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臺灣原住民人物列表和賽德克·巴萊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臺灣原住民人物列表和賽德克·巴萊之间的区别

臺灣原住民人物列表 vs. 賽德克·巴萊

本列表是關於具有臺灣原住民身分的著名人物。另,關於具有臺灣原住民身分的著名音樂界人物,請參見「臺灣原住民音樂界人物列表」。. 《賽德克·巴萊》(賽德克語:Seediq Bale )是一部2011年台灣導演魏德聖拍攝的電影長片。改編自邱若龍漫畫《霧社事件》。片名賽德克·巴萊意為「真正的人」,在賽德克語,賽德克(Seediq)是人的意思,而巴萊(Bale)是真正的意思 2011-09-04 网易娱乐。 本片分為上下兩集:上集以象徵日本的〈太陽旗〉命名,描寫1930年莫那·魯道帶領族人反抗日本長期壓迫原住民而引發的霧社事件;下集命名為彩虹橋,刻畫日軍鎮壓,莫那·魯道帶領賽德克族浴血抵抗的過程,並深入刻畫族人從容犧牲後,越過彩虹橋回歸祖靈的故事。.

之间臺灣原住民人物列表和賽德克·巴萊相似

臺灣原住民人物列表和賽德克·巴萊有(在联盟百科)31共同点: 原住民台灣台灣日治時期太魯閣族导演少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總統徐若瑄第23屆金曲獎紋面美國羅美玲莫那·魯道馬志翔馬英九言承旭賽德克·巴萊賽德克族霧社事件閃靈樂團蔡英文臺中市臺灣話林慶台桃園市泰雅族游大慶溫嵐海角七號...新北市 扩展索引 (1 更多) »

原住民

原住民,旧称土著,是指某地方較早定居的族群,皆源自外来者(尤其是入侵者)对本地人(或族群)的称谓,原意指当地居民、原居民,但多具有土番、番人、土人等落后的贬意,然而到了二十世纪后期逐步形成了一个法律学方面的范畴,指的是正遭受到外来者侵蚀的文化独特的群体。當前對於原住民議題的討論多半應在民族國家所進行的殖民事業的脈絡之下來理解。外來統治者為安撫或控制原住民,以遂行其統治目的,會制訂各種不同的政策,而往往對於原住族群的生活方式多加干擾,甚至可能造成滅族的結果。 即使前一階段的殖民主義擴張已經在二次大戰之後的解殖民運動後告一段落,但類似的問題仍存在於原住民與解殖民之後成立的新興國家之間。有時後者會被稱為「內部殖民」,而與傳統的「外部殖民」加以區別。 本土居民一词被广泛的采用是起始于19世纪人类学和人种学的学科,韦氏字典将之定义为“某一群体的人团结于一个共同的文化、传统意义上的血缘关系,他们通常有着共同的语言、社会机构和信条,而且往往构成了一个不受支配的有组织团体。” 中文在討論此一問題時,亦有原住民族一詞的使用,它與原住民主要的區別在於:前者強調各原住民族群各自作為一個「民族」(people),而在國際法上應有包括追求民族自決等相應的集體權利;後者則或作為通稱、或僅指涉原住民個人作為在異族統治下的民族國家中受到內部或外部殖民的個別原住民個體。 目前尚不存在一个普遍接受了的“本土居民”的确切定义,然而,最经常被各方所认可及援引的四个要素是:.

原住民和臺灣原住民人物列表 · 原住民和賽德克·巴萊 · 查看更多 »

台灣

#重定向 臺灣.

台灣和臺灣原住民人物列表 · 台灣和賽德克·巴萊 · 查看更多 »

台灣日治時期

臺灣日治時期()是指臺灣在1895年至1945年間由大日本帝國統治的時期,於臺灣歷史上又稱為日本時代、日治時代、日據時代或日本統治時期。 日本統治時期臺灣經濟置於日本帝國主義支配之下,身為最後一個躋身新帝國主義的日本,其帝國主義型態具有後進性,和西方由資本主義引導國家海外殖民政策不同,日本國內的資本主義尚不發達,無力在臺灣從事大規模資本活動,因此日治初期,是由臺灣總督府主導殖民地的開拓規劃。原則上,由官方為日本資本家量身定做各種規則,迫使臺灣提供資源、物產及勞力,為其服務。在殖民國家發展定位上,日本將臺灣做為支持本國工業的後盾,同時是日本向南洋發展的基地。日本在臺灣實行特別法,以警察政治控制社會,臺灣人沒有平等的參政權,在日治初期的現代化教育程度也遠低於在臺灣的日本人,日後逐年普及,但教育制度上與日本人相比仍不平等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頁189-201,1999年,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自大正時期後,日本對臺灣統治已漸趨穩固以及大正民主化的政治風氣改變,於日治中後期日方改取較為柔和的內地延長主義統治方針以及改派任文官總督,臺灣亦在短時期內發展蓬勃的本土政治運動及社會運動,同時也其許多臺人出國前往中國東北的滿州國或到日本本土留學,如鍾理和等,甚至赴中國與國共合作抵抗日本統治。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方因應戰爭需要更進一步推行全面性的皇民化政策,以期將臺灣人同化於日本,不過儘管高砂族有志士、民間日籍台裔的志願兵力,仍有漢人赴中參戰抗日,日本政府在民族認同問題下,改派臺灣兵赴南洋即可看出官方與日籍臺灣人的煎熬,詳見臺灣抗日運動、高砂義勇隊。 基於日本殖民統治的需求,臺灣在日治時期於基礎設施、教育設施、公共衛生、農業以及工業等各方面得到相當程度的現代化,但在對外經濟關係上則被日本化。而因為日本統治末期推行皇民化運動造成的低中國性,與戰後初期「陳儀政府」治理失政集負面中國性大成,並視當時臺灣人為「日本奴化教育下的劣等國民」,在臺灣本地人與戰後來臺大陸人之間形成族群隔閡。許多臺灣人因而感到過去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情況比較良善。部份臺灣史學者認為,此情結不僅影響許多在日治時期出生的臺灣人,也相當程度地影響了戰後臺灣對本土認同、臺灣主體性、族群意識觀念乃至臺灣獨立運動的興起。儘管戰後國民黨政府在臺灣推行中國導向的民族主義教育,強調日本殖民臺灣的負面影響,把日治時期臺灣的抗日運動與中國抗日戰爭做連結,並將日本領臺視為等同日本侵華歷史的一部分,但臺灣民間對日本大多仍抱持好感,不過也有其他不同於上述調查結果之民調。日本留在臺灣的基礎建設、文化政策所造成的影響亦於近年來不斷被各界重新檢視或評價。為東亞乃至於世界殖民史上少見的情形,時常引起學術界的興趣及研討。.

台灣日治時期和臺灣原住民人物列表 · 台灣日治時期和賽德克·巴萊 · 查看更多 »

太魯閣族

太魯閣族(太魯閣語:Truku,書寫系統制定前慣以 Taroko 拼寫)是一種臺灣的原住民族群,於2004年1月14日成為第12個經行政院核定的臺灣原住民族,目前人口約三萬人。.

太魯閣族和臺灣原住民人物列表 · 太魯閣族和賽德克·巴萊 · 查看更多 »

导演

导演,狹义指在戏剧演出、影视制作团队中,整合全部艺术元素的艺术生产负责人。.

导演和臺灣原住民人物列表 · 导演和賽德克·巴萊 · 查看更多 »

少将

少將是軍隊的軍階,中将以下准將或上校或大校以上的一階,在沒有准將的國家中,少將為將官最初階。在有准將的國家中,准将是将官中最低階,少将則是兩顆星。根據國家不同,少將為將官中的第三階或第四階。中文裡的少將一詞是來自於日本軍制,日本軍制中的少將來自日本古代官職。當代日本自衛隊中的少將稱作「將補」。在北約軍隊中,相當於OF-7。 在中华民国,少將是將級最初階,肩、領章為一星,由上校所升任。他们在軍中通常擔任各司令部的副司令、國防部各下屬單位的高階主官(主管)、軍團副指揮官,地區指揮官、指揮部指揮官、旅長、軍醫院院長和軍校校長等一職。.

少将和臺灣原住民人物列表 · 少将和賽德克·巴萊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

#重定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臺灣原住民人物列表 ·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賽德克·巴萊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總統

中華民國總統是中華民國的國家元首,對外代表國家行使職權,對內則負政治上的最高責任,且為中華民國三軍統帥(武裝最高總司令),直接任命行政院院長,並提名司法、考試、監察三院院長,交由立法院(國會)行使同意權。除身兼國家安全會議主席之外,也在慣例上擔任中華文化總會會長等中華民國政府外圍民間機構的領銜職。.

中華民國總統和臺灣原住民人物列表 · 中華民國總統和賽德克·巴萊 · 查看更多 »

徐若瑄

徐若瑄(泰雅語:Bidai Syulan,Vivian Hsu,ビビアン・スー,비비언 수,),本名徐淑娟,中華民國臺灣台中縣豐原市(今台中市豐原區)出生,亞太地區知名女歌手、女演員、主持人。擅長詞曲創作並精通多國語言與樂器。其演藝事業在台灣、香港、日本、韓國、大陸以及亞洲各地都有優異的成績。.

徐若瑄和臺灣原住民人物列表 · 徐若瑄和賽德克·巴萊 · 查看更多 »

第23屆金曲獎

23屆金曲獎由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主辦、臺灣電視公司承辦,同時也是最後一次由行政院新聞局辦理入圍記者會,頒獎典禮則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接手辦理。共224個報名單位、提送503張專輯、1萬1538件作品報名角逐43個獎項,除評審團獎和特別貢獻獎外,傳統暨藝術音樂作品類共15個獎項,流行音樂作品類共24個獎項。傳藝類入圍名單於5月4日率先揭曉,流行類入圍名單於5月15日揭曉。 該屆金曲獎於2012年6月2日舉行傳藝類,6月23日舉行流行類頒獎典禮。傳藝類頒獎典禮由許傑輝、黃嘉千擔任主持,流行類主持人則為黃子佼和天心。本屆流行音樂類主題為「MUSIC iNSPiRES 2012」。.

第23屆金曲獎和臺灣原住民人物列表 · 第23屆金曲獎和賽德克·巴萊 · 查看更多 »

紋面

文面或刺面,在臉上進行的刺青,是很多民族的習俗,流行於南島語族之中,如中國滇緬台語民族、紐西蘭毛利人、台灣的泰雅族及賽德克族、東南亞及南亞部份民族皆有文面的習俗。這裡所指的文面是指傳統習俗上的文面,與刑罰用的黥面意義截然不同。.

紋面和臺灣原住民人物列表 · 紋面和賽德克·巴萊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美國和臺灣原住民人物列表 · 美國和賽德克·巴萊 · 查看更多 »

羅美玲

羅美玲(泰雅語:Yokuy Utaw,音譯:尤桂·伍道,),台灣原住民歌手、演員,出身自大霸尖山下的泰雅族新竹縣尖石鄉新樂村水田部落,以偶像劇《名揚四海》的片尾曲〈愛一直閃亮〉聞名。 羅美玲因參加中國廣播公司「中廣流行之星」奪得華人地區冠軍,被音樂人沈光遠相中而開始自己的歌唱事業,推出個人首張專輯《紅色向日葵》,唯星運不順遂。家境不算好的羅美玲一肩扛家計,一度消失在演藝圈長達三年半,在2005年底再度復出,其間打零工維生、當過酒廠作業員、賣過手機、當過餐廳服務生,其間雖然歌紅、人卻沒受到太大關注,轉跑道演舞台劇、演電影,也開啟另一條路。 但她始終不放棄最愛歌唱,2014年再度以歌手身份出發,推出《Meiling With You》專輯,並演唱電影《KANO》主題曲〈勇者的浪漫〉。 中國大陸的歌迷稱她為美麗的高山族護士歌手。曾以一頭紅髮及清新的歌聲帶給大家驚豔。2007年發完《我是羅美玲》專輯後,隨即轉戰舞台劇,有亮眼的演出。因歌聲充滿情感溫暖,有「溫暖系歌手」稱號。.

羅美玲和臺灣原住民人物列表 · 羅美玲和賽德克·巴萊 · 查看更多 »

莫那·魯道

莫那·魯道(賽德克語:Mona Rudo;),是台灣原住民賽德克族馬赫坡社(今廬山溫泉區)的頭目,在《臺灣日日新報》的漢文版有稱「毛那老」,戰後或稱莫那道,高大魁梧,據說身高將近190公分。也是賽德克族霧社群的頭目,為日治時期重要的抗日運動──霧社事件的領導人,起義失敗後飲彈自殺。.

臺灣原住民人物列表和莫那·魯道 · 莫那·魯道和賽德克·巴萊 · 查看更多 »

馬志翔

志翔(賽德克語:Umin Boya,),台灣男演員、導演。.

臺灣原住民人物列表和馬志翔 · 賽德克·巴萊和馬志翔 · 查看更多 »

馬英九

英九(),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曾任中華民國第12、13任總統、中國國民黨主席等職。生於英屬香港九龍油麻地,籍貫湖南省衡山縣,馬鶴凌和秦厚修的兒子,1952年隨雙親定居台灣。 畢業於台灣大學法律系,其後前往美國深造,獲得哈佛大學司法學博士學位。曾經擔任蔣經國總統的英文翻譯,後入府出任第一局副局長。後又出任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及國民大會代表。1993年,受行政院院長連戰之邀,出任法務部部長,後轉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在1998年台北市長選舉中,以些微差距擊敗競選連任的陳水扁。2005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中,馬英九成功當選,2007年因特別費起訴而辭職,並於同日宣布參選2008年總統選舉。 在2008年總統選舉中,馬英九以七百多萬近六成的得票率當選,是中華民國至今民選得票最高的總統,也締造了第二次政黨輪替。2012年连任中华民国总统。2015年11月7日,馬英九在新加坡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领导人習近平進行兩岸領導人會面,是兩岸隔海分治66年以來最高領袖首次會晤。.

臺灣原住民人物列表和馬英九 · 賽德克·巴萊和馬英九 · 查看更多 »

言承旭

言承旭(),本名廖洋震。出生於臺灣省桃園縣,台灣男模特兒、男演員及男歌手。由於2001年演出偶像劇《流星花園》的男主角道明寺之後廣受歡迎,並與劇中其他三位男演員合組表演團體F4展開演員及歌手生涯。。.

臺灣原住民人物列表和言承旭 · 言承旭和賽德克·巴萊 · 查看更多 »

賽德克·巴萊

《賽德克·巴萊》(賽德克語:Seediq Bale )是一部2011年台灣導演魏德聖拍攝的電影長片。改編自邱若龍漫畫《霧社事件》。片名賽德克·巴萊意為「真正的人」,在賽德克語,賽德克(Seediq)是人的意思,而巴萊(Bale)是真正的意思 2011-09-04 网易娱乐。 本片分為上下兩集:上集以象徵日本的〈太陽旗〉命名,描寫1930年莫那·魯道帶領族人反抗日本長期壓迫原住民而引發的霧社事件;下集命名為彩虹橋,刻畫日軍鎮壓,莫那·魯道帶領賽德克族浴血抵抗的過程,並深入刻畫族人從容犧牲後,越過彩虹橋回歸祖靈的故事。.

臺灣原住民人物列表和賽德克·巴萊 · 賽德克·巴萊和賽德克·巴萊 · 查看更多 »

賽德克族

賽德克族(賽德克語:Seediq)是台灣原住民的部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今南投縣東北部與花蓮縣北部、南部。在近代的族群分類上被歸為泰雅族的分支,經過多年的正名運動,終在2008年4月23日成為中華民國政府承認的台灣原住民族群。人口約一萬人。 早在清朝文獻中即可見到該族的記載,日治時期的人類學家雖然發現賽德克族與泰雅族在語系上的差異,但兩者同樣有紋面、出草等文化,故仍將其歸類在後者;而賽德克族與太魯閣族則有共同的起源與文化,卻在居住地域的迥異下分道揚鑣。.

臺灣原住民人物列表和賽德克族 · 賽德克·巴萊和賽德克族 · 查看更多 »

霧社事件

霧社事件是臺灣在日治時期1930年(昭和5年)發生的原住民武裝抗日事件,地點位於今南投縣仁愛鄉霧社。事件起因是賽德克族原住民不滿日本統治當局長期以來苛虐暴政,而由馬赫坡社頭目莫那·魯道率領德克達亞群各部落聯合起事,襲擊由日方建立的樣板聚落霧社,趁霧社公學校舉行運動會時襲殺日本人。事發後立即遭日方調集軍警,以飛機、山炮、毒氣等武器強力鎮壓;而起事的賽德克族人雖在襲擊成功後即回撤備戰,但仍不敵日方的強大武力,身為起事領袖的莫那·魯道飲彈自盡,參與行動的各部落幾遭滅族,數百位族人在寧死不屈下集體自縊,餘生者則被日方強制遷至川中島(今南投縣仁愛鄉西北端的清流部落)集中居住與管理 。該事件爆發震驚日本政府與國際社會,除了使臺灣總督府的理蕃政策遭到重大挑戰,並造成時任總督石塚英藏、總務長官人見次郎等高層官員引咎去職。 霧社事件是臺灣人在日治時代最後一次武裝抗日行動(漢人在西來庵事件後已放棄武力鬥爭,改採社會運動模式)。雖然在1896年日本領台至1920年間,臺灣原住民死士先後發動150餘次武裝抗日行動,但仍以日後發生的霧社事件最為慘烈。後世有不少作品紀念此事件,著名的有邱若龍的漫畫《霧社事件》、鄧相揚的小說《風中緋櫻》以及魏德聖執導的電影《賽德克·巴萊》。.

臺灣原住民人物列表和霧社事件 · 賽德克·巴萊和霧社事件 · 查看更多 »

閃靈樂團

閃靈(ChthoniC)是一支台灣重金屬樂團,1995年成立於台北,曾獲台灣金曲獎與金音創作獎最佳樂團。團長為貝斯手葉湘怡(Doris),創團者是主唱林昶佐(Freddy)。目前主要創作者為主唱Freddy與吉他手小黑。英文團名「ChthoniC」是希臘文「克托尼俄斯」(陰間神祇)之意,漢語音譯為「閃靈」。 閃靈音樂的內容以台灣歷史神話與為背景,旋律編寫融合五聲音階與台灣小調、演歌。自2011年以來,融入二胡的樂器配置以表現悽美之聲成為他們的標誌,另外還運用嗩吶、獵首笛、尺八、箏、三味線等民俗樂器在重金屬音樂之中。目前為國際環球唱片旗下藝人,專輯於台灣、日本、歐美各國、東南亞各國等地區發行。閃靈的國際巡迴演唱會相當頻繁,常在國際搖滾、流行音樂報章雜誌曝光。被英國《衛報》譽為亞洲的黑色安息日。 樂團成員同時也是政治活動家,他們主張台灣獨立和西藏及維吾爾族的人民自決。主唱Freddy(林昶佐)在2010年至2014年擔任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會長,自2016年起代表時代力量政黨擔任第9屆中華民國立法委員。截至2016年,樂團共發行了8張錄音室專輯、10首單曲、1張迷你專輯、4張精選輯、3張現場專輯和5張影像作品,另外還出版了2本書和1本小說。.

臺灣原住民人物列表和閃靈樂團 · 賽德克·巴萊和閃靈樂團 · 查看更多 »

蔡英文

蔡英文(,排灣語名:Tjuku Tsai),現任中華民國總統、民主進步黨中央委员会主席及中華文化總會會長。祖籍福建漳州,籍貫屏東枋山,生於中華民國臺北市中山區,曾居於新北市永和區,現遷入總統官邸「永和寓所」。2000年正式踏入政壇,任職於各個部門。蔡英文於2008年民進黨下野之際首次當選民進黨主席,成為臺灣第一位女性的主要政黨領袖。2012年首次代表民進黨參選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成為台灣首位的女性總統候選人,最終以80萬票之差敗給競選連任之馬英九。2016年再次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選舉,擊敗中國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及親民黨總統候選人宋楚瑜,成為中華民國首位女性總統,也是继朴槿惠之后亞洲第二位女性國家元首。.

臺灣原住民人物列表和蔡英文 · 蔡英文和賽德克·巴萊 · 查看更多 »

臺中市

臺中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臺灣三大都市之一,位在臺灣中部,是臺灣中部唯一的直轄市。臺中市中央為臺中盆地,是臺中市的人口稠密區。台中市與周邊相對的地理位置上,北與臺灣省苗栗縣、新竹縣接壤,南與臺灣省彰化縣、南投縣為鄰,東隔中央山脈與臺灣省花蓮縣相鄰,東北有中央山脈和雪山山脈之分水嶺毗鄰臺灣省宜蘭縣,西望面臨臺灣海峽。總面積約2,215平方公里,設籍人口279.4萬人,為臺灣人口排名第二的城市,也是「臺中都會區」的核心都市。2016年GaWC所公布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臺中市列為Gamma-等級之城市,在臺灣入榜城市之中排名第二位,為臺灣重要的國際都市。 「台中」意即「台灣之中央」,名稱係始於日治時期,是台灣的地名之中最晚出現的名稱。在台灣清領時期臺中開始出現聚落,城市雛形則是在台灣日治時期市區改正後形成,。日治時期因日人刻意打造一座現代化城市,以市區改正政策將早期市區規劃整然有致,整治流經市區的綠川和柳川,植有柳樹,幽靜美麗,彷若京都鴨川,而有「台灣的京都」之稱。.

臺中市和臺灣原住民人物列表 · 臺中市和賽德克·巴萊 · 查看更多 »

臺灣話

臺灣話(方音),又稱為臺灣閩南語,是指在臺灣通行的閩南語,為閩南語泉漳片之變體,主流腔調與福建省之廈門話和漳州話相近。近代以來常以臺語(方音)稱之,日治時期稱為臺灣語(),並出版了許多與日語對譯之作品。一般英語稱之為Taiwanese或Taiwanese Hokkien。以其為母語的閩南裔臺灣人是臺灣第一大族群。 自明鄭與清治時期起,特别是渡臺禁令開放後,大量中國大陸移民進入臺灣,其中以福建南部(閩南)的泉州府和漳州府的居民佔多數;其所帶來的閩南語逐漸在各地演變分化,並融入荷蘭語、日語及原住民語言等語言於其中,使得臺灣話與福建的閩南語在詞彙使用及腔調上存在有不少差異。隨著漳泉移民(閩南裔台灣人)的居住範圍擴及臺灣各地,其語言逐漸成為臺灣本島最主要的通行語言之一;雖然日治時期、戰後時期時,官方先後推行日語與國語(華語),臺灣話現今依然於臺灣普遍可聞。根據2009年所發表的《臺灣年鑑》,臺灣民眾約有73%能夠說臺灣話。戰後初期,小學是可以臺灣話來教漢文的,但在歷經數十年的講國語政策後,目前的教育體制,用臺灣話教學授課遠不及華語的使用量,且對於臺灣話書寫的規定也未盡完善,使得臺灣話人口後代的年輕族群已無法流暢使用該語言。若無出現新的強力政策轉捩點,三十年內臺灣話因政策和教育不彰將可能在年輕世代上斷送。 總體上說,臺灣話在北部為偏泉混合腔,中南部平原偏內埔腔,西部沿海偏海口腔。漳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平原地帶、北部沿海地區及蘭陽平原,被稱為內埔腔;泉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沿海地區、臺北盆地,被稱為海口腔,南部則為泉漳混合區。而「泉州人居住在海濱,漳州人居住在內陸平原」的說法,僅在中部符合此一分布。.

臺灣原住民人物列表和臺灣話 · 臺灣話和賽德克·巴萊 · 查看更多 »

林慶台

林慶台(泰雅語:Nolay Piho,)為台灣宜蘭縣南澳鄉碧候村泰雅族人,身高178公分,是部落中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福山教會的傳道人,也是木雕工藝家。業餘時也會打獵,是少數仍然會打獵的泰雅族獵人。受導演魏德聖的邀請飾演影片《賽德克·巴萊》中的主角-中年的莫那·魯道,這是他首次當演員,可謂是素人演員,但他表現亮眼、獨挑棟樑。除了演戲,林慶台也擔任電影原聲帶的演唱者,以及國立故宮博物院沙畫影片的配音。 林慶台也是女歌手李宣榕、傅天穎及台北市議員李傅中武(傅天穎之兄)的舅舅。.

林慶台和臺灣原住民人物列表 · 林慶台和賽德克·巴萊 · 查看更多 »

桃園市

桃園市是臺灣的直轄市,位於臺灣本島西北部的都市,屬於「首都生活圈」、「桃竹苗生活圈」的一員,在部分商業投資中,也被認為是大台北地區的組成之一。桃園市全市面積1,220平方公里,設籍人口220.2萬人,其西面臺灣海峽、東臨臺灣省宜蘭縣、北接新北市、南與臺灣省新竹縣為界。活動人口約250萬人、外籍居民約12萬人,是中華民國設籍人口第五多的直轄市。 桃園市的核心區為桃園區與中壢區,並依族群分布及生活圈分為北桃園和南桃園。北桃園屬於首都生活圈,南桃園則是屬於桃竹苗生活圈 。由於毗鄰臺北都會區及多項重大公共建設、投資皆位於桃園,再加上擁有臺灣規模最大的國際機場,使得桃園市近年來發展迅速,吸引大量外縣市人口移入、形成桃園中壢都會區。桃園呈現為閩、客、原住民族等多族群融合之貌,也因為工業發達,同時也是臺灣引入來自東南亞外籍勞工人數最多的直轄市,同時也是越南裔新住民最多的城市。.

桃園市和臺灣原住民人物列表 · 桃園市和賽德克·巴萊 · 查看更多 »

泰雅族

泰雅族(Atayal),屬於南島語族的一支,是在台灣的第三大原住民族群,為典型的高山民族,古有出草獵人頭習俗。現世居台灣中央山脈旁的聚落。 泰雅人分佈於台灣島上的山地高山,為南島民族之一。生活幾千年的臺灣原住民族群,分佈於北部中央山脈兩側,東至花蓮太魯閣,西至東勢,北到烏來,南迄南投縣仁愛鄉,曾是台灣原住民中分佈面積最廣的一族。 泰雅族的族名原意為「真人」或「勇敢的人」。考古學家認為在距今五千年前,泰雅族就開始在台灣活動,在濁水溪上游曾發現他們的遺址,年代約為西元前2000年至3000年間。 由於泰雅族的方言群眾多,一般將泰雅族分為兩大語系亞族,分別是泰雅亞族與賽德克族,共有二十五個方言群體。根據不同方言群泰雅族人的傳說,其祖先起源包括三個地方,首先是於雪山山脈(大霸尖山),其次是今南投縣仁愛鄉的發祥村瑞岩部落,再來是位於南投縣仁愛鄉中央山脈的白石山。後來因人口增長開始往西北方向、東部及西南方向遷移。 在日治時期,泰雅族被稱為北蕃,為台灣北部最大原住民族群,台灣南部最大族群則是被稱為南蕃的布農族。現在,泰雅族分佈在台灣北部中央山脈兩側,以及花蓮、宜蘭等山區,共分佈台灣北部八縣十三個鄉內。總人口數約九萬餘人,就人數而言,僅次於阿美族及排灣族,為台灣原住民族中的第三大族。 居住在新北市烏來區的泰雅族聚落,是全世界南島語系居住地中,最北方的聚落。.

泰雅族和臺灣原住民人物列表 · 泰雅族和賽德克·巴萊 · 查看更多 »

游大慶

游大慶(Da Qing),台灣藝人,生日為9月6日。受導演魏德聖邀請飾演電影《賽德克·巴萊》中重要角色《》 在電影上映前,導演魏德聖策略性地使他保持非常神秘的私藏狀態,僅在《》露過面。 隨後,大慶參與演出紀錄片導演陳俊志所著小說《》黎煥雄導演改編的舞台劇,飾演「老羅」,於國家戲劇院及台灣各大藝文中心巡迴演出。 《》為大慶重返原鄉之文字影像作品,5個特色原民部落秘境探尋山海之間的肢體與思緒釋放,最原始、最安靜、最浪漫抒情的大慶。旅途中走訪五個特色原民部落的大慶,在山與海間宛如電影場景的轉換中,反覆思索與感受,試著從中尋找生命的新價值。 一位前去城市打拼未來的大孩子,藉由過往的山林經驗與觀點,融入生活,如今重返山林,他將城市裡的美好精神帶回部落,試著在與大家的互動過程中,找到城鄉之間的完美平衡。 教堂、校園、雜貨小店、巨木群、車站、海灣、漁港、冷泉……精彩的台灣部落巡禮,在大慶的心底撞擊出許多精彩的火光,珍貴的旅行經驗,觸動了許多未曾領略的可能性,或許,在往後的人生旅途中,學習聆聽祖靈的聲音是大慶最深刻、寧靜的領悟。真正的美好的生活態度—讓自己與周遭環境都維持一種和諧的平衡,尊重每一種生命的存在,維繫這個萬物互相依存的世界的力量,似乎就存在於每個人的心裡。.

游大慶和臺灣原住民人物列表 · 游大慶和賽德克·巴萊 · 查看更多 »

溫嵐

温嵐(泰雅語:Yungai Hayung,音譯:詠愛·哈勇,),台灣原住民泰雅族歌手,新竹縣泰雅族人,出身新竹縣尖石鄉後山馬里光部落(Llyung),其族名「Yungai」為「猴子」之意。.

溫嵐和臺灣原住民人物列表 · 溫嵐和賽德克·巴萊 · 查看更多 »

海角七號

《海角七號》(Cape No.),是一部於2008年上映的台灣電影,為臺灣導演魏德聖的首部劇情長片,由臺灣歌手范逸臣和日本模特兒兼演員的田中千繪以及眾多音樂人共同合作,新生代歌手梁文音和日本歌手中孝介也在本片參與特別演出。本電影獲選為2008年台北電影節的開幕片,同時為《海角七號》的首映;2008年8月22日,本電影在臺灣公開上映,於12月12日在全台灣首輪戲院下片。 當時的台灣電影市場正處長期低迷、籌資困難,惟《海角七號》共耗資5,000萬新台幣拍攝,為當時為數不多的較大成本製作之一,不過該電影在宣傳上並無大量花費,初期大部分是透過BBS與部落格,以口碑拉抬出了高度的人氣,被視為臺灣電影的奇蹟;而後票房突破新台幣5,000萬才開始吸引新聞媒體的目光,起了推波助瀾的效果。2008年12月12日全國首輪戲院正式下片後統計總票房為5.3億元。在當年台灣電影史票房記錄,僅次於冠軍《鐵達尼號》;若以國片/華語片票房排名,《海角七號》則居第一名。 《海角七號》在創造國片新紀錄之下參加了第45屆金馬獎,其中提名9項入圍獎項當中贏得了最佳男配角馬如龍、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國境之南〉由范逸臣主唱、年度傑出台灣電影、觀眾票選年度最佳電影以及最佳傑出電影工作者魏德聖等六座獎項,為這次第45屆金馬獎當中最多項的得獎者。 《海角七號》的成功,令導演魏德聖決定將原本因資金不足而擱置已久的電影《賽德克·巴萊》重新啟動拍攝,最終於2011年9月正式上映。.

海角七號和臺灣原住民人物列表 · 海角七號和賽德克·巴萊 · 查看更多 »

新北市

新北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2010年由原臺北縣改制以來,為中華民國人口最多的城市,約四百萬人。全境環繞臺北市,東北則三面環繞基隆市,東南鄰宜蘭縣,西南鄰桃園市;其所轄石門區富貴角地處臺灣本島最北端,貢寮區三貂角地處臺灣本島最東端。全市共劃分為29區,其中政府所在地位於板橋區。 新北市的人口高度集中於淡水河左岸的各個行政區,清治前與淡水河右岸各自發展,在臺北都會區擴大及升格直轄市的雙重效應下,現今的新北市已逐漸發展成以淡水河左岸各區為臺北都會區次中心的多核心都市。其人口眾多並匯集許多來自各地移民,是很多在臺北市工作的人口實際上的居住地區,因市區跟臺北市區重疊,因此雙北一般被視為台北都會區,儘管新北市本身有很多中小企業進駐。該市有高度都市化的區域,也有鄉間風情與自然山川風貌,樣貌多元,人口組成及經濟產業具多樣性。 新北市自臺北縣升格直轄市後,在各個市政領域推動都市轉型計畫,於2016年6月由英國金融時報及國際金融公司舉辦的城市轉型卓越獎中獲得全球首.

新北市和臺灣原住民人物列表 · 新北市和賽德克·巴萊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臺灣原住民人物列表和賽德克·巴萊之间的比较

臺灣原住民人物列表有517个关系,而賽德克·巴萊有257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1,杰卡德指数为4.01% = 31 / (517 + 257)。

参考

本文介绍臺灣原住民人物列表和賽德克·巴萊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