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约瑟夫·熊彼特和路德維希·馮·米塞斯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约瑟夫·熊彼特和路德維希·馮·米塞斯之间的区别

约瑟夫·熊彼特 vs. 路德維希·馮·米塞斯

約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或譯為熊彼德,)是奧地利一位有深遠影響的政治經濟學家。. 路德維希·海因里希·艾德勒·馮·米塞斯(Ludwig Heinrich Edler von Mises, ),奥地利裔美国人,知名的經濟學家,历史学家,哲学家,作家,現代自由意志主義運動的主要领导人,也是古典自由主義第一把交椅。他還被譽為是「奧地利經濟學派的院長」。他的理論也影響了之後的經濟學家如弗里德里克·哈耶克、穆瑞·羅斯巴德等人。对20世纪中期自由意志主义思潮有重大影响。 1982年,米塞斯研究所成立,成为研究和推广自由意志主义的机构。.

之间约瑟夫·熊彼特和路德維希·馮·米塞斯相似

约瑟夫·熊彼特和路德維希·馮·米塞斯有(在联盟百科)5共同点: 奥匈帝国納粹维也纳大学歐根·博姆-巴維克方法論的個人主義

奥匈帝国

奧匈帝國(Österreich-Ungarn;Ausztria-Magyarország)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立宪制二元君主国,由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王国组成,其建立源於1867年奧匈折衷方案,1918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而灭亡。奥匈帝国由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奥匈双方在法定意义上是平等的,两国在立法、行政、司法、稅收、海關、鑄幣等领域分别享有自主權,外交和國防事务統一由帝國的中央政府處理。奥匈帝国是当时世界列强之一,国土地跨东欧、中欧和南欧,面积为欧洲次于俄国的第二大国,人口总数居欧洲第三,次于俄国和德国。 1908年,奥匈帝国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地区,为帝国存续期间少有的领土扩张,酿成波斯尼亚危机",间接为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的爆发埋下祸根。事件中,皇储斐迪南大公被塞爾維亞黑手黨的激进民族主义者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刺殺,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和德国同属同盟国一方,于1918年战败而解体,奥地利第一共和国和匈牙利王国成为奥匈帝国的法理继承国,而在奥匈帝国故土上建立起来的独立民族国家还包括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和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国等;亦有部分领土被波兰第二共和国和罗马尼亚王国继承。 奧匈帝國是多民族国家,其內政事务常需要由其国土范围内12个民族代表共同商議决定。其存续期间欧洲民族主義思潮盛行,各地民族独立思想已趨至成熟,国内民族起事和民族纠纷不断,民族问题严重,由之产生的语言分歧也使得战时军队指挥效率低下。雖然奧匈帝國在民族問題上舉步維艱,但在它所存在的约50年间整个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实现了近代化,许多开明的改革得以施行。奥匈帝国保有世界规模第四大的机械制造业体系,次于美国、德国和英国;其家用电器、电力工业设备及发电厂发电装置的制造量和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三,次于美国和德国。.

奥匈帝国和约瑟夫·熊彼特 · 奥匈帝国和路德維希·馮·米塞斯 · 查看更多 »

納粹

-- 納粹可泛指下列有關條目:.

納粹和约瑟夫·熊彼特 · 納粹和路德維希·馮·米塞斯 · 查看更多 »

维也纳大学

維也納大學(Universität Wien)位于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始建于公元1365年,是现存最古老的德语大学,也是中欧最大的学校之一,维也纳大学亦是目前最大的德语大学,学校共设有180个学位。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也是最大的教学和研究机构,拥有近8600名员工,其中有6500名學者。.

约瑟夫·熊彼特和维也纳大学 · 维也纳大学和路德維希·馮·米塞斯 · 查看更多 »

歐根·博姆-巴維克

歐根·博姆-巴維克(Eugen von Böhm-Bawerk,)是奧地利的經濟學家,他對奧地利經濟學派有著重要的貢獻。博姆-巴維克前往维也纳大学就讀法律學,在那裡他閱讀了卡爾·門格爾所著的《經濟學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一書,雖然他從不曾親自被門格爾教導過,但他很快便成為了門格爾理論的忠實支持者。约瑟夫·熊彼特描述博姆-巴維克「徹底熱衷於門格爾的理論,以致於他根本不需要研究其他的理論家。」在維也納大學就讀的歲月裡,他結識了另一名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家弗里德里克·馮·維塞爾,兩人後來還結為襟兄弟。 在完成學業後博姆-巴維克進入了奧地利政府的財政部門任職。他在1880年代擔任教職,也是在這段時間他發表了他的巨作Capital and Interest。 在1889年他受命前往維也納的財政部,以起草一份直接稅稅制的改革計畫。當時奧地利的稅賦體制對於經濟生產課與重稅,尤其是在戰時,這對奧地利經濟的投資活動造成極大障礙。博姆-巴維克的提議為設立現代的所得稅制,這項改革很快被通過,並在接下來幾年裡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博姆-巴維克在1895年成為了奧地利的財政部長。他斷斷續續的擔任了幾屆財政部長,最長的是第三次—從1900年直至1904年。在財政部長任內他嚴格的保持穩定的金本位以及預算的平衡。在1902年他取消了政府對製糖業的補貼—儘管製糖業在兩個世紀以來一直是奧地利的經濟特色。他最後在1904年辭職,因為當時奧地利軍方的開支不斷增加,造成他無法在平衡預算了。經濟歷史學家Alexander Gerschenkron曾批評博姆-巴維克奉行的「一便士也不多花」的政策,並批評當時奧地利的經濟發展遲緩便是因為博姆-巴維克不願在公共建設計畫上投入大量開支所造成的。不過,约瑟夫·熊彼特則讚美博姆-巴維克在任內對於奧地利財政穩定的貢獻。博姆-巴維克的肖像曾在1984年至2002年間出現於一百元的先令鈔票上,直到被歐元取代為止。 博姆-巴維克在1904年重掌教職,擔任維也納大學的教授。他教授過的學生包括了约瑟夫·熊彼特、路德維希·馮·米塞斯。他在1914年去世。 雖然博姆-巴維克是一名自由主義者,但他卻不是當代激進的自由意志主義者,儘管奧地利經濟學派的聲名經常讓這兩者互相連結。他擔心毫無約束的自由競爭會導致「無政府的生產和消費」。他在1880年代和1890年代寫下了大量批判卡尔·马克思經濟學的著作,不過幾名突出的馬克思主義者也在1905年-1906年之間參加了巴維克主持的大學研討班。.

歐根·博姆-巴維克和约瑟夫·熊彼特 · 歐根·博姆-巴維克和路德維希·馮·米塞斯 · 查看更多 »

方法論的個人主義

方法論的個人主義(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又稱個人主義方法論,是一種哲學的研究方法,將社會的發展看作是許多個人的聚集(整體上是個人主義的一種形式),以此解讀和研究許多學科。在最極端的形式上,方法論的個人主義認為「整體」只不過是「許多個體加起來的總合」(原子論)。方法論的個人主義也被稱為「化約主義」(reductionism)的一種形式,因為它的解釋方式是將一個大的實體化約為許許多多的小實體。值得注意的是,方法論的個人主義並不一定代表政治上的個人主義,儘管許多使用方法論的個人主義的學者,如弗里德里克·哈耶克和卡尔·波普尔也都是政治個人主義的支持者。.

方法論的個人主義和约瑟夫·熊彼特 · 方法論的個人主義和路德維希·馮·米塞斯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约瑟夫·熊彼特和路德維希·馮·米塞斯之间的比较

约瑟夫·熊彼特有25个关系,而路德維希·馮·米塞斯有89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5,杰卡德指数为4.39% = 5 / (25 + 89)。

参考

本文介绍约瑟夫·熊彼特和路德維希·馮·米塞斯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