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3 关系: 华沙条约组织,十月革命,卡达尔·亚诺什,大清洗,奥匈帝国,布哈林,布达佩斯,匈牙利,匈牙利劳动人民党,匈牙利事件,匈牙利总理,农业,第三国际,第一次世界大战,紅軍,美国,蘇俄,自由化,苏联,考波什堡,民主化,斯大林,拉科西·马加什。
- 1956年匈牙利革命人物
- 俄国内战人物
-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 匈牙利內政部長
- 匈牙利共产党党员
- 匈牙利劳动人民党党员
- 匈牙利国会主席
- 匈牙利外交部長
- 匈牙利总理
- 匈牙利王国人物
- 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党员
- 匈牙利農業部長
- 匈牙利革命家
- 在蘇聯的匈牙利人
- 考波什堡人
- 被处决的革命家
- 被處決的匈牙利人
华沙条约组织
--(Организация Варшавского Договора,--)曾經是為對抗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势力而成立的共产党国家政治军事同盟。1955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加入北约后,欧洲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包括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即東德)签署了《华沙公约》(又稱「蘇東條約」,全称《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人民共和国、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该条约由原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起草,1955年5月14日在波兰首都华沙签署,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除南斯拉夫以外,全部加入华约组织;在亞洲方面,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之外,其他社會主義國家都是华约组织觀察員。1990年两德统一,东德退出华约,此后华约便逐渐陷入瘫痪状态,但直到1991年华约组织才宣告解散。目前大部分原华约成员国在冷战结束后都加入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只有少数国家未加入北约。.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p),苏联文献中正式称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r),又稱紅十月、十月起義、列寧革命或布尔什维克政變,是1917年俄國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後的第二个阶段,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俄国临时政府,建立布尔什维克派领导的政府。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 这场革命跟随并且利用了发生于同年的二月革命,那场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并建立了以贵族和前贵族为主体组建的临时政府。此时城市工人开始组建委员会(俄语称「苏维埃」),其中革命者批评临时政府及其行动。发生于彼得格勒的十月革命推翻了临时政府并给当地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占据多数(俄语称「布尔什维克」)的派别控制的苏维埃赋予了权力。紧接着开始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宣扬社会主义的国家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随着这场革命未能得到彼得格勒以外地区的广泛承认,俄国内战(1917–1922)爆发并于1922年建立苏联。 这场革命由布尔什维克利用他们在彼得格勒苏维埃中的影响力组建武装力量来领导。布尔什维克赤卫队武装在指挥下开始于儒略历1917年10月24日接管政府建筑。翌日,冬宫(当时俄国首都彼得格勒的临时政府所在地)被夺取。 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及組織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列宁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派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革命推翻了以资产阶级的俄国临时政府,為1918至1920年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成立奠定了基礎。而持有反对观点的学者认为,俄国临时政府实质上是由俄国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派等社会主义者为主要成员的政府,而并非“资产阶级政府”;“冬宫之夜”也并未发生激烈的武装冲突。.
查看 纳吉·伊姆雷和十月革命
卡达尔·亚诺什
卡达尔·亚诺什(Kádár János;),原名齐尔毛奈克·亚诺什,是一位匈牙利政治家,自1956年到1988年一直是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的第一书记,两度出任部长会议主席。他具有母父各自的斯洛伐克人和日耳曼人血统。.
大清洗
大清洗(Большая чистка),一譯「大整肅」、「大清掃」,是指在1930年代,蘇聯在蘇聯最高領導人史達林執政下爆發的一場政治鎮壓和迫害運動。以谢尔盖·基洛夫被刺事件引发,它包括對蘇聯共產黨內部的清洗以及對無辜人員的迫害,這段時期典型的現象包括無處不在的政治審查、到處都存在的懷疑「間諜破壞」、做秀公審、關押和死刑。 大清洗在前苏联时代被称为肃反运动,然而今日的俄罗斯更多地称这段时期为“大恐怖”(Большой террор)或“叶若夫时期”(Ежовщина)。.
查看 纳吉·伊姆雷和大清洗
奥匈帝国
奧匈帝國(Österreich-Ungarn;Ausztria-Magyarország)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立宪制二元君主国,由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王国组成,其建立源於1867年奧匈折衷方案,1918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而灭亡。奥匈帝国由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奥匈双方在法定意义上是平等的,两国在立法、行政、司法、稅收、海關、鑄幣等领域分别享有自主權,外交和國防事务統一由帝國的中央政府處理。奥匈帝国是当时世界列强之一,国土地跨东欧、中欧和南欧,面积为欧洲次于俄国的第二大国,人口总数居欧洲第三,次于俄国和德国。 1908年,奥匈帝国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地区,为帝国存续期间少有的领土扩张,酿成波斯尼亚危机",间接为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的爆发埋下祸根。事件中,皇储斐迪南大公被塞爾維亞黑手黨的激进民族主义者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刺殺,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和德国同属同盟国一方,于1918年战败而解体,奥地利第一共和国和匈牙利王国成为奥匈帝国的法理继承国,而在奥匈帝国故土上建立起来的独立民族国家还包括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和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国等;亦有部分领土被波兰第二共和国和罗马尼亚王国继承。 奧匈帝國是多民族国家,其內政事务常需要由其国土范围内12个民族代表共同商議决定。其存续期间欧洲民族主義思潮盛行,各地民族独立思想已趨至成熟,国内民族起事和民族纠纷不断,民族问题严重,由之产生的语言分歧也使得战时军队指挥效率低下。雖然奧匈帝國在民族問題上舉步維艱,但在它所存在的约50年间整个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实现了近代化,许多开明的改革得以施行。奥匈帝国保有世界规模第四大的机械制造业体系,次于美国、德国和英国;其家用电器、电力工业设备及发电厂发电装置的制造量和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三,次于美国和德国。.
查看 纳吉·伊姆雷和奥匈帝国
布哈林
#重定向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布哈林.
查看 纳吉·伊姆雷和布哈林
布达佩斯
布達佩斯(匈牙利语:Budapest,发音:)是匈牙利首都,也是该国主要的政治、商業、運輸中心和最大的城市,也被認為是東歐一個重要的中繼站。布達佩斯的人口在1980年代中期曾达到高峰207万(布達佩斯都會區人口達到2,451,418人),目前僅有約170萬居民,它是欧洲联盟第七大城市。该市是在1873年由位于多瑙河右岸(西岸)的城市布達和古布達以及左岸(東岸)城市佩斯合并而成的。此前没有布达佩斯这个称呼,过去人们一般将它称为佩斯-布达(Pest-Buda)。.
查看 纳吉·伊姆雷和布达佩斯
匈牙利
匈牙利國(Magyarország),通称匈牙利,是一个位於中歐的內陸国家、但是長期和東歐、南歐歷史所有關聯。匈牙利與奧地利、斯洛伐克、乌克兰、罗马尼亞、塞尔維亞、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接壤,人口约1,000万,首都為布达佩斯。官方語言為匈牙利語,這是歐洲最廣泛使用的非印歐語系語言。在歷史上匈牙利經常和遊牧民族與神聖羅馬帝國境內的奧地利和捷克、波蘭、當時統治南歐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緊密的聯係在一起,匈牙利為匈人帝國、哈布斯堡君主國和奧匈帝國的核心部分之一。.
查看 纳吉·伊姆雷和匈牙利
匈牙利劳动人民党
匈牙利劳动人民党(匈牙利语:Magyar Dolgozók Pártja)是匈牙利的一个已不存在的共产主义政党。该党成立于1948年,由匈牙利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合并而成。该党是1948年-1956年匈牙利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由于该党总书记拉科西·马加什等领导人犯有宗派主义和教条主义错误,引发了匈牙利社会危机。1956年11月匈牙利事件后,该党重组为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
匈牙利事件
#重定向 匈牙利1956年革命.
查看 纳吉·伊姆雷和匈牙利事件
匈牙利总理
匈牙利总理(匈牙利语: miniszterelnök, 直译为"部长主席"),为匈牙利的政府首脑,为匈牙利政府的领导人。现任总理为欧尔班·维克托,2010年5月上任。 匈牙利实行议会制,匈牙利总理由匈牙利总统任命,一届任期为4年。按照匈牙利宪法,总统须指定匈牙利国会最大党派的领导人担任总理。.
查看 纳吉·伊姆雷和匈牙利总理
农业
农业是第一級產業,在現代有廣狹之分。廣義上的農業是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的總稱,而狹義上的農業則是純粹指種植業(而這亦符合中文裡「農」字的意思)。农業的產品一般會是食物、纖維、生物燃料、藥物或是其他利用自然資源而來,可以維持或提昇人類生活的物品。此專頁的內容為廣義上的農業。 農業屬初級生產,為人類最大和最重要之經濟活動之一。簡單地說是人類運用其智慧去改變自然環境,利用動植物的生長繁殖來獲得產品,更進一步換取經濟收益的一種系統。農業是人類定居文明興起的關鍵因素,種植或養育馴化後的物種,可以增加食物,有助於文明的發展。有關農業的知識稱為農業科學。農業史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農業的發展隨著不同地區的氣候、文化及技術有很大的不同。不過所有的農業都需要技術可以擴展及維持可以種植作物或養殖動物的土地。若是種植植物,一般就需要灌溉技術,不過也有些植物可以。動物畜養是個龐大的產業,約佔了地球不被冰或是水覆蓋的面積的三分之一。在已開發國家,一般是採取單一作物的集約農業方式,不過藥物與肥料使用量巨大,進入21世紀後可持續農業的比例也在漸漸提高,包括樸門(Permaculture)及有機農業,著重在生態平衡與就近百里飲食。 依據中華民國農業發展條例第三條第一款定義,農業:指利用自然資源、農用資材及科技,從事農作、森林、水產、畜牧等產製銷及休閒之事業。.
查看 纳吉·伊姆雷和农业
第三国际
共产国际(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ий интернационал,缩写为Коминтерн),通称第三国际(Третий интернационал),是一个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的国际联合组织,1919年3月在列宁领导下成立,总部设于蘇聯莫斯科。1943年5月15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作出《关于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并于5月25日公开宣布《解散共产国际的决议》,声言这是为了适应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发展,便于各国共产党独立处理问题。.
查看 纳吉·伊姆雷和第三国际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或稱歐戰;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la Grande Guerre)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称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欧战”。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奥匈帝国、鄂圖曼帝国及保加利亚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比利时、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亚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線最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强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过1,600萬人喪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约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等等還要面對巨額賠款,埋下第二次大戰的種子。.
紅軍
紅軍可以指:.
查看 纳吉·伊姆雷和紅軍
美国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为 United States、America、The States,縮寫为 U.S.A.、U.S.),通稱美國,是由其下轄50个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国。美國本土48州和联邦特区位於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面是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及墨西哥灣接壤,本土位於溫帶、副熱帶地區。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美大陸西北方,東部為加拿大,西隔白令海峽和俄羅斯相望;夏威夷州則是太平洋中部的群島。美國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還擁有多處境外領土和島嶼地區。此外,美國还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着374個海外軍事基地。 美国拥有982萬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依陆地面積定義为第四大国);同时拥有接近超过3.3億人口,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因为有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它是世界上民族和文化最多元的國家之一Adams, J.Q.; Strother-Adams, Pearlie (2001).
查看 纳吉·伊姆雷和美国
蘇俄
蘇俄可以指:.
查看 纳吉·伊姆雷和蘇俄
自由化
整體來說,自由化是指之前的政府限制或規定有所放寬,通常指社會(內政)或經濟政策。對於獨裁國家來說,自由化也許會比民主化更早出現,但布拉格之春是一個例外。 在社會政策上它可能指出在比如離婚、墮胎、同性戀或精神科藥物等範疇相關法律限制的放寬。 最常看到的是用這個專有名詞來指出經濟自由化,尤其是交易自由化或資本市場自由化。這些政策通常叫作新自由主義。.
查看 纳吉·伊姆雷和自由化
苏联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简称苏联(),是一個存在於1922年至1991年的聯邦制社會主義國家,也是當時世界上土地面積最大的國家,佔有東歐的大部分,以及幾乎整個中亞和北亞;陸地與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蒙古及朝鮮接壤;而與瑞典、日本、美國及加拿大隔海相望。 蘇聯起源自1917年的俄國革命,俄羅斯帝國的沙皇政府被推翻後,臨時政府成立,但僅執政了不到8個月,布爾什維克便很快從臨時政府手中奪取政權並於選舉後武力解散俄國立憲會議,史稱十月革命及一月劇變;之後俄國發生內戰,布尔什维克党領導的紅軍擊敗了白軍以及協約國的武裝干涉。1922年12月,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外高加索等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合併,成立首個以社會主義為理念的國家——蘇聯。 第一任蘇聯領導人弗拉基米尔·列宁於1924年去世後,约瑟夫·斯大林從一連串的權力鬥爭中勝出,取得了領導權。斯大林以計劃經濟作保障,在歐美經濟危機期間推行驚人的大規模重工業化,但也進行多次大清洗,導致逾百萬人在政治鬥爭中被整肅或被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先是与纳粹德国结盟,於1939年和德國共同瓜分了波蘭、将波罗的海国家纳入版图、割占罗马尼亚领土,将流亡苏联的德国政治难民交还纳粹判決。不過很快兩者關係破裂,1941年6月22日,苏联遭到德國等軸心國入侵,歷經了4年激烈的戰事後取得了勝利,與美國一同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被稱為超級大國,同時因出兵击退入侵德军,并得以控制了東歐大部分國家。 蘇聯而後與衛星國組成的華沙条約組織(華約),與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對峙,這兩大軍事集團在冷戰時期於全世界展開意識形態的對立和政治鬥爭,但在1980年代初期,石油以及初級資源價格回落,此時的蘇聯大力施行福利國家政策,致经济增长速度变慢,加上政治欠乏改革,基本的人民自由也陷入壓抑,苏联的国力已经落后于美国。 在1980年代末,蘇聯領導人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試圖進行改革政策,將國家自由化和民主化,放寬對東歐等其他衛星國的控制,却导致蘇聯在1991年解體,在政治斗争中获胜的葉爾欽所領導的俄羅斯聯邦繼承了蘇聯主要的軍事、經濟和國際地位,但人口損失近半的情況下,蘇聯建立的紅色秩序已經不復存在。 儘管苏联宪法規範苏联是一個联邦制国家,由15个平等权利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盟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但其联邦特性不高,因為中央政府權力高度集中,並奉行世界上第一個完全的社會主義制度及計劃經濟政策,由蘇聯共產黨一黨執政。在1945年苏联16个加盟共和国中应有2个(乌克兰、白俄罗斯)应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因为苏联是联邦制国家,所以苏联在联合国历史上是唯一一个“一国三票”的主权国家。.
查看 纳吉·伊姆雷和苏联
考波什堡
考波什堡(匈牙利语:Kaposvár,德语: Kopisch, Ruppertsberg, Ruppertsburg)位于匈牙利西南部,是绍莫吉州的首府,距离首都布达佩斯约186公里,面积113.59平方公里,人口67,954人(2005年)。.
查看 纳吉·伊姆雷和考波什堡
民主化
民主化的字源來自民主,通常指的是政權由獨裁體制轉變成民主體制的過程。不少人主張民主化可以被視為一種長期而且連續的歷史過程,而且可以發生在各種社會領域,例如經濟民主化、家庭民主化等等,,近來也有學者討論全球化的民主治理議題。但是在一般人與大多數社會科學家的理解中,民主化通常是指從威權主義或極權主義等其他各種政治體制轉變成自由民主制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政治權威的組織方式可能會出現本質上的改變。民主化的社會生態會產生很大改變。.
查看 纳吉·伊姆雷和民主化
斯大林
#重定向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查看 纳吉·伊姆雷和斯大林
拉科西·马加什
拉科西·马加什(Rákosi Mátyás; ),匈牙利共产主义政治人物,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在1945~1956年期间的实际最高领导人,担任匈牙利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人稱「匈牙利的史達林」。1892年生于现位于塞尔维亚境内的巴奇考地区奥道乡,1971年去世于苏联下诺夫哥罗德。 他是一個堅定的史達林主義者,先後任黨的總書記、第一書記、國防委員會主席,1952年兼任匈牙利總理,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為1949年以後佔上風的教條主義和宗派主義錯誤的主要代表人物。1953年史達林死後,在蘇聯新任領導人赫魯雪夫干涉下被迫將總理的位置讓給具有改革思想的納吉·伊姆雷。但拉科西仍任黨的第一書記,1955年時他將納吉趕下台。由於長期堅持史達林主義和屈從莫斯科,拉科西大失人心。1956年7月匈牙利勞動人民黨中央全會,確認了1955年黨的領導重犯了1953年6月以前的部分錯誤,決定解除拉科西·馬加什的領導職務。匈牙利事件爆發,拉科西遂離開布達佩斯流亡蘇聯,之後一直僑居蘇聯直至逝世。.
另见
1956年匈牙利革命人物
俄国内战人物
- 乌尔金
- 亚历山大·安东诺夫
- 亞歷山大·伊里奇·杜托夫
- 伊万·科瓦廖夫
- 伍德罗·威尔逊
- 列夫·托洛茨基
- 列昂尼德·戈沃罗夫
- 列昂尼德·谢列布里亚科夫
-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 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尤登尼奇
- 帕维尔·尤金
- 库恩·贝拉
- 弗拉基米尔·列宁
- 彼得·尼古拉耶维奇·克拉斯诺夫
- 彼得·尼古拉耶维奇·弗兰格尔
- 彼得·斯米爾諾夫
- 拉夫尔·格奥尔基耶维奇·科尔尼洛夫
- 格里戈里·米哈伊洛维奇·谢苗诺夫
- 格里戈里·韋爾日比茨基
- 泽基·瓦利迪·托甘
- 瓦西里·索科洛夫斯基
- 米哈伊尔·左琴科
- 米哈伊尔·阿法纳西耶维奇·布尔加科夫
- 米哈伊爾·康斯坦丁諾維奇·季捷里赫斯
- 約翰·里德 (記者)
- 維克托·列昂尼多維奇·波克羅夫斯基
- 约瑟夫·斯大林
-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
- 纳吉·伊姆雷
- 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
- 维克托·佩佩利亚耶夫
- 罗曼·冯·恩琴
- 莫里斯·雅南
- 葉夫根尼·卡爾洛維奇·米勒
- 谢尔戈·奥尔忠尼启则
- 谢苗·乌里茨基
- 费利克斯·捷尔任斯基
- 阿尔卡季·盖达尔
- 阿尔卡季·罗森戈尔茨
- 阿布拉姆·斯卢茨基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 1956年匈牙利革命
-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 匈牙利劳动人民党
- 匈牙利圓桌會議
- 匈牙利民主化運動
- 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
- 匈牙利青年共产主义联盟
- 卡达尔·亚诺什
- 古拉什共产主义
- 布達佩斯雕塑公園
- 恐怖之屋
- 拉科西·马加什
- 纳吉·伊姆雷
- 经济互助委员会
- 蘇維埃化
匈牙利內政部長
匈牙利共产党党员
匈牙利劳动人民党党员
匈牙利国会主席
匈牙利外交部長
匈牙利总理
- 久尔恰尼·费伦茨
- 内梅特·米克洛什
- 包贾尼·拉约什
- 匈牙利总理
- 卡罗伊·米哈伊
- 卡达尔·亚诺什
- 奧班·維克多
- 安德拉希·久洛
- 拉科西·马加什
- 斯托堯伊·德邁
- 第萨·伊什特万
- 纳吉·伊姆雷
- 萨拉希·费伦茨
- 迈杰希·彼得
- 道比·伊什特万
- 霍恩·久洛
- 鲍伊瑙伊·戈尔东
匈牙利王国人物
- 亚历山大·科达
- 卡爾·曼海姆
- 古斯塔夫·胡萨克
- 奥雷尔·波波维奇
- 尤柳·马纽
- 尼古拉斯·雷瑙
- 尼基施·阿图尔
- 库恩·贝拉
- 戈龙迪-诺瓦克·埃莱梅尔
- 拉科西·马加什
- 約瑟夫·蒂索
- 纳吉·伊姆雷
- 萨卡希奇·阿尔帕德
- 赫尔曼·奥伯特
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党员
匈牙利農業部長
匈牙利革命家
在蘇聯的匈牙利人
考波什堡人
- 纳吉·伊姆雷
被处决的革命家
- 丹斯兰比勒格·道格松
- 乔治·雅克·丹东
- 亚历山大·乌里扬诺夫
- 何塞·加夫列尔·孔多尔坎基
- 何輝集
- 切·格瓦拉
- 北一辉
- 卡米耶·德穆兰
- 威廉·沃克
-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基巴利契奇
- 尼古拉·穆拉洛夫
- 崔昌益
- 帕特里斯·卢蒙巴
- 幸德秋水
- 弗朗西斯科·罗萨里奥·桑切斯
- 彼得·施密特
- 徐锡麟
- 德米特里·博格罗夫
- 托马斯·闵采尔
- 易卜拉欣·凯帕卡亚
- 朴宪永
- 瓦西尔·列夫斯基
- 穆罕默德-阿里-馬達里
- 纳吉·伊姆雷
- 罗伯特·埃米特
- 范妮·卡普兰
- 蔡和森
- 贝尼托·墨索里尼
- 赛义德·库特布
- 路易·里尔
- 阮太學
- 阮氏明開
- 阿克拉姆·亚里
- 额勒贝格道尔吉·仁钦诺
- 马克西米连·罗伯斯庇尔
- 马吉德·卡拉卡尼
- 黎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