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琵琶

指数 琵琶

琵琶,是東亞傳統彈撥樂器,已經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最早被稱為「琵琶」的樂器大約在秦朝時期出現的。「琵琶」這個名稱來自所謂「推手為批,引手為把」(最基本的彈撥技巧)所以名為「批把」(琵琶)。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漢語裡對所有短頸魯特琴族(又稱琉特屬)彈撥樂器的總稱。 中國琵琶傳到東亞其他地區,發展成日本琵琶、朝鮮琵琶、越南琵琶和琉球琵琶。.

260 关系: 劉天華劉學軒劉德海 (音樂家)劉芳 (音樂家)劉景韶健行科技大學十面埋伏十面埋伏 (樂曲)卢·哈里森南音南昌清音古琴史蔭美吳伯超吳畹卿吴世安同音词吉泽检校堂上家大同樂會大唐西市博物馆大神 (游戏)天鵝 (音樂)天津时调女子十二樂坊如夢之夢宮本武藏 (2014年電視劇)完顏洪裕宋飛封神演義 (漫畫) 角色列表小杉二郎少林寺山东梆子上四管中华文化中央民族樂團中國傳統音樂中國琵琶中国古谱中国乐器列表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列表中国音乐中樂團世界交通史三弦下四管亚洲于逸堯庞晔座头鲸...京韵大鼓康居康海人康親王五燈獎廣東漢樂付喪神张曙弦鳴樂器弦樂團弦樂器弹拨尔張伯苓張鳳翼 (戲曲)住吉物語繪卷彩雲國物語用語列表彭修文彈詞何占豪何训田何育齋何柳堂徐天赐後宮甄嬛傳 (電視劇)北安桥北京大学民乐团北管北朝皇后及妃嬪列表刘希夷嘎达梅林嘉喜門院周潔瓊周成龍呂秀齡和士開和平之月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唐玄宗唐朝唐朝文学唐朝文化冬不拉冯小怜元岡公立學校国家宝藏 (2017年电视节目)四大天王王力宏王建墓王露 (音樂家)王酩王正平王惠然火不思琵琶琵琶仔琵琶法師琵琶泉琵琶湖 (西藏)神兵玄奇神韵艺术团程玉穎兒童年的回憶竹生島箜篌粵劇粵謳纳西古乐羽林家烏德琴烤鴨疏勒乐生祥與瓦窯坑3田都元帥男兒當自強 (歌曲)百美新詠圖傳韩熙载夜宴图音乐韓國起源論菊亭晴季菩萨鐵獅玉玲瓏鐵血保鏢顧寶文顧冠仁顧芮寧行卷行歌坐月 (侗族)衛仲樂颜氏家训裴神符褚淵褞袍超人西厢记西藏货币史香溪长江公路大桥許地山高旭东魚洗魯特琴评弹谢尚谭盾鳳凰展翅贞观之治 (电视剧)越南琵琶越南文化越调黃金愛黃曉飛黑嘉嘉黑脸琵鹭齐文宣帝龟兹龟兹乐辯才天辽宁青铜文化辽朝霸王卸甲震音胡化胡琴阮咸阴山之战阿炳阿炳故居赵惟一 (辽朝)閒居吟薛嬪藏币藝旦闵行区烈士陵园闵春晓董昭仪 (北齐后主)葉觀楫钱元珰邳州市邵容邵鐵鴻蔡函岑重金属音乐臺北市民族器樂大賽金陵十三钗采風樂坊蕭觀音艋舺龍山寺雷海青雅乐雅樂 (日本)送子張仙陳如祈陳建誠陳振鐸暢音閣柯銘峰柳琴柴绍掃弦林海 (作曲家)枇杷李純恩李瑀杨大钧杨慎東風破東方輝針城 ~ Double Dealing Character.桐木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梅花大鼓楊乃文楊蔭瀏楊金鳳樹木希林樂高未來騎士團武媚娘歌仔江南丝竹汉族音乐沪剧沈肇州法隆寺经幢游楚 (三國)清嵐湯良興湖南弹词源博雅滑音潮州弦詩潮剧潮剧艺术博物馆潘金蓮持國天王朝鮮琵琶朱慶祥月兒高 (彭修文)春江花月夜昆曲日本日本傳統樂器日本琵琶日本文化撥弦樂器擦绒·旺秋杰布教坊扬州清曲曹安和普庵咒102013年2月逝世人物列表2013年臺灣 扩展索引 (210 更多) »

劉天華

劉天華(),江蘇江陰南沙镇马桥村殷家埭(今属苏州市张家港市)人,中國近代作曲家、演奏家及音樂教育家。清末秀才劉寶珊之子,詩人刘半农之弟,音樂家刘北茂之兄。.

新!!: 琵琶和劉天華 · 查看更多 »

劉學軒

劉學軒,生於台灣彰化,台灣作曲家,2008年創立無双樂團。 其創作種類極多元,管弦樂、室內樂、打擊樂、現代國樂乃至於電影、電視、動畫配樂、兒童音樂及數位音樂。應邀擔任國家國樂團「2006精緻系列」四場音樂會製作人及音樂指導。跨藝術製作所呈現之《英雄‧美人‧花月夜》入圍第五屆台新藝術獎,獲選為年度十大表演藝術。.

新!!: 琵琶和劉學軒 · 查看更多 »

劉德海 (音樂家)

劉德海,(),出生於上海,琵琶演奏家、作曲家、音樂教育家。 1957年入中央音樂學院,師從林石城,曹安和、杨大钧。1962年中央音樂學院畢業後留校任教。1964年到中國音樂學院任教。1970年任中央樂團的琵琶演奏員。1983年起任中國音樂學院教授、副院長。2007年獲國家教育部授予的第三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新!!: 琵琶和劉德海 (音樂家) · 查看更多 »

劉芳 (音樂家)

劉芳()出生於中國昆明,1993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1996年移居加拿大,擅琵琶、古箏,得到。劉芳的多場音樂會被加拿大、荷蘭、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等國。包括傳統琵琶和古箏獨奏曲六首,以及二重奏即興五首。.

新!!: 琵琶和劉芳 (音樂家) · 查看更多 »

劉景韶

劉景韶(1903年-1987年),字琴子,江蘇鹽城人,中國梅庵派古琴演奏家。.

新!!: 琵琶和劉景韶 · 查看更多 »

健行科技大學

健行學校財團法人健行科技大學(Chien Hs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簡稱健行科大,是一所位於中華民國桃園市中壢區的科技大學,前身是1933年3月3日成立於上海的三極電信學校。1966年改制為健行工業專科學校。2003年改名清雲科技大學。2012年再度改名為健行學校財團法人健行科技大學。 該校目前有4個學院、16個學系、10個研究所、3個碩士在職專班、4個研究中心及多個學位、碩士學程與跨國雙聯學制;其中內政部北區e-GPS研究中心為國家級研究中心,負責國家GPS相關技術之研發及嘉義、花蓮以北所有GPS測量業務(南區由國立成功大學負責)。另於2000年與中原大學正式締結合作夥伴關係,在學術研究方面合作密切,兩校目前在健行科技大學內共同設立有多所合作實驗室。.

新!!: 琵琶和健行科技大學 · 查看更多 »

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可以指:.

新!!: 琵琶和十面埋伏 · 查看更多 »

十面埋伏 (樂曲)

《十面埋伏》又名《淮陰平楚》,是一首古代琵琶樂曲,表现的是楚汉相争中以漢軍為主觀描寫垓下之战的情景。與《春江花月夜》並稱為琵琶古曲“一文一武”的代表乐曲。 此曲最早出现在明代,名为《楚汉》,流行于嘉靖、万历年间。樂譜最早見於华秋蘋著1818年出版的《琵琶谱》收入此曲,名《十面》,共10段,后来的《瀛州古调》名《十面埋伏》流传至今。 全曲分13個段落,可歸三部分:第1至第5段為第1部分,第6至第8段為第2部分,第9、10段為第3部分,第11至第13段雖為原譜,但現代一般奏至第10段止。.

新!!: 琵琶和十面埋伏 (樂曲) · 查看更多 »

卢·哈里森

卢·西尔弗·哈里森(Lou Silver Harrison,),美国作曲家。出生于俄勒冈州,但从小移居旧金山湾区一带,深受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各种民族音乐、民间音乐的影响,如粤剧、印第安音乐、墨西哥音乐、爵士乐,以及印尼音乐等,同时也得到了古典音乐方面的启蒙。后来他参加了考埃尔的“世界人民音乐”课程,并跟随考埃尔学习对位法及作曲,又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师从勋伯格,曾受后者的十二音技法影响。他的老师还包括维吉尔·汤姆森。1943年到纽约担任乐评人,在该地结交了当时尚未得到乐坛完全认可的艾夫斯,并致力于推广艾夫斯以及其他“前卫”作曲家的音乐。之后又在北卡罗来纳州的黑山学院教书。1947年回加州。作为研究亚洲和其他各地民族音乐的专家,哈里森于20世纪60年代初曾访问亚洲。1967年,哈里森与业余音乐人比尔·科尔维格(Bill Colvig)相识,并保持同性恋伴侣关系30余年,直到21世纪初两人相继逝世。哈里森与科尔维格曾仿照印尼甘美兰乐队,创设了新型的打击乐队。2003年,哈里森在参加一次音乐节的途中病逝于印第安纳州。 哈里森一生中有过多种创作风格,总体上被认为实验性较强,但与很多先锋派作曲家不同的是,他的音乐旋律性、可听性都很强,经常采用纯律体系、亚洲调式以及各地民族乐器等在西洋古典音乐中属于“非常规”的元素,他自己会演奏古筝。他还热衷于推动多元文化和宣传同性恋权利,支持和平主义和环保主义,也是重要的世界语支持者之一。 哈里森的代表作包括歌剧《长发公主》《青年凯撒》、四部带编号的交响曲、钢琴协奏曲、钢琴与爪哇甘美兰乐队协奏曲、斯兰德罗调式(甘美兰音乐使用的一种五声调式)协奏曲、琵琶与弦乐队协奏曲等。.

新!!: 琵琶和卢·哈里森 · 查看更多 »

南音

南音是香港和珠江三角洲一種以廣州話表演的傳統說唱音樂,始於清末。廣義的「南音」泛指粵調,包括地水南音、戲曲南音、老舉南音等,由於南音與木魚、龍舟和粵謳等粵調的用韻形式、平仄、結構都有共同的地方,有時會把粵調統稱為南音。 在結構上,一篇南音多數由數段組成,每一段都有起式、正文和煞尾。通常都是從慢板開始,逐漸加快。但一首粵曲之中,板式非常多變,全曲其實夾雜著很多不同曲體,包括有流水南音、木魚,中間又夾雜說白,而速度的變化也較多。粵曲藝人演唱南音時,唱腔亦和傳統南音有所不同。 早期的南音並沒有留下錄音,直到1975年,榮鴻曾研究演出場合對演唱者的影響,在富隆茶樓重建一個傳統的演出場合安排瞽師杜煥錄音,才保留了一些錄音資料。1980年代中期,南音唱片的出版比以往多,當中演唱的多是粵劇藝人。.

新!!: 琵琶和南音 · 查看更多 »

南昌清音

南昌清音,是流行于江西南昌地区的一种小曲,兴起于明末清初,兴盛于清朝嘉庆时期。表演方式多由女艺人自击板鼓而歌,伴奏者多为盲人,乐器有二胡、琵琶、扬琴及月琴等。著名曲目有《安安送米》、《宋江杀情》、《僧尼缘》、《五更相思》及《照花台》,也有根据南昌本土风土人情创作的《南昌东湖十景》等。 Category:戏曲剧种 Category: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Category:江西文化 Category:南昌文化.

新!!: 琵琶和南昌清音 · 查看更多 »

古琴

古琴,原称琴,又称瑶琴、玉琴、五弦琴和七弦琴,是中国的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自古“琴”为其特指,於1920年代起为了與钢琴区别而改称古琴, 本文统称琴。初为五弦,汉朝起定制为七弦,且有标志音律的13個徽,亦為礼器和乐律法器。 琴是中国古代文化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有“士無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位列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文人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自古以来一直是许多文人必备的知识和必修的科目。 伯牙、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琴臺被视为友谊的象征。大量诗词文赋中有琴的身影。现存琴曲3360多首,琴谱130多部, 琴歌300首。主要流传范围是汉文化圈国家和地区,如中国、朝鲜、日本和东南亚,而欧洲、美洲也有琴人組織的琴社。.

新!!: 琵琶和古琴 · 查看更多 »

史蔭美

史蔭美(1889-1954),中國古箏演奏家,扬州人。他不僅擅長彈奏古箏,對琵琶和古琴等其他樂器也較為精通,因而得到“民樂奇才”之譽。.

新!!: 琵琶和史蔭美 · 查看更多 »

吳伯超

吳伯超()是中華民國大陸時期的作曲家、指揮家、音樂教育家。.

新!!: 琵琶和吳伯超 · 查看更多 »

吳畹卿

吴畹卿(1847年-1926年/1927年1月20日),字畹卿,名曾祺,是中國近代昆曲名家。.

新!!: 琵琶和吳畹卿 · 查看更多 »

吴世安

吴世安(),南管、簫演奏家、作曲家,中國國家1級演奏員(演員),厦门市南乐团團長,政治面貌是中國民主同盟(民主黨派人士)。 他以《長恨歌》的尺八洞簫演奏得到200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文華獎的文華表演獎。 他與袁榮昌合作《長恨歌》的音樂,共同獲得200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文華獎的文華音樂創作獎。 《長恨歌》1劇得到200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文華獎的文華新劇目獎。 曾隨團到新加坡、台灣表演。 愛人王秀怡演奏南管琵琶。 Category:中國音樂家 Category:中國作曲家 Category:廈門人 Category:吳姓.

新!!: 琵琶和吴世安 · 查看更多 »

同音词

同音词(Homonym)是指语言中读音相同,但是意义不同的词汇。在汉语,由于汉字的特殊性,因此还有同音字,也就是读音相同,但是意义不同的汉字。, Random House Unabridged Dictionary at dictionary.com 由于文字的书写形式问题,有人还把同音词分成两种:.

新!!: 琵琶和同音词 · 查看更多 »

吉泽检校

吉泽检校(吉沢検校、よしざわ・けんぎょう) ()是日本近代著名的盲人音乐家。 在地歌三味线、日本筝曲、胡弓、平家琵琶等乐器的演奏,作曲方面均有很大成就。.

新!!: 琵琶和吉泽检校 · 查看更多 »

堂上家

堂上家是公家的一種家格,指的是可以升殿(入朝議政)的公卿,江戶時代末有137家。.

新!!: 琵琶和堂上家 · 查看更多 »

大同樂會

大同樂會於1920年成立於上海,是近代一個以傳承傳統中國器樂為主的音樂社團,創辦人為鄭覲文(1872年-1935年)。.

新!!: 琵琶和大同樂會 · 查看更多 »

大唐西市博物馆

大唐西市博物馆,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劳动南路118号,是由陕西佳鑫集团投资设立的民营博物馆,是西安“唐皇城复兴计划”大唐西市文化产业项目的组成部分。.

新!!: 琵琶和大唐西市博物馆 · 查看更多 »

大神 (游戏)

大神(大神,Okami)是Capcom旗下已解散的四叶草工作室于2006年4月20日发售的PS2动作冒险游戏。游戏故事背景取材自日本神话、传说、童话等等。讲述八岐大蛇为祸人间,于是天照大神降生于世间退治怪物,并重拾原本属于自己的十三笔神神力。游戏中出现了许多日本神话、传说、童话中的人物,共冶一炉一同演出故事。游戏以独特的水墨卡通渲染所营造的画面而著名,充满创意的笔调系统也是游戏的一大卖点。 本作于推出后在Wii上复刻,并将于2012年尾在PS3再次以高清模式复刻发行《大神 絕景版》,2017年12月再度高畫質化移植到PlayStation 4、Xbox One、Windows等平台。於2018年移植至任天堂Switch並追加觸控及體感多種指令玩法。此外,CAPCOM于NDS制作了本篇的续作《》。.

新!!: 琵琶和大神 (游戏) · 查看更多 »

天鵝 (音樂)

天鵝琵琶獨奏曲,由劉德海于1984年所作,刘将其与另三首琵琶獨奏曲《秦俑》、《老童》、《春蚕》并称为“人生篇”,在该曲中以天鹅自况。.

新!!: 琵琶和天鵝 (音樂) · 查看更多 »

天津时调

天津时调是清朝末年在天津出现的一种曲艺,起源于各地的民歌。由于天津当时是水陆码头,五方杂处,各地人都有,天津时调吸收了各种民歌曲调。后来逐渐发展成型,先是在妓院中流行,由妓女演唱,最后开始登台演出,由女演员演唱。 天津时调包括慢板和数板,慢板是主要唱腔,字少,唱腔婉转曲折,激越豪放,适合抒情。数板半说半唱,主要用于叙事和交代故事情节。一般开始用慢板唱,然后插入数板,再接唱慢板。音域较宽,伴奏乐器用三弦和四胡,后来增加了笙和琵琶等。傳統唱腔为天津口音。现代有一些近似天津時調形式表演以普通话演出。.

新!!: 琵琶和天津时调 · 查看更多 »

女子十二樂坊

女子十二樂坊是中國一個以流行音樂形式來演奏中式音樂的樂團。女子十二樂坊由著名經紀人王曉京於2001年6月18日創立,成為北京世紀星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旗下藝人組合。成軍初時有十多人,2003年起穩定人數至13人,鼎盛時期活躍於中國與日本樂壇,也在東南亞與歐美地區獲得熱烈迴響。2006年張爽退出樂坊。2008年殷焱、詹麗君及馬菁菁先後退出樂坊,由王琳(原"小女子十二樂坊"團員)接任殷焱的位置,馬亞晶(原"半打玫瑰"團員)接任馬菁菁的位置,該時期二胡為4人。2009年初詹麗君、馬菁菁與張爽3位前團員自組樂團"Alive2",並發行專輯《Alive2-Again》專輯,而周健楠、張琨、雷瀅、孫源、孫婷、蔣瑾、楊松梅、王琳及馬亞晶也於當時退出樂坊並與原"半打玫瑰"成員蔣彥(琵琶)及趙曉姝(竹笛)另組V12樂團,但成立半年未成功即解散,後於12月改組成立ViVA Girls雅樂團,其以音樂劇《人間四季》成功打響名號並發行多張專輯與EP,蔣瑾與馬亞晶目前仍在該樂團,王琳則回到女子十二樂坊。2010年6月前團員周健楠、張琨、雷瀅、孫源、孫婷及楊松梅自組民樂團“麗樂團”,並發行EP《麗春》,孫源近年已回到樂坊擔任竹笛演奏;女子十二樂坊現仍有在中國大陸國內各地演出。 由於女子十二樂坊的表演形式有別於傳統民樂演奏方式,給予觀眾新鮮感,極盡視聽之娛。經紀人更定位女子十二樂坊的音樂為「視覺音樂」。所有團員皆來自於中國各地音樂大專院校,但是在日本出道成名,甚至日本出品的電玩遊戲也採用了這團體的演奏作品。.

新!!: 琵琶和女子十二樂坊 · 查看更多 »

如夢之夢

《如夢之夢》是2000年代初期華人劇場最受矚目的一齣戲之一,是表演工作坊的創始人賴聲川個人從事劇場工作二十多年來最大膽的突破、同時也是最驚人的作品。整個構想是賴聲川在一次印度的旅行之中寫下的靈感,融合了他多年來的許多旅行經驗、思考,以及在藏傳佛法方面的學習。本劇於2000年2月在加州柏克萊大學,以工作坊形式做過三個小時半的呈現,英文演出。2000年5月則由台北藝術大學學生演出完整版,中文演出;2002年由香港話劇團於香港演出,2005 年於台北國家戲劇院再度演出。 本劇首創環繞形式的劇場,將觀眾席置於中央,舞台則環繞關眾席搭建;演出時間長達七至八個小時,舞台包含八個方位,三個樓層,穿越時間(民國初年、現代)與空間(台北、巴黎、上海、北京、諾曼第)。.

新!!: 琵琶和如夢之夢 · 查看更多 »

宮本武藏 (2014年電視劇)

《宮本武藏》為朝日電視台慶祝開播55週年製作的日本時代劇,2014年3月15日及3月16日播出,共有2集。 本劇是由吉川英治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電視劇,是繼2003年播映的NHK大河劇《武藏MUSASHI》之後的最新改編作品。.

新!!: 琵琶和宮本武藏 (2014年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完顏洪裕

完颜洪裕(),为金朝宗室,金章宗完颜璟的长子。母亲钦怀皇后蒲察氏。 洪裕于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出生。当时他祖父完颜允恭去世逾年,金世宗深深感伤,听说皇曾孙生,非常高兴。满三月,在庆和殿宴会,赐曾孙金鼎,金香合,重彩二十端,骨睹犀、吐鹘玉山子、兔兒垂头一副,名马二匹。完颜璟进献给祖父玉双驼镇纸、玉琵琶拨、玉凤钩、骨睹犀具佩刀、衣服一袭。世宗御酒歌欢,乙时才结束。大定二十八年十月初四丙寅(1188年10月25日),夭折。明昌三年(1192年),追封绛王,赐名洪裕。 完颜洪裕的祖先.

新!!: 琵琶和完顏洪裕 · 查看更多 »

宋飛

宋飞()中国天津人,祖籍河北乐亭,二胡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员。宋国生的女儿,精通胡琴、古琴、及琵琶等弦樂,被封為「民樂皇后」。现任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九三学社社员。.

新!!: 琵琶和宋飛 · 查看更多 »

封神演義 (漫畫) 角色列表

《封神演義 (漫畫)》角色列表是日本漫畫家藤崎龍的作品《封神演義》與改編的動畫中登場人物的列表。.

新!!: 琵琶和封神演義 (漫畫) 角色列表 · 查看更多 »

小杉二郎

小杉二郎(こすぎ じろう,)為日本的工業設計師,生父為畫家。他為日本東洋工業(馬自達汽車公司的前身)設計的馬自達R360 Coupe,就是使該公司從三輪貨車跨入四輪轎車領域的代表作。.

新!!: 琵琶和小杉二郎 · 查看更多 »

少林寺

少林寺,是位于中國河南省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的一座佛寺,由于其座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的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距今1500余年。少林寺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号称“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有 “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少林寺在文化意义上早已超脱佛寺建筑艺术本身,以少林功夫的武学国粹为代表,涵盖禅、意、艺、医的少林文化是华夏文明的杰出代表和瑰宝。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鲜明符号,少林寺在中国对外交流中占据重要地位,少林文化远播四海、广植福田,少林弟子遍布五洲,少林寺以其独特的价值与魅力吸引着海内外大批民众及名流、政要、高僧、佛友等各阶层人士前来观光、拜访、朝圣、交流。 目前,少林寺是中国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球低碳生态景区、中国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敬老爱老助老教育基地,另外,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在内的“天地之中建筑群”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少林寺现任住持是永化堂上传曹洞正宗第47世、第33代法嗣(宗承西来堂)释永信大和尚。.

新!!: 琵琶和少林寺 · 查看更多 »

山东梆子

山东梆子是中国地方戏曲的一个古老的剧种,又名“高调梆子”,流行于山东菏泽、济宁等地以及河南、河北的部分地区,据说是山陕梆子传入山东以后所形成,约有300多年历史,同山东的平调、莱芜梆子等剧种相互影响。在伴奏乐器方面与豫剧并无区别,最早用八楞月琴、二弦、三弦,以后改用板胡、京胡,近年来又增添了笙、阮、琵琶等乐器伴奏,。 2006年,山东梆子纳入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12月,中国山东省成立了山东梆子专业委员会。.

新!!: 琵琶和山东梆子 · 查看更多 »

上四管

南管中的上四管指下列四种乐器:.

新!!: 琵琶和上四管 · 查看更多 »

中华文化

中華文化,是中國、大中華地區的文化體系,其最早的形式為發展於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區的中原文化,後來經過長時間的歷史演變,以及期間不斷的與外族的文化融合,形成了今日所知的中華文化。中華文化是指以汉文化為主體的包括眾多少數民族文化的文明。中華文化在東洋世界有很深遠的影响,並且歷史上曾經多次西傳。.

新!!: 琵琶和中华文化 · 查看更多 »

中央民族樂團

中央民族樂團是位在北京的中國國營大型民族管弦樂團,前身是中央樂團民族管弦樂隊,1960年組建。 中央民族樂團第1任團長李煥之,曾到美國、日本等許多國家舉行音樂會,並擁有許多位正高級職稱的創作人員(指揮、作曲)和演員(演奏員):作曲家劉文金;胡琴家周耀錕;管樂家王鐵錘;柳琴家張鑫華;琵琶家楊靜等。而中國國家1級指揮閻惠昌和胡炳旭;台灣高雄市實驗國樂團樂團首席丁魯峰曾在團工作多年。.

新!!: 琵琶和中央民族樂團 · 查看更多 »

中國傳統音樂

中國傳統音樂通常泛指形成於清代以前的中國、並傳承至今的的各種音樂。從音樂的表現形態來看,可分為合奏器樂、獨奏器樂、戲曲音樂、歌舞音樂、說唱音樂、歌樂、宗教音樂等等 ,為較常見的分類方式。此外亦有按社會層面所作的劃分,如文人音樂、民間音樂、仕紳音樂、宮廷音樂,較適用於考察音樂的傳播發展。.

新!!: 琵琶和中國傳統音樂 · 查看更多 »

中國琵琶

琵琶,又稱批把,中国传统彈撥樂器,有2000多年的歷史。名稱來源一說為“推手為琵,引手為琶”,一說為樂器形似枇杷果。 分直颈和曲颈两种,两者皆适用於马背上使用。直颈琵琶的琴身成圆形,类似今日的阮咸,又称秦汉子或秦琵琶,是产生于秦朝至汉代的乐器。曲颈琵琶的琴身成椭圆梨形,近似今日的琵琶,是从马背上的民族传进中原的乐器。.

新!!: 琵琶和中國琵琶 · 查看更多 »

中国古谱

中国目前保存的古谱相当多,有文字谱,有把文字的简笔作为符号的谱,也有纯粹的符号谱等,涉及的乐器有古琴、琵琶、筝、笛、笙、筚篥、鼓等。.

新!!: 琵琶和中国古谱 · 查看更多 »

中国乐器列表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中,发展出一系列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乐器。 亦有依照樂器材質而形成的分類,詳見中国音乐。.

新!!: 琵琶和中国乐器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列表

以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列表:.

新!!: 琵琶和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音乐

中國音樂,據目前的考古發現,中國音樂可追溯至9000多年前,禮樂制度被賦予維繫社會秩序的功能。音樂與人心情感間的關係受到很大的重視,《詩經》大序、《禮記·樂記》、《荀子·樂論篇》、《史記·樂書》等描述儒家思想認為音樂對人性具有教化啟迪的作用。同時從唐代的胡琴到近代的西方音樂,中國音樂又在吸收外來音樂要素的過程過不斷充實發展。.

新!!: 琵琶和中国音乐 · 查看更多 »

中樂團

中樂團,又稱為民族管弦樂團或國樂團,是中國近代以中國民族樂器為基礎的大型合奏形式,編制模仿交響樂團而成。.

新!!: 琵琶和中樂團 · 查看更多 »

世界交通史

在人類發展歷史的上古時代中,世界各地民族之間的互動以及對外交通就遠遠超越今日的人們對他們所理解之程度並且還更加頻繁,然而古代人們也並沒有因為交通工具的簡陋就因此讓他們活動範圍縮小或侷限在一個區域,相反的他們的活動範圍若與今日現代化國家與民族之間的互動往來相比較的話,事實上古代各個民族間往來交流也不會差到哪裡去;即使是與西亞、地中海文明區相隔甚遠的中國文明,於上古時代與西方世界交通也是不受天然屏障的局限。 實地的研究古代各個文明的發展路程會發現古代各地的民族並不是各自完全獨立發展他們各自文化的,從很多考古遺物顯示出他們彼此之間是有相互影響的訊息,縱然與今日世界各國交通發達相比較下,或許古代各地沒有那麼活絡,但是他們還是有往來交通的痕跡,從這裡可以得知古代民族的交通狀況即是今天歷史學界應該亟待暸解的一個課題,由交通史的研究能夠找到許多現代歷史著作中它們所缺漏與忽略的部分。而這裏主要以中國歷史為主要闡述重點,並且連結中國文明與西方文明、印度文明交通為主要的敘述方向,並試圖找出中國與美洲來往、哥倫布到達美洲之前歐洲與美洲的來往紀錄,闡述其各自對外交通。 這裏不論述戰爭引起的交通,只純粹探討和平時期交通狀況。主要採用考古出土史料文物、文獻紀錄來剖析民族交通的概況,並輔以其他各民族之間的往來狀況所遺留的疑點來參考,以此管窺古代民族交通與文化交流的情形。以下章節分段以發源地、主要根據地對外界交通為主要劃分標準,因此即使有跨越歐亞非三洲的帝國,即以其發源地當做基準。.

新!!: 琵琶和世界交通史 · 查看更多 »

三弦

三弦中国彈撥乐器。張3根弦,故名“三弦”。或為秦朝樂器“弦鼗”所演變而成。其名最早出現於明楊慎《昇庵外集》:「今次三弦,始於元時」。而清毛其龄《西河词话》:“三弦起于秦时,本三十鼓鼓之制而改形易响,谓之鼓鼓,唐时乐人多习之,世以为胡乐,非也”。 在崑曲、淮海戲、大弦子戲等戲曲與單弦、大鼓、三弦書等曲藝中為主奏樂器,亦用於京劇的「三大件」、江南絲竹的「八大件」、廣東音樂的「五架頭」。由於其獨特音色,在民族樂團中有重要的地位。有大量由戲曲伴奏音樂和古琴曲移植的合奏曲,卻缺乏專為發揮三弦特色之獨奏曲。 流行於中國北方的三弦稱為大三弦、大鼓三弦、京三弦,一般長122厘米,流行於中國南方的三弦稱為小三弦、曲弦、南三弦、南弦子,一般長95厘米。 1920年代出現加弦三弦,並未普及。2000年代末,王振先改良加弦三弦,並編寫相關文章。.

新!!: 琵琶和三弦 · 查看更多 »

下四管

南管中的下手樂器指下列4種樂器:.

新!!: 琵琶和下四管 · 查看更多 »

亚洲

亞细亚洲(Ασία;Asia),简称亚洲,面积4457.9万平方公里,覆蓋地球總面積的8.6%(或者總陸地面積的29.4%);人口總數約為40億,佔世界總人口約60.5%(2010年);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洲。 亞洲絕大部分土地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為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以東為亞洲。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為烏拉爾山脈、乌拉尔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峡。烏拉爾山脈以東及高加索山脈、裏海和黑海以南為亞洲。大陸東至白令海峽的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度40分,北緯60度5分),南至丹绒比亚(東經103度31分,北緯1度16分),西至巴巴角(東經26度3分,北緯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東經104度18分,北緯77度43分),最高峰為-zh-hans:珠穆朗玛峰;zh-hant:聖母峰;-。跨越經緯度十分廣,東西時差達11小時。西部與歐洲相連,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陸塊歐亞大陸。 亞洲東面是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南面則瀕臨印度洋,西面以烏拉山脈、烏拉河、裏海、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及愛琴海與歐洲分界,西南面隔亞丁灣、曼德海峽、紅海與非洲相鄰,東北面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亞細亞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名稱,希臘人稱呼他們的東方(一說為太陽升起的地方)為亞細亞,可能是來源於亞述人的名稱,亞述一詞在亞述的語言中也代表東方,原來只指希臘東方的小亞細亞半島,後來擴展到包括所有東方地區。 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

新!!: 琵琶和亚洲 · 查看更多 »

于逸堯

于逸堯(Yu Yat Yiu,),籍貫河北省保定市,是一名香港作曲人、填詞人、編曲人及音樂監製,也是音樂製作公司人山人海的創辦人之一及主要成員,以及伯樂音樂學院的填詞系及音樂製作系導師。現時為自由創作員,亦有撰寫飲食文化專欄及推出相關著作。.

新!!: 琵琶和于逸堯 · 查看更多 »

庞晔

庞晔,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为中国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新!!: 琵琶和庞晔 · 查看更多 »

座头鲸

座头鲸(学名:Megaptera novaeangliae、humpback whale)又名大翅鲸、驼背鲸、巨臂鲸,俗稱海崎(閩南語),屬於鬚鯨亞目的海洋哺乳動物。其「座头」之名源于日文「座頭」(ザトウ),意为「琵琶」,是指鲸鱼背部的形状。大翅鯨為大型鬚鯨,胸鰭特別的長,約占身體的三分之一。 成年鯨身長可達約11.5至16公尺之間(39至52英尺),成年雄鯨平均體長13-14公尺,成年雌鯨維14-15公尺; 剛出生的仔鯨長約3至6公尺。(目前最大的雌性標本身長將近19公尺,胸鰭長達6公尺)。成年鯨体重25至30公吨,最重可達40吨,新生仔鯨重1至2噸。座头鲸以其躍出水面姿勢、超長的胸鰭與成年雄鯨複雜的叫聲而聞名。全世界各大海洋都有座頭鯨的蹤跡,是賞鯨者的最愛之一。 屬名來自希臘文「μεγα-πτερα」意思是「大型的翅膀」而「翅膀」在這裡指「鰭」是形容座頭鯨極大的胸鰭。一般認定有關座頭鯨最早的文獻紀錄出現在法國動物學家馬蒂蘭·雅克·布里松的著作《Regnum Animale in Classes IX Distributum》該著作對座頭鯨的稱呼「baleine de la Nouvelle Angleterre」與座頭鯨的種小名「novaeangliae」都代表「來自新英格蘭的」可能是因為在該地區有許多座頭鯨的目擊紀錄。.

新!!: 琵琶和座头鲸 · 查看更多 »

京韵大鼓

京韵大鼓是中国曲艺曲种之一,起源于河北省沧州、河间地区,形成于京津两地。之后,刘宝全在演奏京韵大鼓时以北京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创制新腔,故称京韵大鼓。.

新!!: 琵琶和京韵大鼓 · 查看更多 »

康居

康居或康居国,东汉以后亦简称康国,时常为位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的昭武九姓宗主国康国的代称,是古代生活在中亚地区的半游牧民族的国家或部落联盟,活动范围主要在今哈萨克斯坦东部及锡尔河中下游。汉朝时期,居住于大宛、乌孙之西北,大月氏之北,奄蔡之东,呼揭以及贝加尔湖的丁零以西等地带。公元前2世纪,控弦者八九万人;公元前1世纪末年,人口达六十万,拥有军队十二万,以卑阗城作为国都和中心(今中亚泽拉夫尚河附近或锡尔河北岸郝树声,简论敦煌悬泉汉简《康居王使者册》及西汉与康居的关系,敦煌研究2009年第1期。);据《汉书·西域传》所载,康居国的錫爾河中下游有五个小王,即苏筹王(治苏筹城)、附墨王(治附墨城)、窳匿王(治窳匿城),罽王(治罽城)和奥鞬王(治奥鞬城),这五个王以及其五座城池在康居王统治之下,一说这五座城即粟特商人城池的前身,后世中国史籍上称为昭武九姓,通称索格底亚那,关于这五座城的居民与以卑阗城为统治中心的康居王族是否属于同一族存在不同意见。葛承雍,敦煌悬泉汉简反映的丝绸之路再认识,西域研究2017年第2期。和所有游牧民族一样,康居人随季节的变化而迁徙。冬季他们南下于锡尔河一带,夏季北上至“蕃内”,两地相距数千里之遥。他們可能是伊朗人種。 张骞从西域返回汉都后,带来了很多关于康居国的信息。汉武帝太初二年(前103年)李廣利第二次伐大宛时,康居王曾答应援助大宛,但见围困贵山城的汉兵处于优势未进攻。汉宣帝神爵四年(前58年),匈奴发生内乱,五单于纷争。直至五凤二年(前56年),匈奴呼屠吾斯自立为郅支单于,与其弟呼韩邪单于对敌。呼韩邪部降汉南迁。郅支部则向西北迁徙,于初元五年(前44年)以3000残兵移至康居领土,据记载郅支单于“杀康居王女及贵人、人民数百,或支解投都赖水中”,并以武力强迫康居人在都赖水(怛逻斯河)河畔兴建了郅支城(今塔拉斯)。汉元帝建昭三年(前36年),西域都护甘延寿、副校尉陈汤以40,000部队穿越帕米尔围困以土木兴建的郅支城,破城杀郅支单于(郅支之战),近3000匈奴人被杀和被俘虏,但西域的康居王对汉仍报有敌对态度。公元前后,康居国开始强盛,曾一度威胁其邻大月氏。1世纪中叶,随着贵霜统一大月氏,其国势转盛,康居国则逐渐衰败。至3世纪时似依旧游牧于锡尔河中游,但势力远不如两汉时期。 据唐代《通典·康国传》记载晋武帝泰始年间康居王那鼻遣使朝贡;北魏太武帝太延中,国名为者舌,遣使朝贡;隋朝时国名康国,隋炀帝大业中期迁使朝贡。(唐)杜佑 《通典》卷193 《康居》后被突厥打击,被突厥化为康里。.

新!!: 琵琶和康居 · 查看更多 »

康海

康海(),字德涵,號對山、沜東漁父,中國陝西武功县人,明朝狀元、文学家。.

新!!: 琵琶和康海 · 查看更多 »

人康親王

人康親王(,)是日本平安時代前期親王,父親是仁明天皇,母親是贈正一位太政大臣之女贈皇太后藤原澤子,同母兄是光孝天皇。官位為四品。.

新!!: 琵琶和人康親王 · 查看更多 »

五燈獎

《五燈獎》(Five Lights Award)系列節目是台灣電視公司(台視)委外製作的綜藝節目,同時也是台灣電視史上除了各台新聞以外最長壽的節目,播出期間長達33年(1965年10月9日至1998年7月19日),成員包括《田邊俱樂部——周末劇場》、《田邊俱樂部——歌唱擂台》、《才藝五燈獎》、《新五燈獎》與《五燈獎》等五個節目。製作單位先後有國華廣告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清華廣告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及百利廣告事業有限公司,最高收視率是73.9%(1971年)。.

新!!: 琵琶和五燈獎 · 查看更多 »

廣東漢樂

廣東漢樂,又稱作客家音樂、客家漢樂、外江弦、儒家樂、漢調音樂等,是流行於客家人的一種民間器樂,主要分布於中國廣東東部客家地區,此外並及於江西、福建、广西、海南以及臺灣與東南亞華人之間。廣東漢樂被認為是中原地區居民南遷時,將中原與廣東地區音樂結合發展而成,因其在數百年間傳承少有變化,有「中州古樂的活化石」之稱2006年,被中國文化部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一批保護名錄。 廣東漢樂分佈在廣東梅州、汕頭、韶關、惠陽等地區,又以梅州市大埔縣為代表,舊稱客家音樂、外江弦、儒家樂、漢調音樂等。據查是古代漢民由中原南遷時帶入的,有"中州古樂"之稱,在大埔流傳至少有五百年以上的歷史。廣東漢樂保留了原有中原音樂的特點,並與大埔當地的民間音樂(如打八音、中軍班音樂)等相融合,同時又吸納了潮樂(如大鑼鼓)的一些成分,已成為廣東三大樂種之一。 在長期的流傳中,漢樂有過種種稱謂。如"國樂"、"中州古韻"、"客家音樂"、"外江弦"、"漢調音樂"、"鑼鼓吹"、"打八音"等。為了正本清源,一九六二年第一屆羊城音樂會上,經眾多音樂家研討,正式定名為"廣東漢樂"。.

新!!: 琵琶和廣東漢樂 · 查看更多 »

付喪神

付丧神為日本的妖怪传说概念。指器物放置不理100年,吸收天地精华、積聚怨念或感受佛性、靈力而得到灵魂化成妖怪。概念類似中國的成精,这就是付喪神的傳說;因此又稱為九十九神、九十九髮。現今日本傳承妖怪中有相當一部份均為付喪神。基於江戶時代日本畫師鳥山石燕等的妖怪畫,付喪神的形象大致確立。《阴阳师》第三卷的副标题也叫「付丧神」。.

新!!: 琵琶和付喪神 · 查看更多 »

张曙

張曙(),原名張恩襲,安徽歙縣人,中國知名音樂家。.

新!!: 琵琶和张曙 · 查看更多 »

弦鳴樂器

弦鳴樂器是薩克斯樂器分類法(H&S分類法)中的其中一個主要分類。所使用的編號為“3”。.

新!!: 琵琶和弦鳴樂器 · 查看更多 »

弦樂團

弦樂團是一個主要由弦樂器家族組成的樂團,一般的西洋弦樂團使用的樂器多為弓弦樂器,如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弦樂團演奏的曲目形式多元,包括弦樂曲、古典音樂、輕音樂、民俗音樂或流行音樂等等。弦樂團的組成沒有標準限制,可由室內樂團少數的12人至22人到交響樂團弦樂部的60人。.

新!!: 琵琶和弦樂團 · 查看更多 »

弦樂器

弦樂器是指以弦振動而發出聲音的樂器之總稱。.

新!!: 琵琶和弦樂器 · 查看更多 »

弹拨尔

弹拨尔是一种长颈的有品鲁特琴,起源于中亚。乐器主要在大伊朗地区流行。它的琴颈长达一米。汉代传入中原,逐渐演变为流行于唐代的琵琶。清代列入宫廷回部乐,称“丹不尔”。.

新!!: 琵琶和弹拨尔 · 查看更多 »

張伯苓

张伯苓(),名寿春,字伯苓,以字行,天津人,祖籍江苏仪征,中国近代教育家、体育活动家、政治家,南开大学、南开中学等南开系列学校的创始人及校长,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创始人之一。张伯苓曾任中华民国考试院院长、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理事长。 张伯苓1895年毕业于北洋水师学堂,曾在北洋水师实习并亲历甲午海战和北洋水师的覆没,因海军报国无望转而兴办教育,先后创办南开中学、南开大学等南开系列学校。上海圣约翰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

新!!: 琵琶和張伯苓 · 查看更多 »

張鳳翼 (戲曲)

張鳳翼(),字伯起,號靈墟,又稱靈虛先生,泠然居士,長洲(今江蘇吳縣)人,明代戲曲作家。 五歲猶不能言,少长,日益开敏,工琵琶。與弟獻翼、燕翼皆有才名,錢謙益《列朝詩集、丁集八》記:「伯起与余从祖春池府君同举于嘉靖甲子,余弱冠与二三少年,酒闌冲入其家讌,酒闌烛炧,伯起具宾主,亲行酒炙,执手问讯,其言蔼如也。先进风流至今犹可思也。」《列朝詩集小傳》記載:“伯起善書,晚年不事幹請,鬻書以自給”。萬曆四十一年卒。著有传奇七种:《紅拂記》、《祝发记》、《窃符记》、《灌记》、《扊扅记》、《虎符记》,今存五種,以《紅拂記》最为流行,作於1545年新婚之年。.

新!!: 琵琶和張鳳翼 (戲曲) · 查看更多 »

住吉物語繪卷

住吉物語繪卷()是14世紀日本鎌倉時代的藝術作品。以日本古代小說「住吉物語」為題材的繪畫作品,現存於東京國立博物館。.

新!!: 琵琶和住吉物語繪卷 · 查看更多 »

彩雲國物語用語列表

彩雲國物語之用語」是指在彩雲國物語的小說、動畫中登場之用語列舉的詳細解釋。.

新!!: 琵琶和彩雲國物語用語列表 · 查看更多 »

彭修文

彭修文(),湖北武汉人,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指挥家,现代民族管弦乐团的奠基人之一。.

新!!: 琵琶和彭修文 · 查看更多 »

彈詞

彈詞是一種說唱藝術,彈詞本身是韻文跟散文的綜合體,包括说白和唱词两部分。 始於何時已不可考,楊維楨的《四遊記彈詞:俠遊、仙遊、冥遊、夢遊》,是彈詞最早載籍之處。臧懋循《弹词小序》中提到“或--杨维桢避乱吴中时为之”,可知在元末就已出现彈詞。 彈唱之前,必須先有一段開場的「開篇」,接下來進入「本書」,「本書」再分說白跟唱詞兩部分,唱詞多是7字句形式,也有10字句,演唱形式可以是個人的自彈自唱,稱為「單檔」,或是兩人的一說一唱、一問一答,稱為「雙檔」。有能耐的藝人必須做到「快而不亂,慢而不斷,放而不寬,收而不短,冷而不顫,熱而不汗,高而不喧,低而不閃,明而不暗,啞而不亁,急而不喘,新而不竄,聞而不倦,貧而不諂。」 弹词在明代嘉靖、万历时流行全國各地,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中记杭州嘉靖26年(1547年)八月的观潮,“其时,优人百戏,击球、关扑、鱼鼓、弹词,声音鼎沸。”但到了乾隆時僅流行江苏、浙江等江南一带,用琵琶、三弦伴奏,而北方的词话轉為鼓词形式。《再生缘》是乾隆年間最流行的彈詞,全书20卷,前17卷为陳端生作,另有3卷为梁德绳续作,最後侯芝修再改为80回本印行。 著名的藝人有王周士,曾為乾隆帝演唱過,備受乾隆禮遇,賜七品冠帶,嘉道年間出現陳遇乾、毛菖佩、俞秀山、陳瑞廷四大家,同治年間也有馬如飛、姚土璋、趙湘舟、王石泉等人。.

新!!: 琵琶和彈詞 · 查看更多 »

何占豪

何占豪(),出生於浙江諸暨何家山头村,著名音乐家。 出生於農民家庭,父為紹興劇演員,自幼受越劇迷的祖母影響,愛好越劇。毕业于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1950年考入浙江省文工團,工作包括唱歌、跳舞、演戲。1952年加入浙江省越劇團樂隊,任揚琴、月琴演奏員,開始學習小提琴。1957年在第2屆浙江省戲曲會演獲樂師獎,1957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小提琴专业,後轉入作曲系,從師丁善德,畢業後留校任教。在校期间,與丁芷諾、俞麗拿等同學成立了「小提琴民族化實驗小組」,欲創作受大眾歡迎而富民族風格的小提琴作品。1959年,與陳鋼合作創作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後來改編過琵琶、古箏、二胡、高胡、革胡及鋼琴的五重奏版本。他的主要作品有弦樂四重奏《烈士日記》、交響詩 《龍華塔》等。 现任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新!!: 琵琶和何占豪 · 查看更多 »

何训田

何训田(汉语拼音:He Xuntian,),中国作曲家、音乐新语言开创者、上海音乐学院教授。.

新!!: 琵琶和何训田 · 查看更多 »

何育齋

何育齋(),原名何載生,號育齋,廣東大埔縣人,客家箏派古箏家。 何育齋整理客家箏譜,編成《中州古調》23曲及《漢皋舊譜》37曲,客家箏派體系始成。另收集各地古曲,編成《曲詞拾遺》、《小曲匯存》,當中包括琵琶曲《潯陽月夜》、古琴曲《普庵咒》、三弦曲《道情》等。曾整理客家箏技法,著有《彈箏八法》,已迭。.

新!!: 琵琶和何育齋 · 查看更多 »

何柳堂

何柳堂(),廣東番禺沙灣縣人,廣東音樂琵琶演奏家,20歲在廣州府考中武秀才。自幼接受祖父何博眾教授琵琶,繼承其「十指琶琵」技法,整理其祖「家傳秘譜」後得多首廣東音樂名曲。 於1920年代遷居香港,在鐘聲慈善社教授琵琶、粵曲,間或到廣州演出、教學、灌錄唱片。於1931年出版石印《琵琶曲集》。1933年在家鄉沙灣死於肺病。.

新!!: 琵琶和何柳堂 · 查看更多 »

徐天赐

徐天赐()生于上海,琵琶演奏家。其父徐春林是二胡,扬琴演奏家。其演奏风格狂而不傲,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上海市青浦区音乐家协会会员,全国音乐艺术家民族乐器编委会委员,中国音乐艺术家研究院成员,中国音乐学院考级评委委员会成员。曾与王海亮合奏演出。曾於2010年参加“精彩老朋友”上海百家社区老年文化生活展示节目录制活动演奏《紫竹调》。 Category:中国音乐家 X徐 Category:中國琵琶演奏家.

新!!: 琵琶和徐天赐 · 查看更多 »

後宮甄嬛傳 (電視劇)

《後宮甄嬛傳》,是根據流瀲紫同名小說《后宫甄嬛传》改編而成的一部後宮爭鬥題材電視劇,講述了主角甄嬛從不諳世事的善良女子,成長為善於謀權的深宮婦人故事。電視劇由郑晓龙导演,為延续其现实主义风格,他將小說原先的架空歷史,改編成清朝雍正的後宮之中,並將原作情感的部分简单处理。 北京电视艺术中心購進電視版權,於2010年9月18日在北京開機拍攝。孙俪、蔡少芬、蒋欣分別飾演甄嬛、皇后和華妃一角。此外,沈眉莊與安陵容分別由斓曦與陶昕然扮演。皇帝、温实初與果郡王則分別由陈建斌、张晓龙與李东学飾演。2011年1月30日,全劇在圓明園殺青。 2011年11月起,《後宮甄嬛傳》陸續在中國大陆各地方台播出。臺灣於2012年3月20日起在華視首播。3月26日起在安徽衛視、东方卫视同步首播。香港於9月起在有線電視首播。電視劇網路版權則由乐视网独家購得。該劇播出後引起了社會巨大反響,衍生出了甄嬛書、甄嬛體等流行文化。但該劇因讀音問題、植入廣告問題、重播問題和價值觀問題均引發了爭議。.

新!!: 琵琶和後宮甄嬛傳 (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北安桥

北安桥是一座建于中国天津市海河上的桥梁,曾名日本桥、胜利桥等。北安桥东连河北区胜利路和平安街,西接和平区福安大街。桥宽24.6米,其中机动车道18米,人行道每侧各3米,左右栏杆各0.3米。.

新!!: 琵琶和北安桥 · 查看更多 »

北京大学民乐团

北京大学民乐团弹拨乐队创建于2001年春天,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新加坡留学生陈可扬组织成立,并担任排练指导。在成立的第一年中,就排出了《塔吉克的节日》、《秋月》、《驼铃响叮当》等等保留节目,共12首。其中《塔吉克的节日》在多个场合演出,还参加了2005年的比赛,是弹拨乐队最著名的节目。王甫建教授接任乐团指挥后,曾经安排中央音乐学院中阮专业教师徐阳出任弹拨乐指导,但是只排《讯》、《玉关引》等曲目后就不再担任。弹拨乐队排练依旧由陈可扬负责,直到2003年陈可扬毕业离校。其后弹拨乐队的排练由在籍团员负责。 Category:中国大陆传统音乐团体 Category:北京大學社團.

新!!: 琵琶和北京大学民乐团 · 查看更多 »

北管

北管為中国大陆閩南與台灣流傳廣遠的傳統音樂,歌曲及戲劇表演。這裡面,又影響台灣為最深。21世紀的台灣,北管音樂雖較少有完整性的表演,但是其音樂仍常見於迎神賽會,陣頭,甚至傳統或現代布袋戲表演上。 借用中國北方音樂戲劇元素與官話(就是京劇稱為中原音韻、中州韻的湖廣話)而得名的北管,與使用南方音樂元素的南管互為對應。.

新!!: 琵琶和北管 · 查看更多 »

北朝皇后及妃嬪列表

北朝皇后及妃嬪列表列出中國歷史上北朝所有的君主配偶。.

新!!: 琵琶和北朝皇后及妃嬪列表 · 查看更多 »

刘希夷

劉希夷(),字延芝,汝州(今河南省汝州)人。一说名庭芝。唐朝诗人。.

新!!: 琵琶和刘希夷 · 查看更多 »

嘎达梅林

嘎达梅林(;),姓名莫勒特图·那达木德(),又名业喜,汉名孟青山,蒙古族,内蒙古哲里木盟(今通辽市)达尔罕旗(今科尔沁左翼中旗)腰茫哈苏木(今舍伯吐镇)塔木扎兰屯(今塔本扎兰嘎查)人。“嘎达”(同东北话“老嘎达”)蒙古语中意为家中最小的兄弟(老么),“梅林”是其官职,即札萨克答剌罕亲王那木济勒色楞的总兵。.

新!!: 琵琶和嘎达梅林 · 查看更多 »

嘉喜門院

嘉喜門院(かきもんいん、生没年不詳),日本南北朝時代女院、歌人。 南朝後村上天皇的女御,推定为長慶天皇、後龜山天皇的生母。正平23年(1368年)後村上天皇崩御後、受女院号宣下。近世南朝系图关白近卫经忠之女,名勝子(かつこ/しょうし),关白二条師基的猶子,号三位局。嘉喜門院善弹琵琶,帝崩,哀慕感愴,不復親彈。天授三年七月七日夜,後龜山天皇數請嘉喜門院彈琵琶,嘉喜門院為他彈奏。後龜山天皇作和歌:「斯くてのみ加久氐能美,耐えすぎかはや多曳孺岐加婆夜,其上の曾能加美能,無き思ほゆる阿岐於毛保由流,峰の松風美禰能麻津加筮。」嘉喜門院应和:「哀れとも阿波禮斗毛,君ぞ聞きける岐美存岐岐計流,今ははや以麻波波夜,吹き絕えぬべき布岐多曳奴倍岐,峰の松風美彌能麻豆加筮。」宗良親王撰新葉和歌集,向嘉喜門院請和歌。嘉喜門院派大納言藤原實為書和歌百餘首,贈与宗良。.

新!!: 琵琶和嘉喜門院 · 查看更多 »

周潔瓊

周潔瓊(,;),韓國女子團體PRISTIN和已解散的限定團體I.O.I中唯一的中國成員,擅長舞蹈及樂器演奏。 Pledis娛樂旗下女藝人練習生時長為八年,2009年被被Pledis娛樂星探相中。2016年參加選秀節目PRODUCE 101,最終成為 I.O.I 的成員之一排名第六。在兩次等級評價中成績保持在A組,並被101練習生中票選為外貌第一和最想一起出道的練習生第一。2017年1月29日,所屬限定組合 I.O.I 活動期結束正式宣布組合解散。2017年3月21日以PRISTIN成員出道。.

新!!: 琵琶和周潔瓊 · 查看更多 »

周成龍

周成龍是中国知名國樂作曲家, 知名作品有: 琵琶協奏曲《西雙版納的晚霞》、中胡協奏曲《科拉沁草原的傳說》、民族管絃樂曲,金色的晚秋、雪蓮花、阿哩哩、山菊等。.

新!!: 琵琶和周成龍 · 查看更多 »

呂秀齡

呂秀齡,演員藝名呂㛢菱,後回復本名,為台灣女演員、琵琶演奏家。.

新!!: 琵琶和呂秀齡 · 查看更多 »

和士開

和士開(),字彥通,清都郡临漳县人,鮮卑族,北齊權臣。.

新!!: 琵琶和和士開 · 查看更多 »

和平之月

Pacific Moon(和平之月),是一个专门制作New Age和World Music的亚洲著名音乐品牌,隶属于Chapter One公司,旗下精英荟萃,有贾鹏芳、城之内美莎、京田诚一、邵容、姜小青、菅井爱里、恩田直幸、小宫瑞代、吉田洁、渡边雅二、吉冈一政和里安娜等人,融合民族和世界、东方乐器和西方配乐的典型效果创造属于Pacific Moon风格的作品,公司大部分专辑都用一个或两个汉字来作为专辑的名称,显示了专辑本身的特点和音乐人的风格。.

新!!: 琵琶和和平之月 · 查看更多 »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是中国历史学家向达的代表作,最初在民国22年(1933年)由哈佛燕京社出版。.

新!!: 琵琶和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 查看更多 »

唐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年出生在神都洛阳,唐朝第九代皇帝(712年-756年在位);在位44年,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宋代避聖祖趙玄朗讳,清代避諱康熙帝「玄燁」,皆称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性格英明果断,多才多艺,知晓音律,擅长书法,儀表雄伟俊丽。 唐隆元年(710年),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之变,诛韦皇后,擁立睿宗李旦,並掌握朝政與京師實際兵權。公元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是為玄宗,隨即發動先天之變,赐死可能爭奪大位的太平公主,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玄宗在位44年間,前30年開元之治是唐朝的極盛之世,在位後期,由於怠政加上政策失誤和重用安祿山等,導致了後來長達8年的安史之亂,出奔四川,為唐朝中衰埋下伏筆。756年李亨自立為帝,即肅宗,尊玄宗为太上皇。762年病逝,葬于泰陵。.

新!!: 琵琶和唐玄宗 · 查看更多 »

唐朝

唐朝(),中國朝代,國祚共历289年,21位皇帝。由唐高祖李淵所建立,與隋朝合稱隋唐。唐室出身自關隴世族,先祖李虎在南北朝的西魏是八柱国之一,封为唐国公。其後代李淵為隋朝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留守,在隋末民變時出兵入關中以爭奪天下,於618年受隋恭帝楊侑禪位,在唐朝統一戰爭中統一天下。唐朝定都長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并设东都洛陽、北都晋阳等陪都。 唐朝歷史可以概略分成數個時期,大致上以安史之亂為界。初唐時國力強盛,李淵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王子李世民以玄武門之變,殺死兄李建成、弟李元吉,逼迫高祖內禪帝位,即為唐太宗,是唐朝多次首都兵變的開端。太宗一手將唐朝帶向盛世,擊敗強敵东突厥,受尊為「天可汗」,成就貞觀之治。唐高宗時期击败西突厥、高句麗等強敵,建立永徽之治,把唐朝版圖擴到最大。高宗去世後,其皇后武后先後擁立兒子中宗和睿宗當傀儡,最後於690年廢睿宗自立為皇帝,改國號曰「周」,即武周,人稱「武則天」,而此時女主政治也達到高峰。直到705年中宗因神龍革命而復辟,唐朝國號得以恢復。但接著還有韋后專權,之後宗室李隆基與其姑姑太平公主共同發起唐隆之變,才掃蕩韋氏勢力,結束自從中宗復辟後朝政紊亂的情況。李隆基也實際掌權,成為日後的唐玄宗。玄宗即位後便發動先天之變,賜死太平公主,結束數十年來的女主政治與百年來的政變時代,進入盛唐時期,是唐朝的第二高峰與轉折,開元時期唐玄宗革除前朝弊端,政治開明,威服四周國家,史稱開元盛世。到天寶時期,政治逐漸混亂,於755年爆發安史之亂,唐朝極盛而衰。中唐時,唐朝受到河朔三鎮、吐蕃的侵擾、宦官專權與牛李黨爭等內憂外患的影響而衰退。其間雖然有唐憲宗的元和中興、唐武宗的會昌中興與唐宣宗的大中之治,但是都未能根治唐朝的內憂外患。在晚唐時因為政治腐敗,爆發唐末民變,其中黃巢之亂破壞江南經濟,使唐朝經濟完全瓦解,导致全国性的藩鎮割據,唐室最後被藩鎮朱全忠控制。他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並於907年逼唐哀帝禅位,唐亡,共289年。朱全忠建國梁,史称后梁,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的疆域廣大,但時常變動,630年就超过隋朝极盛时的版图。唐朝也是自秦汉以来,第一个不使用前朝所筑长城及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其鼎盛时期為7世纪,當時中亚的綠洲地帶受唐朝支配。其最大範圍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中唐後漠北、西域的領地相繼失去,到晚唐時衰退到等同中國本部的大小,但仍然保有河套地區及河西走廊。天宝十三年(754年)户口统计为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统计不严,存在大量没有计入统计的瞒报户口,此外还有隐户、佃农、奴婢、士兵、僧道等人群不纳入户口统计,故大多数学者认为唐朝人口峰值在八千万左右。此时,长安辖区人口估算在200万人左右,而市区则是100万人。 唐朝全盛时在文化、科技、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有大量的科技发明,四大发明之中有两个即火药和印刷术都诞生于唐朝。其政治為三省六部制,前期中央權力在皇帝與宰相,到後期變成皇帝與宦官。同隋朝推行科舉制度,使得晉朝南朝的世族制度不再興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三元及第,都诞生于唐朝,即622年状元孙伏伽(一说651年的颜康成)。軍事制度前期採用府兵制,軍力強盛,多次擊敗外族。後期則出現節度使(藩鎮)的軍政制度,割據一方,到唐朝後期還出現四十八個藩鎮。唐朝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首,與突厥、高句丽、吐蕃、大食爭奪四方霸權。藉由羈縻制度控制回紇、契丹等等北方各族,还调度漠北地区的突厥诸部军队攻打西突厥、高句丽,並且讓南诏、高昌、龟兹、粟特、吐蕃、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等國家吸收唐朝的文化與政治體制。唐朝的經濟富盛,結合華北、關中與江南的經濟,到後期更加依重江南赋税。土地、盐铁與赋税制度隨著社会改變而改革,由均田制與租庸調制轉向兩稅制,並且增加許多雜稅。其中兩稅制影響中國後半期的賦稅制度。唐朝文化兼容並蓄,接納各個民族與宗教,進行交流融合,成為開放的國際文化。其文學發展達到高峰,以詩最為興盛。當時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人,以及推行古文運動的韓愈,其史書與傳奇(小說的前身)也十分發達。由於吸收西域特徵與宗教色彩,唐朝藝術與前後朝代都迥然不同,其壁畫、雕刻、書法與音樂都很發達。唐朝声誉远及海外,其歷史地位深重,到明清時期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新!!: 琵琶和唐朝 · 查看更多 »

唐朝文学

唐朝文学是指唐朝(618年—907年)的文学。唐朝文学空前繁荣,“诗歌”最为光彩夺目,唐朝被誉为诗歌的“黄金时代”。.

新!!: 琵琶和唐朝文学 · 查看更多 »

唐朝文化

唐朝文化是中国唐朝时期发展起来的文化,其在史学、哲学、宗教、艺术等领域都独具特色。.

新!!: 琵琶和唐朝文化 · 查看更多 »

冬不拉

冬不拉(土耳其语:Dombıra;哈萨克语:;维吾尔语:دومبىرا ;东干语:дунбура、二弦琴),又名东不拉、东布拉,是中亞地區的傳統弹拨乐器,在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以及新疆的哈萨克族中尤其流行。琴杆细长,音箱有瓢形和扁平的两种。一般用松木或桑木制作,琴颈即指板,过去多用整木斫成。音箱上有发音小孔,张羊肠弦两根,琴身有羊肠弦品位。 冬不拉音色优美。演奏的基本方法是弹与挑,一般弹用于重拍,挑用于轻拍。运用冬不拉不同的演奏技巧,能够形象地表现草原上泉水、鸟鸣、羊和马的蹄声等。指法有一弹一挑、两弹两挑、两弹一挑、一弹两挑、连奏、拨奏等,还可演奏泛音、滑音、和音(外弦奏旋律內弦配和音)。弹奏的力度和速度可有多种变化,尤宜于表现快速乐曲。「冬不拉弹唱」是哈萨克族喜爱的表演形式,既可用于自弹自唱,也可用于独奏或乐器合奏。它轻便,易于携带,适合草原上迁徙不定的生活。 哈萨克族的音乐工作者,对冬不拉进行了改革,增加了品位,改用钢弦,扩大音域,增大音量。制成有高低音不同的冬不拉。如4弦12品的最高音冬不拉、4弦15品的高音冬不拉、4弦13或14品的中音冬不拉、2弦17品的次中音冬不拉和10品的低音冬不拉等。.

新!!: 琵琶和冬不拉 · 查看更多 »

冯小怜

冯小怜(),北齐后主高纬宠妃,善弹琵琶,能歌善舞。因其与北齐后主高纬之间的故事,被后世视为腐朽政权的典型人物。.

新!!: 琵琶和冯小怜 · 查看更多 »

元岡公立學校

元岡公立學校(Yuen Kong Public School),英文簡寫為 YKPS,是一所由香港政府教育局津貼的全日制小學,於1958年創校,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八鄉錦上路,至今已超過40年歷史。該校最初由元崗村村民,以私塾形式舉辦學校,校舍則於1963年正式啟用。由政府撥款進行多次改善校舍工程,該校校舍設備完善,設有六間課室及一間特別室(電腦室),而各室均設有分體冷氣設備,進一步改進學校設施。由於學生人數太少,此校已經停辦。.

新!!: 琵琶和元岡公立學校 · 查看更多 »

国家宝藏 (2017年电视节目)

《国家宝藏》是自2017年12月3日起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播出的文博探索类节目,由中央电视台、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承制。第一季共十期,前九期为每期由故宫博物院等九家博物馆提供馆藏的三件文物,由“001號講解員”張國立负责分别介绍守护三件国宝的守护人及历史背景,每件文物的明星守护人与节目助演以舞台剧的形式表演“前世传奇”,而后由该文物相关的人物、普通文物工作者或者与该文物文化内涵相关的从业者来讲述“今生故事”;每期播出后,该期博物馆的三件文物都将由民众进行投票,选出一件在故宮600年特展中展示;第十期为入選文物揭晓。.

新!!: 琵琶和国家宝藏 (2017年电视节目) · 查看更多 »

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चतुर्महाराज,Caturmahārājakayikas),又稱護世四天王或稱四大金剛,是佛教著名護法神,二十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於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根据佛教经典,須彌山腹有一山,名犍陀羅山,山有四山頭,各住一山各護一天下(四大部洲,即東勝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賀洲、北俱蘆洲),故又稱護世四天王 ,是六欲天之第一。他們的神像通常分列在淨土宗禪宗佛寺的第一重殿兩側,因此又稱天王殿。.

新!!: 琵琶和四大天王 · 查看更多 »

王力宏

王力宏(Leehom Wang,),生於美國紐約州、於臺灣出道的華語流行音樂歌手,擁有美國及中華民國雙重國籍,是全方位音樂家及藝人,也是唱片製作人、作曲人、编曲人和電影導演,畢業於威廉姆斯學院。1995年於臺灣發行第一張華語專輯《情敵貝多芬》,王力宏在華語地區及亞洲發展音樂事業,近年來多參與公益活動及戏剧演出,並與妻女定居臺灣臺北。。 王力宏常被尊稱為“亞洲流行音樂天王”,于亞洲國家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尤其在中國大陸,台灣,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韓國乃至印度等國家,其音樂作品讓華語流行音樂獲得西方國家如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地區所關注及接受,2010年英國權威音樂雜誌《WORD》封其為“東方貓王”。王力宏先後展開了四個世界巡迴演唱會,也是第一個在中國鳥巢舉辦演唱會的流行音樂歌手。 王力宏以R&B与hip-hop音乐曲风见长,辅以rap,爵士樂,电子舞曲等多元化的曲风为其在华语乐坛树立了特殊的旗帜。尤以自创的chinked-out(华人嘻哈)曲风最为著名,为华语乐坛注入了新鲜血液。曾經九度入圍臺灣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演唱人獎」,是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演唱人」入圍最多次的男歌手。於1999年以專輯《公轉自轉》及2006年以專輯《蓋世英雄》兩度獲得「最佳國語男演唱人獎」。.

新!!: 琵琶和王力宏 · 查看更多 »

王建墓

前蜀永陵,即俗称的王建墓,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永陵路10号,墓主人为前蜀高祖王建。后唐时,孟知祥曾下令保护此陵,但自北宋起,其附属建筑就因各种原因逐步被毁,最后仅剩封土和墓室。人们将司马相如的传说以及诸葛亮的传说附会在封土之上,这座封土遂得名“抚琴台”。1940年,人们在抚琴台下发掘防空洞时发现了一座古代墓葬,经冯汉骥等人发掘后确认该墓为王建墓。 该墓是目前所发现的唯一一座墓室位于地面之上的皇陵,其封土呈圆形,墓室位于封土正中的底部,前后共分三个墓室,中室安放棺床,后室有一尊被认为是王建坐像的石像。1956年和1980年,王建墓先后两次被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永陵博物馆在王建墓南侧修建了神道,并按照唐代皇陵的规制补刻了数尊石像。.

新!!: 琵琶和王建墓 · 查看更多 »

王露 (音樂家)

王露(),字心葵,號雨帆、露白,楊和平,《樂器》,1989年01期,山東諸城人,中國諸城派古琴演奏家、琵琶演奏家。與王心源、王冷泉合称“诸城琅琊三王”。,楊康寧,《藝術百家》,2012年S2期.

新!!: 琵琶和王露 (音樂家) · 查看更多 »

王酩

王酩,,上海人,中国现代作曲家。 王酩早年在上海求学,曾经担任过小学教师,1959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1964年毕业,担任中央乐团创作员,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歌曲》杂志编委,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轻音乐学会副主席,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务。 王酩和施光南、王立平被称为中国新时期青年作曲家的“三驾马车”。他是中国最早开办通俗音乐培训班的音乐家之一。1987年他创办了通俗音乐培训班,培训了许多年轻的歌手,成为中国第一批流行乐手。他创造过许多著名的影视歌曲,是中国第一批原创流行歌曲。 他曾经为40余部影视作品创作配乐,主要作品有为电影《小花》配乐获1980年百花奖最佳音乐奖,他的四首歌曲《边疆的泉水清又纯》、《妹妹找哥泪花流》、《绒花》和《青春啊青春》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评为“听众最喜爱的歌”。此外还为电影《知音》、《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红楼梦》以及电视剧《王昭君》、《诸葛亮》、《炎黄二帝》等创作配乐。 他的作品还有清唱剧《尹灵芝》、单簧管奏鸣曲《天山之春》、管弦乐《海霞》、长笛协奏曲《与海的对话》、琵琶协奏曲《霸王卸甲》、舞剧《珠穆朗玛》等。 1997年12月5日,他因脑溢血在北京逝世。.

新!!: 琵琶和王酩 · 查看更多 »

王正平

王正平(),臺灣琵琶演奏家、指揮家、作曲家,曾任中廣國樂團指揮、臺北市立國樂團指揮及團長。.

新!!: 琵琶和王正平 · 查看更多 »

王惠然

王惠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名音樂家,籍貫浙江鎮海,擅長演奏柳琴、琵琶並且會作曲,被譽為「柳琴之父」、「柳琴艺术开拓者」,也首創琵琶“四指轮”技法。.

新!!: 琵琶和王惠然 · 查看更多 »

火不思

火不思(古蒙语),又叫库布孜(哈语)、忽必丝(蒙古语)、和必斯、渾不似,是亞洲中部弦樂器,似琵琶,但較細長,半蒙蠎皮。通常長2尺7寸。有四弦,但古代多兩弦或者三弦。清朝時,屬番部合奏樂。 火不思見於突厥化各族,由中國到土耳其皆有使用。哈萨克叫Qobız(),黠戛斯叫Komuz,或寫qomus(黠戛斯話:комуз; );阿塞拜疆叫Gopuz;土耳其叫Kopuz,都是一音之轉。.

新!!: 琵琶和火不思 · 查看更多 »

琵琶

琵琶,是東亞傳統彈撥樂器,已經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最早被稱為「琵琶」的樂器大約在秦朝時期出現的。「琵琶」這個名稱來自所謂「推手為批,引手為把」(最基本的彈撥技巧)所以名為「批把」(琵琶)。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漢語裡對所有短頸魯特琴族(又稱琉特屬)彈撥樂器的總稱。 中國琵琶傳到東亞其他地區,發展成日本琵琶、朝鮮琵琶、越南琵琶和琉球琵琶。.

新!!: 琵琶和琵琶 · 查看更多 »

琵琶仔

琵琶仔為舊日廣東人對妓院裡的未成年歌女之稱。琵琶仔之俗稱可能是因為她在青樓妓寨中的工作是抱著琵琶在酒席間以唱曲娛賓待客而來。琵琶仔是陪酒而不伴寢(俗稱「未梳攏」),待成長後方會成為老舉(賣身的妓女)。琵琶仔又或者可以解釋為處女。 吳昊引王書奴的《中國娼妓史》描述廣東之大寨: 「(妓女)分兩目,曰老舉,曰琵琶仔。琵琶仔只是一曲清歌,奉觸上壽,老舉則兩情歡洽可以留髡,故大寨之營業﹒亦分兩種,曰酒局,只陪酒的,曰大局,便是薦枕的了......」。 琵琶仔大多是來自貧苦人家的女孩,幼年時被賣入妓寨,由「事頭婆」(老闆娘,即妓院鴇母)聘專人教她唱歌彈琴,甚至讀書作詩。待事機成熟,找到富家老爺、名門子弟,將琵琶仔的初夜善價而沽。 得到琵琶仔梳攏(初夜)的嫖客,可以享受10天的特權,10天後客人便要離棄而去。該琵琶仔就敬上一杯離別酒,唱出離別歌:「有情酒,斟落呢隻無情杯,飲過此杯未知何時回,四海江湖盡在此杯,臨行玉手指下郎腰背,去捨難返,欲捨難回.....」。之後,該琵琶仔更須掛藍戴孝,象徵丈夫已死,這樣她才可以在妓寨裡繼續賣身。「琵琶仔」失身以後就變為「老舉」之身。.

新!!: 琵琶和琵琶仔 · 查看更多 »

琵琶法師

琵琶法師(びわほうし)是日本平安時代的盲眼僧侶,他們會在街道上弾奏琵琶。鎌倉時代的琵琶法師曾使用琵琶替《平家物語》伴奏,完成所謂的平曲吉川「語りもの」(1990)p.42。.

新!!: 琵琶和琵琶法師 · 查看更多 »

琵琶泉

琵琶泉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环城公园东南隅(原济南护城河南岸)、黑虎泉以西,泉名得自其水声淙淙,犹如琵琶扬韵。该泉曾载入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记》(“曰琵琶,浔阳之旧曲也。”),亦列入2004年4月评选的新七十二名泉,隶属黑虎泉泉群。 该泉泉池原呈不规则状,1965年整修为长6米、宽5米、深2米的方形石砌泉池,池周围以雕石栏杆。水自池底岩孔中涌出,溢出北侧池沿后泻入南护城河,游人可在泉东侧的琵琶桥和西南侧的清音阁赏看泉景。但由于近年济南的泉水危机,其喷涌情况已不如昔。.

新!!: 琵琶和琵琶泉 · 查看更多 »

琵琶湖 (西藏)

琵琶湖(),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尼玛县境内,地处尼玛县北部,形形状类似乐器琵琶,故名。湖面海拔4928米,面积15.8平方公里。湖区气候干寒,年均气温-6℃,年降水量150毫米。湖水主要靠泉水补给,集水区面积970.2平方公里。.

新!!: 琵琶和琵琶湖 (西藏) · 查看更多 »

神兵玄奇

《神兵玄奇》,是香港漫畫家黃玉郎於1999年出版的漫畫作品,故事主要分為五部(一、二、三、三.五、四),其中前四部有承先啟後的關係,第五部則為獨立劇情。除此之外,另外還有《神兵前傳》、《神兵外傳》、《神兵玄奇F》、《神兵科幻紀》、《創世神兵》、《神兵問天》等衍生作品。 《神兵玄奇》的故事重點即在於具有異能的「神兵」,以造型特異突出、並附有典故的傳說中的兵器為發想。每期出刊更附贈袖珍型態的神兵拆信刀精品,甚至分有異色版和大尺寸、真人尺寸兵器以供收集,開創了港漫市場中的神兵潮,其他各家紛紛跟進隨刊加贈兵器拆信刀的銷售方式,一時之間成為話題與收藏熱門。 一般常會將港漫附贈的兵器拆信刀精品歸類到《神兵玄奇》漫畫的銷售方式,但其實兵器拆信刀熱潮的先河是馮志明的《霸刀》。 自從玉皇朝重新出發開始,加入黃玉郎旗下的邱福龍,實質上負責玉記書系中的美術設定監製。玉皇朝旗下作品中出現的各種神兵,也都是由黃玉郎和編劇群構思、邱福龍擔任設計繪製。.

新!!: 琵琶和神兵玄奇 · 查看更多 »

神韵艺术团

韻藝術團成立於2006年,總部設於美國紐約。神韻的宗旨是復興五千年神傳文化,2018年有五個團同時在世界各地開始巡迴演出,每一年的演出都有一套全新的節目,配合全新的音樂、服裝、動態天幕和歌唱曲目。2006年獲《Billboard》雜誌評選為全美七大優秀大型舞台劇。 《紐約時報》2010年〈一夜看盡五千年中華傳統音樂與舞蹈〉報導,指神韵每年在全世界逾100個主要城市巡演(至今未能前往中國大陸演出,主要原因是該團體與“法輪功”有密切關聯),在2007年首演季,觀眾只有二十萬;在2010年演出季,觀眾已超過一百萬。每個分團除了有知名的舞蹈家和音樂家外,有獨立的樂隊、編舞、作曲家、主持人、服裝設計師、舞台設計師、天幕和電腦藝術家約100人,均受受過傳統的文化培訓。常獲世界各地藝術大師的五星級評價,被稱「奇蹟再現」。.

新!!: 琵琶和神韵艺术团 · 查看更多 »

程玉

程玉(Cheng Yu),英國華人,女性音樂家,擅長琵琶及古琴,並且研究中國音樂。現任倫敦幽蘭琴社社長。.

新!!: 琵琶和程玉 · 查看更多 »

穎兒

兒,本名劉穎(),是一位中国大陸的女演員,以清純氣質與甜美笑容著稱。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2005级表演及导演系。.

新!!: 琵琶和穎兒 · 查看更多 »

童年的回憶

《童年的回憶》是盧亮輝於1991年接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委託創作的國樂團合奏曲,原取名為《童年的回想》。此曲以簡單而甜美的旋律譜出主題,表達童年時期歡樂的情景和天真無邪的心靈,在各式國樂器的反覆演奏下製造出極佳的效果。 全曲共有兩個主題,以A-B-A的方式呈現。開頭小鐵琴藉簡單的旋律拉開回憶的序幕,隨後三角鐵、胡琴的撥弦、笛子漸漸加入到整個樂團,反複著相同的樂句,帶領聽眾一同走入童年的回憶中,快板後由笛子領頭吹奏第二主題旋律,並利用二胡的擊弓、琵琶的絞絃及大、小軍鼓模擬孩提時接受童子軍訓練的情景,末段時各樂器以輪奏的方式將主題再現,帶著孩子進入夢鄉,為整首曲子畫下一個安靜的句點。 Category:中樂作品.

新!!: 琵琶和童年的回憶 · 查看更多 »

竹生島

竹生島是琵琶湖北部的一個島嶼。為日本的國家指定名勝和國家指定史跡。該島位于葛籠尾崎以南約2公里處。屬于滋賀縣長濱市管轄。全島為針葉樹木所覆蓋。為琵琶湖八景(深緑)之一。該島附近湖水較深,琵琶湖的最深處(104.1米)即位于該島西側。該島以北的葛籠尾崎發現了一处湖底遺跡,在水深70米處打撈出了眾多陶器,其歷史跨度極長,自繩文時代早期開始到弥生時代,還有一些疑似為中世紀時期的文物。.

新!!: 琵琶和竹生島 · 查看更多 »

箜篌

(音ㄎㄨㄥㄏㄡˊ),是一种拨弦乐器。漢武帝令樂人侯調始造空侯。《风俗通》、《通典》則說是侯调所作。因为制器的人姓侯,而其声坎坎,所以叫坎侯。 分卧式和竖式两种。卧箜篌平放横弹似瑟,又称箜篌瑟,是公元前111年产生于汉代的乐器。 竖头箜篌,又名胡箜篌,约在汉灵帝时由西域传入。箜篌高三尺许.形如半边木梳,弦数因乐器大小而不同,最少的5根弦,最多的25根弦,竖头箜篌经过隋唐至明时期数代的的发展和改进,配合本土的音乐文化习惯,创造出了唐箜篌,明箜篌等新式箜篌。在龜兹石窟的壁畫中,曲項琵琶與豎箜篌常配組出現在佛說法圖、涅般圖、因緣故事和伎樂天人的供養圖中。 唐代以后的箜篌专指竖箜篌。琴弦一般系在敞开的框架上,用手指拨弹。箜篌與琵琶、五絃、箏合稱隋唐俗樂中的絲弦。明代燕樂制度中箜篌直長4尺8寸,並柄上雕龍頭,20絃。 日本奈良正仓院保存有唐代漆竖箜篌残件,有槽、颈、脚柱、响板、梁等部分,據残件與相关图像,音箱當在向上弯曲的曲木上,下方横木供系弦之用。 自唐以后,演奏箜篌的人越来越少。明清之后,逐渐失传。1930年代有箜篌复制工作,1959年,北京乐器研究所研制明代的箜篌。.

新!!: 琵琶和箜篌 · 查看更多 »

粵劇

粵劇,又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源自南戲,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糅合唱做唸打、樂師配樂、戲臺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粵劇名列於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2009年9月30日,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粵劇是省港澳地區的艺术瑰宝,隨著華人的移民及其對粵劇的喜愛和傳唱,被傳播到世界各地。.

新!!: 琵琶和粵劇 · 查看更多 »

粵謳

粵謳是廣東珠三角地区曲藝說唱之一。歌詞是半文言半白話文體,以七字句為主,四句为一节,句中多有衬字,格律要求押韵,若有一字一词拗口,便无法成讴,但平仄要求較詩詞寬鬆,有時更會加入地方色彩的俚語,雅俗共融。.

新!!: 琵琶和粵謳 · 查看更多 »

纳西古乐

纳西古乐包括三部分:“白沙细乐”、“洞经音乐”和“皇经音乐”,由于其有一套严格的传承方式,必须以师带徒或以父带子相传,历史悠久,古朴典雅,用背诵工尺谱口传心授,所以一直流存至今。是中国最重要的的大型古典管弦乐之一。目前只有许多高寿的老艺人会演奏,应用十面云锣、芦管和曲颈琵琶等许多已经在内地失传的古老民族乐器,正在进行传承抢救。其古老乐曲、古老乐器和高寿艺人,共同被誉为稀世“三宝”。1962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音研所、云南省歌舞团及丽江地县音乐工作者发掘整理了总谱,被称为“活的音乐化石”。 白沙细乐是由纳西族聚居的中国云南丽江以北的重镇白沙而得名,由于乐队中不用音响强烈的打击乐器和管乐器,所以又名“细乐”。 白沙细乐据说是在13世纪时蒙古大军南征云南,当时元世祖忽必烈和纳西族土司木天王结盟,留赠他一个乐队和乐谱,其音乐几百年一直流传下来。现在老人们在演奏时仍然身着元代乐工的服装。现在只保留下七个乐章,名为《安魂曲》,各个乐章音调联系密切,结构严谨,可单独演奏,也可连奏成一大型套曲,表现了凄凉、怀念、悲痛的情感。 ,当年土司将其引入丽江,又结合了当地的纳西族传统音乐的风格,这种道教音乐从19世纪后在内地已经绝迹,在丽江被保留下来,既具有古朴典雅的江南丝竹风格,又揉进了纳西族传统音乐的风格,现在保留的曲目有《到春来》、《吉祥》等20余首。 皇经音乐现在已经失传。 纳西古乐应用的乐器有苏古笃(胡拨)、曲项琵琶、双簧竹管乐器波伯(芦管,来自古代筚篥),还有横笛、竖笛、二簧(二弦拉弦乐器形同汉族京二胡)、大提胡、纳西族胡琴、中胡、小叫胡、三弦、筝、扬琴等打击乐器是音响较轻的五音(十面)云锣、中锣、镲、铙、大钹、大锣、板鼓、提手、木鱼、磬等。.

新!!: 琵琶和纳西古乐 · 查看更多 »

羽林家

羽林家,是自鎌倉時代以來公家家格的一种。位列于摄家、清华家、大臣家之下;與名家同等;在半家之上,相當於江戶時代的武家官位家格。.

新!!: 琵琶和羽林家 · 查看更多 »

烏德琴

烏德琴,又称厄烏德琴(英文Oud;阿拉伯文عود;波斯語بربط;土耳其語ud或ut;希臘語ούτι;亞美尼亞語ուդ),是中东及非洲东部及北部使用的一种传统弦乐器,有“中东乐器之王”之称。 烏德琴被认为是欧洲魯特琴和。由于现代吉它延自鲁特琴之一种类,是以烏德琴也被视为吉它之祖。 中亚国家如阿拉伯、土耳其、伊朗、亚美尼亚、伊拉克、敘利亞、阿塞拜疆的传统音乐里乌德琴占有重要地位。在北非国家如埃及、苏丹、摩洛哥、突尼斯、阿尔及利亚等也是人们所喜爱的乐器之一。.

新!!: 琵琶和烏德琴 · 查看更多 »

烤鴨

泛指任何使用燒烤方式製作的鴨肉料理,在中華地區十分常見。.

新!!: 琵琶和烤鴨 · 查看更多 »

疏勒乐

疏勒乐源自古疏勒,曾是隋朝九部乐和唐朝十部乐的组成部分。 按唐代杜佑《通典》记录,疏勒乐队由乐工十名和舞蹈者二名组成。樂工服裝:皁絲布頭巾,白絲布袍,錦襟褾,白絲布胯;舞蹈者服裝:白襖, 錦袖,赤皮靴,赤皮帶;樂器:“豎箜篌一、琵琶一、五弦琵琶一、橫笛一、簫一、篳篥一、答臘鼓一、腰鼓一、羯鼓一、雞婁一”。.

新!!: 琵琶和疏勒乐 · 查看更多 »

生祥與瓦窯坑3

生祥與瓦窯坑3是臺灣的樂團。交工樂隊解散之後,主唱林生祥及其他樂手共同組成了生祥與瓦窯坑3,並且於2004年10月發表專輯《臨暗》,內容仍不改其關懷本質,描寫小人物勞動的生活與心境。相較於交工樂隊時期的音樂,這張專輯在內容與表現的形式上,較過去沈穩,少了激昂熱烈的呼喊,卻將批判帶往更深沈的境地。 並於第16屆金曲獎獲得「最佳流行音樂作詞人獎」、「最佳客語流行音樂演唱專輯獎」、「最佳樂團獎」。.

新!!: 琵琶和生祥與瓦窯坑3 · 查看更多 »

田都元帥

都元帥,戲神、道教護法神,亦稱田元帥、田公元帥、田府元帥、相公佛、相公爺、宋江爺,與老郎神、二郎神一樣都是音樂界、戲劇界的保護神(祖師爺)。閩南地區以此神與西秦王爺為主要戲劇神,早期各個劇團時常械鬥,各以所奉的神像相互叫陣。今日由於藝師與戲班的交流,臺灣的劇團常有兩神兼奉的現象。同時也是台灣區域部分宋江陣的主祀神。.

新!!: 琵琶和田都元帥 · 查看更多 »

男兒當自強 (歌曲)

《男兒當自強》,1991年電影《黃飛鴻》的主題曲,改編自古琵琶曲《將軍令》,由黃霑填詞、林子祥主唱、戴樂民編曲。 歌曲面世後即風靡一時,獲得台灣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及新加坡金曲獎最佳電影主題曲,並傳唱至今。有論者認為此曲在情歌泛濫的流行華語樂壇中屬於異數,故能脫穎而出。.

新!!: 琵琶和男兒當自強 (歌曲) · 查看更多 »

百美新詠圖傳

《百美新詠圖傳》是清代文人颜希源编写的一部人物木刻版画书,共四卷。大画师王翙绘图,后袁枚为此书作注。本书汇集了中国历史和民间传说中的百余名女性,收录历代名媛佳丽小传百篇,配以图及文人咏词。包含图画、传记、诗词及书法等多种艺术形式,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新!!: 琵琶和百美新詠圖傳 · 查看更多 »

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據宋《宣和画谱》所載為五代十国南唐画家顾闳中的作品,現存此本摹於宋代,元代汤垕《画鉴》、清代孙承泽《庚子消夏记》、顾复《平生壮观》、《石渠宝笈初编》等书皆著錄,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清末流出宫外,1945年,张大千以500兩黃金的鉅款購得,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據記載,南唐的周文矩亦作《韓熙載夜宴圖》,元朝時兩作俱在,現今僅存顧本傳世。另有唐寅摹本,现收藏於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新!!: 琵琶和韩熙载夜宴图 · 查看更多 »

音乐

音樂,廣義而言,就是指任何以聲音組成的藝術。英文Music一詞源於古希臘語的μουσική(mousike),意即缪斯(muse)女神的藝術。而中文的音樂二字,許慎《說文解字》解釋為「音,聲也。生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認為音樂和聲音的區別,在於音樂需要透過人心去想像和創造。音樂可分為創作、演奏、聆聽三個過程,在不同文化和社會,對於音樂的過程及其重要性都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在西非鼓樂里,每個人皆是參與者,人們不會區分作曲者、演奏者和聆聽者的身份。 至於何謂聲音、噪音和音樂的區別,沒有公認的標準。因為音樂和數學、物理相關,歐洲自古希臘時代開始,有人論述樂理。在西方樂理中,音樂的主要元素有音高(或聲音的頻率)、節奏和音色。不同的音高重疊形成和聲,音高依據節奏進行成為旋律,常用的音高形成音階和調性,規律性的強拍和弱拍形成節拍,拍子的快慢構成速度。但近代有不少音樂家不認同傳統的理解,例如二十世紀美國作曲家約翰·凱吉認為任何聲音和靜默皆是音樂。音樂可以分為不同種類,但每種種類的區別常常是含糊和具爭議的。 音樂可以用樂譜描述,依據樂譜演奏,但也有不少音樂類型如民歌或爵士樂是由演奏者即興創作的。樂譜作為一種符號的語言,只能描述聲音的屬性或指示演奏所需的技巧,卻無法記錄聲音本身。因此在錄音技術出現之前,欣賞音樂必需現場聆聽,或自己親身參與演奏。傳統上欣賞音樂有特定的場所,從古時的宮庭、教堂、廟宇到今天的音樂廳、酒吧等等。十九世紀末,留聲機的發明令聲音可以记录和複製,改變了欣賞音樂的模式,一般認為錄音技術和大眾媒體是流行音樂形成的主要因素。現在人們可以在家中聆聽唱片和音樂錄像,透過無線電以收音機和電視接收聲音的訊號,也可以携帶隨身聽在任何一個地方聆聽音樂。 演奏音樂需要透過歌唱或樂器。廣義的樂器包括一切可以發出聲音的工具,在石器時代人們已經開始製作原始的樂器。今天電腦和不少電子音樂產品可以透過MIDI製作音樂。 音樂是一种需要學習的技能,而在不少國家的基礎教育中包括有音樂課,而一些音樂學院則提供專業的音樂教育。音乐学是一個歷史的科学的研究音乐的广阔领域,其中包括音乐理论和音乐史。另外自十九世紀末開始有民族音樂學,研究各地不同的音樂文化。.

新!!: 琵琶和音乐 · 查看更多 »

韓國起源論

韓國起源論是指一種基於韓民族優越主義的觀點,將其他国家文化等的发源地说成是朝鲜半岛的現象。表现包括將中国、日本乃至世界的文化與技术宣稱為朝鮮半島所创造和發明,宣稱他國名人均分别是韓國人和韓國人的後代,以及宣稱某名人具有韓國血統等。.

新!!: 琵琶和韓國起源論 · 查看更多 »

菊亭晴季

菊亭晴季()是日本安土桃山時代與江戶時代前期的公卿。 菊亭家又稱今出川家,是藤原北家的支流,世代以為皇室演奏琵琶為業。晴季是左大臣菊亭公彥之子,生於天文八年(1539年)。初名實維,天文十四年(1545年)元服後改名晴季。天文十七年(1548年),敘任從三位,列身為公卿之一。天正七年(1579年)昇內大臣,天正十三年(1585年)昇從一位右大臣。 晴季因為與豐臣秀吉關係親密,在織田信長過世後,秀吉成為天下人,為了得到征夷大將軍的位子,便由晴季出面,希望能讓秀吉做足利義昭的義子,但是遭到義昭的拒絕。於是放棄幫他當上將軍的工作,改讓他任關白一職,即在朝廷間斡旋、調停的職役。由此看來,晴季在朝廷內是相當受到重視的,而後來他也將女兒嫁給秀吉的外甥,即其養子關白、家督豐臣秀次。然而在文祿四年(1595年)八月,秀次因有謀反嫌疑被囚至高野山,後來自殺身亡,妻妾子女都被殺害。受到秀次事件的牽連,晴季因此失勢,被流放到越後。 第二年慶長元年(1596年),晴季獲得赦免,返回京都。慶長三年(1598年)秀吉去世,同年十二月,晴季回任右大臣。慶長八年(1603年)正月,辭去右大臣之職。元和三年(1617年)三月二十八日卒,享年七十九歲。法名景光院月叟常空,墓在京都上京區的上善寺。.

新!!: 琵琶和菊亭晴季 · 查看更多 »

菩萨

菩薩,即菩提薩埵(बोधिसत्त ;बोधिसत्त्व )之略稱,過去曾譯作菩提索多、冒地薩怛縛、或扶薩。Bodhi(菩提)意為「覺悟」,satto或sattva意為「有情」,譯成漢語的意思為註定走向覺悟的有情眾生。 此外,受到佛教傳入的影響,在中国民间信仰中,也常泛称非佛教的神明为菩薩。.

新!!: 琵琶和菩萨 · 查看更多 »

鐵獅玉玲瓏

〈鐵獅玉玲瓏〉是臺灣綜藝節目《黃金夜總會》單元,主要表演者是許效舜與澎恰恰,內容改編自蓬萊仙山頻道之民間說唱藝術節目《錦裙玉玲瓏》,表演方式、服飾與場景基本保留曲藝格調,並高度採用戲謔手法以轉為喜劇取向。 該單元於1999年6月10日至2000年間首播;2001年與2005年以單獨節目形式重播。 根據2002年時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所長林東泰發表的研究,該單元表演方式之所以深受年輕族群喜愛,因為以超文本(hypertext)和超連結(hyperlink)的手法將語音不斷連結和延伸,製造嶄新的另類語境,並採取前所未有的遊戲態度對待數千年悠久歷史的語音符號意義。而這種連結與延伸的形式,與網路超文本的非線性(nonlinear)和--(multi-dimensional)的風格有異曲同工之妙,相當反映當前「e世代」網路族的行為模式和用語特性,因此受到網路族普遍熱愛。.

新!!: 琵琶和鐵獅玉玲瓏 · 查看更多 »

鐵血保鏢

《鐵血保鏢》(Safe Guards,原擬名《會友鏢局》),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清裝恩仇電視劇,全劇共25集,由馬浚偉及姚子羚領銜主演,並由黎耀祥、黃智賢、黎諾懿、郭峰、蔣志光、劉江及惠英紅聯合主演,監製為李添勝。.

新!!: 琵琶和鐵血保鏢 · 查看更多 »

顧寶文

顧寶文(),台灣指揮家、琵琶演奏家。1970年生於台北市。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音樂藝術博士。現為國立台南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專任教授,為台灣國樂界第一位指揮專業教授。 十二歲開始學習音樂,表現極為傑出,多次獲得全國大賽之首獎。並皆以榜首成績分別進入國立藝術專科學校(現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中國文化大學及國立藝術學院(現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研究所就讀。後獲得全額獎學金進入美國林登沃德大學攻讀藝術碩士。並於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音樂學院隨指揮大師唐納德‧波特內(Donald Portnoy)攻讀管絃樂指揮博士。 顧寶文除了指揮與琵琶外,亦擅長鋼琴、打擊樂器及大提琴。並曾於台北愛樂廣播電台主持「東方古典」節目。由於外型出色,學歷傲人,加上指揮情感豐富,迅速名列台灣新生代指揮家之林。亦多次專任指揮知名樂團,如高雄市立國樂團與新加坡華樂團。2010年顧寶文榮獲中國文藝協會頒發中國文藝獎章音樂指揮獎、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傑出校友,2012年獲聘為新加坡華樂團(首任)及安徽交響樂團/民樂團之常任客席指揮。此外,亦獲頒國立台南藝術大學100年度「本校教師創作展演及研究成果」獎勵之全校第二名;國立台南藝術大學102年度「本校教師創作展演及研究成果」獎勵之全校第一名;國立台南藝術大學102年度「本校教師創作展演及研究成果」獎勵之卓越成就獎;國立台南藝術大學103年度「本校教師展演創作及研究成果」獎勵之全校第三名;文化部2014年第25屆傳藝金曲獎獲「最佳製作人」、「最佳民族音樂專輯」兩項入圍,2016年第27屆傳藝金曲獎再獲「最佳詮釋獎(指揮)」、「最佳傳統音樂專輯」、「最佳專輯製作人」三項入圍,並獲頒「最佳專輯製作人」獎項。 2011年顧寶文創立台灣愛樂民族管弦樂團,成員募集來自大專院校教授,中小學教師,自由音樂家,及高中級以上在學學生約七十五人所組成,所有成員皆出自嚴格的科班訓練,是目前南台灣最具專業,亦最具規模的非政府組織民族管絃樂團。樂團以台灣(Taiwan)為中心,高雄為基地,展現熱情(Passion)、自信(Confidence)、與原汁原味(Original),(T,P,C,O.

新!!: 琵琶和顧寶文 · 查看更多 »

顧冠仁

顾冠仁(),中國国家一级作曲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其创作以多样性及多产著称。他的作品既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又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並在弹拨乐合奏的演出形式上作出贡献。.

新!!: 琵琶和顧冠仁 · 查看更多 »

顧芮寧

顧芮寧(Elaine Koo,),香港女歌手及前中國內地女子樂隊V4主唱。.

新!!: 琵琶和顧芮寧 · 查看更多 »

行卷

行卷,有時稱干投行卷,是中國史上科舉的產物,考生在考试前把所作诗文写成卷轴,投送朝中显贵,以求其推薦給主考官。 如果是數日後又重新投送,則稱為溫卷。 唐朝的行卷的風氣非常盛行。王维赴长安参加进士科考试,拿着行卷投在唐玄宗之弟岐王李隆範的門下,但岐王告訴他,张九皋已投在太平公主之門下。岐王叫王维装扮成伶人,在太平公主席前弹奏琵琶,公主識賞不已,待以上宾之礼。岐王趁機向公主推薦王維的詩文。日後王维果然中了第一名进士。白居易年轻时以诗向顾况行卷,顾况看到他的名字很轻视,就开玩笑地说:“长安米贵,‘居’亦弗‘易’。”然而当他读到诗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又惊又喜,道:“有句如此,居天下何难!”白居易果然中进士。李商隐《与陶进士书》:“文尚不復作,况復能学人行卷耶?”有人偷了杨衡的诗文去应试而登第。杨衡见到此人,便问他:“‘一一鹤声飞上天’在否?”这人回答说:“此句知兄最惜,不敢偷。”杨衡笑说:“犹可恕也。” 到了明朝,行卷是指举人中式的诗文。顾炎武《日知录·十八房》:“至(万历)乙卯以后,而坊刻有四种……曰行卷,则举人之作。”.

新!!: 琵琶和行卷 · 查看更多 »

行歌坐月 (侗族)

行歌坐月亦称行歌坐夜,是侗族青年男女恋爱社交活动的总称。在黔东南的南部地区,侗族男女青年在行歌坐月时,一般喜欢聚集在寨子中间的“月堂”里。“月堂”本是寨子中的一间公房,一般是不经过装饰的一幢低矮的吊脚楼,其间故着一排排长板凳。白天,妇女们到这里织麻、打草鞋、做针线、纺纱……;晚上则变成青年男女们聚集在一起谈情说爱的“月堂”。 夜晚降临时,男青年们急忙吃过晚饭,拿着琵琶、牛角琴(有的还在琴上吊着一盏四四方方的玻璃灯),边弹边唱相继朝着“月堂”走去。若有相好的姑娘,则走到姑娘家的木楼边拉边唱。若姑娘尚未吃晚饭,就推开火搪边上的宙子,或伸出头来向小伙子打打手势,或轻轻说道:“没吃饭”,“请等等”。这时,有些性急的小伙,常常采取一些粗鲁的行为,或订口哨、呼喊、或从篱笆上扯起一根长长的竹竿去敲打姑娘家火塘边上的窗子。有耐性的姑娘一般不做声,脾气不好的姑娘有时会舀一瓢冷水从窗子上泼下来,叫对方赶快走开。 当男方青年邀邀约约到了“月堂”后,小伙子坐在矮的板凳上弹琴,姑娘们则架起纺车坐在一旁一边纺纱,一边轻轻地唱起来。带头的小伙叫“老叫雀”,领唱的姑娘叫“朵”。先是各人表示谦让的独唱,后进行盘歌,其内容多是天文地理、历史事件、名人典故、风土人情、花鸟鱼虫等。通过对歌,姑娘了解男方的性格、爱好、情操和理想。其问,若两人互相爱慕,便悄悄离开集体,走出“月堂”,到寨子的竹林、树林,或别的幽静的地方去“行歌坐月”。 黔东南北部的侗族在“行歌坐月”时,与南部侗族略有差异。这主要表现在:男女青年相邀“行歌坐月”不是用琴声呼唤,也不是在晚上开始,而是在什么节日或逐场时开始。在节日里,他们不约而同地男女分群站在山头或土坡上;赶场天,他们则分群站在街坊的两边,互相悄悄偷看和打听对方的来历和姓名,或进一步了解其人勤快与否,以及脾气道德等等之后,就打口哨,打手势或呼喊。要是双方都有情意,便走下山坡土坎,或走出街坊,在草坪或街场边,一群群地走拢来,另一方见了,马上跟随走去,或用嘴说,或在人群拥挤的地方,用脚去踩对方的脚后跟,表示邀约去“行歌坐月”,双方离开草坪或场坝,来到树下或街边幽静处,约定“行歌坐月”的时间,称为“讲日子”。日子“讲”的多半是白天,地点不是在“月堂”,而是在什么路口“凉亭”或山头上。“讲”的日子到了,男女双方都穿着新衣盛装,并打着洋布伞去赴约。初次参加“行歌坐月”的男女青年,往论旧人看见说闲话,巧妙地把新衣穿在里边,旧衣穿在外边,假装出门做活路、砍柴或割草,而出了村获后,他门便找个僻静之处,把面上的旧衣脱下来,藏在一个地方,重新打扮后再去赴约。 初次时,男女双方分群活动,有时故意躲起来。然后以歌声呼唤对方。双方叫拢在一起后仍采取集体活动的形式。男女双方都摘下树叶放在地上,唱着:“请坐客,不得板凳坐木叶,不得板凳木叶坐,路远走累坐下歇……”,相互让坐。双方远远的隔着坐下后,“老叫雀”领先吹木叶,“朵”领先唱起歌来,双方一边唱一边用美丽的言词赞美对方的人格、美貌,倾吐自己的爱慕。初会时,唱的是初会歌;二次相会时就改唱相会歌,几次约会之后,便唱起“曼星”(春天的歌)、“曼端”(夏天的歌)、“曼蝉”(秋天的歌)和“曼拉”(冬天的歌)等四季歌来。其问,产生爱情的人,便照样离开“集体”,邀约下次不再参加集体约会,而单独选定日期和地方进行“行歌坐月”。 在约会中,若对方迟到,早到的一方又等不耐烦了,便摘下一束树叶来,丢在路边显眼的地方,让对方来后,知道自己已经走了。双方经过数次约会“行歌坐月”后,无情的,故意失约;有情的,便同意结为夫妻,并约定告诉双方的父母,准备办喜事,结婚“吃豆茶”。 在“行歌坐月”中,姑娘不接受对方金钱、衣料或其他馈赠,定婚时也不接受“定婚礼”,只赠信物,一般小伙子送姑娘一块包头布,姑娘送对方一块侗锦。.

新!!: 琵琶和行歌坐月 (侗族) · 查看更多 »

衛仲樂

衛仲樂(1909年3月21日-1997年4月7日)原名秉濤、又名崇福,是中國著名民族樂器演奏家,擅琵琶,被稱爲“琵琶大王”,此外還通古琴、二胡、簫及笛,也工於小提琴。衛仲樂也擔任過二至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新!!: 琵琶和衛仲樂 · 查看更多 »

颜氏家训

《顏氏家訓》由北齊顏之推所著,於隋初成書。全書七卷二十篇。 《顏氏家訓》全书七卷二十篇,即《序致》、《教子》、《兄弟》、《后娶》、《治家》、《风操》、《慕贤》、《勉学》、《文章》、《名实》、《涉务》、《省事》、《止足》、《诫兵》、《养生》、《归心》、《书证》、《音辞》、《杂艺》、《终制》,以傳統儒家思想為中心,也注重實學、工農商賈等技能,教育顏氏後輩關於修身、治家、處世、為學等學問,“又兼论字画音训,并考定典故,品弟文艺”。其中《歸心》篇宣傳佛教思想,《書證》、《音辭》兩篇討論古書訓詁音韻,《文章》篇討論文學,《誡兵》討論軍事。顏之推自称:“吾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範世也,业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 《顏氏家訓》裡面提到一個故事,齊朝有一士大夫,嘗謂吾曰:“我有一兒,年已十七,頗曉書疏,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無不寵愛,亦要事也。”顏本人認為“異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業,自致卿相,亦不願汝曹為之。”顧炎武稱讚他說:“嗟夫,之推不得已而仕於亂世,猶為此言,彼閹然媚於世者,能無愧哉!”。王鉞曰:“北齊黃門顏之推《家訓》二十篇,篇篇藥石,言言龜鑑,凡為人子弟者,可置一冊,奉為明訓,不獨顏氏。”但也有人認為,“南朝入仕北朝”的顏之推自嘆“一生而三化”,其“家訓”寫來道貌岸然,顏之推本人的經歷,卻不是那麼的“民族大義”。.

新!!: 琵琶和颜氏家训 · 查看更多 »

裴神符

裴神符,唐代初年贞观年间著名的音乐家,琵琶演奏家,又名裴洛儿,一作裴路儿、裴赂儿。西域疏勒(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勒县)人。 裴神符善弹琵琶。裴神符最早弃用木弹拨而用手指弹琵琶,称“掐琵琶”,革新了琵琶的演奏技术。演奏琵琶原为卧式拨弹,他首先改用立式指弹,创用了多种弹拨琵琶的技巧,如用手指划弹、轮弹、扫弹等技法。这种演奏方法为后世所效仿。他弃拨用手所弹的琵琶不是圆形音箱、直柄的汉琵琶,而是擅长五弦琵琶。他不仅是琵琶演奏家,而且是作曲家,作曲有《胜蛮奴》、《火凤》、《倾杯乐》,他用新法演奏乐曲《火凤》,深受唐太宗的赏识和称赞。唐太宗擢其为太常乐工,后任宫廷乐师。《火凤》后被配以舞蹈,流传甚广,到唐高宗时大盛。史称“声度清美”,可惜未传于世。元稹在其诗作《法曲》中将《火凤》和《春莺啭》相提并论:“《火凤》声沉多咽绝,《春莺啭》罢长箫索。”该曲在唐代曾产生很大的影响。.

新!!: 琵琶和裴神符 · 查看更多 »

褚淵

褚淵(),字彥回,河南陽翟人。父親時宋尚書左僕射褚湛之,母親郭氏,嫡母吳郡公主。褚淵歷仕宋齊兩代,他不僅是宋明帝的顧命大臣,更是蕭齊的開國元勛,他向宋明帝推薦蕭道成任要職,後又多次協助道成,令道成藉以篡宋稱帝。褚淵在宋齊皆任三公,但當時及後世都對褚淵政治上的作為有很大非議,認為他負了明帝託付,將江山拱手相讓給蕭道成。.

新!!: 琵琶和褚淵 · 查看更多 »

褞袍超人

《褞袍超人》,是在日本電視台於每週星期六的19點00分 - 19點30分所播映的龍之子製作的日本電視動畫作品。自1986年10月14日播至次年1987年2月24日,全20話。.

新!!: 琵琶和褞袍超人 · 查看更多 »

西厢记

《西厢记》是中国《六才子書》之一。最早取材于唐代诗人元稹所写的传奇《会真记》(又名《莺莺传》),后被元代王实甫改编为杂剧(此前有宋人趙令畤以此題材作《商調蝶戀花鼓子詞》,金人董解元作《西廂記諸宮調》,然影響力均遠不如雜劇《西廂記》),被稱為「元杂剧的壓卷之作」,對中国的语言、文化等各个方面皆頗有影响。.

新!!: 琵琶和西厢记 · 查看更多 »

西藏货币史

西藏货币史是指在西藏地区流通货币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由于私有财产的产生,货币就随着原始的物物交换开始在西藏萌芽。在吐蕃王朝时期,西藏主要以砂金为货币。在随后的分裂割据时期,白银越来越重要,西藏进入金银并用时期。元代统治西藏后,随着大量白银的输入,西藏步入银本位时期。16世纪开始,西藏大量使用通过与尼泊尔银钱贸易流入的尼泊尔银币。西藏在1763年及1785年兩度自铸银币,应对尼泊尔银币的短缺。后来由于廓尔喀以银钱贸易问题为由两次入侵西藏,清政府在击退廓尔喀后,詔令西藏自行铸造货币,西藏于1791年开始系统地铸造藏币。藏币铸行之初仅有银币,1909年开始铸行铜币,1911年开始发行纸币,期间还曾短暂发行过金币。除藏币外,从周边地区流入的四川藏洋、英印卢比等也曾在西藏流通。1959年藏區騷亂后,藏币被废止,人民币成为西藏的流通货币。.

新!!: 琵琶和西藏货币史 · 查看更多 »

香溪长江公路大桥

香溪长江公路大桥,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是国务院《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和《湖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也是拟建的湖北省骨架公路网中第6纵的第2条支线跨越长江的节点工程。大桥项目起于秭归县郭家坝镇东侧,接 ,于兵书宝剑峡跨越长江,再于刘家坝跨越长江支流香溪河,止于香溪河西岸的归州镇向家店,复接 ,全长5.419公里。主体工程包括特大桥2座:香溪长江大桥、香溪河大桥,其中,香溪长江大桥长0.805公里,香溪河大桥长1.058公里;两岸接线长3.754公里,接线工程包括桥梁4座,隧道2座。另设有1处收费站、1处管理所及1处养护工区。工程概算总投资为20.99亿元人民币,于2015年8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工期4年,将于2019年全面建成通车,是宜昌市境内的第7座长江大桥。.

新!!: 琵琶和香溪长江公路大桥 · 查看更多 »

許地山

许地山(),台灣台南人,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作家、学者。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落華生),以字行。許地山是二十世紀中国在大學開梵文課的華人第一人和當代華人研究印度學的先行者,先前只有陳寅恪的梵文老師,西方漢學家鋼和泰教授在北大教過梵文,學生有羅世方等人,編有北京商務印書館版《梵語課本》和《梵語詩文圖解》等書籍。.

新!!: 琵琶和許地山 · 查看更多 »

高旭东

旭东(),旅居加拿大的中國琵琶、古筝女演奏家。中国琵琶研究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

新!!: 琵琶和高旭东 · 查看更多 »

魚洗

魚洗,又稱龍洗,「洗」是黃銅臉盆古稱;物理學施力於器皿共振造成共鳴原理,於中國古代發明的特殊銅製水盆;因以雙手摩擦盛水魚洗週邊製造聲效,數千魚洗有千軍萬馬效果,在古代作為欺敵退敵之防守武器;因器皿花紋多雕刻魚,雕刻龍則稱「龍洗」;發明時間約略在1700年前晉朝,現存最知名古代魚洗存放在浙江省杭州虎跑寺、杭州博物館之「陰陽魚洗盆」,1986年10月,美國曾經仿造一個青銅噴水顫盆,外型類似,而功能未彰:因為它不會噴水,且音效呆滯,所以仿造失敗。.

新!!: 琵琶和魚洗 · 查看更多 »

魯特琴

鲁特琴,也称琉特琴,是一种曲颈拨弦乐器。一般这个词主要指中世纪到巴洛克时期在欧洲使用的一类古乐器的总称,在这个时期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广义的乐器分类中,把类似的乐器统称为“魯特属”,此时就不限于年代国别,因此吉他、中国琵琶、日本琵琶等都可以包括在内。 欧洲鲁特琴上可以演奏和弦、旋律、跑句、各式各样的装饰音,甚至对位乐曲;它是用作伴奏歌唱的独奏乐器,也可用于重奏中,技艺娴熟的演奏者可以奏出多姿多采的效果。只不过较难弹奏。.

新!!: 琵琶和魯特琴 · 查看更多 »

评弹

评弹又称苏州评弹、说书或南词,是評話和弹词兩種曲艺形式的合称,流行于江南地區,以苏州话表演。 评话的演出内容和表演风格比较粗犷豪放,所以又称“大书”,表演者以男艺人居多,一般只说不唱,类似中國北方的评书。演出内容大都是以中國古代历代兴亡的英雄史诗和侠义公案为题材,主要书目有《三国》、《水浒》、《英烈》、《隋唐》和《七侠五义》等。 弹词的题材比评话要小,表演风格也比评话纤细柔和,所以又称“小书”。一般为二人組合,一人弹奏三弦,另一人弹奏琵琶。也有單人演出或者三人组合,说唱相间。题材大多是家族兴衰和爱情故事,传统剧目有《珍珠塔》、《描金凤》、《玉蜻蜓》、《三笑》等。.

新!!: 琵琶和评弹 · 查看更多 »

谢尚

谢尚(308年-357年6月14日),字仁祖。东晋人,豫章太守谢鲲子,东晋太傅谢安从兄。 精通音律,善舞蹈,工书法,尚清谈。历任江州刺史、尚书仆射,后进号镇西将军,累宦至散骑常侍,卫将军,并开府仪同三司。世称谢镇西。 曾于北伐中得到传国玉玺,又于牛渚采石制为石磬,为江表钟石之始。.

新!!: 琵琶和谢尚 · 查看更多 »

谭盾

谭盾(),湖南长沙人,当代古典音乐作曲家、指挥家。他创作的著名作品包括电影配乐《卧虎藏龙》、《英雄》、2008年北京奥运会颁奖仪式音乐等等。谭盾的作品视听元素多样,常借鉴中国传统音乐风格,并运用非常规乐器等进行实验音乐的探索。.

新!!: 琵琶和谭盾 · 查看更多 »

鳳凰展翅

《鳳凰展翅》是一首由胡天泉、董洪德作曲的笙獨奏曲,作於1956年,被認為是現代第1首創作的笙獨奏曲。胡天泉在1957年的第6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音樂比賽中演奏此曲,獲得金質勳章。 《凤凰展翅》運用了笙的許多特殊技巧,表現中國古代傳說的鳳凰展翅欲飛的形態。曲調取材自山西梆子的音樂風格,一般由小樂隊伴奏。.

新!!: 琵琶和鳳凰展翅 · 查看更多 »

贞观之治 (电视剧)

《贞观之治》是根據《唐書》、反映唐太宗贞观之治編劇的历史剧,由张建亚执导,阿城、孟宪实编剧,北京华录百纳影视有限公司、北京中影元申影业有限公司聯合摄制;由北京华录百纳影视有限公司、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中视影视制作有限公司、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聯合出品。该片于2005年拍摄,2006年12月播出(13日華視)。2013年10月22日MOD龍華戲劇台台灣播出。.

新!!: 琵琶和贞观之治 (电视剧) · 查看更多 »

越南琵琶

越南琵琶()是一种主要使用在越南音乐中的拨弦乐器。 主要為木質,梨形,有四根尼龍琴弦(以前是絲)。越南琵琶一般在演奏時為近垂直角度,彈奏的方法包括用左手的手指撥弄琴弦來產生不同的音效。越南琵琶經常在皇室場合演奏,現在仍被用在順化皇宮的雅樂表演中。 越南琵琶的名稱來源自古漢語“琵琶”,其發音為漢越音“tỳ bà”。“Đàn”(彈)置于词首,在越南语中表示“弦乐器”,越南語名詞會在前面表示該事物的類型作為詞頭,越南的其他傳統弦樂器的前半部分也同樣會加上「Đàn」字。.

新!!: 琵琶和越南琵琶 · 查看更多 »

越南文化

越南文化,通常指的是由起源于越南北部的京族所創造的文化。越南文化是亞太地區最古老的文化之一。與其他同樣位于中南半島的國家所不同的是,越南由于在歷史上受到中國文化很大的影響,其文化特征與東亞民族非常接近,是東亞文化圈的一部分。而其他東南亞國家(如:柬埔寨、老撾、泰國)則更多的受到印度文化的影響。.

新!!: 琵琶和越南文化 · 查看更多 »

越调

“越调”,流行于河南大部、山东、陕西南部、安徽西部以及湖北北部等地区,历史悠久,为河南三大剧种之一。因其伴奏乐器以四胡为主,故又被称作“四股弦”。2007年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 琵琶和越调 · 查看更多 »

黃金愛

黃金愛(Wong Kam Oi,),香港粵劇紅伶及電影演員。黃金愛在七歲時已踏足粵劇舞臺板,有『外圍花旦王』之稱,擔任六元班的正印花旦,曾與石燕子組成「金燕劇團」到澳門演出。她的粵劇拍檔尚有盧海天及小千歲等。嗜好釣魚。黃金愛的銀幕處女作是美國拍攝的第一齣粵語彩色愛情文藝電影《金粉霓裳》(1947年);她在香港拍駿粵語歌唱喜劇電影《戲迷奇遇記》(1962年,飾演粵劇紅伶白艷芳)就赴美國留學。 黃金愛欣賞紅線女的歌聲,由於黃金愛聲線夠尖亮,腔穩字露,有本錢唱高音,前紅線女的香港私人樂手馮華先生建議她主攻「紅線女腔」。 黃金愛的父親黃劍公先生在她孩童時代已聘請師傅教授舞台粵劇、古箏、秦琴、揚琴、琵琶、三弦琴、結他,她的師傅有尹自重、馮華、周景伊、周憲薄(撰曲名家)等音樂名家。她能演奏,亦擅長唱「紅線女腔」,演「紮腳戲」,因與丑生廖俠懷合演《花王之女》,令原屬「二步針」的黃金愛一舉成名。1962年香港政府憲報公佈黃金愛已獲批准歸化入英國國籍。1963年赴美國舊金山深造聲學,另一方面聯合留美紅伶經常演出舞台劇,亦有機會單獨舉行個人廣東古樂演奏會。1964年9月14日(星期一),香港國語電影女星張仲文訪問美國舊金山,住在閨中密友黃金愛的房間,由她帶領遊覽美國名勝。1965年初在紐約讀英文 1966年因住美國三年,領取美國公民身份後,1967年初曾回香港與父母小住,1967年6月12日(星期一)下午5時30分乘機飛返美國.

新!!: 琵琶和黃金愛 · 查看更多 »

黃曉飛

黃曉飛,中國作曲家、指揮家,現任北京中國音樂學院教授。 她從北京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畢業後,先是留在母校任教,後曾任湖北省歌舞團作曲、指揮,中國電影樂團客席指揮、東方歌舞團客席指揮。 1992年起擔任中國音樂學院正教授。 1994年到台灣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音樂學系擔任客座教授,6月轉任高雄市實驗國樂團(現在的高雄市國樂團)客席指揮,1995年又獲聘擔任高雄市實驗國樂團客席指揮,1997年再任高雄市實驗國樂團客席指揮。 1998年到1999年出任高雄市實驗國樂團1年期的駐團客席指揮。 2002年和2003年這2年在台灣台南縣官田鄉國立台南藝術學院(2004年8月1日改國立台南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擔任客座教授。 譜曲作品有《青年鋼琴協奏曲》(與劉詩昆、孫亦林、潘一鳴合作,195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1部鋼琴音樂大型作品,參見向乾坤〈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与当代中国音乐发展的方向〉1文 )、雙千金板胡高音板胡協奏曲《白毛女敘事曲》、《紅色娘子軍組曲》、二胡協奏曲《愛河之春》(台灣高雄市國樂團委約創作)、《車鼓迴旋曲》(使用台灣車鼓、歌仔音樂素材和特性樂器殼仔弦、大廣弦、台灣月琴,台灣台南市立民族管絃樂團委約創作,2003年4月26日在台灣台南市世界首演)、馬頭琴協奏曲《草原風情》(與丁魯峰合作)、馬頭琴協奏曲《憶》(與丁魯峰合作)等。 2002年5月9日,她指揮台南藝術學院國樂系學生樂團在台北市台灣國家音樂廳舉行《樣板戲音樂選粹》音樂會,親自指揮自己創作的《白毛女敘事曲》(雙千金板胡高音板胡協奏曲,取材自現代芭蕾舞劇《白毛女》音樂)、 《紅色娘子軍組曲》(與王竹林合作,取材自現代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音樂)、《沙家浜選段》(琵琶與樂隊,與曹文工合作,取材自現代京劇《沙家浜》音樂)等作品,獨奏家由客座教授俞遜發(笛)和專任教授湯良興(琵琶)、丁魯峰(雙千金板胡高音板胡)擔任。(首演是2002年5月3日在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2002年5月13日的最後1場在高雄市),俞遜發演奏的《大紅棗之歌》(與箏重奏,取材自現代芭蕾舞劇《白毛女》音樂)、《打虎上山》(箏重奏,取材自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音樂)也是她的創作。.

新!!: 琵琶和黃曉飛 · 查看更多 »

黑嘉嘉

黑嘉嘉(英语:Joanne Missingham,),生於澳洲布里斯本,台湾与澳洲混血儿並擁有双重国籍,台湾女子職業圍棋選手。 现时黑嘉嘉擁有中國棋院女子職業初段資格,為台灣棋院女子職業七段棋士。2008年7月,黑嘉嘉在中國大陸第二度挑戰定段賽,取得第2名的成績,成為職業棋士。是目前台灣第一位,也是唯一在中國入段的職業女棋士,但因選擇保留澳洲與中華民國國籍,沒有申請轉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因此沒有在中國棋院註冊,也不能代表中國參與國際賽。2010年取得台灣棋院初段資格,在台灣棋院註冊。2016年加入種子音樂。.

新!!: 琵琶和黑嘉嘉 · 查看更多 »

黑脸琵鹭

黑脸琵鹭(學名:Platalea minor,英文名:Black-faced Spoonbill),又名--、小琵鷺、黑面鹭、黑琵鷺、琵琶嘴鹭,俗稱飯匙鳥、黑面勺嘴,台灣賞鳥人士則俗稱為「黑琵」。因其扁平如湯匙狀的長嘴,與中國樂器中的琵琶極為相似,因而得名;亦因其姿態優雅,又有「黑面天使」和「黑面舞者」的雅稱;屬於鸛形目、鹮科、琵鷺亞科,琵鷺亞科的鳥類全世界共六種,其中以黑面琵鷺數量最為稀少(已知六種琵鷺當中唯黑脸琵鹭屬瀕危物種),屬全球瀕危物種類別之一。於故當黑面琵鷺在每年 1月至 3月渡冬時,東南亞觀鳥者會到處觀測關注其過冬狀況並統計數量。黑面琵鷺現時只活躍於東亞及東南亞地區。.

新!!: 琵琶和黑脸琵鹭 · 查看更多 »

齐文宣帝

文宣帝高洋(,在位550年—559年),字子進,鮮卑名侯尼干,勃海郡蓨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景县)人。因其生于晋阳,又名晋阳乐,南北朝时期北齐开国皇帝,在位10年。他是东魏权臣高欢次子,北齐追尊文襄皇帝高澄的同母弟,鮮卑化的漢人。.

新!!: 琵琶和齐文宣帝 · 查看更多 »

龟兹

龟兹(汉语拼音(叶音):Qiūcí,注音符號:ㄑㄧㄡ ㄘˊ,龟兹语:Kutsi,梵文:Kuci(na),维吾尔語:Küsen,),又称曲先、丘慈、邱慈、屈支、丘兹、拘夷、归兹、屈茨,是古代西域绿洲国家。648年唐设安西大都护府于龟兹,安西四镇之一。.

新!!: 琵琶和龟兹 · 查看更多 »

龟兹乐

龟兹乐是古龟兹的音乐。古龟兹人擅长音乐舞蹈;(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记》写道:“屈支国……管弦伎乐特善诸国”。龟兹乐器有竖箜篌、琵琶、五弦、笙、笛、箫、篦篥、毛员鼓、都眃鼓、答臘鼓、腰鼓、羯鼓、雞籹鼓、銅鈸、貝、彈箏、候提鼓、齊鼓、檐鼓等二十种。龟兹乐曲有:《万岁》、《藏钩》、《七夕相逢》、《投壶》、 《舞席》、《同心髻》、《玉女行觞》、《神仙留客》、《掷砖续命》、《斗鹳子》、《斗百草》、《泛龙舟》、《还旧宫》、《长乐花》、《十二时》、《善善摩花》、《婆伽儿》、《小天》、《疏勒盐》等。.

新!!: 琵琶和龟兹乐 · 查看更多 »

辯才天

辯才天(弁財天/べんざいてん)。乃日本神話中的七福神之一,象徵口才、音樂與財富的女神,是印度教女神辯才天女(सरस्वती/Sarasvatī)的日本形象,亦簡稱辯天(弁天/べんてん)。.

新!!: 琵琶和辯才天 · 查看更多 »

辽宁青铜文化

辽宁青铜文化是中国辽宁省境内的青铜器文化,也泛指青铜器晚期的东北亚文化,主要分布在今中国辽宁省和朝鲜半岛的北部。.

新!!: 琵琶和辽宁青铜文化 · 查看更多 »

辽朝

遼朝(916年-1125年),國號大遼,又稱大契丹國(契丹國,契丹大字:),是由契丹人建立的一個朝代,國祚從西元916年至1125年,長達210年。 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吞併了契丹各個部落後,於916年稱帝建國“契丹”。918年定都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契丹屢次南下中原,946年攻滅後晉後確定國號為「大遼」,983年改為“契丹”,1066年改為“大遼”張正明(1979年):《契丹史略》,225頁。,直到1125年3月26日為金朝所滅為止。除了遼朝之外,契丹族尚建立相關國家。1122年,天祚帝北逃夾山,耶律淳於遼南京被立為帝,史稱北遼。遼朝滅亡後,耶律大石西遷到中亞楚河流域,1132年建立西遼。1211年西遼被屈出律篡位,1218年被蒙古帝國所滅。 史學界對「契丹」含義最廣為接受的說法是鑌鐵或刀劍之意。後來改國名為“遼”也是“鐵”的意思,同時“遼”也是契丹人發祥地遼水的名字,以示不忘本之意。又因與南方的中原政權長期對峙,而稱“北朝”,而稱中原王朝為“南朝”徐俊(2000年):《中國古代王朝和政權名號探源》,225頁–261頁。遼朝滅後晉,因此自居為繼承後晉正統。依據五行德運說的五行相生規律,後晉的「木」德之後為「水」德,因此遼朝以水為德運,並相應以黑色為正色。 遼朝全盛時期疆域東到日本海,西至阿爾泰山,北到額爾古納河、大興安嶺一帶,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溝河。契丹族本是遊牧民族,遼朝皇帝使農牧業共同發展繁榮,各得其所,建立獨特的、比較完整的管理體制。遼朝將重心放在民族發祥地,為了保持民族性將遊牧民族與農業民族分開統治,主張因俗而治,開創出兩院制的政治體制。並且創造契丹文字,保存自己的文化。此外,吸收渤海國、五代、北宋、西夏及西域各國的文化,成效地促進遼朝政治、經濟和文化各個方面發展。遼朝的軍事力量與影響力涵蓋西域地區,因此在唐朝滅亡後中亞、西亞與東歐等地區更將遼朝(契丹,英語作Cathay)視為中國的代表稱謂。.

新!!: 琵琶和辽朝 · 查看更多 »

霸王卸甲

《霸王卸甲》一首琵琶独奏曲。题材關於楚漢戰爭中项羽大敗的悲壮结局。而《十面埋伏》則寫刘邦大敗霸王得勝而歸的故事。本曲有数种不同的演奏谱,但基本旋律类似。 《霸王卸甲》段落 1、营鼓 2、升帐 3、点将(1) 4、整队 5、点将(2) 6、出阵(1) 7、出阵(2) 8、接战 9、垓下酣战 10、楚歌 11、别姬 12、鼓角甲声 13、出围.

新!!: 琵琶和霸王卸甲 · 查看更多 »

震音

震音(tremolo),一般為撥弦樂器和弓弦樂器的演奏技法。 震音於撥弦樂器不同於「輪指」,是以3根或以上手指依次快速均勻地彈撥同一根弦。琵琶的輪指一般為5指輪指,另有結合其他技巧的輪指,如「帶輪」、「掃輪」等。結他的輪指通常以無名指、中指和食指參與輪指,拇指彈奏低音旋律或和音。 弓弦樂器的震音則是弓在同一根弦快速來回運弓。 Category:音樂表演技巧.

新!!: 琵琶和震音 · 查看更多 »

胡化

胡化,在傳統中國,中原漢人學習其他北方及西方民族的生活方式、語言與文化,形成的文化轉變與文化認同。這個名詞與漢化相對。在歷史上不同時期都曾出現胡化的現象,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有很深的影響。.

新!!: 琵琶和胡化 · 查看更多 »

胡琴

胡琴一詞有二義: 一、唐宋時期,對於由北方及西北少數民族所傳來樂器的泛稱,不像後來僅限指拉弦樂器,如琵琶等亦包括在內,后期胡琴不但出现在北方,在南方的四川、广东、广西、湖南的戏剧中也有出现。 二、現今泛指中國民族樂器中,以弓弦磨擦琴絃,使之振動以發出聲音的拉弦樂器。包括傳統的二胡(又稱南胡)、板胡、京胡、粵胡、四胡、墜胡、椰胡等,以及近現代配合民族樂團的出現所改良發展出的高胡、中胡、革胡等。 *.

新!!: 琵琶和胡琴 · 查看更多 »

阮咸

阮--,字仲容,陳留尉氏人,阮籍之侄。魏、晉時竹林七賢之一。官至始平太守,人稱阮始平。.

新!!: 琵琶和阮咸 · 查看更多 »

阴山之战

山之战是唐与突厥的战争中一次关键性的战役,唐朝在这次战役中彻底击败了东突厥汗国,东突厥頡利可汗后被俘虏,东突厥从此灭亡。唐军统帅李靖于贞观四年(630年)二月趁夜袭击阴山东突厥驻地,因此也叫做“李靖夜袭阴山”或者“夜袭阴山”。.

新!!: 琵琶和阴山之战 · 查看更多 »

阿炳

华彦钧(),小名阿炳。中国音乐家,道士,江苏无锡人。晚年被称呼為盲子阿炳、盲公炳或盲炳。.

新!!: 琵琶和阿炳 · 查看更多 »

阿炳故居

阿炳故居,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位於中國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區。 阿炳故居原是無錫洞虛宮的雷尊殿,是知名无锡音樂家華彥鈞(阿炳)出生、成長、生活、創作音樂和離世的地方,並在他離世後收歸國有。保護故居的建議在1978年末至1979年上旬首先提出,在社會上面臨爭議和阻力,其後在1993年4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幾名委員聯名提案後出現轉機,先後在1994年、2002年分別列入無錫市文物保護單位、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修繕計劃擺上日程。故居在2006年5月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阿炳紀念館亦在2007年開放,前後投入近七千萬元人民幣,被《無錫商報》評論為「無錫最昂貴的紀念館」。 阿炳故居曾在2002年11月遭到大規模破壞,被崇安區崇安寺地區改造指揮部的人員試圖清拆,他們事後解釋是不了解文物修繕原則所致,並為故居完成初步的原狀恢復工作。.

新!!: 琵琶和阿炳故居 · 查看更多 »

赵惟一 (辽朝)

赵惟一,辽朝人,辽道宗时伶官(宫廷艺人)。 赵惟一擅长弹奏琵琶、筝等乐器,又能谱曲。咸雍六年(1070年),辽道宗耶律洪基离京去木叶山,懿德皇后萧观音写了《回心院》词十首,以抒离怀,命赵惟一谱曲并且演奏,懿德皇后在帘内以乐器相和。大康元年(1075年),耶律乙辛诬告他和懿德皇后有淫乱行为,加以杀害。清朝王昙有《回心院》传奇演出这个故事。剧本现今不存。有些剧种根据这个传奇编成《凄凉辽宫月》。.

新!!: 琵琶和赵惟一 (辽朝) · 查看更多 »

閒居吟

《闲居吟》,二胡独奏曲,刘天华作曲,创作于1928年。创作该曲时值刘天华为中国音乐界的同仁们筹办北平音乐学院之事激动不已,因此做出《闲居吟》。故而此曲中有愉悦怡然的情调。演奏时多用富有琵琶和古琴韵味的泛音和滑音,从而保持乐曲的特色。 Category:二胡獨奏曲.

新!!: 琵琶和閒居吟 · 查看更多 »

薛嬪

薛嬪(),北齐文宣帝高洋宠妃。 薛氏原是鄴下的名妓,貌美如花,名噪一時,清河王高岳好色,曾招她陪酒取乐,早先与清河王高岳相好,成為清河王高岳的情妇,后来高洋见到很欢喜她,立即被薛氏的美貌所吸引,纳入后宫,薛氏的媚惑之术,令高洋感到新鲜而且刺激,因為薛氏特別美麗嫵媚,生得萬般妖嬈,让他对后宫的那三千宫娥顿时变得索然无味,薛氏极受宠幸,被封为嫔。薛嫔有个姐姐(可能不是亲姐姐),长相也很妖豔,生得也美貌婀娜,不遜薛氏,也被高洋所纳,高洋与薛氏姐妹,有时一连数日不离床榻。两姐妹则极尽风流,以博取高洋的欢心。平秦王高歸彥与高岳有怨,向高洋挑拨高岳,且说高岳曾和薛氏发生过关系。恰好薛嫔的姐姐又来要求高洋封其父为司徒。高洋道:“司徒大官怎可求得?”薛嫔的姐姐亦出言不逊,高洋一怒之下将大薛氏锯杀,责高岳以“姦淫民女”。高岳辯白說:“臣本欲納此女(薛嫔),嫌她輕薄,故並未納之。”高洋怒极,以為是譏笑自己,以毒酒賜死高岳。高岳不服,高歸彥勸他“饮此尚得全家”,高岳只好自殺死。薛嫔正在怀孕,暂时得缓,生下一个女儿后,高洋又把薛嫔杀了。 杀了薛嫔之后,高洋又后悔起来,砍下了人头,携入东山宴會中,座中人無不惊骇。隨後又將薛嫔骨骸製成琵琶,号哭弹奏,歌曰“佳人难再得!”亲自披发跣足送葬,号啕大哭。.

新!!: 琵琶和薛嬪 · 查看更多 »

藏币

藏币,指由历代西藏政府铸造,流通于西藏及周边藏区的货币,包括金币、银币、铜币和纸币,其中银币又叫藏洋,纸币又叫藏钞。西藏自铸银币始于1763年,1791年(藏历第13饶迥45年)开始系统地自铸钱币,1959年8月10日藏币作废,藏币共流通168年。为抵制英印卢比,1909年开始发行铜币,1953年停造;由于西藏货币制度的形成及其演化受印度、尼泊尔影响较深,自诞生以来通用银元,而纸币出现较晚,直到1912年后才有纸质藏币出现。.

新!!: 琵琶和藏币 · 查看更多 »

藝旦

藝旦,又作藝妲,為臺灣清治時期至二戰結束期間的女性行業,藝妓的一種,主要集中於府城和臺北大稻埕,後者當地更流傳著「未看見藝旦,免講大稻埕」及「登江山樓,食臺灣菜,聽藝旦唱曲」等俗語。類似於歌舞妓或歌姬等,於宴飲時陪侍在側或進行歌舞表演。.

新!!: 琵琶和藝旦 · 查看更多 »

闵行区烈士陵园

闵行区烈士陵园位于上海市闵行区中春路3999弄临春路388号,地处休闲公园的湖中小岛上,埋葬着因战因公牺牲的183位烈士。.

新!!: 琵琶和闵行区烈士陵园 · 查看更多 »

闵春晓

闵春晓(),江西南昌人,大陆女演员,擅长琵琶和古琴表演。先后在江西师范大学和上海戏剧学院就读。2007年参加红楼梦中人选秀活动,进入总决赛前三名,最终获得黛玉组亚军。.

新!!: 琵琶和闵春晓 · 查看更多 »

董昭仪 (北齐后主)

董昭仪,北齊時代人物,北齊后主高纬之妃嫔,封为昭仪。 董氏的父亲名为董贤义,为作军主,由昭仪超登开府。入宫之初,因为董氏弹琵琶很好,于是备受高纬恩宠。皇后穆黄花与养母陆令萱诬陷曹昭仪,曹昭仪被赐死。穆皇后没有重新受宠,董昭仪成为高纬第一宠妃。为对付董昭仪,穆皇后将自己的婢女冯小怜献给高纬。结果高纬专宠冯小怜,穆皇后、董昭仪等所有后宫女人全部失宠。武平八年(577年),北周灭北齐,董昭仪不知所终。.

新!!: 琵琶和董昭仪 (北齐后主) · 查看更多 »

葉觀楫

葉觀楫(),綽號「大聲葉」,香港著名電台足球評述員。學生時期已為港澳多份報章專欄撰述,戰後則在港澳的廣播電台評述足球賽事,葉觀楫的評述生動,創造了不少精彩詞彙,如「醫院波」解作傳球「到喉不到肺」(傳球不到位),「彈琵琶」解作守門員讓球從腋下溜入球門(因像彈琵琶的姿勢)等等,時至今日也是足球評述員的常用術語。葉觀楫先生也曾演出於香港電台轄下的龍翔粵劇團,又在電視劇《陸小鳳之鳳舞九天》飾演苦瓜大師,以及飾演電影《靚妹仔》的一角。 當年的電視機屬於奢侈品,不太普遍,所以普羅大眾的一般娛樂便是靠一台收音機;尤其是每當有香港的足球比賽進行時,電台都會直接派足球評述員,到球場一邊觀戰一邊作即時評述,所以很多人都喜歡靠在收音機旁邊,一邊收聽賽事一邊幻想球賽進行情況,因此當時足球轉播的收聽率十分高。而葉觀楫在進行直播時十分投入,他大聲的評述、「豆沙喉」(聲音沙啞)加上他說話的張力,評述至緊張關頭時連自己也會大叫歡呼,忘記了自己的現場直播正在播出;不過若他沒有這分緊張,收音機旁便不會有那麼多的聽球迷。一些人為使在看球賽時更投入,更會帶收音機一邊聽一邊看。 後來葉觀楫移民溫哥華後,仍活躍於粵劇界及文化界,曾擔任燕鳳鳴粵劇團顧問以及為《星島日報》撰寫文稿。 葉觀楫於2006年9月2日於溫哥華因病逝世。其後兒子葉存楫在擔任副校長的東華三院辛亥年總理中學校刊裡,提及了葉觀楫在加拿大逝世。 Category:香港足球評述員 category:葉姓.

新!!: 琵琶和葉觀楫 · 查看更多 »

钱元珰

钱元珰(),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五代十國的吳越國武肃王钱镠的第二十二子。母亲金氏,同母兄弟钱元懿、钱元玧、钱元球、钱元珣,原名钱传珰。 钱元珰生于唐昭宗光化二年二月十七,通晓音律,吴越忠懿王钱弘俶(七哥钱元瓘的第九子)常常集会宗亲。钱弘俶的弟弟钱弘仪弹奏七宝琵琶,钱弘俶命钱元珰为之合拍,曲终,钱弘俶大喜,赐钱弘仪北绫五千段,钱元珰钱一千缗。钱元珰卒年不详。.

新!!: 琵琶和钱元珰 · 查看更多 »

邳州市

州市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的北部,是徐州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邳州古称邳国、下邳、东徐州,邳州城别称良城。.

新!!: 琵琶和邳州市 · 查看更多 »

邵容

邵容出生于上海,5岁开始学钢琴,10岁开始学琵琶。她高中2年级时,參加新建的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附属高中转学考试,在20000名考生中入选為5人之1。 大学毕业后,她作为独奏者加入上海民族乐团。在上海艺术节上获优秀艺术奖。及後成为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的留学生。毕业后,她作为独奏者出演日本爱乐乐团上演的由谭盾谱写的《马可·波罗》,然后被邀於泛太平洋音乐节由谭盾作曲的《琵琶与弦乐的协奏曲》。曾在亚洲、美国和欧洲的音乐会上表演。 她的演奏特點由轮指构成,音色变化无常,既感性又戏剧化。.

新!!: 琵琶和邵容 · 查看更多 »

邵鐵鴻

邵鐵鴻(),廣東省南海縣三山鄉人,字雲生,號水雲鄉主;字習瘦金體;性格豪邁爽快的音樂家,其中廣東音樂名曲《紅豆曲》(1941年)、《流水行雲》及《錦城春》更是他的代表作,香港電影演員。1940年代,邵鐵鴻在香港顯勤學校唸書,後轉入大同中學,求學時期已經常參加畢業典禮演奏會及慈善籌募會等活動。。.

新!!: 琵琶和邵鐵鴻 · 查看更多 »

蔡函岑

蔡函岑(),出道艺名「寒」,2009年使用藝名「蔡芷紜」,2014年10月後改回使用本名。藝人蔡頤榛(五熊)的親姐姐。.

新!!: 琵琶和蔡函岑 · 查看更多 »

重金属音乐

重金屬音樂(Heavy metal music)是搖滾樂中的一種,通常簡稱為金屬樂(Metal),泛指所有具有金屬音樂特點的音樂風格。主要在1960年代末及1970年代初期的英國開始廣泛發展。它發源於藍調搖滾及迷幻搖滾,再從更猛烈的硬式搖滾中改良演變而來。是一種渾厚、音量大的音樂,特色是強有力的嗓音、大量高度失真的電吉他、加長的、密集快速的鼓點。整體十分具有「重量」性,與其他音樂有顯著區別,因此有「重金屬」這個稱呼出現。 1968年,在英國出現第一批重金屬樂團如黑色安息日、齊柏林飛船與深紫,1980年猶太祭司拋棄藍調元素、並統一了金屬樂音調,摩托頭將金屬與龐克搖滾融合、並猛烈提升速度與爆發力。接著陸續興起了英國重金屬新浪潮、瑞典死亡金屬新浪潮和美式金屬新浪潮等音樂運動,朝向硬核、極端、古典、憂鬱、民謠、前衛等不同方向,發展出眾多子流派。這些子流派的音樂特色都不盡相同,通常是以使用的樂器、失真音色的輕重、節奏快慢、旋律性比重、和弦、音階、唱腔、歌詞主題、樂曲結構來區分。.

新!!: 琵琶和重金属音乐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民族器樂大賽

臺北市民族器樂大賽為國際性音樂比賽。前身為1987年起不定期承辦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的「民族器樂協奏大賽」,1993年起由臺北市政府主辦,臺北市立國樂團承辦。每年輪流以琵琶、二胡、笛子為比賽項目,於2007年加入古箏為比賽項目,2013年加入打擊為比賽項目。 比賽成立初期,有補助海外參賽的制度,但獎項大部份由來自中國大陸的參賽者獲得。由第11屆比賽開始取消補助制度,該屆比賽只有臺灣人參加。.

新!!: 琵琶和臺北市民族器樂大賽 · 查看更多 »

金陵十三钗

《金陵十三钗》(The Flowers Of War),是2011年中国导演张艺谋执导的战争题材电影, 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影片前后筹备4年,首度邀请好莱坞国际影星克里斯蒂安·贝尔担任男主角,及威廉姆斯战争特效团队幕后制作,并起用数十位全新中国女演员出演。于2011年12月15日在中国上映。该片上映15天後即登上2011年的华语电影票房冠军。.

新!!: 琵琶和金陵十三钗 · 查看更多 »

采風樂坊

采風樂坊(英文:Chai Found Music Workshop)是台灣知名的傳統絲竹樂團,在1991年由知名二胡演奏家黃正銘成立,主攻胡琴、笛子、琵琶、古箏、揚琴與阮咸等中國傳統絲竹樂器,並延續至今,旗下另有專門傳統音樂人才的「益生文教基金會」,是2000年由江朝陽居士與采風聯手成立。 采風最著名之音樂劇創作,當屬2005年的「十面埋伏」,而在2007年,采風更在國家音樂廳二十週年慶時,以上千人同時拉胡琴,創下「千人胡琴」的世界紀錄。 采風除了打破傳統,更結合現代風,創造新潮演奏,並在其後成立采風二團與三團,以傳承中國傳統音樂文化。.

新!!: 琵琶和采風樂坊 · 查看更多 »

蕭觀音

宣懿皇后萧观音(),辽道宗耶律洪基第一任皇后,父萧惠為辽兴宗的舅舅,母亲是耶律槊古,耶律濬、耶律撒葛只、耶律纠里、耶律特里生母。 萧观音颖慧秀逸,姿色娇艳,端莊高雅,溫柔賢慧,多才多藝,常常自制歌词,精通诗词、音律,善于谈论。她弹得一手好琵琶,称为当时第一。曾作《伏虎林应制》诗、《君臣同志华夷同风应制》诗等,被道宗誉为女中才子。重熙(1032年—1055年)年间,被燕赵国王耶律洪基纳为妃,萧观音生下一個兒子耶律濬,之後萧观音生下三個女兒耶律撒葛只、耶律纠里、耶律特里。清宁元年(1055年)十二月立为皇后,尊号懿德皇后。皇太叔耶律重元妻,艳冶自矜,萧观音告诫她说:“为贵家妇,何必如此!” 后来,由于谏猎秋山被皇帝疏远,作《回心院》词十首,抒发幽怨怅惘之情。大康元年(1075年)十一月,契丹宰相耶律乙辛、漢宰相張孝傑、宫婢单登、教坊朱顶鹤等人向辽道宗进《十香词》诬陷蕭--和伶官赵惟一私通。萧观音被道宗赐死,其尸送回萧家。乾统元年(1101年)六月天祚帝追谥祖母为宣懿皇后,葬于庆陵。.

新!!: 琵琶和蕭觀音 · 查看更多 »

艋舺龍山寺

艋舺龍山寺,也稱萬華龍山寺或臺北龍山寺,簡稱龍山寺,位於臺灣臺北市萬華(此區舊稱艋舺)廣州街211號,是中華民國直轄市定古蹟,也是旅遊宗教勝地。本廟與艋舺清水巖和艋舺青山宮並稱「艋舺三大廟門」,或者把艋舺龍山寺、艋舺清水巖、艋舺青山宮與艋舺新興宮(今西門町天后宮),直接合稱「艋舺四大廟」。本廟與臺灣另外幾座以龍山寺命名的寺廟──淡水龍山寺、鹿港龍山寺、臺南龍山寺、鳳山龍山寺,都是分靈自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的泉安龍山寺。本廟亦與艋舺清水巖和大龍峒保安宮合稱為臺北三大廟門,可見知名度。.

新!!: 琵琶和艋舺龍山寺 · 查看更多 »

雷海青

雷海青,唐朝知名樂官,安史之亂殉國,被民間奉祀為戲神「田都元帥」。.

新!!: 琵琶和雷海青 · 查看更多 »

雅乐

雅乐是儒家六藝之一黃炳寅,1982,《中國音樂與文學史話集》“旣謂雅歌自有雅樂,這些音樂在早年乃是六藝基本課之一,士大夫書香子弟齠齡學樂誦詩,習以爲常,所以研究廟樂郊祀,民歌整理過程時每見歷代帝王什九深諳這些學問。孔子興禮樂在樂器方面極爲講究,鐘鼓絲弦金石與跑竹管革之區别甚至用尊卑觀念加以認定。”,雅樂作為「正樂」需雅化或改造各地俗樂,去繁聲存骨幹以易統一風格來用作周朝宗廟祭獻和朝廷的使用。 相對於雅樂的正,鄭國音樂的「鄭聲」具有負面價值意義,朱熹認識到《詩經》有「雅鄭邪正」之別。 近代亞洲各國積極從事雅樂復興,包括日本、韓國、琉球、越南、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杭州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在2009年開始現代雅樂復興計畫 。中華民國1966年起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採用明制來復原明制孔廟雅樂,而台灣雅樂在清朝及日治時代則以清制孔廟雅樂為主。在樂器復原的過程中,台灣台南孔廟的雅樂十三音、河北的南音會,和琉球御座樂都有相似之處陳焜晉 ,。.

新!!: 琵琶和雅乐 · 查看更多 »

雅樂 (日本)

日本雅樂是日本興盛於平安時代的一種傳統音樂,是一种歌舞乐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雅樂(雅楽、ががく)意指「雅正之樂」。樂曲以器樂曲為多,至今仍是日本的宮廷音樂,是現存於世界最古老的音樂形式。雅樂最初在奈良時代自中國及朝鮮傳入日本,隨後經模仿及融合而產生日本雅樂。不伴隨舞蹈的樂器合奏稱為管弦;伴隨舞蹈的是舞樂;在神樂、東遊、久米、催馬等曲式中,還包含漢詩(中國詩)的吟誦,稱為朗詠。 15世紀日本發生了應仁之亂,開啟了戰國時代,雅樂的傳承也因此受到打击,但是位于奈良的南都乐府及大阪的四天王寺所属雅乐乐师因与首都的京都有段距离的关系免于断绝的危机。数十年后经正親町天皇、後陽成天皇,德川幕府重新召集各地乐师复兴雅乐。 篳篥樂譜中以片假名記下的唱譜文字在哼唱時,ハ行是以「ファ、フィ、フ、フェ、フォ」的方式發音,與現代的「ハ、ヒ、フ、ヘ、ホ」大不相同;推測可能忠實地再現了16世紀以前日語的發音特徵。另外像樂琵琶的樂譜,其中用漢字書寫的記號,與在中國敦煌發現的琵琶譜相當類似,並且大量地承傳了從中國傳入的形式。 京都的樂所在應仁之亂時受到毀滅性的破壞,雅樂面臨了傳承的危機。豐原統秋(1450年—1524年)為了留下給後人的紀錄,撰寫了《體源抄》一書;以笙演奏家的身分,紀錄了雅樂與舞樂的相關資料與心得。《體源抄》的書名來自於「體」、「源」的偏旁「豐」、「原」,即作者之姓;此書是古代雅樂的珍貴記錄,現存的六種雅樂曲調便是依據書中的記錄而來,可說是雅樂最重要的史料。作於室町時代的《體源抄》,與鎌倉時代的《教訓抄》、江戶時代的《樂家錄》並稱為「三大樂書」。.

新!!: 琵琶和雅樂 (日本) · 查看更多 »

送子張仙

送子張仙,道教稱桂宮廣應善利育嗣賜子真君。是一個傳說中能夠賜給世人兒女後嗣的道教男性神祇,類似於送子娘娘、金花夫人、鬼子母神,與降生高帥齊名,並稱張高二真人。此神來源有多種說法。造型有多種,如一手持鈴鼓,一手牽小兒之像;或彈琵琶像;或手持彈弓像。.

新!!: 琵琶和送子張仙 · 查看更多 »

陳如祈

陳如祁,台灣民樂演奏家、作曲家、指揮家。 新北市人,台北市成功高中畢業,東吳大學法律學系學士,從林昱廷教授、鄭思森教授學民樂。 善長胡琴類樂器和琵琶。 在鄭思森創辦的第一商標國樂團長期擔任樂團首席、副指揮,曾任台北市立國樂團副指揮。 在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兼任助理教授,並長年指導台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花蓮縣慈濟大學等國樂社團。 譜曲作品有《喜慶》(與蘇文慶合作)、《柳岸琴音》、《天山舞曲》、《春笛》(笛協奏曲)、《山鄉風情畫》(笙協奏曲)等。.

新!!: 琵琶和陳如祈 · 查看更多 »

陳建誠

陳建誠,台灣戲曲樂師、歌仔戲作曲家、樂器工藝家,國立台灣戲曲學院戲曲音樂學系兼任講師。 他早期的歌仔戲編曲作品有《玉樓春》、《冉冉紅塵》、《曲判記》、《殺豬狀元》、《天鵝宴》、《闖堂救婿》、《梅玉配》等,並在首演和重大公演中兼吹嗩吶等管樂器。 《冉冉紅塵》、《曲判記》、《殺豬狀元》、《天鵝宴》、《闖堂救婿》、《梅玉配》主弦(領奏琴師)都是洪堯進,文場領班都是簡永福,武場領班(鼓師)都是王清松。 《玉樓春》的主弦(兼文場領班)是許再添,武場領班是蕭誠一。 《玉樓春》、《闖堂救婿》、《梅玉配》是電視歌仔戲,《冉冉紅塵》、《曲判記》、《殺豬狀元》、《天鵝宴》是大型舞台公演歌仔戲。 他後來長期擔任歌仔戲劇團「明華園」樂隊領導,負責樂隊和演奏管樂器(笛、簫、管、嗩吶),並為該團許多大型舞台公演歌仔戲戲碼做音樂設計和編腔作曲指揮,以《劉全進瓜》(許再添音樂指導、主弦,陳建誠編曲指揮)、《界牌關傳說》(許再添音樂指導、主弦,陳建誠編曲指揮並合作唱腔設計)、《周公法鬥桃花女》等較有代表性。 「明華園」的新戲首演和重大公演,早期是許再添做主弦,現在是陳孟亮,武場領班多特請王清松。 他創作了《河洛調》(《天鵝宴》裡縣令這個角色登上金鑾殿時演唱的曲調)、《雲夢山之歌》等歌仔戲新曲調和許多配樂。 他開發出新型的台灣管(鴨母噠仔),擴展了音域,同時也製造嗩吶、笛、簫。 他參與錄製的歌仔戲音樂專輯有廖瓊枝編劇、演唱的《王寶釧寫血書·薛平貴回窯》(演奏管樂器,李國治主弦,王清松打鼓);明華園劇團的《明華園歌仔戲曲調精選集》(擔任樂隊領導並演奏管樂器,陳孟亮主弦,王清松打鼓)等。 他的夫人侯孟君在「明華園」的樂隊演奏琵琶和三弦。 Category:台灣歌仔戲作曲家 Category:台灣戲曲樂師 Category:台灣歌仔戲樂師 Category:台灣樂器製作者.

新!!: 琵琶和陳建誠 · 查看更多 »

陳振鐸

陳振鐸(),號晨明,中國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齊都鎮邵家圈人。中國二胡教育家、二胡演奏家、作曲家。.

新!!: 琵琶和陳振鐸 · 查看更多 »

暢音閣

暢音閣,位于宁寿宫后区东路南端,是清宫内廷演戏的场所。.

新!!: 琵琶和暢音閣 · 查看更多 »

柯銘峰

柯銘峰(),祖籍福州,台灣基隆市出生,台灣戲曲樂師、歌仔戲音樂家,中國海事專科學校輪機科畢業,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國立台灣戲曲學院戲曲音樂學系專任教師。 曾任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附設京劇團(現國立台灣戲曲學院京劇團)團員(負責舞台監督和彈奏京劇三弦)、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歌仔戲科(現國立台灣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第2任代理主任(歌仔戲科、系歷任主任都是代理主任,從創科的鄭榮興代理主任到現在的代理系主任)等職。 著有《歌仔戲唱腔》(與陳孟亮、周以謙合著)和《歌仔戲唱腔(第2集)》(與劉文亮、陳孟亮、莊家煜合著)等書。.

新!!: 琵琶和柯銘峰 · 查看更多 »

柳琴

柳琴是中国的一種拨弦乐器,又名柳叶琴、小琵琶、土琵琶、。 柳琴外形像琵琶但略小,彈奏柳琴戲的柳琴为2弦7品,音域1个半八度,右手中指戴一竹筒或牛角筒「柳琴套」。1958年,王惠然製作3弦、4弦高音柳琴,音品增至24个和29个,按十二平均律半音排列,改用拨子弹奏。.

新!!: 琵琶和柳琴 · 查看更多 »

柴绍

柴绍,字嗣昌,晉州臨汾(在今山西臨汾境内)人,唐朝初期大將,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娶唐高祖女平阳昭公主为妻,唐朝建国以后封為霍國公,食邑封一千二百戶。.

新!!: 琵琶和柴绍 · 查看更多 »

掃弦

扫弦是撥弦樂器的演奏技法,透過連續次第撥奏琴弦,以發出連貫的樂音。.

新!!: 琵琶和掃弦 · 查看更多 »

林海 (作曲家)

林海(1969年1月5日-),福建晉江人,中国新世纪音乐作曲家。.

新!!: 琵琶和林海 (作曲家) · 查看更多 »

枇杷

枇杷(学名:Eriobotrya japonica),中文古名蘆橘,又名金丸、蘆枝、琵琶果,是薔薇科中的枇杷属的一种植物。枇杷原產中國東南部,因果子形狀似琵琶樂器而名。.

新!!: 琵琶和枇杷 · 查看更多 »

李純恩

李純恩,香港作家,生於上海,於1979年來香港謀生。其最爲人熟悉的是額前的一小撮白髮。初時在工廠工作,後來當了記者,後轉為作家,著有小說、散文、飲食評論書籍及在報章上撰寫專欄。曾在電視台主持旅遊及飲食節目,另外,在旅遊旺季,李純恩亦有為旅行團帶團。 其舅為上海琵琶演奏家屠偉剛。.

新!!: 琵琶和李純恩 · 查看更多 »

李瑀

李瑀,唐朝宗室,唐睿宗的孙子,宁王李成器的儿子。 李瑀早有材望,仪表堂堂。始封陇西郡公。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随唐玄宗幸蜀,至河池郡,封汉中王,仍加银青光禄大夫、汉中郡太守,山南西道防御使。杀杨国忠子殿中少监杨晓。 乾元初年(758年),宁国公主下嫁回纥,唐肃宗诏李瑀以特进、太常卿持节册拜回纥英武威远可汗。李瑀也知音律,曾经早朝过永兴里,听闻笛音,对左右说:“是太常工乎?”回答:“然。”他日认识了这个笛工,问:“为什么躺卧着吹奏呢?”笛工惊恐致歉。又听康昆仑奏琵琶,说:“琵声多,琶声少,是未可弹五十四丝大弦也。”音乐家把自下逆鼓叫做琵,自上顺鼓叫做琶。唐肃宗下诏收群臣家中之马助战,李瑀与魏少游等不同意。唐肃宗怒,贬他为蓬州长史。死后赠太子太师,谥号宣。 子太常博士、太子中舍人李梢,李梢子李景俭。.

新!!: 琵琶和李瑀 · 查看更多 »

杨大钧

杨大钧(),是一位中國平湖派琵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此外也通國畫。.

新!!: 琵琶和杨大钧 · 查看更多 »

杨慎

杨慎(),字用修,號升庵,別號博南山人、博南戍史,諡文憲,四川新都縣(今成都市新都区馬家鎮升庵村)人,祖籍江西廬陵,為內閣首輔楊廷和之子,正德年間狀元,官至翰林院修撰。 大禮議事件中,因率領百官在左順門求世宗改變皇考,而遭貶雲南,終老於戍地。现成都市新都区仍存有其私家园林升庵桂湖。楊慎與解縉、徐渭合稱“明朝三才子”。.

新!!: 琵琶和杨慎 · 查看更多 »

東風破

《东风破》是一首由周杰伦演唱,方文山作词的歌曲,收录在周杰伦的专辑《叶惠美》中。这首歌运用了二胡和琵琶两种中国民族乐器,是中国风的代表之作。歌曲的名字,来自古代民间一种曲的形式,叫做曲破。著名运动员刘翔翻唱过这首歌。 这首歌还获得了2003年度音乐风云榜最佳作词,方文山也因着这首歌获提名2004年的第15届金曲奖最佳作词人奖。.

新!!: 琵琶和東風破 · 查看更多 »

東方輝針城 ~ Double Dealing Character.

是由同人组织上海爱莉丝幻乐团发布的弹幕射击游戏,为东方Project的第14作。本作的體驗版於2013年5月26日的第10次博麗神社例大祭上發佈,正式版於2013年8月12日(Comic Market 84)正式發佈銷售。。 在東方輝針城之前,東方系列遊戲只通過CD光碟銷售。東方輝針城是第一部通過數字渠道進行銷售的東方系列遊戲。2015年4月7日,遊戲通過進行銷售,使得東方輝針城又成為第一部直接銷往日本之外國家的東方作品。.

新!!: 琵琶和東方輝針城 ~ Double Dealing Character. · 查看更多 »

桐木

桐木,指由油桐、梧桐或泡桐製成的木材,材質輕而堅韌,不易磨損,氣干密度0.23-0.40克/立方釐米。常用於樂器、木屐等用品之製作。耐腐爛、酸碱,故亦常用於棺材之製作。.

新!!: 琵琶和桐木 · 查看更多 »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梁山伯與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The Butterfly Lovers”),常简称为《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或《梁祝》,是由上海音乐学院学生何占豪和陈钢以上海越剧《梁山伯與祝英台》为基础創作的小提琴协奏曲,何占豪提供主旋律、陈鋼编曲配器、俞丽拿修订并首演。 1958年,为迎接国庆十周年,上海音乐学院在时任党委书记孟波的倡议下组建了“中国小提琴民族学派实验小组”,希望将西洋乐器与中国传统地方戏曲文艺结合。绍兴土戏与越剧世家出身的何占豪24岁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小提琴专业到《梁祝》的诞生只有一年。实际上,在《梁祝》之前,何占豪已经自己根据越剧曲调写了一个弦乐四重奏《梁祝》,但只在上音校内引起了一定反响。直到来自西洋音乐世家的作曲系学长陈鋼参与何占豪组织的“中国小提琴民族学派实验小组”,接触到《梁祝》旋律后,陈钢意识到这是一座源于民间艺术的“超级富矿”,全身心地投入编曲创作。到了1959年5月4日,从确定主题开始不到半年,《梁祝》的创作即告结束。1959年5月27日在兰心大戏院进行首演,小提琴独奏为上海音乐学院学生俞丽拿,钢琴部分的首创者和首演者为巫漪丽。首演一举征服所有观众,不得不全曲返场,当日就成为重大新闻。1960年,中国在莫斯科举行国庆11周年音乐会,也是中国首次海外中国交响音乐作品专场,《梁祝》是重头曲目。诞生仅一年,《梁祝》就确立了中国文化代表作的地位。时至今日,《梁祝》已经全方位覆盖了中国社会,上至国家级音乐会、下到小学生音乐课,乃至音乐贺卡和街头宣传车的背景伴奏,《梁祝》的旋律几乎无所不在,覆盖了所有阶层和地区。《梁祝》是一部传统与现代交织、高雅艺术和民间戏曲共生、中西文化结合的作品。 “中国小提琴民族学派实验小组”的何占豪和丁芷诺还是《二泉映月》从单纯地民族二胡器乐转为现代音乐的最早的改编者和演奏者。.

新!!: 琵琶和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 查看更多 »

梅花大鼓

梅花大鼓是一种起源于北京,在天津发扬光大的曲艺形式。.

新!!: 琵琶和梅花大鼓 · 查看更多 »

楊乃文

楊乃文(),臺灣歌手,有「臺灣搖滾女王」的稱號,曾獲第11屆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演唱人獎。楊乃文亦擔任過模特兒和參與電影、舞台劇的演出。.

新!!: 琵琶和楊乃文 · 查看更多 »

楊蔭瀏

楊蔭瀏()字亮卿,号二壮,又号清如,是中國音樂史和音樂理論家,對國樂的保存和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本人擅彈琵琶及三絃等中國樂器。楊周懷,,《中国音乐学》,1999年第04期.

新!!: 琵琶和楊蔭瀏 · 查看更多 »

楊金鳳

楊金鳳,台灣戲曲樂師,1953年在彰化縣鹿港鎮出生。 楊氏幼年學習南管(南音)藝術,主工琵琶,後隨嘉義縣水上鄉歌仔說唱藝術家學習歌仔音樂藝術。后專工台灣三弦,兼台灣月琴和薩克斯風等西樂器。青少年時參加台中地區的歌仔戲戲班,做音樂工作。也曾參加高甲戲(九甲戲;交加戲)戲班「新金英」的伴奏工作。 楊氏長期在歌仔戲音樂界活動,與新和興、明華園等許多劇團有過長期密切的合作。曾擔任1999年台灣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台灣傳統歌仔戲藝術薪傳計畫:扮仙戲紀錄保存」錄製出版的《天官賜福》、《醉八仙》、《三仙會》、《跳加官》、《金榜》、《鬧虎》這些吉慶戲的三弦。台灣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出版的光盤:《天下第一家》、《靈前會母》、《水萍怪影》、《孔雀膽》、《薛平貴王寶釧》,也由她擔任三弦。 她參與錄製的歌仔戲音樂專輯有《梅開二度》、《珠圓玉潤阿旦歌》等。.

新!!: 琵琶和楊金鳳 · 查看更多 »

樹木希林

樹木希林 樹木希林(樹木希林,)是一位日本女演員。本名是内田啓子,舊姓中谷。舊藝名悠木千帆。.

新!!: 琵琶和樹木希林 · 查看更多 »

樂高未來騎士團

《樂高未來騎士團》(Lego Nexo Knights)是一系列丹麥製作的動作喜劇電視動畫,根據樂高的同名主題玩具製作。該系列於2015年12月13日在美國的卡通頻道首播。.

新!!: 琵琶和樂高未來騎士團 · 查看更多 »

武媚娘

武媚娘是隋、唐时歌曲名。《乐府诗集《》【舞媚娘三首】陈·后主《乐苑》曰:“《舞媚娘》《大舞媚娘》,并羽调曲也。《唐书》曰:‘高宗永徽末,天下歌《舞媚娘》。未几,立武氏为皇后。’按陈后主已有此歌,则永徽所歌,盖旧曲云。”》载《舞媚娘三首》,为陈后主所作。《舞媚娘》《大舞媚娘》,并羽调曲。隋开皇(581年至600年)末年,太子杨勇举办宴席。左庶子唐令则自请演奏琵琶,又歌《武媚娘》之曲。因此被太子洗马李纲指责,同时李纲认为是此曲是“淫声”。 女皇帝武曌,初为唐太宗才人时,由太宗赐号武媚。其后,武氏又成为唐高宗的昭仪。永徽年间(650年至655年),天下的百姓歌《武媚娘》,不久武昭仪被立为皇后。 史书对武曌的原名没有记载,后世的文艺作品中多以武媚娘为其原名。但中国古代社会中一直有避讳的传统,对长者或尊者直呼其名是一种不敬的行为。如武媚娘曾是武曌的原名,迦叶志忠在给其子中宗的上表中,则不应直接提及“武媚娘”。.

新!!: 琵琶和武媚娘 · 查看更多 »

歌仔

歌仔,中國閩南、潮汕及各海外泉漳話、潮汕話通行地對民歌、小曲的通稱。 中國廈門、漳州、泉州、臺灣與海外的發音為kua a,中國潮汕音kua kia,聲調相同,意思都是歌、小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3年將閩南的歌仔定名錦歌,2006年5月20日,中國閩南錦歌被該國國務院文化部列進第1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潮汕、臺灣和海外還是用歌仔名稱。 潮汕、臺灣和海外的歌仔唸謠是直接用口吟誦,或敲擊梆子(臺灣閩南話稱叩仔)定節奏。.

新!!: 琵琶和歌仔 · 查看更多 »

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指流行于长江下游以上海為中心地区(包括蘇南、浙西)的器乐作品。“丝”是形容用丝做弦的弦乐器,如二胡、琵琶等;“竹”是形容用竹做的管乐器,如笛子、簫等。除此之外,常用的樂器還包括揚琴、三弦、笙、鼓、板等。 江南丝竹曲调悠闲缠绵,秀雅悠扬,风格典雅华丽,其傳統技法強調「你繁我簡,你高我低,加花變奏,嵌擋讓路,即興發揮」等。笛子和北方短而高亢的“梆笛”不同,是长的“曲笛”,吹奏的乐声绵软,和二胡等乐器配合非常和谐。 江南丝竹大致成形於明清,著名的曲目有《三六》、《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行街》、《四和如意》、《雲慶》、《歡樂歌》、《中花六版》等。 Category:中国传统音乐.

新!!: 琵琶和江南丝竹 · 查看更多 »

汉族音乐

汉族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汉族人分布地域广大,各地环境与人文条件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音乐特点也有很大的区别,但共同的历史和发展也造就了许多共同点,汉族音乐的共性是以五声调式为主,重旋律和节奏的变化,轻和声的塑造。 南方乐器主要以二胡、琵琶、曲笛、三弦等为主,风格细腻、清雅、委婉,比较著名的有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福建南音等。 北方乐器多用唢呐、打击乐、梆笛、板胡等,风格热烈、诙谐、爽朗,比较著名的有河南板头曲、河北吹歌、山西八大套、琴书、西安鼓乐等。 东北和内蒙古的汉族,由于以移民为主,比较不受封建礼教的影响,民歌可以更为大胆地表露爱情,音乐更为豪放和不受束缚。 西北和西南地区的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互相影响较大,音乐风格多样。.

新!!: 琵琶和汉族音乐 · 查看更多 »

沪剧

沪剧(),是上海的地方戏曲剧种,属吴语地区滩簧系统主要流布于上海、苏南及浙江杭嘉湖地区。为与同在上海演唱的苏滩、甬滩等其他滩簧相区别,故称本地滩簧、申滩时调,简称“本滩”。沪剧源出太湖流域的吴淞江及黄浦江一带农村中的“小山歌”,据1796年的史料记载,从最早的花鼓戏到当代沪剧,大致经历了200多年的时间。1914年,邵文滨、施兰亭、丁少兰等发起组织“振新集”,从事本滩改良, 并改名为“申曲”。1941年,“上海沪剧社”成立,开始把申曲改称为“沪剧”。 1953年成立了第一个国家沪剧演出团体上海人民沪剧团(上海沪剧院前身)。2006年5月20日,沪剧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沪剧的曲调优美,富有江南水乡的气息,音乐唱腔具有浓郁的江南丝竹韵味。.

新!!: 琵琶和沪剧 · 查看更多 »

沈肇州

沈肇州(),名其昌,字肇州,號紹周,別號聆音散人,瀛洲派琵琶傳人。祖籍江蘇崇明,生於海門陳三和橋,父為沈國柱。 12歲時,其父延師教授琵琶、二胡,後師從黄秀亭習琵琶。 曾參加海門直隸廳府試為童生,1880年,22歲,應鄉試,中秀才,為海門、久隆等地為塾師。 1916年1月,應聘於江苏代用师范学校(今通州師範學校),為國樂教員。同年刊行《音樂初津》和《瀛洲古調》,《音樂初津》選錄《老--》、《蘇合》等5首供初學的曲目,《瀛洲古調》為黃秀亭所傳《飛花點翠》、《十面埋伏》等45首琵琶曲的初次刻刊,該書自序寫道「今學校重國樂,士大夫亦間有喜古音節者,就予所得,公諸同好,庶使曲有所本,法有所取,流傳以不墜也與」。 約1917年5月,應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校長江謙之聘出任國樂教員,後來兼任河海工程學校教員。 1918年秋,孫中山到上海,延請沈肇州赴上海莫利哀路寓所晤談並演奏。1920年,百代公司灌錄《漢宮秋月》、《昭君怨》、《十面埋伏》3張唱片,為中國最早錄製的琵琶唱片。 1922年初春退休並定居於海門。 1929年3月18日逝世,得年71歲。 《青年百科知识文库》把他列入“世界著名音乐家”;《海门县志》把他列入“海门名人”章节。.

新!!: 琵琶和沈肇州 · 查看更多 »

法隆寺经幢

法隆寺经幢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省金华市江南街道金钱寺社区,始建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法隆寺曾經名為金钱寺,有“先有金钱寺,后有金华府”一说,目前寺庙已經毁壞,仅存经幢。经幢部分埋于地下,地面部分高约6.30米,呈八角棱形,上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等。 2006年,法隆寺经幢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 琵琶和法隆寺经幢 · 查看更多 »

游楚 (三國)

游楚 (),字仲允,游殷之子,馮翊頻陽人,曹魏官吏。.

新!!: 琵琶和游楚 (三國) · 查看更多 »

清嵐

清嵐(,)本名段清嵐(),越南著名歌手,獲“優秀藝士”之稱。出生於河內市一個藝術家庭,父親為音樂家順燕(),母親為民族藝術家清香()。九歲在河內音樂學院學習琵琶,後轉向聲樂道路。作為與越南革新開放和市場發展同步的首代藝人,已發行逾三十張專輯。與之合作的藝人有美玲、松楊、黃娟、譚永興等。.

新!!: 琵琶和清嵐 · 查看更多 »

湯良興

湯良興,()中國上海出生,中國琵琶演奏家、作曲家、音樂教師,國立臺南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專任教授。 7歲習二胡,後習琵琶。13歲考入上海民族樂團,先後師從馬林生、馬聖龍、俞良模、孫裕德、李廷松、楊大鈞、衛仲樂、秦鵬章、鄒軻等學習琵琶,14歲隨張子謙學習古琴。15歲在上海音樂廳初次登台獨奏,並在江南巡演。 1961年考進上海民族樂團學習琵琶演奏藝術,1964年完成課程,成為琵琶演奏員。文化大革命爆發後,參加樣板戲《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白毛女》劇組樂隊演奏琵琶。曾隨團到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希腊、瑞士、加拿大、香港等多國表演。1986年移民美國。 1970年,被上海交響樂團選為琵琶獨奏演員,與其合作長達10年。1974年,在中央交響樂團的全國琵琶選拔中被選為特邀琵琶演奏家,訪問東京等16個城市的演出。之後在北京、上海、香港等參加多次重大演出,並與其上海交響樂團、上海藝術團、上海芭蕾舞團、中國獨奏家小組等,先後出訪亞洲、澳洲、歐洲、北美洲等近二十個國家演出,受到各界好評,稱其為「世界上最優秀、最動人的彈撥音樂家之一」(澳洲雪梨樂評)。當時演出的曲目有《十面埋伏》、《天山之春》、《黎族舞曲》、《繡金匾》、《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等,並參加著名交響樂《智取威虎山》和《沙家浜》的琵琶演奏。十年中累積了自己創作和改編的近二十首各類風格的琵琶獨奏曲。 1981年,在「上海之春」首演《花木蘭琵琶協奏曲》,同年灌錄了唱片。年底在香港大會堂舉辦首次個人獨奏會。1984年在上海首演《西雙版納的晚霞琵琶協奏曲》。1986年初在上海首演顧冠仁作曲的《故鄉風情琵琶協奏曲》。 1986年夏赴美國深造。曾在紐約的林肯中心、卡內基音樂廳、世界音樂中心、哥倫比亞大學、耶魯大學、曼哈頓音樂學院、威斯林大學、芝加哥大學等舉辦琵琶獨奏會和專題講學。曾與紐約的長風中樂團、新苗文藝中心、美華文藝中心、台灣新聞文化中心等合作,舉辦了數十場琵琶獨奏會和全美的巡迴演出,並為大學、中學、小學演出數百場音樂會。 1988年至1991年間,參與《蝴蝶君》演出。1991年為《夢夢金山》作曲,為《中國新移民獨白》作曲並演奏。1991年6月,在紐約為張學良演奏,受其讚譽並親筆題詩「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曾與丹佛交響樂團、紐約Queens交響樂團、薩克曼多交響樂團、Long Beach Symphony、Milwaukee交響樂團等演出《梁祝琵琶協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等。 1997年8月應邀到臺灣,在高雄市國樂團客座,1998年8月1日起出任國立臺南藝術學院(2004年8月1日起改國立臺南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專任教授。 1991年始,在臺灣國家音樂廳、演奏廳和各地舉辦獨奏會。同年在臺灣由白金唱片灌錄《湯良興琵琶獨奏》專輯。 1993年獲得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頒發的「美國國家傳統藝術家大獎」,柯林頓總統、紐約州長、參議員和曼哈頓區長都發了賀信,表彰其為美國社會的傑出貢獻。 1993年夏,與臺北市立國樂團在紐約合作舉辦了三場「琵琶大師與臺北市立國樂團」的演出,巡演美國與加拿大,並首演了新作品《琵琶韻》(陳怡作曲)。《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丹佛郵報》等讚譽其精湛的演奏。《紐約時報》發表了專評稱讚其演奏「精緻而充滿變化、熱情而不傷感、戲劇性而不誇張、有著不同尋常的生命力……」。 1995年在紐約灌錄了《湯良興琵琶獨奏》專輯,1996年在紐約灌錄了《Bridge》國樂專輯。 同年在Washington, D.C.舉辦了兩場獨奏會,《華盛頓郵報》發表了專評文章,讚賞其演奏風格中特有的現代技巧和中國韻味。 1997年受邀於臺灣高雄市實驗國樂團,擔任駐團客席演奏家。 1998年被聘為國立臺南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專任副教授(2008年為中國音樂學系專任教授),致力於教育和傳承工作。 2003年在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舉辦了《長風歌-湯良興琵琶獨奏會》。在香港與湯家兄弟姊妹六人舉辦了《湯家班江南絲竹音樂會》。 2004年在臺北國家音樂廳和高雄市立文化中心至德堂的《敦煌樂展》中發表了自己創作的首演琵琶曲《莫高獨思》;同年在國立成功大學成功廳舉辦了《湯良興琵琶獨奏會》。 2005年湯氏六兄妹在臺北市中山堂和菲律賓的馬尼拉市成功舉辦了《湯家班江南絲竹專場音樂會》。同年在臺南市藝象中心舉辦了《南腔北調-湯良興獨奏音樂會》。 2006年應邀參加臺北市立國樂團主辦的《琵琶大師喜相逢:劉德海、湯良興、王正平琵琶音樂會》。 2007年被聘為臺北市立國樂團的藝術顧問。同年與臺北市立國樂團合作舉辦「絲竹小而美」的《江南絲竹音樂會》。 2008年五月在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演奏廳舉辦《湯良興獨奏音樂會》;同年五月在臺北市中山堂光復廳舉辦《湯良興琵琶藝術》音樂會。兩場中發表了創作曲《老六板隨想》、《琴曲四首》、《彈詞》、《單弦》等新曲。 2008年12月,受臺灣中華國樂學會頒發「終身成就獎」肯定其為臺灣國樂作出的貢獻。.

新!!: 琵琶和湯良興 · 查看更多 »

湖南弹词

湖南弹词是流传在中国湖南省范围内的弹词艺术流派。.

新!!: 琵琶和湖南弹词 · 查看更多 »

源博雅

源博雅(延喜18年-天元3年九月廿八)是平安時代的貴族及雅樂家,有“雅乐之神”之称。他是克明親王的第一皇子、醍醐天皇之孫。他的母親是藤原時平的女兒。他在日本朝廷的職位最高達到“非参議從三位皇后宮權大夫”,因此被稱為博雅三位。他是管弦的名手。也擅长围棋,被称为“長秋卿”。 他放棄皇室身分降入臣籍,被賜姓「源」,為醍醐源氏始祖之一。934年官敘從四位下。947年官拜中務大輔,959年右兵衛督,965年左中將。974年叙官從三位皇太后宮権大夫。 擅長雅樂,郢曲習自敦實親王、箏習自醍醐天皇、琵琶習自源修、笛習自大石峰吉、篳篥則向峰吉之子富門與良峰行正學習。最擅長大篳篥、喜愛舞與歌。 951年时曾在天皇私宴中演奏。966年受村上天皇敕令編撰「新撰樂譜(長秋卿竹譜)」(別名「博雅笛譜」)。其也是現今日本雅樂仍然演奏的樂曲「長慶子」的作曲者。.

新!!: 琵琶和源博雅 · 查看更多 »

滑音

滑音(glissando)是一種音樂的表現手法,指音樂進行中的兩個音之間不直接作音程的跳躍,而是連續地變化音高以連接兩音。因有滑行的感覺,故稱作滑音。一般相較於按音程進行的樂曲較為簡明清新有力,加上滑音時會感到較為感性圓滑柔和。在樂譜上,滑音常以鍵頭符號標示。.

新!!: 琵琶和滑音 · 查看更多 »

潮州弦詩

潮州弦詩為潮州人以彈撥樂器演奏古樂詩譜,故稱作弦詩,又稱弦詩樂,是潮州音樂中的一種弦索器樂,流行於潮州、汕頭、揭阳、閩南地區,後隨華僑流傳至東南亞。根據所用「二四譜」推算,其歷史大約有600至700年。.

新!!: 琵琶和潮州弦詩 · 查看更多 »

潮剧

潮剧,又称潮州戏、潮音戏、潮州白字戏,是用潮州方言演唱,在丑生(角色)有突出表现汕头市艺术研究室编:《潮剧百年史稿(1901-2000年)》,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年版,序言的地方戏曲,在明朝开始形成后,流行于广东潮汕、闽南等地,并随潮州人传播到港澳台、上海,以及海外的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柬埔寨、越南等东南亚与欧美地区,是中国对外最有影响的地方戏剧之一。潮剧历史悠久,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属元明南戏的一支,时称为潮腔、潮调、泉潮雅调,为明代南戏五大声腔之一。明朝嘉靖丙寅年(1566年)刊本《荔镜记》,是迄今所能见到的最早一个运用“泉潮腔”演唱的演出剧本。它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新!!: 琵琶和潮剧 · 查看更多 »

潮剧艺术博物馆

潮剧艺术博物馆广东省汕头市潮护路6号广东潮剧院内,主要分为史、艺、人三个部分来展示潮剧的艺术魅力。于2010年6月11日正式对外开放。.

新!!: 琵琶和潮剧艺术博物馆 · 查看更多 »

潘金蓮

潘金莲是历史人物,河北清河人,武植之妻,善良贤惠,勤劳仁义,天生丽质,貌美手巧。 后世文学作品对其进行歪曲,污蔑其为不守婦道、美豔放蕩的淫婦;从而塑造成一个既聪明機變、美丽风流,又是个心狠手辣、寡廉鮮恥、搬弄是非、淫慾无度,成為陰險、妖豔、淫蕩、狠毒的典型,以美女蕩婦的形象背負千載惡名,遭到唾罵。.

新!!: 琵琶和潘金蓮 · 查看更多 »

持國天王

持國天王(梵文:धृतराष्ट्र,轉寫:Dhṛtarāṣṭra,提頭賴吒),是佛教的護法神,『四大天王』之一、『二十諸天』中的第四天王。「持國」意為慈悲為懷,保護眾生,護持國土,故名持國天王。住須彌山白銀埵,身為白色,穿甲胄,負責守護東勝神洲。以乾闥婆、畢舍遮、緊那羅等為持國天王的部眾。在中國民間信仰中,手持琵琶,是主樂神,表明他要用音樂來使眾生皈依佛教。在日本,是手持刀。 File:Jikoji jikokuten.JPG|日本時光寺 File:Dhritarastra at Miaoying Temple.JPG|燕京妙应寺 File:北京十方普觉寺 持国天.JPG|燕京臥佛寺 File:2009.12.01 暘臺山大覺寺 44.JPG|燕京大觉寺 File:西方寺的東方持國天王.jpg|香港西方寺 Category:護法神 Category:四大天王.

新!!: 琵琶和持國天王 · 查看更多 »

朝鮮琵琶

朝鮮琵琶是朝鮮族本土撥弦樂器。琵琶有兩條起源之路,一條是中國唐朝時經由絲綢之路延續向東傳入韓半島的;另一條是唐朝本身的唐式琵琶傳入新羅後,逐漸演化出的。因而為加以區分,前者被稱作“鄉琵琶”(향비파,鄕琵琶),後者被稱作“唐琵琶”(당비파,唐琵琶)。 另據《三國史記》載,新羅音樂中,將玄琴、伽耶琴、琵琶三種弦樂器與大笒、中笒、小笒三種管樂器合稱為「三弦三竹」(삼현삼죽,三絃三竹)。而當時的琵琶以玳瑁製成的撥子彈奏。.

新!!: 琵琶和朝鮮琵琶 · 查看更多 »

朱慶祥

朱慶祥(1927年-),粵劇樂師。 父朱家樂、叔朱洪、兄朱致祥、弟朱兆祥 (粵劇)亦為粵劇音樂員。 他在馬來西亞出生,姊朱秀英係粵劇演員。 從小在兄朱致祥教導下學習粵劇拍和(伴奏)音樂藝術,棚面(樂隊)各種漢西樂器:鑼、鼓、高胡(粵胡)、廣東二弦(形制類似京胡的廣東特性樂器)、椰胡、二胡、三弦、秦琴、琵琶、箏、揚琴(蝴蝶琴;洋琴)、木琴、結他(吉他)、小提琴、中提琴、竹提琴、鋼琴、小號(小喇叭)、色士風、喉管等吹、拉、彈、打都能上手,尤善小提琴。 他做頭架(旋律部領奏樂師)很多年,參加錄製許多粵劇電影音樂和粵劇、粵曲、粵樂唱片。 Category:粵劇 Category:香港音樂家 Category:香港作曲家 Category:1927年出生 Category:在世人物 Category:朱姓.

新!!: 琵琶和朱慶祥 · 查看更多 »

月兒高 (彭修文)

民族管弦樂曲月兒高是彭修文根據《華氏琵琶譜》中的《月兒高》改編而成,將原來的十二段縮至九段。該曲在《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譜》中稱為《霓裳曲》,另有兩首同名異曲的《月兒高》,見於《養正軒琵琶譜》及《瀛州古調》,和這首曲並無關係。 月兒高描繪了月亮從東海升起,到沉沒于西山的過程,以及月光下大千世界的種種景色。音樂抒情典雅,激動雄渾兼而有之,充滿了中國音樂的古典美。 彭修文改編後仍以琵琶領奏,並加入了對位的樂段。配器上層次分明,其中有琵琶、洞簫等樂器的獨奏樂段,但主要的旋律仍以拉弦、彈撥為主,保留了淡雅、細膩的古曲風格。.

新!!: 琵琶和月兒高 (彭修文) · 查看更多 »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仅存的两首名诗之一,描绘春天夜晚江畔的景色,词句优美,极富哲理,韵律悠长高远,被称为是“孤篇横绝”的杰作。 闻一多称之为:“对它的所有评论和解析都是亵渎……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甚至被认为所有后代诗词皆是它的衍生和支流。对中国古代诗词发展有着无法替代的巨大贡献。 民国时期,有人将琵琶《夕阳箫鼓》改编为琵琶、古筝二重奏,亦命名为《春江花月夜》。 该诗曾被中国当代著名音乐家彭修文改编为民族管弦乐曲,并因此广为流传。 2008年北京奥运开幕式之“礼乐”部分,表演者以昆曲吟唱方式唱出《春江花月夜》首两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新!!: 琵琶和春江花月夜 · 查看更多 »

昆曲

昆曲是中國戲曲的劇種之一,发源於元末明初的苏州府崑山縣(今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起初流行於江南一帶,而後風靡全國;盛清時,上至宮廷貴族、下至販夫走卒皆熱愛崑曲。有俗諺云:「家家『收拾起』,戶戶『不提防』」,即反映當時崑曲廣為普及且深入人心的程度。 昆曲以曲唱為中心,唱念使用之語音為「中州韻」,主要以曲笛、鼓、板等樂器伴奏,風格纏綿婉轉,如石磨中的流水一般細膩,故又有「水磨腔」之雅稱。其舞臺演出形式亦稱「崑劇」,因表演手段豐富、身段具備高度舞蹈性,與唱腔、曲詞扣合得嚴絲合縫,形成精緻的藝術規範,影響所有後出之地方劇種,故素有「百戲之母」之美譽。.

新!!: 琵琶和昆曲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琵琶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日本傳統樂器

日本雅樂樂器分為管樂器、弦樂器及打擊樂器三類,大部分樂器屬於外來樂器;在近代考古研究中,更發現其中有些樂器仍保留了古代西域、中國、高麗等地的樂器形制。.

新!!: 琵琶和日本傳統樂器 · 查看更多 »

日本琵琶

日本琵琶於7-8世紀时由中国传入日本,正倉院的宝物藏品中仍留有当時传来的琵琶。演奏时用半扇形似银杏叶的拨子拨弦,种类有五弦琵琶、乐琵琶、平家琵琶、盲僧琵琶、唐琵琶、薩摩琵琶、筑前琵琶等,不同种类的日本琵琶较少用於合奏。现今我们所研究的日本琵琶基本上可以分为盲僧琵琶和雅乐琵琶两种。以日本琵琶为主奏乐器的音乐在当地被日本人统称为「琵琶乐」。.

新!!: 琵琶和日本琵琶 · 查看更多 »

日本文化

日本文化,是指在日本列島上形成的在關於思想、行為、生活、教育、信仰及價值觀等等的一系列實體或非實體的事物或象徵。 公元四世紀至九世紀,朝鲜半島的移民(渡來人)為日本帶來東亞文化,這包括其書寫系統—漢字。往后日本的遣隋使和遣唐使為日本帶來了漢傳佛教文化,如花道、茶道和香道都是伴隨著漢傳佛教傳到日本的,是日本傳統藝術的重要一環。十世紀左右,日本與東亞大陸的交流變少,開始孕育出國風文化。十六世紀中葉,歐陸文化傳到日本,後來因貿易保護政策和基督教禁令,使歐陸文化在日本的傳播停滯。直至十九世紀,日本在美國的外交壓力下签署日美神奈川条约(日美和親条約),开放了下田及箱馆两港口通商,歐陸文化在日本才得以重新復興,後來更成為日本文化的重要一員。 由於日本之於東亞大陸的地理位置,日本文化常常被劃入東亞或儒家文化圈文化之中,但始终存在爭議。美国保守派政治学家塞缪尔·P·亨廷顿在1993年發表的文明衝突論中,認為日本文化獨立於東亞自成一體,應並列為世界九大文明之一。而日本历史学家與那霸潤則認為日本文化是東亞大陸文化的延伸,並著重於唐朝文化的色彩,只在些許方面有差異。.

新!!: 琵琶和日本文化 · 查看更多 »

撥弦樂器

撥弦樂器是用手指或撥子撥弦而發音的樂器總稱。.

新!!: 琵琶和撥弦樂器 · 查看更多 »

擦绒·旺秋杰布

擦绒·旺秋杰布(,转写dBang-phyug-rgyal-po,)藏族,西藏拉萨人,西藏贵族,噶厦噶伦 。.

新!!: 琵琶和擦绒·旺秋杰布 · 查看更多 »

教坊

教坊是由唐到清,管理宮庭中演出音樂舞蹈及戲劇的組織。由於教坊中的女藝人為舞優,也被稱作宮妓,是廣義的妓女中的一種,因此到宋元以後,民間的妓院,尤其是女樂演出的場所,有時亦被稱作教坊。.

新!!: 琵琶和教坊 · 查看更多 »

扬州清曲

扬州清曲是流传在江苏扬州、镇江一带的地方曲种,俗称“小唱”、“小曲”,起源于元代,使用扬州话演唱。.

新!!: 琵琶和扬州清曲 · 查看更多 »

曹安和

曹安和(),女,音樂理論家,江蘇無錫人。 192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女子文理學院音樂系,後留校任教。1943年任南京音樂院教授。1949年後,歷任中央音樂學院教授,中國音樂研究所研究員,中國音樂研究所研究室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顧問。長期從事中國傳統音樂研究和琵琶、昆曲的演唱、演奏與教學。 著有《時薰室琵琶指徑》、《民族器樂獨奏曲選》,與楊蔭瀏合編《瞎子阿炳曲集》、《定縣子位村管弦曲集》、《蘇南十番鼓曲》、《關漢卿戲曲樂譜》、《西廂記四種樂譜選曲》,與簡其華譯譜《弦索十三套》,與楊蔭瀏、文彥整理《單弦牌子曲選集》,與李廷松合編琵琶譜《潯陽夜月》等以及論文《琵琶柱位定法》、《關於琵琶的問答》、《民族音樂家劉天華》、《我國古代樂譜簡介》、《楊蔭瀏與音律》、《楊蔭瀏與音樂史》等論文20餘篇。 Category:无锡人 Category:中国音乐家.

新!!: 琵琶和曹安和 · 查看更多 »

普庵咒

《普庵咒》,又名《釋談章》。据《太音希聲》說是杭州李水南作,樂譜最早見於明末的《三教同聲》琴谱。有些版本在此譜旁注有漢字,像是幫助學習梵文的人發音。清代大套琵琶曲和佛教絲竹曲也有這一個曲目。這一琴曲的結構和風格與一般琴曲很不相同,顯然是從其他樂種移植來的作品。結構上最突出的特點是,除首段的引起之外,每段的後半段都出現了完全相同的曲調,聽起來迴環反覆連綿不絕。全曲節奏平穩,重拍加有雙音的演奏,具有莊嚴肅穆的氣氛。《天聞閣琴譜》說“其音韻暢達,節奏自然”,“令人身心俱靜,可謂平調中第一操也”。.

新!!: 琵琶和普庵咒 · 查看更多 »

10

10(十)是9与11之间的自然数。.

新!!: 琵琶和10 · 查看更多 »

2013年2月逝世人物列表

2013年2月逝世人物列表,是用于汇总2013年2月期间逝世人物的列表。.

新!!: 琵琶和2013年2月逝世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2013年臺灣

没有描述。

新!!: 琵琶和2013年臺灣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琵琶艺术琉球琵琶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