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第一次車臣戰爭

指数 第一次車臣戰爭

一次车臣战争发生于1994年12月至1996年8月,是俄罗斯联邦与高加索穆斯林武装的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之间的一次军事冲突。俄罗斯于1994年12月11日出兵车臣,试图镇压当地车臣武装的独立运动。在格罗兹尼战役后,车臣武装退入山区,与俄军展开了游击战。在此期间交战双方与车臣当地居民均遭受了惨重伤亡。最终俄罗斯不得不签订停火条约,并将部队撤出车臣。俄罗斯在实际上输掉了战争,车臣武装则保住了其独立地位。.

77 关系: 城鎮戰印古什共和国古兰经史達林参谋长大将外科手术式打击孫扎河少将山區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中將东正教帕维尔·格拉乔夫书记伊奇克里亞車臣共和國伊本·哈塔卜德累斯顿轰炸俄罗斯俄罗斯内务部俄罗斯空军俄罗斯空降部队俄罗斯特种部队俄罗斯海军陆战队圣诞节地毯式轰炸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共产党副总统国防部长BMP-1火箭炮火箭推進榴彈种族清洗穆斯林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車臣戰爭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總統焦哈尔·杜达耶夫焦哈爾·杜達耶夫燃料空氣炸彈白磷弹高加索魚鷹出版鲍里斯·叶利钦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車臣-印古什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车臣车臣共和国车臣总统府...达吉斯坦共和国迫击炮阿富汗战争阿斯兰·马斯哈多夫蘇聯蘇聯英雄赫魯曉夫钢筋混凝土苏联解体苏联阿富汗战争集束炸彈Mi-8直升機Su-25攻擊機格罗兹尼格羅茲尼戰役 (1994年至1995年)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沙皇俄国沙米尔·巴萨耶夫泽利姆汉·扬达尔比耶夫游击战最高苏维埃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摩托化步兵扁豆行動拉丁化1940至1944年車臣叛亂1993年俄罗斯宪政危机 扩展索引 (27 更多) »

城鎮戰

城鎮戰又称為巷战(urban warfare),是指以人口聚居的城市或城鎮,甚至是更大的都會區來作為主要戰鬥場所的現代化戰爭方式。在18世紀以前,由於軍隊多以包圍城鎮外的作戰方式進行,通常就直接把當時對城鎮的攻擊行動稱作攻城戰。但隨著火藥的發明以及火炮開始投入了戰場,使得城牆已失去過去能有效防禦的功效。到了今日,城鎮戰多被視為一種特殊的軍事行動,原因在於今日城鎮戰得面對更加複雜的城市地形與建築,以及更多的一般平民。城鎮戰往往使得進攻方得付出較為昂貴的代價來占領該座城鎮;而對於防守方來說,則往往在作戰中擁有了一定的優勢(如基地地點、補給來源等),這種情況特別是在攻守兩方軍事實力懸殊時會更加的明顯。 一般軍事人員在遭遇城鎮戰時,大多時候會因房屋的配置無法立刻得到己方軍隊或裝甲車輛的掩護,而對方軍事人員和一般民眾又可能十分難以分別。除了可能遭遇穿著平民服裝的敵方士兵外,還包括有民兵、黑社會等這些單純想保衛自己家園,而提起自己的武器(也有可能是政府提供)襲擊入侵軍隊的民眾們。在許多資料交流和長程武器大範圍使用的現代戰爭中,城鎮戰卻不同於大部分典型且位在寬闊處的軍事行動,它反而讓敵我雙方的距離快速拉近,雙方皆只能在極短的距離接觸交火。城鎮戰被歸屬於複雜的三維空間戰鬥模式,軍隊時常因為建築物、強化過的掩蔽物等,只能擁有有限的視野以及火力發揮空間。而熟悉戰場的敵軍卻可能在掩蔽物甚至是地下基礎設施(如地鐵或下水道)中躲藏, 並以放置陷阱、爆裂物或者是安排狙擊手的方式,消減對方的實力。.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城鎮戰 · 查看更多 »

印古什共和国

印古什共和國(Respublika Ingushetiya;ГӀалгӀай Мохк,羅馬化:Ğalğaj Moxk),又譯殷古什共和國、英古什共和國。「印古什」這個名稱是源自一個古代聚落Ongusht,喬治亞語的「-eti」意為「之地」,因此印古什的名字意為「印古什人居住之地。」印古什共和國位於高加索地區,屬北高加索聯邦管區,2002年首府由納茲蘭遷至馬加斯,東接俄羅斯車臣共和國,西部和北部與北奧塞提亞-阿蘭共和國接壤,南以大高加索山脈分水嶺與喬治亞比鄰。印古什共和國是俄羅斯聯邦主體中除了莫斯科、聖彼得堡和塞凡堡以外最小的聯邦主體。在1992年6月4日成立之後,車臣-印古什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被一分為二。印古什的主要民族為印古什人(古凡那克人的後裔),人口為412,529人。 印古什是俄羅斯最貧窮和動盪的地區之一。鄰近的車臣共和國之軍事衝突也影響到印古什。此外,印古什也有嚴重的貪污和犯罪問題(包括政府部隊對平民的綁架和謀殺),也有反政府示威、對軍隊和行政機構的攻擊、俄軍的暴行與人權日益惡化等問題。.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印古什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古兰经

《古蘭經》(,,字面上解作「誦讀」)是伊斯蘭教的最重要的經典,又稱《--》。穆斯林相信《古蘭經》是真主阿拉的啟示,它被廣泛認為是最優秀的阿拉伯語書寫文學作品,《古蘭經》的篇章被稱為蘇拉,節句則被稱為阿亞。 穆斯林相信《古蘭經》的內容是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列(賈布里勒)口頭傳授給先知穆罕默德,始自公元609年,直至穆罕默德在632年逝世為止,歷時23年。穆斯林認為《古蘭經》是輔助穆罕默德奉行使命的奇跡,證明他的先知身份,而他亦是自亞當以來最後一位接收啟示的先知。 根據傳統的說法,穆罕默德的多位同伴充當抄寫員,負責把真主的啟示記錄下來。這些同伴在穆罕默德逝世後不久根據這些記錄及他們的記憶進行編撰整理。由於出現各種不同的版本,哈里發奧斯曼於是制訂了一個被稱為「奧斯曼本」的範本,一般都被認為是當今《古蘭經》的原型。不過,鑑於《古蘭經》有不同的讀法,大部分讀法相互之間有細微的差異,而有些讀法則與其他的讀法有頗大的差異,加上早期的阿拉伯文本根本就無法發音,故此奧斯曼本與當今的《古蘭經》及當初穆罕默德所得的啟示之間的關聯性仍然不明確。 《古蘭經》的內容與猶太教及基督教經典記載的主要故事有相似之處,但有些只是概括論述,有些則加以引申詳述,有時會提供額外的資料及對事件加以解讀。《古蘭經》把自身定位為一部指導性的典籍,很少詳盡地記載具體的歷史事件,而是經常強調事件當中的道德價值觀念,而不是本身的故事性。《古蘭經》及聖訓都是制訂伊斯蘭教法的依據。在禮拜期間只能以阿拉伯語誦讀古蘭經。 能夠背誦整部古蘭經的人被稱為哈菲茲,有些穆斯林用朗誦的方式閱讀古蘭經的經文,這種方式被稱為泰吉威德。在賴買丹月,穆斯林按照慣例在泰拉威禮拜誦讀整部古蘭經。大部分穆斯林在理解經文意義的時候會用上塔夫細爾(《古蘭經》的注釋)。.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古兰经 · 查看更多 »

史達林

#重定向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史達林 · 查看更多 »

参谋长

#重定向 參謀長.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参谋长 · 查看更多 »

大将

大將,也稱一級上將,是部分國家設有的軍銜,一般位於元帅和二級上將之間。通常以四顆星為代表。.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大将 · 查看更多 »

外科手术式打击

外科手術式打擊(英文:Surgical strike)這個詞語是由美國國防部官員於第一次波斯灣戰爭時所提出。指使用十分精準的巡弋飛彈或炸彈摧毀目標物,摧毀目標的效果可以達到如同外科手術切除的那樣精確乾淨,而不會傷及目標以外的物體。藉此避免大規模的地毯式轟炸所造成的大量無辜傷亡、不必要的建物損毀和武器的浪費。 但是這樣的攻擊方式,所能達成的實際效果可能會仍然有限。雖然從地毯式的狂轟濫炸轉變成目標導向的精確攻擊,但是事前蒐集情報的品質與準確度對於攻擊目標的選定仍然十分重要。即使是外科手術式的打擊,如果目標為一座小學或中學,仍舊會造成不必要與預期外的傷亡。此外轟炸所造成的殺傷力仍然十分可觀,即便是小範圍準確的攻擊,仍無法避免會對周遭無辜民眾造成傷害。 Category:现代战争.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外科手术式打击 · 查看更多 »

孫扎河

孫扎河是俄羅斯的河流,位於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國、印古什共和國和車臣共和國內,屬於捷列克河的右支流,河道全長278公里,流域面積約12,200平方公里,支流有阿爾貢河,河畔城鎮有納茲蘭、卡拉布拉克、格羅茲尼和古傑爾梅斯。 Category:俄羅斯河流.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孫扎河 · 查看更多 »

少将

少將是軍隊的軍階,中将以下准將或上校或大校以上的一階,在沒有准將的國家中,少將為將官最初階。在有准將的國家中,准将是将官中最低階,少将則是兩顆星。根據國家不同,少將為將官中的第三階或第四階。中文裡的少將一詞是來自於日本軍制,日本軍制中的少將來自日本古代官職。當代日本自衛隊中的少將稱作「將補」。在北約軍隊中,相當於OF-7。 在中华民国,少將是將級最初階,肩、領章為一星,由上校所升任。他们在軍中通常擔任各司令部的副司令、國防部各下屬單位的高階主官(主管)、軍團副指揮官,地區指揮官、指揮部指揮官、旅長、軍醫院院長和軍校校長等一職。.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少将 · 查看更多 »

山區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山区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r)是一个存在于1921年1月20日至1924年7月7日苏俄北高加索地区的一个短命的 自治共和国。 该共和国的前身北高加索山区共和国在1917年俄国革命后由当地民族在库班州和捷列克州的部分地区建立;不过,在俄国内战期间红军征服北高加索,苏维埃的统治确立,前共和国也因此成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一部分。山区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的疆域超过 ,且人口有着大约80万人。它包含6个区域(okrug):巴尔卡尔区(Balkar Okrug), 车臣区(Chechen Okrug), 卡巴尔达区(Kabardian Okrug), 卡拉恰伊区(Karachay Okrug), 纳兹兰区(Nazran Okrug) (位于印古什共和国), 和 弗拉季高加索区(Vladikavkaz Okrug) (位于奥塞梯) ,两座城市:格罗兹尼和弗拉季高加索。除此之外,还向提供了自治权,孙扎哥萨克区(Sunzha Cossack Okrug),包括一块位于印古什北部的巨大飞地,和一个与格罗兹尼接壤的小国(即) 山区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并未维持领土完整太久。早在1921年9月1日,卡巴尔达区就从山区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中分离出来,独立为卡巴尔达自治区,且直接隶属于苏俄。之后的1922年1月12日,卡拉恰伊区独立为卡拉恰伊自治区;巴尔卡尔区也独立为巴尔卡尔自治区。紧接着1922年11月30日,车臣区也独立为车臣自治区。 根据全俄罗斯中央执行委员会的法令,山区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剩余的全部领土都被分割成北奥塞梯自治州和印古什自治州。在1924年10月17日北高加索边疆区成立前,孙扎哥萨克区和弗拉季高加索区都直接隶属于全俄罗斯中央执行委员会,但在此边疆区成立后,包括这两个地区以及此前创立的全部苏联自治共和国都不再隶属于全俄罗斯中央执行委员会。 在19世纪,这片地区最好的土地都被分配给了哥萨克的,俄罗斯的和乌克兰的军事殖民者,而许多的当地人却被赶到山上。在1920年,苏维埃政府决定驱逐,并把他们的农场给当地人。总计34637的人被驱逐到了弗拉季高加索,阿尔汉格尔斯克和顿巴斯。数以百计的当地家庭后来都成为了苏维埃政府的支持者。在1921年1月,重新安置哥萨克人的决定被迫停止,其中一些家庭回来并占据了废弃的农场,而沙皇时代的人口稠密的军事殖民点被永远从北高加索地区清除,因此当地人便可以自由的占据当地的山谷的沃土。据统计,1882年,有24.4%的印古什人居住在大山里,而到了1924年仅有2.1%。 冷战期间,许多西方的历史学家认为山地国家的解体,是苏联政府为削弱高加索人并维持莫斯科对他们的统治,而采取的分而治之的策略。而20世纪90年代公开的苏联档案显示情况并非如此。共和国的解体开始于1921年3月,即建国仅两个月后,卡巴尔达的领导人表达了关于成为该共和国一部分的不满,同时指出卡巴尔达人和其他山地国家的人们缺乏经济上的联系。从1921年4月到6月,卡巴尔达召开了一场代表大会,大会共有140名代表,而只有28名是布尔什维克,绝大多数代表表示不仅要成立一个自治州,而且还要求自治共和国的地位。斯大林不得不同卡巴尔达的领导人进行关于申请苏联加盟共和国地位的谈判。.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山區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中將

中將是許多國家軍隊中的職銜,介於少將和上將之間。這個職銜的來源可追溯至中世紀中,在戰場上接受上將的命令,再傳達下去的那個人。中文里的中将一词是来自于日本军制,日本军制中的中将来自于日本古代官职。 在美國等國,陸軍、空軍及陸戰隊的中将称为Lieutenant General,海军中将称为Vice Admiral;英国空军中将则特称为Air Marshal。 在中華民國國軍、中国人民解放军、俄羅斯聯邦軍及英国皇家海军(2001年后改为3星)等国中将的军衔标志为两颗星,在美国军队及韩国國軍、德國聯邦國防軍及日本自衛隊等受美军影响较深的軍隊中,中将級別的军衔标志通常為三颗星,而法国军队及其他前法属殖民地国家,中将军衔标志为四颗星。 中華民國國軍中将主要主要担任军长的职务,以及區域指揮官、司令官等。德國聯邦國防軍除了一般中將外,尚存在有「軍醫中將」此一特定軍銜名稱(陸、空軍軍醫中將稱Generaloberstabsarzt,海軍軍醫中將稱Admiraloberstabsarzt)。 在美國建國初期,中將為美國陸軍的最高軍銜。因為美國首任總統喬治·華盛頓生前所擔任的最高軍銜就是中將。.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中將 · 查看更多 »

东正教

#重定向 正教會.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东正教 · 查看更多 »

帕维尔·格拉乔夫

#重定向 帕维尔·谢尔盖耶维奇·格拉乔夫.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帕维尔·格拉乔夫 · 查看更多 »

书记

书记原指負責紀錄資料或負責繕寫文件的人員,但在一些共產主義政黨中,指一些政党和政党型社团主持日常事务的領導人,最高領導人一般稱「總書記」或「第一書記」。.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书记 · 查看更多 »

伊奇克里亞車臣共和國

伊奇克里亞車臣共和國是1991年至2007年期間由高加索穆斯林在車臣建立的伊斯蘭共和國,首都格羅茲尼,其政府自稱為車臣伊斯蘭政府。該共和國在其存在期間沒有得到任何國家的承認,政治上勢單力孤,后被普京主导的俄羅斯聯邦政府击败而结束。.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伊奇克里亞車臣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伊本·哈塔卜

塔米爾·薩利赫·阿卜杜拉(ثامر صالح عبد الله,)沙烏地阿拉伯出身的車臣軍事指揮官和聖戰者。 他生於阿爾阿爾,父親是沙烏地阿拉伯人,母親是切爾克斯人,18歲時前往阿富汗對抗蘇聯入侵,並在一次爆炸事故中炸掉右手幾隻手指致殘。在1993-95年他前往塔吉克斯坦參與塔吉克內戰。在1994年5月他帶了一批車臣武裝分子在阿富汗接受軍事訓練。 在第一次車臣戰爭時他充當當地戰士和外國穆斯林金融家的中介金融家,幫助爭取資金。他在1995年10月一次伏擊中殺害47名俄羅斯士兵,在1996年4月另一次伏擊中他殺了100個俄羅斯士兵和破壞了24-36輛軍車。在戰爭過程中,巴薩耶夫成了他最親密的戰友和個人朋友。在1997年12月22日,他和一些阿拉伯聖戰者和一群達吉斯坦叛亂分子襲擊駐布伊納克斯克,引起達吉斯坦戰爭。 他在2002年3月20日於達吉斯坦被俄羅斯聘請的達吉斯坦信差用帶毒的信殺死,他死後指揮官位置由埃米爾阿布·瓦利德繼承。.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伊本·哈塔卜 · 查看更多 »

德累斯顿轰炸

德勒斯登轰炸(1945年2月13日-2月15日)是二战期间由英国皇家空军和美国陆军航空軍联合发动的针对德国东部城市德勒斯登的大规模空袭行动。70年后的今天,它依然被看成二战历史上最受争议的事件之一。 英国史学家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曾说:“德勒斯登被毁具有史诗般的悲剧性。这座象征着德国巴洛克建筑之最的城市曾经美得让人惊叹。而纳粹期间,它又成为德国的地狱。在这个意义上,就20世纪的战争恐怖而言,德勒斯登轰炸事件是一个绝对带有惩戒意味的悲剧”。.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德累斯顿轰炸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a,缩写为РФ),簡稱俄罗斯(a),是位於欧亚大陆北部的聯邦共和國,國土横跨欧亞两大洲,为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超过17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八分之一;它也是世界上第九大人口国家,拥有1.47亿人口,77%居住于其较为发达的欧洲部分。俄罗斯国土覆盖整个亚洲北部及东欧大部,横跨11个时区,涵盖广泛的环境和地形。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森林储备和含有约世界四分之一的淡水的湖泊。俄罗斯有十四個陸上鄰國(從西北方向起逆时针序):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蘭、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和朝鲜(其中立陶宛和波蘭僅與俄羅斯外飛地加里寧格勒州接壤),另外與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兩個只有俄羅斯承認的非聯合國會員國接壤。同時,俄羅斯還與日本、美国、加拿大、格陵蘭(丹麥)、冰島、瑞典、土耳其隔海相望。俄羅斯北部和東部分別為北冰洋和太平洋包圍,西北和西南則分別可經由波羅的海和黑海通往大西洋。 俄罗斯历史始于欧洲的东斯拉夫民族,聚集区域自公元3世纪至8世纪逐渐扩大。在9世纪,源自北欧的瓦良格人武士精英建立了基辅罗斯这个中世纪国家并开始统治。公元988年,国家从拜占庭帝国采纳了东正教会,随后由此开始,千年拜占庭与斯拉夫文化的融合成为了今日的俄罗斯文化。基辅罗斯最终解散分化为众多公国,被蒙古人逐一击破,并均在13世纪成为了金帐汗国的一部份。莫斯科大公自14世纪起逐渐崛起并统一周边俄罗斯诸侯国,在15世纪成功从金帐汗国独立,且成为了基辅罗斯文化和政治的继承者。16世纪起伊凡四世自称沙皇,自詡「第三羅馬」。在18世纪,俄罗斯沙皇国通过征服、吞并和探索而擴張。彼得一世稱帝成立了俄罗斯帝国,最終成為史上領土第三大帝国,疆域最大曾自中欧的波兰连绵至北美的阿拉斯加。 1917年俄国革命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宪法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并成为随后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体和其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二战时期,苏联为同盟国的胜利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在战后其崛起成为公认的超级大国,并在冷战时期与美国互相竞争。苏联时期产生了20世纪的许多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其中包括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及首次将人类送入太空。在1990年,苏联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常备军人以及最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库存。1991年苏联解体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15个共和国从原苏联独立;身為原蘇聯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羅斯通过修宪改制为俄罗斯联邦,成为原苏联的唯一法理继承国家,政體採用聯邦制、民主共和制及半总统制。 截至2015年,俄罗斯根据国民生产总值为世界第13大经济体,根据购买力平价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俄罗斯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内务部

#重定向 俄罗斯联邦内务部.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俄罗斯内务部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空军

俄罗斯空军(Voyenno-vozdushnye sily Rossii;簡稱VVS)是俄羅斯聯邦軍隊屬下的航空太空軍之分支,為世界第二大空军,拥有4000多架飞机,现任最高指挥官为(2012年起)。目前正大量換裝新型4代半戰機、轟炸機等以汰換蘇聯時期裝備,更積極發展高性能匿蹤作戰飛機。此外俄罗斯海军航空兵亦擁有空中力量(裝備各型戰鬥機、攻擊機和運輸機等),屬于海军。.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俄罗斯空军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空降部队

#重定向 俄羅斯空降軍.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俄罗斯空降部队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特种部队

俄罗斯特种部队或俄羅斯聯邦特别用途單位(Подразделения специального назначен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缩写:спецназ,拉丁转写:Spetsnaz,“спецназ”被音译为斯佩茨纳兹)继承自苏联特种部队,是隶属于俄罗斯中央政府部门(如联邦安全局、格鲁乌、内务部等)单位的特种部队的统称。“斯佩茨纳兹”一詞在俄語中為“特種部隊”的意思,因此也可用於稱呼任何一支外國特種部隊,例如:美國特種部隊會被稱為“Американский Спецназ”。 俄罗斯特种部队的任务根據其所屬機關或部門而不同,以格魯烏的特種部隊為例,其任務是进行反恐、解救人质和对敌国或敌对组织的目标实施侦察、破坏和暗杀等行动。.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俄罗斯特种部队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海军陆战队

#重定向俄罗斯海军步兵.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俄罗斯海军陆战队 · 查看更多 »

圣诞节

聖誕節是基督教用來紀念耶稣降生的节日,西方基督教通常將此節日定於12月25日。不認同耶穌為聖人或是為了政治正確的族群則稱之耶誕節(意為耶穌誕辰日)。作為基督教禮儀年曆的重要節日,教會透過將臨期或降臨期來準備,並以與延續慶祝。聖誕節也是許多國家和地區、尤其是西方國家等以基督教文化為主流之地區的公共假日;在教會以外的場合,聖誕節已轉化成一種民俗節日,並常與日期相近的公曆新年合稱「」。 由於耶穌的誕生日期無法確定,聖經上也無相關記載,所以在學術上認為聖誕節是以圣母领报的日期來推算,或是在基督教發展初期將古羅馬的農神節轉化而來,當時社會上(如古羅馬的冬至)以該節日慶祝日照時間由短變長。西方教會在發展初期至4世紀前中期開始將聖誕節定在12月25日,東方正教會稍晚以儒略曆定於1月7日,亞美尼亞教會則定在1月6日或1月19日。 在基督教國家,聖誕節同時兼具宗教節日與文化節慶的雙重功能,除了參與教會儀式與活動外,家戶、行號與街頭上也可見相關佈置,更是重要的商業活動時令;而過聖誕節的習慣,亦隨著近代西方國家的影響力而擴展到全世界。但在基督教並非主流的地區(如東亞),除了當地的教會團體外,聖誕節經常與消費活動掛鉤,且如同西方國家的「聖誕與新年季」與公曆新年結合,過節時間拉長到數週,成為全年重要的購物季之一。.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圣诞节 · 查看更多 »

地毯式轰炸

二战东京大轰炸期间正在投弹的美国B-29轰炸机 地毯式轰炸指像在地板上铺地毯一样地使用大量的无制导炸弹覆盖轰炸某一地域,杀伤和摧毁该地域的人员、装备。当地毯式轰炸的目标为人口或工业聚集区时,意在达成打击对方的士气和战争潜力这一战略目的。.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地毯式轰炸 · 查看更多 »

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

北奥塞梯共和国,全稱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国(Respublika Severnaya Osetiya-Alaniya;奧塞梯語:официалон ном Республикæ Цæгат Ирыстон—Алани)位於高加索,曾爲蘇聯時期的一個自治共和國。现为俄罗斯联邦主体,俄罗斯自治共和国。是一個位於俄羅斯聯邦的北高加索地区,与印古什共和国、车臣共和国、南奧塞提亞共和國及格鲁吉亚毗邻而居,面积接近8000平方公里,首府为弗拉季高加索,总人口50多万人。 由于与车臣共和国接壤,这个地区近年来曾多次发生车臣恐怖份子发动的恐怖袭击事件。最为著名的是2004年别斯兰人质事件。.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共产党

共产党是指奉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以代表无产阶级(即工人阶级)的利益的名义而成立的政党。最早的共产党被认为是1847年成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现在普遍指以共产主义和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对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的阐述为指导思想的政治团体,以将社会推向共产主义社会为最终目标。曾于1917年十月革命后掀起第一次浪潮(即推翻现政权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运动,当时并无其他成功案例),并于二战后掀起第二次浪潮,中華人民共和國于这一段时间基本建立起全国性的社会主义制度。而共产党与独裁政权的挂钩始于斯大林1922年当选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后世称之为“斯大林主义”。.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共产党 · 查看更多 »

副总统

副總統,在「總統制」的國家被稱為「備位元首」,當作為國家元首的總統在任期當中死亡、因犯罪被解除職務或是不能視事時,副總統繼位之。副總統基本上沒有任何職權,但可經總統授權行使若干權力,權限內容由各國憲法明定之。在「半總統制」國家中,副總統一職不是必要設的職位,例如在俄羅斯和大韓民國,如果總統出缺一般由總理代理職務,直至選出新總統。.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副总统 · 查看更多 »

国防部长

国防部长,在君主制国家称国防大臣,是近现代国家政府中國防部門的領導者,负责管理国防和,对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负责。.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国防部长 · 查看更多 »

BMP-1

#重定向 BMP-1步兵戰車.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BMP-1 · 查看更多 »

火箭炮

火箭砲或稱噴進砲是炮兵裝備的火箭彈射裝置,通常為多發聯裝式,主要作為火箭彈的發射點火具,同時為火箭彈提供一定的初始射角和方向。由於火箭彈由自己攜帶的燃料通過發動機產生的推力飛行,該裝置無須考慮像身管式火炮那樣承擔如巨大的後坐力等問題,故該裝置較簡單。並且能以大口徑多發聯裝的方式提高發射速度和火力。主要配用殺傷爆破火箭彈以壓制、殺傷有生目標和其他弱防護目標。由於火箭彈的口徑比較大,發射時彈丸所受的加速度和撞擊力較小,也可以發射特種火箭彈(如掃雷火箭、佈雷火箭、照明火箭等)。相比於身管式火炮,火箭炮的火力密集度比較高。缺點是再裝填速度慢、射擊精度不如身管式火炮。但隨著軍事科學技術的發展,部分發達國家的軍隊已經裝備了帶有自動再裝填設備的火箭彈運輸/裝填兩用車輛,協同火箭炮一起作戰;同時為火箭彈裝備各種各樣的制導裝置来提高精度。.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火箭炮 · 查看更多 »

火箭推進榴彈

火箭推進榴彈是前蘇聯研製的單兵肩托式反裝甲支援武器(英文:Rocket-propelled grenade,縮寫:RPG;Ручной противотанковый гранатомет (РПГ)),現時一般所提及的RPG,往往是指當中最為著名的RPG-7。.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火箭推進榴彈 · 查看更多 »

种族清洗

族清洗(英語:Ethnic cleansing),又稱民族清洗,通常指的是某個國家或某個地區的強勢集團,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經濟目的或者宗教目的而動用軍隊、警察或者非法組織成員,對特定的一個或者若干個民族的所有成員實施的無差別屠殺或強制遷徙的活動。例如南斯拉夫戰爭(1991─1999年)期間在波士尼亞與科索沃的種族屠殺。.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种族清洗 · 查看更多 »

穆斯林

斯林(مسلم),即信仰伊斯兰教者,也是伊斯兰信徒的自称。“穆斯林”一词音译自阿拉伯语“مسلم”,其原意为“顺从(信仰)者”。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当代发展最快的國際性的宗教之一,属亚伯拉罕系一神教。全世界大約有16億穆斯林,大約佔全地球人口的25%。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穆斯林佔當地人口比率各有不同,如在北非、西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很多国家均是多數,而在東亞、歐洲、美洲、大洋洲則是少數。 由于伊斯蘭教在中国长期被教外人士稱為回教,故穆斯林也被稱為回教徒。.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穆斯林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車臣戰爭

二次車臣戰爭於1999年8月26日開始,在第一次車臣戰爭中惨败的俄罗斯联邦在这次战争中终于获胜,车臣分离主义势力被击溃,俄罗斯夺回了对车臣地区的控制权。 在莫斯科、布伊納克斯克等城市接連發生多宗炸彈爆炸案後,俄羅斯政府指責是車臣分離主义分子所為,10月1日俄羅斯部隊進入車臣。俄軍的行動終結了車臣伊奇克里亞共和國當時實質上的獨立,使聯邦政府重新控制該地區。 在戰爭初期俄軍及車臣當地的親俄民兵聯手對抗車臣分離分子,經過冬季圍城後,於2000年初奪取了車臣首府格羅茲尼。車臣分離分子在此後數年繼續以游擊戰對抗俄軍并残忍杀害战俘,另外車臣叛軍也有發動針對平民的恐怖襲擊,并焚毁作为俄罗斯族宗教场所的东正教教堂。然而实际上俄軍及叛軍双方也都被指犯有不少侵犯人權的事件。 到2009年止俄羅斯大致上已經重創了叛軍的活動能力,大規模的戰鬥已停止。俄國陸軍及內务部部隊不再駐守各條街道,在戰爭中損毀嚴重的格羅茲尼正在重建中。不過北高加索地區仍有零星的暴力事件,偶爾有以俄聯邦及地方政府部隊為目標的炸彈爆炸及伏擊發生。 2009年4月16日俄羅斯政府官方宣佈車臣的反恐行動正式結束,大部分軍隊已撤走,對付武裝分子的任務主要由當地警察負責。3個月後流亡外地的車臣分離分子領導人艾哈邁德·扎卡耶夫要求從8月1日起對車臣警察實施停火,又說他希望「從這一天起車臣人不會再向同胞開槍」。 戰爭中的準確死亡數字不明,非官方的數字估計有25,000人至50,000人死亡或失蹤,大多數是車臣平民,俄羅斯方面有逾5,200人陣亡。直至2002年12月各個保安部門共有4,572個人員被殺,而2003年至2007年有680個俄軍被殺,有民間團體估計俄軍方面(至2005年)有約14,000人陣亡。.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第二次車臣戰爭 · 查看更多 »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Mihail Sergeyevich Gorbachov,),前苏联政治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1985年上台,出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1990至1991年间出任唯一一任的苏联总统,也是唯一一位在十月革命后出生的苏联领导人。 戈尔巴乔夫在其总书记任内推行開放政策,1987年和1989年两度当选美国時代年度風雲人物,199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截至目前,他是继埃贡·克伦茨(东德)、汉斯·莫德罗(东德)、洛塔尔·德迈齐尔(东德)、尼古拉·伊萬諾維奇·雷日科夫(蘇聯)、伊萬·斯捷潘諾維奇·西拉耶夫(蘇聯)、(匈牙利)之后,少数还健在的前东方集团的领导人之一。 戈尔巴乔夫的头上有一个显著的胎记,为其广为人知的外貌特征,被中國网友戏称为“地图头”。.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 查看更多 »

總統

總統(President),日本及朝鲜半岛称为“大统领”(;),是共和制國家的元首稱呼。.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總統 · 查看更多 »

焦哈尔·杜达耶夫

哈尔·杜达耶夫(Дуди Муса кант Жовхар,Джохар Мусаевич Дудаев,Dzhokhar Musayevich Dudayev;),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前总统,车臣独立运动领袖。.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焦哈尔·杜达耶夫 · 查看更多 »

焦哈爾·杜達耶夫

#重定向 焦哈尔·杜达耶夫.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焦哈爾·杜達耶夫 · 查看更多 »

燃料空氣炸彈

燃燒彈(Fuel Air Explosive,簡稱FAE)亦稱之為真空彈、雲霧彈、--或--,是利用高揮發性燃料浮質與空氣混合,在目標區引燃產生爆炸,同時大量消耗空氣中之氧氣,造成爆炸區短暫缺氧狀態,而達到殺傷及破壞目的之武器。所以說這種武器的炸藥就是燃料加空氣,而非一般我們所熟悉的固態軍用火(炸)藥(如TNT)。.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燃料空氣炸彈 · 查看更多 »

白磷弹

#重定向 磷的同素异形体#白磷.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白磷弹 · 查看更多 »

高加索

加索(კავკასია;車臣語、俄語:Кавказ)是位於西亞及東歐交界處,黑海、裏海之間高加索山脈的地區,總面積約44萬平方公里。該地名根據古羅馬學者老普林尼著作《博物志》的追溯,是來自斯基泰「kroy-khasis」,意為「冰雪閃耀」或「雪白」。境內最高峰、海拔5,642米的厄尔布鲁士山被称为“欧洲之巅”。 由于被高加索山脉分割,该地区分为南高加索和北高加索两部分。南高加索又称外高加索,面积约18.5万平方公里,包括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三国。北高加索又稱內高加索,属于俄罗斯。达吉斯坦、车臣、印古什、北奥塞梯、卡巴尔达-巴尔卡尔等共和国都分布在这里。.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高加索 · 查看更多 »

魚鷹出版

出版社(Osprey Publishing)是一家总部位于英国牛津的出版公司,专门出版军事历史相关主题的书籍。鱼鹰社主要是一家插图书出版社,其许多出版物都包含全彩的全页插图、地图和照片。其已出版了超过十几套不断更新的丛书,每套丛书都专注于介绍军事历史上一个特定方面的内容。截止2015年1月,鱼鹰社已出版书籍超过2600本,其中以“武装者”系列插图书最为著名,该系列已发行约500本,专注于介绍具体的历史上的军队和部队。.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魚鷹出版 · 查看更多 »

鲍里斯·叶利钦

#重定向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鲍里斯·叶利钦 · 查看更多 »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p,),苏联和俄罗斯政治家,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任期为1991年至1999年。曾历任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员、苏共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苏联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 葉利欽是個充滿爭議的政治人物,他在蘇聯共產黨年代因矢言打擊貪污而聲名大噪,但其政權卻飽受貪污醜聞困擾。他执政時推動市場經濟和民主制,但他採取「休克疗法」以令俄羅斯盡快走上資本主义,卻讓俄羅斯經濟濒临崩潰,最後更曾以武力鎮壓方式消灭异见者。他在苏联解体中所扮演的角色及言行举动鼓励了俄罗斯联邦内部的分离主义。车臣在其任内以类似叶利钦的方式宣布车臣共和国独立,叶利钦被迫在任內兩次向車臣發動攻擊,此行为使叶利钦在车臣的支持率大幅下降,并產生了數次死傷慘重的恐怖行動;他令苏联解体,使俄罗斯领土对比起前苏联丧失达25%,国力大减,俄罗斯在叶利钦的领导下不再是超级大国,也動搖了他在國民心目中的領導形象。而继任的领导人包括普京和梅德韦杰夫则对叶利钦评价颇高。 1999年12月31日,在踏入2000年前數小時前,他宣布辭職,當时俄罗斯民众对他的支持率仅为2%。時任總理的弗拉基米爾·普京为代总统,從此叶利钦的政治生涯便告结束。 叶利钦辞职后保持低调,尽管他偶尔公开批评他的继任者。叶利钦于2007年4月23日于充血性心力衰竭。.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 · 查看更多 »

車臣-印古什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車臣-印古什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Нохч-ГІалгІайн Автономнин Советски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 Республика;Чече́но-Ингу́шская Автономн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是蘇聯自治共和國之一,曾存在過兩次,第一次是在1934年至1944年(後因斯大林以車臣人與印古什人叛國取消),第二次是在1957年至1992年。在歷史上曾多次改名。現在車臣-印古什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分裂為車臣共和國和印古什共和國。這裡的主要人口包括車臣人、俄羅斯人和印古什人。面積19300平方公里。首都格羅茲尼。 Category:蘇聯自治共和國 Category:车臣历史 Category:1991年终结的国家或政权 Category:1934年终结的国家或政权 Category:1936年终结的国家或政权.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車臣-印古什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车臣

車臣,一譯“徹辰”,原為蒙古族的貴族稱號,後用作部落名與地名:.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车臣 · 查看更多 »

车臣共和国

车臣共和国(Chechenskaya Respublika;Нохчийн Республика,羅馬化:Noxçiyn Respublika)是俄罗斯联邦北高加索联邦管区下轄的一个自治共和国。西接印古什共和国和北奥塞梯共和国,西北與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接壤,东连达吉斯坦共和国,南部与格鲁吉亚分享一段边界,首府格羅茲尼。 歷史上,車臣地區由周邊各大國統治,也曾分裂成大大小小的公國和城鎮。車臣作為一個獨立國家,是由伊瑪目在高加索戰爭中為了抵抗俄國,所組成的,此為車臣民族國家之始。在伊玛目沙米勒帶領伊瑪目國抗俄二十多年後,1858年被俄羅斯帝國征服,並被軍事管治。1860年成立捷列克州,車臣成為俄羅斯帝國的一部分。1877年車臣及達吉斯坦起義遭到鎮壓後,車臣地區開始工業化。 在蘇聯時代,車臣人與印古什人合併,組成車臣-印古什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在二次大戰爆發1940至1944年車臣起義。後因扁豆行動、、1951年東哈薩克車臣人大屠殺事件爆發大規模抗俄活動。蘇聯解體後,車臣共和國成立,但因車臣獨立組織領袖焦哈爾·杜達耶夫奪取政權,成立伊奇克里亞車臣共和國並宣告從俄羅斯獨立。 因車臣共和國接連不斷引起北高加索的軍事衝突,印古什共和國因此從車臣地區分出,最終引發第一次車臣戰爭,車臣地區事實上獨立。在第二次車臣戰爭中,俄羅斯收復車臣,並開始了北高加索叛亂的平定。两次战争中,车臣地区惨遭蹂躏,首府格罗兹尼前后发生四次战役,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基础设施毁坏严重。战后,普京政府开始重建车臣。如今的车臣共和国基本上从战争中恢复了过来,目前由拉姆赞·卡德罗夫當選车臣共和国總統。.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车臣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车臣总统府

车臣总统府,或称格罗兹尼的总统府(Президентский дворец в Грозном),坐落在车臣首都格罗兹尼中心的一座大楼。该楼在车臣冲突的初级阶段对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的支持者来说是抵抗运动的象征。该楼多次遭到炮击和飞机轰炸,俄罗斯在1996年将其拆除。.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车臣总统府 · 查看更多 »

达吉斯坦共和国

達吉斯坦共和國(Respublika Dagestan)位於俄羅斯最南部,東鄰裡海,北鄰卡爾梅克共和國,西鄰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車臣共和國,西南毗鄰格魯吉亞,南部與阿塞拜疆接壤。是俄羅斯聯邦主體之一,屬北高加索聯邦管區,成立於1921年1月30日。這裡是可薩汗國發源地。这里也是俄国最早信仰伊斯兰教的地方。这里今天还有阿拉伯人的后人。 面積50,300平方公里,人口2,576,531(2002年)。首府馬哈奇卡拉。人口最多的民族是阿瓦尔人,現任首腦是。 達吉斯坦近來曾多次發生恐怖份子的襲擊事件。.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达吉斯坦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迫击炮

迫击炮(mortar)是一种炮身短、射角大、弹道弧线高、以座钣承受後座力、发射带尾翼弹的曲射火炮。其名稱來源由於它可以「迫近射擊」。.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迫击炮 · 查看更多 »

阿富汗战争

阿富汗战争可能是指以下意思之一:.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阿富汗战争 · 查看更多 »

阿斯兰·马斯哈多夫

阿斯兰·阿利耶维奇·马斯哈多夫(Аслан Али кант Масхадан,拉丁化:Aslan Ali kant Masxadaŋ,Аслан Алиевич Масхадов,),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前总统,武装部队主要领导人之一。.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阿斯兰·马斯哈多夫 · 查看更多 »

蘇聯

#重定向 苏联.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蘇聯 · 查看更多 »

蘇聯英雄

苏联英雄(translit),另译:苏联英雄金星奖章,是苏联勋赏制度中的最高荣誉,授予在为苏联国家和社会服务中作出英雄壮举的个人或集体。苏联英雄一般授予军人;非战斗人员则授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荣誉称号及“镰刀锤子”金星奖章。.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蘇聯英雄 · 查看更多 »

赫魯曉夫

#重定向 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赫魯曉夫.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赫魯曉夫 · 查看更多 »

钢筋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Ferroconcrete,RC),工程上常简称为钢筋砼或钢混,是指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钢筋网、钢板或纤维而构成的一种组合材料,两者共同工作从而改善混凝土抗拉強度不足的力学性质,为混凝土加固的一种最常见形式。.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钢筋混凝土 · 查看更多 »

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Распад СССР)以发生在1991年12月25日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辞职为标志,蘇聯最高蘇維埃于次日(1991年12月26日)通過決議宣佈苏联停止存在,立国69年的苏联從此正式解體。苏联解体代表着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次大戰,二戰)结束后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和两极格局的结束,并对20世纪末的国际环境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很多原来被苏联控制的欧洲国家在苏联解体后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外交自主权,美国也在苏联解体后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由俄罗斯为主导的苏联解体,继承国家俄罗斯丧失25%的领土,丧失如此巨大的领土只有列宁签定的《布列斯特和约》可相比,但二战后,《布列斯特和约》失去的领土除芬兰外全部收复,苏联解体后国际形势已不可能好像以往一样通过武力扩张领土,俄罗斯要收复丧失的领土变得遥遥无期,苏联解体后被认为是苏联解体主要责任人的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民望长期处于低位。俄罗斯民族主义者,甚至一些前苏联异见人士对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口诛笔伐认为他们是俄罗斯的民族罪人。.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苏联解体 · 查看更多 »

苏联阿富汗战争

#重定向 苏联-阿富汗战争.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苏联阿富汗战争 · 查看更多 »

集束炸彈

集束炸彈是將小型炸彈集合成一般空用炸彈的型態,利用數量的特性增加涵蓋面積和殺傷範圍,每個小型炸彈又稱為子炸彈,破壞威力較低,許多設計是以軟性目標,如人體、沒有裝甲的車輛或器材為主要目標。较先进的双用途集束炸弹,其子弹不仅可击穿125毫米装甲,且爆炸后形成的碎片可在足球场大小范围内产生巨大杀伤力。 集束炸彈是在與一般炸彈同樣大小的彈體中,裝入由數個到數百個的子炸彈,子炸彈每顆約網球般大小的球體。由飛行器空投之後,在空中分解,藉由散佈子炸彈到廣範的地面造成區域性殺傷。 德国于二战中,苏联于苏芬战争和苏联-阿富汗战争中,美国于越戰当中都曾经大量使用过集束炸弹。.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集束炸彈 · 查看更多 »

Mi-8直升機

Mi-8直升機是由蘇聯米爾飛機公司研制的雙引擎中型直升機,该机于1967年进入苏联空军服役,除了擔任運輸任務以外,该机還能夠加裝武器进行火力支援。 Mi-8除了基本型号外,還有三種衍生型:與蘇聯本身使用的Mi-8M相近的外銷版稱為Mi-17,海軍版稱為Mi-14,陸軍使用的为Mi-24攻擊直升機,Mi-24攻擊直升機为改變最大的版本。 从1961年開始生產到2009年,Mi-8的產量超過1萬2千架,外銷超過80個國家,成為目前世界上產量最大的直升機。.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Mi-8直升機 · 查看更多 »

Su-25攻擊機

苏-25(Су-25)是前蘇聯蘇霍伊設計局研製的亞音速空中密接支援攻擊機,北約代號蛙足(Frogfoot)。除了是前蘇聯主力的攻擊機種之一外,也在蘇聯解體後的獨立國協國家持續服役,並有若干外銷版本。Su-25構型簡單但是實用,戰場生存性佳,在其多種不同的衍生版本之中,經過導航/攻擊系統強化的Su-25TM,經常又被稱為Su-39。.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Su-25攻擊機 · 查看更多 »

格罗兹尼

格罗兹尼(俄文:Гро́зный,俄文拉丁字母拼写:Grozny,車臣文:Соьлжа-ГIала、Sölƶ-Ġala或Джохар-ГIала、Dƶoxar-Ġala),俄罗斯车臣共和国首府,位于高加索山北麓。 格罗兹尼由沙皇俄国军队建城于1818年,其名俄文意为“威胁”,是俄军控制北高加索的主要要塞之一。该城1989年时人口曾达到40.1万人,后在两次车臣战争期间发生数次格罗兹尼战役,城市大部都遭到毁灭性破坏,1999年时人口仅有15万人,次年进行选民登记时,仅有9833人前来登记。車臣戰爭完結後,普京政府开始重建格罗兹尼,人口重新回升至20萬左右。如今整個格羅茲尼市區基本上已从战争狀態中恢复过来,重新成为一座现代化城市。.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格罗兹尼 · 查看更多 »

格羅茲尼戰役 (1994年至1995年)

两次车臣战争期间,俄军与由车臣分离主义武装势力在作为车臣共和国首府的格罗兹尼发生过过数次战役。.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格羅茲尼戰役 (1994年至1995年) · 查看更多 »

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

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简称欧安组织;英文:Organization for Security and Co-operation in Europe,縮寫:OSCE)是世界上主要的國際組織之一,前身是1975年於冷戰期間成立的“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是世界目前唯一包括所有欧洲国家在内的机构,負責維持歐洲的局勢穩定。 目前該組織共有57個成員國,除了歐洲國家,還包括美國、加拿大、蒙古國及中亞五國。.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 · 查看更多 »

沙皇俄国

沙皇俄国或沙俄可以指:.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沙皇俄国 · 查看更多 »

沙米尔·巴萨耶夫

沙米尔·萨尔玛诺维奇·巴萨耶夫(俄语:Шамиль Салманович Басаев,):车臣陆军将领,车臣独立运动领导人。.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沙米尔·巴萨耶夫 · 查看更多 »

泽利姆汉·扬达尔比耶夫

泽利姆汉·扬达尔比耶夫(Яндарбин Абдулмуслиман-кIант Зелимха,Зелимхан Абдумуслимович Яндарбиев;)俄罗斯车臣兒童文學作家、政治家,1996年至1997年间曾担任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总统。.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泽利姆汉·扬达尔比耶夫 · 查看更多 »

游击战

游击战是非正规作战,游击战一词来自18世纪的西班牙语guerra(戰爭)的縮小詞guerrilla,意为“小战”,这一词在后来的半岛战争(1808年-1814年)也出现过。游击战以多發性主動袭击为主要手段,具有高度的流动性、灵活性、主动性、进攻性和速决性,并能广泛动员及融入群众裡。 游击战在史前或许就出现过,但直到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才有实据。在后来的古典中国也出现过,比如公元前512年的吴楚之战中,就有游击性质的作战行动。相传为黄帝风后撰写的《握奇经》认为:“游军之形,乍动乍静,避实击虚,视赢挠盛,结陈趋地,断绕四经。”对游击部队的作战行动,作了生动的描述。实际意义上的游击战,直到近代才出现。.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游击战 · 查看更多 »

最高苏维埃

最高苏维埃(Верховный Совет)的意思是“最高会议”或“最高代表大会”,它是苏联、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的自治共和國和蘇聯解體後獨立的一部分後蘇聯國家最高立法机关的称呼。在俄语中,也将其他国家的最高委员会、最高理事会、最高议会称为“最高苏维埃”,如共济会法国最高委员会(Suprême Conseil de France,Верховный совет Франции)、乌克兰最高拉达(Верховна Рада України,Верховный Совет Украины)。 最高苏维埃可以指如下机构:.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最高苏维埃 · 查看更多 »

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

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Stavropolsky krai)位於前高加索西部、大高加索北麓,是俄羅斯聯邦主體之一,成立於1924年2月13日,屬北高加索聯邦管區。面積66,500平方公里,人口2,735,139(2002年),首府斯塔夫罗波尔。.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 · 查看更多 »

摩托化步兵

摩托化步兵(Motorised Infantry)是在固定编制内以摩托化方式实施机动的步兵,如乘载摩托車、卡車等機動車的移動方式。这区别于传统的徒步步兵(重武器拆解后人背肩扛)、骡马化步兵(重武器是驮载或挽马牵引)。因此,乘载装甲人员输送车(APC)或步兵战车(IFV)的火力和裝備更強的機械化步兵、装甲步兵实际上也属于广义的摩托化步兵。例如,二战时的德军的摩托化步兵实际上就是指装甲掷弹兵;而二战时苏军的“机械化军”下辖4个机械化旅与1个坦克旅,实际上这些机械化旅基本没有装甲车可乘,而是乘卡车机动。冷战时期的苏军摩托化步兵是乘载BMP步兵战车或BTR轮式装甲输送车,因此实际上是重型装甲步兵。.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摩托化步兵 · 查看更多 »

扁豆行動

扁豆行動,是1944年2月23日蘇聯因車臣人和印古什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於北高加索叛亂進行的強制人口轉移活動,由貝利亞執行。 大概500,000人被驅逐出他們的共和國,強制轉移中亞(特别是哈萨克斯坦),大概有100,000人在遷徒中死亡,直到1957年赫魯曉夫才批准回故鄉。 許多車臣人和印古什人在2004年的歐洲議會中把它歸類為種族滅絕行為。 Category:1944年苏联 Category:1944年政治事件 Category:苏联的民族迁徙 Category:车臣人 Category:印古什人.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扁豆行動 · 查看更多 »

拉丁化

#重定向 罗马化.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拉丁化 · 查看更多 »

1940至1944年車臣叛亂

#重定向 1940至1944年车臣叛乱.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1940至1944年車臣叛亂 · 查看更多 »

1993年俄罗斯宪政危机

俄罗斯1993年宪政危机开始于同年9月21日,時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解散了反对他推动新自由主义改革的俄罗斯联邦国家立法机关──俄罗斯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构俄罗斯最高苏维埃。叶利钦这一行动违反了当时的《俄罗斯联邦宪法》。於危机过后的10月15日,叶利钦举行了公民投票通过了新宪法。 当时最高苏维埃拒绝解散并投票弹劾叶利钦,要求当时的副总统亚历山大·弗拉基米罗维奇·鲁茨科伊按照宪法宣誓执行总统职责。9月28日起反对叶利钦政府的群众走上街头举行大游行,并发生了流血事件。当时叶利钦仍掌握军队,这决定了危机的最后结局。军队包围了议会所在地俄罗斯白宫。之后的一周反对叶利钦的抗议不断升级,在10月2日达到最高潮,使俄罗斯差点陷入了一场内战。在关键时刻安全部门和部队的领导人支持了叶利钦,军队包围了议会大楼,并用坦克火炮轰击大楼,使其几乎摧毁,并成功驱赶了议会成员。 至1993年10月5日,对叶利钦的武装对抗溃散。这十天是自1917年十月革命以来俄罗斯死伤最惨重的街头斗争。据政府的估计,共有187人死亡,437人受伤。.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1993年俄罗斯宪政危机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