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納拉姆辛和舒特魯克·納克杭特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納拉姆辛和舒特魯克·納克杭特之间的区别

納拉姆辛 vs. 舒特魯克·納克杭特

納拉姆辛(一作納拉姆新塞頓·勞埃德(Seton Lloyd)著,楊建華譯,黃菊元校(1990年):《美索不達米亞考古》,125頁,北京:文物出版社。;Naram-Suen,亦作Narām-Sîn、Naram-Sin;在位時間為前2254年—前2218年; 一作前2280年—前2244年),薩爾貢之孫,阿卡德帝國的第四任統治者。納拉姆辛繼承了薩爾貢的偉業,繼續擴展阿卡德帝國的版圖,令國勢達至頂峰。他是第一位自封為神的美索不達米亞國王(「辛」一詞為神的意思),亦第一個被稱作「四方之王」的統治者。他與美路哈(Meluhha)進行貿易,「美路哈」很可能是指印度河流域文明。他亦控制了波斯灣沿岸一帶的一大片土地。納拉姆辛打敗位於波斯灣南部盡頭的馬根(Magan,一作馬干)國王,並征服托魯斯山脈北部的高山部落。他於納加爾(Nagar,現今敘利亞的Tell Brak)及尼尼微設立行政中心。 根據美索不達米亞神話,女神伊南娜於納拉姆辛洗劫在尼普爾的埃庫爾(Ekur,該處為尼普爾之神恩利爾的神廟)後,放棄了對阿卡德帝國的前度首都的眷顧。盛怒之下,恩利爾從底格里斯河以東的山上把庫提人(Gutians,一譯古蒂)帶來,將瘟疫、飢荒及死亡傳遍整個兩河流域。為阻止這場大禍,八位神祇決定阿加德(Agade,阿卡德人的城市)必須破毀,令其他城市免於災禍。此故事帶有神話色彩,但亦顯示出當時庫提人已經常侵擾阿卡德帝國。 納拉姆辛死後,庫提人入侵阿卡德帝國。公元前2124年,整個阿卡德帝國落入庫提人手中,庫提人於當地統治了125年後,又被新蘇美爾帝國(亦即烏爾第三王朝)推翻。. 舒特魯克·納克杭特(Shutruk-Nakhkhunte)是埃蘭舒特魯克王朝的第二任國王,在位期间從前1185年至前1155年。其在位时埃蘭的領土包括了現今美索不達米亞大部和伊朗西部。在他的領導下埃蘭擊敗了喀西特人(Kassites)並且建立了第一埃蘭帝國,但其后代在前1120年被巴比倫的尼布甲尼撒一世击败,丢失了首都蘇薩後便結束了這短命的帝國。 舒特魯克·納克杭特在伊森· 坎寧(Ethan Canin)的短篇故事「The Palace Thief」中得到了一些公眾知名度,並且在2002年改編的電影天之驕子中的一塊碑文上出現。碑文描述了舒特魯克·納克杭特這個極端自我主義征服者的功勳因為對人類沒有貢獻,到了今天變得默默無聞。.

之间納拉姆辛和舒特魯克·納克杭特相似

納拉姆辛和舒特魯克·納克杭特有(在联盟百科)3共同点: 埃蘭美索不达米亚蘇薩

埃蘭

埃蘭(Elam),又譯以攔或厄藍或伊勒姆,是亞洲西南部的古老君主制城邦國家,在今天伊朗的西南部,波斯灣北部,底格里斯河東部,現為伊朗的胡齊斯坦及伊拉姆省。 埃蘭是伊朗的最早文明,起源於伊朗高原以外的埃蘭地區。一般認為埃蘭國名出自境內Haltamti城邦(意謂“神的國家”)。此名在《聖經》廣為流傳,故沿用至今。公元前三千年以前,在底格里斯河東岸建國。以善戰的人民著稱,聖經記載是諾亞兒子閃的兒子和後裔。 埃蘭地區曾有許多君主制城邦国,其中最重要的有阿萬(Awan),蘇薩(Susa),西馬什(Simash),安善(Anshan)等。 埃兰历史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古埃兰时期、中埃兰时期与新埃兰时期。.

埃蘭和納拉姆辛 · 埃蘭和舒特魯克·納克杭特 · 查看更多 »

美索不达米亚

美索不达米亚(阿拉米语:ܒܝܬ ܢܗܪܝܢ,Μεσοποταμία,بلاد الرافدين,Mesopotamia)是古希腊对两河流域的称谓,意为“(两条)河流之间的地方”,这两条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两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产生和发展的古文明称为两河文明或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它大体位于现今的伊拉克,其存在时间从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最早的文明。由于这两条河流每年的氾滥,所以下游土壤肥沃,富含有机物和矿物质,但同时该地气候干旱缺水,所以当地人公元前4000年就开始运用灌溉技术,灌溉为当地带来大规模的人力协作和农业丰产。经过数千年的演化,美索不达米亚于公元前2900年左右形成成熟文字、众多城市及周围的农业社会。 由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处平原,而且周围缺少天然屏障,所以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有多个民族在此经历接触、入侵、融合的过程,苏美尔人、阿卡德人、阿摩利人、亚述人、埃兰人、喀西特人、胡里特人、迦勒底人等其他民族先后进入美索不达米亚,他们先经历史前的欧贝德、早期的乌鲁克、苏美尔和阿卡德时代,后来又建立起先进的古巴比伦和庞大的亚述帝国。迦勒底人建立的新巴比伦将美索不达米亚古文明推向鼎盛时期。但随着波斯人和希腊人的先后崛起和征服,已经辉煌几千年的文字和城市逐步被荒废,接着渐渐为沙尘掩埋,最后被人们所遗忘。直到19世纪中期,伴随考古发掘的开始和亚述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实物被出土,同时楔形文字逐渐被破解,尘封18个世纪的美索不达米亚古文明才慢慢呈现在当今世人面前。 苏美尔人于公元前3200年左右发明的楔形文字、公元前2100年左右尼普尔的书吏学校、三四千年前苏美尔人和巴比伦人的文学作品、2600多年前藏有2.4万块泥板书的亚述巴尼拔图书馆、有前言和后记及282条条文构成的《汉谟拉比法典》、有重达30多吨的人面带翼神兽守卫的亚述君王宫殿、古巴比伦人关于三角的代数的运算、公元前747年巴比伦人对日食和月蚀的准确预测、用琉璃砖装饰的新巴比伦城和传说中的巴别塔和巴比伦空中花园,以及各时期的雕塑和艺术品,这些成就都属于美索不达米亚这个古老的文明。.

納拉姆辛和美索不达米亚 · 美索不达米亚和舒特魯克·納克杭特 · 查看更多 »

蘇薩

蘇薩(英語作 Susa,波斯語作:شوش、Shush,中国大陆译作苏撒,天主教思高聖經譯作穌撒)是位於伊朗的胡齊斯坦省的城市。2005年的人口數約為64960人。公元1901年,著名的漢謨拉比法典(現存於法國羅浮宮)在此出土。.

納拉姆辛和蘇薩 · 舒特魯克·納克杭特和蘇薩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納拉姆辛和舒特魯克·納克杭特之间的比较

納拉姆辛有23个关系,而舒特魯克·納克杭特有9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杰卡德指数为9.38% = 3 / (23 + 9)。

参考

本文介绍納拉姆辛和舒特魯克·納克杭特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