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苏联武装力量

指数 苏联武装力量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武装力量(Вооружённые Силы Союза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或Вооружённые Силы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是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在1946年2月到苏联解体前的武装部队,其前身为苏联工农红军和苏联海军。 根据1925年的全联盟兵役法,苏联军事力量分为地面部队、空军部队、苏联海军、国家政治保卫局和内卫部队5大部分,其中地面部队和空军部队统称苏联工农红军。国家政治保卫局在1934年归属内务人民委员部。二战结束后苏联进行军事改组,由陆军和空军部队组成的苏联工农红军和苏联海军合并成为苏联武装力量。国土防空军、战略火箭军和全联盟国家民事防御部队先后在1948、1960和1970年成立并归属苏联武装力量。在顶峰时期,苏联武装力量共下辖6个兵种,按照苏联官方对其重要性的排序分别为战略火箭军、陆军、国土防空军、空军、海军和民防部队。除了受国防委员会指挥的苏联武装力量外,广义上的苏联军事力量还包括受克格勃指挥的边防军和受内务部指挥的内卫部队。 1988年,不含边防和内卫部队,苏联武装力量的兵力达到513万人。.

133 关系: AK-47突击步枪ASU-57空降自走炮停火华沙华沙条约组织华沙战役 (1920年)十月革命南斯拉夫反弹道导弹反攻古巴坦克塔西尼大士大将大尉大日本帝国太平洋舰队威廉·凱特爾导弹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少将少尉少校上士上将上尉上等兵上校不列颠帝国中士中將中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中苏边界冲突中校布尔什维克布達佩斯圍城戰布拉格之春下士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华西列夫斯基亚洲康斯坦丁·乌斯季诺维奇·契尔年科弗雷德堡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保加利亚俄国内战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委员会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匈牙利事件北方舰队列兵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喀秋莎火箭炮儒略曆内务人民委员部军兵种元帅 (苏联)准尉克格勃国家政治保卫局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米格-21戰鬥機米格-29戰鬥機納粹德國維也納維斯瓦河-奧德河攻勢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维辛斯基美利坚合众国羅馬尼亞白军芬兰莫斯科非洲西里西亞攻勢越南越南战争黑海艦隊轰炸机远东军区阿富汗蘇俄蘇聯空軍蒙古人民共和国里加和约苏-27战斗机苏德战争苏共中央总书记苏维埃俄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大元帅苏联军事史苏联军兵种主帅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苏联元帅列表苏联国土防空军苏联国防委员会苏联红军苏联解体苏联边防军苏联部长会议苏联战略火箭军苏联海军IS系列坦克ISU-152式重型突擊炮M-50轟炸機Mi-24雌鹿直升機MON-200反人員地雷SU-85驅逐坦克T-34坦克T-54/55系列主战坦克T-72主戰坦克T-80主戰坦克Tu-95轟炸機柏林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東波美拉尼亞攻勢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波兰波兰人民共和国波兰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朝鲜战争最高苏维埃戈尔巴乔夫战略火箭军战斗机攻击机拉丁美洲总参谋部1979年阿富汗战争 扩展索引 (83 更多) »

AK-47突击步枪

AK-47(Автомат Калашникова образца 1947 года,意为 「卡拉什尼科夫1947年自動步槍」),是由前蘇聯槍械設計師米哈伊爾·季莫費耶維奇·卡拉什尼科夫設計的突击步枪。.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AK-47突击步枪 · 查看更多 »

ASU-57空降自走炮

ASU-57空降自走炮(俄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1950年由蘇聯為其傘兵發展的超輕型自走炮,但由於自身體積太小而作用不大,很快就於1962年被淘汰不.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ASU-57空降自走炮 · 查看更多 »

停火

停火(又稱停戰)是指處於武力衝突的各方同意暫時停止交戰的行為,發起停火的國家或組織可以是介入衝突的某一方,或者是與衝突無直接關係的第三方介入協調。 停火的用意雖然多半是暫停武力衝突,期待以具體的停戰協定或和平条约換取長久的和平或是無衝突狀態來結束戰爭,但並不等於戰爭已經結束。衝突各方的停火協議有助於降低緊張情勢,然而,歷史上很多停火狀態也可能在其中一方刻意或者是意外的行為中,重新回到停火前的狀況。然而,停火也可能使用於其他場合:.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停火 · 查看更多 »

华沙

華沙(Warszawa )是波蘭首都及最大城市,位於維斯拉河兩岸,距波羅的海和喀爾巴阡山脈大約350公里。2008年人口數字爲1,707,983人,都市圈人口大約2,785,000人。城市面積512平方公里,都市圈面積12266平方公里。冷戰時期著名的華沙公約就是於此簽署的。 该市也是马佐夫舍省的省会,拥有许多工业企业(制造、钢铁、电气工程、自动工业),66所高等学府(包括华沙大学),和超过30家剧院。.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华沙 · 查看更多 »

华沙条约组织

--(Организация Варшавского Договора,--)曾經是為對抗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势力而成立的共产党国家政治军事同盟。1955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加入北约后,欧洲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包括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即東德)签署了《华沙公约》(又稱「蘇東條約」,全称《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人民共和国、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该条约由原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起草,1955年5月14日在波兰首都华沙签署,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除南斯拉夫以外,全部加入华约组织;在亞洲方面,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之外,其他社會主義國家都是华约组织觀察員。1990年两德统一,东德退出华约,此后华约便逐渐陷入瘫痪状态,但直到1991年华约组织才宣告解散。目前大部分原华约成员国在冷战结束后都加入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只有少数国家未加入北约。.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华沙条约组织 · 查看更多 »

华沙战役 (1920年)

华沙战役(有时称为維斯瓦河的奇蹟,波兰语:Cud nad Wisłą)是波苏战争中的决定性战役,这场战争开始於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持续到1921年里加条约签订。 华沙战役的战斗从1920年8月13日到8月25日,圖哈切夫斯基指挥的红军逼近波兰首都华沙及附近的莫德林要塞。8月16日,畢蘇斯基指揮波軍從南面反攻,逼使俄軍混亂地向東撤退直至尼曼河以東。俄方約有1萬人陣亡、500人失蹤、1萬人受傷及6萬6千人被俘,而波軍則有約4500人陣亡、1萬人失蹤及2萬2千人受傷。 在波軍取得維斯瓦河的勝利前,蘇俄和大多数外国专家都认为波兰即將戰敗。.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华沙战役 (1920年) · 查看更多 »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p),苏联文献中正式称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r),又稱紅十月、十月起義、列寧革命或布尔什维克政變,是1917年俄國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後的第二个阶段,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俄国临时政府,建立布尔什维克派领导的政府。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 这场革命跟随并且利用了发生于同年的二月革命,那场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并建立了以贵族和前贵族为主体组建的临时政府。此时城市工人开始组建委员会(俄语称「苏维埃」),其中革命者批评临时政府及其行动。发生于彼得格勒的十月革命推翻了临时政府并给当地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占据多数(俄语称「布尔什维克」)的派别控制的苏维埃赋予了权力。紧接着开始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宣扬社会主义的国家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随着这场革命未能得到彼得格勒以外地区的广泛承认,俄国内战(1917–1922)爆发并于1922年建立苏联。 这场革命由布尔什维克利用他们在彼得格勒苏维埃中的影响力组建武装力量来领导。布尔什维克赤卫队武装在指挥下开始于儒略历1917年10月24日接管政府建筑。翌日,冬宫(当时俄国首都彼得格勒的临时政府所在地)被夺取。 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及組織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列宁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派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革命推翻了以资产阶级的俄国临时政府,為1918至1920年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成立奠定了基礎。而持有反对观点的学者认为,俄国临时政府实质上是由俄国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派等社会主义者为主要成员的政府,而并非“资产阶级政府”;“冬宫之夜”也并未发生激烈的武装冲突。.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十月革命 · 查看更多 »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西里爾字母:Југославија,拉丁字母:Jugoslavija),是1929年至2003年建立於南歐巴爾幹半島上的數個國家的總稱。以从鄂圖曼土耳其帝国独立的塞尔维亚族所建立的塞尔维亚王国为基础,经两次巴尔干战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隨著鄂圖曼土耳其帝国、奥匈帝国的戰敗,塞爾維亞和附近的各南斯拉夫人地區合併,創建了南斯拉夫聯邦。 1992年至2003年間,南斯拉夫除了塞爾維亞和黑山之外其他民族国家纷纷独立,此聯邦政體也因此而逐渐解體,南斯拉夫也随之成為歷史名詞,2006年随着黑山的公投和獨立,鬆散聯盟塞爾維亞和黑山也宣告終結。.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南斯拉夫 · 查看更多 »

反弹道导弹

反弹道导弹是一种旨在拦截弹道导弹的导弹。弹道导弹能够依照彈道飞行轨迹投射核弹头,化学弹头,生物武器弹头或常规弹头。“反弹道导弹”可用来描述任何一种设计用来对付弹道导弹的导弹系统。不过,它常常特指用于那些远程,装备了核弹头,用于拦截洲际弹道导弹的导弹系统。 历史上只有两个反弹道导弹系统投入过正式使用,它们是美国的系统和俄国的。前者使用LIM-49A“斯巴达”和两种导弹进行拦截,而后者使用进行拦截。每一个导弹装备了核弹头。卫兵系统只服役了很短一段时间;俄国的系统进行了改进,现在仍然可以使用,新的名称是A-135,使用和两种导弹。不过,美国的陆基中段防御系统(Ground-Based Midcourse Defense简称GMD,就是之前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最近已经具备了初步的作战能力。它不使用火药,发射的是动能弹丸。.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反弹道导弹 · 查看更多 »

反攻

反攻是軍事行動上的一種作戰模式,指對敵人佔領的地區進行大規模的進攻,與一般的攻勢不同的是,反攻通常是指在敵人消耗了大部份兵力與預備隊時才發動攻擊,通常可顛倒戰場局勢,直到己方反攻部隊衝力消耗殆盡,倘若錯誤判斷敵人實力耗損程度則反會將己方作戰梯隊實力折損。 以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來說,蘇軍進行一連串反攻攻勢以其包圍敵軍,但錯誤預料南方德軍機動部隊的調集與實力,最終被包圍消滅,損失甚重。反攻按照作戰規模可分作「戰略反攻」和「戰術反攻」。.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反攻 · 查看更多 »

古巴

古巴共和国(República de Cuba),通称古巴(Cuba),是美洲加勒比海北部的一个群岛国家,位于北纬19°与24°,西经74°与85°之间。处在加勒比海北部,墨西哥湾入口处,西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隔尤卡坦海峡,南有牙买加和开曼群岛,东与海地和多米尼加共和国隔向风海峡,东北方有巴哈马群岛,与美国隔佛罗里达海峡相对,与佛罗里达州最南端的基韦斯特的陆地最短距离约为145公里。作为加勒比地区最大的和人口第二多的岛屿,古巴扼守巴拿马运河与美国东岸之间的海路要道。被形容为墨西哥湾的钥匙。领土包括古巴主岛及其附属群岛和青年岛。哈瓦那是古巴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圣地亚哥是第二大城市。 一般认为,“古巴”一名源自泰诺语“coabana”,意为“肥沃之地”或“好地方”。古巴是加勒比海地區少數以白人為主、混血為輔的國家,同時有少量的华裔,族群組成與美國類似,許多民眾有亲戚居住在美國。然而古巴是美洲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着美国长期的经济封锁,但凭借78.3岁的预期寿命、99.9%的识字率和接近1.8公顷的人均生态足迹,其人类发展指数多年来一直维持在高水平;在2014年,古巴更是首次迈入极高人类发展指数行列。古巴于2006年成为全球唯一符合世界自然基金會可持续发展定义的國家。目前古巴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已经展开,例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古巴的代表特奥多尔·弗里德里奇指出,古巴是目前拉美唯一完全消除了飢餓的國家。不過,古巴的審查制度、言論自由、人權等方面与其他一黨制國家一樣,存在由國家主導控制和鎮壓言論自由的傾向,而且有部分異見人士因為政治因素流亡國外。.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古巴 · 查看更多 »

坦克

坦--克,或者稱為戰--車。它是一種具有強大的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機動性和強大的裝甲防護力的履帶式裝甲戰鬥車輛,主要執行與對方坦克或其他裝甲車輛作戰,也可以壓制、消滅反坦克武器、摧毀工事、殲滅敵方具威脅的反抗力量。坦克一般裝備一門大口徑火炮(視坦克類型而定,有些現代坦克的火炮甚至可以發射反坦克/直升機導彈)以及數挺防空或同軸機槍。坦克大多使用旋轉炮塔,但亦少數使用固定式主炮。坦克主要由武器系統、火控系統、動力系統、通信系統、裝甲車體等系統組成。大多數現代坦克都具有一定的潛渡能力。.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坦克 · 查看更多 »

塔西尼

#重定向 让·德·拉特尔·德·塔西尼.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塔西尼 · 查看更多 »

大士

大士可以指:.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大士 · 查看更多 »

大将

大將,也稱一級上將,是部分國家設有的軍銜,一般位於元帅和二級上將之間。通常以四顆星為代表。.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大将 · 查看更多 »

大尉

大尉是軍人的职衔,在不同語言的地區,大尉的位階也有些許的不同。 目前世界上僅有俄罗斯聯邦軍隊、德國聯邦國防軍以及朝鮮人民軍等少數國家的軍隊仍設置此一軍銜。.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大尉 · 查看更多 »

大日本帝国

大日本帝國(;中文又譯為日本帝國)是日本在1936年至1947年間所使用的國號,在法律使用上最早出現於1889年公佈的《大日本帝國憲法》,在1936年後才成為日本官方文件上的通用國號。現在「大日本帝國」一詞主要是指日本在1868年江户时代結束至1947年新憲法施行之間的歷史時期。 日本經過王政復古大號令及戊辰戰爭後,政治權力從武家(幕府)重回天皇手中,開始了明治維新現代化進程。《大日本帝國憲法》於1889年發布,至1890年11月29日召集了第1回帝國議會。由明治時代開始,日本積極向外擴展勢力範圍,國力逐漸壯大,成為當時世界上唯一位於東方世界的列强。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叶,日本曾经在中国的五个城市中开辟过专管租界,有天津日租界、苏州日租界、杭州日租界、重庆日租界和汉口日租界。1902年1月30日,日本與英國結成同盟,雙方的友好關係一直延续到1923年盟約失效。二十世紀初,加藤高明内閣於1925年3月公佈《普通选举法》,同年4月22日為抑制國內共產主義運動,公佈了《治安维持法》,於5月12日起施行。《普通选举法》在1928年2月20日舉行的第16回眾議院議員總選舉得到實行,自加藤高明以后的六代内阁皆为众议院多数党交替组成的政党内阁,由立憲政友會及立憲民政黨两大政党轮替执政,開始了「宪政之常道」的惯例。 1930年代中期後,自1912年第一次護憲運動以來的政黨政治日漸衰落。早年军部興起法西斯主義,在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後,军部便乘機制造了一连串政变。1936年,日本爆发二二六政变事件,事後军部扶植了傀儡广田弘毅内阁掌政,广田弘毅按军部的意思改组政府,规定内阁中的陆海军大臣必须由中将以上的现役军人担任,使内阁成为军部的傀儡。日本自始确立了其军国体制,統制派與大政翼贊會掌控了政治權力。1936年11月与納粹德國签定《反共产国际协定》,次年意大利加入。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後,日本向中國宣戰。1940年9月27日,大政翼贊會促成了《三国同盟条约》的簽定,日本成為軸心國成員之一。珍珠港事件後,美國參與了太平洋戰爭。日本於1945年8月15日向同盟国投降,成為軸心國陣營最後一個退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國家,这也意味着大日本帝国已名存实亡。隨後同盟國實施軍事占領,同時修改憲法與改造政治制度。1947年《日本國憲法》頒布後,日本官方不再以此為正式國號。1951年9月8日,《三藩市和約》簽定,日本才结束长达七年的盟军占领时期,并恢复正常国家地位。 這是日本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大日本帝國自1868年明治天皇发表《五条御誓文》至1947年修改憲法為止,存在79年,帝国的疆域在1942年达到最盛,控制着大约7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1億多的人口,这大約相当于当时世界总人口的百分之六。期間,大日本帝國在经济、文化、政治和军事上的成就达到很高的水平,自明治維新主張脫離亞洲開始的國力提昇,使日本很早就進入發達國家行列。大日本帝國時期的日本經歷迅速現代化,出現空前的科學發現和技術創新,對後世的發展有着深遠影響。這段時期的日本積極進行軍事擴張,先後經歷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戰爭,以及兩次世界大戰,塑造了近現代東亞的政治局勢,戰爭同時為世界各國遺留不少歷史爭端,至今仍未能平息。.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大日本帝国 · 查看更多 »

太平洋舰队

太平洋艦隊可能意指下列軍事單位:.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太平洋舰队 · 查看更多 »

威廉·凱特爾

威廉·凱特爾(德语:Wilhelm Bodewin Johann Gustav Keitel,),曾任德軍最高統帥部總長;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軍资历最老的指挥官之一,戰後在紐倫堡審訊被判絞刑處死。.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威廉·凱特爾 · 查看更多 »

导弹

飛彈(Missile)是本身有動力、有誘導能力且在空氣或是太空中移動的彈藥。有誘導能力但沒有動力的彈藥稱作導引炸彈,有動力但是沒有誘導能力的彈藥稱作火箭彈。 在导弹的制导的分類上通常有兩類,一種是訊號傳送媒體的不同,如:有線導引、雷達導引、紅外線導引、雷射導引、電視導引等。另外一種分類是飛彈的制导方式的不同,如:慣性導引、乘波導引、主動雷達導引和指揮至瞄準線導引等。 按照导弹的作用分類可以简单地分为战略导弹和战术导弹。 飛彈的分類原則是由兩個部分所構成:發射載具的特性與攻擊目標的性質。發射載具的特性包括:空射,面射,潛射,艦射等。攻擊的目標性質包括:對空,對面,對潛,對艦。把這兩項原則合併在一起就是目前最常見的各類飛彈的分類系統。雖然發射載具是飛彈分類的一項原則,不過同一種飛彈往往可以在簡單的改裝下自不同的載具上發射,因此許多飛彈往往會在不同的類別當中重複出現。譬如說魚叉反艦飛彈可以自潛艇、水面艦艇與飛機上發射,因此它會分別出現在潛射反艦飛彈、艦射反艦飛彈以及空射反艦飛彈當中。 飛彈的英文「Missile」的一般意義即是「被投射出來的物體」的意思,其範圍包括石子、彈頭、箭矢等等。在1945年之後,「Missile」才開始專門指有導引系統的火箭,即現在的飛彈意義。.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导弹 · 查看更多 »

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

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Ю́рий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Андро́пов,Yuri Vladimirovich Andropov,),苏联政治家,长期担任苏联党政领导职务,曾任苏联克格勃首脑,1982年11月接替勃列日涅夫成为苏共中央总书记。任职总书记15个月后,于1984年2月逝世,由契尔年科接任总书记职务。.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 · 查看更多 »

少将

少將是軍隊的軍階,中将以下准將或上校或大校以上的一階,在沒有准將的國家中,少將為將官最初階。在有准將的國家中,准将是将官中最低階,少将則是兩顆星。根據國家不同,少將為將官中的第三階或第四階。中文裡的少將一詞是來自於日本軍制,日本軍制中的少將來自日本古代官職。當代日本自衛隊中的少將稱作「將補」。在北約軍隊中,相當於OF-7。 在中华民国,少將是將級最初階,肩、領章為一星,由上校所升任。他们在軍中通常擔任各司令部的副司令、國防部各下屬單位的高階主官(主管)、軍團副指揮官,地區指揮官、指揮部指揮官、旅長、軍醫院院長和軍校校長等一職。.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少将 · 查看更多 »

少尉

少尉是軍隊的職銜,是軍官中的最低級別。英文裏,陆军以及由它衍生出来的军种的少尉称为Second Lieutenant,美国海军少尉称为Ensign,英国海军少尉称为Midshipmen,英国空军少尉则称为Pilot Officer。 大多數國家的陆军少尉,主要担任排长的职务,有時可佔缺擔任副連長。.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少尉 · 查看更多 »

少校

少校是軍隊的職銜,是校官中的最低級別。英文裡,陆军以及由它衍生出来的军种的少校称为Major,海军少校则称为Lieutenant Commander(直譯:副指揮官)。英国皇家空军少校则称为Squadron Leader(直譯:中隊長)。 英国陆军少校主要擔任連長職務。美國陸軍少校主要擔任副營長、營部執行官職務。 中華民国國軍少校精實案前主要擔任兵器連連長或副營長,精實案因為指揮架構修整始改編製擔任副營長、營參謀主任、營輔導長、營級執行官、本部連、旅部連、群部連、營部連或專業連隊連長。.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少校 · 查看更多 »

上士

上士是職銜的等級。 民國3年7月,頒布《文官官秩令》,頒布了全國文官官秩,官分九秩,即上卿、中卿、少卿、上大夫、中大夫、少大夫、上士、中士、少士,另設同中卿、同上大夫。 另外可以指軍人的職銜,屬於士官,中華民國國軍上士多半擔任副排長的職務。在中華民國的軍銜制度中,上士之下的階級為中士,上士之上的階級為士官長。 中華民國國軍的士官(包含士兵)共分九級,上士相當於美國陸軍或美國海軍陸战隊的Staff Sergeant、美國空軍的Technical Sergeant、或美國海軍的Petty Officer 1st Class;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相對應官階為三級士官。 Category:军衔 Category:中華民國官制.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上士 · 查看更多 »

上将

上將是軍階之一種,通常為高級軍事將領。.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上将 · 查看更多 »

上尉

上尉是军队的职衔,在少校和中尉之間。在少数国家,存在大尉军衔,作为上尉的更高一级军衔。在數國軍隊中,陆军以及空軍、海軍陸戰隊的上尉英譯為Captain,海军上尉称为Lieutenant。英国皇家空军上尉则特稱Flight Lieutenant。日本自衛隊相當於上尉的階級簡稱「1尉」,依軍種分為「1等陸尉」、「1等海尉」及「1等空尉」,大韓民國國軍的上尉軍階則稱做「대위」(對應漢字為大尉)。 中華民國國軍上尉主要擔任連長或副連長的職務,但可佔缺擔任輔導長。 英国陆军上尉主要担任副连长的职务,美國陆军上尉则担任连长的职务。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尉则根据条例,可以担任从副连职军官、正连职军官和副营职军官。 Category:军衔.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上尉 · 查看更多 »

上等兵

上等兵(Private First Class),簡稱上兵,是軍人的職銜,在部隊之中通常是服役年資最久的士兵,為士兵階級的最高等級。 在中華民國國軍軍銜制度中,一等兵服役滿一年可以晉升為上等兵;且由於義務役服役期限縮短為四個月至一年關係,現行部隊中的上等兵皆為志願役。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度中,以上等兵授予义务兵役制下第二年士兵作为军衔,第一年的士兵為列兵。 File:Army-USA-OR-03.svg|美國陸軍的上等兵佩章 File:PLA Private First Class.svg|中国人民解放军上等兵肩.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上等兵 · 查看更多 »

上校

上校是軍隊中军官的職銜,在多数國家中是校官中的最高級別,在中校之上、少將或准將之下。但在某些军事组织中,則还设有高上校一級的大校軍銜。在某些较小的军事组织中,上校也有可能作为最高级别的军衔。 在多数英语国家中,陸軍、空軍及海军陸戰隊的上校稱為colonel(缩写为Col.),海軍上校則稱作captain。英国空军上校的稱呼则為group captain(聯隊長)。在東亞各國軍隊的上校階級中,舊日本軍的漢字为大佐,自衛隊則依軍種分稱為一等陸佐、一等海佐和一等空佐(簡稱一佐),越南人民軍上校(thượng tá)和朝鮮人民軍上校(상좌)的對應漢字為上佐、韓國國軍上校(대령)的對應漢字則為大領。.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上校 · 查看更多 »

不列颠帝国

#重定向 大英帝国.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不列颠帝国 · 查看更多 »

中士

中士是軍人的職銜,士官的一種,在大多数国家的軍銜制度中,中士之下的階級為下士,中士之上的階級為上士。 軍隊編制上多以士官長、上士擔任副排長,中士担任班长,下士担任副班长,下轄三到四個伍,可以用軍階較低的人員擔任高階職務,稱為「佔缺」。 中華民國國軍的士官(包含士兵)共分九級,中士相當於美國陸軍的Sergeant、空軍的Staff Sergeant、或海軍的Petty Officer 2nd Class Category:军衔.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中士 · 查看更多 »

中將

中將是許多國家軍隊中的職銜,介於少將和上將之間。這個職銜的來源可追溯至中世紀中,在戰場上接受上將的命令,再傳達下去的那個人。中文里的中将一词是来自于日本军制,日本军制中的中将来自于日本古代官职。 在美國等國,陸軍、空軍及陸戰隊的中将称为Lieutenant General,海军中将称为Vice Admiral;英国空军中将则特称为Air Marshal。 在中華民國國軍、中国人民解放军、俄羅斯聯邦軍及英国皇家海军(2001年后改为3星)等国中将的军衔标志为两颗星,在美国军队及韩国國軍、德國聯邦國防軍及日本自衛隊等受美军影响较深的軍隊中,中将級別的军衔标志通常為三颗星,而法国军队及其他前法属殖民地国家,中将军衔标志为四颗星。 中華民國國軍中将主要主要担任军长的职务,以及區域指揮官、司令官等。德國聯邦國防軍除了一般中將外,尚存在有「軍醫中將」此一特定軍銜名稱(陸、空軍軍醫中將稱Generaloberstabsarzt,海軍軍醫中將稱Admiraloberstabsarzt)。 在美國建國初期,中將為美國陸軍的最高軍銜。因為美國首任總統喬治·華盛頓生前所擔任的最高軍銜就是中將。.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中將 · 查看更多 »

中尉

中尉是軍人的職階,位階介於少尉和上尉之間。在英文中,陸軍以及空軍、海軍陸戰隊的中尉稱為Lieutenant或First Lieutenant,美國海軍中尉稱為Lieutenant Junior Grade,英國海軍中尉稱為Sub-Lieutenant,英國空軍中尉則稱為Flying Officer。 中華民国國軍中尉主要擔任排長或副連長的職務,但可佔缺擔任連長。.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中尉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簡稱總政治部、总政,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曾经存在的的政治工作機關,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其前身是1930年创建的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1954年正式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總政治部負責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宣傳、思想政治、青年、組織、紀律工作,並負責保衛及對外聯絡工作。總政治部與總參謀部、總後勤部、總裝備部合稱為四總部。2016年1月撤销,改组成立中央军事委员会政治工作部。.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 · 查看更多 »

中苏边界冲突

1969年的中苏边界冲突是发生于1960年代中蘇交惡高潮时期,一系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之间的武装军事对抗。其中珍宝岛保卫战几乎导致了苏联和中国两国之间爆發全面性战争。 1964年中苏边界谈判失败后,尤其是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及提出有限主权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认为是个极其严重的挑战,1969年連續的邊境衝突,也終促成中美1970年代的和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亦於1971年進入聯合國。.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中苏边界冲突 · 查看更多 »

中校

中校是軍隊的職銜,介於少校和上校之間。英文裏,陆军等军种的中校称为Lieutenant Colonel,美國海军中校称为Commander。英国皇家空军中校则称为Wing Commander。在日本,二戰戰敗前日軍称为中佐,戰敗後自衛隊則依陸、海、空部隊分稱為2等陸佐、2等海佐及2等空佐,相當於陸軍中校、海軍中校及空軍中校。 中校在美國陸軍主要担任营长职务,在中華民国國軍主要担任营长、群部單位主官或高司單位參謀,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陆军作战部队则可担任营长、副团长、团长。 *.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中校 · 查看更多 »

布尔什维克

布尔什维克(большевик),旧译布尔塞维克,在俄语中意为“多数派”,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的一个派别。布尔什维克派的领袖人物列宁认为,社会民主工党应该建立一个以少数“职业革命家”为核心、多数党员对其绝对服从的组织模式,即民主集中制。遭到了党内另一派的质疑和反对。1903年在布鲁塞尔和伦敦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布尔什维克派与党内的另一派孟什维克因意见不合最终分道扬镳。在《火星报》编辑部领导层选举时,由于布尔什维克人数多于对方,因此以俄语“多数派”得名。1917年,布尔什维克通过十月革命以暴力夺取了俄国政权,最终在日后成为苏联共产党。虽然布尔什维克在俄语当中的意思是多数派,但是直到1917年十月革命的时候,布尔什维克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当中实际上一直是少数。.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布尔什维克 · 查看更多 »

布達佩斯圍城戰

布達佩斯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蘇軍在布達佩斯攻勢中圍攻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的戰役,围困长达50天。 圍攻最早開始於1944年12月26日蘇軍包圍了當時由德意志國防軍及匈牙利軍防守的布達佩斯,守軍在1945年2月13日無條件投降,進攻的蘇軍是由羅季翁·雅科夫列維奇·馬利諾夫斯基指揮的烏克蘭第2方面軍,守軍包括了德意志國防軍(Wehrmacht Heer)、武裝親衛隊及匈牙利軍(Honved或Honvédség)。 围城期间约有38,000名平民死于饥饿和军事行动,布達佩斯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血腥的圍城戰之一,此次围城是盟军向柏林推进过程中的一场策略性的胜利。.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布達佩斯圍城戰 · 查看更多 »

布拉格之春

布拉格之春(捷克语:Pražské jaro;斯洛伐克語:Pražská jar ;俄语:пражская весна)是1968年1月5日开始的捷克斯洛伐克国内的一场政治民主化运动。这场运动直到当年8月20日苏联及华约成员国武装入侵捷克才告终。 在共产党第一书记亞历山大·杜布切克的领导下,捷克斯洛伐克显示出越来越强烈的独立倾向。杜布切克在国内政治改革的过程中,提出了“带有人性面孔的社会主义”,这个方案并不像1956年匈牙利的改革一样,完全抛弃了旧有的传统。然而,苏联依然将这视为对其领导地位的挑战,也是对于东欧地区政治稳定的一种威胁。在冷战期间,这是华沙条约成员国所不能接受的。此外,1938年捷克斯洛伐克拒绝苏联的援助而宁愿屈服于希特勒的经验,都依然清楚地存在于苏联每个人的记忆之中。在捷共内部也存在有一部分少数派—尤其在高层领导中—拒绝放松党对社会的控制权,并且密谋在苏联的领导下推翻改革者的领导。 与中东欧的许多国家不同,1948年捷克斯洛伐克通过一场平稳的政治变革使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上台,并没有发生如同匈牙利一样的暴力革命和社会动荡。但是,苏联期望在其盟国中推行苏式的政府模式,并且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武力来强制实现。这种政策因为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而被称为勃列日涅夫主义,其实这种政策最早从斯大林时代就开始存在,只是勃列日涅夫首次将其公之于众而已。苏联的这种霸权主义直到1980年代后期,才被戈尔巴乔夫的辛納屈主义所取代。 捷克斯洛伐克的这段民主化进程,在8月20日深夜开始的20万华约成员国军队和5000辆坦克的武装入侵后宣告失败。事实上,在入侵前不久,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大会已经准备支持改革派,并削弱斯大林主义者的力量。在一个工厂里,捷共通过了改革方案,但是入侵者将这一切努力都付之东流。 事件发生后,西方国家中只有少数批评,因为在冷战时期,由于核对峙的存在,西方国家无法挑战苏联在中欧地区的霸主地位。这次军事入侵导致了约有10万人左右的难民潮,其中包括了许多精英知识分子。这次事件也改变了在许多西方国家左翼分子对列宁主义的左翼人士的同情態度。 这起事件的名字曾由韓國的「」(首爾舊名)和中国的「北京之春」所借用,也用來称呼后来的政权变更,比如“阿拉伯之春”。.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布拉格之春 · 查看更多 »

下士

下士是一種軍銜,在中華民國國軍軍銜制度中,下士為士官的最低階,下士之下的階級為上等兵,下士之上的階級為中士,在軍隊中通常擔任班長或副班長職務。 中華民國--士官(包含士兵)共分九級,下士相當於美國陸軍的Corporal,美國空軍的Senior Airman,或美國海軍的Petty Officer 3rd Class; 日本的「下士官」是中文的士官階級的通稱,包含軍曹、曹長等職務。而日語中的「士官」實際上等於漢語的軍官,俗稱將校。.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下士 · 查看更多 »

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华西列夫斯基

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瓦西列夫斯基(俄文:Александ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Василевский,),苏联红军总参谋长、远东军总司令。1943年荣获苏联元帅军衔。生于伊万诺沃州新戈利奇哈镇一神父家庭。1915年9月从阿列克谢军事学校速成班毕业,立即被派往前线。十月革命后参加红军,1931年5月被调到红军军事训练部工作。1936年被送到培养高级将领的总参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即被调到总参谋部工作。1940年5月华西列夫斯基担任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主管西方防务。1941年8月出任副总参谋长兼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1942年5月出任总参谋长。1942年10月起还同时担任苏联副国防人民委员。任职期间,几乎经历了苏联卫国战争的所有重大战役,显示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1945年6月被任命为远东苏军总司令,负责指挥所有的参战部队实施八月風暴行動,战后任苏联武装力量部部长。1953年起先后任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主管军事科学研究的副部长,1959年出任苏联国防部总监组总监。 他荣获兩次“苏联英雄”称号、8枚列宁勋章,两次获苏联胜利勋章及许多其他勋章,1977年12月5日在莫斯科去世。.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华西列夫斯基 · 查看更多 »

亚洲

亞细亚洲(Ασία;Asia),简称亚洲,面积4457.9万平方公里,覆蓋地球總面積的8.6%(或者總陸地面積的29.4%);人口總數約為40億,佔世界總人口約60.5%(2010年);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洲。 亞洲絕大部分土地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為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以東為亞洲。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為烏拉爾山脈、乌拉尔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峡。烏拉爾山脈以東及高加索山脈、裏海和黑海以南為亞洲。大陸東至白令海峽的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度40分,北緯60度5分),南至丹绒比亚(東經103度31分,北緯1度16分),西至巴巴角(東經26度3分,北緯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東經104度18分,北緯77度43分),最高峰為-zh-hans:珠穆朗玛峰;zh-hant:聖母峰;-。跨越經緯度十分廣,東西時差達11小時。西部與歐洲相連,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陸塊歐亞大陸。 亞洲東面是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南面則瀕臨印度洋,西面以烏拉山脈、烏拉河、裏海、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及愛琴海與歐洲分界,西南面隔亞丁灣、曼德海峽、紅海與非洲相鄰,東北面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亞細亞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名稱,希臘人稱呼他們的東方(一說為太陽升起的地方)為亞細亞,可能是來源於亞述人的名稱,亞述一詞在亞述的語言中也代表東方,原來只指希臘東方的小亞細亞半島,後來擴展到包括所有東方地區。 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亚洲 · 查看更多 »

康斯坦丁·乌斯季诺维奇·契尔年科

康斯坦丁·乌斯季诺维奇·契尔年科(Константи́н Усти́нович Черне́нко,Konstantin Ustinovich Chernenko,),苏共中央总书记、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康斯坦丁·乌斯季诺维奇·契尔年科 · 查看更多 »

弗雷德堡

弗雷德堡(德语:Fredeburg)是德国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的一个市镇。总面积10.09平方公里,总人口31人,其中男性14人,女性17人(2011年12月31日),人口密度3人/平方公里。.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弗雷德堡 · 查看更多 »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重定向 東德.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共和国(Република България)是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上的一个国家。它与罗马尼亚、塞尔维亚、马其顿、希腊和土耳其接壤,东部滨临黑海。.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保加利亚 · 查看更多 »

俄国内战

俄国内战(Гражданская война́ в Росси́и),后来又称為苏联国内战争或對蘇干涉戰爭,是於1917年11月到1922年10月,在前俄罗斯帝国境内发生的一场战争,交战双方是红军和由反布尔什维克力量组成的松散的联合力量白军,还有多国出兵干涉,部分战事还蔓延到外蒙古和波斯。苏联官方称法为“1917年到1922年的内战和武装干涉”。红军于1919年在乌克兰击败白军,并在西伯利亚击败亚历山大·高尔察克的武装。随后彼得·弗兰格尔领导的白军于1920年秋在克里米亚被击败。 许多独立运动随着俄罗斯帝国的崩溃和战争的进行而发起。其中芬兰、爱沙尼亚、拉托维亚、立陶宛和波兰成为主权国家。前俄罗斯帝国的其余领土在战后成立苏联。.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俄国内战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

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Вооружённые Си́лы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是俄罗斯军事力量最主要的部分,其前身主要是苏联武装力量在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驻军。1992年5月7日,由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签署命令建立俄罗斯联邦国防部,并命令俄罗斯联邦政府接管俄罗斯境内的所有前苏联军队,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正式成立。 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在中文语境中通常简称为「俄罗斯军队」或「俄军」。俄罗斯军队的最高指挥官為俄罗斯联邦总统,現任总统為弗拉基米尔·普京 。 根据俄罗斯政府的定义,国家近卫军、边防军、铁道军并不属于“武装力量”,而是定义为“其他类型军队”。目前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有102.7万人,加上国家近卫军、边防军、铁道军、联邦通信和情报信息部队等军队后总人数为201.9万人,綜合軍事實力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委员会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委员会(Совет народных комиссаров РСФСР)是1917年—1922年苏维埃俄国(包括乌克兰、外高加索地区和中亚地区)和1922年—1946年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包括乌克兰、外高加索地区和中亚地区)的最高行政机构。.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Magyar Népköztársaság)为1949年到1989年间在匈牙利存在的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匈牙利事件

#重定向 匈牙利1956年革命.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匈牙利事件 · 查看更多 »

北方舰队

北方舰队,Северный флот,苏联时叫红旗北方舰队(Краснознаменный Северный флот)是现在俄罗斯海军的一部分,该舰队最早是由沙皇俄国时期规模较小的北冰洋舰队(或译北极圈舰队),后在苏联成立,北冰洋舰队扩编并改名为红海军北方舰队,并在苏联时期逐渐扩大成为苏联四大舰队之中规模和实力最大的海军舰队。后苏联解体,北方舰队形由俄罗斯联邦继承,尽管俄海军在苏联解体之后实力大大降低,但现在仍为俄罗斯最强大的舰队。无论是苏联时期还是当前,北方舰队的活动范围涵盖了整个北极圈,北大西洋以及加拿大周围水域。.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北方舰队 · 查看更多 »

列兵

在一些国家中,列兵是该国军队中最低階的军衔。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度中,列兵位于上等兵之下,一般授予义务兵役制下征召的第一年士兵,是最低階的军衔;在义务兵役制的第二年,列兵會晋升为上等兵。.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列兵 · 查看更多 »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列昂尼德·伊里奇·布里茲涅夫(Леони́д Ильи́ч Бре́жнев,Леоні́д Іллі́ч Бре́жнєв,),苏联领导人、苏联元帅,曾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64至66年间为第一书记)、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國家元首),掌權共18年。.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 查看更多 »

喀秋莎火箭炮

喀秋莎多管火箭炮(Катюша,俄文罗马化為Katyusha),又译卡秋莎多管火箭炮,是第一種被蘇聯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規模生產、投入使用的自走火箭炮。相較於其他的火砲,這些多管火箭炮能迅速地將大量的炸藥傾瀉於目標地,但其準確度較低且裝彈時間較長。它們雖比其他火砲來的脆弱,但價格低廉、易於生產。二戰中,喀秋莎成為了第一種蘇聯大量生產的自走砲Zaloga, p 150.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喀秋莎火箭炮 · 查看更多 »

儒略曆

儒略曆,是格里曆的前身,由羅馬共和國獨裁官儒略·凱撒采纳埃及亚历山大的希腊数学家兼天文学家计算的历法,在公元前45年1月1日起执行,取代旧罗马历历法的历法。一年设12个月,大小月交替,四年一闰,平年365日,閏年於二月底增加一閏日,年平均長度為365.25日。由于累積误差隨着時間越來越大,1582年后由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改良,变为格里历,即沿用至今的公历。但大英帝國、北美十三州等直到1752年才從儒略曆改用格里历。現今儒略曆只有蘇格蘭昔德蘭群島之富拉島、阿索斯神权共和国和一些北非的柏柏尔人使用。.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儒略曆 · 查看更多 »

内务人民委员部

內務人民委員部(Народный Комиссариат Внутренних Дел,Narodnyy Komissariat Vnutrennikh Del,俄语缩写为НКВД ,俄语缩写拉丁转写为NKVD)是蘇聯在斯大林時代的主要政治警察机构,也是1930年代苏联大清洗的主要实行机关。內務人民委員部所下轄的国家安全总局是克格勃的前身。 该组织除担任常规警察的角色外,其属下部門也負責其他事務,如交通管制、消防、國境警備和国家檔案管理等。更广为人们所知的是其在大清洗期间執行過大量的法外處決,以及负责運作的古拉格,即劳动惩戒营;將本国个别少数民族和所谓“原富農”的平民流放到人煙稀少的边境;在國外進行間諜活动、政治暗殺和操纵顛覆外國政府的行为。.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内务人民委员部 · 查看更多 »

军兵种元帅 (苏联)

300x300px 军兵种元帅(Маршал рода войск),是蘇聯軍銜中元帥級軍銜中等级最低的一个,低於軍兵種主帥,與大將、1962年後的海軍元帥相等,大約相等於北約OF-9級軍銜。The abbreviation "OF" stands for German Offizier, English officer or French officier.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军兵种元帅 (苏联) · 查看更多 »

准尉

准尉是軍人的職銜,地位介於軍官與士官之間,經上級選拔推薦、軍官教育合格後可晉升為少尉。在某些國家的軍隊制度中,准尉是士官能夠晉升的最高官階;另外在其他國家的軍制中,獨立成一階級,或者尚未被授階成為少尉的軍校畢業生也以「准尉階級」見習,中国大陆称为“学员”。 英文軍階的warrant officer通常翻譯為准尉,因為warrant officer的地位也介於軍官與士官之間,然而各國warrant officer的制度、執掌略有不同。 在大日本帝國時期的軍銜制度中,類似階級在陸軍是稱作特務曹長,在海軍稱為兵曹長。.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准尉 · 查看更多 »

克格勃

#重定向 國家安全委員會 (蘇聯).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克格勃 · 查看更多 »

国家政治保卫局

国家政治保卫局,全称为“俄罗斯联邦内务人民委员会国家政治保卫局”(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Политическ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НКВД РСФСР),俄文縮寫ГПУ音译「格別烏」,是苏俄在1922年至1934年的秘密警察机构,第一位主任即契卡原主席捷尔任斯基。从文件上看,格別烏的职能并不大,如其并没有拘捕和处决反革命分子的权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格别乌的力量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实际上已经超越了契卡。格别乌最终转型成为了新的秘密警察组织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 Category:苏联情报机构 Category:特务组织 Category:秘密警察.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国家政治保卫局 · 查看更多 »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Mihail Sergeyevich Gorbachov,),前苏联政治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1985年上台,出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1990至1991年间出任唯一一任的苏联总统,也是唯一一位在十月革命后出生的苏联领导人。 戈尔巴乔夫在其总书记任内推行開放政策,1987年和1989年两度当选美国時代年度風雲人物,199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截至目前,他是继埃贡·克伦茨(东德)、汉斯·莫德罗(东德)、洛塔尔·德迈齐尔(东德)、尼古拉·伊萬諾維奇·雷日科夫(蘇聯)、伊萬·斯捷潘諾維奇·西拉耶夫(蘇聯)、(匈牙利)之后,少数还健在的前东方集团的领导人之一。 戈尔巴乔夫的头上有一个显著的胎记,为其广为人知的外貌特征,被中國网友戏称为“地图头”。.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 查看更多 »

米格-21戰鬥機

米格-21戰鬥機(Микоян и Гуревич МиГ-21)是苏联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于1950年代初期研制的一种单座单发轻型超音速的第二代戰鬥機。北約代號為魚床/魚窩(Fishbed)。苏联飞行员给它的外号是“三角琴”、波兰人则称它为“铅笔”。米格-21(包含仿製、改良型)可能是二十世紀產量最多的噴气式戰鬥機,越南戰争是它最廣為人知的戰場,曾與美國人的F-4戰機一較高下;在中東地區跟以色列也是頻頻交手,其他如南北葉門戰爭、印巴戰爭也看得到米格-21的蹤影。至今仍然有不少米格-21活躍在世界上,並有許多現代化升級套裝,被戲稱是戰機界的AK-47。 例如許多國家如苏联、以色列,看中米格-21巨大的生產量,紛紛替各國米格-21提出各種改良甚至性能增強的方案。除了蘇聯製造出口的米格-21以及東歐國家仿製的產品外,中國的米格-21走入了另一條發展道路,一是殲-7(F-7),早期是仿製蘇聯系統,並曾跟美國的U-2交手過,1980年之後,採用新式航電以空中纏鬥為主要任務的殲-7M也受到許多國家的高度評價,二是殲-8系列(F-8),殲-8-I(F-8I)看起來像是超大号的米格-21,殲-8-II(F-8II)則是改成類似米格-23的進气道配置,主要作為本土防空攔截之用。F-8II在2001年與美國P-3C的撞機事件中聲名大噪。.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米格-21戰鬥機 · 查看更多 »

米格-29戰鬥機

米格-29(Микоян МиГ-29),蘇聯米高揚-古列維奇飛機設計局於1970年代設計的雙發高性能制空戰鬥機,同時期開發之戰機亦有Su-27,目的為對抗美軍之同期先進戰機F-15。北約組織給予的綽號是「支點」(Fulcrum)。.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米格-29戰鬥機 · 查看更多 »

納粹德國

纳粹德国是1933年至1945年阿道夫·希特勒和纳粹党统治下的德国的通称。在希特勒统治之下,德国转变为一法西斯主义极权国家,国内近乎一切事务均为纳粹党所控制。1945年5月同盟国战胜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宣告结束,纳粹德国亦不复存在。 1933年1月30日魏玛共和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纳粹党由此开始清除国内一切政治反对力量,巩固自身权力。1934年8月2日兴登堡去世,希特勒将总理和总统职权合一,成为德国独裁者。1934年8月19日全民公投正式确定希特勒的德国“元首”头衔,一切权力都集中至希特勒手中,其辞令高于一切法律。纳粹政府并非相互协调协作的整体,而是不同内部派别组成的集合,各派别间进行权力斗争,试图获得希特勒的偏爱。大萧条期间,纳粹通过没收犹太人、共产主义者和宗教人士的财产,大规模军事支出和混合经济体制稳定了经济并结束了大规模失业的局面。包括高速公路系统在内的公共工程建设亦同时进行,经济恢复稳定局面,纳粹政权亦提升了其受欢迎度。 种族主义(尤其是反犹太主义)是该政权的中心特性之一,日耳曼人(北欧人种)被认为是雅利安人种中最为纯正者,由此即为优等人种。犹太人及其他不适宜的人种则受到迫害并遭屠杀。反希特勒统治的抵抗运动则遭残酷压制。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反对人士遭到杀害、逮捕或驱逐。基督教教会亦受到打击,教会领袖受监禁。教育重心集中于种族生物学、人口政策及为军事服务的体育。女性的就业和教育机会大幅减少。力量来自欢乐组织进行娱乐和旅游活动,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则向世界展示了第三帝国的气象。部长约瑟夫·戈培尔有效通过电影、大规模集会以及希特勒的演说,达到控制舆论的目的。政府同时还限制艺术表达,推广一些特定的艺术形式,否定和封禁其他艺术形式。 1930年代末期纳粹德国对于领土的要求日益扩张,若得不到满足则以战争相威胁。1938年和1939年,纳粹德国先后吞并和。希特勒同斯大林达成互不侵犯协议,并于1939年9月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打响。德国同意大利和其他轴心国结盟,至1940年已征服欧洲大部分地区,并对英国进行威胁。总督辖区在征服地区建立起来,而在波兰剩余地区则建立了总督府。犹太人和其他不受欢迎的群体被送往纳粹集中营和灭绝营并被杀害。 1941年德国对苏联发动入侵之后,战争局面开始扭转,而到1943年德国则遭遇了严重的军事失败。1944年对德国的大规模轰炸持续升级,轴心国力量开始自东欧和南欧撤退。盟军登陆法国之后,在一年时间内苏联从东部入侵,其他同盟国力量则从西部入侵,德国战败投降。希特勒拒绝承认失败,导致战争最后阶段德国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与战争相关的死亡人数继续攀升。同盟国展开去纳粹化进程,并将剩余的纳粹领导人送往纽伦堡进行战争罪的审判。战后纳粹德国东部领土被并入苏联和波兰,而剩余德国领土则被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军事占领,直到1949年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成立,德国领土被一分为二。.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納粹德國 · 查看更多 »

維也納

維也納(Wien;奧地利德語:Wean)是奧地利共和國首都和維也納州首府,人口172.3萬人,都會區約240萬人,佔奧地利人口四分之一以上。維也納是歐洲著名的都會區之一,拥有许多重要的国际组织,OPEC的總部也設於此。同時,維也納與美國紐約和瑞士日內瓦同為聯合國僅有的駐地城市。位於北緯48度12分5秒、東經16度22分38秒。具“世界音樂之都”美譽。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是領域曾遍及除德意志以外的中東歐大部分地區的奧匈帝國首都。按照市区人口,它是欧盟第七大城。在20世纪初以前,它是德語圈最大的城市,奥匈帝国分裂之前,該市已经擁有200萬人口。時至今日,它仍是德语圈第二大城市,僅次於柏林。該市位於奥地利東部,靠近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边界。其市中心古城區被列為世界遺產。.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維也納 · 查看更多 »

維斯瓦河-奧德河攻勢

維斯瓦河-奧德河攻勢是蘇聯紅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一次成功的軍事行動;該行動由1945年1月12日開始-1945年2月2日結束,攻勢令蘇軍將戰線由在波蘭的維斯瓦河推進至德國境內的奧德河,即距離德國首都柏林只有70公里。.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維斯瓦河-奧德河攻勢 · 查看更多 »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格魯吉亞語:იოსებ სტალინი;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Ста́лин,;),本名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泽·朱加什维利(იოსებ ბესარიონის ძე ჯუღაშვილი,),苏联前最高领导人,執政近三十年(1924 - 1953 年),任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人民委员会(后改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总理)、苏联国防部长、苏联大元帅,对二十世纪苏联和世界影响深远。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泽·朱加什维利生于俄罗斯帝国哥里,毕业于梯弗里斯神学院。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后,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他倾向列宁的布尔什维克派别,并组织了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以筹集革命资金。1913年开始使用笔名斯大林(Ста́ли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布尔什维克派执政后,斯大林为七名政治局成员之一。斯大林在苏联成立后,成为苏共的总书记。尽管列宁反对,在1924年列宁去世后,斯大林成功掌权并清洗了反对派。随后他提出了一国社会主义,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被全面强制推行的计划经济和集体主义政策代替。斯大林成功实现了大规模工业化,使苏联从农业社会迅速转型成为重工业和军事大国。然而农业集体化则扰乱了食品生产,引發了1932年苏联大饥荒。在1930年代,因為其極度專制,被称为苏联大清洗时期。在树立个人崇拜同时,对党、政、军领导人,少数民族以至普通干部和群众進行大量逮捕,流放或劳改和屠殺,造成百萬人死亡。 1939年8月,斯大林与希特勒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以瓜分波兰,然而随后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尽管初期有所损失,苏联红军于1945年5月攻克柏林,在欧洲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在二战时期吞并了波罗的海国家,在战后的东欧扶植社会主义阵营,并支持中国、朝鲜及北越的社会主义国家。势力扩大了的苏联和美国成为两个超级大国,分别支持的东方国家与西方国家在战后对峙形成冷战。斯大林带领苏联完成了战后重建,并使苏联成为第二个拥核国。在战后大饥荒后,斯大林发起了自然大改造和共产主义建设。1953年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继任并对其展开批判及进行去斯大林化。 斯大林被广泛认为是20世纪的最重要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斯大林主义影响了世界上众多的马列主义组织及政府,而斯大林则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和工人阶级的象征。在苏联解体后,因曾领导抗击纳粹德国胜利及建设苏联,斯大林被俄罗斯民族主义者赞扬。对其的批评则多强调他任内使得数以百万计人死亡,并发起大量的政治、宗教及民族镇压。.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 查看更多 »

维辛斯基

#重定向 安德烈·亚努阿里耶维奇·维辛斯基.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维辛斯基 · 查看更多 »

美利坚合众国

#重定向 美国.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美利坚合众国 · 查看更多 »

羅馬尼亞

罗马尼亞(România),位於東歐洲。羅馬尼亞國境西方分別為匈牙利與塞爾維亞接壤,保加利亞在南,北邊與东北則是乌克兰與摩尔多瓦共和國。羅馬尼亞有一小段位於黑海邊的海岸線,多瑙河幾乎佔了南邊與保加利亞之間的國界大半,並且從該國东邊海岸流入黑海的西岸。 羅馬尼亞的首都為布加勒斯特,位於該國南部多瑙河支流登博维察河所流經的平原地帶上,是羅馬尼亞第一大城與工商業城市。值得提到的是,羅馬尼亞的女子組體操曾经相當強,與美國、俄羅斯、中國並駕齊驅,到目前為止獲得過70個世界冠軍。.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羅馬尼亞 · 查看更多 »

白军

#重定向 俄国白军.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白军 · 查看更多 »

芬兰

芬兰共和国(Suomi,Finland,)是北欧国家,陆地上与瑞典、挪威和俄罗斯接壤,西南面被波罗的海环绕,东南部为芬兰湾,西面则为波的尼亚湾。芬蘭是世界高度的發達國家和福利國家,國民享有極高標準的生活品質。《2018年世界幸福感报告》调查中芬兰被排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芬兰 · 查看更多 »

莫斯科

莫斯科(a)是俄羅斯首都與最大都市、以及莫斯科州首府,為俄羅斯全國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及交通的中心。面積2,510平方公里,與莫斯科州和卡盧加州接壤。城区人口约1200万,是欧洲人口第二多的城市,仅次于伊斯坦布尔,佔俄羅斯總人口的1/10。 莫斯科沿莫斯科河而建,由1147年的莫斯科大公時代開始,在沙皇俄国、蘇聯及今日的俄羅斯聯邦時代,都一直擔任著國家首都的角色。它是歷史悠久的克里姆林宮所在地,並做為上述政權的總部,是俄羅斯數個被列入世界遺產的建築群之一。.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莫斯科 · 查看更多 »

非洲

阿非利加洲(Africa),簡稱非洲,位于地球东半球西部,欧洲之南,亚洲以西,地跨赤道南北,面積為30,221,532平方公里,佔全球總陸地面積的20.4%,Sayre, April Pulley.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非洲 · 查看更多 »

西里西亞攻勢

西里西亞攻勢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蘇戰爭中蘇軍對德軍兩階段的攻勢,下西里西亞攻勢由1945年2月8日至2月24日止,而上西里西亞攻勢由1945年3月15日至3月31日止,為了在進攻柏林掃除側翼的威脅,蘇軍先消滅在西里西亞地區的德軍。 剛剛完成維斯瓦河-奧得河攻勢的,由伊萬·科涅夫指揮的烏克蘭第1方面軍被命令向西面的西里西亞推進,目的保護正準備向柏林推進的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的左翼,同樣地,在北面發動東波美拉尼亞攻勢的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奉命保護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的右翼,這些保護側翼的行動推遲了原定在1945年2月至4月向柏林的攻勢,4月中東波美拉尼亞攻勢(由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及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部份單位執行)已經勝利完成,攻佔了重要城鎮什切青,史達林推遲向柏林推進的決定已經成為蘇軍將領及軍事歷史學家的爭論題目,其中一邊認為蘇軍是有機會在2月份更快及付出更少代價攻佔柏林,另一邊則認為蘇軍的側翼當時受到德軍的威脅,德軍可能在側翼成功發動反攻及令戰爭延長,史達林的決定出於政治上的考慮,推遲令他可以攻佔奧地利大部份領土(維也納攻勢)。.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西里西亞攻勢 · 查看更多 »

越南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通稱越南(),是位於东南亚中南半島東端的社会主义国家,北邻中國,西接柬埔寨和老挝,拥有超過9,500万人口,位居世界第15名。越南的首都是河内,最大城市是胡志明市。越南实行一黨制,执政党越南共产党是目前越南境内唯一的合法政党。越南為東南亞國家聯盟、世界贸易组织、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及法语圈国际组织成員,是未来11国之一。 越南北部古为百越地,南部为占婆之地。前111年南越国被汉朝灭亡后,越南北部被置于中國皇朝統治之下达数个世纪之久。在此期间,中国文化大量输入越南。10世纪越南摆脱中国统治正式建国,其后经历多个朝代,有分有合,15世纪时曾经被明朝直接统治20多年。19世纪中晚期,法国征服越南,对越施行殖民统治。1945年8月,越南独立同盟会发动八月革命,宣布越南独立。1954年,越南独立同盟会在奠边府战役中大败法国军队,迫使法国势力撤离并承认越南独立,随后的日内瓦会议约定以北纬17度线为界两越分立,北方由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统治,南方则先后建立了越南国及越南共和国(南越)。翌年越南战争爆发,由西方阵营国家支持的南越对抗东方阵营国家支持的北越。美国在战争中蒙受严重损失,逐步退出战场。1975年4月30日,北越攻占南越首都西贡,自此成功统一全国。 越南统一后,仍面临着经济落后的问题。1986年越领导层决定实施革新开放,从单一的计划经济,开放为市场经济,并发展多元化商品经济,此后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冷战结束后,越南经济快速发展,并逐渐摆脱外交困境,1995年加入东盟,1998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7年加入世贸组织。但越南仍在贫富差距、医疗卫生和性别平等方面面临着诸多问.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越南 · 查看更多 »

越南战争

越南战争(1955年-1975年),简称越戰,又称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其本质为受美国等民主主義阵营国家支持的南越(越南共和国)對抗受苏联等共產主義国家支持的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又稱越共)的一場战争。其发生在冷战时期的越南(主战场)、老挝、柬埔寨,是二戰以後美國參戰人數最多、影響最为深远的戰爭,最终美国在越南战争中遭受严重损失,综合国力随之削弱,冷战的优势逐渐为苏联占据。 最先开始援助南越的美国总统是艾森豪威尔;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开始支持在越南作战;林登·约翰逊将战争扩大。在尼克松执政后期,迫于国内迭起不断的反战运动、前线战事的吃紧以及同苏联长期对抗的需要,遂逐步将军队撤出越南。越南人民軍(北越軍)和越共游擊隊最终于1975年占领南越首都西贡,南越政权垮台,一年后南北越统一。.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越南战争 · 查看更多 »

黑海艦隊

黑海舰队(俄语:Черноморский флот)是俄罗斯(以及苏联)的一支海军舰队,苏联时叫红旗黑海舰队(Краснознаменный Черноморский флот)。这支舰队的行动范围是黑海和地中海,它在黑海和亞速海有数个基地,其主基地是位于克里米亚港口城市塞凡堡。 1954年蘇聯把克里米亚劃歸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92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被允許继续使用这个港口作为其军事基地,在过去十数年中导致多次两国之间的外交冲突。按条约俄罗斯将于2017年撤出塞瓦斯托波爾,於2010年簽約再度延長25年。每年俄罗斯向乌克兰繳纳一亿美元作为其基地的租金。2014年克里米亚归属公投后,克里米亚共和国宣布和塞瓦斯托波尔一起从乌克兰独立;塞瓦斯托波尔以联邦直辖市身份加入俄罗斯联邦,并被编入克里米亚联邦管区,黑海艦隊繼續控制當地。由於俄羅斯控制該區,因此中止向烏克蘭繳付租金。.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黑海艦隊 · 查看更多 »

轰炸机

轰炸机,係一種從高空對地面、水面或水下目标投擲航空炸彈用的军用飞机。世界上第一款具备上述特征的轰炸机是1915年俄羅斯帝國波罗的海铁路工厂生产的伊利亚·慕罗梅茨-V型。它是一款裝備四具發動機和双翼的大型飞机,可携带522公斤的炸弹以120公里的最大时速飞行,这在当时可謂是优秀的载弹飞行能力了。.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轰炸机 · 查看更多 »

远东军区

苏联远东军区,是苏联武装力量的大军区之一,机关驻地位哈巴罗夫斯克(伯力)。.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远东军区 · 查看更多 »

阿富汗

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افغانستان;افغانستان;简称阿富汗)乃是一个位于亚洲中南部的内陆国家,坐落在亚洲的心脏地区。阿富汗的位置有不同的定义,有时候会被认为处在中亚或者南亚,甚至被归类于中东地区(西亚)。阿富汗与大部分毗邻的国家有着宗教上、语言上、地理上相当程度的关联。阿富汗的北部和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以及塔吉克斯坦接壤,东部与中国以及部分巴基斯坦控制查謨-克什米爾地区(有争议)接壤,南部与巴基斯坦接壤,西部与伊朗接壤。 “阿富汗斯坦”在普什圖語的意思就是阿富汗人的地方。普什圖人又稱阿富汗人,亦是現時國內最多人口的族群。作為內陸国,加上長年戰事,领土中的五分之三交通不便。近年阿富汗經濟主要倚賴外國援助,其中來自歐盟的援助佔阿富汗国内生产总值的40%。农业是另一主要的经济支柱,但可耕地还不足农用地的2/3。人口為3000多万,因為戰亂導致的經濟困難延續,是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阿富汗 · 查看更多 »

蘇俄

蘇俄可以指:.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蘇俄 · 查看更多 »

蘇聯空軍

蘇聯空軍(Военно-воздушные силы,拉丁轉寫:Voenno-Vozdushnye Sily,VVS)的是蘇聯的主要空中武裝力量。成立于1918年,结束于1991年。.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蘇聯空軍 · 查看更多 »

蒙古人民共和国

蒙古人民共和国(1924年-1992年,喀尔喀蒙古语:Бvгд Найрамдах Монгол Ард Улс(БНМАУ),传统蒙古文:)是1924年至1992年存在于东亚的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二个社会主义国家。.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蒙古人民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里加和约

《里加和约》(波兰语:Traktat Ryski,俄语:Рижский мирный договор,乌克兰语:Ризький мир)也称《里加条约》,由波兰第二共和国、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和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于1921年3月18日在今拉脱维亚里加签署,标誌着波苏战争的结束。 和约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以及立陶宛的一部分划归波兰。波蘭立陶宛聯邦在第一及第二次瓜分波蘭時被俄羅斯分得的土地大部份仍然未能重歸波蘭所有。 另外,波蘭獲得三千萬盧布,作為波蘭在被瓜分時期向俄羅斯帝國的經濟投入的補償;蘇俄需歸還那些在1772年後被俄方掠去的波蘭藝術品及國寶;雙方放棄向對方索取戰爭賠款。 雖然由西蒙·彼得留拉領導的烏克蘭人民共和國在1920年與波蘭結為軍事同盟,此後與波蘭人並肩作戰,不過波蘭在和約談判中卻不太關注對彼得留拉的條約義務。波蘭人接受《里加和約》,其實是違反了禁止單獨談判和平的波蘭與烏克蘭的軍事同盟條款。Richard K Debo, Survival and Consolidation: The Foreign Policy of Soviet Russia, 1918–1921,, McGill-Queen's Press, 1992, ISBN 0-7735-0828-7.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里加和约 · 查看更多 »

苏-27战斗机

苏-27战斗机(又稱為--,简称苏-27,在中国大陆读作“苏两七”,中華民國空軍簡稱“蘇兩拐”,俄语:Cy-27,拉丁字母转写 --)是在前苏联时期由苏霍伊设计的单座、双发、全天候、重型战斗机。其北约命名稱為側衛(Flanker)。 Su-27由前蘇聯研製,設計目的是為對抗1970年代美軍發展的戰鬥機,主要假想敵是F-15。設計要求長程、重武裝、及很高的操控靈活性。Su-27除了擔任空優任務為主的機型之外,還有其他多種任務的衍生型。依照歐美國家劃分之战机世代上,屬於第四代战机。.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苏-27战斗机 · 查看更多 »

苏德战争

蘇德戰爭(德國方面稱為東方戰線,die Ostfront;蘇聯方面稱為偉大的衛國戰爭,Великая 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Война,而「衛國戰爭」本指1812年的俄法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与納粹德國及雙方盟國之間發生的戰爭,時間從1941年6月22日德國開始進攻蘇聯、至1945年5月9日德國向苏联投降為止。.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苏德战争 · 查看更多 »

苏共中央总书记

#重定向 苏共中央主要负责人列表.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苏共中央总书记 · 查看更多 »

苏维埃俄国

#重定向 蘇維埃俄國.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苏维埃俄国 · 查看更多 »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重定向 苏联.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 查看更多 »

苏联大元帅

苏联大元帅(Генерали́ссимус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為苏联共产党总书记斯大林於1945年6月27日自封的苏联軍銜。在苏联军衔系统中居于最高阶,也是苏联元帅级军衔(苏联大元帅、苏联元帅、军兵种主帅、军兵种元帅)中最高一等。苏联大元帅只授予最高领导人、红军最高统帅一人,以表彰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统帅苏联红军赢得胜利,但实际上斯大林未正式接受此衔。.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苏联大元帅 · 查看更多 »

苏联军事史

苏联军事史从1917年11月7日的十月革命开始,到1991年的苏联解体为止。 为应对白军和外国军队的干涉,1918年1月28日,苏俄人民委员会通过了建立工农红军的法令。在1918年,红海军也建立了起来。1918年-1921年,苏联红军还参与了与波兰的战争。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苏联派出军事顾问到过中华民国、西班牙等国家。1939年,苏联红军在西方与芬兰进行战争,在东方与日本帝国在中华民国与蒙古人民共和国的边境上有过诺门坎冲突。1941年-1945年,苏联红军参与了伟大卫国战争,抵挡住了纳粹德国的进攻,并在1945年成功占领纳粹德国首都柏林。 1946年,苏联红军和苏联红海军一起改组为苏联武装力量。冷战时期,苏联的军事力量除了苏联武装力量之外,还有内务部的内卫部队、克格勃的边防部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苏联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苏联的军事力量有着数量庞大的常规武器和核武器。苏联的军事力量在冷战时期参与过朝鲜战争、中苏边界冲突、阿富汗战争、越南战争、阿拉伯-以色列冲突,并参与干预1956年的匈牙利十月事件和1968年的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 1991年苏联解体时,苏联的军事力量被各个加盟共和国瓜分,由於蘇聯時期各加盟國就已有各國自己的軍隊,因此一些重要裝備(如核武)的轉移是透過必須外交談判才能完成。俄罗斯分得的数量最多。.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苏联军事史 · 查看更多 »

苏联军兵种主帅

#重定向 军兵种主帅.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苏联军兵种主帅 · 查看更多 »

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Центральный комитет 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ой партии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 ЦК КПСС),简称苏共中央(ЦК),是苏联共产党的中央权力组织。早期也称为“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根据党章,在两次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之间的闭会期间,由中央委员会管理全党及政府事务。中央委员会成员每五年由党代会选举产生。 苏共中央政治局由苏共中央选出并对其报告。苏共中央同时选举出苏共中央书记,并组成苏共中央书记处,同时也选举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在1919-1952年间,苏联共产党中央组织局也以同样的方法选举产生。 苏共中央一年召开大会两次,每次集会时间持续一至两天。在其存在的大部分时间,苏共中央的权力由于它并不经常召开的大会和庞大的委员数量所限制,实权掌握在政治局内。中央委员会的定位更像是一个“橡皮图章”,用来造成一个达成共识的效果以赋予政治局决议的合法性。在诸如制定新的长期计划,或是选举新的党总书记等大型活动召开前,会召开一次全体特别会议。 自1917至1934年间,中央委员会由于讨论政治问题,更像是一个议会。但是由于中央内部许多委员对斯大林的反对声音时有产生,最终导致斯大林在苏共十七大与十八大之间(1934至1939年)发动了大清洗运动。因此直至斯大林死前,苏共中央的地位基本被无视。 斯大林死后,苏联进入了一段时期的集体领导制,并因此重启了中央委员会使其发挥作用。1957年,中央委员会反对了主席团(即政治局)提出的罢免赫鲁晓夫的决议。赫鲁晓夫在朱可夫元帅的协助下,得到了中央委员会的支持,并将对手指为反党集团。七年后的1964年,苏共中央在勃列日涅夫的授意下通过了罢免赫鲁晓夫的决议。 1985年3月的选举,改革派的戈尔巴乔夫当选为新的苏共中央总书记。这是苏共中央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定。在1991年八·一九事件后,中央委员会随着苏联共产党而解散。 Category:苏联共产党机构 Category:中央委员会.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苏联元帅列表

苏联的元帅军衔共分四级,“苏联大元帅”为第一级,“苏联元帅”和“苏联海军元帅”同为第二级;“军兵种主帅”为第三级;“军兵种元帅”为第四级。 “军兵种元帅”与陆军步兵的军衔“大将”为同级军衔,所以军兵种元帅不应归入苏联元帅级军衔,而应归入将官军衔。 但苏联一度将大将军衔图案改为一颗大星,类似元帅的肩章图案布局,和军兵种元帅肩章图案布局类似,且大将也佩戴元帅星,故也有人认为大将也应属于苏联的元帅级军衔。 苏联时期,共先后授予1人“苏联大元帅”军衔,40人“苏联元帅”军衔,3人“苏联海军元帅”军衔,13人苏联“军兵种主帅”军衔(空军主帅7人,炮兵主帅4人,装甲兵主帅2人),60人苏联“军兵种元帅”军衔(空军元帅25人,海军元帅9人,炮兵元帅10人,装甲兵元帅6人,工程兵元帅6人,通信兵元帅4人)。.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苏联元帅列表 · 查看更多 »

苏联国土防空军

国土防空军(Войска ПВО)是苏联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经验教训,于1948年组建的担负国土防空任务的军种。在苏联五大军种中排在战略火箭军与陆军之后。基层部队平时行政管理由所在大军区负责,作战指挥受最高统帅部与国土防空军总司令部领导。.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苏联国土防空军 · 查看更多 »

苏联国防委员会

苏联国防委员会(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комитет обороны,缩写为ГКО;拉丁化转写为Gosudarstvennyj komitet oborony, 缩写为GKO)是苏联武装力量和国防体系的最高决策机关。成立于1941年6月30日,根据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苏共(布)中央委员会和苏联人民委员会的决议而成立。.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苏联国防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苏联红军

工农红军(Рабо́че-крестья́нская Кра́сная а́рмия,РККА;简称Красная армия,КА),通称苏联红军,是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和之后1922年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武装力量,其下包括陆军和空军。红军直接起源于1917年十月革命,俄国内战期间布尔什维克创立军队反击他们敌人的军事同盟(尤其是以白军之名组成的团体)。1946年2月起红军与苏联海军组成苏联武装力量(Вооруженные Силы СССР(ВС СССР)/Vooruzhennye Sily SSSR),它的官方名称改為蘇維埃陸軍(Советская Армия),直到1991年12月解体。 红军陆军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同盟国获胜作出了决定性贡献。在德蘇战争的军事行动中,击败了战争中75%-80%的納粹德国(德意志國防軍及武装党卫队)部隊。.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苏联红军 · 查看更多 »

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Распад СССР)以发生在1991年12月25日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辞职为标志,蘇聯最高蘇維埃于次日(1991年12月26日)通過決議宣佈苏联停止存在,立国69年的苏联從此正式解體。苏联解体代表着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次大戰,二戰)结束后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和两极格局的结束,并对20世纪末的国际环境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很多原来被苏联控制的欧洲国家在苏联解体后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外交自主权,美国也在苏联解体后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由俄罗斯为主导的苏联解体,继承国家俄罗斯丧失25%的领土,丧失如此巨大的领土只有列宁签定的《布列斯特和约》可相比,但二战后,《布列斯特和约》失去的领土除芬兰外全部收复,苏联解体后国际形势已不可能好像以往一样通过武力扩张领土,俄罗斯要收复丧失的领土变得遥遥无期,苏联解体后被认为是苏联解体主要责任人的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民望长期处于低位。俄罗斯民族主义者,甚至一些前苏联异见人士对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口诛笔伐认为他们是俄罗斯的民族罪人。.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苏联解体 · 查看更多 »

苏联边防军

蘇聯边防軍(Пограничные войска СССР)是蘇聯担任边防的武裝力量。受苏联的国家安全部门的领导、管理、指挥,先后隶属于全俄肃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员会、国家政治保卫总局、内务部,从1954年起隶属于苏联部长会议国家安全委员会。因此,相应地称这支部队为“内务部边防军”(Пограничные войска НКВД СССР)、“国家安全委员会边防军”(Пограничные войска КГБ СССР)。苏联边防军也包括海防部队。 苏联边防军与苏军的五大军种、民防部队和内务部内卫部队一起构成整个苏联武装力量。但边防军不归属苏联国防部管辖,边防军司令也没有国防部的兼职头衔。 根据1982年11月24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的《边境法》第28条,苏联边防军的任务是:驱逐外来武装入侵;防止非法越境与跨境运输武器、爆炸品、走私、颠覆性宣传品;监控过境口岸秩序;监控在苏联领水的本国与外国船只;配合其他政府部门保护边境地区的自然资源、预防环境污染;授权对进出国境人员的随身物品的检查;具有对当事人的询问、讯问、搜查、逮捕、审讯的警察执法权。.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苏联边防军 · 查看更多 »

苏联部长会议

苏联部长会议(Совет Министров СССР)是1946至1990年苏联国家权力的最高行政机关,即苏联政府的一部分。其前身是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的苏联人民委员会,1946年3月第二届苏联最高苏维埃第一次会议决定将其改称为部长会议,而各人民委员也随之改称为部长。 委员会依据适当的法律发布声明和命令,对全联盟境内的共和国均有司法权力。然而,最为重要的法令会与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布联合声明,因后者在事实上更有权力。在1991年部长会议解散,代之以新成立的苏联内阁会议,在几个月后随着苏联解体而消失。 部长会议先后共拥有过七个主席,即苏联总理。自赫鲁晓夫下台后,党中央禁止任何人同时担任苏联的两大要职,苏共总书记和苏联总理。部长会议的主席团为苏联政府的集体决策者。主席团成员包括:部长会议主席一名、第一副主席和副主席若干人、各部部长、各个国家委员会主席、各加盟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以及经部长会议主席提名、由苏联最高苏维埃批准的苏联其他机关和组织的领导人。.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苏联部长会议 · 查看更多 »

苏联战略火箭军

#重定向 俄羅斯戰略火箭軍.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苏联战略火箭军 · 查看更多 »

苏联海军

#重定向 蘇聯海軍.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苏联海军 · 查看更多 »

IS系列坦克

IS坦克是一种苏联於二战期間开始發展的坦克系列,它是以约瑟夫·斯大林(Iosif Stalin)的名字命名的。德国将它称为JS坦克,而俄文写作ИС坦克。它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德国的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的冲击。.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IS系列坦克 · 查看更多 »

ISU-152式重型突擊炮

ISU-152/122式重型突擊炮是一款蘇聯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研發並使用的重型突擊炮。它使用的是IS-2重型坦克的底盤和車體。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ISU-152式重型突擊炮曾經被出口到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等多個國家中。.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ISU-152式重型突擊炮 · 查看更多 »

M-50轟炸機

米亞西舍夫M-50(北約代號:野蠻人)是蘇聯四發動機超音速轟炸機的原型,由米亞西舍夫設計局設計;始終沒有服役,確定生產的只有一架,1957年首飛。 一位作家曾經評這架飛機的設計是:「以對高速飛行一無所知下,M-50算是最成功的失敗」。M-50是四引擎高速轟炸機,配備兩具VD-7和兩具VD-7F渦輪發動機,一對掛在翼尖,一對在翼下的奇特佈局。機翼則是切調翼端的高單翼三角翼。 第二架M-50稱為M-52,改為Zubets廠的16-17渦輪發動機並且調整安裝的位置,垂直尾翼上又加了第二具水平安定面,M-50還參加過1961年的蘇聯空軍節,而M-52雖然完成但從未試飛。.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M-50轟炸機 · 查看更多 »

Mi-24雌鹿直升機

Mil Mi-24,北約代號雌鹿(Hind),由米爾莫斯科直升機工廠於1972年開始生產,主要定位為大型直昇機空中砲艇(攻擊)和低運量兵員運輸(運輸)用途,最初由蘇聯空軍使用,現已成功外銷30多國。 北約命名規則把外銷版的Mi-25和Mi-35分別命名為雌鹿D與雌鹿E,蘇聯飛行員則暱稱為「飛行戰車」或「Krokodil(鱷魚)」(因為其外型輪廓和迷彩紋路與鱷魚相似)。.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Mi-24雌鹿直升機 · 查看更多 »

MON-200反人員地雷

MON-200是一種指向性反人員地雷(定向雷)由俄羅斯生產,是MON-100地雷的放大版。 因為有大幅放大所以還能用來對付輕車輛甚至直升機。.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MON-200反人員地雷 · 查看更多 »

SU-85驅逐坦克

SU-85為蘇聯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研製的一種自走砲、坦克歼击车。其車體以著名的T-34中型坦克為底盤。早期的蘇聯自走砲不是用來作為突擊砲,如SU-122者,就是當作具有機動力的反坦克武器,而SU-85即屬於後者。SU-85的SU代表Samokhodnaya Ustanovka ,意為自走砲載具,而85則表示它的武器—85公釐D-5S火砲。.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SU-85驅逐坦克 · 查看更多 »

T-34坦克

T-34坦克是一款蘇聯於二戰前研發的中型坦克。早期T-34坦克出現時納粹幾乎沒有能夠有效對付這種坦克的武器,而它的76毫米火炮卻能夠輕鬆地擊穿德軍的所有坦克。它的出現一度對納粹德國造成很強衝擊(T-34的衝擊),迫使納粹德國加快豹式坦克的研發。隨着德軍對已有的坦克升級改造,加上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等新型坦克投入戰場,T-34的優勢逐漸喪失。爲了應對已發生變化的戰場環境,蘇聯將T-34/76坦克進行了火力升級,爲其裝上了一門85毫米火炮,這種新型的T-34坦克稱爲T-34/85坦克。T-34/85坦克在二戰中是盟軍最強大的坦克之一。截至二戰結束時,光是T-34/76和T-34/85坦克的總產量就已超過40,000輛,毫無疑問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產量最大的坦克,二戰後也僅有T-54/55坦克的產量超越了T-34坦克。T-34坦克擁有爲數眾多的衍生型號,如SU-85、SU-100驅逐戰車,以及SU-122突擊炮等。 二戰後,蘇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並沒有停止T-34坦克的生產,還將T-34坦克的部分生產線轉移到了自己的衛星國中。北朝鮮、中華人民共和國、北越、埃及等多個國家都曾接收過蘇聯的T-34坦克,其中部分國家還對T-34坦克進行過改造。T-34坦克活躍於冷戰前期的歷次軍事衝突中。六日戰爭後,T-34坦克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但是一些第三世界國家時至今日都仍在使用T-34坦克。雖然T-34坦克存在乘員舒適性差、製造工藝粗糙等缺陷,但這並不影響許多將領及學者對T-34坦克作出極高的評價。T-34坦克對後世的坦克設計有着深遠而持久的影響。蘇聯於冷戰期間研發的一系列主戰坦克都在某種程度上繼承了T-34坦克的部分設計思路。.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T-34坦克 · 查看更多 »

T-54/55系列主战坦克

T-54/55型坦克是由原苏联设计的中型坦克。其原型于二战结束前的1945年3月问世,量产则开始于1947年。其后,T-54/55型坦克迅速成为苏联及华约国家的装甲主力,并被输出到众多国家(主要是社会主义各国和第三世界国家)。因而,T-54/55型坦克参加了20世纪后半叶的几乎所有武装冲突。T-54/55系列坦克可說是有史以来产量最大的坦克,其总数据估计高达86,000-100,000辆。 在苏联,T-54/55型的主力地位很快被后继的T-62和T-72所代替,但在其他很多国家,T-54/55系列被沿用多年。直到今天,仍有50多个国家在使用T-54/55及其种类繁杂的改型。 T-54/55系列坦克主要在中东战争中与西方坦克交手,这一型号的装备促成了美国第一种主战坦克——M60的诞生Halberstadt, Hans Inside the Great Tanks The Crowood Press Ltd.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T-54/55系列主战坦克 · 查看更多 »

T-72主戰坦克

T-72主戰坦克是蘇聯在1967年開始研製的主戰坦克,於1977年11月蘇聯紀念十月革命60周年的紅場閱兵式上首次公諸於世。T-72可說是蘇聯追求於歐洲進行大規模縱深作戰的產物,以大量性能適中且低成本的主戰坦克集群進行突擊,在冷戰後期取代T-55成為蘇聯裝甲部隊的主力。除了大量服役於紅軍之外,也大量外銷和授權華沙公約盟國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及南亞的印度生產,總產量達2萬輛,T-72同時是多個國家自製坦克的基礎,南斯拉夫的M-84、伊拉克的巴比倫之獅及羅馬尼亞的TR-125,都是仿製自T-72,中國的85-IIM坦克的設計同樣受到T-72的影響。雖然第一輛T-72早於1973年出廠,但由於性能可靠及價格低廉,目前在俄羅斯仍有生產改良版作為自用及出口。.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T-72主戰坦克 · 查看更多 »

T-80主戰坦克

T-80是苏联研制的主战坦克,由T-64发展而来,自1976年服役至今,外号“飞行坦克”(俄语:"Летающий Танк")。这是历史上第一款量产的全燃气涡轮动力主战坦克早在1971年,瑞典的S型坦克已经使用燃气轮机了,但S型坦克的燃气轮机仅用于加速,平时的动力由柴油发动机提供。。由于T-80的研发生产单位分布在俄罗斯和乌克兰,因此苏联解体后两国独立继续发展T-80系列,并衍生出T-80U(俄罗斯)、T-84(乌克兰)等新型号。除了俄罗斯、乌克兰等前苏联国家,塞浦路斯、巴基斯坦、韩国Kolekcja Czołgi Świata, Issue 8, p 13、也有T-80及各种衍生型号服役。.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T-80主戰坦克 · 查看更多 »

Tu-95轟炸機

图-95(俄语:Ту–95,英语:---95),北約代號:Bear(熊),是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所研製,是全世界唯一服役的大型四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後掠翼長程戰略轟炸機、空射飛彈發射平台、海上偵察機,以及軍用客機。Tu-95在冷戰期間大量服役於蘇聯空軍和蘇聯海軍航空隊,蘇聯海軍航空隊使用的機型改稱Tu-142。自1960年代起保有螺旋槳式飛機飛行速度世界紀錄至今。 蘇聯解體後,烏克蘭曾接收約70架原屬蘇聯空軍的Tu-95系列機,但現已全部退役。而俄羅斯空軍接收的Tu-95系列機到2007年時仍在服役,預計將持續服役至2040年。Tu-95的動力來源為4具庫茲涅佐夫設計局(Кузнецов,局號OKB-276)研製的NK-12渦輪螺旋槳發動機,裝置在一個突出於翼前緣的長條形發動機艙中,每具發動機各驅動一組同軸反轉螺旋槳(Contra-rotating propellers),使得螺旋槳可以維持最大效率的同時,也充分使用發動機提供的驅動力;圖波列夫設計局又將Tu-95的主翼後掠35°,這樣的設計使得Tu-95保持任務執行中高速飛行的效率。.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Tu-95轟炸機 · 查看更多 »

柏林

柏林(Berlin,)是德国首都,也是德国最大的城市,现有居民约340万人。柏林位于德国东北部,四面被勃兰登堡州环绕,施普雷河和哈弗尔河流经该市。柏林也是德国十六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之一,和汉堡、不来梅同为德国僅有的三個城市州份。 柏林是欧盟區內人口第3多的城市(歐盟區人口最多的都市是法國的巴黎,其次是英國的倫敦)以及城市面积第8大的城市。它是柏林-勃兰登堡都会区的中心,有来自超过190个国家的5百万人口。地理上位于欧洲平原,受温带季节性气候影响。城市周围三分之一的土地由森林、公园、花园、河流和湖泊组成。据有关统数据统计,柏林总人口共有3,405,259人。 该根據考古发掘,柏林地區在八萬年前( 舊石器时代晚期市)已经有人類活動。該第一次有文字记载是在13世纪,柏林连续的成为以下这些国家的首都:普鲁士王国(1701年-1870年)、德意志帝国(1871年-1918年)、魏玛共和国(1919年-1933年)、納粹德國(1933年-1945年)。在1920年代,柏林是世界第3大自治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被分割;东柏林成为东德的首都,而西柏林事实上成为西德在东德的一块飛地,被柏林墙围住。直到1990年两德统一,该市重新获得全德国首都的地位,驻有147个。 柏林无论是从文化、政治、传媒还是科学上讲都称的上是世界级城市。该市经济主要基于服务业,包括多种多样的创造性产业、传媒集团、议会举办地点。柏林扮演欧洲大陆上航空与铁路运输交通枢纽的角色,同时它也是欧盟内游客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主要的产业包括信息技术、制药、生物工程、生物科技、光学电子、交通工程和可再生能源。 柏林都会区有知名大学、研究院、体育赛事、管弦乐队、博物馆和知名人士。城市的历史遗存使该市成为国际电影产品的交流中心。该市在节日活动、建筑的多样化、夜生活、当代艺术、公共交通网络以及高质量生活方面得到广泛认可。柏林已经发展成一个全球焦点城市,以崇尚自由生活方式和现代精神的年轻人和艺术家而闻名。.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柏林 · 查看更多 »

捷克斯洛伐克

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文/斯洛伐克文:Československo),是一个存在於1918年至1992年的欧洲国家,解体後演變為两个独立國家──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捷克斯洛伐克 · 查看更多 »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Československá socialistická republika,缩写为ČSSR)是捷克斯洛伐克在冷战期间的国名,由捷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和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两个民族共和国组成,国家已於1993年1月1日正式解体。.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東波美拉尼亞攻勢

東波美拉尼亞戰略攻勢(Восточно-Померанская наступательная операция)是蘇聯紅軍在德蘇戰爭對德意志國防軍實施的攻勢。這行動由1945年2月24日-1945年4月4日進行並攻佔了波美拉尼亞及西普魯士。 在蘇軍的角度,它涉及以下數個小型行動:.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東波美拉尼亞攻勢 · 查看更多 »

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

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俄文:Гео́ргий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Жу́ков,儒略曆)苏联军事家,苏联元帅,因其在德蘇战争上的卓越功勋,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也成为仅有的4次荣获苏联英雄的两人之一,另外一人是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 · 查看更多 »

波兰

波兰共和国(Rzeczpospolita Polska),简称波兰,是位於中欧的共和制国家,北面濒临波罗的海,西面与德国接壤,南部与捷克和斯洛伐克为邻,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在东,东北部和立陶宛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接壤。面積312,679平方公里,位居歐洲第十;人口約3,863萬人,位居歐洲第九。目前為欧盟、北约、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贸组织等國際組織的成員。.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波兰 · 查看更多 »

波兰人民共和国

波兰人民共和国是二战后在波兰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波兰统一工人党为执政党。在1944至1952年间的正式名称为波兰共和国(波兰语:Rzeczpospolita Polska),1952至1989年的正式名称为波兰人民共和国(波兰语:Polska Rzeczpospolita Ludowa,PRL)。 苏联对波兰的内政和外交有一定的影响,苏联一直在波兰驻有军队。1945年波兰军队80%的军官都由苏联将军和顾问组成。.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波兰人民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波兰第二共和国

波兰第二共和国(波兰语:II Rzeczpospolita),或称战间期波兰,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波兰国家。其正式国名为波兰共和国(波兰语:Rzeczpospolita Polska)。波兰第二共和国是在1918年,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尾声时建立,并且取代了德国的傀儡政权波兰王国。波兰第二共和国的周边国家有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但泽、罗马尼亚、苏联、拉脱维亚和立陶宛。该国在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坐落于格丁尼亚,是波兰极少数的沿海城市。尽管波兰第二共和国不断地受到来自邻国及国内分裂分子的压力,但是该国一直存在至1939年(持续约20年),该年8月,波兰第二共和国同时受到纳粹德国、苏联和斯洛伐克的入侵并被瓜分,这次入侵行动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端。波兰第二共和国的疆域范围,与目前的波兰第三共和国不同,大部分第二共和国的东部领土不属于第三共和国的管辖范围。 第二共和国的边境于1921年确立,1938年10月的面积约389,720平方公里(欧洲第六)。1931年,第二共和国共有人民3136万,波兰人占68.9%,乌克兰人占13.9%,犹太人占8.7%,白俄罗斯人占3.1%,德意志人占2.3%,其餘为立陶宛人、俄罗斯人、捷克人等,估计到1939年9月1日之前有3500万人。国外方面,波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与乌克兰(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与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立陶宛和苏联(波苏战争)都发生过战争;国内方面,发生过大波兰起义(1918年-1919年)和西里西亚起义(1919-1921)。 尽管波兰第二共和国的沿海城市十分的少,但是该国仍保持发展缓慢但稳定的经济。两次世界大战后,华沙、克拉科夫、波兹南、利沃夫和维尔纽斯都是拥有高度经济和教育水平的欧洲大城市。1939年时,波兰已是“欧洲大国”之一。尽管如此,波兰第二共和国的经济水平与目前的波兰第三共和国相比要低得多(据估计,在1929年波兰的国民生产总值(GDP)为50-60亿美元,而在2007年,这个数字已经到达约422亿美元)。2007年波兰在国际贸易份值中占1.1%,而在1937年是0.8%。.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波兰第二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语:La Troisième République)是在1870年至1940年统治法國的政权,是首个穩固建立的共和政府。共和國採用議會制民主模式並在1870年9月4日成立,在第二帝國因普法战争的失败而倒台、巴黎公社被成功鎮壓后而建立。一直到1940年时,因为纳粹德国入侵法国而滅亡。第三共和虽然从未被认为能长期执政,但它正是法国经历八十多年的政权更替及动乱后,第一个长久而稳定的共和政权,并赢得法国人对共和政体的支持。.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是朝鮮半島上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与大韓民國之间,自1950年6月25日开战至1953年7月27日签署停战协定的一场战爭,因未有和平協議,战争在理论上上仍未結束。 朝鲜半岛自1910年起被日本统治,直至1945年二战结束。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随后根据与美国协议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接受日本投降,占领朝鲜半岛。在1948年,南北两占领区内分别成立两个政府。南北双方均自认为全朝鮮半島的唯一合法政府,同时对整个朝鮮半島声称主权,拒绝承认以北纬38度线划分的苏美对日受降分界线为边界。在冷战初期的紧张国际形势背景下,南北双方都企圖武力統一朝鮮半島,沿三八线两边各自囤积大量军队,苏美占领军撤军后,自1949年1月起双方频繁發生小規模武装衝突,至朝鮮在充足准备后發動大规模攻势。它是冷战的第一场大規模“热战”。 朝鲜在1950年6月25日以反擊為理由越过三八线,一般以此為韩战(韩国内战)/朝鲜战争(朝鲜半岛战争,联合国当时用语)/朝韩内战(现今用语)之起点。于1945年成立的国际组织联合国隨即介入,当时苏联、美国、中华民国为联合国成员,而朝鲜、韩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均非联合国成员。联合国只承认美国支持的大韩民国为朝鲜半岛上唯一合法政府,不承认苏联支持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而认为是前者领土内的地方政治军事力量。25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蘇聯因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國席位問題而抵制出席會議,大韩民国向联合国控诉受到入侵,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第82号决议,声明此举为北朝鲜部队对大韩民国的武装攻击,并敦促其立即停火。6月27日,联合国安理会又通过第83號決議,要求北朝鲜军队撤回38度線,“建议联合国会员国给予大韩民国以击退北朝鲜武装攻击及恢复该区内国际和平与安全所需之援助”。随后1950年7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过第84号决议,由21个会员国组成“联合国军”参战,包括美国、英国等16个国家的军队,外加瑞典、印度、丹麦、挪威、意大利5个国家派遣的医疗队或医疗船,其中美国提供88%的战斗人员,占据主导地位。这支部队不听命于秘书长,而是受美国统一指挥,联合国要求由美國提交戰鬥行動報告。由此,以保卫和平的名义,韓戰演变为捲入数十个国家的国际武力争端。随后苏联空軍开始秘密參戰,而中方則譴責、呼籲雙方停火并保持一定中立。 朝鲜人民军在战争首兩個月占尽优势,三日內攻陷韩国首都汉城,韩国国军遭受巨大损失,不断后撤。至8月,朝鲜军队已抵达釜山环形防御圈。美军于9月15日在仁川登陸後迅速扭轉戰局,朝鲜军队後路被切斷,陷入不利地位,金日成向苏联集團請求協助,苏联也积极施压中国参战。随后,中国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发出警告,指出若聯合国軍越過38度线侵入北方,其中立政策可能改變;还谴责美国飞机进入中国领空,抗议美国飞机轰炸中国丹东的文物市场。 10月初,聯合國軍逆轉戰情,向北開進,越過38度線,終促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決定出兵介入。10月1日,韩国国軍越过三八線,美军则于10月8日正式越过三八线。10月19日,联合国军奪取包括平壤在内的朝鲜大部分地区,逼近中朝边境。同日晚,首批中国人民志願軍也秘密越過鴨綠江,開始激烈的攻防战斗。中国人民志愿军于参战后长驱直入,在第一次战役、第二次战役、第三次战役中连续击败联合国军,将战线推回三八线,并于1951年1月4日一举攻占韩国首都汉城。其后,1951年1月13日,联合国提出停战建议,但战争双方均未对此有进一步回应,战争继续进行。联合国军在此后的第四次战役和第五次战役中阻滞志愿军的进攻,使戰線在開戰一年後再次回到三八线并陷入胶着。蘇聯首先主張停火,而中、美双方均表贊同并开始停战谈判,但双方边打边谈,构筑堑壕,并在上甘岭和金城等地展开拉锯,双方皆有重大损失。 1953年7月27日,参战方三边——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鮮人民军、联合国军——在板门店签署朝鲜停战协定,宣布停战。协定建立朝韩非军事区作為緩衝區,并就战俘遣返问题作出安排。随后,朝韩双方仍继续保持外交冲突和军事对峙,持续至今。由于李承晚的反对,大韩民国国军并未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而以1950年7月李承晚将大韩民国国军指挥权交给联合国军为由,于金城战役后,在行动上遵守了朝鲜停战协定。因朝韩之间未直接签署停战协定或和平协议,韩国名义上自1953年后军队指挥权仍归联合国军而停止作战,所以理论上朝韩双方仍然处于战争状态,战争並未正式結束。至2018年4月27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与大韩民国总统文在寅,签署《为促进韩半岛和平、繁荣、统一的板门店宣言》,其中提出将在2018年年内宣布结束战争状态。 朝鲜战争結束后及中美關係正常化後,隨著冷戰緩和,各方重新考慮在朝鲜半岛的政策,联合国和大多数國家逐渐改变为同时承认以停战分界线划疆而治的朝鲜、韩国两个政权,而不介入双方的领土争端。联合国于1991年同时首次接纳朝韩为会员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则于1992年与韩国建交。.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朝鲜战争 · 查看更多 »

最高苏维埃

最高苏维埃(Верховный Совет)的意思是“最高会议”或“最高代表大会”,它是苏联、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的自治共和國和蘇聯解體後獨立的一部分後蘇聯國家最高立法机关的称呼。在俄语中,也将其他国家的最高委员会、最高理事会、最高议会称为“最高苏维埃”,如共济会法国最高委员会(Suprême Conseil de France,Верховный совет Франции)、乌克兰最高拉达(Верховна Рада України,Верховный Совет Украины)。 最高苏维埃可以指如下机构:.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最高苏维埃 · 查看更多 »

戈尔巴乔夫

#重定向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戈尔巴乔夫 · 查看更多 »

战略火箭军

战略火箭军可以指.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战略火箭军 · 查看更多 »

战斗机

戰鬥機(Fighter aircraft)係一種空對空戰鬥用的軍用飛機,主要用以對抗敵方的航空器,攻擊空中目標,奪取、維護戰場上的制空權,故其設計著重於提升機動力與運動性能。戰鬥機通常也被視為一個國家最重要的空中戰力。 史上第一款名義上的的戰鬥機是1913年法國的莫蘭-索尼耶L單翼機。法國人率先實現了在螺旋槳上安裝鋼鐵製子彈偏導片,使機槍子彈不會擊中螺旋槳。這個系統讓飛行員可專​​心駕駛飛機並進行射擊,同時也無須額外配置機槍手,但會使機槍的射速變慢。 過往的戰鬥機根據用途又細分為殲擊機與攔截機(Interceptor)。殲擊機即大眾熟知的傳統戰鬥機,用途是消滅敵方軍用飛機、控制空域,掌握制空權可避免己方地面受到攻擊,亦有利於己方攻擊敵方地面。由於殲擊機隨時可能進行空中纏鬥,對機動力、運動性能的要求遠高於其他機種。攔截機的用途則是在敵方轟炸機和偵察機進入己方空域前,以其速度和爬升能力爭取時間及高度優勢並將其摧毀。由於攔截機是針對飛行高度較高的轟炸機與偵察機,在設計上以爬升率和飛行速度為優先。二次大戰後,有鑑於原子彈的威脅,許多國家一度將攔截機視為與殲擊機同等重要的機種。不過由於飛彈科技的成熟,以及超音速巡航的出現,攔截機的功能已可通過殲擊機配備飛彈來滿足,成為現今趨勢之多用途戰機,不再發展專門的攔截機。.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战斗机 · 查看更多 »

攻击机

攻擊機(Attack aircraft),又稱--,係一種在中、近距離對地面、水面目標攻擊用的軍用飛機,也是擔任密接支援陸軍的要角。現代的多用途戰機基本上都能取代攻擊機,但仍存在專門的攻擊機。除此之外有些攻擊機是以軍用教練機改裝而來。 過去日本帝國海軍所稱的攻擊機未必屬於攻擊機,其包含了初期開發的水平轟炸機和魚雷轟炸機,與現今分類的攻擊機不盡相同。後期開發的轟炸機種與俯衝轟炸機才被稱轟炸機,日文漢字為爆撃機。.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攻击机 · 查看更多 »

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簡稱拉美,是美洲的一部分,狭义上包括了以拉丁語族(也称罗曼语族,主要是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法语)语言为官方语言的美洲国家和地区;广义上包括了美国以南的全部美洲国家与地区。拉丁美洲拥有占地球陆地表面积将近13%的19,197,000平方公里陆地面积。截止2013年,拉丁美洲的人口估计超过6亿。在2014年,拉丁美洲有着5.573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如果以购买力平价来计算则是7.532万亿美元。单词拉美最早在1861年被一本叫做《拉丁种族的审查》的致力于泛拉丁化的杂志提出。.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拉丁美洲 · 查看更多 »

总参谋部

#重定向 参谋部.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总参谋部 · 查看更多 »

1979年阿富汗战争

#重定向 苏联-阿富汗战争.

新!!: 苏联武装力量和1979年阿富汗战争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