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香港和香港品牌產品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香港和香港品牌產品之间的区别

香港 vs. 香港品牌產品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香港品牌產品,即由香港設計或生產的產品。 香港在1950年代起,工業開始起飛,產生了不少家傳戶曉的品牌產品、服務。部份品牌更拓展海外業務,聞名國際。.

之间香港和香港品牌產品相似

香港和香港品牌產品有(在联盟百科)10共同点: 大家樂大快活九廣鐵路康泰旅行社翠華餐廳集團香港香港上海滙豐銀行香港商業香港經濟香港製造業

大家樂

大家樂(法文:Café de Coral,、)是於1968年10月成立、主要經營連鎖式速食餐飲業務的集團,早期只在香港開設大家樂連鎖式快餐店,1986年7月18日於香港股票市場上市,後來業務遍及澳門、中國大陸的廣東省和華東地區,以及美國、加拿大等地,在香港同時亦承包商業機構、學校飯堂以及食品製造與分銷業務,擁有超過458間港式快餐店和副線品牌特色餐廳,包括一粥麵、米線陣、米線營、泛亞機構飲食、上海姥姥、丼丼亭、活力午餐、意粉屋、意粉360、The Cup、Espressamente illy等。 大家樂與香港同類快餐店大快活的創辦人分別是羅騰祥及羅芳祥,同為維他奶創辦人羅桂祥的弟弟。 2003年,集團收購了利華超級三文治,並於2007年3月以9,786萬港元策略性收購稻香集團11.65%的權益。 2015年全年大家樂營業額增加2.9%至75.67億元,毛利10.44672億元,營運溢利6.15349億元。盈利5.18億元減少 6.6%,每股基本盈利1.01港元。 2016年全年大家樂營業額增加4.3%至78.953億元,盈利5.038億元減少2.7%,每股基本盈利0.87港元。 2017年10月,大家樂於微信公眾號公佈華東地區現存兩間分店將於10月底結業。集團對於撤離華東地區的原因不願致評,只表示暫時結束該區僅餘的兩間大家樂門市是集團的短期策略調整,未來將更專注於華南市場並集中資源拓展業務。.

大家樂和香港 · 大家樂和香港品牌產品 · 查看更多 »

大快活

大快活(Fairwood Holdings Limited,)是香港連鎖快餐集團,主要在香港、珠三角地区及京津經營連鎖港式快餐店、分租食品攤位及物業投資等業務。 大快活主要同業競爭對手為大家樂及美心MX。.

大快活和香港 · 大快活和香港品牌產品 · 查看更多 »

九廣鐵路

九廣鐵路(簡稱九鐵;Kowloon-Canton Railway,缩写KCR),是指1910年起連接香港九龍及廣東省廣州市的城際鐵路系統,也是連接九龍及廣州的第一條鐵路。當時分為兩部份,中國境內的路段稱作華段,香港境內的路段稱作英段(當時香港是英國殖民地),路軌等基建設施分兩地管理。鐵路始建於1906年,英段於1910年通車,華段則於1911年通車。來往兩地的直通車服務曾因二戰及後來中國大陸政權易手而停辦,來往兩地的長途客車(港穗直通車)於1979年才恢復行走。該路段後來由兩間不同公司營運,分別是廣深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營運的廣深鐵路(原華段)及九廣鐵路公司營運的九廣東鐵(原英段)。 在香港,「九廣鐵路」在1990年代中期以前只代表「九廣鐵路──英段」,現在則指由九廣鐵路公司在1910年至2007年在香港營運的所有鐵路網,包括九廣東鐵、九廣西鐵、馬鞍山鐵路及九廣輕鐵。自2007年12月2日,兩鐵合併生效後,原九廣鐵路的列車服務已改由前身是地鐵公司的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營運,為港鐵一部分。.

九廣鐵路和香港 · 九廣鐵路和香港品牌產品 · 查看更多 »

康泰旅行社

康泰旅行社(Hong Thai Travel;香港旅行社牌照號碼:350070),是香港其中一家最大的旅行社,於1966年創辦,現有1,100名員工及30多間分社,除了在香港之外,也在澳門、廣東省、美國、加拿大、新加坡、泰國及台灣都設有分社。.

康泰旅行社和香港 · 康泰旅行社和香港品牌產品 · 查看更多 »

翠華餐廳集團

翠華控股有限公司(Tsui Wah Holdings Limited,)是香港著名的連鎖式茶餐廳集團,集團中心當時在觀塘鴻圖道2號及勵業街50號,但在2015年11月13日已為新界葵涌梨木道88號達利中心16樓1606至1608室,旗下經營一共數十家餐廳,包括30多家位於香港,另有幾十家位於中國內地及3家位於澳門。翠華餐廳現任董事會主席李遠康,曾經是上環「海安冰室」的負責送外賣的低層員工(香港俗稱「外賣仔」),後來亦做過水吧(負責沖製飲品)、餅房(負責製作餻餅)等工作;於1989年白手興家,接手由蔡創波創辦的翠華餐廳。 於中環威靈頓街的翠華分店,由於位處夜生活蒲點蘭桂坊附近,因此以多明星名人光顧而馳名,門外亦常見狗仔隊蹤影。佐敦、銅鑼灣景隆街、謝斐道及荃灣分店皆是廿四小時營業。位於屯門大興邨分店為翠華唯一設於公共屋邨之分店(已於2017年2月10日結業)。 翠華的食品種類繁多,大部分香港茶餐廳的食物都有供應,亦提供魚蛋粉和各式咖喱等,中秋節時更會推出月餅。食品價錢大都比一般茶餐廳昂貴。 翠華集團旗下亦包括廿一堂EATery 21與合發餐廳及烘焙品牌「Beat by TSUI WAH」 HK Central Jubilee Street 渣打銀行 Stardard Chartered Bank 翠華餐廳 Tsui Wah Restaurant Feb-2010 章記大廈 Cheung K Building.jpg|中環德輔道中分店 HK TST 加拿分道 Carnarvon Road 翠華餐廳 Tsui Wah Restaurant name sign.JPG|尖沙咀加拿分道分店 Tsui Wah Restaurant.jpg|將軍澳厚德邨分店 HK Tseung Kwan O Po Lam Metro City 2 MCL Tsui Wah Restaurant.JPG|將軍澳新都城分店(翻新前) HK Tung Chung 富東邨 Fu Tung Estate Plaza 翠華餐廳 Tsui Wah Restaurant April 2016 DSC.JPG|東涌富東邨分店 Tsui Wah Restaurant, The Peak Galleria (Hong Kong).jpg|山頂廣場分店(結業前).

翠華餐廳集團和香港 · 翠華餐廳集團和香港品牌產品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香港和香港 · 香港和香港品牌產品 · 查看更多 »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簡稱HSBC、滙豐)為滙豐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屬於滙豐集團的創立成員以及在亞太地區的旗艦銀行,也是香港最大的註冊银行,以及港幣的三間發鈔銀行之一(另外兩家是渣打銀行(香港)和中國銀行(香港)),總部位於中環皇后大道中1號香港滙豐總行大厦,現時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及各附屬公司主要在亞太地區設立約700間分行及辦事處。 截至2017年12月31日,2017年營業收益總額2552.33億港元,稅前利潤增加13%至1,156.19億港元(2016年為1,027.07億港元)股東應佔利潤增加13%至885.3億港元(2016年為786.46億港元)資產總值上升5%至79,430億港元(2016年12月31日為75,490億港元)負債71903.60億港元(2016年12月31日為68698.16億港元)股東權益總額6964.8億港元(2016年12月31日為6280.06億港元).

香港和香港上海滙豐銀行 ·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和香港品牌產品 · 查看更多 »

香港商業

香港商業自開埠以來一直都是香港的主要經濟支柱和社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早在鴉片戰爭之前,英國人便已看上當時只屬小漁港的香港水深港闊的豐厚天然資源及它的地理優勢,而於1841年當英國人和滿清政府簽訂《南京條約》佔領香港後,他們便利用優勢開始發展小規模的商業貿易活動。從此之後,香港各行各業便百家興旺。 香港商業的發展歷史約可分為開埠初期、大戰時期、工業起飛和回歸的四大部分,開埠初期香港地理優勢積極發展貿易事務,把貨品自中國運向世界各地。大戰時期西方各國停止向中國貿易,香港優勢盡失,面臨危機。工業起飛年代香港工業極為發達,令香港經濟急速增長。而回歸後香港因行政上的特殊優勢,香港零售業、貿易業上都很發達。香港的商業區有很多,其中有五個較為知名及重要的有中環、金鐘、灣仔、銅鑼灣及尖沙咀。.

香港和香港商業 · 香港品牌產品和香港商業 · 查看更多 »

香港經濟

没有描述。

香港和香港經濟 · 香港品牌產品和香港經濟 · 查看更多 »

香港製造業

香港製造業有悠久的歷史,惟直至1950年代後才有重大的發展,至1970年代初期到達頂峰,並且維持蓬勃發展至1980年代中期。進入1980年代,隨著生產工序北移中國大陸,香港公司則轉向生產前期和後期的管理與支援活動。至1990年代中期,香港經濟結構轉向高度服務業為主,製造業在香港經濟中的地位趨於下降。 早於19世紀中香港開埠不久已經出現以造船為主的製造業,1920年代,香港島東部及九龍油麻地一帶也先後發展手工業。但香港製造業的急促發展,直至1950年代才開始。當時來自上海,從中國大陸南下以躲避戰火與中共政權的資本家、實業家大批湧入由英國殖民當局管治下的香港,為其後香港製造業的興盛寫下重要的一頁。在1950-80年代,製造業是香港經濟的主要支柱,由於香港土地狹小,不適宜重工業發展,故香港一直走輕工業為主的發展道路,1960-70年代輕工製造業是最大行業,包括早期的塑膠花、紡織以至後期主要集中進行以簡單機械輔助的勞工密集製造程序的電子產品、玩具、鐘錶等;工業產品行銷世界各地。然而,隨著1970年代末以來本地人力、土地成本上漲,歐美國家對香港實施貿易配額,以及1979年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對港商的吸引,香港現時的工廠數目已大減,生產線多數已北移;藍領階級接近完全消失。現時在香港,傳統工業已逐漸式微,不少工業用地或工廠大廈已改作住宅或商業用途,或者空置。.

香港和香港製造業 · 香港品牌產品和香港製造業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香港和香港品牌產品之间的比较

香港有1271个关系,而香港品牌產品有152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0,杰卡德指数为0.70% = 10 / (1271 + 152)。

参考

本文介绍香港和香港品牌產品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