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罗纳德·里根和达纳·罗拉巴克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罗纳德·里根和达纳·罗拉巴克之间的区别

罗纳德·里根 vs. 达纳·罗拉巴克

罗纳德·威尔逊·雷根(Ronald Wilson Reagan,),美國政治家,第40任美国总统(1981年-1989年),第33任加利福尼亚州州長(1967年-1975年)。踏入政壇前,雷根也曾擔任過運動廣播員、救生員、報社專欄作家、電影演員,他的演說風格高明而極具說服力,被媒體譽為“伟大的溝通者”,美國人心目中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列根在1980年的選戰中擊敗了當時民主黨的總統吉米·卡特,共和黨也在同年選舉贏得了26年來首次在參議院過半數的席次。雷根推行的經濟政策為供應面經濟學,被人稱為雷根經濟學,將所得稅降低了25%、減少通貨膨脹、降低利率、擴大軍費開支、增加政府赤字和國債,排除稅賦規則的漏洞,繼續對商業行為撤銷管制,使美國經濟在歷經1981-1982年的急劇衰退後,於1982年開始了非常茁壯的經濟成長。他始終強調他對於聯邦政府在处理問題上的能力抱持著懷疑態度,尤其是在經濟問題方面。他的解決方式是撤回政府的干涉並減少稅率和商业管制,以此讓自由市場機制能自動修正所面臨的問題。他在就職典禮那天說道:“政府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政府本身才是問題所在。” 共和黨的支持者盛讚他振奮了美國人在1980年面臨的低落士氣和挫折感,並且讓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體制超越政府的管制。在對外政策上,他大幅度擴張軍備,對蘇聯的政策則由原本的圍堵改為直接的對抗。雷根在政治意識形態上貫徹了反共主义與民主资本主义。 許多的觀察家,尤其是美國的保守派,稱讚雷根是美國得以拖垮蘇聯的主要功臣。歷史學家對此還沒有達成共識,一些人認為雷根是促使蘇聯於1991年垮台的主要推手;一些人則認為蘇聯於他任內開始的轉變,只不過是時間上的巧合。雷根兩屆任期完滿結束後,其副總統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於1988年的選戰中,挾著雷根的高昂人氣而大獲全勝並於翌年上半年升為總統,實現世代交接。雷根的總統任期影響美國1980年代的文化,使得美國的80年代也常被稱為“雷根時代”,其右翼及保守派的思想哲學至今仍是美國保守派的標誌。另一方面,部分左派觀點認為雷根的政策為日後美國經濟失衡、貧富差距擴大埋下伏筆,甚至進一步影響21世紀的全球,基督教右派及新保守主義亦在此時取得影響力,改變共和黨日後的政治生態。. 達納·羅拉巴克(Dana Tyrone Rohrabacher,)美國眾議院監察委員會主席、加州第46選區的共和黨眾議員。羅拉巴克議員非常有個性,以講話直言不諱為人所知。他經常批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稱為“黑幫政權”,並經常暗諷當年杜魯門的馬歇爾計劃,因此很多中文媒體把他稱為“反華議員”。對這個“頭銜”,羅拉巴克議員在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說:“其實我覺得沒有比我更親中的議員了,因為我相信我們將來維持和平唯一的希望就是和中國人民保持非常友好的關係。”當然他說的親中指的是中國人民。 羅拉巴克議員非常關注美中台關係。他是眾議院台灣議員團(Taiwan Caucus)的創始人。對於美中台關係他認為近年來台灣政府的政策向中國大陸傾斜。他說:“ 如果這就是他們現在的政策,那麼他們已經不需要美國,當然也不需要我羅拉巴克議員了。”羅拉巴克議員後來退出了台灣議員團。.

之间罗纳德·里根和达纳·罗拉巴克相似

罗纳德·里根和达纳·罗拉巴克有1共同点(的联盟百科): 共和黨 (美國)

共和黨 (美國)

共和黨(Republican Party),又常被稱為大佬黨(Grand Old Party,簡稱GOP)是美國的一个政黨,與民主黨並列為美國當代的兩大主要政黨之一。目前為美國執政黨,並擁有美国國會參眾兩院多數黨地位,34个州的執政权,並控制绝大部分的州議会。 1854年創黨以來,由共和黨首位總統亞伯拉罕·林肯至今,30任美國總統有19位都是共和黨人。共和黨創立時的早期,結合了當時反對奴隸制擴張的政治勢力,並且將黨的價值奠基於「個人自由」和「國家團結」之上。而在當代政治中,共和黨則被視為是社會保守主義(也就是文化保守主義,包括維護「家庭價值」)、經濟古典自由主義(包括支持「保守財政政策」)的右派政黨。.

共和黨 (美國)和罗纳德·里根 · 共和黨 (美國)和达纳·罗拉巴克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罗纳德·里根和达纳·罗拉巴克之间的比较

罗纳德·里根有231个关系,而达纳·罗拉巴克有5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杰卡德指数为0.42% = 1 / (231 + 5)。

参考

本文介绍罗纳德·里根和达纳·罗拉巴克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