資中學,由香港大學畢業同學會教育基金建立。它是港大同學會小學的一條龍中學。辦學宗旨分別為「愛心與專業的結合」、「東西方文化的結合」、「學校與家庭的結合」跟「學校與社會的結合」。 港大同學會書院強調互動教學,且大部分學科以英語教學,鼓勵學生發問。 2015年12月5日及6日,港大同學會書院慶祝十周年,除開放校園給公眾參觀外,也安排多項學生表演包括音樂劇"Extravaganza",還透過社交媒體作直播。 港大同學會書院有6個社團(house), 他們的名字由名人命名,分別是.

新!!: 香港島和港大同學會書院 · 查看更多 »

港島南

港島南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港島南 · 查看更多 »

港島區小巴路線列表

本列表為香港島專線小巴路線的一覽表。;顏色說明.

新!!: 香港島和港島區小巴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港島太平洋酒店

港島太平洋酒店(Island Pacific Hotel),為香港的一間四星級酒店,位處香港島西環西營盤干諾道西151至153號,前身為綠晶酒店,大門向正街。 酒店於1999年開幕,樓高29層,共提供343間豪華客房,包括312間客房,以及30間行政客房及1間豪華套房,由信和集團管理。 港島太平洋酒店是2009年東亞運動會的運動員酒店。.

新!!: 香港島和港島太平洋酒店 · 查看更多 »

港島中學

港島中學(英文:Island School)是香港英基學校協會旗下的首家學校,為一所提供中學課程的國際學校,校址位於香港島半山區波老道20號。 港島中學於1967年創辦,為香港島以英語為母語的學童提供中學課程,當時的中文名稱為英童中學。該校於1973年遷往現址。現時該校學生總數有1,200多名,來自四十多個國家。 主校舍由於重建關係,暫時搬遷至沙田博康邨基督書院旁(原址為港九潮州公會馬松深中學校舍)及大圍新翠邨(原址為沙田崇真中學)兩校舍。.

新!!: 香港島和港島中學 · 查看更多 »

港島徑

港島徑(英文:Hong Kong Trail)是位於香港香港島的遠足徑,於1985年4月1日啟用,全長50公里,共分為8段。起點位於山頂爐峰峽,而終點則為石澳大浪灣。每年綠色力量都舉行綠色力量環島行,為香港環境教育工作籌款。 國際旅遊指南《Lonely Planet》曾評選全球最佳城市遠足徑,港島徑入選頭十大,獲得第十名。.

新!!: 香港島和港島徑 · 查看更多 »

港島北

港島北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港島北 · 查看更多 »

港島北海濱長廊

港島北海濱長廊是香港一項倡議中的工程,內容是於香港島北部的維多利亞港旁邊興建一條海濱長廊,西至堅尼地城,東至小西灣。長廊設有多種休憩設施及單車徑等。工程第一期包括在中環及灣仔填海計劃之內,海濱長廊將會由中環經過添馬艦連接灣仔海旁。.

新!!: 香港島和港島北海濱長廊 · 查看更多 »

港島皇悅酒店

港島皇悅酒店(Empire Hotel Hong Kong),為香港的一間四星級酒店,位處香港島灣仔軒尼詩道33號,鄰近港鐵灣仔站,酒店於1992年開幕,樓高21層,共提供360間豪華客房,包括325間寬敞舒適的客房,以及34間豪華套房,更設1間總統套房,由皇悅國際酒店集團管理。 港島皇悅酒店是2009年東亞運動會的運動員酒店。.

新!!: 香港島和港島皇悅酒店 · 查看更多 »

港島綫

港島綫(Island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路線之一,連接香港島中西區的堅尼地城站與東區的柴灣站,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為前地鐵系統中第三條通車的路綫。由於是當時香港島唯一的大型鐵路路線,因而得名。由1985年起分段通車,隨著西營盤站於2015年投入服務,港島綫終告全線通車。.

新!!: 香港島和港島綫 · 查看更多 »

港島綫西延

港島綫西延(Extension of Island Line to Western District),工程名稱為「西港島綫」(West Island Line)是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鐵路項目,為港島線第三期的發展項目,亦是在將軍澳線(工程編號為6XX)完工後,下一個採用前地鐵工程編號的港鐵工程(工程編號為7XX),同時為首個採用剛性懸掛電纜的港鐵項目。是次工程旨在於將原有港島綫向西伸延。延綫共設3個車站,分別為西營盤站、香港大學站及堅尼地城站,為香港島西區提供鐵路服務,並且接駁香港島其他地區。 延綫於2009年8月10日動工,堅尼地城站及香港大學站如期2014年12月28日通車,西營盤站則於2015年3月29日啟用。項目造價約185億港元,每小時單向的最高運載乘客數量最高可以達到85,000人次。.

新!!: 香港島和港島綫西延 · 查看更多 »

港島總區總部

港島總區總部(英文:Hong Kong Island Regional Headquarters,縮寫:HKI RHQ)為香港警務處香港島總區總部及各主要部門的所在地,位處香港香港島灣仔區灣仔軍器廠街3號堅偉大樓5樓。於2010年,港島總區總部有183名警務人員和42名文職人員駐守。.

新!!: 香港島和港島總區總部 · 查看更多 »

港島西聯網

港島西聯網(全稱港島西醫院聯網,Hong Kong West Cluster)是香港醫院管理局的地區性醫院聯網,負責服務港島中西區及南區約544,100人口,亦為全香港範圍提供第三層和第四層醫療服務;現任總監為陸志聰醫生。.

新!!: 香港島和港島西聯網 · 查看更多 »

港島西雨水排放隧道

港島西雨水排放隧道(英文:Hong Kong West Drainage Tunnel)位於香港香港島地底,橫越多個香港行政區劃,其中主隧道全長11公里,橫跨大坑至數碼港,為全香港長度最長及直徑最長的雨水排放隧道。港島西雨水排放隧道於2007年11月動工,於2012年8月22日啟用。興建港島西雨水排放隧道為渠務署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防洪工程, 此工程亦創造了幾項新紀錄。.

新!!: 香港島和港島西雨水排放隧道 · 查看更多 »

港島香格里拉大酒店

港島香格里拉大酒店(英文名:Island Shangri-La, Hong Kong)是香格里拉酒店集團屬下的一家五星級豪華酒店。位於香港島的金鐘地區,是尖沙咀東麽地道上的九龍香格里拉大酒店的姐妹品牌。該酒店於1991年3月1日開張。從2011年起,連續三年獲《商務旅客》雜誌評選為“香港最佳商務酒店”。.

新!!: 香港島和港島香格里拉大酒店 · 查看更多 »

港島東 (地產物業)

港島東(Island East)曾經是香港一組集住宅、商業及消閒娛樂用途的綜合建築群的名稱,位於香港島東區,由太古坊、太古城、太古城中心、港運城等組成。其中由光纖網絡互相聯繫、擁有衛星通訊站的太古坊與太古城中心又曾被稱為「港島東矩陣」(現稱「太古坊矩陣」)。 此綜合建築群為太古地產所擁有及管理。.

新!!: 香港島和港島東 (地產物業) · 查看更多 »

港島東游泳池

港島東游泳池,是香港的一個公眾室內游泳池,位於香港島西灣河鯉景道52號港島東體育館2樓,毗鄰香港電影資料館。港島東游泳池為東區三個公眾游泳池之一,由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新!!: 香港島和港島東游泳池 · 查看更多 »

港島海逸君綽酒店

港島海逸君綽酒店(英文:Harbour Grand Hong Kong)位於香港島北角油街海旁,鄰近港鐵炮台山站,是一所甲級高價酒店,同樣亦是長江實業及和記黃埔第三代港島區豪華酒店,擁有維多利亞港海景,可觀銅鑼灣避風塘、灣仔、中環商業中心區,遠眺九龍半島尖沙咀、尖東、紅磡及至獅子山一帶景觀。港島海逸君綽酒店由和記黃埔及長江實業旗下海逸國際酒店集團管理。酒店頂層曾設有全香港最大的LED螢幕,但已在2012年4月21日因火警而報銷。.

新!!: 香港島和港島海逸君綽酒店 · 查看更多 »

港九培靈研經會

港九培靈研經會,是一個不分宗派的華人基督教聚會 ,每年歡迎各地華人教會與人士參加。透過深入宣講聖經,旨在鞏固信徒靈命,讓信徒得到上帝的呼召而奉獻作事奉,並為教會帶來合一和復興。每年8月均在香港舉行。近年皆安排由8月1日至10日,一連十天於九龍城浸信會舉行。 每年的屬靈盛宴 「培靈」乃指「培養信徒靈性」,而培靈必須通過研讀聖經才可達成,因此,每年8月1至10日,港九培靈研經會透過每日三場不同形式的講道去建立信徒。.

新!!: 香港島和港九培靈研經會 · 查看更多 »

港九小輪

港九小輪控股有限公司,簡稱港九小輪,是香港一家渡輪公司,主要經營來自南丫島與香港島之間的客運服務。港九小輪成立於1998年6月,由多家船務公司及船廠公司合組而成,包括:財利船廠、港洋船務、聯合船務、翠華船務、裕發海事工程、大基海事工程及羅衍瑩等。.

新!!: 香港島和港九小輪 · 查看更多 »

港九政務署

港九政務署是香港殖民地政府設立管理香港島及九龍地區行政的部門。 1982年11月,香港政府實施地方行政計劃,成立政務總署,下有港九政務署和新界政務署,港九政務署在其下港九各區設有政務處。港九政務署統籌港九各區的事務,尤其是各項發展計劃、建立社區服務及土地管理等問題。到1994年,港九政務署和新界政務署因應政務總署改組而撤銷。.

新!!: 香港島和港九政務署 · 查看更多 »

港灣道

港灣道 ()是香港灣仔區的一條道路,位於香港島灣仔北部。道路西端連接分域碼頭街和分域街交匯處,中段與菲林明道及東端與杜老誌道垂直交接,與會議道及告士打道大致平行。 港灣道是每年農曆新年舉行的香港新春花車巡遊的路線之一。.

新!!: 香港島和港灣道 · 查看更多 »

港灣道花園

港灣道花園(英文:Harbour Road Garden)是香港一個仿中國古式的園林公園,位於香港島灣仔港灣道,佔地約40,000平方呎,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新!!: 香港島和港灣道花園 · 查看更多 »

港灣道體育館

港灣道體育館(Harbour Road Sports Centre)是香港的室內體育館,位於香港島灣仔港灣道27號。為配合港鐵沙中綫會展站工程,港灣道體育館會與旁邊的灣仔游泳池一起拆卸,並重置於原來南面的位置。新大樓為五層高,會使用大量透明玻璃以加強採光,並將引入屋頂綠化,頂部安裝太陽能電池板為新大樓供電。體育館分兩期興建,原預計於2016年落成,但最終延遲至2017年5月8日才啟用。 工程完成後,公共運輸交匯處會遷回該處,而上蓋會興建會議中心。.

新!!: 香港島和港灣道體育館 · 查看更多 »

港督渡假別墅

港督渡假別墅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港督渡假別墅 · 查看更多 »

港鐵

港鐵(Mass Transit Railway,縮寫:MTR),原稱香港地鐵,自2007年12月2日與九廣鐵路合併後改名為港鐵為止,是香港最大的鐵路運輸系統,泛指能夠通過一張港鐵單程票通行的10條路綫,廣義上包括一條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市區的機場快綫、擁有12條路綫的輕鐵系統及昂坪360纜車系統,組織成為貫通香港島、九龍及新界,市區及多座新市鎮,總計93個鐵路站及68個輕鐵站、合共長230.9公里的鐵路網。同時,整個系統亦包括接駁巴士及城際客運服務。 綜合港鐵系統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營運,於2007年12月2日由地鐵及九廣鐵路系統合併而成。其中第一條路綫東鐵綫始建於1906年,於1910年通車,是連接香港及廣東省主要的鐵路運輸;而以地下隧道為主的第二條路綫觀塘綫則於1979年通車,成為香港鐵路發展歷史的里程碑。 於2016年,港鐵累積載客量逾19億人次,當中輕鐵及巴士佔2億2千萬人次,機場快綫為1610萬人次,是全球最繁忙的鐵路系統之一。香港鐵路為國際地鐵聯盟的創會會員之一。而港鐵在香港專營公共交通工具市場整體佔有率不斷上升,由2013年的46.9%,增至2016年的48.4%,當中港鐵在過海交通工具市場的佔有率更達68.4%。.

新!!: 香港島和港鐵 · 查看更多 »

港鐵公司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MTR Corporation Limited;企業標誌為MTR;,)於1975年9月26日創立,當時名為地下鐵路公司(Mass Transit Railway Corporation),於2000年宣佈私有化,同年4月26日註冊成為有限公司,更名為地鐵有限公司(MTR Corporation Limited)。2007年兩鐵合併,同年12月2日起透過服務經營權營運九廣鐵路公司網絡及業務而改為現時名稱。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總部位於香港九龍灣偉業街33號德福廣場港鐵總部大樓及國際金融中心二期若干樓層(包括45樓董事局主席辦公室),主要業務是在香港經營綜合鐵路網絡——港鐵,當中包括由其建造及擁有的系統及服務經營權下的九廣鐵路公司系統。.

新!!: 香港島和港鐵公司 · 查看更多 »

港鐵車廠

港鐵營運7條重型鐵路綫、2條中型鐵路綫、1個輕鐵網絡和1個纜車系統,因此設立了多個車廠,以供存放列車及對列車進行維修、清洗等工作。港鐵目前共設有9個鐵路車廠及2個纜車車廠,為港鐵市區綫、機場快綫、輕鐵和昂坪360提供服務。其中何東樓車廠、八鄉車廠、大圍車廠和屯門車廠原由九廣鐵路公司興建及營運,於兩鐵合併後租予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公司)繼續營運。 除了鐵路服務外,港鐵也提供巴士服務,包括4條港鐵接駁巴士綫(由九巴營運)及13條港鐵巴士綫,所以也設立了數間巴士車廠及停泊處。.

新!!: 香港島和港鐵車廠 · 查看更多 »

港鐵車站列表

港鐵是指2007年12月2日兩鐵合併而成的香港鐵路運輸系統,當中包括了93座鐵路站及68座輕鐵站。當中,有19座鐵路站是轉乘站。本列表中亦包括2個昂坪360車站以及12座正在規劃中的環保連接系統車站。 本列表列出港鐵的車站,其中包括鐵路車站及昂坪360車站,並按路綫的落成先後排序。輕鐵車站已在香港輕鐵車站列表列出。部份路綫亦有興建中、建議中及計劃中之車站,興建中之車站會展示其公佈的套色,建議中及計劃中之車站則以灰色表示。.

新!!: 香港島和港鐵車站列表 · 查看更多 »

港鐵未來發展

了應付香港社會的長遠發展,港鐵公司一直有發展新鐵路的計劃,以方便擴展其服務範圍,並且提供更完善的服務。其中部份原先由九廣鐵路公司興建及營運的路綫,在兩鐵合併後均交由港鐵負責監督工程及籌劃興建,並且以服務經營權批予港鐵營運。此外,港鐵亦積極改善車站及列車上的設施,包括興建新的車站入口及行人通道、翻新車站、興建車站洗手間、增加設備隔音屏障及購置新列車等。.

新!!: 香港島和港鐵未來發展 · 查看更多 »

港深機場鐵路

港深機場鐵路是香港及深圳一條計劃中的高速跨境鐵路,香港第4條過境直通鐵路。鐵路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和深圳寶安國際機場。目前,香港規劃署與深圳市規劃局正在合作對此計劃進行研究。根據深圳市規劃局在2007年7月編制的《深圳市軌道交通規劃》,該城際線屬遠期規劃,會在深圳西部的前海灣出發,經蛇口半島橫過深圳--灣(香港稱后海--灣);進入香港後,在新界西北部分支,一支線通往香港國際機場,另一支線則連接香港中心區(即香港島中環一帶)。深圳地鐵11號線將會在前海灣站附近預留向南延伸至香港的條件。西部深港城際綫現今建議中,但香港方面已因各種因素而擱置計劃。.

新!!: 香港島和港深機場鐵路 · 查看更多 »

港澳客輪碼頭

港澳客輪碼頭(Hong Kong - Macau Ferry Terminal),俗稱港澳碼頭,是香港跨境碼頭之一,位於香港島上環信德中心,為信德中心發展計劃的一部份,由馬海建築師樓設計,提供往來香港與澳門的高速客輪服務。碼頭設有入境事務處的上環出入境管制站及海關設施。碼頭設有通道通住港鐵上環站及巴士總站則設於碼頭旁邊。碼頭可應付每年1,500萬的旅客量,設有內、外兩座碼頭,中間有60公尺寬的水道供船隻行駛,並以行人天橋連接。 除了澳門航線外,港澳客輪碼頭亦提供珠海、深圳蛇口等地方航線服務。.

新!!: 香港島和港澳客輪碼頭 · 查看更多 »

港澳地區

港澳地區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兩個特別行政區—香港與澳門的合稱,兩地相距63公里,隔珠江口相望,由於地理位置、歷史和文化相近而經常被相提並論。 兩地在近代曾分別成為大英帝國和葡萄牙帝國的殖民地;根據《中英聯合聲明》及《中葡聯合聲明》,兩地主權分別於1997年及1999年移交中國,實行一國兩制,並採行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同的資本主義社會制度。 由於香港與澳門關係及交流密切、而澳門文化受香港文化影響深遠,港澳兩地的文化差異不大,澳門粵語受香港粵語影響,接近香港口音(港式粵語),在澳門亦通用部份香港特色的詞彙,如建制派、泛民主派這些香港政治術語,亦影響澳門媒體跟隨使用。另因港澳兩地與台灣皆使用正體中文,中華文化、西方文化與民主化程度較接近,因此也有港澳台地區的用法。在地理位置上,港澳則與廣東省會廣州相近,因此也有粵港澳地區的用法。 香港的面積、人口、經濟規模比澳門均有比較性的差異,兩地制度和居民生活方式各有不同。在語文和法律上,「港澳」或「港澳地區」是無法分別指出香港與澳門之間意義和層面,而英文中更沒有「港澳」簡寫,亦不符合慣常用語。香港境內媒體一般書寫兩岸三地表示自己官方的代表性。此外,若簡稱「港澳」或「港澳地區」,這會讓人誤解兩地在地理上相連,香港與深圳市地理相接,澳門則和珠海市相接。.

新!!: 香港島和港澳地區 · 查看更多 »

港怡醫院

港怡醫院(英文:Gleneagles Hong Kong Hospital),是香港香港島南區黃竹坑南風徑(香港仔內地段第458號)的一間私家醫院,為香港第12間全科私家醫院及香港首間由私人公司營運的教學醫院。港怡醫院佔地2.75公頃,建築面積達4.675公頃,於2013年啟動工程,2016年底落成,並於2017年3月21日啟用,提供15個專科(包括內科、外科、骨科、婦科、兒科、中醫、矯形外科、創傷外科、急症室及深切治療部等)服務,提供門診服務及日間護理部、手術室、心血管實驗室及復康設施等,提供500張病床,並且承諾其中不少於78%住院病床日數優先保留向香港人提供。.

新!!: 香港島和港怡醫院 · 查看更多 »

港景街

港景街(Harbour View Street)是香港一條街道,位於香港島中環北部,東接康樂廣場,西接--。.

新!!: 香港島和港景街 · 查看更多 »

清朝

清朝(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國号為大清(a),對外使用大清国、大清帝國、中國、中華大清國等名稱,是中国历史上由滿人建立的一個朝代、也是最后一个專制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满人源自建州女真,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為建州卫。建州卫是明朝在东北设立的一个卫所,一个邊防的行政单位,曾隶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1616年,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建立後金,定都赫图阿拉,又稱為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努尔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极在盛京(今瀋陽)称帝,定国号为「大清」,當時其領土僅止於滿洲地區,但已對退守長城以南的明朝造成重大威脅。1644年,大顺国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清军藉口協助吳三桂部等原明朝軍隊對抗李自成而進入山海关内,隨後違反約定攻佔北京盤據不走,全面展開對中原的入侵行動,同時遷都北京。从清军入关到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朝陆续消灭華北殘餘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军、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势力,统一中国全境。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统治着辽阔的領土及藩屬國,史稱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有歷史學者認為該时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有學者認為,因為清廷推行文字獄與“首崇满洲”政策故康乾盛世不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盛世,而梁啟超認為清代學術在中國學術史上價值極大,清代輯佚學的發展亦修復不少在古代已失傳的文獻著作。清代文人崇實學、重證據以及注重考辨和考據精神亦在推動漢學的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近代歷史,使中國由東亞的中心變成列強環伺的國家。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强入侵的同时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自強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然而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使列強劃分勢力範圍。而維新運動隨守舊派抵制而告終。在義和團排外失敗、引來八國聯軍後,清廷也推動清末新政,虽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內容讓许多立憲派知識分子失望,轉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正式成立,同年宣統帝(溥儀)於2月12日宣布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從後金時期算起,共經歷12位皇帝,13个年号(包含太祖的天命和太宗的天聰),國祚長296年,又有滿清十三皇朝之稱;自1644年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以來則有10帝,歷時268年。 清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但是比明朝独裁,其最高決策單位隨皇帝的授權而變動,例如軍機處、總理衙門等,除提升行政效率外,也使皇帝能充分掌權,認為清朝在专制主义集权上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政权上始终要袒护满人,政治上制度的意义很少,而法术的意义很多。認历代中國王朝包括明朝社會特别鼓励大眾公开发言,只有清朝才不允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沒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然而徐復觀批評錢穆對歷代專制下的暴行視而不見,以及把中國「歷史中成千上萬的殘酷地帝王專制的實例置之不顧」。學者孟昭信指出,康熙二十年內閣新成員當中有兩名滿人和四名漢人,清延亦重點選拔升遷較快的漢族士大夫,這些士大夫同時是內閣的候補成員。另外,學者孔定芳也指出,清政府也容許有「反清」思想的學者嚴繩孫任命擔任官職,在任職一段時間後,嚴繩孫放棄「反清」思想,後來從原本「不享無妄之福」到「九死從今總負恩」,甚至把康熙帝視為恩人。清朝中期文字獄興盛,若有疑似反清復明的運動與散播被認為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會引來冤獄,牽連多人受害。軍事方面原先以旗人的八旗軍為精銳,龐大的綠營為輔,後來以綠營和地方團練如湘軍、淮軍為支柱。清朝領土极盛时可達1310万平方公里,清末時期也維持1130萬平方公里。政治穩定、廣泛種植新作物與賦稅制度的改變,使得中國人口最後突破以往的平均值,達到四億左右。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帶動經濟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新!!: 香港島和清朝 · 查看更多 »

清朝历史

清朝歷史,若从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称汗并建立后金开始,到1912年宣统帝退位结束,则历经十二帝,有296年的历史;如果从皇太极1636年称帝并建立大清开始,有276年的历史,相当于明朝;若从1644年清军入关,统一全国开始,有268年的历史。 明朝末期,遼東羈縻衛所建州女真首领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诸部,在東北赫图阿拉建國稱汗,國號大金,舉兵反明,將大明視為南朝。1626年,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继承汗位,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称帝,改國號為大清。从此大清成为与大明并立的政权,并将入关作为战略目标。 1644年清军入关,顺治帝定都北京,从此清朝成为全国的统治者并迅速统一了中国。1662年,康熙帝玄燁登基。康熙于1682年平定了「三藩之乱」。 1683年攻取被郑氏盘踞已久的台湾。后来打败了入侵黑龍江流域的沙俄軍隊,1689年與沙俄簽訂《尼布楚條約》从此確立了中国与沙俄在東北的疆界,奠定了中国版图。然后三征噶爾丹并且創立了多倫會盟巩固了蒙古的稳定,使蒙古成为中国北方的长城。并且協助西藏的達賴七世入藏,加强了对藏区的管理。经济方面,鼓励开荒,减少农民赋税,实行“永不加赋”,促进了农业的发展。雍正帝在位时期,平定了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并设立了军机处。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以管辖西藏事务。并推行改土归流,废除土司;将喀尔喀蒙古并入清朝;1727年与沙俄签订《恰克图条约》。乾隆帝时期,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1771年厄鲁特蒙古的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康雍乾时期,经济迅速发展,国力强盛;并且满蒙、满回联系得到加强,稳固了清朝统治。大清帝国达到了全盛时期,也是封建经济的全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 1796年,嘉庆帝即位,他执政的二十五年间,统治上较无作为,并爆发了大规模的白莲教、天理教起义,清朝出现了统治危机。1821年,道光帝即位。英国向清朝大量输出鸦片,使清朝的白银大量外流,清朝社会各阶层深受鸦片毒害。1839年,道光帝决心禁烟,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主持禁烟。6月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烟,即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虎门销烟之后,1840年英国对清朝宣战,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至1841年清朝战败求和,1842年与英国签定了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历史。 1851年,咸丰帝即位,同年在广西发生了太平天国运动。1864年曾国藩的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英法联军于1856年至1860年在美国、俄国的帮助下对清朝宣战,即「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直逼北京,咸丰帝仓皇逃往热河。英法联军攻占并焚毁了圆明园。后清朝被迫于各侵略国签定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加深了。 1861年同治帝即位,慈禧太后在恭亲王奕䜣的帮助下「垂帘听政」。洋务派官员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认识清朝的新变局,主张“自强、求富”,兴起了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1868年清朝平定了多年的捻乱。左宗棠收复了新疆。1894年清朝与日本爆发了甲午战争,清朝战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 由于甲午一战清朝战败的震撼,1898年光绪帝接受康有为、梁启超的主张,宣布进行变法维新。但这次变法只持续一百零三天,后世称之为“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清朝北方爆发了义和团运动,1900年以英、美、法、俄、日、德、意、奥组成的八国联军进军中国,并攻占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帝逃亡西安,史称“庚子之变”。1901年,清朝与列强签定了《辛丑条约》。 清朝统治日益腐败,致使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各地组织反清团体,主张暴力推翻清朝。其中,孙中山早在1894年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开始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1905年,孙团结世界各地的革命力量,成立了中国同盟会。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仅仅两个月,全国就有十八个省宣布独立并支持革命,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2月12日,宣统帝被迫退位,清朝灭亡。自此中国进入共和时期。.

新!!: 香港島和清朝历史 · 查看更多 »

清朝大学士列表

清朝大学士列表,旨在列出中国清朝自崇德元年(1636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历任大学士。清代大学士品级为正一品,雅称为“相国”,是清朝政府文臣中最高常设职位,相当于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清军入关后,沿袭明朝内阁制度和票拟制度。但内阁受制于议政王大臣会议,只是转达表章的机构,大学士并不入阁办事。顺治帝亲政后,每日前往票本房,大学士掌管票拟,深受信任。顺治十年(1653年),设置内三院汉大学士,各二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内三院更名为内阁。顺治十八年(1661年),恢复三院旧制。康熙九年(1670年),仍改三院为内阁。自康熙帝设立南书房后,内阁的权力愈来愈低。特别是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以后,内阁变成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于军机处办理。大学士必须充当军机大臣后,才可以参与处理国家政务。宣统三年(1911年),清政府仿照西方建立责任内阁,军机处和旧内阁被撤销,大学士另外在翰林院排列次序。 清代,大学士设置为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乾隆年间撤销中和殿大学士,增设体仁阁大学士,成为“三殿三阁”。此后,大学士员限为满汉各二。大学士的迁转也大多按从体仁阁至文华殿这样的顺序迁转。有清一代,正式诏书等均以内阁名义拟出,臣下正式奏章也递交内阁,所以内阁仍是清代名义上正式的行政机构。.

新!!: 香港島和清朝大学士列表 · 查看更多 »

清朝外交

清朝初期,清朝政府与俄罗斯沙皇国政府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该条约中国称为平等条约,俄罗斯(含苏联时期)称为不平等条约(俄罗斯人认为《瑷珲条约》中收回了被中国人强占的失地)。有人认为,这一条约象征着中国正常化外交的开始,但实际上,直到总理衙门成立前,清朝都是以藩属的概念来处理与外国的事务,并且在交往中竭力要求外国臣服(如马戛尔尼),与现代意义上的外交并不相同。 随着清朝国家的衰落和政府的腐败,以及外国的侵略,以《南京条约》为开端,清朝开始与外国签署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这些不平等条约,或要求割地,或要求赔款,使得清朝由一个强大的东方帝国逐步走向了一个半殖民地国家,在多次的打擊下,最终導致清朝被推翻的命運。 清朝前前后后共和五十多个国家签订了近二百个条约。虽然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丧权辱国条约(如:《中英天津条约》),但也有国家辉煌时签订的弘扬国家尊严的条约(如:《尼布楚条约》)。但自始至终,清朝政府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天朝大国”的威仪。即使签署一些不平等条约时,也依旧不忘摆摆架子,把自己视为天朝,把对方视为被天朝道德与尊严所感化,向天朝朝贡的小国。.

新!!: 香港島和清朝外交 · 查看更多 »

清朝行政区划

清朝版圖遼闊,民族眾多,在行政區劃上「因時順地、變通斟酌」。大體上,清朝在漢地實行行省制,在東北地區和新疆實行軍府制,在蒙古實行盟旗制,在西藏遵循元朝以來的行政區劃設置。 清末,在列強蠶食鯨吞的形勢下,邊疆各地依靠舊有的行政體制已無法維持有效的統治。光绪年間,新疆、台灣與奉天、吉林、黑龍江相繼建省,實行與漢地相同的行政體制。蒙古、西藏、海南也有建省之議,但在清朝滅亡之前未能實行。.

新!!: 香港島和清朝行政区划 · 查看更多 »

湛保庶

湛保庶,CBE(John Walter Chambers,),英國殖民地官員,1983年出任香港社會福利署署長,1984年升任衛生福利司兼立法局官守議員,任內負責檢討香港的公營醫療制度,促成醫院管理局後來於1990年成立。1988年從港府退休後,他旋獲重新聘用為臨時醫院管理局首任秘書長,1990年透過公開招聘成功過渡到新成立的醫管局續任秘書長一職,到1993年底卸任。 湛保庶畢業於劍橋大學聖凱瑟琳學院,1955年加入香港政府,早年曾任副民政司、副新界政務司和副社會事務司等職,1980年出任公務員薪俸及服務條件常務委員會秘書長,任內協助薪常會發表多份以公務員薪酬水平為議題的報告書。後來在社會福利署署長任內,他特別關注香港的長者安老服務和託兒服務,並且積極擴充社署人手。 在衛生福利司任內,湛保庶全面檢討香港的公營醫療制度,期間於1985年2月委託澳洲的W·D·司葛顧問公司負責檢討工作。港府其後於1986年3月對外公佈顧問公司撰寫的報告書,提出要設立一個獨立於公務員體制的醫院管理機構,把政府醫院和受政府資助的補助醫院納入同一架構,並調整醫療收費,希望藉以解決當時公立醫院面對病床不足、人滿為患和制度僵化等問題。湛保庶隨後就顧問公司的報告書建議對公眾展開廣泛諮詢,促成港府在1987年9月原則上決定成立法定的醫院管理局,但要先設立一個「臨時醫院管理局」作過渡安排,以便有充足的時間順利銜接。 臨醫局在1988年成立後,出任該局秘書長的湛保庶與多家補助醫院就將來醫管局的接管安排商討方案,並研究將來醫管局的組織和運作細節。臨醫局復於1989年底向港府提交報告書,交代成立醫管局的細節,港府遂根據報告書的建議在1990年5月向立法局動議二讀《醫院管理局條例草案》。草案在同年7月三讀通過成為法例後,醫管局即於同年12月正式成立,標誌著香港公營醫療的發展踏入新的階段。醫管局成立後,湛保庶順利過渡成為首任秘書長,任內參與逐一和當時的醫院事務署和15家補助機構簽署合併協議的工作,並處理原有公務員和補助醫院員工轉職到醫管局等涉及複雜聘用條款的事務,一直到1993年底才約滿離任。雖然醫管局的成立一度解決公立醫院過往病床不足等問題,但隨著病人數目急增和服務大幅擴展,結果後來又逐漸衍生出種種制度上和運作上的問題。.

新!!: 香港島和湛保庶 · 查看更多 »

溫碧霞

温碧霞(英文名:Irene Wan,)原名溫碧玉,香港女演員、女歌手,出生於香港西貢區調景嶺,父親曾為中華民國國軍軍官。温碧霞早年以“性感美女”著稱,被評為愛美甚於演技。婚後溫碧霞淡出娛樂圈,間中參與演出劇集,現時主要在中國大陸發展。.

新!!: 香港島和溫碧霞 · 查看更多 »

溱柏

溱柏(Park Signature),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公庵路68號,鄰近原築,為新世界集團於2013年8月31日開售的元朗區大型私人屋苑。建築師為。物業溱柏共有9幢樓高25層的中密度住宅(第1至10座、不設第4座),共提供1,620個分層單位,附設住客室內停車場、平台花園及大型會所設施。溱柏住宅大樓部份已於2015年1月入伙。 另外,本屋苑設有名為The Green Atrium的小型商場,已有高檔超級市場、便利店、有機產品商店、中式酒樓及西式食肆等多家商店進駐營業。各家商店亦已於2015年上半年陸續開業。 於2015年6月8日早上,溱柏最後一個一手分層標準單位賣出;該單位為第6座底層A室,面積914平方呎,成交價812.2萬元。而於2015年7月29日,溱柏再錄得一手頂層特色大宅單位成交,第5座頂層A室實用面積1,351平方呎,連車位以1774.2萬港元沽出,呎價13,132元。溱柏開售至今,一手累售1,618伙,全盤僅餘兩個頂層特色大宅單位及數十個叫價約90至130萬港元之住客停車位待售,發展商累積套現逾82億港元。 於2016年5月25日溱柏售出最後1伙6座高層B室特色戶,成交價1,833.6萬元連雙車位,實用1,345方呎,項目全數1,620伙住宅單位售罄,套現約83億元 溱柏由新世界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管理,每平方呎管理費約$3.125。從屋苑步行往元朗市中心或元朗公園約需十至十五分鐘;屋苑設有住客穿梭巴士往返西鐵朗屏站。.

新!!: 香港島和溱柏 · 查看更多 »

滙基書院(東九龍)

滙基書院(東九龍)是香港九龍觀塘區一所直資男女子英文中學。創立於2003年9月,鄰近順利邨,在新清水灣道及飛鵝山旁,是香港少數設有學校宿舍的中學。.

新!!: 香港島和滙基書院(東九龍) · 查看更多 »

滙豐銀行大樓 (上海)

滙丰银行大楼(曾称市府大楼),是一幢位于上海外滩12号的知名建筑,是外滩占地最多、门面最宽、最为壮观的大楼。其曾於1923年至1955年期间作为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在中国上海的分行大楼,管辖大陆所有的业务。今天大楼是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总部驻地。大楼于1921年5月5日开工,由英资公和洋行设计,英商德罗·考尔洋行承建,于1923年6月23日建成,被认为是中国近代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的最高杰作。1989年,汇丰银行大楼入选第一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滙豐银行大楼曾被称是“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最讲究的建筑”,建筑面积23415平方米,曾是远东最大的银行建筑,也曾是世界上第二大银行建筑,仅次于英国的苏格兰银行大楼。至今依然被公认为是外滩建筑群中最漂亮的建筑,其精致的穹顶壁画一直被人所津津乐道。现在,汇丰银行大楼与其北面的江海关大楼一同是每年跨年期间外滩4D灯光秀的举办地。.

新!!: 香港島和滙豐銀行大樓 (上海) · 查看更多 »

滙景花園

座標: 滙景花園(Sceneway Garden)為香港九龍區大型私人屋苑之一,興建在港鐵藍田站上蓋,為其鐵路沿線物業。屋苑於1991年12月至1992年4月落成入伙。共設17座,合共提供4,112個住宅單位。 此屋苑由劉榮廣伍振民建築師事務所設計,是第三個不屬於港鐵公司的港鐵上蓋項目。滙景花園的發展商是長江實業旗下-銀宇有限公司及原東區海底隧道財團。(另外兩個是銀禧花園和文禮閣,亦由長實發展)由於建在小山丘上面,向南前排單位可以享有香港島以至維港煙花海景。.

新!!: 香港島和滙景花園 · 查看更多 »

漁安苑道

漁安苑道位於玉桂山漁安苑內,服務該屋苑內居民。所有車輛到了道路的尾段都要利用狹窄的倒車區倒車,因此所有巴士都不會駛進本路。.

新!!: 香港島和漁安苑道 · 查看更多 »

漁農自然護理署

漁農自然護理署(簡稱漁護署;英文:Agriculture, Fisheries and Conservation Department,縮寫:AFCD),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食物及衞生局轄下的部門。漁農自然護理署前原稱為漁農處,成立於1912年,在2000年1月1日更名。更名的原因是為了更能正確反映該部門的職責及其所提供的服務種類,即除了漁業、郊野公園及農業發展外,還包括自然物種的保護。 漁農自然護理署的總部位於九龍西深水埗長沙灣道303號長沙灣政府合署5-8樓。 漁農自然護理署的工作包括監察及指導漁業及農業,營運香港各新鮮副食品批發市場,指定及管理郊野公園、特別地區(包括香港濕地公園)、海岸公園(包括地質公園)及海岸保護區,以及規管瀕臨絕種動物、植物的出入口。並監管動物的福利與控制動植物的傳染病,例如禽流感。.

新!!: 香港島和漁農自然護理署 · 查看更多 »

漢口道 (香港)

漢口道(Hankow Road)是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的一條街道,街道呈南北走向(北行),南起自梳士巴利道,北止於海防道,街道全長約370米。 漢口道原名為花園道,不論其中英文的名稱均與位於香港島中環的一條相同。同名的原因是因為香港政府在發展尖沙咀初期,為鼓勵商人在此投資及建房子,故此在區內廣植樹木,更在附近興建公園,公園旁邊的街道則被命名為花園道。 然而,在該街道初命名時,由於香港島與九龍間的來往並不頻繁,街道重名並不構成嚴重問題。唯郵寄時必定寫明是香港島與九龍,以免誤寄、。然而隨著天星小輪的啟用以及社會發展,街道重名所帶來的問題便日趨嚴重。政府有見及此,便於1909年把九龍一些街道的名稱重新命名,其中花園道被改稱為漢口道以表示位於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的漢口與香港有貿易往來。.

新!!: 香港島和漢口道 (香港) · 查看更多 »

漢字文化圈

漢字文化圈(Sinosphere)有時稱為東亚文化圈、儒家文化圈、中華文化圈,是指歷史上受中國及中華文化(或漢文化)影響、過去或現在共同使用漢字、文言文作為書面語之文化圈。日-zh-hans:朝;zh-hant:韓-越大多不使用漢語雅言作為口頭語言交流媒介,故漢字文化圈範圍大於漢語圈(Sinophone)。 涵蓋國家包括中國以及歷史上曾受中國皇帝冊封或曾向中國王朝朝貢之周邊國家或民族。這些地域在古代主要是農耕民族,存在冊封體制,從中國歷代王朝引進國家制度、政治思想、中華法系,並發展出相似之文化和價值觀,但與中國保持著相對政治獨立。漢字文化圈所覆蓋地域與現代劃分之東洋地區很大程度重合,包括了中國大陸、澳門、香港、臺灣等漢語地區,古代的越南(京族)、朝鮮半島(朝鮮族)、日本列島(大和族)、琉球群島(琉球族)等。日本歷史學者西嶋定生提出之「東亜(東洋)世界論(冊封體制論)」,形成了歷史學上之「文化圈」概念模型。 漢字誕生地中國以及周邊的越南、朝鮮半島、日本、蒙古等地,歷史上完全使用漢字或與本國固有文字混合使用,古代官方及知識分子多使用文言文(日本、越南和--稱為“漢文”)作為書面語言,但漢字文化圈並不使用漢語雅言作為口頭媒體。另外,有些遊牧民族如蒙古族、藏族,雖然位於漢字文化圈地區內,但不使用漢字。在現代-zh-hans:朝鲜;zh-hant:韓-語、越南語和日本語中,六成以上詞彙都是由古漢語派生出之漢字詞所組成。另外日本假名和越南喃字皆是從漢字衍生之文字,朝鮮半島諺文雖為自創文字但亦能跟日文假名一樣和漢字一同混合使用。東洋世界各國歷史上都曾經使用過漢字。聯合國成立後,中文為聯合國六種正式語言之一。.

新!!: 香港島和漢字文化圈 · 查看更多 »

漆咸道

漆咸道(Chatham Road)是香港九龍區的一條主要道路,分為漆咸道南(Chatham Road South)及漆咸道北(Chatham Road North)兩段。漆咸道以前由訊號山一帶連接到紅磡及老龍坑一帶,現時已延長至土瓜灣。延長段由於其地理位置,所以命名為漆咸道北,而原來的一段則更名為漆咸道南。 漆咸道南是一條南北走向的道路,南至梳士巴利道,北至加士居道、公主道及康莊道交界。漆咸道北則由康莊道橋底向北伸延,連接馬頭圍道及東九龍走廊往九龍灣與觀塘。介乎加士居道至康莊道之間的漆咸道南,和介乎康莊道至東九龍走廊之間的漆咸道北是香港5號幹線的一部份,由於可經康莊道連接紅磡海底隧道前往香港島,該段道路交通經常嚴重擠塞。.

新!!: 香港島和漆咸道 · 查看更多 »

潛水組

潛水組(英文:Diving Unit)前身為潛水隊(英文:Diving Team),隸屬於香港消防處港島、離島及海務區消防總區,其主要責任為負責於香港海域以至其他水底壓縮環境(例如池塘、水塘、、污水渠及沉船等)執行水底搜索及潛水拯救任務;潛水組亦參與香港水域外的相關任務;每年平均出動近600次,當中包括近300宗遇溺和170宗船難。此外,潛水組負責為消防處及其他政府部門提供相關訓練。.

新!!: 香港島和潛水組 · 查看更多 »

澳門回歸

澳門回歸,也稱为澳門政權移交(Transferência de Poderes de Macau)、九九回歸、澳門主權移交中國,是指1999年12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對澳門行使主權,同時成立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葡萄牙结束统治澳门的一系列事件。在20世紀結束前葡萄牙结束统治澳门,象徵西方國家統治亞洲480年的漫長日子和香港及澳門過渡時期完全終結,絕大部份澳門人和香港人享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身份,非华裔居民亦能继续享有澳门居民身份。 澳門是繼香港在1997年7月1日回歸後中國政府設立的第二個特別行政區,特區內實行一國兩制,中國政府稱為「澳人治澳,高度自治」,並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 葡萄牙人自明朝已開始在澳門進行貿易和修建洋房居住,澳門居留的葡萄牙人於1583年在未經明朝政府同意下成立澳門議事會為葡萄牙社區進行自治管理。雖然明、清政府有加強對澳門的管治,但葡萄牙人的勢力逐漸擴大。1623年,葡萄牙開始任命澳門總督(簡稱澳督)負責澳門防務及一切有關事務,其後澳門總督的權力不斷擴充膨脹。及至1845年,葡萄牙女王瑪麗亞二世宣佈澳門為自由港,更拒绝向清朝政府缴纳地租銀。自1846年來,亞馬留將軍就任澳督後,在澳門推行一系列統治政策以擴張勢力,並關閉關閘。1887年,清政府與葡萄牙政府先後簽訂《中葡里斯本草約》、《中葡和好通商條約》,後者為正式條約,條約中列明中國允許葡國“永居管理澳門”,亦同時規定未經中國同意葡萄牙永不得将澳门让与他国。.

新!!: 香港島和澳門回歸 · 查看更多 »

澳門碼頭

澳門碼頭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澳門碼頭 · 查看更多 »

澳門賽馬

澳門賽馬是指澳門境內的賽馬活動,現今指澳門賽馬會舉行的比賽。根據歷史,早於19世紀澳門有賽馬活動。但到1989年才獲得真正的發展。.

新!!: 香港島和澳門賽馬 · 查看更多 »

澳門歷史

澳門歷史是指澳門範圍內由史前時期到2000年代澳門的地理、面貌、事物和人民生活的重大變遷。自有史記載以來,澳門至少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自十六世紀葡萄牙人抵達澳門以來,澳門便成為東方其中一個重要的港口,是溝通東西方文明的門徑、西方與華人交流的窗戶。澳門是歐洲在中國的第一個據點,亦是最後一個據點,長達442年的佔據,為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及共存提供了重要的平台,而這種交流及共存亦塑造澳門這座城市本身獨特的個性,以及豐富多元歷史文化。 在葡萄牙人抵達澳門之前,已有華人漁民和農民在這裏生活(蜑家人与福佬人)。南宋末年,宋元兩軍曾在澳門附近的水域(十字門)展開水戰。自1557年起,葡萄牙人便對澳門逐步佔領,迅速地為這片靠近珠江口的土地帶來繁榮,並使其成為一個有規模的商業城市。澳門是歐洲在中國的第一個據點,亦是中國、歐洲和日本之間重要的貿易中轉站,為葡萄牙人帶來了極大的商業和戰略價值。 開埠以來,澳門這片彈丸之地的重要性不斷提高。甚至當時的歐洲列強,荷蘭、英國等,也試圖對澳門進行過幾次的佔領。澳門的發展在十六世紀和十七世紀初達到了顛峰。但進入了十九世紀後,由於鄰近的香港被英國佔據及開通,澳門在國際貿易上的地位便開始被香港取代並快速下滑。儘管如此,1865年的澳門仍建成南中國海岸的第一座燈塔——東望洋燈塔。1887年,清政府與葡萄牙王國在北京簽署了《中葡和好通商條約》,官方認可了葡萄牙永久佔領澳門的主權。.

新!!: 香港島和澳門歷史 · 查看更多 »

濱景花園

濱景花園是香港沙田區的一個私人屋苑,位於沙田安景街1-3號,於1988年2月入伙,由5座住宅大廈組成,提供1,148個單位。.

新!!: 香港島和濱景花園 · 查看更多 »

木星街

木星街是香港的一條街道,位於香港島銅鑼灣東部俗稱炮台山地區,兩端連接蜆殼街及英皇道。木星街和旁邊的水星街是姐妹街道。 Category:銅鑼灣街道.

新!!: 香港島和木星街 · 查看更多 »

朱劍琴

朱劍琴(Chu Kim Kam),原名:朱佩瑞,活躍於20世紀30年代至40年代的香港電影女演員。香港島堅道「湘父學校」學習《古文詳註》及《東萊博議》,亦在「中華基督教會游泳場」跟陳錫培先生學習游泳。後來在學校對面的「電影養成所」學戲,銀幕處女作是「華夏公司」的粵語喜劇《亞蘭賣豬》(1935年9月11日香港公映,擔任女主角);成名作「大觀公司」的粵語喜劇《金屋十二釵》(1937年1月14日香港公映,飾演十二娘傾心),因拍戲中戲《卓文君夜奔司馬相如》,與演員楚賓拍拖後結婚 ;朱劍琴(朱佩瑞)在「中藝公司」的《花濺淚》(1939年),飾演舞女;息影作粵語喜劇《恩怨在今宵》(1948年6月2日香港公映,飾演陳秀萍)。朱劍琴(朱佩瑞)的私人轎車是小型美國「摩利士」轎車。.

新!!: 香港島和朱劍琴 · 查看更多 »

朱影梅

朱影梅(Chu Ying Mui),又名:朱影霞,活躍於1936年至1941的香港電影女明星及舞女。粵劇名伶譚玉蘭的徒弟,銀幕處女作是「天一公司」的粵語時裝文藝片《黎夫人》(1936年6月13日香港公映)及粵語時裝文藝片《博愛》(1936年8月7日香港公映);息影作粵語時裝文藝片《彩鳳隨鴉》(1941年4月12日香港公映),短短6年間參演卅多齣粵語片。朱影梅(朱影霞)住在香港島黃泥涌道某號二樓。.

新!!: 香港島和朱影梅 · 查看更多 »

朱漢華

朱漢華,前香港東區區議會議員,代表北角堡壘選區。他在2003年區議會選舉中以一票之差敗於獨立候選人蔡世傳,其後法庭裁決一張問題選票作廢,令兩人票數相同,政府定於2005年3月重選該議席。 朱漢華原職是中華巴士的車長,而中華巴士公司的員工宿舍及北角車廠一直位於北角區內,過去十年一直都在北角堡壘選區服務,並代表民主建港聯盟及香港工會聯合會參選。不過,2005年這一次選舉卻不獲民建聯支持,而民建聯轉而支持區內另一位居民、親北京的福建中學老師、福建幫的洪連杉參選。為此,本籍非閩的朱漢華決定退黨,並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參選。後來在“洗樓”途中懷疑因為體力不支,導致中風,在2005年2月24日去世。選舉事務處其後表示,選舉將會如期舉行,而洪連杉最後在選舉中勝出。 朱漢華生前居於沙田大圍海福花園,於1999年曾經自動當選香港島東區區議會議員。.

新!!: 香港島和朱漢華 · 查看更多 »

朱慶虹

朱慶虹(Chu Ching-hong,),現任香港南區區議會置富選區議員兼南區區議會主席及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名譽顧問,。朱慶虹本身是一位音樂家,擁有倫敦音樂學院鋼琴院士文憑,曾推出3張鋼琴唱片,2011年成立香港南區管弦樂團。.

新!!: 香港島和朱慶虹 · 查看更多 »

會展站

會展站(Exhibition Centre Station)是港鐵正在興建的鐵路站,將會交匯東鐵綫的過海延綫(南北走廊)部分和北港島綫(將軍澳綫西延部分),位於香港灣仔區原灣仔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地底(立法會CB(1)2058/06-07(01)號文件),2007年7月16日,運輸及房屋局,鄰近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將會服務香港島灣仔北部一帶。.

新!!: 香港島和會展站 · 查看更多 »

會德豐大廈

會德豐大廈(英文:Wheelock House),位於香港畢打街20號,是香港島中環甲級寫字樓,地產發展商為長江實業。大廈建成於1984年,樓高24層,建築師為王歐陽(香港)有限公司,它的建築物作品包括環球貿易廣場、沙田第一城、怡安華人行等。 會德豐大廈地下設有多間商店。包括連卡佛旗下的On Pedder鞋店、交通銀行分行及開業多年的花旗银行,其前身租戶曾經是美國大通銀行、星展銀行等。大廈23樓是當時上市公司會德豐地產的寫字樓總部。.

新!!: 香港島和會德豐大廈 · 查看更多 »

會督府

會督府(Bishop's House),正式名稱為香港聖公會教省辦事處,又稱聖公會會督府,現在多稱主教府,是香港聖公會的一座歷史建築,位於香港島中環下亞厘畢道1號近鐵崗一帶,是「政府山」的一部分,現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新!!: 香港島和會督府 · 查看更多 »

會議中心 (香港)

會議中心(英文:Convention Centre)為香港一個將會興建的項目,位於香港島灣仔區會議道港鐵沙田至中環綫會展站上蓋(原灣仔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灣仔游泳池和港灣道體育館),毗鄰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佔地約1.65公頃,預計於2021年年中動工。 會議中心不屬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第三期,乃為獨立。基於規模不大,考慮到人流及物流需要,會議中心將不會作展覽及演唱會等會議以外之任何用途。.

新!!: 香港島和會議中心 (香港) · 查看更多 »

會議道

會議道(Convention Avenue),是香港島的一條街道,位於灣仔北。會議道的東端在灣仔運動場接鴻興道,西端在香港演藝學院接分域碼頭街。會議道因為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而得名。.

新!!: 香港島和會議道 · 查看更多 »

會景閣

會景閣(Convention Plaza Apartments)是香港一座可供買賣轉讓的單幢式服務式住宅。位於香港島灣仔北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西南旁,屬於會展中心舊翼四部份之一,由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發展,1989年11月落成入伙。.

新!!: 香港島和會景閣 · 查看更多 »

月園

月園(英文:Luna Park,1949年12月22日至1954年7月27日),又名「大世界遊樂場」,是香港一個已拆卸的主題公園、戲院及夜總會的娛樂綜合體,位於香港島的北角之英皇道,當年自稱:「本園為遠東空前偉大之遊戲園夜總會」,佔地187,000方呎,耗資港幣600多萬港元建造,單是磚石及混凝土已耗費80萬港元,建築期6個月,最初三個月每天1,000名建築工人;最後三個月每天2,000名建築工人。營運時需要350至400位職員。在1949年12月22日(星期四)的下午3時,由前中華民國總理:許世英先生(1873年至1964年10月13日)主持開幕典禮,廣告的對聯:「月子正嬋娟至宜聽簾內吳歈看帳中楚舞;園林極優勝且其揮酒邊玉塵賞檻外琪花。」,它的經理為 Alex Richardson 先生。.

新!!: 香港島和月園 · 查看更多 »

月街

月街(Moon Street)是位於香港灣仔區的一條街道,與日街和星街為鄰。.

新!!: 香港島和月街 · 查看更多 »

月滿軒尼詩

是一部於2009年3月開始拍攝,同年5月殺青,由岸西執導,張學友,湯唯主演的一部於2010年4月1日上映的香港電影。 本片是許久未拍攝電影的張學友與湯唯的復出之作,並是香港著名編劇岸西的第二部導演電影作品,劇中其他演員還包括李修賢、鮑起靜、張可頤、朱咪咪,安志杰,盧冠廷,郭峰。 電影主要劇情設定在位於香港島的銅鑼灣與灣仔一帶的主要幹道軒尼詩道為主旋律。當中出現具有代表性的景物,如檀島咖啡餅店、電車等。 2009年5月該片亦有亮相康城影展,并首次公開海報。2010年3月該片成為香港國際電影節的開幕電影。.

新!!: 香港島和月滿軒尼詩 · 查看更多 »

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

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俗稱O記;英文:Organised Crime and Triad Bureau,縮寫:OCTB)於1957年成立,隸屬於香港警務處刑事及保安處刑事部,主要責任為調查及打擊極為複雜及嚴重的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罪案。該科彙集各方面的資源和專業知識,打擊極為複雜的犯罪集團罪案,包括洗黑錢等等,追蹤、凍結及充公其非法資產。該科亦定期與中國大陸和海外的執法機構聯絡,交換情報,消除和防止非法活動。.

新!!: 香港島和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 · 查看更多 »

惠安苑

惠安苑,(Westlands Gardens),是香港一個私人住宅屋苑,位處香港島東區鰂魚涌英皇道1027至1035號,地盤佔地達94428方呎。由六幢大廈組成共有624戶住宅業權,442個車位及19個鋪位,發展商為太古地產物業代理有限公司和置地發展。鄰近東面還有其他大型屋苑太古城及康怡花園等。惠安苑的毗鄰就是摩天大廈港島東中心。 惠安苑在1975年建成,分A至F座,共有6幢,單位建築面積有980和1020平方呎,業主立案法團為惠安苑業主立案法團。 2013年10月22日大昌貿易行沽出英皇道1025至1037號惠安苑地下七號鋪,面積1900方呎,連兩個車位,以約1.6億元易手,平均呎價約84210元,現址租客為中信銀行,每月租金38萬元,新買家料收取回報達二厘九。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大昌貿易行於1974年6月以約114.7萬元購入上址,持貨39年,帳面獲利1.58853億元,物業升值138倍。.

新!!: 香港島和惠安苑 · 查看更多 »

惠康

惠--康(Wellcome),在台灣稱頂--好,是香港最大型及歷史最悠久的連鎖超級市場,於1945年成立,1964年起由怡和集團旗下牛奶國際全資擁有,至今有超過301間分店,其中33間為超級廣場(Superstore),遍佈全港,其主要對手是另一連鎖超級市場集團百佳。 惠--康與百佳兩大連鎖超級市場集團共佔據香港超過7成市場佔有率。按市場調查機構EuroMonitor估計,2012年排名第一的惠--康在香港市場佔有率約為39.8%;百佳在香港市場佔有率約為33.1%;而華潤創業旗下的華潤萬家超市在香港的市佔率則為7.8%。 除香港外,牛奶國際亦在1987年於台灣收購-頂好企業-旗下的頂--好超市(今「惠康百貨股份有限公司」,英:Wellcome Taiwan Co.

新!!: 香港島和惠康 · 查看更多 »

惠福道

惠福道(Welfare Road)是香港的一條道路,位於香港島南區黃竹坑的西南近深灣一帶。道路東端連接南朗山道,西端盡頭則是聖神修院。該道路的建築物,大多都是慈善團體的建築,因此英文名稱被命名為Welfare Road,意即「福利道」。 2007年10月15日,原址為惠福道臨時房屋區的海景住宅地皮拍賣,以57.1億港元成交,於2012年發展成豪宅深灣9號。.

新!!: 香港島和惠福道 · 查看更多 »

成和道

成和道 (英文:Sing Woo Road),是香港島跑馬地市中心區內人流最多的一條大街,位於跑馬地山光道以東,藍塘道以西,全長800米。 成和道連接跑馬地市區北部的黃泥涌道及南部山上的藍塘道及鄰近的冬青道。 成和道是南北雙程行車,可以行走巴士、小巴、的士及私家車等。成和道連接市內其他街道,包括奕蔭街、景光街、毓秀街、山村道、聚文街、桂芳街、荷塘道、載德道、昌明街及昇平街等。 File:HK_SingWooRoad_Sign.JPG|成和道中英文街名 File:HK Happy Valley Police Station.jpg|在成和道上的警署,簡約的黃昏收旗式 File:HK PreciousBloodPrimarySchool.JPG|在成和道上路的跑馬地寶血小學 File:HK Happy Valley Kwai Sing Lane.jpg|在成和道上的加油站 File:HK HV Happy Valley Wong Nai Chung complex.jpg |在成和道上的市政大廈(室內街市及公共圖書館) File:HK HV Happy Valley Amigo.jpg|在成和道上的一家中式茶樓及甜品店 Category:跑馬地街道.

新!!: 香港島和成和道 · 查看更多 »

成都道 (香港)

成都道(Chengtu Road)是香港一條街道,位於香港島香港仔市中心,北面與香港仔大道交匯,南面與湖南街及香港仔海旁道交匯,並與東勝道大致平行。成都道是以中國四川省省會成都市命名,與鄰近街道一樣同樣以中國城市命名。 成都道是香港仔區內最繁盛的街道,亦是分隔香港仔中心及香港仔舊區的街道。.

新!!: 香港島和成都道 (香港) · 查看更多 »

戰術訓練大樓

戰術訓練大樓(英文:Tactical Training Complex,縮寫:TTC)位於香港香港島南區黃竹坑海洋公園道18號香港警察學院院內,於1998年動工,耗資1億6千萬港元,於2001年11月16日正式啟用,設有兩層行動訓練區,樓面面積達6,655平方米,是全世界首座模擬真實環境的室內戰術訓練場館,有關設計亦是世界首創。這項施設的投入,使到香港警務人員成為世界上最有準備及經驗處理街頭罪案的警務人員。.

新!!: 香港島和戰術訓練大樓 · 查看更多 »

戲院里

戲院里(Theatre Lane)是香港島中環的一條街道,位於前皇后戲院的東邊,怡安華人行的西面,德輔道中與皇后大道中之間,因前皇后戲院及前娛樂戲院的存在而得名。2007年年底,皇后戲院隨著陸海通大廈一同被拆卸。現時戲院里已沒有戲院。 戲院里是一條以商業購物為主的步行街,沿途是寫字樓大廈,臨街是地鋪,包括有上海灘、美心餅店、時裝店、珠寶店等。.

新!!: 香港島和戲院里 · 查看更多 »

戴家墓地

戴家墓地,位於香港島薄扶林道的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薄扶林道墳場中路右34级。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先生之女婿戴恩賽博士及孫中山先生之女兒孙婉合葬於此。.

新!!: 香港島和戴家墓地 · 查看更多 »

戴磊華

戴磊華,QPM,CPM(Edward Tyrer,),舊譯邰華,英國殖民地資深警務人員,1966年12月至1967年7月出任香港警務處處長。 「六七暴動」在1967年5月爆發的時候,戴磊華正在英國休假,到6月中旬才返回香港主持大局,但未幾突然於7月14日返英述職,同月21日宣佈以「健康關係」提早退休,無需返港,引起多番揣測。根據後來解封的官方機密文機披露,戴磊華因拒絕聽從時任署理香港總督祁濟時的指示,採取強硬手段鎮壓暴動,結果被要求即時申請提早退休。 戴磊華在1937年加入千里達警隊任職警官生,1938年升任助理警司,二戰期間曾經於1939年至1942年投身英軍服役參與戰事,隨後短暫於英屬印度警隊任職。在1945年9月,戴磊華加入香港臨時軍政府,最初以陸軍上尉階級處理警務工作,旋於1946年出任助理警司、1953年升任警務處助理處長,在1963年再升任警務處副處長。出任警務處處長以前,戴磊華曾在1952年、1956年和1963年三度獲補送往英國的警察學院短期深造。.

新!!: 香港島和戴磊華 · 查看更多 »

戴維斯 (港督)

戴维斯爵士,Bt,KCB,FRS(Sir John Francis Davis,),又譯爹核士、德庇時和大衛斯等。英國漢學家,早年前往中國,曾經擔任東印度公司駐廣州的大班以及英國政府駐華商務總監。於1844年接替砵甸乍出任第二任香港總督,惟任內首度徵稅,稅捐過重引致大失人心,而於1848年黯然去職。.

新!!: 香港島和戴維斯 (港督) · 查看更多 »

星島地區報

《星島地區報》是香港唯一一份免費的地區報紙,由星島新聞集團經營,2006年3月17日創刊,前身為《地區星報》,逢星期五分5大地區出版,按香港立法會地區直選5大選區劃分,分別為香港島、九龍東、九龍西、新界東和新界西。每區獨立版本之內容各有不同,除了頭版封面新聞專題報導,其他版面的內容包括當區新聞、社論、教育、財經、地產、美容、修身、醫療、飲食和旅遊等。 地區報每周出版16版,平均印刷量每周約20萬份,於港九、新界私人屋苑和住客會所、私人會所、各區區議員辦事處、社區服務中心、港鐵站出口等逾千個地點免費派發,讀者階層以高收入的中產家庭及愛好優質生活的新一代中產人士為主。.

新!!: 香港島和星島地區報 · 查看更多 »

星街

星街(Star Street)是位於香港灣仔的一條街道,與日街和月街平行東西走向,可以行車。星街的東端至聖佛蘭士街,而西端至萬茂里,中段的星街與永豐街成直角交架。 星街是灣仔的一處民居,不過自從太古廣場3期及附近的高層住宅落成後,此處開始SOHO化,開設多間高級食店、酒吧、時尚精品店及型格藝廊。.

新!!: 香港島和星街 · 查看更多 »

星晨旅遊

星晨旅遊有限公司(英文:Morning Star Travel Services Limited,香港旅行社牌照號碼:350018),為香港一家旅行社,成立於1972年,曾是星晨集團有限公司(新嶺域(集團)有限公司前身,)的全資附屬有限公司,在香港及澳門設有14間分行。.

新!!: 香港島和星晨旅遊 · 查看更多 »

明報

《明報》是香港的中文報紙,由查良鏞(筆名金庸)和沈寶新在1959年5月20日創立。本為香港上市公司明報企業旗下刊物,於2008年4月23日,該企業更名為世界華文媒體。 《明報》內容以香港本地新聞為主,兩岸、國際新聞為輔。香港中文大學調查指香港市民及傳媒業界認為明報在香港報章中公信力良好,報道亦屢次獲獎。其副刊版「世紀」在香港報紙中較為突出,以文學、文化藝術創作等人文科學的探討與政治專欄為主。《明報》歷任總編輯為潘粵生、梁小中、王世瑜、董橋、張健波、劉進圖,之後總編輯一職一度由首席執行總編輯鍾天祥暫代,其後於2015年元旦正式被委任為總編輯,任職至2017年元旦離任,由梁享南接替。 《明報》在加拿大溫哥華(加西版)、多倫多(加東版)皆有發行報紙,在台灣亦有明報周刊,曾經在美國紐約(美東版)和三藩市(美西版)發行。2009年1月31日,明報美東版刊登啟事宣布改版,於2月2日起與免費報合併。2月14日,美西版亦宣佈停刊。.

新!!: 香港島和明報 · 查看更多 »

明德國際醫院

明德國際醫院(簡稱明德醫院,英文:Matilda International Hospital)是香港一所私立醫院,位於香港島太平山奇力山,初期為山頂區居民提供醫療服務,1951年後全面開放服務予所有病人。明德國際醫院被列為第二級歷史建築物,內裡醫療設備則相當先進,手術室設計創新,牆身為玻璃屏,並且裝置了發光二極管,以及沿用天花吊臂裝置手術儀器等。於2012年,明德國際醫院獲得美國專題周報《HealthExecNews》評級為全球第三最美麗醫院,坐擁無敵大海景,俯瞰南中國海,外觀及內部設計均保留了上世紀的新喬治亞設計的風格。.

新!!: 香港島和明德國際醫院 · 查看更多 »

明華大廈

明華大廈(Ming Wah Dai Ha)位於香港香港島筲箕灣阿公岩道1-25A號,佔地逾34萬平方呎,連接筲箕灣東大街、筲箕灣站,背向鯉魚門公園及渡假村,倚山而建,由香港房屋協會發展,由司徒惠建築師事務所設計,於1962年至1978年落成,共13座(A-M座),分為3期興建,以香港房屋協會創辦人之一的何明華會督命名。.

新!!: 香港島和明華大廈 · 查看更多 »

明星海鮮酒家

明星海鮮酒家(Star Seafood Restaurant)是明星海鮮酒家(集團)旗下5個品牌之一,有6間分店,分佈香港島、九龍及新界。.

新!!: 香港島和明星海鮮酒家 · 查看更多 »

明星海鮮酒家(集團)

明星海鮮酒家(集團)(Star Seafood Restaurant (Group))是香港一家中式酒樓飲食集團,本集團成立於2000年,至今擁有5個品牌,包括明星海鮮酒家、明星海鮮燒鵝專門店、明星金閣及明星皇宮,員工人數超過3,000名。.

新!!: 香港島和明星海鮮酒家(集團) · 查看更多 »

明愛張奧偉國際賓館

明愛張奧偉國際賓館(Caritas Oswald Cheung International House),為香港的一間三星級酒店,位處於香港島香港仔田灣田灣街20號,酒店於2006年10月開幕,共提供119間客房,由香港明愛管理。.

新!!: 香港島和明愛張奧偉國際賓館 · 查看更多 »

明愛凌月仙幼稚園

明愛凌月仙幼稚園(Caritas Ling Yuet Sin Kindergarten)是香港一座歷史悠久的建築物,位於香港中西區西營盤薄扶林道54號。 位於薄扶林道54號的建築物歷史始於1893年,前身是為聖嘉諾撒仁愛女修會成立的一間寄宿學校,名為 The First House。 在1907年時,因香港島包括堅道一帶都發生致命的傳染病,所以此寄宿學校被迫停辦。此後,成為孤兒院或託兒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原址擴建。現在所見的四層高樓是建築於1949年。現址為香港明愛開辦以凌月仙命名的幼稚園。.

新!!: 香港島和明愛凌月仙幼稚園 · 查看更多 »

明愛達言學校

明愛達言學校是一所由香港明愛機構資助的著名聽障學校,位於香港島東區柴灣(前址位於灣仔區)。 因收生不足,於2007年8月停辦。.

新!!: 香港島和明愛達言學校 · 查看更多 »

映灣園

映灣園(英文:Caribbean Coast)是香港長江實業、和記黃埔及地鐵公司(今港鐵公司)的東涌站物業發展項目第三期,位於新界大嶼山東涌健東路1號,為東涌規模最大的私人屋苑,於2002年至2007年分階段入伙。.

新!!: 香港島和映灣園 · 查看更多 »

春園街

春園街(英文:Spring Garden Lane),是香港位於香港島北部灣仔的一條街道,南北走向,單向行車。 為台灣作家張曼娟喜歡採買的市場商圈。.

新!!: 香港島和春園街 · 查看更多 »

春秧街

春秧街(Chun Yeung Street)是香港北角的一條單向街道。東面起自糖水道,西端連接北角道。春秧街有「小福建」、「小上海」之稱,街道滿佈小販,兩旁樓宇地下則有專門售賣福建和上海等地道食物的店舖。春秧街一帶居民包括早期抵港的移民外,亦有近三、四十年抵港的後期移民。雖然港島仍有不少舊式街市(如灣仔道),但春秧街的小販不少採取薄利多銷的方式,相同貨品的價格比鄰近地區較低,加上有很多地道食物店舖,不少灣仔區以及東區的居民及其外籍傭工亦跨區到春秧街一帶購買食材,當中以福建籍的最多,亦有在附近居住的名人、日本人和韓國人,因為為數不少的上海人聚居春秧街一帶,亦有為數不少的上海人在春秧街一帶營商和購物。 春秧街有近百年的歷史,亦是北角建區以來最繁華的街道,但近數十年社會轉型,大量連鎖商場以及超級市場陸續興建,北角區內有多個較大型購物中心,鄰近春秧街便有和富中心,所以春秧街的顧客以中年以上較多。因為春秧街為香港其中一個特色街市,近年被旅發局推介成香港旅遊景點之一,春秧街亦有不少內地以及世界各地遊客觀光。.

新!!: 香港島和春秧街 · 查看更多 »

春節

--,即華夏傳統曆法农历的元旦,是中国與世界各地漢族社會的傳統新年,又稱歲首、新春、正旦、正月朔日;口頭上亦稱為过新年、过年、度歲、慶新春、慶新歲,是汉族四大传统节日之首。中國古時春--節曾專指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也被視為一年的開始。從明代開始,農曆新年節慶一般要到正月十五日(即元宵節)之後才正式結束活動,有些地方的新年慶祝活動甚至到整個正月結束為止。辛亥革命後,官方紀年標準由夏曆改為西曆。.

新!!: 香港島和春節 · 查看更多 »

昌明洋樓

昌明洋樓(King's Towers),是香港島一個舊樓私人屋苑住宅,位於北角英皇道480號及七姊妹道15-23A號,樓分兩幢A及B幢,21層及17層高,一層4伙及6伙,總共180伙,1974年12月入伙。因2013年升降機急墜事故而成名。在此意外中有1人危殆3人重傷而此洋樓基座有4層,並有一家中式酒樓及私家升降機。.

新!!: 香港島和昌明洋樓 · 查看更多 »

昃臣

昃臣爵士,Bt(Sir Thomas Jackson,),英國19世紀末銀行家,曾任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大班,為該銀行業務發展立下基石。另外,昃臣爵士曾於1884年至1886年出任定例局非官守議員。現時香港立法會大樓及香港滙豐總行大廈對出的皇后像廣場,仍放有一座昃臣爵士銅像,以作紀念。.

新!!: 香港島和昃臣 · 查看更多 »

昃臣道

昃臣道(Jackson Road)是香港香港島中西區的一條街道,位於中環香港會及遮打花園以西,舊最高法院大樓及皇后像廣場以東,愛丁堡廣場及干諾道中以南,德輔道中以北。在歷史上,昃臣道是填海所得的地皮,平坦路是一條行車馬路,兩旁是行人路。昃臣道的南段是露天停車場,有權泊車的車牌號碼是AM、LC等字頭的香港政府及立法會議員車輛。同時該處也經常是指定示威區,見報率不少。 昃臣道的名字來自香港19世紀末著名銀行家及議員湯瑪士·昃臣爵士。.

新!!: 香港島和昃臣道 · 查看更多 »

昂船洲

昂船洲(Stonecutters Island,亦有寫作Stonecutter's Island,亦作Ngong Shuen Chau),曾稱盎船洲及向島,位於香港境內,原為位於九龍半島西面的島嶼,經填海後已連陸。昂船洲的地形原本像一條翻轉的船,故稱昂(仰)船洲。 1990年代,香港政府在西九龍進行大規模的填海工程,1995年峻工的該期西九龍填海工程中,昂船洲最終與葵涌和長沙灣連成一起,從而成為九龍半島一部份。現時,昂船洲北部發展為葵涌八號貨櫃碼頭;東面是住宅區,還建有昂船洲污水處理廠,西九龍公路貫穿該處;南面則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軍營。昂船洲本身屬深水埗區,但在軍營以西的填海區(包括昂船洲大橋)及北部貨櫃碼頭部分則屬於葵青區。.

新!!: 香港島和昂船洲 · 查看更多 »

昂船洲大橋

昂船洲大橋(Stonecutters' Bridge)是香港一座雙塔斜拉橋,原計劃中建成時為世界上跨度最長(1018米)的斜拉橋已被蘇通長江公路大橋超越,而其橋塔是全球首次採用「不銹鋼 + 混凝土」的混合式結構。大橋主跨長1018米,連引道全長為1596米。大橋屬於8號幹線的一部份,並位於青沙管制區內,跨越藍巴勒海峽,將昂船洲和青衣島東南角的9號貨櫃碼頭連接起來,也為往返新界西至港島區的車輛提供另一途徑,從而緩和目前青葵公路擠迫情況。它對香港的港口物流業發展非常重要,也是香港新的建築地標之一,當船隻通過汲水門大橋後可看到整座橋。昂船洲大橋屬青沙管制區範圍,管制區人員獲授權執行《青沙管制區條例》。 昂船洲大橋離海面高度有73.5米,而橋塔高度則為298米,兩者都比青馬大橋為高,橋面為三線雙程分隔(含路肩)的快速公路。車速限制為每小時80公里,在強風管制措施實施時,車速限制會改為每小時50公里,並封閉中線;隧道交通督導員會禁止高度超過1.6米車輛、電單車及機動三輪車使用昂船洲大橋,駕駛者須改行青馬管制區的青葵公路。.

新!!: 香港島和昂船洲大橋 · 查看更多 »

昂船洲海軍基地

昂船洲海陸兩軍基地位於香港九龍昂船洲,由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駐守。无论是香港主權移交之前还是之後,昂船洲一直是海陸軍事重地,被劃撥為禁區範圍。.

新!!: 香港島和昂船洲海軍基地 · 查看更多 »

浣紗街

浣紗街(Wun Sha Street)是香港島銅鑼灣的一條街道,位於大坑區內,直通出高士威道近皇仁書院西邊。每年中秋節前後3天,大坑舞火龍都以浣紗街為主要儀式場地之一。浣紗街的中段是銅鑼灣道,有多線巴士及小巴站。 浣紗街毗鄰昔日一條水坑,可讓當地居民在水邊浣紗,道路因而得名。浣紗街的一段水坑已於1960年代消失;其北段部分後來稱為大坑明渠,現亦已覆蓋成為「火龍徑」。.

新!!: 香港島和浣紗街 · 查看更多 »

浪琴園

浪琴園(Pacific View)位於香港島大潭道38號,為南區大型的住宅屋苑,共有5座物業,於1990年建成,提供374個分層單位,發展商為新鴻基地產。.

新!!: 香港島和浪琴園 · 查看更多 »

海威

海威(1975年-1997年4月21日),是一头雌性殺人鯨,身長5.15米,體重202公斤。 「海威」姓名源自公開徵求,第1名獲選名字為「海威」,其次是「冰寶」。 海威在冰島出生,1979年1月28日到達香港海洋公園,擅長表演「凌空飛身頂球」。在生時每日表演3場,每星期20場。表演18年間,超過5,600萬名觀眾人次欣賞。 1989年4月,公園引入5歲日本殺人鯨「皇子」給海威配種,但皇子於1991年7月10日因感染死亡。 海威曾於1992年在電影「戰神傳說」演出,與劉德華合作。 海威於1997年4月21日因急性腸出血死亡,享年22歲。 都市傳說指出,海威的白骨存放於香港島石澳半島最南端的鶴咀海岸保護區內。事實上那是一條於1955年在維多利亞港擱淺的長鬚鯨,與海威是完全不同的品種,並由香港大學安放在現時地方。 當時海洋公園的獸醫透露,海威可能感染病毒,該病毒可以由動物傳給人類,所以為安全起見,當時園方將殺人鯨解剖後就焚化,沒有留下全屍。.

新!!: 香港島和海威 · 查看更多 »

海峰園

海峰園(Harbour Heights)位於香港北角炮台山,於1988年落成,是區內著名私人屋苑。發展商為太古地產,由海峰園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管理。.

新!!: 香港島和海峰園 · 查看更多 »

海峽列表

本條目依照地理方式列出世界各地的海峽列表:.

新!!: 香港島和海峽列表 · 查看更多 »

海底隧道 (香港)

海底隧道(Cross-Harbour Tunnel),簡稱紅隧、海隧,因隧道在九龍的出入口位于紅磡灣,故多稱為紅磡海底隧道,是香港首條連貫香港島銅鑼灣和九龍紅磡灣的過海行車隧道,是香港以至世界最繁忙的行車隧道之一。隧道人員獲授權執行香港法例368章《行車隧道(政府)條例》。.

新!!: 香港島和海底隧道 (香港) · 查看更多 »

海事處

海事處(Marine Department,縮寫:MD)是香港政府運輸及房屋局轄下的部門,主要負責香港海域海上安全、港口監管、管理香港船舶註冊、確保香港註冊船舶質素、規管香港海員註冊和聘請等、制訂航運政策、標準及法例、對付油污、收集由船舶產生的垃圾及清理特定漂浮垃圾、協調海上搜救行動、調查在香港海域內發生的海上意外,及保養各香港政府部門船隊等等。.

新!!: 香港島和海事處 · 查看更多 »

海味街 (香港)

海味街是香港一條特色購物區,位於香港島上環,範圍主要包括介乎皇后街與正街之間的一段德輔道西,以及整條永樂街,為香港海味及其他相關行業的集中地。 早於19世紀香港開埠不久,上環發展成重要的華人商業區。其中現時海味街的範圍,陸續開設了很多海味店,售賣鮑參翅肚等海味,很多也一直經營至今。另一方面,該處也開設不少相似或相關的行業,例如鹹魚、魚翅、麻包袋及蘆葦桿的加工工場。這類商店和工場,大部份都是小規模經營,沒有很多員工,以及住宅樓宇的地鋪。此外,有別於其他商業區,此處大部份商店會於逢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新!!: 香港島和海味街 (香港) · 查看更多 »

海運大廈

海運大廈(英文:Ocean Terminal)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海港城 ,是香港其中一個郵輪碼頭所在地。海運大廈由九倉發展,於1966年3月22日開幕,是當時全亞洲第一個購物商場。 除碼頭外,還包括10,000平方呎的寫字樓,以及648,000平方呎的商場。而海港城的商場部份則是全香港面積最大購物中心。香港電台 香港故事第三集:消費話當年 2006年11月19日.

新!!: 香港島和海運大廈 · 查看更多 »

海防道

海防道(Haiphong Road)是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的一條街道,街道呈東西走向,西起自廣東道,東止於彌敦道,街道全長約345米。而海防道亦是一條單程行車路,車輛只可由西面的廣東道駛往東面的彌敦道。.

新!!: 香港島和海防道 · 查看更多 »

海洋公園站

海洋公園站(Ocean Park Station)是港鐵南港島綫的一個鐵路站,位於南區黃竹坑香港海洋公園正門與城巴海洋公園車廠之間,於2016年12月28日啟用。海洋公園站架空以配合該段走線的高架橋設計,海洋公園的擴建計劃亦有預留位置供港鐵使用。此站設有大型停車場,以供泊車轉乘用途。.

新!!: 香港島和海洋公園站 · 查看更多 »

海洋公園道

海洋公園道(英文:Ocean Park Road)是香港港島南區的一條道路,位於南朗山以北山腳,以香港海洋公園正門西側的警校道東端為起點,西入黃竹坑香葉道,北至黃竹坑道,並有行車天橋跨越黃竹坑道。.

新!!: 香港島和海洋公園道 · 查看更多 »

海港政府大樓

海港政府大樓(Harbour Building)是香港早期興建的政府大樓,樓高25層,於1985年落成,位處香港港島中環統一碼頭道38號。當時建造大樓的目的,是興建一座為舊政府碼頭使用的辦公大樓,並作為離島區的政務中心。 海港政府大樓鄰近干諾道中,望向維多利亞港及中環碼頭,並與中區行人天橋系統連接鄰近建築物,是港島區其中一座政府辦公大樓。大樓內有中西區民政事務處、香港郵政的海港政府大樓郵政局(1樓,已於2007年10月31日關閉)、入境事務處港島區簽發旅行證件辦事處(2樓)、勞工處(6樓、10-17樓)、康樂及文化事務署(6樓)、地政總署(18-19樓及25樓)、海事處(3樓及21-24樓)、政府新聞處(2樓、6-8樓及25樓)及香港海關(已於2011年6月全面遷往北角新總部大樓),其他設施包括政府餐廳、牙科診所及牙齒矯正科診所(9樓)及下層停車場。而中西區區議會和離島區議會的會議廳及秘書處都設在本大樓內。.

新!!: 香港島和海港政府大樓 · 查看更多 »

海旁填海計劃

海旁填海計劃(Praya Reclamation Scheme),又稱西環至中環海旁填海計劃,是香港19世紀末的一項主要填海工程。該工程於1890年開始,並於1903年全面完成,使香港島的西環至中環得到大片填海土地。.

新!!: 香港島和海旁填海計劃 · 查看更多 »

海旁東填海計劃

海旁東填海計劃(Praya East Reclamation Scheme),又稱灣仔海旁填海計劃、東區海旁填海計劃,是香港20世紀初的一項主要填海工程。該工程於1921年開始,並於1931年全面完成,使香港島的灣仔得到大片填海土地。: Praya East Reclamation Scheme in 1921-1931.

新!!: 香港島和海旁東填海計劃 · 查看更多 »

海怡半島站

海怡半島站(South Horizons Station)是港鐵的南港島綫上行的南端終點站,主要服務香港島南區鴨脷洲西部地區,即海怡半島及鴨脷洲邨一帶,於2016年12月28日啟用。.

新!!: 香港島和海怡半島站 · 查看更多 »

新城電台

新城電台(全稱新城廣播有限公司,Metro Broadcast Corporation Limited)是香港一家商業廣播電台,在1991年創辦,現時由長江和記實業旗下的長江實業及和記黃埔各持一半股權。 新城廣播有限公司目前營運三條頻道,分別為新城財經台、新城知訊台及新城采訊台。.

新!!: 香港島和新城電台 · 查看更多 »

新大嶼山巴士

新大嶼山巴士(1973)有限公司(New Lantao Bus,簡稱大嶼山巴士、嶼巴、NLB),是香港第三間專利巴士公司,服務範圍主要於大嶼山,也經營元朗、天水圍來往深圳灣口岸的路線。該公司的股東是冠忠巴士集團,集團主席為黃良柏,總經理為黃華。 新大嶼山巴士公司開辦了多條路線來往大嶼山梅窩、大澳、昂坪寶蓮寺、東涌等地,另外有一條機場巴士路線是由香港國際機場往返梅窩。除此之外,新大嶼山巴士亦有開辦一條由紅磡碼頭開往昂坪寶蓮寺,和三條分別由港鐵元朗站、天水圍天慈邨及天水圍天耀邨往返深圳灣口岸的路線。 據冠忠巴士集團年報披露,2012年營業額新大嶼山巴士有1.42億元,按年增長達7%,經營的23條專利巴士路線。截至2015年10月,公司擁有巴士共130輛(包括8輛常規支援車)。.

新!!: 香港島和新大嶼山巴士 · 查看更多 »

新屯門中心

新屯門中心(Sun Tuen Mun Centre),簡稱新屯中或STMC,是香港新界屯門市的一個私人屋苑,位於屯門南區(前稱散石灣區),是目前屯門新市鎮最高的住宅樓宇及中原城市領先指數成份屋苑之一。屋苑是港鐵輕鐵車廠運用庫上蓋物業,由新鴻基地產與九廣鐵路公司合作發展,由劉榮廣伍振民建築師事務所設計,1988年開售,於1990年6月30日正式入伙。屋苑校網屬小學第70網,中學新界第3校網(屯門區),區議會屬富新選區(L14區)。兩鐵合併後,交予港鐵公司作物業管理人,目前管理公司為啟勝管理服務有限公司。 屋苑基座為輕鐵車廠(L1)、新屯門商場(L2-L3)、停車場(L2-L3)、幼稚園(L3)、社區中心和健身室(L3)、球場(L4)、游池(L4)及平台花園(連四個變壓器房)(L4),基座上有10幢住宅分前後兩排而建。每幢住宅樓高44層,合共提供3500個住宅單位。單位主要分為2房2廳及3房2廳兩款間隔,建築面積約500多至700多平方呎。另每個頂層備有2個3房2廳連天台花園單位,建築面積約800多平方呎。高層北面望屯門新市鎮、屯門河道、天水圍、深圳的景色,東南面更可遠眺青山灣、黃金海岸、青馬大橋、港島建築物等景色。.

新!!: 香港島和新屯門中心 · 查看更多 »

新巴13線

新巴13線是香港新世界第一巴士營運的一條香港島巴士路線,來往西半山旭龢道與中環(大會堂)之間,主要途經中環蘇豪區、堅道、般咸道、柏道、列堤頓道。.

新!!: 香港島和新巴13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14線

新巴14線是香港島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嘉亨灣及赤柱炮台。.

新!!: 香港島和新巴14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15A、15B線

新巴15B線是香港島一條來往灣仔(會展新翼)及山頂的假日旅遊巴士路線,由新巴經營,提供灣仔、港鐵天后站及銅鑼灣來往司徒拔道及山頂的假日旅遊巴士服務。本線於重陽節不提供服務,改由來往筲箕灣及山頂的15A線提供服務。.

新!!: 香港島和新巴15A、15B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15C線

新巴15C線是香港島一條日間巴士路線,來往中環(天星碼頭)及花園道(山頂纜車總站)。.

新!!: 香港島和新巴15C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15線

新巴15線是香港新世界第一巴士營運的一條香港島巴士路線,來往中環碼頭及山頂,主要途經皇后大道東、司徒拔道、山頂道,另外平日早上至黃昏會繞經僑福道及文輝道。.

新!!: 香港島和新巴15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18線

新巴18線是新巴經營的一條香港島巴士路線,來往北角(健康中街)及上環(永和街).

新!!: 香港島和新巴18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18X線

新巴18X線是新巴經營的一條香港島巴士路線,來往筲箕灣及堅尼地城(卑路乍灣)。.

新!!: 香港島和新巴18X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23A線

新巴23A線是香港島的一條已停駛日間巴士路線,提供空調巴士服務,循環行走勵德邨與羅便臣道之間。.

新!!: 香港島和新巴23A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23B線

新巴23B線是由新巴營運的香港島的一條日間巴士路線,提供空調巴士服務,上午繁忙時間單--行走寶馬山至羅便臣道(逢上學日07:10有一班次由柏道開出),下午繁忙時間單--行走柏道至寶馬山。.

新!!: 香港島和新巴23B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23線

新巴23線是一條港島日間巴士路線,來往北角碼頭及蒲飛路,主要途經北角、銅鑼灣、灣仔及西半山等地區。.

新!!: 香港島和新巴23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25線

新巴25線是由新巴營運的一條香港島循環巴士路線,來往中環(5號碼頭)及寶馬山。.

新!!: 香港島和新巴25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26線

新巴26線是香港香港島的一條循環巴士路線,來往勵德邨及荷李活道。.

新!!: 香港島和新巴26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27線

新巴27線是香港一條來往港島東區北角碼頭、炮台山和寶馬山的路線,為居民提供短程的服務。 該線是香港島最後一條按開辦時間順序編號的路線。.

新!!: 香港島和新巴27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2A線

新巴2A線是香港島的一條日間巴士路線,來往耀東邨及灣仔北,為英皇道沿線乘客提供頻密的流水線服務,亦因此衍生脫班問題。 本線另設2R線,由聖保祿醫院單向開往耀東邨,途經太古城及西灣河。 路線只在香港大球場舉行指定大型活動完結後提供服務,主要方便球迷於觀看球賽後以特快途徑返回東區,而無需步行至高士威道乘車。.

新!!: 香港島和新巴2A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2號線

新巴2號線是香港島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嘉亨灣及中環(港澳碼頭)。 本線是港島東區的老牌路線,更是首條服務北角至筲箕灣沿線地區的巴士路線;另外,雖與720兩端起訖點完全一樣,惟兩者的服務對象差別極大。.

新!!: 香港島和新巴2號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2X線

新巴2X線是香港島的一條日間巴士路線,來往筲箕灣及灣仔北,途經愛秩序灣、西灣河、銅鑼灣等地區。 本線曾設有N2X線,由新巴營辦,由單向開往,途經銅鑼灣、西灣河及愛秩序灣。 此路線行車路線與線往方向相同。路線只於農曆年初一凌晨服務,主要接載遊玩完畢的西灣河、筲箕灣及愛秩序灣市民返回居所,但路線現已取消。.

新!!: 香港島和新巴2X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30X線

新巴30X線是香港島一條日間巴士循環路線,來往數碼港及中環(交易廣場)。本線於2008年3月17日開辦,取代當天起取消的M49及M49P線。定線與已取消的新巴X49線極為相似,但票價卻訂得較高($6.5)。.

新!!: 香港島和新巴30X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388線

新巴388線是香港島一條清明節及重陽節來往柴灣站和哥連臣角的路線,是方便掃墓市民的特別路線。.

新!!: 香港島和新巴388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389線

新巴389線是香港島一條清明節及重陽節來往筲箕灣和哥連臣角的路線,是方便掃墓市民的特別路線。.

新!!: 香港島和新巴389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38線

新巴38線是香港島的一條巴士路線,由新巴營運,來往置富花園及北角碼頭。.

新!!: 香港島和新巴38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3A線

新巴3A線是香港島的一條日間巴士路線,來往中環(天星碼頭)及摩星嶺之間,祇於星期一至五繁忙時間提供服務。.

新!!: 香港島和新巴3A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42線

新巴42線是香港島一條來往南區華富邨及東區北角碼頭的路線。 此路線與城巴41A線同為往返華富邨及北角碼頭,不過本線取道香港仔隧道及銅鑼灣往返南區,而後者途經南風道、黃泥涌峽、司徒拔道及炮台山道往返,因此兩者之服務對象並無太大關連。 新巴42C線則為42線的輔助路線,祇在星期一至五繁忙時間提供服務,上午單--由北角碼頭開往數碼港,黃昏由數碼港單--開往北角碼頭。.

新!!: 香港島和新巴42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4、4X線

新巴4號線是香港新巴的一條香港島巴士路線,來往華富邨及中環,為一條循環線。 新巴4X線是4號線的特別路線,起訖點與4號線相同,惟往中環方向改經山道天橋,並繞經中環碼頭。.

新!!: 香港島和新巴4、4X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590A線

新巴590A線是香港島一條已停駛的巴士路線,循環來往海怡半島至金鐘(東)。.

新!!: 香港島和新巴590A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590線

新巴590線是香港島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海怡半島及中環(交易廣場),取道堅拿道天橋及告士打道特快來往。.

新!!: 香港島和新巴590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63線

新巴63線是一條來往港島東區北角碼頭和南區赤柱監獄的巴士路線。.

新!!: 香港島和新巴63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65線

新巴65線是香港島一條來往東區北角碼頭和南區赤柱市集的路線,為遊客提供服務。.

新!!: 香港島和新巴65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66線

新巴66線是香港島一條來往中環(交易廣場)和赤柱廣場和的巴士路線,只在星期一至五早上及傍晚繁忙時間提供服务。.

新!!: 香港島和新巴66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720A、720P線

新巴720A線是新巴720線的輔助路線,特快來往西灣河(嘉亨灣)及金鐘(政府總部),只於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提供服務。 新巴720P線是由新巴營運的一條港島特快巴士路線,來往太古城及中環(機利文街),只於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提供服務,為新巴720線的晨早特別班次。.

新!!: 香港島和新巴720A、720P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720線

新巴720線是新巴經營的一條香港島特快巴士路線,來往西灣河(嘉亨灣)及中環(港澳碼頭),於720A線線服務時段內不停金鐘、720P線服務時段內不停太古城。.

新!!: 香港島和新巴720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722線

新巴722線是一條港島專利巴士路線,來往耀東邨及中環碼頭,並設有由耀東邨單--往中環(交易廣場)的特別班次。.

新!!: 香港島和新巴722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796C線

新巴796C線是香港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清水灣半島及蘇屋邨。 新巴796E線,是香港的一條巴士路線,只於星期一至五早上繁忙時間由將軍澳工業邨單--前往蘇屋邨,途經九龍灣商貿區,為796C線的特別班次。本線將是新巴首條及現時唯一一條以「E」字作尾路線。.

新!!: 香港島和新巴796C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796X線

新巴796X線是香港一條巴士路線,由新巴經營,來往將軍澳工業邨及尖沙咀東,途經百勝角、將軍澳市中心、調景嶺、將軍澳隧道、觀塘繞道、新蒲崗、九龍城、馬頭圍、土瓜灣、紅磡及紅磡繞道。該線是至今唯一一條全日服務日出康城及將軍澳工業邨的往來市區的巴士路線。 新巴796P線為796X的輔助特快路線,祇於星期一至六上午及星期一至五下午繁忙時間提供服務,上午由日出康城開往尖沙咀,黃昏由尖沙咀(東)開往日出康城。.

新!!: 香港島和新巴796X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81線

新巴81線是香港島的一條巴士路線,提供往返興華邨、柴灣西、筲箕灣、西灣河、鰂魚涌、北角、炮台山、大坑往勵德邨的東區穿梭巴士服務。從基本上看除了銅鑼灣往勵德邨,81線與其他柴灣的巴士路線完全重疊。 本線曾是港島唯一一條兩邊總站均在同一區(東區),但需經其他區(灣仔區)往返的專利巴士路線。但隨著2016年1月1日起,維園和天后選區改屬灣仔區後,本線正式成為跨區路線。 新巴81A線是81線的輔助線,起訖點與81線相同,唯一分別是81A來回程均途經寶馬山,祇於星期一至五上課日提供服務。 新巴81S線則為81線的另一分支,祇於星期一至五上課日上午開出兩班單--由小西灣(富欣花園)開往寶馬山。.

新!!: 香港島和新巴81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82線

新巴82線是香港島東區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小西灣(藍灣半島)及北角碼頭,提供小西灣、柴灣往返筲箕灣、西灣河、鰂魚涌和北角的巴士服務,主要服務小西灣居民(因小西灣沒有港鐵到達)。 本線曾經是全港服務時間最長的日間專利巴士路線-每天服務長達22.5小時。.

新!!: 香港島和新巴82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82S線

新巴82S線是一條香港島上課日晨早特別路線,由小西灣(藍灣半島)單--開往耀東(惠亨街),以及由耀東(筲箕灣廣場)單--開往小西灣(藍灣半島)。.

新!!: 香港島和新巴82S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84M線

新巴84M線是香港一條已取消的巴士路線,來往港島東區內小西灣(藍灣半島)和柴灣站。.

新!!: 香港島和新巴84M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8號線

新巴8號線是香港新世界第一巴士營運的一條香港島特快巴士路線,來往杏花邨及灣仔北,主要客源為柴灣工業區、康翠臺、柴灣斜來往天后、灣仔。.

新!!: 香港島和新巴8號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8H線

新巴8H線是香港島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小西灣(藍灣半島)及銅鑼灣(東華東院),提供來往小西灣、柴灣、筲箕灣、西灣河、鰂魚涌、北角、炮台山、銅鑼灣和掃桿埔的巴士服務,主要為東區居民來往沿線兩間醫管局港島東聯網醫院(東華東院及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是港島首條「H」字尾的專利巴士路線。.

新!!: 香港島和新巴8H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8P線

新巴8P線是香港香港島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小西灣(藍灣半島)及灣仔北。自新世界第一巴士在1998年9月1日開始運作後正式開辦。 新巴8R線是條港島特別巴士路線,由新巴營辦,由香港大球場單向開往小西灣(藍灣半島),途經筲箕灣及柴灣。與其他新巴城巴8號系路線不同,本線全線皆不設分段收費。本線只在香港大球場舉行指定大型活動完結後提供服務,主要方便觀眾於活動完後以特快途徑返回東區,而無需步行至高士威道乘車。.

新!!: 香港島和新巴8P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91線

新巴91線是香港島一條來往鴨脷洲邨和中環碼頭的巴士路線,主要接送鴨脷洲邨、利東邨、香港仔居民往返薄扶林、西營盤、上環及中環。.

新!!: 香港島和新巴91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93、93A線

新巴93線是香港島一條由鴨脷洲邨前往羅便臣道的路線,是方便鴨脷洲邨、鴨脷洲大街、深灣軒、香港仔學生和居民前往半山區學校區上學的路線。 93線會於海怡半島及鴨脷洲邨同時開出,但海怡半島開出班次多會在海怡半島客滿,所以鴨脷洲邨及鴨脷洲大街居民多只可以登上鴨脷洲邨開出的班次。至於新巴93A線則提供由利東邨往羅便臣道的服務,過鴨脷洲大橋後的走線與93線完全相同。.

新!!: 香港島和新巴93、93A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94、94X線

新巴94線是香港島一條巴士路線,來往利東邨及中環碼頭,途經香港仔、薄扶林、西營盤及上環,祇於平日星期一至六早上繁忙時間提供服務。 而新巴94X線則為94的特快班次,於平日星期一至六早上單--由利東邨開往中環(交易廣場),途經山道天橋,不經西營盤,於2017年5月2日停止服務。.

新!!: 香港島和新巴94、94X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創富道車廠

新巴創富道車廠(NWFB Chong Fu Road Depot,代號為CFD),又稱「新巴柴灣車廠」,俗稱「創富廠」,是新世界第一巴士的主要維修車廠。車廠位於柴灣創富道8號,鄰近杏花邨、城巴柴灣車廠和港鐵柴灣車廠。 此車廠是多層式建築,佔地13,000平方米,香港立法會,並附設有寫字樓(代號為CFO),新創建集團的交通服務總部便是設在該車廠內。由於新巴和城巴的總部設於該車廠,因此新巴和城巴勞資雙方常在此車廠就薪酬待遇等問題進行談判。.

新!!: 香港島和新巴創富道車廠 · 查看更多 »

新巴M49、M49P、X49線

新巴M49線是一條已停辦的港島日間巴士路線,來往--及中環(香港站)。.

新!!: 香港島和新巴M49、M49P、X49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N8線

新巴N8線是香港島的一條通宵循環巴士路線,來往灣仔北及杏花邨,由新巴經營,提供來往灣仔、銅鑼灣、炮台山、北角、鰂魚涌、西灣河、耀東邨、筲箕灣、柴灣及杏花邨的循環通宵巴士服務。 目前本線是港島區最長的通宵循環巴士路線,全程行車里數達29公里。.

新!!: 香港島和新巴N8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N8P線

新巴N8P線是由新巴營運的一條香港島循環巴士路線,特快來往小西灣(藍灣半島)及灣仔(港灣道),只於深宵時段提供服務。.

新!!: 香港島和新巴N8P線 · 查看更多 »

新中華飯店

新中華飯店, 是香港島西環堅尼地城一間老字號飯店, 位於卑路乍街56號C-F, 地盤面積約4千平方呎,1949年開業,佔地兩層。2011年5月尾已經結業,約62年歷史。.

新!!: 香港島和新中華飯店 · 查看更多 »

新世紀論壇

新世紀論壇(New Century Forum),簡稱新論壇,香港建制派政黨,於香港慶祝澳門回歸中國活動告一段落之後成立,成員多數是專業人士、工商金融及服務業界、中小型企業和學者等。新世紀論壇不時會發表一些社會問題的研究報告,或者回應香港政府的公共政策,所以也可以稱為香港的智庫。 雖然該組織曾經參選香港立法會地區直選(尤其是2000年的藍鴻震和2004年的呂孝端這兩位前政府高官,之後2008年亦有龐愛蘭),但是一直未有能夠取得席位。但2012年除了派出龐愛蘭外,又於功能界別派出馬逢國,最後只有馬當選。.

新!!: 香港島和新世紀論壇 · 查看更多 »

新世界大廈

新世界大廈(New World Tower),是在香港島中環市中心區一幢甲級商業辦公室大廈,位於香港中區皇后大道中16至18號,北面有畢打街置地廣場、怡安華人行,西面有雲咸街娛樂行、安蘭街、泄蘭街,南面有雪廠街香港電燈變電站,東面有都爹利街及上海商業銀行大廈。 新世界大廈由兩座組成,第1座有41層18部升降機,在1977年建成,而第2座有23層4部升降機,在1991年落成,並為新世界發展和附屬公司總部。新世界大廈基座設有停車場,商舖及中式酒樓翠亨邨等。.

新!!: 香港島和新世界大廈 · 查看更多 »

新世界第一巴士

新世界第一巴士全稱為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通稱及簡稱新巴(New World First Bus,縮寫:NWFB)為新創建集團的成員公司,提供香港專門經營公共汽車業務的公司,是香港5間專利巴士公司之一,主要營運港島巴士路線及來往港島、九龍和新界的過海路線,亦有營運少量西九龍和新界將軍澳的巴士線及專營巴士主題式開篷觀光巴士「人力車觀光巴士」服務。.

新!!: 香港島和新世界第一巴士 · 查看更多 »

新九龍

新九龍(英文:New Kowloon)位於香港特別行政區境內,在香港殖民地時期是香港四大組成部分(香港島、九龍、新九龍、新界)之一,指界限街以北至獅子山之南的土地,包括現時觀塘區、黃大仙區、界限街以北的九龍城區(即九龍城、九龍塘、啟德等地)和深水埗區(但不包括昂船洲)。 新九龍原屬新界的一部份,中國清朝政府在1898年按《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其租借給英國,為期99年。由於原九龍(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半島)面積太小,政府又有需求去開拓市區用地,於是在1937年起將界限街以北至獅子山之南這些原屬新界的平坦土地,劃作「新九龍」以作市區用地發展。由於這些土地與界限街以南的「舊九龍」有別,所以稱之為「新九龍」。由於當時新九龍的土地是英國向中國「租借」,所以新九龍樓宇的業主都需要向香港政府交地租,反之原九龍及香港島只需繳付極低的象徵式地稅。 最初,新九龍由東至西分為九龍城、九龍塘、深水埗及荔枝角四區。自1968年5月起,新九龍與「舊九龍」、香港島重新分為十區,新九龍開始與舊九龍融合。一般市民在生活中都不會刻意區分,但一些教科書仍會教授兩者分別。 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落實,香港島和九龍確定會和新九龍、新界一起歸還中國,「新九龍」一詞開始消失。到現在新舊九龍一般都統稱為「九龍」,但差餉物業估價署/政府地政總署須收取新九龍土地的地租,舊九龍及香港島土地的地稅,故土地契約中仍有「九龍」和「新九龍」之分。而且根據《香港法例》第1章釋義及通則條例附表5,新界的定義仍包括新九龍。 直到現在,由於九龍半島已經過不斷的填海工程,以致根據1937年的海岸線所劃出的新九龍地域不能覆蓋所有原屬新九龍的地區,如九龍灣一帶的原海岸線已變成市中心,現時的海邊卻不屬新九龍範圍,但政府則無刻意更改新九龍的覆蓋範圍。 有趣的是,一座名叫新九龍廣場的商場卻在九龍內的大角咀找到,而不是在新九龍之內。.

新!!: 香港島和新九龍 · 查看更多 »

新圍

新圍,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新圍 · 查看更多 »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大劇場(英文:Sunbeam Theatre)前身是新光戲院,是香港一間著名的戲院,位於香港島北角英皇道423號僑輝大廈,於1972年開幕,為香港少數現存的大型粵劇表演場地。.

新!!: 香港島和新光戲院 · 查看更多 »

新義安

新義安(坊間亦有俗稱老新)香港三合會組織,是香港最有經濟能力的三合會,由向前在1919年成立,1980年代,會員人數達20萬的社團,1990年代開始,不少成員向中國大陸擴展,現時為香港第一最強大的黑幫,成員估計約有25,000人。除香港外,新義安一般活躍於英國、比利時、法國和荷蘭、東南亞等,以及廣東。.

新!!: 香港島和新義安 · 查看更多 »

新生命教育協會呂郭碧鳳中學

新生命教育協會呂郭碧鳳中學(NLSI Lui Kwok Pat Fong College,縮寫LKPFC),簡稱呂記,校友及師生又簡稱呂中,前身為生命英文中學,為一所香港位于觀塘區的中學。.

新!!: 香港島和新生命教育協會呂郭碧鳳中學 · 查看更多 »

新田公路

新田公路(英文:San Tin Highway),前稱新田環迴公路,是香港9號幹線(新界環迴公路)的一部份,連接新田至凹頭以北。該公路是一條三線雙程的快速公路;而此路分別在1988年6月和1989年11月動工,全段的車速限制均達每小時100公里。 新田公路的北端連接粉嶺公路,可通往上水、粉嶺等地。兩條公路都可連接交界的新田交匯處,可通往新深路至落馬洲,是香港和深圳的第3個車輛過境通道。有些時候,因為大批貨車前往落馬洲而造成擠塞,延伸至新田公路甚至影響只是經過的車輛,路政署興建了兩條繞道。其中一條讓新田公路往新深路的貨車使用,讓它們不必經過新田交匯處的迴旋處,同時提供更多緩衝,避免擠塞延長至新田公路。兩條繞道於2007年5月27日開通。 青朗公路建成之前,新田公路的南端直通青山公路至凹頭迴旋處。1998年上半年青朗公路通車時,新田公路改為接駁青朗公路,可通往大欖隧道(往葵涌、青衣、荃灣、九龍及港島)或元朗公路(往元朗、天水圍及屯門)。 本公路車速限制為每小時100公里,是香港車速限制次高的公路之一(最高為限速110公里的北大嶼山公路)。 近錦綉花園的交匯處是全港最多出入口的迴旋處,共有7個出口及7個入口,分別通往:.

新!!: 香港島和新田公路 · 查看更多 »

新界

新界(New Territories)是香港全境三大地域之一,與中國大陸接壤,也是香港境內除香港島及九龍外的其餘區域。新界可以分為兩大部份,分別是與九龍半島相連的新界內陸和以大嶼山為主的233個島嶼所組成的離島。新界內陸面積為747.18平方公里,連同233個離島計算,總面積則為975.23平方公里,佔香港陸地總面積接近90%,而52.2%香港人口居於新界。.

新!!: 香港島和新界 · 查看更多 »

新界原居民

新界原居民指於1898年英國租借新界(即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區)及鄰近235個島嶼之前已在各鄉村定居者,以及其後人。從法律上,在香港只有在新界才會有原居民,九龍原來的13個鄉村和香港島上居住的農民﹑漁民,不能算是原居民。早在英國人來港以前在香港水域捕魚的漁民,由於沒有土地,也不能視作原居民。新界原居民有時亦會稱為香港原居民。.

新!!: 香港島和新界原居民 · 查看更多 »

新界五大氏族

新界五大氏族或新界五大族或新界五大家族是指新界原居民中錦田鄧氏、新田文氏、上水廖氏、上水侯氏及粉嶺彭氏。 他們都在宋明期間,即清朝以前移居現時香港的新界,至今發展至新界多個地方定居。期間五族各自在根據地內建築圍村、祠堂、書室和廟宇等,並在交通要道成立墟市,逐漸發展成大族。其後香港政府在新界登記地權,發覺五族名下之土地甚多,故此稱他們為「五大族」(The Five Great Clans)。·.

新!!: 香港島和新界五大氏族 · 查看更多 »

新界六日戰

新界六日戰(The Six-Day War of 1899),為1899年4月於英屬香港新界發生的一場英國軍隊與新界原居民間的戰爭。原因是英國接管新界地區,新界原居民認為前景不明而恐慌。以屏山鄧氏為首的新界原居民各大氏族,决定反抗英國的接收行動。參戰鄉民傷亡慘重,英軍僅一人受輕傷。於戰後雙方快速和解,其後港英政府及參與戰爭的氏族都保持低調,以至遺忘此場戰爭。由于當時的報紙也只輕輕帶過,導致日後記載變得含糊。 現時已知參戰氏族與鄉村為屏山鄉、廈村鄉、十八鄉、錦田鄉和大埔七約,為首的鄧氏亦招攬了東莞雁田以及懷德的同族來參戰。當時英國政府误解民意,初期只派了港英政府警察及少許英軍,導致支援不足,英軍曾經身陷險境,戰事拖延了六日。六日當中,主要战斗有大埔之战、林村凹之战和上村之战。港英政府在接收新界其它地區時,並沒有村民反抗。此戰中,鄉勇的戰術運用靈活,不過由於武器的落後,未能对英军造成损失。.

新!!: 香港島和新界六日戰 · 查看更多 »

新都城大廈

新都城大廈(Metropole Building)是香港一個舊式私人屋苑,位置前身是開業於1918年的名園遊樂場的前半部份,共分A、B、C、D四座,由著名香港建築師司徒惠設計,位於香港島北角英皇道416至438號,鄰近糖水道交界,距離港鐵北角站、東區走廊出口、香港電車北角總站、北角碼頭及其巴士總站都非常接近。.

新!!: 香港島和新都城大廈 · 查看更多 »

新著龍虎門

《新著龙虎门》是香港黄玉郎改编自旧著《龙虎门》香港漫画作品,于2000年6月起开始连载的长篇武侠漫画。.

新!!: 香港島和新著龍虎門 · 查看更多 »

新蒲崗八街

新蒲崗八街,是香港九龍新蒲崗爵祿街以北的八條街道的非正式統稱,北面為彩虹道遊樂場、黃大仙下邨、啟德花園,南望太子道東、協調道及前香港啟德機場。當中共有八條街道,合組而成為新蒲崗工業區。 這八條街分別以中國數字一至八為首命名,後加上一吉祥字作綴,名為:大有街、雙喜街、三祝街、四美街、五芳街、六合街、七寶街及八達街。「一」改作「大」字,「二」改作「雙」字,取其好吉兆,希望能吸引人來發展。據資料所述,新蒲崗內街道的命名是香港歷史上,首次運用城市規劃制度,有系統地把新開發的地區的街道命名。而自此以後,多個香港新開發社區,例如大角咀的樹名街道系列和舊啟德機場的客機型號名稱街道系列等都採用了系統方法命名新街道。.

新!!: 香港島和新蒲崗八街 · 查看更多 »

新會商會陳白沙紀念中學

新會商會陳白沙紀念中學(S.W.C.S Chan Pak Sha School),位於香港南區黃竹坑深灣道1號。該校為僑港新會商會主辦之第一間政府資助文法中學,佔地5050平方米。.

新!!: 香港島和新會商會陳白沙紀念中學 · 查看更多 »

新時代廣場

新時代廣場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新時代廣場 · 查看更多 »

方俊

方俊(Fong June),籍貫:廣東省番禺,身高5'10"英呎(1.77公分),在臺灣省的大專攻讀文科,做過社會工作和數本影視雜誌雜誌編輯。方俊跟秦燕學習唱歌,1974年開始在香港當職業歌手,擅長作曲填詞,亦經常在電視演唱及客串演出電視劇。方俊在1969年與艷星周玲寶以「情侶形象」組成歌唱組合,在九龍「豪華夜總會」及「愛群歌劇院」演唱。方俊與周玲寶在1979年9月為「國際夜總會」登臺後,在9月中旬到美國及加拿大演出兩個月,表演英語、粵語及國語時代曲,時裝及古裝歌劇。方俊是「星島全音」的基本歌星,1978年組成4男4女的「飛躍歌舞團」,1978年7月13日(星期四)開始在香港島華富邨「翡翠宮夜總會」演出1978年7月13日(星期四),香港《華僑日報》,第五張;第四頁:娛樂圈。。1981年星馬演出並演出星加坡電視台,同年當地推出"森林之歌"個人専輯,1986年為吳鶯音女士三藩市演唱會擔任大會司儀和演出嘉賓。方俊2003年仍在香港九龍經營『音樂人』 cafe Musical 』餐廳,2006年『音樂人家MusicaL Studio』餐廳。2012年退居中國廣州.

新!!: 香港島和方俊 · 查看更多 »

方國珊

方國珊(Christine Fong Kwok-shan;1966年3月28日-),香港民生派政治人物,西貢區議會環保北選區之獨立民選區議員,兼任智庫組織專業動力召集人。因曾於亞洲電視1986年的電視劇《哪吒》中飾演「哪吒」一角,故有綽號「哪吒」。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以1051票敗給梁國雄,無緣進入立法會,並表示不再參選立法會補選。方國珊稱在2016年落選立法會新界東議席,她當時自稱「最後衝刺」,不會參選立法會,她出席選舉論壇回應時道歉,「首先,我向廣大市民道歉,上次『最後衝刺』的確輕率咗啲。」方國珊稱,自己當時是考慮金錢現實的問題,目前情況仍惡劣,2017年11月以眾籌支持選舉經費,資源也是見步行步。 方國珊是目前唯一一位先後經歷五次參選立法會,都無法當選者。.

新!!: 香港島和方國珊 · 查看更多 »

施勳道

施勳道(Severn Road)是香港的一條道路,位於香港島太平山區歌賦山上,以前香港輔政司施勳命名。施勳道為一條弧形道路,走向類似左右反轉的「C」字,起點連接種植道及芬梨道交界,終點則在種植道及普樂道交界。 施勳道座落於太平山豪宅區的核心地段,於2011年更以每平方呎7,265美元(56,667港元)的價格,成為「全球最貴街道 」。.

新!!: 香港島和施勳道 · 查看更多 »

文化傳信

文化傳信集團有限公司()原為香港漫畫家黄玉郎於1979年創立的傳媒機構玉郎集團有限公司(Jademan (Holdings) Ltd.),主要經營香港漫畫及日本漫畫的出版業務和報章《天天日報》(已停刊)的出版。目前為亞洲最大漫畫內容供應商及多媒體公司之一,具有四十多年的漫畫業務歷史。.

新!!: 香港島和文化傳信 · 查看更多 »

文理書院(香港)

文理書院(香港)(Cognitio College (Hong Kong)),校名COGNITIO 一詞是拉丁文,是有不斷追尋知識的意思,而中文校名「文理」一詞的意思為提倡通識教育,文科,理科同樣並重,故名「文理」。文理書院(香港)是香港一間全日制政府津貼的男女文法中學,位於港島東區柴灣萃文道四號。文理書院(香港)為文理書院的於1962年所創立的第一所學校,而第二所分校是於1970年開辦,位於九龍黃大仙區新蒲崗景福街96號的文理書院 (九龍)。中學所屬組別:2C.

新!!: 香港島和文理書院(香港) · 查看更多 »

文華里

文華里,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文華里 · 查看更多 »

文華里 (香港)

文華里(Man Wa Lane),俗稱圖章街,是香港港島中西區上環的一條小街道,以人手造公司圖章及名片,即日可交貨而著名。街道全長只有400米,南北走向,途經文咸東街、永樂街、德輔道中、干諾道中。 文華里的北段東面是永安中心,內有一家老牌的大百貨公司上環永安公司。.

新!!: 香港島和文華里 (香港) · 查看更多 »

文華東方酒店集團

文華東方酒店集團,是一間以香港為發展基地的國際豪華酒店連鎖集團,為怡和集團旗下成員。集團亦經營與酒店物業相連的文華東方酒店管理式住宅(Residences at Mandarin Oriental)。.

新!!: 香港島和文華東方酒店集團 · 查看更多 »

文華新邨

文華新邨(Mandarin Villa),位於香港島東半山肇輝臺,分為東西兩座,屬區內傳統豪宅,由於讀音與九龍油麻地佐敦道俗稱「八文樓」的文華新村完全相同,經常引來誤會。.

新!!: 香港島和文華新邨 · 查看更多 »

日內瓦銀行香港分行

日內瓦銀行香港分行是瑞士日內瓦銀行於香港香港島中西區中環畢打街11號置地廣場的分行,亦是其全球首家分行。日內瓦銀行香港分行為其全球第5間記帳中心,並且將會繼續發展財富和資產管理及基金分銷的業務。.

新!!: 香港島和日內瓦銀行香港分行 · 查看更多 »

日街

日街(Sun Street)是位於香港灣仔區的一條街道,在月街和星街為鄰。.

新!!: 香港島和日街 · 查看更多 »

日本街

日本街(日本人街,Japantown)指的是在日本國外,有大量日本人集中生活的地區。.

新!!: 香港島和日本街 · 查看更多 »

日本駐香港總領事館

日本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在香港日本国総領事館,Consulate General of Japan in Hong Kong)是日本國派駐香港的最高級別外交代表機構,為日本在中国開設的8座使領館之一,總領事館的包括香港及澳門。 總領事館的辦公室位於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島中環康樂廣場8號交易廣場第一座46樓及47樓,其轄下部門包括法律和領事處、政治處、新聞處、經濟處、文化處以及行政處,各由一位領事主管其業務。 現任總領事為松田邦紀,於2015年10月13日上任。總領事官邸位於柯士甸山道19號耕雲草廬。.

新!!: 香港島和日本駐香港總領事館 · 查看更多 »

旭龢道

旭龢道(Kotewall Road)是香港港島西半山區的一條街道,全長400米,是上下山的雙行車路之一。旭龢道位於西營盤東邊街、般咸道、柏道、及列堤頓道以南的山坡上,它的北端與羅便臣道交界,西端與干德道交界。旭龢道的西北方可以望見香港大學本部的校院及宿舍。.

新!!: 香港島和旭龢道 · 查看更多 »

旭龢道食水配水庫

旭龢道食水配水庫(Kotewall Road Fresh Water Service Reservoir)是香港一個食水配水庫,位於香港島西區旭龢道50號,香港大學大學道以南,前身稱為西環濾水廠(West Point Filters),其工人宿舍(West Point Filters Bungalow)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新!!: 香港島和旭龢道食水配水庫 · 查看更多 »

旺角

旺角(Mong Kok)是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北部的地區,是香港著名的旅遊和購物區之一。旺角新舊樓宇林立;舊住宅樓宇地鋪多為商店或餐廳。以彌敦道為界,購物中心集中在東面,而西面則以傳統民生活動為主。區內交通十分發達,有巴士及港鐵(東鐵綫、荃灣綫和觀塘綫)直達,更有專線小巴通宵行駛。假日時彌敦道及西洋菜南街一帶經常水洩不通。 旺角的人口密度極高,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30,000人,現時其地積比率約4倍,新型摩天大廈、舊式唐樓、繁華街道與排檔縱橫交錯分佈,是世界一大都市景觀。.

新!!: 香港島和旺角 · 查看更多 »

旺角站

旺角站(Mong Kok Station)是港鐵在兩鐵合併前,港鐵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前稱分別為地鐵(地下鐵路)及地鐵公司。車站,亦是主要跨月台轉車站之一,位於油尖旺區旺角彌敦道與亞皆老街交界的地底,於1979年12月31日啟用,由金門/Kier/Lilley Construction聯營公司負責興建。 儘管位置相近並有行人天橋網絡接駁,但旺角站與東鐵綫在兩鐵合併前,東鐵綫的前稱為東鐵或九廣東鐵,並由九廣鐵路公司營運。的旺角東站在兩鐵合併前,旺角東站的前稱為旺角站或旺角車站,並由九廣鐵路公司營運。並非為正式的轉車站。乘客若在兩站間轉乘,無論使用八達通還是單程車票,均需當作兩段車程處理,並繳納再入閘收費。.

新!!: 香港島和旺角站 · 查看更多 »

旺角道

旺角道(Mong Kok Road)是香港九龍旺角區的主要道路,呈東西走向。西面由大角咀晏架街、福全街及塘尾道交匯的路口開始,穿過長旺道、廣東道、新填地街、上海街、康樂街(前雀仔街)、砵蘭街、彌敦道、西洋菜南街、通菜街(女人街)和花園街,東面終點與洗衣街交匯。彌敦道以西路段只准向東單程行駛;而彌敦道以東路段因為人多擠逼,出現人車爭路、甚至有車輛在與彌敦道交界的路口上的黃格停留的情況,因此香港政府沿旺角道興建了行人天橋連接新世紀廣場以疏導地面的人潮。每星期有不同的社會組織在路上進行各種活動。.

新!!: 香港島和旺角道 · 查看更多 »

旺角行人天橋系統

旺角行人天橋系統是香港一套行人天橋大型網路系統,位於九龍旺角新世紀廣場連接弼街的天橋作起點,沿洗衣街轉至旺角道一帶,可以把旺角東站及旺角站的人連接起來,步程約需6分鐘,改善旺角道人車爭路的情況。 本天橋網絡並非香港政府路政署的工程,而是由新鴻基地產於2000年斥資一億五千萬元興建 ,首期工程於2002年下半年完成。;作用有如香港島中環一帶的中區行人天橋系統,將區內主要建築物連接起來。而此行人天橋系統設有電梯,樓梯及扶手電梯,可協助不同障礙的人士使用行人天橋。在繁忙時間,天橋每小時約有2,000人次以上的人次通過。旺角區內還有另一套行人天橋系統位於亞皆老街、樱桃街及塘尾道交界,連接奧運站、奧海城、帝峰皇殿、海富苑商場等地。 天橋於洗衣街和旺角道交界設有一個預留位,靠近食物環境衛生署辦公大樓,預計大樓於2020年拆卸後,才會在預留位進行改建,直接連接至旺角東站。.

新!!: 香港島和旺角行人天橋系統 · 查看更多 »

旅遊事務署

旅遊事務署(英文:Tourism Commission,縮寫:TC)是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工商及旅遊科轄下的部門,專責統籌政府內部各項發展旅遊業的事務,並且提供更佳的政策支援,以推動香港旅遊業,其責任是確立和促進香港作為亞洲首要的國際城市及世界級的度假和商務旅遊目的地。此外,旅遊事務署亦領導及協調各決策局和部門,推行對香港旅遊業相關的政策和措施,統籌與旅遊業界的聯繫及協調各界推動香港旅遊業的發展。現任旅遊事務專員為朱曼鈴女士,旅遊事務副專員為廖廣翔先生。.

新!!: 香港島和旅遊事務署 · 查看更多 »

摩理臣山

摩理臣山(Morrison Hill,又譯作摩利臣山)是香港一座已被夷平的小山丘,位於香港島灣仔活道一帶。摩理臣山的名字取自19世紀來華傳道的馬禮遜牧師。摩理臣山曾經是一個石礦場。在灣仔填海之前,該地處於海旁。 1842年,中英簽訂《南京條約》,條約內容包括清廷割讓香港島予英國。開埠之初,到香港的傳教士認定這是個傳教大好機會,當時,倫敦教會在1842年2月通過決議,並致電給當時香港的英國代表砵甸乍(後來1843年成為第一任港督),向他要一塊土地用作建造教堂和學校。結果,教會在當時的摩利臣山興建了馬禮遜學堂 ,就是最早的西式學校,也就是香港第一間英國人的教會學校。該校於1842年11月在今灣仔摩利臣山山頂建成。(Morrison Hill,今譯「摩利臣山」即因馬禮遜而得名)。馬禮遜英華學校只辦了六年於1849年關閉,原因是摩利臣山含有石礦及政府發展交通網需要,該山經數十年後已剷平。 石礦開採完畢後,摩理臣山亦被夷平。現在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摩理臣山分校至今仍有一角石牆為紀念。就現時的街道分佈來看,摩理臣山游泳池就是原摩理臣山的中心點,而圍繞著摩理臣山的有愛群道、幾所中學、醫院和伊利莎伯體育館。摩理臣山東面則有摩理臣山道。 香港人口統計中摩理臣山代表灣仔摩理臣山周邊一帶。.

新!!: 香港島和摩理臣山 · 查看更多 »

摩理臣山道

摩理臣山道是香港的一條道路,位於香港島灣仔東部,為區內的主要道路。摩理臣山道南接黃泥涌道及皇后大道東交界,北接天樂里及灣仔道交界。與此交匯的道路包括崇德街、堅拿道、體育道及禮頓道等。摩理臣山道以西為摩理臣山,現已夷平。 摩理臣山道以燈飾店林立而著名,是香港主要燈飾店集中地。.

新!!: 香港島和摩理臣山道 · 查看更多 »

摩理臣山游泳池

摩理臣山游泳池(英文:Morrison Hill Swimming Pool)位於香港島灣仔愛群道7號,由馬會撥款興建,於1972年10月31日啟用,是香港首個室內公眾游泳池,由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新!!: 香港島和摩理臣山游泳池 · 查看更多 »

摩羅廟街

摩羅廟街,(Mosque Street),是香港島半山區一條單行馬路,行車由西邊俾利街入,經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手電梯系統及些利街清真寺,再上至嘉兆臺,東出羅便臣道,全長不過200米。摩羅廟街命名來自毗鄰的清真寺。摩羅廟街與鄰近的摩羅廟交加街上有若干服務式公寓,由於離中環金融區只需十數分鐘的步行距離而頗受白領人士歡迎。.

新!!: 香港島和摩羅廟街 · 查看更多 »

摩頓臺

摩頓臺(Moreton Terrace)是香港島銅鑼灣的一條街道,位於香港中央圖書館的西邊,灣景樓的東邊。南北在高士威道與銅鑼灣道之間。與摩頓台平行的半空,有一條高架行車天橋,是往來大坑道與告士打道之間的車輛必經之路。.

新!!: 香港島和摩頓臺 · 查看更多 »

摩星嶺

摩星嶺可以指:.

新!!: 香港島和摩星嶺 · 查看更多 »

摩星嶺 (香港)

摩星嶺(Mount Davis,坊間亦作Mo Sing Leng)是香港香港島最西端的一個小山丘,海拔,位於堅尼地城以南、薄扶林以北,也代表香港島西面的盡頭。摩星嶺毗鄰大小青洲,兩者被硫磺海峽相隔著。摩星嶺的英文名字Mount Davis以香港第二任香港總督戴維斯命名。在摩星嶺可飽覽香港島西邊的美麗海景,除了可看到在硫磺海峽對面的大小青洲外,亦可眺望到南丫島、長洲、大嶼山、坪洲、周公島和大小交椅洲等等離島,亦可遠遠地看到青馬大橋,而且也是一個觀賞日落餘輝的好地方。 摩星嶺是香港島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因為近海的地段建滿了豪宅:周啟邦夫婦、趙世曾等多位世家子弟的居所都在這裡。然而,在富豪的巨宅附近卻是曾用作拘留所的「白屋」,山腰卻曾經是平房區(已清拆的公民村),山腳沿海旁一帶亦曾經是大量的木屋區(如海旁村、褔源村等等),但亦已在清拆公民村前清拆了,而現時在原址已開鑿了一個深入摩星嶺山體內的洞穴所做成的港島西廢物轉運站。山頂有警察通訊站及賽馬會摩星嶺青年旅舍,還有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遺留下來的遺跡。.

新!!: 香港島和摩星嶺 (香港) · 查看更多 »

摩星嶺巴士總站

摩星嶺巴士總站(英文:Felix Villas Bus Terminus)位於香港中西區摩星嶺域多利道南行前皇家香港警察政治部域多利拘留所(俗稱「白屋」)對面、摩星嶺徑及摩星嶺道交界處之間。 目前此站是城巴1號線的摩星嶺總站,設於路邊停車灣內,是港島地處最西的巴士總站;而中英文站名並不相符,中文名稱為「摩星嶺」,英文名稱卻非「Mount Davis」,而使用「Felix Villas」,亦即摩星嶺道61號之香港大學教職員宿舍「緋荔榭」(或稱「福利別墅」)。 此站只設有候車亭及一座流動廁所。現時有一條巴士路線以此為總站。 雖然新巴3A線以「摩星嶺」為總站,但本身並不停靠此站,而是以附近一個稱為「域多利道,摩星嶺道」的巴士站為總站。 此外,雖然摩星嶺的正式英文名稱為Mount Davis,但城巴以總站附近的香港大學教職員宿舍「福利別墅」的英文名稱「Felix Villas」命名此站。.

新!!: 香港島和摩星嶺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摩星嶺道

摩星嶺道(Mount Davis Road)是香港島西面的一條道路,位於摩星嶺以南,連接域多利道與薄扶林道,總長約1.7公里。該路是摩星嶺最主要的道路之一,亦是香港中西區和南區區界的其中一部分,道路以北為中西區,南面則為南區。 整條道路大部分為斜路,西低東高,沿途都是低密度住宅區。西端近域多利道摩星嶺巴士總站及中段均連接摩星嶺徑,可通往摩星嶺山頂。 摩星嶺的英文名字「Mount Davis」是以第二位香港總督戴維斯(Sir John Francis Davis,1795年7月16日-1890年11月13日)命名,而摩星嶺道亦成為摩星嶺徑和堅尼地城爹核士街(Davis Street)外,另一條紀念戴維斯的街道。 目前該路的公共交通主要依靠專線小巴,行經此路的巴士路線只有3A和A10兩條。其中3A線只於上課日繁忙時間提供,主要為位於該路中段的聖嘉勒女書院的學生服務。而摩星嶺巴士總站則設於該路西面盡頭,只有1號一條路線使用,該路兩端則有多條行走域多利道及薄扶林道的南區巴士路線。.

新!!: 香港島和摩星嶺道 · 查看更多 »

摩星嶺食水配水庫

摩星嶺食水配水庫是香港一個食水配水庫,位於香港島摩星嶺,容量為127,000立方米,為島上最大規模的配水庫,於1966年啟用。 摩星嶺食水配水庫的頂為設有草坪。2011年初,當局擬斥資約400萬港元翻新該處供行山人士使用。另外,政府也在施政報告中提議將配水庫配到附近的岩洞,原址則改為發展住宅之用。.

新!!: 香港島和摩星嶺食水配水庫 · 查看更多 »

摩星嶺要塞

摩星嶺要塞,或稱摩星嶺炮台,是一個位於香港香港島摩星嶺山頂及山腰一帶的軍事要塞,曾在香港保衛戰期間守衛香港島西部,現時僅餘部份遺址。.

新!!: 香港島和摩星嶺要塞 · 查看更多 »

擺花街

擺花街(Lyndhurst Terrace)是香港島中西區中環的一條道路。它建於中環南部一段斜坡上,連接--及威靈頓街與砵典乍街交界處,並在結志街、閣麟街與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系統十字交界。.

新!!: 香港島和擺花街 · 查看更多 »

政府山

政府山(Government Hill)是香港的一個山丘,位於香港島中環南部,自香港開埠以來直至2011年,一直是香港政府的心臟地帶,是香港名副其實的政治權力中心。然而,這個地名較為少用,一般以中環作為統稱。.

新!!: 香港島和政府山 · 查看更多 »

政府廉租屋

政府廉租屋全稱政府廉租屋計劃(Government Low Cost Housing Scheme),是香港政府於1962年至1973年推行的建屋計劃,由工務司署設計及建築,建成後由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負責管理屋宇建設委員會1972-1973年度報告書,第三章,參閱於2008年10月23日。至1973年,政府廉租屋歸入新成立的房委會管理,並與所有前屋建會廉租屋邨統一為「甲類屋邨」。 政府廉租屋的服務對象與徙置區和屋建會廉租屋邨不同,是為一些入息低微而不合徙置資格,又不合屋建會申請標準,居住於惡劣環境的人士提供穩定的居所,1970年代的申請資格為家庭月入不超過900元。另外,政府亦會抽出15%的單位分配予低薪公務員居住。另外,為簡化和加快廉租屋的申請和分配手續,屋宇建設委員會自1969年起將「政府廉租屋」和「屋建會廉租屋」的輪候冊二合為一,即將兩者統一處理。 徙置區主要安置受天災、火災、天台或山邊木屋清拆的民居,較少審核入住人士,對居民的改動或加建或佔用走廊等行為亦較少理會。相反,廉租屋與現今的公屋一樣,都需要向有關當局申請才能得到分配,所以對各方面都有嚴格限制,包括門窗顏色設計、內籠間格、窗花鐵欄、電線、鐵閘安裝等,均需統一。.

新!!: 香港島和政府廉租屋 · 查看更多 »

政制向前走大聯盟

政制向前走大聯盟,是香港2010年的建制派組織,由支持香港政府《2012年政改方案》人士組成,約有154位發起人及44個發起社團參與,聯盟召集人是鄭耀棠。 政制向前走大聯盟主要組織兩項活動.

新!!: 香港島和政制向前走大聯盟 · 查看更多 »

政務司司長公館

政務司司長公館,又稱政務司司長官邸,是香港政務司司長的官邸,位於香港島太平山頂白加道15號。公館於1951年興建,作為輔政司的官邸,後來職位名稱先後改為布政司和政務司司長,建築物的稱呼亦隨之而變。該建築已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輔政司官邸在拆卸後的舊域多利醫院主樓原址興建。官邸首名入住者為時任輔政司列誥爵士(John Fearns Nicoll),此後各輔政司、布政司均有入住該官邸。在主權移交後的數任政務司司長當中,2005年至2007年出任此職的許仕仁,選擇繼續居於其禮頓山的寓所、而2011年至2012年出任此職的林瑞麟,在上任時因為前任唐英年尚未搬離,再加上距離當屆政府任期結束僅剩9個月,而選擇不遷入官邸。.

新!!: 香港島和政務司司長公館 · 查看更多 »

政策及項目統籌處

特別職務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務司司長辦公室轄下的部門,負責協助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務司司長就政策上與各決策局協調,並且支援扶貧委員會的各項工作。.

新!!: 香港島和政策及項目統籌處 · 查看更多 »

意大利駐香港總領事館

意大利共和國駐香港總領事館(Consolato Generale de Repubblica d'Italia a Hong Kong,Consulate General of Republic of Italy in Hong Kong)是意大利共和國派駐香港的最高級別外交代表機構,為意大利在華開設的5座使領館之一,總領事館的管轄區範圍包括香港及澳門。 總領事館的辦公室位於香港香港島灣仔港灣道18號中環廣場32樓3201室。.

新!!: 香港島和意大利駐香港總領事館 · 查看更多 »

愉景灣

愉景灣(Discovery Bay)是位於香港新界大嶼山東北部的一個海岸地區,是一個由私人發展的現代化市鎮,現時由21個私人屋苑、2個商場、4個會所及1座酒店所組成 ,地方行政區域屬離島區。愉景灣佔地約649公頃(取代香港中文大學成為全港面積第二大單一地段,第一大為香港國際機場),相等於港島面積百份之八,地盤與建屋總面積之比率為0.1,整個愉景灣現時共建有623座住宅大廈(包括別墅),其中49座為高座大廈、4座為中座大廈,256座低座洋房及314座花園洋房,共提供8326個住宅單位,總樓面面積達約974,200平方米,愉景灣範圍包括幾個海灣,分別是稔樹灣、蟹地灣、菜園灣、大白灣、二白灣、三白灣及四白灣。愉景灣由1982年開始入伙,至今還繼續興建及擴展當中,已經成為了香港建設期最長及佔地最廣的私人屋苑。 香港興業有限公司在愉景灣策劃發展一個度假式高尚住宅項目,其中第1,2,6至18期乃獨資發展;第3期則與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合作發展;而第4及5期的發展權更出售了給新世界發展,但香港興業保留有關發展計劃的整體控制權;而在1994年初起至今,查氏家族的香港興業國際集團與中信泰富(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前身)各自持有50%香港興業有限公司的股權。 愉景灣所有住宅單位一旦落成後,就會推出市場發售,發展商只保留商業用地及會所的擁有權。按政府的租地條款及大廈公契規定,香港興業有限公司須管理整個愉景灣發展計劃及提供來往港島至愉景灣的渡輪服務。 愉景灣單位款式非常多樣化,區內建有各類不同的獨立/半獨立式花園別墅、低座洋房、低座、中座及高座大廈,單位面積由432-5168平方呎不等,單位間隔由開放式單位至4房2廳的獨立屋均有提供,以切合不同類型住戶的需求。愉景灣座落於距離香港島大約12公里,與2005年開幕的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相距約2公里,毗鄰聖母神樂院。截至2011年年中,愉景灣的居住人口約為1萬8千人,分別來自30多個國家,外籍居民的人囗比例比起本港其他地方為多。.

新!!: 香港島和愉景灣 · 查看更多 »

愉景灣巴士

愉景灣巴士是香港的一間巴士公司,由愉景灣的發展商香港興業國際所屬的「愉景灣交通服務有限公司」營辦,為大嶼山愉景灣提供24小時區內及對外交通服務。由於作為進出愉景灣的交通要道愉景灣隧道,自通車至今一直實施交通管制,限制其他車輛通行,因此「愉景灣巴士」是唯一在愉景灣地區提供陸路公共交通服務的機構,東方日報,3/9/2008。.

新!!: 香港島和愉景灣巴士 · 查看更多 »

愛·回家 (第一輯)

《愛·回家》(Come Home Love),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時裝處境喜劇,由劉丹、徐榮、黎諾懿、林漪娸、郭少芸、吳家樂、蔣家旻、羅天宇及朱慧敏領銜主演,監製是徐遇安。本劇系列為現時香港無綫電視最長的電視劇(系列),亦是無綫電視第二長的單一電視劇(最長為《真情》)。此劇集數最初定為180集,後來先後決定添加120集(即加至300集)及200集(即加至500集)。2013年9月25日宣佈再次加集,並不設期限。2014年4月9日,編劇組於微博宣佈再加至700集。2014年12月19日,編劇組在微博宣佈再次加集,粉碎700集後停播的謠言。2015年2月6日,編劇組在微博指出「編劇組已踏上籌備結局戲碼的路上」,表示此劇或會進入倒數階段。 2015年3月26日,編劇組在微博表示此劇正式進入倒數階段,最終集數為结束后第804集;5月22日拍攝煞科戲,7月3日迎來大結局。 2015年5月20日,《愛·回家》舉行「變新」記者會,宣佈此劇將會繼續拍攝,並加入新演員,舊演員適當時候將會再次出現於《愛·回家》。第二辑於2015年7月6日起播出,以新故事為主,而承接本劇,新一輯的第一集被編為805集。12月23日,舊演員班底的一眾馬家成員正式回歸《愛·回家》,直至2016年4月劇集圓滿結束為止。.

新!!: 香港島和愛·回家 (第一輯) · 查看更多 »

愛·回家角色列表

愛·回家角色列表展示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時裝處境喜劇《愛·回家 (第一輯)》及《愛·回家 (第二輯)》的各個角色。.

新!!: 香港島和愛·回家角色列表 · 查看更多 »

愛丁堡廣場

愛丁堡廣場(英文:Edinburgh Place)是香港香港島市中心一處靠近維多利亞港的廣場。建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它是早期香港島中環不斷填海工程的成果,也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香港現代實用建築主義建築群的典範,甚至是香港市區沿海公共空間的典型範例。皇后碼頭拆卸後,露天的公共空間被擴大,龍和道和愛丁堡廣場之間的行人路可以進行公眾活動。.

新!!: 香港島和愛丁堡廣場 · 查看更多 »

愛丁堡廣場碼頭鐘樓

愛丁堡廣場碼頭鐘樓,即舊中環天星碼頭鐘樓,是香港昔日一個鐘樓,位於香港島中環愛丁堡廣場碼頭建築之上,隨著2006年12月碼頭的拆卸而消失。.

新!!: 香港島和愛丁堡廣場碼頭鐘樓 · 查看更多 »

愛德華·卑路乍

愛德華·卑路乍爵士(Sir Edward Belcher,)是一名英國皇家海軍軍官及探索者。他是曾任麻省、新罕布夏州及新澤西州總督的(Jonathan Belcher)的曾孫,其妻子(Diana Jolliffe)是(Peter Heywood)艦長繼女。 愛德華·卑路乍生於加拿大新斯科細亞的哈里法斯,1812年加入英國皇家海軍,約15、16歳任見習官(midshipman)期間,發明兩項提高了船錨運作的工具(現存倫敦科學館)。1825年,他隨Frederick William Beechey的一個師,遠征太平洋和白令海峽,之後他指揮測量船對非洲北部和西部海岸和英國領海,進行測量。1836年,他完成Beechey留下的太平洋及南美洲測量工作。1839年,他隨英國皇家海軍炮艦硫磺號(HMS Sulphur)從南美返回英國。1840年,他作為艦長遠赴參與對中國清政府的戰役,1841年,他曾經在香港島的佔領角登陸,即是現在稱的上環水坑口街附近,1842年才回到英國家中。為紀念他的戰功,以堅尼地城旁的海灣及街道以他的名字被命名為卑路乍灣及卑路乍街。 1843年,愛德華·卑路乍受封爵士,直至1847年前在Samarang艦上於在東印度群島和菲律賓等地進行測量。1852年受政府受派到北極搜索失踪的約翰·富蘭克林爵士,但該次航行是不成功的,他無法使自己的部隊與他的下屬信心,因為他不完全適合指揮船隻在冰海航行。五艘船中四艘被棄,當中果斷號(HMS Resolute)需要美國協助才能回航,並使他需受軍事法庭論罪,但後判無罪。 1867年獲受封(Knights Commander of the Order of the Bath)勲章,1872年受任為上將。.

新!!: 香港島和愛德華·卑路乍 · 查看更多 »

愛秩序灣

愛秩序灣(Aldrich Bay)是香港昔日的一個海灣,位於香港島東區,筲箕灣的北部,阿公岩以西。海灣因為填海工程而消失,現時已融合為筲箕灣的一部份。現時愛秩序街的定線,大致可以反映當時的海岸線。.

新!!: 香港島和愛秩序灣 · 查看更多 »

愛秩序灣官立小學

愛秩序灣官立小學(Aldrich Bay Government Primary School,ABGPS)位於香港港島筲箕灣,是一所全日制官立小學,於2000年創校,目前開設小一至小六級,共30班。.

新!!: 香港島和愛秩序灣官立小學 · 查看更多 »

愛秩序灣公園

愛秩序灣公園(Aldrich Bay Park),是香港一個以舊式漁村為主題的公園,位於香港島西灣河愛秩序灣海旁,愛勤道與愛德街交界。佔地約22,000平方米,於2011年4月11日正式啟用,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新!!: 香港島和愛秩序灣公園 · 查看更多 »

愛秩序灣綜合服務大樓

愛秩序灣綜合服務大樓是香港社區建築,位於香港島筲箕灣的愛秩序灣,為愛東邨的附屬建築,地址為愛秩序灣道15號,於2008年3月啟用。大樓樓高三層,地面一層設有由食物環境衛生署管轄的街市,而一樓和二樓分別是由循道衛理及明愛設立的社區服務中心。 大樓地面一層的愛秩序灣街市於2008年8月1日啟用,面積約2,020平方米,設有約71個檔位,售賣家禽、魚、鮮肉、乾貨及熟食等。.

新!!: 香港島和愛秩序灣綜合服務大樓 · 查看更多 »

愛秩序街

愛秩序街(英文:Aldrich Street)是香港東區的一條道路,在香港島筲箕灣中部,南起筲箕灣道與柴灣道交界,北至寶文街(近峻峰花園)。愛秩序街因其貼近昔日的愛秩序灣而得名,現時愛秩序街的定線,大致可以反映當時的海岸線。 愛秩序街旁邊為筲箕灣巴士總站的所在地,為使用該總站之巴士線的必經之路。 Aldrich Street towards Factory Street.jpg|愛秩序街日景.

新!!: 香港島和愛秩序街 · 查看更多 »

愛群道

愛群道是香港的一條街道,位於香港島灣仔東部,屬一條環形的街道。街道東接崇德街往摩理臣山道,北接德仁街往灣仔道。.

新!!: 香港島和愛群道 · 查看更多 »

愛蝶灣

愛蝶灣是香港的一個私人參建居屋屋苑,由周大福企業有限公司發展附屬公司金冕有限公司(Golden Forum Limited)發展及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監管發展過程及推售,周蕙禮建築設計有限公司設計,協興建築有限公司承建,富城物業管理公司管理,位於香港島筲箕灣愛秩序灣填海區範圍內,整項物業包括2幢21層及8幢34層高住宅大樓,共提供2972個單位,鄰近愛東邨,港鐵筲箕灣站及筲箕灣避風塘,於2001年入伙。.

新!!: 香港島和愛蝶灣 · 查看更多 »

愛都大廈

愛都大廈(英語:Estoril Court)前身是私人出租屋苑,由何添獨資用145萬向置地購入地皮,於1952年建成入伙,出租予香港政府,供香港高級公務員居住,1979年租予香港政府作宿舍的租約期滿。由何添以3.2億元出售,之後重建。.

新!!: 香港島和愛都大廈 · 查看更多 »

愛東邨

愛東邨(英文 Oi Tung Estate)是香港的公共屋邨,項目編號為HK11NR,位於香港島筲箕灣愛秩序灣填海區範圍內,於2000年開始分3個階段入伙,其中愛澤樓、愛旭樓及愛平樓和「愛東商場」由興業建築師有限公司設計,愛寶樓由周古梁建築工程師有限公司設計,愛逸樓由房屋署總建築師(2)設計,現由卓安顧問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

新!!: 香港島和愛東邨 · 查看更多 »

懲教署

香港懲教署(Hong Kong Correctional Services Department,縮寫:HKCSD;副名:Correctional Services Department,縮寫:CSD)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保安局轄下編制的其中一支紀律部隊,專門負責羈管及提供更生服務。現任懲教署署長為林國良,領導近7,000名懲教人員。.

新!!: 香港島和懲教署 · 查看更多 »

懲教署職員訓練院

懲教署職員訓練院(Correctional Services Department Staff Training Institute,縮寫:CSDSTI)位於香港香港島南區赤柱東頭灣道47號,鄰近香港懲教博物館。懲教署職員訓練院隸屬於懲教署人力資源組,為懲教署職員的主要訓練及培訓機構之一。所有新入職的懲教署學員均須在此接受基本訓練,訓練院亦為現職職員提供進階訓練。.

新!!: 香港島和懲教署職員訓練院 · 查看更多 »

懲教署警衛犬隊

懲教署警衛犬隊(英文:Correctional Services Dog Unit,縮寫:CSDU)於1987年成立,隸屬於懲教署,其主要責任為訓練及培育飼養工作犬成為警衛犬,以執行巡邏及緝毒等任務。.

新!!: 香港島和懲教署警衛犬隊 · 查看更多 »

懿峯

懿峯(Seymour)為香港西半山西摩道的單幢住宅,住宅樓高共47層,由永泰亞洲發展,於2011年第四季入伙。.

新!!: 香港島和懿峯 · 查看更多 »

敦梅學校

敦梅學校(英語:Dunmei School)為香港早年著名的中文學校。1919年創辦時以書塾的形式授課,創校校址位於今日的香港島灣仔克街。三年後的1922年,於附近的茂羅街設立分校。1934年始以「敦梅」命名,其創辦人莫敦梅是早年的墊師,對學生管教嚴謹,受到家長推崇。 書院推崇傳統國學,開學拜孔子、買芹蔥(象徵勤力和聰明)、開筆寫字、唸唐詩古文,教師多從中國大陸來港授課,授以古文及儒家思想。莫梅敦曾說:「我從不反對語體文,但如果沒有古文的根基,所寫出來的文字,必定柔根脆骨」。香港日治時期,學校一度停辦,戰後復辦,並開始向清貧學生提供學費減免。不過,在免費教育普及下,書院亦成為歷史陳蹟。香港名人霍英東、利國偉、小思等均曾在敦梅學校學習。.

新!!: 香港島和敦梅學校 · 查看更多 »

數碼港公園

數--碼港公園,又名數--碼港臨海公園、數--碼港海濱公園,是香港島南區鋼綫灣的一個公園,位於鋼線灣沿岸4號幹線的預留興建位置之上,佔地60萬平方呎。由於鋼綫灣在1999年被規劃用作興建數碼港,因此該公園於2005年2月建成後也以數碼港命名。公園由管理數碼港的電訊盈科管理,並不屬於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新!!: 香港島和數碼港公園 · 查看更多 »

數碼港道

數碼港道(英文:Cyberport Road)是位於香港香港島南區數碼港的一條道路,是唯一通往數碼港及貝沙灣的道路。北端連接沙灣徑,可經域多利道通往中區;南端則為公共交通主要出入口,連接薄扶林域多利道近瀑布灣一段,通往薄扶林道及香港仔。 道路北端需配合舊有地形,以天橋跨越美麗灣旁的懸崖,於香港大學高級職員宿舍松蔭園外,與沙灣徑中段連接;道路南端同樣以天橋跨越瀑布灣西北的懸崖,繞過貝沙山(Bel-Air Peak)連接域多利道686號以北。.

新!!: 香港島和數碼港道 · 查看更多 »

數碼港艾美酒店

數--碼港艾美酒店(Le Méridien Cyberport),位處於香港香港島南區鋼綫灣數碼港數碼港道100號,為一間五星級酒店,由艾美酒店管理,共有170間房間。於2004年4月20日由時任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和電訊盈科副主席兼集團董事總經理蘇澤光共同主持開幕。.

新!!: 香港島和數碼港艾美酒店 · 查看更多 »

救恩書院

救恩書院(Kau Yan College,簡稱:KYC)是由基督教香港崇真會於1950年所創辦,當時只是用位於香港西營盤、同樣為基督教香港崇真會所創辦的小學救恩學校借用課室上課,直至1991年才正式遷進大埔區,至今創校逾六十年。 現在位於新界大埔富善邨,是香港的一所資助中學,男女生俱收,此校的宗教是基督教,校訓為信、望、愛。 救恩書院目前與救恩學校(小學部)並無直屬關係。.

新!!: 香港島和救恩書院 · 查看更多 »

教堂禮賓樓

教堂禮賓樓(英文:Church Guest House),又名馬田樓或馬丁樓(英文:Martin House),是香港一座歷史建築,位於香港島中環上亞厘畢道1號,屬香港聖公會會督府建築群的一部份,現時用作港中醫院護士宿舍。該建築現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建於1919年 教堂禮賓樓樓高三層,初時用作聖保羅書院宿舍,1940年代後曾為多位傳教士的居所,如作家韓素音。香港日治時期,有傳日軍於教堂禮賓樓地底興建秘密隧道,但戰後一直未有發現。港中醫院成立後,該建築改為護士宿舍。.

新!!: 香港島和教堂禮賓樓 · 查看更多 »

慈幼學校

慈幼學校(Salesian School)為羅馬天主教鮑思高慈幼會創辦的一所男子天主教小學,隸屬鮑思高慈幼會中華會省,位於香港港島筲箕灣柴灣道16號,毗鄰中學部慈幼英文學校。校訓與中學部一樣,為「Alere Flammam」,中文為「點燃火炬,照耀人群」。.

新!!: 香港島和慈幼學校 · 查看更多 »

慈幼英文學校

慈幼英文學校(Salesian English School)為羅馬天主教鮑思高慈幼會創辦的一所男子天主教中學,隸屬鮑思高慈幼會中華會省,位於香港港島筲箕灣柴灣道16號,毗鄰小學部慈幼學校。慈幼英文學校的主保聖人為。校訓為“Alere Flammam”,中文為“點燃火炬,照耀人群”。.

新!!: 香港島和慈幼英文學校 · 查看更多 »

扎山道

扎山道(Jat's Incline,原稱Jat Incline)是香港九龍黃大仙區牛池灣的一條街道,連接沙田坳道、清水灣道、牛池灣街及飛鵝山道。扎山道是九龍區區內最受駕駛及遠足人士歡迎的山徑之一。歷年來被選定為公益金一年一度慈善籌款活動九龍區百萬行的路線。而位於沙田坳道與扎山道交界處的觀景處可以讓駕駛及遠足人士鳥瞰部分香港島、維多利亞港、鯉魚門、啟德機場遣址及部分九龍半島的全貌。不過也因為地處山區,因此僅有山腳下盡頭的德望學校小學部兩個門牌(381、383號)。而扎山道晨運園是其中一個可以申請進行電影拍攝的場地。.

新!!: 香港島和扎山道 · 查看更多 »

打爛埕頂山

打爛埕頂山(Shek O Peak,意即「石澳山」,又稱「龍脊」)是香港一座山,高284米,位於香港島東南部的石澳郊野公園內。由打爛埕頂山至雲枕山之間的一段山路,因為高低起伏如龍的骨脊,所以稱為「龍脊」。 港島徑第八段經過此山,遊人可以在這裏觀賞石澳、大浪灣,甚至東龍洲的優美景色。登上打爛埕頂山一段有碎石,遊人宜小心走。 2004年11月時代周刊亞洲版更選了香港的龍脊為亞洲區的最佳市區遠足徑。.

新!!: 香港島和打爛埕頂山 · 查看更多 »

拱北行

拱北行(英文:Beaconsfield House),位於香港香港島中環皇后大道中4號、香港滙豐銀行總行大廈後面,為香港政府建築物,曾經為政府新聞處辦公室所在地,於1990年代中連同香港希爾頓酒店和隔鄰的政府停車場拆卸及重建為長江集團中心。.

新!!: 香港島和拱北行 · 查看更多 »

拔萃男書院

拔萃男書院(Diocesan Boys' School,簡稱男拔萃、男拔和DBS)是基督教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所設辦的一所學校,為著名的香港傳統名校之一。學校佔地面積約5萬平方米,是全港第三大的中學,面積僅次於位於赤柱的聖士提反書院及北區的鳳溪第一中學。拔萃男書院成立於1869年,設有中學部及小學部(於2004年建成,全稱為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轄下22所補助學校之一,位於九龍旺角加多利山,鄰近亞皆老街和嘉道理道,是一所全日制男生學校。.

新!!: 香港島和拔萃男書院 · 查看更多 »

拆弹专家 (电影)

《拆弹专家》(Shock Wave)是邱礼涛执导、刘德华投资监制并主演的一部香港与中国大陆合拍的警匪动作片,由寰宇娱乐、博纳影业等公司联合出品,其他主演还有姜武、宋佳、姜皓文和吴卓羲。讲述拆弹专家章在山(刘德华飾),曾经是綽號「火爆」的在逃头号通缉犯洪继鹏(姜武飾)犯罪团伙中的一名钻研爆破罪犯的卧底学徒;一年半后,洪继鹏为了报被出卖之仇引章在山出马,就在香港紅磡海底隧道裏制造爆炸事件。2016年4月18日开拍,香港、台湾、中国大陸分別于2017年4月20日、4月21日、4月28日上映。.

新!!: 香港島和拆弹专家 (电影) · 查看更多 »

招顯聰

招顯聰(英语:Billy Chiu;),香港民間社運人士,持反中立場,參與香港獨立運動,社會民主連線前成員和「我哋係香港人,唔係中國人。」前發言人,因為與另一發起人陳梓進的想法相違背而退出,後來另起爐灶,先後成立了香港人優先、香港人主場及歸英獨立聯盟,提倡香港再次成為英國殖民地,然後請求英國批准香港獨立建國。.

新!!: 香港島和招顯聰 · 查看更多 »

曹善允

曹善允,CBE,LLD,JP(,),香港律師、政治家和紳商,1929年至1937年任立法局非官守議員,另曾任潔淨局議員、團防局紳、香港大學校董、華人公立醫局委員會副主席和港府教育委員會委員等公職。 早年先後在上海和英國受教的曹善允,對香港20世紀初的教育和醫療發展起重要貢獻,他是香港大學、聖士提反書院、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金文泰中學和民生書院等學府的創校人及籌款人之一,也曾多次為聖保羅書院籌募經費;此外,他又參與創辦雅麗氏紀念產科醫院、何妙齡醫院、以及在1922年與歐海倫醫生合作創辦贊育醫院。曹善允在1915年和1916年間在華人社區推動種痘運動,後在1925年省港大罷工期間設法維持社會秩序,深獲港府肯定,屢獲殊勳。 在1912年,何啟爵士與區德合組啟德營業有限公司,銳意在九龍灣填海,計劃興建稱之為啟德濱的「花園城市」。但何啟淡出後,填海計劃由本身是公司董事之一的曹善允繼續主持,並成功爭取港府在1915年批准填海計劃。共分三期的啟德填海計劃在1916年正式展開,雖然啟德公司完成了首兩期填海,然而,第三期填海卻無疾而終。為免填海計劃泡湯,港府在1927年宣佈接手第三期填海,並收回已填海但尚未發展的土地,整個地段日後逐漸發展,成為香港啟德國際機場。.

新!!: 香港島和曹善允 · 查看更多 »

曼克頓花園

曼克頓花園(The Manhattan)位於香港島大潭道33號,為南區大型的出租住宅屋苑,發展商為萬泰製衣,仍持半數及全部權益。.

新!!: 香港島和曼克頓花園 · 查看更多 »

曾健成

曾健成(Tsang Kin-shing,),別名曾阿牛或阿牛,香港前立法局議員,曾任香港島東區樂康選區區議員,香港政治組織民主救港力量召集人、社會民主連線成員、保釣行動委員會召集人、苦業主團結陣線召集人及香港民間電台台長。現為社會民主連線成員之一,並是該黨的常務委員。.

新!!: 香港島和曾健成 · 查看更多 »

曾富別墅

曾富別墅 (Tsang Foo Villa)位於九龍九龍城蒲崗村(Po Kong Village)的西式住宅洋房花園及學校,附有亭臺、花榭。業主曾兆榮(曾富)先生是香港島中環德輔道中48號(現在的萬年大廈)的「三榮興」(曾富洋煤公司)、「成昌雜貨鋪」的老闆。1924年10月11日(星期五)舉行開幕茶會,由「鐘聲慈善社」銅樂隊伴奏。1928年的秋季成立的「哆哆佛學社」以它作為基地,書塾作為收藏佛經,『五龍院』(Ng Lung Yuen)藏有一尊高約9呎(3公呎);重千餘斤(600多公斤)的明朝永樂年間之骨董玄天上帝銅像,它是曾富先生以港幣一萬元在1926年從廣州購入,當年屬香港最大的銅像。曾經在1928年7月21日(農曆戊辰龍年六月初五日,星期六)至7月22日(農曆戊辰龍年六月初六日,星期日) 開放給民眾自由參觀。。在日治時期被移平以擴建啟德機場,那玄天上帝銅像被移至香港島灣仔北帝廟。.

新!!: 香港島和曾富別墅 · 查看更多 »

曾灶財

曾灶財()〈〉,載香港《星島日報》,2007年7月26日。,真名曾財〈曾灶財遭女賊偷錢 怒喊:「拉佢入天牢斬頭」〉,載香港《明報》,2003年6月19日,以自號「九龍皇帝」聞名,是香港街頭塗鴉者,塗鴉創作均為用毛筆書寫之漢字。行文講述自己以及家族的過往事蹟,以及「宣示」對九龍的「主權」。他雖然不良於行,然而九龍各區包括觀塘、尖沙咀天星碼頭、坪石邨、翠屏邨等,以至九龍以外的香港島中環和西環等地都可見他的筆跡東方日報:,2007年7月26日。。 曾氏塗鴉超過50年,筆跡遍及港九各區,且內容異常,讓香港市民留下深刻印象第65期《》,2005年。。曾氏的塗鴉作品也曾於2003年威尼斯雙年展展出,是至今唯一一位香港人獲展出作品陳沛敏、蔡朗清:〈 〉,載香港《蘋果日報》,2007年7月26日。 。 2007年7月25日,「九龍皇帝」「駕崩」消息曝光後,香港報章均有大篇幅報道。文化界人士梁文道認為曾「絕對是港人的集體回憶,亦啟發我們重新思考何謂藝術。」街頭藝術家MC仁也表示欣賞曾灶財作品,「把街道當畫布,他是第一個,而很成功。」書法家易斐同意曾灶財作品是香港文化一部分,值得尊重,但被指「難登大雅之堂」。,載香港《明報》,2007年7月26日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李卓人認為曾灶財代表香港基層本土文化。 雖然早前大部份塗鴉已被政府清理掉,曾去世的消息公開後,香港特區政府表示不會清除現時遺留下來的塗鴉作品,並會考慮保存的方法。不過藝評人劉健威批評港府至今仍拒絕肯定曾灶財的藝術地位、未有完善的政策保護曾灶財作品以至遭受破壞。.

新!!: 香港島和曾灶財 · 查看更多 »

曉峰閣

曉峰閣(Hillsborough Court,即曉峰大廈),是香港島中環半山區一個私人屋苑,位於舊山頂道18號與地利根德里交界,毗鄰帝景園、地利根德閣、梅道嘉富麗苑及香雪道裕景花園等豪宅群。.

新!!: 香港島和曉峰閣 · 查看更多 »

曉廬

曉廬(英文:Highcliff),位於香港島跑馬地司徒拔道41號D,樓高73層,252米,是香港摩天大樓之一。項目共設113伙單位,由許世勳家族旗下中建企業發展。.

新!!: 香港島和曉廬 · 查看更多 »

曉譽

曉譽(High West)是香港一個私人屋苑,位於香港島石塘咀加倫臺36號,鄰接保德街,由恆基兆業地產發展及興建,屬於「The H Collection」系列之一,於2014年尾落成。曉譽有1座樓宇,樓高30層,提供133個住宅單位,設有住客會所。單位的建築面積約由400至1,200平方呎,樓底高約由3至3.45米,設有一房、一房連儲物房及兩房單位,並設有「限量特色戶」。部份高層單位可遠望維多利亞港或龍虎山等景色。.

新!!: 香港島和曉譽 · 查看更多 »

怡園遊樂場

怡園遊樂場(Yee Yuen Amusement Park)乃香港一個附設西菜館的主題公園,位於香港島跑馬地黃泥涌峽道旁邊的客家村之小峽谷裡,在愉園隔鄰,地址現為『怡園(Woodland Heights)』私人住宅區。1903年農曆癸卯兔年正月開幕。.

新!!: 香港島和怡園遊樂場 · 查看更多 »

怡和大廈

怡和大廈(英文:Jardine House)亦稱康樂大廈,位於香港香港島中環康樂廣場1號,樓高52層,由中環大業主置地公司興建,於1973年落成,是香港首幢摩天大樓,在1970年代是香港及亞洲最高的建築物,由建築師木下一設計。.

新!!: 香港島和怡和大廈 · 查看更多 »

怡和街

怡和街(Yee Wo Street)是香港的一條道路,位於香港島的銅鑼灣,東西方面雙向行車,是灣仔區一條主要道路。 20世紀初,怡和洋行擁有東角,即今日銅鑼灣站一帶的土地,因此香港政府把此條街道命名為怡和街作為紀念。 怡和街不算很長,約300米,東面連接高士威道,西面連接軒尼詩道,電車路線沿怡和街而行。在怡和街最東段一小段是單程東行,該處亦是電車銅鑼灣總站所在地。該地點也有一家星級酒店名為富豪香港酒店,它附近的街道車流非常繁忙,所以為了行人過路安全,建設有顯眼的環型行人天橋,連接上禮頓道的聖保祿學校、怡和街以北的糖街及怡和街的西段等地點。該環型行人天橋的形象常見於藝術攝影展之中。 怡和街估計每天人流超過百萬。因此,怡和街一帶的鋪租一直很高。根據2006年10月Cushman & Wakefield Inc.的一個全球零售鋪位租金報告,怡和街的租金為全球第二貴,每月尺租735港元,次於美國紐約市第五大道的878港元。。根據環境保護署在香港各處設立的空氣監測站(包括怡和街)的數據,怡和街是香港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地方。 怡和街亦是香港不少大型遊行的必經之地。2014年雨傘運動期間,怡和街曾是香港佔領區的銅鑼灣佔領區的核心地段。.

新!!: 香港島和怡和街 · 查看更多 »

怡和街68號

怡和街68號(英語:68 Yee Wo Street),前稱百利保廣場(Paliburg Plaza),為香港的一座甲級寫字樓,位處於香港島銅鑼灣怡和街68號,樓高20層,1989年落成,前身是豪華大廈與豪華戲院。怡和街68號由商場及寫字樓組成,其中地下至六樓為商場,其餘樓層為寫字樓部分,主要租戶包括舒適堡健身公司(男女賓)、百利保控股屬下的富豪國際酒店集團等,而其中18-22樓更為百利保集團的總部,但已遷往大樓的11樓。大廈前租客則包括現代美容控股有限公司的現代美容中心銅鑼灣怡和街分店。 怡和街68號旁為百利保集團屬下的富豪酒店集團的富豪香港酒店。.

新!!: 香港島和怡和街68號 · 查看更多 »

怡翠苑

怡翠苑(英語:Yee Tsui Court)是香港房屋委員會的居者有其屋之一,位於香港島柴灣怡盛街的填海地上,共有三座,為彈性十字2型設計,亦為港島區首個彈性十字型設計居屋屋苑,怡翠苑在1981年落成,是香港最早落成的居屋屋苑之一。跟一般居屋不同,怡翠苑所有單位均不用補地價,而且一律都可以在公開市場自由轉讓。.

新!!: 香港島和怡翠苑 · 查看更多 »

怡景道

怡景道(英文:Yee King Road)是香港港島東區北角半山的其中一條主要道路,連接寶馬山及大坑山腰兩地。怡景道雙向行車,南北走向,北端始於雲景道近北角官立小學,南端止於勵德邨道近勵德邨巴士總站,車輛可再沿勵德邨道直達大坑道。 怡景道所處位置昔日為馬山村木屋區,至1971年初當局為配合勵德邨的興建,決定清拆木屋區以開拓一條由勵德邨通往寶馬山的新路,道路約於1975年配合勵德邨啟用而通車。然而,自從木屋區拆卸後,道路沿線一直未有任何新發展。.

新!!: 香港島和怡景道 · 查看更多 »

急庇利街

急庇利街(Cleverly Street),是香港港島近上環電車總站的一條街道,全長只有400米,南北走向,途經皇后大道中、蘇杭街、畢街、文咸東街、永樂街、德輔道中、干諾道中。沿街可見6層高的唐樓為主,其中段向東轉入永樂街至禧利街可到達港鐵港島綫上環站入口。街道以香港第二任測量總監急庇利命名。 急庇利街最著名是貨幣找換,有七家店子。.

新!!: 香港島和急庇利街 · 查看更多 »

晏頓街

晏頓街 (Anton Street),是位於香港香港島灣仔區灣仔的一條行車及行人路。 晏頓街位於皇后大道東44號以北,軒尼詩道22號以南。 晏頓街雙線由北至南行車,但是由於長期有車輛免費停泊路旁,此行車道只能單線行車。 晏頓街鄰近軒尼詩道28號、衛蘭軒、大生商業大廈、熙信大廈、太古廣場3座,鄰近香港地鐵金鐘站連接太古廣場3座的出入口。.

新!!: 香港島和晏頓街 · 查看更多 »

普樂

普樂爵士,Kt,QC,JP(Sir Henry Edward Pollock,),英國及香港御用大律師,曾在斐濟和香港出任及署任律政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曾長年擔任香港立法局及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議員。普樂爵士亦有份與遮打爵士及港督盧嘉爵士(後為勳爵)等人籌備創立香港大學。.

新!!: 香港島和普樂 · 查看更多 »

普樂道

普樂道(Pollock Path)是香港的一條道路,位於香港島太平山區歌賦山上。普樂道為一條掘頭馬路,西端連接種植道及施勳道交界,東端的盡頭為歌賦山山頂。道路以香港前首席非官守議員普樂命名。 普樂道在太平山豪宅區具有較高價值,因其道路較為寬闊。該處約有十多座豪宅,當中最著名的為曾經為滙豐銀行大班的住所天比高。.

新!!: 香港島和普樂道 · 查看更多 »

普慶坊

普慶坊(英文:Po Hing Fong),是香港港島上環可以行車的一條街道。普慶坊位於香港中西區太平山山腰,車路東西走向,單線,兩邊都有1米以上的行人路。因為在普慶坊的西段近磅巷處,是行車的「掘頭路」,所以雖然普慶坊的車路是單線,但是也容許東西雙向行車。 因為在普慶坊之西的磅巷處,有適當空間讓的士、私家車及貨車調頭,所以間中見有車輛在此馬路上「倒車」行駛,應該是為「危險駕駛」。.

新!!: 香港島和普慶坊 · 查看更多 »

景賢里

景賢里(英文:King Yin Lei),原名禧廬,是一座有年歷史的嶺南大宅,是散建於港島山邊的歷史豪宅之一。位於香港香港島東半山司徒拔道45號,糅合中西方建築特色、是華南地區保存最好的1930年代嶺南大宅。由早年香港富商,望族李陞家族成員李寶椿在戰前出資興建,其後李寶椿送給妹妹,即李陞的女兒李寶麟及李寶麟丈夫岑日初,岑日初先生則是廣東新會著名的殷商。 景賢里是以中國文藝復興風格建造、糅合優秀的中西式建築特色的罕有例子。這種中西結合的風格,令該建築物在香港成為一幢罕見、出色的建築藝術品。 景賢里原名「禧廬」,約建於1937年,首任業主為岑李寶麟女士。大宅由厘份則師樓設計。大宅具有標誌著香港歷史發展的重要性。它是散建於港島山邊的歷史豪宅之一,不僅反映當時華人社群在本港地位日高,財富日增,也展示高尚住宅區開始在半山區成形的本港早期歷史。 1978年,大宅售予邱氏家族-邱子文先生及其子邱木城先生,邱氏家族把大宅易名為「景賢里」。 2004年6月,業主邱木城有意清拆及於該處進行重新興建。2007年9月,業主開始清拆瓦頂。在香港社會輿論壓力下,香港政府將其列為暫定香港法定古蹟;2008年1月25日,香港政府宣佈將其列為法定古蹟,於同年7月11日刊憲。2011年4月,發展局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及古物古蹟辦事處定於同年4月2日至5月8日的周末、復活節及勞動節假期於景賢里舉行為期15日的公眾開放日。至今,景賢里處於招標階段,以準備未來進行活化及作為其他用途。 景賢里是香港受破壞程度最大而需要復修的歷史建築,由於建於1930年代,很多當年的工藝已經失傳或淘汰,保育花了很多時間去尋找工場製造組件。在製造組件前要確定原貌,但大宅大部份地方已經被工人拆掉,門窗、地磚、瓦頂等散落在四周,保育人員根據場地留下的散件及舊業主提供的舊相片,花了差不多一年去推敲原貌。.

新!!: 香港島和景賢里 · 查看更多 »

智利駐香港總領事館

智利共和國駐香港總領事館(Consulado General de la República de Chile en Hong Kong,Consulate General of Republic of Chile in Hong Kong)是智利共和國派駐香港的最高級別外交代表機構,為智利在華開設的4座使領館之一,總領事館的管轄區範圍包括香港及澳門。 總領事館的辦公室位於香港香港島上環干諾道中200號信德中心西座1712室,其轄下部門包括法律和領事處、政治處、新聞處、經濟處、文化處以及行政處,各由一位領事主管其業務。.

新!!: 香港島和智利駐香港總領事館 · 查看更多 »

時局圖

《時局圖》,又稱為《時局全圖》、《東亞時局形勢圖》,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幅著名的時事漫畫。當時中国瀕临被列強瓜分的地步,作者特繪製该圖以警國人。一般的說法認為《時局圖》的作者是興中會會員謝纘泰(1872年-1939年)。其題詞作者,則有三種不同說法:一是不知姓名的廣東人1940年在美國國立檔案館發現的《時局圖》版本 ;二是作者謝纘泰自己同項參考《革命逸史》初集 馮自由著 北京中華書局;三是晚清政治家黄遵憲(1848年-1905年)。 《時局圖》最早刊於1898年7月的香港報紙《輔仁文社社刊》關於《時局圖》的說明 馬執斌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 ,並於1903年在蔡元培主编的上海報紙《俄事警聞》轉載,但漫畫則改名叫《瓜分中國圖》《俄事警聞》第一期 1903年12月15日出版。.

新!!: 香港島和時局圖 · 查看更多 »

100QRC

QRC 100(皇后大道100號),是香港島中環的一座甲級寫字樓,位於皇后大道中100號,是中區行人天橋系統與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系統的交界,該寫字樓樓高28層,現由裕泰興家族成員羅守輝旗下的尖東廣場有限公司持有。大廈前身是華潤百貨。.

新!!: 香港島和100QRC · 查看更多 »

12月18日

12月18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52天(闰年第353天),离全年结束还有13天。.

新!!: 香港島和12月18日 · 查看更多 »

17世紀香港

没有描述。

新!!: 香港島和17世紀香港 · 查看更多 »

1800年-1899年條約列表

以下是1800年-1899年國際上的條約、歷史協議、和約、敕令、公約等等的年表:.

新!!: 香港島和1800年-1899年條約列表 · 查看更多 »

1840年代

没有描述。

新!!: 香港島和1840年代 · 查看更多 »

1841年

没有描述。

新!!: 香港島和1841年 · 查看更多 »

1841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香港島和1841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1842年

没有描述。

新!!: 香港島和1842年 · 查看更多 »

1881

1881(1881 Heritage)前身為水警總區總部,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尖沙咀廣東道2號A,1884-1996年期間為水警總區總部,1994年成為香港法定古蹟。該建築物2000年代由長江實業改建為酒店,設有小型商場,命名為1881,2009年11月11日正式開幕。.

新!!: 香港島和1881 · 查看更多 »

1889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香港島和1889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1892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香港島和1892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1893年1月東亞寒潮

1893年1月東亞寒潮,又被學術界稱為世紀寒潮.

新!!: 香港島和1893年1月東亞寒潮 · 查看更多 »

18世紀香港

没有描述。

新!!: 香港島和18世紀香港 · 查看更多 »

1900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香港島和1900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1905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香港島和1905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1906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香港島和1906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1919年香港搶米風潮

1919年香港搶米風潮,是香港一場在1919年7月26日爆發,並持續到八月底的搶米風潮。當時由於東亞及東南亞食米供應短缺,加上香港米商囤積居奇,使米價飛漲,導致貧苦市民缺乏米糧,結果出現大規模集體搶劫米舖和雜貨店的事件。.

新!!: 香港島和1919年香港搶米風潮 · 查看更多 »

1940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香港島和1940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1942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香港島和1942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1943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香港島和1943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1944年香港

香港1944年,為日佔時期第3年,香港人口不斷減少;燃料供應陷於低谷,於8月月底至9月月底暫停全香港電力供應達一個月,香港頓成黑暗世界,香港市民僅能夠以木油燈和松香燭照明。大日本帝國加強輿論控制,逼使香港報章停刊或者合併,最後只剩5份中文報紙。盟軍及美軍開始加強轟炸香港,其中以10月中及12月底兩次傷亡最慘重,分別有300餘人罹難。日軍方面,則在本年繼續殘害無辜市民,7月放逐約400人到螺洲,任由市民在荒島上自生自滅,結果釀成全部人罹難的慘劇;12月將大量市民用船載到惠州市平海鎮海面進行大屠殺,死難者約70名;6月用船將逾千名市民載至深圳南澳鎮期間,船隻駛至珠海擔桿列島遇風浪入水,當駛回蒲台島時終溺斃50多人。.

新!!: 香港島和1944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1945年香港

1945年香港,隨着大日本帝國在二戰中的實力不斷下降,盟軍對香港的反攻於本年進入關鍵階段,除二月外的首七個月內均被有盟軍或美軍轟炸的痕跡,船塢、油庫、機場、發電廠、兵營、墳場、廟宇、集中營、船舶、醫院、學校等皆成襲擊對象,甚至誤炸人口密集樓房,釀成重大傷亡。惟香港市民因渴望日本盡快戰敗,結束香港淪陷,故一般不反對盟軍的轟炸。經過3年零8個月艱苦日子,黑暗歲月終露曙光,隨着美軍於8月初對日本先後投下2枚原子彈,及後日皇在電台裡的終戰廣播,使香港再次面臨政權移交,日軍在盟軍接管前則在梅窩犯下最後一宗殺害無辜港人案件。中英雙方就香港主權歸誰各執一詞,中方更率先派軍隊佔領九龍,最後在美國壓力下,中國領導人蔣介石終同意香港回歸英國並撤軍,英方隨即在香港成立臨時軍政府。香港重光雖然值得欣喜,但二戰後,香港滿目瘡痍,經濟蕭條,民不聊生,百廢待興,人口由戰前160萬急降至60萬的低位,甚至出現「人吃人」慘劇。由於物價騰飛,物資嚴重不足,餓死人現象不斷發生,到1945年,饑荒更為嚴重,人食人事件在8月更發生多宗。狂歡過後的香港人亦要同時面對一大批問題:包括8成人口營養不足、醫療衛生條件極差、傳染病猖獗、大部份的適齡學童失學、不少房屋受到破壞又或日久失修等,此外香港原來居民及難民在日本投降後大量湧入,1945年底,人口已回升到100萬,使情況進一步惡化。軍政府成立後,香港的人口即以每月100,000人的速度急升。軍政府首要解決的是港人的温飽問題,由於貿易尚未恢復,所以能源和糧食均十分缺乏。有見及此,軍政府首長夏愨派員到廣東、文萊、印度和日本等地搜購能源與糧食。至於住房方面,戰後有72%外籍人士失去居所,而全港約600,000名居民當中,則共計有160,000人無家可歸,其中大部份私人房產是在日佔時期遭日軍強佔的。戰後建材十分短缺,夏愨又不願動用公共資金修復私人樓房,所以軍政府只能儘量將空置的建築物安置居民,以及徵用旅館作收容難民,因此港人對軍政府的住房政策感到相當不滿。交通方面,軍政府曾以貨車權充巴士,以解決戰後交通工具荒缺的局面。此外,港英軍政府宣佈日本軍票作廢,部份市民一夜間傾家蕩產。二戰結束至年底發生多宗由水雷引致的嚴重海難,使掃雷成為戰後急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新!!: 香港島和1945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1947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香港島和1947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1950年代香港

香港的1950年代在中華民國二戰勝利及國共內戰的背景下展開。中華民國政府一度在聯合國上要求收回香港,但礙於國共內戰已經開始,中國國民政府又沒取得美國支持,無力向英國政府取回香港。1949年後,国民党政府退守台灣,數以萬計的人為了逃避新成立的共產黨政府而從中國大陸逃到香港。香港人口於是由1947年的175至180萬,增加至1951年的201萬。逃港潮新移民提供了廉價勞動力,更重要的是把技術和資金帶來香港。因共產黨推行公私合营政策(公私合营),进而实行完全的國有化政策,不少公司把辦事處從中國各大城市搬到香港。這些都為香港經濟迅速發展創造有利條件;朝鲜战争期間,聯合國宣佈向大陸實施禁運,本來依賴轉口業的香港搖身一變成為製造業中心。.

新!!: 香港島和1950年代香港 · 查看更多 »

1951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香港島和1951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1952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香港島和1952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1955年12月14日日食

1955年12月14日日食是一次日環食,發生於1955年12月14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月球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但距地球較遠,本影未能接觸地表,而使偽本影覆蓋的區域內看到月球的角直徑小於太陽,就形成日環食,同時在偽本影兩側數千公里的半影範圍內形成日偏食。此次日環食經過了法屬赤道非洲、利比亞、英埃蘇丹、衣索比亞、法屬索馬利蘭、英屬索馬利蘭、索馬利蘭託管地、英屬馬爾代夫、印度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缅甸、泰国、柬埔寨、寮國、北越、南越、中國大陸、香港、臺灣、琉球列島,日偏食則覆蓋了欧洲東部、亚洲大部、非洲中東部及周邊部分地區。此次日環食是公元168年12月17日至3080年1月14日的29個多世紀中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

新!!: 香港島和1955年12月14日日食 · 查看更多 »

1958年4月19日日食

1958年4月19日日食是一次日環食,發生於1958年4月19日(西半球為4月18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月球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但距地球較遠,本影未能接觸地表,而使偽本影覆蓋的區域內看到月球的角直徑小於太陽,就形成日環食,同時在偽本影兩側數千公里的半影範圍內形成日偏食。此次日環食經過了英屬馬爾地夫、印度尼科巴群島、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北越、南越、中国大陆、香港、臺灣、琉球列島、日本,日偏食則覆蓋了亚洲的大部分區域及周邊部分地區。.

新!!: 香港島和1958年4月19日日食 · 查看更多 »

1960年代香港

香港的1960年代跟隨過去十年的經濟步伐,製造業繼續發展與擴張。雖然香港在這十年長期處於局勢不穩,期間因為天氣乾旱導致香港須要連續制水,又因為中國大陸的民革令香港發生造成嚴重傷亡的六七暴動,但香港經濟在局勢不穩中仍穩步成長,並在下個十年成為亞洲四小龍,逐漸發展為先進經濟體。 隨著經濟的急速發展,加上政府積極發展基礎建設及公共房屋,香港居民的生活質素普遍較1950年代有所改善。然而受到中國大陸的不穩定因素所影響,香港社會本身累積了不少民怨,導致兩場嚴重騷動的出現。但騷動過後,港府積極研究如何改善民生問題,為未來十年的民生政策改革鋪路。.

新!!: 香港島和1960年代香港 · 查看更多 »

1961年港澳埠際足球賽

1961年第20屆港澳埠際足球賽輪值由香港主場,於1961年4月16日下午5時在跑馬地香港足球會球場舉行,由亞米茄贊助的計時記分牌亦於同場啟用,由於南華及愉園兩日後進行銀牌準決賽重賽,故兩隊球員沒有入選港隊,陣中以九巴佔5員大多數。賽前由香港足球總會副會長羅禮基主持握手禮,香港7-1大勝澳門,連續第七屆贏得冠軍。當晚香港足總於香港島中環李寶樁大樓「月宮酒樓」(1960年3月9日(星期三)上午11時開始營業 - ?)。設埠際宴並頒發埠際賽錦標。.

新!!: 香港島和1961年港澳埠際足球賽 · 查看更多 »

1968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香港島和1968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1970年代香港

1970年代香港正由發展中地區蛻變為先進經濟體。香港雖然在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於二十後期滿的陰影下,面臨香港前途問題,但政府在香港經歷1960年代的六六暴動及六七暴動後,了解需要令市民安居樂業,社會才能夠安定,於是積極加強香港各方面的民生建設,在這十年間除了開發新市鎮,實施十年建屋計劃大量建造房屋,開通海底隧道及香港地鐵外,同時全面推行義務教育,提升香港市民的教育水平,還興建葵涌貨櫃碼頭及發展金融業,強化香港的經濟地位。此外,政府為根治香港長久以來積陋成習的貪污問題,成立了廉政公署。但是香港在這十年的發展曾經歷波折,1970年代初期的泡沫經濟引發1973年香港股災,又遭遇席捲全球的石油危機,都對香港正高速成長的經濟造成不少打擊。.

新!!: 香港島和1970年代香港 · 查看更多 »

1972年

没有描述。

新!!: 香港島和1972年 · 查看更多 »

1973年香港市政局選舉

1973年香港市政局選舉於1973年3月7日舉行,改選12個市政局民選議員中的7席。 今屆比上屆多了兩個民選議席,有8,675個合資格選民投票,投票率為27.64%。政府在香港和九龍兩個地區分別設立四個和六個票站。香港有:香港大會堂、英皇書院、軒尼詩道官立小學和北角官立小學。九龍區有:九龍公眾碼頭、伊利沙伯中學、九龍工業學校、巴富街官立小學、新蒲崗官立小學和觀塘官立小學。 革新會在選舉中贏出4席,公民協會則贏出3席。由於革新會的黃品卓奪得最後一個席位,因此他的任期只有兩年,在1975年時就要跟其餘五個在1973年香港市政局選舉勝出的5個民選議員一同改選。1974年,黃品卓和錢世年均退出革新會。.

新!!: 香港島和1973年香港市政局選舉 · 查看更多 »

1975年

1975年欧洲冠军杯决赛(1975 European Cup Final),于1975年5月28日在法国巴黎王子公园球场举行。对阵双方为德国的拜仁慕尼黑和英格兰的利兹联。拜仁慕尼黑凭借弗朗茨·罗特和盖德·穆勒在下半场的两粒进球,以2比0战胜利兹联,取得欧洲冠军杯两连冠。.

新!!: 香港島和1975年 · 查看更多 »

1975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香港島和1975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1985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香港島和1985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1997年太平洋颱風季

1997年太平洋颱風季泛指在1997年全年內的任何時間,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水域所產生的熱帶氣旋。雖然有關方面並沒有設下本颱風季的指定期限,但大部份於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通常都會於六月至十二月期間形成。 由于本年度发生的强厄尔尼诺现象,1997年太平洋台风季是有可靠记录以来最为活跃的台风季。依照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的强度评级标准,本年度共有11个台风成为超级台风,10个达到萨菲尔-辛普森飓风强度等级中的最高等级五级的强度,全风季的累计气旋能量指数达到594,这些数据皆创下了历史上的最高纪录,并且至今尚未被超越。 本條目的範圍僅侷限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水域。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東的太平洋水域產生的風暴則被稱為颶風。在西太平洋產生的熱帶低氣壓是由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命名,而在該地區的熱帶低氣壓的編號都以W字母作結。而凡進入或產生於菲律賓風暴責任範圍以內的熱帶低氣壓,菲律賓大氣地理天文部門(PAGASA)都會為它們訂立一個菲律賓名稱,作當地警報用途;因此同一個風暴有時候會有兩個不同的名稱。 以下各熱帶氣旋資訊以熱帶氣存在期間的最強形態為準。.

新!!: 香港島和1997年太平洋颱風季 · 查看更多 »

1997年香港通用郵票

1997年香港通用郵票(1997 Hong Kong Definitive Stamps)是英屬香港郵政署於主權移交前發行的最後一套通用郵票,於1997年1月26日發行,也是唯一一套沒有任何主權標示的香港通用郵票。 這套郵票以香港島區的海岸線為主題,共有16種不同的面額,分2部分,由小面值0.1元的北角至大面值5元的上環。此外,面值10元、20元及50元的郵票再以中環及灣仔一段作為背景,但用色則模擬維多利亞港夜色。.

新!!: 香港島和1997年香港通用郵票 · 查看更多 »

1998年灣仔北城巴翻側事故

1998年的城巴翻側事故,是一宗於1998年1月30日(大年初三)在灣仔杜老誌道天橋所發生的一宗嚴重交通意外。於當天約早上9時45分,一輛行駛紅磡海底隧道巴士線118線的城巴丹尼士巨龍12米巴士(870/HD935)於告士打道經杜老誌道天橋轉彎入杜老誌道時,因車速過快而引致翻側。事故中造成5人死亡,57人受傷。 於是次事件後,促使各巴士公司於巴士上安裝車速紀錄儀。.

新!!: 香港島和1998年灣仔北城巴翻側事故 · 查看更多 »

199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199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在1998年5月24日正式舉行。這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後的首屆立法會選舉。首屆立法會選舉選出了共60名議員,分別是由以下三種選舉方式產生出來:五個地方選區(20名),選舉委員會(10名),和28個功能界別團體(30名)。 首屆立法會地區選舉的投票率為53.29%(共1,489,705人),選舉委員會的投票率為98.75%(共790人),而功能界別選舉的投票率則為63.50%(共77,813人)。   第一屆立法會和之後的不同之處是,這屆立法會的任期為兩年,而之後的都為四年。第一屆立法會任期由1998年7月1日至2000年9月30日。.

新!!: 香港島和199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 查看更多 »

19世纪

1801年1月1日至19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19世纪。該世紀屬於「不列顛治世」初期與全盛時期,這段期間最顯著的是英國、西歐與北美因工業革命促成的技術與經濟上的進步。英國是19世紀遙遙領先的世界大國和海上霸主,有着當時「世界工廠」的稱號,亦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革命和工業化的國家,西方資本主義的倡導者,並且是早期議會民主制的誕生地,無論在科學技術還是文學藝術水平亦有顯著的貢獻。連帶的,各種自然科學學科,如物理、化學、生物學、地質學等皆逐漸,並影響到社會科學(包含社會學、人類學、歷史學等)的誕生或重塑。另一方面,英國透過強大的生產力與武器,成功殖民世界大多數地區,並以傾銷的方式破壞許多古文明國度,如中國、印度既有的社會與經濟體系,迫使這些國家走向“現代化”。 此外,民族主義興起,使多數歐洲民族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現代國家,並開始建立與保存本國的歷史與文化。 社會上,大量的社會衝突不停發生,使得社會主義勢力逐漸地得到擴張,這其中又以深深觸發下一世紀冷戰的馬克思主義最為著名。 在藝術上,上世紀流行的新古典主義藝術逐漸被浪漫主義替代,後來受到科學與工業革命的刺激,歐洲又開始朝向寫實主義發展,希望透過繪畫、文學、音樂與攝影等方式捕捉現實生活的各種情境與人物,這其中又以印象派最為著名。.

新!!: 香港島和19世纪 · 查看更多 »

1月20日

1月20日是阳历年的第20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45天(闰年是346天)。.

新!!: 香港島和1月20日 · 查看更多 »

1月26日

1月26日是阳历年的第26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39天(闰年的話还有340天)。.

新!!: 香港島和1月26日 · 查看更多 »

2000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香港島和2000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2000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2000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後的第二屆香港立法會選舉,於2000年9月10日順利舉行。.

新!!: 香港島和2000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 查看更多 »

2003年香港

2003年對於香港來說是一個多事之年。經濟持續低迷,政府連番施政失誤,加上SARS疫症於社區大規模爆發,政府在政治上又急於就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而違背民意,促使7月1日有五十萬人遊行,民怨大規模爆發,要求行政長官董建華下台問責。事後董建華政府因未能取得立法會足夠的支持而終止廿三條立法,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及財政司司長梁錦松相繼請辭。社會對普選的訴求增強。泛民主派其後在2003年11月的區議會選舉取得較多議席,親政府的民建聯大敗。可是同時,隨著中央人民政府引進自由行及「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使香港於後半年經濟得以漸漸回穩。.

新!!: 香港島和2003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2004年香港

香港2004年繼去年七一遊行後再次經歷了鉅大政治爭議,4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行使權力解釋基本法,並否決了0708年雙普選。5月,商業電台多名著名節目主持人指受到壓力相繼暫停節目,發生了「商台名嘴封咪事件」。7月1日,仍有數以十萬計市民參與七一遊行表達爭取民主訴求。9月,第三屆立法會選舉刷新了歷屆投票紀錄,有178萬多人投票(投票率55.64%)。 經濟方面,去年發生沙士事件後情況逐漸改善,失業率下跌至2004年第四季的6.5%,是近三年以來的低位,年內本地生產總值增長8.1%,是自1987年以來的第二快增長,歷時68個月的通縮終於結束,經濟復甦主要受惠於東亞、歐美國等主要市場的強勁需求,以及中國內地對外貿易暢旺和內部需求殷切所帶動。然而去年沙士期間,帶來經濟下滑以及增加開支,政府賬目錄得赤字401億。.

新!!: 香港島和2004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2004年香港地鐵縱火案

2004年香港地鐵縱火案發生於2004年1月5日,是香港地鐵自1979年啟用以來首宗列車縱火案,事件造成14人受輕傷。.

新!!: 香港島和2004年香港地鐵縱火案 · 查看更多 »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於2004年9月12日舉行,投票人數達1,784,131人;投票率為55.64%,打破1998年53.29%的紀錄(2016年投票率為58.28%,打破本屆創下的紀錄)。是次四年一度的選舉重選立法會60個議席。6個選舉委員會代表議席取消,地方選區則增加6席至30席,另外30席由功能組別產生。 是次立法會選舉比以往有爭議,最後在七一效應下泛民主派地方選區取得18席,但民主黨議席減少,失去立法會第一大黨的地位,惟憑籍功能組別,建制派仍佔多數議席。.

新!!: 香港島和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 查看更多 »

2005年爭取香港普選大遊行

2005年爭取香港普選大遊行在2005年12月4日星期日舉行,由香港民主派籌辦,目的是為爭取在香港推行全面普選,及反對行政長官曾蔭權提出的政改方案。大會呼籲參加者穿黑衣出席。當日遊行的規模超出原先各界預料,據主單位宣佈共25萬人參加這次遊行(警方則謂有63,000人)。.

新!!: 香港島和2005年爭取香港普選大遊行 · 查看更多 »

2006年香港

2006年是香港重新旺盛的一年。經過多年經濟衰退後,香港經濟於2006年終於有可觀的發展,股市屢創新高。而在政治方面,亦較過往數年穩定。.

新!!: 香港島和2006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2007年香港立法會香港島地方選區補選

2007年香港立法會香港島地方選區補選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後第5次進行的香港立法會議席補選。補選於2007年12月2日舉行,以填補於2007年8月8日在廣州病逝的馬力在香港島選區的民選議席空缺。 投票日翌日凌晨3時25分,官方的選委會宣布陳方安生以175,874票(得票率約為55%)當選。.

新!!: 香港島和2007年香港立法會香港島地方選區補選 · 查看更多 »

2008年6月香港暴雨

2008年6月香港暴雨是指香港於2008年6月7日因暴雨而引發的水災,造成2死、16傷。早上8時至上午9時的一小時內,天文台總部錄得145.5毫米雨量,創下1小時最高降雨量紀錄。而6月7日全日錄得的雨量達307.1毫米,是6月份第5最高單日降雨量紀錄,也是繼2005年8月暴雨之後的最高日雨量,位列有紀錄以來第13位。.

新!!: 香港島和2008年6月香港暴雨 · 查看更多 »

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馬術比賽

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馬術比賽於2008年8月9日至8月21日於香港新界沙田香港體育學院、彭福公園和雙魚河畔舉行。.

新!!: 香港島和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馬術比賽 · 查看更多 »

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香港區火炬接力

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香港區火炬接力,是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火炬接力境外傳遞的第20站。火炬接力活動於2008年5月2日舉行,總行程25公里,歷時6.5小時,共有119名(原定120名)火炬手參與傳遞。該次火炬接力活動是香港自1964年東京奧運會首次參與火炬接力以來,奧運聖火首次重臨香港。.

新!!: 香港島和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香港區火炬接力 · 查看更多 »

2008年度香港小姐競選

2008年度香港小姐競選(第36屆)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舉辦的選美活動,在2008年7月19日於香港灣仔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本年度口號為「一次參加 一生難忘」。.

新!!: 香港島和2008年度香港小姐競選 · 查看更多 »

2008年香港

2008年,香港發生多宗引致傷亡慘重的意外,計有五級大火、嚴重車禍、亦有嚴重海難;天災頻仍,年內共發出4次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其中一次更需改發九號烈風或暴風風力增強信號,而年初出現了破記錄的持續寒潮,6月一場1,10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則引致全港多處山泥傾瀉、嚴重水浸、部份地區居民一度與外隔絕,苦不堪言;近年備受市民關注的食物安全事件,今年警號升級,主角是所有中國製奶類產品,部份不法之徒在榨奶後非法加入化合物三聚氰胺以增加牛奶蛋白質含量,但引致全國29萬名嬰幼兒患腎石,當中6人死亡,在香港亦有13人因此腎結石,事件哄動整個社會,市民對奶製品信心全失;引起哄動的,還有1月尾爆發的陳冠希裸照事件,一部在電腦店修理的手提電腦揭發了陳冠希曾與多名女藝人「親密交往」,事件震動整個華人社會,涉及之女藝人的星途受影響,主角陳冠希最後需結束香港藝人生涯,遠走美國;但相信今年的大事之首,仍屬一場於9月中源自美國紐約,席捲全球的世紀金融海嘯,它結束了香港自2003年7月以來長達5年的經濟復甦,股市、樓市暴挫,裁員、結業此起彼落。.

新!!: 香港島和2008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後的第四屆立法會選舉,於2008年9月7日舉行。與上屆一樣,是次選舉重選立法會全數60個議席,包括30席由地區直選產生之議席及30席由功能界別產生之議席。 泛民主派在地區直選取得19席,較上一屆地方選區多取1席,但功能界別減至4席,惟成功保留立法會的三分之一以上、亦即是21席的關鍵議席數目,惟激進民主派社會民主連線取得3席,從而左右主流民主派。 民建聯整體上席位沒有增減,自由黨在地方選區全軍覆沒,黨正副主席連任失敗,跌到第三大黨;選後4名原屬自由黨的功能界別立法會議員退黨,實力大輻下降,民建聯取代自由黨,成為建制派第一大黨。.

新!!: 香港島和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 查看更多 »

2008年香港賀歲煙花匯演

2008年香港賀歲煙花匯演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為慶祝2008年農曆新年的來臨而所舉辦的一個賀歲節目,於2008年2月8日在維多利亞港舉行。.

新!!: 香港島和2008年香港賀歲煙花匯演 · 查看更多 »

2008–09年香港甲組足球聯賽

2008–09年香港甲組足球聯賽是二戰後第 64 屆賽事。本屆賽事有多達 13 隊球隊參與角逐,是自1974–75球季後首次甲組聯賽有13 隊球隊參與。揭幕戰一如以往由上屆聯賽冠軍南華對上屆聯賽亞軍公民,結果雙方賽和 1–1,各得1分。 聯賽戰至第二十五輪,南華於旺角大球場以 2–1 擊敗康宏晨曦,提前一輪奪得聯賽錦標,成功衛冕,這亦是該隊屆來第 39 次奪得聯賽冠軍。.

新!!: 香港島和2008–09年香港甲組足球聯賽 · 查看更多 »

2009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香港島和2009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2010–11年香港甲組足球聯賽

2010–11年香港甲組足球聯賽是二戰後第 66 屆港甲賽事,本年度賽事獲得 bma 冠名贊助,正式命名為「2010/2011年度 bma 甲組聯賽」。本屆賽事於2010年9月3日正式展開,並會於2011年5月22日完結,期中於11月亞洲運動會舉行期間,聯賽會暫停一個月,以配合香港亞運隊備戰。賽季開始前,香港足球總會原計劃會有 12 隊球隊參加本屆聯賽,當中包括兩支來自中超的深圳紅鑽和中甲的廣州恒大,但最終因準備時間倉卒而未能成事,所以維持有 10 隊角逐。.

新!!: 香港島和2010–11年香港甲組足球聯賽 · 查看更多 »

2011年全港運動會

三屆全港運動會(The 3rd Hong Kong Games,簡稱第三屆港運會)是香港每兩年舉行一屆的綜合性運動會,本屆運動會於2011年5月14日至6月5日舉行;並以全港十八區作為參賽單位。.

新!!: 香港島和2011年全港運動會 · 查看更多 »

2011年香港人口普查

2011年香港人口普查為一次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府統計處在2011年6月30日至8月2日期間進行,為期34天。是次人口普查是由行政長官與行政會議依據香港法例第316章《普查及統計條例》所訂立的《普查及統計(2011 年人口普查)令》而進行的。這次普查將涵蓋全港住戶及人口,政府統計處預計有約240萬個住戶、710萬人會接受訪問。 是次普查首次引入電子問卷,長、短問卷的市民可選擇在互聯網回答,短問卷的市民亦可依舊選擇自行填寫及郵寄問卷。6月30日至7月15日為是次普查自行填報階段,7月16日至8月2日則為統計員上門面談訪問階段。.

新!!: 香港島和2011年香港人口普查 · 查看更多 »

2011年香港僭建風波

2011年香港樓宇僭建風波是發生於2011年5月的香港,多個知名人物被揭發於他們的住所有僭建物,而涉嫌違反法律。而香港特區政府處理這連串事件的手法亦引起公眾關注。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認為政府高官接連捲入僭建事件,不但反映高官的政治意識不足,更反映高官個人操守有問題,富有卻貪小便宜,明知有政治後果卻心存僥倖 ,2011年8月25日。他強調屋宇署如果未能一視同仁,同時檢控僭建的高官和市民,會嚴重削弱大眾對政府的管治信心。.

新!!: 香港島和2011年香港僭建風波 · 查看更多 »

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

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是計劃於2012年所實施的香港政治制度改革,當中包括修改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產生辦法。 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釋法確定了修改程序須走「五部曲」。香港特區政府於2007年發表《政制發展綠皮書》即為「首部曲」拉開序幕,經歷走完「行政長官提交報告」(首部曲)及「全國人大常委會確定」(次部曲)這兩項程序後,在2010年4月14日提出《二零一二年行政長官及立法會產生辦法建議方案》,當中不少地方均參照2005年被否決的政改方案。 在此建議方案中,有關修正《基本法》附件一行政長官產生辦法及修正《基本法》附件二立法會產生辦法的部份,亦即:.

新!!: 香港島和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 · 查看更多 »

2014年8月香港

没有描述。

新!!: 香港島和2014年8月香港 · 查看更多 »

2014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香港島和2014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2014年香港解款車遺落錢箱案

2014年解款車遺落錢箱案於2014年12月24日發生於香港香港島灣仔,一輛載有總值2億7千萬中國銀行香港紙幣的G4S解款車於押運途中,在告士打道遺失合共3個錢箱、總值5,200萬港元紙幣,其中1,523萬港元紙幣被途人拾走,其後陸續有拾遺者歸還失款及疑犯被拘捕,惟至今尚有近683萬港元紙幣不知所終。.

新!!: 香港島和2014年香港解款車遺落錢箱案 · 查看更多 »

2015年全港運動會

五屆全港運動會(The 5th Hong Kong Games,簡稱第五屆港運會)是香港每兩年舉行一屆的綜合性運動會,本屆運動會於2015年4月25日至5月31日舉行;並以全港十八區作為參賽單位。.

新!!: 香港島和2015年全港運動會 · 查看更多 »

2015年香港食水管道含重金屬超標事件

2015年香港食水管道含重金屬超標事件,官方稱食水含鉛事件,是指從2015年7月起,香港部分公共屋邨、居屋、私人屋苑、醫院及教育機構被揭發食水含重金屬量嚴重超標的事件。建築商中國建築於事件後與政府及相關機構分别調查建築過程以及物料,發現成因是焊工使用了含鉛焊料所致。調查報告也顯示,雖然銅合金裝置亦會釋出鉛,但不會導致食水含鉛量超標。.

新!!: 香港島和2015年香港食水管道含重金屬超標事件 · 查看更多 »

2016年12月

没有描述。

新!!: 香港島和2016年12月 · 查看更多 »

2016年1月北半球寒流

2016年1月北半球寒流,又被大眾媒體稱為霸王級寒流或稱帝王級寒流,是指2016年1月下旬席捲北半球的寒潮,影響範圍包括東亞的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臺灣、日本,還有北美的加拿大、美國等地,並造成過往少有下雪記錄的地區降雪。此次寒潮被認為是極端天氣現象,主要因負北極震盪所致。.

新!!: 香港島和2016年1月北半球寒流 · 查看更多 »

2016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

2016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是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發表的第四份施政報告,於2016年1月13日在香港立法會發表,主題為「創新經濟 改善民生 促進和諧 繁榮共享」。此份施政報告共有26,628字。報告全文提及一帶一路達40次,加強與內地及鄰近地區合作,同時提出了教育、醫療等範疇的政策方向,亦有不少細微的民生措施。 此份施政報告是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中滿意淨值最低、評分最低的施政報告。施政報告獲得正反雙方的評價。建制派讚揚施政報告在經濟發展和民生方面的建議。不過,多個組織和民調都表示對施政報告不滿意,泛民主派亦批評梁振英未有在施政報告中真正照顧香港人的各種需要,亦未反映近期備受關注的議題。有批評更指梁振英在報告中大幅提及「一帶一路」,只是為尋求連任而討好中央政府。.

新!!: 香港島和2016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 · 查看更多 »

2016年東亞寒流

2016年東亞寒流是2016年1月终的寒流,由於北極震蕩出現,東亞各地區及東南亞部分地區出現寒流,影響了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臺灣、南韓、朝鲜、日本,以及東南亞的越南北邊、泰國北邊及老撾出現極端低溫現象。.

新!!: 香港島和2016年東亞寒流 · 查看更多 »

2017年港鐵縱火案

2017年港鐵縱火案發生於2017年2月10日的香港。當日,60歲乘客張錦輝於一列港鐵荃灣綫列車上放火自焚。事件前後共造成1死18傷,其中3名危殆的男女傷者分別送往威爾斯親王醫院及廣華醫院搶救。本次事故為香港繼2004年地鐵縱火案後,相隔13年再次發生鐵路縱火事件。此次縱火案發生的位置恰巧與2004年發生縱火的位置是同一路段的相反方向,起火位置同為第一卡列車,並且發生於另外一段繁忙時間,而兩名犯案者同樣有精神病紀錄。.

新!!: 香港島和2017年港鐵縱火案 · 查看更多 »

3hreeSixty

3hreeSixty(讀作「ThreeSixty」,前稱ThreeSixty),是怡和集團旗下牛奶公司擁有的超級市場及美食廣場,主要出售及提供有機食品,是全亞洲首間以全有機食品為主題的超級市場,主要顧客對象是中產階層人士。此外,該超市為支持環保及可持續發展,減低對地球的破壞,,更是全港首個無免費膠袋超市。.

新!!: 香港島和3hreeSixty · 查看更多 »

3月25日

3月25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84天(闰年第85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81天。.

新!!: 香港島和3月25日 · 查看更多 »

3月31日

3月31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90天(闰年第91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75天。.

新!!: 香港島和3月31日 · 查看更多 »

5 Star Street

5 Star Street(傳媒中文譯作星街5號),為一位於香港灣仔星街的單幢住宅,亦是太古地產於灣仔發展的星街小區一項目,樓高共32層,樓面面積共1.76萬平方呎,由太古地產發展,管理公司為星街(管理)有限公司,2010年11月29日入伙。.

新!!: 香港島和5 Star Street · 查看更多 »

5月17日

5月17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37天(闰年第138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28天。.

新!!: 香港島和5月17日 · 查看更多 »

5月21日

5月21日是公曆一年中的第141天(閏年第142天),離全年結束還有224天。.

新!!: 香港島和5月21日 · 查看更多 »

5月22日

5月22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42天(闰年第143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23天。.

新!!: 香港島和5月22日 · 查看更多 »

6月12日

6月12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63天(闰年第164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02天。.

新!!: 香港島和6月12日 · 查看更多 »

7-Eleven

7-Eleven是連鎖便利商店,源於原美國企業南方公司從冰品商店特許經營起家,後來被日本7&I控股公司收購,目前為其旗下全資子公司,現任公司會長是鈴木敏文,其總部設於日本东京的千代田区二番町8-8號。 7-Eleven在全球擁有約64,319家門市,分佈於日本、美國、加拿大、墨西哥、香港、中国大陸、澳大利亞、澳門、台灣、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韓國、挪威、瑞典、丹麥、越南與阿聯。與著重亞洲市場的FamilyMart、OK、Hi Life互相競爭。.

新!!: 香港島和7-Eleven · 查看更多 »

7月12日

7月12日是阳历年的第193天(闰年是194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72天。.

新!!: 香港島和7月12日 · 查看更多 »

7月8日

7月8日是公曆年的第189天(閏年的第190天),離一年的結束還有176天。.

新!!: 香港島和7月8日 · 查看更多 »

80M巴士專門店

80M巴士專門店〈英文:80M Bus Model Shop〉是香港規模最大的一家交通模型相關產品零售商,亦是一家巴士迷次文化企業,80M巴士專門店生產、代理及售賣各式交通工具模型〈最主要為巴士,亦包括各類型的香港公共交通工具、香港警察車輛、消防車輛及救護車輛以至飛機等〉、發行巴士刊物、海報及舉行巴士模型展覽等各類型活動。80M巴士專門店除了代理,亦有販售各類型及年代的香港巴士模型、各類型及年代的香港飛機模型、道路網絡模型及車輛圖鑑等;此外,亦提供模型改變安裝服務。至2012年,80M巴士專門店有6家據點,包含旺角、上環、葵芳及尖沙咀天星碼頭等地區都有門市。.

新!!: 香港島和80M巴士專門店 · 查看更多 »

8月29日

8月29日是阳历年的第241天(闰年是242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24天。.

新!!: 香港島和8月29日 · 查看更多 »

8月2日

8月2日是阳历年的第214天(闰年是215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51天。是獅子座。.

新!!: 香港島和8月2日 · 查看更多 »

999 (求救電話)

999緊急求助電話號碼源於英國,後來擴展到部份英聯邦地方。致電999是免費的,服務年中無休,以供民眾在遇到危急情況時求救。.

新!!: 香港島和999 (求救電話)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HK IslandHong Kong Island港岛港島港島區香港岛香港島區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