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莫里茨·盖格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莫里茨·盖格之间的区别

第一次世界大战 vs. 莫里茨·盖格

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或稱歐戰;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la Grande Guerre)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称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欧战”。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奥匈帝国、鄂圖曼帝国及保加利亚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比利时、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亚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線最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强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过1,600萬人喪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约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等等還要面對巨額賠款,埋下第二次大戰的種子。. 莫里茨·盖格(Moritz Geiger)(1880年-1937年)。从他的学术生活来看,他上大学时最初学习心理学,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他逐渐对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产生了兴趣,因此而转向研究哲学。在此期间,他认识了著名心理学美学家特奥多尔·利普斯(Theodor Lipps),成为后者的学生和密友,在学术思想上深受后者影响,他在《艺术的意味》(die Bedeutung der Kunst)这部著作中屡屡提及利普斯及其理论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盖格于一九零八年开始在慕尼黑大学任教;在认识了埃德蒙的·胡塞尔以后,他开始研究现象学,后来又专门研究现象学美学。一九一三年,他开始和胡塞尔一道主持《哲学与现象研究年鉴》的编辑出版工作,同时发表了《审美享受的现象学》一文,奠定了他作为现象学美学创始人的地位;此后,盖格尔便与他的学术上的密友马克斯·舍勒(Max Scheler)、亚历山大·普凡德尔(Alexander Pfander)一起组成了一个新的现象学团体,这就是著名的慕尼黑学派。他们不再只强调方法论方面的那些细枝末节,而把主要精力放到那些实质性的价值及其个人实现上。因此,把严格意义上的现象学方法坚持下来的正是这个慕尼黑学派。 从1909年起,盖格就在大学里开办著名的美学讲座,他的讲座生动形象、坦率质朴,代表了当时审美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以至于把沃尔夫林的追随者和那些研究哲学、艺术史、文学史的大学生都吸引了过来。这里需要突出强调的是,本来现象学方面的学术著作(当然也包括现象学美学的学术著作)大多以深奥艰涩著称,但是,由于盖格既是一个富有独创性的思想家,同时又是一位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出色师长,所以,抽象的理论、枯燥的概念在他这里获得了勃勃生机,变得生动活泼、富有诗意了,这也是《艺术的意味》最突出的特色。1923年,他作为哲学教授来到哥廷根,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的黄金时代;他也曾在里加大学、斯坦福大学发表过美学演讲,在哈佛举行的国际哲学代表大会上作报告;在此期间,他还把他在《审美享受的现象学》中开始酝酿的《艺术的意味》一书的大纲公诸于众,使之成为其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1933年,盖格移居美国,出任瓦萨尔大学哲学系主任;尽管他这时已是重病在身,但他仍然热切地献身于《艺术的意味》一书的写作和译成英文的工作,直到1937年为此而奋斗到最后的一息。.

之间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莫里茨·盖格相似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莫里茨·盖格有(在联盟百科)0共同点。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莫里茨·盖格之间的比较

第一次世界大战有277个关系,而莫里茨·盖格有4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0,杰卡德指数为0.00% = 0 / (277 + 4)。

参考

本文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莫里茨·盖格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