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竹聯幫地堂

指数 竹聯幫地堂

竹聯幫地堂,是台灣三大黑社會竹聯幫的直系堂口,主要活動於台灣北、中、南部,總成員數破萬。目前竹聯幫地堂被認為是竹聯幫勢力最大的直系堂口。.

7 关系: 竹聯幫天龍堂竹聯幫地堂竹联帮華西街幫萬國幫西北幫李姓

竹聯幫天龍堂

天龍堂,是台灣廣域性黑社會組織竹聯幫的直系堂口(黑社會團體),1995年自竹聯幫地堂分出,為地堂的嫡系勢力堂口,旗下分會至少擁有12個分會,主要活動於台灣北部、南部,總成員數號稱近10,000人。.

新!!: 竹聯幫地堂和竹聯幫天龍堂 · 查看更多 »

竹聯幫地堂

竹聯幫地堂,是台灣三大黑社會竹聯幫的直系堂口,主要活動於台灣北、中、南部,總成員數破萬。目前竹聯幫地堂被認為是竹聯幫勢力最大的直系堂口。.

新!!: 竹聯幫地堂和竹聯幫地堂 · 查看更多 »

竹联帮

臺灣著名的國際性華人黑社會組織,成立於1956年,主要活動地域在臺灣北部與中國大陸等地。兩岸三地及東北亞、東南亞,甚至歐美等國家都有關係勢力,正式的核心成員約有20,000人,包含準成員與海內外關係合夥人號稱高達100,000人。目前與四海幫、天道盟並稱為台灣三大黑幫。 1984年,竹聯幫就陳啟禮等人因江南案而引發國際社會注目,也導致臺美兩國之間的政治關係,迫使台灣當局執行一清專案全國大掃黑,導致波及影響其他角頭不滿,間接影響台灣黑社會的發展。 2005年9月9日竹聯幫大老,黑道人稱白狼的張安樂在台灣台北市成立「中華統一促進黨」,號稱有成員三萬人,其中90%成員是竹聯幫黑道份子。統促黨主張「一個中國」,行動採用暴力脅迫台灣平民百姓,來達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台灣的目標.竹聯幫搖身一變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台灣的代理人。 2008年,被美國《外交政策》期刊列為全球第四危險組織,並指竹聯幫近年來活動地盤已經由台灣擴張到東南亞,菲律賓甚至達美國、歐洲及澳洲,成為國際性黑道幫派。竹聯幫非法活動項目包含走私販毒、人口販運、賣淫、政治謀殺...等等。 2017年,菲律賓總統杜特蒂公開兩度點名並且強力譴責竹聯幫與香港14K聯手走私毒品至菲律賓,是菲律賓的毒品主要供應來源,再度引起國際關注。.

新!!: 竹聯幫地堂和竹联帮 · 查看更多 »

華西街幫

華西街幫,又稱華西街發展協會,是一個台灣的著名黑社會團體,江湖戲稱華西街管理委員會,典型的本省掛角頭團體,發跡於現今台北市萬華區華西街一帶,成員人數不明。 華西街角頭並無組織型態,而是由各個角頭大哥所帶領的本地勢力,只要隸屬於華西街或在其勢力範圍內活動的黑社會份子的統稱。而現今廣為人知所稱的華西街幫是以1980年代崛起「細漢他K」呂榮輝為首所形成的角頭勢力,是萬華區眾多角頭之一(艋舺角頭)。 2010年被警方、媒體列為艋舺四大角頭之一。 2012年又再度被媒體列為艋舺三大幫派之一。.

新!!: 竹聯幫地堂和華西街幫 · 查看更多 »

萬國幫

萬國幫,是台灣的黑社會團體,典型的本省掛角頭團體,發跡於臺北市萬華區西門町一帶。 正確名稱應是稱為「萬國口」角頭,因現今台灣警方為了方便分類,逐一將同地緣關係但不同勢力的角頭們統稱為「幫」。 萬國幫並無組織型態,而是由各個角頭大哥所帶領的本地勢力;只要隸屬於萬國幫或在其勢力範圍內活動的黑社會份子,皆被稱為萬國幫。是萬華區眾多角頭勢力之一(艋舺角頭)。亦屬於艋舺三大黑幫(華西街幫、頭北厝、萬國幫)之一。 早年在台北市有一定強勢的角頭地位,歷經多年社會變遷與都市商圈重建,萬國幫勢力所據之地盤已不屬於必爭之地。至今萬國幫依舊橫行於西門町一帶,並從事地下錢莊、恐嚇、暴力討債、強收商家保護費、色情媒介等犯罪活動。.

新!!: 竹聯幫地堂和萬國幫 · 查看更多 »

西北幫

西北幫,是台灣著名的黑社會團體,屬於本省掛角頭勢力。實際的成員人數不明,勢力活動範圍主要在高雄市為主的南部地區。西北幫並無組織型態,與七賢幫同樣由各個不同勢力的角頭所帶領的本地勢力。 正確名稱應是稱為「西北仔」角頭,勢力名稱來自於發跡於「西北戲院」為主的高雄運河一帶,現今台灣警方為了方便分類,逐一將同地緣關係但不同勢力的角頭們統稱為幫。 西北幫於1970年代由七賢幫的勢力所分裂形成,一度與七賢幫在高雄市相互抗衡,也讓70年代高雄市地區的黑社會勢力重新洗牌。也因為西北幫與七賢幫的淵源,所以也有西北幫就是七賢幫之說。至今西北幫角頭依舊活動於高雄市地區,但因具代表性大哥及重量級人物相繼逝去,已逐漸凋零行事低調。.

新!!: 竹聯幫地堂和西北幫 · 查看更多 »

李姓

李姓是漢族姓氏和朝鮮族姓氏之一,在中國《百家姓》中排第4位。按人口計算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於中國大陆李姓是第一大姓(根据中国大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於臺灣李姓是第五大氏;於韓國李姓是第二大氏。 李姓为了区别其他同音姓,常说“十八子李”,“木子李”。根據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志》發表的一篇有關「姓氏」的論文上指出,李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氏之一。在朝鲜和越南,李姓也是常见姓氏,在朝鲜李氏为第二大姓氏。 2016年最新姓氏人口数目的排名,由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统计, 李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7.94%,约9530万排名第一。河南省是中国李氏的第一大省。古陇西,即今甘肃临洮,为李氏重要发源地。唐代是李氏的鼎盛時期,有「天下李」之稱。 在臺灣,李姓為第五大姓氏,分佈較多之縣市為宜蘭縣、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南市、雲林縣、高雄市和嘉義市。李姓的英文譯音分別有Lee、Li及Lii,在香港,李姓的英文譯音分別有Lee、Li及Lay三個,而澳門則有Lee、Li及Lei等。Lii為國語羅馬字,Lay為粵語拼音,而Lei則為葡萄牙語譯音。Li在除國語羅馬字外的國語拼音裡,均為「李」字的標準譯音,但由於Lee的拼法也是常見的英語姓氏,故漢語的李姓習慣上經常譯為Lee(名字中的李則仍譯為Li)。另外,英语姓氏“Leigh”也翻译作“李”。.

新!!: 竹聯幫地堂和李姓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地堂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