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英国君主世系图和詹姆斯·弗朗西斯·爱德华·斯图亚特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英国君主世系图和詹姆斯·弗朗西斯·爱德华·斯图亚特之间的区别

英国君主世系图 vs. 詹姆斯·弗朗西斯·爱德华·斯图亚特

本条目是英格兰王国和大不列颠到联合王国从征服者威廉到今天的世系图。由於此後直到今天的改朝換代之間,前後的君主都存在或遠或近的合法血緣關係,各王朝的首任君主包括諾曼王朝的威廉一世,金雀花王朝的亨利二世,都鐸王朝的亨利七世,斯圖亞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及漢諾威王朝的喬治一世等,全都是現任女王的直系先祖,換而言之上述王朝實際並沒有絕嗣,只是因故需要母系子孫傳承而改變了君主的姓氏。. 詹姆斯·弗朗西斯·爱德华·斯图亚特(James Francis Edward Stuart),威尔士亲王,又称老僭王(),为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国王詹姆斯二世和詹姆斯七世与其后妻摩德纳的玛丽之子。他出生后仅数月,其父即因光荣革命被废黜,他信新教的异母姐玛丽及其夫奥兰治的威廉成为共治君主。1689年的《权利法案》和1701年的《继承法案》将天主教徒排除出不列颠王位继承,詹姆斯在流亡中长大。 在父王于1701年去世后,他要求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王位,称英格兰和爱尔兰国王詹姆斯三世、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八世,并得到表叔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认可。 他于1766年过世后,其子查理·爱德华·斯图亚特成为詹姆斯党继承人。若其父不曾被废,则詹姆斯有生之年,大不列颠只有两位国王即其父和他自己两位天主教国王;但事实上英国在他有生之年经历了其父、威廉三世、玛丽二世、安妮女王、乔治一世、乔治二世和乔治三世共七位国王的统治。尽管詹姆斯的异母姐姐安妮女王死后,信新教的斯图亚特家族统治结束,斯图亚特家族仅剩詹姆斯父子,詹姆斯父子在坚持天主教信仰的基础上复夺王位的努力被史学界称作詹姆斯党。.

之间英国君主世系图和詹姆斯·弗朗西斯·爱德华·斯图亚特相似

英国君主世系图和詹姆斯·弗朗西斯·爱德华·斯图亚特有(在联盟百科)11共同点: 安妮 (英国女王)乔治一世 (大不列颠)乔治二世 (大不列颠)玛丽一世 (苏格兰)玛丽二世 (英格兰)詹姆斯二世 (英格蘭)詹姆斯党英国英格兰王国查尔斯·爱德华·斯图亚特查理一世 (英格蘭)

安妮 (英国女王)

安妮(Anne,又譯為安;),通称安妮女王(Queen Anne),1702年3月8日起成为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女王。1707年3月1日,英蘇《联合法令》正式生效,英格兰和苏格兰两个王国合并为大不列颠王国。於是她以“大不列颠及爱尔兰女王”的名义继续统治,直到1714年逝世。 安妮是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国王詹姆斯二世及七世与夫人(即位前)的次女。1683年,她与丹麦的喬治親王结婚。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嗣位法”,安妮被確認為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国王威廉三世及二世的王位继承人。1702年威廉逝世,安妮即位为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女王。1707年,英格兰议会与苏格兰议会合併,两个国家真正地联合在一起。 自1701年起,安妮就飽受體質虛弱及無後嗣問題的困擾,即使當年的“嗣位法”規定:排除掉所有天主教徒的王位繼承權之後,英國王位將由新教的漢諾威家族繼承(德意志諸侯),但安妮和多數英人卻認為這樣的安排並非最令人滿意的選擇。1710年後,托利党领袖、国务大臣多次与安妮的弟弟、老王位觊觎者詹姆斯·弗朗西斯·爱德华·斯图亚特联系,希望詹姆斯能夠放弃天主教信仰来换取王位继承权,但遭到詹姆斯拒绝。1714年,安妮女王在驾崩前任命为首席大臣(至关重要的财政大臣),確保新教的汉诺威选帝侯格奥尔格一世·路德维希,能夠安全地繼承英國王位。 雖然安妮是個貪吃肥胖的平庸婦女,但她虔誠篤實的性格,配上一定的政治敏銳度,使她經常能順應民意、放權給國會與才幹大臣(約翰·邱吉爾為首),促進了內閣制的發展。加上當時英國軍事與經濟的發展都一片大好,1713年的《烏得勒支和約》更使英國大獲其利並上升為一流大國(成為超越荷、法的海上首強)(英)尼爾·弗格森 著,雨珂 译:《帝國》,第一.

安妮 (英国女王)和英国君主世系图 · 安妮 (英国女王)和詹姆斯·弗朗西斯·爱德华·斯图亚特 · 查看更多 »

乔治一世 (大不列颠)

佐治一世(George I,),原名格奧爾格一世·路德維希,汉诺威选帝侯、英国国王。.

乔治一世 (大不列颠)和英国君主世系图 · 乔治一世 (大不列颠)和詹姆斯·弗朗西斯·爱德华·斯图亚特 · 查看更多 »

乔治二世 (大不列颠)

乔治二世(George II of Great Britain,),英国国王,汉诺威选帝侯。.

乔治二世 (大不列颠)和英国君主世系图 · 乔治二世 (大不列颠)和詹姆斯·弗朗西斯·爱德华·斯图亚特 · 查看更多 »

玛丽一世 (苏格兰)

玛丽一世(英语:Mary I;1542年12月8日—1587年2月8日),亦称玛丽·斯图亚特(Mary Stuart)或苏格兰人的女王玛丽(Mary, Queen of Scots),于1542年12月14日至1567年7月24日统治苏格兰。 玛丽是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五世唯一幸存的婚生子女,父亲去世后,仅有六天大的玛丽继承了王位。她童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法兰西度过的,而苏格兰则由摄政统治。1558年,她嫁给了法兰西海豚弗朗索瓦。1559年,弗朗索瓦登上法兰西王位,是为弗朗索瓦二世,玛丽也一度成为法兰西王后,直至丈夫在1560年12月去世。玛丽在寡居后返回苏格兰,于1561年8月19日抵达利斯。四年后,她嫁给了她的大表弟达恩利勋爵亨利·斯图亚特,但两人婚姻并不美满。1567年2月,一场爆炸摧毁了达恩利的住所,而死于谋杀的达恩利则在花园里被发现。 第四代博思韦尔伯爵詹姆斯·赫本被通常认为精心策划了达恩利的死,但他于1567年4月获判无罪,并在翌月迎娶玛丽。反对这对夫妇的起义爆发之后,玛丽被囚禁在列文湖城堡。1567年7月24日,她被迫逊位给她与达恩利所生的一岁儿子詹姆斯六世。玛丽意欲夺回王位,失败后逃往南方,向其大表姑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寻求保护。玛丽一度声称伊丽莎白的王位应属于自己,包括称为北方崛起的反抗者在内的许多英格兰天主教徒视玛丽为英格兰合法君主。伊丽莎白视她为威胁,把她囚禁在英格兰内陆的各种城堡和庄园里。经过十八年半的监禁,玛丽被判在1568年密谋暗杀伊丽莎白,并于翌年被斩首。.

玛丽一世 (苏格兰)和英国君主世系图 · 玛丽一世 (苏格兰)和詹姆斯·弗朗西斯·爱德华·斯图亚特 · 查看更多 »

玛丽二世 (英格兰)

麗二世(Mary II,),自1677年11月4日起出任奧蘭治王妃,自1689年2月13日起出任英格兰、苏格兰與爱尔兰女王,至逝世时为止。玛丽的羅馬天主教父亲詹姆斯二世及七世在光荣革命中遭废黜,未几同为新教徒的玛丽与夫婿兼表兄奧蘭治親王威廉三世登基分别成为女王和国王,并在不久后签署《權利法案》。瑪麗在1694年死後,威廉便成了英伦的單一統治者。史學界普遍將夫妻倆的共治稱做「」。 瑪麗並不熱衷於統治,當丈夫威廉留在英格蘭時,她總是退居幕後,把大部分的權力讓與威廉;然而,當威廉到海外忙於軍事戰役時,瑪麗仍舊得獨自統治英伦,事實證明她是一位強大、果決、有力的統治者。當威廉動員英伦人物力進行反法的大同盟戰爭(1688-1697年)時,他發現自己在英伦的合法性不足,只有依靠廣受人民愛戴的瑪麗,才能夠有效地在議會發揮影響力,進行擴軍加稅。瑪麗身為英格兰教会的最高統治者,對國教會的事務十分積極、活躍;她以自身品行作出良好表率,改善了1660年代以來的不良風俗。史學家認為,儘管她與丈夫共有王位,瑪麗主要仍是獨自行使其權力。.

玛丽二世 (英格兰)和英国君主世系图 · 玛丽二世 (英格兰)和詹姆斯·弗朗西斯·爱德华·斯图亚特 · 查看更多 »

詹姆斯二世 (英格蘭)

詹姆斯二世(蘇格蘭稱為詹姆斯七世,,1685年到1688年間是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的国王,為最后一位信奉天主教的英国国王。其臣民不信任其宗教政策,反对他的专权,在光荣革命中他被剥夺王位。其天主教儿子詹姆斯·弗朗西斯·爱德华·斯图亚特在他被迫退位后也没有获得王位,王位落到了其新教女儿玛丽二世和女婿威廉三世手中。认为他的儿子是合法国王的人则被称为詹姆斯派。 詹姆斯二世退位后受到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保护。一直到他死后,路易、他的儿子詹姆斯·弗朗西斯·爱德华和孙子查尔斯·爱德华·斯图亚特还继续策划恢复詹姆斯派的王位,但最后也没有成功。 詹姆斯二世的另一个比较出名的封号是约克公爵。他的兄弟查理二世将北美洲的一个殖民地以他的封号命名为纽约。.

英国君主世系图和詹姆斯二世 (英格蘭) · 詹姆斯·弗朗西斯·爱德华·斯图亚特和詹姆斯二世 (英格蘭) · 查看更多 »

詹姆斯党

詹姆斯党(Jacobitism),指支持斯图亚特王朝君主詹姆斯二世及其后代夺回英国王位的一个政治、军事团体,多为天主教教徒组成。.

英国君主世系图和詹姆斯党 · 詹姆斯·弗朗西斯·爱德华·斯图亚特和詹姆斯党 · 查看更多 »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英国和英国君主世系图 · 英国和詹姆斯·弗朗西斯·爱德华·斯图亚特 · 查看更多 »

英格兰王国

英格兰王国(Kingdom of England;)是西欧历史上的一个国家,在大不列颠岛的南方,包含现今的英格兰与威尔士。王室的首要居所原本是汉普郡的温切斯特,但伦敦和格洛斯特被授予同样的地位——特别是伦敦,从1066年开始已成为「事实上」的首都。伦敦成为王国的首都直至1707年(参见《1707年联合法案》),并继续保持英格兰首要城市的地位。该市亦是大不列颠王国(1707年–1801年)和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1801年–1922年)的首都。今日仍然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国)的首都。 英国的现任君主,伊丽莎白二世,是英格兰国王及女王的现任继承人。英格兰女王(及国王)的头衔其实自1707年来已被正式使用,但在法律上,这个被广泛使用的名称并不正确。她这个称号可以追溯至1千年前的威塞克斯国王称号。.

英国君主世系图和英格兰王国 · 英格兰王国和詹姆斯·弗朗西斯·爱德华·斯图亚特 · 查看更多 »

查尔斯·爱德华·斯图亚特

查尔斯·爱德华·路易斯·约翰·卡西米尔·西尔维斯特·塞弗里诺·马里亚·斯图亚特(Charles Edward Louis John Casimir Silvester Severino Maria Stuart;),生前在不列颠被称为小王位觊觎者、小僭王(The Young Pretender)、小骑士(The Young Chevalier),在其它一些记录中又被称为英俊王子查理(Bonnie Prince Charlie),是老王位觊觎者詹姆斯的长子,英格兰国王詹姆斯二世之孙,是第二位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查理三世”)的詹姆斯党王位觊觎者。查尔斯因身为1745年失败的起事者而知名,他领导的意在为家族复辟大不列颠王国王位的起事以在卡洛登战役失败而告终,也事实上终结了詹姆斯党夺取王位的行动。詹姆斯党支持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是希图得到对天主教的宽容和信仰君权神授说。后来人对他事败后逃离苏格兰的经历进行的一些描述赋予他浪漫的失败英雄的形象。1759年,查尔斯又参与法国方面入侵不列颠的计划,但因不列颠海军获胜而作罢。.

查尔斯·爱德华·斯图亚特和英国君主世系图 · 查尔斯·爱德华·斯图亚特和詹姆斯·弗朗西斯·爱德华·斯图亚特 · 查看更多 »

查理一世 (英格蘭)

查爾斯一世(Charles I,詹姆士一世的次子,1612年其兄威尔士亲王去世后成为王储。所有本文中的日期,除了特殊指明的,都取自儒略历。)自1625年3月27日登基至1649年1月30日被处死(他是唯一以国王身分被处死的英格兰国王),是英格兰、苏格兰及爱尔兰国王。 查理一世在位期间卷入了与议会的权力斗争,他试图获得王室的收入,而议会则试图节制国王自以为的君權神授。他的很多臣民都反对他的行为,认为他是残暴的独裁者。尤其是他干扰英格兰与苏格兰教会的活动,未征得议会同意就任意向民眾課税。 查理一世在位期间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混乱的宗教冲突。臣民们普遍不信任他们国王的信仰,一方面,在三十年战争中,他的失误成功的帮助了新教势力,然而另外一个事实却是,他迎娶了一位信奉罗马天主教的公主。查理一世还重用当时具有争议的教会人物,例如(Richard Montagu)和威廉·劳德,他们都曾任查理一世时期的坎特伯雷大主教。他的很多臣民都认为这样做使得英格兰教会与罗马天主教会的关系太紧密了。此后,查理一世还试图迫使苏格兰进行宗教改革,从而引发了。这一切都使英格兰和苏格兰国会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立场,最终促成了查理一世的灭亡。 在查理一世最后的几年中,由于企图推翻英格兰与苏格兰国会的权威,他与国会之间爆发了战争,史称为英国内战。同时他又利用自己英国国教领袖的身分制定了一系列的宗教政策,引起了加尔文派清教徒的不满。查理一世在第一次英国内战(1642年 - 1645年)中被击败后,国会希望他能够接受君主立宪制。然而查理一世执迷不悟,他与苏格兰结盟,并逃到了怀特岛郡,这种行为彻底激怒了国会,从而导致了第二次英国内战(1648年 - 1649年)查理一世再次被击败,随后他被拘捕,审判,定罪,并以叛国罪处死。君主制瓦解,英格兰成了共和国,名为英格兰联邦,由國會的領袖奧立佛·克倫威爾執政,这一时期也被称为。查理一世的儿子,查理二世,在其父死后继承了王位,但直到1660年复辟后才得以行使君主权力。.

查理一世 (英格蘭)和英国君主世系图 · 查理一世 (英格蘭)和詹姆斯·弗朗西斯·爱德华·斯图亚特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英国君主世系图和詹姆斯·弗朗西斯·爱德华·斯图亚特之间的比较

英国君主世系图有86个关系,而詹姆斯·弗朗西斯·爱德华·斯图亚特有82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1,杰卡德指数为6.55% = 11 / (86 + 82)。

参考

本文介绍英国君主世系图和詹姆斯·弗朗西斯·爱德华·斯图亚特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