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罗纳德·科斯

指数 罗纳德·科斯

罗纳德·哈利·科斯(Ronald Harry Coase,),生於英国英格兰伦敦,经济学家,交易成本理論、科斯定理與寇斯猜想的提出者,對產權理論、法律經濟學與新制度經濟學有極大貢獻,199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26 关系: 外部性奥利弗·威廉姆森寇斯猜想亞瑟·塞西爾·庇古交易成本伊利诺伊州企业伦敦張五常弗吉尼亚大学倫敦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科斯定理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经济学家美國芝加哥芝加哥大学芝加哥經濟學派诺贝尔经济学奖財產權郵政局英国英格兰FT中文网新制度經濟學

外部性

外部性(Externality)是指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对社会或者其他个人部门造成了影响(例如环境污染)却没有承担相应的义务或获得回报,亦称外部成本、外部效应或溢出效应。 这种外部效应有时产生有利影响(教育和安全提高社会生产力),有时会产生不利影响(污染和犯罪降低社会生产力)。我们可以按照外部效应产生的影响不同,把外部效应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

新!!: 罗纳德·科斯和外部性 · 查看更多 »

奥利弗·威廉姆森

奥利弗·伊頓·威廉姆森(Oliver Eaton Williamson,),美国经济学家,1955年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他因“对经济治理尤其是企业边界的分析”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共同被授予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威廉姆森以交易成本经济学方面的研究著称,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曾师从诺贝尔奖得主罗纳德·科斯、司马贺以及卡内基梅隆大学前校长Richard Cyert。 Category: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Category:美国经济学家 Category:麻省理工學院校友 Category:美國諾貝爾獎獲得者.

新!!: 罗纳德·科斯和奥利弗·威廉姆森 · 查看更多 »

寇斯猜想

寇斯猜想(Coase conjecture),又譯為科斯猜想、高斯猜想,由經濟學家羅納德·寇斯於1972年提出的壟斷理論假說。這個假說的情境是,一個以銷售耐久財為主的壟斷廠商,他銷售的商品不能在市場中再轉賣;以及一群有不同價值觀的消費者。這個假說的前提是,這個壟斷廠商無法得知每一個消費者個別的價值觀,因此無法區分出不同的顧客群,在不同時期中用不同價格去販售他的商品。 在以上情況成立時,寇斯猜想推斷,隨著時間過去,這個壟斷廠商將需要跟自己的已銷售出去的商品作價格競爭,因此將會被迫降低售價。.

新!!: 罗纳德·科斯和寇斯猜想 · 查看更多 »

亞瑟·塞西爾·庇古

阿瑟·赛斯尔·庇古(Arthur Cecil Pigou,1877年11月18日-1959年3月7日),英国著名经济学家。身为剑桥大学经济系的教授以及剑桥学派创始人,庇古培养并影响了许多剑桥出身的经济学家。他们在日后大多成为全世界著名大学的经济系主任和领军人物。庇古的作品涵盖了经济学的众多领域,特别是在福利经济学方面着力最深。除此之外,他在商业周期,失业,公共财政,指数经济学以及对国民产出的度量方面都有着颇深的建树。 他还影响着许多与他意见相左的著名经济学家。他们也常常以他的观点作为他们著名的批判性著作的基本出发点。庇古还曾兼任许多政府于公共职务,包括英格兰银行二战后的主要咨询机构Cunliffe Committee以及英国皇家所得税委员会。.

新!!: 罗纳德·科斯和亞瑟·塞西爾·庇古 · 查看更多 »

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指完成一笔交易时,交易双方在买卖前后所产生的各种与此交易相关的成本。在1937年科斯(R.H.Coase)提出的论文-〈〉(公司的本质),被视为是交易成本理论的奠基者。經濟學家張五常認爲,Transaction Cost應譯作交易--費--用而非交易--成--本。 以国际贸易为例,列举如下:.

新!!: 罗纳德·科斯和交易成本 · 查看更多 »

伊利诺伊州

伊利諾州(State of Illinois),又譯為--,是一個位于美国中西部的州,州名源自曾在此居住的伊利尼維克(Illiniwek)印第安人部落。「Illinois」這個名字就是法國殖民者根據此部落名稱變形得來。伊利諾州的州府是位于该州南部的斯普林菲尔德(Springfield)。伊利諾州的美国邮政縮寫代碼为「IL」。.

新!!: 罗纳德·科斯和伊利诺伊州 · 查看更多 »

企业

企业是组织众多个人开展经济活动的一种方式。企业在现代汉语中的基本用法,主要指独立的盈利性组织,并可进一步分为公司和非公司企业,后者如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在20世纪后期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以及信息技术领域新概念大量涌入的背景下,“企业”一词的用法有所变化,并不限于商业性或盈利组织。.

新!!: 罗纳德·科斯和企业 · 查看更多 »

伦敦

伦敦(London;)是英国的首都,也是英國和欧洲最大的城市。位于泰晤士河流域,于公元50年由罗马人建立,取名为伦蒂尼恩,在此后两个世纪内为这一地区最重要的定居点之一。伦敦的历史核心区伦敦城仍旧维持其中世纪的界限,面积,2011年人口为8,072,为全英格兰最小的城市。自19世纪起,“伦敦”一称亦用于指稱围绕这一核心区开发的周围地带。这一城区集合构成大伦敦行政区(与伦敦区覆盖区域相同) ,由伦敦市长及伦敦议会管辖伦敦市长与伦敦市市长非同一概念;后者为伦敦市法团领导者,即伦敦城的管辖者。。 伦敦亦是一个全球城市,名列紐倫港世界三大國際都會之一。在文艺、商业、教育、娱乐、时尚、金融、健康、媒体、专业服务、研究与发展、旅游和交通方面都具有显著的地位,同时还是全球主要金融中心之一,根据计算方式不同,为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第五或第六大的都市区由于对城市界限的定义、人口的规模、汇率的变化及产出的计算方式不同,城市都市区GDP的排名可能有一定的差别。伦敦和巴黎在总经济产出方面大致规模相近,由此第三方的不同估计对于第五和第六大城市GDP的排列可能不同。麦肯锡全球研究所2012年的报告估计伦敦全市2010年的GDP为US$7,518亿,巴黎则为$7,642亿,由此两市分别为第六和第五。普华永道2009年11月发布的报告称,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2008年伦敦的GDP为US$5,650亿,巴黎则为US$5,640亿,分别为第五和第六。麦肯锡的研究中伦敦人口为1,490万,巴黎则为1,180万,而普华永道的研究中伦敦人口为859万,巴黎992万。伦敦亦是全球文化首都之一,还是全球国际访客数量最多的城市,根据客流量计算则拥有全球最为繁忙的城市机场系统。伦敦拥有43所大学,其高等教育机构密集度在全欧洲最高。2012年,伦敦成为史上首座三次举办现代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 伦敦的人口和文化十分多样,在大伦敦地区内使用的语言就超过300种。这一区域2015年的官方统计人口为8,673,713,为欧盟中最大城市,人口占全英国的12.5%。伦敦的城市区为欧盟第二大,根据2011年普查其人口达到9,787,426,仅次于巴黎。其都市区为欧洲最大,人口达13,614,409,而大伦敦政府则称伦敦都市区的总人口为2,100万。1831年至1925年间,伦敦为世界最大的城市。 有四项世界遗产位于伦敦,分别为:伦敦塔;邱园;威斯敏斯特宫、威斯敏斯特教堂和圣玛格丽特教堂;以及格林尼治历史区(其中的皇家天文台为本初子午线、0°经线和格林尼治标准时间所经之地)。其他著名景点包括白金汉宫、伦敦眼、皮卡迪利圆环、圣保罗座堂、伦敦塔桥、特拉法加广场和碎片大厦。伦敦亦是诸多博物馆、画廊、图书馆、体育运动及其他文化机构的所在地,包括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泰特现代艺术馆、大英图书馆以及40家西区剧院。伦敦地铁是全球最古老的地下铁路网络。.

新!!: 罗纳德·科斯和伦敦 · 查看更多 »

張五常

張五常(),祖籍廣東惠州,生於英屬香港,經濟學家,產權經濟學代表人物之一,畢業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經濟學系。他以《佃農理論》和《蜜蜂的神话》(諾貝爾得獎經濟學家Coase Theorem 的應用)两篇文章享誉学界。自1980年代起在香港報界以產權理論分析時局,在中港兩地引發迴響。張五常對中國的改革開放跟英治香港時期的自由開放極力推崇。香港中學會考(CE)及香港高級程度會考(AL)經濟學課程的靈魂人物。並曾於1988年,引薦佛利民會見中共中央总书记趙紫陽。多年前因商業糾紛被美國通緝。.

新!!: 罗纳德·科斯和張五常 · 查看更多 »

弗吉尼亚大学

弗吉尼亚大学(英文:University of Virginia,U.Va.或UVA)是由托马斯·杰斐逊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夏律第鎮创建的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三位美国总统(杰斐逊,麦迪逊和门罗)为其最初校董会成员。该校为最初的八所公立常春藤成员,其校区曾是北美唯一名列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世界遗产名單的高等院校校区。在美国历史上,弗吉尼亚大学以其首创建筑,天文和哲学等学术领域而著称,同时她也是第一所将教育独立于教会的高校。该校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为全美第一所附属于大学的工程学院。 在2017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公布的大学排名中,弗吉尼亚大学位列公立大学全美第二,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并列,仅次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新!!: 罗纳德·科斯和弗吉尼亚大学 · 查看更多 »

倫敦大學

伦敦大学(University of London)是由多个行政獨立的院校联合组成的學府(聯邦制大學),亦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大学之一。这些院校包括不少世界上最具名望的学校(如倫敦大學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倫敦國王學院、倫敦大學城市学院、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伦敦玛丽王后大学、皇家賀洛唯學院、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哲學及神學專科學院等)。全英国有大约5%的学生都在伦敦大学的学院中学习过。大學旗下的學院都擁有高度的自治權,各學院在學術上有各自的領域,例如: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負責社會科學、皇家音樂學院負責音樂、金匠學院負責藝文和傳媒、哲學及神學專科學院負責哲學和神學、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負責公共衛生與熱帶醫學、科陶德藝術學院爲頂尖藝術史學府、亞非學院則為世界最重要的亞洲與非洲區域研究機構,其漢學研究與館藏亦享負盛名。2016年新加入的城市学院的法学院以及傳播學院在英國相當知名,在QS新聞傳播科系類排名在全英國第二位。英國衛報記者Michael Hann曾將卡迪夫大學與倫敦大學城市學院的新聞科系比做「傳播界的劍橋牛津」。倫敦大學的學院擁有英國最完整的科系,旗下有些獨立院校(如倫敦大學學院、倫敦國王學院、伦敦玛丽王后大学、皇家賀洛唯學院、城市学院)的規模相比於其他大型大學無異。而倫敦大學主要行政辦公室位於倫敦布卢姆茨伯里區(Bloomsbury)的羅素廣場的议事大楼(Senate House)之內,该处还建有图书馆和校长的住所。 英國和國外很多大學建校時都是倫敦大學的下屬學院,在授權下頒發倫敦大學的學位。例如,南安普敦大學在1952年獲得皇家特許狀(Royal Charter)升格為獨立大學之前,也是作为倫敦大學的一個學院提供倫敦大學學位的。近年隨着教育市場的全球化,越來越多的海外院校被授權頒發倫敦大學的文憑和學位。 1836年倫敦大學最初建校時,只有倫敦大學學院和倫敦國王學院这兩所學院。如今學院有19所,除倫敦大學學院和倫敦國王學院之外,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伦敦玛丽王后大学、亞非學院、皇家賀洛唯學院、金匠學院、哲學及神學專科學院、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和倫敦商學院等學院在世界享負盛名。各個學院和研究所分散在大倫敦地區,給予高度的自主權。在多數實際場合中,這些學院被作為獨立的大學對待。根據英國法律,這些學院中有些是有權頒發自己的學位的“認可機構”(Recognized bodies)儘管多數學院並不履行這個權利。另外一些則是僅提供倫敦大學學位的課程的“指定機構”(Listed bodies)。倫敦大學城市學院創建於1894年,2016年加入倫敦大學。 倫敦帝國學院的學生曾經被授予倫敦大學的學位,倫敦帝國學院在2007年7月8日其一百週年校慶之际,正式宣布脫離倫敦大學。伦敦大學校长霍华德·戴维斯爵士发表声明,表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和伦敦国王学院决定不会退出伦敦大学,但将对2007年9月入学的新生开始颁发学院自己的学位。 伦敦大学下属眾多学院的学术声望在英国可与牛津、剑桥相比拟,三校被称为金三角名校。.

新!!: 罗纳德·科斯和倫敦大學 · 查看更多 »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英文: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縮寫:LSE;簡稱:倫敦經濟學院或倫敦政經學院),常被稱為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位於英國倫敦,成立於1895年,是一所在政商界享譽盛名、專注于社会科学的大学,为倫敦大學的成员学院之一。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一向被譽为“世界领先的社会科学教育及研究机构”。 它对社會科学的專注在倫敦大學和全英国都是独一无二的。 倫敦政經學院一直以来与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帝國學院和倫敦大學學院一起并称为「英國G5大学集團」,它也是英國金三角名校和羅素大學集團的成員。《衛報》曾评价伦敦政经学院,称其与伦敦大学学院、帝国理工学院「在英国的声誉只有牛剑才能超越。」 至2016年為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校友、教員及前教員之中包括了18名諾貝爾獎得獎者、34名各國政壇領袖、31名英國下議院議員及42名上議院議員。 在2013至2018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在社會科學及管理學的排名上已連續六年荣登世界第二、歐洲第一。 其管理學碩士亦在2018年QS管理學碩士排名中名列全球第七。 除此以外,在最近6年(2011-2016)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的社科領域中,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均居於英國第一位。 根據2014年對全球億萬富翁的調查報告,在所有歐洲大學中,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培養了最多的億萬富翁。 在多數的大學綜合排名中,醫學及理工為主的學校更佔優勢,例如僅有醫學院及其他理工相關學院的伦敦帝国学院在多個大學綜合排名上就大幅領先僅有社會科學設置的倫敦政經學院。 但倫敦政經學院在專業排名中表現出色,例如在2016年QS世界大學排名的專業排名中,倫敦政經學院所有的14個專業裏有12個都進入了世界前八。.

新!!: 罗纳德·科斯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 查看更多 »

科斯定理

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描敍一個經濟體系內部的資源配置與產出,在外部性存在的情形下,其經濟效率所可能受到的影響。這個理論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在1960年代的論文中提出。喬治·斯蒂格勒在1966年出版的經濟學教科書中,首次將他的見解進行歸納,並稱為科斯定理。 其核心思想是交易成本。《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词典》中由罗伯特·D.库特对“科斯定理”的解释。他写道:“从强调交易成本解释的角度说,科斯定理可以描述如下:只要交易成本等于零,法定权利(即产权)的初始配置并不影响效率。”.

新!!: 罗纳德·科斯和科斯定理 · 查看更多 »

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

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University at Buffalo,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布法罗大学(UB),是纽约州立大学系统(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中规模最大、综合性最强的研究型大学,位于纽约州西部布法罗市北部。 学校成立于1846 年,1962 年并入纽约州立大学系统,1989 年加入全美權威的美國大學協會(AAU)成為62個成員之一,排名位列美國前50名公立大學 ,依卡內基學術基金會分類,學校被歸為博士研究綜合型大學。學校校友和教职人员中包括一任美國總統,多位太空人,诺贝尔獎得主,和普立茲獎得主。.

新!!: 罗纳德·科斯和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 · 查看更多 »

经济学家

经济学家、是指从事经济学理论研究及其应用工作的人。有时针对不同的研究领域或者流派,通过添加定语而有不同的称呼。譬如,主要研究西方经济学的经济学家给称为“西方经济学家”,而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济学家则给称之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在各自的領域中也可以按照學科分支來稱呼。例如,從事計量經濟學的經濟學家就給稱之爲計量經濟學家。.

新!!: 罗纳德·科斯和经济学家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新!!: 罗纳德·科斯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芝加哥

芝加哥(Chicago)位于美国中西部,属伊利诺伊州,為库克县縣治,东临密歇根湖,辖区内人口约290万。芝加哥及其郊区组成的大芝加哥地区,人口超过900万,是美国仅次于紐約、洛杉矶的第三大都会区。芝加哥的奥黑尔国际机场也是美國第二繁忙的机场。芝加哥地处北美大陆的中心地带,為美国最重要的铁路、航空樞紐。芝加哥同時也是美国主要的金融、期货和商品交易中心之一。自1837年建市以来,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逐渐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都市之一。芝加哥常见的别名包括:“风城”等。 2014年全球城市排名中排名第7位。.

新!!: 罗纳德·科斯和芝加哥 · 查看更多 »

芝加哥大学

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简称芝大(UChicago),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学,常年位列各大学排行榜世界前十。 芝加哥大学1890年由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创办,是美国大学协会的创始会员之一。芝加哥大学包括本科学院以及由4个系、6所职业学院和1所继续教育学院组成的各种研究生项目和跨学科委员会,并拥有约5000名本科生和10,000名研究生。 芝加哥大学的学者和研究人员在众多人文社科领域均开创了“芝加哥学派”,其中包括著名的“芝加哥经济学派”和“芝加哥社会学派” ;芝加哥大学还是法律经济学的诞生地,是经济学、社会学、法学、人类学等学科全球最重要的研究教学中心之一。 而从曼哈顿计划开始,大批科学家汇集于芝大,在“原子能之父”恩里科·费米的领导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控核反应堆(”芝加哥一号堆”)、成功开启了人类的原子能时代,并创立了美国第一所国家实验室阿贡国家实验室和之后著名的费米实验室,进而奠定了芝大在自然科学界的重要地位。 截止至2017年,芝加哥大学有97位教师和校友曾获得诺贝尔奖,位列世界第四。另有9位菲尔兹奖得主 、4位图灵奖得主、22位普利策奖得主在芝大工作或学习过,还有15位教授荣获过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现任教授中有近70位美国国家科学院(44位)、美国国家工程院(9位)和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14位)。美国第44任总统奥巴马曾长期在芝大法学院任教(1992-2004年)。 芝加哥大学是培养华人精英的两个摇篮和聚集地之一(另一个是柏克萊加州大學)。芝加哥大学培养了李政道、杨振宁和崔琦三个华人诺贝尔奖得主(其中,李政道和杨振宁实现华人诺奖零的突破),著名华裔政治家、中华民国前副总统、中國國民黨前主席连战,著名法学家梅汝璈,著名医学家吴阶平,著名物理学家叶企孙,著名气象学家郭晓岚,保釣運動健將林孝信教授,世界银行前高级副总裁林毅夫等等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或曾在芝大学习。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数学家陈省身等也曾长期在芝加哥大学任教。.

新!!: 罗纳德·科斯和芝加哥大学 · 查看更多 »

芝加哥經濟學派

芝加哥經濟學派是一個柔性的經濟學論述集團,其成員以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系的師生所組成,其學派捍衛的核心價值是經濟學的新古典派经济学,相信市場機制跟自由放任,反對任何形式的干預,反對社會主義計劃經濟與凱恩斯主義。 二十世紀的1950年代起因為芝加哥學派採用計量經濟學的方式企圖證明凱恩斯學說的錯謬而一舉成名。一時之間,該學派成為經濟學界抵抗凱恩斯主義的前哨站。但這場爭論延續了很長的時間,且雙方都認為自己贏得了這場論戰的勝利。.

新!!: 罗纳德·科斯和芝加哥經濟學派 · 查看更多 »

诺贝尔经济学奖

典中央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經濟學獎(Sveriges riksbanks pris i ekonomisk vetenskap till Alfred Nobels minne;The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通常稱為「諾貝爾經濟學獎」(許多人反對此一通稱)。經濟學獎屬於諾貝爾基金會專屬之「諾貝爾獎」商標中的「一種諾貝爾獎」,是表彰经济学领域杰出研究者的奖项,被广泛认为是经济学的最高獎。儘管此獎項並不屬於諾貝爾遺囑中所提到的5大獎勵領域,但一般認爲此獎與其他諾貝爾獎地位相同,并與它們在同一典禮上頒授。 經濟學獎是由瑞典中央銀行於其成立300週年(1668-1968)時所設立,並於1969年首次頒獎,由挪威人朗納·弗里施和荷蘭人簡·丁伯根共同獲得,獲獎緣由是他們“爲經濟分析中動態模型的發展和應用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2007), in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accessed November 16, 2007, from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新!!: 罗纳德·科斯和诺贝尔经济学奖 · 查看更多 »

財產權

財產權(property rights),也被简称为财产,是指“有金钱价值的权利所构成的集合体。所谓具有金钱价值,指得获有对价而让与,获得以金钱为表示者”。財產權在某些國家受到憲法保護。.

新!!: 罗纳德·科斯和財產權 · 查看更多 »

郵政局

郵政局是郵政系統中的基本設施。.

新!!: 罗纳德·科斯和郵政局 · 查看更多 »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新!!: 罗纳德·科斯和英国 · 查看更多 »

英格兰

英格蘭(England),又稱作英倫、英國,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一個構成國,位於大不列顛島的東南方,蘇格蘭以南,威尔士以東,是英国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經濟最發達的一個部分。虽然就传统上一般可以认为其政治地位相当于一个国家,但以国际通行标准上其仍然是一级行政区。 在歷史上,英格蘭與蘇格蘭之間是以哈德良长城為界。英格蘭這個名字源自「盎格魯人」(Angles),其原名「Engla-lond」意为「盎格魯人之地」,他們繼凱爾特人之後來到這個地方,属日耳曼民族。.

新!!: 罗纳德·科斯和英格兰 · 查看更多 »

FT中文网

#重定向 金融時報#FT中文网.

新!!: 罗纳德·科斯和FT中文网 · 查看更多 »

新制度經濟學

新制度經濟學(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縮寫為NIE),經濟學的分支之一,將更早的制度經濟學與新古典主義經濟學的架構,應用於構成經濟活動底層基礎的社會與法律規範分析之上。它侧重于交易成本的分析,交易成本是指在建立商品交易过程中,没有被易主而损耗掉的成本,譬如讨价还价花去的精力与时间,为防止受骗而采取的保险措施等,这些举动花费的成本都是交易成本,因为其范围涵盖太广泛,至今具体的定义仍有很多说法。 “新制度經濟學”一詞最早在1975年由奥利弗·威廉姆森所確立。在1937年羅納德·科斯提出的論文-《公司的本質》,被視為是交易成本理論的奠基者,科斯在该书中把企业内部的行政指令运作花费而花费的成本看做“内部交易成本”,把企业在市场上购买/出售服务/产品过程中采购和营销费用看成"外部交易成本",这两个成本相等时可确定企业与市场的边界。 雖然新制度經濟學源於羅納德·科斯對於制度架構和交易成本(交易費用)在經濟活動中扮演角色的重要而深入的看法,但當今的新制度經濟學已建立在更要複雜的方法論原則和判準之上。他們雖然常常關注效率以及分配的問題,但已遠離了主流新古典經濟學和「舊的」制度經濟學,並且在其他社會科學領域中產生較為明顯的影響。 美国经济学家奥利弗·威廉森和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因在经济管理分析方面所作的贡献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威廉森是“新制度经济学”的著名学者。威廉森的研究表明,市场和诸如公司等层级组织代表着不同的治理结构,在解决利益冲突方面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威廉森著作较多,包括《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等。 与制度经济学相比,新制度经济学采用新古典主义的数学工具,较少使用价值判断;与主流新古典经济学相比,新制度经济学主要研究小范围的具体事件中出现的交易成本和边界分析,在分析诸如某一宗垄断、行政、法律案件时,往往能给出比较好的建议,而新古典经济学只是开发数学模型,较少讨论实际经济现象。 category:經濟學 Category:经济学理论与学派 Category:非主流經濟學 Category:新制度經濟學.

新!!: 罗纳德·科斯和新制度經濟學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寇斯科斯罗纳德·高斯羅納德·寇斯羅納德·科斯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