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公共電視節目

指数 公共電視節目

公共電視節目指的是台灣電視史上,在中華民國公共電視台籌備委員會(簡稱公視籌委會)成立之前,行政院新聞局公共電視節目製播小組(簡稱公共電視小組、公視製播小組、公視小組)與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公共電視節目製播組(簡稱公視製播組,英文名稱為Public Television Video Production)委外製播的電視節目。公共電視節目沒有專屬的電視頻道,行政院新聞局徵用老三台的時段播--公共電視節目。公共電視節目使用的統一品牌為公共電視(Chinese Public Television),簡稱公視。.

目录

  1. 60 关系: 劉墉 (作家)台視文化公司姚立明孫維新孫越 (演員)寇紹恩崔苔菁左菁華中國電視大廈中國電視公司中國電視公司節目列表中視新聞一代名臣范仲淹人之初 (性教育節目)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張弘毅張振寰張曾澤侯麗芳俞凱爾唐從聖公共電視節目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光啟文教視聽節目服務社石安妮王鑫 (學者)王海玲第24屆金鐘獎第25屆金鐘獎第26屆金鐘獎第27屆金鐘獎第28屆金鐘獎第一現場 (公共電視節目)簡上仁緯來電視網爆米花 (消歧義)盧碧雲白國嘉行政院新聞局趙婷趙寧 (臺灣)趙自強黃孝石郭子乾蔡琴鄭佩佩臺灣電視史臺灣電視公司臺灣電視公司節目列表老三台... 扩展索引 (10 更多) »

劉墉 (作家)

劉墉,原名劉鏞,號夢然。生於台北,為台灣作家及畫家。.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劉墉 (作家)

台視文化公司

台視文化公司,簡稱TTVC,是臺灣電視公司(台視)的第一家子公司,成立於1978年6月1日,也是台灣電視史上第一家電視台關係企業。.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台視文化公司

姚立明

姚立明(),臺灣臺北市人,原籍湖南長沙,前中华民国立法院委员,百万人民倒扁运动指挥部副总指挥,現任國會觀察基金會董事長。輔仁大學法律學系畢業,德國國立比勒費爾德大學法學博士,曾任教於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中國文化大學行政管理系副教授。.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姚立明

孫維新

孫維新(Wei-Hsin Sun,)是以天文教育推廣聞名的台灣天文學家,曾任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所長與科學教育中心主任,現任教於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暨天文物理研究所,並擔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孫維新

孫越 (演員)

孫越(),本名孫鉞,祖籍浙江省餘姚縣,為台灣男演員、中華民國陸軍裝甲兵、中華民國總統府國策顧問、終身志願工作者。曾參與多部電影的演出,主持公共電視節目《孫叔叔說故事》而被稱為「孫叔叔」。1989年宣佈退出商業演出,全力投入慈善活動,只從事義務性、公益性演出,包括節目主持、宣導廣告等。第20届金马影帝。代表作品有《扬子江风云》、《搭错车》、《群龙戏凤》等。 1959年與其妻結婚至今,兩人育有一子、一女(孫向竹)(孫向瑩)。.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孫越 (演員)

寇紹恩

寇紹恩,台灣電視節目主持人、基督教牧師,福建福州人,祖籍奉天省瀋陽,生於台北市,臺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81級畢業,是基督之家(The Home of Christ)創辦人寇世遠四子、台北基督之家長老寇紹捷之弟,曾任華視新聞主播。.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寇紹恩

崔苔菁

崔苔菁祖籍山東省青島市,出生於臺灣台北市,為紅極一時的台灣女歌星和電視節目主持人,被媒體稱為台灣的「一代妖姬」。在保守的1970及1980年代以性感的穿著、動感的舞蹈、嬌柔的聲音風靡全台,是橫跨主持、歌唱、秀場、戲劇及廣告等多棲天后級女藝人。 崔苔菁16歲即登上電視演唱西洋歌曲,17歲時開始在光啟社錄製節目,而18歲時就接棒主持了台視《歡樂週末》綜藝節目中附帶的外景節目。1970年底,崔苔菁成為台視綜藝節目《翠笛銀箏》的主持人,隔年該節目走出戶外以天然風景為背景錄製,是台灣第一個大型的外景歌唱節目。 。除了主持及歌唱之外,唱跳型歌手的崔苔菁於台灣秀場當紅之時,一個晚上的收入即相當於當年一個上班族一年的薪資。她最受人稱道的是即使成為巨星,依然對自己的表演水準要求嚴格。她正是第1屆金曲獎(1990年)的主持人。 2011年10月21日,瘦身不少且睽違銀光幕12年的崔苔菁,接受第46屆電視金鐘獎主辦單位的邀請,頒發100年電視金鐘獎綜藝節目主持人獎。據執行製播單位中視的調查,崔苔菁頒獎時,創下當晚最高收視率7.13,收視人口達157萬1千人。 把大眾傳播當做使命的已故神父丁松筠於2017年獲得第52屆電視金鐘獎特殊貢獻獎,好友崔苔菁相隔6年之後再度出席電視金鐘獎擔任引言及頒獎,由丁松筠的胞弟神父丁松青代為領獎。.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崔苔菁

左菁華

左菁華(),筆名玉笠人,山東濟南人,台灣女編劇。.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左菁華

中國電視大廈

中國電視大廈是中國電視公司(中視)的第二代總部,簡稱中視大樓,在中視搬離後也是原住民族電視台(原視)、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原文會)與時藝多媒體的總部所在,位於台灣台北市南港區重陽路120號。.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中國電視大廈

中國電視公司

中國電視公司(China Television Company, Ltd.)簡稱「中視」或「CTV」,是中華民國第二家成立的電視媒體公司,為臺灣五家無線電視台之一,與臺灣電視公司、中華電視公司並稱為「老三台」。.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中國電視公司

中國電視公司節目列表

以下列出中國電視公司(簡稱:中視)旗下各頻道播出中、以及曾播出過的所有常態播出的電視節目。 以下使用的播出時間,全部以台灣時間(UTC+8)為準。節目名稱前標有★者,為主要由其他電視台製作,但在中視同步播出(或首播)的節目;節目名稱前標有◇者,為完全外購之其他電視台節目;節目名稱前標有◎者,為再度播出中之節目。未特別標出播出頻道者,皆為中視主頻首播之節目。本列表不收錄重大新聞事件轉播、體育賽事轉播、節慶特別節目、藝人電視專輯等並非常態播出的節目。.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中國電視公司節目列表

中視新聞

中視新聞(CTV NEWS)是中國電視公司(中視)新聞部製播的電視新聞節目的總稱。現今中視新聞的主要合作對象為中天新聞(因為兩者隸屬於旺旺中時媒體集團)。.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中視新聞

一代名臣范仲淹

《一代名臣--仲淹》是中華民國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建會)與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廣電基金)公共電視節目製播組為配合1989年9月1日-范-仲淹誕辰一千週年而策劃、中國電視公司(中視)製作的公共電視節目第一部連續劇,1989年8月在中視南港攝影棚第八攝影棚開鏡,中視總經理鍾湖濱主持開鏡典禮並與文建會副主任委員張植珊、公共電視節目製播組組長韋光正、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文化工作會副主任委員鄭貞銘共同按鈕開鏡,製作人是高光德,田鵬飾演--仲淹,-涂-善妮飾演--仲淹妻,盧碧雲飾演章獻明肅皇后,孟元飾演晏殊,郎雄飾演呂夷簡,許家榮飾演富弼,歸亞蕾飾演十六姊,高培均飾演宋仁宗,王昌熾飾演夏竦,總計製作40套衣服、35頂帽子、38雙鞋,首播時間為1989年8月28日至1989年9月1日的每日21:00~21:30。 1990年第25屆金鐘獎,本劇入圍電視金鐘獎美術指導獎,入圍者是陳炳義。.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一代名臣范仲淹

人之初 (性教育節目)

《人之初》是台灣第一個自製的性教育電視節目,也是公共電視節目第一個性教育節目,卓越傳播製作,侯麗芳主持,臺灣電視公司(台視)首播,1988年7月25日開播。.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人之初 (性教育節目)

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

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英語:Broadcasting Development Foundation),簡稱廣電基金會、廣電基金、廣基、BDF,為中華民國(台灣)一個由政府成立、但已解散的非營利組織,運作期間為1985年9月9日至2008年9月30日,主管機關為行政院新聞局。依據《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捐助章程》,廣電基金登記成立時的資產為新台幣4900萬元。.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

張弘毅

張弘毅(),祖籍山東、--生於臺灣高雄市,為台灣知名作曲家。曾多次得到金馬獎、金曲獎、金鐘獎、金嗓獎、金鼎獎、亞太影展等獎項等音樂和電影獎項的肯定。2006年5月11日,因心臟病於上海病逝。2007年,追頒第18屆金曲獎特別貢獻獎。.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張弘毅

張振寰

張振寰(),台灣男演員。出生於台灣。初為電影製片,後成為武行、武術指導,再成為演員。.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張振寰

張曾澤

張曾澤(),台灣電影導演,原籍青島。政工幹校影劇系畢業,從影期間,歷任中央電影公司、國泰機構(香港)有限公司、邵氏兄弟公司基本導演。他的妻子是台灣著名擅演反派的女星李虹。 張曾澤曾擔任話劇導演,從影初期在中國電影製片廠擔任紀錄片剪輯、軍教片導演。當李翰祥在台灣創辦國聯影業時,他成為第一位被提拔的本地導演。先後執導數十部電影,首部執導的國語片是《牧野恩仇》,其他包括成名作《菟絲花》、《橋》、《紅鬍子》、《吉祥賭坊》、《古寧頭大戰》等,更憑《路客與刀客》、《筧橋英烈傳》兩度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而《悲歡歲月》則獲得中國文藝獎章電影導演獎。1971年成立「大漢影片公司」,離開邵氏後於1974年創立「曾澤電影公司」,創業作為《酒吧女郎》。1982年創辦「大涵影視傳播」製作電視節目。連續播出五年之公共電視節目《法窗夜語》獲第26屆金鐘獎電視金鐘獎教育文化節目獎,台視單元劇《錢在燒》獲第24屆金鐘獎電視金鐘獎單元劇獎,台視單元劇《前夫》獲第23屆金鐘獎電視金鐘獎導播獎。.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張曾澤

侯麗芳

侯丽芳(),是台湾資深藝人,出生於桃園市建國八村,是家中的么女,上有兩位哥哥及一位姊姊。幼時隨父親空軍調動,搬到台南市安平港及水交社居住,最後則是在空軍菜市場對面的眷村。小學就讀臺南師範學校附屬小學,奠定字正腔圓的國語,後來在初、高中演講比賽名列前茅。初中就讀德光女中,後於世界新聞專科學校廣播電視科畢業。.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侯麗芳

俞凱爾

俞凱爾(),前臺灣電視節目製作人,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廣播電視科(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畢業,曾任欣欣傳播製作部經理、雷電華傳播製作部經理、中華製作公司副總經理、鑫凱傳播創辦人、東森電視節目部副總經理。 俞凱爾首創臺灣MV製作拍攝法,其領導雷電華傳播製作並親自擔任剪輯的中視甄秀珍電視專輯《甄秀珍專輯:驛》曾經榮獲1985年第20屆金鐘獎最佳剪輯獎。《甄秀珍專輯:驛》以臺灣鐵路管理局淡水線沿途風景為拍攝地點,運用各種不同的光影效果,配合明快節奏的剪接手法,給觀眾一種強烈刺激的視覺新感受,讓俞凱爾榮獲第20屆金鐘獎最佳剪輯獎。《銀河星座》專為當時當紅歌星及具有潛力的歌星製作一系列的專輯,依照各歌星的個性與特徵,設計個人專屬佈景與道具,指派專人負責燈光設計,樂隊現場演奏,歌星現場演唱,現場收音。 1990年代後半期,鑫凱傳播被賣給東森電視。1997年,俞凱爾慶生會,俞凱爾向曾慶瑜求婚,曾慶瑜沒有答應。1999年2月,俞凱爾向東森電視請辭獲--。2003年,俞凱爾退出演藝圈,轉任日月光半導體副總經理。2003年8月27日,俞凱爾應1111人力銀行邀請,首度與其女兒俞西潔(1986年5月25日-)共同出席公開活動。2005年,俞凱爾與交往八年的女友胡晴雯分手。2006年6月13日晚間,俞凱爾與上海籍女子陳鍾影結婚。.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俞凱爾

唐從聖

唐從聖,藝名從從,出生於臺灣臺南永康,臺灣主持人、男演員、男歌手、填詞人、作曲家、編劇、導演。.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唐從聖

公共電視節目

公共電視節目指的是台灣電視史上,在中華民國公共電視台籌備委員會(簡稱公視籌委會)成立之前,行政院新聞局公共電視節目製播小組(簡稱公共電視小組、公視製播小組、公視小組)與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公共電視節目製播組(簡稱公視製播組,英文名稱為Public Television Video Production)委外製播的電視節目。公共電視節目沒有專屬的電視頻道,行政院新聞局徵用老三台的時段播--公共電視節目。公共電視節目使用的統一品牌為公共電視(Chinese Public Television),簡稱公視。.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公共電視節目

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簡稱公視基金會、公共電視臺、公共電視、公視、PTS,為臺灣七家無線電視臺之一,是依據中華民國《公共電視法》而成立之獨立經營且全民共同擁有的的公共媒體,不受政府、任何政黨及利益團體控制。其於1990年開始籌備,至1998年7月1日正式開播,目前擁有3個電視頻道,並與中華電視公司共同組成臺灣公廣集團。 屬於公共服務性質的臺灣電視臺,除了依《公共電視法》成立的公視和同為公廣集團成員的華視和客家電視台外,尚有依《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設置條例》成立的原住民族電視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所屬)。但原視並非臺灣公廣集團成員。.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光啟文教視聽節目服務社

財團法人光啟文教視聽節目服務社,簡稱光啟社、KPS,是一家歷史悠久的台灣天主教大眾傳播機構,主要業務為製作廣播及電視節目。除了製作廣播及電視節目,光啟社也製作廣告短片、紀錄片等。社名由嚴家淦題字。 在台灣電視史上,光啟社以製作電視社教節目與兒童節目而著名,代表作品有社教節目《天天都是讀書天》、三台聯播科技性節目《尖端》、台視軍事科技節目《新武器大觀》、三台聯播科普節目《柯先生與紀小姐》、台視兒童節目《妙博士》、公共電視節目兒童節目《爆米花》等;另外,在教育電視廣播實驗電台建台過程中,光啟社提供器材與技術支援。.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光啟文教視聽節目服務社

石安妮

石安妮()之祖籍為雲南省瀾滄縣竹塘鄉,屬拉祜族。1983年參與台灣電視公司八點檔國語連續劇《星星知我心》的演出,飾演長女「秀秀」而家喻戶曉。1992年10月她嫁給菲律賓裔美國人強納森·蔡,目前長住美國。.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石安妮

王鑫 (學者)

王鑫(),臺灣地理學家,山西省昔陽縣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畢業,主要研究領域是地形學、地景保育、景觀研究。2010年6月,王鑫於國立臺灣大學教授一職退休,於2011年獲頒國立臺灣大學名譽教授(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曾任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所長,現為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專任教授。.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王鑫 (學者)

王海玲

王海玲(),原名王桂仙,台灣豫劇女演員,在台灣高雄市出生,師從張岫雲學習豫劇表演藝術,工旦行,現在是台灣國立臺灣豫劇團(前國立國光劇團豫劇隊,2008年3月6日脫離國立國光劇團獨立)一等演員(曾兼代理團長);兼任台灣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副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曾在國立台南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兼任副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王海玲

第24屆金鐘獎

24屆金鐘獎是1989年台灣廣播、電視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1989年度傑出的台灣廣播和電視之藝人。 例如獲獎之標記為該獎項得獎者。.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第24屆金鐘獎

第25屆金鐘獎

25屆金鐘獎是1990年台灣廣播、電視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1990年度傑出的台灣廣播和電視之藝人。 例如獲獎之標記為該獎項得獎者。.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第25屆金鐘獎

第26屆金鐘獎

26屆金鐘獎是1991年台灣廣播、電視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1991年度傑出的台灣廣播和電視之藝人。 例如獲獎之標記為該獎項得獎者。.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第26屆金鐘獎

第27屆金鐘獎

27屆金鐘獎是1992年台灣廣播、電視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1992年度傑出的台灣廣播和電視之藝人。 例如獲獎之標記為該獎項得獎者。.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第27屆金鐘獎

第28屆金鐘獎

28屆金鐘獎是1993年台灣電視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1993年度傑出的台灣電視之藝人。 例如獲獎之標記為該獎項得獎者。.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第28屆金鐘獎

第一現場 (公共電視節目)

《第一現場》是中國電視公司(中視)與廣電基金公共電視節目製播組(公視製播組)合作製播的公共電視節目第一個綜藝節目,是一個流行歌曲歌唱節目,1989年11月3日開播,播映時間為每週五21:00~21:30,錄影地點為中國電視大廈第一攝影棚,製作人是江吉雄與白國嘉,策劃是公視製播組企劃科科長宋穎鶯,編劇是作詞家陳桂珠,導播是梁昆傑,美術指導是陳錦富,樂隊編制是40人制交響樂團,樂隊指揮是林家慶,編曲是張弘毅,主持人是蔡琴。翁倩玉、李建復均曾應邀在《第一現場》唱歌。 1990年第25屆金鐘獎,《第一現場》入圍電視金鐘獎綜藝節目獎。.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第一現場 (公共電視節目)

簡上仁

簡上仁(),是一位出生於臺灣大林的民族音樂研究者。他長期致力於臺灣本土音樂之採集、整理、創作及推展工作,於1983年成立「田園樂府」樂團並擔任團長至今。.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簡上仁

緯來電視網

緯來電視網股份有限公司(Videoland Television Network),通稱緯來電視網、緯來,是臺灣大型衛星電視頻道業者,為中信集團旗下企業之一,成立於1996年。前身為緯來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2年,曾經因在1993年取得CNN臺灣地區獨家代理權而成名。.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緯來電視網

爆米花 (消歧義)

米花可以指:.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爆米花 (消歧義)

盧碧雲

盧碧雲(),台灣女電影演員,本名盧鹓,浙江吳興人。.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盧碧雲

白國嘉

白國嘉(),是中國電視公司(中視)退休導播,曾任中視導播組組長、第46屆金鐘獎電視金鐘獎「行腳、綜合、綜藝節目類」評審委員、第48屆金鐘獎電視金鐘獎綜藝節目類評審委員。在中視認識歌星江薰(江蕾之姊),兩人交往一個多月後結婚,育有一女白歆惠。 1984年第19屆金鐘獎,白國嘉入圍電視金鐘獎導播獎。 2014年10月,第49屆金鐘獎電視金鐘獎頒獎典禮,白國嘉與白歆惠合頒綜合節目獎及綜合節目主持人獎。.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白國嘉

行政院新聞局

行政院新聞局(簡稱新聞局)為中華民國行政院曾經設置的附屬機關,具有部會級地位。成立於1947年5月2日,後隨著政府遷台而有多次的縮編與恢復。其主要負責行政院的公共關係、政策宣傳、形象推廣、政府發言等工作,因而有「政府化妝師」之別稱;除此之外,並負有協助大眾傳播產業發展的任務。為配合行政院組織調整,新聞局於2012年5月20日裁撤,改為在行政院本部內設置發言人辦公室。.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行政院新聞局

趙婷

趙婷(趙庭),4歲出道成為童星。主持電視、廣播、晚會、社教文化及商業活動,是知名主持人。也擔任藝人正音與表演課程的老師。 主持類型多樣,包括兒童節目《只要我長大》(獲得第22屆金鐘獎最佳兒童節目獎)、金鐘廣播節目「午餐的約會獲得第35屆 最佳流行音樂節目獎」、財經節目、國防部莒光園地主持。另外曾在1995年參與孫建平老師領軍之演唱團體「音樂磁場」兩張專輯的錄音。在大學及研究所主修中國音樂及藝術,但是對於金融也特別有興趣,因此也曾一度放棄演藝工作,擔任證券公司營業員,具有豐富的財經背景,因此也主持金融節目(證券 期貨 選擇權等)。著有《愛在我們家一繪本》、《旅遊指南》、《我是小小巴菲特》、《台灣戒嚴時期流行音樂之研究》。.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趙婷

趙寧 (臺灣)

趙寧(),台灣人,散文作家、學者、電視節目主持人、電台節目主持人,以詼諧的風格和幽默的散文與漫畫紅極一時。父親為海軍中將趙錦龍,趙怡與趙靖為其弟。 趙寧文章似自貶而幽默娛人,私底下內向拘謹。趙寧自號為「趙茶房」、「趙老大」,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稱號。「茶房」來自趙寧在《大華晚報》發表的一幅自畫像,是一個戴著方帽子的茶房,題字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洗碗盤」。另外,趙寧還有「普光居士」之名,顯示他對佛學的研究與信仰。.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趙寧 (臺灣)

趙自強

趙自強(),生於台灣台北市,籍貫河北藁城縣,是台灣知名舞台劇演員、兒童節目主持人。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畢業後,考取同校勞工研究所獲得碩士學位;2009年考取台大EMBA,目前就讀中。 1984年加入蘭陵劇坊,表演足跡遍及國內各劇團,創造許多膾炙人口並帶來歡笑的舞台角色。1995年陸續參加電視演出,成為一位跨足舞台、電視、電影、廣播全方位的表演工作者。 2000年成立如果兒童劇團,擔任團長至今,致力推動兒童表演藝術,堪稱當代兒童表演藝術最佳代言人。.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趙自強

黃孝石

黃孝石,為台灣的資深電視幕後工作者,主要的相關工作經歷大多均在中國電視公司(中視)。.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黃孝石

郭子乾

郭子乾(),是一位出生於臺灣南投埔里的演員和綜藝節目主持人。 他以擅長模仿他人言行聞名,他所扮演的知名腳色有張國志、余添、郭掏、郭台名、豬哥喨、江一倌等。 此外,他還培養出陳漢典等知名藝人。.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郭子乾

蔡琴

蔡琴(Tsai Chin,),出生於高雄市左營區,台灣女歌手,同时活躍於廣播、歌舞劇等領域,1970年代後期以民歌歌手的身份進入演藝圈。.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蔡琴

鄭佩佩

鄭佩佩(),美國華人,生於中華民國上海市,父亲蒋学成是浙江绍兴人,母亲是广东中山人。資深華語演員,香港元老武俠女星,走紅於臺灣演藝圈,有「俠女」之稱。前夫原文通是臺北富商,兩人育有三女一子,獨子原和玉為節目主持人,華語、英語流利。.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鄭佩佩

臺灣電視史

電視被世人公認為20世紀最偉大、最重要發明之一(亦為爭議最多者)。電視的誕生,使文字、圖像和聲音能夠同時展現在人們面前,打破無線電廣播和報紙之侷限,迅速成為主要媒體之一。台灣電視事業發展較歐美國家為晚,遲至1962年始有第一家正式的電視台成立;但台灣電視事業發展快速,彩色化的時間則位於世界前列。在解嚴之前,電視產業長期被老三台所寡占;解嚴後頻道數量如雨後春筍般急速成長,但亦帶來負面效應,甚至不少民眾認電視為社會亂源之一。.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臺灣電視史

臺灣電視公司

臺灣電視公司(簡稱台視、TTV)是中華民國第一家電視台,為臺灣五家無線電視台之一,成立於1962年4月28日,同年10月3日開始試播、10月10日正式開播。與中國電視公司、中華電視公司合稱為「老三臺」。.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臺灣電視公司

臺灣電視公司節目列表

以下列出台灣電視公司(簡稱:台視)旗下各頻道播出中、以及曾播出過的所有常態播出的電視節目。 以下使用的播出時間,全部以台灣時間(UTC+8)為準。節目名稱前標有★者,為主要由其他電視台製作,但在台視同步播出(或首播)的節目;節目名稱前標有◇者,為完全外購自其他電視台之節目;節目名稱前標有◎者,為再度播出中之節目;未特別標出播出頻道者,皆為台視主頻首播之節目。本列表不收錄重大新聞事件轉播、體育賽事轉播、節慶特別節目、藝人電視專輯等並非常態播出的節目。.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臺灣電視公司節目列表

老三台

老三台(或三台)指的是台灣在1960、1970年代所創辦的三家無線電視台,分別是臺灣電視公司(創立於1962年10月10日)、中國電視公司(創立於1969年10月31日)和中華電視公司(創立於1971年10月8日,1971年10月31日開播)。雖然現今台灣的電視台數量早已增加,對於很多出生在1960-1980年代的台灣人來說,他們從小就看老三台的節目長大,對老三台有一份特殊的感情。而在此之後開播的電視台也因此被統稱為第四台。.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老三台

陳仙梅

陳仙梅,籍貫福建泉州,出生於台灣台北,為臺灣電視劇知名演員。.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陳仙梅

陳維欣

陳維欣,是一位台灣1980、1990年代的男童星。1985年首次演出電影《台北神話》,同年又參加中國電視公司舉辦的試鏡會,正式出道。1993年因課業壓力逐漸淡出影視圈。1998年推薦甄試考上國立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現為一名汽車研發工程師。.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陳維欣

柯志恩

柯志恩(),現任中國國民黨全國不分區立法委員、第9屆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委員、國民黨組發會婦女部主任,曾與梁旅珠主持臺灣電視公司《世界真奇妙》獲得第23屆金鐘獎電視金鐘獎教育文化節目主持人獎,並曾任淡江大學學務長。.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柯志恩

林在培

林在培(),生於台灣台北市,籍貫浙江寧波鄞县,台灣男歌手與男演員。.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林在培

李娃傳 (1991年台灣電視劇)

《李娃傳》是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廣電基金)公共電視節目製播組(公視製播組)1991年度連續劇,改編自白行簡原作唐人傳奇《李娃傳》,1991年3月18日至1991年3月29日每週一至週五21:03~21:30在華視播出,周平製作,唐娜、李-志-希、歸亞蕾、張復建、顏振堯、李承泰主演,共10集。台北訊,〈公視大戲 李娃傳下周一上檔〉,《聯合報》1991年3月16日29版。尚孝芬 報導,〈八方關-- 李娃傳開鑼〉,《民生報》1991年3月18日12版。.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李娃傳 (1991年台灣電視劇)

李秀媛

李秀媛(),台湾及中国大陆节目主持人,育達商職會計科、暨南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溫哥華商學院畢業。因與謝佳勳合作主持中視旅遊節目《繞著地球跑》而成名,並以《繞著地球跑》共同獲得1992年第27屆金鐘獎教育文化節目主持人獎。因担任中国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外景主持而为中国大陆观众熟知。目前担任中廣流行網《綺麗世界》主持人。.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李秀媛

我的這一班 (台灣電視劇)

《我的這一班》是臺灣一部青少年校園單元劇。原名《我們這一班》,1997年改名《我的這一班》。於1993年4月28日開播至今。於週日晚上六點首播、隔週六中午十二點半重播。 劇情以學生角度出發,呈現青少年在探索自我生命的衝撞、掙扎、歡喜與憂愁,進而達到潛移默化與自我成長的目的,讓青少年朋友從中學習並勇於面對生命中的每一個課題。 值得一提的是,在早期每集劇集播放後會由教育工作者講評當集內容,其中一位固定講者「洪阿姨」,就是曾長期出任國民中學訓導主任、時任立法委員的前立法院副院長、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據悉,劇集主角的導師也是以洪的故事作原型。.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我的這一班 (台灣電視劇)

愛的進行式

愛的進行式可以指:.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愛的進行式

愛的進行式 (公共電視節目)

《愛的進行式》是公共電視節目單元劇,寬聯傳播製作,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公共電視節目製播組(公視製播組)監製,臺灣電視公司(台視)首播,製作人是魯澤人、王銘燦,導演是陳耀圻,主要演員是王道、林月雲、鄭宜雰、方向中,是收視率最高的公共電視節目(收視率第二高者為性教育節目《人之初》)。本劇首播期間為1986年6月25日至1992年7月15日,首播時間為每星期三21:00~21:30,共309集。.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愛的進行式 (公共電視節目)

1月31日

1月31日是阳历年的第31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34天(闰年是335天)。.

查看 公共電視節目和1月31日

亦称为 公共電視節目製播小組,公共電視節目製播組,公視製播組。

陳仙梅陳維欣柯志恩林在培李娃傳 (1991年台灣電視劇)李秀媛我的這一班 (台灣電視劇)愛的進行式愛的進行式 (公共電視節目)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