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807 关系: 努赫普拉·因提夫,努比亚,努比亚遗址,努比亞金字塔,培爾-拉美西斯,基亚,埃及,埃及 (消歧义),埃及历史,埃及夾棋,埃及学,埃及神廟,埃及神祇列表,埃及神话,埃及第十一王朝,埃及第十二王朝,埃及第十八王朝,埃及第十王朝,埃及第三十一王朝,埃及第二十七王朝,埃及第二十五王朝,埃及第二十四王朝,埃及第二十王朝,埃及第五王朝,埃及第四王朝,埃及眼鏡蛇,埃及聖䴉,埃及语,埃及貓,埃及赫梯和約,埃及金字塔,埃及金字塔列表,埃及法老列表,厄琉息斯秘仪,假睫毛,假髮,偕日升,博爾戈爾山,博物館島,博物館驚魂夜2,十字,十字架 (基督教),十二进制,十灾,十进制,占星术,卡 (法老),卡塞凯姆威,卡諾卜罈,卡迭石战役,... 扩展索引 (757 更多) »
努赫普拉·因提夫
伊里奥特弗七世(Intef VII),古埃及第十七王朝国王。于底比斯进行统治。在位短暂。其王衔名意为“强大的拉神对于玛特很满意。”圣人棺木在当时很流行。他的圣人棺木已经被发现,现存放于英国大英博物馆。.
查看 古埃及和努赫普拉·因提夫
努比亚
努比亚()是位於埃及南部與苏丹北部之間沿著尼罗河沿岸的地區,今日位於阿斯旺(位於尼罗河第一瀑布下游)與(或稱庫賴邁,位於尼罗河第四瀑布下游)之間。努比亚一词可能来自埃及语中的金(nub)或诺巴(Noba)。一般的,从阿斯旺到瓦迪哈勒法之间的地区被称为下努比亚,从瓦迪蛤勒法到库赖迈之间的地区则被称为上努比亚。有时人们也会将库赖迈到喀土穆之间的地区称为南努比亚。努比亚自古以来便被看做地中海地区的埃及与非洲黑人区之间的交接处。.
查看 古埃及和努比亚
努比亚遗址
努比亚遗址是古埃及典型的宗教建筑,位于埃及东南部尼罗河上游的阿布辛拜勒至菲莱地区,1979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面积374 ha,登录名称为阿布辛拜勒至菲莱的努比亚遗址。.
查看 古埃及和努比亚遗址
努比亞金字塔
努比亞金字塔是北非庫施王國及古埃及王國統治者所建造的金字塔,埃及尼羅河第一瀑布阿斯旺與蘇丹第四瀑布庫賴邁之間的地區被稱為努比亞。庫施將首都從科爾瑪(Kerma)遷移到納帕塔(Napata)及麥羅埃(Meroë)後,文化受到古埃及的影響,於是統治者開始建造金字塔。大約有220座金字塔位於努比亞地區,努利地區的金字塔建造時代較晚。.
查看 古埃及和努比亞金字塔
培爾-拉美西斯
培尔-拉美西斯(Pi-Ramesses),古埃及城市,古埃及第十五王朝、第十九王朝和第二十王朝首都。位于尼罗河三角洲东北部,距开罗东北约100公里。约公元前1700年该地为巴勒斯坦人占领。约公元前1530年成为第十五王朝都城。约公元前1521年被雅赫摩斯一世攻取并洗劫。第十九王朝希伯来人于此定居。塞提一世时期于此发展制陶业,兴建宫邸。拉美西斯二世选此大规模建造宫殿、住宅、神庙等建筑。此城遂为王室居所与行政中心,该城分四区。由阿蒙、瓦吉特埃及神和塞特、阿斯塔特亚洲神分居神庙。人口约25万人。第二十王朝时期埃及亚洲领土丧失后,城市遂废,城市原料被迁至北24公里的塔尼斯城重建。20世纪40年代首次发现该城遗址,1975年得到确认。.
查看 古埃及和培爾-拉美西斯
基亚
基亚,又译奇亚(Kiya),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埃赫那吞众多的妻子之一,其不寻常的名字显示她可能是一位米坦尼公主。她在埃赫那吞死前几年在历史上消失。以往,基亚被认为是图坦卡蒙的母亲,而近年的DNA证据显示这可能性很低。.
查看 古埃及和基亚
埃及
阿拉伯埃及共和國(جمهوريّة مصرالعربيّة,),通稱埃及,是東北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面積為1,001,450平方公里,人口已超過9,000萬。原存在於當地的古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二戰後,埃及于1953年由阿拉伯人建立共和国,地理上該國地跨二洲即亞洲和非洲,西奈半島位於西南亞(西亞),而該國大部分國土位於北非地區。伊斯蘭教為國教。埃及人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遜尼派,最大的宗教少数派为科普特正教。另外還有基督教其他教派和伊斯兰教什叶派;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和法語。 埃及經濟的多元化程度在中東地區名列前茅。各項重要產業如旅遊業、農業、工業和服務業有著幾乎同等的發展比重。埃及也被認為是一個中等強國,在地中海、中東和伊斯蘭信仰地區尤其有廣泛的影響力。.
查看 古埃及和埃及
埃及 (消歧义)
埃及可以指:;当代.
查看 古埃及和埃及 (消歧义)
埃及历史
埃及的历史悠远绵长,古埃及是人类文明摇篮之一。埃及歷史以1798年拿破仑入侵为标志,大体可分为古代中世纪和近现代两大阶段。 埃及的歷史悠久传承。古希腊历史之父希罗多德赞美道:“埃及是尼罗河慷慨的赠礼”。每年季节性泛濫的尼羅河,形成了细长而肥沃的河谷。在尼罗河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下,孕育了璀璨夺目的埃及文明。寸草不生的大沙漠大致是古埃及农业文明的东界和西界。在沙漠中存在很多拥有甘泉的绿洲,埃及人在某些绿洲进行农业生产。埃及文明北至地中海海岸,而南方的边界随埃及国力的盛衰而变迁。新王国时代的埃及帝国极盛时,南界曾远达尼罗河第四瀑布。前3000年初,埃及互相征伐的各州最终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家,上埃及和下埃及服从于一个法老的统治。特殊的地形使埃及难于受到侵袭,也造就了她的长期独立和自足。然而法老时代结束后,埃及臣服于外来的统治者,连续被外族统治竟长达2300年,這些外族包括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拜占庭帝国、阿拉伯人、奥斯曼土耳其人和大英帝国等。埃及的独立元勋纳赛尔总统并不夸张地指出,继埃及最后一位法老 Nectanebo II 於前343年被波斯人废黜以来,他是第一位行使主权的埃及本土人士。.
查看 古埃及和埃及历史
埃及夾棋
埃及夾棋(Seega、Sîja),是起源於古埃及的兩人傳統棋類,是種夾棋遊戲,與索馬利亞跳棋有關。.
查看 古埃及和埃及夾棋
埃及学
埃及学(英語:Egyptology)是研究古埃及文化(日常生活、语言、文学、历史、宗教、文化和艺术、经济、法律、道德和精神文明)的学科。其研究内容从史前(约前5千年)开始直到罗马帝国统治结束(约4世纪)。.
查看 古埃及和埃及学
埃及神廟
埃及神廟屬於古埃及建築一種,建成主要目的,通常在於神靈崇拜及紀念古埃及法老,並有宣揚國威及皇室的重要性。這些神廟建成後,通常會指定給某神祇和法老王。於這些神廟內,埃及人進行各種祈禱儀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神廟為阿布辛拜勒神廟和卡納克神廟。.
查看 古埃及和埃及神廟
埃及神祇列表
埃及古物學者現今大多支持弗林德斯·皮特里爵士的論點:埃及宗教是多神論的。然而,他同時期的對手華利斯·巴奇,所持觀點則是認為埃及宗教起初是一神論,眾神皆為神祇拉的延伸,類似基督教的三位一體及印度教的三一論。古埃及語的女神一詞是 neṯeret(nṯrt;netjeret、nečeret),而神則是 neṯer(nṯr;亦譯 netjer、čer)。早期的象形文字中,女神是以旗狀物代表,或再加上一隻埃及眼鏡蛇,從旗桿底部豎起。後期的象形文字(R8)中,這些神祇名詞則是描繪以旗狀物,旁邊跟著相對的性別符號。.
查看 古埃及和埃及神祇列表
埃及神话
埃及神话指源自古埃及的一系列神话。通过描绘众多神明,古埃及人得以更好地理解当时的整个世界,这些神话故事也是古埃及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埃及神话在古埃及文学和作品中频繁出现,在流传至今的古埃及短篇故事、宗教仪式所用的赞美诗、祭文、及神庙饰物中也可以看见埃及神话的踪影。不过这些神话材料往往支离破碎,很少能将一个完整的神话故事概括下来,而是更多地侧重于神话故事的某个片段。 受自然界的各种循环所启发,古埃及人认为当下的时间是循环往复的,而过去的时间则是线性的。神话的背景设在世界之初,而神话传说则为当下的时间循环定下基调。古埃及人认为,当下的事件往往重复着神话事件,这个过程伴随着玛阿特(宇宙中的基本秩序)的再现。埃及神话中最重要的几个事件有创世神话,其中众神在最初的混沌中创造了世界;太阳神拉对世界进行统治;以及奥西里斯神话,其中代表正义的神奥西里斯、伊西斯及荷鲁斯与邪恶与无序之神赛特进行斗争。古埃及人常把日常生活中的事件看作神话传说中的一部分,如日夜循环即被视作太阳神拉在白昼穿过人世,并在黑夜穿过冥界。这些神话传说所反映的主题包括秩序之神玛阿特与混沌之神阿佩普之间的斗争、国王世代维系“玛阿特”的必要性,以及奥西里斯的死而复生等。 神话中的同一处细节,往往随着出处的不同而大相径庭,有时甚至互相矛盾。在描述神话传说时,人们多用隐喻,以更好地将神的行为以至精神传递给其他人,因此不同版本的神话背后传达着的象征意义也各不相同,从而使古埃及人能以不同角度了解他们所崇拜的神明,也进一步了解他们所处的整个世界。 埃及神话体系对埃及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塑造了古埃及的宗教仪式,还在古埃及人的心中为国王的神权统治打下了意识基础。神话中的各种场景与符号出现在神庙、陵墓以至死者的护身符上。而在文学领域,人们在赞美诗或寓言故事中大量引用神话元素,这也反映出埃及神话已经深入古埃及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查看 古埃及和埃及神话
埃及第十一王朝
埃及第十一王朝是古埃及歷史上第一中間時期的一個王朝,其首都位於底比斯。.
查看 古埃及和埃及第十一王朝
埃及第十二王朝
埃及第十二王朝是古埃及歷史上的一個王朝,其與第十一王朝、第十三王朝和第十四王朝統稱中王國時期。.
查看 古埃及和埃及第十二王朝
埃及第十八王朝
十八王朝,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的第一个王朝,也是古埃及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第十八王朝所处的时间大致是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3世纪(约公元前1575年-约公元前1308年),由阿赫摩斯继位开始,到哈伦海布死后传位给拉美西斯一世结束,共经历了近300年和14位法老。 约公元前1575年,第十七王朝法老卡摩斯的弟弟阿赫摩斯继位。阿赫摩斯在位期间成功驱逐了喜克索斯人,并统一了上下埃及,强大的第十八王朝建立了。其间埃及称为帝国,在一个世纪时间内,势力延伸深入亚洲,很多名义上独立的国家都承认埃及为其领主国。位于非洲尼罗河上游第五瀑布的努比亚也归附埃及。埃及人开始与北叙利亚和南部非洲进行频繁的贸易。王朝前几任法老还消灭了国内敌对的地方势力,建立了法老对政治和军事的中央集权。这一集权模式持续了几乎500年未曾改变,并使埃及王朝度过了几个危机,例如图特摩斯一世政变,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摄政等。第十八王朝后期争夺国家最高权力的斗争越来越激烈,宗教领袖的影响力变大,严重威胁了法老的权力和统治。由于宗教影响力的增加,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后改名为阿肯納頓)试图更改埃及信仰称为一神总教(仅崇拜太阳神阿顿),但他死后继位的法老,特别是图坦卡蒙,又恢复了埃及传统的宗教和法老统治。穆尔内(William J.
查看 古埃及和埃及第十八王朝
埃及第十王朝
埃及第十王朝是古埃及历史上的一个王朝,据都靈王表记载,此王朝有五个法老,而王朝为美里哈托尔所建。第三个法老瓦赫卡拉-阿赫托伊三世是《对美里卡拉王的教谕》的作者,他在位时,国力强盛,恢复了边贸,但因为内讧,国力被削弱。他的儿子梅利卡拉在位时间短暂,在孟菲斯附近建立了一座金字塔。最后这个王朝被底比斯王朝推翻。.
查看 古埃及和埃及第十王朝
埃及第三十一王朝
埃及第三十一王朝,又称第二次阿契美尼德时期、第二次埃及总督时期,是古埃及晚期的一个历史时期,自前343年至前332年为止,仅仅持续了十一年。这一时期古埃及,是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埃及行省。.
查看 古埃及和埃及第三十一王朝
埃及第二十七王朝
埃及第二十七王朝,又称第一次阿契美尼德时期、第一次埃及总督时期,是古埃及晚期的一个历史时期,自前525年至前402年为止。这一时期古埃及,为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埃及行省。.
查看 古埃及和埃及第二十七王朝
埃及第二十五王朝
埃及第二十五王朝(努比亚王朝或埃塞俄比亚王朝)是自前8世紀中期至前7世紀中期統治古埃及的一個王朝,它的君主起源於庫施(Kush,亦作「庫什」、「古實」;即努比亞,大約位於今日蘇丹北部),後來征服了埃及。第二十五王朝因亞述人的入侵而衰落,最後一任法老在第二十六王朝派兵佔領底比斯後退回努比亞。 第二十五王朝法老列表:.
查看 古埃及和埃及第二十五王朝
埃及第二十四王朝
埃及第二十四王朝是古埃及在前8世紀時期的一個短暫王朝,歷時--有十餘年,定都於尼羅河三角洲西部的塞易斯,統治尼羅河三角洲一帶,最後被南方的第二十五王朝所滅。 第二十四王朝法老列表:.
查看 古埃及和埃及第二十四王朝
埃及第二十王朝
埃及第二十王朝是古埃及歷史上的一個王朝,其與第十八王朝和第十九王朝統稱新王國時期。第二十王朝被認為是新王國時期最後一個王朝,繼其之後就是第三中間時期。 第二十王朝的首都位於培爾—拉美西斯。.
查看 古埃及和埃及第二十王朝
埃及第五王朝
埃及第五王朝是自前25世紀至前24世紀統治古埃及的一個王朝,歷時約150年。 埃及第五王朝法老列表:.
查看 古埃及和埃及第五王朝
埃及第四王朝
四王朝是古埃及历史古王国时期第二个王朝,古代埃及文明在这一时代达到空前的高度,例如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就是这个时代的胡夫法老建造的。因此第四王朝被认为是古埃及的“荣誉时代”。第四王朝始于约前2625年(年代误差可能有100年),历时110多年,经历了斯尼夫鲁、胡夫、雷吉德夫、卡夫拉、孟卡拉、谢普塞斯卡弗和德德夫普塔赫等7位法老。第四王朝的首都在孟菲斯。.
查看 古埃及和埃及第四王朝
埃及眼鏡蛇
埃及眼鏡蛇(學名:Naja haje,英語:Egyptian Cobra),是爬蟲綱有鱗目眼鏡蛇科眼鏡蛇屬的生物。具毒性,主要分布於北非及中東地帶,活動於撒哈拉沙漠及敘利亞沙漠附近。埃及眼鏡蛇是非洲最常見的眼鏡蛇,而且經常襲擊人類,在當地製造了不少死亡事件。.
查看 古埃及和埃及眼鏡蛇
埃及聖䴉
埃及聖䴉(學名:Threskiornis aethiopicus),又名埃及聖朱鷺、埃及聖鷺、聖䴉、巫婆鳥,是撒哈拉以南非洲、伊拉克東南部及以往埃及的一種朱鷺。牠們在古埃及備受尊敬,經常被製成木乃伊當做托特的象徵。牠們也被引入到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及美國。 2010年代後,在台灣西部濱海地區也可看到牠們。保守估計全台灣約有1200至1500隻的族群量。由於埃及聖䴉在台灣幾乎無天敵,對台灣當地的生態造成影響。 根據中華鳥會的評估,2018年埃及聖䴉數量大約是2200到3000隻,比起兩年前幾乎翻倍,專家也觀察到,牠們不只在沿海出現,也順著河流往內陸蔓延。.
查看 古埃及和埃及聖䴉
埃及语
埃及語(圣书体:𓂋𓌔𓈖𓆎𓅓𓏏𓊖),是一種通行於古埃及的語言及文字,屬亞非語系,跟閃語族(例如:希伯來語及阿拉伯語)及過去被編入含語族的北非諸語,如古實語族的貝支語及柏柏爾語族諸語等語言和有很密切的關係。世俗體生存至5世纪,而科普特語則至17世紀。古埃及語的成文記錄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32世纪。埃及今日的國家語言為埃及阿拉伯語,在穆斯林征服埃及之後便逐漸取代科普特埃及人平日生活的語言。如今,科普特語仍作為科普特正教會禮拜用語而被使用著,並且現今依然有少數科普特人會講該種語言。.
查看 古埃及和埃及语
埃及貓
埃及貓,中型短毛貓品種。體重2.5-5千克,是唯一天然豹紋的家貓。 CatFacts.org.
查看 古埃及和埃及貓
埃及赫梯和約
埃及赫梯和約是一條由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和赫梯國王哈图西里三世之間所簽定的古代和平條約,大部份的埃及學家認為它簽於公元前1259年。 條約簽署的目的在於建立及維持埃及赫梯雙方的和平關係,被視為西亞已知最早的外交協議Barker, Craig J.
查看 古埃及和埃及赫梯和約
埃及金字塔
埃及金字塔相传是古埃及法老(国王)的陵墓,但是考古学家从没有在金字塔中找到过法老的木乃伊。金字塔主要流行于埃及古王国时期。陵墓基座为正方形,四面则是四个相等的三角形(即方錐體),侧影类似汉字的“金”字,故中文称为金字塔。金字塔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埃及金字塔是至今最大的建築群之一,成為了古埃及文明最有影響力和持久的象徵之一,這些金字塔大部分建造於埃及古王國和中王國時期。 大部分研究來源顯示埃及存在的金字塔結構數目有81座到112座金字塔,而大多數學者贊成較高的數目。1842年,(Karl Richard Lepsius)製作了埃及金字塔列表,當時他計算有67座,但在他後來的考古生涯中有更多經他鑑定和發現的金字塔。 許多不精确的計數,則是因為與許多保存不佳的小金字塔殘骸和碎石陵墓有關,其殘骸經常難以確認該陵墓是否為金字塔型構造,但它們確實存在也是經考古學家研究及鑑定的,大部分會將這些難以確認的遺跡分區歸類、編組計算數目,其中由北到南最重要觀察範圍中。 金字塔的主要用途為法老王的陵寢,有保護法老王的功能,並讓法老王由人轉為神的安全設施,讓法老王升往天界。金字塔具有強大的宗教目的,而古法老王為完成金字塔,不惜金錢、人力成本與代價。 2007年12月26日,埃及古蹟最高委員會負責人宣稱,埃及將通過適用於全球各地的法律,要求複製埃及金字塔或人面獅身像等埃及古蹟者支付版權費作為埃及數千座法老古蹟的維修費,但不禁止全球各地藝術家利用繪畫或其他方式來複製各時期法老古蹟與埃及古蹟以獲得利益,只要這些作品「不是百分之百複製品」就可以。中央社2007年12月26日報導,〈埃及金字塔將列智財權 全球使用者都需付費〉,2008年2月13日檢索。.
查看 古埃及和埃及金字塔
埃及金字塔列表
在約3,500年間,在法老統治下的古埃及有118座金字塔建成,此列表盡可能順序列出部份最重要的埃及金字塔。.
查看 古埃及和埃及金字塔列表
埃及法老列表
这是一份古埃及统治者的列表。该表中列出的君主始自约前31世纪的第一王朝,结束于希腊人建立的托勒密王朝。这段时期中埃及的最高君主的称号是人们熟知的法老。.
查看 古埃及和埃及法老列表
厄琉息斯秘仪
厄琉息斯秘仪(Ἐλευσίνια Μυστήρια)是古希腊时期位于雅典西北部厄琉息斯的一个秘密教派的年度入会仪式,这个教派崇拜女神得墨忒耳和其女兒珀耳塞福涅。厄琉息斯秘仪是公认的与早期農業民族有重大关联的一个上古原始宗教,它可以追溯到迈锡尼文明(公元前1600-1100年)。它起源于女神得墨忒耳失去女儿珀耳塞福涅后落寞的游荡,然后她在一个叫做厄琉息斯的小镇经历了一段故事,最后使得该小镇的人们都普遍崇拜她,她提拔了该镇的贵族成为祭祀,这个小镇最后为她建立庙宇并大兴祭祀。 厄琉息斯秘仪经历了希腊黑暗时代,之后又传到古罗马,它可能属于一个和女神崇拜、极乐世界相互对应的原始宗教体系。这个秘仪的崇拜内容和仪式过程处于严格的保密之中,全体信徒都参加的入会仪式则是一个信众与神直接沟通的重要渠道,以获得神力的佑护及来世的回报。有许多绘画和陶器的碎片,描绘了它的几个侧面,由于神秘的许诺和魔术般的来世信仰。 在公元392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下达法令关闭举行仪式神庙,标志它在罗马历史中的终结。在396年,西哥特国王亚拉里克一世入侵罗马,伴随“黑衣"基督徒大量进入,基督教的阿里烏教派开始取代之,并摧毁了举办密仪的神庙。 等级制度、长生不老和致幻剂曾在该仪式中起到关键作用。Wasson, R.
查看 古埃及和厄琉息斯秘仪
假睫毛
假睫毛或人造睫毛是一種用來美化眼部的人工睫毛,一般透過把眼睫毛加長、加厚,讓眼睛看起來更大、更亮、更豐滿、更有神。假睫毛由來已久,早在公元前2000年的古埃及和古羅馬文獻就可以找到假睫毛的記載。製作假睫毛的材料,有塑膠、棉、羽毛等材質,而隨着使用不同材質製作的假睫毛,所展現出來的效果(例如:誇張的舞台效果)也不同。人造睫毛尤其盛行於1960年代的美國,其後熱潮大幅減退,到2000年代末期又再在世界各地復興。.
查看 古埃及和假睫毛
假髮
假髮,古漢語稱鬄、髢()、髲鬄(),指非由人自然生長出來的人造仿真頭髮,因應不同用途而佩戴。「鬄」是假髮的總稱,「髲」則專指人髮造的假髮。 在亞洲,中國很早就出現假髮,《詩經》中就多次提及。到了春秋時期(西元前770年—前476年),假髮開始在中國盛行。日本傳統髮型也經常加上假髮梳成。朝鮮半島在高麗王朝(西元918年-1392年)開始盛行戴假髻。而非洲的古埃及人在四千多年前就開始用假髮,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假髮的民族,並將假髮傳到歐洲。 假髮出現在多種形式的表演藝術中,如中國的戲曲、日本的能劇和歌舞伎、以及西方的歌劇。在英國和大部份英聯邦國家,假髮是大律師和法官的法庭服飾之一。.
查看 古埃及和假髮
偕日升
偕日升是一顆恆星(也可以是月球或行星)經過隱藏在地平線下一段時間或一定的週期之後,首度在拂曉時又出現在東方地平線上(即合之後),或正好在地平線上但隱藏在太陽的光芒之中的現象。在偕日升之後的每一天,這顆恆星出現的時間將一天比一天早一點,出現在天空中不被陽光遮蔽的時間也同樣的日漸增長(太陽相對於恆星每日沿著黃道向東移動),過一段日子後,這顆恆星在黄昏時已移至地平線並西落,這時稱為偕日落。一顆恆星在歷經大約一年的時間後會再在東方天空偕日升。 並非所有的恆星都有偕日升:有許多恆星(與觀測者在地球上的地理緯度有關)始終在地平線之上,永遠都能在陽光淹沒前於黎明的曙光中看到(即在恆顯圈內),同樣也有許多恆星始終地平線下看不見的(即在恆隱圈內)。 在早期的曆法或黃道十二宮的圖上會標示星座,包含在其中的恆星,的出沒。古埃及的曆法據天狼星的偕日升來制定,並設置了36顆偕日升的恆星,稱為旬星(將黃道360度的圓分割為10度一個段落),發展出一套在夜晚推算時間的方法。蘇美、巴比倫和古希臘也使用各種各樣的偕日升星來確定農耕漁牧的時間。在紐西蘭的毛利人將七姐妹偕日升訂為新年的開始(大約在七月)。 相對於偕日升,當黃昏時出現在東方地平線的天體,例如滿月,也有個名詞稱為日沒升(日落之際東升的天體,可理解成在衝的位置)。 Category:天文學的時間.
查看 古埃及和偕日升
博爾戈爾山
博爾戈爾山(جبل بركل)是一座位於蘇丹北部省凱里邁市距離喀土穆以北400公里的小山,該山靠近尼羅河的一個大灣角,所屬的地區為努比亞。大約在公元前1450年,古埃及法老圖特摩斯三世將版圖擴展至該區,並視之為南方的邊界。他出兵至納巴塔附近,該地於大約300年後,成為了庫施帝國的首都。古埃及第二十五王朝的努比亞國王皮耶後來於當地大力擴建新王國的阿蒙神廟,並豎立在位二十年的勝利石碑。 博爾戈爾山附近的遺跡包括13座廟宇及3間王宮,這些古跡早於1820年代就由歐洲的探險家首次記於筆下,但要到1916年,喬治·安德魯·瑞斯那爾(George Andrew Reisner)在哈佛大學及波士頓美術館聯合考察隊中才到該處進行考古發掘。到了1970年代,羅馬大學在Sergio Donadoni帶領之下繼續於當地發掘,到了1980年代,來自波士頓博物館的另一隊隊伍加入,由Timothy Kendall帶領。那些較大型的廟宇,如阿蒙神廟,即使到了今天,當地人仍視之為神聖的建築物。 就以上原因,於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納巴塔的古城及其他古跡訂為世界遺產。 博爾戈爾山高98米,頂部平坦,由於該地便於橫跨大河,來往中非、阿拉伯及埃及的商旅均視之為地標。.
查看 古埃及和博爾戈爾山
博物館島
博物館島(Museumsinsel)位於德國柏林市中心,施普雷島(Spreeinsel)的北端。柏林所有博物館都由此發展而来,也是柏林的旅遊重點。1999年,因建築與文化的結合,博物館島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为世界文化遺產。.
查看 古埃及和博物館島
博物館驚魂夜2
《博物館驚魂夜2》(Night at the Museum: Battle of the Smithsonian),2009年美國冒險喜劇電影,由薛恩·李維(Shawn Levy)所執導,是2006年《博物館驚魂夜》續集電影。主要演員有班·史提勒、艾美·亞當斯、羅賓·威廉斯、歐文·威爾森、漢克·阿扎里亞、克里斯·蓋斯(Christopher Guest)、艾倫·恰貝(Alain Chabat)和史蒂芬·柯根(Steve Coogan)等人。 续集《博物馆奇妙夜3》于2014年12月19日上映。.
查看 古埃及和博物館驚魂夜2
十字
标准的十字图形是一个由横竖两画垂直交叉90°而形成的几何图案,其两画互相平分。十字是人类最古老的符号之一。很多宗教中也大量出现该图案。.
查看 古埃及和十字
十字架 (基督教)
十字架圖案是基督教的主要象徵標誌,普遍使用於天主教、東正教、新教以及其他基督教派別組織。羅馬公教、東正教的信徒在胸前畫十字或佩帶十字架以堅定信仰、作潔淨之用或紀念耶穌為拯救全人類而死,甚至有人認為有神奇的驅魔力量。Christianity: an introduction by Alister E.
十二进制
十二进制是数学中一种以12为底数的记数系统,通常使用数字0~9以及字母A、B(或X、E)来表示。其中,A(或X)即数字10,B(或E)即数字11。美国速记发明人艾萨克·皮特曼还曾创造过一种标记法,使用翻转的2和3来表示10和11。十二进制中的10代表十进制的12,也称为一打。同样的,十二进制的100代表十进制的144(.
查看 古埃及和十二进制
十灾
十灾(עשר המכות)是记载于《圣经》〈出埃及記〉的第7到12章中,耶和华降临在古埃及的十个灾禍。用以催促並警告埃及法老让以色列人回到旷野三天。.
查看 古埃及和十灾
十进制
十進制是以10為基礎的數字系统。 十进制有两大类:.
查看 古埃及和十进制
占星术
医学占星用的人体解剖-占星关系图. 占星術(Astrology),亦稱占星学、星象學,是用天体的运动和相对位置来占卜人事及地表事件的一种理論。占星术可至少上溯至公元前2000年,植根于系统预测季节性变化和将天体周期解释为神圣传意迹象的传统。许多文明都曾有将重要事件附会于天文事件的传统,而像印度、中国和玛雅等古文明甚至还发展出了复杂的系统,通过天文观测来预测地表事件。可追溯至公元前19-17世纪的美索不达米亚,并由此传播至古希腊、罗马、阿拉伯世界,并最终传至中西欧地区。当代西方占星术通常与天宫图系统相联系,标榜其能基于天体位置来解释不同人格并预测人生中的重大事件;多数专业的占星家均依赖于这一系统。 纵观其历史,占星术长期被视为学术传统并普遍存在于学术界中,与天文学、炼金术、气象学和医学关系密切。占星术亦曾流行于政治界;从但丁与乔叟到莎士比亚、洛佩·德·维加和卡尔德隆·德·拉·巴尔卡,他们的多部文学作品中都曾提到过占星术。 然而,科学革命开始后,占星术已受到广泛质疑;它在理论.
查看 古埃及和占星术
卡 (法老)
卡(Qa'a)是古埃及第一王朝的最后一位法老。其位于阿拜多斯的陵墓十分庞大,面积达到了98.5×75.5英尺(或30×23米)。据曼涅托之记载,卡的统治期长达26年——如果卡即为其书中记载的比厄彻尼斯(Biechenes),而其位于阿拜多斯的庞大陵墓则支持了这一观点。20世纪年代中期,德国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在卡的陵墓入口处发现了一枚刻有霍特普塞海姆威王名的印鉴——德国考古研究所在1993年挖掘了卡的陵墓,并在其四周发现了26个陪葬陵墓——这一发现证明了曼涅托的观点:即卡即埋葬于此,而其继任者为霍特普塞海姆威——后者是古埃及第二王朝的创建者。 考古学家在位于萨卡拉的一位名为摩卡的贵族——他是卡当政时期的官员——的陵墓中发现了一块刻有许多头衔的石碑。在此石碑上,记载了古埃及历史上第二次可被确证的赛德节。赛德节的举办,加之其他诸多高质量的皇家石碑中发现的证据,说明卡的统治十分稳固,并且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卡的名字的意思为“抬起手臂的人”。 此外,在第一王朝位于阿拜多斯乌姆·卡伯的墓葬地中,还发现了众多卡统治时期的年签。人们认为,卡的统治时期大致在公元前2916年前后。.
查看 古埃及和卡 (法老)
卡塞凯姆威
卡塞凯姆威(Khasehemwy,有时候也拼作Khasehemui)是古埃及第二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后一位法老。现今只知道卡塞凯姆威指挥过数次重大的军事行动,并树立了多座留存至今的纪念碑,其中提到了抗击北方人的战争;此外,对这位法老所知甚少。卡塞凯姆威名字之意为“两个强者出现”。 考古界一般把卡塞凯姆威看作伯里布森的继承人,在年表上排于其后;不过一些埃及学学者认为在这两位法老之间,还存在着另一位法老——哈塞开姆。但是大部分的学者认为事实上哈塞开姆和卡塞凯姆威是同一个人。 在其统治期间,他凭借着一场内战——这场内战发生在荷鲁斯和赛特的追随者之间——统一了上下埃及,其后他可能将名字由哈塞开姆改为卡塞凯姆威。也有学者认为他是在镇压了努比亚的叛乱返回埃及之后,击败了在位的法老伯里布森从而登上王位的。不管是上述的哪种情况,他都结束了第二王朝的内乱,重新统一了埃及。 由于尼玛厄萨普拥有“王子之母”的头衔,所以有理由认为她是卡塞凯姆威的妻子。他们两个可能是左塞尔的父母;或者左塞尔的妻子赫特芬内布提是卡塞凯姆威的女儿,因为在多个纪念碑上都称她为“国王的女儿”。 在埃及历史上,卡塞凯姆威是唯一一位在其“王宫门面”上拥有荷鲁斯名和赛特名的法老。一些埃及学学者相信这是企图统一两派的努力;但是在其死后,赛特名被永远排除于之后诸王的“王宫门面”之外。同时,卡塞凯姆威也是现今所知第一位为自己修建了雕像的法老。 在同一埃及之后,卡塞凯姆威进行了大量建筑的修建。他在埃尔-卡伯、耶拉孔波利斯和阿拜多斯大兴土木,建筑多用石料。同时,他还在阿拜多斯营建了一座独特、庞大的陵墓(V号陵墓)——这是最后一座坐落于阿拜多斯公墓区的皇家陵墓。这座梯形陵墓长约70米,北端宽约17米,南端宽约10米。它被分割为58个隔间。在第一王朝的某些陵墓被发现之前,人们曾认为位于这座陵墓中央的陵寝是世界上最早的圬工结构。在陵墓中,挖掘者发现了该法老的权杖——使用黄金和红玉髓制成,以及数个制作精美、覆盖有金箔的小型石盆;显然,这些文物都是早期的盗墓贼所遗漏的。皮特里曾列出了阿梅力诺从卡塞凯姆威陵墓中挖掘出的文物的详细清单,其中包括了多件燧石工具、多种多样的铜质工具和容器、装有水果和谷物的石质容器和陶器、上釉的的小型容器、玛瑙珠、模具、纺织物和大量的印章。 卡塞凯姆威曾经在尼肯和阿拜多斯修建了“要塞”,他死后埋葬于乌姆·卡伯地区的皇家公墓。依据托比·威尔金森发表于《皇家古埃及年鉴》中的关于巴勒莫石碑的相关研究的说法,卡塞凯姆威的统治期约为17年半或者18年。.
查看 古埃及和卡塞凯姆威
卡諾卜罈
卡諾卜罈(Canopic jar,另作卡諾皮克罐香港藝術館、香港臨時市政局(1998):大英博物館藏埃及珍寶展,190頁,香港:臨時市政局。、卡諾波罐 )是古埃及人製作木乃伊時用作保存內臟,以供來世使用的器具。它們一般是以石灰石製作,或者是陶器的製成品。自古王國時期起直至古埃及後期 (Late Period of ancient Egypt),古埃及人一直使用卡諾卜罈,到了托勒密王朝時期,內臟只是簡單地包裹,與屍體一起擺放。.
查看 古埃及和卡諾卜罈
卡迭石战役
卡迭石战役是古埃及与赫梯王国争夺叙利亚地区统治权而发生的战役。 约前1274年5月底埃及第十九王朝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与赫梯国王在奥伦特河边的卡迭石(叙利亚的大马士革东北)会战,初期法老失利,第二天再战,赫梯受挫。双方均未取得决定性胜利。 约前1258年,赫梯王国的國王病逝,新任國王哈杜西勒三世繼位,两国缔结埃及赫梯和約,成为军事同盟。 Category:古埃及战役 Category:第十九王朝 Category:赫梯 Category:叙利亚战役.
查看 古埃及和卡迭石战役
卡比托利欧博物馆
卡比托利欧博物馆(Musei Capitolini)是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卡比托利欧山山顶卡比托利欧广场的一组艺术和考古博物馆,包括环绕中央梯形广场的三座建筑,由米开朗琪罗在1536年规划,工程经过400多年才全部完成。该博物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471年,当时教宗西斯都四世将一批古代青铜雕塑捐赠给罗马人民,将其安置在卡比托利欧山。自那时以来,博物馆的收藏已发展到包括大量古罗马雕像,铭文,以及其他工艺品,中世纪和文艺复兴艺术、宝石、钱币等等。该博物馆由罗马市拥有和经营。 马可·奥勒留骑马像位于广场中心。这是一个复制品,原作收藏在卡比托利欧博物馆。在中世纪,教会当局下令毁坏了许多罗马雕像;这尊雕像之所以被保存下来,是因为它被误以為是将基督教定为罗马帝国国教的君士坦丁大帝像。.
查看 古埃及和卡比托利欧博物馆
卷軸
卷軸是一種裝幀方式,把繪畫或書寫的材料平日滾成卷狀,達至傳遞訊息或裝飾的效果。.
查看 古埃及和卷軸
卷杀
卷杀(或称收分曲线,Entasis)为建筑学术语,指建筑构造中,出于美学上的考量而对柱、梁、枋、斗拱、椽子等构件从底端起的某一比例起始砍削出缓和的曲线或折线至顶端,使构件外形显得丰满柔和的处理手法。 世界歷史上,卷杀最早出向在古埃及得神廟建築中。其最负盛名的应用是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神庙建筑的建设。但是在古希腊的应用中,底端的处理不似古罗马那样砍削而使整个柱子呈雪茄状。中國宋朝的《營造法式》中則列出兩种標準柱型:垂直型,或在柱子最上1/3段運用卷杀。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帕拉弟奥式建築也運用卷杀。美洲印加帝國的大型建築中也運用卷杀。.
查看 古埃及和卷杀
卜塔
普塔(Ptah)是古埃及孟斐斯地區所信仰的造物神,而後演變成工匠與藝術家的保護者,形象為一木乃伊,他的妻子是賽克邁特。 普塔放于神廟内殿的基座上。頭部被帶緊裹,身体被木乃伊包布绑缚。只有雙手未被束缚,握持著象徵生命(安卡),稳定(節德)与全能的複合權杖。有时,他會以一个畸形的矮子形象展現,手脚彎曲,腦袋碩大,除了一束童發外全部剃光。 在孟斐斯,自遠古时他就受到崇拜,在法老加冕的北方古都,普塔作为統治神, 一直位列至尊,那兒所有的東西都是出自卜塔的“心”和“舌头”。在古埃及的神祇中,他位列第三,僅次阿蒙和拉,但在受自己祭司尊敬方面更甚前兩位神祇,祭司们宣称他是宇宙的巨匠造物主,用雙手造世界。 普塔是工匠和藝術家的保護者,他保護著工匠为人们建造东西,也保護藝術家能正常工作,而他自己也是藝術的發明者,他發明許多新藝術,为藝術家们所接受。同时他亦是設計家,金屬冶煉家和建築家,为人们設計新的樓房,家具,建築了許多精巧的建築物。還指導建築者和工匠們的工作。卜塔的神聖动物為公牛。據說,他曾以天火之形令母牛懷孕,使自己再度重生,外形为頭黑色公牛,前额有一白色三角型,背上有只展翅的秃鹰,右腹有一彎新月,舌頭有聖甲虫的圖像,尾巴上的牛毛为雙層。人們都稱它為“聖牛阿匹斯”。 普塔亦發明火,如同希腊神話的普羅米修斯受人尊敬。 Category:埃及神祇 Category:創造神.
查看 古埃及和卜塔
千年一叹
《千年一叹》是中国大陆作家余秋雨1999年在完成香港凤凰卫视走遍欧洲和中东各国的“千禧之旅”时发表的日记体散文集,记录了伊斯兰文明、两河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希伯来文明等文明的兴衰,并同时对中国文化作出深刻的思考。该书准确预测出了中东恐怖势力可能存在的地点。.
查看 古埃及和千年一叹
口紅
--紅,又称--,是一種主要使用於嘴脣上並可以增加嘴脣的色澤或改變嘴脣的顏色的化妝品。口红是彩妝中重要的化妝品之一;主要成份包含了蠟、油和食用色素。最初的口紅是膏狀,與現今的唇蜜相似,子彈型的口紅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才發明的。 許多化妝品廠商會以顏色或流行的名稱來為口紅命名,第一個不以口紅顏色為名而以號碼行銷的品牌是伊夫·圣罗兰。.
查看 古埃及和口紅
古埃及历史
古埃及文明大约出现在公元前5千年,在约前3100年埃及成为统一的国家,由法老统治,之后的埃及因此也称为法老埃及。前332年时埃及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后被托勒密王朝(虽然也自称法老)统治,古埃及时代结束。埃及学家通常把古埃及历史划分为前王朝时期、早王朝时期、古王国时期、第一中间期、中王国时期、第二中间期、新王国时期、第三中间期和古埃及后期等9个时期,其中前王朝时期是埃及统一之前的文明初期,早王朝时期是古埃及法老统治逐渐形成的时期,古、中、新王国时期则是国家统一,法老中央集权的文明繁荣时期,而第一、二、三中间期则是国家分裂,或被外族侵略,法老权利没落的时期,最后的古埃及后期是埃及受到外族全面侵略和统治,逐渐被其他民族征服的时期。.
查看 古埃及和古埃及历史
古埃及历史年表
本页提供古埃及历史年表,值得注意的是古埃及年代由于资料残缺和年代的久远,多数存在争议,学术界没有统一的意见,新王朝时期时期的差异可能在十年范围以内,到古王国时期则可达几百年。本表不试图统一此类年代争议,而是将各种不同的年代可能列举出来,并提供出处。.
查看 古埃及和古埃及历史年表
古埃及历法
古埃及的歷史相當悠久,曆法幾經轉變,且不同學派有不同的說法。本條目描述的是獲得較廣泛認同的說法。 古埃及人分晝夜各佔12「小時」,從日出到日落為晝,從日落到日出為夜。但在一年之中,晝夜的長度並非固定不變,因此一小時的長度會隨著季節變化,白天的一小時和晚上的1小時,很多時候並不一樣。 每月固定有30天,沒有大、小月之分。一年共有3季,每季4個月,因此名義上一年只有360天。但每年新年前都會加上5天,叫做Epagomenal Days,在這5天,他們會舉行儀式慶祝新年。就這樣,兩個新年實際上相隔的日數便為365天。 古埃及人沒有閏年的概念。地球繞日公轉一週需時 365.25 日,沒有了閏年,4年後日曆就會比實際天象(例:黎明前看見天狼星東升)早一天;1460年後便會提早整整一年(又會和實際天象一致)。這1460年,古埃及人稱為,「天狗」正是埃及人眼中的天狼星。.
查看 古埃及和古埃及历法
古埃及建築
古埃及建築是指古埃及時期在尼羅河一帶所發展出之具有文明影響力且組織結構多元化的建築風格。目前這些建築有一些被完好的保存了下來,其中較知名的有吉薩金字塔群、獅身人面像、阿布辛拜勒神庙和卡納克神廟等。.
查看 古埃及和古埃及建築
古埃及分數
古埃及的分數是不同的單位分數的和,就是分子為1,分母為各不相同的正整數。任何正有理數都能表達成這一個形式。.
查看 古埃及和古埃及分數
古埃及文學
古埃及文學,意為古埃及法老時代至羅馬統治晚期間,以埃及語著成的文學。它是埃及文學中最古老的文獻記載。同蘇美文學,古埃及文學被認為是世上最早的文學。 古埃及文字 — 即聖書體與僧侶體 — 最早起源於公元前4千年期末的前王朝時期晚期。至古王國時期(公元前26世紀至公元前22世紀)時,出現了祭文、書信、宗教聖歌與詩、追敘當代傑出行政官員的紀念自傳文本等文學作品。.
查看 古埃及和古埃及文學
古埃及数学
古埃及数学指古埃及的書吏所使用的数学风格和方法,主要从稀有的古代纸草的发现而推断出来:特别是,兰德纸草书,大约作于第二中间期(虽然它是已经失传的中王国时期的纸草的一份复本),以及莫斯科纸草书,二者都似乎是数学教科书。.
查看 古埃及和古埃及数学
古埃及数字
古埃及数字系统在古埃及文明中持续运用,直至公元后的第一个千年。古埃及数字系统采用十进制。.
查看 古埃及和古埃及数字
古希臘宗教
赫淮斯托斯神廟 古希臘宗教(Hellenism,Ἑλληνισμός)是起源自古希臘的信仰、儀式和神話的總集,祂在古希臘人的生活層面具有主導作用,最具體的表現在神廟建築的藝術表現上充滿對神的讚美、歌頌與敬仰。 古希臘文化充滿著神話與傳說,她讓人們希望能夠深入的瞭解希臘文明背後所蘊含的道理;因此研究古希臘文化首要把握一項重點,即欲了解古希臘文化必須先了解古希臘的宗教信仰。然而探討古希臘宗教比起古希臘神話的課題要來的嚴肅的許多,因為祂的影響實際社會層面上的許多面向:政治上的決策(德爾斐神諭)、航海的平安(波塞冬的供奉、祭祀)、節日慶典(泛雅典娜節、月桂節)、經濟發展、祖先與英雄崇拜等等;所以具有相當莊嚴的敬神儀式需要如實的了解。 古希臘多神信仰發展年代大約在西元前八紀到西元五、六世紀之間。古希宗教不是單獨形成的體系,而最主要是傳承自遠古印歐民族的宗教信仰,因此古希臘宗教的淵源要比荷馬史詩來的年代早,古希臘人的宗教內容相當豐富與繁雜,因為祂是原始自然神祇崇拜另稱「多神信仰」、「泛神信仰」。,大大小小的神祇不少,祂們其中的職掌有些有重疊。古希臘宗教其實是擁有綜合性與多元性起源的一項原始信仰,他們的神祇有些來自美索不達米亞、古埃及、克里特、邁錫尼;而據說酒神狄俄倪索斯是來自小亞細亞的弗里吉亞(Phrygia);即使是希臘主神宙斯,祂也可能是來自最古老的印歐民族神祇有其他的學說認為來自西亞或古埃及。;阿芙洛狄忒是腓尼基人供奉的神祇,後來傳到希臘;所以其他先進文明(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古埃及文明)對古希臘宗教的變化也有影響。 古希臘宗教的形式可分為民間的公開宗教(奧林匹斯教)和的儀式作法(英雄崇拜)。這些宗教群體差異很大,為此希臘宗教或“崇拜”可以說是具有著多元化性質,儘管祂們大多數宗教團體都有相似之處。讓許多古希臘人公認並且信仰是為十二尊主要(奧林匹斯神)男神与女神(宙斯、波塞冬、赫拉、得墨忒耳、雅典娜、阿瑞斯、阿芙洛狄忒、阿波羅、阿耳忒彌斯、赫淮斯托斯、赫耳墨斯,以及或是赫斯提亞或是狄俄倪索斯),此外古希臘宗教也包含了哲學的成分在內,那個時代的宗教與哲學並沒有很明確清晰的區隔;雖說哲學學派譬如斯多葛主義與柏拉圖主義的某些形式是使用著似乎是一種假設單獨且超然神性的語言。 古希臘人的信仰基本上與城邦政治結合在一起,以雅典城而言:他們主尊供奉的就是司掌技藝、智慧雅典娜女神,而著名的奧林匹亞則是供奉古希臘神話中的最高神祇宙斯;德爾斐則是以司掌預言、光明、音樂之神阿波羅為主尊;斯巴達則是供奉女神阿耳忒彌斯。事實上不同的城邦往往也信奉同一尊神,有些時候也會偕同著在一起,那是為了区别他們城邦之間的不同並且说明、指出他們本身的地方性質。 希臘人的宗教習俗也隨著他們向海外的拓展而延伸到希臘大陸以外的地區,像是傳播於小亞細亞中愛奧尼亞的群島與海岸、廣被於大希臘(西西里島和意大利南部),以及流佈在地中海西部的分散的希臘殖民地,像是馬西利亞馬西利亞是今日的法國馬賽古名。。而且祂們在前基督教時代中影響後來羅馬人信仰深遠的一個原始自然神崇拜,因為古希臘宗教緩和地通過了而形成後來古羅馬宗教的众多宗教儀式。.
查看 古埃及和古希臘宗教
古希臘少年愛
古希臘少年愛是古希臘時代被當時社會所公開承認的一種社會關係,通常是由一名成年男性和一名青少年組建而成。 這種關係存在於古希臘古風時代和古典希臘時代。 一些學者找到這種關係的儀式起源於克裡特島,這種儀式被認為是進入古希臘軍事生活和宙斯宗教的入門儀式。 少年愛這一習俗在古希臘的文化和哲學中是具有理想化和批判性的, 這一習俗並沒有在《荷馬史詩》中得到體現,它似乎在公元前7世紀前後發展成為古希臘同性社會文化中的一部份。 它的表現特點為:藝術表演和體育比賽中的裸體習俗、貴族階級的晚婚習俗、交際沙龍和女性的隱居深閨。 少年愛在古希臘的影響十分巨大,以至於成為“自由公民相處關係中的一種文化模式”。 學者們認為按照當時各地的風俗和個人的傾向,這種關係中性行為的角色和程度也會有所不同。 在現代英語詞彙中,“Pederasty”通常暗示著未成年人的性虐待行為。但是在當時的雅典法律中,承認“自願”,但不認為“年齡”是規範性行為的重要因素。 正如研究古典希臘時代的史學家羅賓·奧斯本(Robin Osborne)所指出的那樣,用21世紀的道德規範檢視歷史上的少年愛現象,過於簡化問題的複雜性。.
查看 古埃及和古希臘少年愛
古希臘殖民地
古希腊殖民地是由母城邦国家所成立的城邦国家。殖民地和母邦之间的纽带通常保持紧密,以特定的不同形式。不同于处于文艺复兴和现代之间的欧洲殖民主义,古代殖民地从开始通常就拥有独立主权和自治权。 在古希腊,殖民地的建立者或为逃脱外敌之手的被征服者;或为在内乱中失败而逃离的一方;或为城邦为避免人口增长过快引发危机而派出的殖民者;或是被陶片放逐制所驱逐的不受欢迎者。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海外殖民的动机是为了建立与巩固与外国的贸易关系,进而增加母城市(希腊语中被称为metropolis)的财富。早在前8世纪,希腊人就在爱奥尼亚和色雷斯建立了殖民地。 30多个希腊城邦在环地中海地区建立了殖民地,其中最活跃的是米利都,他们从前9世纪晚期至前5世纪建立的90个殖民地遍布地中海,东至黑海海岸和安纳托利亚(今土耳其),西至伊比利亚半岛的南部海岸,同时他们还在北非的利比亚海岸拥有数个殖民地。 古希腊的殖民城邦分为两种:一种叫做ἀποικία - apoikia(复数形式为ἀποικίαι,apoikiai),另一种为ἐμπορίov - emporion (复数形式为ἐμπορία,emporia)。第一种本身就是城邦,而第二种则是小规模的贸易站点。 希腊城邦在前900年至前800年左右开始建立殖民地,最早是在叙利亚海岸建立的港口以及在今天那不勒斯湾的伊斯基亚建立的商业城市匹德库塞(Pithekoussai),两处殖民地均在前800年左右由优卑亚人建立。 在“黑暗时代”与古风时期之交,希腊爆发了两次殖民潮,其中一次发生于前8世纪早期,另一次发生于前6世纪。人口增长和生存空间狭窄似乎不足以解释这一现象,而由经常性的无政府状态带来的竞争精神与政治经济活力,新产生的希腊城邦概念,以及试图扩大自己的经济影响力的努力,才是这两次移民潮的真正原因。在希腊人的此次扩张中,金属货币的使用逐渐风行于整个地中海盆地。 在殖民者启程之前,由于宗教原因,通常要遵守一些准则。当一个城邦准备进行殖民前,殖民者通常都要先请求神谕(一般是询问德尔斐的皮媞亚祭司)。对于殖民者的选择,有时会征召特定阶层的市民参与;有时会从每个拥有多个子嗣的家庭中选择一个儿子;而外邦人表达参与殖民的请求也被允许。人们将选择其中的一名优秀者来领导移民和指挥行动。成为殖民地的建立者是十分光荣的事,在他们死后,会被作为英雄看待。殖民者将从议会场所的公共壁炉中取出圣火,而火种将被用来点燃新城市的公共壁炉。新的城市将延续原有城市的主要神明的信仰,而即使几个世纪后,殖民地仍然会在母城市的重要庆典时派遣使节和进献贡品。 殖民城市与母城市之间的关系通常是友好互惠的,大多数分歧都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只有极特殊情况下才会采用战争手段。在殖民地建立时,一般会采用母城市的法律和宪章,但新城市会保持政治上的独立。如果殖民城市准备建立新的殖民地,通常会向母城市咨询意见,或至少要求母城市派遣一名领导者。殖民地城市经常要向希腊本土的母城市联盟宣誓效忠,或向德尔斐、奥林匹亚、提洛等宗教中心进献贡品以示敬意。值得一提的是,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科林斯与其殖民地克基拉之间的纠纷。而雅典城邦则形成了一类特殊的殖民者,被称为“cleruch”(klêrouchoi),他们受领被征服的土地,负责开垦和守卫,并依然保有雅典的公民权。而设在国外(如埃及)的商站则与一般的殖民地有所不同,商站的成员依然保有在自己祖国的居住权,并且有固定的任期。 Category:古希腊 Category:殖民地.
查看 古埃及和古希臘殖民地
古希腊哲学
古典希腊哲学是由古希腊哲人对生活的智慧,主要集中在辩论与质询的任务,是哲学的重要内容。 古典希腊哲学對西方的哲學、科學和宗教的發展都有深刻的影響。.
查看 古埃及和古希腊哲学
古希腊数学
古希腊人是数学的奠基者,古希腊的数学在數學史中占有头等重要的地位。古希腊人提出了公理化体系、形式逻辑,使用逻辑证明、演绎法,强调量化和系统化,使数学成为一门严密的系统的富有逻辑性的学科,开启了后世数学和科学的大门,现在世人所使用的数学和科学方法绝大部分直接来源于古希腊。.
查看 古埃及和古希腊数学
古代太空人
古代外星人是指在古時候,外星太空人來到地球創造人類並教導人類創造文明的說法。不過這個說法並沒有充足的證據。民間科學愛好者1991年搞笑諾貝爾獎文學獎得主艾利希·馮·丹尼肯主張外星生物創造論,認為遠古文明因有外星人幫助而遠超過現在科技,但因發生大災難毀滅。古今中外一直有疑似外星人的奇異記載,或是將古印度人、古馬雅人、古埃及人建造的發達古文明歸咎於受到外星生物科技的影響。 宣稱古埃及有飛機、丹達臘之光宣稱古埃及有電燈、哥斯大黎加巨型石球是外星人的星球模型、伊卡黑石與阿坎巴羅雕像宣稱恐龍時代有人類、西藏曾住著外星人杜立巴族、摩亨佐-達羅與《摩訶波羅多》宣稱古印度人有核彈。 撒迦利亞·西琴以寫有科幻小說系列作品《地球编年史》推廣他的主張-尼比魯碰撞,描寫來自尼比魯的外星種族阿努纳奇來地球采金矿,進而影響蘇美等古文明,以及未來尼比魯會復歸來破壞地球。.
查看 古埃及和古代太空人
古代世界七大奇迹
古代世界七大奇迹,由左至右,由上至下,分別為吉薩大金字塔、空中花園、阿耳忒弥斯神庙、宙斯神像、摩索拉斯王陵墓、羅得島太陽神銅像及亞歷山大燈塔 古代世界七大奇蹟,常稱七大奇蹟,為最早被提出的七大奇蹟觀念。前2世紀拜占廷人斐羅(Philo of Byzantium)寫下《世界七大奇蹟(Επτά θαύματα του αρχαίου κόσμου)》一書,描述當時在地中海附近7個偉大建築,分別是「埃及的金字塔」、「巴比倫的空中花園」、「奧林帕斯的宙斯神像」、「以弗所的阿耳忒彌斯神廟」、「哈利卡納蘇斯的摩索拉斯王陵墓」、「羅得島的太陽神銅像」以及「亞力山大港的燈塔」,為現存古代世界七大奇蹟的憑據。.
查看 古埃及和古代世界七大奇迹
古罗马
古羅馬文明通常是指從公元前9世紀初在意大利半島中部興起的文明,罗马共和国与罗马帝国的正式名称为“元老院与罗马人民”(Senātus Populus Que Rōmānus),缩写为SPQR。傳說在公元前754年-753年,羅穆盧斯在台伯河畔建羅馬城,開創了王政時代。公元前509年或前510年,古羅馬王政時代(羅馬王國)結束,選舉兩名執政官,建立起由羅馬貴族掌權的羅馬共和國。百人隊會議從貴族中選出兩名執政官行使最高行政權力,為期1年;管理國家的主要機構為元老院、高級長官及公民大會,而掌握國家實權的則是元老院。隨著貴族與平民之間對立的加深,貴族承認了平民所選的「保民官」,負責保護平民的權力不受貴族侵犯。前451年,頒佈了十二銅表法,明定了平民與貴族不能通婚的限制,這也標誌著羅馬法的誕生。 自公元前5世紀初開始,先後戰勝拉丁同盟中的一些城市和伊特拉斯坎人等近鄰,又征服了意大利半島南部的土著和希臘人的城邦,成為地中海西部的大國。羅馬又發動了3次布匿克戰爭,在前146年征服了迦太基並使之成為羅馬的一個行省。前215年-前168年發動3次馬其頓戰爭,征服大部分伊利里亚、馬其頓並控制了整個希臘。又通過羅馬-敘利亞戰爭和外交手段,控制了西亞的部分地區。於1世紀前後擴張成為橫跨歐洲、非洲稱霸地中海的龐大羅馬帝國。 到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西羅馬帝國亡於476年。而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庭帝國)則在1453年被鄂圖曼帝國所滅。.
查看 古埃及和古罗马
古晉
古晉(Kuching)通稱「古晉市」,是馬來西亞砂拉越州的首府和馬國自1988年以來的第四大城市、東馬最大;綜合馬來西亞及印尼2010年人口調查,在婆羅洲全島境內,古晉居民數量為第三(61.8萬),排在印尼的東加里曼丹省首府沙马林达(72.7萬)及南加里曼丹省首府馬辰(62.5萬)之後。 古晉位於婆羅洲島上砂拉越州的西南邊的砂拉越河上,佔地431平方公里,古晉北市的人口約為165,642人,古晉南市的人口為159,490,共計325,132人。.
查看 古埃及和古晉
史前逃龍
《史前逃龍》(英語:Primeval)是一套由英國獨立電視台(ITV)和負責製作的Impossible Pictures公司,聯手打造的科幻電視劇。史前逃龍是由亞德里安·霍奇斯(Adrian Hodges)及添姆·海恩斯(Tim Haines)原創,他們以往是《與…同行》系列紀綠片的原創者,而Impossible Pictures亦有參與製作這系列的紀錄片。 史前逃龍主要內容是圍繞一組由不同人物組成的隊伍,負責處理英國境內的奇異點、從奇異點進入現代的古代或未來生物,以及對抗企圖利用這些生物的壞人。 第一次放送是於2007年2月10日的英國,逐漸吸引到全球各地的觀眾。此劇在第一、二季整體得到的評價均為正面。而且,在英國廣播公司美國台於2008年8月9日放送前,史前逃龍亦已普遍得到美國評論家們的正面評價 on Metacritic.
查看 古埃及和史前逃龍
发明年表
以下是以时间来排列各项发明:.
查看 古埃及和发明年表
叙利亚
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al-Jumhūrīyah al-ʻArabīyah as-Sūrīyah),通称叙利亚(Sūriyā),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属于中东阿拉伯国家,首都大马士革。叙国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同黎巴嫩和以色列为邻,西濒地中海。1944年1月1日宣布独立,1946年4月7日被联合国及世界各国认可为正式独立国家,现任总统為巴沙尔·阿萨德。.
查看 古埃及和叙利亚
同性恋军队
曾經同性戀軍隊在古希臘、古埃及、古羅馬時期軍事統帥一度認為由同性戀組成的軍隊是最有戰鬥力的軍隊,因為他們認為這可以影響戰鬥。 此外,在日本古战国时代的军队中也普遍存在着大名身边的小姓,实际上是作为大名的娈童及贴身侍卫,作为“主君”的大名认为只有依靠与主君之间的“亲密”关系,才能够保证在主君(大名)的生命收到威胁的时候,小姓们能够慷慨赴死,毫无畏惧。这一点在日本当代电影导演大岛渚的御法度中能看出较为明显的痕迹。 category:LGBT歷史 category:古代军队.
查看 古埃及和同性恋军队
吕基亚
吕基亚(古希腊语:Λυκία)安纳托利亚历史上的一个地区,位于今土耳其安塔利亚省境内。在罗马帝国时期,这里曾是帝国在亚洲的一个行省。.
查看 古埃及和吕基亚
吉他
--,屬於弹拨乐器。通常有六條弦,形状与提琴相似。吉他在流行音樂、搖滾音樂、藍調、民歌、佛朗明哥中,常被視為主要樂器。而在古典音樂的領域裡,結他常以独奏或二重奏的型式演出;在室内乐和管弦乐中,吉他亦扮演著相當程度的陪襯角色。.
查看 古埃及和吉他
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
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Musée national des Arts asiatiques-Guimet),简称集美博物馆(Musée Guimet),又译集美博物馆,是一座位于法国巴黎十六区的亚洲艺术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亚洲艺术品,为亚洲地区之外最大的亚洲艺术收藏地址一。 吉美博物馆由工业家(1836年-1918年)创办于1879年,馆址最初位于里昂,后来转为国营并于1885年迁至巴黎。吉美热衷旅行,1876年受公共教育部长任命,研究远东宗教。博物馆收藏了很多该次远征的成果,包括许多中国和日本瓷器,以及很多不仅是远东,还包括古埃及、希腊和罗马的物品。.
君主
君主是指從一個家庭或家族中挑選成員來任職的國家元首或政權領袖。其職位之傳承以直系血親世襲為主,也可採選舉或禪讓方式產生;其中實行世襲制度者若無直系血親之繼承人,一般多由其親屬中遴選血親較近者而繼承之。 採用君主統治方式的政體稱為君主制,在現代社會中多與共和制相對;而利用君主之權力進行統治的家族團體,則稱為王室/皇室。.
查看 古埃及和君主
君主崇拜
君主崇拜,指崇拜君主的信仰文化,伴隨古人的君權神授說而產生的。 中國古代以帝王為天子,即“天的兒子”,對其崇拜。 古代高句丽人的酋長有稱天帝子的習慣:如解慕漱、金蛙和朱蒙。 日本直到二戰戰敗為止,都一直將天皇尊敬為神,神道教現仍是日本民族当中的一個信仰。 在泰國,至今人們普遍對國王十分尊崇,尊號是拉瑪,即借用印度神話英雄羅摩的名號,意指國教佛教說的僅次於佛陀的英雄轉輪聖王。 尼泊爾的國王是毗溼奴第十一個化身。 在西方,西亞北非歐洲一帶,有觀點認為君主崇拜始於古埃及。古埃及法老認為他們是神的兒子,所以法老就是地上的神。這個傳統一直流傳到埃及最後一任法老克麗奧佩脫拉七世。 自從凱撒大帝稱帝,並消滅埃及之後,這個傳統流傳到羅馬,但凱撒大帝並未有自稱為神,而是容許他的一個刻有銘文Deo Invicto的雕像的樹立,意思指他是“不敗的神”。在羅馬帝國,自公元37年登基的該猶王開始, 歐洲的君主崇拜自從君士坦丁大帝改信基督教以後就被廢止。作為閃米特一神諸教源頭的古以色列人的君主崇拜體現在,猶太教崇拜他們預期中成為未來新的猶太國的君主彌賽亞,(基督本意指以色列人的塗過油的國王,和日後基督教所理解的基督概念有別,而按基督教的解釋是猶太教的解釋是過時或錯誤的),古以色列人將这种塗過油的國王当作救世主進行崇拜,認為他會拯救他們的民族。 在古代以至现在的其它许多地区,也存在君主崇拜。海島民族一般也有尊崇君主的傳統。.
查看 古埃及和君主崇拜
君權神授說
君權神授說,或作天授君權說(Divine right of kings),是古代以宗教來主導政治時期君主為了鞏固自己的权力而提倡的一種法。即指自己是天命派遣,於凡間管治世人,是神在人間的代表,作為人民只可遵從君主的指示去做,不能反抗。這個說法在世界各地都曾出現過,但在啟蒙時代後,人們思想開始由宗教指導中釋放出來,使這個說法的相信者變得越來越少,在現代社會這個說法早已為不可信及無稽。.
查看 古埃及和君權神授說
塞基狄亚努斯
塞基狄亚努斯 (Sogdianus,波斯语:سغدیانوس,),又譯蘇底亞,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国王,亞他薛西斯一世之庶子,薛西斯二世之弟。 他的事迹主要是通过尼多斯人克特西亚斯,著名的历史学家及薛西斯二世的御医的著作来传播。 据说他是亞他薛西斯一世的庶子。亞他薛西斯駕崩后,其三位儿子都宣布继位。嫡子薛西斯二世在继位不久后即遭谋杀,而后便由塞基狄亚努斯继位,仅仅在位6个月15天便被大流士二世杀死。.
查看 古埃及和塞基狄亚努斯
塞尼特
塞尼特(Senet、Senat),又可名卅格戲(30 Squares),出現於古埃及前王朝時期,最早的考古實物是約前31世紀 by Peter A. Piccione ,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兩人版圖遊戲,屬於擲賽遊戲,與蘇美的烏爾王族局戲相似。.
查看 古埃及和塞尼特
塞克赫米布-匹壬马特
塞克赫米布-匹壬马特(Sekhemib-Perenmaat)是古埃及第二王朝的一位法老,现在对其所知甚少,人们猜测他可能就是伯里布森本人,或者更有可能是与伯里布森共治埃及的法老——即他统治着下埃及,而伯里布森统治上埃及。近期萨卡拉的考古发现则支持了卡塞凯姆威是塞克赫米布王位继承人的观点。现在已经能够肯定当时伯里布森控制着上埃及的据点,如阿拜多斯和埃勒分蒂尼;不过这也表明在其统治期内,伯里布森业已失去了对下埃及的控制。在萨卡拉地区并未发现来自第二王朝时期、带有伯里布森名字的文物或者文本记载;相反,此处却发现了塞克赫米布统治的确凿证据,同时,他的陵墓被发现位于乌姆·卡伯地区卡塞凯姆威——埃及第二王朝的最后一位国王的陵墓附近。就此,有人认为塞克赫米布是卡塞凯姆威的前任法老。 这一观点现今已经得到了冈特·德雷尔从位于乌姆·卡伯地区的卡塞凯姆威陵墓中发现的塞克赫米布印鉴碎片所记载内容的支持。该发现使人们更倾向于在第二王朝末期,卡塞凯姆威是塞克赫米布的直接王位继承人的观点。现在还不清楚在新的年代表中伯里布森应该排于何处。.
塞特纳赫特
塞特纳赫特(Setnakhte)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二十王朝的首任法老。(约公元前1190年—约公元前1186年在位)第十九王朝法老美楞普塔死后,君权旁落,地方不断叛乱,局势动荡不安。同时叙利亚人伊尔苏亦进攻埃及,他自立为君主,并毁坏庙宇,搜刮财物。塞特纳赫特率军结束了伊尔苏的统治,创建第二十王朝。.
查看 古埃及和塞特纳赫特
塞贝克涅弗鲁
塞贝克涅弗鲁(Sobekneferu),古埃及中王国时期第十二王朝的第八代国王(在位時期大约是公元前1806年—公元前1802年)。是埃及历史上已確知最早的女性统治者,其父阿蒙涅姆赫特三世去世后,由其异母兄长阿蒙涅姆赫特四世即位,因为其子年幼而她为最近亲属,故得位。她享有国王称号和王权,行使国王权力。她在第十二王朝末期即位,在位时期继续实行传统政策。无法改变持续衰弱的局面,在位约3年去世。.
查看 古埃及和塞贝克涅弗鲁
塞提一世
塞提一世(Seti I),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约前1294年6月—约前1279年5月13日在位)。他是拉美西斯一世的兒子、拉美西斯二世的父亲。塞提一世於即位后重振埃及军队,以图收复阿蒙霍特普四世时期埃及在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喪失的领土。曾攻陷推罗城,与赫梯人交战,后订立和约。在位时大兴土木,修建包括卡纳克神庙的伊波斯蒂尔大厅在内的许多宏伟建筑。 塞提一世的陵墓(木乃伊已被移走)于1817年被意大利考古爱好者贝尔佐尼在帝王谷中发现。.
查看 古埃及和塞提一世
塞提二世
塞提二世 Seti II,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约公元前1200年—约公元前1194年在位)。麦伦普塔赫之子,拉美西斯二世之孙。塞提是他的真名,他的王衔(拉名)是Userkheprure—setpenre,意思是“拉显示了力量—被拉选中”。 在塞提二世即位之前,有一个叫阿蒙麦西斯的人统治着埃及,他可能是个篡位者。考古学家几乎对塞提二世的统治情况几乎一无所知。由于统治时间极短,除了可能续建了部分卡纳克神庙外,塞提二世没有留下什么成绩。塞提二世的妻子是塔哈特二世和塔乌斯雷特。塞提二世是拉美西斯三世惟一承认的十九王朝后期统治者。.
查看 古埃及和塞提二世
塞涅德
塞涅德(Senedj)古埃及早王朝时期第二王朝国王。在位大约20年,首都孟斐斯。他去世后,继任者伯-里-布森修建了其庙宇。.
查看 古埃及和塞涅德
塞易斯
塞易斯是尼罗河三角洲上的一个古埃及城市,其地理位置为北纬30°58',东经30°46'。.
查看 古埃及和塞易斯
塗鴉
塗鴉指在公共、私有設施或牆壁上的人為和有意圖的標記。塗鴉可以是圖畫,也可以是文字。未經設施擁有者許可的塗鴉一般屬违法或犯罪行為。 「塗鴉」一詞除了作為"Graffiti"的中譯外,中國書法的題字,也有在下款署以「某某塗鴉」代替「某某題」的做法,以示謙卑(習慣上,書法到了一定水平的才能署以「某某題」)。 塗鴉早於一些文明古國如古希臘和羅馬帝國便有存在。如果把塗鴉定義得再廣一些,史前時期的人們在洞穴中塗上的壁畫也可算是塗鴉。 時至今日,「塗鴉」在一定程度上為這種街頭藝術賦予一定認受性。不然,這些作品的稱呼將會是「亂畫」「畫狗屎」或「塗污」。 塗鴉在英語中是以複數Graffiti表示。其單數詞為graffito。兩字均由意大利文借用得來,並且都是起源於希臘文γραφειν(graphein),意指「書寫」。關於這個字何時和如何改為代表「塗鴉」的意思,歷史學家並沒有定論。.
查看 古埃及和塗鴉
塔尼斯
塔尼斯,是古埃及城市Djanet的希腊语名称。塔尼斯位于埃及的尼罗河三角洲的东北部,在古代尼罗河的支流之一Tanitic之畔,如今干涸已久。.
查看 古埃及和塔尼斯
塔哈尔卡
塔哈尔卡(Taharqa)是古埃及第二十五王朝(努比亚王朝)法老(前689年—前663年在位)。他是法老皮耶的兒子,曾统治庫施。后被其叔父召回,共同抗击亚述国王阿萨尔哈东。约于前673年击退阿萨尔哈东的进攻。在前671年,亚述帝国卷土重来,占领包括孟斐斯在内的下埃及,后来塔哈尔卡成功地收回了大部分失地。但在前666年,亚述国王亚述巴尼帕几乎征服了整个埃及,塔哈尔卡逃亡纳帕塔,并死在那里。.
查看 古埃及和塔哈尔卡
塔科斯
塔科斯(Teos of Egypt.)古埃及第三十王朝法老(公元前362年—公元前360年在位),曾率军于腓尼基攻击波斯人,但未成功。斯巴达国王阿格西劳斯二世与其发生矛盾,支持埃及武装叛乱,并将王位觊觎人内克塔内布二世扶上王位。塔科斯逃至波斯,死于流亡中。.
查看 古埃及和塔科斯
塔羅牌
塔羅牌th Century remake of the card supposed to be missing from the original 15th Century Deck--> 塔羅牌(Tarot)是一套類似於撲克牌的卡牌,通常有78張紙牌,是一種象徵圖像系統。它是源自15世紀中期歐洲各國廣為流傳的集體紙牌遊戲,如法國塔羅牌及意大利塔羅牌。由18世紀到目前,塔羅牌被發現用於神秘主義者和神秘學者占卜上,以至在心理和精神地圖的引路徑,作為反映個人生活的工具,以及幫助人們去沉思考慮的工具。 塔羅牌與撲克牌有相同的規格,它有四個套裝,卻因地區而異,例如法國套裝用於北歐,歐洲中部使用德國套裝,而歐洲南部使用拉丁套裝。每套卡都有四種花色,從一到十,另外各四種花色的卡牌,包括騎士、武士、皇后和皇帝共14張牌。此外,塔羅牌有21張獨立的花色,和一張稱為愚者的卡。根據不同的遊戲,愚者能充當頂級皇牌,或能夠避免跟隨 。 弗朗索瓦·拉伯雷在他的《巨人傳》中由巨人卡岡都亞玩的一種遊戲“tarau”,這很可能是名稱的法國形式的最早認證。在英語國家中,塔羅牌遊戲大多是未盛行的,目前主要是用於占卜的目的 。神秘學者所說的皇牌與愚者是大阿爾克那,而數字及四張宮廷牌被稱為小阿爾克那。那些卡是由一些超自然的作者追蹤至古埃及或卡巴拉,但這裡沒有塔羅牌有18世紀以前用法的文件和證據。.
查看 古埃及和塔羅牌
塔沃斯塔王后
塔沃斯塔(Twosret)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九王朝末任法老。(约公元前1191年—约公元前1189年在位),为塞提二世之妻,西普塔的继母。塞提二世去世,她与西普塔共同管理埃及。西普塔死后,她拥有王衔和权力,单独统治约一年去世。王位由塞特纳赫特继承,建立第二十王朝。.
查看 古埃及和塔沃斯塔王后
壓榨 (葡萄酒)
壓榨是釀製葡萄酒時將葡萄汁從葡萄中榨取出來的過程,一般在這之前會先將葡萄壓碎。壓榨可以靠酒榨机、人工甚至只依靠葡萄自身的重量來完成,Jeff Cox "From Vines to Wines: The Complete Guide to Growing Grapes and Making Your Own Wine" pgs 131-142 Storey Publishing 1999 ISBN 1-58017-105-2在歷史上,曾經使用過用人的腳踩來榨取葡萄汁的辦法,現在絕大多數釀酒人都已經轉而使用分離、去梗及榨汁一體化的機器了。但是也有例外,香檳地區的氣泡酒釀製採用的是“整串壓榨法”,這種方法不會去掉葡萄的梗。J.
查看 古埃及和壓榨 (葡萄酒)
夢
夢是一種主體經驗,是人在某些阶段的睡眠時產生的想像中的影像、聲音、思考或感覺,通常是非自願的。人们尚未真正理解梦的内容、机制和作用,但是自从史前时期开始,梦就是哲学和宗教感兴趣的话题,也产生了许多有关的科学猜想。研究夢的科學學科稱作。除了人以外,很多人也相信作夢也會發生在其他動物身上。動物已經確定會有快速动眼睡眠,然而他們的主體經驗卻難以確定,但有些家畜會有夢遊的現象,因而牠們會做夢並不奇怪。 做夢主要发生在快速動眼睡眠期间,那是發生在睡眠後期的一種淺睡狀態,其特色為快速的眼球水平運動、橋腦的刺激、呼吸與心跳速度加快、以及暫時性的肢體麻痺。夢也有可能發生在其他中,不過這時的夢並不真切也難以記憶。Hobson, J.A.
查看 古埃及和夢
大地测量学
大地测量学,根据德国大地测量学家F·R·Helmert的经典定义,它是一门量测和描绘地球表面的学科,也包括确定地球重力场和海底地形。.
查看 古埃及和大地测量学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昵称The Met)位於美國紐約州紐約市中央公園旁,是世界上最大的、參觀人數最多的藝術博物館之一。主建築物面積約有8公頃,展出面積有20多公頃。館藏超過二百萬件藝術品,整個博物館被劃分為十七個館部。主除了主館外,還有位於曼哈頓上城區修道院博物館的第二分館。那裡主要展出中世紀的藝術品。 在眾多永久藝術收藏品中,包括许多出众的古典藝術品、古埃及藝術品、几乎所有歐洲大師的油畫及大量美國視覺藝術和現代藝術作品。博物館還收藏有大量的非洲、亞洲、大洋洲、拜占庭和伊斯蘭藝術品。博物馆同时也是世界樂器、服裝、飾物、武器、盔甲的大總匯。 博物館的室內設計模仿不同历史时期的风格,从1世紀的羅馬風格延续至現代美國。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由一群美國公民於1870年發起构建。當時的發起人包括了商人、理財家、卓越的藝術家與思想家。他們期望博物館能夠给予美國公民有关藝術與藝術教育的熏陶。 最後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於1872年2月20日開幕,當時的博物館位於第五大道681號。 在2007年時,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已經有接近四分之一英里長及佔地二百萬平方英尺,是博物館最初大小的二十倍。.
查看 古埃及和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大流士二世
大流士二世(古波斯楔形文字: ;Darius II;),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国王(公元前423年—约公元前404年在位),阿尔塔薛西斯一世之子。薛西斯二世、蘇底亞的兄弟。 原任希尔卡尼亚总督,薛西斯二世被謀殺後,蘇底亞自立,半年後,大流士二世殺死了蘇底亞,自立為王。 公元前413年,平定希尔卡尼亚和米底叛乱。雅典远征西西里失败后,大流士二世决定收复自公元前448年由其控制的小亚细亚沿海地区。公元前407年,他派儿子小居鲁士任小亚细亚驻军司令,公元前405年,于伊哥斯波塔米战役中击败雅典军队。大流士二世亦不久病故。.
查看 古埃及和大流士二世
天狼星
天狼星(Bd:α CMa)是夜空中最亮的恆星,其視星等為-1.46,幾乎為第二亮恆星老人星的兩倍。它的英文名稱為Sirius,讀法為/sɪɹiəs/,源自古希臘語的Σείριος。天狼星根據拜耳命名法的名稱為大犬座α星。我們肉眼以爲是一顆恆星的天狼星,實際上是一個聯星系統,其中包括一顆光譜型A1V的白主序星和另一顆光譜型DA2的暗白矮星伴星天狼星B(Bd:α CMa B)。 天狼星如此之亮除了因爲其原本就很高的光度以外,還因爲它距離太陽很近。天狼星距離地球約2.6秒差距(約8.6光年),並是最近的恆星之一。天狼星A的質量為太陽的兩倍,而絕對星等為1.42等。它比太陽亮25倍,但光度明顯比其它亮星較暗,如對比老人星或參宿七。此雙星系統有約二億至三億年歷史,而初期是由兩顆藍色的亮星組成。更高質量的天狼星B耗盡了能源,成爲一顆紅巨星,然後又漸漸削去外層,約在一億二千萬年前坍塌成爲今天的白矮星狀態。 中國古代星象學說中,天狼星是「主侵略之兆」的惡星。屈原在《九歌·東君》中寫到:「舉長矢兮射天狼」,以天狼星比擬位於楚國西北的秦國;而蘇軾《江城子》中「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以天狼星比擬威脅北宋西北邊境的西夏。.
查看 古埃及和天狼星
天花
天花是一種由天花病毒引起之人類傳染病。患者一般在染病後的12天內,出現包括發燒、肌肉疼痛、頭痛等近似普通感冒的症狀。幾天後,其口咽部分的粘膜會長出紅點,身體多處地方亦會長出皮疹(以臉部居多)。天花病毒共有兩類:主天花病毒及次天花病毒。根據患者的病情發展,由前者引發之天花又被劃分為四種形式:典型、惡性、出血型、緩和型。其中,多數未曾接種疫苗者均會出現典型天花的症狀。次天花病毒引起之病變程度比上述四種的都要溫和,但卻非常罕見。 天花主要透過空氣傳播。患者的呼吸道與皮膚皰疹分泌物均載有病毒,故避免與其近距離接觸可減低患病的風險。多種痘病毒疾病的病癥均與天花的如出一轍。專家需利用進行病毒培植以確定天花病毒的存在,聚合酶鏈式反應及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性測試可提供更多病毒的細節。接種天花疫苗為預防此病的最佳方法。目前並沒有認可的抗天花藥物。一旦出現確診病例,醫護人員會為病人注射疫苗提升免疫保護,有時亦會配以舒緩性療法加大療效。天花病毒不會造成慢性或復發性感染,但會導致各類併發症或後遺症(如失明)。不同類型的天花所引發的病死率有所參差;最為常見的典型天花約奪取了三成病患者的性命。 古埃及或為天花的起源地。已死去逾三千年的法老拉美西斯五世可能是史上首名天花病人,專家在其木乃伊身上找到了明顯的膿皰痕跡。早期的印度及中國文獻亦有記載這種疾病。在隨後的漫長歲月裡,天花於世界多個地方展開大流行,並奪取了無數人類的性命(尤其是兒童)。歷史上,有不少國家的君王及著名人物均染上過天花。19至20世紀期間,多番的防疫行動減低了此病對群眾的威脅。最終,世界衛生組織於1980年正式宣布撲滅天花,使之成為首個於世上絕跡的人類傳染病。.
查看 古埃及和天花
天文台
天文臺又称观象台,是指研究和觀測天文現象的機構。天文臺觀測天文現象時,為了能更加精確地作出觀測結果,天文臺的觀測站都會建於山上,因為地面上的城市燈光過亮,會影響天文望遠鏡觀測的準確性。.
查看 古埃及和天文台
天文學
天文學是一門自然科學,它運用數學、物理和化學等方法來解釋宇宙間的天體,包括行星、衛星、彗星、恆星、星系等等,以及各種現象,如超新星爆炸、伽瑪射線暴、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等等。廣義地來說,任何源自地球大氣層以外的現象都屬於天文學的研究範圍。物理宇宙學與天文學密切相關,但它把宇宙視為一個整體來研究。 天文學有著遠古的歷史。自有文字記載起,巴比倫、古希臘、印度、古埃及、努比亞、伊朗、中國、瑪雅以及許多古代美洲文明就有對夜空做詳盡的觀測記錄。天文學在歷史上還涉及到天體測量學、天文航海、觀測天文學和曆法的制訂,今天則一般與天體物理學同義。 到了20世紀,天文學逐漸分為觀測天文學與理論天文學兩個分支。觀測天文學以取得天體的觀測數據為主,再以基本物理原理加以分析;理論天文學則開發用於分析天體現象的電腦模型和分析模型。兩者相輔相成,理論可解釋觀測結果,觀測結果可證實理論。 與不少現代科學範疇不同的是,天文學仍舊有比較活躍的業餘社群。業餘天文學家對天文學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發現和觀察彗星等短暫的天文現象上。 http://www.sydneyobservatory.com.au/ Official Web Site of the Sydney Observatory Astronomy (from the Greek ἀστρονομία from ἄστρον astron, "star" and -νομία -nomia from νόμος nomos, "law" or "culture") means "law of the stars" (or "culture of the stars" depending on the translation).
查看 古埃及和天文學
太空陆战队 (战锤40000)
太空陆战队(Space Marines,又译太空战士、星际军团、星际战士),或称阿斯塔特修會(Adeptus Astartes),又称“帝皇的死亡天使”(Emperor's Angels of Death),是英国桌面战棋游戏《战锤 40000》裡一支虚构的军事组织。 太空陆战队是《战锤 40000》最受欢迎的势力之一,这是因为部队一般单兵作战能力强,拥有中上等的火力、近战格斗能力和比其他一般基本部队好得多的动力装甲。太空陆战队在玩家中拥有大量的爱好者。他们单独的实力很强,但是能参战的人数有限。一般来说,他们拥有受玩家欢迎的背景故事,有不少战队是近战类型,而近战(肉搏)可以在《战锤40000》的游戏中取到决定性的做用(一些人喜欢,一些人讨厌)。太空陆战队受欢迎的原因还有《战锤40000》的新手套装“马克罗战役”里面已包括了他们。 太空陆战队可以跟中世纪的十字军骑士做比较,象征着夸张歌德风格的庞大盔甲、力量型武器和狂热忠诚,比如“黑色圣殿”战团(Black Templars)与圣殿骑士相似。.
太陽神殿3
是一個益智動作電腦遊戲,該遊戲的發行公司為MumboJumbo,於2007年10月31日首次發行,這個遊戲也是太陽神殿系列中的其中一個遊戲,此版本為第三集,是之前兩個遊戲的續集,該系列的第一集是於2005年發行的。這個遊戲目前只能運行在Microsoft Windows上,比舊的版本多了一些限制(以前的版本可以運行在Microsoft Windows、Xbox 360和Mac OS X上)。 這個遊戲的視覺效果明顯的比以前的兩個版本還增加了許多花樣,而且支援Windows Vista,至於它的玩法則和前面的兩個版本完全一樣,只是多了幾種模式和功能而已。.
查看 古埃及和太陽神殿3
太陽船博物館
太陽船博物館位於埃及開羅附近的吉薩金字塔群中胡夫金字塔旁,主要展示古埃及太陽船的複製品,而根據推定原太陽船是建造於公元前2500年左右,相當於古王國時期埃及第四王朝的胡夫法老王時代。 Category:埃及博物馆 Category:吉薩省 Category:第四王朝.
查看 古埃及和太陽船博物館
外科学
外科学是现代医学的一个科目,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外科手术方法去解除病人的病原,从而使病人得到治療。外科學和所有的臨床醫學一樣,需要了解疾病的定義、病因、表現、診斷、分期、治療、預後, 而且外科學更重視開刀的適應症、術前的評估與照顧、手術的技巧與方法、術後的照顧、手術的併發症與預後等與外科手術相關的問題。 早在古埃及出土的木乃伊,就可以发现頭顱的手術痕跡。而早在2000多年前的中国,也就已经从战争、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总结出一些外科的实践经验。现代外科学开创于19世纪末,起先经常由受过培训的理发师代理执行手术——即所谓的“医疗理发师”(barber surgeon),因此在今天的许多英联邦国家外科医师被称呼为“先生”(Mister)而不是“医生”(Doctor)。在20世纪初,随着消毒、麻醉、止血、输血等技术的产生和进步,现代外科学得以逐渐深化及完善。 临床外科学根据治疗目标的不同有着明确的分工,可分为普通外科(现专指各种腹腔、乳房、甲状腺及简单的皮肤外科,腹腔外科则可细分为肛肠、肝胆、上消化道外科等等)、心臟外科、胸腔外科(两者可合称“心胸外科”)、血管外科、神经外科(有时简称脑外科)、耳鼻喉/头颈外科、泌尿外科、整形外科、矫形外科(即骨外科)、小兒外科、移植外科等。廣義的外科學則尚可包含眼科、妇产科、口腔頜面外科等。 外科经常處理的問題包含了創傷、各种胸腹部急症、先天/后天性畸形、惡性腫瘤、器官移植等,在临床应用上和麻醉学、特级护理学、病理学、放射学、肿瘤学等其它医学专科工作关系极其密切。隨著藥物、早期诊断技术與其他医疗科技(比如介入放射学)的發達,許多疾病的治療都轉變為非外科治療為主,然而外科手術仍然是這些治療無效或產生併發症不可或缺的後線支持,而外科微創手術(內視鏡手术)的領域也在蓬勃發展。.
查看 古埃及和外科学
外星人
外星人(舊稱宇宙人)是人類对地球以外的智慧生命的統稱。自古至今、人類對外星人一直存在猜測、想像、研究與探索。一些人將地球上難以用科學解釋的文明產物歸咎於外星人的影響。 有些學術單位(其中較著名的包括哈佛大學、柏克萊加州大學和非營利組織SETI協會等)參與了搜尋地外文明計劃(SETI)。這些組織致力於用無線電望遠鏡等先進設備接收從宇宙中傳來的電磁波,從中分析有規律的信號,希望藉此發現外星文明。 在各國史書中也有不少疑似外星人的奇异記載,但现今人类还无法實際探查是否有外星生命,甚至是外星人的存在。美國FBI於2011年4月所公開的解密手稿當中,關於羅斯威爾飛碟墜毀事件的紀錄,常被當作目前可能外星人存在的證據。一些學者專家認為,幽浮是已人為地被包裝成新時代的迷信對象,很多人在不同的程度上和外星人有過接觸,其實都是心理作用。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北京天文館長:外星人從未在地球現身",NOWnews/ 今日新聞網,2010/09/29 21:04.
查看 古埃及和外星人
外星生命
外星生命指存在于地球以外的生命体。这个概念囊括了简单的细菌到具有高度智慧的“外星人”。研究和测试关于外星生命猜想的学科被称作地外生物学或天体生物学。自从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一直使用包括探测地球之外的电波、天文望远镜观测潜在的宜居行星等方法探测外星生命存在的迹象,但迄今为止并没有确切证据表明外星生命的存在。有人認為發現外星人的機率很小,也有很多人认为外星生命几乎必定存在。 世界各地一直有关于外星人的遐想,在各種史書中也留下不少疑似关于外星人的奇异記載。有人猜测古印度人、古玛雅人、古埃及人建造的發達古文明受到了外星生物科技的影響,更有人宣称曾目睹外星人或与之接触。伴随大量关于外星人的報導、科幻小說和電影的充斥,使得外星生命的传闻绘声绘色。.
查看 古埃及和外星生命
奥古斯都
奥古斯都(Imperator Caesar Divi F. Augustus,),原名盖乌斯·屋大維·圖里努斯(Gaius Octavius Thurinus),是罗马帝国的開國君主。历史学家通常以他的头衔“奧古斯都”(神圣、至尊的意思)来称呼他,这个称号是他在前27年的时候获得的,那时他36岁。14年8月,在他去世后,罗马元老院决定将他列入“神”的行列,并且将8月称为“奥古斯都”月,这也是歐洲語言中8月的来源。 屋大维是凯撒的甥孙和养子,亦被正式指定为凯撒的繼承人,一般认为屋大维是最伟大的罗马皇帝之一。前43年,他与马克·安东尼、雷必达结成后三头同盟,打败了刺杀凯撒的元老院共和派贵族。前36年他剥夺雷必达的军权,后在亚克兴角战役打败安东尼,消灭了古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回罗马后开始掌握一切国家大权。前30年,被确认为“终身保民官”,前29年获得“大元帅”(Imperator,又译作“皇帝”或“英白拉多”)称号;前27年获得“奥古斯都”的称号,保持羅馬共和的表面形式,作为一位獨裁者统治罗马长达43年。他結束了一個世紀的內戰,使羅馬帝國进入了相当长一段和平、繁榮的辉煌时期,史稱羅馬和平。.
查看 古埃及和奥古斯都
女王
女王(Queen regnant),即女性的君主或國王,君主制国家中的君主為女性時,她通常被稱為女王。如果她統治的國家,是一個帝國,則稱為女皇帝(empress regnant),又稱女皇、女帝。 女王擁有政治上的統治權力,但是女王的丈夫通常無法分享她妻子的位階,頭銜或是權力。相較於王后,身為國王的妻子,她通常可以分享國王的位階與頭銜,但不能分享權力。母系氏族时代,女性部落首领非常普遍,但国家出现后,主要文明的君主大多是男性君主,女性君主往往是男性君主的妻子、女儿,从而获得王位,这与父系社会确立以来全世界普遍存在的“男尊女卑”思想有直接关系。 古埃及、朝鲜半岛的新罗,近代的英国、西班牙、荷兰、葡萄牙都出现过女王。现在世界上在任的女王有二位: 历史上的著名女王(未包括女皇帝):;古埃及.
查看 古埃及和女王
奴隶制度
奴隶制為奴隶主拥有奴隶的制度,奴隶視為是奴隶主的財產,沒有自己的人格、自由、權利,可以買賣,且奴隶主可強迫奴隶无报酬工作,且无人身自由。如果人類社會中大部分物质生产领域劳动者主要是奴隶,馬克思主義將這種社会稱為奴隶社会。 古希臘、古埃及、罗马帝国、古巴比伦、南北战争以前的美国南方,以及以前一些英国、法国、俄国的殖民地都有奴隶制。历史上,绝大多数国家和社会都曾经认可制度性奴隶制;在近代,奴隶制被所有国家废除,但是即使如此,沒有合約精神的勞動關係仍然存在,债奴、契约劳工、农奴、被俘家仆、被收养为奴的儿童、童兵、强迫婚姻依然广泛存在。现在奴隶制度在世界各国都是非法的,但估计世界上仍有二千七百万人是事實上的奴隶,毛里塔尼亚是最后宣布废奴的行政地区(1981/2007),但是根据估算约有10%-20%的人口依然为奴。 奴隶制的出现早于成文记录,在许多文明中广泛存在。当今很多奴隶是债奴,主要分布在南亚,是由于债务缠身所致,很多甚至世代为奴。人口贩卖主要是指代强迫妇女和儿童进入色情行业工作。.
查看 古埃及和奴隶制度
奈姆蒂姆萨夫二世
奈姆蒂姆萨夫二世(Merenre Nemtyemsaf II)(或譯為麥倫拉二世、莫潤爾二世),古埃及古王国时期第六王朝的国王,作为儿子继承了父亲佩皮二世的王位。在位短暂,登基幾個月後即为諸侯所杀,在希羅多德的記載中他姐妹尼托克里斯為他復仇,淹死了兇手們。.
查看 古埃及和奈姆蒂姆萨夫二世
奇幻文學
奇幻文學是指文學类的奇幻作品,主要表達於奇幻小說。廣義上含有奇幻要素的文學作品也包括在內,玄幻小說、武俠小說與古代流傳的童話、神話、民間傳奇故事。 在古代流傳的童話故事與神話,富含大量奇幻要素,也是近代奇幻文學的起源,直到中世纪騎士文学與近现代哥特文學成為近代奇幻文學的雛形,以及《魔戒》出現後,奇幻文學分類才逐漸凸顯出來而發揚光大,並影響日後的奇幻文學作品。.
查看 古埃及和奇幻文學
奇異點 (史前逃龍)
一季第四集出現的異常磁區 異常磁區是由英國獨立電視台的科幻電視劇史前逃龍所虛構的現象。異常磁區是一種的時空大門,能夠通往整個歷史的任何時代,例如是過去或是未來。異常磁區的外觀如同浮在半空的發光玻璃碎片,有時看似三角形狀,有時像球體形狀。這些時空裂縫就如同史前逃龍一劇的主線,因為所有劇中未來或現在的生物,均是經由異常磁區入侵現代,而劇中的角色們就要去處理這些生物。不過,直到現在為止,劇集仍未透露到異常磁區的出現原因。.
妮菲塔莉
妮菲塔莉(Nefertari,一譯奈菲尔塔利,約公元前1290年—前1254年)是古埃及新王國時期第十四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大王后(Great Royal Wife)。「妮菲塔莉」這名字有「美麗的伴侶」劉文鵬(2008年):《埃及考古學》,352頁,北京:三聯書店、「最美的女人」或「最好的女人」劉文鵬(2000年):《古代埃及史》,476頁,北京:商務印書館。的意思,一般認為她是拉美西斯二世最寵愛的王后。在古埃及歷史上,她是除克娄巴特拉七世、娜芙蒂蒂及哈特謝普蘇特之外最為有名的王后之一。 她死後葬於尼羅河西岸底比斯以南的王后谷,陵墓的編號為QV66,墓中壁畫裝飾極盡華美。.
查看 古埃及和妮菲塔莉
威利在哪里?
《威利在哪里?》(Where's Wally?,在美国称Where's Waldo?),也译《威力在哪里?》、《大家一起找沃里?》、《聪明的沃里?》,是一套由英国插画家Martin Handford创作的儿童书籍。这个书的目标就是在一张人山人海的图片中找出一个特定的人物——威利。威利穿着红白条纹的衬衫并戴着一个绒球帽,手上拿着木制的,还戴着一副眼镜。他总是会弄丢东西,如书本、野营设备甚至是他的鞋子,而读者也要帮他在图中找出这些东西来。 这套书是一系列复杂的全页绘图册,图中有上百个人在做各种不同的事情。读者的目标就是从这些人中找出威利,但威利总是躲在很隐蔽的地方。例如,在“威利在哪里3:梦幻之旅”中有一张特别困难的任务,这张图里有上百个不同的威利,而读者只能通过他丢失的鞋子来找出哪一个才是真的威利。.
查看 古埃及和威利在哪里?
娜芙蒂蒂
娜芙蒂蒂(英文:Nefertiti),公元前1370年 - 1330年)是埃及法老阿肯納頓(又譯「阿蒙霍特普四世」)的王后。娜芙蒂蒂與她的丈夫在統治期間進行宗教革命,推翻所有古埃及傳統神明,規定只能崇拜阿頓神。 考古學家推斷,娜芙蒂蒂在當時也許曾與阿肯納頓(在位期為公元前1352年到1336年)一起治理過埃及。 娜芙蒂蒂著名的半身像,係由德國考古學家路德維希·波爾哈特(Ludwig Borchardt)於1912年率領的德國考古隊,在埃及阿瑪納遺址發掘出土。現藏於德國柏林新博物馆,由於當初波爾哈特是以欺騙的手段將半身像運出埃及,也因此這些年埃及古蹟最高委員會一直在努力向柏林博物館索還此文物。, Hintergrundbericht in wissenschaft.de (Zugriff am 24.
查看 古埃及和娜芙蒂蒂
娜芙蒂蒂胸像
娜芙蒂蒂胸像是一尊有三千三百年歷史,以石灰岩與灰泥雕塑成的彩繪人像。這座雕像所刻的是古埃及法老阿肯那頓的大王后(the Great Royal Wife)娜芙蒂蒂。因為這座雕像的複製品是最廣為流傳的古埃及藝術品之一,娜芙蒂蒂也成為最有名的古代女性之一,同時也是女性美的一種指標。一般认为這尊雕像是在公元前1345年由雕刻家圖特摩斯(Thutmose)所雕。 1912年時,一支由德國考古學家路德維希·波爾哈特(Ludwig Borchardt)率領的德國考古隊在位於埃及阿瑪納(Amarna)的圖特摩斯工作室發現了娜芙蒂蒂的半身像。這座雕像在被發現後曾被收藏於德國數個不同的地點,這其中包括位於馬克斯·基瑟巴赫(Merkers-Kieselbach)市的鹽礦坑、柏林的達雷姆博物館(Museum Dahlem)、夏洛滕堡(Charlottenburg)的埃及博物館(Ägyptisches Museum)和柏林博物館島上的老博物館。娜芙蒂蒂像目前藏於博物館島上的新博物館(Neues Museum),二次世界大戰之前這座雕像正是在此地展出。 娜芙蒂蒂胸像已成為柏林、德國與古埃及的文化象徵。埃及要求德國歸還胸像亦一直是兩國之間激烈爭論的主題。一個由匈牙利藝術家所籌辦,名為「娜芙蒂蒂之軀青銅像」(The Body of Nerfertiti)的藝術展览,娜芙蒂蒂胸像本身的真偽亦令它捲入爭議之中。.
查看 古埃及和娜芙蒂蒂胸像
娜菲鲁塔利·薇薇
娜菲魯塔莉·薇薇為日本漫畫家尾田榮一郎所創作的日本少年漫畫《ONE PIECE》中的一位角色。為阿拉巴斯坦王國的公主,在秘密犯罪組織巴洛克華克卧底时期昵称「Miss 星期三」。後來因為草帽海賊團的相救下,薇薇和他們一起踏上了短暂的冒險之旅。.
查看 古埃及和娜菲鲁塔利·薇薇
孟卡拉
孟卡拉(英語:Menkaure),又譯门卡拉,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的法老,大約在前26世纪間在位約18年。孟卡拉這名字的意思是“拉神的力量永远存在”(这是一个拉名)。按希臘人希罗多德的说法,他是奇奥普斯(胡夫)的儿子,在其兄(或叔叔)卡夫拉死后继位。他在吉萨修建了三大金字塔之中的一座孟卡拉金字塔。.
查看 古埃及和孟卡拉
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
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أهرامات الجيزة)是位于埃及開羅郊外,孟菲斯附近,上的考古遺址,其中包括三座金字塔、一個名為狮身人面像的大型雕像、多处墓地及一個工人的村落等。位在距吉薩舊城9公里的沙漠中,在開羅市中心西南方25公里的位置。其中的金字塔在歷史上是的重要標誌,在希臘化時代廣為人知,其中的胡夫金字塔列名在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中,也是七大奇蹟中目前唯一仍存在的建築物。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于1979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季節年
季節年是一個季節性事件重複出現的時間間隔,例如河水的氾濫、特定某種鳥類的遷徙、或某種植物的花成長。 因為預測季節性事件農民的需要導致日曆的發展,但是一年又一年的季節事件由於年的變異性(氣候變化或是隨機的變化)導致季節年的長度很難量度,這意味著日曆是基於天文年(它的規則性很容易測量)作為季節年的代理項。例如,古埃及人使用天狼星的偕日昇來預測尼羅河的氾濫。 對過去300年溫度記錄的研究,認為季節年受到近點年的支配,而不是回歸年。 這項建議令人驚訝的是因為一向都認為季節受到地球自轉軸的傾斜支配(參見太陽角度對氣候的影響)。這兩種型態的年每300年只有4天的差異,所以湯普森的結果可能並不重要,但是,這樣的結果並非不合理的。季節可以被視為兩個稍有不同的頻率,被輸入振盪系統的輸出結果:輸入的總能量來自太陽,隨著近點年變化;但是能量在兩個半球的分配隨著回歸年變化。在其它的物理情況下,由兩個相似的頻率驅動的振盪系統可以鎖定在其中任何一個的頻率上。必須考慮的一點是,軸對太陽的傾斜所導致的影響必須大於太陽距離變化所導致的影響。.
查看 古埃及和季節年
字母的歷史
字母的歷史從古埃及開始。公元前27世紀,古埃及人發展出一套含22個單音的象形文字來表達他們語言的子音,第23個字元推測是用來表示字首和字尾的母音。這些字元成為意音文字的發音、文法和變調標記,後來也用於表示外來語和人名。儘管是字母的原始形式,這套系統並沒有獨立用於書寫。第一種單純用作書寫的文字約於公元前20世紀,由埃及中部的閃米特人發明。經過五個世紀,這套字母向北傳開。後來全世界大多數的字母系統都承襲於此。唯一可能的例外是梅羅字母,這是種公元前3世紀努比亞至埃及南部一帶的象形文字變形。.
查看 古埃及和字母的歷史
字母系統
字母系統是拼音文字系统当中最小的,数量最少的区别性单位,即字位,如拉丁字母源自拉丁语采用的字母、阿拉伯字母源自阿拉伯语采用的字母。字母系統的特點是字母大致上對應該語言口语中的音位。這部份和音節文字(每一個文字代表一個音節,如日文)和語素文字(每一個字位表示一個语素,如中文)不同。 若按照一定顺序把字母排列起来,就形成了字母表。世界上各种拼音文字所使用的字母都起源于闪米特字母(Semitic alphabet)。 需要注意的是,在汉语中并没有字母这个概念,汉语拼音及注音符号之类的汉字拉丁化体系都只是一套用字母来标音的符号,而不是字母。 所有字母的共同祖先闪米特字母来自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圣书体。但到底腓尼基字母跟乌加里特字母谁先发明仍未有定论。下面的表格就是圣书体中24个声符及其读音。 在闪米特字母中又以腓尼基字母最为古老。这种字母是辅音字母,全部22个字母都是辅音。随着社会的发展,又演变出许多字母。 下面是一个演变情况的简单说明: 腓尼基字母.
查看 古埃及和字母系統
宝墩文化
宝墩文化(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1750年)是分布在成都平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与三星堆文化有密切的关系。目前被中国考古界认为是成都平原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早的考古学文化。.
查看 古埃及和宝墩文化
客蒙
客蒙(Κίμων,Kimōn,Cimon,),古希臘雅典城邦的一位政治領袖,為馬拉松戰役英雄小米太亞德之子,母親名作海潔西皮勒普魯塔克《客蒙傳》 。他曾經擔任雅典十將軍,在西元前五世紀中時,他在希臘世界是很重要的城邦政治代表人物。隸屬于雅典親斯巴達的保守派.
查看 古埃及和客蒙
家庭
家庭是一種以婚姻、血緣、收養或同居等關係為基礎而形成的共同生活單位由婚姻组成的家庭关系,經由生育孩童,产生出以血緣為連帶的家庭成员。除此之外,家庭也可以由收养而建立的亲子关系组成。 家庭这个词还可以进一步扩展延伸至祖先辈,比如家谱中所列举的人;而横向也涵盖了姻亲关系在内的亲属;当然,也有用于没有亲戚关系的人,如,同住在一间房屋里的其他人所构成的。 因共同的生活,常常会把一家与一户混淆,一家组成一户,则会把住所内的房客和寄宿者统计在内。由于血缘,家庭也会与家族混淆,但一个家族可分为好几户。家庭常与婚姻混淆,复杂的习俗确定着家庭内同居的男女关系,婚姻既包含關係的建立和终止,也包含相互的义务和承诺。 核心家庭通常由雙親,加之其子女,同居在私人的或单独的房屋。扩大至包含一起住的祖父母、親戚,甚至包括已婚子女以及他们的伴侣和后代的,即所谓大家庭。由於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西方國家通過的社會法案,強調核心家庭的成員應該住在一起,而比較疏遠的人應該分開居住。儘管由於意識形態和法案壓力,很大比例的家庭,並不符合核心家庭的樣貌。.
查看 古埃及和家庭
家豬
家豬(学名:Sus scrofa domestica)是野猪被人类驯化后所形成的亚种,獠牙較野猪短,是人類的家畜之一,目的是從豬身上取得豬肉、豬腳等食材。人類蓄養家豬的歷史相當悠久,不過至16世紀才被人类带入美洲,中國飼養的豬即是人類最早馴養的豬的直系後代。20世紀後期,家豬發展培育達到成熟。豢養區域,多為生產穀物或玉米的農產產地。 世界各地飼養家豬的方式多為圈養,例如台灣的蓄豬業。20世紀中期以前,此地區家豬多食加熱過的廚餘或蕃薯葉,且為個別小規模蓄養,不過現今以企業化大型經營為主,飼料部分也多改成專用飼料。根據世界糧食組織的統計,在2010年底,全世界家豬約為9.65亿頭。其中,中國境內的家豬為4.76亿頭,佔總數百分之49%,為全世界第一;第二名則為美國,為6.49千万隻。 在台灣部分區域,如客家地區以及新北市三峽區的清水祖師廟仍有神豬競賽,為地方上的傳統文化。.
查看 古埃及和家豬
宾夕法尼亚大学
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简称宾大(UPenn)。位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費城,是一所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學,八所常春藤盟校之一。学校创建于1740年,是美國第四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也是美国第一所从事科学技术和人文教育的现代高等学校。美国《独立宣言》的9位签字者和《美国宪法》的11位签字者和该校有关。本杰明·富兰克林是学校的创建人。 宾夕法尼亚大学在艺术、人文、社会科学、商学、建筑与工程教育上处于领先地位,其中尤为知名的学科是商業学、法学与医学。学校拥有约4,500名教授,近10,000名全日制大學生与10,000多名研究生。2006年学校获得的科研经费达到6千6百多万美元,从事研究的人员包括约4,200名教职工,870名博士后,3,800名研究生与5,400多名技术人员。同时,学校每年的建设投入达到4亿美元以上,在常春藤盟校中名列前茅。 宾夕法尼亚大学还是美国大学联合会的14所创始校之一。.
查看 古埃及和宾夕法尼亚大学
安赫塞娜蒙
安克姍海娜曼(Ankhesenamun,ˁnḫ-s-n-imn,意思是“她为了阿蒙而生存着”,约前1348年—前1324年之后),是埃及第十八王朝时期的王后。出生时的名字是安开孙巴阿吞(Ankhesenpaaten,,意思是“她为了阿顿而活着”),是法老阿肯那顿与娜芙蒂蒂六个子女中的第三个。 安克姗海娜曼可能出生在阿肯那顿统治的第4年,后来她嫁给了自己的異母弟弟图坦卡蒙,成为了王后。根据帝王谷KV62中的壁画可以推断,安克姗海娜曼与图坦卡蒙的感情很深。她与图坦卡蒙之间有两个女儿,但都不幸夭折了。她可能也是安开孙巴阿吞-塔斯荷瑞特的母亲,但仍有争议。 前1324年,图坦卡蒙死去,无嗣子。为了对抗强大的执政之臣阿伊(Ay),安克姗海娜曼曾向赫梯国王苏庇路里乌玛一世(Suppiluliuma I)请求派遣一位王子来到埃及,同自己结婚并担任法老。根据赫梯档案,她在书信中写道: 而苏庇路里乌玛一世则回信给她: 一般上古埃及的女人都不会嫁给外国人,更何况是作为一国之母的安克姗海娜曼,她之所以要嫁给赫梯王子就因为不想嫁给“仆人”但书信上写到的“仆人”到底是谁?大致上考古学家们|认为是法老阿伊。苏庇路里乌玛一世在认真考虑之后同意了这个请求,派遣扎南扎王子(Zannanza)前往埃及,但却神秘地死在赫梯与埃及的边境上,主谋者可能是想篡夺王位的埃及军队司令霍伦希布(Horemheb)。 根据1932年在开罗发现的一枚戒指上的名字分析,此后阿伊继承了法老之位,安克姗海娜曼成为了阿伊的王后。但不久之后就失去了记载。在修复的图坦卡蒙石碑上可以看出,霍伦希布王在几年后夺得石碑后,已将安克姍海娜曼的雕像完全挖去。 2010年2月,根据DNA检测,科学家推断在帝王谷号坟墓中的一具木乃伊可能是安克姗海娜曼的。.
查看 古埃及和安赫塞娜蒙
安赫梯菲
安赫梯菲(Ankhtifi),古埃及第一中间期尼肯的重要官员,在第九王朝至第十王朝时期,古埃及统一的古王国(第三王朝至第六王朝)业已崩溃,地方派系林立,相互征战。各种混乱与饥荒充斥着社会。他管理着上埃及的第三大省尼肯,与赫拉克利奥坡里王朝的君主结盟,以对抗位于南方底比斯的统治者(即门图霍特普一世和因提夫一世)。在他的统治下尼肯的经济得到发展,饥荒状况有所改善,故被当地人称为“伟大的首领”。其位于上埃及茂阿拉的陵墓遗址为后世研究埃及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
查看 古埃及和安赫梯菲
安息日
安息日(שַׁבָּת,含有“休息,停止,終止”的意思)是猶太教每週一天的休息日,根据神的有关命令纪念神创世六日后休息的第七日。安息日在摩西获得的十诫中有明确指出。 根據摩西律法所定的安息制度,以色列人在每七天一次的聖日、每年幾個特定的日子、 每七年一次和每五十年一次的聖年,都必須守安息。猶太人每七天所守的安息日,按照猶太曆,是從星期五日落起到星期六日落。當安息日開始時猶太教徒會點起蠟燭,而時間按當地日落時間而定。安息日是一個喜慶的日子。它是一個記念上帝和思考生命的精神層面,並花時間陪伴家人的一天。現代社會的星期六作為多數國家的公眾假期,便是受此影響。.
查看 古埃及和安息日
封建制度 (歐洲)
封建制度指的是歐洲中世紀与貴族騎士相对应的法律地位及軍事責任制度。主要圍繞著三個中心:領主、封臣及領地。 定義封建制度要求很多的條件,因為現階段還沒有一個被廣泛認可的定義。然而自從1960年代,許多研究中世紀的歷史學家在封建制度中包括了更廣泛的社會領域,加入了被束縛在莊園制的農民階級,而被稱為「封建社會」。還有,自1970年代起,重新審視了之前的證據並得出結論——封建制度是一個不可行的術語而需要被從學術和教育討論中去除,或者至少在使用時需要加上嚴格的限制和警告。 封建制度形成於第八世紀;11世紀開始定型;之後的兩百年是全盛時期;13世紀中葉之後,王權鞏固後封建逐漸沒落,但他的影響至今仍在歐洲各個層面留下痕跡。在歐洲之外的地方,封建制度的概念一般僅僅用於類比(稱為「半封建」),最常用於討論在將軍們統治下的日本,有時候也用於中世紀和貢德爾時期的埃塞俄比亞。然而,有些人把封建制度類比更廣,把古埃及、帕提亞帝國、封建制的印度(封建印度),甚至於19世紀的美國南部(美國南部歷史)。.
小行星653
小行星653(653 Berenike),是由美国天文学家乔尔·梅特卡夫于1907年11月27日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汤顿发现的主带小行星。 小行星653以古埃及法老托勒密三世的王后和共同在位者贝勒尼基二世命名。.
查看 古埃及和小行星653
小行星99942
小行星99942(又称Apophis,译作毁神星或阿波菲斯,临时编号2004 MN4)是一颗近地小行星。最初(从2004年6月19日发现直到2004年12月27日)共近200次观测表明,这颗小行星将于GMT+8时间2029年4月14日4时49分到达距离地球东半球最近位置,於GMT+8時間当日5时20分左右与地球相撞概率為1/37(2.7%)。若发生撞击,将释放6400万亿千焦能量,相当于1.53万亿千克 (15.3亿吨)TNT炸药爆炸释出的能量。 类似撞击事件在地球上平均每31000年发生一次。最近的观测则认为在2044年或2053年12月28日可能发生撞击事件(但概率不足以发布警报)。.
查看 古埃及和小行星99942
尼内特吉
尼内特吉(Nynetjer)是古埃及第二王朝的第三位法老。其名字的意思为“神所青睐的”。巴勒莫石碑以及一个从位于萨卡拉、可能是其陵墓的地下通道中发现的泥质封印的铭文中均提及了他的名字。现在已经发现了众多其统治时期留存下来的文物,因此人们认为他可能有一个相当长的统治期。 托比·威尔金森通过分析巴勒莫石碑和开罗一号残片,认为尼内特吉的统治期长达“40整年,或者略少于40年”。他进一步发现尼内特吉统治的第6到第20年被清楚的记载在了巴勒莫石碑上,而开罗一号残片则记载了这位法老统治期的最后一年。 巴勒莫石碑上所记载的最重要的事件有:.
查看 古埃及和尼内特吉
尼科一世
尼科一世(Necho I)古埃及第二十六王朝的始祖,(公元前672年—公元前664年在位),曾作为亚述人的总督统治埃及尼罗河三角洲赛斯城,曾联合其他诸侯反抗。被击败后忠于亚述。其子普萨美提克一世建立第二十六王朝,定都赛斯。.
查看 古埃及和尼科一世
尼科二世
尼科二世 Necho II,古埃及第二十六王朝法老(公元前609年—公元前593年在位)。 继续执行其父普萨美提克一世发展贸易的政策。腓尼基水手在他的支持下完成了第一次环绕非洲的航行。尼科二世在位时,埃及完成了尼罗河—红海运河,但后来担心可能发生水位变化又将之放弃。 约公元前608年入侵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又帮助亚述残军反对新巴比伦;前605年,尼科二世企图支持将要灭亡的亚述帝国,遂出兵美索不达米亚。他在卡赫美士战役中败于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被迫放弃在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的领地。亚述终于灭亡。 前601年,尼科二世在埃及边境打败了入侵的尼布甲尼撒二世。.
查看 古埃及和尼科二世
尼罗河
尼罗河(النيل,埃及語:iteru,科普特语:piaro或phiaro)是一条流經非洲東部與北部的河流,與中非地區的剛果河以及西非地区的尼日尔河並列非洲最大的三個河流系統。尼罗河長6,853公里,是世界上第一长的河流。2007年雖有來自巴西的學者宣稱亞馬遜河長度更勝一籌,但尚未獲全球地理學界的普遍認同。尼罗河有两条主要的支流,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青尼罗河是尼罗河下游大多数水和营养来源,但白尼罗河则是两条支流中最长的。它源于非洲中部的大湖地区,其最远的源头位于卢旺达(),向北它流经坦桑尼亚并注入維多利亞湖,再从此湖中溢出注入艾伯特湖,往北流入乌干达和苏丹共和国南部,并于后者处形成大面积沼泽湿地。藍尼罗河源于埃塞俄比亚的塔納湖(),从东南流入苏丹。在苏丹首都喀土穆附近,白尼罗河藍尼罗河相汇,形成尼罗河。 尼罗河从苏丹首都向北穿过苏丹和埃及,所经过的地方均是沙漠。从古代开始埃及的文明就依靠尼罗河而形成和兴旺。除海港和海岸附近的城市外埃及所有的城市和大多数居民住在阿斯旺以北的尼罗河畔,几乎所有的古埃及遗址均位于尼罗河畔。 在其入海口尼罗河形成一个巨大的三角洲,在这里它注入地中海。.
查看 古埃及和尼罗河
尼罗河三角洲
尼罗河干流进入埃及北部后在开罗附近散开汇入地中海,形成了尼罗河三角洲。它以开罗为顶点,西至亚历山大港,东到塞德港(Port Said),海岸线绵延230公里,南北長約160公里,東西寬250公里,面积约2.4万平方千米,尼罗河三角洲土地肥沃,人口密集,是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 在法老时代,这一地区被称作“下埃及”(“上埃及”是尼罗河谷地)。根据老普林尼的记载,当时尼罗河在进入三角洲以后分成了7条分流,由东向西依次是Pelusiac, Tanitic, Mendesian, Phatnitic, Sebennytic, Bolbitine和Canopic。而现在,由于河道的淤积和变动,三角洲上的主要分流只剩下两条:西边的罗塞塔河(Rosetta)和东边的达米耶塔河(Damietta)。 尼罗河三角洲看上去就像一枝莲花——“尼罗河之花”,从尼罗河谷地伸展出来。莲花是下埃及的象征,每到秋季,河面都会被莲花映红;纸莎草则是上埃及的象征,它是古埃及人制作莎草纸的原料。古埃及人想象中的两位河神,下埃及的Hap-Reset和上埃及的Hap-Meht就是分别戴着莲花和纸莎草。而Hapi,上下埃及的尼罗河神,则是同时手持莲花和纸莎草了。.
查看 古埃及和尼罗河三角洲
尼罗河流域文明
尼罗河流域文明,是世界上发展较早的一个文明,又称为古埃及文明。每年尼罗河会泛滥,泛滥过后留下大量肥沃的污泥,因此在这儿从事农业生产要准确地预测泛滥时间,所以很早尼罗河流域居民就能准确地观察、研究天文现象。从植物每年的死亡复生现象中,产生了死而复活的神话。 尼罗河流域文明为人类制定了古埃及曆法;发明了复活和末日审判的神话;创立了世界上第二个大帝国;建立了在几千年内都是世界上最高的人工建筑物—金字塔;留下了多不勝数的木乃伊和莎草紙文献。.
查看 古埃及和尼罗河流域文明
尼托克里斯
尼托克里斯(希臘語:Νίτωκρις)是古埃及第六王朝的最後一任法老,她的名字在希羅多德的著作『歷史』和古埃及祭司曼涅托的著作中皆被提及。 然而,她的歷史真實性目前尚有爭議,她的身份可能是法老或是 。從都靈王表來看,她可能是奈姆蒂姆萨夫二世的姐妹,佩皮二世和的女兒。.
查看 古埃及和尼托克里斯
州
州是中国使用的行政区划单位,后又作为部份联邦制国家组成单位的中文譯名。.
查看 古埃及和州
工程測量學
工程測量學為一種應用測量學原理,應用在各種工程上,例如道路、隧道、橋樑及住宅等,主要是將原本在工程圖說上的設計圖放樣到現場,以利工程人員依照所放樣的位置製做出構造物。 工程图纸上的設計圖上的構造物,其放樣的結果的正確性甚為重要,若錯誤可能導致工程甚大損失,工程測量所需成本對工程成本而言甚小,但重要性甚大。.
查看 古埃及和工程測量學
已不存在国家列表
在历史上,许多民族、国家及政权都灭亡,此為已不存在国家列表: 另外參见:国家列表、中国朝代及ISO 3166-3等。.
查看 古埃及和已不存在国家列表
巴基斯坦历史
巴基斯坦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文明的地区之一。而今天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是南亚文明的發源地。.
查看 古埃及和巴基斯坦历史
巴勒莫石碑
巴勒莫石碑(Palermo Stone)是《古埃及古王國王家編年史》石碑的一塊大碎片,提供了古埃及前王朝至第五王朝时代国王及其重大活动时间的记录。 該碑現時被意大利巴勒莫的薩利納斯地區考古博物館收藏,「巴勒莫石碑」之名由此得來。王家編年史石碑另有碎片被開羅及倫敦的博物館收藏,不在巴勒莫。 原來的王家編年史石碑是刻在黑玄武岩上,在大約前25世紀的第五王朝末期被刻成。 Category:古埃及.
查看 古埃及和巴勒莫石碑
巴勒斯坦人
巴勒斯坦人(الشعب الفلسطيني,ash-shaʼb al-filasTīni)或稱為巴勒斯坦阿拉伯人(الفلسطينيون,al-filasTīnīyyūn;,al-ʼArab al-filasTīnīyyūn,פָלַסְטִינִים),泛指長期以來定居在巴勒斯坦地區的民族,人口約1,200萬,當中約49%居住在巴勒斯坦地區,其中包含加薩走廊的所有人口(約160萬人)、約旦河西岸大部分的人口(包含東耶路撒冷的20萬人共有約230萬人,相對於50萬的猶太以色列公民)以及以色列16.5%的人口,其中一些人是被驅逐出境的難民,其餘逾半數的巴勒斯坦人成為僑民,而一半以上的僑民為無國籍人士。海外僑民約有190萬居住在鄰國約旦。海外僑民大多是在大離散之後遷移出巴勒斯坦的,約有324萬居住在鄰國約旦,佔了將近約旦總人口數的一半。另外,約有150萬人居住在敘利亞及黎巴嫩,約25萬人居住在沙烏地阿拉伯。在智利還有一座人口約50萬人,是巴勒斯坦人在阿拉伯世界外最大的僑居地。 大部分的巴勒斯坦人為遜尼派穆斯林,也有少數基督徒居住在巴勒斯坦的周邊地區。巴勒斯坦人主要使用巴勒斯坦阿拉伯語,以色列的巴勒斯坦人主要是希伯來文和巴勒斯坦阿拉伯語共用。 基因證據顯示,巴勒斯坦人與以色列人和南黎凡特(今敘利亞、巴勒斯坦地區、約旦和黎巴嫩一帶)人,有相當密切的關係。一項有關高分辨率單倍型(high-resolution haplotypes)的研究指出,以色列猶太人與巴勒斯坦人的Y染色體有許多部份是來自同一個基因池(猶太人約70%,巴勒斯坦人約82%)。隨著7世紀阿拉伯世界的擴張,大部分巴勒斯坦人逐漸涵化為遜尼派穆斯林.
查看 古埃及和巴勒斯坦人
巴勒斯坦服裝
巴勒斯坦服裝是傳統巴勒斯坦人穿的的服裝。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外國遊客在巴勒斯坦往往驚艷於豐富多彩的服飾穿戴,尤其是農村婦女。許多手工製作的成衣繡和豐富的創造和維持這些項目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的生命,該地區的婦女。 大多數專家認為巴勒斯坦服裝源遠流長,但是沒有比較明確答案。其影響可能來自於統治巴勒斯坦的各大帝國,如古埃及,古羅馬和拜占庭帝國。 Category:巴勒斯坦文化 Category:民族服飾.
查看 古埃及和巴勒斯坦服裝
巴比伦
巴比伦(阿拉伯语: بابل, Bābil; 阿卡德语: Bābili(m); 苏美尔语语标符号: KÁ.DINGIR.RAKI; 希伯来语: בָּבֶל, Bāḇel; 古希腊语: Βαβυλών Babylṓn)原本是一个闪语族阿卡德人的城市。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四千三百年前的阿卡德帝国。 它起初是一个低级行政中心。公元前1894年在由移民者建立的阿摩利人王朝的手里巴比伦才成为一个独立的城邦。巴比伦人在他们的历史上相对更多地被其它移民王朝统治,例如加喜特人、阿拉米人、埃兰人与迦勒底人。两河流域的同胞亚述人也统治过巴比伦。 巴比伦城市遗址在今天伊拉克巴比伦省的希拉被发现,位于巴格达以南约八十五公里处。这个举世闻名城市的遗址地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肥沃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现在仅留存着由破损的土砖建筑物构成的大型土墩和碎片。城市沿着幼发拉底河建造,被左、右河岸平分成两部分,配有陡峭的河堤来抵御季节性的洪水。 现存的历史资料显示,巴比伦最初是一个小城镇,在公元前二千年初变得兴盛。在阿摩利人巴比伦第一王朝于公元前1894年兴起时它作为一个小城邦获得独立。巴比伦宣称自己是苏美尔-阿卡德城邦——埃利都的继承者。尽管在那时候它还是一个小城市,但是它让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圣城”尼普尔黯然失色。大约也是这个时候,也就是公元前十八世纪左右,一个名叫汉谟拉比的亚摩利人国王第一次建立了一个短命的巴比伦帝国。从这时候开始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南部被人称作巴比倫尼亞,巴比伦城市的规模日益膨胀,变得越来越雄伟。 巴比伦帝国随着灭亡而快速瓦解。之后,巴比伦在亚述人、加喜特人和埃兰人的统治下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在被亚述人毁灭并重建后,巴比伦于公元前608年到公元前539年之间成为新巴比伦王国的所在地。这个帝国由来自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东南角的迦勒底人建立。新巴比伦帝国最后一个国王是一个来自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北部的亚述人。巴比伦的空中花园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巴比伦在衰落后又被阿契美尼德帝国、塞琉古王朝、帕提亚帝国、罗马帝国和萨珊王朝统治。.
查看 古埃及和巴比伦
巴比伦要塞
巴比伦要塞(希腊语:),位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的一座城堡,地处尼罗河东岸,靠近苏伊士运河的起点。巴比伦要塞是加喜特诸王的首都。巴比伦要塞最终毁于波斯人之手。.
查看 古埃及和巴比伦要塞
上帝之眼
上帝之眼(Eye of Providence,音译普羅維登斯之眼、普洛維頓斯之眼),又稱全視之眼(All-seeing Eye),代表「上帝」監視人類的法眼,常見的形式為一顆被三角形及萬丈光芒所環繞的眼睛,以出現在美國國徽及一美元纸币的背面而廣為人知。.
查看 古埃及和上帝之眼
不朽之都:尼罗河的儿女
是一个由Tilted Mill Entertainment公司开发的城市建造类游戏。其背景设定为古埃及时期。2004年11月发布。.
帝國文明
《帝國文明》(英语:Terra Militaris,台灣翻譯:Civilizations At War,簡稱CAW,香港版名称:四國誌),是由苏州市蜗牛电子有限公司推出的网页上第一款以中世纪战争为题材的即时战略网页游戏,它同时结合了策略与养成玩法。.
查看 古埃及和帝國文明
帝国主义
帝国主义,一种政治主张或实践,主要内容是通过一個國家夺取其他國家的领土和奴役被占领土国家的人民,建立经济及政治霸权,而凌驾于别国之上。帝国主义可能衍生殖民主义、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帝國主義一詞帶貶意。帝國主義一般是視為負面的,因為在被佔領的國家中,大多數人受到剝削,只有極少數的人從中得利。 帝国主义是「一個國家的政策,藉由殖民、軍事或其他手段擴張其國力及其影響力」Oxford Dictionaries: (5th ed.).
查看 古埃及和帝国主义
帝国列表
这是按地理区域排列的帝国列表,这些帝国影响远远超越自身地理和文化限制并支配着世界的其他地区。本列表包括在文化和经济领域有影响的「廣義帝国」,而非局限于狹義帝國(君主必須為皇帝或國號為帝國的国家)。一些历史学家可能把以下列出的一些帝国用「朝代」的概念代替。.
查看 古埃及和帝国列表
帝王谷
帝王谷(阿拉伯語: ;英語:Valley of the Kings)是位于埃及埋葬古埃及新王國時期18到20王朝的法老和贵族的一个山谷。 帝王谷位于,它坐落在尼罗河西岸的金字塔形山峰庫爾恩(Al-Qurn)之巅, 与底比斯相对(现在的卢克索)。帝王谷分为东谷和西谷,大多数重要的陵墓位于东谷。西谷只有一座陵墓向公众开放:伊特努特·阿伊的陵墓(圖坦卡門的继任者)。西谷也有多处其他重要的墓葬,包括阿蒙霍特普三世,但是仍然在发掘过程中并尚未向公众开放。 帝王谷的官方名称是「The Great and Majestic Necropolis of the Millions of Years of the Pharaoh, Life, Strength, Health in The West of Thebes」,或者更常见的「Ta-sekhet-ma'at」(The Great Field)。 G41-G1-Aa1:D21-O1-O29:Y1-A50-s-Z4:Y1-G7-N35-C11-Z2:N35-M4-M4-M4-t:Z2:N35-O29:O1*O1-G7-S34-U28-s-D2:Z1-R14-t:t-N23*Z1:N35-R19-t:O49-G7 帝王谷作为大约从前1539年到前1075年时期的主要陵墓区,并且包含六十多個陵墓,始于图特摩斯一世时期终于拉美西斯十世或十一世时期。 帝王谷也有被宠幸的贵族和法老的妃子和子女的陵墓。王后谷始于大约拉美西斯一世(約前1300年),然而也有一些妃子与她们的丈夫一起合葬。著名的负责装饰与修建帝王谷的工匠包括19王朝的森尼杰姆与18王朝的赛门姆特(仅修建附近的哈特谢普苏特的停灵庙)。.
查看 古埃及和帝王谷
丝绸历史
丝绸的生产起源于中国,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最早是在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公元前4000多年)。在西漢(公元前一世紀後半葉)開拓絲綢之路之前,絲綢的使用一直局限於東亞地區,之後一千年來絲綢製作都由中國壟斷。絲綢不僅用於衣物,而且還有許多其它用處,包括書寫。在唐朝,人们穿戴的丝绸颜色是区分社會階級的重要标志。 日本在弥生時代(公元前300年左右)傳入養蠶術。而到522年為止,拜占庭帝國成功獲得了桑蠶卵,開始了桑蠶的養殖。與此同時,阿拉伯人也開始生產絲綢。由於養蠶業傳播,雖然中國仍然在奢侈品絲綢市場上保持著優勢,但外地已經不那麼依賴中國出口絲綢。十字軍東征把絲綢產品帶到了西歐,特別是義大利半島上的城邦國。這些國家把出口絲綢到歐洲其餘地方造成經濟的繁榮。中世纪时期,随着一些诸如纺车之类设备的首创,制造技术的变革也开始发生。十六世紀期間,雖然其它大部分國家發展他們自己絲綢工業的努力並沒有成功,但法国在意大利之后也开始了丝绸贸易,并取得了成功。 工業革命大大改變了歐洲絲綢工業的面貌。由於紡棉技術的創新,棉製品變得越來越便宜,导致昂贵的丝绸产品不再是那么的主流化。然而,這些新的紡織技術提高了产品的生產效率。在这些新的纺织技术中,包括用于丝绸绣花技术的作雅卡尔织机(或稱提花機)。而几种桑蚕流行病导致了丝绸产品的下滑,特别是在法国,丝绸工业从此一蹶不振。到了二十世纪,日本和中国在丝绸生产方面重获早期的地位,而現在的中國再一次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絲綢生產國。新織物諸如尼龍的興起削弱了絲綢在整个世界的流行,而现在丝绸再一次成了某种稀有奢侈物品,但与其鼎盛时期相比,丝绸的地位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查看 古埃及和丝绸历史
丝绸之路
,常簡稱為絲路,此词最早来自于德意志帝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男爵於1877年出版的一套五卷本的地图集。 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亚北部的商路,与南方的茶马古道形成对比,西汉时張騫以长安为起点,经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锡尔河与乌浒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大伊朗,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陆路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但实际上,丝绸之路并非是一条 “路”,而是一个穿越山川沙漠且没有标识的道路网络,并且丝绸也只是货物中的一种。 广义的丝绸之路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除了上述的路线之外,还包括约於前5世紀形成的草原絲綢之路、中古初年形成,在宋代发挥巨大作用的海上絲綢之路和与西北丝绸之路同时出现,在宋初取代西北丝绸之路成为路上交流通道的南方丝绸之路。 虽然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君主制国家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但很多人认为,西汉的張騫在前138—前126年和前119年曾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并成功将东西方之间最后的珠帘掀开。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与国外,外国由此信之”,称赞其开通西域的作用。从此,这条路线被作为“国道”踩了出来,各国使者、商人、傳教士等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乞丐狱犯,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这条东西通路,将中原、西域与大伊朗、累范特、阿拉伯紧密联系在一起。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广义上丝路的东段已经到达了朝鮮、日本,西段至法国、荷兰。通过海路还可达意大利、埃及,成为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2014年6月22日,在杜哈举行的第38届的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丝绸之路同京杭大运河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查看 古埃及和丝绸之路
两埃及的荣耀
两埃及的荣耀是出现于古埃及法老斯尼夫鲁时期造船計劃上的銘刻(约公元前2613年),这是史上第一件證明载名船只的參考文物。 Anzovin, item # 5393, page 385 Reference to a ship with a name appears in an inscription of 2613 BCE that recounts the shipbuilding achievements of the fourth-dynasty Egyptian pharaoh Sneferu.
查看 古埃及和两埃及的荣耀
个人崇拜
个人崇拜(Cult of personality;культ личности)指以大规模宣传手段将某个人在一个社群中塑造成崇拜对象,通常都通过媒体手段将其人格形象理想化、英雄化甚至神化。 当政府利用大众媒体、宣传及其他方式予以不质疑的奉承和频繁的颂扬、美化等等,将某一在世(或已身故)的政治领袖塑造为英雄化、神化、理想化的公众形象,则自然会产生個人崇拜的群眾現象。這些崇拜与人类本身具有的英雄仰慕等心理类似,但区别在个人崇拜是非自主性的仰慕,必须同時伴随大量可被限制的單一媒介,將一位普通人物,進行一边倒的形象包裝、過度高估的領袖特質等荒腔走板的宣傳,在常態下通常人都有缺點,而個人崇拜的民眾卻說無法說出來。此外,對偶像的負面批評通常是不被容忍的和不配存在的,會被視為錯誤、反動思想,甚至到了不配合表達效忠(如統一佩戴胸章)就會被整肅的程度,這點是兩者之間的最大差別。.
查看 古埃及和个人崇拜
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是以中原地区为基础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最早可追溯至西元前約六千年至西元前約三千年的中國新石器时期。 於2011 年3 月18 日查閱中原文化以河南省为核心,以广大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腹地,逐层向外辐射,影响延及海外。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中原地区在古代不仅是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主流文化和主导文化的发源地。中国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定都于中原地区,河南省占据中国八大古都的一半,包括洛阳、开封、安阳和郑州。中原地区以特殊的地理环境、历史地位和人文精神使中原文化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长期居于正统主流地位,中原文化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
查看 古埃及和中原文化
中古埃及語
中古埃及语是一种于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300年(在古代埃及语(Old Egyptian language)与後期埃及语(Late Egyptian language)之间),古埃及人使用的一种有代表性的语言。.
查看 古埃及和中古埃及語
中島敦
中島敦(),日本小説家,1933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國文學系,曾任私立横濱高等女子學校(今)國語及英語教師。.
查看 古埃及和中島敦
中东
中东(Middle East,الشرق الأوسط,המזרח התיכון)是一个地理區域,和西亞大致重疊,並包含部分北非地區,但不包含外高加索地區,也是非洲与欧亚大陆的亚区。這個詞是以歐洲為參考座標,意指欧洲以东,并介于远东和近东之间的地区。具体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
查看 古埃及和中东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查看 古埃及和中國
中國發明
中国是世界上部分重要发明的发源地,包括古代中国四大发明:造纸、指南针、火药、印刷(包括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下表包括四大发明以及其他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发明。中国人独创的发明涉及机械学、水力学、数学,这些学问应用在计时、冶金、天文、农业、工程、乐理、工艺、导航、以及军事上。时至战国时期(前403年至前221年),中国已拥有先进的冶金技术,包括高炉和熔铁炉,而工匠至汉朝(前202年至220年)才掌握百炼钢与铣铁重熔的技巧。后来在宋朝(960年至1279年),复杂经济制度的崛起促使了如纸币的发明。中国人至少在10世纪之前发明的火药引发了一系列独一无二的发明的诞生,如火枪、地雷、水雷、手铳、爆炸炮弹、多节火箭、以及带气动翼及爆炸酬载物的火箭弹。中国古航海家靠著十一世纪发明的指南针及一世纪发明的尾舵等的帮助,让船隻得以穿越远洋到达非洲东部和埃及。至于水力钟表机构,古代中国人自8世纪起已使用擒纵机械,而自11世纪起使用环状传动链条。中国亦建造了由水车舵轮驱动的大型木偶剧院,以及由明轮所驱动的侍酒机器人。 于约前7000年形成的裴李岗文化及彭头山文化代表了最古老的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Bellwood (2006), 106.
查看 古埃及和中國發明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埃及馆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斯埃及馆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代表埃及的展馆,位于世博园区C片区,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埃及馆的主题为“开罗,世界之母”。 埃及馆外部以黑白两色作为主色调,内部展示则包含了“沙海游牧”、“千塔耸立”、“乡村牧歌”、“城市演进”、“伊斯兰与世界”这五大主题。其中,展出了古埃及法老时代的八件文物,包括第十八王朝阿蒙霍特普二世金项链、第十八王朝阿蒙霍特普四世沙石雕塑、第十九王朝麦伦普塔赫花岗岩雕塑、第二十二王朝舍顺克二世金面具等。.
中国历史
中國歷史如果從中國第一次成体系甲骨文或陶文的文字出现的商朝中期算起約有3,300年(前1300年算起);從考古学上第一个王朝二里头文化算起約有3,700年;从西周文献中傳說中的夏朝算起约有4,100年(前2070年算起);從孔子所說的、有著三皇五帝的傳說時代算起約有4,700年(前2698年算起);從盤古、上帝、女媧等不確定的神話時代算起約有「五千年」(這也是傳統民間認知上的長度);從標誌著文明萌芽的新石器時代磁山文化算起約有10,000年;從人類開始脫離原始生活的舊石器時代藍田猿人文化算起約有80萬年的歷史。 中国史前時代的傳說有伏羲做八卦,黃帝時代倉頡造文字;而近代考古發現3,350多年前(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約3,000年前至4,000年前的陶文、約4,000年前至5,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質的龜骨契刻符號。 從政治和社會形態區分中國歷史,據考古資料顯示,約在早於距今6,000年前的裴李崗文化晚期或者仰韶文化早期時代,中原地區從母系氏族社會過渡到氏族。同時,原始社會平等被打破。而據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夏朝已經開始君王世襲,周朝建立完備的禮制,至東周逐漸解構,秦朝統一各國政治和許多民間分歧的文字和丈量制度,並建立中央集權的專制君權統治。自漢朝起則以文官主治國家直至清朝。清末以降,民主政治、科學、馬克思主義等各種政治思潮流傳,先是革命黨推翻--於1912年成立中華民國。1949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中國大陸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中國國民黨主政的中華民國政府因國共內戰失敗而退守臺灣,維持兩岸分治格局至今。 從經濟形態觀察,中國古代人口主要由自由人構成,私有制、商業活動發達。周朝時商業主要由封建領主階層控制的官商貿易和庶人的自由貿易構成。秦漢以後實行中央集權,人口由士、農、工、商等構成,其中以從事農業的自由民為主體,是一個君權官僚制下的以土地爲主要生產資本的較為自由的商業經濟社會,一些重要的行業譬如油鹽米等由官僚和商人垄断。除了農業,手工業以及商業貿易也有很大的發展。早在漢朝絲綢之路的開通,促進東亞與中亞至歐洲的陸上交通時,國際貿易早已起步;隋唐時大運河的開通促進南北貿易;唐朝的盛世及外交的開放、交通的建設,更使各國文化、物資得以交流;唐朝時出現類似匯兌証券的飛錢,宋代時出現紙幣;元代時更因為全面開通商旅的關卡使得與中亞的商業交流十分繁榮;明朝中葉實行海禁,清代則受到西方國家海上發展的影響,海上國際貿易發展迅猛。中華民國成功實施民主制度,實行自由經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先為公有制的計劃經濟社會,改革開放後逐步向私有制的市場經濟社會轉型,該形態被稱為在宏觀調控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同時1980年代以來工業化發展迅猛,數億人口在短短20多年內從農民轉為城市工商業就業者(目前僅僅被稱為“農民工”的產業工人就達到約2億)。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中国經濟成為全球經濟中越來越重要的組成部分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查看 古埃及和中国历史
中国大陆网络用语列表
本條目是關於中國大陸通行的網絡用語的列表。.
中国先秦发明列表
在新石器时代之后考古挖掘首先出现在中国的发明,特指是在商朝(前1600年-前1050年)期间或之后者,列于下方。.
查看 古埃及和中国先秦发明列表
中王國時期
中王國時期是古埃及歷史上的一個時期,包括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與第十四王朝,通常劃定在前2133-1786年,但嚴格地說,應該從第十一王朝的孟圖霍特普二世時代(約前2060-2010年)開始。孟圖霍特普二世在他統治的第三十九年(約前2022年),把他的荷魯斯式改為「斯瑪托威」,意為「兩地的統一者」。.
查看 古埃及和中王國時期
希安
希安(Khyan),古埃及第十五王朝国王,(约公元前1610年—约公元前1580年在位)。于埃及和国外发现了几座写有他名字的纪念碑,例如,于巴格达发现的一座狮子卧像和在上埃及盖博拉发现的花岗岩石。.
查看 古埃及和希安
希帕提婭
希帕提婭(Ὑπατία;),又譯作海芭夏、海帕西婭,著名的希臘化古埃及新柏拉圖主義學者,是當時名重一時、廣受歡迎的女性哲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占星學家以及教師,她居住在希臘化時代古埃及的亞歷山大港,對該城的知識社群做出了極大貢獻。根據後世研究顯示,她曾對丟番圖的《算術》(Arithmetica)、阿波羅尼奧斯的《圓錐曲線論》(Conics)以及托勒密的作品做過評註,但均未留存。從她的學生寫給她的信中,可以看出她的知識背景:她屬柏拉圖學派──雖然我們只能假設她曾採納普羅提諾的學說(普羅提納斯為公元三世紀時的柏拉圖門人,也是新柏拉圖學派的創始者)。另外有少許證據顯示,希帕提婭在科學上最知名的貢獻,為發明了天體觀測儀以及比重計。她最後被暴徒迫害殺死。2009年其生平被改编成西班牙电影《風暴佳人》搬上银幕。.
查看 古埃及和希帕提婭
希羅多德
希羅多德(Ἡρόδοτος),前5世纪()的古希臘作家,他把旅行中的所闻所见,以及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的历史纪录下来,著成《歷史》一書,成為西方文學史上第一部完整流傳下來的散文作品。.
查看 古埃及和希羅多德
希腊历史
希腊历史传统上包括对于希腊人民,对于他们统治的地域,以及今天希腊国土内地区的历史研究。這是由於古希臘史的信史和野史嚴重不足,也難以和實地發掘交相印證。另一方面,是與古希臘相關的事物以雅典為最多,而對其他城邦幾乎一無所知,經濟和社會方面的史料更是匱乏中的匱乏。另外,希腊人的居住范围在历史上有很大的变动,因此希腊历史所牽涉的地域具有相当弹性,每一个时期都有自己的地域范围。 公元前3000年,希臘地區發展出高度的愛琴文明,前1500年,古希腊人的其中一支多利安人入侵希臘,進而吸收邁錫尼文明,前1200年,多利安人將其摧毀,原居克里特島的希臘人為了躲避多利安人的侵襲,分別遷往阿提加半島、小亞細亞等地,這段戰亂紛起的時代被稱為黑暗時期,造就希臘城邦政治的發展的基礎,波希戰爭後,古希臘政治、經濟與文化發展達到巔峰,但也由於諸邦林立,彼此互相攻伐,導致希臘城邦普遍衰敗的景況,馬其頓趁勢崛起,希臘便在馬其頓的統治之下。亞歷山大南征北討,領土曾擴張到歐亞非三洲。希臘文明傳播至埃及和兴都库什等地區。之后,大量的希腊族裔散落在这片廣大的土地上,包括土耳其、意大利、利比亚、黎凡特等。 亞歷山大去世後,帝國分裂成三大王國,古羅馬共和國則先後吞併三大王國,希臘也被羅馬併吞。自此古希臘滅亡成為羅馬的一部分。後來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以拜占庭為中心,孕育出東方色彩的希臘文化。1453年,奧斯曼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滅亡拜占庭帝國,之後,希臘進入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統治時期。直到1832年,希臘才正式宣布獨立。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希臘與同盟國交戰,獲得愛琴海地區的部分領土。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意兩國輪番侵略,希臘雖有反擊,終究抵擋不住德軍的攻勢,曾一度遭到德軍佔領。二戰後,希臘則開始國家的新建設,1967年,則發生政變,實權落入軍人手中,1974年,希臘政治又做了一次大變革,軍人政府改為民選政府,召開國民會議,廢除君主制,成立新的共和政體。 希腊移民已经广泛融入全球各种不同的社会。不过,今天大多数希腊人还是居住在现代的希臘共和國(独立于1821年)以及塞浦路斯(独立于1960年)。.
查看 古埃及和希腊历史
布巴斯提斯
布巴斯提斯(Bubastis.) 古埃及城市,即塔勒拜斯泰。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古城。新王国第十九王朝(约公元前1292年—公元前1190年)自底比斯迁至尼罗河三角洲,该城为重要城市之一,第三中间期第二十二王朝的法老示撒一世(约公元前945—约公元前924年在位)时期,达到鼎盛,后因古埃及衰落而废弃。.
查看 古埃及和布巴斯提斯
布鲁克林博物馆
布鲁克林博物馆(Brooklyn Museum)位于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区,是一座综合性的艺术、历史博物馆。佔地,本博物馆的實際容量是紐約市第三大,大約收藏一百五十萬件藝術品。其著名藏品包括古埃及艺术品和许多现代艺术品,其建筑风格为布雜藝術。.
查看 古埃及和布鲁克林博物馆
布达佩斯美术博物馆
布达佩斯美术博物馆,位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英雄广场左侧,与布达佩斯艺术宫相对。该博物馆于1900年至1906年间建成,为一新古典主义建筑。布达佩斯美术博物馆藏有众多世界著名画家的作品,数量超过10万件。该博物馆也是中欧地区第二大古埃及艺术作品收藏地。.
世俗體
世俗體(Demotic,源自δημοτικός dēmotikós、民書體)指僧侶體演變而成的古埃及文字,由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命名,用來與僧侶體和聖書體區別。.
查看 古埃及和世俗體
世紀帝國 (遊戲)
是一部依据歷史而製作的即時戰略遊戲,由全效工作室開發,微軟公司发行,於1997年在Windows和Macintosh平台推出。這款可以讓玩家操縱歷史上某個真實民族的遊戲有着許多優點:低配備需求、變化性、趣味性,常常使玩家樂此不疲,受到電玩市場熱烈的歡迎。後來有許多公司也競相推出類似的遊戲,像《世紀爭霸》、《王國的興起》和微軟再推出的《神話世紀》等,卻無法複製《世紀帝國》的成功。《世紀帝國》也在2003年推出掌上型電腦版。 由於《世紀帝國》的風行,其後陸續推出續作與擴充資料片,發展成了自己的系列。世紀帝國系列的遊戲包括《世紀帝國》、《世紀帝國II:帝王世紀》、《世紀帝國III》,每作都有各自的資料片,其中《世紀帝國》的資料片是《世紀帝國:羅馬霸主》。 在2000年11月出版世紀帝國典藏合輯,結合了世紀帝國和資料片羅馬霸主、《世紀帝國II:帝王世紀和征服者入侵》兩代遊戲,讓玩家可以遊玩。.
世界史年表 (公元前)
* 約300、400萬年前:人類在地球上出現。.
世界交通史
在人類發展歷史的上古時代中,世界各地民族之間的互動以及對外交通就遠遠超越今日的人們對他們所理解之程度並且還更加頻繁,然而古代人們也並沒有因為交通工具的簡陋就因此讓他們活動範圍縮小或侷限在一個區域,相反的他們的活動範圍若與今日現代化國家與民族之間的互動往來相比較的話,事實上古代各個民族間往來交流也不會差到哪裡去;即使是與西亞、地中海文明區相隔甚遠的中國文明,於上古時代與西方世界交通也是不受天然屏障的局限。 實地的研究古代各個文明的發展路程會發現古代各地的民族並不是各自完全獨立發展他們各自文化的,從很多考古遺物顯示出他們彼此之間是有相互影響的訊息,縱然與今日世界各國交通發達相比較下,或許古代各地沒有那麼活絡,但是他們還是有往來交通的痕跡,從這裡可以得知古代民族的交通狀況即是今天歷史學界應該亟待暸解的一個課題,由交通史的研究能夠找到許多現代歷史著作中它們所缺漏與忽略的部分。而這裏主要以中國歷史為主要闡述重點,並且連結中國文明與西方文明、印度文明交通為主要的敘述方向,並試圖找出中國與美洲來往、哥倫布到達美洲之前歐洲與美洲的來往紀錄,闡述其各自對外交通。 這裏不論述戰爭引起的交通,只純粹探討和平時期交通狀況。主要採用考古出土史料文物、文獻紀錄來剖析民族交通的概況,並輔以其他各民族之間的往來狀況所遺留的疑點來參考,以此管窺古代民族交通與文化交流的情形。以下章節分段以發源地、主要根據地對外界交通為主要劃分標準,因此即使有跨越歐亞非三洲的帝國,即以其發源地當做基準。.
查看 古埃及和世界交通史
世界歷史
世界歷史,簡稱世界史,又稱人類史,一般是指有人類以來地球上歷史的總和,雖然世界歷史本身早在人類文明出現之前就存在,但人類一直到近現代才真正用這個概念來研究和述說歷史。世界历史根据不同的时间段,可以分为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等;根据不同的地区,可分为不同地区的历史,例如中国历史、美国历史;根据不同的代表事物,可以分为不同事物的历史,例如環境史、航空史。.
查看 古埃及和世界歷史
专制主义
专制主义(despotism),指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独裁的管治形式。在此一情況下,統治者擁有絕對權力或支配力。 专制主义多指政治专制,但有时也指经济专制、文化专制等其他方面。政治专制包含君主专政、宗教專政、一党专政、軍事專政等多种形式。.
查看 古埃及和专制主义
帆
帆,或称颿、风帆或船帆,是指帆船桅杆上利用风力的布篷。而使用风帆作为动力的船只则称为帆船。帆船可能不止一面船帆,船帆也并非仅仅顺风时才可以推进船只。通过船帆角度的变换,在逆风中帆船也可前进。.
查看 古埃及和帆
帕尔萨塔塔
帕尔萨塔塔(约公元前15世纪前后在位)(Parshatatar)胡里特人的米坦尼国王。萨乌什塔塔之父。在位时期将米坦尼势力向东扩张,扩大其影响力。并与古埃及法老图特摩斯三世于幼发拉底河附近相抗衡。事迹阙如。.
查看 古埃及和帕尔萨塔塔
帕薩爾加德
帕薩爾加德(波斯語: پاسارگاد、英語:Pasargadae)位於伊朗境內,為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國的首都之一,目前被列為世界遺產,是伊朗目前8個世界遺產的其中之一。.
查看 古埃及和帕薩爾加德
帕金森氏症
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簡稱PD)是一種慢性中樞神經系統退化疾病,主要影響運動神經系统。它的症狀通常隨時間緩慢出現, -->早期最明顯的症狀為顫抖、肢體僵硬、運動功能減退和,也可能有認知和行為問題 -->;失智症在病情嚴重的患者中相當常見 -->,超過三分之一的病例也會發生重性抑鬱障礙和焦慮症。其它可能伴隨的症狀包括知覺、睡眠、情绪問題。帕金森氏症帶來的主要運動症狀合稱為。 帕金森氏症的成因目前還不清楚,但普遍認為和遺傳與環境因子相關。 -->家族中有帕金森氏症患者的人較可能得到此病,暴露於特定農藥、曾有頭部外傷者風險也比較高;但有吸菸習慣、常喝咖啡或茶者風險較低。帕金森氏症主要的運動症狀導因於中腦黑質細胞死亡 -->,使患者相關腦區的多巴胺不足。細胞死亡的原因目前瞭解很少,但已知和神經元蛋白質組成的過程有關。典型的帕金森氏症主要靠症狀診斷,神经成像也能協助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帕金森氏症目前無法治癒,初期症狀常用L-多巴治療,當L-多巴效果降低後則配合使用 -->。隨著病程惡化,神經元將持續流失,因此必須隨之增加藥物劑量,但藥量剛增加時又會產生以不自主抽動為首的副作用。飲食計畫和復健對症狀改善有些效果。對於藥物無效的嚴重患者,可以考慮神經外科的腦深層刺激手術,這種手術利用微電極放電以減少運動症狀。至於非運動相關症狀的帕金森氏症(如以睡眠干擾或情緒問題為主的患者)治療效果通常較差。 2015年,全球約有620萬人患有帕金森氏症,並造成11.7萬人死亡。帕金森氏症通常發生在60歲以上的老人,約有1%的老人罹患該病.
查看 古埃及和帕金森氏症
三猿
三猿,又称三不猴,是指三個分別用雙手遮住眼睛、耳朵與嘴巴的猴子雕像,而在世界其他地方則被稱為「Three wise monkeys」,顯示了名為「不見、不聞、不言」(見ざる、聞かざる、言わざる)之睿智的三個祕密。.
查看 古埃及和三猿
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Trigonometric functions)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类关于角度的函数。三角函数将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它的两个边的比值相关联,也可以等价地用与单位圆有关的各种线段的长度来定义。三角函数在研究三角形和圆等几何形状的性质时有重要作用,也是研究周期性现象的基础数学工具。在数学分析中,三角函数也被定义为无穷级数或特定微分方程的解,允许它们的取值扩展到任意实数值,甚至是复数值。 常见的三角函数包括正弦函数(\sin)、余弦函数(\cos)和正切函数(\tan或者\operatorname);在航海学、测绘学、工程学等其他学科中,还会用到如余切函数、正割函数、余割函数、正矢函数、半正矢函数等其他的三角函数。不同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几何直观或者计算得出,称为三角恒等式。 三角函数一般用于计算三角形中未知长度的边和未知的角度,在导航、工程学以及物理学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另外,以三角函数为模版,可以定义一类相似的函数,叫做双曲函数。常见的双曲函数也被称为双曲正弦函数、双曲余弦函数等等。.
查看 古埃及和三角函数
九九表
九九表,又称九九歌、九因歌,是中国古代筹算中进行十进位制乘法、除法、开方等运算中的基本计算规则,春秋戰國沿用到今日,已有两千多年。现在小学初年级学生、一些学龄儿童都会背诵。 西方文明古国的古希腊和古巴比伦也發明过乘法表,不過比起九九表要复杂得多。希腊乘法表有1,700多项,而且不够全面。由於在13世纪之前他们计算乘法、除法十分困难,所以能够除一个大数的人會被视为数学家。欧洲直到13世紀初都不知道这种简单的十进位乘法表。13世纪之初,東方的十进位计算方法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歐洲人發現了他的方便之處,所以学习這個新方法。當時,用新法乘两个数这类题目,是當時大学的教材。.
查看 古埃及和九九表
年
年,或稱地球年、太陽年,是與地球在軌道上繞太陽公轉有關事件再現之間的時間單位。將之擴展,可以適用於任何一顆行星:例如,一「火星年」是火星自己完整的運行繞太陽軌道一圈的時間。 一般而言,一年之長度取為太陽在天球上沿黄道從某一定標點再回到同一定標點所經歷的時間間隔。由於所選取之定標點不同,年之定義有:.
查看 古埃及和年
幸福科學
幸福科學(幸福の科学),是一個有爭議的日本新興宗教,由日本人於1986年創立,曾在香港、烏干達、澳大利亞等地傳教。.
查看 古埃及和幸福科學
广告史
廣告出現的歷史十分悠久,考古學家從古代廢墟的遺址裡,亦有發現廣告的踪影。 早期的廣告以事務性為主,例如在古埃及的就有用莎草紙上製作銷售推廣或尋找失物的廣告海報;在古印度,亦有透過壁畫的形式來達至商業宣傳的效果。 現代廣告的出現,大約在17世紀的英國開始,當時的廣告是報章內的宣傳,以書籍的銷售為主,後來因為宣傳效果良好,使醫藥產品亦開始採用這個宣傳途徑。 在亞洲,最早期的廣告出現於北宋時期,當時主要是商品為了突顯其品質而製作,以產品及品牌宣傳為主。到了19世紀初,歐洲式的廣告亦開始在日本的江戶出現。 在互聯網的世界,為廣告開拓了新的發展空間。時至今日,廣告的發展,從形式、內容、表達手法,均已演變得五花八門。.
查看 古埃及和广告史
乌加里特字母
乌加里特字母(Ugaritic alphabet)是一种楔形文字字母,使用于烏加里特語,它是在乌加里特发现的一种已灭绝的和迦南语支相关的语言。烏加里特字母表含有31个字母。.
查看 古埃及和乌加里特字母
乌瑟卡夫
乌瑟卡夫(Userkaf)是古埃及第五王朝的建立者,大約在前25世紀間在位,在位七年。其母Neferhetep為第四王朝雷吉德夫的女兒,他的皇后是亨特考伊斯,門卡拉的女兒。 乌瑟卡夫本來是第四王朝的祭司,有可能在後來發動政變奪得王位,也可能是因第四王朝絕嗣而繼承王位。他在位时中央权力减弱,地方实力增强。乌瑟卡夫登上王位時可能已是個老年人。他在薩卡拉修建了自己的金字塔和在Abusir修建太陽神廟。从而将其上升至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查看 古埃及和乌瑟卡夫
亚历山大大帝
其顿的亚历山大三世(Ἀλέξανδρος Γ' ὁ Μακεδών,其名字亚历山大意为“人类的()守护者()”;),世称亚历山大大帝( 或 ),古希臘北部馬其頓國王。生於佩拉,到16歲為止一直由亞里士多德任其導師。30歲時,已經創立歷史上最大的帝國之一,其疆域從愛奧尼亞海一直延伸到印度河流域。他一生未嘗敗績,被認為是歷史上最成功的军事統帥之一。 亞歷山大在公元前336年繼其父腓力二世王位成為馬其頓國王,并掌握王國的實際權力,因此有能力實現其父的擴土計劃。公元前334年,他向波斯帝國統治的小亞細亞地區發起進攻,開始長達十年的東征。他擊破波斯,并推翻大流士三世,征服整個波斯帝國。 為了尋找并抵達“世界的盡頭和大外海”,亞歷山大大帝在西元前326年侵略印度,但最終應軍隊要求不得不撤軍。前323年,亞歷山大大帝死於巴比倫,沒能來得及實現他入侵阿拉伯的計劃。在他死後,由於無繼承人,他的將領們互相不服,最終引發內戰,亞歷山大帝國也就迅速瓦解,分裂成四個國家。亞歷山大死後,部將卡山德為了稱王,謀殺了亞歷山大的兒子亞歷山大四世,與亞歷山大的私生子海克力斯,澈底斷絕了亞歷山大的血脈 亞歷山大的遺產包括他擴張領土導致的文化融合。他建起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最著名的就是埃及的亞歷山大港。他將希臘文化一直向東傳播,導致希臘化時代的到來,直到15世紀仍然能在拜占庭帝國中發現這些痕跡。他以古希臘神話中的英雄阿喀琉斯為偶像,最終自己也成為一個近乎神話的人物。後世有許多軍事領導人和軍校都參照過他的戰術。.
查看 古埃及和亚历山大大帝
亚历山大·赫利俄斯
亚历山大·赫利俄斯(希腊语:Αλέξανδρος Ήλιος,拉丁化:Aléxandros Hēlios,前40年12月25日—前29年至前25年之间)是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王子,埃及末代女王(女法老)克利奥帕特拉七世(通称埃及艳后)与罗马共和国后三头之一的马克·安东尼的长子,埃及末代法老托勒密十五世同母异父的二弟,埃及公主及毛里塔尼亚女王克利奥帕特拉·塞勒涅二世的孪生兄弟,埃及王子托勒密·费拉德尔甫斯的胞兄,名义上的亚美尼亚、米底亚和帕提亚国王(前34年—前30年)。.
亚历山大港的希罗
亚历山大港的希罗(希腊语:''' Ἥρων ὁ Ἀλεξανδρεύς'''.)() ,是一位古希腊数学家,居住于羅馬時期的埃及省。他也是一名活跃於其家鄉亚历山大港的工程师,他被认为是古代最伟大的实验家 ,他的著作於希臘化時代科學傳統方面享負盛名。 希罗發明了一種叫汽轉球的蒸汽機。在他這麼多種發明之中,最著名的是風輪,這發明是其中一種最早利用風能的設備。一般認為他也是一位原子論者,他的一些思想乃源自克特西比烏斯(Ctesibius)的著作。.
查看 古埃及和亚历山大港的希罗
亚实基伦
亚实基伦(אַשְׁקְלוֹן;عسقلان;拉丁语: Ascalon),又译为阿什凯隆或阿什克隆。是以色列南部区內蓋夫西部的一个城市,人口大约为 117,000。在现代亚实基伦的附近,有古代亚实基伦海港的遗迹,自从青铜时代起就相当繁荣,曾经先后被迦南人、非利士人、腓尼基、迦勒底王国、古波斯、马其顿帝国和塞琉古帝国、罗马人、穆斯林和十字军所统治。最终在1191年被埃及阿尤布王朝的萨拉丁摧毁。最迟在16世纪,形成了阿拉伯城镇al-Majdal。1950年代,现代城市创建于al-Majdal以外。.
查看 古埃及和亚实基伦
亚美尼亚历法
亚美尼亚历法是亚美尼亚使用的传统历法,来自于古埃及的历法系统,是一种阳历,将一年分为12个月,每月30天,最后再加5天,不属于任何一个月,因此每年有365天,但不设置闰年,所以和公历逐渐产生差异,在9世纪时,亚美尼亚历的第一个月是在春季开始时,但到现在已经逐渐推移,2017年是亚美尼亚历的1467年,第一个月是从公历7月26日开始的。 亚美尼亚历的年是用亚美尼亚文编号表示,如2006年为亚美尼亚历的1455年,表示为ԹՎ ՌՆԾԵ,其中ԹՎ(t--vin)的意思就是「年」,ՌՆԾԵ为1455。 亚美尼亚历的月的名称,受琐罗亚斯德教的影响,各月名称如下: 亚美尼亚历中每月各天也有自己的名称,如下: 1.
查看 古埃及和亚美尼亚历法
亚述巴尼拔
亚述巴尼拔(阿卡德語:Aššur-bāni-apli,亚述国王(前669年或前668年-前627年在位)。在他统治时期,亚述的疆土和军国主义达到了崩溃前的顛峰。 亚述巴尼拔为前任国王阿萨尔哈东之子,母亲纳齐亚·扎库图。亚述巴尼拔於伊萨尔哈东于远征古埃及时突然去世后即位。 亚述巴尼拔继承了父親的巨大帝国,其疆域从埃及北部直抵伊朗高原。他继续执行穷兵黩武的政策。到前652年,已經征服了整个古埃及,并把安纳托利亚的的奇里乞亚也纳入帝国疆土。 亚述巴尼拔鼓励文化,亚述统治地区的文学和艺术在他在位时期取得了辉煌的发展。亚述巴尼拔是古代中东少有的有较高文化修养的统治者。他的抄写员们建立了西亚史上第一座有系统性的图书馆-亚述巴尼拔图书馆,收集了许多珍贵的泥版文献,包括史诗、学术著作和祭祀作品。其中包括著名的《吉爾伽美什史詩》。亚述巴尼拔位于尼尼微的王宫由一系列恢弘的浮雕所装饰,这些浮雕生动表现了战争、狩猎以及王室生活的情景。 但在亚述巴尼拔统治时期,亚述帝国已经显现出衰落的前兆。前652年,亚述巴尼拔的兄弟沙马什-舒姆-乌金起义。占领了巴比伦,自称为巴比伦国王,并且得到了帝国统治下的迦勒底人、阿拉米人、埃兰人和阿拉伯部落的广泛支持。亚述巴尼拔经过多年战争才把叛乱镇压下去。为了惩罚埃兰人,他于前647年把埃兰最主要的城市苏萨完全毁掉了。这次起义严重消耗了亚述的力量,她从此失去了扩张的能力,只能对新兴的强国(米底和新巴比伦王国)進行一些防御战争。 前627年,亚述巴尼拔去世,其子亞述-埃提爾-伊蘭尼繼位。 在旧约全书中,亚述巴尼拔被称做亚斯那巴。见以斯拉记4:10。.
查看 古埃及和亚述巴尼拔
亚洲人
亞洲人可以指:.
查看 古埃及和亚洲人
亞伯拉罕書
《亞伯拉罕書》是後期聖徒運動創始人約瑟·斯密出版的一部書。其文本內容宣稱是由一份埃及紙草紙上翻譯而來的,該份埃及紙草紙1835年由他的教會(即後來的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俗稱摩門教)出面從一個巡迴的木乃伊展覽會購入。斯密約瑟指定翻譯的內容。這文本在後期聖徒運動的官方報紙《時代與季節》上面和紙草紙上面的圖樣的摹本以及斯密約瑟的解釋一起出版。 根據斯密約瑟的說明,這個紙草紙上面有亞伯拉罕的親手紀錄,包括他早期的生活和他受到的一個關於世界的創造的異象。這本書也是一些後期聖徒運動獨特和具爭議性的教義的來源,包括高陞、多神論、聖職、前生等等的教義。包括基督社區在內許多的後期聖徒運動宗派並不將這本書列為教會正典。 許多年來原來的紙草紙被認為已經遺失了。在1966年這些紙草紙書卷的部分在美國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內被發現。根據重新被發現的《亞伯拉罕書》的資料來源,埃及學專家說《亞伯拉罕書》的圖像和原來的文字是古代埃及的陪葬用品,翻譯出來的內容和斯密約瑟寫下的《亞伯拉罕書》內容無關。這紙草紙上內容和其他歷史和考古上的證據相符,都是在描述亡者將會在陰間會遇到的一系列事件。摩門教護教學者則呈現了數個可能的理論來捍衛《亞伯拉罕書》的真實性。 《亞伯拉罕書》收錄在摩門教列為教會正典的標準經文中的《無價珍珠》中。.
查看 古埃及和亞伯拉罕書
亞圖姆
亞圖姆(Atum或作Tem, Temu, Tum, Atem)是埃及神话中的創世神,為九柱神之首。常表現為公牛莫努爾的形象,此外具有蛇、蜥蜴、甲蟲、狮子、公牛和姬蜂的外形。 傳說亞圖姆自原始之丘中誕生後,生出了大氣神舒和濕氣女神泰芙努特;舒和泰芙努特結合後生了大地神蓋布及天空女神努特,創造了天地。 他原先為赫里奥波里斯的地方神,之後與太陽神拉合併而稱為拉·亞圖姆,被認為是黃昏時的太陽,之後又與荷魯斯融合。但有時候他被認為是由卜塔神所創造出的神祇,為亥克神(Hike)的父親。 A A ca:Llista de personatges de la mitologia egípcia#S.
查看 古埃及和亞圖姆
亞克興戰役
亞克興戰役是羅馬共和國的馬克·安東尼與古埃及托勒密王朝法老克利奧帕特拉七世聯軍與屋大維之間一場決定性戰役。此戰發生於前31年9月2日,地點為希臘阿卡納尼亞北部亞克興附近的愛奧尼亞海海域。屋大維的艦隊由瑪爾庫斯·維普撒尼烏斯·阿格里帕指揮,而安東尼的艦隊則由他的愛人克利奧帕特拉七世所支援。 戰役以屋大維勝利告終,促使他後來成為羅馬帝國的統治者。 Category:罗马共和国战役 Category:托勒密王朝战役 Category:希臘戰役 Category:欧洲海战 Category:前1世纪欧洲战役 Category:前31年.
查看 古埃及和亞克興戰役
亞倫
亞倫(Aaron),舊約聖經人物,摩西的兄長,屬利未支派。他是古以色列人的第一位大祭司,亦是祭司職位的始創人。 當摩西向埃及法老王請求釋放以色列人時,他是代表摩西與埃及法老打交道的發言人。以色列人民出走時,與摩西為伴。雖然期間他曾帶領以色列人拜金牛犢,但仍然得到原諒。在建造約櫃和聖所之後,他和他的兒子們被授予聖職為祭司,並被稱為亞倫子孫(Aaronites)。以色列人出了埃及地後四十年,五月初一日,祭司亞倫遵著耶和華的吩咐上何珥山,就死在那裏。亞倫死在何珥山的時候年一百二十三歲。.
查看 古埃及和亞倫
亞摩利人
亞摩利人(Amorite),閃米特人中的一支。約前1894年,亞摩利人首領蘇姆阿布姆(Sumuabum)在美索不達米亞南部建立巴比倫(Babylon)王國,史稱古巴比倫(Old Babylon)。.
查看 古埃及和亞摩利人
人口遷徙
人口遷徙是一種人類族群集體或個別改變居住地域的現象,其形式有自願或非自願、合法或非法之別,原因則可能包括(但不限於)資源短缺、氣候變遷、戰爭、奴隶贸易、种族清洗、政治迫害、經濟壓力等。 歷史上大規模的人口迁徙称为民族遷徙,包括美洲原住民的先祖自歐亞大陸移往美洲大陸、南島民族自東亞播遷大洋洲各地、古以色列民族離開古埃及前往迦南地,中國晉朝「五胡亂華」以來漢族和鮮卑族等「胡人」民族南遷,以及歐洲「蠻族入侵」造成的「歐洲民族大遷徙」,等等。.
查看 古埃及和人口遷徙
人工智能史
人工智能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技艺高超的工匠可以制作人造人,并为其赋予智能或意识。现代意义上的AI始于古典哲学家用机械符号处理的观点解释人类思考过程的尝试。20世纪40年代基于抽象数学推理的可编程数字计算机的发明使一批科学家开始严肃地探讨构造一个电子大脑的可能性。 1956年,在达特茅斯学院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正式确立了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会议的参加者在接下来的数十年间是AI研究的领军人物。他们中有许多人预言,经过一代人的努力,与人类具有同等智能水平的机器将会出现。同时,上千万美元被投入到AI研究中,以期实现这一目标。 研究人员发现自己大大低估了这一工程的难度,人工智慧史上共出現過好幾次低潮。由于James Lighthill爵士的批评和国会方面的压力,美国和英国政府于1973年停止向没有明确目标的人工智能研究项目拨款。七年之后受到日本政府研究规划的刺激,美国政府和企业再次在AI领域投入数十亿研究经费,但这些投资者在80年代末重新撤回了投资。AI研究领域诸如此类的高潮和低谷不断交替出现;至今仍有人对AI的前景作出异常乐观的预测。 尽管在政府官僚和风投资本家那里经历了大起大落,AI领域仍在取得进展。某些在20世纪70年代被认为不可能解决的问题今天已经获得了圆满解决并已成功应用在商业产品上。与第一代AI研究人员的乐观估计不同,具有与人类同等智能水平的机器至今仍未出现。图灵在1950年发表的一篇催生现代智能机器研究的著名论文中称,“我们只能看到眼前的一小段距离……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查看 古埃及和人工智能史
人種
人種(Race),是在体质形态或遺傳特徵上具有某些共同特色的人群,划分时可以根據外在特征(如肤色、髮色、面部骨骼结构等)、基因、以及自我认同为标准。人種这一概念以及种族的具体划分都是具有相当争议性的课题,其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文化中都有差异,种族的概念也牵涉到诸如社会认同感以及民族主义等其他范畴。 20世纪以前,科学家普遍认为,人类分为若干个本质主义方式划分的(即以不可缺的特征来划分的)人種,如尼格罗人种(黑种人)、蒙古人种(黄种人)、高加索人种(白种人)等。但自1940年代起,演化科学家开始淘汰这种理论。另外,种族长期以来理解为一种科学分类,即将种族视为一个分类的层次,如将种族等同于亚种;但1960年代起,群体遗传学研究中新出现的数据以及模型也使一些科学家开始质疑这种理解,而转而以群体、特征线等其他概念来研究人类内部的差别。1990年代以来,基因体学以及分支系统学研究中新出现的数据和模型也使科学界对人类起源有了新的认识,使一些科学家转而用世系而非特征来定义种族的划分,并且认为种族应该理解为模糊集合,统计群体,或广义的家族。 有许多演化学家以及社会学家认为,基于近年来的生物学研究结果,任何对于人类种族的定义,都缺乏科学分类的严谨性和正确性;人種的定义是不准确的,随意性的,政治化的,约定俗成的,随文化视角的差异而变化,种族应该视为一种社会建构。但也有其他科学家认为,人種概念并非毫无根据,人種概念和多位点基因数据之间的确有关联,而试图摒弃人種概念的真正动机,主要为政治原因而非科学。 目前,各个学科对于人種是什么,是否存在,到底有几个,应该如何定义,如何理解,如何分析等问题,尚无定论或共识。.
查看 古埃及和人種
二十世纪太平洋歌
《二十世纪太平洋歌》是梁启超的诗作,写于1900年1月30日午夜。 在该诗中,梁启超提出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时代:第一纪是“河流文明时代”,由中国、印度、埃及和小亚细亚这四个“古文明祖国”组成。第二纪为“内海文明时代”,由地中海、波罗的海、阿拉伯海和黄海、渤海等周边文明构成。第三纪为“大洋文明时代”,是随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出现的。 文中所提出的河流文明时代的“四大古文明祖国”,是“四大文明古国”说法的目前所知的早期雏形。.
查看 古埃及和二十世纪太平洋歌
二进制
在數學和數字電路中,二進制(binary)數是指用二進制記數系統,即以2為基數的記數系統表示的數字。這一系統中,通常用兩個不同的符號0(代表零)和1(代表一)來表示。以2為基數代表系統是二進位制的。數字電子電路中,邏輯門的實現直接應用了二進制,因此現代的計算機和依赖計算機的設備裡都用到二進制。每個數字稱為一個位元(二進制位)或比特(Bit,Binary digit的縮寫)。.
查看 古埃及和二进制
库施
库施(Kush)又譯為古實(Cush),是古代北非地区的一个文明,其地域大致位于今日苏丹共和国。.
查看 古埃及和库施
应用地理学
应用地理学是研究如何运用地理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在基础地理资料的支持下,研究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有关的各种自然环境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的一门学科。它是现代地理学的学科分支。 人类很早以前就会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公元前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人,通过对尼罗河河水的涨落情况的记载,掌握尼罗河洪水的规律发展农业生产。中国原始社会晚期,大禹通过疏导黄河,治理了黄河水患。 应用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国家。 category:地理学.
查看 古埃及和应用地理学
五角星
五角星,又稱五芒星,是指一種有五隻尖角、並以五條等長直線畫成的星星圖形。英文「五角星」(pentagram)一詞出於希臘語「πεντάγραμμος」(pentagrammos)或「πεντέγραμμος」(pentegrammos)的名詞形式「πεντάγραμμον」(pentagrammon),原意大概是「五條直線的」或「五條線」;而中文「五角星」的意義則顯而易見,指有五隻角的星形。然而,中文「五角星」不一定指本文所談論的「標準」五角星,有時亦泛指所有有五隻角的星形物。 本文以下所讨论的五角星是指「標準」五角星,即正五角星。.
查看 古埃及和五角星
廢墟
廢墟指建築物荒廢後的遺跡。自然災害、戰爭和人口銳降是使很多建築物淪為廢墟最常見的原因。 世界上著名的廢墟包括:中國殷墟、印度河流域、津巴布韋、古希臘、古羅馬、古埃及、印加和瑪雅遺址。廢墟對歷史學、考古學和人類學都很重要。一些廢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為世界遺產,並將它們視為理解人類價值的重要資產,應加以保存。.
查看 古埃及和廢墟
廢奴主義
廢奴主義(),又稱廢除主義、奴隸廢除論,是一場以廢除奴隸制度及其奴隸貿易而展开的政治運動,其運動開始於啟蒙時代,並在19世紀推至高峰,也在很多地方得到了大致上的成功。.
查看 古埃及和廢奴主義
代数
代数是一个较为基础的数学分支。它的研究对象有许多。诸如数、数量、代数式、關係、方程理论、代数结构等等都是代数学的研究对象。 初等代数一般在中學時讲授,介紹代数的基本思想:研究当我们对数字作加法或乘法时会发生什么,以及了解變數的概念和如何建立多项式并找出它们的根。 代数的研究對象不僅是數字,还有各種抽象化的結構。例如整數集作為一個帶有加法、乘法和序關係的集合就是一個代數結構。在其中我們只關心各種關係及其性質,而對於「數本身是甚麼」這樣的問題並不關心。常見的代數結構類型有群、环、域、模、線性空間等。并且,代数是几何的总称,代数是还可以用任何字母代替的。 e.g.2-4+6-8+10-12+…-96+98-100+102.
查看 古埃及和代数
以色列人
-- 以色列人(Israelites)是指雅各的後代,根據《舊約聖經·創世記》記載,亞伯拉罕之嫡幼子以撒的次子原名雅各,後被神改名為以色列,雅各的後代子孫於是稱為以色列人。雅各有十二個兒子,他們的後代成為以色列的十二支派。 雅各第十一子約瑟曾被嫉妒他的十個哥哥賣到埃及為奴,後來卻成為那裡的宰相。之後,由於雅各及眾子所住之地迦南有大饑荒,約瑟將父親連眾兄弟全家遷往埃及居住,雅各全家族從此在埃及落地生根、繁衍後代。數百年之後,埃及人奴役並苦待以色列人,耶和華於是呼召摩西將以色列人帶出埃及,並應許將他們祖先所居的迦南重新賜給他們居住。摩西的繼任者約書亞征服迦南後,將迦南地分給以色列的十二支派。.
查看 古埃及和以色列人
以法莲
以法莲 (אֶפְרַיִם / אֶפְרָיִם, 标准希伯来语 Efráyim, Tiberian 希伯来语 ʾEp̄ráyim / ʾEp̄rāyim) -.
查看 古埃及和以法莲
建筑史
建筑史(History of architecture)指建筑物的历史或对建筑历史的研究。.
查看 古埃及和建筑史
伊尼 (法老)
伊尼是古埃及第二十三王朝時底比斯的統治者,可能是魯德阿蒙在底比斯的繼承人,惟他並非繼承第二十三王朝的法老。魯德阿蒙死後,他統治底比斯最少長達4至5年的時間。 1979年,海倫.雅克特-哥爾登(Helen Jacquet-Gordon)首次發表文章,指出卡納克神廟建築群中的孔斯神廟(Temple of Khonsu)塗鴉的日子可追溯至伊尼第五年在位的時期。直至1989年以前,傳統上僅有三份文獻肯定他的存在:.
查看 古埃及和伊尼 (法老)
伊西斯
伊西斯(Ἶσις;原埃及语发音更像 Aset 或 Iset)是古埃及宗教信仰中的一位女神,对她的崇拜传遍了整个希腊-罗马世界。她被敬奉为理想的母亲和妻子、自然和魔法的守护神。她是奴隶、罪人、手工业者和受压迫者的朋友,她也听取富人、少女、贵族和统治者的祷告。R.E Witt, 《伊西斯在古代世界》, 第7页, 1997年, ISBN 978-0-8018-5642-6伊西斯经常被描述为是鹰头战神荷鲁斯的母亲和保护者(尽管某些传说讲荷鲁斯的母亲是哈托尔),也被称作亡灵和幼童的保护神。 伊西斯名字的含意是“王座”,其头饰就是一宝座。作为王位的化身,她是法老王权的重要体现。法老被说成是她的孩子,坐在她提供的御座上。对她的崇拜风靡整个埃及,但她最主要的神庙是在尼罗河三角洲的“拜赫贝特·埃尔-哈格”(Behbeit El-Hagar),位于上埃及的菲莱岛上,起始于奈科坦尼布一世在位期间(公元前380-362年)。 在有关她的经典神话中,她是大地之神盖勃与天神努特的大女儿,出生在第四个闰日。嫁给了哥哥奥西里斯,并怀下了荷鲁斯。伊西斯对奥西里斯的复活起了关键作用。当奥西里斯被赛特杀害并肢解后,她收集散落在大地上的尸块,应用魔法让他重新复生。维若尼卡·艾恩斯, 《埃及神话》, 保罗·哈姆林, 1968年, ISBN 978-0-600-02365-4在伊西斯所有的功绩中,最有名的是她施计诱骗塞特,在九元神面前承认自己的罪过,以及发现了拉神的真名。 在希腊-罗马时期这一神话变得更为重要。例如人们相信,每年尼罗河洪水的泛滥,就是伊西斯哭泣奥西里斯所流下的悲伤泪水。人们每年都要举行再现奥西里斯死亡和重生的仪式。对伊西斯的崇拜最终蔓延至整个希腊-罗马,一直延续到异教文化受到抑制的基督教时代。但,伊西斯给荷鲁斯喂奶的形象,在公元五世纪初被基督教演化为圣母玛丽娅怀抱襁褓中的耶稣。Loverance, Rowena (2007)..
查看 古埃及和伊西斯
伊朗歷史
伊朗历史與大片地域的歷史糾纏在一起,該地域西起底格里斯河,東至印度河及錫爾河,北起高加索、裡海及鹹海,南及波斯灣、阿曼灣與埃及。 伊朗高原的埃蘭自青銅時代初期起便是古代近東歷史的一部份。嚴格來說,波斯帝國是從鐵器時代開始的,伴隨著伊朗人的影響,他們建立了米底、阿契美尼德帝國、帕提亞以及古典時代的薩珊帝國。 自從其成為超級大國的一部份時起, 波斯便一直擁有此稱呼,其領域範圍及佔有者數世紀來一直在變化。儘管她先後為希臘人, 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等入侵并佔領并常常捲入更加強大的國家的事務中,波斯卻一直保持其國家認同,并形成了一個獨立的政治及文化實體。 伊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的故鄉,其歷史及聚居點可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 retrieved 1 October 2007 米底在公元前625年將伊朗統一為一個國家,并成為了一個帝國。http://www.britannica.com/ebc/article-9371723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Concise Encyclopedia Article: Media 阿契美尼德帝國(前550–330)是伊朗人首次統治中東及中亞。之後由塞琉古帝國、帕提亞帝國及薩珊王朝繼承,其時間跨度約達千年。 伊斯蘭對波斯的征服(633–656)及薩珊帝國的滅亡是伊朗歷史的一個轉折點。伊朗的伊斯蘭化發生於八至十世紀,導致了祆教在波斯的最終衰退。然而,之前的波斯文化傳統並沒有失去,而是被新的伊斯蘭政權及其文明大量吸收。 在經歷了數個世紀的異族統治及短命的地方王朝之後,伊朗于1501年為薩非王朝所再次統一,再次成為一個獨立國家。該王朝將什葉派作為國教,R.M.
查看 古埃及和伊朗歷史
伊斯蘭世界的發明
伊斯蘭世界技术發明的種類繁多,這個範圍西起安達盧斯及非洲,東至印度次大陸及馬來群島。.
查看 古埃及和伊斯蘭世界的發明
伊斯蘭黃金時代
伊斯蘭黃金時代(阿拉伯語:حضارة إسلامية)又稱伊斯蘭復興,其时间跨度在習慣上是指公元762年—13世紀之間的500年,近來的一些學術研究將之延展至15世紀。在這段時期,伊斯蘭世界的藝術家、工程師、學者、詩人、哲學家、地理學家及商人輩出,在傳統學術的基礎上保留並促進了藝術、農業、經濟、工業、法律、文學、航海、哲學、科學、社會學、科技各方面的發展,並在基礎之上對這些方面實施改革創新Science in medieval Islam: an illustrated introduction,第270頁。作家-zh-tw:霍華·透納;zh-cn:霍华德·特纳;zh-hk:侯活·特納;-寫道:「穆斯林藝術家、科學家、傑出人物及工人合力創造了一種獨一無二的文化,直接及間接地影響到各個大陸上的社會。.
查看 古埃及和伊斯蘭黃金時代
伊斯蘭教的先知
斯林認為先知(阿拉伯語:نبي)是凡人,是真主派遣的。每位先知都帶來了伊斯蘭式的基本信息,包括獨一造物主的信仰,避免偶像崇拜與罪惡。他們都向大眾傳播伊斯蘭教,並告知將出現見證律法的最後先知,他是真主所派遣的最後使者:穆罕默德。他們都向不同人群傳播同一個訊息,並教導互有細微差異的律法。這些細微差異構成了伊斯蘭教,然而主流穆斯林不認為這些差異是伊斯蘭教支離破碎的版本。 伊斯蘭傳統認為真主向萬國萬邦派遣使者。在伊斯蘭教裡,惟獨穆罕默德是真主派來教化全世界的使者,其他使者只向特定民族或國家宣教。 不像猶太教和基督教,伊斯蘭教還區分了使者(rasul,رسول)和先知(nabi,نبی)。這兩種身分都是真主啟示的。不同的是,「使者」還帶來了真主啟示的經典。每位「使者」都是「先知」,但並不是每位「先知」都是「使者」。 穆斯林認為阿丹(亞當)是第一位先知,而穆罕默德則是最後一位;因此穆罕默德的頭銜是「眾先知的封印」。在伊斯蘭教裡,爾撒(耶穌)是先知也是使者,因為他接受真主的「啟示」並帶來了《引支勒》。穆斯林相信,真主派遣了超過124,000位先知,這在權威的聖訓中就提及了。根據聖訓記載,其中有五位使者是最勞苦功高的,他們分別是努哈(挪亞)、易卜拉欣(亞伯拉罕)、穆薩(摩西)、爾撒(耶穌)以及穆罕默德。.
查看 古埃及和伊斯蘭教的先知
伊斯梅利亚
伊斯梅利亚市(al-Ismāʻīlīyah;)是埃及伊斯梅利亚省的省会和最大城市,位于埃及东北部,全市总面积约1442平方公里,人口约47万(包括郊区)。它位于苏伊士运河西岸, 大约在其北面的塞得港和其南面的苏伊士两座城市中间。运河在该市境内加宽,与提姆萨赫湖相连,再往南则与大苦湖相连,隔运河向东则是埃及的亚洲部分西奈半岛。它是苏伊士运河地区的中心城市、苏伊士运河管理中心所在地,被称为“运河女皇”,并且拥有大量的法国和英国在埃及殖民时期遗留下的住宅群。这些建筑物大部分仍然在被运河的职工和官员们所使用。该市拥有苏伊士运河沿岸三大港口(从北往南依次为塞得港、伊斯梅利亚港、苏伊士港,被称为“运河三城”、“运河三姐妹”。)之一,是依靠运河的水浇灌出来的花园城市,到处分布着椰枣树、草地和花园,有很多旅馆和酒店,市容干净整洁,环境安静优美,被誉为“埃及最美的城市”、“运河的新娘”。.
查看 古埃及和伊斯梅利亚
伊拉克历史
伊拉克历史悠久,伊拉克所在的地区在历史上曾被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是人类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两河流域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文明距今已有6000多年。雖然巴比伦現已消失,但其影響(尤其宗教方面)卻很多流存至今。成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實在當之無愧。 巴比伦文明大致以今天的巴格达城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以古亚述城为中心,称为西里西亚,或简称亚述;南部以巴比伦城为中心,称为巴比伦尼亚,意思为“巴比伦的国土”。巴比伦尼亚又分为两个地区,南部靠近波斯湾口的地区为苏美尔,苏美尔以北地区为阿卡德,两地居民分别被称为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最初就是由苏美尔人创造出来的。.
查看 古埃及和伊拉克历史
传统
传统指历史沿传而来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等。傳統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彙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英文的“Tradition”(传统)一词源自拉丁语的「Traditio」,为「传承」之意。它有下列含义:.
查看 古埃及和传统
传说生物列表
传说生物列表列出源於传说或者神話的生物,牠們有些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像中国神話中的龍具有呼風喚雨的能力,所以人們將其視為鬼神,而不是血肉之軀。也有部份可能是古代的人們對正常生物的誤解,例如美人魚被現在的人相信是海洋哺乳動物儒艮。.
查看 古埃及和传说生物列表
伯里布森
伯里布森(Peribsen)是古埃及第二王朝的一位法老,在位17年。他可能用了非同一般的手段来登上王位。他的王衔形式不是早王国时期诸法老常用的何鲁斯而是賽特,说明他来自其他家族。由于何鲁斯和塞特这两位神实际代表了上下埃及的两个敌对统治集团,因此他可能是一个篡位者。但也有这种可能:他是与另一位使用何鲁斯式王衔的法老哈谢汉姆共治。他死後葬於阿拜多斯。.
查看 古埃及和伯里布森
弗瑞爾藝廊
佛利爾美術館(Freer Gallery of Art)与(Arthur M. Sackler Gallery)共同构成了史密森博物學院的亚洲艺术和地中海艺术國立亞洲蓺術博物館。该馆藏有来自地中海、东亚、南亚、东南亚、阿拉伯地区、古近东以及古埃及的艺术作品,当然也有美国艺术作品。.
查看 古埃及和弗瑞爾藝廊
休·尼布理
休·尼布理(Hugh Winder Nibley,)是摩門教學者之一,他是一位多產作家和楊百翰大學的教授,精通拉丁文、希臘文、希伯來文、科普特文、德文、法文和西班牙文。他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開始學習,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取得博士學位,1946年成為楊百翰大學教授。.
查看 古埃及和休·尼布理
异形大战铁血战士
《异形大战铁血战士》(Alien vs.,縮寫:AVP)是于2004年上映的美国科幻电影,由保罗·W·S·安德森执导并编剧,20世纪福克斯发行,主要演员包括桑娜·莱瑟、兰斯·亨利克森、雷欧·波瓦、艾文·布莱纳和科林·萨蒙。本片是跨界作品,将《異形》和《铁血战士》两个系列中的虚构生物放到了一起,这一思路来源于1989年的同名漫画书。情节上属于《异形》系列的前传。安德森、丹·欧班农和罗纳德·舒赛特共同创作了这个故事,这过程还受到了艾利希·馮·丹尼肯作品和阿茲特克神話的影响。 电影的时代背景是2004年,由亿万富翁查尔斯·韦兰德集结的考古学家團前往南极洲,对地下的神秘热源进行调查。他们在捕鲸站的地表以下发现了金字塔。一行人进入后在其中发现了许多象形文字和雕塑,其中的信息提示这个金字塔竟是铁血战士猎杀异形的迷宫式战场,猎杀过程相当于铁血战士的成年礼。人类被夹在这两种生物之间,设法求生的同时,也要阻止异形到达地表。 电影于2004年8月13日在北美上映,获得的评价以负面为主。部分影评人称赞了电影的特技效果和布景设计,其他多数人则批评了电影“呆若木鸡的对白”和“硬纸板般的角色”。尽管如此,《异形大战铁血战士》仍然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全球票房超过1.72亿美元。2007年,本片的续集《异形大战铁血战士2:安魂曲》也得以上映。.
查看 古埃及和异形大战铁血战士
弄蛇術
弄蛇術指東南亞地區(尤指印度)的一種街頭表演藝術,表演者會向著放在竹簍裡的蛇類吹奏管樂樂器,蛇就会从竹篓中探出头来,做出各種擺弄身姿的動作,但并不攻击耍蛇人,好像被催眠了一样,以取悅路人。 弄蛇表演者多數以眼鏡蛇或蝰蛇為其操控對象,他們本身會養育這些毒蛇,有些會把蛇的尖牙或毒囊拔除掉,甚至會暫時封著其嘴巴,以策安全。有時候,表演者也會直接接觸蛇類,透過挾弄長蛇以做出更多高難度的危險動作;或者安排毒蛇與獴相鬥,這些表演甚至會以動物的生死來作勝負準則。.
查看 古埃及和弄蛇術
开罗
开罗(al-Qāhira)是埃及首都。 開羅在古埃及時期稱優努(古埃及語:ỉwnw,拉丁化:lunu,意為「通道」)或安努(Anu),聖經中稱作安(On)、赫利奧波利斯(Ἡλιούπολις,意為「太陽神之城」)、米斯爾(مصر,另作,意為「軍營」,後來成為整個埃及的自稱),後改稱福斯塔特(الفسطاط, ,意為「帳棚」),868年突倫王朝埃米爾艾哈邁德·伊本·突倫於福斯塔特北部另建新都稱作加塔伊(القطائـع),到969年法蒂瑪王朝哈里發穆伊茲派部將喬海爾征服阿拔斯王朝統治下的埃及,973年遷都於此,把新首都稱作開羅(al-Qāhira,意為「勝利之都」)為開羅名稱之始。 开罗横跨尼罗河,气魄雄伟,风貌壮观,是整个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商业中心。它由开罗省、吉萨省和盖勒尤卜省组成,通称。大开罗是埃及和阿拉伯世界以及非洲最大的城市,人口一千多萬,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是世界第十六大都會區。现在的开罗地区,阿拉伯穆斯林占多数,科普特基督徒也占有较大比例。 在它的西南约30公里,開羅以南著名渡假城市赫勒萬省赫勒萬市之西岸吉薩省拜德爾舍因(Al Badrashin)拉希納村(Mit Rahina),是古都孟菲斯遗址(所以孟菲斯實際上並不位於開羅)。 由孟菲斯遗址北行约20公里,即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金字塔。.
查看 古埃及和开罗
佐治亚引导石
佐治亚引导石(The Georgia Guidestones),亦称「喬治亞巨石陣」或“美国巨石阵”(American Stonehenge),是位于美国喬治亞州埃尔伯特县的一组巨型花岗岩石碑群。石碑群坐落在县城以北9千米的一座小山上,通高5.5米(18英尺),若连同石碑下端埋入土中的底座一并计算,则总高达6.1米(20英尺) by Van Smith.
查看 古埃及和佐治亚引导石
体育运动
运动競技是人们遵循人体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身体的活动规律,通过身体锻炼、技术、训练、竞技比赛等方式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社会活动。 体育运动是对于所有有组织或无组织参与,通过使用、维持或改进体能,为参与者提供娱乐的竞技性身体运动的总称。世界上共有上百种体育运动,其形式千差万别,有的只需要两人便可完成,有的则需要多人组队完成。 体育运动通常被认为包含所有以体育家精神或身体协调能力为基础的活动,诸如奥林匹克运动会等大型体育赛事只允许满足此定义的体育运动进入,诸如欧洲议会等其他组织也把一些不含身体运动要素的活动排除出体育运动的概念中去。但是有一些具有竞技特点,但缺乏身体运动的活动也被认为属于运动,如脑力运动(mind sport)。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将国际象棋和桥牌都认定为是“真正的”体育运动,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总会SportAccord则将5种无身体运动的项目认定为体育运动,不过被认定为体育运动的脑力运动仍然为数不多。 体育运动会有一系列的规则或传统,用以保证公平竞争,确保对于胜负裁决的一致性。确定获胜与否的可能是某一物理事件,例如射门得分或是首先跨过终点线,也可以是由裁判根据表现客观或主观性指标打分确定。 在有组织的体育运动中,通常会有对于优秀表现的记录,一些热门项目中,这样的信息可能会在体育新闻中广泛报道。同时,体育运动对于非参与者来说也是一种娱乐方式,观赏性体育往往会吸引众多观众前往场馆观看,而且还通过转播触及到更广泛的受众。 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体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已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进步的一项重要标志,也成为国家间外交及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一个国家的体育发展水平由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人民的体质水平、体育普及的程度、体育的科学理论水平和体育设施状况、运动技术水平和最好的运动成绩等。 体育可以分为大众体育、专业体育、学校体育、體育競技等种类。包括体育文化、体育教育、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设施、体育组织及体育科学等诸多要素。.
查看 古埃及和体育运动
德德夫普塔
德德夫普塔(英语Djedefptah.)古埃及古王国时期第四王朝的国王(在位时期大约是公元前2498年—公元前2496年)。在位短暂,身世待考。Kim Ryholt, Adam Bülow-Jacobsen: Inclusion of Fictitious Kings.
查看 古埃及和德德夫普塔
保險
保险,在法律和经济学意义上,是一种风险管理方式,主要用于经济损失的风险。保险被定义为通过缴纳一定的费用,将一个实体潜在损失的风险向一个实体集合的平均转嫁。 其实通俗地讲,就是一旦加入某个团体,就“一人有难,大家平摊”,是以货币形式平摊的社会风险转嫁机制。 现代的社会保险制度是由19世纪德国的铁血宰相奥托·冯·俾斯麦为了与社会主义运动争夺工人阶级而首先创建的,此后的欧洲各国也纷纷效仿,今天已经成为维护现代社会正常运转不可缺少的一环。.
查看 古埃及和保險
心理学
--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類以及其他动物的內在心理歷程、精神功能和外在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心理學研究涉及意識、感覺、知覺、認知、動機、情绪、人格、行為和人際關係等眾多領域,影響其他學科的發展,例如:教育學、管理學、傳播學、社會學、經濟學、精神病學、統計學、計算機科學以及文學等等。心理學一方面嘗試用大腦運作來解釋個体基本的行為與心理機能,同時,心理學也嘗試解釋個體心理機能在社會行為與社會動力中的角色。心理學家從事基礎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釋、預測和控制行為。應用心理學家還有第五個目的——提高人類生活的質量。這些目標構成了心理學事業的基礎。.
查看 古埃及和心理学
俄克喜林庫斯
俄克喜林庫斯(又譯:奧克西林庫斯、奧斯萊卡、俄西林古;英語:Oxyrhynchus;希臘語: ὀξύρρυγχος ,“尖鼻子”;古埃及語:Pr-Medjed;科普特語:Pemdje;現代埃及阿拉伯語(Egyptian Arabic):el-Bahnasa)是古埃及時期的上埃及城市。位於開羅西南偏南約160公里,即今明亞省 (Al-Minya)境內,是重要的考古遺址。在二十世紀,俄克喜林庫斯地區被不斷發掘,因而發現大量紙莎草紙古文書。這些出土文書,追溯至托勒密和古羅馬時期的埃及,其中包括有:米南德的劇作和早期基督教文書──多馬福音的經文碎片。.
查看 古埃及和俄克喜林庫斯
俄西里斯
俄西里斯(Osiris)是埃及神话中的冥王,九柱神之一,是古埃及最重要的神祇之一。他是一位反复重生的神,而他身上的綠色皮膚就有這種意思。他最後被埋在阿拜多斯(Abydos)城,是那里的守护神。 俄西里斯是大地之神盖布与天神努特的儿子。在埃及,俄西里斯是掌管阴间的神,同时也是生育之神和农业之神。他与妻子伊西斯生了荷鲁斯,另外奈芙蒂斯生了阿努比斯。與根据死者之书,他的长子是狒狒神巴比(Babi)。后来,他被同赛克和布塔联合起来成为「布塔-赛克-俄西里斯」,也被等同为赫里沙夫(Heryshaf)。.
查看 古埃及和俄西里斯
圣书体
圣书文(或称圣书字),原译圣书体,被希腊人用来特指埃及象形文字系统中的碑铭体字体,后来也被用来代指埃及象形文字系统中的所有三种字体的文字。圣书文是古埃及人使用的一种文字体系,属于语素文字,主要由音符(表音),意符(表意)和限定符构成。有三种字体,其中碑铭体被视为正规体也被称为圣书体,又有草体的僧侣体和简化的大众体(或称世俗体)。值得注意的是圣书体的象形主要还是“以形表音”,实质上是在記錄语音,这与东亚指示会意文字“以形表意”的象形不同。.
查看 古埃及和圣书体
圣经地博物馆
圣经地博物馆是以色列耶路撒冷的一所博物馆,展示《圣经》中提到的一些人民的文化,包括古埃及人、迦南人、非利士人、阿拉米人、赫梯人、埃蘭人、腓尼基人和波斯人。.
查看 古埃及和圣经地博物馆
圣托里尼
圣托里尼(希腊文:Σαντορίνη)是在希腊大陆东南200公里的爱琴海上由一群火山组成的岛环,位于北纬 36.40° —东经 25.40°。圣托里尼岛环上最大的一个岛也叫圣托里尼岛,别名锡拉岛(Θήρα)。圣托里尼岛位于基克拉泽斯群岛的最南端,面积约73平方公里,人口约一万四千--人,多为希腊人。“圣托里尼”是十三世纪时威尼斯人所命名的,起源于圣·爱莲(義大利語:Santa Irene);在此前这个岛称为锡拉岛、卡利斯提(Καλλίστη,在古希臘語意為“最美”)或斯特隆基里(Στρογγύλη)。岛上建筑蓝白相间,衬以蔚蓝大海,美不胜收,是著名旅游胜地。 3600多年前这里发生一次几千年来最猛烈的火山爆發,留下一个大火山口和几百米厚的火山灰,可能间接地促成克里特島的米诺斯文明的消亡。.
查看 古埃及和圣托里尼
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列表
以下列表是历史上在位时间超过54年的君王一览(根据在位时间倒序);绿色为在世君主,粗体为著名君主。.
地中海
地中海(英文:Mediterranean),被北面的歐洲大陸、南面的非洲大陸以及東面的亞洲大陸包圍著。东西长约4000公里,南北最宽处大约为1800公里,面積251.6万平方公里,是地球上最大的陸間海。地中海的平均深度是1500米,最深處为5267米。 地中海西部通过直布羅陀海峽與大西洋相接,東部通过土耳其海峡(達達尼爾海峽和博斯普魯斯海峽、马尔马拉海)和黑海相连。19世紀時開通的蘇伊士運河,接通了地中海与紅海。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之一,而其附属的大西洋却是年轻的海洋。地中海处在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是世界最强地震带之一。地中海地区有维苏威火山、埃特纳火山。 地中海作为陆间海,风浪较小,加之沿岸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拥有许多天然良好的港口,成为沟通三個大陸的交通要道。這樣的條件,使地中海從古代開始海上貿易就很繁盛,促进了古代古埃及文明、古希臘文明、羅馬帝國等的发展。現在也是世界海上交通的重要地区之一。其沿岸的腓尼基人、克里特人、希腊人,以及后来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都是航海业发达的民族。著名的航海家如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都出自地中海沿岸的国家。 地中海沿岸夏季炎热乾燥,冬季温暖濕潤,被稱作地中海性氣候。植被,叶质坚硬,叶面有蜡质,根系深,有适应夏季干热气候的耐旱特征,属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这里光热充足,是欧洲主要的亚热带水果产区,盛产柑橘、无花果,和葡萄等,还有木本油料作物油橄榄。.
查看 古埃及和地中海
地球帝国II:霸权的艺术
是《地球帝国II》的资料片。2006年2月15日发布。增加了新内容。.
地球歷史
地球歷史,在地球由原始太陽星雲的部份物質構成後計起,科學家估計大約有46億到50億年之間。而因為表述這麼長久的時間有所困難,可將地球的歷史模擬為二十四小時(將地球形成的時間設定為凌晨零時,而此時此刻為翌日的凌晨零時),每秒大約代表5萬3000年,而大爆炸與宇宙形成的時刻,則大約在137億年前,以此模擬時間來說約等於三日前,即地球誕生前兩日。.
查看 古埃及和地球歷史
地理大发现
歐洲歷史的地理大发现(Age of Discovery;又名探索时代、海權時代或大航海時代)指从15世纪到17世纪时期。该时期内,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在这些远洋探索中,欧洲人发现了许多当时在欧洲不为人知的国家与地区。与此同时,欧洲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航海家,其中有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瓦斯科·达伽马、佩德罗·阿尔瓦雷斯·卡布拉尔、胡安·德拉科萨、巴尔托洛梅乌·迪亚士、乔瓦尼·卡波托、胡安·庞塞·德莱昂、斐迪南·麦哲伦与胡安·塞瓦斯蒂安·埃尔卡诺等。 在当时,远洋航行意味着冒险:他们无法准确测量经度在几个世纪中,这一情况都是数学家和航海者们面临的难题,亦为当时的帝国崛起制造了障碍。经度测定已成为了当务之急:远洋航行缺乏精确测量工具的支持,从而无法准确测定航船的位置。直接导致了时间和负重量上的浪费,以及频繁发生的船只失事事故。这一问题直到18世纪英国钟表匠约翰·哈里森发明后才得以解决。自那以后,在任何时刻离港的任何船只,都可通过比较航船的当地时间与本初子午线的时间,直接计算出航船所在的经度。,木制船壳无法抵抗船蛆的侵蚀,储备的食物不适于长期航行导致坏血病在船员间的传播。,船上的卫生与生活条件也十分糟糕。然而,受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的双重驱使,这些人所进行的探索极大地扩展了已知世界的范围。张箭,31-32页.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开始大量增加,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也开始出现。欧洲这个时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其超过亚洲繁荣的基础。新航路的发现,对世界各大洲在数百年後的发展也产生了久远的影响。对除欧洲以外的国家和民族而言,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影响则是复杂而矛盾的,除了物資交流外,因帶給原生居民的常是死亡和佔領,可說是一部大侵略史。.
查看 古埃及和地理大发现
地狱之书
《地狱之书》是古埃及的一本喪葬文獻,写于新王国时期。 他描述了一个新死亡的灵魂进入下一个世界的过程,对应于夜间太阳经过地底的旅程。灵魂在旅程的不同阶段需要经过一系列的“门”。每道门都与一个女神关联,并且需要死者辨认出该神祇的特征。这意味着一些人将会毫发无伤地通过考验,但是另一些人将会在一个火焰湖中饱受痛苦。 今日《地狱之书》最著名的部分提到了埃及人知道的不同人类种族,把他们分成四大类,我们现在称之为“埃及人”、“闪米特人”(或“亚洲人”)、“古利比亚人”和“努比亚人”。在进入下个世界的队列中描述了这些分类。 与《地狱之书》相关的文字和图片出现于新王国时期的很多墓穴中,包括所有哈倫海姆和拉美西斯七世之间的所有法老的墓穴。这些也出现在森尼杰姆的墓穴中,他是戴爾美迪納村庄的一名工人,该村庄居住着在新王国时期建造法老墓穴的艺术家和工匠们。 在《地狱之书》中列出的女神们都有各自不同的头衔,身着不同颜色的服装,但是在别的方面都是一样的,在头上戴着一个五角星。大部分的女神都是《地狱之书》中独有的,在埃及神话的别处都没有出现过,因此有人猜测《地狱之书》最早仅仅是一套用来在夜间计时的系统,每道门的女神都是该时段出现的主要星星的代表。 各女神的头衔分別如下:.
查看 古埃及和地狱之书
地质学史
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结构、起源和历史的学科。人类很早就开始观察地质现象,在古人类使用石器,开发矿物,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不断积累了地质学的经验和知识。地质学的发展史就是人类对地球认识的一个过程。.
查看 古埃及和地质学史
地擲球
地掷球是一項「雙方運動員在規定的場地上用手投擲球進行對抗」的體育運動,流行於歐洲及亞洲一帶,並且是中國第三屆全國體育大會的項目之一。.
查看 古埃及和地擲球
化妝品
化妆品是除了简单的清洁用品以外,被用来提升人体外貌美丽程度的物质。化妆品的使用起源相當早且普遍,特别是在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女性會經常使用。广义上,化妆品还包括护肤品。护肤产品包括面部以及身体用以增湿的霜剂、洗剂;保护皮肤不受紫外辐射伤害的防晒霜、防晒油;以及治疗、使肌肤白皙,遮掩皮肤上瑕疵(诸如粉刺、皱纹、黑眼圈等)的护理产品。同时也可以根据形态以及应用范围,将化妆品分为液体、霜剂、乳液、粉剂、喷剂。 一位化妆品的批评者(Judy Grahn,一位女权主义者)认为,化妆使女人的脸看上去就像被殴打过一样:黑眼圈、淤青的腮颊、还有血淋淋的嘴唇。.
查看 古埃及和化妝品
化学年表
化学年表列出了深远地改变人们对化学这门现代科学认识的重要著作、发现、思想、发明以及实验等。化学作为一门对物质组成和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的自然科学,虽然其根源可以追溯到自有文字记载之时,但我们可以认为现代化学史是从英国科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开始的。 后来被引入到现代化学中的早期思想主要有两个:一是自然哲学家(例如亚里士多德和德谟克利特)试图使用演绎推理来解释所处的世界,二是炼金术士(例如贾比尔和拉齐)和炼丹家(比如孙思邈和葛洪)试图使用实验方法来延长生命或进行物质的转化,例如用丹炉炼金丹,或将贱金属转化成金。 17世纪时,“演绎”和“实验”两种思想正融合到了一起,这种处于发展中的思想被称为科学方法。随着科学方法的引入,现代化学诞生了。 被称为“中心科学”的化学很大程度上受到其他学科的影响,也在许多科学技术领域发挥着强大的影响力。许多化学领域的重大事件对其他领域来说也是关键的发现,如物理学、生物学、天文学、地质学、材料科学,不一而足 。.
查看 古埃及和化学年表
圖版遊戲
西洋棋 版圖遊戲(Board Game),是桌上遊戲的一類,指將圖文符號畫在一塊硬板上作為記錄工具的遊戲。除了必備的圖版外,也可能用及棋子、骰子、籌碼、卡片、小板塊、資料欄等種類繁多的配件。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古埃及前王朝時期的塞尼特、盤蛇圖,範圍涵蓋古代傳統的棋類到當代的桌遊。 圖版遊戲英文原文为Board Game。常见的翻译还有版圖遊戲、紙盤遊戲、棋盤遊戲、紙上遊戲等。Board Game有时也被翻譯為桌面遊戲,但桌面遊戲亦可指电脑桌面游戏。另外,Board Game此詞有時被錯譯為桌上遊戲。 部分人習慣把棋類當成圖版遊戲的同義詞,同好在圖版遊戲聚會時會稱為『棋聚』。但圖版遊戲較類似華人說的局戲,而不是棋類。.
查看 古埃及和圖版遊戲
北歐人種
北歐人種,是二十世纪前半葉時對歐洲白色人种分类中的一支的表述。分布于斯堪的纳维亚诸国、波罗的海沿岸诸国、冰岛、德国北部、英国、荷兰及波兰北部,也曾经分布于格陵兰,語言分屬日耳曼語族和波羅的語族。而日耳曼人则是起源于日德兰半岛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的北欧人,后迁徙至中欧。.
查看 古埃及和北歐人種
園藝療法
園藝療法是一種輔助性的治療方法,藉由實際接觸和運用園藝材料,維護美化植物或盆栽和庭園,接觸自然環境而紓解壓力與復健心靈。目前園藝療法運用在一般療育和復健醫學方面,例如精神病院、教養機構、老人和兒童中心、勒戒中心、醫療院所或社區。 一般大眾皆可學習此種療法,正式的園藝治療師則必須取得園藝治療師證照。.
查看 古埃及和園藝療法
包皮環切術
包皮環切術也稱為割包皮,是以手術方式切除人類陰莖部份或是全部的包皮。有時陰莖腹面靠近尿道口的包皮繫帶(frenulum)也一併切除,稱為「frenectomy」。常見的手術方式是將包皮打開,檢查後將分開包皮和龟头,之後就切除前端或是全部的包皮,中間也可能會配合進行手術(但不一定需要)。手術有時會進行局部麻醉,以減輕疼痛及壓力,也有可能進行全身麻醉。常見的包皮環切術是對嬰兒及兒童進行的,因為信仰或是文化上的理由而進行(例如割禮)。,也有些包皮環切術是為了治療或是預防的原因而進行。以醫學的角度來看,只有在包皮蓋住龟头(包莖)引發其他問題、其他方式無法治療的龜頭炎或是慢性泌尿道感染(UTI)的情形下,才會用包皮環切術進行治療。若是有其他生殖器結構的異常,或是衛生條件不佳的地區,會禁止使用包皮環切術進行治療。 世界主要醫療機構對於非治療用,對嬰幼兒進行的包皮環切術有不同的立場,有些認為沒有益處且有相當的風險,也有些認為有一些益處,相對起來風險較小。世界主要的醫療機構中,沒有一個建議對所有男性進行包皮環切術(世界衛生組織對亞洲部份地區的建議除外),但也沒有一個禁止進行包皮環切術。在對嬰幼兒進行非治療用的包皮環切術時,會出現知情同意相關的道德及法律問題,也會有人權上的問題。 有證據提出包皮環切術減少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異性戀男子中感染HIV的風險。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在HIV高風險的地區,將包皮環切術作為全面計劃中的一部份。但目前還沒找到包皮環切術可減少男男性接觸人群感染HIV的證據,也還不清楚包皮環切術在已開發國家是否有預防HIV感染的效果。一般認為包皮環切術可以減少人類乳突病毒(HPV)發生癌變的機率,也減少泌尿道感染及陰莖癌的風險。不過不認為需要為了預防這些疾病而進行例行性的包皮環切術。目前也還沒有包皮環切術是否可以預防其他性感染疾病的研究資料。2010年的一份文獻回顧指出由醫療人員進行,針對嬰兒的包皮環切術,其併發症機率為1.5%,若是針對男孩,併發症機率有6%,不過很少有嚴重的併發症。最常提到的併發症有流血、感染、或是除去太多或是太小的包皮。若是進行手術的人較不熟練、手術時沒有消毒,或是兒童年齡較大,其併發症的機率較高。若不考慮副作用,包皮環切術似乎不會對性功能有負面的影響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Task Force on Circumcision "Technical Report" (2012) addresses sexual function, sensitivity and satisfaction without qualification by age of circumcision.
查看 古埃及和包皮環切術
國際貿易年表
國際貿易年表列出對各國之間的貿易有深遠影響的歷史事件。在民族國家興起之前,「國際貿易」主要指很長距離的貿易;這種貨物的移動相當於現代世界的國際貿易。.
查看 古埃及和國際貿易年表
僧侶體
僧侶體(hieratic)是古埃及時期書吏用來快速記錄的手寫體,與同一時期發展的聖書體有密切的關係Goedicke 1988:vii–viii.
查看 古埃及和僧侶體
刺客教條 (遊戲)
是由育碧公司的蒙特利爾工作室開發的一款第三人称隱蔽類遊戲,於2007年11月在PlayStation 3和Xbox 360上發行。Windows平台版本則於2008年4月在北美發行。 續集《刺客教條II》於2009年11月發售。.
刺青
刺青,又稱文身或紋身,指用有墨的針刺入皮膚底層而在皮膚上書畫出圖案或詞彙。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紋身」的解釋為:“在人體上繪成或刺成帶顏色的花紋或圖形”。.
查看 古埃及和刺青
列宁墓
列宁墓(Мавзоле́й Ле́нина),安葬着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的遗体,位于莫斯科红场中央克里姆林宫墙附近,由红色花岗石和黑色大理石建成。 內部墓道一級級向下的台階便能見聞名世界的水晶棺。瞻仰室內氛圍寧靜神秘,僅有的光線都從水晶棺里發散而出;棺內的特制燈光所散發出的朦朧光線猶如深夜時室內床頭燈光般昏暗、柔和,照耀著仰面躺臥、神情安詳如睡的列寧遺體。水晶棺棺蓋是由多層厚重的木質構成而並非水晶,美觀而莊重。棺內的列寧遺體身著黑色西裝,右手微握,左手舒展,清晰而安详。 此外,列宁墓上层修建有检阅台。.
查看 古埃及和列宁墓
呼拉圈
呼拉圈(英文:hula hoop)是直徑約一公尺的環形玩具(制作材料可以是藤、草、竹、木材、塑膠、超合金等)。玩家要將呼拉圈套在腰上或身體其他部分不停轉動,不讓呼拉圈跌落地上。呼拉圈除了可當成一般玩具之外,也常用於比賽、雜技表演,或當成運動器材使用。.
查看 古埃及和呼拉圈
傳染病歷史
傳染病歷史记述在世界历史中,对后世的社会、经济、文化产生了特别巨大的影响的传染病。.
查看 古埃及和傳染病歷史
傘
傘是一種用來遮蔽雨、雪或日光照射的工具。使用時,將傘舉在頭上,竹或金屬製成的骨架會撐開紙或布製成的薄膜,藉此遮擋。用來遮蔽雨的傘稱為雨傘,用來遮蔽陽光的傘又稱作陽傘。傘也可以固定在露台桌等戶外家具,或用在海灘上,達到同樣的效果。.
查看 古埃及和傘
傑特
傑特可能指:.
查看 古埃及和傑特
傑特 (法老)
傑特(Djet),亦被稱為瓦吉,是古埃及第一王朝的繼任哲爾的法老,但如果把於哲爾去世後攝政的美麗奈茨(Merneith)計算在內的話,他就成了第一王朝的第四或第五位統治者。傑特的荷魯斯名解作「荷魯斯眼鏡蛇」。在阿拜多斯王名表上,他的名字為伊塔。劉文鵬(2000年):《古代埃及史》,P.107,北京:商務印書館 ISBN 7-100-02865-5 他在位時期的事跡所知不多,但是由於從一塊保存良好的墓地石碑而使他出名。該石碑上刻有傑特的荷魯斯名,顯示當時古埃及已建立了鮮明的藝術風格。他統治的年期本應記錄於巴勒莫石碑上,但該部分已經遺失或毀壞。.
查看 古埃及和傑特 (法老)
哮喘
--(英語:asthma,又稱--)是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疾病,主要特征是多变和复发的症状、可逆性气流阻塞,和。常见症状表现为喘息 、咳嗽、胸腔紧迫、胸闷和呼吸困难。 普遍認為哮喘是因為基因和共同导致的。環境因素通常包含:暴露於空氣汙染和过敏原(allergen) 。 其他可能的誘發因子包含阿司匹林和β受體阻斷藥之類的藥物。 对哮喘的诊断通常基于症状的类型、不同时间下对治疗的反应,及。医学上对哮喘的分类依据是发病频率、一秒内用力呼吸量()和呼气流量峰值來分類。哮喘也可以分为(外来的)或非特应性(固有的),此处特应性指的是向类别1型超敏性反应发展的倾向。。 當前氣喘無法根治,但可以有效控制。遠離氣喘誘發因子,例如:過敏原和刺激物,並且規律的吸入皮質類固醇(corticosteroids)對於控制病情十分有幫助。急性症状的治疗通常是通过短效β2激动药(例如沙丁胺醇,英文名稱:salbutamol)和口服皮质类固醇。在极其严重的病例中,才可能需要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硫酸镁和住院治疗。症状可以通过避免触发物来阻止,如过敏原和刺激物,和吸入皮质激素的使用以及引用吸入皮质激素。 在哮喘症状得不到控制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LABA)或作为对吸入皮质激素的补充。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哮喘病已经广泛的流行。到2011年,全球有2.35亿至3亿人受到影响,大约25万人因此失去生命。.
查看 古埃及和哮喘
哲尔
哲尔(Djer),古埃及第一王朝(约公元前3100年)第二任或第三任法老。哲爾的荷魯斯名解作「救助人的荷魯斯」(Horus who succours)。 在阿拜多斯王名表上,第二任法老的名字為「特提」(Teti),都靈王名表上的則是「伊特提」(Iteti),而曼涅托的記載則是「阿托提斯」(Athothis)。然而,部分學者對古埃及第一王朝時期的第一位法老到底是美尼斯(或那爾邁)還是荷爾-阿哈仍有爭議(亦有學者認為二者其實是同一人)。假如那爾邁及荷爾-阿哈指的分別是兩位法老,那哲爾就是第一王朝的第三位法老。 哲爾或其妻子被製成木乃伊後剩下的手腕曾被發現,但後來卻遺失了。.
查看 古埃及和哲尔
哈尔胡夫
哈尔胡夫(Harkhuf),(约活动于公元前2290年至约公元前2270年前后),古埃及古王国第六王朝官员。为上埃及南部总督,曾在努比亚(今苏丹)各地旅行。原籍埃利潘蒂尼,第六王朝第三任君主迈兰拉在位时,担任上埃及南部总督和沙漠商队监督等职务。他的主要职责是和努比亚通商。首次旅行从今开罗附近的孟斐斯出发,前往尼罗河第二瀑布附近地区。第二次旅行无重大成就。第三次旅行期间恰逢埃及同一个利比亚部族作战。他的任务之一是使贸易道路畅通无阻。他带回了300头驴,满载香料、乌檀木、皮毛和象牙等。在第六王朝第四任君主佩皮二世统治时期,他又一次远行南方,从非洲内地带回一个俾格米人。年轻的国王十分高兴,给他写了封信。信的全文即被刻于其墓碑上。.
查看 古埃及和哈尔胡夫
哈尔波克拉特斯
哈尔波克拉特斯(Harpocrates)。古希腊神话人物之一,由古埃及神灵荷露斯发展而来,被古埃及人视为每天早晨升起的太阳,因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后來为古希腊人所承袭。.
查看 古埃及和哈尔波克拉特斯
哈巴谷書
哈巴谷书是圣经全书的第35本书,是先知哈巴谷所写的预言书。本书也是十二先知书之一。 主題:神先藉著迦勒底人對以色列施行公義的審判,然後又藉著列國對迦勒底人施行公義的審判。.
查看 古埃及和哈巴谷書
哈布森尼布
哈布森尼布(Hapuseneb )是古埃及十八王朝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统治2年至16年的阿蒙大祭司,他留下的文物只留下不多,他的4个雕像(Louvre A134,Cairo CG 648,Bologna 1822,Cairo JE 39392),卡诺匹斯罐(Turin 3304)和5个印章(现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都被发现,他也在哈普的雕像(Turin 3061)和哈蒙尼姆哈布的雕像(Kairo CG 42112)出现。.
查看 古埃及和哈布森尼布
哈图沙
哈图沙(赫梯楔形文字: ;Hattuşaş)是古代赫梯王国的首都,位于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东偏北约164千米乔鲁姆省松古尔卢地区的勃尕卡尔村,在克澤爾河弯道环绕的区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於1986年將哈圖沙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查看 古埃及和哈图沙
哈索尔
哈索尔(Hathor),亦稱哈托爾,全称哈索尔·迪特拉(Hathor Ditera),古埃及女神,她是爱神、美神、富裕之神、舞蹈之神、音乐之神。哈索尔关怀苍生,同情死者,同时也是母亲和儿童的保护神。在不同的传说中,她是太阳神拉的女儿,王權守護神荷鲁斯的妻子,或者是拉的妻子。对哈索尔的崇拜最早在前27世纪便已开始,她的形象是奶牛、牛头人身女子或长有牛耳的女人。传说哈索尔女神曾化身为无花果树,并把果实送给地狱的死者。 哈索尔的祭祀中心在丹德拉。希腊人常将哈索尔与阿佛洛狄忒相提并论。 古埃及礦工們亦崇拜哈索爾,認為她是「綠松石之神」。.
查看 古埃及和哈索尔
哈里斯大纸莎草
哈里斯大纸莎草(Papyrus Harris I或Great Harris Papyrus)是在传世的古埃及纸莎草纸文献中最長者,全長41米,約有1500行文字。.
查看 古埃及和哈里斯大纸莎草
儿童
儿童(child),是指从生命诞生之始到成年期之前的人类。但儿童时期的年龄段各有不同。而较多国家的定义与联合国的儿童权利公约相同,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的法律规定的年龄不到18岁的。儿童亦可指父母亲的孩子,是任何年龄段的儿子或者女儿。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说“大自然的孩子”或者“老小孩”。 儿童作为人类社会最弱势的群体,理应得到各方面的保护。这包含从法律、社会到家庭等。法律上,禁止虐待兒童成为多数国家的法律条文,禁止使用童工也被列为国际惯例。社会上,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是关键。儿童的发展,即童年时期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这是人类的未来。儿童也有各自特殊的消遣与娱乐活动。从16世纪和17世纪开始,人们意识到儿童不再是缩小版的成年人。.
查看 古埃及和儿童
农业推广
农业推广是通过教育农民将科学研究和新知识传播到农业实践过程的活动。这一领域现在已经发展成为由不同学科的专家为农村人士组织的更大规模的沟通和学习活动,包括农业、、保健及商业研究等。 全球范围的推广人员多数都是为政府机构所服务。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推广机构常常会得到一些国际组织的支持,如世界银行和联合国粮农组织。.
查看 古埃及和农业推广
内布卡一世
内布卡一世(Sanakht)古埃及古王国时期第三王朝的首任国王。(约公元前2661年—公元前2643年在位),作为第三王朝的建立者,他定都孟斐斯。建立孟斐斯帝国。因年代久远,其余具体事迹不详。现今的许多埃及学学者相信左塞尔才是第三王朝的第一位法老,他们指出韦斯特卡纸莎草中所记载的胡夫之前的几位法老的王位顺序表明内布卡一世应该位列左塞尔之后、胡尼之前。.
查看 古埃及和内布卡一世
内布卡二世
内布卡二世(Bikheris)古埃及古王国时期第四王朝国王。(约公元前2558年左右),他的记载极少,Aidan Dodson, Dyan Hilton: The Complete Royal Families of Ancient Egypt.
查看 古埃及和内布卡二世
内弗卡瑟卡
内弗卡瑟卡(英語:Neferkasokar),古埃及早王朝时期第二王朝国王。在位约八年,事迹存疑。.
查看 古埃及和内弗卡瑟卡
内弗卡拉
内弗卡拉(Neferkara I),古埃及早王朝时期第二王朝国王。在位年数不详,记载简略,有待研究。.
查看 古埃及和内弗卡拉
内弗尔卡拉
内弗尔卡拉(Neferirkare)是古埃及第五王朝的第三位法老,大約在前25世纪間在位約10年(一說20年)。 他是萨胡拉的弟弟,也是第一個擁有二個王名的法老,修建了自己的金字塔以及幾個神廟。內弗爾卡拉卡凱金字塔本來打算建52米高,後來擴展至大約72米高。其墓內發現現存最早的由僧侶體寫成的文獻。 古代對他的記載形容他是一個仁慈的統治者。.
查看 古埃及和内弗尔卡拉
内克塔内布一世
内克塔内布一世(Nectanebo I.)古埃及第三十王朝首任法老(公元前380年—公元前362年在位),成功地反击了波斯人于公元前373年再次统治埃及的企图。他登上王位时面临波斯人入侵,波斯人22万军队向埃及挺进。埃及人最初受挫,但由于波斯大将法尔纳巴佐斯优柔寡断,埃及人得以集结军队,在三角洲门德斯附近从侧面包围入侵者,迫使敌军撤退。他在位时期大兴土木,艺术也极为繁荣。.
查看 古埃及和内克塔内布一世
几何学
笛沙格定理的描述,笛沙格定理是欧几里得几何及射影几何的重要結果 幾何學(英语:Geometry,γεωμετρία)簡稱幾何。几何学是數學的一个基础分支,主要研究形狀、大小、圖形的相對位置等空間区域關係以及空间形式的度量。 許多文化中都有幾何學的發展,包括許多有關長度、面積及體積的知識,在西元前六世紀泰勒斯的時代,西方世界開始將幾何學視為數學的一部份。西元前三世紀,幾何學中加入歐幾里德的公理,產生的欧几里得几何是往後幾個世紀的幾何學標準。阿基米德發展了計算面積及體積的方法,許多都用到積分的概念。天文學中有關恆星和行星在天球上的相對位置,以及其相對運動的關係,都是後續一千五百年中探討的主題。幾何和天文都列在西方博雅教育中的四術中,是中古世紀西方大學教授的內容之一。 勒內·笛卡兒發明的坐標系以及當時代數的發展讓幾何學進入新的階段,像平面曲線等幾何圖形可以由函數或是方程等解析的方式表示。這對於十七世紀微積分的引入有重要的影響。透视投影的理論讓人們知道,幾何學不只是物體的度量屬性而已,透视投影後來衍生出射影几何。歐拉及高斯開始有關幾何物件本體性質的研究,使幾何的主題繼續擴充,最後產生了拓扑学及微分幾何。 在歐幾里德的時代,實際空間和幾何空間之間沒有明顯的區別,但自從十九世紀發現非歐幾何後,空間的概念有了大幅的調整,也開始出現哪一種幾何空間最符合實際空間的問題。在二十世紀形式數學興起以後,空間(包括點、線、面)已沒有其直觀的概念在內。今日需要區分實體空間、幾何空間(點、線、面仍沒有其直觀的概念在內)以及抽象空間。當代的幾何學考慮流形,空間的概念比歐幾里德中的更加抽象,兩者只在極小尺寸下才彼此近似。這些空間可以加入額外的結構,因此可以考慮其長度。近代的幾何學和物理關係密切,就像偽黎曼流形和廣義相對論的關係一樣。物理理論中最年輕的弦理論也和幾何學有密切關係。 几何学可見的特性讓它比代數、數論等數學領域更容易讓人接觸,不過一些几何語言已經和原來傳統的、欧几里得几何下的定義越差越遠,例如碎形幾何及解析幾何等。 現代概念上的幾何其抽象程度和一般化程度大幅提高,並與分析、抽象代數和拓撲學緊密結合。 幾何學應用於許多領域,包括藝術,建築,物理和其他數學領域。.
查看 古埃及和几何学
凤凰
鳳凰,亦稱丹鳥、火鳥、鶤雞、威鳳,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在中華文化中的地位和龍相同。其羽毛一般被描述為五彩,“鳳”為雄性,“凰”為雌性。其圖徽常用來象徵祥瑞。 受中國文化的影響,鳳凰的形象在漢字文化圈各區域中普遍出現。英文稱之為Chinese Phoenix或簡稱Phoenix(但是實際上Phoenix指的是欧美傳說裡的不死鳥,而非凤凰)。 《淮南子》:“羽嘉生飞龙,飞龙生凤皇,凤皇生鸾鸟,鸾鸟生庶鸟,凡羽者生于庶鸟。”认为凤凰是飞龙之子,但《大藏经》有:“嘉羽生应龙。应龙生凤皇”,认为凤凰是应龙后裔,疑飞龙即应龙。.
查看 古埃及和凤凰
凯撒大帝III
《凯撒大帝III》是一个由印象遊戲公司开发以及由雪乐山娱乐公司于1998年10月出版发行的电子游戏,是凯撒大帝系列的第三版,也属于雪乐山公司所发行的城市建造游戏。此游戏在中国大陆由第三波软件公司引进并汉化。.
查看 古埃及和凯撒大帝III
凹嘴鸛
凹嘴鸛(學名:Ephippiorhynchus senegalensis),又名鞍嘴鸛,是一種大型的鸛,分佈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蘇丹、埃塞俄比亞、肯雅及南非,並在岡比亞、塞內加爾、科特迪瓦及乍得。.
查看 古埃及和凹嘴鸛
出埃及記
《出埃及記》(天主教思高譯本稱《出谷紀》)是聖經舊約的第二書,主要是講述以色列人如何在埃及受到逼害,然後由摩西帶領他們離開埃及的故事。出埃及记传统上认为是摩西在旷野完成的第二本书,因此在一些圣经译本如德文圣经中,它也简称作摩西二书(2.
查看 古埃及和出埃及記
內弗爾卡拉金字塔
內弗爾卡拉金字塔(Pyramid of Neferirkare Kakai)是位於埃及吉薩平原以南阿布西爾大型墓地的一座金字塔,為古埃及第五王朝時興建,是當時所有金字塔中最高的一座。 雖然興建工程在內弗爾卡拉死前並未完成,但這座金字塔原本高達70米;儘管金字塔的外部嚴重磨損,現時的高度也有五十多米。 Category:埃及金字塔 Category:第五王朝.
查看 古埃及和內弗爾卡拉金字塔
全球帝国
全球帝国(英文:Global empire)或世界帝国(德文:Weltreich,荷兰文:Wereldrijk) 是帝国的一种形式,即全球性或世界性的帝国,属于超级帝国范畴,通常表现为幅员辽阔、在全世界具有影响力的强大国家。“全球”性或“世界”性意味着属于这个国家主权下的领土遍及全世界。它的基本标准是,当在全球航行时,从该帝国版图的最东端至最西端或最西端至最东端至少要航行半个地球的圆周,“全球”即意味着帝国版图要横跨至少180度的经度而不是90度的纬度。举例来说,由于西班牙帝国的版图曾遍及全球,所以在16世纪它常常被称为“日不落帝国”,这个说法后来也适用于大英帝国。.
查看 古埃及和全球帝国
兰尼弗雷夫
兰尼弗雷夫(Neferefre)是古埃及第五王朝的法老,大約在前25世纪間在位。現代學者認為他的在位時間--有一至三年。他是内弗尔卡拉和Khentkaus II的兒子,年幼繼位,其母曾攝政。他在位時建造了一座太陽神廟和未完成的金字塔,在其墓發現的木乃伊顯示他在20多歲時去世。他沒有遺下後嗣,由其弟紐塞拉繼承王位。 雖然一般意見認為兰尼弗雷夫繼承谢普塞斯卡拉之王位,但有學者持相反意見。.
查看 古埃及和兰尼弗雷夫
共济会
共濟會(Freemasonry),亦稱美生會,出现于18世纪西欧,自从1717年成立英格兰第一个总会所,至今其已经遍布全球。会员包括眾多著名人士和政治家,有些要求申请者必须是有神论者,有些則接受無神論者申请。 共济会是一种非宗教性質的兄弟會,基本宗旨为倡导博爱、自由、慈善,追求提升个人精神内在美德以促进人类社会完善。陰謀論者認為,共济会是富人和权贵的阴谋组织,其有着不为人知的统治世界秘密计划,比如「新世界秩序」。.
查看 古埃及和共济会
光學史
人类对光學(optics)的研究开始于古代。最晚于公元前700年,古埃及人與美索不達米亞人便开始磨製與使用透鏡;之后前6~5世纪时古希臘哲學家與古印度哲學家提出了很多關於視覺與光線的理論;在,幾何光學開始萌芽。光学「optics」一词源自古希臘字「ὀπτική」,意為名詞「看見」、「視見」。 中世紀時,穆斯林世界對早期光學做出许多貢獻,在幾何光學與生理光學(physiological optics)方面都有很大的進展。在文藝復興時期與科學革命時期,光學開始出現戲劇性的突破,以衍射光学的出现为标志。這些與之前發展出的光學被稱為「經典光學」。二十世紀发展的光學研究領域,如光譜學與量子光學,一般被稱為「現代光學」。.
查看 古埃及和光學史
克娄巴特拉·塞勒涅一世
克娄巴特拉·塞勒涅一世(希腊语:Κλεοπάτρα Σελήνη Α’,拉丁化:Kleōpátra Selḗnē I,又被一些學者稱為克利奥帕特拉五世,约前130年-前69年)是古埃及托勒密王朝国王(法老)托勒密八世与女王(女法老)克娄巴特拉三世的小女儿,是埃及法老托勒密九世的小妹和第二任妻子并可能生下女儿贝勒尼基三世(后来成为埃及女王),可能短暂地做过二哥托勒密十世的第一任王后并生下托勒密十一世,后母亲命她来到叙利亚,先后成为塞琉古帝国的三任国王安条克八世、安条克九世和安条克十世的王后,安条克十世死后成为儿子安条克十三世的摄政,最后被征服叙利亚的亚美尼亚国王提格兰二世(大帝)所杀。.
克娄巴特拉·塞勒涅二世
克娄巴特拉·塞勒涅二世(希腊语:Κλεοπάτρα Σελήνη Β’,拉丁化:Kleōpátra Selḗnē II,),也称克娄巴特拉八世(希腊语:Κλεοπάτρα Η’,拉丁化:Kleōpátra VIII),古埃及托勒密王朝公主,埃及末代女王克娄巴特拉七世与罗马共和国后三头之一的马克·安东尼的唯一的女儿,埃及末代法老托勒密十五世同母异父的妹妹,埃及王子亚历山大·赫利俄斯的孪生姐妹,名义上的昔兰尼加和利比亚女王(前34年-前30年在位),努米底亚和毛里塔尼亚国王尤巴二世的妻子和共治女王(约前26年-6年在位)。.
克娄巴特拉七世
克麗奧佩脫拉七世(篤愛父親者)(Κλεοπάτρα Φιλοπάτωρ,又譯克婁巴特拉七世、克利歐佩特拉七世、克麗奧佩特拉七世;Walker, p. 129.
查看 古埃及和克娄巴特拉七世
克娄巴特拉二世
克利奥帕特拉二世(篤愛母親的·救主)(希腊语:Κλεοπάτρα,约前185年~前116年)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王后和女王。.
查看 古埃及和克娄巴特拉二世
克利奥帕特拉一世
克利奥帕特拉一世·忒娅·埃庇法内娅·叙拉(希腊语:Κλεοπάτρα Α' Θεά Επιφανεία η Σύρα,拉丁化:Kleopátra I Theá Epiphaneía ē Sýra;约前215年—约前176年),希腊化时代的叙利亚塞琉古王朝的公主、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共治王后或女王(女法老,约前193年起在位至逝世)、摄政女王或太后(前180年起在位至逝世),叙利亚国王安条克三世(大帝)与王后拉俄狄刻三世的女儿,埃及国王(法老)托勒密五世的妻子,国王托勒密六世和托勒密八世的母亲,也可能是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二世的母亲。她是托勒密王朝第一位以国王母亲的身份统治埃及的女王,也是继阿尔西诺伊一世以后第二位外来的女王,并且是第一位握有实权的女王。.
查看 古埃及和克利奥帕特拉一世
克瓦斯
克瓦斯(квасъ,转写:kvasŭ,来源于原始斯拉夫语*kvasъ,意思为“酵母”或“发酵”Max Vasmer.
查看 古埃及和克瓦斯
克莱奥帕特拉
克莱奥帕特拉(希腊语:Κλεοπάτρα,拉丁化:Kleopátra),或译为「克娄巴特拉」、「克利奥帕特拉」或「克麗奧佩特拉」等,是一个起源于希腊语的女性名字,意为“父亲的荣耀”,为希腊化时代一些著名女性所常用,主要集中在古埃及的托勒密王朝。相对的,其男性形式为克莱奥帕特罗斯(希腊语:Κλεόπατρος,拉丁化:Kleópatros)。在希腊语中,Κλέος意为“荣耀”,Πατρός是Πατήρ(父亲)的属格,意为“父亲的”,两词拼在一起即为“父亲的荣耀”。.
查看 古埃及和克莱奥帕特拉
克诺珀斯
克诺珀斯(Canopus.) 古埃及城市,位于伊斯坎德里耶省,尼罗河三角洲西岸。油膏工业中心和亚历山大人的游乐地点。克诺珀斯祭拜的俄赛里斯神的形象是一个人头容器,故考古学家误把克诺珀斯坛认为是古埃及人在制成木乃伊后置放内脏的兽头坛。.
查看 古埃及和克诺珀斯
克麗歐佩特拉方尖碑
克麗歐佩特拉方尖碑(Cleopatra's Needle)是三個古埃及方尖碑的名稱,它們在19世紀分別重新豎立在倫敦、巴黎與紐約。倫敦和紐約的方尖碑是一對方尖碑,而巴黎的方尖碑則來自不同的地區(盧克索)。雖然方尖碑是真正的古埃及方尖碑,但是有些名不副實,因為與埃及女王克利奧帕特拉七世沒有存在特定的連接,其歷史比她的時代還要古老一千多年。倫敦的方尖碑就是這樣一個例子,因為它最初是第十八王朝法老圖特摩斯三世的統治期間所建造,但被錯誤地命名為克麗歐佩特拉方尖碑。巴黎的克麗歐佩特拉方尖碑是第一個重新架設的方尖碑。.
克里特战争
克里特战争(公元前205年–公元前200年),是马其顿的国王腓力五世、埃托利亚同盟,一些克里特岛城邦如俄勞斯(Olous)和耶拉派特拉,以及斯巴达海盗組成同盟,對抗罗得岛军队、稍后帕加马的阿塔罗斯一世、拜占庭、基濟科斯、雅典和克诺索斯之間的戰爭。 马其顿人刚刚结束了第一次马其顿战争,而腓力看到了打败罗得岛人的机会,他与埃托利亚同盟和斯巴达海盗结盟,开始袭击罗得岛船只。腓力同时也与几个罗得岛城邦结盟,比方耶拉派特拉和俄勞斯。Detorakis, A History of Crete由于罗得岛的海上貿易遭到海盗掠夺,造成经济沉重損害,腓力相信他最終压垮罗得岛的機會即將到来。为了达成他的目标,他与塞琉古帝国国王安条克三世缔结了同盟,共同反对埃及的托勒密五世(塞琉古帝国和埃及是另外两个继业者国家)。腓力开始襲擊色雷斯和馬摩拉海的托勒密领土和罗得岛的同盟。 公元前202年,罗得岛和他们的盟国帕加马、基濟科斯和拜占庭組成他们的聯合舰队,并在基俄斯岛海战中打败了腓力。仅仅数月之后,腓力的舰队在莱德岛海战打败了罗得岛人。当腓力劫掠帕加马的领土并袭击卡里亞的城市时,阿塔罗斯一世前往雅典以图與雅典聯合,企圖在那裏建立一個新戰線來牽制馬其頓軍。他成功与雅典人缔结了联盟,雅典人立即向马其顿宣战。腓力五世無法對此保持沉默,他率領海军和一些步兵袭击了雅典。這結果導致罗马人向馬其頓發出警告,要么腓力撤军,要么面对与罗马的战争。在被罗得岛和帕加马舰队打败后,腓力撤離雅典,然而不久後腓力袭击了赫勒斯滂沿岸城市阿彼多斯(Abydos)。阿彼多斯經獲长时间的围城戰后陷落了,它的大部分居民自杀。罗马再度向馬其頓發出最後通牒,要腓力停止袭击希腊城市,但這次腓力拒絕了,罗马便向马其顿宣战。第二次馬其頓戰爭爆發導致馬其頓無法再有效支援克里特的同盟,这使得那些城邦陷于孤立無援,就連克里特最大的城邦克诺索斯也加入了罗得岛人一方。面对这个联盟耶拉派特拉(Hierapynta)和俄勞斯(Olous)被迫投降,並且被迫签订了一个对罗得岛和克诺索斯有利的条约。.
查看 古埃及和克里特战争
克里斯提昂·賈克
克里斯提昂·賈克(Christian Jacq,1947年—),法國作家、埃及學家。他最為有名的著作是以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為主角的歷史小說「埃及三部曲」「拉美西斯五部曲」——拉美西斯二世正是賈克最為欣賞的一位君主。.
查看 古埃及和克里斯提昂·賈克
克拉斯諾亞爾斯克
克拉斯诺亚爾斯克(Красноя́рск),俄羅斯克拉斯诺亚爾斯克边疆区的首府,位於葉尼塞河和西伯利亞鐵路的交匯點,以铝产量高著称,是西伯利亚地区第三大城市,人口97万3891(2010年)。.
查看 古埃及和克拉斯諾亞爾斯克
前1160年代
重要事件及趋势.
查看 古埃及和前1160年代
前1610年代
重要事件及趋势.
查看 古埃及和前1610年代
前19世纪
前1900年至前1801年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前19世纪。.
查看 古埃及和前19世纪
前1千纪
前1千紀,是指從西元前1000年至西元前1年間的這一千年。.
查看 古埃及和前1千纪
前20世纪
前2000年至前1901年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前20世纪。.
查看 古埃及和前20世纪
前22世纪
前2200年至前2101年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前22世纪。.
查看 古埃及和前22世纪
前27世纪
前2700年至前2600年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前27世纪。.
查看 古埃及和前27世纪
前28世纪
前2800年至前2701年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前28世纪。.
查看 古埃及和前28世纪
前2千纪
前2千纪,或称前第2个千年,標示著人類從青铜时代中期向後期轉變。 前2千纪至前16世紀主要為埃及的中王國時期和巴比倫尼亞。青銅中期文化時期字母在此時發明。向伊朗高原和印度次大陸遷移,及宣揚戰車的使用。使用戰車的戰爭和人口快速地向各地移動,使得人類人口在前2千纪中期產生了巨化。此時希腊蠢蠢欲動,又統治了整個愛琴海,同時赫梯開始興起。人類在前2千纪末期,從青铜时代轉向铁器时代。而世界人口開始穩固地成長,於西元前1千纪時達到5千萬人。.
查看 古埃及和前2千纪
前30年代
前30年代從前39年1月1日開始,於前30年12月31日結束。.
查看 古埃及和前30年代
前35世纪
前3500年至前3401年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前35世纪。.
查看 古埃及和前35世纪
前3千纪
前3千纪,或称前第3个千年,跨越了整个青铜时代的早期和中期。古埃及文明在古王国时期迎来了它的鼎盛时期。世界人口在本千纪中估计增加了一倍,达到约3000万人。.
查看 古埃及和前3千纪
前3世纪
前300年至前201年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前3世纪。 秦始皇統一中國,制定度量衡標準,統一文字,對中國文化影嚮深遠。與此同時,匈奴勢力亦達至高峰,與中國之間的衝突亦隨之升級,引致日後的民族大遷徙,影響達數個世紀。阿育王提倡佛教,對印度以至整個亞洲影響深遠。在歐洲,雖然亞歷山大大帝的繼業者在帝國內互相爭奪,但希臘文明持續影嚮帝國內各民族。兩次布匿戰爭奠定了羅馬崛起的基礎。.
查看 古埃及和前3世纪
前4千纪
前4千纪,或称前第4个千年,标志着人类文明进程的大改变。農業廣泛散佈在歐亞大陸。它是青铜时代的开始,書寫亦在此时发明。世界人口在本千纪增加了一倍,大约从700万人增加到约1400万人。.
查看 古埃及和前4千纪
前5千纪
在前5千纪(或称前第5个千年)时代,亚洲、北非和欧洲南部的人类已经广泛从事农业生产,在小亚细亚半岛城市已经普遍建立,铜器开始使用,车轮被发明出来,畜牧业在欧亚大陆逐渐普及,中国进入农耕时代,全世界的人口可能已经达到5-7百万。.
查看 古埃及和前5千纪
前6千紀
在前6千紀(或称前第6个千年),人类开始广泛从事农业生产,全世界人口已经达到5百万左右。.
查看 古埃及和前6千紀
前8千纪
前8千纪,或称前第8个千年,在新月沃土和安纳托利亚出現大規模的農業活动。 陶器开始變得大眾化(在中美洲獨立發展),畜牧業則在非洲和歐亞大陸开始發展。當時的世界人口大概有500萬人。.
查看 古埃及和前8千纪
剪刀
剪刀,古稱鉸剪或鉸刀,粵語稱--,閩語稱鉸刀,是一種剪裁物件的工具,有雙刀刃。.
查看 古埃及和剪刀
割禮
割禮(又名包皮切割),天主教名割损,是一種宗教儀式,通常是指對男孩施行的割禮,方法是把陰莖上的包皮割去。 早期的山洞壁畫和古埃及墳穴已有關於割禮的描述,中東的不少宗教也有施行割禮。猶太教則視割禮為上帝吩咐的命令、是必須遵行的宗教行為,男孩在出生後第八天要進行割禮,至今大部分的猶太人都遵從這規則。在其他地方,一般是建議在出生7天後,有的禁止超過10歲才施行,有的則允許到成年以前都可以。伊斯蘭教的《古蘭經》中沒有規定男孩要進行割禮,但是中東不少的伊斯蘭國家都有此習俗,乃因紀錄穆罕默德言行的《赫諦斯經典》中曾提及之故。男性割禮由於猶太教傳統因素和社會文化因素,仍普遍存在。 至於替女性進行割禮,則以非洲居多。當地人對於割禮非常重視,他們往往都看成是人生比較重要和值得慶祝的事情。女性割禮由於其造成的危險,受到聯合國及國際人權組織的強烈反對;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目標5「實現兩性平等,並賦予所有婦女權力」有具體目標「消除各種有害的做法,例如童婚、未成年結婚、強迫結婚,以及女性生殖器切割」含消除女性割禮。.
查看 古埃及和割禮
創世記
《创世记》(בראשית,意為“在开始之时”;唐朝景教譯《渾元經》)是《希伯来圣经》的第一卷书。传统上远古的近东地區通常以书的首几个字为该书的名字。.
查看 古埃及和創世記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 Cambridge)是剑桥大学中规模最大、财力最雄厚、名声最响亮的学院之一,拥有约700名大學生,350名研究生和180名教授。同时,它也拥有全剑桥大学中最优美的建筑与庭院。 在20世纪,三一学院获得了32个诺贝尔奖以及5个菲尔兹奖,为剑桥大学各个学院中最多。三一学院著名校友包括物理学家伊萨克·牛顿,尼尔斯·玻尔,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伯特兰·罗素,六位英国首相,以及许多英国皇室成员(其中第二代格洛斯特和愛丁堡公爵威廉親王和查尔斯王子分别于1790年和1970年取得学位)。.
查看 古埃及和剑桥大学三一学院
勾股定理
氏定理(Pythagorean theorem)(希腊语:Πυθαγόρειο θεώρημα)又称商高定理、畢達哥拉斯定理、--、百牛定理,是平面几何中一个基本而重要的定理。勾股定理说明,平面上的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古称勾长、股长)的平方和等于斜边长(古称弦长)的平方。反之,若平面上三角形中两边长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边长的平方,则它是直角三角形(直角所对的边是第三边)。 勾股定理是人类早期发现并证明的重要数学定理之一。 据《周髀算經》中记述,公元前一千多年周公与商高论数的对话中,商高就以三四五3个特定数为例详细解释了勾股定理要素,其一,“以为句广三,股修四,径隅五”。其二,“既方其外,半之一矩,环而共盘,得成三四五。两矩共长二十有五,是谓积矩。”首先肯定一个底宽为三,高为四的直角三角形,弦长必定是五。最重要的是紧接着论证了弦长平方必定是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确立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平方的判定原则。其判定方法后世不明其法而被忽略。 此外,《周髀算经》中明确记载了周公后人陈子叙述的勾股定理公式:“若求邪至日者,以日下为勾,日高为股,勾股各自乘,并而开方除之,得邪至日”。 赵爽在《周髀算經注》中将勾股定理表述为“勾股各自乘,并之,为弦实。开方除之,即弦”。 古埃及在公元前2600年的纸莎草就有(3,4,5)这一组勾股数,而古巴比伦泥板涉及的最大的一个勾股数组是(12709,13500,18541)。 有些參考資料提到法国和比利時將勾股定理称为驴桥定理,但驴桥定理就是等邊對等角,是指等腰三角形的二底角相等,非勾股定理。.
查看 古埃及和勾股定理
回力镖
回力鏢 (Boomerang),又称回飞棒、飞旋镖、回旋镖、飛去來器,一种掷出后可以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飞回来的打獵用具,曾作为一些地区土著的狩猎工具。其中澳大利亚原住民的最为著名。回力鏢繞著弧形軌道飛行,它的旋轉軸垂直於它的飛行方向,在不使用其他的工具的情況下,以最短的時間飛出最長的距離。.
查看 古埃及和回力镖
因提夫三世
因提夫三世(Intef III)古埃及古王国时期第十一王朝的国王。作为儿子继承了父王的王位。他保卫了领土,维持了和平。.
查看 古埃及和因提夫三世
因提夫一世
因提夫一世(Intef I)是古埃及第一中间期第十一王朝的一位法老,他是该王朝最早使用法老这个头衔的统治者。他的统治时间是从约公元前2115年至约公元前2103年。他的荷鲁斯式是塞赫托威(平息两国的)。 伊里奥特弗一世本来只不过是一位底比斯统治者,但是他得以将他的势力扩张到附近国土上,从此威胁埃拉克雷奥波利斯的统治者们。据记载,他于在位12年后战胜省长安克提菲后,统治了最南边从埃勒芬蒂尼到登达拉的六个省份。后来他开始自称为是法老。在一个雕像的残片上他被他的儿子称为是“所有神之父”(神这里是指法老)。这个雕像是在阿斯旺发现的,这说明他的统治区已经第一瀑布。他的统治区的北部边界可能是丹德拉(Dendera)。 伊里奥特弗一世的墓可以被确定在科纳(Korna,今天el-Tarif)。 在开罗博物馆陈列有一个名为伊里奥特弗的地方贵族和祭司首领的墓碑,这块墓碑被定期为约前2115年,它来自Dra Abu el-Naga,与第十一王朝的伊里奥特弗一世无关。这位伊里奥特弗显然还是定都希拉克利欧波力斯(赫拉克來俄波利斯人〈Heracleopolitan〉是埃及第九和第十王朝中埃及和下埃及(即埃及北部)的統治者。)的第九王朝的法老的臣民。.
查看 古埃及和因提夫一世
国家
国或国家,有時又作邦。从广义的角度,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血统、领土、政权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从狭义的角度,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參見主權國家。 一般国家行政管理当局是国家的象徵,它是一種擁有治理一個社會的權力的国家机构,在一定的领土內擁有外部和內部的主權。.
查看 古埃及和国家
国家分裂
政治上的國家分裂是指國家的主權受到另一政治實體干擾而無法於部份地區正常運作。此一情況往往會受到各種地方分裂主義壓力或強權國家壓力而促使其地區實行獨立。政治上的分裂是相對於「政治統一」而言。.
查看 古埃及和国家分裂
国立古物博物馆
国立古物博物馆(Rijksmuseum van Oudheden,National Museum of Antiquities)是一座位于荷兰南荷兰省莱顿的荷兰国立考古学博物馆。该馆源自莱顿大学的收藏,如今依然与该大学的考古学系(Faculty of Archaeology)紧密合作。该馆自称为the national center for archaeology(考古学国家中心),关注于古埃及,古近东,包括古希腊、伊特鲁里亚人、古罗马的古典世界,以及早期(史前,罗马帝国及中世纪)荷兰。.
查看 古埃及和国立古物博物馆
图坦卡蒙
圖坦卡門(Tutankhamun,twt-ˤnḫ-ı͗mn,IPA: )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的一位法老(在位時期大約是公元前1334年—前1325年或前1323年)。他原来的名字叫“图坦卡頓”,意思是“阿頓的形象”,后改为图坦卡蒙,意思是“阿蒙的形象”,這也说明了他的信仰从崇拜阿頓神转向崇拜阿蒙神。 父親阿肯那頓曾经进行过一次宗教改革,树立阿頓为主神,削减寺庙,减少崇拜的神,甚至逐漸走向一神教,以削弱傳統宗教祭司势力。图坦卡蒙即位3年后(前1331年),在多神教傳統宗教祭司的怂恿下,也可能是由实际掌握政权的人所左右进行复辟,重新树立阿蒙神,恢复寺庙,并把首都迁回底比斯。 图坦卡蒙为现代人熟知是因为他位在帝王谷的坟墓在三千年的时间内从未被盗,直到1922年才被英国人霍华德·卡特发现,挖掘出近五千件珍貴陪葬品,震驚了西方世界。由于有几个最早进入坟墓的人早死,被媒体大肆渲染成“法老的诅咒”,图坦卡蒙的名字在西方更为家喻户晓。有一說法,因陵墓長期密封,蘊藏了不少細菌,致使最初進入的人員感染疾病至死。 根據近期研究,圖坦卡門死時年僅18歲,他的陵墓尚未準備完善。由於事發突然,墓中的陪葬品有許多疑似自某位女性死者的陵墓中置入。其大臣玛雅也为图坦卡蒙的陵墓里添加了一个巫沙布提俑。 傳聞他曾經說過一句話:「我看見了昨天;我知道明天。.
查看 古埃及和图坦卡蒙
图书
图书,通常在狭义上的理解是带有文字和图像的纸张的集合。书通常由墨水、纸张、羊皮紙或者其他材料固定在书脊上组成。组成书的一张纸称为一张,一张的一面称为一页。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狭义图书的概念也在扩展,制作书的材料也在改变,如电子格式的电子书。 从广义理解的图书,则是一切传播訊息的媒介。书也指文学作品或者其中的一部分。在图书馆信息学中,书被称为,以区别于杂志、学术期刊、报纸等连载期刊。所有的书面作品(包括图书)的主体是文学。在小说和一些类型(如传记)中,书可能还要分成卷。对书特别喜爱的人被称为爱书者或藏书家,更随意的称呼是书虫或者书呆子。 买书的地方叫书店,图书馆則是可以借閱書籍的地方。2010年,谷歌公司估计,从印刷术发明至今,大概出版了一亿三千万本不同書名的书籍。.
查看 古埃及和图书
图书馆
图书馆是一个收藏资讯、原始资料、资料库并提供相关服务的地方,可以由公共团体、政府机构或者私人组织开办。圖書館在人類文明發展及歷史存留具顯著作用,是人類智慧的寶庫。 在传统意义上,图书馆是收藏书和各种出版物的地方。然而,现在資料保存已经不止是保存图书,许多图书馆把地图、印刷物,或者其他档案和艺术作品保存在各种载体上,比如微缩胶片、磁带、CD、LP、盒式磁带、录像带和DVD。图书馆通过访问CD-ROM、订购数据库和互联网提供服务。因此,人們漸漸把现代图书馆重新定义为能够无限制得获取多种来源、多种格式的信息。除了提供资源,图书馆还有专家和图书馆员来提供服务,他们善于寻找和组织信息,并解释信息需求。近些年,人们对图书馆的理解已经超越了建筑的围墙,读者可以用电子工具获得资源,图书馆员用各种数字工具来引导读者和分析海量知识。图书馆的另一作用是收藏人们不愿意购买(或者无力购买)的資源,作為館藏提供大眾使用或查閱。.
查看 古埃及和图书馆
图伊汤加帝国
图依汤加帝国(Tuʻi Tonga Empire),曾經強盛一時的大洋洲帝国。该帝国以汤加的汤加塔布岛为中心,首都设在姆阿。在其鼎盛时期,它的疆域从纽埃一直延伸到蒂蔻皮亚岛,势力范围则更大。大约公元950年,萨摩亚的图依马努阿群岛和斐济的旺普陆图王国先后衰落后,该帝国开始形成。它应与基于雅浦岛的密克罗尼西亚帝国同期。.
查看 古埃及和图伊汤加帝国
图特摩斯三世
图特摩斯三世(Thutmose III,),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最以尚武著称的法老(约前1479年4月24日—约前1425年3月11日在位)。图特摩斯三世是法老图特摩斯二世之子(曾被认为是图特摩斯二世的异母弟)。据认为,他是图特摩斯二世与次妃伊西斯之子,与图特摩斯二世的正妻哈特谢普苏特之女结婚。 在前1458年前,图特摩斯三世的后母哈特谢普苏特掌握着埃及的实权。哈特谢普苏特死后,图特摩斯三世独自统治了一段时间,后来立其子阿蒙霍特普二世为共同执政者。从前1458年起,图特摩斯三世进行连续不断的战争,其结果是恢复了哈特谢普苏特时代丧失的对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的统治。他在美吉多(麦吉杜)、卡迭石、卡尔赫美什等地取得一系列军事胜利(以围攻麦吉杜的战役最为有名)。约前1445年,图特摩斯三世打败了米坦尼国王,夺占米坦尼王国位于幼发拉底河西岸的土地。经过长期的征服,埃及南部的边界被图特摩斯三世扩展至尼罗河第四瀑布。他还使利比亚、亚述、巴比伦、赫梯及克里特岛的统治者们都向他纳贡。由于图特摩斯三世的赫赫武功,一些历史学家称他为古埃及的拿破仑。 图特摩斯三世死後,阿蒙霍特普二世繼位。.
查看 古埃及和图特摩斯三世
图特摩斯三世方尖碑
图特摩斯三世方尖碑,又名狄奥多西方尖碑(Dikilitaş)是古埃及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的方尖碑(大约公元前1490年),原来安放在卢克索的卡纳克神庙,公元390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大帝将其运回君士坦丁堡,安放在君士坦丁堡赛马场(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苏丹艾哈迈德广场),现在仍然保存完好。.
图特摩斯一世
图特摩斯一世 (英语文献中一般写作:Thutmose I,?—约前1493年)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约前1506年—约前1493年在位)。 图特摩斯一世是法老阿蒙霍特普一世的主要军事统帅,也是他的妹夫。在阿蒙霍特普一世无嗣而终后,图特摩斯一世取得了王位。他在位时期征服了尼罗河第三瀑布以北的努比亚,并向亚洲的叙利亚及巴勒斯坦地区发展了埃及的势力。一般认为,图特摩斯一世是埃及历史上最辉煌的第十八王朝的真正奠基者。 图特摩斯一世是第一个葬在帝王谷的法老。.
查看 古埃及和图特摩斯一世
图特摩斯二世
图特摩斯二世 (英语文献中一般写作:Thutmose II,?—约公元前1479年)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约公元前1492年—约公元前1479年在位)。 图特摩斯二世是法老图特摩斯一世与其庶妻姆特诺弗雷特之子。他曾镇压努比亚人的起义。由于不是纯粹的王室血统,图特摩斯二世与他的异母姐哈特谢普苏特结婚,以使他的统治合法化(哈特谢普苏特是图特摩斯一世的正妻所生)。然而在他统治时期,大权可能完全落入哈特谢普苏特手中。.
查看 古埃及和图特摩斯二世
图特摩斯四世
图特摩斯四世(?-约公元前1391年),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第八位法老(约公元前1401年-约公元前1391年在位)。阿蒙霍特普二世之子。他是已知最早提出崇拜阿頓神的埃及法老。在他印章上的铭文中,至少有一次战争的胜利被归功于阿頓神(而不是通常所做的,归功于阿蒙神)。有关他的统治考古学家所知甚少。关于他的重要文物有记梦碑。 图特摩斯四世死後,其子阿蒙霍特普三世繼位。.
查看 古埃及和图特摩斯四世
四大文明古国
四大文明古国,或稱四大古文明,是流行於漢語文化圈的一個概念,一般指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古巴比倫位於今伊拉克)、古印度及中國此四處人类文明最早誕生的地區。四大文明古國是四大古文明的舊稱,而四大古文明也是比較合理的說法,其中四大古文明的意義並不在時間的先後,而在於他們為現在文明的發源地,亦可以說是一個創造點。 西方历史学也有相当于“四大文明古国”的概念,或者诸如“文明的摇篮”等的类似概念。.
查看 古埃及和四大文明古国
犹太人
犹太人(יְהוּדִים,),又称犹太民族,是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的一个族群。根据犹太教律法《哈拉卡》的定义,一切皈依犹太教的人(宗教意义)以及由犹太母亲所生的人(種族意义)都属于犹太人。犹太人发源于西亚的以色列地或希伯来地。犹太人的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犹太教是维系全体犹太人之间认同感的传统宗教。犹太教不欢迎外族皈依,要皈依犹太教的外族人必须通过考验才可以,虽然如此历史上世界各地仍有小部分不同肤色的人群通过皈依犹太宗教而成为犹太族群的一部分,而犹太人也由此从阿拉伯半岛的一个遊牧民族,发展成为遍布全球的世界性族群之一。 根据有关犹太人组织的统计,2007年全球犹太人总数约在1,320万人左右,其中540万人定居在以色列,530万人居住在美国,其余则散居在世界各地。犹太人口总数仅占全球总人口的0.2%, based on 。根据其他组织的统计,美国国内的犹太人人数则达到650万人或美国人口的2%。上述数据也包含了自认为是犹太人但没有归属于任何犹太社团组织的人群,但事实上,全球犹太人的总人口数很难得到准确统计,因为犹太人的定义存在多种标准和界定方式,导致统计的准确性受到了影响。.
查看 古埃及和犹太人
犹太人历史
犹太人历史(或犹太民族的历史)是关于犹太人、以及犹太人的宗教和文化的历史,它也包括在历史进程中犹太人与其他人种、宗教和文化的互动和发展。虽然犹太教作为一个宗教首先出现在希臘化時代(公元前323年-公元前31年)的希腊记载中,而且,最早提到的“以色列”的是公元前1213-1203年刻在麦伦普塔赫石碑上的文字,但是,宗教文献讲述的以色列人的故事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犹太人流散开始于亚述征服期间,并且在巴比伦征服后,其流散的规模继续扩大。犹太人在整个罗马帝国也普遍存在,而在拜占庭统治时期,在地中海中部和东部地区的犹太人口也得到进一步发展,虽然其规模并不大。公元638年,拜占庭帝国失去了对黎凡特的控制。在欧麦尔·本·赫塔卜统治下的阿拉伯伊斯兰帝国征服了耶路撒冷和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埃及的土地。西班牙的犹太文化黄金时期发生在欧洲中世纪,这时,在伊比利亚半岛的大部分地区是穆斯林统治时期。在那段时期,犹太人普遍得到社会的接纳,犹太的宗教、文化和经济生活非常繁荣。 在古奥斯曼帝国时期(1300-1600年),犹太人与帝国大多数其他社群一样有一定程度的繁荣。在17世纪,西欧有大量犹太人人口。在欧洲文艺复兴与启蒙时期,犹太社群发生了重大变化。犹太人从十八世纪开始开始发起废除限制性法律的解放运动,更广泛地融入欧洲社会。在1870年代和1880年代,欧洲犹太人开始更积极地讨论迁回到以色列,并在其民族故土上重新建立犹太国家。锡安主义运动于1884年正式成立。同时,欧美的犹太人在科学、文化和经济等领域取得了成功。其中普遍认为最有名的是科学家爱因斯坦和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那时,许多诺贝尔奖得主都是犹太人,现在情况仍然如此。 1933年,随着希特勒和纳粹在德国的兴起,犹太人的处境变得更加严峻。经济危机、种族的反犹法律以及对即将到来的战争的担忧导致许多犹太人从欧洲逃到巴勒斯坦、美国和苏联。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了,直到1941年,希特勒几乎占领了整个欧洲,包括当时有成千上万犹太人居住的波兰和法国。 1941年,在纳粹入侵苏联后,纳粹开始执行“最终解决方案”,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广泛而有组织的行动,旨在灭绝犹太人,这导致犹太人在欧洲被迫害和谋杀,包括欧洲的北非(支持纳粹的维希-北非和意大利利比亚)。大约600万犹太人被有组织地灭绝,这样的种族灭绝被称为“猶太人大屠殺”或“Shoah”(希伯来语)。在波兰,所有集中营加起来,有三百万犹太人在毒气室中被杀,其中,仅在奥斯威辛集中营就有一百万人被杀。 1945年,巴勒斯坦的犹太抵抗组织统一和组建了犹太抵抗运动。这个运动开始攻击英国当局。戴维·本-古里安在1948年5月14日宣布,在以色列地建立的犹太国家称为以色列。紧接着,所有阿拉伯邻国都来攻击以色列,但新成立的IDF奋力抵挡。1949年战争结束,以色列国家开始建设国家,吸收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成千上万的犹太人。今天(2016年),以色列是議會制国家,人口超过800万,其中约600万是犹太人。最大的犹太社区在以色列和美国,主要的社群分布在法国,阿根廷,俄罗斯,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德国。关于现代犹太人口统计数据,见英文词条:Jewish population。 另可参见:犹太人历史年表。.
查看 古埃及和犹太人历史
石窟
石窟是在山崖壁上开凿的洞窟,用于宗教等目的。.
查看 古埃及和石窟
石棺
石棺(Sarcophagus),是一種石製的棺材或屍體容器。 公元前5世紀,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指出,早期石棺由一種特殊的岩石造成,它們能侵蝕棺內屍體的肉。尤其是採用自特洛亞特阿蘇斯的石灰岩“lapis assius”造的棺木,他們能夠侵蝕放在裡面的屍體,因此也被稱為“sarkophagos lithos”(食肉石)。所有用石灰岩做的棺木都有這個特性,但是侵蝕的程度則有不同。 石棺通常會有華麗的紋飾,製作工藝精湛。有些更會獨立地建在地面上,作為墓碑的一部分。有些會被埋葬,或放置在地下墓室。在古埃及,石棺通常被用作皇家木乃伊的外部保護層,此外,還有數層的棺木會保著木乃伊。 另外,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發生後,Sarcophagus這字也常用來形容隔絕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大型混凝土結構。而在蒼蠅家族麻蠅科(Sarcophagidae,“goo-goo”)名稱的來由也一樣,其字根同時也可以翻譯成“肉食者”,但含義有所不同。.
查看 古埃及和石棺
石棉
石棉,又稱石綿,是天然的纤维-zh-hans:晶体;zh-hant:結晶;-状的6大硅酸盐类矿物质的总称;(Asbestos,5.5FeO,1.5MgO,8SiO2,H2O)成分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水;分裂成絮时呈白色;丝绢光滑,富有弹性。 最常見的有3種:(白石棉、蛇纹石石棉)、鐵石棉(褐石棉)及青石棉(藍石棉、角閃石石棉、陽起石石棉、透閃石石棉、直閃石石棉...)。 由於石棉的纖維柔軟,具有絕緣、絕熱、隔音、耐高溫、耐酸鹼、耐腐蝕和耐磨等特性,在商業、公共事業和工業設施中有相當多的用途,例如耐火的石棉紡織品、輸水管、絕緣板等石棉水泥製品,及各種絕熱材料等广泛的应用于建築、电器、汽车、家庭用品等。 塵狀的石棉可以對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极其微小的石棉纤维飞散到空中,被吸入到人体的肺后,经过20到40年的潜伏期,很容易诱发肺塵病、肺癌等肺部疾病。这就是在世界各国受到不同程度关注的石棉公害问题。在欧洲,据预测到2020年因石棉公害引发的肺癌而致死的患者将达到50万人。而在日本,预测到2040年将有10万人因此死亡。.
查看 古埃及和石棉
石榴石
石榴石(Garnet),是一組在青銅時代已經使用為寶石及(Abrasive)的礦物。常見的石榴石為紅色,但其顏色的種類十分廣闊,足以涵蓋整個光譜的顏色。英文來自拉丁文"granatus"("grain",即粮食、穀物),可能由"Punica granatum"("pomegranate",即石榴)而來,它是一種有紅色種子的植物,其形狀、大小及顏色都與部分石榴石結晶類似。 常見的石榴石因應其化學成分而確認為數種種類,分別為(Pyrope)、(Almandine)、錳鋁榴石(Spessartite)、鈣鐵榴石(Andradite)、(Spessartine)、(Grossular,變種有(tsavorite)及肉桂石(hessonite))及(Uvarovite)。 石榴石形成兩個固溶體系列:.
查看 古埃及和石榴石
石油
石油(英語、拉丁語:petroleum,拉丁語詞源petra(岩石)+oleum(油)竇耀逵、張怡容,《中國大百科全書》-石油),也称原油,是一種黏稠的、深褐色(有时有点绿色的)液体。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它由不同的碳氢化合物混合组成,其主要组成成分是烷烴,此外石油中还含硫、氧、氮、磷、钒等元素。不过不同油田的石油成分和外貌可以有很大的區分。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组成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今天88%开采的石油被用作燃料,其它的12%作为化工业的原料。由于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许多人担心石油用尽会对人类带来严重的后果。石油因其價值高昂,又被称为黑金。 在中东地区波斯湾一带的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有丰富的储藏,而在俄罗斯、委内瑞拉、加拿大、利比亚、尼日利亚、美国、墨西哥、哈萨克、中国等地也有很大量的储藏。委内瑞拉拥有世界最高的石油储量。 石油的常用衡量单位“桶”为一个容量单位,即。因为各地出产的石油的密度不尽相同,所以一桶石油的重量也不尽相同。一般地,一吨石油大约有。.
查看 古埃及和石油
矇眼貂
寵物貂(學名:),又名雪貂、地中海雪貂或矇眼貂,是的馴養亞種。牠們是兩性異形體的,雄貂比雌貂大。牠們一般呈褐色、黑色、白色或混色,公貂連同尾巴長可到51公分,重1—2公斤,母貂體型較小,體重約在600公克—1公斤,壽命為7—10歲。 寵物貂的馴養歷史不明,但很有可能是早於2500年前就已經開始,最早可追溯到西元前的古埃及時代原生種鼬鼠。目前仍有一些地區利用歐洲雪貂來獵捕兔,但漸漸被馴養為寵物的寵物貂已經不適合野外生活。由於寵物貂與歐洲雪貂有著密切關係,雪貂是非常容易與他們交配的。過度的歐洲野生雪貂與寵物貂的繁殖,被認為在紐西蘭對當地生物造成損害。所以,現在有某些地區是禁止飼養雪貂的。雪貂一詞常常讓人誤會寵物貂是全白色,其實除了白子,全白的寵物貂是非常少見的。.
查看 古埃及和矇眼貂
玩具
玩具泛指可用来玩的物品,玩具有不同的材質和遊玩形式,可以是自然物体如泥土、石塊、樹枝、貝殼等;玩具也可以是人工製作,如布偶、卡牌、積木、拼圖等。玩具在人類社會中有重要的娛樂作用,對於兒童社會化的過程扮演重要角色。透過玩玩具,兒童可以學習如何運用工具、鍛鍊身體及學習因果關係;玩具也可以用於治療。.
查看 古埃及和玩具
玳瑁
玳瑁(學名:Eretmochelys imbricata)是属於海龟科的一种海龜,是玳瑁属下唯一一种,又名--瑁、蝳蝐、--玳、文甲、鷹嘴海龜、十三鲮龟、十三鳞、十三棱龟、明玳瑁、千年龟,简称玳,分为太平洋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 bissa)和大西洋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 imbricata)两个亚种。此物种分布非常广泛,其中太平洋玳瑁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海域,大西洋玳瑁分布於大西洋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美洲和亞洲的海域。 玳瑁的外形与其他海龟大致相似,都有扁平的躯体、保护性的背甲、以及适於划水的桨状鳍足,而玳瑁最明显的特点是其鷹喙般的嘴,以及躯体後部锯齿般的缘盾。虽然玳瑁分布在广大的海域中,其最主要的生活区是浅水礁湖和珊瑚礁区,珊瑚礁中的许多洞穴和深谷给它提供休息的地方,珊瑚礁中还生活着玳瑁最主要的食物——海绵。这些海绵中的部分物种对於其他生物来说是剧毒且致命的,所以玳瑁肉中往往會含有致人死亡的高毒性物质;且由於海绵中通常含有大量二氧化硅(玻璃的主要原料之一),因此玳瑁是屈指可数的能够消化玻璃的动物之一,也是唯一能消化玻璃的海龟。玳瑁的食物还包括栉水母、水母、海葵、虾蟹和贝类等无脊椎动物以及鱼类和海藻。 玳瑁的甲壳上有美丽而又色彩斑斓的花纹,是一种名贵的宝石,可作为首饰、雕塑等饰品的原材料,高贵典雅,有祥瑞幸福、健康长寿的象征,享有“海金”之称。玳瑁工艺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工艺水平在唐代已达顶峰,日本的玳瑁工艺也受到了中国很大的影响。正是由於人类对玳瑁的过度需求,导致玳瑁在世界范围内的数量持续减少,已有灭绝的危险,目前两个玳瑁亚种的保护现状均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为極危状态。一些国家,如中国和日本,常会猎取玳瑁、挖其巢穴以食用它的肉和蛋,因为玳瑁的肉蛋很美味,甲壳可入中药,因此玳瑁的保护有很大困难。目前玳瑁受到《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保护,很多国家已禁止猎捕玳瑁,玳瑁产品也被禁止进出口。.
查看 古埃及和玳瑁
玳瑁 (宝石)
玳瑁,有时也称龟甲,在宝石学中被归类为有机宝石,特指玳瑁(一种海龜)的背甲,为非晶质体。玳瑁宝石呈微透明至半透明,具蜡质至油脂光泽,摩氏硬度2.5,密度1.29 g/cm3,折射率1.55,韧性好,加热变软变暗,具热塑性,可切割。玳瑁饰品高贵典雅,有祥瑞幸福、健康长寿的象征,享有“海金”之称。.
查看 古埃及和玳瑁 (宝石)
玻璃
玻璃是一種呈玻璃態的无定形体,熔解的玻璃經過迅速冷卻(過冷)而成形,雖為固態,但各分子因沒有足夠時間形成晶體,仍凍結在液態的分子排布狀態。 玻璃一般而言是透明、脆性、不透氣、並具一定硬度的物料。最常見的玻璃是,包括75%的二氧化硅(SiO2)、由碳酸鈉中製備的氧化鈉(Na2O)以及氧化鈣(CaO)及其他添加物。玻璃在日常环境中呈化学惰性,亦不會與生物起作用。玻璃一般不溶于酸(例外:氢氟酸与玻璃反应生成SiF4,从而导致玻璃的腐蚀);但溶于强碱,例如氫氧化銫。 因為玻璃透明的特性,因此有許多不同的應用,其中一個主要應用是作建築中的透光材料,一般是在牆上窗戶的開口安裝小片的玻璃(玻璃窗),但二十世紀的許多大樓會用玻璃為其側面的包覆,即玻璃幕牆大樓,這種現代的玻璃已經具有防破裂的能力而被廣為應用,更新款的加入防鳥類撞擊的設計。玻璃可以反射及折射光線,而且藉由切割或是拋光,可以提昇其反射或折射的能力,因此可以作透鏡、三棱鏡、其至高速傳輸用的光纖。玻璃中若加入金屬鹽類,其顏色會改變,玻璃本身也可以上色,因此可以用玻璃製作藝術品,包括著名的花窗玻璃。 玻璃雖然容易脆斷,但非常的耐用,在早期的文化遺址中都發現許多玻璃的碎片。因為玻璃可以形成或模製成任何的形狀,而且本身是無菌的,因此常用來作為容器,包括碗、花瓶、瓶子、玻璃杯,尤其成本低廉,適合大量生產。堅硬的玻璃也常作為紙鎮、彈珠等。若將玻璃嵌入有機塑料中,是複合玻璃纤维中的重要的加固材料。 在科學上,玻璃的定義較為廣泛,是指加熱到液態時會出現玻璃轉化的无定形固體。有許多材料都符合這類玻璃的條件,包括一些金屬合金、離子鹽類、水溶液及聚合物。在包括瓶子及眼鏡的許多應用中,聚合物玻璃(如壓克力、聚碳酸酯及PET)的重量較輕,可以取代傳統的矽玻璃。 玻璃在中國古代亦稱琉璃,日語漢字以硝子代表。.
查看 古埃及和玻璃
王后谷
王后谷(阿拉伯语: ;英语:Valley of the Queens)是古埃及法老的妻子死後所安葬的地方,主要盛行於古埃及第十八、十九和二十王朝(公元前1550年至前1070年)。其中也有很多是王子、公主和貴族的陵墓。 王后谷位在較知名的帝王谷附近,也就是底比斯的尼羅河西岸。王后谷在古埃及时代被称为“Ta-set-neferu”。這個陵墓群之所以選在首都西邊的貧瘠丘陵,原因可能是因為在埃及第十八王朝時期盜墓賊漸增,且都是鎖定金字塔,因此改葬在岩石切陵。 王后谷經考古團隊人員調查出約有將近100多個墓(包含無法分類的陵墓),有幾個墓穴的裝飾十分豪華時髦,非常有貴族的作風。 王后谷在1979年與底比斯和帝王谷一同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一員。.
查看 古埃及和王后谷
王家的紋章
《王家的紋章》(王家の紋章)是由日本漫畫家組合细川智荣子與芙〜みん的少女漫畫作品。1976年於少女漫畫雜誌《月刊Princess》上首度連載,歷經40年尚未完結,單行本共64卷,日本地區由秋田書店出版。 本作是少女漫畫界最長壽的作品之一,時空交錯的舊懸念設定、宏大的歷史背景、浪漫纏綿的愛情,該作以其宏大的作品世界吸引眾多讀者。並與《玻璃假面》並列為日本早期的經典少女漫畫之一。 台灣則由長鴻出版社歷經16年的接洽,才終於讓作者同意於2007年4月取得台灣中文版權,也是此作品的全球第一個海外授權版。早期曾被盜版書商翻譯為《尼羅河的女兒》。.
查看 古埃及和王家的紋章
玛雅 (埃及人)
玛雅(maya)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图坦卡蒙、伊特努特-阿伊与哈伦海布统治时期的大臣。在图坦卡蒙与伊特努特-阿伊统治时期,他是最重要的大臣,他也是统计皇家陵墓的陪葬品的数量的工作人员。他曾送一个巫沙布提俑给图坦卡蒙当陪葬品。.
查看 古埃及和玛雅 (埃及人)
火葬
火葬俗称“火化”、“熟葬”或“焚尸”,是一種處理屍體的方式,具體而言是以矯形的方式把屍體燒成灰烬,然後安置在容器中、埋於土中、撒於水中或空中,甚至以火箭射上太空 2007-04-29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殷亮。 印度教、佛教盛行火葬,儒家、伊斯蘭教和基督宗教則盛行土葬。自從二十世紀開始,火葬在世界各地得到提倡,以節約日益紧张的耕地。中國大陸為47.1%(2015年),美國為26%,韓國為74%,日本為99.85%(2008年),台灣為95.65%(2015年),瑞典及丹麥火化率皆達75%,英國為72.45%,紐西蘭70%,澳洲則為65%。.
查看 古埃及和火葬
琥珀之路
琥珀之路是一条古代运输琥珀的贸易道路,这条水路和陆路结合而成的通商道路,从欧洲北部的北海和波罗的海通往欧洲南部的地中海,连结了欧洲的多个重要城市,维持了多个世纪。 在公元前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琥珀作为装饰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从北海和波罗的海海岸的产地,经由维斯瓦河和第聂伯河运输到意大利、希腊、黑海和埃及。琥珀之路连结了琥珀的产地和在欧洲、中东地区和远东地区的消费地,并经由另一条通商道路丝绸之路继续通往亚洲。.
查看 古埃及和琥珀之路
睡莲属
睡蓮屬(學名:Nymphaea)是睡蓮科下的一屬。.
查看 古埃及和睡莲属
破坏偶像主义
坏偶像主义(iconoclasm)指一种对宗教偶像或其它象征或纪念物的刻意摧毁的行为,通常带有宗教或政治动机。此行为经常发生在重大政治或宗教变动之后。该术语也包括更为具体的行为:统治者死后或被推翻后,对其形象的摧毁,如古埃及国王阿蒙霍特普四世死后接连发生的活动。.
查看 古埃及和破坏偶像主义
碳
碳(Carbon,拉丁文意為煤炭)是一種化學元素,符號為C,原子序数為6,位於元素週期表中的IV A族,屬於非金屬。每個碳原子有四顆能夠進行鍵合的電子,因此其化合價通常為4。自然產生的碳由三種同位素組成:12C和13C為穩定同位素,而14C則具放射性,其半衰期約為5,730年。碳是少數幾個自遠古就被發現的元素之一(見化學元素發現年表)。 碳的同素異形體有數種,最常見的包括:石墨、鑽石及無定形碳。這些同素異形體之間的物理性質,包括外表、硬度、電導率等等,都具有極大的差異。在正常條件下,鑽石、碳納米管和石墨烯的熱導率是已知材質中最高的。 所有碳的同素異形體在一般條件下都呈固态,其中石墨的熱力學穩定性最高。它們不易受化學侵蝕,甚至連氧都要在高溫下才可與其反應。碳在無機化合物中最常見的氧化態為+4,並在一氧化碳及過渡金屬羰基配合物中呈+2態。無機碳主要來自石灰石、白雲石和二氧化碳,但也大量出現在煤、泥炭、石油和甲烷水合物等有機礦藏中。碳是所有元素中化合物种类最多的,目前有近一千萬種已記錄的純有機化合物,但這只是理論上可以存在的化合物中的冰山一角。 碳的豐度在地球地殼中排列第15(见地球的地殼元素豐度列表),並在全宇宙中排列第4(见化學元素豐度),名列氫、氦和氧之下。由於碳元素極為充沛,再加上它在地球環境下所能產生的聚合物種類極為繁多,因此碳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化學根本。.
查看 古埃及和碳
神
,在不同語言中有不同的含義,常和宗教、神秘學、儀式性的習俗有關。其中一種含義是超自然體系中的至高者(The Most High),不受自然規律限制,反之卻高於自然規律,主宰宇宙萬物和整體世界(Holist World),能對物質相位(Material Phase)施加直接或間接干涉。在所有的人類社會中都存在這種概念化的偶像(Conceptualized Idol),但因各地文化風俗和宗教、信仰、意識形態有異,人們對神的認知完全分歧,導致法西斯思想、無理排他、種族主義、鎖國政策、軍國主義等充滿攻擊性的社會取向(Social Orientation)。.
查看 古埃及和神
神庙逃亡2
廟逃亡2(Temple Run 2)是由 Imangi Studios 開發的遊戲《神廟逃亡》的續作。.
查看 古埃及和神庙逃亡2
神秘学
學(英語:Occultism,Occult Studies),或稱祕術主義.
查看 古埃及和神秘学
神聖糞金龜
聖糞金龜(学名:Scarabaeus sacer)是位於地中海盆地的糞金龜的一種。 在古埃及被視為太陽神凱布利的聖物。.
查看 古埃及和神聖糞金龜
祈雨舞
舞是一種為了祈求作物生長需要的降雨而表演的儀式性舞蹈,從古埃及、一些印地安部落(如馬雅文明)到20世紀的巴爾幹國家都可發現這種性質的舞蹈。現在還在非洲乾旱地區流行。 美國東南部的切羅基族的祈雨舞,除了祈雨以外,還有除魔的功能。該族傳說:往生的部族首領的靈魂會隨著祈雨舞所召喚的雨水降臨,並擊敗徘徊在人間與靈界的惡魔。另外相傳一些特別的祈雨舞會使人做出非常極端的崇拜鬼神的行為。 「祈雨舞」(Rain Dance)一詞的由來可以追溯到一則美國原住民的傳說:在19世紀美國政府強制遷徙原住民的時候,許多傳統的宗教儀式被禁,例如太陽舞。Windigokan,一個暱稱「the backward people」的食人教派,告訴聯邦眾議員說他們所表演的舞不是太陽舞而是祈雨舞,從而避免了聯邦政府的干涉。 Julia M.
查看 古埃及和祈雨舞
祖母綠
母綠是一种寶石,常被稱為“綠寶石之王”。 祖母綠是一种很古老的寶石,在古埃及時代就已用做珠寶。當時的著名礦場-克利奥帕特拉(埃及艷后之名),現已因大量開採而耗竭。 現今生產祖母綠較有名的產地,首推哥倫比亞(專業鑑定所須內含三相物)。當地出產的祖母綠品質公認最佳。一顆祖母綠要是其產地確定為哥倫比亞的話,其價格會較一般祖母綠為高。其他地方的礦場則以巴西(二相物)與尚比亞產量最大。.
查看 古埃及和祖母綠
禿鷲
禿鷲又称兀鷲、靈鷲、狗頭鵰、座山鵰或禿鷹,是一类以食腐肉為生的大型猛禽。在歐、亞、非及美洲都有禿鷲的分布,而美洲的禿鷲與歐亞非的禿鷲在分類上較不相近。.
查看 古埃及和禿鷲
科学史
科學史,利用了思想史和社會史兩個面向的歷史研究方法。科學起源於對自然其功能性的實用考量以及纯粹的哲學探究。 雖然科學方法自古便不斷發展,但現代科學方法卻是始自伊斯蘭科學家,海什木(Alhazen)在大約西元1000年左右,運用實驗的經驗法則寫出了一本關於光學的著作《》。然而,現代科學方法在13世紀的歐洲由大學經院哲學的學者所發起科學革命時,方才算發展完全Thomas Woods, How the Catholic Church Built Western Civilization, (Washington, DC: Regenery, 2005), ISBN 978-0-89526-038-3,到了16世紀及17世紀早期的發展高峰,現代科學方法的廣泛應用更引領了知識的全面重估。科學方法的發展被某些人(尤其是科學哲學家及實證科學家)認為是太過於基礎而重要的,認為早先對於自然的探索只不過是前科學(pre-scientific),現代科學方法才被他們認為是真正的科學。習慣上,科學史學家仍舊認定早先的科學探索也包含於廣大而充足的科學範疇之中。 數學史、科技史及哲學史則在其各自的條目中描述。數學跟科學很接近但有所區别(至少在現代的觀念上是這樣認為)。科技涉及設計有用的物件和系統的創造過程,跟尋求传统意义上的真理(empirical truth)又有所不同。哲學跟科學的不同在哲學還尋求其他的知識領域,如倫理學,即便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也都是以既定的事實作爲理論基礎。實際上這些領域都作爲外在的重要工具為其他領域所用。.
查看 古埃及和科学史
科林斯
科林斯(Κόρινθος,),在新約聖經中又譯哥林多或格林多,是希腊的歷史名城之一,位于连接歐洲大陸及伯罗奔尼撒半岛的科林斯地峡上,西面是、东面是萨罗尼科斯湾,距離首都雅典約78公里。現今為科林西亞州的首府,人口约2.4萬人。 環繞該城的其他小鎮,依順時針方向次序,是位於海岸的Lechaio、Isthmia、Kechries及位於内陆的Examilia及科林斯古城。地理上环绕该城的是沿海狭窄的沃恰(Vocha)平原、科林斯湾、科林斯运河、萨罗尼科斯湾、奥涅亚山(Oneia),和建有中世纪卫城的独石“科林斯卫城”(Acrocorinth)。.
查看 古埃及和科林斯
科普特人
科普特人(科普特语:ⲟⲩⲣⲉⲙ'ⲛⲭⲏⲙⲓ 'ⲛ'Ⲭⲣⲏⲥⲧⲓ'ⲁⲛⲟⲥ ou.Remenkīmi en.Ekhristianos,意为“埃及的基督教徒”)指埃及的基督徒,是当代埃及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是在公元1世纪时信奉基督教的古埃及人的后裔。基督教在公元400-800年是埃及绝大多数人信仰的宗教。从被穆斯林征服到10世纪中叶以后,基督教都仍是埃及一个显著少数民族的信仰。目前,在埃及的科普特人是中东地区最大的基督教族群,其人口约占埃及超过8千万总人口的10–15% (retrieved 09-27-2008)。.
查看 古埃及和科普特人
科普特语
科普特语(Coptic language)是古埃及语言发展的最末阶段,形成于纪元前。纪元伊始,人们开始借鉴希臘文字,创造出科普特字母。公元3世纪,出现大量用科普特语誊抄的希腊文献,尤其是基督教经文。迦克墩公會議后,亚历山大学派反对确立耶稣「一位二性」的信经,与罗马天主教分道扬镳,出现了科普特教派。科普特语言文字在科普特教派的信徒的使用中得到继承发扬。科普特语曾在埃及各地广泛使用,但后来逐渐被阿拉伯语取代。现在,科普特语只在埃及科普特人的教堂中使用。.
查看 古埃及和科普特语
秒
是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 ,符號是s。有時也會借用英文缩写標示為sec。秒在英文裡的原始詞義是計算小時的六十分之一(分鐘)後,再計算六十分之一。在西元1000至1960年之間,秒的定義是平均太陽日的1/86,400(在一些天文及法律的定義中仍然適用)。在1960至1967年之間,定義為1960年地球自轉一周時間的1/86,400 ,現在則是用原子的特性來定義。秒也可以用機械鐘、電子鐘或原子鐘來計時。 國際單位制詞頭經常與秒結合以做更細微的劃分,例如ms(毫秒,千分之一秒)、µs(微秒,百萬分之一秒)和ns(奈秒,十億分之一秒)。雖然國際單位制詞頭雖然也可以用於擴增時間,例如ks(千秒)、Ms(百萬秒)和Gs(十億秒),但實際上很少這樣子使用,大家都還是習慣用60進位的分、時和24進位的日做為秒的擴充。 秒不但是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也是公分-克-秒制、米-公斤-秒制、米-公噸-秒制及英制單位下的時間基本單位。.
查看 古埃及和秒
稅
(又稱税赋、稅負、稅捐、租稅等)是指政府(或与政府等价的实体,如教会、部落首领)向纳税人(个人或企業法人)强制征收的貨幣或資源。税由法律强制力保证,抗拒或延遲纳税的人会受到法律惩罚。税收可以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或所得稅和財產稅和消費稅,税收的形式可以是货币或劳动。少數國家完全不用納稅,像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依稅法繳納的金額稱為「稅金」。依據不同課稅對象、或是不同法律授權、或是不同納稅人可劃分為不同的分類,稱為税种或稅目。政府依法對民間收取稅收的行為稱為課稅;個人或企業向政府繳納稅金的行為稱為納稅。政府要求納稅人在繳稅期限後繳足應納稅金稱為補稅,政府退還溢收稅金稱為退稅。.
查看 古埃及和稅
穿刺
穿刺是古代的一種酷刑,即將犯人的身體用一根木棒刺穿。 穿刺之刑往往使用一根很長的木棒,插入人體的特定部位,如直腸、陰道、口腔等。如此的方法會導致受刑者在痛苦中死亡,有時候會長達數天。施刑的木棒往往會插在地上,任由受刑者在痛苦中死去。 有時候,施刑人在穿刺之時避免插中受刑者的重要臟器以避免其立即死亡,像一個插頭一樣避免其大量出血。將受刑者置於大庭廣眾之下後(有時候也包括在眾目睽睽之下對受刑者進行拷打和強姦),在生殖器和直腸之間的會陰處開一個口子。然後將一根粗木棒插入其間。插入人體的那頭很鈍,能夠推開體內的重要臟器,大大延長受刑者的生存時間。 施刑用的木棒往往會從胸骨處穿出,因此將木棒的頂端抵在受刑者的下顎處,以防止受刑者身體的下滑。.
查看 古埃及和穿刺
穆斯林征服埃及
穆斯林征服埃及發生於西元7世紀左右,當時崛起於阿拉伯半島的阿拉伯帝國快速擴張,奪取了東羅馬帝國位於埃及的領土,使得埃及逐漸地伊斯蘭化,古埃及及希臘文明的影響亦逐漸消失於歷史的洪流之中。 Category:7世纪政治 Category:7世纪非洲 Category:7世纪战争 Category:埃及歷史 Category:拜占庭帝國.
查看 古埃及和穆斯林征服埃及
穆斯林的无知
《穆斯林--无知》(Innocence of Muslims),又譯《--真穆斯林》,曾名为《沙漠战士》或《本拉登的无知》,是2012年出品的一部关于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其人其事的反伊斯兰教电影,由美国籍埃及科普特基督教导演萨姆·巴奇莱(Sam Bacile)制作并导演。该影片在预告片被翻译成阿拉伯文后,因为讽刺诋毁穆斯林而引起穆斯林世界对美国使领馆的多起示威,导致至少4名美国外交人员死亡,其中包括遇袭身亡的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克里斯托弗·史蒂文斯。.
查看 古埃及和穆斯林的无知
端方
端方(),托忒克氏(又作托活络氏),字午橋,號匋齋,諡忠敏,满洲正白旗人。清末政治家、金石学家、收藏家。.
查看 古埃及和端方
第三中間時期
三中間時期,即古埃及自法老拉美西斯十一世於公元前1070年死後,至普薩美提克一世於前664年驅逐第二十五王朝的努比亞統治者、創立第二十六王朝之前的一段時期。.
查看 古埃及和第三中間時期
第一中间时期
一中间时期是古埃及历史古王国时期和中王国时期之间的大约100年的历史时期。古王国后期,中央集权的减弱使埃及王朝逐渐丧失了对地方政体的管辖,各地方领袖纷纷脱离中央政府,古埃及进入分裂状态。尽管这一时期仍然有诸如第七、第八等王朝存在,但那只不过是名义上的王朝,实际上则仅仅可以控制首都孟菲斯附近的一小部分地区,而其他地区则被地方官员实际控制。这一时期的后期,来自中部埃及底比斯的地方官员开始挑战“中央政权”,建立第十一王朝,并成功打败原中央政府,统一埃及,此后古埃及进入国家统一的中王国时期。《第一中间时期》(1st Intermediate Period),古埃及网(Ancient-egypt.org),2007年1月13日更新。.
查看 古埃及和第一中间时期
米吉多战役
米吉多战役(前15世纪)发生在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帅下的埃及军队与卡叠什国王领导下的迦南同盟之间。它是世界上有可信史料记载的第一场战役。它还是首场使用复合弓和有伤亡人数统计的战役。所有关于该战役的第一手资料来自埃及人的记载——这些资料大多由抄书吏塔加尼以圣书体写在底比斯卡纳克的阿蒙神庙的墙上。 古埃及文献记载该战役发生在图特摩斯即位后第23年的第三季第一月的21号,一般认为那就是前1457年4月16日,虽然也有人说是前1482年或前1479年。战争的结果是埃及人大胜,迦南人逃往米吉多。随后埃及人展开对米吉多的长时间围困。 该战役恢复了埃及对累范特的控制,埃及新王国进入了它的极盛时代。.
查看 古埃及和米吉多战役
米诺斯火山爆发
米诺斯錫拉島火山爆发(The Minoan eruption of Thera),也叫做圣托里尼火山爆发,是发生在希腊的圣托里尼的一个火山爆发指数为6-7级之间的灾难性的火山爆发,喷发物的体积相当于60立方千米的实心岩石。火山的喷发时间估计是公元前第二个千年。这次喷发是地球上最严重的火山爆发之一,灾难毁坏了米诺斯的锡拉岛,包括米诺斯在阿克羅蒂里(Akrotiri)的殖民地(在今天的圣托里尼),也毁坏了附近岛屿和克里特岛的农业和居住区。 关于这次火山爆发,还没有发现描述清楚的古代文字记录;这次爆发可能也造就了一些希腊神话,可能导致了埃及的骚乱,也可能导致了中国的改朝换代-即商朝替换夏朝 。另外,米诺斯火山爆发和阿克羅蒂里城的毁灭也可能让柏拉图得到灵感,而写下关于亚特兰蒂斯的故事。.
查看 古埃及和米诺斯火山爆发
米诺斯文明
邁诺斯文明(Minoan civilization),或译作米诺斯文明、弥诺斯文明、邁諾安文明或邁諾亞文明,是愛琴海地區的古代文明,出现于古希臘,迈锡尼文明之前的青铜时代,约公元前3650年—前1400年。该文明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克里特島。 “邁诺斯”这个名字源于古希腊神话中的克里特国王米诺斯。20世纪初英国考古学家阿瑟·爱文斯在希臘克諾索斯挖掘出古代的王宫遗址(就是现在的克诺索斯王宫博物馆)后,认为这就是传说中米诺斯王朝的迷宫。因此,爱文斯将此遗址所代表的文明称为“米诺斯文明”。但人们并未确定传说中的米诺斯即是一位真实的米诺斯统治者。邁诺斯人自己如何称呼自己的文明仍然是一个未知数。不过,古埃及人所称的“Keftiu”和闪米特人的“Kaftor”或“Caphtor”都指米诺斯时期的克里特岛,也许是一种启发。 邁诺斯人以从事海外贸易为主。他们的文化在约公元前1700年之前显现出高度的组织性,与继后以军事贵族统治为特点的文化相迥。许多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相信邁诺安人在青铜时期重要的锡交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锡与产自塞浦路斯岛的铜的合金被用来制造青铜。而随后青铜工具逐渐由性能更优的铁器所取代的过程,似乎与邁诺斯文明的衰落相吻合。此外,米诺斯人还进行番红花的贸易,这是一种产自爱琴海地区的自然基因变种產物。很难找到这种贸易的实物证据,不过在圣托里尼有一幅著名的壁画“番红花採集者”。这种贸易形式可能在米诺斯文明之前就存在,作为对乳香,或更晚地,对黑胡椒的交换。考古学家倾向于强调更耐用的交易品:陶、铜、锡,以及大量的金银奢侈品。 各地发现的邁诺斯制造的物品显示,它有一个与希腊本土迈锡尼文明、塞浦路斯岛、叙利亚、小亚细亚、古埃及、伊比利亚半岛及美索不达米亚通商的网络。 对他们的语言,人们所知甚少,一般称之为Eteocretan,漢譯為邁諾斯語,它可能是用仍未被破解的线形文字A书写。后期文化中,由于迈锡尼文明的進入,他们转用线形文字B,一种早期希腊语字母来记事。线形文字B在1950年代被破解,不過线形文字A至今仍然無人可以解讀,使得我们仍无法对这个灿烂的文明进行深入的了解。 一个有争议的结论指出,在邁诺斯文明统治时期,克里特岛从未经受战争的磨难。.
查看 古埃及和米诺斯文明
精油
精油(essential oil)是一种芳香物质,一般是從植物中萃取出來的芳香分子,为香水、調味料、化妆品等工业的重要产品,以及芳香療法(aromatherapy)的主要原料。精油通常使用水蒸气蒸馏。其他方法包含、溶劑提取、樹脂提取、冷壓。其使用於香水、化妝品、肥皂、家中清潔用品和其他產品,用於調整食物或飲料的氣味。.
查看 古埃及和精油
糟糕历史 (2009年电视系列片)
《糟糕历史》(Horrible Histories,國際台釋作歷史知多D)是一部获奖的英国儿童电视节目,以Terry Deary的同名系列丛书《Horrible Histories》(中釋:恐怖的歷史)为基础。该剧的目的是以娱乐化的方式向观众讲述历史知识,从而使枯燥无聊的历史话题变得更有趣味性。 第一季有13集,于4月16日起在CBBC和BBC One上播出。第二季从2010年5月31日播出至2010年7月27日。圣诞特辑在2010年12月17日播出。第三季从2011年5月30日播出至2011年7月26日。第四季从2012年4月9日播出至2012年6月8日。万圣节特辑播出于2012年10月29日。第二季、第三季、第四季各12集外加一集《Savage Songs Special》(以前播放的歌曲汇编)。第五季在2012年9月开始拍摄。 该剧衍生作品包括电视游戏节目《Horrible Histories: Gory Games》,为更高年龄段的观众准备的由史蒂芬·弗莱主持的精编版《恐怖的歷史》。.
糖尿病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缩写为DMs,简称diabetes)是一種代謝性疾病,它的特徵是患者的血糖長期高於標準值。高血糖會造成俗稱「三多一少」的症狀:、 、及體重下降。對於第一型糖尿病,其症狀會在一個星期至一個月期間出現,而對於第二型糖尿病則較後出現。不論是哪一種糖尿病,如果不進行治療,可能會引發許多併發症。一般病徵有視力模糊、頭痛、肌肉無力、傷口癒合緩慢及皮膚很癢。急性併發症包括糖尿病酮酸血症與;嚴重的長期併發症則包括心血管疾病、中風、慢性腎臟病、、以及視網膜病變等。 糖尿病有兩個主要成因:胰臟無法生產足夠的胰島素,或者是細胞對胰島素不敏感。全世界糖尿病患人數,1997 年為 1 億 2,400 萬人,2014年全球估计有4.22亿成人患有糖尿病。由於糖尿病患人數快速增加及其併發症,造成財務負擔、生活品 質下降,因此聯合國將每年的 11 月 14 日定為「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
查看 古埃及和糖尿病
紐塞拉
紐塞拉(Nyuserre Ini)是古埃及第五王朝的法老,繼承了兄長蘭尼弗雷夫的王位。現代學者對他的在位年數意見不一,大約至少有30年。 他在西奈半島的Magharah有銅礦和綠松石礦。其位於Abu Gurab的太陽神廟是埃及最大和最完整的神廟之一。他迎娶了Reput-Nebu為王后。死後葬於阿布西爾的一個金字塔中。.
查看 古埃及和紐塞拉
素数
質--數(Prime number),又称素--数,指在大於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該数自身外,無法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也可定義為只有1與該數本身两个正因数的数)。大於1的自然數若不是質數,則稱之為合數。例如,5是個質數,因為其正因數只有1與5。而6則是個合數,因為除了1與6外,2與3也是其正因數。算術基本定理確立了質數於數論裡的核心地位:任何大於1的整數均可被表示成一串唯一質數之乘積。為了確保該定理的唯一性,1被定義為不是質數,因為在因式分解中可以有任意多個1(如3、1×3、1×1×3等都是3的有效因數分解)。 古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得於公元前300年前後證明有無限多個質數存在(欧几里得定理)。現時人們已發現多種驗證質數的方法。其中試除法比較簡單,但需時較長:設被測試的自然數為n,使用此方法者需逐一測試2與\sqrt之間的整數,確保它們無一能整除n。對於較大或一些具特別形式(如梅森數)的自然數,人們通常使用較有效率的演算法測試其是否為質數(例如277232917-1是直至2017年底為止已知最大的梅森質數)。雖然人們仍未發現可以完全區別質數與合數的公式,但已建構了質數的分佈模式(亦即質數在大數時的統計模式)。19世紀晚期得到證明的質數定理指出:一個任意自然數n為質數的機率反比於其數位(或n的對數)。 許多有關質數的問題依然未解,如哥德巴赫猜想(每個大於2的偶數可表示成兩個素數之和)及孿生質數猜想(存在無窮多對相差2的質數)。這些問題促進了數論各個分支的發展,主要在於數字的解析或代數方面。質數被用於資訊科技裡的幾個程序中,如公鑰加密利用了難以將大數分解成其質因數之類的性質。質數亦在其他數學領域裡形成了各種廣義化的質數概念,主要出現在代數裡,如質元素及質理想。.
查看 古埃及和素数
索哈傑
索哈傑(阿拉伯语: سوهاج ),埃及南部城市,索哈傑省首府,位于尼罗河西岸。索哈杰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埃及和科普特时代就已经是大都市。现有人口14万左右。 Category:埃及城市.
查看 古埃及和索哈傑
索馬利亞跳棋
索馬利亞跳棋(High Jump),是索馬利亞的兩人傳統棋類,是種跳吃棋類遊戲,與古埃及的埃及夾棋有關,是中東跳棋的前身。.
查看 古埃及和索馬利亞跳棋
索馬里人
索馬里人(索馬里語: Soomaali, صوماليون)是一個居住在非洲之角(索馬里半島)的民族,他們主要講索馬里語(屬於亞非語系下的庫希特語族)。絕大多數的索馬里人信奉伊斯蘭教遜尼派,且他們多數分布於索馬利亞(大約一千兩百萬)、衣索比亞(四百六十萬)、肯亞(兩百四十萬)、以及吉布地(524,000)。而索馬里人的移民社群也可見於中東、北美、大洋洲、以及歐洲,另外有許多人因為索馬里內戰關係而疏散前往中东、北美和歐洲。 他们可分为游牧与務农两种。他们是埃塞俄比亞当地土著与阿拉伯人混血,属地中海人种。.
查看 古埃及和索馬里人
索马里
索馬里联邦共和国The Federal Republic of Somalia is the country's name per Article 1 of the.
查看 古埃及和索马里
索马里历史
索马里,是东非的一个沿海国家, 被广泛地称做非洲之角。北部和中西部于吉布提和埃塞俄比亚毗邻,西南于肯尼亚接壤。亚丁湾位于国土北方。.
查看 古埃及和索马里历史
紫外線B光照治療
紫外線B光照治療是用紫外線B(即波長290-320奈米的紫外光)所進行的光照療法,其又可據波長不同分為寬帶紫外線B和窄帶紫外線B。臨床上可用來治療乾癬、汗皰疹、白斑、異位性皮膚炎、全身性濕疹、尿毒症搔癢、玫瑰糠疹、苔癬性糠疹等等。.
查看 古埃及和紫外線B光照治療
紫水晶
紫水晶(amethyst),也称作紫石英,是水晶的一种紫罗兰色变体,通常用作宝石。其名称来自于古希腊语的 ἀ a- (“不”)和 μέθυστος methustos(“醉”),因为相信紫水晶可以保护其主人不醉,古希腊人佩戴紫水晶并且使用紫水晶制造酒器。它是水晶的一种,是一种半珍贵宝石,也是二月的传统诞生石。.
查看 古埃及和紫水晶
紅珊瑚
紅珊瑚又稱貴珊瑚,它們的骨骼呈紅色或粉紅色或白色,能长时间保存,常會用來製作珠寶。紅珊瑚非常珍贵,其中有4种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附录Ⅲ中。目前大陸、台灣、香港間的個人攜帶或貿易皆需申辦CITES證書。 目前台灣珊瑚漁船採捕之珊瑚以寶石珊瑚為限。珊瑚漁船限由宜蘭縣南方澳漁港、澎湖縣馬公第三漁港或高雄市旗津漁港進出。珊瑚漁船採獲珊瑚之交易,應於蘇澳區漁會以拍賣、議價、標價或投標方式公開為之。.
查看 古埃及和紅珊瑚
維齊爾
維齊爾(波斯語:وزير,一譯華札爾、維奇爾、維西爾),清代譯作倭色爾,指高級的行政顧問及大臣(有時涉及宗教),他們為穆斯林君主如哈里發及蘇丹服務,有時可指波斯沙阿的大臣。在現代,維齊爾一詞可用於西亞一些重要官員,又可用於現代伊斯蘭共和國的內閣及形容前伊斯蘭官員。字面上,維齊爾解作「負責者」或「助手」。.
查看 古埃及和維齊爾
維齊爾 (古埃及)
維齊爾(Vizier,又譯維西爾)是古埃及古王國、中王國及新王國時期侍職於法老的最高層官員。埃及學家一般把維齊爾的古埃及語音譯為tjati、ṯ3ty等。新王國時期文學作品《萊克米爾之就職》(Installation of Rekhmire;又作Installation of the Vizier)列出了很多維齊爾的應有職責與操守規範。 維齊爾通常由法老委任,他們大部分來自皇室成員或才識之士。.
織女一
織女一又稱為織女星或天琴座α(α Lyr,α Lyrae),是天琴座中最明亮的恆星,在夜空中排名第五,是北半球第二明亮的恆星,僅次於大角星。它與大角星及天狼星一樣,是非常靠近地球的恆星,距離地球只有25.3光年;它也是太陽附近最明亮的恆星之一。在中國古代的「牛郎織女」神話中,織女為天帝孫女,故亦稱天孫。 天文學家對織女星進行過大量的研究,因此它「無疑是天空中第二重要的恆星,僅次於太陽」。織女星大約在西元前12,000年曾是北半球的極星,但因歲差現象地球自轉軸傾斜,再加上日月對地球各部份的引力並不一致,使地球自轉軸緩慢轉圈,週期約兩萬六千年,稱為歲差現象。,它在13,727年會再度成為北極星,屆時它的赤緯會達到+86°14'。織女星是太陽之外第一顆被人類拍攝下來的恆星,也是第一顆有光譜記錄的恆星。它也是第一批經由視差測量估計出距離的恆星之一。織女星也曾是測量光度亮度標尺的校準基線,是UBV測光系統用來定義平均值的恆星之一。在北半球的夏天,觀測者多半可在天頂附近的位置見到織女星,因為身為天文學上星等的標準,其視星等被定義為0等,因此天文學家會以織女星作為光度測定的標準。 織女星的年齡只有太陽的十分之一,但是因為它的質量是太陽的2.1倍,因此它的預期壽命也只有太陽的十分之一;這兩顆恆星目前都在接近壽命的中點上。織女星的光譜分類為A0V,其溫度比天狼星的A1V高一點。它仍处於主序星階段,透過把核心內的氫聚變成氦來發光發熱。織女星比氦重(原子序數較大)的元素豐度異常的低,織女星光度有輕微的周期性變化,因此天文學家懷疑它是一顆變星。它的自轉相當快速,赤道自轉速度是每秒274公里。離心力的影響導致恆星的赤道向外突起,溫度的變化通過光球表面在極點達到最大值。地球上的觀測者視線正朝著織女星的極點。天文學家經過測定後,得知織女星每12.5小時自轉一周,整顆恆星呈扁平狀,赤道直徑比兩極大了23%。 天文學家觀測到織女星紅外線輻射超量,顯示織女星似乎有塵埃組成的拱星盤。這些塵粒可能類似於太陽系的柯伊伯带,是岩屑盤中的天體碰撞產生的結果。這些由於塵埃盤造成紅外線輻射超量的恆星被歸類為類織女恆星。織女星盤的分布並不規則,顯示至少有一顆大小類似木星的行星環繞著織女星公轉。.
查看 古埃及和織女一
纸
紙是任何纖維經排水作用後,在簾模上交織成薄頁揭下乾燥後的成品。紙是書寫、印刷的載體,也可以作為包裝、衛生等其他用途,如打印紙、複寫紙、衛生紙、面紙等等。纖維無規則交叉排列的紙發明源於中國,它的出現與普及讓人類的知識得以方便地被保存及迅速地被傳播,對於人類文明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查看 古埃及和纸
纸草
纸草可能指以下条目:.
查看 古埃及和纸草
缟玛瑙
缟玛瑙是石英的一种隐晶质,指一种呈现平直排列带状条纹纹路的石髓。缟玛瑙拥有不同颜色的色层,常用作浮雕,也因其透光性用于高档室内设计材料。作为室内设计材料的半透明缟玛瑙通常会经过高度抛光,使之更为半透明,有白色、茶色、褐色等。用作浮雕的缟玛瑙常为淡色或白色,用以雕刻,其底色往往染作黑色,造成反差。其英文Onyx如今也表示纯黑色的黑玛瑙,多用作饰品,颇显稳重。而红缟玛瑙(Sardonyx)是一种肉红色的品种,在古罗马时代十分宝贵,被用作印章。.
查看 古埃及和缟玛瑙
置閏
置閏是一些曆法中插入閏日、閏週、或閏月、以使曆法能跟隨季節或月相。陰陽曆可能會需要插入閏日和閏月。.
查看 古埃及和置閏
罌粟屬
罌粟屬(學名Papaver)是罌粟科下的一屬植物,其下約有70-100個物種。它們可以是一年生、二年生及多年生植物,廣佈在歐亞大陸、非洲及北美洲的溫帶及寒冷區域。.
查看 古埃及和罌粟屬
罗马:全面战争
是一款由Creative Assembly开发的回合制即时战术游戏,游戏背景设定为公元前270年开始的罗马共和国时期。游戏发布於2004年9月22日。 游戏以全景式战场表现著称,因3D引擎性能提升,游戏最多可於一战斗场景中显示三万名以上士兵。另游戏要求玩家运用综合性策略技巧,亦赢得好评。.
查看 古埃及和罗马:全面战争
美尼斯
美尼斯是第一位將古埃及統一起來的統治者。他被視為於公元前3100年前創立了古埃及第一王朝。好比古羅馬的羅慕路斯,美尼斯被視為古埃及歷史的創建者。 根據古埃及傳說,將上下埃及統一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國家的是一個名叫「美尼斯」的法老。然而,這名字並沒有在現存的王名表(開羅殘片和巴勒莫石碑)上出現,這些殘缺的王名表乃是刻於一塊第五王朝的石碑上。作為埃及的第一個統治者,美尼斯是在較後期的史料上才出現的。根據曼涅托的《埃及史》(Aegyptiaca),古埃及起初是神的王朝,然後是神人和亡靈的王朝,接下來才是人的王朝,而在人王朝中,美尼斯就是第一位王。 就第十九王朝(公元前13世紀)的兩個王名表(阿拜多斯王名表及都靈王名表)而言,記載的名稱為「美尼」(Meni),劉文鵬(2000年):《古代埃及史》,93頁,北京:商務印書館而公元前3世紀的埃及歷史學家曼涅托則稱他為「美尼斯」;公元前5世紀的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稱第一位埃及法老為「米恩」(Min);西西里的狄奧多羅斯則稱之為米納斯(Menas)。美尼斯亦於希臘羅馬時期出現於通俗小說中,可見他在後期被視為重要人物。 美尼斯亦歸功於建立了孟斐斯以作為埃及首都。根據曼涅托,美尼斯在位共62年,最後他是被一頭河馬殺死的。.
查看 古埃及和美尼斯
美術館
美術館是指保存、展示藝術作品的設施,通常是以視覺藝術為中心。最常見的展示品是繪畫,但雕塑、攝影作品、插畫、裝置藝術,以及工藝美術作品也可能會被展示。美術館主要的目的是提供展示空間,但有時也會用作舉辦其他類型的藝術活動,例如音樂會或詩歌朗誦會等。此外美術館通常也兼具推廣與文化相關的教育、研究等功能。.
查看 古埃及和美術館
美麗奈茨
美丽奈茨(Merneith)古埃及早王朝时期第一王朝摄政。Toby Wilkinson Early dynastic Egypt Routledge; 1 edition (14 Jun 2001) ISBN 978-0415260114 p.74 哲尔死后,她曾摄政。她的陵墓已在阿比多斯被发现,是按照国王规格建造的。.
查看 古埃及和美麗奈茨
美杜姆
美杜姆(Meidum.) 古埃及遗址,位于尼罗河西岸的贝尼苏韦夫省,距离孟斐斯较近。 这里有古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575年—约公元前2130年)的陵墓建筑群,包括金字塔、一座陵庙和一条通往尼罗河的斜坡堤道。其阶梯金字塔经过修改,成为真金字塔。.
查看 古埃及和美杜姆
義呆利 Axis Powers
《義呆利 Axis Powers》(ヘタリア Axis Powers),簡稱APH,是一部於網際網路上連載的漫畫,作者為日丸屋秀和。.
義呆利 Axis Powers 角色列表
k 表列出漫畫《義呆利 Axis Powers》中的登場角色。其中每一個角色均代表著不同的國家或地區,個性依其民族性也有所不同。作品本質屬於輕鬆搞笑類型,因此某種程度上迴避了尖銳的歷史問題,與真實歷史有較大程度的差異。 商業版廣播劇CD和電視動畫的配音員是共通的。 條目僅收錄日丸屋秀和的作品,並未收錄其他同人作品創造出的角色。和真實存在的政黨、國家、人物無直接關係。 原版爲日文維基百科-ヘタリア Axis Powers的翻譯與適當補充。.
羅塞塔石碑
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又譯為羅塞達碑),是一塊製作於公元前196年的花崗閃長岩石碑,原本只是一塊刻有古埃及法老托勒密五世詔書的石碑,但由於這塊石碑同時刻有同一段内容的三種不同語言版本,使得近代的考古學家得以有機會對照各語言版本的內容後,解讀出已經失傳千餘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義與結構,而成為今日研究古埃及歷史的重要里程碑。羅塞塔石碑最早是在1799年時由法軍上尉(Pierre-François Xavier Bouchard)在一個埃及港灣城市羅塞塔(今日亦稱為拉希德)發現,但在英法兩國的戰爭之中輾轉到英國手中,自1802年起保存於大英博物館中並公開展示。.
查看 古埃及和羅塞塔石碑
羅馬海軍
羅馬海軍 (Classis)乃古羅馬的海軍,這支海軍為羅馬在地中海開疆闢地,卻從未如同羅馬軍團享有同等特權,寰顧歷史羅馬人始終是個以土地為基礎的國家,羅馬征服希臘及埃及等地方後,由這些地方引進非凡的航海技術,從而發展及管理自身的艦隊。間接因為這個原因,羅馬人認為海軍並不是源自羅馬,在古代海軍及艦隊卻沒有自主權,古羅馬海軍就算在最全盛的時代,也從來沒有作為一個獨立自主的軍隊,他們只不過是羅馬陸軍的輔助。 經過第一次布匿戰爭後羅馬海軍大規模的擴軍以及為羅馬的勝戰扮演積極的角色,也為羅馬共和國建立在地中海的霸權,公元前2世紀的前期羅馬欲摧毀迦太基以及在東地中海的希臘化諸王國,以完全掌控海上的各個島嶼使其成為內海(Mare Nostrum),而羅馬海軍再次聲名大噪是在公元前1世紀剿滅海盜,隨內戰導致共和結束也使地中海再次分崩離析,公元前31年亞克興角戰役也是共和時期最後一次內戰,最後在奧古斯都的勝利下建立羅馬帝國。 在帝國時期地中海變成遼闊且和平的"羅馬湖",在缺乏海上敵人的狀況下海軍大多被削減,其任務也轉以打擊海上私掠為主,海軍也管理以及維持主要的河道像萊茵河以及多瑙河來支援陸軍。 在帝國末期出現新的征服者以及野蠻人的部落,羅馬船艦持續保衛開放的戰場,三世紀危機海軍開始徵收通行費以減少其本部的壓力,之後歐洲民族大遷徙(Völkerwanderung)衝擊帝國陸上的防線也是海軍不在處於次等地位,公元5世紀初羅馬必須阻擋野蠻人王國在西地中海的侵略,其中一支汪達爾-阿蘭王國也在地中海上掌握海軍並侵略羅馬城內,使羅馬船艦淪其所有,公元5世紀末繼承帝國西部西羅馬帝國覆亡,帝國東部的東羅馬帝國(拜占廷帝國)建立拜占廷海軍。.
查看 古埃及和羅馬海軍
猎豹
獵豹(学名:Acinonyx jubatus),又稱印度豹,是貓科動物的一種,也是獵豹屬下唯一的存活物種,現在主要分布在非洲與西亞。同其它猫科动物不同,猎豹依靠速度来捕猎,而非偷袭或群体攻击。獵豹是陆上奔跑最快的动物,全速奔馳的獵豹,時速可以達100km以上。.
查看 古埃及和猎豹
猫
貓(學名:Felis silvestris catus),通常指家貓,在現代漢語中也稱貓咪,為小型貓科動物,是為野貓(又稱斑貓;Felis silvestris)中的亞種,此外也有其他未經過《國際動物命名法規》認可的命名,例如Felis catus。根據遺傳學及考古學分析,人類馴養貓的紀錄可追溯至10,000年前的肥沃月灣地區,古埃及人飼養貓的紀錄可追溯至3,600年前,目的可能為捕鼠及其他齧齒目動物,以防止牠們吃掉--。現在,貓成為世界上最為廣泛的寵物之一,飼養率僅次於犬(或稱狗),但同時也是危害十分廣泛的外來種,由於獵捕的習慣,威脅着很多原生鳥類、齧齒類的生存。更直接的風險是因狩獵而感染野外病菌的貓,會引入例如狂犬病等進入人類生活圈,因此對飼主知識技術與社會責任要求也較高,先進國家的公衛系統普遍會針對野貓進行抓捕絕育,管理意義即在於此。長期飼育的貓平均壽命為12年以上(相當於人類64歲),歷史上最長壽的貓則達38歲(等於人類168歲,來自美國德州)。小部分文化在過去亦有食用貓肉的習俗,如越南、廣州等,但現今大部分地區因衛生防疫,或是以貓為寵物等因素而禁止食用貓肉。 品種獲認證的貓會稱為純種貓,主人會以選擇繁殖的方式讓貓繁殖出他們認為趨于“完美”的品種。歷史上也存在因為偶然突變而產生,後給人類保留並加強其特色的品種。.
查看 古埃及和猫
眼鏡蛇
鏡蛇屬(學名:Naja)為眼鏡蛇科的一屬,其成員大多被統稱為眼鏡蛇。雖然世上也有不少其他蛇類的名字包含「眼鏡蛇」(Cobra)一稱(如'''眼鏡'''王'''蛇''' King cobra、水'''眼鏡蛇''' Water cobra),但它們因演化親緣性不足而並不歸為此屬。眼鏡蛇屬目前約有20多個已確認物種,但分類學上經常就物種的獨立性問題而存有爭論,因此某些資料也可能有所出入。眼鏡蛇亦以其他細小蛇類、兩棲類、魚類作為主要食物。 此屬的成員主要分佈於中東、東南亞、非洲、印度尼西亞等地。.
查看 古埃及和眼鏡蛇
烏姆·卡伯
烏姆·卡伯(Umm el-Qa'āb,亦作Umm el Ga'ab,阿拉伯語:أم القعاب)位於埃及阿拜多斯北部,劉文鵬(2008年):《埃及考古學》,42頁,北京:三聯書店。是古埃及早王朝時期統治者的大型墓地(necropolis)。「烏姆·卡伯」的意思解作「陶罐之鄉」(Mother of Pots),此乃由於在早王朝時期之後,用作祭祀的陶罐成了碎片,散落在四處,因而得名。 該處是古埃及人進行宗教崇拜的地方,到了中王國時期,最少一個王陵因為敬拜歐西里斯的緣故而被發掘,並加以重建。Shaw, Ian (2000): The Oxford History of Ancient Egypt, p.
查看 古埃及和烏姆·卡伯
烏尼斯
烏尼斯(Unis,或譯烏納斯,Unas)是古埃及第五王朝的最後一位法老王,大約在前24世紀間在位30年。他在位期間發生了一場戰爭和大饑饉,而後者更使古王國時期結束了黃金時代,開始衰落。 他的烏尼斯金字塔位於薩卡拉,是古王國時期建成的王家金字塔中最小的,不過內裡牆壁刻有現時已知最早的金字塔銘文。他有兩位王后:Khenut和Nebit。因王儲比他早死,所以王位由女婿(也有可能是兒子)特提繼承,特提開創了第六王朝。.
查看 古埃及和烏尼斯
烏德琴
烏德琴,又称厄烏德琴(英文Oud;阿拉伯文عود;波斯語بربط;土耳其語ud或ut;希臘語ούτι;亞美尼亞語ուդ),是中东及非洲东部及北部使用的一种传统弦乐器,有“中东乐器之王”之称。 烏德琴被认为是欧洲魯特琴和。由于现代吉它延自鲁特琴之一种类,是以烏德琴也被视为吉它之祖。 中亚国家如阿拉伯、土耳其、伊朗、亚美尼亚、伊拉克、敘利亞、阿塞拜疆的传统音乐里乌德琴占有重要地位。在北非国家如埃及、苏丹、摩洛哥、突尼斯、阿尔及利亚等也是人们所喜爱的乐器之一。.
查看 古埃及和烏德琴
爱琴文明
爱琴文明是希腊及爱琴地区古代文明的总称。它曾被称为“迈锡尼文明”,因为这一文明的存在通過海因里希·施里曼对迈锡尼始于1876年的发掘进入人们的视野。然而,后续的发现证明迈锡尼在爱琴文明的早期(甚至任何时期)并不占中心的地位,因而后来更多地使用更为一般的地理名称来命名这个文明。.
查看 古埃及和爱琴文明
結婚戒指
結婚戒指或結婚指環是由金屬圓環,鑲上鑽石或其他寶石而成的饰品。在很多如英法等歐洲國家,它通常是被佩戴在左手無名指的指根上。而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主要是德國和東歐地區,人們則把它佩戴在右手无名指。这种戒指用来象徵婚姻:配偶佩戴它來表明對婚姻承諾的忠貞。如今,佩戴婚戒的這种歐洲風俗已在歐洲之外廣泛傳播了。.
查看 古埃及和結婚戒指
瑟莫赫特
瑟莫赫特(Semerkhet)是古埃及第一王朝的第六位法老,其统治期大约在公元前2950年前后。瑟莫赫特统治期间记载甚少,但是据曼涅托的记载,他似乎经历了一段统治困难期——其间发生了数次灾难——曼涅托认为这皆是因为瑟莫赫特是王位篡夺者。人们认为瑟莫赫特曾故意将阿涅德吉布的王名从众多的文物中抹去,但是瑟莫赫特本人的王名其后也被从萨卡拉王表中剔除。尽管其统治时长仅为短短9年,但是瑟莫赫特仍然修建了一座比阿涅德吉布的大得多的皇家陵墓。除此之外,瑟莫赫特之名只在两件当时的艺术品,以及巴勒莫石碑中提及。.
查看 古埃及和瑟莫赫特
瑪雅文明
雅文明,是古代分布於現今墨西哥東南部、瓜地馬拉、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和貝里斯5個國家的叢林文明。雖然處於新石器時代,惟在天文學、數學、農業、藝術及文字等方面都有極高成就。與印加帝國及阿茲特克帝國並列為美洲三大文明(阿茲特克帝國與馬雅文明位於中美洲;印加帝國位於南美洲安地斯山一帶)。 依據中美洲編年,瑪雅歷史分成前古典期、古典期及后古典期。前古典期(公元前2600年-公元250年)也稱形成期,曆法及文字的發明、紀念碑的設立及建築的興建均在此時期;古典期是全盛期(約3世紀-9世紀),此時期文字的使用、紀念碑的設立、建築的興建及藝術的發揮均在此時期達於極盛;後古典期(約10世紀-16世紀),此時期北部興起奇琴伊察及烏斯馬爾等城邦興起,文化也逐漸式微(衰弱)。玛雅从來不像中國、羅馬及埃及等文明擁有一个统一的强大帝国,全盛期的玛雅地区分成数以百计的城邦,然而玛雅各邦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及习俗传统上却属于同一个文化圈,但因為沒有冶金術,農業技術薄弱,無法支撐起龐大的人口,帝國在10世紀之後又逐步回到分散部落的型態。16世紀時,玛雅文化的傳承者阿茲特克帝國被西班牙帝國帶來的瘟疫消滅了大量居民,唯一的美洲文字也被基督徒視為宗教異端而加以抹除,侵略者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壞,直到19世紀遺址才被重新發現,今天的馬雅原住民已經不知道過去的文明歷史。.
查看 古埃及和瑪雅文明
瑪雅曆
雅曆是一套以不同曆法與年鑑所組成的系統,為前哥倫布時期中部美洲的瑪雅文明所使用。現仍使用於墨西哥的瓦哈卡州、恰帕斯州、韋拉克魯斯州Miles, Susanna W, "An Analysis of the Modern Middle American Calendars: A Study in Conservation." In Acculturation in the Americas.
查看 古埃及和瑪雅曆
炼金术
鍊金術是中世纪的一种化学哲学的思想和始祖,是当代化学的雏形。其目标是通過化學方法将一些基本金属转变为黃金,制造万灵药及制备长生不老药。现在的科学表明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但是直到19世纪之前,鍊金術尚未被科学证据所否定。包括艾萨克·牛顿在内的一些著名科学家都曾进行过鍊金術尝试。現代化学的出现才使人们对鍊金術的可能性产生了怀疑。鍊金術在一个复杂网络之下跨越至少2500年,曾存在于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波斯、印度、中国、日本、朝鮮、古希腊和罗马,以及穆斯林文明,然后在欧洲存在直至19世纪。.
查看 古埃及和炼金术
瓦吉特
在埃及神話中,瓦吉特(埃及語:w3ḏyt;Wadjet亦作Wadjit、Wedjet、Uadjet或Ua Zit,希臘語:Udjo、Uto、Edjo或Buto等;中文則有烏加特、瓦傑特等譯法)原本是德普當地的古代女神,德普即後來的帕爾—瓦吉特的一部分(亦即希臘語中的布托),布托是古埃及前王朝時期的一個重要城市,該地也是古代埃及人自舊石器時代至公元前3100年一萬年間的發展種植的地方。瓦吉特一直是下埃及的守護神,後來上下埃及統一後,便與上埃及的禿鷲女神奈赫貝特一起成為埃及的守護神。瓦吉特盤繞太陽的形象名為神聖的毒蛇(uraeus),是下埃及王冠的象徽。 作為守護女神,瓦吉特的形象乃蛇首人身,或單以蛇的形象出現——這蛇通常是當地常見的毒蛇,埃及眼鏡蛇——有時她被描述為擁有兩個蛇頭的女人,有時則是人首蛇身。 瓦吉特的神諭坐落於帕爾—瓦吉特一間有名的神廟裏,帕爾—瓦吉特乃是奉獻給瓦吉特,並其名字命名的城市。此神諭可能就是日後傳至希臘的神諭傳統的源頭。 每年的12月25日,人們會歌唱慶祝「瓦吉特前進」(Going Forth of Wadjet)此節日。而每年的4月21日會於城內進行瓦吉特的祭祀儀式。另外的一些特別日子包括6月21日(夏至),以及3月14日。瓦吉特亦被納入月亮第五日的第五個小時。 瓦吉特與古埃及神祇中的巴斯特(或巴斯梯特)有極大關連。巴斯特是個兇猛的女神,獅首人身,以戰士及保護者的姿態出現,此太陽女神的眼睛後來成為了荷魯斯之眼、拉之眼及火焰之女。帕爾—瓦吉特亦有一所荷魯斯的聖所,太陽神之子被視為法老。之後的一段長時間,瓦吉特與艾西斯及很多其他神祇有所關連。 在樂蜀的哈特謝普蘇特葬祭廟一些牆壁上,可以看到瓦吉特的兩種形象,其中一種是以神聖的毒蛇(uraeus)圍繞著太陽,頸下掛著生命之符,另一個則是在戴著雙冠,代表著統一埃及的荷魯斯面前的眼鏡蛇,代表著法老是由她去保護的。.
查看 古埃及和瓦吉特
生命之符
生命之符(英语:Ankh;符號:U+2625 ),又稱安卡、安可,是埃及象形文字(又稱聖書體)的字母,代表詞語ʿnḫ,解作生命。部份古埃及的神祇手持生命之符的圈,或兩手各執生命之符,交叉雙手放於胸前。拉丁文稱此符作crux ansata,「有柄的十字」之意。 對古埃及學者來說,其形象有何含意仍是個謎。部分專家認為它是子宮形像,但此說法未被完全接受。英国的埃及古物学者艾伦·加德纳(Alan Gardiner)推測它是便鞋扣帶的形像,其圈讓腳踝套入,因為便鞋扣帶的寫法也是ʿnḫ(但可能讀音不同)。 生命之符在古埃及的墓地和藝術中常常出現。在畫像中,賦與木乃伊生命的神祇的手指通常繪有生命之符。古埃及人以生命之符作為護身符,有時會加上另外兩個分別代表「力量」和「健康」的字母。鏡子也通常製作成生命之符的形狀。 在Unicode中,生命之符的編碼是U+2625()。 在流行文化中,生命之符被廣泛應用,代表悠久的歷史、神秘的力量,也是古埃及的象徵符號。 在卡牌遊戲遊戲王中,魔法卡死者蘇生上的圖案就是生命之符。.
查看 古埃及和生命之符
生物学史
生物学史是人类从古至今对生命研究的过程。虽然生物学的概念作为单一领域出现於19世纪,但生物学从传统医学起就已经出现,并可以根据自然史追溯到古埃及医学及时代亚里士多德和盖伦的工作。中世纪时,及学者贾希兹(al-Jahiz)、阿维森纳、伊本·苏尔(Ibn Zuhr或Avenzoar)、伊本·贝塔尔(Ibn al-Baitar)及伊本·纳菲斯(Ibn al-Nafis)进一步发展。欧洲文艺复兴及近代时期,生物学思想被新的经验主义思想彻底变革并发现了一些新的生物。这次活动中比较突出的是对生理机能进行了实验和认真观察的安德雷亚斯·维萨里和威廉·哈维以及开始对生物进行分类和化石记录的博物学家卡尔·林奈和蒲豐,同时还对有机体的发展和行为进行研究,显微镜展示了之前从未看到的世界并为细胞学说打下基础。自然神学的重要性不断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机械论学说的兴起,鼓励了博物学的发展(虽然它也巩固了)。 从18世纪到19世纪,植物学及动物学等生物科学逐渐形成专门的学科。拉瓦锡和其它物理学家开始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将有生物的世界和无生命的世界连接起来。探索博物学家如亚历山大·冯·洪堡调查了生物和他们所在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取决於地理,并建立了生物地理学、生态学及动物行为学。博物学家开始否认本质主义并考虑灭绝及物种突变的重要性。细胞学说为生命的基础提供了新的角度。这些发展以及胚胎学和古生物学,被查尔斯·达尔文综合到自然选择的演化论中。19世纪末,自然发生说开始没落,同时兴起,而遗传的机制仍处於神秘状态。 20世纪初,对孟德尔的作品的重新发现带来了托马斯·亨特·摩尔根和他的学生们的遗传学的快速发展。到了1930年代,群体遗传学和自然选择相结合形成「新达尔文主义」。新的学科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的结构之后。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的建立和遗传密码的破译,生物学被明显地分为有机体生物学(organismal biology)——主要研究生物体及所在的群体—和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所在领域。到20世纪末,一些新学科如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则打破了这一趋势,有机体生物学家使用了分子生物学的技术,而分子生物学家和细胞生物学家也调查了基因和环境的关系以及自然生物体的遗传。.
查看 古埃及和生物学史
生物技术
生物技術(biotechnology)指利用生物體(含動物,植物及微生物的細胞)來生產有用的物質或改進製成,改良生物的特性,以降低成本及創新物種的科學技術。根據不同的工具和應用,它往往與生物工程和生物醫學工程的(相關)領域重疊。 千百年來,人類在農業,食品产业,和醫藥已經採用生物技術.
查看 古埃及和生物技术
生育控制
生育控制(英語:Birth control)也稱為避孕,是避免懷孕的方式或是設備。而計劃生育即對生育子女的數量和時間做出計劃,其中也會包括取得及使用避孕設備或方式。從遠古時代以來,人類就嘗試用多種方式避孕,但一直到20世紀才出現有效的方式。有些文化因為宗教因素、道德因素或是政治因素,會限制避孕或不鼓勵避孕。 最有效的避孕方式是男性輸精管結紮術及女性輸卵管結紮術等絕育手術、子宮避孕器(IUD)及。 --> 再來就是許多,包括复合口服避孕药、避孕贴、及。 --> 效果比較差的方式包括保險套、避孕海绵、避孕隔膜等物理性阻隔方式、及推算安全期避孕法。 --> 效果最差的方式包括以及男性進行体外排精(在射精前將陰莖移出陰道)。 -->其中絕育手術是最有效的,但多半是不可逆的。其他的方式都是可逆的,多半是停止避孕方式即可。像使用男性或女性保險套的安全性行為也可以預防性傳染疾病。 其他的避孕方式不一定可以預防性病傳播。若是已經有未避孕的性行為,在幾天內進行紧急避孕也可以避免懷孕。有些人認為禁慾也是一種避孕的方式,但也有人認為對青少年教導不含避孕方式的純潔教育,可能會因無法遵守,仍有性行為,而又沒有避孕的情形下造成未成年懷孕。 未成年懷孕造成不好影響的風險較高。 -->良好的性教育以及讓避孕用具容易取得,可以減少此年齡層非計畫性懷孕的比例。大多數的避孕方式,都一樣適用在年輕人身上, 但像子宮避孕器、及等對降低未成年懷孕較有幫助。 產婦在分娩之後若沒有哺乳,在四到六週後就可能因為性行為而再次懷孕,-->有些避孕方式可以在分娩後立刻進行,有些方式則需要在分娩後延後一段時間(最長六週)後才能進行。-->若是在哺乳的女性,比較建議用仅孕酮避孕的方式,較不建議用复合口服避孕药。--> 若是已到更年期的女性,建議在最後一次月經結束後一年之內都要進行避孕。 在開發中國家約有2.22億的女性想要避孕,但並未使用任何一種現代的避孕方式。因為避孕,開發中國家孕产妇死亡的比例降低了四成(2008年約減少了27萬人死亡),若所有想要避孕的女性都可以使用現代避孕方式,孕产妇死亡比例可降低七成.。藉由延長二次懷孕之間的間隔時間,避孕可以改善成年婦女分娩的結果,並提高其新生兒的存活率。在開發中國家,隨著避孕較容易進行,女性的收入、資產、身高體重指數、及其兒女的就學及健康情形都有改善。避孕可以使需撫養的兒女數量減少、婦女參與勞動力的比例提高,需使用的稀缺資源也減少,甚至可以增加經濟成長。.
查看 古埃及和生育控制
生肖纪年
生肖纪年法,分成三种类型生肖法 、纳音生肖法和阴阳五行生肖法。生肖法指以十二生肖作为12周期循环的纪年法,因其简单易用,在生肖纪年法中最被广泛运用,而五行(纳音)生肖法和阴阳五行生肖法为西北地区独特的60周期循环纪年法。李树辉 (2006), pg.
查看 古埃及和生肖纪年
田径
径(英语:Athletics),或称田径运动(英语:Sport of Athletics)、陸上競技,是田賽和徑賽(英语:Track and Field)、全能比赛的全称。以高度和距离长度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叫“田赛”,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叫“径赛”。田径比赛由田赛、径赛、公路路跑、竞走和组成,此外还包括部分田赛和径赛项目组成的“十項全能”。田径比賽本身簡單,以及不需要昂貴的設備,因此田径比賽是世界上最多人比賽的體育項目之一。田径比賽大部份是個人性的運動,不過像接力賽跑或是一些團隊一起計分的比賽,會考慮團體的成績。 田径在公元前776年古希腊的第一届古代奥运会即为比赛项目。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田径的走、跑、跳跃、投掷等成为主要竞技项目。1900年巴黎第二届奥运会,首次增加了女子田径比赛。許多現代的最頂級比賽是由国际田径联合会(IAAF)以及成員協會所舉行。 田径是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要項目之一。最重要的國際田徑比賽是世界田径锦标赛,其中包括田徑賽,馬拉松比賽和競走賽。其他頂級的比賽有世界越野錦標賽及世界半程馬拉松錦標賽。夏季帕拉林匹克運動會及則是全世界田径選手的頂級比賽。.
查看 古埃及和田径
甲醇
醇(英語:Methanol,或Methyl alcohol;分子式:CH3OH或MeOH)又稱羥基甲烷、木醇(wood alcohol)與木精(wood spirits),是一种有机化合物,為最簡單的醇類。甲醇有「木醇」與「木精」之名,源自於曾经其主要的生產方式是自(為木材乾餾或裂解的產物之一)萃取。現代甲醇是直接從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氫的一個催化作用的工業過程中製備。 甲醇很輕、揮發度高、無色、易燃,并有獨特的非常相似乙醇(飲用酒)的氣味。 但不同於乙醇,甲醇有劇毒,不可以飲用。通常用作溶劑、防冻剂、燃料或变性劑,亦可用於經過酯交換反應生產生物柴油。 甲醇可以在空氣中完全燃燒,並釋出二氧化碳及水: 甲醇的火焰近乎無色,所以燃點甲醇時要格外小心,以免被燒傷。 不少細菌在進行缺氧新陳代謝時會產生甲醇。因此,空氣中存有少量的甲醇蒸氣,但幾日內就會在陽光照射之下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成為二氧化碳。.
查看 古埃及和甲醇
男性自我口交
一個正在自我吮陽的男性 自我吮陽,又稱為男性自我口交,是自慰的一種形式,指男性用口刺激自己的陰莖。只有少部份的男性身體能夠自我吮陽。.
查看 古埃及和男性自我口交
电磁学
电磁学(英語:electromagnetism)是研究电磁力(電荷粒子之间的一种物理性相互作用) 的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电磁力通常表现为电磁场,如電場、磁場和光。电磁力是自然界中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之一。其它三种基本相互作用是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引力。 電學與磁學領域密切相關。電磁學可以廣義地包含電學和磁學,但狹義來說是探討電與磁彼此之間相互關係的一門學科。 英文单词electromagnetism是两个希腊语词汇ἢλεκτρον(ēlektron,“琥珀”)和μαγνήτης(magnetic源自"magnítis líthos"(μαγνήτης λίθος),意思是“镁石”,一种铁矿)的合成词。研究电磁现象的科学是用电磁力定义的,有时称作洛伦兹力,是既含有電也含有磁的现象。 电磁力在决定日常生活中大多数物体的内部性质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常见物体的电磁力表现在物体中单个分子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的结果中。电子被电磁波力学束缚在原子核周围形成原子,而原子是分子的构成单位。相邻原子的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化學过程,是由电子间的电磁力与动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的。 电磁场有很多种数学描述。在经典电磁学中,电场用欧姆定律中的電勢与电流描述,磁場与电磁感应和磁化强度相关,而馬克士威方程組描述了由电场和磁场自身以及电荷和电流引起的电场和磁场的产生和交替。 电磁学理论意义,特别是基于“媒介”中的传播的性质(磁导率和电容率)确立的光速,推动了1905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的发展。 虽然电磁力被认为是四大基本作用力之一,在高能量中弱力和电磁力是统一的。在宇宙的历史中的夸克時期,电弱力分割成电磁力和弱力。.
查看 古埃及和电磁学
無酵餅
無酵餅,是簡單的麵包食品,初出現於古埃及和蘇美爾。無酵餅為猶太人紀念逾越節所吃的食品,後由耶穌基督引進用於基督宗教。.
查看 古埃及和無酵餅
煙霧章
煙霧章 (سورة الدخان)是《古蘭經》第44章(蘇拉),共計59節(阿亞)。著名的中國《古蘭經》翻譯家馬堅將「煙霧」音譯為睹罕。.
查看 古埃及和煙霧章
特奧蒂瓦坎
特奥蒂瓦坎(納瓦特語:Teotihuacán)是一個曾經存在於今日墨西哥境內的古代印地安文明,大致上起始於前200年,並且在750年時滅亡。「特奥蒂瓦坎」除了是一個古文明與該古文明在今日墨西哥谷旁所建立的建築遺蹟之名外,此詞也是遺蹟所在的(San Juan Teotihuacan)之命名由來,是墨西哥州底下122個次級行政區(Municipios)之一。.
查看 古埃及和特奧蒂瓦坎
牛津通识读本
牛津通识读本系列 (Very Short Introductions series,简称VSI系列) ,是牛津大学出版社自1995年开始出版的一套系列丛书。这套书的每一本都对一个特定的主题进行简洁而精炼的介绍。几乎所有读本都由该领域公认的专家撰写,篇幅为100–150页,并包括进一步深度阅读的建议。作者们往往提供了个人的见解,但每个读本都力图做到中立和完整。 截至2014年9月,该系列已出版书目达到401本,包括 历史、神学、文艺理论、科学哲学、后现代主义、情绪、动物权利、伦理、莎士比亚、休谟、恐怖主义、西班牙内战和进化论等。出版商表示“该系列丛书将会涵盖所有的主要学科, 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个可读性强且包罗万千的工具书图书馆。” VSI系列上市以来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截至2011年, 该系列已被翻译为25种语言,在全世界的销量超过500万册,其中许多读本被选为大学入门教材。系列简体中文版由译林出版社代理出版。 VSI系列的大量书目为首次撰写,但也有一些选自牛津大学出版社已出版的书籍。.
查看 古埃及和牛津通识读本
牙醫學
牙医学(Dentisterie; Dentistry)是一门关于诊断、预防和治疗的口腔疾病、不适及状况的医学研究分支,一般处理牙列疾病,但也可包括口腔黏膜以及相邻相关结构和组织,特别是颌面部(下巴和面部)区域疾病。尽管对于普通大众来说牙医学主要处理与牙齿相关的问题,但牙科领域并不限于齿科学(toodontology,来自古希腊文,ὀδούς,odoús,“牙齿”)——关于研究牙齿结构,发育和畸形的学科。因为在概念上有很多重叠的领域,牙科学也经常被理解为包含现已基本上不存在的口腔科学(关于研究口腔相关的不适和疾病学科),因此这两个术语在某些地区可以互用。 人们普遍认为牙科学对整体健康很重要。牙科治疗由牙科团队来实施,通常包括一名牙医,数名牙医助手(牙医助理,潔牙師,牙體技術師和牙科治疗师)。大部分牙医在私人诊所工作(初级医疗),也有些在医院(二级医疗)和机构(监狱,军队基地等等)工作。 牙科学的历史几乎和人类文明史一样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7000年。在古埃及时期就已能见到原始的牙外科技术。公元前约2650年的一块下颌骨在第一颗臼齿根部下有两个孔眼,这显示曾对该牙实施过脓液引流。印度河流域文明(公元前3300年)的早期哈拉帕时代遗迹中存在9000年前被钻过孔的牙齿。牙外科被认为是医学的首个专门学科。.
查看 古埃及和牙醫學
狮子座
子座(Leo,天文符号:♌)黃道帶星座之一,面积946.96平方度,占全天面积的2.296%,在全天88个星座中,面积排行第十二位。狮子座中亮于5.5等的恒星有52颗,最亮星为轩辕十四(狮子座α),视星等为1.35。每年3月1日子夜狮子座中心经过上中天。.
查看 古埃及和狮子座
盐的历史
文明建立在用食盐储藏食物的基础上。可以腌制储存食物以后,人类饮食对季节的依赖大大降低,也给长途旅行提供了条件。在漫长的历史中,食盐很难制取,也因此被当做珍贵的贸易物资。在一些时期,盐被当做货币使用。在文化中,盐被当做“价值”的象征。 食盐贸易和城市兴衰、经济繁荣、战争胜负结合在一起。掌握了食盐专营权的人富可敌国。世界各地都为贩盐建立起的“盐路”,如意大利的“Via Salaria”盐路从青铜时代起就被利用。 今天,食盐是廉价而普及的调味料,价格相对低廉。.
查看 古埃及和盐的历史
盤蛇圖
蛇圖(Mehen),是出現於西元前三千年前古埃及前王朝時期的擲賽遊戲,版圖如同一條捲曲的蛇,途中若抵達某些特定格子有特別規定,最類似的遊戲是鬣狗圖,與賽鵝圖、升官圖也有關。 古埃及文為:m-H-n:W24.
查看 古埃及和盤蛇圖
盧克索酒店
--(Luxor Hotel)位於內華達州天堂市賭城大道,是一個以全主題設計的大型度假村酒店。酒店於1991年動工,同年動工的還有金銀島酒店和現在美高梅金殿酒店。--以古埃及金字塔形建築著稱,合共有4407間房間,分別位於金字塔內牆和擴建的東西二塔中。酒店於1993年10月15日開幕。 酒店位於拉斯維加斯賭城大道南端,與麥卡倫國際機場相對。酒店左鄰曼德勒海灣酒店、右毗石中劍酒店。三間酒店则設有免費的電車互通。這三間酒店都是由曼德勒渡假村集團(Mandalay Resort Group)所兴建,而該集團則於2004年6月被美高梅國際酒店集團所收購。 --也是全拉斯維加斯最容易被察覺的酒店,因為在酒店金字塔頂部有一激光直射向天空,在夜間的時候,飛機飛行途中就算遠至440公里外的加利福尼亞州也能隱約看到。 位於金字塔內牆的房間,都需要乘搭一種特製的升降機方能到達,而這種升降機是與外牆一樣是成39度角的。 --這個名字本身是來自古埃及的一個著名城市-zh-hans:卢克索;zh-hk:樂蜀;zh-tw:樂蜀;-,存有很多遺跡,但該城市本身並無金字塔。 此酒店被普遍認為是1990年代後現代建築主義的典範,更曾被著名的建築登上雜誌封面。.
查看 古埃及和盧克索酒店
盖布
蓋布(Geb;又称作塞布,Seb或凯布,Keb)是古埃及的大地之神与生育之神,舒与泰芙努特的儿子,九柱神之一。古埃及的这一信仰与世界的其他地区有所不同。在其他的神话中,大地之神往往表现为女神。盖布的形象为鹅头人身,身体呈绿色或黑色。蓋布关押着邪恶的人的灵魂,使他们无法进入天堂。因與自己的妹妹努特形影不離而導致世間生物沒有生存的空間,於是其父親空氣之神舒受到太陽神拉的命令,將兩位戀人分開,故埃及壁畫中常可看到,以四肢罩著大地形成天空的女神與平躺形成大地的蓋布被兩人的父親舒以跪姿分開,也因此在部分地區的神話中也視回音為蓋布呼喚分開愛妻的呼喚。蓋布與努特结婚生了歐西里斯、艾西斯、赛特和奈芙蒂斯。 G G G.
查看 古埃及和盖布
登
登(希腊文:Ντεν或Ντεβέν)為古埃及第一王朝的第四位国王Clayton, Peter A. Chronicle of the Pharaohs: The Reign-by-Reign Record of the Rulers and Dynasties of Ancient Egypt.
查看 古埃及和登
隱䴉
隱䴉(學名:Geronticus eremita)是棲息在荒蕪、半沙漠或岩石環境的一種朱鷺。 牠們不像其他朱鷺般在水上生活。牠們長70-80厘米,身體呈光澤黑色,紅色的面部及頭部沒有羽毛,喙長而彎。牠們在岸邊或山崖的地盤繁殖,每次產2-3隻蛋。牠們主要吃蜥蜴、昆蟲及其他細小的動物。 隱䴉曾廣泛分內在中東、北非及南歐,化石可以追溯至最少180萬年前。牠們已在歐洲消失了超過300年,現時被列為極危物種。在摩洛哥南部野外只有約500隻,在敘利亞少於10隻。牠們長期減少的原因不明,但獵殺、失去棲息地及殺蟲劑中毒等都是可能原因。 隱䴉是候鳥,冬天會往南部地區,但在摩洛哥的族群則全年會留在當地。.
查看 古埃及和隱䴉
芳香療法
芳香療法(Aromatherapy),簡稱芳療,是指藉由芳香植物所萃取出的精油(essential oil)做為媒介,並以按摩、泡澡、薰香等方式經由呼吸道或皮膚吸收進入體內,來達到舒緩精神壓力與增進身體健康的一種自然療法。芳香療法起源於古埃及,近代盛行於歐洲,是一种不被主流医学承认的另类医学。 芳香療法使用的植物材料和芳香植物油,包括精油和其它芳香化合物,用於改變人的情緒,認知,心理和身體健康的目的。 它可以提供作為一種輔助療法,或者更有爭議的是,作為替代醫學的形式。輔助療法可以配合規範治療,替代藥物,而不是傳統的西方醫學,以證據為基礎的治療。 芳香療法師,專門使用芳香療法,利用混合治療級別的精油,通過局部使用方法,包括按摩,吸入或浸水去激發所希望的效果。 沒有良好的醫療證據表明,芳香療法可以預防或治愈任何疾病,但它可能有助於改善整體的健康.
查看 古埃及和芳香療法
銜尾蛇
銜尾蛇(英语:Ouroboros,音譯烏洛波羅斯,,亦作咬尾蛇),是一個古代流傳下來的符號,形象為一條蛇(或龍)吞食自己的尾巴,結果形成一個圓環(有時亦會展示成扭紋形,即阿拉伯數字「8」的形狀),其名字涵義為「自我吞食者」。這個符號一直都有很多不同的象徵意義,而當中最為人接受的是「無限大」、「循環」等。另外,銜尾蛇亦是宗教及神話中的常見符號,在煉金術中更是重要的徽記。近代,有些心理學家(如卡爾·榮格)認為,銜尾蛇其實反映了人類心理的原型。.
查看 古埃及和銜尾蛇
響尾蛇
響尾蛇是一類屬於響尾蛇屬(學名Crotalus)及侏儒響尾蛇屬(學名Sistrurus)有毒的蛇。牠們都在蝮亞科這類有毒蛇的分類之下。.
查看 古埃及和響尾蛇
韋斯特馬克效應
韋斯特馬克效應(Westermarck effect)指出兩個早年共同長大的兒童在成年後不會對彼此產生性吸引力。這個現象由芬蘭人類學家愛德華·韋斯特馬克在他的著作《人類婚姻史》(The History of Human Marriage)中提出。韋斯特馬克效應在許多地區和文化背景中都能觀察到,包括以色列吉布茨集體社區文化和中國的童養媳習俗,以及其他有血緣關係的家庭。這個現象被認為是人類進化中為避免近親性交發展而來的。.
查看 古埃及和韋斯特馬克效應
莎草纸
莎草纸(Papyrus)是古埃及人广泛采用的书写介质,它用当时盛产于尼罗河三角洲的纸莎草的茎制成。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就开始使用莎草纸,并将这种特产出口到古希腊等古代地中海文明地区,甚至遥远的欧洲内陆和西亚。莎草紙消亡以後,製作莎草紙的傳統技術也因缺乏記載而失傳。 对古代写在莎草纸上手稿的研究,或称为纸莎草学,是古希腊罗马历史学家的基本工具。 20世紀工程師哈桑拉贾(Hassan Ragab)从法国引种回埃及的纸莎草,經過無數測試,於1962年重新發明了新的莎草紙製法。成為現在大眾所知的莎草紙製程。.
查看 古埃及和莎草纸
莱因德数学纸草书
莱因德数学纸草书(又譯作林德數學手卷;Rhind Mathematical Papyrus),也称阿姆士(Ahmose)纸草书,或者大英博物馆10057和10058号纸草书,是古埃及第二中间期时代(约前1650年)由僧侣阿姆士在纸草上抄写的一部数学著作,与莫斯科纸草书齐名,是最具代表性的古埃及数学原始文献之一。 这部纸草书总长525厘米,高33厘米,最初应该非法盗掘于底比斯的拉美西斯神庙附近。1858年为苏格兰收藏家莱因德购得,现藏大英博物馆。另有少量缺失部分1922年在纽约私人收藏中发现,现藏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 根据阿姆士在前言中的叙述,内容抄自法老阿蒙涅姆赫特三世时期(前1860—前1814年)的另一部更早的著作。纸草书的内容分两部分,前面是一个分数表,后面是84个数学问题和一段无法理解的话(也称为问题85)。问题涉及素数、合数和完全数,算术,几何,调和平均数以及简单筛法等概念,其中还有对π的简单计算,所得值为3.1605。.
查看 古埃及和莱因德数学纸草书
莴苣
莴苣(学名:Lactuca sativa),又名萵菜、春菜,是菊科莴苣属之一年生或二年生蔬菜。在台灣原來萵苣僅只指菜心,現在泛指莴苣属類蔬菜。它是一种很常见的食用蔬菜,中国、日本等国的人往往烹熟后食用,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往往放在沙律、漢堡包等食品中生食(称--)。在香港,為了跟西--(結球萵苣)區分,叶用的莴苣又稱為唐--。.
查看 古埃及和莴苣
聖伯多祿廣場
聖伯多祿廣場(Piazza San Pietro),亦譯聖彼得廣場,位於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前,長340公尺,寬240公尺,由貝爾尼尼設計,是羅馬最著名的廣場。整個廣場有兩重的巴洛克式柱廊圍繞。.
查看 古埃及和聖伯多祿廣場
達文西密碼
《达芬奇密码》(The Da Vinci Code,ISBN 0-385-50420-9)是美国作家丹·布朗的一部小说,2003年3月18日由兰登书屋出版。这本书以750万本的成绩打破美国小说销售记录,目前全球累積銷售量更已突破8000萬冊,成为有史以来最畅销的小说之一。这本书集合了侦探,惊悚和阴谋论等多种风格,并激起了大众对某些宗教理论的普遍兴趣,包括:有关圣杯的传说、抹大拉的玛丽亚(Mary Magdalene)在基督教历史中的角色等通常被基督徒视为异端的理论。虽然作者声称书中所用资料是事实,不少批评者已经指出内有极多歪曲事实和捏造之处。 此书是布朗2000年小说《天使与魔鬼》(Angels and Demons)的续篇。藍燈書屋于2004年将此书再版为“特制插图版”。新版本包含了超过160幅包括文字说明的图片。.
查看 古埃及和達文西密碼
荷爾-阿哈
荷爾-阿哈(Hor-Aha),目前埃及學學者普遍認為他是古埃及第一王朝的第二位法老。劉文鵬(2000年):《古代埃及史》,106頁,北京:商務印書館周啟迪(1994年):《古代埃及史》,84頁,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荷爾-阿哈出生於公元前3100年。「荷爾」一名是埃及神話中隼神荷魯斯的音譯,而阿哈則有「戰鬥」、「戰士」或「戰隼」(fighting hawk)的意思。.
查看 古埃及和荷爾-阿哈
荷魯斯之眼
荷魯斯之眼又稱真知之眼、埃及烏加眼,是一個自古埃及時代便流傳至今的符號,也是古埃及文化中最令外人印象深刻的符號之一。荷魯斯之眼顧名思義,它是鷹頭神荷魯斯的眼睛。荷魯斯的右眼象徵完整無缺的太陽,依據傳說,因荷魯斯戰勝賽特,右眼有著遠離痛苦,戰勝邪惡的力量,荷魯斯的左眼象徵有缺損的月亮,依據傳說,荷魯斯後來將左眼獻給歐西里斯,因而左眼亦有分辨善惡、捍衛健康與幸福的作用,亦使古埃及人也相信荷魯斯的左眼具有復活死者的力量。.
查看 古埃及和荷魯斯之眼
荷魯斯的四個兒子
荷魯斯的四個兒子是指荷魯斯與哈索爾所生的四個兒子,在埃及有关葬礼的信仰中,他的四個兒子專門負責管理死者的四個罐子,那四個罐子分別裝有胃、腸、肺和肝臟。 以下是荷魯斯四個兒子的名字和分別掌管的罐子:.
查看 古埃及和荷魯斯的四個兒子
鏡
鏡子,也稱鑑,是一種表面光滑,具反射光線能力的物品。最常見的鏡子是平面鏡,常被人們利用來整理儀容。在科學方面,鏡子也常被使用在和望遠鏡、雷射、工業器械等儀器上。.
查看 古埃及和鏡
華盛頓紀念碑
華盛頓紀念碑(英文:Washington Monument),是美國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地標,為紀念美國總統喬治·華盛頓而建造,石碑建築物的內部中空,是世界最高的石製建築,原本米爾斯的最初設計是在底部有開國英雄柱廊圍繞著華盛頓紀念碑,但在美國工兵處陸軍上校凱西被託付重新設計地基與塔身之後,他放棄了柱廊的構想,專注於方尖碑的建造,並將地基挖深、以古埃及的比例重新設計主塔。 1833年美國國會通過建案,建築費用由全民樂捐,每人捐款上限為一美元,藍圖由米爾斯(Robert Mills)設計。其間因建築經費告罄,停擺了22年,1876年又重新復工,由美國陸軍工兵隊負責,經費由政府負擔。整個工程於1884年12月6日峻工,並四年後開放觀光。石碑是以白色大理石建成方尖型,高度是169.3公尺,東面是國會大廈,西部是林肯紀念堂,北面是白宮,南面是傑佛遜紀念堂,內牆鑲嵌著188塊由全球各地捐贈的紀念石。登上169公尺高的華盛頓紀念碑,可俯瞰波托馬克盆地全貌。美國政府於1899年宣佈:「華盛頓特區任何建築物的高度都不可以超過華盛頓紀念碑」。 1853年美北長老會駐中國的傳教士丁韙良曾贈一碑文予美國華盛頓紀念館,由福建巡撫徐繼畬撰碑文文字:「華盛頓,異人也。起事勇於勝廣,割據雄於曹劉,既已提三尺劍,開疆萬里,乃不僭位號,不傳子孫,而創為推舉之法,幾於天下為公,駸駸乎三代之遺意。其治國崇讓善俗,不尚武功,亦迥與諸國異。余嘗見其畫像,氣貌雄毅絕倫,嗚呼,可不謂人傑矣哉!米利堅合眾國以為國,幅員萬里,不設王侯之號,不循世及之規,公器付之公論,創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華盛頓為稱首哉!.
查看 古埃及和華盛頓紀念碑
菲萊 (埃及)
菲萊 (希腊文:, Philai;古埃及文:Pilak,P'aaleq;أنس الوجود,Anas el Wagud;Philae)是一座位于尼罗河中的岛屿,也是埃及南部一个有古埃及神庙建筑群的地方。第一座阿斯旺水坝的兴建致使该岛部分被淹,半个世纪后,新的阿斯旺水坝又曾迫使这里的古埃及神庙建筑群被拆迁至临近的一座岛上,拆迁计划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项目有联系。.
查看 古埃及和菲萊 (埃及)
萨胡拉
萨胡拉(Sahure)是古埃及第五王朝的第二位法老,大約在前25世纪間在位,在位12年或至少13年。萨胡拉可能是第五王朝首位法老乌瑟卡夫的長子。 萨胡拉建立了一支艦隊,擴張疆域,並修建了自己的金字塔和神廟。.
查看 古埃及和萨胡拉
萨拉米斯战役
萨拉米斯海战(Ναυμαχία τῆς Σαλαμῖνος,波斯語:نبرد سالامیس,前480年)是第二次希波战争中雅典政治家地米斯托克利率领的希腊各城邦组成的联合舰队与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薛西斯一世麾下的波斯海军于公元前480年进行的一场海战。兵力处于劣势的希腊联军将波斯舰队诱入科林斯地峡东部的萨龙湾内的萨拉米斯岛与希腊本土阿提卡地区之间狭窄的海峡中,一举取得决定性胜利,成为第二次希波战争的战略转折点。 公元前480年8-9月间,为了阻止波斯军队的进犯,希腊各城邦组成的联军分别在陆上和海上组成防线。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一世率领的大约7000名陆军在中希腊的温泉关布防,阻止波斯陆军从色萨利地区侵入中希腊的维奥蒂亚地区和南希腊的阿提卡和伯罗奔尼撒地区。与此同时,为了防止波斯军队从海上绕道,以雅典海军为主力的希腊各城邦联合舰队封锁了埃维亚岛北端的阿提米修姆海峡。在著名的温泉关战役中,希腊重装步兵面对兵力数百倍于己的波斯军队,坚守了7天,最后由于叛徒告知敌人绕道的山路,遭到迂回包围而失败,希腊军队的后卫部队,包括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一世及其麾下的300勇士战死,波斯军队长驱直入占领维奥蒂亚和阿提卡,并焚毁了雅典城。希腊和波斯海军在阿提米修姆海战不分胜负,但由于温泉关失守,希腊海军遂后撤到雅典外海的萨龙湾内的萨拉米斯岛修整补给。希腊陆军则后撤到狭窄的科林斯地峡建立新的防线,以阻止波斯陆军入侵伯罗奔尼撒半岛。 尽管在战舰数量和海员训练上处于明显劣势,希腊联军接受了地米斯托克利与波斯海军再战的意见。这是因为如果不能限制波斯海军的行动,希腊陆军在科林斯地峡的防线很容易被两栖登陆行动破解。另一方面,薛西斯一世也急于尽快取得决定性胜利以便尽快结束战争。地米斯托克利天才地设计欺骗了薛西斯一世,一方面派人对其示好,一方面透露希腊联军内部的意见分歧,成功诱骗波斯舰队试图封锁狭窄的萨拉米斯海峡。庞大的波斯舰队一进入海峡内的狭窄水域后难以展开,早已等待于此的希腊舰队抓住机会,一举击溃了波斯舰队,从而赢得了自公元前490年的马拉松战役以来,希腊对波斯帝国的又一次辉煌胜利。 薛西斯一世此战失败后任命馬鐸尼斯率波斯陆军继续征服希腊,尽管波斯军队于公元前479年6月再次占领雅典,但在同年8月的普拉提亞戰役中遭到歼灭。波斯海军亦在8月底的米卡勒战役中大败。这两场战役的结局标志着波斯帝国彻底放弃了征服希腊的企图,而希腊则开始了对波斯帝国的战略反击。有不少西方史学家认为如果萨拉米斯海战以波斯帝国的胜利告终,古希腊文明,乃至整个西方文明将会被扼杀,所以这场战役被视作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战役之一。.
查看 古埃及和萨拉米斯战役
非利士人
非利士人(Philistines,希伯來語פלשתים, plishtim),天主教譯名為培肋舍特人,又譯菲力斯丁、菲力斯丁人,是居住在迦南南部海岸的古民族,其領土位於今日加薩走廊及以北一帶,並在後來的文獻中被稱為「非利士地」。非利士人的起源,現代考古學認為與希臘之南愛琴海的邁錫尼文化的早期有文化聯結。在非利士人留下任何文字資料之前,他們已採用迦南當地的文化和語言。非利士語的辭匯中,有許多證據證明他們起源於印歐語系。.
查看 古埃及和非利士人
非洲之角
非洲之角(Geeska Afrika;የአፍሪካ ቀንድ;القرن الأفريقي),有时按照其地理位置,又称东北非洲,作为一个半岛,则又称索马里半岛。非洲之角位于非洲东北部,是东非的一个半岛,在亚丁湾南岸,向东伸入阿拉伯海数百公里。它是非洲大陆最东的地区,非洲大陆最东端的哈丰角也位于这个地区。 作为一个更大的地区概念,非洲之角包括了吉布提、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等国家Robert Stock, Africa South of the Sahara, Second Edition: A Geographical Interpretation, (The Guilford Press: 2004), p.
查看 古埃及和非洲之角
面包历史
面包至少有3万年的历史。第一个面包很可能是偶然情况下弄熟的谷物面糊,也可能是史前人类用早期面粉和水做实验的结果。类似的面饼现在还能在世界各地找到,制作面饼的材料可以是任何谷物,例如墨西哥薄饼、印度的馕、中东的皮塔饼、中国的煎饼。这种扁平面饼是人类早期文明中常见的主食,苏美尔人常吃大麦烙饼,公元前12世纪的古埃及人可以在街上买到叫做“ta”的面饼。古希腊人用精粉、油脂和葡萄酒做的面包祭祀地神克托尼俄斯。.
查看 古埃及和面包历史
青花瓷
青花瓷(blue-and-white porcelain)是源於中國、遍行世界的一種白地藍花的高溫釉下彩瓷器,常簡稱青花(blue-and-white),也用來指代該裝飾工藝。該品種清新明快,質樸大方,不僅是工業化之前影響最廣的瓷器,還被視為中華民族審美理念的代表。.
查看 古埃及和青花瓷
青金岩
青金岩(英文:Lapis lazuli,來源於拉丁語),又稱為青金石,是一種較為罕有的寶石,為變質岩的一種。在阿富汗的巴達赫尚,發掘青金石的歷史已經超過6,000年。在古埃及前王朝時期遺址亦可發掘到青金石所製的首飾,在高加索梅赫爾格爾的新石器時代葬地,甚至遠至毛里塔尼亞亦可找到青金石的珠鏈。.
查看 古埃及和青金岩
静物画
静物画是指以静止的物体作为题材的绘画。在古埃及的墓室、古希腊及古罗马的壁画上都发现有静物画。但是在欧洲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静物常常只是作为宗教画和肖像画背景中的点缀。直到16世纪才逐渐成为独立画种,最初是在意大利、荷兰等地开始流行起来。题材多以花卉、器皿、食物居多。目前一般认为意大利画家雅各布·德巴爾巴里的《静物:鹧鸪与铁臂铠》(1504)是欧洲近代最早的静物画。 Category:艺术类型 Category:绘画.
查看 古埃及和静物画
衣索比亞歷史
埃塞俄比亚是非洲和世界最古老的獨立國家。舊稱阿比西尼亞,直到二次大戰後。和一般非洲国家不同,埃塞俄比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被意大利王國入侵(1936-1941)之前,其古老的君主和制度都一直保存下来,并未有受到殖民主义浪潮的吞噬。1974年,一次军事流血政变将1930年代以来一直统治埃塞俄比亚的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Haile Selassie)推翻以后,埃塞俄比亚改为奉行社会主义。.
查看 古埃及和衣索比亞歷史
衛生棉
--,亦稱--,香港人俗稱M巾,是一種具吸收力的物質,主要的材質為棉狀紙漿和高分子吸收體,用來吸收女性月經來潮時,自陰道流出的經血,不但可避免經血弄污衣物,而且可減小陰部的不適。.
查看 古埃及和衛生棉
衛斯理系列
衛斯理系列為香港科幻作家倪匡以第一人稱敘述的科幻冒險小說,主角為衛斯理與其妻子白素。衛斯理系列故事各單元自成一格,但是又息息相關,內容緊湊。衛斯理系列在華人科幻小說世界擁有廣大的擁護者,多次被拍成不同類型的影視作品。.
查看 古埃及和衛斯理系列
血親
血親指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是以具有共同祖先为特征的亲属关系。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生育的所有后代,以及这些后代之间,都是血亲关系。 血亲是一个生物学概念,但在法学、社会学等学科中也大量出现。在生物学理论上,由于任何两个人如果追溯足够多代几乎总可以找到共同的祖先,因此几乎人人都是血亲。()现实中,如果在所有能够得到的资讯中两个人找不到共同的祖先,则他们不被视为血亲。.
查看 古埃及和血親
被神化的人列表
被神化的人列表列出了一些被自己或其他人神化的名人,並且区分了是在生前已被神化或是死後才被崇拜.
查看 古埃及和被神化的人列表
食品加工业
食品加工业是將食物透過物理或化學途徑轉化為其他形態的食物產業,旨於令食材更易包裝及烹飪。典形的食物加工包括切碎、浸漬、液化、乳化、烹調(例如煮、烤、煎、燒)、醃製,甚至巴士德消毒法或其他食物防腐、罐裝食品和包裝方法。切片、冷凍、乾化等初級加工法亦包括在內。.
查看 古埃及和食品加工业
食品地理学
食品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其中涉及到生产、消费和食物链的供给。.
查看 古埃及和食品地理学
食物
食物通常以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或水構成,能夠藉由進食或是飲用為人類或者生物提供營養或愉悅的物質。食物的來源可以是植物、動物或者其他界的生物,例如真菌,亦或發酵產品像是酒精。生物攝取食物後,被生物的細胞同化,提供能量,維持生命及刺激成長。 在歷史上,人類主要是透過狩獵採集者及耕種兩種方式獲得食物,其餘的還有畜牧、釣魚等。現在日益增加的世界人口中,大部份需要的食物熱量是由食品产业提供。 有許多機構在監控食品衛生及食品安全,包括、、世界糧食計劃署、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及。他們關注的議題包括可持續性、生物多樣性、氣候變化、、人口自然增长率、供水及食品安全。 食物權是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ICESCR)提出的人权之一 ,認可「有適當生活水平的權利,包括適當的食物」也就是「免於飢餓的自由。.
查看 古埃及和食物
风箱
风箱即空氣泵,是用來治鐵高炉的設備,風箱的皮橐內充滿空氣,而且並不塌縮,拉動其體能夠將其內的空氣壓出,空氣通過輸風管,可以進入熔煉爐爐中。.
查看 古埃及和风箱
装饰风艺术
装饰風艺术(Art Decoratifs,簡稱:art deco),另有“装饰派艺术”、“装饰艺术”、“艺术装饰风格”、“装饰艺术风格”等等译名。装饰风艺术(Art Deco) 名字取自于1925年在巴黎举办的国际现代艺术装饰工业展,是法语Arts Décoratifs的简称,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装饰风艺术的多种风格已经出现在巴黎和布鲁塞尔。 “装饰艺术”是一种芜杂的风格,其渊源来自多个时期、文化与国度。从纵向的角度说,装饰风艺术似乎继承新艺术而来;从横向上看,它又和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蓬勃发展的现代运动并行发展并互相影响,尽管两者存在着本质分歧。一般说来,现代主义设计带有精英主义的、理想主义的、乌托邦式的立场,强调为大众服务,尤其是强调为中下阶层的劳动者服务,对装饰本身兴趣并不大,甚至怀有痛恨的态度。装饰风艺术却继承并维护了长期以来为赞助人服务的传统,其设计面向的对象是富裕的上层阶级,所采用的材料是精致、稀有、贵重的,尤其强调装饰别致优雅,与上层阶级的品味相符合。参阅: 装饰风艺术影响了建筑,家具,珠宝,时装,汽车,电影院,火车,海洋轮船和日常用品的设计,如收音机和吸尘器。Hillier 1968, p.
查看 古埃及和装饰风艺术
西學東漸
西學東漸是指近代西方學術思想向中國傳播的歷史過程,作為史學術語,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清末)民國兩個時期之中,歐洲跟北美洲還有大洋洲的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的西方學術思想的傳入。 在這段時期中,中國人對西學的態度由最初的排斥和抗拒,到逐漸接受,甚至有人要求「全盤西化」。在西學東漸的過程中,藉由來華洋人、出洋華人、各種報刊、書籍、以及新式教育等作為媒介,以澳門、香港、其他通商口岸以及日本等作為重要窗口,西方哲學、天文、物理、化學、醫學、生物學、應用科學、科技、地理、政治學、社會學、經濟學、法學、史學、文學、藝術等大量傳入中國,對於中國的學術、思想、政治和社會經濟都產生重大影響。 五四運動時,左翼激進派知識分子接受了俄国马列主义,並對中國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也是西學東漸之一部份。.
查看 古埃及和西學東漸
西瓜
西瓜(學名:Citrullus lanatus),古稱寒瓜,是葫蘆科西瓜屬的一種植物或其果實。原產於非洲,是一種雙子葉開花植物,形狀像蔓藤,葉子呈羽毛狀。它所結出的果實是假果,且屬於植物學家稱為假漿果的一類。果實外皮光滑,呈綠色或黃色及有深綠色的花纹,果瓤多汁為红色或黃色。但西瓜種植时怕水,水澆灌或浸泡多了之後容易導致甜度降低,是為水傷。 西瓜可分為野生或種植的。野生的西瓜稱為野生西瓜種質(學名:Citrullus lanatus var.),瓤和瓢顏色分別接近冬瓜。而種植的西瓜則稱為栽培西瓜品系(學名:Citrullus lanatus var.)。.
查看 古埃及和西瓜
西西里的狄奧多羅斯
西西里的狄奧多羅斯()前1世纪古希腊历史学家。 据狄奧多羅斯自述,他生于西西里阿吉拉。除了他自己的著作 Bibliotheca historica,古文献中有关于其生平活动鲜有记载。只有耶柔米在 Chronicon(《纪年史》)中亚伯拉罕1968年(前49年)下记有:“西西里的狄奧多羅斯,希腊历史作家,享盛名”。其作品的英译者 Charles Henry Oldfather 则提到古阿吉拉留下的仅有的两块碑铭中的有一块(I.G.
西貝鱷屬
西貝鱷屬(學名︰Sebecus)是鱷形超目諾托鱷類西貝鱷科的一屬,生存於始新世的南美洲。化石發現於阿根廷巴塔哥尼亞。如同其他西貝鱷類,西貝鱷是陸棲肉食性動物。目前只有唯一種,模式種S.
查看 古埃及和西貝鱷屬
西方美术史
西方藝術或西洋美術(英語:Western art)以西方造形藝術為主,包含绘画、雕刻和建筑等。.
查看 古埃及和西方美术史
西普塔
麦伦普塔二世·西普塔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九王朝的第七任法老。(约公元前1197年12月—约公元前1191年在位),原名拉美西斯·西普塔,即位时年幼,由塔沃斯塔王后摄政。因体弱多病,在位仅六年,其木乃伊1898年被发现。从木乃伊中得知他并非塞提二世之子,他的身份至今未能知晓。.
查看 古埃及和西普塔
西普塔一世
西普塔一世,全名奈傑卡爾·西普塔(英語:Netjerkare Siptah)古埃及古王国时期第六王朝的第七任、也是最後一任国王,也有學者將他視作第七王朝的第一位國王。Darrell D. Baker: The Encyclopedia of the Pharaohs: Volume I - Predynastic to the Twentieth Dynasty 3300–1069 BC, Stacey International, ISBN 978-1-905299-37-9, 2008, p.
查看 古埃及和西普塔一世
馬伯樂
伯乐(Henri Maspéro,),法国语言学家,出生于巴黎。他父亲加斯东·马伯乐(Gaston Maspéro)是埃及学家。 1905年硕士毕业,其论文题目为《埃及托勒密王朝的财政》。后来,他决定放弃埃及研究,修读中文和越南语,并在1908年去法属印度支那(今越南、寮國和柬埔寨)和他哥哥乔治·马伯乐会合。 马伯乐在越南和柬埔寨进行田野调查,研究壯侗語系、南亞語系的各种方言。他在1911年和1912年分别发表关於泰語和越南語的语音历史的两篇重要的论文,此时他也进行汉语音韵学的研究。 1918年回到巴黎法蘭西學院接任刚去世的沙畹為东方语言教授。在高本汉的研究的基础上,他进一步分析中古汉语的语音系统,并通过汉语和泰语的比较研究上古汉语的复辅音。他第一个提出上古汉语有前缀。他還正確地指出前綴的添加有時伴隨意義上的改變,並舉例指出前加綴作為詞彙派生方式的例子。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他儿子让·马伯乐(Jean Maspéro)參加游擊隊,反抗德国法西斯侵略者。由于马伯乐有犹太血统,他在1944年被德国人逮捕,并被监禁在德国的布痕瓦尔德集中营。他於1945年3月17日饿死在集中营。两个月后,盟军解放了布痕瓦尔德。.
查看 古埃及和馬伯樂
馬利亞
麗亞、瑪利亞、瑪莉亞、馬利亞是一個在歐美常見的女性名字。它是新约圣经中“Μαριαμ”的拉丁转写。马利亚這名字的可能來源于古埃及語「Mery」(心愛的)或希伯来语“מרר”(苦涩)或“מרי”(反叛)。 由於瑪麗亞是耶稣的母親的名字,信奉基督宗教的國家喜歡给孩子取這個名字,在南非語、保加利亞語、加泰蘭語、英語、德語、希臘語、義大利語、馬其頓語、挪威語、波蘭語、葡萄牙語、俄語、羅馬尼亞語和西班牙語中都有此名字,另外現代日本因西方文化影響,也有女性取這個名。.
查看 古埃及和馬利亞
馬凡氏症候群
凡氏症候群(Marfan syndrome)為一种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马凡氏症候群为體染色体显性遗传,發生於FBN1基因(位於第15對,q21.1位置上),負責編碼結締蛋白原纖蛋白(fibrillin-1;一種對結締組織非常重要的蛋白)。患病特征為四肢、手指、脚趾细长不匀称,身高明显超出常人。 马凡氏症候群病患的病徵從輕微到嚴重有一個系列,當中最嚴重的情況下,會伴有心血管系统异常,特别是合併的心脏瓣膜异常和主动脉瘤。该病同时可能影响其他器官,包括骨骼、關節、眼、肺、硬脊膜、硬颚等。 正常的原纖蛋白細胞除了在細胞外組織中作為結構支撐的結締組織蛋白之外,還可以跟另一種蛋白質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結合。 TGF-β對血管平滑肌的發育和細胞外基質的完整性有害的影響。現在研究人員相信,繼發突變的原纖蛋白,過量的TGF-β在肺,心臟瓣膜,和主動脈削弱了組織,並導致馬凡氏症候群的特徵。 由於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ARB類藥物)也會降低TGF-β,ARB類藥物(氯沙坦等)已在受嚴重影響馬凡氏綜合症的年輕人患者作小樣本測試。在部份患者中,主動脈的增長得到了確實減少了。 马凡氏症候群的病名来自法国小儿科医生安东尼·马凡(Antoine Marfan),他在1896年对一个5岁女孩的诊治过程中第一次发现并描述了该病的症状。與疾病相關連的基因,最初是由哈爾·迪茨(Hal Dietz)和弗朗西斯·拉米雷斯(Francesco Ramirez)於1991年確定。.
查看 古埃及和馬凡氏症候群
馬戰車
戰車為古代常見的軍事戰鬥車輛與運輸工具。最早發源於欧亚大草原,後來向西亞、歐洲與東亞傳播,成為一種古代世界普遍的軍事單位與交通運輸工具。許多國家,如古埃及、古希臘、波斯以及中國的商朝、周朝,都以戰車兵為重要的軍事兵種,駕車也成為一種貴族階層的專門技藝。此外馬戰車也充作賽車與座車之用,成為常見的貴族運輸工具。直到騎兵興起後,馬戰車才逐漸被取代。.
查看 古埃及和馬戰車
馬斯塔巴
斯塔巴(Mastaba)是古埃及墓葬建築的類型之一。馬斯塔巴是平頂、長方形和外部呈斜坡面的建築,很多古時期著名的埃及人都埋葬於這類型的墓室內。墓室是用泥磚或石頭來建成。.
查看 古埃及和馬斯塔巴
香水
香水是一種混合了香精油、固定劑與酒精的液體,用來讓物體(通常是人體部位)擁有持久且悅人的氣味。 精油是取自於花草植物的蒸餾,比如說橙花或玫瑰。如果無法蒸餾的時候,就會使用脂吸法(enfleurage),比如說茉莉原精(Jasmin Absolute)。脂吸法基本上是用油脂吸收帶有香味的物質後,再用酒精來萃取出香精油,這種物質就被稱為原精,香氣較蒸餾法萃取的精油來得更為濃郁。另外也會使用帶有香味的化學物。固定劑是用來將各種不同的香料結合在一起,包括有香脂(balsam)、龍涎香以及麝香貓與麝鹿身上氣腺體的分泌物(如沒有摻雜其他東西的時候他們並不好聞,然而在酒精溶液中他們扮演了持續作用的角色)。酒精濃度則取決於是香水、淡香水還是古龍水。香水的保存期限通常是五年。.
查看 古埃及和香水
香港小姐競選
香港小姐競選(Miss Hong Kong Pageant,簡稱港姐)是香港大型的選美活動,於1946年6月23日首次舉行,由「香港中華業餘泳團」和「英國空軍俱樂部」主辦,但實際上的主辦者則是後來成立的香港麗池花園夜總會的老闆李裁法,在北角麗池游泳場(之後改建成麗池花園夜總會)舉辦。首三屆的「香港小姐」分別由李蘭、吳丹鳳及司馬音勝出,並於勝出後成為粵語片的明星;而1952年「香港小姐」的冠軍但茱迪,更代表香港參選「環球小姐」,成為首個參與「環球小姐」的華人,更獲得殿軍。直至1973年,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開始舉辦每年一度的香港小姐選舉。而在1973年的過渡期更出現兩位香港小姐,分別是「香港東方之珠選美會」選出的狄波拉和無綫電視選出的孫泳恩。.
查看 古埃及和香港小姐競選
計時工具的歷史
千百年來,人類利用各種裝置來計時和報時。目前正在使用的六十進制時間系統,追溯至公元前大約2000年的蘇美爾。古埃及把一天分為二個部份,每一部份再分為12個小時,並使用大型方尖碑追蹤太陽的移動。他們還發明了水鐘(water clocks)。 很可能是最初使用水鐘的地方,後來在埃及以外的地方也有人使用水鐘;古希臘人就經常使用叫作clepsydrae的水鐘。約在同一時間,相信商朝已使用洩水型水鐘──漏壺;而漏壺可能早在公元前2000年,從美索不达米亚傳入。其他古代計時器包括有蠟燭鐘──在中国、日本、英格蘭,和伊拉克使用;日晷──在印度和西藏,以及歐洲一些地區廣泛使用;此外,還有沙漏,運作原理和水鐘一樣。 最早期的計時工具日晷依靠太陽的陰影來報時,所以它們在多雲的天氣或夜間,沒有用處;而且如果“晷針”跟地球的軸心不一致,這些計時工具要依季節的變化,而重新校準。 第一個使用擒縱器(escapement)的鐘,於八世紀在中國出現David Landes: “Revolution in Time: Clocks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rev.
查看 古埃及和計時工具的歷史
記錄抹煞
忆诅咒(Damnatio memoriae,或稱為記錄抹煞之刑)是一個拉丁文詞語。按字面上的解釋是「記憶上的懲罰」,意指從人們的記憶中抹消某一個人的存在。通常對於叛國者、或敗壞羅馬帝國名聲的上層人士死後,經由元老院通過決議,消除特定公眾人士的功蹟記錄。對被加上除憶詛咒的人來說,這是一種最嚴重的恥辱。.
查看 古埃及和記錄抹煞
马里奥·蒙蒂
里奥·蒙蒂(Mario Monti,),意大利知名经济学家,曾任意大利總理。.
查看 古埃及和马里奥·蒙蒂
骰子
(--)子(臺語:十八骰仔、十八豆仔、十八仔),亦作色(--)子,通常作為桌上遊戲的小道具,是古老的賭具之一。骰子也是容易製作和取得的亂數產生器。.
查看 古埃及和骰子
魔蝎大帝
《魔蠍大帝》(The Scorpion King),是2002年4月17日上映于美国的魔幻动作电影。由執導,是《神鬼傳奇》的外傳,講述續集《神鬼傳奇2》中的蠍子王馬薩尤斯的傳奇故事。故事的時間點發生於《神鬼傳奇》與《神鬼傳奇2》的5000年前,講述阿卡德人馬薩尤斯的起源,與如何成為「蠍子王」的故事。.
查看 古埃及和魔蝎大帝
诺姆
诺姆(源自Νομός,意為“行政區”;埃及语:Gau)是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古埃及前王朝时期最早形成的国家形式。其象形文字是一块被很多水渠分为若干片的土地,很像中国《尔雅》中所说“水中可居曰洲”,因此也翻译作“州”。当时在上埃及和下埃及共有40多个诺姆,大多面积不大,从部落或者部落联盟转变而來,組成一种城邦式的国家。 诺姆都有一个处于交通要道上的城市。国王是国家最高的军事首领,又是祭司长和最高法官。诺姆之间经常发生战争。 File:Lower Egypt Nomes 01.png|下埃及的诺姆劃分 File:Upper Egypt Nomes.png|上埃及的诺姆劃分 Category:古埃及 Category:古代行政区划.
查看 古埃及和诺姆
谢希
谢希(Salitis),古埃及第十五王朝首任国王。为西克索斯人首领,西克索斯人是青铜器时代巴勒斯坦入侵者,他们逐渐侵袭埃及,强占王位。占领下埃及与中埃及,将上埃及由其诸侯来统治。.
查看 古埃及和谢希
谢普塞斯卡弗
谢普塞斯卡弗(英语Shepseskaf)古埃及古王国时期第四王朝的国王(约公元前2503年—约公元前2498年在位)。作为儿子继承了父王的王位。他的名字意思是“灵魂高贵。”他打破传统,在萨卡拉建造他的陵墓,规模较小。.
查看 古埃及和谢普塞斯卡弗
谢普塞斯卡拉
谢普塞斯卡拉(Shepseskare Isi)是古埃及第五王朝的法老,詳細血緣不詳,都靈王表及曼涅托說他在位七年。他在位的憑證就只有一個有其王名的印章證實,另留下了一座仍未完成的金字塔。.
查看 古埃及和谢普塞斯卡拉
豎琴
豎琴,是一種大型撥弦樂器,是現代管弦樂團的重要樂器之一。豎琴可作獨奏、重奏和合奏,屬多功能的複音樂器。其流傳地區甚廣,在歐洲、美洲和亞洲等地區亦有出現豎琴類的樂器。豎琴在古埃及稱為貝尼琴,古希臘和古羅馬稱為里拉琴,中國又有一種稱之為箜篌的豎琴。.
查看 古埃及和豎琴
象岛 (埃及)
象岛(جزيرة الفنتين),音译为斐莱岛等,埃及阿斯旺附近尼罗河中一岛屿,南北长1.2公里,东西宽0.4公里,著名景点。 该岛古埃及时称为“阿布”,是埃及和努比亚的边界,建有要塞。古埃及人认为控制尼罗河水的河神库努牡Khnum居住于该岛,因此在岛上修建了供奉他和其妻子沙提Satis以及女儿阿努凯特Anuket的神庙,最早的Khnum神庙记载可以追述到第三王朝。现在在岛上仍然可以找到第三王朝时建造的阶梯状金字塔废墟和第六王朝时建造的神庙。 在象岛出土的文物中,象岛历和象岛古卷最为出名,前者是图特摩斯三世时短暂使用的一部历法,而后者则是在波斯帝国占领埃及期间一些驻守在象岛的犹太人士兵的记述。岛上还有一座尼罗河水量表,最早可见第十七王朝留下的记录,该水量表一直沿用至19世纪,在表上可以同时看见古埃及象形文字、罗马数字和阿拉伯数字。 Category:埃及島嶼 Category:古埃及 Category:尼羅河.
查看 古埃及和象岛 (埃及)
象刑
象刑(Execution by elephant,Gunga Rao,زير پى ِپيل افكندن,Hình phạt voi giày)是一千餘年以來東南亞、南亞地區處死犯人的主要方式,在印度尤為盛行。犯人在公眾場合会被亞洲象踐踏、肢解或折磨。經過專門訓練的亞洲象被當作劊子手廣泛運用于刑罰,既可以使受刑者立即斃命,也可以使他們遭受長時間非人折磨而慢慢死去。在印度文化圈,作為劊子手的大象被王室所供養,代表著王公的絕對權威。 用象刑處決犯人的情景往往吸引著歐洲旅行家的注目,令他們感到恐懼。其場景在當時的遊記中曾大量出現。此刑罰終在18至19世紀期間被殖民當局禁止。此刑罰也曾被一些西方國家(例如古羅馬、迦太基)所採用,主要用於處決嘩變的士兵。.
查看 古埃及和象刑
鱷龍
鱷龍(學名:Champsosaurus)是雙孔類爬行動物的一屬,屬於離龍目。身長約1.5公尺長。化石發現於北美洲的亞伯達省、薩克奇萬省、蒙大拿州、新墨西哥州、懷俄明州、德州Lehman, T.M., and Barnes, K., 2010, Champsosaurus (Diapsida: Choristodera) from the Paleocene of West Texas: paleoclimatic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v.
查看 古埃及和鱷龍
贝勒尼基一世
贝勒尼基一世(希腊语:Βερενίκη,约前340年~前279年或前277年)古埃及托勒密王朝国王托勒密一世的王后和共治者。 贝勒尼基一世是希腊贵族马加斯的女儿。她在第一次婚姻中嫁给了马其顿贵族腓力,他们的孩子马加斯后来成为希腊人在北非的殖民国家昔兰尼加的国王。在腓力死后,贝勒尼基一时失去依靠。这时马其顿摄政安提帕特的女儿歐律狄刻嫁给了在亚历山大大帝死后的领地瓜分中获得埃及的托勒密(这桩婚事的具体日期无法确定),贝勒尼基作为欧律狄刻的侍女来到了埃及。贝勒尼基在那里成功地迷住了托勒密,不久就深受后者的宠爱。托勒密一世按照东方的习俗可以拥有多个妻子,于是贝勒尼基得以晋身后妃之列。在贝勒尼基与托勒密的孩子出生后,欧律狄刻离开了埃及,贝勒尼基遂得到国王的专宠。贝勒尼基的儿子托勒密二世取代欧律狄刻的儿子成为托勒密一世的继承人。 托勒密一世以贝勒尼基的名字为他在红海新建的港口命名:贝勒尼基港。伊庇鲁斯国王皮洛士也将一座城市命名为贝勒尼基以向她表示敬意。托勒密二世在贝勒尼基去世后宣布她为神。 已确认的由贝勒尼基一世为托勒密一世所生的子女有两人:托勒密二世和阿尔西诺伊二世。托勒密二世因与阿尔西诺伊结婚而得到外号“与姐姐恋爱的”(Φιλάδελφος)。.
查看 古埃及和贝勒尼基一世
贝鲁特
贝鲁特(بيروت ;Պէյրութ Peyrut’ Βηρυτός Bērytós;拉丁語:Berytus;希伯來語:בְּאֵרוֹת Be’erot;阿拉姆語:Birot בירות;Beirut;Beyrouth;Beyrut)是黎巴嫩的首都,位於贝鲁特省的地中海沿岸,是該國最大的海港。因為最近一直沒有進行人口普查,故其具體人口未知。2007年時估計有100萬到200萬之間。該地名首次出現於古埃及的阿馬爾奈文書中,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15世紀,并一直有人類居住,與鄰國敘利亞的大馬士革並列為世界最古老城市之一。 貝魯特不僅是黎巴嫩政府所在地,同時對黎巴嫩經濟也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貝魯特中央區、哈姆拉街、阿什拉斐葉區等地有眾多公司與銀行。此外還有許多著名出版社、劇院,夜生活豐富,因此也成爲了區域內的文化中心。20世紀末期因黎巴嫩內戰被毀,經歷了大重建。 全球化和世界城市研究網絡將貝魯特評定為Beta級全球城市。 2009年被《紐約時報》評為最佳旅遊城市, 同年孤獨星球將其評為全球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 根據美世諮詢2010年的研究,貝魯特是中東消費水平第四高的城市,在中上等收入國家中排第15位。 2011年,萬事達指出貝魯特是中東和非洲旅遊消費第二高的城市。.
查看 古埃及和贝鲁特
超力戰隊王連者
《超力戰隊王連者》(原題:超力戦隊オーレンジャー)是日本東映公司在1995年製作的「超級戰隊系列」第19部特攝作品。全套48話。1995年3月3日至1996年2月23日(平成8年)期間每周五下午5:30-5:55在日本朝日電視台播放,這組強調地球上的人類與宇宙邪惡機器軍團針鋒相對,展開一場保衛宇宙和平的英雄故事。本劇的兩集VS劇場版,台灣曾在卡通頻道以國語配音播出,其中《王連者VS隱連者》也是第一部在台播出的戰隊劇場版作品。1997年香港的亞洲電視播出本片,而臺灣的臺灣電視公司所播出的則為1996年東映與美國合作的《新金剛戰士》版本。.
查看 古埃及和超力戰隊王連者
鸵鸟
非洲鸵鸟(学名:Struthio camelus)属鸵形目鸵鸟科,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种鸟类, 生活于非洲的沙漠草地和稀树草原地带,因其羽、皮及肉等都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有生长快、繁殖力强、易饲养和抗病力强等优点,在许多国家被广泛驯养。.
查看 古埃及和鸵鸟
鹏
鹏,又称大鹏、鹏鸟、鲲鹏,是世界许多传说中其大无比的神鳥。.
查看 古埃及和鹏
鹅
鹅是經人类驯化的雁類動物,属于家禽。中國家鵝來自於鸿雁,歐洲家鵝則來自灰雁。.
查看 古埃及和鹅
麝香草
麝香草或百里香(英文:Thyme)是一種採擇自百里香属品種植物、具有烹飪和藥用價值的香草,含有豐富鐵質,而其香氣及防腐功能源自本身的百里酚。.
查看 古埃及和麝香草
麦伦普塔
麦伦普塔(Merneptah)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九王朝的第四任法老。(约公元前1213年7月或8月—约公元前1203年5月2日在位),作为拉美西斯二世第十三子,由于与之较长的十二位兄弟早于其父去世而得以继承王位。即位时已近六旬,父王统治后期,埃及的战备已经废弛,利比亚人逐渐进入三角洲西部地区,进攻埃及的领土。约公元前1209年前后,一些被迫离开小亚细亚和爱琴海附近在中东停泊的海上民族与利比亚人联合,企图入侵埃及位于三角洲的行政与宗教中心孟斐斯和要地赫利奥波利斯。此事为其所获知后,他立即率军与前者作战。同年春天,在弓箭手、步兵与战车兵的紧密配合下,经过6小时激烈交战后歼敌近9400余人,取得了对利比亚人及海上民族的胜利,成功地抗御了来自外部势力对埃及的威胁。埃及危险解除后,他铭刻4块碑文作为纪念。这些碑铭包括《以色列石碑》,叙述了其在巴勒斯坦镇压叛乱的经过,并将以色列人作为其所击败的民族之一。这一史实在《出埃及记》和《士师记》中得到了反映。同时他还新建了宫殿。他的陵墓已发掘,其木乃伊得到确认。.
查看 古埃及和麦伦普塔
麻风病
漢生病(Leprosy),又作--、癩病、癘風,醫學領域稱為漢--生病或韓森氏病(Hansen's Disease),是由麻風桿菌與瀰漫型痲瘋分枝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主要經由飛沫傳染但傳染性並不強。感染初期並不會出現症狀,潛伏期可達5至20年。該疾病會在神經系統、呼吸道、皮膚與眼部出現,導致患處失去痛覺感知的能力,常造成四肢反覆損傷而需部分截肢,也可能出現虛弱與視力變差的症狀。 視不同的細菌數量,漢生病可分為兩種主要的類型:少菌型(paucibacillary)與多菌型(multibacillary)。兩個類型主要是由皮膚感覺遲鈍甚至消失的白色斑塊病變數量來分,少於五個病變稱為少菌型,多於五個則是多菌型。確診漢生病的方式有二:一是在皮膚切片下找到;二是以聚合酶連鎖反應偵測細菌DNA的存在。漢生病的感染者多為經濟狀況不佳者,並多以飛沫傳染的途徑傳播。此病傳染性並不高。 漢生病經治療後可痊癒。針對少菌型漢生病的治療是服用二胺苯碸(Dapsone)及利福平(Rifampin)六個月。而多菌型漢生病的治療則包括12個月利福平、二胺苯碸及氨苯吩嗪的療程。這些治療藥物由世界衛生組織免費提供。此外,也有其他的抗生素能被用來治療漢生病。據統計,2012年全球有189,000位慢性個案及230,000的新個案。慢性個案的數量較1980年代的五百多萬已下降 。大多數的新個案都發生在16個國家,而印度的個案數佔了其中的一半。在過去20年中,有1,600萬的漢生病患者自疾病中痊癒。 漢生病影響了人類數千年。該疾病的英文名稱起源於拉丁文的lepra,意義為「鱗片」。而漢--生病(Hansen's disease)的名稱則是起源於內科醫師格哈德·阿瑪爾·漢生。在部份國家會將病患隔離於漢生病療養院,如印度隔離了超過1,000人,中國數百人,非洲大陸也有隔離病患的情形。然而,大部分的療養院皆已關閉。漢生病在歷史上常受到,而這也是該疾病無法自我通報與早期治療的一個障礙。1954年開始,為了讓漢生病患受到重視,將每年的1月26日或離此日最近的星期天定為。.
查看 古埃及和麻风病
麵包
麵包,是一种用五谷(一般是麦类)磨粉制作并加热而制成的食品。.
查看 古埃及和麵包
黎明章
黎明章(سورة الفجر;羅馬化:Sūrat ul-Faǧr)是《古蘭經》第89章(蘇拉)經文,共計30節(阿亞)。著名的中國《古蘭經》翻譯家馬堅將「黎明」音譯為斐智爾。 本章描述了不信者的毀滅,例如古埃及人以及吾巴爾城的毀滅。正義之人被應許以天堂,如同本章最後一節經文所說的:「你應當入在我的樂園裡。.
查看 古埃及和黎明章
黑胡椒
黑胡椒(學名:Piper nigrum),又名黑川,是胡椒科的开花藤本植物,果实在晒--后通常可作为香料和调味料使用。同样的果实还是--、红胡椒与绿胡椒的制作原料。黑胡椒原产于南印度,在当地和其他热带地区都有着广泛的种植。黑胡椒的果实在熟透时会呈现黑红色,并包含一粒种子;果实在晒--后会成为直径5毫米的胡椒子核果。 --燥的黑胡椒粉是欧洲风格菜肴的常用香料,自古以來,黑胡椒就因其在调味与医学上的双重价值而备受珍视。黑胡椒的香馥来自其含有的胡椒碱。常简称作“胡椒”的黑胡椒粉,是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香料之一,在世界各地的餐桌上都可见到,通常会与精制食盐放在一起。.
查看 古埃及和黑胡椒
輪
輪是以圓形的物體造成,可以繞著軸心轉動。透過,大為減少磨擦。如果配上軸,即成為車的最主要構成部份。輪在交通運輸中非常有用,是人類的重要發明之一。除了車輪以外,其他圓形的輪還有、飛輪等等。 輪的發明不但是交通運輸的一大突破,更是人類技術的一項重要成就。輪和軸組合的輪軸是六種簡單機械之一。由輪衍生的現代技術還有螺旋槳、噴射引擎、飛輪、陀螺儀、渦輪機等。.
查看 古埃及和輪
龍形傳說生物
龍形傳說生物是指世界各地一類近似爬蟲類動物之傳說生物的統稱。在不同文化中皆可見類似形狀的傳說動物,並出现在各种文学、艺术作品以及建筑、纪念物中。各地龍形傳說生物在英文中一般翻譯為“dragon”,而欧美西方文化中的“dragon”除了外觀容貌上有一些相似外,背景和象徵意義都分別甚大。例如東亞文化圈的龍是瑞獸,通常寓意吉祥,而西方龍則多表示邪惡,但其實並不只是如此。在基督教流行之前,西方的“dragon”一直是維京人、塞爾特人和撒克遜人的民族象徵,這點和東方龍無異。隨著基督教勢力的壯大,龍和蛇有負面涵義,其在《新約全書》的啟示錄中被描繪為邪惡的“古蛇”、“魔鬼”、“撒但”,從此西方龍就常與邪惡畫上等號,與東亞的瑞獸完全不一樣。 此外,南亞文化圈也有稱為那伽的龍形傳說生物,出現在印度教傳說中,後來被佛教吸收。佛教傳入東亞後,那伽的形象亦與東亞傳統的龍混同,漢傳佛教中亦直接把那伽翻譯為「龍」。.
查看 古埃及和龍形傳說生物
达姆施塔特
达姆施塔特(Darmstadt)是位于德国黑森州南部的中型城市,在德国号称“科技城”。控有萊茵河和美茵河匯口三角洲以東的地域,自古以來即為黑森南部的中心城市,曾作為歷史上黑森公國的首都。 达姆施塔特是位于法兰克福、威斯巴登和卡塞尔后黑森州第四大城市,地理上最靠近的大城市是位于北部30公里的法兰克福以及南部45公里的曼海姆。 作为城市标志的「科学城」称号是1997年由黑森州内政部授予的,作为对达姆施塔特以1877年成立的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为首的,包括其他三所应用技术大学共超过30000名学生还包括多家科研院所的肯定。 达姆施塔特被认为是新艺术运动的代表,这可以追述到1899年恩斯特·路德維希大公建立的达姆施塔特艺术家村。.
查看 古埃及和达姆施塔特
达普尔攻城战
达普尔攻城战是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为了征服加利利和叙利亚而发动的战役的一部分,战役发生于公元前1269年。他把这次战役记录在他自己的葬祭殿(Mortuary temple)里面,神殿位于底比斯。记录写到达普尔是“在西台人的土地上”。 虽然达普尔经常被认为是迦南的Tabor,可是Kenneth Kitchen指出这种认为是不正确的,达普尔应该是在叙利亚境内,卡迭石(Kadesh)的北部。 从埃及的浮雕上,我们可以知道达普尔是一个防守很严城市,具有内外两层城墙,坐落于一个岩石山丘上。这种城池布局对于青铜时代的叙利亚城市和其他城市来说是十分常见的。 现代关于古代攻城的战例证显示,这次攻城战使用了梯子和战车,在弓箭手的掩护下,士兵们通过梯子向上爬。拉美西斯二世的六个儿子也出现在这次攻城战的描述中。他们当中包括.
查看 古埃及和达普尔攻城战
辛努塞尔特三世
辛努塞尔特三世 Senusret III (希腊人用的称呼是塞索斯特利斯三世 Sesostris III,另一埃及名为森沃斯勒 Senwosret,意为“沃斯雷特女神的子民”)古埃及第十二王朝法老(前苏联历史界认为,他可能在公元前1884年—公元前1849年在位)。 辛努塞尔特三世巩固埃及统治,积极促进改革,加强中央政权,削弱贵族的权势和影响。在尼罗河第二瀑布上游修建堡垒。为保证埃及本土与努比亚之间交通顺畅,辛努塞尔特三世开凿了一条绕过尼罗河第一瀑布的蘇伊士运河。据记载,辛努塞尔特三世曾远征到尼罗河第三瀑布地方。成为埃属努比亚的保护神。 在达舒尔地区,考古学家发现了辛努塞尔特三世的金字塔。.
查看 古埃及和辛努塞尔特三世
辛努塞尔特一世
辛努塞尔特一世 Senusret I(希腊人称他为塞索斯特利斯一世 Sesostris I;另一埃及名为森沃斯勒 Senwosret,意为“沃斯雷特女神的子民”)古埃及第十二王朝法老(约公元前1970年—约公元前1934年在位)。阿蒙涅姆赫特一世之子。他在当王储时曾领兵攻掠利比亚。后转向南进,占领努比亚地区直至今日之瓦迪哈尔法。又远征利比亚沙漠绿洲及阿拉伯沙漠的金矿区。辛努塞尔特一世遵照其父的遗训,推行中央集权。同时在全国各地开采矿产,新建工程。晚年与儿子共同处政,不久去世。.
查看 古埃及和辛努塞尔特一世
辛努塞尔特二世
辛努塞尔特二世 Senusret II (希腊人用的称呼是塞索斯特利斯二世 Sesostris II,另一埃及名为森沃斯勒 Senwosret,意为“沃斯雷特(女神)的子民”) 古埃及第十二王朝法老(约公元前1897年—约公元前1879年在位)。他在埃及大规模修建水利工程。.
查看 古埃及和辛努塞尔特二世
辛奴亥的故事
辛奴亥的故事或辛努海的故事(Story of Sinuhe),(约活动于公元前20世纪前后),主角辛奴亥為古埃及中王国第十二王朝(约公元前1938年至约公元前1756年)官员。他是阿门内姆哈特一世的王后为其丈夫留下的后宫官员。在一次征讨利比亚的途中,他得悉阿门内姆哈特一世被刺(约公元前1908年)后,即从军营中潜逃。他最初打算前往南方,但在横渡尼罗河时被风吹向北方,进入巴勒斯坦。他在巴勒斯坦和黎巴嫩漫游了很长时间后,被邀请到南叙利亚和一位酋长同往,这位酋长收留了他,并以长女许以为妻。他遂在该地安家并成为了一位名符其实的族长。他捍卫岳父的疆土,款待往返埃及的使者。埃及国王塞索斯特里斯一世邀请其重返埃及故土并予以赦免,同时用重礼欢迎他归来。他在故乡再次结婚,塞索斯特里斯一世下令为他修建一座极好的陵墓。由于其经历揭示了古埃及当时的政治和社会情况,故他的传记成为人们喜爱的史话流传下来。他的事迹通过现代芬兰作家瓦尔塔里1945年改写成通俗小说《埃及人》。.
查看 古埃及和辛奴亥的故事
迈克尔·杰克逊
迈克尔·约瑟夫·杰克逊(Michael Joseph Jackson,)是一位美国的歌手、流行歌曲作家、唱片制作人、舞蹈家及演员,常被尊称为“流行乐之王”(King of Pop)。杰克逊对音乐、舞蹈和时尚的贡献,以及备受关注的个人生活,使他成为全球流行文化的代表人物超过四十年。 迈克尔是杰克逊家族的第八个孩子,他与四位兄弟杰基、蒂托、杰梅因及马龙一同组建了杰克逊五人组,并于1964年初次登上职业音乐舞台,后在1971年开始单飞。20世纪80年代初期,杰克逊成为流行音乐的主导人物。他歌曲的音乐影片,包括《避开》、《比利·珍》以及《颤栗》,将媒体转化为一种艺术形式和宣传工具,也对打破种族障碍有着巨大的贡献。这些音乐影片的流行促使当时创立不久的电视频道“全球音乐电视台”名扬天下。20世纪90年代,杰克逊录制了包括《黑或白》和《》在内的多部音乐影片,这些作品标志着他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这一阶段的大量巡演让他在国外同样名利双收。由于杰克逊的成名及其舞台和影片的表演,一些由他所命名的如“”和“月球漫步”之类的舞蹈技术得到了普及。他独特的声音和风格影响了很多嘻哈音乐、后期迪斯科、现代节奏布鲁斯、流行音乐及摇滚音乐的艺术家。 杰克逊于1982年所发行的专辑《颤栗》是迄今为止全球销量最高的专辑。其它的专辑,包括《墙外》(1979年)、《飚》(1987年)、《危险之旅》(1991年)以及《他的历史》(1995年)也跻身全球销量最高的专辑行列。杰克逊是为数不多的已两次入选摇滚名人堂的艺术家之一,也有被選入作曲者名人堂,並且是唯一一位进入舞蹈名人堂的流行艺人。他的其它成就包括了多项吉尼斯世界纪录;13个格莱美奖以及“格莱美传奇奖”和“”;26个全美音乐奖,为所有艺人之最,其中包括“世纪艺术家”和“20世纪80年代艺术家”;在他单飞生涯中,他拥有13个美国冠军单曲,在公告牌百强单曲榜中超过其他任何一位男歌手;以及超过4亿的全球销量记录。杰克逊赢得了数百个奖项,使他成为流行音乐历史上获奖最多的艺人。杰克逊遗作专辑《超脫》中的单曲《》于2014年5月21日登上了公告牌百强单曲榜的第九位,杰克逊由此成为史上首位在五个不同的十年中,均有单曲登上此榜单前十位的艺术家。杰克逊不断地在世界各地出席人道主义活动,2000年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裡认证他资助过39个慈善机构,超过其他任何一位艺术家。 杰克逊的个人生活方面,包括他的外貌变化、个人关系以及个人行为引起了许多争议。90年代中期,他受到性侵害儿童案件的指控,最终以大约2500万美元的金额庭外和解,没有正式起诉。2005年,他受到七项性侵犯儿童以及其他两项指控,最终法院裁定其所有罪名均不成立。傑克森死後七天,當年控告其性侵的男童出面聲明,此事件皆為男童父親覬覦傑克森金錢的陰謀,並正式向傑克森道歉。2009年6月25日,正为复出演唱会《就是这样》做准备的杰克逊因急性丙泊酚和苯二氮平类药物中毒导致心脏骤停,并因抢救无效与世长辞。洛杉矶法医裁定这是一宗凶杀案,他的私人医生康拉德·默里被判过失致死。杰克逊的逝世引发了全球性的悲痛,他的公众悼念仪式在世界各地进行了转播。.
查看 古埃及和迈克尔·杰克逊
迈锡尼文明
迈锡尼文明(Mycenaean Greece 法文: Civilisation mycénne,前1600年 – 前1100年) 是希腊青铜时代晚期的文明,它由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城而得名。這是古希臘青銅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包括荷馬史詩在內,大多數的古希臘文學和神話歷史設定皆為此時期。.
查看 古埃及和迈锡尼文明
近親婚姻
近親婚姻泛指所有近親間的婚姻關係。這種行為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區是被允許的,而在一部分地區則被視為是。近親婚姻並非近親性交,兩者不能混為一談。.
查看 古埃及和近親婚姻
近親性交
近親性交,是指在近親之间所发生的性行为。但這種行為通常與近親婚姻一起被混為一談,被視為是。 性交的發生可分為合意性交與非合意性交(如強制性交、乘機性交等準強制性交犯罪行為)。如非合意性交,必屬非法。在合意性交部分,在多數現代文化的道德觀無法接受,於重視人倫的中華文化圈,近親性交属于亂倫的範圍。在法律面上,各地区採取的立場不同,有的採取放任的態度(如西班牙、法國刑事法),有的採取制裁的態度(如香港、德國刑事法),有的採取非刑事化的態度而認為是需要治療的心理疾患(如羅馬尼亞刑事法)。但因為各文化對性行為和近親定義不同,所以對近親性交的定義也有很大差異。 參照東西方的文明史,可知近親性交,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卻又甚少提及的(直至今日)。在有些社会如古埃及,兄妹、姊弟、父女、母子乱伦很常见,目的是为了保持皇家血统的纯净。近年來性科學的知識與尺度較為進步開放,以及男女平權觀念的普及,各國陸續對於近親性交開始有著手進行小規模的統計調查。在基督宗教和佛教影響力較大的國家中,近親性交的比率大約從3%到10%間,西亞(中東)、非洲、南亞等則可攀升到44%甚至大於50%,如南非、沙烏地阿拉伯、埃及等。 另有非因為文化或法律限制造成的近親性交,即近親性侵。如2010年索馬利亞發生飢荒,大批難民逃往肯亞,難民營發生了性侵婦女,並逼迫兄妹在大庭廣眾下性交的慘事;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十五歲以上的女性超過半數有被強迫性交、性虐待、近親性侵的經驗。在巴勒斯坦的-zh-hans:纳布卢斯;zh-tw:納卜勒斯;-省,由於以色列軍隊對居民的自由、財產、就業等作了很大限制,當地有著長期的文盲、貧窮、就業問題,近親性交與通婚也相當普遍。.
查看 古埃及和近親性交
霁虹桥
霁虹桥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和南岗区交界处,是一座桥上公路桥下铁路的立交桥。.
查看 古埃及和霁虹桥
霍特普塞海姆威
霍特普塞海姆威(希腊语中被称为“Boethos”,包泰斯)是古埃及第二王朝的首位法老。他的名字的意思为“权力引发的欣喜”。霍特普塞海姆威统治期间的情况少为人知。 霍特普塞海姆可能是通过与一位公主的婚姻而登上法老宝座的。至今还不知道他是否与古老的提尼特统治者家族有关。一般认为他并非法老卡的儿子,但可能是其女婿。无论如何,他参与了对卡的悼念活动,并且可能负责了卡的葬礼。在卡位于阿拜多斯的陵墓中发现了刻有“霍特普塞海姆”字样的印签。 现已确定霍特普塞海姆的陵墓位于萨卡拉。此陵墓的下层结构保存至今,但是其上层结构已经荡然无存。 据曼涅托的记载,在霍特普塞海姆38年的统治期内,曾在布巴斯蒂斯地区出现了一个地缝,这个地缝导致了大规模的人员死亡。但是,曼涅托的记载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比霍特普塞海姆的统治期晚了2000多年,所以其记载真实性值得怀疑。.
查看 古埃及和霍特普塞海姆威
霍華德·卡特
霍華德·卡特(Howard Carter,),英格蘭人,是英國考古學家和埃及學的先驅。是埃及帝王谷圖坦卡蒙王KV62號陵墓及覆戴著「黃金面具」的圖坦卡蒙王木乃伊之發現者。.
查看 古埃及和霍華德·卡特
霍朗赫布
霍朗赫布(英语Horemheb)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的末代法老(约公元前1319年—约公元前1292年在位)。他恢复了被阿肯那顿废除的传统。重新以孟斐斯为首都。并摧毁崇拜阿頓的新制度,恢复崇拜阿蒙。同时在埃及凯尔奈克建造前所未有的多柱式大殿。他使埃及十分繁荣,通过重建贸易商队恢复了国外领地。最终选择拉美西斯一世作为其继承人,后者成为十九王朝的缔造者。.
查看 古埃及和霍朗赫布
蜡烛
蠟燭,是由蠟或其他燃料所製成,中有燭芯,點火之後可以持續燃燒的用品。 蜡烛一般用于照明,但在电力革命以后逐渐被电灯取代,现在蜡烛多是停电时的备用照明用品。节日或其他特殊日子和宗教場所等也会用到蜡烛。各地的集会或集体悼念活动,常会燃烧蜡烛。中国的传统婚礼会燃烧红烛,以示喜庆;丧礼则会燃烧白烛,以示哀悼。另外蜡烛也用于增温等。.
查看 古埃及和蜡烛
蜣螂
蜣--螂,又称屎蚵蜋、粪金--龟、屎壳郎,是鞘翅目金龟子总科下的一个並系群。大多数蜣螂属于金龟子科中的蜉金龟亚科(Aphodiinae)和金龟子亚科(Scarabaeinae),但金龟子总科糞金龜科(Geotrupidae)也被称为蜣螂。主要以动物的粪便为食,喜欢把动物的粪便滚成球。目前有多达5000个种。.
查看 古埃及和蜣螂
蜂族
蜂族是一类飞行昆虫,与黄蜂和蚂蚁是近亲,它们最出名的行为是传递花粉以及生产蜂蜜和蜂蜡。蜂族是蜜蜂总科中的一个单源分类。已发现的蜂族成员有将近20000种,归入九个已确认的科。它们在除了南极洲之外的陆地上都有分布,在所有有开花植物的地方都能生存。 蜂族的食物是花蜜和花粉,花蜜為主要能量來源,而以花粉來提供蛋白質和其他營養素。花粉也是蜂族幼蟲的食物。 蜂族有長的口器,可以吸取花朵中的花蜜。蜂族的觸角幾乎都是公的13節,母的12節,是這個总科中典型的情形。蜂族都有二對,較小的那一對是隱翅,極少數的蜂族其某一性別或是某一階級的翅膀很小,因此無法飛行,但所有的蜂族都還是有翅膀。 小型的工蜂體型小於,世界上最大的蜂族是,是屬於切叶蜂科,體長可以到39 mm (1.5")。北半球最常見的蜂族是集蜂科,不過體型不大,常會和黃蜂或蒼蠅混淆。 最廣為人知的蜂族昆蟲是西方蜜蜂,會生產蜂蜜,不過也有一些其他的蜂族昆蟲會生產蜂蜜,人類也會飼養這種蜜蜂,稱為蜜蜂養殖。 蜂族是蜂虎科鳥類的食物,像、反舌鸟、學名為的一種黃蜂、及蜻蜓都會捕食蜂族。.
查看 古埃及和蜂族
胡吉伐
胡吉伐(英語:Hudjefa I,古埃及文Hudjefa的意思是「遺失」或「被抹除」,並非其真實名字),古埃及早王朝时期第二王朝国王。在位约2年,事迹不明。.
查看 古埃及和胡吉伐
胡夫金字塔
古夫金字塔(هرم أكبر,Πυραμίδες της Γκίζα)又稱吉薩大金字塔,是位于埃及吉萨三座著名的金字塔中最为古老也是最大的一座。同时也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中最为古老和唯一尚存的建筑物。 根据一间墓室墙上关于工头和埃及第四王朝胡夫法老的记号, London: James Fraser, Regent Street.
查看 古埃及和胡夫金字塔
胡狼
胡狼,又名狐狼或豺狼,是分佈在非洲、亞洲及歐洲東南的三種(有時四種)犬科动物。胡狼與北美洲的郊狼有相似的生態位,專門捕獵細小至中等的動物。牠們的腳長,犬齒彎曲,適合獵食細小哺乳動物、鳥類及爬行動物。牠們的腳掌較大,肢骨融合,適合長距離奔跑,並可以維持每小時16公里的速度。牠們是夜間出沒的動物,尤其是在黎明及黃昏時分最為活躍。 胡狼是一夫一妻的,並以家庭為基本的社會單位。牠們會保護自己的領域,猛烈的追逐入侵的敵人,在領土以尿液及糞便劃界。這個領土的大小足以養大個別的幼狼,直至牠們可以建立自己的領土。小量的胡狼有時聚集一起,例如在吃腐肉時,但一般都是一對生活的。 一般認為所有犬科祖先的外觀及行為都像胡狼的。除了外表的相似,胡狼的物種之間並不非常接近。西門豺是狼的一種,但經趨同演化而獲得了狐或胡狼的外表,而其餘三種真胡狼則相信是於600萬年前分支出來。亞洲胡狼相信是在亞洲演化,而其他兩種則是在非洲演化。 胡狼的三個物種包括:.
查看 古埃及和胡狼
胡里特人
胡里特人是一个民族,据信由亚美尼亚山地迁徙而来。他们使用一种有主动格的胶着语,一般称为胡里特语,与烏拉爾圖语有亲缘关系。相邻近的亚美尼亚语也与胡里特语有类似之处。 T. V. Gamkrelidze and V. V. Ivanov, The Early History of Indo-European Languages 在前16到14世纪,胡里特人可能建立了米坦尼王國。 布罗代尔, 地中海考古-史前史和古代史 胡里特人善于制陶,他们的陶器在埃及新王国颇受欢迎。他们的炼铜技术和驯马术也颇有名。在公元后的第一个千年中,他们慢慢被同化。 https://web.archive.org/web/19991127182715/http://www.xs4all.nl/~tank/kurdish/htdocs/his/orig.html.
查看 古埃及和胡里特人
胶合板
胶合板也叫夾板、多层材是第一种发明的科技木材。由比较薄的木单板制作。由相邻两层木纹相互垂直的木片(单板)叠合。木片之间涂上强力胶,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力下压合而成。通常用酚醛胶、脲醛胶和三聚氰胺胶。使用胶合板代替木板的普遍原因是因为胶合板具有很强的抗破裂、抗收缩、抗扭曲和普通的高强度属性。.
查看 古埃及和胶合板
胸罩歷史
胸罩历史不可避免地与女性社会地位的历史联系在一起,也与时尚和人们对身体的看法的改变有关。 女人们曾用各種不同的服装或衣物包裹身体,遮掩或者修饰乳房的外观,从14世纪以后,西方上层女性身上最主要的内衣是束腰,束腰可以挤压并抬高乳房。在19世纪的后半期,束腰的形式更多了,一种上方从肩上挂下来并束缚躯干下部的束腰开始出现。 到19世纪末期,胸罩代替束腰成为承托乳房的主要工具。20世纪初接近现代样式的胸罩开始出现,到20世纪30年代开始还没有大规模生产。从那以后胸罩彻底代替了束腰(不過少数人用吊帶背心代替胸罩),整个二十世纪,流行趋势都更加倾向于胸罩,胸罩制造业成为规模巨大的行业。.
查看 古埃及和胸罩歷史
都灵
都灵(Torino ;皮埃蒙特語:Turin ;Augusta Taurinorum),中国大陆和港澳地区稱為都--靈,台湾稱為--,是位于意大利北部的重要城市,皮埃蒙特大区和都灵廣域市的首府。它坐落在波河的左岸,距離米蘭大約,阿尔卑斯山环绕在城市的西北。都灵中心区有面积130.17km²,人口911,534,是意大利人口第四多的城市;都灵城市区有面积1,126.6 km²,人口1,745,221;都灵都市圈有面积1,977 km²,人口2,200,000(占意大利总人口的3.4%)。 都灵是一国际化的欧洲城市, 都灵有时被称为“意大利自由的摇篮”、、“阿尔卑斯之都”、“萨沃亚之都”。它拥有众多的文化設施和其他名胜。都灵因为它的巴洛克、洛可可和新古典主义法式建筑而举世闻名。它的很多广场、城堡、庭园和宫殿(如贵妇宫),都是由西西里建筑师菲利波·尤瓦拉建造的,他在设计时借鉴了法国经典建筑凡尔赛宫。 这些法式建筑的典范包括:王宫、斯杜皮尼吉行宫和苏佩尔加大教堂。許多意大利高等教育機構位於此地,如都灵大学、都灵理工大学、都灵美术学院等。还有许多重要和著名的博物馆,如埃及博物馆 和安托内利尖塔。 都灵曾经是欧洲重要的政治中心。1563年,它成为了萨伏依公国的首都,随后是萨伏依王室统治下的萨丁尼亚王国的首都,最后是意大利统一之后的第一个首都(1861年—1865年)。 同时,它也是萨沃亚王室(意大利王室)的故乡。 虽然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它的大部分政治意义和重要性都丢失了,它还是在战后成为了欧洲重要的工业、商业和贸易的集散地。它现在是意大利的工业中心之一,和米兰、热那亚组成了“工业铁三角”。从经济上来说,都灵紧随罗马和米兰之后,是意大利第三大城市。 它的GDP高达580亿美元,排名世界第78位。 虽然不像罗马、米兰那样是“世界级城市”,GaWC评其为“适合发展”级别。 都灵是意大利汽车制造业的摇篮,被称为“意大利汽车之都”或者“意大利的底特律”。是汽车品牌菲亚特、蓝旗亚和阿尔法·罗密欧的总部所在地。 都灵还拥有足球俱乐部尤文图斯和都灵,举办过2006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一些国际空间站设备,如和谐号节点舱和哥伦布实验舱,也是在都灵制造的。.
查看 古埃及和都灵
都灵王表
都灵王表(都灵纸莎草文献)(Turin King List)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九王朝(约前1292年—约前1190年)用简单象形文字书写的史料, 其中列举从前王朝时期至拉美西斯二世时代(约前1279年—约前1213年在位)埃及法老的名字和在位年数,并将古埃及历史划分成三个时期(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现藏意大利都灵埃及博物馆。 都灵王表.
查看 古埃及和都灵王表
舍顺克一世
舍顺克一世(Sheshonk I.) 古埃及第三中间期第二十二王朝的首任法老(约公元前943年—约公元前922年在位),为利比亚人的后裔,称号为“梅什韦什人的伟大领袖”,定都布巴斯提斯。凯尔奈克现存雕塑和碑文即其庆祝巴勒斯坦的胜利所刻,相关文献片断于美吉多发现。《舊約圣经》中作示撒,在列王紀及歷代志均有有关于其记载参看:参看:.
查看 古埃及和舍顺克一世
船塢
船塢是指在岸邊以人工建設,作為造船和修理船舶的地方,亦可用作船隻的停泊。船塢亦是一個國家造船的能力強度之一,船塢可以分為旱塢、灌水船塢及-zh-hans:浮水船坞;zh-hk:浮塢;zh-tw:浮塢;-等不同類別。.
查看 古埃及和船塢
舵
舵(英语:Rudder),為航行設備上用於改变或保持航行方向的一種裝置。最早用於船舶,是控制船舶航向的設備。 通俗的来说,舵就是“和轮船外壳相连接,控制其运动方向的装置”,各类槳帆船也具有相类似的功能。古代的船只往往靠人力来推动,有些把船桨用双耳圆环固定在船舷的两侧,有些则安装在船尾,其中一部分船桨甚至设计为两者皆可通用。在地中海地区的文献中,两侧的船桨往往被称为“四分之一船桨”,其得名于此类船桨安装的位置在船身后方的四分之一处。而位于船尾的桨与现代轮船的转向原理相类似,一般为船尾中心线的位置。其结构设计非常多样化,古代欧洲往往通过铁制的螺栓和铰链将其和船身连接,阿拉伯人的设计是在船尾安装一个圆环,把船舵插在其中。中国古代的舵和阿拉伯比较类似,但是是通过滑轮驱动的。 古埃及人在西元前3100年美尼斯時期就已發明William F.
查看 古埃及和舵
阿孟霍特普
阿孟霍特普(Amenhotep, son of Hapu),(活动于约公元前1440年至约公元前1360年前后),古埃及新王国第十八王朝法老阿孟霍特普三世统治时期官员。海普之子,他的一生深受法老的宠信,死后在托勒密时代被人奉若神明达1000年之久。在阿蒙霍特普三世统治时期负责征募新兵,后率兵驻扎尼罗河支流的检查站,控制从海路进入埃及的客运,也检查从陆路渗入埃及的贝都因人。曾担任王室事务总管等职。阿蒙霍特普三世为对他表示崇敬,美化了他的家乡阿斯里比斯。还下令在自己的祠庙旁边为他修建了一个小的墓庙,此举为对埃及非王室成员的人的一种特殊荣誉。.
查看 古埃及和阿孟霍特普
阿尔西诺伊四世
阿尔西诺伊四世(Arsinoe IV),(),马其顿人,古埃及国王托勒密十二世幼女,克娄巴特拉七世、托勒密十三世和托勒密十四世之妹。亚历山大战争时期,她试图率军反击与凯撒结盟的克娄巴特拉七世。公元前48年凯撒于亚历山大登陆,俘获埃及托勒密王族,但她出逃,并参加由阿基拉斯领导的埃及军队。后又下令将阿基拉斯处死。罗马军队击败埃及军队后,把她押回罗马,于凯撒的仪式上游街示众。在蒙受这一耻辱后,她到小亚细亚以弗所避难。克娄巴特拉七世与罗马三巨头之一安东尼结合后,公元前41年唆使安东尼处死阿尔西诺伊四世。.
查看 古埃及和阿尔西诺伊四世
阿尔谛尔·德·高比诺
阿尔谛尔·德·高比诺(Arthur de Gobineau,常被称为高比诺伯爵 le comte de Gobineau )法国贵族、小说家。他因在《人种不平等论》中发展了“雅利安人主宰种族”理论而知名。他的思想后来成为德国纳粹党意识形态核心的重要来源之一。 Arthur de Gobineau, dit le comte de Gobineau 高比诺將雅利安人種塑造成高貴和文明的化身,宣揚並且誇大雅利安人對人類文明的貢獻。他認為,世界上所有的文明,包括古埃及、中國、墨西哥、秘魯文明都是由雅利安人所建立的,同時只有白人才是人類始祖亞當的後代。 Category:法国外交官 Category:法国小说家 Category:科學種族主義.
阿尔戈斯
阿尔戈斯(Άργος,Argos),或译阿戈斯、阿哥斯、阿果斯,是希腊的一座城市,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东北。阿尔戈斯有约5000年的历史,在它的历史上,古希腊人、罗马人、法兰克人、威尼斯人和奥斯曼帝国都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影响,它是欧洲最古老的始终被居住的城市。2001年阿尔戈斯有27550居民。.
查看 古埃及和阿尔戈斯
阿伊
阿伊为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的倒数第二位法老(约前1323年至约前1319年在位或约公元前1327年-公元前1323年在位)。阿伊的王位名Kheperkheperure意为“永恒是拉的表现”而本名伊特努特·阿伊则意为“神之父,阿伊”。阿伊的记录和古迹不多见,这不仅是因为他短暂的在位时期,也因为他的继任者霍朗赫布,鼓动反对他和其他法老在阿马尔那时期的除忆诅咒。.
查看 古埃及和阿伊
阿勃勒
阿勃勒(學名:Cassia fistula、golden shower tree),又稱為黃金雨、金鍊花、波斯皂莢、婆羅門皂莢、長果子樹、牛角树、豬腸豆等。阿勃勒之名可能來自於另一花與其類似,而易於混淆之植物金链花之音譯。是一種蘇木亞科的植物。原產於南亞南部,從巴基斯坦南部往東直到印度及緬甸,往南直到斯里蘭卡。分布在缅甸、斯里兰卡、印度、台灣以及中国的南部、西南部等地,生长于海拔1,000公尺的地区。.
查看 古埃及和阿勃勒
阿勒颇
--颇(حلب;阿拉米语:ܚܠܒ )又譯作阿勒--,是叙利亚北部城市,阿勒颇省的首府。 叙利亚内战前,阿勒颇拥有逾200万人口,是叙利亚的第一大城市。从历史上看,阿勒颇是人类最古老的定居点之一,考古学发现在公元前5000年时这里就有人居住。古希腊人称这座城市为“贝罗埃亚”。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这里称为哈勒普。阿勒颇的名字在法国托管时期才开始官方使用。 阿勒颇占据了幼发拉底河和地中海之间的关键位置,是古代商路上的一个重要地点。开始时它只是建在一些小山丘上的小城,后来发展成大型城市。以阿勒颇为中心形成的阿勒颇省占据了16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并拥有约370万人口。 敘利亞內戰在2011年爆發後,2012年開始的阿勒颇之战在市內造成嚴重破壞。.
查看 古埃及和阿勒颇
阿米尔塔尼乌斯
阿米尔塔尼乌斯(Amyrtaeus),()。古埃及第二十八王朝法老(公元前404年—公元前399年在位)。为第二十八王朝唯一的法老。公元前404年他在埃及领导反对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起义获得成功,公元前400年控制了上埃及全境。尽管他短暂的统治危机四伏,但他仍能够维持埃及的独立地位。其事迹史载较为简略,他的纪念物亦无发现。.
查看 古埃及和阿米尔塔尼乌斯
阿马尔奈文书
阿马尔奈文书(Amarna letters),亦作阿马尔奈书信或阿马尔纳泥板,是一批刻在泥板上的书信,在上埃及地区阿马尔奈(古埃及第十八王朝首都阿克特阿顿)被发掘,绝大部分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统治者与驻守迦南、亚摩利地区官员的外交书信。 公元前1350年间1330年,著名的“叛逆法老”阿肯那顿开始了尊奉太阳神阿頓的一神教宗教社会改革,并在現在埃及中部建立新的首都-阿克特阿頓(阿頓的地平線)。这批书信正是在此被发现。它们的特别之处在于,大部分由阿卡德楔形文字这种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字写成,这在埃及学上很罕见。已经出土的文书有382块,其中24块被解读。挪威学者、亚述学专家Jørgen Alexander Knudtzon著有《Die El-Amarna-Tafeln in two volumes (1907 and 1915)》一书。.
查看 古埃及和阿马尔奈文书
阿赫特普拉
阿赫特普拉(Anat-her),古埃及第十六王朝国王。他是喜克索斯人的封臣之一。他可能是于巴勒斯坦地区而非于埃及进行统治的。他的名字只出现在一个圣甲虫雕像上。.
查看 古埃及和阿赫特普拉
阿门内莫普
阿门内莫普(Amenemope),(约活动于公元前1100年前后)。古埃及人。他著有《阿门内莫普教诲》一书,此书内容与大多数早期规箴作品相似,辑录有关生活行动的格言和诫词。 后人一般认为此书为埃及智慧文学长期发展的顶峰。.
查看 古埃及和阿门内莫普
阿蒙麦西斯
阿蒙麦西斯(Amenmesse)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九王朝的第五任法老。(约公元前1201年—约公元前1198年在位),他企图篡夺塞提二世的王位,并得到了上埃及的支持。享国短暂,史载缺乏。其陵墓被严重破坏。有待深入研究。.
查看 古埃及和阿蒙麦西斯
阿蒙霍特普三世
阿蒙霍特普三世(Amenhotep III),也被称为“华丽的阿蒙霍特普”,为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第九任法老。在他父亲图特摩斯四世死后,他继承了王位。根据不同的著作,他的统治期是在公元前1386年6月-公元前1349年或公元前1388年6月-公元前1351/1350年12月。阿蒙霍特普三世是图特摩斯四世与其小妾姆特姆维亚所生。 在他治下埃及达到了艺术和国际力量的巅峰时。在他执政的第38或39年死后,他的儿子阿蒙霍特普四世继承王位,但是后来他把自己的名字改成阿肯那顿。.
查看 古埃及和阿蒙霍特普三世
阿蒙霍特普一世
阿蒙霍特普一世 (英语文献中一般写作:Amenhotep I;?—约前1506年)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约前1525年—约前1506年在位)。 阿蒙霍特普一世是雅赫摩斯一世与雅赫摩斯-纳菲尔泰丽的第三个儿子。他的长兄们均先他而死,使他得以成为父亲的继承者。即位初年曾击退利比亚人的入侵。阿蒙霍特普一世发动对努比亚的远征,以恢复埃及在那里的传统势力。 由于阿蒙霍特普一世死后无嗣,王位由他的军事统帅图特摩斯继承(后者即图特摩斯一世)。.
查看 古埃及和阿蒙霍特普一世
阿蒙霍特普二世
阿蒙霍特普二世(Amenhotep II)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第七位法老,在位約26年(約公元前1427年—约公元前1401年在位),是图特摩斯三世之子。 阿蒙霍特普二世在即位初期與父親共同執政,在位第3年時父親去世,叙利亚發生叛亂,帶兵--討,取得勝利。在位第7及9年時再出兵敘利亞,此後與米坦尼国王達成非正式的和平。在南方,努比亚在此時期沒有發生被記載下來的叛亂事件。阿蒙霍特普二世又与巴比伦、赫梯等同时代强国建立外交联系。 阿蒙霍特普二世死後,其子图特摩斯四世繼位。.
查看 古埃及和阿蒙霍特普二世
阿蒙涅姆尼苏
尼斐卡拉-阿蒙涅姆尼苏(Neferkare Amenemnisu)是古埃及第二十一王朝第二位法老。 阿蒙涅姆尼苏的名字在一个金帽子出现,“尼斐卡拉”是阿蒙涅姆尼苏的王名,阿蒙涅姆尼苏的名字在古埃及的翻译是“阿蒙神是王”,考古学家认为他统治古埃及四年,但由于没有文物记载这位法老,其陵墓与木乃伊也未被发现,所以有待考察。 他死后,就由阿蒙大祭司帕涅傑姆一世的儿子普苏森尼斯一世继承皇位。.
查看 古埃及和阿蒙涅姆尼苏
阿蒙涅姆赫特二世
阿蒙涅姆赫特二世(Amenemhet II)古埃及中王国时期第十二王朝的第三任国王。(约公元前1929年—约公元前1895年在位),为第十二王朝建立者阿蒙涅姆赫特一世之孙。他促进了埃及的贸易和国内发展。在其父辛努塞尔特一世时期,他曾远征努比亚,并获取金矿。即位后又多次对努比亚和西奈发动远征,并开挖矿井,以取得黄金和铜。他还到朋特(今埃塞俄比亚附近)进行商业活动。故声名远扬。他在代赫舒尔修建金字塔。现已经发掘。.
查看 古埃及和阿蒙涅姆赫特二世
阿蒙涅姆赫特四世
阿蒙涅姆赫特四世(英语Amenemhat IV),古埃及中王国时期第十二王朝的国王。他短暂的统治相对和平,曾派人到西奈探险。他死后,十二王朝逐渐衰弱。.
查看 古埃及和阿蒙涅姆赫特四世
阿肯那顿
阿蒙霍特普四世(按不同的时间体系估计,去世于前1351年~前1334年之间),后改名阿肯那顿(Akhenaten,亦譯做埃赫那顿),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 阿蒙霍特普四世是第十八王朝全盛时期的法老阿蒙霍特普三世的儿子,其母亲是阿蒙霍特普三世的王后提伊。他的较可信的出生时间是在其父在位的第26年(前1379年至前1362年)。他不是阿蒙霍特普三世的长子(长子是图特摩斯王子)。 阿蒙霍特普四世统治了17年(始自前1364年至前1347年之间,结束于前1351年至前1334年之间)。他在其在位时期推行的宗教改革活动是古埃及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也是长期以来学者们研究的焦点课题。.
查看 古埃及和阿肯那顿
阿波庇一世
阿波比一世(Apepi I),古埃及第十五王朝最重要的国王(约公元前1585年—约公元前1542年在位)。为西克索斯人后裔。他33年的统治记录在《兰德数学纸莎草书》上。初曾控制埃及大部,并拥有中埃及和下埃及地区的众多臣属。后在底比斯历代国王不断打击下被赶回其都城阿瓦里斯附近。杰巴赖恩出土的石片上刻有其名,名字周围有许多太阳瑞的日盘,证明他曾统治上埃及。此外,还发现大量记载他事迹的纸莎草文献。表明底比斯人曾是喜克索斯人的封臣。双方一度和平共处,底比斯人于喜克索斯人管辖的尼罗河三角洲放牧牛群。他与塞格嫩拉发生矛盾,并引发冲突。塞格嫰拉死后,其继任者卡莫斯继续与阿波比一世进行战争,并将阿波比一世势力赶回下埃及,阿波比一世企图联合其南方盟友库施王公于后方攻击底比斯,但因信使被截获而被卡莫斯挫败。阿波比一世于此事不久去世。.
查看 古埃及和阿波庇一世
阿涅德吉布
阿涅德吉布(Anedjib)(也被称为厄涅吉布、阿德吉布或阿德吉耶布,意为“拥有勇敢之心的人”或“其心即安宁”)是古埃及第一王朝的第五位法老。自远古流传下来的史料中关于他的记载相当模糊,其身份未经确证。他统治埃及逾十年。.
查看 古埃及和阿涅德吉布
阿斯泰利克斯历险记
《阿斯泰利克斯历险记》(Astérix le Gaulois),又译《高卢英雄传》,是一套法国系列漫画,由勒内·戈西尼(编剧)和阿尔伯特·乌德佐(Albert Uderzo,漫画家,1977年戈西尼逝世后兼编剧)共同创作。这套漫画在欧洲和南美非常知名,33本漫画书和画册已经译成100多种语言和方言,並且多次改編成長篇動畫電影、真人電影、電玩遊戲等,但在中国、日本、美国等地知名度不大。 臺灣公共電視曾代理播出2006年美國版動畫電影,譯名為「維京海盜」。DVD由弘恩文化發行,並收錄中英雙語發音,以及中英字幕,未收錄法語原版。故事中除了主角「阿斯特」和「歐胖」以外,將各個次要角色名字翻譯成有趣的中文諧音以配合劇中臺詞「他們的名字真有趣」。.
阿斯旺
阿斯旺(أسوان),埃及南部城市,阿斯旺省首府,位于尼罗河东岸,人口约20万,著名古城、旅游景点和贸易中心。阿斯旺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方之一,自2006年5月13日以来,阿斯旺没有测得任何降水,溫泉或許是其水的來源。 在古埃及时期,阿斯旺被认为是埃及民族的发源地。它位于尼罗河第一瀑布以北,是埃及和努比亚之间的贸易重镇,其名据说即是古埃及语“贸易”一词的对音。.
查看 古埃及和阿斯旺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帝国(الامبراطورية العربية,632年—1258年)是阿拉伯半岛上的阿拉伯人于中世纪创建的伊斯兰教穆斯林哈里發帝國(本意為「哈里發的領地」)。唐代以来的中国史书,如《经行记》、《旧唐书》、《新唐书》、《宋史》、《辽史》等,均称之为大食帝國(波斯语Tazi或Taziks的译音),而西欧则习惯将其称作萨拉森帝国(在拉丁文中意指「东方人的帝国」)。帝国存在了600多年,主要有神权共和时期和伍麥葉王朝、阿拔斯王朝两个世袭王朝。帝国最强盛的时候,疆域东起印度河和中国边境,西至大西洋沿岸,北达裡海,南接阿拉伯海,是继阿契美尼德王朝、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之后又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阿拉伯帝国的兴起改变了周边许多民族的发展进程,在中世纪的历史上對科技及醫學的發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查看 古埃及和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世界
阿拉伯世界(العالم العربي)是指分布于西亚和北非,主要以阿拉伯语作為主要語言的国家。從西邊的毛里塔尼亞延伸至東邊的阿曼,橫跨非洲北部與亞洲西部,總共包括22個國家。其人口總和約為3億5800萬人,生產量多於1兆6000億美元,經濟上以每年5%增長。阿拉伯世界的生產量佔穆斯林世界總生產量的40%。.
查看 古埃及和阿拉伯世界
阿拉伯国家联盟
阿拉伯国家联盟(简称阿拉伯联盟或阿盟;جامعة الدول العربية)成立於1945年,是阿拉伯国家组成的地区性国际政治组织,成員國皆位於亞洲或非洲,宗旨是加强成员国间的协作,共同维护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广泛开展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合作。现有成员国22个。总部原设开罗,由于埃及与以色列签订和约,1979年3月31日,阿拉伯国家外交和经济部长会议决定,将阿盟总部迁往突尼斯。1990年10月31日,阿盟总部迁回开罗,现任秘书长是来自埃及的艾哈邁德·阿布·蓋特。.
查看 古埃及和阿拉伯国家联盟
阿拉伯馬
阿拉伯馬是馬的一個品種,阿拉伯馬的頭形獨特,尾巴高聳,容易分辨。 一直以來,,牠們分散在世界各地,包括美加、英國、澳洲、歐洲、南美洲及其起源地中東。.
查看 古埃及和阿拉伯馬
阿拉德·皮尔逊博物馆
阿拉德·皮尔逊博物馆(Allard Pierson Museum)是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附属的考古学博物馆。.
阿普里斯
阿普里斯(Apries)古埃及第二十六王朝的第四位法老,(公元前589年—公元前570年在位),他没有保护犹太抵抗尼布加尼撒二世进攻。却在耶路撒冷失陷后,庇护大量犹太难民,因攻打利比亚昔兰尼失败,致使军队内讧,他逃离埃及避难,后遇刺身亡。.
查看 古埃及和阿普里斯
阅兵
阅兵,是指对武装部隊进行检阅的仪式。通常在国家重大节日、迎送国宾和军队出征、凯旋、校阅、授旗、授奖、大型军事演习时举行。用以庆祝、致敬,同时展现本国的軍事建设成就,并可壮观瞻,提振军威,鼓舞士气。.
查看 古埃及和阅兵
赫卡忒
赫卡忒(Ἑκάτη、Hecate)是希腊神话中前奥林匹亚的一个重要的提坦女神,也是象征着暗月之夜的“月陰女神”或“黑月女神”。 赫卡忒总是和下弦月、夜晚、鬼魂、阴间、精灵、魔法、巫术和招魂术联系在一起。她是著名的不可抗拒的死神,无法战胜或无人能及的女皇,同样也是妖术、魔咒和女巫的守护女神。赫卡忒是一位具有强大法力的女神,她曾经帮助宙斯打败过独眼巨人,所以她有着巨人一般的强大力量,即使是众神之王宙斯也都敬畏赫卡特女神。赫卡忒可能起源于古埃及的青蛙女神海奎特或是来自于亚细亚的西南地区,并且掌控着所有三岔路的交叉口,她总会在子夜时分出现在鬼魂前往阴间必经的三岔路口,高举着火炬指引鬼魂通往阴间。 赫卡忒在很多方面都与女猎神阿耳忒弥斯非常相像,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将二者混为一谈,则把赫卡忒视为阿耳忒弥斯在阴间的黑暗分身,并且赫卡忒还创造了地狱,是掌管地狱通道的女神嚴秀萍,《童話中的反動思維──以狼和女巫形象之遞嬗為討論核心》,第221页记载。赫卡忒在天空和大地都有着极大的权力,出行时总是有一群来自地狱的猎犬为其护驾。火炬则是赫卡忒象征性的重要标志,借助它,赫卡忒才能得以在阴曹地府与得墨忒耳一同救出被冥王哈得斯所虏走的珀耳塞福涅。赫卡忒为人熟知的身份有“鬼魂女王”、“黑魔法女主人”和“地狱钥匙掌管者”。她是一位伟大的魔法女神,地位甚至比喀耳刻还要重要。.
查看 古埃及和赫卡忒
赫里奥波里斯
赫利奥波利斯(Ἡλιούπολις)是古希腊人对古埃及城市昂的称呼,意为“赫利俄斯城”。该城为下埃及第十三省省会,其重要性在宗教方面。太阳神拉的庙宇居古埃及第二,仅次于 底比斯的阿蒙神庙。古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575年—约公元前2130年)埃及第五王朝拉神成为全国崇拜对象。故影响甚巨。现仅存最古老的辛努塞尔特一世所建的方尖碑。.
查看 古埃及和赫里奥波里斯
赫里霍尔
赫里霍尔(Herihor) 古埃及军官,篡位的阿蒙高级僧侣。于第二十王朝末年国家分裂时建立僧侣—国王王朝,统治上埃及地区。出身不详。为拉美西斯十一世(公元前1075年结束的第二十王朝末任法老)时期从军队里被提拔的军官。于底比斯柯恩斯神庙中,详细记载了他夺取王位的过程。神庙大殿的浮雕表明他具有阿蒙高级僧侣、将军和首领等称号,最后自立为法老。其死后约2年拉美西斯十一世去世。.
查看 古埃及和赫里霍尔
赫拉波罗
赫拉波罗(Ωραπόλλων,Horapollo)公元四世纪时人物,是古希腊研究古埃及文字的学者,也是西方最早试图破译古埃及文字的人。 其实有两个名叫赫拉波罗的人,赫拉波罗的事迹在《苏达辞书》也有所提到的,不过却将两个人的赫拉波罗的事迹混淆在了一起。 一个是东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二世(408年-450年)时代的人,是出身于Phanebytis的文法学家, 另一个则是生活在东罗马皇帝芝诺(474年-491年)统治时代的人,他在亚历山大港附近的Menouthis的学校,是古埃及神庙最后的祭祀。按照《苏达辞书》的记载,他试图发起了一个反对基督徒的叛乱,但是因被人告密而逃跑,最后他仍然被逮捕,此后祭祀艾西斯神和欧西里斯神的神殿被到捣毁,他本人则在受到拷打后也皈依了基督教。 赫拉波罗最著名的事迹是留下了一本名为《象形文字》的书(此书的作者看起来应该是上述第二个赫拉波罗),全书分两卷,第一卷解释了70个埃及象形文字,第二卷解释了119个。此书可能最早使用科普特语编撰,但是后来被未知的翻译者翻译成了希腊文。 1419年6月,希腊文本的《象形文字》一书在希腊的安德羅斯島被发现,此后被带到意大利。在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但是此书采用象征主义,表意方法推测古埃及文字的含义。所以并没有正确地给予解释。这给后来破译埃及文字反而造成了一定的麻烦。不过今天的学者看起来,这本书还是至少有一部分是基于对埃及文字的正确理解的。或许是埃及知识阶层试图挽救濒于失传的文化的一次“绝望”的尝试。 Category:古希腊历史学家.
查看 古埃及和赫拉波罗
赛特 (消歧义)
赛特可以指:.
查看 古埃及和赛特 (消歧义)
赛里斯
赛里斯(拉丁文:Serica、Seres、Sinica,希腊文:Σῆρες),意为丝国、丝国人,是战国至东汉时期古希腊和古罗马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对与丝绸相关的国家和民族的称呼,一般认为指当时中国或中国附近地区。拉丁文Sērēs原意是“有关絲的”,一般被認為是源於中國字“丝”。丝国人更可能指买卖丝绸的中间商,譬如在丝绸之路上被希腊人或罗马人遇到的丝商。.
查看 古埃及和赛里斯
薩卡拉
薩卡拉(阿拉伯語:;英語:Saqqara)是埃及境內一個古代大型墓地,位於開羅以南約30公里,面積約7公里乘1.5公里。該地現時仍屹立著最古老金字塔——階梯金字塔,該金字塔在前27世紀建成。 在古埃及定都孟菲斯的時候,薩卡拉是孟菲斯的「死者之城」。埃及第一王朝時已有貴族在該地下葬,第二王朝時始有國王安葬在此。薩卡拉作為王家墓地的重要性後來被吉薩及底比斯的帝王谷取代。 Category:古埃及.
查看 古埃及和薩卡拉
薛西斯
薛西斯(希腊文:Ξέρξης、拉丁文:Xerxes、现代波斯语:خشایارشا,均来源于古波斯语)或译泽尔士、泽克西斯等,一般指的是两位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皇帝或国王(沙赫)兼埃及法老,他们是:.
查看 古埃及和薛西斯
薛西斯二世
薛西斯二世(古波斯楔形文字: ;),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国王(约公元前425年在位)阿尔塔薛西斯一世的接班人,在位45天被暗杀,由他的弟弟塞基狄亚努斯接任,不久又被大流士二世杀死。.
查看 古埃及和薛西斯二世
藥學系
藥學系是隸屬於醫學院或是獨立成為藥(理)學院下的一個科系,以培養藥學領域專門人才和研究藥學科學理論為目標。.
查看 古埃及和藥學系
门卡霍尔
卡霍尔(Menkauhor Kaiu)是古埃及第五王朝的法老。他的詳細血緣不詳,可能是前任法老紐塞拉的兒子或兄弟,在位的八年期間繼續和比布魯斯保持外交關係和進行貿易。他是最後一位在任內興建太陽神廟的法老王。其金字塔于塞加拉发现。.
查看 古埃及和门卡霍尔
间谍
谍是指潜入敌对势力或竞争对手从事秘密刺探情报或是进行破坏活动工作的人,以此来使其所效力的一方有利。古代亦稱作細作。打入敵方组织內部并取得公开合法身份的稱為臥底。根据业务领域不同,间谍可分为军事间谍与工业间谍(或稱商業間諜、經濟間諜);根据秘密工作性质不同,可分为情报间谍(刺探情报)、行动间谍(颠覆、破坏、宣传煽动等)、联络间谍(策反勾连)等。间谍为多方势力同时服务,称为“多重間諜”或“多面諜”。反间谍,也称“反谍(报)”、防諜、肃伪。 法律意义上,间谍一般指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勾连策划、配合的活动。境内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经济间谍活动不构成刑事法律概念的“间谍”。.
查看 古埃及和间谍
葡萄
葡萄是葡萄屬(学名:Vitis)植物的通称,是一类常见的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其果实是浆果类水果。葡萄可以生吃,其色美、气香、味可口,西方主要用來酿造葡萄酒,東方則是習慣直接食用並培育出口感較佳的品種。葡萄还可以用以生产果醬、果汁、果冻、葡萄籽精华素、葡萄干、醋、等等。葡萄的生长没有(非更年性),其果实成簇聚集在一起。.
查看 古埃及和葡萄
鑰匙
鑰匙或鎖匙是一種与鎖对应的,用以开锁的工具,自4000年前已在古埃及出現。現在,鎖匙一般分成鎖筒鎖匙(Cylinder Key)、平片匙(Flat Key)、旗桿匙(Lever lock key)及管狀匙(Tubular Key)四大類,但鎖具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磁鎖、半圓桿匙、雙側匙、壓力匙及電子式的鑰匙如磁卡、晶片鎖和指紋及虹膜等生物特徵識別等亦日趨普及,為的是更佳的安全防範。.
查看 古埃及和鑰匙
葛瑞姆·汉卡克
葛瑞姆·汉卡克(Graham Hancock,), 英国记者、考古历史类畅销书作家。其作品包括《超自然》(Supernatural)、《失落的约柜》(The Sign and the Seal)、《上帝的指纹》(Fingerprints of Gods)、《创世纪的守护神》(Keeper of Genesis,与罗伯特·鲍威尔〔Robert Bauvel〕合著,美版译名为《斯芬克斯的信息》〔The menssage of Sphinx〕)、《火星的秘密》(The Mars Mystery),《天之鏡》(Heaven's Mirror,与妻子桑沙·法伊亚〔Santha Faiia〕合著),《上帝的魔島》和《护身符:神圣的城市,神秘的信仰》(与罗伯特·鲍威尔合著)。他也参与制作并主持了英国第四频道 的纪录片《水下世界:冰河期被洪水淹没的王国》。。 《超自然:与人类远古智慧的接触》是他最新的著作,分别于2005年和2006年在英国和美国开始发行。葛瑞姆在书中用大卫 路易斯-威廉姆斯(David Lewis Williams)的神经心理学考古方法,通过旧石器时代的岩洞艺术,来研究现代人类大脑的进化发展。 葛瑞姆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远古时代的迷团和巨石建筑、远古神话、天文学和占星学方面的资料数据。在他很多的书中始终贯穿的一个主题是一个全球性的母文明,他认为所有的文明都是从这个母文明中分散出来的。尽管他的书已经在全世界有了500万的销量并被译成了27种语言,但他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并没有得到权威机构的支持,并被批评为是一个伪科学。 葛瑞姆坦率的承认自己没有受过正规的考古学训练,他认为人们过度崇尚现今正统学术体系的权威性,自己的作品能给人们带来一种补充性的反思。.
查看 古埃及和葛瑞姆·汉卡克
邏各斯
邏各斯(λόγος,Logos)是古希臘哲學、西方哲學及基督教神學的重要概念。在古希臘文一般用語中有話語的意思;在哲學中表示支配世界萬物的規律性或原理;在基督教神學是耶穌基督的代名詞,因為他是上帝的旨意或話語,也是萬物的規律的源頭,中文《新約聖經》一般譯為“道”。在西方哲學史上,邏各斯是最早關於規律性的哲學范畴。邏各斯的概念亦見於波斯、古印度和古埃及。.
查看 古埃及和邏各斯
那尔迈
那尔迈(英文:Narmer),又译納爾邁。是古埃及第一王朝的首位法老,被希罗多德称为“美尼斯”。传说他以武力统一上下埃及,并建都孟斐斯。曾被认为是第一个统一埃及的国王,但根据已发现的有关蝎子王的文物(主要是蝎王权标)来看,蝎子王可能更早地做到了这点。有关那尔迈的重要文物有那尔迈调色板和所谓那尔迈大权标头(Narmer macehead)。.
查看 古埃及和那尔迈
那尔迈调色板
那尔迈石板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埃及考古发现,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1世纪,含有至今为止发现的最早象形文字铭文。它被认为是用来描述那尔迈国王统一上下埃及的。调色板分为两面,一面描述戴着上埃及王冠的那尔迈,王冠为球根状;另一面描绘了戴着下埃及王冠的那尔迈,王冠为平头状呈红色。这件文物和同样在希拉孔波利斯发现的蝎子权杖头和那尔迈权杖头一起,提供了对埃及国王的最早描述之一。调色板显示了许多埃及艺术的传统手法。埃及古物学者鲍勃·布莱尔(Bob Brier)把那尔迈调色板评论为“世界上第一件历史文档”。那尔迈调色板现存于埃及开罗博物馆。 调色板通常用作研磨化妆品(颜料),但是那尔迈调色板太大太重而无法用作个人的调色板,所以它更可能是有宗教用途的,专门地被制成神庙用品。有一种理论认为,它用来研磨装饰神像的颜料。.
查看 古埃及和那尔迈调色板
肥皂
-- 肥皂,又名香皂,是用作個人清潔用品的表面活性劑,通常以固體塊狀的形式存在。.
查看 古埃及和肥皂
肥貓大戰三小強
《肥猫鬥小強》(英文名:Oggy and the Cockroaches)是一部由高蒙電影公司(Gaumont Film Company)和Xilam Animation製作的法國動畫。這部動畫在超過80個國家播放,並曾經有開發電玩版本。 之前超視以「肥貓阿肥」之譯名播出,撥出時為無配音版本。 之後在卡通頻道以「肥貓鬥小強」之譯名復播。早期播出的時候是播放無配音版的,台灣卡通頻道後來做了很大膽的嘗試,並邀請魯蛋叔叔聲創工作室創作腳本,編寫者為劇場編導葉志偉,並請曹冀魯飾演旁白,而且有配音版本的收視率也比無配音版本高上許多。.
查看 古埃及和肥貓大戰三小強
铁器时代
铁器时代是考古學上继青铜时代之后的一个人类社会发展时代。这是在实际上所说的铁器时代是指的早期阶段,在晚期各国都已经进入了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也就多以各国的朝代来称呼其时代。当时人們已能冶铁和製造鐵器作为生产工具。其與之前時代的主要區別在於農業發展,宗教信仰與文化模式。 鐵器時代是在三時代系統中最後的主要時期,三時代系統是丹麥考古學家克里斯蒂安·于恩森·汤姆森在1836年時所提出,共分為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與鐵器時代。。 不同地區進入鐵器時代的時間有所不同,即使同在歐洲,日耳曼地區和羅馬進入鐵器時代的時間亦有所不同。世界上最早进入铁器时代的是赫梯王国,大约在公元前十四世纪年左右。中国在春秋(公元前五世纪)末年,大部分地区已使用铁器。 雖然各地區進鐵器時代的時間不盡相同,亦難以以準確的年份標示,但鐵器時代與之前時代的區別仍是十分明顯的。鐵器時代是指已經能運用很複雜的金屬加工來生産鐵器。鐵的硬度,高熔點與鐵礦的高蘊含量,使得鐵相對青銅來說來得便宜及可在各方面運用,所以其需求很快便遠超青銅。 在美洲及大洋洲的鐵器時代並不是發展自青銅器時代,因為鐵的運用是由歐洲探險家傳入的。.
查看 古埃及和铁器时代
铜
铜(copper)是化学元素,化学符号Cu(来自cuprum),原子序数29。纯铜是柔软的金属,表面刚切开时为红橙色帶金屬光澤、延展性好、导热性和导电性高,因此在电缆和电气、电子元件是最常用的材料,也可用作建筑材料,以及組成众多種合金。铜合金机械性能优异,电阻率很低,其中最重要的是青铜和黄铜。此外,铜也是耐用的金属,可以多次回收而无损其机械性能。 人类使用铜及其合金已有数千年历史。古罗马时期铜的主要开采地是塞浦路斯,因此最初得名cyprium(意为塞浦路斯的金属),后来变为cuprum,这是copper、cuivre和Kupfer的来源。二价铜盐是常见的铜化合物,常呈蓝色或绿色,是蓝铜矿和绿松石等矿物颜色的来源,历史上曾广泛用作颜料。铜质建筑结构受腐蚀后会产生铜绿(碱式碳酸铜)。装饰艺术主要使用金属铜和含铜的颜料。 铜是所有生物所必需的微量膳食矿物质,因为它是呼吸酶复合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关键组分。软体动物和甲壳亚门动物的血液色素血蓝蛋白中含有铜。鱼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血液中则是含铁的复合物血红蛋白。铜在人体中主要分布于肝脏、肌肉和骨骼中。铜的化合物可用作、杀真菌剂和木材防腐剂。.
查看 古埃及和铜
醋
醋(Vinegar),舊稱為--、苦酒等,是烹飪中常用的一種液體酸味調味料。 醋的成分通常含有3%-5%的醋酸,有的還有少量的酒石酸、檸檬酸等。理論上講,幾乎任何含有糖分的液體都可以發酵釀醋。今天,按食醋生產方法,食醋可分為釀造醋和人工合成醋。釀造醋,是以糧食為原料,透過微生物發酵釀造而成。人工合成醋是以食用醋酸,添加水、酸味劑、調味料,香辛料、食用色素勾兌而成。 醋和盐一样在自然環境中可以自行生成,在古巴比伦时代即有醋的记录留下。一般而言,东方国家以谷物酿造醋,西方国家以水果和葡萄酒酿醋。在中國,通常認為醋在西周時開始被釀造,但也有人認為醋起於商朝或更早。漢朝時--被稱為醋。在中東,古埃及时期就已出现了醋。由于都是通过发酵酿造获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酒醋同源,凡是能够酿酒的古文明,一般都具有酿醋的能力。 由于原料,工艺,饮食习惯的不同,各地的醋的口味相差很大,一般可以分为固态发酵的黑醋和液态发酵的红醋、白醋两大类。在中国北方大多数醋都是黑醋,最著名的醋種當屬明朝時發明的山西老陳醋。山西人以愛好食用醋而全國聞名,有“缴枪不缴醋”的笑谈。在中国南方,黑醋产品中影响最大的有镇江香醋、四川保宁醋两者,以上三种黑醋构成了中国四大名醋的前三位。此外,食用海鲜较多的东南沿海地区则大量使用液态发酵的红醋,其主体为浙江米醋,下有湖州老恒和、绍兴仁昌酱园、绍兴咸亨、广东珠江桥、豫西贾氏柿子醋等品牌。 醋在中國菜的烹飪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常用於溜菜、涼拌菜等,西餐中常用於配製沙拉的調味醬或浸製酸菜,日本料理中常用於製作壽司用的飯。另外有人相信它還具有保健、藥用、醫用等多種功用。 本草綱目記載:醋「味酸苦,性溫和,無毒」其功效在於「消腫塊、散水氣、殺邪毒」。可以治療「腸胃消化不良、各種腫瘤癥塊、婦女生理病即一切魚肉的菜毒」等。.
查看 古埃及和醋
自源文字
自源文字是指不依傍其他文字而独立创造出来的文字。与其相对的是他源文字或称借源文字(依傍已有的其他文字而创造的文字)。 中国的汉字(甲骨文)、古埃及的圣书字、古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苏美尔文字)和中美洲玛雅的玛雅文字为公认的四大自源文字,。其中只有汉字直至现在仍然保持着自有体系,並大量使用於日常生活中。其他自源文字除了东巴文在雲南麗江通行外。絕大多數都已經失傳或是停止使用而消亡。.
查看 古埃及和自源文字
自慰
自慰,又称自渎、自淫或手淫,是指自行刺激性器官而获得性快感或達到性高潮的行為。自慰時可能用手、手指、日常物品或專門的性玩具等來進行性刺激。伴侶間互相刺激性器官的行為稱為相互抚慰,可取代插入式性行為。研究發現自慰雖然有各種不同形式,但皆為普遍存在的人類行為,無分性別與年紀,雖然頻率有變化。對於性的健康態度能帶來許多醫學和心裡上的益處。“淫”在中文中有「過多」、「沉迷」和「不正當」的意思,「瀆」則有「不尊重」的意思,都屬于貶義詞,故此現代比較傾向稱其為自慰,因為科學家並未發現適當的自慰與任何形式的心理或生理異常之間有關。 自史前時代開始,許多藝術和文學作品就已有關於自慰的描繪。在18和19世紀時,部分歐洲的神學家和醫生曾用「可憎」、「可悲」和「醜陋」來形容自慰行為,但到了20世紀,將自慰視為禁忌的觀念已經逐漸不復存在。在藝術、流行音樂、電視、電影和文學中對於自慰的討論和描繪持續增加。各宗教間對於自慰則有不同見解,有些宗教認為自慰會造成靈性層面的傷害,有些宗教則認為自慰在靈性層面上並無害,而亦有宗教對自慰採用的觀點。從古至今,自慰的合法性也經過多次變遷,而公開自慰在現今大多數的國家屬違法行為。 在西方世界,私下或與伴侶間的自慰通常被認為是健康正常的性娛樂,許多正式的醫療機構也在宣傳折頁或政策中表達同樣的看法。科學家也觀察到不同物種的許多動物亦有自慰行為。.
查看 古埃及和自慰
金字塔
金字塔(pyramid),在建築學上是指錐體建築物,著名的有埃及金字塔,还有玛雅金字塔、阿兹特克金字塔(太阳金字塔、月亮金字塔)等。一般來說基座為正三角形或四方形等的正多邊形,也可能是其他的多邊形,側面由多個三角形或接近三角形的面相接而成,頂部面積非常小,甚至成尖頂狀。古代金字塔,是用石塊堆疊而成,越高使用材料越少,質心接近基座,可以有效抵擋自然災害。 世界上許多不同的文明都有建造金字塔。在數千年的時間里,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築物。最早的金字塔是在代赫舒爾的紅金字塔,其後是在吉薩的胡夫金字塔。這兩個金字塔都在埃及。胡夫金字塔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中目前僅存的一個。 胡夫金字塔主要是以石灰岩興建(有些房間則是使用紅大理石來建造的)。胡夫金字塔是建築的經典之作。胡夫金字塔中有約一千三百萬個石塊,大小由2.5噸至5噸不等,其底部的邊長約為230公尺,佔地13畝。其四邊精確的對準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四面的角度為52度。金字塔的原始高度為146.5公尺,但現在只有137公尺,少了九公尺是因為在開羅建設時,金字塔上的高級白石灰石被偷。胡夫金字塔現在仍為世界上最高的金字塔。若以體積來看,最大的金字塔是位於墨西哥普埃布拉州的乔鲁拉大金字塔。 1970年代開始,由於建築技術的演進,達到輕質化、可塑化、良好的空調與採光。有些建築師會從幾何學選取元素,因此現代金字塔式建築在世界各地被人們建造出來。.
查看 古埃及和金字塔
金牛犊
金牛犊(עגל הזהב)是当摩西上西乃山领受十诫时,以色列人制造的一尊偶像。根据希伯来圣经的记载,金牛犊是亚伦制造,以取悦以色列人。 在希伯来语中,这一事件被称为“Chet ha'Egel”(חטא העגל)或“金牛犊的罪”。它最初记载在出埃及记32:4,古兰经20:83也有记载。在古埃及、古代近东和爱琴海地区,野牛受到广泛的崇拜。.
查看 古埃及和金牛犊
金龜子
金龜子是金龜子科昆蟲的總稱,全世界有超過30,000種。可以在除了義大利以外的大陸發現。不同的種類生活於不同的環境,如沙漠、農地、森林和草地等。 獨角仙亦屬金龜子科的家族成員。 非洲產的大角金龜屬(Goliathus,共11種),如大角金龜(Goliathus goliatus)、帝王大角金龜(Goliathus regius)、白紋大角金龜(Goliathus orientalis)等,是世界上最大和最重的金龜子種類。 金龜子的觸角呈鰓葉狀,鎚節的部份常呈多分叉狀。 幼蟲稱為蠐螬,多生活於土中,以土中有機物為食。成蟲食性各異,有的以植物各部分(根、莖、葉、花、果实、种子)為食,有的以腐敗有機物為食,也有以糞便為食者。.
查看 古埃及和金龜子
金星凌日
金星凌日是指太陽和地球之間的行星金星像暗斑一样掠過太陽盘面,並且遮蔽一小部分太阳对地辐射的天文现象。這類天文现象可能会持续数小時。金星凌日的原理与月球造成的日食一樣。雖然金星的直徑幾乎是月球的4倍,但由于它离地球更遠,在下合時的視直徑還不到一弧分角,因此它遮蔽的太陽面積就非常小。科學家可以通过觀察金星凌日估算太陽和地球之間的距離。在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及海王星等地外行星同樣可以觀察到凌日这一天文現象。 金星凌日是种罕見的天文現象。在最近的近两千年时间里,它会以243年的週期循环往复:一个周期内会出现間隔8年的两次金星凌日;这对金星凌日与前后两次金星凌日的相隔时间分别为121.5年或105.5年。之所以会存在這種週期性规律,是因为地球和金星恒星轨道周期比约为8:13或243:395。最近兩次金星凌日发生在2004年6月8日和2012年6月5日至6日。之前一次金星凌日要追溯到1882年12月,下一次则要等到2117年12月才会到来。 金星凌日观测在歷史上曾經有極为重要的科學意義。天文學家曾经利用金星凌日的觀測结果,結合恆星視差原理,獲得了比之前更為精確的天文单位的数值。2004年和2012年的金星凌日探测对於寻找太陽系外行星以及探测系内行星环境等方面的研究都有所助益。 金星凌日虽然用肉眼可以观测到,但为了安全起见,最好采用观测日食时使用的蒸镀有铝、铬或是银涂层的减光滤片观测。不过滤片也不能将有害光完全滤去,因而最好在观测过程中时常休息。使用望远镜观测时,为了降低失明风险,務必采用减光滤镜或是通过投影间接观测。.
查看 古埃及和金星凌日
金斑蝶
金斑蝶(學名Danaus chrysippus),是廣佈在亞洲及非洲的一種蛺蝶。樺斑蝶相信是最早被描繪的蝴蝶。一幅3500年前在樂蜀發現的古埃及濕壁畫上就描繪了此蝴蝶。.
查看 古埃及和金斑蝶
釀酒葡萄
釀酒葡萄(學名:Vitis vinifera),又名欧亞葡萄或欧洲葡萄,属葡萄科植物。 野生葡萄一般稱為野生亞種(V.
查看 古埃及和釀酒葡萄
腊肠犬
臘腸犬,又称臘腸狗、達克斯獵犬(Dachshund),是一种短腿,长身的腊犬。其名源于德国,「Dachs」意思是獾,「Hund」意思是狗,原意「獾狗」。此品种被发展为嗅腊,追踪,及捕杀獾类及其他穴居的动物.有意思的是,虽然「Dachshund」是一个德语单词,但是它在德国并不常用,德国人通常叫它「Dackel」或「Teckel」。.
查看 古埃及和腊肠犬
腳手架
腳手架,亦稱為鷹架、排柵,是一種臨時性的建築工具,架設在正在組建或重建的樓房或建築物,亦用於輪船等大型的移動式物品,供施工人員在牆壁等高處施工。通常是由金屬導管組成的模塊化工具,也有使用其他材料製成,比如在東方國家就有用竹子製成的支架。.
查看 古埃及和腳手架
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是指发生在腹股沟区的腹外疝,即腹腔内的器官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形成的疝囊通过腹股沟管内口或腹股沟三角进入腹股沟管或阴囊。可分为腹股沟斜疝(简称斜疝)和腹股沟直疝(简称直疝)两种。 俗称“小肠气”、“疝气”,中医又称为“狐疝”。 根据传统定义,股疝不属于腹股沟疝,但由于部位相近、治疗方法类似,并且与斜疝、直疝同样经过耻骨肌孔,所以临床上也常将其列入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是常见的外科疾病,腹股沟疝修补术也是最常见的外科手术之一。.
查看 古埃及和腹股沟疝
酿酒
酿酒,是指应用酒精发酵等的手段生产含有酒精饮料的过程。根据原料和加工方式的不同,酿酒使用的微生物以及酿酒的过程各异。.
查看 古埃及和酿酒
腓尼基
腓尼基(腓尼基语:;Phoenicia;Φοινίκη;فينيقية;埃及语:fnḥw (fenkhu))是古代地中海东岸的一个地区,其范围接近于如今的黎巴嫩和叙利亚。腓尼基人是闪米特人的一支,乃犹太人的近邻。腓尼基人善于航海与经商,在全盛期曾控制了西地中海的贸易。他们的腓尼基字母,與希伯来字母、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同源。.
查看 古埃及和腓尼基
腓尼基字母
腓尼基字母是腓尼基人用以书写腓尼基语(屬北闪含语系)的一套字母,在公元前1000年出现,由原始迦南字母演化出来,现在的希伯来字母、阿拉伯字母、希腊字母、拉丁字母等,都可追溯至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跟希伯来字母、阿拉伯字母一样,都是辅音音素文字(abjad),没有代表元音的字母或符号,字的读音須由上下文推断。 腓尼基铭文曾在考古遗址中发现,包括一些腓尼基城市及地中海周边的殖民地,例如比布鲁斯(今黎巴嫩)和迦太基(今突尼斯)。 腓尼基字母被认为是当今所有字母的祖先,起源于古埃及的只有辅音用声旁表示的象形文字圣书体。腓尼基人把源于古埃及的辅音声旁,在改造字形后,变成了纯表辅音的字母。 腓尼基字母跟乌加里特字母(叙利亚沿海的一种楔形文字演化而来的字母文字)何者先被发明仍未有定论。.
查看 古埃及和腓尼基字母
艾斯尤特
艾斯尤特(阿拉伯文:)是现代阿拉伯埃及共和国艾斯尤特省的省会,古埃及时代的艾斯尤特古城位于,而如今的艾斯尤特城则位于。艾斯尤特的科普特基督徒的比例非常高。.
查看 古埃及和艾斯尤特
苏伊士运河
蘇伊士運河(阿拉伯语:قناة السويس Qanā al-Suways,又譯蘇彝士運河)处于埃及西奈半岛西侧,横跨在亞洲、非洲交界處的苏伊士地峡,頭尾則在地中海侧的塞德港和红海苏伊士湾侧的苏伊士两座城市之间,全长约163公里,是全球少數具備大型商船通行能力的無船閘運河。 这条运河連結了欧洲与亚洲之间的南北双向水运,船隻不必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大大节省航程。以從英国伦敦港或法国马赛港到印度孟买港的航行為例,穿過苏伊士运河比绕道好望角可缩短至少43%的航程距離(約7000公里)。在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前,有时人们透過从船上卸下货物通过陆运的方法,在地中海和红海之间运输。 运河当前由埃及的苏伊士运河管理局拥有和管理。由於戰略位置極重要,根据国际协定,“运河在战时也可像和平时期一样,可以被任何商用或军用船只使用而无需悬挂区别旗帜。”.
查看 古埃及和苏伊士运河
苏美尔
苏美尔(阿卡德語:Šumeru;蘇美語:,ki-en-ĝir15)為目前發現於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最早的文明體系,同时也是「全世界最早产生的文明」之一。苏美尔文明主要位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南部,通过放射性碳十四的断代测试,表明苏美尔文明的开端可以追溯至距今6500年前。在距今约4000年前结束,被亚摩利人建立的巴比伦所代替。这里发现的含有楔形文字前文字的最古老的石板被定期为距今约56世纪前。.
查看 古埃及和苏美尔
苦艾酒
苦艾酒(Absinthe 或; Absinthe: ),历史上描述为蒸馏的,高酒精度数(65-84%)的一种饮料。它是一种茴香味的烈酒,从植物性药材中萃取,其中包括苦艾(Artemisia Absinthium,又名“大艾草”Grand Wormwood)的花和叶,绿茴芹(green anise),甜茴香(sweet fennel),和其他药材和食用香草。苦艾酒本来是透明无色的,当人们自古就喜欢给它注入植物的天然绿色。历史文献中通常称苦艾酒为la muse(缪斯)和“la fée verte”(绿妖精、绿精灵、绿仙子)。虽然有时它被误作为利口酒的一种,传统上苦艾酒瓶装时是不加糖的,因此,将其归类为烈酒。传统瓶装的苦艾酒酒精度数很高,但饮用前通常使用冰水进行稀释。 18世纪后期,苦艾酒兴起于瑞士纳沙泰尔州(Neuchâtel)。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它成为法国大受欢迎的酒精饮料,尤其是在巴黎的艺术家和作家之间。由于其与波希米亚文化之间的因缘,苦艾酒受到社会保守主义者和禁酒主义者的反对。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保罗·魏尔伦(Paul Verlaine)、阿蒂尔·兰波(Arthur Rimbaud)、亨利·德·图卢兹-洛特雷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阿梅代奥·莫迪利亚尼(Amedeo Modigliani)、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阿莱斯特·克劳利(Aleister Crowley)以及阿尔弗雷德·雅里(Alfred Jarry)都是知名的苦艾酒的拥趸。, Sarasota Herald-Tribune, September 18, 2008 苦艾酒也经常被描绘成一个危险的容易上瘾的精神药物。苦艾酒中含有的微量化合物侧柏酮(thujone),被指含有毒副作用。到1915年在美国和欧洲大部分国家,包括法国,荷兰,比利时,瑞士和奥匈帝国,苦艾酒都被取缔。虽然苦艾酒受到诋毁,人们却一直无法证明苦艾酒比普通白酒危险程度更大。撇开酒精本身的作用不说,苦艾酒对人造成的精神影响被夸大了。20世纪90年代,近代的欧盟食品和饮料相关法律取消了针对苦艾酒生产和销售长期存在的限制,苦艾酒开始复兴。由21世纪初,在十几个国家中包括瑞士、法国、美国,西班牙和捷克共和国,崛起了近200个苦艾酒品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瑞士和法国品牌。.
查看 古埃及和苦艾酒
鋸
鋸是一類有齒,將固體材料切割成各種長度或形狀的工具。鋸通常是金屬製品。 鋸的齒稱為鋸齒。鋸大體上分為手動及機器發動二種,機器發動的鋸使用的能源有電,水,蒸汽,汽油等。 而有時候鋸會被用來表演音樂。.
查看 古埃及和鋸
雁形目
雁形目(学名:Anseriformes)是脊索动物门鸟纲的一个目。本目的鸟在中文中通常被称为“鸭”或“雁”,包括了人们通常所说的鸭、潜鸭、天鹅、各种雁类等鸭雁类(或雁鸭类)的鸟。本目的鸟都是游禽,在世界分布广泛。.
查看 古埃及和雁形目
雨漏
漏,又稱滴水嘴兽,是建筑输水管道喷口终端的一种雕饰。它一般是雕刻成動物或鬼怪模樣,作用在于把屋顶上流下来的雨水通过嘴上的空排出,以免雨水沿着建筑物的墙壁流下来。这样可以防止雨水侵蚀墙壁石块之间的砂漿。建筑师在设计建筑物的时候往往使用多个雨漏让雨水有多个排出的地方,以免在下大雨时水来不及排出。一般来说滴水嘴兽的形状是伸长了的神奇动物的样子,雨漏的身体越长,水排出时离墙壁的距离就越远。哥特式建筑使用的飞扶壁上往往刻有沟让水沿飞扶壁流出。 滴水嘴兽的英語名稱这个词来自于法语中的gargouille,意思是“喉咙”或者“阴沟”,其词根是拉丁语中的gurgulio、gula或gargula(阴沟或者喉咙)。与此相关的还有法语中的gargariser(漱口)。意大利语中的doccione或者gronda sporgente是建筑学比较精确的词,意为“伸出的水管”。德语的Wasserspeier和荷兰语的waterspuwer意为“喷水者”。 不被用来排水的怪物石雕实际上并不是滴水嘴兽,它们只有装饰的作用,但是在外行中它们也被称为滴水嘴兽,在建筑学里两者一般被明确地区分开来。 传说滴水嘴兽能够把恶鬼吓跑,有保护作用。.
查看 古埃及和雨漏
雷吉德夫
雷吉德夫(或名拉迪耶迪夫,Radjedef;约公元前2528年-约公元前2520年在位)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是胡夫的兒子,卡夫拉的同父異母兄弟。一般人認為他因謀殺了他的哥哥卡瓦布,原來的王位继承人,结果被逐。最新的發現改變了對他的看法,他其實是一個賢明的君王、建築師。在胡夫死後,國家財政虛空,人民感到非常疲倦,因為他們花了好幾個世紀建造金字塔。繼承了王位的雷吉德夫另外選擇在高地建造較小型的金字塔,使金字塔的高度看起來和胡夫的相若,亦可減輕人民的負擔。雷吉德夫還根據父親的肖像建造了獅身人面像這座紀念碑,把他看成是太陽神拉,這是雷吉德夫的宣傳手段之一,并且将拉加入自己的名字,也是古埃及法老第一次使用太阳神之子的称呼,目的是恢復人們對這個王朝的敬畏。他本人亦是第一位把太陽神拉的名字寫進自己的金字塔中的法老,其後的法老亦仿傚他。這位賢君的下場,可能就是被謀殺在其弟卡夫拉的手上。.
查看 古埃及和雷吉德夫
電
電是靜止或移動的電荷所產生的物理現象。在大自然裏,電的機制給出了很多眾所熟知的效應,例如閃電、摩擦起電、靜電感應、電磁感應等等。 很久以前,就有許多術士致力於研究電的現象,但所得到的結果乏善可陳。直到十七和十八世紀,才出現了一些在科學方面重要的發展和突破,不過在那時,電的實際用途並不多。十九世紀末,由於電機工程學的進步,電才進入了工業和家庭裡。從那時開始,日新月異、突飛猛進的快速發展帶給了工業和社會巨大的改變。作為能源的一種供給方式,電有許多優點,這意味著電的用途幾乎是無可限量。例如,交通、取暖、照明、電訊、計算等等,都必須以電為主要能源。進入二十一世紀,現代工業社會的骨幹仍是電能。.
查看 古埃及和電
蛇 (象徵)
蛇是最古老也是流傳最廣的神話學符號之一,它與人類一些古老的儀式密不可分。.
查看 古埃及和蛇 (象徵)
雅库布赫
雅库布赫(Sakir-Har),古埃及第十五王朝国王。其名于埃及众多圣甲虫雕像出现,甚至于异族的克尔玛和巴勒斯坦地区也发现了刻有他名字的圣甲虫雕像,这表明古埃及与这几个地区都有贸易往来。.
查看 古埃及和雅库布赫
雅赫摩斯-纳菲尔泰丽
雅赫摩斯-纳菲尔泰丽(Ahmose Nefertari),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王后。.
雅赫摩斯一世
雅赫摩斯一世 (英语文献中一般写作:Ahmose I;?—约前1525年)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创立者(约前1550年—约前1525年在位)。 雅赫摩斯一世是埃及第十七王朝最后一位法老卡摩斯的弟弟。他继承兄长的事业,将喜克索斯人彻底逐出埃及,使埃及获得复兴。雅赫摩斯在位时对努比亚进行了多次远征,从而恢复了埃及对该地区的传统控制。他的王朝标志着埃及史上新王国时期的开始。 关于雅赫摩斯一世的统治,最重要的文物是埃班之子雅赫摩斯的墙上铭文。这是一位与法老同名的船长的英雄事迹,这位船长曾追随雅赫摩斯一世,并参加了他的大多数战役。.
查看 古埃及和雅赫摩斯一世
雅法
雅法(יָפוֹ, ;يَافَا )是位於以色列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港口城市之一。在1949年與位於其南側的特拉維夫合併成為特拉维夫-雅法市。.
查看 古埃及和雅法
雙硫鍵
雙硫鍵在化學上是一條從結合硫醇而衍生的單共價鍵。它又稱為二硫鍵或雙硫橋,大部分用於生物化學的範疇。其正式名稱應為過硫化物,但卻甚少使用。與過氧化物(R-O-O-R)相似,它的整體連結是R-S-S-R。雙硫鍵一般都是從巯基的氧化形成: 三個硫原子按序列連結有時被稱為三硫鍵,但其實只是兩個雙硫鍵。雙硫鍵在橡膠的硫化有著重要的地位。.
查看 古埃及和雙硫鍵
造船
造船是指建造或製造船隻的生產工業,一般是在一種專業設施造船廠裡的--或船塢中進行。造船本身應用的科技十分廣泛,從船身到引擎的使用,造船技術可以分為幾大類,包含船體(或稱載台,此部份以基本設計及結構設計為主,依材質可再細分為鋼船、鋁合金船、--〔FRP〕船、水泥船、木船、皮革船、塑膠管筏等)、艤裝(如電子設備、航儀、家具、主機以外其他設備等)、輪機(船用主機,如蒸氣渦輪機、燃氣渦輪機、柴油引擎、核子反應爐等)及電機。 造船工程是在有記錄的歷史之前的一種專門職業。建造船隻和船隻修理是商務和軍事的混合工業,泛指為「海事界」,故英文為NAVAL ARCHITECTURE,而不是SHIP BUILDING ENGINEERING。拆船工業是將船隻拆毀的工業,大部份的船隻廢料皆可循環再用(泛指鋼鐵船隻)。.
查看 古埃及和造船
耶和华见证人和三位一体
耶和华见证人完全反对普遍基督教所相信的三位一体傳統教义。认为这是基督教错误的借鉴了古代異地的宗教信仰而产生的教义,不是基於《圣经》的主張。傳統基督教普遍認為只有一位上帝;聖父完全是上帝,聖子完全是上帝,聖靈完全是上帝;聖天父不是聖子,聖子不是聖靈,聖靈不是聖天父。.
虚宿一
虚宿一,即宝瓶座β(β Aqr,β Aquarii)是一颗位于宝瓶座的超巨星,距离地球约540光年。.
查看 古埃及和虚宿一
陰雕
陰雕是雕刻的一种,又稱沉雕,將雕刻材質表面刻入形成凹陷,使文字或圖案凹於鉤邊下比材質平面要低的一種雕刻手法,依賴熟練和準確的技法,使線條有起迄和頓挫、深淺的效果。 陰雕技巧可廣泛用於不同材質上,諸如木雕、石雕、篆刻、竹雕、匏瓜、葫蘆等,流傳於世界各國,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等文明之藝術品、建物都有陰雕技巧的使用,在中国、日本的寺廟、君王宮殿也運用许多陰雕艺术,著名的有中國的秦山刻石、埃及的羅塞塔石碑。 Category:雕刻.
查看 古埃及和陰雕
Fate/Prototype
《Fate/Prototype》(命運/原型,又稱舊Fate;フェイト/プロトタイプ)是《Fate/stay night》的故事原型(原作版Fate),於奈须氏高中时期寫作,是比《魔法使之夜》更早的作品。.
KV1
KV1位於埃及帝王谷,是埋葬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七世的陵墓。KV1在古代已被打開,但在1984年至1985年才被愛德溫·布羅克正式研究及清理。 布羅克一直為陵墓進行挖掘工作,直至1995年,陵墓的牆壁才完全被清理,但陵墓中的古代塗鴉也不能保存下來,這也是在帝王谷進行挖掘經常要面對的問題。 陵墓的設計是一條筆直的長廊。相比與其他第二十王朝的陵墓,KV1的規模較小。.
查看 古埃及和KV1
KV2
KV2位於埃及帝王谷,是古埃及第二十王朝法老拉美西斯四世的陵墓,位於KV7及KV1之間,在古代已經被打開。 陵墓內的雕刻幾乎完整無缺,刻有的銘文包括有《拉之連禱》、《洞穴之書》、《亡靈書》、《陰間書》(音譯《阿姆達特書》)、《天堂之書》及《地獄之書》。Reeves, N & Wilkinson, R.H.
查看 古埃及和KV2
KV62
KV62是古埃及法老圖坦卡蒙位於帝王谷的墳墓,因其中發現巨大數量的財寶而聞名於世。KV62於1922年被哈瓦德·卡特發現,而新王國時代修墓工人的小屋位於墓的上方,這是其免遭那個時代肆意猖獗的盜墓賊光顧的原因。「KV」是英語中「帝王谷」(Valley of the Kings)的縮寫,「62」則是現代考古學家為了區別各個墓室而給予的編號。 KV62號墓內密密麻麻地塞滿了各種財寶並處於雜亂無章的狀態之下。花冠被觸碰後就碎裂了,但卡特幸運地拍下了它的原狀。卡特仔細地記錄下墓室的原貌,並在接下來的十年裡將墓室幾乎搬空,將出土文物送往開羅國家博物館。 過去一直認為KV62是帝王谷中唯一未被盜過的墳墓,但事實上圖坦卡蒙墓在發現之前至少被光顧過兩次。葬有法老木乃伊的墓室,其最外邊的門被向左開啟並被揭去封印,學者估計墓室內將近有60%的珍寶已經被盜走。只是賠葬品數量太多才無法全部運走,這也可以說明為何KV62剛出土時墓內各種財寶會是雜亂無章、隨意放置的狀態,在其中一次被盜之後不久,KV62中的一些防腐香料被放入KV54號墓中。.
查看 古埃及和KV62
LGBT歷史人物列表
本列表收錄歷史上的LGBT人物及其相關歷史事件。很多文明或社會都存在過同性別間的親密關係,就靈長目動物和當代原始社會存在同性親密關係的事實來看,在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同性之間的性關係應當就存在了(像是對遺址出現雕刻圖案的其中一種解釋是:兩名男性間的性愛活動)。 歷史人物是否为同性戀或雙性戀,時常是人們熱烈爭辯的話題。然而關於这方面的確切資訊卻很少,人们只能利用有限的证据来推斷或詮釋。列表人物的列名,是以親密情感或性關係來推測,從現代的標準來看不一定會被认为是同性恋或雙性戀。 親密情感可能是浪漫友情的展現,未必涉及情慾關係。性關係的發生不必然表徵性傾向和情慾品質,而可能是迫於生計的賣淫,迎合社會形象成家生子,或士人表現灑脫風流的一時享受。經驗過同性或異性性行為的歷史人物,並不能確定該個體符合現代觀點下「同性戀」、「雙性戀」的身份認同。不過由於過往歷史對LGBT的形成有所影響,同性之間的情慾和親密友誼,仍是LGBT歷史的重要面向。 本列表按照時代先後排序,收錄公元1900年前逝世的歷史人物,二十世紀以及之後的LGBT人物請見LGBT人物列表。.
RA
R.A.(全为英文大写)可以指:.
查看 古埃及和RA
Rosetta@home
Rosetta@home 是一个基于伯克利开放式网络计算平台(BOINC)的分布式计算项目,由华盛顿大学开发和维护,用于蛋白质结构预测、蛋白质-蛋白质对接和新的的研究。截至2015年2月12日,全球共有5万多台计算机是这一项目的活跃志愿者,平均每秒浮點運算次數达87万亿(87.688 teraFLOPS)。Rosetta@Home还开发了一款电子游戏Foldit,目的是通过众包途径来实现上述研究目标。尽管这个项目很大程度上侧重于进行提高蛋白质组学方法的精确性和稳固性的基础研究,它也进行一些关于艾滋病、疟疾、癌症、阿兹海默病以及其他疾病的病理学的应用研究。 与其他BOINC项目一样,Rosetta@home使用志愿者的计算机中空闲的进程资源来执行单独的单元计算。计算结果会被发送到项目的中央服务器,经验证後存入数据库中。这个项目是跨平台的,支持多种不同的软件和硬件环境。用户可通过Rosetta@home的屏幕保护程序观看正在自己计算机上进行的蛋白质结构预测的情况。 除了疾病相关研究,Rosetta@home网络还是结构生物信息学中新方法的一个测试框架。这些新方法经Rosetta@home庞大且多样的用户群体使用後,若运行效果稳定,将会被用于其他基于Rosetta的应用程序,例如RosettaDock和(HPF)。新方法测试中的两个重要项目是(CASP)和(CAPRI)。这两项测试实验分别用于评估蛋白质结构预测和蛋白质-蛋白质对接预测的最前沿技术。Rosetta@home稳居最重要的对接预测器之一,并且是现有最好的蛋白质三级结构预测器之一。.
X戰警:未來昔日
《X戰警:未來昔日》(X-Men: Days of Future Past)是一部由布莱恩·辛格执导的2014年美國漫畫改编超级英雄電影,為X戰警電影系列的第七部作品,由休·傑克曼、珍妮佛·勞倫斯、詹姆斯·麥艾維、伊恩·麥克連、派崔克·史都華、荷莉·貝瑞、安娜·派昆、麥可·法斯賓達、艾倫·佩姬和彼特·丁拉基主演。本片故事的設定上是《X戰警:最後戰役》和《X戰警:第一戰》的雙向平行續集,時間點是各兩集的10年後。 2014年5月21日于台灣、5月22日于香港、5月23日在美國和中國大陸上映。.
查看 古埃及和X戰警:未來昔日
暗杀事件列表
* Category:歷史相關列表.
查看 古埃及和暗杀事件列表
柏柏尔人
柏柏尔人(Imaziɣen)是西北非洲的一个说闪含语系柏柏尔语族的民族。实际上柏柏尔人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它是众多在文化、政治和经济生活相似的部落族人的统称。柏柏尔人这个称呼本来不是柏柏尔人自称的称呼,而是来自拉丁语中的barbari(野蛮人)。在北非有约1400至2500万说柏柏尔语的人,他们主要集中在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少数人群最东部的可以到埃及,最南部的可以到布基纳法索。 柏柏尔语是闪含语系中的一支,由许多非常相近的方言组成,其中包括卡拜爾語等语言,共有约1400万至2500万使用者。.
查看 古埃及和柏柏尔人
掠海翼龍
掠海翼龍(屬名:Thalassodromeus)是種大型翼龍類,化石在巴西東北部發現。 在2002年,亞歷山大·克爾納(Alexander Kellner)等人將化石進行敘述、命名,模式種是塞氏掠海翼龍(T.
查看 古埃及和掠海翼龍
恺撒里昂
托勒密十五世·菲洛帕托尔·菲洛墨托尔·凱撒(希腊语:Πτολεμαίος ΙΕ' Φιλοπάτωρ Φιλομήτωρ Καίσαρ,拉丁化:Ptolemaíos XV Philopátōr Philomḗtōr Kaísar,前47年6月23日-前30年8月23日),昵称凱撒里昂(希腊语:Καισαρίων,拉丁语:Caesarion),意为“小凱撒”,古埃及希腊化的托勒密王朝末代国王(法老),也是史学界公认的最后一任男性法老,于前44年9月2日至前30年8月1日在位,与其母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女王(通称埃及艳后)共治。即位时尚幼,实际大权掌握在母亲和继父马克·安东尼手中。公元前30年8月1日首都亚历山大里亚被罗马共和国军队攻破,王朝灭亡,不久被罗马统帅屋大维即后来的首任罗马皇帝奥古斯都下令杀害。 他是埃及艳后的长子,并被认为是他母亲和罗马终身独裁官尤利乌斯·凱撒的儿子,而种种迹象表明,这种可能性非常大,因为他的名字中有“凱撒”二字。普遍认为,他就是凱撒为人所知的唯一的亲生儿子。.
查看 古埃及和恺撒里昂
恒星
恆星是一種天體,由引力凝聚在一起的一顆球型發光電漿體,太陽就是最接近地球的恆星。在地球的夜晚可以看見的其他恆星,幾乎全都在銀河系內,但由於距離非常遙遠,這些恆星看似只是固定的發光點。歷史上,那些比較顯著的恆星被組成一個個的星座和星群,而最亮的恆星都有專有的傳統名稱。天文學家組合成的恆星目錄,提供了許多不同恆星命名的標準。 至少在恆星生命的一段時期,恆星會在核心進行氫融合成氦的核融合反應,從恆星的內部將能量向外傳輸,經過漫長的路徑,然後從表面輻射到外太空。一旦核心的氫消耗殆盡,恆星的生命就即將結束。有一些恆星在生命結束之前,會經歷恆星核合成的過程;而有些恆星在爆炸前會經歷超新星核合成,會創建出幾乎所有比氦重的天然元素。在生命的盡頭,恆星也會包含簡併物質。天文學家經由觀測其在空間中的運動、亮度和光譜,確知一顆恆星的質量、年齡、金屬量(化學元素的豐度),和許多其它屬性。一顆恆星的總質量是恆星演化和決定最終命運的主要因素:恆星在其一生中,包括直徑、溫度和其它特徵,在生命的不同階段都會變化,而恆星周圍的環境會影響其自轉和運動。描繪眾多恆星的溫度相對於亮度的圖,即赫羅圖(H-R圖),可以讓我們測量一顆恆星的年齡和演化的狀態。 恆星的生命是由氣態星雲(主要由氫、氦,以及其它微量的較重元素所組成)引力坍縮開始的。一旦核心有了足夠的密度,氫融合成氦的核融合反應就可以穩定的持續進行,釋放過程中產生的能量。恆星內部的其它部分會進行組合,形成輻射層和對流層,將能量向外傳輸;恆星內部的壓力能防止其因自身的重力繼續向內坍縮。一旦耗盡了核心的氫燃料,質量大於0.4太陽質量的恆星,會膨脹成為一顆紅巨星,在某些情況下,在核心或核心周圍的殼層會融合成更重的元素。然後這顆恆星會演化出簡併型態,並將一些物質回歸至星際空間的環境中。這些釋放至間中的物質有助於形成新一代的恆星,它們會含有比例較高的重元素。與此同時,核心成為恆星殘骸: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如果它有足夠龐大的質量)。 聯星和多星系統包含兩顆或更多受到引力束縛的恆星,通常彼此都在穩定的軌道上各自運行著。當這樣的兩顆恆星在相對較近的軌道上時,其间的引力作用可以對它們的演化產生重大的影響。恆星可以構成更巨大的引力束縛結構,像是星團或是星系。.
查看 古埃及和恒星
提尼斯
提尼斯(埃及語:Tjenu)是古埃及第一王朝的首都。虽然至今仍它的遗址,但它的存在得到了许多古代作家文献的证明,包括古典历史学家曼涅托。他援引道提尼斯是提尼斯联盟的中心,而这个联盟的统帅是美尼斯(或那尔迈),他统一了埃及并成为了第一个法老。在第三王朝时期,王国的首都移往孟菲斯,这让提尼斯的地位急剧下降。在第一中间期,提尼斯位于相互敌对的赫拉克利奥坡里和底比斯王朝的边境线上。由于提尼斯离可能具有军事意义的绿洲很近,这让它在古王国时期和新王国时期都保持了重要地位。尽管如此,这也只是暂缓了提尼斯的衰落。到了罗马时期,提尼斯最终失去了它作为地方行政中心的地位。 由于有着丰富的古代遗产,提尼斯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宗教中心,并有着地区神祇的墓地和木乃伊。在古埃及宗教宇宙论中(例如死者之书),提尼斯在天国中有着神秘的位置。Massey 1907: 637 尽管提尼斯的确切位置现在仍然不得而知,但是埃及学主流一致认为它在古城阿拜多斯和现代的城市吉爾賈附近。Gardiner 1964: 430 n.1Ryholt 1997: 163 n.
查看 古埃及和提尼斯
提比略·格拉古
提贝里乌斯·塞姆普罗尼乌斯·格拉古(TI·SEMPRONIVS·TI·F·P·N·GRACCVS,前168年-前133年),亦作提比略·格拉古,古罗马政治家,平民派领袖。常与其弟盖约·格拉古合称为格拉古兄弟。作为平民保民官,他发起了一场旨在将贵族及大地主多得的地产分给平民的改革。由于他的土地改革触动了贵族尤其是元老院的利益,再加上他剥夺元老院特权等行为,以及对同僚的倾轧,最终导致其死于元老院的保守势力支持者(贵人派)之手。.
查看 古埃及和提比略·格拉古
杠杆
在力學裏,典型的槓桿(lever)是置放連結在一個支撐點上的硬棒,這硬棒可以繞著支撐點旋轉。古希臘人將槓桿歸類為簡單機械,並且嚴謹地研究出槓桿的操作原理。 某些槓桿能夠將輸入力放大,給出較大的輸出力,這功能稱為「槓桿作用」。槓桿的機械利益是輸出力與輸入力的比率。.
查看 古埃及和杠杆
杰德卡拉
杰德卡拉(Djedkare Isesi)是古埃及第五王朝的法老,可能是門卡霍爾的兒子,年幼即位,在位超過30年,為第五王朝在位最長的法老。他在位期間埃及保持著富庶,每隔十年便進行一次遠征到努比亞和朋特。他亦舉行了不少慶典活動,包括他的“三十年慶典”。太陽崇拜在這時候失去了重要性,他沒有修建自己的太陽神廟。他在薩卡拉修建金字塔,其木乃伊顯示他在50歲時去世。.
查看 古埃及和杰德卡拉
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法
杜威十进图书分类法(英文: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是由美国图书馆专家麦尔威·杜威发明的,对世界图书馆分类学有相当大的影响,已翻译成西班牙文、中文、法文、挪威文、土耳其文、日文、僧伽羅文、葡萄牙文、泰文等出版,并被许多英语国家的大多数图书馆、以及使用其它相应译文之国家的部分图书馆采用。在美国,几乎所有公共图书馆和学校图书馆都采用这种分类法。 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法於1876年首次發表,歷經23次的大改版後,內容已有相當程度的修改與擴充。最新的版本為2011年版。該分類法以三位數字代表分類碼,共可分為10個大分類、100個中分類及1000個小分類。除了三位數分類外,一般會有兩位數字的附加碼,以代表不同的地區、時間、材料或其他特性的研究,分類碼與附加碼之間則以小數點.」隔開。例如 330 代表經濟學 +.9 代表地區別論述 +.04 代表歐洲.
格雷伊獵犬
格雷伊獵犬(Greyhound),又稱「靈𤟥」(靈緹)、「格力」,是一種用在狩獵和競速的狗,牠是陸上速度僅次於獵豹的哺乳類動物之一,該犬種具備強健的四肢、深厚的胸肌和流線的體形,使牠的運動速度可高達72公里/小時。.
查看 古埃及和格雷伊獵犬
格拉古兄弟
格拉古兄弟是指提比略·格拉古(前168年-前133年)和盖约·格拉古(前154年-前121年)两兄弟,他们是前2世纪罗马共和国著名的政治家,平民派领袖。他们分别当选前133年及前123年、前122年的保民官,并各自在任期内领导了一场改革——格拉古兄弟改革。由于改革触犯了保守势力,而先后在保民官任上被杀。.
查看 古埃及和格拉古兄弟
梦幻水城
夢幻水城(英文:Lost City)是中國广东省珠海市石林山下的情景式水上樂園,位於九洲大道蘭埔。夢幻水城佔地11萬平方米,與圓明新園相連,同為圓明新園集團所經營。 夢幻水城於1999年7月3日開幕,並以文明古國埃及為背景主題。夢幻水城以水為核心,以人類回歸大自然為主題,讓遊客既達到游樂,同時可以有觀賞的享受。 夢幻水城共有十個大型區域,其中有:瀑布區、人造浪池、激流河、漂流河和兒童反斗區等,提供多達20多種的玩樂設施。當中的飄流河,更是全中國水上樂園中最長的(全長800公尺)。造浪池可以製造八種不同形狀的浪花,最高的浪可達一公尺。除此之外,更會有洋溢著異國風情的草裙舞表演。.
查看 古埃及和梦幻水城
梅莉塔提
梅利塔頓(又稱邁利特阿頓/梅莉塔提阿頓(Meritaten),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一位王后。她是法老埃赫那頓的长女,也是埃赫那頓繼任者斯门卡瑞的正室。而斯门卡瑞可能是埃赫那頓的兄弟或兒子。 梅利塔頓可能出生于底比斯。考古学家一度发现可能是她的半身像(现藏巴黎卢浮宫),斯门卡瑞去世后,她也失去了记载(或死亡)。考古学家认为她是传说中的一位女法老妮斐妮斐鲁阿頓(Neferneferuaten)。.
查看 古埃及和梅莉塔提
森尼杰姆
森尼杰姆(Sennedjem,一譯賽內珍姆),生活於古埃及第十九王朝塞提一世與拉美西斯二世統治時期的工匠,他的居住地位於尼羅河西岸、底比斯對岸的戴爾美迪納(Deir el-Medina,一譯「德瑞爾美狄亞」)。他與妻子埃—尼菲爾蒂(Iy-neferti)以及家人一起葬於當地村莊的大型墓穴中,墳墓編號為TT1。該墓於1886年1月31日發現,墓內發掘出森尼杰姆生前所用的日常傢具,包括凳子、床等。 他的其中一個稱銜是「真實之地的僕人」,代表著他於附近的帝王谷和王后谷負責發掘和裝潢的工作。.
查看 古埃及和森尼杰姆
棉花糖 (顆粒狀)
棉花糖(marshmallow),又稱棉花軟糖,是一種擁有不同顏色的,形狀如棉花。.
榕屬
榕屬(學名:Ficus),又名無花果屬,是桑科內的其中一屬也是無花果族(學名:Ficeae)的唯一屬,內裡包含近八百種的樹木、灌木及藤本植物等。它們原為熱帶雨林的原生品種,但也有部份延伸至暖溫帶,常被統稱為榕樹。其中一種最廣為人知的品種就是無花果(F.
查看 古埃及和榕屬
樹蜂銜
樹蜂銜,為古埃及第一王朝的第四位国王Clayton, Peter A. Chronicle of the Pharaohs: The Reign-by-Reign Record of the Rulers and Dynasties of Ancient Egypt.
查看 古埃及和樹蜂銜
武藤遊戲
武藤遊戲(香港漫畫版中又叫作武藤遊憩)是日本漫畫《遊戲王》中的主角。他是一名普通的日本高中生,他在解開了爺爺送給他的千年積木後,千年積木內的古埃及法老王靈魂進入了他的體內,因此武藤遊戲這個身體擁有兩個靈魂。原本的靈魂是武藤遊戲,通稱表遊戲,法老王靈魂的本名為亞圖姆、通稱闇遊戲。遊戲可以透過千年積木來切換靈魂。 由於兩個遊戲皆具有相當的魅力和人氣,因此在愛好者之間、如果只說「遊戲」的話可能會讓人無法判斷是指哪一個遊戲。.
查看 古埃及和武藤遊戲
歲差 (天文)
歲差(axial precession,字面意義為「(自轉)軸進動」),在天文學中是指一個天體的自轉軸指向因為重力作用導致在空間中緩慢且連續的變化。例如,地球自轉軸的方向逐漸漂移,追蹤它搖擺的頂部,以大約25,800年的週期掃掠出一個圓錐(在占星學稱為大年或柏拉圖年)。「歲差」這個名詞通常只針對長期運動,其他在地軸準線上的變動 -章動和極移- 規模要小了許多。 在歷史上,地球的歲差被稱為分點歲差,這是因為 分點沿著黃道相對於背景的恆星向西移動,與太陽在黃道上的運動相反。在非技術的討論中仍沿用此一名詞,這點在詳細的數學中是不存在的。在歷史上, Western Washington University Planetarium, accessed 30 December 2008,記載喜帕恰斯發現分點歲差,雖然確實的時代和日期並不清楚,但由托勒密認為是他所做的天文觀測推測,期間在西元前147年至127年。 在19世紀的前半世紀,由於對行星之間引力計算能力的改進,人們發現黃道本身也有輕微的移動,在1863年之際這稱為行星歲差,而占主導地位的部份稱為日月歲差(lunisolar precession)。它們合起來稱為綜合歲差,並且取代了分點歲差。日月歲差是太陽和月球對地球赤道隆起的引力作用造成的,引發地軸相對於慣性空間的轉動。 行星歲差(actually an advance)是由於其它行星對地球和軌道面(黃道)的引力有小角度造成的,導致黃道面相對於慣性空間的移動。日月歲差比行星歲差強大了500倍。除了月球和太陽,其它行星也會造成地軸的運動在慣性空間中產生微小的變化,在對比時會造成對日月歲差和行星歲差的誤解,所以國際天文聯合會在2006年將主要的部分重新命名為赤道歲差,而較微弱的成份命名為黃道歲差,但是兩者的合稱仍是綜合歲差。.
查看 古埃及和歲差 (天文)
歷史 (希羅多德)
由希羅多德編撰的《歷史》(希臘語:Ἱστορίαι),又稱《希臘波斯戰爭史》,古希臘史書,成書年代約在公元前5世紀下半葉,原書用伊奧尼亞方言書寫,內容包括古希臘城邦、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近東、中東等地的歷史文化與風土人情,以及敍述著名的希波戰爭,是西方史學裡首部較為完備的歷史著作。.
殘存國家
殘存國家(rump state),又譯為殘存政府、偏安國家、偏安政府、偏安政權,政治學名詞,意指一個原先的大國家或大政府,因為國家分裂Tir, J., 2005-02-22 "Keeping the Peace After Secessions: Territorial Conflicts Between Rump and Secessionist Stat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 Hilton Hawaiian Village, Honolulu, Hawaii Online.
查看 古埃及和殘存國家
残割女性生殖器
--(Female genital mutilation,FGM),又稱為「女性生殖器切割」(female genital cutting,FGC),或「女性割禮」(female circumcision),。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定義為「包括所有涉及为非医学原因,部分或全部切除女性外生殖器,或对女性生殖器官造成其它伤害的程序」,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3 (hereafter WHO 2013).
查看 古埃及和残割女性生殖器
母乳哺育
母乳哺育(Breastfeeding),亦稱哺乳、授乳或母乳餵養,指的是女性以乳房餵食婴儿母乳的行為。婴儿有吮吸反射,因此可以吮吸乳房並吞嚥母乳,專家建議在出生後一小時即可哺餵母乳,之後可持續哺乳直到嬰兒自行斷奶為止。嬰兒出生前數周大約每二至三小時即需哺乳一次 -->,每次餵食約需十至十五分鐘。嬰兒逐漸長大後,餵食頻率可以調降。母親也能預先用擠乳器抽出母乳,之後再進行餵食。有些職業婦女的小孩是由其他人照顧,但由婦女提供母乳喂小孩。哺乳相較配方奶來說有許多好處。 假設大多數嬰兒皆採母乳哺育的方式育幼,估計可以避免約820,000名嬰兒於五歲前死亡。不論發展中國家或已開發國家,哺乳均可減少呼吸道感染和腹瀉的機會,還能降低哮喘、食物過敏、乳糜泻、1型糖尿病,以及白血病的風險。哺乳也可能提升嬰兒的認知能力發展及減少成人後肥胖的機會。母乳哺育可能對部分母親造成壓力,在已開發國家,將母乳以奶瓶餵食,對嬰兒的成長並無影響。 純母乳哺育六個月之後,除了餵母乳外,也可以加入適合小孩年齡的副食品,一直到二歲為止。美國小兒科協會建議在純母乳哺育的六個月後,在母親和小孩都有意願的情形下,可以再繼續餵母乳一年。 哺乳對母親的好處包含減少產後出血、加強子宫的產後收縮、減重,以及減少产后抑郁症的機會 -->。母乳哺育也能延遲月經和生育能力的回復,此現象稱為泌乳停經 -->。長期的好處包含減少乳癌、心血管疾病,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風險。哺乳也能節省購買配方奶粉所花費的支出。 世界卫生组织等健康促進組織建議嬰兒出生後前六個月完全僅給予母乳,避免給予其他副食品或飲品,但可以給予適量的维生素D。六個月以後可以給予一些副食品,但還是建議持續哺乳到至少1至2歲。全球僅有38%的嬰兒在出生後六個月僅食用母乳。在美國,有75%的母親一開始餵食母乳,但只有13%持續到六個月。不允許哺乳的狀況很罕見,例如說母親使用娛樂性藥物等等。哺乳期間使用菸、少量酒品、咖啡仍建議持續哺乳。.
查看 古埃及和母乳哺育
毒蛇星際戰鬥機
毒蛇星際戰鬥機(Viper Starfighter, Vipers),或簡稱毒蛇機,是一種虛構的星際戰鬥機。出自科幻影集-zh:星際大爭霸;zh-hans:太空堡垒卡拉狄加;zh-hk:星際大爭霸-中,為屬於殖民地艦隊的主力太空戰鬥機。其全名為殖民地星犬級毒蛇式太空/大氣圈戰鬥攔截機(Colonial Starhound Class Viper Space/Atmospheric Fighter/Interceptor)。.
查看 古埃及和毒蛇星際戰鬥機
水力帝国
水力帝国(英文:Hydraulic empire)意思是通过控制供水来保持对人口增长控制的帝国,又可稱為水力专制统治(Hydraulic despotism)或水垄断帝国(Water monopoly empire)。这个术语由德裔美国历史学家卡尔·魏特夫,在其1957年的著作《东方专制主义》中所创造Karl A.
查看 古埃及和水力帝国
水星表面特徵列表
本表列出已命名的水星的地質特徵。.
查看 古埃及和水星表面特徵列表
水文化
水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与水有关的科学、人文等方面的精神与物质的文化财产。.
查看 古埃及和水文化
水族箱
水族箱又称为水族缸或水族槽,是为观赏用、專門飼養水生動植物的生态箱,通常至少有一面為透明的玻璃或高強度的塑料。水族箱內人工飼養的通常為魚類,但亦可是無脊椎動物、兩棲動物、海洋哺乳動物或爬行動物和适应水中生长的植物。水族飼養是世界各地盛行的嗜好之一,全球約有6千萬名爱好者,並持續成長和專業化。 人們很早就懂得飼養水族生物,但直到1850年代,玻璃所製成的水族箱成為當時的一個新玩意,人類水族從由上到下的變成側面的立體欣賞場景。隨著發展出更複雜的水族系統如照明、過濾系統,魚變得更加健康,且因為穩定飼育的長壽,逐漸變成一種家庭寵物的產業模式。 水族箱的種類有很多變化,由簡單的只飼養一條魚的小水族箱,到複雜得需要配備精密支援系統的生態模擬大型水缸。海洋生物館裡的水族箱可以非常巨大,以阿拉斯加水族館為例,水族箱容量逹5,400立方米,飼養著約580個水生生物品種。水族箱一般分為淡水或鹹水、熱帶或低溫並有著與之相配的設備。這些是決定飼養哪類生物的條件。水族生物多數是於野外捕捉,但也有部分是可作人工繁殖,以供應水族貿易。 雖然一般人認知中的水族飼養,花費不多、時間與責任也較輕,但少為人知的是水族對專業的要求也可以達至極高水平,相對飼養貓狗的學問更為深入,一些愛好者、專家會盡力維持水族箱內的生態,並模擬所飼養生物的天然居住環境,這仰賴大量的知識的攝取、精進。水族箱的水質控制,包括了管理營養的流出及流入,更需要注意的是廢物管理。水族箱內的氮循環是指氮元素從食物中流入箱內,生物進食後將其轉化成有毒的氮廢物,再由箱內的益菌轉化成毒性較低的氮化合物。要維持一個良好的水族環境,還需要恰當的物種選擇、生物負荷管理及良好的環境設計,牽一髮而動全身。除此之外,美觀與否也是觀賞性水族的一大要點之一。.
查看 古埃及和水族箱
永恒轮回
永恆循環(或作永恆輪轉、永恆重現)指一種假定宇宙會不斷,而且將會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循環的觀念,而且這種循環的次數不可理解,也無法預測。.
查看 古埃及和永恒轮回
汞
汞是化学元素,俗稱水銀,臺灣亦可寫作銾,化学符号Hg,原子序数80,是種密度大、銀白色、室温下為液態的過渡金属,為d区元素。常用來製作溫度計。在相同條件下,除了汞之外是液體的元素只有溴。銫、鎵和銣會在比室溫稍高的溫度下熔化。汞的凝固點是,沸點是,汞是所有金屬元素中液態溫度範圍最小的。 汞在全世界的矿产中都有产出,主要来自朱砂(硫化汞)。摄入或吸入的朱砂粉尘都是剧毒的。汞中毒还能由接触可溶解于水的汞(例如氯化汞和甲基汞)引起,或是,吸入汞蒸气或者食用被汞污染的海产品或吸食入汞化合物引起中毒。 汞可用于溫度計、氣壓計、壓力計、血壓計、浮閥、水銀開關和其他裝置,但是汞的毒性導致汞溫度計和血壓計在醫療上正被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酒精填充,鎵、銦、錫的填充,-zh-cn:数码;zh-tw:數位;zh-hk:數碼;-的或者基於電熱調節器的溫度計和血壓計。汞仍被用于科學研究和補牙的汞合金材料。汞也被用于發光。荧光燈中的電流通过汞蒸氣產生波長很短的紫外線,紫外線使荧光體发出荧光,從而產生可見光。.
查看 古埃及和汞
汾酒
汾酒,一種中國燒酒,為高粱酒,以高粱為主要製酒原料。是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的大曲清香型酒,以清澈干净、幽雅纯正、绵甜味长即色香味三绝著称于世。.
查看 古埃及和汾酒
汉字
漢字,在中國亦称中文字、国字、唐字、方塊字,是漢字文化圈廣泛使用的一種文字,是世界上独有的一种指示会意文字--体系,也是世界上唯一仍被廣泛使用並高度發展的語素文字Defrancis (1990); 蔣為文 (2005), (2007)",為中國上古時代的汉族先民所發明創製,其字體也歷經過長久改進及演變。目前确切歷史,可追溯至約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籀文、金文,再到春秋戰國與秦朝的籀文、小篆,發展至漢朝隸變,產生隶书、草书以及楷书(以及衍生的行书),至唐代楷化為今日所用的手寫字體標準——正楷,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現代漢字。漢字在古文中只稱「字」,為與少數民族文字區別而稱「漢字」,指漢人使用的文字,後者稱法在近代才開始通用,為日文借詞。 作為華語的書寫文字,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相较而言,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字都早已消亡,所以有學者認為漢字是維繫中國南北長期處於統一狀態的關鍵元素之一,亦有學者將漢字列為中國第五大發明。中國歷代皆以漢字為主要官方文字,現時在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均為實務上的官方文字。漢字在古代已發展至高度完備的水準,不單中國使用,在很長時期內還充當東亞地區唯一的國際通用文字,在20世紀前都是朝鮮半島、越南、琉球和日本等國家的書面規範文字。除了漢語之外,古代東亞諸國都有一定程度地自行創製漢字。 現代漢語漢字大致分成中文字與簡體字兩個體系,前者主要用於香港、澳門以及臺灣,而後者由中国大陆制定使用,并为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亚等國家采用。非漢語体系中,日本对部分汉字进行了简化、称为新字体,韓國也製定了官方的朝鮮漢字使用規範;而歷史上曾使用過漢字的越南、北韓、蒙古等國,漢字現今已不再具有官方規範地位。 華语及簡化汉字是聯合國的六個工作語言之一。.
查看 古埃及和汉字
汉文化
汉文化是指汉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夏商周三代的诗、书、礼、樂、易、春秋六艺、吉、凶、宾、军、嘉五礼以及仁、義、礼、智、信五常为核心,汉文化屬於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华夏皆谓中国,而谓之华夏者,夏,大也。言有礼仪之大,有文章之华也。中国者,聪明睿知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唐律疏議附錄:唐律釋文,卷第三名例,段末》曰:“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义,故谓之中華,非同遠夷狄之俗:被髮左衽,雕體文身之俗也。”。礼仪是汉文化最大的特征之一,也是六艺之首。《史记·秦本纪》中秦穆公说:“中国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
查看 古埃及和汉文化
汉族
漢族,是生活在東亞地區的一個民族,種族上屬於東亞黃種人,是數個現代國家和地區的主体民族。佔中国大陆人口《中華文明起源和民族問題的論辯》漢民族形成問題的爭鳴 第129頁92%,佔臺灣人口97%,佔新加坡人口74%,佔馬來西亞人口23.4%。漢族在世界各地皆有分佈,總人口约为13.9亿,约占世界人口的20%或五分之一,目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汉」作為民族的称呼,是在中国的国家形成和发展中确立的。中國上古史學專家許倬雲認為,魏晋南北朝以后,“华夏人”开始出现“汉人”自称谓,在此之前,“汉人”、“汉民”多为周边国家对汉朝国民的称呼見p.33, p.67 。漢族自稱“漢人”,其他民族称之“唐人”、“華人”、“秦人”、“桃花石”。 19世纪末開始用「汉族」一詞做為漢民族的稱呼,受漢民族主義和共產主义運動等多重影响,这一称呼逐步广泛使用,并于官方固定下来,在此之前,“華夏”(起源於中國黄河中下流域的遠古部落名稱)較常被使用為漢民族的別稱,民族政治认同根据时间与空间的不同,对華夏、汉人的定义都具有差异。汉族被西方學者視為中國的主體民族。 另外,中國古代没有现代称谓“民族”而加“族”的概念,但不等于当时没有漢族这一民族,用于民族之间区别的“满”、“蒙”、“汉”,都是古代的民族概念,故现代学界尤其史学界称历史上的汉人为汉族。 漢族自古以來就稱呼漢族主要聚居地區為「九州」,同時認為非漢民族主要聚居地區在九州之外或“漢地”,而非漢民族稱呼漢族主要聚居地區為「漢地」。 漢族通常被认为是上古传说炎帝(或神农氏)与黃帝(或轩辕氏)两个部落的后裔,“炎黄子孙”及“炎黃裔胄”皆曾被中國國民党及中國共產黨用來做為“汉族”的代称或另稱。 漢族之內因地域、語言、文化及社會多樣性上可分出不少漢族民系;根據復旦大學的基因研究對照歷史遷移記錄,漢民族的擴張主因是歷史上的由北往南的人口移動:在西晉以前漢族人口主要分佈於中国北方,隨後北方人口因永嘉之禍大舉向南遷徙,歷史上汉族由北往南的大規模移動也改變了南北人口分佈密度。.
查看 古埃及和汉族
河马
河馬(學名:Hippopotamus amphibius)是非洲的大型雜食性哺乳類動物,是生物分類法裡河馬科中的兩個延伸物種的其中一個(另一個是倭河馬)。.
查看 古埃及和河马
沉思曲
《沉思曲》(Méditation)是法国作曲家儒勒·马斯内的代表作品。是歌剧《泰伊思》(Thais)第二幕第一场与第二场中间所奏的间奏曲,故又称为《泰伊思冥想曲》或《广阔的天空》。.
查看 古埃及和沉思曲
沙巴卡
沙巴卡(Shabaka或Shabaka Neferkare,意思為「美麗是拉的靈魂」),古埃及第二十五王朝(埃塞俄比亚王朝)法老,约公元前716年—约公元前701年在位。他繼承其兄皮耶(Piye)的王位,將埃及定都於孟斐斯,重新统一埃及和库施,与祭司阶层保持良好关系,致力于防范亚述的入侵。晚年与其侄沙巴塔卡共治。.
查看 古埃及和沙巴卡
沙巴塔卡
沙巴塔卡(Shabatka;又譯作攝比特庫,Shebitku)是古埃及第二十五王朝(努比亚王朝)的第三位法老。他是皮耶(Piye)的儿子和沙巴卡的侄子。 沙巴塔卡在位期间,对亚述的势力扩张采取对抗政策,这和前任法老沙巴卡的和解政策全然不同。 沙巴塔卡死後,由他的弟弟塔哈尔卡承继王位。.
查看 古埃及和沙巴塔卡
波希战争
波希战争是在公元前499年至前449年之间,波斯与古希腊城邦之间的一系列冲突。 公元前547年,波斯的居鲁士大帝征服了爱奥尼亚,但此后爱奥尼亚的希腊语城邦一直在寻求独立。波斯人为了便于统治,遂给这些城邦委任了僭主。到了前499年,米利都的僭主阿里斯塔格拉斯在波斯的支持下出海远征纳克索斯岛失败而被解任。阿斯司塔格拉斯人趁机鼓动整个小亚细亚的希腊语地区起来反抗波斯的统治,由此拉开了伊奥尼亚起义的序幕。随着叛乱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小亚细亚小国被卷入到这场纷争中。雅典和埃雷特里亞则为阿里司塔哥拉斯人提供军事援助,于前498年协助后者占领并焚毁了波斯的地方首府萨第斯。前497年至前495年之间战况一时陷于胶着,但波斯人随后重组军队进击叛乱的震中米利都,在中彻底击溃了叛军,于前493年将叛乱镇压了下去。 为了确保波斯帝国日后不受叛乱的威胁,同时加大对内陆希腊人的影响,大流士一世决定先发制人征服希腊。他誓言要向雅典和埃雷特里亚报萨第斯被焚的一箭之仇。第一次入侵始于前492年,波斯将军马铎尼斯指挥下军队攻下了色雷斯和马其顿,却因征途中的小差错而功败垂成。波斯人又于前490年派去了第二支军队,在和的指挥下横渡爱琴海,占领了基克拉泽斯,圍困--了埃雷特里亞并最终将其毁掉。他们随后挥师雅典,却在马拉松战役被雅典军队打败。波斯人的第一次入侵就此止步,大流士也在前486年死去。 前480年,大流士之子薛西斯一世亲率一支古代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大军开始了对希腊的第二次入侵。波斯军队在温泉关战役击败由斯巴达和雅典领导的希腊联军后,曾一度占领了希腊的大部分土地,然而他们的海军却在接下来的萨拉米斯海战中被希腊联合海军击溃。随后希腊人转守为攻,在普拉提亚战役中再次得胜,从而结束了波斯的侵略。 希腊联军乘胜追击,在中扫除波斯海军残部,并在前479年和前478年分别击溃屯于和拜占庭的波斯守军。在围困拜占庭期间希腊联军的将军的所作所为让许多希腊城邦疏远了斯巴达,他们转而接受雅典的领导,形成了提洛同盟并在随后的战斗里将波斯军队彻底驱逐出欧洲。在前466年的欧里梅敦战役中同盟军终于解放了爱奥尼亚全境。提洛同盟在前460年至454年间插手埃及叛乱时遭受灭顶之灾,被迫停止进军。在前451年他们还派出过一支海军到塞浦路斯却无功而返。此后希波战争的战火逐渐冷却。一些史料表明双方的敌对状态最终在雅典和波斯签署卡里阿斯和约后结束。.
查看 古埃及和波希战争
波兰球
波兰球(Polandball),也被称作国家球(countryball),是一种由互聯網用户原创而具有惡搞的成份的網路迷因。波蘭球興起於2009年一個名為Krautchan.net的德国贴图版网站。在這種漫画中,特定的国家或地區會由它們的國旗以球状形式(部份國家,例如:德意志帝國丶以色列等為例外)的卡通角色代表,並採用蹩脚英语互动或對話。作者會以特定國家的傳統形象、国际关系、地區衝突乃至歷史事件作為題材。波蘭球沒有特定的創作者,而且題材及內容廣泛,但大致上这种独树一帜的漫画风格形容仍會一律称作“波兰球”(不管於該漫畫中有没有出现波兰的角色)或者“国家球”。.
查看 古埃及和波兰球
波斯
在的伊朗在世界上的位置 波斯是伊朗在欧洲的古希腊语和拉丁语的旧称译音,是伊朗歷史的一部份。历史上在这一西南亚地区曾建立过多个的帝国。全盛時期領土東至印度河平原,西北至小亚细亚、欧洲的马其顿、希腊半岛、色雷斯,西南至埃及或也门。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的西南部。.
查看 古埃及和波斯
泰伊王后
泰伊(Tiy,約公元前1398年—约前1338年11月21日之后)古埃及新王國時期第十八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三世的大王后,古埃及最出名的“平民王后”。艾赫米姆人。 其父为势力强大的大臣,尤亚,母为当时当哈托尔的歌手的贵妇,图玉,法老伊特努特-阿伊与大臣安恩的姐妹,她参与朝政。为阿蒙霍特普四世之母。泰伊在11岁(约公元前1387年)或12岁(约公元前1386年)时嫁给了阿蒙霍特普三世,并成为王后,阿蒙霍特普四世即位后成为其主要顾问。她最后一次出现是与孙女梅珂塔吞出现于定日为埃赫那吞统治12年(公元前1338年)11月21日的一封信上,据推测她们应该在同年相继去世。 她的木乃伊在1898年被发现,2010年确认她是阿蒙霍特普二世墓(KV35)里发现的“年长女士”。考古学家也曾经发现许多泰伊的雕像(分别在开罗博物馆、巴黎卢浮宫、柏林新博物馆)。.
查看 古埃及和泰伊王后
泰勒斯
米利都的泰勒斯(Θαλῆς ὁ Μιλήσιος,),常被稱為泰勒斯(Θαλῆς,Thalēs,Thales,),是古希腊时期的哲學家和科學家,亦是希腊最早的前苏格拉底哲学学派之一,米利都学派(亦称爱奥尼亚学派)的创始人,希腊七贤之一,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留下名字的思想家,被后人称为“科学和哲学之祖”。他的学生有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米尼等。.
查看 古埃及和泰勒斯
泰勒斯定理
泰勒斯定理(Thales' theorem)以古希腊思想家、科学家、哲学家泰勒斯的名字命名,其内容为:若A, B, C是圆周上的三點,且AC是该圆的直徑,那么∠ABC必然為直角。或者说,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该定理在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第三卷中被提到并证明。 泰勒斯定理的逆定理同样成立,即:直角三角形中,直角的顶点在以斜边为直径的圆上。.
查看 古埃及和泰勒斯定理
法律
法律(Law) 是一種由規則組成的體系,經由社會組織來施與強制力量,規範個人行為。法律是一系列的規則,通常需要經由一套制度來落實。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體系會以不同的方式來闡述人們的法律權利與義務。其中一種區分的方式便是分為歐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兩種。有些國家則會以他們的宗教法條為其法律的基礎。 學者們從許多不同的角度來研究法律,包括從法制史和哲學,或從如經濟學與社會學等社會科學的方面來探討。法律的研究來自於對何為平等、公正和正義等問題的訊問,這並不都總是簡單的。法国作家阿納托爾·法郎士於1894年說:「在其崇高的平等之下,法律同時禁止富人和窮人睡在橋下、在街上乞討和偷一塊麵包。」 在一個典型的三權分立國家中,創造和解釋法律的核心機構為政府的三大部門:公正不倚的司法、民主的立法和負責的行政。而官僚、軍事和警力則是執行法律,並且讓法律為人民服務時相當重要的部分。除此之外,若要支持整個法律系統的運作,同時帶動法律的進步,則獨立自主的法律專業人員和充滿生氣的公民社會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於西元前350年寫道:「法治比任何一個人的統治來得更好。.
查看 古埃及和法律
法老
法老(希伯來语:פרעה,希腊语:Φαραώ,埃及文转写:pr ʿ3)是古埃及君主的尊称。是埃及语的希伯来文音译。在古王国时代仅指王宫,从新王国第十八王朝图特摩斯三世起作为颂词开始用于国王自身,并逐渐演变成对国王的一种尊称。第二十二王朝以后,成为国王的正式头衔。习惯上将古埃及的国王通称为法老。法老是国家政权的最高代表,掌握军、政、神权。法老自称是太阳神阿蒙之子,是神在地上的代理人和化身。.
查看 古埃及和法老
法拉欣
法拉欣(فلاح,單數;眾數:) 是埃及在古埃及文明被基督教文明和阿拉伯文明取代以后,仍继续在尼罗河冲击河谷及中東其他地方耕耘的,主要带着古埃及血統的佃农。「法拉欣」這個字源於阿拉伯語,意思就是「農夫」、「拉泥耙的人」(ploughman)或「耕作者」(tiller)。在伊斯蘭擴張時期,這個名詞被用來分辨來在佔領地中,來自阿拉伯的遊牧拓殖者(例如:貝都因人)及當地的原住民(法拉欣)。根據這個定義,法拉欣除了包括古埃及人的後裔以外,還包括在敘利亞及累范特的原住民。 法拉欣从希腊人建立的托勒密王朝开始,就被出身外族的统治阶级统治,没有建立过法拉欣人自己统治的政权。继托勒密王朝之后,埃及先后被罗马、拜占庭、阿拉伯倭马亚、阿巴斯王朝、突厥圖倫王朝和阿拉伯法蒂玛王朝、库尔德的萨拉丁、钦察族的马木鲁克、高加索民族的马木鲁克、奥斯曼土耳其、阿尔巴尼亚的穆罕默德·阿里、法国人、英国人等统治。 他们既不被统治者当成是自己的民族,又没有自己民族在自己国家当家作主的概念。 这是一个只知道作为佃农命运的“阶级民族”。 在穆罕默德·阿里后代建立的赫迪夫王朝时,说土耳其语的阿尔巴尼亚统治者终于阿拉伯化,并仿效欧洲的民族主义,着手建立现代的埃及民族。 在十九世纪中后期,法拉欣才重新意识到自己是自己所属的民族国家的主体。 赫迪夫王朝一改伊斯兰文明以来,埃及统治者完全不征用法拉欣士兵的惯例,建立了第一批“埃及民族”为主要成分的现代军队。 自此,多代将领,政治家,知识分子,从这些现代化的埃及佃农后代中辈出。埃及也改变了其两千年来为少数外来族裔统治阶级统治的历史,成为了一个由本国主体民族当家作主的现代阿拉伯语民族国家,并且成为阿拉伯世界中人口最多,文化影响力最大的民族社会之一。 Category:阿拉伯语词汇 Category:农民 Category:古埃及.
查看 古埃及和法拉欣
活性炭
活性炭(Active charcoal),亦稱活性碳(Active carbon)、活化炭(Activated charcoal; Activated char)或活化碳(Activated carbon),是黑色粉末状或颗粒状的碳物質。活性炭在结构上由于微晶碳是不规则排列,在交叉连接之间有细孔,在活化时会产生碳组织缺陷,因此它是一种多孔碳,堆积密度低,比表面积大,也是做一個過濾器的主要物料。.
查看 古埃及和活性炭
洋蔥
洋蔥(学名:Allium cepa),在中國,北京人称葱頭、甘肅人稱洋蒜,新疆人稱皮牙孜(源自波斯语Piyaz)、是一種常見的蔥科蔥屬植物。.
查看 古埃及和洋蔥
洛多庇斯
洛多庇斯(古希臘語:ροδωπις;英語:Rhodopis)是一名在古埃及嫁給法老的希臘少女。她的經歷見於古希臘歷史學家斯特拉波於公元前1世紀寫成的《地理志》(Geographica)及羅馬作家克勞狄俄斯·埃利安 (Claudius Aelianus)的《史林雜俎》(Various Historia)。從書中的記載,洛多庇斯的經歷與童話故事灰姑娘有部分相似之處,所以有人認為她是灰姑娘的原型。.
查看 古埃及和洛多庇斯
淀粉
淀粉(starch, amylum)是由通過糖苷鍵連接的大量葡萄糖單元組成的聚合碳水化合物,属于一种多醣。制造淀粉是绿色植物贮存能量的一种方式。淀粉也是人类饮食中最常见的碳水化合物,广泛存在于马铃薯,小麦,玉米,大米,木薯等主食中。 纯淀粉是一种白色,无味,无臭的粉末,不溶于冷水或酒精,分子式为(C6H10O5)n。淀粉因分子内氢键卷曲成螺旋结构的不同,可分为直链淀粉(糖淀粉)和支链淀粉(胶淀粉)。前者为无分支的螺旋结构;后者以24~30个葡萄糖残基以α-1,4-糖苷键首尾相连而成,在支链处为α-1,6-糖苷键。直链淀粉遇碘呈蓝色,支链淀粉遇碘呈紫红色。这是由于淀粉螺旋中央空穴恰能容下碘分子,由于范德华力,两者形成一种蓝黑色錯合物。实验证明,单独的碘分子不能使淀粉变蓝,实际上使淀粉变蓝的是三碘阴离子(I3-)。 淀粉在食品工业中被加工以产生多种糖。淀粉在温水中溶解产生糊精,这可以用作增稠剂,硬化則作為粘接剂。淀粉在非食品工业最广泛的用途是在造纸过程中作为粘合剂。.
查看 古埃及和淀粉
游击战
游击战是非正规作战,游击战一词来自18世纪的西班牙语guerra(戰爭)的縮小詞guerrilla,意为“小战”,这一词在后来的半岛战争(1808年-1814年)也出现过。游击战以多發性主動袭击为主要手段,具有高度的流动性、灵活性、主动性、进攻性和速决性,并能广泛动员及融入群众裡。 游击战在史前或许就出现过,但直到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才有实据。在后来的古典中国也出现过,比如公元前512年的吴楚之战中,就有游击性质的作战行动。相传为黄帝风后撰写的《握奇经》认为:“游军之形,乍动乍静,避实击虚,视赢挠盛,结陈趋地,断绕四经。”对游击部队的作战行动,作了生动的描述。实际意义上的游击战,直到近代才出现。.
查看 古埃及和游击战
游泳
游泳,是在水中靠浮力,借自身肢體的动作在水中运动前进的运动和技能。游泳运动可分为竞技游泳和实用游泳,竞技游泳是奧林匹克运动会中的第二大项目,包括:蝶泳、仰泳(也稱背泳)、蛙泳、捷泳(也稱自由泳、爬泳),四种泳姿的竞速项目,以及花样游泳等。 早期的游泳活动,多被视为贵族子女教育及士兵训练的一个重要部份,公元前25世纪古埃及已有类似游泳的活动。古罗马人兴建了巨大浴池,游泳成为上流社会人士社交活动。18世纪末,工人游泳的机会增多,游泳开始成为一种普通运动。 竞技游泳源于19世纪中期的英国及澳洲,1837年英国游泳协会成立,开创了近代游泳竞赛的历史。1869年,英国业余游泳总会成立,这是世界第一个国家游泳总会。二十世纪初,世界各国的游泳比赛开始普及,1894年6月16日,在巴黎成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时,游泳被列为1896年奥运会的项目之一。1908年,國際游泳聯合會(FINA)成立。 在競技方面,世界泳壇的傳統強國包括美國、澳洲、德國以及匈牙利。 在健康方面,游泳是一種需要全身都活動的運動。同時,是可增強肺活量的運動。.
查看 古埃及和游泳
清水混凝土
清水混凝土、清水模(英文:Architectural concrete, fair-faced concrete;日文:打放しコンクリート)是建築現代主義的一種表現手法,因其極具裝飾效果也稱裝飾混凝土。基本的想法於混凝土澆置後,不再有任何塗裝、貼磁磚、貼石材等材料,表現混凝土的一種素顏的手法。但由於擔心會被雨水浸透或劣化,可能會噴上一層防水保護膜。 由於清水混凝土不會再有其他裝飾用的材料,因此對於風雨的抵抗力要非常注意施工規範中關於鋼筋混凝土保護層的規定,因此在施工階段要非常細心的管理,發包者、施工者往往對此敬而遠之。然而清水混凝土構造獨特的強力、清潔感、素材感等出色的美學表現,作家個性強烈的設計者會特別喜歡它。另外,由於清水混凝土缺乏拆除模板後的裝修工程,因此在組模的階段就大致決定其好壞。相較於木造建築偏愛素木素材感的傳統,建模工匠高超的施工技術和完工的精度,在日本以「家傳絕技」之稱一枝獨秀。.
查看 古埃及和清水混凝土
滾子
滾子是可以滾動以減少摩擦力的物體。古埃及人搬運巨石時即用樹幹垫于下方以便运输,現今滾子或滾筒仍然廣泛應用,例如機械軸承(啤令),運輸帶等。多数滚子用于降低摩擦力,但亦有滾筒係增加摩擦力,例如打印機內有大量滾筒用作送紙,要有摩擦力才行。.
查看 古埃及和滾子
漢字史
漢字史是中國最主要文字漢字的變化與發展過程的歷史。 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統(包括汉字、古埃及的聖書字和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中唯一沿用至今的文字,傳說漢字起源於倉頡造字。黃帝的史官倉頡根據日月形狀、鳥獸足印創造了文字,使而「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從歷史的角度看,複雜的漢字系統不可能由一個人發明。倉頡應該是在漢字的蒐集、整理、統一上做出了突出貢獻,所以《荀子·解蔽》中記載「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一也」。.
查看 古埃及和漢字史
潘克拉辛
希臘上古時代曾經出現過之格鬥活動,同樣都是使用全身各個可以格鬥的部位進行整體性攻防對戰,後流傳至英國經過修改成為國際上眾所皆知的拳擊運動,對西方武術界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其英文爲Pankration。 古希臘人非常善戰,這片土地有500多年被戰火籠罩著,除了城邦之間的戰爭,波斯人、羅馬人、土耳其人、歌德人和汪達爾人都曾企圖征服這塊美麗的土地,因此在當時的希臘連哲學家都是戰士,著名的哲學家-蘇格拉底也曾受過潘克拉辛的訓練。 在古希臘的軍隊裡,士兵必須自己購買裝備,但有數千名士兵根本買不起當時昂貴的裝備,因此他們唯一的選擇便是利用潘克拉辛徒手搏鬥至死。 潘克拉辛曾一度失傳,後由吉姆‧阿爾瓦尼蒂斯於20世紀70年代試圖復興潘克拉辛,但直到1995年才真正復興此項傳奇的格鬥技藝,目前人們對潘克拉辛的相關知識是來自於歷史與考古資料。.
查看 古埃及和潘克拉辛
潔齒劑
潔齒劑,指專用於齒部的清潔劑。 最普遍的潔齒劑為膏狀或凝膠狀,並以長條軟管容器保存,稱作牙膏;另外亦有粉末(牙粉)及液體(漱口水)等型態。.
查看 古埃及和潔齒劑
朝代
朝代或王朝(dynasty)是指由同一個家族(皇室或王室)通過不同方式和形式,以君主制國家實施世襲統治的历史时期。例如中国、古埃及等国家都曾经使用王朝制。欧洲主要有卡洛林王朝、卡佩王朝、波旁王朝、哈布斯堡王朝、斯图亚特王朝等。 Category:朝代 Category:歷史學 Category:君主制 Category:王室家族.
查看 古埃及和朝代
朝聖
朝聖是宗教或靈性生活尋覓靈性意義的過程,通常是到一處聖地或者是對某人信仰有重要意義的地方。各大宗教都有朝聖的活動。從世俗的角度而言,朝聖是一種族群的認同,而非基於信仰。流行文化也正把朝聖重新定義,例如去探訪某小說、電視劇、電影或ACG等作品取材、拍攝的地點也被稱為朝聖、聖地巡禮。旅遊業興起之前,朝聖是人們離開家鄉出外遊歷的主要方式之一。.
查看 古埃及和朝聖
木乃伊
木乃伊是在人工防腐情况下或自然条件下可以长久保存的尸体。木乃伊一词源自波斯语「موم」(mūm),原义为蜡,欧洲人用来指古埃及涂抹防腐香料保存至今的尸体,中国自明代以来将之音译为木乃伊。.
查看 古埃及和木乃伊
本都王国
本都王国(Πόντος),又称本都帝国,是公元前3世纪至至公元后1世纪期间一个以安那托利亚地区为中心的希腊化国家。其君主是希腊化的波斯人,自称是阿契美尼德王朝君主大流士一世的后裔。 本都一词在希腊语中意思是“海”。本都原本是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附属国,其根据地位于克泽尔河一带。继业者战争期间从属于安提柯王朝。安提柯一世战死之后,米特拉达梯一世于前281年宣布独立,定都阿马西亚,建立本都王国。 本都土地肥沃,谷物繁多,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因此迅速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本都与马其顿的安提柯王朝、帕加马的阿塔罗斯王朝长期争雄。法尔纳克一世在位期间征服锡诺普,迁都于此。 在本都王国的晚期,马其顿的安提柯王朝、帕加马的阿塔罗斯王朝先后为罗马共和国所吞并,塞琉古帝国和埃及的托勒密王朝都衰退,本都直接面临来自古罗马的威胁。 米特拉达梯六世在位期间,本都势力达到全盛,科尔基斯和博斯普鲁斯王国都被本都征服,称霸黑海沿岸。还侵略罗马的属国比提尼亚和卡帕多细亚。这引发了本都与罗马之间的战争。这场所谓的米特拉达梯战争最终以本都的战败告终。本都的大部分领土于前64年被罗马占领。米特拉达梯六世逃往博斯普鲁斯,在博斯普鲁斯继续称王,但于前63年被迫自杀。 其子法尔纳克二世向罗马投降,被罗马人当作盟友,仍旧为称本都国王兼博斯普鲁斯国王,但其统治区域只有博斯普鲁斯之地。但法尔纳克仍旧希望夺回本都之地,于前48年趁罗马内战之机进军安纳托利亚,结果在泽拉城(今土耳其境内)附近被凯撒彻底击败。本都王国仍旧被作为罗马的附属国而保留,直到公元64年被罗马皇帝尼禄废除。.
查看 古埃及和本都王国
望遠鏡、天文台和觀測技術年表
望遠鏡、天文台和觀測技術年表.
最小作用量原理
物理學中 最小作用量原理(least action principle),或更精確地,平穩作用量原理(stationary action principle),是一種變分原理,當應用於一個機械系統的作用量時,可以得到此機械系統的運動方程式。這原理的研究引導出經典力學的拉格朗日表述和哈密頓表述的發展。卡爾·雅可比特稱最小作用量原理為分析力學之母。 在現代物理學裏,這原理非常重要,在相對論、量子力學、量子場論裏,都有廣泛的用途。在現代數學裏,這原理是莫爾斯理論的研究焦點。本篇文章主要是在闡述最小作用量原理的歷史發展。關於數學描述、推導和實用方法,請參閱條目作用量。最小作用量原理有很多種例子,主要的例子是莫佩爾蒂原理(Maupertuis' principle)和哈密頓原理。 在最小作用量原理之前,有很多類似的點子出現於測量學和光學。古埃及的拉繩測量者(rope stretcher)在測量兩點之間的距離時,會將固定於這兩點的繩索拉緊,這樣,可以使間隔距離減少至最低值。托勒密在他的著作《地理學指南》(Geographia)第一册第二章裏強調,測量者必須對於直線路線的誤差做出適當的修正。古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得在《反射光學》(Catoptrica)裏表明,將光線照射於鏡子,則光線的反射路徑的入射角等於反射角。稍後,亞歷山卓的希羅證明這路徑的長度是最短的。.
查看 古埃及和最小作用量原理
戲中戲
戲中戲或劇中劇,是當故事發展時敘述另一個故事的一種文學技巧或巧喻(或稱曲喻),敘事內鏡(Mise en abyme)是此文學技巧的法語名詞(亦指紋章學裡,將較小的盾牌紋章放在較大的盾牌上的紋章上的做法)。戲中戲可以用於小說、短篇小說、劇本、電視、電影、詩、音樂,甚至哲學.
查看 古埃及和戲中戲
戈申縣
戈申縣(Goshen County)是位於美國懷俄明州東部的一個縣,東鄰內布拉斯加州,面積5,781平方公里。根據2010年人口普查,本縣共有人口13,249人。本縣縣治為托靈頓(Torrington)。.
查看 古埃及和戈申縣
戀屍
戀屍,是個人對屍體表現愛戀或性吸引的現象。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中把戀屍列為「性欲倒错」。但是戀屍行為的含意顯然頗為多樣。研究者在訪談戀屍者的研究中發現,多數會描述自己有慾望佔有一個全然不抗拒的對象(68%),或是希望與已死的愛人結合(21%),有些人對屍體感覺性吸引(15%),或者希望透過與屍體結合來克服孤立的感覺(15%),或者透過全然控制死者來尋求個人的自尊(12%)。.
查看 古埃及和戀屍
星座年代
星座年代(Astrological age)是星相學家根據星象和當時宗教關係的一種理論。這種理論被學者用來解釋古埃及及中東地區的政權交替。 根據畢華流在他的《畢華流談星座2》引述西方星相學家的論說,星座與當時的宗教關係大致如下:.
查看 古埃及和星座年代
星際之門 (電影)
《星際之門》(Stargate,另譯:--)是一部于1994年发行的美國科幻電影,由(Dean Devlin)及羅蘭·艾默瑞奇(Roland Emmerich)编剧,艾默瑞奇執导,寇特·羅素及占士·史碧達主演。 这部电影是《星际之门》系列的第一篇,设定了星际之门的开始和来源。.
星际之门
《星际之门》(Stargate,缩写:SG),简称《星门》,指的是由1994年电影《星際之門》开始,并由其后继的作品發展成一个精心设计的虚拟宇宙组成的科幻影視系列。除了最初的電影以外,故事目前還有3部真人演出电视剧——《星際之門:SG-1》、《》及《星际之门:宇宙》、4部真人演出的電視電影、一部动画系列剧()、多本小说和其他的衍生作品种继续發展著。.
查看 古埃及和星际之门
星期
星期又作週或者礼拜,是一个时间单位,每星期有7日。 中國古代七曜一詞,起源於先秦時代的天文占星學,又稱七政;漢朝的數學家劉洪著作七曜術講述天文算學,《後漢書志二律历》:「正月甲子朔旦冬至,七曜之起,始於牛初。」;東晉范甯的《春秋穀梁傳序》:“陰陽為之愆度,七曜爲之盈縮。”楊士勳疏:“謂之七曜者,日月五星皆照天下,故謂之曜。”五星指火、水、木、金、土。在唐代以前還未有使用七星指代輪回的7日或一週;古巴比伦人首先使用7日為一週的时间单位,后来犹太人把它传到古埃及,又由古埃及传到罗马,公元3世纪以后,就广泛地传播到欧洲各国。唐朝时期在西域和中国的交流中传入了中土獲得發展,再传入朝鮮半島,日本。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由袁嘉穀所定用「星期」代替「曜日」,到了民国以後星期被廣泛使用。.
查看 古埃及和星期
流便
流便(רְאוּבֵן,較新的中文譯本作呂便,新譯本作流本,天主教譯作勒烏本),是以色列人的祖先雅各(又名以色列)的長子,從拉班的長女利亞所生。 流便的意思是“有一個兒子”。利亞為長子取名“流便”,是因為雅各較寵愛他的第二位妻子拉結,但利亞搶先為雅各生了兒子,便想藉此博得雅各歡心。 流便比起雅各其他年紀較長的兒子,更顯得有智慧和感情。其他兄長計劃把弟弟約瑟殺了,但流便勸阻他們,因此約瑟得以存活,轉而賣到埃及。(創世記37:20-22)。後來他們往埃及買糧遭遇困難,流便指出是他們害約瑟的報應。(創世記42:22)之後流便向父親雅各提出,以流便兩個兒子作人質(創世記42:37),以保雅各孻子便雅憫安全,並儘快解決饑荒缺糧困境,雅各不許。(Note: The above story is related with「猶大」, not「流便」) 作為雅各的長子,流便理應成為眾兄弟的首領,並為眾人的集體行動而負責,但他卻不能做到。因此,在《聖經‧歷代志上》第五章記載,他的長子權利被轉移到約瑟。另外,根據《聖經‧創世記第35章》描述,根据Rashi的观点,在拉结在世时,雅各的床安放在她的帐篷,只是有时拜访其他妻妾的帐篷。拉结去世后,雅各的床就安放在受过拉结指导的辟拉的帐篷,以尽量接近他所钟爱的拉结。不过,流便感到这样做对于他的母亲、雅各的原配妻子利亚是一种藐视,于是把雅各的床安放到他母亲利亚的帐篷内。这种对雅各隐私的侵入相当严重,以至于圣经将此视同通奸。在雅各臨終時,雅各聚集他的眾子把他們日後「必遇見的事」告訴他們,而關於流便的話是:「……流便哪,你是我的長子,是我力量強壯的時候生的,本當大有尊榮,權力超眾,但你放縱情慾,滾沸如水,必不得居首位;因為你上了父親的床,污穢了我的榻。」(創世記第49章) 其後,在以色列人離開埃及之後,摩西給流便支派的祝福是:“願流便存活,不至死亡;願他人數不至稀少。”(申命記33:6).
查看 古埃及和流便
浮雕
浮雕是雕刻的一种,艺术家在一块平板上将他要塑造的形象雕刻出来,使它脱离原来材料的平面。浮雕的材料有石头、木头、象牙和金属等,一般分为浅浮雕、高浮雕和凹雕3种。 浮雕艺术在世界上到处都有,从古埃及到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神庙和墓碑的雕塑,在中国的庙宇、洞窟和君王的陵墓也有许多浮雕艺术,著名的比如有昭陵六骏。 埃及的“负”浮雕,浮雕的形象沉入材料的平面裡,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
查看 古埃及和浮雕
海军
海軍或水軍是一國軍隊當中的主要構成部分之一,為在海洋、河流、湖泊等水體上作戰的軍種,一般來說以錨作為標誌。海軍使用的武器主要為各式水上的軍艦、以及在海底航行的潛艇;操控艦艇的海軍為海軍艦艇兵,除了在水上及海底作戰的海軍艦艇兵之外,海軍還可衍生出空中戰鬥的海軍航空兵、以及能在水上戰鬥與陸上戰鬥的海軍陸戰隊。 海軍是人類史上最古老的軍種之一,在漢字中稱為「水軍」或「水師」,可以追溯到古代人類航海貿易、海上掠奪與自衛的發展,如西元前1400年的腓尼基人為保護於敘利亞沿岸穿越地中海建立殖民地和貿易活動,建造和使用了三列槳座戰船於海上與敵人戰鬥。隨著造船技術和工業革命的進步,海軍船艦從人力划槳、風力推動的帆船到了輪機動力,航程大為增加;海軍的武力也因為火砲的發明從水兵間的登艦近距離戰鬥演變到遠距開火射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海軍戰鬥模式丕變,巨砲厚甲的戰艦逐漸退出世界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潛艇和航空母艦空中武力的活躍,同時也在該時期爆發了史上最大規模的海上戰役—雷伊泰灣海戰《雷伊泰灣爭奪戰》(The Battle for Leyte Gulf),C.
查看 古埃及和海军
海鮮
海鮮又稱海產食物,是指利用海洋動物作成的料理,包括了魚類、甲殼類(蝦、蟹)、貝類、軟體動物與棘皮動物。雖然海帶這類海洋生物也常是被料理成食物,但是海鮮主要還是針對動物製成的料理為主。狹義上,只有新鮮的海產食物才能稱為海鮮,經乾燥脫水處理的海產食物則稱為海味。.
查看 古埃及和海鮮
斯芬克斯
斯芬克斯最初源於古埃及的神話,它被描述為長有翅膀的怪物,通常為雄性,當時的傳說中有三種斯芬克司——人面獅身的Androsphinx,羊頭獅身的Criosphinx(阿曼的聖物),鷹頭獅身的Hieracosphinx。亞述人和波斯人則把斯芬克司描述為一隻長有翅膀的公牛,長著人面、絡腮鬍子,戴有皇冠。到了希臘神話裡,斯芬克司卻變成了一個雌性的邪惡之物,代表著神的懲罰。“Sphinx”源自希臘語“Sphiggein”,意思是“拉緊”,因為希臘人把斯芬克司想像成一個會扼人致死的怪物。 在希臘神話中,赫拉派斯芬克斯坐在忒拜城附近的懸崖上,攔住過往的路人,用繆斯所傳授的謎語問他們,猜不中者就會被牠吃掉,這個謎語是:“什麼動物早晨用四條腿走路,中午用兩條腿走路,晚上用三條腿走路?腿最多的時候,也正是他走路最慢,體力最弱的時候。”俄狄浦斯猜中了正確答案,謎底是“人”。斯芬克司羞愧萬分,跳崖而死(一說為被俄狄浦斯所殺)。據雅典的阿波羅多洛斯記載,斯芬克斯是厄喀德那同她的兒子雙頭犬奧特休斯所生。斯芬克司的人面象徵著智慧和知識。一說斯芬克司之谜在更深層次的表現為“恐懼和誘惑”,即“現實生活”。 在歐洲的裝飾藝術裡,斯芬克斯隨著文藝復興而得到了很大的重視。隨後,與古埃及相近的斯芬克斯形象傳進各個其他文化中,儘管因為不同的描述而形象各異以及在不同文化傳統裡得到不同的發展。 一般來說,斯芬克斯常常與皇家的墓葬和宗教廟宇等建築形式聯繫在一起。最早的已知斯芬克斯形象被發現在土耳其的公元前9500年的哥贝克力石阵,.
查看 古埃及和斯芬克斯
斯门代斯
斯門代斯(Smendes.)(或譯為思滿迪斯)是古埃及法老(约公元前1077/1076年—约公元前1052年在位),埃及第三中间期第二十一王朝创建者。长期在尼罗河三角洲东北部的塔尼斯建立都城,而阿蒙神庙的高级祭司统治着底比斯和上埃及。阿蒙神庙高级祭司虽在上埃及握有实权,但仍承认他为法老并与他合作。.
查看 古埃及和斯门代斯
新亚述帝国
新亚述帝国是公元前900年以后,亚述第三次复兴后建立起来的庞大帝国,国祚自公元前934年至公元前609年,在此期间,亚述乃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成功的蚕食了巴比倫尼亞、埃及、烏拉爾圖、亚美尼亚http://www.kchanson.com/ANCDOCS/meso/obelisk.html、埃蘭,称霸近东、小亚细亚、高加索地区、北非以及东地中海,到公元前8世纪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时期,亚述帝国达到极盛。 新亚述帝国承接中亚述时期和中亚述帝国(公元前14至10世纪)。弗赖伊等学者认为新亚述帝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帝国。在这一时期亚拉姆语和阿卡德语成为帝国的官方语言。.
查看 古埃及和新亚述帝国
新王國時期
新王國時期是古埃及的一個時期,起於公元前16世紀至前11世紀,涵蓋了第十八王朝、第十九王朝及第二十王朝。 在新王國時期的埃及對外擴張勢力,但人民的精力却為戰事所消耗,文化的進步也因此遲滯了。此時埃及的國都已由孟斐斯移至尼羅河上流的底比斯。最著名的對外擴張的國王是圖特摩斯三世。他組編了一支强而有力的軍隊,自己做了大將,把埃及的版圖向東邊擴張到亞洲的幼發拉底河,向南邊擴張到紅海的南口。.
查看 古埃及和新王國時期
新月沃土
新月沃土或稱肥沃月彎(英語:Fertile Crescent),是指西亚、北非地区兩河流域及附近一連串肥沃的土地,包括累范特、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位于今日的以色列、西岸、黎巴嫩、约旦部分地区、敘利亞,以及伊拉克和土耳其的東南部、埃及东北部。由於在地圖上好像一彎新月,所以美國芝加哥大學的考古學家詹姆士·布雷斯特德(James Henry Breasted)把這一大片肥美的土地稱为「新月沃土」。 新月沃土上的三條主要河流約旦河、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流域合共約40至50萬平方公里,現時有人口4至5千萬。這片土地西起地中海东岸,並包含敘利亞沙漠、阿拉伯半岛(Jazirah)及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東至波斯灣。 约旦和幼发拉底河上游周围的西部区域,是11000年前首个所知的农业定居点。最早所知的定居点在Iraq ed-Dubb(约旦)和Tell Aswad(叙利亚),不久之后是耶利哥。那些最早的城市、国家,在美索不达米亚东部产生了书写(“两河之间”,所说的是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下游间的土地)。 在灌溉的作用下,這片土地非常肥沃,人民也依靠該土地上出產的糧食爲生。公元前7000年这里已有粮食生产。 但由於過去的灌溉工程被後來的城市建設所荒廢,兩千年來新月沃土反復地經歷著衰退和恢復的過程。另一個問題是灌溉農田在鹽水的持續滲入下不斷鹽化。 雖然河流對於新月沃土文明的興起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但是也有其他的因素促成了這片區域的富饒。新月沃土上生活著五种主要家畜的四种——牛、山羊、綿羊和豬,而另一種重要家畜——馬,也生活在不遠的地區。古代新月沃土地區的氣候也促成了許多一年生植物的進化,它們可食用種子的產量要多於多年生植物。這些植物的多樣性也使得這裡的早期人類可以嘗試培育試驗。 一直以來,河水都是這片地區政治衝突的潛在誘因。約旦河構成了以色列、約旦和巴勒斯坦的邊界。幼發拉底河被土耳其和敍利亞分別控制著的四分之一,伊拉克控制著其他下游及其支流。.
查看 古埃及和新月沃土
方尖碑
方尖碑(Obelisk),古代埃及和西亚常见的一种纪念碑,形状狭长,碑体四方,顶部呈金字塔状。 可作為一種計時工具,即日晷。.
查看 古埃及和方尖碑
施弗拉
施弗拉(Shiphrah)是圣经中记述的一位在古埃及王朝的希伯来人收生婆。古埃及王为了制止以色列人数在该国日益兴盛起来,就命令两位收生婆(施弗拉乃收生婆之一),在为希伯来人接生时,若生的是男孩,就把他杀了,若是女孩,就留她存活。(出自埃及记1:15)。收生婆敬畏神,不遵照埃及王的吩咐,存留了所有的男婴。.
查看 古埃及和施弗拉
文學
文學(literature),在最廣泛的意義上,是任何單一的書面作品。更嚴格地說,文學寫作被認為是一種藝術形式,或被認為具有藝術或智力價值的任何單一作品,通常是由於以不同於普通用途的方式部署語言。它的拉丁詞根literatura/litteratura(本身起源於littera:letter或handwriting)被用來指代所有的書面記錄,儘管當代定義將術語擴展到包括口頭或唱歌的文本(口頭文學)。文學可以根據是虛構作品還是非虛構作品進行分類,也可以根據是韻文還是散文進行分類;可以根據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等主要形式進一步區分;作品往往根據歷史時期或者遵守某些美學特徵或期望(藝術類型)進行分類。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現實的藝術,包括韻文、散文、劇本、小说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流派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生活。 這個概念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了意義:現在它可以擴大到非書面的口頭藝術形式,可以與語言或文字本身配合,因此很難就其起源達成一致。印刷技術的發展使得書面作品的分佈和擴散成為可能,最終導致了網絡文學。 文學並不一定是客觀的,一名成功的文學家能在自己的文學作品中,展現自己對於文學的主觀看法,抒發自己的情緒和感觸,但藉由嘗試建立一個「客觀的標準」,有時對能幫助作家了解「讀者的感受」以求將內心之情感與藝術表現完整的體現在讀者心中。有時也能藉作家主觀想法帶給社會不同面相去省思現況,例如女性文學的興起。.
查看 古埃及和文學
文字史
一般來說,文字的發展是漸進發展的,在現代的文字發展出來之前,已有許多的類文字(Proto-writing)系統出現,這些類文字和文字最大的差別在於這些符號通常都沒有包含語言上的資訊(例如語音等),而比較類似有系統的溝通或幫助記憶的符號。 现在普遍认为前3500年左右的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一些人称为“丁头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在此之前,存在不少类似文字的刻划符号。根據研究,這種最早的「文字」只是一種輔助記憶的工具,由簡化的線條構成,用以模擬所指的物體。如牛頭的線條表示牛,三角形內加一線表示女人,這些全是象形文字。隨着時間推移,象形文字不再只是代表它們所圖示的對象,而開始從上下文獲取更廣的含義。埃及的埃及象形文字较楔形文字稍晚(前3000年左右)出现。世界上最早的字母文字则是前1000年左右的腓尼基字母。现在广为使用的拉丁字母来源于希腊字母,而后者直接来源于腓尼基字母。 文字的发展经历了“图画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这几个阶段。要注意的是,这几个阶段只是表现了各种不同文字出现的顺序及相互关系,并不等于后者就一定比前者优越。不同类型文字的优劣应该结合其所记录的语言的不同特征来判断,只有能够准确地记录相应语言的特征的文字才是优秀的文字。从西方的观点来看,现在的拉丁字母、西里尔字母、希腊字母都来源于腓尼基字母,而腓尼基字母则来源于表意的埃及象形文字。而中国的汉字则经历了由表意为主向意音兼顾的过渡。早期的汉字中表意的象形字较多,后来,用形旁加声旁的造字法创造的形声字不断增多。在商代甲骨文里,形声字的比例占到百分之二十以上。在《说文》小篆里,形声字占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在现代汉字中占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查看 古埃及和文字史
文献
文献(文件;文書;document)在现代的解释为“记录有信息和知识的一切有形载体”。具体地,文献是将知识、信息用文字、符号、图像、音频等记录在一定的物质载体的结合体。 该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文指典籍,献指人才。朱熹《论语集注》中解释:“文,典籍也。献,贤也。”后该词向偏义词演化,偏重于“文”,单指典籍。 从学术的角度看,文献是为官方或民间收藏的用来记录群体或个人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以及宗教等方面活动的文字或其它载体的材料。《书经》被看作是世界上最早的档案。商代的甲骨文档案是中国目前能见的最古老的历史档案。.
查看 古埃及和文献
文明
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lis”,有“城市化”和“公民化”的含义,引申为“分工”“合作”,即人们和睦地生活于“社会集团”中的状态,也就是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民族意识、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等。文明拥有更密集的人口聚集地,并且已经开始划分社会阶级,一般有一个统治精英阶层和被统治的城市和农村人口。这些被统治的人群依据分工集中从事农业,采矿,小规模制造以及贸易的行业。文明集中权力,并且将人类对自然的控制力作极大的延伸。 在人类学和考古学中,文明指有人居住,並且有相當程度的文化與經濟的發展之地区,例如两河文明、黄河文明。也可以指文化类似的人群,例如基督教文明、儒家文明。.
查看 古埃及和文明
文明IV
《文明IV》(全称“席德·梅尔之文明IV”,Sid Meier's Civilization IV)是一个回合制策略电脑游戏,它是游戏设计师席德·梅尔的文明系列作品。由主设计师索伦·约翰逊在梅尔的指导下,由梅尔的工作室Firaxis Games开发。文明IV于2005年10月25日和11月4日之间,在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发行。麦金塔版于2006年初发行。游戏的第一个资料片——《战神》(Warlord)和第二个资料片——《超越刀锋》(Beyond the Sword)分别于2006年7月和2007年7月在美国和欧洲上市。采用相同引擎而玩法差异很大的“独立资料片”《殖民统治》(Colonization)于2008年9月上市。到2007年初,文明IV已经售出了超过150万套。 与其他文明系列的游戏相似,文明IV游戏是由玩家从一个小城市开始来建立一个帝国的过程。一个标准的游戏过程通常是玩家选定一个文明(每个文明对应一个帝国)后,游戏从公元前4000年开始,玩家拥有一个“定居者”(settler),可用于建立一个城市;然后玩家通过内政、外交和战争来为自己的文明(即帝国)获取资源和土地,与多个由电脑(单人游戏中)或其他玩家(多人游戏中)控制的文明竞争,以争取最终的胜利。 《文明IV》目前有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日语、简体中文、繁体中文和波兰语等多个语言版本。而其他一些语言也有非官方翻译版,如俄语、芬兰语、捷克语和匈牙利语 。.
查看 古埃及和文明IV
日
日,一般指地球日,时间单位。.
查看 古埃及和日
日本性文化
日本性文化是指在日本国形成的关于性的文化。.
查看 古埃及和日本性文化
摩亨佐-达罗
摩亨佐-達羅(公元前2600年-前1800年),又稱「死丘」或「死亡之丘」(Mound of the Dead),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的重要城市,大约于公元前2600年建成,位于今天巴基斯坦的信德省。摩亨佐-達羅是世界上其中一個早期古代城市,有「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大都會」之稱,該段時期的其他古文明包括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及克里特文明。學者多认为它是在雅利安人入侵之前由古印度的达罗毗荼人所締造的都市文明。 摩亨佐-達羅的考古遺址被列入世界遺產, 与哈拉帕文明并称为古印度文明的代表。.
查看 古埃及和摩亨佐-达罗
摩西
摩西(מֹשֶׁה),天主教依拉丁文汉译為梅瑟,唐朝景教譯為牟世法王,伊斯蘭教稱為穆撒,,是在旧约圣经的出埃及记等书中所记载的公元前13世纪时犹太人的民族领袖。犹太教徒認為他是猶太教的創始者。他在亚伯拉罕诸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裡都被认为是极为重要的先知。按照以色列人的传承,摩西五经便是由其所著。 按照出埃及记的记载,摩西受天主雅威(Yehoweh,或作上帝耶和華)之命,率领被奴役的希伯来人离開古埃及前往一块富饶的应许之地。11天的路程因為以色列民的頑梗、悖逆不相信上帝會幫助他們,故经历40多年的艰难跋涉,才進入應許之地。但摩西因在加底斯巴尼亞以色列民因沒水喝向摩西爭鬧,摩西因情急沒有遵從上帝的命令,說了急燥的話,因此上帝不讓摩西跟著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在摩西的带领下,希伯来人摆脱了奴役的悲惨生活,学会遵守犹太十诫,并成为历史上首支尊奉单一神宗教的民族。 当代学术界共识视摩西为一个传说人物,而非历史人物William G.
查看 古埃及和摩西
悉尼大學
悉尼大学(简称:悉大、英语:University of Sydney)是澳大利亚的公立大学。悉尼大学是全澳大利亚、全大洋洲和全南半球第一所大学,创立于1850年,位于新南威尔士州的首府悉尼。悉尼大学目前有52,789在校学生(2014 年统计)。 悉尼大学历史上培养了一系列的重要人物,包括七位澳大利亚总理(包括现任总理马尔科姆·特恩布尔)、23位最高法院法官、联合国大会主席、国际法院院长、世界银行总裁、七位诺贝尔奖或克拉福德奖得主等,并有103名学生获得罗德奖学金。 悉尼大学主校区位于悉尼内城区,市中心西南,其哥特式的主楼和其它历史建筑是重要的文物遗产。160年后,现在学校已有多个校区,其中多数集中在悉尼,此外学校在澳大利亚全国各处以及国外拥有其他教研设施。 悉尼大学是澳大利亚八大名校的成员,在澳大利亚被归为6所砂岩学府之一。悉尼大学同时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与亚太国际贸易教育暨研究联盟的成员。.
查看 古埃及和悉尼大學
支離人
《支離人》是一部衛斯理系列中的小説,由香港科幻小説家倪匡所寫,系列編號18。.
查看 古埃及和支離人
放大鏡
放大鏡(Magnifying glass)是用以放大物體的凸透鏡,顯微鏡的雛形。放大镜图标常常被用作指示搜索的用途。.
查看 古埃及和放大鏡
愿望杯
愿望杯是一個古埃及雪花石膏高腳酒杯,被发现于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图坦卡蒙墓穴的前厅,据埃及学专家推测,可能是盗墓者丢弃的。 杯上刻了一些古埃及文字,其中杯壁口的外沿刻着一句咒语:“愿你把脸朝向北风坐着数百萬年及看到幸福”,發現此杯的哈瓦德·卡特因此稱它為「愿望杯」。.
查看 古埃及和愿望杯
愛神
愛神可以指:.
查看 古埃及和愛神
数
數是一個用作計數、標記或用作量度的抽象概念,是比同质或同属性事物的等级的简单符号记录形式(或称度量)。代表數的一系列符號,包括數字、運算符號等統稱為記數系統。在日常生活中,數通常出現在在標記(如公路、電話和門牌號碼)、序列的指標(序列號)和代碼(ISBN)上。在數學裡,數的定義延伸至包含如如分數、負數、無理數、超越數及複數等抽象化的概念。 起初人們只覺得某部分的數是數,後來隨著需要,逐步將數的概念擴大;例如畢達哥拉斯認為,數必須能用整數和整數的比表達的,後來發現无理数無法這樣表達,引起第一次數學危機,但人們漸漸接受無理數的存在,令數的概念得到擴展。 數的算術運算(如加減乘除)在抽象代數這一數學分支內被廣義化成抽象數字系統,如群、環和體等。.
查看 古埃及和数
数学
数学是利用符号语言研究數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等概念的一門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屬於形式科學的一種。數學透過抽象化和邏輯推理的使用,由計數、計算、量度和對物體形狀及運動的觀察而產生。數學家們拓展這些概念,為了公式化新的猜想以及從選定的公理及定義中建立起嚴謹推導出的定理。 基礎數學的知識與運用總是個人與團體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對數學基本概念的完善,早在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及古印度內的古代數學文本便可觀見,而在古希臘那裡有更為嚴謹的處理。從那時開始,數學的發展便持續不斷地小幅進展,至16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因为新的科學發現和數學革新兩者的交互,致使數學的加速发展,直至今日。数学并成为許多國家及地區的教育範疇中的一部分。 今日,數學使用在不同的領域中,包括科學、工程、醫學和經濟學等。數學對這些領域的應用通常被稱為應用數學,有時亦會激起新的數學發現,並導致全新學科的發展,例如物理学的实质性发展中建立的某些理论激发数学家对于某些问题的不同角度的思考。數學家也研究純數學,就是數學本身的实质性內容,而不以任何實際應用為目標。雖然許多研究以純數學開始,但其过程中也發現許多應用之处。.
查看 古埃及和数学
数学史
数学史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历史上的数学发现,以及调查它们的起源,或更广义地说,数学史就是对过去的数学方法与数学符号的探究。 数学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为古中国六艺之一,亦被古希腊学者视为哲学之起点。數學最早用於人們計數、天文、度量甚至是貿易的需要。這些需要可以簡單地被概括為數學對結構、空間以及時間的研究;對結構的研究是從數字開始的,首先是從我們稱之為初等代數的——自然數和整數以及它們的算術關係式開始的。更深層次的研究是數論;對空間的研究則是從幾何學開始的,首先是歐幾里得幾何和類似於三維空間(也適用於多或少維)的三角學。後來產生了非歐幾里得幾何,在相對論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在进入知识可以向全世界传播的现代社会以前,有记录的新数学发现仅仅在很少几个地区重见天日。目前最古老的数学文本是《普林顿 322》(古巴比伦,约公元前1900年),《莱因德数学纸草书》(古埃及,约公元前2000年-1800年),以及《莫斯科数学纸草书》(古埃及,约公元前1890年)。以上这些文本都涉及到了如今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的概念,后者可能是继简单算术和几何后,最古老和最广泛传播的数学发现。 在公元前6世纪后,毕达哥拉斯将数学作为一门实证的学科进行研究,他创造了古希腊语单词μάθημα(mathema),意为“(被人们学习的)知识学问”。希腊数学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改进了这些数学方法(特别引入了演绎推理和严谨的数学证明),并扩大了数学的主题。中国数学做了早期贡献,包括引入了位值制系统。如今大行于世的印度-阿拉伯数字系统和运算方法,很可能是在公元后1000年的印度逐渐演化,并被伊斯兰数学家通过花拉子米的著作将其传到了西方。伊斯兰数学则将以上这些文明的数学做了进一步的发展贡献。许多古希腊和伊斯兰数学著作随后被翻译成了拉丁文,引领了中世纪欧洲更深入的数学发展。 从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开始,算术、初等代数及三角学等初等数学已大体完备。17世纪变数概念的产生使人们开始研究变化中的量与量的互相关系和图形间的互相变换。随着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研究数学基础而产生的集合论和数理逻辑等也开始慢慢发展。 从古代到中世纪,数学发展的历史时期都伴随着数个世纪的停滞,但从16世纪以来,新的数学发展伴随新的科学发展,让数学不断加速大步前进,直至今日。.
查看 古埃及和数学史
数学教育
数学教育是研究数学教学的实践和方法的学科。而且,数学教育工作者也关注促进这种实践的工具及其研究的发展。数学教育是现代社会激烈争论的主题之一。这个术语有个歧义,它既指各地的教室里的实践,也指新生的一个学科,它有自己的期刊,会议,等等。这方面最重要的国际组织是。.
查看 古埃及和数学教育
教育史
教育史,或教育的历史,是关于系统发展的教学和学习的历史。可以说,从人类的出现开始,每一代人,都通过某种方式将这一代人拥有的价值观,传统,方法和技能传递给下一代。 这种文明的传递被称作文明化,而学习社会价值观和正确行为的过程则叫做社会化。教育课程的历史变迁反映了历史本身,反映了人类的知识,信仰,技能和人类文化 当古老文明的传统习俗和知识变得越来越复杂时,很多技术就从熟练的人那里传授给后人。这些技术包括:畜牧技术,农业技术,食品加工技术,建筑技术,军事技术,等等。 口头传统在没有书面语言的社会中极为重要。 在前工业化时代里,教育是和行政、法律、长途运输与商贸以及宗教等紧密联系的。 正式的学校教育只会在宗教场所或有钱有权的人的住所被提供给少数社会精英。 对孩童的广泛教育只是在最近150到200年出现的(在某些发展中国家甚至只是在近50年)。历史上,有的社会会为年轻人提供特殊的教育及培训,在欧洲和中国尤其如此。这些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神职人员,官员和商人。而大多数手工艺人的学习是在师徒关系中进行的。例如,在19世纪中叶以前,大多数的律师和医生都是这样学习专业知识的。.
查看 古埃及和教育史
扩张主义
扩张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或国家对外的政治政策,旨在通过单独或者兼用军事、外交及移民等手段,从而达到增加本国领土、殖民地或者主权,宣示霸权和扩大本国政治、经济及文化影响的效果。.
查看 古埃及和扩张主义
托勒密十四世
托勒密十四世·忒奥斯·菲罗帕托(Πτολεμαίος ο Θεος ή Φιλοπάτωρ;Θεος意为“神”,Φιλοπάτωρ意为“笃爱父亲的”;前60年或前59年~前44年),古埃及托勒密王朝国王(前47年~前44年在位)。 托勒密十四世是托勒密十二世(吹笛者)的儿子,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的弟弟,与后者同属托勒密王朝的最后一代。在克利奥帕特拉的丈夫和共治者托勒密十三世于前47年死于逃亡之后(由于尤利乌斯·恺撒的追杀),托勒密十四世被克利奥帕特拉宣布为共治者。当然,实际权力掌握在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手里,而后者又受到其情夫和保护人尤利乌斯·恺撒的影响。作为传统的一部分,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嫁给了托勒密十四世,同时又继续充当恺撒的情妇。在其整个在位时期,托勒密十四世都只是名义上的统治者。前46年克利奥帕特拉七世访问罗马时,托勒密十四世也被迫随行。 前44年罗马发生了重大的政治变动,尤利乌斯·恺撒被共和派的元老们刺杀。在恺撒死后不久,托勒密十四世也突然死亡。古文献最后提到他在世的时间是前44年6月26日。普遍怀疑是克利奥帕特拉毒死了托勒密十四世,目的是让她与恺撒的私生子恺撒里昂(即托勒密十五世)登上王位。.
查看 古埃及和托勒密十四世
托勒密·费拉德尔甫斯
托勒密·费拉德尔甫斯(希腊语:Πτολεμαίος Φιλάδελφος,拉丁化:Ptolemaíos Philádelphos;前36年8月或9月—约前29年?)是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王子,埃及末代女王(女法老)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即埃及艳后)与罗马共和国后三头之一的马克·安东尼的幼子、埃及末代法老托勒密十五世同母异父的弟弟、埃及王子亚历山大·赫利俄斯和埃及公主克利奥帕特拉·塞勒涅二世的胞弟,名义上的叙利亚、腓尼基和奇里乞亚国王(前34年—前30年在位)。.
托勒密六世
托勒密六世(笃爱母亲者)Πτολεμαίος ο Φιλομήτωρ(约前186年—前145年),古埃及托勒密王朝国王(前181年—前145年在位)。托勒密五世之子。在他统治期间,埃及继续与叙利亚的塞琉古王朝进行混战。 托勒密六世在其父去世时尚是一个孩子。在前176年之前,埃及的实际统治者是托勒密六世的母亲克利奥帕特拉一世。前176年克利奥帕特拉一世去世后,托勒密六世与自己的妹妹克利奥帕特拉二世结婚,他们共同统治埃及。 托勒密六世与其前任一样,深深卷入与塞琉古王朝为争夺地盘而进行的无休止的争斗,尽管此时的塞琉古王朝已是日薄西山。前170年,塞琉古国王安条克四世对埃及发动了第六次叙利亚战争。至前168年,安条克四世準備圍攻托勒密王朝的首都亚历山大,托勒密六世不得不向罗马求援。在罗马--预下,安条克四世被迫退出埃及。 从前169年开始,埃及实际上由托勒密六世、其妻克利奥帕特拉二世和其弟托勒密八世(克利奥帕特拉一世的幼子)共同统治。三头政体并不成功:前165年,亚历山大的埃及士兵在狄奥尼修斯领导下发动叛乱。前164年,托勒密八世赶走托勒密六世企图独自统治,但后者在亞歷山卓公民援助之下很快又夺回了政权。 前150年,塞琉古国王德米特里一世被杀,一个出身模糊的人亚历山大·巴拉斯夺取了王位。托勒密六世侵入叙利亚,支持德米特里一世之子德米特里二世为合法的国王。前145年,托勒密六世在与亚历山大·巴拉斯的战斗中傷重身亡。.
查看 古埃及和托勒密六世
托特
托特(Θώθ,,Thoth,源自埃及語:,可能發音為*// 或 *//),又譯透特或图特,是古埃及神話的智慧之神,同時也是月亮、數學、醫藥之神,負責守護文藝和書記的工作。相傳他是古埃及文字的發明者。 托特通常會被描繪成䴉首人身,其名字意思和彎形嘴部,令人聯想起新月。有時候,托持也會被描繪成一隻拿著新月的狒狒,因為狒狒在夜間活動,而且相當聰明。 神話中,孔斯與托特玩塞尼特,以光为赌注,孔斯輸了比赛,因此除了满月时无法展现它所有的光芒。 美國作家埃里斯(Ralph Ellis)認為,由於托特信仰的排他性,托特信仰其實是亞伯拉罕諸教的來源,但這種說明仍然存疑。.
查看 古埃及和托特
手镯
手镯,又稱手環或手鏈,是一种佩戴在手腕上的装饰物。 手镯可以用皮革、布匹、塑料或金属制造,有时还含有一些石头、木头或贝壳在内。手镯也用于医疗和鉴定,比如,手镯过敏症和医院用来识别病人的标签。.
查看 古埃及和手镯
所羅門
所罗门(שְׁלֹמֹה),天主教汉译为撒罗满,阿拉伯语称为苏莱曼(سليمان)。根据《希伯来圣经》记载,曾是以色列耶路撒冷的一代帝王,後來在《古兰经》,則視之为先知。据《希伯來聖經》记载,所罗门王是大卫与拔示巴的儿子,以色列王國第三任君主,是北方以色列王国和南方犹大王国分裂前的最后一位君主。 据圣经记载,所罗门王是耶路撒冷第一圣殿的建造者,并有超人的智慧,大量的财富和无上的权力。但最后由于所罗门王的罪过(包括偶像崇拜和背弃神的旨意)导致在他的儿子罗波安执政时期王国发生了分裂。所罗门王还是后世许多文献和传说的主角。.
查看 古埃及和所羅門
拿破仑一世
拿破崙·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Napoleone Buonaparte;),法國軍事家、政治家與法學家,在法国大革命末期和法国大革命战争中达到权力巅峰。 作为拿破崙一世(Napoléon Ier),他在1804至1815年间在位,称“法国人的皇帝”,也是历史上自胖子查理(881年-887年在位)后第二位享有此名号的法国皇帝。他推动司法改革,颁布《拿破仑法典》,而这一法典也对世界范围内的民法制订产生重要的影响。拿破仑最为人所知的功绩是带领法国对抗一系列的反法同盟,即所谓的拿破仑战争。他在欧洲大陆建立霸权,传播法国大革命的理念,同时创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过去旧制度中的一些体制。拿破仑在他所参加的这些战争中屡获胜利,以少胜多的案例屡见不鲜,由此他也被认为是世界军事史上最優秀的军事家之一,他的战略也为全球的军事学院所研究和学习。 拿破仑生于科西嘉岛的阿雅克肖。他的家庭是意大利的贵族,自16世纪便定居于科西嘉岛。科西嘉岛割讓,他家族也變成法國國籍,他在法国本土接受炮兵训练,并在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时期成名,先后领军挫败第一次和第二次反法同盟,同时成功入侵意大利半岛。 1799年拿破仑策划并发动雾月政变,成为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五年后经过,官方公佈的數據為99.93%的同意票,他被参议院拥戴,因而稱帝。在1800年代,拿破仑领导的法兰西第一帝国与欧洲反法同盟对抗,史称拿破仑战争,将所有欧洲列强都卷入其中。在取得一系列的胜利之后,法国在欧洲大陆取得主导地位,拿破仑也通过缔结联盟和安排亲友统治附庸来维持法国的势力范围。 半岛战争和1812年对俄国的入侵成为拿破仑运势的转折点,他的大军在與俄羅斯帝國的战争中损失惨重,并再也没能恢复元气。1813年,第六次反法同盟在莱比锡中击败拿破仑,并于次年攻入法国,迫使拿破仑退位并将他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此后不满一年,拿破仑逃离地中海的厄尔巴岛后卷土重来,但在1815年6月的滑铁卢战役中再次兵败,被流放到位於西非沿岸的圣赫勒拿岛,在英国的软禁之下度过生命的最后六年。尸检报告表明他死于胃癌,但对他的真正死因存在一些质疑,其中一些学者认为他也許死于砷中毒(砒霜)。被懷疑為當時的英國政府所為。.
查看 古埃及和拿破仑一世
拜占庭
拜占庭(Βυζάντιον,Byzantium)是一個古希臘城市,也為現今土耳其伊斯坦堡(君士坦丁堡)的舊名,相傳是從墨伽拉來的殖民於公元前667年建立的。拜占庭的名字據說出自他們的王「拜占斯(Βύζας或Βύζαντας)」,直至4世纪中期,該城發展成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庭帝國)的中心,更名為君士坦丁堡,直至1453年又更名為伊斯坦堡。.
查看 古埃及和拜占庭
拜占庭的阿里斯托芬
阿里斯托芬(希腊文:Ἀριστοφάνης,约西元前257年-约前185至前180年之间)是希腊化时代的学者、评论家和语法学家,因其对荷马以及其他古典作家如品达和赫西俄德等的作品的研究而闻名于世,并曾任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的馆长。.
拉
拉可以指:.
查看 古埃及和拉
拉 (埃及神祇)
拉,或譯瑞(Ra,也拼作Rah、Ré)是古埃及太阳神。从第五王朝(公元前2494年至公元前2345年)开始,成为古埃及神話中最重要的神,被看作是白天的太阳。一千多年以来,拉一直是埃及的最高神,直到阿肯那顿(Akhenaten,即阿蒙霍特普四世)的一神教宗教改革,阿顿(即朝日之太阳神,他的形象是一枚日轮)以外的崇拜都受到禁止。后来,对他的崇拜与(Hydersall)结合在一起。 拉的主要崇拜中心在赫利奥波利斯(在埃及称为卢努“Iunu”-“柱石之地”),在那里他被当作地方太阳神“阿图姆”。通过他或与他结合成“阿图姆-拉”(Atum-Ra),成为九元神之首和鼻祖,其它八位是舒(Shu)和忒弗努特(Tefnut)、盖勃(Geb)和努特(Nut)、奥西里斯(Osiris)、塞特(Set)、伊西斯(Isis)和涅弗提斯(Nephthys)。 在后来的埃及王朝时期,拉与荷鲁斯神合并,成为“拉·哈拉胡提”(Ra-Horakhty,意指「拉是二个地平线上的荷鲁斯」)。据信他统治着天空、大地和冥界,与鹰或隼有关。新王国时期阿蒙神地位明显提升,拉又与阿蒙神融合为“阿蒙·拉”(Amun-Ra)。在阿玛尔纳时代,阿肯那顿抑制对拉的崇拜,大力推崇另一位太阳神“阿顿”(Aten)-神化的日轮,但在阿肯那顿死后,对拉的崇拜又得以恢复。 尼维斯(Mnevis)公牛是拉神的一个化身,在赫利奥波利斯有它的崇拜中心,并在城北有一个祭祀用公牛的墓地。 据说所有的生命都是由拉神创造的,他通过念出它们每个的真名而唤出了它们。此外,人类产生于拉神的眼泪和汗水。因此,埃及人自称为“拉神之牛”。在天牛的神话中,曾讲述了人类想暗算拉神,而他派出了作为他眼睛的塞赫麦特女神去惩罚人类。当她变得过于嗜血时,他利用掺了石榴汁的啤酒灌醉了她。.
查看 古埃及和拉 (埃及神祇)
拉内布
拉内布(Raneb)是古埃及第二王朝的一位法老。埃及祭司曼涅托在其所编纂的王表中称其为卡伊靠斯(Kaiechos),并认为其统治了埃及39年。但是,从已经出土的拉内布时期的文物中,并未找到足够的证据支持这一数据。其他王表中则称之为卡靠(Kakau)。一些学者也主张反读“王宫门面”中的象形文字,故而其名读成“那布里”(Nebre)。曼涅托还认为,正是拉内布在埃及引进了对圣羊门德斯的崇拜。 拉内布之名事实上来源于拉神之名(Ra,有时候也写成Re),因此其名字即有“太阳之子”之意;不过直译过来,其意为“拉为吾主”。.
查看 古埃及和拉内布
拉结
拉结(רחל),根据《圣经·创世记》的记载,是以色列人祖先雅各第二位和最宠爱的妻子(原是表妹),古埃及大內總管约瑟和便雅悯的母亲,拉班的女儿,雅各第一位妻子利亚(Leah)的妹妹。丈夫雅各是她的表兄,婆婆利百加是拉结的姑母。.
查看 古埃及和拉结
拉罕
拉罕(El-Lahun.) 古埃及城市 ,位于法尤姆省法尤姆城优素福运河附近。此遗址为中王国时期(约公元前1938—约公元前1600)第十二王朝第四任国王辛努塞尔特二世(约公元前1844—约公元前1837年)建的金字塔与村落。其金字塔南面为墓室入口,与先前墓口位于金字塔北部殊异。国王墓已于古代被盗,但王后墓遗物丰富。经过发掘出土文物为同期精品。村落存在至第二中间期(约公元前1630—公元前1540年),考古收获颇丰,文物涵盖广泛,清晰反映中王国时期各种不同社会阶层的日常生活。.
查看 古埃及和拉罕
拉美西斯
拉美西斯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许多位法老的名字。.
查看 古埃及和拉美西斯
拉美西斯十世
拉美西斯十世(Ramesses X)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二十王朝的第九任法老。(约公元前1111年—约公元前1107年在位),在位时期埃及危机持续加深,墓地工人由于长期缺粮而不断罢工,利比亚军队入侵频繁。.
查看 古埃及和拉美西斯十世
拉美西斯十一世
拉美西斯十一世(Ramesses XI)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二十王朝的末代法老。(约公元前1107年—约公元前1078/1077年在位),在位时期阿蒙神祭司和努比亚总督多次激战,阿蒙神高级祭司倒台,社会四分五裂,王室庙宇和陵墓不断遭到洗劫。他的陵墓也因此施工中断并未使用。公元前1085年,军官赫里霍尔重建社会秩序,成为阿蒙神的高级祭司,同时攫取了全部王室和朝政头衔。拉美西斯十一世死后,第二十王朝结束。埃及进入第三中间期。.
查看 古埃及和拉美西斯十一世
拉美西斯七世
拉美西斯七世(Ramesses VII)為古埃及第二十王朝的第六位法老。他的在位期约前1130年至前1127年,他是拉美西斯六世的兒子。亦有一說法指他的治期约前1138年至前1131年。 拉美西斯七世在位期間,埃及通貨膨脹嚴重,穀類價格比以往攀升了三倍。 拉美西斯七世死後葬於帝王谷KV1,但其木乃伊卻下落不明。.
查看 古埃及和拉美西斯七世
拉美西斯三世
拉美西斯三世(Ramesses III,公元前1219年—約公元前1155年4月)是古埃及第二十王朝第二位法老,在位32年。 其木乃伊已被发现,现藏开罗博物馆。.
查看 古埃及和拉美西斯三世
拉美西斯一世
拉美西斯一世又名門帕提拉,原名普拉美斯,生于埃及東北三角洲的阿發里斯城。( Ramesses I,或Ramsses I,?-公元前1294年6月),古埃及第十九王朝创建者(約公元前1295年—約公元前1294在位)。他不是王族,而是第十八王朝末代法老霍朗赫布的庭臣。他一直跟随国王霍朗赫布参加战斗,得到霍朗赫布的信赖,他是一名出色的指挥官,也是尼罗河口的管理人,得到了埃及首席大祭司和阿蒙高僧的头衔,最后在大约公元前1295年霍朗赫布去世时,任命了普拉美斯登上王位,成为了拉美西斯,他在位时改组军队,招募外族雇佣兵,续建底比斯的卡納克神庙。拉美西斯一世加冕后僅僅一年零四個月就去世了,被葬于帝王谷,赫列姆赫布墓的附近。拉美西斯一世在位的時間雖然較短,卻標誌著統治埃及的法老由穩定埃及發展的霍朗赫布轉移至如塞提一世及拉美西斯二世等強權的法老——這兩位法老將埃及的國勢推至頂峰。 拉美西斯一世的木乃伊在19世紀60年代被文物走私販子用7埃鎊(一美元兌換大約6埃鎊)的價格賣到國外。幾經波折到了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尼加拉瀑布博物館。1999年,美國的卡洛斯博物館花費200万美元買到這具珍貴的木乃伊。埃及政府隨后要求美國方面立即歸還。經兩國政府密切磋商,美國在2003年決定無償將木乃伊歸還給埃及。.
查看 古埃及和拉美西斯一世
拉美西斯九世
拉美西斯九世(Ramesses IX)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二十王朝的第八任法老。(约公元前1129年—约公元前1111年在位),他在位时期,埃及出现危机。高级祭司阿孟霍特普在底比斯总揽宗教和政治权。拉美西斯九世仅为虚名,公元前1118年—公元前1113年期间,利比亚的两个部落不断进攻底比斯和附近地区,使这一地区工作完全停顿。由于财政困难,政府常数月不发墓地工人粮食,致使工人盗墓,穀价暴涨。.
查看 古埃及和拉美西斯九世
拉美西斯二世
拉美西斯二世 或 拉姆西斯二世(Ramesses II,)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约公元前1279年5月31日-约公元前1213年7月或8月在位),其執政時期是埃及新王國最後的強盛年代。法老塞提一世之子。拉美西斯二世進行了一系列的遠征,以恢復埃及對巴勒斯坦的統治。他在敘利亞與同時代的另一強大帝國赫梯發生利益衝突。雙方在前1274年發生一次著名的戰役(卡疊石戰役)。约前1258年,赫梯王国的國王病逝,新任國王哈杜西勒三世繼位,两国缔结和约,成为军事同盟。埃及赫梯和約可說是歷史上第一個著名的國際協定,其埃及文本與赫梯文本均被保存下來,並為近代考古學者所發現。可能是出於對赫梯軍事力量的擔心,拉美西斯二世下令在東北尼羅河三角洲新建一座城市為首都,並將其命名為培爾—拉美西斯(意為拉美西斯的家)。 拉美西斯二世也許是埃及最著名的法老。根據的記載,他10歲就擔任軍隊首領,年少便輔佐父親,公元前1279年(此日期仍有爭議)就已登基,在位67年。他對龐大土木工程的熱情使埃及各地都留下了他的痕跡:他在阿比多斯和拉美西姆新建許多廟宇;為卡納克神廟和盧克索神廟增添新結構;興建了以宏偉著稱的阿布辛拜勒神廟。許多前代法老修建的建築也被刻上了他的名字。拉美西斯二世擁有一個同樣龐大的家庭。 拉美西斯二世無疑是古埃及歷史上最為重要的法老之一。然而他統治的時代已是埃及衰落的前夜,國家巨大的開銷加快了國力的下降。拉美西斯二世死後,埃及就開始走下坡。 當他以91歲高齡過世時,已成了埃及的代表人物。.
查看 古埃及和拉美西斯二世
拉美西斯五世
拉美西斯五世(Ramesses V)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二十王朝的第四任法老。(约公元前1149年—约公元前1145年在位),作为拉美西斯四世继承人,他在位期间阿蒙神祭司的势力日益增长。他们控制了许多土地,并通过儿子和下属干预财政。拉美西斯五世继续修建父亲在西底比斯达尔巴赫里未完成的大神庙。他死后两年才下葬,他的木乃伊头部留下一大伤痕,由于史载缺失,因此其死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查看 古埃及和拉美西斯五世
拉美西斯八世
拉美西斯八世(Ramesses VIIIPeter Clayton, Chronicle of the Pharaohs, Thames & Hudson Ltd, 2006 paperback, p.167)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二十王朝的第七任法老。(约前1130年—约前1129年在位),作为拉美西斯七世继承人,他的记载极少。在底比斯帝王谷也没有发现他的陵墓。.
查看 古埃及和拉美西斯八世
拉美西斯六世
拉美西斯六世(Ramesses VI)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二十王朝的第五任法老。(约公元前1145年—约公元前1137年在位),他即位后王室动荡,他霸占了拉美西斯五世的陵墓。由于高级官员和阿蒙神祭司擅权,因此他没有修建什么建筑物。他是最后一位在西奈开采铜矿的法老。儿子拉美西斯七世继承其王位。.
查看 古埃及和拉美西斯六世
拉美西斯四世
拉美西斯四世(Ramesses IV)是古埃及新王國時期第二十王朝的第三任法老。他在登基成為法老前的名字估計是Amonhirkhopshef。他是拉美西斯三世的第五個兒子,在拉美西斯三世在位的第二十二年公元前1165年因他的四位兄長都已經去世,所以他被封為王子。 由於拉美西斯三世的統治長達三十多年,一般認為拉美西斯四世大約到了40歲才成為法老。他統治的時期為公元前1155年—公元前1149年。.
查看 古埃及和拉美西斯四世
拉杰德夫金字塔
拉杰德夫金字塔(Pyramid of Djedefre),古埃及第四王朝时期(约公元前2575年至公元前2465年)第三任君主拉杰德夫所建的金字塔及其附属建筑群遗址。位于今埃及尼罗河西岸吉萨西北8公里高度约为120米的山顶附近。其主体金字塔建筑的上层部分遗存极少,紧邻金字塔奠堂的围墙使用泥砖建成(而不是传统的加工石块),且附属建筑河谷神庙亦无存。现已发现其外层的花岗岩石块和带有花岗岩石柱的祠庙的残迹,以及从河谷神庙通往奠堂的堤道遗迹。.
查看 古埃及和拉杰德夫金字塔
書吏
書吏又稱作抄寫員、文士,是古代一種專門為人紀錄事情或抄寫文本的職業。書吏的工作內容主要是抄寫書籍,其內容可能是宗教文本、虛構故事、學術文本或教誨文學。有時候書吏還必須負責秘書行政等工作,诸如为君主、贵族、神庙、城市记录命令、管理商务。这项专业可以在所有文字社会中都有发现,但在印刷术到来时就失去了他的重要性与地位。日后,这项专业演化为公务员、记者、会计、打字员与律师。在文化层次相对较低的社会里,书吏也会在街头为读者提供服务。.
查看 古埃及和書吏
曼图霍特普三世
曼图霍特普三世(英语Mentuhotep III)古埃及中王国时期第十一王朝的国王(在位時期大约是公元前2010年—约公元前1998年)。他在西底比斯托特修建太阳神荷鲁斯庙,该庙在第十一王朝末年已毁于地震。他还在德尔巴拉巴哈里(曼图霍特普二世祠庙附近)修建自己的庙宇,但没有完成。.
查看 古埃及和曼图霍特普三世
曼图霍特普一世
曼图霍特普一世(Mentuhotep I)是一位古埃及第十一王朝的法老。他的统治时间约公元前2119年至公元前2115年。 按凯尔奈克神庙中的法老列表曼图霍特普一世是底比斯一个贵族的儿子,他的荷鲁斯的名字叫做Hor Tepi-aa,意为荷鲁斯的前辈,这个名字是在他死后授予的,他的原名意为“(神)莫满意了”。他的随名meri setjed nebet Abu表示,他受到“阿布(象岛)的女主人”的青睐。他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底比斯的贵族,他的统治区域在科普托斯和尼罗河第一瀑布之间。 在其它一些有名的法老表中没有曼图霍特普一世的名字。.
查看 古埃及和曼图霍特普一世
曼图霍特普二世
曼图霍特普二世(Nebhotepre Mentuhotep II ,又譯门图荷太普二世或孟图霍特普二世;)是埃及第十一王朝法老,他是前任法老因提夫三世與妃嬪伊雅哈(Iah)所生的兒子。他自己的妻子是「国王的母亲」(king's mother)——泰姆(Tem)。其他的妻子有他的姊妹尼斐魯二世(Neferu II)和另外五个女子(其中有幾位可能是努比亞人),都與他一起被埋葬在他的陵墓裡。他只有一個兒子,就是繼任的曼图霍特普三世。 曼图霍特普二世在位時曾多次改名,反映出當時可能曾經發生一些重大的政治事件。他登基時的名字為「尼布赫帕特拉」(Nebhepetre),是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040—前1786年)的首位君主。在《都靈王表》裡記載他在位51年。 曼图霍特普二世在位第14年,在埃及發生了一場起義。這場起義可能與南部第十王朝的赫拉克利奥坡里支持者相關,但現時我們所知道的甚少。不過,我們知道他是古埃及自第六王朝之後第一位重新統一古埃及的君主:他结束了第一中间期,只是我們不知道這件事發生在何時。南部的努比亞是在第一中間期時取得獨立地位,而曼图霍特普二世因是因為對統一南方的計劃發號司令而知名。除此以外,還有證據指曼图霍特普二世曾向巴勒斯坦用兵。他把國家重新組織,委派一位維齊爾掌管國家的行政。 曼图霍特普二世死後,被埋在一個大的墓室裡,這個墓室是他在生時指令在戴爾巴哈里興建的。在上埃及多個地方都有曼图霍特普二世所興建的神廟及小教堂。 曼图霍特普二世一直都被視為一位半神半人的領袖。這種觀點使古埃及統治者的地位從此永遠的轉變。.
查看 古埃及和曼图霍特普二世
曼图霍特普四世
曼图霍特普四世(Mentuhotep IV),古埃及中王国时期第十一王朝的末代国王(在位時期大约是公元前1998年—约公元前1991年)。他远征红海,目的是探险和采石。他死后由阿米尼姆亥特即位,后者建立了第十二王朝。由于他的陵墓和木乃伊均未发现,其他事迹待考。.
查看 古埃及和曼图霍特普四世
曼涅托
曼涅托(Μανέθων,或Μανέθως;拉丁化:Manetho,或Manethon,活动时期公元前四世纪末—公元前三世纪初),亦稱曼內托。古埃及祭司和历史学家,用希腊文写成《埃及史》一书,该书有片段为教会历史学家保存下来,成为今人研究古埃及历史的重要史料。曼涅托把埃及历史划分为30个王朝和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三个时期,这种分期法有一定的准确性,至今仍为学术界所沿用。 Category:埃及历史学家.
查看 古埃及和曼涅托
曼涅托王表
曼涅托王表是古埃及祭司曼涅托(约公元前300年前后)撰写作品《埃及史》裡面的中古埃及王朝和国王年表,目前已散佚。現存的王表殘本的內容近似於都靈王表。王表对学者们考证古埃及国王次序有所裨益。.
查看 古埃及和曼涅托王表
普罗透斯 (消歧义)
普罗透斯(Proteus)可以表示以下含义:.
普萨美提克三世
普萨美提克三世(Psammetique III)是古埃及第二十六王朝的最后一位法老。他的执政期为前526年至前525年。我们对他的统治和生活所了解的大部分内容来自于前5世纪希腊历史学家希羅多德的记载。他的统治时间短于六个月,此后他被波斯国王冈比西斯二世在贝鲁西亚(Pelusium)击败。他被俘,被带到苏萨后被处死。.
查看 古埃及和普萨美提克三世
普萨美提克一世
普萨美提克一世 Psammetichus I 古埃及法老(公元前663年-公元前610年在位),埃及第二十六王朝的建立者。“普萨美提克”是希腊人对这位法老的叫法。普萨美提克一世是塞易斯的统治者尼科一世的儿子,因而他建立的王朝也叫塞易斯王朝。他借助希腊雇佣军赶走了埃及第二十五王朝末期征服埃及的亚述人,在埃及第二十王朝灭亡后第一次统一了埃及。执行奖励工商的政策。埃及在普萨美提克一世的统治下又出现了繁荣的景象。因新巴比伦王国势力过于强大,普萨美提克一世在他执政末期转而支持他原来的敌人亚述。但亚述最终在普萨美提克一世的儿子尼科二世统治时期被巴比伦—米底联军灭亡。.
查看 古埃及和普萨美提克一世
普萨美提克二世
普萨美提克二世(Psammetichos II)是古埃及第二十六王朝法老(公元前594年-公元前588年在位)。尼科二世之子。 普萨美提克二世继续执行其父、祖的亲希腊政策,与各希腊城邦发展良好关系,以抗衡新巴比伦王国带来的军事压力。.
查看 古埃及和普萨美提克二世
景泰藍
景泰藍,學名銅胎掐絲琺瑯,又稱燒青,是金屬胎嵌搪瓷工藝在中國衍生出來的一個獨立品種。明末世傳此物大行於景泰年間孫承澤《春明夢餘錄·卷六·後市》:宣徳之銅器,成化之窑器,永樂果園厰之髹器,景泰御前作坊之琺瑯,精巧遠邁前古。《天府廣記》行文與此相同。,晚清古董行沿用此說,命名為「景泰琺瑯」或「景泰瑯」。後來又因其所用搪瓷釉料多為月藍色,且「瑯」「藍」音近,訛變為「景泰藍」,首都博物館。 製作景泰藍時,要先將掐製成所需形狀的扁銅絲銲接在銅胎上,在據此劃分而成的空格內填入各種顏色的琺琅漿,後經焙燒成型。 景泰藍長期祇在宮廷監管下製作,19世紀其技藝流入民間,成為“燕京八絕”之一,並且逐漸擴散至各地,一度成為重要的手工業。但是由於工藝繁瑣、成本很高,各地景泰藍又紛紛消失,現主要產地是北京、台灣和深圳。其中北京景泰藍被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
查看 古埃及和景泰藍
0
0(〇/零)是-1与1之间的整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偶数。在数论中,0不属于自然数;在集合论和计算机科学中,0属于自然数。0在整数、实数和其他的代数結構中都有著單位元這個很重要的性質。.
查看 古埃及和0
10
10(十)是9与11之间的自然数。.
查看 古埃及和10
11月26日
11月26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30天(闰年第331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35天。.
查看 古埃及和11月26日
11月4日
11月4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308天(闰年第309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57天。.
查看 古埃及和11月4日
13世紀以前條約列表
以下是13世紀以前國際上的條約、歷史協議、和約、敕令、公約等等的年表:.
2月12日
2月12日在公历当中是第43天,距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22天(闰年则是323天)。.
查看 古埃及和2月12日
2月16日
2月16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47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318天(闰年则还有319天)。.
查看 古埃及和2月16日
4.2千年事件
4.2千年事件是全新世一次非常严重的干旱事件,影响了许多文明的突变。该事件开始于4200年前,即公元前2200年。持续了整个公元前22世纪。 这一事件很可能导致了古埃及的古王国以及美索不达米亚的阿卡德帝国的结束。干旱也引发了印度河流域文明向東南方向的下游迁移。.
查看 古埃及和4.2千年事件
亦称为 古埃及人,古埃及文化。
,卡比托利欧博物馆,卷軸,卷杀,卜塔,千年一叹,口紅,古埃及历史,古埃及历史年表,古埃及历法,古埃及建築,古埃及分數,古埃及文學,古埃及数学,古埃及数字,古希臘宗教,古希臘少年愛,古希臘殖民地,古希腊哲学,古希腊数学,古代太空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古罗马,古晉,史前逃龍,发明年表,叙利亚,同性恋军队,吕基亚,吉他,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君主,君主崇拜,君權神授說,塞基狄亚努斯,塞尼特,塞克赫米布-匹壬马特,塞特纳赫特,塞贝克涅弗鲁,塞提一世,塞提二世,塞涅德,塞易斯,塗鴉,塔尼斯,塔哈尔卡,塔科斯,塔羅牌,塔沃斯塔王后,壓榨 (葡萄酒),夢,大地测量学,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大流士二世,天狼星,天花,天文台,天文學,太空陆战队 (战锤40000),太陽神殿3,太陽船博物館,外科学,外星人,外星生命,奥古斯都,女王,奴隶制度,奈姆蒂姆萨夫二世,奇幻文學,奇異點 (史前逃龍),妮菲塔莉,威利在哪里?,娜芙蒂蒂,娜芙蒂蒂胸像,娜菲鲁塔利·薇薇,孟卡拉,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季節年,字母的歷史,字母系統,宝墩文化,客蒙,家庭,家豬,宾夕法尼亚大学,安赫塞娜蒙,安赫梯菲,安息日,封建制度 (歐洲),小行星653,小行星99942,尼内特吉,尼科一世,尼科二世,尼罗河,尼罗河三角洲,尼罗河流域文明,尼托克里斯,州,工程測量學,已不存在国家列表,巴基斯坦历史,巴勒莫石碑,巴勒斯坦人,巴勒斯坦服裝,巴比伦,巴比伦要塞,上帝之眼,不朽之都:尼罗河的儿女,帝國文明,帝国主义,帝国列表,帝王谷,丝绸历史,丝绸之路,两埃及的荣耀,个人崇拜,中原文化,中古埃及語,中島敦,中东,中國,中國發明,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埃及馆,中国历史,中国大陆网络用语列表,中国先秦发明列表,中王國時期,希安,希帕提婭,希羅多德,希腊历史,布巴斯提斯,布鲁克林博物馆,布达佩斯美术博物馆,世俗體,世紀帝國 (遊戲),世界史年表 (公元前),世界交通史,世界歷史,专制主义,帆,帕尔萨塔塔,帕薩爾加德,帕金森氏症,三猿,三角函数,九九表,年,幸福科學,广告史,乌加里特字母,乌瑟卡夫,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赫利俄斯,亚历山大港的希罗,亚实基伦,亚美尼亚历法,亚述巴尼拔,亚洲人,亞伯拉罕書,亞圖姆,亞克興戰役,亞倫,亞摩利人,人口遷徙,人工智能史,人種,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二进制,库施,应用地理学,五角星,廢墟,廢奴主義,代数,以色列人,以法莲,建筑史,伊尼 (法老),伊西斯,伊朗歷史,伊斯蘭世界的發明,伊斯蘭黃金時代,伊斯蘭教的先知,伊斯梅利亚,伊拉克历史,传统,传说生物列表,伯里布森,弗瑞爾藝廊,休·尼布理,异形大战铁血战士,弄蛇術,开罗,佐治亚引导石,体育运动,德德夫普塔,保險,心理学,俄克喜林庫斯,俄西里斯,圣书体,圣经地博物馆,圣托里尼,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列表,地中海,地球帝国II:霸权的艺术,地球歷史,地理大发现,地狱之书,地质学史,地擲球,化妝品,化学年表,圖版遊戲,北歐人種,園藝療法,包皮環切術,國際貿易年表,僧侶體,刺客教條 (遊戲),刺青,列宁墓,呼拉圈,傳染病歷史,傘,傑特,傑特 (法老),哮喘,哲尔,哈尔胡夫,哈尔波克拉特斯,哈巴谷書,哈布森尼布,哈图沙,哈索尔,哈里斯大纸莎草,儿童,农业推广,内布卡一世,内布卡二世,内弗卡瑟卡,内弗卡拉,内弗尔卡拉,内克塔内布一世,几何学,凤凰,凯撒大帝III,凹嘴鸛,出埃及記,內弗爾卡拉金字塔,全球帝国,兰尼弗雷夫,共济会,光學史,克娄巴特拉·塞勒涅一世,克娄巴特拉·塞勒涅二世,克娄巴特拉七世,克娄巴特拉二世,克利奥帕特拉一世,克瓦斯,克莱奥帕特拉,克诺珀斯,克麗歐佩特拉方尖碑,克里特战争,克里斯提昂·賈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前1160年代,前1610年代,前19世纪,前1千纪,前20世纪,前22世纪,前27世纪,前28世纪,前2千纪,前30年代,前35世纪,前3千纪,前3世纪,前4千纪,前5千纪,前6千紀,前8千纪,剪刀,割禮,創世記,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勾股定理,回力镖,因提夫三世,因提夫一世,国家,国家分裂,国立古物博物馆,图坦卡蒙,图书,图书馆,图伊汤加帝国,图特摩斯三世,图特摩斯三世方尖碑,图特摩斯一世,图特摩斯二世,图特摩斯四世,四大文明古国,犹太人,犹太人历史,石窟,石棺,石棉,石榴石,石油,矇眼貂,玩具,玳瑁,玳瑁 (宝石),玻璃,王后谷,王家的紋章,玛雅 (埃及人),火葬,琥珀之路,睡莲属,破坏偶像主义,碳,神,神庙逃亡2,神秘学,神聖糞金龜,祈雨舞,祖母綠,禿鷲,科学史,科林斯,科普特人,科普特语,秒,稅,穿刺,穆斯林征服埃及,穆斯林的无知,端方,第三中間時期,第一中间时期,米吉多战役,米诺斯火山爆发,米诺斯文明,精油,糟糕历史 (2009年电视系列片),糖尿病,紐塞拉,素数,索哈傑,索馬利亞跳棋,索馬里人,索马里,索马里历史,紫外線B光照治療,紫水晶,紅珊瑚,維齊爾,維齊爾 (古埃及),織女一,纸,纸草,缟玛瑙,置閏,罌粟屬,罗马:全面战争,美尼斯,美術館,美麗奈茨,美杜姆,義呆利 Axis Powers,義呆利 Axis Powers 角色列表,羅塞塔石碑,羅馬海軍,猎豹,猫,眼鏡蛇,烏姆·卡伯,烏尼斯,烏德琴,爱琴文明,結婚戒指,瑟莫赫特,瑪雅文明,瑪雅曆,炼金术,瓦吉特,生命之符,生物学史,生物技术,生育控制,生肖纪年,田径,甲醇,男性自我口交,电磁学,無酵餅,煙霧章,特奧蒂瓦坎,牛津通识读本,牙醫學,狮子座,盐的历史,盤蛇圖,盧克索酒店,盖布,登,隱䴉,芳香療法,銜尾蛇,響尾蛇,韋斯特馬克效應,莎草纸,莱因德数学纸草书,莴苣,聖伯多祿廣場,達文西密碼,荷爾-阿哈,荷魯斯之眼,荷魯斯的四個兒子,鏡,華盛頓紀念碑,菲萊 (埃及),萨胡拉,萨拉米斯战役,非利士人,非洲之角,面包历史,青花瓷,青金岩,静物画,衣索比亞歷史,衛生棉,衛斯理系列,血親,被神化的人列表,食品加工业,食品地理学,食物,风箱,装饰风艺术,西學東漸,西瓜,西西里的狄奧多羅斯,西貝鱷屬,西方美术史,西普塔,西普塔一世,馬伯樂,馬利亞,馬凡氏症候群,馬戰車,馬斯塔巴,香水,香港小姐競選,計時工具的歷史,記錄抹煞,马里奥·蒙蒂,骰子,魔蝎大帝,诺姆,谢希,谢普塞斯卡弗,谢普塞斯卡拉,豎琴,象岛 (埃及),象刑,鱷龍,贝勒尼基一世,贝鲁特,超力戰隊王連者,鸵鸟,鹏,鹅,麝香草,麦伦普塔,麻风病,麵包,黎明章,黑胡椒,輪,龍形傳說生物,达姆施塔特,达普尔攻城战,辛努塞尔特三世,辛努塞尔特一世,辛努塞尔特二世,辛奴亥的故事,迈克尔·杰克逊,迈锡尼文明,近親婚姻,近親性交,霁虹桥,霍特普塞海姆威,霍華德·卡特,霍朗赫布,蜡烛,蜣螂,蜂族,胡吉伐,胡夫金字塔,胡狼,胡里特人,胶合板,胸罩歷史,都灵,都灵王表,舍顺克一世,船塢,舵,阿孟霍特普,阿尔西诺伊四世,阿尔谛尔·德·高比诺,阿尔戈斯,阿伊,阿勃勒,阿勒颇,阿米尔塔尼乌斯,阿马尔奈文书,阿赫特普拉,阿门内莫普,阿蒙麦西斯,阿蒙霍特普三世,阿蒙霍特普一世,阿蒙霍特普二世,阿蒙涅姆尼苏,阿蒙涅姆赫特二世,阿蒙涅姆赫特四世,阿肯那顿,阿波庇一世,阿涅德吉布,阿斯泰利克斯历险记,阿斯旺,阿拉伯帝国,阿拉伯世界,阿拉伯国家联盟,阿拉伯馬,阿拉德·皮尔逊博物馆,阿普里斯,阅兵,赫卡忒,赫里奥波里斯,赫里霍尔,赫拉波罗,赛特 (消歧义),赛里斯,薩卡拉,薛西斯,薛西斯二世,藥學系,门卡霍尔,间谍,葡萄,鑰匙,葛瑞姆·汉卡克,邏各斯,那尔迈,那尔迈调色板,肥皂,肥貓大戰三小強,铁器时代,铜,醋,自源文字,自慰,金字塔,金牛犊,金龜子,金星凌日,金斑蝶,釀酒葡萄,腊肠犬,腳手架,腹股沟疝,酿酒,腓尼基,腓尼基字母,艾斯尤特,苏伊士运河,苏美尔,苦艾酒,鋸,雁形目,雨漏,雷吉德夫,電,蛇 (象徵),雅库布赫,雅赫摩斯-纳菲尔泰丽,雅赫摩斯一世,雅法,雙硫鍵,造船,耶和华见证人和三位一体,虚宿一,陰雕,Fate/Prototype,KV1,KV2,KV62,LGBT歷史人物列表,RA,Rosetta@home,X戰警:未來昔日,暗杀事件列表,柏柏尔人,掠海翼龍,恺撒里昂,恒星,提尼斯,提比略·格拉古,杠杆,杰德卡拉,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法,格雷伊獵犬,格拉古兄弟,梦幻水城,梅莉塔提,森尼杰姆,棉花糖 (顆粒狀),榕屬,樹蜂銜,武藤遊戲,歲差 (天文),歷史 (希羅多德),殘存國家,残割女性生殖器,母乳哺育,毒蛇星際戰鬥機,水力帝国,水星表面特徵列表,水文化,水族箱,永恒轮回,汞,汾酒,汉字,汉文化,汉族,河马,沉思曲,沙巴卡,沙巴塔卡,波希战争,波兰球,波斯,泰伊王后,泰勒斯,泰勒斯定理,法律,法老,法拉欣,活性炭,洋蔥,洛多庇斯,淀粉,游击战,游泳,清水混凝土,滾子,漢字史,潘克拉辛,潔齒劑,朝代,朝聖,木乃伊,本都王国,望遠鏡、天文台和觀測技術年表,最小作用量原理,戲中戲,戈申縣,戀屍,星座年代,星際之門 (電影),星际之门,星期,流便,浮雕,海军,海鮮,斯芬克斯,斯门代斯,新亚述帝国,新王國時期,新月沃土,方尖碑,施弗拉,文學,文字史,文献,文明,文明IV,日,日本性文化,摩亨佐-达罗,摩西,悉尼大學,支離人,放大鏡,愿望杯,愛神,数,数学,数学史,数学教育,教育史,扩张主义,托勒密十四世,托勒密·费拉德尔甫斯,托勒密六世,托特,手镯,所羅門,拿破仑一世,拜占庭,拜占庭的阿里斯托芬,拉,拉 (埃及神祇),拉内布,拉结,拉罕,拉美西斯,拉美西斯十世,拉美西斯十一世,拉美西斯七世,拉美西斯三世,拉美西斯一世,拉美西斯九世,拉美西斯二世,拉美西斯五世,拉美西斯八世,拉美西斯六世,拉美西斯四世,拉杰德夫金字塔,書吏,曼图霍特普三世,曼图霍特普一世,曼图霍特普二世,曼图霍特普四世,曼涅托,曼涅托王表,普罗透斯 (消歧义),普萨美提克三世,普萨美提克一世,普萨美提克二世,景泰藍,0,10,11月26日,11月4日,13世紀以前條約列表,2月12日,2月16日,4.2千年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