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苋属

指数 苋属

苋属(学名:Amaranthus)植物是一类分布广泛的草本植物,包含了大约70个种,常统称为野苋菜。其普遍特征是花序和叶子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紫红色到金色。该属有一些种被认为是有危害的杂草,而另一些则是世界各地广泛食用的叶菜,粮食或是观赏植物。部分种类在外形和用途上与临近属青葙属中的一些成员相似,其归属仍未有定论。.

74 关系: 加勒比地区卡尔·林奈印度尼西亚千穗谷反枝苋叶酸双子叶植物學名尾穗苋中國东非希腊乌干达亚洲他加祿語心血管疾病北美苋刺莧凹头苋皱果苋石竹目班图语支種子粮食繁穗苋约鲁巴语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B6维生素C维生素K绿叶蔬菜绿穗苋美洲番茄物种白苋花序莧科菲律宾鐮刀型紅血球疾病面筋青葙属血细胞压积被子植物西非马来西亚高血壓越南...齐切瓦语藜麥膳食礦物質野草蕎麥酸豆腋花苋苋菜雜交種蛋白质染料核黄素植物斯瓦希里语斯里蘭卡 扩展索引 (24 更多) »

加勒比地区

加勒比海及其附近区域。.

新!!: 苋属和加勒比地区 · 查看更多 »

卡尔·林奈

卡尔·冯·林奈(Carl von Linné,),也譯為--,受封貴族前名为卡尔·林奈乌斯(Carl Linnaeus),由于瑞典学者阶层的姓常拉丁化,又作卡罗卢斯·--烏斯(Carolus Linnaeus),瑞典植物学家、动物学家和医生,瑞典科学院创始人之一,並且担任第一任主席。他奠定了现代生物学命名法二名法的基础,是现代生物分类学之父,也被认为是现代生态学之父之一。他的很多著作使用拉丁文撰写,他的名字在拉丁语中是Carolus Linnæus(在1761年之后为Carolus a Linné)。 1707年,林奈出生于瑞典南部斯莫蘭的一个小乡村里。林奈在烏普薩拉大學接受了大部分的高等教育,并在1730年开始教授植物学。1735年至1738年之间,他居住在国外和做研究。他在荷兰出版了第一版的《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之后,他回到瑞典的乌普萨拉,担任了医学和植物学教授。在1740年代,他旅行遍及瑞典各地,搜集和分类各种植物和动物。在1750年代和1760年代,他继续搜集和分类各种动植物,并将成果出版了好几卷。当他逝世的时候,他已经是欧洲最受赞誉的科学家之一。 瑞士哲学家卢梭在给林奈的信中写到“告诉他我知道地球上没有人比他更伟大”。德国学者歌德写过:“除了莎士比亚和斯賓諾莎,再没有其他的先人对我的影响比林奈更强。”瑞典作家斯特林堡说过:“林奈实际上是个诗人,只不过碰巧成为了一个博物学家。”除了这些赞誉,林奈还被称为“植物学王子”,“北方的博物志”,以及“第二个亚当”。Broberg (2006), p. 7.

新!!: 苋属和卡尔·林奈 · 查看更多 »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亞共和国(Republik Indonesia,IPA讀音:),简称印度尼西亞或印尼,为东南亚国家;約由17,508個岛屿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萬島之國」黃煥宗、孫福生,《中國大百科全書》-印度尼西亞歷史。。印度尼西亞人口超過2.65億,為世界上人口第四多的國家。國體屬共和國,國會代表及總統皆由選舉產生。印度尼西亞首都為雅加達。印度尼西亞國界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相接,另有新加坡、菲律賓及澳大利亚等其他鄰國。印度尼西亞為东南亚国家联盟創立國之一,且為20國集團成員國。在2016年,依國際匯率計算,印度尼西亞為世界第16大經濟體,以购买力平价計算則為世界第8大經濟體。 印度尼西亞群島自7世紀起即為重要貿易地區,古代王國三佛齐及之後的满者伯夷曾與中國和印度進行貿易。印度尼西亞當地統治者逐步吸收外國文化、宗教和政治型態,曾出現興盛的佛教和印度教王國。外國勢力因天然資源而進入印度尼西亞,穆斯林商人帶入伊斯蘭教,歐洲勢力則帶來了基督宗教,並於地理大發現後壟斷香料群島摩鹿加群岛的貿易。在350年的荷蘭殖民統治時期後,印度尼西亞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始告獨立,但獨立後仍面臨天災、貪汙、分離主義、民主化進程、經濟上劇變等挑戰。 由於島嶼遍布,印度尼西亞有數百個不同民族及語言,最大的族群為爪哇族,並在政治上居主導地位。國家語言、種族多樣性、穆斯林占多數人口、殖民歷史及反抗殖民為印度尼西亞人的共同身分。印度尼西亞國家格言「Bhinneka Tunggal Ika」(存異求同)闡明了多樣性及國家的型態。國家的天然資源豐富,但貧窮仍相當普遍,因而在世界各地有不少的印尼籍移工,但也有針對該地天然資源保育或收穫而來的西方人,國際交流程度不低。.

新!!: 苋属和印度尼西亚 · 查看更多 »

千穗谷

千穗谷又名千穗莧、籽粒莧、籽粒芡、莧米(学名: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为苋科苋属的植物。.

新!!: 苋属和千穗谷 · 查看更多 »

反枝苋

反枝苋(学名:Amaranthus retroflexus)是苋科苋属的植物。分布在世界各地、美洲热带以及中国大陆的山西、山东、新疆、宁夏、河南、陕西、辽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甘肃、河北等地,生长于海拔600米至3,0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农地旁、人家附近的草地上、田园内及瓦房上。.

新!!: 苋属和反枝苋 · 查看更多 »

叶酸

叶酸(Folate、folic acid)也稱為维生素B9,屬於維生素B。葉酸可用於治療由葉酸缺乏症引起的貧血。葉酸也是孕婦的營養補充品。在新生兒的病例中,有超過一半認為是因為懷孕初期葉酸不足所造成。有超過50個國家利用加入葉酸的營養強化食品來減少神經管缺損的比例。長期補充葉酸和中風及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小幅下降有關。葉酸可以口服,也可以用注射的方式補充。 正常劑量下的葉酸不會造成副作用,還不確定長期的高劑量攝取是否有需要關注的問題。不過已知的是高劑量的葉酸攝取會讓维生素B12缺乏症的問題較不易檢查到。人體在製造DNA、RNA,以及製造细胞分裂需要的胺基酸代謝時,都必須要用到葉酸。因為人體無法自行製造葉酸,因此葉酸屬於人體必需的维生素。 葉酸攝取不足會造成葉酸缺乏症,會導致,症狀包括疲勞、心悸、呼吸困难、舌頭上的瘡,以及皮膚或髮色的變化,兒童若膳食攝入不足,一個月後會出現葉酸缺乏症。成人體內正常的葉酸總量在10,000–30,000µg,而血液中的濃度則為7 nmol/L(3 ng/mL)。 葉酸是在1931年至1943年之間所發現的,由米切尔(H.K.Mitchell,1941)及其同事首次从菠菜叶中提取纯化出来,命名为叶酸。葉酸列在世界衛生組織基本藥物標準清單中,是基礎中所需,最有效及安全的藥物。2014年在開發中國家,每一劑的葉酸膳食補充品價格在0.001至0.005美金之間。葉酸的英文folic源自拉丁文的folium,意思就是葉子。在許多的食物中都含有葉酸,特別是深綠色的葉菜類以及肝。.

新!!: 苋属和叶酸 · 查看更多 »

双子叶植物

雙子葉植物(Dicotyledons,简称dicots),又稱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木--蘭綱(Magnoliopsida),是指一般其種子有兩個子葉之開花植物的總稱,約有199350個物種。非雙子葉植物的開花植物則稱為單子葉植物,一般只有一個子葉。 雙子葉植物不再被視為是一個恰当的類群名称,且此一名稱亦至少不被使用在分類的意涵上。但前述之雙子葉植物的絕大部份可以分至一名為真雙子葉植物分支的單系群。此一單系統可以以其花粉的結構於其他的開花植物所區隔。其他的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的花粉都是單溝或單溝衍生的樣式;而真雙子葉植物分支的花粉則為三溝或三溝衍生的樣式,其花粉的溝上會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細孔。.

新!!: 苋属和双子叶植物 · 查看更多 »

學名

在生物分类学中,學名按字面即為科學名,名词组合基于拉丁文文法。它在科學,特別是生物學上使用的名稱。例如,廣為人所接受的植物 (生物)名稱;它也受到國際植物命名法規(ICBN)之規範。:「Scientific name: A formal, universally accepted name,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which (for plants, algae, fungi and organisms traditionally treated as such) are provid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 學名的第一個字需大寫。而習慣上,在科學文獻的印刷出版時,學名之引用常以斜體表示,或是於正排体學名下加底線表示。學名内所指的有可能是一種生物、一屬的生物或一科的生物。这可因為不同的國際命名法規,有不同的變化。原則上,一種生物的學名只有一個,而這一個學名也只會用來稱呼這一種生物,但目前命名法規各自獨立,因此有可能出現同種動物、植物用同樣的學名。相對的親屬生物可能還有許多不同的名字,學名以外的名字均為俗名。學名使用拉丁化文字,而俗名沒有限制。除拉丁学名外的其他任何名称都是俗名。 目前已知最長的學名為雙翅目的,由42個字母組成,意思是「擁有近似黃蜂飛行姿態而接近水虻的」。最短的學名則分別為南蝠的 Ia io 和奇翼龍的 Yi qi,都僅有4個字母。.

新!!: 苋属和學名 · 查看更多 »

尾穗苋

尾穗苋(学名:Amaranthus caudatus),又名老枪谷(龙沙纪略),是苋科苋属的植物。分布于全世界和地以及中国大陆的全国各地等地,生长于海拔580米至1,200米的地区,多生在野生,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叶和种子可食。.

新!!: 苋属和尾穗苋 · 查看更多 »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新!!: 苋属和中國 · 查看更多 »

东非

东非即东部非洲地区,根據聯合國的次分區共有19個国家或屬地:.

新!!: 苋属和东非 · 查看更多 »

希腊

希腊(Ελλάδα,),官方名称为希腊共和国(希腊语:Ελληνική Δημοκρατία,),位于欧洲东南部的跨大洲国家。2015年其人口约为1,090万。雅典为希腊首都及最大城市,塞萨洛尼基为第二大城市。 希腊位于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十字路口,战略地位重要。其位于巴尔干半岛南端,西北邻阿尔巴尼亚,北部邻马其顿共和国和保加利亚,东北邻土耳其。希腊分为九个地区:马其顿、中希腊、伯罗奔尼撒、色萨利、伊庇鲁斯、爱琴海诸岛(包括十二群岛及基克拉泽斯)、色雷斯、克里特和伊奥尼亚群岛。爱琴海位于希腊本土东侧,爱奥尼亚海位于西侧,克里特海和地中海位于南侧。希腊海岸线长达,为地中海盆地国家中最长,世界第11长。希腊拥有大量岛屿,其中227个岛屿有人居住。其百分之八十区域为山地,奥林波斯山为全境最高峰,海拔。 希腊为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自公元前270,000年起即有人居住。其被称作西方文明的摇篮,为民主制度、西方哲学、奥林匹克运动会、西方文学、史学、政治学、重要科学及数学原理、西方戏剧(悲剧及喜剧)的发源地。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腓力二世首先统一了希腊。其子亚历山大大帝迅速征服了古代世界的大片地区,将希腊文化和科学自东地中海地区传播至印度河流域。公元前2世纪希腊为罗马所吞并,成为罗马帝国及其继承国拜占庭帝国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中后者为希腊语言及文化所主导。公元1世纪希腊正教会建立起来,塑造了现代希腊的文化认同,并将希腊传统传播至正教世界。15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夺取了希腊地区。1830年,在经历独立战争后,希腊作为现代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希腊的文化遗产由其18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数可见一斑,这一数目在欧洲及世界均居前列。 希腊为民主制国家,发达国家及高收入经济体,其生活质量较高,及人类发展指数为极高。希腊为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为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前身)第十个成员国,并自2001年以来为欧元区成员国。其亦为诸多国际组织的成员国,包括欧洲委员会、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及法语圈国际组织。希腊的独特文化地位、旅游业、船运业及战略地位使其被归为一中等强国。其为巴尔干地区最大规模经济体,并为这一区域重要的投资者之一。.

新!!: 苋属和希腊 · 查看更多 »

乌干达

烏干達共和國(Jamhuri ya Uganda,Republic of Uganda)是東非的內陸國家,為伊斯蘭會議組織成員。 烏干達氣候宜人,土地肥沃,銅、錫、鎢等礦藏豐富,英國殖民時期曾被稱為「非洲明珠」。20世紀下半葉因連年內戰及錯誤政策,國家經濟遭受巨大困難。與五個國家:肯尼亞、坦桑尼亞、布隆迪、盧旺達和南蘇丹同為東非共同體成員。近年來,除南蘇丹以外其他國家有意合併為東非聯邦,新國體將共同使用同一部憲法、一樣的貨幣,由同一位總統與合組的議會來治理。。.

新!!: 苋属和乌干达 · 查看更多 »

亚洲

亞细亚洲(Ασία;Asia),简称亚洲,面积4457.9万平方公里,覆蓋地球總面積的8.6%(或者總陸地面積的29.4%);人口總數約為40億,佔世界總人口約60.5%(2010年);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洲。 亞洲絕大部分土地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為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以東為亞洲。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為烏拉爾山脈、乌拉尔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峡。烏拉爾山脈以東及高加索山脈、裏海和黑海以南為亞洲。大陸東至白令海峽的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度40分,北緯60度5分),南至丹绒比亚(東經103度31分,北緯1度16分),西至巴巴角(東經26度3分,北緯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東經104度18分,北緯77度43分),最高峰為-zh-hans:珠穆朗玛峰;zh-hant:聖母峰;-。跨越經緯度十分廣,東西時差達11小時。西部與歐洲相連,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陸塊歐亞大陸。 亞洲東面是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南面則瀕臨印度洋,西面以烏拉山脈、烏拉河、裏海、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及愛琴海與歐洲分界,西南面隔亞丁灣、曼德海峽、紅海與非洲相鄰,東北面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亞細亞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名稱,希臘人稱呼他們的東方(一說為太陽升起的地方)為亞細亞,可能是來源於亞述人的名稱,亞述一詞在亞述的語言中也代表東方,原來只指希臘東方的小亞細亞半島,後來擴展到包括所有東方地區。 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

新!!: 苋属和亚洲 · 查看更多 »

他加祿語

他加祿語(Wikang Tagalog),又稱為他加洛語、塔加洛语和塔加路语,在語言分類上屬於南島語系的馬來-玻里尼西亞語族,主要於菲律賓呂宋島使用。菲律賓的國語之一菲律賓語(英語為另一官方語言或第二語言),正是以他加祿語為主體發展而來的。 根據2000年菲律賓人口普查,在76,332,470菲律賓人中,有21,485,927人以他加祿語為母語。此外,還有將近5,000萬其他菲律賓人則以他加祿語為第二語言。在菲律賓將近170種的本土語言中,只有他加祿語具有官方語言地位。.

新!!: 苋属和他加祿語 · 查看更多 »

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簡稱CVD)指的是關於心臟或血管的疾病,又稱為循環系統疾病、迴圈系統疾病。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包括冠狀動脈症候群、中風、、風濕性心臟病、動脈瘤、心肌病變、心房顫動、先天性心臟病、心內膜炎、以及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等等。 不同疾病的致病机理都不同。缺血性心臟病、中風及週邊動脈阻塞都和粥狀動脈硬化有關。它可能是由高血壓、抽煙、糖尿病、缺乏運動、肥胖、高血脂、飲食習慣不良以及過量飲酒等因素造成。心血管疾病所造成的死亡當中,由高血壓造成的佔13%,抽煙造成的佔9%,糖尿病造成的佔6%,缺乏運動佔6%,肥胖佔5%。其他可能的因素還有風濕性心臟病,這是由鏈球菌感染喉嚨後缺乏適當治療所導致。 估計有九成的心血管疾病是可以預防的。可以藉著減少風險因子來預防動脈硬化,比方說、規律運動、戒煙與控制飲酒量。控制血壓與糖尿病也對心血管健康有幫助。用抗生素治療鏈球菌咽喉炎能減少發生風濕性心臟病的機會。健康的人服用阿斯匹靈對心血管健康的影響尚未有定論。。不建議55歲以下的女性與45歲以下的男性為預防心血管疾病服用阿斯匹靈,年紀高於此標準的人則視個人狀況而定可能適合使用阿斯匹靈。對已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而言,接受治療也能改善預後。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最常見的死因之一,除了非洲之外心血管疾病在死因排行中都名列前茅。2013年心血管疾病共奪走了1,730萬條生命(總死亡數的31.%),比起1990年的1,230萬(總死亡數的25.8%)提升了不少。1970年代起,在發展中國家裡不管哪個年齡層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都在上升,相對而言在多數已開發國家中心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則在下降。冠狀動脈症候群與中風造成的死亡在男性中佔總心血管疾病死亡數的80%,在女性也佔了75%。大多數的心血管疾病好發於年紀較長的成年人。超過7千1百萬的美國人有著心血管問題。其中20到40歲的人有11%患有心血管疾病;40到60歲則有37%;60到80歲有71%;80歲以上的人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比率則高達85%。在已開發國家中,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平均年齡是80歲,但在發展中國家則僅為68歲。男性心血管疾病發作的年齡比女性平均要早7到10年。.

新!!: 苋属和心血管疾病 · 查看更多 »

北美苋

北美苋(学名:Amaranthus blitoides)为苋科苋属的植物。分布在北美以及中国大陆的辽宁等地,生长于海拔400米的地区,见于田野或路旁杂草地上,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苋属和北美苋 · 查看更多 »

刺莧

刺莧(学名:Amaranthus spinosus),又名竻苋菜(岭南采药录)、勒苋菜(广东),是一种野生苋菜,属莧科莧属,可以食用,但在許多地區都是入侵物種。.

新!!: 苋属和刺莧 · 查看更多 »

凹头苋

凹头苋(学名:Amaranthus blitum)是苋科苋属的植物。分布在日本、非洲、南美、欧洲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内蒙古、青海、宁夏等地,生长于海拔200米至2,000米的地区,一般生于田野以及人家附近的杂草地上。.

新!!: 苋属和凹头苋 · 查看更多 »

皱果苋

皱果苋(学名:Amaranthus viridis)为苋科苋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亚热带、热带非洲、两半球的温带、热带地区以及中国大陆的陕西、华北、华南、云南、华东、东北、江西等地,生长于海拔200米至2,000米的地区,见于人家附近的杂草地上以及田野间,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苋属和皱果苋 · 查看更多 »

石竹目

石竹目(学名:Caryophyllales)是核心真双子叶植物的一目,大多是草本及灌木,亦有些小乔木及肉质植物。该目植物的花大多为两性,辐射对称。大多數的食蟲植物歸屬於此目。含12科,约1万种,世界性分布。大部分种类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但许多科含灌木、藤本及乔木。草本种类包括观赏花卉、杂草及蔬菜。.

新!!: 苋属和石竹目 · 查看更多 »

班图语支

班图语支是非洲尼日尔-刚果语系大西洋-刚果语族中的一个语支,其中包含约600种语言,有约两亿母语者。在整个非洲中部和南部很普及,尽管在中非和南非国家中英语、法语和葡萄牙语一般为官方语言,但是班图语支是这些国家中最普及的语言。 在西北方班图地区与其它尼日尔-刚果语系接壤,在东北方它与尼罗-撒哈拉语系和亚非语系(其中的庫希特語族)相邻。在西南方有一个科依桑语系的語言島。.

新!!: 苋属和班图语支 · 查看更多 »

磷(Phosphorum,化学符号:P)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原子序数是15。.

新!!: 苋属和磷 · 查看更多 »

種子

种子是种子植物的胚珠经受精后长成的结构,一般有种皮、胚和胚乳等组成。胚是种子中最主要的部分,萌发后长成新的个体。胚乳含有营养物质。 种子是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体,由胚珠经过传粉受精形成。.

新!!: 苋属和種子 · 查看更多 »

粮食

糧食指植物可供人类食用的部分。狹義的糧食單指谷物(cereal),即禾本科作物的种子(以及例外情形的非禾本科的荞麦种子)。广义的粮食还要包括豆科植物的种子,以及马铃薯等植物可供食用的根或莖部。粮食所含營養物質主要為醣類(澱粉为主),其次是蛋白質。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對糧食的定義包括三大类穀物,包括麦类、稻谷、粗粮(又稱雜粮,即經常被用作動物飼料的粮食,包括大麦、玉米、黑麦、燕麦、黑小麦、高粱)。中国在先秦即有五谷之说,指稻、黍、稷、麦、菽物种作物,其种子称作稻米、黍米、粟米、麦粒、菽豆。.

新!!: 苋属和粮食 · 查看更多 »

繁穗苋

繁穗苋(学名:Amaranthus cruentus)是苋科苋属的植物。分布于世界各地以及中国大陆的全国各地等地,生长于海拔2,150米的地区,多生在野生,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苋属和繁穗苋 · 查看更多 »

约鲁巴语

约鲁巴语 (本名èdè Yorùbá)是西非超过2500万人使用的方言连续体。它是约鲁巴人的母语,使用在尼日利亚、贝宁、多哥、巴西、塞拉利昂、北加纳、古巴 约鲁巴语为孤立声调语言,意即它沒有詞形變化,且以聲調辨義,約魯巴語的句法结构为SVO。.

新!!: 苋属和约鲁巴语 · 查看更多 »

维生素

维生素(Vitamin)是一系列有机化合物的统称,曾依音译,称作“维他命”。它们是生物体所需要的微量营养成分,而一般又无法由生物体自己生产,需要通过饮食等手段获得。 维生素不能像醣类、蛋白质及脂肪那样可以產生能量,组成细胞,但是它们对生物体的新陳代谢起調節作用。缺乏维生素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適量攝取維生素可以保持身體強壯健康;過量攝取維生素卻會導致中毒。.

新!!: 苋属和维生素 · 查看更多 »

维生素A

#重定向 維生素A.

新!!: 苋属和维生素A · 查看更多 »

维生素B6

维生素B6(Vitamin B6)是B族维生素的一种,又名抗皮炎维生素、吡哆素,在食物中分布较广,同氨基酸代谢有密切关系,是氨基酸脱羧酶、转氨酶等的辅酶。 此为一种水溶维生素,在烹饪过程中易损失。动物缺乏维生素B6的症状有皮炎、痉挛、贫血等;单纯的维生素B6缺乏症在人类极少见。 维生素B6主要作用在人体的血液、肌肉、神经、皮肤等。功能有協助排出含氮廢物、抗体的合成、消化系统中胃酸的制造、脂肪与蛋白质利用(尤其在减肥时应补充)、维持钠/钾平衡(稳定神经系统)。缺乏维生素B6的通症,一般缺乏时会有食欲不振、食物利用率低、失重、呕吐、下痢等毛病。严重缺乏会有粉刺、贫血、关节炎、小孩痉挛、忧郁、头痛、掉髮、易发炎、学习障碍、衰弱。.

新!!: 苋属和维生素B6 · 查看更多 »

维生素C

維生素C(Vitamin C/ascorbic acid,又稱L-抗壞血酸,又譯維他命C)是高等靈長類動物與其他少數生物的必需營養素。是一種存在於食物中的維他命,可作為營養補充品。維生素C在大多数生物體内可藉由新陳代謝製造出來,但是有许多例外,比如人類,缺乏維生素C會造成壞血病。 維他命C可作營養補充劑以預防或治療壞血病,目前並無證據顯示可預防感冒。維他命C可藉由口服或注射來攝取。 維生素C的藥效基團是抗壞血酸離子。在生物體內,維生素C是一種抗氧化劑,因為它能夠保護身體免於氧化劑的威脅,維生素C同時也是一種輔酶。 一般而言,維他命C的耐受性很好,大劑量服用可能導致腸胃不適、頭痛、睡眠困難以及肌膚泛紅。懷孕期間攝取正常劑量通常是安全無虞的,維他命C為一種基本營養成分,有助於組織修復。含有維他命C的食物包含柑橘類水果、番茄以及馬鈴薯。當它作為食品添加劑。 維生素C也是一種抗氧化劑和防腐劑的酸度調節劑。多個E字首的數字(E number)收錄維生素C,不同的數字取決於它的化學結構,像是E300是抗壞血酸,E301為抗壞血酸鈉鹽,E302為抗壞血酸鈣鹽,E303為抗壞血酸鉀鹽,E304為酯類抗壞血酸棕櫚和抗壞血酸硬脂酸,E315為異抗壞血酸除蟲菊酯。 維他命C最早發現於1912年,在1928年首次被分離出來,在1933年首次被製造出來,於世界衛生組織基本藥物標準清單上名列有案,是建立照護系統時相當重要的必備基礎藥物之一。維他命C已經是通用名藥物,也是成藥。在發展中國家的批發價約在每月0.19到0.54美元之間,有些國家將抗壞血酸加入食物,像是營養麥片。3 g mol-1,熔点是190~192℃。在1 M水溶液中的旋光性是20.5-21.5度。pK1是4.17,pK2是11.57。在5mg/ml的水溶液中,pH值是3。氧化还原电位是0.166V(pH.

新!!: 苋属和维生素C · 查看更多 »

维生素K

維生素K是指具萘醌基的衍生物2-甲萘醌,是人類的維生素,具疏水性。它是一些特定蛋白質轉譯後所必需的,尤其是血液凝固中必備的蛋白質。維生素K2(甲萘醌(Menaquinone)和四烯甲萘醌(Menatetrenone))通常在動物腸中由細菌製造,因此缺乏維生素K是極為罕見的,除非腸道有嚴重損傷。除天然的维生素K1、K2外,亦有人工合成的维生素K3、K4。.

新!!: 苋属和维生素K · 查看更多 »

绿叶蔬菜

绿叶蔬菜, 也称作叶菜,是植物叶子可以作为蔬菜烹饪、食用。 虽然可作为绿叶蔬菜的品种千差万别,但大多数都有相似的营养成分与烹饪方法。 全世界已知有近千种植物作为绿叶蔬菜。大多数都是生长周期短的草本植物,如白菜、生菜。木本植物但叶子可食用的包括香椿、桑等。 许多饲料作物的叶子也可供人类食用,但通常还是只作为家畜的饲料。例如苜蓿、紫花苜蓿、大多数禾本科的草叶包括小麦与大麦。这些作物通常比绿叶蔬菜的产量更高,但利用其营养成分更困难,主要是因为含有过高的膳食纤维。.

新!!: 苋属和绿叶蔬菜 · 查看更多 »

绿穗苋

绿穗苋(学名:Amaranthus hybridus)是苋科苋属的植物。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南美洲以及中国大陆的河北、山西、湖北、江西、浙江、湖南、安徽、四川、陕西、江苏、贵州、河南等地,生长于海拔400米至1,1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旷地、田野及山坡,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苋属和绿穗苋 · 查看更多 »

美洲

美利堅洲(英文:Americas),简称美洲,位于西半球,自然地理分为北美洲和南美洲,面積達4254.9万平方公里,佔地球地表面积的8.3%、陆地面积的28.4%。人文地理则将之分为盎格鲁美洲(大多使用英語)和拉丁美洲(大多使用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美洲地区拥有大约9.5亿居民,占到了人类总数的13.5%。 最早发现并移民美洲的美洲原住民是东亚人后裔,迁徙时间至晚约在一万年前。多数原住民已经被欧洲移民有组织屠杀,已经不是主要居民。对于欧洲人来说,美洲最初并不为所知,后被航海家哥伦布于1492年发现,並误认为是印度,以致称当地人为印第安人流传之今。后以意大利探险家亚美利哥·韦斯普奇的名字命名,并沿用至今。 最先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向美洲移民,后来荷兰、英国、法国也向那里移民。1776年,美洲诞生第一个西方殖民独立国家——美国。.

新!!: 苋属和美洲 · 查看更多 »

番茄

茄(学名:Solanum lycopersicum),在中國大陸也可称為西红柿、洋柿子,是茄科番茄属的一种植物。番茄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现作为食用蔬菜已被全球性广泛种植,同時具醫療效用,是茄科开花植物的模型生物之一。.

新!!: 苋属和番茄 · 查看更多 »

物种

种(Species)或稱物种,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位于生物分类法中最後一级,在属之下。較為籠統的概念,是指一群或多或少与其它这样的群体形态相同,並能够交配繁殖出具生殖能力後代的相关生物群体。以演化生物學家恩斯特·麥爾的定义来说,物种是:「能够(或可能)相互配育的自然种群的类群,这些类群与其它这样的类群在生殖上相互隔离着。」昆虫学家陈世骧(1978)对物种所下定义为:「物种是繁殖单元,由又连续又间断的居群所组成;物种是进化单元,是生物系统线上的基本环节,是分类的基本单元。」。 在分类学中,一个物种被赋予一个拉丁化的雙名法名称。该名称使用斜体印刷,手写时则加上底線;属名首字母大写,屬名之後紧跟一个唯一的形容词,這個詞稱為種小名或種加詞,其首字母不可大寫。只有完整的双名制名称才称为「种名」,而非仅仅是双名制名称的第二个部分。例如人的种名叫Homo sapiens(智人),而不是sapiens。 物种也是演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单元。.

新!!: 苋属和物种 · 查看更多 »

白苋

白苋(学名:Amaranthus albus)为苋科苋属的植物。分布于日本、欧洲、中亚、远东地区、高加索、北美以及中国大陆的河北、黑龙江、新疆等地,生长于海拔200米至1,800米的地区,多生在路旁、人家附近和杂草地上,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苋属和白苋 · 查看更多 »

花序

花序(inflorescence)是花梗上的一群、或一叢花,依固定的方式排列,是植物的固定特徵之一。花序可以分为:无限花序和有限花序。 嚴格的說,花朵著生的分枝(stem)是種子植物的幼芽變異而來,包括節間和葉序(phylloaxis)在長度和性質上的變易,也包括主(main)花梗、次(secondary)花梗在比例(proportion)、壓縮(compression)、膨大(swelling)、併生(adnation)、合生(connation)、退化(reduction)等處的變異。 支撐全部花序的分枝(stem),稱為大(總、主)花梗(peduncle);大花梗和花序內的其他分枝,稱為脊梗(rachis,又稱花軸);支撐個別花朵的分枝,稱為小(次)花梗(pedicel)。 花序在果期(fruiting stage)內,即為果序(infructescence)。 根據花在大花梗上的排列方式、開花的順序、以及花的叢集方式,作成花序的分類。分類用的術語,多根據一般性的描繪(general representations)而來,然而植物本質上卻可能有複式(combination)的表現。.

新!!: 苋属和花序 · 查看更多 »

莧科

莧科(学名:Amaranthaceae)包括160属大约2,400种植物,多为草本或灌木,稀有乔木或藤本。 莧科广泛分布在全世界,一般分布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但也有许多种也分布在温带甚至寒温带地区。 2003年的APG II 分类法将藜科合并到苋科中来,两者的唯一区别是苋科花被膜质,藜科附着粉状或皮屑状物;苋科蒴果,藜科胞果。 不包括藜科的苋科仅有65属大约900种,大部分生活在热带非洲和北美洲,许多品种可以在盐碱地生长,有的品种是杂草,也有花卉品种。如鸡冠花、千日红和老来少等。 苋科植物单叶对生或互生,叶缘有齿,大部分无托叶。.

新!!: 苋属和莧科 · 查看更多 »

菲律宾

菲律賓共和國(Republika ng Pilipinas;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通稱菲律賓,是位於東南亞的一個群島國家。其地理位置處於西太平洋,北隔呂宋海峽與臺灣相望,南隔西里伯斯海與印度尼西亚相望,西隔中国南海與越南相望,東邊則為菲律宾海。作為一個座落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的熱帶國家,菲律賓常年飽受地震與颱風侵襲,然而其氣候環境也造就了豐富的自然資源與生物多樣性。菲律賓群島由7,641個島嶼組成,可分為呂宋島、-zh:米沙鄢群岛;zh-tw:維薩亞斯群島;zh-hk:維薩亞斯群島;zh-sg:米沙鄢群島;-和zh:棉兰老岛;zh-tw:民答那峨島;zh-hk:棉蘭老島;zh-sg:棉兰老岛;-三大島群。其國內人口約9,300萬,加上約1,100萬海外菲律賓人,2015年時總人口破億(世界第12名),成為東南亞第二個人口破億的國家。菲律賓群島上的種族與文化為數眾多,史前的尼格利陀人可能是該地區最早的居民,隨後南島民族的遷徙帶來了馬來文化,隨著宗教與貿易的發展,各地分別受到了印度文化、中華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的影響。 1521年麥哲倫探險隊航海抵達此地,隨後西班牙人於1565年至1571年期間開始陸續佔領菲律賓群島,展開長達300多年的統治。19世紀末期,菲律賓經歷了對西班牙革命、美西战争及美菲战争之後,成為美國殖民地,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間被日本佔領,並在戰後獨立。美國在當地留下了英文的主導地位以及對西方文化的認同。獨立至今,菲律賓經歷過數次的經濟快速成長,然而,政局動盪、貪污問題及社會不安成為了阻礙其發展的一大因素。此外,其國內還有嚴重的貧富差距。但是,近年來菲律賓的經濟有所改善,海外打工移民陸續歸國,特別是北部各島嶼、马尼拉的建設達到新興國家水平,該國並榮獲了亞洲四小虎的称号。.

新!!: 苋属和菲律宾 · 查看更多 »

鐮刀型紅血球疾病

鐮刀型紅血球疾病(Sickle-cell disease, SCD)是一組通常由雙親遺傳而來的血液疾病。其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叫做鎌狀紅血球貧血症(Sickle-cell anaemia, SCA) -->。該疾病會引起紅血球中的載氧血紅蛋白異常。在某特定的情況下(通常是缺氧狀況),紅血球會變成堅硬的鐮刀型 。鐮刀狀紅血球疾病的問題通常會在五到六個月齡時發作 -->。患者可能會出現多項健康問題,例如突發的疼痛(鐮刀型貧血危機,sickle-cell crisis)、貧血、細菌感染與中風。當患者年紀稍長之後可能會出現慢性疼痛 -->。在已開發國家中的患者平均壽命為40到60歲。 鐮刀型紅血球疾病通常發病於擁有兩個不正常血紅素基因的人,從父母雙方各遺傳過來一個不正常的基因。突變的血紅素基因存在許多亞型,其分類取決於其基因的突變區域。當溫度改變,承受壓力,脫水或是處於高海拔時會出現身體不適的緊急症狀。如果只有一個不正常基因的人通常不會有鐮狀細胞的特徵。這類型的人通常被視為基因帶原者 。檢驗是否有鐮刀行紅血球疾病通常是藉由血液檢查得知,有些國家在新生兒出生之後便會進行檢驗 --> ,在懷孕時也有機會可以驗出胎兒是否有鐮刀型紅血球疾病。 照護鐮刀型紅血球疾病患者的方式包含疫苗和抗生素之使用、多喝水、補充葉酸以及止痛劑。其他方法包括輸血和羥基脲藥物。一小部分的人可以利用骨髓細胞移植來進行治療。 2013年之前,全球約有320萬人患有鐮型紅血球疾病;另外約有4300萬人具有鐮型紅血球疾病表徵。據信大約80%的鐮型紅血球疾病病例出現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此外,印度部分區域、阿拉伯半島以及世界各地的非裔地區也是經常有病例出現的地方。在1990年,此疾病造成11萬3千人死亡,到了2013,此疾病已經造成17萬6千的人口死亡 。此疾病最初是記載在1910年美國醫師詹姆斯·赫里克所寫的醫學文獻 。1949年,此病的遺傳現象被E.

新!!: 苋属和鐮刀型紅血球疾病 · 查看更多 »

面筋

麵筋由麵團裡的不溶於水的各种蛋白质——麸质组成,通常由小麦、大麦等谷物中所提取。如果把麵團放於水裡沖洗,當把所有可被水冲走的物質沖走後,剩下的就是麵筋(如果把被沖洗到水中的部份沉澱濾乾,就是淀麵)。早在宋朝,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已有“濯尽柔麵,面筋乃见”的記載。 在東亞食品和素食品中,面筋常被用作肉类的替代物。但有些人也會對其麸质產生過敏反應(如乳糜泻患者),所以在美國等地也有出售針對該等人士、不含麵筋的代用食品(例如意大利粉),通常以馬鈴薯、稻米等製成。.

新!!: 苋属和面筋 · 查看更多 »

青葙属

青葙属(学名:Celosia)是苋科一個屬,用於食用及觀賞。外形和用途與苋屬相似。约60种草本植物,原产于热带美洲和非洲。.

新!!: 苋属和青葙属 · 查看更多 »

血细胞压积

血细胞比容(Hämatokrit,hematocrit 源於αιματοκρίτης,简写HCT / Ht.)又称血比容、红细胞压积,旧名红细胞压积(packed cell volume,简写PCV)指抗凝全血经离心后测得沉淀的血细胞(主要是红细胞)在全血中占有的比例。此数值因年龄和性别而异。正常情况下、 血细胞压积(成人):男:40~50%,女:35~45%。根据一些医院和教科书,正常數值不同,例如:男:42~54%,女:38~46%。(另一個例子:男:36~48%,女:34~44%) 红细胞比容增加可能由红细胞增多或血液浓缩造成。红细胞比容减少见于各型贫血,因红细胞体积不同,红细胞比容下降的幅度与血红蛋白浓度不一定一致。.

新!!: 苋属和血细胞压积 · 查看更多 »

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又名開花植物或有花植物,生物學分類稱被--子植--物門,是有胚植物中為數最多且最為人所知的一種,是植物界最多樣化的種類,约有304000種。同時開花植物是現時地球上演化最先進及優勢的植物種類。開花植物和裸子植物一起合稱為種子植物。開花植物可以由一系列的衍徵將其與其他的種子植物相區隔開來。.

新!!: 苋属和被子植物 · 查看更多 »

西非

西非通常是指非洲大陆南北分界线和向西凸起部分的大片地区,为地理、人种和文化过渡地带。 非洲大陆南大西洋海岸线在这一地区呈东西走向的部分曾以象--牙海岸、黄金海岸而闻名。奴隶贸易在这里被人操纵,现在绝大多数非洲裔美国人就是当时从西非贩运到美国的奴隶的后代。西非大西洋沿岸地区大部分为热带地区和热带雨林,以前人们沿这条海岸线穿行这一地区。聯合國西部非洲次分區包括十六個國家和一個屬地:.

新!!: 苋属和西非 · 查看更多 »

马来西亚

來西亞(Malaysia;Malaysia;簡稱大馬)是一個位於東南亞的國家,由前馬來亞聯合邦、沙巴、砂拉越及新加坡於1963年9月16日所組成的聯邦制、议会民主制、选举君主制和君主立宪制國家,新加坡後來在1965年8月9日从聯邦中被除名,並獨立建國。目前全國共十三個州,包括馬來半島十一州及位於婆羅洲北部的沙巴、砂拉越兩州,另有三個聯邦直轄區(吉隆坡、布城及納閩),全國面積共330,345平方公里 。馬來西亞隔南中国海分為東西兩大部分,間隔南中国海:西半部位於馬來半島,常稱為「西馬」,北接泰國,南部隔著柔佛海峽,以新柔長堤和第二通道與新加坡連接;東半部常被稱為「東馬」,位於婆羅洲島(Borneo Island)上的北部,南鄰印度尼西亞的加里曼丹,而汶萊國則地處納閩、沙巴和砂拉越之間,人口較不密集。由於馬來西亞的地理位置接近赤道,其氣候屬於亞洲熱帶型雨林氣候CIA.

新!!: 苋属和马来西亚 · 查看更多 »

高血壓

血压(Hypertension (HTN)或high blood pressure),全稱动脉高血压(Arterial hypertension),是一种动脉血压升高的慢性病。血压的升高使心脏推动血液在血管内循环时的负担增大。血压有两种,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心脏跳动时肌肉收缩(systole)或舒张(diastole)时的测量值。正常静息血压范围为收缩压90–139mmHg(最高读数)和舒张压60–89mmHg(最低读数)。血压持续等于或高于140/90毫米汞柱mmHg时则为高血压。 高血压分为或。约90–95%的病例为"原发性高血压",即没有明显病因的高血压。 其余5–10%的病例由影响肾脏、血管、心脏或内分泌系统的其它病症引发(继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是中风、心肌梗塞(心梗)、心衰竭、动脉瘤(如主动脉瘤)及外周动脉疾病等重症的主要之一,也是慢性肾病的起因之一。即使轻度的动脉血压升高也能缩短期待寿命。改变饮食及生活方式可以改善对血压的控制并减少相关的健康风险。但如果生活方式改变没有起效或效用不佳则这些患者常需要使用药物治疗。 高血壓類性疾病名列中華民國十大死因之一。.

新!!: 苋属和高血壓 · 查看更多 »

越南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通稱越南(),是位於东南亚中南半島東端的社会主义国家,北邻中國,西接柬埔寨和老挝,拥有超過9,500万人口,位居世界第15名。越南的首都是河内,最大城市是胡志明市。越南实行一黨制,执政党越南共产党是目前越南境内唯一的合法政党。越南為東南亞國家聯盟、世界贸易组织、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及法语圈国际组织成員,是未来11国之一。 越南北部古为百越地,南部为占婆之地。前111年南越国被汉朝灭亡后,越南北部被置于中國皇朝統治之下达数个世纪之久。在此期间,中国文化大量输入越南。10世纪越南摆脱中国统治正式建国,其后经历多个朝代,有分有合,15世纪时曾经被明朝直接统治20多年。19世纪中晚期,法国征服越南,对越施行殖民统治。1945年8月,越南独立同盟会发动八月革命,宣布越南独立。1954年,越南独立同盟会在奠边府战役中大败法国军队,迫使法国势力撤离并承认越南独立,随后的日内瓦会议约定以北纬17度线为界两越分立,北方由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统治,南方则先后建立了越南国及越南共和国(南越)。翌年越南战争爆发,由西方阵营国家支持的南越对抗东方阵营国家支持的北越。美国在战争中蒙受严重损失,逐步退出战场。1975年4月30日,北越攻占南越首都西贡,自此成功统一全国。 越南统一后,仍面临着经济落后的问题。1986年越领导层决定实施革新开放,从单一的计划经济,开放为市场经济,并发展多元化商品经济,此后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冷战结束后,越南经济快速发展,并逐渐摆脱外交困境,1995年加入东盟,1998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7年加入世贸组织。但越南仍在贫富差距、医疗卫生和性别平等方面面临着诸多问.

新!!: 苋属和越南 · 查看更多 »

齐切瓦语

切瓦语(Chicheŵa),也稱尼扬贾语(Nyanja)、馬拉維語,是馬拉維共和国的官方语言之一,也是当地土著的母语。这种语言主要通行于马拉維共和国,並有五百多万人(当中接近四百万人在马拉維、一百万在赞比亚、其余散布于鄰近国家)以这种语言作母语,语言人口接近一千万。属于班图语族的一个分支。.

新!!: 苋属和齐切瓦语 · 查看更多 »

藜麥

藜麥(學名:Chenopodium quinoa),又稱印地安麥、昆诺阿藜、奎藜、灰米或小小米,是一種南美洲高地特有的一年生穀類植物,种子可食。糧食穀物大多屬於禾本科,但是藜麥屬於苋科,所以被称作“假穀物”。.

新!!: 苋属和藜麥 · 查看更多 »

叶是高等植物的营养器官,侧边发育自植物的茎的叶原基。叶内含有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場所。同时,植物的蒸散作用是通过叶的气孔实现的。 叶只出现在真正的茎上,即只有维管植物才有叶。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所有高等植物都有叶。相对地,苔蘚植物、藻类、真菌和地衣则没有叶。在这些扁平体(Thallus)中只能找到与叶相似的结构,但只能作为类似物(Analoga)。 但有人认为,上述的叶的外延,只是狭义的。广义的叶应该指所有能行光合作用的组织结构。但有一部分的茎為了不讓水分被蒸散掉,而演變出如仙人掌般針狀的葉子。 完全叶包含三部分,叶片,叶柄和托叶。叶片指的是完全叶上扁平的主体结构。它会尽可能地吸收阳光,并通过气孔调节植物体内水分和温度。在叶片的纵切面可见三种主要结构:表皮組織(即上、下表皮),葉肉組織(包括柵欄組織和海綿組織),及維管束組織。 叶柄是连接叶片与茎节的部分。托叶则着生于叶柄基部两侧或叶腋处,细小,早落。不同的植物种类,托葉的形态也不同。例如豌豆有着大的叶片状托叶,而洋槐和酸枣的托叶则是针形,山櫻花的托葉為羽狀。其作用是保护幼叶。 而叶的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从非常原始的针状小型叶发展出各种各样形态的大型叶。有些叶,已不再行使叶的功能(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而成为花瓣,花刺,叶卷须和保护幼叶的牙鳞。.

新!!: 苋属和葉 · 查看更多 »

钾(Kalium,化学符号:K)是原子序数为19的化学元素,银白色有光泽的1A族碱金属元素,质软,和鈉的化學性質相似但更活泼。.

新!!: 苋属和钾 · 查看更多 »

钙(Calcium)是一種化学元素。其化学符号是Ca,原子序数是20。鈣是银白色的碱土金属,具有中等程度的軟性。雖然在地殼的含量也很高,為地殼中第五豐富的元素,占地殼總質量3%,因其化學活性頗高,可以和水或酸反應放出氫氣,或是在空氣中便可氧化(形成緻密氧化層(氧化鈣)),因此在自然界多以離子狀態或化合物形式存在,而沒有单质存在。在工業的主要礦物來源如石灰岩、石膏等,在建筑(水泥原料)、肥料、制鹼、和医疗上用途佷广。.

新!!: 苋属和钙 · 查看更多 »

铁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Fe,它的原子序数是26,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6。它是过渡金属的一种。铁是最常用的金属,是地球外核及內核的主要成份,是地殼上豐度第四高的元素和第二高的金屬。鐵常出現在类地行星中,因為鐵是高質量恆星核融合後的產物,鎳-56是放熱核融合反應的最後一個產物,之後會衰變成最常見的鐵同位素。 铁和其他8族元素相同,其氧化態範圍很廣,由−2到+6,但其中+2和+3是最常見的氧化態。在流星体及低氧的環境下,鐵會以单质的形式存在,但是鐵很容易和氧氣和水反應。鐵的表面是有光澤的銀灰色,但在空氣中鐵會反應生成水合的氧化鐵,一般稱為铁锈。許多金屬在氧化後會形成钝化的氧化層,保護內部的金屬不被氧化,但氧化鐵的密度較鐵要低,因此氧化鐵會剝落,無法保護內部的鐵不受腐蝕。.

新!!: 苋属和铁 · 查看更多 »

铜(copper)是化学元素,化学符号Cu(来自cuprum),原子序数29。纯铜是柔软的金属,表面刚切开时为红橙色帶金屬光澤、延展性好、导热性和导电性高,因此在电缆和电气、电子元件是最常用的材料,也可用作建筑材料,以及組成众多種合金。铜合金机械性能优异,电阻率很低,其中最重要的是青铜和黄铜。此外,铜也是耐用的金属,可以多次回收而无损其机械性能。 人类使用铜及其合金已有数千年历史。古罗马时期铜的主要开采地是塞浦路斯,因此最初得名cyprium(意为塞浦路斯的金属),后来变为cuprum,这是copper、cuivre和Kupfer的来源。二价铜盐是常见的铜化合物,常呈蓝色或绿色,是蓝铜矿和绿松石等矿物颜色的来源,历史上曾广泛用作颜料。铜质建筑结构受腐蚀后会产生铜绿(碱式碳酸铜)。装饰艺术主要使用金属铜和含铜的颜料。 铜是所有生物所必需的微量膳食矿物质,因为它是呼吸酶复合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关键组分。软体动物和甲壳亚门动物的血液色素血蓝蛋白中含有铜。鱼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血液中则是含铁的复合物血红蛋白。铜在人体中主要分布于肝脏、肌肉和骨骼中。铜的化合物可用作、杀真菌剂和木材防腐剂。.

新!!: 苋属和铜 · 查看更多 »

锰(manganese)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Mn,它的原子序数是25,是一种过渡金属。.

新!!: 苋属和锰 · 查看更多 »

锌(zinc)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Zn,它的原子序数是30,相对原子质量是65.39,是一种浅灰色的过渡金属;鋅由於形、色類似鉛,故也稱為亞鉛,古稱倭鉛。 外觀呈現銀白色,主要用途為鍍鋅,在現代工業中對於電池製造上有不可磨滅的地位,最具代表性之用途為「鍍鋅鐵板」,該技術被廣泛用於汽車、電力、電子及建築等各種產業中,於生活中相當重要的金屬。.

新!!: 苋属和锌 · 查看更多 »

膳食礦物質

物質,又稱為無機鹽及膳食礦物質,除了碳、氫、氮和氧之外,也是生物必需的化學元素之一,也是構成人體組織、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謝等生命活動的主要元素,約佔人體體重的4.4%。它們可以是巨量礦物質(需求相對比較大)或微量礦物質(需求較小)。他們可以自然地存在於食物中,或是元素或礦物形式地被加入,例如碳酸鈣或氯化鈉。有部份這些添加物來自自然來源,例如地下的牡蠣殼。有時礦物質會被加入食物以外的飲食裡,因為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和在食土病裡,稱為「異食癖」或「食土症」。 適當地吸取一定程度的每種食用礦物質是有必要持續去維持身體的健康。而過量吸取食用礦物質可能會導致直接或間接的病症,歸咎於身體裡礦物質程度之間的競爭特性。例如,大量的鋅並不有害於它自己,但卻會導致銅的不足(除非補償,按照老年眼疾研究計劃裡指出)。有媒體報導稱,物體接觸礦物質含量過高的井水後,會在物體表面形成薄膜,經長時間暴曬,薄膜會變成堅硬的外殼,即「石化」。 不同地理學地區的土壤含有不同數量的礦物質。.

新!!: 苋属和膳食礦物質 · 查看更多 »

野草

野草,亦作雜草,一般指在庭園、草坪或農地等土地上並非刻意栽種的植物。這些植物並不只限於草本植物。更多時候,野草專指有侵害性的植物,特別是那些不需栽種而能夠自行大量繁殖的植物。植物被視為野草與否,屬主觀判斷,有些野草在特定地區或族群不受歡迎,但在其他地區或族群有可能因為可入藥、食用、觀賞等用途,或不產生威脅,而不被視為野草。 野草不受歡迎的原因各有不同。植物可以因不美觀而被視為野草。很多時候,野草會消耗泥土中的營養,又或遮閉陽光,阻礙較受歡迎的植物或農作物生長。部分野草帶有毒性,會降低周邊植物的產量或經濟價值,或會容納及散佈對農作物有害的致病原,因而被刻意清除。 但另一方面,野草亦有可能是一般草地草種的返祖現象。例如:一般的草地經過雜交處理,並不開花及不能繁殖,但返祖的草地,卻可能會開有白色或黃色的小花。這些返祖的草地,亦有可能被當作是雜草。 在部分地區(例如:澳大利亞)的地方政府對當地居民的庭院有嚴格限制,不能讓野草生長,否則會被檢控。.

新!!: 苋属和野草 · 查看更多 »

蕎麥

荞麦(学名:Fagopyrum esculentum),亦作普通蕎麥以跟其他同屬物種區別,是蓼科荞麦属的植物,也有人将其分入蓼属,它是一种双子叶植物。普通荞麦和同属的苦荞麦(F.

新!!: 苋属和蕎麥 · 查看更多 »

镁(Magnesium)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Mg,它的原子序数是12,是一種银白色的碱土金属。鎂是在地球的地殼中第八豐富的元素,約佔2%的質量,亦是宇宙中第九多元素。.

新!!: 苋属和镁 · 查看更多 »

酸豆

酸豆(學名:Tamarindus indica),別名罗望子、酸角、酸果、酸子、亚参、九层皮、泰国甜角、酸梅树、亞森果,是豆科酸豆属唯一的种,是热带乔木,原产于东部非洲,包括马达加斯加落叶林,但已被引种到亚洲热带地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英文Tamarindus由Tarmar和indus组成,Tarmar的意思为熟枣的,indus是指印度。酸豆树是中国海南省三亚市的市树。.

新!!: 苋属和酸豆 · 查看更多 »

腋花苋

腋花苋(学名:Amaranthus roxburghianus)为苋科苋属的植物。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以及中国大陆的山西、甘肃、新疆、宁夏、河南、陕西、河北等地,生长于海拔1,800米的地区,常生长在旷地或田地旁,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苋属和腋花苋 · 查看更多 »

苋(学名:Amaranthus tricolor),雁来红(救荒本草)、老少年(盛京通志)、老来少、三色苋(华北经济植物志要),为苋科苋属的植物。分布在亚洲的日本、印度、中亚以及中国大陆,多生在半野生,属中国原产的植物(非从国外引种)。.

新!!: 苋属和苋 · 查看更多 »

苋菜

#重定向 苋属.

新!!: 苋属和苋菜 · 查看更多 »

雜交種

杂交种又稱杂种或混种,是指从两种不同的生物杂交产生的后代。.

新!!: 苋属和雜交種 · 查看更多 »

蛋白质

蛋白质(protein,旧称“朊”)是大型生物分子,或高分子,它由一个或多个由氨基酸残基组成的长链条组成。氨基酸分子呈线性排列,相邻氨基酸残基的羧基和氨基通过肽键连接在一起。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是由对应基因所编码。除了遗传密码所编码的20种“标准”氨基酸,在蛋白质中,某些氨基酸残基还可以被改變原子的排序而发生化学结构的变化,从而对蛋白质进行激活或调控。多个蛋白质可以一起,往往是通过结合在一起形成稳定的蛋白质复合物,发挥某一特定功能。 与其他生物大分子(如多糖和核酸)一样,蛋白质是地球上生物体中的必要组成成分,参与了细胞生命活动的每一个进程。酶是最常见的一类蛋白质,它们催化生物化学反应,尤其对于生物体的代谢至关重要。除了酶之外,还有许多结构性或机械性蛋白质,如肌肉中的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以及细胞骨架中的微管蛋白(参与形成细胞内的支撑网络以维持细胞外形)。另外一些蛋白质则参与细胞信号传导、免疫反应、细胞黏附和细胞周期调控等。同时,蛋白质也是动物饮食中必需的营养物质,这是因为动物自身无法合成所有氨基酸,动物需要和必须从食物中获取必需氨基酸。通过消化过程将蛋白质降解为自由氨基酸,动物就可以将它们用于自身的代谢。.

新!!: 苋属和蛋白质 · 查看更多 »

染料

染料是有颜色的物质但有颜色的物质并不一定是染料。作为染整工業基礎,必须能够使一定颜色附着在纤维上。且不易脱落、变色。染料通常溶於水中,一部份的染料需要媒染劑使染料能黏著於纖維上。 染料和色素吸收部份波長的光,所以看起來帶有顏色。與染料比較,色素並不溶於水中,亦不會附著於其他物質上。 考古資料顯示,染色技術於印度和中東已有超過五千年歷史。當時的染料從動植物或礦物質而來,甚少經過處理。大多數染料來自植物界(如植物的根、莓類、樹皮、葉子和木料等),但此類染料甚少被廣泛用於商業上。 第一種人造的有機染料苯胺紫(mauveine)由威廉·珀金(William Henry Perkin)於一八五六年發明。其後共有上千種染料被發明出來。.

新!!: 苋属和染料 · 查看更多 »

核黄素

核黄素,又称维生素B2,维他命B2。分子式C17H20N4O6。它是人体必需的13种维生素之一,作为维生素B族的成员之一,微溶于水,可溶于氯化钠溶液,易溶于稀的氢氧化钠溶液。 1879年英国著名化学家布鲁斯发现牛奶的上层乳清中存在一种黄绿色的荧光色素,他们用各种方法提取,试图发现其化学本质,都没有成功。几十年中,尽管世界许多科学家从不同来源的动植物都发现这种黄色物质,但都无法识别。1933年,美国科学家哥尔倍格等从1000多公斤牛奶中得到18毫克这种物质,后来人们因为其分子式上有一个核糖醇,命名为核黄素。.

新!!: 苋属和核黄素 · 查看更多 »

植物

植物(Plantae)是生命的主要形態之一,並包含了如乔木、灌木、藤類、青草、蕨類及綠藻等熟悉的生物。種子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擬蕨類等植物,據估計現存大約有350000個物種。直至2004年,其中的287655個物種已被確認,有258650種開花植物15000種苔蘚植物(参见条目中表格)。綠色植物大部份的能源是經由光合作用從太陽光中得到的。.

新!!: 苋属和植物 · 查看更多 »

斯瓦希里语

斯瓦希里语()属于班图语族,是非洲语言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5500万多人),和阿拉伯語及豪萨语並列非洲三大語言。 斯瓦希里语是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的官方语言,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国家语言之一,斯瓦希里语的方言盖泽佳语是科摩罗的官方语言之一。在赞比亚、马拉维、布隆迪、卢旺达、莫桑比克等东非和中非的国家,斯瓦希里语被作为交际语言使用。 早在1728年斯瓦希里語是以阿拉伯字母來拼寫,之後到19世紀受到歐洲殖民者的影響改以拉丁字母來拼音。而斯瓦希里語也吸收了大量阿拉伯语借词,语言的名称“斯瓦希里”来自阿拉伯文سواحيل(Sawahil)“濒海地区”。.

新!!: 苋属和斯瓦希里语 · 查看更多 »

斯里蘭卡

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ශ්‍රී ලංකා ප්‍රජාතාන්ත්‍රික සමාජවාදී ජනරජය;இலங்கை சனநாயக சோஷலிசக் குடியரசு),通称斯里兰卡(ශ්‍රී ලංකාව;இலங்கை),1972年之前称锡兰,是位於亞洲南部印度次大陸東南方外海的島國。古代中国曾經稱之為已程不、獅子國、師子國、僧伽羅、楞伽島。 斯里蘭卡是單一制共和國,首都位於斯里賈亞瓦德納普拉科特。.

新!!: 苋属和斯里蘭卡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莧菜野苋菜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