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疥疮

指数 疥疮

疥瘡, 是由疥螨在人体皮肤表皮层内引起的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 初次感染後,通常需要二到六周才會出現症狀。 -->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劇烈的搔癢和出現丘疹。 -->症狀多數影響全身,但也有可能只有影響某小區塊:像是手指、手踝、腳踝等。 -->對於小孩子來說,常見感染部位是頭部,但在老人或成年人身上則大多出現在其他部位。 --> 疥瘡造成的全身搔癢,常常在夜間變得更加難耐。 --> 疥瘡除了搔癢,皮膚上也會形成丘疹。 --> 有時檢查患者皮膚,會發現疥蟲在皮下移行的痕跡 --> 如果患者再次感染,則症狀很有可能在感染後一天之內就出現。 --> 因為疥瘡非常的癢,患者常常因為不斷搔抓造成破皮,導致細菌感染、傷口惡化。 疥蟎,或稱疥蟲,是主要傳播疥瘡的病原。 通常需要十到十五隻左右的蟎,就能造成症狀。 通常會因為長時間接觸感染者,而被感染,像是照顧長期臥床的老人或是和感染者發生性行為。 即便患者並沒有出現症狀,也可能已經具備傳播疾病的能力。 在幼兒園中的幼童、大家庭、養護中心和監獄都容易傳播疥瘡。 缺水的地區也有較高的可能會傳播疥瘡。 進入脫皮階段的疥瘡,症狀會更加嚴重。 --> 這樣的疥瘡,常見於免疫力較差的年長者或是身上有非常多疥蟲的感染者(例:長年無法清潔身體者),通常更具感染力。 --> 主要傳播的路徑是接觸患者的皮膚或患者常用的物品,例如床、衣服等。 --> 疥蟲非常的小,非常難以由肉眼辨識。 --> 雌疥蟲鑽入皮下,並在皮下產卵繁衍。 疥瘡大多藉由臨床症狀來協助診斷。 目前已經有許多的藥物可以用於治療疥瘡,像是:百滅寧、丁烯醯苯胺、美西乳膏或做成藥片的伊維菌素。 在四周內有過親密接觸的伴侶、居住在一起的家人、醫護人員也都建議必須接受治療。 --> 最近三天內使用的寢具與衣物都必須經過高溫洗滌跟高溫烘乾。 --> 由於疥蟲無法離開寄主三天以上,離開患者三天以上的衣物,並不需要重複洗滌。 --> 治療過程中,患者的症狀可能會持續二到四周。 --> 疥瘡相當容易重複感染,難以根治,如果再次感染,症狀會來的更加快速,須盡速治療。 除了足癬、感染性皮膚病,疥瘡是孩童身上最常見的皮膚病之一, 2010年,全球至少有一億名疥瘡感染者,大約是全球人口的百分之1.5,就流行病學分析來看,感染發生機率和性別無關。 老人和小孩是最常見的被感染者。 -->在发展中國家、熱帶氣候的地區也相當常見。 疥瘡有時在醫院加護病房、或者是照護品質較差的養護中心裡非常常見,是感染管制相當重要的課題。英文名 Scabies 來自拉丁文,原意為搔癢。 目前還未發現有其他生物會散播人類身上的疥蟲。 感染其他動物的疥蟲為疥癬蟲,和感染人類的疥蟲有些微差異。.

19 关系: 塑料巢元方丘疹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伊維菌素免疫力硼砂甾體甘油熱帶氣候百滅寧隋朝顯微鏡角質層足癣桑拿湿疹摄氏温标拖把

塑料

塑料是指以高分子量的合成树脂为主要组分,加入适当添加剂,如增塑剂、稳定剂、抗氧化剂、阻燃剂、润滑剂、着色剂等,经加工成型的塑性(柔韧性)材料,或固化交联形成的刚性材料。 塑膠最早來自於1850年代的英國。自從塑膠被開發以來,各方面的用途日益廣泛。.

新!!: 疥疮和塑料 · 查看更多 »

巢元方

巢元方,隋代醫學家。生卒年不詳。曾任太醫博士,後升太醫令。.

新!!: 疥疮和巢元方 · 查看更多 »

丘疹

丘疹(papule),为局限性、实质性、直径小于1cm的表浅隆起性皮损。丘疹表面可扁平(如)、圆形脐凹状(如传染性软疣)或粗糙不平呈乳头状,颜色可呈紫红色(如扁平苔藓)、淡黄色(如黄色瘤)或黑褐色(如色素痣)。形态介于斑疹与丘疹之间稍隆起的皮损称为斑丘疹,丘疹顶部有小水疱时称丘疱疹,丘疹顶部有小脓疱时称丘脓疱疹。而斑块则是由丘疹扩大或较多丘疹融合而成的直径大于1cm的隆起性扁平皮损。.

新!!: 疥疮和丘疹 · 查看更多 »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缩写为HIV)是一種感染人類免疫系統細胞的慢病毒,屬反轉錄病毒的一種。普遍認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導致艾滋病,艾滋病是後天性細胞免疫功能出現缺陷而導致嚴重隨機感染及/或繼發腫瘤並致命的一種疾病。愛滋病毒起源於1920年代的非洲金沙萨,自1981年在美國被識別並發展為全球大流行。人類免疫缺陷病毒通常也俗稱為「艾滋病病毒」或「艾滋病毒」。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作為反轉錄病毒,在感染後會整合入宿主細胞的基因組中,而目前的抗病毒治療並不能將病毒根除。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16年估計全球約有3670萬名愛滋病毒感染者,流行狀況最為嚴重的仍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其次是南亞與東南亞,成長幅度最快的地區是東亞、東歐及中亞。 在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病程的一些時期,特別是早期及末期,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顆粒會存在於含有免疫細胞、血漿、淋巴液或組織液的某些體液中,如血液、精液、 前列腺液、陰道分泌液、乳汁或傷口分泌液;另一方面,病毒在體外環境中極不穩定。因此,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傳播途徑主要是不安全的性接觸、靜脈注射、輸血、分娩、哺乳等;而通常的工作、學習、社交、或家庭接觸,比如完整皮膚間的接觸、共用坐便器、接觸汗液等,不會傳播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與唾液或淚液的通常接觸(如社交吻禮或短暫接吻)也未有導致傳播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報告;但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說已感染病毒的母親,可將病毒透過先嚼過的食物(唾液內含血液)傳給孩子。.

新!!: 疥疮和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 查看更多 »

伊維菌素

没有描述。

新!!: 疥疮和伊維菌素 · 查看更多 »

免疫力

#重定向 免疫.

新!!: 疥疮和免疫力 · 查看更多 »

硼砂

,舊亦作鵬砂,或称四硼酸钠,分子式Na2B4O7.10H2O,是非常重要的含硼矿物及硼化合物。通常为含有无色晶体的白色粉末,易溶于水。 硼砂有广泛的用途,可用作清洁剂、化妆品、杀虫剂,也可用于配置缓冲溶液、制作玩具鬼口水及制取其他硼化合物等。 硼砂常指四硼酸钠的十水合物,即Na2B4O7.10H2O,.

新!!: 疥疮和硼砂 · 查看更多 »

甾體

類固醇(steroid)是屬於脂類的一類,特徵是有一個四環的母核。 所有類固醇都是從乙酰輔酶A生物合成路徑所衍生的。不同的類固醇在其附在環上的官能團有所不同,而其基本結構都是有一個環戊烷多氫菲核。現時從植物、動物及真菌中確認的有數以百種的類固醇。.

新!!: 疥疮和甾體 · 查看更多 »

甘油

丙三醇又称甘油,結構簡式為HOCH2CHOHCH2OH或C3H5(OH)3,分子式為C3H8O3。.

新!!: 疥疮和甘油 · 查看更多 »

熱帶氣候

熱帶氣候(Tropical climate)或稱低緯度氣候周淑貞主編,1997年:《氣象學與氣候學》,第204頁,中國:高等教育出版社。 ,在柯本氣候分類法中,是屬於非乾燥氣候的「A」型氣候,地處於赤道南北兩側跨20-40個緯度以內,與中、高緯度氣候不同的是,熱帶氣候的日照時間與溫度隨季節變化不明顯,全年溫度恆定,最冷月均溫在以上,季節變化則以降雨為主,年雨量在750毫米以上。盛承禹,1998年:《世界氣候》,第45頁,中國:氣象出版社。.

新!!: 疥疮和熱帶氣候 · 查看更多 »

百滅寧

灭宁是一种抗寄生虫的药物,外用百灭宁用于皮肤,主要治疗疥疮、头虱。.

新!!: 疥疮和百滅寧 · 查看更多 »

隋朝

隋朝(581年—619年)是中國歷史之中,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一個重要的朝代,史學家常把它和唐朝合稱隋唐高明士(2006年):《隋唐五代史》第一章〈導論-隋唐史的特質〉,第一節〈承先啟後的歷史地位〉,第3頁-第101頁。。隋朝源自581年隋文帝楊堅受禪建立隋朝,至619年王世充廢隋恭帝楊侗為止,國祚39年。楊堅屬於北周的胡漢關隴世家,於北周宣帝繼位後逐漸掌握周廷。幼年的北周靜帝即位後,身為外戚的楊堅控制朝政,先後平定尉遲迥、司馬消難等反楊叛軍。581年北周靜帝禪讓給楊堅,北周亡,楊堅定國號為「隋」《》、《》:楊堅的爵位是隨國公,依照慣例應將國號定為「隨」,但「隨」字的「辶」有忽走忽停不穩定的意思,於是他去掉「辶」,以「隋」這個新字作為王朝名。。依據五行相生的順序,北周的「木」德之後為「火」德,因此隋朝以火為德運並選取與火德對應的紅色為正色。隋文帝於587年廢除後梁,於589年隋滅陳之戰攻滅南朝陳,俘虜陳後主。隔年9月,控制嶺南地區的冼夫人歸附隋朝。至此,天下一統,隋朝結束了中國自魏晉南北朝以來的分裂局面,重新建立大一統的國家。 隋文帝總結歷朝興亡的原因,維護與農民的關係,調和統治集團內部的關係。這些使社會矛盾趨於緩和,經濟、文化得以迅速成長和繁華,開創出開皇之治。然而隋文帝晚年剛愎自用,提倡嚴苛重刑《隋書·刑法志》:「盜一錢以上棄市,三人共盜一瓜均死,事發即時行決」,因猜忌而大殺功臣《隋書·高祖紀》:「稽其亂亡之兆,起自高祖,成於煬帝,所由來遠矣」,國力開始衰退。隋文帝的次子楊廣爭奪長子楊勇的太子位獲勝。604年隋文帝去世,楊廣繼位,即隋煬帝。隋煬帝為了鞏固隋朝發展,興建許多大型建設,又東征西討,隋朝發展到極盛。然而隋煬帝好大喜功,嚴重耗費隋朝國力,其中又以三次東征高句麗為最甚,最後引發隋末民變。616年隋煬帝離開東都,前往江都(即今江蘇揚州)。618年宇文化及等人發動兵變,殺隋煬帝;隋恭帝楊侑禪讓李淵,李淵正式稱帝,建立唐朝;隔年,王世充擁立的隋恭帝楊侗也被廢,隋朝亡。隋末群雄割據的局面,最終也为唐朝所終結。 在政治制度方面,隋朝確立了影響後世深遠的三省六部制,以鞏固中央集權制度;制定出完整的科舉制度,以選拔優秀人才,弱化世族壟斷仕官的能力。另外還建立政事堂議事制度、監察制度、考績制度,這些都強化了政府機制,深刻影響到唐朝與後世的政治制度編輯部編輯(1992年):《中國文明史·隋唐五代史》第一章 〈多民族統一國家的重建與發展〉,1頁。在軍事上,繼續推行和改革府兵制;經濟上,一方面實行均田制和租庸調制減輕農民生產壓力,另一方面採取大索貌閱和輸籍制等清差戶口措施,以增加財政收入。這些政策成就了隋初的開皇之治。 為了鞏固隋朝發展,隋文帝與隋煬帝興建舉世聞名的隋唐大運河、隋長城、馳道以及大興城與東都洛陽。這些都提升了位於關中的隋廷對北方地區、關東地區與江南地區的掌控力,使隋朝各地的經濟、文化與人民能順利交流,還誕生出經濟重鎮江都(今揚州)。外交方面,隋朝的盛世也使得當時周邊國家和境內的少數民族如高昌、倭國、高句麗、新羅、百濟與內屬的東突厥等國都受隋朝文化與典章制度的影響,外交交流以日本的遣隋使最為著名。 隋朝結束自魏晉南北朝以來的分裂局面,奠定日後大唐盛世的基礎,對中國歷史的意義重大。隋朝的漢族已經不再是純漢族,很多胡漢混血改成漢姓。隋朝對於外族文化的接受度高,並與漢族文化融合,與唐朝合為中國歷史上較為開放的朝代。.

新!!: 疥疮和隋朝 · 查看更多 »

顯微鏡

顯微鏡泛指將微小不可見或難見物品之影像放大,而能被肉眼或其他成像儀器觀察之工具。日常用語中之顯微鏡多指光學顯微鏡。放大倍率和清析度(聚焦)為顯微鏡重要因素。 显微镜是在1590年由荷兰的詹森父子所首创。顯微鏡的類型有許多。最常見的(和第一個被發明的)是光學顯微鏡,其使用樣品的光圖像。其他主要的顯微鏡類型是電子顯微鏡(透射電子顯微鏡和掃描電子顯微鏡),超顯微鏡,和各種類型的掃描探針顯微鏡。.

新!!: 疥疮和顯微鏡 · 查看更多 »

角質層

角質層(stratum corneum)是表皮最外層的部分,主要由15至20層沒有細胞核的死亡細胞組成。當這些細胞脫落時,底下面位於基底層的細胞會被推上來,形成新的角質層。以人類的前臂為例,每平方厘米表皮在每小時會有1300個角質層細胞脫落,形成微塵。會脫落的角質層外層又稱為分離層(stratum dysjunction)。 角質層的細胞內含有角蛋白(keratin)。它有助減少水分流失,甚至能吸收水分,使皮膚保持濕潤。由於角蛋白的吸水作用,不少動物(包括人類在內)的皮膚在浸泡於水中一段時間後會出現起皺的現象。 角質層一般介於10至40微米不等,取決於其對應的身體部分需要多少保護。例如手掌、腳掌等與外界接觸、摩擦較多的部位,角質層會較厚。 爬蟲類動物的角質層屬永久性組織,只會在高速生長期間(如脫皮)才會脫落、更換。牠們的角質層含有β角蛋白,使其表皮遠較其他動物堅硬。 Category:皮肤解剖学 Category:细胞骨架 de:Epidermis (Wirbeltiere)#Stratum_corneum.

新!!: 疥疮和角質層 · 查看更多 »

足癣

足癬(Tinea pedis),又稱為香港腳,是種常見的、可傳染的皮膚病,而這樣的主要是由黴菌造成的。它常會引起發癢、脫皮以及皮膚發紅等症狀。在少數病例當中,甚至可能會有水泡產生的情形 。香港腳所導致的皮膚感染好發於指頭間,次常見則為足底。同時間,還有可能罹患灰指甲或是。上述的疾病都是癬類皮膚病的一種。 許多不同的真菌都會感染足癬,包括表皮癬菌,毛癬菌屬及小孢癬菌等。足癬一般是透過接觸感染部位或是碰觸環境中的癬菌傳播,像游泳池及沐浴間都是常見有癬菌的區域。足癬也可能透過其他動物傳播。一般可以依症狀及體徵進行診斷,也可以用,或是用顯微鏡觀察菌絲判斷。 預防方法就是盡量避免在公共澡堂行走時光著腳、不讓腳指甲過長、穿合腳的鞋子並每天更換襪子。一旦感染後,雙腳需保持乾燥而且穿著涼鞋對疾病的治療是有幫助的。醫治上,會利用可敷在皮膚上的抗黴菌藥,像是克催瑪汝就屬此類,或是長時間經由口服的抗黴菌藥物,例如療黴舒。通常會建議病患持續使用軟膏至少四星期。 在1908年第一次對香港腳有完整的醫學記載,而全球約有15%的人口感染香港腳,男性患者較女性為多。年齡分布上,年紀大的兒童或青壯年的病患比例較高。根據歷史記錄,1900年代前,香港腳還被認為是罕見疾病,但一直到近代,人們穿著鞋子、使用健身房、戰爭與旅遊的數量增高,而導致感染人數越來越多。.

新!!: 疥疮和足癣 · 查看更多 »

桑拿

桑拿(sauna; or;),又稱芬蘭浴、三温暖,是指在封闭房间内用蒸气对人体理疗的过程。桑拿起源于芬蘭,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利用对全身乾蒸冲洗的刺激使血管反覆擴張收縮,增強血管彈性、預防血管硬化。對關節炎、腰背肌肉疼痛、支气管炎、神經衰弱等有一定保健功效。患心臟病、癲癇症、高血壓、糖尿病等的病人不宜桑拿。.

新!!: 疥疮和桑拿 · 查看更多 »

湿疹

湿疹(eczema)是常见过敏性皮肤病,泛指一系列持久和续发的皮疹,以发红、水肿、瘙痒和发干为表征,可伴有结痂、剥落、起泡、开裂、出血或渗血。渗液一般使用硼酸水清洗,使用外用药物治疗。.

新!!: 疥疮和湿疹 · 查看更多 »

摄氏温标

摄氏温标是世界上普遍使用的温标,符号为°C,属于公制单位。 摄氏温标的规定是:在标准大气压,纯水的凝固点(即固液共存的温度)為0°C,水的沸點為100°C,中間劃分為100等份,每等份為1°C。.

新!!: 疥疮和摄氏温标 · 查看更多 »

拖把

拖把,亦称地拖、墩布(后者主要用于北京、河北地区),是一種用來打掃用的工具,一般而言其外型都是在一根棍子的末端裝上一排的棉繩,利用棉繩對水的吸收力,可以擦乾淨地板上的污漬,也可以把潑灑到地上的水擦乾。 地拖可以令做家務者站立清潔地板。.

新!!: 疥疮和拖把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疥癬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